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30 15:04:4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 1 -- 1 -

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读后感

前言

时间不是没有重量的。——王岳川在前言中这样郑重的抛出了一句时间决定后现代文学的始由。不可否能作为研究学者,研究历史延续的渊源就来至于那不可停息的时间的脚步声中,文学跨度了几个世纪。 在历史浪潮的汹涌下,以及在整个世界糟粕了战争的洗礼,文学经历了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以及现代主义的演化,最终走向了一期强烈纷争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时期。

是的,时间不是没有重量的。随着她悄然或惊世骇俗的分秒流转间,人的意思形态、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都在我们无法逐戈的潮流中,用着文化这一广泛的视野告示后现代主义的推进,忙碌的人们已在这种思潮的涌动里,麻木的行进短暂的人生。

高瞻远瞩的学者们在世界的论坛上开演了一幕幕舌唇之战,好吧,让我们随着王岳川敏锐清醒的头脑步入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研究殿堂,领略这生生息息的文化思潮横扫整个文化领域时,裹挟着的浸渍了人类精神领域的虚无主义,感受这20世纪思想舞台上愈演愈烈的真实与虚妄的冲突。

或许我们从中得取不到什么,也因生活的忙碌来不及感受什么,或许在匆匆碌碌的行走间,后现代主义就消散在我们步伐后滚滚的红尘,可我们无可否认它的存在和对这个世界最深切的印记,在你闲暇之余,可否品读王岳川引领你走进的怪诞却又真实存在于我们四周的后现代主义?!

正文

我无法清晰的表达是文学表现了哲学,还是哲学指引文学的路途。就像谁也说不清是鸡蛋先于母鸡,还是母鸡先于鸡蛋,谁也道不清,谁也讲不明。

时代的推进,精神意思形态的转化,主义的演化,价值体系的更迭,生于后工业社会的我们,在历史潮流沉淀基石上,我们不得不有自己真实的面目展现我们别于先人的遗留的遗迹。

因此,后现代主义随着历史脚步拖延到20世纪50年代末超越现代主义文化,走向了以文化断裂的方式获得了对现代文化反动的哲学话语,并宣告人类数千年来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正在和将要经历重大的历史变迁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时代。

这个题目很大,对于王岳川将近三十余万字的演说,我无地自容,就于几千字的读后感来涵盖他的内容,我也无力磊述,只能就着自己思绪的澎湃,写些他对后现代研究总体的一种概括,以及我一点点小小的感悟,在电脑前准备写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无任何的感念可言,这是我性格致命的弱点。

在由头不稳的叙述间,请见谅我文字的紊乱,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共同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对于后现代主义无法抑制的浓厚的探究精神,这就足够了,不是么?

翻阅开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目录,十四章大大的黑色标题就赤焰得令我头脑炫目,且让我在细细浏览一番,此刻的我实在没有这样的底气去叙述这么沉重的时间凝集后的文学,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其实要继续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呵呵,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不亚于大学毕业时的论文,或者还盛于其所涵盖的纲要。

在看过《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而后,回过头来细细品读它的目录,我惨痛的得出一个结论:

在一路细细的看过之后,竟然还不如此刻从整体看概括的目录来的清晰明了,这是我读文学之论等书籍时的个性所在。

对我并不清晰了解的事物总是大头大脑的先从高深的事物着手,而后就好在别人面前大大咧咧的说着文论的言语,好了先不说我读书个性的使然,且该说说中心——有关该书的整个框架和我能说的有关后现代主义的一切。

王岳川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就我的思维逻辑,整个十四章可以分解为三部分来读(呵呵,感觉像议论文的架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总体的时代背景和整个精神脉络的对抗;

第二部分则通过后现代的各个集成部分(包括知识境况、哲学文化、文学理论、审美思维、诗学代表及写作模式)来充分详细地与读者分解后现代的意思形态及现状;

第三部分就是处在后现代主义引导的后工业社会里的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深深地反思、分析及对思潮的走向的概括。

全书以一种平静的思维方式来书写,有点类似教科书,却在我看来更是以一种对话的口吻引领着我走进奇妙的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世界里,自自然然的就走了进去,或许因为好奇,更多的是王岳川精密思维的讲解,才能让我一步步的走进。

汗颜!我并不具备王岳川如此强烈的逻辑思维能力,面对这一时代凝集后沉淀淀的厚重的文化现象,没有清醒、坚毅和准确的思维逻辑是无法洋洋洒洒的写上三十余万的研究论书的。

所以我也只能在自己理解的思维情况下,尽力简单明了的态度来展现后现代主义的概况。

许多体系(无论是物理、化学、数学、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一旦以一种教学态度来构造的时候,就无法摆脱正常洗礼的模式范畴。

因为制定一个标准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在习以为常的标准模式下却接受陌生的事物,虽然这些事物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却总是要通过正统的体系展现,才能让人们看清了解和接受。

无一例外的,王岳川也是以非常系统严谨的态度来探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虽然后现代主义本身总是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文学形式来展现它别于以前任何时代的文学,以中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先锋文学为例。

这种文学现象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所面对的历史符象的多元性以各自的方式强调了历史终结的普泛化和启蒙观念的衰微。

很显然,那个时代的文学先驱们走的历史前沿的边缘,直至无力后来者的接纳,就消失在滚滚红尘泛起的迷雾间。

或许是他们在*时期成长起来那种对创伤性敏锐地把握与触动,使得他们在这种记忆痕迹的无意识深处留存了恐怖的原话语的袭击。

悲哀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弃文从商,风风火火的经济浪潮席卷了人们感性的认识,麻木的在金钱面前颓然的度过了年华,这是一个文化漂泊的时代,世人的不解大大刺激了本已伤痕累累的心灵,和着那个时代的摇滚悄然的隐退了。

王岳川并没有在他的研究中加入中国的文学现状,只是一种遗憾吧。不可否认,或许中国的先锋文学正在悄然的迎来她的第二个春天。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而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曙光的感召下,膨胀化的信息时代也预知着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大地的扎根。

我本人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意思形态里,开始接触了这个时代追逐先锋文学的人儿,从而对后现代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也幸运的那么恰巧有机会接触到王岳川在九十年代初撰写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这是一种命运的使然,我无从解答,就如随着时代的召唤而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景观一样。

后现代主义是风靡着整个欧美的文化思潮,它裹挟着各种先锋性、多元性的哲学观念、美学理论和艺术流派,使得清晰描述变得如此的困难,

但我们澎湃的心灵无法阻隔的要透过它那\"耗尽\"般的喧嚣和骚动,去窥视其主要的理论特征。

它的整个理论特征由于它所呈现爆破的文学状态一样,疯狂的反对现阶段历史陈迹下的各种理论立场。 它强烈的某种内在逻辑或内在动力所主宰而形成的分歧在基于反中心型、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体系性的思维向度里,以反认识论、反本体论的立场,呈现了后现代这一反体系的时代,构成了它独特鲜明的理论特征。

一种灵魂裸露的逻辑意识形态成为了后现代人\"耗尽\"之后的准确的写照,也正是它在表面上同现代主义相对立的境况下,却无意在实质上承接了同现代主义相类似的当代西方\"焦虑\"、\"无言\"痛苦的畸形表达,光怪陆离的展现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到来,及渗透在每一个后现代人的心灵而后堕落一地的丕痫的惊恐中。 这个时代已经来临,向走向现代化的华夏提出了挑战,现代的我们是否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新历史交界的可

能呢?

期待......

时间不是没有重量的。我依旧情不自禁的想起这句话,对我来说,这是全书中最有分量的话了。我说不清自己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投入到王岳川漫长的叙述。

路崎岖而蜿蜒,或许是由于路的每一个端口都是极其美丽渲染的风景线吧,每一个端口上矛盾冲突的较量所喷发出的激昂与漩涡都让我迷醉而又混沌,我现在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为何要研究这些了,意义呢? 谁也没法把握,就像后现代主义呈现出的状态一样,在纷争中我们得到是一个又一个的纷争,有时候真想偃旗息鼓,让他们吵,让他们闹去吧。哇,这话说得大了,毕竟他们是万人仰慕的哲学家丫。也说得远了。还是回来继续说说让我着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能如此出现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有人批判,有人响应,也有人无奈面对它的真实存在。这一切都归根人的本性吧和历史不可扭转的进程。

哎呀,思想忽然乱了,或许我从就没有平静过,面对这么庞大的解说,我总是一语还休的矛盾着、解释着、解构着我混乱的思绪。或许我也受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不像以正统的形而上学的构架去展现后现代主义在我内心的样子,有一个准确的模样么?我不太明了。

好了,该说的还是要说,我解脱不了这样的束缚——自我的捆绑——自我述说的欲望。

任何一种主义的存在都是以某种学说呈现出来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命脉的起始应归结于解释学说。在经历了几代哲学精神运动的奔波,我无从得知这一历程过后,为何就以解释学说为起源掀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序幕。历史的长河久远漫长,而个人生命历程的短暂,

还有现实社会的迷乱,都让我们无法追根逐源的忙乱回溯,只能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靠着他给予的高度,去接触我们脚底深厚脊梁、去展望我们未知的可能。

而此刻的我,品读过后的静静思索或许是对巨人坚实的臂膀最亲昵的抚慰吧,从中我得到是更大更强有力的震撼,因为我真切地接触这臂腕的伟岸。

完了,一到夜晚,我的思路就容易走进一种形象的思维,无法正确的投入到理论解说的轨道。嗯,尽力吧,因为我还想说。

解释学直译中我们就可得到是从解释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目的文学。哲学解释学(以伽达默尔1960年发表的《真理与方法》为其标志)剔除了对原有对象简单一元中心论的客观再现,而更多的是从多方位的解释以对话形式体现意义的不确定性,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交融的互助解释。

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整体性到多维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从空间性(本质)到时间性(历史)的转折,划出了现代精神与后现代精神的界限。

读者在面对对象的时候,解读的过程各自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循环往复的和个人语言游戏、主观偏见及审美观的差异,都带了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广泛性。从这我感觉到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离我们盛远的哲学家、文人,更多的是我们读者自己本身。

我们通过内在的思索分化,对本源存在多元互动的感悟,及我们自身语言的不统一,成就了我们对自身与对象的解释以及对不解结论的循环理解,太多的不解又造就了更多的理解,从而这一矛盾的现象就体现在是读者本身的作者的语言游戏中了。

解释学混沌的告诉我们这一现象的真实存在,也展示着后现代主义启蒙的到来,但却无法用无穷变化的解说回答来打破对理解是何物的一种描述性的内在循环。

尔后读者颓然的放弃了解释的立场,以接受者的姿态去面对文学对象。读者在接受活动过程中,重获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求新求变的快感,以及与文学交流中一种再接受后自己与作者交流的再创造,因此新思路不断地涌现,呈现出了以读者为中心论的接受美学。

审美经验也再一次展现了读者在审美愉悦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解放并自我确证,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经

验方式,使人性从日常生活的麻痹猥琐和习惯偏见中解放出来。

然而,解释—接受理论依旧是以罗各斯中心主义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过去和把握未来的理解历史性,无法摆脱人类以一种终极价值认同感去展现真实的愿望。似乎有赶不上后现代主义快速步伐的进程,于是一种新的后现代图景出现——解构策略,在与之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浮出水面,占据了后现代前进的方向。 解构理论(代表人物德里达)摆脱了单一狭隘的思想背景所无法展现一个哲人全部思想轨迹以及向传统挑战的真实动机。是的,我们总是批判,总是想摆脱旧有的束缚,找寻到一种全新真实的理性的言说去解释历史进程中的我们。

然而,历史的淘汰并非单纯的取消。好吧,就让我们在解构的过程中,感受这已构成后现代精神的底蕴和基色的解构理论。

其实面对解构理论,我真不知道从何下笔,解构理论的涣散及解构他者即自我解构的统一性,还有主体隐退而结构凸现的表征,以及它肆无忌惮的对整体神话的破灭和对语言中心论的消解,和它自身瓦解在场的解构策略,都让我迷失中心方向去进行论述。我极易沉静在别人呈现的意思形态中而无法自拔。

好吧,或许你已经在我简短陈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我无力解述,只好在王岳川的一句结论性的区别话语里,结束今天我个人的思索吧。

立足于对本文的解释,并为了交流而重设理解的历史性,这就是伽达默尔。

立足于对本文解释的重新解释,并为了本文而放逐历史,这就是德里达。

历史与当下,本文与届时,中心与边缘,秩序与无序,同一与差异,共识与中断,解读与误读,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使当今世界这一大本文充满了困惑、矛盾与焦虑。\"

晚了,世界本文再怎么变动,也改变不了人们正常的时物钟的运转。嗯,我真的该睡了!

我开始陷入一种意识混沌的状态中了,面对众多哲人的磊述,我不如王岳川那样清晰明了地将他们分数清楚,这依旧是个庞大的工程,是要在一种思想沉积积淀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如建筑工程图纸那样明晰干练的构造图纸。

而此刻的我,只能在肤浅概念及混乱的平静心态里,继续我未完的旅程。是的,有份责任催促着我疲乏的头颅迎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风浪前行、再前行......当我们堕入意志漩涡的时候,总是想抓住一根救命草,希望它能把沉溺中的我们解救。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让哲人们殚思竭虑,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根源及背景呢?人类意识演化都逃脱不了历史进程的步伐中经济、科技、政治体系冲突、变化的大背景。

因此,一位美洲大陆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从现代主义喧嚣中听到了一个异样的声音。正是这样一种声音的传递,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后现代主义呈现的文化大背景的社会正是后工业时代的社会。这一社会形态表现为大工业生产的高效高能,成为了一个以信息为工艺对象、以科技产业为主要职业的崭新的信息时代。

首先,我们来体味一下这一\"后\"冠名的概念。世界瞬息万变,一不小心科技迅猛的发展,经济稳步的迈开它大步坚定的脚印,席卷这个社会的经济浪潮,冲昏了人们还未清醒的意识,麻麻混乱中接受这个潮流,拜金的混沌造成了这一\"后\"的呈现。

这是一种过渡性的时代,这是一种对未来先进工业社会到来的迷茫的\"生活于间隙时代的感受\",我们无法确切地判断这种意识形态的超前与进步,只能无奈的选择一个\"后\"表达我们所有在间隙的狭缝里黑暗摸索的困惑。至此以往的进程中,我们总是能够总结出一个时代跨越另一个时代的时候,终要经历一种迷茫、一种无奈、一种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辨清方向进行。

错还是对,我们无从判断,只能接受的姿态面对它,就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样,在我们经历那么漫长的演化后,才真正认清了我们演化的始源及一条我们祖先迷乱中走过的路线。

我们在这种次序紊乱、意念冲突的矛盾里,以文化领域惯有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个性化\"、\"自由化\"及\"反体制化\"精神与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政治的非人性化和类型化一步欲趋的组合成三足鼎立的社会冲突

及机制断裂的一个世界层面。我们将它截取开来,细细言述,细细评论。

世界是矛盾的,面对\"矛盾\"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我不能清楚自己到底对它了解多少,或者在现实社会里运用了多少,只是在这矛盾冲突的文化后工业时代里,这词无法规避。

它拓延出了太多指引性的标杆,例如在这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里体现了文化沉淀性和扬弃性与科学的革命性和创新取代性的矛盾;体现了资本主义速食文化的庸俗和放荡与宗教道德文化的严谨和保守的矛盾;体现了文化本身光电影等不断翻新寻求刺激的盲目与崇尚文化艺术习俗真实的经验渴求的矛盾;体现了文化信奉自我、一种\"距离消蚀\"的审美观念与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碌碌有为的先进科学历程的矛盾......都造就了现代主义文化的断层不可抹灭的痛楚及沉重的代价的现实状态。

从而这种文化的矛盾也暴露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矛盾,凸现了现代主义失掉的文学一致性、颠覆文化秩序时对文化标准本身的影响、艺术和生活间界限的模糊及消融。矛盾的理论让我们无从叙述错与对,只是在这种矛盾意识状态里,还未对现代文化有个清醒地认识,悄然间我们就已经走入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中了。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性,显现在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价值方面进行的一场\"反文化\"运动,它以个性解放、本能释放、冲动自由等为旗号,以一种特久不衰的激进态势,猛烈冲击一切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撞击着文明的历史戒律和心灵禁忌。是的,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意识形态里,众多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论作者们都被喻为\"超出意识范围的冒险家\"。

他们得冒险创作令人们意志观念抽空,在欣喜若狂的吟诵中又再一次的达到困惑焦虑的终端,后现代主义文学并没有指引方向去解脱我们现实状态里那张杨跋扈的个性中脱离超验观念而堕入的那种虚无,在一种涣散力的勃发中我们感觉到了那种绝于世外的极端分离的迷茫与痛苦。这是后工业社会话语断层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文学。

这种张扬非理性以及完全依赖本能呈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张显了后工业社会里的现代的我们反叛、宜化、退隐、冷漠的文化性格。艺术成为了一场游戏,我们玩弄文字的同时,也是在玩弄我们自身不成体系的意志理念。用这反文化的气息、视觉的冲击、艺术的支离破碎、反释义的报复和对理性的抗击呈现了这个时代意义的匮乏,我们不用寻根,仅仅只要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去满足人的物欲,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象征?!

我深感痛心!在这生命意义匮乏的空白荒地的边缘,我们迷茫思索与\"崇拜\",在这从未有过的外部世界迅速变化的体验力,我们产生了某种空间感和时间感的错乱,忙乱的积极寻找长久以来支撑我们精神家园的救命草,一种\"新宗教\"渴求的呼声高涨,却无奈在丧失信念里丢弃了所有,招致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生命中那无法承受的\"轻\"!

痛!

在一种相对论的意识形态面前,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是否敢对抗后现代性了,因为它太让人心痛。我们开始对它提出质疑了,后现代真的可以成为可能么?还是在转轨的意识形态里,它只是昙花一现,我们终究要归入到另一个能正确引导我们精神家园的文化领域里呢?我没有答案。只能简单重述一下王岳川所呈现的走中间道路的哲人的一点点思想光辉。

现代性成了问题、出了问题了,哲人们用批判的理论尽数这一事实的存在。人在现代科技中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控制了人(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网络),人异化了。现代问题显现:理性走向了自身的反面——非理性;从而人们在这种理性疯狂扩散而导演出的人类毁灭性的悲剧。

人们只用重新拿起批判的眼光去面对现代性的问题。世界似乎只有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才能造就下一片安

详宁静的天地,在批判路上也呈现了这种状态,左、中、右的批判家各抒己见,划出了\"批判理论\"步步后退的轨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其最终解决只能是打碎旧的生产关系,改革这个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马尔库塞认为,必须首先改革经济和科学技术,将人变为单维人的单维社会;哈贝马斯认为,必须改革的是上层建筑中的文化结构;福克认为,应改变的是现代文化中的语言结构。

而这种由制度→科技→文化→语言的后退势态,却更让人进入了一种迷惑状态,因为文化的存在无法脱离社会制度及经济形态。然而他们还在继续追问,想从中获取某种解决现代问题的答案、向\"现代性\"发起进攻的武器及批判后现代存在的可能性,进的而推出纠正原设计的错误和实践的偏差,重新构建和修复去建立一个新的理性图式——交流理性。

这一理性图式是惯于人们习性交流及相互理解批判的产生的。抛开迷茫困惑的意识,人们透过互动与交往,通过言语在概念滑动中增进相互的理解与信任。从而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获得精神领域的依托与互解。即以一种理论建设性的视界,是我们可以将交往活动作为媒介,使整个生活世界能再创造其自身。

这是一种近乎理想化的理论构架,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呈现么?我期待,却也茫然的困惑它的到来?真地会么,或许我们只能期待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 阳光好好!难得假日,我要去海边好好玩耍一番啦!这个困惑就明天再思考吧。生命短暂,大自然赋予的美妙,我们都不该错过,不是么?

结束语

我忽然想结束这个旅程了,再接下去翻阅王岳川其他篇幅的论述更多的是一种重新磊述,只不是通过了\"知识\"、\"文化观\"、\"策略\"、\"审美\"、\"诗学\"及\"写作模式\"几个方面又一次阐述。尔后以旧式的文学研究模式,将后现代主义新思潮趋势作为结束篇章。

而我这拖沓了许久了读后感又应该以什么作为结束曲呢?

本来想以对一位诗人的诗的解说来作为我这漫长旅程的最后一站,可惜我不敢乱用他人的文字,毕竟我没挣得他同意,而且我也很害怕自己的评论不够到位。好吧,就以自己的诗为结束曲,随便找个机会对自己的文字做一个评论。

推荐第2篇:西汉文学研究

西汉文学研究

摘要: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而这一时期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凸显。由于“不遇”文士身份的不同,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遇”之情绪也有差别。西汉“士不遇”文学主题的突出,既与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从而引起的士的地位变化有关,也与士人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的意识和中国文学中的“风雅”精神有关。

关键词:西汉;士不遇;主题;风雅

“士不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比较常见的一大主题。自从屈原《离骚》、宋玉《九辩》以来,在绵延的文学历史长河中,此类作品可以说是代不乏作,历久不衰,并且涉及到诸如赋、散文、诗歌、词乃至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统观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西汉时期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特别多,十分引人注目。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盛之世,却产生了如此多的“士不遇”作品,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下面我们试就这一问题加以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西汉“士不遇”主题文学作品鸟瞰

西汉时期,去战国未远,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自沉汨罗江以明志的悲剧性命运,很容易引起西汉士人的同情与联想,因而汉代的“士不遇”文学作品往往是从吊屈原开始的。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汉代最早的凭吊屈原的文学作品。贾谊少年得志,受到文帝的赏识,擢为太中大夫,但因受到灌婴、周勃等人的谄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贾谊路过湘江时,很自然地想到了与自己有着相似遭遇的屈原,便创作了此赋。在赋中,贾谊对屈原的遭遇扼腕叹息,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圣贤逆曳兮,方正倒植。”“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极其强烈地抒发了志士不遇的悲愤,谴责了黑白颠倒、小人得志、俊才遭弃的社会现实。这篇赋名为吊屈原,实则自吊。在贾谊《吊屈原赋》的影响下,西汉文人纷纷以凭吊屈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士不遇”的情怀或对“士不遇”这种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如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以及扬雄的《反离骚》等等。东方朔在《七谏》中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对于屈原选择以死来抗争的方式并不认同。篇中曾提到“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托”,这就表明东方朔思想中有着较为浓重的归隐意识。无独有偶,扬雄《反离骚》篇末云:“昔仲尼之去鲁兮,婓婓迟迟而周迈。终回复于旧都兮,何必湘渊与涛濑。溷渔父之餔歠兮,洁沐浴之振衣。弃由聃之所珍兮,蹠彭咸之所遗。”同样对屈原自杀明志的行为颇有微词。在汉初,黄老思想大盛,即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思想并未销声匿迹,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汉士人。因此西汉士人除了受到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思想影响之外,又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还有一些作品,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现“士不遇”这一主题的,作者的愤懑之情充斥其间,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汉代这类作品的肇始。此赋大约作于作者晚年居家之时,赋中的“不出户庭,庶无过矣”正是其待家避罪的心灵写照。汉武帝时,董仲舒与公孙弘同治《公羊春秋》,公孙弘的学问不如董仲舒,但由于善于奉承,而至公卿之位。董仲舒心里不服,认为他是阿谀得宠,公孙弘怀恨在心,建议汉武帝使其相胶西王,妄图借胶西王之手加害董仲舒。虽然胶西王善待董仲舒,但董仲舒恐时久获罪,便称病辞官,居家至死。董仲舒在此赋的开始,“首先高扬了‘士’之独立存在的价值”[1],认为“士”之所以“不遇”,是因为既“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又不“屈意从人”,此后对黑白混淆、世道幽昧的社会现实作了批判。鲁迅先生曾评价此赋说:“虽为纯粹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狭之意尽矣。”[2]在中国文学史上,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第一次以“士不遇”为题目,并把它作为独立的重要主题来论述的文学作品,尽管其文学价值不算很高,但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篇赋的直接影响下,司马迁创作了《悲士不遇赋》。这篇赋并“没有对‘个人’的不遇表示什么悲切的看法,只是对‘士不遇’类于概念化的表述”[3]。而司马迁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之气与不遇情怀的则是其《报任安书》。在这封给任安的信中,司马迁声泪俱下地叙述了自己忠而获罪以至遭宫刑的悲惨遭遇,以及无法“推贤进士”以尽职责的尴尬处境。

此外,汉代还有一些“士不遇”主题作品是通过主客对答的方式来表现的,如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等。《答客难》中,客人向东方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战国时期的张仪、苏秦之流,凭借自己的纵横之术而践将相之位,而东方先生学富五车,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东方朔以时迁事异来回答: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生存与壮大而礼贤下士;现如今,“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由以上观之,在西汉盛世的文学作品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与不平之气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导致了这一时期“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凸显。“这充分说明悲士不遇已成为西汉文士对自身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否定性情感体验。反映了‘盛世’对人的压抑情况。”[3]

二、汉代“不遇”文士的身份探析

东汉班固曾在《两都赋序》中说:

故言语侍从之士,若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文选》卷一)

由此可见,在班固看来,西汉擅长文章的作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侍从之士,另一类是公卿大夫。这两类人都创作过“士不遇”的作品,而这一文学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西汉以经术取士,很多通一经或数经的士人地位显赫。“如公孙弘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为汉武丞相。倪宽为廷尉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遂见重。以议封禅贡谀,为汉武御史大夫。张汤为廷尉,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武帝又使董仲舒弟子吕步舒,治淮南狱,以《春秋》断于外,不报,天子皆以为是。”[5]精通经学者,都被统治者视为栋梁之材,并给予一定的职位以尽其材,但宦海**险恶,总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重用。这些未得到重用的公卿大夫所写的这类“士不遇”作品,有着浓烈的愤懑之气。像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主要宣泄的就是那种无法施展自我才华的抑郁不平之气和对于小人得志的愤慨。因为他们有经天纬地之材,也有大施宏图的心志,但总是受到别人的排挤与陷害,于是只能“不平则鸣”,通过文章来宣泄自己的不平之气。 然而对于东方朔、王褒等这些侍从之士来说,他们在统治者眼中只是视如俳倡。他们被“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在皇帝身边,只供“诙啁而已”。时人称东方朔“口谐倡辩”、“应谐以优”(《汉书》卷65《东方朔传》)。枚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緤黩贵幸”,自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汉书》卷51《枚皋传》);又《汉书》卷64上《严助传》称“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在汉代帝王中,大约数汉宣帝对辞赋的评价最高。他不仅视辞赋为娱乐的工具,还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既有“仁义讽谕”的作用,又能帮助人增长有关“鸟兽虫鱼”等博物的知识(《汉书·王褒传》)。尽管如此,当有人批评汉宣帝爱好辞赋时,汉宣帝称赋家“贤于倡优博弈远矣”,实质上他看待赋家依然等同倡优。因而西汉那些不通经术的文学之士,在政治上毫无前途可言,根本没有一展“治平”宏图的机会,而他们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这些人所创作的“士不遇”作品,抒发的是“时不我遇”的无奈之情,而不是遭受别人排挤与陷害的愤懑之情。

