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4 12:08:2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经济学毕业论文

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宁夏地区的实证研究

摘要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是一种新型扶贫小额信贷组织,它是将扶贫互助社作为依托,农户自愿参加的非赢利性互助合作组织。本文利用492户宁夏地区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对宁夏地区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是否村干部、人均收入、是否有正规借贷、是否重点贫困村、宣传力度和劳动负担比6个变量对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行为影响较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三条政策建议来促进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发展,首先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能够有全面的了解;第二要规范运作,使小额信贷技术能够更加合理充分的进行运用,提高贫困瞄准度;最后是要加强管理监督,使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能够更加健康,更加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参与行为;贫困瞄准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anti-poverty micro-finance organizations,depended on anti-poverty mutual aid society,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 is a non-profit one which farmers can participate in as their wills.In this article,it uses data of survey from 492 peasant households to set Profit Model and does regreion analysis about factors of farmers’ behaviors.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ollowing six variabl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behaviors of the farmers about whether they would take part in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 or not:their identities as village leader,average personal income,whether they have formal borrowing and lending,whether the village is extremely poor,the strength of propaganda and labor burden ratio.Finally,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earch,it offers thre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The first point is enhancing propaganda strength,because it will help peasants know more about this organization.Secondly,standardize operations, uses the technology of micro-finance reasonably and aims the poor households more efficiently.The third point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reinforcing monitoring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capital mutual aid organization.

Key Words:Mutual fund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Poverty targeting

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1研究的目的 .................................................1 1.2.2研究的意义 .................................................2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2

2.1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相关研究综述 ..................................2 2.2 相关概念界定 ....................................................3 3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变量选择..........................................4

3.1 数据来源 ........................................................4 3.2 研究方法 ........................................................4 3.3 变量选择 ........................................................4 3.4 变量的统计描述 ..................................................6 4 实证分析..............................................................8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 ..................................................8 4.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8 4.3 小结 ............................................................9 5 结论与政策建议........................................................9

5.1 结论 ...........................................................10 5.2 政策建议 .......................................................10 参考文献...............................................................11 谢辞...................................................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面临着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率非常低下的重大问题,并且在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中,还普遍存在着很多贫困农户的资金缺乏问题得不到良好解决的问题。之前许多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仅限于正规金融这一渠道是无法满足我国农户的资金需求的,信贷约束问题非常严重,尤其越是贫困地区这种现象就更严重,财政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却也无法成为推进农户更好发展的动力。正因如此,一种具有扶贫作用的新型小额信贷组织得到了比较快发展,而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就是这种新型组织的比较典型的类型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我国西北地区,有着贫困覆盖面广、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的的特点。开展扶贫互助资金社试点对于宁夏来说不仅是解决贫困农户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新型的财政扶贫模式。宁夏作为互助资金社试点省份中最早的一批,从2006年就开始试着在一些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资金社,经过近九年的发展,宁夏扶贫互助资金社的试点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宁夏全区已建立扶贫互助资金社的村庄达1120个,占全区贫困村的71.8%1,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短缺和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在其发展的探索之路中也存在着贫困瞄准度低、管理不规范等许多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利用实证分析找出农户是否参与互助资金社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互助资金社的运营发展提出些改进措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题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试点地区的调查基础之上,深入了解目前宁夏地区农户互助资金组织的运作现状,重点研究分析宁夏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参与互助资金农户特征的分析,即哪些人参与互助资金更为积极?试图为使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可以更加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1

1.2.2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虽然目前针对农村金融以及扶贫小额信贷的分析研究已经非常之多,但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研究的文献却是比较少的,特别是通过从农户角度去分析农户的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就更加少了。所以,本文是具有比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的。

现实意义: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实证研究,分析当地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现状,找出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宁夏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可以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相关研究综述

在我国金融扶贫工作的新时期村级互助资金社的广泛设立是一个重要体现,这种组织形式使我国贫困农户在金融供给约束和扶贫资金使用的问题上的到了缓解,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和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目前关于农村金融和扶贫小额信贷的研究很多,但是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农户参与行为的研究文献并不多。

吴忠等(2008)人认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对财政扶贫投入方式进行了创新,他们基于四川仪陇地区的经验指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使财政扶贫资金的贫困瞄准度提高了,并且将农户的闲散资金进行了整合,使得财政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渡宜平(2007)的研究指出互助资金组织在管理人才方面十分缺乏,劳动人员的报酬过低,难以吸引相关人才。吴忠等(2008)通过调查发现,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互助资金试点大多都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对社员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吴忠等人还指出由于运行成本和资金收益的双重压力,一些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开始追求盈利性,偏离了原本的扶贫宗旨。林万龙和杨丛丛(2009)发现互助资金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贫困瞄准目标上移的现象。

针对农户的金融行为的分析研究,我国已有许多的专家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史清华、王丽萍、陈凯、张军、汪三贵等通过

2

使用调查问卷数据,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农户对金融供给主体的选择倾向、借款的途径、借款的金额、借款的比例等行为的特点,形成了特别多具有较高价值的结论。在针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分析的研究之中,何广文、程郁、史清华、罗丹、韩俊等分别利用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结合相关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查阅现有的文献,国内外学者在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价值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这两方面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共识,针对农户对金融产品需求特点及其影响的因素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国内关于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宁夏试点地区农户参与互助资金社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宁夏的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情况下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2 相关概念界定

村级互助资金组织2,是一种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照一定的份额上交的互助资金为依托,在没有一点附加性的条件的社会捐助资金作为补充的前提下,由比较贫困的村庄建立的具有村民享有、村民使用、村民管理性质的生产性发展的资金,以扶贫互助社作为依托,是相对贫困的村的居民自愿参与成立的非赢利性互助资金组织。

贫困瞄准,目前主要有两种对贫困瞄准的定义。一种是从行为的角度出发,定义其是一个通过定义、识别等一系列行为,最后把援助给予预期接受方的过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有用的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进而使有限的资源在这些人手中充分发挥出它具有的最大价值3。另一个定义则是主要是从其所具有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将它定义为给穷人(贫困农户)提供进入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本文采取第二种的定义。

正规金融,通常是指所有由政府批准而成立,由政府进行监督管理并受到政府法律和条例等正规制度的规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体系主要由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本文中提到的正规金融主要指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

非正规金融,它是与正规金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获得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批准而成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金融机构,有组织或无组织,隐蔽或半隐蔽地存在于广 23国开办发(2009)103号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8)

3

大农村地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筹融资活动。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指农村中农户与农村企业,农户之间的直接融资,以及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提供的间接融资,也即民间金融。

3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变量选择

3.1 数据来源

调查取样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如果用缺乏代表性的样本来做研究,那么结果必将是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本文主要采用宁夏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数据总样本覆盖了宁夏八个贫困县的多个村庄,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5份,剔除非试点村农户163户,其余492户为本文的样本数据,其中互助资金社社员有288户,非互助社社员有204户。本文主要利用这492户的的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

问卷从人口家庭统计学特征、农户借贷行为、农户参与使用互助资金情况、不同贴息贷款方式的比较和农户家庭经济近三年的变化五个大的方面进行调查,力求做到较强的针对性和调查问题的全面性。

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定量研究。

(1)文献阅读法:查阅统计年鉴、报告、论文数据库和相关著作等,对当前小额扶贫信贷组织及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为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在搜集数据时问卷调查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在问卷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非常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因而本文的数据主要是通过对试点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

(3)统计分析法:把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通过Excel和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统计结果,然后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结论。本文采用Probit模型来分析参加互助资金的影响因素,即加入和未加入二元决策问题。

3.3 变量选择

本文共一个因变量,13个自变量,相关变量的设置及含义见表1。

4

表1 变量设置及度量方法

变量属性 是否参与互助资金 变量英文符号

Join Old Nation 农户人力资本 Cadres Education Laborratio 家庭经济水平

变量名称 是否参与互助资金 年龄 民族 是否村干部 户主受教育年限 劳动负担比 家庭资产水

变量赋值说明 1=参与互助资金 0=未参与互助资金

岁 1=回族 0=汉族 1=是 0=否 0=无2=初中

1=小学 3=高中 4=高中以上 劳动人口数除以家庭总人数(%) 1=5000元以下; 3=10001~20000; 2=5001~10000元;4=20001~30000 5=30001元以上; 1=5000元以下; 3=10001~20000; 2=5001~10000元;4=20001~30000; 5=30001元以上;

1=3000元以下;3=5001~7000元; 2=3001~5000元;4=7001~10000元; 5=10001元以上;

均值 0.59 44.34 0.47 0.11 1.54 0.51

标准差 0.49 9.55 0.50 0.31 0.99 0.20 Aet 3 1.42 Pernetincome 庭经济水平

Perexpenditure

按人均纯收入分五等

3 1.42

人均支出分五等

3 1.42 资金需求与借贷 Formalloan

是否有正规借款 家离最近的金融机构距离

互助资金的了解情况 是否重点贫困 宣传力度

1=有 0=无 0.52 0.50 Distance

互助资金的管理

Know

1=5公里以下 4=15-20公里 2=5-10公里 5=20公里以上 3=10-15公里

1=很不了解; 4=了解; 2=不了解; 5=很了解 3=较了解; 1=是;0=否

2.60 1.28

2.48 1.29 Poverty 村庄经济特征

Campaign

0.36 0.48

1=积极宣传 0=不积极 0.33 0.47 数据来源:宁夏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5

3.4 变量的统计描述

表2 变量的统计描述

影响因素 合计 民族 回 汉 0-0.25 劳动负担比 0.25-0.5 0.5-0.75 0.75-1 30以下

户主 年龄 30-39 40-49 50-59 60以上

是否村干部 是 否 无

教育 年限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很不了解

了解 程度 不了解 较了解 了解 很了解

积极 宣传 是 否 样本个数 492 230 262 18 195 201 49 36 101 206 113 36 53 349 78 168 149 95 2 141 128 116 58 49 160 332

社员 58.54% 59.13% 58.02% 61.11% 60.51% 59.70% 46.94% 47.22% 59.41% 59.71% 61.95% 50.00% 81.13% 70.20% 56.41% 61.31% 57.72% 56.84% 50.00% 48.23% 80.47% 44.83% 63.79% 57.14% 98.13% 39.46%

非社员 41.46% 40.87% 41.98%

5公里以下

38.89% 39.49% 40.30% 53.06% 52.78% 40.59% 40.29% 38.05% 50.00% 18.87% 55.59% 43.59% 38.69% 42.28% 43.16% 50.00% 51.77% 19.53% 55.17% 36.21% 42.86% 1.88% 60.54%

资产价值五等分 人均支出五等分 人均收入五等分

5000以下 5001-10000 10001-20000 20001-30000 30000元以上 3000元以下 3001-5000 5001-7000 7001-10000 10000以上

99 98 98 98 99 99 98 98 98 99

58.59% 59.18% 55.10% 51.02% 68.69% 55.56% 54.08% 64.29% 56.12% 62.63%

41.41% 40.82% 44.90% 48.98% 31.31% 44.44% 45.92% 35.71% 43.88% 37.37%

重点贫困村 金融机构距离

5-10公里 10-15公里 15-20公里 20公里以上

是 否

135 85 166 54 52 177 315

55.56% 57.65% 60.24% 68.52% 51.92% 64.41% 55.24%

44.44% 42.35% 39.76% 31.48% 48.08% 35.59% 44.76%

正规 借款

影响因素

是 否

样本个数 256 236

社员 65.63% 50.85%

非社员 34.38% 49.15%

5000以下 5001-10000 10001-20000 20001-30000 30001以上

99 98 98 98 99

50.51% 64.29% 63.27% 47.96% 66.67%

49.49% 35.71% 36.73% 52.04% 33.33% 数据来源:宁夏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表2显示,农户加入互助资金社的比例要大于未加入的比例,已经加入的农户占调查总数的58.54%。

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将农户的年龄结构分为以下五组:30岁以下、30岁-39

6

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以上。从农户的年龄分布来看,目前宁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普遍偏大,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出现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这是导致这一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参与度来看,30-59岁之间农户参与积极性较高;30岁以下和60岁以上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较低,整体是一种中间高两头低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如60岁),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降低或者更加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所以对这种新型扶贫政策的参与积极性降低。

在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互助资金组织参与行为的方面,我们将户主文化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在表2中可以看到:随着户主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户参加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参与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高中以上的积极性最低,根据调查我们分析是因为高学历的人多为年轻人,外出打工和工作的较多,所以参与度相对较低。

农户家庭劳动负担率是指家庭劳动人口数量比上总的人口数量,我们将农户家庭劳动负担率划分为四个等级,即O-0.

25、0.25-0.5、0.5-0.75和0.75-l。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庭人口负担率在0.5以下的农户参与比例远高于家庭人口负担率在0.5以上的农户。该结果与我们所猜测的相一致,劳动力人数较少的家庭加入的比较多,因为通常来说贫困农户的家庭劳动力人数比较少。

在家庭资产方面我们将农户家庭资产分为五个等级,即5000元以下,5001-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30000元和30000元以上。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户参与度的程度随着资产的增加也在增加,资产在30000元以上的家庭参与度是最高的,这也说明了参与到互助资金组织的群体并不全是贫困农户。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参与度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人均收入在3000-5000或高于7000元的农户参与比例相对较高,说明中等收入的农户在互助资金的参与积极性上较低。在表中可以看到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农户的参与度是最高的,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上面所说的贫困瞄准度低的问题相吻合。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将人均支出分为五个等级,3000元以下,3001-5000元,5001-7000元,7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通过表2可以看出来农户的参与度呈总体上升趋势,支出较低的群体参与度反而很低,7000元以上的中高等收入农户的参与度很高,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互助资金可能出现精英俘获现象,并没有实现他真正意义上的为贫困农民服务。

我们调查农户有没有正规借贷的情况,0表示没有贷款,1表示有正规借贷。结果表明,有正规借贷的农户参与度远高于没有正规借贷的农户。

7

农户所在村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与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之间随着距离的增加,参与度有所下降,在20公里以上的时候参与度达到最低。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户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了解程度的提高,农户参与互助社的数量明显提高。这一方面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在宣传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户的自身意识业余参与行为相关,想要参与的农户会比没有参与意向的农户更认真地去了解、分析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4 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的建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对于被解释变量“是否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度量方式是:被调查农户是否参加到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如参加,则Y=l,反之则Y=0。因此农户参加或者不参加村级互助资金组织是典型的分类选择,结果是离散的且只有两种。传统的回归模型因变量取值范围在正负无穷之间,在本文中不适用,因此本文建立Probit模型来分析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概率,其模型为:

YtcXtPtF(yt)12nytet22dt即Yt服从正态分布,相应概率值应大于0小于1。

4.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12.0对492个农户的数据进行Probit回归处理,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模型的估计结果

变量属性

Y 常数项 农户人力资本 变量英文符号

join old nation cadres

变量名称 是否加入互助社

年龄 民族 是否村干部

估计系数 -0.762 -0.00280 -0.0297 0.756***

标准误差 0.494 0.00786 0.146 0.262 续表3

8

变量属性

变量英文符号 education laborratio aet

pernetincome

perexpenditure

formalloan

变量名称 户主受教育年限 劳动负担比

家庭资产水平人均收入五等分 人均支出五等分

是否有正规借款 最近金融机构距离

互助资金了解情况

是否重点贫困村

宣传力度

估计系数 -0.107 -0.969** -0.0204 0.161*** 0.0658 0.488*** 0.0580 -0.0332

0.621*** 2.674***

标准误差 0.0762 0.399 0.0553 0.0569 0.0506 0.143 0.0596 0.0585 0.151 0.279

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经济水平

资金借贷情况

distance

互助资金管理

know poverty

村庄经济特征

campaign N 492 2 Pseudo R0.3663 Log likelihood -211.55371 注:(1)***,**,*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本文运用Stata1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Probit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村干部、人均收入、是否有正规借贷、是否重点贫困村以及宣传力度这五个变量对农户参与行为具有正向相关,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劳动负担比对农户参与行为具有负相关关系,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从结果可以看出,互助资金并没有真正的瞄准那些农村的贫困农户,村干部,高收入,有正规借贷的农户参与度更高,反而劳动负担比大,收入低的农户参与度比较小。所以,解决贫困瞄准问题是现在农村金融扶贫的首要问题。

4.3 小结

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了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是否村干部,人均收入,是否有正规借贷,是否重点贫困村,劳动负担比以及宣传力度这些因素显著影响了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行为。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9

5.1 结论

(l)宁夏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仍需规范化建设

虽然政府现在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发展大力支持,但目前仍有许多地方不规范。这种不规范的现象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加入互助社的农户覆盖面低,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资金所有权上归属不明确、在互助资金使用的放大效果和贷款的使用效果上没有较为明显的显现,缺乏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等,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资金安全问题是农民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互助组织仍需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建设,让农民不为自己的资金安全担忧。

(2)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贫困瞄准不准确,主要瞄准了中高等收入农户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设计是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生产资金,解决他们的贷款难问题,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力。但是本文的研究显示,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实际上主要的参与者是中高等收入的农户,并没有实现其原本的设计初衷,存在目标上移现象。

(3)农户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行为影响显著

随着农户对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内部的制度、管理和政策法规的了解,农户参与到互助资金组织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研究结果显示对互助资金组织的了解程度正向影响农户的参与行为,这体现了农民在选择时理性的一面,只有在认真权衡了参与后的利弊后,如果认为利大于弊,对自己有作用时,才会参与到其中。这就要求村级互助资金组织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要让所有的农民都明白这其中的利益,这样才能提高互助组织的参与度。

5.2 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上结论对于促进村级互助资金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通过上面的结论提出几点建议来帮助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l)加大宣传,使农民对互助资金组织更为了解

