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创新性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7 09:07:4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创新性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决定》之后,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要根据各种形势,坚持党的路线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调整策略和方法,因此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

本文在第一部分简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来阐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从反对腐败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首先通过对党的先进性分析说明腐败违反了党的先进性;其次,通过对苏联等国家的执政地位的丧失的经验教训,来说明腐败对党的执政地位的危害;再次从党的执政方式来说明腐败对党的执政的影响;再次,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性来说明提高党员领导素质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但是腐败同样对党员领导干部有着很大的危害不仅仅在党员的素质还对民主选拔有着巨大危害。最后通过阐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来说明,要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反腐败。反对腐败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第四部分通过对党内腐败的成因的分析和对社会、政治体制、经济的危害的阐述来深刻分析党内腐败。第五部分,加大反腐败力度方面,阐述了廉政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从对第四部分党内腐败的成因分析,来从加强完善体制改革、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完善法制、完善监督体制等对应党内腐败成因提出建议。从而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和廉政作风建设,提高党的形象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推荐第2篇:创新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本质

1.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关于创新思维的涵义问题,已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心理学着重从创新思维活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标准等问题入手,来研究人的各种创新能力,分析创新思维过程和创造心理等;科学方法论则从科学发现的角度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以创新思维成果来追溯创新思维的过程。正是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形成了对创新思维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如:创新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外在有机的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高级思想、心理活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是指具有新颖性,能解决某一特定需要(目的)的思维过程及其功能:创新思维是人们自觉地、能动地综合运用性和开拓性成果的一种思维;创新思维即人的智力,它是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的集中等等。此外,还有对创新思维的广义和狭义认识,一般认为广义的创新思维即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而狭义的创新思维则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直接形成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诸如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可见,目前人们对创新思维的认识还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但是,在所有的这些不同认识中有一个共同承认的基本内涵,那就是创新思维概念的核心—创新。也正因为如此,通常人们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把思维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另一种是重复性思维(或再现性思维、常规性思维)。重复性思维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思维形态,它是对已经接收到信息的重复和再现,大脑利用的仅是记忆和存储功能,这种思维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创新思维正好相反,是存储的信息根据需要(问题)的新加工,必须具有思维的创新性。因此,在认识和把握创新思维的内涵时,应将创新思维与重复性思维区别开来,以突出创新思维的核心概念—创新。

1.2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从以上对创新思维涵义的论述,我们能够看出其中处处体现着“超越”的特性。首先,思维主体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其动力来自于求新意识的推动,这表现了思维主体的超越意识;在思维过程中,思维主体要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手段,使思维重新组合,不断超越固有的思维方式;再看思维结果,思维主体的创新活动力求取得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达到对已有结果的超越。因此,本文将创新思维的本质归结为“超越”。

创新思维是作为传统思维的相异方,甚至是对立方(当然不是绝对对立)提出的,它是一种能够产生新颖性结果、超越性结果的思维。与传统思维相比,不管是在思考角度、运用材料方面,还是在论证方式、思维成果方面,创新思维都具有全新的创造性特质和内容,这使得创新思维能够出新,能够超越现有的认识和眼前事物的局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增添新的成员和元素。创新思维内在地要求超越,要求思维从表象现实以及对这种现实的反映出发,把握住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可能性、倾向性,乃至规律性的东西,并通过思想、计划和理论等形式将它们转化为现实。可见,超越是创新思维的本质。以马克思为例,马克思的两大贡献是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史观,这两者都是马克思自觉摆脱资产阶级的狭隘立场、观点,从客观、历史的科学视角透过表面的物相和颠倒的假象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和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所得出的全新成果,马克思自己曾说:“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在一般情况下,作为现实的反映,思维是落后于现实而存在的,但创新思维是超越现实的,创新思维作为人类不断发展着的能力,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现实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超越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属性,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方面的超越。下面以马克思为例来具体分析超越的三方面表现。

马克思设计共产主义社会、预见全球化、预测商业周期、提出经济决定人的观念,都是思维超越具体时间的实例。这些在马克思的时代都是没有发生,或者仅仅以萌芽的形式刚刚产生的,而马克思却能够从当前的现实看到事物在未来的真实存在状态。创新思维能够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先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趋势、具有科学性的成果。正基于此,创新思维可以使我们认清事物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在实践中修正认识,促进新事物的发展,采取必要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新事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对空间的超越是创新思维的另一重要方面。具有创新思维品质的人不仅仅关注自己身边的以及与自己有着利害关系的个人事务,而且更多地关注那些与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远离自己生活圈子的社会事务和自然事物。只有这样,思维的结果才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意义,才一会发挥积极性和利他胜的社会影响,否则,思维结果充其量是一些由自己的利益和情绪支配的意见。马克思在个人生活毫无保障、常年依靠恩格斯救济度日的艰苦条件下,将全部思维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关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上,奉献在最能够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上。在马克思的思维视域中,不仅他的祖国——德国一直是关注对象,而且欧洲、亚洲、美洲、非洲,乃至原始部落都是他的思维所倾注的对象。正因为马克思将视野扩大到世界范围,所以才能在宏观背景下考察他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他的思维大背景下才彰显出为别人所无法认识到的意义。

创新思维还体现在对具体事物的超越上。马克思同每个人一样,每天都在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打交道,但常人并不从这些具体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深远意义的问题和结论,而马克思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中,揭露了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虚伪本质;从人们的吃、喝、住、穿中看到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了人类历史活动的真正基础。其实,这也正是思想家与平常人之间的差别所在。思想家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从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从所有人都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总结出深刻性和普遍性的结论,而常人的常识思维则将自己限制在现象的范围内,即使遇到问题,也是按照习惯和常识给出解答。现象总是杂多、变化、暂时的,而本质则是单纯、稳定、持久的,创新思维能够克服常识思维止于现象而不前的惰性,从而摆脱具体事物所施加的种种限制,深入到现象背后把握隐藏的真理。

对时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高度;对空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对事物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广度。机械唯物论的反映论把意识对物质的反映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在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前提下,强调反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积极性和能动性就突出地体现在创新思维中。创新思维调动起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客观事物尚未出现时,意识也可以把它想象出来,就像在马克思的时代,社会主义还没有成为现实,但他已经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些思想、计划等无不来源于创新思维的超越性。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2.1对传统的突破性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体现为创新。追求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而要创造出新成果,往往需创造者在思维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可以说,突破性是创造性思维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首先,突破性体现为创造者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这是指在思考有待创造的问题时,要有意识地抛开头脑中以往思考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思维程序和模式,排除以往的思维程序和模式对寻求新的设想的束缚,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的成功。

其次,突破性还体现为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特别是思维上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让你不知不觉地按着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去思考问题。

第三,突破性也体现在超越人类既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上。从超越既存的物质文明成果看,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是科技研发人员思维上敢于去超越原产品的结果。从超越既存的精神文明成果看,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静态宇宙观去思考,而创立了 “狭义相对论” 。

2.2思路上的新颖性

创新思维是以求异、新颖、独特为目标的。

2.3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这是指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超出逻辑思维,出人意料地违反常规的情形下出现。它不严密或暂时说不出什么道理。因此。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常常具有跳跃性,省略了逻辑推理的中间环节。

2.4视角上的灵活性

创新思维表现为视角能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变;能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善于变换视角看待同一问题,善于变通与转化,重新解释信息。它反对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应用各种思维方式。 2.5内容上的综合性

创新活动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必须综合利用他人的思维成果。科学技术发展史一再表明,谁能高度综合利用前人的思维成果,谁就能取胜,就能取得更多的突破,作出更多的贡献。在技术领域综合结出的硕果,更是到处可见。据说,松下电视机就是在综合了各国400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综合就是创造。

3.创造性思维方法

3.1抽象思维

亦称逻辑思维。是认识过程中用反映事物共同属性和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

3.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3.3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3.4灵感思维

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

3.5发散思维

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 3.6收敛思维

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

3.7分合思维

是一种把思考对象在思想中加以分解或合并,然后获得一种新的思维产物的思维方式。

3.8逆向思维

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3.9联想思维

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

4.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阻力与克服对策

4.1阻力

影响创新思维的发展的阻碍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一般说来,影响创新思维的最主要阻力是存在于创新主体思维中形成的习惯和定势以及头脑中的传统的、固定的思想观念。

