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物理教学案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28 21:04:3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物理教学案例

物理教学案例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生活中的物理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

课例1:“电功率的计算”教学片段

师:上周我们要求大家统计了每个家庭一天少用电半小时后少用电能的数量。现在我们报一下数。

生:我们家少用0.5度电。我们家少用0.8度电。我们家少用0.6度电?? 师:现在分别统计一下一天少用0.5度电、0.6度电、0.8度电、1度电的家庭数字。 师:好,少用0.5度电的家庭数是10个;少用??按照一天少用电能的计算,估算一下一个月每个家庭少用的数量;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少用的数量;一年少用的数量。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想如果每个家庭每天不必要的用电多半小时.那全国所有家庭一天浪费电能的数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

生:我觉得节约电应从现在做起,回家跟家长讲,尽量做到人走灯灭。 ??

教师首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天节约电的数量.这就是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统计一天内每个家庭节约电的数量,来估计整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月或一年节约电的数量。教师创设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学生从中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服务于生活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估算意识,节能意识。通过感受和体验,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可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的好习惯,是物理学习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 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声速,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形式。

3 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重点突破: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

教 具:音叉、小锤。

教学过程:引入: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手语,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吗?还能那么催人泪下吗?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自然界也有许多声音,既美妙又神秘。 问:自然界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答: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 问:那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

总 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引出: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sound source )。 过渡:有声源,有物体正在发声,但是有声源你就能听见声音吗?你是怎么听见声音的?钓鱼的时候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为什么?

学生发言: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

提示引导: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大家看课本 31 页后讨论。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

结论: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 注:半数以上学生能说出此过程。

总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

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

a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

b: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例:在某一间教室敲暖气管,一座楼的每个教室都能听到敲击声;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

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们把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

引出:介质的定义: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讨论:百米赛跑时,小明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吗?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回答。(见课本 33 页)

学生讨论结果:有同学可以说出 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 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讨论总结: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 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

过 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大家首先看课本上声速的定义,然后看一下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

声速的定义:声每秒钟传播的速度为声速。

影响声速的两个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数学生得出了此结论。

本节总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声的传播形式以及声速。本节内容与生活非常贴近同学们家庭作业 探究声是否有能量。(见课本 34 页) 板 书 设 计

§ 1 什么是声音

一 声音的产生。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水源 、声源

二 声的传播 1 、水波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 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3 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 声速的两个决定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

4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

自我点评: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页的讨论:声传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案例

课 题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 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 具: 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 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学生实验:

①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没有?

6

此你获得什么启示?(多媒体投影——火箭)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做 一 做: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 原因: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

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演示:

(1)轻压气球

(2)轻拉压弹簧

(3)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形状

3、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穿插于过程)

1.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

摩擦力》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推荐第2篇:教学物理教学案例

《动能和势能》教学案例

2009.9 孙丽新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并能举例说明。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授课步骤】

一、出示尝试题(2分钟) 教师先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尝试题。(课前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在报刊上看到\"开发能源\"、\"能源危机\"、\"节能先进\"、\"耗能大户\"以及\"原子能\"、\"电能\"等等这些话表示什么含义?

二、自学课本(8分钟)

根据学生解答第一次尝试练习实际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复习以及对\"开发能源\"\"节能先进\"这些述语进行解释和知识点拨。通过开发利用能源节约使用能源联系到能量的概念,提出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以及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有什么因素?引入新课。指导学生认真自学课文第二页第二段至第四段与第三页第一段至第三段的内容。

三、尝试练习(8分钟)

学生自学课文结束后,教师可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尝试题:(课前准备)

(1)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运动的长期物体 越大, 越大, 就越大。

(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 越大,举得越 ,它具有的 就越大。

(3)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 就越大。

(4) 和 统称为机械能,机械的大小可以用做 的多少来衡量,机械能的单位是 。

四、学生讨论(2分钟)

通过学生第二次尝试练习发现的问题,知识的疑点、难点,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五、教师讲解(20分钟)

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中的实验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可把本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如下知识框架结构:

教师通过以上知识框架讲解,归纳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1)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2)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提醒学生注意:(1)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一个物体既可以有动能,又可以有势能。(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能量的大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功和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六、课后练习(5分钟)

1、课文P3页,练习第一题,P4页练习第二题。

七、课后简记

运用尝试教学法时,(1)必须坚持\"学生先练,教师后讲\"的原则。(2)必 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辅导作用。(3)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巧,并在实验装置设计上有所创新

尝试教学物理教学案例(动能和势能)

七星农场第一中学

孙丽新

推荐第3篇: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物理教学案例评析 姜艳玲 导读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思路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理论探究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 思考:“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组织学生交流,同时屏幕打出以下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投影归纳出来的规律: 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4.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5.方法求新

引言:我们用弹簧秤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示数变化不定,且瞬间即逝,难于观察,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力传感器”就是这种仪器,它能够帮助你解决观察瞬间受力这个难题。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力传感器把受力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力随时间的变化就永久记录下来了。根据 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根据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取g=10m/s 2 ) 解: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F′得:最大拉力T m =3.5 N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得:最大加速度为a m =(T m -G)/m=1.4(m/s 2 ) 6.总结提高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 (1)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产生失重,当向下的a=g时,产生完全失重。(2)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重力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3)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杨利伟说:“当飞船升空时,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 8个G”。他说的这段话你现在能理解吗?杨利伟又说:“在船箭分离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船内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吗?请以“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或设计一种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寒假时间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屏幕打出:研究性课题:“有关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的研究”,同时打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P78页实践与拓展第1题,练习第

1、3两题。

(三)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电梯中的录像;钻了孔的矿泉水瓶; 杨利伟的一段话;弹簧秤挂钩码;投影等。

2、学生准备:收集并观看宇航员有关太空航行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物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为了着力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参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在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补充了“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 F-t图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等三条。把对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的分析作为目标,是受到华师出给省实的终结性测评试卷的启发,在该卷中就出了一道根据传感器得到的F-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试题。把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作为目标,是因为,超重与失重的问题实质上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设计多次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产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正确价值观;设计理论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产生探究的成就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根据杨利伟的讲话布置研究性课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 【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为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节课只有把探究、讨论和讲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个知识点,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问题的不断深入,形成教学的层次感,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的完成过程。首先设计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作为开始教学的情景,就提出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回答了第 1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两个实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焦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难以估计,但最终归结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上来,这就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当探究结果出来之后,马上让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学生回答之后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产生超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上的运动,产生失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下的运动吗?”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学难点就此突破。通过演示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实验,提出问题“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此问题引出了完全失重的概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了完全失重现象之后提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时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一个“是否有把每时每刻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的问题,把教学转移到通过力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上来;课堂的小结也是以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的学生评价性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最后以杨利伟的一段话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统计下来,一共有11个应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与一项或多项教学目标相对应。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本节课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师生活动(多次个别提问与交流)、生生活动(讨论与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等)、小组活动(分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情境。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成功和失败、去产生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拼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后设计有关飞船的问题,要求学生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了。

三、教学活动实录 师生活动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超重和失重

师 :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注意课题。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生 :观察、回忆、思考并理解概念

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师 :指导学生做两个分组实验,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就超重和失重现象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规范

生 :完成两个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的观察结果,就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讨论,并交流提出的问题

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为探究进行铺垫。

师 :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 :从运动和受力两方面去寻求理论的支持,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进行探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稿纸上,并进行交流

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

明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师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同时屏幕打出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生 :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

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完全失重概念

师 :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和微重力状态概念。

生 :仔细观察实验,理解完全失重概念

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 明确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师 :提出问题,演示盛水的水瓶上抛的实验

生 :体验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 师生:共同得出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反馈学生掌握完全失重概念的情况 ,巩固所学知识.师 :提出完全失重现象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 :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

引出: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

师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生 :观察、思考,和老师共同解决习题.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生 :思考,整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关注学生的小结,并强调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 引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关注完全失重的应用。

师:一边播放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一边根据画面进行讲解,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

