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中学生写作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1 06:08:1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生写作心得

虽然我离开中学生的时代已经非常遥远了,但是因为从事于中学生教育有关的工作,所以我依然密切的关注着高考,关注着那些在为高考而奋战的中学生朋友们。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希望高考生们能够顺利的考完试,并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既然今天我们谈到了高考,也顺便来说说高考的作文,高考的作文占语文科目总分数的很大一部分,也就是说,作文的分数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语文的总分数。关于这一点,在高考复习的时候老师会经常强调,希望中学生们不要忽视这个问题。

怎样才能在参加高考语文科目的时候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呢?小编现在来谈谈自己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写作的心得吧。

1、高考写作水平的和中学生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联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学生在模拟考的时候或是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会运用合适的题材,注意不要“跑题”。遇到精彩的短文要学会引用。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2、在高考中,不管是在写作文的时候或是在答题的时候,高考生要有稳重的和仔细的心态,看好题目的全部的要求,以及关键词表达的含义,并理解题目要求写作的方向。然后才能够构思自己写作的框架。

3、当你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如果选择写记叙文,那么就要陈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让阅卷老师知道你在表达一个怎样的事件。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如果要发表议论,应当少而精,点到为止。

4、议论文也是中学生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常用的一种写作体裁,如果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话,那么就要在写作的时候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而只能有一个。在表达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

5、记叙文和议论文是高考的考生最经常选择的写作体裁,为此,小编建议,不管中学生们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要偏题,这样明明白白的表达题目的要求,加上平时的知识积累,应该可以拿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

高考作文满分毕竟比较少,而高考的考生尽量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以上是小编的一些高考的写作心得,仅供中学生参考,尽管有一些片面之处,但是,想必也会给大家带来启发。

5、记叙文和议论文是高考的考生最经常选择的写作体裁,为此,小编建议,不管中学生们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要偏题,这样明明白白的表达题目的要求,加上平时的知识积累,应该可以拿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

高考作文满分毕竟比较少,而高考的考生尽量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以上是小编的一些高考的写作心得,仅供中学生参考,尽管有一些片面之处,但是,想必也会给大家带来启发。

推荐第2篇:中学生短信写作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第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中学生短信写作

短信,指的是用手机发出的简短信息,主要指的是文字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已是越来越普及,文字短信已经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手机族”的共同努力下,短信变得越来越精彩了,似乎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以至被人们戏称作“拇指艺术”。由于短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相当的紧密,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题目,比如拟写公益广告词、节目串台词等。预测:在高考语文命题越来越生活化的今天,短信写作将会进入高考语文试卷。

一、短信特点

1、主题突出,情真意切。

它的内容较单

一、突出,问候祝福、交待事情等目的明确。但是短信往往是要感动别人的,是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表达,因此无论表述什么样的主题,都比较要求内容健康、情感真实。唯有情感充沛的短信,才能打动别人而为人接受,达到传递情感、交流情感的目的。

2、短信的语言十分简洁。由于网络本身的限制,短信不超过70字,一般是三五十字。字数少,就要求短信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在一滴水 1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第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中阳光七色,一粒沙里看大千世界。

3、得体。短信的语言、内容必须注意场合、双方的身份、一般要注意礼貌,语言文明。如本次试题要求发给父母或老师,与发给同学就大有区别。

4、有文采:好的短信应讲究文采,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排比等)的运用。

例如:

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冬去春来似水如烟!幸福生活天天伴随,良辰美景年年期盼!流年不复返!人生需尽欢!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祝您新年快乐!(春节祝福。对偶)

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踏实的向上的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节祝福。比喻、排比)

妈妈,我曾是你身边的一只备受关怀的小鸟,今天它为你衔来了一束芬芳的鲜花。(母亲节祝福。比喻、拟人)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友情祝福。排比、顶针)

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份相思,一心相盼;一份友情,一生挂念。(友情祝福。排比、对偶)

5、有创意:

2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第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精彩的短信应有精巧的构思,才会让人过目不忘。如:

送你一份100%纯奶糖。成份=真心+思念+快乐,有效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感动,制造商:真心朋友(友情祝福)

让平安坐上开往冬天的地铁,让快乐与你不见不散,让健康与吉祥一个都不能少,让温馨和幸福没完没了,祝新年快乐!(春节祝福)

祝吾友在新的一年里聪明胜过猴脑,快乐多如猴毛,进步犹如猴跑,成绩好比猴子摘桃。猴年好运!(春节祝福)

短信欣赏

“新年到,愿君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娃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作多情!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她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新年快乐!”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万事圆圆,发一条短短的信息祝你微笑甜甜。”

3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风柔雨润花好月圆;良辰美景年年期盼!幸福生活天天伴随!冬去春来似水如烟;流年不复返!人生需尽欢!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祝您新年快乐!

愿你一年365天天天开心,8760小时时时快乐,5256000分分分精彩,31536000秒秒秒幸福。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不变的是您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祝福您,亲爱的老师!

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扶残助弱,风霜雨雪,育出新蕊亭亭。

1、善于想象。

用细节表达主题也好,用形象表达主题也好,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有这样一则短信:

“新年到,愿君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娃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作者想象丰富,巧妙地利用各种饮料名称,串连成了对人们的美好祝福。

2、运用修辞。

4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第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 可用比喻。

如:“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踏实的向上的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连用三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在教师节之际对老师的敬意。

3、可用比拟。

如:“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作多情!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她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新年快乐!”

祝福快乐健康的主题,用拟人手法表达出,让人倍感情趣盎然。

4、可用对偶。

如:“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5、可用联珠。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

5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第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里有我轻轻的问候!”构成了节奏感和回环美,又恰好地表现抒情主体的情绪流动。

6、可用排比。

如:“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万事圆圆,发一条短短的信息祝你微笑甜甜。”

三、[练习]

1、用手机发短信送祝福已成时尚,在教师节到来时,给你的老师发一条短信表达你对他们的祝福。要求:①简明得体,有文采,有创意;②60字以内。

2、中秋节快到了,请向你朋友发一条短信吧。注意:60字以内。

3、请用“风”“帆”“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短信。注意:6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①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不变的是您深沉的爱和灿烂的笑容。祝福您,亲爱的老师!

②讲台上,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风霜雨雪,扶残助弱,育出新蕊亭亭。

③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才更加的自信勇敢……老师,谢谢您!

④像天空一样高远的是您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请

6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语文

第次课

教师:李雪亮(13880810631)

您接受我诚挚的祝福吧,教师节快乐!

2、①我要送你一个月饼。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中间夹层甜蜜!愿你喜欢!

②明月千里难以触摸,对你的思念无处寄托。举杯邀明月,请她对你说:福多!乐多!团圆多!

③朋友,不管你现在身处何方,今晚一定要看看那被你遗忘已久的月亮,许个愿吧,很可能就会实现哦!中秋快乐!

