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事件面对媒体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30 12:03:0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媒体事件观察

媒体事件观察

2011级 郝荣娟

一、网络谣言的成因

(1)事件概述: 2011年在网络上流传的、“网传歼-10B战机试飞坠毁”等均已查明属编造的谣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公安机关已责成属地管理部门对制造和传播这些谣言的责任人和网站予以惩处。

谣言一:前不久网上流传的所谓“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经公安机关查明系上海励某杜撰而成。公安机关对在网上伪造国家相关文件并传播的励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谣言二:某新闻网站编辑裴某日前仅根据某论坛帖文,就妄加臆测,在其个人实名微博编造发布“网络消息:歼-10B在阎良坠毁,飞行员牺牲”信息,随后被境外媒体作为新闻来源引用进行公开报道。我有关部门对此作了辟谣澄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对该网站负责人进行执法谈话,提出严肃批评,责令网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以此为戒改进内部管理制度。

谣言三:经核查,网上部分博客、论坛近日转载“云南绝症男子连杀八名村官”的帖文,称绝症男子交代杀人动机是因为村里水泥厂污染严重,所谓“杀村官”及其原因纯属捏造。公安机关已对编造此信息的云南某大学学生依法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谣言四:有关部门还查明,近期网上流传的“大连后盐桥附近发生持枪抢劫运钞车案一人被杀”、“湖南某中学女学生被当地官员和富翁以每月500元价格包养”、“中国刑警学院95届缉毒班毕业生已全部牺牲”等信息均为无中生有的捏造。

(2)起因分析:①猎奇心理:网络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是一些人猎奇猎色的心理在作祟,总乐于去关注“桃色事件”、点击“花边新闻”,甚至像犯了毒瘾一样,一天不看不过瘾,形成强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这些人心理变得阴暗、污秽,分不出真假、辨不清是非、弄不懂对错,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而那些谣言制造者,或是责任缺失,或是见利忘义,或是别有用心,迎合一些人的猎奇猎色心理,捏造编造虚假的、荒唐的、阴暗的信息,误导人的思维,干扰人的判断,扭曲人的理性,网络谣言像毒品一样侵蚀人体、毒害公众,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互联网形象和社会信誉。②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称“羊群效应”。“从众效应”说明很多人都有一

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公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时,缺乏判断能力,以及恐慌、从众也是造成谣言被快速复制和传播的重要原因。如,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甲流来袭时抢购“大蒜”、日本震后抢盐,这种集体性的盲从表现出公众信息甄别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的欠缺。③社会焦虑和情感需求是产生网络谣言的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导致公众产生一种社会焦虑感。而工作、生活的压力也让人需要进行情感的宣泄。这两方面的因素加上社会热点话题的触动,容易产生网络谣言。诸如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领域,是网络谣言的多发区。在这些领域里,一旦出现某一个话题或信息,公众从其自身安全出发,会去打听、去猜测。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因焦虑情绪产生怀疑一切的态度,最终按照自己的逻辑习惯演绎出一个信息,并发布到网络上。这类信息往往会成为网络谣言的源头。看到这些信息的人,同样因为社会焦虑和宣泄的需求,对这些信息进行转发,导致谣言扩散。

二、网络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1、(1)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对事物的含义形成一种简单的理解习惯,以确定性与稳定性代替意义上的含糊不清与动摇不定。刻板印象在性别与种族等问题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刻板印象是由偏见引起的,同时会加深这种偏见。

(2)女性刻板印象:①1978年,塔奇曼在《壁炉与家庭:媒介中的妇女形象》一书的《前言:大众媒介对妇女的象征性歼灭》中,文章指出:在诸多大众传播媒介中,尤其是电视以及电视广告中,妇女注定要遭受象征性歼灭,也就是被责难、被琐碎化,甚至不被媒介呈现;②卡罗琳·凯奇在其著作《杂志封面女郎:美国大众媒介中视觉刻板形象的起源》一书中,以研究杂志的封面女郎形象为切入点,解析了女性作为“被看对象”的刻板印象广泛存在。

2、社会新闻中的女性表现: ①女子色诱煤老板拍裸照诈骗36万

②12岁女孩遭同村多人强奸后怀孕产下死胎

③网曝4名村镇干部酒后轮奸12岁女生

④妻子出轨被捉奸在床 丈夫怒杀奸夫投案自首

⑤男子传播女大学生遭挖肾抛尸谣言被拘

⑥少女为逃离淫窟点燃关押房间

⑦母亲因子女难以管教跳河自杀

⑧港媒曝陈嘉桓遭陈浩民马德钟揩油

⑨妻子遭家暴获赔40万 曾签订夫妻协议书

⑩脑瘫女子经营通讯店用脚打字

3、分析上面女性形象在新浪社会新闻频道中的表现。

①首先在外表形象方面,女性形象有“刻板印象”的问题存在。女性出现在新闻图片中的概率显著高于男性,同时,年轻貌美的女性被社会新闻关注的比例较高,女性被强烈关注的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在网络社会新闻中仍然是“被窥视”、“被观看”的群体,而男性仍然是在网络社会新闻中的主体看客。

②其次是在人格特征上,首先女性形象被扁平化,非正面弘扬即负面谴责,无立体丰满形象。当被塑造成正面人格时,一般是孝顺、顾家等女性典型形象,符合大众的心理认知。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女性一般被塑造成情绪化非理智的形象,同时经常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场,这里体现的“脆弱”甚至是“软弱”的女性形象,是女性在网络新闻中呈现的总体形象。

③在角色定位上,女性被描述为从属并依赖于家庭的形象大大高于男性。男性经常是以个体形象或者社会职业形象出现在新闻中,而女性则是以“母亲”、“妻子”等家庭形象出现。这种情况契合了当今男权世界中权力的基本分配,即男人是属于事业,属于社会的;而女人则是属于家庭,属于男人的。

④最后,在职业状况分布上,女性常常被隐去其具体职业,即使出现了女性从事的职业,一般也是女性化的职业,比如护士等,同时,“性工作者”,这一职业为网络社会新闻所频繁报道。从这种报道频率上看,女性在媒体上出现的职业状态,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状态极不相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很多是从事高端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在社会新闻中,这些事实被抹煞了,女性表现在网络新闻中的只是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甚至是不甚光彩的职业。

4、原因:

第一,网络媒体中的社会新闻,基本是转载传统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因此,传统媒体中已然存在的女性偏见,是网络女性“刻板印象”的根本来源。

第二,网络社会新闻的编辑,在进行内容筛选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网民的喜好情况。而当今的网络新闻看客,仍然是以男性为主,所以在新闻的选择上,仍然会挑选符合男性系统 审美需求的新闻内容,迎合男性需求,势必就不能打破既定的刻板印象。

第三,网络新闻的编辑中,也有男性居多,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把关人”多半是男性,不管他们是不是意识到了,但是男性的世界观总是包含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继续坚持上,因为现在这个世界是“男权的世界”,男性在这个世界体系中是有既得利益的,因此他们在潜意识里就有维护这种世界体系的想法,表现在编辑这一具体工作上,他们就形成了对女性的偏见并维持着这种偏见。失语群体理论的研究证明,男性的政治统治使得他们的感知也居于通知地位,他们常常处于把关人的地位。

三、网络热词下的受众心理

(1)现象:“网络热词”这一词汇早已在广大网民脑海中耳熟能详了。比如“我爸是李刚”、“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等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又一次更新了我们新一轮的语言系统。

武汉,“我爸叫李刚”的车贴出现在一辆轿车的后盖箱上,着实让很多市民会心一笑。再就是“凡客体”恶搞黄晓明的帖子收录了“闹太套”等等。

春节联欢晚会上,还有地方晚会上多次出现“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这种流行俗语。

其实“给力”一词来源于自中文配音版本的日本搞笑漫画《日和》中的一集“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给力”就是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还有资料记载“给力”是在一家专注于人文历史、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内容的资讯网站“给力网”率先使用的,并在世界杯期间成为网络热词,众说纷纭。

“神马都是浮云”更是以“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幽默拼凑出来的,因为打字速度比较快很容易把“什么”打成“神马”,这就是“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两个词组组合在一起便可以成为万能句式,推而广之,成为网友的口头禅。

又一个网络热词“羡慕嫉妒恨”来源于:2009年底,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就近7000万元,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很惨。之后新浪娱乐连线记者张伟平说,以前拍那些所谓的有品位的电影并非张艺谋所愿,所谓精英们的评论也不会影响以后拍片的方向。他说,电影圈很多人对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这一词2010年趋向流行,直到现在2011年广大网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叹别人的辉煌叹息自己的不足时候总会捎带上这几个字。

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感叹、感慨,派生出很多民谣、顺口溜这样的简短而意义丰富的语言方式。现在更是精益求精的产生了网络热词。比如“打酱油”“富二代”“官二代” “躲猫猫”等这些流行词汇。

(2)网络热词的特点:①网络流行语来至于无厘头恶搞到关注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共鸣性言语。特点是传播速度快、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更直接更明了的表达了网民内心的语言。

②作为网络普及最快的词语,网络热词还具有新闻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点,其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社会属性。从网络热词产生的动因看,无论是自发形成的网络热词,还是有人为操作背景的网络热词,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直接反映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代名词。

(3)网络热词流行的原因:①自发的社会行为。更多的网络热词属于网络受众随意性的创造、使用和普及。2010年10月16日晚发生在河北保定的一起交通事故中,肇事的官二代高喊的“我爸是李刚”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2010年5月11日,北京警方在打击卖淫嫖娼专项行动中,查封了号称北京顶级俱乐部的天上人间,不仅击破了坊间流传的天上人间“不败”的神话,更显示了警方治理涉黄的决心。警方这一大快人心的举动立刻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天上人间”也成为网民口中“涉黄、奢靡”的代名词。可以说,这类热词正是由于某类社会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给网民带来了非常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网民自发

地进行传播。

②网络热词的形成和传播,使得其内容及其引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成为网友争议的一个焦点,网络刚好为公众提供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技术支持和操作平台,每一位网络受众都可以借其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观点,甚至宣泄不满情绪。而网络媒体作为能够满足网民宣泄需求的有效载体与手段,它可以使当事人的不满情绪在最短时间、最大范围,以最大能量得以表达和释放。2011年初,我国抑制通胀压力的政策再度面临新一轮的考验,入夏以来,对中国物价上涨的描述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端,新浪则在“多种商品价格上涨”的专题里列出几十种产品的价格浮动。于是继“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网络热词后又出现了“药你苦”、“棉花掌”、“煤高宗”等词语,表达了物价上涨给受众带来的生活压力。 ③一直从事网络语言研究的专栏作家黄集伟认为,在信息透明度增加之后,当人们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完美的事情时,由于无力而郁闷,从发泄个人的压力,到关注公众及不同群体的社会问题,网络热词感知并记录种种社会心理和民间情绪,从这一角度讲,网络热词也可叫做“社会热词”。

四、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引发的思考

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打人事件,在网络上轰动一时,从事件一开始到李天一以寻衅滋事罪被判收容教养一年,人们仍在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就应该这样判,这些“星二代”太嚣张。还有人认为,无论是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还是贫二代,只要是孩子,他的成长过程就会伴随着迷茫与认知、犯错与改错,可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不能这些官富星的孩子呢?试想,同样是这个打人事件,要是发生在普通老百姓家庭里,网络和媒体也不会这么大肆报道,也不会引起人们这么多的反感和关注。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心‘二代’现象,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害怕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公日益固化,优质资源日益被少数人垄断并在社会代际之间遗传;二是担心社会竞争的公平性下降,使得社会垂直流动性降低,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通道日益狭窄,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三是疑虑分化后的代际之间是否能够形成共享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断裂得到有效弥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二代”之间出现分化在所难免,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人的发展都存在着‘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相比于‘穷二代’而言,‘富二代’本身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如果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能保证机会和起点的公平,这样对社会发展是很危险的。如今不论贫富,人们都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如何安身立命是共同的根本性

追问,但关键在于改革分化后,代际之间能否形成共享的价值观,能否打破改革中的社会断裂,这是社会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从社会层面检测这个国家未来活力的试金石。‘贫’、‘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说相对的穷或富,如果大家都不去力图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都从自身所处的相对优越的环境和既得利益出发,那么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不公平竞争的牺牲者。

五、穿越剧盛行

“地球人已无法阻止穿越剧的盛行了„„”《宫锁心玉》的热潮还未退去,《步步惊心》的接棒,再度成为电视荧屏的收视传奇。微博、贴吧、论坛,到处都在讨论《步步惊心》和穿越剧,即使前有广电总局的“不提倡”政策,也未能削弱穿越剧的红火势头。据悉,《极品家丁》、《回到明朝当王爷》、《江山美色》等大量穿越作品已被影视公司购买,并正在制作中,预计2012年迎来穿越剧的播出高峰———从穿越女到穿越男,从“小白”穿到“万能”穿„„种类更繁多,势头更凶猛,让人不得不惊呼穿越剧时代的到来。 穿越剧为什么这么红呢?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和马斯洛情感需求的原理,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穿越是场梦,满足了现代人对单纯的感情憧憬和渴望。穿越剧的崛起,与现代人内心渴望回归单纯、简单的情感需求密不可分。以前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邻里之间感情和睦纯真,现在人们住进了一栋栋的公寓,现实生活中缺少互动,隔膜、疏离了人的感情。以前人们的感情很单一,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谈恋爱变得多元化,什么类型的感情都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更渴望回到一种简单、单纯的状况,从心理上来说,穿越剧应运而生。

②穿越剧是现代人对现实的逃避。观众钟情于穿越剧,一定程度上是对于现实的逃避。现如今生活节奏提高,人们的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应该是穿越剧潜在观众存在的根本。

③穿越是一场英雄梦。穿越天然的特点,是当代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古代的碰撞,把现实和古代能够互动起来,把虚拟的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年代中,把真实的人物放到虚拟的年代来,弥补了现实和历史之间的差距,让一个人的能动性更强,让戏剧的情节、结构趋于紧张;从一个心理的角度来讲,很多人都希望成为英雄,拯救世界,大家都愿意做英雄,这是全世界的潮流,也符合当代人的需求。

媒体事件观察

2011级 郝荣娟

推荐第2篇:媒体事件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词,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了定义,可概括为两种范式:

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①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历史学家丹尼尔·波尔斯丁所说的“伪事件”。20世纪60年代,布尔斯廷在其所著《形象》一书②中提出“假事件”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事件都归为“假事件”之列。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③这种范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中的解释,按照他们的观点“媒介事件”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④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这些事件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在他们的笔下“媒介事件”有三种主要的叙述形式,也称“脚本”,即“竞赛”、“征服”“加冕”。它们决定着每一事件内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竞赛”强调竞争双方的对抗性,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等;“加冕”则是游行,完全是仪式,如皇室婚礼、总统就职等,向观众讲述它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按规定的思路进行意义的解读。“征服”,指人类巨大飞跃的电视直播,“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为结果,如宇航员登上月球,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等。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里“媒介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理解,成为特性鲜明的传播学术语。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其1992 年出版的《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提出。

《媒介事件》开书第一句话:“本书讲的是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因此, 对于媒介事件而言, “电视+ 直播”是研究和叙述的原点, 从此出发, 戴扬与卡茨将媒介事件建构为一个狭义的操作化概念, 即直接界定为重大事件(国家级的事件) 的电视现场直播。媒介事件实际上可以用“电视事件”替换。同时, 他们还将这种“特殊的电视事件”与一般的电视节目、电视新闻乃至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区分开来, 前者主要用来指称那些具有仪式性的电视直播事件, 它们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 观众被“邀请”来参与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表演;后者或以冲突为主题( “日常新闻事件”) , 或讲求偶然性与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 。媒介通过组织关于政治、体育、大人物的“节日性”收视活动, 目的是为了整合社会秩序, 巩固既定的社会规范。

推荐第3篇:中国媒体十大事件

2010 中国媒体十大事件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岁末时分。回望 2010 年,在新媒体闪烁迷离的光环之下, 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们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相反,他们更迅速地与新媒体融合在 一起,随时发现线索,及时发布信息,两者的完美结合,不仅使得新媒体的影响力更大, 也令传统媒体更具有及时性和贴近性。 只是,在一年一度记录中国媒体事件的这篇文字上,或许你看到的依然是不那么令 人愉快的消息。因为我想,对中国媒体来说,坏消息往往更能折射成长的历程,艰辛, 和跋涉。同样,在坏消息十年如一日的累积之下,也可以让我们在日后回望时清晰感受 到这个国家成长的脉搏。尽管也不那么令人愉快,但历史的、车轮依旧在滚滚向前。

