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逃离德黑兰评价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0-19 18:05:5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观后感

电影《逃离德黑兰》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由奥巴马夫人通过视频连线宣布影片获奖。如此殊荣在以前的奥斯卡颁奖中从未出现过,而“只在颁奖给反伊朗影片时发生了”,所以很多人开始怀疑该奖项颁布的政治动机。尽管有人心存不满、有人心存怀疑,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具思考力与人性光辉的好电影。

从英美扶植新的沙赫,人民起义推翻沙赫,到伊朗民众扣押大使馆人员,美国人民为同胞祈福,再到美加联手营救人质,不抛弃、不放弃,整个影片都能看到人们为了人权而奋斗。

影片开始交代了整个人质营救事件的背景,当介绍到新的沙赫用内部警察维持特权时,出现了一个被反绑的男人为另一个人舔皮鞋的画面。《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舔皮鞋,这严重损害了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这种不人道的、侮辱性的刑罚也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第五条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惩罚”。而且即使触犯法律,也不应该由内部警察滥用私刑,而应该“由一个独立的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世界人权宣言》第十条)。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伊朗官方女发言人称“美国声称自己在捍卫人权,但他根本就没有捍卫人权,反而是违反了所有国家的人权”,整条新闻的高频词无疑是“人权”。可见伊朗人民会推翻沙赫,劫持大使馆,完全是为了捍卫自己应享有的人权。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人有资格享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并且不得因一人所属的国家或领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国际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领土是独立、托管领土、非自治领土或者处于其他任何主权受限的情况下”(《世界人权宣言》第二条)。美国极力推崇和维护自己本国公民的人权,却漠视伊朗人民的人权,这种歧视是应该摒弃的!

当伊朗警察询问加拿大大使的女管家——伊朗女人莎赫尔时,他的第一句话是“追随真主的人,阿拉的使者,我们对自己人友好,对异教徒苛刻”。这是一种极端的宗教歧视,极其容易引发宗教战争。《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播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袖手旁观就如同违反教规”,很明显是在用教义间接干涉和影响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教义至上不如人性至上,愚昧的虔诚很可能会伤害异教徒的人权。

这部电影反映人权的片段有很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权如果受到侵犯,那么其他的一切都犹如空中花园,再美、再好根本就无从谈起!

推荐第2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第一部分 对影片《逃离德黑兰》 的总体印象

在上大学之前,因为是在很小很小的国家级贫困县度过我的大部分读书生涯,除了拼命读书,冲刺高考之外,我从不关心政治历史,上了大学之后,上过王文军老师的二战史,张凤翱老师的近代史,还有张新仪老师的马原以后,慢慢也喜欢看些新闻,读一些历史了,总之,觉得南理工大部分的老师我都很敬佩,很喜欢上他们的课。本学期的百年奥斯卡电影赏析课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本来情商就不高,看电影难免看不出其中暗含的表达技巧,多亏有老师指点,才知道“赏析”电影与“看”电影是有很多差别的。但是由于身在计算机学院,课业繁忙,很多想看的课外读物和纪录片都没有时间看。在课上欣赏《逃离德黑兰》之前,我并不了解人质事件的整个政治背景,刚看完片子的时候,心里面都是对美国特工托尼以及美国政府的钦佩,当然也少不了对伊朗政府的批判。而这正是《逃离德黑兰》这部影片所要达到的目的,向全世界宣扬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1】

了解了影片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后,我从心底上反感美国政府扶持傀儡政府掠夺资源的行为。让我联想到在若干年前,美国政府支持袁世凯独裁,限制“反袁称帝”活动,驱逐在美居留的孙中山、黄兴等;蒋介石也是在美国的扶持下,实施独裁专制,内战失败后才逃亡台湾。除此之外,韩国的李承晚、朴正熙,越南的吴庭艳以及泰国的銮披汶等都是在美国的扶持下上台的。历史上,美国在不同国家扶持傀儡政权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人质,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在当时或许是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

如果抛开美国与伊朗政府之间孰是孰非的问题,暂且不考虑影片《逃离德黑兰》在政治上立场上的片面性,总体上来说,我觉得《逃离德黑兰》是一部很成功很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 第二部分 对片中涉及的政治背景的理解

1 《逃离德黑兰》由本·阿弗莱克导演,并于201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奖。影片中利用了美伊冲突的背景,其真正讲述的是政治大环境下的一个真实的小事件,而这个事件又具有浓烈的戏剧性。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石油储备十分丰富的伊朗。1950年,改革派默罕默德·摩萨台,在伊朗人民的选举中当选伊朗总理,摩萨台上任后,把英、美两国控制的伊朗石油国有化,将石油归还伊朗人民。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为首的新政权。巴列维上台后,生活极尽奢华,他宣扬将伊朗西化,并用极其残酷的手段维护其政权。【3】1977年,伊朗革命爆发,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最终,伊朗人民在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并迫使巴列维逃往美国。

政权的更迭,并没有让伊朗停止动荡。1979年10月,流亡国外的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 ,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他们要求美国遣返巴列维。1979年11月4日,伊朗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而余下的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

当时的伊朗完全处于全盘伊斯兰化的浪潮中,伊朗革命卫队对异教徒和违反教规者常常当众处以极刑。伊朗革命卫队,是霍梅尼在1979年6月,下令成立的一支具有宗教属性的军队【3】,它的成员都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只有家庭出身好,对伊斯兰极度虔诚,或是政府相信其忠心耿耿的人才能入选,他们可以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只要他们认为你是可疑分子,便可随时抓捕或处死。这样的动荡,难免会让人胆战心惊。

如何将这6为美驻伊使馆的外交官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

2 第三部分 导演本·阿弗莱克“导”和“演”的能力令我钦佩

在影片《逃离德黑兰》中,导演阿弗莱克在选取电影题材和掌握电影节奏的能力堪称一流,而同时,他本人饰演的特工角色在演技上也同样令我折服。我称之为导演的“导”和“演”能力,不仅剧情导演得妙,还演得扣人心弦。 1)题材的选取

导演电影大胆地选择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政治冲突题材。

1979年的人质事件中,美国政府曾计划武装营救,但营救最终功败垂成。国际哗然,超级大国颜面尽失。与此同时,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中情局却依靠一名特工,成功地将6位美国人带出伊朗。影片《逃离德黑兰》,便改编自这个尘封了17年的真实事件。

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某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或许由于政府的管制,有关这些历史的真相总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为人知。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1989年的事件等,至今依然是一个极敏感的话题。而美国政府对人质事件的态度也是如此。而即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敢于碰触这类敏感政治事件的人依然在少数。

导演阿弗莱克大胆地以人质事件为背景,在影片叙述中,他通过对节奏的把握以及场面的调度等,很巧妙地避开了人质事件中对美国不利的政治背景。白宫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果断迅速,中情局不像印象中的那样冷冰冰,好莱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功利,电影的时代背景虽然阴暗压抑,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六个公民的生命原来如此重要,成功塑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2】

尽管片子只是还原了一段拯救人质的事件,不过“重现”正是它的可贵之处,这正是观众期待看到的。

2)节奏的把握

阿弗莱克导演掌握电影节奏的能力绝对一流,能把这样你明知道会是美国胜利的电影拍得这么扣人心悬,让人忍不住捏把汗。无论是办理签证时大使的一个眼神,或是车辆前行中碰到了游行的民众而受阻,或是登机时机票的确认,

3 或是“6工作室”在关键时刻接起的伊朗革命卫队的电话等,都能把观众的神经绷紧。

在影片的开始,导演用不到很短的时间把背景过了一下,再现给观众的是美驻伊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的混乱场景。到底美国之前做对做错,看电影的人都来不及思考,就被“暴民”的不理智吸引过去。

1980年1月,门德斯,钱伯斯与希德尔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创办了原本子虚乌有的好莱坞电影公司“6工作室”。新公司不仅包装一新,而且电话线、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为了更逼真,他们策划在好莱坞发布“6工作室”的各种信息,不断有好莱坞记者询问电影细节,各种报纸也对新片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看上去,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可信。

而在门德斯等人筹办“6工作室”期间,伊朗政府陆续发表声明: “美国根本没有捍卫人权,反而侵犯了所有民族的尊严,我们要求引渡这个在美国人支持下实施了不止37年的暴政的暴君,他杀死多少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大使馆的员工不是外交人员,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人是外交人员,所有证据都证明这些人是间谍,以仁慈的真主的名义,我们要向全世界清醒着的人民传达一下讯息,我们要向世界人民揭露美国的暴行,美国政府视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分子,然而美国政府和中情局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恐怖机构。”

影片在好莱坞和人质关押地之间不停切换,让人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人质事件的紧迫性。

1980年1月25日,门德斯按中情局局长的指令潜入伊朗,第二天,在加拿大大使的官邸,他见到了6名美国驻伊使馆外交官。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专门召开了二战以来的首次紧急秘密会议,破例签发了6本假护照,并直接空运至德黑兰。加拿大政府的协助对营救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 1980年1月28日凌晨4点,6名使馆外交官按照门德斯的要求精心装扮后,动身前往德黑兰迈赫尔阿巴德机场。机场是6人要闯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机场,他们的机票从未确认到刚刚被确认以及“6工作室”在最后时刻接起的电话等,是6个人最为惊心动魄的遭遇了。

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步步惊心的节奏设计,以及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却让观影者始终都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阿弗莱克只不过通过这种几次小波折和并列的剪辑镜头,把一个即将失控的电影故事合理地推向了高潮。他对这个段落节奏和气氛的拿捏,让人惊讶不已。 3)阿弗莱克导演的演技

影片中,阿弗莱克饰演的特工角色——托尼·门德斯,他给我的感觉是,为人正直却不乏幽默,勇敢而且机智,少言寡语但内心充满担当。从成功进入伊朗,到成功救出人质期间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让普通人绝望,但是越是绝望的时候他的沉着冷静反而越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强大。

1965年,25岁的门德斯因出色的制图能力,被招募至CIA,专门负责处理伪造证件和伪装身份,这位有着墨西哥血统的图形设计专家,在南亚,中南亚和中东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伪装营救经验,他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美誉为“伪装大师”。影片中,门德斯建议伪装成电影摄制组来实施营救。这个看似荒诞无奇、风险极大的计划,对门德斯来说,不仅隐蔽性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营救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当卡特总统因担心营救计划失败会造成国耻,而取消原定计划时,所有的压力和重担都留给了门德斯自己——“任务如果失败了,代价将是6个人质的性命,以及他的性命。”【2】他离开的时候悄悄地拿走了一瓶酒,然后在那个夜晚里,在烟、酒以及孤独的陪伴下,在无数次的挣扎中他最终做出了决定。这一场戏情感冲突非常有利,阿弗莱克对这个角色的拿捏和演绎精准到位。 第四部分 总结

本片最大的挑战在于将高度严肃的政治事件与高度娱乐化的电影结合起来,而导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5 每个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但仍然期盼着看它是怎样完成的,当受困人员因得救在飞机上喜极而泣的时候,其惊心动魄之后的感染力跨越了国别和民族的差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抛开其政治立场的片面性(毕竟是美国人导演的美国主旋律电影),《逃离德黑兰》在叙事上让人不厌倦,在节奏上扣人心弦,堪称一部成功的政治惊悚片。

参考文献

1、胡克,《逃离德黑兰》影评,日期不详http://wenku.baidu.com/

2、彭建军,《逃离德黑兰》影评,2013年2月17日http://blog.sina.cn/?

3、纪录片《经典人文地理》20140626电影藏秘之《逃离德黑兰——瞒天过海》

6

推荐第3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

任何一个看过几部电影的人,或许不晓得新浪潮,也可能不识得费里尼,但想必一定知道好莱坞。好莱坞,这个承载着百年灿烂与奢靡,交织着万千成功和失败的“梦工厂”,曾被无数对其又爱又恨的导演搬上银幕。但是,在众多真假难辨的传奇中,本〃阿弗莱克的新作—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逃离德黑兰》,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更加罕见的是,本片中的好莱坞没有与美国政府唱反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次“爱国者”。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政治色彩电影,继续向着全世界宣传着美国的淫威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

本片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开头,编导精心为观众炮制了一番简练却不准确的“伊朗近代史入门”: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克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克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勒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勒维的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勒维王朝,并迫使巴勒维逃往美国。又于同年11月4日占领美国驻伊领事馆,将当时使馆中大部分人劫为人质。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如何将这六人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鉴于寻常方法

一时难以奏效,中情局“撤离专家”托尼〃门德斯(本〃阿弗莱克饰)提出一套异想天开的方案:他会以好莱坞助理制片人的身份潜入德黑兰,将六人伪装成拍摄组成员,再利用加拿大护照将他们堂而皇之的带离伊朗。为此门德斯找到曾与中情局有过合作的化妆师约翰〃钱伯斯(约翰〃古德曼饰),通过其介绍又与好莱坞制片人莱斯特〃西格尔(艾兰〃阿尔金饰)取得联络。三人迅速打通关节、招募人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部名为“Argo”、类似《星球大战》风格的科幻片包装上市。接下来,门德斯就以为剧组挑选适合拍摄的外景地作借口,前往伊朗实施这看来一点也不靠谱的救援计划……

感慨当时参与这次事件的所有人物,美国的特工,等待被营救的美国外交官,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你面对着手拿枪械,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真主阿拉,愿意和美国决一死斗的伊朗士兵时候,你要做到把自己真实的信息身份全部忘记做到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就是极刑,该有多好的心理素质。一般的人还真做不到这点。主人公tony的精神品质值得称赞,冒着顶撞美国总统的风险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避免新的战争引起和更多的无辜百姓陷于其中,他义无反顾的向前。到故事最后,革命军不可能追上飞机,飞机已慢慢起飞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只想说“终于......好样的。”有几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第一个是在美国领馆的人质被蒙上眼睛,带到地下室,似乎要执行枪决,但是只有枪声,没有子弹。有人崩溃的跪倒了,我相信他一定认为生命真的结束了。第二个是那些跪在地上拼碎纸机里碎片的孩子,他们那么淡定,似

