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演变过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2 09:00:1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春运”的演变过程

“春运”的演变过程

以春节为界,前15天,后25天,“春运”有史可考以来,

2014年是第60年。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翻阅春运档案,从故纸堆里探寻一下“春运”的演进变化。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历史档案,从1954年开始,我国确定了“以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必要时请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协助”,这一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从那时开始,大规模、高压力、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春运”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被频频使用的一个词。每年有关“春运”的数据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社会的变迁、发展的节点和民生的焦点。

1957年,国务院首次发布春运工作指示,要求企业、学校动员职工、学生体谅铁路运输困难,能早走的早走、能晚走的晚走、能不走的不走,军人不外出旅行,不和群众争购车票。1981年,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把铁路春运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此后,春运变成国务院直接抓的工作。

1983年,春运范围再次提升,变为“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协作,全社会支持”。从这一年起,各种运输方式都加入春运,铁路不再包打天下。上世纪50年代春运以职工探亲流为主,70年代学生流开始加入,90年代民工流爆发。进入新世纪,以“三流”叠加为主。铁路春运从1954年第一次有据可查为2300万人次开始,1979年突破1亿人次。1984年“大春运”形成后,全国有5亿多人次客流,1994年突破10亿,2006年突破20亿,2012年突破30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春运”仿佛也搭上了时间的列车,并在进入21世纪后不断提速:春运人数年平均增长5.6%,近几年接近10%,年净增长达2亿人。

资料显示,2001年以来的13年里,全国春运客流量从16.6亿人次上升到36亿多人次。据估计,未来20年内春运客流将持续增加,突破40亿人次可能不久就将到来。

推荐第2篇:档案载体演变过程

我国档案载体演变过程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再到后来一直使用到今天最多的纸张档案。近现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载体种类日增多,档案的形式也日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以胶片、磁性材料以及光盘为载体的胶片档案、音响档案、磁性载体档案和光盘档案等。

(一) 以甲骨为载体的甲骨档案

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多为盘庚迁殷到纣亡的273年间的遗迹。甲,主要是指龟腹甲或背甲;骨,主要是指兽骨(如牛肩骨)。内容广涉当时社会的阶级与国家状况、农业生产、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年代久远。

(二)以金石为载体的金石档案

金石档案也称钟鼎文。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到西周,我国的青铜技术进入了繁盛时期,青铜器质地坚固, 易于长久保存, 故统治者凡有大事记载, 便铸器铭文,以青铜器作为载体逐渐取代甲骨。关于金文、钟鼎、金石的称呼,在古今的一些文著中曾有不同的理解和特指范畴,金石可以包括金属铭器和石刻,钟鼎铭文或指金文,或又包括青铜彝铭与铁铸钟鼎铭辞,对周代青铜器铭文特称金文或金文档案,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铁质钟鼎文档案,产生于冶铁业发展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时期,大抵始于春秋阶段。秦汉以后,石刻碑碣大量出现。现在人们所称的金石档案还包括诸如铁卷、金册等一些金属载体形式的档案。

(三)以简牍为载体的简牍档案

我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称为简牍档案。简指竹片,称竹。简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蠹;牍指木片,称木犊、木札、木简。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两者又可通称为简。形状狭长,稍宽的木简又称为方。中国古代纸张出现以前,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最早约产生于先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直至东晋末年(5世纪初)纸张普遍应用后才基本绝迹。

(四)以丝绸为载体的缣帛档案

缣帛作为书写载体材料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缣帛档案的产生。到了秦代,使用更为广泛。缣帛具有质地坚韧轻柔的特点,以绢帛为载体的档案具有便于携带和保管等优点,但是由于其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所以未能普遍使用。到魏晋南北朝,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缣帛的使用量骤减。但是,封建朝廷的一些重要文书仍然用缣帛来书写。

(五)以纸张为载体的纸张档案

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发明和造纸术的改进,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档案载体演变化带来的一次巨大革命。“纸的发明使文字的使用变得简便易行,成为简牍缣帛材料的有力竞争者,它改变了简牍档案笨重不易书写,缣帛昂贵的局面,到了三四世纪,基本取代简帛,成为国家主要的书写材料,一直使用至今,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纸张成为档案的载体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其寿命的无可比拟性与独具的魅力使其在人类漫长的信息记载、传递和保存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历史上就有“千年寿纸,五百年卷”之说。直到现在,任何载体都没有动摇和改变过纸张的牢固的历史地位,即使胶片和磁性介质大量出现也不过只是纸张的补充,就如同我们知道西方国家至今还有将非常重要的文献书写于羊皮纸上的习惯一样。

(六)新型载体的档案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档案的载体出现了多样性,如 照片档案

唱片档案、

录音档案和录像档案

光盘档案

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出现,是档案载体最剧烈的一次变革。它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原则,档案基本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

外国档案发展历史

泥板

古代刻写在粘土板上的文书。是西亚地区古代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赫梯、波斯和亚述等的遗物(见泥板文献)。它真实地记录了古代奴隶制国家的活动,内容涉及广泛。有法典和法规、外交条约 (如赫梯国王哈图西利斯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缔结的和约)、外贸协定、商业契据、人口调查材料、土地与财产转让文件、财务与税收文件,还有城市平面图等。17世纪曾在伊朗设拉子附近发现波斯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王宫遗留下来的泥板档案,19世纪40年代以来,苏美尔城邦拉格什、赫梯古王国都城哈图沙什和埃勃拉王宫等遗址都发掘出大量泥板档案。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些泥板都有专门库房保存,用盒子盛放,排列有序,有的还制作副本,并有目录和保管制度。

纸草

古代用纸草纸制作的文书。纸草又称纸莎草。是尼罗河下游沼泽地带生长的一种植物。 纸草纸比岩石、泥板轻便,易于书写,约从公元前 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纸草档案最早于1752年发现于意大利,已发现的纸草档案包括房地产契据、合同书、测产清单、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哈里斯大纸草等。 蜡板

蜡板书,其字迹仍清晰可辨。由于蜡板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同一块蜡板可以反复使用,所以蜡板的使用非常广泛,僧侣、商人、文人、教师和学生都用它来记事、记帐、作草稿、演算、备课和作笔记等。但蜡板上的字迹易受摩擦而模糊,难以保存长久,加上因受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限制而很难把文字写得工整,有时不易辨认,所以蜡板文献到4 世纪后便被易于折叠的羊皮文献所取代

羊皮档案

棕榈

棕榈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种常绿乔木,茎呈圆柱形,没有分枝;叶子大并有长叶柄;掌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花为黄色。以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南亚诸国将棕榈叶加工制成书写材料。

推荐第3篇: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一、书法艺术的产生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尤其是从甲骨文的结字看,已体现出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配合。《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如果说甲骨文、金文的主流始终是沿着刀刻、凿铸道路发展;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从尚存的这一时期的“石鼓”拓片中看,结字比金文有更大的规律性,笔画遒劲凝重,结构茂密浑厚。“石鼓文”开始向小篆转化。它不仅是以后秦统一文字的基

础,而且对后代的书法风格影响极大。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说:“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赞赏,赦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同时,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章草)便产生了。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一时期草书含隶意较多,笔画往往还带有波磔,字与字之间无牵挂,称为“章草”。其代表人物有杜度、蔡邕等。《宣和书谱》中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存焉。”即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

力,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时期。

三、书法艺术的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书法艺术形成如下特点:其一,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后世的技法在此基础上虽有所丰富和变化,但不再有本质突破。三国时期汉字书写发展为真书阶段,真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书体,一般认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体,是“楷模”,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其字方笔直势渐占主导地位,横笔尽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笔势,

1 撇捺亦不向上挑出并缩短长度。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王羲之,正、行、草各体皆精,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其二,书法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史载:师宜曾在酒店壁上作书,观者纷至,致使酒店兴隆。其三,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技法功夫、审美风貌上孜孜以求。书法艺术上出现了贴与碑两种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婉丽风流和雄奇朴拙的书法艺术境界,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已达到成熟阶段。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大批文人荟萃江东。美丽富饶的江南风光,使书法家们在艺术上更讲求遒润婉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唐代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其代表作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它们或壮美森严,刚正厚重,体现郁郁盛唐气象;或骨力劲健、均匀而瘦硬,体现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有唐一代我国书法艺术进入全盛时期。

四、书法艺术进入个性化时代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苏东坡的书法书卷气极浓,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黄庭坚的书法体势异常开张,以特别紧密或特别疏松作巧妙对比,在豪宕中不时露出韵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傥不羁,以顿挫为含蓄,结构矫侧练达,神采淋漓;蔡襄的书法也有新意。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书家不事丹青尤可,画家则决不可不习书法。中国画有题跋文款即始于元代,这对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国家设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陈亦禧、姜宸英,他们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很大,不少还是宫廷书家。同时由于他们过多的沾染馆阁习气,终不免走下坡路。游弋于碑帖之间的书家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有诗、书、画三绝之美誉,书初学欧,染馆阁习气,后仿黄山谷,又受石涛隶书影响,揉入画兰、竹之笔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体现出前碑派破帖的特征。

但是,清代书家们将中国书法艺术两大传统较完整地开发出来,对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传承作用。如: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的《广义舟双楫》是碑学的重要理论著作,对碑学及碑学理论的发

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如何挑选好的文房四宝?

我们在学写毛笔字之前,首先得准备必备工具,那就是古人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因此,要熟悉“文房四宝”应用保养及挑选对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讲:毛笔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毛笔的种类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一) 硬毫笔

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1.兔毫笔 兔毫笔历史悠久,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笔就是用兔毫制成的。它是将笔干一头劈开数片,把笔头插入后再用丝线紧扎而成。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两种。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称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质软而毫健。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

2.狼毫笔 这里的“狼”不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狼,而是黄鼠狼。用黄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笔,弹性

2 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3.鼠须笔 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以性能坚挺。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兰亭序》的。 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二) 软毫笔

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1.羊毫笔 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 2.鸡毫笔 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 3.胎毫笔 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三)兼毫笔 “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 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在买笔之前还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型号。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对于刚学毛笔字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二、选笔的窍门

古人对毛笔的要求很高,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之为笔有“四德”。 尖,指笔头要尖,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

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饱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 齐,指笔发开以后,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差的笔笔毛往往高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挑剔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 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差的笔按下后就聚不起来,说明杂毛多,笔力不健。 的水会往笔根淌,久而久之会烂根、脱毛。因此最好还是洗净后悬挂起来。

写过字后未洗笔,墨已干在笔毛上,再使用时像发新笔一样用温水慢慢发开,发笔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第二讲:墨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墨的种类选择

墨是写毛笔字的黑色颜料,古时候以矿物质氧化锰为墨,叫石墨。汉以后开始用松烟造墨。宋以后开始生产油烟墨。

(一)松烟墨

油烟墨是用松树枝熏出来的烟灰掺以动物骨胶捣制而成。由于骨胶会腐,故配以麝香、冰片、猪胆等药材防腐,并能解胶而增强墨的渗透力。

(二)油烟墨

油烟墨是用猪油、桐油(现在多用煤油)熏出来的烟制成的。油烟墨,色黑而有光泽;松烟墨,色黑而沉着无光。

墨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好的墨要求质细、胶轻、色黑、声清。

第三讲:纸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写毛笔字的纸 书法作品一般都写在宣纸上,因为宣纸最善于表现墨色的枯湿浓淡。但宣纸原料为檀树皮,制作工艺复杂。古人有“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说,故宣纸价格昂贵。初学毛笔字一般用元书纸、毛边纸等价格低廉的纸。

二、宣纸的种类及性能

宣纸因安徽宣城生产书画纸而得名,宣纸已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现在生产宣纸的地方除了安徽外,

3 还有四川的夹江宣、浙江的富阳宣和温州的皮宣等。宣纸是用檀树皮沤制的皮料和稻草沤制的草料,根据不同的比例配置而成。皮料占40%的宣纸叫绵连,皮料占60%的叫净皮,特净用的皮料更多,占80%,皮料越多,纸质越佳,拉力越大,越能盛得住墨。绵连较薄,不易表现湿墨及枯笔,故较适宜写楷书及小行草书,对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纸质厚的净皮、特净很能反映墨色的变化,枯湿浓淡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能盛墨,故能写大字,写篆、隶、大行的草书。当然厚纸要比绵连难写,但表现力强,书画家都爱用。以上这些能使墨汁沁洇出来的宣纸统称为生宣。 另一种宣纸教熟宣,水墨在宣纸上洇化不出来,故适宜于写小楷或画工笔画。书法家们因熟宣无法表现湿墨的变化,一般不用熟宣来进行书法创作。

另外,宣纸的规格又以尺寸的大小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二„„选购时要注意宣纸质量的优劣。好的宣纸表面光洁白匀,无杂质、黑斑和破损,用手摸时感到比较绵柔,对着日光照去, 能看到一团团如棉絮般的云团,“云”越多说明檀树皮越多,纸质愈佳。也可在纸角用舌头舔一下,检验其洇化程度,如果一点不吸水,水仍浮在纸面上,说明是熟宣,如果水吸下去,并略有洇开,说明是生宣

第四讲:砚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砚的种类

砚台是磨墨、盛墨用的必备工具,最名贵的砚台是端砚和歙砚。 端砚产于端州,即今广东省肇庆高要县。端砚的特点:“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磨磨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端溪砚史》)也就是说,好的砚台质地细腻,磨墨时,既发墨(容易磨的浓)又没有声响,而且墨还不易干燥。因此端砚的湿润细腻是驰名中外的最佳品。但价格昂贵,是收藏家的珍品,不是初学者应该追求的。 歙砚产于安徽婺源县(古属歙州),质地坚润。宋代蔡襄、苏轼都有诗盛赞歙砚,也是上好的佳品,但质地略逊于端砚。

楷书四大家,是对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

唐朝欧阳询(欧体) :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元朝赵孟頫(赵体) :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5 6

推荐第4篇: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思想汇报,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本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逐渐懂得了做人的各方面的道理形成了较好的品德基础。

1996年开始接受了学校教育在每位老师的教诲下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但学得了知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更在思想上接受了多方面的教育。从此了解祖国的含义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小学初期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担任了学生干部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到了中学以后通过政治、历史、语文、地理等科目的学习知道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巍然屹立不断发展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坚决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表现出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富有理想追求斗争的光明威武不屈、刚正不阿、扬善惩恶、见义勇为、崇尚气节、炽爱祖国具有优秀的品德和传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秀水美人杰地灵无比可爱。从这时起自己慢慢培养起了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005年3月在乌兰浩特市第十五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举手宣誓的那一刻起心中便油然而生了自己的理想立志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树立起了理想之后学习上有了动力品行上注重修养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从这时起开始担任中学的学生干部并一直到中学毕业。

2008年进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习在老师们的教育下通过参加党课的学习自己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于是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党的向往产生了向党组织靠近的迫切愿望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起带头作用。

立志刻苦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身由于工作认真踏实肯干勤奋上进被吸收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 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虚心向党员同志学习虚心接受其它同志及组织的帮助以不断完善自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向党员看齐向先进学习努力学习理论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愿意继续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更多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帮助。

我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自己的一生 为了党的事业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推荐第5篇:贵州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

贵州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和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贵州来源

贵州一词,与夜郎竹王关系密切,元代,贵州版图逐渐形成,明永乐年间正式建省,贵州全省“皆土司”,在全国很有代表性。前人研究贵州之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伊始唐朝建立的矩州,因水流如矩得名,又因少数民族语转成贵州,元因之得置贵州,二是由贵竹音转成贵州,三是因山得名,“贵山,府北二里,入蜀之道,一名贵人峰,贵州之名以此”。贵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地理位置

贵州简称\"黔\"或\"贵\", 是一个山川秀丽、气 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贵州地处云贵高原, 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 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历史文化背景

贵州省因其境内有贵山而得名。夏之前称\"赤水\"。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地和夜郎、且兰等地。秦属黔中郡、象郡、巴郡、

蜀郡和夜郎国。汉属荆州,益州。唐分属黔中、剑南、岭南等道,其中黔中道为今贵州省大部分区域,故而贵州有\"黔\"的简称。宋属夔州路,\"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元代分属四川、湘广、云南三行中书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始建贵州行省。清代沿用明制。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

土司制度的建立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治理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研究相关少数民族史和地方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是羁縻制度(羁縻政策的实际意义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是通过少数民族酋领来实现,封建王朝授封少数民族的酋领一个官职称号以后,只要他们对朝廷表示臣服就行了,王朝不过问其内部事务。)的继承和发展。

秦汉之时,除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边郡边县,以区别于内地的郡县外,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地区设置了“道”和“属国”二级特殊的地方行政单位。这种“道”和“蜀国”就具有明显的羁縻性。

到了唐代,更是明确设置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就是在不破坏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下,保持或基本保持各少数民族原有的统治机构,承认原有的首领的政治地位和直接统治本民族的权力。与此同时,唐王朝政府又对羁縻州有行政领导权、实施法律权、征调兵马权、收取南赋权,表明羁縻府州只是唐中央政府统辖下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唐朝时,社会经济繁荣,国势强盛,总结了历代对少数民族治理的经验,对民族问题极为重视,所封授的羁縻府,州、县土官:一是实行世袭;二是授予少数民族酋领军职;三是对作战有功者和有成绩贡献的土官,朝廷奖励表彰,使民族酋领积极为王朝效力。唐王朝推行的羁縻土官政策,在作用意义上是很大的,加强朝廷对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民族地区的统治,建立起我国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到了积极巨大的作用。

宋承唐制,为了加强对贵州的统治,在贵州设州、郡、县 ,派朝中官员兼治 对一时难以控制的地方设羁縻州统治 ,继续实行建立羁縻州、县、峒的政策,推其雄长者为首领,不强行汉法治理少数民族,所不同唐者只是将土官调离本土,制订了土官袭法,规定了土官的纳贡义务,显得更

严密一点,这种羁縻府州,更具有鲜明的羁縻性。 元、明时期,土司制度确立,普遍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土司成了地方政权,受封者即是朝廷官员又是各族首领。明代土司制度有以下特征:土流分治 , 土职(宣慰 宣抚 安抚 招讨 长官 蛮夷长官) 有文武职之分;以官品分尊卑 ;地位较高,与王朝关系紧密 ;承袭有制“应袭之人必先送册上报”;教化为先,作为土司接替的必由之路 ;定赋税进贡之法。并有了四大宣慰司,分别是:贵州宣慰司 (地域范围包括水西和水东)

播州宣慰司(播州第二十一代土司杨铿,于1372年归顺朝廷,朱元璋即下诏为播州宣慰使 ,辖地:遵义、桐梓、正安等 ) 思州宣慰司(今岑巩、玉屏、石阡、凤岗、榕江 )

思南宣慰司 (今思南、印江、铜仁、镇远、施秉 )。 公元1599年,杨应龙起兵反叛

明调集8个省的24万兵力进剿杨氏,在播州宣慰使司被攻破后,海龙囤(海龙囤是杨氏土司修建于遵义市北30公里龙岩山上的巨型军事城堡,修建铁柱关、飞虎关等九关,以巨石垒砌建于悬崖之巅)成为杨应龙最后据点,坚守百余日失守,播州700多年的土司制度随之结束 ,这就是明平播之役。明平播之后,决定将杨氏据有之播州改土归流,实行流官统治。明初,在贵州的统治,不仅完全继承元朝所建的土司制度,而且众建卫所,寓兵于农,以之控制土官和各族

农奴,巩固统治,从而有足够的兵员和粮饷。比如贵州卫(今贵阳) 普定卫(今安顺) 威清卫(今清镇) 乌撒卫(今威宁) ……贵州的这些卫所,卫所的密集程度很高 ;分布在驿道干线上 ;卫所与土司杂处。控制交通要道,造成了建立流官统治的大格局 ;卫所插进土司地区,置土司于严密的监察下 ;改善了交通,为贵州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增加了开发力量 ;随着卫所而兴起的军屯、民屯、商屯,以卫所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建立许多屯堡,推广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 。

清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辖贵州,开始扫除割据势力,建立地方行省建制,并设置“苗疆六厅”。除此之外,统治者发现,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帝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为防止“藩镇割据”,实行“三司并立”,在每个省级行政区内,建立三套各自独立的机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军事、行政和司法。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贵州成为全国十三个布政使司之一 。

贵州建省的过程,也是改土归流的过程。思州、思南二宣慰司改土归流,建立思南、铜仁、镇远等八府。安顺、镇宁、永宁三州,都匀、安顺二府。改贵州宣慰司为贵阳府,土司制度就此完结。 土司制度作用和意义

土司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所以它的影响有两重性。

消极方面:土司制度作为一种过渡性统治措施,就其本身来说不如内地的某些制度先进,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消极影响更加明显。比如:造成特斯之间、民族之间的隔阂,在后期阻碍了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之于其固有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造成各土司各自为政,缺乏与外界应有的联系,限制了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传入,使土民长期认识不到土司统治剥削的实质等。因此,土司制度产生的弊端,使其固有的落后性更加突出,废除该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积极方面:改土归流建立贵州省,是西南首创,实行中央集权统治,这是贵州走向文明进步的表现。改土归流促进贵州文化、经济发展和交流;有利于巩固西南边垂,加强贵州与各省的联系,逐渐铲除土司制度,解除人民痛苦,促进贵州省文化教育的发展,教化为先,才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明朝对边远区统治政策的改

变,改土归流促进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密切与中原联系,与全国各族人民联系,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巩固清王朝的地位,有利于西南边疆巩固与祖国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起到保护祖国藩篱的作用。

推荐第6篇:“股权转让”税收演变过程分析

“股权转让”税收演变过程分析 股权转让涉及的不动产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因此经常被用来作为税收策划工具,但是其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而股票转让在2009年1月1日之前,除了金融企业外,其他企业并不缴纳营业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将金融商品买卖缴纳营业税的政策扩大到了所有机构纳税人。

(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规定:以不动产投资入股不缴纳营业税,但是将来转让股权的时候需要缴纳营业税。该规定已经作废,被财税【2002】191号文件所代替。

文件原文如下: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但转让该项股权,应按本税目征税。

该文件实际上是“反避税”条款,防止纳税人将不动产、无形资产的转让转化为股权转让,从而逃避营业税的缴纳,在税收中引用了穿透原则,即:在税收上将股权看做是实体资产的交易。在国际税收中,一般国际税收协定的股权转让条款中会规定,如果在股权转让36个月之内的任意时间,如果被间接转让的中国居民企业不动产占企业总资产50%以上的,中国税务当局有征税权,以防止国际投资者恶意利用特殊目的公司来避税。而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实际上是将该原则引入了国内法条款。

(二)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文件为代表的多个文件规定:

1.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2.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3.《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国税发[1993]149号)第

八、九条中与本通知内容不符的规定废止。

财税[2002]191号结合国税函[1997]490号及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规定,从以下四个层面掌握文件精神:

1、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2、以不动产、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收取固定利润的,按“服务业”税目中“租赁业”项目征收营业税;

3、以无形资产中的“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誉”等投资入股,收取固定利润的,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征收营业税;

4、单纯的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股权是指基于股东地位而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股权转让的主体是股东,转让的对象是股东的权利,通常要在工商机关进行变更登记。以房产或其他资产作为投资成本取得公司股权,成为公司股东。转让该项股权。发生在新老股东之间的此交易事项,属于单纯性的股权转让。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在执行中有两个障碍,一是,将投资而形成股权转让征收营业税,在操作中难以执行,如果纳税人多次投资形成股权,很难说被转让股权是否是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而形成的;二是,《营业税条例》税目中没有股权转让征收营业税的条款。

因此财税【2002】191号文件,在股权转让业务中被广为应用,该文件明确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的时候不征收营业税,而投资形成的股权将来转让的时候依然不征收营业税。因此把不动产、无形资产的转让,通过免税投资转换为股权的转让,就成为目前行之有效的税收策划模式。具体思维逻辑如下:第一,转让不动产、无形资产需要纳税。

