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新闻导语范文分析(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9 21:08: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分析导语)

华中科大运动会取消长跑 称学生体质达不到要求

本报讯(记者石伟 通讯员杭慧喆)现今大学生的体质真的变差了吗?昨天,华中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开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不见了”。运动会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

昨天下午举行的女子1500米比赛中,不少选手刚跑到终点,就被等候的志愿者“架着”下场。“我们大一学生每天早上要出操,每周有两次是长跑。为了比赛,我还提前两个星期利用晚上出来跑两圈,感觉还行。”对比赛成绩并不太满意的选手小陈说,除了出操和这次赛前训练,平时很少跑步。

“你每星期会去跑步锻炼身体吗?”记者随机询问20名大一以上的学生,有14人表示“从来不特意去跑步锻炼”。

“每周打两次球,就算运动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单纯的跑步太枯燥,没意思。”大三学生小李是学院足球队员,为了锻炼体能,他每周会自行到操场上跑5次,每次跑5圈。他说,其他的室友,有一人喜欢做俯卧撑,除此之外,很少见到有人出去跑步或者做别的运动。

女生则大多表示以羽毛球、乒乓球代替跑步类的训练。“我们也会到操场上跑两圈,是为了减肥,不会太快。”大二女生小黄说,反正又不参加比赛,用不着比速度、拼耐力。

不少学生认为长跑“脱离群众”

对于运动会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有17人表示“无所谓”。“这种项目一般人不敢尝试,跑下来全身疼好几天,还不一定能跑完。半路掉队了,很没面子的。”大二学生周宇认为,这两个项目太“脱离群众”,除了被一两个牛人“霸占”赛场,玩的人太少,取消了没什么影响。

另外,有3人认为取消两项长跑比较可惜。“这样的项目最能凝聚班级、宿舍关系。一个人跑,十几个人在场内陪跑、喊加油,不管成绩怎么样,大家的关系会因为这更亲密。”计算机专业的小陈认为,学校运动会就不应该是功利性的,不能为了得奖而决定参不参加,只要能一起参与,一起玩得开心就行。

校方称学生体质达不到中长跑要求

该校体育部副主任沈跃进介绍,本次取消两个长跑项目是出于现实考虑。

“一方面是天气太冷,跑起来太辛苦;另一方面,这两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上场有一定危险性。”沈跃进说,每年新生入学都会进行体能、体质测试,达标结果不太理想。

此外,现在的学生课外生活丰富,更愿意把精力花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上,不愿意花时间跑步,索性取消两个项目,增加趣味性内容,吸引更多人参与。

他表示,今年首次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以后会根据学生们的体质、体能情况灵活调整,可能会恢复到运动会赛事中。

优点:很好的对文章标题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突出了此新闻最重要的事实,即华中科大运动会取消长跑是因为学生体质达不到要求。

缺点:是典型的提问式导语,但提问后没有做出解答。不过我觉得就文章内容而言,此篇文章的导语可不用提问式导语,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什么趣事,不足以借此吸引人们的注意,应该直接用叙述式导语。

改进:我觉得应该把“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改成现今学生们的体质变差。 (改成叙述式导语: 本报讯(记者石伟 通讯员杭慧喆)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的运动会项目有所改变,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均被取消。运动会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

日本“心灵杀手”:64岁老妇没动手致十余人死

近日日本警方宣布逮捕了日本“史上最离奇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角田美代子并陆续逮捕其余7名涉案人员,其中包括嫌疑人的亲戚及事实婚姻的丈夫及儿子等。被事件人物关系和案件之离奇弄得摸不着头脑的网民纷纷称,这不正是横沟正史等日本推理小说笔下的故事情节吗?只是这个事件的的确确的发生了,并牵连数个家庭,日本警方和媒体至今没有彻底弄明白,一个女子怎么没动手,却让上十人死亡或失踪。

连环案 “铁桶案”的背后女人

一切的谜团源自于一桩离奇“铁桶案”。

2011年11月,日本兵库县警方在兵库县尼崎市一个出租仓库内发现了一个被水泥注满的铁桶,随后警方发现一名女性尸体被用水泥浇筑在铁桶中。经司法解剖后,警方确认死者身份,为同年9月失踪的66岁当地妇女,大江和子。

今年10月初的时候,警方接到报案称,在尼崎市一处民居发现3具已经高度腐烂的尸体。

一名被害者是老年女性,身高约150CM,年龄大约在70岁左右,被埋藏时脸部朝下,身上一丝不挂,没有明显外伤;第二名受害者系年轻女子,尸体腐烂严重;第三名受害者性别年龄不辨,花白头发,死亡时间大约在1年前。

警方抽丝剥茧,发现所有线索的矛头都指向一名名叫角田美代子的六旬妇人。据兵库县警方公布的消息显示,与角田美代子关系密切的人中已有7人不知所踪。其中3男4女。年龄最小的29岁,最老的是87岁。

受害者 电车门的相遇引发一个家庭的破裂

回到铁桶案上,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大江和子竟然是被自己的两个女儿殴打致死。而唆使她们杀死自己母亲的人正是美代子。警方已经逮捕了大江和子的两个女儿和大江和子的女婿42岁的川村博之。

川村博之在被捕后讲述了与角田美代子相识的经过:2009年4月,角田美代子推着的婴儿车在电车上被门夹住,在电车公司工作的川村为她解决问题因此而相识。而他在与美代子的交往中,与其构筑起奇妙的“信赖关系”。川村不仅在美代子的劝说下毅然辞去了“铁饭碗”,还把自己大约1000万日元“退职金”交给了她。在角田美代子唆使下,川村与大江和子的女儿离婚了,居然把美代子带进大江和子家里。

据大江和子的女儿供称,2011年9月,角田美代子命令川村博之及其两个女儿监禁大江和子,并多次对大江和子施暴,导致其死亡。据调查,家族人员睡觉吃饭甚至上厕所都需要美代子的许可。

杀人目的 被害人的养老年金和存款成为自家生活费

民宅杀人案中,自2003年以来房子的主人都一直行踪不明,直至3个月前,其房屋所有人才去报警寻人。角田美代子的熟人向搜查人员透露“在那家中埋了至少3个人,2女1男,2个女的是在2008年到2009年间埋的”。

据房主介绍,在房中原来住着一位老妇。自从丈夫去世之后,老妇人和长子一直在这里相依为命。但老妇人10年前突然失踪,儿子也下落不明。

老妇失踪后,房子的所有权人告诉警方,过去一直是老妇的次子来付租金,这几年换成一名自称是老妇人孙女的女性来支付。经查,这名女性确实是老妇人的孙女,名字叫角田瑠衣,现年27岁。而她的婆婆正是角田美代子。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与美代子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角田三枝子和角田瑠衣在今年8月以来,从老妇人及其叔父的账户中擅自盗领了养老年金和存款,总金额大约400万日元。这些盗领的钱都成了角田一家的生活费。

此外,还有多起失踪案件和死亡案件也与这个不放过身边任何一个家庭的女人有关系。三枝子的丈夫在一次家庭集体出游时,失足从山上摔下死亡,家人获得了一笔保险金。他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因为被家人虐待而致死;与她哥哥交往的一名女性被发现死在家中。

犯罪手法 幼年时期经历让她学会“操控人心”

据日本媒体报道,角田美代子的私生活奢靡,而且性格乖张。而据邻居形容美代子的生活就是白天玩赌博游戏,晚上就去泡酒吧。邻居常常能看到她带领十多名男子在街上闲逛,出入坐豪车。邻里们都以为她是大姐大。有媒体曝光角田美代子用来禁锢被害人的高级公寓,指其虽然体积小巧,却别有洞天。装修和陈设十分奢华。

人们都在揣测角田美代子到底用了什么方式让受害人家庭都对她言听计从。而这个让至亲反目的女人所用的招式依旧是个谜团。

据死者女儿供述,如果她们不按照角田美代子的话去做,她们就会被角田美代子雇用的打手殴打,而且她还有一名被称为“左右手”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而角田的目的就是要钱。

也有日本媒体为了追寻“女王蜂”的犯案手法并能成功地给身边的人洗脑的缘由。那要追溯到她的少年时期,老家的邻居说“她的父亲是十分厉害的包工头”,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许多来自全国的体力劳动者到尼崎打工,包工头让这些人住在自己家里,从他们的劳动血汗钱里抽取40%,有时又提供一些酒水,用“鞭子和糖”的方式,训练打工者们“顺从听话”。日本杂志《女性自身》推测,正是这幼年时期的影响,嫌疑人角田美代子学会了“操控人心”,她周围的人“害怕她,却不敢逃走”。

随后日本警方宣称以伤害致死罪、杀人弃尸等罪名抓获了64岁的角田美代子。但是由于美代子并没有亲手杀人,能否最后定罪,也成为一个疑问。(韩旭阳)

犯罪手法

嫌疑人因某个事件,或者利用亲缘关系,接触被害者家族。

掌握被害者的弱点,以近10人的集团强行入住对方家中,在事实上占领对方家宅。

对被害者家庭施加暴力,并且尽可能让对方家庭内部成员对其他成员实施暴力,使对方家庭信赖关系彻底崩溃,由此达成完全控制对方家庭、获取钱财的目的。

嫌疑犯的最终目的是被害者家庭的财产。在完成对对方家庭的支配后,肆意夺取其财产。谋害其成员后,获得其保险金等。

优点:是叙述式导语,开篇用“史上最离奇杀人案”几个字眼,很好了吸引了读者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缺点:没有做到简短、精辟。

改进:近日日本警方宣布逮捕了日本“史上最离奇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角田美代子,一位六旬老妇没有动手,却让十人死亡或失踪!其余还有7名涉案人员也被逮捕。

网民抢购“双十一” 淘宝天猫10分钟消费2.5亿

中新网杭州11月11日电(记者 夏毅 实习生 吴佳蔚)11月11日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光棍节”,也是以淘宝为首的中国电商打响年终抢购“第一枪”的日子。11日,记者自阿里巴巴集团获悉,淘宝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自当天零点刚过,仅10分钟,便累计中国网民消费达2.5亿元人民币。

11日,一年一度的淘宝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仅在零点活动正式开始的10分钟内,交易金额高达2.5亿元。从2011年“双11”活动开始1小时累计消费4.39亿元的业绩来看,今年消费者的热情可见一斑。截止当天0时37分39秒,该活动商品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大关。

据了解,从1日起,淘宝“双11”相关5折商品便陆续上线。为了给“双11”抢购做好准备,约2000万网民提前将目标商品放至网站的收藏夹和购物车中保存,其数量等同于锁定了20个大型商场的商品货架。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称,2012年的“双11”将由旗下的天猫、淘宝、聚划算三个事业群联手出击,携1万个商家及6万个品牌,为消费者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购物盛宴。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亦表示,“阿里巴巴希望将11月11日作为企业感恩日,通过大力度的优惠促销来回馈广大消费者。”

已知,始创于2009年的淘宝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网民争相参与。如今,“双11”已成为电商促销的标志性时间点之一,也被业内称为中国网购节。

中新网杭州11月11日电(记者 夏毅 实习生 吴佳蔚)11月11日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光棍节”,也是以淘宝为首的中国电商打响年终抢购“第一枪”的日子。11日,记者自阿里巴巴集团获悉,淘宝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自当天零点刚过,仅10分钟,便累计中国网民消费达2.5亿元人民币。

优点:首先,重大消息需要写清楚新闻来源,本消息涉及一些商业数据,交代了新闻来源,即阿里巴巴集团;其次,属于叙述式导语,用凝练的文字,把最重要的事实陈述出来,即活动开始10分钟,便累计中国网民消费达2.5亿元人民币。

缺点:根据文章内容看来,第二段也属于导语范畴,所以是个复合导语,并且和第一段导语有重复部分,造成累赘。

改进:中新网杭州11月11日电(记者 夏毅 实习生 吴佳蔚) 11日光棍节中,记者自阿里巴巴集团获悉,淘宝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自当天零点刚过,仅10分钟,便累计中国网民消费达2.5亿元人民币。截止当天0时37分39秒,该活动商品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大关。

男子“光棍节”忙网购 18小时不吃不喝累晕送医 11日是“光棍节”,网上购物促销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一些年轻人为“秒杀”打折物品一天一夜不吃不喝,累的晕倒在电脑旁,不得不送往医院急救。

小刘是一位“网购达人”,为了在“光棍节”这一天抢购到心仪已久的商品,生怕错过购买最物美价廉商品的时间,他从11日零时开始就坐在电脑前网上搜索商品,准备“血拼”一把。由于长达18个小时未进食,未饮水,精神过度集中,血糖含量急剧下降。当日18时许,小刘晕倒在电脑桌旁,家人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往哈市第二医院。

据哈市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莉介绍,小刘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医生向他的家人了解情况后,为小刘输入葡萄糖注射液等营养液。李莉主任说,像小刘这样的病人已经接诊了4名,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喜欢上网,长时间不吃不喝导致血糖含量过低而晕厥,这种情况在以往是很少见的,虽然患者在进行补糖后转危为安,但血糖过低,加之抢救不及时还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优点:是叙述式导语,用明晰的文字将此消息中最重要的事实陈述了出来,即男子为在光棍节抢购成功,18小时不吃不喝导致晕厥。

缺点:“一些年轻人为“秒杀”打折物品一天一夜不吃不喝,累的晕倒在电脑旁”这句话不能代表很多年轻人,记者只知道有小刘这一个例子,不能以偏概全,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改进:11日是“光棍节”,网上购物促销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一男子为“秒杀”打折物品18小时不吃不喝,累得晕倒在电脑旁,不得不送往医院急救。

男童在车厢内当众大便 地铁如厕难再引关注

2012年11月13日02:40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见习记者 郑光隆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乘坐广州地铁三号线时,见到一个男童在车厢内当众大解。引来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大家纷纷对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和男童的家长进行谴责。同时也有市民吐槽:乘坐地铁内急时,想要快速找到洗手间确实不容易。对此,记者昨日走访了广州地铁几条线路中客流比较密集的站点,发现只要向地铁工作人员求助,找到洗手间并不难,只是有些公厕离站点确实有点远。

男童当众“开大”无人理

11月10日晚,网友@李小冷S发出了一条微博:“我震惊了今天,在地铁三号线看到的一幕,大家没看错,那孩子在角落拉屎!!还是很大一坨!!他父亲淡定地站在旁边,看穿着家庭环境应该不差,但家庭教育太薄弱,连憋屎都不会!!!”同时,微博还附有图片。随后,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截至昨日下午4时28分,已经被转发了14875次。

“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当时正值地铁高峰时段,除了我在场没有一个人出来说句话。”@李小冷S表示。有网友批评,不但男童不懂事,其家长的做法也实在不文明,地铁隔两三分钟就能靠站,家长应该让小孩先憋住内急,在下一站带他下车找洗手间。也有网友说,决不能在车厢内解决,因为车厢内人员拥挤且空气不流通。

市民盼望站站有厕所

也有部分市民同情男童的遭遇。张先生说,每次带女儿乘坐地铁,遇上她要解手确实很麻烦,因为小朋友自制力没有大人强,一旦内急就得马上解决,可是地铁站内基本上见不到洗手间的影子。