1、13 家报纸联合社论 这无疑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一笔。3 月 1 日,2010 年全国两会前夕,来自 11 个 省份的 13 家媒体同步发表题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改革》的共同社论,敦 促有关部委尽快废除 1958 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呼吁两会代表和委员善用手中 权力,希望能提出户籍改革的明确时间表。参与联合社论的媒体包括《云南信息报》、《重庆时报》、《南方都市报》、《城市晚报》、《辽沈晚报》、《新安晚报》、《大 河报》、《都市时报》、《华商报》、《经济观察报》、《东南快报》、《安徽上报》、《内蒙古晨报》。 在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上演前,这份大多来自都市类报纸参与的联合社论,表 现出的责任和担当的勇气无疑值得我们钦敬。社论强调:“我们希望,我亿万国民,地无 分南北,人不分城乡,都拥有同样的就业、医疗、养老、受教育、自由迁徙的权利。我 们希望,一项为患数十年的弊政,能终止于我们这一代人,让下一代人真正享有自由、民主、平等的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 尽管,联合社论发出后遭遇了可想而知的波折,但中国媒体的 2010 却因此而显得 更加令人难忘。

2、省长与录音笔事件 “你是哪个单位的?”这句耳熟能详的发问,却因为提问者的身份之高而在 2010 年 成为一道不能被遗忘的风景。两会期间,《京华时报》女记者因就邓玉娇事件向湖北省 长李鸿忠发问,而遭遇了对方的上述反问,并导致录音笔被抢夺。 事后,李鸿忠在接受《新快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自己“担心她不是记者,就把录音 笔拿去看看了”。而在接受《新快报》将近10 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据报道,李省长语调 温和,对记者的每个问题都耐心倾听。他一再强调自己对媒体的态度是开放的。“我认为 新闻舆论的监督和人大法律监督、人民政协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样,都是必须的。”

3、敏感的小丫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王小丫”不见了。 事情发生在今年 4 月,“王小丫”消失于中国各大搜索引擎上。有好事者分别用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上述三个字,居然都无法显示页面。搜狗的结果是:搜索结果可能不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未予显示。因此,王小丫“被封杀”的传闻扑朔迷离地在各个 论坛传播,有人说,这次的事到底能有多大呢?陈冠希的艳照门、瓮安事件都没有封杀 这么严重啊!也有人开始猜测小丫的婚事以及寻找当时曾在风口浪尖上的新闻和小丫是 否存在因果关系。 在当事人没有出面澄清之前,猜测总是无端的,也缺少技术含量的。我只是觉得,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的“封杀说”,都会让人想起阿桑奇和美国政府掰手腕的过程,后者虽 然也想方设法整治阿桑奇,但也没到封杀的程度吧,至少我没看到。

4、成渝大报头版向作协道歉 作协出手,报纸低头。 3 月 30 日至 4 月 2 日,中国作协七届五次全委会在重庆召开。作协的会议内容没 多少人记住,倒是“住总统套房、坐奥迪”等新闻成了事后久久还在发酵的大事件。《重 庆时报》以及《华西都市报》因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作协认为“遭受无端的指责,严 重损害了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的名誉”——上述两份报纸不得不在头版刊发道歉启事。 事实上,其中的是非曲直,直到今天也依然存有争议。值得玩味的有二,一是《重 庆时报》的道歉信开头如是写:“3 月 30 日,本报 28 版刊登的《作家团:先订了总统 套房张信哲:只好住普通套房》一稿严重失实,使中国作协和与会作家受到无端指责, 给中国作协造成了极大伤害,也严重影响了重庆形象和我市媒体声誉。在此,我们向中 国作协和与会作家郑重道歉!” 而有意思的是重庆索菲特大酒店 4 月 2 日的“兹证明”,第二段如是澄清:“会议期间 未入住总统套房,未吃过几千元一桌大餐,自始之(原文如此)终都是吃的一般标准自 助餐。”

5、王克勤揭发“山西疫苗乱象” 经过半年时间完成的调查性报道,一问世就引发巨大震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克勤,3 月披露“山西疫苗乱象”报道,将自己和这份报纸的总编辑推到风口浪尖。面对 有人称报道不实的质疑,王克勤和他所在的《中国经济时报》勇敢回应山西官方指责, 并呼吁中央介入调查。而据《新京报》报道,3 月 25 日,卫生部称疫苗异常反应不可避 免,而针对近年报道的多起“接种事件”,均无证据表明与疫苗质量有关,“因此对受种者 予以一定经济补偿,不是赔偿”。 耐人寻味的

的是, 山西疫苗事件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走出了大众的视线: 月 28 日下午, 3 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这一同样发生在山西的矿难,因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救援而迅 速转移了公众的关注度。 6 月,签发“疫苗报道”的《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被调离本职工作。

6、舆论监督之路依然凶险 除了王克勤引爆的山西疫苗问题报道外,这一年的舆论监督遭遇的挫折依旧比比皆 是。其中,《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上市公司问题遭遇浙江警方通缉尤其引人 关注。事件随着各大媒体的密集跟进,警方最后撤销了通缉令,仇子明本人也重新活跃 在诸如上海大火等新闻报道第一线现场。而该事件还带来一个副产品,就是在微博上引 发媒体人内部关于行业自律的反思。 类似的舆论监督案例还有:8 月 6 日,在报道吉林洪灾时,南方周末记者朝格图和 了望东方周刊记者王立三被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派出所和市委宣传部跟踪、扭送、扣押。 8 月 28 日,在报道伊春空难事故期间,连续发生四起记者被扣留事件,《华商晨报》记 者王瞬天、《法制晚报》记者王南、《第一财经周刊》一名男记者和《法制晚报》另一 名女记者相继成为警方扣留。其中伊春事件后,有媒体人聚集在伊春市惠群酒店附近, 打出了“警察不能随便抓记者”的口号抗议。 东北之所以发展得如此慢,看看警方对记者的态度,或许就可得出答案了。

7、南方报业收购《新闻周刊》遭拒 中国的传媒集团首次向西方杂志抛出橄榄枝就被一口回绝。 这是国内一家媒体在报道南方报业尝试收购美国《新闻周刊》计划宣告失败后的引 言。2010 年 5 月,后者宣布出售。而最终接掌《新闻周刊》的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可能只是象征性支付 1 美元现金。由此可见,《新闻周刊》拒绝南 方报业,价格并不是问题。 而尽管收购失败,但南方报业的向熹表示,这次收购“是有理想的中国传媒人、有理 想的中国传媒机构的一次自发的举动”, “拥有全球传播的平台, 是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 对于失败原因, 向的解释是, “卖方不真正了解中国有理想的媒体人、媒体、机构的愿望”。

8、古鸽南迁与“爱朝廷”之辩 同样是来自都市报、晚报的行列,却依然在尝试着发出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2010 年中国都市报人,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联合社论”,还有贯穿在日常报道中的点点滴滴。 3 月 27 日,《重庆晚报》刊发网络文章,题为《网络神兽古鸽迁移记》,称“古鸽” 是一种原生于北美洲的“搜索隐禽”,但因不适应气候变化,于是“2010 年 3 月 23 日”南 迁往中

国南部的“一个港口”,“从此在中国内地绝迹”。在谷歌撤离中国的背景下,文章的 敏感和意有所指都不言而喻。 同样,4 月 11 日, 《南方都市报》在历史评论版发表《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一文, 引述梁启超的说法,“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 概念”。评论发表后,就有网络点评认为“言论出格”“南都等着被修理”。随后有消息称,、负责编辑遭停职处理。

9、《独唱团》一出生就死亡 有的媒体倡言“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而对于韩寒的《独唱团》来说,“风华正茂”之后 却是死亡。 12 月 26 日,《独唱团》主编马一木宣布,《独唱团》第二期中止,团队解散。他 说:“岁月长,衣衫薄,同学们,就此别过,我爱你们。”两天后,韩寒发表博文《后会 有期》,证实《独唱团》的确已经无限期的停止。“本来想用精力有限等原因搪塞过去, 但总觉得为了避免各种猜测,应该向大家有个交代,事实是由于我能力有限,《独唱团》 的第二期乃至未来各期在均无法出版,所以特此宣布独唱团之团队解散。” 一本杂志,出了第一期后,不知道下一期将在何时面世,这就是《独唱团》。与他 首期即迅速畅销卖出 150 万册相比,很多人都曾对这份似书似报的杂志前景充满担忧。 如今尘埃落定,或许也不必垂头丧气,因为、“后会”终将“有期”,也因为,它至少曾经“风 华正茂”。

10、大火中的上海媒体 这是《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标题,却可以形象地看出 11—15 大火过后,上海媒 体的表现之可圈可点。《东方早报》《新闻晨报》《青年报》《新民周刊》、东方卫视, 一连串的媒体,在大火报道中,都给予了相当多的篇幅和容量,全方位立体式呈现火灾 及火灾背后的种种。尤其是 11 月 17 日,《东方早报》和《新闻晨报》分别大篇幅刊发 部分遇难者名单和尚未联系到的人员名单,这份来自民间的名单,先于官方发布(官方 貌似至今也未发布)。 对生命的尊重和负责态度,上海媒体在大火过后的报道表现中赢得了多方的肯定。 尤其是在中国当下,各地媒体对本地突发灾难性报道避之不及的时候,上海媒体的表现 就更显难能可贵。 其实,这一年需要记住的媒体大事还有很多,比如《南方都市报》香港试发行,比 如 《人民日报》 2010 年在舆论监督上的给力表现, 比如新疆记者孙虹杰不明不白的故去, 比如《中国新闻周刊》因微博上的“金庸逝世”假新闻而引发管理层地震副主编辞职,比 如在面对富士康“十二连跳”时媒体人对如何报道的反思,比如《时代周报》因将赵连海 评为“年

度民间人士”后遭整顿, 比如 《南方周末》 “年度传媒致敬”因故取消 (有网友评价: 只准感动中国,不准年度致敬),《SOHO 小报》停刊后复出,等等。 突然发现,2010 年居然有如此多的“比如”,如果每一个都详细写出,应该可以堪称 “二十大事件”,甚至更多了吧。而这其中,少见欣喜,更多的也都是“坏消息”。坏消息的 增多,又是在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和谐社会就是允许更多不和谐的东西存在。那么 对媒体来说,和谐的环境是不是也要承受更多不和谐事件的存在为代价呢?只是,这种 不和谐,真的让人心寒。 需要说明的是,本年度的中国媒体十大事件,没有将新媒体表现收入其中,至于微 博在 2010 年的突然发力也就没有过多涉及。 标签: 标签:媒体 事件 广告传媒

推荐第4篇:ICU耳光事件媒体发言稿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

我怀着沉痛的心情,代表医院通告ICU儿童心脏手术后死亡事件,同时介绍日前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护士“扇耳光”事件。

患儿心脏手术后死亡,我们作为医治方,同时也作为有小孩的家长,此时我们的心情与患儿亲属的心情是一样的沉痛,一样的悲伤。同时也让目前医学科技不能完全彻底预防术后并发症而感到无奈。根据目前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患儿死亡的原因是高风险的心脏手术并发症有关,与护士“扇耳光”之间没有关联。大家广泛关注的孩子的真正死因,我们将与家属协商进行法医病理组织学解剖鉴定,以真正明确死因。

容许我澄清一下,对于大家广泛关注的“扇耳光”事件,根据目前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当时孩子发生了昏迷,ICU护士根据当时病情综合考虑,对患者实施面部的拍打动作进行医疗唤醒行为,就是大家看到的,并被误解为“扇耳光”视频。这一唤醒行为在当时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如同在抢救心跳停止的病人时,有一个动作是拳击胸前区,很有效的一个让人起死回生的动作,但在一般人看来,就是给病人当胸一拳,容易误解为拳击,这次面部的拍打动作误解为“扇耳光”。同时要强调的、澄清的是,视频中出现的护士快速拍打对患者面部动作,是被人为加速,是一个加快了播放速度的图像,因此即使是很轻、很正常的拍打,加快播放速度后,可以模拟出很重的击打效果。这是一个另人发指的伪造行为,我们医院成为这一伪造行为的受害者,而公正监督功能的媒体成为这一伪造行为的受骗者。在此,我院在征得公安机关允许后,为在场的媒体提供原始视频,请媒体客观公布原始视频,以凸显对事实的尊重、对新闻事实的尊重,尽可能地减少这一事件的曲解。

今天,我们抱着真诚的态度召开这个新闻发布会,我们也不会掩饰医院存在的不足,虽然ICU护士根据当时紧急病情实施医疗唤醒,虽然孩子的真正死因与“扇耳光”之间没有关联,但卫生局调查认为,ICU护士的唤醒行为不符合护理规范,因此医院作出如下决定:开除该护士,ICU护士长撤职,ICU责任人停职。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纵容错误行为的发生。

我们相信媒体是公正的,我们接受媒体监督,如果没有媒体监督我们会知道地沟油吗?如果没有媒体监督我们会知道表哥吗?我们院办公室将随时向各位媒体提供这一事件的进展信息,联系电话0574-28781890,我们希望各位媒体同仁能客观公正报道这事,引导公众多一份冷静理性思考,尽可能地减少对社会信任链中本就十分脆弱的医患关系的片面解读!

我们会与家属协商进行司法鉴定,相信司法鉴定后会给家属、社会各界及媒体朋友一个公正公开的答复。我们等待着最终的调查鉴定结果。

再次向患者致沉痛的哀悼。。。

推荐第5篇:政府应如何面对新兴媒体

政府应如何面对新兴媒体

信息社会,博客、微博、播客、论坛、贴吧、搜索引擎、网站、网络报纸、移动多媒体、虚拟社区等以数字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浪潮扑面而来。强大的交互性和内容聚合的爆炸式传播效果为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新媒体给中国政治领域带来的不仅是新的话语方式,更促使政府施政与民主监督方式发生变化,迫使官员与百姓互动方式重塑。有效利用新媒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塑造信息时代政府新的形象,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善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信息公开。

对政府部门来说,目前的一个当务之急是善用新媒体,借用新媒体的平台来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政府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当通过公开执法文件、执政程序、决策信息等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让公众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和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在借助新媒体推进信息公开方面,应该说,政府网站是一个最佳的窗口。必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政府网站等新媒体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基础工作。同时突出重点,增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金分配、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工作的透明度。其次,借助新媒体平台,建立对话机制,推进民主决策。

新媒体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双向沟通方式,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好这一新的沟通媒介,建立起网上对话协商机制。

在信息社会,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征求民意,往往能对决策的民主科学、正确有效起到重要作用。在善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对话机制、推进民主决策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应更加积极、常态化地与网民进行交流,倾听网民的心声,回答网民的提问,接受网民的质询,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以消除误会和隔阂;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应主动利用各种新媒体,更加方便快捷地与群众沟通,现在,不少领导干部将个人网页、博客、微博公之于众,让网民随时登录访问、畅所欲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三是各级政府网站所开设的互动服务类栏目要做到认真回应群众诉求,让群众提出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最后,重视网络民意,推进网络监督。

2003年,由网络引发的“孙志刚事件”和“宝马撞农妇案”的热烈讨论轰动全国,并最终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相关政策的调整、改进。其后,通过互联网,广大网民参与传播了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案、华南虎事件、厦门PX事件、躲猫猫事件等影响深远的重要媒介事件,新媒体传递出的网络民意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大力量。

网络民意的实质就是人民监督政府,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出现,无一不是对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批判与谴责,无一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声援和同情,也无一不体现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敏感地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掌握社会动态,科学分析网络舆情的性质,通过论坛跟贴、网络发言、手机信息、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用网民的语言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通达社会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从而掌握网上话语主动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毋庸讳言,在当前的监督机制中,仍一定程度地存在“由上而下的监督乏力,由下而上的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网络监督正是现有监督机制的重要补充,也是落实群众监督权的直接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中纪委网络举报平台、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平台的开通,加上众多民间监督网站的出现,新媒体已逐渐成为监督执政官员的主流方式。在利用新媒体推进网络监督方面,政府监督部门、纪检部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随时注意收集各大网站和论坛中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信息,第一时间回应网络曝光的问题等等。

