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学术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5 06:05:5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术报告

1学术报告题目: 数学与统计在社会中的作用

报告人: 严士健 教授

时间: 2011-11-19 00:00:00.0

地点: 数学与统计学院二楼学术会议报告厅

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的严士健教授是一位在代数、数论和概率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教学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我们有幸通过这次报告领略到严教授的大师风采。尽管严教授已是80多岁高龄,但是他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正是由于数学与统计没有广泛地应用,所以很多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都不在我们手中。”在整场1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严教授 神采飞扬,始终以清晰的思维和理性睿智的语言为我们阐述数学与统计的社会性和必要性,引起了在场学生的共鸣。和我们畅谈他的人生经历和他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向我们展示数学与统计在社会中的应用。

在谈及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时,他呼吁“其实各个领域都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让数学融入我们的文化传统!”严教授不仅培养了如陈木法院士等众多非常杰出的数学家,还十分关注和积极献身于我国数学和统计的教学和教育,和我们分享了他几十年里从事数学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心得体会。在这场报告中,我不仅看到了一个科学家谦虚谨慎的科研态度和科研精神,还看到了一个教育家的奉献与执着。整场讲座条理清晰,又不失风趣,在场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在对学习的认识上受到了一次理性与智慧的精神洗礼,同时,再次深刻体会到“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基础上,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并坚信“ 数学使人聪明、统计使人理性”,立志做一个聪明理性的人。

2学术报告题目: 微积分能挣钱吗

报告人: 吕克宁 教授

时间: 2011-12-01 00:00:00.0

地点: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1F-7学术报告厅

体会

2011年12月1号下午2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杨伯翰大学终身教授吕克宁老师虎溪校区1F-7学术报告厅为重庆大学的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微积分能挣钱吗?”的专题报告。在众人的眼中,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没有任何价值的学科。但是听完此次报告后,就会改变人们的这种态度。其实,数学是很有价值的一门学科,在其他的很多领域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计算机及视觉,信息智能控制等领域。

在此次报告之前,吕教授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会议室做了一系列的关于布朗运动下微分方程的混沌行为的学术报告。在这次报告中,吕克宁教授从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说起,并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对微积分这一学术领域的形成及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等,同时介绍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激起了同学们的广大兴趣。随后,吕克宁教授着重介绍了微积分在天体研究、人口学、电磁学、股票风险,神经网络等方面的应用,解答了大多数同学关于学习微积分的实用性的疑惑。最后吕克宁教授以一个幽默诙谐的简短故事结束了本次讲演,同学们都热烈鼓掌并积极地于课下与老师做了交流。

吕克宁教授的个人魅力与渊博的阅历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他对知识由浅入深的讲解,也使得讲座格外成功。在场同学均表示受益匪浅,并更加坚定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术报告题目: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 报告人:陈志明 研究员

时间: 2012-03-14 00:00:00.0

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楼二楼学术报告厅

陈志明教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92年在德国Augsburg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10月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项目“ 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首席科学家。陈志明教授是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唯一受邀做45分钟报告的国内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非均匀多孔介质流动问题的多尺度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根据后验误差估计自动调整有限元网格,且具有最优计算复杂性,近年来得到科学计算领域的广泛重视。报告介绍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和后验误差估计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电磁场问题和非线性对流扩散问题自适应计算方面的一些工作。

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很多工程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微分方程,但用计算机求解微分方程需要进行大量计算。有时候,为了把误差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需要进行上亿次的运算,这对一般计算机来说非常吃力。有时即便进行上百亿次运算,也无法把误差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为了减少运算次数、控制误差范围,显然,需要更好的求解方法。

用有限元方法解微分方程有三步:设计网格、在网格上将微分方程离散、解代数方程。方法的目标是极小化误差,使得网格模型的解最接近实际解。传统的有限元方法误差收敛速度太慢,因此即使对于一些简单方程,求解起来也非常困难。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以常规有限元方法为基础,以后验误差估计和自适应网格改进技术为核心,通过自适应分析,自动调整算法以改进求解过程。“从方法论角度来说,人们已经得到结论,自适应是用有限元方法解微分方程的最优离散方法。”陈志明教授说,在微分方程求解的有限元道路上,自适应已经是数学上能找到的“极限”方法了。

在报告中陈志明研究员着重讲述了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这也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方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比如说麦克斯韦电磁散射问题在民航客机和军用飞机领域上是一个关键性问题,Helmholtz方程在石油勘探方面具有指导作用。陈志明研究员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认为“非常重要和有用”。

4学术报告题目: 怎样用英语撰写数学论文

报告人: 李福安 研究员

时间: 2012-04-18 00:00:00.0 地点: 数学与统计学院422

体会

2012年4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福安教授来我院作了题为《怎样用英语撰写数学论文》的报告。

李教授认为选择适当的文种撰写论文非常重要。尽管法国人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中国人则认为汉语奥妙无穷,甚至von Neumann都说汉语是诗歌的语言。但我们必须承认,英语是国际学术界使用最多、影响最大并被普遍接受的语言,所以最好用英语撰写论文。用中文发表的论文不可能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关注,中文版的刊物也不可能进入SCI。

一篇论文能否被国际性的学术刊物接受,最重要的是该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但英语写作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文字不规范甚至错误百出、逻辑混乱,那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审稿人和编辑显然也会对作者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英语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论文是否能被录用。当我们学习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献,熟悉了本领域某个研究方向的现状以及普遍使用的方法,而且有自己新的见解和想法,解决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以后,就可以开始论文的写作

了(可以先用中文写,再译成英文)。李教授通过结合自己长期在Algebra Colloquium任职的体会,介绍了怎样用英语撰写数学论文,从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英语的语法、词法等方面,分析一些常见的错误。同时介绍了Latex排版中的 若干技巧。

通过李教授的报告,使广大师生深刻了解到使用Latex时的一些技巧。最后,李教授希望大家能在论文完成后再细心地检查至少5遍,使其完美,令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他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5 学术报告题目:Nash Equilibrium ---the Model, the Solu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 报告人:Lan Zhao教授

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422 时间:2012-06-07

本周末有幸听取了纽约州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任终生Lan Zhao教授的题为《Nash Equilibrium ---the Model, the Solu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Lan Zhao教授主要介绍和讨论NASH均衡问题的建模,求解及其理论。并且以交通运输网络的流量均衡问题为案例,讲解解决具体问题的流程。Lan Zhao教授又介绍了NASH均衡问题提出动机和一些发展历程,它是John Nash于1951年提出的博弈机制中的均衡问题及其理论,并使他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后,Alvin E.Roth, Lloyd S.Shapley 从应用的角度发展出了匹配稳定性理论,为此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数学家们从数学的角度致力于找到充分条件,保证NASH均衡点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主要的做法在于把NASH均衡问题构造成变分不等式问题或者纳入互补理论,不但从理论上完善了NASH均衡点模型,更使求解均衡点的算法程式化,使得大规模博弈的求解成为可能。

Lan Zhao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此报告。使我们对NASH均衡问题以及它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给了我们极大的收获。Lan Zhao教授整个报告逻辑严密、立意深远、学术性强,给我们以极大启迪,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6学术报告题目: 全球宏观金融大统一理论初步

报告人: 潘和平教授

时间: 2013-06-26 00:00:00.0 地点: 数学与统计学院422

体会

2013年6月26日潘和平教授在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四楼会议室做了关于“全球宏观金融大统一理论---兼论智能金融与量化投资的科学技术体系”的学术报告。

潘和平教授是长江学者、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金融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电子科大经管学院博导、曾任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预测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等。兼具财经科和理工科的科学技术训练和研发管理经验,专长于战略思维、数学建模与系统开发。目前他 重点研究“全球宏观金融大统一理论”,并着力于研发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的智能投资交易策略与系统。

此次报告,潘教授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全球化时代的金融与投资,从量化到智能化;

2、从信息战与总体战的角度看金融投资;

3、全球宏观金融统一模型的圈层结构,包含了套利定价、经济均衡以及博弈均衡;

4、全球宏观金融统一模型的数理形态,过程模型为随机动态过程模型,网络模型为复杂网络推断模型,仿真模型为计算实验仿真模型。同时,潘教授还展示了全球股指超级贝叶斯影响网络、任意频率外汇指数动态配置模型、外汇市场多尺度多步长预测、阴阳波动率与外汇交易机器人。

最后潘教授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告诉了“潘和平交易生存三条最终法则”,即:

1:Do Not Overtrade:Start Small, Win your Right to Trade Big——不要过度交易:先小做,赢得你做大的权利。

2:Do Not Mi the Trend——不要错过趋势。

3:Avoid or Embrace the Volatility——避开或拥抱波动。

通过听取此次报告,对于我了解宏观金融现状以及研究趋势、方法有了很深的了解,对于以后课题研究、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7学术报告题目: The Indian Genius, Ramanujan: His Life and His Lost Notebook

报告人: George Andrews 教授

时间: 2013-08-06 00:00:00.0 地点: 数学与统计学院422

体会

2013年8月6日上午10点半,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科学院以及艺术与科学院两院院士、美国The Pennsy- lvanita State University的Evan Pugh教授George Andrews冒着炎炎酷暑不辞辛劳来到重庆大学,为数统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题为“The Indian Genius, Ramanujan: His Life and His Lost Notebook”的讲座。

Andrews教授先是简短的回顾了印度的传奇数学家Ramanujan短暂而又令人称奇的一生,重点交待了Ramanujan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成长环境以及条件下坚持进行数学研究,并在英国著名数学家Hardy的引荐下顺利来到剑桥与其合作进行研究。随后,Andrews教授以一个浅显易懂的公里与英里换算问题出发,展示了Raman ujan所研究的连分式的威力。在转入另一个由Ramanujan所开创的研究领域——Mock Theta Function之前,Andrews教授简略的回顾了自己是如何在1976年重新发现了Ramanujan丢失的笔记本(Lost Notebook),并由此开启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Andrews教授与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Bruce Berndt教授合著的系列丛书《Ramanujan’s Lost Notebook》已经出版到了第四部,第五部也正在积极编撰中。

Andrews教授虽已75岁高龄,但是他不仅依然在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同时也一直担任着重要学科的教学工作。Andrews教授在全球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都进行过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丰富的讲学经验和教学热情,让重大学子领略了大师风采。今天的讲座有点有面、深入浅出,在座的学生老师都听得聚精会神、饶有兴致。讲座后的提问时间 ,大家争相发言,享受与大师学术交流的珍贵机会。

8学术报告题目: 如何开始做数学研究工作

报告人: 杨乐 院士

时间: 2013-09-25 00:00:00.0

地点: 数学与统计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

体会

2013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进行了一场“如何做好数学研究工作”的讲座。

杨乐院士是著名基础数学家,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由于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获得华罗庚数学奖。

此次讲座主要包括引导研究生如何做好数学研究工作,包括如何选择研究项目、完善研究过程、获取研究成果的一系列细节问题。在座的同学认真聆听讲座并积极踊跃向杨院士提问,为自己的今后研究生求学过程做充分准备,在研究生路上有更好的收获,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杨乐院士的讲座也引发了在场同学对研究数学未知道路的好奇心。关于数学史的发展,数学史上一直没有被破解的难题;关于数学的趣味,无不让整个讲座充满愉悦,让同学们体会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杨乐院士也强调了一个问题,数学家并不只是靠着自己的天资,更多的靠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思索、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他告诫同学们一定要用汗水才能换取最后的成功,只有努力才会看到不一样的未来。

虽然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听取的这个报告,但是对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数学研究,做任何工作都要像杨院士说的那样,不能靠自己的天资,更多的要自己的努力、创新。

推荐第2篇:学术报告

2016年春季学期面向家长的学术报告

----如何辩证的看待:送孩子来幼儿园时哭闹的问题

园长:张自英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衷心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今天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说明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用专家的话说:幼儿教育不单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和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一个孩子发展的好与坏,并不单单是为孩子选择了哪一所幼儿园,而是这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内容及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均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目前不少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教育的误区。比如:家长注重的是孩子要多学点知识,多识些字,多背几首唐诗。其实,这样的短期效果和急于求成的认识,会把孩子快乐童年断送。

因为我们知道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希望您能跟着我们的步伐走。为了下一代,我们不会完全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而迎合家长,如果这样去做,我们就对不起下一代、也会害了她们。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的记忆和规律,其实孩子在五岁以前无论他学了多少东西,但与生活不常接触,孩子也会忘记的。因为当时是临时记忆,既然这样为什么要牺牲孩子的快乐童年为幸福代价?而让孩子去获取一些只是临时记忆的东西呢? 有的家长会说:难道幼儿园就是让孩子玩吗?不学什么了吗?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想让孩子学的不仅仅是一些书本上简单的知识,还要让孩

1

子在活动中学习交往、丰富孩子的情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貌、友爱协作。你让孩子学写字、计算、几个英语单词,家长当天就可以了解到,这叫显性教育,而孩子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两天就可以见效的。那你在孩子上小学以后会发现孩子的综合素质好与坏,这叫隐性教育。所以,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素质基础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个别教育,甚至是几个成人对一个幼儿的教育。因家长与孩子有着亲密的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最直接,对幼儿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既要注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要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信。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但作为父母最起码不能把自身的坏习惯“遗传给孩子”。还有夫妻关系、对老人的孝道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会培养出乐观向上孩子。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会培养出懂事、孝顺的孩子,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习惯明显优于其它孩子。还有,父母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一块玩、学习让孩子感受浓浓的亲情,激发对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孩子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应该永远慈祥,富有爱心地对孩子。当然父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孩子能从父亲那里学会果断、坚毅、机智等。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这是谁都不能推卸的责任。

二、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

2

幼儿园教师是一项最辛苦、责任最大。我们幼儿园里的每位老师都是面试才最后录用的。她们阳光、可爱、充满激情,他们将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奉献给了幼教事业。我很爱她们。看到她们和孩子在一起又唱又跳时欢快的样子,看到年轻的老师们有时为了工作,在此我也希望家长能给予老师们理解与支持,当老师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当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那就更不容易了。

三、搞好家园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们教师更殷切地希望各位家长能直接参与到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中来,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绝不是其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家长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专业的合作者。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有关新生家园配合。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孩子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孩子都很陌生,不习惯,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不积极配合,对这个问题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的,或是孩子在家中过分的溺爱,孩子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的孩子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坚持送的孩子,哭闹的时间会更长,有这么几种情况,请家长留意一下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孩子:

1、孩子来园时就忐忑不安。家长把孩子交给教师后孩子会发生大哭大闹现象,甚至躺在地上滚着哭,跺着脚哭,这种情况算不错的,因为往往哭着哭着,看父母走了他就不大哭了,哭是哭给父母看的,这

3

样大哭大闹的孩子往往两、三周就会不哭了,可以说这是小人精。

2、孩子来园时很高兴并与父母招手再见。父母走时比较放心,但往往新鲜感过了,或玩够了时就会哭闹,这样的孩子往往第

二、三天开始哭闹,这样叫“后犯劲”。这样的孩子还不如开始就哭的孩子适应的快。所以说我们一看第一天不哭的就担心“后犯劲”。

3、送孩子时,要果断地交给老师马上离开,千万不能依恋不舍,三步两回头,更不能孩子哭,家长也哭,孩子会更加恐惧,也不能在远处张望或中途来园看孩子,这时反而使孩子不易适应,只想找亲人回家,实际这样是在害孩子。

总之,家长配合得好,孩子适应得快,家长配合得不好,孩子适应就慢,这是我们的经验,我们希望家长能正确理解和对待。 各位家长:从今天起,我们就成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孩子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咱们的沟通和联系。让我们通力协作,为了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而共同努力吧!

最后让我再一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谢谢大家!