乎就是在玩着最平常的游戏,要全力以赴的完成拼图。第三个是在机场,那个原本反对计划的人突然眉飞色舞的讲起了电影的制作和故事,完全变成了设计中的角色,让Mendez特工都瞠目结舌。还有就是那些革命者听到故事后的跃跃欲试,让人觉得原本对立的两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存在。解救人质,上策兵不血刃,下策强攻敌人抢出人质,下下策是满足恐怖分子的所有条件。由此判断,中情局员工门德兹所策划的营救方案简直天才之作—— 6名外交官伪装成和门德兹在一起工作的剧组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电影“Argo”,坐上飞机逃之夭夭,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不伤人质一根毫毛。但如此机智的方案,原先从没有被人看好,被上司反对,也被外交官怀疑,是门德兹一贯坚持才得以执行。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近乎偏执的执著,即使别人如何悲观,他还是坚持前行。中情局人员门德兹就是如此。

影片巧妙地操纵了观众的爱憎和立场。美国扶植傀儡政府掠夺资源和伊朗劫持美国人质都无道德可言,但哪个更可恶?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砝码,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难道不是当时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是的,美国人质的生命宝贵,但被巴勒维秘密警察部队(SAVAK)迫害致死的伊朗人就一文不值么?然而,阿弗莱克和编剧克里斯〃特瑞奥没有给片中的“反派”——伊朗民众——任何辩白的机会,中情局特工门德斯靠着机智与胆魄,兵不血刃地将六名美国人偷运出剑拔弩张的德黑兰,不难捕捉到当时伊朗社会中积郁已久的怒火和新旧交替

的躁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枪不离手、高喊口号的暴徒。这或许对渲染恐怖、惊险气氛很有效,但也会加深“反伊斯兰者”的偏见。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一个被妖魔化的伊朗无疑是某些利益集团最希望世人看到的。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绝对不会停止。有人曾经说过,西方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一个世界难题,无解。中东那个地方是不是自打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没消停过,你来我往,争夺不断。后来因为有了石油、有了现代文明,宗教的不一致和利益让冲突有增无减。1979年有伊朗大规模反美,如今伊朗和美国依旧互不对付。

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冲击下,人们能否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或许在阿弗莱克看来,要打破冤冤相报的怪圈,仅靠国家间对孰是孰非的争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那看似渺小的善良与勇气。

姓名:胡克

班级:12经济1

专业:经济与国际贸易

学号:120107100112

推荐第4篇:影评逃离德黑兰

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评析电影《逃离德黑兰》

电影一开始就是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影的内容会向人们传递和反映着不同的具体的文化现象,折射社会现象与社会现实,甚至是意识形态的输出。

由本·阿弗莱克导演的《逃离德黑兰》获得了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奖,这部电影根据的是一篇名为“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电影在片头运用了纪录片似的电影美学的手法,向观众再现了一段简练、看似历史画面的故事发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列维的奢靡腐朽和运用秘密警察萨瓦克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白色革命”西化改革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并迫使巴列维逃往美国。电影是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此的片头似乎为观众还原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的本来面貌,《逃离德黑兰》的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一、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

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在人类的历史上似乎就从未停止过,从早期的十字军东征到两次爆发的海湾战争,及近年在西亚、北非这些阿拉伯国家上掀起的“茉莉花革命”、利比亚内战等。

电影在纪录片似的片头即提到了伊朗国王巴列维使伊朗西方化的改革激怒了大批传统的什叶派穆斯林,影片开始也出现了伊朗人点燃美国国旗、冲击美国大使馆,绑架使馆中的美国人的画面,以及后来片中德黑兰街头的反美标语、画报,被行绞刑吊死在街头的人,几个美国人在大巴扎中与伊朗人相争执,机场的最后一关中与伊朗革命卫队相周旋,及最后一幕飞机飞离伊朗领空后可以供应酒精类饮料,这些都反映着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其中几个美国人在大巴扎中与伊朗人争执的一段,双方说着不同的语言在对对方高声怒吼,人人脸上都充满了愤怒。两个素不相识的异国人却能如此彼此仇恨和畏惧,伊朗大叔对美国人是何等的仇恨与愤怒,似乎那几个美国人就是国王杀死他儿子的那把“美国枪”的化身;而美国人对那伊朗大叔及大巴扎中的伊朗人又是充满着恐惧。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仅因为英语和波斯语的不通是阻塞和徒劳的,还有双方甚至没有了解彼此的意图,而在那之下的沟通毫无作用,只能成为加深误解和偏见的催化物。造成这一僵局的也许是两种文化根深蒂固的成见。当一成见根植于一个更宏大的言论中时,经过了权力或当权者的塑造后,民族、宗教间的矛盾被上升,文化的冲突被扩大,人们便成了文化冲突下权力行使暴力的工具。

电影中镜头给了德黑兰市中心上写着“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招牌字幕译为肯德基的特写;一闪而过的裹着黑色头巾在德黑兰街头吃着炸鸡的穆斯林妇女。在极端狂热的伊斯兰革命浪潮下,在主张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的时代背景下,德黑兰的街头依旧能看到女穆斯林吃着象征美国文化、西方文化的肯德基,

这侧面反映了文化冲突下的融合,西方文化在伊斯兰革命下并没有能完全被杜绝,依旧渗透伊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KFC只是冰山一角。加拿大大使家中的女仆莎赫伊在伊朗革命卫队前来询问时并没有说出实情,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间房子里的人都是伊朗的朋友”。我们对片中伊朗人的印象大多会用“无知的暴民”来形容,冲击美国使馆、围堵几个美国人坐的车、残暴的革命卫队,而莎伊赫的角色与电影中其他伊朗人是相反的,这透露了在急剧的文化冲突下,在疯狂的伊斯兰革命下,仍存在着善良美好的人性,依旧能看到人的真善美,她是善良友好的伊朗人的代表。

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绝对不会停止。有人曾经说过,西方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一个世界难题,无解。中东那个地方自打有了人类文明后就是一块充满纷争的土地。后来因为有了石油、有了现代文明,宗教的不一致和利益让冲突有增无减。《逃离德黑兰》就是这样一部在“文明冲突”之下上演的文化现象学,通过对文化的冲突的演绎来表现文明的冲突。

二、美国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文化帝国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告诉了我们大众文化首先是由掌控着权力的统治阶级至上而下的传递给大众的,大众文化至上而下传播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人们所爱看的好莱坞的影片,则是典型的大众文化工业的产品,作为受众的我们则是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消费者。在《逃离德黑兰》这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几个美国人假借拍摄电影之名逃离伊朗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剧情,欣赏到的也不仅仅是绚烂精致的画面及巧妙的背景音乐对气氛的烘托渲染,传递给我们的往往还有隐藏在电影中的美国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在看《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时我们其实在下意识中就会结合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及知识经历对电影中的所谓“是非曲直”做了判断,人们总会自觉的站在美国的一方,觉得正义在美国一方,主动地站在道德的高度审视伊朗这个“穆斯林暴徒”,似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是民主、自由、先进的,而伊朗所代表的伊斯兰文明第三世界文明就是专制、腐朽、落后的。电影巧妙地操作了观众的立场,大肆渲染了伊朗劫持美国人质的恐怖气氛,将几个美国人带到地下室行刑、街头吊着绞死人、革命卫队冲进大使馆绑架美国人,这些画面与场景极易使我们为之义愤填膺,批判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可恶,无人道。但我们在愤怒之余却遗忘了巴列维王朝是美国扶持下的妄图掠夺石油矿产资源的傀儡政权,忘了巴列维的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对伊朗民众犯下的滔天罪行,难道只有美国人质的命是人命,对伊朗人民就可以草菅人命吗?

影片中更多渲染烘托的还是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本•阿弗莱克的救援计划在众多计划中最为有效可行脱颖而出,同时计划中从编剧、导演到工作室等一系列都设计得似乎天衣无缝,在关键时刻,男主角还决定违反命令,逼迫美国政府按原计划行动,凭借个人的机智与胆识,带着六名美国人突破伊朗的重重关卡逃离形势紧张的德黑兰,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演绎,个人英雄主义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据统计,奥斯卡奖评委一半多年龄超过60岁,90%以上是白人,70%以上是男性,他们是在70年代的美国成长起来的人,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代言人。《逃离德黑兰》高擎个人英雄主义大旗,纵观近些年,政治题材的影片永远不会在奥斯卡中缺席,获得评委会青睐并不令人意外。

影片完全没给“反派”以辩白的机会,我们从头到尾看到的都是高呼口号、手持武器、游行示威的“伊朗暴民”,执着地做着拼图的伊朗儿童,革命卫队的暴力形象。作为“反派”的伊朗民众及革命卫队又似乎都是傻子般的被美国人戏谑,随意蒙混过关。最后一幕伊朗革命卫队开着皮卡和警车追逐正在起飞的飞机,更让人心弦紧绷,心中暗嘲伊朗,在飞机离地时不觉心中舒了一口气。这样的电影无疑会加深人们对未知而神秘的伊斯兰世界的成见,同时又宣称了美式的民主自由,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一个被妖魔化的伊朗正是某些利益集团最希望世人看到的,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渗透人们的头脑,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表示出一种仰望,对第三世界、伊斯兰世界则定性成了邪恶、暴力、野蛮与未开化,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输出在赋予其娱乐性和商业性的标签同时比任何教化要来得更为有效,同时输出的也是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让观众下意识地认为美国文化优于自己的文化且认同、追随这一文化,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实现过程。

三、促进和保护文化多元,反对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这个词最早是由葛兰西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一个阶级主导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认同、非暴力的缓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等手段来实现的。在美国电影唱主调的影响下我们往往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

在西方文化、好莱坞文化等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遗忘文化的多元性,甚至出现了有些人对于本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都知之甚少,了解西方文化更甚于中国文化的现状。在以往我们通常只关注中国大陆、港台、日韩及欧美的文化艺术作品,而《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将我的目光引向了伊斯兰世界。回顾历史,两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阿拉伯世界曾经出现过绚烂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波斯文明,在看近年,从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创下出版奇迹到伊朗电影《小鞋子》入围最佳外语奖及2011年同是伊朗拍摄的《一次离别》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奖。我们发现不能仅仅用“恐怖主义”、“宗教狂热分子”作为伊斯兰世界的标签,伊斯兰世界创造了灿烂古老的文明,伊斯兰文化同样能生产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作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发展弘扬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和保护文化多元是我们应持的态度。在除本国文化外的西方文化占据文化生活的大部分时,我们似乎也该听听第三世界发出的声音,倡导和保护文化的多元。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三联书店,2007年7月。

[3] 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 2010年1月。

[4]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5] 王云松《电影与政治联姻》[N],人民日报,2013年2月。

推荐第5篇: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

制片人格兰特·赫斯洛夫: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三位最性感的制片人站在一起。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我有有成百上千的人需要感 谢,所以我不会在这里感谢你们了,我会在下周有空时一个个感谢你们,我要感谢我的好友乔治·克鲁尼,能有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好友真的 需要感谢上帝。我之所以要在本之前发言因为本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而本要感谢他自己有些尴尬,而我先讲就可以感谢他来做一个铺垫了。

本·阿弗莱克: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重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我能够再次获奖需要感谢很多伸出援手无偿帮助我的人。在生命中你跌 倒过一次这并不要紧,关键是你得站起来继续。斯皮尔伯格是个天才,我还要感谢另外8位电影人,他们都有机会上台领奖,感谢所有出现 在电影中的人,为这部电影出过力的人,感谢所有的人。

推荐第6篇:《逃离德黑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范

飘花影院http:///c6j编辑

《逃离德黑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范

初看本·阿弗莱克的《逃离德黑兰》时,十分犹豫该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因为一个东西做到完满周全之后,你的深刻印象反而不如那些很有个性很有创意很狂飙突进但留有遗憾的对象。这就类似于整容,严格按美女标准整出的女性,能算是极致的“尤物”么?后来发现不少电影网站上的评分竟然超高,几乎跻身经典佳片之列,再后来就是第70届金球奖把剧情片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授予了这个片子,于是,不能不说几句,否则,对不起老美影坛的这一模范制作了。 《逃离德黑兰》是不是老美树的主旋律,可以先搁下不表,因为在下于此前的“《保镖》走过二十年”里已经唠叨了一番,再炒剩饭这滋味肯定要反胃的。我们暂且拿了好莱坞的“三大戒律、八项主义”作为评分原则,来给小本哥掂量掂量。坦率说,这分也不易打,小本哥的这部片子非常中规中矩,评分老师没有更多扣分的理由,给个满分吧又忐忑得很,况且还真不乐意。

先看这三大戒律。一是不许漠视消费者,这点小本哥做的好极了,电影中既有老美感兴趣的中东问题伊朗事件,又悬念十足、紧张感保持的相当出众,传统的叙事方式,很得观众之心;二是不许美化当权者,小本哥也做的蛮到位,如果不是特工出于人道和责任感的坚持,说不定那几个人质就悬了,从故事里看,小本哥对上层的头儿乃至美国的执政者体制还是有所质疑的,虽然这一层仅仅点到为止,不痛不痒而已。三是不许屈服于侵略者,这个更加毫无疑问了,那些德黑兰街头的“暴民”,可能在老美眼里怎么看都有点儿类近于恐怖分子—

—至少容易产生这样的联想。

至于那些个“主义”,我觉得小本哥费了相当的心思在往故事里装。譬如,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人道主义,乐观主义,唯美主义等等。这个电影,称之为老美201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模范制作,是名副其实的,完全没有一丝儿的浪得虚名。

具体到叙事方案,差不多做到了完备而无可挑剔:全心全意地为观众演绎冲突,既有美方与伊方的,又有自己人内部的,上下级之间,逃难者夫妻之间等等,几重的冲突纠缠在一块,加上各种必要的转折,眼看营救计划有鼻子有眼了,又得节外生点枝,直到最急迫的关头峰回路转,煞是有戏,足够喜好这种口味的观众喝一壶啦。

埋头经营于平行蒙太奇,有小本哥们营救小组一条主线,还有伊朗方面追查的一条线,还有自己阵营里的干扰啊、配合啊等等,反正就是不急也不慢,玩点儿张弛有度什么的。同时,空间切换那是相当的自由,不仅带出了老美眼中不乏神秘感的伊朗的那些异域风光细节,而且顺便调侃了一下好莱坞片场的种种陈规陋习。