三、“士不遇”文学主题凸显的文化成因 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在文学领域“士不遇”主题却如此明显,这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它既与封建专制制度确立、皇权膨胀从而引起的士的地位变化有关,也与文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大多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有关。

西周时期,“士”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最低的一个等级。进入战国以后,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局中,西周以来严格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作为介于贵族与庶人之间的士阶层,便成了庶人上升与贵族下降的中间地带,因而士集团不断扩大。并且在等级制度崩坏和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士人所拥有的知识与职守分离,从而使士阶层从统治集团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智能阶层。士阶层作为智能阶层崛起之后,便形成了与以各国诸侯为代表的权势阶层相对立的政治局面。智能阶层代表着道统,而权势阶层把持着政统。智能阶层以自己的思想为思想,以自己的立场为立场,从“道”不从君,自觉地把道统凌驾于政统之上;而权势阶层也需要道统的支持来加强其权力的合法性。因此,“战国时期的知识阶层自重有加,争取和王侯之间保持一种师友而不是君臣的关系”。如从《史记·魏世家》所记载的田子方与文候太子击的对话,就可以见出当时主与客是一种比较民主的关系。太子击在朝歌遇到魏文候的老师,引车回避并下车拜见,而田子方却不以适当的礼节应对。太子感到不高兴,便问:“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田子方答道:“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履然,奈何其同之哉?”类似的例子在战国时期可以说不胜枚举,如《淮南子·修务训》、《吕氏春秋·期贤》中记载的魏文候过段干木闾,未尝不轼,以及《战国策·齐策四》所记载的齐宣王与颜斶的辩论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战国士人在直面世君时,有相当的主体性,敢于与其争辩。当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一国不能实现时,士人便另投他国。“合则留,不合则去”,“士无常君,国无定臣”,此时的士人不存在遇不遇的问题,此处不遇可以遇于彼处。当然,士人这种主体选择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士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必须依靠某一位“知己明君”。因而,“先秦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政治和现实政权已有相当的依附性,正是这种依附性,对他们的人格气质、文化心理及精神生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7]。由于这种依附性,孟子理想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士人对政权的依附性逐渐增强,甚至产生了某种奴性。

士阶层的黄金时代——战国逝去之后,随着秦汉中央专制制度的建立,皇权的膨胀,士人阶层所受到的束缚日益加重,尽管在汉初的一段时间内,诸侯王拥城自治,罗致人才,形成了士人自由流动的社会环境,当时的文士司马相如、枚皋等都有客游诸侯国的经历。汉景帝削平七国之乱后,藩国势力大大削弱,尤其是汉武帝采取种种措施加强中央专制,大一统形态逐步强化。汉武帝也注意招徕各诸侯国的士人为己所用,司马相如等人逐渐聚集到皇帝身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无论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还是为实现对现实的干预,只能入仕为中央朝廷服务,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因而先秦士人已具有的对王权的依附性,在此时空前加强。原来的主客或师友关系变为纯粹的君臣关系,皇帝高高在上,而臣下只能匍匐在君威之下,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力。司马迁只因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便不得不面临遭受宫刑的惩罚。在这种情势下,汉代士人对专制政治普遍感到一种压力,汉文帝时贾山《至言》中说:“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断者;万钧之所在,无不靡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君对臣“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东方朔《答客难》)惶恐隐忍,便成为西汉士人普遍的情感心理状态。西汉文士对战国士人优游于诸侯之间,甚至弄诸侯于股掌之上的风采,何其钦佩与羡慕。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于是对比之下西汉士人心里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并且汉代的士人与先秦诸子一样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的精神,梦想位至将相之尊,然而西汉士人若想实现自己的价值,途径只有一条即得到皇帝的赏识。但要得到皇帝的赏识何其难,皇帝也是一个凡人,他对周围人事的看法受到种种的局限,况且还有官僚重臣的弄权,就像贾谊被周勃等人谄害一样。所以西汉的士人要想“遇”,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不容易的。战国时代一去不复返,士人又在现实中常常遭到种种不平,他们便通过文学创作来宣泄这种对美好时代逝去的失望与自己

[6]的牢愁。这样,西汉时期的“士不遇”文学作品便应运而生。

“士不遇”文学主题,战国时屈原的《离骚》、宋玉的《九辩》已肇其端。但到了西汉文士手中,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才蔚为大观。其实西汉的“士不遇”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诗经》的“风雅”精神,因为西汉的文士有关注现实的热情与强烈的政治意识,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抒愤,也委婉曲折地批判现实的不公正。西汉的“士不遇”作品同汉乐主悲一样,弥漫着一股感伤的情绪,对后世的“士不遇”主题文学有着不小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入仕参政几乎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而由于时代环境、用人制度以及个人才能等诸多因素,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是众多士人的共同遭际。在“不遇”感的驱使之下,他们发愤以抒情,不断创作出“士不遇”主题的文学作品,乃至形成了中国古代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传统。

参考文献:

[1]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池万兴.从西汉“士不遇”赋看西汉文士的“不遇”现象[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4). [5]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

[6]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万光治.汉赋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推荐第3篇:[文学研究]色彩教案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教 案

系:艺

院 课程名称:色

彩 授课班级:人物1101——1102 授课教师:胡

2011年 8月20日

色彩教案 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周数:8周 学 时:64学时 授课教师:胡晓丽

《色彩》第1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摸底考试、简单静物组合写生

(一)

教学目标:对水粉写生方法步骤的控制,正确的构图和塑形能力 授课课时:8课时(摸底考试4课时;简单静物写生4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上午4课时:

 (第1节课)色彩理论知识讲述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

(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 (3)色彩的冷暖:

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 (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

(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 5.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

“勾”:“涂”:“摆”:“擦”:“点”:

(二) 观察研究

2 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

(三)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1、构图与画轮廓

2、铺大色调

3、大体塑造

4、深入刻画

5、整体调整

6、体积表现:

7、质感表现

(四)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分析:“火”,“灰”,“脏”,“花”

(五)作水粉画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

1、如何控制画面的虚实程度?

2、画面用色不当会造成什么结果?

3、画面局部上的失败用什么方法补救?

(六)优秀作品欣赏

 (第2——4节课)学生摸底测试

测试目的:掌握学生的整体水平,发现其中一窍不通的学生和水平较高的学生,便于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测试形式:简单静物写生、8开素描纸

1、根据考试要求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八开。

2、练习的基本要求:

(1)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

(2)找回色彩的感觉,熟悉色彩色调; (3)对水粉写生方法步骤的控制。

3、摸底考试:三个小时水粉静物写生,主要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行测试,了解每个同学的绘画水平,在后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

4、通过此次练习,主要让同学找回色彩的感觉,控制水粉作画的步骤,使学生不要急于求成,造成后期无法刻画的局面。在刻画时基本按步骤进行: (1)勾轮廓、构图

3 (2)定稿 (3)铺大体色调

(4) 从画面的亮层次开始,向深层次第进 (5) 从中间色层次开始向深层次和亮层次第进 (6)从暗面开始向灰和亮层次第进 (7) 深入刻画 (8) 整体调整

二、下午4课时:简单静物组合写生

1.1课堂作业:根据具体情况完成1幅 1.2 基本要求:

a.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 b.对于色彩色调的重视; c.对水粉写生方法步骤的控制。 d.物体冷暖调子的表现与塑造

【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中间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4 《色彩》第2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二)

教学目标:不同质感不同色彩的静物组合写生 授课课时:8课时

1、【教学过程】:

1、根据摆放的静物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四开。

静物内容:花卉、火龙果、苹果、青椒、黑布朗、不锈钢水壶、瓷质的花瓶。

2、静物质感的表现:

(1)色彩训练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较好地把握住色调关系并具备了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之后,就可以把训练的重心转到各种物体的质感表现上。其实这一步应是包含在深入刻画的这一环节,因其基础不同,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在这里重点练习,强化学生对不同质感的表现能力。

(2)在静物的写生训练中,既有质地光滑的各类瓷器、不锈钢制品、金银铜等金属器皿,也有表面粗糙的陶罐、竹木制品,还有色彩透明的各类蔬菜水果,柔和的衬布、毛皮等,所有这些物品皆因质地不同、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固有色,也会因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而形成独特的色彩关系。

(3)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各类物体的特性,寻找它们的共性,能较好地表现出它们的质感。

2、【课堂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5 《色彩》第3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三)

教学目标:通过玻璃器皿的绘制,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等色彩关系的理解 授课课时:8课时

1、【教学过程】:

1、根据摆放的静物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四开。

静物内容:陶罐、花卉、火龙果、青苹果、红苹果、桔子、青椒、矿泉水瓶、玻璃杯、白色衬布

2、通过静物组合中矿泉水瓶、玻璃杯等透明物体,加强学生对透明物体的刻画,不光要画出物体本身的质感,更要表现肉眼看不见的色彩关系,使学生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思考,丰富画面的色彩。

3、玻璃器皿与环境色:玻璃杯、高脚杯等一般不是画面的主体,但往往在整张画面起着点睛之妙用,表现不佳可能会成为整幅画的败笔。

在绘制盛有透明的无色液体的玻璃杯、高脚杯画法较简单。需在画好的背景或台面上,将杯口、杯底、杯脚的边沿、高光及杯子的两侧画一下,而这些地方的颜色带有十分明显的环境色倾向,高光和反光也十分明显。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便在画时能更准确地表达对象。玻璃器皿的质地给人一种 6 透明而又硬朗的感觉,杯口较薄,因此画这些部位,应选择富有弹性的小笔,通过干脆、利索的用笔把它们表现出来。此外还要避免在画杯口及杯脚边沿时,把它们画得很亮,结果失去了玻璃杯的质感,因此要求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加强观察,明确杯口、杯脚的边沿除了高光外,还存在较深的色素,它的色彩倾向应由周围的环境色所决定。

4、矿泉水瓶的标签与我们所见的可乐瓶相比较,没有那么醒目,用色也淡雅些,瓶内不管有水没水都是透明的,受环境色影响也很大。

5、光源色:

由于在画室画画,要特别强调关于光源色的影响,使学生不会因为早中晚不同光照的影响而无法作画。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日光为暖色,中午的阳光、天光为冷光。我们画静物多在室内,接受的光源多是从窗口透进的天光。一般情况下,天光多为冷色,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朝霞、夕阳的余光,室外红墙壁反射的光线,有时也影响室内光线变暖,阳光直照室内的物体就一定是暖光源了。要注意这种光线的变化,作画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既要尊重客观对象,又要认真分析,注重自己的感觉。但光源的直接照射是在物体环境的受光面,因而光色的冷暖也决定亮面色彩的冷暖。如光线是暖色,亮面肯定就是暖色。

2、【课堂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7 《色彩》第4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复杂静物组合写生 教学目标:

A、灵活运用熟悉的绘画技法表达对物体的感受; B、艺术综合地控制整体的绘画效果;

C、避免弊病出现,乱(或花)、灰、火、粉、脏 D、对变化微妙的色彩的观察分析与表现 授课课时:8课时

1、【教学过程】:

1、根据摆放的静物完成1幅水粉静物写生,纸张为四开。

2、从局部刻画再回到整体:

在此阶段,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调控能力。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已进入深入刻画阶段之后,各部分可能会出现与整体不谐调的现象,这样对整体会有所破坏。所以要引导学生跳出局部的小圈子,检查整个画面,做适当调整。

3、调整中的着眼点:

第一应是对空间层次的处理,前后是否能拉开距离,虚实关系是否得当。其次还要在某些次要部分或不应该过分实在的部分做减弱处理,以求虚实结合。一幅好的习作应该是用笔生动活泼,色彩明快,虚实并举,造型结实,既有丰富感人的质感,又有绚丽的色彩。

2、【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8 《色彩》第5—6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石膏水粉写生 教学目标: A、石膏形体的塑造

B、如何处理白色石膏像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关系 C、避免画面出现“粉气”的问题 授课课时:16课时

1、【教学过程】:

1、绘制石膏体,配合水果、彩色衬布,纸张为四开。

2、石膏形体的塑造

部分同学素描可能不太好,在用色彩表现石膏时,形体起的不够准确,在这两张作业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同学构图的能力。

3、环境色对于石膏像的影响

由于石膏属于白色静物,指导同学在画的过程中不要不敢画,不敢用重色, 暗部不要太粉气,不要有太多的白,颜色多些,要考察对于环境色、光源色的敏感度,注意虽然都是纯白的东西,但画面上的纯白色却不要太多,要偏一点光源色,底部边缘偏些环境色,譬如石膏旁边有一红色苹果,就要考虑到红色对石膏的影响。

4、用色彩处理好黑白灰的素描关系:

不仅石膏像素描要有空间关系,在用色彩表现时,也要注意空间关系的表现。用色彩拉开物体的前后关系,另外塑造石膏时一定要干净利落,不要形体不紧凑,发生走形的问题。

4、部分同学出现画面上没有色彩的问题

画完一幅石膏像,整个画面上只是用白粉来塑造形体,根本没有考虑到色彩关系。在画石膏的色彩时,更应该用心在画,而不是主观观察到的白色来表现形体。如下图:

2、【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10 《色彩》第7—8单元教案 课题名称:色彩空间写生 教学目标:

A、空间的选景与构图

B、如何处理白色石膏像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关系 C、避免画面出现“粉气”的问题 授课课时:16课时

1、自行组织画面内容,表现画室空间,纸张为四开,例如:

2、通过让同学自己组织空间,可以锻炼同学的构图能力,培养其观察空间、组织空间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自己去观察、感受、选取绘画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色彩的空间透视:近暖远冷,近鲜明远模糊。

空间写生,因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要注意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增大而发生变化,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消弱。不要把距离不同的物体色彩关系一样对待,指导学生不要忽视色彩的空间变化,硬是把远处物体画得色彩鲜艳明亮,那么就会毫不客气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面跑到前面,而失去基本空间透视效果,画面平板。

2、【课堂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下午进行总体评画,找出学生此次练习的优缺点并进行总结,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推荐第4篇:新时期文学研究提纲

新时期文学研究

一、方法:以作品带思潮

二、主要研究对象:80年代文学思潮;90年代文学现象;新世纪文学冲突

三、具体内容:

80年代

1、“重返80年代”

2、复出作家的历史记忆 王蒙:《布礼》、《蝴蝶》、《杂色》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从维熙:《雪落黄河静无声》、《风泪眼》

3、知青文学 郑义:《枫》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

张承志:《黑骏马》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孔捷生:《大林莽》、《南方的岸》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4、文化寻根小说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 韩少功:《爸爸爸》 王安忆:《小鲍庄》

5、朦胧诗

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严力、梁小斌、王小妮

6、新生代诗

于坚、韩东、王寅、王小龙、陈东东、孟浪、默默、陆忆敏、丁当、周伦佑、李亚伟、廖一武、欧阳江河、黑大春、牛波、海子、骆一禾、西川、梁晓明、吕德安

7、小说新形式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王蒙:《海的梦》 何立伟:《白色鸟》

8、现代派文学 王蒙:《春之声》

宗璞:《我是谁》、《泥沼中的头颅》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无主题变奏》 陈村:《一天》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 残雪:《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 洪峰:《奔丧》

扎西达娃:《西藏,隐秘岁月》、《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9、先锋小说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错误》、《上下都很平坦》 洪峰:《瀚海》、《极地之侧》 格非:《迷舟》、《褐色鸟群》 苏童:《妻妾成群》

余华:《河边的错误》、《往事与刑罚》《世事如烟》、《难逃劫数》、《现实一种》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

孙甘露:《访问梦境》、《信使之函》

10、新写实小说 池莉:《烦恼人生》 方方:《风景》

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官人》 刘恒:《伏羲伏羲》、《白涡》 李晓:《继续操练》

11、女性文学

翟永明:《女人》、《黑夜的意识》 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 唐亚平:《黑色沙漠》 林珂:《黑女人》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

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 铁凝:《麦秸垛》、《玫瑰门》

12、重要长篇 张炜:《古船》 王蒙:《活动变人形》 张承志:《金牧场》 莫言:《红高粱家族》

90年代

1、大众文化与王朔现象

《顽主》、《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

2、人文精神讨论

3、“自由知识分子”研究

4、个人化写作

5、“长篇热”与“新历史主义” 贾平凹:《废都》 陈忠实:《白鹿原》 莫言:《丰乳肥臀》 韩少功:《马桥词典》 李锐:《旧址》 张炜:《九月寓言》 张承志:《心灵史》 北村:《施洗的河》

2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阿来:《尘埃落定》

6、女性写作 铁凝:《玫瑰门》 陈染:《私人生活》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王安忆:《长恨歌》 卫慧:《上海宝贝》

7、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老生代散文 余秋雨、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

8、诗歌: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

9、主旋律小说

新世纪

1、纯文学论争

2、文学的文化研究

3、“新左派”与“底层叙事”

4、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化

5、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代表作家作品 莫言:《檀香刑》 毕飞宇:《玉米》 阎真:《沧浪之水》 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杨显慧:《夹边沟记事》 董立勃:《白豆》 鬼子:《瓦城上空的麦田》 林白:《万物花开》 巴桥:《阿瑶》 李洱:《龙凤呈翔》 盛可以:《手术》 魏微:《化妆》、《姊妹》 迟子建:《一匹马两个人》 麦家:《两位富阳姑娘》 莫言:《月光斩》 陈希我:《我疼》 潘向黎:《白水青菜》 葛水平:《地气》、《连翘》 格非:《人面桃花》 张平:《国家干部》

乔叶:《我真的热爱你》、《锈锄头》 刘醒龙:《圣天门口》 贾平凹:《秦腔》 毕飞宇:《平原》 王瑞芸:《姑父》

方格子:《锦衣玉食的生活》 黄咏梅:《负一层》 王松:《双驴记》

罗伟章:《我们能够拯救谁》 叶弥:《小男人》 郭文斌:《吉祥如意》 王手:《软肋》

范小青:《我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 苏童:《拾婴记》 莫言:《生死疲劳》 格非:《人面桃花》 铁凝:《笨花》

6、2007小说佳作 格非:《山河入梦》 盛可以:《道德颂》 鲁敏:《时间的恩泽》 王安忆:《启蒙时代》 池莉:《所以》 孙惠芬:《吉宽的马车》 贾平凹:《高兴》 刘震云:《我叫刘跃进》 阎真:《因为女人》 林白:《致一九五七》 麦家:《风声》 李师江:《福寿春》 叶广芩:《青木川》 李锐、蒋韵:《人间》 何世华:《陈大毛偷了一支笔》 许春樵:《男人立正》 曹征路:《豆选事件》 钟晶晶:《哭泣的箱子》 陈忠实:《李十三推磨》 毕飞宇;《相爱的日子》 艾伟:《游戏房》 王棵:《暗自芬芳》 裘山山:《野菜疯长》 薛忆沩:《同居者》 薛荣:《扫盲班》 张学东:《工地上的女人》

7、诗歌 中间代诗歌 70后诗歌 80后诗歌

4 打工者诗歌

推荐第5篇:《雪国》 文学研究

《雪国》读后感

因为岛村觉得 这不过也是一种徒劳而已

像这样的句子 多少次敲击我的心灵 看《雪国》不下三十遍 每一次都要感伤 薄暮的微雪 微晴的天气 清风吹拂过 还要有寒冷的感觉 每当闭上眼睛 我就想起驹子摇曳的和服下摆 与其说 我在看这样一本小说 不若说 在恍恍惚惚之间 我把自己错当成岛村 在那样的时间与残酷的现实中 或许 我也会说这样的一句话吧

不管是那样绮丽的故事也好 还是那样精致至美的景色也好 在川端的这本书中 透露着一个作家的绝望 在《雪国》栩栩如生的故事中 在那看似无奈又美好中 静静流淌的是一种绝望 一种生的绝望 纵然 这和当时川端的创作环境有关 像这样一本反反复复写了十多年的一部作品 在战争与现实之间 一切都显得那么格外的不协调 即便是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 像这样的一本描写与五等艺伎(实际上就是妓女)的爱情故事 也恐怕不是太合适的 就是在日本自己国内 因为这本书会消磨所谓的国民斗志 也是不太被赞同的

川端康成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 他的作品 早期的《伊豆的舞女》《招魂祭典一景》 后来的《古都》《千纸鹤》《睡美人》等等 无不透露一种别样而又空灵的美 写作手法颇为偏向于意识流和一点点印象派的作风 再加上川端本人执着的追求所谓“日本的美” 在某些景色的描写上 显得朴实而又简单 但是在这朴实而又简单中 作者精心铺就的一种令人引发同感的美 就这样深入我们的心里 在脑海中 那种美若极光铺就的场景中 星空如垂在人们心头般的场景中 上演的却是一场场无奈却有美好的故事 我们像站在远处的孤独游客 心痛而又感伤的看着这一幕幕 无力的想要伸出手去 却发现这只不过是像梦呓一般 那种在作品中透露出的无奈 折射在现实中我们这些感同无奈的读者上 那份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在他没有自己亲述之前 我们无疑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

《雪国》所要表达的那种令人陶醉男女关系 在作者笔下 驹子那种认真执着的态度 以及她对岛村的爱 都变成一种徒劳 往更深处讲 在界县这样的小山村中 这群碌碌的人们辛勤所做的这一切 这样的不起眼的小人物之间的看似纯洁的爱恋 都演变成一种徒劳 这是作家厌世的一种表现 如果说故事里的一切种种都是一种徒劳 那莫若说这是一种生的徒劳 在作者的思想中 我不敢妄意猜测 是不是觉得 我们生存在这世上 也是一种徒劳呢

因为作者本人深受禅宗思想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 《雪国》这部作品在文学方式上并未有太大的创新 就像川端本人所说 他受《源氏物语》的影响较大 而《源氏》又是一本纸醉金迷的过于空灵的幻想故事 在某些描写性爱关系和爱情故事上 都是一般的无奈 只是川将风华绝代的源氏公子变成坐食家产的纨绔子弟 或许川看出《源氏》整个故事都透露着一种徒劳 一种无力改变的徒劳 才会将这种思想带到《雪国》中吧

那种宛若呓语的幻想世界里 或许是作者本人向往的美好世界 川端康成幼失怙恃 历尽人世沧桑和炎凉世态 养成了一种孤独沉默的性格 对于世事采取漠然的态度 思想在《雪国》前后 变化很大 封建思想颇重 而处在战争中写成的这部小说 或许正是促成这种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 在川那个时代 譬如三岛由纪夫之类的作家 都或多或少受了战争的影响 思想表现上也形成了具有当时日本的特色的表达方式 不管如何如何 都不影响《雪国》成为一部经典的作品 在文学史上 因为其独特的描述 对美的一种完美诠释 也将影响更多更多的人 像大多数人所说 虽然作品我没看懂 但是在那样优美的文字中 那样纯美的爱情故事中 我同样被感动了 感动到令人爱不释手的地步 《雪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当然也是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 这部作品仍能让绝大多数人被其感动 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推荐第6篇: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却在持续地稳步前进。寻觅过去一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印迹,我们从其持续性的步履中,还是见到了与过往可比较的新的生长点。梳理一年来集中的或散见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最深:

因纪念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和逝世65周年,鲁迅研究也成为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突出的亮点。一年中,在北京、江苏、浙江绍兴、广东、新疆等地,陆续举行了大型的鲁迅学术研讨会和鲁迅纪念会;国内许多出版社出版了鲁迅作品或各类鲁迅研究著作;多家杂志、报纸辟专栏、专号发表了鲁迅研究论文。这一系列活动,较为集中地推出了一大批鲁迅研究的成果。 上世纪末有关鲁迅研究的论争,在这一年中是引人注目的话题。陈漱渝的《由〈收获〉**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1)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2)两篇长文,对上世纪末乃至整个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的几次重大论争的来龙去脉,做了清晰的勾勒,并直率地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葛涛、谷红梅编的《聚焦“鲁迅事件”》(3)和高旭东编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4),以及陈漱渝编的《鲁迅**》(5)三部论争文集,较为详细地整理搜集了有关近年来鲁迅研究论争的40余篇文章,客观地反映了论争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如高旭东将选编文章分为:作家挑战、学人挑战、挑战者的回应——七嘴八舌话鲁迅、鲁迅与鲁学的未来等10个方面。既呈示了史料,又有理性的归纳。总结世纪之交鲁迅研究的种种论争,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儒学、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解构主义者眼中的鲁迅,这对新世纪的鲁迅研究不无鸟瞰的意义”(6),另一方面“这标志着‘鲁迅研究’真正从‘政治问题’变成了‘学术问题’”;“从此,鲁迅研究将进入一个自由争鸣的新阶段”(7)。葛涛选编的《网络鲁迅》(8),是第一本有关网上评论鲁迅的书,该书向人们呈现了“一个虚拟世界中的鲁迅、一个7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或80年代出生的‘飘族’视阈的另类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多彩而又变形了的鲁迅”(9)。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重估,是鲁迅研究在当代意识观照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关于鲁迅与现代思想史、文学史进程的关系的重新反思,有一个调整视角的问题。王乾坤认为,“‘回到鲁迅’(或‘走近鲁迅’)的口号在学术上需要推敲,在人学价值上则不能令人放心”,因为“鲁迅非常清楚,现实中的人是一个‘中间物’,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范本”。所以,“回到自己,独特的生命领会与生命创造,是‘解释鲁迅’或者‘继承鲁迅’的定义与存在方式”(10)。他的《怀疑:科学之问与人生之问》(11)一文,对胡适与鲁迅“怀疑”精神品质的比较,就是试图立足鲁迅的经验世界,去发现“一个充满张力的互补结构的启蒙时代特征”。李新宇的《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12)、《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13),薛毅的《论鲁迅的文化论战》(14)和温儒敏的《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15),及房向东的《鲁迅:最受诬蔑的人——鲁迅去世后,非议鲁迅现象面面观》(16)等文章,也都力求从鲁迅自身、鲁迅走过的路中,去理解体验鲁迅对于新文化新文学的艰难守护,重新阐释鲁迅对于相关人与事批判的必要性和深刻性。对此,许多学者撰文呼应,认为应回到鲁迅的话语现场,“必须有平视或俯视的眼光和心态,努力回到历史的原点”,注意“鲁迅的过去时与现代时”(17),从而充分感受鲁迅精神与人格“穿越时间隧道的光芒”(18)。我们今天研究鲁迅“不应该将鲁迅混同于一般精神现象主体,而必须将鲁迅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化重要的精神资源”(19)。 把鲁迅研究纳入整体的文化关系中来考察,势必更加注重鲁迅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价值。王富仁的《鲁迅与中国文化》(20)的系列论文,以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储备,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中国文化历史自身的内容,及鲁迅思想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作者认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鲁迅“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文化,但同时也失望于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鲁迅“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毅然地反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王富仁对中国文化与鲁迅思想联系的分析,是细致而又给人以启发的。哈迎飞的长文《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21),以“鲁迅、尼采与佛教”、“以一身来担人间苦”、“谈鬼物正像人间”三组标题,从佛教文化的本质及其传播接受的过程,探讨了鲁迅文化思想的有关内容。杨洪承的《鲁迅世界的体验与认知》(22),从鲁迅研究现状的评述中,对如何深入鲁迅研究作了思考,强调了文化研究必须与鲁迅世界切实联系的问题。刘增人的《论鲁迅的人格范型》(23),从人格学的角度,研究了鲁迅的文化人格,其对作家精神人格范型的归纳和比较有一定新意。黄健的《意义的探寻——鲁迅意识结构的多维透视》(24),王富仁、赵卓合著的《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25)、张永泉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26)等著作,也多是从新的视角,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与鲁迅个性、思想发展的联系来昭示鲁迅丰富的文化人格和精神意识的。 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在2001年的鲁迅研究中也是一个亮点。首先引人注意的是鲁迅亲属的有关鲁迅的回忆。由周建人口述,其女周晔(鲁迅的侄女)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27)和《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28),作为亲近的当事人的回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鲁迅之子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29),从鲁迅直系亲属的角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与史料。尤其许多章节先于报刊发表,出书后又多有转载,迅速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并产生了争议。王元化在“序言”中认为,作者“顾虑少,真实性较强。书中有不少地方显示了海婴敢讲实话的勇气,不为尊者讳,也不为亲者讳的,把很多事都写了出来”。但针对书中有关鲁迅之死、鲁迅之孙周令飞婚事和稿费纷争等事件,许多鲁迅研究者并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说法,认为一些是是非非已很难说清。但不管怎么说,鲁迅亲属积极参与鲁迅史料的抢救,这对鲁迅研究是有益的。年中在北京召开的《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座谈会,也是鲁迅研究界的一件大事。专家们就修订方针、体例和工作方案,以及鲁迅作品“校勘、注释、增补”等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30)。许多专家还就上述问题陆续发表专文,如徐斯年的《〈中国小说史略〉注释补正》(31)、裘士雄的《〈鲁迅全集〉注释补正》(32)、刘运峰《浅谈鲁迅全集〉的修订》(33)、张小鼎的《鲁迅致许广平书简和〈两地书〉》(34)等。应该说,《鲁迅全集》的修订以及鲁迅作品资料的搜集和史料辨析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泽被后世的重大文化工程,将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发挥永恒的的价值”(35)。此外从朱正的《鲁迅论集》(36)、彭定安的《鲁迅学导论》(37)、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宏观反思卷》(38)等著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学者对建立鲁迅学的探索。 2001年在鲁迅小说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厚重。严家炎的《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39),代表了鲁迅文本研究的最新收获。文章通过作品的细读,从鲁迅小说多声部的复调形式中,寻求作品基调、意蕴等复杂现象的结构关系和生成原因,从而成功地提供了鲁迅小说独特艺术与永恒魅力的最新阐释。郑家建的著作《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40),摆脱了仅仅从破译历史与现实的隐喻去解读《故事新编》的做法,突出了“多重文化视野中的小说文本”这一主旨,既注意细致解读作品的戏拟、隐喻、文体、现代技巧等形式意味,又注重在多元文化视阈里对其进行综合辨析,其具有独创性的阐释,使该著成为本年度众多鲁迅研究专著中有一定份量的成果。胡尹强的著作《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41),努力写出了研究者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新的发现,对鲁迅现实主义艺术观的认识、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理解、对《伤逝》等作品解读等等,多能给人以启发。此外,叶世祥的《鲁迅〈呐喊〉自序细读》(42)、朱寿桐的《〈呐喊〉:叙事的变焦》(43)、张用蓬的《鲁迅小说的“生活世界”的思考》(44)、赵卓的《鲁迅心理小说综论》(45)等论文,也分别对鲁迅小说的不同叙事方式、作家的自序与文本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彭博的专著《鲁迅小说绝望与希望的对比结构》(46),以及张箭飞的《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47)、皇甫积庆的《“呐喊”的声音与关怀——〈呐喊〉的传记学批评》(48)、周怡的《鲁迅作品中的色彩意象》(49)等论文,则以新的方法、多元的视角深入探讨了鲁迅小说的艺术价值。 本年度的鲁迅小说研究成果中,还有大量对鲁迅小说名篇进行解读的文章。例如马丽蓉的《在空间维度上叙述》(50)、张文初的《〈伤逝〉:一个悖论》(51)、刘俊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新论》(52)、金彦河的《论〈狂人日记〉:寻找“父亲”》(53)、郑萍、张靖的《〈孔乙己〉的叙述的空间形式》(54)、李林荣的《〈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55)、李书生、毕绪龙的《故乡情怀与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鲁迅〈故乡〉的再认识》(56)等论文,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鲁迅的小说名篇做出了或多或少的新的解释。 本年度在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提及的有孙玉石的专著《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57)和冷霜的论文《表达即挣扎——论〈野草〉》(58)。前者是作者逐篇细读重释的结集,许多篇什的解读有新颖独到之处;后者从“爱情散文诗”和“现代性表达”的角度对《野草》所做的解释,亦有一定的新意。 其他,诸如“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作家作品”、“鲁迅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鲁迅的‘狂人’与尼采的‘超人’”等论题,也分别从史料的搜集和新视角的采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鲁迅作品的研究。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诸多论述所道出的鲁迅文学创作所具有的价值与特质、深刻思考与独特造诣、丰富内涵与巨大魅力,反映了人们认识鲁迅这个人和认识鲁迅作品的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赋予了鲁迅著作研究一种鲜明的时代需要和个人体验的色彩”。“人们逐渐深化的多元的认识走向,被真实而又丰富地呈现在鲁迅作品研究的整体认知之中”。(59) 二

上述鲁迅研究的长足发展,是与本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进步密切相联的。世纪之交,许多期刊杂志报纸都开设了诸如“20世纪文学研究回顾”、“百年视野”、“20世纪中国文艺纵横”之类的栏目,这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百年中国文学作宏观反省的极大热情。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开局之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显著的变化,是由单一的反思回顾,逐渐转向对学科自身建设中具体问题的探讨。过去那种重在观念和理论层面的宏观讨论,被诸如“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变”等具体话题所取代;围绕诸如“分期”、“传统”、“世界性因素”、“当代性”等问题进行的具体研究,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成果。这些,成为本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向纵深推进的较显著的标志。 年初,《复旦大学学报》开辟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专栏,讨论一直延续到年底。其中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讨论的文章占有较大比重。章培恒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中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在20世纪初至1917年文学革命以前,因为这时“已经出现了与新文学的主要特征相通的因素”。严家炎在《文学史分期之我见》中指出,文学史的分期应以文学自身的演化为依据,不必与历史分期强求一致。“20世纪中国文学虽有曲折,‘现代性’(‘人的觉醒’、‘文的觉醒’)仍是主要标志。”范伯群在《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中也指出,中国现代文学滥觞期应以“文学观念更新”为启动发力点。他认为是小说革命以及“市民大众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海上花列传》是现代都市通俗小说开山之作,而所谓谴责小说实际就是现代通俗社会小说。上述各家观点表明,关于现代文学起迄期的讨论,中心点已不在具体的时间界定上,大家关注的重心转向了文学史交替中(分期里)新因素的增长。主持这次讨论的章培恒、陈思和明确指出,“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今天与未来”;“我们传统的20世纪文学的空间必须有一次大爆炸和大整合,当新的文学空间和文学元素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范畴以后,我们的文学史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将会有一次彻底的调整”。讨论中郜元宝的《尚未完成的“现代”》、刘志荣的《抗战爆发: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分界线》、沈永宝的《试论政论文学为新文学之起源》、刘登翰的《台港澳文学与文学史的写作》等文章,也都提出了对传统的现代文学史框架和内容进行调整的问题。

推荐第7篇:《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① 2.② 3.① 4.② 5.④ 6.② 7.④ 8.③ 9.⑤ 10.④ 11.② 12.③ 13.③ 14.② 15.④ 16.⑤ 17.④ 18.④ 19.④ 20.① 21.④ 22.① 23.② 24.③ 二.多项选择题

1.②④ 2.①②③⑤ 3.①②③ 4.②④⑤ 5.①③ 6.④⑤ 7.②③④ 8.①③ 9.③④⑤ 10.②③⑤ 11.④⑤ 12.①③④ 三.填空题

1.《治安策》 2.崔寔 3.刘邦 4.《盐铁论》 5.张衡 6.郭茂倩 7.司马相如 8.赋 9.班固 10.叙事性 11.晁错 12.司马相如 13.司马迁 14.扬雄 15.《羽林郎》 16.常怀千岁忧 17.八十始得归 18.脉脉不得语 19.《淮南鸿烈》 20.《报任安书》 21.《七发》 22.秦嘉 23.皎皎河汉女 24.但坐观罗敷 四.名词解释

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为秦丞相吕不韦门客集体编撰而成《吕氏春秋》兼采儒法道墨农诸家学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所以后人称之为“杂家”。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先秦的一些文献资料和逸闻轶事,且杂有不少寓言故事,有些文学性。

2.《史记》体例:《史记》由五种体例组成: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全书以本纪为纲,其它各部分互相配合补充,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上至黄帝.下迄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奠定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基础。

3.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分别指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这四人均为汉大赋的代表性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或举《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之一种),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4.《淮南子》:《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是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的集体撰著,是西汉中期的一部大著述。它包含有各家学说,和《吕氏春秋》一样,被《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以上1分)。实际上,此书以道家为思想主旨。它的文章,排比铺陈,有辞赋的特点。

5.七体:枚乘《七发》确立了以主客问答形式铺陈七事的形式。后代许多作者如傅毅.张衡.曹植.王粲等等,受《七发》的影响,都曾使用过《七发》以主客问答形式铺陈七事的结构,并且以“七”名篇。由于此类赋作较多,以至于《文选》在赋体之外,特立“七体”。“七体”又称“七林”。

6.乐府:“乐府”本是汉武时期所建立的音乐官署名称。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往往将乐府所采集的歌诗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一词又演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至唐,人们又将一种具有批判现实精神的徒诗称为“乐府”。由此,“乐府”一词又演变为一种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7.《盐铁论》:《盐铁论》为桓宽所编,记录了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为一方与贤良文学之士讨论是否取消盐铁酒国营问题的情况。文章以反复问答的形式记述了彼此观点,语言激烈尖锐,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它既是文史著作,又是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体制的材料性文件。

《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8.班张:汉赋作家班固与张衡的并称。两人都是东汉人,都擅长于大赋写作。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故此,后人常以两人并称。

9.“互见法”: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在《史记》中采用“互见法”。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10.《汉书》体例:《汉书》由四种体例组成,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是把“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叙述了从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年间的历史,是我国 《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3)作者对所选择的材料作了繁简.详略不同的叙述。对李广一生的事迹,作者主要评述了其中的四次(上郡遭遇战.雁门脱险记.右北平之战.失道自杀);此外,还详述了李广射石及杀霸陵尉等生活小事,从而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李广的一生。

5.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汉乐府民歌道出了被压迫者的苦难痛苦,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贪暴,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风格。 (2)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乐府民歌或写生活中小小的片刻;或写有头有尾的故事。在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篇幅最多,是精华之所在,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

(3)形式自由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其中后两者在形式上显然以比四言为主的《诗经》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4)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汉乐府民歌多数是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但也有一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6.《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善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2)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以衬映烘托,能达到一种虽着墨不多却语短情长的艺术效果。 (4)语言上具有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的特点。

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不仅是汉末抒情文学兴起的产物,也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7.扬雄前后期对赋的态度转变。

扬雄是西汉后期一位重要的辞赋作家。扬雄前期,颇好辞赋,作赋慕司马相如。所作《甘泉》等四篇大赋都模仿了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晚年认为辞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认为辞赋无补于规谏,并由此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看法。这种对大赋创作反思后的批评,有助于作家主体性人格的建立。

8.《陌上桑》简析。

《陌上桑》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叙述了一个美丽姑娘凭自己的聪明机智巧妙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美对丑的胜利,寄托了东汉人民的美好愿望。

《陌上桑》具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罗敷面对太守的纠缠,从容不迫,针对一般官僚欺下怕上的心理特点,盛夸自己的丈夫,面斥太守如粪土,最终美终于依靠机智战胜了丑恶。罗敷集美.勤劳.勇敢.机智.反抗精神于一身,无疑带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艺术特点:在塑造罗敷这一形象时,采取了夸张烘托的手法。将笔墨集中描写她的工具装饰之美,侧面描写旁观者对美的反映,省去了对其容貌的直接描写。这样的虚写俏皮.夸张.幽默,远比平庸呆板的正面描写要好的多。 六.论述题

1.汉赋演化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汉赋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这三个时期:

(1)骚体赋:骚体赋形成于西汉初期,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与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大体而言,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2)汉大赋(新体赋.散体大赋):汉大赋始兴于景.武之世并成为汉赋的主要样式。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的奠基之作,代表作家作品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3)抒情小赋:抒情小赋产生于东汉中后期。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代表作家.作品为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及其意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集体创作的一组抒情短诗,其主题多半是写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下层文士人的生命慨叹,曲折地反映了东汉覆灭前动荡不宁的社会生活。《古诗十九首》充满了一种对人生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暂的悲慨。这种人生悲情的表达,后来弥漫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调。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主要有如下几点:

(1)善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2)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以衬映烘托,能达到一种虽着墨不多却语短情长的艺术效果。如《冉冉孤生竹》写新婚女子对丈夫别后深长的思念,即以孤竹结根泰山喻女子托身君子,为后面抒写久别之苦作了很好的铺垫。

(4)语言上具有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虚写思妇对丈夫久行不归的怨愤,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极写思妇刻骨的相思,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描写思妇对丈夫的猜度,都具有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钟嵘《诗品》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正说明了《古诗十九首》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它在平易流畅中见清丽,极大地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抒情性;而它所流露出的生命悲情,不仅强烈地表现出特定时代里的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班马异同论

“班马”指的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与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两人在史学上.文学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既有类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我国 《两汉文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这样既通过《高祖本纪》正面肯定了刘邦的历史功业,又以他传对刘邦的一些不好的品行作了揭露,从而使后人能对刘邦的事迹.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其次,太史公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往往在一些篇章中集中只写几件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突出蔺相如.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一思想品质,主要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以上2分)。

此外,太史公还通过情节描写特别是戏剧性的情节场面;某些心理特征的描绘;对比衬托;细节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等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全书一百三十篇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整体,互相补充照应,同时又独立成篇。而这些独立成篇的传记,有的是人物传;有的是叙事文;有的象抒情文;有的象单篇的专论。在文章的组织方面首尾呼应,组织严密,常以某些穿插贯穿全篇。而在穿插中又有灵活的变化,使人感到神秘莫测,波澜起伏。这些穿插有情节的穿插,议论的穿插,奇闻轶事的穿插,而结尾又往往耐人寻味,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

(3)悲愤慷慨,有强烈的抒情性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是作者用他的全部心血和生命铸成的,饱含了自己的爱憎善恶。《史记》就象《离骚》一样是一部长篇悲愤诗。我们从《史记》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浓重的个人身世之悲与历史悲痛的同体整和.同体震颤。可以说,《史记》的情事之悲愤是中国史书千古以来绝无仅有的。

(4)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史记》总的风格是朴拙雄浑,有感情,有气势,有力量。《史记》各篇随着内容的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时而雄姿悲壮,时而冷峻深刻,时而又低回婉转,总之,能尽其语言巧妙传神之能事。

推荐第8篇:比较文学研究简答题答案

比较文学研究简答题答案

1、谈谈你对文化中心主义的看法

文化自我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 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他民族的倾向,并且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 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这是一个群体认定自己的文化才是最优势、惟一正确的一种观念或习惯,是一种具有浓 厚的主观价值的态度。

它的有利之处在于,增加同一文化圈内的民族认同感,减少冲突,对文化的稳定和传承有积极作用。它的弊端在于:

1、容易产生偏见;

2、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

3、引起团体间的冲突;

4、维持某些阶级的即得现状;

5、造成社会孤立的情境。解释:

它指的是任何社会群体的成员们对外部群体的偏见态度和敌对心理。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人的特点、倾向是将人类社会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而他本人认同其中的一个或数个群体,同时将其他的群体视为“对立认同”

功能:文化中心主义者可能是这样的:一般而言,外部群体和本群体的相似特征越多, 在等级序列中的地位也越高。外部群体和本群体的差异越大,偏见也越强烈。

2、试对《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与《战争与和平》进行平等比较

故事很简单,大致讲了封建社会,由于女子比较缺乏人身自由,同时也就缺少了社会经验,结果被三姑六婆挑唆,受到登徒子诱奸。而最后,坏人姻缘的恶人自己的妻子嫁给了被他玷污的女子的丈夫。基本上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一些伦理道德方面的风俗人情,宣扬一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三言最大的意义在于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展示了出来。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

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托尔斯泰曾经表示:“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人民的思想。”也就是说,作者力图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在国家危急的严重关头,许多来自下层的俄军普通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虽然战事一度失利,但精神上却始终占有压倒的优势。老百姓也主动起来保家卫国。

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有力地拓宽了长篇小说表现生活的幅度,并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态。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它虽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

《明清小说研究》答案

1

一、简述题

1、明末时事小说的特点、优点与缺点

特点:新闻性、通俗性、真实性、政治性、轰动性

优点与缺点:古代信息不通畅,时事小说有传播新闻的功用,有时还打破了封建统治者的新闻封锁;它又具有某些实录性质,史学价值也由此而产生。时事小说以上两方面作用是其他创作流派无法相比的,然而却又是以牺牲文学价值为代价。为保证新闻性,作品一般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作者对生活素材缺乏应有的概括与提炼,结构设置安排也较粗率;而追求实录又造成\"文\"、\"史\"混杂,体例不纯。时事小说整体上艺术成就不高,但也有个别较成功的作品。《剿闯通俗小说》等作都写到李岩投奔闯王的故事,较令人信服地概括了当时知识分子参加农民起义军的历程,连史学家都信以为真,但这成功却是以牺牲史学价值换来的。那些作家力图使作品兼有新闻价值、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他们又始终未能寻得最佳的结合点。就这个意义而言,一身三任是该流派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

2、《西游记》的历史地位与创作成就。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 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 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 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五、论述题

论《聊斋志异》思想:

1、《聊斋志异》中爱情主题的作品最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书中许多故事歌颂了真挚不渝的爱情,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压迫的愿望与行动。作者还塑造了一系列可爱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聪明、多情,多数人还蔑视封建礼教,积极主动争取幸福的爱情生活。有些故事还打破郎才女貌的旧套,知己之爱实际上已表现出超越世俗之见的爱情观与道德观。那些有情人在经过艰苦抗争后才能终成眷属,而最后能取得胜利,关键时刻往往是靠神通与魔法才扫清了障碍。这种喜剧性结局等于在暗示读者:争取恋爱、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在那个时代多半要走向悲惨的归宿。

2、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及其埋没人才的罪恶,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主题。书中许多故事对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罪恶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叶生》中的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但却屡试不中,郁闷而死。《素秋》《神女》、《阿宝》等篇都涉及科举中行贿的黑暗面,《司文郎》中很有神通的瞎眼和尚靠嗅觉能判断文章优劣,但正确的判断恰与发榜结果相反

3、《聊斋志异》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揭露了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在《促织》里可以看到,皇帝爱斗蟋蟀,于是地方官媚上邀宠,差役则借端勒索,结果导致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梦狼》《红玉》、《石清虚》等揭露了官吏、恶霸欺压百姓时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而《续黄粱》揭露了贪官污吏结党营私、奢侈淫与昏庸颟顸。艺术特色: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刺虐入木三分“。它我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它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

1、以奇法志怪是《聊斋志异的重要特点。志怪是魏晋南北朝时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而唐代传奇揭开了我国实主义小说创作

2

的序幕,《聊斋志异》创造性地用唐人传奇法怪,既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把我国的文言小说创作推到更高的阶段

2、《聊斋志异》的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迷人。《聊斋志异》大部分作品描写了花狐魅或幽冥世界,其狐鬼幻化的人物最多那些形象同时具有人与物的特点,他们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和人一样,言行举止又各带有所属物类的特点,更有人所没有的神通与魔法。蒲松龄善于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离奇的情节,同时又在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塑造生动活泼、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使人沉浸于小说所虚构的恍忽迷离的场景与气氛中,这正是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蒲松龄的小说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真实与虚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可谓真中有幻,幻中有真。

3、《聊斋志异》创造性地发展了六朝志怪与唐宋传奇以来以狐鬼冥等超现实事物反映现实、表现理想的传统。蒲松龄借小说寄托孤愤,继承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来借狐鬼幽冥反映现实表现理想的传统,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现实生活中,使花妖狐魅人格化,幽冥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反映现实矛盾;同时又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表现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并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给恶人应得的惩罚。这就构成了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幻莫测,境界神异迷人的风格。

四、《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艺术:作者讥讽世事是出于对社会真切认识和忧患意识,他常概括提炼与描摹司空见惯的人情世态,使读者从事物本身得到启发。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也需要适度合理夸张,从而突出某些社会现象的荒谬,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严监生临死前见点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手指不肯断气等描写,都属这样的精采例子。作者的讽刺方式与程度还因对象差别而有所不同。如对汤知县、严氏兄弟等贪官劣绅是严厉地揭露与鞭挞;对善良而迂腐的马二先生既同情又讽刺;对鼓励女儿殉节,女儿死后又禁不住伤心落泪的王玉辉,则通过对其矛盾心情及其变化的真切细致描写,既展示人物性格复杂性,又将批判矛头直指吃人的封建教。

简答:《金瓶梅》的历史地位及创作成就

一、《金瓶梅》是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它的诞生开创了人情小说这一创作流派,并且成为这一类小说的经典。

贡献:推动了通俗小说创作的发展:

1、在创作题材上,它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来表现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时代性,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此后小说的主流。

2、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

3、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4、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 向网状交织。

5、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

二、明代小说近二百年空白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印刷业落后的制约:明初印刷力量不足,这主要表现为印刷工匠的匮缺。封建统治者的高压控制:其一,明初封建统治者对意识形态领域控制的加强,明初的文网森严可怖,并强力推 行程朱理学。其二,明初封建统治者实行禁毁小说的政策。抑商政策造成的伤害:为了恢复与发展遭战乱破坏的生产,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而小说传播对商业发展具

3

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商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小说市场无法形成,创作与出版也就失去了动力。

三、论《红楼梦》

1、《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情节,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封建世家贾府盛衰兴亡过程的描写,在客观上全面揭示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贾府生活的各个侧面,刻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并展示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又非仅停留于事件叙述和情景描绘,而是深入人物内心,刻划其性格特点,揭示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面临的种种矛盾危机。于是,作者既使读者对 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面貌获得整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及其赖以存在的全部制度的虚伪、腐朽、黑暗和罪恶,引起人们对这一制度永久性的怀疑。

2、宝黛爱情的意义作为贾府继承人贾宝玉,他的行为很使长辈们失望。他厌恶读圣贤经典,拒绝走家庭安排的\"仕途经济\"道路,也不愿结交\"为官为宦\"的人,甚至将热衷功名的人斥为\"禄蠹\";他从不讲究长幼嫡庶、主尊奴卑这类封建等级制度,又反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另位一主人公林黛玉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她为在龌龊势利环境里保持纯洁的个性而\"自矜自重,小心戒备\",这是她孤傲清高、敏感多疑性格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林黛玉是贾宝玉唯一的知己,她从不劝贾宝玉\"立身扬名\",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他们感情最重要的基础。这种在互相了解与思想一致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情,和以往\"才子佳人\"式爱情有着本质区别。那些才子佳人争取恋爱、婚姻自主时表现出反封建的倾向,但他们的人生追求与封建制度,没有根本矛盾,因此故事结局总是夫荣妻贵的大团圆。宝黛爱情以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为共同的思想基础,而封建势力本来就不允许违背礼教的自由恋爱,对带明显叛逆性质的爱情更不能容忍,因此宝黛爱情必然是悲剧性结局,它不只是单纯的爱情悲剧,而且还是一个社会悲剧。

《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的表现在塑造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形象上。 在写人方面,作者主要采用了一下方法:第一,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通过他那可笑的言行反复渲染。第二,作者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来。 第三,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精雕细凿的刻画人物。

第四,对主要人物是反复刻画、渲染,而对于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

可以说《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人物小说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此外,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红楼梦》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四、论《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思想:作品主题是以反对科举与功名富贵为中心并旁及当时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至整个社会风尚。小说一开始就通过周进与范进中举的悲喜剧,批判了科举制度对文士心灵的腐蚀,揭示了他们热衷科举的原因;又塑造了一群考取科名的读书人形象,他们出仕为贪官污吏,居乡为土豪劣绅,从而进一步暴露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作品还用大量篇幅批判科场失意后以风流名士自居的人物,暴露了科举制度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4

讽刺艺术:作者讥讽世事是出于对社会的真切认识和忧患意识,他往往概括提炼与描摹司空见惯的人情世态,使读者从事物本身得到启发。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也需要适度合理的夸张,从而突出某些社会现象的荒谬,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严监生临死前见点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手指不肯断气等描写,都属这样的精采例子。 作者的讽刺方式与程度还因对象差别而有所不同。如对汤知县、严氏兄弟等贪官劣绅是严厉地揭露与鞭挞;对善良而迂腐的马二先生既同情又讽刺;对鼓励女儿殉节,女儿死后又禁不住伤心落泪的王玉辉,则通过对其矛盾心情及其变化的真切细致描写,既展示人物性格复杂性,又将批判矛头直指吃人的封建礼教。

对讽刺程度的把握还表现在随人物性格发展而有所改变上。作者开始时对范进、匡超人虽也讽刺,但主要对其境遇表同情。这两人随科举发达而变得虚伪、圆滑,描写也随之变为辛辣的讽刺。作者并非只展示笔下人物道德品质方面的原因,而是更致力于引导读者思索那些人物变化的原因。于是社会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弊端便显得更为突出,通过那些人物形象所提出的社会批判就有格外深刻的意义。

结构艺术:《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实际上作品中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上一回中的主要人物到了下一回就经常退居次要甚至不再出现。这种组织情节的方式虽有利于较自由地安排各类人物和故事,从而达到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但作品结构却也因此而显得松散。《儒林外史》奠定了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后来晚清的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显然是一种仿效,而且它们又明显地沿用了吴敬梓的结构设置。这些作品的成批出现,很能说明《儒林外史》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简答题:

1、简述神魔小说的崛起及其意义

当通俗小说创作重新起步不久、作品尚还不多时,神魔小说明显地起来了雄壮声势、扩大影响的作用,它有助于引起文化层次较高的文人的注意,或投身于通俗小说的创作,或关注、支持这一文学体裁的发展。神魔小说推动通俗小说创作发展的另一重要表现,是打破了讲史演义的一统天下的格局。神魔小说的实践,特别是《西游记》的成功,实际上是等于在作直截了当地宣布,小说就是小说,它应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要本不必肩负其他功能而蹒跚而行。这一比较从另一侧面说明,正因为超出了讲史演义的题材束缚,神魔小说才具有开辟新方向的示范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创作从此就可以任意地胡编乱造。神魔小说基本上都是有所依据改编而成的作品,其中也有依据话本者,更多的却是搜罗流传于民间的各种神话故事进行编撰。最后就指出,神魔小说的兴起与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有很大的关系。

2、康熙朝焚毁小说的措施及其影响。

要消灭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学体裁谈何容易,于是满清政府在康熙四十年、康熙四十八年与康熙五十三年又接连颁布禁毁令,还对写、印、卖、买、看小说的人制订了具体的处罚办法。作者与书坊主是打击的重点,若再创作或刊印销售小说,将分别被判为流放三千里或关押三年,买或看小说的人则将被杖打一百大板;如果查禁的官员失职,他们将受到罚俸与降级等处分。

二、满清政府禁毁小说产生的影响

1、小说在社会上的地位明显下降。

2、宣扬忠孝节义、劝善惩恶的小说方可生存成了作家的自觉意识。

3、、禁毁导致了不利于小说发展的生存环境。

5

3、拟话本小说的体制特点及演化的大致进程。

1)头回逐减少乃至最后消失。在拟话本创作中,头回逐渐被省略实际上是一种必然现象。在文人创作的拟话本中,头回的存在纯粹是出于对话本的模仿,那些作者不仅没有说话人那迫切的商业需求,而且构想与设置头回还往往会成为创作的累赘。既然头回存在的必要性已不复存在,于是它在拟话本中出现的频数也就慢慢地减少至消失。2)诗词的征引逐渐减少。宋元话本中大量征引诗词的重要原因是说话人为了显示\"讲得字真不俗,记问渊源甚广\",而 明清时与说书并无什么关系的文人撰写拟话本时,创造力主要显示于人物形象塑造与情排,他们一般都是有一定声望的名士,没有必要以大量引证诗词的方式表明自己的不俗或学问渊博。由于遵循话本的格式,他们作品中也多少出现了一些诗词,但这往往是出于刻划人物与情节发展的需要,并非有意嵌入。于是越往后,话本中征引的诗词就越少,有的故事中竟无一首诗词,作者甚至将篇首与篇尾的诗词也都省略了。

2.什么是熊大木模式?这种模式有什么特点?