“要是每个地铁站都有洗手间就好了。”市民钟先生昨日搭地铁时就遇到了这种尴尬。昨日上午9时多,钟先生在五号线的小北站上车,不料很快就觉得肚子不舒服。对广州比较熟悉的他马上在淘金站下车,直奔站外某酒店的洗手间。钟先生表示,如果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遇到这种情况还真的不知道怎么找洗手间。

地铁回应

紧急时可向工作人员求助

昨日下午,广州地铁新闻发言人叶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地铁所有站点都设置了如厕指引牌,上面详细列出车站内设有洗手间和车站外附近有洗手间的站点。乘客如果不清楚,还可向工作人员咨询。老人、小孩、孕妇等人群,在地铁站内急需时可联系工作人员协助。他提醒,家长带小孩乘坐地铁时,最好在进站前让小朋友先上洗手间,或带上尿布、塑料袋等备用物品。

广州地铁的官方微博也表示,如果乘客在站内遇到不文明行为,可进行劝阻,或直接通知车站工作人员跟进处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车站、站台、列车或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随地便溺,对上述行为,地铁方面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记者体验

成功借用员工洗手间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了部分客流比较密集的站点,发现上洗手间基本上都要先出站,有的甚至还得走上一段路。例如在西朗站,记者从A出口出站后,还要问人,走约10分钟路程,才在一个农贸市场旁边找到洗手间;在江南西站,出站后在地下商场也是走了将近7分钟才找到洗手间。

五羊邨站虽然设有洗手间,但是设在A出口的闸机外面,必须出站后才能使用,而且在站厅内没有指示,只在A出口的通道转弯处设有指示牌。比较方便的站点,例如滘口站和黄阁汽车城站,洗手间就建在站厅层,在站厅内就能看到指示牌。记者留意到,设在地铁站内的洗手间,使用率都比较高。

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可以借用站内的员工洗手间?昨日,记者以内急难忍为由,向客村站的工作人员提出借用洗手间,工作人员稍作迟疑之后,叫来另一名工作人员打开车站控制室的铁门,把记者带到里面的洗手间。客村站的一名保安说,平时他上洗手间都是去站外,“到员工洗手间太麻烦了,得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请,登记后才能进入。”

专家观点

社会应为儿童如厕提供方便

昨日,记者就男童在地铁车厢内大解的事件采访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他指出,小孩当街当众解手的行为在农业社会中司空见惯。但是在当今的文明社会,应该教育小朋友从小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习惯,使其认识到当街当众解手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应该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另外,社会也应该为儿童上洗手间提供方便,比如说在公共洗手间设置专门的儿童厕位,方便有自理能力的儿童独自上洗手间。或者设置专门的婴儿区供家长给婴儿换尿布。同时还必须给家长一个明晰的指引,指导家长如何管理小朋友如厕。可以具体到几岁以下的小朋友必须由家长陪伴到洗手间的某个区域如厕。

优点:是叙述式导语,第一句话简明扼要,用凝练的文字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陈述出来,即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乘坐广州地铁三号线时,见到一个男童在车厢内当众大解。吸引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来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大家纷纷对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和男童的家长进行谴责。同时也有市民吐槽:乘坐地铁内急时,想要快速找到洗手间确实不容易。对此,记者昨日走访了广州地铁几条线路中客流比较密集的站点,发现只要向地铁工作人员求助,找到洗手间并不难,只是有些公厕离站点确实有点远。

缺点:后面的叙述太长,没有做到简短、清晰。

改进: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乘坐广州地铁三号线时,见到一个男童在车厢内当众大解。引来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大家纷纷对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和男童的家长进行谴责。但是有些地铁公厕离站点太远,确实给大家带来不便。

推荐第2篇:新闻导语应用举例

新闻导语应用举例

摘 要:新闻导语是新闻吸引观众、体现报道内容精髓的抛砖引玉环节,其创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用。因此笔者就新闻导语类别及创作实践技巧展开探讨,对优化新闻效果,提升新闻综合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闻;导语;创作 1新闻导语丰富形式

新闻内容传播的成功与否首先我们应对其内涵的新闻价值进行全面审视,恰恰新闻导语便是一种展现新闻价值的良好表现载体,新闻导语创作的吸引人,便令新闻有了一个良好的成功开端。伴随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介主体传播形式的丰富多元化,新闻导语的创作类别日渐丰富,具体包含直叙式、评论式、渲染式、悬念式与倒金字塔形式等。直叙形式的新闻导语一般直奔主题、开门见山,采用较少的书面文字对整体新闻事件进行概括,例如在某月某日某地召开了何类会议,有哪些领导参加了会议等。渲染式导语模式首先做概括陈述,展开新闻背景的营造,而后逐步报道最新的事实动态发展。类似于该模式的还有故事式、点题式、描写式等导语形式。悬念式新闻导语首先进行问题的提出并实施悬念的设置,进而广泛吸引受众,令其产生解开谜团的欲望,引入其进入新闻塑造的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倒金字塔形式的新闻导语一般重点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将新闻结论与高潮至于导语之中,而后在主体新闻环节中依据事实的分级重要性循序渐进的进行补充与说明。评论式新闻导语对报道新闻事实进行精辟、简洁的具体评论,进而充分揭示其中的意义与价值,广泛吸引受众的全面重视。实际上,新闻导语并没有创作的固定模式,实践中应科学依据其事件新闻本身进行科学的提炼与构思,将核心部分予以良好的展示,而关键问题则在于如何准确的抓住受众,令其产生强烈的内心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令新闻创作真正吸引受众,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2新闻导语创作科学技巧策略

2.1确保新闻导语的真实客观、突出良好的时效性

新闻导语的创作应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应注重事实的记录,而非主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评说与下结论。因此表达导语应力求准确、具体、避免大量应用抽象概念,应做到不存在歧义、表意清晰,避免引入具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各类词语。新闻创作的核心精髓在于新,而导语则是新闻的开端,应将受众广泛关心的最核心价值新闻事实采用最贴切、精炼的文字语言进行科学的表述。新闻导语中的新应具体体现出两层面因素,即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以及赋予新意、与众不同的全新创作方式。只有做到导语新颖、充满新意,方能激发广大受众开始了解全貌新闻的兴趣。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相关新闻中其核心生命力则在于充满时效性,一旦脱离了时效则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则旧闻。

2.2新闻导语创作应充满新意

新闻导语的创作应体现新意,形成良好的画面感,这样不仅可增加新闻的生动形象性,同时还可广泛调动社会受众的情绪与想象力,令其仿佛至于新闻现场,充满身临其境之感。新闻导语创作中还应科学使用引语或对话,现场精彩的对话胜过大量的新闻语言陈述,而引用事件人物的实际语言则能良好贴切的揭示报道新闻事件的主题,令其凸显真实感。成功的新闻导语创作还离不开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适应性应用,修辞技巧的恰当应用不仅提升了导语自身的趣味性,同时可摆脱惯用的导语创作方式,利用别开生面的修辞方式在短时间内调动受众形成良好的情绪,体现亲切与生动的新闻创作效果。为引人入胜,还可在新闻导语内容中进行悬念的设置,突出反常因素,进而营造意想不到的新闻传播效果。例如我们可将一句平庸叙述的新闻导语“今天,一位六十岁老人用玩具手枪成功抢劫了银行”合理修改为:“一位六旬老人竟然成功的用玩具手枪实施了银行抢劫,够奇特,然而更为奇特的是,老人甚至将犯案地点与时间事先传递通知给警方,而其作案动机更为奇特,居然是为了要在监狱之中安稳的度过余生。”这样重新进行了新闻导语的设计创作后,更加强调了一种耐人寻味与出人意料的新闻细节,有效提升了新闻事件的广泛吸引力。

2.3新闻导语创作应额要简明

为契合受众口味,新闻导语创作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体现口语化,符合受众普遍的理解习惯。同时在创作导语中应尽量多应用动词,而非形容词,这是由于动词的适当运用可强烈形成对受众的冲击力,提升其理解与认识能力,并广泛吸引读者。从句的应用也应尽量减少,在新闻导语中应多采用主谓宾或主谓语的结构句式,进而力求句子创作的清晰简练,便于受众的阅读与理解。在要素的选择中应掌握一定技巧,虽然导语中离不开五W-H要素的良好辅助,但同时我们不应面面俱到,利用过多篇幅进行要素的交待,这样反而会模糊新闻事实,无法突出重点。应通过有效精心的选择利用简练语句将受众想要知道、了解以及感兴趣的新闻细节明确交待,这样新闻导语内容方能更加吸引人,更为具体。创作新闻导语不仅应体现良好的表达文字能力,同时还应注重新闻整篇的结构、主题与具体内容,将个性导语的创作建立在良好的共性基础上,不应片面、过分追求简短字句,令细节内容没有清楚交代,给人营造支离破碎、不清晰事实之感,这样则不良违背了新闻导语的核心创作任务。

3结语 总之,新闻导语的创作应把握适度、科学、简明扼要、清晰明确的良好原则,从大众审美、现实需求出发,求新、求变,客观真实,营造良好的新闻意境,进而真正吸引受众,赢得支持,优化新闻传播效果,发挥新闻导语的良好核心价值。

推荐第3篇:新闻导语的处理

四、新闻各部分的播读处理

(一)导语的处理

新闻稿件的导语,是指每一条新闻的第一句话或者是第一个自然段,揭示了新闻的要点,突出新闻的精华。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的全部内容,提起受众想了解新闻详细内容的兴趣。所以,对新闻导语部分的处理要得当,以免造成受众的流失。

对新闻稿件导语的处理,要注意的是重音的处理以及语势的起伏。语句的重音切忌太多,因为太多的重音选择反而没有了重点,一定要精选重音,找准声音的着力点,使整个语句的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听众、观众的兴趣,切忌语势僵直。

新华社香港5月7日电(记者李凯) 香港苏富比今天在此间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一件清朝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价格成交,创清朝瓷器拍卖价格世界最高纪录。

据介绍,同时期这类花瓶多以青花设计,粉彩设计花瓶尚属首次发现。橄榄瓶表面点缀着象征福寿的桃与蝙蝠,做工精致、细密。优雅的瓶体上繁花硕果的设计体现了粉彩作品的魅力。

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执行董事司徒河伟介绍说,这件瓷器在美国及亚洲地区展览时已受到收藏家的青睐。拍卖一开始价格即迅速脱升,以致很多收藏家都没有机会投标。

全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导语,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清朝时期的一个花瓶以4150万港元被拍卖,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这五个新闻要素组成。时间是5月7号,地点是在香港,新闻事件的人物就是一家叫做“苏富比”的拍卖公司,事件就是苏富比拍卖公司以4150万港元的高价拍卖成交了一件清朝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结果是拍卖的价格创世界最高纪录。那么在处理导语的时候,就要注意重音的选择,一定要少要精,比如这篇新闻的导语只需在播讲得时候强调“4150万港元”和“最高”就行了,然后将“苏富比”以及橄榄瓶作为次重音也是可以的。

另外,语势上,第一句话平起,慢慢地形成一个向上走的趋势,到“4150万港元”的时候形成第一个小高潮。然后又平走最后在:最高纪录“的时候达到最高潮,然后再稳中结束。这一导语语势就呈波浪形,起伏有变化。反之如果直地架起,就不能引起听众观众收听收看的兴趣了。

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意要“抱团”,加强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直无变化。

对不重要的内容往往加快速度放平语势,在清楚表达的前提下一带而过;对重要的内容,就要放慢速度扬起语势,加重语气,说透说清,给受众造成一种“反差”以引起他们的关注。

(二)对主体部分的处理

新闻的主体部分,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是对导语中所提出的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作进一步的阐述,使观众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完整具体的认识。因此,要处理好主体内部的层次和主次,才能把主体部分叙述清楚,让听众、观众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达到宣传的目的。 新华社4月13日电 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测定,我国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不是一些国家所视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2001年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做的《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日前完成。这项研究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同时考虑指标的国际可比性,以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化等作为测度体系,认为2001年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外在推动,市场化程度在2002年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所长李小西说,60%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的临界水平,中国达到69%的市场经济水平,无疑是市场经济国家。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说,是否为市场经济,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重要的概念。目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已成为我国在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这项成果对继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谋求公平公正的贸易地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这条新闻是由四个自然段构成的。第一自然段为新闻的导语,第

二、三自然段为新闻的主体,第四自然段是由新闻的主体加结尾构成的。下面来对这篇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进行层次的划分,然后找出主次。

主体是由

二、

三、四这三个自然段构成。主要介绍了这项研究成果的研究程序及其原因。主体的第一层次就是第二自然段,它主要对导语中的“何人”,即什么人做的研究,什么人得出的这个结论进行了阐述,并且详细叙述了研究的步骤。主体的第二层次是第三自然段,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李小西的话,介绍了“结论”得出的依据是什么。主体的第三层次是稿件的第四自然段。通过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的话对导语中没有涉及的“什么原因”进行了介绍。在主体部分的第一层次由谁研究的这个项目和第二个层次即研究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和为什么。要找出它的依据来比较而言,应该说,为什么要找出它的依据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主要层次应该是第四自然段,次要层次是第三层次和第二层次。

那么我们在处理这样一篇新闻稿件的主体时,首先要让每一个层次内的语意抱团,比如,第二自然段也就是第二个层次,只有两句话,分别又是第二个层次内部的两个小层次,那么在表达的时候,就要让两个层次相对的作为新闻稿件中的具体情节处理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意要“抱团”,加强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直无变化。

(三)新闻稿件中具体情节的处理

对具体情节的处理,把握“感而不入”的境界。

“感”:在新闻播报中,把握新闻稿件新闻点的基础上,要切身去感受,有了真实的感受而形成播讲的愿望,才能播讲清楚。

“不入”:要有真切的感受,但不要陷进去,否则将影响对稿件的整体把握,而没有客观性。 练习:《四川江油蒙面歹徒挟人质抢银行》 记者黄志富成都报道 前日下午5时10分左右,一名身份不明的劫匪身绑炸药,外穿雨衣,头用肉色丝袜套住,劫持一名年轻女子突然闯入江油市金轮干道解放碑附近的建设银行企图抢劫。江油警方与劫匪相持两个小时后,劫匪被击毙,人质安然无恙。

据当时在该行取款的一位杨姓男子介绍,当时是下午5时10分左右,他和一些人正在办理取存款业务,突然从门外闯进来一个头部用肉色丝袜套住、穿着一件雨衣的小个子男子和一个吓得浑身发抖的年轻女子,那个大约1.5米多高的男子,看样子有30多岁,他一手抓住那个年轻女子,一边凶狠地对营业厅里的顾客吆喝道:“出去,出去。”随后又对银行柜台里的几个营业员喊道:“快把钱拿出来!不然我就拉响炸药,同归于尽!”杨氏男子说,他在往门外跑的时候,隐约看见那个满脸凶光的歹徒腰上捆着炸药包,那件雨衣有些小,穿在身上紧巴巴的。在警戒

线边,记者看见两个中年男女正在门外街上痛哭,打听得知,他们就是被劫持的女青年的父母。事发前,他们一家正从太白公园外经过,冷不防被劫匪抓走女儿,后又挟持着进了营业大厅。

接到报警,江油市公安局立即调集各警种赶到了现场。与此同时警方开始与歹徒周旋对话,解救人质。在一个多小时的僵持中,劫匪的态度一直很狂妄。

下午6时40分,现场民警在应急小组的布置下,为了保证人质和现场上万名围观群众的安全,最后一次要求歹徒释放人质,走出营业厅投降。在劝说无效后,随着一声枪响,狙击手一枪击中劫匪的太阳穴,劫匪当场毙命,人质安然无恙。7时,现场公安人员开始陆续撤离现场。