④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3、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让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送着祝福的船,飘向永远幸福的你。轻轻地问候一声:生日快乐!

推荐第3篇:中学生写作尝试

理想,圆你美丽人生_500字

有理想的人生才美丽,有追求的阳光才绚烂,有信念的生活才充实。

在求学的路上,我想是人一生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永远不会了解。在这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学海里,我乘着一叶用辛苦编织的小舟独自一人遨游,天气变幻莫测,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雷电交加,而我却不想低头,宁呆在风雨中挺立,因为我不想为一个靠气势压人的敌人而战败,我会继续走,不后悔,当到达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驿站时,我都会明白是理想让我撑到这一关,也只有理想才能让我有追求与信念和以后的美丽人生。

我不想说人无完人,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我却认为自己能因理想而改变。我会记得年少轻狂的我为琐事而暴跳如雷,偷懒不做功课,享受安逸的生活;我会记得我因学习累而放弃这条有火把的路,却在黑暗中酣睡,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安慰和掩饰自己;我更会记得因为理想,我的人生重新闪亮,以往的娇纵变为成熟,相信在以后的路上,她仍是我的良师益友,患难之交。

没错,千百年来,与理想同行而发生奇迹的故事比比皆是。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我领略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柏林选择自己的事业,而放弃月薪800美元的工作,让我知道理想有多高,成功就有多大。如果没有阿姆斯特朗儿提时的登月梦想,又怎能有人类历史上的新突破,种种的一切,已让理想的超能力成为亘古不变的事实。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而在我看来,理想这个奇异的变形人,变幻莫测的魔法师,让我们有了追求,追求中又确定了坚定的信念,最后拥有了美丽的人生,用数学中的等量代换定理来说,就是:

理想,圆你美丽人生。

.

推荐第4篇:中学生记叙文写作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模板

中考和高考快到了,我琢磨出了一套中学生万能模板。目前琢磨了4种。分别是:亲情友情、回首往事、生活感悟类;理想信念、品质爱心、坚韧奉献类;记叙文,通过讲述故事感悟哲理;抒情类作文的排比段结构。

这些模板,是我在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中,逐渐摸索的。这种方法,仅仅限于写作程度比较差,没什么文学爱好的学生。说白了,这种方法,就是对付考试作文,糊弄阅卷老师的。

下面我把其中一套糊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鉴于本模板处于开发阶段,暂时不流传本地。请大家原谅。

再次声明,我这种方法,就是对付考试的。这是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是投机取巧的办法,这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提倡的。我这种办法,只能用于临阵的磨枪,对那种中游的学生有利。

俺的专利,除了我的初中家教班,别的不会外传,免开尊口(嘿嘿,汇款除外)。我只想看看博友们对这种方法是不是认同。欢迎各位褒贬评论。

中学生作文万能模板

记叙文,通过讲述故事感悟哲理

这种作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结构。这种方式,比第一种方式,改变了一下开头方法而已。大家要根据情节的不同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第一板块:(大约100字)

用流畅的语言,引起主题,引起下文。这种开头方式其实很简单。建议同学们每人准备或者背下来属于自己的一套开头方法。

例文

一、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一道流星闪过,那光亮的瞬间,令人浮想联翩。青春岁月中,许多流星般的精彩瞬间,带给我难以忘怀的砰然心动,像寂寞时的一首歌曲,像寒风中的一股温暖,像成长中的一份营养。此刻,我想起了……

例文

二、记忆的碎片,在青春的思绪里泛起,往事涌上心头,眼前仿佛又出现XXX的一幕。那是人生之路的一个路标,是心灵海洋的一朵浪花,是精神世界的一处花园。它使我懂得什么是爱、责任和奉献。

例文

三、“一夜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每当我读起这句诗,我眼前就浮现出记忆深处的一个片段:大年夜里,大块的红烧肉随着锅里的油渍,汩汩地歌唱。如今,岁月逝去的光阴,依然按盖不住我对父爱的依恋。

第二板块。(大约400字)

A、讲述故事。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大约70字,三行半) B、分层次讲故事,这一段是主要叙事段。出现各种描写。(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 C、故事的深入,这一段也是主要叙事段。出现各种描写。(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 D、故事的高潮,这里必须有心理描写,因为这个故事最终使你有所感悟。(100字,不超过5行半)。

第三板块。(大约100字,不超过4行半)

这一板块,无疑是抒情。抒情的时候,必须紧扣主题。要用较多的排比和比喻句。记住,这一板块,必须出现文章标题里的字词,或者干脆出现文章的标题。下面一段话,供模仿和选择。但最好不要太长。同学们,老师建议你们,最好把这些话背诵下来。

例文一(如今我回味式)、如今,我回味着XXX的情景,情怀深处泛起一阵阵感人肺腑的涟漪。那一刻,我感到,XXX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闪现出旖旎的风景。XXX,像淤泥中挺拔屹立的一片荷花,像山巅上饱经沧桑的一棵古树,像嘈杂闹事中的一曲清音,给我一种回味悠长的感动。XXX,我将终身珍藏和回味,成为我心灵深处的信念和力量。

例文二(青春抒情式)、逝水年华细斟酌。多好的豆蔻年华呀,我从一个个感动的瞬间,读到了爱、责任、坚强、梦想和磨练。感动的力量不需要多么持久,只是在心灵的鼓面上重重地敲击了几下,于是,我的精神世界里,就回应出排山倒海般的信念。这些美妙的感动,令我的人生,像露珠晶莹的草地,充盈着春天般的希望和美丽。

例文三(段首妙语式)、风吹黄叶落,复又秋阳红,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永远都要直面无奈。毕竟,在无奈之外,还有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譬如责任和亲情,譬如事业和使命,譬如心愿和梦想。无奈是人生中的某种挫折,但它绝对不会使我的生命贬值。它尽管酸涩,但依然是生命的一类营养。它使人生中许多细微乃至庸常的幸福,都显得弥足珍贵。 例文

四、(这样排比式)、是啊,妈妈就是奉献。德国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是这样的,她33岁参加北京奥运会获得银牌,是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挣取医疗费。武汉的“暴走妈妈”是这样的,她近乎疯狂地减肥,在短时间治愈脂肪肝,将肝脏顺利移植给儿子。汶川大地震中,小婴儿的妈妈也是这样的,山崩地裂时,她的身体弯曲成桥,为孩子支撑起宝贵的生存空间……

母爱就是一种本能的无私奉献。人世间,多少母爱的感人场景,让我们懂得了善良仁慈、舍己为人。母爱,从来不会泯灭,它在人的血脉中流淌着,永不干涸。

一个适合中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平台:

扫描,关注,更多的资料任你选!

