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8 18:03:2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内容提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我国当前土木工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成就看到的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土木工程项目(招标、设计、施工、管理、材料及材料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认识、对土木工程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一、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

土木工程——一个平实而又重要的学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简介中为土木工程所下的定义是:“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土木工程是一个专业覆盖面极广的一级学科。

英语中“civil”一词的意义是民间的和民用的。“civil engineering”一词最初是对应于军事工程(military engineering)而诞生的,它是指除了服务于战争设施以外的一切为了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民用工程设施的总称,后来这个界定就不那么明确了。按照学科划分,地下防护工程、航天发射塔架等设施也都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

土木工程的平实性和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开发和吸纳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平台,由于它投入大、带动的行业多,对国民经济的消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涨,土建行业的贡献率达到l/3,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的投入接近甚至超过GDP总量的50%,其中绝大多数都与土建行业有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呈现增长的势头。

相对于机械工程等传统学科而言,土木工程诞生得更早,其发展及演变历史更为古老。同时,它又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学科,它强大的生命力源于人类生活乃至生存对它的依赖,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土木工程就有着强大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工程材料的变革和力学理论的发展起着最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土木工程的发展史应该首先讨论古代土木工程,上溯可以从公元前50世纪左右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公元前26世纪的埃及金字塔、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一直延伸到中世纪以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的比萨斜塔、巴黎圣母院、佛罗伦萨教堂等著名的土木建筑工程。这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上一段悠久而又辉煌的时期.18世纪下半叶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带动了近代土木工程的发展,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汀发明了波特兰水泥,1856年转炉炼钢成功,为土木工程提供了充分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各国都大量投资于各种基础设施。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高速公路,德国莱茵河和法国塞纳河上的许多斜拉桥,欧、美、日等许多大城市高层建筑和地铁的发展,大跨飞机库、体育馆、航空港站、核电站,以及由日本和丹麦两个岛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率先启动的跨海工程,如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纷纷兴建,构成了现代土木工程的辉煌时期。 现代土木工程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砖瓦灰砂石,而是由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武装起来的为众多领域和行业不可缺少的大型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是一个历史悠久、生命力强、投入巨大,对国民经济具有拉动作用,专业覆盖面和行业涉及面极广的平实而又重要的一级学科和大型综合性产业。

二、从我国当前土木工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成就看土木工程未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迅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逐步完善,从业队伍的质量保障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日益现代化并与国际接轨,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坚持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完成了一大批质量优异、技术先进的工程项目,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下面介绍我国的房屋、桥梁、铁路、公路、水利、特种结构等建设情况。

结构工程: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大陆建造了许多高层建筑,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厦。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还有深圳的地王大厦。在特种结构方面,我国有4所电视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北京将建设一大批大跨超长建筑,像国家体育场“鸟巢”结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表1表明,无论在工程结构的改革、建筑功能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上及合理组织施工方面,还是在抗震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应用上及有关抗震控制试验研究上,我国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桥梁工程:我国的桥梁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成就。表2及表3表明,我国已进入桥梁工程发达国家之列,且有多座桥梁居世界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排名之首,广州的丫髻沙大桥为跨度最大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铁路工程:截至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87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面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

公路建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0万公里,20年内增加了35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336公里,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水利建设: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m3,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乌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水电工程,在建的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20万千瓦,建成后将超过目前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50%而跃居世界第一。

土木工程的未来 地球上可以居住、生活和耕种的土地和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断加快的。因此,人类为了争取生存,土木工程的未来至少向五个方向发展。

1、向高空延伸 现在人工建筑物最高的为646m的波兰Gabin227kHz长波台钢塔,由15根钢纤绳锚拉。日本拟在东京建造800.7m高的千年塔,它在距海约1.25英里的大海中,将工作、休闲、娱乐、商业、购物等融于一体的抗震竖向城市中,居民可达5万人。中国拟在上海附近的1.6公里宽,200m深的人工岛上建造一栋高1250m的仿生大厦,居民可达10万。印度也提出将投资50亿建造超级摩天大楼,其地上共202层,高达710m。

2、向地下发展

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方宣言》,提出了"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建造地下建筑将有效改善城市拥挤、节能和减少噪声污染等优点。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大规模开发利用浅层地下空间,到80年代末已开始研究50~100m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日本1993年开建的东京新丰州地下变电所,将深达地下70m。目前世界上共修建水电站地下厂房约350座,最大的为加拿大的格朗德高级水电站。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六个城市建有地铁,已开通的总长度达215公里;设有140个地铁站,北京地铁长度已达41.6公里。

3、向海洋拓宽

为了防止机场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为了节约使用陆地,2000年8月4日,日本大阪利用18亿立方围海建造的1000m长的关西国际机场试飞成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迪拜的七星大酒店也建在海上,洪都拉斯将建海上城市型游船,该船将长804.5m,宽228.6m,有28层楼高,船上设有小型喷气式飞机的跑道、医院、旅馆、超市、饭店、理发店和娱乐场等。近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如上海南汇滩围垦成功和崇明东滩围垦成功,最近又在建设黄浦江外滩的拓岸工程。围垦、拓岸工程和建造人工岛有异曲同工之处,为将来像上海这样大的近海城市建造人工岛积累了科技经验和准备力量。

4、向沙漠进军

全世界约有1/3陆地为沙漠,每年约有600万公顷的耕地被侵蚀,这将影响上亿人口的生活。世界未来学会对下世纪初世界十大工程设想之一是将西亚和非洲的沙漠改造成绿洲。改造沙漠首先必须有水,然后才能绿化和改造沙土。现在利比亚沙漠地区已建成一条大型的输水管道,并在班加西建成了一座直径1公里、深16公里的蓄水池用以沙漠灌溉。在缺乏地下水的沙漠地区,国际上正在研究开发使用沙漠地区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可行方案,该方案一旦实施,将会启动近海沙漠地区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我国沙漠输水工程试验成功,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长途沙漠输水工程已全线建成试水,顺利地引黄河水入沙漠。我国首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已全线动工,其全长116公里。4.5 向太空迈进

由于近代天文学宇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登月的成功实现,人们发现月球上拥有大量的钛铁矿,在800℃高温下,钛铁矿与氢化物便合成铁、钛、氧和水气,由此可以制造出人类生存必需的氧和水。美国政府已决定在月球上建造月球基地,并通过这个基地进行登陆火星的行动。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1985年发现建造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月球上都有,因此可以在月球上制作钢筋混凝土配件装配空间站。预计21世纪50年代以后,空间工业化、空间商业化、空间旅游、外层空间人类化等可能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对土木工程项目(招标、设计、施工、管理、材料及材料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认识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 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

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土木工程的特点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澶,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四、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必须具备“四要素”,即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以及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

知识结构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首先,优秀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必定有扎实的公共基础知识,并且,在熟悉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也必不可少。

其次,优秀工程毕业生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工程数学、流体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等都要有扎实的理解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第三,还要有深入的专业知识。不论是从事铁道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还是建筑工程,每一个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都要对所偏重行业有着先进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走在世界的前列。

土木工程离不开实践。因此,土木工程毕业生要具备高超的实践技能。譬如:制图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工程测量技能和结构检测技能等。

作为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学生,我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掌握好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技能,珍惜每一个上机实习的机会,并在大学物理实验、材料实验和结构实验中掌握一般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结构检验的技能,做好技术实习、课程设计,争取在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奖。

此外,土木工程毕业生与科学家的不同在于不仅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还会受到社会规律的约束。工程技术人员的的每个工程方案的完成都是某种“社会活动”,绝不可能靠一个人在房间里单独完成。因此要有足够的能力与社会打交道,遵循好社会规律。

在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从学习中提升工程能力,在学生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中培养出科技开发能力并在表达能力和公关能力上多下工夫。

不过,这些技能还构不成一个真正有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因为土木工程毕业生最重要的是具备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身祖国的事业。为了国家的荣誉,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具备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有蹋实、严谨、苦干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土木工程毕业生。

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譬如国内的不少高层建筑(包括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其工程设计几乎全部由国外承担,钢材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工程总承包也大多由国外承担,只有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等工作由国内单位承担。获得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实现工程建筑的国产化,赶超国际水平,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完成!

作为祖国未来的土木工作者,我将努力做到:

1.达好基础,学好外语,承认不足,不甘落后,不断在创新、质量和美学上下工夫。 2.提升自己的竞争意识。

我将不断提升能力,鼓足干劲,与其他同学一道,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土木工程发展之路,共同将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推向新的高潮!

五、对土木工程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

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300年间,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中迅猛前进的阶段。这个时期土木工程的主要特征是:在材料方面,由木材、石料、砖瓦为主,到开始并日益广泛地使用铸铁、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在理论方面,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学科逐步形成,设计理论的发展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人力物力的节约;在施工方面,由于不断出现新的工艺和新的机械,施工技术进步,建造规模扩大,建造速度加快了。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逐渐发展到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港口、市政、卫生等工程建筑和工程设施,不仅能够在地面,而且有些工程还能在地下或水域内修建。

土木工程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可分为奠基时期、进步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

奠基时期 17世纪到18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奠基时期,也是近代土木工程的奠基时期。伽利略、I.牛顿等所阐述的力学原理是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起点。

进步时期 18世纪下半叶,J.瓦特对蒸汽机作了根本性的改进。蒸汽机的使用推进了产业革命。规模宏大的产业革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多种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及施工机具,也对土木工程提出新的需求,从而促使土木工程以空前的速度向前迈进。土木工程的新材料、新设备接连问世,新型建筑物纷纷出现。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丁取得了一种新型水硬性胶结材料──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1850年左右开始生产。1856年大规模炼钢方法──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发明后,钢材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在这个时期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的进程。产业革命还从交通方面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

近代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还反映在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方面。电力的应用,电梯等附属设施的出现,使高层建筑实用化成为可能;电气照明、给水排水、供热通风、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与房屋建筑结合配套,开始了市政建设和居住条件的近代化;在结构上要求安全和经济,在建筑上要求美观和适用。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的需要,促使土木和建筑在19世纪中叶,开始分成为各有侧重的两个单独学科分支。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了理论的发展。19世纪,土木工程逐渐需要有定量化的设计方法。对房屋和桥梁设计,要求实现规范化。另一方面由于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逐步形成,各种静定和超静定桁架内力分析方法和图解法得到很快的发展。 成熟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道路、桥梁、房屋大规模建设的出现。

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汽车在陆路交通中具有快速和机动灵活的特点,道路工程的地位日益重要。沥青和混凝土开始用于铺筑高级路面。工业的发达,城市人口的集中,使工业厂房向大跨度发展,民用建筑向高层发展。日益增多的电影院、摄影场、体育馆、飞机库等都要求采用大跨度结,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另一个标志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1886年美国人P.H.杰克孙首次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制作建筑构件,后又用于制作楼板。

到1949年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已拥有一支庞大的近代土木工程技术力量。

参考书目:

《土木工程概论》 罗福午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土木工程概论》 丁大钧、蒋永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土木建筑文献检索与利用 肖友瑟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杨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第2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精选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土木工程专业是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大土木工程专业群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创新高地,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同时是学校CD 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试点专业,作者根据国内外发展现状并结合我校实际研究构建了符合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CD IO培养体系[ 1 — 3 ] ,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作者设计的CD IO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一级项目包括土木工程设计构思、土木工程规划设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土木工程综合设计4个主节点,土木工程设计构思、土木工程规划设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建造维护4个二级项目,建筑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道路桥梁设计、施工组织设计4个三级项目,同时构建了课程体系。

二、从土木工程概论到土木工程导论在第一个二级项目土木工程设计构思项目中,主要课程包括工程伦理和土木工程导论,这两门课程在土木工程2009级2009 /2010第1学期开设,各16学时。在以往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和目前国内其他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一直沿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按土木工程教学体系编写的土木工程概论内容包括:综述、工程材料、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土木工程与工程结构、土木工程荷载、基础工程、结构的使用性和耐久性、数学和力学与土木工程、抗震结构工程、工程事故和工程加固以及房屋增层、建筑施工、工程与经济、施工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建设监理、房地产业与物业管理、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的未来、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 4 ]。也有按大土木工程专业包括的各个方向编写的土木工程概论,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机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与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筑项目管理、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5 ]。有一些导论方面的教材是按土木工程专业单一方向编写的,如桥梁工程导论内容包括:绪论、桥梁设计概述及桥梁设计荷载、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圬工与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他类型桥梁简介、桥梁墩台与基础[ 6 ]。还有道路工程设计导论内容包括:总论、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叉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绿化与环境、高速公路简介等[7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土木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如何构建一个土木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经过与现有教材的分析对比,作者按照CD IO工程教育模式从土木工程的全过程按照前后顺序构建了一个新的课程体系,首先是在章的安排上考虑16学时8个讲次,安排了土木工程概念、土木工程构思与论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结构类型与结构构件、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与监理、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土木工程维护与改造等内容,可以看出这个体系首先是在土木工程概论基础上增加了土木工程概念、土木工程构思与论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三部分内容,对材料工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方面内容的进行了大幅度合并后仅保留了两章,对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方面的内容合并为一章,而对土木工程维护与改造进行了适当扩充。

