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假设论证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5 09:04:2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假设论证

假设论证

假设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有位作者在论证“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这一观点时,他先举了张海迪、莫泊桑、帕格尼尼经历坎坷,因为能自强,最后才一举成名后,分析道:假如他们没有自强作为精神支柱,张海迪也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自卑者,莫泊桑不会成为著名的作家,帕格尼尼始终是一个坐过二十年牢的政治犯。

某作者在论证“宽容的结果是使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这一观点时,他举了项羽因缺乏宽容,导致屡出奇计的陈平和善于用兵的韩信、最亲近的“亚父”范增被逼离他而去,最终落得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这个例子后,议论道:

如果项羽当初能宽容些,又怎会至于四面树敌,陷于困境而留恨千古呢?

假设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

假设推理的关联词一般用“如果„„那么„„”,其他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倘若”“若”“试想„„”等。

【示例一】

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甫者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这一语段,在分论点总领之后,陈述了杜甫的人生态度及成就,其间融人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可以说夹“叙”夹“议”。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细读语段,发现它是从事例的正面陈述的,那么,我们不妨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

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添加语段从事例的反面“杜甫无法正视人生痛苦”进行假设,从而推出杜甫不可能吟出“诗史”之作的结论。这就从反面证明了“缩小痛苦,百折不挠”对于“璀璨人生”的重要性,深化了说理。

分析:一个材料+多层假设推论+反问+结论

【示例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老师的谆谆教导,告诉达·芬奇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在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绝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第二段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芬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

【课堂练习一】

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假如

【课堂练习二】

生活我们要学会笑对挫折。曾经有一位日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得到的消息是没有被录取。他在绝望中准备自杀,自杀未遂后才得知\"没被录取\"是由于计算机故障带来的误报。正当他接到聘书喜形于色之时,一纸解聘书又飞到他手中,说他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必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这位青年因为没有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而让机会从他指缝间溜走了。试想,

【课后练习】

1.观点:识才敢荐,源于责任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不因他出身卑贱而看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出使秦国。要知道,蔺相如此一去凶多吉少,入虎狼之国,虽有勇有谋,毕竟势孤力单,未必能旗开得胜。如果

2.论点:“立志”重要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古人诗赞云:“古砚池中起墨波,右军书法妙如何?”假如

3.观点: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焚膏继晷,最终完成了享誉世界的学者。

试想,

观点:生活不需要包装

包装的另一害处,就是使人产生一种不健康的攀比心理。持金玉者觉得自己富贵,他瞧便不起持泥瓷者;持泥瓷者觉得自己贫贱,他便对持金玉者产生嫉恨。虽然两人都是为了喝水,但由于盛水器皿的差异而互相产生了不必要的矛盾,形成了危害极大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产生于两人之间就害了双方,存在于集体之中就影响了集体的正常生活。假如

【例文欣赏】

请忙一些吧

上海一考生

《红楼梦》中,探春起了雅兴要创诗社,于是大伙都寻思着要各起个别号,而宝钗给宝玉琢磨出这么个号来——“富贵闲人”。

不错,做个富贵闲人是很快乐的,可是如果没有凤姐在那头操持家务,忙得七荤八素的,贾家岂不是要破败得更快?到那时,宝玉不忙着去做一个“禄蠹”便是万幸了,哪儿还闲得了?

可见,忙是闲的前提,正如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假如你想过上悠闲的生活,就必须先忙才行!

在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你要忙。

农民应当忙着种田,生产粮食;军人应当忙着战斗,打击敌人;文人应当忙着以笔为枪,扫灭文坛上的反动势力。近来竟有些人,贬抑起鲁迅来,而提倡林语堂、周作人的闲适幽默,我大以为不可。当是时也,日军大兵南下,国军一溃千里,正是民族存亡之时而志士为国效力之秋也。林、周等人不知为国事而忙,反倒以闲自居,实为可耻。须知,如果你今日不忙,他时沦为亡国奴,又如何闲适得起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地忙着写文章。

是的,我们有今日的生活,完全是当年像鲁迅这样的志士仁人忙出来的。如果那时都是些林、周之类的闲人,则后果必然难以想象。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天下太平了,是否可以不那么忙了?我不同意。欧阳修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如果有了面前这一点成绩我们便松懈了,自以为“殽函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那最后要忙就来不及了。

但我想补充一点:忙是生活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忙不可过分,忙不代表放弃一切闲暇。在某些大城市——如日本东京,人们没日没夜地干,据统计,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包括下班后),是否就说明其生活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呢?恐怕未必。在那儿,忧郁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忙也必须适度。

请忙一些吧!做个“富贵闲人”是快活的,可若一个个都是闲人,没人来忙着工作,怎么行呢?总之,危难之时,一定要忙;太平岁月,也断不可懈怠、放松。在不过度的情况下,还是该多忙一些,不是吗?

上文以宝钗给宝玉所起的“富贵闲人”作为引子,由凤姐的忙,引出本文的主旨,可谓起笔不凡;加上论证中引述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材料,反映出作者知识面广。

文章思路清晰。先用比较的方法,阐述民族危亡时,仁人志士要忙;接着深入一层,提出“天下太平了是否要忙”的问题。作者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注意观点的辩证性。在强调“要忙”的一面后,又给出“要忙得适度”的告诫。而文末的小结,完整了结构,展示出作者行文技巧的成熟。

上文大量运用假设推理,配合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参考答案

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在认识到自己任性、奢靡的弱点的基础上加以改正?又哪能成为千古风流人物?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试想,在面对挫折时,这位青年并不畏缩,而是微笑地迎接这一切,清醒地审视挫折,那么,他应该能在反思中考虑到公司的问题,从而增强了自信;或是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然后想方设法在今后去修正与弥补。这样,在努力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而且锻炼出更顽强的意志,铸就了更坚利的精神之剑,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摘取成功的桂冠。当然,事情真相大白之后,用人公司肯定会首先录用他这样的人。

如果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宝”的和氏璧也被夺走,辱没了赵国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杀了蔺相如一人了事,连缪贤也性命难保了。但缪贤不管这些,识才敢荐,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责任感,是难以做到的。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就立下高远的志向,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苦练书法,才会成就一代书法家。

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

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可见,勤奋是能补拙的。

假如大家都换一种眼光,持金玉者觉得泥瓷美,持泥瓷者觉得金玉华丽。同时,两人都觉得泥瓷与金玉都比不上水的甘甜,那样,事情就完全不一同了。生活也一样,人们互相肯定一下对方,摈弃自己心头无形的那层“包装”,那么我们活得不是可以更本色吗?

推荐第2篇:《假设》教案

一、课题:

1、假设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2、懂得假设的含义,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3、了解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4、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5、承认经验中可能的假象,信任实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假设的含义,领悟物体形状与下落速度的关系。

2、了解识别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在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时,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后要进行探究时,可以先对现象和结论进行假设。

2、认识问题不一样,探究的方法也不一样。

观察瓢虫,然后提出你想知道的有关问题。

例如:瓢虫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爬行的?

除了瓢虫,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讨论后交流。

可以先订计划,然后进行探究。例如:测量数据,观察形状„„用不同的方法

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探究。

3、假设的定义。

假设是探究问题的方式,是具体观察、调查、实验之前作出有依据的推测。

引导学生对“杀树凶手”作出假设。让学生体会和领悟到更多关于假设的学习点,

如假设与证据。

4、学习给假设找依据。

通过阅读,看资料借助直观媒介,了解“大陆漂移说”及其被接受的艰辛。

5、懂得经验可能造成假象,假象要经得住质疑。

通过做纸球和纸片从高处同时落下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充分表达自己的依据。

并且待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再予以解释、评判。

引导学生把丢纸团的实验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进行比较,

表现二者的相似形。

6、巩固

什么是假设?假设要依据,举例说明。

六、课堂总结

教师主导下,由学生总结

六年级科学《假设》教案

沙营小学 陈洪广

推荐第3篇:《假设》教案

《假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假设是根据现象推测原因的猜测行为。

2、知道假设是需要有一定依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懂得假设需要证据才能是科学的认识。

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假设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假设是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2、经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假设,并会进行假设。

三、教学难点

懂得根据经验得出的假设不一定可靠。

四、课时安排

0.5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新课讲解:

一、活动一:怎样运用假设的方法。

1、要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

2、假设要有依据,不是胡猜。

3、要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要记录实验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5、要向同学们汇报我的假设及验证方案。

二、活动二:马铃薯的芽眼都能长出幼苗吗? 实验步骤:

1、在长方形花盆里装满土。

2、取一个马铃薯,观察它表面的芽眼。

3、取一个马铃薯切成小块,要确保每块马铃薯上至少有一个芽眼。

4、把所有的马铃薯块都埋在花盆里。

5、另取一个马铃薯,把它埋在花盆里。

6、将花盆放在一个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并定期的向花盆里浇水。

7、三周后,把所有的马铃薯块和马铃薯从土里挖出来,观察它们的变化。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与你的假设是否一致?

