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创造性贡献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2 12:05: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创新思维我率先,创造性工作做贡献

“创新思维我率先,创造性工作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思维我率先,创造性工作做贡献”。 作为一名刚刚加参加工作的同志,今天我能站到这里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无上的光荣。

站在这演讲台上,我的心中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好像突然回到了绿色的军营,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挑战的岁月。训练场上磨破的皮肉混着汗水让我懂得了坚强,光芒的党旗和军徽照亮了我人生的方向,五年的军旅生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日为兵,终生为兵”无论到了那里都不能忘了自己曾经是名军人。

工作后,我参加的第一个大型会议就是党工委开展的这次“双创活动” 会议。开会时我认真记下了领导的讲话,会后也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领悟。我深知这次活动对于我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我人生又一个路口的起点。通过学习我对“创新思维,创造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实际意义的创新,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创新才叫创新。还记得有一次有一些材料需要村里的盖章签字,那天天上飘着雪花,又是周日,我对象说你就不要去了吧,我说:这是我接受的第一任务,可不能完不成,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去。我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认为只要恪尽职守,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抓牢,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就是一个创新。

创新需要交流,集思广益才会有创新。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说我们新屯管理区,不管上级安排什么任务、什么工作,我们都会开会讨论,每个人发表一下看法,选出最可行的方案,最后作出决定。我认为这也是创新,这是工作思路的创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单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可抗拒的。

创新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有新的构想。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 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创新思维与知识密切相关,试想,如果连新知识、新事物都不知道、不熟悉、不懂得,谈何去创新思维?因此,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 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比如,我们对待工作,要经常观察和浏览,保持直觉思维状态,然后对工作某一方面进行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进而 创造性思维,看能否得出优质的思维产品。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 “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创新需要付诸于实践 只有实践的创新才有重要意义。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因此,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 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 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创新思维我率先,创造性工作做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吧!时代的发展需要共产党员勇往直前,文昌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担当重任,让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我们文昌未来的发展做出最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单位:新屯管理区姓名:刘尚亮时间:

2011年4月16日

推荐第2篇: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

旺苍县三江镇中心小学校何长清

当代,素质教育不仅全民熟知,而且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随着国力、经济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追求的目标。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教育。而要有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学就无疑成为了关键。 创造性教学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消化、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过程,它更是一个教师用创造性的课堂语言,活动设计和合作方式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对于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手法是学生轻松,自如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在所设立的创造性的环境中得到提升和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教学具备以下特征: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呈现的主要媒体,是学生和知识间的过渡桥梁。教材呈现了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但对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和开发,教师却运用很少,如何进行创造的使用教材呢?

首先,创造性的挖掘教材深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式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首选。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教师按造书本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本表面知识。实际上,这种机械式传教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性的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重潜在知识的挖掘。

其次,大胆的教材质疑,是实行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平常教学活动中,墨守成规的遵照书本例题和内容完成我们每一课时,是我们常见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对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是否贴近生活,这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思考的。

最后,创造性的安排讲授顺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衔接,利用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教学,会使教学井然有序,浑然天成。所以在具体的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跳跃或根据知识点的联系程度进行选择性教学也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法。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创造性成为体现一个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对于创造性教育而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勇于探索和尝试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营造教学氛围。实际对于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存在一个情景氛围。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离愁,如语文课本中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是团结,友爱,互助。如四年级数学中学生们合作栽树。通过互相配合找出总长度,间隔距离,棵树之间的关系。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勇敢,自信和较强的模仿能力的表演。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每一次单词的表达,都需要学生战胜胆怯。 其

二、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学会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资源利用的充分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而在这其中,对于山区的教育更为突出。由于没有优质的教学设施,也没有很贴切的教学器材,所以,创造性的使用本地资源,使所有资源(器材)合理地融入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挖掘学生的潜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于人才来说,具备创造性无疑会受到社会的亲赖。怎么才能使学生具备创造性,挖掘学生潜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过程的探讨和经验性的传授,减少对知识结果的直接传授,将对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得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能力的养成。

三、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如今,能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甚至全世界有用的人才,那么这样的教育应是最成功的教育。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能培养出高素质、有个性、具备创造能力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自主能力,有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也是成功的教学。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诸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养成:

首先,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其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关键。自学是学生自己亲身参与,思考并习得的学习过程。在自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从以下的例子我们能得到很多: 一天,一个打渔归家的渔夫经过河边看到了一个即将饿死的年轻人,他走了上去,将自己的鱼竿送给了年轻人走了。恰好这一切被一个小孩所见,小孩很不解,于是连路跑着去问渔夫,“为什么不把你的鱼送给年轻人,送他鱼竿又不能解饿。”渔夫对小孩说,“我要救的是他的一生,而不是一刻。”所以,对于教学来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必要的。

总之,创造体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人类的进步也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离不开创造性教育。教育的落实基于教学。所以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提高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教育新理念》

推荐第3篇:创造性游戏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上午

指教者 朱秋银

活动一儿歌《新房子》 活动目标:

1、能跟老师边读边做动作。

2、能大胆的读出来。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看看说说画面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上面”“下面”“中间”(请幼儿指认、验证)。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在反复感知中理解:——新房子里还可以住些谁?“那么,小鸡住在几层楼呢?”

3、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进行点数游戏,从中反复感知

一、

二、三:——“这幢房子一共有几层喽呀?让我们来数一数。

4、请个别幼儿点数。

5、边听儿歌 附:新房子

新房子,真漂亮,看一看,住着谁?

汪汪汪,小狗在下面,喵喵喵,小猫在上面。 猜一猜,中间住着谁?嘎嘎噶。原来是小鸭! 活动二:泥工:小船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船。

2、感受小船在水中航行的乐趣。

活动准备:塑料盒、橡皮泥、小旗、水盆。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船模型,将其放入水盆中航行,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小船的模型,讨论小船的制作方法。

3、教师讲解小船的制作方法。

(1)将橡皮泥团圆后放在小盒内,用拇指压平。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旗插在橡皮泥上。

4、组织宝宝互相欣赏自己的做的小船上。

5、游戏《比比谁的小船开得快》。请宝宝把自己制作的小船放入水盆,引导宝宝用嘴吹小船,使之快速航行。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下午

指教者 朱秋银

活动一角色游戏具体详见角色游戏第十十八次指导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上午

指教者 朱秋银

活动一:语言《一朵小花》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小花说一句话。

2、懂得要爱护花草,不要随意采摘。活动准备:

1、小花一朵,小蜜蜂、小青蛙、大熊杖偶个一个。

2、配套《宝宝学习包.春娃娃》第3页。活动过程:

1、出示小花引入故事。

2、翻开《宝宝学习包.春娃娃》弟3页,教师结合画面讲述故事《一朵小花》

3、教师操纵杖偶再次讲述故事,并提问:“你喜欢这朵小花吗?蜜蜂(青蛙、大熊)对小花说了什么?你想对小花说什么?”

4、鼓励宝宝摸摸、亲亲小花,对小花说一句话。附:一朵小花

草地上有一朵美丽的小花,小花小小的,如果没看见她,一脚踩坏了,小花该多疼啊!“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蜜蜂看见了小花,轻轻地、轻轻地在小花身边飞来飞去,说:“小花,我爱你,我不会碰坏你。” “咻咻咻!”“咻咻咻”!一只小蟋蟀看见了小花,轻轻地、轻轻地爬到小花的身边,说:“小花,我爱你,我不会碰坏你。” “呱呱呱!”“呱呱呱”!一只小青蛙看见了小花,轻轻地、轻轻地跳到小花的身边,说:“小花,我爱你,我不会碰坏你。”

小蜜蜂、小蟋蟀、小青蛙手拉手,围着小花,轻轻地、轻轻地唱起了歌:“小花,小花,我们爱你,我们会小心地爱护你。” “咚!”“咚”!“咚”!一只很大很大的脚向着小花走来。 “嗒!”“嗒”!嗒!”脚步声音小了,大熊轻轻地、轻轻地走过来,说:“我知道这里有一朵美丽的小花,我也爱小花,我不会碰坏他。” 活动二:智力游戏“猜猜看” 活动目标:

1、发展观察力及记忆力。

2、对猜测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1、弹珠、珠子,一些体积小的物体。活动过程:

1、出示木珠,提问:“这是什么?”?

2、玩游戏:

(1) 教师把木珠捏在一只手里,请小朋友上来猜:“哪只手有木珠?” (2) 请一名小朋友到前面猜,猜对了,集体拍手鼓掌。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下午

指教者 朱秋银

活动一:社会《我升小班了》 活动目标:

1、能清楚的叙述自己会做的一件事 活动准备: 照片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

——“我们马上可以做小班的小朋友了,大家心里都很高兴,因为自己的本领比以前大了,说说自己会干什么?”

2、幼儿告诉同伴自己会干什么,老师简单记录幼儿的话。

3、每个幼儿的进步成长拍手。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

指教者 朱秋银

活动一 艺术:雪糕、冰淇淋真好吃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揉、贴等方法制作雪糕和冰欺凌。

2、了解一些饮料,能说出最喜欢的饮料。活动准备:

1、旧报纸、一次性纸杯、小刷子、颜料、小盘、长方形纸片、雪糕棍、胶水。

2、配套《宝宝学习包.夏天真好玩》第11页。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

2、学习制作“雪糕”和“冰欺凌”。(1)教师讲解示范“雪糕”|冰淇淋。 制作“冰淇淋”:拿一张旧报纸揉成团,塞入一次性纸杯内,在用小刷子在报纸上涂色,一个“冰淇淋”:就做好了。 制作“雪糕”:将雪糕棍夹在两张长方形纸样中间,粘上糨糊,刷上颜色。 (2)宝宝动手制作(可做完一种再做另一种)。

3、请宝宝将自己制作的“雪糕”、“冰淇淋”放在“好吃的冷饮”展示角。

推荐第4篇:创造性美术

1.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主题式美术教学做好铺垫

在《凉爽的秋天》这一教学实践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使我认识到良好的师 生关系是做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是避免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沉闷、学习被动,幼儿精神 抑郁的基础。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教学气氛活跃、幼儿学习积极主动、精神振奋, 更加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幼儿美术教师应该为幼儿主动创造一个能激发幼儿好奇心与兴趣,并且能引人入胜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出幼儿的探索兴趣,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微笑、眼神、语调等来表达对幼儿的鼓励与肯定。幼儿会在感受到充分的 尊重与信任的课堂气氛下,积极主动并且快乐的参与整个美术活动课程。

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同时游戏伴随着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秋天到来时, 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幼儿,与掉落的树叶玩耍着。在游戏中幼儿们快乐无比地、不知疲倦的 投身其中,尽情的感受、体验游戏中的乐趣。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 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幼儿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充满乐趣,同时使幼儿的 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按照幼儿的兴趣无目的的玩耍, 而是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深入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将个人游戏转 变为合作游戏,由简单物体到组合比较复杂的物体,循序渐进的深入游戏,开展游戏。在 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和满足,更为关键的是为幼 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幼儿最终的美术创作不再单

一、呆板,而 是以生机勃勃、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事物形象促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玩中有学”,成为 整个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同时这样也使幼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将游 戏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挣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枷锁,还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 及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2.拓展幼儿的联想能力,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幼儿小树的叶子是五颜六色的,鼓励幼儿对小树的颜色产生具 有创造性的联想。教师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平时也督促幼儿细心观察生活中所能接触 到的一切事物,《凉爽的秋天》这一课中,借助幼儿玩耍嬉戏的情景作为教学出发点。运 用这些事物成为触动孩子联想的钥匙,让幼儿在平时生活中也能习惯联想,对联想产生兴 趣,从而获得丰富的想象力,并能运用到美术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

有空间才会有想象,教师要赋予幼儿想象的空间同时借助想象因势利导。幼儿美术创

造本身就是幼儿发散性思维的结晶。通过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轻松氛围,结合有趣的讲解,

很容易将幼儿带入自由想象的天地。教师引导与幼儿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同时幼儿在教学 过程中,全神贯注、敏捷机智、耳听眼看,此举非常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曾在一次听课过程中,一位年轻的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为幼儿展示出一幅非常漂 亮的小鸭子图片。教师问幼儿,图片上的小鸭子是否漂亮。就在幼儿们纷纷回答漂亮的时 候,这位老师将图片撕成多片,然后告诉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重新排列、拼贴,可以使用 各种方法,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最后以小组名义进行比较,将大家的创意展现出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一个小组的作品既不是原来那只漂亮的小鸭子,也没有创作出相同 的作品。

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需要考虑为幼儿预留出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教 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向幼儿不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去思考,去联想,然 后引发幼儿产生主动表现的创作欲望。

3主题式美术教学以兴趣为主导,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凉爽的秋天》这堂美术课程,以幼儿的兴趣为教学切入点,这样大大增加了幼儿的 学习兴趣,使得整堂课的学习氛围轻松,幼儿学习主动性增强。由此我认为,学习的背后 往往是以浓厚的兴趣作为后盾,如果没有了兴趣作为后盾,那么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 只有将浓厚的兴趣为前提,才能使幼儿以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才会使幼 儿拥有强大的吸收消化能力,并能表现出坚强的学习毅力和聪明才智。教师不能将主观愿 望作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应该将幼儿的兴趣作为学习主导,激发幼儿对学习的 爱好,提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多看、多听、多练,让幼儿尽可能多的去接触五彩斑斓的大世界,引导幼儿主动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去了解和感受周围的一切,并且能细致入微地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于是,我在教室中的各个区域、角落都会留出一些空间,让幼儿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游戏玩时的所见所闻充分展示出来,多感受周围的一切,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

如:在画《快乐的游乐园》时,有的幼儿画出了人来人往的场面,有的画的是大大小小游乐设备:旋转的木、碰碰车、摩天轮等,还有的则画的是在买玩具的场面„„这些画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又充满了童贞、童趣,幼儿的创作激情不同,画中表现出来的的内容、人物也不一样。有的幼儿画出的是一派热闹的景象,画完以后还兴致勃勃的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仅增长了幼儿的知识,而且促进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发展,激发出了幼儿的思维主动性。

4.转变单一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法应该多元化,以幼儿为教学主体,从幼儿的角度考虑,转变单 一的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到幼儿的学习能力都要综合考虑,因材施教。鲁迅曾提出,“幼 儿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幼儿的发达。”教师应当 注重对幼儿创造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多观察,多体验,还有在生活 中帮助幼儿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幼儿美术教师在需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斟酌,挑选最适合教育幼儿美术活动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在教材教具的挑选上也是如此。教材教具的挑选首要标准就是要看这些教材教具是否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是否足够丰富多样,是否有多余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活动,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其次,在选定了足够好足够合适的教材以后,还应该积极地在教材中挖掘出值得提炼的创造性内容。是否能够达到以上目的需要幼儿美术教师进行精心的挑选和甄别,没有经过挑选和甄别的教材或者教具对幼儿的训练水平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的,同时也不具有独特性。教师要以幼儿自身的气质和个人的性格来挑选教学教具,在挖掘了教材教具本身的可能性之后还要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可突破可吸收的创新点,这样,教学教具不仅发挥了它自身的功能,还发挥了额外的功能,而这额外的功能是独一无二的幼儿教师所发掘出来的,是幼儿教师的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合理运用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首次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相当显著。同时,我认为 还可以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搬进课堂。幼儿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感知和依 靠表象的。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是被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 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图像、图形、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创设出逼真、生动并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情景和形象。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并以灵活性、立体化的方式,把知识、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幼儿。这种多方面的对感 官的刺激更加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保持相当一段长时间的记忆。 以《游泳的鱼》这节课为例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幻灯机