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更多的农户,尤其是收入低,家庭贫困的中低收入家庭,鼓励他们加入到互助资金组织中来,帮助他们的更快的自主发展。做好对农户的解答疑惑的工作,让农户们充分了解到互助资金的利民和便捷作用,让更多的贫困农户加入并从中受益。同时不能仅仅为了提高农户的参与率而盲目的、片面的宣传其好处,错误地引导农民,使农民产生误解。那些已经在运作中的互助组织要进行规范,起到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农户参与,扩大覆盖面。

(2)充分合理利用小额信贷的技术,规范组织运作

10

本文的研究表明现在宁夏地区的互助资金组织在贫困瞄准度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真正加入到组织中的农户并不是那些贫困农民,而是一些中高等收入的农民,这与农户自身需求和供给方面密切相关。从供给方来看,一要将组织中的运作流程和制度规范起来,完善相关制度,消除贫困农户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对贫困户赠送或者配送一定比例的股份,避免一些贫困户由于无法负担入股费用而被排除在外的现象。二要充分并且合理的利用小额信贷技术,比如将贷款利率提至大于农信社利率、分期还款等,有效的防止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户参与到其中。此外,贷款产品需要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和需要,贷款额度和利率的设定要以多数人受益为原则特别是贫困户,然后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产经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提高农民借款的效率,使互助资金的优势更为明显。

(3)加强监管,使互助资金可以健康的发展

在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对互助资金组织的财务信息要定期公布。建立一套完整的的管理制度用来保证社员的权利,如通过民主决策来决定利率的制定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最后都集中在中高等收入人群,使得扶贫目标偏移。此外,在组织的外部也要建立合适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县乡相关单位进行运作情况的检查。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有相关的激励机制,能力建设等。这种激励机制是保证其积极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工资报酬合理也是关键。在管理人员能力方面要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建设,使其拥有正确的观念,对信贷和财务知识要了如指掌,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要明确。

参考文献

11

[l] 田李静.农户参与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2] 刘浩.宁夏扶贫互助资金社运行机制与绩效研究.硕士学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 黄承伟,陆汉文,宁夏.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研究进展.农业经济问题, 2009 (7):63-67 [4] 宋彦峰.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5] 张蕾.拓宽宁夏“扶贫互助资金”融资渠道的思考.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 (3):70-72 [6] 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 (5),10-17.[7] 胡建东,潘林,徐亮.农民互助资金组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农户参与视角.安徽农学通报,2009 (2),13-16,30.[8] 林万龙,杨丛丛.扶贫互助资金贷款对象的评估.王国良等编.中国农村微型金融扶贫模式培训与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48-265.[9] 刘洁,秦富.我国农户金融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435名农户的调研数据.技术经济,2009(4),81-83 [10] 刘西川,黄祖辉,程恩江.小额信贷的目标上移:现象描述与理论解释—基于三省(区)小额信贷项目区的农户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7(8),23-34.[11] 胡联,汪三贵,王娜.贫困村互助资金存在精英俘获吗—基于5省3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家,2015(9),78—85 [12]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调查 [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29-35.[13]韩俊,罗丹,程郁.信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分析 [J].农业经济问题,2007(2):44-52.[14]王丽萍,霍学喜.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07(1):25-30.[15]吴忠,曹洪民,林万龙.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与新时期农村反贫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5)

12

推荐第2篇:经济学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作 者:

专 业: 经济学(本)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成 绩:

目 录

一、实质重于形式的涵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组织形式和业务的复杂化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原有准则、制度存在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上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计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会计计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会计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会计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核算原则结合运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已有会计核算原则的补充和完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 要】

新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进一步强调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新准则通过列举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探讨其在实务中的职业断。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持续经营;原则;运用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的涵义

目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认识在国内外学术界还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我国许多会计学者也将实质重于形式归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二是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的修正与限制。如IASC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信息如果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与反映。我国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的修正与限制。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却没有明确指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与应用标准。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我国已加入WTO,要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就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接轨将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随着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逐步趋同,两套准则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少,所有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换财务报告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后,正在显着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新准则正在大幅提高中国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海外市场赢得外国投资者更多信任。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催生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此同时,中国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准了自身的历史方位,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上升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企业组织形式和业务的复杂化因素

首先,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形式呈多样化发展,如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单一企业和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等,它们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新兴市场逐步发展,一些新的业

务如投资、兼并、重组、融资,特别是创新经济业务的出现,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要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之间进行选择。会计人员可以按照交易性质、实质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处理。

(三)原有准则、制度存在缺陷

在中国市场经济刚起步阶段所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准则体系也有制度所规定的某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已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导致企业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缺乏可靠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没有真正反映资产的质量特征,忽略了企业资产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即资产应当“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实务工作中,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从而造成企业资产不实,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例如,已被淘汰或者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各项资产减值等,这些形式上的资产项目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因其符合资产定义而仍能作为企业资产,其价值仍反映在会计报表的资产方,造成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长期以来,有些企业账面很好看,实际上虚资产很多,虚盈实亏很严重。

2. 按原有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这样的收入确定条件实质上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形式上的交付,而不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等实质性条件,也就不能按照正确的标准确认和计量收入。这使得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时,虽然已经知悉购买企业将无力承担付款的责任,但仍然确认收入,虚列收入,必然导致利润虚增。

3.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报废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固定资产价值磨损的程度及无形损耗的具体表现来确定,这样拘泥于形式的核算方法,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和经营成果。例如,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不实,致使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不足。

三、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上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可以说,它涉及财务会计运行的每一环节。

(一)会计确认

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的发生要进入会计系统,首先要经过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就是把一个经济事项或交易正式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认可的一种会计行为。

1.资产要素确认。企业融资租入一项设备,能否确认其为“资产”(指会计要素严格定义的“资产”,而不是泛指。其他会计要素类同)?根据租赁协议,租赁期间该设备的所有权归属租赁公司(形式上),但企业(承租方)实质上取得了对该设备的控制权,并承担由该设备引起的风险(可能因技术进步而引起贬值等)。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予确认为企业固定资产。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看在租赁期内承租方只获得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但由于其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方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方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从其经济实质来看,承租方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承租方应将融资租赁资产确认为企业资产。

2. 负债要素确认.对产品的售后服务,企业能否在销售产品时确认一项负债。表面上,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并没有发生一笔修理费,但根据以往经验,所受产品总有一部分需要返修,即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实质上已经承担了一部分经济责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将这部

分责任确认为一项负债,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负债并不是或有负载,或有负债是指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责任,不符合“负债”的严格定义因而不属于负载要素的范围而企业在售后维修时发生的修理费不是由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因而应当确定为“负债”。

以上会计事项的处理都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有利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向国际靠拢,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反之,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不能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形式,那么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不利于使用会计信息的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 费用要素确认。企业若对上述售后服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则应为:借记产品销售费用(或营业费用),贷记应记销货负债(会计实务上可专设一个账户核算此类业务)。可见企业在确认一项负债时,同时确认了一项费用。

4. 收入要素确认。企业根据销售合同,将产品送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但未及时收取货款,能否确认一项收入?形式上,企业未收取货款。但是实质上企业取得了收款权力,实质重于形式,应确认一项收入。售后回购,通常情况下属于一种融资行为,不能确认为收入。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将某项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在出售方已经收到了价款,

并且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的同时,签订合同或协议,约定在将来的特定时期,以特定价格无条件将货物购回。售后回购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或正在使用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那里购回。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计量模式,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所做的货币定量,并产生货币定量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通货膨胀条件下会计计量模式由名义货币单位转向一般购买货币单位,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精神。另一个例子,企业拥有另一公司的股权不足20%,但实际上可以控制该公司“比如根据协议掌握该公司的人事权),这时股权计量应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会计操作上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采用权益法。

(三)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就是根据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将已经确认、计量的经济事项或交易正式记入簿记系统,并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和转换的会计行为,其目的是为会计处理进入到会计报告环节奠定基础。企业为了充分利用闲置的资金而购入一批有价证券,原来并不准备长期持有,后来因某种原因(如预期该证券市价上扬),而实际持有的时间超过了12个月,会计记录应否由短期投资账户调整为长期投资账户?从形式上看,

这一事项符合长期投资区别于短期投资的时间界定:持有时间在1年以上:但从经济实质看,它仍保持原来的短期投资的目的:为了获取现实的经济收益。这里,投资目的标准与投资时间标准有矛盾,实质与形式不一致。实质重于形式,企业没必要对此进行账户调整。

(四)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是以簿记系统加工生成的信息的基础,并按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一步予以变换,形成一组既可靠又相关的会计信息。未达账项的主要信息要不要再期末会计报告中披露?比如,企业在期末收到银行对账单对账时才发现,前期应收销货款100万已经进账,如果企业因某种原因暂未收到原始收款凭证,是不是要等到下一会计报告期才披露?如果这样,本期的会计信息就严重失真了,100万的银行存款与100万的应收账款是重大的信息差别。笔者认为,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本期末披露它。

总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定、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诸环节均有应用。

此外,实质重于形式还运用了会计主体界定上,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也体现了这一原则。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通常是评判某一具体事项的标准,如税务处理、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仅对会计核算而言。“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这里按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是唯一的,按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则不是唯一的。

一般认为,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在会计确认环节,应当根据经济实质判定经济业务事项是否应在会计主体中记录、何时记录以及记在什么科目。例如企业购入非专利技术以及生产上的秘密诀窍,虽然未经公开注册,在法律上得不到保护,但在实质上,由于它能给企业带来超过正常利润的效益,因而在购入时应该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并进行会计核算;又如融资租赁,尽管从法律形式上看,融资租赁资产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在一项不可取消的融资租赁关系中,融资租赁资产的大部分风险与报酬已转移给承租方,承租方获得由于使用该资产而产生的收益,因而应视同自有资产在承租方作资本化处理;再如,对企业收入的确认,不是以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是否收取款项或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等形式来判定,而应以风险与报酬是否已转移、管理和控制权是否保留、经济利益是否能流入、收入和成本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等实质为标准来判定。

在会计计量时,同样应注重经济实质而不是其法律或人为形式来判定以什么标准计量,记多少金额。如资产减值准备处理,首先要判断资产价值是否可能减值以及减值的程度,若有证据表明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市价或可收回金额低于成本,就说明资产已经受损或减值,为了反映经济真实,就应计提准备作减值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而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划分不仅要看其持股比例,更重要的应看其是控制、共同控制、重大还是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的实质;再如有的上市公司接受其他企业委托,实施对外股权投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否采用权益法及合并会计报表,均应按其本身实际投资比例以及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和影响程度加以确定。

在会计记录和报告时,除了对己确认、计量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和报告以外,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世界各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一般在遵循“谨慎性”原则的同时也都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确认和披露。如对很可能发生且金额可以可靠估计的诉讼赔偿,尽管在资产负债表日还没有实际支出,但由于其很可能发生,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就要预先列为负债和费用(或损失),分别计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应视其关系的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通常情况下,不能由于企业与其

他企业的日常业务往来,或其相互之间的经济依赖,或受某一企业和部门的影响而视为关联方,而主要应看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对另一方是否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或对其施加重大影响,有能力者为关联方,无能力者则为非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时,是否纳入合并范围也应看其实质而不仅仅是以比例为标准,这些都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报告中的具体运用。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核算原则结合运用

在所有会计原则中,属于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等原则,属于确认和计量要求的是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原则,而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往往是对上述原则起补充和修正作用。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这些原则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往往是多项会计原则相辅相成作用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单一原则发挥单一作用。例如,在进行资产减值处理时,有些人认为它仅仅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实际上它是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以反映真实的资产价值和规避财务风险。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或变更时,同样也是多种原则作用的结果。《国际会计准则l——会计政策的说明》中指出;“慎重、实质高于形式和重要性,应作为选用会计政策

的重要考虑”,其目的也是以反映经济真实为要。或有事项的处理,则是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客观性(充分披露)原则的共同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当或有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根据法律形式来处理;谨慎性原则要求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可预计可能发生的收益;重要性原则要求对重要程度不同事项进行区别对待和处理,一般可由其相对金额的大小和其发生概率来判定其重要程度;客观性(充分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表要充分披露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不能在报表内作为具体项目确认反映的,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现代经济生活中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交易或事项是纷繁复杂的,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可能对每一交易或事项都做出详尽的规定。如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该规定明确了开办费在筹建期和开始生产经营期的处理方法,但并没有明确界定何为筹建期,何为开始生产经营期。虽然税务上作了解释:“所谓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但似乎也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筹建期和生产经营期明确

区分和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有些企业边筹建、边生产,有些企业筹建结束后,很长时间才正式开工生产,以致使企业主管当局、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税务人员在费用摊销和征税问题上各执一词,答案林林总总,五花八门。要在会计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进行专业判断,看企业是否确实已达到可生产或可经营状态并实际已开始生产或经营,做出正确合理地处理。而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这种职业判断能力并不尽如人意,“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计划经济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会计人员按图索骥,对财务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 所以,应该改变这种局面。

第一,必须努力转变会计核算观念。

明确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把主要为计划、为政府服务真正转向主要为投资人、债权人、宏观管理和内部管理决策服务,将“探求真相和反映真相”作为会计职能的重要部分,而会计师的基本责任是要证明,为事实真相付出审慎的努力。

我们要具备全球化观念。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信息交流的全球化,甚至还带来了会计教育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会计业务越来越多样化,电子商务的普及,交易时空的转换,使一国一地的会计处理的规则、准则越来越不相适应,会计人员几乎要了解世界各国

的有关贸易法规、外汇汇率、税法规则等等。比如一家公司的商品销往世界80个国家,他能把有关这80个国家的各种有关的法规都了解吗?其实也不必要,新的技术环境已不需要会计人员花大力气去掌握如此大量的信息,他可以利用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上大量的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数据库,他能够很快的运用搜索引擎在这些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

经济全球化使得会计用户全球化,企业或其他组织的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全球观念,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不应该只是能够熟悉本国本地的有关会计原则、准则、制度等,还应该具有对全球发展的洞察力,有在全世界收集会计数据、会计资料的能力,能够将遍布全球的数据库合理、适当地占为己有,为我所用,要具有能够与世界各地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能力。

我们对新技术要有敏感性。任何企业要想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有高质量、新颖、先进的产品,这需要新技术的运用和进步,财会人员理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明白科技生财的道理。它将要求会计人员对新技术具有一种职业性的敏感,应当能经常性地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经常地考虑新技术的运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解决现实

的会计难题。因此,相应的会计教育应该培养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具有积极探索精神的财会人员。

第二,应注意经验的不断积累。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关键是要把握实质,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形式掩盖了实质。要在纷繁复杂的形式、现象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把握实质,除了掌握和领会“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精神外,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作为会计人员除了掌握会计理论、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外,更多地是要熟悉所在单位、所在行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工艺、物资供应、产品销路以及因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情况,了解国际上相应的新动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

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主要通过自学和培训两条渠道实现。“自学”强调的是自觉地学,通过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或到学校进修都是自觉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同时,对指定刊物发布的新法律、法规和规章应不断跟踪学习,不能仅依靠下发红头文件再来学习。“培训”,是指参加各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目前,有些地方搞后续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时间短,内容多,无考核、效果差。会计人员参加学习往往是为了获得后续教育的签章,保留其会计从业资格,而没有真正达到知识更新的要求。虽然会

计核算经过了“两则两制”、“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以及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变革,当地主管财政部门也进行了多次后续教育培训,但有较大部分会计人员至今仍停留在1993年水平甚至还不能应用自如。这有待于主管财政部门和会计人员共同努力,使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在教学中也坚决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已有会计核算原则的补充和完善

1.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通常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要遵循这一原则。但是由于各个企业处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现金流量也许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其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仍然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因所在。

2.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假如某种会计政策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能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可以恰当地变更。这正是有意无意地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比如企业原先对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许用加速折旧法更能反映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贯性原则的形式,而应看其经济实质,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承

对资产计提各种跌价准备,一方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资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减值,在年度终了时,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背离,原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根据发生时所作的记录也只能作为形式上的参考。因此,对于企业的一些资产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减值准备,对原有的账面记录作调整,能真实、恰当地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

参考文献

[1] 中注协 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柏小燕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和注意的问题 《当代经理人》 2008 [3] 王培娴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商业经济》2008 [4] 吴 燕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现代商业》2008 [5]杜利民 浅析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6]滕绍娟 从相关会计处理看实质重于形式 《商业经济》 2008

推荐第3篇:经济学毕业论文

韩劲老师:

1.环京津贫困地带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2.消费政策对GDP拉动的影响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边缘化问题研究

4.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茶叶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5.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竞争力分析

陈安国老师:

6.XX省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7.XX市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能源开发状况调查

8.河北省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探索

孙丽欣老师:

9.农村环境保护支付意愿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10.农贸市场与超市蔬菜价格的比较分析

11.大学生家教市场调查分析

12.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以XX大学为例

左娜老师:

13.河北省新农村规划和新民居建设调查

14.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河北省农业发展分析

15.河北省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16.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17.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高伶老师:

18.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某学校的调查

19.XX市旅游市场价格歧视调查分析

20.电信价格套餐的经济学分析

21.校内复印打印市场与校外比较分析——以石家庄经济学院为例

22.城市水价调查研究(调查报告)

23.节能减排的经济学分析

24.政府为什么对出租车进行价格管制:一个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25.XX旅游市场价格无序竞争的经济学分析

于振英老师:

26.XX省矿产资源产业竞争力评价

27.某地区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28.某地区某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与机制探讨

29.XX地区生态足迹研究

30.XX产业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分析

31.新农村呢建设框架下的乡村绿色工业发展研究

牛晓耕老师:

32.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运作研究

33.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4.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保障问题研究

35.河北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的微观路径探析

连季婷老师:

36.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7.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38.XX省城乡一体的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39.XX城市发展潜力研究

40.河北省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王惠老师:

41.河北省居民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

42.XX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43.XX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穆书涛老师:

44.XX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45.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策略与政策支持研究

46.XX省XX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47.XX省XX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马慧景老师:

48.XX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49.XX城市的房价调查研究(调查报告)

50.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调查

5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52.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丁欣老师:

53.XX地区吸引FDI的因素分析

54.XX地区环境库此涅茨曲线分析

55.X地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

吴文胜老师:

56.XX市旅游市场价格安排调查分析(吴文胜)

57.XX市超市和农贸市场中的捆绑销售现象调查分析(吴文胜)

58.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吴文胜)

59.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吴文胜)

6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以XX省为例(吴文胜)

推荐第4篇: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

1.农业合作制等新型公有制形式的发展研究

2.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研究

3.中国农村人口变动趋势研究

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提高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

5.中国当代农民问题研究

6.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7.我国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研究

8.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研究

9.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10.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研究

11.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

12.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

14.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持久性影响研究

15.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研究

16.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17.改革农村征地制度问题研究

18.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19.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

20.发展老龄服务产业研究

21.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22.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问题研究

23.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研究

24.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研究

25.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2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社会稳定体系建设研究

27.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28.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29.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构建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社会稳定体系建设

课题将被具体化为五大子课题。在第一层次即现象层,设计子课题“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实践”;在第二层级即问题层(冲突分析层),设计子课题“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与收益分配”、“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新劳动力与劳动力再生产”、“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社会变化与社会管理”;在第三层次即对策层,设计子课题“中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社会冲突有序化”。课题组期待,从制度重构、政策再造及方法创新等方面实现社会冲突的有序化。

推荐第5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要求

经济学毕业论文要求

绝对不能大段从网上复制!不能是已经发表过的!

