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对时尚的看法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2:01: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对时尚的看法

对时尚的看法

我觉得当今的年轻人就应该追求个性,时尚是种生活方式,是种突破陈旧观念,创新成长的生活理念,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生活状态。时尚是人们生活发展的脚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指向标。时尚不仅仅是穿着,或新物品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只有思想上的创新思维加上新的物质文化才是真正的时尚年轻人

“时尚”,顾名思义,就是“时”与“尚”的结合。此“时”乃“一时”、“当时”、“时文”之“时” 也。所以,“时”意味着变化、短暂,也以时间隐含地表现出空间上的流布。“尚”意为“崇尚”。所以,“时尚”应当是短时间内特定的人群所崇尚的东西。既然是“崇尚”,当然以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为核心,在各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特定事物得以感性显现。所以,时尚与时髦的不同,或许,更根本的在于精神性的有无。“时尚”的核心是“创意”,是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是由观念而形成的生活方式。 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简单说,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很多人把时尚与流行相提并论,其实不然。简单说,时尚可以流行,但范围十分有限,若广为流行,那还有时尚的感觉吗?追求时尚是一门“艺术”。模仿、从众只是“初级阶段”,而它的至臻境界应该是从一拨一拨的时尚潮流中抽丝剥茧,萃取出它的本质和真义,来丰富自己的审美与品位,来打造专属自己的美丽“模板”。追求时尚不在于被动的追随而在于理智而熟练的驾驭时尚。

总之,时尚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一直对它争论不休。不过一般来说,时尚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品味与不凡感受,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位,精致、展露个性。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人类对时尚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

推荐第2篇:关于大学生对“大众文化与时尚”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大众文化与时尚”看法的调查报告

——以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为例

1、调查表老师已经给你们完善了,可以直接使用,最好能够调查100份以上哈。

2、你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写作提纲,你们写的像活动计划,写作提纲是最后调查报告的具体写作内容的基本框架。请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修改完善写作提纲,尽快回复我再次审核哈。

一、绪论

(一)研究主题

大众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调查。从受众心理角度(大众心理)分析时尚的发展的原因,也包括了受众对时尚的态度、喜好、倾向等。

(二)调查方式

以深度访谈为主,并访谈(主要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进行定性研究和资料的把握分析。以开放式问答为主。

(三)访谈对象: 制造学院学生。

二、调查内容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主要阐述本调查共发放问卷?份,收回?份,回收率是?%。调查对象中,女性占?%,男性占?%;大一占?%,大二占?%,大三占?%,大四占?%,硕士研究生占?%,博士研究生占?%。

(二)调查内容分析

1、关于什么是时尚的调查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2、对现在社会中的某些“时尚”现象的看法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3、时尚产生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4、对时尚的了解,以及在心中的重要程度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5、时尚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6、时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7、对时尚今后发展的看法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三、如何正确处理大众文化与时尚的关系

1、

2、

3、

等等

推荐第3篇:对比较文学看法

关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其中,开放性是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3、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比较”的意义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比较”的意义具有特定的并且确切的学理内容,它是一种旨在把握“双边”或“多边”文学的内在关系,并进而认识它们的本质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思维形态、思维过程和方法论。 这里的“比较”是指“双边”或“多边”的“跨文化(跨文学)”研究,这里说的“跨文化思维”,指的是“比较文学”学科对于“文学”的思考,必须是从“超越一种文学”,“超越一个民族”,“超越一种语言”和“超越一种文化”的视角考量面临的学术问题。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最基本学理。 因此,比较文学是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贴近的边缘学科,能够最迅带地感知和接受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将触角伸向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比较文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强调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实践东西方、中外关系上的平等对话,进行双向阐释,以达到互证、互补、互惠的新人文主义目标。

比较文学研究,不同国家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历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可分,应该同时并重。

在中国,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曾广泛比较研究过各国文学的发展,如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茅盾的《俄国近代文学杂谈》等。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理论 。陈铨的《中德文化研究》、钱钟书的《 谈艺录》、朱光潜的《诗论》等,在某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奉献。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成绩斐然。

当代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在对比较文学的认识上存在四大误区:异同论、学科论、比附论与扩展论。比较文学学者要注重解决以下五个问题:更清晰地认识与准确地理解中外文学特点;探讨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建立具有整体性的世界文学观念;建立与完善面对世界所有民族文学的共同诗学,为文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世界各民族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建立平台。只有有效地回答与解决了这样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才能迎来开阔与自由的发展前景。

推荐第4篇:对大学语文看法

1.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41人,约占33%(其中68%为理科生,32%为文科生)。在开学初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对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满与厌恶,“应试教育受到高考的制约,偏重于提高语文的解题能力,印象中的语文就是汉字、拼音、改病句、做阅读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发现学习语文原来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大学语文科学地整合了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知识,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化和文学素养,接受到了一种语文教学的高级形态,领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的语文并不是死抠字眼与归纳中心思想,而是用心去解读作品,从中感悟人生。一名理科生明确指出:“最大收获———失而复得,我找回了曾经拥有过的、但又失去了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2.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97人,约占77%(其中理科生、文科生各占50%)。高等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颇富系统性与学术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展示文学新视点的窗户,让他们接触到一个更纷繁多姿的世界。

3.教师的风采与信念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63人,占50%(其中理科生占65%,文科生占35%)。授课的五位优秀教师,以他们丰富的学识、诙谐流畅的语言,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他们为学生讲解古人精妙的章句,透析今人深邃的思想,引导学生直面人生。从各位大师身上,学生们还看到了作学问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何查找资料,如何筛选信息,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提炼观点,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我们将受益终生”。

4.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76人,约占60%(其中理科生占53%,文科生占47%)。高等语文丰富了学生的感悟力、想像力和思考力,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养成独立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对文化精品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深入探索的潜力。在这里,学生们纠正了以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和认识,“破除了对权威的迷信”,敢于质疑思辨的能力得到肯定,“真正学会欣赏文学、品味文学”。他们学会了一种学习或思考的方法,开始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名家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人。人无完人,白璧也有微瑕”。还有学生指出,最大收获是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业方式———论文带来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锻炼了自己查找、筛选及综合资料的能力,提升了语言文字功底,形成了自己的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吃掉’并‘消化掉’的满足感,一笔挥就的酣畅感,令我乐于接受知识。”

2007-1-1 13:17 回复

紫约师耘 4位粉丝 2楼

5.传承民族文化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8人,约占6%(其中理科生占62%,文科生占38%)。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大任,理应比较熟悉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对古代经典文学名著的赏析中,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美的感悟中,“我们更深刻地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你对这门课程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你对这门课程有何建议?

1.整体感受

总的来说,这是充满趣味的课程,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课程内容涵盖面广。课堂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没有任何限制思想的框架。“课程内容更专题化,学习更自主化,课堂更开放化。”带给学生的是欣赏、激动与智慧,“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课,所愿意上的语文课”。在126份问卷中,持上述观点的学生有125人(余下一人为理科生,觉得语文课闷),约占99%,由此可见,《高等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与讲授效果是相当显著的、令人振奋的。 与开学初的调查结果作比较,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对语文课的态度上,还是在欣赏

推荐第5篇:对腐败问题的看法

尊敬的党组织:

反腐败是当前党内外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把反腐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应当看到,反腐败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当前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侵蚀一些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二是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工作中暂时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客观上给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了可乘之机。三是由于我们有些干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顾此失彼,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滋长起来。四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治党治政不严,“好人主义”盛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庇护腐败和犯罪。这些滋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消除,腐败现象就比较容易蔓延。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反腐败的各项任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一批大案要案受到查处,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办。二是一些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初步纠正和遏制。三是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和规定,对规范党政干部从政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党中央提出和确立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反腐败要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任务为重点的工作格局,以及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使反腐败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初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反腐败路子。

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放松努力。因为腐败发展蔓延的势头在有些方面仍然不减,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件仍在增加,涉及干部的职级层次较高;大案要案居高不下,新发生的案件数量上升,窝案、串案突出;违法犯罪的金额越来越大,腐化堕落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腐败现象在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蔓延,党政干部腐败、司法干部腐败的案件屡有发生;讲排场、比阔气、盲目追求高消费的奢靡之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滋长,等等。总之,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刻不容缓,我们决不能稍微松懈自己的斗志。

克服腐败现象的蔓延,需要有一个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随着新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腐败现象将会逐步减少。但是,这并不是说腐败现象会自生自灭。恰恰相反,腐败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就会滋生蔓延,而且会愈演愈烈,危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在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掌握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否则,在社会大变革过程中,由于腐败问题而引发社会震荡,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切实抓好反腐败斗争,把消极腐败现象遏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

贪污腐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防微杜渐。只有在思想上坚定信念才能抵制现实的诱惑,我们应该及早树立清正廉洁的思想。而且,我认为请客送礼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很多人只要一想办点事,不管对象是不是领导干部,都会送点东西。只有礼到了,才好说话,不会送礼,别人甚至会认为你不懂礼貌。这种思想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是很好的,但要是把这种思想带入到工作中就是贪污腐败了。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是清醒的,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部署,认真执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出了努力。

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严于利己,同时也要严于利自己周围的人,洁身自爱,时常反省,时刻保持与党组织的密切关

系,不断地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或许才能更好的抵制外来的各种诱惑。

以上是我对腐败问题的一些看法,请党组织指导我,帮助我!

