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情境作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31 09:07:2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情境作文教案

情境作文教案(童话)

新见小学 四年级 指导教师 陈晓枫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进行童话情境作文,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

观察童话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出一篇生动的、有意义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童话

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那么你们上课时学过哪些童话故事呢?

(二)进行语言训练

1、

问:你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呢?

例如:因为童话故事很好看。(很生动、很好笑、很有趣、很有教育意义„„)

2、谁来讲讲你认识的小动物?(让学生多讲)

3、除了这些小动物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让学生看看周围的东西讲)

我们在童话里把这些动物或物体写成像“人”一样说话,像人一样问问题,像人一样做事(板书:“人”

说、想、做。)就可以了。

4、打开我们的笔盒或笔袋,看看里面有什么文具?(出示:尺子、水笔、圆珠笔、铅笔、橡皮„„)抓特征指导讲。

5、要想让这些文具在你的童话故事特别吸引人,你有什么办法? 小结:文具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是好朋友?是对头?情节越曲折离奇,越新颖越好,它们会说话、会思考、也会有喜怒哀乐。

6、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童话故事要传达一个道理,教我们怎样更好地生活、做人。比如: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要讲卫生应该坚守职责„„

7、现在我们就选其中的几件文具当主角,其他的当配角来表演一个童话故事好吗?(板书:文具)

(三)看表演,编童话故事。

1、学生一边看,一边口述

2、自由编故事。

3、请个别同学讲故事。

4、给这个童话起名字

(四)自编童话故事。

1、根据自己喜欢的文具编一个童话故事。(可以是学习上、劳动上、生活上的)

2、请个别同学上台读自己写的童话故事。

3、总结。

(五)作业。

回去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推荐第2篇:情境作文教学学习体会

情境作文教学学习体会

发布者:陈征 发布日期:2011-04-07 兴趣是成功的向导,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也是学生作文的强大动力。学生作文有兴趣,写作时大脑就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活动就最积极,最有效,作文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作文教学以新颖的优化的情境形态为刺激物,通过创设生活、实物、艺术、语言描述的情境,以其“新”、“奇”、“美”特征激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思维,激起其审美情趣,达到愉悦的情感反应,使他们持久细致地观察,产生联想,激发描述情境的作文动机。让学生一向感到沈闷枯燥的作文成为自己乐于接受的学习活动。在这次观摩会的六节课中,教师都注意让学生看图讲故事,续编故事,亲自动手边做边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没有写作内容”的难点。另一方面,教师把作文课组织得生动、活泼,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做的活动和有话可说的话题,注重作文与生活中的联系,把口语交际这一生活中常用的能力搬到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生活,使学生们感受到作文原来是从生活中来的,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对作文活动的兴趣更加强烈,更持久。

当今时代是以创造思维、创新能力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教育就得紧跟时代的步伐,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的核心是想像力的培养,人们都懂得了“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想像活动促进了人的创造活动。我们知道小学生不仅用眼睛来观察世界,也通过想像来感知世界。在小学生的想像世界中,充满着创造力的萌芽,借助想像理解身边的世界,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的情境作文教学就是特别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引导儿童在感知丰富表象的活动中,为培养创造想像力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从生活体验中,萌发想像的活力,促进创造力的萌芽。如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室开展吹泡泡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姿态时,用导语激发想像:“啊!那多姿多彩的泡泡,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小朋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泡泡,你想飞到哪里?想干什么?说什么?”愉悦的语言情境触发儿童进入爱想爱说的最佳心理状态,使他们积极构想出与众不同的符合情理的形象来。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也害怕作文。今后,我将努力学习作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设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直观情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诱发其产生语言的动机,抒发自己的情感。消除学生对作文畏惧心理。

推荐第3篇:情境作文教学教案

情境作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情境作文的写法,尝试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

2、能够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不看热闹,而看门道,能够在情境中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体会自己作为观众或参与者的心理,观众的表现,整个的场面、氛围;能够详略得当的安排作文的层次,写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作文。

3、学会从活动中展开联想。

4、克服学生作文畏难的情绪,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情境活动的方法,能够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记叙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能够比较详尽、具体、生动的描述活动过程,并展开联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很特殊的游戏。(静观学生表现)

同学们一听到这话,表情有了变化,有的„„有的„„?下面,我请同学来说说你所看到的同学的神情,或是说说你自己此时的神情?

为什么会有这些表情呢?你心理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写作文的时候,把你刚才看到的同学的表情变化写出来,就是神态描写;把你这时候心里的想法写进作文里去,这就是心理描写。

(板书: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游戏。

二、创设情境,进行游戏活动

1、游戏:

比赛一:双手背在身后,用嘴咬住笔在白纸上写上“小三班”三个字,绝对不能动手, 写完就立刻站起,谁最先完成,谁就是冠军。

(比赛结束后,采访胜出者。你此时怎么想的?你想对同学说点什么获奖感言?)

比赛二:此次不比最快,而是比在规定时间两分钟内谁书写得最漂亮的胜出。

(比赛结束后,采访胜出者:说说你是怎样用嘴写字的,是如何将字写漂亮的?老师可根据回答的情况作有效的引导)

老师再采访几位失败的同学,你为什么失败了?

心情怎样?刚才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写作文的时候把同学说的话写出来就是语言描写。(板书:语言描写)写我们用嘴写字时的动作,就是动作描写。(板书:动作描写)

2、游戏活动结束了,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由刚才的这个活动你联想到了什么?(板书 联想)

1 (当学生说到联想到了手的重要性,想到了那些没有手的人生活有多不方便时,将话题引入到刘伟用脚弹出生命的精彩,播放一段刘伟用脚弹钢琴的视频。)

3、看了这段视频之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谈爱护好自己的双手,珍惜自己的生命,别人没有手都能演奏如此动听的乐曲,我们有双手的人更应该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弹琴、画画等„„) 要求:

1、根据本次活动自拟题目。

2、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上我们只写一个片段,第

一、二组写游戏之前的场面,重在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第

三、四组写游戏中的情况,特别是用嘴咬住笔写字时的过程;第

五、六组写比赛之后的感受或同这次游戏活动产生的联想,重在议论。

3、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和整个的场面描写。

4、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悟或收获。

四、学生自由作文

五、每组先组内交流,选出优秀的文段,再在班上交流。老师对作品进行有效的点评和指导。

六、布置课后作业。

把今天这节课的整个过程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可以按照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以及联想的顺序去安排文章的结构,注重描写的运用。

三、根据情境写作文

2

推荐第4篇:情境作文系列二

情境作文系列二

主题:我的初中生活

导语:一晃已是将近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们结识了很多新同学,遇到了很多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老师;在这个三年里,我们很多同学从懵懂到成熟,我们的内心必然有些东西曾触动过我们;在这三年里,我们拥有过理想与欢乐,也可能拥有过失落与悲伤„„ 活动过程:

请以下面的提纲和提示,分别写一周作文,至少每天一篇,每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周末修改汇总,第二周进行小组编辑、修改,然后定稿。每人编成一本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集,并发挥创意,给自己的小册子设计封面\插图,撰写序言或后记。班级组织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奖\最酷设计奖\最佳封面设计奖\最美书名奖„„并颁发一定的奖品。

提纲与提示

一\学友篇

写一个你最要好的朋友

写一个同学的故事

写班级几个同学的形象

写你和同学之间的一次小摩擦。

写你获得同学帮助的一次经历

写你和同学之间玩得最开心的一次经历

二\教师篇

写一个你最喜欢(不喜欢)的老师的故事

写一个(多个)关心(教训)你的老师。

写一次被老师(批评\谈话\表扬)的故事

评价一个(多个)老师

三\学习生活篇

一次令你快乐(紧张\兴奋\痛苦)的考试

一堂让我印象深刻的课

一次令人回味的比赛

住校生生活二三事

学校印象

三\心情篇

我最开心(伤心\懊恼\失落)的一次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

我的内心世界

我想对你说

我也有话说

奖项设置:最佳作品奖(集子)\最佳单篇文章奖\最佳书名奖\最佳书写奖\最佳封面设计奖\最佳装帧奖\最佳插图奖\最佳序言(后记)奖等

评奖程序:自己申报——评选小组讨论——作品展示——学生投票——正式公布。 每人限定申请两项以内。

推荐第5篇:情境教学,快乐作文

情境教学,快乐作文

阳江市阳东县合山镇中心小学 钟凤媛 邮编:529933 电话:0662-6361543 [摘要]: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是件可怕的事。作文教学对许多教师来说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如何让教师轻轻松松教作文,学生快快乐地写作文呢?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使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自由快乐地作文。

[关键词]:情境激趣 快乐作文

假如,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朋友;假如,学生写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那么,学生将会感受到作文课的幸福、快乐。这也是作为一名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的追求。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我借鉴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潜心研究如何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优化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昂的气氛里进行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优化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联系生活、运用生动的语言、运用实物演示、借助图画、播放音乐、角色表演,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营造各种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民主和谐的良好情境氛围。拉近学生习作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引发表达的兴趣。如教学观察作文“不倒翁”,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下面是一段课堂实录。老师:(微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你们从老师脸上发现了什么?学生:老师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美吗?学生:很美。老师:谢谢大家。老师:就要过新年了,我给你们带来了新年礼物,猜猜看是什么样的礼物。学生:是书本、布娃娃、文具„„。老师:(出示一个笑咪咪的不倒翁)孩子们,你们喜欢吗?请你们认真观察,

1 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音乐响起,不倒翁在孩子们的手里传递)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在交流时,孩子个个跃跃欲试,绘声绘色地描绘心爱的不倒翁,有的孩子还发现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观察、探究、交流的兴趣。孩子不仅感受到微笑的不倒翁给人带来幸福快乐的感觉,还有了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

二、创设情境,自由命题

新课标指出:习作指导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实突破传统的旧的命题方式。解放孩子的心灵和大脑,释放孩子的嘴,开拓视野,把命题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从独特的生活经历选取话题,从独特的心理感受中发现话题。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作文。比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教师出示“梦”要求组词或补充成一道题材不同的选题。题目给学生留有许多的空间,许多学生思维活跃。出现了“美梦”、“恶梦”、“梦乡”“梦的解析”“梦的启示”等命题。孩子对做梦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什么会做梦呢?对自己做了什么样的梦都愿意和同伴分享。在交流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班里笑声不断。这样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许多学生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发现自己都有东西写,也非常乐意写。我们老师经常会这样说: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会怎么写。这并不是自由作文,反而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激活思维,激发欲望,表达生成,自由写作。如孩子都爱看动画片,我就选用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配音,让学听音乐、编写一集新版《猫和老鼠》。孩子听一段,编一段,鼓励新颖、创造。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为源头活水来。”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创造不同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受生活,从不同角度抒写自己的感受,选择不同的命题、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创设情境,获取素材

2 叶圣陶先生说到学生作文时指出:“宜令学者随时随地探求事物之精髓,且必经己之思考而得答案,然后陈事说理自能确切而畅通。”游戏活动就是学生模拟社会实践。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童年生活中最绚烂的部分,从学生的游戏生活入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石头、剪子、布游戏大赛”。我选择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石头、剪子、布”作为教材,设计了游戏闯关活动:(1)“小试牛刀”,(2)“高手过招”(3)“巅峰对决”。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引导孩子学习认识生活,体验游戏生活。长一双“亮眼睛”学会观察、认真思考。同时品味游戏,感受游戏。这样以“玩”“乐”为载体,创设活动的情境让孩子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角色塑造能力。既训练作文能力又培养人。

四、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新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儿童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孩子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的。在孩子的心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仿佛就是真实的,美好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使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空前活跃和丰富起来,追溯过去,展望未来,重新组合相关信息,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可以借助一定的载体创设相应的情境,形成适合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通道,使其思绪如飞、文思如泉,使他们能愉快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注重发展个性,展现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如一次想象作文教学,我记录了这样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我画的是什么呀!学生:两个圆圈、两枚鸡蛋、两个球、两块石头„„。老师:你们说的都对,就根据你们所说再想想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啊?老师:别急,老师的画还没画完呢,根据你们剧情的需要画完这幅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还可以画成连环画的形式。我放了首轻柔的钢琴曲,孩子

3 一边想,一边画,最后出示孩子的作品,请孩子介绍自己的画说说他们想象的故事。想象最忌让学生凭空瞎想象,那就是妄想了,教师一定适时启发、点拨、引导,给学生想象需要的推动力,减轻学生在作文上的压力。

五、创设情境,创意表达

表达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迫切的欲望。创设情境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强烈的表达欲望,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创意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有特定的角色,并且不断地转换。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充分调动儿童语言的天赋,鼓励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如作文教学“介绍我自己的真本领”,老师采取了比赛的形式,高调亮相,这课的开头白是:“有请各位选手隆重登场并作自我介绍。”我可爱的学生是这样表达的:“我是1号选手,我本领高强,不信,呆会让你一饱眼福。”另一学生:“牛皮不是吹的,废活少说,看我的真功夫吧。”又另一学生:“各位观众朋友,支持我的有大礼相送,请记住我是战无不胜的3号选手。”学生们一边介绍,还一边表演,他们的表演十分有趣。台下一片热闹,全班乐开了花。一场别开生面的鼓吹表演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一触而发,创意表达。

六、创设情境,多元评改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的有效途径,也是习作训练的目的。自改,就是让学生寻找作文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觉解决问题。自评,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评作文当成是一次对习作过程的反思,当成是与读者的对话。怎样才能培养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在反思中提高习作能力?我认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开展“找别字大赛”“妙手回春”、“啄木鸟医标点”等活动。把文字训练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刚开始鼓励学生借助字典及一些工具书进行修改。从字、词、句、段逐渐过渡到篇。教师要不断肯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你看这个标点改得多好啊,这样

4 一改,整句话的语气就不一样了,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你真是火眼金睛,这样的小毛病也被你找到了,而且改得正确,你真行!”教师要相信学生的修改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修改,要相信他们会写出更精彩的作文。学生修改完作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夸夸自己的得意之笔,说说感到困惑的地方。以自己写评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如有一个学生在自评中写道:“不知道你们看了文章有什么想法,我一直担心写得不够好,所以认真地修改了3遍。我认为文中描写“大力”单手举桌子时的脸部表情写得很精彩,希望读了文章的同学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这样的评语是他的心理话、真心话。在全班交流会上,许多同学向他提出了建议。经过再次修改,他的作文发表在本班的“学习园地”上。就这样从自批自改升级到互评互改的高度。学生之间互相鉴赏、交流、修改,推荐出大家认为写得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赏析。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作文,这就是资源共享。

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趣味性、新颖性、多样性、时代性,更要考虑科学性、思考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孓然于胸,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不断有灵感产生,将生活中的情境“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地巧创佳境。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第十

七、八页。②、朱熹《观书有感》。

③、李吉林《想象,儿童的巨大财富》。

推荐第6篇:二年级情境作文教案

“贴鼻子”情境写话教学设计

吕永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写话,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3、指导学生写话,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重点写好动词,做到语句通顺,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

大头娃娃画像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想见见他吗?那老师就把他请出来。(贴大头娃娃画像)师描述:多可爱的大头娃娃呀!可惜它的鼻子不见了,怎么办呢?那我们就来给它贴个鼻子吧。

2、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贴鼻子。(板书课题:贴 鼻子)

二、介绍游戏规则。交待游戏规则:参赛者首先把眼睛蒙上,然后在原地转两圈,再走到讲台上,把鼻子贴在图上正确的地方。谁贴的最准,谁就是胜利者。

三、开心地玩,快乐地说。

1、(出示温馨提示)师: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在做游戏时用你们智慧的双眼认真观察游戏的过程。

(1)参加游戏的同学是怎样走上去的?又是怎么贴鼻子的? (2)他(她)将鼻子贴在了什么地方? (3)同学们的表情是怎样的?

