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理性与热情优秀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12 18:00:4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爱国需要热情胜过理性

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面对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大事大非的问题,用一定形式来作出理性的表达是爱国热情的具体体现。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再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激起了曾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连日来,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分子,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作法,中国民众表达了强烈不满,展现了爱国主义热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右翼还有如此劣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原因的。它既与日本对战争缺乏深刻反思有关,也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近年来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快速发展有关,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又一直影响着日本对待历史、对待中国的态度。这些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日本出现了右倾化的思潮。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义愤。但是,仅仅表达义愤是不够的。采取一些有违法制的过激行动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表达义愤的时候,难免有一些过激的言词,但义愤的宣泄不应超越法律,非理性的无序举动不仅无助于揭露日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反而会授人以柄,给右翼分子攻击中国、欺骗日本民众增加口实,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朋友。

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改变这一基础,既要有义愤和激情,更需要智慧与自信,做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当年犹太人为了揭露德国纳粹的罪行,让世界人民认识到纳粹的危害。扎扎实实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揭露纳粹反人类的罪行,通过对战犯不懈的追查,让纳粹分子在国际上成为丧家之犬。对二战的反思,之所以能够渗透到德国和欧洲的各个层面,是与犹太人长久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比如“奥斯威辛”集中营,已经超越了其本身含义,成为世纪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在历史学、哲学、神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不仅是一个学术名词,更意味着人类对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而在战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大都可以看到犹太人留下的深刻印记。现在的亚洲和国际政治格局虽然与当年有所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也有着许多亲身的体会。当年那些经过抚顺日本战犯改造所教育的日本军官最后有不少都成为坚定不移的反战者,日本一些年轻人就是因为受了他们的影响而站在当前反对右翼的第一线。通过对战犯的改造和教育,中国人民展示出了巨大的理性的力量。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作为邻邦的日本对历史反思不足,对中国实力的增强又持怀疑态度,这无疑会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是大势所趋。目前,中日之间经贸交流数额很大,今后无论是在经贸还是在文化等许多方面,交流的层次还会不断加深。这就会为促使日本做出深刻的反省创造条件。当年法、德两国人民能够消除隔阂,与德国政府的道歉与反思有关,也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特别是民众之间的深入交往有很大关系,后者更是增加双方互信的基础。因此,要促使日本能够以史为鉴,就不是只宣泄一下愤怒的情感能解决得了的问题,还需要我们促进更广泛的交流,更多地展示理性的力量。要用这种力量来让日本人民,让世界人民更多地认识日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和危害,营造一种让右翼难以生存的国际舆论环境。因此,激情加理性才是我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正确态度。

推荐第2篇: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感性还是理性?

首先得分清楚一个概念,人性是什么,感性是什么,理性是什么?感性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美,厌恶丑,喜好和自己相同的,厌恶和自己不同的,于是作出判断,其实,就广义上说,理性也是人的感性,当人们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一时的主观判断有时候并不是能真正反映事实,不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样的举动,所以才抽象总结出的不随时间、空间、不随个人改变的规则或者叫做定理,就是理性。不过,理性是如此之美,人们在追求规律的时候,总会被这些规则或者所吸引,于是人们又形成自己新的是非观、美丑观,也就是说感性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的基础上的。可见,人性中感性和理性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互相关联的,就好像物理中,人们描述世界的两种形式,例子和场,而到了量子力学中,人们发现,波和粒子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世界的两种形式的描述。

那么其次,我们生活中又怎样去说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感性呢?怎样去区分什么事理性什么是感性呢?就好比两个不同的人,甲和乙,假如,甲人认为世界的美在于相同,那么他的感性就是寻找各种的相同,例如:对称、人性的相似之处、从相同来联想事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从事物的相似性出发,喜欢和自己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再者乙人,假如乙人认为世界的美在于不同,那么他的感性就是寻找各种的不同,例如:对称性破缺、人的不同之处,从相异性来联想事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从事物的向异性出发,喜欢发现和自己不同的人的美,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你就会发现在相同的规则下面,小小的人的心理趋向的不同,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的诞生,而且,人们还可以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法制理念的不同,政党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等等等等。但是,同时,人们又有追求理性的信念,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比如,同样还是甲和乙,在甲追求相同之处的时候,猛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鸡都是肯德基,所有的人都好像是从同一个工厂里加工出来的一个模子样的,周围的人的思想都和你完全相同,难道此时还认为相同是一种美吗?与此同时,乙在追求不同的过程中,也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一样,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即使在你身边和你相处很久的人也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那么这种不同还真的是种美吗?于是,甲也会去发现不同的美,去理性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相处,而相反的,乙也会去发现相同的美,去理性的选择和相似的人打交道。可见,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好像对于同样的方程式,选择不同的边值条件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既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那么思考这些东西还有毛的意思呢?其实,我觉得,在现实的生活中,两者的区分很明晰,人们的一种常态是一种感性,当人们对这种常态进行反思,觉得这种常态其实可以改变来让我们会活着更有意味,那时人们就在寻找理性,人们在追求现实中缺失的,比如甲在找寻那份不同,乙在发现那种相同。再比如人们在一个人治社会的不公平的时候,会追求一种更加公平的制度的社会,但是,人们却又不得不在担心制度会反过来限制人们情感的自由;再反过来人们在一个法西斯的高压社会,不免会去追求自由,力争去建立一个自由的社会,但是,人们却又不得不担心自由社会的人们贫富差距、两级分化的影响,于是选择税收、三权分立等制度去保障一个相对的平等社会。这样许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有现实的背景下,我们总是会有基本的感性,也许就是时代感吧,这样就会产生出对应的理性,正如牛顿时代的物理学家无法想象量子和相对论的世界一样,人们即使通过理性的分析也很难得到未来的感性生活是何种样子,而我们有的只是对现实的抽象分析和不全面的预测。那么人们为什么却热衷于追求理性呢?也许感性是一种平凡群,理性是一种有特殊性质喝特殊规律的群,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人们去探索,去探索其中的美。

推荐第3篇: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理性胜于感性”。我不太赞同这个题目,我觉得改成“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则更为妥帖。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从远古,到如今;理性与情感同行,由沧海,到桑田。

每天每年,我们在这样的战争中整编记忆;每日每月,我们在这样的同行中梳理我们总也凌乱的灵性。

理性与感性,他们似乎不共戴天:

欠缺理性,会让人生之路步入沼泽。我们总是在做着选择。于是长远的考虑和我们切身的感受发生某种冲突,于是现实总是考验我们是否足够冷静和成熟。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消息:德国的一名中学生枪杀了他的老师。我想他大概是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吧,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想,如果他能理性的思考一下这句话,这样的悲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吧。

欠缺感性,会让人生干涸。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我的一个朋友跟她的男朋友一起散步,仰头看见天上一轮圆月,于是感慨道:今天的月亮真圆哪!谁料她男友回带道:“月亮圆关你什么事?”于是破坏了好端端的兴致。所以说没有感性的生活就像是缺乏润滑剂的链条,虽然能够转动,却艰难晦涩。

因此我认为人不可能没有感性,更不可能没有理性。理性是感性的严肃归纳总结,感性是理性的素材准备;理性是客观公正的事实,感性是表层肤浅的初步认识;理性是多次感性认识得以升华,感性以理性的真实得到归属。

不见得什么时候都需要理性,因为人总要轻松的活着,有自己的情感空间,但遇到决定前途命运的大事、工作中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则需要严肃的理性。

最后,用一个我自己觉得比较优美的句子来总结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推荐第4篇:《创新思维与理性决策》培训(优秀)

关于举办《创新思维与理性决策》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1世纪是不连续性发展的时代,跳跃性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用“创造性的破坏”颠覆已有的思维定势,才能以不断的创新思维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用创新思维方法结合理性决策力乱,透过案例分析,掌握决策的原则、方法、技巧、以及决策工具的应用,从而提升各管理干部的决策水平。现定于8月 31日(周日)一天,邀请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和企管顾问、实战型引导式培训专家刘建平作《创新思维与理性决策》专项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实施:

本期培训班由常熟市人力资源培训指导中心主办、常熟市弘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

二、参培对象:

企业管理者、高级专业人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一)培训时间:2014年8月31日一天,上午8:30---11:30,

下午1:30----4:30。

(二)培训地点:常熟市人力资源培训指导中心310教室(珠江路222号)。

四、培训形式、费用:讲座形式,免费。

五、【课程大纲】

(一)什么是创新 1.你自己的创新【互动】 2.大师论创新

3.创新是西方人的特权吗? 4.你创新的障碍与目标【互动】

(二)创新思维与思维训练工具 29个创新工具菜单

(三)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与理性决策 1.问题分类

2.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和风险管理 3.创新的评估策略与工具

六、讲师介绍:

刘建平——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和企管顾问,实战型引导式培训专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商学院的访问学者。历任美国CoCo Art驻中国代表,上海长鹰复合材料公司总经理,上海沪好阻燃科技公司董事长,山西鑫源矿业集团管理顾问,德国SPITZE GmbH 执行董事.凭借多年的经商经验和持续不断的学习,刘老师在企业创新研发与改善意识,文化落地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刘老师从实践者的角度解读企业的创新研发,改善意识,企业文化高效地落地,融合近20年的商战经验,为企业提供实效性的理念和解决方法,课程和实践相结合,以最新引导、体验、互动、问答式教学方式授课,以效果为导向,学、练、辅、辩、评、导紧密结合。通过培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获得企业和学员的高度认可.具有中英文双语授课能力。

七、其他事项:

请参加培训的人员将报名回执于8月26日前发邮件至常熟市人力资源培训指导中心。

电话:527817

26、52790025 邮箱:csrlpx@sina.cn

推荐第5篇:理性思维与明辨

理性思维与明辨

什么是理性的思维?什么是明辨?理性中能达到明辨?一切泥团都将在慢慢的云霾中揭开谜底,思想的飞跃是对内心的刨根问底。运用哲学的思维将会酝酿理性思维的角度,明辨的前提是要用理想的思维辨明是非曲直。 理性一个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明辨就是在这种思维的驱动下达到的崇高境界,明辨是非、思维理性头脑清晰传达着对一件事情的真与假,对与错,失与得判断。明辨的之撑点是理性思维模式的界定让头脑清晰的传达正确信息,反之,浑浊能否让你理性?

理性思维的培养不是先天的智慧是一种通过自己的习性修养,自己人生追求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智慧。达到理性必须要修养靠智慧之花正确的人文精华洗礼浑浊的头脑,集世界之智慧,日月之精华,正确的指导思想将旷世出才。人的感性之花是一种人性原始本能的释放,情感思维的寄托让我们的心灵充满了生命本有的美丽,这种美丽是原始的,是生命的本能。虽然是情感寄托的释放但在某些方面对于理性确是有制约的成效,过于感性将会让自己在人生路上会得到意想不到的颠簸。但是感性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用感性的思维在更多的时候会让自己失去对事情理性的正确判断,明辨能否有之?