其一,思维定势。思维是人脑的机能。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某种思维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思维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在人的思维能力上,思维定势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是人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形成的自己独有的对世界、对客观认识、认知的规律、途径等方面的一种观点。它既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性。这主要看每个个体如何对待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势,是自觉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自己的思维定势,还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定势以及思维定势的利弊。思维定势对于解决常规性问题和例行性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以往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驾轻就熟,快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然而,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则只能成为一种阻力或障碍,它很容易造成某些主观框框,使人思路阻塞、思域狭窄,难以闪现出创新的灵感,这是思维定势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在创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尽量防止或减少已有的思维定势可能产生的束缚作用。要冲破思维定势,主要途径是有意识地进行反定势思维,即注意有意识地从原有定势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思考。美国伯纳姆曾提出著名的“三问”,他认为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二是能不能合并;三是能不能取代。文学巨匠莫泊桑说过:“应该时刻躲避那些走熟了的路,去寻找一条新路。”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里,在贝尔的雕像下面,写着发明家这样的名言:“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这些名句和格言,都说明了反定势思维对于发明创造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对于人们进行创新思维也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其二,传统的、固定的思想观念。观念是内化于人脑潜意识中的观点和认识。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反复运用某种观点认识和思考问题,久而久之,这些观点和认识被积淀到大脑深层意识之中而达到了“无意识”状态,形成了一种约束性的一致观念,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在人脑思维加工过程中,主体对材料的选择、组织,对问题的认识、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念。历史上,每种观念的产生都是以当时的实践水平和历史文化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它产生的根据和存在的合理性。当时代发展了,实践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深藏于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则不容易随实践和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成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力。这时,原本适时的观念就变成了过时的观念,这种观念一般称之为传统观念。传统观念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障碍,它顽强地维护着它赖以存在的实践和社会基础,反对思维对现存事物的超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会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用老眼光、老办法去面对新问题。所以说,传统观念是阻碍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是创新思维的大敌。

另外,固定观念也会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固定观念一般是说人们在特定的领域内形成的观念。在该领域内某种观念是适用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它们就可能变得不再适用了。但是由于观念在思维中的惯性作用,人们总是习惯于固有的观念去认识、评价面对的问题而不管这个问题是否超出了原来的适用范围。在经验范围内解决那些常规性问题,是不需要思维创新的。但如果思维超出了原有的领域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那么适用于原来领域的固定观念在新的领域中只能起排斥新思想、扼杀新观念的作用。

4.2克服对策

创新思维阻力根源于创新主体的心理模式,创新思维受到创新主体知识、经验和个人素质的制约。因此,克服创新思维的阻力既要善于质疑和勇于批判,克服胆怯心理、实现超越,又要加强对创新主体创新思维原理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对创新主体来说,克服创新思维阻力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善于质疑、勇于批判。由于创新主体不知不觉地受到传统观念、固定观念和思维定势等因素的支配,因此要想克服这些因素,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有反思传统,有善于质疑的精神和敢于批判的勇气,要怀疑批判别人更要有怀疑批判自己,只有通过不断怀疑和批判,才能使创新主体冲破固定框框的束缚,在怀疑批判中不断创新。

其次,要克服胆怯心理,不断超越。破除传统习惯,突破权威型思维枷锁,是需要有勇气的。传统的、权威的东西同时也是为多数成员所承认和接受的东西。突破它们就意味着向多数人支持的东西挑战。而这种挑战本身又不能保证次次成功,相反却经常伴随着挫折和失败。因此,这就特别需要创新主体正确对待管理创新过程中的错误和曲折。要努力克服胆怯心理,不断实现思维方式的超越,如果处处怕犯错误,唯恐失败,就会陷于保守,就不敢突破原有的界限,也就谈不上开拓创新。

最后,要努力学习创新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现代创造学总结出一些有用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帮助人们突破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掌握了这些原理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各种创新思维障碍。如创新的思维方法,就是打破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单一思维方式习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多向思维可以帮助创新主体打破思维定势,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果创新主体能够善于运用这样一些方法,就可以自觉地抵制传统观念、固定观念及思维定势等的干扰实现思维的不断创新。

推荐第3篇:创新性研究课题

创新性研究课题

校园里外噪音调查与防治 课题研究原因 校园环境是我们学习的家园自古有人杰地灵之说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地方能否出人才的至关总要的清幽静谧的坏境使人内心安详惬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烦躁噪杂的坏境使人内心躁动不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基于对自己校园声音状况的观察和切身体会制定这一研究性课题。 研究课题目标 1制定调查方案进行实地数据采样反映校园噪音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方案通过专题探究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知道有关噪音基础知识提高搜索资料的能力。 3应用“数字式声纪计”或骨测量校园噪音环境情况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认真采集数据、研究数据的能力。 4引导学生制定解决校园噪音的措施实施校园噪音改善计划培养学生科学提高校园学习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研究课题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关于噪音的基础知识和校园噪音污染的基本情况选择好调查的重点、并提供参考用的记录表格。 2准备检测噪音的工具——数字式声级计或估测参考资料。 3学生准备调查表和搜集噪音危害、防治资料。 成果形式 噪音调查表、噪音状况报告、建议表、小论文、宣传标语等。 研究过程 一 激情引人确立调查研究的主题 1同学都喜欢优美的歌曲除了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于建筑

工地的敲击声混泥土搅拌机的轰鸣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躁心神不定这些声音都是噪音。 2交流噪音的危害噪声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最常见的损害就是听力损害有检查表明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绕滚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到损害。 3认定研究课题你认为我们生活的校园是否存在噪音现象呢如果有到达了什么样的程度校园里一天中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区分噪音和正常音可以用什么办法减弱噪声呢 二 设计调查方案 1按组内的异质原则划分研究小组每组推选出组长。 2学习使用数学式声级计区分噪音和正常音确定调查的主要场所。噪音的强度可以用声级表示单位为分贝0—50分贝感觉舒适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110以上为有害区。 3确定调查的指标讨论注意事项。 三 调查与总汇 1现场调查采取数据。 2汇报交流提出发现。 1 根据采集数据自制噪音分级表。 2 经过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有了新的收获如1发现学校一天中的声音大部分都处于噪音标准之上的状态 2发现同学打闹下楼脚步声是上午课间和下午课间声音分贝大的主要原因 3发现学校一天里的声音变化过程像个字母M 4学校高音喇叭沿街楼电焊气割机是校园里最高的噪音5几名教师讲课声高而尖也算是噪音 6学校电器的噪音是校园噪音不可忽视

的一个方面。 四 提出解决措施实施改善计划。 1讨论交流防治噪音的基本途径。 1减少噪音源或降低噪音的音量2切断传播途径 3戴耳塞。 2针对2个课间的噪音情况制定出学校切实可行的具体治理措施。 学生纷纷想办法 讨论研究后汇报如下1把每个办的教室都贴上“悄悄说话”的提示语来提醒大家2对全校进行保护环境制止噪声的宣传广播3给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提建议希望我校把检查每个班的噪音情况进行每周评比表现差的班级在门上贴出“噪音教室”4对树林中蝉的噪音进行防治5在沿街的楼的微机室加上双层玻璃6与沿街楼的经营者磋商尽量不在上课期间进行电气焊7在学校的网上开辟关于校园噪音的问题论坛8缩小高音喇叭与操场的距离降低喇叭音量9给校长提建议希望校长对老师进行噪音危害的宣传与相关教师谈话让班主任加强对自己班级的管理对校园的电器特别是微机要进行定期除尘。10鼓励学生行动起来改造校园的噪声环境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五 活动延伸 1开展“悄悄说轻轻走”主题班会、2组织“校园噪音的危害”社区宣传活动。 3写一封“给市长建议信”或“给城市执法局局长的建议信”要求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优化学生读书学习的环境。 4设计以“根治校园噪音“为主题的宣传画。 六 课题总结 经过“校园里外噪音调查与防治”这一课题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实践自己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真切感受到想事情做事情要

懂得全面考察、深入研究懂得了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样的至理名言凡是遇上问题应该找到最佳途径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与成本。这一次创新性研究课题令人受益匪浅。 姓名华庭斌 班级08国贸2班 学号2008524215