第二,用不动产、无形资产投资不缴纳税款可以将实体资产形成虚拟资产(股权)。

第三,股权转让不缴纳营业税。

结论:实体资产可以通过无税投资转换为股权转让不缴纳营业税。

而在此之前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先后对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海南南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也明确了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1、关于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转让股权征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700号

陕西省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转让资产有关税收问题的请示》(陕地税函[1997]77号)收悉。关于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将所拥有的陕西渭河电厂新厂(以下简称电厂)的部分股权,转让给香港旭兴发展有限公司的行为应否征收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问题,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关于营业税问题

在投资公司将其拥有的电厂的部分股权转让给香港旭兴发展有限公司这一过程中,只涉及到电厂在20年经营期限中部分的股权转移,而作为独立核算的电厂,其不动产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也不存在发生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因此,对投资公司转让电厂股权的行为不应征收营业税。

二、关于土地增值税问题

对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将其拥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的行为,暂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2、关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重组改制过程中转让股权不征营业税的通知国税函[2003]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正在进行改制。在改制过程中先对拟分离的专业分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再按照中介机构的评估净资产额,以一定比例折合为持有改制后独立法人公司股份,其后将持有的股份平价转让给改制后注册成立的专业分公司。对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改制过程中涉及的股权转让行为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现行营业税法规规定,营业税征税范围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进行的重组改制过程中发生的转让持有股权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不征营业税。

请遵照执行。

3、关于海南南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重组中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的批复国税函〔2005〕1174号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海南南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转让股权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请示》(琼地税发〔2005〕144号)文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为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行为。海南南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不属于企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

因此,上述转让股权的行为不应征收营业税。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的通知》(国税函【2000】961号)股权转让协议规定只转资产不转债务,仍然不需要缴纳营业税;而《关于深圳爱都酒店转让经营权及全部资产征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573号)文件规定:如果转让经营权和全部资产,不按照转让股权来运作则需要缴纳营业税。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的通知国税函[2000]961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对深圳能源总公司、深圳能源投资公司应当依法征收营业税的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桂地税报[2000]56号)收悉。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据《报告》反映,1997年初,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你区钦州市投资创办了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钦州公司”),两家分别占有钦州公司75%和25%的股份。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这两家公司(以下简称“转让方”)于2000年5月将其拥有的钦州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中国石汕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油总公司(后两家公司以下简称“受让方”)。在签定股权转让合同时,在合同中注明钦州公司原有的债务仍由转让方负责清偿。

在上述企业股权转让行为中,转让方并未先将钦州公司这一独立法人解散,在清偿完钦州公司的债权债务后,将所剩余的不动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收归转让方所有,再以转让方的名义转让或销售,而只是将其拥有的钦州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受让方。

不论是转让方转让股权以前,还是在转让股权以后,钦州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未取消,原属于钦州公司各项资产,均仍属于钦州公司这一独立法人所有。钦州公司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后并未发生销售不动产或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因此,按照税收法规规定,对于转让方转让钦州公司的股权行为,不论债权债务如何处置,均不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不征收营业税。

可以推测:广西地税局坚持要对钦州公司征税的理由之一是由于股权转让协议中规定,债务由原股东承担,因此税务机关认为,既然只转让资产,不转让债务,那么该项股权转让其实就是转让不动产,应该缴纳营业税,而总局认为即使债务不随着资产以其转让,股权转让的价格也不仅仅是由资产的价格决定的,其形成因素是多元的,因此只要是股权转让,就一律不缴纳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随后以国税函[2003]134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能源投资股份公司转让股权涉税问题的处理决定》更正该文件,认定按“股权转让行为”适用税法。

如果不按照转让股权的形式,而是将一定时期的经营权以及全部资产转让,且债权债务规原经营者负责的行为,则不符合转让企业全部产权的定义,应该征收营业税。

2、关于深圳爱都酒店转让经营权及全部资产征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573号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企业转让经营权及全部资产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请示》(深地税发[1997]414号)收悉。文中述及你市龙岗镇爱联经济发展公司(以下简称爱联公司)将爱都酒店的经营权及全部资产以3000万元价格转让给抚顺市福达商行(以下简称福达商行)。双方签定的转让协议书规定,爱都酒店“转让前产生的债权债务由甲方(即爱联公司)处理并承担,与乙方(即福达商行)无关”;福达商行则“协助甲方(爱联公司)做好楼宇及酒店原管理从业人员的去留工作”。从上述转让的具体协议及形式看,爱都酒店的经营权及全部资产的转让,其实质是酒店的不动产和动产的所有权转让,所谓经营权转让,不过是所有权转让的一种形式。因此,这种转让符合营业税现行有关销售不动产征税规定和增值税有关销售货物征税的规定。同时,酒店附属的动产,是整个酒店经营必要的条件和有机的组成部分,且随不动产的转移而转移。现对上述形式的转让具体征收流转税问题明确如下:

一、爱都酒店全部资产中的不动产部分,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二、附属于爱都酒店并随同酒店转让的动产(除商品部的商品外),应并入不动产部分,一并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也强调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才不征收营业税。

附:钦州股权转让案例结构表

出让方 受让方

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991年6月

一级总公

司 股东(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占75%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占 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油公司1998年8月

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占100%)

25%)

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

二级总公

股东(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55.28%) 2000年2月主辅分离改制为上市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非上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油总公司

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 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占100%)

2006年10月合并为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广西石油分公司

目标公司

股东(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占75%深圳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

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占100%)

项目 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转让钦州码头油库码头工程 司占25%)

实质上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一家公司

商改司函[2004]20号撤销成品油批发企业中有中石油-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次年该公司注销。

深圳能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2000年将其持有深圳能源(钦州)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的100%(占25%)股权转让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油总公司,由于股权转让款尚未收回,已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推荐第7篇:入党考察之本人思想演变过程

本人思想演变过程

我于XX年X月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我身边一直有很多的优秀的共产党员(XX、XX、XX等),我一直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心灵深处早已埋下了共产主义的理念,沐浴着党的阳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接受党的教育。尤其受到曾经为军人的外公感染,每次探望他时都可以听到许多军人的故事,他崇高品质与坚韧的意志潜移默化中给我灌输着党的性质与宗旨。

XXX年,我小学毕业,考入XXX。三年后,又继续在那读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在思想上逐渐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长进步,必须自觉靠近团组织,主动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我于XXX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六年里,由于思想进步,学习优秀,在同学的鼓励下我曾担任过XX科代表。

XXXX年,我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XXXXX管理系,而后担任班上的宣传委员。在大学学习期间,我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和老师的教育与培养,使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升华。我更加渴望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以更好地接受党的教育与培养。为此,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向党表明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从此,我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方方面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和工作之余,积极主动找党员谈心,向组织汇报思想。四年大学生活,我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最终牢固地确立起来,练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最终以品学兼优而顺利毕业。

XXX年,被XXXXX聘用工作至今,目前一直担任着XXXXX的职务。来到XXXXX,走入社会这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想不迷失方向、必须跟党走。参与工作后,我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这种政治上的进步与追求成为我刻苦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使我更加理性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使我以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来认识与把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握时代的脉搏,立志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于是在参加工作之初,我结合当时的工作体会,及时向党组织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表达自己要求加入党组织,自觉接受组织教育和培养的愿望。从此以后,我更加自觉地结合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开始了认真刻苦的业务学习与思想改造过程。

由于组织对我思想的肯定及其他团员、同事的支持,我在XXXX年被评为XXXX优秀团员;XXXX年被评为XX优秀团干;XX年,被评为XX先进生产工作者;XX年,成功取得了XX职称。

回顾这十多年来的进步历程,我深深感到,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也就没有

我今天的事业。正是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引导和鼓舞,使我一步步地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政治信仰和为党为祖国为人民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与追求。这种政治信仰与追求,成为我成长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我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柱。

值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落下帷幕之际,在举国上下、全党内外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以《决定》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作为一名时代青年,一名即将跨入党组织大门的一分子,深知其中的指导意义,这将知道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不断前行。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为此,我将坚决拥护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努力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加强思想建设,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党校三尺讲坛为阵地,忠诚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向着共产主义美好明天奋勇前进!

本人签名:XX

2014年X月X日

推荐第8篇:日本污泥处理处置的演变过程

杭世珺:日本污泥处理处置的演变过程

时间:2013-09-13 14:48 来源:中国水网

中国水网顾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主题发言 杭世珺:

今天我想介绍污泥处理处置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是几点思考。

第一、日本污泥的历史演变,第

二、日本污泥循环利用的发展及动向,第三,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演变的简况,第四是几点思考。

日本的污泥处理处置演变,经过了海洋投弃、自然干燥、机械脱水和干燥焚烧的过程。20年代到40年代的时候是海洋投弃了,到了40年代到60年代就是自然干燥,放在自然的条件下太阳晒干农用,到60年代开始有厌氧消化的脱水,到填埋,60年代以后,同时也有直接脱水或者堆肥以后进行填埋或农用。60年代以后同时又开始了焚烧和利用。 日本最早的污水处理厂就是三河岛污水处理厂,在东京。现在被政府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运行的时候产生的污泥怎么办?就用热水槽然后用船,倾倒到海里。后来打仗了,战争当中,燃料缺乏没有油,所以它的船开不起来,这个时候他就不能正常的航行,43年的时候就停止了海洋投弃。到了20世纪40年代,当时有些污水处理厂有污泥,就应用了三河岛处理厂和芝浦污水处理厂,旁边有一些空地建了一些干燥厂。在44年的时候,三河岛的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了一个污泥的日晒干燥床,正式开始了污泥的堆肥。到46年芝浦也设置了污泥的干燥床开始了堆肥生产。从这儿以后,干燥的污泥作为有机肥料就在农村得到了应用。到了55年到64年,这个时候废料的需求开始逐渐减少,所以自然干燥又被取代了,就开始污泥不用进行自然干燥。

厌氧消化到脱水到填埋的情况。最开始的厌氧消化在东京它不是作为污泥的处理方式,是粪便产生的固废来作为厌氧消化,这个时候在进行的实验,首先在三河岛里面做了粪便的厌氧消化的试验,到了50年12月,当时有一个驻日盟军的最高司令部向政府提出建议,要科学卫生的处理,还要资源化,给政府建议以后,并且还推荐了一个厌氧消化的方法,而且设立一个单槽式的两段消化的双重式的消化槽,这是50年代。53年日本最早的一个粪便消化槽就正式运行了。

60年代,芝浦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污泥厌氧消化工艺。62年在砂町和小台污水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厂开始运行,均采用了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砂町和小台污泥处理厂计划利用消化池产生的沼气发电,但是当时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有机成分不高。

脱水方面历史发展过程,58年,砂町污水处理厂的粪便消化槽的脱水采用的是过滤式的真孔脱水机,粪便污泥的纤维质比较多,无需加药便可脱水。 污泥处理方面,由于污泥堆肥用量减少以及污泥干燥时产生臭气引起民愤,开始考虑机械脱水。此后,对污泥的厌氧消化和机械脱水进行了标准化,并将其称为污泥处理厂。

1965年以后,经济高速发展,污泥有机物的含量超过70%,浓缩、脱水困难,以往采用无机絮凝剂达到了极限值,不能深度的进行脱水。 76年新河湾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离心式污泥脱水机。 77年北多摩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带压式污泥脱水机。

焚烧填埋利用,20世纪60年代,污泥最终处置用地征地困难,为了达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目的开始了污泥的焚烧技术。最早采用的污泥焚烧是川崎市、一宫市、名古屋市等,此后东京都也引进了焚烧炉,以东京为例。1967年,小台污泥处理厂引进了100吨/天的立式多段焚烧炉运行。73年砂町污泥处理厂引进300吨/天的多段焚烧炉运行。90年代以后,为了最大程度减量化,采用了污泥熔融炉,比焚烧减量1/3,包括要解决重金属的问题,所以熔融炉的温度要到1400—1600度,达到了最大的减量化,并开始了污泥的燃料化、炭化和电厂的焚烧以及作为水泥原料等等一些处理的技术和处理的设施。

在77年的时候,日本成立了污泥处理调查委员会。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迎来了变革期,首先原来是分散式的污泥处理变成集约式的,79年在东京横滨,南部的污泥处理厂和61年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了,他们的污泥集中送到大的污泥处理处置厂进行集中集约化的处理,这个时候开始强调了一个污泥的资源化和再利用,也就要做肥料,做建筑材料、燃料和能源。

二、日本污泥循环利用发展及动向。循环利用,分类是这样分,一个是绿化农田、建筑材料、能源利用、有价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原料形态有干燥、发酵、焚烧、熔融。资源化再利用的方向有肥料建筑材料和燃料的利用。

循环利用的变化情况,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填埋是日益减少的,而且在最近几年减少的程度比较多,土地利用有所增加,特别是建筑材料的利用增加很快。水泥方面也是增加得很快,这是它之后的一个发展,就是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出它的一个发展趋势。

处置的方式,处置的方式现在建筑材料利用占52%,绿化农田占14%,填埋34%,大家看到它的处置34%比例很高,但是日本的填埋跟咱们中国的填埋不一样的地方,它是全部无机化以后填埋的。填埋比较高,现在把很多作为建筑材料利用以后,填埋的这个标准也会降低了无机物填埋的比例。

厌氧消化,大家很关注厌氧消化,日本的厌氧消化有1600多一座的污水处理厂只有300座左右,并不是很多。厌氧消化在80年代以后做了沼气发电,可以看出整个厌氧消化工程数量的变化逐年的变化值和沼气发电的一个值。

厌氧消化的统计,近几年来,厌氧消化池新建和废止的是大致相当的。总的数加起来以后,大致平衡以后,现在目前是300座左右。新建的理由是什么?主要是他要做能源回收,还有温室气体减排的原因,来使他要回收它的能源、热能。第二个,通过分解有机物实现减量,减少后面污泥处理设备的规模。第三个实现污泥稳定化,减少污泥性质变化以后,对于后续处理的影响。第四个是消化池还是具有缓冲作用。同时,还有废止的,废止的原因就是设备费维护管理高,管理比较复杂,占地面积达,所以也废止了一些。

发电的情况,日本从84年开始引进厌氧消化沼气发电以后,截止到2005年,建有26处厌氧消化的发电设施。04年,厌氧消化的沼气发电总量是21万KW,这个发电总量能够占全国污水处理厂的所需电量的百分之一左右。 实际案例,一个是横滨北部的污泥资源化中心,87年开始使用沼气发电机,99年使用磷酸型燃料电池,沼气中的七成是作为燃料,其中沼气发电机发电2200万KWh,磷酸燃料电池发电150万KWh。

第二个是做企业的燃料,经过精制以后,可以把CH4可以提高到98%,可作为天然气汽车的燃料,神户自2004年11月开始试验,采用高压水吸收法,沼气中的CH4浓度从60提高到98%,首次实现了高压水吸收去除硅氧烷。

第三个案例就是金沢市的沼气经过精制后CH4可达到90%,供应相邻城市煤气厂。精制沼气项城市煤气的混入率约为1%,2005年开始实施。年精沼气50万m3,相当于1700户用气量。

污泥炭化再利用,污泥炭化在近年来是很推荐这个工艺的,这个炭化实际上是把它作为燃料也可以作为其他的用途,是在低氧或者是全氧状态下进行干流以后,全部变成炭化。这个污泥的炭化是很缺的,炭化以后的发热量可以达到每公斤300kcal/kg,08年爱知县也用了这个炭化作为燃料。

油温减压干燥,主要是它有很多的废油,通过减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水分得到含油量30%左右的燃料,因为油在里面所以热值很高,它的热值发热量很高,相当于煤的发热量。福冈先在01年1月开始运行,就是在松浦发电厂。 爱知县和中部电力公司进行合作,对于污泥炭化产生的生物质燃料供给比南火力发电厂的可行性调查。炭化的污泥替代燃料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06年到07年实施的对燃料炭化炉基本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燃料炭化反应堆的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想推动炭化。

生物质综合的利用,这个实际上国际上很多的国家都在做生物质综合利用,在03年的时候,首次建立了一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其他生物质的一个集中的处理,集中处理以后回收沼气,05年株洲市有生物质能源推进项目首次利用,综合进行厌氧发酵。这是一个案例,大家看下面的表,同样是我们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餐厨垃圾、粪便、日本是有净化厂的,再加上农村排水的污泥集中一起进行厌氧消化,得到的沼气再用于污泥干化,可以作为肥料来使用。这个生物质综合的利用,是有比例的,大家看这个数,我们不是所有的不是随便的有什么样的都搀在一块儿就可以进行厌氧发酵,是做了中试,生产性试验,达到一定的配比以后得到最优的效果。

技术新动向,我们在进行科研,开始进行的一些技术研究和开始走向应用方面,一个是污泥的堆肥,做的是混合堆肥,日本叫做融合堆肥,我叫做混合堆肥。用污泥和禽畜的粪便,他认为牛粪是最好的,污泥加牛粪,因为污泥加工的氮磷是很好的一个碳源,而且我们还有很好的有机质,但是作为肥料K不足,所以就把它两者的最优点,优势互补,提高堆肥效果。这个是目前正在研究实施的堆肥技术。第二关于建材,它的建筑材料往往全部都是无机化的东西,没有有机质的一些材质,所以分了两个运用的途径,一个是石灰系的,它主要把这部分用于土壤絮凝剂,因为它里面有硅,一般作为制砖和做混泥土,还有一些是经过熔融,高温以后,熔融以后的残渣以后作为混泥土的主料来使用。

厌氧消化就是我们大家知道,厌氧消化里面,我们要求厌氧消化的温度是在中温、高温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这样沼气回来给它补充的热值比它需要的沼气量是比较一定的。冬天的时候,气温低,需要的沼气量越高,夏天的需要调解储藏,沼气储气柜,最高是有限值的,日本最近在研究新型的准备储藏起来,加大储存量的办法,它的倍数是很高的,能够大大增加储存量,目前这个东西在实际工作当中在应用在建设,还没有运行。还有一个就是燃料电池,是CH4经过改质池产生H2和CO2,H2供燃料电池与O2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目前,已有200kw实用反应器连续运行中,今后重要课题是大容量和长寿命反应器的研发。

有价资源回收,从焚烧灰中回收磷,以后大家可能会打磷的战争,特别是中国磷的产量比较高,而日本非常低,所以日本一直在研究,怎么办,我们的磷,如果中国和我们关系这么紧张,周边国家不给我们供给磷,我们的磷怎么办,所以他们在研究磷的回收上,最近几年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他现在从焚烧灰中来回收磷,当然有几种办法,有精细脱磷化,还有就是MAP,就是干溶法的回收。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国污泥处理演变简况。主流技术演变,是从自然干燥到机械脱水到厌氧消化和到干烧焚烧,我们没有海洋投弃的过程,我们处理处置从30年代到60年代,70年代到现在开始有了脱水外运,到了58年有了厌氧消化、脱水、填埋,2000年以后才开始干化焚烧的阶段。

27年的时候,我查了一些资料,可能资料有误,我们27年的实际上上海说是北区和东区先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我这儿查的是西区,处理量为1363吨/日,39年变成了7000吨,50年污泥采用平流式重力浓缩池,污泥浓缩后船运到农村作为肥料使用。1950年代,苏联专家援建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58年建成,污水为一级处理,初沉污泥经中温厌氧消化后自然干燥,作为农肥利用。60年代,酒仙桥一级污水处理厂,56年设计,处理量为0.5万吨/日,采用双层沉淀池。上层沉淀,下层自然厌氧消化,污泥自然干燥后作为农肥利用。高碑店一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6万吨/日,于1959年开工,1961年运行,初沉污泥进行自然干燥后作为农肥利用,当时高碑店污泥自然干燥化厂的规模为国内最大。75年,高碑店的污水处理厂中试厂开始运行,我们的规模大概是在几千吨,两三千吨左右。当时采用折带式转鼓真空过滤机和卧式离心脱水机。80年代186年纪庄子污水厂,规模为26万吨/日投入运行,采用3台带式压滤机,其中1台为法国进口。至今,全国相继建成了约50余座污泥厌氧消化设施,但是运行真正比较好的,不是很多。

干化焚烧大家都知道,国内各种干化都在应用,有进口的有国产的。焚烧,刚才也讲了,石洞口是率先第一个用的干化焚烧,现在还有一个工业的30吨的。

几点思考,我们国家的演变过程,跟日本的演变过程有很相似的地方,我刚才说了,和德国的过程也有很相似的地方,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按照这样一个过程来走过来的。第二,厌氧消化,日本经历了一个由有机质从低到高的过程,在60年代他的有机质成分50%,80年代提高到70%—80%,重新又做沼气发电。所以我们现在国家的消化,我们污泥的泥质现在全国平均,是45%—50%左右,当然北京的高一些是50%—60%,还有比我们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是认为我们不该推厌氧消化,还是应该考虑厌氧消化益处,怎么提高我们的沼气产量,怎么提高我们能源回收以后能够尽量达到自我的热量平衡,和能源的自己自足,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预处理的问题和相关的技术问题。另外,为什么日本厌氧消化并不是很多,因为国土小,他不可能都土地利用了,跟美国、欧盟都不一样,日本他说我的标准为什么是减量化最多,因为没有土地,所以要做最大的减量化。而德国为什么他的厌氧消化,包括水解加厌氧消化多,因为他要卫生学指标,所以自己把其他国家的特点也做了一些分析,所以我讲的目的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我介绍日本的情况,但是我们不一定都按照日本这样的情况来做。我们在各地的情况,日本在污泥的干化焚烧和熔融以后走这么长的历史阶段又回过头来,他觉得这个负担不起,同时又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回过头来又重新思考要进水泥厂。第二个,他要做生物质综合利用,要做污泥的燃料化,刚才我说的炭化等等,所我想我们要借鉴这些国外的成功技术,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人家走过的路我们要好好想想,我们现在的起点还要重新走吗?不用,我们要借鉴他过去取得的一些经验或者教训,在我们的起步上做一个很好的开始和讨论。比如现在我们要协同做一些建材的利用等等。

另外就是我们的国土相对来说比较大,我们学的东西,不是向美国、日本学,是哪个国家适用我们的东西,跟我们条件相似,跟我们的全国某个地区相似的东西拿来,然后我们去使用,而不是照抄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技术,某一个设备来进行应用。这是我今天要讲的,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和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确立一大战略。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树立一个观念。即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愿望;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问题,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对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进行核算,用绿色GDP真正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形成三种思想。一是天人一体的思想。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和地球的唯一性,抛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地球这个今日唯一可供生息的家园。二是主动适应的思想。牢记人类对于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类民族一样,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之前首先想到自己永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学会调整自然界本身的平衡。三是环保第一的思想。强力发展绿色科技,并将绿色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

采取五大措施:

一是严格控制人口骤增与资源锐减。人口方面,要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资源方面,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研究开发无公害生产技术,并把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是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充分发挥我国资源总量巨大、品类齐全的优势,自然、有序、适度地开发利用,又要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资源上狠下功夫,科学地采

用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建立一个包括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三是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变传统工业“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促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消费;支持“三农”进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生产环境管理体系(HACCP)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18000)等绿色认证,促进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梯度发展。

五是积极培植绿色环保产业。积极利用目前环保产业正在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最有市场、最具创新能力、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现代科技已经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强力支持和发展空间的机会,通过工业化和经营化农业、细化和品牌化加工业、多样化和清洁化能源业、网络化和联营化交通运输业以及数字化和全球化信息业等重要运作方式,大力发展环境资源和绿色环保产业,在投资、价格、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新的增长点。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发展经济、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决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而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时修复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二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对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控、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是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必须从精神文明建设着手,紧紧围绕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重点,大力建设生态文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是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思

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推荐第10篇: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