内容不要太复杂枯燥,要方便答辩

具体要求如下

格式要求:

题目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内容四号宋体

其他具体看模板

一、论文字数不低于1万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题目:选题,只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但要有资料、数据来支撑。简明、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及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使人一目了然。

(二)、摘要:200个字左右,同时有与之对应的英文,具体包括:论文的意义;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了什么结论;有何独到见解;所得结论、方法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或应用前景。

(三)、关键词:从作品标题中挑选出最能表达该论文中心内容的词(3-5个)作为关键词。

(四)、正文:该部分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自己的论点、研究内容,具体展现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成果。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五)、结论:经过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的学术观点作为结论,结论必须准确、完整。

(六)、参考文献:将作品中参考引用过的主要文献依次列出。具体要求如下:

1、参考文献集中列在论文的文末,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1]、[2]......每条参考文献为一段,最后均以实心句号结束。各类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1)中文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中文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中文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名,出版年月日用\"YYYY-MM-DD\"的格式表示(版次).

(4)外文译著、译文

[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中文译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中文本的出版地:中文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或中文报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2、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以英文单字母大写并用方括号括起表示: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析出文献(主要来自专著、论文集)[A]、未定义文集(资料、语录、文件汇编、古籍等)[Z]。此项目紧跟在文献名称之后。

3、若采用页下注,应在引文处右上角用序号①、②......标出,按上述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列出。

二、封面上的编号学生不填写,正文宋体小

四、1.5倍行距,其它字体参照样板。

三、行文格式要求如下:

一级标题:

一、

二、三......

二级标题:

(一)、

(二)、

(三)......三级标题:1.2.3 ......

推荐第6篇: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2013级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2.××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3.互联网+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4.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研究

5.××省(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6.××地区某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7.××地区口岸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8.××地区××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9.××地区××传统服务产业升级研究 10.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转移问题研究 11.××地区××产业绩效分析 12.××地区××特色产业升级研究

13.我国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 14.电商企业盈利模式研究

15.××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16.××地区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 17.××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1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19.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20.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影响分析 2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2.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23.我国食品危机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24.××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25.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协同发展研究 26.××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27.某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分析 28.××省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29.某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30.××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31.我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32.××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3.××地区环保产业发展研究

34.××地区居民农产品消费模式研究

35.××地区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变动及要素分析 36.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37.××地区农民消费结构研究

38.哈大齐工业走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39.哈大齐工业走廊制造业发展研究

40.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4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 ××省(市)产业转型分析 42.××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

43.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 44.中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45.××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46.××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47.××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48.××省(市)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49.××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研究 50.××省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51.××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52.××市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53.××市会展产业发展研究 54.××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55.××省海洋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6.××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57.××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58.××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59.××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0.哈尔滨市街边停车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61.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62.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比较研究 63.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研究 64.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65.黑龙江省菌类产业发展研究 66.黑龙江省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研究 67.××地区居民区便利店发展研究 68.××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研究 69.大小兴安岭地区经济转型研究 70.高速铁路产业发展规制政策研究 71.大学校区休闲业发展研究

72.黑龙江省特色食品产业连锁发展研究 73.东北地区内贸易发展研究

74.黑龙江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研究

75.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76.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77.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研究 78.黑龙江省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79.哈尔滨市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研究

80.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的某省(某市)低碳消费行为研究 81.××某省(某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分析 82.××省(某市)(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

83.××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研究 84.××省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85.××省中小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贸易创新研究

86.××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87.低碳经济视角下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88.××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89.××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90.××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91.××省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发展研究 92.提升××省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 93.××省湿地旅游发展研究 94.××省公共服务业发展研究 95.××省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96.××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

97.电子商务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研究 98.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99.农超对接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100.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10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102.××省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研究 103.××省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 104.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 105.××省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 106.××省社区服务业发展研究 107.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108.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要素错配研究 109.黑龙江省农业产出效率研究 110.黑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 111.黑龙江省石墨产业发展研究

112.×× 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竞争优势研究 113.××现代零售业发展研究 114.××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115.××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116.××休闲产业发展研究 117.××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118.××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119.××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120.××商品流通业发展研究

121.××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研究 122.××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研究 123.××互联网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124.中国互联网交易平台发展问题研究 125.中国国企混合所有制问题研究

126.中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7.中国互联网经济监管研究 128.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民营化研究 129.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130.提升××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 131.××省养老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132.黑龙经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133.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流通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134.××省××产业布局研究

135.××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136.提升××省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研究 137.农村零售网点连锁经营发展研究 138.××地区农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研究 139.××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140.××省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研究 141.××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 142.××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143.××省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144.东北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145.黑龙江省地区××产业模式创新研究 146.黑龙江省××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147.××省(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148.××省(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研究 149.××省(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研究 150.××省(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15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 152.××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 153.××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154.××地区煤炭产业发展研究

155.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156.中印服务外包产业比较分析研究 157.中日动漫产业比较分析研究

158.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59.黑龙江省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 160.网约出租车业发展研究 161.生态旅游业发展研究

162.××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163.黑龙江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64.黑龙江省林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研究 165.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 166.黑龙江省煤化石化产业发展研究

167.××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原因分析 167.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167.××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 168.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合作经济作用研究

169.农业技术扩散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影响研究 170.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因素研究 171.我国汇率变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72.我国食品危机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173.中国就业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174.我国人口政策对长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175.××省城镇居民就业状况与收入变化研究 176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与环境状况关系研究 177.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7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关联性研究 179.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180.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影响实证分析

18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182.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策研究 183.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学思考

184.房地产市场“过冷”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185.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实证研究 186.××省流通企业规模效率研究 187.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188.当代大学生择业偏好经济学分析

189.房地产价格变化与区域经济波动关联性研究 190.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

191.新农村建设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19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疗改革价格问题研究 193.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194.中国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原因分析 195.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关联性研究 196.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代际传递研究 197.基于DEA××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98.××地区研发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 199.我国汇率变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200.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推荐第7篇:经济学毕业论文最新题目

经济学毕业论文最新题目

1、中低收入阶层实现小康的对策研究

2、产业组织视角下的军民融合及其规制研究

3、陕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4、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

5、××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6、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7、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幸福指数调查研究

8、渭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9、适度消费与经济和谐增长的对策研究

10、中等消费阶层的消费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11、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合作发展研究

12、渭南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问题研究

13、渭南地区(某地区)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的实证分析

14、渭南地区农业合作化发展研究

15、中外城乡社会保障物流招聘制度的差异分析

16、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17、××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8、陕西农民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9、××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

20、渭南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21、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经济环境分析

22、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政治环境分析

23、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调查

24、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研究

25、基于军民融合特色的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26、渭南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27、渭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

28、渭南特色经济研究

29、渭南特色产业研究

30、渭南农产品营销研究

31、渭南高技术产业园区研究

32、西安——渭南和谐发展研究

33、西部三农问题与社会城乡统筹体系

34、渭南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

35、关中文化优势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6、近年来关中文化发展的变迁与特征探悉

37、陕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8、关中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39、渭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40、渭南农业合作专业合作化发展现状分析

41、看陕西农业特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42、渭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43、现代农业发展中融资问题研究

44、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研究

45、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46、论大客户营销与管理

47、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8、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49、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50、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51、消费心物流求职理与广告研究

52、商业贿赂的经济学分析

53、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54、高消费利弊分析

55、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及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56、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57、情感广告初探

58、网络营销广告特点分析

59、论广告创意

60、顾客与企业赢利能力关系分析

61、论企业形象营销

62、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63、事件营销与经济发展

64、企业市场定位分析

65、试论专业采购代理对中间商模式的影响

66、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67、基于组织再造的营销渠道建设分析

68、基于商品品牌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69、试论营销团队的文化研究

70、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CI分析

71、浅谈现代农业的休闲营销

72、快速消费品终端管理的探讨

73、销售人员激励措施的探讨

74、乡村基市场营销管理

75、汽车市场营销策略

76、企业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

77、客户忠诚度及形成机制研究

78、顾客忠诚度培养之策略

79、企业品牌延伸策略分析

80、关系营销本土化及其再思考

81、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效应

82、快速消费品销售及前景展望

83、电子商务在营销渠道设计中的应用

84、网络游戏营销策略

85、中小商业网站新赢利模式的探讨

86、传统企业网络营销的实现和步骤研究

87、浅析零售商品牌建设

88、小企业市场营销探讨

89、浅析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90、汽车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营销创新

91、浅析绿色营销的可持续性发展

92、企业如何塑造顾客信任

93、论渠道控制与决策问题

94、渭南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与对策研究

95、中小型企业如何实施销售管理

96、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

97、农产品品牌策略研究

98、论企业内部营销实施策略

99、关系营销在商品房销售中的应用

100、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10

1、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

10

2、渭南房地产业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0

3、渭南通信服物流英才网务行业客户忠诚度的研究分析 10

4、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10

5、渭南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10

6、汽车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10

7、渭南民营企业员工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10

8、浅析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0

9、家用轿车代理商市场竞争策略

110、论精准营销

推荐第8篇:届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

1、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合作发展研究

2、产业组织视角下的军民融合及其规制研究

3、陕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4、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

5、××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6、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7、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幸福指数调查研究

8、渭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9、适度消费与经济和谐增长的对策研究

10、中等消费阶层的消费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11、中低收入阶层实现小康的对策研究

12、渭南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问题研究

13、渭南地区(某地区)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的实证分析

14、渭南地区农业合作化发展研究

15、中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

16、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17、××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8、陕西农民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9、××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

20、渭南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21、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经济环境分析

22、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政治环境分析

23、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调查

24、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研究

25、基于军民融合特色的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26、渭南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27、渭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

28、渭南特色经济研究

29、渭南特色产业研究

30、渭南农产品营销研究

31、渭南高技术产业园区研究

32、西安——渭南和谐发展研究

33、西部三农问题与社会城乡统筹体系

34、渭南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

35、关中文化优势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6、近年来关中文化发展的变迁与特征探悉

37、陕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8、关中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39、渭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40、渭南农业合作专业合作化发展现状分析

41、看陕西农业特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42、渭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43、现代农业发展中融资问题研究

44、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研究

45、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46、论大客户营销与管理

47、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8、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49、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50、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51、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52、商业贿赂的经济学分析

53、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54、高消费利弊分析

55、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及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56、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57、情感广告初探

58、网络营销广告特点分析

59、论广告创意

60、顾客与企业赢利能力关系分析

61、论企业形象营销

62、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63、事件营销与经济发展

64、企业市场定位分析

65、试论专业采购代理对中间商模式的影响

66、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67、基于组织再造的营销渠道建设分析

68、基于商品品牌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69、试论营销团队的文化研究

70、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ci分析

71、浅谈现代农业的休闲营销

72、快速消费品终端管理的探讨

73、销售人员激励措施的探讨

74、乡村基市场营销管理

75、汽车市场营销策略

76、企业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

77、客户忠诚度及形成机制研究

78、顾客忠诚度培养之策略

79、企业品牌延伸策略分析

80、关系营销本土化及其再思考

81、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效应

82、快速消费品销售及前景展望

83、电子商务在营销渠道设计中的应用

84、网络游戏营销策略

85、中小商业网站新赢利模式的探讨

86、传统企业网络营销的实现和步骤研究

87、浅析零售商品牌建设

88、小企业市场营销探讨

89、浅析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90、汽车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营销创新

91、浅析绿色营销的可持续性发展

92、企业如何塑造顾客信任

93、论渠道控制与决策问题

94、渭南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与对策研究

95、中小型企业如何实施销售管理

96、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

97、农产品品牌策略研究

98、论企业内部营销实施策略

99、关系营销在商品房销售中的应用

100、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10

1、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

10

2、渭南房地产业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0

3、渭南通信服务行业客户忠诚度的研究分析

10

4、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10

5、渭南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10

6、汽车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10

7、渭南民营企业员工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10

8、浅析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0

9、家用轿车代理商市场竞争策略

110、论精准营销

1

11、企业体验营销策略探析

1

12、零售业态的选择与趋势研究

1

13、大学生通讯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1

14、酒吧连锁管理策略研究

1

15、企业服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1

16、企业客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1

17、论创业营销

1

18、婴幼儿用品营销策略

1

19、市场营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0、浅谈服务消费及购买行为

1

21、渭南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

1

22、大荔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1

23、渭北葡萄园区产业化经营研究

1

24、××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定位研究

1

25、xx市xx行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1

26、提升xx市xx行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1

27、产业集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

28、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

29、浅谈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期的房地产营销

130、xx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

31、当前xx市场的特点即营销对策研究

1

32、农村房地产市场特点即营销对策研究

1

33、xx客户满意营销对策研究

1

34、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1

35、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1

36、论企业的网上病毒性营销策略

1

37、网络营销中的信用问题研究

1

38、网络广告竞价中的在线拍卖与竞争战略

1

39、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140、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

41、企业品牌网络推广的途径

1

42、利用e-mail进行网络信息营销的方法和技巧

1

43、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1

44、零售企业如何进行跨地区和多元化发展

1

45、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研究

1

46、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1

47、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1

48、连锁企业的选址问题分析

1

49、服装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150、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1

51、论关系营销与忠诚消费者培育

1

52、某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策划研究

1

53、某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研究

1

54、市场营销观念在非营利性组织的运用

1

55、旅游目的地营销问题研究

1

56、零售业的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

1

57、农村零售业发展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1

58、农村消费者行为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1

59、百货店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160、网上商铺营销问题研究

16

1、╳ ╳企业(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16

2、从\"××事件\"看危机公关与公关危机

16

3、促销中的(战术)文化

16

4、理想营销员的素质要求

16

5、关于销售人员的知识结构问题

16

6、“差异化策略”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16

7、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16

8、营销渠道的选择及评价分析

16

9、中国汽车市场自有品牌与合资品牌营销策略对比分析

170、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研究

17

1、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的研究

17

2、某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17

3、某企业的销售队伍建设探讨

17

4、某企业销售队伍的绩效考评探讨

17

5、某消费品(或工业品)销售技术研究

17

6、外资企业营销战略比较与启示

17

7、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17

8、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推荐第9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2、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下的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

3、我国公共支出的管理研究

4、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投资等问题研究

5、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6、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

7、我国消费问题研究

8、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政策困境分析

9、中国失业问题研究

10、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11、结构性失业与再就业工程

1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就业的影响

13、加入 WTO 与我国经济安全问题

14、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分析

15、试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6、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7、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员腐败的经济分析

18、论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19、转轨国家的经济波动与社会发展 20、转型经济的绩效、成因及展望

21、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22、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理论误区与发展中国家道路的选择

23、政府行为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

24、对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成因的辩证分析

25、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

26、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27、××区域支柱产业的选择分析

28、资源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9、××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研究 30、××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3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32、基础设施投资与×地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

33、某某(省、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

34、关于某某(省、市)××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35、某某(省、市)××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途径探讨

36、新经济形式下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37、××省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

38、××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

39、××省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40、××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变迁分析

41、××省市教育不平衡与经济发展分析

43、××省市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47、××省经济活力研究

48、××省的经济文化研究

50、××省市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51、××省市欠发达区域的梯度定位和发展途径

52、××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定位研究

53、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环境构建

54、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问题

55、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融资问题

56、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问题

57、城市化与

二、三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58、从电力短缺看基础性产业场化改革

59、从电力短缺看基础性产业超前建设的必要性 60、国家垄断行业改革的难点与途径 6

1、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 6

2、医疗服务市场化与医疗体制改革 6

3、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研究 6

4、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65、××某某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考 6

6、××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67、某某(省、市)××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6

8、××市旅游业竞争力研究 ××市旅游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市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及其内在的作用机理研究 ××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综合分析模型研究 ××市旅游业竞争力优劣势分析××市旅游业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 6

9、非传统旅游资源与××市旅游产业增长

××市非传统旅游资源发育现状研究

××市旅游业与非传统旅游资源产业的关联度研究

非传统旅游资源发育的城际比较研究 70、论城市垃圾产业市场化与管制体制改革 7

1、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研究 7

2、农业生产结构调查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完善 7

3、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74、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转移问题研究 7

5、竞争与管制:我国医疗行业改革中政府的作用 7

6、××市零售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7

7、××市房地产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7

8、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7

9、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80、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81、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的界定及调节 8

2、对可持续性消费的研究 8

3、休闲消费问题研究 8

4、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85、和谐社会条件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观点的演进过程理论研究

和谐社会下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必然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问题以及存在的负面影响的研究分析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困境解析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限度的建模实证分析

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分析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监督以及强化机制研究 8

6、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改革国有企业的思路比较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对策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

对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原因与对策的探讨 国有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体制研究 8

7、公司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8

8、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8

9、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90、企业成长与企业战略选择 9

1、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 9

2、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9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机制研究 9

4、失地农民权益

...