(学习时报 2011年05月18日 刘永纯)

推荐第6篇:各大媒体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

各大媒体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

1、据人民网报道,9月5日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今日在例行记者会就钓鱼岛问题表示,日方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对中方要求置若罔闻,执意推进所谓“购岛”进程,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中方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2、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政府11日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的合同。

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9月11日,香港工联会一批成员游行至香港交易广场向日本驻港领事馆交抗议书,强烈反对日本窃占中国领土钓鱼岛。

4、《日本新华侨报》日前撰文称,野田佳彦丝毫不顾及外交礼仪,一次又一次地在军事上挑战中国,在钓鱼岛问题寻衅滋事。野田发出的动武叫嚣,最终一定会自食苦果。

5、据金融界网站介绍,中日就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产生的纠纷可能引发两国企的经济冲突。如果中国发生大规模由民众自发的针对日本商品的抵制的话,日本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日本经济肯定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同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和第三产业也会受到同样程度的影响。这对正在水深火热中的对日本出口的中小企业来说,也将是一个灾难。

6、据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报道,南京、济南、成都、广州四大军区近日频频举行演习,专家称此行动意在警告日本。

7、9月11日,中新社发布文章,原标题: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文章中摘录中国多部门表态反击日本够到活动。

8、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常胜 张蔚然)“中方公务船将继续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活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是否有中国海监船前往钓鱼岛附近海域,他如是回答。

9、环球网报道报道,据日本共同社9月12日消息,日本大阪市政府11日宣布,取消参加即将于本月15日在中国上海开幕的旅游节。共同社报道称,上海方面告知大阪方面表示,考虑到中日两国间目前的政治形势,无法确保绝对安全。报道认为,这可能是受到了钓鱼岛问题导致中日对立加剧的影响。

10、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官房长官藤村修在今天(12日)上午的记者会上说,日本政府已经完成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土地登记手续”,土地所有者已经从栗原家族变成国家。

11、新华社11日报道,中国派出的两艘海监船已经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然而,日本方面却表示,在钓鱼岛近海并没有发现中国船只。对于这种质疑,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说,中国的海监船只将在中国管辖的海域继续进行正常的海洋执法行动。

12、中新网9月12日 综合报道,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并在11日签署所谓“买卖合同”。对此,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外交部、国防部等多个部门立即发声表态,对日本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予以严厉谴责。此外,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主权,中国海监船也已于当日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将视情况开展维权行动,

推荐第7篇: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文/伍晓阳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当前,随着传统媒体的深刻变革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新闻和信息发布变得愈加便捷和普及,尤其是网络媒体,凭借其实时、快捷、廉价、有效等独特优势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使其极易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的关注,一方面可以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干群沟通建立良好的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如果舆论导向偏离,也可能混淆是非,误导群众,损坏公务员队伍形象,影响政府工作。能否正确运用媒体这把“双刃剑”,引导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和政府工作发展全局。新闻报道的媒体策划、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和舆论引导,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全国已发生多起因社会舆论应对不力而导致的严重群体性事件,如贵州“瓮安事件”、沸沸扬扬的“杭州飙车案”。在解析这两起群体性事件时,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关部门在舆论处臵上犯了两个相反的错误:一是有关部门处理过慢。“瓮安事件”中,因官方未及时回应群众越来越激烈的请求,使矛盾越来越激化,直接导致发生严重暴力事件,后来才由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二是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时过快、过于草率。从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也使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中,干群对立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对少数问题不假思索地“曝光”,降低了政府威信。尽管政府部门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尽量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缓解干群关系,但是此类事件愈演愈烈,使部分地区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某些政府部门舆论引导工作相对滞后。在舆论引导形式上呆板单一,依旧满足于在报纸上、电视上刊发些类似公文的消息,群众接受程度十分有限;在组织策划上,缺乏系统的宣传策划,宣传力量时强时弱;在时效上,断断续续,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宣传舆论攻势,从而导致了政府舆论宣传工作受众面小、传播范围窄,有“王婆卖瓜”之嫌,甚至受到群众的抵触和反感,宣传效果事倍功半。客观说,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工作,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迅捷多变的舆论监督的需要。

二、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面对新形势,舆论引导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一些媒体没有准确把握舆论引导发展趋势,观念陈旧,导致舆论导向偏差。当前,还存在一种观念:一提宣传首先想到的就是“夸”。个别领导认为宣传就是写给上级领导看的,轻视社会舆论宣传的力量,对媒体报道不能冷静对待,只能见好的,不能见坏的,见了正面报道就洋洋得意,见了负面报道就暴跳如雷,不是扪心自问自身行为中的不妥之处,而是指责媒体报道不实,给人以权压人的感觉,在公众中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单位和领导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仍停留在吃吃喝喝勾兑关系上面,不知道换位思考,不考虑媒体的生存规律和运作方式,未能策划出满足媒体需要,又对政府部门、人民群众有利的多赢的宣传舆论方案。一些宣传干部缺乏媒体应对能力,对受众的心理需求臵若罔闻,新闻宣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与媒体的沟通中普遍缺乏应对的经验和技巧,忽略了媒体自身才是控制新闻的主角,往往有自吹自擂的味道,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与媒体沟通存在误区。“防火、防盗、防记者”,部分领导害怕承担责任,抱有说错还不如不说的想法,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就是“捂”、“遮”,封堵消息,或者以势压人,以权堵口。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公务员群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没有得到传播,造成了政府形象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媒体没有得到客观、真实的信息资源,被迫捕风捉影,被谣言和猜测左右,个别案例被歪曲、炒作,有损于政府形象。

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当前媒体的发展。由于工作中没有针对性地制定媒体应急的工作规范,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应对媒体的基本常识和经验,没有把新闻舆论引导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缺乏基本的新闻敏感性。面对媒体反应迟缓,该说的不说,丧失话语主动权;或者是不该说的乱说,口无遮拦,在没有调查清楚情况前,没有向领导汇报的情况下,私自接受媒体的采访。同时,发生突发事件后,舆论引导工作也没有主动介入,没有在第一时间介入,对问题处理的立场和态度不能及时表明;或者滥用职权,封杀当地媒体,结果让外地甚至境外媒体曝光,失去了抢占舆论高地的最佳时间,也错过了澄清事实、扭转形象的时机,在社会舆论上显得被动、尴尬。

正确理解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和新闻媒体可以说是一对“欢喜冤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但有 时又会产生矛盾。政府工作需要通过媒体来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媒体也对政府部门丰富的新闻资源更欢迎。同时,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监督力量,有对政府部 门实施监督的义务。面对媒体有失客观的负面报道时,有些政府部门无疑会感到愤怒和委屈。其实,政府部门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只要从大局出发,把握住 了相互需求,相互体谅,努力实现双赢,很多方面会取得一致。如果我们只考虑自身需要,不考虑媒体和群众需要,强硬要求发布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不准发布不利 消息,不仅会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群众的反感,也违背了政府执政的基本原则。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政府部门通过对外加强沟通合作,对内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媒体应对的能力,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争取社 会舆论的主动权。对外沟通合作要求有关部门要善于和媒体搞好关系,要以交朋友的态度,以诚相待、主动沟通、加强联系,通过媒体来促进政府的工作,以新闻的 形式来达到宣传意图,有效扩大正面评价,及时化解或减弱负面评价,塑造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优化政府工作的外部环境。

常态工作中的媒 体应对。一是搭建与媒体的互动平台,定期发布消息,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实现双赢。建立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主动、诚恳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充分向媒体 提供政府工作信息,达到实现政务公开和占领舆论阵地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工作的需要举办见面恳谈会、听证会等,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 倾听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做好舆论引导的策划。在新政策、新规定以及工作推进中的新举措出台前,预先制定舆论引导的工作方案, 以保证舆论引导在前。根据政府工作进展,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舆论引导,既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又避免引起媒体的负面炒作。

突发事件状 态下的媒体应对策略。处理突发事件媒体舆论应对的策略主要在于,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快速收集事件信息,发布官方信息,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 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其中,在信息发布上主要体现三说原则,即抢先说、不断说、统一口径说。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舆论应急预案,主动联 系媒体,力求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及时、坦诚表明官方的立场态度、处臵意见和工作进展,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引导受众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平息萌 芽中的受众非理性舆论压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恳谈会、听证会等互动形式,及时答复来自媒体的各种质询,有针对性地向媒体做好说明解释,不给媒 体进行炒作性报道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组织正面宣传,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媒体和公众更多地关注正面信息。对内强化自身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领导干部媒 体应对能力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处理突发事件媒体舆论应对还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逐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应急 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定期联系制度,使政府与媒体之间形成“宣传策划—媒体报道—群众关注—群众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的良好形 象;二是充分利用官方新闻资源,构建权威性的新闻发布平台,统一口径,统一新闻源,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加强干部培训,把“如何处臵群体性事件、如何面对媒 体”作为日常教育内容,加强与媒体记者的互动,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四是把培养高素质的行政人员队伍作为一项长远的工程来抓,建立完善选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逐步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为舆论引导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推荐第8篇: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正确理解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和新闻媒体可以说是一对“欢喜冤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但有时又会产生矛盾。政府工作需要通过媒体来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媒体也对政府部门丰富的新闻资源更欢迎。同时,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监督力量,有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的义务。面对媒体有失客观的负面报道时,有些政府部门无疑会感到愤怒和委屈。其实,政府部门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只要从大局出发,把握住了相互需求,相互体谅,努力实现双赢,很多方面会取得一致。如果我们只考虑自身需要,不考虑媒体和群众需要,强硬要求发布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不准发布不利消息,不仅会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群众的反感,也违背了政府执政的基本原则。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政府部门通过对外加强沟通合作,对内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媒体应对的能力,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争取社会舆论的主动权。对外沟通合作要求有关部门要善于和媒体搞好关系,要以交朋友的态度,以诚相待、主动沟通、加强联系,通过媒体来促进政府的工作,以新闻的形式来达到宣传意图,有效扩大正面评价,及时化解或减弱负面评价,塑造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优化政府工作的外部环境。 常态工作中的媒体应对。一是搭建与媒体的互动平台,定期发布消息,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实现双赢。建立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主动、诚恳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充分向媒体提供政府工作信息,达到实现政务公开和占领舆论阵地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工作的需要举办见面恳谈会、听证会等,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倾听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做好舆论引导的策划。在新政策、新规定以及工作推进中的新举措出台前,预先制定舆论引导的工作方案,以保证舆论引导在前。根据政府工作进展,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舆论引导,既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又避免引起媒体的负面炒作。

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媒体应对策略。处理突发事件媒体舆论应对的策略主要在于,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快速收集事件信息,发布官方信息,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其中,在信息发布上主要体现三说原则,即抢先说、不断说、统一口径说。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舆论应急预案,主动联系媒体,力求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及时、坦诚表明官方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引导受众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平息萌芽中的受众非理性舆论压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恳谈会、听证会等互动形式,及时答复来自媒体的各种质询,有针对性地向媒体做好说明解释,不给媒体进行炒作性报道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组织正面宣传,树

立正面典型,引导媒体和公众更多地关注正面信息。对内强化自身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处理突发事件媒体舆论应对还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逐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应急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定期联系制度,使政府与媒体之间形成“宣传策划—媒体报道—群众关注—群众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二是充分利用官方新闻资源,构建权威性的新闻发布平台,统一口径,统一新闻源,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加强干部培训,把“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如何面对媒体”作为日常教育内容,加强与媒体记者的互动,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四是把培养高素质的行政人员队伍作为一项长远的工程来抓,建立完善选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逐步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为舆论引导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推荐第9篇:面对“熊孩子事件”我们该反思了

面对“熊孩子事件”我们该反思了

熊孩子事件:(5月4日《浔阳晚报》)

熊孩子事件7名学生竟然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5月3日,浔阳晚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由于影响铁路安全,造成高铁列车在此区间临时紧急停车41分钟。经过相关部门定损,7名学生将承担5万元的赔偿。

浔阳熊孩子事件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一个道理:熊孩子认识不到在道轨上放石子潜在的对他人、对高铁的危险,单纯认为好玩,漠视乘客的生命安全,无视集体的财产安全。说到底是责任意识淡漠,安全意识淡薄,人性思维冷淡。

浔阳熊孩子事件我们该反思什么?

反思“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诚然,家长是有责任的。身处独生子女的几代人,想必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默许爷爷奶奶娇惯宠,在学校是“高大上”,不容老师批评指责。也许是“惯坏了自家孩子,荒废了祖国未来”。都是娇生惯养惹的祸。好像《困在厕所里的老师》一文对此很有说明意义。

反思“学校教育的缺失”?若干年前,一位南姓教师在批评教育一位赵姓学生时,由于该生多次骚扰女生,屡教不改,家长还组团跑到学校以武力威胁。最后南姓老师于午夜12:26当场捉住该生偷窥并骚扰女生宿舍,该教师与当时值班人员联合把他制服交给带班领导处理。该教师当时的一句话至今犹名在耳:我们不是在教育一个学生,而是在改造一个家庭,当个教师何其难?教育部门的教书育人的职责落实到位了吗?老师针对坏现象、坏行为进行矫正了吗?面临当下独生子女的学生,教师进行教育的疆土越来越窄,家长讨伐教师的地域越来越广,教育领导部门纠错发声的次数越来越多。凸显的教师的力量越来越单薄,家长批评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教师施教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指责的力度越来越大;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低下。这正常吗??我认为,教育应该反思。社会也应该反思。只要学生出了问题,那就是教师出了问题,就应该处理这个老师;只要家长举报,那就是教育出了问题,就应该处理这个校长的群众性教育管理思维应该慎重啊。作为教师,作为家长,作为社会,无不希望教育健康良性发展。重塑教育形象,加快动能转换,优先发展教育,不能光喊口号,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为教师、教育做一些实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浔阳熊孩子事件给教育也敲响了警钟。

守望幸福740827 2018年5越7日下午

推荐第10篇:分析魏则西事件(新媒体作业)

分析魏则西事件

魏则西2年前患滑膜肉瘤晚期,他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武警总队第二医院,花费近20万元仍不治身亡。在去世前他曾质疑武警总队第二医院虚假宣传(几乎)无用治疗方法,并质疑百度经过竞价后提供医疗信息有误导之嫌。

于是有人让百度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名青年的去世引发了各界对百度的声讨:这个叫魏则西的大学生在2年前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晚期,多方求医无果的他最后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武警总队第二医院,在花费近20万元的费用后仍然不治身亡。

魏则西事件是2016年网络事件,它是符合网络事件的两个要求的。首先它得到了大范围传播的公共事件,如下图所示。

其次是它是以网络为平台,在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从舆情走势及驱动事件看,4月9日至27日,事件信息零星出现,直到4月28日该事件才在网上引发更多关注,由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从舆情趋势图上可以看出,4月28日,百度在对魏则西涉事医院的回应引发网友讨论成为事件舆情走热的关键时间点;5月1日,文章《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点燃了微信朋友圈,更多的网友和媒体参与进来;5月2日,国家网信办牵头的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由此极大地加剧了事件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影响。国家相关部门采取行动推动事件走向最热阶段。

网友和媒体对魏则西之死“真凶”的声讨自5月2日起一直保持高位,5月3日才过半天,舆情信息量便轻松超过之前20天的信息量总和。根据定量定性分析,初步预测该事件的舆情热度短时间内难以降低,并存在进一步走热的可能。

事件的诱因

从事件的反思的结果来看诱因应该是属于重大社会事件引起的社会广泛关注。公民在个人立场上对于社会整体的关注,在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对魏则西事件考量与看法,并通过网络平台加以发表,传播。

2016年2月,知乎上有人提问:“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魏则西将这根“救命稻草”的故事作为回答。医院,是在百度上搜的,排名领先。疗法,“说得特别好”。

2016年4月12日,魏则西去世。之后,魏则西的发帖下面仍然有众多网友留言。网友开始发力挖掘魏则西死亡的背后:百度医疗竞价排名、部队医院外包、莆田系、医疗监管漏洞„„