努力践行“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为影迷提供一个最新的示范案例。航班正在滑行准备起飞,伊方人员冲上跑道,开着车开着枪追赶,那一刻,够紧张啊,帮你将尿点抛到九霄云外。

只是,好像还缺点啥。我只觉得,因为向传统的、经典的好莱坞叙事致敬吧,便失却了不少的新鲜感,总之,不管故事怎么起伏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啊,我猜到了开头,就一定猜对结尾。

有一个细节印象不浅。航班飞出伊朗领空,空姐告诉乘客,可以喝

酒了,机上提供酒精饮料,一干人等欢欣鼓舞,这与影片的前半部分遥相呼应——当时航班即将进入伊朗境内,空姐提醒乘客不能喝酒,紧接着就是收酒瓶酒杯。MD西方文明固有的优越感,在此处又露了马脚。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初看本·阿弗萊克的《逃離德黑蘭》時,十分猶豫該給出一個什麼樣的評語,因為一個東西做到完滿周全之後,你的深刻印象反而不如那些很有個性很有創意很狂飆突進但留有遺憾的對象。這就類似於整容,嚴格按美女標準整出的女性,能算是極致的“尤物”麼?後來發現不少電影網站上的評分竟然超高,幾乎躋身經典佳片之列,再後來就是第70屆金球獎把劇情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授予瞭這個片子,於是,不能不說幾句,否則,對不起老美影壇的這一模范制作瞭。

《逃離德黑蘭》是不是老美樹的主旋律,可以先擱下不表,因為在下於此前的“《保鏢》走過二十年”裡已經嘮叨瞭一番,再炒剩飯這滋味肯定要反胃的。我們暫且拿瞭好萊塢的“三大戒律、八項主義”作為評分原則,來給小本哥掂量掂量。坦率說,這分也不易打,小本哥的這部片子非常中規中矩,評分老師沒有更多扣分的理由,給個滿分吧又忐忑得很,況且還真不樂意。

先看這三大戒律。一是不許漠視消費者,這點小本哥做的好極瞭,電影中既有老美感興趣的中東問題伊朗事件,又懸念十足、緊張感保持的相當出眾,傳統的敘事方式,很得觀眾之心;二是不許美化當權

者,小本哥也做的蠻到位,如果不是特工出於人道和責任感的堅持,說不定那幾個人質就懸瞭,從故事裡看,小本哥對上層的頭兒乃至美國的執政者體制還是有所質疑的,雖然這一層僅僅點到為止,不痛不癢而已。三是不許屈服於侵略者,這個更加毫無疑問瞭,那些德黑蘭街頭的“暴民”,可能在老美眼裡怎麼看都有點兒類近於恐怖分子——至少容易產生這樣的聯想。

至於那些個“主義”,我覺得小本哥費瞭相當的心思在往故事裡裝。譬如,英雄主義,理想主義,人道主義,樂觀主義,唯美主義等等。這個電影,稱之為老美2012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模范制作,是名副其實的,完全沒有一絲兒的浪得虛名。

具體到敘事方案,差不多做到瞭完備而無可挑剔:全心全意地為觀眾演繹沖突,既有美方與伊方的,又有自己人內部的,上下級之間,逃難者夫妻之間等等,幾重的沖突糾纏在一塊,加上各種必要的轉折,眼看營救計劃有鼻子有眼瞭,又得節外生點枝,直到最急迫的關頭峰回路轉,煞是有戲,足夠喜好這種口味的觀眾喝一壺啦。

埋頭經營於平行蒙太奇,有小本哥們營救小組一條主線,還有伊朗方面追查的一條線,還有自己陣營裡的幹擾啊、配合啊等等,反正就是不急也不慢,玩點兒張弛有度什麼的。同時,空間切換那是相當的自由,不僅帶出瞭老美眼中不乏神秘感的伊朗的那些異域風光細節,而且順便調侃瞭一下好萊塢片場的種種陳規陋習。

努力踐行“最後一分鐘營救”模式,為影迷提供一個最新的示范案例。航班正在滑行準備起飛,伊方人員沖上跑道,開著車開著槍追趕,

那一刻,夠緊張啊,幫你將尿點拋到九霄雲外。

隻是,好像還缺點啥。我隻覺得,因為向傳統的、經典的好萊塢敘事致敬吧,便失卻瞭不少的新鮮感,總之,不管故事怎麼起伏變化,萬變不離其宗啊,我猜到瞭開頭,就一定猜對結尾。

有一個細節印象不淺。航班飛出伊朗領空,空姐告訴乘客,可以喝酒瞭,機上提供酒精飲料,一幹人等歡欣鼓舞,這與影片的前半部分遙相呼應——當時航班即將進入伊朗境內,空姐提醒乘客不能喝酒,緊接著就是收酒瓶酒杯。MD西方文明固有的優越感,在此處又露瞭馬腳。

推荐第7篇:《逃离德黑兰》: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

《逃离德黑兰》: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

从《拆弹部队》到《国王的演讲》再到《国土安全》,政治和历史题材一直是近几年来美国学院派评委们的宠儿。而如果说大卫·里恩的电影让观众“品味历史”,奥利弗·斯通的电影让观众“反思历史”,现代的政治历史电影则是让观众“体验历史”。与传统的政治历史题材电影相比,现代历史政治题材电影弱化了对时代背景的渲染和对政治博弈的解析,更多地关注普通人在大事件中的心理状态而非命运波折,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而代之以人性关怀。从其艺术手法来说,则是舍弃了以往造神式的气氛烘托,而倾向于用低调朴实的电影语言将观众们带入历史之中。正所谓“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逃离德黑兰》就用这样一种方式获得观众和评论界的双重青睐,让本·阿弗莱克从当年的票房毒药摇身一变,俨然成为新生代导演中的翘楚。

接受媒体访谈的时候,小本哥曾引用约翰·福特的话说“导演工作的90%就是选择并指导演员”,低调却不乏实力的演员卡司与电影低调而装X的气质一脉相承。除了小本哥自己,片中的其他演员无一出自好莱坞一线明星之列,但实力却不容小觑:布莱恩·科兰斯顿是蝉联艾美奖影帝的“老白叔”,约翰·古德曼是科恩兄弟的御用演员,艾伦·阿金则是闯荡好莱坞多年的老戏骨,就连饰演人质的演员们也都有着丰富的表演经历。这样的卡司既让观众不再把精力花在“见过大爷”和“数星星”上,又有效地保证了电影中“人人有戏”,同时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感,还节约了拍摄成本,真可谓一举多得。小本哥在片中的台词及其简练,丝毫没有抢戏的感觉,使整部电影在表演层面上非常协调,带有明显的新派历史电影风格。WwW.xijudyw.cOm

如果让我们来复述这个故事,其实这不过是一个“我来,我见,我征服”的完美任务,并无太多戏剧性可言。因此,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把这样的简单故事转化为精彩的电影也就成为了考验导演能力的试金石。小本哥在电影中主要用三种手段来实现这个目的,一是淡化了意识形态层面的评判,将焦点对准人类共同情感与政治对人的异化之间的矛盾。影片中不仅刻画了六位人质的思乡与惶恐,也表现了托尼·门德斯对妻儿的惦念,表现了加拿大大使馆中伊朗女管家的慈悲,甚至还表现了伊朗人对电影的兴趣。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政治冲突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残杀与报复,不信任和对生命的漠视。CIA决定取消“Argo”行动时的一段台词将这个主题表现的非常透彻“六个美国人被暴徒从加拿大外交官官邸中拖出来处决会引起世界公愤,但如果六个美国人假装拍电影和一个中情局人员被他们在机场处决,那会是国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联想到小本哥当年演过的《世界末日》。在那部影片中,美国一帮钻井的老粗(而且不要忘了,他们出场时是在南中国海开采石油)居然可以超越其他国家的科技精英,扮演世界拯救者的角色,而在《逃离德黑兰》中,让美国人陷入险境的正是美国本身,从“美国人救世界”到“美国人、加拿大人、伊朗人共同救美国人,美国政府添乱”,这样的转变显然更迎合当代观众的价值观。

小本哥的第二个手段是把好莱坞作为一剂增味的猛料。实际上,托尼只身进入伊朗之后,Argo任务与好莱坞的关系就不大了,但任务到这时才刚刚进入主要部分。为了增添影片的戏剧效果和趣味性,小本哥大大增加了好莱坞的戏份,将电影《Argo》作为片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从邀约导演到取得剧本改编权的谈判,从“Argo f**K yourself”这句口号的诞生到片末李斯特和约翰在第六工作室的外面被电影拍摄现场阻隔,这些桥段将电影人对好莱坞模式的还原与反思融入电影中,既为严肃的政治题材增添了一抹轻松的色彩,又能够取悦怀旧的评论界,实在是非常讨巧的做法。电影摄制

组对台词的一场戏尤其经典,这段戏其实与营救人质的任务关系不大,但却成为凸显电影主题的点睛之笔。导演在处理这段戏的时候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利用流畅的剪辑将剧组、加拿大大使馆、伊朗民众和中情局几方面交织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美国人要求人质回家和伊朗人要求公正裁决之间的尖锐冲突,并通过《Argo》的台词含沙射影地表达了导演对政治与历史的思考,这与小说《包法利夫人》中那个震古烁今的农业博览会段落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是能够载入电影教科书的经典段落。第三个手段则是对虚构与真实的把握,这也是影片争议最大的地方。实际上,对事实的改动是所有历史电影都绕不开的问题,如果想让电影精彩,那就必须要改动,但每一次改动又会让观众多一个诟病电影的理由。所以与其偷梁换柱地进行修改,倒不如以光明正大的改动来博得观众的理解。小本哥在片中运用了好莱坞最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这样观众都明白事实必然不会像电影一样紧张,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跟随电影的节奏而摒住呼吸。等观众这口气一松,导演立刻用历史图片与电影片段对比的方式,把“真实”呈现在观众眼前,用以弥补影片中对历史真实的改动,这一手隐绝技于谈笑,化装X于无形的技法潇洒非凡,显露了小本哥向大师迈进的自信和野心。

一个服务员,一个杯子成了将好莱坞和伊朗连接在一起的关键,这个构思很有大师范儿

《美国往事》虽然是不世出的黑帮史诗,却无法撼动四平八稳的《教父》在黑帮电影史上的地位;《肖申克的救赎》虽然刺激了1995之后那些年的观众,并且业已成为二逼青年向文艺青年迈进的入门必修课,却在当年的奥斯卡角逐中输给了看似傻里傻气却在举手投足间霸气侧漏的《阿甘正传》。所以那些整天把“牛X”挂在嘴上的装X青年要注意了,装X和牛X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高调的炫耀而后者是自然的流露,如果你还不能达到牛X的级别却心向往之,那么至少学会让装X变得低调一些,毕竟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

古剑存香 发布于: 2013-02-15 13:12

推荐第8篇:逃离读后感

整本书由八篇短篇小说构成。八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她们都想逃离。

在邻居的帮助下,卡拉逃离男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寻找新的生活,逃开那个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逃离负重的生活。可就在对未来有无数种遐想之后。卡拉崩溃在途中。卡拉最终哀求男友来接接她。对于卡拉,逃离是痛苦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太多孤独和陌生足以超越原本令他厌倦的日子。于是逃离在半途搁浅。当他们在车站相见。一切都显而易见。自己唯一的救赎却还是自己想要逃离的那个地方,那个人。

格蕾丝要逃离的是自己的结婚对象工程师莫里。莫里的哥哥尼尔出现的时候,格蕾丝发现这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于是她坐上尼尔的车开始一场逃离。可最终,逃离失败,尼尔的酗酒让格蕾丝无法忍受。当格蕾丝再一次离开的时候。尼尔因为事故死在桥上。尼尔一样是个想要逃离的人。只不过他选择的方式是死亡。

逃离不一定那么举步维艰,也不见得就是偏颇的个例。门罗证明,逃离无所不在,那种想要逃开的欲望在这个繁华也荒凉的星球上每秒上演。逃离可以是为了追逐自己梦寐的生活,可以为了奔向突然迸发的爱情,也可以漫无目的。可逃离就是逃离,它包裹着一个残酷的标志,就是逃,哪里都可以,做什么都行。只要远离从前的那个地方那些人那种生活。

朱丽叶21岁已经获得古典文学硕士学位,正在撰写博士论文。可已算的上是完美了。可是一切并不单纯。生活总是麻烦不断的。作为一个女人,结婚是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要做的,否则,四周的压力便会接踵而至。如果结婚,那么以前所学的一切都会浪费,而如果不结婚,她会变得高傲孤僻。更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古怪分子。终于,朱丽叶也开始逃离,千里迢迢的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打渔男。不理会他已有的妻子和诸多情人。就那么投入生活。或许生命就这样悄然继续,一切看起来会更好些。可生活从不理会这些,毅然残酷着继续。男人因为出海失事。并被就地火化。朱丽叶在经过几十年的逃离生活之后,还是返回到过去,继续完成她的博士论文。

有人把门罗和契科夫很想。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可以精准的抓住生命力那些细如毛发却烈如火焰的绝望和真相。

朱丽叶抱着女儿回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奄奄一息。母亲说:“到了我真的不行的时候,你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吗?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朱丽叶只是背过身去,收拾厨房,“把一切都放到原处去。”。这里是我所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假装没听到不作回应。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悲伤。当我反反复复阅读这里之后却发现。换做我,换做所有人,遇到这个场景这些言语,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假装,假装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因为无话可说。朱丽叶逃离家庭的起源是父母婚姻的解体。她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故事。门罗一样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可以假装没看过不知道,不去诉说不去想起。可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却一字一句的掠过大脑如此深刻。许多人都在逃离,或许只是为了逃离妻子的絮叨,逃离工作的压力,甚至是更细微的原因。或许吧,逃离好过庸常,好过独自面对。

可逃离依然带着仓促,更多的人仓促中找到一些事,一个人就此过着一种生活。可或许终其一生才能发现,原来一切也不那么尽如人意。命运总是冷着脸看我们如何抉择。当我们离开停顿以为找到结果,以为过去终要结束的时候。却不知道或许这一切依然是个错误,一切只是开始,另一个开始。