推荐第10篇:经济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引言

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创作)是审定本科学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工作的教育过程,又是对其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完成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学习态度、工作作风的改进,科学能力、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而是完成高等教育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一)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以及从事论文编撰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因此,搞好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是特指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科研实践训练,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初级形式的科研文章。本科毕业论文有别于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要求,这是不同学历标准论文要求的限定。但其整体结构,必须严格按照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式,以事实为基础,以严格的推理过程为依据,经过严密的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毕业论文基本特征和功能

毕业论文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科学研究性与教学实践性的统一;学科规定性与时间限定的统一;专业知识限定与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统一

毕业论文的基本功能:具有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功能:具有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并决定其能否毕业和获取学士学位资格的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二、选题

(一)选题原则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课题的前提。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如数人一题,应保证每个学生必须各自独立完成属于自己任务范围内的工作。并应遵循如下原则:

1.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要有新颖性和一定的学术性。

2.理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选题原则应结合当前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积极组织学生走向学科前沿。

3.选题内容的现实性原则。选题内容可选择科研、生产或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有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4.选题大小的适宜性原则。所选题目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每个作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题目既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5.选题难易适度的原则。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必须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选题既不过难,也不过易,作到难易适度。

(二)选题要求

选题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完成论题所需知识和技能应在本科生所学专业领域内,可略有突破。

2.同一大课题下的小题目(论题)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各小题目(论题)有明显的技术指标或观点,体现创新务实的作风,与以前所做过的选题相比较不能雷同。

3.对较大选题,可以取得阶段性成果。

4.选题要有足够的工作量,但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

5.选题可检验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技能以及语言字表达能力。

6.应能检验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选题来源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有探索和研究价值的理论、实践问题;

2.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工作任务的一部分;

3.企事业求援、学校或院予以承接的课题。

(四)选题落实

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订初步选题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同导师以协商方式落实选题,如协商不一致者,由该院有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指导组负责与导师和学生协商解决落实选题。

三. 文献检索

(一)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1.检索方法: 对于不同的选题有不同的检索方法。如综合性选题较注重查阅文献的全面性;专题性选题研究又较注重查阅文献的准确性;进展速度要求快的项目则注重查阅文献信息的及时性等。因此,为实现研究的预期目的,应采用与选题要求相适应的方法。

2.检索步骤:分析研究选题,明确查阅需要的文献;选择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确定检索途径和必要的检索标志;利用检索工具,查寻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对认为有用的资料复印或摘录,并计划新一轮检索。

(二)文献资料的筛选与利用

1.文献信息资料的筛选

文献检索的目的在于利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料必须对已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筛选的方法,首先对已查到的文献资料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对文献资料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作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根据需要分类编号,以便于使用为原则。

2.文献信息资料的利用

当作者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撰写成书面文字形式时,就应当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加以标注。通过注明引用文献,作为论证自己研究结论的旁证;引用他人成果时,客观地注明出处,既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又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3.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

在行文中,引用文献处使用括号如“()”或“[ ]”说明引用文献的出处,这种方法称为“文中注”;在行文中,只在引用处写一个脚注标号,如“⑩”,而在本页的最下方,以脚注方式依标号顺序注明文献出处,这种方法称为“页下注”;在行文中,在引用处写一个标号(一般按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将编号用[ ]或⑤表示,放在某一字或符号的右上角)然后在全文之后专设“参考文献”一项,按标号顺序逐个说明文献出处,这种方法称为“文末注”。科技文献一般多用此种注明法。

4.注明书写格式

对于专著的注明格式顺序是:作者、书名、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内容所在页码;对于论文的注明格式顺序是: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称、期号、论文所在刊物中页码。

四.撰写、设计与创作

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设计、创作的完成是作者为实现其选题主要论点或技术指标,对所取得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的文字、图形或表达形式的全过程。因此,作者运用资料,应反映作者对选题论点、技术指标的理解,得出科学的结论。

(一)撰写及设计与创作程序

基本程序是:

对选题进行剖析 →拟定实施方案(规划步骤、预期成果及工作程序)→深入实际调研和搜集文献资料→方案比较与抉择→理论分析→实践分析(工程或工艺设计、实验研究或数据分析处理、形象塑造)→技术经济分析→论文(设计、创作)的实施→中期检查、修改→导师审查→再次改稿定稿→誊清、微机打印或制成软盘→装订成册

(二)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字数应有明确规定,原则上文科应不低于5000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题目(Topic):要求作者用最恰当、简明的词语逼真地反映论文(设计、创作)的特定内容及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使人一目了然。

2.摘要(Abstract):要求作者用200个左右的中文字和同时有与之相应的外文简要说明,具体包括:作品(论文、设计、创作)的意义;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了什么结论;有何独到见解;所得结论、方法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或应用前景。

3.关键词(keywords):要求作者从作品标题中挑选出最能表达该作品中心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正文(Main body):要求作者在该部分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自己的论点、研究内容,具体展现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成果。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5.结论(Conclusion):要求作者经过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的

第11篇:河南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问题的研究

姓 名_____ ___ 专 业_____经济学__ ____ 考 号_ _ 指导老师___ 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 ___ 完成时间____ _____

联系方式 编号:

1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个人收入获得迅速增长,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依据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把贫富差距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政策考虑。,

关键词:收入差距 市场经济 原因 对策

2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乡及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由缩小到扩大的两个阶段。1978—198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期间由于政府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1986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相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变化

但在1994年到1997年间出现一次下降,并在1997年达到了九十年代的最低点;而此后,收入差距又持续扩大,而且这种扩大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表1反映了1978—2003年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比上的变化,这个比率大致按U型路径演变。

2、我国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演变

关于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测量,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测量一样,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测算结果。国家统计局尽管没有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系统测量,但就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3 表2城镇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

从图l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与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不大一样。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小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之上,而且它的起伏变化相对更小,上升趋势更加典型。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一直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二)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4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居民之间,还是在不同的城镇地区居民之问,收入差距都是呈长期扩大之势。这种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尤其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从表6中可以看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依旧在东部,而最低的则依旧是中西部的省份。另外,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发展趋势来看,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表3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区域对比(单位:元)

(三)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职工工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行业工资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并不相同,因此总体来看,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了。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最低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的倍数在改革开放前变化不大,1985年开始

表4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变化(单位:元/人)

下降,而1990年后该倍数开始提高,在1995年和1996年出现小幅下降之后又不断扩大。自1978年开始,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差距也非常接近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呈现出了长期扩大趋势。

6 从表4可以发现的另一个特征是,从1989年开始到2002年的十几年时间里,农林牧渔业职工的年人均工资一直为所有行业中最低,而且与所有行业平均的工资水平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这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收入以至生活水平处在了全国的最底端。而1997年以后,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则一直是金融保险业或者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这两个都是智力密集型行业,由此可见,教育或者说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不同的收入差距结构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即都呈现出了长期扩大的趋势,但同时也兼具多样性。我国居民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大致呈锥形分布,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财富迅速向高收入者集中,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1978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缩小了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在1986年后则出现了不断扩大的局面。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小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直线上升性,起伏变化小,而且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大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居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地区差距都不断扩大,而且农村居民的地区差距同样大于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各行业职工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路径相似,都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扩大之中又有小幅下降的过程。行业收入差距最明显地体现在农业与智力密集型行业之间。

二、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下,我国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都获得了较快发展,而且还在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方利益的制衡机制、建立具有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利润分享制度和在企业内部深化工资的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建立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和正常增长机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合法收入与财产等各项收入分配原则.在这种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变动过程中,以市场定价机制实现的按劳分配,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以及开创性劳动与非开创性劳动等严格地区分开来,并给予完全不同的劳动报酬。这必然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同时, 7 要素参与分配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由于当前我国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供给短缺和低价劳动力无限制供应的情形非常严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边际产出要大于一般劳动的边际产出,这些都使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收益远远高于一般劳动的收益,直接引致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另外,由于各个企业、从业人员所占有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存在差异,加之经营能力的差别,在竞争中必然出现优胜劣汰,居民收入有高有低,甚至某一社会阶层、群体的收入远远高于另一社会阶层、群体的现象,因此,不论是按要素贡献率来分配,还是按要素拥有程度来分配,都必然会使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二)经济发展因素

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渐结束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发展速度、经营机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致使二者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2.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也引起了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时的原因,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东向西的推进,我国地域间经济发展的状况更加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人口素质较高,各方面都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另外,我国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由东向西推进的序列进行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获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迄今为止,流入中国的外资仍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份额也是由沿海省份提供,因此,改革开放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地的发展差距.而正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好、速度快、生产要素收益率高,才进一步促使其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入又必然进一步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与此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力、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生产要素流入也比较少,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化的作用。我国地区之间 8 经济发展的差距才不断扩大,从而我国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

3.我国垄断性行业的高额垄断利润及其内部的工资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状况也导致了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在我国,具有垄断性和带有明显的垄断性经营条件的行业,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邮电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经贸业等,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应该受到国家的政策保护,或者可以垄断某种生产要素,或者可以垄断经营范围,或者可以垄断产品价格。由于垄断,这些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可以较少或基本不承担竞争风险,也就可以较快和较容易地获得利润。这种利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垄断利润,从而垄断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收入差距也就因此而拉开。由此看来.行业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垄断.笔者认为,导致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政垄断,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带有倾斜性的政策制度以及政府权力的经济化必然导致行政垄断的形成。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阻碍竞争,享受国家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其谋取的部分高额垄断利润以不同的形式分配给职工,导致行业高收入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内部控制侵蚀大量国有资产,增加职工收入。某些垄断性行业在行业性亏损时仍然发放高工资,出现了企业亏损而职工收入反而增加的怪现象。其原因是他们手里有可以分配的垄断资产。许多单位通过设立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及福利,增加职工的收入,侵蚀垄断资产:影响了垄断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我国政府行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习惯于凭借权力直接参与并且力图控制经济生活,这使权力易于经济化、利益化,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强化了部门利益。一些政府机关,如税务、工商、环保也不适当地实行高收入政策。而且行政垄断还渗透到某些基础行业和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去,也造成了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一方面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又通过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这就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必然导致我国居民之间,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问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具体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城市

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使阻碍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长期存在,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这在客观上也严重制约了 9 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的弱势产业特征,劳动生产率比其他产业低是合理的,因此,一定程度上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也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形态基本上是市场经济或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有效地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管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所以,我国的广大农村基本上被排斥在信息社会之外,无法分享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这就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基本上还处于分散、原始的状态,据有关专家估计,当前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自给性占4096左右.o这必然使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也必然使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三)人力资本的差异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力资本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显现。但同时由于人力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也引起了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大家所持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认为人力资本水平不同所造成的相对收入差距是致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及其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个人所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不同就必然导致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状况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1982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第一产业36%的劳动力是文盲或半文盲,而其他部门工人这一比率是7%,就职工平均在校时间而言,前者是4.8年,后者是8.6年.而到1990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第一产业仍有22%的劳动力是文盲或半文盲,而其他部门已经降到3%,职工在校时间分别升为5.8年和9.5年,两者的差距并未有显著的变化.当前,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透露,我国城市本科生人数是农村的281倍.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农业部门工作还是在非农业部门工作,无论是在农村劳动还是在城市打工,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都影响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四)政府宏观调控的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与改革开放以后我图政府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首先,我国 10 个人税收的公平分配功能弱化,它不但没有缩小居民间的贫富差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扩大效应。其次,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各方面都不完善,导致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滋生,这不仅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再次,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的一些重大政策实施造成了我国城乡、地区、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1.税收公平分配功能弱化。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税收公平分配的功能是非常微弱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税制存在着很多缺陷.在国际上,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被称为是“缩小居民贫富差距”的“良税”。但是,目前我国的遗产税还没有开征,公平分配功能最强的只有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也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起到明显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并非全是合理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非法和非正常收入引起的。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非正常扩大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都还不是很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利用各方面的不完善来获取高额的非法非正常收入.据有关权威部门估计,从1982年至1993年同,国有资产流失达6000-8000亿元,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个人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出现高收入阶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政府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相应的,所制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也就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而缺少对公平的重视.因此,在实践中也就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

三、解决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存在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通过生产要素或资源的市场配置,提高经济效率,调节资源收益。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提高入人力资源质量,调节劳动力资源收益。通过调节分配收益,实现收入分配效率 11 的最大化。为此要做到:(1)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尤其要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两产生的收入差别。(2)全面实行国民待遇。打破行业垄断,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同样的管理、引导、激励规则。比如一揽子解决以户籍管理等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问题,对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两言,不是实行国民待遇,两是落实《宪法》基本准则的问题。(3)完善市场规则,构造部分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严肃法纪,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和侵吞国家财产的不法分子,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二)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

在收入再分配中,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政府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看得见的手”调控全社会收入分配,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条件。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收入分配和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再分配的体制构架存在不足。第一.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一是税种不全,现在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税种是靠个人所得税和储蓄存款利息:二是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率不高。加大个人所得税对初始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我们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制度设计上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三)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税收体制及收入调节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我国高收入者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法收入,另一部分是非法收入。有的高收入者完全靠合法收入,有的则完全靠非法收入,而不少人是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部有。针对我国高收入者的现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征收合理税赋,并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来补贴低收入者,同时控制或减少高收入者的非法收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工作,保证弱势群体的合法收入。

(四)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我国农民人数众多,而且是低收入者的主体,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是实现“扩中”目标的关键。把农民引入市场,通过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保护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 12 利益,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激励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几年那些头脑灵活、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将成为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来源。但是,当前他们的职业技能仍然不足以成长为较高收入者,还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其职业能力。如果把劳动保障部出台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范围扩大到这些农民。将这些农民中的优秀部分培训成高中级技术工人。不但会增加我国目前急需的技术工人队伍,而且会确保城市化过程中进城的农民安居乐业,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为农民提供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也是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关键,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乎,降低低收入者比重,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我国目前大约有4000万人处于收入的最低层,这些弱势群体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下岗后长期未再就业的职工、部分提前退休和早期退休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因疾病年老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者、迸城靠出卖体力为生的农民、中小民营企业中的体力劳动雇工等。对这些处于最低层的弱势群体,需要给予重点关注,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强化社会保障,确保其最低生活,并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于城镇低收入者,应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失业救济标准。对低收入者中的农民,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一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二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三要建立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基本需求,向农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制度;四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村贫困户的救济纳入全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六)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调节作用。

第三种力量是指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之外的力量,包括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宗教组织、民间团体等)和居民个人。从收入调节的角度看,可以将其视作为调节的一种力量。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以及居民个人通过无偿地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实物或货币形式的援助,会使低收入阶层收入增加。营利机构向低收入阶层提供援助的来源一是其利润,若为利润则实际上是收入从股东或所有者与职工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二是职工(雇员)捐助,若如此,则是营利机构职工的收入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非营利机构向低收入阶层提供的援助的来源一般是各种机构和个人的捐助。非营利机构的活动就是使收入从援助机构和个人向低收 13 入阶层转移,亦即使一部分收入减少,而使另一部分收入增加。因此,第三种力量能够发挥收入调节作用,消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能忽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兴华、张文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中国物价》2002年第七期 [2]伞锋、刘红:《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协调增长》,《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51期。 [3]《2001年城市居民收支的特点分析》,《中国信息报》2002年5月20日。 [4]陆纯:《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日

[5]中国社会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年7月9日。

[6] 陆纯:《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日

[7]肖俊彦:《城乡收入差距态势与对策建议--(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研究报告之五》,中国财经论文资料网http://www.daodoc.com,2002年1月22日

[8]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第12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以下题目仅作为选题的大致参考,具体题目自己可以重新定: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

(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

(5)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

(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9)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

(11)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

(12)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

(14)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15)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

(16)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17)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

(18)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

(19)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20)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1)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23)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

(24)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25)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

(26)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2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28)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

(29)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

(3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

第13篇: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09级经济学班本科论文选题

1、后发国家(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

2、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3、中国通信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4、中国通信制造业后发竞争优势的路径研究

5、高技术产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研究

6、后发地区绿色创新系统的建立于评价

7、贵阳市花溪青岩古镇人文旅游资源调研;

8、贵阳市花溪高坡乡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社会经济调查分析;

9、贵阳市花溪镇山布依族村寨特色旅游调研;

10、贵阳市花溪朝阳村和养牛村失地农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11、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条件下,“城乡结合部”房屋拆迁博弈分析——以贵州大学扩建周边房屋拆迁为例。

12、影响我国稻谷供给保障能力的因素研究

13、我国稻谷生产的成本收益比较研究——基于省份数据的比较

14、影响农民粮食种植行为的因素研究——以××地区(或××政策)为例

15、贵州省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为例(如以契约订单、股份合作为例)

16、关于拓宽某地区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研究

17、收入分配问题对某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18、关于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及其启示

19、关于李嘉图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及其启示

20、关于威廉配第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及其启示

21、贵州省大学生贫困程度调查研究报告

22、贵州省贫困大学生资助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23、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24、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的供求关系研究

