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标准公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2 09:09:0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标准公文

标准公文大全

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时用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传达政策法令、请示和答复问题、汇报情况、联系工作、制定计划以及记载政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出自法定的机关单位,具有处理公务的合法效用。

2.公文的作用

公文是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代表法定作者处理、联系工作的工具。它有以下十个作用:

(1)发布政令。通过公文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颁发政令、法规,动员群众实施,规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国家机关依法发布的命令、令、决定、通告、公告等。各种政令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和发布的,所以这种作用又可称为公文的“法规作用”。

(2)领导与指导工作。上级机关通过发布指示、决定、通知、计划、会议纪要等公文,可以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

(3)报告情况。下级机关通过报告、工作简报、专题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以便上级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4)请示事项。工作中遇到问题本机关又无权解决,可通过公文请求上级机关指示,作出决定或批准下级提出的意见。

(5)答复问题。上级机关通过公文批复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

(6)商洽公务。在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为了加强联系,通过介绍函件或通知、邀请,以互通情况,商讨问题,互相配合,处理各种公务。

(7)交流经验。通过简报、通报、调查报告等公文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交流经验。

(8)告之信息。用通知、通报、公报等公文向有关单位或群众通报情况,告之信息。

(9)记载活动。如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等,记录重大事项和问题。

(10)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思想教育。领导机关发布的许多文件如条例、规定、办法等。

3.公文的分类

(1)公文的分类方法各种机关有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并依法形成了各自使用的公文种类。高级领导部门与基层单位,行政机关与业务机关,地方政府机关与军事、外交、经济、科技部门,它们所使用的公文除了共同种类之外,还各有不同的侧重种类,各式各样,差异很大,这就带来公文分类学的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法。

1)从文体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三种。

2)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3)从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机密文件、内部文件、公布文件三种。

4)从文件的性质、作用分,可分为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内文件三种。

5)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

(2)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修订后的《办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把公文种类调整为十二类十三种,删去“指令”、“决议”、“布告”三个文种,将“议案”作为一个新文种列入主要公文种类。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8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中,正式文件的种类里还列有公报、条例、规定三个文种。这样,现在常用的公文种类总共有十六种。

1)命令(令);

2)议案;

3)决定;

4)指示;

5)公告;

6)通告;

7)通知;

8)通报;

9)报告;

10)请示;

11)批复;

12)函;

13)会议纪要;

14)公报;

15)条例;

16)规定。

还有一些文种虽不在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规定之内,实际上应用也很广泛,同样可能具有公文的性质,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公文的性质。如某些章程、办法、计划、协议书、电报、记录、简报、调查研究、首长讲话稿等。

4.公文的结构

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项。

(1)文头部分

1)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重。

2)发文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国发[199×]×号”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

3)秘密等级。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字样。

4)紧急程度。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急”、“紧急”、“特急”、“限时送达”字样。

5)签发人。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

(2)行文部分

1)标题。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字号下方,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标注主送机关,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之前不能标出“主送”字样。

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字体不能太小,字距行距要清晰。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清楚,标点正确。

4)附件。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3)文尾部分

1)印章。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2)成文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日期。成文日期应标注在公文“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

3)附注。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格式项目。标注在公文生效标识域以下,主题词检索标识域以上。

4)主题词。是用以确切表达公文主旨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主题词必须准确、有惯次性,不能与标题混为一谈。它的位置在文件尾部横线之上,即抄送机关之上,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要空一格,不能用标点符号。

5)抄报抄送机关。抄报抄送机关是受文的机关单位。标注在文件尾部的横线之下,分列两段,抄报机关在上,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性简称。

6)印发机关。指发文机关的办理部门。应在抄报抄送栏之下设印发机关栏,要标明公文印发机关或部门的全称及印发时间。这里的印发时间与成文时间不一样,应晚于成文时间。

5.公文的格式

联合行文文头-1:

编号:

绝 密

北 京 市 人 民 政 府 (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京政文[19××]××号

签发人:×××

签发人:×××

关于××××××××的报告

国务院:×××××××××××××××××××××××××××

附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章) (外 交 部 印 章)

19××年×月×日

主题词:××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年×月×日印

共印××份

联合行文文头-2: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京政办发[19××]×××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北 京 市总 工 会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

关于×××××××的通知

各区委、县委,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各总公司,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章)(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印章)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印章) (北京市总工会印章)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印章)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印章)

19××年×月×日

主题词:×× ×× ××

抄送:××××××××××××××××××××××××××××××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19××年×月×日印发

共印××份

推荐第2篇:公文标准

(一)按照公文格式里面的规定,不过一般都是上、下2.54cm,左右3.17cm,这也是word文档一般的自动设置。

(二)文件的标题都是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字;一级标题是黑体,二级标题是楷体GB2312,三级标题是仿宋GB2312加粗,四级标题仿宋GB2312,一号标题至四号标题都是三号字。

(三)文本设置。选中所要设置的文本,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缩进:0字符,间距:0行,行距:固定值28磅。根据行文需要,行距可以在26-30磅之间适当调整。

(四)单字不成行。如遇单独一个字,就不要单独成行,可以适当删除前面的某个字(在不影响文本意思的前提下),也可以压缩,方法:选择被压缩文本,右键选择“字体”,字符间距,“间距”选择为紧缩,然后选择磅值进行压缩。

(五)其他问题。

1.文件标题一般不要出现任何标点符号,除非像(试行),标题中的书名号、顿号、引号等之类的一律去掉。

2.一级标题后面不加句号,二级标题后面加句号(此事发生过争论,未定)。二级标题不单独成句,或者太长,字体不用调整为楷体,按照仿宋GB2312格式行文。

3.一级标题的“

一、

二、三”后用的是顿号,二级标题后面没有符号,三级标题是点号(英文格式下的句号),四级标题没有符号。因为二级、四级标题的序号都有括号。

推荐第3篇:公文标准格式

公文标准格式

本标准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确定,具体如下:

一、纸型、纸质

复印纸A4(国际标准210mm×297mm),厚度定量60—80g/m2。

二、封面

文件必须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材料10页以内的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规划、纲领性文件、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封面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徽标,但不宜用花边和图案。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

三、标题

标题使用2号小标宋体或宋体加黑,顶行。副标题居中排列,使用3号宋、仿宋或楷体,但不与正文字体重复,破折号占2格。

四、正文

1.正文文字字体、字号

正文使用宋体,4号。

2.正文内标题字体、字号

正文1级标题、2级标题文字,宋体,4号,标题单独成型时,均无需标点。(注:不提倡正文内标题使用加粗或艺术字体,如行书、隶书、魏书、细圆体、综艺体、琥珀体、瘦金体等,以保持文面严肃、整洁。)