事件的特征

重要性:是“魏则西事件”,将社会资本办医的逐利行为放大,甚至让民营医院整体被笼罩上了信任危机。由此与普通民众的利益挂钩,得到了广大的社会关注。

持续性:魏则西事件自2016年二月的网友提问以来直到5月3日舆论的走向仍旧愈演愈烈。甚至到现在人们对此事件还有深入的反思。网民对此事件的关注随之发展的。

反权威性:魏则西事件在舆论与道德上给予了百度公司与民营医院重大的压力。与其他网络事件一样具有反权威的特点。一反面是表现出对搜索引擎“百度”指责与不信任,另一方面则是对市场上的民营医院的信任危机。这是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不同之处,即倡导自由与反对权威。 追求正义:从近几年的网络事件中可以看出,网络与网民们在扮演着维护社会正义的角色。对受害者毫不吝啬同情与援助,对背叛和罪恶给予无止的指责与声讨。

影响:1百度的损失:很多医疗客户减少了投入

公告显示,百度将第二季度营收预估从201.10-205.80亿元(31.2-31.9亿美元)下调至181-182亿元(28.1-28.2亿美元),收入下调约为20亿元(3亿美元),已经接近10%。

记者查询百度财报,2015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以及2016年第一季度,百度单季营收分别为165.75亿元(约合26.73亿美元)、183.83亿元(约合28.92亿美元)、186.99亿元(约合28.87亿美元)以及158.21亿元(约合24.54亿美元)。

百度解释称,监管部门继续审查医疗、制药、保健等类似业务的在线营销,并对医疗机构实施了更严格的广告法规。“尽管审查正在进行中,公司已观察到有很大一部分的重要医疗客户在减少或者推迟投入。这些客户可能在调整和整顿他们的做法,以符合新的规定。”

其次,百度减少其平台上的付费链接数量,短期来看也拖累公司的业绩。但随着医疗类客户调整作法以遵守新的规范,预期来自“高品质”医疗客户的业务将逐步回升。

公告称,以上做法将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加强百度的市场地位和长期受益。

2016年5月9日,国家网信办宣布对百度搜索在“魏则西事件”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要求百度公司改变竞价排名机制。包括全面审查医疗类商业推广活动、改变过去以价格为主的排序机制、控制商业推广结果数量等等。

按照整改要求,5月17日,百度推广标识更换为“商业推广”字样并设置浮标突出风险提醒;一周多的算法和方案测试后,自5月23日起,百度搜索结果实现“每页面商业推广信息条数所占比例低于30%”。

在收入预警发布后,百度股价在周一盘后交易中下挫5.2%。 40多天市值减少740亿人民币

在整改要求公布后,“每页面商业推广信息条数所占比例不超过30%”一项,被业界认为对于百度未来业绩伤害最大。在百度表示其将对竞价排名做出整改后,百度股票盘前应声重挫5%。

路透社援引分析师预估,医疗广告占百度搜索业务收入的20-30%左右,搜索则占到百度总营收的逾80%。

6月13日晚,花旗集团分析师宣布,将百度的评级从“买进”降至“中性”,主要理由是担心百度近期内的营收。花旗分析师认为,百度可能难以达到公司此前发布的二季度营收预期,而将发布的第三季财测可能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

此外,花旗分析师将百度的目标股价从238美元大幅降至180美元,降幅达24%。

“魏则西事件”后,百度美股股价一度遭遇大跌:2016年5月2日收盘,股价较前一交易日下降15.39美元至178.91美元,降幅达7.92%。

截至本周一美股收市,百度股价在163.55美元,相比“魏则西事件”之前百度股价(2016年4月29日)194.3美元,目前股价下滑15.83%,市值从680美元跌至约567亿美元,缩水约113亿美元,约合740亿人民币。

2莆田医院:,青年魏则西死亡事件,掀起大众对广告欺诈、过度治疗等医疗问题的愤怒之情,人们将矛头指向莆田系医疗,后者几乎垄断中国民营医疗市场。

莆田系医疗的发展史,尤其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作为,在过去十数年屡遭媒体曝光,“乱收费”、“蹩脚行医”、“医疗欺诈”逐渐成为莆田系医疗的标签,此中的贪婪与原罪亦被时常提起,以至于一些已经在向专业医疗、高端医疗转型的机构都有意无意地隐藏自身的莆田系血脉。 不过,过去的每一次曝光并没有对莆田系医疗造成伤筋动骨式伤害。但这一次,包括李锐良在内的众多莆田系医疗从业者都意识到,形势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峻。

社会影响: 5月9日,国家网信办联合调查组经过对百度公司七天调查后,认为百度搜索在“魏则西事件”中存在问题,百度竞价排名机制存在缺陷,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容易误导网民,必须立即整改,并提出三点整改要求。

魏则西事件机制的形成:

1矛盾凸显与议题扩散。在魏则西死后,有诸多的网友在哀悼的同时对其死亡的背后进行挖掘。这是市场追逐利益对道德与人性的缺失,由此而引发的网络正义与社会丑恶现象的矛盾,而魏则西这个议题在双方的对抗中得到扩散。

2个体表达与意见整合。在论坛等网络平台的讨论阵营中网民们得出了一直意见。即是、认为是莆田系医院和百度要承担最大的责任,政府要严加整顿、认为是监管失职才导致此类悲剧发生的关键,呼吁加强监管,对魏则西的离去表示痛惜,同时有“唇亡齿寒”的维权无力感。

3主流介入与舆论彰显:在“魏则西事件”发生后尤其是5月1日以来,众多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多数媒体是在对造成魏则西死亡的“三座大山”——百度、莆田系、武警二院所作所为进行抨击、对执法监管漏洞的剖析过程中进行新闻评论的。其中,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媒体阵营对事件的报道因其权威性、深刻严肃性得到更高的关注,在引导舆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新闻媒体在报道、传播事件信息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舆情启示

“魏则西事件”发生在2016年4月,真正爆发为社会公共事件是自5月1日开始,成为2016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舆情事件。分析该事件引发的舆情可以发现: 第一,舆情过热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离去的惋惜和如何保护生命的焦虑。魏则西的去世前后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在网友面前呈现了极强的立体存在感,极具视觉冲击性,人们关注、惋惜21岁生命的离去是人性的自然举动;更重要的,人们由此事件引申开来的是感同身受、“唇亡齿寒”般的维权无力感,无论是对百度、莆田系医院还是监管部门,人们对自身将来可能的处境表露出担忧情绪、焦虑情绪。“魏则西事件”引发的社会关注可以看成是社会公众担忧、焦虑情绪骤然升高和迅速扩散的直观反映。

第二,事件发展是自媒体挖掘和传统媒体追问的结果。大学生魏则西逝世于4月12日,此后20天左右的时间段内,网友对魏则西在知乎等媒体上的感慨进行挖掘,并传导至微博、微信朋友圈,并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彻底爆发。正是自媒体网友的对事件跟进信息的量的积累,才有了事件得以“平地一声雷”般冲出水面的质的突破。另外,传统媒体对事件的跟进报道和追问构成了网友参考、评论的信息源,媒体和网友的相互影响使得事件逐步走向“大热”。

第11篇:媒体融合助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转型

媒体融合助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转型

2015-01-11邬建红传媒评论

核心阅读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重大变化的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不仅考量了媒体的立场和责任,而且直接反映出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展和能力水平。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和“7.5公交车放火案”比对分析,可以管窥出5年来杭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你是你,我是我”的水火不融对立状态,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趋势,佐证了媒体融合有利于加速推进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转型。

一.相似与迥异: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回顾与梳理 事件印记:

“5.7交通肇事案”:2009年5月7日晚8时许,一名刚从浙大毕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在杭州市区穿越斑马线时,被一辆飞驶的跑车撞死,经网络热炒,成为全国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引发成突发公共事件。

“7.5公交车放火案”:2014年7月5日晚5时许,杭州一辆载有80多名乘客的7路公交车途经闹市区时被人在车内放火燃烧,成为一起突发公共事件。 这两起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征以及相似的社会舆论背景,而在事件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媒体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方式和应对措施,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1.都具有特殊的社会舆论背景。两起事件虽然相距5年时间,但都处于较为敏感的社会舆论生态环境中。2009年前后,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同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腐败现象严重,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不平衡,“仇官”与“仇富”成为社会热点,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5.7交通肇事案”发生后,网民对于“富二代”VS“寒门子”、强者VS弱者等争论形成了舆论漩涡。而今年年初,国内多地也发生过多起暴恐事件,“暴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7.5公交车放火案”很容易被误导或过分放大解读成为暴恐事件。

2.都具有易“引爆”的社会新闻价值。“5.7交通肇事案”中,“富二代”酒驾、闹市飚车、名校大学生被撞等元素均具有较强的社会新闻价值,能够引发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媒体的浓厚兴趣。“7.5公交车放火案”中,西湖边、公交车爆燃、30多人受伤、人为放火等元素也自然构成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要素。 这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

1.社会关注持续时间不同。虽然两起事件都引发全国关注,但舆论持续发酵的时间相差迥异。“5.7交通肇事案”在被媒体争相报道、转载后,不仅引爆了网络舆论,继而演变成一次持续发酵、社会舆论持续关注时间长达两个多月的“网络舆论事件”。而在“7.5公交车放火案”中,从舆论发生到平息,只有不到10天时间。

2.事件的走势及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同。“5.7交通肇事案”肇事者虽然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并促成杭州着手设立爱心斑马线,助推了对醉酒驾驶的立法工作,但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较大,案件中的“70码”还成为当年度网络热词,被视为民众对政府公众事件解释及处理不满时的一种反讽,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大大受损。而“7.5公交车放火案”后,在对事件本身短暂关注后,社会舆论的焦点转向了对见义勇为和救死扶伤者的讴歌赞美,通过对“最美”群体的报道,展示出一座城市的“大爱”形象。

短短5年时间,相似突发事件演变成结局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上有了较为稔熟的经验和方法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比与分析: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从对立走向融合

1.通过媒体融合报道打通两个舆论场。据乐思舆情监测数据显示,“7.5公交车放火案”发生不到20分钟,即17时22分,新浪微博用户“@杭州in新闻”就引用网友报料发布信息,而这个微博是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城市新闻官方微博;18时20分,“@杭州日报”记者赶赴现场并发出权威信息。杭州日报利用新媒体抢到了第一时间发布,赢得了舆论引导的先机。就在微博、论坛、贴吧、微信等网络舆论在生成的过程中,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传递出了权威信息,媒体融合报道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使主流媒体生成的舆论场与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参与的网络舆论场共融共通,以“秒计算”的速度,把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成功引导社会舆论转向于“最美”杭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之相比,在5年前的“5.7交通肇事案”报道中,主流媒体坚持从正面而慎重的立场上进行解释引导,而网络舆论对肇事者“人肉搜索”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质疑批判成为“主流声音”,两个“舆论场”完全脱节,各说各话,使社会舆论发生混乱,由于大部分的讨论是在互联网空间进行,传统媒体对网上舆论引导乏术、乏力,继而造成被动局面。

2.通过媒体融合促进两个优势互补。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主流媒体已经掌握了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已经逐步构建起“1+3”现代传播体系构建,即建立起“1”支紧密合作的全媒体采编队伍,一套融合“3”种媒体发布渠道的运作体系,实现内容信息 24 小时全方位即时发布。在“7.5公交车放火案”报道中,杭州日报利用新媒体第一时间传递现场信息,抢占舆论主动权,充分满足受众知情权,而新媒体借助杭州日报这一权威平台积极发声,抢占主流媒体话语权,两者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化舆论引导作用。而“5.7交通肇事案”发生的那年,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面对这个新鲜事物来不及认识,更谈不上融合发展,加上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不绝于耳,传统媒体的舆论主阵地一度遭遇威胁,相当一部分公众宁可相信网络传言,也不相信主流媒体的官方消息。 3.通过媒体融合实现了一体化报道。“7.5公交车放火案”中,传统媒体的报道实现了从单兵种作战到一体化作战,不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报道进行地毯式密集报道,同时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对用户进行点对点精准传播,对社会舆论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据统计,“7.5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当天,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量就达到近500篇,并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表现出明显的传播优势,日平均报道量在2100篇以上。特别是杭州本地媒体通过融媒体报道,及时发布公安部门的权威信息,大力颂扬社会各界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成功主导了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走向。如杭州日报连续4天以整版的篇幅浓墨重彩报道事件中参与救助的市民群体,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在3天时间里开出长达4个小时的新闻直播,杭州网和杭州网络电视台也在网站首页头条位置开辟相关专题,同时,各大媒体官方微博、微信也积极互动,引导话题讨论。这些措施及取得的成效都与“5.7交通肇事案”报道中主流媒体的曲高和寡形成了鲜明对比。

.启示与思考:媒体融合助推突发公共事件转型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重点焦点,也是媒体舆论引导的热点难点,主流媒体必须从使命和担当出发,加快媒体融合步伐,转变报道理念、报道思路和传播方式,加快推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转型。 1.突出强化三种思维。树立跨媒体发展的理念,不断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舆情散播规律,强化三种思维:一是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即时性和互动性两大特点,运用新媒体手段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二是强化一体化思维,实现新闻采编刊播全流程一体化,加快推进新闻生产传播流程再造和优化升级,提高新闻报道的速度、广度、深度;三是强化底线思维,从社会学角度衡量和把握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尺度,最大限度地增强主流舆论的“正能量”,减少消除负面效应。

2.构建融媒体传播平台。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要通过传播平台和信息资源的互享、互通、互融,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媒体权威发布平台和新媒体快捷互动传播两个优势,构筑全天候全覆盖的融媒体传播平台。媒体融合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坚持“发布以我为主、平台为我所用”的观念。要勤于“修船出海”,借助新技术弥补传统媒体相对滞后、单向传播的短板,实现资源互享;要善于“造船出海”,依托传统媒体采编优势,从顶层设计,重构“中央厨房”,统一操作系统,实现平台互补互通;要勇于“借船出海”,与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新媒体深度合作,扩大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信息互融互用。

3.采取全媒体“四化同步”的报道方式。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要从全媒体出发,实现流程再造,采取“四化同步”的策略,即集团化的团队作战、集成化的组织谋划、集约化的高效采编、集束化的覆盖传播,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精准报道、多元传播,有效增强信息传播的覆盖面、穿透力和有效性,提升主流媒体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

邬建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

本文刊载于《传媒评论》2014年12月刊

第12篇: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媒体公关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媒体公关 文/李忠翠

摘 要:当前我国处在突发公共事件最为频繁的时期,每年造成的损失是G D P的6%。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而政府的媒体公关是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环节。目前政府在媒体公关方面存在诸多误区,政府如何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媒体公关的必要性,提高运用媒体公关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媒体公关

目前我国处在突发公共事件最为频繁的时期,每年造成的损失是GDP的6%。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政府的媒体公关是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环节。所谓政府媒体公关,就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沟通的活动或过程。而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媒体公关,就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沟通,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或活动。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存在一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政府依赖媒体将信息通告给公众和引导公众;公众依赖媒体传播的信息来了解事情真相以及各方各面的信息;媒体则依赖公众的反应来强化自己对事件的影响和监督,并依赖政府获得自己难以得到的消息来满足公众的需要。政府、媒体、公众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然而,在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的今天,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如何运用媒体与公众沟通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公关的必要性

1、政府媒体公关是建设诚信政府的需要。诚信政府,就是值得公众信赖的政府。从现代管理学看,公众对于现代的政府信息、社会信息享有当然的知情权。漠视公众的知情权,一方面会导致公众对社会信息产生不当理解;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公众对公共管理者的严重不信任。伤害公众知情权必然有损于政府公信力。非典事件初期和哈尔滨停水事件初期,由于忽视公众的知情权,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使社会整体心理产生混乱,进而引发了更大的社会危机。

2、政府媒体公关是尊重传播规律的要求。新闻传播规律是:没有你的声音,就会有别人的声音;以你为主提供情况,你成了信息主渠道,公众就会把你当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别人的声音就无足轻重了;你提供了全部情况,即使有人想造谣也会找不到素材;你在第一时间很快提供了情况,你就能先声夺人,而不会在不利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再被动地“避谣”。政府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将客观真实的信息,要尽早尽快尽可能丰富地全面地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多种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公众知情的需要,这就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极大尊重。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尊重传播规律的过程,就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过程。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中,政府首先应该信任和尊重公众——信任公众的能力,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3、政府媒体公关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需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件的信息、政府采取的措施等,不仅可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取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还可以在国际、国内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否则,媒体在无法等到权威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或是根据道听信途说去做报道往往对政府不利。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有损政府形象的小道消息和谣言、流言,国际舆论上出现的一些对中国政府的错误解读和批评,都与我们的信息不透明有一定关系。