2016年5月31日

4

推荐第3篇:学术报告

薛理泰、滕建群研究员学术报告会举行

[日期:2011-

11-14]

11月11日下午两点半,薛理泰、滕建群研究员学术报告会在经济学院一楼会议室举行。报告会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宋丙涛主持。

薛 理泰围绕南海问题看中国所面临的周边的挑战,指出中国错失了八十年代的好时机,对南海的主权态度问题上与越南相比气势不够,而时至今日再强硬则不利于中国 在国际上的地位。他通过伊朗核问题、南北越统一等问题指出经济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当今世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待民族问题,不能一味地追 求物质利益。中国一惯奉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与和平外交政策作为我们中国海军既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要太神经质 总之一句话“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捍卫中国南海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署经济区和350海里大陆架 “识时务者为俊杰”无论越南还是菲律宾对中国宣战就等于终结自己的军队 这一点越南和菲律宾比我们中国更清楚

滕建群围绕伊朗核危机承认伊朗在经济、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其在核问题上的不让步必定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打击。他列述西方各国打压伊朗核计划的原因,强调西方的志在必得并对两方的损失进行评估突出伊朗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指出这一问题迟早会被解决。

本次报告会综合国际形势与经济的关系让大家获益匪浅。最后,报告会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林桂军教授学术报告会举行

[日期:2011-

11-18]

11月18日下午两点半,在经济学院一楼会议室,林桂军教授学术报告会举行。本次报告会由我院副院长高保中主持。

围 绕“中美贸易问题”这一主题,以全球化为大背景,林桂军就目前中美贸易之间关注的几个问题展开分析。他指出中美关系的三个方面是政治,经济和贸易增长,中 美贸易争论美国的视角是公平竞争。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贸易关系中,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他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争论的核心在于如何认定中国对美国的 贸易顺差。他从中国近几年进出口值、GDP增长、进出口量方面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从相关数据分析美国的汇率方案以及世界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依赖程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对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近两年,中美加强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于恢复国际市场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美贸易摩擦最大的纠结点主要体现在在中国市场上,美国企业要求公平待遇,似乎将中国视为发达国家,但是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毕竟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我们承诺的前提是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对于所谓国内企业的“补贴”问题,中方应该积极交涉和斗争。最后,他指出扩大出口对中国的好处,尤其是扩大粮食进口对中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的好处。

报告会在现场同学热烈的提问中结束。

晏智杰教授学术报告会举行

[日期:2011-11-27]

11月25日下午两点半,在经济学院一楼会议室,晏智杰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情操建设——兼论所谓‘亚当·斯密’问题”。此次报告会由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今富主持。

围 绕这一主题,晏智杰以中国市场经济现在的发展与社会道德问题为背景向同学们讲解,他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德滑坡、崩溃现象为切入点,认为道德问题的产 生是因为监管不严和教育不到位,核心问题仍存在于经济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虽然有进步,但不彻底,产生了一系列的腐败现象。晏智杰提出“亚当· 斯密问题”,并表达了对该问题的看法,一方面他认为不是空穴来风,另一方面他认为是个虚假判断。他从亚当·斯密的两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引出 了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并详细阐述了亚当·斯密的“合宜道德论”,提出利他与利己是统一的。然后,又结合亚当·斯密的著作讲了对自己的三点启示。而启动人们“合宜”感的,则是作为“同感共鸣”机制的、人们心中无 处不在的“公正的旁观者”或者说“良心”,它内在地调适着这些和谐合宜,现代性社会道德规范尤其需要强化和提升这种内在机制。最后,晏教授从市场经济与道 德情操问题结合角度对年轻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事提出殷切希望。

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

村上直树教授陈文举教授学术报告会举行

[日期:2011-

11-27]

11月26日上午八点半,在经济学院研究生教室,村上直树教授陈文举教授学术报告会举行。村上直树是日本大学综合科学研究科教授及我校兼职教授,陈文举是日本大学国际政治学院教授,两位为主讲人。我院教授孙建国,李麦收共同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村 上直树围绕“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从战后复兴时期、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与“配第—克拉克 法则”。他还引入五种基准讲解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基准。在

谈到制造业的结构演变时,分析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和各时期制造业结构,并从进出口结构的演变来分析 贸易结构的演变。最后,他总结到,日本经济的未来取决于成败适当的产业结构的演变。

陈 文举以“产业转移和河南省经济发展”为主题,先简要地说明了产生该主题的问题意识。他指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农业过大和服务业过小,并简要分析了河南 产业生产强度与产业升级。由此引发了他对产业转移和政策的思考,他认为第三产业及轻工业要加快发展,产业转移以“短小精干”型产业为主,现代农业是机械、技术、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大农业的思想或许十分必要(=“假想水”问题)。

报告会在自由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何炼成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日期:2011-

12-01]

11月30日上午九点,经济学院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何炼成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哲管院院长张兴茂,经济学院教授徐兴亚,我院副院长高保中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何 炼成简单介绍了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并指出发展经济学已成为世界经济学中一门新的科学。他通过分析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美 国刘易斯变一元经济为二元经济的“二元经济理论”,查尔斯的人才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理论,说明了发展经济学对研究现代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 重要的影响。谈到经济危机,,他特别强调陶聪虚拟资本出发。针对文化产业,他分别从文化的概念、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化软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 等方面指出文化产业应成为主要产业。从经

济学角度,他重点分析价值学、劳动价值论、管理价值论、恩格斯定义的价值等理论应用到文化产业方面的文化经济学。 他还指出应加大对文化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以及简单阐述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何炼成教授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西方经济学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名誉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馆员、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名誉主席等社会职务。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

赵彦云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日期:2011-

12-14]

12月14日上午八点半,在经济学院一楼会议室,赵彦云教授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我院副院长高保中出席并主持了本次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经济统计及其发展”。

赵彦云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在统计专业方面的差距,分析指出统计在科学决策时的重要性。他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经济统计的价值,并以十二五规划时期强化的六项目标为例。接着他从国际和国内介绍了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在讲解经济统计学内核体系——SNA时,他概括了国民核算体系基本关系,即供给、需求、分配三大平衡体系。他从宏观经济社会数据库、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经济与社会人口统计指标体系密切结合三方面分析讲述了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赵教授就创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支撑体系建设、追求创新发展目标、制度创新、重视创新体系发展的教育基础、强调创新理念、塑造强有力的创新文化氛围、强化创新绩效对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发展目标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阐述。他最后分析了经济统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经济统计学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赵彦云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20多部,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本次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推荐第4篇:学术报告

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没有优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好的教育,因此,要使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不仅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话题和主要发展趋势,同时也应是我们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方向。下面就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与各位交流如下。

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教师培训和发展必须贯穿其专业生涯始终。要改变高学历就是专业化的片面认识,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教师就必须要在自身的职业岗位上执着努力。必须打破传统的划一型、封闭型、理论型和终结性培养模式,开放培养体系,实现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实践证明,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专家引领、课程开发和行动研究,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自主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由于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形成教师新课程下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教学研究,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使新课程实施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课题带动。

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的关键。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策略之一,就是课题研究。教师结合自已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其中教师是研究者这也是新课程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我们要敢于打破研究高不可攀的神话,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反思、探询、研究,以自已亲身感受去验证、理解、关注,进而发现、提出、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以教学案例为切入口,构建一个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的教研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使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新手到专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程开发。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要求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要求学校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学习型组织。要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必须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得以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不再是提供给教师的课程集装箱。校本课程在学校现场进行,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及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松绑,让教师自主决策,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取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位教师的共同参与、探究和合作,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在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反思他们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行动研究。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通过行动研究,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而是自己就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行动研究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而是对行动的研究,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而另一方面有赖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要使广大教师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营造教师发展的心理与工作环境。

教师工作富有创造性,教师在宽松愉悦的人际氛围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探索教育规律,教师的心情是放松的,思维是开放的,工作的热情是高涨的,这样的氛围给教师带来的是无限创造力。许多奇思妙想油然而生,教师在工作中会创造出许多业绩。教师与教师之间在专业方面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享学习的欢乐,营造了浓浓的研究氛围。教师的人格、职业修养得以升华。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就会变被动的专业发展为主动的、能动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给教师发展的空间,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根据动机理论,教师拥有自主发展的愿望,把教育工作看作为是一种责任与使命,教师焕发的工作动力就越大,教师就能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就能发挥专业作用,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发展,而把专业发展看作为是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具有自主意识,从而达到一种职业的满足感。

(二)推进案例研究。

教师从事教学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感受,若能把课堂教学的过程通过案例形式撰写下来,加以思考、分析,从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并上升到课题进行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把问题上升到课题,又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学校要重视案例研究,指导教师怎样做案例研究,如抓住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录、整理。学校还可以请专家学者指导教师编写成有较高质量的案例集。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长期摸索、总结而形成经验,以听课为重要形式的“经验的移植和整合”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身边的他人(专家)经验,则显得更为便捷;“反思性探究和实践”则从研究自身的专业活动出发,把自己的专业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丰富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智慧展现了又一条更有价值的思路;在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指导帮助下开发教学案例和建设校本课程,针对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等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平台。

(三)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准。

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直接与教师对话、沟通交流、组织教学反思与个案交流观看课例等,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探索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理性的升华。没有的反思的教学行动是机械的运动,也不会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四)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为此,必须构建一个适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六方面着手考虑,即教学目标、面向全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效果,着重体现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推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要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在备学生上花功夫,不断优化教学目标;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三要正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四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五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条件让学生敢说、敢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校长对教师的学术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肖家坡小学 田富斌 2017.5

推荐第5篇: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心得

姜泽苗12121498

今天有幸在电气楼会议室聆听了徐隆亚教授的“基于SiC和GaN功率器件的最优拓扑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专题学术讲座,受益匪浅。

徐隆亚教授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终身正教授,高性能电力电子研究中心主任和智能电网中心副主任,IEEE FELLOW,曾担任IEEE/IAS工业应用学会电机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IEEE电力电子学报副主编,现为IEEE/IAS工业应用学会执行委员。徐隆亚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变速驱动器和变速发电系统,及其在航空、汽车、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美国GE、GM、Boeing、Ford等各大公司承担科研项目三十余项,获得优秀科研启动奖、教授级杰出科研成就奖等5项荣誉奖励并拥有4项美国专利,发表近200篇IEEE学术论文。

通过本次讲座,我了解到目前电子向大功率、高效率、高频方向发展,SiC和GaN由于独特晶体结构,其禁带宽度达到2.2eV,其功率器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工作温度高、热导率高、硬度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快、本证载流子浓度低、抗辐射能力强、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高等显著优点,因而更适合于制造高温、高频、抗辐射以及大功率器件。21世纪初,美国国防先进研究技术局启动的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计划,成为加速改善SiC和GaN等宽禁带材料和器件特征的重要催化剂。应用领域在于宽能带电力电子器件的最优拓扑、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技术、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环境适应性验证技术、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新应用等方面。 徐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传统的电力电子拓扑和新型电力电子拓扑,如电容开关子电路,具有模块化和分散拓扑的特点。目前SiC和GaN功率器件及其相应拓扑广泛应用于电网设计工作中。

非常感谢徐教授的辛勤教导,我会以本次讲座为基点,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推荐第6篇:学术报告

为积极响应国家“两减”政策,为植保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昆虫防控上拓宽视野,我院邀请了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从事抗虫基因研究的李华荣博士在12月7日下午3时做了题为“RNAi for Insect Control”的学术报告。此次交流会议由校长助理、农学部部长王进军教授主持,向仲怀院士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首先,李华荣博士对RNAi在WCR(Western Corn Rootworm)防控中的概况做了简短的介绍。接下来他重点介绍了研发RNAi防控WCR的过程以及重要成果。他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RNAi防控中WCR中,长片段的dsRNA起了重要作用而并非小片段的siRNA。接下来他又证明了RNAi在WCR中是系统性的干扰,而并不会结合内源RNA进行扩增。这两大重要发现在为接下来的利用RNAi转基因技术防控WCR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在交流环节中,听众与李老师就RNAi防控技术是否会产生抗性、长片段dsRNA在杀虫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以及开发新转基因作物在安全评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Jean Kallerhoff教授在34教4楼报告厅进行了以“Understanding plant respons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es:a major challenge into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face environmental iues”为主题的报告, 阐述了理解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面对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以及植物在自然环境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生物学反应。此次学术交流吸引了众多农学专业老师同学的参加,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共同讨论了相关问题。主讲人关于重金属环境对植物的整体胁迫反应问题的阐述,启发了农学实验科学转向整体实践成果的思潮。

下午4点半,我院邀请Jean Kallerhoff教授和Sovan Lex教授进行法国图卢兹大学留学信息交流。通过教授幽默的语气和言语中夹杂的零星汉语,使整个交流氛围异常轻松。其中浓郁欧洲文化底蕴、雄厚科研实力、法国南部图卢兹优美环境和诱人的留学生项目(ENSAT Campus)吸引了很多有留学意向的同学。Sovan Lex教授以谚语“学在图卢兹,赚在里昂,玩在巴黎”结束了留学介绍,随后同学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两位教授交流。整个留学学术信息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2014年11月19号上午九时,应我院何林教授邀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副教授Thomas Van Leeuwen来我院四楼报告厅开展了题为“From resistance mechanisms to mode of action: on overview of spider mite resistance research(从抗性机制到作用模式:螨类抗药性研究述评)”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授及青年教师们,以及全体

13、14级研究生同学听取了此次报告。

Thomas Van Leeuwen副教授主要从事重要农业害虫的抗药性机制研究,特别是在杀螨剂毒理学与农业害螨抗药性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次报告中,Thomas副教授以其团队开展的实验及实验成果为载体,就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在两种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作用下,抗药性变化情况及机制进行讲述。详细阐述了螨在线粒体基因组、P450等抗药性和解毒突变位点的差异表达。报告完毕之后,我院部分师生针对自己感兴趣和有疑惑的地方与Thomas副教授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最后,Thomas表示很高兴来到中国,来到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并将进行为期三天的参观和交流,欢迎各位同学前来探讨问题、交流想法。

10月10日晚上七点,我院“硕博论坛”之“生物化学通讯研究及其应用”主题活动在院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硕博论坛邀请我院青年教师肖伟副教授作为主讲人,我院2014级全体研究生和部分研二同学参加了此次论坛,研会学术部部长严伟主持。

在本次论坛中,肖伟老师围绕论坛主题给我们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主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科学生活化以及研究生的怀疑批判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肖老师饶有兴趣幽默风趣地讲述了他近七年国内国外的研究生活,过去以昆虫信息素的化学通讯研究为主的科研经历和现在以桃柱螟对信息素增效烯烃的感受方式以及新一代性诱剂开发为主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他讲的科学生活化对我们如何更好地完成研究生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其次,肖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谈到研究生应该培养一种怀疑批判的科学意识,科学生活化之后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后,肖老师认真细致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园艺研究所邀请,谭老师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加拿大进行访学,调查加拿大外来入侵植物现状,探讨防治策略。此行中,谭老师深感生物入侵危害的严重性,特将此次行程中的见闻感悟以及国外在入侵植物方面的研究分享给大家。在这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研究中,谭老师一行共调查了温哥华、里士满、本拿比等多个城市的168个地方的入侵植物现状。调查结果中记录了36种外来入侵植物,拍摄入侵植物的特征,采集保存标本。同时,谭老师将这些植物的越冬策略进行了分类统计,共有植物生长、种子、根系存活等在内的五种越冬方式。最后,谭老师着重讲解了如何管控外来入侵植物。报告结束之际,谭老师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警醒我们加强生物安全的意识。

外来入侵植物也被称作“超级杂草”,不仅可以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产生活,严重时甚至可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而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途径包括人为传播,人为有意引进和无意携带,并且一旦入侵很难根除。对于入侵生物,“防患于未然”是很好的管理策略。所以,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生物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2014 年11月20日上午9点,在植物保护学院四楼学术报告厅,美国嘉吉公司植物病理学家陈宇博士应邀为我院做“油菜病害在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植物保护学院病理专业教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本次会议由青玲教授主持。

在本次报告中,陈宇博士先简要介绍了一下影响油菜种植的条件,包括天气状况、病虫害、种植制度、病害、化学药剂的使用等。再主要从加拿大油菜生产状况,加拿大和世界油菜的病害问题,他的研究重点方向以及在我国重要的两类油菜病害等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重点讲述了油菜病害的研究进展,列举了油菜立枯病、黑斑病、霜霉病、白锈病、根肿病、菌核病等油菜常见病害。同时,陈宇博士着重介绍了在加拿大最严重的油菜黑胫病(Blackleg)的发病规律、病原物的循环史、防治策略以及筛选抗病基因进行抗病育种问题。此外,陈宇博士还介绍了在我国发生的油菜菌核病和根肿病。

陈宇博士形象生动地讲解了关于油菜病害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油菜病害的认识,同时我院肖崇刚教授结合他的多年研究成果为我们补充了很多油菜根肿病的知识。最后,衷心感谢陈宇博士不远万里来我院做的精彩报告。

2014年12月1日下午三点,在学院四楼报告厅,中国农业大学范在丰教授作了题为“我国玉米病毒病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校科协、植物保护学院、柑橘研究所共同主办,报告由青玲教授主持。植物病理专业教师以及2013级、2014级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范在丰教授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主要从事植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病毒与植物的互作以及转基因植物抗病毒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本次报告,范在丰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普遍存在的几种主要玉米病毒病以及它们的病原病毒和传毒媒介,粗缩病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一般由灰飞虱传播、矮花叶病(甘蔗花叶病毒、蚜虫传播)、致死性坏死病(种传病毒,危害大)、褪绿斑驳病等。之后,范教授介绍了几种与植物病毒互作的玉米因子,着重讲解了ElonginC因子和VDE因子在甘蔗花叶病毒侵染玉米过程中的作用。范教授将玉米因子作用的分子机理与病毒病防控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病基因敲除技术的全新防控病毒病的设想,引起了在场同学的思考。最后,在场师生和范在丰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对报告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

华中农业大学谢甲涛副教授于34教二楼大会议室作了关于核盘菌真菌病毒多样性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余洋老师主持,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专业的老师及同学们参加了本次报告。

谢老师从核盘菌及真菌病害的概念、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多类病毒性质应用、核盘菌病毒应用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防治真菌病害的生防菌研究。报告内容详实、深入,应用历时数年的大量田间数据阐述了核盘菌真菌病毒作为防治田间多发真菌病害的优势和前景。在交流过程中谢老师分享了一些实验心得:第一,要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科研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互相帮助、多多交流,思想的碰撞往往能激发更多的灵感。

核盘菌作为一种寄主范围极广,侵染十字花科作物以及其他作物的植物病原真菌,研究其内部寄生病毒,对于防治油菜菌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

2014年12月19日下午两点半,植物保护学院“硕博论坛之文献分析与论文写作”主题活动在院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硕博论坛邀请我院青年教师申光茂老师作为主讲人,我院2014级全体研究生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首先,申光茂老师围绕“文献分析与论文写作”这一主题,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在文献查阅和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申老师开讲便提出“论文的内容是通过实验做出来的,但做什么内容是看文献看出来的!”这一独到见解,阐述了文献的重要性。申老师强调在文献阅读过程中结果部分是阅读的核心,必须做到精读、细读,而对于讨论部分则“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阅读”。最后,申老师还为大家讲述了在论文写作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场讲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使同学们的学术技能得到提升,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7篇:学术报告

英语专业学术报告

学号 20084660班级 英语08-07姓名 何云飞

日期 2012年 4月

日 30

报告1

讲座题目:袁佩清_日本文化 1

讲座人:袁佩清

讲座内容概述: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个人收获:

最初对日本文化的一点了解应该是从小时候看的一些打仗片所了解的,那是最多的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和《敌后武工队》等等,痛恨日本对我们的侵略和军国主义的野蛮屠杀。即使现在我的这种态度也没有改变,也希望他们能反思自己的侵略。但随着读书生活的开始,我也对日本文化了解多了一些。我们一个研究东方文学的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目让我们看,其中就有那本著名的《菊与刀》,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以后我又找来了其它关于日本文化的书,如中国人写的《日本人》《日本论》等。期间也听过一些从日本访学回来的老师做的关于日本的讲座等,当然也看了一些日本的影视剧,如《东京爱情故事》、《阿信》《姿三四朗》等,这都加深我对日本的一点了解。我也真切的希望我们的民族也能反思自己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因为我们只有反思自己以前所受到的遭遇,找出病症,才能真正远离永远的落后,不能像阿Q那样。刚挨过打,通过自嘲就忘记了疼痛,我们也只有反思我们民族的一些缺点,才能成就真的伟大。我们也只有怀着开放的胸怀对待万事万物,才能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地提升我们自己。