人生智慧在于不断汲取,不断集聚文明之花,博览群书,博学而笃志,在不断成长之中对自己内心的刨根问底,理性中的明辨是一生的经学。要感性更要理性,这样人生才不会伤得太重,看待事情才不会那么偏激。

理性了才会明辨,明辨了是非曲直才会走出胡同,正确的看待失去与得到。因为有了理性的思维才有明辨的智慧,明辨的智慧才是灵魂的升值点。

-----------曹穆生2011-5-29

推荐第6篇:思想汇报:理性与耐心

尊敬的党组织:

从申请入党至今我已经经受了党组织的一些考验,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其中离不开党组织的关心教育和培养。我想我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很大,我想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思想汇报给党组织关于这个方面。据预计,201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将达649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对此,我认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须理性、有信心。

第一,思路要放开。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作为大学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之外,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寻求就业。但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比往年更多,又恰逢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们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所以,大学毕业生寻求就业一定要放开思路,一定要平和心态。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让一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总希望能够得到一份让人高看的工作。有理想没错,但不能好高骛远。大学毕业生也是一个普通的人,鱼要喝水人要吃饭,找到饭碗是第一要务。

要把自己仍然当作一个农民、工人看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是要从零开始。不要囿于面子。北大才子卖肉,不是耻辱而是佳话。走自己的路,让别说去。“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要有不怕吃苦受累。“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有敢于吃尽苦中苦的决心。

第二,决不勉强自己。大学毕业生不能太高看自己,但也不能过分勉强自己。就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优点长处来寻求就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干出名堂,才能使一生事业不走弯路。如果太勉强自己,拿着工作干不好,害了人家容纳你的单位,更害得自己用缺点和短处去跟人家的优点和长处竞赛,最终走了冤枉路,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误了自己的前程。

第三,必须要严防陷阱。面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式,一些别有用心者和不法分子也纷纷出笼,乘机占大学毕业生们的便宜。有的希望得到政府关于安排大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或者应付政府关于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任务或压力,采取有聘无职的假招聘等欺骗手段,让你劳神费力,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纯粹是打着招聘的幌子,行骗财骗色之实。如果大学毕业生们没有清醒的头脑,到头来必将落得个伤心、伤财、伤志的悲惨下场。

第四,要有信心。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诗仙李白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农民也说“一棵草必有一颗露水养”、“虽然大河里的石头多,但是从来没有卡死过螃蟹。”更何况今年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更何况大学毕业生们已经“磨剑”十数年,怎么会有跨不过去的坎呢?就业无路,创业有门。请大学毕业生们到大街上去看一看,街边的一个邮亭、一张几尺长宽的油布,甚至还有一个手臂上的挎蓝、肩上的一个挑担,也照常养活一家人。

总之,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须理性、有信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理性,就可以少缴或不缴学费,少走或不走弯路;信心,就让你大胆地往前走,只要走过去了,定是一片天。衷心地祝愿大学毕业生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汇报人:好范文

推荐第7篇:我的热情与责任

我的热情与责任

2012年9月,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期待我来到美丽安恬的威海,一转眼已经过了两个月。两个月,我在大学获得很多,其中最令我感到荣幸的是加入了校学生会这个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部的干事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热情与责任”。

未入学前通过校网站了解了我校学生会,我的心就被这一校园里规模最大,办事程序最规范的学生组织深深吸引。于是,纳新公告贴出来时,我毫不犹豫报名了。还记得笔试那天,由于报名者太多,不得不临时增加了场地,我心里不由得压力陡增,努力在笔试答卷上写出我最好的答案。怀着虔诚交卷时,我的心平静而轻松,因为我用自己真诚的热情书写了对学生会工作的了解与期待。在平静的日子里等待结果并不是件使人焦躁的事。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回到宿舍楼,看到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校会的复试名单!我按捺住急切的心情,在上面寻找我的名字,当那熟悉的三个字映入眼帘,顿时心底石落。我静静地退出人群,带着欣喜鼓励自己继续加油。

随后部门内又经过多次面试,热烈而有些紧张。面试时,有学姐问我,“简历上写着:会用恒温的热情来面对校会的工作。你怎么解释这句话呢?”我从容答道:“这正是我尤其想说明的一点。我用恒温来比喻一种稳定踏实,一如既往的状态。”初进大学,很多同学对各种活动充满好奇,但可能难以维持热情。我想通过这句话来表明我参加校会是一种理智思考后的选择,不是跟风也不是一时新鲜,而是本着为同学们奉献、服务同时提高自身能力的初衷。中学时期,我在校园活动中担任过广播站播音员,校园文化节的主持等工作,而进入校会时我报的却是默默的日常工作最多的社会实践部。曾有人觉得这与我的气质不太相符,我坚决地反驳了他,人需要变化来丰富充实自己,我相信通过在社会实践部的工作学习我可以更加踏实、稳重。

事实证实了我这一想法。经过多层筛选过后,我和另外十几个同学终于入选本部门,并在学长学姐的指导下很快进入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后期工作。初来乍到,我们这些新干事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学长学姐们都一一热心地给我们解答,教导我们如何更得体的与人进行工作上的交往。但有时仍不免犯一点错误,学长学姐体谅了我们,这让犯错的人很过意不去也很感激他们。大家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工作也更加认真仔细,因为深知作为校会人的责任。社会实践后期工作是繁杂的,我们对每份实践报告认真分析比较,尽力使评定结果公平公正,并及时与各院自评及反馈信息对比处理。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努力都有了回报。在我部成员的集体策划下,2012年10月18日,社会实践交流会顺利举行。由于12级同学听讲热情很高,原本安排的座位引导人员不够,其他部分成员立即加入引导队伍,耐心引导同学们就坐,会场很快恢复了秩序井然。交流会上老师提问优秀团队代表,团队代表解答学弟学妹疑问,气氛热烈融洽,我部成员各司其职同时也获益匪浅。交流会结束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并瞬间振奋了。策划举办大型校园活动是我们以后必不可少的工作,这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检验了我们的能力,说明我们能够承担肩上的责任,我们有信心能够把工作做到更好!

在后来校会组织举办的“两会一心零距离”一系列活动中,我进一步感受到了校会工作上的严谨与生活中的活泼。我愿把热情通过校会奉献给同学们,愿在工作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同事们共进退,战胜各种困难,共同把校会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我心中,始终记着:当热情退却的时候,我还有责任!

推荐第8篇:球赛,青春与热情散文

那些个日子,我每天都在激动,一场球赛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我曾经很少有过的。——写在前面的话

2014年6月6日至6月8日,对于井冈山脚下,对于安福这个福地,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全国青年男子篮球俱乐部“勃客酒业杯”篮球联赛在这样一个小小县城举行,这在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事。这样的盛况顿时让整个县城蓬荜生辉。那些个闲云野鹤,飞禽走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纷纷归至于安福体育中心,至于那些热爱篮球的球迷更是云集一处议论着、叫嚣着、欢呼着。这一刻,安福成为全国睹目的圣地。

我很难忘记6月8日,也就是男子篮球联赛最后那个决赛的夜晚。七点还未到,体育中心的柱形灯散出薄纱似的柔和的光。那些个小车就像小舟因为某一个时间点同时汇聚在同一个港口。

赛场门口,人已是站成了两条弯曲的游龙。巡警在不停地叫嚷着维持秩序,可球迷们的热情实在太高,他们紧塞紧拥地奔向体育中心。待我在观众席上坐稳的时候,球赛已经开始了第二节。来看球赛的人真多,观众席有近乎一万座,全都座无虚席。有的是三个人,甚至是四个人挤二条方椅。球赛在激烈地进行角逐。福建队16号翻飞疾进,快速运球,左冲右突攻到篮下,跃起,抬臂,压腕,“刷—”好一个干净利落的空心球!全场掌声四起。这边南钢队4号也不甘示弱,像闪电一样绕过一名防守队员,穿越双人夹击,双手高高举起,向上一跃,把球准确无误地投进了篮筐。掌声刚落又起,如连绵起伏的波涛。比分在20:20;26:26紧紧地咬在一起。汗如雨,箭步如飞,嘴喘着粗气,血液在沸腾,每一根毛细血管都散发出青春的热情。速度3秒、17秒、24秒,谁赢得了速度就赢得了球赛。球高高地抛起,一个一个音符在乐动,构成一首高亢的运动进行曲。单防、双人夹击、联防筑起一道道铜墙。身体的对抗,力量的抗衡那都是年轻人心在碰撞,火花溅起的是青春的热血。

观众席上,所有人都站起来了,鼓着腮帮高声地叫着加油……加油……掌声跌宕起伏,一浪高过一浪。不知是球技的差异,还是体力的差异,比分开始在渐渐拉开。南钢队的教练叫了一个技术暂停,场上场外声音顿时戛然而止。双方的教练都在与队员交流着,比划着。嘘——一声长哨,十拳相握,力向着同一个方向,一场更艰难的比赛将要演绎。很快,南钢队与福建队只相差一个点球的分值。摄影机的灯光一次次闪过,每一次都把最精彩的片刻留成永久的记忆。

时光是短暂而易逝的,当你还在陶醉时,40分钟的角逐很快就结束了,比分是98:100。观众们有的在惋惜,有的在惊叹,但更多的是在鼓掌欢呼。随着人流,我离开了赛场。原本停靠在体育中心的小车,瞬间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回归于那个属于自己的蜗居。而我在即将离开时,回望球场中心,发现那楼顶上突然间光芒四射。

那些个日子,我,还有这个县城以及城中更多人,心是不平静的。

尽管球赛已经结束了好些日子,可是从球赛所折射出的光芒依然在照射着这个小小县城的每一个角落。我从没有想到一项运动,一场篮球竞赛所具有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其魅力是如此具有影响力。如火山喷发,改变着一方的地貌;如原子核爆炸,冲击着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

突然一夜球风来,千地万地篮球开。瞬间在这个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如巴掌大的小县城处处开放着篮球之花。

你看商店的列柜上,许多的篮球在绽放着笑脸,欢迎着宾客的到来。即便本是悬挂着彩色服装的经营店或是饮食店或是宾馆等,也在进门口,或是店内的某个显眼处安放一个篮球用以装饰自己的门面,彰显出老板的热情与年轻。

你再看,那些个街头巷尾,见到最多的运动就是篮球运动。那些个小毛孩拍打着彩色小篮球;那些个年轻男孩一有闲暇的时间,便在篮球俱乐部或是某个篮球场上释放着自己的青春与热情;那些个老人不能上场对抗,则在场外拍着篮球慢跑,名为拍球健身运动。更让人意外的是,妇女们也爱上了篮球运动,那些个热情的少女们因得到篮球赛所喷发出来的青春与活力的熏陶与感染,她们的美更加光艳耀人。

成功举办一次精彩的篮球赛,赛场上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芒,展示出的精神状态,正改变着小县城中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着每个工作岗位上,每一个人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一片祥和的云从远方飘来,夜间香如桂花的雨便洒落在这座小县城。清晨醒来,球赛的光芒均匀地散在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推荐第9篇:工作热情

浅谈如何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方法

摘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了解掌握职工所思所想,如何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如何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关系到队伍稳定、企业欣欣向荣,关系到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把广大职工凝聚到一起,把职工的战斗能力、吃苦能力、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们面临的课题。

主题词:企业

员工

工作热情

凝聚力

方法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不再盲从,更加成熟和理智,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如人们的审美观、荣辱观念发生了“错位”,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思想和心态比过去复杂、判别能力下降等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从了解职工、关心职工、教育职工、帮助职工入手,把职工工作热情激发出来,特别是把老职工的“特殊”作用发挥出来,是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认为至少要有以下几方面作为前提:

第一,职工对企业有认同感。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确信在本企业工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确信在本企业工作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

第二,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信心。确信企业是有前途的,从内心相信企业的明天会更好,确信自己是在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中工作;

第三,职工感到自己在企业中是受到应有的尊重的,从而心情舒畅,没有压抑感;

第四,职工从本企业中得到的劳动报酬是与社会劳动力价格基本一致的。

为达到这些条件,个人认为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每一个职工

尊重优秀职工,这是大家都能够理解的,也是容易做到的,但要尊重每一个职工,不仅是优秀职工,也包括普通职工,甚至是后进职工,对他们的尊重往往不太被重视。在企业中,每个职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企业中必要的,有效的,岗位之间没有贵贱之分,职工的人格是平等的,每一个职工都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不但领导者、管理者要尊重每一个职工,而且要教育职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特别是从事辅助性、服务性工作的那部分职工,在传统的观念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更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人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的一种心理需求,企业的领导者应当尽量满足职工的这种需求。还有,要尊重新工及调入、转岗来的职工,在改革的浪潮下,部分职工岗位发生了变化,就得从头学习,往往比熟练工进入状态要慢,这就要求基层组织营造学习氛围,让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并要时刻鼓励他们。

