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五下第五单元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1 18:01:2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五下语文第五单元

安阳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划线。

大夫(dàdài)丞相(xiàngxiāng)上卿(qīngjī) ...

调度(tiáodiào)出塞(sāisài)擂鼓(lãilâi) ...

二、先在错字下划一条横线,然后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里直气壮()完璧归赵()情不自尽()

川流不息()擂鼓纳喊()负荆情罪()

三、给带点词语替换意思相近的词语。

1.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3.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将相和》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和”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西游记》中有我们喜爱的四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船借箭》讲的是___________找___________帮忙造箭,其实他早就算准了三天之内必有___________(天气),于是佯攻曹寨,向___________借了___________支箭。

4.补充歇后语:

(1)孙猴子的脸——()(2)猪八戒照镜子——()

(3)梁山泊的军师——()(4)孔明借东风———()

5.在横线上用成语或四字词语填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______________,叫和氏璧。秦王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要______________。正在赵王______________的时候,有人推荐了______________的蔺相如。蔺相如答应带和氏璧前往秦国,如秦国不愿意交十五个城,就一定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浒传》读后感

朱云霞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过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水浒传》写很多英雄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有共同之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嫉恶如仇,好抱打不平,造成和官府的矛盾,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智多星吴用”。“智多星吴用”几次献计献策: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一段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败。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

2.把词语补充完整。

()恶如仇()建战功()抱不平献()献()

3.写出下列人物被逼上梁山的原因。

阮氏三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珍、解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智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吴用都献了哪些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2篇:五下第五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复习课文。

1、《将相和》一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2、《草船借箭》一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3、《景阳冈》一课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4、《猴王出世》一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性格。

二、积累词语。

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

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疑惑私自

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虚实哨棒

客官如何但凡榜文吓唬诡计印信

耻笑咆哮酥软灵通崩裂避暑顽劣

楷书造化军令状自有妙用顺风顺水

神机妙算踉踉跄跄喜不自胜理直气壮

天造地设力倦神疲缩头缩颈负荆请罪

无价之宝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三、区别形近字。

赵( 赵国 )璧( 璧玉 )召( 召开 )诺( 许诺 )

赶( 赶忙 )壁( 壁画 )昭( 赵然 )若( 假若 )

怯( 胆怯 )琴( 古琴 )拒( 拒绝 )诸( 诸多 )

法( 法律 )瑟( 瑟瑟 )扼 (扼杀 )绪( 头绪 )

荆( 荆棘 )妒( 妒忌 )忌( 禁忌 )曹( 曹操 )

刑( 刑法 )护( 保护 )己( 自己 )糟( 糟糕 )

督 ( 监督 )甘( 甘泉 )鲁( 粗鲁 )延 ( 延长 )

盲 ( 盲目 )甜( 甜美 )曾( 曾经 )廷 ( 朝廷 )

幔( 窗幔 )私( 私自 )寨( 山寨 )呐( 呐喊 )

慢( 缓慢 )和( 和平)寨( 边寨 )纳( 接纳 )

四、近义词。

商议——商讨理屈——理亏称赞——赞美 拒绝——谢绝允诺——承诺隆重——盛大 胆怯——害怕抵御——抵抗才干——才能 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 吩咐——叮嘱疑惑——迷惑吓唬——恐吓 诡计——阴谋耻笑——迷惑吓唬——恐吓 开辟——开拓炎热——酷热宽阔——宽敞

五、反义词。

胆怯——勇敢抵御——侵袭拒绝——接受 削弱——增强妒忌——佩服推却——接受 紧急——松缓惩罚——奖励齐全——短缺 秘密——公开恶意——善意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炎热——严寒宽阔——狭小

六、填空。

1、填入适合的动词。

(解决)难题(举行)典礼(约定)日期 (作好)准备(商议)军事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隆重)的典礼(破烂)的山神庙 (光滑)的大青石(打折)的哨棒 (热情)地迎接(慢慢)地落下 (渐渐)地坠下(紧紧)地揪住

七、拓展。

1、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初出茅庐刮目相看茅塞顿开乐不思蜀

2、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逼上梁山进退两难官逼民反民脂民膏替天行道不打自招

推荐第3篇:五下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词语

赵zhào国

和氏璧bì

甘gān心

召zhào集

鲁lǔ莽 廉颇pō

开辟pì

允yǔn诺 nuî 迟延yán

胆怯qiâ 镌juān刻 渑miǎn池

布幔màn

鼓瑟sâ

自私sī

拒jù绝 水寨zhài

诸zhū葛亮

擂lēi鼓 荆jīng条 呐nà喊 妒dù忌jì 支援yuán 曹cāo操

丞chãng相 都dū督dū 击缶fǒu 上卿qīng 蹿cuān下来 泄xie气

簌sù地 未遂suì 獐zhāng鹿为友 猕mí猴 瞑míng目 石窍qiào

石碣jiã 抓耳挠náo腮 迸bìng裂 弓弩nú手 酥sū软 吓唬hǔ

诡guǐ计 踉踉liàng跄跄qiàng 蔺lìn相如 周瑜yú翎líng毛 筛shāi酒

二、词语

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拒绝 能耐 诸位 妒忌 都督 推却 迟延 探听 幔子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和氏璧 军令状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办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限期 吓唬 诡计 霹雳 酥软 灵通 迸裂 避暑

楷书 造化 家当 顽劣 弓弩手 踉踉跄跄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伸头缩颈 隆重 推辞

三、多音字

我得děi去 挑tiǎo着一面旗 削xuē弱 jiāng将要 相xiāng信

得dã到

挑tiāo水

削xiāo果皮

jiàng将领

丞相xiàng

上当dàng

计划huà

会huì见

调diào度 似shì的 乘chãng机

当dāng心 划huá船 会kuài计 调tiáo理 好似sì 史乘shâng

打折zhã

折zhē腾 放假jià

倒dǎo闭

折shã本 假jiǎ话

倒dào挂

四、形近字组词

壁(墙壁) 拒(拒绝) 援(支援) 延(延迟) 寨(水寨) 幔(布幔)

璧(璧玉) 矩(矩形) 暖(温暖) 廷(朝廷) 塞(塞车) 慢(慢走)

遂(未遂) 怯(胆怯) 援(支援) 纳(吸纳) 荆(荆条) 甘(甘心) 逐(逐渐) 却(推却) 缓(缓慢) 呐(呐喊) 刑(刑法) 柑(柑橘) 顽(顽皮) 岳(五岳)

玩(玩弄) 缶(击缶)

1

六、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1)顽 玩

(顽)抗 (玩)弄 (顽)皮 (顽)强 (顽)疾(玩)笑

(2)涌俑勇踊

(勇)武 陶(俑) (涌)现 (踊)跃(勇)猛 (勇)敢

(3)胜 盛

(盛)产 (胜)利 (盛)况 (胜)任 (盛)开 (胜)地

七、近义词

着急(焦急) 商议(商讨) 允诺(承诺) 隆重(庄重) 抵御(抵挡)

削弱(减弱) 推却(推辞) 紧急(紧迫) 惩罚(处罚) 吩咐(叮嘱)

吓唬(恐吓) 诡计(阴谋)

八、词语搭配:

一面旗 一家酒店 一盘熟牛肉 一轮红日 一张榜文

一个土坑

九、词语意思

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

推辞:拒绝。近义词“推却”。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酥软:身体软弱无力。

喜不自胜:形容非常高兴。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善于打仗。

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近义词“振振有词”,反义词“理屈词穷”。

无价之宝: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

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思想一致,共同努力。近义词“齐心协力”,反义词“离心离德”。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近义词“嫉妒”,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七、解析课文、语句

2

1、《将相和》写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3)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2、《草船借箭》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顾全大局;刻画了周瑜阴险狡猾、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等鲜明的人物性格。

军令状的意思是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便依军法治罪。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让诸葛亮进入圈套,还立下了军令状,而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事,到时任务完成不了,人证、物证俱全,诸葛亮有口难言,他就可以治诸葛亮的罪了。

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原因。A。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B。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C。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20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儿摆开,两面受箭。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大雾漫天”,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神机妙算”神机妙算,反映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3

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3、《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直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过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这是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三闪”。这“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般”,指种、样。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4、《猴王出世》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作者巧妙地将石猴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八、必背内容

1、资料袋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武松打虎”的故事。《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说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塑造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全书共一百回,作者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4

2、日积月累(来自名著的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讨荆州——吃力不讨好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习作要求讲解]习作要求: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缩写之前,要把文章多读几遍,读懂内容,抓住要点;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请仿照下面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

[习作写法指导] 缩写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作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理解得越深,把握得越准确,缩写的文章就越符合要求。因此,在缩写之前,就必须要把文章多读几遍,真正的读懂内容,抓住要点;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习作思路展示] 缩写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来确定写作思路:

1、自然段段意相联法

有些长文章,层意完整、清晰,且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较为重要,体现了文章发展的主要脉络,我们可以在准确理解、概括每段段意的基础上,将段意联结起来,就可以是一篇很好的缩写文了。

2、重点段落要点相联法

我们在认真阅读原文,真正读懂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的重点段落抓住文章的要点。我们将这些要点进行有机的联结,连缀成文,就是一篇符合要求的缩写文了。 [习作范文精读]

草船借箭(缩写)

李文魁

5 周瑜嫉妒诸葛亮有才干,便要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

周瑜派鲁肃打探诸葛亮。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拖鲁肃借他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船用幔子围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鲁肃按诸葛亮吩咐照办了,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是有大雾,船也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吩咐军士擂鼓呐喊。因为曹操生性多疑,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又看不清虚实,就下令弓弩手射箭。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下令调转船向,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正好诸葛亮的船顺风顺水,驶回南岸,曹操虽然知道上当,但是想追也来不及了。

船靠岸时,军士们都去取箭。周瑜听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缩写)

张恺瑞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告诉他和曹军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诸葛亮觉得用箭比较好。于是请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还一并下了军令状。

周瑜觉得很奇怪,就派鲁肃侦察和阻挠诸葛亮造箭。

鲁肃见了诸葛亮,他请鲁肃帮自己派二十条船,每条船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需要一千多个草把子,安排在船的两边。还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也答应了诸葛亮。

到了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带着鲁肃坐在船上,用绳索连接起来,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边擂鼓呐喊,一边向北岸开去。这时江上大雾漫天,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诸葛亮还请鲁肃一边饮酒取乐,一边观借箭的过程。这使鲁肃十分吃惊。

曹操听到擂鼓呐喊的声音,就下令弓弩手放箭。雨一样的箭朝船射来,诸葛亮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营水寨。

天亮了起来,这时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曹操这才知道上当了,可这边饿船已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周瑜来取箭,鲁肃把他借箭的经过告诉了他。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6

推荐第4篇:五下第五单元缩写指导

五下第五单元缩写指导

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

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 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 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 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 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 ! 正

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 发现告诉我们吗 ?

2、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

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 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 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 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 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 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 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 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

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 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 真是有心人 ! 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

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

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 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对

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 ( 如,过程写不

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 ) ,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 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

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 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 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 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 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 师生简要地进 行品析;

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 教师

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 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作文:

《小抄写员》缩写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读了《

小抄写员》你一定很感动,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地介绍给别人, 可以缩写。

缩写的要求主要有两条:

第一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 重要的内容可以多说几句,次要的

内容要一笔带过。第二语言要简练。这次缩写不要超过三百字。

设计理念

本设计抓住 “

感动 ”

,让学生融情读文,抓住重点缩写,进行对文本的概括训练,既巩 固运用文本的语言, 又不囿于文本语言, 超越文本语言,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简练性及概括 通顺连贯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能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地写清一件事, 也是小学生很重要的一 项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通过缩写,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运用的能

力。并从中教给学生基本的缩写技巧。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明确内容

1、教师谈话引入:进入 21 世纪后,人的信息接受量大大增加,时间节奏加快,能重 点突出、语言简练地向别人介绍情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明确写作内容:缩写《小抄写员》

,要求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字数不 超过三百字。

二、复习课文,确定重点

1、复习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梗概。回忆文中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2、确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小抄写员》的重点部分,并回忆重点部分的内容及父子

俩的表现。

三、明确要求,教给方法

1、提出缩写要求: a、要忠于原文,内容完整。即缩写不能改变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和结构。 b、要重点突出,语言简练。重要

的内容可多写几句,次要的内容一笔带过。 c、要前后连贯,语言通顺。缩写后的文章,句 与句之间要注意连贯通顺。

2、教给缩写方法:教师通过适当示范,让学生明白缩写中的并、删、改、换、留等方 法。

四、运用方法,自主尝试

1、合作讨论,缩写事情起因。

a、出示1~4节内容,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运用哪种方法进行缩写,缩写

结果怎样。

b、相互交流,教师提示:明确事物起因并不是重点,只要写明白即可,可采用合并每

小节意思的方法来进行。

2、自主尝试,缩写事情经过。

a、对照上面表格,让学生自主尝试,动手缩写事情的经过。

b、相互交流补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提高。

重点解决:

a、从 “

叙利奥知道父亲的脾气 ” 到 “

就这样做下去吧”

,这是叙利奥第一次代写,没有

被父亲觉察。父亲因签条抄得多,很高兴。叙利奥心里也很快活,决定继续做下去。 (运用

合并小节意思方法)

b、父亲四次责怪,

叙利奥总是忍着的情形。

要让学生写清父亲为什么责怪叙利奥,而 叙利奥又是怎么做的。

(一是运用改的方法把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缩成概括叙述式;二是运 用删的方法把细节部分删去, 如叙利奥的疲倦样子、父母的一些言行等; 三是运用留的方法,

留下一些描写的重点词句,像表格中一些词语。 )

3、大胆放手,让学生缩写事情结果

五、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一、对照缩写要求

1.

