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工笔描写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29 06:05:0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工笔人物教案

美术学专业基础课 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国画基础-人物

主 讲 人: 宋 艳 丽

单 位: 国画教研室

日 期: 2010年8月

国画基础-人物课程教学方案

时间:2011 -2012 年第 1 学期 年级:2008级美术学

1、2班 课程编号:Z 150112 课程时数:72学时 学分数:3学分

一、教学内容:

1、介绍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2、讲授专业技法理论知识

3、线描、重彩临摹和着色技法知识讲授

4、工笔重彩写生与创作

二、教学目标:

我国工笔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源远流长。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工笔重彩画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技法,对其传统技法、创作经验、美学思想等有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当代工笔画艺术的新发展,在提高造型、色彩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达到能系统掌握、运用工笔画艺术手法进行专业创作和表现当代生活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人物造型及其工笔重彩着色技法表现、个性化培养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对绘画的艺术感受、意境和格调的把握与表现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式:

1、采用录像带、光盘、课件、挂图、范画等进行形象化教学

2、结合范画演示、人物写生与创作等途径进行直观性教学

五、教具准备:

教案、教学光盘、印刷品范画、本人范画作品

六、考核要求:综合应用 教学章节及过程:

第一节、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概述

(传统、现状、未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工笔人物画悠久的历史、优秀的绘画传统和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不仅对其传统技法、创作经验、美学思想等有全面的研究和学习,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创造现代的新文化。

一、工笔人物传统历史概述:

1、工笔人物画的产生:彩陶装饰纹样是工笔人物画的先河

作为人物画“有形美术品”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距今

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上,《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五人拉手舞蹈彩陶盆》(马家窑文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色彩人物画作品。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距今2300年)是现存

最早的二件人物画作品。

西汉帛画:《马王堆T形帛画》(距今2100年)构图复杂,表现了

天上、人间、地下三个不同的空间。

2、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和上升时期,这时绘画

开始兴起,尽管这时的绘画水平和表现方法尚处于执著阶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秦汉壁画、画像石砖、帛画上看到许多人物形象表现的痕迹。

3、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从初创到发展。

这时尽管社会因战乱而动荡不安,但文化艺术却呈现出活跃的状态,特别是工笔人物绘画有了新的发展,不论从艺术的想象、表现方法及线描的造型技巧,都已趋向成熟。代表画家有顾恺之、张僧繇、曹仲达等。

4、唐代:是重彩人物画升华的时代(大发展的时期)。

唐代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最辉煌的时代,工笔绘画在当时也处于高度繁荣时期,其艺术成就是空前的。

唐代画坛上一种特别突出的现象就是---重彩人物画的创作成为画派中的主流,即人物画占据画坛的主流地位。

代表画家有:闫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

5、五代、两宋:重彩人物画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

五代两宋的人物画发展更是绚丽多彩、灿烂多姿。它继承了唐代丰富的传统,竭力创造,出现了大步迈进的气象。尤其是两宋人物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个鼎盛标志着我国人物画在中古时期达到了高峰。

这时出现了许多卓越的画家及优秀作品,为后世留下不少可贵的范本和辉煌的画卷: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武宗元《朝元仙杖图》、李公麟《五马图》

赵佶《听琴图》、李唐《采薇图》等

然而随着宋元时期其它画种(山水、花鸟、文人画)的勃然而兴,工笔人物画在以后的各个时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势态。即总的趋势进入衰微之势。

6、元代:人物画滑入低谷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蒙古族忽必烈统治了大汉族),一些人物画家趋向于逃避现实,远绝尘世,隐居山林,甚至不画人物画题材,以避免受到政治上的迫害。

元代的人物画坛只有赵孟、任月山等少数人支撑着局面。绘画从内容到形式,只是在重复两宋遗风,维持现状,没有创新。

7、明代:人物画出现一个小复兴期。

明代人物画以继承为主流,有发展,但显得缓慢;有波澜,但并不壮阔。代表画家有:仇英、唐寅、陈洪绶等。

8、清代:人物画又走向低潮阶段

清代是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剧烈激化的时代,由于清政府在思想领域采取文字与“焚书坑儒”的禁绝政策,作为文化一部分的绘画,也因之受到影响。大多数人物画家与元代画家一样,远绝尘霄,退避山林。

这时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只能凭借少数肖像画家得以延续。人物造型也由唐宋的雄壮谨严变为“弱不禁风”的削肩美人,明显流露出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纤弱特征。

9、近代:工笔人物画仍处于衰落时期

这时期由于任伯年的出现,才不至于人物画发展出现空白。任

伯年以其卓越的人物画成就,为人物画在近代的发展做出了突 出的贡献。代表作有:《榴生小像》《木兰从军》等

因此可以说:隋唐五代两宋人物画极为发达,而于元代以后,则

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的局面。

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发展中形成了马鞍形(或驼峰形):

二、工笔人物画的现状:

建国初期,工笔画家们为抢救和复苏工笔人物,兢兢业业,寂寞的 耕耘,为工笔人物画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代表画家有:王淑晖、潘洁兹、刘继卣(画猴子)、任率英(刀马人物穆桂英)、吴光宇(画仕女、其学生王凤年)等。

但是到了“*”时期,画家由于受到当时的政治气氛及其他条件 的限制,创作热情与思维观念难免会遭到打击和制约,因而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画家们都沉醉在千篇1律的“繁盛”“太平”“吉祥”等讴歌题材上,意境的追求及题材的选择已形成一种“定式”,无形中为后人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禁锢了现代画家的思维而无力超越。

这时的作品大都内容陈旧,题材技法单一,缺乏深度。工笔人物画出现了有史以来的危机感(只用一种年画的形式来表现),画家们将面临一次新时代的拓展和变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整个美术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工笔人物画已由原来的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现代工笔画家正在为工笔人物画的复兴致力于现代语言的探索,他们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作品面貌新颖,风格多样,已从传统的艺术形态发展为现代的艺术形态,开创了工笔画的一代新风。

一大批中、青年工笔画家涌现出来,从事工笔画研究和创作的个人和群体也逐日增多,形成了一支阵容可观的创作队伍,成为创作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队伍分布已不限于北京、江苏、湖南、四川、浙江等几个工笔画重镇,天津、辽宁、河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笔画家,如:天津的何家英、刘泉义;南京的高云;广东的王玉珏;辽宁的冯大中;四川的谭红;山东的梁文博、于文江、苏耕等。

特别是二十多年来(80年以来)工笔画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出现了工笔画创作热潮。(举例近几届全国美展:89年第7届、94年8届、99年9届、05年10届)。

工笔画会建立与画展:

1979年潘洁兹先生主持成立“北京工笔画重彩画会” 1987年潘洁兹先生主持成立“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

1988年当代工笔画学会举办首届大展,全国各地送展作品200多件,入选110件。

1991年3月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第二届大展,全国各地选送770多件,入选270件。

二、展望未来: 是方兴未艾的发展势态

1、工笔人物画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品格。

2、工笔人物画传统遗产极为丰富,有可以借鉴发展的优势。

3、工笔人物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她将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

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的临摹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节工笔重彩人物的临摹,通过对绘画新材料和工笔画表现新技法的实践、演示与研究,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当代工笔画新材料新技巧,从而开拓视野,广取博收,丰富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技巧。

一、临摹范稿:《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永乐宫壁画》

二、工具介绍与新材料的运用

工笔人物画有其特用的工具和材料,由此而形成工笔画的特点。 目前,现代工笔画家已不局限于使用传统的工具材料,许多画家正在对此努力探索,做着许多创新的尝试。

如:将岩彩、丙烯等颜料用于工笔绘画

尝试运用各种特殊技法,造成特殊的处理效果来丰富画面。

1、毛笔---有三种

勾线笔:小叶筋、小红毛(公鸡毛、黄鼠狼胡须)

着色笔:大白云、中白云(羊毫:储水量大,柔软,便于渲染)

宽刷笔:宽水粉笔一支(软毛:用于平涂底色,或大面积渲染)

毛笔选购:一要看产地,以北方的狼毫,南方的羊毫为佳

二要看毛笔本身的质量,以“尖齐圆健”为标准。挑选时

顺势、逆势、方圆转动,提起后,笔锋仍能恢复原状为好笔。

笔之四德: 尖---笔锋尖锐

齐---笔锋铺开崖边,一律崭齐 圆:笔肚圆浑饱满

健:整个笔锋劲健有力

2、纸绢类:传统工笔画多用绢、熟宣作画。现代工笔画还使

用其他材料,如高丽纸、麻纸、棉布等。

绢----用纯丝制成,呈平纹,有黄白二色,较贵。 适合细线勾勒,多层渲染,但不宜覆盖大面积厚重颜料。注意:在画板上裱绢时,要拉平绢的横竖纹,如果绢丝歪斜,所画人物容易变形。

熟宣---常用的有清水书画宣、冰雪宣、蝉翼宣、云母宣、玉碟宣等。 但熟宣放臵时间过长容易走矾,大面积跑矾后就不能使用了。 所以不能多买,且要密封放臵于凉爽干燥处。

3、墨与色:

墨汁: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或墨块。

国画色若干:以朱膘、藤黄、大红、胭脂、花青、石青、石绿等为主。

4、其他工具:笔洗筒二个、调色小蝶3--4个

三、临摹方法与步骤

1、拷贝底稿,用B\\HB 为宜,落笔要轻。(注意不要用墨勾线)

2、将纸或绢做旧:藤黄、朱膘、花青三色做旧。 考虑定调子:偏暖---朱膘、藤黄成分多一点

偏冷---青蓝色:花青成分多一些 黄绿色:藤黄、花青多一些 注意将色调够、调匀、宁多勿少

3、托裱画稿 (底衬一张白纸)

4、用墨勾染:(先勾后染)

(1)、用墨勾线,再以色(朱膘或赭石)勒皮肤线。 (2)、用墨渲染,染够为止。

5、用色渲染:工笔人物画用色有二种----- 介绍用墨:墨色在工笔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自古就有以墨代色的说法,这是由人们长期形成的审美情趣

所决定的。工笔人物画中,决定物象基本形体的线是墨线,人物的头发、面部与衣纹的渲染、以及大面积的重色块,都是用墨色来完成的。

介绍用色:工笔画最终的效果是以色彩完成画面的表现形式。介绍几种

着色方法----渲染法、罩染法、接染法、反衬法、烘托法、积水法等。

另外,还有刷、铺、喷、弹、冲、揉纸、点彩、洒盐、洒矾、

加腊、加松节油等特殊着色技法。

5、调整整体效果

6、复勾提线:在着色过程中,有一些墨线往往会被颜色(石色)覆盖,这样就必须将模糊了的线再重勾一下,但不是所有的线都要复勾。

7、合理安排提款和印章的位臵

第三节 工笔人物重彩写生与创作

课时安排:5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构图、人物形象刻画、用线、色彩设计以及对不同质感表现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实践训练,充分发挥和掌握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技巧,在画面整体艺术处理的实践中为工笔画创作打下基础。

一、进行复杂画面的处理,人物与背景的关系,画面疏密设计、黑白节奏,不同质感的表现,色调选择与设计等。

二、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现他们的艺术感受和艺术技巧。

三、完成一幅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可以完全虚构画面背景环境,但要达到表现主题的完整性。幅面不限,使用材料不限。

实验材料:熟宣纸、绢、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岩彩、丙烯等。 实验内容:工笔重彩人物画临摹 实验地点:新综合楼B区五层教室 学时安排:60学时

考核要求:由教研室教师(三人以上)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并集体打分。

参考书目与资料:

《线描艺术概论》 韩 玮

《中国人物画》 宋丰光

课后小结:

《工笔重彩画》 张 萍 《中国重彩人物画技法》石景昭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作品集》 《中国当代工笔画精选》 《现代日本美人画全集》 《簪花仕女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推荐第2篇:《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和分析,了解花卉的结构与形态,并进行花卉的工笔绘画练习。

教学内容:

1、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方法,并注意线条的浓密粗细。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1、花卉的形态和花脉。

2、花柄 花柄是花卉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二、谈一谈——谈谈自己对花卉结构和形态的认识。

三、总结。

四、仔细看:以花卉为例,进行勾线的示范。

五、用心练: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和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勾线。

勾线是工笔画中的关键步骤,因墨线在熟宣纸(绢)上无法修改,故勾线时要很谨慎,墨线要求准确肯定,而执笔时讲究“五指齐力”“指实掌虚”笔在手中进退自如,操作灵活。用笔的方法可归纳为:中锋(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笔杆往往垂直,画出的线条深厚、沉稳、是工笔人物画中主要的勾线方法),侧锋(即笔锋在点画的一侧运行,笔杆往往倾斜向一边线条活泼多变),逆锋(笔锋向前逆行)。

勾短线只需运指运腕,够长线就要运肘运臂。勾线前应对画面中的用线用墨有整体设计,从不同的对象中寻找一种和谐又有变化的线条间的粗细刚柔干湿浓淡的关系,如人物面部的线条与服装上或背景上用线可从质感或固有色等角度加以区别,可以是粗细之别,也可以有浓淡之分,但不宜对比太悬殊而难以统一。

2、注意事项: A、毛笔的操作要领。

B、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C、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六、比一比:

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叶子勾得自然又有活力。

七、小结。

推荐第3篇:工笔花卉教案

拓展课:中国画(工笔花鸟)教案

活动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活动内容: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活动方法:演示、讲解与练习和小结 活动过程:

一、工具的准备:

熟宣纸、勾线笔、墨汁等

二、看与听:

1、拷贝——拷贝画稿: 用把底稿拷贝在熟宣纸上,最好使用硬性铅笔进行拷贝,以免把画面弄脏。拷贝的形体一定要准确到位。

2、勾勒: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3、演示与讲解:

勾每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藏锋、行笔、收笔回锋。

演示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

三、练一练:

进行运笔和勾线的练习,能做到自如地画各个方向的线条。

四、找找“茬儿”:

互相看看,比较,对照前面的讲解和示范,看看哪里还存在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反复的练习。

五、小结

拓展课:中国画(工笔花鸟)教案

活动目的:通过讲解和分析,了解叶的结构与形态,并进行叶的白描练习。 活动内容:

1、叶的结构与形态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方法,并注意线条的浓密粗细。活动方法: 讲解、示范与练习活动过程:

一、小结上节课学习的情况

二、看一看——叶片的结构与形态

1、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2、叶柄 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三、谈一谈——谈谈自己对叶片结构和形态的认识

四、总结

五、仔细看:以叶片为例,进行勾线的示范

六、用心练: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和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2、注意事项: A、毛笔的操作要领

B、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C、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七、比一比:

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叶片勾得自然又有活力。

八、小结

3、勾线

勾线是工笔人物画中的关键步骤,因墨线在熟宣纸(绢)上无法修改,故勾线时要很谨慎,墨线要求准确肯定,而执笔时讲究“五指齐力”“指实掌虚”笔在手中进退自如,操作灵活。用笔的方法可归纳为:中锋(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笔杆往往垂直,画出的线条深厚、沉稳、是工笔人物画中主要的勾线方法),侧锋(即笔锋在点画的一侧运行,笔杆往往倾斜向一边线条活泼多变),逆锋(笔锋向前逆行)。 勾短线只需运指运腕,够长线就要运肘运臂。勾线前应对画面中的用线用墨有整体设计,从不同的对象中寻找一种和谐又有变化的线条间的粗细刚柔干湿浓淡的关系,如人物面部的线条与服装上或背景上用线可从质感或固有色等角度加以区别,可以是粗细之别,也可以有浓淡之分,但不宜对比太悬殊而难以

统一。

勾线可从人物的主要部位开始,也可在画面其他的次要的部位开始,按各人习惯不分先后。 勾眼、嘴、鼻等颜面五官部位的线须特别慎重,力求严谨到位。这些部位的形稍有偏差就会改变对

象的神情,直接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

推荐第4篇:工笔重彩教案

工笔重彩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学习,分析、解读优秀重彩画作品的技法、构图、艺术风格,使学生体悟重彩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并通过临摹,写生的练习最终达到独立创作工笔重彩画的目的。

教学要求:解读工笔重彩的历史、艺术特点。学习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和造型特点。

一、工笔重彩的概述

工笔重彩画是在工笔淡彩的基础上以矿物质颜料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其色彩明快,色泽艳丽,不易褪色,适合于在绢、熟宣、高丽纸、墙面、岩石上绘制。古人常以“丹青”作为绘画的代称,“丹”即是“朱砂”,“青”即是“石青、石绿”,它们都是工笔重彩画种的主要颜料。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千年以前的马王堆帛画以及敦煌壁画。画面上的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色至今仍然保持着如初的光泽。壁画绘制全部采用纯天然颜料,而它产生的色彩之绚丽斑斓及艺术水平之高,是世人注目的。古代杰出的民间画家采用了朴素的表现技法,同样用色彩的力度震撼了人们的灵魂,同时体现了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文明及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

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古代称之为青绿。中国传统工笔画讲究以线造型,对于线条的质量要求极高。颜色染得再好,如果线条失败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传统的重彩画中,如敦煌壁画线描和色彩都是极其精良。但是在现代重彩画中则减弱了对线描的要求,视觉上近似油画。

重彩画一般先裱于画板上,线描结束后,先用胡粉加近似画面色调的颜色罩一遍,然后绘制。画完直接镶框。颜料的主要调和媒介是胶,因此也称为胶彩画。因为石颜色颗粒比较粗,反复绘画使画面加厚,色彩肌理也随之丰富,而且石颜料的光泽使画面罩上一层沙质的亚光效果。由于大量石颜料堆积而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弥补了画底和线描逐渐被石颜料所覆盖,线描逐渐减退的不足。

二、工具材料

重彩画主要使用的颜料是石颜料。石颜料主要指用有色岩石研制的矿石颜料。矿石分为两种,即晶体和非晶体矿石,只有晶体矿石经过加工才能变成绘画用的石颜料,晶体矿石是天然结晶体,呈半透明和透明状态,研磨到极细的颗粒状态仍然保留着结晶体的特点,且附有光泽,又有较强的覆盖力,附着在墨底上更显得明亮。画家齐白石在大写意花鸟画中所用的石青、石绿、朱砂、雄黄以及刘海粟在泼彩画中所使用的石颜料都极富效果,是其他颜料替代不了的。在日本画中所使用的石颜料的颗粒更大,画面产生一层厚厚的结晶体层,组成一层雾状的闪光网,罩在画面上使颜色稳定,肌理丰富。除了题材和技巧的审美以外,还有一种材料美感。

1、矿石颜料的特点

色质稳定。天然岩石都是经过多年自然形成,所以十分稳定不褪色。

色相纯美。天然石色是化学颜料调不出来的。色泽稳定自然,加上晶体的光泽增加了色彩的明度。具有特殊的效果。

肌理美感。石颜料是由晶体矿石研磨而成,所以有微微闪光的感觉现代日本绘画经常先使用大颗粒颜料,越60目-140目左右,其特点是色彩饱和,肌理效果明显。然后再用小颗粒颜色调整、呼应,使画面色彩丰富,具有油画和雕塑般的张力和笔触,像一层层彩砂堆积起来的效果。

2、矿石颜料的种类

石颜料是由岩石磨制而成的,研磨的细致程度决定其色彩的浓淡及颗粒的粗细。如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理论上讲继续研磨下去出现五青、六青直至白,就像一种色彩的渐变,日本称之为番。由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画颜料厂和天雅画材公司出品的石颜料,使我国的石色生产从传统的红、黄、蓝、绿基本色开拓为数十种基本色和中间色配套的石色,而且质量和日本的“岩绘具”相当。另外还有金箔、银箔、铜箔等金属颜色出品。这使我国的工笔重彩画、壁画、彩墨画、泼绘等的画面色彩更为丰富。

3、矿石颜料的使用

由于石颜料是粉末或颗粒状,作为调和和固定颜色的胶尤为重要。最早使用胶固定画面是在埃及的壁画中,现在画家一般使用动物或鱼的皮骨制成的胶,如牛皮胶、鹿皮胶或明胶等。将色粉与胶水相容在碟子中充分融合后使用。

颜料、调胶、调色等每一步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因此遵循科学的规律钻研和掌握绘画材料的性能是学习工笔重彩画的步骤。

三、重彩花鸟画的步骤

1、落稿

重彩花鸟画在白描起稿上与传统工笔画是一样的,在画材的选择上要用比较厚的发墨不太强的纸,如熟宣、夹宣、高丽纸等。勾勒线描要求准确肯定,笔力畅达。

2、作底

勾勒线描以后用淡墨渲染出结构,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及石色较亮的原因,就像画写意画为石色做墨底一样,画时故意留出一些自然地水痕,干后用大颗粒的青色做第二遍底色,笔要稍干自然生动,并让出一些底色,使画面厚薄相宜。