二、要为职工提供学习的机会

职工有学习提高的愿望,特别是青年职工,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学习不提高就会面临被淘汰的现实危险。同样,老职工也有学习提高的愿望,他们也很清楚的意识到,在跳跃式发展的企业当中,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就必须时刻学习。他们虽然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凭着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理解能力,学习起来也很容易接受和消化,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

目前,我们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学习机会只限在工作期间的岗位练兵和极少的上岗培训,没有给职工规划长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这也是客观现实所限。

三、要为职工提供表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表现自我价值,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满足这种心理需要,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的那部分职工,更希望在其他活动中寻求表现自我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吸引职工在这些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一批活动积极分子。我们发现,在以往的各项竞赛活动中,最认真、最乐于参加的,恰恰是岗位工人和服务部门的工人,因为他们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很难表现自己的才华,对在本职岗位以外表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些看来与生产经营没有多少直接联系的活动,实际上是维系企业与职工之间良好关系的渠道,也是增强企业凝

聚力的重要方面。我们在为职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要用多种方式鼓励和感染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其方法是:

1、用榜样的力量感染职工、激励职工。企业每年都要评比先进和劳动模范,可以通过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先进人物事迹演讲赛等活动大力宣传劳模们的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或者把我们身边涌现出的劳模先进事迹制做成电视短片,供大家学习、讨论。用职工身边发生的事、让生活在职工身边的人来教育、激励职工,职工们往往听得进去,乐于接受,容易达到预期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特色的形式熏陶职工、教育职工。结合形势任务,利用节假日,经常组织并引导职工自发开展一些有特色、有创意、有浓厚政治气息的活动,如每逢节假日举办升国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党的知识竞赛答题活动、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及学习心得评选以及到周边革命圣地林基路博物馆、乌市革命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去影响、启发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使职工爱党、爱祖国、爱企业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净化、升华。

3、用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职工、凝聚职工。利用职工业余时间、节假日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陶冶情操又强身健体的文化体育活动,诸如以企业精神命名的职工篮球赛、运动会等,充分利用文联、体协开展职工书法摄影展,在重大节日组织的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还要发动职工自己进行创作,如反映油田职工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企业精神“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创新中追求卓越”,创作厂歌《创新不止永登攀》和厂旗,各个基层单位也相继凝练出来适合自身特点的子系统文化等等。这些活动很受大家的欢迎,职工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让职工在说说笑笑、蹦蹦跳跳中受到教育,不仅使文体活动成为职工自娱、自乐、自教的过程,还强化了干群关系和企业的凝聚力。

四、要让职工的情绪有所宣泄,并得到疏导

职工在企业中工作,不可能什么都顺心,遇到不顺心的事无处可宣泄,就会感到压抑,在压抑的环境中,人是不可能有积极性的,长期受到压抑心情的困扰,最终会导致职工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要让职工有说话的地方,有能够宣泄自己情绪的地方。但光有宣泄,任其泛滥也不行,若是引起共鸣,成为一部分人的共同情绪,就会出问题。要在让职工宣泄情绪的同时,有人来帮助职工理顺情绪,不断疏导职工的情绪,将职工的情绪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去,这就要求企业有一批会做思想工作,能够得到职工信赖的基层干部。职工既愿意把心里话同他们讲,又愿意接受疏导。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职工的思想、愿望、兴趣、要求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梳理职工思想动态的同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及时把握职工思想脉搏。一般通过干群交流会、职工意见征求、合理化建议、厂长、书记接待日、定期的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等形式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职工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职工现在心里在想什么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2、思想工作要对症下药。即职工在哪里存在问题,就把思想工作做到哪里,对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性不同的职工,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思想交流。如年轻职工文化素质高,接受新事物快,但他们的吃苦精神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远远不如老职工,就加强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和主人翁责任感的教育。针对部分老职工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对岗位分配有抵触情绪,情绪悲观等思想苗头,我们在组织他们学习分公司改革发展的规划文件的同时,让职工了解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向,并引导老同志畅谈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巨变,分公司发展十几年来的巨变,使大家逐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坚定老同志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道路的信心。

3、注意疏通职工的思想渠道。对那些容易引发职工思想波动的问题,如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奖金分配、重大的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以及公司重大的经营决策等,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公司到基层单位都设有公开栏,班组则以民主议事会的形式,从头至尾全过程完全置于职工的监督之下,让职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首先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职工才会有主人翁的姿态。

五、要有一批会做人的工作的基层干部

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既要有思想引导,又有利益驱动;既要讲求心理需求的满足,又讲求物质利益的兑现;既依靠体制机制的合理,又依靠干部的人格魅力。造就一支政治素养高、管理水平强、懂思想工作的干部队伍是形势所需。当今,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政工队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探索职工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目前,我们的管理干部做人的思想工作不够强,大多数都存在依托心里,反正队伍管理出现问题,有政工干部做思想工作,与管理干部无多大关系的思想很严重,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全面学习,不但要管好行政工作,还要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培养人才。

政工干部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定期与员工进行交流与沟通,增强队伍的凝聚力。通过与员工经常性地交谈,了解员工的整体情绪或个别潜在问题的情况如何,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就采油一队而言,队伍的整体年龄结构偏高,老职工占的比例较大,年轻职工通常都有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但是心理素质却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感情、家庭等琐事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会无意识的将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同时,老职工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年轻人心急,对老职工的工作满意度不认可,这就导致年轻的班组长不愿意带领老职工开展工作,而老职工又不愿意看到班组对自己工作的不认可,最终导致老职工不发挥作用而年轻职工牢骚满腹。这种情况下,政工干部就必须站出来,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要求年轻职工要充分利用老职工的资源优势,大胆开展工作,让老职工独立完成工作,并认可他们的工作,这样老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得到全面提升,各项矛盾和不愉快就会得到全面的解决。同时还要留心员工的言行举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开其思想上的疙瘩,打消员工的后顾之忧,才能保证每名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整体的战斗力、凝聚力,有利于队伍建设的全面提升。

管理干部应当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管理干部在一个单位起着灵魂和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者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员工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幽默、乐观、进取、正直、公平、宽容、有爱心等个性品质,必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把其他人吸引到身边,凝聚在你周围,营造出一个活力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可信赖的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激励与鼓舞,努力发掘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干部要随时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生活。要选择适时的机会深入班组、岗位,了解职工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同吃、同干、同聊,这样他们才完全相信你,才会给你说真话、实话。

管理干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多和职工进行交流,并和他们的家属进行沟通,同时要及时安排他们正常休假,让他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平时要深入他们的宿舍,聊天、谈心,讲政策,摆家常,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同事。

六、要随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1、变换工种,创造培训机会。在员工丧失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欠佳时,不能横加斥责,而是要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投资,提供培训机会。变换工作环境,让员工对新的工作岗位有一种新鲜感,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重用员工,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获得意想不到的上进。

2、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加以肯定。作为基层领导,要随时发现表现突出的员工,哪怕是工作上有一点点成绩,都要加以赞扬,鼓励职工继续努力。特别是老职工,在新的形势下有所突破是很艰难的,我们不仅要时刻鼓励老职工,还要大力宣传老职工,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从而能接受更大的挑战。

结论:在不断发展创新的今天,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了解职工之所想所为,要及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哪怕是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他们都会感激不尽。要时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特别是要激发老职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全身心的带领年轻人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专业化采油队伍,才能构建和谐采油队伍。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振林、屠春友主编《现代领导方式与领导方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年5月

北京第1版

2、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编写组《基层党务实用手册—党务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第14次印刷

推荐第10篇:热情夏天

热情夏天

六(2)班邓子昂

夏天,红红火火;夏天,激情澎湃;夏天,热闹无比;夏天,骄阳似火。

当你经过春暖花开的春季时,就准备步入激情的夏季了。你会觉得那炽热的太阳比往常更加活跃,那就准备迎接一个新的气息吧!一天,我从被窝里爬出来,开始我夏天的旅行了。我马上骑上心爱的自行车,出发!今天我要去体验最能表现夏天酷暑的活动——游泳。游泳池里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起跳,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落入水中。啊!真是太爽了!能再烈日下,在水池里嬉戏,真叫人快活,心旷神怡啊!我立刻打了一个猛子,然后窜出水面,大叫道:“这就是夏天”

经过昨天在水里的舒展,今天该去欣赏一下夏天的硕果了。走进水果店,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石榴,苹果,椰子,核桃,香蕉,草莓,李子个个都直直地挺立在那里,好像一群小军人似的。石榴的脑袋炸开了花,好像在说:“这是我的新发型,怎么样?好看吗?”椰子大个大个地立着石榴的上面,说:“我的体内全是营养丰富的饮料呢!”站在旁边的香蕉可是不服气了,厉声喝道:“切,你们落伍了。看,我这身金黄色的衣服多漂亮啊!”还是核桃比较冷静:“我才不跟你们比呢,虽然我最补脑,嘻嘻!”苹果在一旁对核桃说:“见过自恋的,没见过比我更自恋的!”真是一群惹人喜爱的小家伙啊。也是,这就是夏天!

夏天很快就过去了,要道秋风落叶的秋天了,我的旅行也结束了。但我仍不忘对自己说:“这就是夏天!我爱这热情的夏天!”

第11篇:美国人的冷漠与中国人的热情

美国人的冷漠与中国人的热情

冷漠与热情是一对反义词,多半是用来描述人与人在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一个人是冷漠还是热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性格,所以才会有生性冷漠或生来热情之分野。

谈到冷漠,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对他人不热情甚至不友好的人及其行为。其实,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冷漠是指人在处世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决绝的态度。冷漠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清楚自己做事的目的,他的行为是绝对受理智掌控的。他不会轻易受外界的影响,也不会为他人的观感情绪所左右,更不会出于爱“面子”而去违心地做自己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所以说,冷漠的人一定是理智的人。

话说到此,如果我说美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这种冷漠之人,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太多的异议。说美国人冷漠,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美国的外国人来说,未必会接受。因为美国人的热情是出了名的,走在路上连陌生人都会和你打招呼,搞得你心里暖融融的,还有什么比这更显得热情呢?然而,当你真正走近他们,情况便远非如此。

和美国人交往的机会除了在公司里,更多的是来自孩子的校内校外活动。给孩子举办生日派对是司空见惯的活动,每位母亲都会十分上心,为了自己孩子的快乐嘛,即使低下头去求别人也是值得的。记得就有这样一位美**亲,平时总是昂着个头,一副高高在上的尊贵模样,家长们对她的印象自然好不到哪儿去。等到她要给儿子办生日派对了,电话一直打到班里每个同学家里,催促着大家去参加,出于面子不好回绝,很多人还是去了。场也捧完了,派对也开过了,这位美**亲就又恢复了原样,照样高昂着头,爱理不理人的样子,好象全然不领情似的。其实,你大可不必指责她,说到头来,她有什么错呢?她邀请你孩子去参加派对,是你自己情愿去的,她也并没有威逼你,更没到你家拿骄子抬你去啊!