熊大木模式\"两层含意,同时也是这种模式独有的特点首先,它指负责传播环节的书坊主位, 成为创作主体,从熊大木开始到万历中期,他们几乎垄断了通俗小说创作领域。

其次,尽管是在编撰小说,但创作动机、文化水准与艺术品位都表明了这些人仍然还是书坊主,其编撰方式幼稚粗糙,作品形态也易于辨认。在编创方式上,熊大木模式编撰的小说几乎都是根据历史书或者评话、话本等改编而成。由于熊大木是首开其风者,故而通俗小说这种形式的编撰便称为\"熊大木模式\",有时书坊主雇佣 的下层文人也采用这种方式来编撰小说。

论述题:你怎样理解《聊斋志异》的人文内容。

推荐第9篇:研究性学习——亚种文学研究

课题:亚种文学(非主流性文学、濒危文学、区域性文学|)研究 课题组长:陈钧梓

课题成员:锦鹏、旭东、博宇、杰楷 课题研究方式:文献查阅、网络搜索

课题研究目的:形成客观文学理念、建立世界性文学观

正文:

“亚种文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历史学家D.L.威尔金森博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那时,这一概念并未被学术界重视,这一概念未能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入美国高等院校。要知道,在美国连李小龙都有专门为其设置的研究学科。

那么,亚种文学究竟是什么呢?Dr.威尔金森是这样描述它的:泛亚文学现象是人类文化前进史上一段被遗忘的盲肠,它因不符合80%以上文明的前进方向而遭致遗弃或处于退化。它对于研究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了参考样本,展现了最美妙的精神文化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的统一性。为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社会精神面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现今人类社会可称之为“主流文学”或者是标准说法上的“体系文学”有“欧罗巴文学”——即以希、德、意、英、美(美国文学归属欧洲文学)、法、俄(俄罗斯在文化地缘上归属为欧洲国家)等国为主所构建的欧洲文学体系,“支那文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穆罕默德文学”——即伊斯兰文学,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等,“棕色文学”——广义上包括棕色人种的印度和南美州地区,当然还有小部分的太平洋岛国文学,但岛上原住民绝大多数为黑种人。

亚种文学往往以宗教作为依附的主体,这与欧洲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附基督教一样,但这并不能直接得出“所有文学都依附于宗教”这一命题。例如中国文学,最早代表作为《诗经》,她完全就是生活的产物,宗教的气息十分细弱。

非洲是亚文学的温床,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前,尼罗河流域的文学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亚文学。它们在本土拥有相当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坚实的基础,直至西方文明的侵入。

在地理上,它们广阔分布在非洲北部的埃及,中东部的刚果,南部的南非,西部的布希曼人种。

以尼罗河下游的布希曼人种的萨德一支为例——克鲁安得利斯文学(下简称克鲁文学)。这个名字是以1853年发现他的意大利旅行者克鲁安得利斯命名的。根据当地土著文献,克鲁文学起源至公元前28年,这是十分令人震惊的。这一历史堪比主流文学,但是随着亚文化研究的逐渐进行,学者发现现存亚文学的追溯历史大平均可达到500年以上。他们诸如:西藏摩崖石刻文学和上面所提及的克鲁文学。

学者考察发现克鲁文学的最初用途是用于祭祀,古代的布希曼人以写在一种特殊草纸上的祭文来与神明沟通,并将其贴在光滑的石壁上。这种草纸可以历经几百年不腐烂。当科学家在位于伊丽莎白瀑布旁不远的一个石洞中发现此类文献的时候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奋,因为这个洞穴的湿度常年处于85%以上的状态,而且地处热带。当科学家第一次用手触摸岩石表面的草纸时,他们发现这些纸张似乎已经和岩石化为一体了。所以他们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切割岩石。现在,大多数克鲁文学文献都藏于大英博物馆。

现在,当地原住民仍然使用此类草纸。但是纸质绝对达不到石洞中“千年不腐”的程度,可见这种工艺已经失传。对于其上的文字,英国科学家认为这是楔形文字的一支,但至于如何解读仍然是个迷,他们只能根据一些附带的图案推测出大致的意思。其中绝大多数表现的是宗教题材。包括祭祀、行刑、降生。

不过,2005年的一次研究中一个以色列留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像得到神示般读出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在场的人大惊失色,发现他所翻译内容与插画内容绝对相符。通过这个少年的额帮助,学者惊诧地发现着这些古文字竟蕴含着可与现代文字所能媲美的韵律。很明显,这就是一部史诗。目前,其余的翻译正在进行。

事实上,宗教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十分广阔的存在方式。而有的亚文学甚至没有什么主题,他们的产生似乎就是用于取悦吟诵者的感官。位于太平洋西侧的一个岛屿上存在着一个为人熟知的部落——安第斯部落。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科书中绝大多数关于“未进入文明状态人种”的插图都取用自他们。他们一度被狂傲的文明社会认为是现今世界唯一仅存的过着的茹毛饮血的人类。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一种奇怪的“简体诗”。这些时代相传的诗歌没有载体,或者说每个安第斯族人就是载体。一个狩猎的安第斯人会说:“远处的神明在思考,我在此刻可躲开他的目光,去猎杀我的兄弟。”一个妇女则说:“穿过一片心灵的慰藉之地为自己寻得一块墓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诗句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但是这种富于哲理的诗句配以土著特有的自然旋律“足可以将远处的雏菊幻化为精神鸦片”。“他们是我们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神明的部族”,美国博克辛顿研究所的学者A.L.波顿如是说,“也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充当神明的角色吧。”

由于岛上好奇游客的增多,岛上的新生土著已出现了西化现象,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上一口英语。这种文学面临绝种危险,美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这个名义上隶属自己的岛屿(岛上的原住民没有国家概念)采取旅游管制。毕竟人们真的很好奇这些富有诗意的语段究竟来自谁的著作,难道真的是这些衣不裹体的土著的祖先所作?

亚种文学的主要题材有宗教、祭祀、狩猎、放牧等等„„在现代人对已有文学窠臼的模式产生厌倦的时候,一小部分作家向这个奇异的世界中放射出自己的目光,汲取异域的营养。1994年克里斯蒂安以一首《短思》走红阿根廷,这是首例成功的结合。

一个国家的文学与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目前绝大多数亚种文学存在于不发达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的文学为主流文学)。对于它们的保护极为迫切,但也许我们枯燥的教科书有一点说对了——发达国家在进行文化侵略。而不发达国家也似乎心甘情愿。这一点有待讨论。

参考文献:《你还在意的文字》——布肯(英)

《文学的进化论》——亚述(美)

《拜伦诗集》——拜伦(英)

英国大英博物馆网

推荐第10篇:研究性学习——亚种文学研究

课题:亚种文学(非主流性文学、濒危文学、区域性文学|)研究 课题组长:陈钧梓

课题成员:锦鹏、旭东、博宇、杰楷 课题研究方式:文献查阅、网络搜索

课题研究目的:形成客观文学理念、建立世界性文学观

正文:

“亚种文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历史学家D.L.威尔金森博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那时,这一概念并未被学术界重视,这一概念未能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入美国高等院校。要知道,在美国连李小龙都有专门为其设置的研究学科。

那么,亚种文学究竟是什么呢?Dr.威尔金森是这样描述它的:泛亚文学现象是人类文化前进史上一段被遗忘的盲肠,它因不符合80%以上文明的前进方向而遭致遗弃或处于退化。它对于研究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了参考样本,展现了最美妙的精神文化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的统一性。为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社会精神面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现今人类社会可称之为“主流文学”或者是标准说法上的“体系文学”有“欧罗巴文学”——即以希、德、意、英、美(美国文学归属欧洲文学)、法、俄(俄罗斯在文化地缘上归属为欧洲国家)等国为主所构建的欧洲文学体系,“支那文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穆罕默德文学”——即伊斯兰文学,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等,“棕色文学”——广义上包括棕色人种的印度和南美州地区,当然还有小部分的太平洋岛国文学,但岛上原住民绝大多数为黑种人。

亚种文学往往以宗教作为依附的主体,这与欧洲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附基督教一样,但这并不能直接得出“所有文学都依附于宗教”这一命题。例如中国文学,最早代表作为《诗经》,她完全就是生活的产物,宗教的气息十分细弱。

非洲是亚文学的温床,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前,尼罗河流域的文学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亚文学。它们在本土拥有相当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坚实的基础,直至西方文明的侵入。

在地理上,它们广阔分布在非洲北部的埃及,中东部的刚果,南部的南非,西部的布希曼人种。

以尼罗河下游的布希曼人种的萨德一支为例——克鲁安得利斯文学(下简称克鲁文学)。这个名字是以1853年发现他的意大利旅行者克鲁安得利斯命名的。根据当地土著文献,克鲁文学起源至公元前28年,这是十分令人震惊的。这一历史堪比主流文学,但是随着亚文化研究的逐渐进行,学者发现现存亚文学的追溯历史大平均可达到500年以上。他们诸如:西藏摩崖石刻文学和上面所提及的克鲁文学。

学者考察发现克鲁文学的最初用途是用于祭祀,古代的布希曼人以写在一种特殊草纸上的祭文来与神明沟通,并将其贴在光滑的石壁上。这种草纸可以历经几百年不腐烂。当科学家在位于伊丽莎白瀑布旁不远的一个石洞中发现此类文献的时候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奋,因为这个洞穴的湿度常年处于85%以上的状态,而且地处热带。当科学家第一次用手触摸岩石表面的草纸时,他们发现这些纸张似乎已经和岩石化为一体了。所以他们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切割岩石。现在,大多数克鲁文学文献都藏于大英博物馆。

现在,当地原住民仍然使用此类草纸。但是纸质绝对达不到石洞中“千年不腐”的程度,可见这种工艺已经失传。对于其上的文字,英国科学家认为这是楔形文字的一支,但至于如何解读仍然是个迷,他们只能根据一些附带的图案推测出大致的意思。其中绝大多数表现的是宗教题材。包括祭祀、行刑、降生。

不过,2005年的一次研究中一个以色列留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像得到神示般读出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在场的人大惊失色,发现他所翻译内容与插画内容绝对相符。通过这个少年的额帮助,学者惊诧地发现着这些古文字竟蕴含着可与现代文字所能媲美的韵律。很明显,这就是一部史诗。目前,其余的翻译正在进行。

事实上,宗教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十分广阔的存在方式。而有的亚文学甚至没有什么主题,他们的产生似乎就是用于取悦吟诵者的感官。位于太平洋西侧的一个岛屿上存在着一个为人熟知的部落——安第斯部落。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科书中绝大多数关于“未进入文明状态人种”的插图都取用自他们。他们一度被狂傲的文明社会认为是现今世界唯一仅存的过着的茹毛饮血的人类。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一种奇怪的“简体诗”。这些时代相传的诗歌没有载体,或者说每个安第斯族人就是载体。一个狩猎的安第斯人会说:“远处的神明在思考,我在此刻可躲开他的目光,去猎杀我的兄弟。”一个妇女则说:“穿过一片心灵的慰藉之地为自己寻得一块墓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诗句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但是这种富于哲理的诗句配以土著特有的自然旋律“足可以将远处的雏菊幻化为精神鸦片”。“他们是我们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神明的部族”,美国博克辛顿研究所的学者A.L.波顿如是说,“也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充当神明的角色吧。”

由于岛上好奇游客的增多,岛上的新生土著已出现了西化现象,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上一口英语。这种文学面临绝种危险,美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这个名义上隶属自己的岛屿(岛上的原住民没有国家概念)采取旅游管制。毕竟人们真的很好奇这些富有诗意的语段究竟来自谁的著作,难道真的是这些衣不裹体的土著的祖先所作?

亚种文学的主要题材有宗教、祭祀、狩猎、放牧等等„„在现代人对已有文学窠臼的模式产生厌倦的时候,一小部分作家向这个奇异的世界中放射出自己的目光,汲取异域的营养。1994年克里斯蒂安以一首《短思》走红阿根廷,这是首例成功的结合。

一个国家的文学与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目前绝大多数亚种文学存在于不发达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的文学为主流文学)。对于它们的保护极为迫切,但也许我们枯燥的教科书有一点说对了——发达国家在进行文化侵略。而不发达国家也似乎心甘情愿。这一点有待讨论。

参考文献:《你还在意的文字》——布肯(英)

《文学的进化论》——亚述(美)

《拜伦诗集》——拜伦(英)

英国大英博物馆网

第11篇:如何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如何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中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即二级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的文学。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原因,也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大学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把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分开,其实两者联系紧密,又同属于一个学科,进入研究写作时完全可以“打通”。

如何进行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选题,重要的就是靠平时读书、上课思考和问题积累。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听一堂课,总会有自己特别的印象,或者有什么不解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面的拓展,会发现许多问题前人已经解决了,或者发现原来对自己是问题的,其实通过知识的获取,也已经不成为什么问题了;但也可能有另外的一种情况,即是自己所感觉的问题,学术界也还没有能够解决,甚至是被忽略了,这时你就会围绕这些问题做更多的思考,慢慢就会引起研究的兴趣,很可能就由此产生写论文的冲动与题目。

大家学习现当代文学课程时,可能比较注意如何应对考试,精力多用在理解和掌握课文方面,按照每次课提出的知识点和思考题,去寻求相对标准的思路与答案。这样的学习可以了解必要的文学史知识,培养审美和归纳分析的能力,但考试的目标往往把人给框住了,难于充分发挥学习的创造性。如果不满足于考试过关,就应当把“应试式”的学习再提高一步,转向更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尝试写研究性的论文,就是有利于提高整体能力的综合训练。写研究性的论文和一般考试或做作业有所不同,那就是更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能在前人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最好自成一说,或者能自圆其说,而不止是“回答”得“正确”,符合“标准”。就是说,研究性论文写作,包括

1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应当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创新,而不只是简单重复既有的学术观点。如果只读教材,将其中内容和有关材料组合一下,不一定能成为研究性的论文,因为论文多少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或发现。

论文题目的选择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题目选得太难,工作量太大,自己限于能力、时间或材料等条件,做不下来,或者功力不够,做成虎头蛇尾,那就不合适。所以题目的大小难易要适中,最好还有研究的兴趣。如果平时对某个问题早就有所思考,又感兴趣,题目刚好从中产生,那当然就顺理成章了。无论是对论文早有一些准备,还是临时找题目,都必须先做一项工作,那就是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大致情况,逐步收缩范围,从问题入手,掌握学术界对相关课题研究的进展,然后再决定选择什么题目。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选题的学术意义如何,值不值得做。一般而言,学术界已经有人做过很多,你也提不出什么新的见解的题目,就不值得重复去做了。当然,有些题目尽管前人做过,但如果你换另一个角度、或者使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去重新解读,那也是创新,是“老题新做”,这也是有价值的。因此,在选题之前务必通过了解相关领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来决定自己进入研究的方位。

(一)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对于大家写论文应当是有帮助的。这本书的写法带有较多研究的色彩,或者说,是在示范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展开分析论证,可以为选定以现当代文学作为论文范围的同学提供参考。这本教材有16讲,评论了16位作家,同时也论涉了许多相关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中多数章节都有类似学术史以及研究现状

2 的内容,介绍了学术界评论界的各种代表性观点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建议同学们注意其中罗列的书目以及所引发的问题,也许可以从中找到论文的题目。

如果要更全面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寻找自己进入研究的方位,大家还要看一些学术史或学科史方面的书。如黄修己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对数十年来各种现代文学史研究专著与教材有全面的评述;徐瑞岳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以专题述评方式介绍了各种文体、流派与主要作家的研究历史;崔西璐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概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之前的当代文学研究状况。

(二)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出版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这是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影响最大的资料库,它每月一期,复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新发表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学术论文并分专题对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了索引。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已经出版20多年,设有资料专栏,每年还有年度研究述评,概括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倾向。《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和一些学报,也不时有类似研究述评的论文刊出。有些专题性的研究刊物如《鲁迅研究月刊》、《延安文艺研究》、《茅盾研究》、《郭沫若研究》,等等,也注重资料和研究述评。更重要的资料整理成果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发起编纂的大型丛书《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包括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30种,作家(170位)专辑合集150卷,还有《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索引》合《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等等。这些工具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在选题之前,浏览查阅这

3 样一些“研究之研究”和相关的资料,对本学科以及某些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状况有大致的了解,就像有了一份地图,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方位,熟悉必要的路向,帮助我们确定选题的范围。

(三)论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等等。

传统做学问讲求先有“书目学”知识,其实现当代文学研究也有这种必要,在选题基本确定后,征求老师的指导,给自己列出一个基本的参考文献书目,认真阅读研究前人的成果,可以从中引发问题,获得启示,形成思路。

这里从同学们学习写作和准备毕业论文的实际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向与选题类型。

(一)“作家论”研究。现当代文学有代表性的著名的作家几乎都已经有专门的研究,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所论列的十多位作家,就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选择比较著名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要有所突破,难度比较大。如果全面论述,很难做到不重复别人的观点。所以,对本科生来说,以作家研究特别是著名的作家为题,不宜全面展开,最好集中在某一点上讨论阐述你的新发现,或者尝试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重新阐释问题。举例来说,曹禺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如果全面评论曹禺,再写一部“曹禺论”,必须有大量的前期研究准备,对本科生来说,是太过艰难的任务,不容易完成。但不等于象曹禺这样的著名作家的课题就不能做了,关键是选题要适合。这些年有些年轻学者和大学生就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将曹禺研究向前推进了。如有的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解析曹禺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与创作实践,有的集中分析《雷雨》“悲天悯人”的主题,有的专门

4 探讨曹剧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出走模式”及其特殊的意义,有的讨论曹剧的“背景艺术”,有的专门赏析曹禺剧作“诗意特征”形成的因素,有的研究几十年来《雷雨》演出的历史,有的比较分析曹剧的各种修改版本,等等。这些选题范围不大,但角度新颖,便于操作,有利于通过扎实的钻研得出己见,甚至能够在某一点上把研究引向深入。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如果以作家作品研究为题,必须先要了解既有的同类研究的状况,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与条件,选择比较具体集中的研究课题,尽量不要贪大求全。以小见大往往更能发挥本科生的才能,也更适合做毕业论文。另外,有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等级”不是很高,以往研究较少,但他们的创作有特色,或者能通过他们看到某种文学史现象,也值得作为论题。如《理解路翎》(陈阳春)和《蹇先艾论》(马佳)两篇毕业论文,所论的作家虽然不是最知名的,但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位置,论文以此为题,论述比较全面,对学科也有所贡献。

(二)文学思潮、流派、社团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几乎是热点。一部分是关于重大的文学思潮溯本追源,如考察诸种“主义”的影响和流变,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都已经有专著出现。另一部分是流派社团研究,如学衡、创造社、新月派、现代评论派、左联、九叶派、朦胧诗派等等,研究也比较多了,特别是京派、海派的研究,还有文学的区域文化特色研究,一度成为热闹的话题。最近又有许多人对报刊传媒的研究感兴趣,如《新青年》、《新潮》、《现代》、《小说月报》、上海生活书店等等,都成为讨论的

5 课题。这些方面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空间,本科论文完全可以就其中某个方面进入研究。例如,文学史对《小说月报》的关注多是1921年经过改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打刊物之后,对该刊在此之前的状况不甚了解,一般评价很低。有的同学就专门考察1921年之前的《小说月报》,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的认识。这样的文章选题集中,适合作为毕业论文。当然,这类研究非常强调占有材料,如果以这方面为题,也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研究成果,把思潮、流派、社团或报刊传媒的研究与作家作品研究结合起来,生发出一些新的课题。如果切入的角度合适,问题集中,也是适合作为本科生的论文选题,并写出新意来的。如《茅盾与自然主义》,利用关于自然主义传入中国的材料,结合茅盾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际进行分析,就是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

(三)文学史现象研究。即集中考察在文学史上曾经代表某种倾向、形成较大影响的现象,可能是交叉涵盖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如蒋光慈的创作艺术成就并不算大,能流传的作品不多,但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一度代表文坛的潮流,有的同学就把蒋光慈作为一种文学与文化的现象来研究,从革命思潮、社会心态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与得失。又如这些年“女性写作”成为文坛突出的景观,其中也蕴含某些文化现象,有的论文选择某一个女作家的创作为切入点,涉及社会心理、文化转型诸多方面的探讨,也得出一些深入的见解。总之,“现象”研究应当真正抓住在文学和文化发展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个案,提升为“现象”的观察与剖析。这方面有很多题目可做,如“红色三十年”、“革命加恋爱”的写作风尚、“赵树理方向”、“红色文学史”集

6 体写作、1958年民歌运动、样板戏、“王朔热”、“张爱玲热”、“金庸热”、校园文化与文学、80后青春文学等等,都可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可以作为某种文学史或文化史现象来讨论。做这类题目除了要占有文学史材料,还要有较多的理论概括与提升,对理论思维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四)文体研究和作品细读研究。即对现当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作为不同的文体创造与衍变的考察研究,也包括诸如“冰心体”“语丝体”、鲁迅杂文、十四行诗、爱美剧、秧歌剧、小说散文化、新诗戏剧化等等。这方面的成果也很多,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可以选相对小一点的文体流变现象或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研究题目。如某一个时期某一方面的文体变化,甚至某一个作家在文体某一点上的创新,都可以作为论文选题。这类选题除了对文学史、文体史脉络的了解,还要求有比较细腻的艺术分析。如《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吴晓东),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不同功能,揭示了鲁迅作品意义表达方式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关注其对现代小说范式创建的特殊贡献。这种研究,将文体研究和作品细读结合起来了,题目不大,但探讨的问题很深入,有助于理解鲁迅作品价值和现代小说文体的衍变。

(五)文学史的史料钩沉、收集、整理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本科论文一般较少以此为题。其实,做史料整理的题目也很能培养学问的功底与扎实的作风。比如考证某一个文学史事件、某一个史料,或者为某一位作家撰写年谱,都适合作为论文的选题。不过这类课题除了必须熟悉文学史、文化史的知识,还要具备查阅资料的基本条件。

(六)跨学科研究和文化研究。这是现当代文学的学科

7 生长点,应当鼓励同学们做这些方面的题目。比如近来很受学界关注的城市文化形态研究,出版传媒研究,影视研究,图像研究,网络研究,等等,都有可能在和文学研究的结合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以上只是大致介绍几种选题的类型与范围,这几种类型也互相交叠,另外还有其他各种选题的路向,不可能一一列举。大家完全可以触类旁通,根据各自的兴趣、条件与特长,在导师的辅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做的题目。