报告2

讲座题目:王逢振_全球化和中国教育的反思

1讲座人:王逢振

讲座内容概述:全球化是使全球资本主义本身的经济和文化逻辑全球化。一些全球化批评家虽然决心驳斥文化霸权或文化统一,都希望现代性的多样化,但如果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促进不同现代性的过程,那就低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破坏力。这种身“革命”无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觉地要求自由和自治,一种与儒家传统的断裂,但首先应该看作是在中国新出现的消费资本主义的后果

个人收获: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重视全球化,全球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以便于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报告3

讲座题目:王逢振_全球化和中国教育的反思2

讲座人:王逢振

讲座内容概述: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概述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创造性 ,高考的功与过 ,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 必须关注的教师问题 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以及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学校管理。

个人收获:

学生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很大程度上缘于学习动机。特别是当代的中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信息,还有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等等,这给当今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教育的形式也需多样化,教师的职能也要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知识的创造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将以前单纯的教学生知识变为教学生怎样学,怎样让学生去学,怎样让他们想学。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好办。“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任重而道远,还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报告4

讲座题目:成玲_文物鉴赏 1

讲座人:成玲

讲座内容概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介了如何进行文物鉴赏 鉴定 (分类 比较) 和 鉴赏。文物鉴定主要内容是:

一、辨伪。这是使用、流通的前提条件。

二、断代。只有弄清文物的时代,才能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才能揭示它的历史地位和所含价值。

三、评价。揭示其内在的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价值。

个人收获:文物鉴赏是人们对文物形象的理解、感受和评价,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鉴赏的方法丰富多彩,是体现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的表现形式。

报告5

讲座题目 外语教改与实践

讲座人 杨敏

讲座内容概述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教学体系的重构。如何应对新的教学观念、学习方法、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新定位讲座人从师资,教法,教材,学生四个角度分析了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的实践分别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重点强调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学习专业外语兴趣的重要性

个人收获我认为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实际,通过一定的载体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就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 获。

报告6

讲座题目 外语文学和外语学习1

讲座人 何其莘

讲座内容概述 主要从几个时期讨论了我国的 外国文学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

个人收获 英语文学是英国国家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明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文学,对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特点与价值观,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在广度与深度都有新的拓展,对各英语国家文学思潮、理论、流派的研究,对英语文学的各种体载及其表现手法的研究进行得更加深入

报告 7

报告题目 外语文学和外语学习2

讲座人何其莘

讲座内容概述 主要讲述了如何在新时代对当代学生进行的一种合理的外语教育。 个人收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和发展,教育的形式和方式也在不断地被改变,每一位教师都在为教育的创新进行着探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正在不断深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课程整合。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尤其是“课堂讲授型”教学中,经常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

报告8

报告题目 文化反思1

讲座人 王逢振

讲座内容概述 演讲人主要从政治和经济方面讲述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外来文化以及对本国文化如何发展与利用的问题。

个人收获 先进文化不仅仅指从外界吸收以往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从众多文化存在方式中选择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引导社会和人健康发展的文化形式。因此,先进文化不仅要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而且还要包括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文化

个人总结

在这些天的报告学习中,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先进大学生的重要性。大学生不仅要知识先进创新。我决定再次坚信我的大学目标。完成目标,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青年。

而我们如何实现人的科学发展观,几篇报告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王逢振说:人的科学发展是优良素质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是要追求自由、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其中自由是共同追求,全面是本质取向,可持续是实现机制。他更提出了“以德为首,以学为主,以才为本,以识为要,以体为基”二十字方针,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听到这里,我陷入了我的思考。在以前。我从没这么立体全面的看待过自己的发展。这次我再次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自己在有的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都觉得的,只要学习好,什么都无所谓的观念在我的脑中被打破了。我真真的认识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如此重要。于是现在我着手计划自己的生活。制定一个科学的生活计划。让自己在大学的时光里再次发生一个美丽的蜕变吧。我希望我能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完成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在人生的路途上华丽丽的大跨步一次,锻炼出自己成熟的目光和处事态度。同时也会突发奇想,创新发展,不故步就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在这8次报告中,我收获很多。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一定能让祖国再次腾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必定怀着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中。我为此而自豪。

推荐第8篇: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预告

报告题目: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文化意识培养 报 告 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院长 王湘云教授

时间: 2013年10月11日 16:00

10月29日19:00-21:00在9教503,生物系吴涛博士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10月30日19:00-21:00在9教503,飞行学院刘俊华老师做学术报告,题目“药用苔藓植物资源及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报告题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报 告 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丁海东

时间:2013年11月2日 14:00-17:00地点:4教308 报告题目: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对校友会的影响

学术报告预告

11月13日19:00-21:00在8教308,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尚文涛博士做学术报告,题目“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风险管理研究”。

11月14日19:00-21:00在8教308,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王志鑫老师做学术报告,题目“X型中心支撑-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报告题目:地衣植物多样性及其人类的关系 报 告 人:山东师范大学赵遵田教授

时间:2013年11月26日 15:00-17:00 地点:实验中心楼B7-311

报告题目: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引入高校健美操 专业教学的实证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个案

报 告 人:体育系 张红霞副教授

时 间:2013年11月27日 19:00-20:30

地 点:9教508室

报告题目:《曾胡治兵语录》与清代孙子兵学发展 报 告 人:孙子研究院 毕海林讲师

时 间:2013年11月28日 19:00-20:30

地 点:信息楼西楼522室

报告题目:论唐朝武庙崇拜

报 告 人:历史与社会学系 王凤翔副教授 时 间:2013年11月29日 10:00-11:30

地 点:3教115室

报告题目:新媒体背景下的植入广告

报 告 人:中文系 徐慧文副教授

时 间:2013年11月29日 16:00-18:00

地 点:4教106室

报告题目:《孙子兵法》“庙算”思想及其战略价值 报 告 人:孙子研究院 姚振文教授

时 间:2013年11月29日 19:00-20:30

地 点:信息楼西楼522室

报告题目: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的穿越影视剧的认知解读

——以《盗梦空间》的梦境分析为例

报 告 人:外语系 杨永祥讲师

时 间:2013年12月4日 16:00-18:00

地 点:1教309室

报告题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报 告 人:社科基础教学部 周琳讲师

时 间:2013年12月5日 8:30-9:30

地 点:9教403室

报告题目:震惊世界的世纪考古大发现

报 告 人: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杨玲研究员 时 间: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下午3:00—5:00

地 点:7教103室

报告题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资料的英译 报 告 人:外语系 张其海讲师

时间:2013年12月19日 16:00-18:00 地点:1教309室

报告题目:黄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 报 告 人: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 魏学文教授 时

间:2013年12月20日 10:00-11:30 点:2教310室

推荐第9篇:学术报告

研究生参加报告整理

感谢:陆超同学悉心整理的网页数据与内容详情

1报告题目:雅沪高速公路桥梁的技术特点 主讲人: 庄卫林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时间:2013年12月15(周日)下午3:00 地点: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20311 内容:2013年12月15(周日)下午3:00,庄卫林教授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20311教室举行了关于雅安到沪沽高速公路及桥梁的技术特点的学术报告会,我院有向中富教授、郭增伟博士、刘小会博士等老师参加,教室里座无虚席有一百多名同学前来听讲。庄卫林教授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一直从事桥梁的设计研究工作。曾主持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组织编写专著5部,主持编写交通运输部行业规范1部。

庄教授详细的讲解了雅沪高速公路桥梁的特点。雅沪高速公路全长240千米,桥梁长度94千米,共有七种桥型,由于整段路程的山区过多过于复杂,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庄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该高速公路上的各种桥型及结构,每打开一张图片他都会向大家详细的介绍其特点以及建设时所面临的问题。庄教授总结道:在雅沪高速公路所遇到的困难可以总结为三多:桥梁数量多,规模大;桥梁类型多(7种);大跨桥梁多(9座)。三难:交通不便,建筑材料运输难;地形复杂,施工难;地质复杂,抗震技术难。在该高速公路建设中,钢管混泥土组合高墩设计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听完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庄教授专业的介绍下他们对桥梁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更有兴趣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2.报告题目:Asphalt pavements in Germany 主讲人: Wellner教授

德国德累斯顿大学

时间:2014年03月24日(星期一)下午3:00 地点:南岸校区二教学楼20415 内容:德国教授有关沥青路面方面研究的报告会

2014年3月24日下午三点,德国Dresden(德累斯顿)大学wellner教授在我校二教415教室开讲了“Asphalt pavements in Germany”(德国的沥青路面)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梁乃兴教授翻译。wellner教授现任德国公路交通专家委员会委员、德国公路交通专业委员会路面专家组组长,在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报告会上,全场座无虚席,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部分老师参会,wellner教授详细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德国的沥青路面,讲述了德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讲解了稀释沥青、乳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等沥青材料的特性和制造技术。wellner教授从交通路况、温度变化、有限资源以及原材料的质量和花费各方面对路面建设提出新的技术要求。

最后,wellner教授对比了德国路面建设的旧技术及新技术,介绍了新型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此次报告会,促进了我校与与Dresden大学关于沥青路面设计的交流,促使两校互相学习新的研究技术,总结和吸收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和经验,让新的试验方法和设计理念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3.报 告 人:田波

报告题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与养护技术 报告时间:2014年5月28日(周三)

上午 11:00- 12:00 报告地点: 土木建筑学院会议室

田波简介:田波教授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工程专家,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水泥混凝土路面协会理事。主要从事水泥混凝土材料、铺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工法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功能性水泥混凝土路面、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与理论及路面内部排水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主持参与多项交通部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机场道面方面的研究课题。

履历情况:

1)2009年3月-至今,交通部公路院,从事混凝土铺面(路面、道面)结构设计研究

2)2008-2009,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混凝土铺面(路面、道面和无渣轨道)结构设计研究

3)2003-2008 3月,交通部公路院,从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路面内部排水研究

4)2001-2003,交通部公路所,从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

5)1998-2001,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

6)1995-1998,哈尔滨建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路面力学与模量反算

7)1990-1994,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士学位,公路与城市道路及机场工程专业

4.报告题目:大型桥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现状

主讲人: 葛耀君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14年6月16日上午10:00 地点:土木建筑学院道路工程实验室多功能会议室 5.报告题目:室外与室内山地车公园设计新方法

主讲人:李方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道路CAD第一人

报告题目:道路几何设计最近进展 主讲人:张云龙

美国 A&M University终身教授

时间:2014年6月19日下午2:00 地点:土木建筑学院二楼会议室

6.报 告 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陶夏新 报告题目:非一致输入下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报告时间:2014年10月18日(周六)

下午 3:00- 5:00 报告地点: 土木建筑学院二楼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1)防灾减灾工程和防护工程专业:地震危险性评估、地震区划与小区划、近场强地震动、地震灾害管理、高新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2)岩土工程专业:岩土地震工程、基于损失理论的岩土计算力学、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土质边坡冻融稳定性。

承担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及地震学联合基金项目等。合作研究、讲学、学术交流,曾多次出访美、俄、日、加、意、印、德、韩、伊等近二十个国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其中英文论文近二百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三次、二等五次。 7.报 告 人:郑皆连

院士

报告题目: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

报告时间:2014年10月23日(周四)

下午 15:00-17:00 报告地点: 港航楼305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郑皆连,193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持设计的大桥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2项,主持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

二、三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

8.报 告 人:蒋树屏

研究员

报告题目:港珠澳沉管隧道防灾减灾关键技术 报告时间:2015年5月5日(周二)

下午15:00-17:00

报告地点: 20502教室 主讲人简介:

蒋树屏,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员。现为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首席专家。主要从事隧道变形非确定性反分析、围岩稳定模型试验技术、复杂地质状况下扁坦隧道施工力学与方法、公路隧道围岩稳定与支护设计技术、基于环保与抗灾的半隧道结构与工法、轨道地下车站修建技术、地下道路互通立交结构与修建技术,隧道运营防灾减灾与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9.报 告 人:肖兴强

博士

报告题目:美国路面设计方法研究新进展 报告时间:2015年5月6日(周三)

下午3:00-5:00 报告地点: 20406 教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主讲人简介:

肖兴强 (Danny X.Xiao) 博士,博士后经历。2012年获美国阿肯色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道路工程专家Kevin Hall教授,现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交通研究中心(Louisia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研究员,其研究领域包括:路面力学经验设计法(MEPDG)、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信息技术和统计方法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曾参与了多项美国联邦与州交通厅的科研项目,现为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TRB)统计方法分会(ABJ80)、沥青路面设计分会(AFD60)青年委员。长期担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韩国土木工程学报Kore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等期刊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2篇。在路面力学经验设计法(MEPDG)方面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其关于MEPDG应用的论文于2011和2014年两次入选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实践就绪奖”。

10.报告题目:生命周期评价与应用

主讲内容:(1)介绍LCA方法框架与广泛应用、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等产品环境报告、产品与技术的节能减排评价

(2)中国本土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价

(3)在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主讲人:王洪涛 副教授

四川大学

时间:2015年6月5日(周五)下午2:30-5:00 地点:南岸校区20401 主讲人简介: 王洪涛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亿科环境联合创始人。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主要从事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方法、数据库、评价工具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在产品环境足迹、碳足迹、水足迹、产品生态设计、节能减排技术评价、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 2009年欧盟《国际生命周期数据系统ILCD指南》评审专家,ILCD指南公开咨询会议联合主席

 2010年起担任联合国环境署生命周期倡议UNEP/SETAC Life Cycle Initiative的理事会委员,2011年担任《UNEP/SETAC全球LCA数据库指导原则》的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数据收集工作组主席

 2011年起担任Ecoinvent数据库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Ecoinvent 是全球用户最多的LCA数据库)

 2013年起担任国家发改委、认监委低碳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委员  2013年起担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SETAC)亚太理事会执行委员  2014年其担任中国材料学会生态环境材料分会副秘书长 11.报告题目:三峡工程与科技创新

主 讲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胡春宏 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报告地点:明德楼408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00 个人简介:

胡春宏,1962年4月出生,浙江慈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泥沙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国际水力学协会会员。

曾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本,撰写研究报告50余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钱宁泥沙科学奖。

主要从事泥沙运动规律和江河治理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泥沙运动基本理论,河道河口演变与整治、水库泥沙、工程泥沙、泥沙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技术等。在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三门峡工程、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渭河下游、官厅水库、塔里木河干流等工程项目中的泥沙治理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12.报告题目:谈谈科研工作中的感受和体会

主讲人:董帆 重庆工商大学特聘教授

时间:2015年10月30日(周五)10:00-12:00 地点:土木工程学院会议室(东207)

董 帆,湖北宜昌人,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环境工程工学博士。任职于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美国化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进入全球工程领域ESI引文国际排名Top 1%,入选2014年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引文Top 1%高引作者。

研究方向为:(1)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纳米材料与催化技术。 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的客座主编(Lead Guest Editor)和Journal of Chemistry客座主编,60余本国际SCI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已获得授权13项。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和通讯作者SCI论文68篇,影响因子IF大于4.0的论文44篇。论文被SCI引用1700余次,其中被他人引用1400余次,H index为25。

13.报告题目:Life-Cycle Reliability, Risk and Resilience of Civil Infrastructure 主讲人: Profeor Dan M.Frangopol 时间: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9:30-12:00 地点:土木学院二楼会议室 Dan M.Frangopol简介

Dan M.Frangopol教授是美国里海大学Fazlur R.Khan讲席教授,是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从事结构可靠度理论、结构设计优化理论及概率方法研究40余年。他是国际土木工程全寿命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国际桥梁安全与养护协会(IABMAS)以及国际寿命土木工程协会(IALCCE)创始人和现任执行主席;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度(IASSAR)副主席等国际重要学术组织的领导职位。获得美国ASCE的J.James R.Croes, Arthur M.Wellington、Alfred Noble Prize等20余个学术奖励;是罗马尼亚技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与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担任Structures and Infrastructures主编,先后担任Computers & Structur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tructural Safety等20个SCI期刊的编委。先后发表SCI期刊论文300多篇,500多篇会议论文。

14.报 告 人:郑兴贵

研究员

报告题目:不等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报告时间:2015年4月10日(周五)

上午9:00-11:00 报告地点: 土木学院二楼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郑兴贵,男,1966年8月出生,教授级高工,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工作,对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较深研究。历任贵州桥梁设计院院长、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15.报 告 人:邓永锋

教授

报告题目:地聚合物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报告时间:2015年5月6日(周三) 下午3:00-5:00 报告地点: 20207 教室 主讲人简介:

邓永锋, 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法国路桥大学Navier学院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1)土工测试技术(2)土体工程特性(3)特殊地基处理。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著专著1本,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16.报 告 人: 汪浩

博士

报告题目:沥青混合料的多尺度表征和模拟 报告时间:2015年5月29日(周五)15:00 报告地点:土木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对象:欢迎全校学生及教师聆听 主讲人简介:

汪浩博士于201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沥青路面计算、沥青混合料多尺度表征、路面维修与养护、车辆-路面-环境相互作用、路面资产全寿命分析等。汪浩博士主持了多项联邦与州交通厅科研项目,现为ASCE公路机场道面委员会、TRB-AFD90,TRB-AFK40委员会委员,担任美国SCI期刊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的编委。

17.报 告 人:Raj Dongré博士 报告名称:沥青混合料国外发展动态

报告时间:2014年11月1日(周六)上午9:00-12:00 下午2:30-5:30 报告地点:土木建筑学院道路实验室三楼

多功能会议室 主讲人介绍:

Raj Dongré博士,本科毕业于印度Maharaja Sayajirao University of Baroda土木工程专业,1994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沥青材料相关课题的研究。现担任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顾问、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主席、印度道路学会(IRC)会员。在过去的12年中,Raj Dongré博士致力于不同高性能沥青路面技术指标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与细化工作;制定或参与制定了一些粘合剂标准的制定,例如DSR、BBR、DTT标准;并发表了大量材料测试及标准化的文章。