从小事可识大体,美国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他求你帮忙或捧场,选择权在你手里,你可以帮,也可以不帮。但如果你选择帮忙,就说明你是情愿的。所以,你就不能有图报的心理,更不要推理说,将来你若求他帮忙,他也会痛快地答应。因为按照美国人的思维逻辑,这实在是两码事。这就是美国人的冷漠式思维,它很有逻辑,也不无道理,但就是令很多中国人想不通。

美国人在这点上做得不能不令人钦佩。比如,孩子课外参加的许多球队,多半都是由家长志愿参与的一种活动,一般家长要担当教练,裁判,陪练,甚至清场,募捐,等等,这里家长的参与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以前一向认为美国人是比较愿意做志愿者这件事的,但是,从我带儿子参加足球队和棒球队的亲身经历,让我也看到了一些另类的美国人。他们绝不会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如果他/她认为那件事于己关系不大,或者觉得有别人替他们做了最好。尽管教练(也是家长)一再强调这类活动是volunteer base,他们也会全然不顾,绝对不象咱们中国人那样,碍于面子管怎么着也去做点吧。

很多事情让我感到一些美国人的冷漠是渗透到骨髓里面去了。事实上,美国人的这种冷漠不仅表现在他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中,也表现在他们的家庭关系中,夫妻之间,父子/母女之间,甚至在夫妻离异过程中,几乎无处不在。说到底,都是由他们那种冷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较之冷漠,热情一直是为人称道的一种品行。我们谈论一个人有多好时,经常会说他多么热情友善。热情自然也是有所不同的,有发自肺腑的,也有无可奈何的。后者多半就是出于面子,因为爱面子,或者说有时是迫于面子,人们不得不去做好多事。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我们中国人的“面子”文化。不知道有多少人撰文抨击过这种豆腐渣文化,把它说得一文不值。在面对美国人的冷漠思维和冷漠行为的时候,倒使我怀念起中国人的“面子”来。其实,凡事总有正反两个方面,“面子”文化有它的弊端,但也有它良性的一面。至少,讲究面子会使人感到什么是难为情和不好意思,会使人产生羞辱感以及对不住他人的正常人的感觉。一个人如果全然不顾及面子,那么,他从思维到行动都会无所顾忌,他既不会考虑别人的情感感受,更不会权衡别人的利害得失,而只要自己舒服畅快就行。这也正是一些美国人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美国人的冷漠思维和行为还是来源于他们对于个人自由的崇尚与追求。

中国人一向有爱面子的传统,爱面子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思维习惯的一部分。有些事尽管认为并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可做可不做,但很多时候碍于面子,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了。这也是中国人总留给别人热情的印象(当然,很多也的确是出于真诚)。这样看来,中国人的热情中就夹带着许多盲从的成分,和美国人的冷漠中伴随着坚定的理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然,不可否认美国人当中也不乏热情者;中国人当中也存在着冷漠之人。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不管是美国人的冷漠,还是中国人的热情,在它们的背后都隐含着两种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前者是理性的,有明确方向的;而后者则是被动的,有时甚至是盲目的(真诚的热情理当除外)。回顾历史,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反差,在中美两国的许多外交事务中,不是也曾有过“令人刮目”的表现吗?

第12篇:如何提高责任感与工作热情

如何提高责任感与工作热情,在没有足够激励的情况下? 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以对国家重臣的信任及尊重对待我,我必以作为国家重臣的标准去回报他。

对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来说,任何物质上的诱惑所其到的作用只是短暂的,物欲再强的人,最后都会回归到对精神力量的渴望。在没有物质刺激的情况下想要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与工作激情,唯一的方法就是尊重与信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你的员工。把你自己融入其中。

历史上无权无势但却有一班人跟着他死心塌地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三国时期的刘备了。

这类的例子很多,或许你会觉得历史与现代似乎完全不同,可是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人最原始的领袖情结。

意见都只能拿来参考,对于这类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自身对它本质的领悟。

如果没有物质方面,那么就只能在精神方面进行补偿了,

一个是尊重,一个是关心,一个是前途,一个是发展,一个是价值

尊重:就是给与充分的尊重,本来你们就没有好的工资和福利的话,那么你首先就缺少了重要的企业竞争力。

关心:就是多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你的员工,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感觉出在领导的眼睛里面我还是重要的。

前途:就是人的前途和工作的前途,只有好好学习才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发展:告诉他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岗位的发展潜力,让他自觉的提高自己。 价值:让他了解自己的价值,确认自己到底值多少钱,让他有种提高自己的动力,并打击他好高骛远的情绪。

第13篇:理性与信心齐并进

理性与信心齐并进

从申请入党至今我已经经受了党组织的一些考验,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其中离不开党组织的关心教育和培养。我想我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很大,我想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思想汇报给党组织关于这个方面。对此,我认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须理性、有信心。

第一,思路要放开。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作为大学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之外,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寻求就业。但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比往年更多,又恰逢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们的就业

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要把自己仍然当作一个农民、工人看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是要从零开始。不要囿于面子。北大才子卖肉,不是耻辱而是佳话。走自己的路,让别说去。“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要有不怕吃苦受累。“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有敢于吃尽苦中苦的决心。

第二,决不勉强自己。大学毕业生不能太高看自己,但也不能过分勉强自己。就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优点长处来寻求就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干出名堂,才能使一生事业不走弯路。

第三,必须要严防陷阱。面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式,一些别有用心者和不法分子也纷纷出笼,乘机占大学毕业生们的便宜。有的希望得到政府关于安排大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或者应付政府关于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任务或压力,采取有聘无职的假招聘等欺骗手段,让你劳神费力,结果是“竹篮

打水——一场空。”有的纯粹是打着招聘的幌子,行骗财骗色之实。

第四,要有信心。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诗仙李白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农民也说“一棵草必有一颗露水养”、“虽然大河里的石头多,但是从来没有卡死过螃蟹。”更何况今年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更何况大学毕业生们已经“磨剑”十数年,怎么会有跨不过去的坎呢?就业无路,创业有门。

总之,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须理性、有信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理性,就可以少缴或不缴学费,少走或不走弯路;信心,就让你大胆地往前走,只要走过去了,定是一片天。衷心地祝愿大学毕业生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汇报人:##

2010年4月27日

第14篇:爱国的理性与理智

爱国的理性与理智

什么叫做爱国主义?百度词条里这么写的: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定义看起来不是很难理解,但是在具体生活中,怎样才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这是一个被无数人追问了无数年的问题。

爱国主义是个既宽泛又具体的概念。宽泛来说,全民族人民联合起来抵御外敌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属于爱国主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地共同面对肆虐的病毒也是一种爱国主义。但并不意味着一提到爱国主义,就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从小的、具体的方面来说,更能让人深切体会到爱国主义的精髓之所在。从古至今,无数人把自己的名字化成了爱国主义的代名词?南宋岳飞,牢记母训“精忠报国”,率岳家军,带着“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打退敌人的进攻。文天祥奋起卫国,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人生的句号,留下了爱国的千古美名。

但是爱国并不一定需要以在青史留名为目标。我想,每年的感动中国里的那些人物,有人能说他们不是真正的爱国者吗?大医华益慰,博爱无悔丛飞,百年一遇任长霞,这些出自我们身边的生活,让我们泪流满面的人物,都是真正的爱国者!其实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爱国者,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爱国者的意识和精神。

我在腾讯网上看新上市的汽车时,有一段评论是这么说的:我爱国,但是我不会去买质量相对较差、品牌信誉度还不高的国产车,我从自身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出发,我宁愿买油耗小、保修方便的日本

车。我不会为了所谓的爱国而去购买不符合我真正需求的国产货。可以预见、并且成为了现实的的是,板砖无数,谩骂连天。很多人认为,爱国,就要抵制外货,完全性的支持国货。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骄傲的最大资本,无数中国人的智慧是底气的最大基础。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工业革命给西方带来了多大的变革,而1840年,中国的国门是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的。固然说今天的中国已经改头换面,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已经这么多,短期内还是不能赶上他们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而放弃甚至抵制先进文明的传入。否则,这种极端爱国主义只能使得我们的祖国更加落后,这样,何谈真正的爱国主义?!塞缪尔·约翰逊曾说,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爱国而成为历史的无赖。所以说,爱国应当拒绝极端化、极左化,爱国应当理性且明智。

但是爱国必须有底线。前不久,117位明星参演的《建国大业》

有一条劲爆消息,称20余位影星是以外国人的身份来参演的。有网友略带讽刺地评论:一部写中国摆脱外国侵略、民族独立自强的历史,竟然由“外国人”来解释!?而事实也宣告了部分事实的成立。不得不说,这极大地刺伤了国人。无怪乎有人问:祖国养育你们,给你们发展的空间,改宗换祖就成了你们报答祖国的方式?某著名影星,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创立了一个著名的基金来帮助国内民众,但赫然爆出他已携全家移民到某发达岛国,他一再强调,自己体内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去外国只是因为环境好,更适合孩子、家庭的发展。但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我不知道。至少,曾经给我很大感动的、我也曾好多次捐赠过的那个基金,我不会再捐一分钱。

怎样的人的什么爱国行为可以而且应该被我们所效仿?柴静在

她的一次演讲中这么说:

我们的身边有一些追求真理、独立思考、真实记录、不计利害为

这片土地付出、捍卫自己的宪法权利、不言法理、不言放弃的人。这些人中,有记录社会阴暗,希望能给后人以警醒的、带着不治之病的教师;有为追求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而“小事化大”,鞭策有关部门实现制度规范化的律师;也有报道还原事实真相,最终促进国家法制变革的记者,更有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一个路边卖棺材的老人的共和国总理。这些人的言行,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的范本。这些人是从人文关怀、制度规范,乃至宪法权利与义务的层面上来促进我们伟大祖国进步的典范,这些人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表层的爱国主义,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脊梁。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推动着我们的国家不断前进,人民素质不断提高。

奥巴马说最准确描述他心目中的爱国主义的可能是下述品质:不

仅抽象地爱国家,而且对人民有一种特别的爱和信心。我一看见我们的国旗就豪情满怀,一听到悲哀孤寂的葬礼号声就热泪盈眶,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我们知道祖国的伟大,它的战争胜利,它的巨大财富,它的科学文化成就,都来自人民的能量与想象力,来自他们的勤劳、主动、奋斗、永不满足、幽默感和默默无闻的英雄主义。

20090202131吕 璇09广电新一班

第15篇:辨析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

感性诉求

定义:感性广告 ,以传递商品的精神属性(如豪华、气派、时髦、高雅等)及其所拥有的象征意义和表现能力等信息为核心 ,以消费者的心理情感满足为依据 ,以引起诉求对象的情感反应为目标的广告。

优点:

1、弥补和超越了理性的不足 ,关注了人的价值 ,满足了个人情感心理的需要 ,增加了商品的人情味 ,给人以亲切感

2、一种情绪、情感的体验,是对产品的一种感性认识,得到的知识产品的软信息

3、以消费者的情感或社会需要为基础,宣传的是广告品牌的附加价值 容易抓住消费者的心,更容易打动消费者,促使其购买产品

缺:

1、缺乏产品基本功能和质量等硬性指标的支撑 ,忽视了质量

注意点:

1、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性,对于有些产品,理性诉求的效果会更好,如汽车等高档消费品

2、在使用中还应该考虑广告的投放时机、投放范围以及企业的承受力

3、一定要有真情实感,避免虚情假意

(可以把这则广告下载下来,放映后进行适当的解析)

例:孔府家酒的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一则成功的电视广告,在1994年度花都杯首届电视广告大奖赛中,一举夺得三项大奖:金塔大奖、公众大奖和最佳广告语奖。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家”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概念。孔府家酒的这则广告就抓住了中国人“爱家、恋家”的这一情感,始终贯穿着一个“家”字,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的心。在广告中,借助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旋律通过刘欢深情的语调(实际上并非刘欢所唱,只是十分像)唱出“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接着便是王姬转过头说出“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此时此地,最为一个中国人,看完这则广告怎能不受感染,在感动之余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孔府家酒,想到温暖的家。

通过这则广告的推动,孔府家酒的销量迅速提升,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在这之前,孔府家酒在广告中长期宣传的是“荣获布鲁塞尔金奖,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理性诉求

定义:谓理性广告 ,则是以传递产品的质量、功能、技术、价格、服务等信息内容为核心 ,以科学为基础 ,以诉求对象的物质性满足为依据 ,以激发诉求对象的理性思考为目标的广告。

优:

1、给消费者以实际利益 ,满足他们某种切实需要,给人以真实感、信任感

缺:

1、人的情感和个性遭到了冷落和轻视 ,有强烈的商业味 ,缺乏亲和力

2、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消费者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3、语言是直白的,是说理的,像一篇说明文,枯燥

注意点:

1、不要故意拔高其产品性能和效果(例,医药,美容品广告)

2、不要使用虚假广告(投资信息方面的广告)

3、恰当的使用理性诉求,不要变成对消费者的一种说教,使消费者从本能上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广告的失败

感性诉求PK理性诉求

那么,打动头脑和打动心灵哪一个更佳?