推荐第4篇:创新性工作总结

创新性工作总结

——手工剪纸

东塘学小学

陈华

剪纸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了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了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在教学中应运用了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唤起了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了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学期剪纸活动教学以动物剪纸和临摹剪纸为主要内容。动物剪纸教学包含了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画法、纹样处理、特点把握,多数学生能将有外部轮廓的动物画稿进行独立改编和处理,创作出有新意的剪纸。临摹剪纸帮助学生了解各式各样的剪纸,从中学到了各种技法,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本学期人员的新老交替比较大,因此,剪纸组的工作重点首先是培养新人,使其尽快的了解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其次,通过具体的剪纸练习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手、眼、脑的灵活性,使剪纸活动更上一个新台阶。

活动内容:

1、练剪基础纹样,如锯齿纹、月牙纹、螺旋纹、水浪纹、云纹、花纹等,训练手的灵活性。

2、对折剪纸的制作练习。

3、团花的设计制作:三折剪纸、四折剪纸、五折剪纸、六折剪纸。

4、临摹一些简单的动植物剪纸图案。

5、简介剪纸构图知识。中心位置的安排、装饰效果等。

6、简单的自由创作。创作的题材主要是人物、动植物等。

活动总结:

(1)剪纸大小要适当。

在不用美工刀,且低年级的状况下,尤其要把线稿画大一些,方便剪裁细部。

(2)准备放大的示范作品。

尤其在画线稿的步骤,要有放大的线稿示范图。

(3)要有充分的制作时间。

课时安排要有足够的时间。每一个制作步骤一课时。

(4)制作内容“简单化”、作业要求“大众化”。 因为制作难度大,作业要求不要过高。

我们剪纸活动安排在周四下午第一节、第二节。 我们剪纸活动进行的常规活动主要是进行剪纸技艺的教授和学习,争取让每个成员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剪纸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剪纸技巧,让有基础的同学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推荐第5篇: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措施分析

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措施分析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是缺乏对财政资金科学合理的项目论证,财政管理与监督薄弱的问题依旧存在,从而严重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首先概述了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现状,分析了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作用一项目化管理,最后提出了相关利用措施:强化领导工作责任制、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监督和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 创新性利用 绩效评价 项目化管理

根据国家一系列文件规定,当前政府对基层乡镇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但是从近几年地方财政资金结构和安排情况来看,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的资金不多,多数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可供常态下管理使用的资金不足,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各乡镇必须以进步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为突破口,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创新财政管理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依法理财、从严治财。本文具体探讨了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措施,现分析探讨如下。

一、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现状

(一)乡镇财政资金的来源现状

当前财政对乡镇的基本支出经费拨款中绝大多数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拨款很少,只有靠自身仅有的财力或拼命挖潜来维持。同时对运行维持类项目和发展建设类项目财政拨款有增有减,说明这两类项目拨款的不可控性,变动较大,而对各种项目的投入是逐年增加,并且增加比例较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不能统筹使用,资金不能优化配置,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地方预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的缴交比例和缴交基数逐年增加,缺口较大,而且资金缺口部分从地方财政资金方面得不到补助。近几年,地方财政着重投资在发展项目上,维持类的经费比例越来越少,发展建设类项目基本上也是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来匹配资金,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可供常态下管理使用的资金很少。另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预决算上报编制要求、上报时间和口径存在不致性。中央部门预决算要求综合性,但是由于中央预算上报时间比地方财政预算上报时间早,上报时地方财政投入部分基本以上年数据为依据预计填报,也就是简单估算总额增长的行政决定式的预算做法,然而由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的不可控性,变动较大,所以每年上报中央预算时,上报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存在不确定性。

(二)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问题

(1)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财政部门按照当地财政支出的比例确定编制预算资金分配,用款单位目前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将有限的资金形成规模效应,资金投入面过宽,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此类现象在其他资金使用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资金使用的绩效。

(2)违规现象比较严重

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管理的力度,但在财政资金使用与核算上仍存在着大量的违规现象。一是除近年来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外,大多数财政资金不实行单独核算,专项资金与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形成挤占、挪用财政资金,专项结余无法正确体现,同时也难以对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评价。二是一些用款单位为了不上缴专款结余,年终突击花钱、突击采购。三是一些用款单位不经财政审批,任意改变财政资金用途,预算执行随意性大。

(3)缺乏对资金项目论证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财政部门在项目审核上,几乎说不上话,只有拨款的义务。不少主管部门都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具体项目的安排上,热哀于多立项目。立大项目,而对这些项目的经济价值缺乏深入、科学的分析论证。对如何管理监督项目投资很少有全面周到的考虑。当前虽然已普遍实行了\"先论证项目,再申报资金\"的申报程序,但在一些用款单位想方设法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虚增用款资金的现象还存在,从而形成专项的滞留或挪用,严重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使违规操作成为可能。

(4)监督薄弱问题存在

表现在地方财政支出过程中,从政策的掌握运用到财政拨款缺少内在的制约机制,涉及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支出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的问题,特别是以前年度发生的违规事项,目前还只是要求违规单位今后予以杜绝,而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处置缺乏应有的力度。

二、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作用一项目化管理

一是完善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加强了财政资金项目立项、审定、预算安排到使用监督、效益考核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形成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三位一体全方位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有效地控制了挪用专款、资金浪费现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明确了财政资金核算的会计责任。长期以来,将专项支出与基本支出合在一起核算,基本支出挪用财政资金无法反映,会计部门与用款单位之间相互推委责任时有发生。实行财政资金项目核算后,会计部门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资金收入,依据专项支出单据进行项目核算。基本支出挪用的财政资金就会在经常性结余里直接反映。三是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减轻了年报工作量。没对财政资金实行项目核算前,年报时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用手工人为地去分解。也就是说,年报中基本支出、专项支出都不是实际支出数,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实行项目核算后,利用\"财政资金收支明细表\"数据直接填列年终会计报表,由于该表数据直接取数于账户记录,有效地保证了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由于减少了人为破解支出的环节,大大减轻了年报工作量。

三、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措施

(一)强化领导工作责任制

首先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地认识到乡镇财政资金的重要性。其次,对单位领导和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项目的管理人员都要建立严格的考核追究制,使他们能够严格地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及财务制度的规定,保证各类财政资金的规范运作和用途明确,切实管理和使用好自己手中的资金,避免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要将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作来抓,真正地确保各类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合规性、合法性和安全性。

(二)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步树立公共财政意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中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将财政资金投向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领域,投向关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科技、环保、教育等方面。在财政资金分配上保障重点,扶强扶优,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完善部门预算,细化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防止资金分配和执行中的\"暗箱操作\",以便于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积极推行财政性资金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通过集中支付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最终收款人,提高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

(三)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监督

绩效监督是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绩效为目的,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通过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绩效监督方法和系列的指标,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监督,找出实际绩效状况与应达到的绩效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督促被监督主体达到预期绩效的监督过程。要在项目各个阶段目标完成后,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验收检查、分析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保证项目按照目标确定的方向有序开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四)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部门应从总体上把握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制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原则和基本操作规范。各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要开展各自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制定本部门的绩效标准。绩效评价制度可以在事前评估待分配使用的资金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可以产生预期的效益,为资金分配提供参考,也可以在事后评价财政资金的实际绩效,为财政性资金支出计划的安排和筛选提供依据。这制度可以提高财政及有关部门对资金支出的业绩和效率的重视程度,促进财政资金科学合理分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总之,在乡镇财政资金的创新性利用上,我们需要进步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为突破口,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创新财政管理机制,逐步搭建起规范、长效的财政资金监管机制。

李伟,底阳阳(2015)分析了T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主要包括增设应用型选修课、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三、培养模式方面

为更好的提高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国学者以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朱朝晖(2012)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管理型\"和\"综合管理型\"等\"管理型\'\'财会类人才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亟待改革,进而提出基于CFO知识能力体系的\"管理型\"财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优化财会专业知识结构;创新能力教学;改革财会专业教学方法;关注学习能力提升。

王彬(2012)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校企合作的实施进行了阐述:精心挑选拟合作的企业,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组织机构;按合作办学要求,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按照项目管理原则,对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控制;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此外还分析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李莹等(2014)从定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平台、建立财务管理专业复合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吴疆等(2015)提出创建\"四位体\"教学模式的构想,所谓\"四位\"即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模拟教学、创新型综合教学四个研究方面,\"体\"即为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模拟教学、创新型综合教学四个方面综合为一个统的整体,最终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杨芳(2015)选取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部分学生,从学习能力、专业素质、努力程度和动手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提出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体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分层化的培养目标;逐步实施弹性学制模式;探索有效的专业导师制度;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武志勇等(2015)以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来源及成因。基于此,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相致。最后,以齐齐哈尔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课程建设方面