生: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进行思考。

师:最后提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布置作业,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而结果。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用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时制作的弹簧秤来做实验,很多学生是用橡皮筋来制作弹簧秤,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会导致有的学生观察超重和失重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可以统一使用实验室配制的弹簧秤或多配几种规格的钩码来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要求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应该提示学生从运动和力这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如果疏于引导就会拖延时间,导致后面教学被动。

3.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汽水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本节课采用让染红了的水射向白纸,再用实物投影观察白纸上的水迹的方法。如果能够用摄像机拍下下落的过程,再进行慢动作放映,效果就会更好。

4.让学生体验完全失重,弹簧秤自由下落太快看不清刻度值,但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钩码与弹簧脱节,老师要抓住这个微小的环节,及时要学生分析脱开的原因。

5.对于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本节课仅设计为用课件进行讲解,有成套力传感器的学校应该设计类似下面介绍的用海绵观测超重和失重的装置,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 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执教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进行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作风沉着稳重。课堂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中有效地展开讨论,逐层解决问题。教学中用到学生自制的弹簧秤进行实验也是一种创新。

(八)给执教者的建议:

1、演示实验可见度较低,实验时物体运动较快,能否想办法解决。

2、讨论问题比较分散,能否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的控制问题。

4、师生交流还可改进。

5、学生参与程度可以再提高。

推荐第4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摸索探究进行高效的物理科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参与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乐意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能力,是目前物理老师所关注的问题。针对我校物理教学现状,结合我校物理科学习实际情况,我组确立了“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力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子课题进行研究。而其中研究探索提高物理学习力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提高合作学习的策略,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合作学习在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具有显著实效,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被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案例:

在学习《认识动能和势能》这节课时,上课前,我按全班学生的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分到一起,分成15小组,每组4人,每组配备钢轨、小球两个、纸杯、斜面、盛沙子的盒子(内有三个小球)、木块、橡皮筋2条等器材,教室的布置尽量营造一种随意宽松的氛围。

整节课的重难点是: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我是这样安排的: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来分组讨论,动能、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各小组学生猜想让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小组长合并类似猜想,我综合总结可能的因素。接着,我把整个实验探究交给各小组来完成,并提醒各小组成员在讨论实验方案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生活实例、经验或可利用分配给小组的器材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同意其他成员观点的,要提出反驳。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都能先根据猜想讨论后,得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分工。有的负责设计实验表格,可以填写实验数据,有的负责操作实验,有的负责测量实验结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完成实验而竭尽全力。大约20分钟后,我要求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因为质量不同的小球,在铁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后,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动能的大小跟质量有关。”

“因为质量相同的小球,在铁轨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后,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高度有关。”

“因为质量相同的小球,在铁轨的不同高度自由滚下后,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有关。”

“因为质量不同的小球,站在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后,盒子里原来平坦的沙面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有关。”

“因为重力不同的小球,站在的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后,盒子里原来平坦的沙面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重力有关。”

“因为质量相同的小球,站在的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后,盒子里原来平坦的沙面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跟高度有关。”

“根据橡皮筋的形变程度不同,这说明弹性势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

我把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全部写在黑板,再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反思,最后总结出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并且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来分析:

1、“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的车型的限制速度不一样?”

2、“一盆花放在你的身边,你会看到它的美.可是当把这盆花放在楼顶的边沿处,你从下边走过时,这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它的美,而是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课堂在学生热烈的讨论气氛中结束。

案例分析:

上面这个案例,借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启发诱导更不可少,教师是“学生中的首席”,要参与到讨论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度掌握教学节奏,不断的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整堂课中,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改变了以往传统式教学以“教”为中心教师滔滔不绝的课堂气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的诸多功能。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为避免课堂教学中那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结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要保证合作学习较高的实效性,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组合,并且让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般每个小组可以4—7人划分,小组座位的编排的空间格局可以为“T”型、“马蹄”型、“田字格”型等,按照“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进发展”的理念,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分组完成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组员分工及合作意识的启发,既要使组内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又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小组的一员,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进行配合,懂得学习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道理。

2、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灵活、开放,也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结论要有开放性和挑战性。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学生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3、把握合作学习最佳时机。合作的目的是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晰、全面。它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我们应当正确把握合作时间,合理分配合作时间。一般是在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于解决的问题的情况下,且跃跃欲试的状态下,交流才有意义。或是学生迷惑、混沌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或是在出现矛盾时进行,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特的认识。

4、教师要监控和适时指导、点拨或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合作学习,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作为旁观者。相反,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和适时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如有时学生在实验猜想后,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可能会偏离实验主题,或者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教师都要及时加于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主题来。

通过近半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我们物理组成员在“增强初中生物理学习力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受益匪浅。在教学策略上,我们积极、大胆地实施激发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各种教学方式,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尝试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对比实践,改善了课堂内外的物理学习气氛,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课题实践与研究,我组在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1、小组个别成员,特别是下层生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不肯自己动脑子想,但凡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去找组里的好学生询问。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也不利于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组成员的参与机会不均等,由于组员的学习能力不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有时有限的小组合作时间成了好学生的一言堂,中差生只能做听众、当陪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力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不仅决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而且将影响他们未来人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主要举措,它提升我校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力,也提升了我组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完善。今后,我们将按照已形成的初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巩固,并不断学习新方法、更新理念,尝试新教法。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机会,既让他们学到知识,又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乐趣。经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有关合作学习教学特色的新篇章。

推荐第5篇:物理教学小案例

“透镜”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 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 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以实验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的观察、分析揭示透镜成像的特点,把透镜分成两类,再对它们的形状共性进行探究得定义;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假设,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为突出知识点,在课件制作上利用了艺术字进行处理,形象直观的表现透镜的特点。为巩固知识,设计了区分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的活动,最后通过常见的冰、水制作透镜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观察鱼缸中的金鱼,引发学习兴趣与欲望,将学生从生活引向物理。

师:(手托养有金鱼的鱼缸)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所养的金鱼,并用你的手比划它们的大小。

生:„„

师:(捉一条金鱼与学生的比划的大小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上的金鱼要小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我们用下面的几个小实验来进行探究。

2 新课教学

2.1 通过水杯看字等活动体验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信息。

实验1:透过装水的透明玻璃杯看近处的字:从侧面看字是放大的;把书放在水杯下,从杯口向下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2:利用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看近处的字:老花眼镜看字是放大的;近视眼镜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3:在透明塑料纸上滴一滴粘纸的胶水,透过这滴胶水看近处的字是放大的;当在这滴胶水上覆盖一层透明塑料纸后再在这滴胶水的中央,用手指轻按一下,透过这滴胶水看字是缩小的。

实验4:用老师提供的圆形镜片看近处的字(两类透镜各两个);一类成放大的,一类成缩小的。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相应栏目中) 2.2 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知道透镜按成像情况分成两类。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现象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刚才的实验记录中的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分类。老师课前将实验的现象拍成照片,制成课件,适当的时候放出来,请学生对着课件再次进行分类,增加师生的双边活动。) 生:两类:一类能成放大的像;一类能成缩小的像。 2.3 探究两类透镜的外部特征,定义透镜的名称。

师:其实这就是老师今天要讲的两种透镜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放大的像;一种能使近处的物体能成缩小的像。你们以镜片为代表,探究一下,成放大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成缩小像的镜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过程中老师分发被从中间切割成半圆的镜片) 生:成放大像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成缩小像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

师: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这里的透镜是从眼镜店中购买的普通老花和近视眼镜的玻璃镜片,并从镜片的中间切割成两片半圆形。) 2.4 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师:透镜是能透光的,同学们设想一下,一束光线通过透镜后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上课前没有预想到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的内容还能记得,并应用在这里,老师并顺着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介绍光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并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从而增加了环保教育。)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师:说出你的理由。

生:在小学的自然课上,我们用放大镜在阳光下时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光斑处放上火柴后能把它点燃,所以我认为是会聚。

师:这位同学肯动脑筋,结论也对,并且它的这一实验现象也进一步表明,光在传播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同学们这会儿在课堂上,不到外面去用阳光验证他的结论,但我们可以用手电筒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猜测,并用老师提供的手电筒验证自己的猜测。) 生: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光斑变小,通过凹透镜后光斑变大。