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高效营销的根本保证。尤其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对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市场营销观念随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新的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生产观念阶段,产品观念阶段,推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阶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一、生产观念阶段: 生产观念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消费者只关注买得到和买得起的产品。它是一种最古老的经营思想,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因而,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能且仅能买什么。生产观念的核心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企业以顾客买得到和买得起产品为假设的出发点,因此,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供给并努力降低成本和售价。企业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其实也没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在生产力水平低,市场表现为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这种观念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企业对市场的关心,主要表现在关心市场上产品的有无和产品的多少,而不是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管理中以生产部门作为主要部门。

二、产品观念阶段:

产品观念是指企业不是通过市场分析开发相应的产品和品种,而是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以此扩大销售、取得利润这样一种经营指导思想。产品观念不仅注重生产数量,还注重产品质量。因此,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物美价廉,就会顾客盈门。如果说生产观念着重强调“以量取胜”的话,那么产品观念则是着重强调“以质取胜”。由此可见,产品观念是一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但它已经多了一层淡淡的竞争色彩。此时,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三、推销观念阶段:

销售观念基于这样的思想,即如果使用进攻性的销售技巧,人们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高销售带来高利润。这种观念不仅强调对最终购买者的销售,而且也鼓励中间商更加主动地推销生产者的产品。持销售观念的企业,其经营的核心在于推销和促销而非消费需求。

四、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它认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以消费者中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的责任。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因此,企业十分重视市场调研,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发现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需定产,以需定销”的观念,重点在“营”,强调“谋划”“策划”。

五、社会市场营销阶段:

社会营销观念是一种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它认为:企业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潜在需求;要善于引导消费,在获取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践中不仅要善于发现消费者的需求,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更要善于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想消费者所未想,急消费者所未急”。

第11篇: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端午节传统的辟邪挡灾风俗习惯之三:贴钟馗像。

对于钟馗的形象,想必都已经家喻户晓啦。据说钟馗被阎王封作平鬼大元帅, 在民间更是以镇宅驱邪纳吉祥之意。所以在端午节前后,就会有不少人家中悬挂 钟馗形象的画像,或者天师符,以驱散家中的煞气。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摘要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 ,他来源于远古人们用来驱鬼的法器终葵 (终椎 )。钟馗故事产生以后 ,以经文、愿文、文人笔记、逸史、戏曲、小说、绘画等多种方式传播 ,其故事也传到了邻国日本 ,影响了日本文化。 关键词:钟馗; 终葵 ;传播方式;演变过程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土生土长且又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人物。他的故事从简单到复杂 ,从荒诞不经到合乎情理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关于钟馗的起源问题 ,历代学者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不过 ,随着诸多研究者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 ,钟馗的起源问题终于有了较为合理而又可信的说法 ,即钟馗由驱鬼法器“终葵 ”演变而来。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文献考证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的。但如何演变 ,目前尚无更为合理的说法。其实终葵实有其物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它要实现由物到人的跨越式发展 ,中间不能没有一个过渡性环节。而能起这个重大作用的可能就是殷人仲傀 (也写作“仲虺 ”、“中归 ”等 )。他的名字屡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中。从记载可知 ,他“本为巫相 ,兼为驱鬼之方相 ”。夏商周三代巫风盛行 ,在国家礼制方面 ,恪守“先鬼而后礼 ”的基本原则。由于对鬼的敬畏 ,巫这一官职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人们都想依靠他对鬼的震慑力来消除心头的无形恐惧。于是身为巫相的仲傀 ,其身份就极具特殊性 ,加上他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的巨大作用 ,人们不免会对他产生深深的仰慕和崇拜。而当时所用之驱傩器物本来就叫终葵 ,终葵又与仲傀语音相通。时人及后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解 ,把二者等同起来 ,以为终葵就是仲傀 ,仲傀也即终葵。它们在巫风盛行的殷商时期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实现了法器终葵的人格化转变。这在先秦典籍中可得到印证。《周礼 ·冬官考工记下 》记载 :“大圭长三尺 ,杼上终葵首 ,天子服之。”为何要将终葵置于象征权力的大圭上呢 ? 郭志强、董国炎《论钟馗形象的演变 》一文认为 ,这是“由于仲傀为商之重臣 ,为了回避祈福驱鬼与祭祖时的矛盾与尴尬 ,周朝统治者将其物化为圭上之椎形物 ,这样既可祈求仲傀祈福驱鬼 ,又避免了周王室之尴尬处境。”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周天子将终葵置于大圭上的做法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出于对鬼神的畏惧 ,另一方面是对商巫相仲傀的敬慕。从这个意义上说 ,二者兼而有之。并不仅仅是出于单方面的需要而置终葵于大圭上 ,因为当时驱鬼的主要负责人是方相氏 ,而天子将安装终葵之大圭带在身边是将其看作自己以及权力的保护者 ,这样终葵也就渐渐有了人的特性。至于在后代的传说中的钟馗没有被写成“仲傀 ”或“终葵 ”,这也许是人们的造神心理使然。的确 ,无论是作为驱鬼之物的“终葵 ”,还是身为巫相的仲傀 ,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或行为有些神秘 , 但毕竟都是客观存在又具体可感的物或人 ,而后世的钟馗又以鬼的面貌出现 ,这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的觉悟不断提高 ,远古的终葵和商巫相仲傀不能直接构成对人们心灵的震撼 ,所以后人在依据传说造神的过程中 ,有意或无意地避开真实存在的物或人 ,而借用了一个与之读音相同的人名“钟馗 ”,同时又将终葵的特性和仲傀的神秘性杂糅 ,从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神 ———钟馗。伴随着钟馗形象的出现 ,钟馗的故事也就大量产生了。钟馗故事形成以后 ,以多种方式传播 ,既有道教经文、

愿文 ,又有文人笔记史料 ,还有戏剧、小说、绘画等多种形式 ,使钟馗故事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同途径、不同方式的传播中 ,钟馗形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丰满 ,钟馗故事也逐渐系统、丰富。 1.经文与愿文

敦煌写本《太上洞渊神咒经 》(写于晋末 )有关于钟馗的最早记载 ,其《斩鬼第七 》云:“今何鬼来病主人 ,主人今危厄 ,太上遣力士、赤卒 ,杀鬼之众万亿 ,孔子执刀 ,武王缚

之 ,钟馗打杀 (刹 )得 ,便付之辟邪。”这段经文虽无钟馗形象的具体描写 ,记述也较简略 ,但钟馗的职责却很明确 ,协助孔子、武王二圣 ,专事斩鬼 ,同时又具备了辟邪的能力。这也许是钟馗故事的萌芽期 ,从朴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钟馗的最初面貌特征 ,即凶狠、粗暴和野蛮 ,不问是非曲直 ,见鬼即诛。这与远古人们以恶制恶的观念有关 ,以为冥冥鬼怪多是狰狞恐怖、害人性命的 ,于是钟馗作为鬼神 ,理应斩除恶鬼 ,佑护善类 ,不容有丝毫的犹豫与妥协。另外 ,敦煌写本“斯 2055”《驱傩词 》(被王重民定名为《除夕钟馗驱傩文 》)中也有关于钟馗的描写 :正月杨(阳 )春担 (佳 )节 ,万物咸宜。春龙欲腾波海 ,以 (异 )瑞乞敬今时。大王福如山岳 ,门兴壹宅光辉。今夜新受节义(仪 ) ,九天龙奉 (凤 )俱飞。五道将军亲至 ,虎 (步 )领十万熊罴。衣 (又 )领铜头铁额 ,魂 (浑 )身总着豹皮。教使朱砂染赤 ,咸称我是钟馗。捉取浮游浪鬼 ,积郡扫出三峗 。学郎不才之庆 (器 ) ,敢请宫 (恭 )奉 □□。音声。这篇愿文约写于中晚唐时期 ,首先表达对新年新气象的祝愿 :万物都沉浸在喜庆的正月佳节里 ,感到舒适惬意。生机勃勃的春天将要到来 ,欢乐祥和的瑞气也即降临。预祝大王您健康长寿 ,阖家欢乐。接着介绍驱傩的情景 :今夜按照规定要举行驱傩活动 ,龙凤已在天上盘旋翱翔 ,预告吉祥。五道将军亲临现场 ,他率领十万熊罴一样的威武之师 ,又有铜头铁额的雄壮之众紧紧相随 ,他们身着豹皮 ,面涂朱砂 ,个个高声呼喊着 :“我是钟馗。专来捉取浮游浪鬼 ,你们赶快滚出敦煌胜境吧 !”最后是对“学郎 ”的勉励 ,希望他学有所成 ,仕途顺利。用艾丽白的话说 ,这是“此文作者的个人干预 ”“是对于写下此文的学士广施恩德的地方 ”除《驱傩文 》外 ,敦煌愿文“儿郎伟 ”中还有许多描绘钟馗的文字 ,如“伯 2569”:“驱傩之法 ,自昔轩辕。钟馗、白泽 ,统领居仙。怪禽异兽 ,九尾通天。总向我皇境内 ,呈祥并在新年。”“中 (钟 )馗并白宅 (泽 ) ,扫障并妖纷。”此二处“统领诸仙 ”的驱鬼神除了钟馗外 ,还有白泽。“伯 3552”:“适从远来至宫门 ,正见鬼子一郡郡 (群群 ) , ⋯⋯唤中 (钟 )夔 (馗 ) ,兰 (拦 )着门。弃头上 ,放气薰。慑肋折 ,抽却筋。拔出舌 ,割却唇。正南直须

千里外 ,正北远去亦 (不 )须论。”这里又具体描写了钟馗捉鬼杀鬼的场面 ,虽显血腥与残忍 ,却极富动感与情趣。“伯 4976”:“应是浮游浪鬼 ,付与钟夔 (馗 ) 大郎。”该处钟馗的职责 ———捉取浮游浪鬼 ,与《驱傩文 》中的钟馗相同。另外 ,敦煌傩歌中还有一首《还京乐 》,是专门写给扮演钟馗的演员歌唱的 :“知道终驱勇猛 ,世间专。能翻海 ,解逾山 ,捉鬼不曾闲。见我手中宝剑 ,刃新磨。 (斩 )妖魅 ,驱邪魔。”唱词渲染了钟馗的捉鬼本领 ,并为钟馗配上了一把斩鬼驱魔的锋利宝剑。 2.笔记史料记载

吴道子画钟馗的故事在唐末五代时已广为传播 ,《太平广记 》曾引《野人闻话 》,记载吴道子所画钟馗的形象是 :“衣蓝衫 ,革享一足 ,眇一目 ,腰一笏 ,巾裹 ,而蓬发垂鬓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补笔谈 》(卷三 )被公认为是最早的有关钟馗故事较完整的文献记载 ,其完备的故事情节堪为人称道 :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 ,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 :明皇开元讲武骊山 ,岁翠华还宫 ,上不怪 ,因痁作 ,将逾月。巫医殚伎 ,不能致良。忽一夕 ,梦二鬼 ,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 ,犊鼻屦 ,一足跣 ,一足悬一屦 , 一大筠纸扇 ,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 ,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 ,衣蓝裳 ,袒一臂 ,鞟双足 ,乃捉其小者 ,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 :“尔何人也 ?”奏云 :“臣钟馗氏 ,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 ,痁若顿瘳 ,而体益壮。乃诏画工吴道子 ,告之以梦 ,曰 :“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

旨 ,恍若有睹 ,立笔图讫以进。上瞠视久之。抚几曰 :“是卿与朕同梦耳 ,何肖若此哉 !”道子进曰 :“陛下忧劳宵旰 ,以衡石妨膳 ,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 ,以卫圣德。”因舞蹈 ,上千万岁寿。上大悦 ,劳之百金 ,批曰 :“灵祇应梦 ,厥疾全瘳。烈士除妖 ,实须称奖。因图异状 ,颁显有司。岁暮驱除 ,可宜遍识。以祛邪魅 ,兼静妖氛。仍告天下 ,悉仿知委。”熙宁五年 ,上令画工摹拓镌板 ,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 ,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观此题相记 ,似始于开元时。这里的钟馗故事是沈括在晚唐周繇《梦舞钟馗赋 》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钟馗传说以及自己的理解而写成的。《梦舞钟馗赋 》写唐明皇梦钟馗捉鬼的故事 ,简要刻画了钟馗形象。沈括则以梦为背景 ,详细叙说了钟馗治鬼的故事 :钟馗是个武举不捷的失意之士 ,有“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的坚定信念 ;外貌古怪奇特 ———“戴帽 ,衣蓝裳 ,袒一臂 ,鞟双足 ”;治鬼手段高超 ,动作干净利落 ———“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 ”。唐明皇的病也奇迹般的痊愈了 ,最后诏画工吴道子绘《钟馗捉鬼图 》。稍后于沈括《梦溪笔谈 》记载钟馗故事的是《唐逸史 》,该书已佚 ,但明代陈耀文《天中记 》保留其有关钟馗之文字。故事内容与《梦溪笔谈 》所载大体相同 ,只是细节方面说得更透彻 ,从而使人们对钟馗故事的因果关系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如添加了唐明皇与小鬼的对话:小鬼窃太真绣香囊及明皇玉笛后 ,“上叱问之。小鬼奏曰 :臣乃虚耗也。上曰 :未闻虚耗之名。小鬼奏曰 :虚者 ,望空虚中 ,盗人物如贼;耗 ,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 ,欲呼武士。”此细节突现了小鬼的机灵 ,也写出唐明皇恼羞成怒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状。有了这些情节作铺垫 ,下文捉鬼钟馗便不显得突兀。又钟馗自叙其身世及经历时说 :“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 ,羞归故里 ,触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这里仅添补数笔 ,但至关重要 ,与《梦溪笔谈 》之相关记述比较 ,有以下几处变化 : ①籍贯出身明确。前者只说“武举不捷之士 ”,籍贯和出身均未交代;后者明确交代钟馗是终南进士。②应举时间改易。前者为玄宗开元朝事 ;后者为两朝之事 ———钟馗高祖武德时应举 ,玄宗开元时捉鬼。③举科不同。前为武举 ,后为文举。后世钟馗故事多依文举说。④介绍死亡原因。前者只交代其为鬼 ,未说明死因 ;后者评述死因 ———功名心太强 ,因愿望未遂而羞归故里 ,触阶身亡。符合失意文人的心理 ,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⑤增补感恩原因。前者原因不明 ,只提誓除妖孽 ,后者为“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是出于对皇帝的恩惠而“感恩 ,发誓与我王除天下之妖孽 ”。⑥增加鬼名。前者之鬼未有名 ,后者之鬼名“虚耗 ”。经过《唐逸史 》的增补 ,钟馗故事大致定型 ,后世的钟馗故事也基本以之为蓝本。实际上 ,在唐以前 ,“钟馗 ”的名字已开始流行并泛化。赵翼《陔余丛考 》卷三十五载:“后魏、北齐及周、隋间多有名钟馗者。”并得出结论:“古人名字 ,往往有取佛仙神鬼之类以为名者。”

人们喜欢用佛仙鬼神类之名给自己取名字 ,则这类佛仙鬼神必有超凡的本领 ,能保佑人们平安幸福 ,而北魏、北齐及周、隋间这些名钟馗的人增多 ,则正说明此时为钟馗传说已经形成且日益盛行并深入人心之时。虽然钟馗传说的具体内容已无从得知了 ,但不外乎驱鬼和辟邪两个方面 ,而且其驱鬼本领肯定相当高强 ,也许是神乎其神 ,连鬼闻其名也会逃之夭夭的 ,于是人们取其为名就是为了减少对鬼的恐惧 ,进而实现辟邪的目的。当然 ,人们取名钟馗还有一个可能 ,即为了顺应钟馗传说盛行的时代潮流而附庸风雅 ,听到别人取名钟馗 ,就人云亦云地给自己取名钟馗。无论怎么说 ,钟馗传说在当时的确很盛行。 3.戏剧

以钟馗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从宋代起就有记载 ,宋周密《武林旧事 ·官本杂剧段数 》即有《钟 爨 》剧本。此后 ,明万历初年有队戏《钟馗显圣 》,即以钟馗为主角 ;郑之珍编《目连救母劝善记 》之《八殿寻母 》中有钟馗上场的描写。但这些剧本并未完整保存下来 ,即如《八殿寻母 》之钟馗也非故事主角。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钟馗戏当属明万历间教坊编演无名氏之《庆丰年五鬼闹钟馗 》。剧情是 :钟馗为终南人 ,自幼攻读儒业 ,因杨国忠从中作梗 ,两次落第。这次他又去参加考试 ,途中借宿五道将军庙 ,大耗、小耗二鬼乘其熟睡 ,偷其唐巾 ,被钟醒后赶走 ;殿试时钟馗“文才广览 ,诗句惊人 ,有谈天论地秀气 ,此人中第一名进士 ”,正

当殿头官奏知圣上封他为头名状元时 ,钟馗却魂归冥路。他死后 ,被上帝封为判官 ,“管领天下邪魔鬼怪 ”,但钟馗仍不忘殿头官的知遇之恩 ,将纠缠殿头官的大耗、小耗及五方鬼全都降服 ,殿头官“奏知了圣上 ,着普天下人民尽都画他形象 ,与他立庙 ”。此后 ,明清其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五鬼闹判 ”的故事 ,也即“五鬼闹钟馗 ”(判已成为钟馗的代名词 )的故事 ,使钟馗传说广为流布 ,日益盛行。刘锡诚《钟馗传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 》一文列出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第十九回《灵曜府五鬼闹判 》,《金瓶梅词话 》第六十 五回演出百戏中有《五鬼闹判 》、《钟馗戏小鬼 》等 ,《牡丹亭 》有《冥判 》一出

这些都说明钟馗故事在当时的新发展。清初张大复传奇《天下乐 》是钟馗戏的集大成者 ,它收编了所有的钟馗戏 ,惜多已亡佚 (仅有《嫁妹 》一出 )。《嫁妹 》大意是:唐高祖开科取士 ,钟馗欲赴京应举 ,贫乏无资 ,钱塘富商杜平“赠百金为资斧 ,佐以宝剑 ”,“且使婢

为其妹役 ”。后来钟馗醉闹瑜珈道场 ,“毁榜殴僧 ”,见怒于观音大士 ,大士命“五穷鬼损其福 ,五厉鬼夺其算 ”,结果 ,钟馗在赶往长安途中 ,经过阴山穷谷时 ,为众鬼毁容。接着钟馗入京就试 ,获中会元 ,却因殿试之时 ,貌丑被黜 ,自触阶殒身。玉帝知其不幸遭遇后 ,悯其正直无私 ,怀才沦落 ,封为驱邪斩祟将军 ,领鬼三千 ,专管人间祟鬼厉气。后来杜平为钟馗伸冤 ,高祖追封钟馗为状元。钟馗为感激杜平的恩德 ,将小妹嫁给杜平。至此 ,钟馗故事已经相当完备了。在《嫁妹 》中 ,钟馗嫁妹又被作为主要剧情加以铺染 ,说明钟馗这个人物的故事也更加复杂和人性化了。 4.小说 明清时期 ,有三部关于钟馗的长篇小说问世 ,它们都是根据钟馗的传说加工、改编而成的 ,分别是成书于万历时的《钟馗全传 》、康熙时的《斩鬼传 》和乾隆时的《平鬼传 》。这三部小说情节不同 ,通过对各种各样鬼的描写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丑恶现象 ,歌颂了钟馗坚持正义 ,反对邪恶的斗争精神 ,寄托了人们追求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故这些小说“并非是讲鬼的鬼怪小说 ,而是写人的讽刺小说 ”钟馗小说的情节敷衍 ,使钟馗故事的情节更加复杂 ,也使钟馗形象的演变更趋人性化、民间化了。 5.绘画

钟馗及其故事也是历代画家最热衷的题材之一 ,钟馗画成了中国人物画廊里的一道独特景观。从传说中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开始 ,一直到近代乃至当今 ,画钟馗的画家代不乏人 ,名作层出不穷。不过 ,画家笔下的钟馗形象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那就是钟馗的神圣性已经减弱 ,基本上已不属于古代傩仪中那个戴着面具 ,狰狞可怕的斩鬼勇士的形象了 ,而逐渐变成了人情味十足的普通士人或百姓的形象。从文献资料记载以及传世的钟馗画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发展轨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仅为传说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卷六《近事 》和叶梦得《石林燕语 》卷五中有描述 ,但并没有人见过。五代有周文矩的五幅《钟馗小妹图 》,石恪《鬼百戏图 》、《钟馗氏小妹图 》;宋代有李公麟《钟馗嫁妹图 》,梁楷《钟馗策蹇寻梅图 》,马和之《松下读书钟馗 》,龚开《钟进士移居图 》、《中山出游图 》;元代有王蒙《寒林钟馗 》,王振鹏《钟馗嫁妹图 》;明代有陈洪绶《簪花钟馗图 》,戴进《钟馗夜游图 》,尤求《钟馗小妹图 》,钱谷《钟老移家图 》、《寒林钟馗图 》,李士达《寒林钟馗图 》;清代有华新罗《钟馗嫁妹图 》、《午睡钟馗图 》,全廷标《钟馗探梅图 》,罗聘《醉钟馗图 》,钱慧安《跨驴何处觅知音 》,王素《温柔乡有伟丈夫 》等。此外 ,钟馗也出现金刚怒目的一面 ,如清高其佩《怒容钟馗图 》等除文人画外 ,还有大量有关钟馗的年画 ,《梦粱录 》等均有载述。这些作品以钟馗出游、钟馗小妹、五鬼闹钟馗、醉钟馗、睡钟馗、求吉等为题材 ,表现闲适隐逸情思的内容已占主导地位。它是钟馗故事发展演变的结果 ,也是历代文人失意情怀的真实写照。钟馗落第的不幸遭遇时时撞击着文人们脆弱的心灵 ,于是借钟馗画间接地表达那种想要尽情倾诉却又难觅知音的苦闷和悲哀 ,而表现钟馗日常生活和家世的绘画则更着重于失意之余的苦趣 ,是钟馗传说世俗化的产物。以图像形式流传钟馗故事是人们思想观念里钟馗形象趋于同一的必然产物。这种方式唐代时已很盛行。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钟馗的驱邪功能 ,皇帝年终常给臣下颁赐钟馗图。玄宗朝 ,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 》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中使至 ,奉宣圣旨 ,赐臣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 ⋯⋯屏祛群厉 ,绘神像以无邪。”这种图像是被用来悬挂于家中 ,做镇鬼驱邪之用。同时代的孙逖也有《谢

赐钟馗画表 》。相隔百年之后的德宗朝诗人刘禹锡写了《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及《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两篇文章 ,记录了同样的事,并对钟馗本身也作了描绘:“图写威神 ,驱除群厉 ”(《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 ,“绘其神像 ,表去厉之方 ”(《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以图像形式传播钟馗故事是钟馗信仰形成的标志 ,它虽以静态的方式悬挂在家中 ,但给人的震撼力是极强的 ,人们必须毕恭毕敬地供奉它。同时 ,有了图

像以后 ,人们可以凭借想象力设想潜藏在画像背后的钟馗故事 ,有利于钟馗故事的丰富和传播。这里有必要略提一下钟馗故事在日本的传播情况。钟馗虽源于中国 ,但从唐代就传入了日本 ,并逐渐融入了日本民众的众神信仰之中 ,也创造了不少钟馗艺术。在钟馗信仰方面 ,他们建神社以奉祀之 ,同时在中国钟馗治病驱鬼功能的基础上 ,又赋予了钟馗新的职能 ———即掌生育和丰收。绘画方面 ,其题材有的借鉴中国 ,有的则是他们的独创 ,如钟馗救美人和钟馗私通等。钟馗戏曲也较繁盛 ,神乐中频频出现钟馗的剧目。他们以中国钟馗传说、钟馗故事为依据 ,按照他们的民族心理来重新解读钟馗 ,使钟馗这个异域之神获得了普遍认可。