3、赋彩

在赋彩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色的饱和度,强化画面的主题,协调主题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直接从管中挤出颜色,用干笔一遍遍地往画面上扫。使画面肌理更加完善。每一遍地底色都不是绝对存在,也不绝对的消失。

推荐第5篇:工笔花鸟学习心得

工笔花鸟学习心得

在我还未接触到工笔画之前,我曾在几次画展上有幸目睹,站在那淡雅清丽的画作前,望着那细腻有致的色,柔形傲骨的线,我总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我一直坚信,中国画——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其画作的本身与作画者的品质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是作画者展现了画,还不如说是画表现了作画者。仔细审视一幅中国画,就仿佛在探索着一位画家的丰富高贵的内心世界。

意境是诗,画意是词。国画并不重写实,而重意境,又或者说是作画者的内心氛围,或平静淡泊,或激动昂扬,或清明闲适。它不仅是一份视觉享受,更是一份精神盛宴。

对于实践临摹工笔画,起初我不敢轻易下笔,因为我觉得工笔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充分的体现了立体感和空间感,如粗略的去画,只会是画面有气无力,死气沉沉。当然,这指的是工笔中的勾线,即:白描。线的表现方式直接的体现了工笔花鸟的整体空间、结构,这也形成了“以线立骨”的说法。初步描线时很难把握线的走向、结构和粗细。渐渐的,我调整了我的呼吸,在放缓呼吸中我渐渐的控制了笔。我喜欢享受这种纸上的行走,仿佛自己行走在幽静古道,心澄身轻。辗转间,顿笔,起笔,收笔。转点,横临,竖勒,与书法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乐趣,难以言喻。

工笔花鸟画的线是一种概括、洗练而又能动的艺术语言,同样具有韵律美与节奏美。韵律是线的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合谐的美感;节奏则是指线条的变化有规律的重现。整体上线的种种变化顾盼呼应、统一谐调所形成的美感形成了绝妙的韵律。每根线条本身有控制、有规律的起笔、收笔、行笔变化的反复重现,是看似沉静的画面产生跳跃的节奏感。因此,线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实际上是线的整体表现力的综合展示。这种综合展示来源于对生活的提炼,线只有以生活物象为客观依据,才能在脱离概念化的同时,具有新颖的活力工笔花鸟画的线虽有色彩与其配合,但表现质感仍然是线的本质特征之一。借助形象发挥线的艺术趣味,也与质感的表现一脉相承。线本身不仅要表现花草鸟虫的形神气质,又是作画者本人内在情感和性格的外露。以线传达形神是以作画者思想感情为基础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艺术修养,对同一物象的用线效果不也不尽相同。线的种种变化可以难观者无限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因此,

从线的形式美感来说,只有状物传情,渗情达意的线条,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曾在一篇介绍工笔花鸟思想的文章中看到过一句话:以白描为骨,以色彩为肉。那单纯典雅、格调高雅的色彩情趣无不体现了中国画的独特气质,眼眸辗转中,忽而犹如柔美而又神秘的中国古典女子,忽而又如坚毅刚强的中国文人,儒雅却不失傲骨。

现如今,中国画似乎很受欢迎,但是其中自有利弊之分。利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重视中国画这个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但是,这中,也不乏滥竽充数之说。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去求购中国画作为装饰画,这也是不少画者将中国画倾向于毫无生趣装饰画,这不免违背了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削弱了中国画的艺术性和艺术感染力。为此我感到十分无奈。我希望真正的中国画是能体现中国气质的文化,是能贯穿中国魂的画,让这由内而外的美,散发极致!

工笔画是一种以单线勾勒和设色的描画方法,它既是考验我们练习中对于线描技法的基本功掌握,也是一种独立的绘画表现形式。起初我以为也就是随意勾勒和上上颜色这么简单,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工笔画来说,其中包含太多的技法和形式了。工笔画极重视构图、造型的完整性、装饰性,那么对于我们今后将要学习的版画,中国画,还有油画或是水粉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都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琢磨的。用笔上或是用色上 ,在其它画种上都可以得以应用。例如:工笔画的色阶变化,色块的分割,在油画上也是如此应用的。对于表现手法来说,可以与对象的动态来定。比如工笔在描绘叶子时,线条就可以有跳跃感点,使这种自然物的东西富有生命力,线条的僵硬反而会导致画面的美感。不过对于树干这类的物体来说,线条就应该粗犷点。因此线条的前后穿插、变化、对比,排列组合也是其为重要的。也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笔的线条,处理要以对象的表现形式而进行疏简或繁密。至于用笔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凝练厚重、流畅松灵等变化都需要在实践中所慢慢体会。

工笔画在设色上,我就遇到了困难,上色的浓浅,调色上,我就掌握不好,呈现颜色没有层次感,但我看了钟老师试画后和有些同学的上色,我在用色上,就懂了些,要巧用底色,在用颜料上要掌握浓浅程度,在重彩上,要渲染滋润,

设色时要层层渲染,不能一气就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这次工笔画的用线勾勒与版画中的黑白构成的课程也有联系,也体现用线的功底。

用色造型就与油画,水粉画有着联系,也是层层上色,色块的累加,色彩的变化异常,也要看对象给予的色彩表现力。用色的表现力和色块与用线的协调要统一。这样画面才能体现效果。

学习中国工笔画,不仅能坚持继承和研究工笔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是吸取其画种的优点,让工笔画艺术的语言、语汇更具有时代精神。而且能帮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应用的更灵活。

看看国画大家的作品《疏荷沙鸟图》、《出水芙蓉图》、《秋兰图》、《双勾兰石图》、《梅花山鸟图》、《风荷》„„还有那一个个的名家,王冕、文同、文徵明、齐白石、张大千、韩璐„„

在这一张张名作中无不体现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精细精微,生动自然,清新典雅,古朴凝练。还有大师的不急不躁厚积薄发。

我终于开始静下心来,每个步骤循规蹈矩,开始研究国画的绘画技法。 1.线条。工笔花卉:游丝描、丁头鼠尾描、铁线描、折带描。工笔枝干:先勾后点、勾点结合、电线结合、勾擦结合、积染结合。工笔石头的基本勾法,工笔鸟禽的动态及翎毛的表现。

2.晕染。一般先用花青或淡墨染底色,待干透后用色依次染下去,染色要平、润,适可而止。又有积染、平染、直染等区别。

3.工笔临摹分为对临,要求与对象的构图、造型、晕染、用笔都十分相似;l另一种是变临,要求用相同的手法变现相同或类似题材,但构图不同,在章法上重新组合。

因为自己一直比较喜欢关于国画和工笔画,小时候看见别人画就特别羡慕,但一直没有机会,之后考高中就读了普高的美术班,那会在湖州这里学画画的人还蛮多的。心里还是怕怕的,自己机会不大。一直学色彩和素描,没有接触过这个。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就毅然的在大二的专业课选了国画,老师说国画对形要求很高,而我自己的形感觉不是很准但我想自己喜欢就该去努力。

再讲讲老师吧,老师不错,会一个一个的指导过来,读大学之后学习,老师

这样的好像不多的,这点我觉得我是很喜欢的,也许自己还像个高中生一样喜欢老师教,这点要改掉,毕竟大学是主动学习的。自己老是这么被动是什么都学不到的

工笔花鸟学习心得 姓名:王小方 班级:10级美教五班 学号:101014103

推荐第6篇:工笔花鸟画教案

工笔花鸟画教案

教学年级:2009级国画专业2班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休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课题:

第一节:中国画概述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比如:顾凯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六法论”;齐百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都包含着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魄、中国人的聪明。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中国画门类很多,形式风格多样,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还包括书法、篆刻、壁画、和民间绘画。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艺术观

所谓“写意”不是简单地描绘图象,而是指画家对民族、对时代、对自然的深邃体察之总和。是借助笔墨来表现画家的意识和精神。因此,它不同于具象的模拟和再现,而主要是通过形象,超越形象之外,去表现人的感情、意志和内在气质,重视人的精神的抒发。所以说中国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

中国画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和事物的自然属性,如在透视、比例、结构、光影等方面。而是缘物寄情,借以表达人的意念。比如中国画家常画梅兰、菊、竹,借以抒发

作者的高尚情怀;画兰竹,表现之高洁;画梅菊,表现抗严寒、傲霜雪;画莲花和鱼,寓意连年有余;画梅花和喜鹊,寓意喜上梅稍等等。目的是借花喻人。中国画家巧妙的运用了比、喻、借等手法,去表现人自然和人类感情的推移。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花和鸟的自然形象本身。

写意观也使中国画摆脱了时空观念的限制,可以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对复杂的客观世界,可作概括

自由描绘。比如山水画,不管是千里江山,还是万里江河,这些自然景物在画家笔下均可随其剪裁、自由组合。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既不是客观事物的再现,也不是主观随意的拼凑,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感情交融后,构成超越时空的的艺术境界。

由于中国画不拘泥于形似,不模拟自然,而着重于内在神韵和主观情怀的表现上,所以中国画获得了很大自由,成为融汇性很强的画种。

首先是诗词入画。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手山水诗的影响,提倡诗情画意,更给中国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使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更加强化,更能诱发观者丰富的想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次是书法入画、金石入画。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同源,有深远的渊源关系。随着中国书法的高度发展,书法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中国画。到了明清,金石开始入画,更加强化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和装饰性,也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点。因此,中国画有文学的叙述性、哲理性;有诗词的抒情性;有书法金石的抽象韵味,是一种具有很大容量的综合性艺术。

二、以线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表现方法和特殊的物质材料。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和材料决定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段。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以至点线和水墨成为了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线条在中国画中,比西方绘画发展的更加淋漓尽致。虽然有些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但他们更侧重表现物象的质感、离开了所表现是形体、结构、明暗等内容,线条本身没有存在的价值。在中国画中,线条的本身远呀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随着写意画的出现,则把线条和笔墨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画家可以单独追求线的品格问题。可以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

淡、等不同处理,去追求线条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意趣之美。如古代画家总结的十八描,在线的运用上,就有不同的韵味。有的线条具有活泼,轻松的情趣;有的线条刚健、挺拔;有的浑厚苍劲;有的遒劲流畅、如龙蛇出没;线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写意的线,更是变化多端。可谓抑扬顿挫、淋漓尽致。

三、高度程式化

丰富是想象——中国画不拘泥于自然物象的再现、模拟,而强调主观的意会、写意。师丰富的想象,成为中国画创造的一个重要特点。

夸张——夸张是使形象的特点更加突出感人。山可以更高,水可以更阔,化可以更红,树可以更多。只有夸张,才能使观者印象深刻。

大胆的剪裁——为了突出主要形象,次要的东西必须大胆剪裁。中国画十分重视空白,以空为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目的是给观者再创造的余地。如齐百石的《虾》等作品。

诗书画印结合——形成了中国画一个完美程式和特征。

工具与材料教案

教学年级:2009级国画专业2班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课题:

第二节:工具与材料

工笔花鸟画有其特用的工具与材料,由此而形成工笔画的特点。目前工笔画家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工具与材料,许多画家并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工笔画在走向现代化方面趋于成熟并使工笔画风格出现多元化。如果囿于传统的工笔画的工具的材料,就难免程式化或样式主义,这正是现代工笔画家所反对或努力摆脱的。

一、版面材料

一幅工笔画在立意、构图并完成底稿后,首先是要选择好作画的版面材料.版面材料是指所使用的各类纸、绢、布等材料。传统工笔画的版面多使用绢或熟宣纸,现代工笔画还使

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等。选择何种版面材料主要由作者根据画面效果的构想而定。下面分别叙述各类版面材料的特点及用法。

1、绢

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版面材料,中国画家已使用了两千多年。因其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画,故至今仍在使用。

绢分生绢和熟绢两种。

生绢指末上胶矾水的绢(包括圆丝和扁丝),其渗化性能强,效果接近近皮纸类。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的发挥,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是适合画淡彩法的,画浓淡相间法的亦佳。既选用绢做版面材料,就要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如覆盖大面积厚重颜料,掩盖住绢的光泽,就失去使用绢的意义了。

用绢做版面材料,一定要将绢裱在画板上,裱时注意伸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如果绢丝歪斜,画完后再正式拖裱时人物的面部身姿会受影响而无法补救。

2、熟宣纸

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俗话就说是不洇,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花鸟和人物画。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淡,一般说来薄者适宜画淡彩,厚者适宜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笺最厚,清水书画宣为不薄不厚型。云母笺的特点是纸上有微小的云母点,对光看有小亮点,一般用于画花卉或山水,如画神话传说可增加画面的神秘感和丰富感。

其他熟宣纸还有泥金纸,目前已少见,系用真金粉涂制。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条屏作品《群仙祝寿图》即用金纸绘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辉煌,华贵而不失雅丽。

3、水彩纸

水彩纸的性能与熟宣纸近似,古亦可选用来画工笔画,但应选用水彩纸中质地较细密、比较薄的种类为好。

目前部分工笔画家才刚刚开始用布来做版面材料,如何进一步发挥布类版面材料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实践与研究。

二、笔和砚

1、勾线笔类

工笔画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系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拖线笔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为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笔和其他软毛羊羔笔。纯羊毛笔过于软,一般不用。白云笔较好用,因为它外层是羊毫而中间部分是稍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笔杆写有加健字样的就属这类笔。

3、墨汁

一般常用一得阁、中华墨汁、书画墨汁等。

4、颜料

工笔画是以色彩为主的画种,因此工笔画家对颜料和色彩应当比较熟悉。目前美术用品店所售颜料大部分为锡管装中国画颜料,共12色,使用比较方便。也有单支大管的,质量比较好。

根据工笔画用色的特点,将目前经常使用的颜料分为两大类讲述其特性。 (1)透明颜料类

特点是透明,覆盖力差,特别是适合于画花瓣和人物的面部。

朱膘:色相呈红色,比较鲜明。 曙红:色相为冷红色,但比胭脂色鲜艳。

胭脂:色相呈深红色,系植物颜料,化学上称为有机类颜料。 藤黄:色相呈柠檬黄色,远产地为越南,故又名月黄。 赭石:色相呈浅褐色,原料为赤铁矿石。 花青:色相呈深兰色偏冷,为植物色。

钛青蓝:色相呈较鲜明的深兰色,接近水彩普蓝色,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色相较稳定,如加入一些墨色与花青比较接近。 (2)不透明颜料类] 有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之分。特点是覆盖力强,特别是适合于画重彩,如人物的衣服、

个别花瓣、青绿山水等,表现效果比较厚重。

朱砂: 朱砂为矿物色,色相是一种不十分明显的美丽的红色,这种红色是很难调配出来的,无其他红颜色可替代。

石青:色相呈鲜明的蓝色。石青色制好后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数种不同深浅的色相。

石绿:色相呈冷绿色,亦产于赤铜色。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不同深浅的色相。色质稳定不变色,但不能与油类溶剂合用。

三、其它工具

调色用瓷盘:一般有大、小两种型号,纯白色瓷盘为好。 洗笔盅:有专门用于画画用的洗笔盅,或用大口瓶子或小桶。

白描花卉勾线技法教案

教学年级:2009级国画专业2班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课题:

第三节: 白描花卉勾线技法

一、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花卉中的花瓣,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勒,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开始练习勾勒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

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二、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三、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

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四、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玉兰、月季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用笔潇洒些。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之变化。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如梅花、海棠等。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如辛夷、牡丹、杜鹃等。

(4)花蕊是勾点: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点好。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花药一点成型。

五、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勾叶多从叶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六、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一般用中墨。 (2)木本枝干的勾勒: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规则,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笔触,可以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形象,可与皴擦结合。

教学年级:2009级国画专业2班

巧。 工笔花鸟的颜色调配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画颜色基本规律和调配方法与技理论讲授:30分钟 技巧演示15分钟

板书课题:

第四——八节

工笔花鸟的颜色调配

中国画的颜色调配和西画的颜色调配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工笔画的上色虽然是多层次渲染,但仍是以水色薄画法为主,个别部位和个别颜色用厚画法,西画则大多用的是厚画法。中国画用色基本表现的是固有色,而不过分强调环境色 ,而西画在强调固有色的同时,很注重环境色、光源色的变化和表现。所以说西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物象的真实,而中国画表现的是感觉和写意。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颜色的调配方法:

一、偏重的绿色:花青+藤黄

以花青为主

二、嫩绿:

藤黄+花青

以藤黄为主 或酞青蓝+藤黄

个别绿色可直接用石绿(头绿、二绿、三绿)

三、深红花色:

1、一般用胭脂

2、比较重的深红也可以用胭脂+少量花青

3、也可以用曙红+花青调配

四、粉红色:

用水+淡曙红+酞白调配

五、粉绿色:

用水+淡石绿调配

工笔花鸟的着色步骤与技巧教案

教学年级:2009级国画专业2班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着色步骤和相关技巧的讲授及示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工笔花鸟画着色的步骤和技巧。

课题重点: 工笔花鸟画着色的步骤 理论讲授:一节 引入新课:三分钟 板书课题:

第九——十二节

工笔花鸟的着色步骤与技巧

一、渲染打底:

渲染打底的作用和目的是表现花瓣和叶子等陪衬物的立体结构与特征。工笔花鸟画的立体特征就是通过渲染的方法来体现的。

渲染很讲究用笔,做到不露笔迹和水迹。初学者应学会一手拿两只笔,使两只笔(一只染色笔,一只清水笔)呈十字状,并且能使两只笔随时倒替以便渲染。应当注意的是色笔的水分要饱满一些,清水笔的水分要少一些,不然的话水容易把色冲跑。

一般深色的画瓣和叶子都必须进行渲染。

根据不同的感受和个人的爱好选择渲染打底的颜色。比如:深色的花瓣和老叶子一般用墨进行渲染打底,一般三——四次;比较浅的花瓣和叶子可用花青打底;个别的花瓣也可以用胭脂渲染打底,如大红的花瓣。

二、分染

分染是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进行的过渡或补充。

1、深红花(紫色花),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胭脂进行分染过渡。

2、偏中色的花瓣在用胭脂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曙红分染2——3次。

3、老叶子,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花青进行分染过渡2——3次。

4、比较浅的叶子在用花青渲染的基础上再用淡绿色进行分染1——2次。

三、平涂和罩染

在渲染和分染完成后,有的花瓣和叶子用很淡的颜色进行罩染或平涂。 注意的是要掌握颜色的浓淡程度。罩染时一般以水色薄罩法为主。

四、整理完成

进行局部的整理加工,保持画面的统一。

第十三节——二十节

授课年级:009级国画专业2班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上色的实践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画颜色基本规律、调配方法、上色的步骤过程等技巧。

引入新课:三分钟

工笔花鸟画上色实践练习实践练习的内容:

一、牡丹花的上色: 注意的问题:

1、上色的步骤

打底、渲染、罩染,平涂

2、颜色的调配

水和色的比例

3、色和线条的处理

二、荷花的上色:

1、荷花瓣的淡色调配,颜色避免上的过重。

2、荷花叶子打底的渲染,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3、平罩颜色避免过厚。

实践辅导:

1、上色示范

2、个别讲解

3、讲评

实践练习作业:

牡丹花一张

荷花一张

推荐第7篇:工笔鸟类画法

A.鸟类的结构:

无论鸟类的种类有多大的差异,但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在描绘鸟类

之前首先应该了解鸟类骨骼的结构和羽毛的生长规律,只有熟悉了它的各种结构关系,才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B.勾勒线稿。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勾勒白描稿,线条要虚实相生,翅膀上的飞羽和背部的片羽要用实线勾勒,腹部和尾部的绒毛要用虚线勾勒。勾勒时要注意鸟类的动态和结构,要做到丝丝入扣才能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C.淡色铺底。

用淡墨(宁淡勿浓)在需要染黑色羽毛的八哥和鹜雁的身上平铺一层,待干后用淡墨沿羽毛与羽毛交接的根部向尖部分染,分出大体的浓淡层次;用淡淡的藤黄调朱砂加墨,在白色的鹭鸶身上平铺,待干后用白粉从羽毛尖部(形体结构突出的部位)向根部(形体结构凹陷的部位)分染。

勾勒线稿 淡色铺底 D.逐层分染。

用淡墨对黑色羽毛进行分染。分染时注意墨色宁淡勿浓,分染次数宁多勿少,只有这样层层罩染,才能染出色滋墨润的效果。同样,鹭鸶身上的白色也要层层分染。用朱砂在八哥的脚、嘴上淡淡地铺上一层颜色;用淡墨在鹭鸶的脚爪上分块染出鳞片状。