如同门罗的那些故事,逃离原本的自我,家庭,爱情,旧固的环境后,依然还有无尽的孤独,措手不及的变故。可回到老地方却发现,有些东西已经再也回不去了。它们被撕的支离破碎,布满灰尘。

它们,我想说的是那些或许庸常日子,那些我们曾经厌倦的却真实了解的人和大家藏在心里的那种永远不想彼此分离的美好时光。

推荐第9篇:逃离议论文

“逃离”话题作文思路点拨及例文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中,神灯精灵是永远不会被囚禁的。因为只要有一条缝隙,无论这条缝隙有多么细小,她都会化成一缕青烟从这条缝隙中逃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囚禁,比如被功名利禄囚禁,被人际关系囚禁,被殷切的期待囚禁......人如果也像神灯精灵那样,会伺机逃离,那么人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请以“逃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结合材料来看,这道题审题立意的难度不大。重点考查考生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感悟。写作之前,考生要先理解“逃离”的意思。在材料中,“逃离”就是“寻找生命的出口”的意思。生命如果一旦被外物束缚就等于被“囚禁”了,要想获得新生就必须寻找生命的出口。神灯精灵永远不会被“囚禁”,他善于找到逃离的缝隙,说明“囚禁”总是相对的,而缝隙的存在是绝对的。

如果以“逃离的必要性”为主题,那么考生可以写成议论文。为了让将文章写的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清楚,考生可以先从普通人的生活实际写起,最好以具体的实例入文,摆出人在生活中被名缰利锁等“囚禁”的事实,然后引出论点,再结合一组事例加以论证以确立观点。如果以“学会逃离”为主题,那么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在文中讲述主人公如何面对困难、挫折、不幸等困境,并为自己的灵魂找到逃离悲哀、压抑、痛苦的出口。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都要紧紧围绕“逃离”这一话题作文。

【优秀例文】

逃 离

生活中,我们常有许多烦恼和无奈:为了“美好前程”而忙忙碌碌,到头来一事无成,疲惫不堪,为了“浪漫爱情”而冥思苦想,最后曲终人散,千疮百孔。于是我们学会了掩饰,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逃离。

与人寒暄,言不由衷;为人处世,身不由己;在灯光迷离的舞台上,涂脂抹粉重重衣冠;在觥筹交错的宴席间,虚与委蛇频频举杯;在步履纷纷的旅途中,面如春色轻轻握手。为了功名利禄而变腔变调,从而丧失了做人的乐趣;为了取悦别人而仰人鼻息,从而丧失了做人的风骨。

我们想得到太多,却不愿意失去太多。于是我们选择了逃离

逃离爱情,做个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的自己。在四顾茫然中寻找自由,在无忧无虑中追求快乐。以为自己远离了寂寞,找到了自由与渴望,却不知真正的寂寞是懂得寂寞,真正的自由是忘记自由

远离世俗,选择“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恬静,选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高洁,选择“采菊东临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做一个“登山情满于山,观海情溢于海”的雅士。以为自己在生与死中悟到了唯美的诠释,却不知时光已在休憩中缓缓流过,生活缺少了几分激情,几朵浪花。 在生活中,逃避是不现实的,解脱是不可能的,放弃是不明智的。我们不可能打个包袱,从此浪迹天涯,追寻似乎是自己想要的却又永远不可能得到的梦境。我们所要面对的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我们有父母,有朋友,如果我们去潇洒快活了,那他们怎么办?于是我们似乎又无法逃离。

渐渐地发现,其实逃离本身就是一场战斗,而敌人恰恰是我们自己。在叛逃所需的重新结构中,我们改造了自己,战胜了自己,或许还彻底打败了自己,让新的我犹然而出。

因此在逃离的同时,我们又在回归。

回归是生命成长的节奏。人类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在逃离与回归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动态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在逃离和回归中实现的。哲人说:我渴望找到一方净土,安妥我的灵魂。这也许便是回归本身的升华。crc亲子资源网 不断地叛逆与逃离,又不断地回收与复归,情感与智慧,在平静的时空中产生了张力。不管结局如何,不管层次如何,我们的确从中获得了乐趣和意义。相信历经沧海桑田,终得反璞归真。 逃离,不如归来

人工湖边有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枝上点缀着浓淡不一的绿,每当傍晚时分,我从路旁经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地站着,说不出的拙朴与奇异!无边的云霞,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为不变的树枝增添了韵律。它日夜为人们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程式化地完成了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告别累人的高中生活,狂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有日夜相伴的朋友,但各奔东西的伤感也无法留住匆匆离去的脚步。幻想成了我生活的部分,踏入奇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快乐比山高比水长。

逃离的快乐,像一层薄薄的细纱,还没扯直,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生活流水无痕,夹杂着落英缤纷。遥观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发觉锋芒般锐利。米兰·昆德拉在他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当身后的大门砰然关上时,才发觉自己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变得难堪无助。逃离,它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厌倦了身边的生活,便开始到处张望别处的风景??可是,我总在某个虚幻的愿望里,极力地将生活的秋千荡到最高点,而停下时,却发现它还是原来的位置!

一直喜欢旅行,希望到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逃离在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为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风景地的确美,却没有逗留的理由。逃离,不如归来!

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的那般勇敢,日为友,风为伴,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但当我想象那画面时,品尝到的是百般孤独,在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不寒而栗!没有推窗望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都是牢笼樊篱。逃出现实的喧嚣,也逃不出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看着眼前这棵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都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芳香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生应无所息。逃离是种怯懦,而沉醉是永恒的归宿。 生应无所息,就同这棵树静静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非常注重构思:暮色中,湖边的树静静地站立着,无边的云霞,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为不变的树枝增添了韵律。“我”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由树“我”想到了人生。在现实的繁琐中,“我”向往逃离,但逃离的快乐像细纱,很快被流浪的风吹远了,因为“我”总在某个虚幻的愿望里,极力地将生活的秋千荡到最高点,而停下时,却发现它还是原来的位置。“我”进而想到了王维的《竹里馆》,王维其实没逃出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看着眼前这棵树,“我”才感到:琐碎和锐利都是生活的假象,与其逃离,不如归来。文章文心曲折,蕴含深刻,阐述了一种类似“围城”的道理,写得很深刻。

【亮点透析】

基础

等级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 文章由人工湖边的树想到自己的繁琐生活,写了自己 的逃离经历,再想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立足点,写了自己的“逃离”经历,体验深刻,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感染力。

王维的诗歌《竹里馆》,内容厚实。

深 刻

作者由树想到人生,由人生的“逃离”想到人生的归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来,最终得到生应无所息的结论,显示了作者对生活

的深刻思考,观点很有现实意义。 发展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等级 有 创 新

构思精巧

有个性色彩

文章由树到人,最后归到树,结尾树人合一,文心曲折。作者写自己的体验时,为避免单线直下,采用联想方式,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与王维的诗歌充实内容,构思很有个性色彩。篇2:“逃离城市”作文精讲精炼 2014年高三优秀作文精讲精炼(1)

【原题呈现】(2014年1月南京市高三模拟考试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解读】

诗意的栖居,不是置身于何地,而是心灵在何处。人在牧歌式田园里,心绪焦躁,淳朴的环境反而成了隔膜,内心依然是不自由。身处闹市,结庐在人境,修篱种菊,而无车马喧,那是心灵的沉寂静谧,反而获得了一种超越。

老子早有预言,五色令人眼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你遥控器在手,电视节目换来换去,极多的选择反而手足无措。科技文明的发达,过度繁荣的物质,有时带给人内心的是无穷无虑的烦躁和焦虑。而一脉相承的庄子有“心斋”一说,我们的内心就是一间房子,家具越多,光线就越暗,如何亮堂起来,那就是把家具腾空,做的是一道减法,减去种种成见、俗虑、偏狭,自然“虚室生白”,获得逍遥游。 反之,即便逃离都市,远离文明,如果内心没有栖息,没有冲淡平和之态,即便面朝大海,依然没有春暖花开的宁静。

那一群都市人终究是可怜的,翻山越岭,迢迢路远,看到雪山美景,把玩手机,或许也是现场直播,却不失为一种炫耀,仿佛来到雪山只是一种征服。

这让我格外怀念唐代的山水田园了。钓鱼不是为了鱼,而是得鱼忘筌,独钓寒江雪里自有旷达,哪怕鱼钩是直的也不以为意。王维有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即便有看花之人,也是物我两相忘。

【审题立意】

本次考试是“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①企业高管们为什么要逃离城市?②为什么选择攀登雪峰这一形式?③一路攀登一路直播的原因有哪些?④登顶之后为什么放不下手机?⑤“城市”和“雪峰”是否有象征意义?审题时的“追问”有助于深入领悟材料内涵。

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都是“一群企业高管”,难以从多个人物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从材料的自然语意层次角度立意。本段材料可以划分为四个语意段,分别对用的立意可以是: 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

①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

②“逃离”只是一个借口。 ?? 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

①分享美,是一种快乐。

②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融入。

③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以得到安宁。 ?? 3.置身山顶,风光无限。

①美常存于“高处”。

②登高方能见美。 ?? 4.不去赏景,低头看手机。

①精神不解放,灵魂难自由。

②没有获得宁静的能力,也会错失宁静的生活。 ?? 还可以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

①“杂念”不除,天地虽大,无可遁逃。

或被喧嚣的世界裹挟,心灵难以真正宁静。

或更重要的是宁静内心的回归,而非仅仅外部环境的回归。

②自然不是逃避心灵喧嚣的圣地,心远地自偏。

或自然不是治疗心灵狂躁的万能药。

③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或过程(结果)与初衷的背离。

④科技(现代文明)已经对人类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或如何既充分利用其进步,又保持一种警惕和审视。

考生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

但是,曲解、误读材料或者无中生有,可视为离题。例如: 1.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2.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 3.心有灵犀诚可贵。

4.脱离材料语境大谈城市发展问题。

【评分细则 】

评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从审题、立意、选材、

【特别说明】 1.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打为六类。 2.凡文体不明者,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3.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立意表达之外,还要看作文的语言文采和谋篇布局。 4.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直接判为六类。 5.完篇者,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未完篇者,视完成情况而定,一般200以下,0—10分;300字左右11—25分;400字左右,26—35分;500字左右,36—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最高不超过46分。 6.缺作文题扣2分。 7.一般只要有字,不得简单判为0分。

【优秀作文点评】

1、无人逃脱

朱冰洁

企业高管们本想“逃离城市”,享受片刻孤独,体会禅宗所谓“独坐大雄峰”的世间稀奇事——但结果却是雪峰也无法给予一点点。寂寞,他们最终无人逃脱。【开头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独坐大雄峰”,形象,生动,别致,新颖。】 这正像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说:“离群索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灵。”而在之后的论证中,作者自己也完全摒弃了成为神灵的可能性。于是离群索居就注定只能成为野兽。哲学家在笔下转了几个弯,最终得了理论——人不能离群索居,不能孤独。【亚氏的理论,在这里使用,很好,妥当。】

公共传媒的泛滥仅仅是城市包围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人们经历了惶惑、好奇、狂喜最终深深沉醉无法自拔。是的,认识群居动物,已经无法活在缺少人声的地方了。虽然人们似乎感觉到了这是不妙的,想要“逃离城市”,但心灵早已被城市束缚了,人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人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说得好。】

城市的喧嚣可以让人很欢乐,但欢乐未必等同于幸福。【观点不错,有思考。】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塑造了一个著名的形象。那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形单影只又不见人烟,独自生活在偏僻的山区中。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惊扰他的宁静,他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植树,种下的 每棵树都是他的亲人。牧羊人用了几十年的光阴终于证明了孤独可以使人感到幸福,那种逃脱的幸福是城市难以企及的。【牧羊人得出来的结论,让我们感觉无奈,但是我们又能够如何改变他的结论?在一个宁静的地方,任何一阵杂沓脚步的进入,都只能带来傲慢、自大、亵渎,而不是幸福、热闹、共享。所以,我们应该缓缓地望着牧羊人,体味他的和谐与静谧。】

2、真正的风景

邢楚寒

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人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但不容置否的是许多人处于“缺爱”的状态,物质的富足正突出了其精神上的缺失,而倘若在网络上发布些物质图片便能吸引他人的关注,以求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轻轻一点手指,又何乐而不为呢?【与前面“对信息依赖症的直击”所评论的那句话矛盾,疏忽。】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同走在街上。”一同看看真正的风景。【最后一句,略显简单、仓促。】

【点评】作者熟悉当下的生活,并且擅长刻画当下生活的场景和积弊,是一个“接地气”的人。灵活运用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并且从中窥见真谛,正是我们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所期待的佳作。作者善于思考,难能可贵。文章总体流畅自如,颇得个味。点评6处细微,尚可提升。

若谋巅峰作,莫疏细节关。

3、生活在别处

汪静瑶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末句骂道:这个七代宿命兴衰的家族最终映证了羊皮书上重复的命运之路。此一句成全了全书的主题——命运的重复。为人之不可抗拒不可逃离。【点明主题:不可抗拒不可逃离。】 可是新的生活永远在前方刺激着人们。【转承,顺利过渡。】不论是想要逃离城市的企业高管还是带上远征军奔赴战场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人们总是倾向于逃离,逃离,去寻找别处的生活,摆脱现实的桎梏,去追逐天堂。【应该删除“去追逐天堂”,这样更通顺,更简洁。】然而奇怪的命运之轮永远在重复他的车辙。企业高管们即便在雪山顶上也未摒弃手机与外界的联系;奥雷里亚诺上校依旧在树下折着小金鱼,黄花落在他的身旁——别处的生活和此处的生活并无差别,而人,永远无法逃离。

