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竹林承包合同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09:01:2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竹林》教案

(导入)(第一张)同学见过竹么?有同学见过竹林吗,见过竹子开花吗? 竹子是开花的,只是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花开之后便是枯萎。《山海经》曾写道: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盛放之后便是终结,多可惜啊,是我我就不开花了。其实不然,很多人都是不开花的竹子,终其一生,庸庸碌碌,正是如此才更显出那些开花的竹子的可贵。比如曹雪芹就是一棵开花的竹子,一生呕心沥血只开出《红楼梦》这一朵花。正是这朵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还有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写就《飘》,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心血和感悟。这一朵花用尽了竹子贮蓄的所有养分和,可惜吗,不可惜。能开出这样的一朵花哪怕之后便是枯萎也足够了。

竹子虚心直节,宁折不屈,不畏霜雪,像极了中国的文人,文人也因为它这些崇高的品质将它与梅松誉为 “岁寒三友”,与兰菊梅并称“四君子”。文人墨客中爱咏竹者极多,比如有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四十年画竹”爱竹成痴天下闻名,留下不少与竹相关的诗词和画作,《竹石》便是其一。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hai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扬了岩竹宁折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人就要像竹子一样挺直脊梁不为五斗米折腰。(作文素材:竹子开花

竹的气节)

(第二张)然而我最爱的诗人是王维,于是任性的把并不是咏竹的《竹里馆》加了进来给同学们做个积累。虽不是咏竹却也是拿竹林作为背景,渲染作者寂寞的情怀。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3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①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老虎一声长啸。②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月下长啸。⑷深林:指“幽篁”。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第三张)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就是一位画家的大作《竹林深处人家》

(第四张)作者黄蒙田,当代画家 散文家。 (第五张)老规矩检查早上预习的字词。

重点:屏 名副其实 匾箪 山涧 差不多 策(自己查字典,语文是一件自己学才有乐趣的事情)

(第六张)词语编汇 注意副的相近字 课后自己了解

(第七张)内容讲述了什么,提示课文标题《竹林深处人家》所以文章主要讲述了竹林美景和竹林人家。 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就是总结全文 照应题目 点明主旨 首尾呼应 升华主题 强化作者情感。 那哪些部分写了竹林美景?第一节课我们主要讲竹林美景(1-3)。大家齐读前三段。 第一段是写的竹林给你的感觉是一片什么样的竹林? 远远望去(竹林全景)辽阔深沉。 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来衬托竹子之多。

全铺着竹,将“铺”字换成“长”怎么样?铺字写出了竹林延绵不绝无边无际极富表现力。 “竹的海洋”风吹过“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比喻)形容非常贴切,将竹林宽广,竹海深沉全都写了出来,那起伏的气势仿佛就近在眼前。充满了画面感。

第二段沿着小路深入竹海(竹林近景)密密匝匝。 “仿佛是在海底隧道里走”(比喻)是指走在竹林中间的林荫小道,这样写出了竹林高大茂密的特点。

(比喻)像屏风一样,以为走到了尽头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写了竹林小径曲折委婉,依旧是突出竹林的辽阔茂密。一小片竹林是不能又一村的。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故事:南宋时期,陆游被免职回到故乡山阴,在故乡闲居三年,靠读书打发日子。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他独自一人到西山游览,经过一山又一山,终于找到一个绿柳成荫的山村,就作诗《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段穿过最密的竹海,来到较高的山坞。(登高四顾)无边无际

除了竹子还是竹子,看不到延绵的山势和一点儿泥土,看不到缺口通到山背后,因为能看到的只是竹子。竹林的无边无际。

为什么要写画家的对此束手无策?因为要侧面描写竹林的旺盛。当地的朋友满意的笑了,因为他是护林员,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当然是好事情。

(第八张)课文前三段,说说作者是从那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写出了竹海的哪些特点? 从远望、近观、细顾三个角度描写竹林。写出了竹林的茂密、丰收景象。 (第九张)这种手法叫做? 移步换景。介绍移步换景。

上节课我们讲到竹林美景,请问同学们还记得1.本文写竹海之景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2.作者写竹林的特征是什么?

(第十张)那么问题来了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竹海,写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的竹林,用意何在?答:意在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表现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为后文写人家、写“欢笑声”作铺垫,而且也与文题中的“深处”二字切合。

(中间段落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竹林深处到底是怎样的人家。齐读4-8自然段 4-7自然段的讲解。

4,面对辽阔的竹海,听不到别的声音,难道没有人家吗?从山坞看到山麓的竹林上袅袅炊烟(远看人家)。仍旧抱有疑问,因为这么密的竹林看不到一点别的痕迹。(竹林的密)不光是有人家,而且可热闹呢。

5为了看这个热闹的村庄,我们就开始走进村庄了。进村的路用(排比句)钻入竹海,越山涧,过石桥,爬石路,比想象中要远的多。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啊?竹林深处人家的偏远清幽,让人更加急迫的想要了解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世外桃源要这么隐秘。

然后作者有写是怎么样的山村么?听禽鸣,山村近了。我们终于是踏上了村庄的街道。竹林人家的生活自然是和竹密不可分的,家家户户全晾着,晒着„„

6于是我们走进村民的生活。猜到了(住)没想到这样的彻底,家具器皿都是竹的。住的是?用的是?穿的是?吃的是?喝的是?这就是山中村民的生活和谐又富有情调。

7离去前,听到女孩子的欢声笑语,拾竹箬的少女回来了。

8很长一段时间我回忆起这竹林深处,立刻就闻到竹子散发的清香,周围都是宁静柔和的青绿。与开篇那辽阔深沉的竹林遥相辉映。

嫩青色墨绿色的竹海,竹叶在微风中摆动的沙沙的响声,空气中充满竹的清香,回忆起来周围都是一片宁静柔和的青绿。这片竹海美不美?在这样美的竹海映衬下课文的后半部分写了竹乡人家,呈现了一片怎样的氛围?是如何安排材料的?

(第十一张)课文后半部分写了竹乡人家,呈现了一片怎样的氛围?是如何安排材料的? 祥和,欢乐

尚未见竹乡,已遥见炊烟;到竹乡之后,未见村民,先闻其声。由家禽的鸣叫写到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由村民用盐笋干、碧螺春招待我们,到拾竹箬的少女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

(第十二张)作者以在竹乡的行踪为线索,通过描写江南竹乡的秀丽风光,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竹乡风光的喜爱,勤劳朴实山村人民的赞扬。对竹乡人家宁静、简朴、和谐生活的向往。 (中心思想的概括)

艺术手法的分析。用移步换景,用五感,用比喻,排比,动词的运用是写景文生动。善用修辞描绘形象,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平凡的竹林在作者的笔下如此的丰满有声有色,见过竹林的人很多,能写出竹林深处人家的却很少。每次说到写景作文你们就唉声叹气,读不懂,写不出,总觉得自己没见过美景。其实不然,美景一直都在,是麻木的心遮住了发现美的眼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是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景,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是景。你身边的小小校园也是景。世界这么大,并不一定非得出去看,没有发现美的眼睛,看了也是白看。 (板书)

推荐第2篇:竹林深处人家

《竹林深处人家》说课稿

说课:袁华江 时间:2009年10月20日 地点:初一年级组办公室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竹林深处人家》。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思路、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说课反思等八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竹林深处人家》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收获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握课文通过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特点。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品味——探究——体验。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定位、单元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虑,我预设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2、让学生找出各部分之间相衔接的语言,理清作者的思路。

3、体会本文移步换景的描写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本文时,进行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教材转为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思路

(一)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1 体会移步换景法的特点。

(三)教学突破

这是一篇描写江南竹乡的结构严谨的优美散文。先通过课文题目入手,初步感知课文梗概;然后初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各部分之间相衔接的语言,从而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竹林与竹林人家的方法。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面向全体而又注意个体差异,应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行《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融洽交流,互动合作。为此,教读本文时采用如下的方法:

1、朗读法:“教学诸法读为本”。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2、点拔法:运用点拔法以突出重点,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征。同时点拔法能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

3、合作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文篇幅较长,教学中应该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段落精读、美读,感悟美点,让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发现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谜语请学生猜——竹

2、学生说带有“竹”这的成语、俗语、诗句。(丰富学生“竹”文化)

说明: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兴趣的调动,故导课环节我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通过积累成语、俗语、诗句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竹”文化。

(二)课前体悟

1、结合居住环境,让学生体会身在竹林中的意境,谈感受。

2、释题: 竹林(景色) 深处 人家(生活)

说明: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结合学生住居和课文插图,体会身在竹海的切身感受。

(三)整体感知

A、学生速读课文思考,设计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找出这些段落。(竹海之景、竹林人家)

2、作者笔下的竹林之景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3、竹林人家的生活有何特点?

2 说明: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初步了解竹海之景与竹家生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四)合作探究

A、分段朗读1—3段,教师引导分析: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描写竹林的?分别表现了竹林怎样的特点?(提示:行踪变化、比喻的运用)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竹林之景的?

远望: 宽广深沉 写作手法:移步换景

3、引导交流 近看: 深不可测 写作顺序:由远到近、整体到局部。

四顾: 密不见底

4、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写景的方法。

(1) 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地观察。 (2)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3) 景物描写要安排合理的顺序。 (4) 景物描写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

说明:依据本课设置的三维目标,引导学生赏析竹海之景,了解作者抓住特征写景方法,体会移步换景技巧的运用,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故此环节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诵读感悟,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

B、学生选读4—8段,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描写竹林人家时如何做到引人入胜的?