结论:假设的基础是已有的知识,假设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推荐第4篇:申论写作技巧:手把手带你写文章论证之假设分析法[优秀]

在写申论议论文时, 同学们常常面对事例不知如何进行分析议论,即使说理也很难深入下去。 尤其是是近几年,无论国考还是省考,文章论点寻找已经变得更加容易,甚至题干会直接提示考生从哪些角度展开写作。介于此,文章的论证就会显得很重要,而这又是诸多考生的软肋,本文xx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最简单的一种论证说理技巧,假设分析法。

一、方法介绍

假设分析法是指用假设性的语言, 对事物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正例反说,反例正说。这是最简单易行的说理方法。为了便于考生理解,以下给出这种方法的具体写作思路:

分论点+过渡句+案例假设分析+总结观点

假设分析:假如……又何至于……、如果……又何以能……、要是……则不会……、倘若……就不会……、要是能……怎么会……

二、示例:论证“为政当善于倾听谏言”

为政当善于倾听谏言。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 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 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精兵简政,又何以能变成贵州的 “小老虎” 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三、题目演练:2018省考“公共服务管理做好加法”

公共服务管理做好加法。不断完善政府管理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让公共服务更好的惠及大众。假如医院能够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完善服务,又何至于频繁出现医患矛盾?假如养老服务机构能够规范管理,又怎能让公益“变味”?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国务院没有调整无证经营政策,何以能让瓜农笑逐颜开? 如果没有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又何以能让生活如此便捷?如果没有对文物管理的开放创新,又何以让文化这只“帝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话:公共服务管理做好加法是管理智慧,是惠民生的良策。

掌握假设分析法是申论入门考生的必备技能,在考场上也会让你的说理更加有逻辑性,各位考生不妨利于此方法进行训练,达到孰能生巧的效果。

推荐第5篇:国考申论备考:大作文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定稿]

2018国考申论备考:大作文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

众所周知,一篇真正的议论文,关键在论证。据华图教育总部研究院与阅卷人交流得知,每个阅卷人平均每天要阅卷500份左右,平均每份试卷阅读时间约30-40秒,熟练的阅卷人甚至十几秒就能判分。那么,要想在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让自己的文章上一个档次,除了卷面、论点、结构,论证是阅卷人会重点扫读的地方。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论证方法,其实还不足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假设论证,即通过假设关系(如果……就,只要……就;只有……才)来进行论证的方法。操作方法:对充分条件(如果……就,只要……就)进行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对于必要条件(只有……才)肯后肯前,否前否后。例:使用充分条件来论证“慢下来”。当前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慢下来。如果我们一直都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那么势必会缺乏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内心感觉压抑,产生职业倦怠,滋生心理问题,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慢下来。例:使用必要条件来论证“慢下来”。当前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够心平气和,不紧不慢,顺其自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作为,有所成就,而每个人都需要取得一定的成就证明自己,因此我们都需要慢下来。

第二,对比论证,即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得出某种结论的论证方法,以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也可以得出某种结论。例: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较高的人口素质能够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更好地促进产业实现科技化、智能化、建设创新型国家。但在现实当中,我国人口素质依然整体偏低,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着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高端现代化领域相关人才严重不足,为此必须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夯实家底。将理论和现实做对比,体现我国人口素质、家底的水平较低。

再如: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以白求恩同志和现今某些共产党人做对比,说明要学习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必要性。

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不仅可以强有力的论证观点,还能快速的“凑字数”,写出一篇大作文,需要考生在备考中加强运用和练习。

推荐第6篇:计划编制假设条件

计划编制主要假设条件

1、根据项目开发条件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施工组织、营销推盘思路等因素(见附件《青岛蓝海新港城项目开发时序说明》),确定开发时序为:

一期:A、B地块(A区按地下2层,2层裙楼,34层标准层计算工期;B区按地下4层,2层裙楼,30层标准层计算工期);

二期:C、D地块(按地下2层,2层裙楼,30层标准层计算工期),G地块轮渡区(按地下2层,地上1层,需地基处理考虑);

三期:J地块(按地下4层,2层裙楼,39层标准层计算工期);

四期:H、F、E地块(按地下4层,1层裙楼,58层标准层计算工期)。

因单体方案未明确,以上按各楼座不考虑转换层,按区块楼栋同步施工,各楼座为精装修假设条件考虑计划。

2、计划排期日历采用“无休息日工作日历”,除考虑春节假休外,未考虑其他休息日及雨、冬季影响情况。

3、楼层施工按平均7天/层考虑,地下施工按20-30天/层考虑;招采工作按25-30天/项考虑。

4、未考虑施工开展与施工许可证之间的逻辑关系,售楼处在无临设施工许可证下建设,一期、二期在无施工许可证下施工(至主体结构至十几层)。取证延后达6个月,属于违规施工,期间存在着极大政策风险。

5、

一、二期报规图、施工图同步设计推进,连续报审。施工开展在未通过“施工图审查”条件下进行。属于快速跟进做法,需要对报批成果对把握程度高,努力降低变更风险,导致返工和工期延误、成本浪费。

6、C地块拆迁要求在7月31日前完成,具备土护降施工条件。其他区块拆迁按不影响项目进展考虑。

7、轮渡协议签订完成、轮渡以北土地注入、J地块具备轮渡临时使用为G地块提供施工条件,必须在2011年7月30日前完成。

8、未考虑施工用临水、临电影响。临水、临电条件:(1)公司资质;(2)建筑工程规划方案得到批复。正式条件在2012年2月具备。需要做内部工作完成。

9、售楼处与样板间的结合问题,按后补样板间考虑。

10、售楼处属于临建,需要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后有临建许可手续,本计划未考虑。属于违规施工,期间存在着极大政策风险。

11、人防方案按人防不设置在一期项目考虑,获取人防方案批复后即启动结构施工。

推荐第7篇:假设复句教案

《假设复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使用 如果......就......、即使......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区分 如果.......就......、即使......也.....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在上课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大家喜欢什么运动?现在每天都会做运动吗? 生:瑜伽、篮球、足球......师:假设大家每天都运动,会变瘦吗? 生:会/不会

师:有的同学,如果每天运动,就会变瘦。而有的同学是即使每天运动,也不会变瘦。

师:假设下雨天,你还愿意出门逛街吗?

生:如果下雨,有的同学就不愿意出门逛街。而有的同学们是即使下雨了,他也要去逛街。

师:假设大家在商场买衣服时,价格太贵,大家还愿意买吗? 生:愿意/不愿意。

2语法讲解 PPT (1). A 如果我每天运动,就会变瘦。

B 即使我每天运动,也不会变瘦。

(2). A 如果下雨,我就不去逛街。

B 即使下雨,我也去逛街。

(3). A 如果衣服太贵,我就不买。

B 即使衣服太贵,我也要买。

提出问题:找出三组句子中的语法点,谈一谈你的认识。 老师讲解:如果

A

B

A 提出假设的情况,B是假设实现后产生的结果,假设和结果是一致的。

即使

A

B

A 提出假设的情况,B是不因假设实现而改变的结果,这种结果与假设的情况相反。

3.练习(1)选择题

(2)同学们用如果.....就......,即使.......也......造句

4音乐播放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5.情景设置

假设你是一名老师,你会如何做?(用上如果........就......、即使......也......)

6.作业

1.预习课文《如果我是一名老师》 2.找出文中“如果......就......”,

“即使......也......”的句子

教学反思

1.导入提问环节,问题过多,过于简单,对于老师的提问,是选择疑问句,同学们只能回答愿意/不愿意,阻碍同学们的表达欲望。没有吸引力,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 2.语法讲解不透彻,不深入,举例不充分。老师在说“如果......就.....”和“即使......也”时没有重点突出难点和易错点。

3.板书不完整,过于简略,不能呈现出上课的主要内容。板书中只出现“如果......就......”

4.语速过快,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节奏过快,时间把握不准。

5.没有遵循“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整节课中老师“讲”比重过多,忽视了学生的“学”。在十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参与度低,思维不够活跃。

推荐第8篇:玻尔假设教案

玻尔假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玻尔的三条假设。2.通过公式rn=n2r1和En=

1E1使学生了解原子能级、轨道半径和量子数n2n的关系、

3.了解玻尔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玻尔理论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玻尔的三条假设使学生了解玻尔把原子结构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2.电子在可能的轨道上能量指电子总的能量,即动能和电势能的和,这点学生容易产生误解;对原子发光现象的解释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前一节提到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的电磁理论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了经典的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原子结构,那么怎么解释原子是稳定的?又怎么解释原子发光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呢?