18.报告 人:谢洪斌 博士

题 目:沥青路面养护概论和美国沥青材料最新发展趋势 报告时间:2014年12月22日(星期一)上午9:30-12:00 报告地点:土木建筑学院道路实验室三楼多功能厅

谢洪斌博士现任美国花岗岩公司技术与研发部主任,为太平洋路面技术公司创办人之一,美国加州沥青协会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加州沥青材料与施工规范专家编写组成员。 同济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 (师从姚祖康教授),美国国家沥青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师从Dr.Ray Brown),美国加州注册土木工程师。长期从事沥青材料研发,生产以及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工 19.报告题目:Block pavements in Germany 主讲人: Wellner教授(德国德累斯顿大学) 时间:2014年03月25日(星期二)晚上:19:00 地点:南岸校区二教学楼20203 20.报 告 人:黄宝山 教授

报告题目: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Blending Efficiency of Recycled Asphalt in Paving Mixtures

报告时间:2014年5月30日(周五)

上午 9:30- 11:30 报告地点: 土木建筑学院会议室(基础实验楼东207) 21.报告题目:1.Tensile Failure of Asphalt Mixtures 主讲人: Robert L.Lytton 美国德克萨斯农机大学(TAMU)主席教授,国际知名专家,路基理论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军人才。 2.TAMU的实验室及学科建设 主讲人: 罗蓉教授

我国首批“青年千人计划”,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 时间:2014年06月28日(星期六)下午3:00 地点:土木学院二楼会议室(基础实验室二楼) 22.报告题目:材料动态粘弹性反算方法和用于道路弯沉仪的无损检测实践 主讲人: 徐勤武

得克萨斯大学计算工程和科学学院研究员 时间:2014年05月23日(星期五)15:00 地点:南岸校区20304 23.报 告 人:大连理工土木工程长江学者 李宏男教授

报告题目:《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集成及其工程应用》 报告时间:2014年5月18日(周日) 上午 9:00- 11:30 报告地点: 土木建筑学院会议室

24.报 告 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青年千人”特聘教授 肖飞鹏 报告题目:美国南卡罗莱娜州实验室和沥青厂温拌沥青的压实性能对比及英文 SCI论文写作相关问题的探讨 报告时间:2014年10月21日(周二)

下午 4:00- 6:00 报告地点: 土木建筑学院二楼会议室 25,报 告 人:Dr.Yoshitaka Hachiya, 报告题目:《日本路面技术》

报告时间:2014年5月28日(周三)

上午 9:00- 11:00 报告地点: 土木建筑学院会议室

推荐第10篇:学术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学术报告

2014年01月07日

报告题目: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 主 讲 人:丁黎明 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 报告时间:2014年1月8号上午10点 报告地点:校本部教三北306

报告对象:欢迎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特别是材料和化学专业的师生

报告人简介:

丁黎明,博士生导师。1993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Linköping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美国国家高分子研究中心),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合作过的教授有:Frank Karasz(院士),Tom Ruell(院士),董绍俊(院士),Olle Inganäs(院士), Robert Haddon等。曾在全球最大聚合物太阳能公司Konarka技术公司总部工作,为资深科学家。2010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被聘为 “百人计划” 研究员。过去的研究工作包括:全塑太阳能电池,高分子发光二极管,共轭高分子,光活性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碳纳米管,高分子薄膜中的长程有序。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篇。

应用化学学科列专题讲座之十二

2013年12月09日

报告题目:铅酸蓄电池 报告人:伊廷锋教授

报告时间:12月11日周三下午14:00 报告地点:教三北406

报告人简介:伊廷锋,男,1979年7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7年7月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同年9月晋升副教授,2011年1月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6月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2 1 年6月被聘为浙江省长兴县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及其第一性原理计算,并在这一领域先后获得安徽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主持)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自2006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含录用)SCI期刊论文51篇,按最新影响因子超过116,他引33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42篇,影响因子超过102,他引320余次),并有1篇论文成为ESI高被引论文(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T.-F.Yi*, et al.2010, 195: 285)),申请专利5项,授权2项。先后为国内期刊《无机化学学报》和国际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二十余种期刊审稿110余篇。2009年7月合作出版《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专著一部 (胡信国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并获得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二等奖。2013年1月合作出版《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二版。2013年7月合作出版《动力电池材料》专著一部 (胡信国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在教学方面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应用电化学、化学电源方面的教学工作,发表教改论文5篇,获得2012年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先后主持或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实验开发基金1项,安徽省重大教改项目1项。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3-12-9

应用化学系列专题讲座之十

2013年10月29日

报告题目:量子化学研究新进展 报告人:孙文起 副教授/博士

报告时间:11月4日周一下午15:00 报告地点:教三北306 报告人简介:

孙文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在山东大学物理化学专 2 业获理科博士学位,并到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量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2007年以来,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3-10-29

化工学院学术报告(之一)

2013年10月08日

报告题目:碳纳米(管)材料的研制及高效利用 报 告 人:刘岳峰博士

报告时间:2013年10月10日下午4:00 报告地点: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三楼(4)会议室

报告对象: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师,欢迎全校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加。 主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刘岳峰博士为我校200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友。2007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经国家公派至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于2013年获博士学位。参与或主要承担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法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TOTAL国际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在国际核心刊物如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CS Catalysis, ChemCatChem, 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 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在国际会议上报告2次;申请法国国家专利1项。目前主要从事洁净能源的转化、碳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模型化的研究。碳纳米材料(nanocarbons)是碳基材料基于纳米尺寸效应而展现出的独有的特 3 性,碳纳米管(CNTs)是典型的碳纳米材料之一。本报告将简要阐述碳纳米材料特别是CNTs的合成方法和其实际应用(催化领域)以及碳纳米材料功能化、模型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化工学院学术报告(之二)

2013年10月08日

报告题目:热力学在碱金属钛酸盐制备及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报 告 人:钱红亮博士

报告时间:2013年10月10日下午2:30 报告地点: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三楼(4)会议室

报告对象: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师,欢迎全校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加。 主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钱红亮博士为我校200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友,现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师。2007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师从973首席科学家陆小华教授,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师从我国塔器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志炳教授,获博士学位。发表SCI、EI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报告主要内容:(1)通过介绍一种估算碱金属钛酸盐物性参数的方法,研究热力学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在碱金属钛酸 4 盐制备中的应用;(2)热力学在喷雾蒸发法海水淡化中的应用:该部分以节能为目标对喷雾蒸发法海水淡化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包括海水淡化过程理论能耗研究、海水淡化过程非平衡热力学分析、基于钠离子浓度的水质测定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喷雾蒸发法海水淡化放大装置,确定了喷嘴结构、装置操作参数对单位能耗的影响。(3)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实践,和同学们共享学习和科研的价值体验。

学术报告会

2013年09月04日

1.报告题目:Publishing in High Impact Journals: Chemical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报 告 人: Philip Earis,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UK 2.报告题目: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structures in Fuel Cells

报 告 人: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报告题目:Liquefaction behaviors of thermal soluble fractions of sub-bituminous coal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solvents and the cycled use of catalyst

报 告 人:水恒福 教授,安徽工业大学

4.报告题目:Metal Oxide Hollowstructural Materials: Design, Synthesis & Applications

报 告 人:王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5.报告题目:Superlattice structures and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Mg-Ni compounds

5 报 告 人:张庆安 教授,安徽工业大学

6.报告题目:Spontaneous volume ferroelectrostriction? Poible solution for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in PbTiO3-based perovskite compounds

报 告 人:邢献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时间:2013年9月7日(周六)下午14: 30 报告地点:校本部学术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

报告对象:化工、材料、冶金相关专业研究生;相关教师

主办单位:科研处、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冶金学院

附报告人简介:

Philip Earis

Philip Earis studied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UK, and was a researcher in the physics laboratory.He subsequently joined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as an Editor on the journal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He became the Managing Editor of the journal in 2005.PCCP has grown the journal in quality, reputation and size.It is now 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chemistry journals.

Research into sustainable energy is a very important challenge around the world.In 2008 Philip therefore created the new journal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EES).Profeor Nathan Lewis (Caltech) is the first Editor-in-Chief.EES has quickly grown to become a world-cla journal of extremely high quality and importance.The latest Impact Factor is 11.65.

In 2009 Philip launched another new journal, Nanoscale, in partnership with Profeor Chunli Bai (NCNST, Beijing), the Editor-in-Chief.Nanoscale publishes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lso attracts much attention.Its new IF is 6.23 and is growing fast.

Philip remains as Managing Editor for PCCP, EES, Nanoscale and Faraday Discuions.He leads a team of 15 Editors in the Cambridge office.His 4 journals together receive around 15000 submiions a year.He travels frequently to meet authors, readers, referees and Board members, and find out more about their research.He has a great interest in Asia, China (visiting many times) and Chinese culture.

唐智勇研究员简介

唐智勇,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09-1996.07,本科+硕士,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1996.09-2000.01,博士研究生,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03-2001.03,博士后,Swi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2001.04-2006.08,博士后,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6年1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纳米材料研究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唐智勇研究员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及其实际应用。提出了利用单个无机纳米粒子内在的物理化学性质,自组装构筑结构可控纳米粒子集合体的理论。先后系统地构建了具有良好电学、光学活性和机械性能的零维纳米粒子、一维纳米链和纳米线、二维纳米片、三维有序纳米结构及多维度纳米粒子超结构组装体,为无机纳米粒子自组装的研究工作及将来纳米粒子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与理论基础,同时在环境防护和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很有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成果。他带领的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半胱氨酸稳定剂的手性对碲化镉纳米粒子生长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类似手性有机化合物的无机手性拓扑结构的假设。表明稳定剂的手性不仅可以促使纳米粒子圆二色信号的出现,而且对纳米粒子的生长具有动力学调控作用,已经奠定了其团队在手性纳米材料领域中的先锋地位。

唐智勇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8的学术期刊如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JACS, Angew.Chem.Int.Ed., Adv.Mater.等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项(US 7438953 B2),申请中国专利6项,协助完成英文专著2部。截至2012年3月,其研究论文共被引用4500多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000次。6篇研究论文入选ISI统计的“过去十年高引频论文”。按照国际评估统计,其研究论文的H-Index为30。

唐智勇研究员2003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获

7 “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材料科学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2012年获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化学系授予“亚洲杰出科研工作者”。

王丹研究员简介

王丹,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无机功能材料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溶剂热水热协会执行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XXX 设计方法研究”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副秘书长,《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199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7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10月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留学,于2001年获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2001 年11月,日本高知大学理学部非常勤讲师;2001年12月-2003年3月,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催化剂研究室研究员;2003年4月-2004年1月,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04 年2 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 年7 月至今,任佛山高明(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专业中心主任。

王丹研究员长期从事无机固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设计合成具有“自支撑”结构特点的介观结构材料,以提高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强化物质传输,调控能量转移,增强材料性质的思想。发展了“时空多尺度模板”这一普适的制备多壳层空心结构的可控合成新方法;探索了原位聚合模板法、限域空间自组装法等无机固体颗粒的自组装方法;系统地构建了多级有序介观结构。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在Angew.Chem.Int.Ed., ACS Nano, Small, Chem.Mater.等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已获授权4项。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邀请报告20余次。作为组委会副主席兼执行主席成功主办了International Solvothermal & Hydrothermal Aociation Conference 2010,并作为Guest Editor之一将该会议的论文集出版在国际杂志 8 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上。连续荣获1999年度与2000年度日本科学协会SASAKAWA科学研究奖励基金;日本山梨工业会2000年度海外研究发表奖励基金;2003年度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国人博士后研究员科学研究奖励基金。日本陶瓷协会第42届基础科学讨论会2004年世界青年学者研讨会优秀讲演奖,2005年度日本陶瓷协会21世纪纪念国际交流个人冠名奖:仓田元治奖。200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邢献然教授简介

邢献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理事,美国陶瓷学会会员等职。曾在美国、奥地利、日本等大学学习和工作。研究方向:负热膨胀材料及类钙钛矿新型化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表征及应用,新型功能材料与稀土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冶金过程物相转变及反应机理等;主讲课程:\"固体化学\"、\"冶金热力学\"、\"冶金和材料热力学\"、\"相图计算\"、\"材料化学\"、\"功能材料\"等10余门课程。先后主持国家及部委基金课题10余项,在J.Am.Chem.Soc., Chem.Mater., Inorg.Chem., Appl.Phys.Lett., Metal.Mater.Trans.B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件。培养研究生20余名,其中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化学与化工学院学术报告会

2013年12月13日

报告题目:配位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报告 人:孙为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配位化学国 9 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无机化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报告时间:2013年12月17日(周二)上午10: 00 报告地点:校本部学术会议中心三(4)会议室 报告对象: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相关教师 主办单位:化工学院

附报告人简历:

孙为银教授简介

孙为银,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无机化学学报》常务副主编,J.Coord.Chem.编委,CrystEngComm顾问编委。

孙为银教授1986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被国家公派到日本留学,1990年和199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3至1995年在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中央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初回国,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主持过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已在Angew.Chem.Int.Ed.、J.Am.Chem.Soc.、10 Chem.Eur.J.、Chem.Commun.、Inorg.Chem.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书籍有:《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11篇:学术报告

主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现状与展望”

报告时间:2010年4月7日

报告地点:金明校区环境与规划学院报告厅

主讲人:王士君(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教授通过比较传统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与现代城市整合发展的不同,提出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存在有序与无序的状态。而现代的城市整合发展正是出于谋求经济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及改变无序状态的目的,在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在谈到城市之间的整合发展时,他说,这个过程存在碰撞、磨合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找到合适的节点,选择合适的机制,整合各方优势,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从长期看,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城市人口将会进一步发展,特大城市地区在数量和规模上将会进一步拓展。由于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中国特大城市地区的发展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从区域层面,对区域的城市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环境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恰当的空间发展战略,合理引导特大城市地区沿交通走廊发展;统筹利用生态涵养、节约资源、密集开发等综合技术,加强区域管制,解决特大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制约的矛盾。

宜居城市与美好人居环境的创造,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王教授的讲座意义深远而现实,身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术,我个人感到很受启发,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需要革新、思索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主题:当代艺术的人文空间:从私密到公共

报告时间:2012年2月25日

报告地点:郑东新区CBD1号河南省美术馆四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杨卫 (《艺术评论》杂志首席编辑)

杨卫老师1991年开始工作生活于北京,为较早一批流浪北京的职业艺术家。曾作为“艳俗艺术”的代表艺术家活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后转入艺术批评与策划。本次讲座中,杨卫老师通过许多图例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梳理了中国艺术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转换与发展的逻辑关系。

传统的中国艺术以“文人画”为代表,是一种典型的精英艺术,是文人墨客们在小圈子里聊以自娱的一种方式,带有个人的私密性。而当代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公共性,即艺术已经不简单是本体的语言形式,而是与各种社会问题相关联,成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包括网络在内的公共空间由于艺术人士有意识的引导,逐渐成为吸引普通大众参与艺术事件的特殊场所。走进公众视野的当代艺术提高了社会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使得艺术信息获得广阔的传播空间。当代艺术向社会学领域的拓展,给其介入城市空间奠定了基础,也使当代艺术介入城市空间成为可能。

公共性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杨卫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生动幽默。从中,我再次体悟到艺术的时代要求,作品的内涵要求以及艺术工作者所肩负的反映现实,面向大众的创作使命。

第12篇:学术报告

央视资深记者李煜晨做客“文字斋”名家讲坛

2007年9月24日,央视资深记者李煜晨应邀来到文新学院文字斋,给学子深度解析了调查性报道的各种技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热烈称赞。

李煜晨把调查性报道分为常规性调查报道、暗访、卧底等三类,结合大量的亲身经历,分别讲述了各种类型的具体操作。其中谈到了在传销组织卧底时的经历,重点讲述了卧底时说话的细节、灵机应变的能力,险象环生的情节让同学们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他敏捷独到的思维,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入浅出的讲述,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文新学院杨尚鸿院长高度赞扬了李煜晨在常年的新闻报道中所坚持的求真、严谨的作风,并希望同学们学习他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李煜晨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资深记者,中央二台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总撰稿,2001年,被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评为年度优秀记者,正如获奖词中写到的那样“沉默并执著在寒风中一言不发的时候,是他在扮演什么是酷”,而在这次的演讲中,他也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一名有道德有操守的专业新闻人的酷。

用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待中美文化——记屠新时教授在重庆大学的演讲

冬至的校园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2010年12月22日,美国《中美邮报》社长兼总编辑、《世界艺术家》杂志社长、美国丹佛孔子学院院长屠新时教授来到了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并给虎溪校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党工委书记田明教授、党工委副书记王宇红老师、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述娟老师、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魏世平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0

7、0

8、09三个年级的同学均到活动现场聆听了屠新时先生的讲座。

12月22日下午两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综合楼126报告厅人山人海,各个学院的学生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等待屠新时教授的到来。两点四十分,屠新时教授一步入会场,场内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田明书记首先代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欢迎屠新时先生的到来。接下来,屠新时教授以“冲突对话 互动——美国公民文化和中华文化自信心”为题,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论述了他眼中的美国观念和文化以及中国文化在美国的发展现状。

“我虽然在美国住了二十几年,但我仍是中国人”

屠新时教授二十多年前去了美国,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他对美国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但他强调自己还是中国人,会以中国人的眼光关注美国文化和关注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屠教授指出,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美国的文化,要从美国的文明进程中看到中国文明缺失什么,应该向美国学习什么。他还强调,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美国是好是坏,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美国人民也是爱好和平的。

从《财富》杂志讲到《时代》周刊,屠新时教授先向大家展示了美国媒体眼中的中国文化。接下来,他又向大家介绍了喜爱中国文化的美国民间艺术家、书法班的美国学生以及丹佛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馆。屠教授展示的照片,真实地表现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反映出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我们要把握自己的东西,实事求是”