25、基于博弈论的C2C网络信任进化机制研究:以xx为例

26、电子商务中定制商品定价策略研究:以xx为例

27、浅析完全竞争条件下非对称信息的一般均衡

28、基于非对称信息的B2C网络信任机制研究:以xx为例

29、网络信息质量与信任机制-论本地信息黏性的重要性

30、(XX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1、新贫困标准下的贵州反贫困策略研究

32、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

33、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34、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35、区域特色产业研究

36、国民收入的政策研究

37、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

38、贵州省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研究

39、我国西部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比较研究

40、贵州省能源开发的产业联动策略研究

41、(某地)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42、我国(某地)农村信用社改革与风险防范研究

43、我国(某地)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研究

44、我国(某地)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45、我国(某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

46、我国(某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态势及治理对策研究

47、贵州(某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48、贵州(某地)特色城镇化道路探析

49、贵州(某地)新型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50、社会资本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

51、贵州省工业化发展道路探析

52、贵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53、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54、贵州工业强省战略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第14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注意:以下选题只是研究方向,同学们要在以下研究领域自拟具体的论文题目,对此范围外的选题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超范围选题。

1.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2.关于城市化问题研究

3.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4.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5.关于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

6.关于农民工问题研究

7.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

8.关于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

9.关于自然垄断行业规制问题研究

10.关于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11.关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12.关于社会性规制改革问题研究

13.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14.关于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15.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16.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18.关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研究

19.关于资本外逃问题研究

20.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问题研究

21.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2.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23.关于国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24.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5.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6.关于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研究

27.关于“三农”问题研究

28.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9.关于宏观经济调控问题研究

30.关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研究

31.关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32.关于资本问题研究

33.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

34.人力资本投资问题

35.劳动力流动问

36.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37.后危机时代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问题研究

第15篇: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辅导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经济学本科学员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业论文及其写作要求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经济学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绝不可应付了事。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3)科学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1)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

(2)不能偏离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经济管理范围。

(3)正文字数5000-7000字。

(4)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题目的好坏不能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1.从“热点”问题选题。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度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曾经出现过的“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等等。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从中确定自己论文的选题也是比较容易的。关键的是,自己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即知识、信息、理论水平及分析提升的能力。“热点”问题有大有小,要选择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2.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

3.从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选题。在倾向性问题的苗头出现时,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它的生命力或后果,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往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居民富了要增加智力投资”、“居民收入增加了要外出旅游”、“乱划开发区破坏挤占耕地”等等。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并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但能发挥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展示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才能大有益处。

第三、要选大小适宜题目。现实性强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好题目,但由于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题目如果太大往往不容易写好.因此,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好.如果学员在工作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熟悉,材料丰富,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小题目也能发挥理论水平,写出好文章。选题可以大题小做,如论述工资制度改革,可以限定为论机关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小题大做,如从某企业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题目的选择应是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大小适宜为好。

第四、要拟一个好的标题。标题是给文章标的题目,即取个名字。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白、醒目引人。标题不可过长,尽量在20个字以内。常用的拟标题的方法有:一是直接揭示或概括主题,如“应正确看待当前物价的上涨”;二是引人注意的标题,如“房改的出路在哪里?”;三是形象化暗示主题,如“大地超载----论我国的人口形势”;四是直接指明主题的所属范围,如“安徽省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评价及发展战略”等等.

(三)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3、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4、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导师指导下选题。

5、利用图书馆、电子网络中的资料选题。

三、毕业论文的结构

毕业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由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

中文摘要要以不多于200字的语汇摘出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内容摘要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

正文是论文的的核心内容,包括导论、正论、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导论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通常几百字即可。正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作者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

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缩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在一篇论文中,导论、正论和结论都要有,但却不一定是三部分三块。有的论文三部分齐全,导论提出提出问题,正论分几层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有的论文把结论提前融进导论,以解决问题导入,正论再一层一层地分析论证,最后没有结论,或只有一个结尾;还有的论文导论提出问题,正论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然后提出对策,再写个结尾。

参考文献的要求: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

(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先后依次列出;p>

(5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序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期号,出版社,年份,页号。

第16篇:河南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问题的研究

姓 名_____ ___ 专 业_____经济学__ ____ 考 号_ _ 指导老师___ 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 ___ 完成时间____ _____

联系方式 编号:

摘要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与上述变化相联系,收入分配差距同时扩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极为深刻的转变,经济利益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重新调整和社会不同群体收入分层的加剧,己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或焦点问题。只要人们的经济行为与选择与收入相联系,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家庭或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且会以同样的关注程度关心别人的收入水平。它同时也是企业和政府关注的对象,并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不同社会群体收入水平数量上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是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本文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对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趋势作一探讨。最后提出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控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市场经济,原因,对策

Abstract Accompanying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nsecutive increasement of the GDP, the incom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ve widespreadly increased due to the economic reform started from more than twenty years ago.Contacting with above changes, the income margin between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large, and the income alloment's structure has appeared extremely deep changes.The readjustment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realloment of income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ommunity have became hot and focus problems.

As long as economic behaviors and choices have mutual relation with income level, the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as the corpus in the market economy activities, not only concern own income level, but also concern other PeoPle’s income level as the same way.As the same time the mutual relations is the target the enterprise and sate concern,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field where government take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and control in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difference of income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ommunity and mutual relation are the objective phenomena widespreadly exist in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Form the viewpoint of economic structural the paper has made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t of income alloment’s difference.The last par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field of adjust and control on income alloment difference. Key words: income difference, market economy, reasons, measures

目录

前言

1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乡及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1.2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1.3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演变

2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问题的原因

2.1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2.2经济发展因素 2.3人力资本的差异 2.4政府宏观调控的因素

3解决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存在的对策

3.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3.2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 3.3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税收体制及收入调节机制 3.4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3.5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3.6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3

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伴随着国家发展,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从生活困苦、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再到步入小康,现在是全面建设小康、构筑和谐社会,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反映了国家一直都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一切工作为人民着想。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光要求经济发展,还要求社会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我国现时存在着许多问题都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处理得当则有利于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各界发展经济的动力,否则,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在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时,也必须关注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总体呈扩大趋势,我国的基尼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改革开放前的 0.16 到 2007 年的 0.485。富人越富,社会上大量的财富被少数人所占有,许多人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还是较低,无法享受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社会阶层结构仍没脱离“金字塔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性别收入差距、个体收入差距等,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趋势做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若干建议。

4 1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乡及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1.1.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由缩小到扩大的两个阶段。1978—198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期间由于政府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1986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相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变化

但在1994年到1997年间出现一次下降,并在1997年达到了九十年代的最低点;而此后,收入差距又持续扩大,而且这种扩大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表1反映了1978—2003年城乡居民在人均收入比上的变化,这个比率大致按U型路径演变。 1.1.2我国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演变

关于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测量,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测量一样,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测算结果。国家统计局尽管没有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系统测量,但就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表2城镇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

从图l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与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不大一样。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小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之上,而且它的起伏变化相对更小,上升趋势更加典型。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一直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1.2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演变

6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居民之间,还是在不同的城镇地区居民之问,收入差距都是呈长期扩大之势。这种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尤其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从表6中可以看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依旧在东部,而最低的则依旧是中西部的省份。另外,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发展趋势来看,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表3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区域对比(单位:元)

1.3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职工工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行业工资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并不相同,因此总体来看,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了。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相对于职工平均工资最低行业的职工年人均工资的倍数在改革开放前变化不大,1985年开始下降,而1990年后该倍数开始提高,在1995年和1996年出现小幅下降之后又不断扩大。自1978年开始,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差距也非常接近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呈现出了长期扩大趋势。

表4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变化(单位:元/人) 7

从表4可以发现的另一个特征是,从1989年开始到2002年的十几年时间里,农林牧渔业职工的年人均工资一直为所有行业中最低,而且与所有行业平均的工资水平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这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收入以至生活水平处在了全国的最底端。而1997年以后,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则一直是金融保险业或者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8 这两个都是智力密集型行业,由此可见,教育或者说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不同的收入差距结构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即都呈现出了长期扩大的趋势,但同时也兼具多样性。我国居民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大致呈锥形分布,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财富迅速向高收入者集中,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1978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缩小了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在1986年后则出现了不断扩大的局面。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小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直线上升性,起伏变化小,而且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一直大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居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地区差距都不断扩大,而且农村居民的地区差距同样大于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各行业职工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路径相似,都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扩大之中又有小幅下降的过程。行业收入差距最明显地体现在农业与智力密集型行业之间。

2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问题的原因

2.1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下,我国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都获得了较快发展,而且还在建立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方利益的制衡机制、建立具有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利润分享制度和在企业内部深化工资的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建立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和正常增长机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合法收入与财产等各项收入分配原则.在这种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变动过程中,以市场定价机制实现的按劳分配,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以及开创性劳动与非开创性劳动等严格地区分开来,并给予完全不同的劳动报酬。这必然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同时,要素参与分配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由于当前我国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供给短缺和低价劳动力无限制供应的情形非常严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和技术等要素 9 的边际产出要大于一般劳动的边际产出,这些都使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收益远远高于一般劳动的收益,直接引致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另外,由于各个企业、从业人员所占有的生产要素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存在差异,加之经营能力的差别,在竞争中必然出现优胜劣汰,居民收入有高有低,甚至某一社会阶层、群体的收入远远高于另一社会阶层、群体的现象,因此,不论是按要素贡献率来分配,还是按要素拥有程度来分配,都必然会使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2.2经济发展因素

生产决定分配.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因素决定的。

2.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渐结束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发展速度、经营机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致使二者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2.2.2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时的原因,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东向西的推进,我国地域间经济发展的状况更加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人口素质较高,各方面都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另外,我国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由东向西推进的序列进行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获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迄今为止,流入中国的外资仍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份额也是由沿海省份提供,因此,改革开放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地的发展差距.而正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好、速度快、生产要素收益率高,才进一步促使其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入又必然进一步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与此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力、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生产要素流入也比较少,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化的作用。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才不断扩大,从而我国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

10 2.2.3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在我国,具有垄断性和带有明显的垄断性经营条件的行业,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邮电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经贸业等,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应该受到国家的政策保护,或者可以垄断某种生产要素,或者可以垄断经营范围,或者可以垄断产品价格。由于垄断,这些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可以较少或基本不承担竞争风险,也就可以较快和较容易地获得利润。这种利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垄断利润,从而垄断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收入差距也就因此而拉开。由此看来.行业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垄断.笔者认为,导致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政垄断,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带有倾斜性的政策制度以及政府权力的经济化必然导致行政垄断的形成。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阻碍竞争,享受国家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将其谋取的部分高额垄断利润以不同的形式分配给职工,导致行业高收入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垄断行业通过内部控制侵蚀大量国有资产,增加职工收入。某些垄断性行业在行业性亏损时仍然发放高工资,出现了企业亏损而职工收入反而增加的怪现象。其原因是他们手里有可以分配的垄断资产。许多单位通过设立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及福利,增加职工的收入,侵蚀垄断资产:影响了垄断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我国政府行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习惯于凭借权力直接参与并且力图控制经济生活,这使权力易于经济化、利益化,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强化了部门利益。一些政府机关,如税务、工商、环保也不适当地实行高收入政策。而且行政垄断还渗透到某些基础行业和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去,也造成了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2.2.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一方面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又通过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这就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必然导致我国居民之间,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问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具体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使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城市

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使阻碍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长期存在,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这在客观上也严重制约了 11 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的弱势产业特征,劳动生产率比其他产业低是合理的,因此,一定程度上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也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形态基本上是市场经济或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有效地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管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所以,我国的广大农村基本上被排斥在信息社会之外,无法分享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这就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基本上还处于分散、原始的状态,据有关专家估计,当前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自给性占4096左右.o这必然使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也必然使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3人力资本的差异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力资本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显现。但同时由于人力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也引起了我国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大家所持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认为人力资本水平不同所造成的相对收入差距是致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及其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个人所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不同就必然导致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状况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1982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第一产业36%的劳动力是文盲或半文盲,而其他部门工人这一比率是7%,就职工平均在校时间而言,前者是4.8年,后者是8.6年.而到1990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第一产业仍有22%的劳动力是文盲或半文盲,而其他部门已经降到3%,职工在校时间分别升为5.8年和9.5年,两者的差距并未有显著的变化.当前,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透露,我国城市本科生人数是农村的281倍.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农业部门工作还是在非农业部门工作,无论是在农村劳动还是在城市打工,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都影响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2.4政府宏观调控的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与改革开放以后我图政府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首先,我国

12 个人税收的公平分配功能弱化,它不但没有缩小居民间的贫富差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扩大效应。其次,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各方面都不完善,导致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滋生,这不仅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再次,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的一些重大政策实施造成了我国城乡、地区、行业、企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2.4.1税收公平分配功能弱化

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税收公平分配的功能是非常微弱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税制存在着很多缺陷.在国际上,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被称为是“缩小居民贫富差距”的“良税”。但是,目前我国的遗产税还没有开征,公平分配功能最强的只有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所得税也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起到明显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4.2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并非全是合理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非法和非正常收入引起的。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非正常扩大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都还不是很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利用各方面的不完善来获取高额的非法非正常收入.据有关权威部门估计,从1982年至1993年同,国有资产流失达6000-8000亿元,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个人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出现高收入阶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4.3政府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相应的,所制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也就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而缺少对公平的重视.因此,在实践中也就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

3解决我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存在的对策

13 3.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通过生产要素或资源的市场配置,提高经济效率,调节资源收益。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提高入人力资源质量,调节劳动力资源收益。通过调节分配收益,实现收入分配效率的最大化。为此要做到:(1)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尤其要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两产生的收入差别。(2)全面实行国民待遇。打破行业垄断,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同样的管理、引导、激励规则。比如一揽子解决以户籍管理等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问题,对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两言,不是实行国民待遇,两是落实《宪法》基本准则的问题。(3)完善市场规则,构造部分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严肃法纪,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和侵吞国家财产的不法分子,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3.2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

在收入再分配中,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政府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看得见的手”调控全社会收入分配,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条件。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收入分配和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再分配的体制构架存在不足。第一.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一是税种不全,现在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税种是靠个人所得税和储蓄存款利息:二是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率不高。加大个人所得税对初始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我们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制度设计上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3.3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税收体制及收入调节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我国高收入者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法收入,另一部分是非法收入。有的高收入者完全靠合法收入,有的则完全靠非法收入,而不少人是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部有。针对我国高收入者的现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征收合理税赋,并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来补贴低收入者,同时控制或减少高收入者的非法收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证低收入者的收入。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工作,保证弱势群体的合 14 法收入。

3.4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我国农民人数众多,而且是低收入者的主体,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是实现“扩中”目标的关键。把农民引入市场,通过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保护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利益,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激励广大的农村劳动者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几年那些头脑灵活、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将成为中等收入者的重要来源。但是,当前他们的职业技能仍然不足以成长为较高收入者,还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其职业能力。如果把劳动保障部出台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范围扩大到这些农民。将这些农民中的优秀部分培训成高中级技术工人。不但会增加我国目前急需的技术工人队伍,而且会确保城市化过程中进城的农民安居乐业,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为农民提供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也是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3.5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关键,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乎,降低低收入者比重,让更多的低收入者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我国目前大约有4000万人处于收入的最低层,这些弱势群体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下岗后长期未再就业的职工、部分提前退休和早期退休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因疾病年老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者、迸城靠出卖体力为生的农民、中小民营企业中的体力劳动雇工等。对这些处于最低层的弱势群体,需要给予重点关注,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强化社会保障,确保其最低生活,并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于城镇低收入者,应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失业救济标准。对低收入者中的农民,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一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二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三要建立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基本需求,向农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的制度;四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村贫困户的救济纳入全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3.6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调节作用

第三种力量是指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之外的力量,包括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宗教组织、民间团体等)和居民个人。从收入调节的角度看,可以将其视作为调节的一种力量。

15 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以及居民个人通过无偿地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实物或货币形式的援助,会使低收入阶层收入增加。营利机构向低收入阶层提供援助的来源一是其利润,若为利润则实际上是收入从股东或所有者与职工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二是职工(雇员)捐助,若如此,则是营利机构职工的收入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非营利机构向低收入阶层提供的援助的来源一般是各种机构和个人的捐助。非营利机构的活动就是使收入从援助机构和个人向低收入阶层转移,亦即使一部分收入减少,而使另一部分收入增加。因此,第三种力量能够发挥收入调节作用,消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能忽视第三种力量的作用。

16

参考文献

[1]常兴华、张文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中国物价》2002年第七期 [2]伞锋、刘红:《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协调增长》,《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51期。 [3]《2001年城市居民收支的特点分析》,《中国信息报》2002年5月20日。 [4]陆纯:《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日 [5]中国社会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年7月9日。

[6] 陆纯:《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居民收入情况》,《北京青年报》2003年8月1日 [7]肖俊彦:《城乡收入差距态势与对策建议--(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研究报告之五》,中国财经论文资料网http://www.daodoc.com,2002年1月22日

[8]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致谢

在《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研究》一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经济管理学院许晓春老师的细心指导。从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到论文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使作者受益匪浅,在此特向许晓春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17篇:毕业论文(法学、网络、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垄断,出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发展到高级的阶段。传统的垄断通常为少数或者独家企业占有所有的市场份额,能够影响产品的生产,定价,销售等各方面。并设定市场进入壁垒,防止竞争者的进入,从而维护其垄断地位。在传统的经济当中,垄断一旦形成,垄断企业势必会为了攫取高额的利润,降低产品产量提高产品价格。这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其地位决定了其不需要继续更新产品即可获得丰厚利润,且竞争者往往难以撼动其地位,垄断企业坐享其成,缺乏了进步的动力,阻碍了技术的创新。从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这样的垄断历来为各国法律所规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网络经济的出现,给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传统的经济法律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经济。因为网络经济跟传统的经济有着极大的差别。传统的市场经济,以实物商品的生产交换为主导,受价值规律的支配。生产者以占有的生产资料为前提,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商品,并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等方式,获得利润。在此种条件下,当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时,继续扩大规模所获得的收益趋向于零。此为规模的临界点。因为在实物商品的生产当中,需要不断的投入,才能有不断的产出。而在网络时代,产品的概念已经变的模糊。在生产方来说,他们的原始产品只有一个,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开发,研究。这些前期的生产成本都是沉淀成本。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耗资巨大。但并非产品的销售价格就一定十分昂贵。有些时候产品甚至是免费的。至少在产品的价格都是远远低于成本的。这与传统的行业,产品价格与成本相近有很大的不同。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其带来的法律规制问题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