为幼儿播放真实的鱼儿游泳的视频,让幼儿主动去观察、思考,总结鱼儿如何呼吸、游泳、玩耍以及在水里的状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发言,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主动 组织画面,减小绘画难度,激发绘画兴趣,拓宽幼儿的思维不被任何绘画技法所束缚,从 而进行自由的美术创作。

因此,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 学手段,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 可以正确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情境化的教学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电脑课件)。是风的声音,原来是风婆婆来了,风婆 婆经过一个树林,一棵小树问:“风婆婆,你怎么来啦?是秋天到了么?”《凉爽的秋天》 同时还运用了情境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以我的讲述结合多媒体,引起幼儿的强烈学习兴趣。 我国最早正式进行情景教学实验的是李吉林老师,她在 1995 年提出,情境教学“是以生动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手段,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从而促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 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相应的教学缓解创设或者引入与教学 内容相适应的模拟或者真实的教教学情境,幼儿首先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希望深入了解 的方向,自行挑选创作的内容和创作的材料,积极地投身美术创作,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之中产生强烈的美术创作欲望,从而在自由的探索和丰富的想象中找到适合自己 的新方法、新思路,升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健康与环保》这节课为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并不从授课题目引入,而是采用情境教学,向幼儿展示,所在的教室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中需要有课桌板凳黑板等成员组成,引导幼儿换位思考,扮演其中角色,从而认识到健康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每个部分的努力。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兴趣,自主地创造出其心中所想的绘画主题,借用情境教学手段,可以促使幼儿在无形中拓宽思维,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5.故事引导,创设想象情境

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借助故事中风与小树的形象,将风比喻为风婆婆,树比

喻为小朋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效的调节好课堂气氛,激发出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艺术。幼儿在富有情趣的故事当中, 主动思考、积极想象,从而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例如:在以《小小 飞行员》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中,我运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

梦到自己飞到了天上去,自己正在驾驶飞机,他看到天上有好多的白云、有彩虹、小鸟, 还有宇宙飞船,还有坐着热气球飞到天上去的小动物,还有他最喜欢吃的棉花糖,这个小 朋友开心极了......”通过这个故事,主动为幼儿创造了想象空间,及时有效的为幼儿打 开了思维的源泉、想象的窗户,有效的启迪和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的表现欲望 是非常强烈的,有的幼儿画出了宇宙飞船、有的幼儿把两架小飞机变成了人类的两位好朋 友,还有的幼儿将飞机开到了自己的家中。

推荐第5篇:创造性模仿

创造性模仿:新兴杀手必修课

《长江》杂志

金错刀/文

“新兴杀手”是指那些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本土巨头,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印度、巴西等,杀手们是由新一代雄心勃勃的管理层领导的富有活力的私营企业。

云南白药算是一个异军突起的中国新兴杀手。当它现在被当作一个“全球应对全球”的创新案例时,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它的起步原点:云南白药首先是一个模仿高手。

强生是云南白药的模仿对象。云南白药王明辉曾说,“中药与材料科学结合是个全新的市场,这是云南白药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王明辉也提到,强生公司在非药品市场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将生物医药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所进行的产品创新,给了云南白药很大的启示。事实上,云南白药的所有杀手级产品,都是中药与材料科学的结合,不管是云南白药创可贴、白药气雾剂、白药膏、急救包还是云南白药牙膏等,这种跨界组合让一个传统中医贵族焕发了活力。

再仔细观察,这些挑战跨国巨头的新兴杀手大多是模仿高手,或者被称为是“快速模仿者”(fast follower),我们看看这个中国杀手的名单,百度、腾讯、国美、盛大、联想、万科、招商银行等,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模仿者的身影。

但是,要想从众多模仿者中脱颖而出,仅仅靠快速模仿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更为致命的武器,那就是“创造性模仿”。

“创造性模仿”由哈佛商学院教授李维特率先提出。此后,德鲁克又从战略高度对其进行了精辟论述,认为创造性模仿是“创造性仿制者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创造性模仿者没有创新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它只不过是完善这种产品或服务,并给它重新定位。比如,突出产品特性,以适应稍有不同的市场。这样在短时间内,这个新事物就会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占领市场。

创造性模仿被称为“无技术发展”的创新,但德鲁克进一步指出:创造性模仿仍具有创造性,它是利用他人的成功,因为创造性模仿是从市场而不是从产品入手,从顾客而不是从生产者着手。它既是以市场为中心,又是受市场驱动的。

如果只有模仿,而缺乏创造,那么,攻敌之弱的同时,自身的弱点也成为对手的攻击点。创造性模仿也会引来众多模仿者。一个有价值的定位肯定会引起他人的争相仿效,从而使最初的独特定位丧失。比如,国产手机整体下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国产手机的盲目上马和过热生产,雷同度高的产品使市场显疲态。

但是,观察这些凶猛的中国新兴杀手,他们挑战跨国巨头的武器就是创造性模仿。正如项兵教授的提醒,“当务之急是视野和思维的变革”。这些中国杀手的创造性模仿,并不像教科书中所写的那么有清晰、条例、泾渭分明,相反,他们采取新鲜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新兴市场的重新想象,独辟蹊径。

其一,真正的高手,并不是基于产品的简单模仿,而是对跨国巨头的远见、价值观的模仿。

比如,盛大的“网上迪斯尼”,百度的对标对象Google,腾讯早期模仿的是ICQ,万科、招商银行等都有自己的国外对标对象。这种模仿,不仅可以清晰一个新兴公司的定位,而且在企业愿景、内部凝聚力、融资等方面都有巨大作用。

其二,深刻理解本土需求,这是“创造性模仿”中创造性的基础。

先看看腾讯的例子,腾讯的QQ早期模仿的是ICQ,现在,ICQ已经淡出江湖,而腾讯QQ则是如日中天。腾讯的QQ抓住了中国用户对便宜低成本沟通方式的需求,帮助大批联络群或者社区之间的沟通。同时,腾讯抓住了中国客户对于创新、个性化和增强功能的需求,QQ推出了一系列服务:高度定制的数字形象,用户可以个性化其形象的衣服、发式甚至是其开的车。70%的中国网民在30岁以下,腾讯通过关注年轻人的市场而获利丰厚。这种对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使QQ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使得腾讯在门户、游戏、电子商务等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在经济低迷之下,腾讯目前的市值仍然维持在700亿港元左右,是中国互联网的王者。

另一个例子是新东方,在充分竞争的英语培训市场,新东方一骑绝尘,靠的就是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把握。与传统的机械学习法迥然不同,新东方招聘在英语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本地大学毕业生担任老师和模范,并采取互动和团队学习的方法。结果是,其学生数量在2年内增长到1.5万人,新东方现在占有了英语水平测试准备市场55%的份额。

其三,为扭转竞争劣势而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

对跨国公司而言,在中国市场上经常会遇到“不可能克服的障碍”,但是,对这些新兴杀手而言,这却是他们寻找好机遇的时刻。事实上,高手总是擅长化劣势为优势,他们不仅能面对这些挑战,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将它们转换成增长和竞争优势源泉的业务模式。这些业务模式也许不是革新性的,但是适应了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看看携程,它没有采用其西方同行如Orbitz和Travelocity已经验证的业务模式,而是很早就认识到中国客户不愿意网上支付,主要是由于不信任感的缘故。所以,在早期,携程虽然顶着互联网公司的名号,却花费巨大精力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口散发携程卡,鼓励人们去注册。即使在今天,携程大概70%的收入来自于线下销售,主要由呼叫中心为偏好通过人工获得服务的客户下订单。

更特别的例子是分众。几年前,在一个拥挤的中国办公楼等待缓慢升降的电梯时,江南春突然有了一个关于广告的创意:所有在电梯间等候的人们,这些中国新中产阶层的成员,形成了可以强制性观看的受众。现在,江南春创立的分众传媒已经成为全中国范围的媒体巨头。摩根士丹利报告说,分众传媒占有该领域95%的市场份额。分众传媒也凭借这种创新超越了户外广告的世界两大领导者:美国清晰频道通信公司(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和法国德高(JCDecaux)。

其四,打破技术恐惧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创造性模仿。

云南白药(36.00,0.30,0.84%)算是这方面的例子,但是,更为典型的例子是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

比亚迪汽车完全走的是创造性模仿的路子,它的主力车型F3,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比亚迪花冠”。比亚迪会瞄准世界上先进的车型,不惜代价拆开,加以测量、分解、检测,研究结构,试验性能,没有专利的照着做,有专利的把它改一改。王传福甚至说,“坦白讲,我们不会从头设计一部车。一款新产品的开发,60%来自公开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自身的研究实际上只有5%左右。我们大量使用非专利的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非专利技术的组合就是我们的创新。专利需要尊重,但可以回避。”

(作者系《中国企业家》杂志研究总监,本文为作者专为本刊写作。)

推荐第6篇: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

6、2——

6、17)

表演游戏: 活动内容:《三只小鸡》 活动总目标

1、能用语言、动作、表情表演角色对话及主要性格特征。

2、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有感情的表演能力.

3、学会合作交往,合理扮演及协商分配角色.

4、学习选择使用替代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布置游戏情境。

5、在表演中学习解决问题.

6、学习整理表演材料.

7、学会进行游戏评价(自我评价,互评等)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初步能讲述各角色的对话。

2、懂得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

3、学会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听过该故事的情节内容

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和老牛的头饰及纸偶一套、挂图。指导要点

1、谈话引题,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去过农村吗?你们觉得那里好玩吗?为什么? 你们在那见过那些动物?有没有见过小鸡和老牛呢?你们喜欢它们吗?

(2)师:三只小鸡和一只老牛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2、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观看纸偶表演,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三只小鸡向老牛问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②小花鸡为什么能找到草地?小黑鸡和小白鸡为什么找不到?

③哪只小鸡做的对?为什么?

结合形象的动作、表情帮助幼儿掌握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4、组织幼儿讨论:有事请求别人帮助时,该怎么做?

5、进行情景表演:由教师扮演老牛与旁白讲述,其余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活动延伸:

在语言角与表演角投放头饰与指偶表演故事主要内容 观察与反思

1、活动简况:

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了解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对于主人公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角色对话也基本掌握。也懂得了要做一个礼貌的好孩子。但对于老牛的角色对话掌握的不够。

2、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活动中教师问的较多,幼儿的思维受牵制较多。

3、原因:

材料中只准备了挂图与指偶,故事的表现形式较单一,无法引起幼儿较多的兴趣。

4、对策:

(1)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播放该故事,增加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2)利用区域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的故事情节。

表演游戏:三只小鸡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表演游戏,认真扮演小白鸡,小黄鸡、小花鸡等角色

2、能根据自己对故事《三只小鸡》的理解,在语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正确的处理游戏中的纠纷。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熟悉三只小鸡的故事,并能在语言上有感情的表现。

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老牛头饰;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三只小鸡的图片,引起回忆,交代要求。师:“你们知道它是哪个故事了的小鸡吗?今天我们又要来看这个表演了,但今天是小指偶来为我们表演。” 幼儿观看表演,学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语句。

2、分段表演,学说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语句。

(1)小黄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是怎么回答

(2)小白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是怎么回答

(3)小花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又是怎么回答育 & 婴 „„ 会

3、完整表演。教师操作木偶,幼儿说小黑鸡、小黄鸡,小花鸡的语句。

4、小结: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的很好,有的小朋友还加上了动作,想表演呢,那我们下次就来学习表演。

观察与反思

1、活动简况:

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地用语言表现出各角色的特征,特别对小黑鸡、小黄鸡,小花鸡等角色的语气、动作表演的更好些。老牛的角色对话基本掌握。

2、不足之处:

幼儿在动作上的表现还不是很突出,大部分幼儿还局限于朗诵式的表演。

3、原因:

指偶表演比较单一,教师在动作上的表演示范不够。

4、对策:

(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更好的从动作上体现几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2)利用表演区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及老牛的表演经验。

角色游戏

活动内容:公共汽车、娃娃家、医院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

2、能用各种材料布置场地,培养爱惜玩具物品的行为习惯。

1、请家长带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引导幼儿观察司机、售货员、警察的工作职责,获得活动准备:

有关遵守交通规则、热情为乘客服务的感性认识。

2、游戏用的方向盘、票夹、票袋、警察帽、红绿灯、积木、橡皮筋等。

3、娃娃家、医院游戏的材料。活动指导:

1、出示方向盘,引导幼儿说说可以玩什么游戏?

2、讨论公共汽车上有什么人,司机应怎样开车?乘客要怎样坐车?

3、启发幼儿用积木、纸箱、椅子、橡皮筋等材料搭成公共汽车。

4、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轮流扮演司机、售票员,鼓励幼儿开展其他游戏。

5、教师以乘客的身份,重点指导司机、售票员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对乘客要有礼貌,要热情招呼乘客,提醒乘客坐车要注意安全,车要停下才能下车,不能中途随便下车。

6、幼儿讨论今天游戏情况,重点议一议哪组的幼儿游戏时音量比较小,遵守游戏规则。

7、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物品、场地。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启发下,能独立在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角色;学习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发展交往能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2、加深对角色的理解,继续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角色的语言、行为,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职责。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同上一课时,增设纸箱、录音机、话筒、各色自贴纸等。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一位妈妈抱着孩子急着上医院,怎么办?引发幼儿提出游戏的主题:公共汽车。

2、组织幼儿讨论上次游戏时,什么地方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增设什么?启发幼儿可设立车站,树立站牌,有候车室等,在车上可增设电视机等。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要遵守交通规则,当司机、警察的幼儿应坚守岗位,不可中途随便更换,售票员、司机、医生、护士等都应该对乘客、病人有礼貌,热情地对待他们。

4、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帮助幼儿布景场地,引导幼儿用协商、轮流、猜拳等方法,解决大家喜欢扮演的有争议的角色。

5、幼儿游戏,教师以角色身分进行指导。

6、以“再现式”,进行游戏评价。

观察与反思: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自主参与游戏,司机在招揽客人上车时过于粗鲁,硬拖硬拽。也不顾客人的感受。在医院这个活动中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孩子去医院的过程玩的很好,甚至连焦急的表情都体现出来了。这时候公共汽车司机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还是对别的客人硬拉硬硬拽。

对策:老师应该 在 每次的 活动前将孩子们的 不足提出来,咋游戏时重点对问题处进行关注。

结构游戏:

活动内容:公园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按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

2、培养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品质。活动准备:

塑料胶粒、炮筒积塑、竹签、筷子、易拉罐、果冻盒、花、树枝等材料。 幼儿去公园游玩的照片若干。

活动指导:

1、组织幼儿观看去公园玩的照片,说说你去过哪些公园?公园里有什么建筑物?如:大门、桥、亭子、有特色的雕塑等。

2、让幼儿协商自由组合在场地上建公园,指导幼儿合理分工,明确自己所搭建的部分物体,帮助幼儿较正确、合理地选用材料。

3、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合理的布局,启发幼儿在建筑物周围栽上花、草、树木,使公园更加漂亮。

4、让幼儿以游客的身份参观评价自己所搭建的公园有哪些建筑物,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游戏时改进。

5、组织幼儿整理材料、场地。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继续按命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活动。

2、培养轮流、协商活动,互借互让玩具的友好行为习惯,懂得应爱护玩具材料。活动准备:

中小型积木、胶粒、竹签、筷子、易拉罐、果冻盒、小石块、花、树枝、沙箱等材料。 活动指导:

1、组织幼儿讨论回忆,说说你搭了哪个公园,谁搭得最漂亮?