不论是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创新教学培养模式的实现,都不可能脱离具体课程教学活动而独立发挥作用,与此相适应,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也十分重要。

王彤彤(201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仅限于理论课程),提出优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提升公共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加强学科基础课的学科特性以及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按照专业方向整合。

刘其冰(2012)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尤其强调即使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能陷入\"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景舒婷,刘丽丽(2013)针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包括基本素质与能力模块、外语应用能力模块、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模块、工商管理基础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及沟通协作能力模块。

何威风(2014)针对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缺乏的现状,提出从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建立\"厚基础、宽口径\"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以差别化培养目标为分界,建立差异化的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以能力特色化为导向,建立模块化的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程三方面构建合理、完善、特色鲜明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应重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通过对上述文献资料的分类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反映现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形式方法较为单

一、实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不够科学、实训教材以及相应教学软件与理论教学不配套、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设计指导能力、在教学中忽视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实践教学软件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建设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进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推荐第6篇: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性分析的论文

摘要:电力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工程,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电力设计管理创新的性要性和电力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不断增强电力设计管理创新性的方法和措施,以实现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电力设计;管理;创新;电力设计管理;管理创新

电力事业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电气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设计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电力设计管理环境,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电力工程的设计质量,探索适应电力设计管理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并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

1.电力设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战略目标的要求。随着我国的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也面临新的形势。它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营方式,改变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结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战略规划,合理支配电力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性是电力企业内部资源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实现电力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必须要提高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性。1.2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的趋势,市场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使得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使得电力企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需求不断增多的情况,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2.电力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规范化管理。电力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因此电力设计管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因此电力设计管理涵盖的内容也相当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2.2缺乏创新的动力。创新一个行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能力,因此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保障。由于企业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如果没有为企业创新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能力不足,同时缺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又没有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性增强。2.3设计人员创新意识不高。电力企业的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会直接影响他们在电力设计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和结果。如果设计人员具有积极向上的创新意识就能促进设计人员的创造能力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高,设计人员就会思想懈怠,行动散漫,整日敷衍了事,不求上进,这样就会造成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水平的下降,进而给电力设计的最终成果带来不良的影响,阻碍电力企业的向前发展。

3.加强电力设计管理创新性的有效措施

3.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由于电力设计管理的不规范,造成电力设计质量下降,并且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根据市场环境,完善设计部门结构,明确部门职责,鼓励团队合作,建立一套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使电力设计管理向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在制度和流程执行方面,可以对项目的进度和完成情况采取信息化建设,把相关信息和进展落实到信息系统管理中,并且派专业人员监督、指导和督促。3.2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创新意识。电力设计的质量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培训有利于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培训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因材施教和活动中的个人观点交流,团队观点讨论和设计成果展示,激发参与,互相学习,公平竞争。不仅能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更能促进设计人员的相互交流,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积极性,最后达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效果。如果每个设计人员都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在电力设计的过程中,电力设计的质量和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性将不断提高。3.3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考核是电力设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是奖罚的重要依据。奖罚分明,建立公正的激励和约束体制能提高电力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员工的平等竞争,进而促进电力工程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更有效、更明确地加强绩效考核,建立一套完整、公正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内容。对搜集的绩效数据考核和评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绩效考核人员对绩效结果进行反复核对,准确无误后要按照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效执行。这样就能对电力设计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和鞭策作用,促进电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设计管理创新不仅是电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更是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的电力设计管理中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必须要促进电力设计管理的创新,采取加强电力设计管理创新性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兰香,关于电力企业管理的工作探讨[J].通讯世界,2013,11:149-150.

推荐第7篇:“碳的化学性质”创新性教学案例分析

“碳的化学性质”创新性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义务教学阶段第六单元课题1第二课时。重点介绍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难点碳的还原性。将碳与氧化铜演示实验创新改成学生微型实验,便于学生的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与难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仪器。

4.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

二、设计思想

1.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现碳单质的稳定性。

2.通过实验创新微型实验,将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词、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一幅墨宝、木质电线杆埋入土里的部分表面烧黑碳化以延长使用期等切入学习主题――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条件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过渡]不活泼是否意味着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发生任何反应?

[学生]不是,碳可以燃烧

[教师]所以不活泼是在常温下

[强调]常温下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请同学们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让学生代表在黑板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强调规范书写。

[过渡]冬天到了,如果家中烧煤炉的话一定要防止煤气中毒,那么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CO

[教师]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木炭和氧气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请写出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让学生代表在黑板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个方程式,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什么情况下又生成一氧化碳。

[学生]在氧气充足情况下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情况下,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板书]2.可燃性:C+O2==CO2(点燃) (氧气充足)

2C+O2==2CO (点燃) (氧气不足)

[教师]请同学们再对比一下这两个反应,都是碳与氧气的反应,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生成物的种类呢?

[学生]反应物的含量

[教师]反应物的含量不同,也可能影响产物的种类。例如家中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在通风不足时也会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所以家中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或煤炉,就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过渡]那这两个反应都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从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分类又属于什么类型)

[学生]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教师]在碳与氧气反应中氧气提供了氧元素,表现了氧化性。而碳得到了氧元素生成二氧化碳,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过渡]碳除了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外,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发生氧化反应。下面我们看一个实验,一定要先听;在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通常用这样一套装置,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样一套微型实验装置,用大肚管代替了试管,大肚管的尖嘴部已装好的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大肚管的大肚部分用胶头滴管水平伸入滴加2-3ml澄清石灰水。注意大肚管一定不能倾斜导致黑色固体进入澄清石灰水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同组同学也要注意配合,点燃酒精灯用坩埚钳将金属网罩放在酒精灯上,金属网罩可起到集中火焰,提高温度的作用,这个组合将会代替酒精喷灯。将大肚管在酒精喷灯上加热2-3min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束用坩埚钳取下金属网罩,熄灭酒精灯,将大肚管平放于石棉网上待冷却后,将药品倒入废液缸。老师讲实验注意事项展现在屏幕上,听清楚之后,请开始实验。

注意事项:

1.大肚管要平放。

2.滴加2~3滴澄清石灰水于大肚管的大肚处。

3点燃酒精灯然后用坩埚钳将金属网罩罩于酒精灯上。

4.用试管夹夹在大肚管口,将大肚管尖嘴有药品处持续加热2~3分钟。

5.观察黑色固体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6.验完毕装置冷却后,将药品倒入废液缸,用坩埚钳取下金属网罩,并熄灭酒精灯,其余仪器放回实验盘。

教师通过视屏给学生演示整个实验过程。然后再让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学生实验]碳与氧化铜的微型实验。教师要仔细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成功完成此实验。

[教师]实验结束,请学生们熄灭酒精灯,放下大肚管,那位同学能代表你们组向大家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

[引导]由实验现象可知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请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铜的化学方程式。请你在黑板上书写一下。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教师讲评]这位学生再注意一下配平就好,还要努力呀。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给的资料卡片和此反应讨论分析以下问题,在反应物中:

1.什么物质具有氧化性

2.什么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什么物质具有还原性

4.什么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教师]好,时间到哪位同学带领我们分析一下

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碳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

[过渡]在此反应中主要体现了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将氧化铜还原成了铜单质。

[板书]

3、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碳夺取了CuO中的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

CuO提供氧元素被夺取了氧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利用碳的还原性,碳还可以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这种反应中谁得氧,谁失氧

接下来请同学们写出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 + 3C === 4Fe + 3CO2↑

用途:碳的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反思

亮点之处:

1.创新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非常成功。这个实验既是个难点也是重点,创新实验成功与否决定了碳单质的还原性能否从直观形象的角度引出碳的还原性。我通过这个创新实验很自然地引出单质碳在高温条件具有还原性,可以作为(冶金等工业)还原剂。

2.新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单质碳的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结合生活中实例。例如,将单质碳的稳定性时,借鉴两个资料(一是英国王室二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一幅墨宝,古代字画至今不褪色),分析它们保存至今的原因?