2、竹林人家生活在怎样一种环境氛围中的?

3、5—7段中找出描写竹乡人色彩、声音、气味的语句。

4、读6段,体会竹乡用竹之彻底?

5、本文用了过半篇幅描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是不是离题呢?

6、试归纳本文中心。(引导交流)

a、引人入胜技巧: 未见竹乡,已遥见炊烟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b、祥和、欢乐。

c、色彩: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 声音:鸡鸣声,欢笑声; 气味:乡土气息,清香的新竹气息,竹的清香。

d、用竹彻底(住、用、穿、吃)

e、竹景(广、深、密) 铺垫、衬托 生活(祥和、欢乐) f、中心:对勤劳朴实竹乡人的热爱和竹乡生活的向往。,

说明:相比而言,课文写竹乡人生活部分较前一部分简单明白得多,故此环节我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选择性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师生共同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 C、总结归纳:(写作特点)

1、移步换景(不同视角写景)

2、善用修辞、描绘形象

3、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五)拓展延伸

常言道:“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

学习本文,我们不仅积累了一些关于“竹”的文化,还欣赏了竹乡人用勤劳的双手播种的竹乡美景,同时还体会到竹乡人恬静祥和的竹乡生活,让我们处处品尝到“竹香”的味道,更令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但这份宁静和祥和毕竟是短暂的,随着旅游投资开发的实施,经济利益滚滚而来,一系列环保问题发人深思。我要求学生针对此问题拟写标语或制作广告。

说明: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强调学以致用,所以在拓展延伸部分我要求学生拟写标语,以实现课内向课外迁移。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为:

竹 林 深 处 人家

景色 生活

(广、深、密) 铺垫、衬托 (欢乐、祥和)

移步换景 以动衬静

七、教学评价

本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总结、听说训练展示等环节来反馈,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八、说课反思:

1、新课程强调教师授课要“用教材教”,一篇课文,仅仅只是一个例子,教学过程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探究美、创造美”。学完一篇课文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2、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让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2009年10月20日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

4 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推荐第3篇:竹林抚育技术措施

竹林抚育技术措施

竹林抚育对象以毛竹园为主,根据《森林抚育规程》主要技术措施有:

1、劈山除灌

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每隔5米拦成水平带或埋于土中腐烂为肥料,同时保留一定数量的阔叶树。劈山可以防止杂草消耗竹林的水分和养分,杂草灌木腐烂后,增加竹林的肥力;一般竹林劈山后,可以提高新竹产量20%~30%;劈山每年可进行1-2次。每年1次劈山,最好在7月间进行。因为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嫩,易腐烂,肥效高,并且省工省力。过早劈山,杂草尚未充分生长,劈下肥效不高,而且劈后仍会大量萌发。过迟劈山,杂草已老,种子成熟,劈后不宜腐烂,而且来年种子萌发后,林内杂草更多。劈山要做到柴蔸留矮、杂草劈尽。竹林边缘的杂草也要劈除干净,劈山的同时最好沿竹园边缘向外垦复5米。

2、竹林结构调整

结合劈山砍灌应砍除细弱、畸形和病虫害危害严重的竹子以及风倒、雪压、断梢及4度以上的竹子,砍竹时及时用斧头劈烂竹蔸、劈烂节隔。每亩保留160-180株为宜,且分布均匀,若有林窗适当保留4度竹。竹林过密,光照不足,地温低,会影响出笋时间。一般为1度:2度:3度=1:1:1为好。同时做好号竹工作,即用墨汁或油漆在毛竹杆上写上上竹年度。

3、垦复

垦复松土就是用锄头疏松林地,清除杂草,改善竹林土壤条件。夏、秋季,在竹林中浅挖(10~15cm)土层,铲除杂草。冬季深翻(20~30cm)林地,挖尽树桩、竹蔸、老鞭,除去石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土层深厚平缓地(20°以下)的竹林,可以全面垦复松土;坡度较大 (20°~30°)的竹林,可用等高带状垦复松土,带宽及带间距离皆为3米左右,隔年隔带轮流垦复松土;坡度(35°以上)上的竹林,一般不宜垦复松土,只进行砍灌抚育。

4、施肥 采用毛竹笋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模式,根据毛竹生长特性结合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构建施肥配方,进行施肥指导。在“冬笋小年,春笋大年”年份,施肥重点在5~6月或劈山后(沟施或蔸施)。“春 1 笋小年,冬笋大年”年份,施肥重点为4~5月发鞭肥(沟施或蔸施)和8~9月笋芽分化肥(撒施)。1度施肥量为100kg/亩 -150kg/亩,其中,春笋大年占总用肥量的30%-40%,春笋小年占60%-70%。

施肥方法:根施、沟施、蔸施、穴施、撒施、竹腔施肥。 ① 根施法:在毛竹竹蔸上坡,沿竹蔸30cm左右开沟,沟深15~20cm,沟宽10~15cm,沟长以半圆为最佳。将肥料施于沟中,并加土覆盖。

沟施法:沿水平带方向开沟,水平带间距2~3m,沟深20cm,沟宽20cm,将肥料施于沟中,用土覆盖。

穴施法:把肥料施入挖笋的穴中。该方法主要用于出笋期补充营养。

蔸施法:砍伐毛竹后,将伐根竹节打通,施入尿素或碳铵,然后用泥土封口,让竹蔸吸收和输送营养。

撒施法:直接将肥料撒在林地上。该方法主要用于8-9月份笋芽分化期施肥,但要结合垦复,防止水土流失。 ② ③ ④ ⑤

毛竹科技示范园必须实施垦复和施肥措施,鼓励竹农竹林抚育实施垦复、施肥措施。

⑥ 竹腔施肥:仅对2013年实施竹腔施肥的毛竹科技示范园实施。老竹(5-8月底)及新竹高生长停止进入展枝展叶阶段,在竹蔸上10㎝处用钻锥打孔,往孔内用注射器注射BMP增产剂稀释液5ml,随即用黄土或肥皂把孔封好。

竹产业

发展局

2014

年5月8日

推荐第4篇:竹林学校招生工作

竹林学校2014年招生工作

1、严格按照区教体局精神,在规定时间段片内招生。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奖励措施。

3、扩大招生宣传,制作招生简章,辖区内张贴广告等。

4、深入辖区内村、园进行报名动员。

5、重点抓好校内小升初和一年级适龄儿童入学工作。

6、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确保每位学生升入理想学校,为鹤山高中和工业中专保送生源。

推荐第5篇:穿越竹林教案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

第三课时 《穿越竹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2、通过对本节课所接触的音乐进行了解与感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并乐于参与讨论相关话题。

二、难点与重点

1、重点:通过聆听、分析等,了解影视音乐之场景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影视音乐之场景音乐与影像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谈李安执导的武侠片《卧虎藏龙》

——视频播放《卧虎藏龙》背景音乐。

看过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觉得影片最引人入胜的是武打设计,最精彩的是人物对白,而最感人的则是其中的音乐。影片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在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奖中,电影《卧虎藏龙》获得10项提名。最终拿到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大奖。

今天,就让我们以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两首音乐为例,来了解和感受场景音乐的魅力。

二)场景音乐赏析之一 —— 《夜斗》

1、——播放《夜斗》 思考:1)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2)请描述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与影片故事情节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影片中最叫座之处大概要数俞秀莲和玉娇龙夜斗这一场,青冥剑是影片的重要符号之一,它贯穿全片,是挑起矛盾、制造冲突的重要道具,片中的首场打戏便是因它而起。传统的中国鼓点一声紧似一声。两人在鼓声中凌空打斗,绝地奔走,鼓声所传达的意境竟是一个“打”字所不能达到的。 1)打击乐——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打斗场面的气氛。 2)随着激烈的打斗场面,鼓声的速度、力度不断加以发展变化,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增强了动作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那么,什么是场景音乐呢? (课件出示:影视音乐之——场景音乐:场景音乐是指影视进行过程中使用的音乐。)(除去片头和片尾音乐外)场景音乐是对某个具体故事情节或人物感情发展变化进行的铺垫、烘托和渲染,具有营造戏剧性高潮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其作用:

1、描绘作用。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与气氛;

2、推动剧情发展作用。

在这部电影中,于秀莲和玉娇龙的打戏在玉娇龙抢的青冥剑后,在于秀莲家两人第二次大打出手。随着激烈的打斗场面,鼓声的速度、力度不断加以发展变化,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增强了动作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让我们来欣赏。 3)——播放视频

(二)场景音乐赏析之二——《穿越竹林》

1、导语:有人这样来形容音乐和电影画面的关系——音乐与画面调情,调情两字虽用的不怎样雅致,可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两者的亲密关系。让我们来欣赏场景音乐之——《穿越竹林》。

2、让我们先来聆听箫的音色。(音色古淡而神秘,轻灵的节奏配合激斗的场面渲染气氛。)

3、播放《穿越竹林》音乐 ——思考: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回答后师小结: (箫的舒缓柔美、哀婉惆怅;人声的虚幻神秘、渺远空灵;大提琴的感叹、无奈。)