2、介绍新材料,交代玩沙时应注意卫生、安全,不用手擦眼睛,不扬沙,保持衣服清洁。

3、让幼儿协商自由组合在沙箱上建公园,指导幼儿合理分工,明确自己所搭建的部分物体,帮助幼儿较正确、合理地选用材料。

4、组织幼儿以游客的身份参观评价自己所搭建的公园有哪些建筑物,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之处。

5、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清洗材料,洗手,整理仪表。

观察与反思:

1、在第一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公园的整体布局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构建出来的公园有点乱。

对策:在第二次活动之前,请家长陪孩子们去参观公园,并画下公园的路线图。

2、在第二次活动中,因为有了之前的路线图做参照,显得比较整齐。但对公园内的设施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内容显得单调一些。

对策:在区域活动中重点练习公园内游乐设施的构建。

推荐第7篇:创造性游戏小结

游戏小结

2008——2009年大三班创造性游戏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对我们班的创造性游戏做个总结。

我们两个老师能认真学习新《纲要》,贯彻执行《纲要》的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突出以游戏为主,充分体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交往、合作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上学期,创造性游戏结合到自制性游戏活动以来,活动的时间充裕了,活动的场地也比以前宽阔了,针对上学期班内存在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制订了相关的计划,做到每个星期都开展一个新游戏,有侧重点,并注重了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环境卫生教育。现将具体情况做法总结如下:

一、增添趣味性的游戏成品、半成品,吸引幼儿参与创造性游戏。我们两个老师为了让幼儿积极主动参加到创造性游戏活动中,这学期我们增添了许多较有趣的游戏成品、半成品从此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秋天到了,我们收集了许多树叶,让孩子制作金鱼、飞机、螃蟹、帆船等等;冬天让孩子收集各种动物,让幼儿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益智区多了猜宝箱、飞行识字棋、翻翻卡、迷宫图等等。这些活动吸引着幼儿,幼儿对创造性游戏的兴趣提高了。

由于我们两个老师创设了适宜的游戏环境,新增添了游戏道具,丰富了游戏材料,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这样一来有助于幼

游戏小结

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游戏的导入及评价活动,增强游戏过程的指导。

我们两个老师为了突破游戏流于形式,也为了激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我们在游戏活动中注意游戏的导入,活动既有趣、又实在。它对幼儿参与整个活动有很大的激励。所以,在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精心设计游戏的导入部分,使之更好地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以导游的形式引入主题,以突发事件作为线索引入主题,以拍照、开张、招聘等活动展开。一方面在激趣的同时进行新授游戏的讲解,指导玩法。另一方面,便于解决问题所在。

游戏过程中,教师间接调控游戏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常会扮演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巧妙地指导游戏,引导幼儿创设游戏情节,协调偶尔发生的矛盾及各类问题,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为评价及下次活动的开展埋下伏笔。

在评价活动中,我们常采用师生共同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善于发现游戏中幼儿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之形成一种风气,又不忘总结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使幼儿扬长避短。

三、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本学期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与提高,特别是谦让意识、卫生习惯明显提高,但是近阶段时间自主游戏有些不守规则,不知如何才能溶为一体,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潜能。

推荐第8篇:浅谈创造性阅读

给学生插上奋飞的翅膀

──浅谈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专家断言: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

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

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告诉他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个哈姆莱特”的道理;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感受……这样,揭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让创造性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

接受美学家尧斯用“期待视野”指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期待结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而是一项自己个性积极的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没有思辩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辩成为可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辩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辩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辩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当然,思辩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辩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吟悟,为创造性阅读提供支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的阅读感受,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如在教学柳宗元《江雪》时,教者反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接着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吗?”学生纷纷发言:“景色太美了,山这么多,没有一个人,好宁静啊!”;“这么冷的天,老爷爷太浪漫了,一个人到这样的地方来钓鱼。”“也许他心情不好,一个人来借钓鱼散散心”……虽然这些学生的回答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相距甚远,但教师还是认同了。阅读感悟的多样化,正是体验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存在。正是有了吟悟,学生创造性阅读才有了支点,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

三、积累,为创造性阅读奠定基础

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知识。离开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创新思维的火花将难以迸发。在教学《黄山奇松》后,我让学生试说:欣赏了黄山奇松,你会这样感叹:__________。学生语言丰富,思路开阔,有的活用成语:“黄山奇松,名不虚传”;“黄山奇松,百闻不如一见”……有的巧用修辞:“黄山奇松,你是一名了不起的

化妆师,让黄山更神奇!”……有的学生干脆写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黄山,美在松树,松树,贵在奇特……好一个人间诗境啊!”。学生能活用成语,巧用修辞,善用美文,与平日学生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得好“厚积而薄发”。试想,如果没有平日的阅读积累,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语句,能有如此创造性阅读吗?

四、运用,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

教师应充分让学生“言论自由”。“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

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学生才愿说、敢说,并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在创造性阅读中,教给学生多样的方法也是必要的。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如《莫高窟》一文中第3自然段写出壁画上的飞天的多种姿态后用了一个省略号,教师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姿态,填补了这些“空白”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利用“不确定性”寻求多种答案。由于作者描述中的某些跳跃,会给作品的意义留下“不确定性”,这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三袋麦子》中的三个小动物到底是谁最好的,这就是创造性阅读的好素材。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文字,拓展内容。如学完《滥竽充数》可以让学生想想南郭先生回家以后怎么做,结果怎样等,既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同一读物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会产生新的意义。这种阅读更具有创造性。如《狐狸和乌鸦》这一名篇,已流传了二千多年。我们历来是从批评乌鸦爱听好话上了当这个角度去理解,同时把狐狸看成一个狡猾的骗子。我国当代诗人高洪波却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用诗写出了对狐狸的喜欢。这样的阅读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时间、表达的机会,为创造性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五、评价,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

“标准”中指出:“重视对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做到正确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转变那

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我建立有意识的发展性评价观,也就是实施多元化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维互动性。发展性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探究欲,促成其不断进步发展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是在于要能把握课堂上那一闪即逝的创造性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也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总之,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儿童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创造性阅读正是诱发儿童创造的潜能。这种爱,在教育上也应是一种“活”的教育,应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也就能插上奋飞的翅膀,尽情翱翔。

2.2.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如:创设游戏情境,注意观察比较,组织汇报讨论,开展课外实践等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2.3 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2.3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3 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画》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推荐第9篇:《创造性采访》读书笔记

《创造性采访》读书笔记

10级对外汉语201009123034李晓露

 第一章 您的采访问题何在

一、普遍问题:缺乏坦诚和客观

1、坦诚:

如果你需要的是坦诚,是人性化的反应,而不是有防御性倾向的夸大和虚假的外在敷衍——那么就尝试在对话中暴露一下自己。

好的记者往往能够从被访者人性化的回答中,品出其出人意料的成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把它传达给听众。

较高境界的坦诚往往不是产生于正式采访场合。

2、客观:

不带个人判断的提问方法对于增强对方的信赖和坦诚,作用是最为明显的。 这种职业性并不是要求你赢得一场辩论或者表现出道德上的高尚,而是要求你从与采访对象的接触中学到一些东西,从而可以和以后的读者一起来分享。

二、

1、一般的显性问题:

缺乏自信——(对策)运用社交技巧

难以获取完整的信息——能够识别谈话中“新鲜的和与众不同的”东西

不知道接下来要问什么问题——(通用方法)“你的回答真棒!请再说得具体一点儿,好吗?”

做笔记——识别谈话要点并把它们记录下来;通过速记和录音记录引用、事实、数据等证据

应对沉默寡言的采访对象——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应对喋喋不休的采访对象——寻找有创造性的解决途径

2、隐性问题:

由于害怕背上无知的名声,对提问普遍感到反感——提问是痛苦的,这已经很糟糕,但不提问,问题会更加糟糕。“勤问者愚一时,不问者愚一生”

不能明确陈述采访目的——向采访对象陈述清楚采访目的,他们就不会跑题了。 对人对物缺乏热情和天然的好奇心——“在采访中,好奇心是第一步”“好奇心”是19名美国著名记者评价自己的工作时使用品频率最高的词”

不能倾听——如果有某些迹象表明采访者没有在倾听,那么采访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沉默寡言或者托词回避,可能就是对此的回应。

缺乏准备——没有做准备,采访时必然会感到紧张

不做深度探究——对采访准备的越充分,就越容易在现场即兴草拟出新的问题 提问含混——记者所需的是支撑抽象的具体细节,只有具体细节才能营造出戏剧化和冲击力。

不修边幅——“穿得职业些”

主题先行——“倾听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问题,外部的、内在的、与它相关的。以及关于此问题要不要和其他的什么人聊聊等等。“武断家”:经常知你于对立的一面。他们似乎以及拥有了所有的答案,因而仅仅是想要你证实他们的想法。 懒惰——记者通常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目标,以避免游离主题的、肤浅的采访结果出现。

 第二章何为采访?

一、何为采访?

采访:代表背后的观众,为获取信息或交换信息而而设计的对话

采访的不同层面: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

二、不带个人评价的倾听——一条基本原则

让采访对象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一次好的采访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从采访中获取一些值得和观众共享的东西。 优秀的记者一定要在满足采访双方的自尊心上做努力。

三、记者如何获取信息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采访的缺陷:采访者的偏见;被访者的人为操作;引用的一些只言片语却要代表采访对象说的整段话。

收集信息的两种途径:资料研究和新闻观察。

四、什么是新闻采访

传统新闻报道的标准:谁?做了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以及为什么(5W)

五、创造性的采访

创造性采访中新闻采访的定义: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

记者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拓展采访的范围和深度;可以运用想象力来挑战你的采访对象,并整体策划你的提问。

创造性采访:以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来促成较高程度的知晓;在采访中追求人性化和戏剧性的成分。

六、创造性的提问

具体的提问过程也包含者创造性的成分,它的潜在目的是使你的知识从已知向未知延伸。

从回答中有所收获,在提问的牵引下走向越来越离奇的未知世界。方法越大胆,收获就越大。

七、采访的类型—直接采访和间接采访

直接采访:对问题有量的要求,但却希望对方的回答越简洁越好。能帮忙省去一些无用的偏离话题。用来获取具体信息。又称“有计划的采访”

间接采访:把大部分的谈话留给采访对象。不但可以少问问题,而且还引发了更加准确生动的描述。间接采访用来引发更广范围的谈话,它往往用于人物采访。

 第三章采访的十个步骤

后六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四步的完成情况。

一、明确采访目的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采访,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往往出现在采访的开始。

真诚地表明采访目的能够扫除对方不信任的障碍。表明采访目的能够帮助他们准确地知道你需要什么,以及你是来倾听的、来了解的,而不是来制造矛盾来责备的。 当采访对象已经事先约好时,把你的采访目的缩至具体的话题或者一系列相关的话题,范围越小收获越大。

二、进行背景调查

采访前需要查阅的相关资料:简报或者资料库文档,杂志上的文章;熟识采访对象的一些人。

报道的性质决定了所需调查的种类。

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要求大量的访前调查,经验丰富的记者可以依赖回忆,或者是过去写过的类似报道的片段。

三、进行采访预约

1、与采访对象预约时要使采访对象明白报道是为了挖掘一些具有启迪性的信息,而非假定的闲谈。

2、同时也要和对象协商好。比如匿名等等

3、如果一个有经验的记者曾经以先前的某篇报道在圈子里赢得了不错的声誉,在与采访对象协商时他就会有一些优势。

谈话的真诚在采访过程中降低还是提升,5%取决于你的运气,其他就在于你的谈话技巧,尤其是不加个人判读的倾听和你对听到的话的反应(当然越热情越好)。

四、策划采访

几个策划原则:

第一、要策划在见到采访对象时,再次解释采访目的。

第二、要策划怎样和首次见面的客人打招呼。

第三、迅速记下需要用提问来涉及的话题。确定它们和你采访目的一致。 第

四、要策划让对方举一些例子、一些说明性的逸事和总结性的评论。

注意:做采访策划时还应该考虑到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出乎意料的回答和话题的意外偏离。采访做的越好,采访不按计划进行的几率就越大。

五、与采访对象见面:打破僵局

有些工作繁忙的采访对象想马上谈到正题,不喜欢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另有一些人则需要谈些小话题以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陌生人见面后的前4分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幽默是谈话的润滑剂。

六、提第一个问题

优秀的采访者能在对方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把最初的小话题顺利地引向第一个严肃的问题,也就是把谈话从小事导向正题。

七、营造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谈话越不正式,收获就越大;倾听时越认真,得到的回应越热情,收获就越大;好奇心表现得越突出,提问时表现的准备越充分,收获就越大。

采访不顺利的几个原因:忽视了前面的步骤;没有把采访目的解释的足够清楚;没能让采访对象认识到该采访任务的重要性;在最初的四分钟,采访对象把你当成了不值得信任的人。

关于营造氛围的几点经验:

1、在谈话之初要全面具体的解释—你是谁?你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

2、人性是无法预料的、矛盾的、神秘的、同时也是神奇的。于是,双方之间

的和谐有可能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出现。

3、建立在共同兴趣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和谐是采访的核心所在。有了和谐,

就能得到答案,而一旦没有了和谐,提问水平就算再高,收获也不会太大或者说没有收获。

八、提问敏感问题

那些敏感的或令人难堪的问题最好在采访的后半部分提出。

九、提问敏感问题之后的情感恢复

如果在处理上做到了小心谨慎,第八步会自然融入到第九步,而双方的信赖不会受到任何损失。但如果先前的和谐氛围本来就不稳定,就要庆幸是在采

访的最后才提问这些敏感问题的。

十、总结本次采访

优雅的结束采访方法

1、主动按时停止采访,但如果采访对象意犹未尽,那就另约一次采访。

2、表现你想终止的意图再核实一下做过的记录,看看是否包括了所有的采

访内容。

3、询问采访对象要不要再做什么补充,或者有没有什么“最后的想法”。

许这能弥补一些你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

4、留下你的名片。“如果您又有了什么想法,请给我打电话。”

5、索要采访中提及的材料。报告、信件和其他你想了解的材料。

6、不要把后路堵死,问问如果又有了新问题,能不能再打电话。

7、告别—“谢谢您的合作”

8、等待最后的晚霞—和谐氛围的扩展。最有价值的言论往往出现在你站在

门口说再见的时候。可能会提供一些新鲜的见解和最具引用价值的总结语。

9、写个非常规的便伐,对采访对象的回答表示感谢。累计人脉,拓宽新闻

源。

 第4章 采访要素—个案史

一、一个案例:记者贝蒂·帕特森采访历史学家克拉丽莎·麦吉

案例所阐述的原则:

1. 结构:囊括了采访的十个步骤,但也走了电话采访的捷径

2. 信任和谐:致力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对话中得到体现。记者做

了充分的准备,对话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打电话时表现得很随意,

还要用“这太有趣了”这样的回应来鼓励对方。

3. 创造性。为了给自己的报道注入一些新鲜的成分,记者在采访中做出

了各种努力,这一点很好的体现了“创造性采访”的原则。

二、明确采访目的

除了搞清楚5个W,还注意寻找有趣的东西和引人注目的令人着迷的事实

三、背景调查

兴趣和工作责任感是调查采访对象背景的动力。

重点查阅一些和采访对象采访主题有关的报道。

四、策划采访

创造性的采访遵循的不是你问我答的直线型路径,而是曲线型路径,职业的观察和知识丰富的新闻源在其中交流观点,互通有无。

五、电话采访

开始采访时可以首先向对方委婉的强调报道能够同时满足双方的需要的事实。 由于是电话采访,语言上的即时间上的回应—像“噢……真有趣……嗯……”—能够使谈话在非语言符号缺失的情况下向前进展。