2、抽1名学生贴鼻子。其余学生观察。

师述: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你能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说给别人听吗,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游戏快乐好吗?

3、指导说这位同学贴的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动词有:拿、蒙、走、贴、打开、看等等)、表情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说具体。

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可以请几位同学说。

可以请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也可以“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按顺序说。

4、再请同学贴鼻子。贴完后,同桌之间说说贴的过程。

5、继续请同学们贴鼻子,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游戏我们不能每一个人都上台去做。有兴趣的同学,我们下去之后再做,好吗?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要是将游戏情境跃然纸上,岂不更美?

四、快乐写话

(一) 出示提示指导写话。

今天写话课上,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戏开始了,首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再________接着_____最后___________。这节课同学们_____________.。

(二) 根据写话和游戏你想给你的写话起什么名字。(贴鼻子、愉快的游戏、“鼻子”带来了快乐、奇妙的鼻子、贴鼻子真新鲜……)

五、总结

今天,大家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因此,才写出了这样优美的文章,其实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就会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话素材,使你会越来越有灵感,以后会写出更美的文章。

推荐第7篇:情境作文的教学

情境作文的教学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1、情境法是外国语教学的一种,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主张创立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外国语。

2、情境教学法

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法。

二、情境教学的类型

根据情境对儿童的感官或思维活动所起的不同作用,大体可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几种:

(一)实体情境

即以物体原形为主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其观察山川田野、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上出示的各种物品,标本等也是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其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如、写景、写物的作文。

(二)模拟情境

在无法在客观上具备实体情景的情况下模拟情境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情境再现:比

如画片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模拟情境只需要相似即可,在适用时就显得简单,如音乐作文、美术作文„„

(三)语表情境

语表情境是单纯用语言描述某一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对一些实体无法展现实体情境的内容。比如:害怕„„

(四)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它虽不像实体情境那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意象却比实体情境更广远。更富有感情色彩,但想象情境往往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和模拟情境来作为想象情境的契机。如《我是一片杨树叶》《我是一颗蒲公英种子》,让学生想象一下,种子会飞到哪儿去,带领学生来到室外,抬头看看天空、低头看看地上,你会来到什么地方,会干什么。

三、情境作文的教学

(一)低年级要求从写一句话开始,懂得一个句子可 以回答什么人,怎么样、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什么地方怎么样,其实,观察日记打下认识与表达的基础,学会留心观察事物,一般一二年级(四

个学期)后写三百字没问题。

(二)中高年级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离不开生活,三年级让学生写一些词语麻辣串、观察日记、四年级后,每日作文,每天十分钟。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析课文上,我们要搬掉压在学生头上的两座大山,一座是课堂上问答或分析的山,一座是习题或训练的山。问答或分析学生能学到什么,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是一种模式化的操作。这种问答式的分析,把一篇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有位老师对两句话提出了十几个问题。《穷人》 师:地扫得怎样、炉子怎样、搁板怎样,这些告诉我们什么、桑娜补网说明什么„„一边补网一边又在干什么,其实一个问题就可以解决,如:读了这段话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就会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因为一千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哈姆雷特。

(三)各类文体的指导方法

1、怎样写景物

先指导学生观察再写作文,这是写景的重要方法,因为观察是基础,写作是目的。

写景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也就是作者的一种思想倾向,是优美亮丽,还是低沉伤感,首先要让学生明

确,其次要动静搭配因为动静搭配像卖菜一样,市场上的菜很多,要挑选搭配才好吃,最后按顺序安排材料,分块组合。用图表示

以上用实体情境。

2、怎样写静物(状物) ① 立即抓住主体物

所谓主体物:就是作文题要求描写的对象也就是这个物品的样子,长、宽、高、形状、颜色。 ② 快速找到联系物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总与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光写主体物,能写的材料不会多,内容就会匮乏,而一写联系物,文章的内容就会丰富多彩了,如《桥》 ③ 尽快展开联想

有些作文,写了前两个就可以完了,但有些作文题,光写前两种还不行,因为光写前两种,内容是具体了,但主题还有够深刻,要想立意就必须写联想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物喻人)联想有三种,第一是相似联想,如长城联想到长龙,弯弯的月芽,想到小船,老牛联想到忍辱负重的人。由圆想到月饼。第二种是相关联想,如:由馒头联想到面点师,种田的农

民„„第三种相对联想,如:由冷想到热,由白想到黑。

一篇文章不一定非要写三物,这要根据题目来定,如:写竹林,给了写竹林笔直的竹竿,青青的叶子,写了联系物,林中的小鸟,早晨的薄雾,展开联想,又如:后山上的松树,又怎样写三物呢?《喇叭花》两种联想,结构:来历——样子——联系到什么——联想。

3、怎样写好一件事(包括游记)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在整个小学阶段写得最多的是以记事为主题的文章,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是确定中心思想,观点要鲜明,歌颂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含糊,而且要有时代性,也就是要紧跟形势。

其次,根据中心选材,一提到新风尚的事,就写让座、捡钱包,选材要典型,有意即可。

再次,合理安排材料。

第一是按时间顺序比如:运动会、有趣的实验。会前、会中、会后。

第二是按空间转换顺序:如《爬山》脚——半山——顶。

第三是时空结合 注意详细得当。比如写游记:以课文《游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子,指导写作。 首先理清浏览线路,让学生说说自己游了哪些地方,板书后再让学生说说最感兴趣的地方,详写重要景点,最后插入一些传说、典故等„„ 4、怎样写人

写人和记事一样都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重点,快速写人的方法。

① 品德定向,你想表现的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② 因德选材选几个事例来说明其品德 ③ 根据材料进行布局安排 第一段:写谁,外貌特点 第二段:品德定向,是个什么人

第三段:举例说明,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5、怎样写动物

写动物,关键是写好外部形态,再抓住它怎样动来写,与写静物的方法有点类似,所谓动物,就在于“动”字,方法简单。

第一段写出来历。

第二段写出外形,皮毛的颜色、眼耳口鼻„„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第三段:仔细观察,写清动物怎样动,怎样吃食,怎样叫。

例文《白鹅》中也像写人一样进行品德定向,写出它是高傲,然后举例子说明。

四、利用综合实践课程为资源的开放式作文教学

(以前没这个课程时,就有人提出大单元整合的观点进行作文系列教学)

1、科普作文

科普作文的设计以相关学科为依托,操作步骤,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实地考察(实验)——作文:如《河里的石头为什么是圆的》《落叶为什么背朝天》《海螺会自己发出声音》等。

2、以美工、劳技为内容的美工作文

喜欢绘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任何一个孩子的画大人看起来都觉得可笑,但在孩子的眼里都有一个美丽的世界,抓住这一点可以让孩子们“画作文”,然后又让其“添画作文”,“组画作文”,最后过渡到“看图作文”。

在综合实践课中,有的内容是要通过制作来完成的,比如设时装、手编环保袋、动手插花等内容都是写作的材料,比如我让学生参加学校的变费为宝的科技劳动比赛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小

玩具,然后当遇到写《我的课余生活》时,学生就可以信手拈来。

3、以唱歌表演为内容的音乐作文

早在20多年前,浙江的有些老师就曾创设音响作文的实验,因为美妙的音乐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他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出写作兴趣,比如:听听自然界的声音,写写记实作文,学生在《秋雨》中写道:“秋天的雨是会奏乐的,不信你听:雨点打在雨棚上,啪、啪啪,是在打架子鼓吧。树叶发出了“沙沙沙、涮涮涮的声音,这不是摇沙锤吗。咕咚、咕咚,雨点滴在池塘里,这分明是在弹琴„„

其次是歌曲、乐曲写想象作文,比如听《让我们荡起双浆》进行景物描写,《采蘑菇的小姑娘》想象进行人物描写,通过课本剧的改编进行场面描写,(观众怎样看,演员怎样表演等)

4、以流行歌谣和诗词为内容的学习写诗,填词。

近年来;校园内流行一些不健康的校园歌谣(什么“太阳当头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如我们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如《两只老虎》改编的《环保袋之歌》,又如在综合实践课《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的主题中,教学生写诗,填词中效果也很好。根据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填写的词《卜算子、咏春》“柳芽伴春归,桃花开口笑,已是风筝满天时,更有牡丹俏,俏着迎春风,盼着春雨到,待到菜花满田时,蜜蜂嗡嗡叫”,等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校园歌谣,这些歌成了写作教学和思品教育的一种载体,学生们不光是语文素养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判断是非能力增强了。

谢谢!

推荐第8篇:情境作文教学设计

情境作文教学设计:

(一)有趣的游戏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开展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渗透写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情境的描述。

3、学会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材料。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写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用具:课件

小猪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快乐互动

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游戏吗?喜欢玩游戏吗?

2、课件出示一些小朋友在玩游戏。(师述:游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能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二、现场游戏,感受兴趣

1、老师出示一只小猪(故意不画鼻子)问:小猪缺少了一个什么?(鼻子)

2、老师明确要玩的游戏要求,《贴鼻子》。

3、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同学上台,老师用红领巾蒙住他的眼睛,让他把鼻子贴到小猪相应的位置上。(提醒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三、乐说游戏

1、师述: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你能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说给别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吗?(能)

2、这里也有一班同学玩了游戏,看他们是怎样把游戏经过告诉别人的,出示范文《一次有趣的游戏》

3、指导同学们把游戏过程说说,必要时重现游戏时的动作。(动词有:拿、蒙、走、贴、打开、看等等)

4、除了说贴鼻子的经过,还要注意整个场面,例如:如果鼻子贴歪了,同学们

有什么反应?(注意说好“笑”的情景,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眼睛眯成一条线等等)

5、同位交流,说说评评。

6、小结:要把游戏经过说清楚,必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具体。(还要注意动词的用法,把句子说通顺。)

四、指导起稿,快乐作文

(二)我 喜 欢 的 小 动 物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点或脾气特点、生活习性(捕食、嬉戏、休息)写一段话。

2、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1、考考你,听一段话,猜猜是什么动物?

它,一身洁白的羽毛,一双乌黑的小眼睛像两颗黑黑的小珠子。脖子长长的,整个身子就像阿拉伯数字里的 “2”一样,神气极了!

2、它是谁呀?

出示图片

3、交流: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二、写法指导

1、再猜一个:它,有着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特别漂亮,尖尖的鼻子下露出两只白色的大门牙。两只长长的耳朵可以听见远处的动静。别看它平时看不到它的腿,可跑起来它的腿特别有力。

2、明明都是白色的小动物,却一下子让我们猜出一只是白鹅,一个是白兔,为什么呢?

3、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也就是不同于别的小动物的特殊之处。(板书:特点)

4、归纳:像这样的描写属于外形特点

(板书 :外形)

5、游戏互动:

你们都见过小动物,下面我们来个互相猜一猜,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写一写,但是不能写出是什么?然后让大家猜一猜。

6、学生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7、谁来读一读,猜一猜?

8、如果我们都养小猫,小狗,而且长相又差不多,那写出来的文章,可就一个模样了?

9、指导:回忆一下,你的小动物,有什么性格,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脾气?(板书各种性格:懒惰、脾气暴躁等)

10、这些小动物太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种小动物。

11、小结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举例子、运用成语、比喻、拟人、对比

要写得生动具体、字里行间表露了喜爱之情

12、请同学们在下节课的动笔写作中,向大作家学习,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推荐第9篇:情境 让作文也快乐

情境

让作文也快乐

摘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我认为,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视作文为乐事,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想像的能力。

关键词:活动

观察

情境

正文: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重要基础学科。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创新过程,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

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许多教师当堂布置文题,接着作一些指导,最后留一段很长的时间让学生作文。在这种模式的长期压制下,学生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老师的讲授、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像,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表“理”。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的作文都拿来比较比较,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这样的习作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视作文为乐事,并因此而喜欢上作文课,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写作练习呢?我认为,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引导

1 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想像的能力,凭借情境,开心作文。

一、巧设情境 激发动机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写作的真正逻辑起点是从写作动机的产生开始的。“情动于衷而行于言”。所以,诱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让他们产生乐此不疲、非写好不可的毅力,是帮助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情境,往往具体生动,栩栩如生。学生观察、体验这样的情境,容易引起对类似生活经验的回忆、想像,容易产生写作的欲望。

1、精心创设活动情境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 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如游戏性活动、竞赛性活动、表演性活动等,以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触发写作灵感,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1)游戏性活动。

所有的孩子天生渴望游戏。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福鲁培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将来一切活动的幼芽,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实际上,便于教师组织的游戏性活动也有很多,如踩影子、钓瓶子、画鼻子、丢手绢、捉迷藏、踢毽子等等,这些游戏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参与、表达的欲望。

2 我在指导学生写《画鼻子》一文时,首先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一个人的面部,但没有鼻子。学生看了奇怪不已,议论纷纷。开始上课了,我微笑着说:“大家看到黑板上的这幅画了吗?这个人脸上缺了一个……”学生齐声说道:“鼻子!”我接着问:“你们能帮他添上鼻子吗?”“能!”学生的回答中充满了兴奋与自信,个个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画鼻子过程中,上黑板画的学生高高兴兴,而他们的种种表现又让其他的同学笑声不断。最后,我问大家:“这么有趣的游戏,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呀?”学生异口同声:“想!”于是,下面的指导、习作水到渠成。

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新奇、变化、刺激的游戏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思维潜能。

(2)比赛性活动。

儿童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作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需求和渴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比赛情境。

我在指导学生写《左手夹豆比赛》一文时,提前布置学生带黄豆、碗、筷子等用具,但没说明要用来做什么。上课时,先告诉学生要举行一次左手夹豆比赛,并说明先是同桌比,看谁在两分钟内夹的豆子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报名到讲台前进行全班比赛,决出班级的冠军、亚军、季军。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在随后的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又是紧张,又是激动。尤其是全班比赛时,选手们认真、谨慎,组员则组成了“啦啦队”,为他们助威、叫好。

教师还可以组织碰蛋比赛、掰手腕比赛、拔河比赛等等。在这充满挑战的竞赛情景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比赛本身的趣味和奥

3 妙,更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自然产生表达的欲望。

(3)表演性活动。

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而且对其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其执教的作文课上,以漫画导入后,又以表演这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在接下来的两段表演中,于老师先是扮演“丁老师”,请一位女同学扮演“四毛”与他对演。后来又请一位男同学演四毛,于老师系上围裙扮演四毛妈。于老师这种多向多元的调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两段表演都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表演性的活动提供了形象可感的动态材料,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动调动起来,看得清,听得真,感觉深,这样创设情境,体现了“从内容入手”的要求,更创造了快乐学习的氛围。

2、善于捕捉生活情境 (1)善于捕捉身边事件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事情做及时、客观的叙述。

一次课间,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学生报告:我班王强和李明打起来了。我连忙来到教室,他们二人一看到我,都停了手。我抓住这个机会,准备给学生上一堂作文课。我让他们站在一边,问其他学生:“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也就是说该怎么调解?如果让你处理,你先怎么办?”学生们有的说:“我先找他们两个人问问事情的经过。”有的说:“先调查一下。”我说:“对,