二、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形成

(一)网络经济的产生

网络经济之所以称为网络经济,就是因为在网络经济的运作过程当中使用了网络或者与网络密切相关。从时间上来说,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互联网产生的那时侯开始,就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在网络经济所应用到的网络当中,可分为现实的网络,或者说是真实存在的网络和虚拟的网络。现实存在的网络,是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网络,其实就是我们构筑网络所需要的物理材料。包括计算机、交换机等各种终端设备,网络连接线路,如光纤,电话线等。这些设备,是构成网络的基础前提,在一基础下,控制了网络的关键部位,就能控制整个网络,从而可能产生垄断。如目前的因特网的根服务器,共有13台,有10台处于美国的控制下,两台分布在欧洲,一台在日本。这样,互联网的绝对控制权就落在了美国的手中,也因此造成大多数国家的域名注册费用远高于在美国国内1。 网络经济中的网络也可分为虚拟网络。虚拟网络并非人们物理上能够触摸得到的。通常是在相同的一个标准下,其各使用者能够自由的交流信息,并且信息的交流具有实时性,也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对方,缩小了交易的差距。地球之大之所以称为“地球村”,就是因为网络具有实时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的十分的方便快捷。在虚拟的网络当中,同样会出现人为的控制而导致垄断。如微软的视窗,确立了不兼容的标准,阻碍的竞争者的进入。同时,更是由于网络信息交流的快捷,使得生产者更能很好的掌握交易相对方的信息,因此而可能导致歧视交易的出现。

其实这些垄断行为并非从网络经济才开始的,只是在网络经济当中,这些垄断行为更容易于表现出来,或者说,更容易于极端化,从而为人们所识获。

(二)网络经济的效应

网络的产生并不一定出现垄断,而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也并不一定是称为网络经济,如工厂开通网站,通过在网站上销售商品或者收取定单等,这些只是工厂的运作方式的改革,不能视为网络经济。真正的网络经济,植根于

特定的络。而这网络,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而划清了网络经济和传统经济的界限。

1、网络的外部性

如果说,一种产品的对于某一个使用者的实际价值受到另一个使用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非在市场销售的价格和服务中体现出来的,这种影响就可称之为外部性影响。互联网是一个网络系统,无论是作为市场还是公众论坛,每多连接一个用户,对其所有用户而言它就更有用。而且, 在互联网运行的产品为了增加其自身的兼容性因而都是可相互操作的。所以,一旦某种网上产品被广泛使用,它就会不仅仅因为其技术优良,还会因为甚至仅仅因为其应用广泛而价值增加。如前文所述,在网络经济下,生产者的生产投入十分的巨大,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其后期的生产无非就是简单的复制而已2。而且在网络经济下,使用者使用某产品的价值随着使用该产品的使用者越多而越大。这就表明了产品有一种趋同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消费者更趋向于购买拥有大量使用者的产品,而大量的使用者又增进了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例如当前微软的WINDOWS,占据着市场的90%以上。WINDOWS的用户更容易于与WINDOWS的用户交流,从而以现有的大量用户不断的刺激新的消费。即使很多专家认为LUNIX系统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微软的WINDOWS,但微软的WINDOWS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用户的电脑,以强大的阵营吸引更多的使用者。而这一种垄断地位的取得,并非是微软使用了什么限制竞争的手段,而是网络经济的外部性特征自发造成的。事实上,网络效应对用户获得的效用水平的影响正是源于产品兼容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3。

2、“赢者通吃”

网络的外部性可导致寡头独占的局面出现。网络外部性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产生于市场需求,是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某一特定网络产品用户越多,该产品具有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由此形成网络扩张的正反馈效应。在此效应作用下,信息产品市场迅速扩张,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市场垄断性加强,可能形成独家垄断性市场结构。当选择某种产品的拥护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也正是由于网络的正反馈性,此时,拥有较多使用者的生产者的用户会急剧增多,而其对手占有的市场却会迅速消失。最终形成寡头独占的局面4。拿中国国内的

媒体播放器来说,在早期的WIN9X的视窗当中,WINDOWS 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只能播放一部分的媒体文件,如AVI,WMV等。而REAL PLARER则除了能够播放系统本身支持的格式外,还能播放当时体积小,清晰度高的RM、RMVB等专有格式。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变化,国内播放器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如暴风影音等播放器,免费提供给客户使用,而且支持常见的各种格式,简单易用,从而成为了用户装机的首选。(事实上,暴风影音等免费播放器其公司的赢利并非在于播放器的使用权,而是在于播放器的使用者增多带来该公司的品牌效用,由此而带来的广告等各方面收入)。这种全能的播放器很快就占领了播放器的市场。

3、锁定效应

网络经济中的锁定,一般可定义为用户未来的选择受到当初选择的限制或者影响。这种现象在网络经济下十分普遍。也是形成垄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网络经济行业中, 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消费者一旦选择了某种产品, 再要转移到其他产品, 则必须承担由于不兼容性以及操作、重新学习使用等转移成本。这使得网络产品的用户在可以满足其需求的范围内, 不像更换其他产品那样轻易地更换所谓“ 更好”的产品,因此很容易被锁定在该产品的消费上( 也即消费者的既往选择制约了现在和将来的选择)5 。锁定效应的存在使得新经济产品市场上垄断形成的可能。例如腾讯公司的QQ,拥有大量的用户,后起的淘宝旺旺等聊天软件虽然具有QQ相类似的功能,但由于使用习惯,同时由于大部分的朋友,亲人的联系方式都存放于QQ,大多数人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使用QQ。这样的现象就称为“锁定,用户一旦被锁定,就很难有选择的余地,因为该产品已经进入到了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很难离开它的影响。这种心理往往决定了将来的选择,用户将来的选择受到当前选择的限定,而对于当前产品的心理依赖程度大于未来使用其他产品的预期满意度。这样用户会觉得转移到其他品牌产品的价值小于当前使用品牌的价值,甚至价值相等的时候,也怠于去冒险。

前段所说的锁定,其原因也是转移成本的巨大。也正是企业的锁定政策,而导致了用户的转移成本的巨大。一方面企业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差别化,增加其他产品的代替难度,或者根本无法代替。通过迎合用户的消费价值,同时又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强化用户的消费价值的差异。使得用户从心理上认可了当前使用的品牌。另一方面则不断的强化锁定政策,提高用户的转移成

本。如用户学习其他产品需要重新学习使用知识,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并且相对要花费更多的资金等。这样,用户就被锁定在某个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当中,也有可能成为企业谋取利益的途径。

4、先行者优势

先行者优势,是指在某行业早先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起步早,该企业所制定的标准认定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企业因此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长足发展下去。在网络经济下,网络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微软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在现有的行业当中,一个竞争者想要进入现有的市场,跟“在位”的对手、甚至是“在位”的垄断者同台竞争,其必定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原因在于在某个行业的发展之初,可能同时存在着各种行业标准,但是,一个行业系统里,只能存在一种行业标准,标准一旦确定下来,必然对各个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有可能是盲目的,特别是在新行业新产品产生之初,但如果某种选择达到了一种竞和,或者说选择产比例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由于网络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会使扩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当需求的产品达到了临界容量,产品就能占领市场成为标准。如IBM所确立的PC产业标准、微软确立的操作系统标准等。在网络经济时代,垄断表现为技术的垄断、标准的垄断。标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控制了产业标准,也就确立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产业发展的前奏与方向,使得后发者在竞争中处于一种动态性的不利地位6。

先行者优势地位一旦确定下来,往往就是使得其他一切不相兼容的产品难以发展。其他竞争者要么遵行现有的技术标准,这有可能需要支付巨额的专利费用,或者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来改造生产。如果选择坚持走不兼容的道路,其路途将会十分艰苦。这就会造成优势企业垄断的局面。

5、进入壁垒

在网络经济下,市场进入壁垒也是导致垄断型市场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信息产品市场,一种技术一旦在市场上形成标准,这种技术的优势便自然地构筑起后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在这里,“临界规模”可看作构成市场进人壁垒的重要因素。因为在信息产市场,达不到这一临界规模,厂商将被市场淘汰,要成功地进入该市场,必须达到这一临界规模。由此,市场的

临界规模水平便构成新厂商进入该市场的壁垒。而这种进入壁垒与网络外部性密切相关。从网络外部性和转移成本对消费者产生的“锁定效应”看,市场进入壁垒是消费者在身不由己的选择中设定的。一般情况下,这种基于网络外部性形成的市场进入壁垒是较高的。同时,由于网络经济的技术性,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实质上是一种被赋予了合法的垄断。它通过为新的有用产品、更有效的方法和原创的作品等确立有效的产权,为创新及其传播和产业化提供有效的刺激。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与网络效应的结合使得企业即使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维护一定的市场垄断性。微软之所以能控制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本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正是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下,微软产品才得以在全世界各地销售从而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在网络经济下,由于网络的外部性效应、先行者的优势、行业的技术标准兼容性、企业或者用户无意识的锁定以及各种进入壁垒的原因,垄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甚至说,某些企业必须在垄断的形态下生存,例如,企业的锁定政策,如产品差异化、不兼容性等直接就导致了用户转移成本的增加;在锁定原有用户的基础上,由于网络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企业很快就可占有市场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这其实是网络经济的性质,激烈的竞争必然走向垄断。某些行业必定处于独家垄断或者寡头垄断。以上原因是相辅相成的,具体在每一个企业的表现情况并不一致。

三、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基本特征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和传统的垄断有着极大的不同。在传统的产业当中,垄断与竞争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较强的垄断则意味着较弱的竞争。相反,激烈的竞争则意味着垄断尚未形成。企业一旦获得了垄断地位,在一定的时期内 ,竞争将会消失,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往往能够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获得高额的利润收入。或者通过变相的低产出,人为的造成市场的需求紧缺,变相的提高了价格。因此,在传统的垄断经济下,消费者的利益往往受到损害。而垄断者只是通过各种手段锁定其垄断地位,防止新企业的进入,而不是通过不断的提高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取胜,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其生产的规模。在网络经济当中,决定产品生产的规模和数量的,不再是物资的生产资料,而是各企业所占有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的垄断又有其不同特征。

(一)垄断市场是垄断的竞争市场

在新的网络经济下,市场的运作机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不再表现为此消彼长,而是更多的表现为互相强化。因为在网络经济当中,其产品的生产根据来源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信息,也就是说,当前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在未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关键在于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计。因此,企业所占有的信息越多,其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和把握就越准确,其市场定位也就越准确。如前文所述,网络经济固有的外部性,其产品的前期的高投入,高成本属于沉淀成本,必须依靠规模化的经济,通过不断的分摊在产品中,才能够获得回报。因此必须是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方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正反馈性,大量的用户会增进产品的使用价值,越多的人使用其使用价值就越高,由此良性循环,不断的吸收用户。而对手因用户的损失而使用价值不断的下降,最终一败涂地。同时,也由于网络的锁定效应,用户在使用习惯了一定牌子的产品之后,怠于转移到别的企业的产品或者由于受到各种策略的限制,用户往往不再选择其他品牌或者无法选择其他品牌。因此,在新的网络经济下,必然是存在着垄断,而垄断才是企业存活下来的状态7。

传统经济中的垄断企业,在取得了垄断地位之后,往往可以通过凭借其垄断地位,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提高产品价格等,获得高额的回报。同时,设定很高的进入壁垒,防止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因而,在传统的竞争当中,表现为价格,产品质量的竞争。但是在网络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们之间不在是通过低价格高质量来竞争,即便是通过竞争获得胜利,“赢者通吃”的企业,也没能弱化竞争。相反,为了加强或者争夺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在此时关注的,不再是产品的价格定位,打更多的是关心自己能否成为领跑者。通常企业都想成为某项产业的“官方标准”,通过设定一定不兼容的标准,可以无形之中排斥竞争对手。因此,各企业都争相为自己的行业设定“官方标准”,而业已取得优势地位的企业,则由于潜在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共同投资等方式,可以很方便的进入相关的领域,就这样在于不断的争夺中,造成的是无所不在的竞争,不进则退。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不在竞争中获胜,便会在竞争中灭亡。所以,企业必须不断的

依靠竞争,不断的创新,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保持自己的活力。既然是无法回避的,那就只有适应竞争和利用竞争。围绕研发新产品和新标准,始终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巩固自己实力的需要,更是企业生存的需要。所以说,在网络经济下,虽然垄断在一定的程度下有排除竞争的可能,但更多的是,促进竞争,把创新和竞争引导向更为高级、更为激烈的一面。由于网络产品的特征,高度的技术竞争以及网络效应的综合作用,在网络经济下,竞争与垄断都被同时的强化了。市场越开放,竞争越激烈,技术速度越快。由此形成的垄断也就越强大;反过来亦然,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在竞争与垄断一并强化的状态下,形成了具有激烈竞争的垄断市场结构。

拿CPU的发展来说,早期的CPU发展较为缓慢,速度的提升从产生到提到1GHZ,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后来有人预计它每两年速度翻一倍,这一论断很快被修改为18个月,到了如今,处理器的产品数量繁多,性能各异,已经没有人能够确定它究竟用了多少时间来更新了。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更新的越来越快了。虽然INTEL垄断着绝大部分笔记本的处理器市场和一半以上的台机处理器市场,但我们没有看到INTEL在耍着垄断老大的坏脾气,相反,我们依然看到产品不断的更新 ,性能不断的提高,价格不断的降低。也正是由于网络经济的特征,使得INTEL不得不时刻保持创新的脚步,防止被竞争对手反超。

8(二)易变性的垄断市场

在网络经济下,垄断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扩大市场,在加上网络的外部性,市场会被进一步侵吞。同时,网络经济的企业优势不再是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而是创新技术。生产资料再多,也是有限的。而知识的创新却是无限的。当技术标准竞争成为唯一的起决定作用的竞争形式时, 高额垄断利润的刺激会使企业长期保持对垄断地位高度激烈的竞争, 稍有不慎和怠于技术标准竞争, 企业就会失去垄断地位9。在网络时代, 由于经济系统内存在自动抑制垄断负面效应的力量, 垄断企业内部不会出现低效率。这是因为尽管数字产品是耐用品, 但很容易过时, 垄断是暂时的, 一旦新厂商开发出更新产品, 原有厂商的垄断力量马上消失。为了维护原有优势, 垄断厂商就必须提高效率和加强创新, 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说,垄断者的对手其实是自己,哪一个企业能够成

功的超越自己,就有可能取得胜利。任何的止步不前,都可能全盘皆输。在早期的浏览器发展阶段,当微软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网景公司推出的浏览器就一跃成为了浏览器的巨头。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行业的榜首,给一向高傲的微软当头一棒。当你发现击败自己的可能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公司,你会不断的鞭策自己前进。也难怪比尔盖茨说:“离微软破产只有18个月了。”在网络经济下,企业必须不断的“创造性毁灭”自己,不然就有可能被别人创造性毁灭自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垄断本身在科技领域是无罪的。相反,至少得存在主导未来市场的希望,整个企业才具有发展的推动力。高科技的竞争本身是也必然是一场接一场胜者通吃的游戏。通吃只是暂时的垄断,一旦好东西降临,它就会消失10”。

(三)垄断与社会福利

网络经济的出现,见证了市场竞争的激烈。通过不断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壮大,最终还有可能出现寡头独占的局面。但是就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才会出现高度垄断的企业。传统的经济学一直是抑制垄断的,认为垄断是会最终损害消费者 的利益,阻碍社会的创新进步的。但在网络经济下,垄断带给我们的是价格的低廉和品质的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利益。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垄断均衡模型不同的是,处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位置上的信息生产企业不仅不能通过限产和提高价格的方式来获取经济利润,而且还必须不断提高产量和降低价格的途径来维持生存。信息经济的高固定成本与低变动成本的特征,表明了它的平均成本具有无穷递减的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增加产量,才能不断降低成本。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只有不断地降低价格,才能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和防止潜在竞争者进入。此外,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只有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才会占据着竞争优势11。因此,消费者所感受到的是,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好,而服务价格却是越来越低12。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就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在垄断的条件下,企业的效率是低下的,企业通过降低产量来提高价格,谋取利润。但这在网络经济下已经行不通,因为网络经济特有的属性,前期的大量

投入和沉淀成本,必须通过大产量来分摊。因此,产品的质量必须能够被消费者所认可,只有产品的大量销售,才能回收成本,才能获得利润,企业才能发展下去。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便是垄断企业,也时刻受到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它们可能随时通过创新,超越自己,迅速获得市场。每个企业都只能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创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以市场需求作为自己的生产目标。拿微软为例,尽管微软已经占领的操作系统的大部分市场,但是依然受到IBM,苹果等操作系统的威胁,因此,微软并没有任何的意向表示它能够提高产品的价格,降低产量。

其次,关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一个产品,从最初的材料加工到成品,需要经过很多的工序,在网络经济下也是如此。如果分工十分细的话,每个工序都由不同的生产企业来完成,那么不同的工厂都会从中截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利润,而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这重重的利润。从某种条件来说,规模经济更有利于消费者,因为如果只有一个企业,能够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一个企业个规模如果是其对手的两倍,那么其产品的成本很可能只有对手的50%。这种情况下使得企业更乐于扩大规模。而支解企业,往往受损的是消费者。通过民意调查,有66.5%反对起诉微软。认为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这也无不与消费者尝着微软产品的甜头有关。