目前,江油市警方正在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

这篇新闻稿件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来报道这一新闻事件的,而且描写的篇幅相对要多一些,较为详细。稍不留意,就会过多地去渲染这些细节,使消息类的播报偏向了通讯的播报,就显得整体不协调,节奏混乱。主要的还是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所以在播报时,就要把握住“感而不入”的境界,不要陷入特有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感情控制不自如,应该把语气控制在概述的样式中。

‘快把钱拿出来!不然我就拉响炸药,同归于尽!”等等,这些非常形象的描写,在播报时都要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着眼于细节,而忽略从整体上把握它。

推荐第4篇: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道破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1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导语比较法

导语比较法即将新闻五要素逐一打头写进导语,最后权衡最具兴奋点或卖点的一条导语。其间的选择涉及到一个转变: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到以受众为中心。这虽早为媒介人取得共识,但在实践中,不是思想未根本转变就是极端化畸形发展。另外,写导语也是随着新闻的内容和背景的变化而转移的,如报道一盗窃案,如果盗窃案在白天发生,光天化日之下,案犯胆大包天,令人震惊,新闻导语中应强调‚何时要素‛;如果盗窃者本人就是执法人员,其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何人要素‛应该被强调;如果案件发生地点是政府机关或公安部

2 门,那导语突出的将是‚何地要素‛;如果窃犯偷走了东西却还留下纸条,说是为了维持最低生活而所迫,那导语应突出的是‚何因‛这个要素。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

3 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推荐第5篇: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人民日报》曾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当《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时,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

2 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光明日报》曾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3 《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湖南日报》曾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曾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1.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

4 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曾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2.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3.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

5 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4.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当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时,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5.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6.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

6 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7.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8.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7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19.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推荐第6篇: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有的短消息不分段,这时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还有的导语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称为复合导语。它们或是虚实结合,第一段虚写,为读者制造悬念,第二段实写,解开疑团,说明事实的真相。或是两个自然段共同组成事实的内容,缺一不可。这样才使导语的意思完整,做到明白无误。

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突出最新的时间

新闻姓“新”,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在此,笔者将如何突出最新的时间点总结为以下两点:

1.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在导语里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例如:

[美联社法国兰斯1945年5月7日电] 德国于今天法国时间上午2时41分(即美国星期日东部时间下午8时41分)向西方盟国和苏联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美联社在导语中不仅突出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法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几时几分。

2.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所反映的事件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然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找出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点写进导语。例如:

[美联社罗马1997年9月27日电] 意大利文化部长昨天警告说,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庞贝古城可能面临着“再次死亡”,除非开辟更多的空间供游客参观,以缓解过分拥挤的现象。(《意大利古迹极其需要保护》)

这篇报道导语里引用了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点“昨天”,然后消息由庞贝古城说到古罗马圆形剧场、威尼斯的教堂等文化古迹,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遭到破坏的事实,并进一步指出黑手党通过盗窃教堂、炸毁博物馆使意大利的文化古迹保护处境艰难。这篇消息中对导语的处理,显然比“长期以来,意大利文化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极其需要保护”的导语形式更具时效性了。

二、运用散文化的笔法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不仅可以使新闻的开头部分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够把读者带入现场,令人长久难忘。

那么,如何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呢?笔者总结为以下三点:

1.在导语中出现如电影镜头般可视的画面。这种画面给读者的印象深刻,它给读者带来的是有声有色的鲜活画面。为此,导语要注重细节和现场描写,调动读者大脑的想象力和情绪,使导语赋有故事化和戏剧化。从而使一篇消息的开头有了一个亮点或卖点。例如:

[合众国际社北京1980年1月12日电] 花色鲜艳的衬衫和裙子隐退了,吃着雪糕在街头闲逛的情侣、坐在街灯下打扑克的老人不见了。冬天已悄然来到北京。(《北京的冬天》)

2.在导语中使用现场的对话或直接引语。精彩的对话或直接引语有助于实现新闻的感觉化和视觉化,能让读者对新闻报道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把他们直接带进新闻发生的现场。请看:

[合众国际社东京1978年4月5日电] 当穆铁柱在东京新建的大谷饭店休息厅漫步时,一位女游客见了吓了一大跳。“嗬!他是干什么的?是谁的保镖吗?”(《世界上最高的篮球选手》)

3.在导语中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技巧,也可以给新闻一种视觉上的感受。现各举例如下:

[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 今天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

[路透社莫斯科1991年12月25日电]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今天辞职。这位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引发了一场最终把自己也埋葬掉的大雪崩。(《他引发一场埋葬了自己的大雪崩》)当然,新闻毕竟不是散文,过于注重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有时也会埋没新闻的时效性。所以在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应该适可而止,不要因为突出细节和现场描写而使导语丧失了传递最精彩的内容的使命。

三、用最简练的字句

法国作家斯汤达说:“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导语不能写得繁杂冗长,不能出现多余的字。这样,既会埋没新闻的亮点,又会使读者失去读下去的耐心。关于如何用最简练的字写导语,笔者在此总结为以下三点:

1.使用最常用的动词,尽量少使用形容词。动词总能给读者最强的冲击力,最常用的动词读者都能认识并理解。请看:

[路透社巴格达2003年3月11日电] 国旗降下来了,机密文件销毁了,沙袋堆起来了。大部分留守巴格达的外国使馆工作人员准备在美国发起进攻前撤离。(《驻伊使馆人去楼空》)形容词要尽可能地少用,英国记者格林说:“要让事实说话,而不是用形容词来拔高这个事实”。如果非要在导语中使用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必须能使新闻的内容更精确。例如:

[法新社德黑兰1995年5月20日电] 政府采取新的强硬的措施解决金融危机,伊朗的外汇市场迎来混乱的一天。(《伊朗货币市场陷入混乱》)

形容词“强硬”和“混乱”用在导语里突出了伊朗金融危机的严重性。

2.尽量少使用从句。导语里应该出现“主语—谓语—宾语”或“主语—谓语”的句式。这样的句子简练、清晰,便于阅读。例如:

[路透社贝尔格莱德1990年6月17日电] 塞尔维亚领导人上周抵制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民主改革浪潮,南斯拉夫将面临新的危机。(《米洛舍维奇无力控制塞尔维亚局势》)

3.尽量少出现过多的细节内容。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过“洁净者,简省之别名也。洁则意多,减始能净。”导语决不会因为抛开一些细节,而使事实模糊。相反,通过使用简练的字句交代读者最关注的细节,导语的内容才会更具体。

有时导语里出现的人名、头衔、单位名称,甚至数字等细节,要有选择地取舍,导语里永远用最简练的字句突出最吸引人的内容。例如:

[美联社纽约2003年2月27日电] 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天公布2003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微软老板比尔·盖茨保持世界首富地位。(《全球“10亿富翁”476人》)

这条导语只突出了读者的兴趣点“谁是今年最富有的人”,内容具体,导语的亮点一目了然。至于比尔·盖茨拥有多少财产,这些“亿万富翁”们的分布情况等细节内容,则放到主体里去交代,避免了导语的繁冗。

本文所认为用简练的字写导语,只是希望导语里没有多余的词语,使导语更生动有力。但并不是主张文字越简,句子越短就越好。有时,导语会因此而不能把新闻的亮点表达出来,这恰恰违背了导语的任务。

当然,导语的写作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表达能力上,它还和整篇新闻的内容、结构等等不可分割,关系着主体部分如何顺利展开。本文归纳的三种导语写作技巧都有各自的使用环境,只有遵循它们的特点,才会写出好看的导语。否则,不讲条件地盲目使用,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推荐第7篇: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

新闻部 郭伟东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者赫伯特.黑德这样说。一个好的导语,意味着一篇新闻报道已成功了一半。

在日常改稿、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编辑的工作大部分用在了修改导语上。因为新闻事实已经清楚,最多也就是改改错别字,调整句式、段落,使之顺畅贯通而已。但在导语上,编辑上往往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总想用更新鲜的方式,更简洁的语言来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吸引读者。下面,我结合日常工作简单谈一下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导语的作用

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

导语高度概括着新闻事件的面貌,集中表现着新闻的核心内容,快速传递事件的最新动态,它反映着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般来说,导语中已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事实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所以说导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披露了新闻的实质内容。

2、吸引读者

忖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导读部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看下去,导语对他们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读者拿过一张报纸,往往是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

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图去寻找特定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篇新闻的导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人过去时一步阅读下去,此时,“无意注意”就开始变为“有意注意”。可见,导语是否能吸引读者对于一篇新闻能否传播还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3、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一个好的导语,实际上就已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因为在导语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对全部的新闻事实进行思考、判断,从而确认你想最先告诉读者的内容,同时确定你讲述这些内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新闻事件要素的选择、结构及关系等都已经完成。可以说,写出了一个好的导语,你就已找到了整篇新闻的思路与方法。

二、导语的分类与写作

导语的分类与写作,各种新闻业务书籍中已讲得很细,光分类就大概能分出十多种,诸如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评论式等等,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感觉到,导语其实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式导语,一类是间接式导语。

1、直接式导语

也可以叫概括式导语,或者更通俗一些,就是硬新闻导语。它从第一句话开始就集中交代新闻事件的主题,在第一个自然段就把构成新闻的何人、何事、何地、为何、结果这些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读者。

直接式导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它不事渲染,不设悬念,完全用新闻事实的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事实中最为重要的

内容去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我们报纸的新闻(消息)一般多采用这种导语,通讯员来稿这种导语也较多。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导语写作、编辑过程中,一定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交代出来。有的通讯员来稿,虽然采用的是这种直接式导语,但不会选择,不知道交代哪些新闻事实,所以恨不得把相关的事实全都概括出来写在导语中。这样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导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做下面新闻主体每一自然段的一个小标题。这种写法,就说明作者不会选择、不会提炼。特别是在反映增运增收、安全生产这类稿件中,总是把取得的效果一条条全写出来,把安全措施一项一项列出来。编辑在修改这类稿件时,就要注意让最重要的一个新闻事实在导语中出现就可以了,至于更详尽的内容,读者可以在新闻主体中获取。这就要求编辑一定要具备选择、判断的能力,要根据新闻价值的标准,准确果断地对新闻要素进行取舍。不要在导语中追求展示信息的全面,只需披露信息的核心与要点。

直接式导语包含的要素通常有:事件的主角、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结局如何,是何原因以及信息的来源。

2、间接式导语

间接式导语也可以称为软导语、特写导语,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断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疑问、好奇心,借此带领读者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这种方式通常不在报道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时效性强的新闻中采用,而是通常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新闻特稿的写作。

现在我们报纸这种导语方式也在增多,如新闻部王好生主任曾写过一篇反映我局环保方面的消息,导语先从最近热映的一部韩国影片《汉江怪物》写起,点明因环境污染而致使汉江出现怪物,自然过渡到了环保的话题,然后才写我局为环保采报了什么措施,作出了哪些贡献。这样写,有趣,吸引读者。还有我本人曾写过一篇《三封部转表扬信彰显我局服务新风尚》这样一篇消息。当时只是拿到了三封领导批转的表扬信,我就思考如何写,更准确的说,思考如何不写成简单地好人好事。我分析了三封信的内容,每一封的角度都不一样,着眼点都不一样,基本上可以涵盖为旅客服务的各个层面。为此,我决定以三封信为点,把主题定在全局服务质量的提升上。顺着这个思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间接式的导语,先是说大环境,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迎奥运树新风在全国展开,我局也开展了活动,特别在第六次提速后狠抓服务质量,然后引到消息主体,三封部转表扬信再次彰显出我局新风尚。这样一个导语,可以说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不再是简单的好人好事,而是有了背景,更突出了主题。

但在这类导语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间接”的过分,也就是不能离主题太远,写了好几百字,读者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这不行,间接式导语虽然间接,但最后还是要扣上主题。二是间接式导语虽然可以描写场面、刻画人物、述评议论等,但切记,无论写什么,都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讲究事实,讲究凝炼,切不可生编硬造,

或过分渲染,喧宾夺主。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间接式导语最好不要滥用,像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就不宜用这种导语。现在通讯员来稿中,有这种苗头,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都先在开头讲个故事,描写个场景,然后再写新闻主体,便细看新闻主体,与导语联系并不紧密,只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这很不好。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那就是关于导语的长度问题。

导语必须简洁,但简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多少字就算是简洁呢,似乎没有一个绝对一长度标准。

美联社是这样划定导语的界限的:当一条导语的句子超过了25个单词时,记者就要进行调整。因为据美国新闻界研究发现,超出25个单词的句子,记者就很难把句子表述的全部内容一次读懂。

当然,这不是个绝对标准,但具体到我们的报纸而言,根据我们刊载消息的数量与种类,我个人认为,一条导语最好能控制在七八十个字左右,而且尽量要用短句,让人读起来有节奏感,能充分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

以上是我对导语写作的一些看法,请批评指正。

推荐第8篇: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新闻标题练习

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新闻标题练习

实践一——拟写一句话新闻:

第一招:检索要素概括法 :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抓住导语中的关键词,找出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例4 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 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1001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例1、把以下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第二招: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应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适当删减替换补充。

例2、请将下列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据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师王永志透露,“神州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并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王永志说,现在初步考虑,“神六”准备上两个人,飞行5到7天,继续考验飞船的实际能力。他还透露,“神六”还将是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和“神五”基本一致。而与神五最大的不同是,两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等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同时,“神六”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空员完成。

实践二——概括主要信息 :和拟写一句话新闻基本一致,在字数限制严格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事件及事件的结果。

例3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实践三——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拟标题”较之于“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

实践四——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眼睛,撰写时通常要简明扼要的交代报道的中心或结果,让人了解到新闻最主要的事实,所以做这类题时首先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再根据字数要求,增加人物、时间、地点及意义等,做这类题时特别要注意“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找出能涵盖几方面的概念,但不是将几个方面简单相加。 例5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消息的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______。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的。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作业:

1、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幅木制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武腰饰的两位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油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据传,这幅“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是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为失火而烧毁。画有关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踞今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2、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 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到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的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和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3、下面是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7、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不超过30个字)。

(新华社多哈11月10日电)卡塔尔首都多哈当地时间10日18时30分,在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宣布:大会开始讨论下一个重要议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的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4、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5、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三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6、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字)

最近,在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出了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户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置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须重视文化。过去,许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他们读不懂书报,掌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培养成有文化、有道德、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主席吉拉德向大会报告工作组的工作,并向大会提交了部长级会议《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草案,请大会审议和通过。

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击槌轻落,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坐在主席台上的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等首先起立鼓掌表示祝贺;接着,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起立鼓掌,全场700多名与会代表也纷纷站起来,热烈鼓掌。

在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并向世贸组织秘书处递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30天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8、这则报告,写一条“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王建章在外经贸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移动通信行业配套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在谈到移动通信产品国产化配套问题时,他表示,目前国内尤其是元器件生产具备一定基础,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对整机配套急需的元器件进行重点部署。王建章透露,国家将从今年600亿元债券中拿出4亿元支持此配套工程的完成,希望国内外厂家建立关系,可通过技术引进方式,也可合资合作,强强联合,在中国本土生产,使移动通信产品国产化配套率在2005年超过50%。

推荐第9篇: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新闻写作不同于叙述式的写作,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这是一条来自美联社的经典导语:“如果石油是液体,美国政府就应该知道每一滴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这篇报道写于美国石油危机期间,当时有车族要在销售汽油的地方排起长队购买。联邦政府花费了大笔大笔的钱去跟踪和打击石油黑市的买卖,但在石油勘探方面的投入却少得可怜。

还有,下面这条绝妙的气象报道导语是由佛罗里达州湖地悬崖报的史蒂夫·坎尼写的:“如果说三月像绵羊一样姗姗离去,那么,在星期二,绵羊出汗了。”

这篇报道写于三月底,那天的气温高达摄氏37.7度。

好的导语看上去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它们非常自然流畅,绝不生硬做作。好的导语有一种很强的韵律感、结构感和步调感。它不强加给读者,而是以离奇、戏剧性和幽默感抓住读者,使读者面对一个关键性的决定:我要不要读下去?