推荐第6篇:个人对广告创意看法

个人对广告创意看法

姓名:张友涛地理科学系学号:201011902030

5广告,是销售者以付费的形式,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从而实现促进销售的目的的一种活动。

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以后,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如今的社会物质极具丰富的时代,同时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告行业必然风生水起。不管你身在何方,身处何地,你都可以看到广告的身影。于此同时对广告工作者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怎样才能在这广告的海洋里独领风骚,吸引过来属于自己的哪一个个精明的消费者是广告工作者必须花心思的问题。这就要讲究创意,身处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社会,做广告更加表现了创意的重要性。

当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告是实实在在的如影随形,很多广告让人产生了视觉疲劳,甚至有了厌恶感。但是同时又有一个个经典的广告层出不穷,可谓是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对他所介绍的商品刻骨铭心。甚至达到了让人心甘情愿的地步!就以国外的一个简短的广告短片为例吧,这是一则家居广告。它以一对家庭夫妇生活为切入点,首先整个画面是一个灰暗的背景,房间内部整个都是冷色调,整个房间里面都是陈旧的设备,缺乏生机。男主人翁双手托着一张

黑白报纸,在漫不经心地看着,妻子则在无聊的无事可做,拿着东西在擦,反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在丈夫看报纸的正上方掉下一搓搓灰尘,而且越来越大,居然出了一个大洞。那个女同志就顺着那个洞爬出来,画面却是她从一个坟墓里爬出来。与此同时,奇迹出现了: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那位女士朝着小鸟飞去的方向看去,是一座华丽而高雅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

广告设计是广告的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等五个要素构成的组合安排。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本则广告取材于生活,紧贴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在不经意之间传达出了自己的商品信息,让人对它所传达的信息过目不忘,同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人对他介绍的商品产生了非常不一般的印象。不管前面听过看过什么广告都已经不重要了,后来居上!

同时在不经意之间,它运用了很多高超的表现手法。下面我就简单从它的表现手法对它进行品析

明暗的对比的运用,阴与阳、正与反、昼与夜等等,如此类的对比语句,可使人感觉到日常生活中的明暗关系。初诞生的婴儿,最初在视觉上只能分出明暗,而牛、狗等动物虽能简单识别黑白,可是,对彩度或色相却无法轻易识别,由此可知,明暗乃是色感中最基本的要素。本则广告在开始

时是一种阴暗的色调,后来是明快的色调。产生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好与坏不言而喻。

画面也充满了质感,质感不仅只表现出情感,而且与这种情感融为一体。其实,质感才是决定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虽然色彩或对象物会改变,可是,作为基础的质感,是与广告画面之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不易变更的。

起与受对比的运用,广告画面空间因为各种力的关系,而产生动态,进而支配空间。产生动态的形状和接受这种动态的另一形状,互相配合着,使空间变化更生动。广告画面构成,原理也一样,起点和受点会彼此呼应、协调。两者的距离愈大,效果愈显著,而且可以利用画面的两端,不过起点和受点要特别注意平衡,必须有适当的强弱变化才好,若有一方太软弱无力就不能引起共鸣。本则广告就是运用了这个对比手法,不经意之间让人产生很美的印象。

在广告充斥我们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对广告很厌恶,但是这则广告让人欣然接受,格调高雅,没有自吹自擂,让消费者自然而然的对它的商品产生好感,“无意”之中达到了最终的目的。广告设计讲究两个原则:独创性原则;广告实效性原则。本则广告就达到了独创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诚然,这是一则很成功的广告。但是,这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针对特定的消费者而言的。如果把它拿到中国市场上做宣传,我觉得就很可能成为一则

失败的广告。首先,这则广告面对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西方国家和我国在文化上有很多差异。文化上的差异可能造成对它产生不同的看法。其次,西方国家就目前而言,全民素质和经济发达程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这则广告是很有韵味很高雅的广告。它的表现不是很直接很明确的直言而谈,需要对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产生共鸣。如果放在我国,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不会有这种感受,甚至觉得莫名其妙,感到一片茫然。再者,该广告属于较长的广告短片,播放时间较长,在中国的市场上,更追求一种直接明确,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商品的特色。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消费者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总之,这是一则成功的广告,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市场,适当的消费者而言的。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广大受众,让自己宣传的商品,在不经意之间,心甘情愿的去购买,这才是成功的!

推荐第7篇:对工商银行的看法

对工商银行的看法

一、国内外银行市场营销的演变过程与现状

银行市场营销是银行从客户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策略,

二、把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到经过选择的客户中去,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最终

实现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目标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银行属于服务行业,银行市 场营销具有服务企业市场营销的一般特点。此外,与非金融企业相比,银行市场 营销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营销效益的滞后性。银行营销所带来的效益大多不会 马上显现,如通过营销获得的存款只有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出去后才能产 生效益,而贷款的发放又存在长短不一的期限约定,只有如期收回才有效益可言。 二是营销结果的高风险性。银行的信用特征使银行营销面临着比一般企业更大的 风险,除自身经营风险外,还存在着银行自身难以有效控制的很多外部风险,如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等。因而,银行在营销时如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三是营销对象的严格选择性。由于存在上述两个 特征,银行对营销对象就存在一个严格选择的问题,特别是贷款对象的确定,

必 须建立在严格的风险分析基础之上。一个企业即使预期效益比较高,但若其预期 风险也很高的话,一般来说也不可能成为银行的贷款营销对象。四是营销环境的 制约性。一国金融政策、客户的信用状况和消费习惯等营销环境对银行营销具有 强烈的制约性。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金融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状态,银行极少了

解和关心市场营销。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 西方世界,西方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由 此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 市场转变,市场营销理论逐步被西方银行家们重视并开始萌芽。从萌芽到今天, 银行市场营销在西方的演变过程由低到高、由表层到深层、由零碎到系统大致可 以分为引入、广告与促销、友好服务、金融创新、服务定位和系统营销等六个阶 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西方银行营销已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主 宰银行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在新经济和高科技的有力推动下,西方 银行营销的理念和战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一是树立“CS”营销理念。20世纪

80年代中期,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CS”开始问世,并迅速在经济发达国

家传播开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 和解决问题,把客户的需要和满意放到一切问题之首,即体现“使客户满意”的 营销理念,为客户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二是推行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制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一种竞争优质 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以美国为例,客户经理主要 负有密切保持与客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参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 理、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开发新的优质客户、引导客户的业务需求和对内联结 各个环节,确保对外服务高效、满意的7大职能,也是对“CS”营销理念的具体 贯彻和细化。三是开展网络营销。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 上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目前,美国网络银行业务量已占传统银行总 业务量的15%以上,有21%的家庭享受到网上银行提供的各种服务,并且这一 比例正在迅速递增。可以预见,网上银行正在成为银行的一种主流模式,蕴涵着

巨大的商机。鉴于这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的商业银行竞相展开网上营销活 动,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大通银行。大通银行以“正确的关系就是一切”

为网站的座右铭,以“建立关系”为宗旨,以信息技术进行内外双修,并不断跨

越传统银行作息时间、营业空间与服务领域,在网上开创出许多独特的服务项目, 如网上银行交易、网上购车贷款、网上购物、网上艺术展览中心、儿童博物馆等, 把握住新经济特征,将深度服务与全方位营销融为一体,并高度重视对未来客户

忠诚度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回顾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讲,可以将我国每一次重大金融

体制改革作为银行营销发展各阶段的分水岭。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和同业竞争的持续升级,我国银行市场营销也快速向前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

趋势:一是品牌营销战略开始向个性化发展。继1998年建行在上海推出住房贷

款品牌“乐得家”以后的短短两年中,上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聘请国内外营销专

家对具有本行特色的金融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相继推出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如

工行的“信贷置家”和以员工姓名为品牌的“个人理财工作室”、中行的“一本

通”、上海银行的“好当家”、农行的“金钥匙”、交行的“外汇宝”和“圆梦

宝”等,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差异化的序幕开始在上海拉开。二是传统文化融人营

销活动内容。根据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各行先后以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

融入营销活动之中,以此来吸引客户。例如,农行在2000年前夕,推出三种生

肖系列彩色存单,存单背面采用汉代龙、凤、虎石刻图案,设计有福、禧、寿三

种款式,集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建行在年前推出“龙博士”

生肖储蓄卡,以便于家长将储蓄卡作为“压岁钱”的载体,既安全卫生,又蕴涵

了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望;上海工行组织高校学生参观该行的银行博物馆,使参

观者在了解该行的同时,也对100多年来上海雄厚的金融文化底蕴有了直观、深

刻的认识,开创了国内银行营销的新形式。三是网上营销开始全面展开。1997

年,招商银行率先在深圳推出网上银行,开辟了我国网上营销的先河,并不断健

全完善,打出“一网通”的网上金融品牌,开辟“招银大地”、“网上商城”、

“个人银行”等7个栏目,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服务,成为国内“网上第一

行”。继招行之后,中行推出与1000万张“长城卡”相结合、以“支付网上行”

为品牌的系列网上银行服务;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也相继开始积极探索网上营 销新概念,网上营销已在全国范围拉开。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银行营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时间

过短,而且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的银行营销仍然存在着很

多不足:一是营销机制不够完善。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

部门,尤其是基层行,往往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营销职能不够明确,没有形成

一个职责分明、功能完备、协调运行的市场营销操作体系,缺乏营销的系统性,

降低了银行营销的效果。二是市场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定位准确是营销

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但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上过于笼