3.结构层次序数、标点

第1层为“

一、”,第2层为“

(一)”,第3层为“1.”,第4层为“(1)”。不使用不规范的序号,如:1)、A、a等。

4.段落

每段文字前空两格,第2行起均顶格,1.5倍行距,首行缩进。

5.表格

正文中表格一般做附件,置后。小于文面半幅的,可随文就位,与正文同宽。表内字体同正文,字号可略小。

6.数字

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体修辞色彩语句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落款、盖印

在正文后空两行,单位名称按印章全称。盖印,可不写单位名称。成为日期中“〇”用插入符号里的几何图形,或用区号码0180,不能用阿拉伯数“0”。最后一个字离右边沿四格。盖印跨年月日,上2/3,下1/3,左右居中,端正清晰。

六、页码

双面印刷页码居外侧,单面印刷页码居右侧,均以“—1—”的形式出现。

七、印刷

上下左右居中对齐,无特殊需要,版面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均匀清晰,双面印刷。

八、文件、文件夹命名规范(院)系名称+上交时间

例如,机械工程学院上交的计划。Word保存名为【机械工程学院××月工作计划】—【2011年××月××日】;总结、简报等其他资料的保存名格式同上。如果上交的是多个文件,需要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如下:

【××系主席团上交资料】—【2011年××月××日】

推荐第4篇:公文装订标准

公文装订标准:

左侧装订,整齐牢固,不掉页;切口光洁,符合标准,数量准确。

1、无多页、无缺页、无颠倒、无混装。

2、裁切规格符合标准,误差不超过±1毫米;不歪、不斜,四角成90度直角。

3、清洁无脏,无折角、无刀花,无毛茬、无缺损。

4、装本平整,钉距适当,无坏针、无漏钉、无重钉,胶装不掉页、不粘面,胶口不超过5毫米。

文件装订时的书订位置:订位为两钉钉距外订眼距书心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

推荐第5篇: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标准

一、通用规定

1、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规格式样,它包括公文所必须具备的数据项目结构(眉首、主体和版记)和公文的用纸格式、书写打印格式、装订格式。以下所述格式标准为红头文件的标准,非红头文件一般没有眉首和版记(若需要版记则与红头文件要求相同),格式标准与红头文件的主体部分相同。

2、公文打印纸型为国际标准的A4型纸,上下页边距为

2.54厘米,左右边距为3.17厘米,段落行距为24磅,空行字体应调为四号仿宋体。

3、公文应双面打印,左侧或顶部装订,页码套正。

二、公文整体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部分为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部分为主体;臵于主题词以下部分为版记。

1、眉首

(1)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明密级,用四号黑体字,标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顶格,每两字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明保密期限,用四号黑体字,标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顶格,密级和期限间用“*”隔开。公司公文密级包括绝密、

机密、秘密三种,公文的密级由签发文确定。保密期限一般是“秘密”级不超过1年,“机密”级不超过3年,“绝密”级不超过5年。

(2)紧急程度:如需标明紧急程度,用四号黑体字,顶格标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间空一字;如需同时标明密级,密级顶格标明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紧急程度顶格标明在版心右上角第二行。公文紧急程度包括“特急”和“急件”两种。若文件标题中加上“紧急”两字,就不必再单独注明。

(3)发文单位:由发文单位全称或规范简称加“文件”组成;特定公文可只标明发文单位或规范简称。联合行文时,主办单位名称在前,“文件”臵于所有发文单位名称后,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单位过多,必须保证首页显示正文。

(4)发文字号:由发文单位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发文单位下空两行,四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年份标全称,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01),不加第字。

2、主体

(1)公文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二号小标宋体,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词意完整,排列对称。一级标题为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为楷体。

(2)主送单位: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三号仿宋

体书写,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单位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公文正文:主送单位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用三号仿宋体。

(4)附件:正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三号仿宋体标作“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明“附件”,有序号时注明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应前后一致。

(5)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0”,距离右边距空4个字。

(6)印章:公文在落款处不属单位名称,只标成文时间。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

3、版记

主题词:“主题词”用三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明,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小三号仿宋体,词目之间空1字。

推荐第6篇:国家机关公文标准

行政机关公文标准模板

按国标设置好的机关公文模板,使用非常方便,直接输人文字或粘贴(合并格式),就可以自动生成符合国标的行政机关公文,省去页面、页码、行间距、字符距等设置的麻烦!

-1-

行政机关公文标准模板

按国标设置好的机关公文模板,使用非常方便,直接输人文字或粘贴(合并格式),就可以自动生成符合国标的行政机关公文,省去页面、页码、行间距、字符距等设置的麻烦!

-2-

推荐第7篇:公文标准格式

公文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 2号)

正文(方正仿宋简体3号)

一、一级标题(方正黑体简体3号)

正文XXXXXXXXXXXXXXXXXXX(方正仿宋简体三号)

(一)二级标题。(方正楷体简体3号)

1.三级标题。(方正仿宋简体、3号、加粗、注意句号)

正文XXXXXXXXXXXXXXXXXXX(方正仿宋简体3号)

(1)四级标题。(方正仿宋简体、3号、加粗、注意句号)

正文XXXXXXXXXXXXXXXXXXX(方正仿宋简体3号)

推荐第8篇:公文格式标准

计划、总结等公文的格式规范

一、标题

(分为大标题和副标题,副标题一般靠右)

格式如下:大标题

──副标题

要求:行距(固定磅值)24磅,宋体,小二,加粗

例子: XXXXXXX

xx部xx学年─xx学年第x学期工作计划

二、引论

要求:四号,加粗,宋体

三、正文

分层论述时要按次序:

第一层:

一、

二、三;

第二层:

(一)

(二)

(三);

第三层:

1、

2、3;

第四层:(1)(2)(3)

要求:行距(固定磅值)23磅,小四,宋体

四、署名

要求:四号,加粗,宋体

例子:XXXXX

五、时间

要求:四号,加粗 (2006年要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i2006n”)

例子:二○○六年十月一日

保存要求:文件命名要与大标题一致,括号内的时间要与落款时间一致。括号要使用英文版的括号,里面的数字及符号也要用英文版的。

推荐第9篇: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标准

正文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公文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推荐第10篇:公文排版标准

1 进行页面设置

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3.7厘米 下:3.5厘米 左:

2.8厘米 右:2.6厘米。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三号”,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字为标准、每页22行、每行28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2 插入页号

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数字格式”设置为全角的显示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码设置。双击页码,在页码两边各加上一条全角方式的短线;并将页码字号设置成“四号”;字体任意;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空一个汉字,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空一个汉字。

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选定“页边距”标签,“距边距﹨页脚”设定数值为3厘米,可实现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

选定“版式”标签, “页眉和页脚”选“奇偶页不同”,可实现单、双页码分置左右。“节的起始位置”选“新建页”,“垂直对齐方式”选“顶端”。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打开“页码”对话框,其中“位置”选“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选“外侧”,若第一页需要显示页码则选择“首页显示页码”,点击“确定”,则在页脚位置出现页码,其中单页页码居右,双页页码居左。