课程体系建立以后,作者对各章节内容设计上进行了大的改革。土木工程概念包括土木工程的定义、土木工程的国内外分类、土木工程的基本属性、土木工程历史上的三次飞跃、CD IO工程教育模式与土木工程等;土木工程构思与论证包括土木工程项目与管理、土木工程构思与论证方法、某工程项目论证实例等;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概念、小区规划建设说明与实例、建筑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等;结构类型与结构构件包括结构类型、结构构件、地基基础等;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包括结构上的荷载、简单结构分析、复杂结构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土木工程施工与监理包括工程招标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监理等;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包括房地产、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等;土木工程维护与改造包括建筑维护、可靠性鉴定、建筑改造与加固技术、建筑垃圾利用等。在这个全新体系和内容确定后,作者制作了教学课件,课件由近400页幻灯片组成,包涵了必要的文字和大量图片,采用多媒体教学,经过学生调查与评教,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课程作业与效果分析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本课程作业是做一个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的创业计划书,要求学生边学边做,课堂讲授完成后两周内交齐。首先作业题目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与土木工程相关的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作业要求具有创业计划的完整性,包括计划摘要、产品介绍、管理团队、市场预测、营销策略、制造计划、财务规划等要素;第三作业要求创业计划书制作精美,可以训练学生写作及文本编辑能力;第四通过收集材料和社会调查,可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创业计划的评分标准按照选题、策划、思路、论证、制作五部分进行评分。选题要求立项目标明确,先进、合理、可行,并鼓励选择土木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项目,策划要求计划书具有全面完整的各项策划内容,标题目录分级清楚;思路要求对产品介绍详细及其技术指标分析正确,思路清楚;论证要求对投资预算、财务分析及营销策略论证详细、合理;制作要求文本制作精美,条理清楚,图表公式使用合理。每部分满分20分,按优A为20分、良B为16分、可C为12分、差D为8分进行计算,作为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考察内容。在选题方面优129人,占60。 2%,优良206人,占96。 2%;在策划方面优35人,占16。 4%,优良165人,占率77。 1%;在思路方面优47人,占22。 0%,优良157人,占73。 4%;在论证方面优13人占6。 1%,优良71人,占33。 2%;在制作方面优67人,占31。 3%,优良131人,占61。 2%。分析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投资立项方向,并进行较为完整的策划,思路和制作方面大部分同学也能够较好地完成,而在论证方面大部分同学做得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通过作业分析,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关注的土木工程领域有所了解,按照作者的分类86%的学生选择了与土木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项目,包括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材料与制品,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等,这些项目的选择能够体现目前论文写社会发展和需求热点,选择其他领域的学生也能抓住目前社会发展与需求,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力,选题分类比例及主要项目。

四、结语

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创新人才的需求对大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大学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在于课程设置的优化性与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与课程选择的自主性、课程教学的研究性与课程评价的多元性等方面。土木工程导论课程的改革立足于CD 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讲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前导和示范作用。

推荐第3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的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

XXX 摘要:土木工程与我们息息相关,住的房子,走的路,过的桥„„土木工程的发展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最初的从大自然取用原始材料进行构筑,到现在多种多样的土木工程材料;从最初简单的利用现成的材料,到现在相当成熟,并且一直在发展的应用在土木工程上的技术。土木工程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在以提高人们的生活便利水平而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展望

1、引言

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

2、土木工程的过去式

远古时代,由于材料及技术的限制,人们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他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由于居住和交往的需要人类开始了掘土为穴,架木为桥的原始土木工程活动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邵文化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有供居住的浅穴和直径为五米多的圆形房屋。

中国古代的建筑有着很高的成就,我国古代多采用木结构,并逐渐形成与此适应的风格。与此同时,国外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欧洲的以石拱结构为主的古代结构建筑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5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近代土木工程出现的先声,是它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土木工程进入近代的标志。从此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的学科。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近代工业生产出新的工程材料──钢铁和水泥,土木工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继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土木工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臻于成熟,可称为成熟时期。近代土木工程几百年的发展,在规模和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古代。

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汽车在陆路交通中具有快速和机动灵活的特点,道路工程的地位日益重要。沥青和混凝土开始用于铺筑高级路面。1931~1942年德国首先修筑了长达386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美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相继效法。20世纪初出现了飞机,飞机场工程迅速发展起来。钢铁质量的提高和产量的上升,使建造大跨桥梁成为现实。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大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1940年美国塔科马悬索桥毁于风振。这些自然灾害推动了结构动力学和工程抗害技术的发展。另外,超静定结构计算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在弹性理论成熟的同时,塑性理论、极限平衡理论也得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代土木工程所经历的时间尽管只有几十年,但以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土木工程领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代土木工程的新特征是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和交通高速化等。土木工程在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也出现了新趋势,即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和理论研究精密化。

3、土木工程的现在式

现代土木工程以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发展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以现代工程材料为基础,以现代工艺与机具为手段高速度地向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新的飞跃。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土木工程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近40年中,前20年土木工程的特点是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而后20年的特点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对土木工程的进一步渗透。

就中国而言,中国在1949年以后,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规模空前的经济建设时期。例如,到1965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80余万公里,是解放初期的10倍;铁路通车里程5万余公里,是50年代初的两倍多;火力发电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居世界前五位。1979年后中国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发展加快。列入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达 890个。1979~1982年间全国完成了3.1亿米住宅建筑;城市给水普及率已达80%以上;北京等地高速度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京津塘(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和广深珠(广州—深圳、广州—珠海)高速公路开始兴建;有些铁路正在实现电气化;济南、天津等地跨度200多米的斜张桥相继建成;全国各地建成大量10余层到50余层的高层建筑。这些都说明中国土木工程已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的土木工程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1)、城市立体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用地更加紧张,交通更加拥挤,这就迫使房屋建筑和道路交通向高空和地下发展。

高层建筑成了现代化城市的象征。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是对现代土木工程成就的一个总检阅。城市道路和铁路很多已采用高架,同时又向地层深处发展。地下铁道在近几十年得到进一步发展,地铁早已电气化,并与建筑物地下室连接,形成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库、地下油库日益增多。 城市道路下面密布着电缆、给水、排水、供热、供燃气的管道,构成城市的脉络。现代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立体的、有机的系统,对土木工程各个分支以及他们之间的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交通高速化:

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人、物和信息的交流都要求更高的速度。高速公路虽然1934年就在德国出现,但在世界各地较大规模的修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1983年,世界高速公路已达11万公里,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铁路的职能。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铁路也出现了电气化和高速化的趋势。

航空事业在现代得到飞速发展,航空港遍布世界各地。航海业也有很大发展,世界上的国际贸易港口超过2000个,并出现了大型集装箱码头。中国的塘沽、上海、北仑、广州、湛江等港口也已逐步实现现代化,其中一些还建成了集装箱码头泊位。

在现代土木工程出现上述特征的情况下,构成土木工程的三个要素(材料、施工和理论)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3)、材料轻质高强化:

现代土木工程的材料进一步轻质化和高强化。工程用钢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低合金钢。中国从60年代起普遍推广了锰硅系列和其他系列的低合金钢,大大节约了钢材用量并改善了结构性能。高强钢丝、钢绞线和粗钢筋的大量生产,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房屋等工程中得以推广。铝合金、镀膜玻璃、石膏板、建筑塑料、玻璃钢等工程材料发展迅速。新材料的出现与传统材料的改进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背景的。

4、土木工程的未来式

地球上的土地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了更好地获得将来生存所需要的资源,我们可以开发地下、沙漠、海洋、高空、太空。

(1)向地下发展

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方宣言》,提出了“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建造地下建筑将有效改善城市拥挤、节能和减少噪声污染等优点。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大规模开发利用浅层地下空间,到80年代末已开始研究50-100m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日本1993年开建的东京新丰州地下变电所,将深达地下70m.目前世界上共修建水电站地下厂房约350座,最大的为加拿大的格朗德高级水电站。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六个城市建有地铁,已开通的总长度达215公里;设有140个地铁站,北京地铁长度已达41.6公里。

(2)向沙漠进军

全世界约有1/3陆地为沙漠,每年约有600万公顷的耕地被侵蚀,这将影响上亿人口的生活。世界未来学会对下世纪初世界十大工程设想之一是将西亚和非洲的沙漠改造成绿洲。改造沙漠首先必须有水,然后才能绿化和改造沙土。在缺乏地下水的沙漠地区,国际上正在研究开发使用沙漠地区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可行方案,该方案一旦实施,将会启动近海沙漠地区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我国沙漠输水工程试验成功,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长途沙漠输水工程已全线建成试水,顺利地引黄河水入沙漠。 (3)向海洋拓宽

为了防止机场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为了节约使用陆地,2000年8月4日,日本大阪利用18亿立方围海建造的1000m长的关西国际机场试飞成功。近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如上海南汇滩围垦成功和崇明东滩围垦成功,最近又在建设黄浦江外滩的拓岸工程。围垦、拓岸工程和建造人工岛有异曲同工之处,为将来像上海这样大的近海城市建造人工岛积累了科技经验和准备力量。

(4)向高空延伸

要使一个有限的区域尽可能达到充分的利用,建造高层建筑是个不错的选择。截止到2011年,世界上最高的高层建筑物是阿联酋的哈里发塔,高828米。在世界高层建筑前10名中,中国占了几乎一半,这说明中国建造高层建筑的水平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相信中国未来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成就。

(5)向太空迈进

由于近代天文学宇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登月的成功实现,人们发现月球上拥有大量的钛铁矿,在800℃高温下,钛铁矿与氢化物便合成铁、钛、氧和水气,由此可以制造出人类生存必需的氧和水。美国政府已决定在月球上建造月球基地,并通过这个基地进行登陆火星的行动。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1985年发现建造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月球上都有,因此可以在月球上制作钢筋混凝土配件装配空间站。预计21世纪50年代以后,空间工业化、空间商业化、空间旅游、外层空间人类化等可能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另外,中国刚发射的嫦娥三号也一定给中国带来各方面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开发太空的决心。

5、结语

土木工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住行紧紧联系,土木工程的发展是人们生活便利的前提,相信我们这一代会将我国的土木工程事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丁大均,蒋永生.《土木工程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罗福午.《土木工程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 沈蒲生.《高层建筑疑难释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王继明.《土木建筑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土木工程》.科学出版社

推荐第4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浅谈土木工程发展与未来及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姓名:周之凇 学号: 班级:

1.土木工程就业前景

本人就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已经学习了半年的土木工程,现在位于期末阶段。现在先简单谈谈我这半年来对土木工程就业的看法。土木工程属于建筑行业的一个大类,由于我们国家50年之类还在大兴土木,可以确定的是土木工程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只要自已不要过分挑剔,找一份工作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但是现在的一个普遍情况是土木工程本科毕业后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去施工单位工作,进设计院的较少,要想进设计院,研究生的机会更多。搞施工的话条件艰苦一些,一般在野处施工,流动性较大,人随着工程流动。搞施工3到5年后,积累了经验,可以向管理层发展,比如说项目经理,还时待遇环境会有一个量和质的提高。现在高校开计算机已经泛滥了,什么学校都有计算机专业,我个人觉得学计算机一定要上名牌学校,要不上不了,还不如不学。单然了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要比土木的环境好,整天呆办公室。但是学计算机的人要求有敏捷的思维,能快速接受新的知识,日算机的发展是新月异,要是做不到连续充电,很难适应工作的发展需求。搞土木的人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总的来说待遇会越来越高,因为土土这个行业是很看重经验的。有的人开玩笑说:一个从事土木工程30年以上的人可以算是熊猫级人物了。

2.论文主体

A.21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

20世纪中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遭到了惨重的破坏,但世界各国人民在战后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而大兴土木的建设中,桥梁工程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中国桥梁在20世纪最后20年所取得的进步更令世界桥梁界惊叹不已.在这一成就的鼓舞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构想在21世纪建设更加宏伟的跨海工程.中国在21世纪也有宏伟的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包括沿太平洋海岸公路上的跨海工程.可以预料:北欧、日本和中国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桥梁工程建设的热点.中国的桥梁工作者要承认差距,不甘落后,坚持自主设计和建设的原则,为21世纪跨海工程中的技术难点做好准备,争取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使中国成为世界桥梁强国的重要一员,重现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20世纪在桥梁工程领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纪.在这100年中修建的桥梁比以前所有世纪加起来的都多.桥梁建设引入了预应力混凝土,钢桥技术也越来越精密.斜拉桥和混凝土节段组合桥梁是最主要的两大发展成就.刚刚过去的十年目睹了儿座创记录跨径桥梁的修建:日本跨径1991m的Akashi-Kaikyo悬索桥,丹麦跨径1624m的Storebelt悬索桥,日本跨径 890m的Tatara斜拉桥和法国跨径856m的Normandie斜拉桥.他们每一个都标志着桥梁工程前进了一大步.除了桥梁跨径越来越长,还有许多跨大江大河的长大桥梁得以修建,比如美国的Chesapeake海湾桥-隧和Pontchartain桥,丹麦的Oresund连线桥和GreatBelt连线桥,还有韩国的西海大桥.过去20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建筑繁荣发展时期.许多重大桥梁竣工,还有许多在建.在这20 年中,中国修的桥梁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B.谈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俗话说,一切建筑都以安全为主,安全永远是我们工程行业的第一要素,近10年来,我国的公路、城市道路、铁路建设,得到了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但由于工程的施工周期短,加上市场经济因素作用,存在着偷工减料和因片面增大安全度而增加材料用量,形成浪费等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如四川达县洲河斜拉桥在施工中倒塌、上海高架道路某跨箱梁桥因支架引起的毁坏和另一座刚竣工的悬臂梁桥因出现严重裂损而花费20。多万元进行加固、奉贤贝港桥因桩基问题而引起的桥梁陷落等等,充分说明了因质量失控引起的严重后果。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某立交桥路段钢材用量超过同类型桥梁约30%的浪费现象,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无疑给工程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解决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施工质量监理措施。但从目前情况看,仅靠施工质量监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设计监理与建设监理制度,亦就是建立桥梁工程建设的全面质量控制系统,否则就难以实现多快好省地建设桥梁的目标。

现代工程中几乎都使用混凝土,但是不同的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不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求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在桥梁工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更加严格,因为桥梁工程建设中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混凝土,再加之,桥梁是缓解交通的重要的方式,所以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十分重要。

1 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桥梁建设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这也是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原因,再加之,桥梁工程本身就是一项耗时长,耗资大的工程,如果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维修十分困难,不但影响了正常的交通运输,还增加了桥梁维修成本,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质量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目前,人们对桥梁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意识并不高,往往使其忽略的重点,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桥梁工程监理单位也应该做好监理工作,保证工程进度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工程质量也能有所保证。

2 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对策

混凝土是桥梁工程中,使用的最重要的原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质量好坏,因此在桥梁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其控制要点如下:

首先,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质量。虽然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并不多,也十分常见,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常见的原材料才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比如水泥,如果在采购时没有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矿物掺料是混凝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选择该原料是,也要注意其质量,在采购时,要根据桥梁工程规模来选择适宜的数量,不能过多,因为一旦数量过多,就需要储存起来,时间越久对质量的影响就越大,而且还占用施工场地,但是也不能过少,如果混凝土中的矿物掺料过少,其性能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混凝土的原始材料采购回来之后,不能将其存放在一起管理,而且存放的环境要相对干燥一些,潮湿的环境对原材料质量影响最大。