注: 罩染就是在底色上用透明或半透明的颜色(墨)进行分染或平涂的一种方法。罩染的特点就是色套色,色与色之间相互隐映,互为补充,这种方法能够表现出色彩饱和,色相丰富的效果。 E.深入刻画。

待染到预计的层次和浓淡效果时,用勾线笔勾出羽毛的细节。用白粉将八哥的脚爪分块染出鳞片状,将嘴、眼部的白色染出。用淡淡的橙黄色在八哥尾部和翅尖部轻轻罩染,再用花青从头部到背、腹部直至翅膀、尾巴轻轻罩染一遍,使其闪烁出荧荧的蓝光。用淡淡的白粉从鹭鸶和鹜雁白色羽毛的突出部位向凹陷部位轻轻罩染,使其整体统一。用淡淡的花青罩染鹭鸶的脚爪和嘴,最后点睛。

构图,在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中称作“经营位置”,也就是画面的布局。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并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笔墨要求后,进入摹写或创作时,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同样是一种花卉,为什么有素养的画家入画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学者则难以做到,除笔墨技巧外,画面的总体布局,即构图的合理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墨、形体和构图是画好一幅画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国花卉或花鸟画的构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处理画面的具体手法或方式,如“S”形构图,半环形构图,纵横交叉构图等。二是掌握画面布局中美的法则,如主辅、虚实、疏密、聚散、藏露、开合、呼应等。初学画梅,掌握几种具体的构图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构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能千变万化,得心应手,现分别简述之。

主辅:或称“主次”、“宾主”、“主客”等,一幅画有主体,有陪衬。主体是画面的重点或中心。布局时力求主体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为陪衬,位置应隐蔽些,画行虚些。左图前面一枝梅为主,后为宾。一主一辅。一浓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对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对待。

具体运用时,也有用反衬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于前面,主体置于后面。可视构图需要和表现手法而定。

虚实:一幅画,总体布局上必须有虚实对比,一般说来,“有画处为实,无画处为虚”或者说“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这都是说明画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对比关系。在构图上常有虚实相间、虚实互用、以虚显实、以实破虚等手法。花鸟画一般不画背景,留出大块空白,即是“虚”,而所画之物即为“实”,或者近者为实而远者为虚,或者主为实宾为虚,都是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虚”能给人以“迁想妙得”之功,所谓“意到笔不到”、“意犹未尽”也正“以虚显实”的绝妙效果。切忌满纸笔墨,所画物象占据一切空白,画得严严实实,反而使观赏者感到闭塞,失去了遐想之余地。

在构图上除两枝梅花有主辅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块空白,即是为了求得虚实效果。

疏密:中国画理中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法则。构图时应密处密,疏处疏,疏密有致才能节奏生动,平铺直叙,没有疏密变化则刻板平淡,观之乏味。画梅花,主要是处理好枝干、花朵、苔点等点、线、面的排列交叉关系。上图,前面主体枝干浓而密,后面辅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画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须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间要互相联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韵律,引人入胜。切忌平均分布、散点布局。

藏露、隐现:根据意境和画面艺术手法的需要,在构图时,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画得显眼些,某些地方则要隐蔽些。一般是主体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衬部分隐蔽些。但有些构图,主体部分也要有藏露、隐现。如表现古梅老干为主的画面“老干新姿”,构图时尽管老干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但具体着笔时,必须处理好藏露隐现的关系。才能使画面产生大小粗细、浓淡前后等强烈对比和含蓄多变的艺术效果。

开合:是指画面构图的完整统一。门窗有开关,故事有始末,文章有开头结尾,画画同样有起有结。有的画使人感到没画完,这就是没有合好。如画一条龙,画龙身为“开”,点睛则为“合”,画龙不点睛,则是死龙。画梅花也如此,只圈点花瓣而不点花心,犹如画龙不点睛,显得没精神,也就是只开不合。无论小构图、大构图都要处理好开合关系,有的画面有几个开合,都要认真处理好,使其达到完整统一。切忌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呼应:也称“顾盼”,是指画面的物象形态,色调互相协调、呼应,相映成趣。构图上应在上下、左右、前后、主辅等各个方面去考虑,使之做到顾盼有情,气脉贯通,情景交融。切忌机械凑合、各自东西互不关联。

主体梅,主干上发,旁发小枝在画面上方转而下垂,和右下侧梅枝上下呼应,形成顾盼之势,使画面构图富有变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辅两枝梅花,枝条全都上发的单调局面。

综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鸟画构图中创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则,也是画梅花时应该掌握的规律。梅花构图和其他花卉大同小异,根据梅花以表现枝干为主,构图上可归纳为“长短、粗细、多少、纵横”八个字。梅花的一切构图形式,万变不离其宗,都发自这八个字。

构图力求形式优美,变化万千,时又求得统一,“变化统一”是构图的总要求。变化与统一是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幅画无“变”则板,“变”过则乱。也就是说,画画时在笔墨、形体、色彩等诸方面太统一,必然呆板、单调、无生机。必须造成表现手法上的各种“矛盾”,才能产生起伏、涤荡和节奏韵律等美的东西。梅花构图,也正是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

为使初学者易于掌握,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梅花构图方法,以供参考。

长短参差法:即运用梅枝的长势,以长线和短线的不同安排,形成对比。当画两枝梅花时,不论枝条向背如何,左右并列还是前后重叠,均应一长一短、一高一矮、一主一辅、一疏一密、一浓一淡。“长”者为画面主体,“短”者辅佐。“长”者,使画面富有变化。只长无短单调孤立,只短无长则无主心骨。有长有短,则主次分明,是画梅构图基本一法。

粗细相间法:粗和细是又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梅花有老干、新枝,有粗干、细枝,组合到一个画面上,能产生强烈的形体对比效果,特别在创作大幅面构图时,(如中堂、横披)采用粗细相间的多层次构图,能使画面充实饱满,气势雄浑。

纵横交错法:梅花纷繁多姿,有上发、下垂、横倚和回折等,在构图时可将两种发枝式组合到一个画面上,形成纵横交错。其变化很多,可以前横后纵,也可前纵后横。可以用左横枝交错,也可用右横枝交错。至于“S”、“之”等形式的梅图,实质上都属纵横交错式范围之内,只是交叉时角度有大小运用不同而已。

三线组合法:一幅画,梅花枝干态势,可以用几条线作为基本单位来概括成构图骨架。构图时一条线太孤立,两条线仍然单调,三条线四条线足可以了。这三条线中有一条是主线,在全画中起主导作用,在画面中占的份量较重,位置比较明显,势也比较清楚。第二条是辅线,辅线和主线的走势基本一致,略有角度,以辅助主线的势,但比主线要弱(或短、或细、或淡)。第三条是破线,用它把主线和辅线穿插交织起来。三条线交叉的方法很多,可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千变万化,全在于灵活运用。

四边出枝法:画梅花,枝干总得从画面的四边进入。四边即上下左右,每一边可在两端出枝,一张画面可有八个理想的出枝位置。切忌在画四个角上或四边正中出枝。

以上介绍的几种构图方法,只是入门的初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深入生活中,通过观察写生,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定能掌握和创造更多的构图方法。

圈梅的画法

画圈梅顺序:先勾瓣、后花心,再剔花须、点蕊头,最后点花蒂。

正面花画法:正面花为五个近似圆形的花瓣构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画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两瓣,一笔勾成一个花瓣,也可两笔勾出一个花瓣。初学时,要画得认真规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马虎潦草,熟练之后,笔墨自如,圈勾自然圆转,生动灵活。五个瓣组成的一朵花,大体上是一个较为规矩的圆形。用淡墨勾圈时,线条可稍粗些,水份较饱和,圈出花朵有滋润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线条要略细而发毛(中锋运笔时略带偏锋)。花朵的大小,最好与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画小,不可因画纸小而缩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时切忌内外皆实,五瓣分离、花瓣过尖过长、无中心等。

花心的处理,不能一朵一朵地个别进行,需在一张画的花朵全部圈点完成后,再统一画花心。梅花花形较小,花心部分可作适当夸张,正面花心,可在五个花瓣中间画一小圆圈,花心须成辐射状,用硬毫中锋剔须,线条要挺劲粗实,“健似虎须”,要长短相间,齐而不乱。切忌剔使用弯曲无力,过于纤细。

点蕊头,最好用秃锋旧笔,中锋垂直点下,圆浑厚实,点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点时要随花须长短,错错落落,才有风致,切忌机械规则。

花心、剔须、点蕊头,无论是勾勒法还是没骨法,皆需用浓墨,用其他色彩不及墨色强烈鲜明,富有神彩。

半侧的花:五个花瓣的形态有区别。前面两瓣呈扁圆,后面的两三个瓣被前瓣所遮,故不能画全。具体着笔时,先画前面两个扁圆瓣,再添加另外的三个瓣,这三个瓣十分机动,富于变化,可表现半侧花的透视程度。花心部分必须随透视变化而变化。即半侧时,花心小圆圈也应该略扁。其位置也不在正中,剔花须只呈半圆辐射。半侧花见其花托,花托呈“丁”点,一般“丁”加二点,但要视花形而定。花托点在瓣与瓣中间。

全侧的花:一般画三瓣即可,中间较大,两侧较小,露出一部分花须、蕊头。因透视角度不同,有些全侧花可不点须蕊。 花蕾:呈圆形,比花朵小,有的紧包未开,画成圆圈即可。初绽的,两三个圆弧交叠便成。先画枝,后画蕾,蕾多生在枝梢。画蕾,用浓墨点托,显其精神。

背面的花:生长在枝干后边,只见花萼,不见花心和须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状,称为花萼,共五片,有红、暗红和绿色之分,在花与枝的联接处,以浓墨点垛而成,点一点或五点。侧面多见两三片萼,用笔随意一些,墨点要稍浓重,不宜太细,也不必拘泥于严格的组织结构,力求总体视觉舒服即可。

点梅的画法

点梅,就是用笔蘸墨或色,直接点 出花瓣的结构、形态。故称没骨画法。

点墨梅,是用淡墨点 梅花。方法是用秃笔先蘸淡墨,再蘸适量较深的墨,然后按花的正侧偃仰背,以中锋垂直点下。花朵分布有疏有密,点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使之有立体感。花心、花须、蕊头、花蒂,要用浓墨在花瓣将干未干时勾点。最后,在枝条上加苔点。

点绿梅,画法和点墨梅大致相同。

用湿笔蘸白粉,笔尖蘸绿,即可点出娇嫩的绿梅。心、须、蕊,蒂等用浓墨勾点。

点红梅,可用朱砂、朱磦、曙红、胭脂等色。用秃笔先调蘸朱砂或朱磦,(含色稍饱和些)再用笔尖蘸胭脂,按花朵姿态和疏密点出,即成红梅。朱砂颜色热烈而沉着,点出的红梅雅致含蓄。朱磦则火红明快,点出的红梅生机盎然,色调热烈。作画时可依不同需求和悬挂场合,采用不同色调

画红梅,花心部分可用黄粉勾点,但效果不及浓墨勾点理想。

点粉红梅花,秃笔先蘸白粉和曙红或牡丹红,加适量清水调成浅红,然后笔尖蘸较深的曙红或牡丹红,逐瓣点 即成。最后以浓墨勾点花心、加苔点,即成色调鲜艳明快,赏心悦目的画面。

第一步,以较深的墨色,画出第一层次的干和枝。先用侧锋入笔画出曲折的主枝干,留出空白,以便前后枝交错。再以中锋起笔,用藏锋自上而下发旁枝,留出空白填花。注意画面重心和枝条疏密穿插。

第二步,用较淡的墨色,以侧锋入笔,画出第二层次。行笔至上端时,笔锋由侧锋转成中锋发旁枝和细枝。注意断开留白和构图,不宜将上发枝画在画面正中。同时要控制好题款加印章的位置。 第三步,用朱砂或朱磦点花朵。疏密聚散要和枝干协调,画面重心部分花点密些,其他部分稀疏些。密集处以正面花朵为主,枝梢上端以蕾、半开为主。形成第一层次。

第四步,用淡墨勾圈第二层次的花朵。特别要处理好红梅间隙的圈花,不要怕重叠,而要将圈花挤进红梅的某些间隙,从而形成层次和“密不通风”的效果。但要注意整幅画的疏密关系,切不可平均对待。

第五步,勾点花心、花须、蕊、蒂等。红梅用浓墨,圈梅可用胭脂勾点花心。然后在圈花轮廓线周围或下侧,用曙红或牡丹红加水调和成浅红圈染或点染。再以更淡的水红色在花与背景空白处洒布一些色点,使画面花丛与花丛浑为一体,增加层次和气氛。但不宜平均洒布仍须注意整个画面的疏密和虚实关系。至此,已基本完成,可将画面悬挂起来审视一下,不足之处再以点垛调整弥补。最后在适当位置落款盖章,画就完成了。

推荐第8篇:工笔花鸟教案

第一章 工笔重彩基础知识与理论讲述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有一个概况的认识,树立一些基本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对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重点难点: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风格规律、美学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 学时

:2 教学过程:⑴概述

⑵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⑶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⑷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

一 概 述

中国花鸟画从总体上讲可分为工笔、意笔两种风格流派,其中工笔花鸟画的产生、发展较意笔花鸟画要早得多。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宝库中有着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历史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体现。研究它,继承它,对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共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工笔花鸟画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并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面对大干世界中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从朴素的描绘到具有深厚的内涵,从追求形到追求韵,无处不流露出画家所具有的内在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人格的美。工笔花鸟画从画面的布 景陪衬到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画科、是人们审美意识形态发展的结果。

与写意花鸟画相比,工笔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追求精细,对形象的塑造力求精微,表现手法上力求完美无缺,生动自然。对格调的追求上与写意相同,力求清新典雅,古朴凝练。技法上虽上但求其写,以下其形而达到传其神的目的。

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稍晚些时代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便是一幅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工笔重彩画,其中便有鸟兽的形象,造型十分生动。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游龙、飞鸟的形象,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荷花、牡丹、人、鹤的形象,但这些花鸟的形象都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的,然而这一切都为花鸟画的产生奠定了一个人文基础。

1 二 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唐、五代、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确立、形成、发展、成熟时期。特别是五代、两宋是上笔花鸟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个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文化艺术的高峰。如:诗歌,书法等等。工笔花鸟画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确立形成起来的,与山水画一起从单纯的人物画配景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唐代的工笔花鸟画最初从形式技法上看以工笔青绿重彩为主,风格朴素、单纯,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是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统治阶级在西蜀、南唐„—带创立了翰林图画院,由于政局安定,生活平稳,工笔花鸟画得到十·足的发展并渐而开始走向成熟,形成了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大风格流派,二人风格L-都以工笔为主,然黄筌重形、色,技法上以勾勒染色法表现,而徐熙重墨骨,创立落墨法的表现形式,重作品意的表达。当时人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说法。徐、黄两家的画在后代逐步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的两大风格流派 ——写意和工笔,在不同的时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成熟时期,在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地位显赫,可以说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最高峰,这一时期,佳作频频,高手如云。北宋时扩大了“翰林图画院”的规模,并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绘画考试升级制度,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工:笔花鸟画家。他们在绘画上重视写生,即:外师造化。故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风格各异。这一时期文人画也逐步形成,并涌现出—大批以四君子为题材的花鸟画作品,从表现手法卜看,也属偏工一路。徐熙之子徐崇嗣承其祖业,创立了没骨工笔花鸟画,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南宋迁都杭州、钱塘一带,水土丰足,有渔米之乡的称号,桑蚕业发达,四季花木不断,鸟兽层出不穷,可谓“鸟语花鸟四季有,人间天堂处处春”。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花鸟画的习作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再加上其特有的人文背景,故而吸引了一大批域外的花鸟画家前往并加入画院,形成一股很强 的绘画氛围。在这种条件下,工笔花鸟画更趋于成熟、完善,涌现出一批批成就不俗的工笔花鸟画家。

总之,工笔花鸟画在两宋时期,无论从技法到风格样式,都已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为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文人画的不断兴起,徐熙一路的画风逐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日趋壮大,并在后代形成花鸟画风格的主流,从一个时代的角度上说,元、明、清的花鸟画是基于两宋工笔花鸟画之上的一个历史的延伸。

三 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基本上处于平和、稳定发展的状态。在这一时期,没骨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明代和清初。由于文人士大夫绘画的不断壮大,以四君子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占据了花鸟画创作的主流,工笔花鸟画已渐衰落,特别是在中、晚清时期,虽也有擅此技艺者,师法宋元,但就其成就贡献而言,远不及前贤。

元代的工笔花鸟画继续沿习宋代的花鸟画风。但表现手法相对要自由一些,格调也大多偏于野逸一路,表现题材也有所拓展。以梅、兰、菊、竹为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从元代开始,徐熙一路的画风及艺术主张得到更多文人阶层的认可,并逐步开始发展壮大。

明代可以说是花鸟画的分支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并确立了工笔、写意、没骨三大花鸟画风格流派,并且各自都有较杰出的代表人物。工笔花鸟画基本上沿习宋人的表现技法,并将此技法作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工笔、没骨工笔四大门类。

清代是花鸟画的成熟时期,工笔花鸟画较意笔花鸟画的发展要慢得多,除没骨工笔花鸟画在前清有些影响外,其余并无太大建树,手法上大都因袭前代,题材也较老,格局也较陈旧,意趣也不高。就没骨工笔而言,到了晚清也渐而转 化为没骨小写意花鸟一路,单纯从事没骨工笔的画家也已寥寥,且成就一般,未能形成气候。

四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

近、现代的工笔花鸟画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一些扩充手法在沿习先人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探索性的发展与补充,格调日趋清新,涌现出了以于非闇,陈之佛为代表的大家,专门从事工笔花鸟画这一传统绘画样式的人也逐渐多起来,但从总体上讲,较写意花鸟画,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态势,还是有很大差距。

当代的花鸟画可谓百花齐放。工笔花鸟画也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无论在技法上、造型上、用色上、构图章法上都有所突破与创新,表现手法和题材较前代更为丰富。从几次较有影响的全国美展中不难发现,工笔花鸟画日渐成为花鸟画创作的主流,发

展也十分迅猛,与写意花鸟画一起共同成为时代的、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清人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工笔花鸟画也将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崭新的艺术样式。

总之,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有高潮也有低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在向前人学习的同时,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因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要善于借鉴古人的成败经验,为自己寻找到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不断深入生活,提高眼界,锐意开拓,创造 出更高、更雅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将其推上一个更新的高度,这才是继承学习最终的目的。

提问:

1、唐、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的典型代表及典型作品?

2、分析徐熙、黄筌两者不同画风?