4 大家想一想,最主要的是把什么调查清楚?”学生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问清楚谁先骂人的,谁先动手的。我肯定了他们的意见,接着问:“调查清楚了再怎么办?”学生们说:“那就要进行调解。”于是,我让学生们想了一会,再来到两个同学前进行调查、调解。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自然进入写作情境。

(2)善于捕捉自然场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森林、果园、田野、草地、河边去——语言在我手中成为武器,我借助于语言,使孩子们看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当条件不允许时,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身边的自然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冬季的一天,一节课快要上完时,天空飘起了雪花,不少学生的目光偷偷转向窗外。下课铃响时,雪已下得很大。由于我市冬天极少下这么大的雪,学生们真是又惊又喜。他们全都走出教室,挤在走廊上,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雪景。他们边看边互相议论,兴奋得很。我趁机在一旁指导学生观察。第二节上了一堂作文课,允许学生在教室外边看边想,边议边写,学生兴致极高。

语文源于生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他们认识事物总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是他们形成认识、发展思维,产生情感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巧妙地调拨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观察情境 掌握方法

课标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以往的作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对学生来说

5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如果没有学生的有效的观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形成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1、观察要有顺序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自身的顺序,学生若在观察情境时不注意顺序,他们的作文就会杂乱无章。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非常重要。

观察的顺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按空间转换顺序观察事物。二是按时间顺序观察事物。三是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为顺序观察事物。

例如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于老师印象记》一文时,首先创设了观察情境:回家后家长可能问于老师多大年纪,长的啥模样。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边看边想;说的时候,要大胆,实事求是,不要有什么顾虑。在学生猜出他的准确年龄后,于老师及时表扬,并自然过渡到对“长的啥模样” 的观察。首先是身材:先猜身高,再看胖瘦,这是从整体进行观察。然后是长相(这是重点):脸型、眼睛、鼻子、嘴、表情,这是从局部进行观察。最后是衣着:上身、下身、鞋子,这是回归到整体。这样,准就能确、细致、完整地认识到于老师“长的啥模样”,并使学生自然掌握观察的顺序。

2.观察要抓住特点。

我们观察事物时,除了要注意事物的相同点以外,更要注意事物的不同特征,突出其特点。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各自特点的,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准确、逼真。

6 怎样才能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呢?首先,我们应当养成多看细想的好习惯;再有,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应当记住事物名称,并与类似的事物进行一下比较。这样,事物的独有特点,自然就会显露出来。

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看图作文《四毛的故事》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站立着的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告诉学生小男孩名叫“四毛”,是三毛的弟弟。接着问学生:“四毛和三毛有哪些不同呢?我送你们两个字—比较,只有善于比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四毛与三毛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发现四毛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有四根头发后,于老师立刻予以肯定,并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还发现了三毛没戴红领巾,四毛戴红领巾,而且穿着比三毛好,并由此联想到这是生长在两个不同社会的孩子。老师夸赞同学们联想得好。老师又接着启发:“再想想,张乐平爷爷画的三毛长得怎么样?四毛又长得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用词,由“瘦瘦的、胖胖的”到“瘦弱、强壮”再到“面黄肌瘦、又白又胖”。

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并教给学生方法——比较,与相似的人物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能发现人物的独有特点。

3、观察要突出重点

情境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我们不能面面俱到,把作文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我们分清主次,把主要内容写出来。文章中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写作文的重点,也就是观察中要抓住的重点。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的作文前,可以首先布置好观察任务,让学生既要观察活动、比赛的全过程,又要抓住

7 其中最精彩的一个或几个镜头进行深入观察,还要观察全场观众的反应。而重点就是最精彩的一个或几个镜头,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这样,作文时就能清楚、有条理、具体地展示活动的精彩场面,抒发个体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

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很重视观察,他曾经指出: “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当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并进行了有效的观察,那么,他们所感受到的情境就可以在作文中自然地反映出来。

三、依据情境 联想想象

面对作文情境,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还要启发学生展开合理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具体可感、形象生动。

1、依据情境 展开联想

联想,指了解到事物某个特征,由此为出发点,想到许多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特征。联想总要以眼前的事物为基础,并且总会与这眼前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相似,可能是接近,可能是相反,也可能是事物的原因或结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眼前的情境出发,联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事物,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如在指导学生写一处自己曾游玩过的名胜古迹时,了解到有的学生去过黄山,我播放了一段展现黄山景色的录像,那美丽壮观的景色勾起了学生的美好回忆,他在作文中写道:“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天里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

8 去,呵!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冰棒还凉快!”“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10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

在这里,学生巧妙地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把黄山的景象描写的生动有趣。尤其是对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的联想,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依据情境 展开想象

想象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化、再造,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可以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打破时空的界限,使人的心理更为丰富充实。

如写看图作文,画面往往“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蕴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引路》(一位戴红领巾的小男孩给雨中的盲人引路)时,我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想象: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的过程;从人物的动作想象语言;从神态想象心理;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故事。这种情境,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着表象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实践证明,教师在作文课上精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联想与想像的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作文,并提高作文水平。

推荐第10篇:情境作文《笑和泪》

第十一课 笑和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表情;

2、理解笑和泪的不同含义,说出关于笑和泪的不同看法;

3、通过丰富的联想,学生能够把一些关于笑和泪的事件记录下来,并说明自己的感触;

4、通过细节描写将表情准确地刻画出来或者通过具体事件抒发情感;

5、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笑和泪的不同含义。

2、通过丰富的联想,学生能够把一些关于笑和泪的事件记录下来, 并说明自己的感触。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将表情准确地刻画出来或者通过具体事件抒发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投影

教学过程:

导言:欢迎大家走进小桔灯情境作文的课堂,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下面请大家一起进入我们的第一站,我们第一站的口号是:手提桔灯——转转转

第一课时

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

一、导入话题

师说: 桔灯转出了一则很好玩的游戏,猜猜看,转出的游戏是什么呢?

生说: ......猜不出......

师说:变脸......

游戏规则:

1、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每组有两次变脸和猜表情的机会

2、第一组请一名同学变脸,第一组的其他同学猜表情 第二组同样

3、最后两组各请一名同学变脸一次(新的表情 本组同学猜)

提供表情:笑吃惊害怕流泪

游戏小结

师说:同学们变脸真快,真丰富。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表情?

生说:痛苦悲伤兴奋喜悦鄙视 等

师说:同学们有一双火眼金睛,细微的表情你们都能观察出来。真了不起!

(注:此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表情。为新知识做铺垫)

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

1、过渡:在第一站中,我们玩了变脸的游戏,变出了不同的表情。我们常看到的笑和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笑和泪。你笑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说:高兴、开心、快乐

师说:当我们很开心很快乐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笑。那个流泪的时候呢?

生说:遇到不开心的事。伤心。

师说:小弟弟的玩具车被抢走的时候,他会怎样哭?四个字。

生说:哇哇大哭。

师说: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很多笑和泪,请同学们把这些事情说出来,看看谁说的精彩。请同学们讨论两分钟。

2、两分钟后。

学生说:我想说关于笑的。我喜欢笑,有次听同桌讲幽默故事,我就笑了。有次语文考得不理想,我仍然笑着安慰自己:没关系。下次努力!

师说:老师也发现你喜欢笑。你的脸上,嘴角总挂着笑意。当你听到幽默故事时,你是怎么笑的?微笑,还是哈哈大笑?

生说:忍不住哈哈大笑,眉毛都笑弯了,眼睛都眯成一条线。把腰都笑弯了。还用手捂着肚子。

师说:真不错呀!能不能现场表演一下呀!你把自己的表情说的很细致准确。在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快要死了,她的孩子正在怀里吃奶,同学们想此时,母亲在笑。母亲的笑是虚弱的,还是开心的?眼睛看着哪里?

生说: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

师说:母爱真伟大。母亲的笑是最美丽也是最让人心碎的。

师说:我看到过有的小孩子要东西要不到就假哭。班上有没有同学看过?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说:我的表弟很机灵。有一天他想吃冰激凌了。但奶奶不让她吃。一下子哇哇大哭起来,脚在地上来回地踢,不停地用他的小手揉搓着眼睛,还使劲的挤眼睛。还不时地从指缝里看奶奶的表情,一滴眼泪都没有。

师说:老师看到了你表弟调皮机灵的样子。把小弟哭的动作、神态、表情都说出来了。请一位同学表演表弟假哭。

班上同学笑起来

(注:此环节训练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说出一些关于笑和泪的事情,并指导学生关注细节将表情刻画出来,把事例说具体)

3、师说:刚才,同学们都说了一些关于笑和泪的事情。你对笑和泪有什么看法呢??生说:笑代表着开心、快乐。我们快乐、心情好的时候会笑。

师说:难道所有的笑都代表着开心和快乐吗?

生说:微笑,大笑,苦笑,偷笑。其中苦笑就不代表开心。笑的时候是无奈的勉强的。心里是苦的。有一年我们家种了特别多的土豆,拿到市场上去卖,才三毛钱一斤,爸妈看着土豆苦笑。

师说: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泪水通常代表着什么呢?

生说:伤心。我们伤心地时候都会哇哇大哭。

师说:当失去亲人,失去朋友甚至失去一只小猫或小狗的时候,人们都会哭泣、流泪。这个时候泪水代表什么?

生说:代表痛苦。

师说:我们中国的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他们的脸上除了笑容还会有什么?

生说:泪水

师说:对,他们的脸上很快涌出泪水。这个时候他的泪水还代表痛苦吗?

生说:流出来的泪也是快乐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师说: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笑和泪在不同的情况下代表不同的含义。(注:此环节引导学生说出对笑和泪的不同看法)

4、过渡:在我们周围,我们看到很多笑口常开的人,他们的性格都很开朗,乐观向上。用微笑面对生活。请同学们举些事例。

生举例:隔壁家的李奶奶,每次见到她,她总是乐呵呵的。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李奶奶经常跟年轻人在一起学习新东西,还跳起了街舞。还会说几句英语。听说最近正在学习电脑,还会偷菜呢!

师说:的确,笑一笑,十年少。我们要像李奶奶那样多笑一笑。不段学习新知识。积极乐观,不段进取。有没有同学再举个例子。

生举例:我的同桌晶晶,她每天都笑呵呵的,她很喜欢帮助别人。考试的时候,我的笔坏了,非常着急,她把笔递过来,冲我微微一笑。我很感激。有次上体育课,400米竞赛,晶晶跑到一半摔脚了,我当时很着急,为她捏把汗,把她扶起来,跟她说算了,不跑了。晶晶又对我笑了笑,还皱了下眉头。继续跑了。。。

师说:你的同学真坚强,用微笑面对生活。李奶奶很乐观,晶晶心态很好。所以她们总会笑容满面。反过来,一个人对什么都比较悲观失望的话,就会愁眉苦脸,就算是笑,也是苦笑。笑一笑,十年少,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乐观,笑口常开。

(注:此环节引导学生说出对笑和泪的看法,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三站:桔灯引路—碰碰碰

范文赏析:B册P117《妈妈的笑和泪》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我看到妈妈每天都很忙,心疼妈妈帮妈妈洗脚)

让学生自由朗读范文,然后指名回答。

二、精读文章,感悟技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小作者在给妈妈洗脚时,很细心。他是怎么洗的呢?(先打热水,帮妈妈脱袜子,还细心的帮妈妈按摩,摸到妈妈脚下的茧流下眼泪。)

3、小作者在给妈妈洗脚时,妈妈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温馨的微笑 笑眯眯 妈妈哭了,嘴角还有一丝微笑笑着说)

老师点拨小作者观察细致,将表情准确地刻画出来。

4、妈妈的泪水包含着什么?(欣慰、骄傲)

三、品读文章,初级鉴赏

再次带着问题默读范文

5、读了《妈妈的笑和泪》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要像小作者一样拿出一份孝心关爱自己的父母,让幸福、激动、欣慰的泪水永远流淌在父母的心间)

第四站:桔园飘香——乐乐乐

口头冲浪:说一说

选词造句成一段话(选词越多越好)

自豪骄傲 苦涩 悲恸 笑靥 沮丧 开怀大笑泪流满面眉飞色舞

我有妙笔——写一写

《笑和泪》

1、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见到的一些关于笑和泪的事情。

2、把自己所知道笑和泪的看法写下来。

3、把同学们讨论的过程和当时的情景写下来,要写出你自己对笑和泪的独特看法和真实感

触。

或自拟题目

(教师可作相应指导)

第五站:摘桔收果——笑笑笑

●相互品赏——高乐高

① 初步自评:学生自读习作,进行自评自改,提醒注意字词句的正确通顺,段落意义的完

整,开头结尾的完善等等

② 小组互评:

a小组互评之前教师进行点评示范,教师点评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可以从语言、结构、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进行,以鼓励赞扬为主;

b把学生分为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组内作文进行交叉批改:可以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可以把不当之处划出来或改成正确的,甚至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一句、一段的感想,最后,再写上点评者的评语,签上点评者的名字。

③ 修改作文:

a让学生根据教师与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作出修改;

b陆续上交,上交时老师浏览一下,对明显的毛病,老师可要求学生再做修改。

板书设计

、笑和泪的事例

具体详细表情刻画细致

笑、对于笑和泪的看法

、笑和泪的人生态度

乐观向上 笑口常开

第11篇:情境 生活 作文经验论文

情境•生活•作文

摘要: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本文主要从“情景再现,学会观察;触景生情,感悟生活;创设情景,放飞想象”等三个方面写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生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由怕作文到乐作文。

关键词:生活、创设情境、观察、想象、作文教学

《语文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无疑是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离不开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做根基,瞎编胡诌的作文是不会感人的。而小学生往往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熟视无睹。每到写作文,大部分学生都会现出畏难的情绪。他们那紧皱的眉头,那咬着着笔盖迟迟不下笔的样子,那写出来的干巴巴的文字……让你不能不想:为什么孩子们会这样?我们怎么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除了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学会表达,更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悲喜乐。没有情境,就没有作文,任何作文都需要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完成,而生活是一个个场景组成。因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情境再现,学会观察。

上海师大钟为永教授曾经指出:“文章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它的材料来源于客观世界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是文章的源泉和土壤。学生要注意观察社会生活,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多看看,多听听,就不难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为作文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善恶美丑,体现到其中的喜怒哀乐?敏锐的观察力是关键。著名的艺术家罗丹也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我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能力,让学生能拥有一双慧眼,一双敏锐的耳朵,一颗善感的心。我结合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序

小学高年级教材中选有许多写景和说明的课文,结合阅读教学,我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怎样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的。如学《三峡之秋》让学生理解作者按时间顺序,观察了中秋这天三峡景物的变化;学《七月上天山》明白作者则是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描写了天山美丽的景物;而学《仙人掌》一文则明白作者是从根到茎再到叶介绍了仙人掌的特点。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上,去公园走走,到花坛边看看等,再有序地把所观察到的表达出来。

2.观察要有心

观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更要用心体会。平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花坛里的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观察蔬菜、水果时,还可以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学生观察体验后,再提笔写,何愁无内容。

3.观察要抓特点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比较中捕捉不同事物的特点。

如指导学生写人的外貌时,我请几名学生上台,让同学们抓住他们不同特点在比较中观察,然后再分别给大家描述,让大家猜猜说的是谁。在外貌描写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运用比较来观察人物的活动,如再现同学扫地、擦黑板、掷垒球等情境,指导学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写清楚,必要时进行“分解动作”,让学生学会选准动词。经过这样的观察、描述训练后,学生逐渐学会能在比较中寻找差异,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进行观察描写了,对写作也有了兴趣。学生写的《我眼中的她(他)》真是异彩纷呈,令人欣喜。