第12篇:我国薪酬制度的演变过程及现状

我国薪酬制度的演变过程及现状

内容摘要:薪酬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现代企业的薪酬已被赋予了激励性、竞争性、导向性等新的内容,成为员工人力资本价值体现的具体形式之一。本文从我国薪酬制度的演变历程、薪酬制度的现状以及企业薪酬制度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薪酬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薪酬制度

企业

发展 现状

对策

一、我国薪酬制度的演变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统一的工资制度(1949-1978)

1949-1978年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收入分配领域,国家对城镇职工的工资分配也采取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这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层次和阶段概况和分析。

1.基于职务高低享受相应待遇的干部供给制和工人的原职原薪 (1)干部供给制 (2)原职原薪政策

2.基于技术的工人技术等级工资制和给予职务的职务等级工资制

(1)技术等级工资制: 是按照工人所掌握的知识,操作技能支付工资的制度。 (2)职务等级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是按照不同的行政职务制定不同的工资标准,是一种基于职务的工资制度。

3.基于绩效的计件工资制和奖励制度:

(1)1952年~1956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

奖励的条件明确具体,直接与劳动成果挂钩,按条件考核,无需职工评议。 (2)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

企业工资工作受到巨大冲击,绝大多数企业取消了计件工资制 (3)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工业七十条”

国营工业企业的工资、奖励制度必须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 (4)“文化大革命”期间,计件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再度遭到否定和取消 (5)1978年,国务院发布通知,规定在一些企业可以实行奖励制度 第二阶段:转型经济时期企业薪酬制度的萌芽与探索(1978-1992年)

1.1979年9月,国务院制定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16条规定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1980年,国家对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留利中提取奖励基金。

3.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 幕,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指出要“使企业职工的 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好地挂起钩来。

4.1985年初,国务院发出通知,国家在供销挂钩的基础上,把企业的内部工资分配权还给了企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企业自主建立符合战略要求和生产特点的企业薪酬制度。

(1)结构工资制的问世

是根据决定工资的不同因素和工资的不同作用将职工全部工资所得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并使各单元按照各自规律运动的一种工资制度,

(2)推行以贡献大小,即绩效为基础的“浮动工资制”

主要有六种形式:小浮动、半浮动、全浮动、浮动升级、浮动工资标准、集体浮动 阶段性总结:

在企业启动新的薪酬机制的情况下,原有的八级工资制并未取消,旧的等级工资标准作为职工的档案工资保留,它作为国家唯一承认的工资,在调动工作,计算退休金和其他许多方面继续作为依据使用。

在职工的全部薪酬中,进入档案的工资比较低,工资结构和收入结构开始出现扭曲,不论职工付出多少劳动,工资都变成了必保的工资。“上班拿工资,干活拿奖金”的现象普遍存在。改革初期,奖金、津贴和补贴名目繁多,也大都是平均分配,工资项目逐步失去了激励功能,出现了福利化的倾向。

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的薪酬管理(1992年至今) 1.市场经济进程中的薪酬管理实践 (1)岗位技能工资制和“模糊奖金”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大劳动要素的评价和计量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工资由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两大部分构成。

“模糊”多半属于经验管理的范畴,在薪酬管理实践中表现为没有具体的制度、规定和业绩考核办法,由具体的负责人根据一般原则和自己的主观印象决定员工的奖金额度。

(2)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是依据员工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即根据员工承担的责任、工人任务、在企业中所从事的工作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和潜在贡献,以及胜任该工作要求认知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确定职位的价值,并依此向员工支付报酬。

(3)市场化的薪酬制度的兴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建立,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并向社会发布,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薪酬实践中的作用,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进行薪酬管理,为开展工资谈判和集体协商提供重要依据。

阶段性总结:

总体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薪酬制度以来,企业薪酬制度变革由过去政府行政力量的全面推动逐渐变成为政府宏观指导、企业基于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压力自主进行,即制度变迁由供给主导型变为需求引诱型,变迁的驱动力量来自企业自身的需要。面对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激励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本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必须通过薪酬制度的重新设计,构建企业的激励机制,以吸纳、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获取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二、我国薪酬制度的现状

(一)薪酬管理与企业文化、战略和制度相脱节

企业是一个整体,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的各项制度不能孤立于企业文化而存在。薪酬管理系统与企业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

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薪酬制度都是薪酬制度本身,没有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企业文化出发来制定薪酬制度,从而缺乏相应的薪酬政策管理体系。在薪酬政策管理体系缺失的情况下,企业不能真正理解薪酬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更不能明确薪酬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薪酬政策管理体系的缺失,使企业薪酬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同时不具有特殊性。

(二)薪酬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薪酬调查范围狭窄,调查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目前很多企业在薪酬调查上只能粗线条地观察市场总体行情,收集的资料缺乏真实可靠性,使得薪资水平的确定缺乏科学性。其次,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企业通过职位评价确定职位和工资等级。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等。例如“长官意志”的影响,有些岗位,管理者认为很重要,职级定得很高,事实却并非如此。有的岗位职级定得较低,但以该职级的薪酬在市场上根本无法录用到合适人才。此外一些企业只是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这些都是不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现不了员工薪酬的内在公平性。

(三)薪酬支付缺乏公开性、透明性

有些企业常采取发“红包”式的秘密付酬方式,进而衍生成目前已有一定普遍性的“模糊薪酬制”。秘密薪酬支付只会引起员工的好奇心而四处打探,导致员工之间的互相猜测和怀疑,因为他们常常高估他人的薪酬而认为自己的薪酬过低,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再若得知同事的薪酬水平高于自己,但又觉得对方不如自己工作干得好,自然而然滋主不满情绪,甚至于消极怠工。而管理者对这种情况的原因却一无所知。

(四)奖金奖励和福利保险计划缺乏柔性、起不到激励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奖金和奖励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奖励的意义,变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资。这种定期的、一成不变的奖金和奖励缺乏了竞争性和公平性,对员工起不到激励作用,严重时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甚至人员流失。在福利保险管理上,企业承袭传统的福利保险计划,提供统一的福利保险。对于员工而言,这种大一统式的福利保险计划看似“公平的”,但它忽略了他们自我需求的满足。因为一些计划并不合他们的胃口,只是企业提供了这些免费的计划。对此,企业往往陷入两难境地,福利保险计划要提供,但提供后又起不到明显的激励作用。最终,这些计划只流于形式,还增加了企业的实施成本。

三、完善我国薪酬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一)企业薪酬制度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一个良好的并具有导向性的薪酬制度应当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并且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因为薪酬制度能有力地传达这样的信息:在组织中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薪酬制度越是支持公司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员工们就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公司的战略。薪酬制度与战略之间的统一程度通常决定了战略是否能够有效实施。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薪酬制度将和企业战略、核心技术、重组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薪酬设计要科学化

首先,薪酬调查对象明确,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并统计数据资料,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企业需明确调查对象,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同行业的类似企业,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情况、不同薪酬结构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还应根据本企业的行业性质、产品、规模、人员结构、支付能力、平衡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运用科学方法统计分析采集的样本数据,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其次,建立科学的职位评价系统。职位评价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科学的职位评价需要考虑职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工作强度、工作责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通过综合评价这些因素确定工资级别,而不是简单地与职务挂钩。

(三)实行公开化的薪酬支付

秘密的薪酬支付方式只会导致员工的互相猜测,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公开化,透明化的薪酬支付才能让员工体会公平。因为薪酬管理强调的是薪酬制度必须公平,而员工对薪酬制度感到公平是有赖于管理人员将正确的薪酬讯息传达给员工。管理者将正确的薪酬信息传达给员工,并向员工解释清楚,可以减少员工作出错误的猜测,并且对企业的薪酬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至于薪酬资料开放到哪一种程度并没有硬性规定。一般的做法是公开薪级制度和可以晋升的职级,每一个薪级的起薪点,最高的顶薪点以及每个职点的薪酬。而个别员工目前的数目,可以不公开。

(四)建立灵活的奖励和福利保险制度

灵活的奖励制度的优点在于废除了奖金多寡与职位高低联系的旧作法,使奖金的发放与职位高低脱离,给人们更多不需提高职位而增加报酬的机会,让奖金真正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也防止高层领导放松工作、不劳而获的官僚作风;同时根据员工表现的变化随时调整奖金数额,让员工有成就感,更有危机感。在福利保险方面,员工所享有的福利应该和工作业绩密切相连,员工定期的绩效评估结果决定福利的档次差距,其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员工力争上游,从体制上杜绝福利平均的弊端。在形式上,企业可以提供自助式福利保险体系,由员工自由选择各自所需的福利和保险计划。这样员工就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对自己福利和保险形式的发言权,则工作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忠诚度都会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用于福利开支的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13篇: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端午节传统的辟邪挡灾风俗习惯之三:贴钟馗像。

对于钟馗的形象,想必都已经家喻户晓啦。据说钟馗被阎王封作平鬼大元帅, 在民间更是以镇宅驱邪纳吉祥之意。所以在端午节前后,就会有不少人家中悬挂 钟馗形象的画像,或者天师符,以驱散家中的煞气。

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

摘要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 ,他来源于远古人们用来驱鬼的法器终葵 (终椎 )。钟馗故事产生以后 ,以经文、愿文、文人笔记、逸史、戏曲、小说、绘画等多种方式传播 ,其故事也传到了邻国日本 ,影响了日本文化。 关键词:钟馗; 终葵 ;传播方式;演变过程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土生土长且又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人物。他的故事从简单到复杂 ,从荒诞不经到合乎情理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关于钟馗的起源问题 ,历代学者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不过 ,随着诸多研究者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 ,钟馗的起源问题终于有了较为合理而又可信的说法 ,即钟馗由驱鬼法器“终葵 ”演变而来。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文献考证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的。但如何演变 ,目前尚无更为合理的说法。其实终葵实有其物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它要实现由物到人的跨越式发展 ,中间不能没有一个过渡性环节。而能起这个重大作用的可能就是殷人仲傀 (也写作“仲虺 ”、“中归 ”等 )。他的名字屡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中。从记载可知 ,他“本为巫相 ,兼为驱鬼之方相 ”。夏商周三代巫风盛行 ,在国家礼制方面 ,恪守“先鬼而后礼 ”的基本原则。由于对鬼的敬畏 ,巫这一官职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人们都想依靠他对鬼的震慑力来消除心头的无形恐惧。于是身为巫相的仲傀 ,其身份就极具特殊性 ,加上他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的巨大作用 ,人们不免会对他产生深深的仰慕和崇拜。而当时所用之驱傩器物本来就叫终葵 ,终葵又与仲傀语音相通。时人及后人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解 ,把二者等同起来 ,以为终葵就是仲傀 ,仲傀也即终葵。它们在巫风盛行的殷商时期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实现了法器终葵的人格化转变。这在先秦典籍中可得到印证。《周礼 ·冬官考工记下 》记载 :“大圭长三尺 ,杼上终葵首 ,天子服之。”为何要将终葵置于象征权力的大圭上呢 ? 郭志强、董国炎《论钟馗形象的演变 》一文认为 ,这是“由于仲傀为商之重臣 ,为了回避祈福驱鬼与祭祖时的矛盾与尴尬 ,周朝统治者将其物化为圭上之椎形物 ,这样既可祈求仲傀祈福驱鬼 ,又避免了周王室之尴尬处境。”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周天子将终葵置于大圭上的做法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出于对鬼神的畏惧 ,另一方面是对商巫相仲傀的敬慕。从这个意义上说 ,二者兼而有之。并不仅仅是出于单方面的需要而置终葵于大圭上 ,因为当时驱鬼的主要负责人是方相氏 ,而天子将安装终葵之大圭带在身边是将其看作自己以及权力的保护者 ,这样终葵也就渐渐有了人的特性。至于在后代的传说中的钟馗没有被写成“仲傀 ”或“终葵 ”,这也许是人们的造神心理使然。的确 ,无论是作为驱鬼之物的“终葵 ”,还是身为巫相的仲傀 ,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或行为有些神秘 , 但毕竟都是客观存在又具体可感的物或人 ,而后世的钟馗又以鬼的面貌出现 ,这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的觉悟不断提高 ,远古的终葵和商巫相仲傀不能直接构成对人们心灵的震撼 ,所以后人在依据传说造神的过程中 ,有意或无意地避开真实存在的物或人 ,而借用了一个与之读音相同的人名“钟馗 ”,同时又将终葵的特性和仲傀的神秘性杂糅 ,从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神 ———钟馗。伴随着钟馗形象的出现 ,钟馗的故事也就大量产生了。钟馗故事形成以后 ,以多种方式传播 ,既有道教经文、

愿文 ,又有文人笔记史料 ,还有戏剧、小说、绘画等多种形式 ,使钟馗故事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同途径、不同方式的传播中 ,钟馗形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清晰、由单一到丰满 ,钟馗故事也逐渐系统、丰富。 1.经文与愿文

敦煌写本《太上洞渊神咒经 》(写于晋末 )有关于钟馗的最早记载 ,其《斩鬼第七 》云:“今何鬼来病主人 ,主人今危厄 ,太上遣力士、赤卒 ,杀鬼之众万亿 ,孔子执刀 ,武王缚

之 ,钟馗打杀 (刹 )得 ,便付之辟邪。”这段经文虽无钟馗形象的具体描写 ,记述也较简略 ,但钟馗的职责却很明确 ,协助孔子、武王二圣 ,专事斩鬼 ,同时又具备了辟邪的能力。这也许是钟馗故事的萌芽期 ,从朴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钟馗的最初面貌特征 ,即凶狠、粗暴和野蛮 ,不问是非曲直 ,见鬼即诛。这与远古人们以恶制恶的观念有关 ,以为冥冥鬼怪多是狰狞恐怖、害人性命的 ,于是钟馗作为鬼神 ,理应斩除恶鬼 ,佑护善类 ,不容有丝毫的犹豫与妥协。另外 ,敦煌写本“斯 2055”《驱傩词 》(被王重民定名为《除夕钟馗驱傩文 》)中也有关于钟馗的描写 :正月杨(阳 )春担 (佳 )节 ,万物咸宜。春龙欲腾波海 ,以 (异 )瑞乞敬今时。大王福如山岳 ,门兴壹宅光辉。今夜新受节义(仪 ) ,九天龙奉 (凤 )俱飞。五道将军亲至 ,虎 (步 )领十万熊罴。衣 (又 )领铜头铁额 ,魂 (浑 )身总着豹皮。教使朱砂染赤 ,咸称我是钟馗。捉取浮游浪鬼 ,积郡扫出三峗 。学郎不才之庆 (器 ) ,敢请宫 (恭 )奉 □□。音声。这篇愿文约写于中晚唐时期 ,首先表达对新年新气象的祝愿 :万物都沉浸在喜庆的正月佳节里 ,感到舒适惬意。生机勃勃的春天将要到来 ,欢乐祥和的瑞气也即降临。预祝大王您健康长寿 ,阖家欢乐。接着介绍驱傩的情景 :今夜按照规定要举行驱傩活动 ,龙凤已在天上盘旋翱翔 ,预告吉祥。五道将军亲临现场 ,他率领十万熊罴一样的威武之师 ,又有铜头铁额的雄壮之众紧紧相随 ,他们身着豹皮 ,面涂朱砂 ,个个高声呼喊着 :“我是钟馗。专来捉取浮游浪鬼 ,你们赶快滚出敦煌胜境吧 !”最后是对“学郎 ”的勉励 ,希望他学有所成 ,仕途顺利。用艾丽白的话说 ,这是“此文作者的个人干预 ”“是对于写下此文的学士广施恩德的地方 ”除《驱傩文 》外 ,敦煌愿文“儿郎伟 ”中还有许多描绘钟馗的文字 ,如“伯 2569”:“驱傩之法 ,自昔轩辕。钟馗、白泽 ,统领居仙。怪禽异兽 ,九尾通天。总向我皇境内 ,呈祥并在新年。”“中 (钟 )馗并白宅 (泽 ) ,扫障并妖纷。”此二处“统领诸仙 ”的驱鬼神除了钟馗外 ,还有白泽。“伯 3552”:“适从远来至宫门 ,正见鬼子一郡郡 (群群 ) , ⋯⋯唤中 (钟 )夔 (馗 ) ,兰 (拦 )着门。弃头上 ,放气薰。慑肋折 ,抽却筋。拔出舌 ,割却唇。正南直须

千里外 ,正北远去亦 (不 )须论。”这里又具体描写了钟馗捉鬼杀鬼的场面 ,虽显血腥与残忍 ,却极富动感与情趣。“伯 4976”:“应是浮游浪鬼 ,付与钟夔 (馗 ) 大郎。”该处钟馗的职责 ———捉取浮游浪鬼 ,与《驱傩文 》中的钟馗相同。另外 ,敦煌傩歌中还有一首《还京乐 》,是专门写给扮演钟馗的演员歌唱的 :“知道终驱勇猛 ,世间专。能翻海 ,解逾山 ,捉鬼不曾闲。见我手中宝剑 ,刃新磨。 (斩 )妖魅 ,驱邪魔。”唱词渲染了钟馗的捉鬼本领 ,并为钟馗配上了一把斩鬼驱魔的锋利宝剑。 2.笔记史料记载

吴道子画钟馗的故事在唐末五代时已广为传播 ,《太平广记 》曾引《野人闻话 》,记载吴道子所画钟馗的形象是 :“衣蓝衫 ,革享一足 ,眇一目 ,腰一笏 ,巾裹 ,而蓬发垂鬓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补笔谈 》(卷三 )被公认为是最早的有关钟馗故事较完整的文献记载 ,其完备的故事情节堪为人称道 :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 ,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 :明皇开元讲武骊山 ,岁翠华还宫 ,上不怪 ,因痁作 ,将逾月。巫医殚伎 ,不能致良。忽一夕 ,梦二鬼 ,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 ,犊鼻屦 ,一足跣 ,一足悬一屦 , 一大筠纸扇 ,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 ,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 ,衣蓝裳 ,袒一臂 ,鞟双足 ,乃捉其小者 ,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 :“尔何人也 ?”奏云 :“臣钟馗氏 ,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 ,痁若顿瘳 ,而体益壮。乃诏画工吴道子 ,告之以梦 ,曰 :“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

旨 ,恍若有睹 ,立笔图讫以进。上瞠视久之。抚几曰 :“是卿与朕同梦耳 ,何肖若此哉 !”道子进曰 :“陛下忧劳宵旰 ,以衡石妨膳 ,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 ,以卫圣德。”因舞蹈 ,上千万岁寿。上大悦 ,劳之百金 ,批曰 :“灵祇应梦 ,厥疾全瘳。烈士除妖 ,实须称奖。因图异状 ,颁显有司。岁暮驱除 ,可宜遍识。以祛邪魅 ,兼静妖氛。仍告天下 ,悉仿知委。”熙宁五年 ,上令画工摹拓镌板 ,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 ,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观此题相记 ,似始于开元时。这里的钟馗故事是沈括在晚唐周繇《梦舞钟馗赋 》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钟馗传说以及自己的理解而写成的。《梦舞钟馗赋 》写唐明皇梦钟馗捉鬼的故事 ,简要刻画了钟馗形象。沈括则以梦为背景 ,详细叙说了钟馗治鬼的故事 :钟馗是个武举不捷的失意之士 ,有“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的坚定信念 ;外貌古怪奇特 ———“戴帽 ,衣蓝裳 ,袒一臂 ,鞟双足 ”;治鬼手段高超 ,动作干净利落 ———“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 ”。唐明皇的病也奇迹般的痊愈了 ,最后诏画工吴道子绘《钟馗捉鬼图 》。稍后于沈括《梦溪笔谈 》记载钟馗故事的是《唐逸史 》,该书已佚 ,但明代陈耀文《天中记 》保留其有关钟馗之文字。故事内容与《梦溪笔谈 》所载大体相同 ,只是细节方面说得更透彻 ,从而使人们对钟馗故事的因果关系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如添加了唐明皇与小鬼的对话:小鬼窃太真绣香囊及明皇玉笛后 ,“上叱问之。小鬼奏曰 :臣乃虚耗也。上曰 :未闻虚耗之名。小鬼奏曰 :虚者 ,望空虚中 ,盗人物如贼;耗 ,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 ,欲呼武士。”此细节突现了小鬼的机灵 ,也写出唐明皇恼羞成怒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状。有了这些情节作铺垫 ,下文捉鬼钟馗便不显得突兀。又钟馗自叙其身世及经历时说 :“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 ,羞归故里 ,触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这里仅添补数笔 ,但至关重要 ,与《梦溪笔谈 》之相关记述比较 ,有以下几处变化 : ①籍贯出身明确。前者只说“武举不捷之士 ”,籍贯和出身均未交代;后者明确交代钟馗是终南进士。②应举时间改易。前者为玄宗开元朝事 ;后者为两朝之事 ———钟馗高祖武德时应举 ,玄宗开元时捉鬼。③举科不同。前为武举 ,后为文举。后世钟馗故事多依文举说。④介绍死亡原因。前者只交代其为鬼 ,未说明死因 ;后者评述死因 ———功名心太强 ,因愿望未遂而羞归故里 ,触阶身亡。符合失意文人的心理 ,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⑤增补感恩原因。前者原因不明 ,只提誓除妖孽 ,后者为“奉旨赐绿袍以葬之 ”,是出于对皇帝的恩惠而“感恩 ,发誓与我王除天下之妖孽 ”。⑥增加鬼名。前者之鬼未有名 ,后者之鬼名“虚耗 ”。经过《唐逸史 》的增补 ,钟馗故事大致定型 ,后世的钟馗故事也基本以之为蓝本。实际上 ,在唐以前 ,“钟馗 ”的名字已开始流行并泛化。赵翼《陔余丛考 》卷三十五载:“后魏、北齐及周、隋间多有名钟馗者。”并得出结论:“古人名字 ,往往有取佛仙神鬼之类以为名者。”

人们喜欢用佛仙鬼神类之名给自己取名字 ,则这类佛仙鬼神必有超凡的本领 ,能保佑人们平安幸福 ,而北魏、北齐及周、隋间这些名钟馗的人增多 ,则正说明此时为钟馗传说已经形成且日益盛行并深入人心之时。虽然钟馗传说的具体内容已无从得知了 ,但不外乎驱鬼和辟邪两个方面 ,而且其驱鬼本领肯定相当高强 ,也许是神乎其神 ,连鬼闻其名也会逃之夭夭的 ,于是人们取其为名就是为了减少对鬼的恐惧 ,进而实现辟邪的目的。当然 ,人们取名钟馗还有一个可能 ,即为了顺应钟馗传说盛行的时代潮流而附庸风雅 ,听到别人取名钟馗 ,就人云亦云地给自己取名钟馗。无论怎么说 ,钟馗传说在当时的确很盛行。 3.戏剧

以钟馗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从宋代起就有记载 ,宋周密《武林旧事 ·官本杂剧段数 》即有《钟 爨 》剧本。此后 ,明万历初年有队戏《钟馗显圣 》,即以钟馗为主角 ;郑之珍编《目连救母劝善记 》之《八殿寻母 》中有钟馗上场的描写。但这些剧本并未完整保存下来 ,即如《八殿寻母 》之钟馗也非故事主角。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钟馗戏当属明万历间教坊编演无名氏之《庆丰年五鬼闹钟馗 》。剧情是 :钟馗为终南人 ,自幼攻读儒业 ,因杨国忠从中作梗 ,两次落第。这次他又去参加考试 ,途中借宿五道将军庙 ,大耗、小耗二鬼乘其熟睡 ,偷其唐巾 ,被钟醒后赶走 ;殿试时钟馗“文才广览 ,诗句惊人 ,有谈天论地秀气 ,此人中第一名进士 ”,正