下面再谈谈论文写作中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

(一)要认真阅读作品,熟悉材料,珍惜自己的阅读印象和体验。人文学科包括中文学科的学术研究要有相对完整的训练过程,通过自己亲身反复触摸研究对象,大量阅读原始材料(尤其是作品)和既有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思考、摸索、讨论,才能发现问题,也发现自己治学的潜质以及研究的方位。有些同学论文定题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题目是临时决定的,时间比较紧,那也要尽可能补充那个“发现问题”的准备过程。常常见到有的同学原来准备就不足,题目是仓促决定的,定下来就急于拉框架,出观点,模仿别人的论述,这容易先入为主,以论带史。因此,题目决定后,如果思路还不清楚,先不要着急,必须认真读作品,熟悉材料。尤其是作家作品研究,个人的阅读体验、审美的感觉可能就是阐释问题的出发点,文学研究是特别强调主体性的。自己阅读过程的印象、体验和思考最重要,要抓住一些鲜活的体验、思考的火花,以及一些不解的问题,很可能就在其中生发出新意,所谓创新的基础可能就在这里。

(二)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些观点创新。初学论文写作的人容易受教科书的讲述方式影响,总要拉开架势,方方面

8 面都罗列,结果反而淹没了自己的观点与发现。其实学术论文不能等同于教科书式的通论,一般常识性的内容不必罗列,必须突出创新点并加于充分论证。例如,当代作家汪曾祺有许多人研究过了,再以他为研究对象,就必须某些方面有新的见解,不能重复学术界既有的一般结论。如《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吴宇宏)就突出“传统性”这一方面的论述,有些属于文学史知识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不加展开,笔墨重点放到关于传统性的几个层面的解释上,包括仁爱之心,韵白之美,民风余韵,水气阴柔,乐感精神,每一个层面都紧扣着“传统性”展开论析。这样,创新的见解就很突出,超越了以往同类研究。所以在酝酿观点,形成思路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如何把创新的见解,或者阐释问题的新的角度突出起来,整个构思要逐步收拢,放弃那些常识性的一般化的介绍,要让读者明白你的研究创新点和突破点在那里。

(三)要有理论的提升。除了纯粹资料性的论文,一般现当代文学的学术论文写作都要求有理论的分析和概括,而不是就事论事,罗列组合一般的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作品情节或文学史常识。常常见到有些同学写论文已经准备了许多材料,也有一些思考,但写起来感到很平淡,没有多少话好说,或者有些观点提出后不会深入论证,这就是缺少理论的提升。理论分析能力当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养成,但写作过程也应当是提升理论能力的机会。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寻求合适的理论。写不下去了,问题难于解释,不妨先放一放,问问老师,寻找和学习某些理论方法,一当找到了适合的理论,就会豁然开朗,文章的思路结构也可能出来了。例如《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吴晓东),所讨论的“人称”与

9 “视角”问题,一般读者也都会注意到,但其中丰富的形式意义,不加于深掘和解释,又是不容易发现的。一些感觉到的问题,不提到理论的层面,可能终究说不清楚。该文作者可能是先接触到W.C.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理论,也可能是先对鲁迅小说的叙事特色有感触,带着这个问题去读布斯的理论。不管那种情况,论文作者都是注重将作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做理论的解释和提升,所以这篇文章有见解,有理论品格。我们在强调理论提升的同时,应当注意防止机械地拿某种新理论去套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地选择必须适合研究对象,不要喧宾夺主,不要为了标明自己在用某种新鲜理论,而不惜把研究对象当作“证明”理论的“材料”。常常见到有些文章理论架势很大,很新潮,但内容单薄,不过是观点加例子。这种文风不值得提倡。

(四)注重研究的历史感与审美感。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是文学的学科,又是历史的学科,是两者的统一。文学史研究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理论,也有别于一般的文学批评或文学赏析,所以要讲求历史的分寸感,同时有审美的意味。这些年有许多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文章,着重点不在文学,甚至完全不再顾及文学,而是把文学史作为文化史、思想史的印证材料,文学性的东西被忽略了。作为个人的选择,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那未可厚非。但思想史或文化史的研究,其内容范式都不完全等同于文学史,也不能够代替文学史研究。做文学史的论文,应当注重文学的、审美的因素。还有,讨论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社团流派、事件论争,都应当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要有辨证的知人论世的眼光。如郭沫若《女神》,《理解路翎》(陈阳春),其研究对象路翎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史现象,过去的评论有很大的分歧。如果完全

10 不考虑路翎作品的生成背景,以今天的流行审美标准来要求路翎,可能就不理解路翎的生涩与反叛。该文把路翎审美追求中的“偏执”,其有意反抗现实主义的挑战,及其创作得失都放到历史的场景中重新做出评价,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连“生涩”也有了特定的内涵。这样的研究没有脱离文学研究注重审美分析的要义,又比较有历史分寸感,有说服力。 学术论文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训练,很难依照什么条条,就可以操作,所有提示与建议,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践去摸索体验。

第12篇:自学考试报告文学研究试卷

2005年报告文学研究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口述实录体文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标志作品是 ( ) ①《世界大串联》②《长征风云》③《绝对隐私》④《张学良将军》

2、代表新时期报告文学“第一浪潮”发端的标志性作品是 ( ) ①《洪荒启示录》②《人妖之间》③《哥德巴赫猜想》④《包身工》

3、下列纪实文学作品中,属于对中国教育问题深刻思考的作品是 ( ) ①《亚细亚怪圈》②《花环与锁链》③《涅磐》④《神圣忧思录》

4、由李延国首创的报告文学新结构形式是 ( ) ① 集纳式②辐射式③卡片式④板块式

5、以创作“黑色系列”传记文学著称的作家是 ( ) ① 李延国②安顿③叶永烈④徐迟

6、《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 ( ) ① 安顿②张世黎③钱钢④理由

7、被刘白羽赞这“史诗式的报告文学”的作品是 ( )

①《神圣忧思录》②《在这片国土上》③《走出神农架》④《寻找中国潮》

8、张辛欣的《北京人》属于 ( )

① 传记体②口述实录体③报告小说④影视剧

9、新闻性功能与文学性功能并重的纪实文学,主要指 ( )

① 问题性报告文学②人物性报告文学③全景性报告文学④事件性报告文学

10、《黑色的七月》思考和表现的问题是 ( )

①婚姻裂变问题②海关走私问题③生态平衡问题④教育改革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纪实文学作品中,属于贾鲁生对中国社会转型期金钱与道德关系的思考的作品有( ) ①《花环与锁链》②《亚细亚怪圈》③《性别悲剧》④《丐帮漂流记》⑤《北京失去平衡》

2、在事件类和“问题”类的纪实文学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是 ( ) ① 白描②类比③细描④分类⑤特写手法

3、下列报告文学属于集纳式结构的有 ( )

①《神圣忧思录》②《哥德巴赫猜想》③《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④《阴阳大裂变》⑤《中国的“小皇帝》

4、下列传记文学作品中,属于“灰色系列”的有 ( )

①《陈伯达传》②《梁漱溟传》③《冯友兰传》④胡风传》⑤《刘少奇传》

5、安德烈•巴赞的纪实文学体现为 ( )

① 强调表现对象的真实②强调表现对象的虚实结合③强调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真实④强调事物的时空虚构⑤强调叙事结构的真实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问题报告文学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式报告文学。

2、传记文学是_____________与文学综合的产物。

3、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创造了报告文学的________________新模式。

4、从审美角度讲,纪实文学兼具形象美与________________两种美的特质。

5、关于隐私问题的纪实文学,其“潜入”的深度,首先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的浓度方面。

6、在“口述实录体”的纪实文学中,作家是以人物“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去创造人物典型的。

7、侧重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性,靠密集的信息量去吸引读者的纪实文学,主要集中在问题性报告文学方面。

8、《丐帮漂流记》是非戏剧化结构,也属________________结构。

9、《史记》的问世,开创了纪传体的_________________体载,标志着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10、《杜月笙全传》是一本建国四十年来罕见的______________书籍。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纪实文学

2、专访

3、电视报道剧

4、报告文学

5、广播录音报道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报告文学的三种基本类型。

2、简述当代中国传记文学的多元化格局。

3、简述纪实文学对电影特写式手法的运用。

4、现代大众社会纪实文学的平民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集纳式报告文学与传统报告文学的区别?

6、纪实文学的新闻性大增殖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纪实影视剧的创新意义?(12分)

2、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理性思辩?(13分) 2005年上半年报告文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③

2、③

3、④

4、③

5、③

6、③

7、②

8、②

9、④

10、④

二、多项选择题

1、②③④

2、①⑤

3、①④⑤

4、②③④

5、①③⑤

三、填空题

1、全景

2、史学

3、横式结构

4、理性美

5、心理现实

6、自画像

7、新闻性

8、板块

9、编年

10、**

四、名词解释

1、凡是具有非虚构性、纪实性和文学性相融合的文体,都可以称之为纪实文学。

2、是新闻通讯文体中一种特殊报道形式,是对事先选定的专门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纪实。

3、是电视剧直接与新闻、报告文学相结合而孕育的一种电视艺术样式。

4、是以文学手段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

5、是通过现场实况音响与广播工作者的解说相结合的录音形式去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形式。

五、简答题

1、①人物报告文学(1分)

②事件报告文学,即以国内外重大事件为描写对象的完整事件、故事和翔实的始末描写。 (2分)

③问题报告文学,即围绕某一社会问题,广泛集纳不同时空的大量事实进行立体观、宏观考察和综合反思的报告文学。(2分)

2、①表现为传主的多元化。传主的身份如:现当代政治人物、当代影视歌坛体坛明星等。(2分) ②表现为作家的审美向度的多维化。传记不再是伟人名人的专利品,让寻常百姓人物也走入传记,这是审美视野的大拓展。(3分)

3、①纪实文学的电影特式手法源于电影艺术。(1分)

②特写镜头有一种把事物原太放大了的效果,让人可以看到人或物的细部,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感。(1分) ③把电影特写手法用于纪实文学创作是一个发展。(1分)

④作者先是抓住人物或事物的富有特征的片段,以镜头推进的方式对被描写对象作绘声绘色的描绘,印象鲜明、感染力强。(2分)

4、①作家创视点的下移是平民化倾向的重要表现,即把人文关怀的主要投注点投射到平民阶层的生存方式和喜怒哀乐上。(2分)

②创作主体的价值评判呈现出平民化倾向,即对危害人民利益的丑行恶德给以毫不容情的揭露和批判。 ③作者身份和写作方式的平民化倾向,即作家仅仅是一种职业,也是面对自己精神产品的销路。(1分)

5、集纳式报告文学与传统报告文学的区别:

① 它不再着眼于一人一事的小格局报告,而是注重对社万象作全景式的摄照,或作集纳化的展呈。 ② 作品无中心人物,无贯穿始终的情节,作者只是依据写作的意图,将生活的材料

第13篇:儿童文学研究的探索之作

谭旭东的儿童文学理论新著《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是一部有开阔视野、深刻见地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这部著作写得很用心,特点也很鲜明,堪称创新之作,探索之作。具体来说,其特点有三:

第一,它从不同的视角对儿童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部著作分七章,分别就儿童文学的发展、美学、阅读、价值、文化、出版和研究进行了深入理性的梳理和论述,不但展示了百年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轨迹,让人看到了当代儿童文学的思潮和流变,感受到了儿童文学呼应时代的精神脉动,也对儿童文学的美学品质及儿童文学应有的美学追求与文化价值进行了论述和定位。该作对儿童文学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也对儿童文学出版、阅读文化的现状与走向做了准确的分析与解读,让人看到了儿童文学出版与阅读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可以说,这部著作全方位考察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道路,展现了几代儿童文学作家艺术创造的生动图景,也分析了儿童文学本体问题,探索了儿童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从中不难发现一个青年学者的理论热情、学术勇气及对童心世界的敬意。第二,《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见解。如在论述儿童文学的美学时,他认为:“儿童文学表现的是快乐、爱与美,但最终追求的是一种幸福感。它不仅有助于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也有助于成年人精神世界的提升与洗礼,使两个世界都得到润泽和滋养,这是一种人类最和谐的状态。”在论述经典儿童文学的品质时,他归纳了经典儿童文学“书写成长、表现成长”、“历险主题”和“寻找主题”等三个内涵因素,认为儿童文学“书写成长也好,表现历险和寻找美好也好,经典儿童文学都紧紧围绕着‘成长’这个主题,而且不论故事是发生在森林里,还是在人的社会环境里,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启迪儿童,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让他们发现自主性的动力,辨别善恶美丑,找到未来幸福的方向。”他还认为,“我们期待的儿童文学,正是要关注成长、表现成长,也有助于成长的文学,也是要发现儿童成长的智慧并勇于接受儿童智慧挑战的文字世界。”这些都是对儿童文学本体的独到认识,也给儿童文学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谭旭东也是最早对儿童文学进行文化诗学探究的学者,在这部书里,他依然坚持从审美的、文化的角度,多维度地观察和思考儿童文学的阅读、出版等现象和问题,以文化诗学来构架一个新的儿童文学研究空间。第三,有方法论的创新。在《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里,谭旭东不是站在儿童文学本位主义的视角来审视儿童文学的,他甚至认为儿童文学本来就不应局囿于学科思维,要想拓展儿童文学,突破儿童文学研究的瓶颈,一定要有跨学科的思维,只有超越学科视野,突破原有的本质主义模式,儿童文学理论才有飞跃,有提高,有更新换代。因此,在探讨儿童文学时,除了从其内部结构来思考,还要从外部动因来考察,这是需要巨大的学术勇气和探索精神的。

第14篇:清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清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蒋寅

内容提要 本文是对清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的回顾和展望,主要论述清代、近代以来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学术研究概况,附带介绍了海外有关清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指出通俗文学和文学批评是清代文学研究有待开拓的领域,在传统文学研究的领域中应加强专题研究,从作家、时段、群体、文体、性别、家族、流派、地域等多种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整体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回顾 展望

清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用万余字的篇幅来回顾和展望清代文学研究,也许要比以前各个朝代的文学研究更为困难。困难不只在于清代产生的文学家和作品太多,更在于清代文学研究的积累总体上还很薄弱,对清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也刚起步,可以参考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只能说是一个简略的回顾,并就个人管见所及,对清代文学研究的拓展谈一点看法。

与历史研究相比,文学研究由于对象本身具有强烈的价值属性,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常基于一定的审美价值判断,不同时代的文学,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受研究者关注的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甚至可能是很偶然的。清代因其社会现象复杂、传世文献丰富,20世纪以来一直是历史学的宠儿,研究成果的数量和深度都相当可观。而清代文学却因文学史价值判断的偏颇,一直被学界所冷落。除了显学《红楼梦》外,迄今对清代文学各部门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对历史上其他时代文学的研究。

这一结果,当代学术显然应负更大的责任。20世纪以来,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传统观念及近代“文学进化论”的影响(注:粱启超在1903年《新小说》第七号的《小说丛话》中说:“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自宋以后,实为祖国文学之大进化。何以故?俗语文学大发达故。”),又接受西洋文学观念和理论体系的熏陶,当代学者大都视戏曲小说为清代文学的主流,学术投入明显向此类通俗文学倾斜,而诗文辞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这导致清代文学研究各领域之间严重失衡,有关《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长生殿》、《桃花扇》等作品的论著层出不穷,而诗文辞赋的研究寥寥可数。这只是就一般情形而言,若具体分析现有成果,则20世纪以来的清代文学研究又呈现盛衰不一的波浪式轨迹。

对清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当朝人的总集编纂、别集注释和诗文批评。清代是个重视学术史的时代,清人对本朝文学的关注和批评超过任何时代,其搜集作品之热情,编纂总集之勤奋,撰著诗话之专门化,无不显示出文学批评和研究的自觉意识。由于明清易代所包含的民族关系的特殊性,出于保存文化记忆和心灵历史的动机,清初文人曾编纂了大量的诗文总集,尤以邓汉仪《天下名家诗观》三集为翘楚。此后,以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王昶《湖海诗传》、符葆森《国朝正雅集》为代表的大型选集,都发挥了淘汰、遴选和批评一个时期诗歌的功能,至徐世昌《晚晴yí@⑩诗汇》而集其成,从而使距离我们时代很近的清诗也部分地被经典化。骈散文、填词创作同样由若干种有影响的选本勾画出历史线索和创作规模,而戏曲、小说则在排演和说唱中得到传播和整理。黄文yáng@(11)《曲海总目提要》和姚燮《今乐考证》虽系通论古今的著作,但清代戏曲作品占有一定比例,后者甚至著录了部分道、咸间流行的地方戏。吴伟业、王士zhēn@①、朱彝尊诗集以及王昙骈文集,清代已有注释研究,赵执信、查慎行、乾隆三大家、郭lín@②及姚莹等人诗都有人做专门的批评。数量众多的地域文学总集和地方志中的艺文志,则覆盖了整个清代文学的主要作品、作家,与数量众多的诗话、文论、剧说、选本的评点相配合,交织成密集的批评之网,给后人留下了当代评论的丰富资料。

进入民国以后,战乱频仍,学术难得安宁的环境。学界对前清文学虽无太高的评价,但出于保存文献的动机,也出现了孙雄《道咸同光四朝诗史》、陈乃乾《清名家词》、叶恭绰《全清词钞》、陈衍《近代诗钞》、柳亚子《南社纪略》、阿英《鸦片战争文钞》、丁福保《清诗话》等清代文学和批评的总集、丛书,还编出了黄人《小说小话》、王国维《曲录》、郑振铎《中国小说提要》、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李家瑞《北平俗曲略》、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傅惜华《子弟书总目》、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等工具书,此外杨守敬、董康、鲁迅、王古鲁、吴梅、向达、刘修业、周越然、伯英等学者的著作都对戏曲小说文献的搜集和著录做出了贡献。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对清代文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一些作家只承认新文学与晚明文学有血缘关系,对清代诗文则予以批判,对影响直达晚清的桐城文派,钱玄同直斥为“桐城谬种”;另一方面,受西洋文学观念影响,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由附庸蔚为大国,“中国新世纪第一个文艺批评家”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对当时的《红楼梦》和清代小说研究产生极大影响。学界“神圣施(耐庵)曹(雪芹)、土芥归(有光)、方(苞)”的结果,是诗文辞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受到冷落。当时鲁迅倡言“好诗被唐人做尽”,闻一多也说“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上也就完了”,影响所被,乃至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将狭义诗歌的历史截止于唐末,并断言“词盛行以后的诗及散曲盛行以后的词则概在劣作之列而删去”,这无疑是很偏激和狭隘的见解。幸而不是所有人都持这种立场,一些著名学者仍用传统的批评形式,包括陈衍《石遗室诗话》、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光宣以来诗坛旁记》、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桐城文学撰述考》、蒋箸超《天演阁清诗话》、郭则yún@③《十朝诗乘》、杨钟羲《雪桥诗话》、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秦佩珩《秋窗呓语》等,对清代诗词做了各有特色的研究,甚至还出现了徐珂《清代词学概论》、梁乙真《清代妇女诗歌史》、杨鸿烈《袁枚评传》、顾远芗《随园诗说的研究》等专著和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顾敦róu@④《明清戏曲的特色》、汪辟疆《论高密诗派》、《近代诗派与地域》、曾克zhuān@⑤《论同光体》这样很专门的论文。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周作人《新文学源流》二书名为当代文学,内容却多回溯前代,实际是在新文学语境下反思明清文学;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也着眼于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和发展,对晚清文学史有一定的总结性质。1928年,日本学者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被孙liáng@⑥工以《中国古代文艺论史》之名译成中文,对国内的批评史研究产生一定影响(注:近代以来,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多受日本学者的启发,自王国维的甲骨文、敦煌曲子研究到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研究都是典型的例子。铃木书出版于1922年,也许中译之前就已对国内学界产生影响。),这从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对明清诗论的论述可以约略看出。1947年出版的钱钟书《谈艺录》,虽然成就绝不限于清诗一端,但仍应说是民国年间最深入的清诗研究著作,他对众多清代诗人的批评鞭辟入里,至今仍代表着清代诗人论的最高成就。

建国以后,在狭隘的文艺观念的主导下,清代文学研究呈现很不平衡的状态。戏曲、小说受到学界重视,成果较多,《红楼梦》更因特殊的政治背景,成为学者趋之若鹜的显学。但迄今仍不减其学术价值的成果,却是傅惜华于1961年编成的《清代杂剧全目》,该书直到1981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相比之下,诗文研究则只集中于顾炎武、王夫之等少数“进步诗人”,成果寥寥。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邓之诚遗著《清诗纪事初编》,是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成果,它启发了后来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张舜徽的《清代文集别录》虽偏重于学术,却有相当的文献价值,它直接启发了袁行云的《清集叙录》。那个时代留下来的论著,带有鲜明的政治印迹,时过境迁,到今天已很少有参考价值,只有这些侧重于文献学研究的著作毫不褪色。类似的成果,还有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这是今人纂辑的第一部清代诗集注本。这一时期出版了一些资料选编或旧籍点校,如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近代文论选》及刘大kuí@⑦《论文偶记》、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林纾《春觉斋论文》等,便于使用。

清代文学研究的高涨,尤其是诗文研究的全面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0年《文学遗产》刚复刊,郭绍虞先生就建议赶快组织力量编辑全清诗、全清文、全清词、全清曲等以保存一代的文献。苏州大学中文系随即成立明清诗文研究室,并编辑出版“明清诗文研究丛刊”。1982年,程千帆先生主持的《全清词》编纂工程在南京大学启动。1983年底,《文学遗产》编辑部与苏州大学合办的全国首次清诗讨论会在苏州举行,学者们基本形成共识,对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终结阶段的清诗应给予较高的评价。翌年《文学遗产》在第2期辟“清诗讨论专辑”,发表苏州会议的论文,对清代文学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1985年举办的桐城派学术研讨会,则对“五四”以来评价桐城派的偏颇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随着对过去研究中一些被回避、扭曲的问题的重新认识,清代文学逐渐走上正常的轨道,清代文学史开始得到认真的研究。

在新时期的清代文学研究中,苏州大学的学者做出了最引人瞩目的成绩。钱仲联先生以耆年宿德大力倡导清代诗文研究,不仅出版了《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梦苕庵专著二种》、《近百年诗坛点将录》等著作,还培养了一支清代文学研究的专业队伍,拿出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陈少松《评梁启超的艺术论》、裴世俊《钱谦益诗歌研究》、赵永纪《清初诗歌》等最初一批清诗研究成果。他此后指导的马亚中《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历程》、沈金浩《性灵诗与明清文化》、魏中林《清代爱国主义诗歌研究》、严明《清代广东诗歌研究》、罗时进《虞山诗派研究》、马卫中《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赵杏根《乾嘉代表诗人研究》等一批博士论文,都成为清诗研究中很扎实的成果。另一位清代文学专家严迪昌先生,以《清词史》、《清诗史》两部专史,奠定了他在清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两部在多年搜集研读清代文籍的基础上写成的力作,将清代诗词研究的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阳羡词派研究》也是高水平的地域文学流派专论,给后人多方面的启示。苏州大学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继承郑振铎、孙楷第先生开创的小说研究传统,以吴世昌、蒋荷森、陈毓罴、刘世德、邓绍基、石昌渝等先生为代表,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取得丰富的成果。其中刘世德先生的小说版本研究,石昌渝先生的小说史研究以扎实的文献功力将当代明清小说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近年石昌渝先生主持完成了收书约4000种共计300万字的《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为清代小说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山东大学以袁世硕先生为代表的学者群体,在清代戏曲小说和清初诗文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成绩突出。南京师范大学除有陈美林先生成绩卓著的吴敬梓研究外,李灵年、江庆柏、陆林等学者在清代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方面已有《清人别集总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等基础性成果,后劲十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做出引人瞩目的成绩。

20世纪90年代以后,清代文学研究走向广阔和深入,其突出标志是涌现一批有分量的文体史研究专著,包括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周妙中《清代戏曲史》、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朱则杰《清诗史》、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刘世南《清诗流派史》、张俊《清代小说史》、欧阳健《晚清小说史》、郭英德《明清传奇史》等。综合性的研究著作则有张永芳《晚清诗界革命论》、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说研究》、康保成《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苏州剧派研究》、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张仲谋《清代文化与浙派诗》、曹虹《阳湖派研究》、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谢正光、佘汝丰《清初人选清诗汇考》、许建忠《明清传奇结构研究》、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孙立《明末清初诗论研究》、李玫《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李世英、陈水云《清代诗学》、程亚林《近代诗学》、王小舒《神韵诗学论稿》、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等著作,多方面地拓宽了清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作家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作家,如钱谦益、吴伟业、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王士zhēn@①、袁枚、蒋士铨、赵翼、黄景仁、龚自珍、魏源、黄遵宪,而通俗文学作家如李渔、金圣叹、蒲松龄、吴敬梓、曾朴、刘鹗等又受到更多的关注,涌现许多造诣精深的专家。曹雪芹和《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仅列举著名专家也将是一个很长的名单。就整个清代文学研究而言,后期的研究一向比较薄弱。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梳理中,近代文学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研究都有长足的进展,尤其是清末同光体和改良派作家梁启超以及新旧时代过渡性人物王国维等,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港、台地区的清代文学研究,虽不如中国内地成果多,但内容似更广泛而专门。不仅钱谦益、吴伟业、袁枚、赵翼、翁方纲等著名作家有研究专著出版,重要的文学流派,如桐城派文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版了尤信雄《桐城文派学述》、叶龙《桐城派文学史》、唐传基《桐城文派新论》三种专著。而学界较少注意的女性文学,近年有钟慧铃《清代女诗人研究》和胡晓真《才女彻夜不眠——清代女性弹词小说论集》两种新著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最具开拓意义。对清代诗学的研究,台湾学者也走在了前面,吴宏一《清代诗学初探》作为清代诗学研究发凡之作,大体勾勒了清代诗学的概貌和流变,附录“清代诗话知见录”收书346种,是对清代诗学文献的最初考察。张健《明清文学批评》以教案的形式整理了明清文学批评问题,不无见地。专题研究则有黄景进《王渔洋诗论之研究》、胡幼峰《清初虞山派诗论》等,与香港学者吴淑钿《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同为很专门而深入的探索。台湾中山大学每年举办清代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会议论文集。他们还编辑《清代学术研究通讯》,对了解台湾地区清代学术研究很有帮助。尤其是此书中《台湾地区清代文学研究博硕士论文提要》部分,更有参考价值。台湾以清代作家为题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相当多,除已出版的赵翼、翁方纲等评传外,如谈海珠《顾亭林诗研究》、单文惠《笠翁十种曲研究》、廖淑慧《金圣叹诗学研究》、江仰婉《冯班文学批评研究》、陈惠丰《叶燮诗论研究》、丘慧莹《唐英戏曲研究》、王熙铨《贺裳〈载酒园诗话〉研究》、陈茹琪《查慎行诗歌研究》、林秀蓉《沈德潜及其弟子诗论之研究》、吴晓佩《薛雪诗学研究》、赵太顺《翁方纲研究》、张春荣《姚惜抱及其文学研究》、刘韵pín@⑧《龚自珍诗歌研究》、吴明德《王kǎi@⑨运及其诗研究》、柯梦田《刘熙载〈艺概〉诗歌理论研究》等,也是选题很值得重视的成果。