3.突出强化了化学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功能,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又通过用(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取暖,说明碳具有可燃性,要防止煤气中毒,说明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过来,利用碳的可燃性,可作为固体燃料,同时验证金刚石石墨等单质碳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4.注重分析化学概念。

5.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练结合。教学中注重对学法的指导,能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推荐第8篇:护理创新性实验

护理创新性实验报告

一.“床上洗头”小改进

在进行“床上洗头”的操作过程中不仅要达到清洁头发,减少感染机会;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生长和代谢;使病人舒适,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同时还要保证病人的舒适性。而目前的床上洗头的操作程序中在这方面做的还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因此有必要改进一下操作程序或者实验用物。此次对实验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实验用物的改进。

小改进:

这是我们实验课使用的洗头盆。在病人躺下后颈部垫在洗头盆凹陷处,因是质硬的塑料,病人会感觉不舒服。所以我的改进主要是洗头盆凹陷可以垫上

用防水布包裹的毛巾。洗头盆中间突出的地方可以把毛巾折成方块垫在上面。这样的话病人会舒适很多。床上洗头相对来说用时很长,如果病人颈部放在硬处时间过长,就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也就达不到使病人舒适,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而我们护士要做的也仅仅是多准备了两条毛巾。换来的却是病人的高满意度。因此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在听取其他小组的创新性实验汇报时,也有很多关于洗头盆的改进,但是我个人认为其可行性都不是那么的强。首先设计和运用到临床是两回事,其次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问题,病人的费用承受问题。所以,就目前看来,在原有的操作器材基础上进行改进是最好的方法。

二.“给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小改进

当前操作中不足之处:

我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注重的是操作的本身,忽略了病人的疾病类型以及病人的病情。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的不足之处。

改进:

在进行这项操作时,建议增加病人疾病类型的了解以及病情变化的动态情况,以确定在操作进行前对病人进行必要的防护。这种防护主要指伴有过敏性的病人或伴有哮喘等。我们在操作前要给病人带上口罩,以防止操作中扬尘或棉絮的吸入,使病人的症状加重。

虽然是小小的改进,但是我觉得对 病人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这样可以减少对哮喘病人的刺激,减少病人的发作。 降低微尘过敏病人过敏的可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推荐第9篇: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教学方法,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作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千百年教学发展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教学方法是不计其数的。它不仅随时代而发展和更替,而且还因人而异。有的已总结为定法,但更多的还是装在各人的脑子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在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1.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品格。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人情淡化,导致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有反映,思想教育常为人们所忽视。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独立的进行,但大量的还是要贯穿到各门课程中去。从功能上来说,情感教学方法虽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主要的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品格和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地说,情感教学的作用有: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二是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五是发挥爱的伟大力量。

2.发现式教学法——这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倡导的,至今已在全世界推行。发现教学法是一个总的概念,把它用于教师的教,称为发现式教法,把它用于学生的学,就叫做发现式的学习。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效的。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才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才去认识。可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却被倒臵了。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这个看来已为大家都明白的问题。在教学中却作出了错误的理解。长期以来,教师是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我们进一步再问,学习认识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认识还是为了发现呢?传统的教学方法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而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回答而且还从实践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教育的作用是发之于“内”的。发现式教学法正是突出了这一点,按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组织教学,设臵创新的情境,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创新状态之中。

3.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又叫课堂讨论法,有的叫专题讨论。在英文里叫Seminar,它是从拉丁语Semen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种子。用这个字来表示讨论式教学法很有意义,因为在讨论中提出的新观点犹如种子,而讨论的形式就起着播撒种子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法,早在19世纪中期就在德国试行了。到了1869年,美国历史学家查理〃肯德尔〃亚当斯在密歇根大学引进了这种方法,接着传播到美国其他大学。但是,把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法,那还是哈佛大学于1904年确立的。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在国外也比较流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大学中,虽然讲授教学仍然占有统治地位,讨论式教学法已开始采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

讨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不同,它的特点是民主性和双向性。千百年以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完全是“一言堂”。即使学生产生了疑问,在课堂上是不能提的,对于教师讲错了的地方,学生也不敢问津。 开展讨论式的教学,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要认真作好准备。一要选择适当的课程。一般说,理论课比实践课、推理性课比陈述性课、专业课比基础课更具有讨论性。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课堂讨论与课堂提问是不同的,前者只能有计划地进行,而后者随时可在课堂上提出,也可以即席讨论。三是创造宽松的、民主的讨论气氛。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许压制不同的意见。在讨论中,教师既要指导,但又不能包办代替。有条件的话,可由学生主持讨论会,由学生做出总结,以便使他们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课堂讨论的准备,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是达到培养创造思考能力的重要保证。从教师方面说,主要是作好选题的准备。选题的学问很大,其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个好的论题就是一个研究题目,它应当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从学生方面说,主要是围绕着讨论题做准备,包括复习讲授过的教科书,查找有关的参考资料,提出自己的论点,写出发言提纲。每个学生要把准备发言的过程,当作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钻研的过程。讨论时积极发言,把它看成是相互启发,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4.疑问式教学法——每一门学科都是由一连串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所构成的。一项科学研究和探索,归根到底是要回答三个问题,即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样(how)?因此,教学中到处都是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而引起的矛盾。难怪我国古代大学问家们都告诫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问式的教学是教师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新内容、新概念、新结论,并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能力。善不善于提出问题,不仅仅是性格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思维能力问题。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开展疑问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目前,大学中的教学平铺直述者居多,这主要是教师还不善于在讲授过程中“设疑”。所谓设疑,就是教师在讲授前,自己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借题发挥,既引出所要讲解的要点,又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设疑要讲究艺术,设疑要得当。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真正把疑设在难点上,设在学生的真正疑点上。 5.案例教学法——这个方法最早是由联邦德国根舍因提出的,现在已广泛推广应用,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它为“案例”进行讲授或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这一类问题的知识方法,同时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研究课题,它可带动全书或部分内容的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可以是推理型,计算型的,也可以实例为教材。进行案例教学,可以讲授,也可以采用讨论或辩论的方式。

案例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很有推广的价值。它的主要优点有:一是克服“填鸭式”的教学,以点带面,有利于精简教学内容,减少学时;二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与社会实践息息相通,做到学用一致;三是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有利于使教学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把科研引如入教学,培养学生研究工作的能力。

6.暗示教学法——这是用暗示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方法,虽然在我国应用得不太普遍,但也常为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所使用。普通讲授法是问答式的直来直去。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同学来说,老师讲上一段,他就猜出了下一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知道了答案。很明显,学生们对这种直线思考式的讲授是很不满足的,因为达不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的作用,是通过暗示,促使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挖掘心理潜力,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比公开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抽象思维能力。人的思维能力还未被充分开发,通过暗示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们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心理学家们还证明,只要创造一种自由的心理环境,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能激发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

采用暗示教学法,关系到教与学两方面,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很好的配合。在进行暗示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处在不同的地位。对于教师来说,是处在明处,是有意识的,对问题的答案心中有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处在暗处,是无意识的对问题的答案是模糊的。在实施暗示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暗示的问题,选择有利的机会。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以用暗示法进行教学的。例如,教师给出一组化合物的元素分析和结构数据,要求学生求出这个未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这就是教师向学生暗示。在生活中,这种暗示活动也很多,实际上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思维开放教学法——在现代教育体制改革中,如何变思维封闭式教学为思维开放式教学,是人们探讨的核心问题。所谓思维开放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不要死记硬背书本现成的答案和老师给出的结论,要着眼各种不同答案或结论的自主选择。它强调学生应注意现成知识的动态性和变化性,提倡学生要注重能力结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这类方法对革除旧的教学方法中封闭性和僵化性的弊病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奥斯本创立的“智力激励法”就是一种思维开放式方法。这种方法用于创新教育,能激励学生发散思维、延迟批判、自由决策,从大量的发散结果中选择确定出正确答案。

8.实验探索教育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两者是有密切联系的,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在创新教育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就必须把教学看作是科学的“模拟”。实验探索教学法就是要把教学和实验、科研结合起来,让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科学领域内,研究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现型、突破性的;一种是验证性、学习性的。从根本上说,任何研究都希望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但也有许多研究仅仅只是证明已有的结论。所以实验探索教学法至今可以通过精心组织和刻意安排的验证性研究活动来学习教材并掌握教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还有获得发现性成果的可能性。因此,这种教学方法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必须指出的是,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实验探索教学法应按照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实际阶段来组织教学。

9.系统思考教学法——系统思考具有创造的功能。创造技法中的检核目录法、综摄法、特性列举法、形态分析法、缺点列举法等都是利用系统思考的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常用方法。系统思考教学法就是要将这些行之效的方法移植到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习惯,使学生能够从个别知识的整合中,来把握新知识、获得新能力。 10.社会参与教学法——社会是创新的大教室,也是创新的大舞台。在社会上,有无数发明创造的课题和无数发明创造的机会,只有敢于投身于社会、献身于创造的人,才能有所作为。创新教育提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了解社会需求、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服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主动性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同时还能创造性地掌握教材所没有规定的内容。