可是,如此便能否认人追求自由的主动性了吗?此处与别处,真得毫无差别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试想高管们回到纷繁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在某一天加班至深夜精疲力竭时,突然回想起雪山顶上清冷的风和光芒万丈的太阳,他们的心里又会被什么力量充斥呢?或许,可以称之为信仰。人如何可以寻找到自由?木心在晚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是说到:“我年轻时,把高尔基看作高山大海,我生在一个牢一样的家里,流浪?那简直羡慕得发昏。可是现在我又回来了,回到这个小木屋里。孔子说三十而立,我说三十而坐,坐木房。【引用很有味道】” 的确,人们一直在重复,在别处重复此处的生活,但经历了一切之后的顿悟和随遇而安的渐于习惯,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在永恒面前,人只有走到黑暗深渊的边缘,再折返回起点、才能参悟人生的意义。 然而,对于那些苦苦逃离的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勇敢者,对于那些苦苦逃离而又清醒地知道自己难以逃离的人,却只能称之为痛苦的开脱者。鲁迅先生便引导青年们勇于成为这样痛苦的开拓者。“因为这黑屋子里总有几个人是清醒地!即便如此,便不能说这铁网没有打开的可能!”年轻的企业高管们虽未能逃离城市,却向荒原迈进了一步,也向自己的心灵荒原开拓了一片绿洲。或许他们中的一个,会因别处的生活并未更好而感到痛苦。但雪山顶上的风,也带来了无言的宁静与美好。

【点评】 作者善于运用他人的话语,作为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论证的论据。马尔克斯,木心,鲁迅,运用得娴熟自如。对于增加文章论证力来说,这些话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本文语言流畅,但是缺乏足以令人眼前一亮的晶莹闪光点。文章第一段、第二段的思想,在第三段、第四段发生了一个转折。这种转折表明,作者在对文章的立意上,还没有达到炉篇3:逃离城市范文

佳作1:生活在别处

汪静瑶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末句骂道:这个七代宿命兴衰的家族最终映证了羊皮书上重复的命运之路。此一句成全了全书的主题——命运的重复。为人之不可抗拒不可逃离。【点明主题:不可抗拒不可逃离。】

可是新的生活永远在前方刺激着人们。【转承,顺利过渡。】不论是想要逃离城市的企业高管还是带上远征军奔赴战场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人们总是倾向于逃离,逃离,去寻找别处的生活,摆脱现实的桎梏,去追逐天堂。【应该删除“去追逐天堂”,这样更通顺,更简洁。】然而奇怪的命运之轮永远在重复他的车辙。企业高管们即便在雪山顶上也未摒弃手机与外界的联系;奥雷里亚诺上校依旧在树下折着小金鱼,黄花落在他的身旁——别处的生活和此处的生活并无差别,而人,永远无法逃离。

可是,如此便能否认人追求自由的主动性了吗?此处与别处,真得毫无差别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试想高管们回到纷繁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在某一天加班至深夜精疲力竭时,突然回想起雪山顶上清冷的风和光芒万丈的太阳,他们的心里又会被什么力量充斥呢?或许,可以称之为信仰。人如何可以寻找到自由?木心在晚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是说到:“我年轻时,把高尔基看作高山大海,我生在一个牢一样的家里,流浪?那简直羡慕得发昏。可是现在我又回来了,回到这个小木屋里。孔子说三十而立,我说三十而坐,坐木房。”【引用很有味道】的确,人们一直在重复,在别处重复此处的生活,但经历了一切之后的顿悟和随遇而安的渐于习惯,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在永恒面前,人只有走到黑暗深渊的边缘,再折返回起点、才能参悟人生的意义。

然而,对于那些苦苦逃离的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勇敢者,对于那些苦苦逃离而又清醒地知道自己难以逃离的人,却只能称之为痛苦的开脱者。鲁迅先生便引导青年们勇于成为这样痛苦的开拓者。“因为这黑屋子里总有几个人是清醒地!即便如此,便不能说这铁网没有打开的可能!”年轻的企业高管们虽未能逃离城市,却向荒原迈进了一步,也向自己的心灵荒原开拓了一片绿洲。或许他们中的一个,会因别处的生活并未更好而感到痛苦。但雪山顶上的风,也带来了无言的宁静与美好。

邵顺文点评:

作者善于运用他人的话语,作为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论证的论据。马尔克斯,木心,鲁迅,运用得娴熟自如。对于增加文章论证力来说,这些话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本文语言流畅,但是缺乏足以令人眼前一亮的晶莹闪光点。文章第一段、第二段的思想,在第三段、第四段发生了一个转折。这种转折表明,作者在对文章的立意上,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一模的材料,究竟应该如何立意,才算最佳?作者们不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尽量不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出转变,如是,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许会更强。

心有篱菊在,何须南山行?

佳作2:真正的风景

般本末倒置,【非“本末倒置”,乃“名实不符”,失误,不准。】忽略了真正的风景而成为一个个信息时代的牺牲者。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同走在街上。”一同看看真正的风景。【最后一句,略显简单、仓促。】

点评:

作者熟悉当下的生活,并且擅长刻画当下生活的场景和积弊,是一个“接地气”的人。灵活运用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并且从中窥见真谛,正是我们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所期待的佳作。作者善于思考,难能可贵。

文章总体流畅自如,颇得个味。点评6处细微,尚可提升。 佳作三: 企业高管们本想“逃离城市”,享受片刻孤独,体会禅宗所谓“独坐大雄峰”的世间稀奇事——但结果却是雪峰也无法给予一点点。寂寞,他们最终无人逃脱。【开头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独坐大雄峰”,形象,生动,别致,新颖。】 这正像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说:“离群索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灵。”而在之后的论证中,作者自己也完全摒弃了成为神灵的可能性。于是离群索居就注定只能成为野兽。哲学家在笔下转了几个弯,最终得了理论——人不能离群索居,不能孤独。【亚氏的理论,在这里使用,很好,妥当。】

公共传媒的泛滥仅仅是城市包围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人们经历了惶惑、好奇、狂喜最终深深沉醉无法自拔。是的,认识群居动物,已经无法活在缺少人声的地方了。虽然人们似乎感觉到了这是不妙的,想要“逃离城市”,但心灵早已被城市束缚了,人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人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说得好。】

城市的喧嚣可以让人很欢乐,但欢乐未必等同于幸福。【观点不错,有思考。】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塑造了一个著名的形象。那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形单影只又不见人烟,独自生活在偏僻的山区中。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惊扰他的宁静,他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植树,种下的每棵树都是他的亲人。牧羊人用了几十年的光阴终于证明了孤独可以使人感到幸福,那种逃脱的幸福是城市难以企及的。【牧羊人得出来的结论,让我们感觉无奈,但是我们又能够如何改变他的结论?在一个宁静的地方,任何一阵杂沓脚步的进入,都只能带来傲慢、自大、亵渎,而不是幸福、热闹、共享。所以,我们应该缓缓地望着牧羊人,体味他的和谐与静谧。】

逃离背后的理想与现实

——木林兽医卫生防检站 张新为 刚拿到书的时候,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

整本书八个故事,讲述了女性的逃离:妻子逃离丈夫、女儿逃离母亲、女人逃离爱情„„“逃离”的主人公都是小镇女子,生活在琐碎平凡的细节中,却深藏着隐秘的内心。“逃离”缘于内心的觉醒,对现状的反抗,对爱的渴望。也许因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力,“逃离”后的女人只是微微地露出了头就缩回去。也许“逃离”的意识足够强烈,“逃离”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想起舍伍德安德森写在《暗笑》里的这句话。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瞬间有过那样一种冲动,逃离,彻底的逃离,把这一切的一切都甩掉身后,然而逃离之后会怎样,艾丽丝?门罗在《逃离》中却让已经开始逃离的女主角卡拉最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在逃离的过程中,她决定放弃逃离。

这种对逃离的放弃不是因为“娜拉出走后”那种女性独立的困难,也不是因为卡拉被牵绊于自己对丈夫的感情,而是在逃离的过程中她意识到逃离的徒劳和无望。她年轻时逃离父母与爱人去往全新的地方,以为这样可以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但这生活的结果却是激起另一次想要逃离的欲望,那么这一次逃离之后呢?也许它只是下一次逃离的前奏,与其这样她就不应该把生活的希望再次寄托在逃

离上,她不如选择返回。

可能是由于对彻底逃离的绝望,门罗设置了一些偶尔的出逃,但这种偶尔的出逃更让人深感绝望,因为相信逃离的人最起码还对逃离抱有“能够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重新开始的希望”,而但求一时的欢愉走掉再回来的人则已经根本不再相信所谓彻底的逃离。于是《激情》里的格蕾丝和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拨弄》里的若冰定期进城去看一场戏,她们没想要一直逃,她们只是像《上来透口气》里的胖子乔治保灵,脑海里忽然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加上手里刚好有点闲钱,于是就离开一会儿,“上来透口气”。

只是,“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逃离就不经意的改变了一生。“逃离”对生活的冲击并非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开始进行了事实上的“逃离”,让你不得安宁的是那种想要逃离的念头,很多生活安稳的人看上去却总是一副要去远方的模样,他深陷于自己想象中的逃离漩涡,意念之中的逃离是最极致的逃离。

门罗就像一位阅尽人间风景的老人,有一双敏锐的眼,一颗觉悟宽容的心。在读《逃离》时,我总把它想成一个美丽的女人——不穿鲜艳的衣服,不发出很大的声音引起你的注意,也不用激烈的感情吸引你,但就算她坐在阴暗的角落,你仍然感觉到她的光芒。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整本书,门罗都在讲关于这两个字的故事,讲这两个也许逆转了女人一生的字。其实门罗也知道,这两个字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真正让女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的,是这“逃离”背后的更多„„篇5:读《逃离》有感

读《逃离》有感

静谧的夜空笼上淡淡烟云时而浮显出皎洁白月光,沟田里“咕-咕-”蛙声叫嚣着酣睡的人群,偶尔拂过夏的微风,吹乱窗边发呆女孩的短发?? 我眼前的世界很渺小,窗前的一小方空地,窗前的一小片天空,窗前的一小缕灯火??在被防盗窗窗加固了安稳的世界里有些小小的失落。

“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是的。” 第一次触碰住油墨间的慌乱和犹豫也同样有些激动,既然已经厌倦,何必再如此机械下去,逃离岂不是一场痛快的开始。夜的宁静掩盖不住我的青春激扬,但同时扼住脖颈的手让我隐隐喘不过气,我为自己也想逃离感到吃惊,为自己也想逃离感到害怕。

和所有莘莘学子一样,我们机械重复着每日的的校园生活,但循环往复有规律的生活最终被一个叫“中考倒计时”的名词打破,硬把中考的压力扛上肩头,隐忍的喘息和烈火爆发在安静的教室,每个人都在加快节奏生怕一不留心被命运踩在脚下。还是一如既往的嬉笑,还是一如既往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忙忙碌碌,但我们总会在不易察觉间神伤又自我鼓励。等每一次的试卷红叉的分数,等每一次的排名扭转乾坤,在失败时告诉自己还有机会却又在下次月考时糊涂不清。脑袋乱哄哄的炸破了飞机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多想逃离,疯一般的抽离灵魂,逃脱身上一切又一切的束缚完全与这个考试的世界无关。中考的情绪弥漫在同学间总有些微妙,有的人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却可能又会在心底暗暗担心;有的人自信满满望大展宏图做着充分的准备;有的人破罐子破摔打算听天由命死扛到底??每个人都想逃离现实,逃离着被红粉笔划去的一个又一个长长短短的日子,好似时间在此刻冻结,中考永远不会到来。

当时没懂,只当卡拉的逃离是种勇气,心里暗暗佩服女汉子的伟大,因自己只能守在15厘米的桌台而羡慕忧伤。似乎,我们的生活与卡拉和克拉克有许多

相似,莫名的坏情绪像潮湿空气里的霉斑一样滋长,不是担忧着明天的测验就是神伤着即近中考。

黎明刚刚碰碎了夜晚寂静,天边有些许微光射入,卡拉的出逃最后以失败作为结局,的确,这会让她不知所措,但我似乎在卡拉抵制的诱惑间懂了什么?? 无论是卡拉还是西尔维亚,或是克拉克,他们都在逃离某种现实存在而不想继续拥有现在的生活,每个人都对现状不满,但实际上,他们哪也去不了,因为逃离是另一种囚禁,谁也无法真正走出生活的极端。我们总在诸多不如意中消磨激情,成长就像是一把筛子慢慢淘去我们的脾性,所以这些,是我们非经历不可的宿命。我有些黯然,光的希望让我看得更清楚现实的狰狞。

马尔克斯曾说:“在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是需要我们用寂寞偿还。”这样的生活是我必须经历忍受住的,如果想要骄傲的站在世界的顶峰,熬住寂寞,熬住这样的生活是种必然。逃不出的是生活环境,而逃得出的却是一种心情,如果你的心情未变,无论换成一个怎样满意的生活,最后终究会再一次选择逃离。

这个夜晚,我的心境由书《逃离》中的主角代跑,放空的十小时,有种超越。逃离并不是完全抛弃自己原本的生活,而是抱着这种勇气驱赶出阴霾的心情。放空,就像仰望星空的孩童嬉闹间放飞的气球,翱翔在一个自我的世界里,给忧郁的心情一次逃跑的机会,逃离开原本糟糕的心情,调整呼吸,调整节奏。runaway?? 中考已然结束,不知现在才想清可否有晚,但如果没有中考,我一定想不明白为什么卡拉最后会让自己想逃离的克拉克接走,因为我也是这样,抵制却渴求,处在矛盾边缘,但所幸我终于在一切结束后想通了。

当第一束阳光划开东方黑绒般的天幕,我飞奔下楼,翘首凝望着眼前的瑰红,释然放空下的日出,多么美好。

推荐第10篇:逃离诗歌

我不知道,岁月像什么,

是否是一句哀歌。

像模糊的海平面,

逼着自己逃离。

外满冰冷的世界,冲撞着

自己所谓的玻璃心。

离开吧,

你要变得坚强,

离开吧,

好多东西都是伪装。

是否,你也在一直的伪装,

伪装着自己渐渐地坚强。

可谁知,你在暗处流的多少泪。

万家灯火,

故事漫天。

有时,时间是外面蓝色的月亮,

忽而上弦,

忽而下弦。

转眼间,其实一切都那么随意的不堪一击。

这就是现实吗

还是幻想。

是不切实际吗

还是空洞的不堪一击。

离开

不想回来,或许

因为感受不到爱,

还是执着的认为没有爱。

问你,

是你想要的爱太多?

还是你缺失爱。

简简单单的离开。

没有挽歌,

没有留恋。

那么狠心,那么绝然

你会思念吗?