其次,混凝土拌合过程的质量控制。将采购回来的所有原材料搅拌在一起,这是形成混凝土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两点问题,一是要控制好拌合的时间,拌合时间的长短对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拌合时,要控制好时间,以求达到最佳的拌合状态。虽然时间进度要求十分严格,但是也不能因为缩短拌合的时间,因为时间太短,会严重影响其强度,而且不均匀现象十分明显,但是也并不是拌合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时间太长,混凝土迟迟拌合不出来,对施工进度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拌合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时间,不能任意为之;二是要控制好投放顺序,每个桥梁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一,这就决定了混凝土拌合的投放顺序。虽然混凝土拌合有两种投放方式,但是经常使用的是二次投料法,因为这种投放方式能够节省很多的原材料,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所以这种投料方式越来越受到施工人员的青睐。

再次,控制好进料容量,所谓进料容量简单的说就是搅拌机能够装入多少体积的原材料,我们也经常将其称作下料容量。通常情况下,对进料容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其整体的体积要小于干料体积。之所以要控制好进料的容量,因为一旦超过既定的容量,在搅拌的过程中,其原材料就不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混凝土中。正常情况下,混凝土搅拌形成之后,其体积与干料相比要小,容量与之相比是其0.7倍即可。

第四,控制好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中有三个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混凝土的运输工作,正常情况下面,运输次数越少,距离越短对施工越有力,混凝土的强度也有能够得到保证,所以在运输时,要选择距离施工现场最近的搅拌点,使用打车将其运送到现场;二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台车就位前检验防水盲管、防水板的布设是否满足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行走台车,定位;台车准确定位后,加固挡头板、丝杠及各种支撑,确保台车整体牢固、可靠;施工人员、机具就位后,准备浇筑混凝土;三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这对混凝土的质量关系极大,因此,必须根据混凝土拌制能力、运距以及灌注速度,气温,振捣能力等因素,认真制定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第五,冬季施工注意事项。混凝土工作在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度,或最低气温低于-30度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时,必须得采取一定的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冬季施工混凝土应采用加热水预热的方法(

第六,混凝土质量监督。混凝土质量的监督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养护后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包括拌制和浇注对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坍落度等的监督。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监督,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表面外观质量和结构构件的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和垂直度的偏差,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桥梁工程中,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意义十分重大,其控制对策也有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是施工人员要有责任心,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到混凝土运输都能够尽职尽责,这样混凝土质量很少能够出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监控部门也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工作。

3.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概论》 【2】《土木工程学报》 【3】《上海公路》 【4】《工程技术:文摘版》

【5】《小议桥梁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推荐第5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

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 考试方式论文 姓名 学号 学院班级

2013年 6月10日

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

现代社会背景下土木工程的展望

摘要:本文讲述了世界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过程中土木工程面临的新事物,并且在这些新事物的背景下,应该大力发展的几方面。如在建筑材料上向高性能、多品种的发展,工程项目向更高、更深、更快的方向的发展以及为了改造自然,建造更好的人工环境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在信息社会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并且有效的利用海洋和沙漠地区的丰富资源的计划。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工程项目 可持续性 计算机技术 工业化 海洋

一、前言

1.1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内容及心得

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我们不仅需要拥有优秀的管理能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土木建筑技术,而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就详细的告诉了我们以下几点:

1、土木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以及贡献;

2、我们在学校应该学哪些知识,获得哪些方法,得到哪些能力,具备哪些素质;

3、土木施工中的一部分原理以及其他专业课程要学的知识;

4、怎样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自己的学习潜能;

5、了解一些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以后可以考的证件以及相关要求;

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图文并茂的讲述,以及她丰富的工民建知识,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学习到很多有关土木施工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明白了以后专业发展的道路,同时让我对土木建筑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对工程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认知。

1 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

1.2土木工程目前状况

社会经济建设对土木工程日益复杂和高标准的要求,使土木工程开始功能化,即土木工程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和生产工艺紧密集合,这需要发展更高的技术与建筑材料。20世纪以来,城市建设立体化,由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大量聚集,人口密度增大,使其房屋建筑紧张,价格越来越昂贵,所以高城建筑大量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人口的猛增给地下工程高速发展,使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涌现,让交通运输高速化,比如:高速公路的大规模修建,铁路电气化的形成和大量发展,长距离海底隧道的出现,建筑材料的轻质高强化等。

二、正文

现在世界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土木工程面临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结合;高速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信息经济的产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以及人类生活、思想、工作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化等问题,所以土木工程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必须要在材料、设计、建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以及环保可持续方面进行改造。

1、建筑材料的发展。传统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建筑的需要,所以需要改善传统材料的性能,使其成为高性能材料,不仅如此还需要增加一些相应的品种,比如钢材,应该朝向高强、有良好塑性、韧性、可焊性发展;而高性能混凝土及其他复合材料也需要像高强,良好韧性和工作性发展。同时应该大力开发组合材料,使几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利用各自优越性开发出各个方面都强悍的建筑材料。不仅如此,还应该研究并开发可以用于抗力结构的化学合成材料,并且将化学合成材料扩展用于建筑的外围部分。

2、工程项目向更高,更快,更长,更深方向发展。由于全球人口数量的剧

2 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

增,土地供求量的增大,以及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施工方法的出现,土木工程应该会向更高、更深的大规模建筑方向发展。比如日本竹中工务店技术研究所提出的建设一座底座宽400米,60米深,高1000米,总建筑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的六边形建筑;以及人们提出在西班牙与摩洛哥的直布罗陀海峡建设一座全长30千米,最大主跨为2000米的吊桥方案;而为了实现交通的便捷,不少国家正在开发实验磁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如图1);在中国也拟

图1:真空磁悬浮列车

在福建和台湾之间,建设一条约长125千米,海底深50米左右的海底隧道。

3、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的基础上的。在未来的土木工程过程中,必须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的保护,资源的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质量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在建筑上,有效的利用能源,用新型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占地表面积是土木工程的以后发展方向。我国的青藏铁路较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注意了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全路设计为封闭构造,杜绝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严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图

图2:青藏铁路

2)。为了可持续发展,开发地下城市空间也是一种重要途径可以缓解人口住宅问题,从而减少其他绿化土地的破坏。

3 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

4、全过程信息化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的运用。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的日益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各类土木工程的设计、计算、施工和研究、开发的领域中的广泛运用,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更为优秀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制图以及建造技术的计算机化在许多建筑领域运用。不仅如此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上面几个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

5、建筑工业化、集成化以及科技化。建筑方面虽然在解放后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加速了建筑机械化的进程,但在工业化、集成化方面没有多大的进步,而纵观其余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也逐步开始工业化、集成化,并因此获得更高的效益,所以在未来的土木工程中,实行工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全新科技也逐步运用到建筑中,如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设地形;运用遥感(RS)技术大面积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图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沿线的资源、环境、城市的有关空间数据进行存贮、检索、显示、运算和提供多种

图3:遥感测设

运用。

6、土木工程建设朝向海洋和沙漠。海洋是地球占地面积最多的地方,并且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沙漠占有全球陆地的1/3左右,有着无垠的“建筑面积”。

4 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

陆地上人口的膨胀,既要保证人们的住宅,又要不破坏耕地以及森林,所以,土木工程不得不朝向海洋和沙漠。在这方面上,已有一些例子:日本在神奈川夏岛町的附近海面上建造了一片人工陆地,能承受较高层次的自然灾害(图4);我国也建成了鸡骨礁人工岛和张巨河人工岛。这些仅是土木工程朝向海洋和沙漠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工岛会建成,能有效的缓解陆地住房危机以及

图4:神奈川夏岛町人工岛

能源危机。对于沙漠,只要我们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善地质,防暴防沙,就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多多很多绿化面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土木工程未来将在建筑材料,建筑规模,建筑技术,建筑环境,建筑保护等方面进行发展。谁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创新,把握土木工程的发展优势,谁就能开创土木工程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罗福武.土木工程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叶耀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应原则[J].科技导报,1998(3).[3]丁大钧,蒋永生.《土木工程总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杨家福.中国土木工程指南[M].1993:1-4.

推荐第6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个课程学习,我对自己的专业以及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对土木工程的兴趣。这门课程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我们指明的方向,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们都会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学习。下面是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土木工程的一点认识。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他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土木工程之分类篇

建筑工程 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通信、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道路桥梁工程

路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刻都可以看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及内部都是由道路连接在一起的。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五”前三年,公路建投资占GDP比重保持在3.1~3.2%,投资额年均增长17%。

公路建设方面呈以下特点: 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81万公里; 其中新增高速公路46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3万公里。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海至成都四条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从而实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即“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全部贯通。

20世纪以来,世界桥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种大桥,高桥相继问世,如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0米),瑞士Gunter大桥等等。近些年来,我国桥梁工程也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令人仰慕的有南京长江二桥、香港汲水门桥、江阴大桥、润扬大桥、三县洲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等。

隧道及地下工程 当今世界,人类正在向地下、海洋和宇宙开发。向地下开发可归结为:地下资源开发、地下能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三个方面。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正由“线”的利用向大断面、大距离的“空间”利用进展。

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始于60年代。1965年北京建设地下铁道。70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地下人防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目前已得到开发利用,改建为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工厂和贮藏库。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的交通与市政设施加快了修建速度。上海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已相继开通。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网络体系已开始建设,多在地表至-30m以内的浅层修筑地下工程。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工程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现代地下工程发展迅速,各种典型工程著名浩瀚。世界已有数百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路。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将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及地下管线等结为一体,成为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

铁路工程 铁路工程最初包括与铁路有关的土木(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站场)、机械(机车、车辆)和信号等工程。随着建设的发展和技术的进一步分工,其中一些工程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如机车工程、车辆工程、信号工程;另外一些逐渐归入各自的本门学科,如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现在铁路工程一词仅狭义地指铁路选线、铁路轨道、路基工程、铁路站场及枢纽。

三、土木工程之展望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是人类在地球上从事的一项巨大的古老的工程技术活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它在新世纪必将面临许多新兴的事物和挑战。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土木工程的大学生来说,我认为他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和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

二、土木工程向地下空间的发展;第

三、绿色建筑在未来的高速发展;第

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土木工程经营和运作。

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土木工程是人类一项工程规模庞大的改造地球面貌的活动,这项活动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且可能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所以,土木工程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这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土木工程师,理应有责任和义务在这项活动的全过程中以创新精神,加深研究并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土木建筑与环境的基本特征可进一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土木建筑”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生态资源。正是这种涵盖为“土木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可能。

四、土木工程之心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家的急切关注。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这一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空前难得的施展才干、向国际水平冲击的良好机遇。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与“竞争”交织、“创新”与“循旧”相争的时代,如何把握世纪之交时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是对我们跨世纪一代人的严峻挑战。

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于应用型,多样型,故而今后主要的从业方向是施工、监理、造价等一线工作岗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注重培养的方向。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侧重于实践性比较强的方向,如土木工程测量、施工、造价、工程合同等相关课程的教学。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我会在今后大学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 握好专业基础知识,做好专业实践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学习专业外的其他知识,比如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技能,材料实验和结构实验中掌握一般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结构检验的技能,做好技术实习、课程设计,争取在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积极完善个人能力,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推荐第7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

摘要:现代工程,是人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在社会、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面创造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众所周知,土木工程师的工作对象往往是由多种制约因素构成的综合系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因此,工程师决不能满足于知识和具体经验的纵向积累,必须有意识地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使之适应系统性的要求。其中知识结构包括…土木工程师要有一套自身行为规范,而且要认真的去遵守,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也是对使用自己作品的人的负责···作为一名未来的准工程师,他有责任去为人类居住处和自然生态环境多作贡献,首先,要为人们建造良好舒适,安全耐久的居住空间;其次,就是创造人工环境的过程中不破坏环境,并且达到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机的和谐统一···对上学期间的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但本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同样不容忽视···

关键字:①现代工程②知识结构③保护自然环境④震后思考⑤行为规范

正文:

㈠现代工程,是人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在社会、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面创造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现代工程的主要特点是:1.有明确的社会目标。即一切工程活动都是为了增进社会利益,满足某种社会目的,因此工程技术人员是否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是关系到工程成败的重要因素。2.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实践,往往要受到社会、经济、技术设施、法律、公众等多因素的约束和限制。3.讲究经济效益。对成功的工程项目来说,不但在技术上是先进和可行的,在经济上也应当是高效益的。即要求工程方案的成本最低,效益最大。4.必须在尽可能做到的范围内实现综合平衡。因为在工程活动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相互矛盾的要求,只有进行系统的综合平衡,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满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㈡众所周知,土木工程师的工作对象往往是由多种制约因素构成的综合系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因此,工程师决不能满足于知识和具体经验的纵向积累,必须有意识地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使之适应系统性的要求。其中知识结构包括:⒈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哲学科学艺术间的互相关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21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掌握一门外国语。

⒉自然社会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数学,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⒊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主要为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画法几何基本原理。

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项目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⒋专业知识

在建筑工程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范围内至少有二项应

达到下列要求:

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选型或选线构造的基本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

掌握土木工程基础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实验的基本方法。

掌握土木工程的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设计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

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

⒌相邻学科知识

了解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建筑与交通的基本知识。

了解给排水的一般知识,了解供热通风与空调电器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等的一般知识。 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

了解土木工程智能化的一般知识。

除此之外,土木工程师还要建立以下知识结构:

⒈掌握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规定、条例。认真遵守《规范》。

⒉学习并掌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功能---成本设计、可靠性设计、自动设计等现代工程设计方法,确立现代工程设计思想。

⒊系统学习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基建管理、技术开发管理、管理数学等管理工程知识,掌握基本的工程管理方法。

⒋了解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经济效果的一般原理;掌握技术经济的评价标准、比较原理和计算方法。

⒌了解和掌握微机的操作,熟悉常用软件,以及模拟、预测和决策、图像处理、情报检索等应用技术。

⒍能源与环境保护是所有工程技术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土木工程师应学习能源技术与环保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节能、用能技术、环保技术。

⒎科技情报的检索和科技文件的协作,是现代工程必备的两大技能,必须系统的学习,并在工作中熟练运用。

⒏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美学、心理学等。 ⒐学习并掌握一门外语,做到能阅读、笔译外文科技资料。

