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考研数学笔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0 09:02:1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考研数学66条笔记

1、对于不等式xnyn(nN)两边取极限时(以极限存在为前提),除不等号外还要带上

等号,即limxnlimyn。 xx

2、对于任意数列an,若满足anAkan1A(n2,3....)其中0k1,则必有

limanA。这一结论在求解递归数列的极限时是很有用的。 x

3、设gx在xa可导,(x)在xa连续而不可导,则gx(x)在xa处

不可导若g(a)0 可导且导数为g\'(a)(a)若g(a)0

4、证明f\'(x)P(x)f(x)x存在零点,等价于证明在Qa,b

u(x)f\'(x)P(x)f在(xa),bQ(x)其中u(x)为a,b内任意恒正的函存在零点,

P(x)dx数。受求解一阶线性方程积分因子法的启示,取u(x)e,

F(x)eP(x)dxf(x)eP(x)dxQ(x)dx

5、曲率:Ky\'\'x\'y\'\'x\'\'y\' 223/223/2(x\'y\')(1y\')

z

r

zdrdsdt s

z

txyrrxF1(r,s,t)xy

6、参数方程的重积分换元yF2(r,s,t)dxdydzsszF(r,s,t)3xytt

7、若f(x)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x)的全体原函数以T为周期的充要条件是

T

0f(t)dt0

8、若f(x)在区间I上有第一类间断点,则f(x)在I上不存在原函数;若f(x)在区间I

上有第二类间断点,不确定f(x)在I上存不存在原函数。

2u2u

9、多元初等函数的偏导数仍是初等函数, xyyx

10、旋转面与柱面方程

命题1:设空间曲线的曲线参数方程为x(t),y(t),z(t),则绕z轴旋转

x一周的曲面方程为:y

z(t)

命题2:准线方程为:

f(x,y)0

当母线的方向向量为sl,m,n则柱面方程

z0

f(x

lm

z,yz)0 nn

xf(t)

命题3:若准线方程是:yg(t),t(,),母线的方向向量是sl,m,n,柱

zh(t)xf(t)lu

面方程是yg(t)mu

zh(t)nu

11、

12、

Yb,两个随机变量X,Y,若Xa则当a0时XY1;当a0时XY

1设f(x)在a,b非负,,(ab,,)f(x)在

xa0

,可积,又设

xa(或xb)是f(x)的瑕点,且lim(xa)pf(x)l(或lim(bx)pf(x)l)则

xb0

当p1且0l时,瑕积分1

3、

14、

15、

16、

17、

18、

b

a

f(x)dx收敛。

实对称的矩阵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值向量正交 正交的向量组必线性无关

知道三边长求面积用“海伦公式”S

p

z0 r

(abc)

2zf(x,y,r)条件“z与r无关”,潜台词就是说f(x,y)g(x,y)两边对x,y求偏导是相等的

有zf(x,y)区域Dxy求极值(最值)用拉格朗日函数,求出若有两个,则分

别算出后求其极(最)值大小

19、

秩为1的矩阵可以化为两个向量的积A,为n维列向量。并且A的自乘

T

积AaA,a为常数

20、

21、

22、

A的行(列)向量相互垂直,且长度相同为a,B

A为正交矩阵 a

(AE)(AE)(AE)(AE)满足交换律

ABx0①Bx0②由于②的解必是方程组①的解。因此,R(②的解向量)

≤R(①的解向量)

23、求矩阵的n次幂可化为对角阵(可化为对角阵的矩阵)来求:

A~AnPnP

124、

25、

26、

27、

是对称矩阵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Q1AQ已知求A(已知A的一个特征向矩阵A的正负惯性指数不等于主子式的正负个数 时间A、B相互独立,A、B、、相互独立

在使用公式P{axb}F(b)F(a)时,在这里{}中的不等式应该是左开右闭

量);先求出A的另外的特征向量(利用正交条件),求出Q,然后求出A

28、

1



对角阵左乘A,A[12n],AA(11,22,nn) n

对于连乘式的处理,可以将式子取对数,转换成和式进行分析

E(X+Y)=E(X)+E(Y)X、Y不作独立要求

E(XY)=E(X)E(Y)X、Y必须独立Cov(X,Y)=0 ①矩阵A满足f(A)=0,矩阵A 的特征值由f()0确定

具体特征值是否有?有几个同i只是确定了的取值范围,

29、

30、

31、

②f()0解出来的

样的特征值?还需要增加题目条件

32、

Amn

,对于

ATA

的特征值为非负:

(Ax)TAx0xTATAxATA正定或半正定,0

33、A对应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的个数≤特征值的重数

34、最大似然估计值不一定要求似然函数的导数为零,有可能似然函数是恒增或者是恒

减的,那么根据定义域的范围来求解最大似然估计值

35、初等矩阵均是可逆的,并且有这样的表示方法(要会写出初等矩阵的表示):

1

Eij1Eij,Ei1kE,Eij1kEk

k

36、

两个极限反常积分审敛法:①反常积分



a

(a0)当p>1时收敛,当p≤1px

时发散 ②反常积分

b

a

当0(xa)

37、

38、

XY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常数a、b使P{YaXb}

1证明一元函数f(x)的极限不存在的一种方法:

n

若xnx0,xnx0,limf(xn)不存在或xnx0,xnx0,ynx0,ynx0使得

limfx()n

n

n

lfimyn,则(limf(x)不存在

xx0

n

39、

对于任意数列an,若满足anAkan1A其中0

(求解递归数列的极限,数列不是单调的,先求A,后证明存在) 40、

设an1f(an)(n

1、

2、3),an区间I,若f(x)在区间I单调上升,并且

;若f(x)在区间I单调递减,则ana2a1(a1a2),则an单调上升(单调递减)

不具有单调性(对于递归系列的复杂的数列,可以从递归函数入手,PS:先说明有界)

41、

相等

42、

43、

“f(x)在xx0邻域二阶可导”换句话“f(x)在xx0处的导数二阶导数连续” 一般的,设f(x)在[a,b]连续,在(a,b)n阶可导,f(x)在(a,b)无零点,则f

n

证明两条曲线在某一点相切M(x0,y0),先求交点,后求交点的导数相等/方向向量

(x)在(a,b)至多有n个不同的根

44、用泰勒公式的证明,关键在于选取展开点,一般来说已知条件给的点作为展开点,

若已知条件给出f(x),f’(x)的特征,可选在x处展开

45、注意用词:“某点二阶可导”说明二阶导数在其邻域内是连续的;“在某点存在二阶

导数”说明在该店处是可导的,但是在其邻域内不一定可导

46、周期函数的导数依然是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而周期函数的原函数可就不一定

是周期函数。只有当

T

f(t)dt0时,f(x)的全体原函数为周期为T的周期函数

47、求取不定积分原函数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叫做“分项积分”一般应用在同种类型的

函数结构构成的分式中(裂项公式)

48、

两个矩阵相似可以推出A1,A2的特征值相同,两矩阵的特征值相同不能推出相似;

A1,A2特征值相等并且R(EA1)R(EA2)可以得出结论“A1,A2相似”

49、求x时的极限,通常以“抓大头”的办法,所谓“抓大头”就是取分子、分母中趋于最快的项(指数式>幂式>对数式) 50、看清题目中的用字:“任意”一般来说范围很广,可以向要处理的式中带入特定的

的值或表达式,向目标推导

51、关于倒代换,设m、n分别为被积函数分子、分母关于(x±a)的最高次数,当n-m

≥1时,用到代换可能成功(设x±a=1/t)

52、

53、

D(X2Y)0X2Yc(常数)X2Yc,XY

1FX(x)为分布函数,考察xa点是否连续:P{Xa}P{Xa}0则连续,



否则不连续

54、

(r)

xr1exdx(r0)是参数r的函数,称为函数,函数的一个重要性

质为(r1)r(r),特别的(n1)n!

55、

ij

D(X)D(Xi)D(Xi)

X与X相互独立

ii

ij

D(X)D(Xi)D(Xi)2Cov(Xi,Xj)

X与X不相互独立

iiij

56、

f(x1,x2,x3)5x125x223x322x1x26x1x36x2x3则f(x1,x2,x3)1表示

何种二次曲面?将f(x1,x2,x3)1对角化,可以得到f4y229y321,f表示椭圆柱面

57、正交变换不改变向量长度

58、

矩阵A正定的必要条件aii0(i1,2,3n),A0,合同变换不改变矩阵的 特

征值

59、旋转曲面围成的平面的方向为右手螺旋定则所规定的 60、

已知yy(x)的曲线,与x轴围成图形的型心,

b



a

dx

y(x)

xdy

b

b

a

ydx

y(x)



b

a

y(x)xdx

b

a

ydx

1b

2ydxdxydyaab0b

ydxydx

a

a

61、

对于F(x,y,z)0的隐函数的形式dS

ydxdy可以使得计算

得到化简 6

2、6

3、6

4、

f(x,y)在公共点M0处的法向量为(fx\',fy\')|M0grandf(x,y)|M0

(kA)*kn1A*;(A*)*|A|n2A;|A*|=|A|n

1若A列满秩R(AB)R(B),R(AA)R(A)(2012年数学一考过)

T

65、

1q1,收敛

q

,发散n2nlnnq

1

66、

XY2xXxYx

推荐第2篇:考研政治笔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举,同时在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发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6、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清廉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社会纲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末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十八大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1、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12、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重在建设、繁荣学术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

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以蒋、宋、孔、陈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3、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推荐第3篇:体育概论考研笔记

体育概论考研笔记

第一章.

体育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竞技体育-------------- 第九节.竞技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十六、趋势: 1.商业化2.职业化3.社会化4.科学化5.交融性(学体社体竞体相交融)6.国际性p59 我国趋势:1.举国体制完善,向社会化过渡

2.商业化引入

3.以强化奥运会的基础上,以全运会为中心 4.三级训练体制基础上,走体教结合

5优秀运动队院校化“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 7.

发展竞技体育俱乐部制 8.

7.中国武术将不断完善

9.

8.专业、业余和群众性竞技体育相结合 10.

9.国际化

第三章.社会体育

一.社会体育的内容、结构p67 社会体育的内容种类繁多,可按不同方法分类,通常有:1。按目的分类2。按项目分类3。按人群分类4。按组织分类5。按场所分类

问题:从现代社会发展看社会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1).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似农、工业社会需要大肌肉群的运动,而当代社会需要心脑等小肌肉群的运动,所以。 (2)社体自身特点

(3)从城市化现代化对人的发展要求和影响 (4)社会体育可以增进人际关系、邻里关系

(5)生活方式改变,人们逐渐减少体能工作,

(6)我国改革提倡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化,形成以地缘为主要媒介

二.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图p69

三.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制,实现小康体育P69 1体育设施、2组织、3指导、4活动、5信息服务和6体制监测服务

问题:小康社会如何构建完善的社会体育服务体制

回答:1小康社会需要体育2小康是政经文体的小康3小康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服务

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p75 分两期,主要了解第二期工程,2001—2010年

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重要举措:

1、组织举措

2、内容举措、

3、制度举措、

4、科研举措

5、经费举措

6、目标举措:将二期工程目标改为“建设面向大众的多元化社会体育服务体系” 五.社会体育发展趋势p82 1.

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的社会化;社体管理的属地化增强(社区体育管理)单位体育弱化;

2.

社会体育活动形式的生活化;体育组织、设施、活动的身边化和“亲民便民利民”为宗旨的体育服务深入开展,体育活动逐步在生活方式中稳定下来,成为人们生活作息的一个组成部分;

3.

社会体育活动内容的轻快化(康乐体育)

4.

社会体育活动方法的简易化;人们可以轻易尝试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六.老年人生活与体育的关系p83 1.老年人生活方式改变与体育 2.老年人健康水平降低与体育

4.

老年人社会关系丧失与体育

第四章.学校体育

一.概念:是在以学校为主体的环境中,应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P87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p88 1.

学校体育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2.

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3.

学校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4.

学校体育日趋与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相融合,与综合体育接轨,从追求阶段效益向追求长远效益转化

三.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p91 1.

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2.

机能教育的指导思想 3.

全面教育的指导思想 4.

能力教育的指导思想 5.

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 6.

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 7.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问题: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关系 四.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p92 1.被动体育观向主动体育教学观转变

2.由单一的体育观(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体育观转变

3.由国家本位观向学生本位观转变

问题:在以人为本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如何看待强调国家意志需要培养建设者、保卫者的做法。强调老师意志集体活动对个性化的忽视,如队列教育在西方看来这是军国体育,我们则认为能培养集体主义和纪律意识,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五.现行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p94 1.

体育教学目标不清、学科能力概念不明。增强学生体质一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然而他从未有效的指导体育教学的目标设立。

2.

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不强,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表现出非逻辑性、非系统性等特征 3.

教学方法的手段还不能适应生动、活泼和主动的要求

4.

教学过程过短与断裂

5.

教学评价方法局限性较大;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六.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p95 1.

注重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健康,而不是体力发达。从农社向工社向办公自动化转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再依靠人的体力因素而转向智力因素。“健康第一” 2.

注重体育课程的实用价值

3.

注重体育课程的可持续价值和个体需要价值 七.学校体育教材体系p97 1.

基本内容

2.

理论知识性内容:体育健身知识、人体健康知识、体育文化知识 3.

技能性内容 4.

情意性内容 5.

操作性内容

八.体育课的结构

1.

概念:是指体育课的基本要素有序结合的形式,即课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2.

“三段式”课的结构:20%准备部分、70%基本部分、10%结束部分

九.余暇体育的特点:1自主性2选择性3参与性4社会性5娱乐性 十.余暇体育活动方式: 1.