推荐第10篇:创新性实验心得体会

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心得与体会

万方方

2009年度,我们获得了苏州大学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为洪法水教授。现在,将近一年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就要结题了。回想起过去一年里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 从开始的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确定实验原理、实施方案与寻找创新点; 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最后确定研究对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急功近利,不为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培养,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实验本身所带来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学到了认真仔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总结的可贵精神,并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实验不是基础生物课上的实验,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

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其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

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方向和目标是贯穿整个实验的核心,只有明确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结果。创新点可以从很多方面确定,不一定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当然,能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好。有时思维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好像只能思考到这个程度了。这时要用发散思维多方位的考虑,作出大胆的猜测。但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想,再一步步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步得出来的。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姐在我们实验过程中的指导与帮助。

第11篇:创新性思维演讲稿

创新思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一个很热点的话题。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那我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

有这样一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爱迪生的名言,让我们懂得勤劳和汗水可以造就出天才和成功。其实不然。因为在这句话的原文后面,还有这样一句关键的话:“ 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向我们传达出什么?成功不单单是汗水那么简单,那灵感究竟又是什么?灵感,其实就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思考方法,引领人们发现新的途径的一种方式,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化身。

回顾历史长河,从古到今,小至企业发展,大至社会行业兴衰,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因子的渗透作用。勤劳并不能带来本质性的改变,汗水也不能提升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创新性和创作力,却能! 时光车轮行至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其中多个新的行业,如创意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就是创新思维,人类的日常生活没有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如此依赖创新思维的作用。 由此看来,创新,我们别无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创新?

创新思维是一门科学,而创新思维训练则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三

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增强创新思维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新思维实践。方法得当,就会为创新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最后,我想用十六个字结束我的演讲:创新有法,思维无法,贵在创新,重在思维!

谢谢大家!

第12篇:创新性实验总结报告

创新性实验总结报告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的项目。

我们团队所选论文题目是“汾河水中微生物的检测”,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感觉它具有实际意义,可操作性强,而且在创新方面利于突破。在论文写作以及实验过程中,有时感觉很辛苦,有时还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是最终坚持了下来,出色的完成了我们的项目。

开始是搜集资料。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准备工作—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相关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书籍等。通过一个月的深入学习,搜集了一大堆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在贺老师的指导下,摒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保留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作为备用。在这段时期,我们各自分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了一些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在Springer上,搜索了外文文献资料,参考了一些论文样本和一些论文设计总结;在常见的搜索引擎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特意浏览了大量的外文网站,并将这些内容列成提纲,便于以后查询,以减少后期工作量。

接下来,我们开始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并制作了课题研究的方案及实验规划,开题报告完成之后随即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实验过程之中。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撰写了初稿,并加入了自己新颖的见解,特别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吸取其它普通实验过程的优点,并加入我们自己的创新点。在此期间,我们多次与贺老师进行沟通,听取老师好的建议,积极采纳。

老师将初稿修改后及时反馈给我们,看了之后才发现整个项目中漏洞很多,特别是论文的格式,而就实验过程来说,提出了几点建议,如不要全盘覆盖课本上的知识,用一个章节作为典型来表达你的创新点就可以了。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在工作中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倍功半。

整个创新性实验的顺利完成,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贺东亮老师,我们这个团队的每一位队友以及学长的帮助,感谢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13篇:创新性培训成果

创新性培训成果

集安市腰营学校宫国丽

一、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培养起来。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教学中,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一步步地朗读品味教材,自主合作,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电教、插图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角色,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让学生自主地去拥抱语文。

下面我就结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永生的眼睛》的教学设计探讨一下: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识记和朗读的方式,了解掌握文中的重点词义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悟,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按照课文前的“连接语”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器官捐献的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调查表如下:姓名年龄职业学历

①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

②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

③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

A.觉得了不起

B.认为出风头

C.无所谓

④您会捐献角膜吗?

⑤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哪些了解?

教学程序:

(一)、配乐谈话激趣引读

1.师: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看到光明的可能。

2.(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湛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最美的诗章也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慨,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备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想到了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像她想象的一样用三天宝贵的时问,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升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海伦·凯勒没有实现的梦想我却圆了,因为我接受了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手术,接受了一位名叫温迪小女孩的馈赠,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你可知道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曾经的恶梦已经离去,可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3.师: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的人的呼声。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呈现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展现琳达痛失慈母后的悲痛情绪,从而调动学生情感,促使其“移情”考虑问题。逝者己去,作为女儿此时最应做的莫过于让母亲静静离去,而一位警官的突然造访,却使得事情的发展显得扑朔迷离。故事讲到这儿,戛然而止,要求学生去读文本,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也为“父亲同意角膜捐赠,我反对角膜捐赠“的冲突做好了铺垫。)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你预习过课文吗?你预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下面考一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

2、考一考:自读课文,独立完成表格。(小纸条)(课件)谁捐献什么?“我”的态度

(三)、合作交流多元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互相质疑。

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品读课文。(分角色替每个人物说明他自己的观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很有爱心,他给盲人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而正是这种爱心,教育、感染了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人物对话。(你觉得谁的话最感人?读一读。感动了自己,就读出你的感情,也让听的人受感动。)

5.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节。

6.重点研读:

(1)“骄傲”一词,文中几处用到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

(2)出示句子: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①“这一刻”是哪一刻?

②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

③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你能读出“骄傲”的情感吗?你能表现出“骄傲”的神情吗?

7.师加以引导:父亲离去了,他的爱心离去了吗?(帮助学生体会到爱心是永生的,从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8.学生谈过后,师小结:这几句话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想法。读书的时候就要像这样,抓住重要词句,反复去揣摩、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找到恰当的教学切入口是组织好通篇教学的关节点,更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索引和文眼”。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紧抓我对“捐赠器官”一事的态度为线索,前一环节充分渲染我的反对态度,本环节展现“我遵从父亲遗愿”捐赠角膜,这样就制造出最大的心理冲突,此时将我的态度作一前后比较,引导学生质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梳理出本课研究的主问题“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这样学生的探究就展开了。)

(四)、想象评议,深化感受

1、学到这儿,同学们,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出示琳达的背景资料)师生交流,引导出:

父亲--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母亲--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爱父母、爱孩子、也爱他人。

温迪--懂事,多才多艺,为他人着想。

2、同学们,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结尾内容--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两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的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3、透过那闪烁着骄傲光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亲曾经说过(带学生读)\"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琳达的母亲、父亲做到了,就连琳达的女儿也做到了,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永放光彩。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齐读)

4、你们说这仅仅是永生的眼睛吗?(学生答--不!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再读课题。

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需要得到这样的眼角膜呀!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多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

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5、因为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死后像琳达一家人一样捐献自己的器官,你们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你们看,他就是这样的人。

(课件--英国赫尔市女孩凯蒂·斯蒂芬森从12岁时起,就报名加入了志愿死后捐献器官者的行列。所以当她19岁突患肺炎去世后,悲痛的母亲艾琳根据女儿的遗愿,含泪将她的肝脏、肾脏等器官捐献了出去。凯蒂去世后,她的捐赠器官救4名患者的性命。

四川新闻网记者获悉,四川达县籍民工刘代相曾在深圳打工八年。由于在深圳工作期间表现出色,受同事嫉妒于2月14日遭同事伤害致死。考虑到哥哥对深圳有着深厚感情,刘代相弟弟刘代鹏最终说服家人同意将哥哥有用器官如心脏、肾脏、肝脏及眼角膜等捐献出来,帮助他人。

6、多少年后,老师相信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捐献自己的器官,我们再来用心地朗读一次父亲的话。(播放爱的奉献)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悟一定会更深、更透彻,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吧!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因真情而温暖吧!让他人因有我们的存在而骄傲吧!