4、聆听、视唱箫演奏的旋律,感受其舒缓柔美、哀婉惆怅的情绪特征。

5、聆听、视唱大提琴演奏的旋律,感受其情绪特征。大提琴奏出的感叹、无奈的旋律,体现出人物情感与行为间的矛盾、犹豫。

6、复听《穿越竹林》音乐,在图谱上绘出人声吟唱的部分。

7、学生回答,师订正(要着重引导学生聆听这段场景音乐中,人声、箫、弦乐器多层次的音乐织体所产生的意境。

四、对比分析:两段不同风格形式的配乐在烘托气氛、增强故事表现力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夜斗》 音乐使打斗的气氛更加激烈,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 《穿越竹林》音乐体现出两代人对爱情的态度及人性中欲望和自我戒律之间的矛盾冲突:玉娇龙骄纵任性;李慕白隐忍压抑。)

五、欣赏电影片段《穿越竹林》:结合音乐欣赏影片,感受音乐和画面的配合。(音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影片的情绪会带来变化)

六、回顾上节课内容,学生总结概括影视音乐的分类及作用。

七、小结:

电影音乐中的场景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场景音乐来烘托,因此可以说,影片的场景音乐为整部电影情节的设计、气氛的烘托、内容的彰显、主题的表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我们在关注电影情节的同时,来关注电影音乐。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聆听并欣赏了《穿越竹林》,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能结合剧情和画面来进行二维立体的欣赏,以充分感受音、画关系,认识影视音乐的功能和地位。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在感受这些经典影视音乐中,心灵得到陶冶和升华,审美修养得到丰富、加强和提高。

推荐第6篇:竹林承包协议

竹林承包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本着“自愿、有偿、互利互惠”的经营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甲方愿意将坐落在山场,上至、下至、左至、右至,面积为亩的一片毛竹林承包给乙方经营。为了明确双方的责任,特制订以下承包协议:

一、承包期限年。即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三、甲方自愿将自己毛竹林承包给乙方经营,山价每年元,每年月日付清,竹林山外的山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干涉。承包期间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乙方的生产经营,乙方也不得从事违反甲方合法权益的经营活动。

三、承包期满后,乙方必须在甲方的承包山上留足每亩60株毛竹;若甲方竹林继续向外承包,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优先承包权。

四、以上协议条款,自双方签字后生效,双方应共同遵守,不得反悔。

五、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村经济联合社存档一份。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

推荐第7篇:箭竹林导游词

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交通: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购物:

森林饮料如“神农奇峰茶”,“神农绿茶”等。

推荐第8篇:竹林基地建设

联合苗族乡七项举措推进雪山方竹竹林基

地建设

去冬今春以来,联合苗族乡高度重视竹林基地建设工作,结合实际,采取“七项”措施,强力推进2011年竹林基地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乡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把竹林基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与各村民委员会签订了《2011年度联合苗族乡竹林基地建设目标责任书》,把竹林基地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责任保证金制度。二是重点规划,成片打造。按照适地适竹和相对成片的原则,以荒山荒坡为重点区域,科学规划竹基地示范片建设,以成片林为带动促进农户在路边、沟边、河边、房前屋后发展零星造竹,扩大造林面积。三是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竹子的积极性,形成“政府鼓动、群众主动、利益驱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八个村落悬挂标语18副,发放方法方竹陪护手册1000余份。 四是红春、红竹、光明、茶园四个村落联合开展封山育林,充分保护现有竹林和新育竹林;共设置12个监测点,由各村村支两委负责落实人员监控。五是重视管护。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农户搞好幼林抚育、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理,并提倡和鼓励农户在不损害竹子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实行以耕代抚,促进竹林抚育工作保障基地建设有序开展。六是成立雪山方竹专业合作社一个,并抓紧时间抢注雪山方竹商标。七是联系片区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集中培训、深入种竹户家中等形式做好造竹技术培训,现已培训2000余人次。

目前全乡已完成近80万株的竹苗种植,共造面积9200余亩。(撰稿:陈俊 审核:罗玉忠)

推荐第9篇:四年级作文《竹林》

竹林

在地球上有个美丽的国度,它的名字叫中国。那里幅员辽阔,风景秀丽。而我的家乡就在这个国度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片美丽的竹林,承载了我童年的欢乐。虽然现在已离开了家乡,但是怎么也无法忘却它那美丽的身影。

春天,竹林里的春笋探出它那尖尖的脑袋,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每到这个时节,家乡的人们都兴致勃勃的拿着铲子去挖春笋,我和爸爸也不例外。挖到的春笋经过妈妈的巧手,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礼物,在我心里,它就是人间的美味。

夏天,竹林里郁郁葱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到处都是高高耸立的竹子,竹子大约三层房子高,胳膊粗。热浪来袭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躲到那里乘凉。要是你能来,你就会体会到那沁人心脾的凉快。

秋天,竹林里长出了秋笋。我看着这可爱的小竹笋,心里在想:“如果把竹笋倒过来,不就是个陀螺吗?”我正想伸手拔起的时候,突然间一颗颗小水珠落在了我手上,我仿佛听到了笋妈妈的呐喊:“请别伤害我的孩子!”我被这种亲情所感动,就默默的离开了。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这里就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美丽极了。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都喜欢去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

我家乡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要是你能来,我一定带你去观赏,顺便你还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笋佳肴。

德才学校四年级(2)班学生:熊果指导教师:叶水平

推荐第10篇:竹林深处人家[推荐]

《竹林深处人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顺序,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一探究一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写景文章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起中国美景,有人曾这样说过“北方之景,形似关东大汉,有粗犷豪放之态;南方之景,宛如小家碧玉,有温柔恬静之姿”。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竹林深处人家》,就让我们去江南竹乡领略一下她的女儿情态和动人之姿。

二、简介作者。

原名黄草予,又名黄茅,广東台山人。著作有《落乡班子》、《职业与爱情》和《清明小简》等十多种。

三、字音及词义。

山麓 :山脚。麓,山脚。

饼饵 :糕饼一类的食物。

竹坞:指四周长满竹子的地方。

山岚:山林中的云雾。岚,山里的雾气。

匾箪:盛东西的扁形竹器。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

髹 :用漆涂饰器物。

箬 :这里指笋衣。

四、整体感悟。

1、谋篇立意——文章重点写出山村人家,写竹林丰收的喜悦。文章通过不同的视角描写茂密的竹林,不仅表现了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也反映出作者对江南竹乡及生活在那里的勤劳朴实的村民的一往情深。

2、文章脉络:全文共十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2 第一部分(1),缘起。由吃扁尖笋引起对江南乡下作客的回忆。

第二部分(2~5),写“竹林深處”。这一部分又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扁尖笋、碧螺春谈起,略点江南竹乡风味。

第二层,转入正题,先总写竹乡的竹海。

第三层,由石子路深入竹海,才知其中既深密又曲折。

第四层,登竹坞居高临下,俯瞰竹海。借画家和护林员的议论,点出竹材竹笋丰收。

第三部分(6~9),写“竹林深处人家”。这一部分也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怀疑宁静的竹海没有人家,后来发现竹林深处的炊烟,引人下文。

第二层,随着炊烟,向竹林深处进发,渐渐展开一幅竹林深处村落图。

第三层,竹乡人家,不仅房屋门窗用竹构造,而且家具器皿都用竹造。事实上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一再映带盐笋干、碧螺春,描写竹乡生活的乡土气息。

第四层,临別用听见拾竹女孩子的笑声,再点竹和竹笋的丰收。第四部分(10),结尾。回应首段,寄寓对竹乡的眷念。

六、探究活动,深入理解。

1、首先来感知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在前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从什么角度写出了竹海什么特点?要求;找出文中的一些语言标志。

明确:远望:宽广深沉。近观:密不见底。四顾:无边无际。

3

教师点拨: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板书)作者除了从不同的视觉看竹海,还从不同的方面渲染竹海的特点。

2、从文中找出从色彩、声音、气味各方面对竹海进行细腻描绘的句子。

明确:色彩:声音:气味:

教师点拨: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具体描绘。

小结性提问:①为竹海拟一条广告词。②为政府机关开发“竹海”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板书设计】

11、竹林深处人家

远望:宽广深沉

近看: 深不可测 (由远到近、整体到局部)

四顾: 密不见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有关竹子的诗文:

1、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4

2、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3、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分析探究。

1、文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明确:竹林美 竹林人家美。

2、“竹林”和“竹林人家”美在哪里?(总特点)明确:辽阔深沉 高大茂密 欢乐祥和 恬静。

3、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竹林美”与“竹林人家美”的?友情链接:(!)从立足点的角度。(2)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3)乡村的角度。

明确: 移步换景 比喻 朴实、勤劳、好客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探究。

1、在朗读中思考。

问题一:一句话概括,这里有什么景?这里有什么人?