㈢土木工程师要有一套自身行为规范,而且要认真的去遵守,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也是对使用自己作品的人的负责。总结如下:

1.必须把公众现在的、未来的安全、健康、幸福放在首位。

2.必须向公众普及和应用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成果,并坚持反对任何有关工程的错误的、无根据的、夸张的论点。

3.必须谦虚、谨慎、自尊、维护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杜绝一切虚夸现象。

4.表明自己对有关工程方面的观点时,必须有足够的、令人信服的根据。

5.不得因受任何社会团体的利用或雇佣,而就工程上的问题发表看法、批评和评论,除非其前提是表明他自己和其所代表的社会团体的该问题的利益关系。

6.只赞成和拥护那些符合现有的工程和经济的标准,并能保证公众安全、健康、幸福的决定。

7.当其工作中的决定有可能威胁公众的安全、幸福、健康而被否决时,应向其雇主或委托人说明将会产生的后果。

8.应当通过职业交往来鼓励和支持那些遵守职业道德的人。

9.只与那些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合作。

10.在工作报告、论文和一些证明中,应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其中还应包括所有与之相关的、真实的信息资料。

㈣对一位土木工程师来说,他有责任去为人类居住处和自然生态环境多作贡献,首先,要为人们建造良好舒适,安全耐久的居住空间;其次,就是创造人工环境的过程中不破坏环境,并且达到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机的和谐统一。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做事原则,以及一份追求“社会-自然-经济”三维一体的理念去为我们的老百姓谋求福利,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一个土木工程师更加要记住我们的规矩就是我们的即将要学的《规范》。由于我们土木行业里头就是因为没有按照规范办事的,所以每年都造成大大小小的工程事故。一名土木工程最基本的就是懂得如何为老百胜打造一个安全耐久的居室。首先,安全耐用的建筑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在行内要做到房屋“防火”达标;“抗灾”能力强如地震,台风等;其次,我要这间建筑物让入居的人感觉到舒服。可以居住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配合下,让人们感觉优雅舒适,人工与自然浑然天成。比如说,房屋背山面水,坐南向北;节能保温,高度的通风和充足的采光等等。这里我希望明天的建筑既能安全耐久,又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耗和破坏。也可以说从建造房屋选址,购买建筑材料,施工手段的改善,以及建筑群体的合理布置和规划等方面上谋求最大限度的优化。

土木工程师在建造的过程中,如果让施工手段得到改善,加强管理,因地选材,合理处理建筑的四个污染就是为我们的环境保护立下汗马功劳。建造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四个污染,它们分别是:1.污水污染2.污泥污染,3.废气污染,4.噪音污染。污水主要是施工工地流泻出来的含有水泥大量无机物电离或者游离物质的水,这些排入河江会造成水体的副营养化,导致水体生态环境遭到影响,严重的导致鱼类死亡,水上微生物数量下降。污泥主要是针对钻桩过程或者的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多余外溢的水泥浆,这些污泥让土体盐碱化和封锁氧气进入土壤,土体的营养成分受破坏,不利耕作或者种植。例如施工附近的路旁树木都容易变形或者枯死。废气污染,因为近代的建筑物都动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过程是需要燃烧柴油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废气,也就是施工工地冒出的黑烟,这些浓烟一般离民居的,都可以让人接受,如果是施工工地旁边的话,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噪音污染,就是建筑工程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如大型桩机,吊机和混凝土搅拌机之类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危害,这些污染可以让附近的民居晚上无法得到安宁的睡眠――这种污染的折腾也不可忽视。作为土木工程师的我有这个责任去处理好施工与其产生的废物之间关系。例如把污水的排水方向定向下来,让准确的排入地下污水池,让废水处理厂去处理,我们建设单位有义务交纳一定的排污规费。合理利好污泥,这些污泥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如膨润土的需要这些泥浆,或者作集中的处理。施工机械要经常添加润滑油,这样可以做到减少机械内部的摩擦,据研究机械内部摩擦的造成的噪音占20%-40%之多。或者更新机械或者零部件等做法也可以达到减少噪声。鼓励使用无柴油动力的机械设备,这样可以减少废气的产生。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手段可以让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改良,又能极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我们应当以身作则的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没有了它,我们没有会唱歌的鸟儿,没有纷纷多彩的花草树木,也没有供给我们以生命能量的粮食。

㈤下面我援引一位土木工程师的四川地震灾后思考,以此来激励自己!也希望更多的土木工程师深刻的思考一下其中的道理。

从大量的描述和照片上可以看到,发生整体垮塌,上网最大的,都是采用预制板的教学楼。预制板建造方便,省钱,平时使用也没打问题,但是对抗震十分不利!我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用四个砖头在桌子上围成一个边框,上面放一个小石板,小石板的两端分别压在两侧的砖头上(前后的砖头仅仅起到围护作用),这个时候你前后摇晃桌子,你会发现,不那么容易把这个简易的房子摇倒塌。但是你再试试左右摇晃,保证稍稍一用力,被承受小石板重

量的左右两个砖头就剧烈摇晃起来。要是你摇晃的频率恰好接近它自己的自振频率,则很快就倒塌了。这个时候虽然前后两个砖头不容易晃动,但是它“帮不上忙”。从这个小实验中可以看到——墙体被横着摇晃的时候,如果上面再有大的质量,很容易倒塌。但是如果是顺着墙的平面内晃动,则不容易倒塌。在工程力学上,这叫做“平面内刚度远远大于出平面刚度”。而如果是采用半框架结构,现浇板作为楼板,则相当于用胶水把小石板的四周与四个砖头都粘接上。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摇晃,四个砖头都能起到作用。总有一个方向的砖头能起到强大的作用(面内刚度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灾区有的房子不倒塌有的倒塌了,这不仅仅取决于房子的质量,也跟房子的朝向、承重方案等有关,非专业人士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所以仅仅根据房子是否倒塌就直接下武断的论断说没倒塌的房子好,倒塌的房子都差,是不严谨的。

从很多幸存者的描述来看,大部分造成重大伤亡的教学楼都是脆性破坏,在地震开始的数十秒甚至数秒就倒塌了。并且一旦倒塌,就是粉碎性的倒塌,很难给幸存者留下多少生存空间。经过正规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就是最终倒塌,也绝对不会是如此快速的脆性破坏。退一万步,就是倒塌的时候人还没来得及跑,经过良好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倒塌后也不是如此彻底的倒塌,而仅仅是关键部分的损坏造成的整体侧倾,底层框架柱屈曲等形态的破坏,能保证尚未逃生的大部分人都能有生存空间。

所以,如此重大的伤亡,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是主要因素,急于用震级过高来辩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地震正常,高烈度地区的建筑物发生大面积倒塌也正常,但是如此动辄在地震来临瞬间就彻底崩溃,把数百上千人活埋,真个建筑变成活地狱式的倒塌,是无论如何辩解,也是洗刷不了清白的。

所以我们土木学子们应该知道以后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应该遵守什么,应该怎么做了吧? ㈥对上学期间的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但本人认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同样不容忽视

对于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师来说,一定还要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也就是要坚持实践→方法→认识→理论→实践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只要我们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理论,就可以很快地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结构工程师。一个结构工程师要有一种荷载的意识,也就是荷载的传递和抵抗的概念。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理解和运用规范。对于规范,我们要遵守,但不必盲从。我们应该以规范为指导,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要真正地提高我们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因此,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规范,不要怕烦,用你学过的理论知识来理解规范,有疑问就要多方请教,反复思考。总之,理论是根,规范是本,两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规范,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和规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工程技术的重要特点,只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得到真知灼见。因此,土木工程师除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主动参加在现场进行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实践。

㈦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颜博士主要说了两部分内容,分别针对入学不久的新生和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第一部分:

1远大的理想

2过硬的基本功:1)数学;2)力学:3)测量;4)语言表达;5)电脑(编程);6)英语

3亲和的人格魅力

4丰富的人文素养——想象力和创作了的源泉

第二部分: 至少一次要做的事

1每天至少一次:1)向周围的人露出微笑;2)主动向别人打招呼;3)整理写字台、办公

桌4)有独处的时间省思;

2每周至少一次:1)做一件不是份内的事情;2)与朋友、老师、上司共进午餐;3)与其他行业的朋友通一次电话

3每月至少一次:1)读一篇专业内的报告或论文;2)读一篇专业外的文章(散文、小说、诗歌);3)与上司谈话;4)在公司例行会议上发言一次

4每年至少一次:1)写一篇学术论文;2)参加一个学术会议;3)向一个慈善机构捐款 5其他:1)结交一位本专业朋友;2)结交一位其他专业朋友;3)至少参加一个专业组织;

4)参加一个非专业组织;5)在一个社团或社区做义工;6)定期阅读一份专业刊物;7)阅读一份非专业期刊;8)阅读一份英文报纸

参考文献:《土木工程概论》 丁大钧 蒋永生·《土木工程概论》张少伟 北京机械出版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颜利平,来自美国南加州的颜利平博士受聘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并作了报告。·《作为土木工程师的我将如何为环境做贡献》汕头大学 罗志辉的论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论文

推荐第8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学院,江苏?邮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本学期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学习和了解,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盖的广泛,体会前人取得成就的不易。当然,我们不能沉浸在现已 取得的辉煌成就中而止步不前,我们还应与时俱进,通过课堂上的学习, 以及网上的查询,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将对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剖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能源;环境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

(??? Engineering College,Jiangsu ???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human society advances.Civil engineering step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imminent.This semester through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of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I have deeply felt civil engineering covers widely.Experience predeceors\' achievement is not easy.Of course, we can\'t immersed in has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made and halt.We still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through the claroom learning.And online inquiry,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l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analysi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environment

一:概述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到处都是繁忙的施工工地,四通八达的路网,翻山越岭的隧道桥梁,规模空前地水利工程以及全面城市化的建筑工程及其相应基础设施。但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国内已经显现出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恶化问题,可以推断:高速、高效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社会效应: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追求更高的文明;另一方面又会造成短时间、大规模的资源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开采殆尽,时常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气候异常、物种消失和原始生态平衡被打破等众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面对规模庞大的建设活动,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各种工程环境问题,成为当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何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土木工程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厂涵盖了道路、铁路、桥梁、建筑、水利等众多工程,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

某些分支领域理论、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却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我们具体就不同工程分类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1)、道路和铁路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公路建设近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并逐步向高架立体空间发展;而我国铁路虽然起步较晚,但总里程已经超过5万公里。可问题在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运输任务日益繁重,人均公路里程和列车载重能力都有待提高,成为限制人口流通,物流运输的重要因素,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周期性大规模交通拥堵的出现。

(2)、桥梁工程

特别是我国悬索桥、斜拉桥的技术研究与建设施工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世界著名的十大斜拉桥中国占有六席,而目前仅有的600公里以上的6座大跨度斜拉桥中国占了4座,分别在南京、武汉、福州和上海。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大规模自然灾害频发,加强桥梁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和质量管理对我国道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建筑工程

我国建筑工程总体呈现层数增多,高度加大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进入兴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度在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就已超过两百个,并且其中相当数量的高层建筑处于高地震等级地区。但高层建筑带来的不只是城市CBD价值体现,更有交通、采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环境隐忧建筑从本质上讲是土木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在解决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人居环境问题时,并且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和策略将是一大难题。

(4)、水利工程

我国近五十多年来,兴建了一大批用于发电、防洪、灌溉、排涝,开发可持续能源,治国安邦的水利工程,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全面结合的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以七大江河为核心建成了一系列防洪蓄水、河道堤防的土木工程体系。

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我国的煤、石油、天然气、水、森林总量均居于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全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能源、教育、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四大严酷问题。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而土木工程,也必当立足长远,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放眼世界,美国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先进,但是有资料表明美国将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已建工程的不安全状态。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在传承前人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多多吸取已出事故的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创新改良,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回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外近年新建的许多大型桥梁都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如我国的上海徐浦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东海大桥、香港地区的青马大桥等。像这样,通过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在第

一时间发现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基本解决了建筑过快老化损坏,不得不拆去重修的尴尬局面,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既有土木工程设施的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后代并满足其需要能力的条件下,满足当前的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则要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土木工程师主动做到节能节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土木工程设施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绿化,在夏季有效降低灰砖墙表面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量;可以使用节能保温型的多孔砖或复合墙体作为墙体材料,达到冬季保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太阳能、地下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用量的减少。

另外,对既有建筑的再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方面上海已经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量不用的厂房,很多已经转变为展览厅、办公楼、艺术家工作室等。这样的改造再利用,既符合现代使用的要求,又节约了能源,避免了浪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3)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和绿色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上每年拆除的废旧混凝土,工程建设产生的废旧混凝土等均会产生巨量的建筑垃圾,我国每年的施工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达4000万吨,产生的废混凝土就有1360万吨,清运处理工作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此外,我国是20年来世界水泥生产的第一大国,而这本身是一项高耗资源、高耗能、污染环境的行业。与其他材料相比,钢材和再生混凝土较为符合绿色建材的标准,应当大力发展这样的绿色建材。

对此,日本的爱知世博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材料方面,世博会的各种建筑材料表面上看很高档,但是很多都是废物利用。许多木版都是由建筑用木材废料加工而成,到处摆放的坐椅,是电视机壳粉碎后制成。丰田展馆内壁由回收的废纸加工而成,长久会场日本馆,既追求了人与自然和谐,也节约了经济开支,所使用的大部分钢材和木料,都可以回收利用。同时,竹壁的优越性在3到9月爱知的酷暑也显现无遗。竹子本身的性能大大降低了室内温度,空调的使用也明显减少。这一点给了我众多的思考:在建筑选材方面,在合适之处应用自然的可再生资源,节约开支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与建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在日本爱知世博会长久手会场,茧状日本馆为减少热负荷,利用墙面绿化、生物降解塑胶材料和间伐木材(森林中被砍掉的细木材)实现了环保功能。以“自然的智慧”为主题的爱知世博会,展馆建设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突出环保性和功能性,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而这,也应当是未来土木工程师要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我国建筑中,李国豪教授设计的扬浦大桥也堪称经典。引桥部分的螺旋式上升结构,节约人民币数亿元,是土木工程实现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当然,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一味地追求节省,而是要寻求一种最合理的中间状态,既要保证建筑有足够的创意,也要追求完美的技术经济指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我们依旧还是要创造经典,但是绝不能建立在挥霍金钱,建立在耗费更多的资源、能源的基础之上。现今,建筑世界已经进入到生态美学的时代,注重文化、生态、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人性化、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才是当代工程师的着眼方向。