六、需要牢记在心的一些要点

1、在采访的调查中,记者要做充足的准备,并就可以问题的领域进行思考。只有这样,采访才能进行的足够顺利。

2、要敢于想像最完美的报道模式,并为此去挖掘信息,确保采访具有创造性。但要做到客观—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是报道的技巧,而不是报道的内容。

3、采访双方要做充分的交流。告诉你的采访对象,充满着令人着迷的事实的报道

正是你的所需。不要忘记告诉对方这一点。

4、报道的精确度至关重要。最后要核实一下自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例如明天演讲的主题。

5、小细节也很重要,例如核实被访者的姓名和头衔。

6、报道的思路往往从谈话中产生。

7、不要忽视采访笔记的重要性。在电话采访中,回应对方和提出新问题时的拖延的最好解释就是告诉被访者你正在做采访笔记。

8、重复对方刚刚说过的话,能促进深层次的讨论。

9、如果记者的报道充满了引人注目的、令人着迷的事实,或许编辑会改变原来的安排,同意为他提供更长的篇幅和跟好的版面。

推荐第10篇:高年级创造性作业

浅谈高年级创造性作业的布置

布置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做作业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了解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根据这种认识调整教学;而学生通过对老师作业的批改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从而提高学业成绩。所以我认为作业要切合知识的重难点,具有针对性,能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也就是有效作业。作业如果体现有效,布置应做到:精心选择、突出兴趣,避免随意性,单一性。

(一)从作业内容上,采取书面性作业、语言性作业、操作性作业相结合的形式。教师以往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作业,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定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采取多种作业相结合的形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即把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操作性作业结合起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

1、语言性作业。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概括和传递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语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扩大了认知范围,使人类积累的间接经验得以保持和传授。由此可见布置口头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布置的语言性作业包括:读、讲、背、问。

读,既广泛阅读。数学内容多是一些抽象的数字或公式,为了加

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一个或几个新知识之后,便布置一些读。

讲,既通过语言指导别人。真正的理解,就是自己能通过各种方法使不明白的人明白。因此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选择第x页中的一道题讲给其它同学,看谁讲得清楚明白。通过此项作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此项作业不做统一要求,要根据各自学习情况而定。

背,也就是记忆。数学知识既需要理解也需要记忆。比如像一些概念、公式或法则。他们就像修车时的工具,没有工具很难把车修好。学生也一样,不把公式法则记在头脑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很难从头脑中提取出来,也就很难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了。为此,可以布置一些背诵的作业,比如:单位之间的进率,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等。这些要求背诵的检查工作放手给学生,让他们相互检查监督,这样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问,既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能力,而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为此,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作业,问题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学习中的,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2、实践性作业。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制于自己的活动,学生的发展状况是与他们的活动状况和活动内容相一致的。学生的全

面发展是在他们自身多样而全面的活动中实现的。因此,精心策划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机会,除此之外还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实践性活动作业”,例如,在学习《百分率》之前,布置“进行发芽种子的试验”的动手作业,要求学生选择种子和种子数量自主进行试验,并做好观察日记,记好发芽数量,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从而研究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实践性作业除了动手操作以外还布置一些采访、收集信息的作业,比如:在学习《储蓄知识》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学习《百分数意义》布置“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通过实践性作业,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布置语言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满足儿童的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业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从作业的时间上,采取及时性作业、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结合的形式

所谓及时性作业是指:课上的课堂作业,课下的当天作业,课后的家庭作业。这些作业符合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是教师布置作业所依据的普遍规律。除此之外还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短期作业和长期作业。所谓短期作业是指,需要一周或两周完成的作业。例如:在学习《统计表》以后,让学生统计自己在一周内的花钱情况,并做成统计表尽心分析,通过此项作业不但巩固了统计表的知识,通过分析自

己花钱情况还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所谓长期作业是指,需要一个月或更多时间完成的作业,此项作业多是一些探究性问题。通过此项作业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从布置作业的主体上,采取教师、学生个人、同学之间共同布置作业。

以往的布置作业的权力只属于教师一个人,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就要无条件服从。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可以采取教师、学生个人、同学之间共同布置作业的方式。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即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必须完成,家庭作业可以自行选择或同学之间相互布置,数量不限。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一些必要的作业,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除此以外,数学手抄报、数学周记、数学游戏、数学调查等多种形式的作业都使得数学作业不再单调,并且也能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推理、归纳、总结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应该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设计更具有层次性、实践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作业,从教师自身出发,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去感受成长的乐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做数学课外作业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智慧、张扬自己的个性、体会做作业的快乐!

浅谈高年级创造性作业的布置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教师要借助作业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业同样是一种经历,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人生意义的经历,是一种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学习过程的见证。因此布置作业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布置作业的艺术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练习要有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何乐而不为呢?

(二)设计具有诱导性、对比性、思考性的练习

数学是思维的体现,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练习来促进。因此,设计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思考性,让学生在做题中发展思维。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克服在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解题方法的不良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可以设计一题多解、逆向思维题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发展学生智力。

(三)设计开放性的练习,能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设计开放性练习可以从条件、问题、策略、结论这四个方面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给学生这样的作业题:“有50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领队,准备怎样租船?”这道作业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思维方式做出不同的解答,最后教师就学生的答案提问:“哪种租船方式是最省钱的?”,从而深化作业题蕴涵。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作业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资源充分开发了出来。

(四)适当布置操作性作业。

课上完了以后,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往往都有是一些书面作业,只要求学生作一些运算或作答就可以了。这种作业只能巩固学生的书面知识,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今的数学远非只是算术和几何,而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一门学科。它要处理各种数据、度量和科学观察;进行推理、演绎和证明。而“做数学”的方法也远非只是计算或演绎,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 当然,学生的数学作业也不应是一些简单的书面作业,还应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1、做一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3、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4、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颜色。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说、涂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认识和应用。

总之,学生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课堂学习效果。让我们逐步将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将课本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将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11篇:家庭教育创造性案例

五、感悟童心.做“创造型”家长 我们无法要求家长是教育家和科学家,但作为家长应具备基本的教育观念和创造意识,做“创造型”家长,要学会欣赏、鼓励和引导幼儿。没有创造意识的家长不可能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这是幼儿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案例一‟ 有一次,爸爸问儿子:“孩子,嘴巴能够干什么呀?”儿子答道:“能吃饭。”“对!还能干什么呀?”“能说话。”“很好!那小嘴巴还能干什么呀?”孩子认真地想了想说:“还能不说话。”

„案例二‟ 有一次,我从院子前经过,看见小外甥爬在地上,表情认真而凝重。我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抬起头说:“舅舅,你听,蚂蚁说话的声音。”我笑了笑说:“不可能。”小外甥认真地说:“是真的。”

面对这样的情景,家长应如何做呢?在第一个例子里,也许很多人认为孩子说得不对,因为孩子的回答太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但仔细 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嘴巴的确能不说话。在第二个例子当中,当孩子想象出蚂蚁说话的时候,我们在被其童心感动的同时,应认识到这正是幼儿表现其创造性的独特方式。如果这时我们加以引导:“是吗?那它们在说什么呢?”孩子就会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给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当孩子让汽车长出翅膀,让小树开始说话,让积木变成一栋栋楼房时,当他画出三条腿的恐龙时,当他追问无数个为什么时,我们不应漠视、嘲笑亦或不耐烦。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在自由驰骋,他们的创造力也在逐渐地孕育和发展着。所以,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做“创造型”家长,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其创造力更好地发展。

第12篇:创造性开头12招

口才在销售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成功的销售,就是成功的沟通。听完第一句话,许多顾客就自觉不自觉地决定是尽快打发推销员走还是继续谈下去。因此,推销员要尽快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才能保证推销访问的顺利进行。

开场白的好坏,几乎可以决定这一次访问的成败,换言之,好的开场,就是推销员成功的一半。

1、金钱。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钱感兴趣,省钱和赚钱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客户的兴趣。如:“张经理,我是来告诉你贵公司节省一半电费的方法。”“王厂长,我们的机器比你目前的机器速度快、耗电少、更精确,能降低你的生产成本。”“陈厂长,你愿意每年在毛巾生产上节约5万元吗?”

2、真诚的赞美。

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好听话,客户也不例外。因此,赞美就成为接近顾客的好方法。“王总,您这房子真漂亮。”这句话听起来像拍马屁。“王总,您这房子的大厅设计得真别致。”这句话就是赞美了。

3、利用好奇心。

推销员制造神秘气氛,引起对方的好奇,然后,在解答疑问时,很技巧地把产品介绍给顾客。

一位推销员对顾客说:“老李,您知道世界上最懒的东西是什么吗?”顾客感到迷惑,但也很好奇。这位推销员继续说,“就是您藏起来不用的钱。它们本来可以购买我们的空调,让您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某地毯推销员对顾客说:“每天只花一毛六分钱就可以使您的卧室铺上地毯。”顾客对此感到惊奇,推销员接着讲道:“您卧室12平方米,我厂地毯价格每平方米为

24、8元,这样需29

7、6元。我厂地毯可铺用5年,每年365天,这样平均每天的花费只有一角六分钱。”

4、提及有影响的第三人。

告诉顾客,是第三者(顾客的亲友)要你来找他的。这是一种迂回战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心理,所以,大多数人对亲友介绍来的推销员都很客气。如:“何先生,您的好友张安平先生要我来找您,他认为您可能对我们的印刷机械感兴趣,因为,这些产品为他的公司带来很多好处与方便。”为了取信顾客,若能出示引荐人的名片或介绍信,效果更佳。

5、举著名的公司或人为例。

人们的购买行为常常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推销员若能把握顾客这层心理,好好地利用,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李厂长,××公司的张总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后,公司的营业状况大有起色。”举著名的公司或人为例,可以壮自己的声势,特别是,如果您举的例子,正好是顾客所景仰或性质相同的企业时,效果就更会显著。

6、提出问题。

推销员直接向顾客提出问题,利用所提的问题来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在运用这一技巧时应注意,推销员所提问题,应是对方最关心的问题。

7、向顾客提供信息。

推销员向顾客提供一些对顾客有帮助的信息,如市场行情、新技术、新产品知识,等,会引起顾客的注意。把自己训练成为自己这一行业的专家。

8、表演展示。

推销员利用各种戏剧性的动作来展示产品的特点,是最能引起顾客的注意。

9、利用产品。

推销员利用所推销的产品来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让产品作自我介绍。

10、向顾客求教。

推销员利用向顾客请教问题的方法来引起顾客注意。有些人好为人师,总喜欢指导、教育别人,或显示自己。推销员有意找一些不懂的问题,或懂装不懂地向顾客请教。一般顾客是不会拒绝虚心讨教的推销员的。

11、强调与众不同。

推销员要力图创造新的推销方法与推销风格,用新奇的方法来引起顾客的注意。

12、利用赠品。

每个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赠品就是利用人类的这种心理进行推销。很少人会拒绝免费的东西,用赠品作敲门砖,既新鲜,又实用

第13篇:创造性的教

创造性地教,探索性地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邹海燕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创新——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多媒体计算机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符号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兼备、交互性强、信息量大,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而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它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而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优点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计算机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转移,在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动、可显示、可摸拟,能把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动态,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注意力集中,利于对知识的探讨,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开课的:首先出示由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一组图形(如图1)。造型别致、五颜六色的图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指着投影片说:“同学们,这些图有我们的小房子、小汽车、彩旗、火箭鱼等,它们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知道了这些图形,你们自己也可以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同学们,你们想自己拼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吗?”学生们一声“想!”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它们到底都是些什么图形呢?”我把悬念留给了学生。学生们个个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图形。正是这种认知上的迫切感、不满足感,使学生产生了主动参与的强烈愿望,为主动进入建构知识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时再介绍这些图形,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了。

二、展现过程,深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智慧的火花,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科学史的进程表明,所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无一不是思维的结晶。所以著名的哲学家巴尔扎克说“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

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首先必须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要广泛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形象化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形象情境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数学思维能力。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也早就提出未来的教育将是人脑+电脑+网络。他要求“以人机之结合,集智慧之大成”,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发展多种思维能力。为此二期课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数学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可以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信息,为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一个独天得厚的优越条件。

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统摄,以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境优势,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具体课例如下:

1、在数学情境的直观感知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钱学森教授指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就是说,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形象思维应该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建议把形象(直观)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思维形式总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没有形象思维为基础,就难以培养与发展他们的多种思维能力。所以只有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再加上科学而又可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情境教学的直观感知中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与具备敏感而丰富的形象感受能力、准确而牢固的形象储存能力、快速而精细的形象识别能力,细致而生动的形象描述能力和独特而新颖的形象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形声、视听结合所具有的多媒性、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以及趣味性等特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为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例如二期课改的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加减混合》计算的教学,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一节计算教学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3点:1.建构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指凡是添加就用加法,凡是减少就用减法。添加和减少可以在同一算式中出现,就形成加减混合运算)2.会根据情节看图说故事,进行数学交流。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良好习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建构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内容,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在他们头脑中主动建构起计算的模型。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形象而富有童趣呢?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一个“上下车”的形象教学情境。

首先用大屏幕进行演示(见图一)。随着“嘟嘟”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着的公共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车上有6名乘客,随着刹车声响,汽车到站。这时我问:“汽车到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回答说:“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那么这时车上还会有多少乘客呢?请大家想一想,可以用自己的鼠标移动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自己编一个上下车的小故事,说说上车几个人,下车几个人,车上还有几个人?”这下学生们可高兴了,大家动手在自己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用鼠标点击先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等候上车的几个人“拉”上了车„„。在拖移中,学生们的头脑中已逐步形成了“添加、减少”的思想。我再通过网络特有的交互演示功能,把学生操作的过程进行展示交流:“原来有6个人,到站后,上来×人,下去×人,车上还剩×人。”接着我请学生们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出刚才交流的结果。学生们在充满情趣、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中,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重组建构了加减混合运算模型,自然地形成了“加减混合算式”的概念。很快就列出了算式,如:6+3-2,6-4+2,6-1+3,6+4-1„„。