俱乐部体育活动 2.

运动竞赛 3.

趣味性游戏 4.

野外活动

问题:从目的内容时间等来安排学生的余暇体育活动

十一、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1.

小学体育改革:克服成人化、竞技华,实现游戏化为中心,改变男生女生化 问题:中国公民业余时间参与体育仅为33%的原因 回答:首先,对体育不感兴趣;其次,不知道怎样参与体育

第五章.体育产业 一.概念: 1.

体育事业指与体育有关的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由这些组织推行的发展体育有关的一切活动。它是公益性、福利性和经济性事业。

2.

体育产业是指提供体育用品提供体育服务的企业及有关组织机构 3.

体育经济指以产业为主体的体育的经济行为和市场行为

4.

体育消费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各种消费和支出,也就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运动竞赛表演过程中,对体育服务产品、体育实物消费产品及体育精神产品的消费,以及为参加体育活动和观赏运动竞赛而支付的各种费用。

5.

体育劳务指由体育部门的人员通过劳动服务的形式,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各种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观赏型体育劳务和参与型体育劳务两类。

6.

体育经营指体育组织或参加者为达到体育目的而通过有效的运作使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过程。

7.

体育市场指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包括体育用品、劳务、技术、信息、资金、竞赛表演服务市场。

二、体育的本体产业P.121 1.

体育旅游、休闲、娱乐、健身业 2.

体育教育、培训、信息咨询业 3.

体育俱乐部业与职业体育俱乐部业 4.

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门票业

5.

体育赞助业余体育广告业

6.

体育博彩业(体育彩票与体育竞猜业) 7.

体育基金业 8.

体育保险业

9.

体育经纪服务产业 10.

体育无形资产产业

三、体育相关产业 1.

2.

3.

4.

体育用品产业(体育产品制造与体育用品销售业)

体育纪念品及体育标志商品生产许可证销售 体育建筑业和体育场馆服务业 体育传媒业

问题:发展体育产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P114

注意: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小康社会、健康经济和知识经济相联系谈体育时,要注意前缀,特殊问题特别阐述

四、奥运产业与奥运商机

问题1:申办奥运会给体育产业可能带来的效益。 问题2:奥运商机是否会推动体育发展

问题3:北京如何把握奥运商机,使体育本体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

五、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p140 在21世纪初,基本形成以体育本体产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应放在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用品等市场上,逐步建立和健全体育固定市场与流通市场,不断开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推动体育市场体系的形成。

六、处理好五个体育产业运作关系 问题:怎样处理好产业运作的关系P141

第六章 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

一、体育场地的作用P148 1.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一般说发达国家体育场地人均面积达4平米,我国目标是人均1平米)

2.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竞技体育运动的基地

3.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活动场所

4.是城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增加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是城市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5.是展示现代体育科技和建筑学的一个窗口,是其发展水平的一个展示

二、特大城市体育场地布局确立应考虑的因素P153 1.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

2.城市人口比重、交通和可供使用的土地

3.经费投入的可能性

4.举办大型运动会及现代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思想的变迁趋向

5.传统体育项目及群众对体育项目喜爱的倾向

6.城市中城区和郊县居民在体育意识、观念及体育人口率上的差异等

三、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P155 1.

以体为主,多种经营

2.

多功能配置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3.

兼顾“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 4.

5.

6.

7.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确保功能定位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变化性 传统功能与开拓性功能相结合

整体规划发挥功能互补的放大效益

四、我国体育场地发展对策P166 1.

确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目标,对我国体育场地建设进行全面长期的规划 2.

加大国家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确立多元化投资体系

3.

处理好体育场地建设中的“质”与“量”的关系,在兼顾大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体育场地的现代化水平

4.

根据兼顾两个计划的要求,继续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布局系统”的原则,对我国大城市体育场地现行布局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

5.

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建设和改造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和可利用率

6.

通过调整不同系统场地设施建设的策略,使学校体育场地与非学校体育场地和学校内部大中小学间体育场地设施比例日趋合理

7.

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我国体育场馆的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8.

把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绿化结合起来,实现运动场地的公园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体育场地设施

9.

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推行委托管理和高度组织化经营管理方式,为公共体育场地提供优惠经济政策

10.

加强对体育场馆的内部管理,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增强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活力

第十章 中国体育发展概述

一、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P178 1.

洋务运动

2.

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在中国办教会学校和发展基督教青年会组织 3.

中国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归国时带回近代体育运动

4.

外国的先进科学理论和体育专业书刊在中国翻译出版,宣传和介绍近代体育内容,外国人自身在中国的直接影响等

二、中国体育市场的表现P184 1.

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体育思想 2.

追求形神统一 3.

自然主义 4.

军国民主义 5.

健康教育思想 6.

终身体育思想

问题: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系 回答1)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归宿

2)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是纽带桥梁

3)学校体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其兴趣与理念

问题:健康教育思想与体育的关系

回答: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时候,教学计划课程、师生关系都应有所调整,教师应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能释放和缓减其压力,是其有运动的满足感。

注意:铅球运动始于英国炮手填炮弹而来,因此,不仅有健身功能,还有文化传承功能

三、新中国体育的历史教训

1.

脱离实际的急于求成

2.

忽“左”忽“右”的形而上学 3.

粗放发展的资源浪费:首先,竞技体育“人海战术”的发展思路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其次,低水平重复导致财力资源浪费;最后,体育场馆的闲置导致物力资源浪费。

四、面向21世纪的发展目标P198

推荐第4篇:现当代文学考研笔记

名词解释的主要类别

一、期刊杂志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概说,是什么性质)1915年创刊于上海(创办时间、地点),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创办人、主办人、主编等内容)。\"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提倡什么文学观念、思潮、艺术方法等)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闪光的大事,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答题要素:

1、概说,是什么性质;

2、创办时间、地点

3、提倡什么文学观念、思潮、艺术方法等

4、闪光的大事,发表了什么作家的什么重要的作品

5、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整体评价。

其他如《语丝》杂志

二、重要作品(理论、创作、作品集) 《文学的“根”》:韩少功(作者)发表的理论文章,1985年(时间),《作家》杂志,此文认为,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不茂。作家的责任就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主要内容、主张)这篇文章后来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运动的“宣言”。(文学史意义、整体评价) 答题要素:

1、作者

2、时间

3、主要内容,如果是创作还要兼及艺术风格

4、文学史上的主要作用,整体评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作者)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时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主要内容)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整体评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作者)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时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主要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文学史作用、整体评价)

三、文学运动、思潮、流派

先锋文学(非常重要,在0

3、07年名词解释考过,08年简答题“先锋小说的基本特色”也考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外国现代派作品输入的影响,崛起的小说创作流派,重视文本的“实验”性,尤其致力于探索和创新叙事技巧,具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特点。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为开端,代表性作家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孙甘露、潘军等。

“鲁迅风”(07年名词解释考过,答案详见教材)

中国新诗派

荷花淀派

山药蛋派 答题要素:

1、时间

2、代表作家和作品

3、主要艺术倾向、艺术特点

4、文学史意义和整体评价

四、文学宣言、创作理念 三突出、“人的文学”

答题要素:

1、时间

2、倡导人、提出者是谁

3、主要内容,在这个理念之下有否文学创作实绩,如果有,举出重要的来

4、文学史上的主要作用,整体评价

五、文学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 答题要素:

1、成立时间

2、地点

3、发起人、召集人、主要成员

4、倡导什么文学理念

5、有哪些重要文学作品

6、在文学史上的作用、意义、贡献、地位的整体评价。

六、文学现象

革命样板戏(9

9、0

2、0

7、08年都考过,详见当代文学史)、孤岛文学(99和04年考过) 答题要素

1、现象出现的时间

2、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文学史背景

3、现象的简要经过、过程、包含内容

4、该现象涉及到的作家作品

5、文学史整体评价

简答题的答题:(这一类题目在教材上都能找到答案,务必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150—200字)

一般人的记忆,不太可能原原本本的记得教材内容,务必要突出重点,实在记不起来教材上的东西,那就要编,也不能空着。重要的是你要对基本知识概念了如指掌,千万不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硬伤,这在考研中是很重要的。不知道的,记忆不准确的不要想当然,可以适当取巧,比如机不清楚具体哪一年,就用某某年代,想不全某一流派有多少作家那么就用一个名字后面加等字。再比如,归纳艺术特点时候,记不得教材上的东西,可以用一些泛化的用到谁身上都可以的特点,语言清新流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思想深刻,富含人生哲理等等……这些话虽然没深度,但是总比空白好!

在答题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是把框架搭建好,一二三四,条理清晰,这对于简答和论述都是一样的,考研的试卷即使是简答也不能三两句就完成,尽量要说的全面,但不必展开每一个要点。

简答与论述的区别。简答题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基础的,比如说问《围城》的讽刺艺术,如果出在简答,那就只要把教材上的一些要点总结归纳成1234条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论述,就要在1下面又具体阐述,结合原作,并且适当的要提出一些教材上没有的观点,可以是期刊上的,也可以是你考的学校的老师的论著,或是学术界公认的,总之要尽量抓住老师眼球,表明你有一定积淀和学术能力,还可以与古今中外同类作品作比较,充实答案的厚度与深度,这样论述题看起来才饱满 例如:简答题

1、主要理论家作家提出的文学观念的主要内容 周作人“人的文学”主张的主要内容?(07年考)

2、某个思潮流派的主要特点、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得失的评价。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基本特点与得失?(07年考) 哪些作品?特点,以什么为主要内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追求(史诗追求)。图解政治概念,人物形象单薄,人性深度不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束缚太重。 先锋小说的基本特色?

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09年考) 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09年考)

3、某部重要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文学史评价。论述题举例:

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有何区别?

鲁迅:从《狂人日记》到《伤逝》,始终走在潮流前面,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先进作用;在肯定先进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知识分子自身存在重要的思想局限,表现在知识分子不易把个人的解放(个人价值)和社会的解放(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

叶绍钧: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知识分子的卑琐形象,丰富了现代小说的人物,作家对这些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灵魂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如《潘先生在难中》。

钱钟书:作者以精细、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群“新儒”的命运,不仅蕴含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破产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样的深刻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这是方鸿渐等形象所凝结着的人生思考。

□ 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是晚清学者梁启超为了改革诗歌,使其成其为解救社会的工具而提出的鲜明口号。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要求应达到三个标准:新意境,新语句,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实践者,他一方面主张用俗话写诗,即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另一方面又主张用新思想、新材料入诗。其诗歌主要反映历史现实内容,主要以反帝卫国,变法图强为主题。诗界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对白话文运动有重大影响。

□ 鸳鸯蝴蝶派小说

鸳鸯蝴蝶派又叫“礼拜六派”,是一个文学倾向艺术趣味相近的小说流派。在民国年间在上海等大都市流行的徇世媚俗,以消闲趣味为创作宗旨的小说,创作内容以才子佳人为主,风格哀婉顽艳。它是半殖民地化畸形繁荣的大都市产物。徐枕亚的《玉离魂》最为出名。鸳鸯蝴蝶派小说反映了民国以后沉滞颓靡的社会风貌,在开明与蒙昧杂糅的时代氛围中表现了人们的彷徨、困惑和无奈。

□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也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之一。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茅盾、周作人、郑振铎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提倡现实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1931年《小说月报》停刊,该社团便无形解散。

□ 创造社

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1925年以后,创造社进入后期,开始从事无产阶级文学。

□ 新月社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他们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新诗的“三美”原则。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 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端木蕻良、李辉英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 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左翼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中国诗歌会诗人致力于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最大的贡献是努力追求新诗的民族化与大众化,它反对新月派和象征派脱离现实的倾向,主张捕捉现实,用大众歌调表现民众的反帝抗日高潮的情绪。中国诗歌会在上海设总会,在北平、广州、青岛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设有分会。诗人蒲风、穆牧天、任钧、杨骚等是主要发起者。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是蒲风,诗集《茫茫夜》、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是他的代表作。中国诗歌会是诗学主张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但过分强调语言的通俗和描绘生活,造成了诗作的苍白浅露。

□ 新格律诗派(新月诗派)

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他们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在艺术上要求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的发展。

□ 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代表诗人有李金发、王独清、冯乃超。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打破常规逻辑,省略一般的联想过程,以跳跃的思绪引发读者联想。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他们讲究比喻通感,常常运用象征性意象来凸显诗人内心潜藏的主观意识却难以捉摸。李金发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得名于《七月》杂志。主要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等杂志为主要阵地,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要求受人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他们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不同的诗人又充满个性的特色。

□ “九叶”诗派

是四十年代活跃于诗坛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重要诗歌流派,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以后,才有了“九叶”诗派之称。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远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文学观念和诗歌理想上更具有综合性和现代性,追求诗歌的现实主义、象征义和玄学的综合。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集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善于运用较大跨度的跳跃性来形成“陌生化”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时代精神。代表作有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穆旦的《控诉》《赞美》。

□ 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是“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出现的新诗团体,1922年成立于杭州。以短小清新的情诗创作为主,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学峰、汪静之等人。具有浪漫抒情倾向,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汪静之的《惠的风》是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写爱情为主的诗集。湖畔诗人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勇于创作情诗,表达男女爱情,率直坦城,绝无世俗的顾及,也少见艺术的雕琢,以为青春期青年诗人的热情和真挚,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以及现代新诗的勃勃生机。

□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夏衍、冯乃超、阿英、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并且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左联非常注重方法的革新和推动富有革命意味的新现实主义。“左联”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等。“左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深入发展,以及党对文艺事业上的直接领导,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联系,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最大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飞统一战线。