推荐第5篇:中学生影评写作

中学生怎样写影评

刚刚参加影评阅卷工作回来,就接到全省中学生影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三篇文章。那就在此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写影评的问题吧。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评就是观后感,这当然也有它的道理。然而真要写出好的影评,这种“观后感”就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如果只写出一些大家都能写出来或说出来的感受或看法,那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电影是用运动的画面和声音作为元素,用蒙太奇组接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在这方面,中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文字再把故事的主要情节“翻译”一遍。这不是影评,只是“复述故事型”的一种观后感,只能证明你看懂了这个银幕上的故事。影评有它自己的文体特点,用同学们较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运用电影常识写作出来的议论文。在这个意义上,影评的内容主要应由议论性的文字构成,而不是复述故事情节,或者更进一步说,故事情节只能在为了证明你的某一观点时,被当成例证来使用。例如这篇《人生的加减乘除——电影〈真心〉观后感》,虽然也是“观后感”,但与复述故事的那种观后感完全不同,它是对影片主人公形象进行的评价和议论,主人公的行为(办的事、说的话、对别人的态度等)都被当成了说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除了这种基本的要求之外,要想写出这种与众不同的影评,首要的是选好一个较为独特的议论角度。潘娜这篇文章的角度就相当独特,她选择的是“才能和韧性要用加法”、“泪水和失败要用减法”、“机遇和勇气要用乘法”、“困难和失败要用除法”这样四个角度,从这些方面来评议影片中的主人公吴登云。

仅有独特的角度还不够,还必须在这样的角度上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潘娜之所以选择那四个角度,是同她在感受上的深刻性联系在一起的。读她的文章你会发现,每一个角度都与影片的某一具体内容紧紧相联,并体现出她对正确人生态度的深刻认识。

影评文章同其他议论文一样崇尚写作的个性,并且没有什么普遍的公式或格式。但是,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要求,那就是要“说真话”。有些同学在写影评时,由于害怕被认为“思想倾向不健康”,或者害怕自己批评了影片的缺点就可能被别人(例如领导、老师)认为文章不好,所以往往说些连自己也不信服的假话。要知道,这样的文章无论如何也写不好,还不如不写。其实,不仅批评影片的缺点没什么关系(吴倩的《试评〈周恩来〉的得与失》就批评了影片的缺点),而且,思想倾向到底是否健康,也有办法来自我检验。

好的影评不仅要有论点,而且还必须是“有理有据”的论点,也就是说,文章的论点一定要有种种依据来支持它(例如举出事实、逻辑分析、引用权威等)。你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达到了有理有据的程度,你不仅感觉到自己的论述能说服自己,而且相信它还能说服别人(至少是能说服同学),那就用不着怀疑自己的思想倾向不健康;如果还达不到这样有理有据的程度,则要认真思考一下,反问或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观点:是不是自己缺少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不是自己的人生态度太消极?是不是自己的社会视野太狭窄,看问题不全面?是不是自己疾恶如仇太冲动?如此等等。在这方面,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自以为是,是判断是非正误时常常以自己相当主观的标准来要求客观对象,而不考虑别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以及别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一句话,就是缺乏冷静、清醒、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分析过程。

所谓有理有据,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吴倩的影评《试评〈周恩来〉的得与失》虽然短小,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章对于影片本身,好处说好,不好处说不好,一是一,二是二,干脆利落,绝不遮掩或欲说还休。客观地说,这样的影评文章并不难写,难能可贵的,是养成在文章中说真话、讲道理的好习惯。

若想做到实事求是,还要求同学要“有感而发”,文章要有与影片内容密切相关的针对性,不能云里雾里漫说开去,以致别人读后不知你到底想说什么。在这篇《西藏上空的云铭记着„„》一文中,就可以强烈感受到它的针对性。文章从爱民助民、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等几个方面来评议《孔繁森》中的主人公,认为他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作者此感从何而来?它的针对性是什么?这从文章的核心论点可以看出来,即“孔繁森不愧为新时代爱民如子的为官者的榜样”。这样的正面文章往往也同时具有反面的针对性,因为赞颂了正面人物,就等于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无言批判。读了这样的文章,谁都能看出这一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影评文章若能体现上述这几点,已经很不容易,不应该在文字水平上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当然,并不是说这三篇影评文章没什么缺点,例如《人生的加减乘除——电影〈真心〉观后感》所加的“题记”纯属叠床架屋,多此一举;《试评〈周恩来〉的得与失》在批评影片结尾不够宏伟感人时,没有考虑到拍摄电影的现实可能性;《西藏上空的云铭记着„„》当中,第三段复述故事的文字有些多余,可以删掉等等。但这些缺点无关大局,只要多看看好的影评是怎么写的,自己再练习一下就能克服。

影评同其他议论文一样,没什么神秘可言,只要参照上述原则,多写几次就能取得好成绩。

推荐第6篇:中学生写作尝试 (18)

理想,人生道路的开始

人,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人,为什么而存?为什么而亡?

题记

什么是理想?理想,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目标。而目标,又是人生航船的导航的灯塔。这人生,又是理想的奠基。这三者息息相关,互相生存,又互相灭亡。你如果有理想,有目标,但没有正确的人生航线。即使你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去拼搏,也是徒劳之功啊。当然,这三者之中,缺一不可。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山的那边》就表达出了要为理想坚持奋斗的精神。当然了,只有翻过这一座座阻碍你的山,你才能看见那浩瀚无边的大海。《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表达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遇见困难就退缩,只要将大困难化成小困难,一步一步的认真解决,就可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取得人生道路上的胜利。的思想。

我们也在完成自己的路,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之路。人生如下棋。一步失手,全局皆败。但是,我们也要创造奇迹,努力克服困难,去面对人生吧!

人,为了理想而生,为了去实现理想而死;人,为了成功而存,为了成功去取得的胜利而亡!!! .

推荐第7篇:中学生写作尝试 (9)

理想如火,但怕灼伤菊花_550字

都说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繁复杂章。但其实,世上简单得仅只有两种人。

一类有梦想人,可他们一生平庸,碌碌无为。而另一类他们有的是理想,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成功与否的区别正好在于他们知道有梦想不等同于有理想。有梦的人很美,他们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充满阳光相当富足,可惜她们只会孤芳自赏;有理想的人更美,因为她们懂得拥镜自照,在影中发现真正的自我。梦想像安徒生给孩子讲述的童话,它温馨美好,仿佛世间所有的痛苦与磨难遇见它就荡然无存,幻化为泡影。至于理想就并非这么容易,它如火,太小则毫无温暖可言,太大则蔓延无边无法控制。所以拥抱理想的过程很苦,最后还可能落得遍体鳞伤,但也可能光芒无限!