缩写要忠实原文的基本情节和故事原貌。

要做到“五不受”

。一是原文的体裁不变。二是原文的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不变,三是原文 的情节和主要人物不变。 四是原文的层次结构不变, 五是原文中有代表意义的话, 描述主要

人物言谈举止的话,概括主

要事件的话不变。

2.

重点突出。对原文的重点部分多写一些,其他部分要略写,能合并的要合并。如叙利

奥的心理活动要

适当详写。

3.

缩写要严格按缩写文题的要求去做。字数限制在三百字以内。

缩写常用的方法有“删、留、缩、合、改”五种。

“删”

:即删掉一些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

“留”

:即原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或关键词句留下。

“缩”

:指原文中不必要的修饰词,限制词删掉,把句子缩短。

“合”

:即把原文中有关的语段进行合并。

“改”

:把原文中不是重要内容的地方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

二、反复修改

对照是否内容完整、是否重点突出、

是否语言简练、是否前后连贯通顺等要求,进行以 下三轮修改:

1、自主修改:认真对照原文,读一读自己缩写的文章,按习作内容要求修改。

2、小组修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文章,同学之间相互品一品、评一 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所欣赏的,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

3、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抽典型文章,进行集体修改点评。师生合作,提

出修改意见,然后每位学生再进行修改。

三、范文赏析

缩写《小抄写员》

叙利奥是个读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子,他有一个温暖的家,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除了白天去工作外,每天晚上都不辞劳苦地给别人抄写文

件,叙利奥想帮父亲写,可父亲丝毫不愿耽误他的学习时间。

于是,在每晚父亲入睡后,叙利奥都瞒着父亲,偷偷起床帮父亲抄写签条。天天如此,

致使叙利奥白天学习时总想睡觉,不能用心,时间久了。父亲以为叙利奥不再认真学习了,

渐渐开始责骂他,甚至不管他了。叙利奥非常难过,他经几次思想斗争后, 他仍然决定干下 去。

就这样干了四个月,直到一天夜里,叙利奥的所作所为最终被父亲发现了,父亲非常懊

悔,对孩子的误解终于消除了。叙利奥睡了四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好觉。

评析:

在缩写时,

作者能忠于原文的体裁。 按照原文记叙的顺序, 保留主要内容, 略去次要。

把故事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叙述得十分明白。

缩写后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段落衔接自 然。

作文缩写的方法:

1.保持原意。(主题思想不变)

2.字数要符合要求。

3.不要打破原文内容顺序。

4.不要修改段落。

5.只留下主要内容,去掉修饰词。

6.明确主题,删掉与主题没关系的内容

7.明确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第四单元

缩写小说

一、训练目标:

1、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2、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写成较短的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具体的缩写方法有以下三种。

(二)指导:

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2、删除法

原文叙述或说明具体而细致,缩写时将这些删除,剪掉枝叶,留下主干。缩写句子,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适当保留。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将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

推荐第5篇:五下第五单元作文 2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五:缩写

[习作要求讲解]

习作要求: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缩写之前,要把文章多读几遍,读懂内容,抓住要点;

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

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请仿照下面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

[例文]

景阳冈(缩写)

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连喝了十八碗酒,不信店家说的景阳冈有老虎,在傍晚时候独自过冈。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躺在石头上想睡一觉。忽然,乱树背后跳出一只老虎来。武松翻身起来。老虎往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把腰跨一掀,武松闪在一边。老虎大吼一声,把尾巴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这一扑、一掀、一剪,老虎的劲儿已经泄了一半。这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向老虎劈去,没打着老虎,却打在树上,哨棒断成两截。

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丢掉哨棒,两只手就势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它按在地上,用脚往老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老虎不住地扒身子下面的泥土,扒出了一个土坑。武松就势把老虎按下坑去,用左手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抡起拳头,使尽平生气力猛打,打得老虎七窍出血,不能动弹。

武松放了手,找回哨棒,又打了一气,直到把老虎打死。

要求讲解:本次习作是小学阶段一次重要的习作形式,即缩写。

习作的要求是:请仿照课文中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注意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意思比较准确、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本次习作的目的是:缩写是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要领的很好的练习形式。所以,本次习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重点、要领的能力。

[习作写法指导]

缩写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作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理解得越深,把握得越准确,缩写的文章就越符合要求。

因此,在缩写之前,就必须要把文章多读几遍,真正的读懂内容,抓住要点;

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

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习作思路展示]

缩写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来确定写作思路:

1、自然段段意相联法

有些长文章,层意完整、清晰,且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较为重要,体现了文章发展的主要脉络,我们可以在准确理解、概括每段段意的基础上,将段意联结起来,就可以是一篇很好的缩写文了。

2、重点段落要点相联法

我们在认真阅读原文,真正读懂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的重点段落抓住文章的要点。我们将这些要点进行有机的联结,连缀成文,就是一篇符合要求的缩写文了。

范文: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为了保卫国家,便想杀了诸葛亮这个人才。

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 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保险起见,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快船和士兵,还在船上扎满了稻草人。忠厚而顾全大局的鲁肃果然,没有告诉周瑜。

诸葛亮算准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到了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请鲁肃来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大雾漫天,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算准曹操多疑,便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果然曹操听报告说:“先不要进攻,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

过了一会儿,船就被射满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诸葛亮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 谢谢曹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事,只好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缩写)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有才干。有一天,周瑜为了难为诸葛亮就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而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就能做好,还下了军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20条船,每条船上有30名军士,和1000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到了第3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曹操下了命,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诸葛亮又下令,仍旧雷鼓呐喊。天渐渐亮了,可雾还没散。在这个时候,船的两头插满了箭。诸葛亮让人大声呐喊,谢谢丞相的箭,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可船已经驶出20多里了。船靠岸的时候,周瑜发现,他派拉的500名军士正好来搬箭。诸葛亮告诉了周瑜借床的经过,不惊赞叹一声:我真不如诸葛亮啊!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为了保卫国家,便想杀了诸葛亮这个人才。

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保险起见,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快船和士兵,还在船上扎满了稻草人。忠厚而顾全大局的鲁肃果然,没有告诉周瑜。

诸葛亮算准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到了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请鲁肃来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大雾漫天,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算准曹操多疑,便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果然曹操听报告说:“先不要进攻,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

过了一会儿,船就被射满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诸葛亮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事,只好自叹不如。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慢,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才半个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为没吃的发愁时,他发现池塘边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喝。

我从未见老班长吃过一口鱼,而他却说吃过了。于是,一天吃完饭,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长身后,见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看我发现了这事,就给我讲弄吃的不易,让我别告诉那两个小同志。

渐渐地接近草地边了,可我们病得越来越重,老班长也瘦得皮包骨头。这天,老班长说要好好弄点吃的。我们就四处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鱼钩包好,想等革命胜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老班长和我们留在队伍后面,三个病号走不快,饥饿又威胁着我们。一天,老班长发现一条小鱼,打那以后,我们每天都会有鱼吃,但老班长自己,却从来没吃过。老班长吃的是剩下的鱼骨和草根,我发现了,失声喊起来,老班长告诉我,一个党员就要服从党的分配,小梁,你的任务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我是帮助你们出草地的,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报告呢?望着老班长严峻的脸,我哭了。次日,端上来的鱼汤特少,我拿着碗,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老班长严厉的告诉我,不要太脆弱!渐渐靠近草地边了,老班长却不见了,他晕倒在水塘边,当我给他送鱼汤时,老班长以奄奄一息,他断断续续的要我们别浪费东西,喝了走出草地。我正要答话,老班长的手以垂了下去,我抽噎着,拿着鱼钩,我要把这个鱼钩送到烈士馆,这个闪着金色光芒的鱼钩!

拓展:

《金色的鱼钩》续写

老班长牺牲了,我们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用过的珍贵的鱼钩收藏起来,想起了老班长对我们说的话。对!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抬起头,夜幕已悄悄降临,是的,还有很多路要我们走,我们要挺起胸膛,坚持走出草地。

休息了一夜,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我把其他两个病号叫醒,晨风吹来,渐渐摩平了我们心中的伤痛。我们几个在附近拔了点野菜,煮着吃了。

离草地边沿约摸还有20多里路,要走出这20多里路不容易啊,我们几个都饿得面黄肌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下。

我们开始出发了,争取在这一天内走出草地。我们三个互相搀扶、互相勉励,我要拿命去拼,绝不辜负老班长对我们的期望。当我们走不动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老班长的身影;当我们被饥饿压得迈不了步的时候,耳边回荡着老班长对我们说过的话。草地里十分泥泞,而且稍不留心就有坠入沼泽的危险。我们尽管走得小心翼翼,还是一步三滑,我们几个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可是我们把摔出的血一擦,“一定要走出草地,拼到底!”这是从我们心里迸出来的话,正是这句话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能一步步走下来。

走着走着,我们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我们相继摔倒在草地上了。“不行,爬也要爬出草地去。”我说。于是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爬行!1米、2米、3米。。就这样匍匐前进,爬啊,爬啊,我们的手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钻心地痛,我们的脸上也伤痕累累,身上的衣服被划成一条一条的了。这些都不能使我们停下,我们爬呀,爬呀。。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看到草地边了,也看到了前面的大家,我们几个高兴得哭了起来。“不要这样。”我安慰大家,自己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流泪。

走出了草地,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三个偎依在一起,望着远方那还剩下半边脸的太阳。

推荐第6篇:五下第五单元 整组上课反思

五下第五单元 整组上课反思

第五单元共有3篇课文,分别是13课《我的老师》、14课《傻二哥》、15课《童年的小花狗》。看到这三篇课文的瞬间,我就萌生了整组一起上的想法。因为像这类写人的文章我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容易学习。

教学目标如下:学习生字词,特别是有些现在用得不多的词,如“吆喝、卜问吉凶、傻灵傻灵”等的理解;学习写人的方法,穿插叙事的方法指导;感受三篇课文中三个人物的主要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仿写人物片段与整篇文章的写作。 没课时的学习任务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单元导读“过去的时光,快乐的童年,都成为美好的记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朋友,慈爱的长辈,让我们永远难忘。 学习本单元课文,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和人物,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明白本单元我们共同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是写人的文章,13课回忆自己的小学老师,14课写卖药糖的傻二哥,15课写卖小玩意的王大爷,三个人物身份不同,个性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但都写出了人物的善良,否则不可能多年后还记得那么清晰。于是把三篇课文读完后,完成课后练习二:13课——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写蔡老师的?详写了什么事?表达的什么情感?14课——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他“傻灵傻灵”的?15课——说一说,王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二基本上都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的。通过问题的思考与整理,学生很快把握了每篇课文的主要表达方法:13课——7件事表现蔡老师的温柔美丽善良,14课——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等突出“傻灵傻灵”,15课——一件具体的事表现王大爷的善良慈爱。内容弄清除了,文章的层次自然也就出来。三篇1起把握内容,学生觉得原来写人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规律,没什么难的,他们有方法可依。如果每单元的课文都能够这样有规律地安排,老师有意识地对学生展开训练,不愁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提高。

第二课时:学习13课,感受丰满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表达的技巧。首先让学生对照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自读课文,看看运用了哪些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事写人、侧面烘托)。