陈望道先生曾在 《作文法讲义》中说过:“所谓流动,就是文章中事迹时时开展进行,事迹进行没有停顿的意思。我们整理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使这流动在记叙文中处处寻觅得出。”新闻是源于记叙文的一种报道事实的文体,又是侧重于反映客观事实变动的,因此,尤其需要体现出这种“流”来,具有动感。作为新闻第一个层次的导语部分,情况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在导语的写作中,既要着力提炼出新闻悠扬的精髓,在表述上也要力求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新闻导语一旦具有流动感,往往会使新闻活泼有生气。一开始就给读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使新闻赢得更多的读者。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一切人或事件的特征容易在运动过程中显露出来,带上各种不同的强烈色彩;还在于运动着的或将动欲动的事物比较惹人注意。为什么英雄人物的雕像大都是动中取势,正聚精会神或神采飞扬地做某项动作,如骑马的话那战马也是扬起前蹄?答案就在于动态的东西更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闻导语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必须从流动中展现出事物发展的状态。首先,一种经常采取的手法是用时间最近点上事物的具体变化,来反映处于变动中的事物状态。像“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广场。”这样写来,就使地铁线路开通的新闻事实有了鲜明的动感。类似的有:“昨晚9点40分,引滦入津输水隧洞铺完了最后一车混凝土。至此,长达9.69公里的引水隧洞全部完工。”这个导语,也使隧洞完工的新闻事实带上了动的色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这种写法除了具有流动感外,还能显示出时间上的新,有浓郁的“新闻味”。

其次,用形象感的动作表示某种难以具体描绘的事物变动,同样能使导语产生动感。像“北京市北海公园„园中之园‟静心斋,11月30日摘下了长期悬挂的„游人止步‟牌子,国务院机关事务局正式将这个名胜归还给北京市政局。”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摘下“游人止步”牌子的动作表示实行对外开放,使导语有动感。

第三,导语里写上一些现场气氛或细节,也会增加动感,显出活力。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消防勇士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战斗胜利完成任务返京的消息,其导语是这样的:“妻子们眼中最欢喜的泪;孩子的脸上是甜甜的笑;战友们拥抱、握手;少先队员敬礼、献花。昨天中午,参加大兴安岭林区救火的一百零八名北京公安消防干警光荣凯旋。”在表现主要新闻事实之前,描写了一系列感人的细节,充分反映出深情热烈的现场气氛。有了它,导语生动活泼,

推荐第10篇:导语

从2004年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开始,中国式变成了网络热词。中国式——一个带有国家名称的词汇,本应充满了自豪与荣耀,但是各式各样的中国式,几乎成了不文明现象的代名词。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流行语,可以折射出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而中国式流行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我们应如何应对,请大家一起讨论。 导 语

网友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自从中国式流行开以后,被网友们冠以“中国式”的现象已经不计其数。这个词汇似乎成为一个突破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众多社会不良习惯、现象被爆发式的曝光。

这其中有自嘲、有调侃、有发泄、甚至有恶意中伤,但其中的绝大部分的的确确是 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各种各样的中国式问题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民中的一员,当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时,我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自己也很“中国式”。  当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时,我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自己也很“中国式”。

 解决中国式的问题,乃至解决国民素质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 我们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中国式相亲、中国式挤地铁、中国式加塞、中国式讨薪、中国式接送孩子„„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自己开车时责怪走路的,自己走路时责怪开车的,大家想想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其实面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我反省,因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员。而解决中国式的问题,乃至解决国民素质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导 语:

素质和制度哪一个更重要,似乎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很难有定论,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好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 好的制度是高素质的前提保证

没有好的制度,好素质也不会长久

没有好制度,好素质也不会长久,所以在中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入乡随俗”去闯红灯。道路挤、环境杂、治安乱,作为中国家长,有谁能放心让孩子们自己过马路回家呢,其实,每天忙忙碌碌的中国家长们有几个愿意“中国式接送孩子”呢?

 制定好制度政府管理部门首当其冲

解决好制度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和谐社会”。 谈到好制度,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制定合理的制度,如何保证制度的实施,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这都是管理部门应当着重研究的问题,在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的同时,只有解决好这些制度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和谐社会”。

 好的制度是高素质的前提保证

没有好的制度,好素质也不会长久

没有好制度,好素质也不会长久,所以在中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入乡随俗”去闯红灯。道路挤、环境杂、治安乱,作为中国家长,有谁能放心让孩子们自己过马路回家呢,其实,每天忙忙碌碌的中国家长们有几个愿意“中国式接送孩子”呢?

 制定好制度政府管理部门首当其冲

解决好制度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和谐社会”。 谈到好制度,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制定合理的制度,如何保证制度的实施,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这都是管理部门应当着重研究的问题,在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的同时,只有解决好这些制度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和谐社会”。

从深层次看,中国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同时国民素质、国民在精神上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原来习以为常的习惯可能成为陋习,同样随着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国民走出去,也不断有老外走进来,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与其进行比较的同时,我们自然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方 面所存在的不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式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式”的调侃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它正意味着我们的国民已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正视自身的问题,开始文化自觉与自我反省,进而谋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正是这场“中国式”大讨论中所蕴藏着的“正能量”之所在。

通过中国式的方式批判陋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部分“中国式”,都只是部分人的不良习惯和风气,并不能代表所有国人,不能因此而抹杀了现实生活中那些美丽的中国式,决不能将“中国式”的东西全盘否定。

其实在我们身边,并不缺乏那些美丽的中国式,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发现。在批判的同时,不断地发现和弘扬那些美丽的中国式,有破有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的和谐社会。

让中国式变成褒义词 [提要]不管是政府还是国民,我们从自身做起都要努力为中国式注入新的内涵,让中国式变成文明、礼貌、有秩序的代名词,让中国式变成褒义词,成为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

从2004年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开始,中国式逐渐成了网络热词,甚至当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国式——一个带有国家名称的词汇,本应充满了自豪与荣耀,至少应该是个褒义词,但是当各式各样的中国式让我们应接不暇的同时,中国式几乎成了不文明现象的代名词。这个词汇似乎成为一个突破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众多社会不良习惯、现象被网友们冠以“中国式”进行爆发式曝光。这其中有自嘲、有调侃、有发泄、甚至有恶意中伤,但其中绝大部分的的确确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各种各样的中国式中,最著名的恐怕要算中国式过马路了,“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和其他的中国式一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国民素质差”始终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因素。在这个问题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民中的一员,当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时,我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自己也很“中国式”。中国式相亲、中国式送礼、中国式“剩宴”、中国式接送孩子„„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自己开车时责怪走路的,自己走路时责怪开车的,大家想想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其实面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我反省,因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员。而解决中国式的问题,乃至解决国民素质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不管怎样,这场源于网络的中国式的大讨论,广大网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而众多中国式的问题,恐怕还是要靠中国式的方法才能解决,因为在中国,最大的中国式就是中国的国情,忽略了国情而去羡慕甚至照搬国外的解决办法,是不现实也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一种中国式的发展模式,但恰恰是因为它,我们的国家才能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如此迅速的提高,我们也才有机会在这里讨论和批评中国式。

如今,我们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从自身做起,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国式的厉行节约运动,而广大网友也组织了中国式的光盘行动,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国民,我们从自身做起都要努力为中国式注入新的内涵,让中国式变成文明、礼貌、有秩序的代名词,让中国式变成褒义词。

勇于担当

每个人总会犯错误,而面对错误,有的人迭择逃避,而有的人却勇于担当。

我总认为一个会承认错误并为此负责的人己经无愧于自己的心灵。

史玉柱四年努力还清2.5亿款项,阿里巴巴管理团引咎辞职,体现的都是勇于担当。他们或许曾经有过不当之处,但是当他们鼓起勇气站出来承担责任的一刻他们已经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已经不再愧于天地。 而说到承认错误,我们的邻国显然并不是个好的例子。

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累累罪行,但是直到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将自己的侵略行为解释为扶助我国发展,甚至修改历史书,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并以此为荣。

不得不说,无法认清自身的错误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当一切外衣掩盖被剥去,留下的只有无法抬头挻胸做人的自卑自哀。

而与此相对,便是德国的悔过自新。同样是发起战争的国家,可面对罪责时的反应却截然不同。这不得不说是民族本质的差别,更体现了为人的担当,勇于承认的勇气。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人的成就越高,犯错时便越难以承认。这或许是放不下面子,而这时勇于担当的人便更显得难能可贵。

西汉武帝刘彻是一代天骄,在位期间平运匈奴,修理官道,发展儒学思想,开通丝绸之路。功绩无数,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一生喜好征战,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但也是这位帝王写下罪己诏,写明了自身一生的过错,或许此时年迈的帝王己无力改变己成定局的错误。但那份承认错误,勇于担当的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 担当并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应遵照的守则,它更应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风气,唯有如此,正直向上之风才会盛行。

勇于担当的人,可以明白为人的真谛,无愧于内心,他人也会佩服他的磊落,亦如当年的史玉柱,为的只不过是堂堂正正抬头做人的心情罢了,这愿望简单却也最难达到。

而若一个公司勇于担当,那无论商业战如何激烈,也始终有其立足之本,亦如阿里巴巴重拾信赖。 而这一刻,我们希望勇于担当的果敢成为融于血脉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传承,这样的民族无论几经春秋,也会始终掌握最初向上努力的方向。 有担当才能创造未来。

担当

他毫不犹豫地将一件一件的事儿扛在肩上,是为了什么?——担当,这一对责任的承诺告诉我,担当是世上最值得敬佩的品质!

他担当的是对父母的承诺。古往今来,似乎孝顺更多地体现在对父母物质上、直接性的关爱。然而,今天我领略了一种更难得的孝顺:为了不让父母操心,他担当起了调解各兄弟的关系、整个儿大家庭住在一块儿,其乐融融,为的是年老的父母能放心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很团结、生活也安定,不让饱受沧桑的父母再操心!这难道不是孝顺,不是担当吗?因为爱父母、感激父母,他接受并承担起对父母的责任——这是担当!

他担当的是对手足的情谊。看遍了世间都少手足相残、为了利益而争斗的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对兄弟相残的控诉!又感动于无数兄弟情深的场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对兄弟情深的表白……然而,每一个小故事都是最感人的电影,他照顾兄弟是如此地义无反顾,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放弃了一个又一个自己富裕的机会。这难道不是手足情、敢担当吗?因为铭记“兄弟同心,其力断金”,他接受并承当起对兄弟的责任——这是担当!

他担当的是对子女的责任。谁说家长只在抚养上对儿女有义务和责任?父母对子女最艰巨的任务不是将其抚养成人、送上名牌大学,而是教会子女做人!道德的缺失是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他是个担当的父亲。不只是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更是“言传身教”,给子女做好了榜样,为子女提供了道德标准。这难道不是担当吗?为人父亲,在这复杂的社会中为子女点亮明灯——这是担当!

或许,在你看来,这只是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可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担当了!世界上多少老人无依无靠、兄弟互相残杀、幼儿没有人抚养的事情?卫生么看似平常的事却没多少人能做到?因为担当是个艰难的动词。太多太多的人不敢担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他担当起了对家庭的责任,难道不是一个可敬可佩的人吗?每个国家都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要想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强盛,难道不应该从每个人担当起家庭开始吗?这样一来,他担当的不是他人、国家吗?

担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国之发展吾辈担当

孙中山先生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此言可谓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回望百年,面对国之衰微,民之孱弱,一个大国的自信在软弱的历史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百年之后,依然掷地有声,“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在21世纪的今天,国之发展,必为吾辈之担当。

在100年前,很多的仁人义士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抵抗了外敌的侵犯。因为国要发展,首先要有独立之精神。辛亥一声惊雷,帝制走向终结,我们迈出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步,中国开始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国之变革不是发展的结束,而是发展的开始。在今天的中国,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从清末的放眼海外,到今天的中西交流、对外开放,中国始终走在改革发展的路上。我们从未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更没有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因为我们的国人深知改革发展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奋力前行的勇气。我们决不能退缩,也不会退缩,因为对祖国的爱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铁和钙。

毋庸置疑,这几年我们国家变革多,发展快,举世瞩目,中国的发展一度成为21世纪媒体关注的热词,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弊端,这些弊端都是阻碍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所在。所以,国家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扬善惩弊。

在这个过程中,自古及今,很多的国人在做着这样的担当者。今天,到我们了。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当仁不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国之发展,必为吾辈之担当! 担当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名唤昭君的绝代女子,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放弃了歌舞升平的华丽后宫,担负起维系和平安定的重任,用一生的流年换取大汉百姓的安定,撑起大汉王朝的半边天。同样是女子,担当民族使命的女子会迸发出无比顽强的精魂。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朔北的环境严酷,大漠的狂风凛冽,血色残阳勾勒出一个伟岸的剪影——苏武,那个用忠贞大义担当起国家使命的英臣,在富华豪奢与民族大义之间选择担当起国家的重任,民族汉史的重担。即使历经千磨百炼,担着责任的他,步履却越发坚实沉稳,在驼铃凄怆的歌声中,呼啸——“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担当着国家大义,人的精神会变得无比坚韧强大。

担起国家大义,林则徐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起民族使命,岳武穆沉吟“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那些为民族为国家担当起重任的人们,让我们仰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穷也兼济天下的胸怀多么感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也让我们钦佩那些身处苦难而有担当的人们吧。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用坚韧书写光明;史铁生双腿瘫痪,却走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

“花开花谢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这如水的女子,在贾府的深深楼榭中,在封建大家族“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中,承担了莫大的压力。“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繁华溢美,在她这“半是主子半为客”的冷眼中也只是些披了华裳的腐朽。当宝玉离去,悲恨嫉妒纷涌而来,在绝望中,她无力自助,没有勇气担当,水做的女子啊,何必让这浮华纷乱的种种矛盾吹散你那一缕香魂?