在文档第一页双击页码,页码数字所在文字框生效,选中页码数字,选定字号为“4号”,在汉字输入状态输入“-1-”,然后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选定“缩进和间距”标签,“缩进右”设为“1字符”,点击“确定”,关闭“页眉和页脚”回到文本编辑状态,即完成单页页码设定。

在文档第二页双击页码,页码数字所在文字框生效,选中页码数字,选定字号为“4号”,在汉字输入状态输入“-2-”,然后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选定“缩进和间距”标签,“缩进左”设为“1字符”,点击“确定”,关闭“页眉和页脚”回到文本编辑状态,即完成双页页码设定。

3 发文机关标识制作

选择“插入”——“文本框”——“横排”菜单项,鼠标将会变成“┼”,在Word 2003版面上单击鼠标左键,出现一个文本框,在该文本框内输入发文机关标识,输入完成后,选中该文本框,单击鼠标右键——“设置文本框格式”,在这里来设置红头的属性。

选择“颜色和线条”附签,“颜色”设置成“无填充颜色”。选择“大小”附签,“高度”设置成“2cm”;宽度设置成“15.5cm”。注: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尺寸。选择“版式”附签,单击“高级”按钮,水平对齐:“对齐方式”设置成“居中”,“度量依据”设置成“页面”;垂直对齐: “绝对位置”设置成“页边距”, “下侧”设置成“2.5cm”——平行文标准,“8.0cm”——上行文标准,注:用户可根据实际

2情况调节尺寸。然后单击“确定”。

选择“文本框”附签,左、右、上、下都设置成“0cm”,单击“确定”完成。文本框属性全部设置完成,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文本框内的全部文字,将颜色设置成“红色”,字体设置成“小标宋简体”,字号根据文本框的大小设置成相应字号,但要尽量充满该文本框,这样,宽为155mm、高为20mm、距上25mm的红头制作完成。 4 红线制作

首先将“视图”——“工具栏”——“绘图”选中,单击“绘图”工具条的直线工具,鼠标会变成“十”字形,左手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右手拖动鼠标从左到右划一条水平线,然后选中直线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红线的属性在这里进行设置。选择“颜色和线条”附签,“颜色”设置为“红色”;“虚实”设置为“实线”;“粗线”设置为“2.25磅”。选择“大小”附签,“宽度”设置为“15.5cm”。选择“版式”附签,单击“高级”按钮,水平对齐:“对齐方式”设置成“居中”,“度量依据”设置成“页面”,垂直对齐:“绝对位置”设置成“页边距”,“下侧”设置成“7cm” ——平行文标准,“13.5cm”——上行文标准,注: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单击确定。

5 文号制作

平行文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居中显示。

上行文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字体、左空一个字的距离;签发人——三号仿宋字体;签发人姓名——三号楷体、右空一个字的距离。

注:文号一定要使用六角符号。六角符号插入方法:选择“插入”——“符号”——“符号”附签,找到六角符号后,将光标置于准备插入的地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6 主题词制作

选择“表格”——“插入”——“表格”,选中表格,单击鼠标右键——表格属性——“表格”附签,“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然后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在“预览”窗口中将每行的下线选中,其它线取消,在表格中填写具体内容:主题词用三号黑体;主题词词目用三号小标宋;抄送、抄送单位、印发单位及印发日期用三号仿宋。

方法一: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命令,打开“日期和时间”对话框,对话框里有多种时间和日期的表达式,其中便有GB/T 9704—1999所规定的日期表达式,选中后点击“确定”即可。

方法二: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如输入 “i2001”,按空格键,则输入的即为“二○○一”。若想输入“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可直接输入“i2001ns2ys1r”,再按空格键即可。

7 保存成模板文件

单击“文件”——“保存”,“保存类型”:选择“文档模板(*.dot)”;“文件名”:给模板命名;“保存位置”:模板所在路径(一般不做,默认即可)。

至此,模板制作完成。以后所有属于此种类型的公文都可以调用该模板,直接进行公文正文的排版。

要对该模板进行修改,可以调出相应模板,方法是:选择“文件”——“打开”,找到相应的模板路径,若模板保存时按系统默认设置的,然后单击“打开”按钮调出模板即可进行修改。

二、公文正文排版

1 依据模板建立新公文

选择“文件”——“新建”——“常用”附签,选中所需模板,单击确定,调出模板。 2 制作公文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可以直接录入文字,也可以从其它软件中将文字复制进来,但必须遵循以下国家标准:

标题——二号小标宋字体,居中显示;

主送机关——三号仿宋字体,顶格,冒号使用全角方式;

正文——三号仿宋字体;

成文日期——三号仿宋字体,右空四个字的距离,“○”和六角符号的输入方法一致,不能使用“字母O”或“数字0”代替。

文号、签发人、主题词——按照模板定义的字体填写完整。

最后,将红头、红线、文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主题词的相互位置调整好。

第11篇:公文格式标准

教育局公文处理格式简要标准

一、公文用纸幅面

采用国际标准A4型。一般每面22行、每行排28个字,特殊情况可作适当调整。页面设臵为上下各3厘米,左右各2.8厘米。

二、公文格式要素

(一)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1.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位臵,居中排布。

2.发文机关代字由所在行政区域代字、机关代字和“发”“字”“呈”“函”“传”“电”等字样组成。多个机关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代字。

3.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形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能编为001,下同),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如:迁教呈„2013‟2号)

4.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二)签发人。上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应当是发文机关主要负责人或经授权的负责人。

签发人由“签发人”3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3 -

标题下的成文日期,居标题中间位臵。

1.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4字,编排于发文机关署名之下;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2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2.成文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九)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1.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纪要和电报可不加盖印章。

2.单一机关行文时,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臵,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1行之内。联合行文时,联署机关应当加盖印章,一般将印章与发文机关署名一一对应,端正、居中加盖其上;最后1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不超过3个印章;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1行之内;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3.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成文日期时,可采用调整行距、字距的办法加以解决。

- 4 -

(十)附注。对公文发布层次、印发传达范围、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予以标注。请示、拟发公文、征求意见稿、会议通知等在附注标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附注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1行,回行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直发类公文的附注在正文下空1行标注。

(十一)附件。

1.附件的序号和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附件序号和标题相一致。

2.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首页应标注“附件”2字,有2个以上附件时,应标注序号,“附件”2字、附件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3行。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3.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编排并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在其后标注“附件”2字及附件顺序号。一般附件与主件一同发送。

4.被印发、批转、转发公文的内容直接另面编排,不按附件处理。

(十二)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为行文机关或者其办公厅(室),印发日期为公文的送印日期。

1.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割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后加“印 - 5 -

发”2字。

2.翻印公文时,翻印机关和翻印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的下方位臵。翻印机关左空1字,翻印日期右空1字,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标全,年份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后加“翻印”2字。