要点提示:这里有茂盛的竹林和勤劳质朴的竹农。

问题二:竹林之景,立足点不是一个,而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之景,说出三个观景点的位置,并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景物。

要点提示:此题设计让学生找到立足点。找到课文中有关语句,并学会概括,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5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丰富的感情,交流阅读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的情感流动中,写了竹林之人,在写法上有何特色?(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要点提示:遥见炊烟——听到禽鸣——初识竹林——吃到竹饭——听到欢笑总之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见炊烟;到达竹乡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直到少妇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者这样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四、合作讨论。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竹子,同时又写了竹林人家,文章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要点提示: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

五、重点品味。

1、自由朗读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

A、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绿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钨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C、在路边,在空地上„„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若。

D、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6

(2)声音:

A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声。

B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C我们正要离去„„声音却愈来愈近。

(3)气味:

A又用山泉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新的新竹的气息。

B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象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

六、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写景的方法。

1、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地观察。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3、景物描写要安排合理的顺序。

4、景物描写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

七、作业、小作文:家乡的竹林(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11、竹林深处人家

写景的方法:

细致观察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渗透感情

第11篇:家乡的那片竹林

家乡的那片竹林

漫步林荫小道,不经意间发现道旁杂生着几株小竹子,这时便想起了家乡的那片竹林。

小时侯听奶奶说,我家门前那片竹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对于竹林的产生,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很久以前,那片竹林生长的地方还是一块空地。一天,从天上掉下一个庞然大物,“砰”的一声,人们还以为是天公发怒了呢!那庞然大物竟是一头神牛。有人说它是牛郎养的,也有人说它是天上哪位神仙的座骑。有个大胆的牧童竟然双手抓住神牛的尾巴,当玩具一样使劲摇。突然牧童手里的神牛尾巴变成了一棵竹子,神牛慢慢地化成了一堆泥土。人们都吓傻了,只见那堆泥土里冒出许多竹笋,渐渐长成一片竹林。到了晚上,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出门,因为总听到竹林里传出牛叫的声音。但神话毕竟是神话,却赋予那片竹林神话般的色彩。

如今远离了家乡,却又时常想起那片竹林,因为它们确实不寻常。晴天,它们是孩子们的乐园,欢笑声洋溢着整个村庄。下雨天,它们便是天然的乐器,雨滴落在竹叶上,然后在地上溅开成水花。“滴滴嗒嗒”的清脆的声音让人听了非常舒畅。它们傲气冲天,从不屈服,即使是去年的冰冻天气也没能使它们弯腰,反而增添了它们的英姿。它们穿上了一层厚厚的冰衣,叶子上倒挂着冰条,很像南岳的雾凇,美丽极了。它们不屈不挠像一个个哨兵,可以与西北的白杨树相媲美。经过无数次风雨冰雪的洗礼,它们却风采依旧。

见过竹子开花吗?也许像铁树开花一样稀奇吧!但那片竹林确实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奇观。今年春天,在百花绽放之时,那片竹子也开花了。因为花朵并不显眼,而竹子很高,所以站在竹林下面根本看不大清楚。我也是无意间从楼顶上看到的,一 开始还以为自己眼花了,竹子怎么会开花?可定睛一看,那确实是一朵朵小白花呀!它们并不鲜艳,自然不能与其它花儿比美,但它们却引来无数人的目光。我和大家说竹子开花了,大家都不相信,还以为我没事寻开心呢!经过我的一番解说,大家终于随我一起上楼探个究竟。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得不相信。有的老人说竹子开花之年注定是个不平凡之年。这话似乎没道理,但又好象预示了什么。

古人常以竹自喻,竹子也成了诗人和画家所喜爱之物。“竹可焚,不可毁其节(洁)”正证明了竹的高洁,做人是应该像竹子一样,有不屈不挠的傲骨。

回想着家乡的那片竹林,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第12篇:竹林村群防群治工作计划

竹林村群防群治工作计划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支持为了进一步把我村的群防群治理工作抓紧抓好,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继续在全村范围内抽调一批热心社会治安工作的退伍军人、村支部无职党员、治安积极分子进行治安群防群治工作开展,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群防群治工作网络,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范机制,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来。为此,特制定有如下工作计划:

一、培训好治安巡防队伍。

在退伍军人、待业青年、无职党员、热心于此项工作的村委会村民中选聘组成,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公安干警在辖区内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二、培训综治信息员队伍。

在我村离职村干部中聘请责任心强、身体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于综合治理工作的同志由综治办进综治信息员培训,负责协调、指导我村综治工作协调、抓好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各项工作,并及时反馈社情民意。

三、培训治安信息员队伍。

在本村聘请热心治安工作的无职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由综治办进行,负责了解掌握好本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及是时反馈掌握治安情况。

四、培训好治安志愿者队伍。

由本村申请志愿者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人员组成,由综治办进行培训,负责协调好社会治安治理工作。

五、培训好护村队伍。

由本村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组成。由综治办进行培训,以保障辖区内办公场所的居民住宿民宅楼院、自然村的安全。

通过对这五支队伍的专门培训,使之能够积极向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成立各种形式的义务联防,长期坚持并形成专职联防制度,扎实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实现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目标。使我村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赌博、封建迷信、拐卖人口、卖淫嫖娼等社会丑陋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坚决同邪教组织作斗争,无群体性械斗、闹丧等重大事件。社会治安稳定,无重大案件发生。治安小组人员能随时了解和掌握社会治安情况,及时反馈社情民意。积极参与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秩序,热情解答群众的询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好事。

第13篇:《竹林的故事》教案

竹林的故事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废名和废名的作品。

2.分析本文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废名,原名冯文柄;冲淡、质朴的笔调;注重抒情;小说“散文化”;意境美。 2.内容提示

《竹林的故事》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似乎很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用简洁而空灵的语言替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却又始终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它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溶入这个诗一般的境界。

作品主要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心纯洁无暇,自然优美,即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金钱气息。

《竹林的故事》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三、作者生平

废名,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城关人。1901年11月9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1922年21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1927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废名因此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1929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1937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离开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1937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1938年夏,县城沦陷。1939年秋,至金家寨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1940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1946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52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1967年9月,病逝于长春。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还曾创作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语丝》、《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北京新潮社,1925),《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枣》(开明书店,1931),《桥》(开明书店,1932),《莫须有先生传》(开明书店,1932);《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1932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文学杂志》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1947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在这个刊物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30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40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50和60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曾评价自己的写作表现手法“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 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重点作品

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莫须有先生传》是以作者西山卜居这一段现实生活为蓝本的自传体作品,除了“莫须有”的名字以外,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录,是自传式的小说。如果说废名前期的小说多写自然之景并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体验、感觉与直观顿悟的话,那么,此一时期作者更多的注重叙事,并在自传式的事件中渗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显得更加真实。

五、创作背景

《竹林的故事》中充满淡淡的禅意。因为废名的故乡湖北省黄梅县城,自隋唐以降,便成为佛教兴盛之地,有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故事,在黄梅家喻户晓,甚至弘忍大师本人就是黄梅当地人,中国禅宗正是在这里通过这些大师们的付法传衣而最终走向成熟。县城附近,东山寺、五祖寺、东禅寺这些佛教对地仍香火不绝。废名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并整整生活了17年,1917年他离开黄梅到武昌求学。像所有同时代的青年一样,废名基于对新文化的向往与憧憬,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在北大他结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胡适、周作人等人,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5出版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初期最富有诗情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它似一枝悠扬的牧笛吹响在“五四”时期朝霞灿烂的晨空之下,清美而不落轻浮。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竹林的故事》文笔冲淡简练,常有中国古诗的意境, 似诗似画,也似古典的一支曲子,悠悠远远地弹来,涤荡在青山绿水白描渲染之间。(如课上无时间,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朗读。) 2.课文分析

人物描写:废名的小说赞美少女的优雅美。这本是历来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命题,但是晚清的狭邪小说和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多以肉欲的眼光来观察少女的体态,这种美姿的描写常常勾通着邪念。废名则以纯洁的、静观的、审美的态度来观察和描写的,他常常是化俗为诗,而不是化诗为俗。《竹林的故事》以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这里赞颂的不是粉泽锦衣,而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连久违之后,看到三姑娘的身影,“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这仅是含蓄吗?这不也以象征的笔法写出三姑娘美如翠竹,而“我”的心地也洁如流水吗?人们在这里觉出一种纯洁的道德感。

三姑娘的性格分析:①质朴。第2段“非常害羞而又爱笑”、倒数第12段“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②勤劳能干。跟随父亲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父亲死后,“母子都是那样勤敏”;去卖菜,“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③俏皮、善良。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④孝顺。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⑤脱俗。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情景交融:废名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他的文意和文笔是颇为一致的。《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不须点染,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好。我们觉得,河边葱笼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笼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下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她在这里唱歌嬉戏,帮父亲捉鱼,帮母亲买盐,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蕴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直”,竹一般有“节”,使拿铜子买菜的青年顾客也似乎自觉得俗气。

其中有一位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真是妙不可言之笔。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灵一齐化作诗的韵律。废名的小说往往把自然景色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界限,化作余音绕梁的牧笛。 3.课文难点讨论

作品中为什么淡化三姑娘的父亲老程的死。

答:作品写于20世纪20年代,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思想批判不是废名的性情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废名的个性意识强而社会意识弱。他的个性意识无限扩张、伸展,以至达到一种“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也正是因此,他注定要留在现代文学的边缘。废名心如磐石,铁板一块,沉入到乡村自然之中而没有丝毫裂痕。那本来就“有限的哀愁”日趋淡化,似乎就要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意味,一种几乎近于纯粹私人的永恒体悟。这纯粹是来自个人的精神欲求,而不是迫于外部世界的某种压力。这很奇怪,也很深刻。所以,在废名那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他构筑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再加上废名信奉佛教。所以在《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不仅纯而又纯,而且超越、征服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答案不唯一,可启发学生阐述不同的见解。) 4.相关评论