交流中,学生找到了人文的外貌描写,在第二自然段:“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课前备课中还没想到这个,当学生提到这句外貌描写时,脑海中顿时对作家魏巍钦佩不已。什么叫抓住人物特点写?无需多言,扣住一点,人物的形象就出来了。试想:一块榆钱大小的黑痣,放在现在一个年轻姑娘的嘴角边,美么?可在作者的眼里,老师是温柔美丽的,无疑印证了“因为温柔才美丽”。

关于动作神态描写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样一件小事中的动作描写,学生抓住了“好像”“落”“轻轻地”“敲”,体会到了老师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所以动作才这样轻。 关于以事写人,引导学生区分详写略写以及为什么详写,详写“我”与同学的纠纷,把矛盾的前因后果介绍得清清楚楚,让学生明白交代事件背景的重要性,明白心灵的伤害远胜过身体的伤痛,明白抚慰心灵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性。

因为整篇文章透着浓浓的对老师的感恩、怀念,其他的无需多费唇舌,带着感情好好地读出来,自然也领悟了作者的那份感念之情。 第三课时:学习14课,重点琢磨文章怎样通过细致的描写把人物写活。首先让学生重温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的句子,再找到作者的评价词——讲究。(“他的吆喝就很讲究”、“斜背着一个很讲究的大玻璃瓶子”)引导学生从讲究入手,结合具体的描写,层层感受傻二哥做事认真负责、乐观积极、勤劳聪明的特点。

外貌描写的学习中,他们对比现在的小摊贩的形象,理解到傻二哥热爱工作、对顾客负责的那股傻劲儿(讲究劲儿)。

语言描写的学习中,学生各种形式的表演读,充分感受到了傻二哥的聪明肯钻研的傻劲儿(讲究劲儿),在学生创编吆喝中,进一步领会到了他的聪明劲儿。

动作描写的学习中,学生直接说出了,如果是自己,根本就不是冲着糖去,就是看傻二哥表演的,他吆喝前的准备动作那么夸张,吆喝一套一套,都能让人感受到这么一个热爱生活的、聪明善良、做事认真的傻二哥。引导学生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引导仿写。

第四课时:学习15课,充分感受王大爷慈爱、善良、勤劳的手艺人形象。课文虽然是为了表现王大爷对“我”的关爱,但花费了很多笔墨描述“我”对小花狗的喜爱,这其实也是为后来“偷”小花狗作铺陈,有了13课的学习,再学习这里时,学生会觉得很简单清晰。重点探讨上门道歉时,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把人物的转述句变成直述的形式,从中感受王大爷的慈爱。

15课还有需要好好感受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主要是“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五、六课时:完成课后其他的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生字的纠正巩固练习;仿写文章交流分享

在乐园的学习中,第一题是人物描写的成语积累,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拓展识记;第二题规范的比较句式的答题模式要让学生掌握;

推荐第7篇:小学数学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预案

第五单元 找规律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例1以及练一练和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谈话:(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提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试着框一框。

2.学生实践操作

3.交流: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框了几个数?

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

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二、再次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规律

1.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吗? 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己试一试。

2.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 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 3.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

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备课用纸

- 1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预案

第五单元 找规律

第二课时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2)

【教学内容】教科书P57~58例2 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会根据平移次数推算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探索规律

1.出示例2,理解图意指名说说

(1)浴室的一面墙长有8格,宽有6格; (2)理解问题:图案由几块拼成?

2.你准备怎样来贴瓷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明确方法。 3.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后思考:

你是沿着什么方向贴的?平移了几次?有几种贴法? 4.交流汇报,引导思考:

(1)沿着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种贴法?(平移6次,可以有7种贴法)

沿着这面墙的宽贴一列有多少种贴法?(平移4次,可以有5种贴法)

(2)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5×7=35种)

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与沿这面墙的长和宽贴各有多少种贴法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我们发现沿着长贴有7种贴法,沿着宽贴有5种贴法,所以一共有7×5=35种贴法。

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备课用纸

- 3

推荐第8篇:小学五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2例1, 做一做,练习十二第

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知道的关系式有那些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

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 1

示数量。

3、教学例2: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53做一做 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 第5题

2、独立完成P50 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 = t =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S=ut=150×30=4500 (注:这里求出来的值不带单位名称) 板书: 例1: 例2:

法1: 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是:6a 法2: a+30 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

质量是: 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 6a=6×15=90 a=30=11+30=45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4例3 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2×3 a×7 14+b a÷7 a×a 5-x 0.6×0.6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例3: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 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 (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或(ab) 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例3(2):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2 师强调:a 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 m×m 0.1×0.1 a×6 3×n χ×8 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三:第

4、5题 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

(一)

乘法交换律:a×b=b×a S=a×a C=a×4 可以写成: a〃b=b〃a或ab=ba S =a2 C=4a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P58—5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使学生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并会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并会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校园里的好人好事真不少,看学校通知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

招领启事

一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一个粉红色的钱包,包内有50元纸币n张、10元纸币m张,请失主速到学生处认领。

4014.6.18

1、请同学们猜一猜:钱包里有多少钱?

2、提问:m、n可以表示哪些具体的数?

二、

(一)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教师引导学生操作。(从一个大茶杯中倒出同样多的3小杯果汁)

提问:如果每小杯果汁的质量xg,那么3小杯果汁的质量应该 5

是多少克?

教师板书:x×x×x=3×x=3〃x=3x(克)

2、T:一大杯果汁有1200克,倒出3小杯后,还剩多少克? S:我们可以根据 “原来的质量-倒出的质量=剩下的质量”

列式为1200-3x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写出来。

3、T:讨论当x=200时,果汁还剩多少克?

S:当x等于200克时,我们可以计算出3小杯果汁应该是

200×3=600(g)这时还剩下1200-600=600(g)

板书:当x=200时,1200-3x=1200-3×200=1200-600=600 答:当x=200时,果汁还剩600克。

根据给出的数值一个式子的值时,结果一不写单位名称。

4、分析和思考

想一想,式子1200-3x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二)教学教材第59页例5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从题中找出相关信息。 S1:从题中我知道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S2:从题中我知道摆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

S3:问题是求摆出个x三角形和x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解决问题

T: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用多少根小棒? S:3x T: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用多少根小棒? S:4x T:怎么求摆出个x三角形和x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S:3x+4x=(3+4)x=7x T: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S: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张桌子的价格是a元,一把椅子的价格是b元,买30套桌椅应花多少钱?

2.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数学书P6

2、6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 7

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63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练习十四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4。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

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 9

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练习。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 10

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 四: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

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一) 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板书:x+3-3=9-3 化简,即得: 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 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 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学习例3 师:怎么解这个方程了呢?

生: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师:学生口述解方程的过程。

板书:20- x=9 20- x+ x=9+ x 9+ x=20 9+ x-9=20-9 X=11 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板书:方程左边20- x=20-11=9=方程右边,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反馈练习

1、

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2、

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试着解方程:x-2.4=6 x÷9=0.7 (强调验算)

(四) 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四、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 x±b=c 类型的方程,并会用方程的解进行验算。

2、使学生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决形如 类型的方程;体会“整体”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 x±b=c、(x+b)a=c

类型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学生回答。

2、说说解下面方程的根据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二、新授课

(一)学习例4

1、师:看课本69页的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水彩笔,每盒x支,还有4支散放的。

师:大括号什么意思?40支和大括号有什么关系?可以怎么列方程 生:3 x和4支共有40支,3 x+4=40

2、探索3 x+4=40的解法 师:你会算吗,独立思考

生:先把“3 x”看作一个”整体”,根据等式的性质1先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

板书:解:3 x+4-4=40-4——————先把3 x看成一个整体 3 x=36 3 x÷3=36 ÷3 x =12 小组讨论:解形如a x±b=c类型的方程和ax=b、x±a=b类型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69页例5 师:小组讨论2(x-16)=8怎么计算?可以把什么看成整体? 生1:可以把(x-16)看成一个整体

2(x-16)=8

解:2(x-16)÷2=8÷2 x-16=4

x-16+16=4+16 x=20 生2: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2(x-16)=8 解:

2x-2×16=8 2x-32=8 2x-32+32=8+32 2x=40 2x÷2=40÷2

X=20 方程的验算

检验:把X=20代入原方程

左边=2(x-16)=2×(20-16)=2×4=8 右边=8 左边=右边

所以,X=20是原方程的解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

四、练习:

8+4x=56 3x-2=28 2(x-2.6)=8 5(x+1.5)=35

五、作业 做一做

3、实际问题与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7

3、7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解形如a x±b=c 类型的方程,并会正确列出这种方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 a x±b=c 类型的方程,并能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题,列出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有x人,女生有50人,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林家上月水电费是x 元,购买食品的钱是540元,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2、解方程

x-2.5=10 4 x=120

二、新授课

1、学习例1 师: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知道了小明的成绩为4.21米,超出原纪录0.06米,问题是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师:要怎么计算呢?

板书: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米

X+0.06=4.21 X=4.21-0.06 X=4.15(米) 答:

总结:在用方程解题时,先将要求的量设为黑色皮块数x,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解方程。

2、第74页例2 师: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小朋友玩足球,有的同学在讨论足球? 师: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黑色皮块数×2-4=白色皮块数 师:怎么列方程呢

生1:2 x-4=20 生2: 2 x=20+4 生3: 2 x-20=4 学生练习解答 总结:

三、习题十六

4、

5、6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7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数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妈妈买了2千克和3千克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会多少钱?

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二、

1、出示教材77页例题

妈妈买了2千克和3千克梨,共付13.2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师:这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已知和问题交换了位置,数量关系不变 师: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 x+2.8×3=13.2 学生自由解答

师:改变例题,将梨的质量由3千克变为2千克,学生审题后再列方程解答。

二、练习

(48+ x)×3=480 17

学生根据这个方程编一道应用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七第

1、

2、3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7

8、7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比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8a+0.5a= 105x+13x= c-0.3c= 8x-0.25x= 0.6x-0.13x= b+0.75b= 提问: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二、新授课 学习例4

1、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比较例题与导入题有什么别

引导学生回答,数量关系相同,条件与问题交换了位置。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将数量关系式板书出来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3、讨论两个未知数怎么办,怎么设未知数,怎么列方程,学生讨

论。

板书: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1+2.4)X=5.1 3.4X=5.1 X=1.5 提问:怎么求海洋面积?

5.1-1.5=3.6(亿平方千米)

或者2.4X=2.4×1.5=3.6(亿平方千米) 师:怎么检验? 学习例5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2、你能用一个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生:小林骑车的路程加上小云骑车的路程等于总路程

板书:小林骑车的路程+上小云骑车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0.45X÷0.45=4.5÷0.45 X=10 答:

三、练习

练习十七第

6、7题

单元反思:

推荐第9篇:五下第五单元缩写方法与

缩写指导

缩写的方法和技巧:

所谓缩写,就是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一定要求,把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提炼成较短文章的一种写作训练。

(1)缩写的基本要求

①缩写时要按原文顺序缩。

②缩写时要有详有略,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

③缩写要保持文章的完整性。

缩写不同于修改文章,去掉多余的部分,也不同于摘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缩成所需要的文章。具体说来,要忠实于原文的中心意思,不可偏离题旨;要忠实于原文的体裁、结构,保持原文的基本风貌;要抓住重点,去粗取精;要语言精练,文气贯通。

(2)缩写的一般步骤

①缩写要力求做到缩写出来的文章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要做到这一点,缩写前仔细阅读原文,理清文章结构,抓住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具体地讲,对原文所记事件的起因、发展、结局了如指掌;对人物的性格、言行,在事件中的地位、作用心中有数;对原文的详略安排,段落层次顺序要十分清楚。

② 根据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确定哪些内容保留,哪些内容归并和删减。因为删减之后有些地方直接连不起来了,这就需要重新考虑前后句段的衔接问题。

缩写重于记叙和概括,要把具体描写的内容,如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等尽量概括成叙述性的几句话,要保留原文的主要情节和关键词语,对次要内容或删减,或作概括性的叙述。例如,修饰、限制性的语句,过渡性的语句,可以紧缩或删去;非重点部分的描写,非主要人物的对话,可以删改或只作简略叙述;略写部分在不影响故事发展,情节交代的情况下,可合并或删除。

③ 缩写时尽可能引用原文的语句,尤其是原文中关键的词句和准确、生动的词句尽量保留;删减工作完成后,再根据语气是否贯通、句间逻辑关系是否紧密等对其中一些句子进行改写。