(图一)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就是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碰到的场景搬进了数学课堂,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在特定的形象情境中理解了加减混合两步计算式题的原理,建构起了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这时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在直观感知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2、在数学情境的综合概括中,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只是了解事物的表象,抽象逻辑思维才能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综合、概括等过程,使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必须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所以创设形象的数学情境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入手,仍然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前提。 如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教学设计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长(正方形)且给出它的长、宽(边长),然后让一只蚂蚁沿着长(正方形)的四边走一圈,问,小蚂蚁爬了多少米?学生很快能算出小蚂蚁爬的米数,然后,让学生照小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再如二期课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几个和第几个》一课,是在学生认识1- -6这六个数字先后序列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幅《运动会》图片的展示,意图巩固学生对六个数字及数序的认识,进而延伸拓展了解这六个数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各自具有不同的概念。如用在运动员身上的序号,是表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是几个人及每个运动员排列先后的位置次序,这是基数;用在比赛结果的第几名即第几个的`序号上,是代表得分名次的先后次序,这是序数。要求学生正确区分理解以上两个数的不同概念,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概念非常容易混淆,较难区分清楚。为了帮助学生能初步分清这两种数的不同概念,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本插图编制成动态的动画情境,从形象思维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概括去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区别理解两种数的不同概念,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而培养与提升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课一开始,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个运动会的动画场景。在跑道起点处,分别站着6名胸前贴有1-6号编号的小运动员,他们正在准备赛跑。(见图二-1)只要用鼠标点击一下“起点”,小运动员们就会匀速起跑,用鼠标点击任何一位小运动员的“编号”,都可以将选手拖移前进或后退。演示完了以后,我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我让学生们两人一组互相合作,用计算机的动画编一个跑步比赛的小故事。要求刚提完,学生们马上行动起来,他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边说边操作计算机,把生活中看到的比赛场景和学校里举行运动会发生的事情全编在故事里。如有的小朋友喜欢动画中的5号选手,他让5号选手时而处在第二名,时而处在第三名,快到终点时一个冲刺,率先冲过终点线,说出5号选手,赛跑得了第一名;有的小朋友通过点击让画面上出现你追我赶的场景。不同编号的小选手时而处在第二,时而在第五名„„。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在他们编的故事里都较正确地用上了“几号”运动员和获得“第几名”的词语。随后我再请了几名学生到教师机上边操作演示边讲故事,并要求他

们把选手身上的编号与他所得的名次编号分别说清楚,并逐一罗列在大屏幕上,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概括得出运动员身上编号是代表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在参赛人数中排列的位置号码,这与名次是无关的。比赛后得到的第几名,是表示得分的次序,这与运动员身上的编号也是无关的。最后弄清了几个和第几个虽然同样是代表顺序的编号数字,但是所表示的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见图二—2)

(图二-1) (图二-2)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也是运用信息技术把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碰到的场景,搬进了数学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事例构成一个动态、仿真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发展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数学情境的发散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也称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它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寻求新关系、探求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瑞士著名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这是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而创造力的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想象与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一种能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多角度的甚至是超越常规的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发散思维能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生与发展。然而想象、联想以至发散与创造性思维也都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必须在形象的情境启迪与引导下,促进学生积极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实现思维的迁移与发散,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创设的形象情境,正好给开展想象、联想进而发展发散思维能力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例如,一年级新教材中有《美丽的星座》一课,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9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拓展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数星星先认识星座图,进而学会并能按给出的数画点连线,组成想象中的星座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数点对应”的空间观念,进而巩固9以内数的认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并使学生受到数学美的审美教育,我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我是小小天文家”的教学情境。

当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深蓝色的点点星星的夜空时,同时伴随响起了小夜曲的悠扬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美的境地里,“好美啊!”有许多学生忍不住赞叹了起来,他们的兴趣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与此同时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上都显示出一张方格图,我先在大屏幕方格图上示范画圆点,并将一个个圆点用线连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形成了一张星座图后,然后要求学生自己也在计算机上画7颗小圆点,通过连线设计成美丽的“星座图”,比谁的星座图画得最漂亮。这就把学生带入了想象的境地。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点线构建成许多美丽的“星座”图,课堂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最有趣的是同样画7颗星的星座,但每个孩子排列圆点位置的都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形状的星座。(见图三-

1、

2、3部分星座图)

(图三-1) (图三-2) (图三-3)

接着,我进一步让孩子们进行自由发挥与创造,不受圆点个数限制设计星座,学生们画出了连我也没有想到的各种“星座图”。各个“星座图”圆点的个数也都超出了所学的9以内的数,这样学生在画“星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比9更大的数。 (见图三---

4、

5、6部分星座图)

青蛙星座 蝴蝶星座 中字星座 (图三-4) (图三-5) (图三-6)

通过想象与联想,充分显示了学生们思维的发散性。经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们自然突破了“数点对应”的学习重点,同时又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了思维想象与发散的独创性,从而发展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变幻无穷的画面、声色俱佳的组合以及便捷的信息操作,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多种思维活动,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各种各样美丽的“星座图”,并且提高了审美能力,使数学教学变得更为富有情趣。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之为教学的最优化服务,以此实现教育的目的任务。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柳斌总主编 《创新学生培养创造》 《在全国思维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

《思维科学探索》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小学教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4篇:学会创造性阅读

学会创造性阅读

美国N·B·史密斯在他的《阅读理解中的多样性》中说:“若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性阅读,他就不知道如何促进或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创造性阅读。在创造性阅读中,一个学生离开课文,并另外发表超出课文之外的新思想,获得另外的见解……”

创造性阅读是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的一种阅读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欲望的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它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以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为前提,并与这几种水平的阅读同时得到发展。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要靠教师和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呢?

一、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告诉他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个哈姆莱特”的道理;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感受„„这样,揭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让创造性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

接受美学家尧斯用“期待视野”指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期待结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而是一项自己个性积极的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没有思辩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辩成为可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辩的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辩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辩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当然,思辩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辩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吟悟,为创造性阅读提供支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的阅读感受,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如在教学柳宗元《江雪》时,教者反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接着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吗?”学生纷纷发言:“景色太美了,山这么多,没有一个人,好宁静啊!”;“这么冷的天,老爷爷太浪漫了,一个人到这样的地方来钓鱼。”“也许他心情不好,一个人来借钓鱼散散心”„„虽然这些学生的回答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相距甚远,但教师还是认同了。阅读感悟的多样化,正是体验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存在。正是有了吟悟,学生创造性阅读才有了支点,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更多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

三、积累,为创造性阅读奠定基础

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去获得知识。离开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创新思维的火花将难以迸发。在教学《黄山奇松》后,我让学生试说:欣赏了黄山奇松,你会这样感叹:__________。学生语言丰富,思路开阔,有的活用成语:“黄山奇松,名不虚传”;“黄山奇松,百闻不如一见”„„有的巧用修辞:“黄山奇松,你是一名了不起的化妆师,让黄山更神奇!”„„有的学生干脆写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黄山,美在松树,松树,贵在奇特„„好一个人间诗境啊!”。学生能活用成语,巧用修辞,善用美文,与平日学生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得好“厚积而薄发”。试想,如果没有平日的阅读积累,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语句,能有如此创造性阅读吗?

四、运用,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

教师应充分让学生“言论自由”。“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学生才愿说、敢说,并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更多交流空间。

在创造性阅读中,教给学生多样的方法也是必要的。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如《莫高窟》一文中第3自然段写出壁画上的飞天的多种姿态后用了一个省略号,教师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姿态,填补了这些“空白”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利用“不确定性”

寻求多种答案。由于作者描述中的某些跳跃,会给作品的意义留下“不确定性”,这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三袋麦子》中的三个小动物到底是谁最好的,这就是创造性阅读的好素材。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文字,拓展内容。如学完《滥竽充数》可以让学生想想南郭先生回家以后怎么做,结果怎样等,既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同一读物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会产生新的意义。这种阅读更具有创造性。如《狐狸和乌鸦》这一名篇,已流传了二千多年。我们历来是从批评乌鸦爱听好话上了当这个角度去理解,同时把狐狸看成一个狡猾的骗子。我国当代诗人高洪波却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用诗写出了对狐狸的喜欢。这样的阅读需要较高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时间、表达的机会,为创造性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五、评价,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

“标准”中指出:“重视对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做到正确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转变那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我建立有意识的发展性评价观,也就是实施多元化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维互动性。发展性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探究欲,促成其不断进步发展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是在于要能把握课堂上那一闪即逝的创造性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也让创造性阅读更具理性。

总之,创新型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爱,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是儿童身心发展,生命成长的原动力,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整合力量。

第15篇:创造性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见。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学什么,具体有:①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②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含教具、学具)、生活资源、环境资源,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③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只有了解了学情,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①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②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③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应“依标扣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反复读课文,不仅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筛选教科书内容,要突出语言的训练;在理解课文方面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达到理解目标时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而进行架空的分析;在筛选内容时,要少而精,要符合教学目标,做到难易适度。

四、准确地解读文本

阅读课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地解读文本。有人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的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语文教学既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更应该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就巧妙拓展,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势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在精读课文时,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更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不断地感悟、创新中真正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可以说是天天都在使用教材,凭借教材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毫无保留地都传授给在坐的每一个学生,借助教材把各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都灌输给每一个学生。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越来越符合时代的要求,越来越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相辅相成,越来越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有没有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有所体会与真正领悟呢?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旧只是照本宣读,只讲教材,只读教材,仍然过分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各种能力的培养。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早已跟不上课改的脚步,时代的要求,这种对教材的处理方法更是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那么在当前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怎样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尽量发挥教材的巨大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深深思考。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手中的教材作为传授知识各种知识的窗口,锻炼培养能力的依托,各种思维训练的纽带,让孩子们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相继走进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一个“面”,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比如在教完《少年闰土》后,我随机向学生们推荐了《故乡》这部小说;教完《江姐》时向学生提供《红岩》这本书。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上完童话课文后我把《安徒生童话集》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的的时间里阅读,并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在家里练习讲述给爸爸妈妈听。熟练后我再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比赛。在此项活动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都纷纷作了精心的准备,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又比如在教完《赤壁之战》一文后,我又向学生们推荐了《三国演义》一书,班上的一些男同学兴趣浓厚,还出现了好几个“三国”迷。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课外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二、抓住文中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闹花灯》一课时,抓住第二段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课文是这样写的:“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闪闪发光,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我让学生反复读了这段课文后,便问学生:“除了兔子灯、鸽子灯,大家想想大街上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灯?”随机媒体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画面说说上面有哪些花灯?并说说这些花灯是怎样的?并逐步引导学生说清楚花灯的样子。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说一说,写一写。结果有的学生写道:“街上的花灯多得数也数不清。瞧:灰色的不起眼的老鼠灯把一条小尾巴翘得老高,闪动着一双贼溜溜的小眼睛,大象灯拖着一条长鼻子左右摇摆。最有趣的还是那盏红色的金鱼灯,它股着一对灯泡眼,甩着尾巴似乎在水中游动呢!” 还有的学生写道:“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皮球灯圆滚滚,星星灯亮闪闪。最引人注目的是荷花灯,只见一朵朵荷花张开了红艳艳的花瓣,好象在对人们点头微笑呢!”通过练习说,练习写,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这样在自由的空间里,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开放课文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们在学完《蚕姑娘》一文后,对蚕一生奇妙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一生的成长过程也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呢?”学生们立刻就讨论开了,但更多的学生紧锁眉头。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不知道。于是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回家查找资料或者向家长请教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天交流。到了第二天,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学生说:“蝴蝶的一生也有奇妙的变化。蝴蝶小的时候是毛毛虫,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成蛹。再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从蛹里飞出各种各样的蝴蝶。” 有的学生说:“青蛙的成长也很奇妙。小时候是蝌蚪,全身乌黑,大脑袋,小身体。过几天后便会长出后腿,接着会长出前腿,渐渐地尾巴也没有了。最后才变成了大肚皮、鼓眼睛的全身披着绿袍的大青蛙,为庄稼消灭害虫,成了庄稼的卫士。”他刚一说完,其他学生都笑了。我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人一开始是猿猴,后来才变成我们这样的。”我及时帮他纠正了错误。虽然他的理解不够正确,但我还是表扬了他。这足以说明他动脑筋去思考了,而且还了解到了人的发展演变的大概过程,这种求知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通过这次小小的交流会,我深切感受到,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是不成功的,也是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去使用教材,才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只有开放教学的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辐射到各科知识的层面,以教材为纽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注:本文属本人的学术成果,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抄袭与盗用) 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提供创新的条件。小学语文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我校实验教师在参与课题实验中逐步形成了这种创新意识,并用它打造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方式,积累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路和经验——把教材作为平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注重学生自主体验与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能及时捕捉学生瞬间的灵感,善待学生的意外发现,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一、紧扣教材特点,挖掘教材的创新资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关键。

(一)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描写了大量创新性的“物”。这些“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赵州桥,有令人惊叹的“万里长城”,有雄伟壮丽的“**广场”,有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各类“新型玻璃”,有现代化办公用具“电脑管家”等。这是人类创造的结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已记叙了大量创新性的“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怀丙和尚捞铁牛,田忌赛马,乌鸦喝水等等,每一件事充满了创造精神,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

小学语文教材歌颂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如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发明家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药物学家李时珍,科学家李四光,这些伟大的人物小时候并非都是天才,他们是凭着勤奋的工作,科学的态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些人的创造品质,必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材的模糊、空白处,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对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价值。如四年级语文教材《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描绘了阮恒为朋友献血的过程,课文只具体描绘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和表情,至于阮恒为什么开始紧张地哭泣,后来又立刻停止了哭泣?课文没有直接阐明原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又如《月光曲》一文中,盲姑娘激动地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盲姑娘的话,他是在故意否定还是默认呢?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些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穷人》一文以“渔夫拉开了帐子”为结束语,那么接下去渔夫一家的生活发生什么变化呢?西蒙几个孩子成长过程又是怎样呢?„„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无字处读出字来,在简略处浮现出丰繁的内心想像。

小学语文300篇课文,每篇都是具有创新的“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无不闪烁着作者创造思维的火花,认真挖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创新思维大有好处。

二、紧扣创新思维的特点组织教学方式,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有效方法。

人的创造性集中体现在思维、想象和完成任务的方式中,思维的新颖性、敏锐性、发散性、集中性、灵活性、分合性、形象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实验老师根据这些特征,采取了创、增、组、挖、拓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1、创:创设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并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白杨》中“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品格的那段话是全文的重点句,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为了激发同学们与“爸爸”一样的崇敬赞美之情。实验老师黄丽燕老师创造这样的情境:“当你到新疆去旅游,坐着火车在那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中行驶,这时,就在你的车窗前出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此时此刻,面对这戈壁滩的忠诚卫士,你会怎样高声地赞美它呢”在老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发下,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变说道:“白杨树啊,你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你,你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你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上面的语段与原文比较仅仅是把“它”变换成“你”,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增,增加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脑、手、眼动起来。如设悬念、玩游戏、猜谜语、讲故事、演小品,做实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二年级《雷雨》一文在描写雨后景现时,许宝惠老师增加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假如你是一只蝉,或者是一只蜘蛛,或者是一只小蜻蜓,雨过天晴后是怎样出来活动的,谁想表演?”学生纷纷上来戴头饰边演边说。生1:“我是一只蝉,雨停了,我从树桐里爬出来,大声地‘喳——喳——’地叫着”;生2:“我是一只蜘蛛,雨停了,我又爬到网上,准备捉虫子吃。”生3:“我是一只青蛙,雨停了我从池塘里‘扑通’跳到荷叶上,大声地‘呱呱’地叫着”。接着老师启发学生先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活动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表演出它的动作和声音。全班都参与了表演,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让学生体会雨后的美景和愉悦的心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

3、组,重组教学内容,重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独力思考、合作学习,质疑问题,自找答案,多种分析,不求统一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能力。这是有实验过程中教师们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1)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自主能力,取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重组,进行不同的演讲,跳出教材做课堂教学让人,而不是做教参教材的奴隶。如黄丽燕老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一文时,自己设计了两篇“还原文”。如短文一:“蟋蟀巢穴在草地下最多九寸深,一指宽的地方。洞口较隐蔽,洞口斜,排水性能好。蟋蟀常在洞口鸣叫。巢穴内部干燥、平整、洞壁光滑。”这段话除了课文中富有人情味的文学性描写,让学生通过比较还原文与原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感悟拟人手法的可处,变“讲懂”为„„“读懂”,变硬性灌输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探究体会。(2)教师因文而异,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创设自主、合作、开放的空间。“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三年级语文教材《翠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按照“翠鸟的爪子——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眼睛——嘴”的顺序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刚学完这一段就有学生马上质疑:“作者没有按顺序写翠鸟的外形。”有不少同学同意这样的观点。看来这一质疑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思维及表达的欲望。实验老师石玉珠心里暗自高兴,这不正是拓展学生新思维的空间,加强口语实际训练的好契机吗?于是她启发学生:“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翠鸟,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着自己上了色翠鸟图,绘声绘色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学生分别按“总——分”、“上——下”、“上——下”„„顺序以“我”的口吻进行自述,同时还能添加一些内容如“你们喜欢我吗?”“我那么可爱你们想跟我做朋友吗?”“这么可爱的我,你们可要好好保护我喔!”这种比“照本宣科”的“复述”不是更有创意吗?但是作者这样描述的目的在于突出翠鸟是捕鱼能手,因此教师又利用“导读”的方式让发散的思维集中起来,让学生体会这样的写作的合理性。

4、挖:挖掘教材内外可发展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如有叶心绿老师教《林海》一课,开课时是这样教的:

师:在生活中,哪些东西多了也称为海? 生:人多了称为“人山人海”

师:今天,我们一路过来,两旁金灿灿的菜花一望天际。 生:(异口同声)花海!