我们生逢斯世,也要勇于担当,为自己,为亲人,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勇敢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创造人生的精彩,书写生命的辉煌。 担当

小时候常常去外公家玩,记忆中总是外公忙里忙外,洗衣做饭,甚至修理门窗什么的。而外婆呢,却习惯于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或下楼去院子里悠悠然散会儿步,与其他老人聊聊天,一天的日子就平淡而悄无声息地度过了。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很不解,幼小的我还暗暗为外公抱不平,多辛苦啊,跟保姆似地天天围着外婆转,外婆还常常不满。可是我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外公常常是憨憨一笑,用手摸摸我的脑袋,笑眯眯地说:“那有啥?这是我应该做的!”而此时的外婆,早已收起她抱怨唠叨的话语,带点少女般的羞涩,一动不动地望着电视,仿佛专心致志的样子。但我知道,她什么也没有看进去。

随着时间流逝,我愈发能感觉到外公对外婆那虽然平淡质朴却深沉执著的感情,这种感情已不仅仅是夫妻上的情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呵护。外婆还不到 40岁就患上了心脏病,从此与医药为伴,坐着的时间比动的多,还时不时要吸吸氧气,量量血压什么的,而所有这些都是外公一人操办,他也仿佛从中得到许多快乐。他像一个小伙子似的一天到晚风风火火,买菜还骑个小摩托,为外婆制订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清淡食谱,中午外婆午休,他会坐在一旁看报纸,看着看着,脑袋就往下垂,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猛地惊醒,轻拍我一下,压低嗓子半开玩笑地呵斥到:“去,到别处玩去!”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我闹出什么声响才坐在那儿的啊。

外公属狗,大家都说外公就像狗一样是劳累辛苦的命,劝他休息,请个保姆伺候外婆,他怎么也不同意,事必躬亲。后来,外婆的病情突然恶化,不得已终于请了保姆。可惜进外公家的保姆走马灯的一个接一个的换,没有能待久的,一问才知道全部被外公骂着赶走了,外公还振振有词:“没有一个省心的!”其实,是他自己不想省心,把保姆的活都包了,家里白养一个外人,心疼银子,干脆就辞退了。

外公就是这样辛苦了一辈子,担当了一辈子,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外婆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外婆的后半生轻松而舒适。我由衷地敬佩外公,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拥有一颗坚定无比的勇于担当的心,虽然岁月流逝,却始终如初,让我领悟到那一份大爱无言的美丽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至诚。

〖简评〗外公对患有心脏病的外婆的照顾无微不至,日常生活细节中却透露着深厚的情意,没有轰轰烈烈,却也感动人心。其实,写“担当”不一定非要写为国家、为民族而担当的英雄豪杰,我们的亲人,我们身边的朋友,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担当也是很感人,关键是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取诸生活,发诸真情,文章清新,自然、真切。 担当

担当是墨梅放弃了绚烂的夏夜,在飘雪的冬季,散发着一缕幽香,担当是黄花在秋天失去光彩,无声无息的零落成诗,毫无怨言担当是雾罩的清晨,阳光照在斑驳石壁上,那一份苍老后的古韵古香……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翻开历史的书页,我又看见那换名昭君的绝色女子,在阳关路上孤单的身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豪气万丈的风景此时也只能衬托出她脸上的淡淡的寂寞,为何放弃绿柳夹河而列的故乡,为何放弃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的长安,为何放弃歌舞升平的华丽后宫?她望着血色残阳勾勒出的大漠,露出倾人倾城般的微笑,因为要担当责任,要使天下免于生灵涂炭,要使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因为……她担当起维护和平的重任。用一生的幸福换取战乱中的和平……他是大漠狂风中的那一抹梅之幽香……

“满地黄花堆积,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静静倚在夕阳斜下的窗前,凭着那一杯薄酒,无语凝咽,忍受着战乱中亲人的离散,忍受着与爱人生离死别的愁苦,她曲曲一届女流,在这颠沛流离的乱世,又能怎样?为情伤,世间皆无常,笑沧桑,万行泪化寒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担当,她把对赵明诚的缕缕思念,化作一句“生当做人杰,死以为鬼雄”她担当了所有苦痛,把那痛苦化作帘卷西风,无声零落成诗的黄花……

“一个人走在静静的荷塘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朱自清先生那晚在清华园荷塘边赏着月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担当是苏轼乌台诗案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后的释然,是李白流放3千里后“举杯邀明月,对应成三人”的豪放,担当是贝多芬耳聋后在灵性至极的黑白琴键上敲击出悲壮的生命乐章,是失明的阿炳在喧闹的城市中弹奏二泉映月……

人生懂得担当责任,担当爱情,担当痛苦,我相信总有一天。 担当

什么是担当?

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责任感,是一种接受,亦是一种行动。为自己、他人,为国家、民族。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担当者,即使在自己名字的正面烙下深深的伤痕与苦难,也一定会在名字背面呈现历史赋予的闪光勋章。

远处,文天祥披枷带锁,赤足行往菜市口,变的,是你的生活轨迹、身份、地位、命运……不变的,是你忠君爱国的气节与担当。你明晓,在你的忠贞前,黄金会褪色,蒙古人会暴躁,忽必烈会哀求。你自豪,无愧于临安朝堂上的誓言,无愧于宁死不屈的信念,无愧于一个男儿的气魄!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风呼啸,雪飘摇,百姓恸哭,尔心炽烈。向南方从容就义,在悲壮的历史哀歌中,你将身躯和真气节一起殉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学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西湖梦柳处,您的英灵向我们走来,精忠报国是何担当!一身盔甲,令所有的对手溃不成军。但,

你担得住前面的攻打,却禁不起背后的谋杀。凸显英雄,历史缘何使用对比手法?龙案后昏庸的半径,量的出民间黑暗的周长。你的信念,你的英武,你的胆识,为何刚刚撕破一角黑夜,却又被另一重重幕所压?

屠刀下落,宏文顿成断章,被喷染的夕阳,涂制页页血帆,浪踉跄,船蹀躞,黄河顿抽一口气,刹那改道……

您虽倒下,但却让还我河山的誓言,留遍祖国的每一寸角落。

头可断,志未陨。精忠犹在,报国难摇。八千里路云月,塞北贺兰山缺。待后生,重拾旧河山,朝天阙!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爱国无尽处!

戎马倥惚,明太祖向我们策马扬鞭而来。短短一月便六亲尽亡,伴着皇觉寺的惨灯,大元,让我如何甘愿为你臣服?听吧,满天下无数人的恸哭;看吧,满天下无数人的血泪,怎就不能唤起朝廷的恻隐之心?!

于是你手执长矛,从起兵的一刹起,便担当起满天下无数人的怨恨,担当起满天下无数老百姓的苦难,担当起为骆驼加最后一根稻草的使命!

这不仅为自己解脱,也为苍生解脱,不仅为自己挣一条命,也为苍生挣一条命啊!

谁谓前途苦难满,横刀誓把荆棘斩。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接受并负起责任,虽千万人,吾往矣!担当,忠君,爱国,济苍生!

是他们,在担当中成就了自己!

是他们,在担当中将生命升华!

是他们,在担当中构筑一个民族的脊梁! 【结语】担当是一种态度。它需要我们有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有舍我其谁的大公大勇之心,他不计较得失,他不踌躇功过,他不在乎流言,他让自己成为基石,担当起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他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坦荡荡,此乃大丈夫也。

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智慧。担当不仅仅是匹夫逞一时之勇,莽夫抒一时之气,它更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判断,有坚实的双肩。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今天,面对国外叫嚣的反华势力,中国人怎样挥舞爱国的大旗,怎样担当起匹夫的责任。面对网络色情泛滥、游戏成灾的现状,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担当。面对父母,面对生活的重负,啃老族是否还在襁褓中嘤嘤啼哭,不识担当为何物。担当是一种行动,面对可以赚得盆满钵的网络游戏,马云用拒绝来担当;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孤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韩国首尔崇礼门失火,官员用引咎辞职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张纯如用真相和年轻的生命来担当,……太多太多的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担当之歌。

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二 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例如: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宗璞>)

其中本体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喻体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比喻词是“像”。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 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一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

(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测)

(5)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较)

二 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6)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布封《天鹅》)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9)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黑夜”和“白天”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三 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10)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1)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1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4)(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第11篇:导语

导语:篮球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了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篮球,已经从开始只为达到固定分数的比赛发展到了如今集身体碰撞,团队合作与技战术为一身的极具观赏性的运动。而那些篮球中的巨星和那些靠团队合作发家致富的一个个球队,也成了我们球迷心中的传奇,也可以这么说吧,篮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篮球的发展历程

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当时,在寒冷的冬季,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 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

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

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 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

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在NBA中,有许多靠巨星效应和传统团队赢得比赛的球队。雷霆和马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先说说马刺的战术。老如马刺,也能动如脱兔——马刺的无球跑动战术 都说马刺打得是教科书般的战术配合,看着令人觉得赏心悦目,那么诀窍在哪里呢?一个字,跑。马刺的几架马车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风采不减当年。今天给大家带来马刺纷繁复杂的跑动战术和层出不穷的投篮选择,当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下面也是几个马刺比较经典的跑动战术。

里外结合 核心:邓肯

基于邓肯的杀伤力,他们选择了最普通不过的“里外结合(Post-Up)”战术,以帕克和吉诺比利为首的后场尽最大可能把球传递到内线,由邓肯直接掌控攻势,只要无人包夹,他就可以利用扎实的擦板跳投或背身强攻硬吃对手,敌人稍作防范,邓肯就会在第一时间将球送到跑出空当的外线队友手中,以巴里、鲍文为首的三分射手则会将他的传球转化为助攻。

小球战术 核心:吉诺比利、帕克

当邓肯陷入包夹困境或者状态不好的时候,马刺就多次运用这种战术,波波维奇就将邓肯换下,换上霍里或者穆罕默德,再附以罗斯,让帕克和吉诺比利的速度快撕开对手的防线,由

于马刺整体的跑动,让活塞的防守出现漏洞,就拿总决赛霍里投进的那制胜球吧!就是帕克在外面控球再由吉诺比利不停的跑动让拉希德.华莱士不得不去补防,从而忽略的站在外线的霍里,让马刺抓住机会。

而马刺的防守也体现了人盯人,多跑动多配合的原则。 压迫式防守 核心:邓肯,鲍文

马刺的防守战术是令人窒息的压迫式防守,他们是上赛季仅有的两支失分在90分以下的球队(另一支是活塞队),它的压迫性防守能压制其他球队的进攻渗透,基本上是以人盯人为主的,补防为副,以邓肯为内线中心轴而运作,加上鲍文的牛皮糖似的防守和吉诺比利快速灵活的补防,让对手很难有时间去布局。

与马刺形成的鲜明对比的,就是如今在联盟里如日中天的雷霆了。雷霆,便是典型的巨星篮球。雷霆送走了哈登,马丁这样的超强第六人,由雷霆三少变成雷霆双子星后,出人意料的打出很好的战绩。杜兰特,韦斯特布鲁克动不动就包揽了全队一半以上的得分。还有一半的得分呢?靠两人吸引包夹,然后队友就能轻松投中空位球。 相对于马刺的战术,雷霆的战术相比就要简单许多,而这种巨星篮球,也只会成为一种时间的牺牲品,当英雄老去,留下的,也许也只是一支年老色衰的球队吧。而回看马刺,即使三位英雄早已经历了生涯的巅峰年龄,但凭借出色的团队合作,还是仍能将球队送上争夺总冠军的宝座。这也许就是体育团队的重要性吧。

现在的许多中国小孩,都比较缺乏团队精神,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篮球比赛中也可以看出来,许多同学以为自己有比较高的篮球技巧,就打独球,得独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像马刺那样的团队精神? 第一:篮球比赛中队员应该多交流,这样才能掌握每个人的优缺点。让投手能投,能控球的人多控球,能打内线抢篮板的人多在内线活动,人人各司其职,让团队的价值发挥到更大。

第二:每个人应该多一些宽容与合作,不会合作的的球员不是好学生,只有互相合作,队伍才能打出精彩的进球。同时,如果队员没能如愿完成得分,辜负了大家的努力,大家也不应该盲目责怪,要找自己的原因,这样一个队伍才能有凝集力,才能使队员拧成一股绳。

第三:每个人应该有团队意识,从全局考虑,不一定自己一个人运球投进才行,要发挥出团队的长处。这样也可以培养出我们的服务精神。

篮球的团队精神其实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别人都说打篮球的男生最帅其实也有这一层因素,因为每个打篮球的学生都会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分析他人的优缺点,让团队利益最大化观念。所以,只有人人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篮球中的团队精神

篮球在我们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已经占有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篮球,已经从开始只为达到固定分数的比赛发展到了如今集身体碰撞,团队合作与技战术为一身的极具观赏性的运动。而那些篮球中的巨星和那些靠团队合作发家致富的一个个球队,也成了我们球迷心中的传奇,也可以这么说吧,篮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篮球的发展

1891年,在奈史密斯博士的手上,名为篮球的运动诞生了。在那时候,篮球没有规则,没有团队,没有巨星,有的只是投篮,投篮,投篮。时间一晃到了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正式成为了奥运会项目。这无疑为篮球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能性。随后,在1949这个伟大的年份,家喻户晓的NBA出现了。 NBA,国家篮球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Aociation),由最初的“全美篮协会” (Basketball Aociation of America)发展而来。成立之初,NBA是一个一共只有17支球队的小联盟。那时候,NBA还没有直播,只有一盘盘录像带,让人们在冰球比赛的空余时间不至于十分无聊。直到1984大卫斯特恩的到来,这一切才有所改变。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今天的NBA,真正意义上的NBA

那让人目眩神迷的球队——马刺

如果要说出联盟中一支将团队篮球发展到极致的球队,那边非马刺莫属了。 先说说马刺的战术。老如马刺,也能动如脱兔——马刺的无球跑动战术 都说马刺打得是教科书般的战术配合,看着令人觉得赏心悦目,那么诀窍在哪里呢?一个字,跑。马刺的几架马车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风采不减当年。今天给大家带来马刺纷繁复杂的跑动战术和层出不穷的投篮选择,当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下面也是几个马刺夺冠时比较经典的跑动战术。

里外结合:基于邓肯的杀伤力,他们选择了最普通不过的“里外结合(Post-Up)”战术,以帕克和吉诺比利为首的后场尽最大可能把球传递到内线,由邓肯直接掌控攻势,只要无人包夹,他就可以利用扎实的擦板跳投或背身强攻硬吃对手,敌人稍作防范,邓肯就会在第一时间将球送到跑出空当的外线队友手中,以巴里、鲍文为首的三分射手则会将他的传球转化为助攻。

小球战术: 当邓肯陷入包夹困境或者状态不好的时候,马刺就多次运用这种战术,波波维奇就将邓肯换下,换上霍里或者穆罕默德,再附以罗斯,让帕克和吉诺比利的速度快撕开对手的防线,由于马刺整体的跑动,让活塞的防守出现漏洞,就拿总决赛霍里投进的那制胜球吧!就是帕克在外面控球再由吉诺比利不停的跑动让拉希德.华莱士不得不去补防,从而忽略的站在外线的霍里,让马刺抓住机会。

而马刺的防守也体现了人盯人,多跑动多配合的原则。 压迫式防守:马刺的防守战术是令人窒息的压迫式防守,他们是上赛季仅有的两支失分在90分以下的球队(另一支是活塞队),它的压迫性防守能压制其他球队的进攻渗透,基本上是以人盯人为主的,补防为副,以邓肯为内线中心轴而运作,加上鲍文的牛皮糖似的防守和吉诺比利快速灵活的补防,让对手很难有时间去布局。