统,没有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细化和明确,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

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市场定位上基本上没有区别,实行同一政策;对客户

也没有进行有效选择和分类,只要有市场和增长点,就不计成本,共同挤进,从

而影响了营销的效果和银行的经营效益。三是没有建立一个记录客户详细信息的

数据库。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完整的客户信用信息库,银行无法对客户进行准确的

资信审查,使一些客户得以有机可乘,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信贷风险难以有效

防范和化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市场营销的拓展。尽管自2000年5月起,

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开始探索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库和信用评估制度,但这仅仅是一

个开始,接下来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四是复合型营销人才十分缺乏。以往

国内商业银行市场开拓人员具有很明显的专业性,如对公存款员只负责企事业单

位的揽存工作,管户信贷员只负责所管企业的信贷方面的业务,职责范围仅仅局

限于某单个专业领域,缺乏对银行业务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多

元化、深层次的业务需求。

二、工商银行的客户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一)从公司客户市场看,“大而优”的市场定位应予以延伸,“抓好抓优、

大小并举”乃是工商银行的明智选择如果我们假设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主要由5种力量组成,即买者供应商、同业竞争者、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那么相对于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来说,这

里的买者和供应商就是银行的贷款客户和存款客户。由此看来,客户市场对银行

的吸引力(即哪些细分市场对银行更具吸引力或在哪些细分市场中银行更有发展

前途)和银行对各细分市场的相对的同业竞争实力是构成银行经营能力的两大主

体。(见图1)在图1中,

1、

2、4区域为银行明星市场,

3、

5、7区域为银行可

盈利市场,

6、

8、9区域为银行应退出的市场。

按照以上划分框架,工商银行的明星市场分析如下:

1.“大而优”是工商银行当然的重点目标客户。工商银行一直将“大而优”

作为客户市场定位。这类客户不仅拥有相关产品的较大市场份额,而且在价格升

降、新产品导入及促销强度方面都占据同行业的主导地位,市场增长率高,资金

流量大,效益好,对银行的需求旺,是银行效益增长的主要来源。目前,这些客

户主要包括规模大、信誉佳、效益显著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集团,电力、邮电、

通讯、交通、城建、社保、土管和教育等各大系统,以及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部

门。这些“大而优”的客户既是工商银行的重点目标客户,市场同样也是其他各

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工商银行应该努力创建一流服务水平,成为这些客户的

首选银行。

2.“小而优”也应该是工商银行重要的竞争客户。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

经济的充分肯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早、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如浙江等沿

海省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非公有制企业也存在着一个

从萌芽到成熟,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起步较晚,除小部

分现已发展成较大规模或走上企业集团化道路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还

较小。但这些小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却不小,经营效益也并不差,他们通

过各种分散的生产要素来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各种大企业集团提供半成

品、零部件,或成为他们的分销商,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轻视的经济量,尤其 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非公有制小企业已经占据了地方经济的半壁江

山。如浙江省台州市,1999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

该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4.7%,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

业中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5%。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

有着生产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敏捷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经

过市场大潮的残酷筛选,能生存保留下来的大多数是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较好发

展前景的企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尤其是

国有大银行的信贷支持,资金不足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

下,他们往往比较注重自身的信用,以便同银行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

此产生的信贷风险总体来说也较小。以工商银行浙江省台州市分行为例,该行辖 属的农村集镇分理处均以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为基本客户,而其中50%的分理处

的不良贷款率在3%以下,另外50%的分理处的不良贷款率也远远低于全市平均 水平,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质量。

3.工商银行对“小而优”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

是信贷投入份额低,以浙江省为例,据统计,近年来该省工商银行投向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的工商贷款占全部流动资金贷款的比重不足20%,其中投

向小企业的贷款就更少。二是除流动资金贷款以外的融资渠道受阻。一些银行业 务如银行承兑汇票因小企业无增值税发票而难以办理。三是授权授信管理严格。 小企业贷款具有贷款需求急、期限短的特点,现行以大中城市、大中客户为主要 服务对象而设置的信贷管理模式难以及时满足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可操作性也 不强;而其他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手续就相对灵 活、简便、如浦东发展银行从1997年开始,前台临柜人员可以办理8万元以下 的个私贷款业务,因而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的小企业客户。

因此,鉴于“大而优”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且空间有限,“小而优”的市场

潜力巨大,工商银行“抓大抓优”的市场定位应予以迅速延伸,“抓好抓优、大 小并举”乃是工商银行明智的客户市场定位。当然,实施“抓好抓优、大小并举”

的市场定位战略,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这一定位必须与区域经济特点结 合起来工商银行开拓“小而优”企业的重点主要应放在民营、个体经济比较发

达的沿海地区,切忌不顾区域经济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滥用这一定位。为此,总行 应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参照系,制定工商银行进入“小而优”企业的标准,以保证 工商银行客户的优质度。二是建立健全和大力实施“市场退出”机制。非优质客 户占比过高、贷款资产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工商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一个顽疾,这一 问题不解决,不仅信贷资产质量差的现状难以根本改观,而且将严重影响对新客 户、新市场的拓展力度,严重影响工商银行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像抓市场进入 一样抓市场退出,通过制定市场退出标准、市场退出任务及各种奖惩措施,把一 批劣质客户和虽然近期经营效益尚可但前景不佳的客户推出工商银行。

(二)从个人客户市场看,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以吸存、中间业务和消费

信贷并列发展的金融多元化服务是工商银行看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

1.工商银行个人客户的存款市场细分显示:以中等收入阶层为核心的客户

存款源已受到资产多元化的冲击。

(1)静态的市场细分之一:按储蓄动机的差异性进行存款市场细分。

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如果我们将个人收入按高、中、低水平分为三层,那

么对于高收入层,由于近期消费已经满足,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档次尚未形成, 储蓄成为他们资产积累的“安全”选择,形成追求个人资产积累的存款动机。由 于资产积累型的储蓄没有直接而明确的消费目标,因此在不考虑外界因素时有以 下特点:一是受市场价格波动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二是随着储蓄本金的积累,更加追求安全性;三是保本求利,追求增值性。但由 于受银行多次降息以及证券市场和其他直接融资渠道的影响,资产积累型储蓄市

场的不稳定性正在不断攀升。

生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这一存款市场大多由高、中收入层构成。生 命周期消平衡型储蓄存款动机的产生来自于对未来收入变动的预期,储蓄的目

的是为了平衡一生的消费。对未来收入变动的预期,必然会对当前的储蓄行为发 生影响。与一生收入结构有关的因素包括:永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的比例关系、劳动保障制度的变化、收入的波动性以及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等。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例,他们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收入暂时性的特点。也就 是说,他们现在的收入虽高,但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低,两者的差距太大,因而 必须进行更多的储蓄来预防意外导致的收入下降。因此,尽管他们当前的收入和 消费水平都较高,但储蓄额同样也高。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同样受利率、证券市 场和其他融资渠道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稳定性。

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这一存款市场源于众多的低收入层。他们的收入扣 除生活消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支出后便所剩无几,他们不曾享受住房的优惠政 策,而必须高价租用私房或花费大量的积蓄用于建房,因而负担相当沉重。为了 攀比高档次的消费模式,他们只能时常推迟部分即期消费,而将有限的收入积累 起来。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面广、户多、额小,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 渠道的影响也较小。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某次抽样的500户城镇居民中 有近40%的居民倾向于资产积累型,有约55%的居民倾向于生命周期消费平衡 型,余下的5%的居民则倾向于积累待消费型。由于积累待消费型存款市场、生 命周期消费平衡型存款市场和资产积累型存款市场受利率、证券市场和其他融资 渠道影响的程度呈递增态势,因此其相对于银行的存款流、现金流的频度和额度 也呈递增态势。显然,上述三个市场对银行所具有的吸引力也呈递增态势。

推荐第8篇:对先进人物的看法

同仁“古淦新生”版主对我市国税系统的13位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拟《吉安国税群英谱》为总题,分别以七律诗的形式对每位先进者给予相应颂扬,并发表于全省国税内网中。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赞成者有之,反对的也不少。大家皆跟贴回复,并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当然我也在此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花开的声音”(网名):“吃了冇事制,呵呵„„”

“草草”说:“建议古淦新生还是不写为好。”

“笑师”:“尽是夸大其词,玩虚的。”

“沉默”(以下简称我)说:“现在的先进人物与现在的共产党员差不多,也许不如一般人优秀。为什么现在的先进都是当官的?”

“怕瓦落地”反驳我:“这就是为什么‘沉默’同志一开口,就会让人听着难受,让人抓得到小辫辫的原因。以偏概全,非此即彼这种思维断然要不得!