(十三)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公文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公文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不编排页码。

三、版记编排

版记须编排在公文最后一面的偶数页上。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臵于最后1行,与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如附件有版记,还应当在另一最后偶数页上编制正文的版记。

四、发文机关代字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代字和“发” “字”“呈”“函”“传”“电”等表示不同的公文形式规格。应当合理确定发文形式,严格控制发文规格。全局性的、内容重要的公文用“发”或者“呈”的形式规格;某一方面工作的一般性公文用“字”的形式规格。

- 6 -

第12篇: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标准

(2010年12月27日)

公文格式标准由用纸、排版、要素标识、印刷与装订组成,其中要素标识包括眉首、主体和版记。

一、用纸

国际标准A4型(210㎜×297㎜)、60-80g/㎡胶印或复印纸。公告、通告等张贴公布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排版

1.汉字符号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编排。

2.版心3号仿宋字体,每页25行,每行28字,居中。

3.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上行文为80㎜。

4.版心下边缘之下1行4号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页码,数码左右各放4号一字线。

5.除发文机关、反线和印章外,图文为黑色。

三、要素标识

(一)眉首

公文眉首为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及以上各要素,依次为份数序号、涉密等级与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

1.份数序号:版心左上角第1行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绝密”、“机密”、“商密AAA”级公文需标识份数序号。份数序号位数根据公文份数确定,最少两位数字。

2.涉密等级与保密期限:版心右上角第1行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国家秘密涉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单独标识涉密等级两字之间空1个字;商业秘密涉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空1个字。

3.紧急程度:版心右上角第2行(不标识涉密等级与保密期限为第1行)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两字之间空1个字。公告和通告一律不标识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组成。小标宋体字(红色)居中标识,字号按醒目美观原则确定,一般应小于22mm×15mm。“函”发文省略“文件”,除办公室(综合部)外的机关部室发文省略“文件”并用小括号括入部室名称。联合发文,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下空2行3号楷体字居中(上行文居左侧)标识;年份和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使用数字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不得使用圆括号“()”、方括号“[]”或方头括号“【】”);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发文,只标识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6.签发人:上行文需标识签发人,由“签发人”加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平行发文字号(居左侧标识)右侧3号楷体字标识。联合发文,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标识,下移红色反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平行同行。

7.红色反线:发文字号之下一条与版心等宽红线。“函”发文反线为上粗下细的两条红线,发文字号居第二条红线下、与版心右侧对齐。

(二)主体

公文主体为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下到主题词以上各要素,依次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与印章、附注。

1.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2号小标宋体字居中标识,回行力求词意完整、排列美观、间距恰当。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词组成,系统内下行文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上行文使用规范化简称,系统外行文一律使用全称。除书名号、小括号、破折号及空格外,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标识主送机关名称(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加冒号。除普发性下行文外一般只标识一个主送机关,公告、通告等周知性公文可省略主送机关;多个主送机关按级别高低或与公文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排序、名称之间以顿号(同类)或逗号(不同类)隔开、回行顶格;首页不能显示正文,应将主送机关移至版记中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正文: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个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结尾不回行。

4.附件:正文下1行版心左空2字标识“附件”加冒号、阿拉伯数码序号及标点“.”(单一附件省略)和附件标题,附件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多个附件回行序号对齐。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在附件版心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及序号(单一附件省略)和冒号;不能一起装订,在附件版心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发文字号加“附件”及序号(单一附件省略)和冒号。附件为表格,表格长宽比例与版心比例相同,多页破表每页必须显示表头,表格页码置于表格下侧居中,横向表格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5.成文日期与印章:由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和印章(红色)组成。成文日期汉字年、月、日标全,其中“零”写为“○”(不得以阿拉伯数字“0”、大写汉字数字“零”和英文字母“o”代替)。成文日期以签发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人签字日期为准,须会议讨论通过的以通过日期为准,须上级或有权机关批准的以批准日期为准。联合上行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行文,所有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发文,不署发文机关名称,版心右空3个字标识成文日期,加盖印章应当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骑年压月);两个机关联合发文,不署发文机关名称,版心右空3个字标识成文日期,主办机关印章在前,联合机关印章在后、压成文日期(骑年压月),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并保证印章端正、排列整齐,互不相交、不相切;3个及以上机关联合发文,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规范简称)排在成文日期和正文之间,每排最多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排1个或2个印章,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3个字标识成文日期。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通过调整行距、字距的方式以保证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页,不得标识“此页无正文”。会议纪要、信息、简报等不加盖印章。

6.附注:成文日期下1行圆括号标识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请示”应在附注处注明发文机关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三)版记

公文版记为公文最后一页版心右下端(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主题词及以下各要素,依次为主题词、分栏线、抄送、内部发送、拟文部门、拟稿人、校对人、印发机关与日期、印数,其中拟稿人、校对人、印数可选设。

1.主题词:版心居左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主题词”加冒号和词目,词目之间空1个字,不加标点符号。词目由类别词、类属词、文种词和归属词组成,一般不少于3个,最多不超过6个。

2.分栏线:主题词以下每栏均用分栏线隔开(抄送和内部发送之间除外),宽度同版心。

3.抄送:主题词下1行5号宋体字顶格标识“抄送”(同时标识内部发送,“抄送”两个字之间空2个字)加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多个抄送机关按级别高低或与公文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排序、名称之间以顿号(同类)或逗号(不同类)隔开、回行冒号后对齐,最后1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4.内部发送:标识方式与“抄送”相同。

5.拟文部门、拟稿人、校对人:内部发送下1行5号宋体字顶格标识“拟文部门”加冒号和拟文部门名称、“拟稿人”加冒号和拟稿人姓名、“校对人”加冒号和校对人姓名,拟文部门、拟稿人、校对人后不加标点符号,版心两端顶格、均距排列标识。

6.印发机关与日期:拟文部门下1行5号仿宋体字版心左侧顶格标识印发机关办公室(综合部)、右侧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印发日期加“印发”,印发日期以付印日期为准。

7.印数:印发机关与日期下1行版心右空2个字小4号仿宋体字标识。

四、印刷与装订

1.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2㎜。

2.字迹清楚,着墨均匀,页面整洁,无脏、皱、破、白页。

3.左侧装订,整齐牢固,无多页、缺页、颠倒、混装,无漏号、重号。

4.装本平整,钉距适当,无坏钉、漏钉、重钉。

第13篇:公文字体标准

公文制作

文号:仿宋三号﹝六角括号﹞

大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 一标:黑体,三号

二标、三标、正文:仿宋三号

主题词:黑体,三号

主题内容:方正小标宋简体,三号

抄报、报送单位、时间:仿宋,三号

共印**份:仿宋,小四号

页边距↓

上:3.7cm

下:3.5cm

左:2.8cm

右:2.6cm

页面设置→文档网络→指定行和字符网络→每行28字 每页22行←←国家标准字号

第14篇:公文标准格式

公文标准格式

本标准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确定,具体如下:

一、纸型、纸质 复印纸A4型(国际标准210mm×297mm), 厚度定量60—80g/m2。

二、封面 文件必须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材料10页以内的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规划、纲领性文件、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封面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徽标,但不宜用花边和图案。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

三、标题 标题使用2号小标宋体或宋体加黑,顶行。副标题居中排列,使用3号宋、仿宋或楷体,但不与正文字体重复,破折号占2格。

四、正文 1.正文文字字体、字号 正文使用3或4号仿宋、宋体。 2.正文内标题字体、字号 1级标题文字使用3或4号黑体,2级标题文字使用3或4号楷体,3级标题文字使用3或4号宋或仿宋体,4级标题文字使用3或4号宋或仿宋体。标题单独成行不提倡正文内标题使用加粗或艺术字体,如行书、隶书、魏书、细圆体、综艺体、琥珀体、瘦金体等,以保持文面严肃、整洁。 3.结构层次序数、标点 第1层为“

一、”,第2层为“

(一)”,第3层为“1.”,第4层为“(1)”。不使用不规范的序号,如:1)、A、a等。 4.段落 每段文字前空两格,第2行起均顶格。 5.表格 正文中表格一般作附件,置后。小于文面半幅的,可随文就位,与正文同宽。表内字体同正文,字号可略小。 6.数字 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落款、盖印 在正文后空两行,单位名称按印章全称。盖印,可不写单位名称。成文日期中“○”用插入符号里的几何图形,或用区位码0180,不能用阿拉伯数“0”。最后一个字离右边沿四格。盖印跨年月日,上2/3,下1/3,左右居中,端正清晰。

六、页码 时,均无需标点。 双面印刷页码居外侧,单面印刷页码居右侧,均以“-1-”的形式出现。

七、页面设置 上 3.7cm,下3.5 cm,左2.8 cm,右2.6 cm,页脚3.0 cm,行距28磅, 或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为避免最后一页只是几行占一页的现象,可适当收缩行距,使文件成为几张整页, 但收缩行距不宜小于20磅。

八、印刷 上下左右居中对齐,无特殊需要,版面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均匀清晰,双面印刷。

九、装订 一律左侧装订。钉离左侧边沿0.5cm,2个钉在上下各1/4处,钉垂直

第15篇:公文标准格式

2017公文标准格式

一、函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2、主送机关。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二、通知

通知是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通知。

(二)正文:㈠通知前言:即制发通知的理由、目的、依据。例如“为了解决×××的问题,经×××批准,现将×××,具体规定通知如下。㈡通知主体:写出通知事项,分条列项,条目分明。

(三)结尾:三种写法:

1.意尽言止,不单写结束语。

2.在前言和主体之间,如未用“特作如下通知”作为过渡语,结尾可用“特此通知”结尾。

3.再次明确主题的段落描写。

三、报告

《报告》写作要点,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的陈述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

(二)正文:㈠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㈡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

(三)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

四、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㈠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㈡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五、规定

规定是由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对某一方面工作或行为做出具体规约的文件。

(一)标题:地域+内容+文件种类(规定、管理办法、细则、规则等)。

(二)正文:

1.正文的内容通过“条”的形式表述,按顺序依次排列。“条”是法规的基本单位。

2.“条”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款”,“款”的内容较多时可分为“项”。

3.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条”上设“章”。

公文标题居中排一行或数行。公文标题用2号宋体。正文用3号仿宋。一般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用A4纸打印。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㈠”;第三层为“⒈”;第四层为“⑴”。成文时间用汉字,“零”可写为“○”,右空4个字。印章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骑年盖月”。

所谓骑年就是盖章的时候,要盖在年份的上面,章子有1/3是在年份下面,就好像骑上去了一样,而同时,章子要把月份整个盖住,这就是盖月,主要是为了防止篡改公文日期。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18要

1.公文份号标注要规范。份号即公文印制的顺序号,涉密公文标注份号有利于加强公文的管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按照《条例》规定,公文份号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涉密文件可标虚位,一般标四至六位,如果是两位数的文件共20号,则从0001号开始编码,一直编排到0020号;如果是四位数的文件共2012号,则从000001号开始编码,一直编排到002012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要规范。高标密级或低标密级都会给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要本着实事求是、利于保密的原则,合理把握和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和保密期限都要标注在公文首页的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例如:秘密1年、机密3年、绝密长期。

3.紧急程度标注要规范。这是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公文的紧急程度要在公文首页左上角标注。不能将正常运行的公文随意标注为“急件”。现在有些部门上报的公文,不急的公文却标注了紧急程度,缓急程度标注过高,给上级领导机关增加了压力,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发文机关标志要规范。这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此类文件是机关或部门的大头文件,一般是指上报或下发的政策性文件;文件头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文号编在版头下方红线以下,一般用函类公文较多。要取消一些部门“发文机关名称加括号并标注文种”的文件标题格式,例如:××××厅(通知)、××××局(批复)等,统一采用发文机关全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发文机关规范化简称形式,再根据文件内容确定使用的文种。

5.发文字号标注要规范。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发文时,使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现在一些部门发文时常出现以下问题:有的是发文机关代字概括不准确,要么机关代字太长,要么提炼概括不够准确;有的是发文字号标注不规范,要么年份标注不正确,如,将2013年标注为„13‟,要么应用六角括号标注的却使用方括号、圆括号、方头括号等,要么发文顺序号编虚位,如将“××ׄ2013‟9号”误写成“××ׄ2013‟009号”,要么年份前面加“字”、后面加“第”等,如将“××ׄ2013‟9号”误写成“×××字„2013‟第9号”;有的是发文字号的标注位臵错误,上行文的发文字号要么排在居中位臵,要么在左侧顶格书写,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6.签发人标注要规范。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不同层次的文件签发人不同。如果是以市委文件形式上报省委的公文,签发人就是市委书记;如果是以市政府或省直部门文件上报省政府的公文,签发人就是市长或部门的一把手。现在经常出现签发人不规范的现象:有的是上报公文不标注签发人;有的是联合上报公文时只标注主办部门的负责人而不标注其他协办部门负责人;有的是签发人标注不规范,排列不整齐,签发人姓名不用楷体而使用黑体或者仿宋体等。

7.公文标题标注要规范。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不能缺项。公文标题要能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使用正确文种,做到准确、精练,通过标题使受文者及时了解文件的主旨和要义。标题中要尽量少用标点符号,除书名号、引号、括号之外,其他标点符号不能在标题中随意乱用。