□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汉园集》反应力年轻的大学生经历大革命失败后的悲愤、幻灭、苦闷、彷徨的情绪。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思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 国防戏剧运动

1936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大规模侵华、华北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为配合周扬等人提出的国防文学的口号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市民、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戏剧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戏剧工作者组成流动剧队,走向农村、内地和前线。“国防戏剧”除了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主题外,还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功能,在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戏剧。内容大多以抗日斗争为主题,也取材于历史剧和外国戏剧,在抗日反侵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效果。优秀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大批作品。

□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方向,突出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改造。《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觉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文艺批评中,实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讲话》所代表的文艺路线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基本线索。

□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 问题小说

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是“五四”时代启蒙思想的特殊产物,是特殊形式的为人生的文学。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冰心的“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此外“问题小说” 的创作者还有叶圣陶、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等人。

□ 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乡土文学推动现实主义的命运和农民命运相结合,开拓了现代文学的主题和题材领域;推动了外来文学的因素和本土文学的地方色彩相结合。

□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坚持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家追求文学的独立于自由,既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又反对文学从属于商业。京派小说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废名的《竹林的故事》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受到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其作品多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可以描写主观感觉的印象着重分析开掘人物心理和潜意识,人物多具有“二重性格”,一部分作品具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并流露出悲观颓废情绪。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初出现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因《现代》杂志而得名。现代派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强调写纯然的诗,贵族的诗;追求感伤的诗绪和现代的诗艺;有融合了意象浪漫的写实。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代表诗作有《雨巷》。

□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 后期浪漫派

抗战时期以徐讦、无名氏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小说。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讦的《风潇潇》。

□ “小说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确立新小说的概念,促进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虽多是政治小说,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它们体现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价值:力图从严肃的社会目的出发,反对以游戏的态度创作单独的娱人的作品,即后来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先声。

推荐第5篇:人文地理考研笔记(补充)

农村聚落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一万多年以前)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人类进入定居农业阶段,这样在地域上便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便由此产生了。

城市的出现: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城市。

(2)近代城市发展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a.城市发展加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13.6%,1950年达28.7。b.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信息及商业中心。c.城市地域结构日益复杂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

d.城市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工业化国家城市发展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缓慢。

7、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起源:该方言形成于宋代以后,后来移民为“客”,早来定居者为“主”,因而出现了“客”或“客家”之称,由于山区封闭,形成“主”“客”语言上的差别。

地理分布:客家方言的分布既有相连成片的地区,又有较多的语言岛。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此外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台湾、广西还有分散的“岛状分布”

语言的传播特性

1、外延性

2、连续性

3、层序性

4、复合性

5、竞争性

6、演化性

7、阶层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条件对语言的传播影响极大,对于一个地形复杂的区域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区域外的语言难以进入。二是区域内的语言也难以对区域外的语言产生大的影响。

由于地形复杂的地区阻碍了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因而语言种类繁多,而地理条件单一的地区有利于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因而语言的种类少,且分布范围广。

(二)行政区划的影响

1、语言(包括方言)的分布往往同行政区的界线相一致。

2、地区的分化和统一常常引起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3、各地区的语言总是尽量接近行政中心的语言。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1、移民所带来的语言取代当地土著居民的语言。

2、移民所带来的语言渗透到当地语言中,对当地语言产生影响。

3、移民的语言被当地语言排挤并最终消亡

( 四)经济条件的影响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语言的对外影响力成正比,其原因是: 一是发达国家或经济发达地区,对语言的创造起到了带动力作用(如对新发明、新产品、新的生活方式的命名)。 二是落后地区为了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和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有必要学习发达地区的语言。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一)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二)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三)新来移民所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四)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语言景观:能从语言上直接体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或历史发展状况的景观称为语言景观。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征

(一)文字的本质特征

文字三要素 : “形”、“音”、“义”。

文字体系:图画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为表意文字、英语为表音文字。

(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汉字: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它不依附于任何其它文字体系,独立形成和发展。优点:一字一音,形象直观

缺点:字多、书写难度大

2、阿拉伯文字:前身是“那巴泰”文字,后这一文字中出现了阿拉伯的词语,公元四世纪起,用来表达阿拉伯语。

3、希腊文字(略)4.拉丁(罗马)文字

二、地名景观

1、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 :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2、汉语地名结构一般为专名+通名。如:李家、王家、张家为专名,“村”为通名,合起来为李家村、张家村等。

《米兰敕令》与基督教合法化

公元1--4世纪初年,早期的基督教,思想上坚持推翻罗马统治,行动上拒绝崇拜罗马神和罗马皇帝,曾屡遭罗马政府的残酷镇压。君士坦丁大帝(约公元274--337年)登位后,开始意识到,基督教可以强化帝国的统治工具,于是在公元313年与他潜在的对手李基尼乌斯在米兰联合发表了《米兰敕令》,规定信奉各种宗教都享有同等的自由.没收的基督教徒集会场所和其他财产一律发还.这标志着基督教的合法化,以及基督教开始和罗马帝国结合.

第二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一)移民

(二)传播

1、交流和传教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婚姻是宗教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宗教统治者威望可以促进宗教传播。

2、有组织的传播基督教即是有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随着西方老牌殖民帝国的扩张,传教士总是有组织地被派往某国或某地区进行传教,而佛教和伊斯兰不属于此列。

(三)领土竞争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领土扩张相伴而行。

(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有以下几种形式:

1、和平共处:如儒、佛、道的融合,即三教合一。往往在同一座宗教建筑里供奉着儒、佛、道三教的偶像。

2、竞争:如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十字军东征)

3、排斥: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东方宗教的敌意。

二、宗教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1、神权政治:如早期的伊斯兰教,中世纪天主教教皇,2002年前阿富汗的塔利班。

2、政府与宗教:政教合一的国家,中东地区许多阿拉伯国家属之。还有很多国家虽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却确定某一种宗教为国教

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当今世界许多民族分裂问题均与此有关。

四、主要宗教分布区

(一)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以及南非、澳大利亚等地,另外,英国、北爱尔兰中(北)部、荷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德国等是新教的势力范围。天主教在拉美占统治地位(一些受英、德殖民文化、法律影响的国家除外)。

(二)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三)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

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

尽管宗教信仰中含有许多超现实成份,但地域性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起着一定的影响。1.对饮食的影响2.对作息时间的影响3.对资源利用的影响4.对生儿育女的影响5.对文化的影响6.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二、宗教与文化

1、由于宗教以及地方信仰中往往有选择地将本地区某种环境要素神圣化,从而直接保护了某区域的地理环境或某些生物种类,如某些树木,印度教的牛,以及五台山,峨眉山等自然环境。

2、宗教往往起源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而这些特殊的环境对宗教观点(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沙漠环境对一神论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均为一神论。

3、宗教圣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宗教圣地主要包括宗教领袖、宗教圣贤诞生、创教或埋葬的地方以及宗教四大佛教圣地、武当、崂山、恒山道教圣地等。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犹太教的

9、10月住棚节(农作的开始),

3、4月的五旬节(收获季节)便与地中海气候有关。美国基督教的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的星期四)是为庆丰收而设立的,而加拿大气候较冷、故感恩节是11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四。

第四节宗教景观

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景观。由于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祈求得到神灵的保佑,不惜花巨资修建教堂、神庙、清真寺。各类宗教建筑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平,而且融合各种艺术精品为一体,在大地上构成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与文化宝库。除寺庙以外,宗教景观还反映在墓地、聚落与地名等方面。

麦加禁寺简介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阿拉伯语al-Masdjid al-Haram的意译。位于阿拉伯半岛城(今沙特阿拉伯境内)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克儿白”(天房)的所在地。穆罕默德生前将周围划为禁地,即禁止非穆斯林入内和狩猎杀生、斗殴等行为,故名禁寺。当时只是一块东西宽、南北窄的露天礼拜场所,除“克儿白”外无其它建筑。638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扩大了院落,并修建了围墙。64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又进行了扩建并增修了廊檐。656年,阿巴斯王朝哈里发艾卜·加法尔·曼苏尔在扩建禁寺过程中,增加了黄金装饰和各种雕刻,还修建了第一座宣礼塔。后经历代哈里发和当代沙特阿拉伯政府扩建,禁寺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万人礼拜。

麦地那圣寺简介

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阿拉伯语al-Masjid al-Nabi的意译。位于麦地那城,又名先知寺。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至麦地那时始建,初以椰树杆为梁,用泥巴、干草和树枝搭制而成,围墙高不足2米。经不断扩建,至穆罕默德逝世时面积已达2475平方米。现在的规模是1848年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布杜勒·麦基德费时12年扩建奠定的。1955年沙特政府再次大规模扩建,使圣寺面积达16326平方米。现有8座尖塔,其中两座高70米;5道大门:西面为和平门和慈门,北面为光荣门,东面为妇女门和哲布利勒(天仙名)门。

大殿和走廊由232根圆柱、474根方柱及689道拱门联成一体。殿内的宣讲台有12层台阶,全由大理石砌成。穆罕默德陵墓位于寺内东南角。艾卜·伯克尔和欧麦尔二位哈里发及圣女法蒂玛的陵墓也在寺内。每年都有许多朝觐者来此瞻仰。

耶路撒冷远寺简介

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又名阿克萨清真寺(al-Masjid al-Aqsa)。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城内。寺名源于《古兰经》载:穆罕默德一夜之间“从禁寺行到远寺” 。相传在穆罕默德圣人复兴伊斯兰教以前,先知苏莱曼始建。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初期确定为穆斯林礼拜朝向。638年,第二任哈里发征服耶路撒冷后重修。705-709年,伍麦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本·麦尔旺及其子瓦利德再一次大规模修建,使寺殿高88米、长90米、宽36米,有大理石圆柱53根,方柱49根。1948年阿以战争发生后,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陆续拆毁了周围的大部分建筑。1969年8月被焚,远寺许多建筑均遭到严重破坏,属于历史文物的宣讲台也化为灰烬。

一、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政治地域结构。

二、政治实力结构: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政治地域结构。

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被称为政治扩散。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

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所作的规模分类

特小国:面积不足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小国:面积2.5万~15万平方公里之间的国家;中等国:面积15万~3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大国:面积35万~250万之间的国家; 特大国: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

(二)领土形状

1、按国家领土的形状特点,可以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六类 (见教材)

2、另外一种同样是按照国家的平面轮廓和领土构成将国家分为以下几类:(1)团块状国家(2)几何形状的国家(3)狭长型国家(4)串珠状国家(5)穿孔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150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中,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有中、俄、美、日、法、印等近120个国家和地区;200海里的国家有巴西、阿根廷等13国;3海里的有丹麦、澳大利亚等10国;5国介于3~12海里之间;6国介于15~50海里之间;菲律宾则按经纬度划定领海范围。

二、国家实力分析

1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PP=(C+E+M)×(S+W)

式中:PP为综合国力;C为基本实体,包括人口和领土;E为经济能力,包括GNP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为战略意图;W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2 “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政治地理格局内涵与特征

所谓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又称世界战略格局或国际政治格局。它是指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种战略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国际政治地域的总体框架结构。

在这个总体框架结构中,重要国家以及重要国家集团间的力量对比和力量组合,是促使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重要因素。

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大战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态势,世界政治地图得以重新描绘。从那时起到1991年的近半个世纪内,战后初期形成的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曾长期作为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色。东西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以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的争夺,使整个世界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动态平衡。

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长达5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3.三个世界的形成

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于在同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谈话时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基本理论。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全面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近30年世界各种矛盾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而构成新的国际政治地理格局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冷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及特点

前几次新旧格局的转变都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的,而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两极格局向多极世界的转变,则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目前正处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过渡时期。

我国许多学者认为,苏联解体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不断竞争和较量,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由美、欧、日、俄、中五大力量支撑的“一超四强”的新格局雏形。在目前世界的五大力量中,除美国称得上有全球性军事及经济影响外,其余四个力量中心各有所长,与美国相比可称为地区性大国或地区性力量。

马汉1911年又出版另一部重要《海军战略》,此外马汉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使他的海权理论不断系统和成熟。

苏联的马汉庞大舰队的远洋海上力量,在辽阔的海洋上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角逐。原苏联一些军政要人一再宣称:苏联不仅要成为陆上强国,而且要成为海上强国,苏联海军要航行在其安全利益需要它去的一切地方,要在世界各大洋与美国海军相抗衡。戈尔什科夫也曾说过:“苏联海军的旗帜要飘扬在世界各大洋的上空,美国早晚得承认,它已经不能主宰海洋了。”

科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世界可分为两个地缘战略区,每一个地缘战略区又分别包括若干个地缘政治区。此外,还有三个特殊地缘政治地区,即:两个破碎带和一个独立地缘政治区。

推荐第6篇:《社会工作概论》考研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考研笔记 ----------------------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3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 3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 3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 3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 4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 4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 5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 5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 5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 6 第四节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 6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6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 6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7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 7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 8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8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 8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 8 第五章

社会个案工作 ---------------------- 9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 ---------------------------- 9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 9 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 10 第六章

社会小组工作 -------------------- 10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 10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 10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 11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11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 ---------- 12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12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内容 ---------- 13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行政 ---------- 13 第九章

儿童社会工作 -------------------- 14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 14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4 第三节

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 14 第十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 14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 15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15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16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 16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 16 第十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 ---------------- 17 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 17 第二节 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 ---- 17 第三节 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 17 第十三章 家庭社会工作 ---------------- 17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 17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 18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 18 第十四章 矫治社会工作 ---------------- 18 第一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 18 第二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 18 第三节 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 19 第十五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 19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 19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 19 第三节 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 20 第十六章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 20 第一节 贫困问题概述 ------------- 20 第二节 反贫困:国际经验的回顾 ----------------------------- 20 第三节 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 21 第十七章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 21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 21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 21 第三节 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 22 第十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习-------------------------- 22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 ------------- 22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 22 参考书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工作概论》考研笔记