(五)、延伸情感实践拓展

1.链接相关资料:

①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②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③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左右的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公和她虽然永远离开了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他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

3.对搜集和调查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编写《捐献者之歌》报。给小伙伴写一封倡议书。

三、教学设计价值:

这篇教学设计从情景到质疑,到延伸拓展,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同时本课在四次质疑问难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这个设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旨在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提高合作精神。“自主、合作、探究”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联系课内外知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器官捐献的行为也会有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第14篇: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

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把握市场行情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科学管理信息,同时要进行管理创新,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发展形态称为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路、新理论层出不穷,使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

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4、供应链最优观念的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与竞争者、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往往是竞争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总是在寻找各种竞争策略和手段以打败竞争者,总是在采购供应商的物品时想尽一切办法压低采购价格,在销售产品给客户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销售价格,这样企业的大多成本都花在怎么压低和提高价格的过程中,不仅没给企业带来好的形象,还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恶性竞争的关系,而是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实现企业的共同利益,达到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关系,来实现总体最优原则,社会资源的总体优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实现社会的总体价值,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封闭原理。它是指任意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一个管理系统可以分为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指挥中心是司令部 ,管理的起点就是从这里发出指令。指令既要通向执行机构 ,同时还要发向监督机构 ,以监督执行的情况。指令执行的效果通过反馈机构对信息的处理 ,比较指令与效果的差距后 ,将其信息送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便可以根据信息发出新的指令 ,这便形成了管理的封闭回路。管理运动在封闭回路中不断振荡 ,推动管理前进。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1.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2.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

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工,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要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调试企业与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中国台湾体育用品巨豪、光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男在讲述自己在调试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方面的经验时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主动调试客户,使自己与客户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最根本条件。其次,在和谐管理中还必须处理好“和”与“争”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和”与“争”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不可偏废。

3.组织运作的虚拟化。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运作的类型主要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

4.营销方式网络化。企业在传统营销中,一般分销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企业与消费者不能做到“一对一营销”,造成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internet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条件,使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和虚拟化运作模式能得以实施,使企业能与顾客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营销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不仅从网上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在网上进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参加网上经营的新战场。

三、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4.开辟企业与信息群或信息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建立一种紧密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对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5.在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对于获得的信息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面对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

6.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拼搏、竞争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思想观念。要改进分配方式,从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向按知识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学习,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管理创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而构成的企业内外的成长协调系统,其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进行。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企业自己培养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培养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1)演化法。指经营者选定一个目标,由全体员工在原有工作岗位上一起努力,设法在合理的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涉及多种组织活动的事实和调整。(2)孵化法。指企业专门抽调人员,组成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小组,负责在2年~3年内建立核心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营造一种培育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核心能力成长起来。

2.通过知识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知识联盟是企业间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一个组织只有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立于不败之地。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可以帮助公司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核心竞争力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3.通过企业兼并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加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理论上说,竞争力是不能移植的。但是通过兼并收购,企业把外界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并入企业内部,经过资产重组和企业结构调整,可以将被兼并企业的技术专长整合成企业自身的专长和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的“活鱼吃休克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已经转变成21世纪的“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竞争方式。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英国葛兰素威廉公司并购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就是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并购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这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改变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五、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

2.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之中。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六、小结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没有管理创新,社会就很难进步;没有管理创新,历史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2.

[2]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3]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广东科技,2003,11.

[4]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4.1.

[5]王忠伟.供应链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9

第15篇:科技创新,创新性实验报告

完成时间 : 2011 年 7 月 1日

科技创新设计报告

摘要:

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实现对驱动电路的控制使雨伞能自动调整已达到最好的挡雨效果,通过风向风力测量传感器,接收环境中的雨的方向和力度,进而通过单片机自动调整雨伞的方向和伸张度来实现尽可能多的挡雨,并通过调整雨伞方向来引导人手握伞方向以达到平衡。

1、想法来源

雨天,大家在用伞挡雨时经常发现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地方被淋湿,这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于是思考是否有种雨伞能够测量风力风向,并且用测量到的数据控制雨伞的方向和伸张度来尽可能遮挡雨水。

2、整体描述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器件实现对驱动电路的控制雨伞的方向和伸张度, 通过风向风力测量传感器,接收环境中的雨的方向和力度对雨伞进行调整,使雨伞做出相应的运动。并引导人手握伞方向以达到平衡。通过运用单片机技术控制雨伞的360度转动及扩张和收缩,完成最大可能挡雨的控制。

测量风向风力传感器有旋转式风向风力计、压力风向风力计、热线风向风力仪、压差式风向风力计、互相关原理的风向风力传感器等 ,经过寻找和对比这里选择互相关原理测风向风力传感器。

互相关原理测风向风力传感器优点:可以同时测量三维空间的风向风力,不破会风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实时高效和精度高等。

3、过程模拟

当人拿伞在雨中走时,此时风向改变,由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检测到风向的变化,通过控制雨伞的方向,由风力大小通过一定的关系来控制雨伞是否扩张和扩张程度,当环境恢复到初始时,雨伞的检测系统控制其恢复,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过程。

第16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细则

校教发〔2007〕393号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针对立项项目的组织与管理、项目的运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经费管理等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与管理

(一)学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

1.教务处:负责“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项目中期检查、结题评审以及总结、归档等工作;负责认定大学生创新学分、指导教师工作量。 2.团委:负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中期检查、结题评审以及总结、归档等工作。

3.科研处: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协助做好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并做好学生科技成果的催化、孵化、转化工作,核发本科生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的奖金。

4.人事处:负责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量的审核,核发指导教师指导费。

5.计财处:负责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配套经费支持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6.实验室管理处:修订实验室管理及评估办法,积极推进实验室免费向本科生开放。

7.学生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将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作为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院(系)学生工作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学院(系)“指导小组”职责

1.负责本院(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宣传、申报和评审工作; 2.向学校推荐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候选项目;

3.检查和监督本院(系)大学生所承担的国家级和校级项目的执行情况;

4.组织专家评审、检查、监督、验收本院(系)大学生承担的院(系)级项目,并向学校提交评价和总结报告;

5.向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提出有关政策和建议等。

(三)指导老师职责

1.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 2.指导和检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审查实验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每月对研究项目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3.结题审核。

二.项目运行

(一)项目协议 项目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系)、教务处三方共同签署《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三份,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二)项目开题 协议签订后,项目负责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开题,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

(三)项目指导

指导教师应跟踪检查和指导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对研究项目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四)项目日志和月报 项目组成员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对每次实验或调研的详细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原始数据等内容)和所思所想进行详细记录,并于每学期末向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交工作日志;项目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项目组成员研讨会,讨论实验进展情况和研究体会,形成书面报告交本学院(系)项目指导小组;

(五)项目交流

为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展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成果,学院(系)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学院内部项目组之间的交流;教务处要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论坛”网站、组织开展“名师名家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六)项目变更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经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同意,报学校审核: 1.变更项目负责人;? 2.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3.申请延期(最多不得超过一年);? 4.终止项目运行。? 三.项目中期检查

1.项目研究时间过半时,教务处将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须提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研究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

2.项目负责人填写《进展报告》,报告中应说明是否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遇到什么困难、是否可以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等内容。《进展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院(系)审核后交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

3.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进展报告》进行审议,并在网上公布结果;

4.中期检查不合格项目,由项目所在学院(系)督促改进,仍不能达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的,予以终止实施。

四.项目验收

1.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填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申请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等材料。项目研究完成报告和研究成果包括结题表、研究工作总结、项目研究工作日志、研究论文、研究成果目录等;

2.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结题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项目答辩、审议项目研究报告和查阅相关研究成果材料,确定验收结果,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 3.因客观原因不能按计划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一个月,书写《项目延期申请》,并报送《进展报告》,说明延期原因及申请延长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系)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务处项目管理办公室核准后生效;

4.对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结题,又不在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学校将予以通报,项目组成员两年内不能申请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五.经费管理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学校不准提取管理费;

2.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料费、仪器设备租借费、论文打印费;开展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耗材、药品、化学试剂等)购置费;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项目组成员外出调研差旅费(包括来往车船费、住宿费)等。不能购买电脑、移动硬盘、mp3等设备;

3.项目资助经费分两次下拨,项目启动时下拨50%,通过中期检查后再下拨50%。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停止其继续使用资助经费;

4.终止、撤消的项目,凡已有经费支出的,须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系)将项目已拨经费全额退还计划财务处; 5.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经费总额。

六.奖励政策

1.对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项目组学生人均计入3个创新学分;对完成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项目组学生人均计入2个创新学分。 2.验收结果为“合格”的项目组成员,在免试保送研究生时优先推荐,优秀结题论文等同于毕业论文。经指导老师同意,项目组成员以结题论文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时,每人须撰写研究论文,分别参加答辩。