相比之下,海外有关清代文学的研究,涉及面较国内为窄。西方学者多用力于戏曲小说,无论在版本研究方面还是叙事研究都有丰富的成果。日本学者则不仅在小说文献研究上贡献突出,在诗文和俗文学的研究上也多有开拓之功。日本老辈学者都在清代文学上下过很大功夫。狩野直喜清末在中国留学归国后,任京都大学教授,1918年到1923年之间讲授清朝文学课,1984年东京みすず书房出版了他的讲义录《清朝的制度与文学》。铃木虎雄1922年出版《支那诗论史》,其中有关明清诗论的研究对中国学者影响极大。青木正儿的《清代文学评论史》是第一部清代文学批评史,书中不少论述至今仍不失参考价值。筑摩书房1995年出版的《吉川幸次郎遗稿集》第三卷“清初诗说”,系作者1961~1963年为京都大学中国文学专业研究生讲清诗的讲义,由清初讲到乾隆三大家,极有心得。近年研究清代文学的学者似比过去减少,但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仍不断涌现。清水茂、竹村则行、松村昂、大平桂一等学者的清诗论文,都注意到一些中国学者忽略的问题,如明亡后一度遁入空门的方以智、金堡、钱澄之等人的创作,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试对文坛的影响等。其他如松下忠、船津富彦的清代诗学研究,田仲一成的清代地方戏研究,樽本照雄的清末小说研究,都可以说成绩斐然,可惜除清水茂的论著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还没有翻译介绍。今后有必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信日本学者的成果会不同程度地拓展国内学术界的视野。英语世界的学者译介和研究诗文的兴趣远不如小说那么强烈,但他们的一些研究从论题到思路都很给人启发。如L.C.Goodrich《乾隆对文学的查究》(1935年)、D.S.Nivison《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1966年)、A.R.Zito《作为文本和实践的献祭:18世纪中国的仪式与写作》(1989年)在角度和方法上颇具特色。其他如桐城派古文、仪征派骈文、袁枚、郑板桥、龚自珍等人的诗歌,都有研究专著出版。华裔学者叶嘉莹对清词和王国维词作、词学的阐释,在20世纪词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王靖宇于1972年出版《金圣叹》一书,以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深入剖析,引起西方汉学界对金批小说的热烈关注。有关英语世界的清代文学研究,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一书有较详细的评述,可以参看。新加坡学者杨松年著有《王夫之诗论研究》、《中国文学评论史编写问题论析:晚明至盛清诗论之考察》、《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论析》等著作,对明清之际诗论的历史特征作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其中揭示的文学批评史编写中的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早年以《中国诗歌美学》著闻,现执教于新加坡大学的萧驰,最近将历年所撰的六篇论文结集为《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一书,将王夫之诗学的阐释推进到一个新的深度。目前我们对海外清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了解得很不够,今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术交流和沟通。

清代文学研究的开拓和展望

总体看来,清代文学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已取得一定成绩,张燕瑾、吕薇芬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清代卷和近代卷已充分表明这一点(注:清代卷为汪龙麟撰,近代卷为裴效维撰,前者详于戏曲小说和大家、名著而略于诗文及中小作家,后者有点有面,梳理问题极为细密,均足资治清代文学者参考。)。但也正如此书的综述所显示的,迄今为止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还很有限;相比其他各段文学的研究,成果积累更显得很薄弱。无论从研究力量的投入还是从成果出版的角度说,清代文学都是一个期待关注的领域。(注:参看吴承学、曹虹、蒋寅《一个期待关注的领域》,《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 清代文学研究相比前代的滞后,显然与厚古薄今的价值观有关,由于时代接近,清代文学整体上尚未经过仔细的筛选和淘汰,大量的平庸之作不仅淹没了杰作,而且给人造成一种庸滥的印象,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兴趣,进一步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其实,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说,清代文学是有着特殊价值的,研究清代文学不仅具有一般文学史研究的意义,还有发现文学史运动的深层结构,认识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乃至激活前代文学研究的作用。

自从艾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行世以来,人们看待文学的眼光已不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文学”被视为一个包括写作、传播、接受并产生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只涉及作品的写作、传播与批评,还包含文学观念的演变、作家的活动与交往、社会的文学教养和时尚。文学史研究的任务就是对曾经发生和存在的文学过程进行历时性的描述,从而加深我们对文学现象和规律的理解。这种工作在宋元以前乃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只有到明清时代,我们才能凭藉大量的作品和史籍,深入文学活动的具体过程,迫近地观察各种复杂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现象,真正实现文学史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注:参看蒋寅《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随着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的积累和相对饱和,文学史研究趋于缓慢,重复劳动多,独创性研究少;文学理论则因稗贩西学,鲜有发明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不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清代文学研究,或许是走出学术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清代文学无比丰富的作品和作家传记资料,不仅为深入研究文学现象和创作活动,发掘中国文学的独特经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它同时还呈现出文学传统延伸和变异的各种态势,激活我们的文学史知识。很显然,作家和作品的文学史价值是通过后人的模仿和文本的互涉而凸现出来的。没有自李商隐以来那么多诗人对杜诗的模仿,没有那么多杜诗学著作,我们不能如此深刻地体会到杜诗的集大成意义。清代王渔洋指示弟子做诗门径,七律嘱熟参李颀、刘长卿,赵执信《声调谱》以降各家诗律学著作多举杜甫、韩愈和苏轼之作为七古典范,提示了这些作家在七律、七古写作上的典范意义,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其艺术特征及文学史地位。

无论从哪方面说,清代文学研究对整个古典文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不少领域的常规研究已渐趋饱和,而清代文学还满目是处女地有待开垦,更应该多些人投入或参与清代文学研究。从现有的成果来看,清代文学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很薄弱,而最缺乏研究、亟待开拓的领域首先是说唱文学和文学批评。与前代相比,清代俗文学堪称发达,《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所载曲艺345种,形成于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曲种多达180余种,(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6~321页。)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除基础性的版本目录学工作及李家瑞、傅惜华、赵景深、关德栋、陈锦钊、车锡伦等前辈学者的一些论文外,专门性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过去的文学史研究过于关注士大夫阶层的文学生活,并集中于传统文学样式,致使通俗文学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完全被忽略,至于基础远为庞大的平民阶层的文学生活,更被排除在文学史的视野之外。这部分史实被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结果,是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动过程如题材的因袭与改造,故事的传播与接受等变得模糊不清,最终影响到整个文学史研究的全面深化。清代文论研讨的薄弱对批评史研究的影响更大。正如明代学者许学夷说的:“古今诗赋文章,代日益降,而识见议论,则代日益精。„„盖风气日衰,故代日益降,研究日深,故代日益精,亦理势之自然耳。”(注: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8页。)清代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之多,涉及面之广,方法之多样,成就之高,都达到古代文论的顶峰。由于文献浩繁,搜集不易,迄今的研究即便是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这样的优秀著作,也只涉及一些著名的人物、思潮和流派,文献的研究和历史线索的清理还有待进一步展开。最近出版的吴宏一主编《清代诗话知见录》、张寅彭著《新订清人诗学书目》以及即将出版的蒋寅《清诗话考》,为考察清代诗学提供了基本线索,而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则为晚清诗学研究打下良好的文献基础。在未来的时间里,清代文学批评尤其是晚清诗学的研究相信会有长足的发展。

相对前代而言,清代文学研究的优势是材料丰富,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很大的困难。因为清代图书本朝人不重视,直到清末才有刘声木、刘承干等人悉心搜罗,但历经战乱亡损很多,传世之本多分藏于海内外众多的图书馆,部分存于私人手中,阅读和搜集资料相当艰难,这使得清代文学的全面研究在短时期内很难实现。现实的选择是首先做些小规模的专题研究,这对存在大量空白点的清代文学史来说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专题研究,清代文学史的全面深化才有可能。

说到专题研究,我们就有了许多选择的可能,作家、时段、群体、文体、性别、家族、流派、地域都可以成为专题研究的单位。作家和时段是传统的文学史研究最关注的部分,成果积累也最多,今后的工作是要拓展作家的覆盖面,尤其是嘉、道、咸、同之际和清末民初的作家。这是清代文学发生转折和新文学萌发的时期,涉及到对晚近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而过去的研究所涉及的作者很少,以至我们谈到古代文学向近代文学的过渡或文学形态的转变时,只有笼统的概述和对重点人物的剖析,缺乏量的综合和分析,这种状况只能靠加强作家研究来改变。时段研究也存在两头强、中间弱的不平衡状况,解决方法同样是加强作家研究,由点到面,以家族、社团、群体为中心开展流派、地域的研究。其中地域是个核心问题,清代文学发达的突出现象,如家族、性别、社团、流派都与地域概念胶着在一起,抓住地域因素能收纲举目张之效。

首先,清代三百年间,最有影响的流派和作家群体都是在地域的基础上形成的,像古文的桐城派和阳湖派,词的浙派、阳羡派和常州派,骈文的常州派,戏曲的苏州派。诗派尤其多,如虞山派、河朔派、畿辅七名公、江左三布衣、岭南三大家、西泠十子、关中三李、浙西六家、岭南四家、娄江十子、江左十五子、吴会英才十六人、辽东三老、江西四才子、吴门七子、嘉定后四先生、后南园五先生、毗陵四子、越中七子、高密派、湘中五子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由诗社形成的群体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地域性的群体或流派中,文学家族往往是中坚力量,如山东的新城王氏、益都赵氏、德州田氏、高密李氏、单氏,江苏的虞山冯氏、吴江叶氏、宝应乔氏、如皋冒氏、仪征刘氏、阮氏,安徽的合肥李氏、桐城方氏、钱氏、姚氏、全椒吴氏,浙江的海宁查氏、德清俞氏、山阴祁氏,河南的商丘宋氏,福建的长乐梁氏、侯官林氏、丁氏,湖南的宁乡陈氏、程氏,这些文学世家著姓不仅代有闻人,涌现了一批作家,还形成浓厚的文学氛围,培养出一门闺秀诗人。当我们追究清代女性诗歌繁荣的原因,考察叶天寥、沈用济、黄任、袁枚、毕沅、阮元、陈文述、梁章钜等名士的一门闺阁风雅,就会发现那正是在家族文学的背景下产生的,无论从家族文学的角度或女性文学的角度都是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可以说,清代文学史上的性别、家族、流派、地域是互相纠结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无论研究哪一个环节,都会牵涉到相关的问题,将研究引向更广更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考察具体问题时必须具备全局的眼光,将具体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去思考和分析。我相信,只要能在若干年内做出一批扎实的专题研究成果,不管是什么层次的什么范围的,清代文学史就会全面改观,我们对清代文学史的认识也会全面深化。

最后还有文体的问题。前面说到说唱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研究亟待加强,并不意味着其他文体的研究已很充分或不重要,实际上清代文学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上都有相当的成就,值得全面深入地加以研究。比如骈文就名家辈出,作品丰富,技巧达到很高的水准,除了张仁青、姜书阁、莫道才、于景祥等学者的通论著作外,尚无专门研究著作。赋也是同样的遭遇,没有研究专著出现,虽然马积高《赋史》和郭维森、许结合著的《中国辞赋史》对清代辞赋都有清晰的梳理,恰当地肯定了清代辞赋的成就,但断代的深入研究还有待来哲,赋话和辞赋理论也亟须整理和研究。其他如散曲、短篇小说、翻译乃至八股文、试帖诗,无不或多或少地留有未开垦的处女地,等待我们去拓殖。而学界研究较多的诗词古文则需要在专人专书的研究上狠下工夫,力争以个案研究推动整个文体史研究的进步。

总的来说,清代文学有待开拓的研究领域是很多的,除上举专题研究外,综合性的研究也有许多工作要做。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重心将由文献转向文学,由文学推广到文化,诸如文学与思想史、学术史的关系,与其他艺术类型的关系,与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的关系,中外文学的交流,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在当今现代性的语境中,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日益为学界所关注,近代文学史所承载的文学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性问题,正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我们应该警惕一种将现代性作为普世话题,脱离文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唯现代性是论的倾向。文学毕竟有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历史,文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首先应该是文学本身的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研究已经历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审视既有成果和近年的学术态势,让人感到,古典文学的许多领域和课题都趋于相对饱和。在没有特别好的题目可做,或没有材料、理论突破的情况下,学人与其炒冷饭,还不如做些清代文学研究,尤其是乡邦文学研究,起码占个地利,在风土人情的理解和地方文献的使用上独具优势。我相信,清代会是古典文学研究未来若干年的热点,当前代文学研究渐趋饱和,越来越难以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时,选择清代文学研究的学人会越来越多。这正是清代文学研究的希望所在。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礻加真

@②原字麟的繁体字

@③原字氵加云 @④原字钅加柔 @⑤原字瑞去掉王 @⑥原字亻加良 @⑦原字槐加斗 @⑧原字艹加频 @⑨原字门内加岂 @⑩原字竹头下加移 @(11)原字日加杨去木

原载:《江海学刊》200403

第15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辅导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辅导

第一讲 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潮与五四文学革命

1、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① 洋务运动 ② 现代传播媒介 ③ 职业作家 ④ 受众队伍

2、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 诗界革命 ② 文界革命 ③ 小说界革命 ④ 文明新戏 ⑤ 白话文运动

第二讲 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与共和国文学

1、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① 五四时期的萌芽 ② 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③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④ 左翼文艺运动 ⑤ 延安文艺运动

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① 历史的修辞 ② 经典的阐释

③ 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 ④ 艺术的缺席

第三讲 社会转型期的小说创作

1、为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① 元虚构 ② 戏拟 ③ 空缺

④ 语言游戏

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① 视点下沉 ② 零度叙事

③ 随机性和偶然性 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第四讲 巴金创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1、论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 直面惨淡的人生 ② 革命的罗曼谛克 ③ 清醒冷静的批判 ④ 热情的歌手

2、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① 家庭小说 ③ 接受外来与继承传统 ② 人格的建构 ④ 雅俗共赏

具体内容

第一讲 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潮

与五四文学革命

1、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① 洋务运动 ② 现代传播媒介 ③ 职业作家 ④ 受众队伍

但是,在逐步殖民地化的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正逐渐地向工业文明转化,传统的、古老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正在向着现代转变。这种现代化的进程呼唤着文学的变革,也必然孕育着文学的变革。晚清以来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历史性事件,从社会机制、文化观念以及物质形态上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① 洋务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对清政府内部产生的重大影响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1860年之后,清政府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影响倡导下,开始了以“自强”、“求富”(富国强兵)为目的 ,以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心的运动 ,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学习和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办了中国近代的机器工业,不仅在当时抵制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和经济策略使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且对后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以及文学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② 现代传播媒介 社会政治经济机制的变化带来的是文化机制的变化。1857年,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六合丛谈》在上海创刊,1872年,中国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申报》创刊。满清王朝在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中表面上规定了给予臣民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辛亥革命后的《临时约法》也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与报刊同时发展着的是现代出版事业。从1904年起,出版重心已经转移到民营出版业。民营出版业受制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与大众的需求保持着联系,决定着现代出版业的大众性与平民化的民主特性。它给那些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自由的、理性的交往的空间,保证了文学观念的变革和文学现代性实现的机会。总之报刊繁荣引发的是报纸副刊与专门性文学杂志的出现,是近代出版印刷业的发展,这一切初步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③ 职业作家近代以来,随着上海、天津等现代都市的形成,随着租界的出现和外国教会、文化势力的入侵,中国出现了一部分自由撰稿的知识分子。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这既中断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进身之阶,同时也去掉了他们的功名之累。1907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中国知识分子终于在科举仕进与入幕帮闲的传统道路之外,又有了以“思想”与“写作”作为谋生手段,体现自身独立价值的新的选择的可能性。正是这些使中国的读书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的作家职业化,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也由此有了创作队伍的保证。

④ 受众队伍在报刊传媒繁荣、出版业平民化和自由的文学撰稿人队伍出现的同时,文学的接受机制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都市的出现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人数不少的市民阶层,新式学堂的兴起培养了大批不同于传统的“读书”人。不断壮大的城市市民阶层连同新式学堂的学生,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受众队伍。而由于科举制的废除和报刊的繁荣,文人们的策论正逐渐变为报刊上的自由论述,小说的接受也开始由听说书人叙述表演的欣赏变成了阅读的理解。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悄悄地孕育着文学创作方式与文学接受方式的变更。

2、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 诗界革命 ② 文界革命 ③ 小说界革命 ④ 文明新戏 ⑤ 白话文运动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晚清的诗坛毫无生气,为了诗歌的革新解放,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发动了诗界革命。

这场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当然结不出诗歌的硕果,也难于开一代诗风。 后来,朱自清对这场运动作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总结,他说:“清末夏曾佑谭嗣同诸人已经有„诗界革命'的志愿,他们所作„新诗',却不过检些新名词以自表异。只有黄遵宪走得远些,他一面主张用俗话作诗——所谓„我手写我口'—— ,一面用新思想和新材料——所谓„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入诗。这回„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于民七的新诗运动 ,在观念上 ,不在方法上,却给予很大的影响”(《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既指出了“诗界革命”的失败之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这场运动对于五四新歌运动的影响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桐城派古文标榜“清淡简朴”、“恶熟恶俗”,骈体文词藻华丽专求形式,八股文更是内容空洞、格式呆板。这些陈腐的散文,“以文而论,因袭矫揉,无所取材;以学而论,则奖空疏、阏获创,无益于社会”(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而只能“使学者坠聪塞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其“害甚于焚书坑儒”,“为中国锢禁文明之一大根源”(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这些文体的危害,同时也认识到统治者默认、提倡、推行这些文体的意图。黄遵宪在他的《杂感》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束发受书始,即已缚纽械;英雄尽入彀,帝王心始快”。所以他叹息“众生殉文字,蚩蚩一何蠢”!希望世儒能改变“老死不知悔”的态度,跳出这种毁灭人材、束缚文学的圈子。

于是 ,黄遵宪、康有为等人曾提出过“适用于今、通行于俗”(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情深而文明”(康有为《味梨集序》)的改革设想。但这种设想并没在理论上得到更多的探讨。后来,在报章文体出现,“ 新文体 ”流行,梁启超才适时提出“文界革命”的主张的。

近代开埠之后,中国出现了具有现代传媒特点的报刊杂志。到十九世纪后半期,改良派的政治家、宣传家掌握控制或新创办了许多报刊杂志,用以传播他们的政治改良主张。在这过程中,报章上的文体逐渐地发生着变化:从报章古文化到古文报章化,再到报章宣传鼓动化。所以“新文体”实际上也就是随着现代型报刊杂志的繁荣和政治改良运动兴起而出现的“报章文体”。最初应用“报章文体”这一名称并加以阐述的是1897年谭嗣同在《时务报》发表的《论报章文体》一文,但这时的谭嗣同并没具体的文体创新的自觉意识,只是说明报章所载的文章,可以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以便于放言和宣传。

“新文体”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梁启超等人所办的《时务报》。

后来梁启超说:“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所分析的“新文体”出现的原因和特点就是突破桐城古文的藩篱,把文体从“义理、考据、词章”中解放出来,以俗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笔锋常带情感,以增进对读者的感染力。所以说,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小说一直被视为小道、艺末,不能登大雅之堂。入近代以后,先进知识分子出于社会政治原因,把小说看成是启发民智的得力工具,是进行社会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大力提倡和鼓吹。于是创作兴盛,译著流行,小说理论的探讨也比较深入,从而使小说的观念有了彻底的更新。 对传统小说观念最早的冲击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梁启超他们对旧小说的批判以及对新小说的肯定带有绝对化的倾向,但他们的目的却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要提高小说的地位,要改变旧小说腐坏的状况,就必须发动大政论家、仁人志士,发动进步的作家加入到小说作者的行列,把中国小说的控制权从旧文人那里夺回到革命者手中。因为小说要成为“新民”的工具,就必须用新的思想来代替旧小说里的“状元宰相之思想”,“才子佳人之思想”, “江湖盗贼之思想”以及 “妖巫狐鬼之思想”。使小说成为“新民”的工具实际上是梁启超小说革命的真正动机。

4、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文明新戏的萌芽 在提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同时,出于同样的“新民”目的,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侠情记传奇》等宣传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新传奇剧本。他注意到戏剧与小说一样也具有“启智” “新民” 的社会作用。 比较系统地质疑传统观念,并提倡新的戏剧观念的是陈独秀。

5、力主“言文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观念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的现代化。所以,提倡“言文合一”,发起白话文运动也成为近代的文学改良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正如“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一样,这场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看到“新民”的重要性,为使语言和文学从古老的文言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发挥改革社会的作用,便更系统、更有力地宣传言文合一的主张。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这一问题的是黄遵宪。

第二讲 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与共和国文学

1、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① 五四时期的萌芽 ② 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③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④ 左翼文艺运动⑤ 延安文艺运动

① 五四时期的萌芽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同时,作为这一革命运动在文化领域的直接反映,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意识也开始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早期共产党人中产生。 ② 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现》, 向国人介绍了“俄罗斯之革命” ;11月,他发表著名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 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 ③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为了贯彻《讲话》的精神,建立一种切合革命实际需要的文艺范式,延安文艺界在继续深入开展整风运动期间 , 集中地对王实味等人展开了严厉的批判。 ④ 左翼文艺运动

抗战胜利之后, 由于对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失望, 加上毛泽东的《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左翼文学力量的努力,整个文艺界表现了普遍性的理解、靠拢左翼文学路线的趋向。在《讲话》的基本观点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下,左翼作家又进一步向国统区作家介绍并高度评价《讲话》发表后解放区文艺创作的情况。 ⑤ 延安文艺运动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有100多位文艺工作者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 。

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① 历史的修辞 ② 经典的阐释 ③ 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 ④ 艺术的缺席 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的初衷就在于对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他们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规范到主流意识形态上来,从而建立一种崭新的、符合《讲话》精神的共和国文学范式。对于不服从这种规范、有碍于共和国文学范式建立的胡风等人,最后当然只能采取政治的方式加以迅速解决。因此,了解三次文艺批判运动中的理论分歧,基本上可以看出共和国文学范式的一些主要规范;从三次文艺批判运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也可看出共和国文学范式的主要运作方式。

1、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 人类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过往经验,不断借鉴过往经验的过程,因此,历史一直被当作客观的存在而始终受到人们的崇拜。在中国,历史描述的权利更是受到历代当政者和历代文人的重视 。 因为对历史的不同阐释,当政者和阐释者曾经有过无数次的较量。作为刚刚诞生的共和国的领导人,作为有过二十八年奋斗历史的执政党的领袖,毛泽东首先想建立的是一种新的、完全有利于共和国、有利于共产党历史的阐释规范,想进行的是引导作家把这种规范运用到描述历史、虚构历史中从而在意识形态上证明他所领导的共产党的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的法则,同时也证明共和国诞生的合法性。就学术研究而言,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其所长和所短,过分地强调或故意地贬低某种方法本身就不符合科学的精神。从发动者的政治意图看,对考证学的贬低是为了肃清胡适派的影响,为了贬低胡适研究的价值;对文艺学的肯定,强调理论分析的重要性实际则是为了确立主流文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了把主流观念贯彻到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过程中,贯彻到整个意识形态中去。这种单以某种理论代替具体考证研究的结果,是后来以论代史的盛行,是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逐步消失,以及服务政治的急功近利的出现。

2、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 高扬“ 主观战斗精神 ” 是胡风文艺思想的精髓。在胡风看来,“主观战斗精神”就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大”,一方面须得有“为”人生的真诚的心愿,另一方面须得有对于被“为”的人生的深入的认识。他强调主观对客观的“ 融合 ”“渗透”“拥入”“搏斗”“相生相克”,对象底生命被作家底精神世界所拥入,使作家扩张了自己。但在这拥入的当中,作家的主观一定要主动地表面出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而对象也要主动地用它底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底或迎合或选择或抵抗的作用,这就引起了深刻的“自我斗争”。经过这样的自我斗争,作家才能够在历史要求底真实性上得到“自我扩张”,这也才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可以看出,在肯定“文艺是从生活产生出来的”和“文艺是反映生活的”这些大前提下,胡风更强调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客观事物只有通过主观精神的燃烧才能够凝结成浑然的艺术生命。胡风提出这样的主张的目的是为了匡正左翼文艺运动中经常出现的强调机械反映的客观主义和根据观念演绎作品的主观公式主义。

3、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总之,无论从发动者的意图还是从实际的运动过程或运动效果看, 在这些名为文艺批判的运动中,惟一缺席的就是艺术。但正是这三场文艺批判运动,连同五十年代初期建立起来的完备的文学队伍的体制化管理体系,完备的文学期刊、报纸文学副刊和文学出版社的运行机制,以及适应国家意识形态需求的作家级别、薪俸、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共和国的文学范式、共和国文学的运行机制正式形成。因此, 1956年l月 14日到20日, 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肯定了“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向文艺界和科学界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他说,对于文学艺术工作,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为工农兵服”,“也就是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劳动人民服务。”“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任何作家可以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互相竞赛。题材问题,党从未加以限制”。 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明确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 这一切无不表明,中共中央和文艺界的领导也已认为,文艺界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基本确立。 第三讲 社会转型期的小说创作

1、为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① 元虚构 ② 戏拟 ③ 空缺 ④ 语言游戏

但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只是故事的“形式”,他们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像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有的并把实验本身,直接写进小说中。他们为了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为了让小说从过分追求社会功能的传统思维中解脱出来首先就必须消解小说的意义,削平小说的“深度模式”,也就是必须切断第二能指与第二所指的联系。因此,元虚构也就被先锋小说家广泛地采用。

元虚构也叫元叙事、元小说,它通过作家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过程,产生间离效果,进而让接受者明白,小说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这样,虚构在小说中也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 元虚构在先锋小说中所造成的侵扰叙事有时也表现为“ 短路 ”(或“切断”)。先锋小说家们为了制造侵扰叙事,还故意拆除真实与虚构界线,有时让幻觉侵入现实,有时用现实侵入想象。

他们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戏拟”。所谓“戏拟”,就是一开始故意模仿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颠覆这种方式。