适用性: 理性诉求:理性产品。主要指产品科技含量大,价值较高、产品耐用,购买周转时间长、购买时选择性大、购买决策相对复杂,与消费者物质利益与人身利益关系较密切,且受理性思想支配力较大的产品。主要指耐用的选购品与特殊品,如:家电、汽车、住房、精密仪表、摄影器材、医药及医疗器械品等。

感性诉求:感性产品。感性产品是指日常的低值、低关心度的非耐用消费品,即流转速度快、购买周期短、购买频率高、购买决策相对简单、受感性冲动购买情绪影响较大的产品。

在宣传理性产品时采用感性诉求,有时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手段,往往也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如 ,化妆品广告 ,采用理性广告形式 ,就会数说其 “增白、防晒、便宜” 等众多功能 ,给人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的吹嘘之感 ,毫无人情味。同样是化妆品广告 ,如采用感性广告形式 ,像潘虹的 “我爱霞飞金牌特白蜜” ,王祖贤 的 “伊思丽使人美丽” ,胡慧中的 “要想跟我一样 ,请用洁来雅” 等感性广告 ,格调基本相同 ,用 “明星的爱” 唤起 “消费者的爱”。

但是消费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既有理性需求 ,也有感性欲望。需求是物质的、有限的 ,欲望是情感的、无限的。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是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相一致 ,向着高度理性和高度感性融合方向发展的。

理性诉求主要是向受众传达关于产品功能、质量、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使受众经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理智地做出决定。感性诉求则主要是建立受众与产品的情感联系,诉之以情,晓之于理以使其对所广告的产品产生良好的感情与态度。两种诉求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优点。从某些方面来说,感性诉求广告比理性诉求广告在电视广告中更有优势。由于电视媒介自身的特点,观众更喜欢看一些有情节性、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因此单一的理性诉求形式就会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吸引消费者。

所以,将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融合在一起才是制胜之道!!

第16篇:个人理性与“制度悖论”

个人理性与“制度悖论”

——对国家兴衰的尝试性探索

张宇燕

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即个人理性),那么究竟为什么人们要去设计并创造出与自身利益不甚吻合、或干脆是背道而驰的制度(即“制度悖论”)?在假定了“制度→人类选择→经济结果”之间的唇齿关系之后,这个问题的提法就变成了如下形式:为什么部分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要去选择、或干脆说是默认了使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或地区长期停滞或趋向衰败的制度?本文试图解答的便是这样一个问题。

一、几个重要概念

为了尝试性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在此有必要给出几个有关的重要概念。

1.个人理性

广义而言,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它同在给定条件或约束下最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相关。具体讲,理性大致有下述三项内容:甲、存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备选或替代方案;乙、每一种方案均对应着某种特定的预期净收益,或满足程度,或目标实现程度;丙、人们总是选择那个能够带来最大预期净收益的方案(西蒙,1964)。

2.制度

在我看来,制度无非是那些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选择行为的习惯和规则。习惯多指文化传统或风俗、禁忌等等(沃勒,1988);规则包括各种法律、规定及政策等等。作为经济学的研究者,对具有宽泛内容的制度自有其关注重心,即与保护个人或集体财产权利密切相关的制度(戴姆塞茨,1967)。

3.制度理性(或适宜制度)

所谓制度理性,或适宜制度(张宇燕,1991)指的是这样一种制度的均衡状态,其中个人的最大化行为既与他(她)的预期净收益相吻合,又同整个社会的资源有效配置并行不悖;不仅如此,此时已经不存在通过改善或调整现行制度来增进个人福利并节约社会资源的机会了。该制度状态所对应的经济结果(如增长率、效率、稳定、公平等)相对于其他各种制度状态的对应物而言更优,可以被看作为制度理性的另一附加条件。注意,我在此所说的制度或制度安排,是有其现实的“载体”的,即民族国家或地区。

4.“制度悖论”(或“制度非理性”)

对此概念我定义如下:理性的个人本着最大化原则所选择的制度,通过它对人类选择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其结果却逐渐地偏离了资源有效配置这一目标,并最终违背了个人追求最大福利的初衷。换言之,“制度悖论”指的是在既定制度约束下的人的最优行为——即个人理性,并未实现制度理性;其结果并未与适宜制度所对应的结果相吻合。

二、制度在国家兴盛衰落过程中的作用

按照常规的思路,如果你假定了每个人都是力求使自身利益(这还可以体现在与他人相对差距最大化上面)达到最大,那么指出并且承认“制度悖论”自然也就免不了让人感到痛苦不堪了。相反,人们在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最佳行为导致最完美之后果,意即人们在寻求自身福利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适宜制度,在逻辑上、至少在感情上是容易被人接受的。这也恰好是我把分析的重心置于产生“制度悖论”的原因之上的缘故。在我看来,本文开始提出的那个让人着迷的问题之答案,既简单又明了:是制度在国家兴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说对此带有浓厚的制度决定论色彩之答案的详尽论证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多少有些遗憾,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制度决定论当作一个理论假说或现成结论来看待(诺斯,1990;欧森,1990)。要知道,一旦我们知晓了制度所具有的“双刃刀”的功能,我们便找到了解开国家兴盛衰亡之谜的途径。具体说,国之兴衰或经济增长快慢的制度解释,在省略了理论论证过程后可以被精炼化为下列几点:

(1)当生活于各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面对各种相去不远或相去甚远的挑战(它们既有来自环境方面的,又有业已存在之制度方面的)时,他们对制度的挑选亦可能有天渊之差;

(2)制度虽然是人们依据行为最大化原则或经济学原则进行选择的结果,但这并不能保证人们对制度本身的选择总是“最佳”的;

(3)制度对人类偏好形成及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且它所具有的这种功能又因制度不同而有着优劣良莠之分,即,适宜制度与非适宜制度(或“制度悖论”)之分;

(4)那些试图通过设立或创新制度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类行为,如果同时促成了适宜制度或逼近了它,则国家兴旺发达,反之,则出现“制度悖论”,国家衰败沉沦。

优劣不一之制度所扮演的决定国家兴衰的角色,在历史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始终是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这一点至少从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中国饱尝屈辱的历史到1949年被划上了句号。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典型的制度创新)则标志着中国的制度现代化进程向更高层次的大踏步迈进。一衰一盛的强烈对比,说明的恰是许多人及我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此外,遵循这一思路,我们还可以重新认识一下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人生活水平及方式的英国工业革命。尽管工业革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积累沿进的过程,但我们却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经济条件的根本性改变肇始于1780年前后(肯尼迪,1988,第 181页)。一提起工业革命,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技术上的革新,如 1762年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和1787年问世的瓦特蒸汽机,却总是忽略在其之前或伴随其中的制度变迁。举例子说,在1624年英国诞生了她的第一部专利法《独占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私人创新收益率且使之接近社会收益率的系统激励机制。虽说商业法和商业法庭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但其积极作用却因为任意判决和歧视外国人(这使得人们无法对商业纠纷的裁决进行准确的预测)而大受损害。然而意味深长的是,到了18世纪的中后期,伦敦皇家法院已在保险、汇票、包租船只、销售合同、合伙协议、专利以及其他商业交易方面积累起了足够的经验。英国法院审慎地和公正地对待外国的诉讼当事人,各种商业信用变得更为可靠和可预测,为英国赢得了国际声誉(罗森堡和小伯泽尔,1989;诺斯,1981)。这一切的关键之点,乃是排他性财产权原则使得外部性减弱、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变小。它们在时间上与工业革命相吻合,或略微超前或恰好同步,所证实的正是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决非偶然。

三、对“制度悖论”的尝试性解释

具体到本文,“制度悖论”所指的,无异于本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部分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要选择某种事后被证明是于己不利的制度安排?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经过细致的、缜密的分析,在我看来是不难做出的。循环积累因果论、在交易(或合作或冲突)的社会中遍存的外部性、与制度非中性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之活动、信息不完备性(或不确定性)及与此有关的观念或意识形态之作用、“初始”外部挑战的随机性和多样化、“合乎理性的无知”、高斯定理及相对福利理论等等,便是问题的基本答案,尽管它们很可能远不是答案的全部。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及积累效应

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1957)一书中曾给出一种说明:农业灌溉的需要引起了组织活动,组织活动要求有管理集团,当管理集团最后从授权于他们的制度安排或结构中获得特权并要维护伴随特权而来的利益时,专制便出现了。这里,初始条件是个水源不足的问题,并且人们看到了通过合作来实现潜在规模效益或比较利益的可能性。人们最大化的行为——合作或组织——至少在“初始”状态下是于己有益的。但多少有点不幸的是,后来的累积性效果,则超出了众人的最初想象或良好愿望。为什么会这样?从混沌学的角度来看原因很简单:人们根本不可能对遥远的未来拥有透彻的预见或理解,相反,在他们的眼前却有着实在的好处。结果,正如我们所见到的,东方的封建专制主义,尽管曾在历史上行之有效,并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点上或时期内扼杀了大量个人的创造性,并最终严重地并无情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制度悖论”可能起因于特定初始条件下的人类最佳选择。

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虽然含有最初变化或条件的随机性的意思,但这种随机性似乎又是在一个决定论系统中产生的。掷币的结果取决于对初始条件的控制就是一例,尽管做到完美地控制几乎不可能。制度的起源及创新与之类似,意即人的行为特征原则上是可以被识别、分析和控制的。然而,也许正是由于控制不可能尽善尽美——这可能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或制度有纰漏,制度之未来影响的不可预测性也就产生了。

2.制度非中性与利益集团

在同一制度下不同的人或人群所获得的往往是各异的东西;而那些已经或将要能够从某种制度安排中获益的个人或集团,定会竭尽全力地去为之奋斗。这两句话所展现的,便是有关制度非中性和利益集团理论的精神实质(张宇燕,1990)。个人及其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集团,为获取制度收益而“争权夺利”本无可非议,但是这里的关键点在于,那些最终给某些个人带来好处的制度安排,很可能使其他人的“经济”选择既与其预期目标、又与整个社会福利相脱节。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于高斯第二定理说明之,即当存在着相当高的交易成本时,有效的资源配置结果不可能在每种规则下出现(科斯,1960;波林斯基,1983)。具体说,假定工厂主们为了逃避因造成污染可能招至的惩罚而结成利益集团,并且假定他们成功地让法律站到了他们自己一边(意即工厂享有空气污染权,因而那些不幸的居民必须自己想办法来避免由污染带来的衣物损失),那么在交易成本相当高的情况下,居民们的最优选择就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而言则很可能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和工厂主都是经济人,其选择均为既定条件下的最佳方案,然而

效率损失还是堂而皇之地出现了。促成此类“制度悖论”的“罪魁祸首”者,乃有利于厂家之制度安排也;而此种制度安排,又实为利益集团奋力追求潜在非中性制度收益之行为的必然结局。