冗长

浓郁

枯涩

芬芳

再等等吧

因为

有爱

即使

你感受不到,再等等吧

等等吧。

第11篇:逃离读后感

逃离背后的理想与现实

——木林兽医卫生防检站 张新为

刚拿到书的时候,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

整本书八个故事,讲述了女性的逃离:妻子逃离丈夫、女儿逃离母亲、女人逃离爱情……“逃离”的主人公都是小镇女子,生活在琐碎平凡的细节中,却深藏着隐秘的内心。“逃离”缘于内心的觉醒,对现状的反抗,对爱的渴望。也许因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力,“逃离”后的女人只是微微地露出了头就缩回去。也许“逃离”的意识足够强烈,“逃离”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想起舍伍德安德森写在《暗笑》里的这句话。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瞬间有过那样一种冲动,逃离,彻底的逃离,把这一切的一切都甩掉身后,然而逃离之后会怎样,艾丽丝•门罗在《逃离》中却让已经开始逃离的女主角卡拉最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在逃离的过程中,她决定放弃逃离。

这种对逃离的放弃不是因为“娜拉出走后”那种女性独立的困难,也不是因为卡拉被牵绊于自己对丈夫的感情,而是在逃离的过程中她意识到逃离的徒劳和无望。她年轻时逃离父母与爱人去往全新的地方,以为这样可以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但这生活的结果却是激起另一次想要逃离的欲望,那么这一次逃离之后呢?也许它只是下一次逃离的前奏,与其这样她就不应该把生活的希望再次寄托在逃离上,她不如选择返回。

可能是由于对彻底逃离的绝望,门罗设置了一些偶尔的出逃,但这种偶尔的出逃更让人深感绝望,因为相信逃离的人最起码还对逃离抱有“能够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重新开始的希望”,而但求一时的欢愉走掉再回来的人则已经根本不再相信所谓彻底的逃离。于是《激情》里的格蕾丝和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拨弄》里的若冰定期进城去看一场戏,她们没想要一直逃,她们只是像《上来透口气》里的胖子乔治保灵,脑海里忽然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加上手里刚好有点闲钱,于是就离开一会儿,“上来透口气”。

只是,“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逃离就不经意的改变了一生。“逃离”对生活的冲击并非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开始进行了事实上的“逃离”,让你不得安宁的是那种想要逃离的念头,很多生活安稳的人看上去却总是一副要去远方的模样,他深陷于自己想象中的逃离漩涡,意念之中的逃离是最极致的逃离。

门罗就像一位阅尽人间风景的老人,有一双敏锐的眼,一颗觉悟宽容的心。在读《逃离》时,我总把它想成一个美丽的女人——不穿鲜艳的衣服,不发出很大的声音引起你的注意,也不用激烈的感情吸引你,但就算她坐在阴暗的角落,你仍然感觉到她的光芒。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整本书,门罗都在讲关于这两个字的故事,讲这两个也许逆转了女人一生的字。其实门罗也知道,这两个字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真正让女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的,是这“逃离”背后的更多……

第12篇:逃离外企

1990 年代初期以来,中国最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对在华跨国公司趋之若鹜。那个 offer 不仅象征着城市里最 现代化的办公场所、中英文夹杂的国际化环境,还包括本土企业难以企及的薪资福利,与人才培养机制。 但不久前,美国招聘企业万宝盛华(Manpower)公布的 2010 年中国职业倾向调查数据显示,跨国公司正 丧失其作为中国最佳雇主的地位,同时,在与中国内地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处境越发艰难。报告称,在接 受调查的中国求职者中,表示第一选择是外企的比例,较 2006 年万宝盛华上一次调查的结果下滑 10%。 推荐阅读 马化腾 5000 万元超级豪宅大解密(组图) 人才:空降 or 内部培养 • • • • • • 维络卡:刷出的优惠券营销 企业家的十一大管理战略 网状经济时代的渠道价值 零违规成本致加班费几成空谈 从许三多身上看到的销售智慧 职场江湖:成功女性处世 10 大秘诀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人才争夺战,并非新话题。不过,那些耳熟能详的案例,前微软中国公司总经 理吴士宏加盟 TCL,前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程天纵转投富士康,乃至原陶氏化学、福特、奔驰等前高管集 体加盟吉利汽车,均是高层人事更迭。而最新现象表明,在中低层职场人士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心中,跨国 公司的“金字招牌”也已黯然褪色。 在 40 岁的陈致(化名)看来,这种现象在他大学刚毕业时是不可想象的。外企曾是他长达十余年的职 业梦想。1990 年,陈致从吉林某大学汽车设计专业毕业,中国几乎没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他和大多数同 学一样服从分配,来到长春一汽。彼时,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是以外债为主,直到 1992 年,“以市场换技 术”的政策导向,推助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主流方式,并延续至今。 那些声名卓著的跨国品牌贪婪地拓展中国版图。 2002 年中国加入 WTO 后, 外企更是开始一段“蜜月期”。 至 2006 年,中国大陆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近60 万家,外企也成为当之无愧的职场圣地。中外企业间 巨大的薪酬差异让陈致的同事们纷纷去北京、上海寻求机会。 终于, 陈致在 2004 年如愿成为一名外企员工。 就这样,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到陈致所代表的外企中基层员工,都在心照不宣地“逃离外企”。央企舒适 的工作氛围和优厚福利、民营公司的活力都深具诱惑,而更大的吸引力在于后者较为广阔的职业通道,这 远非外企按部就班、极为细分的职业上升路径所能比拟。 “职场上的价值,在于你服务的对象有多少。”一位外企高级产品经理对本刊说。近来,他正在检视个 人的人生成绩单, 自己的工作一直是 maintain busine, 几年下来, 虽然薪水增

加, 但是工作内容并无改变。 相比之下,他在本土公司同样担任产品经理的同学,是从上游开始了解整条产品线,对功能、设计、规格、销售全程直接参与,管辖区域更从中国拓展到海外市场。 这种集体逃逸行为只是暗流涌动,但经过全球经济周期调整,中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而跨国公 司人力资源金字塔的基础开始风化。从 2010 年 12 月起,中国对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 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意味着,外企在中国享有了近30 年的“超国民待遇”时代正式终结。 但困境在于,逃离外企后的生活真会令人如愿以偿吗?陈致最终放弃了曾梦寐以求的职位,现在,他 是北京一家央企的中层经理。民企和央企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企业文化让这些跨国公司的“土豆”们(外 企员工的自嘲说法,大意近于“可随意替代的螺丝钉”)陷入“围城”困境:不得不逃,逃离后却又深感郁闷。 【此路不通】 此路不通】 在 Antal International 中国区总裁 Alastair James Watts 看来,2003 年到 2008 年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 土化逐步深入且成果显著的阶段,“甚至在欧倍德(OBI)出现了进入股东决策层的中国本土员工。”然而, 2009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跨国公司缩减在华生产及招聘规模。这在客观上,迫使应届毕业生选择民企 和央企作为第一份工作。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生徐杉杉亲历了这一过程。她的一位同学大学三年级就已得到高盛投行部的口 头 offer, 却在毕业时突然被告知: 因金融危机该职位撤销。 这位男生不得不焦头烂额地开始重新准备简历。 相比之下,在外企开始职业生涯,中途偶然掉头的马策在 2009 年对“此路不通”感触至深。 11 年前,从重点高校毕业的马策成为西门子公司一名 IT 工程师。在当时,这被公认为国内知名大学 毕业生的最佳选择。马策的父母一辈子在国有单位工作,对人浮于事等现象的抱怨不绝于耳—外企是他唯 一的职业选择。 运气不错,由于上司离职创业,马策很快就开始实际负责西门子全国范围的信息安全业务。2004 年, 马策赴英国杜伦大学求学。三年后回国时,原来的上司提升为 IT 部门的领导,回到西门子可谓顺水推舟, 但马策却感觉这样“好像原地踏步”。一个寻求全新能力施展空间的想法应运而生。2007 年,他来到联想集 团全球 IT 基础设施服务部,担任高级信息安全评估主管。 但在去年,他萌生了重回外企的念头,却遭遇招聘计划冻结期。父母不得不托关系介绍他去国企。此 时的国企已经“今非昔比”:名气大,业绩好,工作待遇稳定。马策不得不承认,过了三十

十岁,“消除未来的 不确定性,生活稳定”成了考虑职业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却是讲求竞争精神的外企所不具备的。 经济危机的冲击已大为减弱,但求职者的心理阴影却远未消除。一家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经 理在重点高校招聘中遭受“冷遇”,本来满怀信心,却发现招聘现场举手表示对跨国公司感兴趣的大学生远 低于预期。 【此消彼长】 此消彼长】 可见,经济危机冷却了中基层员工对职业的多重诉求,而转向对在薪酬、福利、稳定性等现实条件的 考量。原本,外企在薪酬竞争力上有明显优势,但近年来本土企业的成长却将其淹没。 被分配到长春一汽的陈致,自一汽和大众合资后,逐步感受到外企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2004 年, 获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陈致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并相继做到产品管理经理、销售总监的位置。此 时, 外企薪酬福利仍保持既有优势。 陈致进入外企的起薪是每月 1 万 2 千元, 同期的国企月薪只有这一半。 不想,数年间形势陡变。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伴随薪酬制度改革。联想收购 IBM PC 之初, 以基本工资计(不加奖金、员工福利与员工期权),IBM 员工所得 7 倍于联想员工。这促使联想迅速起动以 消除两极分化为目标的工资体系改革。2005 财年,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的年薪上升到 2175 万港元,是前 一年度的 4 倍多。 其间,央企薪酬待遇大幅提升。过去 7 年,中国国有资产总值从 7 万亿增值至 20 万亿,央企年上缴利 润则翻了五倍,速度远高于 GDP。同时,从地方国企到央企都完成了首轮薪酬体系改革,与跨国公司之间 的薪酬差距在此消彼长中逐渐消失。离开联想后,马策加盟神华集团,这里除了舒适的工作氛围和稳定的 工资,还经常有类似报销空调费之类的“惊喜”。 马策坦言,年过 30 岁的外企员工不再像以往沉迷于“旅游、泡吧”之类的小资生活,房贷和养育孩子的 压力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如果薪酬差距缩小,从外企流向国企是个必然的趋势。 而对于新进入职场的 80 后而言,外企待遇的明显优势一旦消失,忠诚度难以提及。“没有人会想当上 合伙人,只是把它当个跳板。”毕业后进入一家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四大”)北京办公室的徐杉杉 说:“因为我们感觉价值被低估了,以前还有加班费和出差补助,但是现在干同样、甚至更累的工作,这些 待遇却取消了。”以规范、完善的培训体制及超强工作量著称的四大,历来是最佳的职业跳板。但经济危机 后,跳板期从

2、3 年缩短到最多 1 年,中基层员工流动极大。 徐杉杉拿着标有 “四大”的工

作简历,很快拿到 3 个 offer:风险投资业的销售、中信信托的秘书,及房 地产企业投资部门的操盘手。 长辈一句“去打磨一下你的锐气”的建议, 她选择了中信。 尽管工作同样忙碌, 但绝不会每个小时都被预约填满,经常收到购物卡更是她从未享受过的公司福利。 【我应该是谁?】 我应该是谁?】 导致逃离外企的原因中,“天花板”是最著名的一个:公司不可能一直提供大量的中高层职位,后来者 困于论资排辈,也相应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度。有时,为避免公司政治斗争过盛,外企更倾向以“空降”方式 配置中高层职位。这迫使相关人员跳槽。 但天花板显然不仅存在于公司高管这一群体中,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遭遇“我是谁,我应该是谁?”的 职场困惑。中基层的“天花板”甚至比高层管理者更为广泛:可体现在职位、薪酬、职责或职业前景上。 2009 年,陈致面临的便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转型。彼时,中国汽车业非但没大规模裁员,反面临巨大机 遇。在这个行业沉浸多年的他,渴望在产业价值链上寻求更大拓展,而外企强调精细专业化的匹配却有明 显局限。而且,他发现自己经验所在的整车批发领域已相当规范,个人上升空间不大,而零售领域则方兴 未艾。陈致最终签约了一家国内大型汽车贸易公司,期待一个更宽广的职业平台。 与此同时,新兴本土企业,体制的束缚远没有西方“百年老店”那么强大,经理人有机会尝试在外企无 法想象的操盘机会。2007 年底加盟联想的马策正赶上该公司对国际化人才求贤若渴之际,与他同时加盟的 相似背景的人共七个。后来,马策参与了联想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IT 应急方案之类的重大项目,能够与其 他业务部门的高级经理沟通标准和需求,也尝试进行供应商管理。 本土企业对外企“空降兵”的渴求日益旺盛,而前者的创新气息也吸引着外企“土豆们”。吉利汽车成功 收购沃尔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支颇有实力的国际化收购团队,其中包括英国 BP 集团前中国首席经济 学家、财务和内控高级顾问张仆,BP 负责重大并购项目的袁小林等人。“和我十几年外企生涯中遇到的企 业完全不同,”张仆说:“吉利充满活力。” 【边缘人】 边缘人】 但凡事皆有两面, 彼此吸引是一方面, 气质上难以契合却也是陈致和马策们的集体困境, “难以适应”, 他们说。 大型跨国公司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深深嵌入每个员工的行事和思维方式中。对此,马策感受颇深。 在西门子的五年,彻底塑造了他注重流程的职业规范。以至于后来在英国读 MBA,一份匿名的职业适应性 测试显示马策的做事方式是德国