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活动,也是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围。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介绍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社工理论研究的进展,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从事社会服务做准备。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用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知识来看待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并重;(3)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的关系。社会工作强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助人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被强化。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应注意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实习)的结合,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忌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课程可以安排在本科低年级。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1949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

(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

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

(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社会进步的涵义;“大同”思想。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 按生理特征分类;按社会特征分类

(二)按困难类型分类

(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其中包含了他们对对方行动及互动过程的理解。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是利他性服务的提供者,受助者(也称工作对象或案主)是服务的接受者,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助人活动是服务的传导者。 社会工作的类型

(一)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社会工作经历了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同社会学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最初孕含于社会学之中,有时被称为应用社会学。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社会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它逐渐独立于社会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任务和过程与受助者的心理状态及态度有关,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受到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影响。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

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与权力分配、社会政策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在制度层面上要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合

法地位和权力。

(二)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者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财富更多地应用于福利事业是社会财富效用的最大化。 思考题

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什么是社会工作?试比较关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因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认同社会工作价值、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一)助人过程的特征

帮助他人获利、合作过程、不对称互动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助人活动的发动者、推进合作、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服务提供者、工作对象的支持者、合理行为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过程的管理者、福利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的涵义与类型

(一)功能的涵义

(二)功能的类型

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功能与反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

(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 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我国体制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一)我国体制改革的内容

(二)我国体制改革的特点

整体性、渐进性、非同步性、计划性与自发性

二、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

社会服务社会化和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追求促进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我国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

我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领域则表现为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的路径依赖。

(二)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受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两方面的影响。

(三)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不同模式并存,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 思考题

试述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试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试分析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试分析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之特点。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把救助看作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同情和怜悯

(三)专业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人道主义、平等意识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

(一)价值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

高登斯坦的观点,理想的社会工作者认为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实际社会工作者与之有别。

(二)价值、知识与技术

价值与知识的关系;价值与技术的关系

三、社会工作中的反价值 操纵、家长作风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

(二)社会福利理念

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二)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

(三)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

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四)社会工作价值在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 例如自我决定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原材料

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国古代社会福利理念、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

(二)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和方法

在上述三种价值体系(观念)基础上的借鉴创新、批判继承、综合发展,例如爱人、助人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专业价值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

(二)专业伦理

包括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伦理责任(对当事人、对雇佣机构、对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

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教育 价值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核心

思考题

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矛盾? 试指出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轻视理论出于两种“误区”:过分夸大社会工作所处理问题的特殊性,对理论的概括范围的过高追求。社会工作的个别经验与理论知识是相互补充的。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解释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与原因,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提出有效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和模式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七个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

涵义,二者之不同与联系。

(二)皮拉利思的社会工作理论三层次划分模型 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实践理论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佩恩的分类及各流派的基本内容:心理分析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理论、女权主义理论。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归类

李康特(Recomte)的理论构造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和专业性背景假设;

大卫·豪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四范式模式:功能主义的、解释论的、激进人文主义的、激进结构主义的。

三、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总结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 思考题

试述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试述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对当代社会工作者而言,了解和研究社会工作理论,包括哪两方面的具体任务?谈谈你自己在这两方面的看法

和见解。

第五章

社会个案工作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

一、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一)诊断学派关于社会个案工作的看法

汉密尔顿认为社会适应不良是“心理-社会”即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功能学派的看法

强调社会工作者(机构)对案主帮助的作用。

(三)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提供支持与服务,减轻和解决问题,增进福利。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

(二)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阶段

1917年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一书是社会个案工作专业化开始,“研究-诊断-治疗”的助人框架。

(三)精神医学对个案工作的影响

(四)20世纪4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一、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的含义

危机是平衡稳定状态被改变的现象,也是一个过程。

(二)危机介入技术

开始阶段:收集资料、达成协议、建立专业关系;中间阶段:进一步搜集资料,寻找形成危机的原因,减轻案主压力;结案。

二、任务中心模式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个案工作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它考虑个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它主要应用于情绪问题、资源不足、角色困难等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的五个阶段。

(三)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技巧

倾听、抓住核心问题、协议、沟通与回应。

三、心理-社会模式

(一)心理-社会模式的内容

将案主的心理状态、情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人的内部心理世界、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

(二)心理-社会模式的框架

针对问题(内部和外部问题)确定目标(改变人和改变环境),正确处理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

(三)心理-社会模式的相关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的成长(生命历程)理论。

四、行为治疗模式

(一)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人的行为是通过反映外部世界、学习适应环境而获得的。有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和认知学习四种学习形态。

(二)行为治疗模式的工作技巧

(三)行为治疗个案工作的框架

适应问题-案主行为本身出现问题;工作目标要小而具体,可测量;工作者要运用资源与手段支持案主的行为改变。

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一、中国社会个案工作的经验

中国社会是“家本位”文化,家族(家庭)集团主义使得对人的帮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二是通过帮助家庭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

中国的社会个案工作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架构的特点。

6。Roberts .R..W and Nee , R.H.(edited) Theories of Social Casework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 Chicago , 1969 思考题

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简述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试述危机接入模式的工作过程与技巧。

试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及技巧。

第六章

社会小组工作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小组工作的缘起与发展过程

小组工作产生于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20世纪40年代成为专业工作方法。

二、小组工作的定义

从治疗、发展及对团体的功能的角度下定义,社会小组工作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三、小组的类型划分

以成员的参与程度、自由进出程度和工作目标划分的小组类型。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一、小组工作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系统理论

二、小组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认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群体是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来实现。治疗模式以小组作为治疗的媒介,解决小组成员的问题。互动模式把小组看作一个互助系统。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一、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前属期阶段-权力和控制期-亲密期-分辨期-分离期

二、小组工作的过程

小组形成初期的沟通、小组形成中的规范的建立(社会控制)、小组成员的角色承担,提高小组凝聚力。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一、小组工作的原则

(对小组及成员的)个别化原则、接纳、助人、鼓励参与、促进成员发展、合理制约

二、小组工作的技巧

(一)小组工作的一般技巧

建立关系、观察、组织小组、领导小组、沟通、参与小组、运用资源、评估。

(二)促进沟通的技巧

选择适合环境、选择适合语言、提供合作目标、调整小组互动模式

(三)组织会议的技巧

良好的开端、控制讨论进程、做好总结。 1981 思考题

试述社会小组工作的涵义。 试述小组工作的三个主要模式。

试述兰卡德等人的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模式。

为什么对小组中的互动进行控制?怎样有效地进行控制? 简述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第七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一、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组织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社区工作包括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社区组织工作起始于19世纪后期的社区睦邻运动,20世纪60年代社区组织工作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二)社区发展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倡导,首先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实行。1955年联合国提出社区发展的准则。

二、社区工作的定义

(一)社区组织的定义

工作方法论、工作过程说。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的定义。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

一、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一)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工作策略的意义,如保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

(二)社会运动理论对于社会工作策略的意义

二、社区工作的实施理论

(一)社区工作的模式

罗斯曼的社区工作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新的发展观。

(二)社区工作的原则 联合国的社区发展原则。

(三)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 建立关系(方法与内容)、收集资料(类型与方法)、制订计划(层次内容)、社区行动(内容与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社区调查与分析的技巧、建立及维系关系的技巧、动员与组织的技巧、活动程序设计技巧。

第四节

中国的社区服务工作

一、社会福利体系与社区服务工作

社区社会福利的涵义: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自助-互助为基础,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

二、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发展方向问题(福利服务还是商业营利)、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服务滞后。

(二)对策

福利服务与商业服务分离,制定促进福利服务的政策;加强社区服务管理。 思考题

什么是社区工作?其目标是什么?

试述罗斯曼社区工作三模式的基本内容。 试述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试述社区工作的介入方法。

试分析我国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成就与不足。

第八章

社会行政

第一节

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行政

基德内的实质性解释,崔克尔的过程性解释,定义。

(二)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二、社会行政的层次

(一)社会政策的层次

政府的宏观政策和机构(组织)的微观政策。

(二)社会行政的层次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界定与联系。

三、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地位

社会政策的定义,社会行政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行政是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行政的功能

实现社会政策、促进有效服务、修订社会政策。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内容

一、社会服务的计划

社会服务计划的过程模式,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

二、社会服务的组织

社会服务组织的结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人员的招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督导与激励

(一)督导

督导的涵义及其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

(二)激励

社会服务机构中激励的特点,对组织成员考核评估的方法。

四、协调与控制

(一)协调

协调对于社会服务机构运行的意义,程序性协调与工作性协调。

(二)控制

两种控制观,组织控制中的吸纳机制。

五、评估与报告

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意义、报告(或交待)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行政

一、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历史 古代的“九惠之教”、常平仓、义仓,民国时期的社会部。

二、我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1949年后我国的社会行政机构的体系的结构;社会政策的实施模式----单位体制与行政体系的作用,社会行政的基本特点:依据统一政策、依靠行政体系、借助思想工作。

三、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行政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企业(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及消极影响。社会行政体系的变化:政府角色的变化、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发育与成长,社会行政性质的变化:由政治化向行政和经济相结合方向的转变。 思考题

什么是社会行政?试述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内容。 试述社会行政的功能。

社会行政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内容)? 试分析我国社会行政体制之特点。

第九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儿童概念的界定,儿童社会工作的涵义。

二、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

(一)以救助为主的时期

20世纪以前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对象是特殊儿童,主要方法是救助

(二)积极的儿童福利时期

20世纪新的儿童福利观念,1923年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宣言》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性质

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福利性、服务性、专业性等基本特征,它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安全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人的发展理论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发生认识论的发展理论。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普通的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养育、儿童教育、儿童卫生保健、儿童权益保护;特殊的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的涵义,对特殊儿童的救助、康复和教育。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群体活动、个案工作

第三节

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一、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幼有所长,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

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现状

中国政府的儿童社会政策:宪法、婚姻法的有关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福利院,希望工程,春蕾计划

三、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前瞻

儿童福利的优先性,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的法制化、社会化趋势。 思考题

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发展? 试述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试述我国的儿童福利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状况。

第十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关于青少年的界定

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对于青少年概念的解释。 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

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征,复演理论认为个体成长是在“复演”人类进化历程。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人生发展阶段论) 学习理论

哈维格斯特的发展阶段和任务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玛格丽特·米德的青年亚文化(代沟)理论,本尼迪克特的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地位与角色)、社会变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变迁)、青少年群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待青少年问题。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青少年面临的发展任务;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青少年发展与青少年问题两大主题。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青少年工作的一般形式

团体(组织)是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青少年团体(组织)可以为青少年发展服务;借助青少年活动设施和基地开展青少年工作;一些社会服务机构直接为青少年服务。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般形式

个案辅导方法和团体活动方法。

第五节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机构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教育、开发、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机构。

二、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状况与发展

中国青少年在发展中面临三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就业、教育及保护。 思考题

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你如何认识它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社会工作有哪些内容?

青少年社会工作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十一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老年人问题

一、老年人问题的由来

老年人与老龄社会的标准,老年人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二、老年人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的涵义,老年社会工作有单纯的帮助、服务向帮助、互助、发展和参与的变化。

三、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老年社会工作是三个主要因素。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对养老问题的处理方式有明显差异。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老年社会工作理论

(一)社会撤离理论

认为随着老人年龄增长,他们便主动撤出主流社会活动。遇到的批评

(二)活动理论

认为积极的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生活的满意,评价

(三)连续性理论

老年人若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就会有幸福的晚年。

(四)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认为对老年人过分关心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社会重建理论关注改变老年人生存环境以增强和重建自信心。

(五)社会交换理论

主张发展老年政策和服务,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老年个案工作

独特的原则和要求,尊敬老人,耐心的重要性

(二)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

怀旧、生命回顾的功能及使用范围

三、老年小组工作

基本原则和具体技巧 老年社会工作的特殊性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一、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院舍照顾)的涵义

二、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涵义,产生的原因、功能,“时间储蓄”,将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结合起来解决老年照顾问题。 思考题

试说明影响老年的主要因素。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有何指导意义?

老年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人社区照顾?

第十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

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妇女社会工作也叫妇女服务,狭义的妇女社会工作,广义的妇女社会工作,妇女服务的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的一种社会思潮,女权主义的基本主张,女权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内容:妇女社会地位,妇女的社会作用,社会权利和争取妇女解放途径的观点。

第二节 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香港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香港妇女服务的三个层次:家庭服务本位、社区服务本位、妇女服务本位。

二、香港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以已婚妇女为主,强化妇女传统角色,以家庭和社区为服务本位

第三节 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发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

(二)宣传教育妇女

(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四)家庭文化建设 “五好家庭”

二、近期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思考题

什么是妇女社会工作?