„„

实事求是地说,先进人物的评比还是公平公正的,也是经过群众投票公认的,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树立一个眼高手低,只会吹大气,本职工作做不好,什么也干不好干不了的人做先进,群众断断会不服的。这样的人领导不会喜欢,群众基础也不会好,也不会让他去当先进。没有公信力的人,怎么做先进。”

我回应怕瓦落地:你也许是刚参加工作的吧,税务部门的事你哪清楚?我在税务工作30年了,基本的情况是知道的,先进的人并不是工作和业务上的先进。先进者是很会做老好人、不轻易得罪人的人,经常和有权的领导接近,与同事的关系也较好,有时还会给点好处(暗中操作)某些领导。现在虽然是投票选先进,多数同志也是狗眼看人低,有奶便是娘,他(她)们是投有权人又能让自己得好处(或有权请吃)之人的票,无职无权者工作再多、水平再好、能力再强等皆与己无关。当然先进者一般不损害别人的利益,还不轻易和同事吵嘴。所以当官的才能满足这些人的欲望,则更有机会评为先进了。

“冷月孤烛影”回“笑师”说:“宣传一类的东西本来就会夸大,但是要看是为了什么目的去夸大„„

如果你写得太平凡了,看的人就会说,这有什么,这个我也可以做到,凭什么他是先进而我就不是?很多先进人物的事迹其实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中体现的,只不过他们能在平凡中坚守,而大部分人却不能。„„

为什么要夸大点写,是因为这样宣传或多或少能起到激励作用。这里只能说是或多或少了,对于先进者、上进者而言,这种夸大,能够使其感觉到差距,感觉到自己还能做得更好。对于获奖者,未尝不是一种激励,也更是一种鞭策,会时刻督促着自己,要对得起这先进的称号。对于那些终日浑噩、自以为奉献多了的人而言,这又会成为他继续浑噩的借口:‘这些东西都是虚的,我能做得比他(她)好,为什么他(她)是先进而我不是?都是因为他(她)们是官的原因!’于是破罐子破摔。

„„

支持下古淦新生兄,把这篇作品完成下去。说自己能干的,说自己奉献大的,不妨去想想那些大厅坚守到最后的同志,不妨去想想那些经常在办公室加班的同志。同样的收入同样的科员,凭什么他们要这样付出,凭什么他们就要去加班,凭什么你们就可以上班时间潇潇洒洒的溜出去打牌、溜回去睡觉?人活于世,不求留名,但求心安。”

对冷月孤烛影的看法我也谈些意见,不是我看不惯,也不是我心态不好,更不是不满社会,而是某些人用语言攻击逼我说出来,有人说我看问题不全面,偏激。其实在税务部门几十年了,我心中早就明白,只是平时不愿说出来罢了,在内网写这对应回贴时我也只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就是了。因为多写和多说对我无益,也对国税影响不好,尚对先进者或领导不利。但是,既然你说到这份上,我也讲点浅陋之见:

对先进者的优点你和怕瓦落地同志讲了很多,也很清楚,我就不再说了。只讲不足之处,以前评先进工作者,是按名额进行分配,分给当“官”的(股长以上)一部分人,也分给当兵的名额多些。然后当官的之间进行比拼,当兵的之间互相评比。高者和高者比,矮子与矮子赛。这样才显得公平一点,如果当官的与当兵的混在一起,吃亏的肯定是后者。不过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也不一定公平合理,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案出台,只能如此。现实工作中,如果真正的是按正常办法,使名符其实的人员能如愿评为先进,那么我们就坚决拥护,并鼓掌支持。

至于还有人说到当官的工作多,事情杂,应酬繁、责任大,我有不同的看法。在县以下单位工作,当到股长以上职务已经可以了。虽然不能算是官,但这些“官员”每月有职务工资、奖金比一般人多、吃喝的机会也要多些。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也,说的就是这道理。所以当官的工作多点、事情杂点、应酬频点、责任大点,是应该的,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关于又说到的办公室、纳税大厅等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辛苦,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夜晚写材料等等。我的看法是:他们也是有报酬的,有加班费、补助费、月津贴等等。

然而,大家没有注意到的人员就是各种业余爱好者了。比如:文学创作者、书法爱好者、摄影绘画者等。难道说这些人的工作(负责一个片区的工作,也要兼顾家庭啊。)就不辛苦、不劳累吗?可是他(她)们又得到了什么,没加班费,没补助,也没吃喝。这类人员除了成名成家者外,一切皆是徒劳无功的。甚至还有人攻击人家说:“是不务正业,心态不好,爱管闲事等等。”殊不知这类人投资大(购书墨、电脑等),用脑多,劳累辛。可是仍得不到同仁、同事、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则更是这类人员所不理解和接受的。

再说年龄大的同志吧,当官的机会没了,先进没希望评到,什么都没有他(她)们的份,其如何能笑对人生?不管是先进者,还是后进者;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或年老者,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上进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但当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时,各人的想法就不一样。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之人,允许大家有不同想法和意见,对不是原则性的大错误或缺点,我们也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趁对几位同仁的观点,上面我讲了很多,但也不能完全说清说透,难免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因此,先进者难当,落后人难存。当官者不好当,一般人也不好做。只有相互理解,互相包容,各取长处和优点,除去不足和缺点,扬长避短,方为上策,最后,让先进者更先进,后进者赶先进。果如此,则国税兴盛,国家亦安定。

推荐第9篇:对学生会的看法

我觉得学生会是一个为学生服务学生干部团体,其主要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之间的桥梁作用

做为学生会这样一个团体,其必然起到了师生之间的桥梁做用,将学校以及院系老师对于一些事情和一些管理条例的解释和说明,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让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学校的每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同样,学生会也要将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实地反映给老师,从院系和学校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帮助同学去解决。

二、学生自我管理作用

相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学生绝对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只凭借老师的管理,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时学生会所起到的自我管理职能就很重要了。学生干部来自学生,同样也要服务于学生,说是管理,更多的是服务。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就已经起到了非常良好的管理作用。

三、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加入学生会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大学是我们踏入社会的前一站,在这里我们更应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而学生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对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基于我对学生会大了解,我非常想加入这个优秀的团体,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希望各位学长学姐可以允许我的加入,特此感谢。

推荐第10篇:对腐败的看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对腐败的看法

温欣桂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结合我国的实情剖析腐败的危害性和反腐的重要性,提出在现阶段我国抵制腐败现象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发展;危害;对策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问题,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提出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抵制腐败现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1 腐败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问题

1.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行贿买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等现象是最好的例证。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正是由于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

2 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空隙的大小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滋生和发展,并很快形成规模。江总书记曾严肃地指出?quot;近年来揭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在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要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如果我们彻底杜绝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学历,研究方向:

了漏洞,那么腐败现象也就失去了其产生和发展的

客观条件。

3 抵制腐败力量的强弱是制约腐败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腐败与反腐败本身就是对立的、矛盾的、相互排

斥的。当这种抵制腐败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比较缓慢而微弱。而当这种抵制的力量有所削弱的时候,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迅猛。所以反腐败的斗争是一个需要不断地、持久地进行的过程,而且,要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4 腐败需要长期斗争。

腐败现象是无处不在的,只有经济发展,有利可图,就存在着腐败。有腐败的同时,也有反腐败的力量存在。可为什么腐败的力量总是远远大于反腐败,那是因为腐败现象比反腐败现象多。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反腐败的力量,要有更多的力量就要更多的培养。所以应该要加强大家的教育,要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赋予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力,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动员群众勇敢检举揭发腐败分子,要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这同时也要健全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地发挥。健全监督网络,发挥整体效应。对腐败现象进行监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健全网络体系,开展整体性全方位的监督。坚持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体系。一要自觉置身于在党组织的监督之下。切实加强班子内部互相监督,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主渠道作用。还要加强大家的自我监督思想,所谓自我监督,当然是指领导干部依靠其内在的、主观的、自身的力量对其道德品质和行为的监督。自我监督的标准只能有一条,即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以此标准作为自我监督的

衡量尺度,才能使自我监督实现其真正意义。对于广大干部来说,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加强自我监督,不断地自省自律,是能够起到拒腐防变的作用的。诚然,反腐败是一幅短期内难以勾勒完成的图画,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第11篇:浅谈对性工作者看法

浅谈对性工作者看法

摘要:我对于社会上一部分性工作者是报以理解态度。现在所谓的发廊随处可见,按摩场所,夜总会更是做的有声有色,但是更多的性工作者都是来自广大的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因为各种缘故步入此行业。

关键词:性工作者 第三性公关 情妇

很荣幸选上性社会学这门课,第一次进入课堂,作为女生,在表面带着害羞,心里还是有些许兴奋的。虽然之前了解过一点性方面知识,也看过一点性影片,但把这些都拿到课堂上还是少许介意。不过很感谢老师带我们重新了解性,开启了看待性与社会的关系,也让我有了对与性的不同看法。

首先,我对于社会上一部分性工作者是报以理解态度。现在所谓的发廊随处可见,按摩场所,夜总会更是做的有声有色,但是更多的性工作者都是来自广大的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因为各种缘故步入此行业。有的是被人所迫,有的是被人逼迫,有的是想挣弟弟妹妹读书的钱,有的是为父母减轻医药费,有的是想从事自己的事业,但没有启动资金。她们在做这行业之前有过千千万万的想法或是憧憬,在来到城市之初有万分骨气,但是都被世俗和金钱磨灭的干干净净。她们麻木,淡然,甚至在外面上毫不在意自己的言行,穿着透明的睡衣在街上行走。这都是现实的无奈啊!