二、触景生情,感悟生活

1.写自己,感他人。孩子们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我引导孩子写自己的事。学生们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啼笑怒骂皆成文章”。如:写写自己有哪些优点?从什么事情看出来?写写自己有哪些缺点?从什么事情看出来?写写自己有什么爱好?从哪儿反映出来?再感悟身边的人,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学生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心有所得,便会产生一种惊喜。他们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心情去看待寻常的人和事,能在寻常生活中有独到的发现和认识,逐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以至引发文思,写作中达到胸有所积不吐不快、下笔左右逢源的状态。后来孩子们写的《我们的汪老师》真情感人,而且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2.写自然,感活动。大自然浩瀚无边,它给我们提供的材料,形象最生动,色彩最鲜明,音响最动听。节假日,我总是号召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觅春踏青,去欣赏花鸟虫鱼,去感受冬日的阳光。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最大限度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实践与游乐活动,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的好方法。

3.写见闻,感时代。我指导学生读书看报、看电视,关注“热点”新闻,让学生由被动地听大人们谈论变为主动地关心,进而产生自己的见解,并写下来。学生不但写作水平提高,而且逐渐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敏锐眼光的、热爱生活的人。

三、创设情景,放飞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作文时,如果只会记实,不会想象,笔下的事物、人物就会显得死死板板。于是,我会适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

1.根据所学课文创设情境,引导续写。对课文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未穷的,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学了《穷人》创设结尾的情景,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创设小女孩再现的情景,写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2.利用多媒体制作场景,引导想象。看飞船载人飞天的场面,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是——》。学生在这一个个“假设”中,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描绘出灿烂的前景。如一个学生写道:“假如我是发明家,我要发明一种特效药,这种药像神话里的灵丹妙药,无论穷人害了什么病,只要一吃,就会康复。再没有穷人因没钱买药而全家痛哭流涕——”

3.创设生活场景,展开想象,激起写作欲望。

利用在作文课,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橡皮大战”,“三分钟小测验”“成语接龙”等。孩子们在趣味的活动中,推测其中的“玄机”,想象其中一些情节,激起写作的愿望。如在《难忘的课堂中》,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三分钟小测验”的过程,写出了这次与众不同的测试带给自己的惊喜、刺激、懊悔、思考、启迪等,真真切切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4.观看电影或电视,引出联想,写观后感。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适合的有意义的电影或电视。观看后引导学生把所看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写观后感。如孩子们很有兴趣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夏洛的网》之后,都写出了很有见地的观后感。有些同学的文章还被发表到县教育局网站上。

创设生活情境,是生活的一种再现,激起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增强了学生写作兴趣。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逐渐感觉到生活处处皆作文,不但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而且还乐享其中。

参考文献:

《情景作文教学谈》邓明东 江西教育 2001年01期

《“情景教学”的操作体系》 李吉林 《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 《作文教学呼唤真情》 郭娟 综合天地 2005年 《小学生情景作文初探》 马丽君 小学教学 2009年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张淑红 吉林教育 2011年26期

第12篇:融入生活情境构建生活作文

融入生活情境构建生活作文

摘 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观察生活,参与实践,体验生活,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写出鲜活作文,让作文再现生活情境。

关键词:融入生活;体验生活;生活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四个方面的理念,即: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民族性。生活无处不在,语言无处不有。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再现生活。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学生作文若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或他们思想认识上的种种微妙变化,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常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注意积累,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记下自己所思所感,习作时,便可按题目要求,像一位辛勤的淘金者,在记忆的宝库里多如沙粒的材料中去筛选出那些发出耀眼光芒的金子来。

一、身入生活,观察生活

特级教师魏书生有一次让学生写同学的外貌,结果各自写出的同学个个是“浓眉大眼”――学生想当然地写,后来魏老师请了五位学生上台“亮相”,无一“浓眉大眼”,学生忍俊不禁。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学生还不善于观察,从中更可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重要性。

1.观察生活要“身入生活”,即亲身进入现实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学习观察。比如,在学校中观察学校的校容校貌,在自然界中观察花虫鸟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观察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些观察对象本身的兴趣才是一种持久的兴趣,就像学习对于学习知识本身的兴趣是最能持久的兴趣一样。

2.观察生活要学会一些必要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很多,不可能全部学,要在观察的实践中逐步学会掌握一些最常用的即可。比如在游“公园”时可以学习有序观察和重点观察、定点观察和移步观察等方法。

二、参与实践,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自参与实践,体验生活的苦与乐,才能有自己的亲身感受,才能对过程、细节了如指掌,才能让一篇篇作文再现一个个生活画面,才能写出有个性的、鲜活的作文来。如,写《农贸市场一角》前,组织学生去农贸市场实地调查,访问摊主、顾客等实践活动,结果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卫生环保问题、买卖公平问题等。这样学生在习作中就能有材料写,而且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如,要学生写《一次家务劳动》,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里亲自动手去干,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苦与乐,并请家长配合指导孩子做家务。再如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可以带学生一起去赏花;夏天,带学生一起体验炎炎烈日;秋天,带学生到田野去感受收获的喜悦;冬天,下雪了,可以带学生去堆雪人,打雪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用心感触而获得了鲜活的素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实得多,深刻得多。

三、记录生活,描绘生活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指导他们观察生活的方法,鼓励他们捕捉生活中新鲜有趣的事物,并及时记录下来。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练习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重要基础。在实践研究中,我采取了记“观察积累卡”和写“生活日记”“随感日记”的形式,指导学生把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地记录下来,养成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素材库越来越丰富。在实践中,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闻以及对生活的看法,使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重点探究学生、生活情境、生活作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组织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在活动中认识生活,引导学生把生活体验写出来。探究学生生活作文训练的教学规律,构建学生生活进入作文课堂,让学生写作文不再是难事,让学生进入儿童生活世界,能以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来提高学生作文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要多多关注,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情感表达要贴切、自然。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能挖掘生活深处,并能有机地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习作与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意趣作文的距离逐渐拉近,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来。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要把作文教学拓展到生活中去,构建向生活开放、向文本以外的课外活动开放,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素材,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来写作文,这样学生有话可写,避免了空话、假话、套话的现象。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写作文,努力构建生活作文教学的大课堂。

第13篇: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并能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为此,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关键词】作文、情境、语文教学

一、名师观点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在小学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中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是:90%的学生正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原料自然怕写作文,但古人却说:“村村皆画本,处处是诗材。”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威涅斯也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既然到处都有写作的材料,为何学生仍“无米”可炊?究其因,乃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把学生带入情境,以情动情,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开启心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

二、名课实录

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难忘的一次水果拼盘评比》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赏拼盘。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课件出示有关水果的图片) 生:爱。

师: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爱吃水果,但是你们知道吗?水果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漂亮的水果还能大变身呢?你们想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 生:想。

师:好,今天张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水果大变身的图片,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水果拼盘的图片,学生观看水果拼盘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 生1:我知道,就是把不同的水果拼凑在一起。 师:你观察的很认真,请坐,还在更准确的吗? 生2:就是把不同颜色的水果搭配在一起。 生3:就制作一个水果拼盘。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对,老师所说的水果大变身,就是把不同的水果进行合理的搭配及设计,制作出一个新颖别致、富有创意的水果拼盘,这样的大变身,不仅可以勾起观赏者的食欲,而且新颖美观,你们六个小组的同学想不想动手亲自试一试?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水果拼盘大比拼”(板书课题:水果拼盘大比拼),但在比赛之前,老师要提一个比赛要求,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

1、比赛时间是十——十五分钟。

2、给你们小组制作的水果拼盘取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3、认真观察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

4、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水果拼盘设计一个简短有力的广告词。并作一个温馨提示:比赛过程中,小组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讲究卫生。而且张老师还特意为这次比赛设立了几个奖项:创意奖、美观奖、合作奖、精细奖、卫生奖、最佳命名奖、最佳搭配奖。为了赢得这些奖项,同学们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要加快速度认真制作,好,开始!

(二)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做拼盘

(播放音乐,各组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合作做拼盘,教师巡视指导,随机抽问第五组学生)

师:你们小组准备好了水果和其它辅助材料了吗? 生1:准备好了。

师:设计好制作的图案吗? 生1:早就设计好了。

师:可以跟老师简单说一说你们小组将怎么样设计这个水果拼盘吗? 生1:把苹果雕刻,并镶上眼睛和鼻子。 生2:把小番茄用牙签串连在一起。

生3:把桔子瓣分开,整齐在摆在盘子的四周。

生4:用两个苹果制作出一个卡通人物,并用纸做一把小伞让它撑住。

……

师:不错,看来你这个小组准备的非常的充发,好好做,等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就等着看你们的作品展示了。 (师随机抽问第三小组学生) 师:可以告诉老师你们现在的心情吗? 生1:很兴奋。 生2:很紧张。 生3:很激动。

师:有这些心情是非常正常的。那你们准备给水果拼盘设计一个什么新颖有趣的名字呢? 生:空中花园。

师: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生:因为我们用了双层的拼盘,并在上面放了不同的水果,看上去就像一个空中大花园一样。

师:不错,抓紧时间做,老师期待等一下“空中花园”的诞生。

(三)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

(六个小组把自己的水果拼盘作品放在讲台前的课桌上)

师:现在六个小组的同学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比老师事先预先设想的效果要好,看来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作品”吧!刚才老师不是设立了几个奖项吗?同学们可以根据这此奖项评一评自己小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一评其它小组的作品。现在,老师先邀请请我们班几个同学走到作品前面来认真看一看,评一评。好,谁来? (十几个学生走到作品面前进行观察、鉴赏)

师:上来的同学都观察的很仔细,我看到还有几个同学一边看还一边

在吞口水,看来同学们的作品真是令同学们垂涎欲滴呀!好,谁先来评一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根据老师幻灯片上提示的奖项说一说。好,你来。

生1:我觉得我们第三小组的水果拼盘最有创意,因为我们小组用了两层的拼盘,把不同水果搭配在一起,而其它的小组只用了一层的拼盘。

生2:我觉得我们第二小组的作品最精细,虽然我们没有像第三小组一样用了两层的拼盘,但是我们做拼盘的每一样水果都是精雕细刻出来的,不信大家看一下。

师:对,真是做得很精细,看来你们小组的同学合作的非常成功。还有其它同学也来为自己的作品拉一拉票吗?

生3:我看了六个小组的作品后,觉得第五小组做的水果拼盘即简单又有趣。他们用了两个苹果做成一个生动的卡通人物,而且这个卡通人物还撑着一把小雨伞。水果拼盘的四周还摆满了用牙签串连起来的小番茄,又可爱又生动。特别是他们这个拼盘的广告语“平安夜,吃平安果”与今天的日子特别吻合,所以我觉得他们小组的水果拼盘即美观又富有创意。

生4:我觉得第三小组做的“空中花园”最富有创意,他们不仅用了两层的拼盘进行制作,而且各种水果的色彩搭配都非常讲究。 生5:我赞同刚才这个同学的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小组的作品和其它小组的作品都很欣赏,那现在老师想请两个做的比较好的小组来谈一谈他们制作前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好吗? 生:好。

师:先自我推荐一个。哪个小组先来? 生:老师,我们第四小组先来。

师:好。请你走到你们小组的作品前面来好吗? 生:好的。

师:可以告诉老师你做这个拼盘前的心情吗?

生:又兴奋又紧张,特别是老师一喊“开始”时,我的心更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不信,老师你看,我现在的手都还在发抖呢?

师:是吗?你们小组在这种紧张的气氛和限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作品,真是令张老师佩服!能告诉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听到什么?

生:我只听到我们的组长在不断的催促我们:“快点,快点,你们再快点,时间马上就要到了。”特别是看到其它小组的作品都摆上了展示台,我更多的是听到同组同学的催促声。 师:看来大家的心情都很焦急是吗? 师:是的。还听到什么吗?

生:还听到我们小组的同学吩咐我们拿什么水果摆上,给什么水果做雕刻等声音。 师:看来你的听觉非常厉害。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制作过程吗? 生:很复杂,首先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边用各种工具将水果进行“解剖手术”,“脱皮手术”,一边在想着怎么摆放水果,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同学以“欢声笑语”为主题,准备摆成一个笑脸,还有的同学以“天空之岛”为主题,准备摆成一个小船……最后确定以“友谊的谛造”为主题,于是,有的小组同学把香蕉去皮后,再切成小片,摆在盘子的最上面,做伴盘子,然后将四个果冻倒入做眼睛,用火龙果切成三角形做鼻子,用香梨挖空后做盘子放入苹果再放上一个圣诞老人……终于做完了,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五颜六色的水果在盘子里互相衬托分外美丽。仔细看看,就是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啊!原来是缺了眉毛啊,我说怎么这么怪呢。于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又在眼睛上面加了两道细细的“柳叶眉”——用沙拉酱来装饰。

师:看来做成这一个水果拼盘,你们小组同学是费了不少功夫的,那你们小组同学想亲自尝一尝上面的水果吗? 生:当然想了。

(老师让第四小组同学品尝水果) 师:可以告诉老师你们尝出了什么味道? 生1:水果很甜,上面还有沙拉酱的味道。 师:还有吗?

生2:老师,我尝到了桔子的味道。 师:还有其它味道吗?

生3:老师,我除了尝到水果甜甜的味道,还尝到了合作的味道。 师:你的味觉真是与众不同。还有吗? 生4:老师,我也尝到了合作成功的味道。

师:不错,看来第四小组的同学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的完成了作品,而且味觉也是与从不同。同学们给些掌声表扬她们。 (学生鼓掌)

师:听了第四小组成功经验的介绍,现在我们再请刚才赞扬声最高的第三小组也来介绍一下经验好吗? 生:好。

师:第三小组的同学派一个代表上来。好。你来。

生:谢谢大家刚才给我们小组的作品投了一票,其实我们做这个拼盘之前,我们小组每个同学都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设计了很多次不同的图案,最后才定了现在这个两层拼盘的设计方案,其中的水果也是我们小组同学精心挑选的,特别是其中的各种水果造型我们在家不知道拿水果练过个多少次,所以今天我们小组最快做完水果拼盘的原因就是我们制作之前所做的准备非常充分。 师:不错,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因为有了你们的充分准备,才好了今天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富有创新的漂亮作品,张老师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们啦!好,请你回去。 师:相信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些同学的成功介绍,收获一定很大,现在可以跟老师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好,谁先来? 生1:我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生2:做完这个水果拼盘,不由让我想起课文中的一句话“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没有成就”。

生3:我也想到一句名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生4:我也想到一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生5:我就想到刚才前面那个同学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师:看来,一次简单的水果拼盘比赛,却给我们带来非常非常多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同学们想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用笔写下来吗? 生:想。

(四)下笔成文,描绘生活——写拼盘

师:在动笔之前,老师首先提一提这次习作的要求,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1回顾今天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 ○2清楚地介绍自己在这节作文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如果能做到语言生动有趣那就更了不起了。因为课上的时间有限,所以同学们不用写完一整篇作文,而是只写一个片断就行。 老师也提供几个片断给大家参考:

○1比赛前,我想

○2老师大声一喊:“比赛开始。”我看到

○3紧张、有趣的制作过程开始了,我们先 ,接着 ,然后

4比赛结束了,我突然明白 ○ ○5这次的水果拼盘比赛,让我懂得了

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的,也可以自己自由写一个片断,时间是十五分钟,开始!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互评,感悟生活——评拼盘

师:看来同学们都写的很投入,很认真,现在谁先来给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断?