风格,这也让马策对联想和神华的氛围感到不适。 这种不适小至日常的工作方法, 陈致举例说, 以往他在外企做一份报告, 会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模板, 比如车型引进需采用哪些报告,包含哪些分析数据,他所要做的工作是根据调研做出组合报告、分析图和 结论。但在新单位,领导总是说“做一个分析某品牌市场前景的报告”之类含糊的概念,陈致的精力多用于 揣测领导具体意图,这意味着他需要做很多种不同的样板组合,以便领导定夺。 徐杉杉也有类似的遭遇,上司要求重做去年合同年报的封面,从企宣到行政主管都在揣摩老板喜欢什 么风格,设计了多个版本,结果老板最后的意见是沿用去年。更让她感到困惑的是,在外企做项目有明确 的要求和 deadline,但中信的行政主管总说:我觉得你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却没布置明确的任务。本着父亲 “多听少说”的教导,生性活泼的她开始变得沉闷起来。 而且,空降兵们更喜欢以流程为导向的外企工作模式,但本土企业则强调人情。马策发现,在联想给 其他部门同事的上司发邮件,会被视为告状,而自己的顶头上司会息事宁人地劝他“多吃饭加强亲情沟通” 解决问题。 “为什么有规矩不照着做”是马策一直想不通的。 他清楚记得之前一个德国老板讲的理念: right do thing ,do things right。(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更深层的困惑在于自我价值的缺失。马策在神华做过的一个规划项目只需预算 200 万元,但单位却投 入 1 千万元,“那需要我干什么?”马策感受不到外企那种付出会给公司带来市场价值的成就感。 在马策的位置上,这一切他都无力改变,而国企体制也让他感到前景迷茫,他此前近十年的工作经验 和海外教育背景,因不在国企系统内,似乎被一笔忽略了。他听说有岗位竞聘希望,但等来等去不见人事 部通知,一打听才知道,六级三以上或八级以上才有竞聘资格。“我算了下,即便每档顺利升上去,竞聘一 个处长还需要差不多十年时间,而我前面已经排了那么多人。”马策说。 终于,马策感到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融入的“边缘人”,他再次选择离开,转投一家新成立的港资企业, 在他周围,重新回流外企的人不在少数。马策承认神华的工作条件可遇不可求,“但我这么早就进入享受退 休状态了吗?我学习的那些领先的东西基本用不上,不是荒废了吗?”他办离职手续等了一个多月,因为总 经理不在,无法审批。 其实,逃离外企后的成功案例并不少。除张仆外,一大批经理人都成功融入了吉利汽车。起初,张仆 们也经历过磨合期:外企完善、程式化的运作体系,每个

第13篇:《逃离》读书笔记

《逃离》只为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这是门罗在她的短篇小说《逃离》中的一句话,是否真能逃离,《逃离》会告诉大家。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逃离》里卡拉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拉回过去的十年。

大学校园里,无以填补的孤单、对未来漫无边际的不知所措、等待被爱却不能得到,渴望而又无从与人分享……那些浅浅的痛楚,虽然从未有过轩然大波,但始终不曾彻底离去。日子似乎垂手可及,可手太无力。

毕业后,找工作、换工作,恋爱、分离。不知道是意识太清醒,还是生活太像梦游,总是想要向未来一头扎去,总是以为这一次是光明坦途,总是觉得留在身后的值得舍弃。没有去流浪,没有去私奔,也没有呼天抢地,但“人生另有活法”的念头挥之不去。十年里,为“另一种活法”付诸了种种努力。

还没来得及丧失信心,那遥不可知的另一种活法已被岁月漂白得失去了意义。当手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脚习惯了每天的姿势、胃养成了规律,心灵和头脑在百折千回中沉淀了自己,也越来越清楚地明白每天都已是生活在未来里。

有了独立周延的内心,又发现还不太会画外在的圆。即使是深爱的人,有时候也会觉得多余,常常想退回到一个人的大圆满里去。于是,偶尔会发呆,偶尔会耍赖,偶尔要“告假”,偶尔干脆直言“我需要经营经营自己”。

第14篇:逃离爱情诗歌

眼泪在眼中散不开

你还在畅说着未来

你眼中盛满希望的色彩

我却感到了无力与苍白

一切都来得太过快

害怕还来不及更改

你已在我面前问我干嘛发呆

惊慌的感觉还在我心中徘徊

你不会明白

时间已不在

曾经那片海

盛满了愁哀

太多的期待

让我想离开

恍惚又看到了那行字

那么清晰刻在我心底

你的话还在我耳边响起

很轻却又像刀一样捅进心里

不知道我的行为是否显得苍白无力

断了线的珍珠也已经掉落到地

你是否会坚守曾经的不离

是否会责怪我的悄悄离弃

想问你会不会将我忘记

又害怕看见你眼中的郁抑

我不想为你改变而不做自己

不想受伤后一个人默默哭泣

也许当我累了我会回来找你

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还在原地

偶尔忽略你对我所生的气

静静地想以后是否要珍惜

最后我的想法是逃离

不会在意任何人的情绪

却想看到你因我而焦虑

什么时候你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

惊慌失措里却又带着对你的期许

这样的感觉渐渐曼延到心间

可我还是莫名感到时间还在变

我不想对此付诸如水而得不到一点

宁愿将这份感情悄悄藏到心里面

谎言成为了我的借口

一个不伤害你的理由

我一个人在不停的走

忘记你曾牵过我的手

在夜晚来临的时候

是你那双明亮的星眸

指引着我向前走

在时间里将回忆拼凑

却已找不回丢失的温柔

只能在风中一个人涩涩颤抖

留下残缺不齐的曾经相守

离开了你的世界我一个人生活

遗忘了你的不舍却不知怎么过

想了好多遍这本就是我要的结果

耳边再也没有你说的那句不准躲

才发觉你的问候那么不多

到底是什么将我的心迷惑

竟让我感到了空前的失落

不明白是哪一步出错

忽的耳边又是你的承诺

泪流了求你别再说出口

静静地看着你的笑容

不去想最开始的心动

以及最初莫名的失控

最后是一个人的空洞

幸福来去匆匆

我不想去弄懂

黑暗在向我围拢

我看不见光的虹

站在自由和约束之中

进退两难我真的没用

房间里面真的好空

没有了想要的轻松

才明白离开不过是将伤口撕扯得更痛

第15篇:逃离外企读后心得

逃离外企-读后心得

一个游戏:双腿并拢的时候左右摇晃自己的身体———你会感觉到很容易失去平衡;然后双腿分开一定的距离再摇晃自己的身体———你会感觉保持平衡其实很容易。通过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你的延展度决定了你的安全感。这些“延展”就是你的专业技能、学识、人际关系网络、经验……

在外资企业发展的经理人,能做到高位的,往往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有着非常好的教育背景、能熟练地使用英语、第一家进的公司通常就是著名跨国企业、熟悉并擅长运用公司政治。在内资企业发展的经理人,通常通往高位的必要条件是对老板非常忠心或者深受老板赏识,对做市场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法、擅长学习也擅长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如果要在外资企业继续发展,需要的是以国际化管理风格而不是本地化管理风格来加强自己的工作,并且还需要为自己多做一些继续教育的投资

草根的民营企业也许会在草创时期用很多自身其实有很多缺陷的江湖豪客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但是,守“天下”或者打更大的“天下”需要的是更多专业人才。以前你可以不懂什么是ROI什么是CRM、ERP而照做生意不误,但是,更高的职位需要你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你要学习网络时代不断被更新了的知识,要掌握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电子工具,指望不懂供应链管理还做营销的时间,恐怕不会长了。

“在外企,中国员工无论英文多好,与外籍员工沟通起来都有障碍;无论职位多高,你都只是一个工具。何况,大多数中国人在外企不可能坐上真正的高位,就像一个透明的天花板,更高更美的天空你看得到却够不着。

职场就像一个官场,团队越来越政治化,每个人关心的是自己的位置能否被保住,每个人都在习惯推卸职责,因为谁都知道做得越多出错的机会越多。为了管理而管理的企业,办公室里有着一大堆在制定着计划和战略的高级经理们,但是在市场上的业务人员却寥寥无几。也使得营销团队越来越忙于应付各种各样毫无生产力的东西———无聊的报表、凭空捏造的销售预测、缺乏市场基础的年度计划。

走近公司政治,“公司政治”是一个想在职场上生存的人所必须了解的事情。“政治”就是众人之事,企业也不例外,因为企业就是由一群人所组成的组织。

众所周知的是,企业体制乃是金字塔型的,站在顶端的只有一个CEO,而往上的路,也是越走越陡峭,每一级,都有人与你竞争,他们有可能是你的朋友,但更有可能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幸运地爬上去的人,也时常会看看来自四周的危险:上面的人对你是否满意,周围的人是否能和你合的来,站在下面的人,是否在觊觎着你的职位。职位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导致了内部的斗争,而安全感的普遍缺乏,也恰恰加速了这种斗争。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组织做事的习惯,它受到企业价值观的支配,但是这些习惯与价值观并不是文字所表达的那种,而是这个企业多少年来根深蒂固地形成的“藩篱”。这个“藩篱”决定了什么人能在企业的“主流社会”中活得很好,什么人会被主流排挤甚至遗弃。

在外企的职场生态链中,简单划分的话会有三个圈子。第一个圈子在最顶端, 第二个圈子在中间,一类是“政治盲”,“逍遥派”,墙头草”,最后一类,是真正的“骑墙派”;第三个圈子在最下层,他们通常被叫作“小虾米”、“小喽罗”或者是“小蒂头”

在外资企业的职场中,“为公司服务”或者“为公司利益着想”本身就是件最虚无缥缈的事,老板在哪里?连CEO都不是这个公司的老板,公司利益又如何体现?你工作的好坏,说到底,还是全部得靠你的顶头上司来评估的。所有的企业文化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文化,那就是顶头上司文化,如果你刚巧碰到一位好的上司———在外资企业,通常称呼为“老板”———那你就是幸运的,反之,你就是不幸的。

穿“小鞋”就是一门艺术,一门源源流长的官场和职场的艺术。然而官僚化的世界500强的职场又何尝不一样呢?甚至比官场更赤裸裸地追求利益。为了利益,就需要排除异己,给异己穿上“小鞋”。在所谓的企业文化的表面文章下,大公司的职场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猥亵与龌龊。真理只有一个,保住自己的职位,并且利用职位赚更多的钱,不管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职场的根本属性,政治斗争,正是外资企业职场的一个最根本属性。

在外企,看重职业背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良好的职业背景意味着良好的工作习惯,尤其是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

这是个典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事件。这些故事经常在外企发生b这些技俩,完全是一样的,穿小鞋、挤兑,或者加些“莫须有”的“罪名”。在更大的范围內把异己分子全部干掉,在整个公司的要害部门都安插上自己的人。这样的好处在于,通过这样的运作,可以成功地变成自己的“家天下”。

第16篇:选择逃离美文

诗人说,内心的呐喊总会在无言的沉默里爆发。每天都身陷利欲涡流之中的你,是否想过有一天,可以选择逃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顶着“养家糊口”的压力,每天陪着笑脸,周旋在硝烟弥漫的官场或职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力劳心,不堪重负。或许,逃离世俗复归本心才是一味良药。

魏晋名±嵇康因为厌恶了官场上的阿谀奉承、勾心斗角,只袭一身素衣默默走进竹林深处,啸傲山水,恰然自得。这样的清高与洒脱伴着历史的悠悠流转,不知惊醒了多少“久在樊笼里”的世人。

然而让人费解的是,人们宁愿大笔挥霍着金钱,流连于灯红酒绿,满足于攀富比贵,也不愿换上轻便的衣物,游览风景名胜,掬起一捧自然的泉水,采撷一缕山尖的月光,让跳得太快的心得返自然。

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曾在作品《金蔷薇》中引用一位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是啊,“最好看的霜”总是在远离城市的郊野,在少有人迹的他处。是该放下那些本就可有可无的羁绊,学会从自然中寻找美和慰藉,这个世界将在你睁开眼的下一秒而变得不一样。

有那么一小群人,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诗意地栖居,他们或利用闲暇的假期脱卸下身上的重担品读经典,或怀着虔诚的心到拉萨的布达拉宫触摸最近的蓝天,或抚摸仁川海最舒畅的海风,仔细聆听飞机的机翼划过云朵的声音;或立身在纽约的街头感受异国繁华的脉搏,再走过那些足迹满满的常青藤小道。对他们来说,选择逃离,并不意味着倾家荡产,抛妻弃子,这只是暂时的释放心灵,是对自己、对自然的尊重。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青海岗什卡雪峰上,那些盘腿而坐会心一笑的才俊们的心境的,那种逃离的畅快,思想的生长,以及面对世界时,内心的月朗风清,只能说与志同道合者听。

累了,倦了,何妨选择逃离,让思维在放松中沉淀,而后再继续流转春夏秋冬也不迟。

第17篇:逃离读后感750字

从逃离中找到出路

人生是起起伏伏刺激的过山车。在冲到最高点时心情澎湃。带点小紧张,小小的手足无措,可是当你摔进了低谷时,你是否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你可想过,一次低谷,正是你蓄藏能量,在为下一次的上坡作准备。起起伏伏中,我们明白了许多。

黑暗中挣破茧

那条条的毛毛虫,绿油油的怪吓人的,当它们的寿命已尽时,会吐丝结茧把自己团团围住,在黑暗中静止,慢慢地等候,逃离了外界的纷扰,只是静静思考等待中,它破茧化蝶,扇动着美丽的翅膀,骄傲地飞翅在空中,只一瞬,我便觉得那“绿虫”是聪明的动物,它隔绝外界的一切,在安静的环境中放空自己,以便获得生命的延续。在挫折面前,阿娜绚丽彩虹是最美的出路。

失败后点亮心

他是一位失败的统帅,在率领残兵败将溃退到一个小岛后,他沮丧地呆坐于一个破旧的房间里,品尝着失败的痛苦。墙角有一片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他没好气地挥剑斩断那些蛛丝。随即,他惊奇地看到:一只蜘蛛出现了,它爬至断头的网线前,重新编织自己的家园。他再次弄断那些蛛丝,而蜘蛛毫不气馁,又从网线的断头处继续编织。

这位统帅就是威灵顿将军。在失败的关头,那只蜘蛛点亮了他的内心,使他重获信心是最好的出路。

低谷下重燃梦

寒假里,在中国炙手可热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中,当韦唯淘汰后,她自己说:“人生是在一次次起起伏伏中度过的,有上坡,也有下坡,在上坡时必然开心,但不要因在下坡而伤心,在下坡时要蕴藏能力为下个上坡做准备……”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回想着与我心中不谋而合的话语,内心一片感动。顿时,感谢上苍,让你,我,他,她都可以在低谷中重燃梦想,那坚定的目光,坚强的勇气是最棒的出路。

起起落落中,我明白了: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并不象征我退输;放手,并不代表我放弃。逃离,有人说是怯懦,胆小,但谁说那不是一种智慧为这时的困境寻找一个出路,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出口。