五、结论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土木工程作为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巨大影响的一门学科,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破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土木工程学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

[2] 丁大钧,蒋永生编 《土木工程总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吕志涛 《江苏建筑》 南京:中国工程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何灿 张克 《今日科苑》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5] 《土木建筑工程概论》 王继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9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 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 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 。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 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

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土木工程的特点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

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 ,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澶,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推荐第10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已经结束,本课程考核采取撰写论文及总结的形式,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总结。(2500字以上)

包括:

1、《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及你对这些内容的总结;

2、如何学好土木工程专业。

二、论文。论文题目从以下题目中四选一(3000字以上)。

1、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论土木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及发展。

3、基础工程综述(包括: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哪些、地基与基础之间的关系如何、地质情况对基础形式选择的影响等等)。

4、对土木工程的认识和本人对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看法,题目自拟。

格式要求:

1、①论文格式按正式期刊发表的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姓名,学号、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请到图书馆借阅期刊作为参考或网上搜索论文格式)。

②总结的格式不作特别要求。

2、用A4打印(用与A4纸相同大小的纸张手写也可)。

3、装订时论文在前,总结在后。不必另作封面。

时间要求:

第17周一由各班学习委员收齐后统一交。

老师:李胜强

第11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地震与建筑

【摘要】

本文根据板块学说,分析了地震是由于各大板块的运动,而产生碰撞,挤压致使脆性岩层破碎而引发的震动。对地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是常见的四大类。同时本文也介绍了地震对工程建筑物的破坏机理,主要包括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而造成的破坏,结构丧失整体性而造成的破坏,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也略微介绍了地震对地表的破坏和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的破坏。最后本文从工程和非工程两个方面概述了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工程措施主要是增加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而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救援队的建设和人民灾害意识的教育。本文结尾还阐述了作为一名建筑行业后备军的心得。

【关键字】

地震、破坏、建筑、心得

【正文】

地震是对人类造成巨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之一。人类跨入新世纪以来,就陆续遭受了2004年东南亚海啸(9.0级)、2008年汶川地震(8.0级)、2010海地地震(7.3级)2010年智利地震(8.8级)、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7.1级)、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5.8级)、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9.0级)、2011年缅甸地震(7.2级)等巨大地震灾害。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在近百年内就发生过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不下于十次,伤亡人数巨大,有时甚至无法统计。地震中人员伤亡大多数是源于房屋建筑的倒塌。因此建筑的工程安全性成为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就拿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而言,后者的震级更高,死亡人数却不足4万,而前者却夺走了22.25万人的生命。这相差甚远的死亡率,除了人口密度和技术以外,最主要的是在建筑的抗震性上。建筑师如果有一定的工程抗震概念的知识,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能正确的将有利的抗震性能的知识运用在他的建筑方案中,就会大程度的降低地震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吧!

然而地震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板块构造学里,一般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层是由美洲板块、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等若干大的板块所组成的,这些板块由于其下的岩流层的对流运动做刚体运动,从而使板块之间挤压和顶撞,致使其边缘附近岩石层脆性破裂而引发地震。地震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构造地震一般震级较大,危害很大。火山地震则是由于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冲击地面而引起的。陷落地震是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发大规模的陷落和塌陷所引起的小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通常级数低,危害小。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面震动叫做诱发地震。大多数是人为的诱发。

无论是何种地震,其造成的震灾都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一般情况下,震灾包

括地表的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和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地震所造成的地表破坏

主要有山石崩裂、滑坡、地面裂缝、地陷和喷水冒沙等。次生灾害是指由地震诱

发的间接灾害,如地震后引起的火灾、水灾、海啸、逸毒、空气污染等灾害。最

近日本引发的核泄漏就是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其破坏力远远超过了地震带来

的灾害。然而在地震灾害中,主要还是工程结构的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又包括

(1)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而造成的破坏;其主要表现是地震时,地

震的作用附加于建筑物上,使其内力和变形增大过度,导致建筑物因承受力不足

或变形过大而破坏建筑物。如:墙体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拉剪断或混凝土被压

酥裂、房屋倒塌、砖烟囱折断或错位、桥面坍塌等。(2)结构丧失整体性而造成

的破坏。结构构件的共同工作主要是依靠各构件之间的链接几各构件的支撑来保

证的,然而地震作用下,若节点强度不足,延性不够,锚固质量差等就会使结构

丧失整体性而造成破坏。(3)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一些建筑

物上部结构本身无损坏,但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下降或地基土液化造成建筑物倾

斜、倒塌而破坏。

减轻地震灾害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主

要包括震前的抗震防灾、震时的应急处理、震后的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震前的

抗震防灾又包括地震的预测预报、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现有工程的抗震加固、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等。大量的震害经验表明,震前的抗震防灾是减

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途径。人类没有阻止地震发生的能力,但可以通过抗震设防

来减轻建筑物所遭受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

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一、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减小地震的作用,即减小结构的惯性力和减少地震动传到结构上的能量;

——增加结构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增加结构的抗力;

——增加结构的储能和耗能的能力。

二、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最好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可以使构件截面变得经济,使结构更轻。同

样,非结构也应该轻型化。

三、减少建筑响应加速的一般原则

——建筑场地不应对地震动产生局部放大作用;

——选择自振周期尽可能避开场地特征周期的结构形式;

——选择低层建筑或地下建筑;

——按照建筑每层的几何中心均匀分配质量;尽量将质量大的部分分布在低层;

——采用形状简单、对称的建筑,它们的承重结构规则,支撑对称。这样限制了

建筑整体扭转带来的加速度增加及高价模态的发展;

——采用抗震支座。

四、增加结构储能能力的可能性

——使用抗冲击性的材料(钢、木);

——尽量提高结构的延性;

——选择超静定次数较高的承重结构;

——确保荷载在结构内部的合理正确的分布;

五、增加建筑耗能能力的可行性

——采用有利于建筑储能能力的措施,尤其是涉及提高延性的研究;

——遵从“强柱弱梁”原则;

——使结构受弯构件多于受剪或受扭构件以储存一定的延性;

——采用抗震阻尼器;

——松散土层中,采用完全买入地下的楼层结构一形成刚性沉箱实现土体-结构

交互作用而实现耗能;

在实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措施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实施非工程措施,

至少应做到一下几点:

一、对公民持续进行抗震减灾教育。

可以通过媒体和其他形式,宣传抗震减灾的基本知识,使群众掌握自防、自

救和互救是技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轻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二、加强国家、省市和地方及民间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建设。

地震灾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有装备和技术的专业队伍进行救灾,因此各

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灾害发生特点,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规划,综合考虑紧

急队伍的任务、规模和数量等,以优化社会资源,同时满足防灾需要。

三、发挥政府在城市抗震减灾中的主导作用。

国内外的历次防震减灾经验证明,政府行为对于减轻各种灾害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四、注重研究地震灾害引起的与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关的问题。

例如,市民对突发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灾后的紧急医疗救援、寻找和

营救,对幸存者提供援助计划等。

当看到建筑废墟里那些无助的呼救、没有希望的等待,废墟旁亲人们那撕心

裂肺的哭喊时,我的心在流血,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我承认我无法阻止地震的

发生,我也不能够改变什么社会的现状,但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后背军,我可以

从我自己的态度去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告诉其

他和我一样的建筑者,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

别人的生死,我们要有我们的建筑行业的职业道德,坚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原则。然而把房屋建得坚不可摧,在巨大灾害破坏

面前,几乎是不可能,在经济上也是不可取的。但我们能够从主观上改变建筑,

运用建筑的抗震原理,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从而减少灾害中伤亡人数和财产损

失。

【参考文献】

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版)2009

周工《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法)米兰·扎赛克 《建筑抗震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刘伯权《土木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

小筑工作室

第12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四 川 大 学 锦 城 学 院

学 年 论 文

题目:中国桥梁工程发展简介所在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作者:李恩全学号:100310624

专业年级:2010级土木工程所在班级:六班

2010 年12月12日

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

摘要:本文分析了桥梁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裂缝的主要的技术措施。(200字左右)

关键词:桥梁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原因 控制

1 概述

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 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目前,国内外对机械荷载引起的开裂问题研究得较为透彻。而对温度荷载引起得有关裂缝的研究尚不充分。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防止危害结构的裂缝产生。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也多集中在水利工程中的大坝、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底板。而对于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裂缝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断面尺寸较大,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以及在以后的降温过程中,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通常只在表面配置少量钢筋,或者不配钢筋。因此,拉应力要由混凝土本身来承担。

2.1 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550 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KJ~27500KJ的热量,(略)

2.2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略)

2.3 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1]。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

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3.1 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的品种及用量

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于是,我们对于桥梁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选择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品种。而水泥释放温度的大小及速度取决于水泥内矿物成分的不同[2]。(略)

3.2 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略)

3.3 大体积混凝土的骨料控制

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选取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3.4 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

(略)

3.5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和温度及表面保护,是保护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关键环节。而热应力的控制手段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T:

△T=Tp+Tr-Tf

式中:Tp —起始浇筑温度;Tr —水泥水化温升;Tf—天然或人工冷却后浇筑块的稳定温度。

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略)

3.6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检查与处理

对于混凝土裂缝,应以预防为主,(略)

4 结束语(或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成功的工程实例都表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完全可以避免危害结构的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不少于三篇)

[1] 张苑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评定及优化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03..

[2] 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3] 过镇海,时旭东.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编排格式

稿件要求按科技论文格式编排。

(1)摘要。用100-200字归纳出文章的内容。(5号楷体)

(2)关键词。选用3-8个词。(5号楷体)

(3)正文。正文5号宋体,通栏排。

(4)插图。要有图名,统一排序“图1 ******”(图名黑体),并要在正文的相关部分写明\"参见图X\"。

(5)表格。使用\"三线表\"。每个表格都要有表名,统一排序“表1 ******”(表头黑体),并在正文的相关部分写明\"参见表X\"。

(6)公式。公式中符号要用规范的符号,上下标要分清楚。

(7)单位。计量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8)参考文献(仅指在文中被引用了的文献,统一排序,并在文章中按顺序出现)内容包括:

专著文献:责任人、文献名[M].(翻译者)、出版社名、出版年份。

期刊文献:责任人、文献名[J].(书的译者)、刊物名、出版年份、期数、卷数。学位论文:责任人、文献名[D]、出版者、出版年份。

论文集文献:责任人、文献名[C]//论文集责任人、论文集名、出版年份。

专利文献:责任人、文献名[P]、专利号。

注意!

1.如果全篇是网上下载或抄袭全部以零分记,格式不规范以

零分记。

2.1月8日前必须提交纸质和电子版,否则无成绩。

3.电子版邮箱:

4.文件名以学校命名。

第13篇:土木工程概论结业论文

铁路工程简述

姓名: 学号: 班级: 课程:

铁路工程简述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在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上,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的载重量约90吨的“旅行”号列车,由设计者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上午9点从伊库拉因车站出发,下午3点47分到达斯托克顿,共运行了31.8公里。

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铁路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

铁路的基本发展趋势

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但是自本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准确、快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铁路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同时改革运输组织工作,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运输和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再加之现代管理和优质服务以及铁路的区域联网、洲际联网,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在陆上运输中仍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在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各国铁路客运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采用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牵引旅客列车是实现客运高速化的重要条件。轻轨交通将倍受青睐,因为它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交通工具;市郊铁路与地下铁道、轻轨铁路紧密合作,共线、共站,共同组成大城市的快速运输系统,这是各国解决人口密度较大地区客运繁忙的有效措施。在未来的铁路发展中,大城市快速运输系统将同全国铁路网连接,紧密配合,形成客运统一运输网。

在货物运输方面,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重载单元列车是用同型车辆,固定编组、定点定线循环运转,首先用于煤炭运输,后来扩展到其他散装货物,对提高运能,减少燃油消耗,节省运营车、会让站、乘务人员等都有显著效果,经济上受益很大,如美国铁路货运量有60%是由单元列车这种方式完成的。俄罗斯曾试验开行了重量为43407吨的超长重载列车,列车由440辆车组成,全长6.5公里,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情景十分壮观。

现代铁路的列车性能已趋于能源和维护费用的极限。旅客列车的速度受到安全的约束,货物列车的重量也已达到桥梁和线路的活载极限。铁路的软件革命即改进管理与控制,可使铁路的技术设备发挥更高效能。由电子计算机、光导纤维、数字技术构成的信息系统,将改变传统的通信、信号两个领域的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以计算机联锁,取代目前的电气—机械联锁。另外,自动排列进路,可使密集列车运行作业最优化,并使调度员摆脱人脑速度和能力的限制。

在电气化铁路上,采用最高用电量控制技术,即在峰值时,可自动地暂时切断采暖等用电,以保证正常牵引用电。目前,日本及西欧各国大部分电气化铁路都采用了远动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从有接点的继电系统,到无接点的半导体电子系统,直至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硬件方面,各国都在加强铁路机车车辆的技术改造。随着内燃机车代用燃料的出现,对传统内燃机车发动机重新优化已成必然,目前,大部分电力机车采用直流串励电动机,这种电机尽管有良好的牵引特性,但易发生空转。采用交流电力机车已是

发展方向。

对于货物车辆来说,除采用大型货车外,在降低货车自重,提高轴重或增加轴数等方面下工夫。对于客车来说,为了达到高速化的目的,重在发展轻型化车辆。转向架的结构、车体的结构都在向轻量化发展。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耐大气腐蚀的耐候钢、热镀锌钢板等金属材料,玻璃钢、泡沫聚氨酯、合成纤维布等聚合材料以及精密陶瓷材料,还有光导纤维、超导材料都逐步在铁路机车车辆、集装箱、线路、隧道、桥梁、通信以及接触网等各方面被普遍采用。

可以预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铁路将重新焕发青春。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日本、法国、德国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的三个国家。 高速铁路的实际应用发源于日本。1959年,日本国铁开始建造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并在1964年开通,全长515公里,时速210公里,称为东海新干线。随后向西延伸,于1975年开通至冈山,1975年开通至终点站博多,大阪至博多称为山阳新干线,全长1069公里。