(二) 教学过程的设计 1.玻尔的原子模型 2.原子的稳定性。

经典的电磁理论认为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由于电子辐射能量,因此随着它的能量减少,电子运行的轨道半径也减小,最终要落入原子核中。

玻尔在1913年结合普朗克的量子理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玻尔假设一: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定态。

说明:这一说法和事实是符合得很好的,电子并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上,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一样。这里所说的定态是指原子可能的一种能量状态,有某一数值的能量,这些能量包含了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

(2)原子发光的光谱

经典的电磁理论认为电子绕核运行的轨道不断的变化,它向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该等于绕核旋转的频率。因此原子辐射一切频率的电磁波,大量原子的发光光谱应该是连续光谱。

(3)原子能量状态和电子轨道。

玻尔假设三: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和能量。

玻尔从上述假设出发,利用库仑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出了氢的电子可能的轨道半径和对应的能量。

1根据计算结果概括为公式:rn=n2r1,En=2E1,n1,2,3说明公式中r1,E1和

nrn,En的意义,并说明n正整数,叫做量子数,r1=0.53×10-10m,E1=13.6eV.n=2,3,4„时,相应的能量为

E2=-3.4eV. E3=-15.1eV. E4=-0.85eV„

E∽=0.3.氢原子的能级

氢原子的各种定态时的能量值叫做能极,根据以上的计算,根据以上的计算,可画出示意的能级图。

原子最低能级所对应的状态叫做基态,比基态能量高的状态叫激发态。 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电子克服库仑引力做功增大电势能,原子的能量增加要吸收能量。

原子也可以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电子所受库仑力做正功减小电势能,原子的能量减少要辐射出能量,这一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

明确:原子的能量增加是因为电子增加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减少的动能;反之原子的能量减少是因为电子减少的电势能大于电子增加的动能。

原子无论吸收能量还是辐射能量,这个能量不是任意的,而是等于原子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间能量差。

明确:一个原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能量状态和相应的能级,但在某一时刻,一个原子不可能既处于这一状态也处于那一状态,如果有大量的原子,氢光谱的观测就说明了这一事实,它的光谱线不是一个氢原子发出的,而是不同的氢原子从不同的能级跃迁到另一些不同能级的结果。

例1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电子轨道半径为r1,电子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e,氢原子中电子在n=3的定态轨道上运动时的速率为v3,氢原子从n=3的定态跃迁到n=1的基态过程中辐射光子的波长为λ,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 A.v3=ek9hc

B.λ=-

3mr18E1C.电子的电势能和动能都要减小

D.电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分析:玻尔理论虽然解决了一引起经典电磁学说遇到的困难,但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仍然认为原子中有一很小的原子核,电子在核外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受到的库仑力作向心力。

ke2v2ke2F=2m,v

rmrr根据玻尔理论rn=n2r1,即r3=9r1.ke2ek即以v3=,因此A正确。 m9r3mr1由于En=11cE1E,EEE1 .且hv=E-E,即h31131299n所以λ=-9hc,因此B正确。 8E1氢原子从n=3跃迁到n=1,电子受到的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ke2v212ke2m可知电子动能EK=mv,即轨道半径越小,动能越大,所以D2r22rr正确,C错误。

例2.有大量的氢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光子后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E1,则吸收光子的频率v=_____,当这些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态跃迁发光时,可发出_________条谱线,辐射光子的能量为______。

分析:根据玻尔的第二条假设,当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时,吸

EE18E11 收光子的能量hv=E3-E1,而E3=E1,所以吸收光子的频率v=39h9h当原子从n=3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由于是大量的原子,可能的跃迁有多种,如从n=3,到n=1,到n=2,再从n=2到n=1,因此应该发出三条谱线,

853三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E1,E1,E1

9364本节总结:玻尔的原子模型是把卢瑟福的学说和量子理论结合,以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明线光谱作为实验基础而提出的。认识玻尔理论的关键是从“不连续”的观点理解电子的可能轨道和能量状态、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是成功的,但对其他光谱的解释就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显然玻尔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推荐第9篇:假设 教学设计

《假设》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假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体现过程技能显性化,是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本单元在全套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顺序中的位置在最后第二位,说明假设是探究中较为高级过程技能。

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经验的人会对事物进行解释和假设。解释是因为觉得我们的认识已经有把握贴近事实,但当我们期望贴近事实与真相,又由于事实的因果关系复杂,难以确定,依据不充分时,我们就会做出假设或猜想,来引导探究的方向。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是说明猜想与假设的关系,通过侦探破案和寻找杀树凶手,引导学生做出不受任何限制的猜测。第二是介绍“大陆漂移说”和“恐龙灭绝假说”,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家做出的假设,学习给假设找依据,并尝试做出自己的假设。第三是让学生回忆以往做过的假设的内容,为强调有依据的进行假设做好铺垫。第四让学生在找杀树凶手过程中,懂得假设要有依据,并说明依据中的经验也会造成假象。要证明经验是不是正确,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为下一课内容的展开埋下伏笔。

六年级的学生在三年多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做过假设。但要明白假设的提出要有依据以及假设依靠的经验未必可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2、了解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意识到假设需要验证。重点:懂得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 难点:明白经验可能会造成假想。

三、学法

实验法、互动讨论法

四、说课教学过程

假设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的原则,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探究,如分析鱼缸少鱼事件。为体现“做中学”,根据魏格纳的假设让学生拼接地图,从活动中懂得假设是要有依据的。

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首先我创设一个情境:鱼缸少鱼事件,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在为什么少鱼的问题上寻找原因,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学生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猜想,这时学生就在对问题作出假设,从而引出课题——假设。为了让学生尝试自己作出假设,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个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其中有科学家已经提出的假设,也有同学们自己的假设。提出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很重要的一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介绍了魏格纳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介绍魏格纳的故事,让学生走近魏格纳提出假设的这个情景。假设提出后要证明它是正确的,需要依据去支撑。下面我就让学生去寻找依据,其中有一个很直接的依据,就是把地图剪一剪拼一拼。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寻找依据的过程。学生也在拼接过程中发现,确实有很多陆地可以贴合在一起。仅这样一个依据是不够的,也不能说服当时的科学家,所以魏格纳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在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中,有一些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结合课本的两个实例,即在两个大陆上都发现了中龙的古化石和格陵兰岛当时在逐年地漂移欧洲大陆。通过这些证据来证明魏格纳的假设是正确的,然后通过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示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最后回到鱼缸少鱼的事件中让学生明白,假设提出后要证明它是正确的,需要去寻找证据。而对于学生提出假设的依据的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还需要去调查研究,通过实验等方法证明。这样就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推荐第10篇:研究假设如何写

研究假设是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设计之前,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更明确,研究范围更确定,研究内容更具体,把研究数据的收集工作限定在一个更特定的方面和范围,因此,可以起到一种纲领性作用。

例1 学习策略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斯诺曼认为,学习策略应由三部分组成:(1)策略技能,包括有效分析学习情境中的各种变量及关系,制定学习计划。(2)具体的策略技能,包括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熟练使用各种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进程和必要时修改先前的计划或方法。(3)元认知,包括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知道如何适当运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实现某一特定的学习目标,知道应用上面两个成分的必要性,知道为什么、何时和如何使用上述技能。

“学习策略应用研究”课题,通过论证将假设确立为:(1)对每种学习形式来说,尽管有通用的学习策略,但每种学习形式都有与之相应的独特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不同学习形式相适应,才能体现学习策略真正的价值。同时每一种组织形式下的学习策略也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2)在不同的学习形式中运用学习策略,可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学习策略使学习行为理性化、具有针对性,从而避免盲目性。(3)学习策略研究要实现个性化、本土化。(4)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的整合是完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需要。(5)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习领域的研究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国内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领域,因而学习应用性策略研究较少。又基于学习策略的个性化、本土化等特点,急需应用性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题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如果将学习策略的所有理论成果全部应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同时开发创新,时间、空间、人力和物力都不允许,也没必要。所以,本课题将研究领域和主题设定在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学习方式范畴,又只关注通用学习策略、个性化、本土化学习策略以及学与教策略的整合等领域,避免了漫无目的平均用力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保证课题研究朝成功的方向发展。

二、保证课题研究直指成果

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同时,验证假设的结果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需要注意的是,假设与课题设计的其他环节不同,课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表述;而假设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合乎科学的猜测,是对课题中所提问题的尝试性解答,因此,在研究工作中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例2“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这个课题可以提出三种假设:第一,接受教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二,接受教法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教法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三,接受两种教法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差异。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我们都可以从课题研究中得出研究结果,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使研究者能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针对要收集的数据设计研究方案和选择检验方法。如,因果性的研究假设要求采用严密的实验法加以检验,而对于相关性的研究假设,采用相关方法进行检验即可。

第11篇:人性假设总结

人性假设总结

工商管理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

Z0903班李春明

1042090318

一,“经济人”假设

1、提出时间:20世纪60年代

2、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美国的麦格雷戈进行总结

3、产生背景:19世纪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

义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工厂大量建立,工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当时的工人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大多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资本主义生产力虽获得大发展,但工人的平均工资仍然较低、工作环境仍然较差,工人劳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生存而努力;与此同时,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对工人加强监督和管理能使生产率有极大提高的空间。工厂主如何加强对工人的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此时也就成为必要。以经济人假设加强对工人的管理以提高生产率在这个时期成为了可能。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最早提出经济人的观点,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随后的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4、内容: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的受别人的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才