在如上种种的影响下,我想试问:

理想是什么?哦,是伫立于花蕊之上的蝴蝶,美丽招摇而易碎。

理想是什么?嗯,是秋后孤独但耀眼的菊花,盛放在寒霜之下。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自小就是有志之人,他想要成为青帝!在他心中理想是菊花,那秋日的菊孤傲,正如他伟大的理想般透着浑然霸气。这菊便为了他一颗赤胆变成了一把锋利的长刃,一路为他斩荆披棘,最终助他获得夜思梦想的至高无上权力!只是当理想变成事实后,志向膨胀成为野心,一切都将粉碎……正如秋菊开放到极致时,还想向外舒展花瓣以展示自己风姿,只能落得一个败得更早的结果,因为寒霜加在她身上的重力会加大,使她变得不堪一击……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寻理想?原来那是通往成功的光明道路。

我们必须要知道成功不是天道酬勤,没有理想没有奋斗,那么成功就只限于幻想。所以,有志男儿须加快脚步,踏在厚实的石板上朝目标前行,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让世界的心脏和着它有力跳动,让全世界因你而活!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就是有理想。

.

推荐第8篇:中学生写作尝试 (3)

理想的路上_300字

我是一个拥有理想的女孩,为了心中的那片光芒,我愿奉献我的一生。但是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并不是毫无坎坷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是要经过狂风和暴雨的考验后才可以让心中的那片光芒释放

拥有了理想,就要奋斗!

于是,我日日夜夜地在书香中度过。虽然,我的理想并不不伟大,知识成为一名作家。但是,我了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只有阅读无数的书籍并汲取每一位名家的着作中的精华,去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理想的终点站。

在无数的书籍中,我开始汲取营养……

在理想的路上我奋斗了,并且有了一点成绩!但是我知道要想成为真正的作家,这根本不够,所以我会在理想的路上继续奋斗。

当那片光芒照耀大地时,我会向全世界宣布:在理想的路上我超越了自己!

.

推荐第9篇: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作者]刘惠荣

[内容]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王瑞琦同学,在描写数学郭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王瑞琦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罗飞雪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初一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

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飞雪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推荐第10篇: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

注重对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导,而忽视对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写作训练中依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深入生活,敏锐体察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与体察的审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实质上要经过“体察——构思——表达”这三个阶段。初学写作者,往往注重后两个阶段的训练:诸如构思布局,遣词造句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等,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却往往忽视第一阶段——生活认识、情感体验的准备和孕育。因而下笔时,常感到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达,总之是无话可说,“写什么”的问题,一片茫然。

怎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敏锐体察的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记叙的内容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所以记叙文总是要记事写人,要反映生活主体人的精神世界。

其次,要学生深入生活,敏锐体察,加强写作前客观素材的积累。不少学生写作拿着题目犯愁,或搜索枯肠,或草草敷衍。不是泛泛评叙,内容空洞,就是将以前看过或写过的题材改头换面,贩卖出来,而显得陈腐不堪。究其原因:一是对记叙文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思的形式特征没有一个自觉追求;二是写作前缺乏素材积累,记忆表象空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做有心人,对鲜活的人生世相熟视无睹,没有理性的穿透力,而不能发现生活,发现美,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这是写作问题的根本所在。

怎样深入生活?就是不仅要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更要化熟为生,取精发微。这就需要独具慧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许多作家善于把那些细小忽微的事物放大,剥开来写——见微知著;善于把那些稍纵即逝的变化放慢,折开来写——化瞬间为永恒。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体验生活的范例。鲁迅把人力车夫主动搀扶跌倒的老妇人这一小事放大,写成寓意深刻的《一件小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私无畏的可贵品质,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精神感召下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光芒。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把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一连串动作,描绘出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父爱子的永恒图画。从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家目光的敏锐和情志的深婉。

二.惨悟书本,陶冶情思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好文章,特别是精读一些名篇经典,对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提高自己的艺术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写作的人,以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学习艺术技巧。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习作家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学习他们怎样观察生活,捕捉材料,对生活独特意义的挖掘和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有什么特色。有志于创作的同学,读作家作品,要领悟和训练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别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个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色色、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

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披文人情,就可读出风格,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并以此塑造一面敏锐的富于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心灵透镜。“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孙绍振《论作家的心理素质》)读鲁迅的《秋夜》,我们感受到作者冷峻、幽深、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其说是在欣赏审美客体‘紫藤萝’流光溢彩、生趣盎然的自然美,倒不如说是在欣赏审美主体作者那被“紫藤萝”所激活了的灵动丰富、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多读精品,能使我们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

三.抒写自我,专题评讲

基于以上认识,艺术心理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在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提倡写“身边文学”、“校园文学”、“自我文学”总之是抒写自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笔者曾在高一年级进行过《我的世界》系列作文训练,命了这样一些题目,《发生在学生寝室的故事》、《中餐》、《放风筝》、《那时,我还小》、《雨中一曲歌》、《雨中兰草花》等,都涌现出了优秀作品,因为这些题目,紧扣“自我”,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扎实的写作实践外,还加强必要的写作理论指导,使写作进入一种自觉自由的状态。因此,每次作文前后作专题指导与评讲至关重要。我曾着力进行过“选材专题训练”,分“选质朴的题材”、“选新颖的题材”、“选典型的题材”;“构思专题训练”,分“生活的艺术化”、“想象的艺术化”等;“抒情专题训练”,分“略叙过程,详写情思”,“美的心灵在于丰富的层次与奇异的变幻”以及“抒情的几种方式”等等,每次作文后,作专题评讲,目的是想从实践到理论,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及写作水平。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11篇:中学生的作文写作

一提到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很多人都可能为之苦恼!在学生眼里,它是日常语文素质测评的重锤一击;而在老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可谓语文教学难攻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说,写作时间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

我任教于偏远山区的一所中学,这里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像当地的土地一样单薄、贫瘠。我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厚,学生不能把作文课当做“重演生活的快乐舞台”,更多的是近而远之。

二、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太少,课外阅读量欠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学生的作文题材单一,不新颖,如:在一次作文中,要求写“母爱”这个主题,结果大多数同学都写成“自己生病了,母亲带他去看病”的情景,总之,千篇1律。四,学生的语言习惯不规范,经常出现歧义、多义、语序混乱的现象等等。这是我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之一。如何改变这一现况呢,我先后做了大量的反思与实践,成效不大!