试述女权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试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试述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就。 试述社会性别流派的基本观点。

第十三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从家庭成员个人开始,从家庭整体的角度理解个人,专业工作关系

二、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化

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功能外移和重心转移,家庭关系平等化,家庭支持网络的变化,婚姻家庭问题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

对经济困难家庭提供物质性服务,对家庭关系失调者提供咨询和法律服务,开展家庭教育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

欧美家庭社会工作于20世纪初走向专业化。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多样化。

二、中国大陆的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服务,面对家庭的培训和教育,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有关家庭社会关系的理论

(一)系统理论

(二)家庭沟通理论

家庭角色,角色紧张,性别角色理论,家庭沟通的正负效益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家庭治疗的涵义及适用范围,家庭治疗理论,家庭治疗的目标、基本原则 思考题

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试述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试述在中国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的意义。 怎样运用系统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什么是家庭治疗?试述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矫治社会工作

第一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矫治

矫治是对犯罪或有犯罪倾向者的矫正治疗,它有惩罚、隔绝、威慑、改造等功能

(二)矫治社会工作 涵义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类刑法观念及其制度的历史变迁

古代的惩罚罪犯制度,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刑罚思想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约翰.奥古斯特斯的贡献,英国的感化制度

第二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一)人道主义

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有罪者能够改过自新

(二)新社会防卫论

(三)接纳

接纳的伦理基础及价值观念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

(一)司法审判前的服务

调查报告,判决建议和参考

(二)社会处遇

何谓社会处遇,包含的内容或服务方式,观护,教养院

(三)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更生保护

三、矫治社会工作的机构与人员

矫治社会工作体系,矫治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第三节 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犯罪矫治工作的特点

专门机关与社会相结合,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结合

二、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

社会帮教:涵义与适用对象;工读教育:做法;劳动教育:涵义;社会处遇:特点、形式;狱中矫治:方式。 思考题

什么是矫治社会工作?它与矫治工作有何联系和区别。 矫治社会工作通过哪些途径为受助者提供服务? 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有哪些? 试述犯罪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第十五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什么是残疾人

残疾类型:功能、形态残疾,丧失功能残疾,社会功能残疾,残疾人定义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

概念内涵;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古代社会的残疾人被漠视、被歧视、被怜悯,人道主义对改善残疾人地位的贡献,1975年联合国的《残疾人宣言》,20世纪80年代残疾人国际成立及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

1、个人责任论;2、社会责任论;评价

(二)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

1、标签理论;2、正常化理论;评价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的理论探讨

1、供养理论:内容及局限;2、回归社会论:内容及评价;3、增能(增权)理论:内容及评价。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1、个人模式:哀痛理论、渐进沟通模式,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2、社会模式:社会工作者的立场与方法

(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法

1、社会康复的内容及工作过程;2、社区康复的理念背景与工作方法;3、职业康复的理念及工作方法。

第三节 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组织体系

以行政性组织和家庭为主的残疾人照顾体系;1988年成立半官半民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优势。

二、政府机构的残疾人工作

民政部门主管残疾人福利服务及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福利工厂;卫生部门的预防残疾及社区康复工作;教育部门的特殊教育和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劳动部门的残疾人就业。

三、残疾人组织的社会工作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职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工作 思考题

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试述残疾的个人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的内容及其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影响。 什么是正常化理论?它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有什么意义? 试述回归社会论的价值基础及工作模式。 试述社区康复的意义和方法。

第十六章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贫困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贫困

(一)贫困的涵义

(二)贫困的测量

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生活质量指数,贫困线

二、贫困的全球背景与中国的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贫困群体的社会经济特征;中国的贫困地区(贫困县),城市贫困

第二节 反贫困:国际经验的回顾

一、反贫困的主要武器

(一)福利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由济贫发展出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的“向贫困宣战”

(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计划

从经济(GNP)增长战略的“渗透”效应到直接面向穷人的社会计划。

二、反贫困领域中的社会工作

(一)个案辅导与团体工作

贫困文化及其治疗,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二)贫困区域的社区发展工作

联合国的社区发展运动:“以人为中心”的缓解贫困计划,贫困者参与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济

(一)城乡社会救济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开发性扶贫与贫困地区的社区发展

(一)开发意识

经济开发的内涵与思路,扶贫工作政策的调整

(二)开发性扶贫的基本运作方式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项目管理方法与社会动员

(三)扶贫开发中的社区发展取向 对经济开发式扶贫的反思,自下而上的发展思路

三、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面对的任务与挑战

(一)城市贫困与社会工作

(二)农村扶贫与社会工作

倡导以人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切实加强乡村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社会动员 思考题

什么是贫困?试述我国的贫困现状。

从国际经验看,反贫困的主要武器是什么?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与方法如何? 试述我国反贫困行动的内容与方式。

结合你自己的看法,谈谈我国反贫困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第十七章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一、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古代中国的福利思想

保息“六政”、“大同”思想、“兼爱”思想、“无为”思想

(二)近代中国的福利思想与实践

“剩余型”社会福利,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三)现代中国的福利思想与实践

二、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福利的涵义,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支撑点及它们的职能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一、民政部门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

民政部门的功能:社会稳定机制——保障人民权利、提供社会服务、实施社会行政管理、协调军民关系

二、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民政工作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再分配理论、社会福利社会化

(二)民政工作中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社会政策(社会行政)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在民政工作中的运用

(三)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第三节 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一、民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直接相关的民政职能部门、部门设置及基本职能

二、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福利服务

1、社会福利事业的内涵,社会福利社会办;

2、社会福利企业的内涵、残疾人就业及政策;

3、城市社区服务的涵义及发展

(二)救灾救济

1、救灾方针;

2、“五保”的内容及供养方式;

3、扶贫策略;

4、社会救济的对象;

5、优抚安置的意义 思考题

试述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试述我国社会福利体制的内容。

简述我国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中的“民政模式”及其意义。

第十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习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一)专业与专业化

格林伍德提出的专业标准,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意义

实验经验和方法的总结、理论与专业价值的整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成长)、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与专业主义

专业权威的涵义与功能、专业主义;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的国际化

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专业和科学的国际通则;社会工作国际化的范围与程度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本土化的涵义;不同国情(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本土化策略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

一、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与目标

(一)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

(二)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功能)

实习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地位,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功能)

二、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与过程

(一)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

实习模式的涵义,实习模式——机构为本、学校为本、机构与学校的伙伴关系、中国的现实选择

(二)社会工作实习过程

同步式实习与集中式实习,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与指导,实习的评估 思考题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是怎样统一的?

在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如何处理案主利益与专业人员利益的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如何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应该怎样确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道路?

推荐第7篇:考研数学

2014考研数学:透过典型题型抓住做题技巧

对于考研数学题海无边,但题型是有限的。我们通过对典型题型的练习,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能迅速提高解题能力,节省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在此,为大家整理单选题和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巧解技巧总结为五种方法:

第一种:推演法。提示条件中给出一些条件或者一些数值,你很容易判断,那这样的题就用推演法去做。推演法实际上是一些计算题,简单一点的计算题。那么我们从提示条件中往后推,推出哪个结果选择哪个。

第二种:图示法。像今年有一个考题,如果用图示法做的话,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做出来了,以往也有不少题用图示法可以做。简单讲,对于那些容易画出图形来的,或者概率中两个事件的问题那么用文氏图来解决是非常好的办法,这是第二种方法。

第三种:赋值法。给一个数值马上可以判断我们这种做法对不对,这个值可以加在给出的条件上,也可以加在被选的4个答案中的其中几个上,我们加上去如果得出和我们题设的条件矛盾,或者是和我们已知的事实相矛盾。比方说2小于1就是明显的错误,所以把这些排除了,排除掉3个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

第四种:举反例排除法。这是针对提示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的函数,抽象的对立面是具体,所以我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核定,这个跟我们刚才的赋值法有某种相似之处。一般来讲举的范例是越简单越好,而且很多考题你只要简单的看就可以看出他的错误点。

第五种:类推。从最后被选的答案中往前推,推出哪个错误就把哪个否定掉,再换一个。我们推出3个错误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后面三种方法有些相似之处,类推法这种方法是费时费力的,一般来讲我们不太用。

总结:经常进行自我总结,错题总结能逐渐提高解题能力。大家可以在学完每一章后,自己通过画图的形式回忆这章有哪些知识点,有哪些定理,他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如何应用等;对做错的题分析一下原因:概念不清楚、定理用错了还是计算粗心?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解题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证明题总结为三大解题方法:

纵观近十年考研数学真题会发现:几乎每一年的试题中都会有一个证明题,而且基本上都是应用中值定理来解决问题的。但是要参加硕士入学数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所学专业要么是理工要么是经管,考生们在大学学习数学的时候对于逻辑推理方面的训练大多是不够的,这就导致数学考试中遇到证明推理题就发怵,以致于简单的证明题得分率却极低。在此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解决数学证明题的入手点,希望对有此隐患的考生有所帮助。

1.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

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如2006年数学一真题第16题(1)是证明极限的存在性并求极限。只要证明了极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没有证明第一步,即使求出了极限值也是不能得分的。因为数学推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第一步未得到结论,那么第二步就是空中楼阁。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只用了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之一: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只要知道这个准则,该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因为对于该题中的数列来说,“单调性”与“有界性”都是很好验证的。像这样直接可以利用基本原理的证明题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要用到第二步。

2.借助几何意义寻求证明思路

一个证明题,大多时候是能用其几何意义来正确解释的,当然最为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

题目文字的含义。如2007年数学一第19题是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满足题设条件的函数草图,再联系结论能够发现:两个函数除两个端点外还有一个函数值相等的点,那就是两个函数分别取最大值的点(正确审题:两个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不一定是同一个点)之间的一个点。这样很容易想到辅助函数F(x)=f(x)-g(x)有三个零点,两次应用罗尔中值定理就能得到所证结论。再如2005年数学一第18题(1)是关于零点存在定理的证明题,只要在直角坐标系中结合所给条件作出函数y=f(x)及y=1-x在[0,1]上的图形就立刻能看到两个函数图形有交点,这就是所证结论,重要的是写出推理过程。从图形也应该看到两函数在两个端点处大小关系恰好相反,也就是差函数在两个端点的值是异号的,零点存在定理保证了区间内有零点,这就证得所需结果。如果第二步实在无法完满解决问题的话,转第三步。

3.逆推法

从结论出发寻求证明方法。如2004年第15题是不等式证明题,该题只要应用不等式证明的一般步骤就能解决问题:即从结论出发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推出结论。在判定函数的单调性时需借助导数符号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只需一阶导的符号就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非正常情况却出现的更多(这里所举出的例子就属非正常情况),这时需先用二阶导数的符号判定一阶导数的单调性,再用一阶导的符号判定原来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所要证的结果。该题中可设F(x)=ln*x-ln*a-4(x-a)/e*,其中eF(a)就是所要证的不等式。对于那些经常使用如上方法的考生来说,利用三步走就能轻松收获数学证明的12分,但对于从心理上就不自信能解决证明题的考生来说,却常常轻易丢失12分,后一部分同学请按“证明三步走”来建立自信心,以阻止考试分数的白白流失。

最后,提醒大家:强化阶段大家应把复习过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注意搞细搞透搞活,也可适当做几套模拟题。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有各种延伸或变式,考生们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复习,华而不实靠押题碰运气是行不通的,多思多议,不断地总结

经验与教训,做到融会贯通。

推荐第8篇:考研数学

2012年考研数学:考前最后一周冲刺攻略

研读真题和宏观把握

在考前的最后一周大家可能都已经在那种题海中快要窒息了。但是跨考教育的数学辅导老师还是提醒同学们有必要在忙碌的复习过程中把注意两个问题:研读真题和宏观把握。

一、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你一定要把考研数学整个宏观把握起来

第一个方面是什么问题呢?我们说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你一定要把考研数学整个宏观把握起来,掌握考研数学的跟进脉络,我们要把整个数学知识再梳理一遍,把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弄明白了,我可以建议同学们这个阶段不妨再回归大纲,以大纲作为目录导引,你看着大纲的标题就问自己,这个知识点我知道什么,跟大纲要求的比较,不知道什么,欠缺什么,这样你心中的细枝末节,欠缺的部分找出来,哪些公式需要重点记忆,你们却忘记了,哪些重要定理老师反复强调的我现在还不明白,赶紧给我拣起来。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这时候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要暗示自己,这个阶段心态很重要,为什么呢?这么一个细节末节的问题,我都已经找到了,那考研我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 如果你在总结的时候发现都很明白,这就说明我的知识树已经枝繁叶茂了,所以这时候总体规划一方面是检测自己,一方面也是给自己一些心态上的鼓励。这是第一点。

二、最后阶段建议大家作题你选择比较简单的题目来做

第二点,即使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不是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数学依旧不能放弃这个作题的工作,因为这是数学先天性的连续函数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导致了你必须这样做的。我们往年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到了最后的阶段大家就认为,我政治可以多背,我就可以多得分,是简单的东西,所以我数学前期花了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做题,现在我不需要做数学,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即使你前期跟数学打的火热,最后一周你对数学不闻不问,最后的成绩肯定会与你擦肩而过,这个阶段不要把手上作题的热乎劲给冷掉,我们一定要作题。但是我们这时候建议大家作题你选择比较简单的题目来做,也就是我们同学们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模拟,我们拒绝别的模拟题,拒绝任何模拟题,我

推荐第9篇:考研数学

奋战2014年考研的帷幕已经拉开,考研的各门科目中,考研数学考试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大,应及早复习为佳。只要方法得当,提高分数相对要快一些。高等数学是考研数学内容最多的一部分,所以高等数学的分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把握数学高分的前提必须要熟知数学考查内容和具体考些什么。数学主要是考基础,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如果基础、概念、基本运算不太清楚,运算不太熟练那你肯定是考不好的。高数的基础应着重放在极限、导数、不定积分这三方面,后面当然还有定积分、一元微积分的应用,还有中值定理、多元函数、微分、线面积分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看成那三部分内容的联系和应用。另一部分考查的是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因为现在高数中的一些考题很少有单纯考一个知识点的,一般都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最后就是数学的解应用题能力。解应用题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广,包括数学的知识比较要扎实,还有几何、物理、化学、力学等知识。如果能够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取得高分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如何规划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考试普遍关注的问题。数学复习要保证熟练度,平时应该多训练,一天至少保证三个小时。把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复习好,牢牢地记住。同时数学还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天天联系,熟悉,技能才会更熟能生巧,更能够灵活运用,如果长时间不练习,就会对解题思路生疏,所以经常练习是很重要的,天天做、天天看,一直坚持到最后。这样,基础和思路才会久久在大脑中成型,遇到题目不会生疏,解题速度也就相应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