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

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

鼓励自己,能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5、管理措施:

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方面。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众多劳动群众无关。

3)在奖惩制度方面,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消极怠工的工人采取严厉的制度惩罚措施。

二、“社会人”假设

1、提出时间: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2、提出者:梅奥

3、产生背景:霍桑试验

4、内容: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人在工作中除了追求物质利益以外,还有强烈的社会需要。

5、管理措施: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 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3)在实际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4)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 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呼吁、反映 。

5)提出\"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

2、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家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等人

3、产生背景:社会生产发展到高度机械化的条件下提出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工作工作日益专业化,特别传送带工艺的普遍运用,把工人束缚在狭窄的工作范围内工人只是重复简单而单调的动作,看不到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组织任务的联系,工作的“士气”很低,影响着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提出了“自我实现人”假设。

4、内容:

1)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则工作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

2)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实现住址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把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3)在现实工作目标中,报酬起着作用,而报酬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大的报酬是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而获得个人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4)一般的人在适当得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而且还学会了谋求职责。

5)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比较高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聪明才智。

5、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的改变

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

3)奖励方式的改变

4管理方式的改变

四、“复杂人”假设

1、提出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2、提出者:美国科学家沙因

3、产生背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和研究中,人们开始注意到,无论是“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的假设,还是“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并不适应于一切人。因为,人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本省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潜力等,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的。由此提

出了“复杂人”而假设。

4、内容: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冬季,他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人的普遍人性假设和管理方法。

5、管理措施:

1)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来提高管理效率。

2)应根据组织情况的不同,采取弹性、权变的领导方式,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3)应根据客观观察,发现职工们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之间的个别差异,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和奖罚方式,等等。

第12篇:( 3 )模型假设

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心得体会

我们小组选取的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标准答案的范文和长沙学院陆石杠等人写作的论文进行仔细阅读,体会这两篇论文写作格式、方法等等。

由于我们都是初次接触数学建模,所以我们在研读这两篇优秀论文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用到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分析其优点与不足之外,更看重学习怎样写出一篇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从而传达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研读完这篇优秀论文后,我们有如下几点的收获:

1.大致了解了一篇数学建模论文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应该写些什么,以及怎样写才能更好的吸引别人的眼球;3.吸取了全国一等奖的优秀论文在写作和处理问题方面的成功之处,以及寻找与标准范文进行对比中还存在的缺点,以便以后运用于我们的研究之中;

4.总结了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提醒我们以后注意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下面,我们就建模论文的各个部分,以这篇优秀论文为例与标准范文进行对比说一下我们的心得体会: [摘要] 摘要是一篇论文能否在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好的摘要必须清楚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显著的表达论文中最重要的结论。 这篇论文的摘要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并给出了作答,例

如针对问题一作者建立了三个模型分别对管辖分配、警务调度、工作量不均匀等问题作答总结,起到较好的总结全文,理清条理的作用。让读者对以下论述有一个总体印象。而范文是对每一问都另起一段进行分点说明,虽然形式上有点不同,但这两种形式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的重述] 再次阐明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具有的实际意义,并醒目的提出了所要解决的问题。两篇文章都对问题进行了概括,分为背景知识和待解决的问题等,条理比较清晰明了,说明了处理问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优点:叙述详尽,条理清楚,论证充分 [问题的分析] 分析问题,是通过对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析、提供思路,简述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和大体需要解决的途径。 对于这篇优秀论文与标准范文相比,也有其优点和缺点。 优点:

条理比较清晰,论述符合逻辑,表达清楚,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求解,而且全面地对全市交巡警服务平台设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将A 城区的管辖范围分配问题转化求解路口到警务平台的最短路问题,通过图论的最短路求解方法求解出结果。

将A 城区的警务调度问题转化成了求极大极小值和总体最小2 类非方阵指派问题。

加平台和调整问题,建立工作量最小的优化模型。

考虑比较全面,并建立元素树杈传递算法求最佳的封锁方案。 缺点:

1.尽管条理清晰,但与范文比起来,可能格式上我们还是觉得范文的更清楚明了些。

2.对问题一的第三小问,是增加平台个数确定的情况下,建立工作量最小的优化模型,没有考虑到成本和平台个数,这里可以建立增加服务平台的个数和工作量最少两个方面的两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

[模型假设] 一个模型建的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假设做的好不好。过烦的假设接近实际,但不宜或者无法求解,过简的假设对实际的指导意义又不够。这就要求我们能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主次,并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尽量使问题简单、均匀化。 这篇论文共做了7条合理的假设。 优点:

1.假设使要解决的问题线形化和坐标化了。这一点是后面能够继续下去很重要的因素。他将两节点间的距离坐标化,可以画出两节点间距离平面坐标图。并运用欧氏距离作为两点之间的距离。 2.假设方便了工作量,如假设1)管辖范围只考虑路口交点,这个假设减少了很多工作量;又如假设3)假设车速是恒定的,避免了复杂的计算。

缺点:

1.第三点假设与第七点假设重复了,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对车速的影响就说明车速是恒定的,包括警车和犯罪嫌疑人的车。 2.假设还不太严格,,没有说明每个节点只能被一个服务平台管辖和一个平台的警力最多封锁一个路口。而且假设的有些点可以整合一下,例如3和7,4和5。 [模型的评价] 指出自己的模型为什么具有可取性,它的优点以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这篇论文的作者能够很明确自己的运用这些模型来解决该问题的它优缺点,而且针对性较强,不是笼统的说明了一下,并提出它的方法准确合理,以及提到建立的树杈元素传递模型,能非常直观明了的解决此类最优围堵问题。对自己的模型也进行了客观分析,说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忽略一些外在因素。使读者能够快速明白如果要改进该模型可以从哪个方面着手。 [符号说明] 将文中会出现的变量、常量先在此说明,便于读者的阅读。 这篇论文得符号说明很清楚,也很详细。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首先进行模型建立并阐明算法,给出或推导出需要用到的计算公式;

然后采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 分析得到的答案,给出相应的结论。

优点:这篇论文建立的模型很简洁,因而给出的算法也很精炼。例如他主要采用采用floyd算法求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以距离的远近程度来判断该地是否为服务平台的管辖范围。在数据很繁琐的情况下,很好的使用了Matlab以及floyd算法。

且通过此次的学习,我们了解了floyd算法,它是通过一个图的权值矩阵求出它的每两点间的最路径矩阵,是求两点间最短距离的一种好方法。

于此在求解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指派模型以及运用目标规划的数学思想。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学以致用。 [模型的优化] 在数学建模中,一个优化模型意味着你是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来寻找一个改进的方向,可能这个模型最终找到的答案并不是最优的,但它一般而言,比现有的要好。通常而言,我们一般在数学建模中,第一次建立都不是会是优化模型,而是一个一般化的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寻找改进方向的时候,才会用到优化模型。 模型的优化有助于改进模型,并使模型在更多的场合适用。 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各观测站点附近的网格点对其影响具有的偶然性,并指出其在假设中采取的4个点是比较能够得到合理结果的。 优点:看到了主要可能出现问题和争议的地方,相当于重新作了个说明,指明了自己方法的可取性;

缺点:对于其他的误差并没有进行分析。考虑还不够周全。 [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就是你所写的论文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不能随便写,是要写出准确出处的。 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 要在这里说明。

第13篇:有罪假设和无罪假设

一,假设有罪—台湾

前段时间湖南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创世纪》,其中主人公会长期在香港与台湾之间奔波,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会触及两地的法律.而我注意到,主人公在台湾接受审讯时,不满于当地使用的假设有罪的审判前提.因为在香港使用的是假设无罪.因此,我翻阅了《情理之间》这本书.假设有罪,就是在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无罪之前(即在法官宣判当事人无罪之前),法官无理由的认同当事人是有罪的.需要辩方律师提供足够的证据(包括充足的人证和无证)反驳控方,证明当事人无罪.庭审时,法官有理由对当事人的每一句话提出质疑,要求出示充分的证据.所以这一点上,我觉得不是很恰当.因为,如果证据被毁掉,或是不够充分,而当事人又确属无辜,那这个假设有罪的前提就存在极大的缺陷,因为有时候是事关人命.让公民质疑司法的公正性.

二,假设无罪—英美法系

反过来看假设无罪,就是在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有罪之前(确切一点,是在法官宣判当事人有罪之前),我们应当在道义上,情感上和方式方法上,深切地认同当事人是无罪的.假设无罪,源

自西方的神学论,是英美法系的一个特色.从神学上来讲,西方人认为人有原罪(original sin),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罪的,但是从法学上来讲,刑法学但是上西方人却有\"无罪推定\",这又体现出西方人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信每个人都是清白的.