这里我打算强调的一点是,利益集团或阶级的行动,同意识形态及观念通常是唇亡齿寒的。不合时宜的、或“居心叵测”的意识形态及观念很可能会误导人们对制度的“明智”选择。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垄断来反复宣传某种意识形态或观念,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总会或多或少地“操纵”个人偏好的形成过程(加尔布雷斯,1973;诺斯,1984)。

3、相对福利理论与非适宜制度选择

一旦我们接受了相对而非绝对(福利)理论,那么我们便进入了“另一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追求的不是绝对量而是相对量。此刻,经济人的所谓“最大化行为”之中的“最大”,仅表示每个人或人群处处希冀与他人之间福利的相对差距达到最大(厉以宁、吴易风、李懿,1984;舍克,1977)。把此种观念引入制度理论后,首先让我们联想到的便是,当人们在对制度进行选择或就制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时,他们力图借助特定制度所要实现的目标,乃相对福利——即与他人的福利之差——最大。假如某种制度安排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如个人收入的减少)小于给其他人造成的损失(此时的制度收益为负),那么,即使这种制度安排对社会中的所有人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仍然可能出现并且生存下去。如果说出现制度负收益的情况是凤毛鳞角,那么,即使是在制度收益大于零(意即中性制度创新之结果)时,我们同样无法断言人们所选择的制度,肯定就是那种能使所有潜在制度收益均获得实现的适宜制度。究其缘由,我想或许就在于下面这一点:一旦人们意识到中性制度变迁已无法继续扩大或缩小业已存在的差距,则其变革制度的行动也就失去了动力。概言之,鉴于人们总是力求凭据某种特定制度来最有效地实现其相对最大化的目标,因而人们所选择的制度从逻辑上讲并不一定就是适宜制度。此外,不言而喻的一个事实是,追求相对优势同利益集团的行动常纠缠在一起。两者的共同作用还可能会使人们在选择非适宜制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搭便车”与制度惯性

“搭便车”与外部性密切相关,是指个人的努力同其所得不相称(或大或小)的情况,结果之一便是有些人不劳而获,免费搭了别人的车。我们知道,制度作为集体行动的产物,其产生源于它所具有的功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消除或减少外部性,即通过明确的规定(核心是界定财产权利),以使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和社会的成本与收益尽可能一致,从而鼓励人们的创新精神。但不应忘记,外部性是不可能完全被消除的。这恐怕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许更为根本的,恐怕还是因为逻辑上的困难,因为消除外部性的办法——即制度设立本身,就是外部性产生的一个源泉。用我们熟知的概念讲,即制度通常具有非中性。正是由于制度的非中性,缪尔达尔所说的“支持性变动”才会因某些既定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们的努力而产生。考虑到既得利益者们的人数往往只是整个人口的少数,而大多数受到既定制度的有限损害的社会成员,在促成“抗衡性变动”时所面对的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外部性局面,因而由积累性的支持性变动来推进的制度惯性——即制度这台“机车”一旦启动,要让它停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了(缪尔达尔,1972)——便名正言顺地产生了。

5.“理性的无知”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这里,我打算借用美国政治学者当斯首创的“理性的无知”(当斯, 1957)来

阐述出现“制度悖论”的机制。当人们试图通过投票来选择某种制度安排时,如果拥有投票权的人数足够大以致于每个人都清醒地了解到他(她)的那一票对投票结果不施加丝毫影响,则其是否投票便成了问题。公共选择经济学家布坎南对此总结说,在这种情况下,投票者便可能倾向于采取轻浮的举动:或弃权或不负责任地乱投(布坎南,1986)。也恰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斯和布坎南等人才将此类现象概括为所谓的“理性的无知”。考虑到制度是非中性的,故在社会上总会有一批人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热衷于鼓动他人投于己有利之制度安排的票。劝诫、许愿、甚至开空头支票等现象俯拾皆是,也就顺理成章了。利益集团的影子在此再一次显露出来了。在此种背景下,又有谁敢断定大众所选择的制度不会导致“制度悖论”呢?

制度一旦既定,调整或者改进的重重障碍之一,在于大多数单独的参与者难以联合起来,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因为由多方参加的集体行动之结果,往往是一种公共产品。这也就是说,一方面,对它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即所有人(其中包括那些根本就没有为该公共产品的提供做出贡献的人)均可以享用之而不会被排除在外,如清洁的空气或司法服务;另一方面,对它的消费也不具有拥挤性,即对它的消费不会因消费者的增添而受到任何影响,如广播或电视节目的播出。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当人数相当大时,对任何个人或个别群体而言,除非存在有某种特殊的刺激或激励,否则随波逐流似乎便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结果,那些貌似不合理的制度便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存在下来。群体规模越大,离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值就越远,除非有某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刺激”(selective incentives)。前面这句话,就是欧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之精义(欧森,1965)。

由于存在制度的非中性,特别是由于多数个人具有的企图搭便车的心理,因此在使多数人的利益有限度地受损的情况下仍可能出现某种“制度创新”。这是因为常有这种情况,即社会大众所分担的损害很小,其人数太多又使得形成免遭损害之集体行动的成本过高;相反,少数进行“制度创新”的人则收益颇丰。这样,貌似不合理的制度亦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并得以维持、延续。如果个人受到的损害过大,并且受损人数相当多时,他们改变既定制度的预期收益可能便开始超过其成本了。“揭竿而起”这个成语相当准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6.封闭系统与制度僵化

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特定制度出现某种“悖论”完全是可能的。从初始条件角度看,人们信息的不可能完备恐怕是导致“制度悖论”的原因之一,其中循环积累因果过程使人类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做出的选择得以放大。不过,总的来说,封闭环境中的制度较为稳定。我想,至少外部世界的、涉及制度安排的信息冲击波被阻挡于国门之外,有助于某种“不合理的”制度的稳定。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享受的近三个世纪的“太平之世”的最大原因(吉田茂,1980),或许就在于它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由严格的士、农、工、商这一身份等级制度所支撑的国家。与外部世界隔绝所避开的东西,乃适宜制度的相对优势之参照系。然而,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挑战的严酷性常常使得“制度悖论”变得难以容身和无法容忍了。自1840年以来,满清王朝推行的各种运动或变法(如“洋务运动”和“戊戍变法”),既是对当时外来的“船坚炮利”的挑战之被迫应战,又是了解外国各种制度安排并加以有选择地模仿的动力。其他各种制度的存在及其所对应的结果,实际上是为特定制度提供了一种相对价格。“师夷人之长以制夷”及明治维新大概都是中、日两国制度之相对价格改变后在政策上的反应(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与开放政策无愧于伟大创举之名。)当然,尽管开放系统有助于解决“制度悖论”问题,但它远非是彻底消除“制度悖论”的充分条件,因为至少外部制度安排的有关信息会受到既定制度的“过滤”(如习惯的影响)。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任何制度创新或“移植”的未来结果,均会由于信息不完备和环境差异而具有程度不同的不确定性。这无疑也是导致制度悖论的基础原因之一。这里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系统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虽然可能出现不稳定或动荡,因为该系统在与其他系统的交往中必然要接受些原来陌生的规则、习惯和观念,但当其开放程度和时间均达到了一定的量值之后,该系统则会走入一种崭新的、层次更高的相对稳定状态。

毫无疑问,上述诸种尝试性解释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是综合地发挥其影响力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地点,它们的作用才会各有所强、所弱。

第17篇:华为理性与平实学习心得

“理性与平实”学习心得

8月13日,我在市公司很荣幸地听了华为大学资深讲师陈培根老师的一场报告《理性与平实》,结合华为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讲述华为如何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痛苦的自省和调整,认识到企业持续存活的真理后,走上理性与平实的企业发展之路。

短短的三个小时,却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华为这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任正非。一个伟大企业的产生需要伟大的战略与精神,需要企业家伟大的胸怀并持之以恒去开创思路与理念,需要一个优秀团队去默默奉献与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堂课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触动了心灵,让我对华为的发展和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任老板更加地的崇敬。

华为重要企业文化是: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艰苦奋斗:华为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坚持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

至诚守信: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这对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报告,让我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与精神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贡献。《华为基本法》、《华为人报》、《管理优化报》等刊物内容充分体现了其文化与精神,特别是任总发表在《华为人报》的四篇重要文章-《华为的冬天》、《我的父亲母亲》、《北国之春》以及《在理性与平实中存活》的企业精神如何引导华为穿上棉袄度过冬天。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同时也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与精神去引导发展,去战胜困难,去寻找企业发展的灵魂。陈培根老师所演讲的《理性与平实》,从“赴美考察散记”、“华为的冬天”到“我的父亲母亲”、“一江春水向东流“,陈教授用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以任正非叙述的口吻,伴随着与其所表达情感相匹配的西方油画及音乐,或忧伤、或高亢、或壮烈 ,向我们娓娓道来任正非及华为发展历程。这种文化的现场演绎远比看书、看文章更容易让人在精神上与之共鸣,更能深入人心。

无论我们是跟内部的工作人员还是与我们的客户交流,无不对华为的文化交口称赞。一个企业能将制度和文化完美结合,并通过文化的渗透与一群有志之士签订“精神契约”,为公司的事业而奋斗终身。

华为是将文化渗透的如此之深,看到华为,想到xx。我们xx公司也适时推出自己的企业文化,xxxxxx虽然只有短短的xxx个字,却非常准确的阐释了xxxx的企业文化精髓,这对于全体公司的员工都是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责任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一个高效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组成。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改变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员工的工作成绩。因此,责任决定绩效,责任决定成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秉承着强烈的责任感去工作,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和竞争力在无形中就会被放大。有了负责任的员工,工作才能高效的运行,企业才能更快的发展。

作为xx的一名老员工,我意识到自身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责任感能够增加我们的工作热情,激发潜在的能力。正是因为有了责任,才让我们有了面对一切困难、挫折的勇气。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定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的,在工作中一定能把细节做到完美。因为,责任能使我们不断挖掘自我潜能,更加勇敢、坚韧、执着,定能通过勤奋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

人可以不伟大,可以不富有,但不可无诚信,无责任!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时期,任何变革都会触及每一个人,我们的经受得住磨难与委屈,同事之间学会相互欣赏和支持,学会体谅和感激,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我们只要把危机与压力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道流程,把效率不断提升,我们就有希望实现自身价值,公司成就辉煌。

xxxxxx

第18篇:文明与理性的对话

文明与理性的对话

读余秋雨《山居笔记》有感

管理与经济学部物流工程

孙际钊

301020920

1还是偶然从同学那里淘来的《山居笔记》,拿到书时有说不出的欣喜。虽早就对余秋雨先生有所耳闻,却没有真正拜读过他的大作。之前是有看过他的《文化苦旅》一书,但是终究是出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异,对书的感觉仅仅局限在“看过”罢了,细想起来竟不能对文章内容说个一二出来,想必这“看过”二字也是有着乐少水分的。真正有时间和心情去读先生的另一部著作,却是隔好些年以后了,有些自惭形秽于自己对书的渴求度,但也还是庆幸自己读了,并且为时不晚。

我想我一直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养,看书不过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吞下去了,口中却依然索然无味。或者说看书于我不过是一个寻求精神慰藉的方法,或者仅仅是求得时间上的消磨和心灵上的安慰。即便现在对文字有来不得莫名其妙的偏爱,对书的知晓也是寥寥无几的,以至于从笔下写出来的东西缺少本质上的灵性。但是《山居笔记》却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要写这篇文章时还特意拿了原书看了看,想要知道这本被同学称作晦涩难懂的文集里究竟有什么是让我所着迷的。