3.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创新成果展,评选大学生创新优秀成果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4.每指导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记6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每指导一个校级项目记3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5.项目完成后,学校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验收为优秀项目的指导教师等同于主持同级别“教学改革”项目。

七.违纪处理

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扣除学生已取得的学分,并予以全校通报。情节严重的给与当事人以及相关负责人纪律处分: 1.违反学校财务政策;

2.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品或其它弄虚作假行为; 3.管理不善,造成国家财产巨大损失;

4.无故或无正当理由不完成项目研究或随意放弃项目。

八.其他

1.凡本办法规定的未尽事宜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2.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17篇:创新性实验心得体会

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活动的感想体会

大二的时候,我在大学的网站上得知了大学生SRP项目计划的申报。由于我和同学都很想尝试一下,我们在看了相关的文章以及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后,带这对科研研究的兴趣,我们很谨慎地向老师征求作我们指导老师的意见。老师欣然接受,并给了我们两本文献帮助我们进行研究。12月份课题得到大学立项之后,我们就着手开始为课题做准备。我们从2009年2月进入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实验室,从事“新型配合物敏感载体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及表征”课题的有关实验。

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 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阅读了大量的科技文献,特别是部分英文文献的学习,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在大量文献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之上,我们认真思考,进行实验的设计和规划、策划,这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平时,我们还不断的向老师、学长请教,与同学、朋友交流,无形中增强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且对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探究精神,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半年多的实验工作,使我们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有了较为深刻和清晰的认识。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对本课题有了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在指导老师热心帮助下,主动参与确定具体实验方案、进程,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思

考和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研究生实验室的浓厚实验氛围内,在这个温暖欢快的大家庭里,我们在思想和心理上不断的成长。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有机合成部分,需要的时间特别长,有时候都从早上10点多一直到晚上11点多钟,我们小组成员就轮流看管这合成反应。在就如实验的药品没有按预期的到达,导致了实验的终断,我们只好了延迟申请。做实验真的很苦、很累、很枯燥,但是看到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都很努力,这也平添了我们几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和考验之后,我们感到自己变得更加的顽强和坚韧了。人贵有恒,就因为做到持之以恒实在是难。人世间为什么难以有恒呢?主要原因是人有惰性。天长日久,便觉得烦,觉得累,觉得苦,于是松懈,于是停顿,于是停止,于是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奢望一蹴而就。俗话说“功到自然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而在这次SRP项目当中,我算是真正的理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

在SRP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道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些与实践还有一段距离。老师常说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我们自身最大的价值。当我真正独立去实践,去体验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原来那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友好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在工作中和其他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对于自己在校大学生,面临踏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次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小组成员的教导。我们每完成一项工作都会向老师征询意见,总结以前的工作并且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所以与老师的有效配合也是我们结题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以后还要争取更多的这样的训练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这为期两年的课题研究过程当中,我们感觉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这次SRP实践,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实践。它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此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最后,我用几句话来总结我的SRP实践心得体会: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困难,挑战自我。

第18篇:创新性工作总结报告

创新性工作总结材料

2011年10月20号,社团部做了“关于大一同学对社团想法的问卷调查”活动。此次活动我们在形式上做了一次新的探索尝试,改变了以往的口头宣传形式,各部员以现场解答和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宣传,丰富了宣传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展现了各部员的一定才能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展现了各部员之间的凝聚力。

一、工作成效

在活动中,我们明显感受到11级同学对社团部及社团的认识是不足的,但他们都能积极的提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各班的班长都有积极的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11级同学对社团部和社团的热情。

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场同学反映和之前了解到的情况对比后,我们发现此次活动让11级同学对社团部以及社团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了,热情也更加的饱满!这让我社团部的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此次活动对我院今后的社团工作指明了道路,使得我社团部对建设具有我理学院特色社团文化指引了方向,同时也扩大了理学院团学联的影响。

此次活动中部员之间积极讨论探索,让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很好的有效地解决,充分的培养了各部员的自信心和办事能力也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我们明显的能感觉到各部员的热情在活动中越来越高,责任感也越来越强。部员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部内凝聚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工作收获

1、此次活动提高了宣传效能和水平,给我们的宣传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影响力,让社团部以及我院的社团文化更深入学生心中。

2、在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分组合作法,让活动能更有效率地进行。我们的每一个部员都上去独立的讲解一次,这让所有的部员都有了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

3、此次活动完全适应我院大一对学院活动认识不够的现状,方便我院以后活动的开展。

4、此次活动的开展可以看出11级大部分同学表现出来的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5、此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我院学生的想法,加强了院里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了理学院团学联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6、此次活动打破了以往的工作形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院今后开展更多创新性活动起了带头作用,为我院发展做出了新的、积极的贡献。

此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有浪费时间现象,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等,希望在下次工作中能完善,并希望社团部能做出更多的,有意义的,创新的活动!

第19篇:前瞻性权威性实用性创新性

关于转发《关于申报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科研终身成就奖的通知》的通知

各教研室:

今接学校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紧急通知,要求我院申报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科研终身成就奖。现将相关通知、资料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通知要求填写申报。申报评审书请于2011年7月13日上午9点前交临床教学管理部。

昆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管理部

2011年7月12日

附件:

关于申报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科研终身成

就奖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1-6-16 10:50:13 各院、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教办厅函【2011】66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科研终身成就奖的评选活动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奖范围 1.成果奖评奖范围

(1)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各级各类立项课题成果均可参评。 (2)凡未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而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教育科研成果,或不宜公开发表和出版但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教育科研成果,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部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推荐,也可参加此次评奖。

(3)凡已在往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奖中获奖的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奖。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其推荐成果主要应是评奖活动中已获奖成果。凡参加评奖活动而未获奖的成果,一般不再推荐参评。未参加评奖的成果可推荐参评。

(5)参评成果限定在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 2.成就奖评奖范围

(1)长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2)为教育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参评内容 1.成果奖

(1)已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成果,包括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工具书、教材等(不包括论文集、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

(2)不宜公开出版和发表,但已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 2.成就奖

(1)代表作(如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经典教材等); (2)社会影响(获奖证书、领导批示等)。

三、成就奖参评条件

获奖者必须在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具体应符合下列条件: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学风端正。

(2)从事教育科研工作50年以上(含50年),目前仍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3)在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决策服务和教育改革实验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四、申报要求 1.成果奖申报要求

(1)署名多人的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作者进行申报。 (2)系列丛书只能以单本著作独立参评。 (3)多卷本专著整体申报参评,不能单卷参评。

(4)一个人参评同一奖项只限申报一项。成果奖和成就奖可同时兼报。 2.申报材料要求

(1)参评成果奖的个人须填写《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评审书》(见附件1),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规划重点课题成果鉴定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成果应用证明等)。参评成就奖的个人须填写《全国教育科研终身成就奖申报评审书》(见附件2),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代表作品、获奖证书复印件、受益方证明、社会影响证明等)。

(2)参评成果奖的个人要求报送《第四届全国教育科研终身成就奖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2份);匿名活页评奖材料5份,参评成果7份。

(3)参评成就奖的个人要求报送《全国教育科研终身成就奖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2份);参评成就奖材料7份。

五、申报时间

以上申报材料请于2011年6月30日前报送社会科学处,映秋院315室。 材料装订以及其他未尽事宜,请与社会科学处联系。

联系人:史文君 电话:5036257

附件1.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

附件2.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书

附件3.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申报评审书

社科处

2011年6月16日

第20篇:广告文稿要有创新性

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广告文稿永远是一次性的,不能和别人重复,也不能和自己重复。现在的广告铺天盖地,无奇不有,你的广告能否吸引人们,激发人们的兴趣,最主要的就是看你有没有不同凡响的独到之处。从这角度看,创新性也是广告成功的关键。广告文稿的创新性,关键在广告的创意。广告创意是广告主题的创造性思维,是在广告主题定位后,如何表现广告主题的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既包括“传播什么”的问题,又包括“怎样传播”问题。广告创意要新奇、巧妙、妥贴。广告文稿的创新性,不但表现在有上乘的创意,还表现在要有独特、新奇的表现手法。中外广告已创造了许多表现手法,但并没有穷尽,广告创作者应该大胆地去创造。新颖的表现手法同样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关于创意和表现手法,后面的有关章节将较详尽阐述,这里,恕不多说。

创新性分析范文
《创新性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