④ 缩写以后和原文对照一下,看看主要内容是否保留下来,意思是否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语气和语义是否贯通等。

(3)缩写的方法和技巧

缩写要做到两点:一是缩短篇幅;二是要作适当的改写。对重点内容,有的可以适当保留,有的可以改写,有的可以加以概括,有的可以删减,有的可以一笔带过。具体方法如下:① 摘录法。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② 删除法。删除的基本原则是删除次要部分,保留主要部分。缩写前吃透原文,把握中心,分清主次,抓往重点,以此为基准,考虑该删什么、该留什么。句子缩写,单句删除保留主要成分;复句删除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保留中心句和关键句。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和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

③ 概括法。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把原文中有关说明性、交代性的相关段落连缀成简明扼要的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如将记叙文中的具体描写改为概括描写,详尽叙述的部分压缩为概括叙述;将议论文中的具体引用压缩成概括引用,事实论据由具体叙述改成概述,等。还可以把段缩成句、长句缩成短句,以及把抒情性的句子缩成一般的陈述句等。

以上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务必使缩写后的文章尽量保留原文中精彩的句子、反映观点的句子或中心句,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特别要使保留的部分和变更的部分衔接自然吻合。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打乱原文的顺序,重新组织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添枝加叶。

写作指导:缩写的具体操作方法就五个字:删、留、缩、合、改。“删”:即删掉一些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留”:即原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或关键词句留下。“缩”:指原文中不必要的修饰词,限制词删掉,把句子缩短。“合”:即把原文中有关的语段进行合并。“改”:把原文中不是重要内容的地方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

范文引路:

例文一:

《景阳冈》缩写

一天,武松赶路来到了景阳冈脚下。他走进酒店,叫小二拿酒和牛肉来。之后,硬要上冈也不听小二的劝告,一连喝了18碗酒后走上了景阳冈。

武松提了哨棒,踏着步,走过景阳冈,看到榜文,方知山中有老虎。武松走了一会,酒力发作,踉踉跄跄。突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大吃一惊!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武松把脚往大虫面上、眼睛里乱踢。过了一会儿,武松放了手,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

武松因打大虫困乏了,要睡。大户便叫庄客打并客房,且教武松歇息。到天明,上户先使人去县里报知„„

找优点谈体会:

本文的小作者删除了次要内容,保留了主要的内容,保留了课文的语言特

色,缩写的比较成功。

例文二:

缩写《草船借箭》

周瑜妒忌诸葛亮有才干,就想陷害他。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动静,而诸葛亮却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便率领船队向曹营驶去,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听说有来敌,便下令说,江上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诸葛亮的船队一边受满了箭,便掉转头来让另一边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诸葛亮的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并让士兵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这时才知道上当,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找优点谈体会:

以上缩写让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对原文熟读在心,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内容。小作者不仅抓住了“借箭”这一主要内容,而且将原因(妒忌)和结果(自叹不如)也叙述得清楚明白,缩写后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例文三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慢,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才半个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为没吃的发愁时,他发现池塘边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喝。

我从未见老班长吃过一口鱼,而他却说吃过了。于是,一天吃完饭,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长身后,见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看我发现了这事,就给我讲弄吃的不易,让我别告诉那两个小同志。

渐渐地接近草地边了,可我们病得越来越重,老班长也瘦得皮包骨头。这天,老班长说要好好弄点吃的。我们就四处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鱼钩包好,想等革命胜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找优点谈体会:

这篇缩写的文章,没有改变文章的厡意,人物、事件均保留了原来文章的特色,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压缩,符合缩写的要求,是一篇优秀的缩写作文。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1.删

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由繁到简,使中心思想更为突出,使语言更为简洁明了。一般情况是: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应该删去,空洞的议论、抒情也应该删去,内容重复的也应该“毫不可惜”的删去,开头和结尾离题太远或可以不写的也应该删去。

2.增

增补必要的字、词。句、段,使内容更为具体、充实,文字表达更为通顺、明确、生动。增加或扩展的内容,必须有助于突出中心思想,要恰到好处。

3.调

对顺序排列不当,条理不清晰,文字不贯通的地方,在表达上进行调整,移动位置,使其通顺、合理,结构更为紧凑,脉络更加清晰。

4.换

在内容或表达方面有不全面、不妥贴的地方,必须进行更换,改动(变动观点、改换材料、调整结构、更改词语、或其它技术处理)。

推荐第10篇:苏教版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爱如茉莉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

(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作业设计:

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真爱像茉莉

平淡幽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再读课文,感受茉莉般的爱。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2、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弥漫缕缕幽香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四、归纳提炼,诵读积累

1、.朗读全文,整体回归。

2、出示小诗,练习诵读。作业设计:

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真爱像茉莉

平淡幽远 从小事中反映真情

月光启蒙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学会感恩。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月光启蒙

月色美

歌谣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①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②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女生齐读

2、3自然段。

(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学习6~13自然段

(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自由读10~13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

③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6、出示:最后三句话

(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2、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作业设计:

预习19课。 板书设计:

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谣

飞向诗歌的王国

猜谜语

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自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萧红

1、师述: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联系课后作家卡片,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

板书课题? 读题

过渡: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绕的园子。

二、自读,走进园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读:(投影)

①读一读,联系课文或经验理解。

蜂子

倭瓜

谎花 铲地

②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读音。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③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三、赏读,看景物之自由

1、读着萧红清新自然的文字,我们仿佛一起走进了园子。轻轻地读第

2、13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漫步,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像画面,体会园中昆虫、蔬菜、花草充满生气,自由自在。并相机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3、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四、品读,解“我”之自由

1、自由读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呢?划出有关词句,用心读一读,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讨论。??? 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读着读着,脸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那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 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②(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 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

③(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④(抢水瓢浇菜)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读书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读书读出了自己。

3、在园子里漫步,你们看到了吗?

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

①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

②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

③祖父笑了。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看看图上祖父的笑容,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

你们理解了祖父的笑,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板书:爱)

当我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时,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能在园子里自由自在,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五、引读,深化“心”之自由

1、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

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__________;

鸟飞了,就像__________;

虫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_;

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

2、(课件呈现,齐读)园子里,鸟儿蝴蝶、花草蔬菜瓜果,我,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3、引读14节。

六、延伸,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1、你们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

3、总结: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

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画面

1、.听写一组词语

2、选用词语描绘祖父的那个园子。

二、再进园子,感受亲情

1、生自由读3-12自然段,分别用直线和曲线画出祖父和“我”在园子里做的事情。

2、.分角色读读画出的句子,体会“我”的天真、调皮,祖父的慈祥、爽朗。

3、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情形,着重表达祖孙间的融洽。

4、找出课文中几处写到了祖父的笑,读读有关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指导朗读3-12自然段,重点读好第

3、4小节,以及后几段中的人物语言。

6、说说你读了这大段后想到的词语、诗句、名言警句等。

三、读写结合,领悟真情

1、学习写法

这篇课文着重回忆“我”的童年生活,怀念最亲爱的祖父,为何要在开头部分花较多的笔墨描写祖父的园子?(“园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的童年的快乐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园子”是祖父与“我”制造欢乐的地方。美丽的景色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快乐心境和美好回忆,这叫借景抒情。)

2、小练笔

回忆一段幼年的趣事,像作者一样用快乐的笔调写出来,可以是天真的童言稚语,可以是滑稽可笑的行为,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表达得更生动、细腻。

四、检测完善,加强积累

1、.找出文章中ABB式的词语写下来,再仿写几个。

2、用“望”组成几个词语,分别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

童年时代,祖父的园子里,有她( )的自由;像鸟儿一样飞翔是她的美好(

)。祖父离世后,她(

)离家出走也不要父亲包办的婚姻;走上文学道路,是她(

)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向往自由的(

)。

3、.出示茅盾等名人对萧红作品的评价,生齐读。

4、推荐课外阅读萧红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 作业设计: 阅读萧红作品。

小练笔:回忆自己难忘的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

谈礼貌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中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9?? 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 矛盾 咳嗽 粗暴 纠纷

安慰 情操 修养 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板书设计: 谈礼貌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 使生活更加美好 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 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

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

架起桥梁

C.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

D.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

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 安慰,不能怪你

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B.指导朗读

C.齐读第4自然段

(3)练习(出示填空题)

牛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飞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青年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__________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5)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

(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4;熟读课文,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 书写文明礼貌公益语 板书设计: 谈礼貌 礼貌待人

使生活更加美好 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

习作5 教学目标:

读懂《迎“六一”征稿启事》,弄清征文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进行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构想:

学生先说后写,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谢后进行交流,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典型作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指导学生读懂《迎\"六一\"征文启事》。

1、让学生自读《迎\"六一\"征文启事》。

2、思考:这则征文启事的要点:

(1)题目(范围)是什么?

(2)征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参赛对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时候?

3、学生阅读后回答。

三、根据习作指导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指导审题:教师板书作文题后,启发提问:写谁?小能人可以在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某个方面具有特长的?

2、开拓思路,选择材料:从小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找材料,也可以从他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或独有特点去找材料。

3、指导学生围绕重点材料写具体。

(1)你打算表现小能人的什么突出表现或特长?

(2)你想通过写什么事来表现他的这个特长或突出表现?

(3)师小结:选择事例要典型。

(4)你想怎么写这件事?说一说,要求把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出来,突出重点。

(5)学生尝试说,指名说一说,师相机点评。

(6)写事要典型,但不要凭空想象,要写真事,讲真话。

四、学生草稿。

五、要求学生留心各种报刊刊登的征文启事,踊跃投稿。板书设计: 人物——事件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继续习作,并进行修改和誊写。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

3、学生誊写。板书设计: 人物——事件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练习五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了解一些生活中最新出现的词汇。让学生通过诵读掌握一些表示说话时的情态的词语,积累以备用。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即兴演讲。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重点。 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丁大勇和爸爸看电视时,爸爸对大勇的“劲歌劲舞”这个词表示不理解。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什么是新词儿?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说新词出现的原因。

(4)引导学生小结: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新的词汇层出不穷,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学习。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意思。

(2)学生试说这些新词儿的意思。

(3)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思考准备。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知道的新词儿。

(3)总结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说出这些词语的特点。

(4)同座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的大概用法和使用的语言环境)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模拟一个语言环境,说一段话。

(3)集体齐背,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月光启蒙》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体,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学生自选话题。(可用题中的参考话题,也可自己拟定话题)

2、.指导

(1)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演讲的技巧和时间分配技巧。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话题用五分钟的时间作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话题。(各组学生互相提出各自对对方演讲的看法)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演讲。(师生共同评议演讲的内容、用词、语气、方式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售、军。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售、军”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写,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11篇:苏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17、《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我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呢?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案,又精心制作了第二课时的课件,配上了美妙的音乐。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一、善于捕捉细节,用心体会字词知冷暖。

1、细节悟真爱。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与功能,知道了细节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爱如茉莉”。

2、字词促理解。语文教学有时也需要咬文嚼字。在字词的感悟中,有助于学生读懂文字的内涵,体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在对“奔”字的教学中,我从语音入手,让学生获得语义的理解,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把语文学习的真谛隐含在这个字的处理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感觉到文字的温度。课堂教学永远存在遗憾,感觉不足的是在对“掏”“钻”等动作的领会上还没有到位,文中还有许多爱的细节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

也许,在“品字”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读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温度。这样的教学,或许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二、设计开场白,体现语文味。

1、从“爱”入手,感悟文字的冷暖。师:(教师板书“爱”)一起读——爱。

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让我们一起轻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博大的字,如高山流水,江河飞瀑。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爱。 师: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

2、抓重点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出示词语: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弥漫

诗意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 师:开出的花—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

(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

(生用上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 师: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 (生用上了四个词语,师表扬) 师:能说两句话吗?