与马刺形成的鲜明对比的,就是如今在联盟里如日中天的雷霆了。雷霆,便是典型的巨星篮球。雷霆送走了哈登,马丁这样的超强第六人,由雷霆三少变成雷霆双子星后,出人意料的打出很好的战绩。杜兰特,韦斯特布鲁克动不动就包揽了全队一半以上的得分。还有一半的得分呢?靠两人吸引包夹,然后队友就能轻松投中空位球。 相对于马刺的战术,雷霆的战术相比就要简单许多,而这种巨星篮球,也只会成为一种时间的牺牲品,当英雄老去,留下的,也许也只是一支年老色衰的球队吧。而回看马刺,即使三位英雄早已经历了生涯的巅峰年龄,但凭借出色的团队合作,还是仍能将球队送上争夺总冠军的宝座。这便是团队篮球的魅力吧。

如今篮球运动竞争态势已经很明显:一个伟大的团队远远胜于英雄个人的作用。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美国“梦五”“梦六”相继失利,给崇尚个人单兵作战的美国人以沉重的打击,相反,阿根廷队近年来的进步神速,他们的主教练鲁本•马格纳诺在解读夺得2004年奥运会冠军秘诀时就一再强调:在2000年开始组建这支球队时,就以团结互爱、坦诚正直、相互尊重和顽强信念为特点的团队精神作为球队的支柱。虽然在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决赛时因为一个错判而痛失冠军,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团队精神,阿根廷才保持住了顽强的斗志,最终获得了2004年奥运会冠军。伟大的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的更好。”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欧洲篮球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讲究整体战术配合。2011年NBA总决赛上,小牛队就是凭借整体和团队篮球战胜了拥有三位超星的热火队,再一次证明了团队精神的巨大力量。

怎样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

现在的许多中国小孩,都比较缺乏团队精神,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在篮球比赛中也可以看出来,许多同学以为自己有比较高的篮球技巧,就打独球,得独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像马刺那样的团队精神? 第一:篮球比赛中队员应该多交流,这样才能掌握每个人的优缺点。让投手能投,能控球的人多控球,能打内线抢篮板的人多在内线活动,人人各司其职,让团队的价值发挥到更大。

第二:每个人应该多一些宽容与合作,不会合作的的球员不是好学生,只有互相合作,队伍才能打出精彩的进球。同时,如果队员没能如愿完成得分,辜负了大家的努力,大家也不应该盲目责怪,要找自己的原因,这样一个队伍才能有凝集力,才能使队员拧成一股绳。

第三:每个人应该有团队意识,从全局考虑,不一定自己一个人运球投进才行,要发挥出团队的长处。这样也可以培养出我们的服务精神。

篮球的团队精神其实在生活中也大有用处,别人都说打篮球的男生最帅其实也有这一层因素,因为每个打篮球的学生都会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分析他人的优缺点,让团队利益最大化观念。所以,只有人人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第12篇:导语

导语:初次装修的业主,一般都比较年轻,缺乏经验,总会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即使在事先已经翻看了大量的攻略,或者听了长辈的一些建议,但在实际装修的过程中,难免还是有一些顾及不到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过来人票选出的装修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十大问题,希望能给第一次装修的业主提供一些借鉴。

初次装修的业主,一般都比较年轻,缺乏经验,总会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即使在事先已经翻看了大量的攻略,或者听了长辈的一些建议,但在实际装修的过程中,难免还是有一些顾及不到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过来人票选出的装修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十大问题,希望能给第一次装修的业主提供一些借鉴。

一、热水器外露

热水器个头较大,装修时如果露在外面,不仅占用空间,其错综复杂的管路还很影响美观,也不便打理。在装修时可以定制一个带百叶门的柜子将热水器包起来,这样既美观,又能防尘散热。百叶门柜可以定做与橱柜同样的风格、整体效果更好。

二、未长远考虑衣柜空间

对于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这样的小户型来说,一般人都是只在卧室做大衣柜、而没有尽量“挤”出单独的空间做杂物间。日后,随着衣物的增多,衣柜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到了夏天更是要拼命挤柜子。

所以,小户型装修时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以后的储藏收纳功能,时下非常流行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整体衣帽间或储藏室,以满足日后需要。

三、壁柜安装工艺

嵌入式衣柜或其他一些嵌入墙体的柜子好处不少,既增大了柜子内部的空间,又显得柜体简洁、大方。应该注意的是,安放柜子的地面和柜侧墙体必须水平和垂直。否则,安装柜子的时候,很难处理缝隙,勉强填补缝隙,视觉就有扭曲,显得很粗糙、工艺不精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组昂贵的壁柜,就会被这些小细节毁掉。

还有,如果是推拉门的话,地面不平,还会造成推拉门不能严丝合缝地关闭。所以,安装壁柜的部位,地面和墙体要严格保证水平、垂直。

四、预留插座位不够 家用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当初装修时已经根据需要多安了几个插座,但现在依然不够用比如设计电视背景墙时又没有预留壁挂电视、音响等电源插座,暗线不能改,只能牵明线,不仅影响美观,还不方便清洁。

装修时,考虑到将来需要添置的电器数量,要尽量多安些插座,防止插座跟不上电器发展。如果家里使用液晶电视,最好留出壁挂电源插座的位置。如果没装,可以在明线上缠些假花,也能起到装饰效果。

五、淋浴间防水层高度不合理

有些家庭装修时,为了防水恨不得将淋浴区的防水层做到顶上,而有些家庭忽略了防水问题,又做得不够高,留下渗水隐患。其实,卫生间的防水确实不可忽视,但只要做到位即可,一般做到30公分高就足够了。做得太高,反而会引起墙面空鼓,瓷砖贴不牢等弊病,而且瓷砖本身也有一定的防水效果,所以不必矫枉过正。

六、没有留好冰箱位

装修厨房时,没有考虑冰箱的大小就随便留了块地方,后来选购冰箱时不是大小不合适,就是对外观不满意。所以在装修厨房的时候,橱柜设计师上门测量尺寸时,就要向他提供厨房各种电器的确切尺寸,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固定好它们摆放的位置,再设计橱柜尺寸。如果厨房与餐厅隔得不远,可将冰箱摆放在餐厅,隔得较远就只能买个合适尺寸的冰箱了。

七、进户内门尺寸未留余缝

老式的房子一般都安装了防盗和进户两道门,装修时,很容易造成地板与门之间的余缝不够,而放不了较厚的漂亮地垫。所以在装修前,测量门的尺寸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地板、地砖、地垫等的厚度,提前留出余缝。事后如出现类似问题,可以换一个薄点的地垫,或者按地垫尺寸将地板挖一块,封边后再将地垫放入。

八、吊顶龙骨承载不了吊灯

打吊顶龙骨时,没有考虑到以后要安装水晶灯等较重的灯饰,而将其打得很简单,最后装灯的时候发现吊顶根本承载不了灯的重量。最后只能换一个吊顶龙骨能承受得了的灯饰,不然就只能安一个与水晶灯相似的树脂灯。如果一定要装水晶灯,可以把吊顶挖开一点,在原始顶上打上膨胀螺栓,再打吊钩,最后挂上灯具,比较麻烦。

九、地漏排水坡度不够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地漏排水口不是最低点,二是地漏数量不够用。地漏排水要低于地面,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略,且不容易改造,因此,务必向装修工人提醒,地漏排水一定要低于地面,以避免每次洗完澡后“水漫金山”的现象,甚至连洗衣机都可能都无法使用。 针对最低点问题,在验收卫生间装修时一定要记住对排水的检测,否则,不仅影响到沐浴心情,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漏水,祸及楼下邻居。对于地漏数量不够而无法使用洗衣机的烦恼,可以装一个洗衣下水和排水两用的地漏。通常在洗面盆下水处、淋浴区、洗衣机和坐便器旁安装地漏。

十、玻璃胶和填缝剂

玻璃胶:玻璃胶在家庭装修中是最不起眼的东西,主要用在橱柜、洁具和其他缝隙处的修补。如果使用了质量不好的玻璃胶,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发黑、发黄的现象。建议装修期间的玻璃胶购买防霉的产品。

填缝剂:在装修时,我们一般都采用白水泥粉填缝,但其黏结力和防水性都较差,脱水后或遇热胀冷缩就会出现裂纹,致使地砖渗水,另外,白水泥的粘贴牢度和硬度不如填缝剂好,而且抗变色能力也不如填缝剂。建议业主在装修时,最好选用填缝剂。

以上就是在装修中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十大问题,如果您正准备装修,可一定要好好收藏这篇文章,免得之后装修时也犯了文章中出现的此类错误,留下装修遗憾。

第13篇:导语

描写式导语:

《邹振先惊人的一跳》(1981年7月27日《体育报》)

22日晚10时许,布加勒斯特华灯初上。“八•二三”体育场四周看台上观众的视线,一齐随着水银灯的光束,投向三级跳远的沙坑。“哗„„”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电子记分牌上显示出中国运动员邹振先的成绩:17.32米!

在这条360字的短消息,荣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奖的报道的导语中,记者几乎没用什么形容词,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获取了邹振先跳远的瞬间场内的环境,包括灯光、观众的神态、声音、掌声、记分牌等,通过对这些的细致描写,从侧面描述了邹振先这惊人的一条,然后将这些生动形象的细节转化为生动有味的描写式导语,客观地再现了“空中飞人”邹振先跳远的场景,描写简洁而传神,使当时的情形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导语所“拍”下的这一瞬间的精彩镜头,也是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是高潮所在,它形象逼真,有力地吸引读者进入新闻,引起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轶事式导语:

《走过死亡的汶川女人》(2011年5月5日《南方周末》)

三年,能忘的都忘了,不能忘的永远也忘不掉了。她们的人生,因一场5·12大地震被骤然扔进了一组啮合的齿轮里,一面是死的痛苦和生的艰难,另一面是回忆的痛苦和忘却的艰难。活着就要承受折磨,但她们依然以特有的脆弱和坚强,默默地尝试着缝补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残缺。

轶事式导语,即从一个人的故事或者一件事开始,采用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去报道新闻。这一段的描写更像是故事的前言,以汶川女人为主人公,讲述她们三年来的情感历程。用相对概念化的词语描写情感,是为了能让读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有了情感的共鸣才能又继续读下去的欲望。汶川地震是全国人民都经历的心理浩劫,从情感入手而不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入手会是更加明智的选择,读者能将自己在磨难面前的感受与她们的经历结合起来,情感更加深入。

叙述式导语:

《浦东上南六村楼顶水箱坏 楼下多户居民遭殃》(2011-05-11新民网)

今天早晨 6 时,家住浦东上南六村2号503室的方女士还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顶楼水箱坏了,水漏到3楼了!”方女士从床上跳起,发现自家客厅天花板正“哗哗”地下着雨,地板上已水漫金山。原来,今天凌晨4时,2号楼顶楼水箱的浮球坏了,3-6楼居民家中不同程度进水。

叙述式导语,即用足够的生动情节讲述故事,以使读者如同亲临其境一般。它可以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等。这则导语运用恰当,使用了小说的技巧,简洁却清楚的交代了事件。它含有情景的描写:人物动作“惊醒”“跳起”;拟声词“哗哗”;比喻词“水漫金山”等,让读者轻易的在脑海中勾勒出水箱坏后的现场情景,情节生动,吸引读者,并使读者产生了亲临目击事件的现场感。记者用叙述式导语的清晰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事件的人物以及故事的大致情节。这与小说的写法类似,交代了背景后就进入故事的后续情节中,减少了其它不必要的铺陈,结构紧凑引人入胜。

我喜欢的三则导语:

《大运会高潮迭起 武警安保也同样演绎精彩》(2011年08月18日中广网)

在举重比赛现场,奖牌存放室门口的90后哨兵吴松站得笔挺。

评价:这是一则描写式导语。记者通过描写了一名90后哨兵站岗的场景,引出了新闻的主题。这则导语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却包含了很多信息,包括地点、人物和事件。在这则导语中只使用了一个形容词“笔挺”,但这一个词就是最关键的形容词。另外,记者在导语中强调了“90后”这个概念,这说明了哨兵吴松十分年轻,也是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继续阅读下面的新闻。 《跨越国境的边防情》(2011-11-28中国广播网)

火红的夕阳暖暖的照耀着磨憨口岸联检大楼,满脸稚气的小金花愉快的哼着歌曲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回头望了一眼身后庄严而可爱的边防叔叔,小金花幸福的笑了。 评价:我认为这是一则叙述式导语,因为它是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在眼前产生的一幅画面,这段导语读起来不像新闻,而更像是一个故事的开头。记者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火红的”、“暖暖的”、“满脸稚气的”、“愉快的”、“庄严而可爱的”、“幸福的”,通过这些形容词,让读者产生画面感,从而引起下面的报道,让报道不那么生硬,奠定了一个温馨的、柔软的基调,这样的导语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但我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 《一个农民的“感恩日”》(2011-11-27兰州晚报)

40多岁的赵志国是榆中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已经在兰州生活了20年。从2002年开始,他把11月25日定为自己的“感恩日”,用资助贫困学生的方式向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心人报恩。

评价:这是一则轶事式导语,在导语中交代了人物的基本情况和事迹,使读者一目了然,又像是一篇小说的梗概。在导语中也解释了新闻标题,说明了“感恩日”是什么。导语从赵志国的特殊经历出发,开始引出主题,既吸引读者注意,又写出了报道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我不喜欢的三则导语:

《一次温暖的“爱心助教”行动》(2011-11-27丽水在线)

今天是是星期天,市机关一幼的老师们却没闲着,他们来到莲都区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让这里的孩子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评价:这则导语虽然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但是缺乏亮点,没有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魅力。导语中只是简单的概括了新闻事实,虽然十分简洁明了,但毕竟导语的很大一个作用还是要引起读者兴趣,而不是只靠一个导语传递信息。 《开幕式上的徽剧童子军》(2011-11-28中国宣城网)

“水淹柒军”、“龙虎斗”、“英雄义”„„ 11月25日,来自伏岭中心小学的“徽剧童子班”的小学员们早早来到了“绩溪•第四届中国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装扮着徽剧里的人物角色。 评价:这则导语一开头就罗列了几个专业的徽剧名词,对于像我这种对徽剧不甚了解的人来说,看不懂,就会失去兴趣,不想再继续阅读。我认为这些可以放在后面的报道中提到,但不应该放在导读中。

《红色小学的“红色”运动会》(2011-11-28丽水在线)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的中小学都在陆续召开运动会。遂昌万家红色小学的运动会独树一帜,主打“红色”牌。运动会将红军战斗场景和生活场景灵活再现,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中国红色革命的精神。

评价:这段导语的第一句给人的感觉不像新闻报道,用词太过模糊概括,让人觉得很突兀,也不缺乏真实性。而且,这篇新闻是报道一个红色小学的运动会,那么它的运动会体现“红色”并不是特别让人觉得新颖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其他小学可能会比较有新闻价值,但我认为就这篇报道而言缺乏新闻价值。

第14篇:导语

导语:好多同学都卡在一个固定的排位分数上,没有很好的办法突破,今天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怎么才能爬

上1800的吧。

基础篇

的路就好。

1.打排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许多比赛中大神们会换线,但是1700以下的排位还是好好打好自己

2.补刀是基本功,lol的补刀其实已经相当简化了,所以不漏刀是最基本的要求。

3.除了adc以外的所有位置出门最好都要带眼,视野永远是最重要的资源,况且lol里眼睛没有cd。

4.尽量别用盒子的无限视距,它会让你产生依赖,练习自己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保持5秒瞄一眼小地图