总而言之,在传统经济理沦中,垄断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利用垄断地位。抬高价格。降低产量,绐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带来损失,降低了帕累托配置效率。所以,对垄断的评价更多的是非大于是。而在网络经济时代,竞争作为一种持久的驱动力,使垄断具有了短暂性,即使是垄断厂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竞争足充分的。因此这种竞争性的垄断能够带来多方画的积极效应。它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创新。也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了剩余,增进社会福利。有研究已经证明,“反竞争行为”创造了大量的社会剩余,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运作。而卡曼和施尔茨的研究表明,竞争幅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共同决定着技术创新。竞争引起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规模影响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而垄断力量则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它所进行的创新越能持久,越不容易在短期内被仿制。另外,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其丰张科技优先的新增长理论体系中也特别指出,垄断力量是有用处的。它能刺激和引导各企业去进行技术研究。但是,垄断结构的存在使得垄断企业可能滥用垄断权力。采取非市场手

段,与竞争者进行不公平竞争,这样既限制创新,影响了市场竞争的效率,也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的权利,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对于这种垄断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管制。总体来说,对网络经济时代垄断的评价,更多的是是大于非。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给反垄断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经济下,尽管企业成长成为垄断企业是竞争的产物,更甚至说是:“消费者的选择”,少数的寡头企业或者独家企业控制着整个市场,企业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千方百计地阻挠竞争对手的超越。利用其垄断地位,迫使消费者只能与之交易或者限制消费者与竞争对手交易等。总之,法律并非限制垄断,而是规范垄断行为。是对限制或者消除竞争或者导致各种不公平交易的行为的规制。因此,在网络经济的条件下,需要重新对网络经济的垄断作出新的界定。

(一)相关市场的界定

相关市场,是指某些企业或者竞争者所在的相关市场范围,一般表现为互相争夺的形态。确定相关市场,是认定企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力的一个前提,也是判定企业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力的前提。有些案件的判定,甚至因相关市场的界定不同,而可能导致相反的裁判。

界定相关市场,要遵循合理性原则。所谓合理原则是指在市场竞争中,某些限制或者消除竞争的行为不一概确定为违法,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尽管该行为形式上具有限制竞争的后果和目的,但同时该行为可能又具有推动竞争的作用,或者可能显著改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可能有利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或有利于采用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利益的需要,则该行为就不应被视为违法。在网络经济下,相关的市场的边界变的模糊,而且市场变化很大,从单纯的依靠产品性能、用途、价格、相关地域等方面,已经无法确定相关的市场。相关市场的界定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例如,美国的亚玛逊公司,其网络销售的书

1

3籍占整个网络售书的65%,但如果跟整个美国售书相比,仅占10%在这种图书销售市场下,是要将网络售书与传统的书店售书分开还是将其认定为一个市场?有人认为,认定相关市场需要遵循合理原则。也就是说,认定相关市场,需要看限制竞争的行为是否给消费者带来了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或者说,该限制竞争的行为虽然出于限制或者消灭竞争,但是由于其又可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加强了竞争或者促进竞争,或者显著的促进了企业的效益增长等等。

界定相关市场是认定市场支配力的前提,因为相关市场的界定不同,其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的指标就有可能不一样。对市场支配力的表述,各国也有不同的表达,但总结起来就是,一种市场控制的能力,能够影响市场的价格,限制或者排除竞争的能力。中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7款就规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是指能够控制价格,产量或者其他条件、进入壁垒等等。而在实践当中,通常附加其他的标准来认定市场支配力。其一就是检查市场结构,包括静态市场,如市场占有率,进入壁垒的大小等;其二,就是市场行为,市场行为是检查企业是否实施了事实上影响了市场,包括限制或者排除竞争,如,价格歧视政策,搭售,寡头联盟,垄断协议等。

(二)垄断行为的认定

由于网络经济的外部性特征,企业的锁定政策,以及各种结构性差别定价等各种市场现象或者行为都已经触及到了反垄断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又与传统的垄断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网络经济下,垄断者垄断地位的取得,并非垄断企业采用了限制竞争的手段,而是其利用竞争,发展技术创新,由消费者“选择”而成为了垄断企业。前文所述,消费者的从垄断者处获得的产品和服务通常都是物美价廉的,也就是说此类垄断企业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有利于社会福利的。这种垄断结构不应当被规制。像全世界90%的计算机闪烁着微软的标志,美国司法部不管,但微软通过捆绑浏览器试图垄断浏览器市场,打击对手竞争的行为,美国司法部就不能不管了。因此,在网络经济下,反垄断的主要任务,是反垄断行为,而不是反垄断结构。

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在规范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时候设定了一个前提:“没有正当理由”,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有正当理由,是否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是否可以拒绝与相对人交易。事实上,这个正当

理由往往成为一个漏洞。因为具体什么是正当理由,也没有具体的一个判定标准。这就可能给某些垄断者留下一个后门。通观国外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律,有两大基本原则贯穿整个反垄断法体系。一个是本身违法原则,一个是合理原则。两大原则相辅相成,在反垄断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本身违法原则,是从行为的本身探讨行为的性质。反映的是一个事实定位的问题,违法行为的存在与否是法院或竞争管理机关做出裁决的基础。如在 United States v.Trenton Potteries Co.(1927)案件中,斯通法官认为,限制价格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没有必要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因为从价格限制就可表明行为者的目的。也就是非法目的。并且不需要证明价格限制行为是否已经损害到了其他当事人。在这个案件当中,虽然各当事人其实其垄断力量以及垄断协议的影响是微弱的,但由于其目的非法,判决其违法。

合理原则反映从实际上说,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简单说来,合理规则事实上的是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后果的, 企业的主观意图并不重要, 企业的行为是否限制了竞争也并不是很重要, 问题关键就在于这种限制带来的好处是否大于限制所产生的弊端。如果害处明显多于有益的, 那么就应该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如果好处明显大于害处,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就不是很有必要和实际意义了。

当然,国外的反垄断历程漫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我们应当借鉴。鉴于我们的反垄断法施行也不久,反垄断经验还不足,同时也由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企业的任务依然是做大做强,与国际大企业竞争,因此反垄断又有我们自己的行动特征。

目前世界上仅有因特尔和AMD两家CPU生产企业了,需要看到,目前仍然是因特尔公司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在前些年AMD对因特尔的指控当中,我们看到,因特尔采取了各种的手段,封锁住了各大PC厂商,限制或者绝对禁止厂商使用AMD的处理器。尽管在64位处理器方面,AMD的浮点运算,专利等各方面都取得的极大进步,甚至超越了因特尔。但因特尔也开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例如,对于戴尔这个绝对忠诚的厂家,因特尔给予了十分优厚的利润回报,而诸如HP,FUJITSU,ACER,等品牌,利润则少得可怜。虽然在AMD的48页的起诉书中没有提及国内的PC厂商,但毫无疑问,国内的厂商同样“享受”着因特尔的优惠待遇。从短期来说,这似乎有利于企业的

13 1

4发展,但从长期来起,这是非常有害的。因特尔这样的做法,虽然看来是给予了企业更多的利润,其实它真正的目的,在于排挤竞争对手AMD ,一旦因特尔的计划成功,AMD就很可能退出了CPU市场。等到因特尔真正独霸天下的时候,它就会将现在的付出成倍的要回来,同时,单靠其垄断地位即可取得高额的利润,势必影响其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影响其产品的更新,性能的提高。如此以来,则会影响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整个CPU行业的长足发展。

网络经济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能忘记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弊病,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在新的垄断形式的潜移默化当中,我们会被慢慢的锁定,垄断企业将会越来越大。这样的垄断越大,我们权利受到损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市场也就越难的到健康的发展 。因此,必须下定决心,坚决打制网络经济下不适宜的垄断。

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在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该法律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通过和施行,对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促进良好的竞争,打击非法垄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该法既保护市场经济中竞争者的合法权利,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导向作用。我们的政府和司法机关在发垄断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塑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因为竞争促使企业改善经营,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于消费者,厂家,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长久的利益的。这表明我们已经拥有自己的反垄断体系,不再任由大公司、垄断企业在我国欺市横行。

五、完善我国的反垄断规制的几项建议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PC制造商有联想,方正,紫光,同方,七喜,神舟等。近来,虽然计算机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但国内厂商的利润也是十分有限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目前还不能自主制造计算机的关键部位,如CPU、芯片、硬盘等。这些都需要给别人支付大量的购买费用。在这种技术垄断下,我们只能充当别人的打工者。目前我国还没有能和因特尔,AMD等大公司抗衡的企业,业务上一举一动都受制于人。有人假设,如果因特尔停止向国内供货,那国内许多企业都会面临着破产。当然,因特尔不会傻到

赚钱的事都不干。它只要稍微提高一些处理器或者芯片的价格,国内的企业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我国的企业大都起步较晚,实力上还不是很强大,尽管联想在2005年已经完成了收购IBM的PC业务,但与2009年依然排在世界500强前列的IBM,苹果等计算机行业有着很大的差距。其他的品牌,无论是在知名度,产品质量的认可上都还不及联想,因此,事实上,我国的企业尚未成长到能够完全的垄断市场的时候,也没有达到那样的状态。因此,我国当前的反垄断依然是针对跨国大公司的垄断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施行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外资在激活国内资金,改进生产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等各方面有了积极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引进外资作为任务或者政绩,长久以来,使得外资不断侵入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在我们企业欣欣向荣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学会看到另一面,也可能成为外资企业为了谋取利益,限制竞争而进行垄断的摇篮。因为外资企业,无论是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是在资金、广告、人力、国际影响力等,都有雄厚的基础,如果没有受到约制,势必可能造成恶性垄断,降低企业的生产率,妨碍社会竞争,最终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本着规避风险的心态,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垄断规制。

(一)合理规则的适用

在反垄断法的条文当中,除规制行政垄断外,同大多数国家一样,将规制的限制竞争行为三大块: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在各自的认定都有一些硬性的规定,例如只要单个或者几个寡头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的比例,即可认为该企业或者该寡头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作出的行为就有可能被列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受规制。而我们所说的合理性原则是比较灵活的,是说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他的行为带来的影响利大于弊,或者带来的社会效益明显大于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对它的规制将是不适宜的。这是一种豁免。在《反垄断法》的条文当中,豁免的意思还未明确,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执法当中不断的完善。

在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或者并购国内企业的同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外资企业进入的影响。在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选择往往受到大多数人的影

响,或者受到自身前面选择的影响,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网络的外部性特征。这样虽然不是企业自身的垄断行为的后果,但却可能造成了寡头垄断或者独占垄断的局面,也就是“赢者通吃”。一旦企业占据了垄断地位,就有可能出现妨碍竞争的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在面对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消费者往往难以拒绝。而厂家在采购的同时,也会趋向于价格低廉,质量好的产品。本来这是市场自身调节的作用。但是,我们看到,因特尔公司之前的做法已然过分,一是限制了PC厂家在采购处理器方面的选择,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二是不适当的限制了竞争。虽然在短期的情况下,厂家和消费者都能拿到低廉的产品,一旦因特尔成功的排挤了对手,获得独占垄断的时候,当前的让步将会被它成倍的拿回。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豁免的程度也需要谨慎把握,切不可盲目求大。

(二)尽快完善《反垄断法》的相关法律法规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2008年已经开始施行,到截稿之日为止已有两年余。但其作用依然甚微。首先是,反垄断法的初衷目标就值得商榷。从《反垄断法》第一次出现,各大媒体就称之为反行政垄断的必杀武器。《反垄断法》的条文当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子。对行政性垄断单独开设,明文规定偏向对中小企业的保护等。而《反垄断法》真正的宗旨和目标应当是保护自由竞争,不是特意地保护某个竞争者或者打击某个竞争者15。其次,《反垄断法》在许多方面规定得过于笼统,不利于实际的操作。《反垄断法》第 28 条就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限制排除竞争的,应当禁止集中,但除了该集中被证明利大于弊。这只是一个十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标准如何认定,实施细则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因此,一套与《反垄断法》相配套的法律应该尽早出台,包括各种程序法,司法解释等。

(三)规制知识产权的滥用

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特征之一就是,产品是知识产品或者与知识密切相关。在利用知识产权进行垄断行为主要有:“长期租赁”、“标准壁垒”。只租不卖表面看来只是独立行使物权的行为,而实际上出租人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决定着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租金,或者给予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数量产品,这事实上也就妨碍了下游企业的自由竞争,让每个下游企业处于不同的

竞争地位。另一方面也间接阻止了下游企业进入的可能性。同时,出租人往往要求承租人预先支付一定的维修费用,或损坏费用等,这又同时抑制了下游器械维修企业的竞争。标准壁垒,就是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地位,在世界各地推行其制定的技术标准,通过推行其标准,一方面更有利于自己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甚至需要支付一定的专利费用,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打压了潜在的竞争者,从而保持其垄断地位。因此,知识产权的滥用,往往也会给带来垄断,进而危害竞争。我国的反垄断也应当致力于规制知识产权的滥用,保持一个良好的竞争市场。

(四) 完善反垄断法的执法体系

《反垄断法》第10条规定:“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国务院还专门设定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多设机构,互相协调,互相合作,又有中央机构负责统一指导协调,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这种机构设置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人员分散, 职能交叉, 权威性低,独立性不强,影响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的提高等,不应长期存在16。综观世界的反垄断机构的设置原则,总结起来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具有独立性。第二,专业性,第三,权威性。这三点也恰好是我们当前反垄断执法机构所缺乏的。当然,对于世界先进经验的借鉴,我们要本着批判地接受的态度。例如强调执法的独立性就不能如同欧盟那样执法机构就只有一个。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运用几个执法机构互相制约,互相平衡,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7。同时也有利于一些有争议的案件能够得到重视,并加强执法的透明度。关于专业性,就要求在执法机关的构成人员当中,应当拥有一定比例的经济学,法学专家,并参考专家的意见执法。

(五)保持市场稳定,保护国内企业

我国的目前的企业发展虽然在最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跻身于世界前列,但从技术上,经营管理经验来说,与世界传统强大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拿中国电信来说,中国电信在国内目前来说绝对是龙头老大了。但与世界相比,仍然是比较靠后的18。很多的挑战其实在中国入世以来就一直存在了,不过目前尚未有国外电信业大规模进军我国的情况出现,关键原因就

在于,GATT中有一条关于国家安全的条款。我们引用这一条款作为挡箭牌,但是随着入世的深入,以及我国履行入世义务的要求,这些将都要求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这时候,反垄断法的作用就凸显了。根据反垄断法,电信业能够继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内发展壮大19。因为网络经济的外部性,使得市场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国电信目前的国家垄断,但由于其实力与国际大企业相比还有差距,如果放任大企业进入我国电信市场,国外大企业很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垄断,成为新的垄断。而一旦电信业受制于人,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反垄断法的任务不单是要保护和促进竞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持市场的稳定,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 语

网络经济,是最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是已经对世界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特有的特征,给各国的反垄断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套旨在反对市场垄断,维护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反垄断措施也会相应出台。

注 释

1张召忠.中国没有根服务器 网络安全面临威胁.http://news.qq.com/ 19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七条 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21

参考文献

[1] 盛郁旻,牛露华,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微软反垄断案及其启示 中国工业经济,2001(6)

[2] 李怀、高良谋,新经济的冲击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 经济研究,2001,(10)

[3] 汪淼军,励斌,网络外部性、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经济学,2003,(01) [4] 杨瑾娟,新经济时代的垄断浅析.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11) [5] 姚俊元.关于制定古籍数字化标准的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2) [6] 王玖, 徐天和, 徐勇勇, 刘丹红.医院临床信息模型建立的研究.中国医院管理, 2010,(02) [7]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2008年度优秀电子科技期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Z1) [8] 李君君, 孙建军.试析网络经济下的信息消费.情报杂志, 2006,(04) [9] 张志华, 赵新华.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应用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8) [10] 谭福有.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5,(04) [11] 刘宁, 宋慧驹, 马楠.Web服务标准及互操作性分析(二) Web服务可靠消息传递标准互操作性分析.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 [12] ISO/IEC JTC1 2009年

5、6月颁布的新标准目录.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8) [13] 陈冀康, 于众.Web服务 标准化的青春期.软件世界, 2005,(12) [14] [1] H•J•皮蓬布罗克,F•舒斯特,董一梁.对立、分立抑或并立——评德国《反垄断法》与《电信法》.比较法研究, 2005,(01) .[15] 谢红慧,欧盟竞争法中的“必要设施原则”.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5,(02) [16] 姜宇,袁正,网络效应、互联互通与来自中国电信业的经验.财经问题研究, 2007,(04) [17] 李太勇,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以微软反垄断诉讼案为例, 财经研

22

究, 2000,(08) [18] 高晋康.构建符合现代高科技产业特点的垄断评价与规制机构——从微软垄断案谈起, 财贸经济, 2000,(11) [19] 明华,杨莉.基础设施原理在反垄断法中的适用.当代经理人, 2006,(21) [20] 曾剑秋,李苑,张鹏, 《电信法》与电信网间互联互通 当代通信, 2006,(11) [21] 黎彦玲,电信网间互联互通在政府监管下与市场博弈中前行,电信网技术, 2007,(02) [22] 林平,马克斌,王轶群,反垄断中的必需设施原则: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东岳论丛, 2007,(01) [23] 周德邦,美国诉微软公司——新经济时代的美国反托拉斯法与知识产权,电子知识产权, 2003,(04) [24] 谷琛,美国对软件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湖南大学, 2008

23

第18篇:经济学高起专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姓 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年 月 日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摘 要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活动单

一、规模小、资金薄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差,所以内部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关健词 内部控制 现状 成因 对策