4、政府媒体公关是化解各种矛盾的需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的新闻发布,不仅能控制谣言、减少恐慌,增加对政府的信任,并且还有助于危机本身的化解和防范。公众既是突发事件的受害者,同时又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体。如有关部门新闻封锁、反应迟缓会造成公众更大困惑,甚至怨声载道,这样不仅不利于化解危机,常常还使事态更加严重,或引发其他危机。政府如果将自己所掌握的、涉及公众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信息,及时充分地告知公众,不仅能稳定民心、还能动员公众力量,促进危机化解。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公关的认识误区

1、新闻报道不如事件处理重要。我国在突发事件处置中,一般是政府或主管部门处理事件本身,地方党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当地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记者采访,成稿后视事件性质请有关部门领导签字审定稿件,再予以播出刊发。这样的工作机制,使处理事件和新闻报道自然而然成为两条工作线。处理事件本身的责任人到位,但这一责任人的宣传意识尚未到位。结果往往是对事件“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或者试图封锁消息,把新闻报道与事件处理分割开来。

2、政府没必要公关。在我国政府官员无论职务高低,其服务对象都是人民群众。无论从党的宗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模式看,官员在面对群众时需要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公关”手段与技巧,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与这种服务关系相匹配的质朴、真诚、坦荡、透明的执政理念和行为特色。在官员与百姓关系的内涵中,都不应有“公关”的色彩。

3、公关等同于攻关。认为政府“公关”就是拉关系、走后门、玩花招、说假话的龌龊之举。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为了保面子、捂盖子,政府向媒体“公关”,其“攻”的对象是新闻媒体,其“攻”的目的是隐瞒真相,逃避责任。湖南嘉禾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

4、媒体等同于下级。受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封闭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认知难于脱离官本位的思想,认为媒体是自己的下级。因为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办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所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领导往往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待记者来采访,没有主动向媒体公关的意识。

5、媒体公关等同于作秀。有些政府和领导干部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也进行媒体公关,也报道突发事件,但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和事故原因不愿公开透露。报道只有“灾”,没有“害”,甚至把“事故”报道成了“故事”。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各新闻媒体以极大的热情,大张旗鼓地宣传抗洪救灾的大无畏精神,塑造了很多抗洪英雄和榜样。但却没有及时公布人员死亡情况。本来,这次大洪灾死亡人数是历史上最少的,失去了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好机会。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公关的主要对策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自始至终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规律,科学公关,而不能主观臆断。具体来说应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1、主动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许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是与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失误分不开的,或者说,有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出现当地政府部门是负有责任的。因此,事件发生后,许多政府部门及其管理者都试图掩盖真相,逃避责任。一旦被公众发现,反而导致问题升级。因而,危机出现后,政府坦诚承认自己的失误,虚心接受公众的批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挽救和改进措施,取得受害者及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恢复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首要工作。这里媒体起着关键作用,政府应急管理者应该明白,新闻媒体的公共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公众的,有权获得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和事件的真相。真诚、坦率、勇于负责是政府与媒体交流的唯一正确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逃避责任、掩盖真相、忽视公众的利益与权力只会导致问题升级,甚至带来政府合法性的危机。

2、坦诚相见,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现代政府的管理经验是:公共突发事件传播越真实客观,媒体的作用就越明显,社会公众对媒体的依赖性就越大。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在向媒体披露数据和情况时,必须真实、守信;对于暂时无法确定或明确的事实,也要坦诚对待。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者对于确实不宜公开的情况,要向媒体作出解释说明,以争取其理解和支持。政府尊重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力。媒体的监督,为公众提供了舆论上的支持,使得公众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立和媒体互信互动的良性关系,同时也表明政府是负责任的,塑造了责任政府形象。要避免采取与媒体对峙的态度,或者“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

3、抢抓时机,掌握舆论的主导权。美国的传播学者在对相互冲突信息的不同呈现顺序的研究中发现,当受众面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两种信息的不同呈现顺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即当先呈现信息A,紧接着呈现信息B,且在信息呈现后延迟一段时间再测试态度的改变,受众就会倾向于接受信息A,这就是所谓“首因效应”。政府信息发布越早、越多,就越能掌握主动,控制舆论的走向。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传播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的不是出自政府发布的新闻。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即所谓抢占制高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先发制人。谁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主导权。不求全,只求快求准。通过媒体迅速把有关情况的真相告诉公众,以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争得正确的舆论导向。

4、统一口径,形成基调协调一致。政府面对公共突发事件所做的任何反应,必须保证前后所提供的信息是一致的。对外公布的口径只能是一个,必须高度一致,不能提供互相矛盾的信息。为此选择适合的发言人是最明智的选择。在S A R S危机中,以手机短信、网络、口耳相传等形式迅速传递的消息在缺乏权威资讯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种变形和扭曲。一时之间,白醋、板蓝根、口罩、消毒液、食盐脱销。但自2003年4月以来,国务院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S A R S疫情的基本情况,同时开始每天公布相关数字。今年的南方冰雪灾害在沟通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口径统一”的问题。由于政府方面发布信息的渠道不统一,给救灾工作带来了被动,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降低了救灾效率。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吸取南方抗冰雪灾害的教训,形成了统一的口径。国务院新闻办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以异乎寻常的频率,从各个不同领域,迅速提供权威信息,因而这次大地震并没有造成社会大面积恐慌。可以说,在危机情况下,新闻发言人所代表的政府部门的权威声音就是公众的“定心丸”,是公众理性化的催化剂,越公开,越透明,别有用心的谣传便容易戳穿。

5、健全机制,实现政府媒体互动。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与媒体的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机制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政府要尊重公众和媒体的知情权,要在第一时间内将危机发生的情况详细地向媒体公布。政府公布的情况要真实可信,否则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心理学家奥尔伯特与波斯曼在《流言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解决流言传播的基本法则,即把“流言的强度和流布量”设定为R,流言主题对于个人的“重要度”设定为I,信息的“暧昧度”为A。公式是:R=I×A。这一法则告诉我们,信息越不透明,流言传播得越快、面积越大。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不管是多么重要的主题,只要暧昧度是零即信息是完全透明的,流言就不会生起。政府公布的情况要真实可信,否则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二是媒体要真实、全面地介绍政府采取的危机处理措施,通过引导公众,为政府采取的危机处理政策赢得支持。这种互动机制的建立有两个关键环节:第一,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几年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一种最基本最基础的公关活动。坚持每日公布事实的真相。通过这一制度,从多个层面和各种角度来介绍危机的进展以及采取的措施。同时政府要给媒体以最大的方便去了解事实的真相。第二,建立媒体的社会责任制度。媒体有责任向政府通报自己掌握的可能导致灾难的危机信息,并提醒政府引起注意。有责任保持信息传播的完整性。这是克服危机的重要环节。所谓“保持信息传播的完整性”是指以下内容:传播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传播的过程也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传播的受众也应当是完整的,也就是说传播必须面向大众的,而不是只传播给特定的群体。媒体要起到动员和激励公众的平台作用。

总之,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应以积极姿态共同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要增加透明度,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积极作用;媒体要增加责任感,讲究艺术,不断提高危机传播的引导水平;广大公众也要学会利用媒体,正确认识“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科学建构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使自己的“主观世界”符合“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避免或减少大可不必的“突发公共事件恐慌症”。

第13篇:网络时代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中与媒体

网络时代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中与媒体??沟通策略分析----

以“袁厉害事件”为例

论文提纲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方法

1.2研究范畴

第二章、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与媒体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意识问题+管理机制))

2.1、没有有效地整合新旧媒体的传播力度

2.2、地方政府缺乏与媒体沟通互动的意识

2.3、地方政府媒体沟通策略失当,公关意识缺乏

2.4、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备

第三章、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媒体沟通策略

第一节、地方政府部门及时进行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并加大力度

1.1、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1.2、有效整合各种媒体,扩大突发事件信息的公开渠道

第二节、地方政府部门要与媒体进行良性沟通互动

2.1、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2、关注网络民意,引导网络舆论

2.3、利用新媒体,如微博进行地方政府公关活动

第三节、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机制(与媒体沟通策略??)重复??

3.1、危机潜伏期:做好危机预警

3.2、危机爆发期: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3.3、危机扩散期:政府与媒体积极沟通引导公众舆论

3.4、危机消退期:建立事后补救机制和惩处机制

第四节、加强地方政府专业化媒体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4.1、健全地方政府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

4.2、地方政府组建危机应对小组

五、.结束语

论文结构??

第14篇:干部学习讲稿:正确面对媒体 有效引导舆论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发展的提速,我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问题多发期,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要求空前高涨,新闻舆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此形势下,如何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成了摆在各级党政干部面前一道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是宣传部门和单位领导的事,这种观点非常错误。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是一个党政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党政干部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努力提高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三个问题。

一、当前传媒的特点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一一全媒体时代。

1、传统媒体的发展简介

我国拥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视台站3000多个,期刊9000多种。(党报: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仙桃日报,都市报:新京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杂志:今日湖北、知音,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电视:中央电视台等)。

2、新媒体的发展简介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增幅明显收窄。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按接入设备划分,我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和43.2%;手机上网使用率为85.8%,较2013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达到34.8%;电视上网使用率为15.6% 。即时通信服务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手机端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亿,较2013年底增长了7683万,年增长率达17.8% 。。目前,新闻报道的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属性界限等,都被打破了,对于一些新闻资源和新闻事件,根本无法封堵。堵得住地方媒体,堵不住中央媒体;堵得住国内媒体,堵不住境外媒体;堵得住传统媒体,堵不住新兴媒体。你不通过正当途径提供新闻信息,他就会从旁门左道挖掘小道消息,甚至凭空猜测,主观臆断,结果刊发的、播放的就是你最不愿看到的。所以,有时权威部门如果不及时主动地向媒体发布新闻,很可能会使事态急剧恶化,甚至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3、消除麻麻痹侥幸心理

现在,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几乎无秘密可言,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理论上1分钟就可能传遍全球。出现问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试图欺骗媒体,欺骗公众。如果领导干部心存侥幸,就难免陷入被动之中。有媒体采访或网络爆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寻求媒体的支持与合作,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影响;面对媒体,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有责任,就实实在在地承认,认真负责地处理,千方百计地纠正和补救,换取媒体和公众的谅解,千万不要狡辩、推拖。否则,立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造成更大的被动。

有的领导会说了,他不实事求是的写,我就去告他。其实,有多少人和媒体打过官司?有多少人打赢过官司?再说,即使你打赢了官司,你的负面影响还是出去了。还有,文字功底强、阅历丰富的记者他写出来的稿子,还不一定有破绽。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不能麻木不仁,要积极主动联系记者、应对记者。 这里,我讲几个案例:

案例一:庆安枪击案舆情“拔萝卜带泥”

当地官场被集中举报现“新闻搭车”现象;举报者称此前在网上举报不受关注

5月2日,哈尔滨铁警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而官方也被公众及媒体质疑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 事发至今已逾十日,而网上关于当地官场的举报帖却集中爆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对新京报记者称,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网民通过激烈围观主体事件,人肉搜索促使相关方面做出进一步反应。而此次的现象也反映了,现实中的强势群体在网络中并不一定强势。 当地官场举报逾十起

新京报记者梳理近期相关报道后发现,庆安枪击案当下已发生舆情转移现象,部分网友将目光延伸至当地的贪腐问题上,与枪击案有关联的当地多名官员受到关注。

据当地媒体报道,庆安县副县长董国生在枪击案次日迅速慰问受伤民警,并肯定了民警“坚持与歹徒搏斗的行为”。网友迅速曝出其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在政府机构“吃空饷”等问题,5月12日,董国生被宣布停职接受调查。

此后,庆安县检察院干警隋伟忠在网上实名举报该院检察长魏鹏飞超标用车、悬挂假车牌等行为,此事也引发大量网友评论。新京报记者昨晚确认,黑龙江省检察院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网络论坛发布的信息集中于5月12日,被举报对象除当地部分主要政府官员外,还有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部门,相关事件已超十起。 公务员:记者涌入县城

5月12日,庆安县民办教师孙广旭、陈船明等实名举报该县部分官员涉嫌联手倒卖教师编制的帖子走热。帖文反映,庆安县教师编制被明码标价,每个编制“售价”3万至5万元不等。昨日,绥化市教育局回应正在清理审核教师档案。

“15年来我们一直在打官司,也多次上访,但都没有结果。”陈船明称,他们此前曾多次向各级部门反映相关问题,但一拖再拖。

他说,此事也曾被他们放到网上,但关注度一直不高,而枪击案发生后网友再次发布这一信息,立刻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举报人表示,实际上,他并没有刻意把枪击案作为举报契机,最后获得较大反响有巧合因素存在。

庆安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政府部门正面临舆论冲击,大批媒体人士涌入县城,网上舆情也接连不断。其表示,目前当地政府网信办正在积极接收网络此类举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调查部门。 ■ 盘点

近年“新闻搭车”现象频现 案例二:“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

2010年10月16日,河北保定公安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内酒驾,造成1死1伤,“我爸是李刚”成网络热语。河北大学学生称被校方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

由于校方对该车祸案封口,网友将该校校长王洪瑞的论文涉学术不端的旧事再次翻炒。网帖称,河北大学教授何达仁向某学术网站举报,并提供材料,反映王洪瑞有3部作品涉嫌抄袭。 案例三:“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

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被网友人肉。网友发布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并鉴定其所戴手表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不少网民质疑其有贪污腐败的嫌疑,杨达才还就“微笑门”和“名表门”与网友交流。 然而,随着其所有的越来越多的名表被曝光,9月21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次年9月5日,其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14年。 案例四:“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

2013年9月14日,甘肃张家川县初三少年杨某发微博反映当地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及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被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杨某案被称为“转500刑拘第一案”。 此事引发关注后,网友发现武威市中院官网曾公布: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曾以拜年等名义送给天水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居平人民币5万元。网友纷纷质疑白勇强为何行贿后仍能担任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

9月23日,白勇强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被撤销。 案例五: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

2008年12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一句“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不当言论引发公众对其履职行为的关注。

有网友将其开会时的照片公开,周手头的1500元高档烟和万元手表引发网友关注。随后,周5年受贿25次,总额达上百万的腐败问题被曝光。

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刑11年,没收财产120万元。

■ 专家观点

为何出现“新闻搭车”现象?

喻国明称,庆安枪击案中,副县长董国生顶着民意慰问干警激起民怨民愤,成为一系列当地举报事件曝光的导火索。“副县长出现问题后,与他关联的部门和官员的问题也就引起关注,这是事件之间的联动性。”

他表示,类似案例如果发生在其他地区,一旦深究细查,也可能具有潜在普遍性,这是官员的监察管理体制疏漏所导致的传播现象。

沈阳说,部分网民对网络传播规律比较了解,当某个事件爆发后被公众围观,而事件又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如周期冗长、围观过程激烈、悬念足够大,就容易产生二级舆情事件和舆情链条。

“新闻搭车”现象该怎么破?