会对你有很大提升。

5.双排的两个人尽量选择上单、中单、打野这三个位置中的两个,下路双排个人认为不是很好,但是

单排用adc比较稳。

6.勤快一点喊mis,但是不要乱发信号,打架之前先标记你想要秒的人,队友一般都会领会的。

7.每个团队最好有一个人带传送,尤其是对面选到一些全球流的人的话。

8.每个团队必须要带一个惩戒,是必须。

9.选阵容时要考虑全局,比如如果你们有劫或者卡兹克中单的话打野和上单最好用ap。

10.每个团队都需要\"搅屎棍\"型的英雄,但是不宜太多。

11.强力前期英雄不是必须的,而且每个团队至多只能有一个。

12.我不是说lol和dota谁更好,但是如果你真的卡在1500的话,去dota找找感觉回来你就能轻松上

1600。

13.尽量出肉装,血量越足容错率就越高,低分局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

14.每次都在快要升级的时候快速清兵,卡住对方的经验领先对方一级拼一下会让你占尽优势。

上单篇

1.上单不出肉装,说明你不想赢,残暴不用急着合黑切。

2.上单最好交给双排的人,如果都是单排的话,不要在

1、2楼选。

3.上单不带眼是不靠谱的,当然你跟打野双排的话另当别论。

4.如果你们的中路没带传送的话,请你带传送。

5.上单英雄很多都有明显的克制关系,所以打上单最好了解所有的上单英雄。

6.等级相差2j以上或者一个大件,所有的“克制关系”就不存在了。

7.上单带的第一个眼睛插对面的红或者对面的蓝效果很好。

8.我都差点忘了。。。上单先去收一波野就不用说了吧。

9.这个分段的人基本上不会专门为了小龙打团,但是如果真打的话你就要在上路强推线牵制对方的上

单,然后传送下去。

10.目前版本上单最推荐的英雄:兰博、盖伦、潘森。(这分段石头人和慎都是被ban的,蜘蛛被削了

以后个人感觉不太适合上单了)

11.上单物理系建议大红一眼四血瓶出门,有蓝条的法系水晶瓶眼血瓶出门,没蓝条的法系直接两眼剩

下的全血药吧。

12.上单如果互相杀不掉的话,先把对面逼回家的人占优,所以多带血药没错的。

13.carry上路的人不如辅助全场的人。

14.密切注意对方的插眼动向并及时告知打野爸爸。

15.上单是最容易滚起来雪球的位置,所以最好别用不熟悉的英雄。

16.如果你有钱的话,多套针对性的符文页能帮你轻松打爆对面,rmb玩家还是有优势的。

中单篇

1.中单出门要带眼,现在出门鞋子意义不大了,但是大精华用移动速度不错。

2.上单没带传送的话,中单最好带一个。

3.对于现在这个版本的中单来说,Farm是第一要务。

4.如果你有控制或者爆发技能的话,团战别着急往前冲,保护你们adc效果很可能会更好。

5.如果你用死歌,团战的时候站在人最多的地方吸收尽可能多的伤害然后死掉才是正确的节奏。

6.如果你用妖姬、火女、草人的话,团战别让对方有你视野是最好的,自己起400是个不错的选择。

7.卡牌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尤其是在低分局,卡牌是我最喜欢对的中单之一。

8.蛇女和瑞兹是站桩对拼最强的法师,如果遇到了不要正面强打。

9.天使中单这个版本很op,尤其是他很克制那些op的ad中单。

10.莫甘娜这个版本冷下来了,但依旧好用。

11.中单要么6j游走,要么Farm到底,让对面也没办法游走,Farm到一半去支援会让自己的线很伤。

12.中单的眼睛封住一边就可以了,另一边注意走位就不会有危险。

13.中单可以适当帮助打野入侵野区,尤其是你压线能力很强的话。

14.闪现对于ap英雄来说尤为宝贵,必带而且谨慎使用。

15.目前版本最推荐的中单英雄:劫、卡兹克、天使、死歌、光头、皎月、蛇女。(已经说过了低分段

没人会卡牌。。。)

打野篇

1.打野要出肉,不出肉说明你不想赢。。。同理爪子和石头不是特殊英雄的话没必要往上合。

2.低分段出门带眼插对面野区,2j抓野基本都会有收获。

3.木木这个版本没什么用。。。不ban的话也不用选,如果对面选了就进他们野区狂抓。

4.打野的英雄一定要和线上的英雄交流好感情,让线上的英雄帮你注意对方眼位的大概位置。

5.反蹲比单纯的抓人有效,当然你去抓人的时候也要小心被反蹲。

6.己方兵线靠前的话,沿着边路草丛切入gank是个不错的选择。

7.打野最重要的是节奏。。。这玩意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最好是多练习。

8.当前版本推荐打野英雄:皇子、大熊、狗头、赵信、武器。

辅助篇

1.低分局辅助一定要选肉一点的,选个风女琴女之类的容错率太低了。

2.低分局尽量不要用露露、锤石这种辅助,一方面对你要求太高,另一方面对adc配合要求太高。

3.机器人是最有威慑力的辅助,但是勾不到人的机器人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练好钩子。

4.眼石的性价比比工资装高,不知道眼睛应该差在哪的可以多看看视频。

5.你出军团打野出钢铁,你出钢铁的效果不如军团。

6.辅助最好和adc有个交流,看adc需要什么辅助,不要选出来一个拼命的辅助和一个Farm的adc。

7.怎么对付机器人?EZ+大熊。

8.辅助不要抢人头,除非你肯定adc杀不到了。

9.团战的时候别当自己是个人,对面打在你身上的dps全都可以算作浪费。

10.辅助和adc最好是12楼选,因为下路最不容易出现克制关系。

11.辅助不需要游走,那是打野的工作,所以请不要把adc自己扔在下路。

12.当前版本推荐辅助:机器人(尽管被削了)、日女、宝石。

adc篇

1.vn、德莱文、轮子妈、艾希、飞机、炮娘、大嘴这些adc最好不要在低分局用,有的是被削的不成

人形,有的是对操作和队友要求很高。

2.破败联盟,你懂的。

3.Farm是adc的第一要务,所以补刀必须要过关。

4.H&R是每个adc的必修课尤其是大嘴和女枪。

5.对面控制很多的话请带净化,护盾在对拼时比引燃好用。

6.adc是最需要位置感的位置,每次团战都看不清自己在哪的不适合用它。

7.如果对面切后排而且没人保护你,尽量的向自己的前排靠近,会有人看到你的不要明知道跑不掉还

跑。

8.红叉不一定比电刃好用。

9.辅助没钱买眼的时候,尽量帮带一个,毕竟是为了保护你自己。

10.除非辅助真的特别坑,否则不要喷他。。。

11.有aoe的adc往往比较吃香,因为快速清兵可以帮助你卡经验。

12.本版本推荐adc:女警、女枪、男枪、维鲁斯、EZ。

第15篇:导语

导语: 上课,同学们好。

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投影1】徐志摩个人资料(背景图片)

师:朱自清先生说,现代的中国诗人应该首推郭沫若和徐志摩,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他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第一部是胡适之的《尝试记》,第二部是郭沫若的《女神》,第三部是徐志摩《志摩的诗》,就是现在许多青年朋友也喜欢志摩的诗,那么,志摩的诗魅力何在呢?下面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名诗《再别康桥》,来看看它的妙处到底何在? 【投影2】《再别康桥》全文内容

师: 同学们先出声地朗读一遍课文,可以放开声音来读。(1\\\'后,)好,同学们读完了,那么根据你读的感觉,你觉得这一篇课文我们要掌握哪些要点呢?(叫学生答。生:有感情,有美感)

师:说得好,学习这首诗我们要领会诗的思想感情。 【投影3】目标1:领会诗情。

师:还有呢,你说说,学习这首诗应该把握哪些要点?以前读过诗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诗经,楚辞。以及后来创下文化辉煌的唐诗,宋词。不要紧张。随便谈谈。(生:有音乐感,美感) 看来你;对闻一多的诗歌主张还是比较了解的。

师:我们常把读诗又叫品诗,意思就是品味诗的语言。人生不能没有美,也就不能没有诗。所以这节课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品品诗的语言的美。 【投影4】目标2:品味诗美。“三美”

师(过渡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许多文人学者的心。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 【投影5】徐志摩个人生活(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a新月社 新格律诗 (5分)

师 :我现在想问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老师,你将怎样引导同学们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你谈一下好吗?(生:应引着去读。从内容情感上分析。请一生读一遍。)2\\\'并问最后一段为什么一下子声音弱了?另请一生,问:他读得怎么样啊?需要订正下吗?字词方面的。 【投影6】点击出示读音词。纠正音节,订正节奏。

师 :就这一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生:依依惜别的感情。)下面我们听录音,小声跟读。

二部分◆◆◆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投影7】播放录音(注意音节、重音、基调)

大家觉得这诗写得怎么样,喜不喜欢呢?你为什么喜欢呢?(因为语言自然,韵律美。)那么你最喜欢哪几小节呢?(开头结尾)你能不能有感情的读一读,把这三节内容概括一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投影8】〖赏析A生〗第一节:师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投影9】第七小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投影10】〖赏析B生〗第二小节: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是因写得十分传神,杨柳写成金柳,有色彩,比做新娘能想像出它产美好,诗人当时游学在外,曾在这儿遇到林惠英,当时有人说这是他的梦中情人,所以这一比喻可以说是道出了心中美好的东西。也押韵有音乐美。)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情感层次上:是眷念。)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中国古诗中有折柳送人习惯,而送人常在长短亭,杨柳岸边。故夕阳中的河畔的金柳 ,就别具意义了。别离愁情就更浓了。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赏析C生〗第三小节: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我这样改可以吗?删除2个字可以吗?康桥是诗人的精神家园。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投影11】〖赏析D生〗第四小节: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康桥情结”: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投影12】〖赏析E生〗第五小节:

师:彩虹似的梦。寻梦?有哪位同学知道作者的梦是什么?(是康桥的愿望和思想。寻梦就是寻找自由,寻找爱情。

1920---1922这2年在英国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发生了大转折。对他后来人生有着很深的印象。在社会思想方面作者认为应该有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教育上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大自然,因此,他常骑车到青草更青处,仰看星星,听听夏虫叫,听听水流,关于人生的梦是什么呢?同学们,就用三个词来表达》“爱,美,自由”徐志摩一生追求的就是“爱,美,自由”。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写诗人留恋忘返,放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着陶渊明的动人幻想。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着徐志摩的美好理想。可以说,这是诗人现实中的桃花源。 【投影13】〖赏析F生〗第六小节:(寻梦?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为什么样又说不能放歌呢?)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对康桥世界无限依恋,百般珍惜。不想破坏不想打破宁静,我,夏虫,康桥都是沉默的。正应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康桥和作者融为一体了。 真爱无声。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的“爱、自由、美”就体现在诗中。

胡适之说:“在徐志摩这里,爱就是他的宗教。他的一生,爱朋友,爱他人,他的爱是广博的,他北经以康桥为题写过四首诗,有一首叫“康桥再会”,同学们想一想,再会和再别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呢? 题目中的“再”,交代了这是诗人第二次离开。

下面我们把整首诗联起来读一下,体会刚才同学们所发掘的思想感情。一,二。 【投影14播放《再别康桥》全文】自由诵读3分钟

好,读得很好。大家已经进入诗的意境,这首诗,我们只有带着感情进去,才能读出它的韵味来。大家推荐一位好不好?(2分钟后) 【投影15】小结本文: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现代诗,归纳一下是从哪些层面上赏析诗的呢?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第16篇:导语

向青春举杯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走在人生的路途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

获得教养的途径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从师问道?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杰作?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像山那样思考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珍爱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价值!

和平的祈祷

在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血„„非正义的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灾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历史的回声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事件,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人们在记录历史、追踪历史时,往往会浮现出许多联想,引发许多感慨,其中有英雄的喟叹,有智者的思索,也有文人骚客的歌吟。这是历史的回声,它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将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着未来绵延而去。

慢慢走,欣赏啊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永远的寻觅和追逐。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仔细的品味美,品味情趣丰富的人生。

祖国土

苏联诗人阿赫玛托娃在《祖国土》里把祖国称做“自己的土地”。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而要真正体悟质朴、崇高的爱国情感,则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

号角,为你长鸣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文明的对话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

寻觅文言津梁

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较大的古今差异,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困难。但只要潜心其中,由流溯源,就一定能觅得学习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

我有一个梦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民之路,圆民主自由之梦;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和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代代传承,缔造出人类灿烂的政治文明。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笔落惊风雨

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流芳百世的名篇,孕育于诗人的生命,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冲淡,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文学的魅力。

走进语言现场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频繁而普遍。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第17篇:课堂导语

课堂导语-----精彩的开场白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其他学科的纽带。它有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美育等多重作用。为了使这些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总是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就从设计各种不同的诱导语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诱导语:(1)引趣:妙趣横生的诱导语

(2)诱情:情真意切的诱导语 (3)构境: 具体形象的诱导语

(4)激疑:疑窦丛生的诱导语

(5)沟通:纵穿横连的诱导语 (6)引读:灵活多变的诱导语 (7)音乐:与时俱进的诱导语

[关键词]

诱导语

兴趣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他无时无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视线内。语文有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美育的作用,而且它涉及的范围也广,所以,有人称语文是气体,它占领着三维。

语文学科的重要,并不是纸上谈兵,大谈理论。语文要让学生轻松接受,所以,学习语文不单纯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习方法只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智力正常,而语文学习的成绩较差的学生,首要的还是学习动力的问题,即非智力因素问题。先有信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喜爱学,才能学好语文。

这样,语文学习就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看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的从写作方法上、学生的参与上等方面下手。当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认为,学习首要的应该是在那一瞬间抓住学生的心,所以,我就总结经验,抛开这些陈旧的方法,从细节着手,我从语文教学中的导入着手,在教学中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导入语(也叫课堂诱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趣:妙趣横生的诱导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妙趣横生的诱导语,或交代背景,或描述画面,或阐释道理,或讲述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中学生教材中,描写景物的课文不少,那奇异的山水,迷人的风景,对学生本身就有无限的诱惑力,巧用诱导语,或描述画面,或活化内容,或动画教程,就能很好地祈祷引趣的效果。如案例:《西湖的绿》导入时就可以这样导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美丽异常,她犹如一幅无边的山水,而西湖则是镶嵌在这幅图画上的一颗明珠,她一年四季放射着奇异的光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你们知道西湖的魅力在哪里吗?你们想了解和体会它的魅力

1 吗?走,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到西湖边上去,去看看西湖的魅力有哪些?”这样导入化文为图,化远为近,化静为动,采用问的方式,把山水的美景变成了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二、诱情:情真意切的诱导语

语文是易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求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融合,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不少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加上学生阅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课文“情感”难以引起学生的“反应”。为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就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其与文中人物等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从而发挥情感对阅读教学促进作用。如案例:阅读冰心的《小桔灯》一文中的做小桔灯的过程,为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那坚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可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发:“同学们,小姑娘比你们还要小啊,这么大的孩子,大都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她却能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照顾妈妈。可想她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位小姑娘,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你能坚强、镇定、乐观地活下去吗?”这样一情诱情,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小姑娘的同情之情,大家一个个读得很有感情。朗读结束时,不少同学感动的小泣,这样讲解课文,收效自然很大。有些学生还对小姑娘的性格进行读后分析,并写成文章。