1982年,大宫至盛冈间465公里的东北新干线开通,同年11月,大宫至新泻间的上越新干线也开通运营。 1970年,日本制定“全国新干线铁路网建设法”,1972年日本运输省又规划了五条新干线:北陆新干线(东京-大阪-富山)、东北新干线延长线(盛冈-青森)、九洲新干线(博多-鹿儿岛)、长崎新干线(博多-长崎)、北海道新干线(青森-札幌)。 法国高速铁路称TGV(Train a Grande Vitee 法文超高速列车之意)。法国国铁(SNCF)从1950年开展高速铁路技术研究,1955年研制的样车试车,就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最高记录-时速331公里,使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

法国高速铁路实际运营开始于1967年,稍晚于日本。但法国国铁不断改进,使TGV的速度不断创新,1981年,一列由七节车厢组成的TGV列车创下了时速380公里的新记录。1990年,第二代TGV列车又以515.3公里的时速刷新了世界记录,冲破了被称为极限的375公里时速,使TGV成为法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72年法国完成了编号为TGV001的原型列车,最高时速318公里。1981年第一代TGV-PSE创造了时速380公里的记录。1990年,一列由两辆动车、三辆车厢组成的第二代TGV Atlantigue以515.3公里时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法国TGV线路目前分为三部分:巴黎东南线(TGV PSE),由巴黎至里昂运行3小时50分,时速260公里。 大西洋线(TGV Atlantigue),由巴黎通往大西洋岸,时速300公里,载客由第一代368人提高到485人。 后续线路包括TGV Nord、TMST、PBKA。TGV Nord从巴黎到里昂并穿越英伦海峡进入英国。另有支线到布鲁塞尔,并将延伸至阿姆斯特丹、科伦、法兰克福。TMST 由巴黎至伦敦。PBKA是由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巴黎到布鲁塞尔到科伦的线路,后来荷兰也加入,延伸至阿姆斯特丹。

德国高速铁路称为ICE(Inter City Expre)。1979年试制成第一辆ICE机车。1982年德国高速铁路计划开始实施。1985年ICE的前身Inter City Experimiental首次试车,以317时速公里打破德国铁路150年来的记录,1988年创造了时速406.9公里的记录。1990年一台机车加13辆车厢的ICE列车开始在Wurzburg-Fulda高速铁路试运行,时速为310公里。

1992年德国铁路以29亿马克购买了60列ICE列车,其中41列运行于第六号高速铁路,分别连接汉堡、法兰克福、斯图加特,运行时速200公里。目前,德国已建成高速铁路1000多公里,到2000年,德国计划建成11条高速铁路。

中国铁路的现状分析 机车车辆篇

我国的机车车辆整体技术较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大,特别是许多关键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客车速度方面,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至今还是空白;在货运重载方面,先进国家早已掌握开行2万吨单元列车的成套技术,我国目前重载列车大部分在5000吨左右。在机车传动方面,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三相交流传动技术,我国目前处于开发试验阶段。我国机车车辆的数量、品种、功能不适应现代化运输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技术装备的运用和维修成本较高,以机车为例:俄罗斯电力机车大修周期为230万~240万公里,法国电力机车大修周期为400万~450万公里,而我国目前仅为120万~160万公里,大修周期比国外短2~3倍。我国旅客列车的平稳性、舒适性差距明显,货物列车重载技术和专用车水平较低。

承认差距正是为了缩小差距。铁路跨越式发展背负着这样的历史责任:把差距、不足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两年来,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已经成功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成功试制了23吨轴重通用货车样车,按时速120公里技术要求,完成了2万辆既有货车的提速改造,进行了自主研发装备的试验和运行考核。

基础设施篇

我国近年来线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成效显著。如钢轨不断重型化并不断增加重轨比重;钢轨材质进一步优化,钢轨强韧性、耐磨性能大大提高;解决了超长无缝线路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大量铺设提速道岔;采用新技术处理路基、桥隧病害;工务检测设备、大型养路机械的制造和使用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设施还存在很大差距。如线路标准偏低,曲线半径过小;线桥结构与高速度、大轴重、高密度行车的矛盾突出;工务工程作业手段、养路机械化有待完善。

通信信号篇 我国铁路信号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机车信号未达到作为行车凭证的主体信号的安全可靠程度;无线列调在全路虽已普及,但仍存在场强的覆盖率低和频率不统一问题;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监控功能不完善,在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方面还不理想;铁路专用通信设备水平落后。既有线路上使用的均是模拟设备,不同的业务使用的设备彼此间相互独立,造成行车指挥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维修检修困难,只能采用预防维修模式。承载地车安全检测、控制信息的专用移动通信平台基本上是空白;信息移频、交流计数、自动闭塞制式落后,超期严重,故障较多,移频自动闭塞不具备断轨检查功能,有些提速区段仍采用三显示方式。总之,我国铁路通信信号系统自动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目前还不能生产适用于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调度集中(CTC)刚刚起步,尚处在研发和应用的初级阶段。近年来,特别是铁路跨越式发展以来,我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实现了以机械信号为主向继电技术为主发展的现代化技术改造,目前正向微电子技术发展,现有的设备除个别为引进国外产品外,绝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

我国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CTC)建设应用取得突破,2004年4月份,新一代CTC在西宁--哈尔盖段正式投入运用,实现了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的集中自动控制,17个车站中的10个实现了行车岗位无人化。

路网篇

铁路路网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路网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不仅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铁路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世

界各国铁路发展史,集中体现为铁路路网不断优化和发展,谋求路网规模、结构、质量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

伴随铁路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人们逐步认识到路网在铁路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长远路网总体发展规划,指导铁路建设和发展。如德国有“Netz21”路网发展规划、法国有“高速铁路总体计划”、意大利有“T型高速路网规划”、曰本有“整备新干线计划”、印度有“统一轨距工程”等。这些长远规划,明确勾勒出通过优化和发展路网,实现以高速、重载、安全、高效为主要方向的现代铁路发展趋势。

在路网的优化和发展中,各国都将改造既有线作为一篇大文章。无论是英、美、德、法等路网结构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众多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加大既有线投资改造力度,提升既有线路能力。各国通过提高线路技术标准、强化线路结构、实施电气化改造和编组站自动化改造等,对线路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和全面改造。如英国铁路线路公司制定了10年基础设施改造计划,计划将客运能力提高30%,货运能力提高2倍。美、德等国也以提高速度为主,长期致力于路网基础设施改造。

在改造中,各国把一些“瓶颈”、拥堵区段和繁忙干线作为重点区段,通过单线改复线、实施电气化改造等措施大大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如曰本、法国、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铁路主要通道已经实现了四线甚至多线,客货列车分线运行,使运输效率大大提高。俄罗斯以铁路电气化为主要方向,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各国铁路还通过改造曲线半径、更新钢轨、更换道岔、延长车站到发线、更新信号设备等措施,不断强化线路结构,适应高速重载的要求。

在改造既有线的同时,各国也积极适应国土开发和扶助贫困地区需要,适应资源开发和新经济区的建设发展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力修建新线。新线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修建高速客货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发展国际联运不断完善路网布局,谋求路网规模的扩大和路网质量的提高。

新线建设中,尤以客货运专线建设引人瞩目。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建成了高速铁路网络,有了成熟、可靠的高速路网技术支撑。曰本已形成以几大新干线为主的全国高速干线网,为曰本经济高速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曰本推行开发建设新干线的脚步还在继续。法国将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重大战略,在推动高速路网通车里程不断扩大和高速列车开行密度不断加大方面始终坚定不渝。德国、美国高速铁路发展同样如火如荼。

无论改造既有线,还是修建新线,各国都着眼铁路长远发展不断完善路网布局,提升路网效率。如俄罗斯、法国等国在新线建设中,合理规划,围绕资源开发和贫困地区发展设计铁路线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英国则通过撤并一些小站,调整站车布局,提高路网质量,提高线路通过能力。

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铁路也开始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是通过构建完善的市郊铁路网,在特大城市郊区形成完善的客运轨道系统。二是在客流较大的地区修建市郊客运专线。法国市郊铁路占法国国铁总客运量的65%。德国在13个城市修建了城市快速铁路,分别承担了德国铁路总客运量和短途客运总量的66%和74%。

适应国际间贸易深入发展,发展国际联运也成为各国铁路路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北美、俄罗斯、欧盟国家铁路公司通过跨国合并发展和优化路网,在国际间经济往来中承担起重任。

客运篇

以客货分线,提高列车速度为主战略。

列车速度是一个国家铁路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速度和价格是人们在选择交通工具时首先要考量的因素,也是交通工具占据市场的有力砝码。经过市场的检验,提高列车的速度成了大多数国家走出铁路发展低潮期的一个必然选择。

在提高客运速度时,首先要加以考虑的是客货分线。因为,客货混跑同一线路,由于货运与客运所需开发、增强的技术不一致,在线路的建设和维修上产生了矛盾;由于线路的单一,

在运输安排上又会互相干扰。这样,客货混跑不仅不能提高运行速度、增加车行密度以及发展重载运输,反而会让运输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发达国家共同选择客货分线运输的客观原因之一。这种决定最根本的原因是客运专线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可达3分钟,列车密度可达每小时20列,理论上每小时最大运输能力可达2×32000至2×36000人,能够实现大量、快速和高密度运输。为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发达国家都确定了在繁忙干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的技术政策和发展方向。目前,法国的客货分线运输里程占路网总里程的32%,德国占19%,英国目前正将4条干线改造为客运专线。从发达国家实践来看,客运专线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法国3条客运专线每年输送旅客各2000多万人次,曰本4条客运专线自开业以来客运量增加6倍多。客货分线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运输速度,有了客运专线,客运的高速化和快速化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各个国家提高客运运输效能的共同话题。1964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曰本诞生,这意味着世界铁路高速化开始形成了气候。1981年,法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东南新干线开通,巴黎至里昂间开始行驶高速列车。1990年,法国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高速铁路世界纪录(这个纪录一直保持至今)。在德国,铁路为了保住所占的客运市场份额,近二三十年一直以提高旅客列车速度为主要战略,1991年,德国两条高速铁路相继开通。1992年,西班牙首条马德里至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开通。

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

火车作为五大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陆、航空、管道)之一,在当今的运输业务中占了重要地位! 它充当了旅客、货物长距离运输。又由于铁路运输安全、迅速、不易受天气影响、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公路和航空。但目前随着大众时间观念的提高,铁路运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农村人口及外出打工者多)而铁路的票价又比航空便宜,使铁路运输在长距离旅客运输中比航空要承担更大比例的运输任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铁路运输增加了困难!

虽然中国铁路经历了五次大提速,但速度仍然无法满足运输的需要。以前铁路自称为“铁老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面临的其他运输方式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我们要从以前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改为“酒香也需勤吆喝”,这就需要我们提高铁路服务质量! 而提高铁路服务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提高铁路运输速度!我们经历了铁路提速,而现在以提速来提高服务质量是很困难的。原因就是提速越来越难! 为什么? 因为我国目前主要是客货车混跑。中低速客车混跑,这就给提速带来很大的困难。货车遇到客车要给客车让路,低速客车要给中速列车让路,我们称之为会让和越行!

为解决这种情形,我国要发展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又称客运专线。即这样的线路上只跑客车,而且速度都在200km/h以上。这与我们现在130km/h左右是一很大的突破!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全国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线! 具体是京哈客运专线(北京至哈尔滨1880公里)京广客运专线(北京至广州2230公里)京沪客运专线(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杭州-宁波-深圳客运专线1600公里。四横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770公里、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客运专线1400公里、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1900公里、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880公里。除此外,还有单线铁路线改为双线铁路线。磁悬浮列车、地铁也被运用到运输中。这给我们铁路运输一个很好的发展形势!

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00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2000公里、复线(双线)50000公里、电气化50000公里。

第14篇:与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科学,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力学;材料。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相对应的。在英语中,历史上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Civil Engineering,因为它们都具有民用性。后来,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电气、化工都已逐渐形成独立的科学,Civil Engineering就成为土木工程的专门名词。至今,在英语中,Civil Engineering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土木工程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是一种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其中与“住”的关系是直接的。因为,要解决“住”的问题必须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而解决“行、食衣”的问题既有直接的一面,也有间接的一面。要“行”,必须建造铁路、道路、桥梁;要“食”,必须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进行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排水等,这是直接关系。而间接关系则不论做什么,制造汽车、轮船也好,纺纱、织布、制衣也好,乃至生产钢铁、发射卫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 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建筑工程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场所。

房屋好比一个人,它的规划就像人生活的环境,是由规划师负责的;它的布局和艺术处理相应于人的体形、容貌、气质,是由建筑师负责的;它的结构好比人的骨骼和寿命,是由结构工程师负责的;它的给排水、供热通风和电气等设施就如人的器官、神经,是由设备工程师负责的。也像自然界完好地塑造人一样,在城市我地区规划基础上建造房屋,是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各种设计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