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没有体会过农村的艰辛,每每看到农村时候的景象,也只是当时一点点的感动,有人会因为看到如此情景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么?很少很少!所以那些到偏远山区支教,或是去带领农村发展的人才会被我们所尊敬。我们生活在如此的教育环境中知道的都是性工作者的肮脏,无耻,甚至对于她们的看法是轻蔑。但如果我们生活在那样的农村环境,还能有这样的想法么?只有饱暖才能思淫欲,但她们连保暖都无法保证,只有出卖自己来满足自己和家人的保暖。所以我对于她们是理解的。

其次,我想谈谈我看到的另外几种性工作者的看法。

首当其冲的是日本的AV男优女优,引发话题的是传闻一位AV女优波多野结衣在日本的海啸中死亡,虽然后来证实并未出事,但一时间网上传的沸沸扬扬,转载的更多的是对于女优的敬业精神感动。

更要说的是在中国最著名的女优——苍井空。德艺双馨是对苍井老师的告诉评价。我也去看过苍井老师的简介。其实苍井老师是在路上被星探发现,年幼的苍井空就出来打工贴补学费生活费及家用,早期出道时并不是作为女优登场,而是以她傲人的双峰拍摄写真及海报。在导演发现她征求她是否要拍摄A片时,她犹豫了,但是她为了家庭,为了生计还是踏入了这个行业。进入A片行业中,因拍摄而多次怀孕,再去流产,对她的身体已经是很大的伤害,但对她精神上最大的伤害还是感情上的。她与日本当红演员赤西仁的恋情被曝光之后因受到赤西仁的粉丝强烈的职责,身负巨大压力,终于还是提出分手,分手后的苍井空因要排除心理的伤心拼命工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她事业有成。在中国,苍井老师更是被誉为宅男女神,出席内地许多活动,活动现场粉丝万千,这是苍井老师努力的结果。

对于苍井空这样的AV女优我是报以同情态度的,她被生活所迫,踏入性工作者这行业。她更有在镜头前说道:“我脱光衣服躺在镜头前,是为了生存。 而你衣冠楚楚的站在镜头前,却只是为了私欲和欺骗。”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感触真的是只有性工作者才有,我们很难感同身受。

台湾籍AV女优观月雏乃在台湾节目中也说道,她们在日本工作只是工作,工作有工作的制度、规章。例如在到场拍摄前必须进入浴室沐浴,男女皆是,这是对于和你合作的男女优的尊重。在我们想象这份工作可能存在的肮脏、不堪时,性工作者有她们的无奈和守则。我只想说,我在看过这期节目之后,对于这份性工作者的改观很多,我可以把它视为一份正式的工作,但这并不代表我会去做。我只是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了这类性工作者。没有人会希望把自己在床上的样子公布出去吧,这些性工作者的一去不返也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

接下来我想说说我看到的台湾的一期节目中的性工作者,他们是第三性公关。

第三性公关工作的地点是第三性酒店,公关负责接客,陪客,但基本不陪睡。据说,在台湾第三性酒店的生意算是比较火爆的了。他们身理特征都是男性,但工作时候的穿着是女性,高跟鞋,假发,连衣裙等。他们也化妆,基本就和酒店小姐一样,但只是身理特征是男性。他们也有所谓的头牌,他们基本都有性取向的不同,说白了基本都是同性恋。他们的领班是也是同性恋倾向者,但在同性恋中是担任男性角色。第三性酒店与一般酒店也有相似之处,在酒店像混的好,基本都要和领班发生不寻常的关系,俗称潜规则。第三性酒店的领班通常会捧自己现在交往的对象为红牌,第三性公关工作人员也会去巴结领班。

在我所看的节目中,领班有了外遇,原公关泣不成声,想要挽回这感情,甚至为了想和领班永远在一起有了变性的想法。也请出了自己工作时结识的朋友为自己加油,这位朋友原本也是第三性公关,与到第三性酒店消费的顾客产生了感情,于是成功地做了变性手术,然后与该顾客结婚。这件事情影响了在场的第三性公关,他也想变形来挽回领班的心。但出于父亲的苦口婆心最终放弃了这样的念头哭着离场。

这样的事件对我来说冲击比较大,首先先让我了解到了有这项职业和这样的工作场存在。其次让我看到了同性恋俱乐部存在的另外形式。这样的职业让我有些不能接受,但还是报以理解态度,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增加了同性恋认识,娱乐的趣味性呢?在那样灯红酒绿的场所,第三性公关做着光天化日下不能做的事情,同志们在那样的气氛中享受性的乐趣。从事第三性公关的人是报以怎样的态度去工作的?他们会在生活上与别人接触会有困难么?这样的疑问产生了,但无从解答。

谈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说说同性恋了。我曾经的高中的心理老师告诉我们,其实一部分同性恋是因为染色体的与正常人异常导致的。所以让他们在性取向上是与别人不同的。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代,民风开放,书籍中很多都是“好臂风”。看来在我们国家历史中,还是有接受同性恋的时期的。但是经过时代的变迁,思想闭塞化,到现代社会要重新接受同性恋。对于那些同性恋者是很大的打击,在重新接受的过程中,他们饱受艰辛,甚至是凌辱。不过总是有思想开化的一天。庆幸的是现在有同意同性恋结婚的国家,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幸福。

同性恋传播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有很大一部分腐女,腐女们崇尚男同,他们视男同为神圣。在街上看到男同们带着小孩会尖叫。腐女的存在让男同们可以更好的存在。我不是腐女,所以不了解腐女的思想,不过我问过腐女们的想法,她们说她们在看男同小说的时候浮想联翩,看到男同们在一起是很有爱的画面。她们或许认为他们之间有爱有性是很美好的,甚至在洛洛和夏河分手的当天她们叹息了一天,难以接受。为此,我表示比较不能理解。 最后,我想谈一下情妇的概念。许多人都包养情妇,我认为情妇是变相的性工作者。只是她们服务的对象比较专一。她们靠自己的身体获得生活费,衣服,手机,房子,她们一切想要的东西。

在我父亲的朋友中,我就知道有人养着情妇,男人们带着情妇出去应酬,去交际,一个男人,在商场上,不仅仅看的是地位,品味,穿着,还看带在身边的女人。女人是他们交际应酬时最最好的摆设。他们暗地中比女人,比身边女人穿的衣服是否名贵,比身边的女人是否能带的出手,比这女人会不会更让自己有面子,甚至还比谁的女人多。这些都促成了情妇的存在。因为做情妇的女人享受这样的给予,享受保养她们男人的恩赐,给她们精神,物质上的富足。让她们可以在自己小姐们面前有炫耀的资本。

我对于情妇这项性工作者不像前面两项性工作的看法如此理解。我对于情妇的态度保持中立。我不知道是什么腐蚀了她们的想法,让她们接受被人保养,接受被拿来做男人攀比的工具,肆无忌惮的问保养她们的男人们要钱。或许她们也有苦衷,她们也有像第一类性工作者的无奈,但我认为情妇是破坏家庭幸福的定时炸弹。因为妓女们的工作只是派遣顾客身理上的需求,她们以身体交换金钱,几乎没有人会去包养妓女,所以妓女不会成为破坏家庭的因素。但情妇不同,情妇会有感情,包养情妇的男人也会有感情,在性的基础上是增进感情的,男人会为了情妇去和原配离婚,抛家弃子。更有甚者会去讲自己的千万家产给外面养的女人,这些女人也拿的理所当然。她们无所事事,以被保养为工作,从事性行为,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极度的不负责!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明一下我的态度,我对于一部分的性工作者的态度是非常理解的,她们为了生活,为了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取向而从事在大部分看来的不堪入目的工作也纯属无奈。对于性工作者这份工作我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从性格来说,我还是比较保守的。但绝对报以理性理解。我也想呼吁一下,不要对性工作者有偏见,或许我们因接触的少不能理解,或许我们思想还未完全开化,但是她们也是人,她们也有人格自尊,她们也想享受爱情,但是工作的性质不同,所以会遭受歧视。如果我们只是将她们的工作视为一份工作而已,那我们就有了进步,就会多理解她人一点。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可以早点转行做些不那么有非议的工作。

最后,还是谢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可以有对于性工作者方面的问题可以深入思索,让我可以想到一些平时不会去想的事情,对于他们的存在有了更深的体会。

刑事司法系

法学1042班

学号:1020301213

姓名:吴锐华

第12篇:对人生的看法

对人生的看法

每当朋友聚在一起,偶然间谈论起人生,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有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享受,有的认为人生就是责任,有的则感到人生就是平安,有的则是认为金钱和权力等等,甚至争论的不可开交,到底什么才是人生呢?人生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多,无法一一例举。

人生的命运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命运由父母开启和传承,后天的命运有自己掌握,人生就是一种不确定,未知数,它充满了变数,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大。对于人生的路途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布满了荆棘和陷阱,没有任何提示的路标和方向,需要在经历中学会选择,在感情中学会成熟。在不断的学习中重复前人的选择,没有橡皮可用的一次性问答。

每个人最难得的就是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能清醒的看到自己的需要和追求.但是每个人都看不清自己,不认识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和价值.。大家可以扣心自问,对于人生的旅途,对于感情的经历,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过吗?迷茫过吗?假如人生给你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你还会选择这样的道路吗?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但是都是为了生存,在痛苦和快乐中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无论你的追求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为了生存;无论你的经历如何,都享受过痛苦和欢乐;无论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作为,无论你的富有和贫穷,无论你是否与众不同,都要历经生老病死的规律;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市场经济有时是很残酷的,每个个人的力量有时显得非常微不足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聪明的选择就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个道理:有太阳就会有月亮,有冬天就会有夏天;你不可能轻易改变风的方向,但你完全可以及时调整船的风帆!