以下空白

目 录

序言……………………………………………………………………………………………… 1

一、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1

1.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1 1.2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1 1.3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1 1.4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 ……………………………………………………………………2 1.5中小企业文化落后,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2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形成的原因 …………………………………………………2

2.1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2 2.2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不善…………………3 2.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短期行为 ………………………………………………3 2.4缺乏内部控制约束激励机制 ……………………………………………………………3 2.5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内部控制的降低 ………………………………………3 2.6企业内部控制核算存在问题 ……………………………………………………………4 2.7内部控制资料缺乏准确性 ………………………………………………………………4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4

3.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5 3.2建立健全的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5 3.3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5 3.4加强内部审计控制…………………………………………………………………………6 3.5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部控制制度教育……………6 3.6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并自觉接受监督……………………………6

序 言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活动单

一、规模小、资金薄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差,所以内部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公元前3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牵制的一些做法,说它充满活力是我国的理论界、实务界都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业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已主导着国际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灵。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究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譬如有的中小企业库存材料的采购人、保管人甚至领用人都是同一人。而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呆在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领导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任人唯亲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正常开展。

1.2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具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于是,各级管理部门更加有恃无恐,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另外,内部审计机构职能的发挥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最高层的主观意愿。

1.3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

近年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

1

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而新建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不同岗位抽调而来的,专业不对口,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培训,业务技术知识较差,对内部控制知识十分缺乏。

1.4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

中小型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帐。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1.5中小企业文化落后,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文化,即使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来,但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很好的结合起来。事实已经证明,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为控制而控制”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只要企业发生一小点的变故,如总经理换人,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但现实情况是员工培训已经步入了“恶性循环”。如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股份制企业约束机制不到位等,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不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企业效益不佳,教育基金没有足够来源,从而职工素质得不到提高,进而导致企业效益再度滑坡,形成恶性循环;教育手段软弱,只重视思想品德、制度宣传的软性教育,而忽视对道德败坏,践踏法制者的硬性规定处罚教育,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普遍现象;管理措施不力,对管理者、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化系统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二、内部控制形成原因分析

2.1企业的内部控制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外部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对内部控制管理影响最大的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品买方市场的建立;二是指以电子技术为特征的变革。二者使得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主要参与者的企业受到了重大影响。

目前随着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内部控制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生产性费用所占的比重下降,流通性内部控制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内部控制费用的控制,这也就无法适应

2

现代内部控制管理的需要。企业如果再单纯地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部内容,将会使企业无法立足于市场。中小企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该在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内部控制管理。电子技术的革命是以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为主要特征,计算机的运用为现代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方便。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并且具有储存功能,信息反馈速度快,可以增强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内部控制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这种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了。

2.2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不善

市场经济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是以市场而不再是以政府的指令计划为导向,而有些管理者未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树立市场竞争观念,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等、靠、要”思想,使内部控制管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中小企业领导以权谋私、吞占国家财产,企业人心涣散,无法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2.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短期行为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他们对企业的承包期短,使企业行为明显出现阶段性,为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在内部控制费用的划分、内部控制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大修以及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和待摊或计提等方面,出现了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人为地调整内部控制等现象,这样便给后任的管理者改进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了困难,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或达到其它目的,只得继续伪造内部控制管理数据以粉饰财务报表。

2.4缺乏内部控制约束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不能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而且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触修改内部控制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内部控制资料进行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内部控制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去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5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内部控制的降低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内部控制有着直接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但这种方法不可能使内部控制一直降低,因此,企业管理者为了改进产品内部控制,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但是一些中小企业领导对技术创新的兴趣不高,原因是经理的任期一般短于技术创新的收益期,也就是说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本

3

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的利润,指望经理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的利润但增加其继任者业绩的技术创新方案是不现实的。

2.6企业内部控制核算存在问题

1993年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企业会计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内部控制核算只是由完全内部控制法改为制造内部控制法,其他变化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需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核算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相适应。

2.7内部控制资料缺乏准确性

传统的内部控制核算多数是采用手工记账,所以,只能进行简单的核算,忽略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大量运用的条件下,就不能再简化核算,而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力求内部控制的准确计算,为全面内部控制管理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深化内部控制管理改革一直是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市场经济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改进内部控制管理,以低于竞争对手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行生产经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更加关注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也必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所采用的传统内部控制管理方法存在着诸多缺陷,难以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创新是改进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首要问题,现在我们需要内部控制管理观念的创新、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创新、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及手段的创新。加强内部控制控制是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只有把现代的内部控制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使会计和管理科学作出适应环境的经济化调整,配合经济发展的步伐,有节奏地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施改革,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内控问题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形成纵横联系的分工、协调、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样必然会堵塞漏洞,强化管理,减少违法违纪现象,防止贪污盗窃行为和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必然会使企业走上持续、高效的发展之路。

3.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3.1.1建立组织规划控制机制

4

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每项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尽量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一项经济业务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不相容职务一定要由不同的人来分担等。

3.1.2实行预算控制

企业的经济业务一般情况下必须由工作人员编制预算,并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企业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执行后,需将执行结果与原预算相核对,严重偏离预算的应查明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3.1.3实行实物控制

企业的资产是内控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防止企业资产被挤占、挪用和贪污。企业应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应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近现金、存货等,以减少资产的损失,其次是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建立健全的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

针对中小型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暴露的几点弊病,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一是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作为企业营运的基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把握资金的来龙去脉,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运用,对资金的调拨进行严密的权限控制,从而减少资金的流失。中小企业特别要注意对库存现金的控制:核定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现金、做到日清日结、严防白条抵库。二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解决现今中小企业陷入的流动资金紧缺困境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资金运用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企业应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等级评定,定期核定应收账款,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即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做账龄分析,并根据合同等建立一系列的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催款措施,尽快缩短收回账款的时间,防止发生坏账。对已经取得确凿证据后确认的死账、呆账,进行妥善安稳的会计处理。三是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存货物资,避免大量存货积压在库、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四是灭绝重钱不重物的错误思想,加强对各类财产物资的管理。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物资保管员应定期与会计对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以便对出现的差错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

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3.3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把财务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采取直线制组织结构的指标可直接落实到个人),并赋予财务管理

5

责任人相应的管理权限,根据履行职责的情况在年末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分别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或处罚。对于履行职责差的人员,一定要有追究责任的过程。

3.4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内部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任,让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敢说真话、敢于坚持正义的员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3.5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部控制制度教育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能更有实效。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内控知识的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使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再小都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的观念;使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约束。

3.6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并自觉接受监督

事实上,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负责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再好的控制体系也显得软弱无力而流于形式。许多企业领导不重视内控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严密的内控制度不仅控制一般的员工,而且控制企业领导。一些中小企业领导习惯于一人说了算,而不习惯受到限制,尤其是资金方面的限制,这就为内控制度的执行设置了障碍。企业领导必须自觉接受内控制度的制约,力求使内控制度在企业内部随时发挥作用。

企业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首先,企业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并发挥作用;其次,企业负责人在重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同时,应当支持、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为会计人员撑腰,帮助他们解决履行职责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单位内部为会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再次,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及其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总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无论何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生命线,只有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

6

谢 辞

致谢

近期,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培训,我广泛阅读、参考相关书籍,通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和对存在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的分析,我受到了不少启发,也学会了很多相关知识。

7 参考文献

1.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2.[美]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新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3.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 4.[美]商业周刊等:《超越2000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5.张晓晶:“试论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2期。6.何清涟:“中国经济的断裂带”,《战略与管理》(北京)1998年5期。 7.“令人疑惑的10%”,《参考文选》(北京)1998年22期。

8.[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新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8年版。9.《财务与会计》(北京)1996年6期、1997年5期。

8

第19篇: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河南省自学考试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作 者 :常 耀 辉 专 业 :经济学本科

准考证号:020612101174 成 绩: 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2013年7月30日

目 录

一、西部大开发简介 ........................................................................................................ ..........2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2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3

(三)西部大开发的突出成绩 .....................................................................................................4

(四)关于做好2012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 ............................................………………..5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5

(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 .........................................................................................6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6 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6 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 .....................................................................................................................6 4.可持续发展理论 .........................................................................................................................6 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6 6.先富与共富理论 .........................................................................................................................6

(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 ....................................................7 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 ................................................................................7 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7

(三)“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 ...............................................7

(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极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7

三、展望 ..........................................................................................................................................7

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反差也日益突出。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和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它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战略意义 突出成绩 理论依据 展望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 contrast of the east-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government put forword and start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consolidating border defense, to realize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words: The develoment of the western,Strategic significa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Theoretical basis,Outlook.

一、西部大开发简介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央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以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一)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西部大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大战略、大政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3]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

4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做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此同时,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到2000年全国人民要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时机正在成熟起来。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这个有利时机,加快开发西部,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可以这样说,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拿出当年开发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重大部署。

第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第四,西部大开发还关系到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50多个民族居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东西部差距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距。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起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

4 向心力,从根本上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确保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总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二十一世纪前期全面推向前进的一项宏伟战略任务,其意义之重大真可以说是难以估量。

(三)西部大开发的突出成绩

5 西部大开发,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等。

党中央、国务院选择西部地区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长期以来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力争在西部开发头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9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西部大开发的成绩首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包括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其中公路建设,现在西部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1万公里,三分之二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设施包括民航机场,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铁路、水运航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西气东输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任务提前完成,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铺通。

第二方面的成绩就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措施,这些重大项目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地还林8467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项目已经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成绩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了良好势头,人才开发得到深入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得到加强,西部地区从各级政府到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的意识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如图所示,自2000年至2008年,随着西部地区发展的脚步在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名称 2000年 2008年 年均增长率 (%)

生产总值 16655亿元 58257亿元 11.7 工业增加值 5946亿元 24000亿元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111亿元 35839亿元 2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54亿元 19239亿元 14.9 进出口贸易总额

172亿美元 1068亿美元 25.6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一手抓关系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项目,使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惠。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

5 到村基本实现,县际公路、农村饮水、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工程积极推进,”两基”攻坚计划稳步实施,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和重大任务,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完善市场体系,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东西合作和对外开放领域。

“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但陈耀也指出,“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农”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改革攻坚难度大,发展观

6 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西部通道建设、西部区域铁路通达和大型铁路枢纽建设等铁路建设工程;全部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8条省际公路,加快枢纽机场改造和支线机场建设;抓紧建设完成若干大中型水利枢纽和灌溉工程等。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西部 大开发在这些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

(四)关于做好2013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举措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说,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三是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四是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五是在开发机制上,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

六是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并支持差别化措施。《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

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

二、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

自改革开放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强调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三线”地区建设的均衡发展战略转向注重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总体经济效率和优先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是又一次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转移,是要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它是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广大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的均衡发展战略相比,是一个相对均衡发展战略。

由非均衡战略转向相对均衡发展战略,其决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7 根据该理论,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时需要适时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有利于阻止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快扩大的趋势;同时它强调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发展不能以牺牲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效率为代价。

2.产业布局的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根据该理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绝对或比较优势,西部内陆地区在自然矿产资源、能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绝对或比较优势,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发挥各地产业优势,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实力。

3.产业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该理论,我国的东、中、西部客观存在着经济技术差异和产业梯度,从而使产业存在着空间推移的梯度顺序,西部大开发就是按照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来组织地带间产业布局和实施有顺序的产业发展政策。

4.可持续发展理论

根据该理论,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观,实现人口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统一治理与保护,这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5.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根据该理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家经济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影响,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认识到如何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统一起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程度。

6.先富与共富理论

根据该理论,在东部沿海地区近3万人先富起来以后,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使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9亿多人快速富裕起来,将全社会由小康水平提高到现代富裕水平,实现全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上述理论共同决定了我国有必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东部转向西部地区,通过长期开发,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这些理论就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空间调整和(西部)区域开发的决策依据。

(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确立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依据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过程中,倾斜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实际是一种政策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导致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

1.西部大开发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

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开发包括:一是各种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变物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优惠政策的利用,实现政策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通过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发挥制度的潜能和绩效,变制度劣势为制度优势。

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8 西部大来发的重点不应停留在表面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西部所能争取的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决定了西部应该从“政策倾斜”转向制度创新,也就是开发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制度开发即加速旧制度的变迁,使新的制度安排成为促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从正式制度来看,西部地区所需要的制度演化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其一,适应扩大内需、建立统一的市场体制要求,西部应扩大对内开放,加快市场开拓,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使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其二,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这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非正式制度来看,西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道德约束,使这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非正式制度能成为推动西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创新理论就成为确定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理论依据。

(三)“大推进”理论成为大规模开发西部的重要理论依据

发展经济学中的“大推进”理论是关于贫困地区反贫困、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理论。根据该理论,我国西部地区多为贫困落后的“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基础差,资本稀缺(资本积累缓慢并且资本外流较多),技术落后,市场规模小,居民居于“低水平均衡陷阱”之中;为了使西部地区较快地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需要借助外力(资本、技术、人力),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建设,使西部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进而实现现代化。因为只有“大推进”式的大开发,才能降低资本的分摊成本,迅速形成市场规模,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进而产生业积聚的规模效应,因此,“大推进”既成为西部开发的途径,也成为实现大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成为西部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城市化理论和发展理论(以及“点轴”理论)说明了在二元经济条件下通过城市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在逐步实现制度转变的同时实现结构变迁即社会经济一体化。根据这些理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是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因为西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极不平衡,重点开发西部城市,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可以使之成为更加强大的西部经济增长点,并通过建设和发展一批新城市和小城镇,又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规模的城镇及结构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因此,西部开发的立足点在城镇,尤其在小城镇;通过城镇化发展,推动整个西部开发和发展。

三、展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 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

9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10

[参考文献]

[1]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2]西部大开发2012年第Z1期

[3]《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3卷第277~278页,

[4]西部大开发7年成果巨大

[5]《中国西部科技》[J] 2003年,第六期

第20篇:年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12年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指南选题目录仅为大体研究范围,具体论文题目由学生、导师根据选题指南进一步确定细化选题)

国家粮食主产区补偿制度研究

某一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改革探索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

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板块农业发展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扩权强镇” 体制改革研究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

农地流转问题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研究

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业利益保障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农业灾害保险制度研究

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农地转非的增值“涨价归公”与“涨价归农”之争研究

政府土地收入规范问题研究

土地增值税问题研究

房产税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研究

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研究

中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影响与调整

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金融后台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

中国投资管制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医疗社会保险体制改革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体制改革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碳金融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及其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演变

中国居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中国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中国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研究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行政区、经济区、主体功能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联系与区别研究

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研究

房价与地价的关系研究

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经济适用房制度研究

廉租房制度研究

公共租赁房制度研究

应对房地产泡沫的公共政策研究

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增长

社会资本的经济分析

某一代表性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研究

某一经济思潮研究

某一专题经济研究文献述评

中国企业家创新的基本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

企业家精神研究

企业家社会责任研究

第三部门的经济功能研究

第三种调节方式研究 第三配置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公共信用缺失及治理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与测度方法

城市圈治理模式研究

城市圈产业分工协作问题研究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问题研究

中部地区主要城市竞争力评价

中部地区城市群的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研究

中央政府的中部崛起政策评价

西部大开发政策绩效评价

中国“百强县”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

国家级区域规划申报热现象研究

新型工业化水平的理论分析与测度方法

波特钻石模型及其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运用研究

产业集聚的测度及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产业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产业模块化理论研究 中央政府重点产业振兴新政研究

中央政府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政策研究

地方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热潮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本模式和路径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政策的变迁研究

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生物产业发展研究

两型产业的理论解释与发展路径

绿色经济视角下的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产业管制问题研究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自主创新研究

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与方法研究

产业集群统计方法及应用

产业集群的分类理论与个案例证研究

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作用研究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模式研究

产业集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专业镇经济(集群经济)为个案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研究

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和规制研究

地方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研究

行商会与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专业市场、虚拟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某特定城市或区域为例

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某特定城市或区域为例

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某特定城市或区域为例

某特定城市或区域优势产业的测度分析

某特定城市或区域主导产业的测度分析

某特定城市或区域支柱产业的测度分析

某特定城市或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估分析

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高端制造业的理论分析与测度方法

高端服务业的理论分析与测度方法

资源性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互联网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物联网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

某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绿色GDP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

产业集聚与乘数效应——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以武汉市为例

自然资源资本化研究——以水资源(或石油资源)为例

“水价”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水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研究

技能减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梯度电价制度研究

城市创业支持政策研究

城市创业环境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

城市商务成本的测度方法和优化路径研究

产业招商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

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药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

分税制的问题

(财政分税制(财政联邦制的一种)与中央集权的结合带来的经济影响:如土地财政,房地产泡沫,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财政分税制是否合适)

国进民退的问题

(通过最近十年或二十年来研究是否存在国进民退,其影响是什么)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背景:欧盟和美国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是否有道理;如何评价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政府与市场的合理界限是什么)

中国产品成本的测度

(税收是一个方面,非税收的部分也是。可能这部分以利润的形式体现,但是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用来寻租;或者在商品的价格中有一部分是非税收的部分。此外,物流成本过高也是价格成本一个部分。)

房地产的问题

(房地产是否如同以前的家电、汽车一样,是从消费方面(个人投资)拉动需求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房地产对地方政府财力的贡献)

中国产品物价与美国产品物价的比较。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测度及其最近的变化趋势

(背景: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趋于严厉)

利益集团的问题

(有哪些利益集团;他们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干预政策制定的;导致的结果)

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各个部分各占多大比重,各个部分的增长情况,在GDP中的占比;对其进行评估)

财政支出构成的国际比较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的各个部分各占多大比重,各个部分的增长情况,在GDP中的占比;对其进行评估)

产品质量与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之间是否有关系

(背景:取消大排档和三无产品可能对低收入群体不利。慢车和动车高铁相比属于低质量产品,但是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