沈阳表示,网民的围观和舆论监督有积极的一面,能加强官员纪律性,完善监督体制,但要防止造谣与谩骂。

舆情事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事实和细节上,按照法律原则来判断。

他说,地方政府在处理社会反响比较激烈的事件时,应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提供细节。在遵循法律办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民众和网友的感情因素,依照常理、常识和常规来审慎处理舆情事件。

“就庆安事件来说,其处理速度有些跟不上公众的期待,在处理过程中应该依照法律规范化进行,同时加强信息披露。”沈阳称,当地政府面向网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很关键。在处理好线下事件的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关注线上网友的反映。

案例六:重庆两司机开车斗气 引发车祸致3死10伤 一个坚决只赔100元,一个非得要他赔300元。一场小擦挂事故后,重庆两名司机为了这200元钱,从上午9点扯皮到下午3点。两人开车前往理赔中心定损理赔的路上,竟然还斗气开车,结果在江北观音桥引发了惨烈车祸:4车相撞,3人死亡10人受伤。

3月21日,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观音桥2·7重大交通事故”案情:驾驶出租车的郝某和驾驶福克斯轿车的周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小擦挂竟扯皮6小时

“不行,再怎么也要300块钱。”2月7日9点左右,鸿恩寺东部立交桥,郝某驾驶的渝bt7721出租车和周某驾驶的渝apq620福克斯轿车发生擦挂。虽然车子的受损情况并不严重,但两个司机却为赔偿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

出租车司机郝某坚决只赔100元,福克斯的驾驶员周某却坚持要郝某赔他300元。

为了这200元钱,两人从上午9点一直吵到了下午3点,仍然没有扯清楚。

第15篇:关于学习《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一文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一文

学习体会

县委宣传部:

根据县委中心组学习(自学)通知的安排,我办党支部利用三周机关自学时间,对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任贤良撰写的《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一文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组织学习。该文针对当下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大众传媒和舆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突出极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进行系统的阐述。通过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对新兴媒体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该如何面对新兴媒体有了更好的方法经验,对今后开展宣传舆论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就我办学习该文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新兴媒体及其特点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主要有网站、博客、微博、跟帖、留言、论坛贴文等形式,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闹、最嘈杂、最火爆的舆论场。其主要具备六大特点:一是层次性,对网上人群的类别和特性进行了明确划分;二是从众性,指新闻传播存在明显的“首声效应”;三是爆发性,网络传播存在明显的连锁效应,且传播多层次;四是叛逆性,虚拟社会对传统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存在明显的逆反心理,网络言论呈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的舆论特征;五是操控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具有便捷、高效、操作成本低等特点;六是负面性,主要指的

是负面舆论的强势。通过学习了解新兴媒体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特性的发展态势,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很有益处。

二、认识新兴媒体现状和作用

当前的舆论态势:一是新兴媒体异军突起,主要表现在一些网站的实力雄厚、融资能力极强、影响力迅速提升。二是传播格局深刻变化,出现了网络媒体化、媒体网络化、媒体大众化三个明显趋势。三是西方大国推波助澜,一方面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出版制度和新闻管理制度,插手我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在我国周边地区,不断制造事端和摩擦。社会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1、影响事件走向。能够改变事件的进程、异化事件的性质、影响司法的判决、推动制度的创新。

2、监督作用很强。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对于负面事件具有很强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和扩张效应。

3、足以颠覆政府。网络传播,使动员社会力量更加容易、更加便利。

4、诱发社会动荡。互联网和手机相结合的即时通信、虚拟交友、多向互动等功能,让更多的人找到了倾诉感情、宣泄情绪的理想渠道,使许多社会问题凸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很多公众感情焦虑、情绪急躁。所以社会舆论既可以促进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又可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

三、积极运用新兴媒体和科学引导舆论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语言风格、传播特点、受众群体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我们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特点和差异,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积极面对、主动接受。运用新兴媒体,为我们

的事业助力;在新闻管理和舆论引导上,要适应形势发展和传媒出现的新变化,注重策略,讲究方法。一是积极运用,寓管于用。运用本地论坛,集思广益;重视单位网络工具,化解矛盾;开办领导微博和服务信箱,服务群众。二是顺应形势,注重策略。坚决摒弃封度思想,新闻管理以疏为主;彻底打消侥幸心理,积极主动地寻求媒体的支持与合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损失,消除影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闻发布管理机制。三是善抓关键,依靠网民。重视网络精英,培育自己的网络名人和意见领袖;依靠网民,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握舆论传播的主动权;注重发挥党员作用,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地探索、研究、实践和尝试,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骨干,占领新兴媒体阵地的主力军。

第16篇:旅西华人示威游行 抗议当地媒体抹黑事件

http:///http:///http:///http:///

旅西华人示威游行 抗议当地媒体抹黑事件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近两年,西班牙社会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地出现各种抹黑华人的新闻,比如前段时间西班牙某电视台节目对于华人的大肆污蔑。为了对抗这种风气,向西班牙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5月26日,“反对种族歧视,抗议辱华事件”在马德里西班牙广场举行,来自马德里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各地的华人以及西班牙友人500多人参加了这次示威游行的活动。

而此次集会使得西班牙主流社会可以有机会听到华人的声音,感受到当地华人对于此类事件的态度。也从侧面打击了习惯于肆意抹黑华人的西班牙媒体。

据了解,很多参加游行的华人都是从西班牙各个城市自觉自发地赶到马德里参加此次游行的。在这其中还有不少来西班牙留学的学生。有不少在餐厅工作的华人请了半天假专程赶来游行。

当天上午左右,“反对种族歧视,抗议辱华事件”的游行活动在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如期举行。中午12点左右,华人群体在西班牙广场,向全世界发出了西班牙华人群体自己的声音。

西班牙华人面临西班牙5台歪曲和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刻意抹黑华人形象,加上西班牙经济持续低靡,危机日益严峻,对于华人的创业生活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一名在餐馆工作的华人表示,自从西班牙电视台对中餐业歪曲报道之后,他们餐厅的生意总体下降了一半左右,这对于经济危机中的华人餐饮业来说,几乎是难以承受的打击。因此在他们听说马德里华人举行游行抗议之后,都很激动。老板和老板娘当即决定周日休息一天,专程从郊区某城市赶到马德里,参加了这次活动。而另一个在西班牙公司工作的华人女孩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做餐饮业的,但是这个新闻出来之后,让她作为一个中国人感觉很难堪,尤其是在公司里。

下午1点左右,示威队伍在汉语和西班牙语的口号声中缓缓地绕场两圈,并且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歌唱祖国”等爱国歌曲。

周围几个老外同事也对此打抱不平,因此在知道这边有游行之后,她和他们公司的三个西班牙同事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http:///http:///

第17篇:人民日报:美主流媒体歪曲昆明恐袭事件

人民日报:美主流媒体歪曲昆明恐袭事件

十足的虚伪与冷酷(国际论坛)

温宪

3月1日晚,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这起暴力恐怖事件突显了犯罪者反人类、反文明、反社会的残暴本质,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

但是,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阴阳怪气、逻辑混乱,甚至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这些媒体一向在反恐问题上叫得最响,但在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上的群体性失明与乱语令人气愤。

大量事实充分证明,这一丧心病狂的暴行,是赤裸裸的暴力恐怖犯罪。但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不愿使用“恐怖分子”一词,并不顾事实真相,混淆黑白。CNN在相关报道中将恐怖分子打上引号,并居心叵测地称此类持刀袭击并非第一次,2010和2012年也在校园发生过,但并无“政治联系”。美联社在相关报道中加上“官方所称的恐怖分子”这一前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将恐怖分子称为“攻击者”。在讲述事件来龙去脉时,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无视新疆取得的巨大社会进步,毫不掩饰地挑拨中华民族关系。更有甚者,美联社在选择性引用某受访者的话时,竟声称“应让维吾尔人独立”。

在如此一清二楚的事实面前,这些媒体的表现已经不仅仅是虚伪,而是在偏见的驱使下全然露出一副冷酷嘴脸。你们不是说“人权”吗?你们看到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无辜生命了吗?你们的文字中体现出了哪怕一点点对受害者人权的关心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哪怕死亡人数少得多,你们又将会怎样评判事件性质,你们会如此吝啬使用“恐怖分子”一词吗?

偏见早已成为美国某些人观察中国新疆问题的痼疾。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就在不久前,美国政府不顾中国反对,将关押在关塔那摩基地军事拘留中心的最后3名中国维吾尔族囚犯移交给了斯洛伐克。这些嫌犯是联合国安理会认定的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成员,是地地道道的恐怖分子。而美国的逻辑是,只要这些人不祸害美国,他们就不是美国眼中的“恐怖分子”。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不愿称疆独分子制造的种种血腥暴力事件为“恐怖主义事件”,转而指责中国的所作所为。美国政府对疆独分子的这一纵容态度无疑助长了其嚣张气焰。在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惨剧背后,美国媒体和政府难道不应该做更为深刻的反省吗?!

在恐怖主义及恐怖分子问题上,美国及一些西方媒体所奉行的双重标准实则损人不利己。搬起石头害人,说不定哪天石头掉下来会砸在自己脚上。

第18篇: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事件传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独特性及受众的可参与性等无时无刻都在增加新闻传播事件的价值。论文基于新媒体视角重点阐述了新闻传播事件中新媒体应用的具体优势,旨在更好地凸显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 新闻事件 优势

传播技术的日益成熟促使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迅速性、多渠道、灵活性及互动性特点,一旦传播的新闻事件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受众,此新闻事件必然会掀起社会热门话题的浪潮。显而易见,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颇具独特的应用优势,更是传播新闻事件的必然发展方向。对此,为更好地理解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如何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可为我国新闻事件传播工作提供更科学的借鉴。因此,论文对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契合受众期待心理,新闻价值含量高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渴望在短时间汲取更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新闻事件传播中契合受众期待心理,为受众提供高价值含量的新闻信息。那么,新闻事件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新闻事件传播的单一性,而是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体现了新闻传播事件的简洁性和最高价值。比如说传统媒介以报纸、图书的方式传播新闻,其新闻内容多以文字和图片方式展现给受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具有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动画视频结合等形式还原了新闻现场,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更加生动形象。

如新华网2018年5月4号报道的“微视频:小岗村里的年轻人”事件,以4分钟零4秒的微视频和简短文字形式打造出有声的新闻事件报道,既满足受众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又契合受众对更高新闻价值期待的心理,新闻渲染性极强。

二、多元化多渠道传播,新闻事件传播范围广

全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相互融合是媒体的大势所趋,也是众多媒体互融互通谋求共赢的最主要发展模式。国外有学者声称“媒介即讯息”,时代发展中人类活动也和媒介传递的内容与时俱进着。在新闻事件传播中,新媒体以多元化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也在文明社会建设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闻传播事件应用新媒体技术,依据受众心理形成热门话题,以更加多元化传播渠道增加受众数量,扩大新闻事件传播范围,以增强新闻事件传播的价值。

当今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也多借助于新媒体平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和单纯的电视新闻频道等方式,可从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各个新闻网站等平台获取感兴趣的新闻。如新华网2018年5月5号以图文并茂形式关于“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生这件事情很重要”的报道,当天也在澎湃新闻网站以“200秒穿越200年!纪念马克思微视频《传人》”为题目作了相关的深度报道。与此同时,该新闻在界面新闻网站、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新闻网站等均有报道,且报道方式更多元化,新闻事件传播范围以多元化报道方式及多渠道传播途径扩大了新闻事件的受众范围。

三、低门槛的互动交流,新闻时效性强

一般来说,人自始至终都具有探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趣味性及价值性为自身成长提供必备的知识库。新闻事件的传播也作为人们获取有效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新闻多以图片和文字方式传播新闻,受众接收新闻信息时容易处于疲惫状态,且单一和枯燥的新闻信息很难加深受众的印象,很有可能读完后就印象不深刻了。那么,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事件应用中,拉近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以受众可参与话题热议活动,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o当然,传播新闻事件时,在新媒体平台可完成实时发布和实时传播的新闻报道工作,受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实时新闻讯息,及时掌握新闻事件进展情况,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新华网、澎湃网及界面新闻等平台关于2018年夏威夷群岛地震的报道,以最初发现地震的报道、接连地震和火山持续喷发的新闻信息传播,短时间己吸引受众参与话题讨论,也为关注此新闻的受众持续提供新闻信息,以获取实时性、全面性的夏威夷群岛地震信息。如果仅仅借助于传统媒介,很难实现新闻事件传播的实时性,很有可能夏威夷群岛地震新闻过去一段时间才出现在广大人民的视野范围内,地震情况的后续报道也是延迟性地传播着,导致了受众读完前期新闻报道后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后续报道,已然无印象。

再如我国民生新闻的报道,受众在新闻平台坚定立场表明自己的观点及需求,成千上?f的心声会在一起,有助于我国相关民生部门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的科学指导。当然,新闻事件的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以多渠道方式进行,满足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口味,增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展现出的优势还有很多,可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新闻内容,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传播符合其期待心理的新闻事件,更以多元化、多渠道方式掀起新闻事件热议的浪潮。新闻事件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也要注重媒介的科学性融合发展,保留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及价值意义,不仅仅为受众提供颇具新闻价值的讯息,受众参与其中的互动交流讯息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最有力的科学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佳妮.VR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意义、局限与发展路径[J] .传媒,2018,(5).

[2]马百行,周树雨.新媒体环境下的两会传播研究――以2017年全国两会传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7,(36).

[3]李璐.2017新闻传播活动的10张面孔――规范化、智能化与范式创新[J].中国记者,2018,(1).

第19篇:新媒体事件研究:议题建构与话语运动

新媒体事件研究:议题建构与话语运动

——基于“邓玉娇”事件的个案分析

内容摘要:新媒体事件是当前学界热衷探讨的重要话题之一。本研究以“邓玉 娇”事件为个案,选取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主贴、《南方都市报》报道、地方政府公开的文本分别代表公众、媒体、政府信源的意见,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新媒体 事件的议题建构。研究发现,在“邓玉娇”事件中,三方信源建构了各自不同的议题。在议题建构的过程中,三方展开了博弈与互动,公众和政府展开了激烈的议题 争夺,在社会问题上,公众和媒体具有共同话语。公众和媒体在讨论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时合力“触发”了公共议题,虽然政府对公共议题表现出了一定的惰性,但 是,它同样需要公共议题。公众、媒体、政府三方对公共议题的共同需求使得公共议题得以生成和存在,而公共议题的存活则赋予了“邓玉娇”事件普遍的意义和合 法性,为事件的解决创造了条件。最终,由公共和媒体开启、政府认可的话语运动推动了公共议题实现其针对个案的诉求,促成了“邓玉娇”事件的解决。能够引发 公共议题的部分新媒体事件具有促进社会改革进步的巨大潜力,但是,个案如何触动体制性变革,则取决于话语运动与政策议题互动的张力和结果。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邓玉娇”事件 议题建构 公共议题 话语运动

一、前言

新媒体事件又被称为“网络事件”,指的是经 过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参与和传播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陈浩、吴世文,2008;杨国斌,2009)。这一概念脱胎于美国传播学者丹尼 尔·戴扬(D.Dayan)和伊莱休?卡茨(E.Katz)于1992年提出的“媒介事件”(media events)的概念 (Dayan & Katz,1992),2006年被首度用来指涉“扩展了的媒介生态体系”环境下的媒介事件 (Qiu,2006;Qiu,2008;邱林川,2009)。

近年来,中国大陆发生了系列新媒体事件,如沈阳刘涌案、孙志刚事件、深 圳妞妞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厦门PX事件、华南虎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躲猫猫事件、邓玉娇事件等,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诸 多触动与变迁,集中体现了网络媒体的社会力量, 标志着我国网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邱林川,2009)。因而,新媒体事件成为当前学界热衷探讨的重 要话题之一,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地解读新媒体事件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目前,新媒体事件研究尚处于“系统分析尚处草创阶段” (邱林川、陈韬文,2009),未能形成清晰的脉络和完备的体系。在现有研究中,概念和分类等描述性问题是较多讨论的议题(尚香钰,2008;邱林川、陈 韬文,2009;周葆华,2010)。针对其传播机制的研究发现,它主要采用了 “悲情”和“戏谑” 两种“情感动员”手段(杨国斌,2009),以及 “共意动员”的动员策略(高恩新,2009)。最近,有专论探讨了新媒体事件中的受众角色(龙佳,2010),还有论者尝试开展跨学科研究,从社会学视角 研讨了新媒体事件的传播效果、传播模式与社会影响等(刘箐,2010)。研究者们大多对新媒体事件的社会影响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它能够打破官方的话语 垄断权(蒋建国,2009),实现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陈浩、吴世文,2008),以及推动社会权利的重构等(李赢、刘真,2008),具有制度变迁和社 会导向意义,有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连水兴,2009)。当然,也有研究者担忧它容易导致网络舆论暴力,违背了商议民主精神,或许将成为中国民主化进 程中的主要障碍(韩敏,2010)。这些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本研究以“邓玉娇”事件为个案,通过探讨公众、媒体、政府三方对它的议题建构分析新媒体事件的形成机制,回答它何以成为事件,何以能够成功的问题,回应《南方周末》之问——“邓玉娇案,在法律意义上颇为普通 的刑事案子,为何却在短短数天内演变成牵动全国的公共事件?” 以及人们的质疑——“网民民意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立足细致的案例分析,本研究能够为我们 更好地理解新媒体事件提供新的思考和借鉴。

二、理论框架

(一)议题建构

美国 传播学者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 能》中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大众传媒突出强调的内容(议题)会影响受众对它们重要性的认知和排序。 后来,研究者们在证实媒介议程设置效果存在的同时 也开始质疑其假设性前提:进入公众议题的必须首先是媒介议题,但实际情形是“尽管有很多议题想引起公众注意,但只有很少的议题能成功地进入公众议题” , 媒介报道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够成为公众议题。为此,兰和兰(Lang & Lang,又译作“郎氏夫妇”)根据对“水门事件”如何在公众中形成议 题的研究,提出了“议题建构理论”(agenda building)以修正和发展议题建构理论,认为一个问题从新闻报道到成为公众议题的过程需要一段时 间,并要经历几个步骤。

议题建构还是一种“集合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媒介、政府和公众相互影响,决定什么是重要事件。” 这也即是 说,在议题建构中,公众、媒介和政府三方相辅相成,进行着全方位的互动,但是,这并不否定它们之间的争夺和博弈。讨论公众议题、媒介议题和政府议题之间的 关系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议题建构理论重要的研究趋势之一。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伴生的关系。当然,也存在相互偏离和相互重叠的情况。研 究三者在何种条件下相互偏离或相互重叠是一个颇具价值的命题,探讨公众、媒介和政府三方在议题建构过程中的博弈与互动也是一项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在新媒体事件中,传播新技术塑造的新型传播生态改变了三类议题的互动方式和过程,公众、媒介和政府三方的博弈与互动也发生了有趣的变迁。在新媒体事件报 道中,媒介设置的议题呈现三层递进模式,即:公众议题→媒介议题→政策议题(赵桂华,2010)。在厦门PX事件的议题建构过程中,来自个人信源的信息扩 散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专家的最初意见往往直接决定着受众对整个事件的看法(邹洁,2007)。在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在网络论坛中既能形成个人议题,又能 反映社会议题,甚至设置传统媒体的议题(张峥、谭英,2008)。在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中,公众、媒体、政府通过共同参与这场环保“公共议题”,形成了 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胡丹,2010)。本研究关照新媒体事件的议题建构,这些研究可资借鉴。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探讨以下几个具有理论关联的问 题:

1.在“邓玉娇”事件中公众、媒体与政府三方信源各自建构了怎样的议题?