生:老师,我来。 师:好,大声的读吧!

生:不一会,老师宣布:“比赛开始。”于是我们的心便绷的紧紧的。我们小组所有组员根据各自的长处匆匆地分好工,右手拿刀,左手拿水果,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孙少晞雕苹果,刘媛媛、高靖敏、黄颖摆水果,龙腾、陈振威削水果……大家都忙地不可开交,我笨手笨脚地摆小番茄,因为小番茄大小参差不齐所以摆一个掉一个。我望着一个个水果,慌张起来,在妈妈手中,这些水果摇身一变,便成为了口中的美味。可现在这一堆新鲜、好吃的水果被我糟蹋得面目全非,东一块西一块。在慌张中,听见远处传来,“快、快、快点啦!时间快到了!”,于是我们接着开始制做,我心里默默地念叨:“我拼,我拼,我拼拼拼!这次我们组可是打算志在必得,大获全胜的。我们怎么怎么可能会输呢?”快了,快了,快做完了!在忙碌和紧张的交织下,我们终于做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我们迫不及待地把我们的作品——“空中花园”端上了讲台,我一看,哟!我们是第一个做完的呢!说实话看着别人正在忙碌而我们却如此逍遥自在真有成就感。

师:写得真不错,谁来评一评王海林同学的作文好在哪个地方,不足在哪个地方? (生点评)

师:还有谁再来读一读?

生: “叮铃铃”上课铃声终于响起 ,这时,语文老师喊道:“水果大变身比赛现在开始”同学们开始动手了。我们小组的组员各自拿出带来的水果和工具,分工合作,龙腾和陈振威迅速的把水果皮削掉,切成一片片,孙少悕拿着小刀,在两个苹果上“画”出“笑脸”,两个苹果成了两个可爱的“小娃娃”,我、高靖敏和刘媛媛做拼盘的下层,首先,把桔子围成一圈,里面放上两个“小娃娃”和随意的放上一些火龙果、雪梨,中间留一些空位放一个玻璃杯,玻璃杯的周围被杨桃“包装”王海林和孙少悕做拼盘上层,先把一束绽放的“鲜花”放在周边,还有小番茄围着,里面撒满杨桃和一些猕猴桃,中间插着一根牙签,牙签上也插着猕猴桃,旁边按“三角形”的形式放了三个小纸盘,上面放有草莓,最后把上层和下层叠在一起,“空中花园”就以最快的速度完美的做好了。

师:写得真不错,谁也来给黄颖同学点评一下。

(生点评)

师:写的不错,点评也很中肯,看来这次体验非常成功,很多同学都是“文思泉涌”,想把很多话想写到作文中,但你们看到了,刚才我们写的只是比赛过程中一个片断,大致我们可以分成“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片断串连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你们可以告诉老师,你们想给这篇完整的作文取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 生1:《水果大变身》。 生2:《玩酷水果》。

生3:《一节快乐的作文体验课》。 生4:《团结就是力量》。 生5:《奇妙的水果拼盘》。 ……

师:真是太棒了,张老师也提供几个题目给同学们参考,下课之后,同学们就根据老师的“习作要求”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参考题目及布置作业,明确习作要求)

师:一节课快快乐乐的体验课,却带给我们很多很多不同的收获,最后请同学们,端着你们的拼盘,把你们的快乐和成功再次传递给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吧!下课!

(学生最后送拼盘)

三、名课解读

创设活动情景

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没有“米”可找,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之“米”,教者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学生难于把握。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是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帐式的叙述,空洞笼统。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情感未被调动,“挤牙膏”式的写,文章自然无情而言,无理可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在新课程习作理念的引领下,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尝试着在课堂习作指导课上实施“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得体验,人人表达自己,人人获得赏识”的教学新方式。

1、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活动型作文教学应以“活动”为特征。活动可以是课上的活动,也可以是课外的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在组织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加,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受。结合学生喜欢吃水果

根据学生喜欢吃水果的天性,王丽华老师在设计这节《水果拼盘大比拼》的作文课。因为水果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通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水果对人体的作用,而且在出外饮食或电视中也经常能看到水果构成的图案美丽的水果拼盘,但都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所以导入作文时,老师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水果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漂亮的水果还能大变身呢?你们想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学生一听到“水果还能大变身”,好奇心和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老师通过播放有关“水果大变身”(水果拼盘)的图片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口水四溢中跃跃欲试,当比赛要求明确之后,他们都积极加入这次的“水果拼盘大比拼”中。这次丰富的活动带给学生有趣的习作内容,带给学生强烈的兴趣、丰富的情感体验。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

做水果拼盘这个体验活动,学生做的乐此不疲,原本上这节作文课之前,我担心学生在作文课上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成功的做完一个有模有样的水果拼盘,所以在前一天,我就让学生自己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做水果拼盘的乐趣,介绍了有关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并对他们的作品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但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拼命的为自己小组的水果拼盘做雕刻、摆图案,很少关注到周围的人正在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当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做成功了小组设计的水果拼盘后,他们又把双眼死死地盯盯这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上,完全忘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想到,在作文课上,如果不让学生首先明白“活动目的”,确定好“习作的要求”,老师在他们做那接下来的作文课就会导致学生是开心尽兴地玩耍,勉强无奈地作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活动中伴随着习作指导——即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观察、想象、描述”等习作指导,教师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引发学生的述说激情。这样做,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作品、体验收获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更有话可说,更有感可发、更有物可写。

3、体验与表达的有机结合,丰富了习作的内容

在执教这节课之前,王老师的心是没有底的,因为写这样的作文,一般学生的写作重点都会叙述自己或是小组制作拼盘的整个过程,即重“活动”,轻“体验”,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有之感,不至下太过机械,太过空洞,必须让学生除了有顺序有条理地叙述制作过程,更要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在这节作文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体验,还可以在倾听别人体验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上完这节作文课,老师必须注意:如果当堂要保证学生完成一个作文片断,必须保证学生做水果拼盘的时间不要超过7分钟以上,所以课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水果拼盘制作的指导”、“安全的提醒”、“卫生的提醒”等,而且在“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这个教学环节,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互评,自评,只有学生的体验成功了,“米”有了,作文才更易于动笔,更言之有物。

可见,活动让学生有具体的习作内容和鲜活、个性的体验,让学生有“米”可“炊”,言之有物,言之有感;活动也让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种教学机智,有一种灵活的引导技巧。“活动体验”,让习作教学生动起来!快乐起来!

四、教学艺术

之一: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叶老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如果习作指导,过多地讲授立意、选材的技巧,甚至不惜花大力气提示条条框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泯灭学生的童心,童真。心理学实验表明: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没有真实激动的感情,就写不成好文章。因此,习作指导中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以情激思,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作文指导教学与音乐结合,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情趣。上课时,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美妙的音乐旋律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李吉林老师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 生:我想到母爱是最伟大的爱。 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 生:我想到妈妈晚上给我盖被。

生:我想到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急哭了。

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与妈妈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

生:我小的时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妈妈每天都护理我。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 生:有一次玩的时候,我不小心磕破了头,妈妈知道后非常着急,打车带我去了医院。

生:去年,我的脚被热水汤了,妈妈赶紧给我抹上大酱,又带我去医院。 生:一次,我要参加镇的讲故事比赛,妈妈为了让我在比赛中有好的表现,她每天下班回家都陪我训练讲故事。

生:去年秋游,妈妈带病陪我去旅游。

生:我妈妈在顺德工作,但我每年生日,妈妈一定赶回来陪我过生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是的,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来感谢妈妈对我们的爱吧。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妈妈这么爱你们,那你们有话要跟妈妈说吗?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太多,我感谢你!”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工作那么劳累,女儿很心疼您!”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你的!”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会令你失望的!”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和爸爸生活得很好,您安心在深圳工作吧!” 师:此时此刻,我知道大家有千言万语要跟妈妈说,下面,请同学一起来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妈妈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一篇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生:自由写作文。(课件播放《念亲恩》) 师:巡视指导。

(《妈妈,我想对你说》)

以上案例是梁嘉丽老师执教苏教版的作文课《妈妈,我想对你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上课伊始,梁嘉丽老师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让他们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在婉转、深沉的音乐声中,在如泣如诉的旋律之中,一个个学生动情的发自内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在学生们随着音乐唱完《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立刻提问:“妈妈这么爱你们,那你们有话要跟妈妈说吗?” 这一问不动声色地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这时候许多学生的声音哽咽了,眼中有泪花在闪动,那一刻他们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就是这样平凡却又伟大。然后,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列举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心,这样为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很好的铺垫。

【艺术揭秘】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儿童对于音乐的感觉更是敏锐的,随着电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作文教学中的图画再现情境常伴随着音乐来渲染情境。

1.声情并茂入文题

作文要“以情动人”,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别情境,并把学生引入到这种特别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主动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特别活跃,内心会充满激情,作文会变得异乎寻常迅捷。在命题作文的指导中,教师能够创设动之以情的音乐情境,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情感,引导他们积极进入作文的最佳状态。

2、音乐激发情趣。

情不动,故辞不发。文学跟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用音乐渲染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给长辈写一封信”,作文前可播放音乐《一封家书》,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很快便进入主题,并且兴趣盎然。又如,学生在构思写作时,可播放轻音乐或令人轻松、舒适的钢琴曲,不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也会随之而展开。

3.音乐声中驰想象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人情感上的共鸣,引发人无限的想象力。在作文课堂情境活动设计中,让音乐渗透其中是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次想象作文训练,让学生欣赏乐曲,听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然后自由想象,描述心中所想,再叫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谈谈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内容。最后让学生作文。

4.美妙旋律吐心曲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作文总是望而生畏,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成为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老师可通过音乐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孩子们产生如闻其声、如视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之二:创设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所感,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而所感,又必定是产生于观察之后。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师: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邱(板书邱老师),大家可以叫我邱老师。第一次与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眼睛里闪烁着求知若渴的目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别的聪明、好学、热情,能跟大家一起学习非常开心。希望我们能度过非常快乐的一节课。让下面跟我们一起学习的老师能由衷的给予我们热烈的掌声,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邱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幻灯片展示成龙的大鼻子肖像画)这个人是谁?认识吗?

生:认识。 师:谁? 生:成龙。

师:这是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你是从哪个部位认出他是成龙的? 生1:他的头部。

师:更具体一点,哪个部位最具特色? 生1:眼睛。 生2:嘴巴。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他的面貌中有一个部位被特别的凸显出来,是哪个部位?

生齐:鼻子。

师:成龙的鼻子大,世界上的人都知道。这副画就是抓住人相貌中最突出的部位来扩大夸张化,这是卡通肖像的特点。虽然不是本人,由于特点很明显,所以,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邱老师站在大家的面前,虽然没有成龙那么帅,但今天我愿意为大家做一个模特。大家看着邱老师,如果由你来画一副肖像画的话,你打算突出邱老师相貌中的哪个部位?

生(略观察后举手):眼睛 师:邱老师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很细很小。(学生笑)

师:别人都是浓眉大眼,邱老师是…… 生齐:浓眉小眼。

师:浓眉小眼,别具特色!同学们,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邱老师,他想要突出的特点也不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纸和笔来写一写邱老师的面貌。邱老师给大家开了个头(幻灯片展示:邱老师走上讲台,他 ),请大家接着写下去,时间三分钟。

生:(拿出纸笔,开始写。)

师:(先板书“相貌”,接下来下位进行写中指导。)我们要快速下笔,一气呵成……(看看表)时间还有两分钟……同学们,时间到了,没写完的也没关系,等一会儿老师还会给大家时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大胆地举手,好吗?有一个同学举手了,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勇敢地把手举起来。(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先有请这位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

(生1走到台前,扭扭捏捏的。)师:紧不紧张? 生(小声的):紧张。

师(笑着说):装也要自然点。 生:他浓浓的眉毛下。 师(指指投影示意从头开始读。)

生(意会,重新开始读):邱老师走上讲台,他浓浓的眉毛下一双又小又细的眼睛,神气十足

师:是又小又细的眼睛,虽然小,但很有神——神气十足。掌声送给他。 (掌声响起,学生1笑了,声音更响了,站得更有挺拔了)

生:眼睛下是一个高高的鼻梁,非常逗人喜爱,鼻梁下是一个樱桃小嘴。(听众捧腹大笑,邱老师也笑了。)

师:“樱桃小嘴”一般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邱老师是男孩子,可不可以换一个词啊?

(生思索一会儿,没想到。)

师:这样行不行?邱老师有着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众大笑) 生(点点头):邱老师有着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众大笑)这是他的闪亮之处。

师:谢谢你把邱老师写得这么完美,掌声再次送给他。再请一位同学,谁来? (纷纷举手,邱老师选了一位女同学)

生:邱老师走上讲台,他短短的头发像个刺猬头。(听众笑) 师:邱老师的头发根根站得很直,显得精神抖擞,可以吗?

生(点点头):眼睛不大,但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听众自发鼓掌。) 师:看,你写得好,下面听课的老师都给你掌声了,谢谢他们好不好? 生(转身面对观众,在老师的提醒下鞠躬示谢。听众掌声再次响起。):鹰钩鼻下是一张大嘴,他这张大嘴说起话来可以是犹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听众再次笑,鼓掌)皮肤黑黑的,配着那张圆圆的脸。

师:谢谢你!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抓住了邱老师相貌中的显著特点来扩大夸张化,这是我们写好人物相貌的一种比较常用的写作方法。(稍停)我们是初次见面,邱老师给大家还准备了一个见面礼,送大家一个礼物,大家想不想要?

生齐:想

师:猜一猜是什么礼物? 生1:是笔。 师:有可能。 生2:是金钱。

师:你猜的是金钱,呵呵! 生3:是写作文的方法。

师:我相信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这个礼物你也就收到了。 生4:是跳一个舞。

师(摆个舞蹈动作):觉得我像个舞蹈家吗?(众人笑)

师(走上讲台):邱老师来揭开谜底。(师从讲台下拿出一个盒子来!)邱老师从小就喜欢乐器,目前会的乐器有十多种,今天送的礼物就是表演一个节目——吹笛子。(师装好笛子,吹奏出一串音符)先找找调。(众人笑,师转身到黑板前。)在邱老师吹奏笛子的时候,提醒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板书:仔细观察)观察邱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板书:动作、神态)

(师开始正式演奏《茉莉花》。演奏完毕,生热烈掌声,师敬礼,放下笛子)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请大家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将刚才观察到的老师的(手指板书)动作、神态写下来,邱老师给大家一个过度的句子。(投影展示)邱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礼物……请大家直接往下记叙你刚才观察到的内容。时间5分钟。

(生写作文,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

师:有的同学对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说明他刚才听的时候观察特别仔细。……有一位同学啊,他说从老师的笛声中仿佛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真是我的知音啊!……同学们,时间到了,没写完的同学也没关系,待会儿还有时间给大家,谁大胆地把手举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

(举手的学生很多,老师挑选了一位戴眼镜的女同学,女同学走上讲台。) 生:邱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礼物,他拿起一支竹笛,开始吹奏起来,他灵巧的手指在笛子上不停地跳动着,就像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小精灵。

师:手指在笛孔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多美丽的句子啊,同学们,掌声送给她。(掌声) 生:邱老师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而摆动,眼睛也出了神,就像身临其境一般。 师:她又提到了老师的眼睛,前面有同学形容老师的眼睛是又细又小,刚才你观察到的老师吹笛子时的眼睛是怎样的?