结构说穿了,不过就是受力体的反力与内部应力如何与外力达到平衡。建筑首先要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受力的问题。我们把解决 这个问题的学科称为建筑力学。建筑力学有可以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体系。建筑力学是讨论和研究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和其他因素影响的 工作状况,也就是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建筑结构和构件会引起周围的物体对它们的作用,同时物件本身受载荷作用而 产生变形,并且存在着被破坏的可能性,但是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是与构件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尺寸,受力性质,工作条件和构造情况有关。而这些关系都可以由力学关系式通过计算而得以解决。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人类的住、行采用的是石块和树木。公元前12~4世纪先后创制了瓦和砖,人类才有用人造材料做成的住房。17世纪有了生铁和熟铁以后,直到18世纪有了波特兰水泥,才使后来的钢筋混凝土工程得到蓬勃发展。如今各种高强度结构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和防水材料的开发,则和20世纪中期以来高分子有机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在所有材料中,最为主要和最为大众的是钢材、混凝土、木材、砌体。近年来,采用两种材料的优点,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做成的组合结构得到很快发展。现在的建筑中,工程质量的优劣通常与所采用材料的优劣,性能及使用的合理与否有直接的联系,在满足相同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都对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影响。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是和与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同样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施工是将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及构思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从古代的穴居巢处到现在的摩天大楼,从农村的乡间小道到城市的高架道路都需要通过“施工”的手段来实现。一个工程的施工包括许多工种工程,诸如土石方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各个工种工程都有自己的规律,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及施工环境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的同时,需要与有关的水电及其它设备组成一个整体,各工程之间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更好的发挥投资的效益。土木工程施工在发挥效益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任何建筑无不修建在地球表面的地层上,建筑的重量最后都会传给地层,有地层来承受。支撑建筑的地层被统称为地基,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 结构的自重与所承担的载荷传递到地基上的构件或部分构件称为基础。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建筑物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三者的功能不同,但在载荷的作用下, 它们彼此相关,是共同作用的整体。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根据埋深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基础和地基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关 键所在,建筑物的地基在建筑物的载荷作用下既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又要是地基产生的沉降在建筑物许可范围内,而地基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同时还要考虑修基础的方法和必要的挡土挡水及相关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建筑空间已经不仅仅单纯从数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从质量上也提车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环境的美观,有一定的舒适度。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的装修。如果说建筑主体工程构成了建筑的骨架,那么装饰后的建筑则成了有血有肉的有机体,最终以丰富的,完善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最佳的建筑应该充分体现各种装饰材料的有关特性,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最有效的手法,来达到构思所要表达的效果。建筑装 修要考虑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保护主体机构免受损害,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装饰材料和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等。房屋建筑发展的同时,像房屋建筑一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道路,桥梁,隧道等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必将更加重视土木工程。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重大项目将会陆续兴建,插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横跨大洋的桥梁,更加方便的交通将不是梦想。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必将促使土木工程向太空和海洋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工程 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木材和砖材,在未来,传统材料将得到改观,一些全新的更加适合建筑的材料将问世,尤其是化学合成材料将推动建筑走向更高点。同时,设计方法的精确化,设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引入,将会是人们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句话,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等都将使土木工程有一个新的飞跃。

这是一门需要心平气和和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的专业。因为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根线条要把建筑物的每一处结构清楚的反映出来。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只是浮在表面上,对任何一幢建筑的结构,对要从事的事业便不可能有一个清晰、准确和深刻的认识,这自然是不行的。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没有挑灯夜战的勇气,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会被同行所淘汰。

这是一个需要责任感和爱心的行业。要有一颗负责的心——我一人之命在我手,千万人之命在我手。既然选择了土木,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肩负起这个责任。

最后,这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行业。金字塔,壮观吧;长城,雄伟吧......但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追求,今天的我们或许还用那种最古老的办法来造这同样的建筑。设计一幢建筑的结构是很繁,但是这都是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涤荡,经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改良,不断创新所得到的。而且这样的追求,绝不局限于过去。试想,如果设计一幢建筑能够像计算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单而易于掌握,那何了而不为呢?因此,土木工程师总是在不断的求索中。一个最简单的结构,最少的耗费,最大的功用。选择土木,选择了一条踏实勤奋,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福午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王福川,宫米贵主编.建筑工程材料.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江见鲸,叶志明主编.土木工程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第15篇:有关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论文是各专业学员都必须完成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免修。要求每位学员在学校指定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的写作,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有关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肩负着把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这个大家庭的使命,对人才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授课的效果,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知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式,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 教学问题 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对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肩负着把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这个大家庭的使命。通过土木工程概论的学习,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为以后学好专业课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固有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同学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介绍了笔者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宽泛,信息量大,缺乏实践性的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内容,其涉及了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等,内容庞杂粗浅,课本往往只能点到即止。另外,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于课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只能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

1.2 学生基础薄弱,内容理论性强

此课程于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一片空白,此课程中大量出现的专业名词使学生理解产生困难,比如在讲解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时出现的网络计划、模板、脚手架等相关内容;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各种基础形式,等等。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2]。

1.3 课时过少,考核方式简单

就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学时介于16~24学时之间,也就是说,每次上课(90 min)都要讲完一章的内容,如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由于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概论”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学生常常只盼着“毕其功于一役”,疏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2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因为它固有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一直以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当前的这种现状,笔者时常去向有经验的优秀老教授请教,并根据此门课程的固有特点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把这一套教学方法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当中。根据同学们的反应来看,这样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1 知识体系的建立

由于土木工程概论具有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当中无法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详细的介绍,材料的取舍成了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既要避免越俎代庖,又要能够充分发挥先导课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于该门课程的特点、内容能够熟练地掌握[3]。笔者授课之余到设计院、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实践及交流,积累了相关的工程经验。通过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经验相结合,突出重点,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对课程内容的详略进行取舍,建立了一套自己授课的体系。简要介B如下:在首堂课时,会把本课程内容的脉络介绍给学生,形成一个总体的框架,使学生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清楚明白,少走弯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不断地告诉他们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2.2 理论联系实际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现场的参观、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纯粹课堂讲授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大部分章节都配有相关的、典型的工程实例,将工程实例涉及的每个专业概念、思想和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出和分析,使学生在听任课教师讲解工程实例的同时能够把自己对这些概念、思想和知识点的认识从生活常识上升到专业的角度[4]。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规模大、投资高,一旦出现工程事故,将会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会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相关的工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工程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例如:在讲地基沉降章节时,可引入著名的工程案例或近期影响较大的工程事故帮助学生了解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会以后如何避免以及应对此类事故的发生。又如可通过回顾“512”汶川大地震,血淋林的画面和一片废墟的视觉震撼,让学生通过教训真正意识到抗震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同时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乐趣[4]。

2.3 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先导课,对于大一的学生了解专业课程,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无疑是有益的。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当中,还应辅以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如何做事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好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5]。例如:讲水利工程时可以引用大禹治水的事迹。禹上任后,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亲自带着测量工具四处奔波勘测地形,观测洪水变化情况,绘制水系图,为治理洪水十年如一日,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控制了洪水。大禹有心怀天下的胸襟,为了百姓,为了苍生,日夜辛劳,是学习的榜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3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广阔,《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内容丰富,研究动向前沿,我们必须进一步努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适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尝试,丰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68-69.

[2]胡坤,朱平华,伍君勇.基于认识实习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8(1):62-63.

[3]杨柯.“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0-14.

[4]张振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W中工程实例的重要性及讲解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1(8):157-158.

[5]郑元勋,蔡迎春.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62-65.

[6]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

第16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2500字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每个阶段都关系到工程的造价控制。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促进优化设计,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把造价控制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限额内。同时,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把建设项目的投资用在各工程项目、各单位以至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在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均衡而合理的分配,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控制成本费用,有利于我国建筑业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我国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三超”现象相当普遍,建设工程周期长、消耗量大, 不但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常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问题,通常称为“三超”现象。

1、决策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 70% — 80%。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是:

1、

1、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1、

2、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早日立项。

1、

3、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可能细致,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设计阶段

2、

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各种指标对平面图设计进行认真分析,因为设计不仅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而且对施工等都有重大影响。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一般来说,先进的技术方案劳动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但是所需的投资较大。因此,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

2、

2、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的限额控制和管理。也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及概预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量和设备,材质的控制。为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设计和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

3、工程招标阶段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严格按《招投标法》操作,规范招投标行为,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合理确定标底,做好工程承包合同的签署工作,尽量少指定分包项目,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减少费用变更。

4、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要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就要在施工阶段要抓好成本控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采取措施:

4、

1、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

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是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目标是指通过施工单位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制约项目目标影响因素很多,如工程合同条件、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条件、场地、图纸变更、地区、监理人员、业主人员及项目部人员的素质高低等,都与项目成本目标制定有关。要根据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对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纠偏,确保目标的实现和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4、

2、生产要素的控制。

生产要素是构成项目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是要加强对人工费的管理。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 20%—25%,控制好人工费,对成本控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对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约占50%—60%,是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①采购单价,采取每月发布主材市场价的方法进行动态控制。②对现场进料的数量和材质,进行严格验收。③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消耗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加强了材料成本的控制才能真正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3)是对机械费的控制。机械费约占工价程造的 5%—10%,机械的选型、进退场时间的确定、在施工现场的有效利用都是机械费用控制的重要方面。

5、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竣工决算阶段是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工程投资效果的检验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5、

1、对建设成本的控制。

重点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查,防止不应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的计划外费用挤入建设成本。

5、

2、对工程决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

包括对施工合同、协议,使用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材料价差计算方法,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现场变更签证单的审核,在审核要查看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是否经设计单位盖章,施工变更签证单是否有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确认。

5、

3、是严格审查工程预算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如:多算工程量,高套单价,重复计算取费。通过对竣工决算的控制使工程预算中考虑不周的问题得以解决,编制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竣工决算报告,分析工程投资使用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今后工作。

结语:

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第17篇:土木工程概论考察论文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下面是土木工程概论考察论文,请参考!

土木工程概论考察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是“大土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土木专业学生啦解专业特点及主要学习方向的入门课程。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内容多、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笔者在以往研究提出团队化教学模式的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改革,以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6级新生为例进行教学改革试点,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兴趣,教学效果显著。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改革成果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可在工科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教学;课程改革

一、《土木工程概论》的课程特点及作用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新生啦解专业特点及学习方向的入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涵盖啦房屋建筑、桥梁、岩土、水利水电等工程领域,具有知识内容多、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课时量少等特点。在土木工程专业大一新生中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介绍土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啦解什么是土木工程;通过对土木工程所包括的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的有针对性的专业介绍,让学生对各个专业方向及今后的专业选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各专业方向的介绍,让学生对未来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啦解,以便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构建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对土木工程各个专业方向的介绍,让学生啦解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作为土木工程师的责任。大一新生刚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除啦日常中对于房屋建筑、桥梁等的感性认识外,对土木工程各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都尚未接触。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以及今后的学习兴趣。《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包含内容众多,每一章节又是一个专业方向,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老师虽然都是科班出身的研究生,但也只是对自己研究的方向比较擅长,单独由一个老师讲解该门课程非常吃力,教学效果也不好。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以往研究中提出啦团队化的教学模式。同时,针对《土木工程概论》每一章节就是一个方向的模块化特点,借鉴研讨式教学的优势,特提出《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研讨式教学法介绍

研讨式教学法最早由德国的大学提出,现在已经成为各国高校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扩招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日趋体现,为有效解决扩招等带来的这些问题,我国湖南师范大学的郭汉民博士研究生在已有研讨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教改实践,于1997年提出啦全新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教学手段等相比,研讨式教学法体现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共同的教学主体,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该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上的五个转变。这一教学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讨式教学法的开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研讨式教学专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下完成相应专题的自学、查找资料、讨论;各学习小组组长在课堂上讲述学习的过程、收获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善相应的学习过程和任务。

三、《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研讨式专题设置及学习要求

(1)研讨式专题设置。以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6级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1.5学分,27学时,根据以往团队化教学研究成果,基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概的要求,共从土木工程专业老师中选取9位不同方向的老师共同担任该门课程的授课,每个老师讲授一个专题(3学时),设置如下9个专题: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水利与港口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建筑节能与设备。(2)学生学习小组划分。在第一节课上,老师根据《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上述授课内容划分成9个研讨式专题介绍给学生,每个专题下再划分若干子专题。然后,老师给每个子专题布置一定的资料查阅任务和要求。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划分成3~5人的若干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成员推荐组长1人,每个学习小组负责1个子专题。(3)研讨式教学要求布置。老师将各个子专题布置给各学习小组后,基于该子专题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情况,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自学、网上查找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所布置的专题进行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由组长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团队成员进行相应的内容补充及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等,最后由相应方向的老师进行总结、系统梳理及学习引导。

2.研讨式课堂教学开展

以专题7(给水排水工程)为例,首先由主讲老师将专题任务布置给各学习小组:城市给(排)水的功能及分类;城市给(排)水体制的发展及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各组成要素及功能;建筑给(排)水的功能及分类;建筑给(排)水系统各卫生器具功能。学习小组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对上述专题任务进行学习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研讨式课堂教学上,通过老师引导,要求团队主讲学生完成上述任务的讲解,必要时可借助工程现场的图片或视频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最后,主讲老师在对上述任务进行总结和系统梳理后,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以激起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城市节水的途径探索;城市污水处理政策机制的初步研究。

四、结论

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量少等特点,老师充分利用我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团队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引入研讨式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啦《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克服啦《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顺应新时期“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16级新生的实际应用表明,该《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可在工科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仁强.“大土木”环境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探讨——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2]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

[3]林龙镔,阙仁波,胡华.《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福建建筑,2012

[4]卓德兵.工程实例教学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材改革,2014

[5]马航海.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作用研究及教学探讨[J].甘肃科技,2015

[6]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

第18篇:浅谈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浅谈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关键词: 土木工程、自然科学、工程师、现状及未来

1土木工程的历史

土木工程的起源几乎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产生。远古人类利用树枝,岩石,泥土等材料构筑巢穴或者为掩埋死者而建造墓穴,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土木工程的雏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第一次社会分工的完成,在氏族社会中,土木工程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水平了。

在以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土木工程发展得相当缓慢。工程技术的传承主要是以经验的形式进行,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专门的机械工具可以使用,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来自天然的木材,石料。大型的工程主要依靠的是数目巨大的劳动力投入。代表工程建设最高水平的一般也是国家组织修筑的公用设施和宫殿等大型建筑。据记载,秦始皇驱使了数十万的民工修筑长城和陵墓,而参与埃及金字塔修建的民工也多达20万。这些古代的宏伟土木建筑今天都成了文明的标志。

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土木工程发展速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使得土木工程由定性的经验主义的年代进入了定量的科学分析的年代。成为系统的,正式的科学。在这一时期,土木工程所采用的材料也由木,石等天然材料过度到混凝土,钢材,玻璃,工程塑料等人工材料。这些材料相对以往的木石材料,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这同时也推动了新的结构理论的突破。

2土木工程的发展及现状

现代的土木工程已经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进步都会对土木工程的发展产生影响。作为土木工程理论的一个支柱,力学在19-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实际需要的推动,力学发展出许多小的门类,如弹性力学,损伤力学等,都服务于土木工程。现在的理论力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境界。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一些以前无法分析的问题可以为工程师们所掌握。本时间初,随着边界层理论的发展,流体力学逐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湍流理论。固体力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土木工