2.在“邓玉娇”事件议题建构过程 中公众、媒体与政府如何展开博弈和互动?

3.在“邓玉娇”事件中反映公众、媒体与政府共同诉求的公共议题何以生成?

4.在“邓玉娇”事件中公共议题如何实现其诉求以推动事件的解决?

三、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显明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它是大众传播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与议程设置理论(包括议题建 构理论)结合应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即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考察关于“邓玉娇”事件的公众讨论文本、媒体报道文本以及政府文本,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 统计。

(二)样本采集

网络论坛给公众提供了参与讨论的公共平台,创造了传播新技术条件下公众议题 形成与聚合的新范式。本研究选择人民网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俗称“深水区”)的主贴作为公众讨论文本,代表公众信源建构议题。之所以选择人民网强国论坛的 深入讨论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国颇具代表意义的综合性论坛,网民参与程度高,社会关注度高。(2)深入讨论区鼓励原创,设定主贴 字数须在500字以上,排除了网友灌水或无病呻吟,能够反映网友的真实想法。(3)深入讨论区审贴较严,所以事后极少删帖,对研究材料保存较好。

媒体则选择了《南方都市报》(下文简称《南都》)。这是因为,《南都》对“邓玉娇”事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跟踪报道,并配发了多篇评论,内容翔实,资料丰 富。同时,《南都》远离事发地点,考虑到中国媒体目前的报道格局,它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的可能性更高。此外,《南都》面向全国发行,日均发行150余万 份,影响力大。

政府文本即政府(主要指的是地方政府,也即事发地当地政府,下同)有关部门公开发布且可获取的关于“邓玉娇”事件的全 部文本,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公告)、政府有关部门官员接受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及政府文件等,它们是政府议题表达的主要形式。

研究时段选定为5月10日—6月17日(共39天),与“邓玉娇”事件的自然时段(5月10日—6月16日)相对应,同时考虑到网络论坛讨论的延迟和媒 体报道的滞后,顺延1天。

在研究单位选择上,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的主贴按“个”计,《南都》的报道按“篇”计,政府文件也按“篇” 计。

通过在人民网(http://www.daodoc.com)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高级检索栏(http: //bbs.people.com.cn/quickSearch.do)分别输入检索条件“标题/包含/邓玉娇”、“标题/包含/修脚女”、“标签/包 含/邓玉娇(324个)、“标签/包含/修脚女”,然后手工剔除重复或不相关的帖子,共得到有效主贴765个。

通过在《南都》电子版 (http://nd.oeeee.com)键入检索条件“邓玉娇”/“修脚女”,手工剔除无实质性关联的文本后,共得到报道34篇,其中,消息11篇, 评论或述评15篇,人物专访2篇,调查性报道6篇。

政府文本主要通过检索巴东县党委政府新闻网站——长江巴东网 (http://www.daodoc.com)获取,辅以搜索工具检索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官员接受采访的文本,共14篇。

(三) 类目建构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本研究建构了如下类目:

1、一般资料类目:

主要 包括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主贴数量与时序演变情况,《南都》报道量与时序演变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情况等。

2、主题:(1)案件事实 与案发细节;(2)讨论案件性质与处罚;(3)案件处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对;(4)评论案件审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作为;(5)评论邓玉娇及其行为; (6)法律与法治问题;(7)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以及(8)其它。

3、立场与语气:

对于邓玉娇:(1)正面: 倾向有利于邓玉娇的有利立场。语气则包含支持、肯定、关怀、鼓励、赞美等特点。(2)负面:倾向不利于邓玉娇的不利立场。语气则包含否定、质疑、指责等特 点。(3)中立或无法判断,语气则夹杂着正面、负面或其它一种以上不同的语气。

对于遇害与受伤官员:(1)正面:倾向有利于遇害与受 伤官员的有利立场。语气则包含同情、惋惜等特点。(2)负面:倾向不利于遇害与受伤官员的不利立场。语气则包含否定、质疑、指责、丑化、谩骂等特 点。(3)中立或无法判断,语气则夹杂着正面、负面或其它一种以上不同的语气。

对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1)正面:倾向有利于地方政 府有关部门的有利立场。语气则包含支持、肯定等特点。(2)负面:倾向不利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不利立场。语气则包含否定、质疑、批评、指责等特 点。(3)中立或无法判断,语气则夹杂着正面、负面或其它一种以上不同的语气。

4、引用消息来源:

本研究将事件 三方所引用的消息来源分为:(1)本处,即本人原创/本报/本政府(部门);(2)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3)专家学者或法律工作者;(4)当事人或其亲 属;(5)转载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6)其他或无法确定。

编码主要由本人完成,在编码过程中,对于一些易受主观倾向影响而 难以判断的变量,在自己先行编码的基础上,再另请一名专业研究人员共同研判,得出共同认可的结论。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四、四项内容分析指标结果

(一)样本情况

公众、媒体和政府三方信源对“邓玉娇”事件的议题建构文本及时序演变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1 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每日发表的主贴 数量

图2 《南都》每日的报道与评论数量

图3 政府有关部门每日公开的文本数量

从上图可见,三方信源建构的文本主要集中于5月12日-5月 29日之间,政府有关部门18日的通报和22日的新闻发布会在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激起了激烈的讨论,《南都》对事件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派驻了记者跟踪报 道事件,发稿量增多。这反映出了政府信源的力量,政府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公众和媒体的神经。

(二)主题

从交互表可知,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和《南都》建构的 主题较为全面,涉及全部8个方面,而政府信源建构的主题相对单一,主要涉及“案件事实与案发细节”和“案件处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对”两个方面。

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建构的主题中,主贴数量最多的是“评论案件审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作为”、“讨论案件性质与处罚”、“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分别占 主贴总数的29.4%、23.3%、21.0%。它们质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案件审理和案件定性,认为邓玉娇是正当防卫,主张无罪释放邓玉娇。它们还将讨 论指向了事件本身所折射出的诸如官员腐败、官员和民众之间关系紧张、司法不公等社会问题。

《南都》报道量最多的三个主题分别是“案件 处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对”(23.5 %)、“法律与法治问题”(20.6%)、“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20.6%)。“邓玉娇”事件发生后,《南 都》作为(传统)媒体发挥其监测环境的功能,首要关注的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处置案件,这是媒体报道的常规动作。与此同时,《南都》刊登了诸多评论探讨 法律与法治问题以及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探讨了司法与民意、司法理性、司法公正等问题,试图对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作出反思。

政府公开 的文本使用了71.4%的篇幅通告“案件处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对”,21.4%的篇幅公布“案件事实与案发细节”,它建构的主题主要集中于这两个方 面。它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希望早日平息事件,恢复社会秩序,告诉公众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努力侦查案件,依据案件事实,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对案件作出定性并 宣判等。

(三)立场与语气

从交互表可见,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的立场最为鲜明, 《南都》次之,政府文本的立场不鲜明。对于邓玉娇、遇害与受伤官员、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中立立场,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分别是27.3%、59.8%、38.7%,《南都》分别是58.8%、64.7%、61.8%,政府文本分别是100%、92.9%、100%,《南都》的中立立场均在60%左右,政 府的中立立场高达90%,甚至完全是中立立场,而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的中立立场均低于二者。

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的报道立场是支持邓玉娇,批评和 质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但是,其中也不乏批评和质疑邓玉娇以及支持和肯定政府作为的声音,只是显得非常微弱。对于遇害与受伤官员,虽然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并 不弱(38.4%),但主要是以中立立场(59.8%)为主。值得指出的是,在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中,并不缺乏理性的声音,诸如有14个主贴对于邓贵大的 死亡表示了同情,另外33个主贴发表了理性的看法。对于网友的部分过激言论,有主贴进行了批驳,46个主贴之间进行了较有成效的互动。

《南都》作为一份以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为指导的报纸,它追求客观、公正,以中立立场为主,分别为58.8%、64.7%、61.8%。但是,对于地方政府 有关部门和遇害及受伤官员,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批评和质疑倾向(均占报道总量的32.4%),与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相呼应。它不存在质疑和指责邓玉娇的 报道,支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邓贵大的报道也很少,分别仅有1篇和2篇。

政府的绝大多数文本都表现出中立立场,分别为100%、92.9%、100%,仅有1篇例外,批评和指责邓贵大等人的行为。政府的立场很单一,态度不明显,大多是以政府公文发布的形式处理事件,表现了严肃性和 中立性。

(四)引用消息来源

图4 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引用的消息来源

图5 《南都》引用的消息来源

图6 政府公开的文本引用的消息来源

从 上图可知,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和《南都》的消息来源比较全面,而政府公开的文本的消息来源比较单一。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是一个开放的公共讨论平台,各种信 源均可在其中发声,而《南都》在追求公平、公开、客观和公正的报道的过程中,引用多方信源能够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反映真实的情况,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公信 力。政府公开的文本作为政府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是它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占了绝对的比重。当然,从文本数量上分析,这跟前两者的文本量 较大,而政府公开的文本较少也有关。

具体来讲,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中71.4%的主贴源于本人原创,第二大消息来源是政府有关部门或 官员(11.6%),但是,分析发现,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信源主要是作为评论或述评的靶子被引用。深入讨论区转载了传统媒体报道31篇,有趣的是,其中转 载《南都》就达到了9篇之多;转载网络媒体评论或消息21篇,主要来自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博客,丰富了它的信息来源,并引发了讨论。在深入讨论区,可 以明确辨别身份的专家学者或法律工作者信源有37篇,他们发表了专业人士的意见。由于论坛实行匿名发帖,可以肯定实际上专业方面的声音应该更大。

《南都》信源全面,以转载或综合其他媒体信息、本报、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居于前三位。《南都》转载了其他媒体的诸多信息(传统媒体9篇,网络媒体5 篇),媒体间的议程设置效果较为突出。同时,《南都》高度关注“邓玉娇”事件,派驻了记者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本报记者发稿在报道中占了较大比重,同 时,它刊载的社论和能够体现本报立场的言论亦占了较大比重。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是《南都》重要的消息来源之一,但是,《南都》在报道中并未凸显或依靠该信 源(仅占11.8%),而是把较多的版面给了评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值得指出的是,《南都》较为关注网络论坛上的网友声音,转载了两篇网友评论,与网络 论坛进行了较好的互动。

政府公开的文本的信源大多来自本政府(部门)(57.1%),这是政府出于工作需要发布和公开信息,案件审理 部门通报情况。政府文本引用了当事人邓玉娇和其妈妈的信源各1篇,发出了当事人自己的声音。同时,它还引用了上级政府或官员的信源1篇,这对提高政府部门 的公信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文本也引用了办案律师方面的信源,表示将依法代理案件。政府公开的文本虽然提到了回应网友和媒体的问题,但是,与公众和媒体 信源的互动是空白。

五、研究发现

(一)公众、媒体与政府三方信源 各自建构了不同的议题

由以上内容分析可见,公众、媒体和政府三方信源在“邓玉娇”事件中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议题。

公众通过质疑案件审理和政府有关部门作为,建构了“邓玉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当无罪释放”的议题,并将讨论的矛头指向了案件反映的社会问题,对这些 社会问题提出了批评。在议题建构方式上,公众信源采用了丰富的主题和消息来源,立场和倾向明显,其中不乏理性的声音,当然也不可否认存在个别偏激的言论。

值得指出的是,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塑造了公众建构“邓玉娇”事件议题时交流、商讨、争论的景观。共有46个主贴清晰地反映了公众互动的情状。值得强调的 是,这些互动的主贴藉由商讨,大多发出了理性的声音。比如,对于个别网友怂恿邓家上诉和斥责邓家,主贴《鼓动邓玉娇上诉的网友请尊重邓玉娇家人的选择与意 愿》发出了理性的呼吁。针对众多主贴把邓玉娇命名为“烈女”、“圣女”、“女侠”、“英雄”,主贴《邓玉娇真是烈女吗?邓贵大就该死而无怨吗?》对这些称 号提出了质疑,对邓贵大的死表示了同情。还有主贴对自己原先的意见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关于邓案,我还是那个观点,在准确的司法调查结论没有最终出来之 前,我们的观点都是揣测,甚至会干预司法强奸法律!我在之前发的一个帖子强烈谴责了死者,甚至说了这样的乡镇小吏死了白死的过头话,这是对死者家属的严重 亵渎,也是法律尊严的严重亵渎,都是我义气之下不了解情况之后的观点。因此,我认为不要纠缠这些细节了,因为我们并不掌握实际情况。” 这些理性的互动和 反思极为可贵,反映了中国网民的成长,提高了网络论坛中公共讨论的质量,更是公众议题建构不可或缺的声音。

在公众关于“邓玉娇”事件 的议题建构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公众对部分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其中, 8个主贴质疑、批评法学专家与学者,4个主贴批判法学教 授,6个主贴质疑律师,此外还有5个主贴或批判主流精英在“邓玉娇”事件中的集体失语,或批判心理精英,或告诫精英们应该从该事件中反思。这些批评、批判 或质疑不一定合理,但是,它对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的意见是一种监督,彰显了网络媒体推崇的反“专家范式” (the expert paradigm),是网民群体智慧的体现。

以《南都》为例,媒体建构议题时使用了丰富的主题和多元的信 源,大多采取了中立立场,建构了“澄清事实真相并讨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的议题。在“邓玉娇”事件报道中,《南都》以其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跟踪报道案件, 派驻了记者,追求案发真相,刊发了《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 等深度报道,努力还原案件细节。《南都》还通过采访政府有关官员(如巴东县公安局 长等)、邓玉娇家属、遇害者邓贵大家属等,试图发出各方平衡的声音。总的来说,它追求客观、公正、平衡地报道事实,这是媒体应有的坚守底线,发挥了媒体瞭 望社会、监测环境变迁的功能。同时,《南都》的报道又不仅仅停留在报道事实的层面,通过刊载深度报道和评论,它将讨论深入到了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作出了 更深层次的有益反思,张扬了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政府议题建构使用了单一的信源和中立的立场,主题简单,主要是通报政府有 关部门作为和案件审理情况,聚焦于审结案件,息事宁人。这种议题建构的方式和结果与政府信息发布模式密切相关,是政府部门应对此类事件的常规做法。但是, 单一的信源降低了政府信息的公信力,中立的立场不利于政府议题与公众议题或媒体议题进行交锋,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邓玉娇”事件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二)议题建构过程中公众、媒体与政府的博弈与互动