如果已经开始高数初级阶段的复习,那么在之后的更加细密的复习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些问题。首先要明确考试重点,充分把握重点。比如高数第一章的不定式的极限,我们要充分掌握求不定式极限的各种方法,比如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利用洛必达法则等等,另外两个重要的极限也是重点内容;对函数的连续性的探讨也是考试的重点,这要求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函数连续的定义和掌握判断连续性的方法。

其次,对于导数和微分,其实重点不是给一个函数考导数,而重点是导数的定义,也就是抽象函数的可导性。对于积分部分,定积分、分段函数的积分、带绝对值的函数的积分等各种积分的求法都是重要的题型,总而言之看上不好处理的函数的积分常常是考试的重点。而且求积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分的对称性,我们要利用分段积分去掉绝对值把积分求出来。还有中值定理这个地方一般每年都要考一个题的,多看看以往考试题型,研究一下考试规律。对于多维函数的微积分部分里,多维隐函数的求导,复合函数的偏导数等是考试的重点。二重积分的计算,当然数学一里面还包括了三重积分,这里面每年都要考一个题目。另外曲线和曲面积分,这也是必考的重点内容。一阶微分方程,还有无穷级数,无穷级数的求和等。充分把握住这些重点,同学们在以后的复习强化阶段就应该多研究历年真题,这样做也能更好地了解命题思路和难易度,从而使整个复习规划有条不紊。

扎实的基础知识复习,合理的自我规划和练习,逐步解决高数的重难知识点,同时也对出题者命题思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此,考研学子们定能在自己的数学复习领域看到丰硕的果实,相信最美好的结果来自坚定的自我努力。

推荐第10篇:数学考研

数学: ---5月初 完成课本的学习,对照考纲将课本上的知识点梳理一遍,整理好笔记,这个很重要。笔记上可以记下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定义 推理 证明 以及自己的理解 好的例题 不会做的习题。笔记整理好后 以后就可以不用看书了 为以后节约很多时间。

---8月底 完成复习全书(李永乐版),并整理好笔记。每做一章,先将书本笔记相应章节知识点复习一遍,然后再看复习全书的这一章,例题要先做 再看答案 笔记上整理那些不会做的 会做但不是最后方法的题目 也可整理一些解题的小技巧 小公式 反正就是复习全书上你觉得有用的东西都可以整理下来。

---9月份 做400题(实际上就是10套模拟题) 用草稿纸当考试纸,当做考试一样做卷子。 每一题都要将详细解答过程写下来 这个很重要 尽量控制在4小时内完成一套卷子 注意整理笔记

---10月份 买一本好一点的题典(这个时候自己有鉴别能力了) 强化训练一下 先做自己比较怕的那些章节 最后做自己掌握的比较好的章节 题目不用全部做 可选择的做。

11月初--12月上旬 做真题 注意整理笔记

最后一个月 一定要保持做题的状态 同时也要看以前的笔记 以做以前做错的题为主 一看笔记为辅 没有必要再做新的题目了。 如果足够自信 另说。

考研数学是关键 基本上可以决定是否考上 保证120+ 一定可以考上。

我在大三上学期放寒假就开始了 假期里主要看了数学书,英语单词

这个时候还不算正式开始 只是学了一下

只把高数上册看完了 做了一下看书笔记(对照考纲)

然后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抄下来

我搞数学喜欢做笔记

主要是按考纲把一些知识点从书上载录下来,同时整理一下好的例题和习题,这一过程很重要,因为有些东西只有写下来成为自己的才感到很安心

一直搞到5.1号 我把数学全部整理完 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以后我只看笔记 就不用看书了 节省不少时间

5.1-9.1 我把数学复习全书搞完了 没搞一章 先看以前做的书本笔记 搞清楚后开始做复习全书上的题(一定要独立做,不看解答),做完后对答案 整理一些做错的,不知道的知识点到笔记上

当然要搞其他的 英语和数学同步走 专业课7月份开始 政治10月开始 这个总体分布比较好

你要考华科 数学很重要 一定要花大力气 争取拿120+

我觉得我最大的特点是 喜欢独立的思考问题并且脑袋好像很好使 不管多难的东西 只要给我时间我就想的出来

我喜欢做笔记 推定理 呵呵

我觉得独立思考很重要

怎么说呢 我觉得只要一个人能够心静,长期坚持 其实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可言

花时间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放松都是一种心理状态 不想着放松 反而很轻松 天天想着放松 怎么玩,闲都不放松

现在可以做一些早期的准备工作 不要开始 战线太长 没多少热情的

数学可以回顾一下 专业课也可再看一下 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

其实都没那么夸张 只要初试的分高一点 编程不太差 其他都是浮云

主要考数组 链表 操作

第11篇:考研数学

考研数学:不能割裂做题和基础在考研复习期间,每个人都会做大量的数学题,但题目的数量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所谓“质量”,是指你从一道题中学到了多少知识和解题方法,发现了多少自身存在的问题,体会到了多少命题的思路和考点。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考研数学复习必须做题,但是不能把做题和基础知识的复习对立起来。

好好利用辅导班

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对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来说还是有必要的。一是可以凭借辅导机构和辅导专家的专业优势以及丰富的辅导经验,帮助考生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题型;二是可以“逼迫”考生进行经常性的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三是可以提供准确的考验信息和珍贵的内部资料等等。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报辅导班最好选择春季班或暑假班,这依个人的能力不同而取舍。如果个人的数学能力较强,则可以不报春季班而选择暑假班或直接选择冲刺班;如果基础不好,能力较差则最好报一下春季班,因为春季班相对来说讲得比较慢,比较详细,主要是帮考生打基础。这时候课下跟着看辅导书,效果会比较好,对于自学能力差一点的同学来说,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不能自认“倒霉”

有人认为数学基本题太简单,不愿意做,都去做更多更难的题目。但是,如果对理论知识领会不深,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恐怕基本题也做不好,又怎么谈得上做更多更难的题目呢?缺乏基本功,盲目追求题目的深度、难度和做题数量,结果只能是深的不会做,浅的也难免错误百出。其实解题的过程也是加深对数学定理、公式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或没有解题思路,也就说明你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上有很多欠缺、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或是在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还很不够。这时就要抓住他,刨根问底,找出原因:是对定理理解错了,还是没有看清题意;是应用公式的能力不强,还是自己粗枝大叶,没有仔细分析等等。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就能吃一堑长一智,不必埋怨自己“倒霉”,只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即可。

做题要精益求精

做题最重要的是讲求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精解。考研数学复习必须注意考点和题型,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高。如果学生做了某道题目后,便能处理同类的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则这道题目就代表了一种题型,其解题方法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精练。当然,能否举一反三与学生的基础有关,但学生做一道题后,能否得到很多收获和提高,却是题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题。绝大部分的数学考研参考书一般以题型分类进行编写,同学在复习时也可以自己进行题型的归纳总结,化繁为简,提高做题的质量和解题的能力。

第12篇:考研数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数学考试,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主,突出对考生数学能力的考查,有效地区分了考生水平的高低,实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同时又引导高校教师、学生在教学和复习中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把精力放在理解、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上,对高等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研数学是考研科目中的一个难关,本文对考研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三方面的建议,并对考研试题中有关中值的等式证明题给出一般性的解题方法。在高校大扩招背景之下,学生素质的下降、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某些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滑坡.考研辅导应:根据校情合理定位;精心组建考研数学辅导教师队伍;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合理分班;合理安排开课时间和教学内容;科学规划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考研数学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学生考研数学学习的工作策略,主要包括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高等数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学风建设等,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面对目前大学扩招后就业压力,考研是相当大的比例的应届生和往届生的选择。数学是考研科目中难度相对最大的科目。分析考研数学的难点、特点,并为各类考生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和时间表,最后指出在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13篇:数学学习笔记

数学学习笔记

今天老师讲了一道题: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00,它们的积是多少?下面写着让您选择的3个数,一个是2459,另一个是2499,最后一个是2501。老师说,让100去除以2,得出的数一个加1,一个减1,再把它们相乘,得出2499。

我举手说:“还可以用100减去2,再除以2,得出的数加上2,最后把它们相乘,也可以得到2499。但是,当我说“用100减去2”时,老师问“为什么?”把下面所有的同学都给问住了。正在大家冥思苦想的时候,我突然霍地一声站了起来,说:“因为两个连续奇数它们都相差2,所以就可以说100减2得出的98就是两个相同的较小的奇数。”随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1-10几个数,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大家思索着,却无一回答。我又站起来说:“一个奇数加1必定是偶数,一个偶数加1必定是奇数。”过了一阵子,老师说:“其实,一个奇数的后面一个数必定是偶数,与一个偶数紧挨着的下一个数必定是奇数,这就是奇偶相连。”随后,老师把我的方法的前半部分给倒了过来,就是把100减2变成100加2,49加2变成49减2,成了一种新方法。

其实,数学是趣味儿的,多样的,不是死板的,无聊的。虽然一个人,一个学生的知识不够多多,但是,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一些奥秘。

第14篇:数学教育学笔记

绪论部分:

1、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象主要是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

2、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⒈ 数学课程论的内容:⑴数学教学内容,⑵

数学课程的发展,⑶数学课程的评价⒉ 数学学习论的内容:⑴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⑵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⒊ 数学教学论的内容⑴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⑵数学教学原则。⑶数学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等。⑷数学教学方法。⑸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3、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特点:⒈ 综合性,⒉ 实践性,⒊ 科学性,4.教育性

学习论部分:

1、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是凭借知识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学生的学习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进行的

③学生的学习是依据一定的课程和教材进行的

④学生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代表人物:桑代克(Thorndike,1874—1949)--试误说;巴甫洛夫(1849—1936);斯金纳(Skinner, 1904—199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Balndara,1925~)。

二、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代表人物:格式塔学派(Gestaet)---克勒的顿悟说;托尔曼(Tolman, 1886—1959)----目的论;布鲁纳(Bruner,1915~)---认知发现论;奥苏倍尔(Ansubel,1918)----认知同化论。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认知结构论),布鲁纳,加涅(学习条件论)。

3、数学学习的特点:(1)、数学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公共语言学习(2)、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3)、数学学习最有利于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4、数学学习的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词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6) 概念学习(7)法则学习(8)问题解决的学习

5、在学习过程中,先前的学习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叫做顺迁移;同时,后面的学习有时也会影响以前的学习叫逆迁移。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叫做正迁移;起消极的抑制作用的影响,叫做负迁移。

同化:主体将外界客体纳入到自身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当主体的认知结构不能有效地同化客体时,主动调节和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客体的过程。 课程论部分:

1、数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就是指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社会、数学、教育

2、数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整体化原则

2、统一化与区别化相结合原则

3、逻辑顺序与认

知程序统一原则

4、应用性原则螺旋上升与直线前进、分科编撰与混合排列、追求结论与通晓过程

3、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的几种观点,直线式,螺旋式,奥苏贝尔的课程编排理论:1)不断分化原则2)综合贯通原则3)序列组织原则4)巩固性原则

教学论部分:

1、数学教学原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2、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教师讲授模式.

3、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关系:1)数学教学模式不是数学教学过程,只是教学过程的模式2)数学教学模式不是教学方法,只是“与一定的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相关”,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单一教学方法的整体

4、教学方法:讲解法:

(1)讲解法的优点是:

①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有论据地启导讲述新的内容。 ②使整个讲述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推理系统,从而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系统的数学知识,同时又学到分析推理的思维方法。

(2)讲解法的缺点是:

①运用讲解法教学时,学生只须专心听讲,随着教师的讲解去理解教材,而较少独立思考,它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②难以及时反馈,容易造成教与学的分离,难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书指导教学法

新的教学方法:

1、“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2、单元整体教学法

3、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4、“尝试、指导、变式、回授”教学法。

5、研究教学法

6、学导式教学法

7、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8、发现式教学法

9、程序教学法

上课部分:

1、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关系:1)新与旧的关系2)深与浅的关系3)多与少的关系

4)死与活的关系5)宽与严的关系

2、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可把它分为绪论课、新授课、

习题课、综合课、复习课、测验课、讲评课及实习作业课等类型

3、教师对学生的正向估价①学生在课堂上是想学习的②大多数学生在寻找帮助③学生希

望公平;教师对学生的负向估价,他们注意的是学生的懒惰散漫,采取一些强加措施。对学生问题随意处理,祸及全班,有的教师甚至追求一种涟漪效应,即当教师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扩大影响到其他学生

课堂管理行为的六种类型

1)放任型2)独断型3)民主型4)情感型5)理智型6)兴趣型

课堂管理行为的六种因素

1)课堂的管理跨度2)课堂的学习环境3)学生的上课风采4)教师管理机智5)教师的教学威信5)教师的教学威信

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控制技巧

1)课堂密度2)课堂速度3)课堂难度3)课堂难度5)强度6)激情度

说课部分

说课的内容

1)说课标2)说教材3)说学法4)说教法5)说教学过程

好的说课应该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 2.诠释教学思想。 3.体现教学能力。 4.展现教学境界。 5.展示演讲才华。

备课部分

备课的程序

备课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备教材、备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一般教案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课题名称;②教学目的;③教学重点,教学难点;④教具准备;⑤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有如下五步程序:①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目的;②讲授新课,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③进行例题教学并布置课堂练习,进行巩固知识和技能训练;④进行课时总结;⑤布置作业.