在我们接触的公文中,标题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有的公文制发时不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如“关于××××××的通知”,省略了发文机关;有的重复使用介词结构“关于”,如“××市关于印发关于××××××规定的通知”等;有的重复使用公文文种,如“×××转发××部转发×××部印发关于××××××规定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有的文种使用不当,如“××厅关于××××××的请示报告”等,或在法定公文文种以外随意创造文种,如“××厅关于×××的建议”、“××厅关于×××的说明”、“××厅关于×××的对策”等;有的在标题中随便使用标点符号,如“××厅关于×××、及×××的通知”等;有的公文标题内容缺项不能准确概括反映公文内容,如“××市人民政府关于×××非法售油被焦点访谈曝光情况的报告”缺少“整改”二字,“××厅关于奶款拖欠问题的报告”缺少“及对策建议”。

8.主送机关标注要规范。主送机关就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在我们接触的公文中,主送机关标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违反《条例》行文规则的有关规定上:一是多头请示,如有的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同时报送“请示”,有的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时,其同一个文件又向多个上级机关报送却不注明分送情况,造成上级机关交叉批示,给公文办理带来极大不便。二是不按隶属关系行文,把不相隶属的两个上级机关并列随意主送,如省直某部门给省政府报送报告主送“省政府并国家×××部”。对待这样的上报公文,报告事项为主的上级机关用主送,报告事项为辅的上级机关则用抄送,不能把两个不相隶属的上级机关并列主送。三是违反党政分开的原则,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给省政府写请示,有的未经上级机关同意就给上级机关领导同志个人行文,还有的市政府或省直部门给省政府报送公文写“省政府并×××省长”。

9.正文表述要规范。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公文首页应当显示公文的正文。特别是有的联合行文公文标题很长,占据了公文首页的大部分篇幅,这样就要调整标题内容,必要时可以缩减标题字数,把公文首页留出一些空间来写正文内容,避免出现公文首页只有标题没有正文的情况。公文正文表述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上报的请示、报告类公文,“请示”要严格遵守一文一事的原则,一次请求上级机关给予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即可,不能在一个请示中向上级机关提出多个不相关联的事项;“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以报告情况、答复问题为主,严格与“请示”的内容分开。

二是下发的公文,要严格按照隶属关系行文,同级机关不能用通知、批复的文种向对方行文,除了上级机关授权外,不能向同级机关下发人事任免、编制批复、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通知或批复类公文。各级党政部门除其办公室外的内设处室不允许对外下达指令性公文,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都应自觉遵守。

三是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一个部门下发的公文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不经会签不能单独向本系统及下属单位下发;上报公文,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责,则必须与相关部门会签同意后方可向上级机关报送“请示”或“报告”,没有达成一致的内容不能写入“请示”或“报告”中。

10.附件说明表述要规范。附件说明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空两字位臵编排“附件”二字,后面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果有多个附件,则依次单独成行向下排列。无论是上报公文还是下发公文,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公文中带有附件,却漏标附件说明;二是附件说明标注不规范,如有的附件顺序号用汉字标注(应用阿拉伯数字),有的虽然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但后面用顿号分隔,有的附件名称后加句号(附件名称后面不加标点符号),有的附件名称较长转行后顶格排列(应与上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11.发文机关署名标注要规范。发文机关署名要用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现在有些上报公文或下发公文没有按照《条例》要求标注发文机关署名,有的发文机关署名与发文机关标志、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不一致、不规范,有的只盖部门公章不署名,有的成文日期用汉字标注(应为阿拉伯数字)。如某厅上报公文的标题用全称,而发文机关署名却用简称;某局下发的文件标题是“关于××××××工作的通知”,署名却是某局办公室;还有的部门给下级单位下发通知,以部门名义发文,署名却是部门的某个业务处。上述这些机关署名不规范的问题,均应予以纠正。

12.成文日期标注要规范。公文的成文日期要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发文要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这里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没有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署名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在标题下方;二是有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署名的公文,标注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成文日期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标注,都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标注的年、月、日均用全称,年、月、日不编虚位,不简称。如“2012年8月6日”,不能写成“12年08月06日”。

13.印章加盖要规范。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各级机关在印章使用方面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用印位臵比较随意,不居中、不端正、不清楚、不规范;有的联合行文用印时,印章相交或相切;有的联合行文只盖主办部门的印章而不盖协办部门的印章;有的印章与发文机关标志不符。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规定,对于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臵,印章顶端应上距正文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臵,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

对于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两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两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使成文日期右空两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联合行文时,应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14.附注标注要规范。附注是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主要标注公文的传达范围或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一般加括号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方。上报公文必须标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便于上级机关在办理该公文时与熟悉该公文的人员联系沟通,协调事项。

15.附件标注要规范。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要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16.抄送机关标注要规范。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抄送机关可以是上级、平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抄送机关的排列顺序一般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确定。具体排列上,依照先上级机关、再平级机关、后下级机关的次序。抄送单位一般不写领导机关或部门负责同志个人。

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要规范。这里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制发公文的部门印发机关一般写其部门办公室,而不写其部门,如“×××厅办公室印”,印发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完整写明年、月、日,后面加“印发”二字。

18.页码标注要规范。这里是指公文页数顺序号。工作中常见的公文页码的标注有两种。一种是公文正文包括几个附件,且都是正文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必须把所有附件内容列入整个公文的整体部分,统一编排页码,印刷版记标在公文的最后。如领导干部出访的请示,包括请示内容、出访代表团人员名单、出访国家邀请函、出访国家大使馆复电等内容,都必须作为整个请示的整体内容统一编排页码,不能单独列出附件。另一种是公文有几个附件,各有其独立性,或是单独排版,或是单独装订,这时,附件不与公文正文统一编排页码,而需另编页码。

第16篇:标准公文格式

税务机关的公文种类

命令(令)、决议、决定、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

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发布税务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发布税务规章,应当按照税务规章产生的程序进行。命令(令)属下行文,一般无主送、抄送。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属下行文。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向国内外公布税收规范性文件和其他重要税收事项。公告应当公开发布,无主送、抄送。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务性事项。通告面向社会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可采用张贴或媒体刊播的形式公布,无主送、抄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一般分为参考建议性意见、表明意向性意见、工作指导性意见。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一般分为指示性通知、

1 发布和转发性通知、事务性通知和知照性通知。通知主要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时使用,属下行文;向有关单位知照某些事项时(如告知机构变更和召开会议等),也可作平行文使用。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报分为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通报属下行文。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报告根据内容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报告属上行文。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一般分为政策性请示、问题性请示和事务性请示。请示属上行文。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批复一般分为政策性批复、问题性批复和事务性批复。批复属下行文。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时,必须明确表态,若予否定,应写明理由。批复一般只送请示单位,若批复的事项需有关单位执行或者周知,可抄送有关单位。若请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可使用“通知”或其他文种行文,不再单独批复请示单位。

上级税务机关针对下级税务机关有关特定税务行政相对人的特定事项如何适用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或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答复或者解释,需要普遍执行的,应当按照《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2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分为商洽函、询问函、请求批准函、答复函、告知函。函属平行文,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不得使用函。请求批准函仅用于向平级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相关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国家税务总局的会议纪要分为党组会议纪要、局务会议纪要、局长办公会议纪要和局领导专题会议纪要。