师:怪不得老金爷爷把看到的大片山林称作为—— 生:林海!

这样,学生不仅真切体会到“林海”的意思,同时进行了词语的创造。

5、拓,开放拓展,让学生的学习走出课本,飞向课外。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只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创造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多形多渠道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实验老师许宝慧在执教《荷叶圆圆》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文中的荷叶没有开口说话,她就用口述小水珠和荷叶姐姐的对话。小水珠说:“荷叶姐姐,谢谢您,做我的摇篮”。荷叶姐姐说:“小水珠,我很乐意做你的摇篮,你也给我带了凉爽啊!”然后请学生想像小蜻蜒、小青蛙、小鱼儿和荷叶姐姐的对话。这个开放性的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对话中闪现出个性化的光彩和独特的感悟。对教材的延伸,对教材开放性的使用。加强了情感的熏陶。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不惟书。

小学语文所选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多以学习和欣赏为主,但也不能否认,一些文章在写法上或实际生活的表述上也会存在一些疵漏之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切莫惟书为是。语文的插图是最直观,最形象地向学生展现事物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但《翠鸟》一文,却出现了图文不符的矛盾。课文对翠鸟的羽毛的描述是“翠鸟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但课文中的插图展现的翠鸟腹部的羽毛是黄色的。学生在读文作画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提出质疑:有的说课文的插图画错了,有的认为是作者观察错了;应该把“赤褐色”改为“金黄色”;有的干脆说“由于种类多,翠鸟腹部的羽毛有的像赤褐色的衬衫,有的像金黄色的褂子。”最后一位学生在原文加上“由于种类多”、“有的„有的”,由“衬衫”还能想象到“褂子”,我们暂不论其观点对与错,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值得赞赏的,石老师对于同学们的不同观点不予否定,并且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寻找原因,或读少年科普书籍、或写信问问编辑叔叔阿姨们,激发了探索精神,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实验老师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活化教材、活化教学,展现了一个个焕发生命活力,个性飞扬的新课堂。孩子们不再沉默,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成了孩子们求知的乐园。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

(1)“信奉而不唯是”。

(2)“遵循而有所立”。

前者“信奉”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教材特色。“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教材不是圣经,要修改,要完善。

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即“超越教材”。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要让教材“增值”。

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独立思考提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要更具挑战性、刺激性、新鲜感,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零起点”。

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是“我认为”——教师不说,学生更不会说。

2、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依据:

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因此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就教材来说,理解不一,其处理也就不同:一种理解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教科书;另一种理解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教师深如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就可用教材教。能正确理解编者思路、编写意图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若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2)依据学生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城市与农村,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发达地区与待开发地区等都不同。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就是在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一样。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求教材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这毕竟只是尽可能。我国幅员那么辽阔,东西部差距那么大,不可能也不能编排出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哪一种教材最适用于学生?就算是选到了最适用的教材,教学质量还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提升过程。有位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字与拼音》时针对学生情况,发现拼音教学过于集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就把后面的以识字为主的内容提上来,拼音与识字互为交替,分散处理,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愉快。

(3)根据教学情境而定。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教学课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此时,教师若不根据教学情境而灵活处理教材,而是按原计划教学,这属传统式教学。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要用问题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字与拼音

(三)》ue时,就处理得很灵活。她出示韵母ue的图片,原计划是想让学生看图识“月”字,用熟字“月”带出ue。她让学生说说图上的月亮像什么,以建立感性认识,发展想像力。谁知学生一说就收不回来,同学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他们说:像人的眼睛,像香蕉、像小船,像一张染黄的脸等等。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后,一个比一个说得形象、生动。教师在此情境,就只有让想说的都说到,原计划两分钟完成的内容,八分钟才解决。这不就是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体验吗?试想,如果该教师不根据教学情境处理,而是让一两个学生说了之后,就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吗?

(4)依据教学环境而定。环境是一种无言的课程。教学环境分为教的环境与学的环境。它区别于教学情境,但与教学情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课堂内,某种意义上即是教学情境。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已逐渐被变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所取代。依据教学环境确定教材的取舍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涉及到学生所在的社区、学校、教室、家庭等多种因素。其中每个因素又牵涉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提高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实验教材第12单元《外面的世界》,教学内容是一幅市区图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建立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精彩”的意思,大略认一认图画里的字。教学中,城市教师认为好讲,能实现教学目标,农村教师却认为不好讲,原因是农村学校周围没有图画上的那些内容,因此,导致了他们一种是“教”教材,一种是不管教材,只让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环境。其实这两种处理都各有不足。在新一轮课改理论指导下,如果结合环境借教材施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即把教材与环境结合起来,借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激发努力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利用观察社区,为学生建立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识字渠道,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

(5)依据教学资源而定。教学资源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坚实基础。教学资源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多数教师教学中往往更关注的是硬件。诸如教学场所、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技术、图书、教具、学具等等。凡是提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首先总是比硬件:人家学校有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什么,所以„„他们常常忽视软件的重要性:如学校领导忽视管理、忽视师资培训、教师忽视对理论的学习等。疏不知软件的隐性流失远比缺少硬件可怕。优越的硬件设备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师努力,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所以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定要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而定。一位教师在谈执教感想时说到,在新一轮课改理论指导下,力求用最朴实的教学资源及手段去上最好的课,就是依据教学资源灵活创造教材的最好见证。

(6)依据教学特长而定。再好的教科书不好的教师难教好。不好的教科书,有的好老师一样能教好。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就素质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板书,有的擅长运用多媒体手段。新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课改的变动性、多样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在调研中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用美术、音乐等来组织教学,效果也同样不错,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时,就充分运用音乐来帮助激情、理解、欣赏、想像等,把学生带到一个星光灿烂的美妙夜晚。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充分运用简笔画这一特长,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出大海、草原、山村、森林的画面,让学生联系画图体会课文,读句子,看图说话等。

3、超越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

(1)让“语文学习”成为“自学活动”

(2)让“语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

(3)让“语文学习”成为“自我展示”

(4)让“语文学习”成为“综合活动”

赋老教材予新生命--试谈如何根据课标精神创造性地使用原有教材

录入:不惑仔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7-14 16:24:12

-

小字 大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正式出台,而相应的配套教材才刚刚起步,校内大多数学生使用的原教材的滞后性显而易见。教师如何运用原有的\"老教材\"实践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使自己从一个单纯的课程资源的\"实施者、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开发者\"呢?这对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处理教材,对原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

一、发挥教材中的范例优势,诱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场所,语文教材不是学习语文的唯一内容。《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并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的性质和数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原教材中有一些课文,选自名家名篇,学习这类课文是诱发学生读书欲望的良好契机。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一篇引出全篇:如在学生学完《丑小鸭》、《守株待兔》后,可以它们为叩门砖,介绍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在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草船借箭》后,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也可以一篇带动多篇:如在学完《白杨》后,介绍学生到课外书上查阅赞美白杨的其他散文、诗歌,甚至学唱阎维文的金曲《小白杨》;在学完《题西林壁》后,介绍学生背诵《咏华山》等其他咏山的古典诗作。还可以一篇关注该作者的其他篇:如在学完《卜扇子o咏梅》后,介绍学生阅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o雪》等其他气势磅礴的词作;在学完《草原》后,可介绍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大师老舍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满腔热情投入课外阅读之际,我们应不断予以关注,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准备如何解决等。待学生的课外阅读告一段落后,可让学生说说书中的故事,或让学生学习评价书中人物;也可组织读书知识竞赛,让学生自己主持,既检查了读书效果、总结了读书要领、暗示了读书方法,又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舞台,更重要的是,还激发了学生再次投入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一个民族不读书,历史会惩罚他;一个人不读书,命运会惩罚他\"。教材上的课文篇目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如果我们经常引领学生透过这些窗口欣赏前面的\"书山学海\",何愁不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代读书人\",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quot;呢?

二、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促进学生发展信息素养

\"衡量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他是否学会了终身学习\"。教育信息化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只有在学生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也就是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后,才能把终身学习变成自己的责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呢?我们巧妙利用了原教材课文中学生自主发现的知识盲点和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利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如在学习《恐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学课文,他们提出了很多自己很想弄懂的问题,如遍布地球的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神秘消失?恐龙到底有哪些种类?各自的生活习性如何?这些恐龙的名称因何而来等等。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微机房,到校园网上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结果,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从校园网上获取了大量信息,并能试着取舍信息,给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利用获取的信息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后续学习中,一旦遇到感兴趣而又一时弄不明白的问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校园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了。 我们觉得,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并在此过程中,初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拓展教材中的时空限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quot; 如果我们潜心钻研,就不难发现原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含有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沟通的有利因素。如在学完《草原》一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以《走进草原》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主要分布在哪儿?哪儿的草原最大?促进语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联系;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歌颂草原,可进行诗朗诵,可用彩笔绘画,亦可引吭高歌,促进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联系;第三步,大讨论--如何保护草原环境,促进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联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上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冲破了仅限于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的限制,实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

四、挖掘教材中的宋哪诤睦⒈矶捞靥逖?br>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quot;的要求。 原教材中选编了相当数量的童话故事,有反映自然和人性美的,有闪现童趣和天真的,也有蕴含哲理和为人之道的。如果我们本着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引导孩子学习这类课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阅读,可能会有令人惊喜的意外收获。如原教材中有个家喻户晓的老故事《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都要

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想象的内容大致都是青蛙跳出井口,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知道自己错了,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显然,这种想法与本课寓意相符,也与老师的期待相合。可是有个学生却偏偏认为\"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老师先对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表示肯定,然后微笑着请学生说说原因。原来,他想象中的青蛙从井口跳出来后,发现周围的河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河面上漂着不少死鱼,而且自己的很多同伴惨遭人类毒手,被活生生地捉在菜市场上,或变成美味放在饭桌上。青蛙觉得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哪!

多么切实而又独到的见解!学生能赋\"老课文\"予\"新内涵\",他们也是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开发者呀!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冲出教材、教参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就打断学生与课文寓意不符的想法,不给他继续阐明原因的机会,那么,师生就不可能共享后来这番新颖独特的精辟理论,从而带给大家超出文本许多的发人深省的启迪。所以,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我们教师自己!

总之,尽管学生手中的原有教材暂时落伍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进步伐,但是只要我们本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的开拓精神,在充分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深入开掘出原教材中潜在的魅力与价值,就会使\"老教材\"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就会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设计思路,从而创造出\"变教科书为学生的世界,变世界为学生的教科书\"的\"奇迹\"。

第16篇:怎样创造性学习

怎样创造性学习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在政治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经过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头脑的思维活动,是以掌握前人积累的思想政治课的间接经验为重要任务的一种活动。中学生在学校的这种学习,是在政治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掌握中学思想政治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除常规学习的方法还有优等生与差生学习法;还有创造性学习、发现学习;还有中学各科知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特殊解题方法,本章我们主要介绍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两种非常规学习形式:创造性学习与发现学习。

一、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创造性学习,是指有创见的学习,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主动性。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积极主动,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具有搞不清问题的性质、成因、解决办法就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具有创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求异性。即标新立异,具有独创性。它不同于传统或一般的学习方法,注重逆向思维,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与解题思路。这个设想与解题思路往往在学习中有奇效,成为掌握思想政治课知识的捷径。

3、发散性。即不急于归一,提出多方面设想和多种解题思路,然后经过筛选,寻觅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学习的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上。

灵感与直觉的作用。直觉是一种与知觉、思维有关的直接观察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指突然跃入脑际而能阐明问题的思想,包括灵感、启示和顿悟。它涉及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未经过逐步分析就迅速地对试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的思维,它是依据直观形象抓住试题关键的思维,能迅速地抓住要害,但误差较大,一般是在自己不能解答试题的情况下使用,但又往往奏效。灵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神的启示,也不是得天独厚的禀赋,灵感不拜访懒惰者,而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它的特点是:

(1)注意力集中,大脑皮层有关部位处于优势兴奋状态。

(2)对学习的方法久经寻觅的经过反复“提炼”,接近成熟,故一触即发。暂时神经联系突然接通,好象黑暗中突然来电一样灯火通明光芒四射,从而出现认识的飞跃。

(3)热情奔放,积极的情感促进了思维的敏捷与想象的丰富。

可见,灵感并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长期积累,艰苦探索和在创造思维中作出积极努力的一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是认识飞跃的奇特现象。好逸恶劳、思想僵化是不会产生灵感的。此外还要善于捕捉灵感:

(1)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长期探讨与钻研是捕捉灵感的基本条件。

(2)要珍惜最佳时机与最佳学习情境,灵感往往产生在长期紧张思索之后的暂时松驰状态。

(3)原型启发是捕捉灵感的重要时刻。

(4)摆脱习惯性思维秩序的束缚,保持乐观镇静的心绪,是捕捉灵感的重要条件。

(5)记录转瞬即逝的直觉。

创造性学习在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常使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刻,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百思不解的问题,豁然贯通,迎刃而解。创造性的学习,需要中学生付出顽强的、精细的、孜孜不倦的艰辛劳动,它没有适合众人的现成的方法,它要求创造者以全部的体力与智力进行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来探索学习的规律性,获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1、准备阶段。

首先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高度感受性,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之后,根据创造性学习的特点和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高考“出活题,考能力”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如何谋划策略来对付它,这是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2、酝酿阶段。

在准备阶段所尝试的方法未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被搁置下来,但未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正在酝酿和等待萌发。

3、豁朗阶段。

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或产生解决的办法。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顿悟,豁然开朗。这是创造性学习的最重要阶段。

4、验证阶段。

对直接的启示能否恰当的解决问题,还有待验与评价。进行验证之后,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创造。

中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学习方法和解答政治难题,都会经历这样的创造过程。

三、什么样的学生具有学习的创造性?