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这是世界500强企业都在推崇的工作态度。十全十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的人生。人生就像一部电影,不是全部美好的结局。如果我们活的太累,不仅没有得到完美的人生,还错过了路上美好的风景。

无论是抱怨自己受到的委屈也好,抱怨命运不公也好,抱怨他人的错过也好。抱怨就像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陷阱,会越陷越深,就像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处处不顺,处处不满。

互相的猜疑是抱怨的最大祸根,夫妻之间,同事之间,相互信任,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我们要以一颗宽广的胸怀对待每个人,我是这样认为的。缺点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别人的自己的,只不过把它当成人生的一道风景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会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苛求完美的人,总觉得生活有太多不如意,富的人有了钱,却没有健康;贫的人有了健康,却没有钱。不论我们有钱无钱,有没有健康,对生活的态度永远是积极向上的。

世界如此美妙,平常心如此重要。名利如浮云,淡然以视之。钱财身外物,无须太挂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给心灵一杯净水,做心灵的伯乐。做一个乐观的人,快乐的人。

第13篇:对舞蹈的看法

对舞蹈的看法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表演要求以简代繁,以少总多,讲究生动传神,即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虚拟的动作表演重在动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发,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宽表现生活的领域,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欣赏者通过对多方面舞蹈美的反复品味,会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增强对舞蹈美的欣赏能力。对舞蹈传达美的方式和技巧认识得愈深,理解力愈强,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深化自美体验,内化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进而升华成对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逐渐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朗、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仪态,健康、健美的体魄和自由、和谐、完整的人格。

人们在舞蹈中追寻的是美,是风格,是神气,是韵味,是情调,是境界,是精神,是灵魂,是动作有节奏,有形态,有风韵,有感情,有内涵的对时空的涌入中人的生命存在的自我观照。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并存,反映到身姿审美成就,造成了身姿审美的多元局面,它们与现代世界舞蹈群峰争秀的现象遥相呼应。不管你从中作何选择,天至为突出的一点是,社会上对身姿美的追求与舞蹈在这个方面领导时代新潮流的彼此呼应,也许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广泛程度。在舞蹈较为发达的美国,学舞的人之多令人惊讶,不学舞的年轻女孩极为罕见。人们学习舞蹈是对健康向上的身姿美的追求。事实上,学舞以求身姿美,并非现代的新事物,它可以说从来就是舞蹈的一种功能、一种伴随现象。

第14篇:对毛泽东的看法

对毛泽东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从一个农民到一位国家领袖,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也是时世造英雄。抗战八年,牺牲了无数名族好汉,他们是祖国的英魂

1912年7月,毛泽东下决心退学自修。他每天都到长沙定王台湖南图书馆去借书自学。从他的住地湘乡会馆到定王台有三华里路。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毛泽东步行去定王台,早出晚归,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中午出来买两块米糕充饥,坚持不断。在湖南图书馆他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政治的,历史的,文学艺术的,哲学,诗歌,神话,几乎什么书都读,对他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他读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代表作,什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等许许多多著作。这些书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自学这些书,在毛泽东思想上受到最大影响的是进化论的思想。以前的学者宣扬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今不如古\"的思想,而毛泽东接受的西方思想的最大影响就 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主要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也就是\"与时俱进\"的意思。 在湖南图书馆自修时期有一件事对毛泽东的影响非常大,就是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这张世界大地图叫做《世界坤舆大地图》。

毛泽东读过许多书,上过小学,中学,当过兵,但从来没有见过世界地图。他知道世界很大,10岁时离家走3天没走出韶山,但世界到底有多大?他不知道。他在湖南图书馆每天都要经过这张世界大地图,不知看了多少遍,感慨万千。过去认为湘潭很大,湖南很大,中国被称为天下,那就更大,但是从这张世界大地图上毛泽东看到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就更小。特别是,毛泽东从世界大地图联想到,世界那么大,人也多得很。那么多的人,他们都是在怎样生活呢?从他亲身经历看他周围的人,很多都生活得很苦,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在受着统治,受着压迫剥削。他认为这非常不合理,他认为应该改变。要改变就要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而这种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就要进行革命。在毛泽东的思想上,从青年的时候就树立了消灭剥削,解放大众,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他在那时候就想到,青年的责任重大,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一幅世界大地图,使18岁的毛泽东胸襟宽阔,立下鸿鹄大志。

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勤奋好学的习惯改变他从一个农民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使的他了解到中国与世界各国比较的差距,从而使他有改变中国现状的想法和目标。他也善于效仿小说(水浒传)的宋江的做法从而是中国的抗战队伍团结起来。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从这些事迹能看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战略家,思想家。他生活朴实、倔强的性格里有一颗博爱的心、特立不独行、专

一、学习抓中心、有一个善于分析,总结,概括的头脑、内外兼修,用野蛮的身躯塑造强大的心灵、敢为人先,胆识过人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成长,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对于他的功过就如小平同志所说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第15篇:对公务员的看法

对公务员的看法,回归理性和实际是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 15省报名和招考人数下降央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报道,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天,已发布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2014年03月27日21:49 来源:东方早报 )

为什么公务员在14年招录中, 15省报名和招考人数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对公务员工资和薪水讨论有一定的影响。对公务员这个职位的看法,回归理性和实际是非常有必要的。过去站在公务员圈外的人看公务员职位,公务员不仅职业体面,而且薪资很高,上班就是看看报,喝喝茶。由于圈内的一般公务员不断向外爆料公务员的薪资和工作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公务员的职业并不是那么体面和轻松。由于慢慢的透明后,有部分想拿高薪,想好耍的人就望而却步了,即时他很有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也是留不住的。还有部分对薪资要求不高、想得到稳定工作的人和确想为群众服务的人留下来了。看来对公务员的看法,回归理性和实际是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16篇:对工作的看法

1、对目前本人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答案应该是不满意的。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对目前状况满意,表明这是一个没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没有上进心的人。我热爱公司,热爱自己的岗位,但我不满足于现状。我希望能在公司内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也许目前的我能力还有所欠缺,但我会努力提高自己,我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有信心去胜任更高更重要的岗位。本人并不擅评功摆好、分辨解释,未藉此叫苦喊累,但确实为自己的岗位付出了很多。之前项目繁忙期间几月未曾公休,也曾心力憔悴,身困体乏,但我都挺了过来。

2、分公司项目部的各位领导在工作上是好领导、好老师,在生活中也是大家的好朋友。当有困难和疑问的时候,我喜欢与领导沟通,他们工作的经验和人生的阅历,都是能帮我走出困境的良药。而各位领导也都能耐心的帮助我,能在这样一个项目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本项目中,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压力也比较大,导致大家很少有机会能一起出去散散心、做一些娱乐活动,希望以后能多组织一些活动,既放松了员工的身心,也能让大家沟通彼此的感情,我觉得这对工作也是所益处的。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公司能在企业文化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就更好了。

3、安全生产时施工项目的一大疑难问题,目前虽然项目领导一直很重视这一块,也对安全生产这方面下了大力度,但我个人认为确实存在一些小的漏洞。虽然项目领导和安全人员积极的采取了各项安全措施、安全培训等,但为什么还会有漏洞呢?漏洞主要是集中在劳务派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方面,劳务派遣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有限,这都是原因所在。虽然未发生安全事故,项目领导也对员工传达,今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会下大力度整改。

4、酬薪总体上是满意的,仅仅有一个其他的期望。我认为一份付出就该得一份收货,所以我的期望是公司能在项目完成重要节点的时候在酬薪方面有所表示,此外对于某些工作做的突出的员工能增加一些奖金。

5、项目的住宿条件很满意,用餐方面领导也很关心员工,积极解决员工们的困难,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如果能有个自己的小食堂就更好了。但每天上班出行方面希望能有所改善,现在我每天都是搭车上班的,偶尔搭不到车会很麻烦。

6、对分公司的管理方面我个人认为挺好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凡事有章可循,领导能做到以人为本,关心下属。虽然我不从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但是与同事聊天中也了解到目前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照公司、项目的管理经验和制度,按照项目领导的思路与要求,还是比较顺利的。

7、个人感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员工们的意见和反馈,公司能解决的公司都会帮忙解决,但无法满足的公司就无人解惑,最后不了了之了。希望公司能想我们爱戴公司一样爱护广大员工,设身处地的考虑员工的难处,多为员工谋福利,解困难。

8、公司领导能到一线了解情况、关心员工情况,我内心是发自肺腑的感到温暖,感到了公司领导对广大员工的关怀。

第17篇:对秘书工作的看法

对秘书工作的看法

在如今的社会中很多人都无法正确的理解秘书这一职业,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谈论一切有关秘书的事情,仿佛秘书是一个很让人瞧不起的职业。当然这些都是无知的人通过一些媒体宣传而产生的错误理解。但是,很多社会上的定制都是人们人云亦云的结果。我的思想也不免受到了一些影响因此对秘书这一职业并不怎么感兴趣。和同学们谈到的这门课程时他们的讪笑让我无奈。因为不懂所以我无法解释什么!但是自从崔老师您给我们上了那个风趣幽默的第一节课,让我彻底的改变了对秘书这个职业的看法。

首先是秘书的定义,秘书是领导者、主事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办文、办会、办事等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以前不知道,对秘书的相关工作更是没有什么了解,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不敢说能够理解明白多少,但是知道我对此不再是一无所知,出现以前人云亦云的误解。

其实秘书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琐碎的,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到了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企业,工作岗位对秘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现在的秘书不再是以前简简单单的打打字,做做文件整理,帮老板记录相关会议进程内容等。现在的秘书人员是助手、是参谋、是桥梁,同时又是“管家”。日常工作中,秘书人员要为领导安排日程、处理杂务、协调事务;领导需要做决定的时候,秘书人员需要向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参考;随时准备快速查找领导需要的信息,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决策的实施过程中,秘书人员又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妥善地传达到各部门,保证各部门能正确领会决策,科学地执行决策。同时,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完美配合。。所以一个称职的秘书要既能撰文办文,又能沟通协调;既懂专业,又会管理;既能处理信息,又能处理公关事务;既可以为领导办理各种具体事务,又能为领导出谋划策;既是领导的工作助手,又是领导的生活助理。所以秘书这一职业并不简单!