(老师通过激光演示仪进一步验证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并结合实验介绍出相关知识点) 师: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作,所以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发散透镜。凸透镜对光会聚的一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其实就是透镜的焦点。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凸透镜的焦点和测出焦距。

2.5 整理知识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透镜的特点有哪些? (说明:为节约版面,未按原文用艺术字图示) 2.6 以辨别、设计透镜等活动方式,深化和“活化”课堂内容。

师:现在我手上有两副带外框的皮眼镜,现在请一位同学拿去辨别一下,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哪一副是近视眼镜?说出你的方法? 生: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手摸,根据中间和边缘的厚薄来区分;第二种是看近处的字,根据成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区分;第三种是放在阳光下,看它对光线的作用来区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好,能把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正确应用了。但是我现在手上有许多粉笔灰,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眼镜让我摸一下? 生:„„

师:对于重要的光学元件一般不用手摸的方法来区分透镜的种类,所以我们主要提倡另外的两种辨别方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看到鱼缸中金鱼比实际的要大? 生:鱼缸和水组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里面的金鱼有放大作用,我们看到的是放大了的金鱼的像。

(由刚才的那位学生讲的凸透镜能使火柴点燃进一步拓展,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师:大家有没有外出旅游?特别是登山? 生:去过。

师:有没有见到过一种特别的警告牌与我们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是什么内容? 生:有。请不要随便丢弃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

师:为什么要这么说? 生:从前面的实验中我们知道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盛有饮料的透明饮料瓶也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同时伴随能量的传递,能使火柴点燃,表明也能点燃干草等,容易引发火灾。

师:(借学生的话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除了老师刚才教你们做的一些透镜外,你们讨论一下,还能用哪些材料制作透镜? 生: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透镜。可以把透明塑料纸的四角用线吊着,把中间倒水,制作水透镜。„„

师:(对学生的想法大加赞赏和肯定)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雨过天晴时,种反季蔬菜的农民要及时将透明塑料薄膜上的积水清理掉。

生:„„

一、课程设计背景

授课内容为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游乐场的过山车,说明了身边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我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运用“过山车模型”替代游乐场的过山车导入外,还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他的替代实验进行演示。但我认为采用教材的导入还不够,若能增加“水流星”的实验导入将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节课将成功一半。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设计时就将“水流星”的实验增加到导入过程里了。

二、教学过程

上课时,我按照设计好的顺序,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暴光得到的 星空照片,体会地球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过山车模型”说明了游乐场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我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被激发起来,但还没有达到高潮。这时我拿出了自制的“水流星”装置问:“哪位同学上来表演水流星?”,在大家的推举下,有位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在没有任何指点的情况下表演了“水流星”。由于缺乏经验,这位同学在收回“水流星”装置时,不小心将“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半到地上,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他有些不好意思,有退缩的表现。这时我鼓励他要大胆表现自己,要勇于克服困难。在我的指导下,这位同学将“水流星”装置重新装满水,再次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点点到地上,只引起同学们轻微的叹息声。接着,我将“水流星”从他的手中接过来亲自表演,并将有关方法向同学们阐述清楚。当表演即将结束时,我照着“水流星”的惯性顺势一带,“水流星”便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一滴水都没掉出来。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接下来可想而知,整堂课上得非常活。

三、反思与评价

我对这一堂课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的是我在导入过程增设“水流星”的实验,原本是要增加一些课堂气氛,没想到课堂气氛会那么热烈。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原本很枯燥的概念课会上得那么活。

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所以我们应做好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

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小结

实验导入:

1、“大气压强”:准备一个大水槽,一个盛有高浓度品红水的烧杯,一个大试管和一个橡胶管。上课后,将烧杯中的高浓度品红水倒入大水槽的清水中,一水槽的清水倾刻时变成了通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开场白:我们知道水面总是水平的,风起浪涌,那是需要外力作用的,今天,我不用风吹人搅就能让水自己竖起一个水柱,而且还能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将试管没入品红水中,使其排尽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便会看到一个竖立的水柱。接着,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开口一端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可请学生帮忙),松开封闭端稍许,就会看到试管内的水柱下降了,下面通过向橡胶管内吹气、放气就会实现对水柱高度变化的控制。 反思:这个实验引入法,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橡胶管吹、放气预知到大气压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切不可小觑。

2、流体压强:(1)取一只纸杯,里面放入乒乓球,沿着杯口,水平方向吹去,结果乒乓球跳出了纸杯,好多学生讲,这是怎么回事?一下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籍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烧杯中装水,直立一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先问学生:拿吹风机吹玻璃管上方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有种种猜测。提醒学生仔细看,开始吹,结果有大量水雾从管中喷出,学生哗然。带着兴趣听课,自然收效显著。

3、平面镜成像:(1)演示实验器材:支架、玻璃板和俩根相同的蜡烛 老师:今天给大家给变个魔术,学生都瞪大眼睛好奇的盯着老师的动作。

我首先把俩跟蜡烛前后放在玻璃板两侧,学生从座位上明显看到玻璃板前后俩跟蜡烛。然后老师同时点燃它们,于是我用俩手同时用打火机点燃蜡烛(其实我只点燃了前面一根蜡烛,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未真的点燃),学生从前面看到俩根蜡烛都被点燃了。我说我能够只吹前面的蜡烛就让俩根蜡烛同时熄灭,同学们表示疑惑和不信。于是我轻轻吹灭前面蜡烛,同学们看到俩根蜡烛同时灭了。紧接着我再提出问题:老师还能只点前面蜡烛就能把俩根蜡烛一起点燃。学生惊叹,更集中了注意力,我用打火机只点燃了前面一根蜡烛,同学们看到俩根蜡烛同时被点燃。这时候大家踊跃讨论,有的同学提出来,后面的蜡烛老师根本就没点燃,我这时把装置转过来,大家看到后面蜡烛根本没被点燃。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我让同学们讨论,并开始分组用实验探究,最后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通过魔术表演的方式设疑,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难点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得以解决。(2)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结果有多个像出现,从而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3)拿一块平面镜放在桌面上,把一个苹果放在平面镜的前面,让学生观察这时看到了几个苹果,同学们都会说出看到了2个苹果,然后接着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来吃的话,你选哪一个?同学们也都会选前面的那个苹果,继续提问:为什么?这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出后面的苹果是前面苹果的像,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后面根本没有苹果,这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解释并引出新课。这样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4、汽化:(1)用手指蘸了些水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字,一会儿消失了,引入了蒸发。这样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设疑:医生给病人测体温之前,通常要拿着体温计作一个什么动作(向下甩一甩)?为什么?如果你生病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这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不冷,刚洗完澡还没穿衣服的时候感到很冷?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

是谁“偷”走了它?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而剥开之后冰棒又会冒‘烟’,再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过一会就会出‘汗’,为什么?

5、压强:(一)、(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碎一段粉笔,或用整只手去捏扁一只乒乓球,或捏开一只核桃。让学生来体验,让学生来想法,引起学生求知欲望。

(2)我们专门做了两块钉板,用两只相同的塑料袋装上同样的水,放在两块钉板上,比较最后的效果。

(3)用两个手指分别顶住铅笔的两端,比较最后的效果,然后看留在两个指头上得印记。以上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最高,学生真正参与了进去,最后他们有渴望学习的念头。课堂效果也较好。而第二种方式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他们觉得有趣,也有质疑,但学习的主动性并不十分强烈。总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入的情境效果越好。而第三种方式,学生时空见惯,不足不奇,不以为然,对后续的学习影响不是太大。由此,我想课堂情境的引入首先要以学生周围的事物为主,不要离得太远。其次,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学生有了质疑想探个究竟,有了想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找出法子的想法,才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二)、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小孩在将要破的冰面上,如何逃生来引入课题。

(三)、向学生展示人陷入松软的泥土时的情景和踩在木板上就不会下陷的情景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踩在木板中就不会下陷?