1、一定具有较高的智能。智能水平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直接影响学习创造性的培养。有学习创造性的学生一般来说观察力比较敏锐。

3、对学习的热爱,对思想政治课的迷恋,是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的共同特征。它使学生专心致志于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探索的方法,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

4、对思想政治课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兴趣是获得创造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浓厚的认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无止的好奇心是培养学习创造性不可缺少的条件。

5、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是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必要条件。任何创造性学习成就的取得,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多次失败,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那种认为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6、自信、自重,好独立判断,具有独立型性格。这样的中学生勤奋,敢于进取,注意力集中。懒汉、懦夫与学习的创造性无缘。

7、个人能力直接影响创造性水平。

(1)对问题的灵感度——发现问题的能力;

(2)流畅性——对特定的试题能顺利地作出各种反应;

(3)机动性——适应性强,能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

(4)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

(5)清晰度——善于发现特定试题各种解题方法的能力;

(6)透彻性——不仅理解表面的意义,而且能弄清内在的含义的能力,进行各种意义变换的认知能力。

四、中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培养

中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创造性,把自己塑造成创造型人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自己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保护好奇心,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是推动自己主动观察,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地求知,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要创设问题情境,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

(二)、培养自己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培养集中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自己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自己列举知识系列,建立知识体系,重点放在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三)、努力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这是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创造思维的三要素。

流畅性:指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

灵活性:指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力。

独创性: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具有新奇成分的反应的能力。

如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可通过急骤联想、暴风雨式的联想进行训练。要求对新刺激即新材料,迅速地抛出一些观点来,不迟疑,不考虑质量好坏,数量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愈快表示越流畅,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用快速的方法、接力的方式编材料题,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鼓励学生想出众多的不同于老师讲的、书上写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并以学生的名子给他们的独创的学习方法命名,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学生自己标新立异的积极性。

(四)、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它是中学生学习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先导。中学生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要注意:

1、经常训练近似的、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即兴回答问题的能力。

2、在政治教师指导下,要善于运用直觉思维的方向,对题干提出多种不带结论的设想,并把典型的试题作为直觉思维的示范加以模仿。

3、中学生自己要清楚的明白,强烈的愿望,积极探索,持续思考是产生灵感的前提,而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不分心、不受烦恼因素的干扰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必要条件。

4、培养自己取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有成功感,有助于缩短思维过程,和利用某些线索迅速作出直觉判断。

5、中学生要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直觉,记下突然出现的细小的新念头。

6、当思维卡壳时,要适当地休息一下或转向其他的问题,过一会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才能有较大的突破。

(五)、中学生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即指遵循思维规律,有步骤地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或依据某些知识进行推理而得出新判断,形成新思想的认识过程。没有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便难以获得成功。中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意:

1、政治教师讲课要符合逻辑,论证问题逻辑性要强,以求给学生作出示范。

2、学生根据政治教师的引导,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理解概念、观点、原理,并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包括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运用判断作出推理,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

3、随时注意订正自己出现的逻辑错误。

(六)、在学习中充分采用扩散性问题设问。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的设问可分为:

1、判别性设问

如“对不对”、“是不是”,其追求目标是让自己对“是与非”作出判断。这种设问,对思维活动的要求低,可以不动脑筋,但可以发现问题之所在。

2、叙述性设问

如问“是什么”,它追求的目标是,根据设问的要求,自我作出正确、完整的叙述性回答,基本上是所学的教材内容的再现,可以通过记忆、背诵作出正确回答,它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3、述理性设问

如问“为什么”,其追求目标是学生讲清道理、理由,要求自己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自己的答案,一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再现,一部分是该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推理思

维获得的结果。因此,该类试题的设问,一部分学生可以凭借记忆、背诵作正确回答,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答。高考试题倾向于这类考试。

4、扩散性问题设问

此类试题在高考中没有标准答案,只设评分标准,它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答案,而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性的想法、思路、见解和可能性。这种问题的回答,有一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再现,但却是有价值的独创性的再现。这就要求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作答,显示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这种扩散性问题的设问有利于学生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七)在学习中,要充分显示自己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通过思维过程的显示,激励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发挥智慧的闪光点。就拿解题来说,创造性学习强调分析过程而不是显示解题过程,即显示出怎样想出解题方法的思维过程,使自己学会思维,并通过新思维成果的获得来激发自己的创造性。

第17篇:美术教案 创造性美术

文档仅供参考

创造性美术(小班)

创造性美术教案

小班案例1

教学名称: 《蜡笔舞会》

目 标:初步培养幼儿敢于放笔大胆画的能力及画出较长的线,感受绘画的乐趣。

准 备:口琴、彩色油画棒、白纸。(已经感受过线条的变化)

过 程:

1、故事导入:

小蜡笔要学跳舞,快来看一看都什么颜色的小蜡笔来学习了。(红色、绿色、兰色、黄色……)。

2、小蜡笔是怎么跳舞的,你们猜一猜?(随意做动作)

跳舞需要什么伴奏?(音乐)

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教小蜡笔跳舞?(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我来给你们伴奏,请小朋友拉着你喜欢的小蜡笔的手,随着音乐开始跳舞吧。” 幼儿随着老师吹口琴的速度在空中划线。(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画出线的长短、曲线。)

4、老师:“你们跳的真好看,小蜡笔学会跳舞了。我把小蜡笔跳舞的样子画下来了。”(老师示范线条的画法)

5、请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在纸上画出线的长短、曲线。(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

6、幼儿作品欣赏,并请幼儿讲述画的内容,让全体幼儿感受绘画的乐趣。

小班案例2

教学名称:《会变的泥面条》

目 标:在玩泥游戏中,初步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引导幼儿把搓长的泥块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 备:各种颜色 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签、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过 程: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1、老师:“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团彩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彩泥变个样子。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玩的?”(请幼儿说出玩泥的各种方法。

3、老师:“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谁的彩泥又细又长。

4、提问“你搓的像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已知的物品)。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长条变成了什么东西?”(请幼儿说一说看见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6、请幼儿把搓好的长条变一变,试一试能变出多少东西。(老师指导幼儿用那些辅助材料可以完成作品。)

7、幼儿的作品欣赏,向同拌介绍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变成了什么? 小班案例3

教学名称:《小小美发师》

目 标:初步培养幼儿有意识观察的习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内容。

准 备:已经有了基本的直线、曲线、点线的绘画经验。范画、我的自画像、彩色笔。

过 程:

1、老师指着自己的披肩长发说:“一会儿我要去参加李老师的生日会,我的头发这么乱还没有梳好,怎么办呀?谁来帮帮我!梳什么样的发型好看呢?”(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幼儿说的不断变换自己的头发,让幼儿选择那种发型最适合我。

2、出示我的自画像,按幼儿说的示范出各种线条的画法。(边画边擦,最后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头发有长、有短、有直、有弯,都很漂亮。)

3、你们说的都很好看,那么多我都记不住了,快画下来让我慢慢选。请幼儿自己动手将设计的发型画在纸上,教师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

4、幼儿作品展示,请幼儿选择喜欢的发型,我按照发型的样子梳好头发。

小班案例4

教学名称:《喂小鸡》

目 标:鼓励幼儿用点表现一定的主题情景。通过点的游戏,使幼儿能根据绘画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笔。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准 备:黑色水笔、黑板、紫米。

过 程:

1、老师将紫米撒在白纸上,引导幼儿讨论:“看看这是什么?”(请幼儿摸一摸米,感觉紫米一点点、一粒粒的。让幼儿将自己的看法大胆的说出来。)

2、讲故事:《喂小鸡》小鸡喜欢在长满小花、小草地上玩了,它最喜欢和妈妈在草地上捉小虫、吃米了……(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小草、小花、小虫、大米、小米的画法。

3、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老师指导有意识地控制笔,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

4、幼儿作品欣赏,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自己喂小鸡吃了什么?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彩色世界(美术)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故事《宣纸的故事》、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这是一个好办法: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 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进行表演,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

效果分析: 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对色彩的认识,并能采用各种色彩的搭配进行染色活动,孩子们深深地融入了这彩色的世界。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第18篇:创造性美术 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

创造性美术(小班) 教学名称: 《蜡笔舞会》

目 标:初步培养幼儿敢于放笔大胆画的能力及画出较长的线,感受绘画的乐趣。

准 备:口琴、彩色油画棒、白纸。(已经感受过线条的变化) 过 程:

1、故事导入:

小蜡笔要学跳舞,快来看一看都什么颜色的小蜡笔来学习了。(红色、绿色、兰色、黄色……)。

2、小蜡笔是怎么跳舞的,你们猜一猜?(随意做动作) 跳舞需要什么伴奏?(音乐)

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教小蜡笔跳舞?(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我来给你们伴奏,请小朋友拉着你喜欢的小蜡笔的手,随着音乐开始跳舞吧。” 幼儿随着老师吹口琴的速度在空中划线。(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画出线的长短、曲线。)

4、老师:“你们跳的真好看,小蜡笔学会跳舞了。我把小蜡笔跳舞的样子画下来了。”(老师示范线条的画法)

5、请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节奏在纸上画出线的长短、曲线。(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

6、幼儿作品欣赏,并请幼儿讲述画的内容,让全体幼儿感受绘画的乐趣。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案例2 教学名称:《会变的泥面条》

目 标:在玩泥游戏中,初步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引导幼儿把搓长的泥块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 备:各种颜色 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签、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过 程:

1、老师:“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团彩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彩泥变个样子。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玩的?”(请幼儿说出玩泥的各种方法。

3、老师:“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谁的彩泥又细又长。

4、提问“你搓的像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已知的物品)。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长条变成了什么东西?”(请幼儿说一说看见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

6、请幼儿把搓好的长条变一变,试一试能变出多少东西。(老师指导幼儿用那些辅助材料可以完成作品。)

7、幼儿的作品欣赏,向同拌介绍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变成了什么? 小班案例3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教学名称:《小小美发师》

目 标:初步培养幼儿有意识观察的习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内容。

准 备:已经有了基本的直线、曲线、点线的绘画经验。范画、我的自画像、彩色笔。 过 程:

1、老师指着自己的披肩长发说:“一会儿我要去参加李老师的生日会,我的头发这么乱还没有梳好,怎么办呀?谁来帮帮我!梳什么样的发型好看呢?”(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幼儿说的不断变换自己的头发,让幼儿选择那种发型最适合我。

2、出示我的自画像,按幼儿说的示范出各种线条的画法。(边画边擦,最后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头发有长、有短、有直、有弯,都很漂亮。)

3、你们说的都很好看,那么多我都记不住了,快画下来让我慢慢选。请幼儿自己动手将设计的发型画在纸上,教师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

4、幼儿作品展示,请幼儿选择喜欢的发型,我按照发型的样子梳好头发。小班案例4 教学名称:《喂小鸡》

目 标:鼓励幼儿用点表现一定的主题情景。通过点的游戏,使幼儿能根据绘画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笔。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准 备:黑色水笔、黑板、紫米。 过 程:

1、老师将紫米撒在白纸上,引导幼儿讨论:“看看这是什么?”(请幼儿摸一摸米,感觉紫米一点点、一粒粒的。让幼儿将自己的看法大胆的说出来。)

2、讲故事:《喂小鸡》小鸡喜欢在长满小花、小草地上玩了,它最喜欢和妈妈在草地上捉小虫、吃米了……(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小草、小花、小虫、大米、小米的画法。

3、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老师指导有意识地控制笔,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

4、幼儿作品欣赏,请个别幼儿讲一讲自己喂小鸡吃了什么?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电池宝宝(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摆弄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 活动流程:玩玩具--找电池--了解电池--延伸。

重点提问:

电池宝宝藏在什么地方? 电池宝宝长得怎么样 ? 游戏

一、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在“超市”游戏中幼儿已有了“收银员”、“理货员”的角色意识,并能和顾客进行简单的对话。如:“欢迎光临”、“再见”及介绍优惠产品。这些表明D#锥慕巧馐吨鸩郊忧浚蜗分械闹鞫栽椒⒚飨浴?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在游戏中得到表现。现阶段常见幼儿自语“我去买菜”、“宝宝来洗澡”。但常出现“一窝蜂”现象,一个幼儿去买菜,一家子都跟着一起去;一个幼儿买饮料,一家子都去买;有时人人在烧菜,有时人人围者娃娃转……

上周我和一幼儿都理了一个新发型,幼儿们围着我们议论纷纷,有的还给“娃娃”剪头发。幼儿对理发有了一定的兴趣,我班的角色游戏又生成了一个新主题“理发店”。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二、游戏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在游戏中做一些和角色相关的事。

2、引发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三、游戏准备: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其他主题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电视机、遥控器等;理发店的剪刀、梳子、吹风机、剃刀及洗发水等。 (2)、观察、捕捉幼儿游戏动向,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发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2、知识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理发店,了解相关的人、事、物,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积累相关主题的语言、行为。以“做客”、“理发”等内容展开讨论,启发幼儿分清不同角色、不同职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角色用语、角色行为。

四、重点观察

“娃娃家”、“理发店”中幼儿游戏情况。

文档仅供参考

第19篇:护理贡献

5.12国际护士节演讲稿《我愿做一颗爱的种子——人民护士的感想》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护士,我是中国医疗事业的广袤土地上的一颗普通的种子,并不奢望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只是在想,让我接受祖国的春风发芽吧,当我长大时便能为急行的人们提供一片纳凉的乐土了。我只是想,当病人们带着笑容走出医院时,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想做一个撒播“爱”的种子,简单却执著。

那么,做为XX医院一名最普通却又忠诚的员工时,我不能不仔细考虑医院的发展:“怎样才能扩大我们医院的社会效应,让我们能最大限度的为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呢?”(这一部分是讲给领导听的)

(接下来你就举医院的例子,写写医院的目标是什么,医院的领导又是怎样号召你们去完成目标的,你们又是如何做的。例子一定要真实具体。)

其实作为一名基层护士,我很难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的角度来看待“投入产出比”,更想谈到的是我们护士工作的灵魂精神——“牺牲和奉献”。(这一部分是讲给自己的同事的)

我看到过很多患者与病魔抗挣的情景,也看到过很多次的濒临死亡的画面。给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死亡的恐怖,而是死神背后所蕴含的人道精神和人性之美,并让我深深认识到对他人的爱护与关心,即是对自身价值与尊严的肯定,更是对人的生命的超越。我想成为一名富有人格魅力的护士,用我的人格魅力来鼓励我所服务的病患,让他们从我身上感受到健康的希望,体悟到生命力的顽强。

我们医护工作说起来既普通,却有时透着那么一丝非凡的感觉。只因为我们肩负的是维护他人生命的职责!世上什么都有能重复,钱财可以重挣,身份可以炮制,甚至历史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显的很粗浅。我接触过的病人中,有高级干部,也有下岗工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孩子气十足的少年……我总是用一种尊重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每一个人,他们是一个个值得我敬畏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我总是在用“一个生命的关爱来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希望的光”的方式来表达我不求回报的“牺牲和奉献”。

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将人生最为宝贵的一段岁月、我的青春献给了医院,但我决不后悔,相反,我认为我的努力能够换得患者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欣慰。

第20篇:贡献事迹材料

贡献事迹材料

平凡中的坚守

——吕继纯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有这样一所学校,全校老师平均年龄53岁;有这样一位老师,现年34岁,默默地在那教学,一直坚守了15年。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葛店开发区钮墩小学的吕继纯老师从师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执着追求。