第二章工笔重彩的勾线与铺设墨底练习

教学目的: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通过勾线临摹的手段,学习

前人勾线技巧,掌握其方法。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从临摹古代工笔花鸟画入手,逐步解决花鸟画中的造型,构图等问题。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使学生认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使其绘画思想深深扎入这片土壤,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

重点难点:

(1)勾线中见笔及用笔的起收。

(2) 线与形、线对比、线节奏。 教学方法:讲授 学时

:8 教学过程:⑴工具介绍

⑵基本勾线技法

一 工 具 介 绍

笔:勾线笔,(叶筋,大红毛,点梅,衣纹,小狼毫)

染色笔,(大、中、小的云羊毫,兼毫,白鹭)。 墨:墨色要亮、润、匀、重、清(一得阁,中华)。 纸:画工笔要用熟纸,熟绢,以不漏矾为宜。

砚:砚中不可有陈墨、残渣,砚面要平,质地要青亮、光泽。(端砚,歙砚) 色:宜用块状中国画颜色,高级中国画颜色。

其他工具有:画毡,白瓷盘,明矾,笔架,纸巾、枕尺,笔洗(两个),小水勺,回形针。

二 如何学习工笔花鸟画

学习工笔花鸟画首先要在“法”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宏观的角度说就是学习的方法、过程、步骤,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从微观的角度说就是学习

4 工笔花鸟画所涉及到的章法、线条、晕染、造型体的问题。另外,学习工笔花鸟画也不能忽视对“理”的探究,因为“理”直接影响到“法”的进一步提学习工笔花鸟画从总体上讲要经历四个环节,即:临摹、写生、习作、创作。这四个环节是一个相互递进的过程,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相互交替进行,这主要看学习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法是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变化的,法的主体是人,不能被动而法,绘画艺术追求的,是自然的流露。法不是用来表露的,而是含在作品里面的,一张作品中所包含的法的高下直接影响到这幅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学习学的是方法,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体会、研究、深入, 使法与法之间,相互统一,相互递进。

三、中 国 画 线 条

中国画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线是中国画的命脉,中国画用线不是简单的自然模仿而是画家经过提炼概况归纳或是主观塑造来再现物象,这个过程体现出画家的才学个性及审美观。画家的学养、境遇及性格的不同其展现的线的样式也不会相同,线型的不同传达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如:高古游丝描,给人以宁静、平和、平淡无奇的自然美;而柳叶描或行云流水描则变化较多,有很强的动感,给人以活泼率真之美。行笔过程的快慢、轻重呈现出的线条具有不同的美感。用笔轻则快,则给人以活泼、流畅、飘逸,洒脱之美。用笔慢而有力,则有凝重、朴实之感。

中国的绘画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说是线条逐步发展演变,完美巩固的历史,中国画的用线形式同我国的审美、哲学密切相关。也和书法的影响及毛笔的性能分不开。

线条除具有约形传神的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及高度的形式美,有它自身的审美价值,线条或凝重端庄、或轻盈婀娜、或洒脱飘逸、或恬淡平和。不同形式显出不同的艺术境界,线条的审美应具备圆润富有弹性及张力的特性,应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要内在含蓄,不可使蛮力,要藏而不露,畅而不滑。再就是线条要有气势,气脉相连,笔笔相生,一气呵成。线条要有变化,有动感,有节奏,有韵律。

线性结构形成了工笔花鸟画的基本图式,也形成了工笔花鸟画独特的造型体系。以线造型是工笔花鸟画的基础和骨架。其舍弃了光源,明暗和体面,重在表现物象的形状和结构关系,并通过这些表现物象的本质特征。它兼有骨架——整幅作品及物象的间架结构。骨干——在作品的构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骨力——笔下功夫。骨气——作者主观情感的外露等诸多含义,“以线立骨”的骨架而言,即是指线的运用,要强调线的表现力,利用线的长短、粗细、转折、顿挫、浓淡等变化表现物象的神态、个性、节奏、空间等造型因素的各个方面。使线融于形象之中,才能完成富有个性的造型形式的营造。

工笔花鸟画的线是一种概括,洗练而又能动的艺术语言,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而线的节奏和韵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上线的种种变化 顾盼呼应,统一谐调所形成的美感。二是每根线本身有控制,有规律的起笔、收笔、行笔的反复重现。线本身不仅是表现花草鸟形神气质,又是画家本人内在情感和性格的外露。当作者的客观认知与主观情思交融后,则达到了超越表象与时空一

5 体的艺术境界,从而线也具有了高度概括的独特表现能力并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特征。

四、基 本 勾 线 技 法

1、临本的选择

2、临摹方法:工笔临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临,要求与对象的构图、造型、晕染、用笔都十分相似,另一种是变临,要求用同样的手法来人现相同题材或类似题材,但构图不同。后一种难一些,但可以从临摹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3、勾勒时应注意的问题

A、要注意对临本的线描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古代有十八描之分。 B、线与形,线根据形分为内线和外线,一般外线比内线稍粗,线据表现形体的需要又分为虚线与实线。

C、临摹白描要注意分析线的起始、承转、粗细、疏密、横直。注意线的起、行、收,有快有慢,要见笔。

4、工笔花卉的基本表现手法

A、.游丝描:也有称为游丝描的,线条纤细而均匀,有如发丝。待染好色后,线条与色彩融为一体,分素雅空灵。

B、丁头鼠尾描:线条提按明显,富有变化,显得生动自然。

C、铁线描:线条均匀凝重,古朴稚拙,富有韧性。

D、折带描:线条挺拔有力,捻转明快,干净利落,富有神采。

5、工笔枝干的基本表现手法

A、先勾后点:先勾出枝干的外形,再以集点的排笔手法画出树干的表皮。这种手法可使对象显得丰富自然。

B.勾点结合:勾枝时随机而发,线条虚虚实实,毛涩老辣,流畅自然。常用来表现枯枝、老树。

C.点线结合:线条多用丁头鼠尾描,通过线条的长短以及点的运用来表现枝干的结构起伏特征,常用来画荆棘灌木。

D.勾擦结合:先用笔擦出枝干的结构及动态,再依势双勾,这种手法显得很有气势,变化也十分丰富。

E.积染结合:先将枝干用淡墨或色一次性画出,再用水或墨、色添加其上,将前后、浓淡一点点积染出来,这种方法常用于没骨工笔花卉中。

6、工笔禽鸟的动态及翎毛的表现:

画工笔禽鸟首先要解决动态的问题,鸟的动态特征可用两圆三线来表示,在画时心中要有数,在把握好动态的基础上再勾画羽翼。羽翼眼嘴的勾画可参见摹本或写生稿。画禽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毛的勾勒,它的方法比较多,基本有六种手法:一是排笔叠压法;二是组合留白法;三是短线交错法;四是排线交插法;五是丝缕法;六是乱线交织法

参考临本:《宋人小品临摹技法》

一、

二、

三、四

6 《历代经典中国画临习丛书》

——工笔重彩花卉 《历代经典中国画临习丛书》

——工笔重彩翎毛

作业:

1、临摹线描作业5张

2、体味中国线条的意境?

第三章工笔花鸟设色练习

工笔花的花整幅作品临摹

教学目的:通过临摹这一手段去了解研究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染色技法及特点,为我们在创作中作积累。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把临摹作为学习手段,不是目的。在临摹时要求以一种积极的研究态度去发现其作品的内涵,作底色时要从旧的思路中解脱出来,转变色彩观念。

重点难点:⑴ 分染和上石色

⑵鸟类表现技法。

⑶中国画的学养、气韵、笔墨风格。

学时 :36 教学过程:⑴基本染色方法

⑵具体技法指导

一、工笔花卉的基本染法:

工笔花卉的传统染法一般是先用花青或淡墨染底色。待干透后用色依次染下去,画白花时可在正面或背后打底。染色要平、润,要适可而止,避免焦、糊、脏、腻。没骨可用积染的方法。染色有重彩、淡彩的区别,可根据画面的具体情况而定。

1、工笔重彩法

工笔重彩法是工笔花鸟画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工笔重彩法表现物象的结构是运用渲染的方法来完成的。

分染

渲染的第一步也叫分染,即按物象的结构特征由局部人手分别染色。分染由两支笔完成,一支染色,一支蘸清水把颜色均匀地晕开。这是工笔重彩法表现物象结构、起伏、转折、层次与色彩细微变化的主要手段。工笔重彩分染时,对渲染体积与结构不可过分,传统技法中以稍具体积感,类似浅浮雕状即可,至明清之际掺入了西洋画的凹凸法。但中国画的主要特征是以线造型,渲染要服从线条,不可因渲染过分强调立体而喧宾夺主。分染时可用墨,也可用水色或石色进行,要视物象的具体色彩而定。分染的遍数也要据需要而定,并且要有变化,同类色

7 或同一色分染数遍后,色彩的叠积只有浓淡与轻重的区别;不同色相的色彩或墨与色的分染叠积,色彩变化则较丰富;但颜色的选用要根据色调的设计或物象的特征进行。分染前先平铺一层底色叫“打底”。平涂打底可有助于分染时把握色调的大关系,平时色相与色彩的轻重要根据色调设计确定。平涂有时用透明色,有时用不透明色即石色进行。水分要充足,要预先设计好顺序,涂过之后不要再回笔,以免水分不匀相互冲击成为水痕。如果用石色平涂,则更不易涂匀,颜料要薄一些,水分也要适度。石色有一定的厚度,平涂后分染不易染匀而出现水痕,传统方法中称之为“泥”的弊病即是指此,古人所谓“三矾九染”的“三矾”,即是指运用石色平涂后分染或直接用石色分染时,染过一遍待其干后,用胶矾水涂一遍将石色固定,然后再用石色继续分染,石色则不会“泥”。“九染”则是一种广义的概括,是指随矾随染,直至染足为止。 分染时虽用两支笔对颜色随染随晕,但不可一味工细,晕染时同样要见笔,行笔方向与物象形体相结合,干脆利落。在染色时保留笔意和某些笔触,才能有绘画感。

罩染

色彩分染至接近表现要求时,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笼罩一层色彩的方法叫罩染。重彩法的罩染十分重要,画面的色调与色块都是在罩染后才显示出来的。罩染按物象的结构轮廓和色调设计进行,罩染色彩要薄,以透出分染的结构效果为宜。罩染可反复多遍,直到达到所需要的色彩效果为止。罩染后如果个别部分发现不足,可在罩染的基础上再行分染。同时,也可以用不同色相的色彩罩染,以取得丰富的互相反衬的积色效果。石色在罩染中的运用较水色为难。如用石色罩染,用色要薄,干后“矾”过方可继续进行。要由浅至深,由淡至浓,不可一次染足,色彩才能薄中见厚,丰富而有变化。 用色彩按物象或色调的大关系大面积罩染的方法叫统染。统染的目的主要在于或区分或统一或调整大关系,其实仍属罩染的范畴,只是罩色的面积大而已。透明色的罩染、统染可连线条一并染过,而石色则一般需将线空出。罩染时用两支笔各蘸不同的色彩罩染,使两种色彩趁湿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染法叫接染。接染可使不同色相的色彩自然地交融而产生一种生动的色彩效果。罩染时也可用清水与色彩接染,以求得明度上的变化。

上石色

重彩法分染、罩染的反复进行,画面已基本接近完成,此时石色的运用十分关键。重彩法与淡彩法的区别就在于石色的使用,传统的重彩法几乎全部用石色罩染完成,而且因为石色有覆盖性,大多是先平涂后分染,色彩鲜丽浓重。现代的工笔花鸟画重彩法石色的运用已较传统重彩法为少,但运用石色仍是与淡彩法的区别。 石色的使用切忌厚涂,一是要薄,以透出底色为宜;二是石色本身在使用上也要有厚薄之分以产生变化。另外,石色的使用因其有覆盖力,需十分仔细,不可越过或覆盖墨线,否则工笔画的工细严整的特点就会失去,富有自然趣味的装饰性也会受到影响。 局部石色的使用也可平填,平填又叫勾填法。勾填法一般使用矿物颜料或粉质颜料,将颜料填在墨线之中,要求紧贴着墨线,既不伤线又不能离开线。以保持线条的流畅和变化。勾填法可使画面更富于装饰性,但如果面积较大也需用色或墨打底。

整理加工

石色着染后,画面已基本接近完成,这时需从几个方面人手进行整理加

8 工。一是看一下关键部位是否需要特别加工强调,如花蕊、鸟的眼睛等特别重要之处;二是从整体的角度看是否有需要加强的部分,是否有需要减弱的部分,应从整体着眼加以调整;三是看一下是否需要。所谓提线,即是将染、罩色时变模糊的线再重勾一下,提线时一般用墨或色要比原线稍淡一些,才能使重勾过的线不至过于外露。但要注意,不能把所有的线都提一遍,重描一次勾过的线易见雕琢痕迹,能不提则最好不要提。提线是一幅工笔画最后的关键,如不慎重则很可能前功尽弃。另一种提线方法,是某些部分不勾墨线,(如叶子的辅筋)色彩染好后再用墨或重色勾线。 最后一个过程是勒线,在传统技法中,单笔为勾,复笔为勒。所谓勒线,就是在原来墨线的内圈,用比物象色彩稍重的同类色紧贴着墨线,再勾一条稍细的颜色线。勒线也要根据画面整体效果的需要,可勒可不勒,更不能全勒,勒线有加强画面工整细致的效果和装饰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使物象平面化和板滞的弊病。 工笔重彩法强调色与墨有机的结合,富丽堂皇而不失典雅,色彩艳丽又和谐沉着。色彩的运用讲究薄中见厚,均匀秀润,既具有生活物象的栩栩如生,又干脆利落富有装饰美感。 以《出水芙蓉图》为例

2、工笔淡彩法

以透明水色在线描的基础上进行着染的工笔画法称为工笔淡彩法。 淡彩法颜色明快秀丽,薄而透明,清淡典雅,富有生动自然的意趣。淡彩法与重彩法在技体系上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细变化、浓淡变化与重彩法要求相同;局部皴擦则通常用在枝干、坡石等物象粗糙处,既要见笔,更要与原来的染色谐调。最后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画面的某些局部做适当调整加工

3、点染没骨法

点染没骨法是指用毛笔蘸色直接在纸上点写的方法。 这种方法初学者也要有草稿,拷贝后再点染。花卉的形象在草稿上可简约一些,如画幅小 或水平提高后可不起稿直接点写。点染法排除了分染与罩染,表现方法主要有点写与接染两种。点写的关键首先在于蘸色,利用笔锋、笔腹蘸色产生的浓淡、冷暖、色相变化和水分的多少,一笔成形地来表现物象。下笔要有一定的机动性,要灵活,笔触明显并有笔法趣味。接染法与点写法在表现方法上相互配合,一些面积较大或难以用点写法完成的部分,都可用接染法来表现。 但点染没骨法的画法,不论点写或接染,最好用笔肯定,一次完成。干脆利落,绘画感要强,个别 地方虽也可补充收拾,但不要破坏了第一次的笔触效果。 点染没骨法的勾筋同样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求与工细没骨法基本相同,只是点染法的勾筋较之工细没骨法可以简略夸张一些。 点染没骨法熟练以后,也可用生宣纸或半生半熟纸来画,如果造型与用笔上夸张简约一些则接近小写意的画法了。

二、鸟类与草虫的工笔画法

鸟类的工笔画法与花卉的表现方法基本一致,都是以勾染作为技法基础。但鸟类是动物,质感不同于花卉,因而在表现方法上也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白描落墨、墨染打底、罩染色彩、整理完成4个步骤。其中由于色泽不同,技

9 法顺序上略有差异。

A、鸟 的 画 法

1、鸟的结构

2、白描落墨

工笔法画鸟的第一步是根据鸟的结构形态,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勾线。勾线要中锋行笔,线条劲挺,饱满光洁,线型的虚实变化要符合鸟的结构变化。勾线的顺序一般先从鸟嘴的中缝开始,依次画嘴、眼眶、头部、背、翅、腰尾、胸、腹、腿、爪。中、小形的鸟翎可只勾外轮廓,较大者则要勾上翎轴和羽枝,羽枝的排列要符合生成规律。鸟体上的小毛要细,用笔虚人虚出,线的长短、粗细、间隔、弧度都要有规律。鸟的形体较大者腿与爪一般都用双勾法,既要符合结构,又要有笔法变化。先勾外轮廓再勾鳞甲,不必抠得太细,小鸟的腿爪一般利用点写法一笔成形。

3、墨染打底

传统的工笔画鸟法除白色鸟外,不论何色都需用墨染打底,然后着色,色彩既沉着厚重,用线也易于统一和谐。但画黑鸟与其他颜色的鸟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即黑色鸟需先丝毛或批毛再 墨染,其他颜色的鸟则可在白描的基础上先墨染打底。鸟体软毛的画法通常有两种,称为丝毛和批毛。用很细的线条,中锋行笔,虚入虚出,一根一根按顺序排列均匀地勾出大片软毛的方法叫“丝毛”。丝毛适用于较大形和特小形的鸟,在头、背等面积较大处丝毛要分成小组,互相成品字形连续;用笔要注意整体的弧度、方向与结构的转折相统一。如果用粉或石色表现小毛一般常用的也是丝毛的方法,只是染色后再丝毛而已。用兼毫笔蘸上较干的墨或色用手将笔锋捏扁,行笔虚入虚出,画一笔即形成一组小毛,笔与笔之间成品字形连续,这种方法称为“批毛”。批毛时使鸟体覆盖如蓑衣状,因此古人也称为“批蓑”。批毛用笔比丝毛容易掌握,但要处理好与结构的关系。批毛忌平行,因平行则没有鸟体圆形的体积感;忌顺接,顺接易连成长条;忌分缝,分缝有脱毛的感觉;忌交叉,交叉易成十字重叠,没有羽毛的蓬松感。批毛不一定只批一遍,可重复数次,但要在上一遍干后进行。要注意内实外虚,边缘部分如果过实则死板。批毛法开始掌握时,有一定的难度,但熟练后,此法速度快、效果好,羽毛生动自然,蓬松细软,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另有现代画家刘奎龄创造的湿底批毛法,也可一试。所谓湿底批毛,即先把纸打湿,在湿度适当的时候趁湿批毛,可反复数次,个别部分结合丝毛略加调整,适合于画形体较大的鸟类。

黑色鸟要先丝毛或批毛后再用墨染,其他颜色的鸟可直接分染,形体外缘部分的分染要注意内实外虚,方能圆转而富有体积感。

嘴的染法有两种,一种吸收光源,表现立体感,称为“染低法”;一种嘴尖处重,往里渐轻,称为染高法”。鸟嘴鲜艳者,也可不用墨直接用颜色分染。 翎的分染要一个一个地进行,有两种染法:一种为翎片重叠处墨重,边缘处渐虚,留出自然的空白,依次分染,排出层次,这种染法较写实;另一种方法沿羽片的边缘留出整齐的自边,但也要有层次变化,这种方法表现效果上具有装饰性,远看层次清晰。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但运用时要注意统一。

4、着染色彩

墨色打底后可着染色彩。染色的顺序一般先染水色,后施石色。鸟类的染色要薄中见厚,透出墨底的效果,方显生动,色彩过厚则易导致板滞。染色可先分染,最后连翎片一起罩染,同样要注意形体外缘要虚。水色罩染合适后,可根据需要罩染石色,以干净利落,与水色结合自然为好。 黑色鸟用墨染至适度后,也要按画面整体色调用水色罩染,使其有一定的色彩倾向,与其他部分统一。

5、整理完成

整理完成包括批毛或丝毛、画爪、点睛、勾鼻须等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作品的最终成败,需专心致志地认真对待。 此时的批毛或丝毛主要是指颜色鸟,根据鸟的色彩用较重的同类色或浅色来完成。批毛一般用水色,丝毛用石色或白粉。不论批毛或丝毛,都要注意与已染就的色彩谐调配合,传统画法中最后都要在鸟的喉、胸腹及翅膀交界处用浓白粉丝几组毛,以加强对比和突出羽毛的质感。翎片也可根据需要丝上羽枝,麻雀背部要点上斑点。其他鸟类如有花斑也要在此时加工完成。

画爪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勾染法,先用墨或色在勾线的基础上分染出体积结构,干后用同 类色复勾及点出鳞甲;另一种是立粉法,在分染的基础上用浓石色点出鳞甲的效果,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点鳞甲有时也可用积水法。

点睛是一个极重要的环节,一般先在眼眶内按鸟眼的固有色染一圈水色,干后用浓墨点睛,古人有生漆点睛之说,近代画家一般采用高光法,突出眼球的透明感,以增神采。

勾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需勾须时,线条要细而劲健,否则会成为败笔,影响整体效果。

鸟类的工笔画法大致如此,近现代的一些工笔花鸟画,鸟类的画法也有一些变格,但大都是以传统方法作为基础而略有变异。学习者在掌握了传统的基本方法之后,可在创作中吸收其他画种之长,自己加以创造,只要能达到表现对象形神的目的,都是可取的。 以《榴枝黄鸟图》为例

B、草 虫 的 画 法

草虫也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表现对象,它在工笔花鸟画中虽不像鸟类那么突出,但往往也起着增加画面趣味,加强意境创造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草虫的学名叫“昆虫”,是动物界中一个最繁盛的群类。由于这些昆虫大都生长在草丛中,在画面上又大都与花草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画的分科中习惯将其称为草虫。

草虫的工笔画法在作画程序等细微变化上因人因物而异,但大致有勾染法和干皴法两种。

I. 勾染法

勾染法可分为勾线、染墨、染色、罩色、整理加工等几个步骤。勾线要分浓淡,线条要细劲有力,线型变化要结合结构特征。在熟宣纸上画工笔草虫,一般按勾线后先染墨,后染色;先染水色,后染石色;先罩水色,后罩石色,再整理加工的步骤完成。勾染法也可在勾线后,先用墨对结构分染,然后用积水法着色,一遍完成,运用得当也生动有 致。如果在生宣纸上用勾染法画工笔草虫,

11 勾线后一种方法是墨或色由淡到浓层层复加;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生纸的特点,先用重墨或重色固定某些浓重的部位,再用淡墨或色反复晕染,但要注

意避免色墨渗化外溢,以免影响效果。

2、干皴法

将新笔浸入胶水中,浸透后将笔锋捋直,待其干后将笔尖部分搓开,用笔尖蘸色在勾好线的草虫结构和斑纹处皴擦,具有一种自然起绒的质感,称为干皴法。此法生熟宣纸皆可用,也可与勾染法结合使用。

工笔草虫无论何种方法,最后根据草虫的动势和神态勾触角、口器和足,这是画好草虫的关键。触角勾线要富有弹性,口器和足勾时不仅要符合结构,用笔的顿挫虚实更要和关节、动态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工笔花卉的其他技法

1、烘托

大面积或局部地烘染底色的方法叫烘托,这是一种传统技法。画中物象因色彩浅淡,在其周围烘染一种较深的色彩作为衬托;或为了表现云水、天空、地面等铺上一层底色以形成色调;或为了衬托主体局部烘染,都属于烘托的技法范畴。烘托有平涂和分染两种方法,要视画面需要而定。

2、托色

在纸或绢的背面染上一层与正面色彩相同或略有不同的石色或白粉的方法叫托色。托色利用纸或绢的透明性使正面的色彩薄中见厚,明亮丰富。托色的用色一般不能比正面色彩深,也不 用透明色,否则会使正面被托的色彩灰暗平板。如果在绢上作画,也可利用其透明性在背后着色,从正面看去,有一种含蓄、朦胧的效果,别有一番情趣。

3、积水

先以墨或色彩把物象的形态画出,趁湿滴入水或其他颜色,使水与色相互冲激,干后形成自然斑驳的水痕,这种方法叫积水法。

积水法也属传统技法,它既继承了没骨法又借鉴了写意画法中的破墨 发展而成

4、立粉、撒胶矾、用蜡、用油、洒水、洒盐、拓拍等方法。

提问:

1、中国画用色的妙超自然的特点?