演讲结束后,屠新时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当被问及“中国文化应用什么姿态迎接西方文化的挑战”时,屠教授语重心长地回答说:“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丢失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把握自己的东西,实事求是。”整个提问环节气氛活跃,屠教授每次回答之后,大家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清华大学周乃菱教授与Margie Freaney女士一行莅临文新学院举行讲座

2010年3月25日,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周乃菱女士与Margie Freaney女士做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带着传媒大家之风,为文新学子献上了一场精彩演讲。

演讲开始之前,本场演讲的主持,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原新华社副主编马胜荣教授,用英文向同学们介绍了周乃菱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的她,曾先后在Knight Ridder Newspaper U.S.A报业集团和路透社出任记者。随后,周教授就开始了这场题为“全球金融危机,财经媒体报道得失”的演讲。她首先从大方面向同学们描述了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并具体分析了中美两国在百年难遇的经济海啸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引出在经济危机中人们对金融媒体态度转变的思考。面对大众的责难,她指出,当今的金融媒体应当增加多元化观点,放眼于大周期而改变一贯的短视。同时,她也指出新媒体财经新闻因其独道的及时性及互动性,必将对金融媒体的转型产生及大的刺激作用。接着,周教授给予了中文财经媒体高度的评价。她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媒体面对各种经济现象时的不俗表现,都可以看出中文财经媒体逐渐成熟。她希望当今有志于从事媒体工作的同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建立一个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有信誉的财经媒体而努力。“对媒体的信任不是天赋,是要努力争取来的。”演讲最后,周教授回答了几位同学有关提问,睿智的回答与优雅的风度,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菱花焕瑞休言晚,乃得明珠慰寂寥”。周乃菱女士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名字来历。的确,她精彩无比的演讲和迷人的个人风度,正如同一颗明珠,照亮了所有向往传媒人生的文新学子的前路。最后马院长对演讲作了总结发言,在如雷的掌声中,这次演讲会圆满结束。

让你的故事栩栩如生——记Margie Freaney教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讲座

2010年3月26日上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DZ126报告厅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宾——来自美国的Margie Freaney教授。清华大学的周乃菱教授、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马胜荣院长及张瑾副院长和数百名同学一起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报告。报告会由马胜荣

院长主持。

Margie Freaney教授在题为“如何寻找并讲好故事”的报告中,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多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了写出好的新闻报道的方法。Margie Freaney教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给报告会现场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坚持真实的原则,讲真实的故事。”这是Margie Freaney教授给同学们的经验之谈。她从“到哪里寻找好的故事”、“阅读故事找线索”、“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讲述该故事”等角度为同学们阐释了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的问题。她告诉同学们,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与平时不一样的东西;要多阅读报纸、收看电视节目、上网,搜集各种信息,以寻找报道题材;还要坚持“读者第一”的原则,了解什么是读者需要知道的,以及他们何时需要知道。Margie Freaney教授在报告现场用一段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使用多媒体讲述故事”,引导同学们树立“文字并不总是讲述整个故事”和要“改变报道方式”的观念。Margie Freaney教授丰富的专业经验让现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在她的讲述中,同学们的报道水平得到了提升。

在报告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中,来自“媒体班”的记者和现场的同学踊跃提问。由于语言上的障碍,Margie Freaney教授与提问听众的沟通显得有些困难,但是她很耐心地回答了每一位听众的问题。为了最准确地回答听众的问题,Margie Freaney教授一遍遍耐心地复述自己听到的问题并和蔼地问:“请问您的提问是这样吗?”Margie Freaney教授负责任的态度,让现场听众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

在提问环节之后,来自清华大学的周乃菱教授上台讲话。她针对Margie Freaney教授的报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强调了新闻报道要抓住重点并把它传递给读者,同学们要“打开眼睛,关注身边的事情”。她也就提问技巧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两个多小时的轻松交流之后,Margie Freaney教授在重庆大学的报告会圆满结束。会后,Margie Freaney教授、周乃菱教授和马胜荣院长在报告厅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合影。

“用你的兴趣、你的热情让整个故事栩栩如生!”这是Margie Freaney教授此行留给听众们的宝贵财富。

新华社高级编辑严文斌莅临文字斋名家讲坛解读“国际舆论与中国国际形象传播” 2010年6月3日,文新学院文字斋系列讲座迎来贵客,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编辑严文斌老师应邀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综合楼222教室给文新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国际舆论解读与中国国际形象传播”的讲座。文新学院院长助理彭逸林老师、陶楠老师以及09级辅导员李建宏老师参加了本场讲座。

当谈到国家形象、话语权遭破坏是谁的过错时,严文斌老师指出了两个关键因素——综合国力和传媒工作者。谈到综合国力决定话语权时,他将超级大国美国的一个部长和非洲一个小国的总统进行了对比,十分深动形象。“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从来没有这么紧密”,严文斌老师说:“但这种关系既是互利着的也是摩擦着的”,并类比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开小店的例子。

分析了以上问题之后,严文斌老师抛出了“该怎么去扮演好中国国际公民的角色”这个问题,经过他的一番阐释,两个答案显而易见——国家利益至上、重视重大国际问题中的国际背景。在阐释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严文斌老师回忆起一个自己很成功的经历,那就是2008年顶着风险对汶川地震的及时报道,显示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性和时效性,这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最后,严文斌老师简述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八大硬伤——自说自话和跑

耙;夸张,从概念到概念;讲道理不摆事实,讲政治不讲故事等等。

讲座的最后二十分钟,严老师将时间留给了现场的同学们。09级广电二班的刘育龙同学率先提问,而严文斌老师也以一系列实例给了刘育龙同学满意的答案。之后连接不断的学生提问和老师回答互动使得讲座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文新学院院长助理彭逸林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并代表文新学院感谢严文斌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精彩讲座。

西默•托平教授夫妇访问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2010年12月13日下午,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迎来了两位贵客——世界顶尖新闻记者西默·托平教授和他的夫人、世界著名摄影记者奥黛丽·朗宁·托平。在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廖忠先生、文新学院副院长张瑾、院长助理彭逸林,以及新闻系主任苟世祥的陪同下,西默·托平教授夫妇与六十余名文新学子面对面交流,让文新学子近距离领略了世界著名记者的风采.13日下午三点,西默·托平教授夫妇在文新学院老师的引导下,手捧鲜花出现在文新学院的会议室里。会场里众多慕名而来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欢迎世界著名新闻记者的到来。

就在访问重庆大学文新学院的前一天,西默·托平教授刚刚参加了中国朋友为他举办的九十岁生日聚会,而他的夫人奥黛丽·朗宁·托平也已八十三岁高龄,但是两位老人依旧神采奕奕,与众多年轻学子亲切交流了一个多小时。

曾在美联社和《纽约时报》担任记者,并且担任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的西默·托平教授和他的夫人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缘分。托平教授在1946年以国际新闻社记者的身份被派驻北平报道中国内战;1948年在南京加盟美联社,是第一位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外国记者;先后采访过多位中国领导人,并出版了著作《在新旧中国间穿行》。而奥黛丽·朗宁·托平女士的父亲就是为中加友谊作出突出贡献的加拿大外交官切斯特·朗宁。夫妇两人曾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的廖忠先生用图片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托平教授的人生经历。幸福温馨的家庭照、与各国领导人的珍贵合影、奥黛丽·朗宁·托平女士的摄影作品,一张张图片反映了托平夫妇不平凡的人生。从中国内战时期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托平夫妇参与也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

西默·托平教授1946年初到中国的时候刚刚二十四岁,而他这次到访中国,已是九十岁的高龄。尽管已经白发苍苍,但是西默·托平教授却深刻地认识到了新科技在新闻领域里的重要作用。他鼓励年轻学生去开阔视野、尝试新的技术。

基于美国的国情,西默·托平教授谈到“新闻记者不要为政府服务,而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对新闻记者最为重要的。”,“青年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理论,还要遵循基本事实和原则。不能仅仅站在服务自己、政府的角度上去报道新闻,而更要站在服务人民的角度上。”同学们表示中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中国,新闻记者要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政府的舆论监督。

“以声音为桥梁”——央视著名新闻主播海霞走进重庆大学

2011年1月8日下午,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全国政协委员海霞博士,以这句话作为正式开场,拉开了“以声音为桥梁”讲座的序幕。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文新学院、电影学院等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可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

海霞说,她来到重庆大学做讲座,非常高兴,不仅是因为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教授的多次盛情邀请,同时也非常愿意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工作体会。

海霞首先与同学们交流了她从事新闻媒体行业十几年来关于“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方面的体会。她认为,十七年前她在无锡电视台主播的《新闻报道》栏目,与现在的新闻栏目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新闻画面单调,新闻主播作用不突出。同时她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即自1994年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改版后,新闻从“更多地代表党和国家的声音”到“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儿”的可喜转变,这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针对“新华体”提出质疑的声音,海霞并没有立刻解答,而是请同学描述了在北京观看升旗仪式的感受。她借用同学“庄严肃穆,整齐划一”的观点引出了她对“新华体”的解释,如同观看升旗一样,是一种“庄严、严谨、权威的感觉”,“新华体”是主流媒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接着,海霞向同学们分享了她成功的原因,告诫同学们“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她谈到《晚间新闻》的改版使得大家能提前认识她,但这个位置并不是一开始就为她准备的。海霞认为,她无数次地与跟她的编辑、记者磨合这个节目,在这个节目播出之前还经过了无数次的探讨,这是领导委以她重任的重要原因。之后,她播放了一段视频,继续之前的思路向同学们展示联播体到播报体、谈话体的转变。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联播体的男女主播缺乏交流,形式太刻板。海霞为解答这部分同学的疑惑即兴表演了一段京味儿十足的、活泼大胆的新闻播报,引得全场爆笑。她随即问:“大家想想看,新闻要是这么播,会有什么感觉?搞笑版?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信的、真实的、常规的国家形象吗?”

海霞还讲到,工作中和同事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播音员应该灵活面对危机状况,化解危机的方法就是多为播报中的搭档考虑。与此同时在工作中她也感受到,日常新闻占据的篇幅越来越多,新闻收视人群根据时段有不同的层次。面对这样的变化,播音员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分析各个时段观众需要的播音形式。她认为广播电视的发展使得大众对播音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影响到了利用电视宣传自己的政客。她援引了肯尼迪与尼克松的总统之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肯尼迪比尼克松更注重在电视上的形象而不是语言,这或许是肯尼迪获胜成为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的重要原因。但是海霞补充到播音工作“不是像肯尼迪和尼克松这样一场定胜负的工作,而是长期的日积月累”,“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任何内涵作支撑,你的内容里面没有任何思想作支撑,迟早会被淘汰的。”

对在座的学习播音的同学,海霞从两方面提出了学习建议:根据新闻背景的变化改变语言基调;上稿能力需要特别加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观众、工作岗位提出的要求就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范围,“对于直播过程中心理素质的要求,要越来越高”。

讲座的尾声,海霞从主播应从基层记者做起,新闻采访经验的重要性,观众想了解的情况以及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她对新闻主播内涵的认知,并对新闻记者是否应该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必须要从全局考虑,把握细节追问的尺度。最后她以分析一段她在新闻直播时应对电话连线的突发状况作出的反应作为结尾,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在半个小时的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难,海霞一一作了回答,讲座历时近四个小时,最后马胜荣院长代表文新学院向海霞表示感谢,讲座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谈媒体格局变化与当前我国传媒生态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强势发展,媒体格局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了解这样变化背景下的我国传媒生态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5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郑保卫在综合楼121教室,就目前媒体格局变化与当前我国传媒生态现状为同学们做了专题讲座,文新学院李兴亮老师担任本场讲座主持人。

郑保卫教授一开场便赢得了阵阵掌声,他早在今年一月,便出任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主任,自称重庆大学“兼职教授”。“这次要讲的题目,是中宣部委托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也是我认为当今新闻界该重视的课题”,郑保卫教授讲道。他指出,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迫在眉睫。“如何提高我国新闻整体水平,宣传和维护我国形象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随后,郑保卫教授从媒体格局变化的内涵讲起,先解释了“媒体格局”的含义,“各媒体间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便是媒体格局”。紧接着他向大家介绍了媒体格局变化的过程与标志,以及媒体格局变化的一些基本理论。他以互联网为例讲道,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媒体格局变化大,“这样的格局大大扩大了民众的话语权,也加大了网络监督的力度,但同时,也应当规范‘言论自由’,不让言论自由成为语言暴力。”

紧接着,郑保卫教授就目前我国新闻专业的发展谈了他的看法。他讲道,新闻学的存在和发展是合理的,当前新闻学的发展是蒸蒸日上的,而不是如某些观点中所说的“迈向黄昏”。他指出,当前新闻学应该加强理论研究,避免新闻学学术不规范、不严谨的现象,从而打破“新闻无学”的片面说法。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言,来自文新学院10级新闻三班的王同学就目前新闻界“少招或不招新闻专业学生”的现象提出了他的疑问,郑保卫教授则建议同学们好好利用重庆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同学们应该多学几门知识,拓展眼界,丰富知识,而不是闭门造车。”

第13篇:学术报告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信息

院士学术报告信息

(一)

报告题目:特征建模的理论及应用 报 告 人:吴宏鑫 院士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上午8:30-9:2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吴宏鑫,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承担了卫星型号任务、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 院士学术报告信息

(二) 报告题目:智能驾驶研究与实践 报 告 人:李德毅 院士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上午9:20-10:1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现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学术报告信息

(三)

报告题目:社会信号的处理与解析-框架与方法 报 告 人:王飞跃 教授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上午10:20-11:0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飞跃,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IEEE Fellow,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国家重点科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计算与平行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亚利桑那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主任、复杂系统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和中美高等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等职、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学术报告信息

(四)

报告题目:一定信息量下的控制器设计 报 告 人:张纪峰 教授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上午11:00-11:4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张纪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分会委员,中国控制会议组织委员会协主席。IEEE Society 高级会员。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学术报告信息

(五)

报告题目: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与主动健康维护 报 告 人:王宏 教授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下午14:00-14:4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宏,东北大学教授,IEE Fellow, InstMC Fellow,兼任七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国际控制联合会三个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控制工程终身教授、校董事会成员、控制系统中心主任(该中心是现代控制理论三大体系发源地之一),作为海外杰出学者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参加国内研究工作,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东北大学),先后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B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中科院海外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学术报告信息

(六)

报告题目:精细抗干扰控制方法初探 报 告 人:郭雷 教授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下午14:40-15:2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蓝天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随机与不确定系统控制、导航与控制一体化技术。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两项,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北航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术报告信息

(七)

报告题目:基于HTN规划的应急响应决策 报 告 人:王红卫 教授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下午15:20-16:0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红卫,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物流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筹)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学会系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201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2年当选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999年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并获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1999年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

Panel Discuion:控制科学与工程前沿论坛

报 告 人:李少远教授 高会军教授 朱纪洪教授 田国会教授 时 间: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下午16:10-17:40 地 点:学术会议中心一楼大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李少远,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主任,IEEE 高级会员,担任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秘书长,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000 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第四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 (WCICA\'2002 年 )IPC 秘书长,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 (CCC\'2004) 程序委员会秘书长。 高会军,渤海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哈工大青年科协会长。香港政府RGC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奖等评审专家。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朱纪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控制教研组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4办公室秘书。

田国会,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13年4月27日

第14篇:学术报告总结

1、沈志云院士谈“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

2012年9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沈志云在九里校区工会会议厅为师生们做了题为“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High-speed train vast system dynamics)”的学术报告。

沈志云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提出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沈院士表示,“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的提出不是他个人的成果,而是实验室所有师生们共同努力的结晶。“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23年以来大家共同为之奋斗的一个理想就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学科——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他认为在“中国迈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把中国快速发展高铁的精髓——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发扬光大。

随后,沈院士从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是高铁的新理论,一切试验是发展新理论的基础,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实践是高铁新理论的最好验证,用新理论总结世界高铁发展的经验教训,新理论引领高铁技术不断发展五个方面展开了生动的报告。

沈院士指出,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这一新学科,有理论,有试验,有应用,我们这所有116年铁路特色的西南交通大学应该大力扶持和促进这个新学科的成长,使它成为这所铁路特色大学创立的特色学科。他鼓励道:要动员全校力量,土、机、电,信息、材料、人文一起上,还要走出去,把铁路界都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使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走向世界!