(四)、用两块和物理课本一样大的木板,一块钉上一根钉子,另一块钉上8排6列的同样的钉子,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把这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砖分别压在两个气球上。让学生观察实

验结果,这时全班学生眼睛发亮,被这个实验紧紧吸引。老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入压强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欲望。

6、《大气压强》:(1)趣味实验引入,即在一试管中装满水,将一小试管(内部放有红纸,使现象明显)放在装满水的试管中,倒置后,发现小试管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发问:小试管没有掉下来,反而上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看看我们周围只有大气,莫不是大气起的作用?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后,引出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好大气压强的强烈愿望。(2)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小试管和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形似的小蜡头,我把小蜡头放在试管内,小蜡头起初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我发问:如果我把试管倒立,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叽叽喳喳,各抒己见,而后都集中精力观看接下来的结果。当他们看到试管倒立后,惊奇地发现:水往下流,但小蜡头却缓缓上升。这样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很自然地引入了本科主题。(3)把易拉罐放一些热水再到出,把口用橡皮泥封口,放入冷水中,易拉罐变瘪,证明大气有压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瓶吞鸡蛋的实验,不知您考虑过没有怎样把鸡蛋从瓶中取出?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将瓶子倒置,在瓶底浇热水,鸡蛋就出来了。)(4),选一个矿泉水瓶,把它的底和盖钻上一个小孔,做实验时,在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瓶盖,让塑料瓶倒立,水会从瓶盖的孔处流出,让学生仔细观察流水的现象后,接着把瓶底的小孔用手指堵住,过一小会,水不再往下流了。学生看到这种情况,大都很惊奇,充满着疑惑,此时可以趁机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刚才水通过小孔往下流,而现在却不流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就能自己回答了。”(5)我准备了一盆水,一个杯子和一块干手帕。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同学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于是我模仿电视上的魔术师,给同学们展示了杯子和手帕,并让同学摸一下,确认手帕是干的,杯子也是正常的。接下来我把手帕放进杯子里,然后把杯子口向下放入水中,水平按住杯子转了几圈。把杯子拿出来,手帕取出,让学生摸,手帕还是干得。这就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

为什么手帕还是干得?我于是因势利导,引出了“大气压强”,这节课学生学得很起劲!

多媒体课件导入

1、摩擦力:(1)、录像:在黑暗的夜空中飞过发出耀眼光芒的流星。录像放完以后屏幕逐一显示以下两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流星会发出耀眼光芒?生A:因为流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要受到摩擦力作用,而摩擦生热使流星发光。接着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碰到的摩擦力吗?学生举出很多摩擦力,根据摩擦力产生的不同机理,由学生将摩擦力分成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不同类型。从而引入本节的课题。

2、电荷:(1)小实验加上多媒体展示。首先是小实验,一束细塑料丝,越梳越散开得厉害;用摩擦过毛皮的橡胶棒靠近细细的水流,发现水流被吸引过来,跟着橡胶棒移动。多媒体展示:用手摸到静电球后“怒发冲冠”的图片;电闪雷鸣;加油站“严禁用塑料桶盛装汽油”的标语等,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引入电现象和电荷的概念,学生很有兴趣,学习也很积极。

(2)问:你知道在干燥的冬季,生活中有哪些人们平常说的摩擦带电现象吗?你如何让你身边的物体摩擦带电呢?

学生:拿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拿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 ;有的学生双手摩擦

教师:你怎么知道你摩擦过的物体带电了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让塑料尺去吸引碎纸屑。孩子们很高兴 师问;为什么双手摩擦不会带电呢? 在学完结构时请同学们告诉老师答案好吗? 学生;认真读书,解答问题

小魔术导入

透镜:我利用小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在学习到凸透镜的作用时,我取出一个口径约20厘米的凸透镜,和一片树叶,故作神秘的说:我能用这块玻璃点燃树叶。同学们质疑。我用这个透镜正对太阳光,让焦点落在树叶上,很快树叶被烤焦并燃烧起来,同学们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到此让学生用小凸透镜模仿刚才的实验,用白纸代替树叶找到透镜的焦点,可发现一段时间后纸也会被烤焦,从而一入焦点、焦距和凸透镜的作用。 故事导入

1、《运动和静止》: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子弹的事吗?”待学生凝神倾听后,教师便介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用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呢?你想弄明白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和静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可以弄明白其中道理了。

2、惯性:(1)小故事:一天,有个老学者坐公交车。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突然来个急刹车。老学者一下子就扑到了一个人身上。 那人回过头来,白了他一眼,然后说“德性”。老学者正了正眼镜说“同志,这不是德性而是。。。。。。。。。"。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改善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2)教师脱下外衣,掸衣服上的灰尘。 问题导入

1、比热的概念时,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烧开水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讨论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样的燃气灶下加热半壶水比一壶水先烧开(沸腾),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在燃气灶下加热同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升的越高(在没有沸

腾前),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接下来提出如果我们加热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质,结果又会如何呢?怎样比较水和其它物质间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研究方案,并加以实验验证,分析归纳一下有什么样的结论。 生活中的煮面条烧热水引起,同样是煮方便面,是多烧水还是少烧水节省时间,是烧半壶水还是更多的水节省时间,很简单很明了解释了吸热多少的影响因素。很多章节都会有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所以老师们都要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创设情境,不必拘泥于课本。

2、浮力:(1)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疑问并进一步提出问题“浮力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里滴入了油,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看油滴的浮沉情况;接着又加入酒精,看油滴的浮沉情况。这种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激发兴趣,并会引起疑问,这样,浮力的教学相对来说,会起到更好的效果。(3)沉浮条件:把一个鸡蛋投入一杯清水,观察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不断向水中添加食盐并搅拌,这时鸡蛋漂浮上来,最后再向杯中加水,鸡蛋又沉入水中,鸡蛋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状态呢?如此情境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大增,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浮力>>一节时,讲漂浮悬浮 下沉时,我用了三个杯子,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让鸡蛋在鸡蛋在里面,处于漂浮 悬浮 下沉状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堂效果比较好.

反思物理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实施使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革,提出了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困惑,借实践中的经验经过反思摸索出自己的对策,以

抛砖引玉,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改革 困惑 对策 情感 兴趣 认知 方法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革,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制度、老师和学生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动手能力普遍很差,而物理学科又有其特殊性,相对其它等级科目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明显下降,成绩好一些的学生觉得花在学习物理上的时间不如去学习语、数、英;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讲授新课时还略有兴趣配合听课,可完成作业和课后练习却是极其地被动,没有真正起到巩固的作用;而成绩中下等学生则存在较严重的厌学现象,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敷衍了事,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在实验时普遍学生存在着玩的思想,而不是用心地在思考、探究,致使实验器材被大量地破坏却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诸多的因素导致物理的教学质量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如果不及时扭转,势必影响学生将来高中的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此困惑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来新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如何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具体对策就是一手抓“情感”,一手抓“认知”。抓“情感”,就是为了提升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情感因素水平;抓“认知”主要是从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法指导入手,教给他们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以期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情感”———提升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情感因素水平

1.尊重学生,与学生拉近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

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现在有一部分初中生认为是给老师读书,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尤其是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不太愿意接近老师,有问题也不敢问,他们既怕老师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我平时利用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常跟学生聊天、活动,让他们帮我做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样就能进一步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心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把我当成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聊天时还可以解决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意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然后用物理知识向学生解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可物理,喜欢物理。通过师生之间的一起活动,能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促进他们为老师认真学习。

2.保护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有一些学生长期以来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更兼受社会不良习气和网络影响,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和恶习。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无视老师,故意惹事捣乱,将会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乱了自己的阵脚,再好的教学计划由于无法实施而变得毫无用处。遇到这些学生,我会事先与这些学生促膝交谈,让他们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理解老师的心情,支持老师的工作,尽量把自己变成他们的朋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大大减少跟他们的矛盾、冲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我从不用粗暴的批评挫伤学生的自尊,造成厌恶学习物理的心理。我会尽量做到多一份真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幽默,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比如讲“运动和静止”时,有“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中穿行……”的歌词,我就带动学生一起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有时我会用笑话举例,跟学生一起哈哈大笑,这样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宽容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信心源于成功。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只要是认真地、进步地作业,我都会打上“A”,给予鼓励;作业中有错的地方,我用红笔勾