3 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1.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张定量为60g/㎡~80g/㎡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2.纸张大小:A4型纸:210mm×297mm。

3.版面: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版心尺寸为156×225mm。

4.字体:如无特殊说明,公文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5.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6.公文应当双面印刷。

7.公文应当左侧装订。

4 公文的通用格式

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一件完整的公文由三部分组成:

一、版头部分

1.份号:公文的份数序号也就是每份公文的编号,根据印制份数,编流水号。公文份数序号是为了掌握公文的发放方向,便于公文的保密管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去向。

涉密公文一定要标注份号,如果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对不涉密公文标注份号。

如需标识份号,一般用6位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份号用黑色标注。

2.秘级和保密期限: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三种。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份号之下;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

电报格式的公文紧急程度分为四级,从急到缓依次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是公文版头部分的核心,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半部,字体要庄重、规范、美观、大小适度(一般应小于上级机关的字体大小)。

发文机关标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二字;二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字号以醒目美观为原则,字体大小一般不超过上级机关。

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发文机关标志推荐使用小标宋字体,颜色用红色。

联合行文时可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一般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也可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联合上报公文一般不单独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因为联合上行文需要将所有联署机关签发人的姓名都标出,如果发文机关名称只用主办机关,这样与签发人的标注就不相匹配。

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三个要素组成。机关代字要求准确、规范、精炼、无歧义、易识别,并固定使用,避免与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机关代字雷同。联合行文时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同一地区,避免不同机关的发文字号的机关代字重复。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全称4位,用六角括号〔 〕括入;发文顺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上行文发文字号标识在发文机

7 关之下居左空1字。

6.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这时发文字号标识在发文机关之下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平行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标注。

联合行文时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的顺序排列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顺排,一般每行排2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应与发文字号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分隔丝与之的距离为4mm。

二、公文主体

1.公文标题: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应当准确、扼要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4个以上(含4个)机关联合行文时,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可简略。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一般用

2号小标宋字体,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2行的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使用梯形或菱形,不应使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主送机关应当使用机

8 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其中,使用简称要规范、准确,机关的规范化简称和统称应由上级机关明确,不得随意编造机关简称。

使用统称,包括的地区、部门、单位要齐全,称谓要准确。

3.公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所在,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公文首页须显示正文。

一般公文的首个盖章页应当同时显示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

正文中标题字号的使用:文种结构层次依次可以用“

一、”

(一)” “1.” “(1)” 标注,一般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用楷体,三级和四级和正文一样用3号仿宋。

4.附件说明: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正文中的一些内容,如图表、名单、规定等,如穿插在公文正文中,往往隔断公文前后的联系而造成阅读上的不便,需将其从公文正文中抽出来作为公文的附件单独表述,即附件。

公文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位置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5.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特殊情况如议案、命令(令)等文种需要由机关负责人署名的,应当写明职务。

单一机关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

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发文机关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其上。

如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使其右空2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下空1行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 字;

6.成文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党政机关公文生效的重要

10 标志。

成文日期确定的原则和标注位置有2种:一是会议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成文日期编排在公文标题之下,写全年、月、日,用()括起来。二是经机关负责人签发的公文,以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的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在公文正文或附件说明的右下方右空4字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右移2字。

7.印章: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鉴定公文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上行文,一定要加盖印章。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纪

11 要不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上距正文一行之内。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联合上行文,发文机关只署

名主办机关时,可以只加盖主办机关印章。联合下行文时,所有联署机关均须加盖印章。

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其上,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每排最多放三个印章。

12 8.附注: 一般是对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

请示件应当在附注的位置上标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如有附注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1行。

三、版记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面,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这样是为了方便阅文和查询。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

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1.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

13 的其他机关,可以是上级、平级、下级及不相隶属机关。

公文的抄送范围应当严格按照工作需要确定,不能滥抄也不能错抄和漏抄。

在排列顺序上一般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确定,依照先上级、再平级、后下级的次序。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抄送机关又有主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2.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是各党政机关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发文机关没有专门的办公厅(室)的,发文机关就是印发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不编01),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3.页码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

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15 第三节

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信函格式

公文的信函格式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公文特殊格式。主要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报送方案,商洽、询问、答复或者说明某件具体事项。信函格式相对简单,易操作,在各级行政机关的公文中广泛应用,常用于通知、批复、函等文种的公文中。

1.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其上边缘至上页边为30mm,推荐用红色小标宋字体,字号大小由发文机关酌定,以版心为准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标志。

2.红色分隔线:发文机关标志下4mm处为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为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mm,均以版心为准居中。

3.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如需标识份号,顶格居版心左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如需同时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密级和保密期限顶格编排在份号下1行,紧

16 急程度顶格编排在密级和保密期限下1行。

4.发文字号:发文字号顶格居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发文字号与红色双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5.标题:标题居中编排,与其上最后一个要素相距2行。

6.页码:信函格式公文首页不显示页码,由第2页开始标注。只有2页的信函式公文,第2页可以不显示页码。

7.版记:信函格式公文的版记中不加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及分隔线。

二、命令格式

命令格式的公文,适用范围有特殊的限制。一般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

发文机关标志是发文机关全称加命令或令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集中编排令号,令号下空两行编排正文。在正文下空两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

17 日期。

三、纪要格式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办公会和专题会讨论议定的事项都是本机关的决策事项,要以纪要的形式印发公文,作为指导开展工作的依据。

1.纪要标志:由“XXXXXX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字体。

2.编号:纪要标志下空2行居中编排纪要编号“第X号”,并用圆括号括入,不受年度限制;

也可按年度编排,如“〔2016〕X号”。

3.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纪要编号下空1行编排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发文机关居左空1字,成文日期居右空1字。

4.出席、列席和请假人: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1行左空2字编排“出席”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单位、

18 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

标注请假、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1行并将“出席”二字改为“请假”或“列席”外,编排方法同前。

5.纪要不加盖印章

6.纪要格式可以根据实际制定。

结(新旧不同之处)

一、版头部分:

1.密级、紧急程度从右标注变左标注;“急件”改为“加急”;

2.所有文件格式的红头“上留白”(至版心)由25mm扩大至35mm;取消上行文“上留白” (至版心) 80mm的特殊格式;

3.发文机关标志“文件”二字可加可不加;

4.联合上行文签发人每行排一人改为排二人。

二、主体部分:

1.成文日期由汉字改为阿拉伯数字;

2.落款处增加发文机关署名;

3.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

19 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三、版记部分:

1.取消主题词;

2.版记中的文字从3号字改为4号字。

21

第17篇:公文格式标准

公文格式字体标题序号要求

--梅河口市组织部

一、标题

公文标题使用2号加粗宋体字。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体。副标题如用破折号,在标题首行位置缩进 2 个字符。