(学生反应不积极,沉默了一会) 师:只要开口说话,老师就高兴。

生:洁白纯净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说的好,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我们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反思: 一是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二是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包含的意思的同时学习运用。这两种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要求之中,体现着浓浓的语文味。尝试了知道,学生现场反应和自己的预想是相同的。一是因为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更主要是我平时经常给学生这样的训练,所以他们才能很好理解这次的意图。难怪有人说,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运用中,更深层次品味语言,培养对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

三、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朗读、写批注、读中感悟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不过,让我吸取的教训是,象类似比较抒情的课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学法指导,不要让过多的学法指导冲淡了花香。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我既有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读词,用词语说话,关键词语的理解等。又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同时引入“于细微处见真情”等词句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一个看似平静的课堂,其实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让这些思想统一在一起,共同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我在上课时就给学生留下空间,既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同样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在修改和揣摩中升华。

从知道要上评优课开始,我就酝酿着,准备着,想着该怎样设计出新颖的流程,怎样把握教材学习的重点,怎样写出富有诗意的引导语言。我在不断地研究教材,不断地搜索别人先进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尤其是结合我们身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觉得“感受语言”不必和“关注细节”割裂开来。最后教学设计中定下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关注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茉莉般的爱。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关注细节”就是在“感受语言”。

阅读原文,解读教学参考书,欣赏教学配套课件,动笔撰写教案等的一系列工作;到上第一课时时,我再读教案,感觉一直关注的是自己的思路,没有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考虑,说白了,就是预设不够充分。

接下来的时间,一边在心中模拟着学生可能会说的话,一边播放着自己设计的课件。渐渐的,对每个环节学生的交流情况逐渐心中有数起来;对两处景物描写的内容,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尽情朗读的过程中,我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所感动。我豁然开朗,像这样抒情性的景物描写,不必让学生拘泥在一个字或一个词中,就让学生像我一样,在音乐的渲染下尽情地读。语言的分量,真爱的魅力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学生的心里。语言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多了会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实践证明这些修改是有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围之中,时时被真爱打动着。“教学相长”,说的不错,学生的发言有许多闪光之处 ,激发出我的激情和灵感。比如对于“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一句的理解,有个女生说:“爸爸非常紧张妈妈,连听我的解释也来不及了,说明爸爸爱妈妈!”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句子比较法,引导学生发散开去,很好地理解了这句话。

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特别重要,要学生体会到的内容,教师必须能够感悟到,然后才有可能让大多数学生也感悟到。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关照了文本中的词句,对于文章整体的情感脉络把握就显得稍弱;还可以在课末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觉得爱如什么?”等等,都有利于学生巩固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学生读书的感情还要加强指导,我想,在学生不熟悉的情况下,如果我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互相读一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等。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然而在引导过程中,在问题与情境的把握上还不到位,还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问题与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温暖氛围差点因为问题的思考与困难而破坏。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与问题的交融。

月光无声,母爱无言——

18、《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本文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讲故事、说童谣、说谜语的事,赞扬了伟大的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文章以“启蒙”为情感线索,条理清晰、读来耐人寻味。

“月光”又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环境中给予我最初的启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诗人的诗情、诗人的成就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母亲”当然是教学的中心。是谁给我细心的呵护,是母亲,是谁给我最初的启蒙,也是母亲。文中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其实我想,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通过歌谣、故事、童谣、谜语全部给了“我”。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但从吟唱的歌谣童谣、讲的故事、说的谜语中却让我们读懂母亲给我的最初启蒙;同时感受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感受母亲给予我的朴素、纯洁的爱,让课堂充满浓情。

“言美情浓”、富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本课的设计的理念是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使知识生成智慧,让智慧与情感共鸣。

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如何引领学生从书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如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如何让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灵感自由创造。是我这堂课所要努力思考并为之实践的。下面就谈谈这堂课的收获与遗憾:

一、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充满生机。

课的一开始,我出示了一组词组,让学生读读词组,想象画面,意在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课文相吻合的意境。 师:读了这些词组,有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母亲搂着孩子,唱着甜甜的歌谣。 生:我仿佛看到了柔和的月色洒满了的篱笆小院,一位母亲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接着孩子,唱起动听的歌谣,小院飘满了芳香的音韵。

师: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生:好幸福啊! 生:很温馨的感觉! 生:很恬静的! 生:有一种宁静的美!

接着精读课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板块:

(一)品读歌谣的魅力。听歌谣,读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

(二)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母爱之美。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体会浓浓的母爱。

(三)悟情感,表达怀念之情。通过补充原作《月光母亲》的片断,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营造诗意的氛围,让课堂孕育诗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准确地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月光启蒙》中,我和学生找到文中的歌谣,初步品读后。为了加深印象,我问:“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

学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出示句子)

师:“三月的和风”给你什么感觉? 生:柔柔的。 生:轻柔的。 生:温暖的。

生:像母亲的手抚摸过我的肌肤。 师:小溪的流水给人什么感觉? 生:叮叮咚咚,非常好听。 生:清脆悦耳。

师:那么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的,来读这段话。 生读不到位。

师:你的朗读是不是深情地,甜甜的? 生再读。

师:你想不想做一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一听母亲的吟唱呢?闭上眼睛——多媒体传出无伴奏歌谣录音。 师: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

师:母亲的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样悦耳,可怎么会是“芳香”呢?

生:母亲的声音悦耳得仿佛让我闻到了香味。 生:这样写出了母亲声音的美妙。

生:我的身心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中了,不光听到了,感觉到了,还闻到香味了一般》

师:是呀,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感受,让我们像朗诵诗歌一样读读这段话。

孩子们悠扬的读书声和着缓缓的音乐,教室里立即飘满了孩子们那芳香的音韵。

三、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这节课我是以学生练笔作为结束的。在体会了作者为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后,一段深情地渲染:

师:故乡的明月不会忘记,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在岁月的流里,有些东西会消失,比如母亲的容颜,但有些东西,会在岁月里沉淀,比如母亲的歌声——教室里再度响起母亲的歌谣。

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华,,我让学生拿出笔,写一写:母亲,我想对你说——静默几分钟后,孩子们埋下头去,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拭着眼角……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放声朗读,接下去又是一个,又一个……

母亲啊,您曾经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

母亲啊,你曾经为我唱的那些歌谣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母亲啊,在月光下,你忘记了劳累,为我唱歌谣、讲故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母亲啊,是您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我开启诗歌的大门;

母亲啊,是您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我真想让您再为我唱一唱儿时的歌谣。 母亲啊,……

这不就是一首诗嘛!一首动人的诗!

四、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为了激发学生拥有像作者对母亲那样的爱,老师在课堂上补充了《月光母亲》的部分原文。当多媒体课件出示满头白发,额上刻着深深皱纹而又失去记忆的母亲形象,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画外音出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时,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师生饱含深情的对比朗读则把学生的情感波澜再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旋律中学生会由此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普天下所有给予他们生命与教育的母亲,想到所有关爱他们的人。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上完课,总觉得有一些遗憾。还有课文后面的一个问题没有讨论。探讨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课题,在备课时也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因课堂容量太大,说话的训练较多,在课的结束我想安排一个“母亲,我想对你说……”这个写的训练点。所以上课就删了。第三课时,我还要想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探讨。要准确地把握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找到“月光”与“母亲”的联系,我觉得可以追溯到孙友田原文的那个题目《月光母亲》,这个理解也可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我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没曾想第三课时,学生们又

给我带来意外的精彩:

师:原来是母亲启蒙了解我,但是课文为什么要用《月光启蒙》作课题?你觉得“母亲”与“月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范天达:母亲温柔似月光,母亲美丽圣洁似月光。

宣泽源:.在清苦的日子里,母亲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民谣,就像无声的月光一样,为我点亮了一盏心灯,使我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让我对生活始终抱有热情和美好的向往。 李群:母亲对我的启蒙就像黑夜里为我点燃的一盏心灯,为我照亮了文学的道路。

范涛:“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给予我最初的启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诗人的诗情、诗人的成就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丁文诣:母爱就像月光一样无声无息。

看来水到渠成的点化,洞开学生的心门,引领学生到达了情感彼岸,润泽了学生的情感,使得课堂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一得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中,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对爱因斯坦的称呼不尽相同,小女孩用“你”,她母亲则用“您”。在刚开始的初读课文中,有同学将小女孩说话中的“你”错读成“您”,因为是初读课文,我没有深究,到教学最后质疑问难时,出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

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通、不懂的地方。

生(读后说):老师,我发现,在小女孩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中,她用的都是“你”,可她母亲称爱因斯坦为“您”,这是不是小女孩对爱因斯坦不尊敬呢?

生:就是啊,爱因斯坦比小女孩年龄大多了,该用“您”!

“对是该这样。”学生们坐在座位上议论起来,后来快结成“统一联盟”了。

师:其实老师也同意大家的看法,要不我们给编辑写封信,提提建议?

生(异口同声):好。

师:那现在就写。这可是给编辑写信,一定得好好想想,作者用“你”到底是否有道理,你说的理由,要能打动编辑的心。

一会儿功夫,就有一学生轻轻走到我身边,悄悄对我说:“老师,这建议书我觉得不该写。”

师:怎么啦?

该生:作者用“你”有道理啊,小女孩是爱因斯坦的生活指导老师,老师对学生说话,是不该用“您”的。

虽是小声,大多数同学都听到了,停下了笔。

师:同学们,怎么样,再好好商讨商讨?把小姑娘说的话先划出来,再仔细读读、想想,有了想法小组先交流。

生(读书交流后):用“你”也可以,因为刚开始,小女孩并不认为“连衣服也不会穿的人”是“最伟大的人”,所以用“你”。

生:是的,大家听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小女孩刚开始可能还看不上爱因斯坦呢!要是我小妹妹她也一定会这样说。

生:刚开始,小女孩与爱因斯坦并不熟悉,当然不知道他的伟大。可当爱因斯坦按照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时,我觉得他们开始产生了“忘年之情”,(“忘年交”这个词讲课中说过),小女孩觉得这个老人很有趣,竟然那么听自己的话,在心里,她可能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了!平时我们朋友之间,就不用“您”。

生:小姑娘与爱因斯坦由不熟悉到很熟悉,感情逐渐加深成了忘年交,交往十分随便,所以用“你”。而小姑娘的母亲只知道爱因斯坦发明(师:用“创立”较准确)了许多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他十分敬仰,所以要用“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字里行间找到了依据,我很同意你们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读书,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领悟到爱因斯坦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和童心,感受到小姑娘的天真和直率。同学们,这信咱还写不写?

生(齐说):不写了。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答案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值得关注的。

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意向,捕捉“闪光点”,启发“领悟点”,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议论纷纷,细心读书,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教材,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讨论和表达结合起来,为自己的表达而说,为自己的需要而写,从而打开了学生与作者交流的另一扇窗子,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拉近了与课文、与作者的距离,触摸到了作者的脉搏,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积极、主动、有效的思维之中。

通过这一教学,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努力树立自己的服务意识,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的内驱力才能真正被激活,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20、《谈礼貌》教学一得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通过本课的教学,如何使学生既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呢?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一句。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起来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抓住“微笑”“没关系”等词语,有的感到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主动地道谦,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有的学生感到女青年的“微笑”就是对小男孩冒失的谅解,理解了小男孩此时懊悔的内心。有的学生认识到,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应该用好礼貌用语,同学之间才会和睦相处。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跨进教室直接宣布上课,有意省略“师生问好”这一课堂程序,引发学生的疑问。教师却“平淡”地表示:同学们,我们以往每天上课前都要“师生问好”,如此周而复始,太繁琐了,从今以后就省略了吧。

2.激发讨论。针对上述问题引发师生之间不同意见,教师顺势撩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反方),礼貌乃生活琐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学生(正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我们以“礼仪之邦”为荣。

3.揭示课题。教师顺势引导:简单的思辩,揭示深刻的主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期待文明的复兴,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礼仪文化”。

评析 《谈礼貌》一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俗易懂,其道理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内涵,找出课文学习的生长点,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已知”(即中国是“礼仪之邦”)产生碰撞。这样,以学生的疑问为重要切入口,大胆向外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此时的境界可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选择 合作

1.研读课文,思考:你了解中国礼仪文化吗?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了解它?

2.请你选择你的合作伙伴进行研究,以下同学们讨论出的选题供大家参考:(1)中国礼仪的起源;(2)中国礼仪的分类(相见礼、婚礼、丧礼、祭礼等);(3)中国礼仪的演变;(4)中国古代至“礼”名言;(5)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3.制定研究计划。

评析 中国的礼仪文化范围广泛,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研究小组,教师可以协助学生调整研究的角度,将相关问题或分类或合并,按一定的顺序确定几个研究课题。接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使“心动”付之于行动。如安排研究时间表,分析、利用、创造研究的条件,预测研究成果等。此时学生参与实践欲望强烈得如:“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三、探究 体验

1.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教师关注某些“弱势群体”,可以是其中某小组一员。)

2.交流研究进展,共享研究资料,吐纳研究经验,排解研究困惑.