先锋小说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颠覆的另一方式,是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传统的小说在时间上是完整、明晰的,故事是有头有尾的,时间链条和因果链条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传统的小说总是阐释性的,它通过对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的交代显示意义。而实验小说家则有意设置空缺( 不是省略 ),使得小说的时间链条被打断。时间链条被打断之后,因果链条也因此而被打破,小说的意义也就无法被整合出来。

先锋小说家对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的颠覆还在于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作品彻底斩断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每个句子、每一语段都让人看得懂,但整篇小说没有故事,没有内容,只是那些句子和语段的随意搭配,只是能指的自我指涉和相互指涉。

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

① 视点下沉 ② 零度叙事③ 随机性和偶然性 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 ,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 “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由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用理性关照一切,传统的叙述者大多采用的是高于生活、高于故事人物的视点。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总是以人类的导师自居,他们总是期望自己的小说能够成为人类生活的教科书。他们把自己与读者的关系看成牧师与信徒的关系,把自己与故事人物的关系认定为裁决者与竞赛者的关系。所以,现实主义小说在讲述故事时,总是夹杂着大量的非叙事话语,那怕是最具含蓄风格的文本,作家也会在整体上运用象征或隐喻等修辞性评论的方法显示自己的价值或情感取向。新写实小说的作家由于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也就失去了价值判断的尺度,失去了情感天平的砝码,新写实小说的叙述也就只能是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只能是“零度状态”的叙述。在大部分新写实小说中,叙述者往往都是充当单纯的旁观者或书记官的角色,他不像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那样随意对故事人物作种种的心理分析,在客观、平静的叙述中也很少夹杂解释、说明、议论、抒情等非叙事话语 , 即便偶尔发表意见,多半也是采用自由间接引语的方式,把自己的倾向或情感取向含混在故事人物的意识之中。这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可以说是新写实小说家自觉的、有意采用的客观化叙述策略,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们放弃理性、放弃理念之后无可奈何的叙述选择。 从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要求小说中的任何情节、细节,都必须发挥一定的功能,承担不同的责任;要求作家根据第二能指的需求确定故事情节的取舍,根据因果链条的需要,组织情节的发展。所以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大都是一个具有因果承接关系的封闭性的艺术整体。其中总有一个主要人物或中心事件象一根红线贯穿作品的始终,且大都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叙事结构模式。但是在新写实小说中,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也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不重情节结构的戏剧化,追求叙事方式的生活化,不重情节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而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也就成为典型的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叙事特点。

第四讲 巴金创作与二 十世纪中国文学

1、论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

① 直面惨淡的人生 ② 革命的罗曼谛克③ 清醒冷静的批判 ④ 热情的歌手 ⑤ 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巴金的文艺思想、心理个性、以及文学素养决定了其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热诚的感情色彩、悲郁的艺术氛围以及平易畅达的文学语言的个性特征。然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巴金的创作风格在主导特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某些风格因素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1、直面惨淡人生的文学尝试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除《报复》、《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之外,其余诗文均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特色。巴金着力表现“被虐待者”“凄惨而哀婉”的哭声,或描写“插着一个草标儿”等待出卖的“丧家的小”或再现“ 受尽了人间一切的痛苦以后 ”的乞丐“倒在街心寂然地死”,或感叹犹如“一株被扎过了的梅花”“在盆里死了”的妇女一生的“寂寞”,大多体现出表同情于被压迫与被损害者的写实主义倾向。

2、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谛克”倾向 从《灭亡》发表正式步入文坛到抗战爆发前夕是巴金创作的丰收期。以《灭亡》、《新生》、《死去的太阳》、《爱情的三部曲》、《海的梦》以及《家》这些中、长篇小说为主体,共同映现了巴金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阶段性特征,即讴歌理想,鼓吹革命,塑造和赞美英雄,抒发对旧社会、旧制度、旧礼教以及旧势力的愤激与批判之情。在这之前,巴金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所以他虽然很不情愿地离开实际运动的阵营而不停地从事文学创作,但信仰的诱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使他难以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的创造。但是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进入尾声 ,国民党当局的高压统治和无政府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使得巴金不得不面对自己已追求十年的理想即将最后破产的严酷现实。所以,这一阶段是巴金创作的丰收期,同时也是他思想上极为矛盾和苦闷的时期。

3、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四十年代中后期的创作中,巴金又从三十年对于革命理想的斗争生活的描绘恢复到二十年代初那种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从着力于英雄人格的构筑转向对普通人的生存关怀,宣传理想信仰和讲述英雄传奇开始让位于对普通日常生活琐屑和普通人物命运的描写 。与此相适应,作者情感的传递不再以直抒渲泻为特征,作者观念的表达也不再以直接的非叙事话语为手段。促成巴金创作风格完成这一转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整个文坛的创作风尚看,许多作家在经历了抗战初期的爱国热情高涨,战争相持阶段的冷静思索,以及抗战后期对腐败、黑暗状况的愤怒与不平的情感路程之后,创作上都出现了冷静写实的共同特征。他们已不再浅层地描摹现实生活,也不再空洞地呼喊光明与胜利,而是向战时背景下的具体生活和各类社会关系,种种众生相作深层的掘进与思考。

4、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

翻过1949年这历史性的一页,巴金的创作最明显的变化是此前那种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忧郁的笔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热烈明快充满乐观情绪的创作基调。转变后的巴金的创作特色也大致与五六十年代文坛上那种配合中心 ,赞美现实,带着几分真诚 ,几分应景的颂歌式文学时尚相一致。而频繁的社会活动,并非真正深入的参观与体验,以及免为其难地描写自己不甚熟悉的生活,也使得巴金这一时期的不少作品留下了貌似崇高热烈,实际上粗率空泛的时代印记。

5、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结束后,巴金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又恢复了

三、四十年代创作中那种满蕴着忧国忧民情绪,猛烈地批判社会锢疾的个性特征。由于明确意识到“搁笔”的时日将至,而在连续经历了

五、六十年代的“狂欢”,经历了*十年的民族浩劫之后,又面对着一个崭新的转型社会,巴金又多了不少新的困惑,新的担忧,新的不平。虽然他仍然执着于崇高与理想 ,仍然保持着英雄主义的乐观精神,但字里行间难免透露出阵阵的沉郁,几分的苍凉。在行文方面,巴金也寻回了属于“自我”的笔调,他的文风又恢复了

三、四十年代的坦诚与炽热,返朴归真后的语言显得更为明白晓畅,空洞抽象的议论减少了,更多的是一个真诚老人心灵的表白。

2、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① 家庭小说 ② 人格的建构 ③ 接受外来与继承传统 ④ 雅俗共赏 巴金的创作集中的映现了由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传统家庭模式向现代家庭模式转换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变动中的家庭生活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切关注与独特思考。

在巴金有关家庭生活的一系列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最具现代意义的是对于传统的家族制度的批判和对于现代家庭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思考。五四前后,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对封建的家族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巴金有关家庭问题的作品继承了鲁迅所开创的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和对现代家庭问题的理性思考的新文学传统,同时还具体而形象地使这种批判与思考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无论在现实生活里还是在文学创作中,巴金都极为注重人格的构成和人格的力量。巴金认为人格精神完全可以显示出一种超越思想或艺术的力量。

这种对人格的自觉关注,使得巴金的文学创作出现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主题,即通过对于畸形人格的批判与对于健全人格的探寻,为人们建构或展示一种理想的现代人格。在早期那些描写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中,对社会革命和无政府主义信仰的热情并没影响巴金对于人格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巴金创作中更得传统小说精髓还在于情节结构方面。相对于西方小说而言中国古典小说动作性较强,它往往通过新奇的情节与富于动感事件来反映现实,吸引读者。而结构上的最明显特征是注意首尾完整,开始介绍人物情节的由来,结尾交代人物事件的结局,不管长篇短制,都要从头交代,有始有终。结构上的另一特征是一般按事件发生先后的时间顺序安排情节,井然有序;同时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全局中的各部分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性。

因此完全有理由说,虽然作家本人一再强调外来文学的影响,但巴金并非一位纯粹西方化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传统的基因与外来的成分并存,西方文学的影响已被本土化,传统文学的基因也已被现代化。正是在这种继承与借鉴的辨证统一之中,巴金广采博取,综合创新,进而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巴金的大部分作品表现的是两个带有通俗文学特点的取材倾向。一是带有新闻性与时效性,贴近读者热切关注的一些时代话题和社会话题,二是贴近现实人生,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直接关注具体的世俗人生问题。 除了贴近时代与社会,贴近现实人生,表现广大读者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之外, 巴金还把读者能否接受作为衡量创作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因此,他特别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尽量做到明白晓畅。他一般不大使用诘屈聱牙的字句或冷僻的词汇,笔下也很少出现生硬的方言行话或哗众取宠的外文。在表现形式方面,他特别注意情节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经常采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故事吸引读者。

通俗文艺区别于高雅艺术的另一个标志在于其语义的明晰性。巴金的作品,特别是那些广为读者欢迎的早期小说一般也具有尖锐的二元对立,鲜明的爱憎感情。他早期作品中极少像觉新这种具有“二重人格”的中间人物,而一对对、一组组或一定系列的人物形象则始终保持着相互对照的关系。他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他们的命运似乎也不难预测,真善美和假丑恶由此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与对照。巴金在创作中也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但他那种更多地带有类型描写而非典型塑造的人物形象,同样也体现了通俗作品的明晰性特点。巴金在创作时,也常常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但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念、意象或意境,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所指。即使是借鉴、运用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短篇小说,也都体现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鲜明的思想倾向。从叙事方式看,巴金的作品大多由单一的叙述者的主导意识统辖叙事过程,同时通过穿插其间的解释、评论、抒发等非叙事性话语的补充,完善对人物与事件的叙述与评价,从而形成语义明白、系统一致的话语层面。

当然,尊重读者并非无原则地迎合读者。巴金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而又没变成一位纯粹的通俗作家,就在于他始终强调作家的艺术良知与社会责任感,自觉坚持严肃的文学追求。他从不像某些通俗作家那样为获取报酬而一味地迎合读者,而是在照顾读者接受习惯与欣赏水平的同时,努力给人送去光明与力量以及积极向上的勇气。他以严肃作家的良知、真诚和责任感,去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

当然 ,巴金更强调的是生活、思想、感情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就主体意识而言,巴金是一位注重文学社会功用的作家;而就个性气质而言,他则又是一位单纯诚恳、敏感热情的诗人型作家。这使他成为现代文坛上少有的抒情歌手,使得他的作品洋溢着诗人般的炽热感情。但他把文学与生活、个人感情与笔下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整个生命融化在艺术创造之中。写作成了巴金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 。

正是这一切使巴金的创作弥补了由于考虑读者接受因素,尽量清晰与明了所可能带来的平淡和浅白,他的文体也由此显示出以思想为主干,以情愫为枝叶的独特风貌。而在浅显、明了的行文中,巴金也通过长句短句的安排,重叠、反复、排比、倒装等手法的应用,使自己的语言形成一种满蕴着情感波澜的内在节奏,从而使那平易的文字显示出特殊的诗意。

总而言之,艺术的良知和为读者考虑的自觉,使得巴金的创作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严肃的文学追求与通俗的表现方式相结合的一种成功的范例。巴金自由地出入于高雅与通俗之间,他的作品也产生了“雅俗共赏”的接受效果。完全有理由说,五四以来一直困扰着文学界的雅俗对峙问题,实际上在巴金的创作中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

平时作业

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近代文学改良运动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4、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文明新戏的萌芽;

5、力主“言文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6、独行者的文学批评与现代观念。

2、举例说明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例如刘恒的小说《狗日的粮食》偏重写实,对中国农村情况与农民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但描写中时带现代主义的色彩,擅长心理分析。以各种人物灵魂的骚动展示人性的本相,从原始欲望出发探求人的命运。《狗日的粮食》这类作品关注最低的生活欲求,成为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再如方方的《风景》,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方方的《风景》这部小说中,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幼婴,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的生活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的智力判断力、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任何人物 。当然,《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特殊的个案,但哪怕在《烦恼人生》、《一地鸡毛》这些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读者也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高于小林的地方。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已经不再凭借理性或理念的力量站到高处,俯视生活、俯视人物,而是放弃自己的思想武装,解除作者的特权走进芸芸众生,用下沉的视点去观察生活,观察作品人物的一举一动。

有这两个典型的新写实小说的案例,总结出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是:

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

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

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

席式的叙述。

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

尴尬的生活情境。

------------------

1、举例说明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和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如马原的小说《叠纸鹤的三种方法》,涉及到了一桩刑事案件,但作者并没有谴责什么,也没有发人深省的议论。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有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元虚构、元叙事,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如马原的小说《虚构》,记叙其进入玛曲村的时间是5月3日,过了七天,离开的时间竟是5月4日。先锋小说拆除了真实与虚构的界线。

3、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如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叙述了几个互不关联的“西藏故事”,故事既不完整,也无明确的线索,在叙述结构上显得莫名其妙。

2、巴金《随想录》的思想意义。

巴金直面“*”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从《随想录》里,人们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盲目听命,挣脱思想枷锁而不再畏首畏尾,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痛感“今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的流毒还很深,很广,家长作风还占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使得人们再度把晚年的巴金和青年的巴金联系起来,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

随想录》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第16篇:近年美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掠影

近年美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掠影

作者:刘跃进 主题类号: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 文献号 】1-459 【原文出处】《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200101 【原刊页号】58~65 【分 类 号】J2 【分 类 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106 【 标 题 】近年美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掠影 【 作 者 】刘跃进

【作者简介】刘跃进(1958-)男,吉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内容提要】美国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则迅速崛起,其丰富的藏书奠定了汉学研究的坚实基础,而数量可观的研究机构、学者和期刊,也使其研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深度,极具参考价值。 【关 键 词】二十世纪/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3321(2001)01-0058-08 1996年2月到1997年3月,我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逗留一年,主要访问了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以及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部分学者。这次出访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为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和青年课题《玉台新咏研究》收集海外有关的研究信息。并由此为基础,了解美国当代汉学研究的一般状况,诸如研究机构、藏书、人员以及近年的研究趋势等。第二,应《文学遗产》编辑部之命,拜访一些著名学者,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同行。有关专业方面的研究信息,我已尽可能地吸收在《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和《玉台新咏研究》中。这里想就个人闻见,对美国汉学研究的一般状况作浮光掠影式的介绍。

一、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回顾

美国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当时没有明确的文学研究的概念,只是为传教的需要,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概况,SAMUEL WELLS WILLIANS最早编撰《中文缀音字典》,以北京话,附广东、厦门、上海读音。1869年,美国向清王朝赠送西文图书和植物种子,想交换大清最新人口资料。清王朝回赠了大约一千册中国图书,这是国会图书馆最早也是最有价值的特藏。

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来自于欧洲。德国的BERTHOOLD LAUFER是著名的考古学家,精通汉语,同时对日、满、藏、梵、波斯、马来等文字也通晓,后来任职于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著有《汉代的陶器》《从玉器看中国的考古与宗教》《中国与波斯》等,当时称为第一流学者,这些著作,成为美国汉学研究的奠基之作。1901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丁龙中文讲座”(DEAN LUNG PROFESSOR),名扬一时,英国的HERBERT A.GILES,法国的PAULPELLIOT等都曾前来讲学。这是大学设立汉学讲座的开始。此后,各大学虽然逐渐设立了亚洲系(或曰东亚系),但是,汉学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要说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当时的美国人研究中国,充其量是为传教通商、扩展殖民区域的需要,或者干脆视中国为一个神秘而遗世独立的国度,带有玩赏古董、以个人兴趣为主的心态来探寻中国。两次大战之后,美国出现了不少有关亚洲研究的学术团体。譬如1925年成立中国太平洋学会,1926年成立华美协进会,1928年成立远东研究促进会(也就是远东学会及现在亚洲研究学会的前身)及哈佛燕京学社。与这些学术团体同样重要的是几个重要的基金会,ROCDFELLER,FORD,纽约卡内基基金会等,从三十年代前开始注入资金。特别是二战之后,各大基金会更是有目的性地拨款资助中国研究,加上美国政府提供的对远东研究的资金,在研究经费方面有了比较充分的保证。当然,基金会与政府的资金投入,其主要目的不是学术,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因此,希望一切研究能和国家的外交、国防、经济挂钩,急功近利,是其显而易见的特色。

20世纪70年代,以哈佛大学JOHN K.FAIRBANK(费正清)为代表的现代汉学研究,以“现代化”的标准评估一切。他们所说的现代化,其涵意主要是指工业化、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的兴起、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等,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而忽略文化背景,这难免有削足适履的弊端。不过话说回来,在20世纪初期,也有不少学者努力探讨中国发展滞后的深层原因,如MAX WEBER就说过,中国的法律、俸禄制度、文人教育、甚至满口仁义道德、轻视追求自我利益实现的儒家思想,无一不是阻碍中国进步革新的“包袱”。中国的沦落,不是列强的欺凌,而是自身传统文化政治社会结构出了毛病。结果,中国被视为现代化失败的个案,因此他们探索的是中国“体质”上的“病理剖析”,从而为西方列强的依强凌弱找到历史根据。这种理论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质疑。八十年代以来,以WMTHEODORE DE BARY(狄百瑞)为代表的学者从探讨“新儒家主义”入手,倡导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价值。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如果不能了解及尊重传统中国,妄想跳过传统中国而理解近代中国,是不可能的事。上述这段历史,王家凤、李光真《当西方遇见东方——国际汉学与汉学家》(光华杂志丛书第15辑,1991)有过清晰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看。

从总的研究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所谓传统的汉学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代学术已经进入了专门化的阶段,像已往那样极为笼统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利弊得失,很多学者不以为然。专门之学逐渐取代传统的汉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来巡视近五年美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状况,许多问题也就比较容易得到理解。

二、与中国文学研究有关的机构及藏书 国会图书馆

是美国最大的藏书机构。该馆建立于1800年,而中文藏书始于1869年。如前所述,当时同治皇帝曾以中国古典和科学的明清刻本十种共计九百余卷回赠美国,这是该馆收藏中国古籍之始。1879年预购顾盛图书馆所藏汉、满图书2500卷,包括太平天国之稀有文献、清刻方志及天主教基督教传道士的早期译著。顾盛(CALEB CUSHING 1800-1879)是泰勒(JOHN TYLER 1790-1862)总统任内第一位派往中国的外交使节。1901年至1902年,另一位出使中国的外交官罗克义(WILLIAM W.ROCKHILL1854-1914)将历年收集的汉、满、回文图书约六百余卷赠送该馆,其中有关佛教典籍颇为丰富。1908年清政府派唐绍仪至美送一部《古今图书集成》。1928年国会图书馆成立中国文学部,1942年改名亚洲部,1944年重新改组东方部,近年又改为亚洲部。目前可称的上是在中国本土以外收藏最为丰富的中文书库。出版有《远东语言目录》《国会图书馆中国收藏》《国会图书馆方志目录》《中国稀见本叙录》等。美国汉学研究在二十世纪迅速崛起,其丰富的藏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奈尔大学

其书库有专门收藏东亚和东南亚史料的藏书库,是1918年利用校友CHARLES W.WASON的捐款而设,历经八十年的建设,被认为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中有关中国的西文藏书最为丰富的书库。其主要特色是华氏所遗赠的九千五百卷有关中国的西文图书,此后又不断地扩充收藏。这里还收藏有中国民俗文学与戏曲史料方面的古籍,被认定为中国口语和表演文学会议的资料储存中心。此外还有原刊《永乐大典》数卷。出版有《中国大陆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收藏目录》和《华生书库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收藏》等书籍。

主要学者有:TSU-LIN MEI(梅祖麟):研究唐代文学及语言学;EDWARD M.GUNN(耿德华):研究沦陷区文学及钱钟书。 胡佛研究所

地址在斯坦弗大学,1919年建立。重点研究二十世纪国际及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特别注意共产主义及中共研究。1945年在赖特(MARY G.WRIGHT)领导下,开始收集东亚资料,以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资料为基础。后来斯坦弗大学将远东藏书并入该所,有了中国传统的古籍。出版有《中文藏书目录》和《胡佛研究所东亚藏书调查》等。

主要学者有:ALBERT.E.DIEN(丁爱博):《北齐书颜之推传考论》,慕尼黑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JANES J.Y.LIU(刘若愚1926-1986):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又曾任教于伦敦大学、香港大学、新亚学院、夏威夷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重要著作:《中国诗歌艺术》(芝加哥1962年)、《李商隐的诗》(芝加哥1969年)、《北宋抒情诗》(普林斯顿1974年)、《中国文学理论》(芝加哥1975年)等;JOHN WANG(王靖宇)。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从1896年收藏汉学家傅莱尔(JOHN FRYER)的藏书,包括傅氏自己中文翻译的西文书。二十年后又收江亢虎(KIANG KAN-FU)私人藏书。至1947年正式成立东亚图书馆。该馆以考古、艺术、历史、文学和哲学藏书为主,其中大约有一百多种中国早期翻译西文的科技著作,由20世纪初上海江南军械局翻译。方志以两广、福建等沿海区域为多。善本书有周秦汉砖、瓦拓本,唐代写本,宋元版本等,还有名家批校本及原稿本等。另外还有甲骨、钟鼎及黑陶文献等。该馆收藏之丰,仅次于哈佛大学,而雄居第二。出版有《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作者书名及标题目录》。

主要学者有:CYRIL BIRCH(白之):《明代传奇选读》,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DOUGLAS NIELSON;EDWARD H.SCHAFER(薛爱华);JUDITH BOLTZ;JON KOWALLIS;JEFFREY RIEGEL;STEPHEN R.BOKENKAMP;STEPHEN H.WEST(奚如谷):翻译《西厢记》,加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LEO QU-FAN LEE.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四十年代末叶成立东方语言系,随即成立了东方图书馆,藏有东亚各国语文资料,而以中文居多。由于获得MONUMENT SERICA INSTITUTE的藏书,使之成为北美最大的东亚藏书之一。

主要学者有:MARLON HOM(谭雅伦);RICHARD E.STRASSBERG(韩禄伯);SHIRLEEN S.WONG(黄秀魂);HAUN SAUSSY.耶鲁大学

在全美汉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校从1878年开始收藏中国图书,由该校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将中文书籍赠给母校。1884年,该校中国语文系主任威廉士(SAMNELW.WILLIAMS)又赠送私人藏书,以后多由各界赠送。其中以现代中国史料最为丰富,有美国文学的中文译本多种。近年又获简又文(JEN YU-WEN)藏书三百余种及期刊、拓片、地图、钱币等,都是关于清末太平天国的史料。

主要学者有:DOUGLAS WILKERSON(魏道格);HANS FRANKEL(傅汉思):柏克莱博士,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等,著有THE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等论著;JONATHAN SPENCE(史景迁);KANG-SUN CHANG(孙康宜):普林斯顿博士,著有《六朝诗研究》、《晚明诗人陈子龙》;KARL S.Y.KAO;PEDRO ACOSTA(柯彼得);YING-SHIH YU(余英时);ARDREW C.WEST.芝加哥大学

1936年成立远东图书馆,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1944年芝加哥NEWBERRY图书馆将已故汉学家BERTHOLD LAUFER(德国人)藏书转让该馆。有汉文863种,藏文303种,满文62种,蒙文61种,还有一套7920册的正统版大藏经,是1440年印制的。出版有《远东图书馆目录》。藏有中国善本书近两千种,就笔者所见如李焘《通历》旧钞15卷,文廷式《知过轩随录》(包括《晋书补逸》《经义丛抄续编》《旋江日记》等)稿本、刘鳞生《燕居脞录》稿本、《瑞萱录》稿本等,均值得注意。

主要学者有:钱存信;ANTHONY C.YU(余国藩):翻译《西游记》,出版有《余国藩西游记论集》,联经出版公司1989年版,收录论文五篇;CRAIG FISK(费维廉);DAVID ROY(芮效卫):翻译研究《金瓶梅》;TAI-LAI MA(马泰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EDWARD SHAUGHNESSY(夏含夷):研究先秦文学。 哈佛大学

中心是哈佛——燕京学社,为此配备有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其藏书被认为东亚诸国以外各大学图书馆中最大和最特别的东亚藏书。首任馆长裘开明(DR.ALFRED KAIMING CH\'IU)重视东亚古典与传统文学;吴文津(DR.ENGENE W.WU)接任后强调现代当代资料的收存,重点放在东亚、东南亚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级研究。出版有《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分类目录》、《哈佛燕京学社所藏明代类书及参考书目提要》,藏有中国善本书,包括宋、元、明、清初诸种版本达二千五百余种,方志三千余种,类书一千余种,丛书一千余种。另外还有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字(英文译作NAKHI)。这些藏书的特点,可以参见上海辞书出版社《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主要学者有:PATRICK HANAN(韩南);STEPHEN OWEN(宇文所安);KAO YU-KUNG(高友工):哈佛大学博士;PETER K.BOL.夏威夷大学

该校1930年开始收集东亚语文资料,成立了东方研究社。1962年成立东亚中心并建立东亚中心图书馆。1970年成立亚洲书库。

主要学者有:STEPHEN O\'HARROW;Y.W.MA(马幼垣)。 密执根大学

从1948年开始收集中文图书,以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叶图书为主,尤其重视近代现代史料的收集。此馆收藏缩微胶卷为多,也是一大特色。

主要学者有:C.S.CHANG(张春树):《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密执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与夫人骆雪伦合著。骆氏尚有《历史·讲史与文化传统》一书,密执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J.CREUTZ;SHUEN-FU LIN(林顺夫):普林斯顿博士,著作多种。 普林斯顿大学

是汉学研究的重要学校,其藏书在美国也称丰富。它从1926年开始收藏中文图书,初藏八千种,据说都是由宣统老师沈葆祯选定。1937年移入学术研究所。1956年成立东方图书馆。其收藏以明版书为特藏。出版有《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所藏中文善本书目》和《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所藏中文显影目录》

主要学者有:ANDREW H.PLAKS(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1983年版;CHRIS CONNERY;S.F.LAI(赖瑞和);FREDERICH W.MOTE.哥伦比亚大学

其藏书在全美也居前几名。东亚图书馆的前身是东亚史料馆,1902开放,1922年成立日文部。1935年合并中日文部为东亚图书馆。其特藏是中国族谱,约千余种,是西方对这类书收藏最多的单位。此外,还有许多明版,多为稀见本。

主要学者有:C.T.HSIA;PAUL ROUZER:《论温庭筠的诗》,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BURTON WATSON:《左传选读》,1989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华盛顿大学

1937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开始购买中文图书。1946年成立远东及俄国研究院。出版有《华盛顿大学远东图书馆明版古籍选目》等。