当殿头官奏知圣上封他为头名状元时 ,钟馗却魂归冥路。他死后 ,被上帝封为判官 ,“管领天下邪魔鬼怪 ”,但钟馗仍不忘殿头官的知遇之恩 ,将纠缠殿头官的大耗、小耗及五方鬼全都降服 ,殿头官“奏知了圣上 ,着普天下人民尽都画他形象 ,与他立庙 ”。此后 ,明清其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五鬼闹判 ”的故事 ,也即“五鬼闹钟馗 ”(判已成为钟馗的代名词 )的故事 ,使钟馗传说广为流布 ,日益盛行。刘锡诚《钟馗传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 》一文列出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第十九回《灵曜府五鬼闹判 》,《金瓶梅词话 》第六十 五回演出百戏中有《五鬼闹判 》、《钟馗戏小鬼 》等 ,《牡丹亭 》有《冥判 》一出

这些都说明钟馗故事在当时的新发展。清初张大复传奇《天下乐 》是钟馗戏的集大成者 ,它收编了所有的钟馗戏 ,惜多已亡佚 (仅有《嫁妹 》一出 )。《嫁妹 》大意是:唐高祖开科取士 ,钟馗欲赴京应举 ,贫乏无资 ,钱塘富商杜平“赠百金为资斧 ,佐以宝剑 ”,“且使婢

为其妹役 ”。后来钟馗醉闹瑜珈道场 ,“毁榜殴僧 ”,见怒于观音大士 ,大士命“五穷鬼损其福 ,五厉鬼夺其算 ”,结果 ,钟馗在赶往长安途中 ,经过阴山穷谷时 ,为众鬼毁容。接着钟馗入京就试 ,获中会元 ,却因殿试之时 ,貌丑被黜 ,自触阶殒身。玉帝知其不幸遭遇后 ,悯其正直无私 ,怀才沦落 ,封为驱邪斩祟将军 ,领鬼三千 ,专管人间祟鬼厉气。后来杜平为钟馗伸冤 ,高祖追封钟馗为状元。钟馗为感激杜平的恩德 ,将小妹嫁给杜平。至此 ,钟馗故事已经相当完备了。在《嫁妹 》中 ,钟馗嫁妹又被作为主要剧情加以铺染 ,说明钟馗这个人物的故事也更加复杂和人性化了。 4.小说 明清时期 ,有三部关于钟馗的长篇小说问世 ,它们都是根据钟馗的传说加工、改编而成的 ,分别是成书于万历时的《钟馗全传 》、康熙时的《斩鬼传 》和乾隆时的《平鬼传 》。这三部小说情节不同 ,通过对各种各样鬼的描写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丑恶现象 ,歌颂了钟馗坚持正义 ,反对邪恶的斗争精神 ,寄托了人们追求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故这些小说“并非是讲鬼的鬼怪小说 ,而是写人的讽刺小说 ”钟馗小说的情节敷衍 ,使钟馗故事的情节更加复杂 ,也使钟馗形象的演变更趋人性化、民间化了。 5.绘画

钟馗及其故事也是历代画家最热衷的题材之一 ,钟馗画成了中国人物画廊里的一道独特景观。从传说中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开始 ,一直到近代乃至当今 ,画钟馗的画家代不乏人 ,名作层出不穷。不过 ,画家笔下的钟馗形象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那就是钟馗的神圣性已经减弱 ,基本上已不属于古代傩仪中那个戴着面具 ,狰狞可怕的斩鬼勇士的形象了 ,而逐渐变成了人情味十足的普通士人或百姓的形象。从文献资料记载以及传世的钟馗画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发展轨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仅为传说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卷六《近事 》和叶梦得《石林燕语 》卷五中有描述 ,但并没有人见过。五代有周文矩的五幅《钟馗小妹图 》,石恪《鬼百戏图 》、《钟馗氏小妹图 》;宋代有李公麟《钟馗嫁妹图 》,梁楷《钟馗策蹇寻梅图 》,马和之《松下读书钟馗 》,龚开《钟进士移居图 》、《中山出游图 》;元代有王蒙《寒林钟馗 》,王振鹏《钟馗嫁妹图 》;明代有陈洪绶《簪花钟馗图 》,戴进《钟馗夜游图 》,尤求《钟馗小妹图 》,钱谷《钟老移家图 》、《寒林钟馗图 》,李士达《寒林钟馗图 》;清代有华新罗《钟馗嫁妹图 》、《午睡钟馗图 》,全廷标《钟馗探梅图 》,罗聘《醉钟馗图 》,钱慧安《跨驴何处觅知音 》,王素《温柔乡有伟丈夫 》等。此外 ,钟馗也出现金刚怒目的一面 ,如清高其佩《怒容钟馗图 》等除文人画外 ,还有大量有关钟馗的年画 ,《梦粱录 》等均有载述。这些作品以钟馗出游、钟馗小妹、五鬼闹钟馗、醉钟馗、睡钟馗、求吉等为题材 ,表现闲适隐逸情思的内容已占主导地位。它是钟馗故事发展演变的结果 ,也是历代文人失意情怀的真实写照。钟馗落第的不幸遭遇时时撞击着文人们脆弱的心灵 ,于是借钟馗画间接地表达那种想要尽情倾诉却又难觅知音的苦闷和悲哀 ,而表现钟馗日常生活和家世的绘画则更着重于失意之余的苦趣 ,是钟馗传说世俗化的产物。以图像形式流传钟馗故事是人们思想观念里钟馗形象趋于同一的必然产物。这种方式唐代时已很盛行。唐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钟馗的驱邪功能 ,皇帝年终常给臣下颁赐钟馗图。玄宗朝 ,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 》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中使至 ,奉宣圣旨 ,赐臣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 ⋯⋯屏祛群厉 ,绘神像以无邪。”这种图像是被用来悬挂于家中 ,做镇鬼驱邪之用。同时代的孙逖也有《谢

赐钟馗画表 》。相隔百年之后的德宗朝诗人刘禹锡写了《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及《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两篇文章 ,记录了同样的事,并对钟馗本身也作了描绘:“图写威神 ,驱除群厉 ”(《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 ,“绘其神像 ,表去厉之方 ”(《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以图像形式传播钟馗故事是钟馗信仰形成的标志 ,它虽以静态的方式悬挂在家中 ,但给人的震撼力是极强的 ,人们必须毕恭毕敬地供奉它。同时 ,有了图

像以后 ,人们可以凭借想象力设想潜藏在画像背后的钟馗故事 ,有利于钟馗故事的丰富和传播。这里有必要略提一下钟馗故事在日本的传播情况。钟馗虽源于中国 ,但从唐代就传入了日本 ,并逐渐融入了日本民众的众神信仰之中 ,也创造了不少钟馗艺术。在钟馗信仰方面 ,他们建神社以奉祀之 ,同时在中国钟馗治病驱鬼功能的基础上 ,又赋予了钟馗新的职能 ———即掌生育和丰收。绘画方面 ,其题材有的借鉴中国 ,有的则是他们的独创 ,如钟馗救美人和钟馗私通等。钟馗戏曲也较繁盛 ,神乐中频频出现钟馗的剧目。他们以中国钟馗传说、钟馗故事为依据 ,按照他们的民族心理来重新解读钟馗 ,使钟馗这个异域之神获得了普遍认可。

第14篇:汉字起源演变过程及构字法

【知识链接】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

具有二千余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诗经》使用单字2939个;《论语》使用单字1512个;《左传》使用单字3906个;《孟子》使用单字1959个;《杜甫诗集》使用单字4372个;《红楼梦》使用单字4462个。 【综合评价】

一、通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汉字起源有哪些假说? (1)结绳记事说

《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2)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纬‧乾‧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 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泽字的古文。 (3)刻契说(书契说)

“契”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有锯齿,用来记数。《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郑玄注《系辞》说:“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2

《周礼质人》注里说:“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列子说符篇》 说:“宋人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所说的 “齿”,就是质契上所刻的齿痕。 (4)仓颉造字说

《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荀子.解蔽篇》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淮南子•本经》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传说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联盟共用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3、完成下列“汉字的演变过程”表格。

形成时代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商周 甲骨文 龟甲、兽骨 春秋、战国 籀文(即大篆) 青铜器、石 秦 小 篆 石 汉 隶 书 竹简、帛 汉、唐 楷 书 帛、纸 行 草

二、精读研讨,讨论下列问题。

1、你能认识课本第39页图片上所展示的古文字吗?

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分别是:“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2、有趣的“拆字”

一日,康熙听说有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便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和尚脱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你能猜出下面的字吗?

⑴野径无人草丛生(茎) ⑵一口咬去多半截(名) ⑶大火烧到耳朵边(耿) ⑷牛角上边来一刀(解) ⑸东南西北无弯路(置) ⑹雨余山色浑如睡(雪) ⑺空山之中一亩田(画) 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踵) ⑼无角牛登上没峰山(击)

四、趣味文字,积累下列材料

1、“六书”和《说文解字》

四、“六书”分析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形体,随其圆转曲直描绘出一种具有形象感的代表符号。可以分为整体象形和附体象形两类。

①整体象形

所谓“整体象形”,即描摹出事物的整体形象。如:

“日”,《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

既曰“从囗一”,便是会意字,不得又谓“象形”。许慎因不明“日”字形体的变化,误将字形析作“从囗一”。早期金文作,象太阳之形;或于中间加点作饰笔,如

。甲骨文作

、,与金文一致。小篆作

,圆形讹成椭圆。隶书进一步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如“日”。

“月”,《说文》:“,阙也。太阴之精。象形。”

甲、金文作、,象弯月之形;或于其中加饰笔,如“月”。

“自”,《说文》:“,鼻也。象鼻形。”

甲骨文作、,象人鼻之形。金文或稍讹,作

“隹”,《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

。小篆作,隶书作

、。饰笔引长则作,小篆作正由此而来。隶书作金文作、,甲骨文作失去象形意味。

、,象短尾鸟之形。小篆作,犹存古意;隶书解散篆体,作、、,完全“魚”,《说文》:“,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

;后来于左右各增饰笔作

。小篆作

,省去了两边的鳍形。隶书作“魚”,只是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而已。

“犬”,《说文》:“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金文后来作、、;春秋时作。

,战国时或讹变作

;小篆作

,,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则是其进一步讹变。隶书作

②附体象形

有些事物单独画出不易辨识,所以要把它所依附的事物一起画出。如:

“眉”,《说文》:“

甲骨文作、,或作骨文,如、

,因为如果不画出“目”形,便难以使人明了是眉毛。金文或同甲

。小篆是其进一步讹变。许慎据已讹之小篆,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頟理也。”

;或字形稍讹,毛与“目”离析为二,如将本象毛形的“”当作頟理,误甚。《段注》附会许说,谓“”“象眉之形”,谓“在两眉上”“象頟理”,与古文字不合。

隶书作

“齒”,《说文》:“

甲骨文作、、、,或作

,象口中有齿之形。战国时作

,下半很明显是由,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

,古文齿字。” ,只是将改用方折的笔划而已。

甲骨文后二形演变而来,《说文》古文“”即源于此。因为字形讹变后与“

(臼)”字难以分辨,于是在上面加“止”作声符以区别之。小篆字形是其进一步变化。隶变作

“州”,《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旁,从重川。„„,古文州。”

商代金文作,甲骨文作、,旁象川流,中央象土地。西周金文同甲文,如、,《说文》古文稍讹。小篆字形当是两边笔形受中间同化的结果。许慎不明,析成“重川”,不确。

隶变作、、。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据《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改为“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许慎对“指事”的定义过于笼统,并与象形、会意的界线含混不清:说“视而可识”,则很似“象形”;说“察而可见”,又似“会意”。所以,后来学者对“指事”的理解存在分歧。就所见的指事字来看,实际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指事字,“实际上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的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法指出事物的要点,即在两个符号中,一个是字,另一个不是字,只是个符号。”(高明)也就是说,有些事物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它所赖以存在的整个事物,于是便在象整个事物之形的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跟附体象形不同:附体象形字所要表示的事物与它所依附的事物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如眉毛和目本是两件事物;而“刃”字所表示的事物,即刀刃,与刀是分不开的);另一类指事字,表示的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这类字虽然看起来字形与某些具体事物类似,但它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这类具体事物,而是另一种抽象的意义,因而不得视为象形字。

下面分别举例来说明这两类指事字。

①象形字加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

大多数的指事字都有两个构成成分,其中一个构成成分是可以独立成字的象形字,另一个则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指事符号。之所以要将指事符号加在象形字上,就是因为所表示的意义与这个象形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关。如:

“刀”,《说文》:“,兵也。象形。”

甲骨文作,正象刀之形;小篆作,刀把稍有讹变;隶书作“刀”。“刀”是个象形字,而刀刃虽在刀上,但却无法直接表现出来。

“刃”,《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小篆作,战国秦文字作,即在“刀”的有刃的地方加指事符号;隶书作“刃”。字看起来象“刀”,所谓“视而可识”;但表示的并不是整个“刀”,而是刀的刃,即所谓“察而可见”。

“木”,《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其实“木”是个整体象形字,甲骨文作,上象枝,下象根,中间是树干。小篆作是其演变。隶书作“木”,将上面的树枝形简化作一横划。

“本”,《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战国秦文字作

“末”,《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春秋金文作

“朱”,《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段玉裁注曰:“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金文作、,正于木中心处加指事符号;点引长成横划,如。秦简作,汉隶作、,前一种写法与古文字一致,后一种写法源于秦简。楷书进一步将树枝形变成一丿一横,,在木上加指事符号。小篆作(点引长成为一横划),隶书作“末”。、,都是在木的根部加指事符号。隶书作“本”。

以便书写。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甲骨文作,在正面的人形的臂腋处加指事符号。小篆作,与古文字一致。秦简作稍讹。汉隶作

“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按《说文》的体例,段玉裁谓“寸”是会意字。其实,所谓“一”并不是表意的构件,它只是一个指事符号,指示寸口之所在。秦简作,在手的寸口处加指事符号。汉隶作

,将象手指形的曲笔简化成一横,手臂形变成、

,人的两臂与身躯,两臂和身躯变成了一点和一横划,两腿变成了两竖笔,左右两点即是原来的指事符号。

竖弯勾。

②约定的记号形成的指事字

有的指事字很难说是某个具体事物的象形,大概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记事符号。例如划一道横线表示“一”,划两道横线表示“二”,划三道横线表示“三”,划四道横线表示“亖”

(四)。大概是由于积划多了以后不易一眼看出,所以,从“五”开始,就用另外的记号来表示,如×、(五。也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七),

(六),、

(八),

(十)甲骨文的“

五、

六、

七、

八、十”四个字构形都很简单,很说是象具体事物之形,有学者说它们就是纯粹约定俗成的记号(对于“九”字有不同看法)。

也有的指事字是利用抽象符号组合而成,就是说用来构成指事字的两个构成成分都很难说象具体事物之形。如:

“上”,《说文》:“

小篆“上”字作,高也。指事也。”

、两种形体,都是已发生过很大变化的形体,不足为据。甲、金文作

,弧线简化作直线。

,用在朝上弧线上加一短横来表示“上”。后来写作

“下”,《说文》:“,底也。指事。”

小篆作、两种形体,也都是经过了很多变化才成这个样子的,不足为据。甲、金文作

,用在朝下的弧线下加一短横来表示“下”。后来写作,弧线也简化作直线。

甲、金文“上”、“下”两个字所用的弧线和短横,很难说象什么具体事物之形,仅仅是作为两个抽象符号,靠这两个符号的不同的结合方式表达不同的意义。

本来“上”“下”两个字是容易区别的。当弧线简化成长横之后,“上”“下”两个字就变成靠短横在长横上还是在长横下来分别了,而人们在书写或刻写时也不一定都会把长短横区别得很清楚,这样一来,字形也就不容易分辨了。于是,就又采用加竖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作。小篆的“”、“”二形就是“

”、“

”加上朝上的竖笔,作

;“

”就加上朝下的竖笔,”、“”二形,大概是

”的进一步变化。至于小篆的“脱落了短横所致,出土文字数据并未见如此写法。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字一般都是有两个直接构成成分组成(有的构成成分本身就是合体字,又当别论。至于《说文》中有所谓合三体会意的字,实际上也都是许氏对字形的理解不妥造成。很难想象人们在造字的时候会共时用三个或更多的构件。如果有平面静态地看是三个或更多构件构成的字,如“祭”字,这些构件并不处在同一层面,并不都是一个层面上的直接构成成分),会合二字之形或义以表新的意义。

根据现有的古文字资料来看,会意字的组合形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形会意,即“比类”

这一类会意字,完全以形为基础,以图形的组合来反映某些词义的具体内容,使人看到结合的形体,就可联想到语言中的某个词。如:

“从”,《说文》:“

甲骨文作

“北”,《说文》:“ ,乖也。从二人相背。”、,两个人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但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相听也。从二人。” 甲骨文作、,两个人互相背朝对方。小篆作;秦简作;隶书作、,只是笔划更加方折、平直些而已。

“从”和“北”都是用两个人来构字,但两个人结合的方式不同,就表示了不同的意义。

字形的不同,体现的实际是结合方式的不同。

再来看一组构件相同的字。

“伐”,《说文》:“

甲骨文作、,用“戈”砍在“人”的头部以会砍伐之意。小篆作

,“戈”已经与“人”分离,所以许,击也。从人持戈。”

慎将字形析为“从人持戈”。

“戍”,《说文》:“

甲骨文作,金文或作,戈的刃都在人头之上,不会伤着人。小篆作

。 ,守边也。从人持戈。”

许慎因为未见过更早的字形,所以把“伐”和“戍”都析作“从人持戈”,其实这两个字是靠“人”与“戈”不同的结合方式来区别的。

“武”,《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一般人都认为许慎引楚庄王的话来解释“武”字不合适,他的思想恐怕不能代表造字时代人的思想。“武”,甲骨文作、,一般学者都认为“止”就代表人。“武”字“从止从戈”,应该就是表示扛着戈去打战,因而有勇武之义。

小篆作;隶书作、、

等形;到楷书作“武”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类是以义会意,即“合谊”

“谊”是表示意义的本字,而“義(义)”是假借字。后世假借字行,而本字又用作表友谊之义。所谓“以义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构成成分的词义以表示新的意义。如:

“朏”,《说文》:“,月未盛之明。从月出。”

实际就是合“月”和“出”二字的意义以表示月亮刚刚升起之义。

“凭”,《说文》:“,依几也。从几从任。”

即会合“任”和“几”两个字的意义来表示依附于几案之义。

“劣”,《说文》:“,弱也。从力少。”(大徐本作“从力少声”,误。)

即会合“力”和“少”二字之义以表示弱义。

“肰”,《说文》:“,犬肉也。从犬肉。”

也是会合“犬”和“肉”二字之义。

“尟”,《说文》:“,是少也,尟俱存也。从是少。贾侍中说。”

即会合“是”和“少”二字之义。字或作“尠”,会合“甚”和“少”二字之义。

古文字中真正以义会意的字是不多的。许慎举“信”字以为例,本来是有道理的,但后人对此字有不同看法。

“信”,《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人说话要真诚。有人说人说话未必“诚”,所以提出将“信”字分析作“从言人声”。从语音上讲,上古“信”与“人”都在真部,说是形声字,也有道理。

后世也造了几个以义会意的字,如“不正为歪”、“小土为尘”等。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曰:“‘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

按照许慎所下的定义,形声字的构成应当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而成的。就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和金文来看,确实有一部分字在甲骨文或金文里,就已经具备形符和声符两个构件了。这些字是不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而成的,因为目前还没有比商代更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资料可资比较,我们姑且就认为它们是共时结合而成的。如:

“江”,《说文》:“

金文作

“河”,《说文》:“ ,水,出焞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从水可声。”、,从水工声,与小篆合。 ,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从水工声。” 甲骨文作(从水何声)(从水丂声),金文作(从水何声),战国陶文作(从水可声),秦简作(“水”已变作“氵”)。“何”、“丂”、“可”语音相近,而且“可”字本就以“丂”作声符,“何”字后来也声化为“从人可声”,所以这三个字都可以充当“河”字的声符,但后世只有“从水可声”的字流传下来。

“汝”,《说文》:“

甲骨文作

“妹”,《说文》:“

甲骨文作,从女未声;或作

,从女木声。金文作

。“未”在上古是明母字,有学者认为“未”即是从,女弟也。从女未声。”、,从水女声。 ,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

“木”分化而来。“未”与“妹”在上古声韵均同。“木”与“妹”双声,且韵部也相近。

按理说,形声字的声符与整个形声字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可是,《说文》里有些形声字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又是为何呢?根据古文字资料看,有的是由于字形演变了,许慎不明原来的构形而据已变之形立说所致。如:

“秊(年)”,《说文》:“

,谷孰也。从禾千声。”

“年”与“千”在上古都是“真部”字,但声母差距较大:一个是泥母,一个是清母。其实古文字原来并不是作“千”:甲、金文原来作,从禾人声。“人”与“年”上古韵部相同,声母也相近(甚至有人认为相同,所谓“娘日二母归泥”),所以,声符与整个形声字读音完全和谐。后来字形变了,先是在“人”上加点作饰笔,如进一步变作,小篆作

;正源于此形。许慎不知道原来“年”字是以“人”作声符的,他据小篆分析为“千声”,于是使得声符和整个形声字在声母上十分不和谐。

从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看,后世有很多的形声结构的字,并不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成的,而是历时累积成的。裘锡圭先生说:“最早的形声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就是一般所讲的形符)和音符(就是一般所讲的声符)组成,而是通过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产生的。”(参阅《文字学概要》第八章)表意字加注音符,既不影响理解字义,又使人易于读出音来;假借字加注形符,既容易读出音来,又不致使人对词义产生误解。受此启发,人们便想到了用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共时结合的方法来造字,所以,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造字的方法应该是比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出现得要迟些。但是此法一经产生,它的便于认读和理解的优点,使得人们很少再用象形、指事或者会意的方法造字了,甚至连那些本不是形声结构的字,人们也会采用增加形符或增加声符的方式,将其改造成形声结构的字。如:

“齿”,《说文》:“,口龈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

甲骨文作,象口中有齿之形。战国金文作

,与甲骨文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增加了声符“止”。“止”与“齿”上古韵部相同,声母(章、昌)也相近,语音和谐。

加声符一般都是加在表意字上。如:

“鳳”,《说文》:“ ,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从鸟凡声。”

甲骨文原来作、,象凤鸟之形。可能是靠形体的不同难以把凤与鸟区别开来,于是人们在凤形之上加“凡”(“凤”在冬部,“凡”在侵部,也有学者认为在上古时冬与侵还没有分成两部;声母相同)作声符,以别于鸟字,如、。大概是因为“凡”声已将“凤”跟一般的鸟区别开来,凤本身的形体在新的字形中就显得不再重要,

。 所以,原来的象凤之形的构件后来就干脆写成了“鸟”,如小篆作

加形符一般是加在假借字上。因为被假借字有它自己的本义,人们很容易被它的本义所干扰,或者即便是在用它的本义解释不通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字在此表示什么意思。加了形符之后,人们就不会被它的本义干扰了。如:

“师”字的本义是表示军队,汉代人假借它来记录{狮子}一词,写作“师子”。不了解的人只看字面,不一定就知道它所记录的是动物的名称。于是就有人在假借字“师”上增加“犬”旁,写作“狮”,因为多数表示动物的字都有“犬”旁,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不明白了。

在假借字上增加形符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分化字形,造出所谓“今字”(或称“分化字”、“分别文”)。如:

“辟”,《说文》:“,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

躲避之义,古人原来并没有造字,而是假借“辟”字为之;因为躲避跟走路有关,后来在假借字上增加“辶”旁作“避”。譬如之义,原来也没有造字,也是假借“辟”字为之;后来在假借字上加“言”旁作“譬”。开辟之义,以前也没有造字,而是假借“辟”字为之;后来加“门”作“闢”,不过,现在简化字又写作“辟”,恢复用“古字”。