生:凝望着远方,就像看到了山脚那株树一样。

师:老师已经进入到了《茉莉花》曲子的境界里了。谢谢你! 生:谢谢大家的掌声。(掌声起)

(师请了一位男同学,男同学了读了两句,声音小而散,老师提醒他先运运气再读)

生(声音更响亮的):邱老师拿起一支笛子,吹了起来。他的两只手,像两个快活的小精灵,在笛子上跳起了舞蹈,眼睛半闭着。

师(开玩笑地说):眼睛半闭着,原本就是又细又小,现在还有没有啊?(听众笑)

师:还不停地走来走去,仿佛是一个大的演奏家。 师:“大”的演奏家,把这个“大”换一个词,换什么好?

生(恍然大悟):仿佛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从他那优美的声音中,我仿佛闻到了茉莉花花瓣的清香。

师:原来,你就是我的知音,来握握手(握手),谢谢你,你听懂了我的音乐。

生:曲调时而低,如白云出岫,曲调时而高,如万马奔腾。

师:多么美妙的句子啊!(掌声起)他不仅抓住了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更难得的是他前面提到老师的眼睛,现在又提到了眼睛,这就叫——

生:前后呼应。

师:他把自己的联想和听笛子时感受的描写,非常了不起。

(手指黑板)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相貌、动作、神态来写一个人,说明大家以前学得很好。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是不是应该有超越呢?应不应该有超越?

生齐:应该!

师:今天,邱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也是一个写作心得,那就是——挖掘人物内在的东西,通过了解。前面是通过观察可以得到的,这个是通过了解交流挖掘人物的内在东西,比如,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才学。(板书:个性、品质、才学)为了帮助大家,邱老师再来做一次模特儿,请大家用心去体会。首先,我给大家读一段我自己写的文字,也是写一个人。

师:(投影显示朗读内容,老师配乐深情朗诵)父亲抽旱烟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高兴的时候抽,把头靠在椅背上,悠闲地吐两个烟圈,然后看着青烟慢慢地升腾,慢慢地消散;愁闷的时候抽,蹲在地上,两手抱在胸前,吧嗒吧嗒地猛吸几口,直到烟雾将他整个包围,让所有烦恼的事都随着烟雾悠然散去。

师:同学们,大家写我吹笛子,我写父亲抽烟,有些类似。但邱老师写父亲抽烟不仅仅是描述他抽烟的场景,而是在这个场景中渗透了对他的喜欢和崇拜,在后面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师(深情配乐朗诵):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一本哲理无限韵味无穷的书,他教书于偏远农村,他劳作于田间地下,他栽树种花、养猪喂牛、抽烟酿酒……他做的每一件事农村人都做过,但他却在这一系列简单的事件里面渗透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儿子的寄托和无穷的希望。这一系列简单的劳作,已被他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是生命的内涵……

师:同学们,每次提起父亲,我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父亲太伟大了!他在一所条件艰苦、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里当老师,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从没说过一声累。受父亲的影响,我也无怨无悔地做了一名老师。父亲喜欢看我写的文章,我就不断地写,我觉得这是我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写好文章、教好学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和最大的孝顺。于是,我在2003年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展示书),也指导我的学生写出了很多书。(展示书)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对邱老师的了解又多了一些,相信现在动笔写的时候一定能挖掘我的内在神韵。纸就在你的桌上,动笔吧。邱老师给大家一个过度的句子。(投影展示:笛声还在教室回响,邱老师在笛声的余韵中开始评点我们的作文片段,并深情地给我们朗诵了他写的文段。聊着聊着,我发现邱老师……)

(生提笔写文章,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

师:……有的同学说邱老师很孝顺,这是他挖掘到的内在的东西。……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才华初众,文章写得好,而且教法也很高操。……好,同学们把笔停下来,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写的内容。(小手如同雨后春笋,老师选了坐在后排的一位女同学)

生:我发现邱老师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热爱生活,对自己的父亲非常了解。所以,他决心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老师。他的教学很有方法,讲得也很出色,邱老师的父亲如果也在现场,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欣慰。

师:等一会儿,我就把你写的这句话发短信发给我的父亲。同学们,他有没有挖掘到了老师内在的东西?

生齐:有!

师:孝顺,教法高超!谢谢。谁来推荐一位同学读读自己的作品。(被推荐的学生上台。)

生:聊着聊着,我发现邱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他对父亲的崇拜。 师:眼睛里流露出对父亲的崇拜,更准确一点。

生:似乎邱老师的父亲就在他的面前。邱老师似乎有着千言万语要对父亲说,但怎么说也说不尽。他告诉我他的父亲很喜欢他写的文字,所以他就不停地写。

师:你觉得你挖掘到了邱老师内在的什么? 生: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

师:谢谢你的挖掘。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把作文写完给你们的老师指导一下,也可以把它寄给我。这节课,大家通过描写邱老师的动作、相貌、神态,还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了解写了邱老师内在的个性、品质、才学。在我们的习作六中,有这样一个要求(投影展示苏教版第十册习作六的作文要求)写最喜欢或最崇拜的一个人,而且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相貌、动作、神态等写了邱老师,这可以算初识邱老师了。(板书:初识)但如果是写最喜欢或最崇拜的一个人,还能不能停留在初识的层次?

生齐:不能!

师:所以,我们还要有更深的了解。(板书:深入)。如果要写成龙,仅仅从他的大鼻子和他打斗的武术动作去写,这些都只能算他的外在。是肤浅的。其实他还有很多内在的东西。比如,他的善良、他的正义、他的爱心,等等。在地震发生以后,他是作为艺人第一个捐出1000万的人,这是他的善良和有爱心的体现。如果你是写他,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如果你写的是其他人,一定要做到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我相信同学们在课后一定会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作文。

(《我喜欢(崇敬)的人》) 以上案例是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邱运来老师执教的苏教版第10册六单元的习作:要写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是对三四年级我们就已经训练过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第二是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个要求比以前提升了,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次的习作,邱老师多次创设观察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开始上课,邱运来老师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让他们先观察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之后让他们观察邱老师并用文字给老师画肖像画。不直白地说要写作文,但学生已经在写了,而且是兴致盎然地写。接下来,邱运来老师创设了送礼物、吹笛子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态。由于形式比较活泼有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所以学生写起来也有话说。在学生写的时候,邱运来老师不忘进行写中指导。一是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来写,二是引导他们写曲子带给他们的感受。一句“这位同学说在我的笛声中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就引出了孩子们更独特的心理感受,从侧面描写来凸显老师的特点。课的后段时间,老师已经在不动声色中让学生把一篇作文的主干写完了。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写这一篇文章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还是初识。要写好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就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邱运来老师在此引导孩子们在课后搜集资料,通过深入的了解去挖掘人物更多的内在美。既强化了教学重难点,又使孩子们更愿意去做。从而使课堂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去课外观察、深入了解、搜集资料、下笔成文。 【艺术揭秘】

一、观察生活,广搜素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常说作文源于生活,多一些观察,多一份思考,多一些体验。从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作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记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观察活动激趣。

二、创设观察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三、提供观察环境,培养观察力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所感,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而所感,又必定是产生于观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了解社会生活。如:秋游、学雷锋活动、校运会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介绍家乡的一种美味,老师布置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做一道菜,并仔细关观察做的全过程;教学介绍一种植物,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植物园进行观察。

之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会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

师: 安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爱的播洒。它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沐浴到阳光和雨露。在马老师班上,有个叫小惠的同学,她今天就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多媒体播放视频: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份试卷,坐在座位上哭着)

师:看完了视频,谁来说说小惠为什么不开心。 生:小惠考试没考好,所以伤心的哭了。

师:假如你是小惠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她呢?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生1:我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师:你这是在鼓励她(师板书:真诚鼓励)

生2:小惠,你不要哭了,谁都有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没关系的。 师: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样小惠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师板书:表示理解)

生3:小惠,没关系,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一定能考到100分。

师:你也是在鼓励她,可是,小惠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不会做,怎么办? 生4:小惠,我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我教你吧!

师:你的帮助会使小惠更快的从失败中走出来(师板书:主动帮助) 师:你是小惠的同桌,你知道她为什么伤心?如果你不是她的同桌,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

生齐答:不知道!

师:这时候你会……(生纷纷举手) 生:小惠,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呢?

师:是啊!要知道她为什么哭才能安慰她,(师板书:问清原因) 师(指板书):孩子们,这就是安慰的技巧。其实,所有的语言和帮助都出自于我们对小惠的同情和……

生齐答:关心。

师:是啊,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小惠的真诚,只有真诚,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板书大括号,真诚)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惠的同学又是怎么安慰她的。(播放视频:同学们安慰小惠的情景)

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相信小惠一定能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下次争取更好的成绩。在学校看到同学烦恼时,我们能安慰他,如果在家里有人不开心了,你能让他们快乐起来吗?【出示幻灯片】:

(生看幻灯片,师读)

师:先看第一件事,想一想:妈妈没什么把明明的小狗拿去送人? 生1:因为明明天天玩狗,学习成绩下降。 师:玩物丧志。

生2:小狗天天在家里拉尿,把家里弄得好脏。 师:妈妈好烦,没时间搞卫生。

生3:妈妈的同事帮妈妈一个忙,妈妈就把小狗送给她。 师:小狗成了酬谢的砝码。

师:再看第二件事,弟弟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冲突? 生1:弟弟不写作业,妈妈很生气。 生2:弟弟把妈妈刚拖好的地又踩脏了。 生3:妈妈让弟弟弹琴,弟弟不想弹。

生4:弟弟玩妈妈的首饰盒,把妈妈的戒子弄脏了。 师:那可是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物呀!(生笑)

师:可能有很多种原因,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从上面两件事中选择一件,确定原因,商定角色,互相练习,练完了还可以互换角色。

师:哪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交流? (生纷纷举手)师请一组同学。 生1:我做弟弟。

师:请你先告诉大家,你们组选择的案例。

生1:我们组选的是第二件事,我做弟弟,他做妈妈。(众生笑) 师:(师笑)你今天做回妈妈,以后一定会更加理解妈妈、体谅妈妈。 生1:她做姐姐,他做姐姐的同学。 生1:(撅嘴巴,做不开心状)

生2:(扮妈妈,哀声叹气,十分郁闷的样子)

生3:(望妈妈,又转向弟弟)弟弟,你怎么又惹妈妈生气了? 生1:妈妈让我读英语,我不想读!

生3:妈妈,您别生气!弟弟虽然不读英语,但是他今天还帮您拖地了呢!其实他还是挺乖的。

生2:乖什么乖!光会拖地,学习不好,长大也没用! 生3:(无话可说状)

师:妈妈讲得好像也有道理。(对生4)!这位姐姐的同学,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你会怎样劝他们呢?

生4:阿姨,别生气了!

生2:(看了同学一眼,仍然气呼呼的样子)

师:看来妈妈今天真的生气了,哪位同学来劝劝妈妈? 生5:阿姨,其实您的儿子挺懂事的,您生气了,他也不开心。

生6:阿姨,弟弟帮您拖地说明他还是爱你的,就是学习差一些也没关系啊。 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嘛,对吧?

生7:不行,学习不好,长大做不了好的工作,挣不到钱,你怎么孝顺妈妈呢?

师:你不同意xxx的观点,请你走过来去对他再说一次。

生7弟弟如果学习不好,长大做不了好的工作,挣不到钱,他怎么孝顺妈妈呢?

生6:噢!(点点头)

生8:你可以让姐姐教他学习,他的英语成绩就会好了。 师:(对姐姐)姐姐,你有什么想法?

生3:妈妈,您别生气了,弟弟虽然不爱学习,但他还是有很多优点,上一次您累了,他还给您捶背了呢!您忘了吗?

生2(笑了)我没有忘记。

生3:弟弟就是英语差一些,我帮他补习,他一定能学好的。 生2:那好吧!还是我的女儿懂事。 师:可别忘了弟弟呀!他还难过着呢。

生3:(拉着弟弟的手)弟弟,我教你英语吧!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学好。 生1:谢谢姐姐。

师:你们觉得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安慰,效果怎么样? 生1:我觉得姐姐表现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1:她先问妈妈为什么生气,还帮助弟弟补习英语。 生2:她还鼓励弟弟一定能学好英语。 生3:她拉着弟弟的手,很亲切。

师:当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像姐姐那样拉拉对方的手,或拍拍对方的肩,他会感到更加温暖。

生4:我觉得妈妈有一点不好,姐姐劝她了,她还不开心。

师:可能是姐姐安慰的话没有打动妈妈,还可能因为妈妈没能学好自我安慰。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在接受别人安慰的同时,也得学会开导自己。

生5:我觉得弟弟做得不好,他惹妈妈生气,应该自己主动去安慰妈妈。 师:是啊,如果是因为你令到别人不开心,就更应该主动去安慰。 生6:姐姐的同学表现得很好,她去同学家玩,还能帮助同学安慰妈妈,很有礼貌。

师:相信有了大家的帮助,妈妈和弟弟一定能开心起来。

师:大家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可是,一想起她,我便开心不起来了。她就是我们社区的王奶奶。【多媒体播放王奶奶独自流泪的画面,师配乐旁白:这位就是王奶奶,她就住在我们这个社区。最近王奶奶总是一个人坐在门口,眼睛里还不时泛着泪花。因为与她相守六年的小孙子被父母接回北京读小学了。小孙孙从小就住在奶奶家,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这不,六岁多了,该读小学了,儿子儿媳妇便把孩子接回北京上学了。自从孙子走了之后,王奶奶每天吃不好,睡不香。望着这位年古夕如此憔悴的王奶奶,实在令人心痛。小孙孙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奶奶呢?奶奶想你呀!】

师:望着这位风烛残年、孤独伤心的王奶奶,大家的心情怎样? 众生:难过。

师:是啊,我们都非常同情王奶奶,愿意帮助老人家么! 生(齐答):愿意。

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组讨论:怎样帮助王奶奶? (生热烈讨论)

师(悄悄扎起头发扮王奶奶):孩子们,你们好!我是王奶奶。我的孙子去北京读书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好孤独呢!

(有

一、两个学生偷笑)

师:我听说咱们四1班的小朋友特别懂事,特别有爱心,所以才来找你们的。 (偷笑的学生止住了) (教室一片寂静)

师:孩子们呢,有什么话对奶奶说吗?

生1.奶奶,您不要难过,您可以叫您的孙子过年回来看您。

师:他们也说了,可是离过年还有好长时间哪,哎,我每天都在数日历,早着呐!

生2:奶奶,您可以去老年活动中心打打麻将,这样就不会想孙子啦。 师:奶奶不会打麻将。

生3:王奶奶,您可以每天打个电话给孙子,就会开心了。 师:孩子,你不知道,电话又看不见人,打完电话更加想念他们。 生4:奶奶,您可以上Q和您的孙子视频聊天呀。 师:呕,家里有一台电脑,不过那个什么Q我哪里会呀! 生5:王奶奶,我放学去你家教你吧,很容易的。 师:谢谢谢谢,真是好孩子。

生6:奶奶,您就把我们当成您的孙子吧,我们每天放学都会来你家看您的! 生7:我们可以帮您做家务。

生8:您可以记下我们的电话号码,您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给我们。 生9:我家住在你家附近,我们家有好吃的我可以拿给您吃。

师:孩子们,谢谢,谢谢你们,有你们这些乖乖,我呀,以后不想孙子啦!孩子们,你们还得上课哪,我先走了,下午奶奶准备糖果在家等你们!