而且通过课程我也知道了现代社会对于秘书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是非常高的。秘书人员既需要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专业知识自不必多说,应用文写作、调研统计、会议组织、档案管理、公共关系、信访接待等等。除了要精通以上这些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等。第三个方面对于所处的行业系统的知识应该熟悉掌握,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医疗、军事……不一而足。除此之外,秘书人员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还应该掌握一些经济、法律、心理学、社会学、领导科学等相关知识。秘书,需要对本组织所涉及的所有领域都必须通盘掌握和熟悉。尽管不是精通,但都需要略知

一、二。另外,出于工作需要,秘书经常需要应酬各种客户、来访人员,为了快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秘书必须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对种类可能的话题也要能够信手拈来,天文地理、时尚时事、文学艺术……在能力方面更无庸多说,众所周知,秘书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操作能力……如此来看,要做一个成功的秘书还真得苦心修炼不可。所以,在一个组织的职员中,也许只有秘书可以自豪地称自己是本职业范围的精英同时又是综合性人才。

然而这些知识老师您也仅仅只是通过一些实例让我们自行假设性实践,但是事实证明,我们的道行远远不行。仅仅一个“怎样拒绝别人的要电话号码”的语言艺术的实例就让我们很多人开始崇拜从事秘书工作的您了。更加不用说你教我们的一些接待礼仪和宴请礼仪了,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曾在意过的事情,从来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然而现在,这些只是的了解无疑为让我们以后走进社会做了更好的准备。

其实对于《秘书工作》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我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因为了解的不多所以无法给予正确的意见与评价,但是自我觉得老师这样讲就很好了,对于每个星期就一晚上有这门课的我们来说适量的讲解比大量的灌输有用的多。而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也是这门学科的亮点,因此我觉得不论老师怎么教学,我觉得我都能够学到不少的知识。

以上就是我对《秘书工作》这门学科的看法!

第18篇:对音乐的看法

在所有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最为抽象的艺术。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蕴含着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因此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演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

曾有一个哲人这样说: 在我们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我窃窃私语。于是我知道,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生命之路并不顺畅,坎坷和不快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但要爱上音乐。也许你一时无法体会这种心境,但我想走进音乐,你便能理解。所以一个人的时候,我总喜欢戴上耳机享受音乐的洗礼,有的时候听着听着竟落泪了,或许是哪首歌轻轻的击叩着我心里的某个角落,触动着埋藏的最深的神经,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有的时候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听的一首歌,再回首听的时候就把当时的情景和感情融入进去了,激动时,它能使你感到温馨;焦躁时,它能使你安详,苦闷时,它能使你豁达、开朗;悲伤时,它能使你振作。音乐可以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集与一起,对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对音乐的追求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

所以我喜欢音乐。 塞上耳机便是一个人的世界,原来每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来歌唱,回忆的、爱之切,情之伤。它默默搅乱我的心弦,使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爱上它。 人的一生,不能少两样东西,那就是音乐和爱情,生活中因为音乐才生动,生活中因为爱才精彩,用心去聆听音乐,用心去营造爱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多么丰富而充实。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我觉得听音乐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音乐由人创作,表达的是人的情感,这是创作者的所谓“一度创作”;音乐的演奏者、歌唱者们,所进行的是“二度创作”,体会创作者的感情,加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而我们作为音乐的欣赏者,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结合自身的感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此所谓“三度创作”。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段旋律的理解和感悟各有不同。随着经历的增加,情感的丰富,品位的提升,我们这样的欣赏者,也能从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音乐中得到新的感悟,体会到不一样的审美情趣,领悟到更深一层的境界。

音乐不用靠说教,就能拥有一种深层的感染力,让人能平静下来,认真思索,在无形中得到净化,变得气质高尚、内心美丽。

音乐是情感的需要、是生命的需要,音乐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

第19篇:对音乐教育的看法

对音乐教育的看法

(09音乐学2班许文琴)

影片《李斯特狂想曲》讲述的是19世纪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教一位吉普赛男孩学习音乐的故事。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李斯特是一位有着高超技艺的钢琴演奏大师,但在他弹琴之余还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培养和扶持音乐界的后起之秀。熟悉李斯特音乐的人们都知道他得音乐热情奔放,节奏感强,很激动人心,场场演出都会赢得人们的热烈掌声。但是从19世纪他不再满足于弹奏别人的音乐,传递别人心中的感受,他想自己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具音乐天赋的小男孩在街边演奏小提琴,他被小男孩的真挚的音乐所打动,并且他决定要收小男孩为学生让他在音乐这方面有所成就,而且是无偿教他音乐。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学习的过程中,李斯特和小男孩的师生关系一度紧张,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如何能更好的沟通?对待学生应该如何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影片中似乎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在影片中李斯特首先教男孩识谱,但是他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拉琴,对那么陌生的音符完全没有兴趣,这使得李斯特没有办法继续他得教学,而且小男孩很固执认为自己不需要识谱,觉得自己的音乐是最好的。师生二人第一次发生冲突。

后来在男孩奶奶的劝说下,男孩重新开始学习。李斯特发现二人在即兴演奏发面都狠有天赋,而且重点是男孩也不排斥相反也有极大的兴趣,这样李斯特就抓住了男孩的兴趣点,让他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让他得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从这个小小的例子看出,教育是要以人为本的,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针对孩子的生存环境,生长过程,情感世界,个性潜能等等方面入手,充分的去发掘,去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我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不管是在音乐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去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同时我认为老师应该注意去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聆听,表演等等多种活动使孩子们在音乐实践中逐步的感受,理解和掌握音乐的不同形式。 影片中有一个让我很感动地片段李斯特举办的音乐会上一位女士的手镯丢了,因为男孩在以前有很多不良的社会习惯,于是当场质问男孩,这使得男孩非常的委屈和愤怒。倔强的他逃离了人群。他买了很多的肥皂一遍遍的,拼命的洗脸。他想改变自己的肤色。他奶奶告诉他“你的肤色是最好的,你的音乐中充满了自尊,正因为你的血统你是吉普赛人”而且当李斯特得知那位小姐的手镯是因为不小心掉在了阳台,而且已经被找到时,他马上找男孩道歉,而且男孩的奶奶告诉李斯特,如果男孩的自尊被夺走了,那么他将一无所有。这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具有爱的品格。有了

爱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有不竭的动力与奉献精神。因此我觉得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在片中如果李斯特对男孩注入更多的爱和信任,那么将会使男孩在心底崇敬和尊重李斯特,更加能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针对音乐教育这块,我认为我们不断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爱,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以人为本!

第20篇:对爱情的看法

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思考

已有 4 次阅读26分钟前标签:爱情婚姻家庭思考

几天前,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我在大学教书时候的女学生打来电话,讲述了她最近的感情遭际。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夫妇感情还算不错。但是自从与公婆住到一起以后,她感到丈夫、公婆和儿子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仿佛水乳交融,而自己却融不进去,像一个孤单的外人。在她与公婆产生矛盾的时候,丈夫由于左右为难而呈现出一种“不作为”的状态,令她非常失望;加上结婚已久,婚姻生活本来就很平淡,于是她就寄情于爱情小说,从中寻求安慰。这个时候,一位已婚男士出现了,他向她倾诉自己的婚姻苦恼,二人“同病相怜”,很快堕入爱河。女的如飞蛾扑火一样,扑向一段新的、所谓的“美好”感情。不久,在女方的强烈要求下,女人的丈夫与她离婚了;而后,那个已婚男人也离了婚。

如果事情就到此为止,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女人在领导和同事的舆论压力下身心交瘁,春节前想到男方那里去休养几天,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男方却告诉她: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婚礼正在紧张的筹办过程中——可是新娘却不是她。女人立刻懵了,她简直不能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她已经离了婚,而且怀了男人的孩子,可是现在他居然要跟别人结婚?!男人痛哭流涕,说自己是爱她的、跟别人结婚是非自愿的,等等,求她把孩子打掉。她打了。她希望男人跟自己结婚,男人却故作犹豫不决。离男人的婚礼只有三天的时候,她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听了她的讲述,我叹息不已。想到当年那个年轻纯洁的女孩子,如今受到这样的身心重创,不禁深为惋惜。不学佛的人,只有告诉她认清形势、不要再对那个男人抱有幻想、好好调养自己之外,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了。