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了扑朔迷离的故事;读惯了一般新文学作品的人,可能也读不惯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有时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一目十行的急性子读者,更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严家炎

七、练习

1.选择题

(1)以下哪一篇不是废名的作品( )

A.《竹林的故事》

B.《桥》

C.《莫须有先生传》

D.《边城》 答案:D

(2)《竹林的故事》的写作特点是( )(多选题)

A.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B.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 C.小说构筑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 D.语言淡雅,追求意境美。

答案:A、B、D(C是评价小说的内容,而非写作特点。) 2.填空题

《竹林的故事》的作者废名原名冯文柄,小说主人公是 三姑娘 ,小说弥漫着淡淡的佛 教思想 。

3.简答题

谈谈三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答: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

八、研习与思考

说说《竹林的故事》是怎样追求意境美的。

答:说《竹林的故事》意境美,首先是因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致。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在这样绿意盎然的春天展开,溪流潺潺,竹林葱茏,平常的田园小景却蕴蓄着丰富的情趣和宁静、优美的牧歌情调。《竹林的故事》意境美不仅在田园诗的乡村风光,还在少女的清纯之美。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造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竹林的故事》意境美还在作家语言的淡雅之美,一条河、一簇竹、一重茅屋、两边菜园,废名写田园风景轻勾淡描。写人物恰如三姑娘的“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不事雕琢。所以周作人说:“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九、延伸阅读

比较废名与王统照、郁达夫

同一时期从事诗化小说创作的作家还有王统照和郁达夫。如果把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和郁达夫的小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颇有意味的关系:王统照突出描写人物的死亡及其对作者的强烈影响,废名对人物的死亡则往往轻轻一笔带过;郁达夫极力写主人公与环境的冲突以及生之艰难,废名主要代表作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却都是和谐或基本和谐的,他有些重要篇章突出的是生之乐趣。

废名小说屡次写到了人物的死亡。例如,《浣衣母》写到驼背姑娘的死,《阿妹》写到年仅七岁的阿妹的夭折,《火神庙的和尚》写到金喜的死,《竹林的故事》写到老程的死,《河上柳》写到驼子妈妈的死,《墓》写到友人的死。然而,除《阿妹》外,作者都将人物的死亡淡化了,作品的感伤气氛也随之淡化了。《浣衣母》中驼背姑娘的死尚使其母李妈“眼泪干了又有”,《竹林的故事》里老程的死却随着林中竹园中菜的一天比一天绿起来而“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后来其女儿三姑娘“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在创作原则方面,废名笔下的生活与人物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他完全是按理想的样子来写。他写的是自己梦中的生活。正如周作人所言:“这些人与其说是本然的,无宁说是当然的人物;这不是著者所见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象”。他1920年代的作品基本如此。至于《莫须有先生传》特别是《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虽则强调实录,但作者并不像一般所谓“现实主义”作品那样再现生活,而是以自己关于生活的某种理念来结构和统帅全篇。不过,废名做小说时并不像郁达夫那样让个人情感泛滥,他始终将情感隐于人物特别是景物之后。《莫须有先生传》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常有大段议论,但这种议论都是理胜于情。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炼和生涩、有意使小说具有诗的意境与禅趣,造成废名小说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此正所谓“唐人写绝句”的写法。

所以说,在小说诗化的途径方面,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式情感浓郁的“感伤诗”以及郁达夫式的“宣泄诗”不同,它是一种“意境诗”。若单有类似王统照的《阿妹》和类似郁达夫的《少年阮仁的失踪》、《去乡》,废名尚不足以成为废名;有了这些超越感伤、展示日常生活中生之乐趣的作品,废名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特风格。

第14篇:欣赏《竹林深处》教案

第二课:欣赏《竹林深处》教案

教学目的

感受葫芦丝魅力,领略云南民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方法

倾听、控究、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简介:

1、《竹林深处》是一首云南葫芦丝名曲,由龚全国填词、杨正玺谱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多在夜间“串姑娘”(谈恋爱)时演奏《葫芦箫调》,小卜少(姑娘)能根据不同的调子辨别出自己的情侣。该曲以极其抒情的风格,表现了傣族青年们的爱情生活。

2、创作背景

《竹林深处》根据流行于德宏的傣族山歌调进行创作,由带引子的单三部曲构成,以极其迷人的音色、动人的旋律表现了傣族青年浪漫的爱情生活。这首作品的出现直接使流传于德宏地区各民族民间“串姑娘”单纯音调的旋律中提升到艺术表演的高度。

二、乐曲赏析

引子曲稍自由的4拍构成。A段由五个乐句构成,前四个乐句深情地表达了恋人之间互诉相思之情的对话意境,第五句表达了共同的思念心声。B段为带舞蹈性质的激情乐段。随着A段深情的相思倾诉,节奏从稍快、激动地进而变为更快、更激动的节奏,直到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傣族舞的“链”“镲”“象脚鼓”的伴奏风格,表达了一对恋人间的真挚爱情,描绘了青年恋人缠绵的情思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三、社会评价

《竹林深处》是一首经典的葫芦丝曲,它有种不可触碰的意境美,让人敬而远之。很多葫芦丝曲表现的是一种情愫,而《竹林深处》则不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世外憧憬。《竹林深处》是清新不含杂质,像呼吸早春三月初露的阳光,清泉般清冽。正是由于《竹林深处》这首作品的问世,才使得深藏于民间的葫芦丝走出德宏,享誉世界。

四、作者简介 词作者

龚全国 1950年4月出生,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人,傣族葫芦丝演奏家。代表曲目有: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与人合作)、《德宏美》、《十二马》、《晚霞》、《进新房》、《心里话》;象脚鼓琴独奏《赶摆之夜》;金角琴独奏《泼水节》、《石林曲》;吐良独奏《守包谷》;竹筒琴独奏《童年》;铓琴独奏《小河边》等。

曲作者

杨正玺 1933年出生,云南昌宁人。葫芦丝演奏家,代表作有《湖边的孔雀》、《竹林深处》等,著作有《景颇族音乐概论》、《葫芦丝巴乌教程》等。

五、课堂小结

第15篇:竹林深处人家练习

《竹林深处人家》同步训练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饼饵(

) 山麓(

) 山岚(

) 2.课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了竹林的茂盛和竹乡人家丰收时的喜悦,想一想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远处所见: 深入竹林所见: 登临竹坞所见:

5.作者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点,按下列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同竹子相关的句子。 从色彩上找:

从声音上找: 从气味上找:

6.把下列词填入空缺中,依次是 。

⑴其实,在她那江南女子的秀气中,却蕴含着几分 。

⑵不知是喘息了一会儿,还是来了一股

,招娣练球练得完全忘我了。 ⑶小李也冒火了,

一上来,就不顾一切了。 (备选词语:愣劲

野劲

邪劲)

7.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 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⑴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⑵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⑶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⑷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 ⑸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⑹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 ⑺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8.吟咏竹的诗句很多,请你调动你的积累写两句咏竹(或诗中含有“竹”字)的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一)

说是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不过实在太少,而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除了每根竹子上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9.“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

10.为了写竹子之多,作者还用

作比。. 11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2.“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二) 山中访友

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桅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的好心情,独自去访问我的那些山中好友。

②那座古桥,是我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里已经站了好几百年。你曾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俯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一去不返,唯有你坚持着,从不改变姿式。从你 ⑴ (布、缀、长)满苍苔的石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③过了古桥,我走进一片树林。树林向我打着清翠的手势,枝间有小鸟唤我的名字,叶上有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静静地靠在一棵树上以树的眼光看周围的树我发觉我也变成一棵株树了,脚下长出根须头发变成树冠,我挥动树枝似的手臂,让灵魂变成汁液,在我身体的年轮里旋转,结成树籽,又被鸟儿衔向远方。

④呵,你好,山泉姐姐!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让我照照自己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吟一首清快的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嫂子!你洁白的身姿飘逸曳,使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你好,瀑布大哥!你天

1 生 ⑵ (雄伟、雄壮、雄浑)的男高音,从遥远的古代唱到而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 ⑶ (蕴含、包含、显现)无尽的神密。抬头望着你,我像瞻仰一位至上的智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上供你翻阅?喂,你们,云雀小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呢?我知道你们都是纯洁少年怕是在谈论一路飞行所见的好风景?