虽然公众、媒体与政府三方信源在“邓玉娇”事件中建构了各自不同 的议题,但是,公众、媒体与政府的博弈与互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在议题主题建构方面,三方存在博弈,各自争夺自己的解释框架。 其中,公众和政府在邓玉娇案件定性方面的博弈尤为明显,体现在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和政府有关部门各自建构的议题中: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审结案件,主张基于案 发事实依法处置案件,而公众则认为邓玉娇是正当防卫,呼吁无罪释放邓玉娇。二者的博弈在巴东县公安局5月18日第二次通报案情后达到高潮,起因在于此次通 报更改了第一次通报的两个细节:用“异性洗浴服务”替代“特殊服务”一词,改“按倒在沙发上”为“推坐在沙发上”。公众和政府的博弈实则是话语权的争夺, 是公众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交锋,争夺对“邓玉娇”事件的框架定义和解释。在这场话语争夺中,公众成为了重要的话语主体,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且对政府有关部 门展开了批评,扩大了公众的话语空间。

在公众和政府博弈的过程中,以《南都》为代表的媒体并没有直接参与关于案件性质的讨论,而是在 努力寻求事实真相。媒体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在现有的报道框架中,它受制于政府的新闻控制,其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受众的公众是它的重要市场。媒体在公众与政 府之间扮演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力量,形成了一种解决事件的张力。同时,寻求案件真相的努力能够为公众和政府的争论提供事实依据,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寻求和 解的努力。

第二,三者的互动在消息来源引用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89(11.6%)个主贴引用了政府有关部门或官 员的信源,58(7.6%)个主贴的信源来自媒体(主要指的是传统媒体)。有趣的是,其中9个主贴直接转载自《南都》。《南都》4(11.8%)篇报道引 用了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的信源,2篇报道转载自网络媒体,3篇直接是网友议论(网议)。在政府公开的文本中,信源比较单一,我们看不到它与公众和媒体信源 互动的情况,但是,非正式的互动应该一直在进行。

公众引用媒体和政府的信源,有助于提升自身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能够赢取合法 的生存空间。媒体引用公众和政府信源,实现了信源的多元化,有助于做好平衡报道,而且,它放大了公众的声音,有助于公众壮大舆论力量。政府单一的信源导致 与公众和媒体的互动缺失,不利于提高其公信力,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第三,公众和媒体在社会问题上开展了深层的互动,形成了合力,与政 府展开了博弈。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中有161个(21.0%)主贴讨论“邓玉娇”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南都》有7篇(20.6%)报道讨论之,而在政府 文本中,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是缺失的。可见,在“社会问题”的议题上,公众和媒体出现了“合流”现象,形成了合力(当然,公众和媒体之间在社会问题的定 义、诠释和解决等方面也存在博弈,相互进行框架争夺),使得关于“邓玉娇”事件的讨论超越了个案的意义,上升到社会层面讨论具有普遍价值的问题。在这个意 义上,“邓玉娇”事件成了一个引子或导火索,而这也恰恰是“邓玉娇”事件的价值所在。公众和媒体的合力推动了舆论力量的增长,对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新 的博弈也由此展开。

(三)公共议题的生成

公众、媒体和政府的博弈与互动 已经得到了呈现,接下来的问题是,它们如何达成共识来解决事件和问题,它们的“交集”在哪里。这涉及到公共议题及其生成的问题。

公共 议题是关乎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多与公共事务的处理和公共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在“邓玉娇”事件中,公共议题的生成首先是由公众 和媒体在讨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时“合力”推动的,它们建构了这样的公共议题:弱者如何反抗强者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正当的反抗行为如何得到法律公正地裁 决。在将案件的讨论指向社会问题时,公众和媒体的公共议题建构紧紧抓住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逻辑:如果我是下一个“邓玉娇”,怎么办。在这种逻辑置换语境中, 邓玉娇案件本身成为了一种符号象征资源,人们产生了普遍的恐惧和焦虑,开始挖掘案件背后的现实问题,触动了近年来部分地方官员和群众关系紧张的神经,吸引 着更大范围的人群参与到事件的公共讨论中来,壮大了舆论的力量。公共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媒体需要关注和捕捉公共议题,揭露、批判社会存在的 不公正现象以体现它的社会责任,因而,在公共议题生成方面,公众和媒体扮演了“同盟军”的角色,它们捕捉到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合力”触发了公共议题。

在公共议题建构中,政府表现出了一定的惰性,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需要公共议题,恰恰相反,政府同样需要关注公共议题。这是因 为,公共议题所指向的社会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危及了政府的切身利益。政府甚至可以把公众和媒体推动的公共议题作为其推行社会变革的资源和契机,顺 应民意进行改革,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促成《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便是典型案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事件具有推动社会 变革、促使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当然,这种乐观的期待的前提是新媒体事件促成了公共议题的生成,也即是说涉及到社会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艳照门”事件是 有力的反面例证。

政府的需要不仅是公共议题生成的社会基础之一,而且还是公共议题得以生存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政府的需要赋予了公 共议题在现有框架内的合法性和意识形态正当性,使其获得了生存的必要空间。

总之,公众和媒体“合力”触发了公共议题,接着政府被动参 与进来,赋予了公共议题合法的生存空间,公共议题于是得以生成(如下图7所示)。当然,“邓玉娇”事件本身具备的的公共属性对公共议题的生成也具有不可忽 视的先导作用。从中亦可见,公众、媒体和政府对“邓玉娇”事件的公共议题有着共通的需求。

图7 公共议题生成模式

(四)话语运动推动公共议题实现其针对个案的诉求

公共议题的生成赋予了“邓玉娇”事件普遍的意义和合法性,为事件的解决创造了条件,但是,它是静态的,事件的最终解决,也即是公共议题的诉求如何实现, 还需要一个动态的推动力——话语运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强调话语运动对公共议题诉求实现的推动作用,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存在先后秩序关系,它们贯穿 于事件的整个过程。

话语运动指的是由公众和媒介参与建构,挑战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行为或既定政策与决策的公共话语形成的整个过程。“邓 玉娇”事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话语场,公众、媒体和政府在其中开展话语行为(议题建构即是重要的话语行为之一),公众话语、媒体话语和政府话语进行着博弈与 互动。由于网络媒体的参与模式改变了公众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缺少或缺失话语权的状况,公众能够在网络论坛中相对自由和开放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上升为重要 的话语主体,获取了话语权。于是,公众话语成为了“邓玉娇”事件中重要的一极话语力量,而大规模的集中爆发则使其演变成强势话语,出现了“膨胀”现象:它 开始猛烈地质疑政府话语,例如,在“邓玉娇”事件中,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有460个(60.1%)主贴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持质疑态度,225个 (29.4%)主贴对案件审理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作为进行了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政府的话语空间。对于媒体话语,公众话语也发起了挑战,例如,4个主 贴质疑、批评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虽然公众话语的这种“膨胀”由于参杂情绪化的、非理性的声音而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它所彰显的力量却是显而易见的。

公众话语的力量虽然已经彰显,但由于它囿于网络社会中,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尚不足以兑现。当公众话语和媒介话语在公共议题上达成共识并促成公共话语生成 时,它们“汇流”成了一股更为强大的话语力量。媒体放大了公众话语,没有媒体的参与,公众话语难以争取到更加广泛的支持,也难以发挥普遍的影响。同时,公 众话语为媒体发出普遍的社会诉求开辟了空间,网民甚至成了媒体借力的一种符号资源。当公众和媒体“合力”,公众话语和媒介话语合作催生公共话语时,它们发 起了一场针对特定事件的话语运动,对政府有关部门行为或者既定的政策/决策发起了挑战。在“邓玉娇”事件中,公众和媒体发起的话语运动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审理邓玉娇案、案情公开以及案件定性与处罚等发起了挑战。

在“邓玉娇”事件中,如果说公众话语和媒介话语的单独行动或许没有引起政府 有关部门足够重视的话,那么,以公共议题吸引人们广泛参与、以公共话语引起广泛共鸣的话语运动则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开始慎重考虑该事件,考虑公共议题的诉 求,并努力按照公共议题的诉求处置该事件。

公众和媒体发起的话语运动最终推动着“邓玉娇”事件的解决。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话语运动 必须限于政府能够容忍和接受的范围内,它演化成社会运动是危险的,也是不现实的。话语运动能够推动此个“邓玉娇”事件的解决,它能否推动“邓玉娇”事件形 成的公共议题普遍诉求,则取决于它与政策议题互动的力度和结果。话语运动如何促成政策议题,如何推动体制性的变革而超越个案的价值,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 进一步探讨。

六、讨论与结论

(一)结论

在 “邓玉娇”事件中,公众、媒体和政府三方信源建构了各自不同的议题,公众认为邓玉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当无罪释放邓玉娇,并把对案件的讨论指向了社会 问题;媒体致力于澄清事实真相并讨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政府则聚焦于审结案件,意在息事宁人。在议题建构的过程中,公众、媒体和政府三方展开了博弈与互 动。其中,公众和政府在邓玉娇案件定性方面展开了博弈,媒体通过报道事实真相在其中扮演了一种动态平衡力量。在信源引用方面,公众和媒体的互动尤为频繁, 在讨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时,二者更是形成了深层的互动,与政府展开了博弈。

在公众、媒体和政府的博弈与互动中,它们找到了“交 集”:对“邓玉娇”事件的公共议题有着共同的需求。公共议题沿着这样的逻辑生成:公众和媒体在讨论本身具有公共属性的“邓玉娇”事件的背后的社会问题时合 力“触发”了公共议题,政府则赋予了公共议题合法的生存空间。公共议题生成后,它吸引着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到“邓玉娇”事件的公共讨论中来,为解决事件奠 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最终,公众和媒体开启的话语运动推动公共议题实现其针对个案的诉求,解决“邓玉娇”事件。但是,这仅仅是个案的解决,公共议题如何实 现其最终诉求,则取决于话语运动与政策议题互动的张力和结果。

(二)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新媒体事件的对策分析

本研究探讨了新媒体事件的形成机制,分析它何以成为事件、何以成功,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应对新媒体事件时采取以下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切实维护和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唯此方能在应对新媒体事件中赢取主动地位。(2)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提高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准 确度。在“邓玉娇”事件中,前后两次通报的细微变化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在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信息发布透明度和准确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 斑。(3)特别强调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注重引用多方信源,尤其是权威信源(诸如上级政府信源)和第三方信源来提高自身信息的可信度。在“邓玉娇”事件 中,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引用自身信源,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招致了公众的怀疑,如能更多地引用权威信源和第三方信源,政府方面的信息传播效果会更理 想。(4)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积极与公众、媒体开展互动,就新媒体事件暴露的社会问题进行商讨,关切公共议题的诉求,顺势推动社会的改革发展。

(三)讨论

本研究以“邓玉娇”事件为例探讨了新媒体事件的议题建构与话语运动问题,在分析和论述过程中,虽然笔者努 力将针对事件的讨论上升到一般性问题的高度,但是,本文针对个案得出的研究结论在推及其他新媒体事件时需要特别小心。在本研究对网络论坛的帖子进行内容分 析的过程中,笔者坚持了一贯的分析标准以减少主观倾向的影响,但网络匿名传播带来的诸如言论混杂等问题给分析造成了一定的苦难,因而,对内容分析的客观性 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本研究把政府有关部门公开的文本作为分析对象,能够清晰地窥见政府显在的意见、态度和立场,但是,由于未能获取和分析政府有 关部门背后或私下的观点与动作,在反映和代表政府立场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本研究选择了《南都》作为媒体样本的代表,未仔细讨论不同媒体之间的差异, 这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议题。后续研究亦可聚焦于新媒体事件的传播机制、新媒体事件与政策议题的互动、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新媒体事件的理性等命题。

【作者:吴世文 院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参考文献:

第20篇: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纸媒如何生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纸媒如何生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像杂志一样的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传媒生态的改变呢?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近几年,随着纸媒市场处境的不断恶化,业内不禁担心纸媒的前景。人们都在疑惑,数字化称霸的年代,纸媒还能存活多久?网络媒体来势汹汹,传统媒体是不是恐慌?

近几年用手持阅读器、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增加很快,传统书报刊的发展会一定程度减速。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新兴的数字出版这些年发展非常快,相应的数字阅读的人数增长也比较快,这是事实。但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的书报刊产业仍在增长,有很大的阅读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一个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崭露头角。毫无疑问,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现阶段既是生存危机,又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对于纸媒的现状,业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在数字时代平面媒体都必然出局,纸媒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另一种声音则相对乐观,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纸媒仍然可以通过增量突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传统纸媒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传统纸媒面对新媒体并非只有挑战。我们要看到传统纸媒的优势和面临的新机遇,寻找新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道,推动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条件下传统纸媒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还有2010年“4.13”玉树大地震,就对主流媒体尤其纸媒客观、深度、权威报道给予了深刻的考验。对于设备复杂的电视媒体而言,灾情实况只能通过远距离的拍摄和报道进行传播,而纸媒记者在克服险难重重的情况下.深入灾区中心,用照相机和原始的纸、笔,写下一篇篇客观真实而又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主流纸质媒体记者发布的报道。成为各网络媒体争相刊载的信息来源。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纸质媒体等借助自己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继续在策划选题、报道相关信息上为灾区人民和关心灾区重建的人们提供详细、权威的报道。这些正是作为传统纸媒的优势之所在,也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传统纸媒发展要走媒介融合与报网互动之路

媒介融合是趋势,报网互动是报业集团数字化拓展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在探索性发展中主要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报业变革,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主动应对媒介竞争环境的变化。媒介融合是互借优势。媒介融合是在新的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利用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联盟以期达到最大的信息传送能力和最强的广告售卖能力。媒介融合的趋势对于目前报业集团的经营来说,还远未达到充分的态势。仅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媒介融合的趋势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媒介融合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媒介融合,报纸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三是媒介融合,报纸经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如今,互联网这一手段远远比传统的信源搜集方式更方便、更快捷、更直接、更广泛。报纸与门户网站合作,通过电子信箱、留言版、论坛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信源,由此形成的报道授权合作网站第一时间独家发布,实现信源的共享。第二。它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平台。报纸能够利用互联网的论坛、留言版、聊天室等功能,搭建与受众的沟通、互动平台。第三,它也是新型的发布平台。“纸张”只是一种新闻发布的载体,而报纸的采编资源所采集制作的内容,不必拘泥于此.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灵活发布。这一平台的搭建,使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第四,它可以实现经营模式的互动。报网互动的模式不但为报纸传播方式实现转型,同时也为报纸信息内容、广告以及所有可能在网络上实现的各种商业产品与服务提供了新的利润来源。第五,它也可以实现管理模式的共享。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和软件技术的进步,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流程越来越趋向与虚拟化的网络管理。 让传统报业走向数字报业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新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一个有效应对策略。现在许多报纸和新技术结合的媒介产品,发挥了新媒体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既可以整合报纸的资源,提升报纸的竞争力,避免报纸读者和广告市场的分流,又可以在体验经济的年代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改变报纸读者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传统报业的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新媒体的内容、传播方式、经营模式并不能完全超脱传统媒体的经验。报业数字化的变革同样是在兼顾自身优势基础上的一种发展。首先,要保证内容为王,渠道为先.在此基础上实行报纸数字化,才能提高报纸竞争力。报纸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有成熟的新闻采集机构,有一大批职业化的新闻人。有丰富的采访和编辑经验,有长期形成的舆论导向能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各大网站还是倾向于转载报纸的内容。因此,在与新媒体融入的过程中,报纸要发挥它的“内容优势”,再加上对新近发展的渠道的应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其次,数字化发展可以改变报纸价值链盈利模式和内容特点,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新媒体以其传播方式的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在网络等新兴媒体冲击报纸的强势地位时,结合新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是报纸发展的有效策略。数字化的发展会使报纸的市场空间,盈利模式和产品形式发生一些变化,避免新媒体对报纸价值在外部的多重分割,从而在媒介格局变动的情势下保证报纸的竞争力。另外,数字化是报纸立足于报业本质对发展形态的重塑,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报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报纸的数字化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媒体产业链和相关行业进行价值重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并非你死我活,而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报业数字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与新媒体竞争,更深远的目的是未来的发展。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主动推进媒体融合的变革进程,抢占媒体融合的新高点,是当前报业集团和传统报纸的正确选择

姓名:王瑞强

学号:20111521125 班级:会展1101班

事件面对媒体范文
《事件面对媒体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