那么,学生以上的写作困惑是值得我深思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山区孩子的条件限制,所见的事物不丰富,阅读量不足、视野不开阔,头脑里缺乏知识储备,一遇到写作便难以下笔,一而再、再而三可能逐渐丧失了写作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的依赖思想长期存在,不主动思考,缺乏“联想及想像”这一文学创作的动力因素等,导致了语文写作时诸多问题的出现。

很有幸参加了这次“国培计划”,我抱着认真的态度学习了所开的课程,并将之广泛的与自己的写作教学中去,可谓颇得益处。通过大量的学习和交流,我对自己的学生写作教学指导有了新认识。

一、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呢?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学生作文前不妨让其进行一下情境创设,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让他们触境生情,从而激起他们蕴藏在身上的情感。取消命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其自由发挥。利用成功感激发写作热情。如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好,但他的一些语句却写得非常优美,如果老师对他的优美句子方面进行表扬并把这些句子读给同学们听,让大家共同欣赏,这样,学生就收获成功的满足,就会产生写作兴趣,从而激发他的写作热情。

二、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教师要调动学生、鼓励他们去感受、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师生之情、父母之恩、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到优美的音乐,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叫起来,或者手舞足蹈,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变化,启发学生将其真实地写下来,教师加以指导与肯定。

三、引导学生多想像、联想

任何写过作文的同学都知道,没有一个老师会要求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必须与别人的文章一模一样,广为流传的世界名著佳作,也都是因为创意新颖、构思独特才有魅力的。只有展开联想,才能使文章情景交融,立意深远,感人至深。那么怎样培养和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呢?如毛泽东《沁园春.雪》通过联想的虚景“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使意境更加广阔,气魄宏大雄伟,进而通过联想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古今融会,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总之、多运用“联想及想像”这一文学创作的动力因素,有益而无害。

四、提高主观能动性

在作文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让学生谈看法、说写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清楚自己思考的内容,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就是最美最好不过的语言,也就是真正的语言美。引导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最后老师再总结归纳。还课堂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人。使学生的思维、表达、评价能力得到同步训练。

总之,在困惑之中,更要明确中学生作文教学的方向,是既充分尊重教学规律,重视独特性,科学性,又强调作文教学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语言、评价三个方面的潜能,沿着这一条路子,走全方位的开放型的作文教学之路,才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真正成功之路。

第12篇:中学生写作现象调查报告

中学生写作现象调查报告

10级汉语言本科2班陈亚南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在初中生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本文试对初中生在写作过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常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一、在写作前缺乏足够的准备

1。不知写什么。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文题,往往迟迟不能下笔,总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初中生平时不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难以发现问题和形成自己的见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多注意积累,教师则应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分析事物,怎样提炼观点,如何搜集和运用材料

2。作文的假、大、空。在学生作文中充满了假、大、空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其次,优秀的“范文”导致学生说假话,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而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范文”的样子。为扭转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观念和实践方面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树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事”的良好文风。

3。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学会立意取材,搞清楚材料的取舍与表现中心思想的关系。

二、在写作中阶段,遣词造句不当,结构,段落安排不合理

这里所说的写作中阶段,指的是动笔写的阶段。这一阶段常见的问题:一是错别字多,词汇贫乏;二是用词不当,病句多;三是叙事顺序不清,逻辑性差;四是文章的结构。段落安排得不合理。

对此,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课的教学。要利用好阅读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材料的安排,让学生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在写作后阶段,经常不修改,或不认真修改

这里所说的写作后阶段,指的是初稿完成后的时期。学生在写完作文后经常不认真修改或干脆不修改,致使作文中出现了诸多明显的错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也都对作文的修改环节相当重视,认为习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学生在作文修改中出现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对修改的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根本就不会修改。这要求教师平时应加强对作文修改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己修改“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自我反馈的教学形式。作文修改对学生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信息:一是教师批改;二是学生自我检查;三是学生互相批改。通过这种修改和检查,可以修正习作中的疏漏,还可以从别的同学身上学到写作的长处。

第13篇:中学生写作尝试 (10)

可以享受的马

有一天阳光明媚.一对父子骑着马去郊外游玩,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高兴的不得了,还在哼歌.这匹马却不乐意了,心想:这俩个人可真狠,他们一星期可以休息两天,而我一年一天都不能休息,这样,我今天罢工.想着马儿便不走了,爸爸破口大骂,还指着前方,好像在说:"你这个笨蛋,怎么停下了,你快点走,不要破坏我们的好心情.不然你会被打的."可马儿却像没听见一样,还闭目养神.儿子呆呆地坐在马背后面.父亲下了马,使劲地把马头往前拉.马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儿子一直坐在马背上,想着到底应该怎么办.突然儿子灵机一动,迅速跑下马来,爸爸见弄前面不行,那我就来推你屁股.可马还是纹丝不动.马又想:你这个老头,别白费力气了,你那么轻,我那么重,我连你和你儿子一起坐在上面我都能托的动,你现在一个人是不可能推动我的.你们别想办法了,反正我今天要罢工,你能把我怎么着?父亲好像知道马的心思一样,也不推马了,走到马的前面.抬着头,好像在说:"你带我们去交郊游吧,到了郊外我一定给你最好吃的草.马装做没听见一样,还是不动.儿子正在这时推了两架车过来.斧父子俩把马的前蹄后蹄分别放在两个车里,推着它去郊外.这匹马十分高兴,因为他不但可以不托人,还被别人推着走.

.

第14篇: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发布者:陶晓红发布日期:2010-12-30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可见,积累素材的重要性。然而,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却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教师皱眉头”的现象,作文教学的效果便如同“钝刀子割肉”,耗时却不奏效。造成学生思路不畅,无法迅速展开的的原因是他们平时不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述?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一、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眼睛,带着一颗敏感的心灵,生活中自然而然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于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让学生写好作的前提是要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古人云:“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然而即使是丰富多彩生活世界,也常常让学生们觉得无新内容可写,他们没能是生活的“会心者”,就生活而生活,缺乏感悟,缺乏想像。必须培养锻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他们去领略山川草木、碧海青天、风雪残月等美景;感受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等真情;挖掘世事变迁,物换星移的真实。引导他们以健康、广泛的志趣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有意识地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并时时联想、比较、分析、筛选、综合,学会用理性、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而观察生活是熟悉生活的重要方法,是取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在一封谈论写文章的信里写道:“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一点。”这里说的“多看看”就指要多调查,细心观察。观察时要“五官参与”,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以至认识到生活事件的本质和意义。让生活素材如一幕幕镜头在脑中展现,凭自己选用。教师还可为学生创造趣味的、充实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访问、采访。从校园内引向校园外,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亲身体验,内心感受,真情实感,为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素材。写作自然能信手拈来,兴趣倍增。

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不仅需要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而且需要大量的丰富的间接经验。阅读的过程是吸收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和形成语言的过程。叶圣陶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营养,就写不出好的文章。通过读书,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因为书面材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可以比观察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材料;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提高认识,更可以积累语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教师要想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就必须让他们的脑中储存有足够丰富的词汇和语言,“原积”才能得心应手的“薄发”。

阅读积累的第一种途径就是课内阅读。课内阅读是以教材为底本的在课堂进行的师生共享的阅读。教材所选的篇目是久经考验的美文华章,是作者长期对生活、对社会进行观察思考后的结晶,是深刻思想性与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相比较于课外阅读,语文课本是最直接、最简单获取、积累知识材料的来源,更具实效性、针对性、交往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挖掘精华,又要让他们做到学有所获,做到学有所悟,学会积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手法,在掌握后到运用,在模仿中创新。让课内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又一现实性资源,唤起他们写作的情感。