资料交流包括?押

历史的:从中国礼仪的起源到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民俗的:礼仪的演变,跪礼、揖礼、拜礼和官礼、宾主礼、卑幼见尊长礼等;

教育的(蒙学):“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三字经);

文学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戏剧表演的:文中的三个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试着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也可以课外搜集的)

音乐的:《礼貌歌》等等。

评析 在探究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个挫折,生成一个个新的问题,从而产生一个个新的需要。教师此时处在辅导地位,而贯穿综合性学习活动始终的是问题解决过程,是教师促使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激励和刺激,这样让学生不断感到自我能力的实现,并不断迸发自主、创造的火花,这也是综合性学习最有魅力之处。可以肯定,在这种情境下,许多学生此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四、共享 交流

1.交流研究成果。

a.举办主题演讲b.进行礼仪知识竞赛c.表演自编的课本剧d.汇编“中国礼仪小知识手册”e.展示自编的手抄报……

2.畅谈研究体会。

3.设计新的“师生问好”方案。

评析 在共享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不作绝对评价,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丰富的个性的体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上,了解他们感悟了什么,程度怎样;体会到了什么,程度怎样。也可以让学生写研究日记,敞开心扉,真实地记载研究的甜酸苦辣,从反思中,从共享中,从交流中,使学生品德与人格进一步完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真切地体会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12篇:五下七单元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这组的主体是“作家笔下的人”,围绕这个主体,安排了《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和《金钱的魔力》这三篇课文来表现作品中的人,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刻画方法,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各异,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让学生知道和了解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组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以“人”为主,进行“读人、说人、写人”的形式来深化这个主体,成为这册非常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二十二个字,会写十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继续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使学生在习作中能学习运用如见其面,如闻其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描写手法。

四、课时划分

22人物描写一组

23 刷子李

3课时 1课时

24金钱的魔力 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五、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本组教材。

2、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

3、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六、制定计划时间:2010年5月12日

22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学生了解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片段。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小嘎子:机灵──动作、心理描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

2.简介《儒林外史》。 3.简介吴敬梓。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3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五、拓展

阅读《儒林外史》

六、作业

仿照文中描写方法写一个人物 板书设计:

严监生:守财奴──动作神态描写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4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王熙凤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王熙凤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红楼梦》。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

4.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2.侧面描写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

5 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

四、拓展

课外阅读《红楼梦》

五、作业

仿照文中描写方法写一个人物 板书设计:

王熙凤:泼辣精明──外貌、语言描写、正侧面描 教学后记:

23、刷子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

6 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二、指导阅读

1.检查预习,初识“刷子李”。

提问:通过预习,你认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学生的自由回答,小结要点──技艺高超──俗世奇人。) 2.引导学生提问:要读懂本文,你会设计一些怎样的问题来帮助同学?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提问,作为自学要求。如:从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3.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

4.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5.交流自学心得。

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引导归纳要点,学习写作方法:

三、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谈话:本文语言朴素,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情趣盎然,简洁传神。同学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同时,已经找出了不少精彩语句。现在不妨再读一读,选一句最精彩的推荐给大家,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再次阅读,准备推荐。

2.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摘抄精彩语句,尝试点评。

四、推荐阅读,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 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

五、作业

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 板书设计:

天衣无缝 正面描写

23 刷子李 技艺高超

黑衣无暇 侧面描写 教学后记:

7

24金钱的魔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8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3.请孩子们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四、总结写作特点

作者通过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写得如此鲜明? (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作业

1.看《百万英磅》全文。

2.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人物描写。 板书设计:

“我” 遭受冷遇 备受关注 24.金钱的魔力 托德 势利 见钱眼开 傲慢无礼

老板 唯利是图 阿谀奉承 势利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讲人物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2.讲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具体生动。听众听时要认真,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教学重难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准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故事会。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9 这次我们讲什么故事呢?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在我们看的电影、电视里,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天的故事会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三、讲故事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交流。 各小组推举一—二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评选故事大王

评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五、总结:要想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 板书设计: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

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后记:

习作七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运用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一周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人,留心他们的外貌言行特征,然后找出一位印象最特别的人。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人,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10 2.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让我们先交流一下。

二、学生交流:我准备写谁,我为什么要写他,我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边交流边评议。

三、指导写法

我们下面讨论如何写这个问题。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想想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你们的积累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根据内容,选准方法)。

为了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你准备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试着说一说。 学生练习说,评议。

四、学生自己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

五、定稿。板书设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教学后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教学重难点: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1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话题1 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7.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

(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全班交流。

二、交流话题2 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板书设计:

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 教学后记: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教学重点: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教学难点: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师给大家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

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

仪表堂堂 自选人名

自选人名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3)预计中的课堂生成:学生可能对于“文质彬彬”与“仪表堂堂”这两个成语所找的对象不同,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文质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礼

貌,与外貌好不好看关系不大,而“仪表堂堂”则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13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神态)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1)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三、小结过渡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读一读每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外貌 神态 语言 心理

教学后记:

动作

第13篇:五下第二单元beike

课时

6梦圆飞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学习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预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理解词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读下面的词语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歌声嘹亮 乳白色 肃然伫立 执行任务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橘红色 苍穹 控制 游弋 浩瀚 炎黄子孙 激情澎湃侨胞 舷窗 帆板 清晰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有哪些激动人心的画面。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练习巩固

1 月

课时

1、重点讨论:“乳”、“控”

2、描红,临写。

五、总结

说说作者写作的路子。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1、自由读,划出表现心情激动的句子。

2、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3、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活动三: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五、总结提升,建构体系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板书设计】:

2 月

课时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课后练习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

3、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学习重难点】:

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

【预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理解词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火星——地球”问:你对这两颗星球有什么了解?(教师出示太阳系行星图,介绍火星与地球)

2、教师板书:“孪生兄弟”,理解含义。随机了解引号的作用。

3、看题激疑:作者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读下面的词语。

3 月

课时

尘暴 孪生 干涸 钻孔 推断 寂寞 彗星 陨石 家常便饭 潜藏 熔岩 蒸气 冲刷 痕迹 孕育 缺陷 裹挟 渺茫

2、不理解的字词句找出来共同解决。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1、课文哪里为我们介绍了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用——划出来。

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似之处。

3、练习:用书上的四个“同样”和一个“甚至”来介绍一下“她们是孪生姐妹。

4、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四、练习巩固,延伸拓展

1、重点讨论:“熔”、“蒸”

2、描红、临写。

五、总结提升。说说你对火星的了解。

【课后练习设计】: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提问: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过渡:这对“孪生兄弟“还有什么相似和差异之处呢?带着问题,自由读全文。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观看一组火星的图片,说说感受。

2、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读读第

三、四自然段,简要介绍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的推测。

3、出示图片(彗星袭击、火山喷发),学生介绍水来源。

4、让学生读课文后,说说这样猜测的依据。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4 月

课时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读句子,提问:这一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课文,找答案。

3、交流,点评指导。

4、小结: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文章没有下一个结论,而是留给了我们以巨大的想象探索的空间。如果想知道这一切的话,还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也许,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五、总结提升,建构体系

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请有条理地说说。 【板书设计】: 相似处 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水没能留住生命生存?(谜)

【课后练习设计】: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8神奇的克隆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预习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理解词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学习流程】:

5 月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克隆技术究竟是怎么个神奇法,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读读下面的词语。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养 效率 诱人 压条 多利 克隆 厄运 濒危物种

2、理解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4.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四、练习巩固,延伸拓展

1、重点讨论: “薯”“嫁”

2、描红、临写。

五、总结提升。

6 月

课时

说说你对克隆技术的了解。 【课后练习设计】: 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克隆吗?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活动一: 克隆的科研成果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1、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3-5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3.小结说明方法。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阅读《“我”是一个克隆人》、《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五、总结提升,建构体系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 (无 性 繁 殖)

植 物 → 低等生物 → 高等动物

造福人类 前景诱人

【教学反思】:

7 月

课时

习作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 【学习目标】:

1、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预习内容】:课前进行一次拔河比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乐翠娣)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

1、回忆拔河场面,再现当时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老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参加了一次拔河比赛,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老师板书课题,揭示本次习作要求。

二、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活动一:

1、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2、发练习纸,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写在该页侧的眉批栏中;“总批”一般用以指出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等整体方面的优缺点,写在文章的后面。“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本只看等第,不看批语的坏习惯。

三、精讲释疑,目标达成 活动二:

1、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2、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作适当批注。

3、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8 月

课时

4、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练习巩固。

1、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2、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五、总结延伸

1、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受益。

2、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附:课堂练习纸

提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书上老师给这位学生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右侧可作适当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板书设计】:

习作2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课后练习设计】:

找出自己最近的一篇日记,让小组里的同学提一提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自己再按照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改。 【教学反思】:

练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2 【学习目标】: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9 月

课时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乐翠娣)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1)学生读八个成语。(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3)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1) 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3) 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4) 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积累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 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10 月

课时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 让学生说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 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是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

(2)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3、反馈。

三、教学第五题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工、母”的书写方法。

(2) 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绳其祖武,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第14篇:五下第三单元教案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学情分析:

《杨氏之子》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此文的教学,应以读为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七、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孔君平

君家果

未闻……夫子家禽

11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学情分析:

本课故事性很强,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就课后2、3两个思考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学生阅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3、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⑴、使:出使。

⑵、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

⑶、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⑵、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

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⑵、区别“大(da )夫”与“大(dai )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⑶、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四、学习

1、

2、

3、自然段。

⑴、读课文,思考: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

⑵、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板书:

⑶、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⑷、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

⑸、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四、作业: 读熟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话”。

2、理解第

二、第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

3、进一步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话”。 教学难点:

理解第

二、第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4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从“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

⑵、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

⑶、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

⑷、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学生自己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

⑸、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承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

二、学习第5自然段。

⑴、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⑵、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

⑶、重点指导学生填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

三、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学生自由发言。

四、作业本上

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2、深刻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重点:

深刻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6自然段。

⑴、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⑵、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

(“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二、深刻认识“晏子”。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

(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

三、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

第一段(

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

四、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

5、6题。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侮辱)—————(反击)————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抓住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抓住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课前可布置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便更好地揣摩人物的语气,把课文读好。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 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习第

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延伸。

今天,我们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板书:

送情报 ( )

12、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13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1)同桌分角色读

(2)找伙伴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读

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

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

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五、演一演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六、总结

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相声段子,时时提醒自己文明地与人交流,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口语交际三 劝说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态度真诚、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课前准备:

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

(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说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或引导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习作三 写发言稿

教学目标:

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课前准备: 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有说清:“我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附2:运动员代表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在这百花争艳的春天,在这充满团结、奋进、友谊氛围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我校首次体育盛会——长风小学首届趣味运动会。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本届运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家长、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对学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是我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新校向强校转变,稳步持续发展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刚刚闭幕的区运会上,我校取得了乙组总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此外,还夺得了多项竞赛的冠亚军。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体育工作,并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辛勤奉献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届趣味运动会是创造性体育盛会;是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发展的盛会。在本届运动会中,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听从指挥、服从裁判,在比赛中坚韧顽强、拼搏进取、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

最后,祝我校首届趣味运动会圆满成功!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

2.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 3.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4.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5.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对联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结合本单元内容,自由交流。

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听了这段对话,你想说些什么?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全班自由交流。

二、展开话题、深入交流。

师:小林和小东学了本组课文有这么多收获,老师相信在座同学的收获肯定也不少,那就把你们的收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根据学生交流的话题,教师相机引导,使话题展开;并就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鼓励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几篇课文。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对联。 2.把你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简要说说特征) 4.鼓励学生背诵喜欢的对联。 5.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练习写对联。

三、展示台

1.学生课前准备相关展示。

2.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组员给予意见。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

4.评价: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

第15篇:五下第一单元习作

一、清词丽句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白里透红

虎头虎脑

热情好客

心灵手巧

开朗大方

天资聪明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锲而不舍

勤学苦练

书声琅琅

互帮互学

彬彬有礼

名列前茅

谈笑风生

兴致勃勃

争先恐后

摇曳多姿

别具一格

溪水淙淙

悦耳动听

风景宜人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万点金光

天水相接

迫不及待

万水千山

同甘共苦

诚心诚意

微不足道

二、写信格式

书信的基本格式:开头顶格写称呼,打上冒号;换行空两格写问候语;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正文结束后,换行写祝颂语;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姓名和写信日期。

三、写作方法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们所在的学校情况作一介绍,把自己所在的班级及自己学习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对方了解你,增强双方的亲近感。如在信中写道:“我是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我们学校是安徽省实验学校,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名声。我们的校园很美,如果你能到我们学校做客,相信你一定会被我们美丽的校园所吸引。我所在的五(2)班在学校的北教学楼,走进教室,你一定会有一种走进家的感觉„„”这样的介绍让读者感到亲切、坦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为了能让对方了解你的情况,为了缩短你和收信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对方愿意接近你,和你成为好朋友,有必要向对方敞开心扉,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如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你的小书房,介绍你们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介绍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疼爱你的等等。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开心宝,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让对方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可以从自己的个性爱好介绍入手,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个性爱好,这也是表明你愿意和对方成为知心朋友的一种积极的姿态,对方一定乐意接受你的,一定愿意和你成为知心朋友。如一位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对同学总是热情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座不小心把我新买的文具盒弄到地上,文具盒还跌掉了还大一块漆。当时他显得十分紧张,生怕我责怪他,让他赔。而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跌破了,最多回家让爸爸帮忙用漆补上。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爸爸补成,每次他看到我的文具盒上的伤疤时,都觉得很不好意思。”我还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叫我“小博士”。„„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学生,对方可能非常想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因为他一定乐于和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交往。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坦诚地介绍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真诚地希望对方能够向自己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比如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学习勤奋但不够聪明的学生,在学习上我尽力地做到认真、努力,可就是不能名列前茅。为此,爸爸妈妈经常为我着急。不知怎的,一到大考我就紧张,一紧张就发挥不好。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我改掉这个毛病”。

(五)介绍自己的美好家园

把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以及自然景观介绍给对方,让对方也爱上你的家乡,更能增强双方的情谊。

(六)你写的活动想法、建议,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以便于活动的开展。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

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范文

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金佳怡:

你好!

