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培创新性成果 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0-03-03 08:39: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培创新性成果:《可能性的大小》

答题内容:

生成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发现的过程。因此,在课程学习流程中扩充了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目的的合作探究的体验过程等策略,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新体现:教学流程中,增加了小组合作有效活动体验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观察、分析、交流、发现、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创新价值: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发现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法上,学生主要是在观察、操作活动、小组交流中进行学习。

实施落实方案:

拟解决的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强化体验过程 教学设计创新成果:《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者:侯忠之

作者单位:永城市侯岭乡侯岭小学

六年级数学《可能性的大小》

一、教材分析:

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7-88页总复习“可能性”,用时第一课时。这一部分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对概率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教学“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标准》要求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根据这个理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四、教具、学具

课件、纸牌、骰子

五、教法和学法

为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上目标,根据教材特点,采取了“四环节循环教学法”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游戏导入

2、创设情境

3、直观演示

4、游戏激趣

学法:

1、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

3、实践应用

六、复习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个环节:游戏引入;探究交流;迁移提升;小结评价;课后作业。

(一)游戏导入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第一个环节是从师生共同玩游戏“石头、剪子、布”开始,然后小组讨论:你们一定能赢老师吗?

由此导入新课,并揭示课题:板书:可能性

这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出发,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生活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

(2)能正确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学生齐读一遍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87页情景图1-4,小组讨论并分别思考图中的四个问题。

(5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回答的棒,并做检测题)

5分钟 后分别找四个小组中的一个学生代表本组回答图1—图4中的一个问题,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引导同学们回顾关于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包括一定、可能、不可能),“一定”可以用“1”或100%表示;“不可能”可以用“0”表示;“可能”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接着做下面的检测题

(四)检测题

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上“一定”、“可能”、“不可能”。

(a)两位数 ———— 比三位数大。

(b)王明身高 ——14.5米。

(c)太阳 —— 从东方升起。

(e)线段 —— 有两个端点,射线 —— 有两个端点。 (f)长方形的四个角 —— 相等,正方形的四个角 —— 不相等。

(五)迁移提升

1、成语里的数学(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拿九稳 ” “百发百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名落孙山 ( )

2 一个正方体麻将骰子的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6,试着回答:

(1)上面数字是奇数或偶数的可能性是( )。

(2)上面数字是合数的可能性是( )。

(3)上面数字是质数的可能性是( )。

(六)交流收获

教师提出“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以及“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反思,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思考,就会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本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至此完成两个学习目标。

(七)布置作业

课本87-88页1-4题

七说板书设计

一定 (1或100%) 可能性 可能 ( 分数)

不可能 ( 0 )

由于是复习阶段,学生掌握的可能性知识相对较多,因此,板书简单明了,便于记忆。

课后反思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合作探究、归纳概括等能力,努力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所以,能够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可能性的大小》计算方法,还在合作体验的过程中得到“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能够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感知转变过程,在探究、观察、归纳、总结概括中生成数学新知。从中获得数学经验积累,学生的类推、迁移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所以,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里,教师应该侧重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经历与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国培创新性成果

国培创新性成果

数学国培创新性成果

国培小学美术创新性成果

国培小学音乐创新性成果

国培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1

国培语文创新成果

学习新课标国培计划创新性成果_初中语文

学习新课标国培计划创新性成果 初中语文

国培成果

国培创新性成果  可能性
《国培创新性成果 可能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成果创新性 可能性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