而阅读积累的另一重要途径便是课外阅读。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终究会营养不良。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转化知识,让读物中的语言材料为己所用,增强自己的语言底蕴。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为势在必行。

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学好一切课程的动力。对学生而言,有了阅读兴趣,才会步入阅读的殿堂,才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这样做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还可促进大家多读书,争相读好书,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言传身教,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有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制定课外可行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的书籍。制定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应该包括阅读的目的、要求、步骤、方式、书目,以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一个阶段一个阅读目标,循序渐进。而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应力求广泛地阅读,要有一定的面和量的积累;同时要有选择,力求质的突破,要选择思想健康、文质兼美、知识性强的读物,可以是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也可以是文学作品,特别是名篇名著,也可指定一些对写作技能有益的书刊杂志,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和流行的好作品,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

再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教师应教会学生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方法各有用途,可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需求来确定阅读方法,通读时应以略读为主,知其大意;遇到枝叶性的章节,应以浏览为宜;遇到精彩片断,加以精读,反复吟咏、玩味,并圈点、记录。这样才既有速度,又有收获。

最后,督促学生完成读写任务以及平等地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要让自己思如泉涌,就必须勒“磨”笔杆,在阅读中力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摘录下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积累下富有哲理的段落。教师还应重视指导学生将心中所感,付之笔端,成为读书心得。这样既能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精彩部分的记忆,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同时根据制定的课外阅读计划,不失时机地开展课外阅读的专题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和评价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交流时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等谈体会,说看法;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平等首席”加以指导、点评,并为学生修改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网络这个环境中去探求教育教学的新途径。笔者认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的更多更快。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资料,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鼠标轻点,大千世界便函尽在眼前。网络中的“图像”可以作为写作的基础素材;“声”可以创设情境,陶冶性情;“文”可以给予学生范例、提示、启发„„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的形象直观性,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引导学生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也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地进行分类、选择、整理;还可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欣赏习作,把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与与同学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资源共享,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事实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语文素质不高,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需要我们在日常和教学生活中更加的关注。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细致、系统。写作素材也是日积月累的,要下艰苦的功夫,才能养成经常性积累的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方法和途径都应抓好观察生活、课内外阅读、增加信息量三个环节。

第15篇:中学生英语写作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Go for it ( 下 ) Unit 9。主要围绕"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这一主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以这一主题引出现在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等语言功能。本单元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有限的课堂实践活动,拓展以往的经历,能准确地用英语来表达。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下九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讲述的是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这是初中非常重要的时态之一。同学们能够用现在完成时来表达自己的经历,来体会别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这个单元一定要体会现在完成时的真正含义和用法。要避免混淆几个重点词组的使用。

我们更要使学生不仅理解枯燥的语法,还要让同学们会用新学的语法知识来表达思想。

3、教材的处理: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及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如下处理,目的是突出重点,使课堂节奏紧凑,衔贯。本单元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是Section A,第二课时是Section B, 第三课时是Self Check, 第四课时是 Reading,最后一部分是 做练习,以学生的自测为主,然后予以校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以下几个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1、语言知识: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汇(neither, theme, end up, especially, discover, population, simply, fear, whenever)

语言功能:

学习和增加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语言结构: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quarium

Yes,I have been to an aquarium.No,I haven't.

I' ve n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Me neither.

2、语言技能:

(1)能用现在完成时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达过去的经历。

(2)能掌握现在完成时态中几个词组的正确使用,如:

have been to,have goneto,have been in 等。

(3)能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话题范围内的单词和习惯用语。

3、学习策略: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要求学生能通过上下文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理解并运用现在完成时来准确地表达所发生过去的经历。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本单元的任务性活动,我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用英语描述他们过去的经历,同时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接近生活常态的交际中能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5、文化意识:

通过他们描述过去的经历,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

三、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词汇,词组搭配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教学难点为现在完成时的含义和用法,能在交际中准确地运用现在完成时来描述或表达过去的经历。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1)现在完成时是初中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而本单元的话题源自生活,立足这一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讲述去过的国家或地方,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 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然后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为用而学, 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2)开展多种类型的任务型活动,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为完成任务和同学进行合作,为完成任务进行探究性学习。

2、学情分析: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好,中,差等生都有),他们学习英语既感到好奇又担忧,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更多的机会来说英语,减少他们的恐惧感,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阅读和书面表达中加以落实,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教学过程设计

Unit 9

The First Period (Section A)

Step 1 Warming up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认为能以一种新颖的问候方式或复习方式进入一节课,就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或循序渐进地导入所学的内容,那么可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同时也能给自己适当的减压。)

T:I like travelling.I have been to Dalian and many big cities.What about you? 接下来教师让几个学生讲述他们去过的城市或国家,让其他学生用英语来猜测。(目的是为本节课的现在完成时作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引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

T: Have you been to an aquarium?

Yes,I have.T: Have you been to a water park?

No,I haven't.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情景中感受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

然后叫学生归纳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句型。

主语 + have/has + 动词的过去分词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找出记忆的规律。)

Step 3 Practice

1、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t th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A: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B: Yes, I have.Have you 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A: No,I haven't.2、Practice Section A (1a)

Step 4 Listening

接下来的任务型听力要求学生对现在完成时加深理解,教师可承接刚开始的话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语言完成以下任务:

(1)听力练习,让学生完成1b, 填写表格。

(2)然后看图,完成2a ,进行判断正误练习。

S1: John has never been to the space museum(T)

S2: Linda has been to the aquarium.(F)

(通过听力训练,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得以很好的落实)

Step 5 Reading

让学生阅读主题公园的一篇文章,圈出他们认为有趣的地点,事情和活动。

(1) 四个人一组合作学习,更好,更快地 回答问题,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第16篇:陈琳教授中学生英语写作

问:相对而言,中学生的英文水平还比较有限,他们在练习写作方面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

问:中学生平时如何通过练习来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陈琳教授:有两个有效又可行的方法:一是模仿。阅读一篇难度适合自已水平的短文,熟读之后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意思写出来,不能照抄,也不要背,之后再将其与原文对照,一些词的用法和一些好的表述便自然可以学为己用。另外还有一个在没有老师指导和修改的情况下自己练习写作的方法就是每隔两个礼拜或一个月写一篇小文章,写完后将文章收好,隔一段时间,比如半年之后重新审读自己的旧作,自己改自己的文章,由于在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英文水平已有所提高,就可以从中找出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心中更加有数。

问:写作与其他语言技能──听、说、读的关系

陈琳教授: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听的部分占45%,说为30%,读占16%,写只有9%。写作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部分。这四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听与读是语言输入input的过程,说与写则是输出output的过程,只有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良好的语言输出。而读与写的关系则尤为密切,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下笔有神。

问:如何针对比赛命题范围写好文章,您有什么建议?