据介绍,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含高维多刚体,连续体和流体的高维非线性系统,包含轮轨、弓网、流固、机电等四大耦合关系;参数时变,随机输入,可压缩非定常流场等。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数值仿真、系统控制以及系统优化。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应成为系统动力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是创新的一门新学科,能从理论上诠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有力指导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

沈院士的学术报告让同学们对科研产生了深深的崇敬和向往。他在学术上不断进取、勤于探索的精神让大家由衷地佩服,更坚定了研究生们面对科研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学术信念。 体会心得 沈院士的报告肯定了中国高铁的发展,也坚定中国的高铁会继续发展下去。作为一名学子,对沈院士的关于高铁的信心深受触动和鼓舞,让我对我国高铁的成就深感自豪,对未来也充满希望。

首先继续发展高铁是势在必行的,发展高铁能够大大优化我国铁路的路网结构,从而快速提升铁路运输质量促进铁路从数量型发展模式向质量型发展模式转变,实现铁路行业从简单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变。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和货物的流动周转变得越来越迅速,每逢过节放假长短途客运陡增,对我国的客运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高铁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满足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高速铁路是高科技应用于铁路的神来之笔,具有运能大,速度高,安全环保等优势,是解决日前越来越严峻的运输瓶颈的有力工具。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客货运输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运营的速度间接地制约经济发展之速与此同时,高速铁路的开发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管理是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开路标,我国高铁的未来发展势在必行。

其次,我们应该从7.23事故中吸取教训。不管是技术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中国的高铁,应该是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安全是第一要务,服务和经营是第二要务,中国高铁实现了欧洲多年没能实现的梦想,高铁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高铁对于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意义,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国内、国外媒体的报道,这是对我们的警告,我们不能成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民族,树立信心,继往开来,奋发图强,打造中国的高铁品牌。

沈院士精彩的讲座,将我国高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铁路行业以后的发展和之后的研究内容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鼓舞人心的话语更是让我们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信心倍增。通过这次报告,我们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坚定信心更好的学习,为中国高铁的继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15篇:学术报告新闻稿

篇1:学术报告新闻稿

四川美术学院王林教授作题为“当代艺术的变迁”的讲座

2011年11月10日晚,应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邀请,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批评家、著名策展人王林先生在新校区126教室作了题为“当代艺术的变迁”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美术系主任刘承川副教授主持。

讲座中王林教授围绕“当代艺术的变迁”这个话题,首先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作了较全面的线性梳理,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照相写实主义艺术”等西方重要的当代艺术流派作了较深入的分析。随后从“当代艺术界域的综合性”、“艺术传达的开放性”、“艺术意识的当下性”三个方面系统的论述了当代艺术是如何发生、发展、变化的。讲座中王林教授儒雅的气度、严谨的论证、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都给文理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讲座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第三届教师作品双年展系列学术报告的第一场,相信这系列的学术报告的开展,必将为同学们带来一场艺术与学术的盛宴,也将对文理学院的美术教育产生新的启示。

(王林,籍贯辽宁,生于西安,长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1985-1986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美术界近年来非常活跃、颇具影响力的美术批评家与策展人。)

贺万里教授、戴政生教授分别作题为《画境四鉴》、《木刻的脚步》的讲座

2011年11月12日晚,贺万里教授、戴政生教授在莲湖校区126教室分别作了题为《画境四鉴》、《木刻的脚步》两场高潮迭起的学术报告。这两场报告同时也是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第三届教师作品双年展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三场、第四场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李万斌教授主持。

贺万里教授是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理论家、批评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创造性地将画境分为象境、笔境、人境、神境四境,其对人境和神境的阐述尤为精彩。贺教授把人境称为小我之境,其表达的层次有常态和非常态之别;贺教授把神境称为超越小我的大我之境,它是透过人性层面而显露出来的一种神性的伟大和永恒。贺教授指出艺术应当致力于表现常态而达到神境,而这恰恰是近现代绘画所缺乏的东西。贺教授的报告体现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勇于担当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当代艺术的忧患意识。

戴政生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他在《木刻的脚步》的演讲中首先回顾了重庆版画的十年发展盛况,并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具有时代性的木刻创作史。戴教授作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77级走出来的母校骄子,阔别母校三十一年后,他以大师兄的身份给美术系的师弟、师妹们倾情阐述了艺术即人生、人生即艺术的深刻道理,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让师弟、师妹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对艺术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性。戴教授的成功经历和典范形象又成为鞭策美术系学生们奋发进步的鲜活教材。报告会尾声戴教授向学校赠书以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

报告会结束之际李万斌教授代表学校现场赋诗向两位教授致谢,将整个晚会的热烈气氛推向顶峰。篇2:新闻稿模板之学术讲座 xx做客xx并作专题讲座

2014年11月29日 xx会议室

11月29日上午,应xx邀请,中xx为旅游学院作了题为“中国饭店业发展拐点与思考”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为xx学术活动第五讲,报告会由xx主持。 报告会上,xx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提出“旅游住宿业”、“家庭旅馆”、“旅游宿营地”等概念的重新认识,接着讲述了中国现代饭店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饭店业发展的“三个拐点”,并从金融、政策、投资、经营等多角度对中国饭店发展拐点的形成原因和由此引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xx教授指出,应客观地看待中国饭店业发展拐点,这一特殊的发展时点有其必然性,也有利于饭店真正回归市场,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健康成长。最后,xx教授就面对饭店业发展的拐点,从投资和经营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指导。

xx对xx教授的学术报告作了总结,在场的老师和学生认真学习报告精髓,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篇3:学术报告会新闻稿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学术报告会 ----经济与管理学院专场 2012年11月22日19点30分,我院在校园第一教学楼405举办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学术报告会----经济与管理学院专场”的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张德宜副校长、校团委孔练光书记、经管学院潘福中副院长,吴孟老师、团学指导老师刘振兴,10级市场营销专业欧阳魏蔚同学、周晓宾同学、杨子锋同学、周瑞民同学以及2012级营销管理类班级的学生代表。 最后,在经管学院潘福中副院长的总结以及对12级学生的的寄语下。广州城建学院学生学术报告会(第二场)经管学院专场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学术报告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对于营销、管理类的学生投身于营销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同学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市场营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把握营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经管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网络信息部供稿 2012年11月22日篇4:学术报告新闻稿 求知探索,聆听学术报告

面向安全密钥生成的puf技术研究与验证

重阳佳期在即,为拓展研究生的知识范围,学院邀请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白创博士,在理科楼大会议室做了一场关于“面向安全密钥生成的puf技术研究与验证”学术报告。到场的有唐院长,周副院长及众位老师,此次学术报告旨在老师间互相交流,学生与老师相互探讨。 白创博士在讲报告的过程中,思路清晰,思维严谨,整个报告行云流水,无丝毫拖沓。 神采飞扬,口齿清晰,既有做学术的严谨,又有为人师的激情。在场听报告的老师也丝毫不懈怠,时而露出赞同的眼神,时而挥洒笔墨记录下疑点。在场的学生们更是听的聚精会神,不放过丝毫学习的机会,迅速记录下知识点和疑难点。

时间总是短暂的,白创博士的报告讲完了,场下开始了精彩的讨论,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就刚才的知识点及自己的疑难点进行了讨论,稍许,讨论完毕后,有几位老师向报告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对puf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报告人对疑难点作出了解答,也十分认同各老师的观点。不管是报告人、老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

报告完毕后,白创博士还就模拟电路讲了一节课,虽然这课程我们早已学过,但也从不同的思路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很多,更巩固了我们的基础知识。

纵观整场报告,老师与学生们的反响异常热烈,报告间隙的讨论过程十分精彩,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达到了本次学术报告的目的,也让我们由衷的期待下一次的学术报告。

第16篇: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记第二届轨道交通国际学术论坛之欧洲铁路安全组织学术报告会

从2012年11月21日开始,第二届轨道交通国际学术论坛(The 2nd Rail Transmi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在我校举行。而今天下午16:00,我有幸在扬华讲堂聆听了面向学生的第一场学术报告会:由欧盟委员会交通安全专家、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安全生产部部长Yves Savoye带来的“欧洲铁路安全组织”的学术报告。

Yves Savoye的报告由两部分组成:“基于安全管理的强制性措施”和“欧盟安全方针的目标与要求”。报告第一部分为“基于安全管理强制性准则”。在报告中,Yves Savoye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欧盟成员国人口面积及铁路方面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铁路系统的可靠性、铁路系统设计相关安全系统、防护与紧急计划、铁路风险管理准则、安全持续性改进方法等进行了阐释。通过他的讲述,使我了解到了铁路中安全与风险的定义:安全即为缺乏不可承受的损失风险,风险是由于危险源而引致损失的事故或事件的频率以及损失的严重程度的乘积。

Yves Savoye详细讲解了铁路系统设计相关的安全系统以及防护与紧急计划。他认为,铁路系统是设计来避免重大事件或者至少减弱后果的,而铁路系统的可靠性是在其设计中建立的,在铁路系统改进时得到维护和提高、在系统的整个周期中得到控制,接着,通过PPT,Yves Savoye讲解了从危险源到重大事件的发生经过了人员、组织、规程几其中包含的诸多等诸多薄弱环节。基于这些防护环节和薄弱环节,他谈到了控制铁路风险需要的铁路安全系统、持续监测系统和调查流程以及通知风险所需要的铁路风险的经验汇总、安全水平评价系统和行动计划系统。在安全持续性的改进方法方面,他提出铁路安全持续性的改进方法包含安全系统、持续性检测系统和事故与经验汇总三大部分,经过对这些环节的分析与经验总结来协调安全组织,安全规范以及提高欧盟每个成员国的安全水平。

讲座的第二部分,Yves Savoye则具体讲述了欧盟安全方针的目标与要求以及欧盟安全方针的主要要求。欧盟安全方针的目标是确保整个社会铁路安全的发展与改进并加强与铁路服务市场的联系,它由欧洲铁路协会、国家安全局、调查主体、铁路企业、基础设施管理者制定并保证目标的实行。欧盟安全方针的重要要求对各安全职责确定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由框图详细的阐释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它对于成员国有很强的约束力。最后,Yves Savoye为我们讲解了铁路安全职责的综合组织,分析了防措施、保护措施和紧急措施可以导致的结果。

铁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铁路安全问题则关系到这一环节能否这次运转,而今天Yves Savoye教授关于这方面的讲座则很好地阐述了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令人受益匪浅。

总结人:笑嘻嘻

时间:2012年11月21日

第17篇: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五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提高。下面我将结合所听报告的内容,谈谈这五场学术报告给我带来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场和第二场报告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的朱青君教授演讲的,虽然她已年过花甲,但她的演讲却是那样的幽默风趣,迎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她所做的第一场演讲是关于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我觉得这个主题和我们大学生是密切相关。都说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走上社会难免会要与人打交道,因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显得十分重要。朱青君教授给我们具体的讲解了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的含义极其重要性,并且分析了人际吸引的种种因素,比如身体魅力、个性魅力、才能魅力等等。她得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喜欢你的、赞赏你的、帮助你的人,对你最有吸引力,反之亦然。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思考,那就是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对于他人的赞美与赏识。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觅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朱教授还提到,真诚无私帮助过你的人是和你关系最好、让你最难忘的人。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一个懂得无私帮助别人的人才是最值得相信的人,才是让人最难忘的人。朱教授做的另一场演讲的主题是体验经济时代的新思维,这个主题的中心思想是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她说,体验是一种感觉,分为四个部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审美。而且体验经济有区别于服务业,因为体验经济是从服务中分离出来的,是种迄今尚未得到广泛认识的经济提供物。此外,她还指出,体验是老经济的;“助燃剂”,一方面我们要营造全新的体验经济,另一方面,在传统经济行业中也可以开发出新的“体验经济”。伴随着朱教授的精彩演讲,我们也对“体验经济”这个新鲜的词汇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懂得了“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这一深刻内涵。

第三场报告是先锋书店的总经理钱晓华先生做的,他的报告题目是“读书与创业人生”。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讲他如何一步步艰难创业并最终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书店——先锋书店。他说,一个书店就是一个城市的镜子,照亮人们的爱憎与渴望。他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先锋书店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即一些高校学子、年轻恋人与先锋书店的渊源。整场演讲高潮迭起,不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在他的演讲中,他提到建议先锋书店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优惠折扣,让他们也能读得起书,因为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要想让农民工真正的摆脱贫穷,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听完这场报告,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真的让我感受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此之外,钱先生的坚持不懈也是我要学习的,先锋书店由一家小店面成长为如今书店中的佼佼者,我想钱先生肯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坎坷。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道路上的坎坷,磨练了他的毅力,增强了他的斗志,从而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第四场报告是位律师给我们演讲的,他讲的是从大学生到大国民——一个法律人的成功学。他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社会现状,指出黑社会的存在是因为白社会有问题,许多的社会机制,包括民意沟通机制、维权机制(法院公正司法)、利益分配机制、社团自治机制、信用评价机制(银行政信系统)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他还给我们大学生提出很多的学习建议,他说大学生不要为未来用什么才学什么,最优秀的人才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才能学到知识。他所讲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大学生”应该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的却是应这样,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塑造的应该都是正面的形象,可是如今一些大学生却变现出一些消极的形象,整天无所事事,逃课,夜不归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的。崔教授还希望我们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服务意识,拥有主动服务的精神,努力做志愿服务获得社会认同,积极融入社会。

第五场报告是河海大学管理学院的黄涛珍教授给我们演讲的,她主要讲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她大致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城市的定位及长三角一体化的热点问题。通过教授的精彩演讲,加深了我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了解,长三角作为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地带,一直带动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正在努力迈向国际,努力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当然要想实现这个梦想,离不开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未来长三角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客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样的机会。当然,机会只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从现在起,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这五场学术报告不仅让我对其内容有深刻的体会,也让我领悟到了以后该如何更好的听报告。

首先,在听报告的时候,要专心,保持安静。一来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二来也是对演讲者的尊重。在我听报告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居然还带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玩手机,根本不是来听报告的。还有些人总是在不停地窃窃私语,严重影响了别人,而且也是对演讲者极大的不尊重。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有心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要做适当的笔记。来给我们演讲的几乎都是教授级别的,这些人都是在学术方面有很高造诣的,因而他们的许多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听的时候应与演讲者同步思维,简明扼要地记录他所讲的框架内容,又或者是他们所提的新观念、新词汇以及你个人认为比较有深度的一些话语等等,都是应该及时记录下来的,以便之后的思考。

再者,就是要学会大胆地提问。通常在一场报告结束之后都会安排与会者进行自由提问,而我们大多数人或许因为疲劳或者本身较为羞涩不愿向教授进行提问,白白地放弃了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教授们所提出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借这个自由提问的机会,结合自身的专业,联系社会现实,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对于个人,这既是与主讲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能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这样的自由提问对于思维的拓展和理论表达能力的提高更会有不小的收获,提问得到的答案有助于去除疑问、拓展思路。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正确筛选报告。大学里的讲座报告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因而正确筛选取舍报告是十分必要的。听讲座报告,应该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进行,如果某个报告与自己的课程相冲突,首选的还是课程,毕竟课堂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听一场讲座而错过了几节课程,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不管怎样,还是应该把课程放在第一位。另外,应该去听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或报告,兴趣是人最好的导师,一个没有兴趣的人是悲哀的,他的生活会没有方向感。聆听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即不会觉得报告的内容枯燥乏味,相反,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且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报告。除了选自己感兴趣的报告之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报告来听。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你在课堂上的一些空白,而且会拓展你的专业知识,这样以后学习专业课会变得更加轻松。

以上便是我的心得体会,总而言之,这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未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或报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第18篇:学术报告14

学术报告14

题目:“灵气论:中国艺术精神之底蕴”

殷国明 教授

时间:2013年5月29日

5月2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国明先生,做客我院,以《灵气论——中国艺术精神之底蕴》为题,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灵气盎然、清新脱俗的视听盛宴。

殷教授重点阐述了灵气轮的思想渊源和美学意蕴。首先,他以楚辞名句为起点,梳理了我国灵气论的来源:“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因为他们能沟通天、地、人。因此,灵是进入神秘境界的媒介。在分析灵气论的美学意蕴时,殷教授以朝代为经、以诗文为纬,在书画中为学子们勾勒出一副“灵气地图”:秦之后,由于楚辞对文坛的冲击和长生不老的艺术想象,灵气论逐渐走向成熟,如班固《幽通赋》对灵气、灵迹、灵感的追求贯穿全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灵气论则体现于《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之中,而“以气谈文”则以曹丕的《典论》最为著名。文中倡导“文以气为主”,而气有清浊之分,且“不可力强而致”,尚自然、重性情,才可与天意相通。殷教授以谢灵运的画作“登江中孤屿”为例,向学子们讲解了古代文人寄居山水田园的清气,及其独特美学意境的追求。汉朝时期,文人对外在灵山仙境的向往更加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体现在书法绘画中,则是对“灵气贯通”这一境界的强调,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的酣畅潇洒,卫夫人《笔阵图》的肆意纵横。唐朝更将艺术创造与灵气紧密结合,认为艺术存于一长一短之妙,长久的是艺术魅力,短暂的是灵感飞逝。

“对艺术家而言,灵气表现为一种素质和气质;对艺术而言,灵气则是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关照。”在追溯了灵气与我国艺术精神的密切联系后,殷教授指出,在现代化快速发展、追逐市场利益、入世心理膨胀以及题材受限等种种制约下,现代艺术创作缺乏灵韵、意味,灵气的衰败成为现代艺术衰败的根本征象。“殷老师把灵气缓缓灌注在我们心田中,让我们了解灵气的思想渊源,让我们看到养气、治气、充气、元气的能量;让我们看到了灵气的美学意蕴;让我们体验常见常新的灵气魅力!”