但是这件事却勾起了我的思考。佛教徒也是人,也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一样不得不面对各种婚恋问题和家庭问题。据我的耳闻目睹,遇到婚变和其它家庭变故的时候,居士们处理成功的少,陷入困境中不能自拔的多,尤其是女居士。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人的心态、水平和表现,与没有学佛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从佛法的角度,对爱情、婚姻和家庭树立起正见;其次是没有把佛法真正地应用于生活实践。

那么,什么是爱情呢?笔者自己总结了一个定义:爱情,就是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凡夫都是有我执的,一般的小人物,又不是古代的皇上,随时都有人观察你的脸色、等着满足你的需求,大家都只是芸芸众生而已,那么这个时候,由于业力的推送,人群中冒出一个人来,他(她)格外地欣赏你、在乎你,盛赞你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如鹤立鸡群,如明月处星:你的容貌多么美丽,你的心地多么善良,你的性情多么温柔,你多么有才情,多么能干,多么优秀,等等等等,千好万好,数之不足——总之,在此时,万千人中,我眼中只有君一人而已一一遭逢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因缘不偶,作为凡夫,你的“我执”便

被这一切深深地陶醉了,感到一种分外的愉悦。于是你怀着一种类似于被伯乐发现了的千里马的心情,投桃报李,对这个“独具慧眼”的人刮目相看,青眼有加,二人彼此发掘、彼此欣赏,遂成其姻好。

读罢上述过程,你看出来了吗?除了前世业力的作用之外,一般情况下,双方总是有一个人先爱上了另一个人,不遗余力地满足对方的我执;对方受到感动,又反过来去满足追求自己的人的我执。对于追求者来说,他的投入是要求回报的,也就是说,我先满足了你的我执,之后你也要满足我的我执。如果不满足会怎么样呢?他(她)就会痛苦不堪,甚至因爱生恨;而对于被追求者来说,则是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你令我的我执感到愉悦。实质上被追求者爱的是什么呢?是他(她)自己。自己的我执得到充分满足时候的陶醉感觉,就是爱情的感觉。由此可见,爱情和婚姻的男女主角相处的过程,就是两个人的我执此消彼长的过程,是两个人我执的一种游戏。

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和体会,爱情有三个特性。

第一:‘如露亦如电’一一爱情是短暂而无常的。

爱情就象花一样,从一粒种子开始,发芽,抽枝,到含苞欲放,初放、盛放,乃至凋零,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阻止花儿的凋零,因而也就没有人能够阻止爱情的凋萎与终结。

爱情又象人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气干云;也曾貌美如花,也曾如临风玉树,而今或是人到中年,或是垂垂老矣,神采飞扬的那一刹那青春,又安在哉!人生本已如白驹过隙,青春更是稍纵即逝,而爱情,则不过是青春鼎盛时期的一道闪电罢了。谁人见过闪电永远停驻在天空中?又有谁见过露珠儿在太阳底下不被晒化、之后蒸发得无影无踪呢?

既然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那么爱情作为有为法的一种,又岂能独免?除非爱情是无为法,而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必追求佛法了,只需去追求爱情就好了;我们也不必学佛了,只要去学习那些痴男怨女就好了。推论至此,作为佛****的你,岂不觉得可笑?

第二:“如梦、梦、泡影”——爱情是空幻的。

为什么说爱情是空幻的呢?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业力纠缠,大部分人一生中不止跟一个异性有缘,而最终得以结婚的,通常只有一个。请你试着回想一下,从你青春萌动的时候开始,你所心仪的那个人,到后来你为之心动的一个个异性,他们是否都还鲜活地留存在你的记忆里?如果每一个人都细节清晰地保存在你的记忆里,那么我只能说:佩服你是个天生的情种。事实上,除了眼前整天面对的那个人,其它的人,早已湮没在现实的琐碎中、岁月的烟海里。

是的,偶然当你回想的时候,你知道是有这么回事儿,但是,当时的事、当时的人,就象老照片一样,有些模糊不清了。回忆到往事,就象做了一场梦,而

一段段的感情经历,就象一个又一个内容相异的梦。有的时候感觉往事是那样地遥远,以至于觉得仿佛发生在前世。甚至有的时候会想:它真地发生过吗?还是没有发生过?虽然答案常常是肯定的,但是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这些感受更能说明感情经历的空幻了。

唐人李商隐在((锦瑟))中写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等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倘恍迷离、如梦似幻的心境,把追忆时的那种怅惘的心情写到了极致。其实大部分人回忆起事隔不远的感情遗憾时,是会有一些惆怅的;但是等他到中、晚年,惆怅亦不见,只有无言了。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活着》》中借着主人公福贵的口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了做和尚”。为什么老了想做和尚呢?因为他用一生体会到了人生的幻灭,触摸到了生命和生活的空性。 。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其实应该注意去体会人生的空性。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吗?当戏中的人正欢天喜地、或者正悲痛欲绝的时候,你拿起遥控,把电视“啪”地一关,这个时候,不管故事是多么地九曲回肠、情节正进展得多么如火如荼,荧屏上唯余一片空白和沉寂。那些戏中人、戏中事,那些爱恨情仇,又在哪里呢?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有的精彩些,有的平淡些,但是不管你正进行到哪里,只要阎王爷拿起遥控“啪”地一关,你的人生屏幕立刻就会一片空白,你曾经如此投入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化为泡影、无影无踪,你的这一期业报就结束了。事如至此,你觉得自己这一生中所经历的任何事情,还有什么真实可言吗?如果说整个人生都是空性的,那么,作为人生一个组成内容的爱情,又焉能不空?

第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一爱情是因缘法,是有条件的,因而也是有生有灭的。

两个人的相爱是诸多因缘和合的结果,它有很多条件,比如前世的因果,今世的外表、相貌、气质、性格、家庭背景、生活条件、文化修养等等。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样发生变化,只要在恋爱一方的心目中认为它是重要的,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男人通常很注重女人的色相,,当一个女人人老珠黄的时候,男人厌弃她,而喜欢靓丽的青春少女,是最常见的。这个时候,由于女人的衰老,色相这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爱情就消失了,男人便撒手去追逐新的爱情去了。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经常是很多条件发生了变

化,爱情也便随之摇摆变化,乃至逐渐磨灭掉了。

了解了爱情是因缘法,我们就理解了它的生与死。当条件具足的时候,它就生起;当条件不具足的时候,它就消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因缘有聚,亦必有散,散了的时候,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爱情呢一一它已经尸骨无存了。

爱情既然有上述三种特性,那么,爱情是不是压根儿都不曾存在过的一件事情、是我们的幻觉呢?也不是。当初那个人说“爱你一万年”、“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时候,他(她)是真的;现在他(她)变了,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这也是真的。这恰好说明了爱情的无常和生灭变迁,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人都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本身既已疑幻疑真,那么这基础的坚固与否,我们也就一目了然了。婚姻就好比一条绳子,它想把爱情捆绑住。爱情既是空性的,用婚姻捆绑它,就象用绳子捆绑空气一样,能绑得住吗?爱情既是无常的,用婚姻捆绑着它,它就永恒了吗?爱情既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用婚姻捆绑着它,它就不分崩离析了吗?不,爱情的特性不会因为婚姻的形式而改变,否则就不成其为特性了。

那么,我们人类为何还要选择婚姻这种形式呢?这是因为,第一,所有的爱情滋味都差不多,过程都大同小异。“三千溺水,我只取一瓢饮”,人们常常把这视为对爱情的专一,实际上,这一瓢水,与再取它三千瓢水,滋味会有什么差别?不都是水吗?体验过了一次爱情,就不要再浪费人生了,省下精力干点别的,比如学佛修行什么的。佛陀曾经说过,世界上如果再有第二件象爱欲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人能修行得成了,可见爱欲的为祸之大。这样的大患,一已足矣,何可再三再四?

第二,为了人类的集体安全和个体安全。如果没有婚姻约束,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财产、子女、淫杀等等,不胜枚举。如果人们打着爱情的旗号,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人类社会就会被欲望的潮水所淹没,陷入痛苦和混乱之中。所以,为人类全体计,为自已的切身利益计,我们都需要婚姻。

既然婚姻从爱情那里承袭了无常、空性和生灭的特性,那么它出现任何变化或变故,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作为修行人,此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而不是被变故所震惊和击倒。在生活中,通常被动的一方,也就是被遗弃的一方,会感到自己被全盘否定了——他(她)不要我了,他(她)选择了别人。被遗弃者的我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变得自卑起来,常常尽其余生也走不出这个心理阴影,这一生就被摧毁了。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过的,婚姻的离散从根本上是因为爱情的无常等特性,也因为前世的缘分已尽,还因为对方的不觉悟——他(她)只是业力之河上的一只空瓶子,随波逐流而已,丝毫没有把握自己的能力。被遗弃者虽然不能说一点儿责任也没有,但是如果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把自己全盘否定掉,也是不明智的,毫无必要。作为学佛者,你应该清

楚地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一颗明月珠在心里,所以你不比任何人差。

((优婆塞戒经)中说,菩萨有二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而在家菩萨修行尤难。何以故? “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多年的艰难探索中,我总结了三句话,愿与在家菩萨们共勉:“心是道场,家是寺庙,生活是大禅师”。落实了这三句话,我们就能随时、随地、随事、随人修行了,就能“立处皆真”,不负此生。

对时尚的看法范文
《对时尚的看法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