香港归英国管制多年,沿用英国的英美法系的法律系统,自然也就沿袭了英美法系的无罪假设.要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必须出示充分的人证和物证.这样做,自然体现了西方一直申明的人权观点,保护了公民的合法利益.但是也不难排除有罪却没有有罪证明的罪犯,让司法的公证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证.

就如著名法官陈鱼水处理的一个案件中表现的那样,农民用生活的钱购买锅炉,而后锅炉出问题,连本钱一并丢失,告上法庭,手握的合同书却出了问题,法律讲求的是证据,结果他们只能一无所获,家破人亡,生产商逍遥法外.虽不是法律的本意,却也看出这假设无罪的弊端.

三,英美法系无罪假设的例外—经济法的假设有罪

虽说西方的刑事法律是建立在假设无罪的基础上的,但是西方的经济方面的法律(例如证券,金融方面的立法)则是建立在假设

有罪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调查的时候,要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集团是无罪的.

拿美国举个例子.美国的刑法是基于无罪假设的,美国的证券法是基于有罪假设的,其原因是被刑法管的人是没有选择的,参与股市的人是有选择的,你可以不炒股票.

只要出生在美国就受刑法管制,你要证明你所做的所有事,这是没有可能的.炒股就不是这样,你一旦想玩这个游戏,证监会就假定你是有罪的.上市公司要提供详尽的财务数据,按规定记账,对自己的方案要有承诺.安然就是把账记成别的科目,结果就是监狱.炒股票的人也要说明你为什么买、为什么卖,任何人都被怀疑是否得到内部消息,所以美国的基金就要做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等,写很厚的报告,并做长期投资,这些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这个经济法上的假设有罪,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承认人是一种贪婪的逐利动物,一句话,人为财死.所以在英美法系的国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是经济性质的刑事案件,那么检控官们要以什么样的原则去调查取证呢? 我想,美国是个重视利益的国家,应该以经济为出发点,采用假设有罪的

原则,而其它更重视宗教于人权的国家会以刑法为出发点,采用假设无罪的原则吧.香港就不用这么头疼,因为它虽沿袭了英美法系,但它的证券法并不是明确基于有罪假设,这一点,大陆也是一样,没有这个例外.

四,中国大陆有关假设有无罪

有人说,中国大陆自有法律以来惯用的都是有罪假设.抓到犯罪嫌疑人就以罪犯论处对待.但是近年来,通过对法制精神的进一步理解,提出给犯罪嫌疑人以人权待遇.

我们暂且不说大陆究竟是假设有罪原则还是假设无罪原则.其实往往在审案判案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刑事案件采取的的确是有罪假设,但是即使没有充分的无罪证明,检察官们也不会枉自判断,冤枉好人.对于公诉罪,是控辩双方根据掌握的不同罪证当庭辩驳,然后由掌握至关重要角色的法官们根据事实情况和法律的明文规定做出适当判决.同样的,对于指控有罪的案例,同样要拿出控告当事人确实有罪的充分的法律和事实依据,以证明当事人有罪.说到这里,我已经没有必要判定大陆是使用何种假设原则了.

果然大部分人还是认同大陆使用的是有罪假设的原则这一说

法了.但是我觉得,在真正的审判过程中,倒是使用了有罪假设和无罪假设并用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的做出判断,采用不同的原则,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威信.惩治违法乱纪的犯罪分子,同时保护无辜公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文明法治社会.

五,总结

就如上述所说,独断的使用有罪原则或者无罪原则都是有利有弊的.也各自传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同一法系的制度传到不同地区,也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法律习惯进行改变和传承,以便更好的适用.我认为,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原则是最适合不过的行为了,不会造成漏网之鱼,也不会造成无辜受害.

不过,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也是根据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法律的建立和健全逐渐建立起来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适用人群,和适用社会形态.

不管怎样,通过对假设有罪和假设无罪的讨论,让我对这两个原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法律背后的国家背景文化,让我受益良多.

附:大陆法系的特点

1.从法律渊源传统来看,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拘束力。

2.从法典编纂传统看,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

3.从法律结构传统来看,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结构是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传统意义上的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

4.从运用法律的推理方法来看,大陆法系的法官通常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将蕴涵于法典中的高度概括的法律原理进行演绎和具体化,然后适用于具体案件。在进行演绎时,往往需要对法律原理、概念、术语等进行法律解释。

5.从诉讼程序传统来看,大陆法系倾向于职权主义,法官在诉讼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第14篇:生活不需要太多假设

生活不需要太多假设

认识一位朋友,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跟几位同学创办了一家小型电子商品销售公司。可是因为初涉商场,缺乏经验,他们的公司在一年之后,便被迫宣布了破产。因此,朋友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

无奈,他只好暂时进入一家船舶公司,做了一名线路检修员。可是,工作了还不到两个月,他的右脚就被船甲板上的铆钉扎伤了。

他只有一瘸一拐地离开那家公司,待在家里疗伤。那个时候,他的情绪消沉极了。我每次去探望他,总会见到他床头的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在此之前,他从来不吸烟。

我与其他一些去探望他的朋友,鼓励他应该振作起来,从头开始。然而,听了之后,他只是苦涩地一笑,并心灰意冷地说:“如果当初我没那么莽撞,就不会陷入这种窘迫的局面;如果我当初没选择到那家船舶公司打工,自己的脚也就不会被扎伤了。”

后来,市艺术展览馆为一位残疾老画家举办了一个画展。我决定约朋友一同前去,顺便陪他散一散心。当时,他的脚伤还没有完全好利索。在展厅里,我和朋友都被那些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深深打动了。待参观完画展之后,我们有幸拜见了那位残疾老画家。他是一位年逾7旬,身形枯瘦,且双腿截肢,坐在轮椅上的老人。

我们跟老画家聊了起来,他的性情很直爽,也很健谈。当他听了朋友讲述的不幸经历之后,竟朗声笑了起来。

然后,他认真地说:“刚才,从你的谈话里,我至少听到了五个‘如果’。如果刚开始,你没有急于创业,就不会背负上那么多的债务;如果你没有到那家船舶公司工作,就不会扎伤脚。但是,你现在能够摆脱这些假设吗?”朋友听了,摇了摇头。

老画家继续笑着说:“仿照你的口吻,如果当初我没有遭遇车祸,现在也就不会坐在轮椅上了。但是,这种假设可能吗?”

我的朋友有摇了摇头。

老画家意味深长地说:“其实在十多年前,我刚遭遇车祸时,也曾有过这种绝望的念头。后来,我意识到这种自暴自弃的念头,只能使自己陷入更加悲观无为的窘地。于是,我选择了学画,通过画画来排解内心的痛苦。面对生活中遭遇的不幸,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请你在自己的心里多默念几遍‘只要----就----’。只要你努力地付出,就一定会赢得收获!”

我们被他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是啊,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果断的勇气。不久,朋友进入一家专业对口的电子公司做销售。他兢兢业业地工作,随着业绩的提升,现在已经被提升为业务经理。

把心智和精力浪费在懊悔过去,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正是这种消极的念头,使我们在生活中变得犹豫不定、缺少自信,最终一事无成。

一个成功的人,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假设。他们懂得活在现实,并且总是向前。

第15篇:新农村假设发展状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假期社会实践 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 洛阳理工学院B08040528 李翼航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巩义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形象树在一线”活动为动力,采取综合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农业总产值3.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1%,其中,种植业完成1.7亿元,畜牧业完成2.0亿元(现行价)。夏粮总产达9400万公斤,平均单产252.7公斤,小麦面积37.2万亩,总产比2006年减少1972万公斤,单产比2006年减少53公斤。今年夏粮减产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去年暖冬小麦旺长,二是春季低温冻害,三是大风造成麦田倒伏,四是干旱影响。预计2007年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达到1.7万吨,禽蛋0.78万吨,鲜奶0.24万吨,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67%、63%和80%。

(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以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四)加大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本市在“新”上理思路,做文章,以推进农村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本市逐步实施巩义市新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并结合本市农村发展状况,制定出了我市信息化镇村的创建标准,并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下发了《巩义市建设信息化镇、信息化村的标准》,详细地分解了各项目标、任务,选择了北山口村作为全市首个新农村信息化村试点,在组织网通、移动、广电、联通、电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同时,重点开展了以光纤到村、电脑入户、村民上网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上网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的问题。一方面从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等几方面入手,组织协调网通、移动等网络服务商加大信息网络的铺设力度,降低了使用资费,给农民以最大的优惠。目前,本市有60多个村开展了“农民上网工程”,新增农民上网用户7500多户,广大农民群众已经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另一方面在条件差的村开展村级信息服务站的试点工作,选择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行政开展“巩义市新农村信息化村级信息服务站试点”工作,实行市、镇、村三级管理。一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由政府提供电脑5台,并协调网络运营商将光纤铺设到村,免收上网资费,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试点村免费或优惠提供各种适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镇、村负责提供20M2以上的场地并配套桌椅、配备一名专职管理员,管理员工资由镇、村负责解决。通过这种形式,让贫困村群众也能利用互联网来获取各种科技、致富、文化信息,进一步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的问题。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夹津口镇韩沟村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完善农产品市场监测建设体系

