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传统文化的消逝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21:07:3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读书报告

这是一部有关“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童年是一个概念,而非儿童本身,而且童年是社会产物而非生物需要……尼尔·波兹曼的这些关于童年和童年消逝的论述是从儿童游戏开始的。

看完最重要的收获,是知道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黄金时段放的各种节目,无区别地播映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便是最浅显,也最有力的证据。大人世界有多少以往不应被儿童知晓的丑陋秘密,现在也不再是秘密,也不丑陋,竟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民主,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

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开头就指出,过去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儿童游戏正在消失,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甚至就连“儿童游戏”这个想法也正从我们鼓掌之间流失。如果可以用代沟和发展进步来解释今昔儿童玩具的差异和这种差异背后儿童原创性和参与性的减弱乃至丧失,那么,代与代之间在玩具类型和制作方法上的分野对于玩具来说,无疑具有灭绝的意味。

儿童游戏之后,尼尔·波兹曼用很多材料证明儿童概念起源于——确切地说,是初露端倪于——希腊。而罗马人则发展出了童年意识。

印刷术出现之前,口口相传的传播特征之下,儿童和成年人一样拥有口头传播的本领,儿童和成年人处于同样的信息环境、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和知识世界里,因而没有必要进行区分儿童和成人,因此也就不需要童年概念的存在。但是印刷术出现之后,阅读出现,教育和识字也就成为两类人概念的分野标准,未成年人必须通过识字、教育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为了这个目的,须有教育,进而出现学校并有了分班。因为学校是为培养有文化的成年人而设的,儿童因此不再被看作是成年人的缩影,而被看作完全不同的一类人,即未发展成形的成人。童年的概念成为社会必需,因而,我们可以以略带武断的口气说,印刷术导致了童年的产生。

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看完波兹曼对电视这种媒体对人由印刷时代继承的逻辑思维的摧残,就会发现在电视时代做一个新闻理想者的可悲与可怜处,而且这可悲还根本不必涉及新闻审查制度。《童年的消逝》里说电视是契合儿童“即刻满足”心理的娱乐品,是极迅速流转而令人无暇思索前一个画面的内容组接。所以,当观众面对电视,思想便同时被关了禁闭。一同被关禁闭的,自然还有可贵而可怜的新闻理想。那么,建立于书本所提供的逻辑思维上的那种“穷尽真理”的新闻理想,能不能新媒体上重生呢?1982写出这本书的波兹曼觉得还有希望,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

1

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

当然,对电脑充满希望的同时,波兹曼也预见到了如今的可怕情形:“让大部分半文盲的百姓用电脑上的视觉游戏来自娱自乐,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如今的网络游戏,Web2.0中的社交游戏,twitter这种以暴露隐私为乐的微博客……都是IT精英为了赚取点击率,采取的比电视更新奇,更美妙的“利用观众”的方法。这些方法,让我们加速迈进赫胥黎的美妙新世界。

至于新闻理想可能生存的各种门户网站,根本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无聊玩意,新闻早在这里变幻了制作的方法——要制造而不是等待发生。点击率至上的原则指导下,真实不重要,标题最重要;新鲜不重要,炒作最重要。网络只剩下一个逻辑:耸人听闻。并且,为了让人们停留在网页的时间久一些,网站将数量庞大而毫无联系的社会、娱乐、政治、体育新闻仿佛天女散花的碎片铺在一个页面上。我们所有的精力全部消耗在点击、阅读、再点击上面,至于读了些什么,随网页的关闭全部消失。新闻理想着所希望带给读者的“思考”与“穷尽真理”,越发像个优质喜剧——好的喜剧都是悲从中来的。

之所以说童年在消逝,就是因为在如今的信息环境下,很难再有秘密可言,一览无余的媒介迅速改变着孩子,童年这个词从概念上就要退出舞台了。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堆答案。

于是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儿童化的成人,他们共享电视广告的宗教吸引,从同样的电视节目里发现比真实更吸引的虚幻人生。