⑤捡起一块卵石,轻轻敲击,我倾听远古火山爆发传来的声音;接住一片落叶,细数叶脉,我猜测它神秘的掌纹,——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虔诚献上我给它的注目礼;采来一朵小花,我把它插上我的头发,在这无人的山谷,我要做一会女儿性。

⑥忽然下起了雷阵雨,我赶紧奔向一株老柏慈祥的柏树撑起了伞。满世界都是雨,唯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我看黑云压顶,

,闪电飞驰。我突然发现有许多蚂蚁,它们也来在树下避雨。啊,蚂蚁,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纷,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⑦雨过天青。一弯虹桥形成了,两座高山正好做了虹的桥墩。修一座天堂竟是这么简单,只需要一阵雨的功夫?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又一想我上虹桥去看什么呢?还不是看虹桥下的好山好水好风景?那么,我就站在这虹桥下,岂不既看了天同又看了人间?虹桥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只一会儿,便悄悄不见了。

⑧幽谷里传来几声犬吠,云岭上 ⑷ (飞、掠、冲)过一群归鸟。我轻轻挥手,作别山中众朋友,趁一路月色,带回满怀的好心情……

13.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两个“满怀”的含义。

满怀[1]:

满怀[2]: 14.文中四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15.第②段中用“德高望重”描写古桥,请你结合这一段的描写,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古桥使作者崇敬的精神。 ⑴ ⑵

16.第⑥段方框中应填入的四字短语是

。 17.对这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写“我也变成一株树了”,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树的亲近感。

B.第⑤段中的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作者访问了山中的朋友后心情变得纯洁天真。 C.第⑥段写躲雨,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在复杂多变的气候面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第⑦段中的“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表现了作者的消极思想。 18.第⑧段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19.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0.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看,读这篇短文,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

(填作者名)写的散文《

(三)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于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天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青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芳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21、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

22、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中哪句话相照应?

23、根据文中第③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再写出一例。

24、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两种,并举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竹林深处人家》答案

1.略 2.引出下文 3-5.略 6.野劲、邪劲、愣劲 7.依次是: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替罪羊、老黄牛、千里马8.示例:(1)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2)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9.极言竹子之多,“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根挨一根。 10.竹海 11.惊讶、喜悦 12.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 13.[1]人体的前胸部分;[2]人的心中,心情 14.依次是:缀、雄浑、蕴含、掠 15.⑴永不改变的持久性。⑵担当重任的责任心(只要意思接近即可)16.雷声轰鸣 17.D 18.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19.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0.朱自清;春

21、田野春意图、河畔春意图、天空春意图、果园春意图

22、末句

23、略

24、排比、比喻

25、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第16篇:竹林深深杂文随笔

竹有着高洁的品质,“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我们村子的后山上有一片竹林,这里四季葱茏,空气清新。

小时候,我们常到竹林来玩耍,小伙伴们爬上一株竹子的顶端,然后跳到另一株竹子上,这样高难度的动作是惊险而刺激的,但我们却乐此不疲。或者几个小朋友把一株竹子压弯,然后一个小朋友趴在竹子梢上,众伙伴将手一松,把竹子上的小伙伴“弹”出去。在下面的小朋友拍手欢呼,被“弹”走的小朋友却发出一声惊叫。

尽管事情过去了许多年,但此时步入竹林,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我们曾经留下的爽朗笑声。

这些年由于竹子被保护得很好,竹林愈发浓密,竹子一株连着一株,有的地方即使侧着身也难以通过。因为刚下过雨,竹叶上还留有细细的水滴,在阳光照射下,水珠变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终于,叶子承受不住“重负”,水滴掉了下来,我伸出手,接住了这美丽的精灵。随着轻微的响声,水珠破碎了,然后又慢慢地在手心汇集。

微风拂过,竹叶轻轻地摆动着,雨点顺势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抬起头,又落在脸上,我没有擦掉这些水珠,而是仔细地感受它们带给我的清爽。

所有的竹子都显得那样清秀,典雅,连风也忍不住放满了脚步,害怕惊动这份闲适与静谧。清风与竹的完美结合,让清新到了极致,轻吸一口气,不觉心旷神怡。偶尔飞来的鸟群在竹林间飞翔着,嬉戏着,它们给寂静的竹林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尽情呼吸自由的空气,尽力饱览自然的神力,放下一切压力与烦恼,紧闭双眼,细细聆听,让耳际充盈着鸟鸣林间、微风拂枝的轻音乐。这种轻音乐是人类永远都无法企及的,这是最朴实无华而又最动听的音乐。

无怪乎,竹经常成为艺术家们的宠儿。在艺术家的笔下,竹已成为了高尚精神的象征。东坡先生就颇喜画竹,他经常用朱笔作画,人们称其为“朱竹”。郑板桥更是酷爱画竹,他为了作画,特意在家门前种了许多竹子,每天都要细心观察,日积月累,他笔下的竹苍劲有力,挺拔韵致,极富生命力。

竹作为“岁寒三友”的其中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高尚节操与美好品质,它代表着旺盛的自然生命力和艺术生命力。

不觉间,夕阳已坠入地平面。我收拾起远行的思绪,缓缓地走出竹林,耳边仍旧是微风吹拂竹林的声响……

第17篇:心系百姓 李竹林

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帮扶路上注真情

----延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竹林同志包扶侧记

市委、市政府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开展以来,市编办主任李竹林同志被组织分配承担起了甘泉县登山峪村的包扶重担,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他把此项工作看做党的亲民爱民政策原原本本落实在具体行动中的一个重大举措。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民生为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他苦累不惧,得失不计,践诺重托,不辱使命,使包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展示出新时期共产党员亲民爱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全市包扶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包扶开发工作规划

为了准确掌握登山峪村的整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包扶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村中,专门设计了一套《延安市编办包扶入户调查表》,挨家挨户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并带领全体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土地情况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登山峪村的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扎实细致工作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登山峪村

1 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村人员结构、健康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办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劳山乡登山峪村五年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包扶工作的目标、重点及实施程序。

二、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包扶工作责任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一是,提出了“三个总动员”的包扶思路,即:包扶领导干部全家总动员,市编办全体人员总动员,市县编制系统能量总动员。调动一切可调动力量,全力投入包扶工作中。二是成立了市编办包扶登山峪村工作领导小组,他亲自挂帅,吸收了科长以上干部为成员,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集体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三是明确了包扶工作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产业发展、稳定增收、基础改善、信息通畅、科技推广、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落实三个总动员,温暖送到百姓家

2 工作思路确定后,他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时刻想着他的百姓们,我们单位小,经费紧张,没有能力投入包扶村,他就积极想办法,与兄弟单位联系,争取支持。首先,他落实了家庭总动员的包扶思路,利用家属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有利条件,联系了心血管病区的专家、护士8人,于5月30日在登山峪村举行了大型的体检义诊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们早早就聚集起来,期待着专家的到来。邻村的村民们看见这么的专家来到了自己家门口,也纷纷要求前来体检、查病,大夫们看到群众这么迫切的要求,不忍心拒绝他们,决定满足所有群众的愿望,致使本来安排2个小时的义诊活动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才结束。崂山乡政府周边三个村200多人参与了义诊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其次,落实市编办全体人员总动员,实行干部包户制度。将全村所有村民按户承包到人,单位每个职工根据农户包扶难易程度,承包2-4户不等,具体负责所包农户的扶贫工作,落实了责任,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一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办先后65人次深入登山峪村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落实市县编制系统能量总动员。为了改变登山峪村容村貌,他注重发挥市县编办的能量,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村上准备修建一个小广场,他闻讯后,立即和体育局联系,争取了一套健身器材,价值3万余元,现已送到乡上保存,待明年修广场时安装

3 使用。在重阳节,他与市老龄办协调了米面等慰问品,带领全体人员,又一次来到登山峪村,看望慰问了折红兰等12户贫困老年人和孤寡老人,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和亲切的关爱,表达了对老年朋友的一片孝心。近期又积极协调市县扶贫办,正在落实移民搬迁和饮水工程修复工作。

仅仅半年多的包村扶贫工作历程,对李竹林同志来说充满了挑战和考验,他在重压中起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描绘出包扶工作的优美画卷,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他承诺过一定会在更精彩中收笔。

第18篇:家乡的竹林22

《家乡的竹林》参考答案:

1.(4分)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②生活的用具③当做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子的玩具⑥劳作的工具。(一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

2.(2分)①他选择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4分)②“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潮的挖笋技术。(找出3个动词2分,分析2分)

3.(4分)“轰轰烈烈的景象”是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状态,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壮观景象,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感了心灵,所以“终生难忘”。(景象2分,分析2分

4.(3分)对竹的赞美;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每个要点1分) 《水边的文字屋》参考答案:

1.“文字屋”在文中是指作者用文字建造精神的家,即自己创作的作品。“水边的文字屋”既点明作者生活在水乡,又说明作品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乡生活,有独特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2.写了三种屋子,依次是:儿时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的屋子;后来用积木搭建的屋子;成人后用文字创作的屋子,即作品。借泥草屋抒发了对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借积木屋表达了内心的惊奇及创造的欢乐;借文字屋(即作品)表达了对写作的钟情与厚爱。

3.⑴“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可以尽情抒发“我”的幸福与痛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⑵现实的“家”可以为“我”安身,解决温饱,使“我”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但它不能安抚“我”心灵遭受的创伤,而作为精神家园的文字屋去可以让“我”的精神得到寄托,心灵得到慰藉。

4.“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庇护所,“我”用它承载喜怒哀乐,抚慰心灵创伤,喜欢“我”作品的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精神上寄托。

5.要点:语言上:本文语言朴实亲切,细腻生动(举例略)。结构上:作者将三种屋子按时间先后依次来写,从有形的屋子写到无形的屋子,条理清晰,构思巧妙。

6.提示:本题5分,能够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谈出对写作的感悟,观点明确得3分,语句通顺得2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分数之外,学会感动》参考答案:

1.故事内容:一个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感动于一篇文章而无法思考最终放弃了做题。 2.\"我\" 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教育本质有深刻认识的教师。学生是一个能够被感动、懂得感动、为感动而愿付出的好学生。(各2分)

3.① \"我\"被这件事和这个学生深深感动和震撼,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 ②\"真好\"一语双关,一方面是说我们的学生是为学习而学习,是为分数而学习;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学习的本质,没有为做人去学习。(各2分)

4.学生的学习为了追求一个好的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感动,懂得爱,付出爱,感受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美好的人。

5.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结构上:总结了全文,呼应了题目或前文。(各1分,要兼顾内容和结构)

6.略。只要语句通顺,能扣住\"感动\"展开回答即可。

第19篇:《竹林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废名和废名的作品。

2.分析本文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废名,原名冯文柄;冲淡、质朴的笔调;注重抒情;小说“散文化”;意境美。 2.内容提示

《竹林的故事》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似乎很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用简洁而空灵的语言替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却又始终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它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溶入这个诗一般的境界。

作品主要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心纯洁无暇,自然优美,即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金钱气息。

《竹林的故事》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三、作家生平简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人,1901年11月9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1922年21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1927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废名因此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1929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1937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离开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1937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1938年夏,县城沦陷。1939年秋,至金家寨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1940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1946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52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中文系主任,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1967年9月,病逝于长春。

四、废名的思想

从其思想主流看,其思想上深受庄禅思想影响。1927年下半年他避居西山,更喜欢谈禅论道,静坐沉思。老庄主张师法自然,寻求“物我同一”逍遥境界;禅学力主大彻大悟,摆脱尘世痛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庄禅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废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这一传统,并将其运用于小说创作中。他的小说所描绘的古朴和谐的乡村社会,超凡脱俗的人格,就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相契合所达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废名企图借助庄禅之道,开辟更为超脱、旷达、淡泊的艺术境界,使他自己从内心的孤独寂寞中完全解脱出来。但废名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这种解脱只能是暂时的抚慰,且带有幻想性,因而不能完全排解现实的苦衷。许多新的痛苦,难免使他陷入悲观、虚无、甚至厌世的情绪之中。这种消极的情绪在小说《桥》里时有流露。作者借小林的口说:“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桥这个东西在他的记忆中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其它来,也记起自己畏缩的身子永远站在桥的这一边”。这就表达了作者以为:人在尘世,孤独与痛苦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观。《桥》的基本情调虽不是厌世的,却是很悲观的。但是,废名的乡土抒情小说,追求表象世界与作者内心情感的交融契合,形成隽永含蓄的诗化意境,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表意功能,为现代小说向抒情化方向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这种历史功绩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五、废名作品及艺术特色

1.主要作品

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还曾创作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语丝》、《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北京新潮社,1925),《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枣》(开明书店,1931),《桥》(开明书店,1932),《莫须有先生传》(开明书店,1932);《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1932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文学杂志》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1947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在这个刊物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30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40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50和60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

2.重点作品

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莫须有先生传》是以作者西山卜居这一段现实生活为蓝本的自传体作品,除了“莫须有”的名字以外,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录,是自传式的小说。如果说废名前期的小说多写自然之景并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体验、感觉与直观顿悟的话,那么,此一时期作者更多的注重叙事,并在自传式的事件中渗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显得更加真实。

3.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曾评价自己的写作表现手法“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 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总体风格:清淡、朴实、含蓄

他重个性,重想象,用浪漫主义手法,用一枝得心应手的笔,平淡朴讷的文字,单纯简练的文体,叙写宁静和谐的乡土生活,在精美如画的田园风光与平凡纯朴的乡民生活中细细寻觅“梦的真实与美”,讴歌那一片土地上的风俗美、人情美,显示出清淡、朴实、含蓄的风格。

(2)诗化倾向

废名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营造出独具匠心的意境,并把古典诗歌的意境引入现代小说中,使之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诗与小说的融合,从而形成诗化小说,即在小说中表现诗的意境。

(3)淡化情节

在其小说中,他重细节不重情节,重场景不重故事,重生活情趣不重命运性格,明显地点出小说之“眼”——意境,即用诗的美丽、诗的情绪、诗的语言所综合而成的诗化的意境来表现自己返朴归真的情致。废名小说中的“意境”不完全是指中国传统文论中所说的情景交融,即个别景物、事态与某种内在情绪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指废名小说世界的整体构成:他笔下的整个表象世界(社会画面与自然风景)与作者的心灵世界(文化心态)相契合所达到的一种小说境界。此境界,可称为“整体境界”。

六、京派小说的创作风格

京派小说是五四新文学分流、发展的结果。其孕育成长于五四小说,同时又不同于五四小说。五四小说的主体构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创造社的烂漫抒情小说。京派作家既继承了乡土小说的乡村题材,又善于运用创造社身边小说的抒情笔法。但在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他们逐渐淡化了乡土小说的现实性,而像梦幻乡土延伸,淡化了身边小说的浪漫形而专注于悲悯人生的描写,淡化了创造社小说的主观言说而专注于情境氛围的诗意抒写。这三者的浑然融合构成了京派小说独特的创作风格内涵。

梦幻乡土

对乡土的梦幻般的描摹是京派小说的一大特色。京派作家视艺术为梦、情感即真,也就是在朱光潜所谓“理想界”与“现实界”的二元对立中建构他们的乡土梦幻。基于此,他们对宗法制乡风民俗多取宁静认同的态度,努力从中开掘纯朴的人情美、道德美,奇特的风俗美、静穆的自然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鄂东山野,卢焚的河南果城园,等构成了庞大的“乡土中国”的身影。在京派小说中,乡土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是一个主要内容。在京派作家看来,现代的文明都市道德虚伪,人性异化,压抑束缚着自然人性的发展,于是他们在回归自然的企图中以梦幻般的心态描绘着一幅幅自在自足的乡村图景。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菱荡》等作品写了乡村中翁妪男女自然相处的和谐场景,勾勒出一派“世外桃源”图。沈从文的《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通过对原始态的生活与“文明社会”的契约分工和政治状态的生活相对立隔膜的述说,表现出作者对乡下人自然、热情、勇敢、诚实等高贵人格的讴歌。与乡土民间和谐纯真的人性民情相联,京派作家或热衷于表现底层人民生命里的强盛,如沈从文《柏子》中的水手任情而快活,萧乾《邓山东》中的小贩憨厚而刚直;或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对纯洁热情的女性的关注,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三三,废名笔下的细竹、琴子;或在飘忽的回忆中追寻着儿时的天真烂漫,如萧乾的《篱下》、《放逐》,汪曾祺的《戴车匠》。总之,无论是对强悍生命力的描摹,还是对女性温婉纯美、儿童春节稚嫩的表现,都突出的牵动着作家们一种共同的梦幻之情,用沈从文在《旧作选集·代序》中的话来说就是对“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神往。

悲悯人生

京派小说多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悲悯情怀。在历史文化的观照中,京派作家及由衷地赞美那种未蒙教化的原始文明的淳厚朴实,又看到了礼教、宗法制的野蛮和人生不幸的一面。同时,京派浓厚的学院背景又使作家们在理论上对人类对社会有一种悲剧意识。沈从文、废名都十分郑重地把自己作品中悲剧的美学特质指出来,在他们看来,人的沈性存在与悲剧性存在有着必然的联系,由此决定了京派小说家的悲剧往往就是人性悲剧;另一方面,京派作家对人性的单纯信仰又使得他们的悲剧是“明快的”,带着“悲悯的微笑”的情怀。这样,他们的表现方式就是在所写的人事上不为故事中的卑微人事失去明快,总能保持一个作家的平静,淡淡的讽刺里面总有一个悲悯微笑的影子。京派作家还善于写残缺的美的命运悲剧,如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中父亲在一片远暖的自然宁静中悄然而逝,而三姑娘只能在自然光色的轻抚中长成一个乖巧美丽的姑娘。沈从文的《月下小景》中少男少女在月光中走向美丽的死亡,并借此使情爱升华到崇高的境界。这些作品在对爱、美遭到毁灭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悲悯中,表现出京派作家“对人生和生命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的努力。京派创作中尚有一类表现美丑、善恶对立较为强烈的社会批判倾向和鲜明的爱憎取舍的人生悲剧,如沈从文的《菜园、《丈夫》等。

诗意抒写

京派作家的文体都带有一种抒情性。他们小说的文体形态都与他们的叙事态度、价值选择、文化情致相联接而形成的。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是京派小说文体的突出特征。沈从文喜欢用“诗的抒情”方式作小说,如《边城》中有现实的忧伤,也有桃园般的浪漫,还有水的恬静蕴藉,清丽隽永的诗意扑面而来。废名善于用“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还常把诗的象征手法移用到小说中,他的《竹林的故事》就是以竹写青春气息。与诗性追求相适应,京派作家都有着意营造意境的自觉。他们的小说或者以景结情,或者以象寓意,用空白和空灵营造立体的艺术空间,给读者造成巨大的想象空间。废名的《菱荡》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从多个视角描摹了陶家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性之美,从而为主人公“菱荡人”设置了一个“恰当”、“和谐”的生活背景,于是古朴的自然脱化出了菱荡人的达观自如与世无争的生存观念,这样菱荡意境就成了整篇小说的核心,而且作者还把禅境中的静观、顿悟等引入到小说中,进一步推动小说的意境化。伴随诗性意境而来的是京派作品结构上的疏朗和散文化倾向。京派小说往往取一种形散而神聚的小说结构,而这正是典范性的散文结构,人们称京派作家都是遗像文体家,主要就是指着一方面。废名的《四大》等难于区分出是小说还是散文,林徽因的小说笔致活络自由,于看似平淡松散中间出功力。后起的汪曾琪的小说更是波澜不惊,几乎全无高潮,反映了他对“不像小说的小说”的早期追求。