程有直接作用的断裂力学的发生使得工程师们可以比较可靠的估计建筑物的强度和可靠性。这一发展改变了设计的观念。大大推动了结构研究的发展。预应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力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另一方面,有限元分析等新的数学分析方法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拓宽了工程师的研究对象,使得工程师们能够把握更加复杂的系统。数学工具的发展不但作用在结构分析计算上,也体现在优化设计当中。概率与数例统计的应用完善了各种结构物的计算。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土木工程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工程材料,如碳纤维,高强度混凝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加入到土木工程的应用中来,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结构理论也不断发展,从框架到剪力墙再到筒式体系,越来越成熟。在桥梁工程方面,从比较原始的板梁桥,拱桥发展到现代常用的斜拉桥,悬索桥。发展不但体现在形式上,而且也体现内涵上。多种技术的交叉运用突破了单纯的桥梁结构的种类划分。并且出现了一些独特的斜桥和曲线桥。

电脑在土木工程设计上的重要性,已不再需要辩论。利用电脑绘制各类平面、立面、剖面、细部等二度空间图集已成为全球事务所的标准方法。CAD技术使得工程师从烦琐的绘图作业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效率。CAD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它的虚拟现实功能,可以直观的反应和模拟建筑的外观,结构,以及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效果。在国家大剧院的设计中,太原理工大学土木系结构分析工作站,采用ANSYS软件成功地对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了结构分析。验证计算内力、多种载荷组合工况下的变形、结构抗震分析以及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和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土木工程也经历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现在土木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不仅仅完成了单位和术语的统一,也形成了一整个由行业规范和国家强制标准共同构成的标准体系。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技术资料有更大的通用性,同时也保证工程设施的可靠性。

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思想观点的影响。广泛的社会协作是现代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小到一个城市道路岔口的改造。大到三峡工程这样的世纪工程,都体现了社会对土木的影响,有协助也有干预。从工程

建设的规划,立项,预算到建设过程,社会力量广泛的参与其中。同时工程自身也会对社会影响产生回馈。工程对资金,材料,设备,人员的要求,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经济,环境等问题,都不仅限于土木工程技术本身。俗话说的“要想富,先修路。”从中也可以看出土木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而且类似三峡工程这种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的工程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现在我国政府也把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巨型工程作为贯彻“西部大开发”的一种手段。

3 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是但又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高潮。信息化也成为专家系统技术的基础。程序的解题能力不仅取决于它所采用的形式化体系和推理模式,而且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知识。要使一个程序具有智能,必须向它提供大量有关问题领域的高质量的信息输入。

人性化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主要是在体现在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工业民用建筑方面。设计,施工,维护,使用都对土木建筑提出了人性化的要求。国外为此提出过3E的概念。实用、经济、优美,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要求。我国现在在这方面还有欠缺,更多的注重了第一层次实用性的要求,对后两者有所欠缺。

伴随着其他方面的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扩张,土木工程的工程对象也会有很大的扩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的活动将向地下,海洋和太空的发展。

土木工程在新材料,新科技等的支持下,在这些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相当部分的工程将在大洋底部进行,这对现在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是一大考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也曾提出过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战略对策。以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结语

土木工程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继续进步。我们作为未来的土木工程师,不但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工程师的严谨求是,正直诚信,创新进取的优良品质,也要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单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而且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锻炼,总结,提高。土木工程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的职业,它建设了整个文明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的根本工作目的是不断的提高生活的质量。所以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也是社会的建设者,积极的投身社会建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第19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摘要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摘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

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

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

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科学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力学材料。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

种工程的统称。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相对应的。在英语中历史上土木工

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Civil Engineering因为它们都具

有民用性。后来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电气、化工都已逐渐形成独

立的科学Civil Engineering就成为土木工程的专门名词。至今在英语中

Civil Engineering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

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土木工程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

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

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是一种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其中与“住”

的关系是直接的。因为要解决“住”的问题必须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物。而解

决“行、食衣”的问题既有直接的一面也有间接的一面。要“行”必须建造

铁路、道路、桥梁要“食”必须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进行农田灌溉、城市

供水排水等这是直接关系。而间接关系则不论做什么制造汽车、轮船也好

纺纱、织布、制衣也好乃至生产钢铁、发射卫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

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

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

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1]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

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 的物

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

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建筑工程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提供场所。

房屋好比一个人它的规划就像人生活的环境是由规划师负责的它的布

局和艺术处理相应于人的体形、容貌、气质是由建筑师负责的它的结构好比

人的骨骼和寿命是由结构工程师负责的它的给排水、供热通风和电气等设施

就如人的器官、神经是由设备工程师负责的。也像自然界完好地塑造人一样

在城市我地区规划基础上建造房屋是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各种设

计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

结构说穿了不过就是受力体的反力与内部应力如何与外力达到平衡。建筑

首先要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受力的问题。我们把解决 这个问题的

学科称为建筑力学。建筑力学有可以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

学体系。建筑力学是讨论和研究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和其他因素影响的 工作状况也就是建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在载荷作用下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

的建筑结构和构件会引起周围的物体对它们的作用同时物件本身受载荷作用而

产生变形并且存在着被破坏的可能性但是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和

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大小是与构件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尺寸受力

性质工作条件和构造情况有关。而这些关系都可以由力学关系式通过计算而得

以解决。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

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远古时代人类的住、行采用的是石块和

树木。公元前124世纪先后创制了瓦和砖人类才有用人造材料做成的住房。

17世纪有了生铁和熟铁以后直到18世纪有了波特兰水泥才使后来的钢筋混

凝土工程得到蓬勃发展。如今各种高强度结构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和防水材料的

开发则和20世纪中期以来高分子有机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在所有材料中最为主要和最为大众的是钢材、混凝土、木材、砌体。近年来

采用两种材料的优点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做成的组合结构得到很快发展。现在

的建筑中工程质量的优劣通常与所采用材料的优劣性能及使用的合理与否有

直接的联系在满足相同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

使用方法都对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影响。[2]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是和与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同样重要的一个环

节。建筑施工是将设计者的思想意图及构思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从古代的穴居

巢处到现在的摩天大楼从农村的乡间小道到城市的高架道路都需要通过“施

工”的手段来实现。一个工程的施工包括许多工种工程诸如土石方工程深基

坑支护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

工程等各个工种工程都有自己的规律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及施工环境

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的同时需要与有关的水电及其它设备组

成一个整体各工程之间合理的组织与协调更好的发挥投资的效益。土木工程

施工在发挥效益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从而进一

步提高我国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任何建筑无不修建在地球表面的地层上建筑的重量最后都会传给地层有

地层来承受。支撑建筑的地层被统称为地基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 结构

的自重与所承担的载荷传递到地基上的构件或部分构件称为基础。地基基础和

上部结构是建筑物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三者的功能不同但在载荷的作用下

它们彼此相关是共同作用的整体。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根据

埋深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基础和地基的质量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的关 键所在建筑物的地基在建筑物的载荷作用下既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又要

是地基产生的沉降在建筑物许可范围内而地基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

久性同时还要考虑修基础的方法和必要的挡土挡水及相关措施。 [3]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建筑空间已经不仅仅单

纯从数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从质量上也提车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环境的美

观有一定的舒适度。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的装修。如果说建筑主体工程构

成了建筑的骨架那么装饰后的建筑则成了有血有肉的有机体最终以丰富的

完善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最佳的建筑应该充分体现各种装饰材料的有关特

性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最有效的手法来达到构思所要表达的效果。建筑装

修要考虑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保护主体机构免受损害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

消防疏散的要求装饰材料和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等。房屋建筑发展的同时像房屋建筑一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道路桥梁隧道等也取得

了长足的发展。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

木工程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

增加人们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必将更加重视土木工程。

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重大项目将会陆续兴建插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横跨大洋的

桥梁更加方便的交通将不是梦想。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必将 促使土木工程向太空和海洋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工程

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木材和砖材在未来传统材料将得到改观一些全

新的更加适合建筑的材料将问世尤其是化学合成材料将推动建筑走向更高点。

同时设计方法的精确化设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引入

将会是人们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句话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

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等都将使土木工程有一个新的飞跃。

这是一门需要心平气和和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的专业。因为成千上万甚至几

十万根线条要把建筑物的每一处结构清楚的反映出来。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

什么事情都只是浮在表面上对任何一幢建筑的结构对要从事的事业便不可能

有一个清晰、准确和深刻的认识这自然是不行的。从事这个行业可能没有挑

灯夜战的勇气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会被同行所淘汰。

这是一个需要责任感和爱心的行业。要有一颗负责的心——我一人之命在我

手千万人之命在我手。既然选择了土木就应该踏踏实实的肩负起这个责任。

最后这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行业。金字塔壮观吧长城雄伟吧......

但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追求今天的我们或许还用那种最古老的办法来 造这同样的建筑。设计一幢建筑的结构是很繁但是这都是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涤

荡经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改良不断创新所得到的。而且这样的追求绝不局

限于过去。试想如果设计一幢建筑能够像计算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简单而易于掌

握那何了而不为呢因此土木工程师总是在不断的求索中。一个最简单的结

构最少的耗费最大的功用。选择土木选择了一条踏实勤奋不断创新追

求完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福午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王福川宫米贵主编.建筑工程材料.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江见鲸叶志明主编.土木工程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当今时代全球进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的年代世界上各个

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包括我们经济速度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用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

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

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

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高潮之中

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

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

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

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

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

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土木

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

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

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

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

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

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

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

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

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

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

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

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

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

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

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

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

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

修改 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 可视化的

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

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

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

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 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

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 大型桥梁

悬索受力的控制 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 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 建筑

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

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

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

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

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

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

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

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

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

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

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

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

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

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

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了前瞻

性、战略性和更为科学的依据使建筑行业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

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

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

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

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

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

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

全新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实现更宽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准确的会计管理、成本管理、

融资管理、投资管理更优化的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更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

信息技术也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项目经理的信息更为丰富

为新产生的团队合作关系甚至跨国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前提。高技术的办公环境

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人力管理理念的创新对更有效地提高生产率提供了可能

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升级。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正如山西太原化学工业设计院于万里同志的文章《从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看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所言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

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多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大型复

杂的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

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

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

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依靠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种

管理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主要

有

1.项目计划的编制。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以及中标授标之后的合同条件都要求承包商编

制切实可行的“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剖析。软件对一个工

程项目的所有任务做出精确的时间安排同时还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原材料、劳

动力、设计和投资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出关键要紧的任务关

键线路以及对任务做出合理的工期、人力与物力、机具等资源的安排。

2.项目跟踪过程。

软件对于工程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它要求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根

据所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内外部因素随

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连续、系统的纪录和报告并输入计算机也就是真实、

实时地反映工程进度分析工程进度数据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的变化。

3.项目的分析、控制与优化。

由于管理软件实现了广义的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者根据跟踪提供的信息

对比原计划或既定目标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纠偏对策实施纠偏措

施。软件不但考虑时间问题还根据资源和费用进行分析求得一个时间短、资源耗

费少、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并通过软件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也就是利用时差不

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使之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利

用。软件有对工程数据与作业活动的强大过滤功能将现行计划执行情况与目标

计划进行数据库比较然后再将滞后于目标计划的所有工作活动过滤出来进行 单独的追赶或特别跟踪。对于发现工期滞后的工作项目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制

定相应的追赶计划。对于现行超前于目标计划的工作可有意识地放慢部分超前工

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来降低工程成本或使总体计划更趋于合理。

三、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

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

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

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

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

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

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电子商务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的采购显得更为宽范围、广领域

甚至会进入货物及其流通的细微部分使需求方对货物的质量、价格、生产方式、

供货方式、市场信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透彻的把握。网上交易为提高效率、降低

交易成果、监督交易全过程提供了可能同时还为买卖双方的合作经营伙伴关系起主导作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诚信失缺行为进行有力遏制促进市场健康发

展。

人才上网网上各专业专家组在网上会诊技术难关和质量难题对土木工

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力量。也可以说现代建筑企业更加依赖网上技术研

发依赖网上人才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系统三种体系为项目提供

了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和交换手段使项目信息共享更及时、更灵活、更

广泛并具备了实施异地交互讨论的环境参与项目的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

地方都可以方便的查看项目管理信息总部管理人员也可以同时访问其他地方项

目管理信息随时了解项目总体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库把公司本部、公司分部、

施工现场、分包商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异地协同工作的环境并可

实施异地指挥和控制。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既包括建筑管理的信息化也包括建筑技术开发的信息

化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应在三个层次上展开即在土木工程行业管理信息化、工

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土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土木工程行业管理信息化是根

体现了行业的经营特性和行业的市场特点 土木工程企业信息化是杆必须建

立在对行业深层次的了解上必须符合行业运作规律 工程信息化是果。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三改一加强”相结合

与企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相结合要借鉴全球信息产业推进的经验学习各

行各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成果从产业、企业和工程实际出发研究开发一般解决

方案和个别解决方案遵照“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

展开、稳步推进”的方针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特别是相关学

会、协会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使自己伴随着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走进新时代

充分发挥跨行业、跨部门专家荟萃的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第20篇:土木工程概论论文题目

土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土木工程概论论文题目,希望能够给你一点建议。

1、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2、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概预算

3、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讨论

4、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5、浅谈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

6、论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7、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论文指导企鹅舞衣衣期玖巴期玖叁

9、浅谈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0、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灌筑法施工技术

11、桥面防水屋施工应用实践

12、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办法

13、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14、关键链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5、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6、谈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17、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18、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19、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及重要性

20、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对成本的影响浅析

21、浅谈现场施工管理

22、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应用

23、高速公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4、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处理方案

25、浅谈项目安全管理与新模式

26、浅谈转岩地基中木桩的极限承载力

27、浅谈无缝施工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施工中的应用

28、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运用

29、论某E院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

3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问题和技术支持

31、浅析砼裂缝的原因,预防探讨

32、施工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

33、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34、厦门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35、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有效措施

36、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及成本分析

3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合同管理

38、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

39、论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与成本控制

40、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

41、谈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42、浅谈节能建筑推广与实施

43、智能建筑的工程建筑管理

44、工程项目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45、我国现行工程投标体系的制度分析

46、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47、浅谈建筑装饰工程安全管理

48、影响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因素及内处

49、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50、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51、浅谈如何加强建筑项目管理

52、浅谈硂裂缝的原因预防探讨

53、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