出,然后一一改正,哪怕我明知他是照抄的;作业乱七八糟的,我会夹张纸条,写上“老师相信你再不会有这样的作业”。在单元考试中,适当降低难度,改卷中我会适当放宽要求,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这样能激发学生敢想、敢写,把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发表出来,有时还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适当降低难度和放宽要求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利用故事、身边的事、或者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比如讲“摩擦力”时,我将两只相同的不锈钢碗倒放在桌上,其中一只碗上沫了少许油,让一位力气大的男生拿起,另一只碗让一位小女生拿起,结果出乎意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如学习“惯性”时,取熟鸡蛋、生鸡蛋各一个,先让熟鸡蛋在桌面上旋转起来,然后用手瞬间按住外壳后再放手,发现熟鸡蛋停止转动了;再换用生鸡蛋重复实验,发现生鸡蛋还能继续旋转,这又是为什么?由此引起课堂教学悬念,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欲罢而不能的效果,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尽量把难懂的、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生动比喻等,变得既通俗又易懂的语言。例如:在平面镜成像原理中,像和物等大,虽然这个结论是实验得出的,但许多学生会提出说:他距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我就举例说,当我班某同学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看他又高又大,当他站在对面的城墙上时,我们看他很小,是人在变化吗?同学们哈哈大笑,一下子恍然大悟,问题就解决了。在讲到“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我让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自己身体表演,学生坐、蹲、躺、单脚站、脱衣服、拿东西等多种变换,把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中领悟了方法。 我还组织了课外学习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多动手,课前布置他们完成一些小制作,比如简易照相机、人造喷泉、简易喷雾器、潜水艇模型、水气压计、机翼模型等,既能在课堂上应用,还能带动许多学生的兴趣,把现实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

有物理、处处是物理,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认知”———进行物理学法指导

1.重视实验,让学生知法。 “知法”即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的再现。实验是教与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和方法,奇妙的实验现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我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实验,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资源条件,给学生创设“课课要动手,堂堂有实验”的环境。在课堂上将部分演示实验交给学生来做,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的操作,也可将部分演示实验验转化为学生实验,甚至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的简单器材让学生自已准备。这样能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利用一些瓶瓶罐罐做实验,学生感觉特好奇,兴趣更浓。如在做“光的色散”时,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做实验。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矿泉水瓶和一些沙子做实 在验。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用、温度计测温度”等等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去做或者让学生去准备器材。只要勤动手,学生就会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

2.总结归纳,让学生守法 “守法”即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力求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比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就教会学生口诀:“一倍焦距成虚实,二倍焦距成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总是倒立的;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总是正立的。”学生理解口诀意义来轻松解决凸透镜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深化,培养学生科学复习的习惯。每一章节学习完之后,我会让学生归纳章节框架结构图 ,让学生复述本章节重要概念、理论和实验等内容。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3.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悟法 “悟法”即在传授物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方法,掌握要领。我经常选取典型章节和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学法训练,让学生感受,信服,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指点。例如,利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坐标→建立方程→解方程→讨论结果,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和应用此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自觉按这套方法程序解决物理问题,“言传身教”,并引导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运用这种方法,自悟此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否则,只知道甚至背诵下这种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是不会有帮助的。 中学时期,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正是求学的大好时机,可现实却不容乐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面对困惑,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推荐第6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侯爱珍

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

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推荐第7篇:九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探究调光台灯的奥秘——电阻与变阻器

【教学目标】

1. 从自身的动手实践中,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 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 在实验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交流与讨论主动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表达自我意见的能力。 【重点、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

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

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引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

对问题进行猜想且学生发表各种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 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包括滑片、金属杆、四个接线柱、密绕的电阻丝) 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符号:

C

P 结构示意图: A

B D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 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

提问:如何接滑动变阻器才能有效地改变电流,让灯的亮度变化明显。

学生总结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两种不能改变电流的接法。滑键位于远离下接线柱的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为滑动变阻器编写一份说明书(包括结构及接法)

四、教学反思: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教学中具有意义的几点:

1、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却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所以引入的视频是一位歌星的演唱会片断,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兴趣的,再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先充分调动血色和那个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教师本人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准备了一块自制钉有电阻丝的木板,学生可以根据这块木板上的电阻丝自己独立思考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电阻与长度有关,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3、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提出两个学生能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1)今天这堂课你最有兴趣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2)在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在本节课的引入以及两个实验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列举缺点,营造一个活跃合作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尝试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推荐第8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煮饭时冒出的“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又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程度数据,家庭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我们常平空气污染的来源,近几年政府的努力有哪些改善措施,你将来对净化我们的大气有何建议等。随后,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形式多样的调查。形式可以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环保部门了解情况、实验演示、实地调查测试、问卷调查等。在调查中,我会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性成果进行总结,写成报告或论文,并安排课时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此时,对正确的结论教师予以肯定,对有争议的论点加以解释。通过这样的调查探究,使学生利用自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了解和解决一些社会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特别要注意组织好学生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应在方法上加以指导,将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最后,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概括,并且迅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时仍然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与学生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老师就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技巧点拨,注重学生的总结和提高,使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发掘潜力,使自己的行为具有创造性。

推荐第9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蒸发》

郭国培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落实‘双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设计流程图:

复习回顾

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理解蒸发的概念

通过三组图片,来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通过三个事例,来说明蒸发要吸热

小结本节学习的三个内容,进一步巩固

练习巩固5道基础题8道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节知识是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要吸收热量;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原理。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蒸发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的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科学素养。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笔和纸

2、教师:课件(图片对比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

六、教学过程

课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诊断性评价 第一屏

1、第四章 物态化化

出示内容学生看引起注意

第二屏回顾复习:

固态和液态的转化提问:它们如何转化?在这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回顾,并相互交流,回顾,理解。

第三屏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提问:各是怎样的过程学生思考回顾。

第四屏小结:汽化、液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提示:说一说,记忆,理解。

※知识点过度:我们上节学习了《沸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蒸发

第五屏蒸发出示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思考 第六屏两种现象:①容器内装的酒精干了②下雨后的地面干了要求:说说为什么学生思考看看

第七屏蒸发的概念

比较沸腾和蒸发,从三方面理解,从三方面比较,学生分析、比较理解

第八屏提问引起学生思考,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想一想,

学生思考,知识回顾

第九屏至第十四屏对比:六幅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找出原因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观察,思考。

第十五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点要求学生根据上面图,自己说说 学生归纳总结,相互交流 分析 归纳

第十六屏日常生活常见三个利用蒸发的例子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分析 边看边思考阅读分析

第十七屏狗对蒸发的利用 要求学生看图,思考 观察,联系生活 说说 分析

第十八屏至第二十三屏小结:

1、蒸发的概念。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要吸热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图,说说相互交流表达交流表达

第二十四屏至第二十八屏基础题5道应用创新题8道 要求学生看题说说学生阅读交流

七、教学反思

第一,较好的利用了四边互动合作讨论方式。分类活动如果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确实有难度,可喜的是,平日训练的四边互动合作讨论方式在本节课有了充分的体现,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在四边互动合作讨论过程中,各种不同认识的交流和争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习过程在交锋中取长补短,互相矫正。这样的讨论能使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交流中解决了很多难题,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讨论结果的正确率非常高。

第二,教师的有效提问与参与促进了互动学习。我在提问时,注意每一个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阶梯性,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讨论方向一步步独立的、顺利的完成任务;参与讨论过程中,除了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知识补充,还把一些思路、方法交给学生;在班级的课堂交流中,通过学生帮助,教师指导,实现了师生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10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谈几点感受。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同学们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使学生真正了解到 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第11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教法展示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二、案例描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2、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

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3、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三、案例分析

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惟呢!