2、工笔重彩与淡彩的区别?

作业:

1、临摹作品3

参考临本:《宋人团扇临摹技法》

——工笔重彩花卉

《宋人团扇临摹技法》

——工笔重彩翎毛

13 第四章 工笔花鸟画写生教学

教学目的:通过写生来积累必要的创作素材,获得真实的生活感受,生活是艺术品创作的源泉。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客观的实地写生,收集创作素材;通过对客观实物的描写,才能掌握对象的生长结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为以后的艺术创作从思想内涵到表现语言形式做出必要的准备。

重点难点:⑴折枝花卉的表现

⑵鸟类动态

⑶构图的取舍。

学时

:12 教学过程:⑴花鸟写生基本介绍。

⑵花鸟画写生的题材与表现形式。

⑶花鸟画写生的步骤。

一 花鸟画写生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写生印证前人提炼的轨迹,还源为本,以本求源,使临摹所得的感悟与表现技能在写生中得以融会,得到发展。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决定了写生是师造化的主要手段。历代中国画画家中,不乏师造化的高手,人们写生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取得的成就,为中国画的发展创造了辉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生活、注重写生更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脱离前人窠臼,力求自己面貌的时代特色之一。这是因为从艺术作品中窥探现代人心灵的情感轨迹,与观者产生共鸣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前人总结提炼的程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变迁。“古人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人之肺腑不能安人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论述可谓精辟地阐述了写生与临摹、创作的关系。

中国画写生要经过以手写心记为手段,从表现形态结构到把握特征、概括提炼等几个过程。 同小异,则可归于共性;叶虽有大小与形状上的差别,但都属羽状复叶,也属共性的范畴。因此在表现上以花的不同来强调个性特征,藤的处理则基本一样,叶则略有大小的区别而已。画家在写生时只要强调和记录个性差异,便可为创作收集素材。如此,只要对物态的特征 分别归类,即可在把握其大的特质的基础上为创作提供了自由。 具体而言,工笔画因其工细入微的特点,物象个性差异较之写意画要多一些。强调个性的刻画,是为了求得物态的精微正确,而共性化的处理则以提炼概括为主。 写生中对物象高度的概括和取舍提炼,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幅好的写生,是自然物象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后的自然流露,写生稿在创作时虽可移花接木,但创作的情感却是以诱发写

14 生时的情感为契机。这种契机的表达,虽然源于对物象的感性认识,但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再现生活中的物象。它实际上已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重新创造的形象。因此,写生时对自然物象的提炼概括,是一个由自然之竹变为笔下之竹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源于写生或目 识心记,但实际上已经过了胸中之竹的艺术加工。经过概括和提炼的物象,虽来自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是现实物象的翻版,而是比现实物象更 典型、更美好,从而也就使创作更具有了艺术性。

二、花鸟画写生的题材与表现形式

中国画的创作来源于写生,其分五类:花卉、草虫、禽鸟、走兽、蔬果。生活的无限广阔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写生为创作打下了基础。但创作 要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的境界,不仅要具有生活物象的形态神 韵,也包括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与理法。叶浅予先生提出的贯通画理与画法的关系,穷通人情世态、旁通其他画科及姊妹艺术和变通古今中外则是对创作的切实要求。所谓理法贯通是指要以理论指导实践。临摹往往注重于法而忽视了理,写生往往注重于情而忽视了法;重于法者不敢离古人窠臼半步,重于情者不成规矩。只有理法贯通,创作才有理、有 法、有情,达到意趣高华的艺术。穷通人情世态则是指要懂得生活,懂得绘画与社会的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 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对人情世态不仅要通,而且要穷通。中国画的创作,无论表现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皆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国情,只有根植于民族土壤之中,才能使中国画得到不断的发展。

1、手写心记

中国画的写生方法是手写与心记相结合。手写即写生,是中国画观察方法的具体运用。心记是通过对物象的观察、研究、分析和认识,对物性了解后默记于心。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画写生的基本架构。心记是中国画写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弥补了手写的不足和局限。人物的体态形貌,山水的四季阴晴,鸟虫的飞鸣食宿,花草的迎风带露,各种物态、物情、物理、物性单靠手写是解决不了的。而心记却记录了手写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清邹一桂《山画谱》曰:“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

心记对中国画的创作更具有特殊意义。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类的中国画,创作过程一般不起稿,笔一落纸,物象的形态结构,全靠形象记忆来完成,没有心记的功底,便不能一气呵成,更不会得心应手。 但由于人类生理的局限,记忆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漠。而手写不仅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物象的形态记录,而且可以引发画家已模糊的记忆并诱发新的想象。特别是当特定的空间、环境与画家的感受和情绪构成某种审美契机时,写生的生动性是任何心记也不能代替的。 就手写心记与创作的关系而言,手写可以练眼、练手、练心,学习者在对生活物象的反复提炼概括过程中,使手底功夫得到锻炼。心记可以使形象更加概括,特别能突出物象的精神特质而不为物象的繁缛细节所局限。二者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在创作中达到对物象闭目如在眼前、下笔如在腕底的自由境界。

2、把掘物态

15 树木的高低昂俯、花鸟的千姿百态,晶类各异,如此种种物象物态的变化,皆要从前后反正、俯仰向背、转折高低等各个方面反复观察,研究,目识心记。只有弄清楚基本结构,才能在把握特征的 基础上,对物象概括取舍,并力求形神肖似。对于重要的部分,既要作深入刻画,又要有局部的图像,个别色彩特殊的部分,要有色彩稿或文字记录。把握物态,写生时对物象的表现可结合临摹过的前人范本对照观察,从中找出前人概括变化

的依据和脉络,这对概括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总结规律,概括提炼

对品类各异的世间万象,任何一个画家也不可能一一通过写生来认识其物态与结构的细微变化。中国画常常以分类找出共性,以点带面,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南朝宗炳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全。”(宗炳

三、写 生 的 步 骤

1、确定所画对象的观察角度,截取对象最有特征和代表性的部分,先仔细观察,了解其基本生长结构,不急于下笔。

2、确定画面构图,肯定主体对象的走势和画面的位置。

3、画时先从主体物画起,逐渐向四周扩散,画花先从离花心最近的花瓣画起,从中心向外画。画时注意对象姿态与线条交叉形成的空白关系,花心最后画。画正面的叶片从叶筋画起,画侧面和翻转的叶片可从叶子的边缘线画起,叶片的辅筋到最后收拾画也可以。叶与枝要一组组的画才不会乱。画枝干要注意衔接。

4、大的框架、结构、比例基本完成后,据构图空间布白的的需要进行调整,在整理阶段要特别注意对象的造型结构、空白疏密。

5、在适当的地方作一些文字记录和说明,内容包括颜色、品种名称、习性介绍、感想札记等。

6、写生稿整理完后,可用熟娟或宣蒙在铅笔稿上,用勾线笔将其以线描的形式,拷贝成一张工笔的白描写生作品。

作业: ⑴结合宋人团扇写生折枝花卉10张

⑵局部结构写生10张

总结:中国画总是 “以技入道”,故而通过四周基本技法的训练,中间夹以写生,观察植物、动物的各种穿插及动态,了解其生长结构,最终使学生从第一自然转入第二自然,用心画画,感悟世界,活跃思维,真正把所学技法运用到创作中去。总之,百川纳海、万象归一,治学之道死而后生,取法乎上、自得其所。

推荐第9篇:工笔花鸟画教案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张伟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任课教师]:张伟 [职称]:讲师

[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普本班学生 [教学时数]:总学时 : 90课时 [周学时]:18课时

[教学内容]:中国花鸟画技法及中国花鸟画传统与现代材料与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造型特点、艺术特点和基本至画法步骤,领会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点,提高欣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了解中国花鸟画的教学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示范、个别辅导、集体讲评。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制本科学生、教学重点在于工笔花鸟,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学习。教学方式采用临摹、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学生掌握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表现特点。

一、中国画概述及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流变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深深涵泳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历史虽然悠久,发展也很成熟,但其“中国画”之得名并不早,大致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时,国人面对西方艺术为了树立中国艺术的独立品格才提出了这个概念。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而要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相应的成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包括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粹,融会贯通,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受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深深涵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精神阐发,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发展至今,中国画的门类一般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科,从技法表现手法来看,又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此外,书法、篆刻、壁画、民间绘画都和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艺术观、以“笔墨”表现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和“聊以自娱”的文人画功能观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创作观,等等。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画的背景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图》、《人物驭龙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

(二)、五代宋初“黄徐体异”

所谓“黄徐体异”指的是西蜀的黄筌及其子黄居采和南唐的徐熙。黄氏父子后来都归北宋画院,多画宫禁之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画法乃双勾填色,画风富贵典雅。而江南处士徐熙则以墨、色没骨作画,画风野逸。从存世黄筌《写生珍禽图》以及黄居采的《山鹧棘雀图》可以看出黄氏父子的写实功夫和刻画精细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唐代人物画中的花鸟衬景和花鸟独幅墓室壁画。(当然,和后来的崔白以及宣和画院相比,此时黄氏父子花鸟画在表现自然物态的“生动”方面还有所欠缺,设色也未臻完善。

但“黄徐体异”所具有的重要美术史意义则是这两种画风所代表的“富贵”和“野逸”的审美趣味的对峙是两宋画坛上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又将在两宋时期乃至后世绘画中得到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扩展。

(三)、北宋中期北宋画院崔白“变法”和宣和画院 从某种角度说,黄氏父子及其传人如李符、李吉、夏侯延佑等人在五代、宋初的这种“富贵”画风虽然风靡一时,是一个影响很大的风格流派,且占据了北宋初期画院的主流地位,但这一风格实际上仍是五代遗响,并没有什么新意。直到北宋中期(约仁宗嘉佑到神宗熙宁年间),崔白在画院中变法,这才使得两宋宫廷花鸟画开始具有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和风格特征。 崔白花鸟画和其后的宣和画院的花鸟画相比,崔白对黄氏风格的变化还不能称为“大变”,就技法的精工浓丽而言,也远不能和宣和画院相对照。但崔白等人的历史功绩应当在于他们改变了五代花鸟画的程式化格局,那就是既继承了刻画精细的传统,又增添了神态生动的“写实性”,从而使两宋花鸟画开始具有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崔白的作品,现在仍然有数幅较为可信的传世实物,如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喜图》以及《寒雀图》。和黄氏父子相比较,崔白花鸟画状物更为真实生动,其“写实”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且,他将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的审美要求挪到花鸟画领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贡献。 宣和画院是宋徽宗所主持的皇家画院的别称。画史上一般把这一时期的画风称为“宣和(院)体”。这种称谓至少包涵了两层含义:其一指此时的画院已与前代不同,是画院体制演变到了高级阶段(这和宋徽宗的皇帝身份与画院领导人身份有关)。其二是此时的宫廷画风已与前代不同,已经具有了更成熟完美的形态,而且还构成了一个独具时代热色的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宣和画院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贡献是把五代宋初确立的“富贵”体貌进一步完善化,使得花鸟画在写实性、生动性、设色的完美性上高度成熟。(宣和画院对绘画写实性的要求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如“日中牡丹”和“孔雀登高”的故事)宣和画院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则是以诗意入画和诗画结合(这可以从宣和画院以诗题考核画家才艺)。使得独特的“院体”画风得以形成。

(四)、宋代文人“墨戏”与水墨花竹画

两宋间的“写意”文人画,鄙弃宫廷画师的“描”的制作性技巧,而提倡“写”的抒情性功能,从而终止了中国画“写实”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中国绘画进化历史的航向,其“推陈出新”的意义影响深远。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因为“写实”性的形式在宣和画院已经走到了一个极至,就好比登山一样,登上了一个颠峰,要想再有所进展,只能下山再登一座高峰。 我们说,以“野逸”的文人意趣入画的企图虽然早早于宋代,但真正付诸实施的是北宋后期的苏轼、米芾、文同以及南宋的米友仁、杨补之、赵孟坚、郑思肖等人。他们把某些特殊的带有“比德”意义的题材如“枯木竹石”、“梅兰水仙”、“烟云山景”等独立出来,并赋予一些新的含义和形式,形成了“墨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形成了以仲仁、赵孟坚、郑思肖等为代表的“水墨花竹画”。

(五)、元代水墨花竹杂画的两种风格形态 宋元之际的文人画运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以山水画为代表,但实际上山水画只是后来者居上,最早的其实是从水墨花竹等题材的领域开始。

元代的水墨花竹画主要有良种风格形态,一是写意水墨花竹,一种是工笔水墨花竹,擅长的画家很多,前一种如元四家中倪瓒、吴镇两家都擅长画竹,柯九思、李息斋、顾安、管道升、赵雍、王冕等等都擅长竹及梅花。后一种的代表画家有陈琳、张中、王渊等人,是吸取了宋代院画风格的一些长处,加以改造后形成的较为工整的文人花竹画的一种别体。

(六)、陈淳和徐渭——文人花鸟画的演进

陈淳和徐渭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文人花鸟画自宋代文人画崛起之后直至明代,到他们之时,才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换过程。 徐渭较之陈淳,画风更显得纵逸,他自称“泼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写意”(徐渭的个人际遇与精神疾病故事)。 水墨花竹画,最早应当是宋代文人的水墨竹石,尔后是元代画家的工笔水墨,已初显“变形”的先兆。至明代,吴门画家如沈周、文征明等人又用水墨“写意”笔法画牡丹,取代了元人的水墨工笔方法,应当说,沈周等人笔下的牡丹虽然已经略去了宋人的色彩,但牡丹的基本形态仍然保留着,再到陈淳、陆治等人,虽然笔法日益放纵,但“写实”的因素仍然没有彻底排除,直到徐渭,才真正走完了由“写实”到彻底“写意”的最终一步。这个时候,国画中的“笔墨”形式才完完全全从忠实描摹自然物态的固有形貌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从而获得了艺术的“自律性”。明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美学地位也正在于此。而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花鸟题材的绘画一直是走在历史的前列。

(七)、清代花鸟画家——恽格、八大到扬州八怪画风

清初的著名花鸟画家恽南田风格独具个性,画法承明代陈淳、陆治一路,但更为工稳,“写实”的因素也更为特出,避开了从徐渭到八大的那条“大写意”的路径而另辟蹊径,用笔秀润,设色清丽,善于描摹自然物态的形象,亦不作夸张和变形,故能取得雅俗共赏的效果,成为常州画派的领袖。

清初文人花鸟画的主流是“写意”一路。如八大山人、石涛。

二人皆是明代宗室,对于家仇国恨,两人的表达并不一致。八大山人终身不与清室合作,他时僧时道,时隐时出,所作花鸟画中鸟的形象大都白眼朝天,能抒发一腔郁闷之气。而石涛初则逃生于佛门,但后来又在扬州接驾,自称“臣僧”,至北京又与达官贵人交游,希望能得到皇帝和贵族们的知遇。画史上曾对此有过非议,但客观地说,明亡时石涛才四五岁,且其父靖江王朱亨嘉并未死于清人之手,而是为南明王朝内讧被杀。所以我们也不能苛求石涛一味忠于明室。当然,不论石涛是否具有民族气节,是否是个明遗民,作为画家,他的贡献和八大一样,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而且,石涛在绘画理论上的成就较之八大更为特出。 八大的花鸟画是继承的徐渭一路,较之徐渭,他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简洁。往往以一条极为简单的轮廓线勾画出物象的形象,但形态的变化却又异常丰富,他的一些作品几乎很难去找到一条可以取消的赘笔,也很难设想在什么地方能去加上一笔。在艺术表现上,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画造境,难在简而不是难在繁。近世画家之中大概只有齐白石的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才能做到这一点。 由于清中期盐业的繁荣,扬州成为东南一大商业流通与物质消费的繁华城市。扬州盐商们的附弄风雅,使得扬州绘画大兴,很多画家流寓扬州卖画,从而形成扬州画派。商人的喜好直接导致了扬州画派有别于所谓“正统”观念的审美价值取向——尚“雅”而不能免“俗”。(如郑板桥) 从某一角度看,扬州画派的“大写意”画风对于后世的“涂鸦主义”画风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乃至在当今画坛,会拿大笔“刷”两笔所谓“大写意”者动辄称“名画家”,也是这种流风所致。

(八)、趋向现代之路——海派(吴昌硕)到齐白石

自乾隆、嘉庆以后,盛极一时的扬州画派已呈衰退之势,这和扬州地区的盐商衰败有关,扬州经济也一落千丈。而进入19世纪,由于海禁大开,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移至长江门户——上海。清末,上海成为东亚最大的商阜之一。很多文人墨客又移居上海,侨居卖画。遂有“海派”之说。 严格来讲,“海派”并不能称之为画派,它应当是一个模糊性很大的概念。是一个由多个画家群体组成的具有许多个性风格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种总体画风。这许多个性风格之间包涵了一定时代特征的统一风貌。而且,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海派”绘画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走向现代的一座桥梁。

海派画家中擅长花鸟的有赵之谦、虚谷、蒲华、吴昌硕等人。其中对近代画坛影响最大的当属吴昌硕。受吴昌硕影响而成就最大的又数齐白石。

齐白石的花鸟画五十岁后才逐渐成熟,他的用笔方法基本上是继承的吴昌硕,但删繁就简,这又受八大山人影响。在用色方面又将海派的鲜丽明快的特点发挥到极至。齐白石的花鸟画,既具有传统的文人画的基本美学品格,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二、中国花鸟画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由于工笔画有着自身的表现要求,因而工笔花鸟画有其着其特用的工具与材料要求。当然,目前工笔画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具与材料,而是拓宽了使用范围,许多画家并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颜料的使用上,大量矿物性颜色(岩彩)的使用,使工笔画在走向现代化方面趋于成熟,并使工笔画风格出现多元化。

(一)、版面材料

传统工笔画的版面多使用绢或熟宣纸,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等。一幅工笔画在立意、构图并完成底稿后,首先是要选择好作画的版面材料.版面材料是指所使用的各类纸、绢、布等材料。选择何种版面材料主要由作者根据画面效果的构想而定。下面分别叙述各类版面材料的特点及用法。

1、绢

绢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版面材料,中国画家已使用了两千多年。因其质地光泽细润,易于敷色,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画表现特点,故至今仍在被广泛地使用。 绢分生绢和熟绢两种。生绢指末上胶矾水的绢(包括圆丝和扁丝),其渗化性能强,效果接近近皮纸类,可作写意花鸟。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的发挥,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是适合画淡彩法的,画浓淡相间法的亦佳。既选用绢做版面材料,就要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如覆盖大面积厚重颜料,掩盖住绢的光泽,就失去使用绢的意义了。用绢做版面材料,一定要将绢裱在画板上,裱时注意伸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如果绢丝歪斜,画完后再正式拖裱时人物的面部身姿会受影响而无法补救。

2、熟宣纸

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俗话就说是不洇,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花鸟和人物画。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淡,一般说来薄者适宜画淡彩,厚者适宜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笺最厚,清水书画宣为不薄不厚型。云母笺的特点是纸上有微小的云母点,对光看有小亮点,一般用于画花卉或山水,如画神话传说可增加画面的神秘感和丰富感。