三、构境: 具体形象的诱导语

叶老师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为亲。”将课文内容还原成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视其物、如见其人的阅读心理情境,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重要方法。而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还原能力。因此,教师可借助诱导性的语言予以帮助。曾经一位小学老师,让我为他带一节课,这节课的题目是《我的战友邱少云》,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为了能让学生能对邱少云的伟大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引导学生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感人情景,理解他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我就精心设计了课文导入语。我上这样说的:“同学们,邱少云附近的草丛着火了,火苗借着风势“呼呼”地乱窜,烧得枯黄的茅草劈劈剥剥地响。哎呀,不好火烧着了邱少云的棉衣,烧着了他的帽子,浓烟和烈火好像恶魔似的要把他一口吞下去。同学们,邱少云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啊,只要动一下,发出一点儿声响,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然而你们看,邱少云如钢铁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因为他知道身边的战友在看着他,志愿军首长在看着他,爸爸妈妈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于是他拧紧眉头,咬紧牙关……就这样,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这样引导,使学生

2 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切感受了邱少云伟大而感人的形象,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那种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激疑:疑窦丛生的诱导语

“读书有疑者须要无疑,无疑者须要有疑,到这里方为长进。”这就其实我们,以有效的方法设疑、激疑、诱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语言实践,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如案例:我在教学《向沙漠进军》一课时,先让学生发挥想像,通过自己从电视、电影取得对沙漠的印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沙漠的状态,并弄清沙漠是什么样子。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同学们,文中多描绘的沙漠有神奇的地方吗?沙漠是可怕还是人类的朋友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向沙漠进军”这一口号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就知道了。“这样诱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都自觉、自主地进入课文的阅读探究之中。

五、沟通:纵穿横连的诱导语

语文教学是高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有效的方法兼顾三者。用巧用诱导语进行纵向承启、横向联系、上下沟通,则可使课堂教学灵活而不凌乱,有序而不呆板。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的案例中,我就这样引导:“这紫藤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有些同学看过紫藤萝花,紫藤萝花一开出来非常的茂盛,就像从空中垂下的梯子一样直上直下,非常的壮观;更像从山上流下的紫色瀑布,从天而降,又长又狭,非常好看。那么,这么壮观,这么美丽瀑布它是怎样形成的呢?紫藤萝的生长方式就是与牵牛花一样,要顺藤生长,向上攀登,勇往直前而成的景象。知道了紫藤萝的生长特征,同学们能想像到作者站在这充满生机的紫藤萝跟前有什么想法呢?又怎样理解作者对紫藤萝瀑布有怎样的感悟呢?在这里由对紫藤萝瀑布的形状及其生理特征的过程的描述展示了“纵”,又由对山道所隐含的内涵的发问展示了“横”,这就有利于沟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

六、引读:灵活多变的诱导语

在朗读指导中,根据课文内容灵活多变地运用诱导语,或描述情境,或引发情感,或提示语气,或沟通联系,可以有效可发挥诱导语的引读功能。例如:我曾经听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位老师在上一篇《再见了,亲人》的文章时,这样引读:

师:悠悠岁月,绵绵情思,我们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战斗及战后建设的岁月中,结下了多么深刻的情谊啊!这天,我们的军队就要辞别回国了,朝鲜人民扶老携幼,前来送行,望着那走在队伍中满头银发、身体虚弱、为我们操劳碎了心的老奶奶,我们的志愿军发出了

3 深情的劝慰--------- 生: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师: 要知道------- 生:为了帮助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师:忘不了啊---------- 生:八年来,您为我们花的心血,您给我们的照顾------------ 这样引读,寓境的创设、情的感受、意的理解于一体,有效地强化了朗读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学教材当中,也可以借鉴这位老师教学的诱导方式,灵活运用,也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独到之处。

七、音乐:与时俱进的诱导语

自古以来,文学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从音乐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到亦歌亦演的“元散曲”等,音乐与文学一直是相伴成长。正因为音乐与文学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于是有许多教师在语文课中巧妙借助音乐来教学。如我在上《愚公移山》这一课,我就以音乐作为开场白,创设气氛。首先放江涛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这首歌,接着我说到:“这首歌歌颂了愚公那坚定不移的毅力,显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勇气。这首歌词里面就有描绘愚公移山的艰辛及愚公不怕困难的决心的句子,请问是哪几句?请同学们找出来?”采取这种诱导方式,即使是枯燥的课文,由于音乐的介入,可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语文教学是一个全方位的教学过程,要不语文教学讲解的透透彻彻,这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觉得老师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语文也是一门需要细心工作的学科,它就像古代女子绣花一样,要不段创新,不断地转变思维,要留心每一件与语文有关的人、事、景,这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所以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能抓住一个细节,你的教学就一定会成功,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也一定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参考书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6年版

《中学生语文教育基础》

1993年版 《中学生语文教育基础》

1993年版

《教育信息报》

2003年版 《新课程标准教程》

2003年版

《叶圣陶文集》

1985年版

第18篇:开篇导语

【开篇导语】

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高考是一门艺术,学会备考,学会考试,将会使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考是一项工程,要系统部署,周密安排,尽可能在高考中出奇制胜;高考是一个期望,只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享受成功。

英语科的考试作为每年高考压轴出场的大戏,刚刚落下帷幕,这也是为2015年的高考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的高考英语有何特点?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016年的复习将走向何方?2015年高考是回归2014年稳定还是有所变化或二者兼之,出现新的格局,新的特点?探究这些问题势必会有助广大师生拨开迷雾见晴天,助推新的一轮高考改革。现就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及相关部分自主命题省市试题作一评析,据此探究其命题规律、趋向和特点以餐读者。

【2015年全国I卷解读速递】

1.总体评价:2015年全国I卷为一套难易适中的好题。可概括为四句话:平稳创新引领课改;梯度适当区分合理;注重能力体现探究;贴近生活注重交际。具有特点如下:(1)试题难易泾渭分明;(2)题型多样全面,活而不难;(3)充分体现测试功能和教育功能;(4)全卷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体现“突出语篇,强调运用,重在交流”的命题导向;(5)试题的命制彰显“四化”特征,即:试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应用化、应用有效化;(6)在试题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考查思维能力;入门宽,路子多,深入难;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

2.整体解读:彰显“四化”特征,即:试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应用化、应用有效化

【高考新动向】

1.继2014年之后,今年仍然在传统的全国I卷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题型的调整——去掉了沿用了数十年的“单项填空”,改用“语法填空”,全面宣告“单项填空”时代结束。

2.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的要求——对考生考查由“单句”层次过渡到了“语篇”层次。

3.今年试题题型顺序同2014年: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的运用(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写作能力(短文改错+书面表达)。这一态势表明“听力领先,阅读突出,侧重运用,先‘客’(观)后‘主’(观)”特色。

【高考新变化】

1.语言材料语境真实,语言地道,素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时代感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试题覆盖面广,又重点突出。

2.今年的语法填空题和全国II卷一样均为7个所给提示词,3个语境内容非提示词。不同于2014年样题10个空白处6个语境内容,4个所给词。

3.2015年《考试说明》介绍阅读理解部分有可能会考查对词组或短语在上下文的词语猜测,但今年的试题还是只是考查了contributions在上下文的指代。

【高考新亮点】(1)语法填空;(2)短文改错。

【特色题】

语法填空是今年的一大特色,介绍中国著名景点——阳朔。所考查点实词为主,兼顾虚词。词法、句法并重,突出词汇基本运用,尤其是动词的时态和非谓语动词的考查。

【创新题】2015年的短文改错是一篇与时俱进的创新题,涉及到环保话题,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将创新题放置在特定的短文改错环境中使主题和英语题型相得益彰,水乳相融。

201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为了帮助下一届考生们准确把握考试的趋势与重点,北京四中网校教学高中部陈玉莲老师在第一时间分析2015年的高考英语试卷。

2015年高考,更多省份采用了全国新课标卷。总体来说,2015年英语试卷学生反映难度不大,和去年差不多;作文部分也和2014年难度略同,但阅读理解的词汇量对比2014年有些提升,更突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的考查,主要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听力材料的选用更多地贴合真实的生活场景(包括学校的生活和日常的社会生活),同学们听到的材料更鲜活更接地气。这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多接触地道的英语材料,比如英文电影、英文的纪录片或英语视频,不能仅仅听一听配套的英文磁带或光盘。四中网校的资源中有数百个优质的音视频材料,并配有相关的台词等文本,是同学们练习听力的一个好途径。

二、全国新课标卷的单选题被语法填空题取代。这从2014年就有变革,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完全撇除了过去“蒙答案”的可能性。2015的题涉及了时态、介词、代词等词形的变换,整体突出实词的考查和运用。对那些语法基础不错的考生来说,接近于送分题;但对于完全不懂语法的考生来说是丢分重地。短文改错题也是类似情况,命题人专挑考生容易错的地方设错。如果没有一点的语法基础,丢分率也会很高。

三、2015年高考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的选材新鲜,话题时尚。2015年卷全国一卷和二卷的完型填空更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完型和阅读的设题更多地依赖语境,反映出命题者对理解主题和篇章结构的重视。“七选五”题型则更直接地考查考生对短文的段落结构和行文条理的掌握程度。

四、与2014年相比,书面表达题没有很大变化。北京卷的第一篇作文是邀请朋友参加龙舟赛,大作文结合了北京的传统文化——捏面人,总体来说,句子正确、得体、“要点全但不罗嗦”是得高分的关键。对北京卷的看图作文和新课标卷的作文来说,要点是否全、词句是否高级、篇章是否流畅是得高分的关键。小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体裁功能句式的组织和语言的准确度。图片作文中对于图片内容的衔接和语言的准确度的运用情况决定了得分的高低。

近些年来,高考试题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单靠背单词和语法条文已经不适应形式了,考查的重点也是考前能预测到的重点,并没有出现新的、偏难的语法。很多专家、老师也主张“淡化语法”,强调运用。但是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现在不少考生没有基本的语法概念,有一些高二的学生还在问我:“老师,我怎么分清主谓宾语?表语是怎么回事?哪些是补语?”这样的话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句无法下手,书面表达也错误百出。这并不是说要语法优先,但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还是有必要的。为此,建议2016备考的考生们在英语复习上“两手抓”:一方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北京四中网校的资源中有大量的文字和视频资源供同学们反复学习和练习。另一方面应多接触地道新鲜的英文材料,并在文段中体会词句的地道用法。

第19篇:广播站导语

致远之声广播电台

开场白:

(A)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

(B)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

(合) 这里是致远之声广播电台。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A)伴随着熟悉的乐曲,聆听着动人的旋律,致远之声广播电台又如期和你见面了

(A) 我是播音员XXX(B) 我是播音员XXX

(B)今天我们给大家播报的节目非常丰富.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致远之声栏目吧。

《致远播报台》导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掌握天下时事,关注多方论点,这里是致远之声广播站《致远播报台》栏目,首先让我们一起简单的了解腊八节吧:

《每周一歌》导语:每一首歌都像一只纸船,承载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风格、演绎着不一样的感受,带你飞越音乐地带,去解读每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本周推荐的是《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它收录于台湾小天后张韶涵的第三张个人专辑《潘朵拉》中,为一首国民励志歌曲,歌曲的词曲创作者均为王雅君。除此之外,《隐形的翅膀》经常被用于各大颁奖晚会或综艺节目的配乐。《隐形的翅膀》是首次以歌曲命名的高考作文题目,还曾被北大校长翻唱。音乐专辑全亚洲总销量超过870万张,曾多次被提名“金曲奖”。下面就请欣赏歌曲《隐形的翅膀》。

《校园新风》导语: 反映学校生活新动态,宣传班级管理新举措,介绍学生事迹,发现闪光点,树立榜样,带动进步。今天的校园新风的主要内容有:《诗歌朗诵》导语: 有一朵花开的时间需要去等待,于等待中细听花开的声音。 有一盏茶浓的间隙需要去品尝,在品尝里静观茶叶的沉浮。花开花落,茶沉茶浮; 心情积蓄,味道几何。生活,于无名之中会生发一种流浪天涯的冲动。如果可以,就让我们一起——开始流浪。今天首先欣赏的是由XX班XX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散文诗《美丽,在落叶凋谢时》。

《温馨祝福》导语:

结束语: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短短的三十分钟眨眼而过。小小广播站,心系你我他,希望“致远之声广播站”能得到老师同学们更多的支持,也希望广播站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广播站会越办越好的。最后为大家送上《勇往直前》,感谢您收听今天的致远之声,同学们,再见。

第20篇:导语设计

关于讲课时的导语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语文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归纳几种,以见一斑。

一、悬念导入,扣人心弦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总的来说,悬念的设计要“新、精、奇”,一下子击中学生的兴奋点。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既可浓缩全文,也可截取片段;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省、留有余味、引人入胜。如某老师在教学《祝福》时,用“祥林嫂是自杀的还是他杀的”设置悬念导入。

需要指出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卖关子、设卡子,那样就失掉了悬念的意义,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了。

二、故事导入,妙趣横生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咬文嚼字》一课时,就可运用如下故事导入:相传,一次苏东坡与苏小妹及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个字,成为诗眼。苏东坡当即加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考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黄山谷吟咏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咬文嚼字》这篇课文注重说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接受,用一个故事导入就变得生动有趣,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诗歌导入,意蕴厚重

中国是诗的国度,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青少年一般喜欢诗词、格言、警句等,有的学生还专门备有笔记本,广泛收集。诗词、格言、警句,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对学生学习语文不无启迪意义,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由诗词、格言、警句导入新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例如某老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是这样导入的: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

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来品鉴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情别绪。简短的导入,让学生既领略了古人无与伦比的诗情,又深深地进入了离别的情境。学生全情的投入,使得整个课堂情感氤氲,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四、歌曲导入,先声夺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老师的导入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中学生大多爱听歌曲,许多学生都随身携有MP

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听歌,有时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听。鉴于此,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可以从歌曲《丁香花》入手,使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理解作者的“丁香情结”。教《鸿门宴》时,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传达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如此下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司马迁之《鸿门宴》。”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

五、情感导入,动人心扉

俗语说:“情之所至,金石为开。”以情动人,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极好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教师一上课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讲《春》一课时,教师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春天,你展现出明媚的阳光、缠绵的丝柳,黄鹂啼婉,繁花争艳……”抒情语调的吟诵配着明快的音乐使学生沉寂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

六、意境导入,诗情画意

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可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将学生带入课文优美的意境之中。比如我在教学《说“木叶”》时,时令正值春天,我灵机一动,作了如下的导入:现在窗外正是莺飞草长、春意盎然,然而我们这节课却要把大家带入另一个季节——秋天。叶落知秋,诗人伤怀。看到北雁南飞,落叶飘零,《西厢记》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湘夫人》中惆怅的湘君:“袅袅兮球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哀怨的思妇:“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渡河北》也有“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的名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叶”成为古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一个形象。“木叶”是什么?为什么诗人们如此青睐它?让我们走进作家林庚的《说“木叶”》中去解开谜团。学生被优美的意境深深吸引,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情境。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老师要舍得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优秀的导语设计,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好的导入环节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它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高效。

新闻导语范文分析
《新闻导语范文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