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四、案例反思

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第12篇:物理教学案例[全文]

一、课程背景材料

2006年11月,我市教研室在新塘大敦中学进行调研活动,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授课班级为初三(5)班,授课为人教版2006年三月第三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说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就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将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然而,我以前听过的以这节为内容的课却事与愿违,探究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有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背景,试想,科学家在没有认识到这个结论之前,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要学生一节课有结论,太难;其次为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的正常进行,老师应该事先设计合理有趣情境,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最后是老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堂的进程,不能由学生天马行空。基于这样的想法,该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以与探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和问题引导课堂,效果很好。

二、教学片断

上课时,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演示两个实验

实验(1):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左右,形成斜面,如图1,将火柴盒及长木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火柴和木块都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生:受到摩擦力。 师:朝哪个方向? 生:沿斜面向上。

实验(2):将长木板抬高到40厘米左右,将同样的火柴盒和长木块同时平放在斜面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这时火柴盒下滑,木块不下滑)。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争论,多数同学说受摩擦力,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 师: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师: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 生:火柴盒倾斜大,压长木板轻一些。 师: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的同学说火柴盒受摩擦力小。

然后将木块侧放(面积减少),观察(还是不下滑);火柴盒侧放,观察(不下滑了) 师:木块和火柴它们受不受摩擦力? 生:受到摩擦力。

师: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 生:互相讨论。有学生提出要看一看实验器材。 师:你觉得这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气氛热烈,大致的几种结果是:

①、接触面的大小;②、物体的运动速度; ③、压力大小;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⑤物重的大小;

接下来,老师成了旁观者和导师,学生开始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而进行实验操作,秩序井然。最终虽然由于时间紧凑,没有将在设计中的巩固练习完成,但大部分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意犹未尽。

[1] [2] 下一页

三、反思与评价

这一堂课的导入有两个非常巧妙的地方,第一个是巧设实验情景,冥冥之中将探究的目标,探究的操作过程告诉了学生,学生变得“心中有数”。如:让学生把橡皮从手臂上滑下——感受摩擦力,火柴盒与木块比较——压力不同,平放与侧放比较——接触面积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控制变量法潜移默化掌握,成就感油然而生,第二是巧设问题情景,循循善诱,扫清学生实验探究中的困惑,老师没给结论,都是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关于木块与火柴盒静止在倾斜的长木板受不受摩擦力,关于火柴盒平面与侧面的差别。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有利于课堂的情境,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实验情境、问题情景的重要性。

1、实验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以下两点原则: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实验情境的源泉

学生最熟悉的现象莫过于身边的物理,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经验,这样创设出来的实验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木块、长木板、火柴盒等器材容易找,将木板抬高、将火柴盒平放与侧放等容易操作。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

由于各个学校条件有不同,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在选择实验器材的时候应依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变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巧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验,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情景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2)问题情境应与“焦点问题”相配合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因为问题情境是为“焦点问题”服务的,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与“焦点问题”相脱节,不能把问题作 “花”作“难”,应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长木板抬高30厘米与抬高40厘米时,火柴盒由静止到运动,老师问:为什么火柴盒有时不下滑,有时下滑?为什么有的下滑,有的不下滑?接着将火柴盒侧放又问:为什么火柴盒平放下滑,侧放不下滑?每个问题都是探究时操作的关键。

(3)问题情境应为“焦点问题”而铺垫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等情况,设置一些子问题,为学生“铺垫”好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焦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焦点问题的目的。如:开始就问,木块和火柴受到摩擦力没有?在概念的基础上体会。

(4)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即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将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学生一道共同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入题”效果。如:少数同学说火柴盒不受摩擦力,原因是火柴盒下滑了,老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建议学生让橡皮从他手臂上滑下,体会感觉。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研究还是起步阶段,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我们都有机会,只要认真去思考,大胆去探索,紧密围绕学生的学开展工作,一定会有收获,教育的路绝不止一

第13篇:物理案例教学反思

浮力教学反思

为了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为以后的教师生涯做准备,我在大学期间做了几份物理家教。在我做第一份家教时,我虽然备课很认真,准备的也很充分,学生貌似也听进去了,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好,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我将回忆我给学生上过的一节课,并在这里记叙下来,供教学反思之用。

一、我的案例

我在给我的第一个学生讲授《浮力》这节课时,我考虑到这节课知识点很多,练习题也相对较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解题上,在课的一开始,以我为主体,我讲述了什么是浮力(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 压力差。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我问学生懂了吗,他说懂了,于是我就继续讲下个知识点了,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我又问他懂了吗,他又肯定的说懂了,所以在讲完了知识点之后,我就给他做练习题,但是做练习题的效果却十分不理想,他做题的正确率非常非常低,我发现他之所以做错题,是因为他只是像所有的物理初学者一样,只是记住了概念、公式,而没有真正做到理解公式和真正去运用这个公式,这就是问题所在。

那教师要怎么样教授学生才能让学生避免进入这个窘境呢?通过自身反思,结合物理这个学科的特点,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让物理教学生活化。

二、传统物理教学的弊端

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物理教学是为生活服务,同样,生活素材也可以为物理教学服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过分偏重理论教学,从而忽视了物理实验教学,忽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使初学者很容易搞不明白物理究竟是什么,从而在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产生非常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学生缺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也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在生活中容易迷信权威,缺乏判断大众传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三、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在物理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就必须注重开发发与利用生活与社会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有必要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更多的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事例等生活素材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研究。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学生的生活实际都可以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为物理教学、学生发展、课标落实服务,起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利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素材,让生活为物理教学服务,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从中轻松的获取物理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四、让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1、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生活物品,学生对这些物品的特征、属性、用途等都有着很详细的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中选用物品时,可以选用学生有着深刻体验的这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物品,用来演示相关的实验或者改进教材上的一些实验。

2、运用学生生话中熟悉的事例

学生在生活中总在不断的经历着或者感受着各种各样的事例,学生对这些事例不但熟悉,可能还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有着自己的理解,将教学中一些学生难理解的概念或者问题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相关的类比,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3、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

选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相关现象,来引入新课,能让学生迅速认识到要学习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或者作为问题的素材、背景等让学生在进行相关的分析中提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生活物品演示实验,增强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对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物理学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标准。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意志不稳定等特点,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相关实验为基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获得真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环境或身边材料、物品或器具等资源可以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包括“演示实验”、“课堂小实验”、“边学边实验”或“趣味物理实验”等演示实验,将要研究的一些问题的现象重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引导学生通察的同时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正确的建立概念或者认识一些物理规律。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时,选择教材上编写时设计的演示器材或者实验室的已有器材时,对学生来说总是“意料之中”的,总少了一份“惊奇”。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生活中,身边的一些物品来进行相关的演示实验,不但能起到书本上演示实验的效果,更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演示实验起到优化的效果。

5、作业、练习布置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物理学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为了考试而做题,以致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布置作业时可以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一个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密度及其应用后,结合该校地处农村的特点,他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无形中培养了能力。

第14篇:物理教学优秀案例

陈文峰

所教科目:物理

*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星火教育长安校区理综科组组长,对高中物理有独特的教学方法;

*提倡高效的学习、轻松的学习、快乐的学习,让学生自我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天道酬勤,相信,努力会成功,和学生一起努力.