其他熟宣纸还有泥金纸,目前已少见,系用真金粉涂制。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条屏作品《群仙祝寿图》即用金纸绘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辉煌,华贵而不失雅丽。

3、水彩纸

水彩纸的性能与熟宣纸近似,古亦可选用来画工笔画,但应选用水彩纸中质地较细密、比较薄的种类为好。

目前部分工笔画家才刚刚开始用布来做版面材料,如何进一步发挥布类版面材料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实践与研究。

4、生宣

就是没有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的宣纸,其性能是渗水、渗墨性强,笔触感强。适合协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安徽和四川夹江等地都生产宣纸,目前上好的生宣是安徽宣城所出的红星宣等。

(二)、笔砚颜料

1、勾线笔类

工笔画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拖线笔、勾线笔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为大中小白云和其他软毛羊羔笔。纯羊毛笔过于软,一般不用。白云笔较好用,因为它外层是羊毫而中间部分是稍硬而挺的毛,属于兼毫,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一般笔杆上会标有“加健”或“兼毫”字样。

3、写意画根据画家的喜好,自由选用各种毛笔,或长锋,或短毫;或软毫,或加健,或硬毫。等等。

4、墨汁

一般常用一得阁、曹素功。也有其他各种书画墨汁等,或者用砚台和墨块磨墨。一般而言,较好的墨磨出来的墨色有些偏青,而现成的墨汁大多墨色较为灰暗。

5、颜料

工笔画是以色彩为主的画种,目前美术用品店所售颜料大部分为锡管装中国画颜料,共12色,使用比较方便。也有单支大管的,但质量皆一般,可以作为练习用,比较好的颜料为块状或膏状,如苏州姜思序堂所出的,最好的应当为日本产的膏状颜料,色彩鲜明而纯净,不过价格昂贵。

根据工笔画用色的特点,将目前经常使用的颜料分为两大类讲述其特性。 (1)矿物性颜料(不透明颜料类)

有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之分。特点是覆盖力强,特别是适合于画重彩,如人物的衣服、个别花瓣、青绿山水等,表现效果比较厚重。

朱砂:朱砂为矿物色,色相是一种不十分明显的美丽的红色,这种红色是很难调配出来的,无其他红颜色可替代。

石青:色相呈鲜明的蓝色。石青制好后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数种不同深浅的色相。 石绿:色相呈冷绿色,亦产于赤铜色。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不同深浅的色相。色质稳定不变色,但不能与油类溶剂合用。 朱膘:色相呈红色,比较鲜明。

赭石:色相呈浅褐色,原料为赤铁矿石。 (2)植物性颜料(不透明颜料类)

特点是透明,覆盖力差,特别是适合于画花瓣和人物的面部。 曙红:色相为冷红色,但比胭脂色鲜艳。

胭脂:色相呈深红色,系植物颜料,化学上称为有机类颜料。 藤黄:色相呈柠檬黄色,远产地为越南,故又名月黄。 花青:色相呈深兰色偏冷,为植物色。

钛青蓝:色相呈较鲜明的深兰色,接近水彩普蓝色,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色相较稳定,如加入一些墨色与花青比较接近。

(三)、其它工具

调色用瓷盘:一般有大、小两种型号,或者用各种小碟子,纯白色瓷盘为好。 笔洗:有专门用于画画用的笔洗,或用各种大口瓶子或小桶代替。 毛毡:有专门用于画画的毛毡,或用各种绵织的布代替。

三、白描花卉勾线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一)、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工笔画色线分离,线为造型基础、立形之本。 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线条要讲究“线感”、“线型”、“线质”等等。因而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去“描”个外轮廓线,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线的虚实结合,各有相生,对应相补。表现在画面上的线(实)和画面上的空白(虚)相辅相成。画面的空白虚中有物,是通过画处的联想而得之的一种心理暗示。线的虚实相生相变,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一种哲理。虚处能给人留有想象活动的余地,给人的含蓄、空灵之美。

工笔花鸟画的用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线的形式规定体现了工笔花鸟画独有的特征。中锋用笔力透纸背是对线的质量规定,用笔的起承运转和一波三折是对一根线条的运行过程的规定,而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法就是对众多线条的统一形式规定,借鉴于花鸟画是一脉相承。线条的变化与统一,线条的对比是线条形式变化的基本原则,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感觉,对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光型、方圆、轻重加以区分,可以使线条变得丰富、增强线的表现力。当线与线组成线型组织的时候,其疏密、主次、虚实、强弱的对比变化又会体现形与形之间的组织关系的变化。统一则是对上述变化的整体约束。一组线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呼应,形成线描的旋律交响、体现线描独有的形式美感。线所具有的传情达意,抒发情感的主观表情功能。线既然作为艺术表现符号,就必须是感情的传达者,画面上线的形状就直接表现着种种感觉;粗线显刚,曲线现柔、折转呈转锐利,波弯则绵软;不同的组合、疏密、方向会产生动静、悲喜等不会的感觉,线有极强的直觉暗示力。工笔人物画中线条的应用取决于作者对人物的感性认识,在用笔描绘中应与由感性认识生发的意象情绪密切结合起来(用线的高境界)。

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花卉中的花瓣,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勒,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开始练习勾勒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二)、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5、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玉兰、月季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用笔潇洒些。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之变化。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如梅花、海棠等。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如辛夷、牡丹、杜鹃等。 (4)花蕊是勾点: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点好。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花药一点成型。

6、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勾叶多从叶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7、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 (2)木本枝干的勾勒: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规则,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笔触,可以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形象,可与皴擦结合。

四、花鸟画白描勾线演示及讲授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1、拷贝画稿:用拷贝桌把底稿拷贝在设色的熟宣纸上,最好使用硬性铅笔进行拷贝,以免把画面弄脏。拷贝的形体一定要准确到位。

2、勾勒:

勾勒即指用毛笔勾勒,这是工笔花鸟画作画的第一步骤,要求先用细尖毛笔将画面上的全部形象勾描出来。中锋运笔的基本方法握笔、运腕、运肘、运肩的关系、达到力透纸背的质量规定。线的起、行、收运行过程中动力、运笔的变化特点和动作要领、注意提、按变化对线的影响。

注意此时的勾描不同于独立的白描作品,白描一般全部用焦墨(即最浓的墨)勾勒,而上色的画稿勾的线条变化就相对变化多了,还时还可以有皴擦笔法.勾线时要考虑到线条与色彩的配合,所以线条勾勒需分出深浅,墨色有浓有淡,有虚有实.例如叶子可以用重墨,白花瓣用淡墨,红花瓣用中墨等等。

勾勒时应将毛笔垂直于画面,中锋用笔,这样才会勾出细而匀的线条来。勾线时,手腕应轻轻靠在画面上,肘部稍悬起,这样才能使运笔的手能够灵活移动,画出相当长的线条来;反之则不能。勾勒出的线条不是全无变化的,例如起笔、落笔时可有顿挫。行笔过程中有快慢、转折、虚实等变化。勾勒时笔上的水分不易过多,水多容易使勾出的线条软弱无力。相反,水分过少也不好,易形成极为干涩的线条,效果也不好看。

工笔花鸟画中的背景如山石、树木、花草等,也可以使用小写意的笔法,如写意画中的没骨法等。

演示内容:白描牡丹花瓣和叶子的勾线技巧与步骤 使用工具:勾线笔和熟宣纸 演示过程:

1、如何拷贝

2、如何托裱画面

3、如何持毛笔

4、勾线技巧与步骤

五、花鸟画白描勾线实践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实践内容]:白描牡丹、山茶、荷花、水仙等花瓣和叶子的勾线技巧与步骤 [使用工具]:勾线笔和熟宣纸 实践过程:

1、拷贝

2、托裱画面

3、勾线技巧与步骤 重点解决的问题:

1、毛笔的操作要领

2、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3、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作业:四张

六、花的结构与形态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花卉结构与形态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卉的结构、形态、比例等特征,为学好工笔花鸟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造型基础。。 [教学内容]: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一):花的结构

花是花鸟中描绘的主要对象,就象人物画中的头像一样重要。自然界的花,千姿百态,类别众多。典型的花朵由花柄、花托、花瓣、花萼、雌蕊和雄蕊组成。

1、花冠的形体

常见花有单瓣和复瓣两种。单瓣花如梅、桃、海棠等,开放后形成一个盘形;山茶、芍药、荷花呈不同弧度的碗型。

2、花序

花轴上的排序叫花序。单独生在径枝上或枝顶端叫做单生花,如我们常画的桃花、牡丹、荷花、玉兰等。

3、花蕊

花蕊生在花心,有雌蕊与雄蕊两部分,常见花蕊也有不同类型。梅、杏、桃、海棠等雌蕊为一枚,白色而不显著,雄蕊多枚,花丝多为白色。还有玉兰与辛夷、牡丹与芍药、山茶、扶桑、荷花等。

(二):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1、花卉的叶子有如人物之四肢,起着衬托花头的作用。叶子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形状、色彩美丽而富于变化,总的说有单叶两种。 (1)、单叶:有针形叶,如松树;叶片的外缘并不同边缘完整无缺的叫全缘叶。 (2)、复叶:总叶柄上生有多数小叶的叫复叶。叶脉:叶脉均匀分布在叶片上,有不同类型。通常分为网状脉、平行脉及稀见的叉状脉三种。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通常呈圆柱形,也有半圆形的,或有纵棱、具沟、平扁形等。

3、托叶

托叶在茎枝上的着生方式叫叶序。如互生叶序,桃花、山茶、菊花、向日葵等每节有一叶。

(三):茎的形状和变态

花卉的茎如人物的躯干,它下部连接着根,上面支撑着叶,花和果实。多数花卉的茎为直立茎,此外还有许多变态。如缠绕茎:茎柔软呈螺旋状缠绕它物向上生长,如牵牛、紫藤、金银藤等;攀缘茎:茎上生有卷须或吸盘,攀缘它物生长,如豌豆用叶卷须攀登,葡萄、黄瓜用茎卷须攀附它物,爬山虎节间生出小吸盘吸附石璧,凌霄用茎枝上的气根吸附它物生长;还有葡萄茎、茎枝细软,平贴地面蔓延生长,如白薯、草莓等。

七、禽鸟的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花鸟画常用的禽鸟的基本画法。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禽鸟的结构解剖图 禽鸟的翅膀的结构图 禽鸟的简易画法

4、禽鸟的作画步骤

八、草虫的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花鸟画常用的草虫的基本画法。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1、蝴蝶

2、蜻蜓

3、飞蝗

4、天牛

九、工笔花鸟的颜色调配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画颜色基本规律和调配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中国画的颜色调配和西画的颜色调配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工笔画的上色虽然是多层次渲染,但仍是以水色薄画法为主,个别部位和个别颜色用厚画法,西画则大多用的是厚画法。中国画用色基本表现的是固有色,而不过分强调环境色,而西画在强调固有色的同时,很注重环境色、光源色的变化和表现。所以说西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物象的真实,而中国画表现的是感觉和写意。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颜色的调配方法:

(一)、偏重的绿色:花青+藤黄以花青为主

(二)、嫩绿:藤黄+花青以藤黄为主或酞青蓝+藤黄,个别绿色可直接用石绿(头绿、二绿、三绿)

(三)、深红花色:

1、一般用胭脂

2、比较重的深红也可以用胭脂+少量花青

3、也可以用曙红+花青调配

(四)、粉红色:用水+淡曙红+酞白调配

(五)、粉绿色:用水+淡石绿调配

十、工笔花鸟的着色步骤与技巧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着色步骤和相关技巧的讲授及示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工笔花鸟画着色的步骤和技巧。

[课题重点]:工笔花鸟画着色的步骤

(一)、渲染打底:

渲染打底的作用和目的是表现花瓣和叶子等陪衬物的立体结构与特征。工笔花鸟画的立体特征就是通过渲染的方法来体现的。

渲染很讲究用笔,做到不露笔迹和水迹。初学者应学会一手拿两只笔,使两只笔(一只染色笔,一只清水笔)呈十字状,并且能使两只笔随时倒替以便渲染。应当注意的是色笔的水分要饱满一些,清水笔的水分要少一些,不然的话水容易把色冲跑。一般深色的花瓣和叶子都必须进行渲染。根据不同的感受和个人的爱好选择渲染打底的颜色。比如:深色的花瓣和老叶子一般用墨进行渲染打底,一般三——四次;比较浅的花瓣和叶子可用花青打底;个别的花瓣也可以用胭脂渲染打底,如大红的花瓣。

(二)、分染

分染是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进行的过渡或补充。

1、深红花(紫色花),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胭脂进行分染过渡。

2、偏中色的花瓣在用胭脂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曙红分染2——3次。

3、老叶子,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花青进行分染过渡2——3次。

4、比较浅的叶子在用花青渲染的基础上再用淡绿色进行分染1——2次。

(三)、平涂和罩染 在渲染和分染完成后,有的花瓣和叶子用很淡的颜色进行罩染或平涂。注意的是要掌握颜色的浓淡程度。罩染时一般以水色薄罩法为主。

(四)、整理完成

进行局部的整理加工,保持画面的统一。 十

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作色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上色的实践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画颜色基本规律、调配方法、上色的步骤过程等技巧。 [实践练习的内容]:

(一)、牡丹花的上色: 注意的问题:

1、上色的步骤:打底、渲染、罩染,平涂

2、颜色的调配:水和色的比例

3、色和线条的处理

(二)、荷花的上色:

1、荷花瓣的淡色调配,颜色避免上的过重。

2、荷花叶子打底的渲染,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3、平罩颜色避免过厚。[实践辅导]:

1、上色示范

2、个别讲解

3、讲评

[实践练习作业]: 牡丹花一张荷花一张 十

二、中国花鸟画的构图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构图基本原则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花鸟画构图的基本规则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常见的构图形式

2、构图出枝禁忌

3、花卉位置禁忌

4、枝杆位置禁忌

推荐第10篇:工笔花鸟画教案报告

工笔花鸟画

以单元授课形式把握中国工笔画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工笔画的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享受花鸟的自然魅力,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工笔画的兴趣。

1. 学习任务分析

(1)、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工笔画的分类。 (2)、了解各类画笔、纸张的特性。

(3)、在中国工笔画的特点中笔、墨、线表现形式和意境要素的生成以及对时空处理特殊性和诗书画印的完整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勾线、临摹技巧,引导学生对工笔线条的理解,增加同学对墨性的把握。

难点:墨色、线条的浓淡、虚实变化、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背景的渲染。 3.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了解中国工笔画师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工笔画的艺术特点。 学习中国工笔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熟宣纸 画出一幅表现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工笔画。 (2) 过程和方法

(一)笔法:笔法就是用笔之法。用笔首先是执笔,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

1 是指实、掌虚,握笔略高为好。用笔的内容包括“起笔”、“行笔”、“转折”、“收笔”四个方面。

(二)墨法:墨法就是用墨的技法。对用墨的要求:干墨不枯,须腴润、不焦躁;湿墨不滑,不能涣漫、无笔力;浓墨不浊,不能呆滞,要笔迹分明;淡墨不薄,要有厚度,见骨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工笔画作品欣赏和初步技法练习的技法练习,创作方法笔墨的运用产生切实的感受和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进入今天的新课内容之前,请同学们伴随一段优美的音乐走进中国画的画廊。 请看屏幕-----

二、讲授新课

从我们欣赏的以上的画作当中,是否能意识到这些绘画作品的内容都是以花鸟为题材的呢?那么这些绘画就是我们中国画之中的花鸟画。

所谓的中国画又称“国画”,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三个科目: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而其中之一的花鸟画是以大自然中花卉、蔬果、翎毛、草虫、走兽等为表现对象的。

从表现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两种。

2 工笔花鸟画表现出工整、细致、装饰性强等风格特点;写意花鸟画则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等特点。

三、白描花卉勾线技法

(一)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花卉中的花瓣,

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勒,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开始练习勾勒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3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二)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

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 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三)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做画时一般 4 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四)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玉兰、月季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用笔潇洒些。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之变化。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如梅花、海棠等。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如辛夷、牡丹、杜鹃等。

(4)花蕊是勾点: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点好。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花药一点成型。

(五)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勾叶多从叶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六)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一般用中墨。

(2)木本枝干的勾勒: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规则,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笔触,可以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形象,可与皴擦结合。

5 第

——

节:花鸟画白描勾线实践练习教学年级:初二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教学时间:四课时

实践内容:白描牡丹、山茶、荷花、水仙等花瓣和叶子的勾线技巧与步骤 使用工具:勾线笔和熟宣纸实践过程:

1、拷贝

2、托裱画面

3、勾线技巧与步骤 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毛笔的操作要领

二、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三、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作业:四张

花的结构与形态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花卉结构与形态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卉的结构、形态、比例等特征,为学好工笔花鸟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造型基础。。

一、花的结构

花是花鸟中描绘的主要对象,就象人物画中的头像一样重要。自然界的花,千姿百态,类别众多。典型的花朵由花柄、花托、花瓣、花萼、雌蕊和雄蕊组成。

二、花冠的形体

常见花有单瓣和复瓣两种。单瓣花如梅、桃、海棠等,开放后形成一个盘形;山茶、芍药、荷花呈不同弧度的碗型。

三、花序

花啊花轴上的排序叫花序。单独生在径枝上或枝顶端叫做单生花,如我们常画的桃花、牡丹、荷花、玉兰等。

四、花蕊

花蕊生在花心,有雌蕊与雄蕊两部分,常见花蕊也有不同类型。梅、杏、桃、海棠等雌蕊为一枚,白色而不显著,雄蕊多枚,花丝多为白色。还有玉兰与辛夷、牡丹与芍药、山茶、扶桑、荷花等。 叶的结构与形态

一、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花卉的叶子有如人物之四肢,起着衬托花头的作用。叶子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形状、色彩美丽而富于变化,总的说有单叶两种。

1、单叶:有针形叶,如松树;叶片的外缘并不同边缘完整无缺的叫全缘叶。

2、复叶:总叶柄上生有多数小叶的叫复叶。

叶脉:叶脉均匀分布在叶片上,有不同类型。通常分为网状脉、平行脉及稀见的叉状脉三种。

二、叶柄

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通常呈圆柱形,也有半圆形的,或有纵棱、具沟、平扁形等。

三、托叶

托叶在茎枝上的着生方式叫叶序。如互生叶序,桃花、山茶、菊花、向日葵等每节有一叶。 茎的形状和变态

花卉的茎如人物的躯干,它下部连接着根,上面支撑着叶,花和果实。多数花卉的茎为直立茎,此外还有许多变态。如缠绕茎:茎柔软呈螺旋状缠绕它物向上生长,如牵牛、紫藤、金银藤等;攀缘茎:茎上生有卷须或吸盘,攀缘它物生长,如豌豆用叶卷须攀登,葡萄、黄瓜用茎卷须攀附它物,爬山虎节间生出小吸盘吸附石璧,凌霄用茎枝上的气根吸附它物生长; 还有葡萄茎、茎枝细软,平贴地面蔓延生长,如白薯、草莓等。

8 第

——

节 花鸟画白描勾线实践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教学时间:五课时

作业讲评:勾线实践练习中的问题与不足

实践内容:继续做白描牡丹、山茶、荷花、水仙等花瓣和叶子的勾线技巧实践练习。

使用工具:勾线笔和熟宣纸 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运笔的速度

二、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三、注重墨色的调配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作业:五张

9 第

节——工笔花鸟的颜色调配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画颜色基本规律和调配方法与技巧。

中国画的颜色调配和西画的颜色调配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工笔画的上色虽然是多层次渲染,但仍是以水色薄画法为主,个别部位和个别颜色用厚画法,西画则大多用的是厚画法。中国画用色基本表现的是固有色,而不过分强调环境色 ,而西画在强调固有色的同时,很注重环境色、光源色的变化和表现。所以说西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物象的真实,而中国画表现的是感觉和写意。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颜色的调配方法:

一、偏重的绿色:花青+藤黄 以花青为主

二、嫩绿: 藤黄+花青 以藤黄为主 或酞青蓝+藤黄,个别绿色可直接用石绿(头绿、二绿、三绿)

三、深红花色:

1、一般用胭脂

2、比较重的深红也可以用胭脂+少量花青

3、也可以用曙红+花青调配

四、粉红色: 用水+淡曙红+酞白调配

五、粉绿色: 用水+淡石绿调配

10 第

节 工笔花鸟的着色步骤与技巧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着色步骤和相关技巧的讲授及示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工笔花鸟画着色的步骤和技巧。 课题重点: 工笔花鸟画着色的步骤

一、渲染打底:

渲染打底的作用和目的是表现花瓣和叶子等陪衬物的立体结构与特征。工笔花鸟画的立体特征就是通过渲染的方法来体现的。

渲染很讲究用笔,做到不露笔迹和水迹。初学者应学会一手拿两只笔,使两只笔(一只染色笔,一只清水笔)呈十字状,并且能使两只笔随时倒替以便渲染。应当注意的是色笔的水分要饱满一些,清水笔的水分要少一些,不然的话水容易把色冲跑。 一般深色的画瓣和叶子都必须进行渲染。

根据不同的感受和个人的爱好选择渲染打底的颜色。比如:深色的花瓣和老叶子一般用墨进行渲染打底,一般三——四次;比较浅的花瓣和叶子可用花青打底;个别的花瓣也可以用胭脂渲染打底,如大红的花瓣。

二、分染

分染是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进行的过渡或补充。

1、深红花(紫色花),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胭脂进行分染过渡。

2、偏中色的花瓣在用胭脂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曙红分染2——3次。

3、老叶子,在用墨渲染打底的基础上,再用花青进行分染过渡2——3次。

4、比较浅的叶子在用花青渲染的基础上再用淡绿色进行分染1——2

11 次。

三、平涂和罩染

在渲染和分染完成后,有的花瓣和叶子用很淡的颜色进行罩染或平涂。 注意的是要掌握颜色的浓淡程度。罩染时一般以水色薄罩法为主。

四、整理完成

进行局部的整理加工,保持画面的统一。

12 第

节——

节 工笔花鸟画上色实践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上色的实践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画颜色基本规律、调配方法、上色的步骤过程等技巧。 实践练习的内容:

一、牡丹花的上色: 注意的问题:

1、上色的步骤 打底、渲染、罩染,平涂

2、颜色的调配 水和色的比例

3、色和线条的处理

二、荷花的上色:

1)、荷花瓣的淡色调配,颜色避免上的过重。 2)、荷花叶子打底的渲染,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3)、平罩颜色避免过厚。

实践辅导:

1、上色示范

2、个别讲解

3、讲评 实践练习作业:

花卉一张

第11篇:工笔国画肌理方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干画纸拓印 7.湿画纸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纹处理后拓印,拓印后也可以提起较长时间,或在局部加点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胶矾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 .实物拓印

18巧借实物纹理,拓后再渲染。可选择的实物有: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 19.对印 20.反面拓印

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 21.拓团蘸色印

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七.滚印法 1.软垫滚印法 2.硬垫滚印法 3.加绳滚印法 4.滚版拓印法 5.皱纸滚印法 6.生宣喷水滚印法

7.熟宣散扔细线下衬硬板滚印法 8.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滚印法 9.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法

10.在无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滚滚印法 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滚印法

八.渗透法

1.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一张成自然纹理。

2.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再作处理。 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纹理。

九.平涂法 1.淡墨色平涂

2.淡墨色平涂叠加笔触 十.积墨法 1.干积墨法 2.湿积墨法 3.干湿积墨法 4.积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浓破淡 2.淡破浓 3.墨破色 4.色破墨

十二.冲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冲墨需要用大笔戳洗、吸干。垫不吸水的垫子叫“流墨冲”,垫吸水的垫子叫“吸墨冲”。冲墨之前,要准备热风机。此法可与撒盐法、皱纸法、局部变性等方法合用。 1.水冲墨

墨水中加树胶水,画出大意后,趁未干时放地下用大量清水冲墨,使原墨尽量渗化,效果理想时,用热风机固定。如果需要冲洗的部位较多,可以分作多次冲洗。比如,先冲洗枝干,再冲洗树叶等等。 2.墨冲水

先用水画或喷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此法类似“破墨法”,参见该条。 3.待机冲墨

待墨色稍干时冲之,墨的边缘先干,有朦胧之效。 4.纸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处理。

5.冲墨后,将画挂起,用喷壶喷水,令墨块流动,用热风机固定。 6.含胶墨点,趁湿在墨点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称点水法、注水法,多用于熟宣或矾绢。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纸等材料将多余水分吸干。 1.撞墨 2.撞色

十四.让水法

1.用水画物象,再用较干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处吸墨,并自然渗化,再加点画。

2.墨让水,用水画物象,用较湿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让开,无水部分墨晕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弹色法 淋色法与此相类。

1.用笔管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2.用牙刷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十六.喷染法

可以局部遮挡,再喷染。 1.喷墨色 2.喷水 3.喷绘

局部遮挡,用来画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来画墙壁,表现水泥纹路,辅之以实物拓印法(如牵牛花叶等),可得真实立体层次效果。

十七.晕结腐蚀法 一盆水约一两洗衣粉。

1.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后用墨色画出物象,稍停用水洒点于墨上,即出现斑点;再用水喷,将纸竖起,在一个方向斑点晕化,就会出现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后用热风机固定即可。

2.先画物象,再淋、点、喷、冲洗衣粉溶液,提起画作,倾斜导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搅拌,使之成为稠密泡沫状,捧到画纸上(生熟均可),然后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阴干,即可出现网状泡沫肌理效果。 4.画纸放在画毡上无干扰泡落墨法 5.画纸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淀法 1.直接撒盐法

小颗粒加精盐为好。

2.水墨色彩加入碱类(肥皂水、洗衣粉、洗涤剂等)调匀,敷色后半干时撒盐。

3.与撒盐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面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较好。 十九.浆纸法 1.豆浆法

取生豆浆备用。根据对渗化程度兑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则越接近熟纸。把要处理的生宣、皮纸、高丽纸等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涂刷,挂起阴干后即可使用。 2.牛奶法 3.生蛋清水法 用豆浆水均匀地刷到生宣或皮纸上,可单张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纸铺到已刷的纸上刷制,一摞可刷十余张,一起搭在木杆上,干后揭开使用。

将生宣纸挂在无烟尘污染处,在空气作用下,质地变紧也颇好用。

二十.胶矾法

1.胶矾作画,干后点画渲染。 2.胶矾作画,趁湿点画渲染。

3.局部变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笔效果。 4.进行中使用胶矾

在生宣上淋上矾水,干后画墨竹;干后,再以饱和矾水点画竹上积雪;干后,在画纸背面喷点或烘染水墨。

黄明胶一钱,捣碎;白矾五分,研成细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别用少量温水泡三天左右。然后,在黄明胶和白芨中兑入适量开水,促使其完全溶化,与矾水合成混合液约一市斤左右,冷却后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余张。

二十一.蜡染法 1.干蜡染 用来画纹理。 2.液蜡染

涂在画纸上,干后掰裂揉碎,再涂画墨色。

3.在熟宣上表现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胶矾,就可以选择使用蜡染。

二十二.加油法 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许松节油画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节油画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旧法 1.红茶水反复渲染

2.淡墨加少许赭石藤黄,使做旧呈黄灰色。 3.淡墨加少许花青,使做旧呈蓝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后者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后再从背面刷,直至满意为止。 6.橡皮擦后再上色 7.砂纸擦后再上色

垫板:玻璃、木板、水泥墙、直线硬板等。 8.烟头烧或者落灰烧

烧后的空洞要在托后补色。

第12篇:国画工笔人物画法

起稿:

首先用铅笔在图画纸上起稿,反复修改,定稿后用重墨勾出肯定的线,如果是临摹可用复印机放大,节省时间。

勾线:

把熟宣纸或绢蒙在底稿上开始过稿(勾线)。过稿一般先用铅笔淡淡描出,再用毛笔勾线,先用铅笔描可以修改完善底稿。我是直接用毛笔勾,不用铅笔,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觉得直接用毛笔勾更流畅自如。勾线的方法和书法一样,其关键在“起笔”“行笔”“收笔”,起笔逆入(有逆的意识即可)中锋运行(笔尖在线条的中间),收笔有回势,力量要均匀,不能虎头蛇尾。用笔中锋侧锋并用,侧锋不是偏锋,偏锋是笔病,侧锋是笔法。侧锋一般在转折时出现,随着转折的结束,侧锋又回到中锋。能转回到中锋的是侧锋,不能转回到中锋,一侧到底的是偏锋。侧锋可体现性情和韵致,全是中锋则缺少神韵变化,全是侧锋则扁软淡薄,要中侧锋并用。一般厚重的衣服用墨重,线条也粗,薄软的衣服用线淡些细些,面部最淡,用笔也要柔和。树石粗糙,可用枯笔。线的墨色变化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乱。最好从始至终用一支笔,频繁换笔会影响气韵贯通。

染墨:

在上色前先用不同的墨渲染,比如:头发,桌椅,地面,树石等。墨染很重要,颜色要靠墨来生发,是国画的特点。但不能染够更不能染过。染墨强调层次感和韵味,韵味无法用语言说清,只有慢慢感悟。

着色:

在染过墨的地方继续用颜色渲染。这时就要提到国画颜色中最重要的两种颜色:花青,赭石。画山水的朋友常说:颜色嘛,花青赭石足矣!我们画工笔重彩当然不能只用这两种,只是说明花青赭石的重要。用赭石染桌椅树木,花青染绿色植物,花青墨染假山。还可用花青,赭石和墨进行一些烘染,比如在浅色白色旁进行烘染会使浅色白色更加突出。花青,赭石和墨的叠加会产生一种深沉高雅的色彩,是其他颜色无法取代的。

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再分别使用:朱,黄,白,石青石绿等。选用那些,怎样搭配就看你了。

工笔用色强调反复叠加,淡淡的反复染最终达到浑厚沉稳华滋的效果。石色一般先要用水色打底,朱砂:胭脂或曙红打底,罩染朱砂,最后用曙红分染。石青石绿:花青或草绿打底。也可用赭石渲染打底再罩染石绿,不同色相的叠加使色彩的纯度降低,更深沉丰富,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衣服画好后开始勾花纹,花纹不光是为了华丽装饰,也是调整色调的关键,不能忽视。

复勾:用较深的同类色沿着原来的墨线复勾一遍。可以使被覆盖的墨线清晰,也让色和线更协调。复勾后会改变原来的色彩感觉,所以要慎重。

勾金沥粉:金银黑白属于中性色,既不偏暖,也不偏冷,在哪里都适用。现在画店有现成的金色,加了胶,买回来就能使用。沥粉也称立粉,画仕女的环佩宝珠。用粉要饱满,画成后粉要凸出,用手能触摸到。

面部:曙红染脸颊,再用朱红(我一般用水粉朱红来代替朱膘,朱红比朱膘细腻纯净)染,朱红加赭石染暗部,朱红赭石加白统染面部,白提三白,土红加赭石复勾面部,中墨画眉眼,赭石加墨点瞳孔,墨加花青刻画眉眼,胭脂染嘴唇,朱红罩染,胭脂复勾。花青加墨罩染头发。

凡是较浓重的颜色在染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用清水笔洗掉,再染再洗,,,直到满意为止。整幅画在画到一个阶段后也要用清水笔整个刷一遍,让颜色之间衔接自然,也降低火气。反复多次后颜色吃进纸里,就沉着了。着色就像做豆腐脑洗面筋,一块面反复用水洗,把淀粉全部洗掉,只剩下精华。

其实在绘制过程中以上这些步骤是要多次重复的,也不一定按这个顺序,勾了染,染了勾,染完洗。洗了染,,,完成后不满意就洗掉重来。只要纸没烂就接着画下去。不要怕失败,即便画烂了彻底失败了,你也从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好多新的方法就是这样产生的。你只有深入到别人没深入到的地方,才会得到别人没有的东西。不凌绝顶,怎能一览众山小?初学者不敢深入,只在浅层游离,画的过于“文雅”不够狠!这样的作品漂浮甜腻肤浅。不要急于出成品,要深入“研究”,“研究”不是高手的专利,初学者同样可以研究,记得我小时候学画画总爱在人物的面部染些绿,觉得这样好,但没有人接受,自己也没有理论作注脚,说不出道理,只好作罢。现在画人物在肤色中加草绿或石绿已成时尚,被广泛使用。看来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做法,不要轻易放弃。

第13篇:国画技法(工笔用笔)

【国画基础】各种工笔画技法

关于技巧

在着手绘制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明白工笔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尤其是工笔画的用线和基本染法。

工笔画中,线条是骨架,也是灵魂,更是中国画中笔情墨趣的重要体现。线条的提高几乎没有什么捷径,主要是靠多加练习。对初学者来说,最起码要能做到:粗细均匀、线条流畅、转折自如、八方行笔无碍。到了后期,线条还要讲究弹性、力度、节奏、空间、虚实、质感等方面的变化,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再多谈了。下面我们主要是来谈谈工笔画的基本染法和相关的几条重要技法。

1、双钩:工笔画中,尤其是工笔重彩画,双勾设色是最为明显的画种特征。“双勾”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而出的意思(原为书法术语: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如本图所示竹叶即为双钩描绘。不管是竹叶还是竹竿,都是沿着外缘勾线塑造形体而成。

2、平涂: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填涂某一种没有浓度变化的色彩,称为平涂。工笔画的基础技巧之一。

如本图所示竹子的正叶即为平涂淡翠绿色,反叶是平涂淡汁绿色。基本没有任何浓淡变化,色彩也不能超出物体的轮廓墨线以外。色块要求匀净整齐。

3、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如本图所示竹叶目前就是用淡花青进行了统染,主要就是根部往尖部大面积统染,根部的主筋附近没有留水线,统染其实就是一种大范围色调的渲染。

4、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清水,色笔在纸上着色以后,再用水笔将色彩洗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为了和统染有所区别,我们通常将小面积、局部的、较为细致刻划的渲染称为分染。

如本图所示竹叶部分进行了分染,这一步已经留出左右的水线,每片竹叶的色彩都互相不混淆,画面慢慢的就细致起来了。

5、提染:分染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如本图所示,竹叶的根部局部加深,底层竹叶用墨青色小面积浓色加重,就是提染的画法。

6、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如本图所示竹叶最后表层的翠绿大面积平涂,到达叶尖部分以后,淡淡染开,就是罩染的处理手法。

7、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如本图所示竹叶在罩染翠绿以后,底层叶面暗处略微发闷,此时可用中墨略略提染最暗处,引出底层的墨青色,此步骤就是醒染。

8、

8、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如本图所示竹叶的周围用淡绿色大面积烘染,让物体不会显得过于孤立,增强物体和背景的联系。也可称之为“衬染”或者“托染”。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如本图所示竹叶的反叶和枝梗部分用淡胭脂再次勾勒,透出淡淡的红晕,线条部分也会显得滋润许多,即为复勒的功效。而正叶中间短主筋的浓胭脂提勒,则起到提神的作用。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如本图所示牡丹叶片上紧贴主筋的那条亮的色带就是水线,描绘适宜能带来很好的装饰美感并能增加叶片的厚重感。

11、渍染:一种见笔触的湿染法,色笔较干,略带皴擦,然后用水笔趁湿点染,破开原有的色彩,常见于破碎叶片边缘的处理。

如本图所示临宋画《枯树八哥图》的叶片边缘因为破碎,采用渍染法的手法来处理就较为合适。

12、斡染:水笔在色块的四周旋转,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尤其是反瓣根部的着色也时常会采用此法。

如本图所示最上层的几片牡丹反瓣的曙红色就是集中在花瓣中间,由中间往四周逐渐淡去,就是采用了斡染的笔法。

13、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如本图所示的坡地和杂草即为点染法所绘。此法妙在生动自然,带有一定的写意笔法在其内,能让画面显得活泼不呆板。

14、接染:用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笔蘸不同的颜色画出物体不同的深浅色相,然后用水笔或者另外的色笔趁湿润的时候将颜色接染融合在一起。常见于没骨画法或者背景上比较虚一些物体的处理。

如本图所示的远景荷叶即用淡褐色和花青以及墨绿色接染而成。此法如运用适宜,画面湿润自然,气韵生动。

15、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加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将滴欲滴的感觉最合适),同时竖立笔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如本图所示梅花的花蕊即为立粉法为之,花蕊的体积感和视觉效果都很好。而仅仅单纯用普通粉黄色平平的点一下是无法显示这种效果的。

16、冲彩法:现代工笔常用肌理手法。在熟宣上先涂上某种颜色,在底色还没有干的时候趁湿润冲入别的色彩或清水或胶矾等。利用水和色的交融,产生一种斑驳无序的自然肌理美感。绘制老干、坡石等处常用。“撞粉法”、“洒盐法”所运用的原理皆和冲彩法类似。

如本图所示老干部分,就是先平涂赭石,在色彩未干时冲入四绿、重墨、头青等色,再滴入清水,这种色彩斑斓的效果就是冲彩手法所致。

17、丝毛法:工笔禽鸟羽毛处理常用手法。用长锋勾线蘸墨或色或白粉等依照鸟类的羽毛走向逐根一笔一笔的画出。此法严谨细腻,真实自然,是工笔鸟类画法的基础技巧之一。

如本图所示麻雀的羽毛部分即为丝毛法为之,也称“单笔丝毛法”。

18、批毛法:工笔禽鸟羽毛处理常用手法。将硬毫毛笔笔锋捏扁,呈扁平刷子形状,笔尖蘸水分适合的墨色,依照鸟的羽毛生长结构走向一组组画出,此法适合绘制中等体型禽鸟。

如本图所示八哥的头背部及腰部、胸腹等都是批毛法为之,也称“劈毛法”。

第14篇:冷作工笔试试题答案

冷作工笔试试题

一、选择题

1、C

8、C

2、C

11、B

12、C

13、A

14、B

15、A

3、D

4、C

5、C

6、B

7、D

9、B

10、A

16、B

17、C

二、判断题

1、×

18、D

19、D 20、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9、×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三、简答题

1.火焰矫正的原理:火焰矫正是采用火焰对钢材变形部位进行局部加热,(1分)利用钢材热胀冷缩的特性,使加热部分的纤维在四周较低温度部分的阻碍下膨胀,(2分)产生压缩塑性变形,冷却后纤维缩短,使纤维长度趋于一致,从而使变形得以矫正。(2分)

2.钢结构件装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了解图样、技术标准,(1分)正确了解各零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2分)正确选用装配基准面和装配方法,(1分)准备好必要的工、夹、量具等。(1分)

3.金属结构件基准面的选择原则:

(1)金属构件的外形有平面也有曲面时,应以平面作为装配基准面。(1分) (2)在装配件上有若干个平面时,应选择较大的平面作为装配基准面。(1分) (3)根据金属构件的用途,选择最重要的面作为装配基准面。如经过机械加工的面。(1分) (4)选择的装配基准面,要能在装配过程中便于对零件的定位和夹紧。(1分) 在装配过程中,往往不止一个面可以为基准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基准面。(1分)

4、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保温后快速在水或油中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是提高材料强度、硬度、耐磨性的重要热处理方法。淬火过程中的冷却介质称为液火剂。淬火剂有水、油或盐、碱的水溶液。

5、(1)火焰加热的位置;(2)火焰加热的温度;(3)火焰加热的宽度(点的直径、线的宽度或三角形的大小)和深度;(4)火焰加热的先后程序;(5)加热火焰的氧炔比。

6、是将零件的表面分成一组或很多组三角形,然后求出各组三角形每边的实长,并把它们的实形依次画在平面上,得到展开图。

7、(1)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使加工有明确的尺寸界线。(2)便于复杂工件在机床上装夹时,按划线找正定位。(3)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毛坯,避免加工后造成废品。(4)通过划线找正使一些误差较小的毛坯得到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四、综合题

65.解:(1)当板料t=20时,因为r/t=60/20=3,查表得K=0.47。 L=200+300+120°π(60+0.47X20)/180° =645 (2)当管料φ=20时,L=200+300+120°π(60+20/2)/180° =647

第15篇:工笔人物写生学习心得

工笔人物写生学习心得

我们进行了三周的工笔人物写生的学习,在这期间,对工笔人物写生上色有了初步的认识。

工笔人物画有淡彩、重彩之分。淡彩法是基本以墨、透明色为主的画法,适合表现淡雅清秀,朦胧虚幻的境界,有利于发挥墨与色的晕染作用,画面丰富、含蓄。重彩法是主要以不透明的石色颜料为主的画法,其中间用墨及透明色,特点是色彩浓重绚烂、富丽堂皇,具有一定的装饰味道。淡彩法与重彩法虽可单独存在,但不宜截然分开。淡中有重,重里含淡,两者巧妙结合,画面效果会更美妙。

我们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写生,画铅笔稿起稿之前,首先对所画对象进行一番剖析,这点很重要,是一幅画成败的起点。先要体会一下对象传达给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是天真活泼、艳丽多姿、幽雅清新,还是憨厚朴实;是忧郁、喜悦、阳刚、温柔,还是小巧玲珑,粗壮健美等,这是一幅画的基调,把握住这点才可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风貌。接下来统观模特儿的整体形态关系,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外形决定模特儿的整体动态,这点有利于构图布局。还有模特儿的哪部分与众不同,最有特点.哪部分最吸引际,这是以后着重刻画的部位,应牢记始终。