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应针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有关情况有准确的掌握,如明确授课年级、学生人数、课本、时间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规定,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标准、大纲规定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1) 学期的教学目的;(2)单元教学进度;(3)新课、习题课、复习课、考试及讲评所

需时间;(4)教学中所需的教具.

教学设计部分

宏观设计: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微观设计: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数学命题的教学设计、数学认识策略的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部分

基本的教学技能是指:教学语言、板书画图、教态变化、操作演示、讲解提问等技能 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包括导入技能、反馈与强化技能、组织管理技能和结束课的技能 微格教学部分:

微格教学步骤

1、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2、提供示范。

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4、角色扮演。

5、反馈和评价。

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微格教学教案:

1、教学目标

2、教师的教学行为

3、应用的教学技能

4、学生行为

5、教学媒体

6、时间分配

微格教学的特点

1、微型性

2、学习性

3、矫正性

4、研讨性

第15篇:数学课堂笔记

第八周10月18日~10月22日例题

例1.解方程: (系数化1) (1) 3x6 (2) 5x2 (3) x6 (4) x10 (5) 0.3x1.1 (6) 15.8x0

4512

例2.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例3.解方程: (合并同类项) (1) 2x35 (2) 0.21x0 13x15xx4

例4.解方程: (移项) 3x204x25

例6.解方程: (去分母) (1) 2x1x1xx33327 (2)

绝对值方程

例1.若|x|3,则x .例2.|x1|3

3例5.解方程: (去括号)

3x7(x1)32(x3)

23x1x33x50.10.04x22510 (3)

0.5x0.230.6

例3.|x1|23 例4.|x1||x2|5 (利用“零点分段法”分类讨论并化简)

含参数的方程

例1.解关于x的方程:axb

例2.解关于x的方程:mxn2xm (m2)

补充练习:

(1)如果13x12x2,那么x (2)如果x1y1,那么x

(3)如果a3b13,那么a ,那么a (4)如果a3232(5)判断 A.如果mn,那么aman.( ) B.如果aman,那么mn.( ) C.如果mn,那么

mana.( ) D.如果

mana,那么mn.( )

1a E.若xyy,则x1.( ) F.若ax1,则x(6)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___

.( ) ①5a30;②x1;③6m2m3;④x2y4;⑤abc4;⑥5xx1;⑦(7)按要求填空,并写出计算过程: 4( )3( )14. (1)括号内两数相同;(2)两数互为相反数;(3)两数之和为4.

1x5;⑧x1.(8)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xa的解是x4,则a=______.方程3xa1与方程2x4的解相同,则a=______.(9)若关于x的方程3x4n7517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10)解方程: x1x214xx0.50.01x

14

364

(11)解方程: |2x1|5 |33x|0

(12)解关于x的方程:

mxnm(2xn) (m0)

已知公式us1s20t1(u),求t

0.20.03|x3|12 |x1||x2|7 2m(mn)x(mn)x

已知公式

111RRR1,R2为正数),求R1R(其中2

第16篇:如何做数学笔记

如何做数学笔记

学好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而做好数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数学笔记,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那么,数学笔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

一记内容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难点等,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记下这些内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晰完整。

二记疑难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顾及每一位同学。相应的,一些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属于疑难问题,由于课堂上来不及思考成熟,记下疑难问题,可在课后继续加以思考和探究,加以理解和掌握,不致出现知识的断层、方法的缺陷。

三记思路方法

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消化,若有疑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在这基础上,若能主动钻研,另辟蹊径,则更难能可贵。

四记归纳总结

注意记下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同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后小结时,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后面所要学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前作准备,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五记体会感受

数学学习是智、情、意、行的综合。数学学习过程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意志体验过程,记下自己学习过程的感受,可以用来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譬如,一道运算很繁杂的习题,依靠坚强的意志获得解题成功后,可在旁边写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自勉的语句,用来激励自己。

六记错误反思

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聪明人不犯或少犯相同的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同时也应注明错误成因,正确思路及方法,在反思中成熟,在反思中提高。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做好数学笔记,对于学好数学将会大有裨益。

第17篇:记数学笔记

中学生,你会记数学笔记吗?

山东栖霞二中徐广俊 王春华

经常听学生说:“为什么我平常听课也懂,做题也不少,效率也不低,就是一到考试就不会?我什么都忘记了,现在怎么复习呀?越复习到后面,我越乱,是怎么回事呀?有解决的办法吗?”等等好多问题。其实,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笔记没做好。记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功。一个善于记笔记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坚持记笔记,对于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清知识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记笔记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但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并不善于记笔记,从而影响了学习。这里,仅就记数学笔记存在的几种误区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提高记笔记的效率。

误区一:笔记随处记

每人应该准备一本专用的笔记本,没有笔记本,势必会产生这样的局面:有时记在了书上,有时记在课堂练习本上,甚至于有的学生记在了活页纸上。这样表面上也算有了笔记,但实际到用时,却无处可查。有了专用笔记本,查阅方便,在复习时,可通过笔记回忆老师讲解的的知识,突出复习的重点。

另外,有的学生虽然有笔记本,但大多比较薄,也就三四十页,甚至有的还是32开本,这样的本子一个学期记下来不知要用

多少,本子多了,不利于保存,该用时可能就不知所踪了。因此,笔记本应选择厚点、结实点的本子(16开大的笔记本,有100页就足够了),做到携带方便、易保存即可。

误区二: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得很多,可以说是教材和老师板书的“翻版”,成了教学实录。这样的学生过分依赖笔记,忽视老师的讲解,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老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如老师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点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

误区三:笔记无缝隙

很多学生的笔记一行紧跟一行,整篇满满当当,好似一堆杂草,既无要点,又无特殊提示,有时记完后自己都找不着记的内容。

因此,记笔记时,一定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笔记需要完整,但更要简洁。

误区四:笔记记成习题集

翻开一些学生的笔记本,可以说是高考试题以及一些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之类的集锦,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没有自己的钻研体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诚然,做题是学习的基本途径,多积累一些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若只是一味做题抄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学习是永远进步不了的。

经验告诉我们,少量典型习题及其解法的确要记在笔记本上,但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习题价值的挖掘上,即注意写好解题评注、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炼的词语记下来,这对积累以验,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会温故知新。总之,笔记应成为自己研究学习的心得,指引学习前进方向的路标。

误区五:笔记成了过期刊物

有些学生的笔记本好比过期刊物,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高考优胜者的经验之

一就是使自己的笔记本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

另外,平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还可以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总之,记笔记是为了自己学习好,不是“摆花架子”给别人看,要注意充分利用好笔记。每天要适当拿出点时间看一遍笔记。在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要认真阅读笔记,要用后面的新知识、新观点理解前面学过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联系:13356972696(徐广俊)

第18篇:就业与考研经验交流会笔记

就业与考研经验交流会笔记

为帮助同学们(特别是大二大三同学)了解就业、出国与考研保研现状,紧跟时事,把握机遇,为将来的发展早作谋略,我学习部于4月23号下午开展了就业、出国与考研保研经验交流会。同学们积极响应,并在交流会上受益匪浅。

交流会于下午2点半开始,在主持人进行相关介绍后,学长们便陆续上台给同学们讲诉自己的宝贵经验。

首先上台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徐杨学长和李喜林学长。徐扬学长言简意赅的简介了清华材料专业的特色以激起同学们的兴趣,然后着重强调考研时心态的重要性,要目的明确,不遗余力才能最终达到目标,李喜林学长则极其详尽的讲诉了考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要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本科阶段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并且尽可能地参与一些科研活动,有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复试所注重的地方;二是要制定好考研计划表,为考研做系统的安排规划,在这一点上,喜林学长介绍了自己考研时的计划安排,并且简要诉说了如何为各科目做备考准备,对这方面他介绍了许多相关的考研资料,比如《李永乐复习全书》、《十七天搞定GRE词汇》等教辅书及各种考研教学视频;三是要多做考研学校的真题,了解考试的重点,譬如清华大学考研侧重材料基础,其次是物理化学。

紧接两位学长之后的是本校研究生旷连俊学长,他着重讲解了本校考题方向的改变,及他的应对方案并再次强调了材料基础的重要性。然后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娄金伟学长和黄林刚学长,两位学长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要全身心投入考研的备考复习工作中,要为自己定好考研的目标,要具体细致到各科目的分数。同样提到这一点的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余建兴学长,除此之外,他还具体介绍了自己考研准备阶段的规划安排,如7-8月复习数学及英语,9-10月做考研真题,10月以后练习英语作文,并做套题。

之后是本校李夏明学长,他介绍了笔试与面试需注意的一些要点,并对英语和数学这两门科目讲诉了自己的经验总结。在夏明学长之后上台的是厦大金融系的徐溢智学长,徐学长是一个跨专业研究生,他强调跨专业考研要注重与学长们多交流经验,要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要联系好导师,咨询其是否愿意接受跨考生。

最后是两位已经就业的学长:刘子玉学长和吴海金学长。刘子玉学长从简历、笔试、面试及签约这四个就业流程来讲诉自己的经历及经验:简历要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来写,并不一定越精彩丰富越好;笔试有IQ测试题和开放性试题,要做好准备;对于面试,要了解公司,分析岗位的需求;签约时不要太受薪水和福利的拘束,多考虑考虑自己的兴趣喜好,尽量避免违约。吴海金学长还补充道:工作是要善于表现自己,要让领导了解自己,这样才有出头之日。

第19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史考研笔记

试题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史考研笔记

免费考研网

:简述 5*8分=40分

分析 3*10分=30分

论述 2*15分=30分

重点复习题36

总6+欧12+美4+亚5+非2+大2+拉3+终3

总论篇(6道)

1.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个阶段:口语、文字、电子。

7.西方各国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P15

原因:不同党派都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经济上只好依赖政党。

特点:政治倾向性;内容侧重时政;以政界和上层为对象。

8.廉价报纸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它们有何共同特点?P15-P16

背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

城市化进程加快,扫盲率,政治环境改善,高速印刷机产生,广告收入。

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

特点:1)政治上标榜独立;2)经济上自主经营;3)读者为平民大众;4)内容贴近生活;

5)形式活泼可读性强;7)经营上完全商业化。

11.何谓报团?美、英、法、德等国的报团大体出现于何时?P19

报团是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美:斯克里普斯报团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英:北岩报团1908(英国第一个现代报团)

法:一战以后德:一战期间

26.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有哪些?并加以分析比较。P36

体制: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均属公共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属商业广播电视)

比较:公共广播电视重视社会效益,品位高,但经济困难;商业广播电视谋求效益,品位不高。

管理:并存并加强法律和管理。

30.Internet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有何影响?P44

全面影响全过程。

在线信息采集;把关权分散;多媒体与超链接的信息产品;全天候新闻发布;多渠道的反馈。

欧洲篇(12道)

1.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包含了些什么内容?P59

《论出版自由》1644年发表,内容:

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谴责检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让人们不受限制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

10.马克思是怎样论述报纸与杂志区别的?P80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报纸和杂志各有好处,杂志虽然不能每日干预运动,成为运动的喉舌,反映当前的整个局势,使人民同人民的日刊发生

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但杂志能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详细地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

15.英国拥有从多全国性日报的原因何在?英国的“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P92,P97

首先是有看报的需求,但比1962年130种还是少多了,报团的垄断。

高级报纸: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谨,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读者大部分是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

大众报纸: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读者大部分是工人职员和市民。

24.法国的报业垄断何以晚于英美?目前法国有哪些主要报团?P131,P137

经济发展缓慢,广告收入少;新闻管制;政党报刊。

当今报团:1)埃尔桑报团;2)阿歇特报团;3)阿莫里报团;4)世界出版集团;5)巴亚德报团;6)菲力巴奇报团;7)共产党报业集团。

25.法国现在有哪几家主要报纸?《世界报》当年是怎样创办起来的?P138,P139

主要报纸:《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法兰西西部报》《回声报》等。

1944.12,著名记者梅里受戴高乐委托,联合30名青年记者,接受原《时报》设备,办起“为国家新闻事业服务”的报纸,使之成为“民族自信的工具”。

26.法新社的前身是哪家通讯社?简述其当前的“发展与多样化”的经营方针。P146-P147 前身是哈瓦斯社。

法新社当前的经营方针是“发展与多样化”。所谓发展,指改善原有产品,精益求精;多样化则指推出新产品,不抱残守缺,推出的新产品指新的新闻产品。

28.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于德国?P153

德国是欧洲活印刷的发源地。

定期刊物: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1650年《新到新闻》(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37.简述两德统一后的德国广播电视制度。P187

实行原西德的公私并存的“双轨制”。

38.手抄小报为什么首先在威尼斯兴起? P189

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发祥地。

52.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怎样瓦解的?它留给我们什么深刻教训?P258

全苏新闻法,取消共产党,走向极端,苏共报刊江河日下

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教训: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已化为乌有,列宁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基业岌岌可危。

54.俄罗斯现在哪能几家通讯社较有影响?P269

俄通社-塔斯社;追溯通讯社(俄罗斯第一家私人通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私人)。

57.如何看待剧变后东欧新闻事业的变化?P289

随着国体的变化,各国原先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不复存在,各国新闻业从此走上一条与前完全不同的商业化的道路。

北美篇(4道)

10.“黄色新闻”这一用语是怎样出现的?试述黄色新闻与资产阶级政治的关系。P336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纽约《世界报》星期日版的漫画专栏叫“黄孩子”,人们把它与刺激性新闻相联系,称之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的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