师(转身放下头发):王奶奶走了,马老师又回来了。(生笑)

师:今天我看到的不仅是六(1 )班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更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爱的暖流。一声声的安慰,是夏天里的阵阵凉风,是冬天里的红红的炉火,它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安慰,是一种艺术》)

以上案例是周艳清老师上人教版第九册的作文《安慰,是一种艺术》。对于每个教学者来说,多媒体教学这个名词都不陌生。它就是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花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式,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现今这一代表现代化的工作设施,悄然步入课堂,它的魅力,和它的风采,已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半壁江山,成为广大教师,特别衷爱的现代化课堂宠儿。在传统的教室里,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而利用多媒体播放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写作的强烈欲望。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作文课上,周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如小惠手拿试卷伤心的画面、同学们安慰小惠的画面、社区独居老人独自流泪的画面等,感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进一步地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艺术揭秘】

一、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就是说,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也就是感觉,记忆,思维或想象着什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运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触发写作动机。

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所以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把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共鸣,接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故多媒体参与作文课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三、运用影视教学,加深记忆

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以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这个作文教学方式正是使学生登上两“梯子”,使学生的构图作文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的提高过程。而一堂具有形象性、启发性、情知性三个特点的作文课,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创设情景让学生寓教于乐,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因素自觉的发掘出来,这样即利于作文内容的丰富,又利于学生情感的陶冶,使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五、深度阅读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作文情境教学法”的设想和实践正是想探讨这个重要的课题——如何使作文教学更具艺术性,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水。

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从而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我手写吾心”,兴趣盎然,激情勃发,文思泉涌,酣畅淋漓,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小学作文,让学生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

(一)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特性

选择情境的内容是情境习作教学重要的前提条件,习作从内容入手,创设的情境内容,恰当与否,将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握以下特点:

1、目标性。创设的情境内容要符合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重在解决此次习作的重难点,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创新性能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内容

2、真实性。作文内容的生活化,决定了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那么提供的情境,就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意义,让学生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也能调动他们的记忆,有话可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习文的能力。

3、趣味性。情趣是观察的原动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所要创设的情境内容生动有趣,易于激起学生的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使其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情感,达到熟悉和把握习作对象的目的。

4、层次性。由于各个学段的学生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层次不同。因此,创设习作情境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起点、习作教材训练的要求,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有利于作文训练的情境内容,为写作打下基础。

5、灵动性。情景创设只是预设,课堂会有很多的生成,教师要把握好灵动的特点,利用教学智慧,较好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能力,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6、缜密性。老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缜密地设计,事先调查安排,为学生能理性地、有条理地、有方法地写作打下基础。

(二)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情境创设是作文教学活动良好的开端,但情境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只有现实的、完整的、富有教学意义的情境才是好的学习情境。要使创设的情境有价值、有实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

了观赏,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些教学气氛,更不在于额外添加噱头,更加不在于哗众取宠。因为真实的课堂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创设自然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学生的作文内容才会充实,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求简。情境的创设应该为作文教学服务,不让多、繁的情境充斥着课堂,我们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数量未必多,但一定要精。否则,不仅占用了学生构思作文、动手写作的时间,也更易使学生产生“耐药性”,以后的情境创设就不得不精彩。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的。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连写作的时间都没有。故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老师所创设的情境,简明实用,学生才能感受写作的乐趣,体验作文教学的快乐。

3、求实。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情境创设的本意是给冰凉的作文教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写好作文。情境不是“花架子”,也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境的创设应该联系作文主题,根据作文主题的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只有主次分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情境更有价值。别让情境创设轰轰烈烈地来,无声无息地走。

(三)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1、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小学作文教学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注意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第一,先观察后作文。观察是习作的基础,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门户,认识的起点,也是情感的发源地。指导孩子们按一定顺序精深、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验生活引发情感,是训练习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诱导动情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创设游戏、表演,外出旅游等情境。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第三,先口述后写作。情境口述是将观察思考的内容和自己真实的感受,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学生通过创设情境获得写作素质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加忆情境,进一步分析、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用恰当的方式描述情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训练习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术和实践完成的培养。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第四,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故在情境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情境的内容用恰当的形式、准确、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是具体的习作。在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要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分段,怎样围绕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写等。一般训练先在课堂上分组各这样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2、拓展写作空间,扩大思维视野。许多老师认为情境作文教学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创设情境,其实如果站在大语文教育的角度,把作文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作文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加强课内与课外、作文与做人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名胜古迹、城乡变迁、民间风情、影视报刊、时事要闻、实践活动„„无不是作文教学的丰富宝藏。学生们沐浴在这广阔的时空环境中,见之,则开眼界长知识;听之,则明始末增信息;说之,则表情意通思想;读之,则广见识晓事理。如此,如果老师把学生在课外从一个个活生生的情境中所体验到情感带到课堂,那又何愁我们的写作教学没有源头活水呢?所以,作文教学应该开放空间,积极倡导语文实践。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我们不宜过多的束缚,应给孩子的心灵以广阔自由的呼吸空间。在习作中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袒露真诚。说真话,抒真情,恢复语言的活力,做到人文合一。让每个孩子都展示真实的自己,我们应该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作文。这样我们发现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语言特点,有他们的精神世界,再反思我们的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的心太急,很多要求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有了比较大的宽松度,学生的个性表达才成为可能。

语文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情境教学借鉴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关情境的论述,吸取了直观教学的有效因素,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符合艺术特点的创造。实践表明,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等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永正

《教海漫谈》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吴立岗

《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任重义

《采用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李毓贤

《要重视课堂作文的情境创设》

中学语文

2007年

6、李

《例谈作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7、邓泽棠

《邓泽棠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理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14篇:情境随笔作文教学设计

情境随笔作文教学设计

《合力吹汽球》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活动目标:

1、促进成员间的多人合作概念。

2、感受个人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的作用。

3、借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合力吹汽球

活动过程 :

人数:每组限六人 场地:不限 道具: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 汽球(每组一个) 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活动规则:

裁判必须公平、公正,各裁判打分要被公开。

二、活动交流

1、闭上眼睛,请回忆下刚才的事。

2、在做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是什么表情?注意观察来没有?

3、如果再做一次,你会不会比这次做得更好?为什么?

三、师生同写

要求:

1、字数:不少于300字

2、时间:15分钟

3、场面描写注意细节;刻画人物注意描写角度和方法;感想类文章注意提升。

四、交流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学生点评作品,教师适当点拨。

五、老师同题作文共享

六、教师总结

虽然同学们觉得这是一个挑战,但是每个小组都齐心协力,很默契的完成了任务,你们用行动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第15篇:情境作文教学例谈.

情境作文教学例谈

情境作文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学生间接经验的指导。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 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捅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1、游艺活动创设情境。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合着字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的活动。如参观名胜古迹、田园风光、工业园区,访问市场商厦、旧城新村、科技台站,进行歌咏比赛、智力竞赛、田径运动会,举行升旗仪式、演讲会、颁奖会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区劳动、新闻调查、人物专访等。

3、表演活动体验情境。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素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如上海浦东师范附小贾校长在全国情境作文教学研讨课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据词造句,据句构段,据段扩篇。在处理据段扩篇这一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情节,登台表演。表演者和欣赏者都入情入境,体察细微,表演者的创造性反映出文章的新颖性,表演者的多样性反映出情节内容的丰富性。

二、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觉深情地唱《烛光里的妈妈》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流演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三、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野炊》一文前,请摄影师事先将野炊活动有选择地从旁摄录下来,课堂上播放录像,再现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学生欢乐无比的野炊场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从而一窍不通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 (此文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培训交流)

第16篇:情境体验作文指导课心得

“情境体验”式习作教学

——中年级习作指导课心得

很多学生愁写作,首先是愁写作素材,不知道从身边的事物中提练写作素材,其次愁写不长。学生写上来的文章简单两个自然段结束,缺乏细节的描写,缺乏生动优美的句子,只写是文章的框架,缺少血肉。因此我之前上的作文指导课《汉字听写大会》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怎样获得真实生动的写作题材 ,并在习作课中融入写作方法。首先解决写作素材问题,其次解决把文章写长的问题。下面我以本节作文指导课《汉字听写大会》为例来说一说自己对作文指导课的一点体会。

一、以体验突破表达的困顿

只有真实体验到了,学生才有话可说,所以我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是以游戏为情境。课前的暖场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一个小片段。现场比赛的紧张氛围让学生马上进入到情境。简单交流了看后的感受后,马上提出现场进入一次四年级二班的汉字听写大会。进入正课后,这时学生跃跃欲试,很想试一下。这时,我又拿出了精心准备的比赛奖品,让课堂俨然成了一个比赛现场。迷生进入到老师为他们特别设立的情境后,为接下来的游戏环节打下了好的基础。后来学生在习作中也有写到自己当时的心情及心理想法的,这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这个汉字听写大会的游戏不是像真正央视的比赛那样,这声比赛我设计了3轮比赛,每轮比赛的题目不同,把一个简单的游戏故意设计的曲折或是故弄玄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记住并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写。比如在比赛的第二轮,我设计的是用左手在20秒内写出一个短句,学生只看到比赛规则的时候就大吃一惊,教室一片“啊”声。这时老师趁机让学生交流当时的心理。学生有话可说,这些交流是学生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受。后来学生在习作中写道:“真是太坑了,左手怎么写字?我的心凉了大半截…….”。等等妙语连珠的句子很多。再如第3轮比赛规则是“看拼音写出一个四字成语”在经过了前2轮有陷阱的比赛后,学生看到规则后都很高兴,小声议论着“这个简单”这是一种高兴的心理。但是看到比赛的拼音后,学生个个又大呼上当,因为这个成语大部分学生不会,甚至听到没听说过,比赛时,有的学生干脆趴在桌子上放弃,从喜到悲,这种情绪的超薄也是细处刻画的点,也能给学生灵感。所以滑稽戏为指导是,不在于玩什么,而在于如何能给学生设置曲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有可以细处刻画的点,这需要老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

二、把方法融入到习作的实践中

在“情境体验”习作 中,学生有了游戏参与的快乐,触屏了“笔下无话”的问题,但这毕竟不是习作教学的全部。有了自由表达的快乐还得触屏如何表达得更好的问题。因此必须把必要的写作方法、结构技巧融入到习作过程中,使游戏作文进一步“玩”出品质,“玩”出质量。

要指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节习作课,我要通过游戏重点指导学生哪些写作方法,这样在游戏的设计中、与学生的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游戏的设计也才能更有针对性。比如《汉字听写大会》这节课,我要指导学生在描写一个比赛时,需要写一写比赛的规则、人物的心理、游戏时人物的支作及其他人的表现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中,我又重点指导了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如人物的动作神态 语言 想象等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游戏的设计时,与学生交流 点评时我都 紧扣这些方法,尤其是学生8分钟当堂作文后,我圈画也优秀句子让学生朗读并找学生说说推荐理由时,也都 扣住这些写作方法来讲的。最后在学生修改自己习作时,学生自然会想一想并借鉴其他学生习作,对照自己习作的这些方面是否加入,如果没有他们会修改加上。当学生交上最后完整的习作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详细描写了老师重点指导的地方,并且这些方法都能用上,即使很差的同学也会照葫芦画瓢,写上几句。

三、循序渐进 完成序列

有时我们感觉,这节成功的课把方法给了学生了,这个习作学生写的也挺好的,可后来再写作文学生又不会用这个方法了。我认为只凭一节课,指导写作这种方法效果并不好,所以我个人的做法是才会一种方法后,在接下来的无余是长作文或是片段都用这种方法来巩固学习习作。比如我在这节课指导了学生描写惊讶的心理的细节,在接下来一个周,我就让学生表演紧张,别的同学观察该同学的动作神态等来描写出紧张,表演生气等,其余同学观察习作,连续写几篇再改几篇这种方法学生就掌握了。

之前我所教的一班,我领学生上了一节公开课。当时学生都 很活跃,课堂效果也挺好的。下面还有很多老师在听课。但我们班有个同学竟然在当时的环境下睡觉了,而且一觉睡到下课,任凭其他同学书声朗朗。课结束后,全班同学都笑疯了。我在课堂上就这件事有针对性的指导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设计了一些别的情境,经过序列写作,学生对点面结合这种写作方法掌握的非常好,在以后的写作中,对这种写作方法得心应手。

四、当堂作文事半功倍

有时我们在指导作文时,指导的多了,给学生留下写作的时间就没了,学生就只能回家习作,我有时也这样做。但是,回家后学生的作文与我们的指导有时就大相径庭,因为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回家就忘了老师是怎么指导的了。但是一节课,我们又要指导又要写,根本写不完,所以个人觉得在课堂把重要片段写下来效果挺好的。比如这节课,我只让学生写了第二轮的比赛过程,其余的回家写完。

课上完了,我在这没有对话进行讲评,上面所说的也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悟,起的题目也是自己扣上的,也不知道是否合适。课后领导与同事的评课也让我受益匪浅,其实作文指导课自己也不会上,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与领导 的指点上了这么节课,在坐的各位都是行家,不对之处也请批评指正。

第17篇: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接近学生的现实,使学生容易写,愿意表达。但教学的组成主要是对命题的组成,老,老,虚,战的现象并不罕见。在本文中,我们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建立有效的情况; 2,密切配合年度目标; 3,比较学习风格; 4,多评价; 5,继电器日记; 6,报纸; 7,岳悦悦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丰富学生的外表,指导写作方法,使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情境经验;外观丰富;教学策略

教学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半,也是教师困惑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由命题论文,老,旧,虚拟,战斗现象组成,并不罕见。主要原因是教师不能创造有效的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缺乏对生活事物的认识,缺乏写作兴趣。

写作心理学研究指出:文章必须经历材料文本双重变革的过程,即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变成观念或情感,然后这个概念 或情绪成文字。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写作的现实生活,客观的东西不会出现在物质基础的变革之前,实际上是现实生活,客观的东西留在人的心灵记忆中。没有外观,意义和文字只是被动的水。不同的物体在人类的心灵中不是在同一个层次,同样的外观在人类的大脑中不是完全凝固不变,经常冷漠和被遗忘。因此,表示存储的质量与写作的质量直接相关,创造有效的上下文是丰富学生心智的外观。

因此,我尝试用经验成分教学的环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情境体验组成教学是基于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科学中有效创造一种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外表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随后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教学和语言表达的组成,思维发展,气质等,结合指导学生写一个个性组成。使学生能够深化对生活的理解,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一,创造有效的情况,丰富学生的外表

一个特定的生动情境设置,可以导致学生亲密和新鲜, 动员学生兴趣,提供想象力,协会和猜想的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观察和写作。

当我教实验论文类Mobius Circle。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一个谜题新闻界达成发言权。离开出版物,也留下了组成的最实用的功能的文章,留下组成最能调用冲动来刺激写作功能。老师和家长的精彩评论,甚至可以添加学生组成的课堂体验,然后使用计算机布局,伴随插图和花边,最后打印,第一批论文,发送到手的每个学生。

七,从阅读到岳读,丰富精神体验

最直接和方便的诱导体验的方式实际上是阅读。事情是复杂的,我们不可能经历一个一个,通过阅读和其他手段来了解社区,了解别人,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来体验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平台进行阅读和写作,使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阅读的范围广泛,允许学生阅读古代和现代着名,可以让学生阅读他们的同学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发挥语言阅读的作用。而且有意识地在文本上阅读了一个有选择性的扩展和链接,并交换,诵读,评价等形式的学生进入岳读。这是更有益的学生去 读书,使阅读孩子意识的行动,成为孩子快乐的选择。