教学大楼破败不堪全校都是离退休教师

吕继纯老师在1996年毕业于鄂州师范普师班。当年就被分配到葛店开发区边远学校——钮墩小学任教。钮墩小学远离开发区中心30多公里,教学环境

相当艰苦。杂草丛生的校园,一栋教学大楼因人少无力清扫而显得破败不堪。教室极为简陋,黑板因褪色略显斑驳,里边摆放着几张长条形的破旧课桌。

钮墩小学是一所有着40余年办学历史的乡村小学。多年前,该校是一所完全小学,拥有教师学生近400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这所乡村小学生人数由过去的300多人锐减到如今的100人,年轻教师也仅剩吕继纯1人。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吕继纯老师扎根边远地区,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5年,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无私奉献给那里的学子。

翻开吕继纯老师的工作日记,你会发现在扉页上写着“坚持、坚守、坚韧”这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形容词。而这三个平常的形容词正是他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他正是以坚韧的个人性格和坚持的人生态度,坚守在边远地区的教育战

线上。

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学生

他经常跟老师们讲“我们要多多关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他以身作则,遇到学生有病,就从家里给他们带药,或帮他们联系医生,有特殊困难的,他更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如六年级的学生张小燕家里遇到了困难,全班同学决定在主题班会上为他捐款,当他获悉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这一活动。后来虽因有急事处理,未能赶到捐款现场,但是他还是让少先队辅导员稍去了他的一点心意,捎去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2014年“非典”期间,班里有位女同学发高烧住进了当时人人都有所顾忌的指定发热医院。由于该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奶奶,鉴于此校长要求派一位教师晚

上陪护,当他获悉这一情况后,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主动前往医院照顾这位同学。在照料期间,吕老师对患病同学的关怀真可谓是无微不至,面面俱到,深深地触动了病房的医生,一位医生满怀深情地说道:“学生能有你这样的好老师,真幸福。”在吕老师的精心照顾下,患病同

学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顺利出院。几年来,吕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医院看病,以致医生都开玩笑的说:“你怎么有这么多孩子”。

他常常说“我爱学生,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学生。”在他的关爱下不知有多少特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也不知有多少徘徊困惑的学生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他的高尚情操、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很多人。在他爱的世界中,似乎只有学生。

我就是本着一条,吃一口良心饭

爱岗敬业,鞠躬尽瘁,非常生动地

描述了吕继纯同志从教多年的真实写照,不论是教学科研中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他都做到兢兢业业,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成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在去年身体生病,不断发烧的状态下,依然坚持再坚持,不住院,一边输液,一边在学校工作,直到发烧累倒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种为了工作忘我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学习的楷模。

当学校要配臵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时,为了不使学校财产遭受损失,吕老师二话没说,只身一人进驻施工现场。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啊!蚊蝇时时在身边响绕,老鼠悉悉索索在脚下穿梭,他居然打地铺与这些设备朝夕相处。这样的义务看管并不是一次两次,在钮墩小学每年的改造中,只要是五

一、国庆、春节和寒暑假,吕老师就义务担负起学校守护神的重任。深更半夜,只要有一丁点儿响动,他就起身查看。就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在多年的义务看管期间,

学校从未出现

失盗现象。

2014年,他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虽然担子更重了,但他任劳任怨,仍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做到安全活动日常化,日常活动安全化。针对安全月、周、日活动,有效地进行安全活动的组织和演练,近年来,学校无一起安全事故。

对学生,对学校,吕老师总是有一颗“爱心”和“红心”。然而,提起自己的父亲,吕老师却心存无限的愧疚……去年60多岁的老父母亲患病住院,可他身带毕业班每周21节课,根本腾不出时间去照料老父,父亲去医院检查都是由吕老师的爱人和好心的同事陪同而去,他是把全部身心用在了工作和教学上啊!无数个夜里,吕老师静坐床前,心如刀割,泪如泉涌。此刻,他多想跪在老人家面前好好的侍奉她一回……

有人问吕老师,当你看到开发区街上学校的条件比这里好,你后悔过吗?他说,无怨无悔,边远地区学校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与城里比,教学上要向他们看齐,生活娱乐上不向他们看齐,我就是本着一条,吃一口良心饭,把书教好,对得住党,对得住学生,对得住学生家长。

平凡中的坚守

——吕继纯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有这样一所学校,全校老师平均年龄53岁;有这样一位老师,现年34岁,默默地在那教学,一直坚守了15年。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这就是葛店开发区钮墩小学的吕继纯老师从师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执着追求。

教学大楼破败不堪全校都是离退休教师

吕继纯老师在1996年毕业于鄂州师范普师班。当年就被分配到葛店开发区边远学校——钮墩小学任教。钮墩小

学远离开发区中心30多公里,教学环境相当艰苦。杂草丛生的校园,一栋教学大楼因人少无力清扫而显得破败不堪。教室极为简陋,黑板因褪色略显斑驳,里边摆放着几张长条形的破旧课桌。

钮墩小学是一所有着40余年办学历史的乡村小学。多年前,该校是一所完全小学,拥有教师学生近400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这所乡村小学生人数由过去的300多人锐减到如今的100人,年轻教师也仅剩吕继纯1人。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吕继纯老师扎根边远地区,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5年,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无私奉献给那里的学子。

突出贡献技师事迹材料

王建海

本人从事钳工工作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在这二十年里,我主要围绕轴、泵、阀等产品进行加工、装配。在工作

中,一边探索一边学习,倾听老师傅的指导,遇到难题虚心请教,在实践中摸索了不少经验,为公司解决了不少生产技术上的难题,特别在小改小革、产品试验中的技术创新以及合理化的建议等方面做出了很多事,为推进我司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得到上级有关首长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本人多次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地钳工技术比赛活动,分别获得市主管系统青工钳工比赛第一名、市总工会“跨世纪奉献杯”合理化建议能手称号、市“海泰杯”钳工比赛一等奖、市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和江苏省“科技拥军”先进个人。特别在轴系产品开发和试制中,以本人的技能解决了很多生产技术中的难题,该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家高新技术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为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该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现对本人二十年来得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本人自学校毕业就开始学习钳工,当时只从书本上了解钳工的一点皮毛知识。后来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感到钳工知识面广,涉及到的内容多,复杂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工设备和产品科技程度越来越高,这对钳工突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为了达到一名合格的钳工,我在学习上时刻没有放松,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尊师重教,虚心向师傅学习。起初在师傅的引导下,从基本功入手,分别掌握锉、锯、磨、钻、铰、凿及产品装配等方面工具的使用及操作的基本要领。为了达到师傅规定的要求,在训练中,手上磨出了血泡,痛得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仍然坚持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悟出了钳工在操作总得奥秘。在学习中,一碰到弄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师傅,特别近几年来,碰到加工工艺方面的难题比较多,我都是把内行请到一起,虚心与他们商讨,进行解决。二是参加各类培训,加强知识更新。我

天性是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公司有机会送外培训,我都是第一个报名。本人除参加市内组织地培训外,还参加过扬州、镇江以及上海、合肥等地有关钳工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外培,我不但增加了钳工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我司过去生产的呼吸阀装置,经常通过试压达不到要求,查找原因无法分析,后来,在一次培训中,找出了这方面的原因。本人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领导不仅赏识我的技能,还重用我的管理水平,由一名钳工培养为车间主任、生供部部长等职,每年带领全司员工完成产值2亿多元。

二、刻苦钻研,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我司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多,产品科技含量高,这对我们钳工生产试制带来了难度。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如:

1.我司生产的多油楔滑动式中间轴承下轴瓦瓦隙,原来都是在瓦背与壳

体拂刮好后,利用下瓦与下瓦碰撞产生接触斑点,进行铲刮至0.02塞尺塞不进,此工序如加工不好,两边瓦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拂刮内孔巴氏合金时,接触斑点会不断变化,使用时对油膜的生成有很大影响,而且随着轴瓦的规格越来越大。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为此,我设计制造了下轴瓦磨瓦隙可调式专用夹具,经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2.利用差动螺纹原理设计制造的镗排微调装置,使中间轴承壳体按传统加工工艺难以保证互换性问题得到解决。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各型舰上装备的中间轴承完全符合互换性要求,大大地缩短了应急维修周期,及时保障中间轴承的正常可靠运行。

3.散热器产品中散热片铜管的扩管专机及扩管模具的设计制造,散热器外壳的专用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此外

壳的规格为2”、4”、6”。2”的采用开模具在冲床上加工完成,而4”、6”采用折边机完成,效率不高,而且尺寸不稳定,产生与支架配合有的松,有的放不进,为此,利用滚压原理设计制造了专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高度负责,完成公司攻关试制任务。

我司每年都有2-3个开发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多数需要我们

钳工配合试制,几年来,我主要参与以下几个项目。

1.参与新型针齿式减速机的样机制造和试验,此减速机解决了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现象。试验过程中针齿弹簧及波纹管的寿命达不到预期效果,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利用新材料和改变热处理工艺,通过整机反复试验,记录相关数据,最终达到理想效果。

2.参与往复真空泵样机的制造,试验以及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的制定,工装夹具的制作,十字头的加工是关键,

它下与曲轴连杆连接,上与气缸活塞连接,两侧与集体配合并运动,如果形位公差得不到保证,则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即使能勉强工作的,设备寿命也会大大减少,为此,设计、制造了专用夹具,保证其达到设计要求。

3.参与罗茨真空泵样机的制造和试验,制定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及工夹具的制作,特别是罗茨风叶的加工,全部是曲面,难度很大,经查阅有关资料和到有关厂家考察实习,利用本厂现有设备,采用龙门刨床仿形加工,保证了产品的成功开发。

4.参与罗茨真空泵改制罗茨鼓风机,用于我厂主产品陆用生活与水处理装置上。我厂生产的陆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上曝气用的罗茨鼓风机,原来都是外购,不能及时发货,而且价格昂贵,鉴于我们生产罗茨真空泵的经验及罗茨真空泵与罗茨鼓风机的结构基本相同,工作原理相反的特点,研制、开发了罗茨鼓风机与产品配套。

5.参与液压联轴器及液压螺栓的制造和试验,制定加工工艺、

装配工艺。这两个产品都是国外先进产品,产品的富价值很高,加工难度也很大,锥套与本体锥面的锥度要求很高,经过不断修改工艺和夹具清除应力变形和装夹变形,最终达到要求。

6.参与舰用球面中间轴承、舰用大比压中间轴承、潜艇推力轴样机的制造和试验。

①舰用球面中间轴承是水面舰船轴系专用,原来全部进口,它能在安装和工作中起自动调心作用。在产品的试验安装中发现无法定位,经反复论证,最终采用固定下轴瓦进行零定位,使试验顺利进行。

②大比压中间轴承是水面舰艇中间轴支承用,完全取代进口,要进行很多试验,如特性试验、冲击试验、耐久性试验等,且要模拟船上最恶劣环境,冷却水35℃,我们采用温度低时电加热器加热,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温度高

时自动加冷却水,使冷却水始终在35℃,经过几个月的试验,通过了海军、船厂及科研院所的检定,最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

③潜艇用推力轴承是701所最新开发的产品,两端支承采用滑动轴承,推力装置为推力块,试验中发现滑油温度不能及时冷却,温升太快,用了很多冷却方法,最终采用冷凝器循环冷却,使试验顺利进行。

这是我从事钳工以来所作的主要技术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也是我的知识积累。这些成绩,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为公司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一定贡献。今

后,我仍需要努力,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自己的专业上更上一层楼,为振兴企业多挑重担。

二o一o年五月

帮学贡献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帮学贡献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一直坚持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上在帮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帮助了自己,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温故而知新。开学选班委的时候,我博得大家的信任,荣幸地成为班里的学习委员。促进帮助他们进步进而在班级里形成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是我作为一名班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帮学活动”开展以前,我和他已经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学习上的好伙伴。因此,当我们班发起“一帮一”帮学活动后,我们顺其自然的迎合了这次活动的主题,积极地参与其中,和***组成了“一帮一”帮学小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心里没有谱,既怕自己做的不好同时我又觉得自己也不是很优秀,做的不好会输给其他小组。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我们一定能行。他人勤奋,自尊心强,需要别人理解他,我们关系处挺融洽的,从交流方面来说我最合适不过。而且他身上也有我值得学习的东西,学习他不放弃的精神,和他的意志力。此后我们便有针对

性的制定计划来促进彼此快乐地去学习。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进步,首先,对他的学习目的、态度、爱好、心理等我做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他在某些课程由于它的基础较弱而有点失去学习兴趣,毕竟有些课程和高中的基础知识有很大的关联。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进步是今天的活动,明天的保证。”必须要帮助他有所进步,才能换回他学习的更大的热情。首先从上课开始着手,上课听讲才是硬道理。比较难懂的课程,我们会在上课之前预习,带着疑惑去重点听讲。上课我们经常会坐一块,有的课不好懂,

有的不感兴趣,我们就在对方不感兴趣的课堂上打瞌睡时,突然给点“精神食粮”。我会在他基础薄弱的课程上找些容易入手的题让他做,提高他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鼓励他从感兴趣的课程努力学起,培养他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他主要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和基

础薄弱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并没有使他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丧失学习信心,这是我很佩服的地方。他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时会找我帮忙,我们都无法解决是会一起去图书馆看资料或者是向老师请教。渐渐地,提高了他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经常一起去上自习,引导他多动脑、多练习、多复习、多运用,使他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帮助他补“掉链子”的课程,让他能够更快的赶上班里的其他同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成为我们班进步最快的人而我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我们也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我觉得自己没有帮上多大的忙,反而是我也受益匪浅,他自己努力也带动了我的进步。我相信,大家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因此,我会一直参与班里的“一帮一”帮学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同学,更好地促进班内学习。

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10级木材科学与工程2班

# # #

2014年11月12日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冠县农业局相冠锋

一、基本情况

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

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14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14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4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4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4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

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

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

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

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2014年共完成了4家企业9个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全县已通过农业部认证有10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

“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三品”认证在全市排名由下游上升到前列。

2.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针对小麦、蔬菜及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 1360人次,带动示范户1万户。搞好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专项整治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业“三品”专项整治检查。2014年共检查农产品交易场所35个,检查各种农产品105批,检查农业“三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防范突发性重大农业”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冠县农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水平。

4.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结合我县蔬菜发展实际,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014年共检测茄果类、豆类、瓜类、白菜类、根茎菜类、绿叶菜类等

30余个品种412个样品,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配合省农业厅安排的4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扎实做好黄顶菊疫情普查与防除工作

开展了黄顶菊疫情调查防控工作,深入乡村第一线,摸清黄顶菊发生地点、范围、面积以及其长势、密度等基本情况,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召开了3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黄顶菊普查与防除工作。通过《冠农简报》、报纸、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等广泛宣传黄顶菊危害,植株识别及防除技术,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同时对发生地的黄顶菊及时进行除治,我县原发生黄顶菊区域已全部拔除或喷药灭除,集中统一烧毁或深埋,严防黄顶菊进一步扩散蔓延,减少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农村能源推广应用

1.努力实施户用沼气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规范项目管

理,严格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建池质量,2014年我县承担的1250户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2014年全县新增沼气池5494户,新建了1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买了沼气出料车和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及时为附近沼气农户开展服务,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沼气池能长期正常使用。

2.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示范推广“猪-

沼-果”、“猪-沼-菜”及”四位一体”模式1000多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15处,沼肥利用面积共计30万亩,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

为促进我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安排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项目。通过生产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试验对比,目前已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济麦

22、良星66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县农业生产,下一步继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训,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好沼肥利用、沼液浸种等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三沼”综合利用率,形成“建、用、管”为一体的良性循环,使沼气工程真正造福于民,为冠县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 26 ~

~ 27 ~

创造性贡献范文
《创造性贡献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