第19篇:学术报告2

学术报告

一、题目:众声喧哗 何若莫言

——莫言小说创作的多维阐释之一

主讲人:侯运华 博士、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2年11月4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2年11月4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侯运华,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民主同盟河南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副会长,国家级精品课《中国近代文学史》主讲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基金、省社科基金等项目8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晚清狭邪小说新论》、《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小说》。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内容简介: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创作情况如何?他的小说创作与其童年经历是怎样的关系?其小说中的审丑倾向表现为哪些方面,该如何评价之?莫言小说中的性描写是否必须、价值如何?使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的主要内蕴是什么?我们将以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发展史为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阐释。

二、题目:《雷雨》——本科生曹禺的人生思考 主 讲 人:张先飞 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导 时间与地点:

2012年11月25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2年11月25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张先飞,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中青年学者。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大学教学名师。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五四思想史,鲁迅、周作人等领域研究工作。代表性学术专著有《“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人民出版社2009)、《形而上的困惑与追问——现代中国文学的思想寻踪》(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文部科学省博士后奖学金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创新人才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学科最高奖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二等奖,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23岁的普通本科生,曹禺却创造了《雷雨》的文学传奇,开启了20世纪中国话剧的辉煌历程。年轻的曹禺是如何认知宇宙的规律的和人生的奥秘的,他笔下的那些著名人物蘩漪、周萍、周冲等是如何爆发出虽短暂却灿烂的人性光芒的,曹禺的人生经历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报告题目:“虐童案”的法律问题 主讲人:张亚平博士、副教授 时间与地点:

2012年12月2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2年12月2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张亚平,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法国艾克斯·马赛第三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员。主持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及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个人独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略研究》,合著《近代西方刑法学派之争》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开设本科生《刑法学》课程,刑法学专业研究生《外国刑法学》及《刑事政策学》课程。 内容简介:

近期,社会上频现幼儿园教师“虐童案”,比较典型的是浙江温岭的颜艳红“虐童案”。案件发生后,民意强烈地要求要严惩虐童者,以保护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在民意的强大压力下,温岭警方对颜艳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予以刑事拘留。这一看似简单的案件,实际上涉及很多刑事司法的问题,例如寻衅滋事罪的成立条件、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限度、虐童罪的增设、民意与司法之间的关系、犯罪发生的原因与刑罚惩罚的关系等

四、报告题目:传统节日与中国文化 主 讲 人:彭恒礼 博士、副教授 时间与地点:

2012年12月9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2年12月9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彭恒礼,中山大学民俗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后。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传统节日、戏曲民俗与文化史研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戏曲的民俗表现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参与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中国术语生成与中西文化互动”等。先后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在河南电视台等媒体专栏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内容简介:

一、何为传统节日

二、传统节日的兴起与衰落

三、你不熟悉的传统节日

四、传统节日与当代中国社会

五、题目:论古典诗词的吟咏 主讲人:华锋 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3月31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3月31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华锋,河南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楚辞学会理事,河南省吟诵学会会长,河南省华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内容简介: 讲授章节:

一,吟诵及吟咏的起源; 二,学习吟咏的意义;三,吟咏的理论基础;四,目前国内吟咏研究的最新动态;五,诗词吟咏举例。 关于吟诵基本知识简介:

吟咏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读书方法,是按照一定的节奏、韵律,充满感情地吟诵古典诗词,吟咏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化石。由于吟咏的传承只能是口耳相传,因此多少年来吟咏之学只有技术层面的传承,没有理论层面的研究,这使得吟咏才传承极为脆弱。自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吟咏之学逐渐退出讲坛,新中国成立之后,吟咏之学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上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著名教授华锺彦先生发起关注吟咏、倡导学习研究吟咏的高潮,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吟咏研究的实体——“唐诗吟咏研究小组”,国内著名学者程千帆、钱中联、霍松林等以及我校著名教授高文、宋景昌、王文金等都是小组的成员。此后,有关吟咏研究在国内逐步开展起来。2009年,在北京举行了首届中华吟诵周活动,成立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国务委员马凯同志参加了闭幕式。2011年,举行了第二届北京吟诵周活动,马凯同志参加了开幕式。今年春节期间,南开大学著名教授叶嘉莹先生举办了为时三天的有关古典诗词欣赏、创作及吟咏的讲座,马凯同志和令计划同志聆听了讲座。目前,一个挖掘、整理、研究吟咏的活动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河南省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深厚的吟咏基础,2012年10月12日河南省吟诵学会在新乡百泉正式成立。

华锋教授自幼学习吟咏,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吟咏的理论研究,目前已发表论文多篇,参加了2009年北京中华吟诵周活动,在活动周期间,做了吟咏展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这些在央视都已播出。2012年,为中华长歌行节目做了专题吟咏,今年春节前央视一台、四台、十台都进行了播出

六、题目:爱恨交织王家卫——王家卫电影风格解析 主讲人:燕俊 副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4月14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4月14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燕俊,女,200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获电影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今执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现任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电影文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电影鉴赏专著一部《在声光魅影中穿行——电影佳作鉴赏四十例》(中央文献出版社),参与编著《电影史:观念与轨迹》(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之《电影编剧卷》(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影视编辑——视听时代的技艺表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教材和专著。 内容简介:

王家卫,香港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以特立独行的风格在香港影坛乃至国际影坛独树一帜。在一次媒体采访中,香港著名演员梁朝伟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把他与王家卫的合作经验比喻为“谈恋爱”:折磨、痛苦,却又欲罢不能。其实,他所描述的这种“爱恨交织”的感受,不仅适用于王家卫电影中的演员,也适用于王家卫电影的观众。观看王家卫的电影,正如同投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兴奋与错乱、震撼与眩晕、崇拜与怨恨、痴迷与抗拒......种种相互对立又在对立中统一的情感风起云涌、纷至沓来,令人愁肠百转、欲罢不能。此次讲座,主讲人将尝试提炼“王家卫风格”的十个关键词:精神、态度、文化、叙事、影像、台词、情感、样板、明星和墨镜,帮助大学生观众理解和接受这位导演的电影风格和个人魅力。

七、题目:全媒体背景下的媒介沟通 主讲人:郭奇 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4月21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4月21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郭奇,国家公务员考试评卷组组长,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员、金像奖评委,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4G时代即将来临,一机在手,传遍神州,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就是一个媒介集团,采编播收应有尽有。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交互性、立体化、全方位传播形态,“当真理还在找鞋子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全球”,如何认识全媒体传播的特征,掌握现代沟通技巧迫在眉睫。

八、题目:品鉴古代公案 主讲人:刘国强 副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5月19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5月19日下午3:0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刘国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曾获2011年“河南大学教学质量竞赛二等奖”, 2013 “河南大学教学质量竞赛一等奖”候选人。 先后在河南卫视新闻频道录制“中国传奇——古代公案传奇”、“中国传奇——古代盗墓”等讲坛。 内容简介:

古代的破案历史悠久,成果也比较辉煌。探索古代公案,赏析个中三味,不仅可以领略—般艺术作品所没有艺术奇趣,还可以了解古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办案方法。古人的办案经验和方法虽然有着相当的局限,但其中也有不少侦查和审案方法,诸如察言观色,推理析疑,智计断案,证据决案等经验,值得今人借鉴

九、题目:知识抑或理解:认识究竟向我们承诺了什么? ——兼谈大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认识论蕴含 主讲人:姬志闯 副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9月29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9月29日下午3:0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姬志闯,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2部,专著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留学基金委ISEC课程评估项目专家。 内容简介:

素质教育实施的路径是教学实践,而支撑这种实践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本身的认识。事实上,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必然受支配于师生对“认知”本身的认识,并最终归于从这种认识中得到了什么。基于现代哲学、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变迁而源生的传统的“知识”认识论向“理解”认识论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恰好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支撑和诠释。探讨这种认识论转向的实质及其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内在关联也正是本次讲座的基本旨趣所在

十、题目:领导力的培养 主讲人:汪来杰 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10月13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10月13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汪来杰,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逐步兴起,使得高校承担起了为社会培养领导人才的重要使命。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培养青年一代领导能力的素质教育。随着西方领导学界对“领导”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化,领导力日益被视为一种影响力、一种角色、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过程,而非占有正式职位的领导者所特有的一种权力。领导力被视为每个人都具有而且需要开发的潜力,“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重要的领导技能,以便领导在各个方向发生,而非总是自上而下”。领导力的培养教育也相应地被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有意识地参与领导过程。 十

一、题目:阴阳与五行

主讲人:龚留柱 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10月27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10月27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龚留柱,男,1950年生,湖北枣阳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秦汉史、中国古代文化史·军事文化研究。著有《武学圣典——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春秋弦歌——左传与中国文化》、《盛衰苍茫——汉元成二帝传》等专著。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基础性的一个课题,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土壤中,影响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不随着时代的迁移就烟消云散。它渗透进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情感模式之中,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留下了重要痕迹。它的触角一直延伸到今天,比如杨振宁就说他的物理学成就与当年在西南联大时读《易》的心得有关。让我们在这个周末一起去跋涉这条文化长河来追根求源吧! 十

二、题目:众声喧哗 何若“莫言”

——莫言小说创作的多维阐释之二

主讲人:侯运华 博士、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11月3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11月3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侯运华,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小说分会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河南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国家级精品课《中国近代文学史》主讲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内容简介:

莫言的小说创作存在女性崇拜现象,应该怎样理解之?其小说的叙事特征表现为哪些方面?其文本中的刑名文化、酒文化等文化内涵具有怎样的价值?如何阐释作为文化现象的“莫言效应”等,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将对其进行剖析与评价。 十

三、题目:“天堂”的人权困局 主讲人:耿勇 教授、博士 时间和地点:

2013年11月17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11月17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耿勇,河南大学国际法教授,国际交流处副处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欧盟法中心留学,从事欧盟法研究。2011-2012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法中心留学,从事美国最高法院适用国际法问题研究。著有《国家主权与国际私法后现代转型》等著作和《WTO与中国涉外民商事审判》等几十篇论文。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3年初被授予河南省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不管你爱谁,不管你和谁结婚,你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护!” “不管你是男是女,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的肤色、贫富、宗教信仰„„,你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护!”

多么脍炙人口的语句,多么令人陶醉的仙境,还如此掷地有声!这是在曾被不少人奉为人间天堂的美国,人们喜欢引用,政客们更喜欢卖弄的口头禅。如今,不管是奥巴马,还是美国普通民众,再说起这套豪言壮语,虽一如往日的流畅,却夹杂着几分挥之不去又不可名状的苦涩。

班加西惨案是因为宗教冲突还是官员玩忽职守,若是前者,宗教平等与和谐从何谈起?波士顿爆炸案震惊世界,以为911重演,凶手竟是文弱书生,岂能也关进关塔那摩?未成年黑人中学生被白人协警枪杀,是自卫还是仇杀,若是后者,公正司法岂不是天方夜谈?枪声又起,惨案不断,持枪权究竟是什么样的权利?奥巴马医改引发驴象大战,一度迫使政府关门,难道与人权无涉?神出鬼没的无人机,威武之下有多少无辜冤魂,国家的国际人权义务谁去实施?棱镜黑幕让人无处藏身,安全与隐私熟重孰轻,果真无法两全? 美国广播公司那无忌的童言,也许能警醒我们,高举人权大旗,增强民族自信,坚定民族梦想,树立大国典范!

十四、题目:把脉大学生活,走出心理困境 主讲人:王滨 教授 时间和地点:

2013年11月24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3年11月24日下午2:30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王滨,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多门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及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二十余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和教育厅等各种科研课题二十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技能奖以及各种科研和教学奖励三十多项。

临床工作方面,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临床实践工作二十余年,帮助大量的心理求助者走出了心理阴影。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范畴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婚姻家庭及亲子冲突等心理问题。 内容简介:

影视作品中的大学生活都是美好而令人憧憬的,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却往往不尽人意,既有大一新鲜中的略感迷茫,也有大

二、大三稳定中的内心冲突,更有大四分流中的矛盾抉择,短暂却也漫长的大学四年,莘莘学子们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带有阶段性特征的心理困扰。这些困扰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节和处理,不仅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其心理健康。本次讲座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和大学生们一起探讨这些心理困扰从何而来?如何应对? 十

五、题目:从宋太祖到宋太宗 主讲人:王立群 教授、博导 时间和地点:

2013年12月22日上午9:30 明伦校区大礼堂 主讲人简介: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型系列专题节目主讲人。 十

六、题目:古希腊神话:激情与痛苦 主讲人:邱业祥 博士 时间地点:

2014年5月11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4年5月11日下午3:00 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邱业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于2011年、2013年先后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主要从事西方文学、圣经文学、中西跨文化对话、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思想方面研究。先后参著或主编《圣经与文学》、《圣经视阈中的东西方文学》、《圣经关键词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理雅各的‘经文辩读’及其现代价值”,在《世界宗教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基督教文化评论》(A&HCI)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如果你不知道乌拉诺斯,那你一定知道宙斯;如果你不知道赫利奥斯,那你一定知道阿波罗;如果你不知道阿佛洛狄忒,那你一定知道维纳斯。宙斯、赫拉、阿波罗、雅典娜„„,这些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明们到底是谁?他们干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着迷?而古希腊人又在这些神话中如何思考着人生和命运?让我们一同走进古希腊的神话世界。 十

七、题目:“Wei娘”薛宝钗 主讲人:郑慧霞 博士 时间地点:

2014年5月18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4年5月18日下午3:00 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郑慧霞,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及中国古代小说。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卢仝综论》等。 内容简介: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艺术形象之一,历来不乏对其称颂溢美之辞。本讲以《红楼梦》“强大严密的诗意逻辑”(宁宗一语)为研究重心,深刻细密挖掘诸多为读者熟视无睹甚或忽略的细密线索,从而完成薛宝钗形象的重塑:着重从“伪善”、“猥琐”和“藏头露尾”(薛蟠语)三方面进行探讨,从其“三观”即“观鱼”、“观玉”和“观雨”等诸多“细”中深究、直探、还原薛宝钗之 “Wei”。 十

八、题目:“非遗”十年:世界与中国 主讲人:彭恒礼 博士 时间地点:

2014年5月25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4年5月25日下午3:00 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彭恒礼,中山大学民俗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民俗学与“非遗”保护研究。出版专著《元宵演剧习俗研究》,获得2011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得河南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金鼎奖”。2012年—2014年,在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文物频道主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系列讲座,引起很大反响。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世界的“热词”。这个概念的产生才十年多一点。这一概念是如何产生的?谁在推动世界“非遗”保护运动?中国是如何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的?十年一觉非遗梦,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河南大学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彭恒礼博士带你回顾:一起走过的十年。 十

九、题目:成语中的中国古代礼仪 主讲人:王立群 教授 时间地点:

2014年10月26日上午9:00 明伦校区大礼堂 主讲人简介:

王立群,著名文化学者,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教三十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多门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名师奖、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讲的《文学传播的力量》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课程。2006年以来,已连续9年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2014年,主讲的《王立群读宋史》、《王立群说成语》等饱受观众赞誉,再创收视高峰。他出版的《大风歌》、《汉武大帝》、《宋太祖》、《宋太宗》等系列图书每本的销量也都在数百万册。 内容简介: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王立群教授将以成语为切入点,讲述礼仪的本质和中国古代常见礼仪。

十、题目:河南“中”文化解读 主讲人:程遂营 教授 时间地点:

2014年11月2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计算机大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程遂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教学、科研,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曾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六大古都”、在河南卫视《传承》栏目主讲“大运河”,并曾受国务院外事侨务办公室委派赴欧洲比利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华人宣讲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在河南的语言环境里,“中”似乎是一个万能词,什么时候都可以拿来一用。 会不会说“中”,能不能用好“中”,似乎成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地道的河南人的标志之一。在很多情况下,“中”的意思接近“行”“可以”“好”等等,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这些词。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呢?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程遂营教授将从“天下之中”“逐鹿中原”“中庸之道”等方面为您精彩解读河南“中”文化现象

二十一、题目: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意义与缺憾 主讲人:穆海亮 副教授 时间地点:

2014年11月23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4年11月23日下午2:30 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穆海亮,南京大学戏剧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戏剧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戏剧》、《戏剧艺术》、《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南大戏剧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2012年,中宣部审批、中国文联与中国剧协联合颁发)和首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0年,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颁发)。 内容简介:

以孟京辉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戏剧,以其思想的探索性、艺术的前卫性及审美的反叛性为处于低谷中的中国戏剧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培养了更多的青年观众。然而,先锋戏剧绝非空中楼阁,它与传统因素难脱纠葛,与观众的审美趣味息息相关,并受商业化大潮的深刻影响。那么,孟京辉等人的先锋戏剧到底以哪些话题吸引了青年观众,甚至成为知识青年的“时尚”?它做出了什么样的艺术探索,又存在哪些艺术缺憾?当先锋戏剧遭遇商业化转型,又做出了哪些“媚俗”之举,这到底给先锋戏剧及青年观众带来了什么?

二十二、题目:马背上的汉唐文明

主讲人:程遂营 教授

时间地点:

2015年3月15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计算机大楼报告厅 2015年3月15日下午2:30 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程遂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教学、科研,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曾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六大古都”、在河南卫视《传承》栏目主讲“大运河”,并曾受国务院外事侨务办公室委派赴欧洲比利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华人宣讲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马是人类驯化的最高贵的动物。自古以来,马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用于和平时期的生产、生活,二用于战争。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战马代表了军力、国力,是国防的重要保障。汉唐是中华文明的两个高峰期,其文明的形成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其建立在养马基础上的强大军事力量密切相关。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力量是人民和平生活、文明稳步发展的前提。汉唐如此,现代也是这样。 二十

三、题目:平凡的世界 非凡的人生 ——路遥及《平凡的世界》剖析 主讲人:侯运华 教授 时间地点:

2015年3月29日上午9:00 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2015年3月29日下午2:30 明伦校区综合教学楼509教室 主讲人简介:

侯运华,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开封市委委员、河南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开封市政协常委。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教育厅及河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8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晚清狭邪小说新论》、《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小说》。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国家级精品课《中国近代文学史》主讲教授,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骨干成员。河南大学“名家讲坛”、河南省图书馆“豫图讲坛”特邀主讲人。 内容简介:

路遥具有怎样的独特人生?其人生道路与《平凡的世界》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阐释《平凡的世界》所反映的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带给青年人存在的困惑、建构起的特异政治生态和人际关系?乡下姑娘的爱情观、社会转型期农民的性格特征具有怎样的内涵?路遥笔下的哪些形象感人至深?哪些细节堪称经典?其理想爱情架构如何评价?小说凸现的多重理念在21世纪是否还有价值等等。这次讲座,将结合文本一一进行剖析。

王立群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讲坛讲述《成语中的中国古代礼仪》 时间:2014-10-27 12:40 小成语蕴藏大智慧,10月26日上午,著名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

一、我院王立群教授做客名家讲坛,在我校明伦校区大礼堂为全校学子奉上了一场题为“成语中的中国古代礼仪”的学术讲座。“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由来已久。”王教授开头便谈到,“礼仪”在中国内涵很广,无处不在。他以成语为切入点,从中国古代礼仪是什么、中国古代礼仪的本质、中国古代常见的礼仪这三个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讲解。从对“衣冠禽兽、食不甘味、面南而尊、过庭之训”这四个关于“衣食住行”成语的解析中,王教授为大家呈现了蕴含古代等级尊卑、三纲五常等中国礼仪。“种种礼仪的本质,就是秩序,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最初的“秩”,是中央政府给官员的俸禄,俸禄的多少反应了官职等级的高低„„”王教授以常见成语为例,为大家解释其中映射的礼仪规范,见面打招呼,为表示谦恭,需“低人一等”;世交的家族间,晚辈对长辈需行八拜之礼,故称“八拜之交”;“入乡随俗”则表现为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家而问讳。关于权利,王教授感叹道,人生是一个过程,要学会告别,人花一辈子去追求财富权力,最终还会告别这一切。

“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成语,在古代竟有如此多的内涵,听了王教授的讲座很受启发,以后一定要多多了解传统礼仪。”我院2013级王克同学说道。讲座期间,王教授语气平易近人,举例生动有趣,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王立群,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