《山居笔记》成书于1994年,历时两年有余,全书二十一万字。以现在网络小说的成书规律来看,这样的写作时长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其商业和经济价值必定会因此大打折扣,况且先生为写此文还辞去了行政职务。然而正如先生在《新版自序》一文中对自己为核对海南岛某一古迹上一副对联的两个字又亲自拜访一事的解释说“这种做法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由此似乎有些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靠字数和成书时间拿钱的网络小说多多少少有了些鄙夷,虽然我知道他们靠劳动拿工资并无过错,但是对文化,这是一种罪过。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有时会想究竟要有怎么样的毅力和决心才可以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从一个历史观察者的角度去探寻人类文明留给我们的每一处遗迹。根据官方数据看,每年假期和黄金周出游的国人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但是真的如先生一般以个人游历为基础写出类似于《山居笔记》之类文献的却只有先生一人。先生在《抱愧山西》中说自己去山西以前是先找了好多文献资料的,其中不乏一些是从图书馆库存中淘出来的,如此比较起来我们那些跟随导游听他一路聒噪的所谓的旅游实在是相形见绌了。有句广告语说“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现在想来,想必这“心情”二字定有几重不同的解释的。一来是指随景用情,真正将自己溶于景中,有所失亦有所得;二来,则是抽身于景外,用另一种眼光去探寻景物所能带来的文化共鸣和思维上的理性探寻,去计算得失实在是一种影响情调的不雅行为。先生属于哪一种自然就用说了吧。用同学的一句话评价一下说:“不管网络和媒体对余秋雨有多少责难和批判,不可否认的是他有接受人们赠予他的成就的资本和能力。” 想来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后来的《千年一叹》,每一处对于历史和文明探寻和思考莫不是有着巨大的魅力,若不是对人类文明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历史严谨的探知

态度,想必谁都不会愿意单车匹马穿梭于处在炮火掩盖下的人类文明的遗迹间,用清晰的笔迹去记录那些古老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思考。由此看来那些所谓的不认同和批判就显得别有用心了。用先生在《新版自序》末的一句话为这一小段做个小结我想再合适不过了。“文明和邪恶不可混淆,历史和法律不容侮弄”。

《山居笔记》中另一个让人折服的地方,就是余秋雨先生严谨的思维。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无论是《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由避暑山庄古迹拓展出来的对清王朝兴衰史的探寻,还是《苏东坡突围》中对乌台诗案那段历史原因的思考和总结,亦或是《抱愧山西》中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历史真相的追述和考证,都让我们切身理解和感受到一个文学大师所特有文学品质和精神追求。最让我叹服的要属《抱愧山西》中对山西在全国经济地位升降原因的分析和总结,若不是自己看过了那篇冗长的文章,实在是无法相信这是可以通过一场旅行看到的东西,加之之前说过的先生为探访山西而作的准备,让人真正去理解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原因。从文字角度上看,但凡涉及对于历史的探寻和总结的文章莫不是有个共通的规律,那就是,深奥。但是《抱愧山西》一文却极少让我有这种感觉,想反倒觉得比历史来得更好接受。想要在全书中为这种感觉找个原因时,《新版自序》就已经给了我答案。先生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 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难,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于是就突然有了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正如美食家只知道这道菜好吃却不知怎么做,而厨师的任务却是去想怎样将菜做得好吃,当人们都开始说菜好吃时厨师站出来说了说这菜是怎么做的,但是不幸的却被扣上了骄傲的高帽子,于是舆论就有了各种非议。纠其原因不过是人们觉得毕竟厨师不是美食家,是没有发言权的。先生在书后写的答学生问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问:这些年报刊上有不少对您的评论,有些评论明显带有恶意,您为什么不反驳?答:有的文章用词比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个错讹或疑点。作个比喻,这是包装粗砺的无价馈赠。你至多只能说‘恶词’而不是‘恶意’。”把这个看成是一个文学大师的素养我想应该是不过分的吧,如此这般,那来自媒体的批判和人们的质疑就显得有太过牵强和刻意,他们的目的究竟是出于真正的思想上的不认同,还是因为所谓的羡慕嫉妒恨,我们就不可知了,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批判在文化发展史上起到的促进作用和在学术造假方面做到的监督效果,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以一种更为包容的想法去对待文化现象中能够突显出来的那部分新生力量(当然先生已经不属于新生的那部分了)。说来好笑,我好像有在为余先生开脱的意思,但是信凭我一个没有什么资本的人何来资格去对名人说三道四。不过是借机将想法作一表达,这应该是没过的吧。

《山居笔记》中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也是巧夺天工,精辟至极。在《苏东坡突围》中先生对苏轼大加褒扬,甚至于苏东坡怀旧地点的错也说是错出了魅力,这正验证了王尔德的一句

话:“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苏东坡面对政治义无反顾,甚至不惜身陷囹圄和身首异处。在被贬黄州期间他深刻自省,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找回一个真正的自我。艰苦的物质生活又让他深刻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华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最后终于迎来了成熟的自我。试想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夜晚,看着缥缈的孤鸿之影,在“有恨无人省”的人文环境中,谁能依旧我行我素,自我放纵?在我看来,苏东坡的确可以算是一个历史强人。。什么是成熟?成熟就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生的道路是从出生地而发,越走越远。由此展开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或许只有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命坐标,把自己抓住。面对尘封的往事,如果置身其中,或许会觉得前途茫茫,但如果置身事外,用大视野审视,人生的脉络就会豁然开朗。《山居笔记》就是这样的大视野和辽阔的时空。

我喜欢先生的文章,喜欢用他的文笔描述出来的他眼中的文明,从他笔下走出来的文章,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科学佐证,没有刻意的寻古问今,个人感受和思想很自然的融入他的文章中。从他的散文系列中似乎感觉到并不是以前老师课堂中所说的那些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标准,相对而言 ,应该是“诗性”和“艺术”的结合。我是爱文字的,用朋友的一句话说,爱文字的人会吝啬从他笔下写出去的东西。在我看来,真正执著于文学的人,会给文字以最大的自由度,不去约束文字本身所能表达出的韵味。那种为了某种现实经济利益而求字数的网络文学式的创作, 我一向是嗤之以鼻的,用一句可能会让很多人不爽的话说,我认为那是对文字的污辱。

我还不知道自己读到的是不是真正先生想要表达出的他自己,但是我确实是感受到了从他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那咱公正客观真实的感受的描摹,似乎正是现在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已经缺失了的。对于先生的文章,对也好,错也好,能有机会静下来找个无人的角落,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细细地看,我想先生也会知足的。或许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从中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的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那么充实过,这也许就是一个最完美的交待了吧。

并非为了写而写,真正去领会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能够知足,就够了。

第19篇:相依的理性与反理性

《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

————————共存的理性与反理性

理性主义一词其实是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而逐渐进入辞海中的,它是建立在承认人类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本质上是体现资本主义的科学与民主。反理性主义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无一切传统,科学束缚,提出看似不着边际但无限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爆发性的叛逆与幻想,我个人认为反理性主义也可叫幻想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反理性主义固然是对人类天性的展示,一览无遗,可是漫无边际的幻想与不实际,随着权力的膨胀而散发出的另一支派——野性,动物的本能得不到控制,就例如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那些毫无束缚的欲望,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遭遇。

因此,我觉得反理性主义的发展的必要前提,必定是在一个理性主义横行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孕育而生,得到控制发展的思想主义,反理性主义。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爵士将丹尼斯·夏普的理性主义者和詹姆斯·理查兹的反理性主义者两书,合并成一本摘录几十篇有着矛盾偏激的论文,以单纯真实的照片,带来给人们在建筑学上产生的一切冲击与矛盾。《反理性主义者》一书认为现代主义运动那种拘谨严肃的理性正在消亡。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和詹姆斯·理查兹认为新一代建筑师正在转向多彩多姿、可塑性和个性化,而开始抗争工业化社会现象,即五六十年代起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由玻璃和钢材料构造的高楼大厦。与之相反,丹尼斯·夏普审阅支持《理性主义者》一书相反观点的有关论述,重点收集了这个时代最受尊重的建筑评论家的文章。新时代的建筑已经在全世界高奏凯歌。但是它还是遭到了激烈的和阴险的反对。它推翻了太多的偏见,扰乱了太多的既得利益。整个国家都被商业的拥塞和建筑师们所支配——建筑师采用的是过时的技术,于是发现不可能满足新的客户需求。可是在没有理性主义的束缚,任由反理性主义建筑的不停出现,没有任何制约,社会结构就将会混乱,经济危机四伏,可能这与现代教育培养的无限想象力背道而驰,反而,太过理性也是一个极端的体现,人们就像机械一样活在世上,没有乐趣、没有色彩、没有活力。我们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矛盾的夹缝中孕育出我们,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矛盾的存在却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所以理性与反理性是共存的,缺一不可。

学校老师极度地为其学生的好奇心、不加思考的提问,以及他们压抑不住的热情而担惊受怕。教学生活对多数学校的大部分教书匠们来说不再是开玩笑的了。现代建筑的广阔未来——建筑毕竟是一种新文明的设备,将不得不同各种既得利益掺和在一起。对新建筑来说生活才刚刚开始,而且在它前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现代建筑领域里人们也犯了许多错误,特别是那些把现代人的房子想像成肥皂盒的年轻人们。但是所有这些错误里最大的损害是由那些剽窃模仿者干下的,他们只抓住了现代建筑的表面现象并且只是把它们应用到相同的旧模式上。如果说任务还没有完成的话,那这就是权威们的责任——要去认识到世界是在发展的,并且最终,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表现必须要超前。必须给建筑提供所需的机会来进行应用实验。这是矛盾的天平太过于理性主义,势在必行地要向反理性主义倾斜。

理性建筑,这个概念是由罗西提出的,理性建筑建基于文艺复兴时期开明的古典主义与经典现代建筑的理性建筑理论上,并以对城市形式与建筑类型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那些作品为基础,将建筑理解为一门独特的学科,认为这门学科自身带有广泛的客观法则性,因此也带有独特形式的根据。这些法则性,能够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类型的研究被揭示出来。城市原本可同时被理解为历史地点,理解为艺术产品,它是通过历史事件的沉积物铸成的。建筑类型被定义为一种历史性不可变的、不再继续简化的建筑原始部件,它与人类的生活以及建筑物的生产和经营条件紧密相关,并经数百年以上的交替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必须从属于城市法则并使用流传的建筑类型,这些类型显然能够创造性地作出新的解释和独立地相互组合。在一种反映了理论和政治需要的试验中,应该消除这种人类和建筑之间的异化:同时要抛弃在有利于严肃理解的形式主义情况下的那种功能主义原则,这种形式主义,反对分工生产的法则,并试图重新实现其所追求的统一。所以,理性主义之中,必须把形式主义剔除,一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作为使用者,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的动物物体等,但主体,空间分割都要符合科学,对得起建筑这门学科。

建筑这门学科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基于那些反理性主义建筑师的作品或理论上建立的,而是基于对空间的运用娴熟的至今人享有盛誉的大师们,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等,他们对新建筑的影响更是世界公认的,把我空间,使用舒适度,在对外表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这才是理性主义者

应具备的素质,这才是我个人刚认为的反理性主义必须是在理性主义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但并不否认,西班牙的高迪(这本书里居然没有提到),他是一位世界公认的大师,他将自己的一生,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他自己的想象力之中,从来没有正规图纸的设计,非主流的设计,都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巴塞罗那,可是说是他的城市,就好比篮球巨星乔丹,芝加哥就是他的那样,绝对有资本狂妄。但高迪在幻想变成现实的同时,他并没有对理性的摒弃,有机流线的设计,空间感都符合人类使用,他的理性认为大自然的天然是最符合人类舒适度的。由此他并非毫无根据地去发挥他那天才般的想象力,还是有理性作为基础的竭尽他的智慧。高迪,伟大的建筑大师,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反理性主义者,而我却认为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理性主义者。

阿尔瓦阿尔托也是如此,被印在芬兰50马克纸币上的建筑大师,芬兰国宝级建筑大师,为他的祖国呈上了无数经典作品,首都赫尔辛基的阿尔托大学理工学院校区就是他的整体规划作品,芬兰大厦、卡雷住宅、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等伟大作品,他的作品与设计手稿,无不体现出他是一位“以人为本”的建筑师。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从大面积的天窗,到病人使用的洗脸盆,都是他进行设计的,考虑自然的因素,将建筑融入自然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美丽大方的外立面形式和造型,在确保使用者舒适度的提前下,结合的非常巧妙,虽然新建筑的重复形式体现出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建筑师,如芬兰大厦下面的重复开窗,但还是芬兰大厦犹如冰山般的尖顶,暗示着芬兰这个地球北端的国家以及阿尔托的想象力,内部是一个剧院的使用环境,没有觉得他也是一位充满着想象力的建筑大师吗?