(六)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七)项目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投资200万元,购进气象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20余台检测仪器,建成300平方米的中心化验室,2月底顺利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批准了氧化乐果、甲胺磷、毒死蜱等21个农残承检项目,4月底通过省农业厅机构认可,可以对蔬菜残留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计量机构双认证,健全了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走在了全省县(市)的前列。

2、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120万元,购进动物防疫仪器设备57台,改扩建实验室235平方米,完善了该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控制体系。

3、新型大中型沼气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550万元,全市新建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55座,促进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八)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做好招商引资方面工作

上半年,克服困难,自加压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了支出压力,共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606.833万元,其中省财政厅、农业厅拨付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100万元,小麦病虫害防治补助经费5万元,省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补助资金1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5万元;郑州市财政局、农业

局拨付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补助资金486.833万元。

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低,进一步完善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全市多数乡镇财政还属于吃饭财政,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从市到乡镇、村的资金整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是规划制定不尽合理。尽管多数示范村已制定了村庄规划,但规划内容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重村庄建设、轻产业发展的倾向。一些地方所制定的规划缺乏前瞻性,缺少当地人文、民族和地域特色,千篇1律的“模式化”特征明显。

三是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建设新农村示范村,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过拆除旧宅、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面积;但从短期看,由于各地财力有限,拆旧和建新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土地调整置换政策不健全,已成为制约示范村规划建设的最大瓶颈。同时,项目整合、土地流转、金融互助等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也影响着示范村建设的推动和进展。

四是部分基层干部存在认识误区。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迁则迁,要尽量依托原址进行改建。但一些基层干部不顾当地实际,把示范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拆旧建新,忽视了农民主体,忽视了群众意愿,搞不切实际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对此,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避免过度增加群众负担。

三、措施建议:

2.1 加强规划建设引导力度

2.1.1、规划方面

( 1 )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树立片区发展的规划理念,按照产业发展合理划分区域功能。

( 2 )制定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全市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各乡镇、街道办编制完成镇、村建设规划。 村庄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规划村内居住、供水、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

( 3 )全面抓好典型示范,树立新农村样板

为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区、乡镇、村都应建立示范样板。对示范村注意人、财、物的适当倾斜,更主要是认真帮助规划,及时指导实施,协调各类矛盾,建立各种机制。示范村要在村庄建设、经济收入水平、农村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作为农村全面小康的表率。

2.1.2 建设方面

( 1 )村庄旧村改造方法及土地整合措施

对于分布在城镇郊区和集体经济较雄厚的村庄,采取集体出资或村民自愿筹资,统一购买旧房拆除的方式集中宅基地,统一投入基础设施,安排地基,同意建设。对于偏远且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庄,采取政府补贴、村民出力的方式统一规划、逐步改变村民居住条件。对于经旧村改造整治后的富余土地,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立农村土地收益归农民以及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下,进行土地资源整合。

( 2 )村庄基础设施改造措施

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村庄规划生活、生产区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统一,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优势产业区、特色产业区的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规划一经确立,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经批准。

2.2 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处理好村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也是决定新农村建设具有成效的标志之一。

2.2.1 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乡镇人民政府要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鼓励农民努力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和等级,不断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非农业建设一般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2.2.2 整治空心村,合理布置居民点

加强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监管,村庄建设规划应立足于旧村改造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整合,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2.2.3 通过迁村并点,实现村民宅基地集约化

引导自然村和我省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把经村庄改造整治后留下的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复耕和复垦等措施退还为农业用地,以满足国家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1 )城市郊区村: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 2 )业产业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

( 3 )特色产业村:规划选择“一村一品”模式 , 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其规划的一大亮点。

( 4 )特色保护村:即具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特殊性质(水源地)和古遗址周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规划提升特色旅游品牌,以开发人文自然资源旅游为主业。

( 5 )贫困山区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

2.4建立完善领导机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当担任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明确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相应责权,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协调单位,具体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了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5加强宣传引导,探索建立一个政府、农民群众和社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报纸、标语等形式,把实施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的广泛宣传、动员,做到新农村建设成为群众议论的主要话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的认识。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把政府行为与农民自觉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扶持资金的到点到位,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引入参与式服务的方式,扶持经过村队农民群众讨论,当前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建设项目,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同时,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深入持久地共同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2.6建设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6.1是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保证。要切实抓好以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准选好支部书

记,落实班子岗位责任制。

2.6.2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建立村规民约。

2.6.3是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终极目标,同时兼顾全面发展,特别是进行产业布局、村庄布局规划,实行村庄功能分区,是一个新的规划理念,适应了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规划建设很有现实意义。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在规划与管理方面下功夫,要从完善制度和程序着手,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我坚信,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发展战略,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我市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第16篇:假设关系的句子

假设关系的句子大全:

1、即使你的权益受到了损害,你也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即使妈妈生活再艰苦也要让我吃好喝好。

3、即使老师生病了,也坚持来学校上课。

4、即使老师没在教室,同学们也很安静。

5、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秋游了。

6、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会辜负父母与老师的教诲。

7、如果世界上没了空气,人类就灭亡了。

8、如果舍弃一粒粒的小石子,就没有一条条的大马路。

9、如果你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

10、如果你去学校,就将会学会很多东西。

11、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12、如果明天下雨,那么运动会就只好延期

13、如果每个人都对地球做出贡献,不去破坏,那么地球将会更美丽。

14、如果没有伟大的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

15、如果没有农民工的辛苦,就没有城市的繁华。

16、如果没有你的采纳,就没有我的分数。

17、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我的成功。

18、如果没有绿叶的衬托,就没有花儿的香艳。

19、如果没有了解放军战士,就不会有我们强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20、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

21、如果困难和挫折没有将我心灵留下创伤,我就不会有今天这般坚强!

22、如果考得不好,就要被爸爸打。

23、如果地球没有树木这些天然的吸尘机,那么,我们生活的地方就会充满灰尘。

24、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也会迎难而上决不畏惧!

25、即使我遇到天大的困难,但我相信努力去做,也会取得成功。

26、即使我不会造句,我也要努力地把这个造句造好,因为这是我的作业。

27、即使天寒地冻,大家心里也暖洋洋的。

28、即使日子不够快乐 鸟儿也不会把眉头紧锁。

29、即使你们百般劝阻,也挽回不了我的一颗爱国的心!

30、即使你很聪明,但上课也要认真听讲,不然你就会退步的!

31、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中,我们理应勇往直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尽力克服。

32、我如果认真复习,考试就会取得一百分。

33、如果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悲伤和回忆里,就不能面对现实,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方向。

34、如果我听妈妈的话,我就不会拉肚子了。

35、如果我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大学。

第17篇:四德工程假设责任状

莒南县第五小学四德工程建设责任状

认真贯彻《临沂市四德工程建设要求》,明确责任,信守承诺,积极投身“四德工程”建设,特签订责任状如下:

一、培养社会公德,争做“爱德之星”

1.讲文明知礼仪守秩序,为人宽厚,处事大方;

2.在学校,胸怀坦荡,谦逊礼让,乐善好施;在社区(村居),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尊重他人,与邻为善,争做爱心居民;

3.尽己所能,积极参加爱心捐助、无偿献血、植树造林、爱护环境、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每年参与次数不少于3次);

4.积极投身“日行一善做好人,日读良句勤修身”活动,用点滴行动丰富自己,奉献社会;

5、关爱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践行职业道德,争做“诚德之星”

1.爱岗敬业,规范从教行为。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职业道德,规范从教行为;

2.精通业务,潜心专业成长。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3.勤奋工作,讲求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端正,作风严谨细致,办事雷厉风行;坚持工作高标准、高效能,本职工作争一流,尽职尽责,自觉维护学校良好声誉;

4.诚实工作,诚信对待他人。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在工作面前真抓实干,在成绩面前实事求是,在失误面前勇于担责。诚实处世,诚信待人,不欺骗不虚伪,脚踏实地办实事;

5.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创新。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热爱集体,关心同志,同勉共进。

三、弘扬家庭美德,争做“孝德之星”

1、经常性地与父母交流,态度和蔼,有耐心,让父母感受到温馨,不训斥、不埋怨,婆媳关系融洽;

2、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探望父母,每周至少一次亲自动手为父母做

家务;

3、每月带父母理一次发、帮父母洗一次澡,定期带父母做体检;经常陪父母进行户外活动、看电影或文艺演出;

4、定期缴纳赡养费,每年给双方父母赡养费不低于3000元(不含实物),为父母适时购置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保证父母衣食无忧;

5、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经常陪父母进行户外活动、看电影或文艺演出;

6、尊重父母意愿,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陪父母一起拜访老朋友、出席重要活动;

7、父母生病悉心照料,主动承担医疗费用;