也有在表意字上再增加形符的,那主要是为了彰显词义。如:

“从”和“從”。甲骨文作、,用两个方向一致的人表示后一人跟随前一人。或加“彳”作作,或加“止”作,这几个形体在卜辞和金文中用法并没有差别,应该视为一字之异体。

《说文》将“从”和“從”别为二字,谓“

”是“相听也,从二人”,谓“

”是“随行也,从辵从,从亦

,或加“辵”声”。其实“相听”和“随行”意义并没有差别,这一点许慎是知道的,所以他将“從”归在“从部”,而不是归在“辵部”。

在表意字上增加形符,原来的表意字在新的字形中,客观上就成了兼表意的声符,如“從”字就可以分析为“从辵从从,从亦声”。再举个例子:

《说文》有“文原只作(後)”字,谓“迟也。从彳,幺夊者後也”,从三字会意。从古文字来看,其说不确。甲骨”。西周金文或增“彳”作,或增“辵”作

(与《说文》所收“古文”

同)。,隶定可作“可见“後”这个字并不是共时取三个构件来会意,而是历史累积而成的。“字分析作“从彳,幺夊者後也”。正确的分析可以作“从彳从

”形后世无传,所以,许慎把“後”

亦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世的形声结构的字,并不都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的方式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平面静态的形声结构的字,其来源并不只有形声造字法一种,另外的一个来源就是聚讼纷纭的“转注”。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对于“转注”这一术语,学术界有较为分歧的看法。说法虽多,但正确的理解只能有一种。我们觉得,在这分歧的说法中,只有“加注意符”的说法较为可信。

“建类一首”,就是为表示同一类意义的字建立一个共同的意符,或者也可以称作部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意符是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形声造字法“以事为名”的“事”说的事类,表现在文字上也就是用同样的意符来表示这一事类,如{江、河、湖、海}等都是水类,所以为这类词造字时都以“水”字作为意符。如果这种意符不是客观存在的,别人又如何理解和遵守呢?而部首是许慎为系联文字主观归纳出来的,在许慎自己看来,部首就等于意符,所以,他在每个部首字的下面都说“凡某之属皆从某”,意思是说,凡是表示这类意义的字都以这个部首字为部首,换句话说,凡是以这个字为部首的字,其意义都跟部首字的意义有关。但经过后人研究,发现许慎的这种说法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许慎归纳的部首有时与意符也存在有不一致的情况。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一原则有问题,而是许慎所立的部首有的存在着问题。所以,部首字有的并不是意符,二者不能简单地看作同样的东西。许慎在定义里说“建类一首”,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归纳的部首就是意符,因此就说成是“为表示同一类意义的字建立同一个部首”。

“同意相受”,就是给表示这类意义而又不具备这个意符(在许慎看来,就是部首字)的字加上这个意符(部首字)。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要点:“同意”,是指同样的意类,而不是指具体的意义,如“江”、“河”等都属于{水}这个同样的意类,但“江”、“河”等又有各自具体意义。“相”表示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互相,而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相迎”、“相许”之“相”均是这种用法。“受”,古字,今字作“授”,授予之义,而不是接受之义。“相受”,即“相授”,授予给它。

“转注”造字法最主要的是给假借字加注意符。假借字都有自己的本义,本义与字形是吻合的,而假借义自然与字形不合。在假借字上增加一个表示这个假借之义的意符,即为“转注”。“转注”以后的字在字形上与其所表示的意义就相合了。如:

{考}这个词,最初在金文中用“丂”字来表示,如“文丂(考)”、“皇丂(考)”、“祖丂(考)”等。“丂”字在甲、金文作、、,象斧柯之形,用来表示“文考”之义,当属假借。后来写作

,因为“丂”字在此处表示了{老}意,所以,为了显示其假借之义,就加注“老”字作意符;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以“丂”的本义来曲解了。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许慎给“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举的两个例字,都是同样造字方式造出的字;而给“转注”举的两个例字并不一样,只有“考”是转注法造成的字,而“老”字却不是。《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是,每种造字方式只举两个例字,此处也就不便多出字来。那为什么不举两个转注造成的例字呢?应该说许慎是有用意的,他就是要告诉我们,“考”是由“老”转注而成的。

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分化字,这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再举几例:

“辟”,按照《说文》,它的本义是“法也”。但是,{躲避}、{邪僻}、{开辟}、{譬如}等义,先也都是假借“辟”字来表示,如“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后来分别加注意符造出“避”、“僻”、“闢”、“譬”字来表示“辟”的这些假借义。

除了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为假借义造分化字,也有在表意字上加注义符为词的引申义造分化字的现象。如:

“取”,按照《说文》,它的本义是“捕取也”。词义引申,可以表示{娶妇}之义,如“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段玉裁曰:“经典多假‘取’为‘娶’。”实际上,“娶”字就是在“取”字上加注意符“女”字而形成。

再如:

“昏”,《说文》“日冥也”。词义引申可以表示{结婚},因为结婚也在日冥之时,如“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婚”字是在“昏”字上加注意符“女”字而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转注造字法形成的字似乎都可以看作是“古今字”的“今字”,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转注字”就是“今字”呢?历史上对于“古今字”的看法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主要指“分别文”和“累增字”,实际上就是所谓“转注字”;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一般倾向于狭义的“古今字”。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字”就是通过转注法而产生的。但我们不能说“转注字”就是“今字”,因为我们所理解的“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等,“今字”一般只承担“古字”的某个义项;可是,有的“转注字”加注意符后跟没有加注时意义和用法并没有差别,当然也就不能把这两个形体视为“古今字”,实际上是异体关系。如:

“胃”,《说文》:“,谷俯也。从肉,

既然“”象胃之形,那么造字之初,有“

”就已够了,甲骨文正作

。金文中作

,加注“肉”作意符,

象形。”

应该是为了彰显词义,跟未加“肉”的形体并没有分化为两个字,可以看作是一字之异体,因此,后一形体传下来了,而前一形体没有传下来,这跟其它异体字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小篆只是变得规整些而已。隶变作

,省去了中间的点状物。

《说文》中凡谓“从某,某象形”的,如果不是许慎主观上错误,都应该是在象形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转注字”。再如:

“骨”,《说文》:“,肉之覈也。从冎有肉。”于“也。”

(冎)”下曰:“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冎”原来只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作、,应该说是个象形字;战国文字作、

,上部稍有变化,下加注“肉”作意符;小篆是其进一步变化;隶变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未造出转注字之前,人们已用了一个假借字或表意字来记录这个词;后来在假借字或表意字上加注意符,造出新的形体。在这个新的形体中,后加的意符,大多都被当作是新的形体的意符,而原来的假借字或表意字客观上就成了新的形体的声符。平面、静态地看,转注字当然就是形声结构的了,但它并不是用形声共时结合的方式造出来的。

总之,字形结构与造字方式并不是一码事儿。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式各形成一种字形结构,分别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和转注两种造字方式造成的字,都是形声结构,或叫“形声字”。所以,许慎将“考”字分析作“从老省,丂声”。《说文》中除了在《叙》里面讲到“转注”,正文里再没有一次讲到“转注”,因为正文里是根据字形结构来分析的,当然不会有转注结构了。清代学者“四体”的提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把“转注”看作是“用字”就不对了。“转注”是文字在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造字方式,很多的学者都没能从动态演变的过程去看待“转注”,自然也就无法把平面静态都是形声结构的字,区分为“形声”法和“转注”法两种方法造成的字了。

造字方法结构类型

象形象形

指事指事

会意会意

形声、转注形声

五种造字方法对应于四种结构类型。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用今天的话来讲,“假借”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字,来记录无法造字或未曾造专字的同音的词。

关于“假借”方法的出现,清代学者孙诒让说得好:“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之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以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与王子状论假借书》)

因为“假借”是利用已有的文字来记录新词,并没有造出新的形体出来,所以有人不把它看作是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也有学者说“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对于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学者们都没有异议;但对他所举的两个例字,有不少人认为不妥当。

《说文》:“ (令),发号也。从亼卪(卩)。” 按许慎的说法,“令”本来是个会意字,其本义是“发号”,用来表示“县令”之意,就属假借。有的学者认为由“发号”到表示“发号之人(即县令)”,是词义的引申,所以就说这不是“假借”。

《说文》:“古文長。,久远也。从兀从

。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亡声。

者,倒

(亡)也。

,,亦古文長。”

按许慎的分析,它是把“長”看做是会意兼形声字,其本义是“久远”。有学者认为由“久远”到表示“尊长”之义,也是词义引申,所以也说这不是“假借”。

其实,许慎所举的例字未必就错了,问题出在对“假借”的理解上。许慎把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以外的意义,包括词的引申义和文字的假借义,都看作“假借”,也有他的道理,因为这个字是为本义造的,那么,用这个字来记录其它的意义当然都可以视为“假借”。我们现在有的学者只将文字用来记录假借义才看作是“假借”,而将文字用来记录词的引申义不当作“假借”。差别只是如何对待“假借”的问题,还不好说是对错的问题。

下面我们举几个用来记录假借义的例子。

“豆”,《说文》:“,古食肉器也。从囗。象形。

,古文豆。”

“豆”的本义是器具,用来记录{豆麦}之义,就是假借,如“大豆”、“黄豆”。

“而”,《说文》:“,頬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而”本是象形字,用来记录连词{而},就是假借。

《说文》除了在叙里举了两个例字说明“假借”,正文没有一处说到假借,因为正文里是按结构类型来分的。

总之,“六书”包含几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五种造字方法(如果把“假借”看做是“不造字的造字法”则是六种),四种结构类型(如果把“假借”也看做是结构类型则是五种)。

第15篇:绘画中符号的演变过程及艺术发展

绘画中符号的演变过程及艺术发展

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自在,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面与之对衡,而是投身自然,与之融合为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古人在华夏大地的山川田野之中,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对象进行实际的描摹,把梦境,实际,宇宙和自身融合在了一起。远古图形符号是伴随人类出现而开始应用,并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而逐渐完善丰富,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缩影,其最经典意义在于为人类传达一定目的的信息并且记录一定的人物时间。古代人民用伟大而丰富的想象力和图形记录了历史。现代图形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无国界和表现语言的共识性,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符号性。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一、远古图腾文字概述

中国汉字符号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是中国独特的地理历史造就了中国先民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对中国的书法、绘画、文学、艺术、哲学影响极为深远。

距今六千多年前,中国远古先民创造了带有图腾性质的图像文字符号,这是远古先民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当时的先民们,自由地创造出各种图腾符号,这种以想象力与自然相结合的形象符号有神秘的图腾色彩,是远古先民进行思想交流和经验的桥梁,充满奇异厚朴的表达功能。许多图腾符号虽然经历时间的沧桑却至今仍然留在岩壁、古陶、竹简、龟板、木牍、甲骨、石刻、钟鼎器皿上。在远古,先民们通过结绳、刻契、壁画等方法来帮助自身记忆,但是它所表达的内容是单独个人的思维想象,别人是不容易明白的,并不具备文字性质。只有当发展到人们需要经验的累积与记忆时才用绘画的方法来表达,这才产生了文字画,原始文字图形才出现。这时期文字画还不属于文字的范畴,直到其中一些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共识,文字的雏形才慢慢完善。所以远古图腾文字符号是史前先民用他们的智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集体创造的。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远古的含有图腾色彩的楔形文字和钟鼎文字,经由李斯进行整体化、标准化、规律化的整理,规定“篆书”这种字体为全国通用文字。许多图腾象形文字遭到删除废除,丢弃在外,埋没失散在岩画、陶器、钟鼎彝器、龟板、竹简、石刻等历史文物尘埃中。中国文字再也没有远古图腾文字符号的踪迹。今天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则是殷时期的甲骨文。秦王朝规范文字后,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篆、隶、楷、行、草相继出现,五种书体直接影响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可以肯定地讲中国书法史就是中国古人对天地宇宙的感悟形态的演绎史。

中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楹联、文学等都以汉字作为载体,却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着与汉字息息相关的艺术感悟。远古图腾文字的起源期,同时也是中国远古原始书法的发展起因。中国文字与绘画密不可分,在自然界中取象,又合乎自然中的物象。取象是远古图腾文字符号和原始书法并驾齐驱的发展动能。“可象”、“取象”促进远古图腾文字符号在体现自然法则中不断创新,改进及繁衍,导致了远古文字符号具有生命力及自然显现的形象美,并一路发展于秦汉。

二、远古图腾文字与书画图源

关于古汉字的起源,从古至今有很多种传说。有“圣贤造字说”、“元素造字说”、“阴阳八卦说”、“多元起源说”等等。

实际上远古文字产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原始宗教的祭祀、巫术、占卜及狩猎、农事和部落之间战争等活动中需要充满神秘色彩的图腾符号;二是远古先民在社会生活思想交流中,需要记事表达而出现图画、楔形、图形符号。西安发掘的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早期产物,所处的年代为公元前五千年至公元前四千五百年间。半坡遗址发掘出大量的古陶文物,这批古陶器上有彩绘的几何形状图案或动物形状的线纹,已初步具备表达思想的作用,已脱离结绳或契刻等单纯的个人行为。即使是公元前二千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也是建立在以图腾符号的形象为主的神秘符号形式上。史前人类的思想被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笼罩,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多为占卜、祭祀、祷告,也有部分记

载征伐、围猎、农事等内容。因而可从甲骨文上了解殷商社会的农业、牧业及社会面貌。殷商的甲骨文是当代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

通过对远古图腾文字形象性的探索分析,从远古文字起源期脉络上感觉到史前人类创造的图腾符号存在着“书画同源”现象,也可称为“字画同源”,并开始具有表达和交流的内涵意义。如果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归类分析并进行比较,会发现这些图腾文字符号具有绘画的基本因素,线条之间含有绘画形态和崇拜自然物象的意味,初步含有视觉空间的结构形象美。站在书法艺术的立场上,以书法的审美理念去观察、欣赏、思考,可以找出远古萌芽期原始书法艺术的形式美的因素。这些孕育在图腾文字符号中的合理存在的艺术性,对当代书法及今后的发展会带进新的充满活力的因素,能打破部分旧有的书法传统模式和因习守旧的千年变化不多的创造方法,激活书法的基因与创新,让当今书法家走进从未涉足的艺术宝库,见到远古图腾文字的耀眼光彩。尽管经历几千年不断的演变,古文字仍保留有书画及线条艺术的基因,如:山、水、鱼、鸟等等,仍具有象形及表意的功能。发展到甲骨文成熟期,才初步具备有象形、指示、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基本的造字法。汉朝“六书”对方块字的形变及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许慎《说文解字》总结东汉以前的研究成果,对于古文字形体变迁做了系统的论述,为我们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我国汉代研究古文字的经典著作,是古文字形变史上承前启后的巨著。远古文字发展至今,仍具有绘画艺术及书法艺术的基因。这也是汉字仍是书法艺术载体的根本原因。

中国远古图腾文字的启蒙期,客观上也是书法的萌芽期,孰先孰后不能简单界定。图腾符号既是文字初创期的产物,又是书法艺术萌芽期的依托。合乎自然物象的取象,必然包含史前先民精神活动的创造力。经过综合、取舍的图腾符号隐藏着艺术性及形式美基因。远古图腾符号在自然法则中繁衍、生长、创新,具备了艺术的自然发展生命力,自发演绎直至辉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古文字及其书法的发展,始从自然法则渐变为自觉法则。书法艺术亦由“道法自然”转化

成“书为心画”。“道法自然”既是图腾文字起源期又是原始书法萌芽期极朴素的审美理念体系。“书为心画”则是自觉书法艺术的美学理念体系。这个转化完成后,“书画同源”逐渐地分离或若即若离,从此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则朝着多元风格方向发展,并受到儒、道、佛哲学理论的影响。

三 古代审美对现代的影响

近年来对于远古图腾文字的发掘研究逐步多了起来,出版了许多专注研究,尤其是对史前文字起源的字形、字义的研究及后期音韵的研究,学说纷纭、著作各执其理。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怀着对远古图腾文字符号的浓厚兴趣,坚持三十多年时间,在国内各地进行收集、整理,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系统将自己对美感、对中华文化的体悟融入到远古图腾文字符号上。韩美林《天书》收集的图腾文字符号多达三万多个,堪称是远古图腾文字符号的大集成。虽然《天书》的问世评说纷纭,有褒有贬,但是天书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是文字及书法演变谱系源头上最关键的一环,功不可没。

我们在艺术审美中也要“寻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古老的文字符号有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一种审美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审美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当然,我们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设计思想的冲击,并从中受益匪浅。但是我相信,在这种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且会从中国的古老先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汲取营养,继续演变发展。

第16篇:演变诗歌

我们之间的演变

从甜蜜变成失联

从熟悉变成陌生

一直到微笑点头的底线

我们之间的演变

从热情变成冷漠

从初遇变成陌路

一直到问候失去了温度

我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时候发生了演变

起初也许都浑然不觉

等发生变化又觉得诧异

从陌生到熟悉需要漫长的过程

从熟悉到陌生却只需一瞬间

有一种情绪在心里悄然发酵

慢慢地酝酿成猜疑和不满

难道这就是理想中的爱情

不管再坚定的相守承诺

一旦遭遇残酷的现实问题

只能选择逃避和退缩

我们之间的演变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

仿佛一个眼神一句话

都能改写我们的爱情故事

昨天你给我一杯温暖的咖啡

今天你送我一季肃杀的寒冬

幸福的幻觉还来不及回味

爱情已经在狂风中飘摇

我们之间的爱情

演变成过往的云烟

我们之间的爱情

变成了断线的风筝

第17篇:中日关系演变

2013-2015中日关系演变

S15500157 王 蕾

2012年末安倍二次政权以来,中日之间矛盾纷起,进入了艰难的曲折期。 在讨论两国关系如何演变的开始,我们应该如实了解在2012年12月26日自民党重新夺回政权之前,中日关系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引发了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争端的高潮,此后中日间各方面矛盾加剧。据日本言论NPO与中国日报社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也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持有负面印象的比率高达90%。特别是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对中国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方针,引发中国强烈抗议,中日关系交恶持续升级。中日关系转差的基调早在民主党时期就已形成。

不管是鸠山政府的相对亲华,还是野田政府一味反华,民主党在处理外交问题上暴露的不成熟可以说是促进其迅速凋零下台的重要原因。安倍新政权就是在民主党内忧外患全线溃败的情况下上台的。人们可能还记得2006年安倍第一次政权为了化解小泉时代两国关系紧张的局面选择中国首访进行的“破冰之旅”,甚至期待曾有过此举的新政权能为中日关系改善做点什么。然而事实上安倍不论是从家族传统政治基因还是个人成长史都无疑是右翼鹰派代表,我们能够发现之后安倍的诸多新政策都是在一次政权未尽情况下重启的,加之受到民主党教训,无论如何其第二次的反华色彩是可以预料的。存疑的只是“度”的问题和表现形式的问题。

这在2013-2015年的两国交往中得到了解答。

2013年是中日关系最“绷”的一年。安倍二次上台伊始,大有再恢复伊藤博文时代“强大日本”的意图,不管在外交和内政方面都需要作出成绩让民众看。而2013年也是我国国内反腐和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一年,两国政府都铆足了劲进行各方面改革和突破,这势必会在国家利益交汇处产生重大困难甚至交锋。这是安倍对华用力最猛的一年。

在外交上,是排斥近邻的所谓俯瞰地球仪式的外交,或者说价值观外交。无论如何,这种外交理念的实质是排华围华。与第一次政权把访华作为首要任务,这次的外交手段恰恰相反。2013年是安倍着重打外交牌的一年,从年初出访东盟开始,到年末以东盟外交收官。遍访东南亚十国是在日本首相史上没有的事。这固然跟日本与东南亚历史以来的较为特殊的历史地缘关系有影响,战后日本格外注重与东南亚的关系,一方面东南亚的资源和市场是日本最在乎的,日本曾经通过战争赔偿的方式对东南亚进行资本输出和市场占夺,另一方面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直接关乎着日本的能源和国家安全。然而此种力度,特别是日本竭力拉近与交好与中有与领土纷争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则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离间计和围华策略。

除东南亚外安倍也是几乎每个月进行一次外交叫访问。2月访美,3月在时隔多年以后访问蒙古,4月访问俄罗斯,6月访问法国并签订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联合会议的2+2会议,8月访问中东四国,9月出席G20首脑峰会,10月访问土耳其,12月与东盟召开了特别首脑会议。与此同时,安倍还在世界范围内派外务大臣岸田文雄,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等进行游说拉拢。

而安全方面动作就更是不断。首先是与各国部队的联合演习,为历年来最多。首先是年初日美两国在宫崎县的航空新天原基地举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联合空战演习,2月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联合夺岛演习,直到年末海上自卫队与印度海军在在印度洋上举行联合训练,日本与印度方面在军事领域强化合作,针对中国意图明显。

2013年日本通过了几份重要法律文件和政治性纲领文件,从而构筑起日本全新的安全体系,不仅展露安倍的野心无疑,而且其中针对中国的部分也很明显。首先是通过旨在严惩泄露外交、防卫等领域国家机密行为的《特定秘密保护法》,严厉的惩罚措施让日本公务员更加不敢不服从政府命令,从而为执政者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空间,顶层政客按自己意愿形成国家意志就更容易了。此外,年末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这些与新设的日本版NSC(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一起,构筑起日本国家中长期安全体系。而新《防卫计划大纲》中则明言道:鉴于中国在钓鱼岛周边的海洋活动日益活跃,要使自卫队具备“海军陆战队”功能以防卫离岛,以及通过引进无人侦察机以提高“警戒监视”力度。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来都是如此。日本的力用的太猛,最后落到自己身上的反作用力就很更大。在日本紧锣密鼓筹备上演这些动作的同时,我们在并没有畏缩或者任由其飞扬跋扈,中方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的同时,当机立断出人意料的在2013年11月发布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消息,令世界震惊的同时让日本手忙脚乱。我们在合乎国际法的范围内给了日本以及其背后美国强有力的一棒。这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当然也不无安倍这一年来用力过度的外部影响因素。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2013年1-6月日中贸易总额比2012年同期大减10.8%,经济界人士对政府怨声纷起。

到2013年12月26日,安倍上台一周年之际鬼心不改参拜靖国神社,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九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双方互相好感度下降至九年来最低。中日关系似乎滑入了“政冷经冷”的冰窟。

时间进入2014年。中日两国继续拉锯战,中日关系迟迟不见好转,这一年中日关系可以用“紧中有缓”来形容。虽然没有2013年剑拔弩张样式动作频繁的“绷”的状态,但是无从谈上缓和和友好。

2014年年初日本继承了上一年的外交围华遏华,在中日领土争端上,安倍不仅丝毫没有寻求对话解决的意愿,而且还插手南海问题,借乌克兰危机,企图抢先在国际上将中国定义为“侵略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安倍居然说,中国增加军事开支,是地区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方7国首脑会议上,安倍污蔑中国“挑战国际秩序”,并得意地称自己主导了峰会的讨论,让首脑宣言表达了对东海、南海紧张局势的担忧。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北约理事会上,安倍点名批评中国,将中国在钓鱼岛的维权行为描绘为“侵略”,指责中国在东海“频繁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在打压中国的同时,安倍还极力将日本抬高为“对地区负责任的大国”,称日本一直自制、冷静应对。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安全保障会议上,安倍继续复制这一“抹黑”中国的模式,不仅在南海问题上攻击中国,而且还将自己扮成菲律宾、越南的保护国,表示日本将“全力支援东盟各国”。这一系列外交举措迟迟让两国从学者到民间难以看到两国关系复苏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日民间以及有识之士是在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作出努力的。特别是经过前几年两国关系交恶带来的严重双方经济互损,经济界迫切希望两国关系能够得到缓和。而前一年的大施手脚也基本让安倍在目前能够操控的范围内达成自己关于国家安全战略方面的一系列目标。这时不管是出于国内要求,还是国际美国的牵制(美国一直对于中日保持相对友好怀有希望),中日都不能继续冷下去。需要从各方面入手“调温”。