学生案例模板:

教师姓名:陈文峰

所属科组:物理

学生姓名:邓榟强(东莞中学高二年级)

学生刚进来时候的情况

学习习惯:没有预习及自我发现总结的习惯;不注重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注意细节,看题不够细心,做题习惯不是很好。

性格:比较内向不爱沟通,开导学生要多跟家长及周围的同学多聊天;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粗心大意。

兴趣:比较爱学习,思考问题

成绩:高二物理60多分

进来一段时间后的变化

思想心态:作为高二的的学生,我一直强调书本和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也逐渐认识了到书本和预习的重要性,能主动的从书本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性格:认识到了粗心大意带来的后果,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在易出错的地方会加倍留心, 成绩:学习了一个月成绩能达到75分左右。

成绩提高情况:最近的周考月考分数都在75分左右。对物理有了更大的兴趣,除了学习会多看一些有关物理的课外知识。

学生感言:

短暂的时间感觉做题轻松了挺多。

家长感言:

星火的老师很负责,孩子的成绩在进步。

第15篇: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篇1:>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篇2: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对摩擦现象, 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篇3: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一、分析归纳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思想的基本要求

要进行中学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疑难的研究,首先要善于分析、归纳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找出实验中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其解决的方法。有可能的话,还可探究设计者完成这些实验的可 能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不仅要分析整个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而且还特别要注意分析实验中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的设计思想。设计思想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思维的结果。因此,分析设计思想首先要分析、判断设计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评价设计思想的优缺点,进而为评价物理实验实施方案的优缺点提供有实际意义的根据。

【实验教学案例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演示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一定要作好。其作法,一般是采用拆开原电池法。如图4.l所示只是其中之一种方法。

研究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

为什么要拆开原电池呢?拆开原电池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样作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在接受这个实验前,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孔夫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要了解一个人应该这样,要了解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也应该首先从外表上观察它怎么做、起什么作用,然后分析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后检查它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内容、效果与原理是否一致。

大家都很清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需要使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当外电路电阻变化时,(1)内、外电压之和为一常数,(2)内、外电压有明显的变化(具体实验中要使其变化幅度尽可能大些)。

为满足以上两个要求中的第(1)个实验要求应作到:①电源的电动势较稳定;②电池的极化现象要小——电流不能太大,所以内阻不能太小;③测内电压用的探针的极化电动势要小——选合适的材料做探针;为满足第(2)个实验要求应作到:④需加大电池内阻,内阻与外阻的大小关系恰当;⑤演示电表的量程及内阻恰当。这里,增大电源(电池)内电阻是实验方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一实验疑难所在。

测定凸透镜焦距实验

一般情况下,增大电源内阻有两种常用的方法:①在两个内阻很小的电源中串一个电阻,作为模拟电源内电阻,以此来增大内阻;②拆开原电池,控制电池内离子通道,如减小其截面积、增大其长度,以此来增大内阻。图4.l所示的是一个拆开的原电池,在两个半电池之间用盐桥连接以增大内电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实验教学案例2】几何光学实验演示

在几何光学实验中,关键的问题是光路的显示。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光盘(白屏)的漫反射原理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也可以用烟箱中烟尘微粒对光的散射原理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还可以用混入少量的悬浊质的水箱中悬浊质微粒对光的散射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利于抓住实验关键和自制实验装置。其中,用混入少量的悬浊质的水箱中悬浊质微粒对光的散射来进行显示光路的实验,疑难是,制作水箱的箱壁的材料、水中悬浊质及其浓度的选择。它们应该满足,箱壁的透过率高,悬浊质对所用光源发出的光的散射较强。用氦氖激光器光源时,由于它发出的激光是波长为632.8nm的红光,所以,制作水箱的箱壁是无色平板薄玻璃,水中滴入少量的淡茶水。也有在水箱中装硫酸铜水溶液的,但是效果不如悬浊液。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第16篇:物理案例

2013年度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成果评选 统一封面

成果名称: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的密度 成果形式: 作者姓名: 所在单位:

电 话: 手 机: E - mail:

1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水平的高效课堂,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运用,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展现自己所想、所能的民主气氛,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我们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认识,更要在行动上注重落实。高效教育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能不能实施?如何实施?我们按照市教体局物理教研室的要求,为探索在中考复习阶段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以课题“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的密度”设计了一堂示范课。

一、课堂教学的设计

我们首先认识到存在的困难:1.在初四中考复习的紧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开展高效教育会不会影响中考成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反对?2.作为市级公开课要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良好的示范性和导向性。3.力学中的浮力部分是个难点,是中考中得分率较低的知识点,在这个知识点上开展创新教育,学生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这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一)做好知识的准备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

(二)课前学生自主设计好实验方案

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就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三)课堂实验过程设计

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课堂上进行限定器材的实验。共进行三组实验: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木块的密度;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四)课后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案,供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鼓励和表扬

二、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一)课题的引入

从“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实验引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而有弹簧秤和量筒,如何测石块的密度?学生讨论之后,进一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也没有弹簧秤,我们如何利用浮力的知识来测量石块的密度?

(二)课堂教学

每组实验均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讨论;

2.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测出物质的密度;

3.讨论实验结果。

(三)本课小结

教师用Flash制作的电脑课件,在大屏幕上将学生刚做的实验过程动态模拟演示,再演示三种密度推导过程,讲解中考中类似这样的“字母题”的解题要求。最后提出新的方案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本课的思考

公开课之后,有的教师评论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普通的学生在课上表现也可圈可点,完全可以和优秀的学生相比,更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即使班主任和其他的任课老师也对学生有了另一种看法:“没想到学习很差的学生在物理课上表现得这么积极。如果我们课都能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怕他们的成绩赶不上吗?”

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

有的教师除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愿多做实验,认为耽误时间。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下课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地设想和设计方案。

5 有的学生用弹簧秤测固体重力,再根据公式m=G/g算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液法测出固体体积,最后算出固体的密度。有的用弹簧秤测出物重G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拉力,算出物体体积V,再根据G/g算出物体的质量计算密度。旁边的学生说:你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物质,若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怎么办?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有几个学生每人设计了六七种方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激发和诱导了学生的创造性。事实说明我们原先对学生能力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还说明学生蕴藏着很大的潜能,而我们教师往往对其估计不足,因而束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手脚,放慢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学生没有做过,教师也没有演示过,所以有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也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设计出一两个实验方案,培养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生的实验方案并非都是科学的、严密的,有的设计实属于“一窍不通”。我们应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保护学生的创造欲。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然后再帮助他们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最后完成合格的实验方案。

集体研讨,全面提升创造能力。在学生分组讨论、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适时地组织全班进行集体研讨,针对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方案,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争论中,教师适时点出问题关键,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同时明确解题逻辑性和规范性,使学生能够掌握若干个用浮力知识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通过对这堂反映良好的物理课的总结,说明既然在中考复习阶段可以进行创新教育,那么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更可以开展创新教育。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必能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必能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第17篇:物理案例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力》教学案例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他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问。“自学、合作、解疑、演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几年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局面初步形成,学生质疑精神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案例描述

《力》这课的教学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怎样让学生容易理解“力的作用效果”这个知识点呢?我的教学思想是: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举出身边的实例就会更有说服力,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课堂上我做了几个演示实验:

1、老师用力推动讲台。问同学们:讲台开始处于什么状态呢?(静止),当它受到推力时,发生什么现象?(讲台运动起来)。这说明什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老师借学生的尺子(20cm长的塑料尺),两手握住尺子的两端,轻轻用力弯折。问同学们:尺子怎样啦?(尺子弯曲了)。这说明什么?(力可以使物理发生形变)。然后我做了归纳:一切物体,当它受到力作用时,就必然产生这两种或者产生其中一种作用效果。我的话音刚落,突然有个学生问道:“老师,刚才你在用力推墙,可是墙静止不动,墙也没有发生形变呀!”我说:“墙虽然静止不动,但墙已经发生微小的形变啦。”我的话音未落,全班就一片哗然,“老师骗人,难道您是大力士!” 同学们的大胆怀疑的学习态度让我震撼,但同时,我预感到课堂教学可能陷入尴尬的困境,我得用事实来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用事实来说服他们。等全班同学安静下来后,我语重心长地说:“首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只是,我们现在才上课10来分钟,后面还有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完,这个问题就暂时保留下来,下节课我们将做深入研究吧。”

第二节课,我设计如下的实验,课堂上,我说:同学们,像墙壁、铁块、玻璃瓶等坚硬的物体,当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会不会发生微小的形变呢?上节课有些同学们不相信,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到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器材:椭圆柱形玻璃瓶、橡皮塞、损坏的酒精温度计(断掉两头,形成一条细玻璃管)、水(加几滴红墨水使水变红色)。

实验目的:证明力可以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微小的形变。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第一步:玻璃瓶内装满水(红色水便于观察,一定要装满水,不留空气),将损坏的酒精温度计作细孔导管插入玻璃瓶的水中,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给漏空气进里面。先让细管中水升到一定的位置,便于观察。