这项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创造有效的情境,才能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丰富的外表,指导,使学生在促进学习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第18篇:小学模拟情境作文训练序列

小学情境作文训练序列

一年级

上学期:观察情境,说句、写句训练。

①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有主谓语);

②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有主谓宾);

③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各种语气和感情);

④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

⑤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声音);

⑥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形状);

⑦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味道);

⑧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人物的动作);

下学期:观察情境,说单句、复句,写单句、复句的训练。

①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和形状);

②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和声音);

③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和状态);

④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人物的心情和动作);

⑤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人物的语气和神态);

⑥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⑦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人物的动作和外表);

⑧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人物的心情和说话语气); ⑨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

⑩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事物的外表和动态变化);

二年级

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和一段话。

上学期

①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描写一幅图画的景色);

②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描写一种植物);

③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描写一种文具);

④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记叙劳动的片断);

⑤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记叙活动的片断);

⑥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记叙生活的片断);

⑦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描写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⑧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一个场面);

⑨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反映心理活动);

下学期: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和一段话。

①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有情趣的一种活动);

②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幻想中的生活);

③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梦境中的经历);

④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有趣味的游戏);

⑤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喜欢的一种玩具);

⑥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小公园的一个角落);

⑦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喜欢吃的水果);

⑧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喜爱的一种小鸟或家禽); ⑨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自己做家务的片断);

三年级:

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或命题小作文。

上学期:

①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们的教室》环境素描文。

②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们的小书桌》静物素描文。

③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们的小书包》静物和动作素描文。 ④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 《× × 请陪我玩一玩》动情文。 ⑤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多么高兴》动情文。

⑥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多么难过》动工情文。

⑦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爱画……》想象文。

⑧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爱玩……》想象文。

⑨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我要学……》想象文。

下学期:

①观察情境写一短文。《神奇的小圆圈》想象文。

②观察情境写一短文。《我坐上了太空飞船》想象文。

③观察情境写一短文。《美丽的月夜》想象文。

④观察情境写一短文。《春天到了》写景抒情文。

⑤观察情境写一短文。《在图书馆》叙事抒情文。

⑥观察情境写一短文。《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生活素描文。 ⑦观察情境写一短文。《我来到了繁华的市场》场面素描文。 ⑧观察情境写一短文。《在商店里》场面素描文。

⑨观察情境写一短文。《在公园里》生活素描文。

四年级

观察情境写小作文

上学期:

①观察人物《我的 × ×》人物素描+以事写人;

②观察人物《同桌》人物素描+以事写人;

③观察人物《可敬的老师》人物素描+以事写人;

④观察生活《在操场上》环境素描+活动素描;

⑤观察生活《在教室里》环境素描+活动素描;

⑥观察生活《国旗升起来了》遐想文;

⑦观察和想象《我看着照片……》想象文;

⑧观察和想象《啊!小飞机》静物素描+想象;

⑨观察和想象《飞翔吧!小鸟》想象文。

下学期:

①观察上课场面《上体育课》场面素描+活动素描;

②观察活动场面《祭扫烈士墓》活动素描+心理描写;

③观察活动场面《春游》活动素描+写景抒情;

④观察和抒情《我爱 × × 》事物描写+抒情;

⑤观察和抒情《可敬的人》人物描写+抒情;

⑥观察和抒情《美丽的学校》景物描写+抒情;

⑦观察和想象《远眺》景物描写+想象;

⑧观察和想象《假如我是 × × 》大胆文;

⑨观察和想象《未来的 × × 》想象文。

五年级

观察情境写作文

上学期:

①观察人物《小伙伴》人物素描+以事写人;

②观察人物《可敬的老人》人物素描+叙事抒情;

③观察植物《一棵 × × 树》状物抒情+生活素描;

④观察环境和场面《沸腾的运动场》环境、场面素描+活动素描; ⑤观察和抒情《 × × 别累坏了身体》动情文;

⑥观察和抒情《给胖猪娃添尾巴》状物+抒情性;

⑦观察和抒情《 站在高高的电视塔下面》观察+想象; ⑧观察和想象《 未来的机器人》状物+想象;

⑨观察和议论《我们要做校园美的小卫士》以事写人+议论。

下学期:

①观察和议论《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以事写人+议论; ②观察和议论《别浪费……》大胆文;

③观察和抒情《美丽的小花园》定景抒情;

④观察和抒情《阳光照耀着校园》写景抒情;

⑤观察和抒情《校园的塑像》状物抒情;

⑥观察和想象《我做了一个 × × × 》生活素描+想象; ⑦观察和想象《我翻开了书页》生活素描+想象;

⑧观察和想象《在歌声中,我走进了……》音响素描+想象; ⑨观察和想象《同学们唱起了国歌》场面素描+想象。

六年级

观察情境写作文

上学期:

①观察校园情境《校园新风》生活素描+叙事抒情; ②观察劳动情境《做家务》生活素描+叙事抒情;

③观察生活情境《丰盛的节日晚餐》生活素描+叙事抒情; ④观察与抒情《国庆节的晚上》生活素描+场面素描; ⑤观察与抒情《校运会》场面描写+叙事抒情;

⑥观察与抒情《啊!金色的秋天》景物描写+想象抒情; ⑦观察与想象《走进书的海洋》环境描写+想象抒情; ⑧观察与议论《与电子宠物告别》叙事议论。

下学期:

①观察人物《我们班里的知名人物》人物描写+叙事议论; ②观察学习情境《我最爱上的 × × 课》生活描写+叙事议论 ③观察课外生活情境《秋游》生活描写+想象抒情; ④观察与抒情《我的自画象》人物描写+叙事议论;

⑤观察与抒情《温馨的家庭生活》生活描写+叙事抒情; ⑥观察与抒情《好榜样》人物描写+叙事抒情;

⑦观察与想象《长大了,我要做……》放胆文+想象、议论; ⑧观察与想象《再见了!母校》动情文+写景抒情;

⑨观察与想象《拍照》想象文+议论、抒情。

第19篇:情境作文教学设计中低段

情境作文教学设计

(中低段)

(一)有趣的游戏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开展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渗透写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情境的描述。

3、学会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材料。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写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用具:课件

小猪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快乐互动

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游戏吗?喜欢玩游戏吗?

2、课件出示一些小朋友在玩游戏。(师述:游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能给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二、现场游戏,感受兴趣

1、老师出示一只小猪(故意不画鼻子)问:小猪缺少了一个什么?(鼻子)

2、老师明确要玩的游戏要求,《贴鼻子》。

3、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同学上台,老师用红领巾蒙住他的眼睛,让他把鼻子贴到小猪相应的位置上。(提醒学生留心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三、乐说游戏

1、师述: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你能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说给别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吗?(能)

2、这里也有一班同学玩了游戏,看他们是怎样把游戏经过告诉别人的,出示范文《一次有趣的游戏》

3、指导同学们把游戏过程说说,必要时重现游戏时的动作。(动词有:拿、蒙、

走、贴、打开、看等等)

4、除了说贴鼻子的经过,还要注意整个场面,例如:如果鼻子贴歪了,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注意说好“笑”的情景,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眼睛眯成一条线等等)

5、同位交流,说说评评。

6、小结:要把游戏经过说清楚,必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具体。(还要注意动词的用法,把句子说通顺。)

四、指导起稿,快乐作文

(二)我 喜 欢 的 小 动 物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点或脾气特点、生活习性(捕食、嬉戏、休息)写一段话。

2、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1、考考你,听一段话,猜猜是什么动物?

它,一身洁白的羽毛,一双乌黑的小眼睛像两颗黑黑的小珠子。脖子长长的,整个身子就像阿拉伯数字里的 “2”一样,神气极了!

2、它是谁呀?

出示图片

3、交流: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二、写法指导

1、再猜一个:它,有着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特别漂亮,尖尖的鼻子下露出两只白色的大门牙。两只长长的耳朵可以听见远处的动静。别看它平时看不到它的腿,可跑起来它的腿特别有力。

2、明明都是白色的小动物,却一下子让我们猜出一只是白鹅,一个是白兔,为什么呢?

3、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也就是不同于别的小动物的特殊之处。(板书:特点)

4、归纳:像这样的描写属于外形特点

(板书 :外形)

5、游戏互动:

你们都见过小动物,下面我们来个互相猜一猜,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写一写,但是不能写出是什么?然后让大家猜一猜。

6、学生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7、谁来读一读,猜一猜?

8、如果我们都养小猫,小狗,而且长相又差不多,那写出来的文章,可就一个模样了?

9、指导:回忆一下,你的小动物,有什么性格,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脾气?(板书各种性格:懒惰、脾气暴躁等)

10、这些小动物太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种小动物。

11、小结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举例子、运用成语、比喻、拟人、对比

要写得生动具体、字里行间表露了喜爱之情

12、请同学们在下节课的动笔写作中,向大作家学习,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动物名片设计大赛

一、设计理念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前准备

搜集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 (1) 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2) 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3) 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 (5) 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6) 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 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 3.交流汇报。

(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 [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 (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 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

2. 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 [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

1. 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2. 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3.小结:给动物设计名片,其实就是把这种动物当作自己来进行介绍,因此要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把特点介绍清楚;此外,还可以配上动物的图案,可以剪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画,做到图文并茂。 [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讨论交流,明确名片的设计方法] 4. 现在,我们要来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了。希望你设计的这张名片能与众不同,别人读后,对这种动物会有所了解,也能喜欢上它。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现在你可以把它给拿出来,设计的时候可以参考选用。

5.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设计名片。在学生动笔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意图:在此环节中,教师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四)修改设计,展示设计

1. 自己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意图:由于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相似之处,同伴之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所以,自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把作文修改得更好。要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3. 展示设计。请愿意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同学们看的学生上讲台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1) 学生自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设计,

分享快乐。 [意图:让学生自评、互评设计的名片,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例文:

Hi,大家好,我是可爱的树袋熊。我是澳大利亚珍贵的原始树栖动物,属于有袋哺乳类。我的性情温和,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生有一对大耳朵,身子扁平,没有尾巴,身披一层浓密的黑褐色皮毛,身长约80厘米,身体重15千克。我的四肢粗壮、尖爪锐利,善于爬树,整日以树为家,连睡觉也不下来。由于我喜欢吃树叶,所以腹部总是发出一股淡淡的树香味。忘了告诉你,我的寿命一般达12年左右。

我妈妈怀孕一个月便把我生了下来,生下后我就呆在妈妈的口袋里,直到两岁才独自生活。

你们喜欢我吗?希望你们和我交朋友。

(四)我的自画像

一、教学要求: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三、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

2、例文录音。

3、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

4、好词语表。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张名片,它是干什么用的呀?对,向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介绍自己,需要名片。有个叫杜小虎的同学,就有一张特别的名

片,不仅有他自己的介绍,还有自画像呢,你想去看看吗?想去认识杜小虎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己读例文,并结合图说说你对杜小虎的印象。

2、你是从图或例文的哪些地方产生这样的印象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3、请生全班交流。小结:图画中的小虎的外貌笑眯眯的眼睛……告诉大家他是一个爱笑的孩子。介绍中告诉大家他的爱好,知道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三、学习例文

1、图文对照,说说,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特别像?

2、杜小虎除了介绍自己的外貌还告诉大家什么啦?小结:介绍自己我们要向别人讲清自己的长相、年龄最重要的是要向大家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特点。

五、指导习作

1学生自己对着镜子画自画像,画出自己最有特点的样子。 2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

3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戏。贴出自画像,猜猜他是谁?

4学生自己练说后,拿着自己的画像,找到你最想介绍的伙伴,介绍给他听。 5老师提供一些可用词句。

六、学生练写。第二课时 评价与修改

重申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重申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改后稿呈现方式:将自己的自画像介绍贴在教师准备的大白纸上,将在班级走道上向全校展示一周。如果你的

第20篇:情境教学

[摘要] 本文主要在新课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对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等方面作以阐释;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适合中国实际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即怎样为数学问题构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怎样在教学情境中巧设数学问题,并给予少许案例,供教师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一种有效性的参考。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

数学情境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场景或氛围,是一种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情境呢?

一、通过创设游戏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抽象、复杂的数学学习领域中,若能结合学生己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通过创设一些游戏型问题情境来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能得到较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效率会明显提高。

例如,在“认识事件的可能性”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判断一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并能按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概率模型,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表现自己”、“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我们组最棒”的游戏:请各小组(好、中、差生在课前已搭配匀)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设计一些事件,再请其他组回答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回答正确后继续回答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回答正确的一组将得到一张精美的卡片作为奖励,否则出题的一组得到类似的奖励,看看哪一组得到的奖励最多?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设计出了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如太阳东升西落;我班40位同学中至少有4位同学出生的月份相同;姚明罚球投篮是百发百中,等等。整堂课学生都是处在激情亢奋的状态,在游戏中不断建构新知识,课堂效果很好。

二、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不断遭到破坏,并且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方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身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去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的欲望。

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的实质,从而达到自我建构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于是,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教师头戴着一顶纸做的、工艺还算精致的圣诞老人的帽子,走进了教室,问学生“漂亮不漂亮”、“像什么几何体”?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接着,让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成圆锥形帽子,来初步尝试、体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让一位学生将老师做的圣诞老人的帽子沿母线剪开,并粘贴在黑板上,解开了这个迷团。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己感悟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实际上是一个扇形。为了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分小组各给老师制作一顶合适的帽子(将前而制作好的帽子作为参照物)。学生稍作思考后就容易想到,要制作帽子,就必须要确定扇形;而确定扇形前又必须知道圆心角,那么如何求出圆心角呢?这样,又会引发学生的再次认知冲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探索,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后,终于发现了扇形的半径、弧长与圆锥的母线、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不难推出圆心角的计算公式,至于“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亦是水到渠成了。在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个个帽子戴在老师的头上,他们是何等的高兴,课堂气氛也推向了高潮!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既使学生学习了新知,又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更满足了学生愉悦的成功体验。

三、通过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求得知识。在教学中把概念寓于现实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学生没有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学生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很容易造成对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概念的现实背景,使学生身处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建构数学概念。例如,圆的概念教学。圆的定义很精炼,但不好理解,教师可以从“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引出,然后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的呢?能不能做成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如果做一个最简单的车轮,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利用“车轮”“扩正方形”“扩椭圆”等具体表象,让学生在“滚得动”、“滚得稳”的观察思考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圆形边上各点与中心的距离是否一样的问题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细绳,一端固定,绕带铅笔头的另一端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与操作,学生可以发现圆形成的关键(定点、定长)、条件(同一平面内)、方法(旋转),从而理解圆的概念。恰当地联系现实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接受、感知新概念。

四、通过故事、典故等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是刚从小学过来,是儿童与青年的过渡期,因此,他们对故事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性问题、历史名题等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深度。如在《无理数》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的存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投入大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强化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讲解中国古代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若干,头49个、脚100只,问鸡兔各有几只?通过学生被这个趣题吸引,从而达到以“趣”引“思”,使他们在学习中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效果,顺便通过介绍古代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为我国高超的算术而自豪。这种故事形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思维也很活跃,学习结果自然就好,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故事情境可能比教师挖空心思进行教学要有效得多。

五、结语

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我认为,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类比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寻找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社,2002.

情境作文范文
《情境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