一、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讲的《文学传播的力量》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课程。2006年以来,他已连续9年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2014年,他主讲的《王立群读宋史》、《王立群说成语》等饱受观众赞誉。 文学院教师穆海亮做客河南大学名家讲坛 2014-11-24 12:58 11月23日下午,我院穆海亮副教授应河南大学教务处和河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之邀,做客河南大学名家讲坛,于综合楼509教室为广大学子奉上了一场题为“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意义与缺憾”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国学研究会会长郭帅主持。

讲座伊始,穆海亮便先向同学们揭示了本次讲座题目的内涵,他说:“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是从上个世纪

八、九十年代正式形成的。发展至今,先锋戏剧已经开始了商业化发展,我要讲的就是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缺憾。”随后,他通过“前卫性、探索性、反叛性”,从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为在座学生解答了何谓“先锋性”的问题。他首先结合林兆华、孟京辉和牟森三位导演及其作品,为大家说明了先锋戏剧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向,并通过艺术的探索性和观众群体两个方面,表述了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先锋与主流的趋同、先锋与商业合流的形式。而后,他从先锋戏剧思想意蕴的新探索、艺术形式的新尝试以及先锋戏剧的商业化倾向和与媚俗三方面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并结合《思凡》、《恋爱的犀牛》等作品,为在座同学们进行详尽的分析。穆海亮老师表示,尽管商业化倾向造成了当代先锋戏剧的“媚俗”特质,但是林兆华、孟京辉们的意义不能被忽视。在谈及艺术形式的创新中剧本形态的变化时,他还拿出了自己的藏书与大家一同分享。在师生交流的互动环节中,他知无不言,用深厚的学识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赢得了大家由衷的掌声和敬佩。

穆海亮,南京大学戏剧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生导师,多年从事戏剧历史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戏剧》、《戏剧艺术》、《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 清华大学解志熙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14-10-30 13:21 10月29日晚,清华大学解志熙教授受我院之邀,于文学院一楼阶梯教室为广大学子奉上了一场主题为“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的讲座。全校各院师生慕名前往,现场座无虚席。讲座由我院副院长白春超主持。 “其实,所谓方法对于真正懂方法的人无所谓,对于需要方法的人用不上。它只是我们能够学习到更广泛知识的一种途径。”解志熙教授以这句深刻的话语开场。讲座伊始,解教授围绕现代文学的研究方法为台下学生作了深入讲解,他以谢泳先生的《西式学术的负面影响》一文为例,就“回归中国古典”这一现象发表了他个人独到的看法。当谈及现代文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解老师强调研究现代文学要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本研究不一定要西化,但一定要现代化。他认为做学问不必拘泥在中或西,却一定要有中国味道。提及分析问题时,他特别指明要注重系统论述,学会综合研究。讲座最后,他就胡适、陈寅恪、钱钟书、傅斯年等人的学术研究方法,提出“做研究需借鉴西方,柔和东方”。

在精彩的问答环节,解教授对我校各院师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耐心的回答,受到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和尊敬。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解志熙,现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现代诗学与比较文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曾在河南大学任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有《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风中芦苇在思索——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片论》等多部著作,在国内外众多著名学术期刊上均发表过论文。 文学院邀请刘震云、张旭东作学术报告 2013-06-25 13:57 6月24日晚,艺术学院音乐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应文学院邀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刘震云,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东亚研究系系主任张旭东在此与我校师生共同探讨“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的语言动机与社会母题”,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李伟昉主持。

“第一次来一个人,这次来我把师兄也带来了”刘震云先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开场,回忆了上次来河大的场景,并对张旭东教授作了介绍,迅速拉近了与现场师生的距离。讲座中,张旭东教授就“文学与现实的距离”这个主题,运用“文本系统”分析方法,从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和《一句顶一万句》两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切入,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刘震云作品的文学内涵。随后,刘震云先生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侃侃而谈,从儿时的回忆、生动琐碎的故事中讲述了生活阅历及其亲人对他创作的深刻影响,形象地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厚度来自于生活的深刻哲理。紧接着,他通过《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的解读,谈了自身对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对文学作品中的好与坏、美与丑等问题的理解。

在交流互动环节,两位教授就师生提出的“文学与现实”、“文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涵养,令在场的学生深深折服。报告会持续了3个小时。

刘震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于2011年受聘为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著有长篇小说《我叫刘跃进》、《温故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等以及《塔铺》、《一地鸡毛》、《官人》等多部小说集。其中《手机》、《我叫刘跃进》、《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影响甚广。

张旭东,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东亚系系主任,出版文化研究、文艺理论、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研究等方面的专著多部。2013年受聘为河南大学兼职教授。 追忆竹林名士——社科院党圣元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2012-12-31 12:47 12月30日上午,文学院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社科院专家党圣元在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竹林名士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学术报告。

探本求源,党先生从“竹林名士”的来源入手,简单介绍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环境。针对“竹林名士”性格的复杂性,他以嵇康、阮籍为切入点,系统地阐释了“竹林名士”性格的双重性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命哲学,为我们展现了以嵇康、阮籍为核心的竹林名士因不满黑暗政治,追求玄学,用清谈、饮酒、佯狂排遣内心苦闷,拿凌利傲岸、任性放浪武装个性的生存状况,并深入剖析了他们在高压政治下追求“自然”人生时的精神世界。对此,他感慨嵇康“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不拘礼法,崇尚阮籍“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清净无为。讲座中,党先生以丰富翔实的史料、谦逊的学者风范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热烈掌声。

竹林七贤包括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其中,阮籍和嵇康成就最高。本次讲座旨在使同学们领略魏晋风骨,感受名士魅力,陶冶高尚情操。

党圣元,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文艺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其著作《华夏审美风尚史》获第5届国家图书奖、200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1届青年优秀成果论文奖等。 吴福辉:张爱玲晚期作品浮出水面的意义 2014-05-13 17:06 5月12日晚,应我院之邀,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教授在我院一楼阶梯教室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以“张爱玲晚期作品浮出水面的意义”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我院副院长白春超做现场主持,并对吴福辉教授的莅临表示感谢。

报告会伊始,吴福辉首先指明读者两种错误心态:一是政治意识太敏感,二是对作家家庭背景缺乏了解。他指出,任何一种心态,都会导致作品本意失真,抛弃不当立场,才能更好的感受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吴福辉将张爱玲的作品分成三个时期:1943年到1952年为第一创作期;1952年到1995年为第二创作期;1995年张爱玲逝世至今为第三创作期。他说,第一个时期的张爱玲,以“通俗和先锋”两种作品为途径,践行其“出名要趁早”的想法,著有以《金锁记》为代表的畅销佳著;在张爱玲离港赴美的第二个创作时期,吴教授对其作品《赤地之战》、《张看》等作品做了简要说明;第三个时期,吴教授着重阐释张爱玲生前未面世而被后人发表的作品,并以《小团圆》和《雷峰塔》等为例证,围绕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为大家做了详尽解读。“张爱玲晚期‘总清算’和‘无所顾忌’的写作特点告示读者:她的作品是她冷酷大家庭的产儿,诉说的是她的挣扎和悲戚,我们读者要尽量做到全面的阅读。”吴福辉还强调,“我们研究文学,不仅要读作者过去的著作,还要跟进他当前的作品,增进认识,全面了解,这才是学习文学的正道。” 吴福辉,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丛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

三、四十年代文学、左翼文学与京海派文学、现代讽刺小说等,主要著作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钱理群、温儒敏合著)、《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等。

我院院长李伟昉教授做客名家讲坛 2012-05-28 15:25 5月27日下午,我院院长李伟昉教授应“河南大学名家讲坛”之邀在综合楼509举办了一场题为“哈佛大学·国旗意识·文化建设”的学术报告。

刚从哈佛大学访学归来,李教授以访学期间的所见所闻为切入点,自然导入本次讲座的主题“文化建设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国旗,特别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悬挂一周的世界各国国旗这种现象的深入挖掘,他一针见血地剖析出其背后强烈的民族意识、政治意识,并指出背后这种深层意识对人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正题“文化建设”的论述中,他提出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建设本身,更是人的自身建设,发挥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要注重培养健康阳光的性格与心理、文化知识素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他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不应该仅仅在书本里、博物馆里,而是应该发扬光大,滋润渗透在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生存空间的各个角落。最后,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的讲述中,他希望我们能找回传统依然有生命活力,有价值魅力的部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创造发展。整场讲座,李教授凭借其渊博的知识、深入独到的见解、幽默风趣的大家谈吐不时博得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李教授对其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讲座为同学打开了了解美国的一扇窗,有利于我们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建设。 众声喧哗,何若莫言——我院侯运华教授做客《名家讲坛》

2012年11月4日下午,我校教务处和国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名家讲坛》活动在综合楼509室成功举行。我院侯运华教授应邀作了一场题为“众声喧哗,何若莫言——莫言小说创作和多维阐释之一”的讲座,为大家揭开了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神秘面纱。

侯教授以莫言其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这位文学大家的独特风范。“众人皆醉我独醒,此时无声胜有声”,侯教授指出莫言为人低调,厌恶学界高调空泛的理论,潜心于挖掘内心的创作,“莫言”这一笔名正是对其人格的准确诠释,文学源于生活,饥饿、孤独等童年经历成为其文学世界的独特素材。侯教授说,从《白狗秋千架》开始莫言就精心构架自己的表现空间——高密东北乡,这是他创作源泉和灵魂的栖息地。针对莫言创作中的“审丑倾向”,他认为,其作品中美丑的强烈逆差蕴含着深渊内涵,充分表现了自身的性格和思想,并在美丑落差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后,侯教授对莫言获奖作品《蛙》作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其间,侯教授强调,超越国家民族、政治经济站在人类的立场上进行写作,为人类的前途焦虑担忧,把自己的创作提高到哲学高度,这是莫言成为我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的主要原因。侯教授精彩独到的讲演赢得了我校众多学子的阵阵掌声。 我院程遂营教授浅析马背上的汉唐气象 2015-03-16 3月15日下午,本学期第一次名家讲坛在我校综合楼509教室拉开帷幕。在此次讲坛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我院博士生导师程遂营教授为我们重现了与马有关的汉唐历史。

首先,程教授从汉唐的历史地位入手,对生活中的汉唐印记一一作了说明。程教授指出,汉唐时期对外交流频繁,西域的许多物种传入中国,如葡萄、胡椒、狮子等,展现出那个时期独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之后,程教授从马与汉唐盛世的关系入手,再现了马背上的汉唐气象。汉朝早期经常受匈奴侵扰,随着马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不断改良,汉代军事实力得到提升,最终打败匈奴,并维持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畅通。而在唐代,马除了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外,更是唐朝人心中的丰碑。程教授强调,唐朝雕刻的马身上多带着箭,体现的便是一种征战沙场的豪迈与大气。

讲座结束后,程教授在综合楼底的入口处举行了新著作《六大古都》的签售会。他表示会将200本售出作品的收入捐予我校艺术学院患有白血病的学生刘玥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抵如此吧!

程遂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曾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六大古都”、在河南卫视《传承》栏目主讲“大运河”,并曾受国务院外事侨务办公室委派赴欧洲比利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华人宣讲中国传统文化。 游彪教授谈宋代草根的奋斗史 2014-11-21 11月20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游彪先生应邀做客我院,在院二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草根的奋斗史:宋代一个普通人的异常生活轨迹”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田志光副教授主持,我院相关专业的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游彪教授以北宋时期一个名为田子茂的人物事迹为例,从三方面讲述了北宋时期草根人物的成长历程。首先,游彪教授介绍了从平民到官员的转变,指明王安石变法为平民提供了做官的机会。接着,他详细讲述了东线战事情况及田子茂参与东线战事,因为作战勇猛得到表彰升官,但后因被举报谎报军功而遭到贬职的曲折经历。从战事对苗子茂命运的改变,揭示了草根人物向上层人物转变的不易。最后,游彪教授对北宋末年状况进行了素描,指明田子茂在北宋时期宋辽边境一直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经过很多挫折,官位最终升至正将的结局。

游彪教授博学多才,讲授时联系中外,贯通古今,语言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游彪,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早年在河北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后又师从著名学者王曾瑜先生和日本早稻田大学近藤一成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辽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经济、政治制度、宋儒与佛教的关系等领域。已出版《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宋代特殊群体研究》等7部著作,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

四川大学杨振之教授在“文化旅游(开封)高层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2014-11-11 2014年11月10日上午,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杨振之教授应邀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在我校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组织的“文化旅游(开封)高层论坛”发表“诗意地栖居、原乡精神与文化保护”主题演讲。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宋军令博士主持了此次讲座。

杨振之教授将本次讲座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他论述了旅游的本质问题,认为旅游的本质不是体验,体验是旅游的基本特征之一,旅游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提到原乡精神时,杨振之教授认为,构建原乡意境就是旅游的目的,他以罗马特色建筑和威尼斯手工艺为例,传达出原乡精神的重要性。此外,在旅游建设方面,杨振之教授也提出了“应传承与保护原乡精神”的建议。随后,杨振之教授简单介绍了欧洲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三大流派,并对其中支持主客观融合的历史真实性保护与修复的意大利流派予以了肯定和赞赏。讲座尾声,杨振之教授提出我国文物保护应基于原乡精神和文化真实性这一构想,并否定了“修旧如旧”与“修旧如新”这两种文物保护方法。同时,他又以开封的城摞城为例,阐述了他认为理想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方式。宋军令博士对杨振之教授的讲演进行了总结,认为杨振之教授有关旅游本质的观点更有利于人们去体验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本质和旅游的价值,“原乡精神”的理念对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人居空间、传承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据悉,此次讲座为“文化旅游(开封)高层论坛”系列讲座之一。每位受邀嘉宾都将会在红色签名本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对该论坛的参与和支持。

杨振之,现任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休闲度假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等职。曾出版《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风景的文化记忆》等多本著作,并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彭卫教授谈女性视角下的汉代家庭关系 2014-11-05 11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彭卫先生在我院二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女性视角下的汉代家庭关系”的报告。全场气氛热烈。本次报告由我院龚留柱教授主持。

彭先生首先介绍汉代家庭类型及家庭中基本的人际关系,并陈述了贾谊与司马贞对“六亲”内容的不同看法。他以应劭的“亲密无过夫妇”内容为例,,阐述了秦汉的夫妻关系是最为密切、最具情感的关系这一观点。学术研究应透过现象指向当时的社会结构,抓住差异,彭先生指出,“妻柔则正”、梁鸿、鲍宣式的伦理中的夫妻位置异于实际生活中的位置,夫妻双方的性格实际对各自在家中的地位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一观点。在讲座的最后,彭先生就女子再嫁、公媳关系、母子关系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秦汉社会提倡的主流伦理道德。

彭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和《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史学理论研究,以及史学专业杂志的编辑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汉代婚姻形态》、《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穿越历史的丛林——史学论》、《汉代社会风尚研究》、《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

第20篇:学术报告心得

学习心得

会议类型:国际会议 时间:10月14日

地点: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楼会议室

会议于14日上午召开。此次中国农科院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共同举办的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共有来自院作科所、植保所、蔬菜所、生物所、果树所、郑州果树所、基因组所的专家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的科研学者共70余人参加。会议首先进行了20min的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副院长致词,对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访问表示欢迎,然后由州立大学自然科学院副院长戴维•德维特发表讲话,戴维先生先向我们介绍了密歇根大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情况、科研情况,使我们对其大学有了大致了解,随后,会议按计划顺利进行。

我有幸参加了上午的科研交流会。会议的形式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学研究所黄三文副所长和戴维先生分别主持,密歇根州立大学与农科院科研人员轮流讲述团队在其所在领域的科研进展,每人有20min的报告时间,讲述完毕,大家可积极发言,并提出疑问。现场氛围相当活跃,台上台下互动频繁,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可见双方十分重视此次交流合作的机会。

现在,我还是一名研究新生,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了解甚少,英语理解能力也不理想,但此次会议也令我小有收获。首先,由于是关于生物技术的研讨会,会议关注的焦点自然是生物技术方面,如基因组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功能基因测序及优异基因资源挖掘,使我对这方面研究有一定了解。其中,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方向的研究令我印象深刻。基因沉默,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者是表达减少的现象,是真核生物细胞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生物体在基因调控水平上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对某基因沉默,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基因沉默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次,作为研究型人员,知识面一定要广,要经常关注最新研究动态,紧跟时代潮流。导师也时常这样教导我们,应该关注最新的研究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致于一味的重复别人的实验,既费工,又不能取得很好的结果。研究要有创新性,要有挑战性,一个好的研究员应具备五个基本条件:强烈的好奇心、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擅长模仿、勇于创新。由此看来,自己努力的空间还很大。再次,我们可以看出,科研人员的工作量之大,这就教导我们科研要不怕吃苦,要耐得住寂寞。一个好的研究成果需要大量的工作积累和严谨的分析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需要提高的,平时做事,只是盲目的遵循老师的要求,似乎很少考虑此种做法的前因后果,脑筋偏于僵化,对科研缺乏热情。我想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一往无前的走下去,不仅要走的稳,还要走的好。要时刻准备为科研献身。再次,我个人观点是密歇根州立大学专家的发言气势比较强大,并配合着手势,这种做法有一个优点,即演讲者特别自信,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激发听众兴趣,控制整个会场。因此,演讲者要对自己的研究非常熟悉,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思自己语速稍快,以致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不知如何表达。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平时的与人交流中,要注意语言的组织性、准确性。最后,在幻灯片的制作上。通过两国对比,可明显看出,国外大学的演示文稿要比较简单,内含文字较少,简单的开头、结尾,并配以图片和报告者的讲解。而我院的幻灯片制作就比较繁冗,与论文格式相似,文字较多,就所呈现效果来看,文字小而不清晰。在我看来,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后在进行报告时,突出的两点就是图片和汇报人的讲解,这样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总之,这次会议使我学到不少知识,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要做的就是改变学习方法,扎根科学研究。我希望自己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学术报告范文
《学术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