于是,先后有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国土交通大臣、前公明党代表太田昭宏、民主党代表海江田万里、前首相福田康夫以及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访华,与中国高层交换意见;9月下旬,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重新启动;10月上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访日,与安倍首相会面;10月下旬,博鳌论坛理事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再次访华,与习近平主席会面。这所有是在预示,中日关系并非毫无希望,“紧中有缓”是可能的。

最终中国给了安倍一个机会。2014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是建立在早前中日间“四个原则共识”基础上的。这个共识,为两国关系逐步走出低谷创造了必要条件,使两国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成为可能。也会作为一份历史性文件产生属于它的价值和意义。2014年日媒在回顾14年中日间十大新闻时,首条是习近平会面安倍晋三,其次就是四点原则共识的达成。这当然不会出现在两个正常交往的国家的“十大新闻”中,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和各界对其期望。这样的“缓”,给我们带来了中日关系的光明存在的可能。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势必会成为中日间敏感复杂博弈较量的一年。这一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用“抓紧放松”来形容。是指在敏感关键问题上抓得紧,对于战后70周年这一形式的把握,谁都没有真的退步。对于中国来说,70周年前所未有的阅兵式,不仅是对于在抗日战争中先烈的缅怀祭奠,警示后人战争的可怕性,呼吁和平;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实力和自信态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裁军30万,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既热爱和平有有自信对抗他国军事威胁的坦然态度。相比于此,日本的安倍谈话不仅是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不满和谴责,这样暧昧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在日本国内都引起喧哗声一片。安倍是打算“抓紧”的,只是这样的“抓紧”并不符合人心。

除此之外2015年日本政界的一件大事是通过新安保法案。这也是安倍“抓紧”的一部分。安倍家族的政治基因促使他一定要去完成这件事,哪怕国民的反对声再强烈,各种游行示威再多,国际社会再批评。新安保法案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和《国际和平支持法案》两个部分组成,一共涉及11部法律的修正案。此次的安保法案广泛涵盖从“非常事态”到平时,能够使自卫队毫无疏漏地应对各种事态。日本自卫队踏出国门行使集体自卫权成为可能。实质上除了不能主动发起战争,安倍已经把自卫队变得和军队没什么两样了。

这样的关乎日本安全,国防等各方面的“紧”贯穿在2015年。同时“放松”指的是中日两国间在能够进行对话和恢复的领域内开始持“松”的态度。因为是敏感的一年,恢复正常关系还显得遥不可及,但种种迹象表示,两国从政府到民间加深了接触和对话。回暖在进行。

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确定了方向。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此外,11月1日晚,李克强总理在韩国首尔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强调正视历史、和平发展、深化合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转暖。

中日关系想一朝一夕恢复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两国政府人民都积极参与解决。回顾2013到2015中日间整体由紧绷到紧中有松到抓紧放松的一个过程,能够期待过了2015的敏感年,2016中日关系的回暖和改善。

第18篇:汉字演变

专题讲座

古汉语与初中文言文教学

李镗( 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 特级教师 )

第一讲 古代汉字基本知识与词义的演变

一、古汉字学

古汉字学也叫传统文字学。它研究的是先秦文字(下限也可到西汉)自身的规律。世界上许多古文字到现代大多“死”掉了,但汉字一直发展延续了下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要了解必要的古汉字学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把我们悠久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古汉字学自汉朝至今一直受到国人的重视。汉朝许慎的《说文》、自清朝开始的甲骨文研究等,可以说是古汉字研究的精粹。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基本了解古汉字字形的演变、造字法、字义的演变和字音的演变等基本知识。 1.字形的演变

甲骨文是目前确定的最早的汉字,大致在商朝后半期使用,它刻在龟腹部的甲上(也有少数刻在牛等动物的骨头上的),主要用来占卜。由于骨头很硬,刻直线比较方便,所以甲骨文的笔画以直线为多,且比较细。甲骨文里许多字还没定型,同一个有几种写法: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大致有四千多字,古文字学家能考据出意思的有两千多字。虽然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但到 1899 年,人们才发现它。

金文(钟鼎文)是商朝铜器上的文字,出现在商朝末叶。金文也叫铭文,从几十字到几百字,是记载器具为何而做,怎样做的。金文有三千多字,文字学家能辨认的有两千多字。

战国文字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各自为政,文字也不统一,和金文相比,有简化的趋势。战国文字除了见于铜器上,还在陶器、玉帛、钱币上出现。

说明:上一行字是《说文》中的小篆,下一行是秦篆。

小篆

秦始皇统一各国后,命令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工作,每个字都制定了标准的写法。《说文解字》收了九千多个小篆,对每个字的构造和意义都做了解释。 隶书

汉朝出现的汉隶是从秦隶发展来的,它简化了小篆,主要是合并笔画,将曲笔改为直笔。汉字分为古字和今字。隶化是分界。甲骨文、金文、小篆属古文字,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是今字。

隶书向前发展分为楷书和草书。楷书和隶书相比,结构没大变化。主要是字形由扁而方,笔画上,横和撇的末尾不向上挑,点由长形变圆形。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章草带隶书的味道,字间是分开的,今草的笔画和楷书一样。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是行书。

2.造字法

《周礼》中提到了六书,到了汉朝,有人认为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文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用描画实物的方法来造字,就是象形。人、鹿、车、日、月、山等就是象形字。《说文》九千三百多字中有二三百字是象形字。要注意的是,字义变化了,有的字现在很难看出它是象形字。比如“自”是鼻子的象形,现在当“自己”和“从”讲。

指事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二见意。”意思是说初看可以识别字形,细看就可以了解意思了。比如上和下、本和刃。

会意 许慎的解释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意思是把字的几个部分合起来领会它的意思,了解它指的是什么。比如武、信、采、牧、祭等。

形声 许慎的解释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用一个部件表示意思,另一个表示声音。形声字由形符(义符)和声符构成。《说文》中有七千多字是形声字。形声字从结构上看有: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六种。

转注 转注其实是一种对字的解释。即用甲字解释乙字。人们对转注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不过这不影响大局。 假借 许慎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用一个同声字来表示一个意思。比如用“然”字表示对、如此,用“亦”表示也,用“莫”表示不要。 综上所述,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是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是用字,而不是造字。指事可以归为象形和会意。所以可以说造字法是三种。 3.字义的演变

汉字中少数是没有意思的。比如“蝴、璃、徘、尬”。多数汉字是有意义的,从古到今,字义是有变化的。字义的变化主要有:字义扩大,如江、河、射、脸、购等。字义缩小,如臭、金、寡、禽等。字义转移,如兵、股、木、树、等。 4.字音的演变

汉字字音的变化要比字形、字义的变化大。字形从汉朝到现在变化不大,字义虽然变化大,但多数古义保留在书面语中。诗经、唐诗、元曲的押韵有很大变化就说明这点。从音韵学来说,它们分属上古、中古、近代音系。

1.上古音系:周 —— 秦(公元前 11 世纪 —— 公元 2 世纪)文献材料《诗经》。32 声母,30 韵部。

2.中古音系:魏晋 —— 隋唐(公元 3 世纪 ——10 世纪)韵书:《切韵》《广韵》《集韵》魏晋诗歌、唐诗、韵文。 中古三十六字母表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發音方法

重唇

唇音

輕唇 舌頭

舌音

舌上 齒頭

齒音

正齒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幫 非 端 知 精 照 見 影

滂 敷 透 徹 清 穿 溪

全濁 並 奉 定 澄 從 床 群

次濁 明 微 泥 娘

疑 喻 來 日

全清

心 審

全濁

邪 禪

《广韵》30 韵部,分为:

阴声韵: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ai、a )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 (-n、—ng、—m) 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韵(—b、—d、—g )

3.近古音系宋 —— 清(公元 11——19 世纪)韵书:《中原引韵》 宋词、元曲。近古二十五声母

( 1 )全浊声母清音化 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以平仄为条件分别归入送气、不送气清音声母。全浊擦音声母归入相应的清声母; ( 2 )知、照两组合流产生卷舌声母; ( 3 )零声母增多; 4.古今调类和声调的对应关系

古调类 普通话调类 古调类

平(清声母) —— 阴平入(清声母)分化进四声平(浊声母) —— 阳平—— 入(全浊声母) 上(清、次浊声母) —— 上声

上(浊声母) ——— 去声 —— 入(次浊声母) 去(清、浊声母) —— 去声

二、词义的演变

词义及词义系统 (一) 词义的内容

1.理性意义。是词所反映的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如:妇:成年女子;媪:老年女子。

2.隐含意义。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水,无味的,流动的,凉的。隐含意义在某种语言环境中会反映出来: 君子之交淡如水 (言其无味) 碧天如水夜云轻 (言其清凉) 旧恩如水满身流 (言其流动) 隐含意义经常使用,会发展成一个新的义项或词。如“飞”,隐含义“迅速”发展为副词“飞”。

3.感情意义。包括褒、贬、轻、重、尊敬、轻视等。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周”、“比”理性意义相同,感情色彩不同,大致相当“团结”和“勾结”的意思。

4.联带意义。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在使用甲义时,使人联想到它的正义。如“血”,有血液义,也有流血、杀伤义(“血洗、血战”),“猪血”中的甲义使人联想到乙义,故避讳为“猪红”。

5.搭配意义。指一个词由经常和哪些词搭配而体现出来的意义。如“美”和“丽”,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美”使用广泛,“丽”搭配范围窄,一般限于指容貌。

(二)义位及义位变体

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义位大致是词典上所列的义项。但词典对字、词、短语的区分是不严格的。所以每个字条、词条所列出的义项首先要区分哪些是属于同一个词的,哪些不同属于一个词的。

义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是以义位变体的形式出现的,义位是义位变体的概括。如:“摇”表述摇摆,使东西来回地动,它在“摇铃、摇头、摇纺车”中分别表示上下、左右、曲线运动。我们查工具书,书中的义项和句子中的意思常对不上号,这时就要变通,即依据上下文来确定该词的义位变体。 例 1.“公子引车入市”(《信陵君窃符救赵》) “引”的本义和引词义:

例 2.投:①掷,扔。②投入。③投赠。④投奔。⑤投送,呈递。⑥投合。⑦到,临。

投袂而起。(《左传》)(投:甩) 太子惧,自投于车下。(《左传》)(投:扑) 唯寂寞,自投阁。(《汉书》)(投:跳)

某个词的意义变化要以义位为单位来观察。义位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个义位的扩大、缩小、转移。二是某个词义位的增减。

(三)义素及义素分析

1.什么是义素:义素是义位的组成成分,某个义位由若干个义素按一定的层次组合成,义素反映的是词义的区别性特征。是语义系统中的最小单位。 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可由“近亲、生育关系、配偶关系、同胞关系、男性、女性、年长”这些义素构成其义位。 2.义素的分析

找出与分析对象同类的词(在一个语义场)进行比较,确定这些词共同的和不同的语义特征。如:鞋:东西 + 穿在脚上 – 有筒 + 走路时着地。袜子:东西 + 穿在脚上 + 有筒 - 走路时着地。

又如“池”的一个义位“池塘”:面积小 – 流动 – 深 + 水面 其中水面是中心义素,其他事限定义素。

(四)语义场

1.什么是语义场:一个语义场指的是语义系统中固有的完整的集合。一个语义场内的各个义位不只是在意义上有关,而且在意义上互相制约,互相规定。一种语言的所有义位构成了该语言的语义总场,语义总场分为若干子场,子场还可进一步分解,直分到不能分的最小子场。某一个最小子场中的义位都有共同的中心义素,亲戚称谓构成一个语义场,其中心义素为性别(男性、女性是人的分类)。语义场的层级性见下图:

2.语义场的类别 分类义场:热、温、凉、冷;吃、喝、吸。 顺序义场:春、夏、秋、冬;元、角、分。 关系义场:兄、弟、姐、妹;夫、妻、舅、姑。 反义义场:曲、直;多、寡;嫡、庶。 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一 ) 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所指”相同“意义”未必相同,如“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 《诗经》 ) 启明和长庚都是指金星,所指相同,意义不同。词义指的是一个词在和其他词的对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在语义场中的地位。

“布”和“灯”所指的外延扩大了,但这种扩大不涉及其他的概念(表示这种概念义的词),那么这个词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如“布”古代“帛、革”构成“衣料”这个子语义场,尽管“布”的种类扩大了,但现在“布”和“绸子、皮革”之间的对立分工没有变,即在语义场的地位没变。“钟”和“枪”的词义变化了。 ( 二 ) 怎样看待词义的变化 1.讨论词义的变化要有时代的观念; 2.讨论词义的变化要以义位为单位;

3.义位的变化分增减和原义位扩大、缩小、转移两种。( 三 )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引申

1.什么叫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的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者之间必有某种关系。从义素的角度说,甲乙两义的义素必有部分相同。一个词的某一个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下边举“信”为例:

① 言语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 言语 ]+[ 真实 ] )。 ② 有信用,对人真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 对人的态度 ]+[ 真诚 ] )。

③ 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 确认 ]+[ 某种情况 ]+[ 真实 ] )。 ④ 的确、确实:谓为信然。《隆中对》( [ 某种动物或状态 ]+[ 真实 ] )。 ⑤ 凭证: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素也。《荆轲刺秦王》。 ([ 真实 ]+ 事物 ) 。 ⑥ 信使:书成无信将。《寄高适》( [ 携带凭证传递消息、命令 ]+[ 人 ] )。 ⑦ 音讯:西忆歧阳信。《喜达行在所》( [ 信使传递的 ]+[ 消息 ] )。 ⑧ 书信:红纸一封书后信。《谢寄新茶》( [ 传递音讯的 ]+[ 文字材料 ] )。 2.引申的类型

(1)连锁式引申和辐射式引申; (2)理性的引申和形似的引申;

3.引申的结果 — 扩大、缩小、转移、易位

⑴扩大: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减少的限定性义素, 个义位由下位义变成上位义。

唱(古):(带头) + (唱)→ 唱(现):(唱)

歌 ( 古 ): 唱 与 和 → 歌 ( 现 ) : 唱 与 领唱 ⑵缩小: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增加了限定性义素,这个义位由上位义变成下位义。古代:吃:饮、食 现代:吃:食

⑶转移:一个义位某一限定义素保留,其他义素,特别是中心义素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这个义位由一个语义场转变到另一个语义场。兵(古): [ 作战用的 ]+[ 器械 ] ,和“甲、乘”等处同一语义场。兵(现): [ 持兵器的 ]+[ 人 ] 和“工、农、商、学”处同一语义场。

⑷易位:一个义位的中心义素不变,限定义素发生了变化,它所属的语义场不变,是同位义之间的变异。

涕(古) [ 从目中分泌的 ]+[ 津液 ] → 涕(现) [ 从鼻中分泌的 ] +[ 津液 ] 古:涕(目液) 泗(鼻液) 现:泪(目液) 涕(鼻液) 相因生义

“相因生义”属语言的类推现象,当甲词有 a、b 两个义位,乙词原有乙 a 义位,乙 a 和甲 a 同义,受类推的作用,乙词渐渐也有了一个和甲 b 同义的乙 b 。 族:本义为矢镝丛聚之状,乃从矢之所集。引申为众多,又引申为一般 众:本义为人多 , 引申为众多 , 和“族”同义,受“族”的影响,产生“一般”这个义位:“则泯然众人矣。” ( 《伤仲永》 ) 列:本义为分解,引申为行列,成行列则众多,故产生“一般”这个义位:“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虚化

某个词的实词意义逐渐消失,最后变为表示词法意义的虚词。

“相”原为动词。《说文》:“相,省察也。”段注:“目接物为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这里的“彼此交接”即“相受”、“相见”中表交互的副词。 语法影响

⑴某些词经常处在某种句法位置上,因而取代了新的意义。如“是”由指示代词变为系词。

⑵使动用法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词义。如“闻”的使用动用(使„„听)→报告:昧死以闻。“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人, 闻 之于君。”《吕氏晋秋》 修辞影响

某些词用于借代,经常使用便产生新的义位。如“行将就木”中的“木”。“燕尔新婚”中的“燕尔”。 泛指、特指、浑言、析言

什么是泛指、特指。

1.泛指:一个词在某种语文环境中可以用来表示原来由它的上位义表示的意思。禾:谷子,泛指农作物。

“十月纳禾稼“”(《诗经·七月》) 卒:步兵,泛指士兵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陷公元年》

“比至陈,本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2.特指:一个词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可以用来表示原来由它的下位义表示的意义。金:古指金属,又特指黄金。

“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史记·平淮书》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 奔:奔跑,又特指战败逃跑,特指女子私奔。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有三女奔之。”注:“奔,不由媒氏也。”《国语·周语》 浑言和析言

“浑言”和“析言”,是对两个词词义的辩析。所谓“浑言则同,析言则异”,指的是 A、B 两个近义词,如果笼统地说,它们的区别可以忽略,因而可以当同义词使用;如果细加分析,则两者的意义是有区别的。这种情况可分三类 1.A、B 两词是同位义。

( 1 )《说文》:“翱,翔也。”“翔,回飞也。”段注:“高注《淮南》曰:‘冀上下日翱,直刺不动曰翔。’„„按翱翔统言不别,析言则殊。” ( 2 )《说文》:“唯,诺也。”段注:“此浑言之。《王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诺。’析言之也。”《说文》:“诺,应也。”段注:“唯诺有缓急之别,统言之则皆应也。”

2.A、B 两词是部分和全体的关系。

( 1 )《说文》:“夕,莫也。”“夜,舍也,天下休舍。”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左传·庄公七年》:“辛卯夜恒星不见。”疏:“夜者,白昏至旦之总也。”《洪范五行传》注:“初昏为夕,将晨为晓。” 3.A、B 两词是上下位关系。

《说文》:“攴,小击也。”“击:攴也。”段注:“‘攴’误码小击,‘击’则兼大小言之。而但去‘攴’也者,于‘攴’下见析言之理,于‘击’下见浑言之理。”

《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曰革。”段注:“皮与革二字对文则分别,如‘秋敛皮,冬敛革’是也,散文则通用。。。。。。《诗·羔羊》传:‘革犹皮也’是也。”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

一、形同、音同而义不同的词。

数学 古:阴阳变化之学; 今:算学。 行李 古:外交官员; 今:行装

时髦 古:一时的英俊人物; 今:形容新异趋时。

二、形同、音同而义不同的短语与词。

1.参军:“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意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古:官名,今:参加军队)

2.得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古:领会对方 的意思;今:称心如意)

3.其实:“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古:那果实,今:副词) 三、同形异义词语产生的原因

附:同形异义词语讨论 a.比较下列成语中带点的词语的古今义。

名副其实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求全责备 任途经济 势利之交 生聚教训

半鸡走狗

奉行故事

全其首领

烈士暮年 b.结合教材说说列下词语的古今义。

白丁、卑鄙、初

一、非常、故事、交通、结实、具体、可怜、老大、明年、妻子、无论、无虑、牺牲、行人、殷勤、指示、中国、中外、众人、祖父

第二讲 古今汉语词法、句法的比较

一、古今汉语词法比较

(一)实词的发展 1.动词

①趋向动词的出现: 古代:汉语没有趋向词;

现代:汉语中动词的一部分虚化为趋向词(单音、复合)。 ②动词重叠形式

古代:秦汉语中有 AA 重叠(重言),没有 ABAB ,无尝试义 ; 现代:汉语动词有 AA、ABAB 两种重叠式,有尝试义。 2.代词

古今汉语代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古汉语代词多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也各有特点。

①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朕„„) 吾:古汉语独有,句中只充当主、定语,不作宾语; 我:古今通用;

咱:出现于宋(我咱、你咱,可能是“自家”合音);现代汉语成包括式代词。 ②指示代词(彼、他、夫、伊、渠„„) 其、之:由指示代词变化而成为人称代词。其,通常作定语;之,通常作宾语; 他:古汉语为“其他”义;唐以后用为第三人称;“五四”后出现“她”。 3.量词 ①名量词

都由名词发展而来(个、双„„); 古汉语中数词可在量词前,更多在量词后;

现代汉语中数词只在量词前“可重叠”;出现复合量词。 ②动量词

上古汉词无动量词,魏晋后渐多,数词置动量词前;

现代汉语量词可重叠,且生新意义。只有动词后出现动量结构的形式。

(二)虚词的发展

古汉语虚词的范围大,数量多。 1.结构助词、语气助词:

上古无“地,得”,“的”前身为“之,者”。

状语标志“地”产生于南北朝,行于唐以后;补语标志“得”,初见于南北朝,行于宋,元及其以后。

“尔”发强为“呢,哩”;“夫”发展为“吧”;“也”发展为“呀”„„ “们”出现于宋,写为“每”,明以后写为“们”。 2.词缀

古汉语名、动、形前的词缀:维、其、有等; 汉出现新的前缀:阿、老

唐以后出现后缀:员、者、家、化、性。 3.词性的变化: 名词作状语 名词、数词用为动词 名、形的使动与意动

特殊动宾关系,对动、为动„„

二、古今汉语句法比较

(一)语序相对固定的句式特点 主 + 谓 主 + 谓 + 宾

(二)古汉语特殊语序及其发展 1.主谓倒装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部分成语保留了古代语序:时不我待、人莫予毒。

3.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先秦时期极少例外; 汉代后例外很多;

现代汉语中这种句式的遗留,何去何从。

4.宾语前置加“是,之”复指,及句前加“唯”的句式 这种句式没有发展;

现代汉语成语中这种句式的遗留,如唯利是图。 5.介宾倒置(以,自)。 “以 + 宾”及“宾 + 以”

“自 + 宾 + 动”及“动 + 自 + 宾”。

(三)几种特殊句式的发展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不用系词,偶或出现准系词(乃、惟、为); 东汉系词“是”发展完成;魏晋以后系词“是”普遍使用。 2.被动句

古汉语被动句式:“为、于、见、被”表被动及“为„„所„„”句式。 现代汉语中均有遗留。

被字句:南北朝后用“被”引进主动者,“被”后结构复杂化;“被”的进一步强化(叫、给、让„„) 3.“把”句

上古“把、将”是动词,不表处置义。

南北朝时期“把、将”出现处置义;唐代处置句式大增,宋占了优势。 4.句子时态的完善。

“了、着”本为动词,魏晋以后虚化为时态助词。 5.句子成分的转化。

古汉语中,动词后表工具对象的介宾短语或补语,现代汉语中多置于动词前为状语。

中古以后,表示动作着落的介宾短语或补语,至今不变。

表主体活动位置的介宾短语(在„„,于„„)中古以后渐固定在动词前为 状语,至今不变。

表方式凭借的介宾语短,多置动前为状语,也有置于动词及其宾语之后的。古今不变。

第三讲 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激活语感 古今贯通

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来的,语义和语法系统虽有变化,但古汉语的许多现象多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感,如果把古今打通,激活学生沉淀在大脑中的不清晰的语感,新的知识和旧的感知结合,学生就不是死记,而是明其理,知其然。这样的学习一定是高效的。举例说明:

还是前边提到的“金就砺则利”中的“就”,学生都懂“各就各位”、“就近入学”、“你把身子就过来”的意思,但一般不会问自己这里的三个“就”当什么讲,我们把这三个语句和“金就砺则利”中的“就 ” 字比较,学生就能明晓其动词用法。再让学生体会工具书解释的“就”表示“靠近、走近、登上”和句中翻译为:“放上”的关系。这种教法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了,教师明白了词的解释还有语言义和言语义之别,他注意到学生对“就”做动词的用法在语感中是知晓的,所以做了个教学支架,让学生比较古今。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记得牢,再遇到有“就”做动词的古文句子就能推断了。换个角度看,古今贯通了,反过来会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汉语语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词汇。这个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及学生认知的知识三者的融合。

激活语感,古今贯通是文言教学的普遍性教学策略。它还适用古代是单音节词,现代作为多音词语中一个语素的词义推断。 “对曰” 对 -- 对答 — 答 — 回答 “遂逐齐师” 逐 — 追逐 — 追 — 追赶 “寒暑易节” 易 — 交易 — 交 — 交换 “狼亦黠矣” 黠 — 狡黠 — 狡 — 狡猾

词类活用的各类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有相对应的例子: 比如使动用法:端正态度、繁荣市场、稳定情绪、安定人心、自圆其说。再如:《陈涉世家》中“狐鸣呼曰”“狐”是名词做状语,译成“像狐狸一样”这种现象如果要给学生讲解的话,联系“笔直”“天蓝”“苹果绿”“土崩瓦解”这类词语的构词法来理解,“笔”在“笔直”里的意思就是“像笔一样”,“天”是“像天一样”。宾语前置等句法现象在成语里也有保留:“何陋之有”、“时不待我”等。

二、明察疑难 比较辨异

一个词的一个义项( A 义项)古今一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在文言中识别它,而要看这个义项和另外的义项( B 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情况,当 B 义项可以做词单用,并是高频词,而 A 义项只能在多音节词中出现,那么它就会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当在和别的词组合中,张冠李戴的解释在孤立的语句中似乎也讲得通时,那一定是学生要出错的地方。“等死可乎”就是典型的例子。“等一会”“等车”“你快想办法,别等死”,“等”当等候,等待,是个高频的用法,“等”表“相同”“一样”讲反不被学生认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比较辨异(辨别异同)的办法来解决。

前边提到“月色入户”中的“户”如果教师做个这样的PPT,恐怕学生就不会再把“户”当做窗户了。

户 篆字 门当户对 门户开放 夜不入户 户口 门 篆字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学生认知的错误,分析其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运用自身学科知识的优势,设计好梯子,在比较辨别异同中,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这种梯子一方面体现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一方面是用变化比较的方法来设计的。这样的经验多了,也就能做到《学记》里说的“防患于未然”了。

三、词义系联 明晓语理

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怎么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记住一词多义呢?