当印刷品的阅读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时,对电子信息的接受则意味着一个加速的头脑。在娱乐的世界里,智力开始单一化,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同时都在萎缩。于是童年的消逝就伴着青春期的无休止蔓延一同成为文化的产物,并且反过来再影响所谓文化的走向。

从而想到一个关于Kidult的专题,因为觉得这是现今社会越来越显著的一种走势。所谓Kidult目前还没有恰当的汉语对应词,它是指“打扮和行为举止像孩子的成年人”,他们通常留恋着儿童或者青少年的活动和思维方式。

Kidult的蔓延趋势和童年的定义、状态的改变有关,和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商业的推波助澜有关。《老友记》就是一群拒绝长大的成人代表宣言。那些帅哥美女同时生活在大都市和无尽的青春期里,“他们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里去。他们没有目的,也没有羞耻,每天都在青春期的自我陶醉中狂飙突进。在现代的公寓之外,他们似乎并不存在,成长和发展和他们无关。这些永远年轻的人生活在静止的时间里,从来不急于成功,不急于去上班,不急于自我批评。”

可能真正吸引观众的是他们对剧中人物的认同,对无止境的青春期、松散的态度、免于任何责任和压力的生活的向往。而提供这种节目的电视台在混淆童年和成年的作用方面是巨大的。

作为个体的童年当然在延续,作为社会符号的童年概念却在悄悄改变,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对此还茫然无觉。

2

Kidult还是一种比较可爱的文化表现,而另外的情形更使人觉得紧张,那就是我们身边很多

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恶俗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了,这些幼童甚至会使用电视剧的成人社交手法来表达。据说父母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是更显聪明,更能有父母的成就面子感。这实在让人觉得心里发麻。

概念既然能诞生,也必定会消亡。童年或许就正好属于这样的一个概念。

尼尔·波兹曼的童年消逝观点并非畅行天下。与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社会产物不同,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松等学者尤其是让·皮亚杰这样的权威研究者则认为,可观察的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受生物规则控制的。拿让·皮亚杰的“遗传认识论”来说,儿童从一个智力层次进步到另一个智力层次遵循的是一个遗传的原则。童年的概念不是应运识字能力而发明的,它不过是被发现了而已,而新的信息环境也并没有使它“消逝”,只不过是压制它的存在而已。

3

推荐第2篇:消逝的楼兰

消 逝 的 楼 兰 古 国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XXXX 姓名:XXXXXX

消逝的楼兰古国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楼兰,历朝历代激励了无数将士出征的代名词,一个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国家,一个留给后人无数未解之谜的国家。

历史中的楼兰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城。《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罗布泊的西北缘。楼兰人的首都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它在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它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它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周围建有雄伟城墙,是边境重镇、“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马、葡萄、珠宝,最早都通过楼兰交易。许多商队经过此地时,都要停下休息。公元前108年,楼兰国臣服了汉朝,年年岁岁进贡来朝,但以后几降几反,成为当时汉朝的心腹之患。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汉朝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攻打匈奴,匈奴若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因此,汉朝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 汉武帝时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楼兰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戮使者。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于是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不久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让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楼兰国境接近玉门关,汉使者经常通过这个关门前往西域诸国,要经过楼兰境内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沙漠中经常有风,将流沙卷入空中形状如龙,迷失行人,汉朝不断命令楼兰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但因汉使屡次虐待向导,楼兰拒绝服从其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汉昭帝最终派傅介子暗杀了新国王。为在汉朝廷作人质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楼兰继承王位,但是国王战战兢兢害怕遭遇暗杀。汉昭帝在保护国王的名义下派部队驻屯楼兰境内,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此后,楼兰一直都是汉王朝的西域重镇。

东汉,班超曾活动于此。 三国,鄯善属魏。 西晋,封鄯善王为归义侯。

北魏,名僧宋云曾赴鄯善,城中住着吐谷浑的宁西将军。 隋朝,在鄯善、且末等地设置郡县。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岑参《献封大夫破插仙凯歌》)

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及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

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由此可见,楼兰在唐朝仍是边陲重镇。然而,不知在什么时候,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竟然神秘消失了。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呢?