素描稿完成后,先用铅笔把它淡淡地拷贝到熟宣纸上,铅笔不宜太软, B 或 2B 即可,再根据画面主次、虚实、质感等需要分浓淡用墨色勾出全图。工笔画勾线一般都是中锋用笔,少有侧锋和枯笔。为了有利于线面相互融合和给后期调整留下一定空间,第一遍墨色不宜太深,以适中为好,因为深了难以修改,淡了可以复勾补充。 另外,素描稿上如有构图、结构等问题,在过稿时也可以进行修正。

接下来的两周是上色。进行分染之前,应把画裱在画板上,因为熟宣纸在上色后会变得凹凸不平,不利于工笔画细腻平整的渲染效果要求;另外还应该设计一个色彩小稿,把大体的色调和色块关系定下来,然后根据小色彩稿用花青、淡墨或其它颜色进行分染。分染主要是表现形体结构的凹凸、明暗关系,以加强形体的立体感、质量感、空间感,同时要注意形体各部分色彩的冷暖变化。

分染时不要一次染得太重,可分几次重复渲染,要充分预想到罩染后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分染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罩染了。罩染是指对某一完整形体用一种色彩统一地普染一遍,如面部五官在分染后可用或暖或冷的颜色统罩一遍;也可以是对几个形体或整个画面用一种色彩统一地普染一遍,目的是明确某一形体的色相或形成色调倾向;同时,单靠分染物体形象会显得单薄,罩染后画面会厚实丰富。罩染时的颜色要稀薄、笔上水分要足,匀净而不露笔痕;色彩单纯,不要用调和后的复色;

用笔不要重复,一次完成,以免将下面的颜色搅动弄脏画面。罩染可分几次进行,先用水色后用石色,因水色细腻,附着力强,不易被水融化翻起。

分染和罩染是可以反复交替进行的,分染后罩染,罩染后感觉不足可再次分染,一直达到满意为止。遍数多了颜色会变厚,可以上一层胶矾水,以稳定已画的颜色,有利于继续渲染。

渲染是一项十分细腻、繁复的工序,但同时又是最能体现工笔画审美特性的技术语言之一,应该认真的学习和掌握。

当渲染完成后,就可进行最后的调整工作了。如渲染中被覆盖的线需要复勾、细小的饰物填色、重要的部分加强、色调的调整等等,这阶段的中心任务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就是画面的整体效果是否完美。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工笔人物写生期间学到的绘画技法,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技法并使之熟练运用。

第16篇:工笔花鸟小结.doc1

工笔花鸟小结

回顾这一个多月所学习的工笔花鸟,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处于一个很繁忙的状态。上课期间,不停地画;课下也不停地加工。繁忙中觉得生活充实了,可回头看看作品,却又觉得并没有多好。

工笔花鸟,国画中的一部分。称之为国画,中国的本土画吧。可对其却一无所知,更谈何下手?五周的时间,两幅临摹,一副创作。说起来呢,这时间是绝对足够的,可练练手呀、画画成品呀,时间又显得十分拥挤。静不下心来的话又会阻碍工笔画完成的进度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完成工笔画的过程中,你可以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寓意。细心、耐心、静心、用心相结合,虽不可一蹴而就,却也能慢慢进步。看到自己的进步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临摹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中国画有着独特且完整的技法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铸就的。向传统学习,学习他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把前辈画家的艺术品格和艺术思想同学子技法结合起来,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名家名画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和学习工笔画。工笔画心要有足够的静,这是一个只有心平静下来才能完成的事。工笔画更多要学习宋人小品。宋院体画造型严谨、生动;刻画细致入微、设色华丽浓艳。无论花、鸟、虫、鱼,画家笔下无不栩栩如生;花卉、禽鸟、树木也被描绘得毫厘不爽。

勾好线描稿就可以上色。线描稿是基础、根基,可是根基都没有打稳,谈何添砖加瓦?白描阶段的用墨也极为重要,全副不可只用一种墨色勾勒,要根据不同的物体的质感和画面层次的需要,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来丰富线条的表现力。它虽以线为手段,但它作为基本造型,形式美也相当重要。它的笔墨、停顿、节奏、韵味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所有的临摹就是为了给创作打基础的吧。名家们的意境、构图、色彩、造型、线条不就是把我们引向更高一步的工笔画作画。运用所学到的技法,从复杂的自然界中提取线描稿,就该进行创作了。可是在创作是却又显得那么手生,是的,我们对于工笔画的学习还是太过表面化。对它我们刚刚有所了解,刚刚接触、学习,刚刚产生了点滴的兴趣,无奈五周的时间到了。运用一点点所学到的画法我们纷纷动手了。

工笔画作画这是个有趣的又能陶冶情操、缓解心境的事,希望还能多多了解和学习。学得更多的技法,更会运用.

11美术学2班

郑晓婷

21114012043

第17篇:工笔花鸟写生心得

工笔花鸟写生心得

学习工笔花鸟写生三周了,也创作出一些作品,总觉得是件既艰苦但又开心的事,特别是完成一幅画之后,去欣赏它,完全是一种美的享受。现在我就谈谈学习工笔花鸟画写生的几点体会。

首先,必须多临摹古人作品,学习他们的构图构思、线条、设色等等。在创作时才能将学到他们的长处用到自己的画里,假如不经常向前人学习,自己的画就难以进步。因为前人优秀的作品有我们学不尽的知识。但创作时却不能完全照抄前人的作品,必须有所创新,有时代气息。其次,平时多练习线条。线条是工笔花鸟画的盘骨,没在好的线条,谈不上是一幅优秀的作品,这些只有靠平时多练,在创作时便可熟能生巧,将所学的线条用在创作上,创作出令自己较满意的作品。再次,设色必须以随类赋彩为法则。我创作的作品大多都属淡雅这一类。我觉得作品的意境成功与否大多取决于设色。所以工笔花鸟画没色时一定不能心急,欲速则不达。一定要反复渲染十来次,以达到薄中见厚,厚中见润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立意,重意境,有时代气息。意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是画面的情调。我们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是给观众看的。所以必须能让观众与自己产生共鸣,感动观众,让观众百看不厌。要想达到这种要求,就必须自己对所要创作的对象感动。才能将它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些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画是不成功的作品。

创作之前我们要草图,包括铅笔稿、色稿。在立意完后,就必须画许多豆腐块大的小草图。选好表达主题的构图、色稿也要画几张,才有选择,画正稿时才能胸有成竹。然后构图:我认为构图必须为意境服务。老师也曾说过,创作一幅好的作品是件很寂寞很辛苦的事,晚上的时间,假日的时间,别人都出去唱歌逛街,自己只有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或到外面写生。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来。

第18篇:工笔荷花教学案

第一周 工笔画的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认识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的特点以及工笔画的分类。 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工笔画 教学准备: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工笔牡丹,引领学生欣赏牡丹作品,谈一谈对这些作品的认识及感觉。

二、探究知识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三、活动展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活动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活动总结。

第2周

工笔画的基本材料的认识

教学目标:掌握工笔画的绘画基本材料,并了解他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工笔画的绘画基本材料,并了解他们的特点 教学准备:国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工笔牡丹,引领学生欣赏牡丹作品,谈一谈对这些作品的认识及感觉。

二、探究知识 笔墨纸颜料

1、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染色、清水各2只,)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4)笔的保护方法

新买来的笔,笔毛有胶,长时间不用会被虫蛀,可以先洗净后放好。作画时笔不可久置水中,久浸毛质容易变软,有碍笔力挺健。毛笔用完后,要洗净,捋直笔毛,倒挂在笔架上,使笔头朝下,切忌湿时插在笔筒里。

2、纸

(1)纸的种类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

(2)纸的保护方法

由于熟纸或熟绢是用胶矾水多次刷制而成,所以在绘画过程中随着多次的渲染或是用水过多,胶矾会走失而造成漏矾。漏矾之后会渗水,颜色上不均匀,一块深一块浅影响画面效果。古人所讲“三矾九染”是很有道理的,要学会自己配制胶矾水,每上几遍颜色就上一遍胶矾水,既可以固定颜色,又可以防止漏矾。

(3)怎样制作仿古纸和仿古绢?

a, 可以用国画色中的赭石、花青、墨等色(最好是透明色)在较大的容器中调和,用排笔或板刷蘸取上层色水(把下层颗粒粗的颜料滤掉)在纸或绢上刷匀,一遍不成可刷两次,即可染成仿古画颜

b,以红茶适量加水在火上煮,等把茶水煮成红褐色时,根据色调的需要调入其他色或墨,就可以刷制了。

c,过锰酸钾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呈小颗粒状,加水溶解后是紫色,涂在纸上呈褐色。应注意这种溶液不宜太浓,太浓会使纸的质地变脆。

3、墨

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

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

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

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

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4、颜料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这些统称中国画颜料。

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

三、活动展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活动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活动总结。

第3周 工笔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是学生明确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教学重点: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国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白描: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绘画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自然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

接染: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合适在同一体面中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情况,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种流动感。

平涂:涂时颜色要薄、水分要适度,要一笔接一笔顺涂,不要来回涂抹。平涂的方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用于打底色,衬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表现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而在物象周围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见笔的一种染法。多用来染石头、树干。

三、活动展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活动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活动总结。

第4周 工笔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是学生明确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教学重点: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国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

接染: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合适在同一体面中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情况,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种流动感。

平涂:涂时颜色要薄、水分要适度,要一笔接一笔顺涂,不要来回涂抹。平涂的方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用于打底色,衬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表现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而在物象周围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见笔的一种染法。多用来染石头、树干。

三、活动展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活动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活动总结。

第5-8周 工笔白描的绘画学习

教学目标: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教学重点:了解白描的基本知识,学习白描的绘画方法。 教学准备:国画材料 教学过程

白描如歌 线实际上就是一种笔触。工笔白描把笔触美感提升到了绝对高度,除了反映式的描绘,更注重线条的形式美、抽象美,是作者的技术能力、艺术感悟与个人情感的完美体现。

工笔白描与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线条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如歌如泣,形成或清亮或沙哑、或高亢或低沉、或明快或隐晦的音调节奏。

开放格局 现代工笔白描对传统形式进行继承与创新,具体表现为对白描程式的探索,对白描概念的再认识,对线的表现潜力和艺术活力的深入发掘,对改变线的性质的试探等等。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多姿多彩的民间和少数民族美术,还是流派纷呈的西方古典美术和现代艺术思潮,都在工笔白描的选择范围内,加以取舍、溶解,以开放式的实践展示出一个博大的艺术领域。 一 审美要求:

1讲究严格的程式,法度森严。 要求作者在冷静思考、周密的筹划安排和严谨的勾勒制作中去完成一幅作品。

2讲究用笔,但更注重总体的洗炼与韵律。 严中寓活,在丰富中求整体。

3以线抒情,将主观的情感、修养、思想融入对客观物象的感觉之中。

二 线的功能

线,不仅是“形”的表现,还包含着对事物的“质”的表现

1、“形”的表现

将线作为勾画对象形体外沿的轮廓,以及形体结构的界限,主要着眼于事物形体的外部特征,以及线勾画形体的客观准确度,诸如形体的大小、曲直、部位和比例等等。

第9-16周 工笔牡丹的绘画练习

教学目标:

学习工笔牡丹的基本技法,由易到难,并能独立绘制一副完整的牡丹图。

教学重点:学习工笔牡丹的基本技法 教学准备:国画材料 教学过程:

端庄素雅、挺拔俊秀的姿态,令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遐想翩翩,为它赞美,为它讴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美丽和纯洁,更使得人们把它看做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亭亭玉立,一尘不染。”许多画家以这些品格自喻自督,创作了大量传世经典。 工笔牡丹染色技法步骤

1、定稿后把熟宣纸放在已起好的稿子上面,直接用较浓的墨勾荷正叶,中等浓度的墨勾荷反叶和水草及荷梗,淡墨勾花头。

2、用淡白粉平涂花头,注意不要太浓。酞青蓝+墨分染荷叶及背景,可以多分染几次。

3、花头用曙红+朱磦+墨分染,分几次分染。花的尖部要染重些。荷叶及其他部分继续用酞青蓝+墨分染,要染足。

4、用灰绿(酞青蓝+黄+朱磦+墨)染花的暗部,然后再用黄色罩染一下。莲蓬用石绿分染一下,然后也用黄色罩染。接着用 黄色加朱磦点花蕊,白色丝花丝。荷叶用酞青蓝+黄平涂一次,然后用酞青蓝+黄色+朱磦+少许墨再平涂一次。水蓼用胭脂+墨分染叶子,白色加少量黄点水蓼 花。水草平涂绿色后用黄+朱磦+墨染尖部,荷叶的虫咬处也用此色分染一下。最后题款盖印,作品完成。

荷韵白描

定稿后把熟宣纸放在已起好的稿子上面,直接用较浓的墨勾荷正叶,中等浓度的墨勾荷反叶和水草及荷梗,淡墨勾花头。

用淡白粉平涂花头,注意不要太浓。酞青蓝+墨分染荷叶及背景,可以多分染几次。

花头用曙红+朱磦+墨分染,分几次分染。花的尖部要染重些。荷叶及其他部分继续用酞青蓝+墨分染,要染足。

用灰绿(酞青蓝+黄+朱磦+墨)染花的暗部,然后再用黄色罩染一下。莲蓬用石绿分染一下,然后也用黄色罩染。接着用 黄色加朱磦点花蕊,白色丝花丝。荷叶用酞青蓝+黄平涂一次,然后用酞青蓝+黄色+朱磦+少许墨再平涂一次。水蓼用胭脂+墨分染叶子,白色加少量黄点水蓼 花。水草平涂绿色后用黄+朱磦+墨染尖部,荷叶的虫咬处也用此色分染一下。最后题款盖印,作品完成。

第19篇:工笔荷花的画法

名称:《粉荷》

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 墨:一得阁瓶装墨汁 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

笔:五寸底纹笔、长锋勾线笔、大白云、狼毫小楷、小描笔 制时间:30小时

工笔荷花(粉红)的画法 第一步:

绘 淡墨勾花头,中墨勾反叶、梗。重墨勾正叶。中墨勾蜻蜓,淡墨勾蜻蜓翅膀。远处的花卉、荷叶、水草用淡墨勾勒。花卉线条略柔和、水 草线条稍灵动、荷叶线条略粗一些。

花头:淡白粉平涂荷花正面花瓣,曙红略加白色调和成粉红色后加水薄薄的平涂花瓣反面。

荷叶:正面花青顺叶筋分染明暗关系,叶筋的两边都留水线。反面用藤黄+三绿+墨调和成比较沉稳一些的青绿色平涂。

淡花青烘染背景,淡墨绿(淡墨+草绿)烘染远处的叶子和远处的背景。水草部分此时用花青调和一些赭石整体统染,不用分的那么清楚,底

纹笔一起刷过去即可。烘染背景的时候可以将右边两朵荷花也淡淡的带上花青,这样和主体的荷花在色相的纯度上就有了差别了。 莲蓬:淡草绿平涂。

第二步:

花头:淡曙红从花瓣背面由尖部往根部分染,颜色集中在花瓣上部和中间部分,有点象染桃子的感觉。正面调很淡的灰绿(墨加三绿)从

根部往花瓣尖部大约分染到二分之一处即可烘染开去。

叶子:正面继续用花青分染2遍,逐次加浓渲染的色彩,同时染色的面积也逐渐往叶子中心缩小。反叶用草绿分染一次后再用墨绿分染。适当的

刻画一下荷叶之间的掩映产生的明暗关系。

梗:草绿从梗中间往两边分染,靠近花头和叶子的部分可用墨绿再次分染一下。

水草:平涂淡赭石。

蜻蜓:身体部分平涂中等浓度的朱膘。

远景荷叶用淡花青简单的从边缘往内分染一下,见些笔触显得活波一些。远景和荷叶下面的水面继续用花青烘染。

第三步:

花头:继续用曙红分染,逐次缩小分染面积,越染越向花瓣的中上部和尖部集中。正面花瓣芽绿分染。

叶子:正面花青统染数次,要将大的明暗关系染足,开始留白的水线都要在这一步统染进来了。反面用淡草绿整体统染后用薄三绿从边缘往底 部大面积倒染。遇到虫咬的部分用朱膘加一点点墨调和成淡赭石色从破叶处边缘染开。淡胭脂从边缘往中间染嫩叶。花苞的芽托平涂草绿后用 墨绿分染。莲蓬用淡草绿分染明暗。 蜻蜓:胭脂统染明暗。主要是染大的关系。

近处荷叶下面的水面用淡墨绿在以前的花青上面继续罩染一次。

第四步:

叶子:正面平涂中等浓度翠绿(草绿也可以,草绿为藤黄+花青,翠绿为酞青蓝+藤黄)2遍。反叶为求其润,用草绿+三绿调成略带粉粉

的感觉的青绿薄薄的罩染一遍。梗也用此色同时平涂一次。随后用淡朱膘将反叶和嫩叶的边缘倒染一下,活跃一下色彩。

花头:正面花瓣在靠近莲蓬的根部用藤黄+朱膘成桔黄色整体的统染至花瓣的四分之一处,因为荷花花蕊的粉黄色经常有落在花瓣上,所以有 此一染。莲蓬继续用草绿染足。中间露出一些尖尖的莲子用小笔蘸草绿色染出立体效果。花瓣反面此时用胭脂罩染,使得曙红的色彩不是那么 艳。

水草:淡花青平涂,两边都空出水线。

蜻蜓:淡胭脂分染翅膀根部。很淡的清墨从翅膀尖部往回略染至五分之一处即可。淡白粉在翅膀根部的边缘略略分染一下,不要使得翅膀显得 完全透明。身体部分用小笔蘸曙红画出其结构关系。遇到翅膀覆盖的部分可以略略淡一些,表现一些透明感即可。

第五步:

花头:反面用胭脂继续提染。然后用中等浓度胭脂在花瓣尖部复勾一下,给荷花整体“提神”。正面花瓣用浓白粉从尖部往根部倒染,最 好一次染足。随后用淡曙红在正面花瓣尖部复勾提神。反面花瓣的根部略略用淡白粉染出一些反光效果。全部染好后用淡曙红勾花瓣反面的脉 纹。先勾直弧线,就如过春节挂的大灯笼的骨架一般,顶部要归尖,底部要归根,同时要考虑顺着荷花花瓣的变化来变化。直弧线勾好以后将 曙红调淡一些用勾线笔颤笔勾出直弧线之间的波浪弧线。

花蕊:浓白色调藤黄再调朱膘成浓檀香色点花蕊。浓白色点莲蓬顶部的点点和花蕊顶部的米粒状白点。浓白色细笔勾出花丝。

叶子:正面用淡墨稍许分染一下,使得正面的绿色不是那么发闷。反叶虫咬的部分用大白云蘸赭墨色点厾色斑。大小轻重都略有些变化,表现 荷叶此部分将破未破的意味。

梗:用短锋笔蘸中墨点荷花梗上的刺,点的有规律或者如写意一般三两的聚散都是可以的。唯点刺不要挑成尖的,显得浮滑。应中锋用笔带点 逆锋入纸的感觉点出即可。

水草:花青稍许简单分染一下,本作中水草只是配景,没必要画的过于严谨。

背景,最后用一寸底纹笔蘸淡草绿整体审视画面后局部的调整关系。 蜻蜓:中等曙红继续染足明暗结构关系。淡墨勾勒翅膀上的脉纹,细笔蘸淡白色复勾翅膀尖部的脉纹,稍稍错开一些,透明感会更好 局部图

第20篇: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

课 题: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新人教版教案

教学目的: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重 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 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示范画(数张) 学生作品1─2幅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以 下 画 线 部 分 为 板 书 内 容)

一、讲授新课:

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1) 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1) 确定思路,构想

(2) 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 自描定移:

(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点?)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 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④画里画外:构造时,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先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效果。

(5) 工笔花鸟画的设色

渲染手法:(提问:常用的渲染手法有几种)

①分染 图1

②罩染 图2

③统染 图3

④接染 图4

⑤平涂 图5

⑥哄染 图6

⑦注水注色法 图7

(6) 色彩的配置

(7) 提款

(8) 印章

二、课堂小结:把所学的绘画知识能够运用到创作上去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作业布置:牡丹花创作一幅

四、课后分析:图例 图1 图2 图3 图4

工笔描写范文
《工笔描写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