8、夫妻关系融洽,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遇事多商量,不独断专行,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9、教育孩子讲艺术,不当着父母的面,打骂孩子。

四、完善个人品德,争做“仁德之星”

1.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在社会生活中明辨是非、善恶,从善如流。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学习法律法规、传统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文化水平。

3.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努力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多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4.培养良好心态,看事客观,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五、监督评议

1.教职工四德建设情况,纳入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范围。学校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7人以上),修订运行章程。视情况,对责任状落实不力的人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以及相应处罚。对涌现出的好典型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2.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学校和教职工本人各持一份。

学校(盖章):负责人(签字):

签状人(签字):

2013年月日

第18篇:六项制度假设实施方案

韩岔中学师德建设六项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好《横山县教育局关于建立完善师德建设六项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师德建设年为契机,举全校之力,努力打造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结合学校实际,就建立完善师德建设的教育、宣传、考核、奖惩、检查和监督六项制度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师德建设工作要内外结合、上下联动,以领导带群众,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教风、学风、校风的根本转变。

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校委会成员为组员,德育处重点落实好各项工作的实施。

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明确,齐抓共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实行例会制度,统筹设计安排,定期研究分析总结工作,学校教代会共同配合,营造出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责任分工:

校长:统筹安排设计整体工作。

德育处工作人员:做好教育、宣传、考核和检查、监督工作。

教务处工作人员:参与考核、检查工作,重点做好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工作。

总务处工作人员:做好奖惩及后勤服务工作。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师德建设工作是我们多年来始终在探索研究的重要工作,在2016师德建设活动年中,我们首先要理清工作思路,要以建立完善六项制度建设为系统框架,将师德建设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融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崇德向善,全民修身”系列教育活动之中;融入到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教师培训、校本研修、落实高效教学管理的整体工作之中,真正做到修德与修业并举,德才兼备。

工作中本着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激励、制度约束、监督落实相衔接;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推动师德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引领教师自律自强,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完善师德教育制度

1、建立教师日常师德学习、新教师教育学习、班主任培训学习三项学习制度。

2、创新教育形式,专题辅导、实践反思、讨论交流、典型案例分析和不同主题的师德师风大讨论相结合,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领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组织新教师入职承诺、进行青蓝工程,进行职业信念教育;组织好从教荣休教师座谈会,传承职业信念和宝贵经验;学校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约束感。

(二)完善师德宣传制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

1、拓宽途径,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校园广播、周刊、校园网络等载体宣传政策法规、名师轶事,引导教师细微之处见师德,日常之中守师德。

2、突出主题,学习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重要讲话,引导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组织完成好“如何做好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举办“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

(三)完善实施师德考核制度

依据《横山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使考核工作校本化。考核工作每学期一次,每学年末汇总。具体考核工作安排由德育处组织实施,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对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者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四)完善师德奖惩制度 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严格落实市的惩处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横山县教育局关于干部教师师德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对有触犯师德禁止行为的教师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建立实施师德检查制度 重点检查教师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和是否存在十项严禁行为。检查中,要广泛征求社会及家长意见,着力解决师德突出问题。

(六)强化学习制度

充实学习内容,学期初集中教师学习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认清形势,明确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习县教育局关于2016师德建设年相关文件精神,领会以德树人中立师德、强师能、树师风的重要性及相关制度建设的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强化《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宝坻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宝坻区教育局关于干部教师式的建设十项严禁行为》等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认识,明确教师资格、权利、义务、责任,着力培养和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韩岔中学德育处

第19篇:会计基本假设知识点

会计基本假设

5.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

3)会计分期 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

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4)货币计量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第三节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6.权责发生制(优点是: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收付实现制(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 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首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次级:实质重于形式(融资租赁)、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收集、处理、传递)。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时点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定日期),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时期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定期间),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分类:按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流动资产〈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2).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分类: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的债务)和非流动〈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4个项目)。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分类:收入按性质(日常活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重要性要求(主次)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收入→日常活动

利得→非日常活动

企业的利得: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处置净收益、罚金收益。

企业的收入:销售商品、出租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销售原材料、提供劳务收入;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分类:费用按与收入的配比关系,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反映的具体内容就是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2.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基本计量属性)、重置成本(常用于盘盈资产)、可变现净值、现值(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常用于金融资产)

第二节 会计科目

3.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第20篇:提出假设的步骤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作出的假定性解释。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科学假说是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这一对科学假说的规定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假说具有猜测、假设的性质,还不属于被实践所验证了的科学事实;二是科学假说又不同于毫无根据的主观随意臆断,而是以已知的既定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为基础,是在这些基础上提炼出的科学问题,并在多种科学知识基础上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类比和想象等方法,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正是由于立足于既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这就决定了作为科学假设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如果不具备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有关陈述还不能称之为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同科学理论的区别主要在于:科学假说带有或然性(或然性推理:指即使前提真、推理过程合乎逻辑要求,其结论也未必真的推理。),尽管其内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终究还没有经过实验来验证和确认,所以只能称为假说;而科学理论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已经显示出自身正确性的理论。当然,科学假说同科学理论决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一开始往往是借助于科学假说开辟的方向,因此,科学假说往往是科学理论形成

假说同理论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不同于理论,它对事物未知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推想出来的,具有一定猜测性质,它是否把握了客观真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然而,假说又不同于一般的推测,它是以确实可靠的科学事实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原理为根据合乎逻辑地推论出来的。因此,它又与简单的幻想和随意的猜测不同,具有科学性。假说是科学性和猜测性或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由于人们占有的材料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等等原因,对同一种自然现象,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假说,这些假说,还会随着实践过程中的新发现而变化,随着争论的发展而修改。因此,假说又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

二、假说形成的步骤

按照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步骤第一步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大量有关自然现象的经验事实。然后第二步,对这些经验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科学原理即定律或理论。第三步根据这些科学理论去解释自然现象中的某些问题。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培根、伽利略、波义耳、牛顿以及当代众多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家无不把观察实验获得大量经验事实作为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假说的提出是指研究者依据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理论原理,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对所遇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性,作出初步的假定。

但是这里我们要问,世界上的现象错综复杂,无限多样,如果你头脑中没有问题和一定的设想,你将去观察什么,作何实验?你应该从何下手去获取相关的经验事实?所以,按照现代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观点,科学研究不是开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科学研究、科学假说形成首先是研究者依据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理论原理,围绕着问题,通过头脑的想象和思考,对所遇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性,作出初步的假定。这是假说的提出阶段。在这里问题和设想当然也离不开一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理论原理,但主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设想。

有了设想以后,然后才进入第二步,即为论证解决科学问题的这个设想去搜集经验事实和理论证据。并用这些经验事实和理论证据去论证原先提出的科学设想,这就是假说的论证阶段。在这里,用以证明假说的经验事实是必须通过观测和实验取得的,但这里的观察和实验是服从于论证假说的,它同需要搜集什么样的有关的科学原理、模型、公式、图形、数据等理论证据一样,都是由假说所决定,并用来证明假说原理的。并且研究者获得的这些经验证据能否成为这个科学问题的有效和可靠的经验证据,还需要用理性思维进行判断。所以第二步的实质是论证假说。

最后是根据假说的基本观点,结合一定的条件,演绎出关于可供直接检验的事实的推论来,然后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其进行的验证,即和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对照,视其是否相一致,以检验假说的真理

性,这就是假说的实践检验阶段。

用观察实验检验假说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观察渗透理论,实践自始至终要有理论思维的指导。但这里的理论思维是服从于检验假说的,实践检验是这一阶段的实质内容,所以这是假说的实践检验阶段。

设想、论证和实践检验是假说形成的三个基本步骤和基本阶段。其间每一阶段都要以实践作基础,都要有理论思维的指导,它体现着思和行(想和做)理论和实践、抽象和具体、逻辑和非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假说的提出

假说的提出是指研究者依据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理论原理,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对所遇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性,作出初步的假定。

那么怎样提出初步设想呢?在提出假说的初步设想时,一般不应过于强调思维的逻辑可靠性,而应多发挥思维的创造性。所谓直觉这类非逻辑思维形式,往往被称之为创造性的思维,在假说初步设想的提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在直觉和灵感中还都包含着使一下子澄清的顿悟。科学技术史上的许多重大的难题,往往就是在这种直觉和灵感的顿悟中,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

直觉和灵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认识发生的突发性。直觉和灵感都是认识主体偶然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而突然产生的随机过程。正如费尔巴哈所指出的灵感“是不会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

(2)认识过程的突变性。质变的实现可以采取渐变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突变的形式。直觉和灵感就是思维过程中实现质变的、表现为逻辑上跳跃的突变形式。它可以一下子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不知转化为知。

(3)认识成果的突破性。直觉和灵感能打破常规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和逻辑规则的束缚,从而成为突破性创造的催生婆。它是认识主体的意识和潜意识与客观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突然沟通。当然,直觉和灵感所直接产生的新线索、新结果、新结论,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尚有待于用逻辑方法等手段进一步改造、制作、加工。