楼兰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走向灭亡,成了不解之谜,然而后人探索求知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

一千多年后的发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楼兰古国的发现不可不说是对它的一个很好的阐释。历史上有很多伟大发现往往就是这样的偶然: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一行正在罗布泊沙漠考察途中,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在寻找丢失的铁斧的途中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有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这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罗布泊西北岸的这片遗迹处,发现古代遗迹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但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悉心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神秘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发掘了不少文物: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文书、120片竹简和几支毛笔„„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经过整理分析,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认定此遗迹就是消失已久古楼兰城。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同时也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辉煌的楼兰古国

1979年,我国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进驻楼兰,辉煌的楼兰古国,终于重见天日了。经过历史学家和文物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楼兰古国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了。

昔日的楼兰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在孔雀河下游。城正中是行政官署,由土坯砌成,有粗而高的门柱,涂朱漆的雕梁画栋,这里是古城的权力中心,也是古城最豪华的处所。城南是居民区,大约有14000人,残存的房屋显示出这里有中国宅院式建筑,分正房和厢房,屋后还有果园。城东有一座高大的佛塔,是楼兰城中最高的建筑,5里外有一座佛寺,可以窥见当年古城的宗教情况;城东北还有残存的土堆,这就是汉代的驿站遗址。城西北和西南有茂密的胡杨林。城中街道纵横分明,一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 如今,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修补,但依然可以从它身上看出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烽燧的西南就是“三间房”遗址,楼兰城中两座土坯建筑之一,是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这座1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三间房正中的一间要比东西两间显得宽大。从“三间房”西厢房残存的大木框架推测,这里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

大量的文物再现了楼兰昔日的辉煌。城里发掘了大量的文书及木简,既有汉代的五铢钱,也有遣霜帝国的铜币;既有汉代的丝织品、绢网,也有波斯的壁画,甚至希腊、罗马以雅典娜为图案的工艺品;还有各国的陶器和漆器。这一切都显示了楼兰在中西方交通、文化交流及商贸上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正如史学家孔拉特所说:“楼兰古国的兴衰,是一面世界史的纪念碑。”

太阳墓

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考察。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队发现了大批的古墓。其中几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是一层套一层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有别的意义„„20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

楼兰美女

著名的“楼兰美女”出土于1980年,当时,考古学家在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三角洲,发现了一片墓地,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古尸,体肤指甲保存完好。她有一张瘦削的脸庞,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头发披肩。她身上裹一块羊皮,毛织的毯子,胸前毯边用削尖的树枝别住,下身裹一块羊皮,脚上穿一双翻皮毛制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还插了两枝雁翎。墓中出土的器物种类很多,有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编器等。其中木器还有盆、碗、杯和锯齿形刻木。经过图像处理后,生活在数千年前的一位美女,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由于这具女性古尸是在神秘的楼兰古城附近被发现的,所以就给她取名为“楼兰美女”。经用她身上的羊皮残皮做碳14鉴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尸。她是谁?为什么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成为考古界之谜。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说法七:由于佛教文化的输入而使楼兰失去了创造力和生产力,逐渐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件自然因素都会导致其消失。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楼兰古城的消失?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是自然原因,也许是人为方面的因素。总之,楼兰古城的消逝遂成为旷世之谜。

推荐第3篇:消逝的胡同

消逝的胡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年常常产生怀旧的情愫。

与几个同龄的朋友闲聊,忆及城市改造前的胡同和生活在其间的邻居,往往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萦绕在心际——有缅怀也有伤感。这种情愫是复杂的、回味无穷的和让人深思的。