近来学习好吗?你们那儿的天气热不热?很高兴写信你,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但我似乎想象到你们那儿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次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大家了解你们那儿的情况,十分动情地介绍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我们很受感动,十分钦佩你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开头就表达了钦佩之情,拉近了和对方的距离)

我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公主,也是家里的开心宝。家里再有不开心的事,只要我一出马,立刻就会阴转多云,多云转晴。我的眼睛比较大,又是双眼皮,妈妈经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的眼睛像她,可惜因为自己用眼不注意,如今已经戴上了眼镜。我可喜欢看书了,从最初的童话,到现在的各种名著„„当然电影、电视也是我必不可少的爱好。(语句十分生动、形象,抓住了自己的少主要特征来介绍)

最近我有一些苦恼: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总是叫我的外号,虽然他们并不是恶意的,但我还是很伤心。告诉老师,告诉家长,都没有奏效。唉!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你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

我们芜湖很美。赭山公园是我常去的一所公园,赭山公园的山上到处都是一棵棵翠绿 的树。镜湖真得像一面镜子一般,倒映着天上的朵朵白云,一阵风吹来,镜湖的湖面上碧 波荡漾,湖边垂柳的也仿佛在舞蹈着,一根根枝条垂在了湖面上„„镜湖很美吧?有机会一定要来哦!(简略地介绍了家乡风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 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水到渠成,交代本次通信的目的)

就写到这儿吧,我还要做作业呢,你要写信哦!

祝你 学习进 步!

等你回信的戴文翼

2006年2月25日 西部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叫王若灵,我是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五(2)班的学生。我非常开朗,我喜欢游泳、看书、听音乐。我非常荣幸能和你们的学校组织“手拉手”的活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我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深圳。深圳是一座科技发达的城市,这里的交通非常发达,到处都是高速公路。并且,我们这里的绿化非常好,到处都是树木。我们的城市还拥有音乐厅、会展中心等等„„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我们的城市非常发达,飞机、汽车、火车都和我们深圳连接在一起,所以,去你们那里是非常方便的。我们的学校也非常好,学校有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操场,并且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台电脑和大电视,很好吧!下次你们来我们学校的时候就可以参观了!

我们的校长非常和蔼,也非常注意我们的素质教育。比如我们学校就开展了唱歌.电子琴.黑板画.古筝.竹笛.等艺术活动,让我们的课余生活不象以前一样烦闷,而变得多姿多采。

你们的学习怎么样啊?你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呢?快给我回信吧!我们互相了解,等以后我们来看你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了,好期待啊!你们呢?

祝你们:

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金沙小学:小红

2013年2月26日

经典片段一:我们打算每年和你们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我们将带上全校同学给你们准备的礼物看望你们,还要体验一下你们的家庭生活。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家里做客。到时,我们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的书给你们,还要带你们到我们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游玩„„

看了我们的计划,你觉得可行吗?如果你愿意,请尽快给我们写信。

经典片段二: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

经典片段三:你学习成绩怎么样?我听说你的家乡——内蒙古是个以蓄牧业为主的美丽的地方。

我从书上看到你们那里有辽阔的大草原,还有碧绿的小丘,虽然你们那儿风景美丽,可是由于缺水干燥,地广人稀,你们分散居住,所以上学时要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要是遇到风雪,你们上学的路更加艰巨。

我们班最近开展了一次“手拉手”互动活动。我准备送你一些生活用品,虽然是杯水车薪也表达了我的心意。

噢,朋友!我多想到你的家乡吃手抓羊肉、奶豆腐,喝奶茶、骑上大马,感受大草原的乐趣,盼早日回信。

第16篇:五下第三单元发言稿

五下第三单元发言稿

时间

课题发言稿 单位 课型习作 主备人参入备课人员

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回忆着在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教材 想、工作状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安排此次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简析 用。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写发言稿和发言稿的格式等。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

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 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教学

过程

题 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具体表达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1.学生代表发言稿。 2.发言稿例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明确

发言

稿的

写作

特点

尝试

习作

评改

交流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 以此调动起学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生的经验积累,使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学生听老师读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稿。如: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值周老发言稿 发言稿,体会到发师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言稿的作用。 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 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学生听发言稿教师讲解发言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的内容 稿需要写作内容 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 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 学生尝试写作 2.明确习作要求: 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 ②感情真实; ③语句通顺。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 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板书设计

习作

1、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

2、感情真实;

3、语句通顺。

时间 课题 教材 简析

语文园地三

单位 课型

鳌江小学 拓展回顾

教学反思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前 准备 教学 过程 一 自 主 识 字

参入备

课人员

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读故事,抓住故事大体情节 过程与方法: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平学习对联的妙用。

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义。

2、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指导学生积累精妙语言。

本组教学要和本次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完美。

使用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动口能力体会对联的好处。

个性备课

二 合 作 交 流

导入

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 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 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 师生交流,各自

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发表自己的意见,同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时学会合作交流。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正音。感悟对联特点

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 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表演并四人交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流体验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

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三 品 读 领 悟

6.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

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背诵积累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 细心领悟,交流3.指名背诵。平台,最后背诵积累。 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可以

四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巩 2.相声表演。 固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延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伸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

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拓展回顾三交流平台 交流感悟 日积月累 展示台

第17篇:五下第一单元作文

姓名:

书信的基本格式:

1.开头顶格写称呼,打上冒号;2.换行空两格写问候语;3.接下来换行空两格写正文部分;4.正文结束后,换行写祝颂语;5.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寄信人姓名和写信日期。 写作提纲

A介绍自己时,选择其中的一到二点进行具体的描叙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1、说说校园环境(教学楼、花坛、操场…)

2、休闲场所

3、自己的班集体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1、介绍你们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

2、介绍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疼爱你。

3、介绍你的小书房。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1、介绍自己的年龄、长相、性格特点。

2、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介绍自己的家乡,邀请他人自己家乡或家里来玩

1、说说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

2、美丽的自然景观。

B.介绍手拉手活动的建议及具体方法措施(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以便于活动的开展。 )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 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清词丽句

眉清目秀 浓眉大眼 白里透红 虎头虎脑 热情好客 心灵手巧 开朗大方 天资聪明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锲而不舍

勤学苦练 书声琅琅 互帮互学 彬彬有礼 名列前茅 谈笑风生 兴致勃勃 争先恐后 摇曳多姿 别具一格 溪水淙淙

悦耳动听 风景宜人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万点金光 天水相接 迫不及待 万水千山 同甘共苦 诚心诚意 微不足道

片段一

你学习成绩怎么样?我听说你的家乡——内蒙古是个以蓄牧业为主的美丽的地方。

我从书上看到你们那里有辽阔的大草原,还有碧绿的小丘,虽然你们那儿风景美丽,可是由于缺水干燥,地广人稀,你们分散居住,所以上学时要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要是遇到风雪,你们上学的路更加艰巨。

我们班最近开展了一次“手拉手”互动活动。我准备送你一些生活用品,虽然是杯水车薪也表达了我的心意。 噢,朋友!我多想到你的家乡吃手抓羊肉、奶豆腐,喝奶茶、骑上大马,感受大草原的乐趣,盼早日回信。 片段二

我们打算每年和你们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我们将带上全校同学给你们准备的礼物看望你们,还要体验一下你们的家庭生活。当然我们也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家里做客。到时,我们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最喜欢的书给你们,还要带你们到我们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游玩……

看了我们的计划,你觉得可行吗?如果你愿意,请尽快给我们写信。 片段三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 片段四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对同学总是热情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座不小心把我新买的文具盒

弄到地上,文具盒还跌掉了还大一块漆。当时他显得十分紧张,生怕我责怪他,让他赔。而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跌破了,最多回家让爸爸帮忙用漆补上。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爸爸补成,每次他看到我的文具盒上的伤疤时,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金佳怡:

你好!

近来学习好吗?你们那儿的天气热不热?很高兴能给你写信。虽然我们还不认识,但我似乎想象到你们那儿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次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大家了解你们那儿的情况,十分动情地介绍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我们很受感动,我们十分钦佩你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开头就表达了钦佩之情,拉近了和对方的距离)

我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公主,也是家里的开心果。家里要有不开心的事,只要我一出马,立刻就会阴转多云,多云转晴。我的眼睛比较大,又是双眼皮,妈妈经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我的眼睛像她,可惜因为自己用眼不注意,如今已经戴上了眼镜。我可喜欢看书了,从最初的童话,到现在的各种名著……当然电影、电视也是我必不可少的爱好。(语句十分生动、形象,抓住了自己的少主要特征来介绍)

最近我有一些苦恼: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总是叫我的外号,虽然他们并不是恶意的,但我还是很伤心。告诉老师,告诉家长,都没有奏效。唉!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你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

我们芜湖很美。赭山公园是我常去的一所公园,赭山公园的山上到处都是一棵棵翠绿 的树。镜湖真得像一面镜子一般,倒映着天上的朵朵白云,一阵风吹来,镜湖的湖面上碧 波荡漾,湖边垂柳的也仿佛在舞蹈着,一根根枝条垂在了湖面上……镜湖很美吧?有机会一定要来哦!(简略地介绍了家乡风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今天我写信给你,还有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小组商量了一下,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地保持联 系,并且能够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比如我们可以一个月通一次信,在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交流活动,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互访活动,你们可以到我们学校参观,还可以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会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你玩,把最喜欢的书给你看。不知道这样的活动你是否喜欢?(水到渠成,交代本次通信的目的)

就写到这儿吧,我还要做作业呢,你要写信哦! 祝你 学习进步!

你的新朋友:黄海燕

2017.2.10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你们不认识我吧,等你们看完这封信,你们就会了解我的。我是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叫王泽宇,是个调皮的男生,我的爱好很广泛,如:骑自行车、电脑、音乐、摄影、踢足球、打羽毛球等。我的优点是善良、诚恳、有爱心,有正义感。但没有毅力、粗心大意是我的缺点。我居住在湖北省荆州市,它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是一座既有悠久历史,又具现代气息的美丽城市。这里是一座工业城,整齐的厂房,宽敞的道路,发展中的汽车工业一片欣欣向荣。这里是一座美食城,各种各样的美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里是一座旅游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美丽的风景让你留恋忘返。

我从电视里看到,你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认真、刻苦的学习,我被你们这种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应该向你们学习!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手拉手”活动,打算给你们捐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给你们送去一片爱心!

我希望放假后,能有机会去你们那里体验生活,也欢迎你们来这里做客。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最好的朋友,我也期待着你们的回信和你们的到来!

祝你: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的朋友

张小明

2006年5月18日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

今天,当你的课桌上天使般地飘落者一封来自远方的雪白信笺时,你一定感到惊讶而奇怪,也一定会张大嘴巴问写信的小主人公是谁?就叫我小天使好了!下面让我在 你心中,画一幅自画像吧!