第18篇:《逃离》 阅读答案

《逃离》 阅读答案

逃离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山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一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

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

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大概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离的背景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巳成了生活

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

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

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

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

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竞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

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路人。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8.(1)请具体说明食堂门口的那颗树有何风格迥异的

美。(4分)答:

(2)我为什么会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4分)答:它使我明白了

19.文章引用《玩笑》中的一段话和王维的《竹里馆》

各有什么作用?(4分)答:

20.请具体说明“逃离是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

归宿”这句话的含义。(2分)答: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案:[][]

A.相对于无可选择的校园生活,绮丽的大千世界是美丽

无比的,因而逃离的快感使同吃同住的姐妹分离也不感到伤感。B.总感觉别人的生活自由、快乐、充满着诱惑,因而自己总是脚步匆匆,一次次地逃离。

C.总希望别的地方有宜人的风景,可是因为自己不能投

身其中,因而处处失望。

D.快乐和寂寞是缘自内心的,同样的境界,有的人可以

高歌其中,有的却感到不寒而栗。

E.生活中充满了假象,就象琐碎和锐利,只有深入生活,

面对现实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娇艳和芬芳。参考答案

答案

18.(1)树是古朴的,但静立于夕阳中却象画一般美丽。

(2分)云霞不断变化,树的姿态也随之有了韵律,展现出不同的美。(2分)

(2)人总是浮躁的,总感到生活的琐碎和锋利,总想

逃离。(2分)只有象树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承受生活,才能享受生活的美丽。(2分)

19.(1)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2分)

(2)用王维的遗世独立与我的无处遁形,相对比,说明生活在人的心中,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2分)

20.躲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勇敢地投身生活才是正确的选择。(2分)

21.A、E(A、没有伤感错,E生活中充满了假象错)

第19篇:在德黑兰做生意的中国人

在德黑兰做生意的中国人|伊朗行记

人们虽然这次伊核谈判表现出明显的信心不足,但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和探索从未消减。长达三十年的封锁之后,当这片“处女之地”还在大多数人的视线所及之外时,已经有不少西行至伊朗的中国商人。在他们看来,伊朗不是我们想象的“邪恶轴心”,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个充满商机的国家。这些敏感的商人们,跟着利益的指引,决定在这里大展拳脚,白手起家。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中国商人。费庆刚,52岁,北京一个旅游公司驻伊朗办事处的总经理,在德黑兰的华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费”。老费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旅游行业,也开了自己的旅行社。但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和电商加剧对中国传统旅游业的冲击,老费的旅行社面临危机。就在这时,有个伊朗小伙子租了他的房子。“他看到我整天愁眉苦脸的,就提议我去伊朗考察,试着开拓中国人赴伊朗的旅游市场”,老费说。

2010年,老费首次踏上了伊朗的国土。那次考察,不仅让他看到了伊朗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观,更让他看到了广阔的机遇。“现在的伊朗就像70年代的中国,资源多,人少,技术薄弱,条件差。这对于具有成熟经验的外国投资者来说可是投资黄金期!”老费回忆起第一次到伊朗的情形时依然激动非常。

老费和伊朗员工及合作伙伴

接下来的两年间,老费数次往返于中伊两国,着手创立在伊朗的中国旅行地接社。看似简单的创业,在伊朗实践起来却无比艰辛。第一道坎儿是工作签证。伊朗的工作签证申请条件十分苛刻,基本只提供给在伊朗本地注册过的雇佣华人的企业,或者中国国企在伊朗的办事处等特定企业。许多华人为了获得伊朗的工作签,在伊朗北部里海附近的城市安扎里或者伊朗南部岛屿基什岛(这两处因贸易政策较为宽松自由而受外国商人的青睐)注册了空头公司。

近年来,因为有些中国不法商贩在伊朗从事违法倒卖活动,伊朗的出入境管理局加大了对中国私人企业发放工作签证的管控力度。有些华人于是做起了工作签证的买卖,这些通过特殊渠道办理的一年期工作签售价竟然高达3000美金一张。老费说:“我刚来伊朗的时候,办的还是这种工作签证,但现在工作签不好办了,我只能选择短期的商务签证。”然而,商务签证虽然易得,但其期限短,需要不停交钱延期,延期次数达到上限后还必须离境伊朗再重新入境。

除了伊朗的各项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硬件接待水平不高的问题,最大的困难体现在两国的商业文化差异上。和伊朗人做过生意的中国人普遍有这样的感触:在只谈意向、没签合同的阶段,你会感受到伊朗人十足的热情。他们从来不会对客人及合作伙伴说“不”,反之,他们总会说“放心交给我!一切都没有问题!”即使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完成这件事,他们碍于文化习惯也总会先答应下来。当真正需要落实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又会说“请你等等,再耐心等等。”当你相信了这番说辞,等过了一段时间再追问时,他们的答复又遥遥无期了。谈到这一点,老费总会无奈地摇摇头,“因为伊朗人注重客套、礼貌和面子的文化,和他们谈事儿的时候,他们的很多承诺你都不能太在意!”

因为伊朗近年来的封闭状态,伊朗人并未享有信息的实时交流与共享,这导致了伊朗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技术不能良好的接轨。老费刚来伊朗的时候,每天花大量时间跟伊朗员工解释中国和西方较为先进的经营理念。“许多伊朗人拒绝接受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他们十分倔强,认定伊朗的方式就是最好的!”老费说起来很无奈。

有一次,老费让员工制作一张记录伊朗所有酒店联系方式的表格,这样可以大幅缩短查阅信息的时间。但是他的伊朗员工却十分不解,甚至拒绝制作。他们认为每次需要时再拨打“118”(伊朗的查号台)查询,才是节约时间的方式。正是因为这种两国文化和思维方式间的巨大反差,老费的公司在伊朗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对于非国企的中国商人,在伊朗发展的重大困难是资金的流转。由于受欧美国家制裁,外国资本不能顺畅地流入伊朗市场;而伊朗的通货膨胀率又极高,资金若不能及时投入生产,就会面临大幅贬值的情况。许多中国商人都饱受资金周转不畅及汇率不稳定之苦。

然而,有风险就有机会,一些商人做起了中伊两国的资金周转业务,他们自称为“中伊两国间的银行”,通常在中国和伊朗都有代理公司,从而实现两国货币间的流转。从国内支付人民币给他们,第二天他们就能按照实时汇率将里亚尔打到你在伊朗的银行账户里。

对于老费来说,旅游业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流转,他并不担心手中的里亚尔会因滞留而贬值。相对而言,他更担心伊核谈判后的市场走向。他说,“伊核谈判后市场该更开放了,但伊朗的旅游设施太少了,当大量游客涌入伊朗的时候,伊朗的酒店将更加紧张。”

老费认为,伊朗并不是一个对外国投资者十分友好的国家,伊朗人总是认为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中国人的到来赚走了伊朗人的钱。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每当5个中国游客来到伊朗,就会为伊朗制造1个工作岗位。几年前,伊朗一直实行外资合资制度,外国人不能独立注册公司,必须和伊朗人合资注册,且只能拥有至多49%的股份,伊朗人须享有绝对控股权。这对于想在伊朗发展的外国投资者来说,仍属于“客居他乡”。而现在,据我所知有些中国人掌握了在伊朗独资注册公司的方法,但却要支付一笔数额极高的律师费用。老费至今仍然没有注册自己的独资公司,而是和他的伊朗合作伙伴一起经营。他十分期待,有朝一日伊朗能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出台更多对外国投资者友好的政策。

老费在伊朗这五年,正如他的网名“老思想家”一样,是和“伊朗人在思想上的斗智斗勇”的阶段。谈到未来,老费说:“伊朗的机会多,挑战也多。怕风险怎么能行呢?有风险才有收益嘛!”

第20篇: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读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每幅短篇小说都值得细细品味,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却在意想不到的结局下于无声处听惊雷。门罗的文笔清淡平和,但丝毫不缺女性角度独有的细腻心理。朴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出随时即将掀起狂风暴雨的情感跌宕。她的每则短篇故事仿佛潜伏于女性灵魂,挥散不去,久久缠身,替每个女人在平凡近乎窒息的生活中呐喊出内在的挣扎和想法。唯此之刻,回味无穷。

媒体曾把她比作俄国当代作家契诃夫,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她代表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代表不了她,她是独一无二的罗门。在平凡的主妇生活中将女性共有的生活轨迹和共鸣的心灵波澜通过波澜不惊的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逃离心路。全世界但凡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及经历过的,都通过她旁观冷静的观察下用沉稳内敛的笔触精准的击中女性穴位,深刻地勾画出女性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以及悲伤。

想讲两个对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故事。第一部即《逃离》本身的故事,女主角卡拉,年少时不顾一切选择自己所爱的男人,甘愿过着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生活,她写了一张简短字条给自己的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慢慢的,她却在和丈夫家庭生活的相处中渐行渐远,平静的海洋深层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喷发。她决定离开,并寻求乡间的一位夫人帮助她逃离。可正当她登上一辆大巴决定奔向远方时,“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与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中。她只能在它周边走走,张嘴,说话,干这,干那,却不能真正进入到里面去。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在干着所有这样的事,乘着大巴希望能寻回自己。像她自己满怀希望可能会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当她正在逃离他的时候,也就是此刻,他仍然在她的生活里占据着一个位置。可是等逃离一结束,她自顾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未知世界带给她无尽恐惧和陌生,她在“这生命中的紧要关头,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和灌了铅似的腿脚站立起来,超前踉跄走去,喊道‘让我下车,我必须得在这儿下去,我就是要下去!’她终于回到自己原来的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抵抗着那样的诱惑,“肺里有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

其实这段心理描写我能够感同身受一些,仿佛自己能窥见大部分妇女的影子。比如我的母亲,退休后便常年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她日复一日的做着家务活,偶尔发出感叹和埋怨,“整天就是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想出去出不去。只能在家呆着,家附近转转。”我觉得自己突然就有点理解她了。她的青春没有了,她余下的年华却要在日复一日的家务生活中渐渐消逝。生活是不会给这样年龄的人带来惊喜和新鲜的了。她或许早就习惯接受,可偶尔的叹息却是心底最真实的写照和情感循环。有一次她因为家庭原因和父亲大吵一架,生气的离家出走,她是没有地方可去的,我担心她,手机联系她,她短信发过来叫我保密。第二天我和她约在一家面包店碰头,她泪眼婆娑地告诉我:她没有地方可去,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她一个人瞎逛,漫无目的,再大的地方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她一个人晚上睡了一家不知名的陌生宾馆,可能睡多久呢?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床啊。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眼泪……

我想每个女人都有想要释放真实自己的冲动。只是有些女人毅然而然离开了,有些女人选择隐藏自己的心里想法,继续隐忍地过着寡然无味的生活,直到忍受它,接受它,习惯它,麻木它。表面和睦的家庭生活,固然对某些女性是幸福,但另一方面或许就是禁锢的枷锁。表面的虚幻泡沫五光十色,却是脆弱不堪,一个手指就能轻易将之戳破。当然这一切,请抛开道德角度的千夫所指。因为这不是单从道德角度好坏就能说清的问题。

看着卡拉的故事,脑海里又浮现出电影《时时刻刻》里的朱利安摩尔。电影里,她过着幸福的主妇生活,有个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可她的痛苦,纠结,无人可诉无处可说。有一天,她最终因为覆架在她个体身上的时代与性别枷锁,不说一句离开家庭,走向远方,不见踪影。我觉得她寻求的生命激情和真实是无法获得大多数人认可并理解的。她正一步一步将加在她身上的束缚外壳一件一件卸去。而事实是,更多时候,不是所有女性都有这样的勇气继续一段未知和全新的生活的。

还有一篇是《激情》,女主角格雷斯按照既定的轨道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读书毕业后在一家旅馆找了份活儿成为一名服务生,邂逅了一位对她有好感的男生,自然而然的约会,拜访,成为伴侣,做爱,谈婚论嫁。曾经年少向往的的爱情毫无波澜的出现眼前时,她如同被生活set好般,毫无欣喜可言的面对接受。可格雷斯她是特别的,和大多数女孩不同,她也从不屑于成为大多女孩需要成为的样子:“漂亮,当成宝贝似的供着哄着宠着,自私而蠢笨。”此时的生活,对格雷斯而言就像被生活摆布的棋子,找不到真实的感觉。直到她因为脚底划破遇到格雷斯男友的哥哥尼尔。尼尔为人深沉,犹如“深不可测的海底洞穴”,忧郁,整日以酒作伴。尼尔是医生,了解她脚部伤势后随即载她去医院进行包扎,无征兆的,尼尔不发一言带着她开往野郊,他瞒着弟弟私自带走格雷斯,“开车的速度与在高架路上飞行时可称不相上下。”可格雷斯却不认为疯狂,反而奇迹似的十分安详。她的身体内除了涌流着欲念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一会儿,他在车里将格雷斯手的掌心压在自己的嘴唇上,舔了舔,又松开。之后,他将驾驶座位交给不会开车的格雷斯,让她当下就学习开车。他们之间的对话不多,但是通过对话的过程,格雷斯开始接触到了本质性的真实。离别之前,尼尔将她拥在自己的双臂里,抱得那么紧那么持久,她为他围裹着,同一时间既是在索求又是在施予。他说:他不过是想要在她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然后就要走开的。离别后的第二天,格雷斯听闻了一条消息:一辆去小赛博湖的半路上对直撞上了桥墩,车全毁并且烧的不见尸首…

我可能无法过多知道尼尔遇到具体什么事。但我觉得尼尔能看懂格雷斯心理似的,感受到格雷斯内心那如火般燃烧的欲望和激情。平静的生活,疯狂显得真实。尼尔不寻常的无望的真实勾起格雷斯内心无比的火热和情感。是的,她从未觉得自己离真实有这么近的距离,她,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活生生的活着,而不是行尸走肉般的过活。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些人的生活如果平淡无常寡淡如水,也许就会不自觉地就把生活当戏,疯狂一把,这样大概是对生活的抗争或是对自己活着的释放吧。

爱丽丝门罗的笔下的女性,在一次次有形无形的逃离中,或接受无奈的认命,或无力地进行着抗争,或早已轻轻遗忘,或偶尔叹息……

逃离德黑兰评价范文
《逃离德黑兰评价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