老家在孝妇河东岸大街西侧的小双磨胡同,上世纪七十年更名为大街西六巷

,八十年代初期又恢复为小双磨胡同。胡同的风格与影视剧中胡同差不多——狭长、曲折。胡同的一头通往大街,另一头在一个叫关帝庙的地方,与其他三条同样风格的胡同汇合在一起通往沿河东路,这三条胡同都叫同样的名字——双磨胡同。南边宽点的那条人称其为大双磨胡同,另外三条统称小双磨胡同。四条胡同就向人伸出的四指伸向大街,关帝庙如同人的手掌,汇合后通往河边的通道犹如人的手腕和前臂。为了区分三条小双磨胡同,人们通常以胡同内最早居住的人家为代称。

胡同两侧是挨排的四合院,房屋的建筑风格大致相同,但大小不

一、高矮相间、错落有致。建筑用材因家境而异:或是孝妇河夏季发洪水时冲下的大卵石砌成,或腰线砖以下是卵石、以上是土坯砌成;家境好点的,屋面用小青瓦覆盖,大多数屋面用麦秸覆盖。院落大都不甚宽敞,因处在城市中,受空间的制约所致吧。

双磨胡同以双磨而得名。据说在明朝末年这里已形成巷道,自古就有两座水磨,其位置大约在关帝庙附近,双磨的动力来自孝妇河的水,古人挖掘了一条暗渠,从大街南头的永济桥北引孝妇河水做双磨的动力。那时孝妇河的水量非常丰富,而在永济桥附近的泉眼特别多,足以保证双磨的动力来源,双磨磨压的是人们敬神用的香枝原料,双磨的主人应该是当时的有钱人。我记事时双磨早就没有了踪迹,连父辈的人也不知双磨是什么样子,我只记得关帝庙前的场子里有两座碾粮的石碾,石碾的使用率很高,天没亮就有人排队碾粮,一直到天黑很久才停歇。双磨是怎么消失的,没有留下传说,也不见文字记载,后人也没有追究其中的原因,这里只留下一个双磨的空名,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双磨胡同拆迁改造时,曾在地下挖掘出当时双磨引水的水道,足以证明其真实性。

双磨胡同里的人,大多数是祖祖辈辈的原居民,具体居住了多少代,连他们的后代也没人能说的出,也没人去做这方面的深入探究。

双磨胡同的人,大多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善良的穷苦人,彼此非常友善和团结,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家境也都差不多,没有很大的贫富悬殊。邻里之间世代相处,都很融洽和亲密:谁家的孩子结婚或老人去世,大家都涌上前和自己家里的事那样帮着办理;谁家有人生病,大家都纷纷给予经济和人力上的援助;谁家的房顶下雨漏水了,大家都去帮着修缮,即使上班工作也要请假帮忙;邻居中什么样的工种都有,基本上不出胡同就可以解决问题。邻里之间从未因琐事或小孩红过脸、吵过嘴,更没有大打出手的事情。上下班时间见面互问一声:“上班吗?”、“下班了吗?”晚上见面互致一声:“吃饭了吗?”话虽简单但充满亲情,邻居们都说:我们除了姓不一样,其实就是一家人。

胡同是我童年的乐园,也是我童年的乐趣所在,我和胡同里同龄的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我们之间有嬉戏、有吵架,有欢乐、也有眼泪。但不管怎样,留在我记忆里的都是欢乐与幸福,都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学龄前,我们在一起过家家、捉迷藏、端着自己制作的木头枪,学解放军打敌人;入学后,一放了学我们便搭伙到孝妇河边爬树捉知了、到颜山上逮蚂蚱、到郊外的荒野中捉促织;夏天,我们则在孝妇河或在山上的水库里赤着身子游泳、跳水。中学毕业后,我们先后参加工作,从胡同走向了社会、有的奔赴到外地,有的仍留在山城,也就留在了胡同里。逢年过节,我们偶尔聚到一起,有时说起童年时发生在胡同里的许多往事,彼此都流露出深深的留恋。双磨胡同,是我们的摇篮,也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地方。