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二、正文

公文正文使用3号仿宋字体(有时组织部要求17号仿宋,例如《述职报告》等)。一般的文件存档用四号仿宋以节俭纸张。

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用“

一、”、“

二、“

三、””……标识。二级标题用加粗3号楷体字体,用汉字数字外加小括号

(一)“”、

(二)“”、

(三)“”……标识。

三级标题用加粗3号仿宋字体,用阿拉伯数字“1.”、“2.”、“3.” ……标识。

四级标题用3号仿宋字体,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小括号“(1)、”(“2)”、(“3)”……标识。

1

三、排版

格式需选择首行缩进 2 个字符,凡另起一行的文字,都需缩进 2 个字符。

写公文时,不要直接复制、粘贴,易造成排版不一的问题(行距、字体不同)。

排版时取消自动套用格式,不要使用自动套用格式。避免给最后的排版增加难度。

公文排版要美观大方,可通过调整字距、行距、页眉,页脚使得公文美观大方。

公文须加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公文一般设置每页22行,每行28字,即,段落行距为30磅,上边距3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6cm,右边距2.8cm。

四、落款

落款应落在距最后一行正文空 2 行的位置,落款右侧距右端需空 2 个字符。

落款时间字体格式需统一,如“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用印时,公章应端正盖住发文机关署名,印章上部约三分之二压在空白处,印章上沿距正文最后一行文字空 1 行,印章下

2 沿骑“年”盖“月”。

五、附件

附件在正文末下空 1 行,靠左缩进 2 字符排布;标准格式为“附件: 1.××××”;附件名称不用书名号,结尾不加标点符号;单个附件不标注序号;多个附件用阿拉伯数字“1.”标注序号,并按顺序回行排列;回行时,序号与序号对齐,名称内容与内容对齐。

六、装订

公文首页左侧为订口、右侧为切口。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两枚订书针均匀排布,分别位于上下约四分之一处。不应采用左上角斜订一枚订书针的做法。两枚订书针外侧针眼分别距版面上下边缘各 70mm ,允许误差 ± 4mm。

3

第18篇:标准公文格式

标题使用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

主送用楷体_GB2312字体三号

一、一级标题为黑体三号不加粗

(一)二级标题用楷体_GB2312三号 1.三级标题用仿宋_GB2312三号 (1)四级标题用仿宋_GB2312三号 XXXXXXXXXXXXXXXXXX

(落款在正文后空三行)

XXXXX

2018年1月15日

第19篇: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

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

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写作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

一、

二、三……”用三号黑体;“

(一)

(二)

(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主要标识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1.份数序号。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是指涉密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3.紧急程度。急件分为“特急”、“急件”两种。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识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函件)。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25mm处,上报的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80mm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格式》还规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于22mm15mm。。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首页显示正文。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如“政发〔1999〕82号”,“政发”指发文机关代字,“〔1999〕”指年份,“82号”指发文序号。整个意思就是省人民政府在1999年所发的第82号文件。标识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处,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代应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001,不加“第”字。6.签发人。上报的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l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从第2行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同时,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并下移红色反线,使红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保

持为4mm。

二、主体部分主要标识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主要内容和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2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2.主送机关。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

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1行处,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3.正文。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4.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处,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5.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

月、日,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零”写为“o”)。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4字。6.发文机关印章。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细则(试行)》“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一律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

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办法》规定,联合上报的,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7.附注。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部分主要标识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1.主题词。是进行文献标引、存储、检索等工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下,抄送机关之上,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中,反映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词中,反映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

之间空1字。2.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的其他机关。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四、其他1.格式中的几个用线。在眉首与主体之间,一般用一条红色的间隔线。使用这条线的区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如中央、省委、地委、县委文件的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星,行政机关如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一条连续的横线,中间没有红角星。这条线一般在发文字号下4mm处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反线。(2)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宽度同版心。2.用纸。用纸一般采

用gba4型,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纸张定量为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大于或等于15次,不透明度大于或等于85%,ph值为7.5~9.5。3.当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4.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1)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2)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bi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3)装订要求。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平订

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5.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第20篇:公文格式规范化标准

公文格式规范化标准

第一条 为规范我镇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保证公文形式的严肃、整洁、统一,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印制标准(京政办发[2000]126号)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

第三条公文行间距28磅;页边公文用纸上下白边为2.5厘米,左右白边2.8厘米。

第四条公文主体标识规则:公文主体为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下到主题词以上部分,按排列顺序依次为: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名称、公文正文、公文附件、成文日期及机关印章、公文附注等部分。

(一)公文标题:使用小二号华文中宋字,居中排布,宽度不超过页面;2行以上的标题,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二)主送机关名称: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三号仿宋GB312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1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三)公文正文:主送机关名称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个字,回行顶格,使用三号仿宋GB312体字;公文正文中小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字。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四)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其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标题,附件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应

当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或者“附件”及序号;附件序号与附件标题前后标识应当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者“附件”及序号。

(五)成文日期和机关印章: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党委红头日期为阿拉伯数字,如2010.1.1,政府红头为中文数字,如二〇一〇年一月一日。机关印章使用红色。

1、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个字;加盖印章应当上距正文2毫米~4毫米,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

2、联合机关制发的公文,需要加盖2个印章时,应当将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个字;主办机关在前,2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并保证印章端正、排列整齐;2个印章之间互不相交叉或者相切,相距不超过3毫米。

3、联合机关制发的公文,需要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当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使用规范简称)排在成文日期和正文之间;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排1个或者2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叉或者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个字标识成文日期。

4、特殊情况说明:不得出现空白印章;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将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当采用调整行距、字距的方式处理,必须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页;不得标识“此页

无正文”。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

(六) 附注:公文如有附注,居成文日期左下方,空3行,用3号仿宋体字,左空2个字加圆括号标识。

第五条 页码:均使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1行,数码左右各放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毫米。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第六条 公文中的表格:公文如有附表,表格长宽比例与版心比例同,阿拉伯数字要对齐数位;横排表格,应当将页码置于表格左侧,单页码置于表格左下角,双页码置于表格左上角;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第七条 公文成品排版标准:公文中的横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为“字”,指1个汉字所占空间;公文中的纵向距离的长度单位为“行”,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一)文字准确率100%,编排美观;规格符合标准。

(二)字迹清楚,版心不斜不走,版面干净。

(三)印刷份数准确,双面印刷,页码套正。

第八条 公文装订标准:左侧装订,整齐牢固,不掉页;切口光洁,符合标准,数量准确。

(一)无多页、无缺页,无颠倒、无混装。

(二)装本平整,钉距适当,无坏钉、无漏钉、无重钉,胶装不掉页、不粘面,胶口不超过5毫米。

(三)清洁无脏,无折角、无刀花,无毛茬、无缺损。

第九条公文眉首标识规则、公文版记标识规则由打字室统一核制。

标准公文范文
《标准公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