理性主义者与反理性主义者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在世界各地的建筑群之中,都有他们的存在。两者之间的碰撞教育下,产生的矛盾理论,正是现代教育中应该被推崇的一条重要的教育理论,建筑学这门课,也一直处于是理工科还是艺术科这两者之间徘徊,要有科学系统地去研究使用者的一切数据,但外形必须是充满艺术感的美学。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这组矛盾体了,无论是工业设计,小到商品,大到建筑,都是如此。在此篇文章中,是没有喜欢理性还是反理性的,重要的是,将它们有效的结合才是我们这篇文章带给大家重要的课题吧。

学号:104091B118

学生:陈泉泉

第20篇:《理性选择与大学生作弊》

经济社会学课程

论文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3年6月5日

理性选择与大学生作弊

专业:社会学学生:徐晶学号:20110903032

5前言: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其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中,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社会行为,以理性选择理论为立足点,发展出新的社会行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所讲的“理性”就是解释个人有目的的行动与其所可能达到的结果之问的联系的工具性理性。一般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是建立在其基本理论假设上的:①假定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②假定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③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④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理性选择理论可以简称为目标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理论,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而今,大学生作弊已成为普遍现象和热门话题。在社会学的视野里,大学生作弊也是一种行为活动,并且是理性选择的结果。理性选择主要考虑的是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以此来获得最大收益。今天,我们就通过理性选择理论来研究大学生作弊这一现象。研究主要是分析大学生作弊这一行为的行动者及行动者的成本和收益,我们通过材料分析,提出论点,并且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例来论证观点,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作弊;理性选择;成本;收益;最大化。

一、提出论点

考试作弊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较严重的问题。有考试就必有作弊,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如此。有人曾这样描述道:“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考试作弊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道德问题,在当前提倡诚信和批判学术舞台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弊还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涵义,成为一个急需引起注意和加强研究的社会问题。 “作弊,指用欺骗的手法去做违背制度或规定的事情。”换言之,作弊在行为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其行为结果违背社会行为规范,而根据所违背规则、规范的范畴,作弊可分为经济作弊、政治作弊、文化作弊等等。考试作弊属于文化作弊。考试作弊是指在测试和甄别人的身心各个方面的活动中使用欺骗手法,违背了规则、规范的行为。

从国外和国内有关大学生作弊的研究来看,涉及到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分别从大学生作弊行为及其教育控制、作弊者的内在心理因素、作弊的成本与收益关系,以及作弊的原因等方面开展研究。

研究资料来自某高校最近9年因考试作弊被教务处处分的所有档案以及被处分学生的检查与思想汇报。根据作弊大学生处分资料,大学生作弊手段包括偷看、夹带、传递、刻桌印、代考、违反考场纪律、手机作弊、换卷等类型。不仅是作弊类型多样,作弊规模也在不断加大,由单人作弊变为双人作弊,甚至多人协同作弊。作弊现象的与日俱增,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原因,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普遍大学生在作弊时都存在侥幸心理和虚荣心理。

作弊学生中有部分学生铤而走险是为了获得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尽管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差,平时表现也不错,但为了高分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中。但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好或考试不能过关而选择作弊。

2.教育体制问题。许多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都强调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忽视

了大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学生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上缺乏应有的自由,难于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尤其是在实行学分制的院校,任课教师为了博取学生的好感,以便于学生测评时取得好的分数,增加选课人数,上课对学生要求不高,甚至在课堂上讲课外的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等等。应试教育模式使得考试成绩仍是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它决定了与学生切身利益总是息息相关的综合考试。

3.考试机制原因。尽管大学生的作弊现象普遍,作弊学生众多,但被抓获并

处理的学生却是极少数。相对于大学生作弊现象的严重性来讲,高校的考试机制有待完善。尽管每个学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试管理制度,对考试命题,监考教师的职责和违纪学生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然而在制度的理解、执行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缺陷和漏洞。个别教师担心学生考试不及格而影响毕业和就业,就任意降低考试难度,这其实是最隐蔽的集体作弊行为,也是被合法化的考试作弊形式。而在监考过程中,监考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作弊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另外许多学校考试管理工作存在明显漏洞,组织松懈,监考不严,有的监考老师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学生的作弊持宽容态度,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行为。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和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心理有关,也与学校教务处、任课教师以及监考老师有密切联系。这些主体(也称行动者)在行动时都是以自己的成本和收益为出发点。站在理性选择的角度上来看,理性选择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利益。

二、分析论证

科尔曼认为“理性”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是有目的的行动;二是行动的 原则在于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霍曼斯在他的《社会行为》一书中提出了交换行为理论,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根源是一种交换关系所决定的交换过程。追求个人私利是人们之所以进行交往背后的普遍动机。总而言之,社会交往行为是一种选择,计算得失的过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最高的报酬。理性选择理论建立在四个假设之上:第一,假定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假定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第三,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四,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的四个假设,我们可以解释大学生作弊这一现

象产生的各方面的原因。

1.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学生作弊的主要目的是得高分。第一,学生自身追求的最大利益是花最少的时间得最高的分数。个人是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第三,学生会分析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导致的结果。第四,学生在主观上对不同的学习策略有不同的偏好排列,而大部分的学生都偏向于选择花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考试分数。学生作弊可获得的收益是考试成绩,并因此带来的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等荣誉,还有就是避免了补考和重修。而学生作弊的成本就是被抓违纪以及相应的处分。对于学生来说,作弊的收益要大于成本。

2.从监考老师的立场出发,整顿考风考纪,严抓作弊行为是监考老师的职责。在监考过程中,监考老师的行为也是有目的的,理性选择行为。监考老师受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和委托,监督学生考试。监考老师在监考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收益就是学校的认可和奖励。他们在严抓作弊行为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要认真的履行教务处规定的考试作弊相关的程序,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还不受学生的欢迎。某些高校还存在一部分学生担任监考老师的现象,这些学生受到老师的委托。心理因素上,他们作为考生的学长学姐,自然是不忍心抓考生作弊。而他们的成本就是考生的反感和自身心理的愧疚感,他们所收益的就是老师的信任。所以对于监考老师来说,严抓作弊的成本要大于收益。

3.从学校教务处的立场出发,每个学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试管理制度,对考试命题,监考教师的职责和违纪学生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学校制定这一规章制度,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声望。这就是学校教务处严抓考风的最大收益就是培养人才,提高学校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以此提高学校的声望。而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的成本就是要提高老师的收益,增加奖励;降低老师的成本,减少考试作弊相关程序的步骤;以此来提高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学校教务处来说,严抓作弊行为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从上述可知,行动者具有“理性人”的特征,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行动者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即使存在不确定性,行动者也可以通过概率判断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预期效果,并比较它们的优劣。

行动者具有完全意志能力,能够保证其效用函数具有有序性和单调性。有序性保证行动者在不同行动方案下得到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单调性则保证行动者能够在不同的效用之间判断出偏好程度的差异,并进行排列。有序性和单调性使行动者对自己的效用函数有着清醒的认识,使之符合最大化的要求。

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即个体借以实现其精心计算的短期自利目标工具的理性行动;取决于对真、善、美或正义之类较高等级的价值,或对上帝的一种有意识的信仰和认同的价值理性行动;由感觉、激情、心理需求或情感状态决定的情感行动;由一种习惯所形成的传统行动,就必须具备以下特征:行动必须是满足行动者需要的最好方式;其次,对于行动者能够分辨出的福利而言,需要必须是最优的;最后,行动者必须要收集(从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角度考虑)最优数量的证据,支持此处的每一种观点。

理性选择的行动者具有计算能力和完全的意志能力。行动者对自身所拥有的能够给他带来价值和利益的一切所有物也具有控制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资源的交换

和转让获得自身利益。大学生作弊这一现象就是学生、监考老师和学校教务处计算自己的利益得失的结果。

行动者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例如:权威关系(包括共同的权威关系和分离的权威关系)、信任关系和复杂关系。权威关系是指行动者甲有权控制行动者乙的某些活动,则行动者甲和者乙之间存在着权威关系。其中共同的权威关系是双方利益一致,而分离的权威关系是双方利益不一致,支配者行使权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被支配者服从为了获得补偿。在大学生作弊这一背景下的行动者之间,其中教务处与监考老师就是分离的权威关系。双方利益不一致,教务处是支配者,通过权力和规章制度控制监考老师的行为,目的是整顿考风考纪,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声望;监考老师服从教务处的安排,以此来获得补偿和奖励,实现个人价值。

三、解决方法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原因与形成多种多样,预防和减少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应从多方面着手解决,认真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和原因。把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发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认真对待,多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将德育放到学校教育的首位,培养诚实守信、光明磊落的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舆论导向,使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事情考虑简单,自控能力。极易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一种讲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正确道德舆论导向,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相应的诚信道德机制,鼓励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和诚实正直的品质。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教与学的客观上看,学生考试作弊,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很多高校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过多地强调以老师所教内容为标准的单一化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不够。在教学方法上过多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源头抓起,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预防和减少学生考试作弊情况发生的基础。

3.规范考务管理,严肃考试纪律,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是预防和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的关键。一是要合理安排考场,要根据考场大小确定考试人数,考生之间左右应间隔两个以上座位,考生座位考前应保密并随机排位,从客观上最大限度杜绝作弊,以有效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二是要严格执行违纪处分制度。坚持处罚和预防相结合,对于违反考试制度作弊的学生,一经调查核实,根据其作弊情节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并将处理结果尽快张榜公布,以起到警示作用。三是要加强监考教师的考务培训与责任心教育。考前学校应对监考教师实行培训,以提高监考教师对监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监考的具体工作规则和要

求,使监考教师能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监考职责,在具体的监考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个工作细节,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作弊倾向,尽量把学生作弊的动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个别考试作弊学生,及时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处理。

总之,理性选择主要考虑行为的成本和收益。我们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法都是从学生、监考老师和学校教务处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出发。就学生而言,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习,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本,但同时也增加的个人的收益。就监考老师而言,加强监考老师的考务培训与责任心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考老师的工作量,但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态度和个人价值。而对于学校教务处,规范考务管理,加大奖惩力度,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以此提高学校的声望和地位。表面上以上措施都是从各个行动者自身的利益出发,实质上是从集体的利益出发。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从理性选择理论的四个假设的基础上来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动机与成因。从学生、监考老师和学校教务处的角度出发,分析各个行动者行为的成本和收益,来解释大学生作弊这一现象的成因。并从这几个行动者利益出发,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理性选择简称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理性选择行动者就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 《社会理论的基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作者:(美国)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 译者:邓方

[2] 《经济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周长城

理性与热情优秀范文
《理性与热情优秀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