第二步:请一个女同学演示,两手用力从玻璃瓶扁平的两面朝里压。

观察到的现象是,细管里的水面上升几个刻度。

第三步:请一个男同学演示,两手用力从玻璃瓶凸出的两面朝里压。观察到的现象是,细管里的水面下降几个刻度。

同学们,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在同学们的认真观察,并交互讨论后,我逐步启发:原来两手用力压玻璃瓶时,玻璃瓶被压变了形,使里面的容积改变了,两手用力从玻璃瓶扁平的两面朝里压时,使其容积变小,水就顺着细管往上升;两手用力从玻璃瓶凸出的两面朝里压时,使其容积变大,细管的水就下降。因此可证明:力可以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微小的形变。

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终于豁然开朗了。 案例分析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某个物理问题,老师在讲解时,往往会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但是,老师所举的例子中,除了想教的物理知识外,往往还有其它要素,学生和老师的视角不同,学生喜欢从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来看这个例子,容易被与物理无关的东西吸引进去了,一旦注意力放错了地方,学生的头脑就转不过弯了。而老师不知道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走岔了,只会恼火:“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们这帮孩子真是不可救药了!”可惜有些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急于求成”的教育思想驱使下,这些教师就不给学生接受知识的机会,当在课堂教学上,给学生启而不发时,怕浪费时间,教师就“憋不住”了,学生不懂的就直接给答案,长此以往,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本案例在实施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时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当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时,我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探索物理知识的实验情境,帮助他们准确理解所学知识,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的质疑精神,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好奇心、大胆怀疑的学习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教师不能轻易扼杀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求知精神。

而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也很重要,几年来,我校根据本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等实际情况,将“自学、合作、解疑、演练”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为:课堂教学不追求教师讲得面面俱到,但求学生积极参与,各有所获。实践证明,这定位有利于确保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初步成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启发引导学生,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类比、联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全面地分析和思考问题,进而发掘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学生真正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总之,教师在实施“自学、合作、解疑、演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第18篇:怎样写物理教学案例 (3000字)

怎样写物理教学案例

为理解什么是教学案例,我们先看一个实例:我市的一次物理教研活动进行公开课观摩,课题是初二物理第五章《热》的复习,在师生共同进行本章知识整理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总结本章学习中所采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全班同学在各自的小组里结合本章所学知识及应用进行物理方法的种类划分、对比归纳。有的小组说观察比较法的运用,例如观察比较普通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构造、刻度及使用方法的异同点,还有湿衣服和冰冻衣服的风干的物态变化不同;有的小组说物理图像法的运用,例如研究物态变化时用“温度—加热时间”关系图像来描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把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直观、同步的表达出来,是第一次学到也是很有用的方法;有的小组说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例如影响蒸发快慢有三个因素,要研究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时,可控制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情况。这种方法也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中运用了;有的小组说图表法的运用,通过列表认识自然界中的不同温度和温度的差异,了解不同晶体的熔点等;有的小组说实验方法的运用,例如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学会了正确使用温度讲及读数的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各种物态变化及相应的热量吸收与放出。这样的物理教学体现了复习课不再是学生跟着教师抄板书,而是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的参与进来,学习气氛活跃,物理方法的渗透很自然的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对物理方法不仅在总结中学习,更在总结中理解;学生在活动中其思维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培养,体现在“做”中“学”、“做”中“悟”的教育理念;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小组中踊跃发言,反映了物理教学面向全体的指导思想;通过小组讨论并展开竞赛,体现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这就是一个物理教学案例。由此可见,一个物理教学案例就是一个物理教学情境,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物理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第一线物理教师撰写。下面谈谈撰写物理教学案例的特点、意义及怎样写好物理教学案例:

1,物理教学案例的特点:物理教学案例与物理教案、物理教学论文、物理听课笔记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的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这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物理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物理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与教学实录的区别: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至于怎样选择,则视案例撰写的目的而定。在这里也就体现了物理教学案例的特点和价值。

2 物理教学案例的内容:物理教学案例依据不同的目的以及确定的范围、时间、重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偏于宏观的,大到介绍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物理教学的总体情况、物理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物理教学改革的整体情况等,但更多的是偏于微观的,小到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课题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物理教学与教改的整个过程,也可以则着重说明物理教学的一节课、一个实验、一个教学情境或教学片断;可以对物理教学理论分析,但更则重对物理教与学的实践描述。

3 撰写物理教学案例的意义:

3.1学习运用物理教学理论:案例是沟通理论与实践 的桥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而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可以有效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比如关于教学的主体,有的说学生是唯一主体,有的说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也有的说教师主导性主体。到底谁是主体?单纯从理论到理论地抽象说理,有时候难以理解,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作一番分析、闸释,会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3.2总结物理教改经验: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来,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物理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实践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教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而有些为什么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来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并提炼有效的教学行为,对于改进和指导今后的物理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3.3记载物理教学事例:撰写物理教学案例也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物理教学经历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但又不停留于记成流水账,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记录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经历,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3.4促进物理教学交流研讨: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有着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于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

活,易于传播和交流,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某一阶段的讨论主题,物理围绕这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从而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 怎样写好物理教学案例:

4.1抓住教学案例的要素: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背景:物理教学案例需要向读者讲述物理教学中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节特色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讲授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年轻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二是主题:物理教学案例应有一个主题,撰写时首先要考虑这个物理教学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如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怎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学习活动等等。主题确定要因人因事而宜,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各有特点,撰写时应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三是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只是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四是结果:一般来说,物理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物理教学实录通常也只是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物理教学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物理教学的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五是评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要有一定的评价和分析。评析是在调查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能源的社会调查问题,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保护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能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开发等很重要性,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闸述,可以就事论事,但要有感而发。

4.2抓住物理教学的情境: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这种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迪。物理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选择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当前物理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广大物理教师所关心、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还要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的问题。

4.3抓住师生的心理:物理教学的行为是表面现象,物理教师的心理与思想则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面对同样的

教学内容,不同的物理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法?这些教法的内在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是什么?案例能够深入教者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案例一般是由教师撰写,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自己怎么想的和怎么教的,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真实地反映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选择好教学情境,揭示人物心理,把握各种结构要素,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们想知道而又不能说出的内容。

第19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1.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让学生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

1. 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 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 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 提问:如何接滑动变阻器才能有效地改变电流,让灯的亮度变化明显。

学生总结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两种不能改变电流的接法。滑键位于远离下接线柱的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为滑动变阻器编写一份说明书(包括结构及接法)

四、教学反思: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教学中具有意义的几点:

1、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却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所以引入的视频是一位歌星的演唱会片断,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兴趣的,再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先充分调动血色和那个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教师本人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准备了一块自制钉有电阻丝的木板,学生可以根据这块木板上的电阻丝自己独立思考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电阻与长度有关,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3、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提出两个学生能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1)今天这堂课你最有兴趣研究的问题的是什么?(2)在今天的实验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在本节课的引入以及两个实验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列举缺点,营造一个活跃合作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尝试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20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学类课程标准。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密度概念;尝试用密度概念解决简单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密度知识与技能”的探究学习过程,锻炼和发展科学探究力。具体说就是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其一,探究的程序化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究,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形成爱科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 1.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密度概念;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分析整理的能力;使用天平,量简的技能。 2 教学流程与类型设计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采用以实验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为组织形式,以教师的适时引导为保障手段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按流程图中①、②顺序探究(称①②组),另一组学生按流程②、①顺序探究(称②

①组)。各大组分为两个小组。小组独立探究,小组内交流与全作完成任务。适时组织小组间交流讨论,适时组织两大组间的交流讨论,进行自我评价与组间评价。 3 教学的主要过程 3.1 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3.2 借助已有认知,作出假设 3.3 开展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3.4 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井纪录数据 3.6 进行组间交流,实施评估

各组将自己所做实验的过程、结果相互交流,教师及时通 过各组自评、他评的方式找出各环节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 进行改进修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澄清思维上的不清晰认识,明确具体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等。 3.7 运用密度概念,解决问题

给学生两个开放型题目,让学生运用上述探究所得寻求答案。

总之,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地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由此,密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

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案例:

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教学案例范文
《物理教学案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