陈琳教授:作文最怕言之无味,谈一些宽泛而空洞的话题是最要不得的,中学生自身的阅历有限,因此我更希望同学们能写写自己的“小世界”,写日常所接触到的、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也才能真正以情动人。

《英语学习》2002年第1期

陈琳教授中学生英语写作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17篇:浅谈中学生的写作意识

浅谈中学生的写作意识

河津市樊村中学

张斌

写作意识,就是学生对写作训练的认可及由此形成的写作心理,它包括写作态度、写作习惯等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

一、文体意识

中学生写作大体分三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学生接触到文题,首先要判断出为何种文体。确定了写作文体的方向,再去构思立意、选材。写作过程中,必须有清楚的文体特征。话题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学生选择自己拿手的文体展示才华,进而产生最佳的写作效果。

二、文面意识

文面意识就是卷面意识。要求书写要干净、工整、美观。学生下笔之前应考虑卷面的书写,只要写作态度认真,一般都可以达到要求。良好的卷面意识必须靠平时的严格训练培养。

三、篇幅意识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必须写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因此平时的写作训练应对字数做出规定。平时训练要素,考场作文时,学生必须会意识到篇幅的限制。

四、积累意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随时随地收集写作素材。这主要靠生活积累和读书积累。写观察日记是生活积累的好办法,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是读书积累的好办法。日积月累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作空洞的病根,同时也锻炼了笔头,从而使学生乐于表达,写作不在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乐趣。

五、提纲意识

列提纲就是构思的过程。提纲一旦列出,构思也就基本完成。没有提纲可能下笔千言,有了提纲,就会省时省力,作为也就有的放矢。

六、修改意识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对语文的锤炼、修辞的运用,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等要反复推敲、修改,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水平才有可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七、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作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选材和立意上,选材出新是观察和体验独到的结果。立意出新则是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平时训练要在求异思维、反问思维方面下功夫。另外,作文的语言新颖、用词巧妙也是创新的表现。结构上悬念迭出、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是一篇好文章的标志。有创新意识才能使作文达到更高层次。

第18篇:中学生写作怎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中学生写作怎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从材料积累到兴趣“迁移” 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 肖本寿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适合其文化层次的各种书籍一一无论是诗歌、小说、寓言、童话,无论是古代作品、近代作品,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只要学生想阅读,能阅读就行。而且,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遇到好词句,好作品,能背诵就背诵,能笔记就笔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进行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我曾经进行过诗词的背诵赛,“我的笔记”展览赛,口头作文竞赛,“我看四大名著”竞赛等。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最原始的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和世态人情。因此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积累丰富的材料。

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世界是那样的广阔,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都来自现实生活中„„”况且“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必须寻到源头活水、方有清甜的水喝。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况且绚丽多彩的生活不正是学生的兴趣在吗?“陪妈妈逛街”、“和同学踢场球”、“与老师一起讨论数学题”这些无一不是充满情趣的。对学生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参与,才会有更为鲜明、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我尝试着运用兴趣的“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对生活的浓

厚兴趣转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因此要 巧用兴趣“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l、选材要围绕丰富多彩的生活

写作时,学生常感无话可写、无事可说,他们总认为写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很大的事,面对生活中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内容可写。对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把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为了带动全班主动进行日忆,我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谁说的数量多,说得生动形象。这样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才发现这些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作文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2、通俗化、形象化的选择作文题

作文题对学生作文而言很重要,有些作文题生硬、宽泛,要不令学生望而生畏,要不令学生无从下笔,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作文题通俗化、形象化。如提取《误会》、《今天真好》、《同桌的你》、《这件事不该发生》、《妈妈,您累吗?》等一类题目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提取素材,从小事挖掘其深远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时, 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文段,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

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始至终处在浓厚的学习和模仿兴趣中。这样以读带写,再以同桌为描写对象,通过准确而生动的描写,一个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跃然纸上。在此基础上,再将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l、师生互评。新的教育观念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提出“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口号,一直以来,作文讲评都是教师一言堂,“精批细改”是一贯的宗旨,可结果是教师自陷其中不能自拔,且学生并不领情,常是看都没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所以写作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而且使学生越来越没有写作兴趣。因此,我在作文课堂上与学生形成平等的、朋友的关系,启发学生评价,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学生兴趣激发了,发言踊跃积极了。教师也参与其中。学生惊讶发现自己的评价与老师如出一辙,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2、自评互评。这一步教师教给学生评改方案,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论小组讨论批改,亦可固定批改对象。这样完成的评改,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写作的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快速批阅。快速批阅主要由教师完成,经过学生互批互评,一篇文章的格式、书写、用语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围绕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

要求,同时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

4、讲评再练。作文讲评时,最好把优秀的文章与代表倾向性问题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确好在何处,以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作文训练中,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除一部分优秀作文外,余下的学生将再次认真完成这次作文写作。这大大有别于传统作文训练写完、改完、讲完便一塞了事的简单重复,让学生真正明确写作的要点。

丰富课余生活。进一步激励学生写作积极性

l、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竞赛,将展出的作文打印成册, 让学生拥有一份成功的喜悦,增进一份写作的信心。

2、开展每日一读,每日一练的活动。

即每日读800~1000字的文章,每日写200字以上的随 笔,让学生养成“日忆”的好习惯。

总之,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作文教学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教师应从兴趣人手、把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和学生活动人手,让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后,让作文训练回到生活中去,倾吐所闻、所思、所想,让学生们写他们感兴趣的乐于写的作文。

第19篇:中学生作文写作常见问题浅析

中学生作文写作常见问题浅析

点击数:1318 次录入时间:2009/3/25 15:39:00编辑:walter-75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在初中生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本文试对初中生在写作过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常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一、在写作前缺乏足够的准备?

1。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文题,往往迟迟不能下笔,总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初中生平时不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难以发现问题和形成自己的见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多注意积累?教师则应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分析事物,怎样提炼观点,如何搜集和运用材料?

2。作文的”假?大?空“?在学生作文中充满了”假?大?空“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其次,优秀的”范文“导致学生说假话?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而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范文“的样子?为扭转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观念和实践方面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树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事“的良好文风?

3。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学会立意取材,搞清楚材料的取舍与表现中心思想的关系?

二、在写作中阶段,遣词造句不当,结构?段落安排不合理

这里所说的写作中阶段,指的是动笔写的阶段?这一阶段常见的问题:一是错别字多,词汇贫乏;二是用词不当,病句多;三是叙事顺序不清,逻辑性差;四是文章的结构?段落安排得不合理?