请看常用词“解”和“固”的词义关系:

①本义是指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成语有固若金汤。②词义扩大,泛指坚固,结实,成语有根深蒂固。③由实指虚,引申为坚决:“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战国策·齐策》)④坚决,不改变用于坏的情况就是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若孀妻弱子。”(《列子·愚公移山》)⑤事物由固到衰,固相对于衰,就是本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我们分析了以上两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的关系,也就明白了多义的理据。只有理解的东西记忆才牢固。所以教师在讲解、点拨文言词语是要择机引导学生关注常用文言词义项之间的关系。这样由语感到语理,不仅有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还做了思维力的训练。常用的文言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卡片来梳理用法。学生对义项间的关系熟习了,就可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 以上是从文言的角度来讨论的,下边从文章的角度来说:

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不含诗词)主要有三大类:①写景状物类(大致是 15-20 篇,主要是游记,不同版本的教材选得比较集中的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②史传类(《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等)③诸子散文类(主要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列子等,文体有语录体、故事、议论文等)。

我们把这三类选文按表达方式划分,可以看出大多数文章是侧重记叙描写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他们的认知水平。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再把它们分为写景抒情类和叙事类(议论类只有 2-3 篇)来讨论。显然从阅读理解、积累的角度及教学策略看,二者是有较明显区别的。

写景抒情类散文着重指导学生诵读体情,如《醉翁亭记》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叹句调,来抒发太守乐而忘返的复杂心绪。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三个虚词“而”,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像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要让学生明确写的是什么景,特点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抓住了景物描写,才能缘景悟情。下边我们看《记承天寺夜游》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缘所见之景 悟所寄之情 ⑴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情景交融,景色和心情相吻合,寥寥数字,妙笔生辉。 然而要添加的语句后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⑵删一删, 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就不能表现苏轼淡泊、豁达的心境。

史传体的文章要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则要明了历史背景,知人论事。这种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作用的。杨老师的课例《陈涉世家》较好的提供了历史背景。有条件的学校要安排学生上网收集课文的背景资料。

从阅读能力测试的角度看上边提到的两类文章都要注意信息性阅读的训练。阅读测试理论把阅读能力分解为:理解、欣赏、评价三个层面。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体现在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几个方面。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障碍,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好材料。什么是信息的确认、信息的提取、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整合呢?下边就文言文阅读测试举例说明: 信息的确认:

把比较难的句子翻译成白话,让学生辨认对错,就是信息的确认。请看下边的例子。

下列句子不符合《孟子二章》原文意思的是一项是: A.(发生这种情况)委屈地走开,是地利不如人和啊。 B.征服天下不靠强大的武力,而要靠得人心。 C.国家因有忧患而生存,因沉于安乐而衰亡。 D.人常常犯错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啊。 信息的提取:

按要求把文章中有关的内容找出来,就是信息的提取。比如问《核舟记》描述的桃核上有几个人,其中在看书的是谁?“若听茶声然”的人是谁?又如《陈涉世家》陈涉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信息的解释:

和文章中一句话、一个问题有关联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信息的解释。比如,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又如:《岳阳楼记》中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 _________________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信息的推断:

从文章写出来的一些内容推断出文章没有直接表示出来的意思,就是信息的推断。比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在故事的结尾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其中的“安”和故事开始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一个意思吗?从两人对话的内容可以推知惠子说的“安”是指“怎么”,庄子却把它换成“哪儿”推断的根据是“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和“安”做疑问代词可以表“怎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哪儿”(“沛公安在?”) 信息的分析、整合:

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多处找到相关内容做分析后概括回答,就是信息的分析、整合。 请看下边的一道中考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学生从“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不难回答唐太宗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政事得失的皇帝。答案的另一个要点是要从他和工匠的对话后,悟出“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这个道理,分析出唐太宗还是一个善于反思,悟性高的皇帝。

这里还要谈谈人文性的问题,入选进教材的古诗文一般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缘景悟情”和“知人论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健康积极的思想感情,学习感悟审美的方法和乐趣。但古人受时代的局限,其思想观点有些是有争议的,甚至是落后的。遇到这种情况要让学生提出质疑,要用普世的价值观来审视古人的一些主张。

第19篇:学霸自己整理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1、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家贾谊,他也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其中《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无论在精神还是体制形式方面,都对屈赋有所继承。

2、贾谊之后骚体赋继有人作,即使在汉大赋如日中天的武宣之世,骚体赋也从未间断,代表作品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和《九思》《九怀》《九叹》等九体作品及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等。

3、文景时代,各路诸侯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这些宾客除特定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更多的讲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代表有梁园文学群体,其中枚乘是杰出代表,代表作品《七发》, “《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强调精神健康重要性,劝诫膏粱子弟,也是劝诫世人。《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簒全篇;笔墨夸张,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比喻和叠字,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4、汉武帝时起,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向中央,后历宣、成各世也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赋坛代表是司马相如和杨雄。①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乌有赋》是其代表作,这两篇赋虽然创作时间相去十年,但内容相连,一贯而下,结体严谨,可作一篇来看,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是汉赋中最优秀、影响最深远、具有典范意

义的作品,后世赋家争相效仿而又无法企及。②杨雄的四篇代表作即“扬雄四赋”又史称“四大赋”:《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四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的痕迹十分明显,但又有有别于司马相如的而显示出开创精神,而独具魅力,其中《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杨雄后期的作品《解嘲》《逐贫赋》最有名,辞赋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西汉赋坛,较为著名的赋家还有武帝时的东方朔和枚皋,宣帝时的王褒以及与杨雄大略同时的刘向父子。①东方朔,《答客难》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赋中对汉代文士不得志的状况揭示的非常深刻。现存汉代最早以遇与不遇为主题的设辞类作品。另东方朔还有《非有先生论》也是发愤述志的作品。②枚皋,西汉赋坛创作最多的作家,但罕有流传。③王褒,宣帝朝成绩最突出的赋家。代表作品是《洞箫赋》。对枚乘的《七发》有关乐器的描写有所继承,它是汉代独立成篇的乐器赋的奠基之作。在他之后出现的汉代乐器赋基本都是以悲为美,并且也是用生命一体化观念灌注于作品。“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6、西汉晚期至于东汉早期,作家创作意识发生转变,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开始于杨雄的《蜀都赋》,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杜笃《论都赋》,其后有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南都赋》左思《三都赋》。成就最突出的是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①《两都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章。肯定

了定都了洛阳的正确性,极力宣扬崇文尚礼、“法度”为重的思想。奠定了班固在辞赋史上的地位,确立了京都赋的创作格局,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②《二京赋》上下篇《西京赋》、《东京赋》。借“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对答成篇。《西京赋》铺叙的品物之盛,在现了西京的繁荣富庶,穷奢极侈的都市景观和恢弘巨丽、雄壮无比的盛世气魄,但同样是批判的。《东京赋》表现对西京奢糜生活的否定,表现东都礼治,有力的阐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政治主张。理性精神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的非常完美,《二京赋》长篇铺陈,力求面面俱到,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7、从西汉后期开始,相继出现一批纪实性的述行赋。由于作者的遭遇和所处历史阶段客观形势的差异,抒发的感情又不尽相同,按其性质可分为治世之作、衰世之作和乱世之作。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是刘歆的《遂初赋》,是衰世文人的感叹,关注的是社会治乱问题。班彪《北征赋》事以国家兴亡的中心的乱世之作。班昭的《东征赋》是承平之世人们关注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蔡邕《述行赋》,衰世叹治乱的作品

8、张衡《归田赋》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还我本真的表现出来却从容闲淡。语言清新晓畅,挥散自如,骈偶恰到好处,为后世骈体赋创作了一个典范。东汉末赵壹《刺世疾邪赋》和祢衡的《鹦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第20篇: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过程的思考散打.doc

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过程的思考散打

1 前言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相搏、白打、手战、相散手等。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由于徒手搏斗技术有其特殊的功能,因而受到各个时期统治者的重视,在民间也被广为传播。散打运动就是在我国古代徒手搏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竞赛规则是一面镜子,其变化既反映了某项运动技术体系的发展变化,又指引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实践活动。因此,了解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不仅能使我们把握散打运动的发展规律,还能指导训练实践,做到有的放矢。

2 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国术国考”,散打比赛采用双败淘汰制,三局两胜。比赛在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对抗不限流派,不以体重分级,临时抽签分组比赛。规则要求不带任何护具,凡用手、肘、脚、膝击中对手任何部位得一点,击中对方眼、喉、裆者为犯规;犯规三次取消比赛资格,严重者一次即取消比赛资格。

1933年的“第二届国术国考”,散打规则以点到为止,没有时间限制,凡用手脚击中对方任何部位都得一点。

1929年在浙江省举办的“国术游艺大会”,参加比试者穿着大会统一的短装,扎腰带,分红、白两色。擂台高1.30米、长20米、宽18.60米。比试双方在擂台中央画定的粉圈上相对而立,待裁判长鸣第一声笛后,各上前互行一鞠躬礼,再鸣笛开始比赛。另有两名监察委员会成员各执红、白旗,在台上管理引导比赛,必要时制止犯规动作的使用。由于规则漏洞百出,边打边改规则,最后决赛时,评、监两委员会共议:“拳脚一律解放,踢击各部位均可。”

1933年,在南京举办“全国运动大会”,散打项目比赛按体重分级,并用打棒球的护胸和踢足球的护腿为护具,头和裆部是禁区,击中禁区者判犯规。将对方击倒胜一局,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没有时间限制。

1976年以来,祖国各行各业经过调整、整顿,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势,文体界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走上了正规,同时出现了全国的“武术热”。由于民间对武术的狂热,许多人在学习武术和对武术的认识上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为了破除迷信,使武术在人们心目中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比赛中得到检验和改进,从而全面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宝贵文化遗产。1978年原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处成立了武术对抗项目调研组,在同年的全国武术套路比赛期间听取了部分教练和工作者的意见,尔后又通过对个别武术家的访谈,向原国家体委递交了《关于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报告》。原体委对报告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开展武术搏击要“积极、稳妥”的方针,从而为散打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9月,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原国家体委又调集浙江省和北京体院的散打代表队赴石家庄赛区,与河北省体委选拔组成的散打队进行了公开表演。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了武术散打的竞赛办法。1980年10月,在昆明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期间,原国家体委调集了散打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着手研究和讨论全国散打竞赛规则的工作。并拟定了《全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

1982年1月,原国家体委又调集北京、山东、河北、广东等省体委及北京体院、武汉体院有关人员,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散打竞赛规则研讨会,确定了《全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按体重分设9个级别。

1987年全国武术对抗性项目表演赛中,首次采用了设台比赛的办法。1988年10月首届国际武术节中举行了国际武术擂台邀请赛,《武术散打竞赛规则》首次在国际性比赛中使用。

1989年原国家体委把散打列为全国正式竞赛项目,同年出版发行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依照规则在江西宜春市举行了第一次散打正式比赛——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

1990年原国家体委颁布执行《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和公布实施了《武术散打技术等级标准》,并实行裁判员、运动员等级制度。

199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被列为表演项目,这是《武术散打竞赛规则》首次在世界锦标赛上使用。在此后每两年一届的武术世界锦标赛上,散打都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国际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1993年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将武术散打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次比赛使用了1990年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1996年重新修订了散打竞赛规则,出版了1996年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1998年版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突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1999年在全国武术锦标赛散打团体赛中,除保留拳套、护齿和护裆外,脱掉其他所有护具,从而使散打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体育大舞台上。

2000年开始,散打项目增设了赛前体能测试,同时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做了补充。(1)将每局比赛时间改为净打2分钟;(2)规则中得3分钟的条款改为4分,在得4分的条款中增加第五条“使用腾空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的内容;(3)在禁用方法中增加了禁止采用死拉硬推的方法将对方推拉下台,只有采用合理有效的拳法、腿法、摔法,干脆利落地将对方打下擂台者方为有效;(4)取消禁用方法中“不准用拳法连击对方头部”的限制。

2003年新规则的出台,鼓励运动员靠进攻技术得分,将会明显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这是散打运动发展史中有意义的规则变动。

目前,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教学、训练,裁判已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组织程序和体系,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必将推动和加快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3 新旧规则的区别与分析

3.1 新旧规则的主要变化(详见表1)

表1

武术散打规则主要变化对照表 -------------------------- 旧规则

新规则 --------------------------

牙套、护裆、拳套

“全护式”

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小腿

头部、躯干、大腿 称量体重

所有级别在1h内称完

每个级别在1h内称完

台上裁判

有“判定高分”的职能

取消了“判定高分”的职能

仲裁委员会 “可以改判裁判组评判结果的职能” 取消了“可以改判裁判组评判结果的职能”

禁用方法

用腿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改为“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取消“死拉硬推”的下台条款

得分标准

1四级评分

1三级评分,取消了4分的高分动作

2用腿法击中头部的得1分

2用腿法击中头部和躯干得2分

3用手击中对方得分部位得1分

3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得1分

4“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

4.取消了“双方互打互踢”这一款

技术犯规

比赛中大声叫喊;比赛中场外指导

取消“比赛中大声叫喊和场外指导”这两款

一方受罚达6分时,判对方为胜方

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 3.1.1 “三级评分”增加比赛激烈程度

新规则对得分标准的评分由“四级评分”修改为“三级评分”,取消了“4分”的高分值这种修改不仅使判罚更加简洁,更有利于裁判员的操作,同时受监督的力度加大,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而且有利于进攻型选手得分取胜。因为实力进攻型选手拳法、腿法杀伤力强大,竞赛耐力较好,他们对比赛的胜利寄希望于用拳、腿、摔实力去取胜,而不是战术型选手利用战术“投机取巧”来获得“4分”高分取胜。由于运动员体能下降、动作时机掌握不好等原因,完成动作的质量较低,表现在竞赛场面上比较涣散,观赏度极低。在旧规则执行下的比赛中,战术型选手往往利用规则,采用“游斗游走”、“打一枪换一炮”的迂回战术,靠点数获胜,场面也显得比较沉闷。新规则的实施则扭转了这一局面,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对抗性不仅大大提高,同时对选手的体能也有较高的要求,以便使选手有足够的专项耐力和全面的技术战术,来为观众奉献连续数场的精彩比赛。

3.1.2 腿击中躯干部位得分增加,使腿法应用技术得以提高

在旧的散打规则执行下的比赛中,由于其技术(踢、打、摔)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腿法能克制拳法、接腿摔法能克制腿法、拳法又能克制摔法等,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忌于对方摔法的使用,更愿意使用灵活的低鞭腿,只求得分,不求得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散打中、高鞭腿技术的发展,使比赛不仅缺乏技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赛的观赏价值。新的散打规则在得分部位条款上去掉了“小腿”是得分部位。明确规则使用腿法击中对方膝关节以上有效部位方可得分,对于靠灵活的小鞭腿只求得分,不求得势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就促使散打选手必须改变腿法的运用,尤其是低鞭腿的运用。同时,中、高鞭腿,侧踹腿将被更多使用,这些腿法势大力沉、隐蔽性强、杀伤力大、击中对方后的效果明显且便于灵活运用,一直是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技法。它既可以做防守中的“阻击手”,又可做进攻时的“开路先锋”,还可在对峙中作为“冷枪冷炮”使用,有时可一腿定“乾坤”,这就使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重点转移到此腿法中,探索使用技巧,以便更多地发挥其强大威力。正如同样是进球,美国NBA篮球比赛中,为什么运动员会选择扣篮一样。鼓励腿法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并非一味无限制地增加难新技术,而是应遵循实用、难度、特色的原则,挖掘、继承中华武术的独特技法,从而体现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例如“散打王中王”柳海龙成功运用新腿法——劈腿,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树立自己的打法风格,创具有中国武术散打特色“绝招”。

3.1.3 将传统散打技术提纯改造引入现代散打

新规则取消了旧规则中第二十二条可用方法“除禁用方法外的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这一用词空洞、不切实际的条款。武术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过将近二十五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有现代竞技散打与传统武术有机结合风格的科学体系。取消此条例,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从而提升武术散打在国际的竞争力。

3.1.4 下台的判罚,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 新规则规定:“在一局比赛中,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一方下台两次,判另一方为该局胜方。”并明确指出:用死拉硬推方法使对方下台不得分,多次使用还可能被处以警告。推和拉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没有推哪有拉?因此,使台上裁判员在实际评判中很难做出准确的判决。例如:“八运会”决赛前的训练中,包括武汉体院在内的各个代表队主要以怎样使对手下台,怎样防下台和一些缠摔搂抱技术动作及体力训练为主要训练内容,根本就不重视其它技术的训练,片面只追求得分,因为规则是这样定的,教练们也就随着规则去探索、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导致散打的技术特点被竞赛规则慢慢改变,成了“四不像”技击项目,另外,规则只规定使对方下台就可以得分或取得胜利,而没有确切指出运用什么技术才不是“死拉硬推”。结果在比赛中观众们常常会看到台上运动员“推推搡搡”的场面,即使下台了,大多数都是掺带有推、拉等动作的。“八运会”散打预赛,“五状元”陈超的失利是个明显的例子。还有些运动员怕被对方推下台,致使输掉本场比赛。实战时心理包袱过重,缩手缩脚,技术发挥不稳定。在比赛中打不了两三下,运动员就抱成一团,暂停次数较多。激战对抗场面较少,整个比赛只是简单的拳、脚、摔的结合,那样只会失去中国武术散打内容和技法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不是什么中国武术散打了。新规则的颁布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今武术散打你一拳,我一脚,上去就互抱一团,技术简单的比赛风格。

3.1.5 新规则对技术的限制进一步放开:倡导多使用组合技术和击打效果明显的技术 旧规则由起初的禁止用拳法连续击中对方头部,到后来可以用拳法连击对方头部,到现在新规则规定:用拳法连续击中对方头部可以累计积分,说明规则对技术动作要求有所提高,教练员在平时指导和制定训练计划时,对高水平运动员,应以组合技术动作为主,单个动作为辅,对于低水平运动员,应在巩固单个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提高组合动作的训练量。根据运动员的特点,适当加强组合动作的针对性训练。新规则在不得分条款中取消旧规则“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的条款。双方可以连续进攻并且累计积分。旧规则“双方互打互踢”不得分有其不合理之处,武术散打本身就是个对抗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互打互踢。从拳击、跆拳道等奥运会比赛项目在比赛中出现的互打互踢,只要效果明显地击中对方身体得分部位就累计积分。散打新规则除了消极搂抱中的互打互踢之外,对明显有效地击中对方得分部位的拳法或腿法都要给分。这一评分标准明确要求运动员必须使用有效的技法去攻击对方而得分,靠游走激斗的战术,以灵活的身法取巧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依靠全面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使用重拳、重腿主动攻击对方才是得分的有效途径。新规则的这种修改将会使选手在训练中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战斗能力,提高技法的有效杀伤力,比赛也将会更多地向进攻型方向发展而不是向战术型方向发展。另外,新规则对得分标准中部分条款的重新界定也更加简明合理,如第十七条“主动倒地”第二款中规定:运用主动倒地将对方击倒,但对方倒地时身体的某一部分压在主动进攻者身体上造成不能迅速站立,判倒地者“倒地在先”,主动倒地者的1分。而旧规则中则会判“双方倒地”,互不得分。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规则要求选手应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动作,鼓励选手们应主动使用实用性强且观赏性高的技术动作进攻对方,提高比赛场面的精彩程度。

3.1.6 新规则能够营造良好的赛场氛围和热烈的赛场气氛 如新规则在技术犯规条款上取消了禁止教练员在比赛中不能“场外指导”和禁止运动员在比赛中大声叫喊等。我们知道散打源于武术,而武术又是在两千多年来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下形成发展的,带有儒家思想浓厚色彩。旧规则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但是武术散打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新的散打规则对犯规条款的修订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教练员在场边适时根据场上情况对努力奋斗拼搏的运动员给予表扬,运用临场指导等策略来增长运动员气势,可以使运动员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当运动员完成漂亮的得分组合技术动作或在关键时刻咬牙坚持比赛,直至最终取得胜利时,运动员用强烈欢呼、大声叫喊等行动来鼓励自己。而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又能赢得观众的喝彩,观众的支持又能激励运动员的超水平发挥,使比赛更加精彩。如此,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情感互动将赛场气氛带入高潮。从而使观众在欣赏运动员精湛技术的同时精神享受也得到极大的满足。拥有了观众的热情支持与关注,散打竞技必定会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3.1.7 新规则明确区分技术犯规和侵人犯规之间的界限 侵人犯规是以不正当手段伤害对方来换取自己的优势,技术犯规往往是由于运动员一时疏忽或战术的安排,不以伤害对方为前提。因此,新规则第二十三条款中明确提出“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比赛资格”,而不是旧规则中的“受罚失分6分判对方为胜方”。

3.1.8 “尊重人的生命,确保安全的原则”是规则制定的原则 新规则第七条要求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拳套、护┬院凸凵托裕

А?

参考文献:

[1]魏云贵.对散打改革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2):65-66 [2]杜建军.李静华.李东民.从新试的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看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75-77 [3]伊海立.由国际徒手搏击运动规则的共同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5-97 [4]叶伟.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郑旭旭.从竞技规则的共同特征论散打规则的演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4):88-89 附加信息: (黄虹 广西民族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综述等方法,对散打运动二十多年来发展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评析。散打规则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新旧规则相比,通过对散打竞赛规则不断发展、演变过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的散打规则更加完善、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得分的标准和判罚更简洁;注重踢、打、摔技术的均衡发展,便于与国际接轨,促进散打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演变过程范文
《演变过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