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

关系:“黄色新闻”与资产阶级政治的不择手段是一致的。

12.何谓“掏粪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P359

20世纪初,新闻界中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股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即“掏粪运动”。

背景:19世纪末期美国谴责贫富分化、控诉资本家只为满足个人贪欲不顾工人福利的运动,媒介上也开始经常刊登一些呼吁改革的文章。

13.美国有哪些著名报纸?简述其中的“三大报”的历史与现状。P352

六家日报被公认为美国主要报纸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日美国报》。

《纽约时报》1851年由雷蒙德创办,读者以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为主,另有广播、电视等媒体

《华盛顿邮报》1877年由民主党人赫金斯创办,读者与《纽约时报》相仿,另拥有一家特稿社,因报导越战秘闻和水门事件出名

《洛杉矶时报》1881年创刊,读者主要是西部中高层人士,与洛克菲勒财团关系密切,资金雄厚。

19.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媒介争执的情况如何?加拿大的新闻业为什么提出贯彻“加拿大化”方针的口号?P300,P384

美、加的媒介争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76年,主要为广告删除之争和“领空之争”;第二阶段从1976年到1988年,主要为《加拿大所得税法》修订之争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对加拿大构成了文化“侵略”和外部威胁,因此提出贯彻“加拿大化”方针的口号。

亚洲篇(5道)

1.亚洲报业在二次大战前的状况如何?二战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目前现状怎样?P398 亚洲报业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初的报纸大多是殖民者为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用外国文字出版的。其中最早的当数荷兰人1615年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版的《新闻纪要》。19世纪中期起,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相继办报,用以制造革命舆论,争取民族独立。这些民族报刊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报业的主流。

二战后:中国,朝鲜,越南,蒙古,老挝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除此以外,以日本和印度为代表的多数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报业。

同报纸一样,亚洲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2.何谓“瓦版”?其形式和内容如何?P401

大约17世纪时,在江户(今日本东京)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作成瓦胚,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故被称为“瓦版”。 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正式名称为“读卖瓦版”其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等。

9.日本“五大报”是指哪几家?五大报系的垄断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420,P422

全国性报纸有五家:《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业经济新闻》。 垄断性具体表现在:首先,他们事拥有许多子报的报业集团;其次,他们又是庞大的传播媒介集团;再次,他们又是跨行业的联合企业。

15.简述“圣雄”甘地其人,他的新闻思想如何?P441

甘地,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有“圣雄”之称。多次发动反英不合作运动,个人奉行禁

欲和苦行,经常采用绝食的斗争方法,曾屡次被捕。在领导印度1947年获得独立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与反对派纠纷,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大会的狂热分子刺杀。著有《青年印度》和《甘地自传》等。

他的新闻理论方面的独特见解:1)报纸的功能:反映公众对问题的看法,唤起人民的值的向往的情绪,揭发缺点;2)废除新闻检查制度;3)报纸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但也可能是破坏性力量;4)与持不同意见者进行公开论战是不明智的;5)广告过多会影响报纸的独立性。

20.为什么电子传媒在印度尼西亚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比较突出?P457

千岛之国的印尼,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的广播电视在其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性。 文盲率高,因此广播电视的作用凸显出来。

非洲篇(2道)

1.非洲大陆新闻事业发展有哪些特点?P466

非洲报业发展的特点与亚洲基本相似。在殖民地时期,报刊的创办大多出自外国人之手。在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漫长斗争岁月里,民族报刊遭受侵略者的严厉压制,发展非常缓慢;独立以后,原殖民地当局或外国人办的报刊,大多数被新政府收归国有或控股,同时,政府又兴办了新报刊,从而促进了报业的发展;非洲各国报业之间的情况差距很大,发展相当不平衡;大多数非洲独立国家都建立了国家通讯社,但也有尚未建立通讯社的国家。

8.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是哪个国家?该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叫什么名称?P479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每日时报》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

大洋洲篇(2道)

1.大洋洲的新闻传播哪些特点?P484

首先,各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其次,大洋洲的广播普及,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电视很少;再次,新闻政策一般为自由主义和民族化相融合的结果。

5.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何特点?P494

太平洋岛屿国家是世界上没有通讯社的最大地区;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相对缓慢,而且深受殖民统治的影响。

拉丁美洲篇(3道)

1.简述拉美报业三个世纪来的变迁。P498

拉美报业起步较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同亚洲,非洲一样,这里的报刊最初也是由殖民当局创办的,为殖民活动服务的。拉美民族运动兴起后,民族报刊随之出现,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目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了自己的报业。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如墨西哥已出现企业化经营的商业报业。有的国家如巴西出现了报团,媒介集团,报业趋于垄断,有些大报为富商或有权有势的家族所控制。

2.巴西历史上第一家报纸由谁创办?巴西有哪三个报业中心?巴西有哪几家用葡语出版的较著名的报纸?P499,P500

1808年9月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为躲避拿破仑的入侵流亡巴西,创办了官方日报《里约热内卢报》,这是巴西历史上第一家报纸。

首都巴西利亚,圣保罗市以及里约热内卢是三大报业中心。

重要报纸均为葡语,较著名的有:《圣保罗州报》,《巴西日报》,《环球报》,《商业新闻报》。

4.墨西哥的第一台欧式印刷机出现于什么年代?墨西哥主要报纸用何种语言出版?目前有哪几家主要报纸?P505-P507

墨西哥历史悠久,是古代玛雅文化的中心。1539年墨西哥有了第一台欧式印刷机,比美国出现的第一台印刷机早了100年。

该国主要报纸用西班牙语出版。

主要报纸:《 至上报》,《墨西哥先驱报》,《一加一报》,《日报》。

终篇(3道)

1.为什么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改变国际新闻传播的现状?目前的状况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弊端?P5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亚,非,拉美受压迫的各民族纷纷摆脱殖民帝国获得独立。至60年代,在这些地区,联合国增加了几十个新的成员国。但是,亚,非,拉美新兴的民族国家,并没有因为政治上的独立而完全摆脱对西方经济上的依附。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一环——世界新闻传播秩序方面,上述发展中国家也仍然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支配,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公证的现象。所以,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要求。

这种不平衡不仅意味着在新闻传播力量,新闻流向等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的大的差距,而且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变动的现实不可能得到全面真实的反应。

2.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是怎样起始与发展的?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P525,P531

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从其自身的演进历程来看,可以1976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论争的第一个阶段: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问题,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1976年3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交流问题讨论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口号;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19届大会,这次会议在世界新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指示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技术的新发展以及近年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当代社会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由此,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论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论争的第二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不同,在第二个阶段,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论争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书面辩论上,而是更多的趋向于采取实际行动。同时,发达国家的反对,阻挠也日趋激烈。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通过《关于大众传播工具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的基本原则宣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讨论新闻交流和记者自由权利问题;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关于新闻传播问题的专家会议,其主题仍是自由与责任之争;1985年,美英两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空前的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进程;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气馁,论争还在继续。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3届大会继续就传播权问题进行了辩论;1987年6月,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哈拉雷宣言》,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由于这场论争关系到两者政治经济利益,所以双方很难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斗争还将持续下去。

斗争的实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维护民族传统文化,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非殖民地运动即反帝,反殖民斗争的继续和深入,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反对少数西方控制斗争的继续和深入。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在理论认识上有何分歧?P529

1)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发展中国家普遍公开拥护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但同时主张必须以责任,义务为条件;发展中国家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就其内容实质而言,与西方新

闻理论界流行的社会责任理论颇为吻合;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并没有坚持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原则。总之,发展中国家主张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自由必须伴之以责任,两者不可偏废;而发达国家则主张绝对自由,反对限之以责任,认为这样只会导致政府控制新闻传播,以至于危害作为基本人权的“新闻自由”。

2)新闻价值观念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不赞成发达国家的观点。他们主张报道新闻是,“需要将各种事件和问题更广泛地与有关情况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注意和关心,并且保证尽可能客观地准确地描述这些事件和问题”。也就是说,新闻媒介在报道发展中国家时,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将其主要尽头对准发展,进步,光明的一面,既反映贫困饥荒,又要报道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饥荒的努力,使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困苦,顺利与挫折,得到同样的反映,保持大致平衡。

期中测验:

从总论篇和欧洲篇中找出外国新闻传播史中的十件大事。

1)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过——报道或新闻报》,在沃尔芬比特尔(一说奥格斯堡)发行;《报道》,在斯特拉斯堡出版;

2)最早的日报:1650年,德国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3)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4)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5)1916年李.德福雷斯特在纽约的实验电台播出总统选举中的得票数,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广播;

6)192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伦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

7)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8)《共产主义杂志》是第一个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

9)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第一个职业记者,被称为“英国报业之父”;

10)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每日纪闻》在古罗马诞生

免费考研网

第20篇:考研规划讲座笔记整理

关于2011年考研教程笔记

——红色标记的为重点

一、最需要的品质

1、要舍得放弃,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后,不要在看到别人找了待遇较高的工作后就有所犹豫了。

2、要能接受暂时的失败。不求数量和速度,必须注重质量。

3、忍受得了孤独和寂寞。

4、坚持、要有很强大的执行力。

5、绝不能偏科。研究生招生要先看单科再看总分,每门单科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以后才有资格上线,所以总分不是全部。

6、纠错能力。及时发现错误和知识漏洞并补上,提前学会考试(月考)。克服遗忘是时间是在记忆后的第

1、

2、

7、15天重复一次。

二、对于专业的选择

分四步:

第一步:初选——主要是一级学科的选择(十二个学科门类,如理学、工学、农学…)

第二步:精选——二级学科的选择,也就是专业的选择

精选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1、最好要有兴趣(才能最好的坚持下去);

2、选自己擅长的,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数学)

3、社会需求

中国招收研究生的教学机构有800多个,690多个专业。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从专业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需要查清一下三个问题:

1、该专业的定义和内涵;

2、课程设置;

3、就业方向。

第三步:院校(地区)的选择

尽量把工作地点和院校选在同一个城市。不论是就业或者创业,靠的是你在研究生阶段积累的社会关系。在当地工作才有人力资源等各种有利的因素。

第四步:学校的选择

1、报名招生:考试科目,参考教材(三大类:指定、建议、补充),报名人数和招生复试分数线,复试差额比例;复试的权重,复试考试的科目和形势,录取分数线。

2、培养模式

3、导师的选择

4、就业前景

此外关于好学校差专业与好专业差学校的选择:学术专业型人才应该选择好专业而不要考虑学校。综合应用型要选择要以学校的好和差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对于后者,要充分利用大学里面的资源和平台,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和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多考证书、多参加实践,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关于“曲线考研”:同一个院里开设的专业不同,但是分数的要求却大有差别。当成绩不是很好的时候,可以选择那些分数低的差专业,进去后学习的课程和那些好的专业差别不大,但是资源是相同的,想学什么全凭自己。毕业时候的学位证书也是一样的,例如“武汉大学工科植物学硕士学位”,不会是“武汉大学工科植物学(小麦基因遗传)硕士学位”。这对那些综合应用型的用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时间分配 政治

考试共有五科:

1、马克思主义原理,三大部分:哲学 资本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20分

2、毛邓三——30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分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分

5、时政世经 时间安排如下:

考题格式:

(一)、单项选择16题,共16分。

(二)、多项选择。34分

(三)、分析题。共5题,10分每题

英语

时间

试卷格式:

1、完型

2、阅读

3、选择搭配

4、翻译

5、小作文

6、大作文

关于考研英语单词难点和重点——旧词新意!

考研中最容易考试的是那些常见单词的新意,例如要考support,不会是考察其“支持”的意思,而是考察“赡养”的意思。这样的单词共五百个,俗称“熟悉的陌生人”,本人有纸质版可以复印。

考研英语九大常考语法:

1、虚拟语气

2、动词的时态

3、强调

4、主谓一致(完型)

5、省略句(翻译)

6、there be句型

7、倒装(翻译)

8、从句

9、非谓语形式(?)

英语侧重于对问题深度的考察,主观题目的比重比四六级大很多,约占40%,所以难度比六级要大。

专业课

数学

三、其他

1、关于报名: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网上预报名(不是很重要)九月左右。

第二个阶段:网上正式报名,这点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必不可少的一步。10月11—31日

第三个阶段:现场确认。没有网上的正式报名在此阶段不能补报。11月14左右

注意:报名点不是你要考的那个地方,而是你初试的地方——就近原则。武汉大多数院校一般都设有考试报名点。

2、关于考试答题:

初试考精度,复试考广度。对于复试,一定要

拆试卷的时候不要鲁莽,用带上的专门小刀,小心拆开,不然交卷的时候封条不能封住。此外,不要将准考证封入试卷袋(信封大小),每年犯这种错误的人很多很多。

3、关于招生院校内部信息(考研情报)的收集:

考研的最大劣势在于不知道所考院校的考研信息,造成在于其本校的学生竞争时出于下风。有以下三种途径:同学、导师、在读的研究生,后者为主要的渠道。

有机会可以到所要报考的导师那里去听其给研究生的讲课,其中有很多重要的参考信息。此外,在学校的附近的小书店有该校老师自己出的一些练习册,不是正式的出版物,也包含有很多重要的信息。A、历年真题,B、研究生的笔记,C、本科生的期末试卷,许多自主命题的老师在命题时往往参考自己给本科生的期末试卷。D、该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发表过的论文、出版过的书籍。复试的时候能用得上。

4、关于调剂

不要期望招生单位会给你主动的把你的材料和档案什么的寄给你的“第二志愿”,必须自己主动去联系!!!考研的志愿只有一个,只有一次机会!调剂只能自己取寻找那些冷门的研招机构。

考研数学笔记范文
《考研数学笔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