主要学者有:CHING-HSIEN WANG(王靖献):柏克莱比较文学博士,现已出版各类论著三十余种,包括文学批评和创作;ROBERT E.HEGEL.(何谷理);DAVID R.KNECHTGES(康达维);HARRIET HALBERT;JOSEPH R.ALLEN:《另一种声音:中国乐府诗》,密执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1992年版,从汉魏六朝论到唐代新乐府诗歌;JOHN LOUTON.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1962年成立中文系,藏书起步较晚,但是后来居上,成为北美发展较快的学校之一。 主要学者有:JOSEPHS.M.LAU;ROBERT JOE CUTTE(高德耀);SIN-SING KONG(江先声);TSAI-FA CHENG(郑再发);TSETSUNG CHOW(周策纵);WILLIAN H.NIENHAUSER,JR(倪豪士):翻译《史记》,印地安那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一卷。《传记与小说——唐代文学比较论集》,台北天南书局1995年版。《唐代文学西文论著选目》,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88年。

三、与中国文学研究有关的协会及期刊

美国亚洲研究的最大协会是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出版物有《亚洲研究通讯》,每年五期;《亚洲研究文献目录》,每年一本;《亚洲研究学刊》,每年四期;《有关亚洲研究博士论文摘要》,不定期。此外,还有中国文化研究会、北美中国研究会、美亚教育交换协会等等。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亚洲研究索引》和《亚洲研究学刊》。

《亚洲研究文献目录》(BIBLIGRAPHY OF ASIAN STUDIES) 原名《远东研究文献目录》(FAR EASTERN BIBLIGRAPHY),远东协会主办,始于1936年,原在华盛顿出版。在1941年以前,本目录较全面地收录了有关远东研究的西文研究论著和论文(不含俄语),而且1941年到1943年也做得较好,但是1944年和1945年就收录不齐了。主要原因是:第一,出版与文章实际减少;第二,战争期间海外出版物在美国看不到;第三,编者由于一身数职,不能全力收集全部的期刊。到1946年和1947年,目录又较为全面(除俄语和中欧作品)。从1947年开始它继续以年刊的方式,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1956年改称今名。从1947年到目前共出版了四十四册(最后一册仅到1989年),共有三十三个目录,而在中国目录下就有十四个子目录,其中就包括中国文学研究一项。从该索引来看,篇幅是越来越长。1947年仅八十多页,到1989年号已达六百多页,且版式扩大。这是了解西文的中国研究的最重要的索引,与日本《东洋文献类目》相对照,前者全是有关亚洲研究的西文论著,而后者则是日文、中文、朝鲜文。有此两册在手,则世界范围的中国文学研究状况也就大体可以了然于心。不无遗憾的是,由于近十余年出版物大增,本索引的出版周期越来越长。1989年号到1995年底才出,而《东洋文献类目》1992年版也是到1995年才出版。

《亚洲研究学刊》(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创刊于1941年,原名《远东研究季刊》(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年一卷四期。从1956年起改称今名,依然两年一卷四期,每卷都有中国文学研究的论文。如第34卷《〈西游记〉的叙事结构与第九回的问题》等。 《哈佛亚洲研究学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36年创刊,哈佛燕京学社主办,每年一本。到第七卷改为两年一本,即1942-43年、1944-45年。从第十卷开始又恢复每年一本。后来根据实际状况,有时也两年一本。到1977年又改为每年两本,六月出版第一卷,十二月出版第二卷。如同其他刊物一样,先是刊载论文,其次是文章评论、书评等。与文学研究有关的论文时常刊发,如第54卷《论朱彝尊的爱情抒情诗》《吴文英述论》,第55卷《论唐代的集团诗、应制诗及侍宴诗》。现任主编HOWARD HIBBETT。

《亚洲学刊》(ASIAN MAJOR) 1924年在英国伦敦出版,每年一本。1931年以后每两年一本。直至1935年共出版十卷。1949年改由TAYLOR\'FOREIGN出版社出版新版,两年一本。至1975年共出版十九卷。后来改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主办,半年刊。涉及中国历史、文学、思想和文化的各个时期的各个方面,也包括与中国有关系的其他东亚中亚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如1993年第2期刊发《论中国诗与中国画》,结合蔡文姬的作品、历史及文姬归汉的历史故事、绘画等展开历史论述。此外,《绝句溯源》、《论冯梦龙》等,都是有影响的论文。现任主编DENIS TWITCHETT。

《古代中国》(EARLY CHINA) 1975创刊,由古代中国研究会主办,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出版,每年一本,1978年开始两年一本。以先秦两汉为主,包括历史、考古、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这份刊物的容量相对比重较大,因为先秦两汉文史哲不分。如第18期《穆天子传中“昆仑山”之文学作用》从文献入手,认为《穆天子传》中的昆仑山并非特指现今某地之山脉,而是源于周期以前的宇宙天体神话,由于过去常被视为历史记载而长期忽视《穆天子传》的文学意义,该文从这个角度剖析了该书的文学价值。又如第16期《诗经语言研究:语尾助词“矣”》认为“矣”的基本意义是表示命令或祈使,因此对中国、日本及西方学者对该字的训释提出异议。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含夷教授《美国〈古代中国〉期刊的学术成果:1989-1993》对此刊有所评述,可以参看。现任编辑:DAVID N.KEIGH TLEY。 《唐学报》(T\'ANG STUDIES) 1981年创刊,克多拉多大学出版,每年一本。1990年以后,每两年一本。到目前为止,共出版十一本。这本杂志的最大特点是每期都有综述性的文章,介绍西文、日文及中文所刊发的有关唐代研究的成果。另外每期都有关于唐代文学的论文发表,如《罗隐政治思想中的儒道成分》(第10-11号)、《白居易新乐府诗中的“官牛”诗》(第7号)、《韩愈诗的时空失序》(同上)、《顾况的道家挽歌》(同上)、《骆宾王考论》(第6号)等。此外,还经常有学者介绍,如第

8、9号介绍了HETZEL SCHAFER(1913-1991)的生平资料及论著目录,同时刊发了《汉学是什么》的文章。现任主编PAUL W.K.KROLL。 《宋辽金元研究》(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由ALBANY-SUNY大学东亚系主办,每年一本。与《唐学报》一样是份综合性的研究期刊,但是每期都有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学论文刊发,如第24号有《蒋捷和他的词》、《以空为中》(论述宋代词学理论)、《论苏轼的〈芙蓉诗〉》;第25号刊发的《论吴文英的〈莺啼序〉》等。此外,每期都有专题综述、书评、论文介绍、研究目录、新书目、有关研究杂志等。对于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的研究近况和趋势,也及时加以介绍。现任主编JAMES M.HARGEOTT。

《明代研究》(MING STUDIES) 月刊。由HOBART AND WILLIAM SMITH学院历史系编辑。主编:WILLIAM S.ATWELL。在第32期《两部中国传统杂剧中的妇女形象比较》一文,论述了《窦娥冤》和《琵琶记》的女主人公形象。第33期《晚明时期的浪漫主义和小说〈娇红记〉》,也对中国小说史上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Eays,Articles,Reviews) 年刊。主要由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主编。这是综合性的中国文学研究刊物,所涉及的内容从先秦到现当代文学,而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主。目前已经出版二十期,每期均有值得注意的论文,如第十八期论述古代中国关于“文”的概念,论李贺诗,论《水浒传》、《红楼梦》等,收集的材料、研究的视野等均有特异之处。

四、近五年的重要成果

在美访学的一年里,笔者匆匆浏览了数十种九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本土出版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论著,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西方对中国研究学习之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虽然不及现当代文学研究那样热门,但是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深度,特别是近些年的研究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翻译介绍,进入专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也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各大学加强了后备人才的培养,年轻学者层出不穷,加之近十余年中国大陆留学生的介入,更使得美国汉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由于材料过多,还需要仔细的辨析清理。这里,只能印象式地谈几点浮浅的观感。

第一,开阔研究视野。这是阅读西文有关中国文学研究论著最突出的感受。翻开任何一本学术论著的附录,大部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

(一)简称目录;

(二)详细注释、徵引诸家之说;

(三)文献索引,将有关的研究成果,包括中文、日文、西文分门别类,几乎作到了竭泽而鱼的地步;

(四)书目人名索引;

(五)全书总索引。暂且不论这部书的真正贡献如何,持此一书,对某一专题的文献及研究现状,大体便可了解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如此,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就其客观原因而言,他们的研究经费比较充足,图书杂志购置齐全,且检索现代化;就其主观原因而言,北美学者大都受到比较严格的学术训练,他们往往可以跨越多重语言的障碍,除了中文之外,他们还能习以为常地参考日文、西欧、甚至东欧、俄国等地的汉学论著,用一种国际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传统课题,这是从事中国传统研究的中国学者极为欠缺的一点。譬如新近活跃的倪豪士的研究,就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他的《中国小说的起源》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论题,作者比较了中国小说概念中的“传、说、奇”和西方传统中的文化划分——模拟、教诲和娱乐——作了有意义的比较,从而把周朝作品,如《庄子》《孟子》《战国策》《国语》等列入小说史的考察范围,可以说言而有徵。又如《文苑英华中“传”的结构研究》就采取了结构主义的文类分析;《柳宗元的〈逐毕方文〉与西方类似物的比较研究》又是一篇典型的比较文学研究。结论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不可否认的是,他至少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学现象更多层面的理解和思考。这正可以借用苏轼的诗来形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按照西方现代的观点,阅读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投射,也就是批评将文学作品视为经验的记录;二是评论,与文本息息相关去了解文本任何一部分;三是诠释,对作品进行整体性的观照。相对来讲,传统的中国文学理论较接近于投射理论,而西方则倾向于评论方式。近些年来,又强调诠释理论,刻意寻求第二层涵意。这些都有待我们继续探讨。又如余国藩的《西游记》系列论文,也时有新意,因为作者是华裔学者,对于中国传统的东西较为熟悉,同时,他又是一位宗教神学教授,因此他的研究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源流·版本·史诗与寓言》《宗教与中国文学》侧重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西游记的叙事结构与第九回的问题》《朝圣行——论神曲与西游记》则又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即使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有许多论著给人以深刻的启发,比如PETER K.BOL所著《“斯文”——唐宋知识分子的转变》(《THIS CULTURE OF OURS》论述唐宋知识分子承接孔子传统,便斯文不坠,“斯文”代表了一种文明的理想。这种文明基于两种模式:一是基于古代之模式;二是创造自然次序之模式。但是,唐宋知识分子也意识到斯文将坠的危机。这是全书论述的基础。全书论述的是唐宋,但是上溯颜之推,下及程朱理学。哈佛大学的欧文教授的研究更给人新鲜的感觉,国内已经介绍了他的《追忆》《初唐诗》《盛唐诗》,其实,他的论著十几部,如《传统中国诗与诗学》勾画了第四至第十二世纪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及诗学理论的概貌,《诗与欲望的迷宫》《韩愈与孟郊的诗》等,均有值得注意的方面。 第二,拓展研究领域。季羡林先生为《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作序时写到:“中印文化交流关系头绪万端。过去中外学者对此已有很多论述。但是,现在看来,还远远未能周详,还有很多空白点有待于填补。特别是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印文化交流之频繁、之密切、之深入、之广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古时期中印文化交流最重要的表现,当然就是佛教的传入及对中古知识界的巨大影响。研究中古文学,佛教的影响研究无法绕开。陈寅恪先生名文《四声三问》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至今依然感到新鲜。但是,关于梵文如何影响中文的声律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就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从1965年开始,德国陆续出版了十巨册《吐鲁蕃出土的梵文写卷》。这批资料,是德国探险队(1902-1914)在新疆库车、高昌、吐鲁蕃一带发掘出来的无量珍宝的用各种文字写的残片,运到柏林。这批梵文资料的可贵,就在于它出土于丝路必经之地,包括鸠摩罗什(350-409)的出生地龟兹(今库车),而且靠中土近。玄奘《大唐西域记》西行的第一站就是屈支国(今库车)。四五世纪这一带的龟兹人、焉耆人,因为信奉佛教,要学习梵文以便通晓诵读佛经,要学习梵文诗律以便撰写赞佛诗。在这批资料中,就有一部《诗律考辨》的专书,这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教科书,本身就是偈颂体的歌诀。一旦龟兹沙门如鸠摩罗什、帛尸梨蜜罗等到了长安、建康,就可能把这几本书里的梵文知识传给中土的门人。过去我们谈到“四声”,谈到“八病”,多停留在现存的史书层面上,而这批出土资料则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从而解答了为什么声律论在公元

四、五世纪前后突然出现的原因。但是,这批资料,中国大陆的学者大多看不到;即使有所知晓,又由于不懂梵文而不能利用。陈寅恪先生在留德最后一年(1926年)曾从当时主持整理这批资料的吕德施学习东方古文字学,曾与当时学者讨论过这批资料,回国后也写过几篇文章,如《童受喻论梵文残本跋》《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体本义跋》等。此外,中国大陆就很少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而在美国,以梅维恒(VICTOR H.MAI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又将这一问题大大地推进一步。梅维恒是哈佛大学博士,通梵文、懂佛学,毕业以后在宾州大学教书。他的研究中心是敦煌文献,而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发挥他通晓多种语言的优势,作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此外,他还主编《SINO-PLATONIC PAPERS》,是一个不定期的学术刊物,主要发表一些专门的论文,各种语言都可以接受,包括方言,目的是作跨学科的研究,均与中国文化有关,如《在早期中文中的印欧词汇》。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与梅祖麟教授合作的几篇论及声律论的文章。其基本观点是:沈约时代以前,中国的诗律传统从来没有什么规律来管辖句中的音节。但是,当他们接触到善声沙门之后,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根据梵文的诗律的套数来适应中文,从而提出了声律说。此外,公元前后一世纪的梵文《戏剧论》已经把文病、声病分门别类,叫做DOSA“瑕疵、污点、病”,这就是四声八病中“病”这个观念的来源。此外,梵文有长短音,诗律叫轻重音,这也就是《宋书·谢灵运传论》《文心雕龙》中的所谓轻重的观念来源。由于吐鲁蕃出土的这批资料中有些可以确定是在五世纪传入中土,从而将陈先生的论断予以考实。这些观点,我在《在语言学与古代文学之间倘佯》(《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别求新声于异邦》(《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等文中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

第三、深入专题研究。美国汉学家经常从翻译名著入手。从事翻译的前提是选择好的底本,并对相关的研究广泛涉猎,从而进入专题。康达维翻译《昭明文选》、倪豪士翻译《史记》都是近年的大工程,他们也就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康先生的翻译甘苦见于他所撰写的《文选英译浅论》(见《文选学论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欧美文选研究述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等,关于他的学术成就,容日后我另写专文介绍。倪豪士之翻译《史记》也在此投下巨大的功夫,他经常举行小型座谈会,组织讨论有关问题,并撰写了《一百年的史记翻译》(台湾辅仁大学“两汉大学学术研讨会”发言)。MARTIN J.POWERS著《早期中国的艺术和政治表现》(耶鲁大学1991年),纵论两汉艺术发展历史,包括石像、铜镜、墓画、棺椁、岩画、雕塑等,有大量的图书资料。此外,HAROLD DAVID ROTH著《淮南子版本研究史》(密执根大学出版)收集了极为详尽的资料,对于版本方面考订也言必有据,是不可多得的力作。

第四、对于新资料的关注。如巫鸿《武梁祠解读》论及汉画像砖中的人神观念,较有新意。此外,前面提到的西域文化的研究也是一例。最近我对李学勤、裘锡圭先生进行了采访,发表在《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上的访谈《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就表明了这一点。这说明我们的学术界已经迅速赶上并占据了最重要的制高点。

第五、古典文学研究与现代化手段。这方面,美国和我国的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做了成功的尝试。譬如台湾“中央研究院”早在1984年就率先设立研究小组,先后创立多种文献资料库:二十五史全文资料库、简帛金石资料库、十三经注疏资料库等。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建立《先秦两汉一切传世文献全文资料库》,收录一百零三部典籍,共约八百万字。他们又快马加鞭,编制《魏晋南北朝一切传世文献全文资料库》,现已经出版多种。这些资料,国外学者及时充分地加以利用,取得了一些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早在1987年也陆续建立起全文检索资料库,整理了《全唐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词》等资料,可惜这些资料大多养在深闺,并没有得到广大研究工作者充分重视,更不要说有效地利用了。

以上所说,主要是从积极方面加以论列的。其实,就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感觉是,很多所谓研究著作还比较浅,主要还是读者对象问题。许多专题研究,外国知识的介绍占据许多篇幅。另外,占有较大比重的是翻译选读或是导读之类的读物。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中国大陆的研究成果关注较少。如翻译寒山诗,几乎看不到中国大陆的学术成果,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唯其如此,就给少数人钻空子,从中国大陆的学者著作中抄袭。比较典型的莫过于《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大段大段地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中抄袭,甚至陈先生论著中材料有讹误的地方,也亦步亦趋地从误。此书原是英文版,读者不多。后来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被读者发现披露出来(见美国《当代》杂志1996年1月谢正光《评孙著〈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也应在此一提。 收稿日期:2000-07-31

第17篇:论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论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2011年11月23日,应我校陈改玲教授的邀请,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张宽博士主讲的《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讲座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文传学院11级新生及辅导员等教师准时到场参加了讲座。

张宽博士以他求学的经历与环境为切入点,将参加讲座的老师与同学逐渐引入了后殖民理论的文学研究中。

首先,张博士讲述了他与后殖民批判的最初接触来源于爱德华·萨伊德的《东方学》。他简述了法国后结构主义关于表述与现实,话语与体式之关系的思考以及追溯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由褒而贬的转变过程。张博士认为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不过是欧洲启蒙话语的一个横向移植,中国的全盘西化论者在贬损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把西方过分浪漫。

其次,张宽博士就中国语境的后殖民批判面对的批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中国语境后殖民批判进行了一个再思考。张博士提出,西方的后殖民批判语境特殊,不宜挪到中国的语境中使用,这极易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引发无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张博士认为,中国现代化话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后现代,后殖民的颠覆结构中才能得以维护。这是中国后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最后,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互动环节中,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改玲教授和一些老师同学不仅对本次讲座的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向张博士请教了文学研究上的一些问题,张博士都一一给予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张博士对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以提高文传学院的师生对后殖民理论的深入认识。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取得圆满成功。

文/魏雪云

第18篇:“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上午好!

12月,我们申报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据全国规划办的领导说,以“校园文学研究”为对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全国尚属首次。我们感到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一年多来,在温州大学、人民大学资料中心、

全国中语会的指导下,在各地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众多大中小学同仁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作阶段工作汇报。

一、工作回顾

1.隆重召开开题会。4月21日~22日,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开题会。田慧生、傅国亮、陈金明、周正逵、毛志成、郑浩、解军、徐启建等专家应邀出席了开题会。我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各位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点评、论证、指导,从不同侧面对课题研究发表了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内容与策略。会后,我们还参观了课题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我还应邀在北师大附中作了题为《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学术报告。关于开题会的消息,5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以《“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开题:校园文学研究“升格”》为题作了报道,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积极组织子课题申报。开题会之后,课题组积极组织各地学校申报子课题,发展实验学校,建立实验基地。目前,已有数十所大、中、小学报送了申报材料,包括北京师大附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在内的许多学校已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并陆续召开开题会,进入了研究阶段。石家庄十七中、大连开发区七中、本溪高中等校先后被确定为示范实验学校。辽宁大连等实验基地已经和正在建立。

3.严格实行规范管理。课题组建立了办公室,完善了管理办法,为每个子课题组建立了管理档案。课题组彭小明、王世龙还多次实地考察指导,先后到石家庄十七中、乐清市虹桥中学、苏州市一中分校、北京市潞河中学、北京市五十中学进行调研及现场指导。

4.搭建实践交流平台。课题组充分利用“中国教育文学”网站,报道课题研究动态,交流课题研究经验。上线文章达66篇,点击达3万余次。课题组积极与《中学生》《小学生生活》杂志合作,在该刊开辟“点击文学社”“互动写作”“自主写作”等栏目,刊发各实验学校师生作品。课题组承办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发现“新人”,推出“小作家”,受到共青团中央的肯定与表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研究成绩

1.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各地“校园文学”活动开展较多,但理论研究欠缺。作为课题研究进入教育部规划课题,还是第一次,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如何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经过反复探讨,初步拟定为(1)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3)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研究、(4)校园文学与人的发展研究等四大板块,抓住了研究的重点,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2.陆续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例如我们出版了专著《校园文学与创作》,发表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校园文学研究》。在我的指导下,温州大学六个本科生、两个研究生也参与了研究,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博客与校园文学研究》《网络:校园文学的新平台》等也已定稿(已发资料袋)。温州大学人文学院04中本一班学生李斌斌(笔名那那)还出版了三本头长篇小说《何处金屋可藏娇》,并正在写《长安妖娆》。课题实验学校——浙江乐清市虹桥中学的“生态写作研究”,石家庄十七中的“校园文学美文美读”探索,大连开发区七中的“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学有机整合”实践,辽宁本溪高中的“校园文学博客研究”,四川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的“儿童文学启蒙校本课程研究”,湖南临澧县四中的“高中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等等,都具有很好的研究进长。

3.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多的学校选择了“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这一板块的子课题。占申报的子课题有三分之一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也备受关注,如湖南桃源凌津滩镇中学、江苏东台安丰中学等就较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也都进入了许多学校的视野。

三、问题和困难

1.研究进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在立项后没有认真进入实质性研究,以拿到子课题立项“证书”为终点,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2.缺乏深入的探索。部分子课题组存在着停留在过程描述层面,写作论文时往往停留在“怎么做”甚至只是“要怎么做”,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规律”等等,因此没有从理论层面研究,没有新的思路、

第19篇:“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作汇报

“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阶段工

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上午好!

XX年12月,我们申报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xxx”规划课题。据全国规划办的领导说,以“校园文学研究”为对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全国尚属首次。我们感到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一年多来,在温州大学、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国中语会的指导下,在各地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众多大中小学同仁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作阶段工作汇报。

一、工作回顾

1.隆重召开开题会。XX年4月21日~22日,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开题会。田慧生、傅国亮、陈金明、周正逵、毛志成、郑浩、解军、徐启建等专家应邀出席了开题会。我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各位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点评、论证、指导,从不同侧面对课题研究发表了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内容与策略。会后,我们还参观了课题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我还应邀在北师大附中作了题为《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学术报告。关于开题会的消息,XX年5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以《“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开题:校园文学研究“升格”》为题作了报道,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积极组织子课题申报。开题会之后,课题组积极组织各地学校申报子课题,发展实验学校,建立实验基地。目前,已有数十所大、中、小学报送了申报材料,包括北京师大附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等名校在内的许多学校已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并陆续召开开题会,进入了研究阶段。石家庄十七中、大连开发区七中、本溪高中等校先后被确定为示范实验学校。辽宁大连等实验基地已经和正在建立。

3.严格实行规范管理。课题组建立了办公室,完善了管理办法,为每个子课题组建立了管理档案。课题组彭小明、王世龙还多次实地考察指导,先后到石家庄十七中、乐清市虹桥中学、苏州市一中分校、北京市潞河中学、北京市五十中学进行调研及现场指导。

4.搭建实践交流平台。课题组充分利用“中国教育文学”网站,报道课题研究动态,交流课题研究经验。上线文章达66篇,点击达3万余次。课题组积极与《中学生》《小学生生活》杂志合作,在该刊开辟“点击文学社”“互动写作”“自主写作”等栏目,刊发各实验学校师生作品。课题组承办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发现“新人”,推出“小作家”,受到共青团中央的肯定与表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研究成绩

1.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各地“校园文学”活动开展较多,但理论研究欠缺。作为课题研究进入教育部规划课题,还是第一次,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如何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经过反复探讨,初步拟定为(1)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3)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研究、(4)校园文学与人的发展研究等四大板块,抓住了研究的重点,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2.陆续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例如我们出版了专著《校园文学与创作》,发表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校园文学研究》。在我的指导下,温州大学六个本科生、两个研究生也参与了研究,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博客与校园文学研究》《网络:校园文学的新平台》等也已定稿(已发资料袋)。温州大学人文学院04中本一班学生李斌斌(笔名那那)还出版了三本头长篇小说《何处金屋可藏娇》,并正在写《长安妖娆》。课题实验学校——浙江乐清市虹桥中学的“生态写作研究”,石家庄十七中的“校园文学美文美读”探索,大连开发区七中的“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学有机整合”实践,辽宁本溪高中的“校园文学博客研究”,四川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的“儿童文学启蒙校本课程研究”,湖南临澧县四中的“高中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等等,都具有很好的研究进长。

3.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多的学校选择了“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这一板块的子课题。占申报的子课题有三分之一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也备受关注,如湖南桃源凌津滩镇中学、江苏东台安丰中学等就较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也都进入了许多学校的视野。

三、问题和困难

1.研究进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在立项后没有认真进入实质性研究,以拿到子课题立项“证书”为终点,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2.缺乏深入的探索。部分子课题组存在着停留在过程描述层面,写作论文时往往停留在“怎么做”甚至只是“要怎么做”,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规律”等等,因此没有从理论层面研究,没有新的思路、新的进展。

四、今后设想

1.进一步加强管理。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总课题组将严格管理,如不能研究或不作为的,将不发“结题证书”。

2.继续扩大研究队伍。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本次会议后还接受子课题申报,还要发展一批新的实验学校,再建一批实验基地,欢迎有志校园文学研究的同仁参与。

3.深入理论研究,提升课题学术品位。各子课题组、各位参研教师要加强对新的教育理论著作、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学术化”。总课题组将制订新的方案,吸收一批富有研究能力、学术见解的大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参加我们的课题研究,以提升我们课题研究的学术品位。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代表批评指正。 本章链接:

第20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1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评讲之一

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谢贝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告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确实值得思考,也一直是人们思考的话题。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等研究的成果,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遇的难题,比如医学伦理、生物伦理、医学道德、生物道德之类的问题。《妞妞》提供了一个医学与人文融合的案例。妞妞遇到弄哲学的爸爸,是幸运儿;一段情感的牵挂成就了一个人们关注的命题,超越个人而直入人心。哲学问题是深刻的,但现实又是严峻的。人要思考哲学问题,还要面对现实问题,做人难!

唐晓花:史蒂芬·金的小说《绿色奇迹》:问题涉及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文类,思考全面,具体而深入。

张娟: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问题以人物、主题为主,思考深入,但有些问题指称不特别明确。

文学研究综述范文
《文学研究综述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