直觉思维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直觉和灵感都是创造性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创造者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创造者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灵感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实现了创造主体全身心的总动员。因此,直觉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在科学发现发明过程中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的基本途径之一。爱因斯坦(A.Einstein)认为,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规律,然而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

想象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对提出假说起有重要作用。

当然,除了想象、灵感和直觉之类的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假说的提出过程中也起作用,但在逻辑思维中,也往往是那些不具逻辑必然性的逻辑形式如简单的归纳、类比在假说的提出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观察、归纳在确认某一类现象,并概括形成经验定律(公式、模型)时起着主导作用。而对这类现象的理论设想,则类比以至想象在这里起主要作用。

任何一种科学假说初步设想都不可能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提出的,只是在提出后才通过严密的逻辑方法来加以论证。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实践中正是这样作的,他所运用的探索性的演绎法就是在对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两极中保持了必要的张力。与传统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相比,这种方法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它们不能从经验事实归纳出来,而是以经验事实为指导,

通过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而得到;爱因斯坦认为,从个别的经验事实到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道路是直觉的,而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到导出命题的道路则是逻辑的。

二、假说的论证

从个别的经验事实到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道路是直觉的,而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到导出命题的道路则是逻辑的。这是因为,假说所赖以提出的想象、灵感、直觉这类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的,就是简单的归纳和类比这类逻辑方法的根据也是不充分的,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或然的,它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事实上,对主要是通过直觉思维和简单归纳、类比所提出的假说的初步假定是否合理,还要涉及到它与更广泛的事实和理论的关系问题。一个合理的科学假说,不仅要能回答某个具体的问题,解释新发现的事实,而且要能够说明和解释已知的全部事实,即包括科学事实的全部总和。这是科学假说的解释原则。科学假说不仅要能用它来解释其他事实,而且它本身也要用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并且同其他科学理论相协调。这是科学假说的理性原则或者说对应原则。另外,假说还应当满足自洽性与逻辑简单性的要求,一个假说不应存在自身逻辑矛盾,并应用尽可能少的假定去说明尽可能多的现象。这是科学假说的简单性(或合理性)原则。为了说明科学假说是否合理,是否合乎这些原则,就要通过论证,以取得严格的逻辑可靠性。

所谓论证,也称逻辑论证,就是用已经实践检验为真的理论或事实作为根据,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证明或者反驳某个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思维过程。

证明,可分为归纳证明和演绎证明。如果通过广泛搜集事实资料来证明某种观点的正确性,这是归纳证明。由于简单的或说纯粹的归纳无逻辑必然性,因此,在运用归纳证明时,一般总应结合分析,运用完全归纳、科学归纳或者概率统计等方法来进行,并且要能通过分析,确切了解其可靠程度。如果是运用各种理论原理来证明某种观点的正确性,那是演绎证明。一个假说的建立,既要寻求尽可能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进行归纳证明,又要应用更普遍或更深层次以及其他科学理论进行演绎证明。因为一个假说如要成立,就不仅要能够解释各种相关的事实,合乎解释原则的要求,更要能说明它同其他经检验为真的科学理论并不相冲突以至协调可以互相导出,合乎理性原则或对应原则的要求。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对假说的建立或确认来说,寻找更普遍、更深层的理论依据,进行严格的演绎证明往往是更为重要的。例如,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飘移的假说,从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但由于有关大陆飘移的原动力和飘移方式等大陆飘移本身问题得不到更深层理论的解释,因此,这种假说,在本世纪30—40年代,一度消声匿迹,未能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承认。只是到了60年代,由于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崛起,解决了大陆飘移的原动力和飘移方式的问题,也就是大陆飘移的问题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或说明,才又衰而复兴,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的假说往往不只是有一个,而是存在着多个。因此,为了证明自己假说的正确性,就要说明与自己假说对立的观点的不正确性、虚假性。这就是要运用反驳的方法。所以,反驳是一种与证明相联系的,通过引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反驳的方法很多。举出事实,证明论题与事实不符,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有力的反驳。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说的就是这种反驳的优点。另一种反驳的方法叫归谬法,即由对方的论题推导或引伸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论题不能成立。恩格斯揭露宇宙热寂说的荒谬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科学上的所谓悖论或佯谬,即从某一前提出发推出两个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命题或从某一理论观点中推出的命题与已知的科学原理产生逻辑矛盾,是一种同归谬法相类似的反驳形式。科学史上,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重物先落地的观点就用了这种方法。当然,在推理过程中,悖论与佯谬的出现并非仅仅反映逻辑思维的不严密性,同时它还揭示了这些悖论和佯谬背后隐蔽着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悖论或佯谬引出的逻辑矛盾,有助于揭露推理前提中隐含的客观矛盾,从而推动认识的深入发展。

证明和反驳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越是有力地证明自身命题的正确性就越是证明与此相矛盾的对方论点的虚假性,反之,越是有力地证明与此相矛盾的对方论点的虚假性,就越是证明自身命题的正确

性。通过逻辑论证,揭露矛盾,认识真理,并由此逐步建立起全面系统严密的逻辑体系,使假说得以发展。

三、逻辑和非逻辑的统一

直觉、灵感和想象这类思维是非逻辑的,它在假说初步假定的提出中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能认为这类思维就跟逻辑无关,完全是一种凭空想象。

想象、灵感和直觉作为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同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的逻辑思维不同,具有非逻辑性、突发性和偶然性或意外性等特点,就是说,它的出现一般都非常迅速、突如其来,在极短时间内实现认识过程的突变、智力的飞跃。并且,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某种偶然因素触发意外地出现的。

由于想象、灵感和直觉的非逻辑性、突发性、偶然意外性等特点,因而人们往往把它看成是不可捉摸的现象,夸张成神奇奥妙的东西。其实,想象、灵感、直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一定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的。任何一种想象、灵感和直觉都是许多知识因素与思维运动逐渐积累和发展到一定关节点上迅速综合而形成的认识行程中的突变。

第一,想象、灵感和直觉的出现,需要有一定的专门知识作准备,也就是说,在任何问题上,所以能有丰富、新鲜、奇特的现象,有闪光的灵感和深邃的直觉,那是因为事先对这个问题有关知识有过坚实而充分的蓄积和消化。如果没有这种必需的知识准备,任何想象、灵感和直觉都不会出现。

第二,想象、灵感和直觉的出现,需要人们对科学研究的各种实践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运用已经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这使人们对研究方法的运用,几乎不再需要碰到问题再作有意识的选择,而会随机应变,自然而然地选用适宜的方法,象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无意识境界。也就是说,虽然人们实际上随时在运用着某些思维方法,却没有觉得随时在有意识地运用它,倒反而象是撇开了思维的规则和进程,就迅速取得令人惊异的满意结果。

第三,想象、灵感和直觉的出现,还需要对寻求解决的问题有过反复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过程。这种过程曾经有过部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且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对人们有过启示。如果对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没有经过这种反复思考和艰苦探索的磨练的过程,那末,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想象、灵感和直觉是不可能产生的。

第四,想象、灵感和直觉的出现还需要辅之以多种间接知识和生活经验。一个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如果只限于一种专门知识,只认得一条直线途径,只懂得几种固定的实验和思维方法,那末想象、灵感和直觉虽然在他们身上出现,但却难以达到丰富多采、既深且广的水平。可见,想象、灵感和直觉是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在以上多种知识、方法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在某种有利条件触发下,突破关节点,经过迅速综合而出现的认识过程中的突变。机会只施惠于有准备的头脑,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她的人。

想象、灵感和直觉的发生,往往不是在自觉地紧张思考问题之中,而是在思维活动长期紧张而暂时松弛状态中产生的,如散步、洗澡、休息、酣睡方醒乃至睡梦之中。这是由于条件的改变与思路的改变所造成的。人们在紧张思考问题时,虽然聚精会神,但容易沿着一条或几条思路想下去。如果此路不通,便会陷入百思不解的僵局,而当紧张思考后稍事休息之时,就容易受到别的现象的启示,改变思路,产生新的联想,找到另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想象、灵感和直觉等非逻辑方法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强调非逻辑方法的重要,并不意味着贬低逻辑方法的作用,更不能认为科学的创造过程是可以完全脱离逻辑方法而只靠非逻辑方法完成的。实际上,在任何科学创造过程中,两者都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科学就需要用非逻辑的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之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的“深渊”上架起“逻辑的桥梁”。即使是最卓越的想象力、灵感和直觉,其认识成果也必须经过逻辑的加工,找到逻辑的根据。否则,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知识。整个科学体系以及一切真理性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知识,总是能够而且应该在逻辑上前后一致的。如果设想科学可以无视逻辑,可以舍弃逻辑的依据和论证,人们就无法判断真伪,也无法建立起科学理论到实践检验的通道,那么,科学就将不成为科学而只好诉诸约定和信仰了。所以,一个足以完成科学创造过

程的完整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必定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和综合应用。

假设论证范文
《假设论证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