总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京派是很有特色同时又是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一个流派。它疏离政治,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在获得较大文学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某种在追求社会时代脉搏上的滞后特点。但无可否认的事,它在追求人文理想、承接文学传统、融合艺术新机、开拓小说新文体等方面为现代小说走向成熟提供了多样的发展途径。

七、作品分析

(一)小说简介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写于1924年10月,发表于1925年2月16日《语丝》第14期上的一篇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以潺潺的流水、翠绿的菜园、茂密的竹林这样一种充满诗意的环境为背景,描述了三姑娘一家三口饱含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生活小故事。大自然是美好的,老程也是勤劳的,他不仅种菜,而且捕鱼,但他们的日子仍是十分的艰难,有时候“盐钵里的盐怕还够不上一餐饭”,这种生活状况使得老程最初的两个姑娘早夭,不得不把三姑娘交给菩萨保佑。天遂人愿,三姑娘无病无灾,不仅在

七、八岁时就帮着父亲照管菜园、捕鱼,而且很知道孝敬老人。这样一个聪明懂事的小姑娘,自然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珠。然而穷苦人家疼爱儿女的方式也是与有钱人家不同的。父亲只为女儿买了一节红头绳,而母亲还要求“留到端午扎艾呵,别糟塌了”!这就写出了他们生活的凄苦。老程的死,作品也没有说明原因,但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他是死于穷困的。他的死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更大悲苦和不幸,作品对此没有作过多的描述,只是说“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但是难道妻子不怀念丈夫,女儿不眷念自己的父亲吗?不是。贫苦的生活使他俩懂得,泪水再多也浇不活一棵菜苗,悲哀再深也无法使竹林生辉,只有辛勤而不倦的劳动,才能够使“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三姑娘作为一个在茹苦含辛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孩。如画的大自然陶冶了她性格中的人性美,但严酷的社会现实,却在她的心灵上打下了黑暗的阴影,使她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她在那需要大人们照护的时候,却知道“关怀人,体贴人;虽然以卖菜为生,却不知唯利是图,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那最能使青年人激动而高兴的赛龙灯的热闹时刻,她也一反常态,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和折磨。虽然母亲一再催促,她仍无动于衷。这种描写,道出了母女之间相依为命的悲戚,更是对现实生活所呈现出的表面热闹、红火,而实则冷酷、无情的深刻揭示。作者采取的就是通过自然的美与乐,衬托和揭露了旧社会的悲与苦,通过对三姑娘虽然执着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不能不成为被吞噬的对象的描绘,揭示出一幕人生的悲剧。

(二)人物形象

作品以真挚、友好的感情,赞美一个纯洁优雅、生气勃勃的乡村劳动少女。 三姑娘的性格分析:

①质朴。第2段“非常害羞而又爱笑”、倒数第12段“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

②勤劳能干。跟随父亲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父亲死后,“母子都是那样勤敏”;去卖菜,“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③俏皮、善良。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

④孝顺。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

⑤脱俗。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三)难点讨论

作品中为什么淡化三姑娘的父亲老程的死?

答:作品写于20世纪20年代,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思想批判不是废名的性情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废名的个性意识强而社会意识弱。他的个性意识无限扩张、伸展,以至达到一种“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也正是因此,他注定要留在现代文学的边缘。废名心如磐石,铁板一块,沉入到乡村自然之中而没有丝毫裂痕。那本来就“有限的哀愁”日趋淡化,似乎就要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意味,一种几乎近于纯粹私人的永恒体悟。这纯粹是来自个人的精神欲求,而不是迫于外部世界的某种压力。这很奇怪,也很深刻。所以,在废名那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他构筑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再加上废名信奉佛教。所以在《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不仅纯而又纯,而且超越、征服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答案不唯一,可启发学生阐述不同的见解。)

(四)艺术特色

1、超凡脱俗的诗一般的意境的营造。作品中的竹林已经幻化成王维笔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竹林,与其说是一种自然优美的景物,还不如说是一个极富传统美学特征的艺术象征,而三姑娘这样一个纯洁优美的少女形象都升华成一种纯净的美的象征。小说超尘脱俗刻意营造出这样一片美丽的竹林来渲染纯美的心灵。这主要通过人物描写和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作者把自然景物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的界限,从而塑造了生长在宁静的宗法制农村中天真未凿、白璧无瑕的农村少女。

(1)人物描写:废名的小说赞美少女的优雅美。这本是历来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命题,但是晚清的狭邪小说和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多以肉欲的眼光来观察少女的体态,这种美姿的描写常常透着邪念。废名则以纯洁的、静观的、审美的态度来观察和描写的,他常常是化俗为诗,而不是化诗为俗。《竹林的故事》以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这里赞颂的不是粉泽锦衣,而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连久违之后,看到三姑娘的身影,“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这仅是含蓄吗?这不也以象征的笔法写出三姑娘美如翠竹,而“我”的心地也洁如流水吗?人们在这里觉出一种纯洁的道德感。

(2)情景交融:废名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他的文意和文笔是颇为一致的。《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不须点染,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好。我们觉得,河边葱笼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笼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下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她在这里唱歌嬉戏,帮父亲捉鱼,帮母亲买盐,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蕴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直”,竹一般有“节”,使拿铜子买菜的青年顾客也似乎自觉得俗气。

其中有一位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真是妙不可言之笔。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灵一齐化作诗的韵律。废名的小说往往把自然景色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界限,化作余音绕梁的牧笛。

2、自然清新的语言。废名的作品最著有的特色是平淡,与之相适应的是他最富个性特色的语言,他用“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从而形成一种凝练的语言特点,就好像千浓百缩甘醴乃成,寥寥数与描绘成的如诗入画的意境令人难忘。并且的他的语言朴素自然,在《竹林的故事》中,起初读来平淡无味且有涩涩之感,但细细咀嚼方体会出无穷韵味,这正体现了作家驾驭语言方面的功力。这种深长有味的文风正是受周作人散文风格影响而成的。

3、散文化的结构。作者既不着力塑造一两个主要人物,也不着重剪裁出经营严谨的结构,只是淡淡点染出竹林深处一个少女至真至纯的情怀。作品或隐或显的情节被散文化的笔法所取代进而生成一种散文化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又恰好能表达出作者恬淡悠远的思想感情。

八、研习与思考

1.说说《竹林的故事》是怎样追求意境美的。

答:说《竹林的故事》意境美,首先是因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致。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在这样绿意盎然的春天展开,溪流潺潺,竹林葱茏,平常的田园小景却蕴蓄着丰富的情趣和宁静、优美的牧歌情调。《竹林的故事》意境美不仅在田园诗的乡村风光,还在少女的清纯之美。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造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竹林的故事》意境美还在作家语言的淡雅之美,一条河、一簇竹、一重茅屋、两边菜园,废名写田园风景轻勾淡描。写人物恰如三姑娘的“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不事雕琢。所以周作人说:“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2.谈谈三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答: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

3.结合小说,体会“评析”中周作人对废名的评价。

答:周作人的评价着重于废名小说的田园味、隐逸气以及语言的清新、淡雅之美。

第20篇:我家屋后的竹林

我家屋后的竹林

班级:五二学生:周慧林

我家屋后面有一片小竹林,可美丽了,它是我的乐园。 那里空气清新,一棵棵翠绿的竹子耸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像无数的守护神。清晨,透过浓密的竹叶射进来的千万缕阳光照在露珠上,像一颗颗闪烁而调皮的珍珠。林中的小鸟,欢快地叫着,飞舞着,见我这位不速之客,立刻飞回窝里,好一会儿才把头探出来,注视着我,那奇怪的表情,真耐人寻味。

春天,鸟语花香,那里面开满了小花,小草。我们闻着花香,听着‘‘小曲儿’’,心中充满无限的惬意。我躺在小草的身体上,像睡在一张舒适而又绵软的小床里。有时,我们还光着小脚丫在小草堆里追来打嘻,可开心了!

夏天,我们偷偷地跑进小竹林里去玩击鼓传花,玩累了,我们就蹲在可以乘凉的地方休息……

秋天,竹林里的叶子开始落叶了,像一只只黄色的小舟。我们就把所有的叶子都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球。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这个‘叶子球’里去,叶子球立刻散了,那一片片黄黄的叶子随着我们的舞姿飞舞着。我们玩累了,停下来:不到一分钟,叶子就纷纷逃跑了,远远的躺在地上喘着粗气呢!我们还在这叶子上跳,还拿一大堆叶子做‘烟雾弹’……

冬天,我们纷纷在竹林里来捉迷藏,有的还爬到竹子上去取鸟窝,整个竹林中荡漾着我们欢乐的笑声。

这就是我家背后美丽的竹林。

竹林承包合同范文
《竹林承包合同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