对此,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课的教学?要利用好阅读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材料的安排,让学生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在写作后阶段,经常不修改,或不认真修改

这里所说的写作后阶段,指的是初稿完成后的时期?学生在写完作文后经常不认真修改或干脆不修改,致使作文中出现了诸多明显的错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

文从字顺?“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也都对作文的修改环节相当重视,认为习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学生在作文修改中出现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对修改的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根本就不会修改?这要求教师平时应加强对作文修改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己修改“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自我反馈的教学形式?作文修改对学生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信息:一是教师批改;二是学生自我检查;三是学生互相批改?通过这种修改和检查,可以修正习作中的疏漏,还可以从别的同学身上学到写作的长处?

第20篇:中学生写作规律和指导

[作者]肖以敏

[内容]

写作教学的规律是什么?我们认为,要研究写作教学的规律。首先就得研究写作教学的对象——青少年写作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具体说来分为下列几项。

口头——书面——口头

凡教过中小学语文的教师,也许都有这样一点体会:就是小学生作文是从口头说话课开始的。小学生的连词、造句、填空答问是口头的作文训练,发展到比较完整的说话、写话乃至书面作文。到了初中学段,则按课本上的作文序列(统编课本为文体型,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为生活型——能力型的一种)进行书面写作训练,从而构成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学生从口述为主转化到笔述为主之后,如果再要他们象笔述那样,把文章的内容、结构,有条理的用口头讲出来,学生就感到十分为难,往往有许多会写的中学生,却不会讲,从明于心到名于笔固然有一定难度,再从名于笔到名于口就更加困难了。所以,讲故事、演讲、即席作报告乃至口头作文等形式,又成了青少年写作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人的语文功底是能说会写的综合反映。因此,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形成,则是按从口头到书面,再由书面到口头的发展规律日臻完美的。

这一规律又受儿童——少年——青年的年龄递增以及心理因素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成熟等多方面的制约,所以好多学生在小学里能说会道,出口成章(初级阶段);上了中学就变成只习惯于书面作文,讲演起来则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甚至东拉西扯,语无伦次。到了高中,则无心作文,更缺乏口头发表能力,写几句书面文章还可以,讲述起来不是乱杂无章,就是干脆哑口无言。这说明口头作文比书面作文的立意、构思、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难度更大,但是,只要教师懂得了这一规律,坚持训练,手口并用,出口成章的高级阶段也是可以水到渠成的。所以,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理解这一点,并按照它的规律用作文的序列训练这一手段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培养出动笔能文,出口成章的开放型、竞争型、实用型人才。

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

从再造性作文到创造性作文

在上述青少年写作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我们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就要遵循这一轨迹,从指导学生再造性作文向创造性作文发展,也就是从叙述到作文的过渡。所谓再造性作文,就是学生在一定材料的帮助下,使用语言文字,合乎要求的表达思想,它是教师“给框架——给支柱——给提示”的训练过程,也就是许多语文教师所提倡的扶着走、牵着走到放手走的教学模式。给框架的类型如缩写、改写、扩写、看图作文、记叙故事等;给支柱的方式如续写,给中心思想、创造性改写等。给提示作文是学生由再造性作文向创造性作文过渡的关键环节,如学习《石壕吏》之后,提示学生改变人称改写成散文,学了《孔乙己》、《范进中举》之后,提示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写一篇《孔乙己中举》的短篇小说,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之后,提示:“××电视台有意按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故事情节,改写成保持原意的电视剧本,请你下笔。”这种提示既指出了框架,又给作者以创造性思维的广阔天地,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引导学生向创造性作文过渡的桥梁。

所谓创造性作文,是根据学生的观察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再经过独立思考,表明态度与观点,并培养学生独力取材能力的作文的一种训练方式。主要表现形式是命题作文——包括集体作文和个人创作。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都设计了作文程序,我们可在“程序”的宏观控制下,根据实情,作些微观上的调整,命题的范围要联系课文以及学生实际,方法可由教师命全题或命半题,另半题由学生自己填写,也可以完全由学生命题,还可以先由学生以某人某事为原型进行创作,构思成故事、人物特写、小说、电视剧本等文章后再命题或由集体讨论命题,中学生作文到了这一地步,他们的写作能力就进入了较高的境界。

从记叙、说明到议论

学生的思维发展,一般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所以中学生的写作也应遵循记叙、说明到议论这一规律进行。我们上面所讲的主要是记叙性文章的写作,它都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设计的,包含一些记叙中的说明、议论和抒情的成分,这是引导学生向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些基础,逐步指导学生写作一些说明性的文章,告诉学生①抓住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的形状、性质、结构、成因、功用……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方位)逻辑……③使用准确的方法,下定义、作解说、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图表……④掌握说明的类型,建筑、程序、事理、事物(包括科学小品)……等等,同时还指导学生懂得说明性文章中的记叙、描写乃至议论抒情的作用,以及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主次关系、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写些一般应用文以及产品介绍、旅游景点说明乃至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实用性强的专业应用文就得心应手了。这是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都必须教给学生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生写作中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序,它可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概括能力,为写作议论文打下基础。

写作的逻辑思维发展,重点体现在议论中,它是中学生写作的高级阶段(相对而言),因为它是初三年级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学段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学生在理论上要掌握立论、驳论的类别,懂得论点提出的形式及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论据,并正确选择论证的方法,包括古文写作中的启、承、转、合等结构,也应有所了解,以便作为写作中的借鉴,如果说写记叙文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熟悉古今中外的大量资料、范文,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会吟”的话,那么,写议论文则更要掌握并精通历史、地理、生物、数理化、法律、政治乃至哲学等更广泛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作基础,运用论据才能得心应手,取舍自如。因此,我们认为,议论文的写作不仅是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也是中学生各种知识集合的高级阶段。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也有一个从一事一议或夹叙夹议到给材料议论的发展过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评论、立论或驳论的写作训练序列,从引论、本论、结论的模式到比较复杂的立论、推论、结论的写作结构,这些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值得重视的,许多中学生怕写读后感,认为读后难感,虽有一些感,都是一句话,三五句话的事,感不出一篇文章来。针对此问题,我曾设计过一种模式:即摆事实、讲道理、照镜子、作保证等四步曲。摆事实即概括所读内容;讲道理乃读者的体会、认识;照镜子就是结合现实生活,结合自己实际;作保证也就是表态度或决心,这四步的先后次序不必死板,可以随作作的意图而交换,对四步中的每一步也是可以根据情况而取舍。特别是第四步作保证一项用什么形式,或者不用,完全由作者灵活掌握,其中讲道理是文章的主体,学生的难点就在思路窄狭,说不出读后的感想来。我又指导学生①从远处:历史意义;②从宽处:现实意义;③从深处,深远意义(今后影响)等三方面来拓宽思路。当然这三条思路并不固定不变的,也不是逐条非写不可的,轻重与否,作者据情而定。因为它只是思路,并不是文章。但是,学生有了这些框架之后,确实有“一旦壑然贯通”之感,写起读后感来再也不觉得难于上青天了。中学生写作规律探讨和指导中学生写作规律和指导飞雪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中学生写作范文
《中学生写作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