我!一个文静而可爱的小女孩,圆圆的脸庞上总是尽显着喜怒哀乐,浓黑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明亮而智慧的眼睛。我!还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挽起长发脑后总束着一根长长的马尾辫,快乐时长长的马尾辫甩来甩去特逗人。可就

姓名:

在今年正月初八,我遵从了第二天要回南方工作的爸爸的意见(快上中学了,心思要放在学习上)终于剪去了

那一头秀发,变成了一个“假小子”,可我还是很自信噢! 这就是我!一个性格乐观而向上的女孩子。

相同的性格,拉近了你和我的距离。记得上次在电视节目中,你的家是一间破烂的土房,每到下雨天,看到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冬天房子四周透风,冷得让人难以忍受,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仍然照顾病重的与你相依为命的母亲,妮每天上下学要往返几十里路,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生活的艰难,求学的艰辛,也未能抹去你脸上那朴实的笑容。

你的坚强,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要向你学习!我想帮助你,送你一些文具和书籍,让我们“手拉手”互通书信,成为一对好姐妹,浩朋友吧!愿我们共同进步,快乐成长。期待着你的回信!

祝你

健康幸福学业有成!

万佳

2015年3月1日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陈彬同学:

你好!

我是校际合作组的一名普通组员。我是通过校际组的网络认识你的,我十分希望能与你成为朋友。这次校际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更让我交到了不少朋友。

我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孩,嘴边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我还是一个超级体育迷,对足球和网球更是情有独钟。想让我快乐起来很简单,只要玩一会儿电脑或陪我打一会儿网球就会让我心情舒畅。不过,有一件最高兴的事还是我曾是一届安徽小提琴比赛的冠军。那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省小提琴比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战胜了许多高手,拿了第一名。如果说网球是我放松神经的方式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我抒发情感的桥梁。

我期待着你给我的回信,我也想知道你喜欢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顺便告诉你我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我更想知道你的偶像是谁,你对未来有那些憧憬和理想。如果你嫌回信太麻烦,也可以我们俩在QQ上交流。我的网名为凉粉宝贝,因为我喜欢张靓颖哦,哈哈……其实我还有许多想说的话……

对了,写这封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非常希望和你们成为手拉手的对象啊!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为了能够和你们长期地保持联系,特拟订了如下计划:

1.建议学校领导,在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手拉手关系。 2.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和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手拉手关系。

3.在每年的重大节日进行自制贺卡的交流。还可以建议学校进行校际之间互访活动。

4.在放假期间,我们可以进行手拉手同学的互访,到对方的家庭体验生活,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你看我们的计划怎么样?假如你们愿意,请尽快回信,并在信中提出你们的想法。 祝你

身体倍棒,健康快乐!

真诚想念你的王思岩

2011年12月28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西部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叫王若灵,我是南山实验学校麒麟小学部五(2)班的学生。我非常开朗,我喜欢游泳、看书、听音乐。我非常荣幸能和你们的学校组织“手拉手”的活动,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我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深圳。深圳是一座科技发达的城市,这里的交通非常发达,到处都是高速公路。并且,我们这里的绿化非常好,到处都是树木。我们的城市还拥有音乐厅、会展中心等等……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我们的城市非常发达,飞机、汽车、火车都和我们深圳连接在一起,所以,去你们那里是非常方便的。我们的学校也非常好,学校有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操场,并且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台电脑和大电视,很好吧!下次你们来我们学校的时候就可以参观了!

我们的校长非常和蔼,也非常注意我们的素质教育。比如我们学校就开展了唱歌.电子琴.黑板画.古筝.竹笛.等艺术 活动,让我们的课余生活不象以前一样烦闷,而变得多姿多采。你们的学习怎么样啊?你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呢?快给我回信吧!我们互相了解,等以后我们来看你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了,好期待啊!你们呢?

祝你们:

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金沙小学:小红

2013年2月26日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

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莲塘三小五年级15班的一名同学,我叫罗玮豪。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校内还设有篮球场,沙池等体育活动设施。,虽然我们互不相识,但这一次我通过学校网上视频看到了你们的生活情况,深表同情。

看了你们的生活状况,我十分自责。你们每天中午只吃米饭,根本没什么菜,居然没有半句怨言,还吃得津津有味,要是换了我们,

根本不可能,想起平时里总对妈妈做的菜挑三拣四,我们真是有愧啊!我知道你们连每人拥有一本字典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因为你们一个班级才拥有一本字典,而看看我们,看完一本课外书就扔了,有的甚至买过来连看都没看就扔了。你们十分坚强,从小就担负挑柴、洗衣、做饭等家务活,你们常常要挑比自己体重还重的东西,你们却一点也不抱怨,只是尽力地挑着,看看我们这些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干活,最多也是扫扫地,还在一旁叫苦连天,以前当家长说我们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我们一直不懂,现在我看到了你们的生活,才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更揪心的画面,几个孩子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走着,据一些爱心人士的报导,你们从家上学要走

二、三个小时,时间长不说,加上山路弯弯曲曲,非常难走,要是有时不小心脚下一打滑,从山路上摔下来,会闹出人命的,你们却从来不害怕,真是太勇敢了。再想想我,从家里到学校只是

二、三分钟的路程,还要家长接送,连这几步路都懒得走,唉,真是太不应该了。

看完这个视频,我想对你们说:“加油!不要放弃!现在我们国家主席正在提议西部大开发,很快你们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在这幸福来临之前,我们会帮助你们的,我们会给你们捐书、捐款、捐学习用具,我相信,也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你们的,用不了多久,你们也会过上幸福生活的,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请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会全力以赴帮助你们的。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祝你:

身体健康,天天向上!

你未曾蒙面的朋友

罗玮豪

2017.2.17

第18篇:五下第六单元教案

21 七律 长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

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八、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板书课题:14彭德怀的大黑骡子)

2、简介彭德怀。

3、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二、自读课文:

1、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思考揭题时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渎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土,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他才杀了牲口。

二、再读课文:

1、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

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战士的语句。

2.同座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学生读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

(2)彭德怀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深情,让我们再好好地体会体会。

(3)课件出示其中的几个句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出示: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出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4)学生读能表现彭德怀更爱战士的语句。

①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②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理解“燃眉之急”)

③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读2-20自然段。

(1)同座练读。

(2)指名读,评价(要读出彭德怀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心理)

三、谈谈你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四、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第三教时

一、复习

分角色朗渎课文。

二、指导造句

1.找出“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

2.讨论:

“艰苦”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岁月,环境„„)

你觉得什么情况才可以称为“燃眉之急”?你碰到过“燃眉之急”的时候吗?

3.同座讨论造句。

4.指名造句、评价。

三、总结课文:

在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什么?

四、实践活动:

讲述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五、作业:

1、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练笔: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3大江保卫战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铭记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

2、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3、教师简介背景

4、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

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大堤抢险

(3)板书小标题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默读、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铭记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习作六

习作目标

⒈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指导过程

一、导入语

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只要大家好好听,用心想,认真写,说不定你写的作文还能上报呢。

⒉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⒊教师小结: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他(她)们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亲人„„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体育健将、影视名人等。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说话有趣吗?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满分5分)

a: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1分)

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2分)

c: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1分)。

d: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1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a) 导语: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b) 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⑴、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⑵、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练习六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出奇兵》,要求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3)简介《四度赤水出奇兵》的故事背景。

(4)学生再认真看歌词,了解大意。质疑、点拨。

(5)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

(6)布置学生课后找相关故事读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歌词,重点看看两个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试读

(2)教师范读。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清平乐六盘山》。

2、布置学生课后找长征故事读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这段话选自哪篇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重点指导“彭德怀、黑骡子、辛苦、塞”等字词的书写和整体布局的安排。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不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出一部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

(2)明确交际要求: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提建议。

(3)分组练说。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19篇:人教版小学五下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三)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且对对称、平移等现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本单元安排了四个例题,每道例题的知识点各有侧重,层层递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内容的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之后深入探究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是能在方格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一单元的活动要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2、能清楚地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和方法。

3、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和学握新知识,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感知学习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鱼图中的应用。

难点: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五、课时安排:共2课时

图形的运动

(三) 2课时

第20篇:语文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一、字词、背诵(见书中)

二、文学常识。

1、《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全文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课文没有按照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记叙和描写相结合。开头和结尾的场面描写,起着营造气氛的作用,表现了伽利略的求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了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具备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科学小品(说明文的一种),作者是科普作家郑文光。课文采用了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梦溪笔谈〉二则》作者是沈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梦溪笔谈》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因而得名,内容广博,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以虫治虫》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种防治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生物防治方面还有其他的例子:如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食树洞里的害虫,保护树木等。 《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5、《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论,编纂、编辑的意思。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

三、古文积累——《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界:地域,范围。方:正当,正在。 为:成为。 秋田:秋天田地里的庄稼。 之:的。 害:危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译: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其:它的,指傍不肯的。 喙:本是鸟兽的嘴,此处借指虫子的嘴。 蔽地:遍地。 蔽:遮盖。 则:连词,相当于“就”。 以钳搏之:用钳子与子方虫搏斗。 之,指子方虫。 悉为两段: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悉:全,都。 为:成为。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旬日:十天。 皆尽:指子方虫全部被消灭。 岁:年成。 以:因,因为。

大穰:庄稼大丰收。 其:这种,这样。 旧:过去,以前。 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 第一个“之”,语气助词,无义。 第二个“之”,它,指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

本文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那塔)晃动。

据:统治。 方:才。 级:层。 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患:嫌,担心。

1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 如此。”] 译: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布:铺排。 故如此:所以这样。 故:所以。 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译: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乃:于是,便 以:用。 之:代指木塔。 而:转折连词,但是。 初:从前,当初。 以上是第一层。 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译:没有办法,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板晃动的原因。

密:暗中,秘密地。 使:派。 其:他的,指匠师的。 贻:赠给。以:用,把。 问:询问,打听。 因:原因。 之:的。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译: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 耳:语气词,可不译。 但:只。 讫:终了,完毕。 实:使坚实。 钉:动词,用钉子钉。 之:指木板。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工匠师傅遵照他(喻皓)的话去做,塔身就稳定了。

如:遵照。 其:他的,指喻皓的。 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 遂:于是,就。 第二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译: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盖:因为。 弥束:紧密约束。 联:连接。 履:走,踩踏。 其:那。持:支撑。 自:自然,当然。 [人皆伏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技艺精熟)。

伏:同“服”,佩服。 其:他,指喻皓。 精练:精熟。 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人皆伏其精练”,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用心良苦。 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写匠师和众人,是从侧面衬托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技艺高超(精湛、高明)。

《八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这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学思并重(或讲了学与思的关系)。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

2 译:孔于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则讲的是态度。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

译: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则讲是学习态度,善于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注意把他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以改正自己的缺点。

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已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是教的方法。

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四、《专题 狼》

1、请写出有关狼的成语。

如:狼子野心 狼烟四起 如狼似虎 狼心狗肺 杯盘狼藉 鬼哭狼嚎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引狼入室 狼狈不堪

2、请写出有关狼的谚语。

如:狼披羊皮还是狼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 可怜狼的牧人,羊群不会增多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狼死羊安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but never his nature.狼的牙齿会掉,但是本性却改不了。 Throw sb to the wolves. 让某人做替罪羊。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3、请写出有关狼的歇后语。

如:东郭先生救狼——姑息养奸

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请狼来作客---活得不耐烦

狼崽进羊圈——没好事 老狼做生意---没有好货 引狼入室---自取灭亡

4、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代文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传闻。

5、节选自《狼三则》中的《狼》一文的故事情节是: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毙狼——嘲笑恶狼,赞扬屠夫。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耍弄什么花招,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他。

6、《狼和鹿》这则材料含有深刻的科学道理,请作解释。

答:狼和鹿一样,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不可因人类的喜好去保护一方而去猎杀狼,否则,只会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遭受到自然的惩罚。

7、与蒲松龄不一样,作家毕淑敏在《母狼的智慧》一文中称道母狼的智慧,为什么会这样?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答:文学作品是作家写出的,不同的作家对狼的态度和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就会体现出作家的情感态度。 启示:我们要尽量全面、客观、辨证地看待各种事物。

8、猎杀的理由:狼生性狡猾、残忍、贪婪,危及弱小动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安全。

保护的理由:狼是团结、聪明、勇敢、富有母性的动物,又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失的一环,理应有它生存的自然价值,猎杀只会破坏生态平衡。再说,狼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当保护狼。

五下第五单元范文
《五下第五单元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