双磨胡同早已荡然无存,对于八零后的青年人,或许还有点印象,那也是非常朦胧和陌生了;对于九零后的人那只是个传说,这些传说只是存留在人们的口头上,但对我们这些曾经在双磨胡同居住的中年人来说,还是那样地熟悉、那样地亲切和温馨;一提起来,我们就会想起那一条条狭长的、曲折的胡同,还会具体地指出现在哪座楼房下是哪条曾经的双磨胡同。但一提起来我们就有一种悲伤的思绪,这里面有缅怀、有遗憾。因为双磨胡同已经永远地消失了,留在我们心中的只是一种飘渺的、虚幻的记忆。

哦!永远的胡同、永远的双磨胡同!

推荐第4篇:消逝的风景

消逝的风景

消逝的风景

风景在人心

“风景最美,不过夕阳红”这句话可能大家都听过。可是谁又真正看见过夕阳红的呢?我看,见到夕阳红的人屈指可数。在心中的画纸上。存在有世间最美的风景,不妨你去看看。

夏日的黄昏,凉风习习。我与好友挥手告别后,独自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两边的白桦树与吊兰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扑面而来。心情一下舒畅了许多。紧皱的眉头舒展了。甜甜的小酒窝爬上了脸角上。看见几个衣服脏乱,皮肤黝黑的男孩在那玩“百发百中”把易拉罐瓶投入垃圾箱中,看谁投的准。一个男孩先是做出要投的姿势,在千钧一发之际,没投出去,旁边几个男孩发出:“切!”的声音。还没有等他们回过神来,那个瓶子已经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了。大家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瓶子,结果还是没有投进去,他们也就扫兴地离开了,那瓶子就安然地躺在离垃圾箱不到10CM的地方。这时一个母亲牵着不满5岁的孩子出来走走,母亲紧紧牵着孩子的手,孩子好象发现什么似的,抻脱了母亲那温柔的手,直径走向那个垃圾箱,我本以为他是丢垃圾的,可是他的行动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小跑着俭起那个刚刚躺在垃圾箱旁边的瓶子,如果是他要去丢垃圾,可是他还没那个垃圾箱高,只见站起脚尖,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垃圾箱的边框一只手拿着瓶子,使劲往上一投,瓶子纵身一跃,跃进了垃圾箱。小孩高兴的奔向了母亲的怀抱。

在我心中那副画上早已为他们母子俩画上一道绚烂的彩虹,美丽的彩虹会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因为它凝聚母子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美的风景,不仅仅限于夕阳红。最美风景就在我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摆了,让我们一起为那道彩虹喝彩,让它成为世间最美的风景。

风景在人心,心中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

初一:李瑶婷

推荐第5篇:其实不曾消逝

其实不曾消逝

初二(2)班 黄爱迪

曾经以为它们已离我而去,然而它们其实从不曾消逝。

小时候读《桃花源记》,觉得那个人很笨,为什么不待在那片美好的乐园呢?然后来不及看注解就合上书跑到外面和伙伴疯去了。

在地图上找不到“黄甲里”这个地方,一个叫“华庄”的小城代表了那么一大片土地。小巷,河与柳,麦田和油菜花,布置着童年的梦,在记忆的最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这里就是我的桃花源呐。”我把头埋进被子里,悄悄地想。

五年级的时候因为要改建医院,我们全村的居民匆匆搬走,自此我的眼便落寞了。去旅游,纵使山再青,比不上村前长满野草的土丘;水再秀,比不上那条环村的河浜;住了新家,纵使再方便,再舒适,却也没了家的感觉。

我心里,已经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桃花源,再容不下第二个。

暑假,父母外出,我寄住在外婆家。那里已经许久没有去过,只回忆起模糊的印象。跨进门逛了一圈,美好的怀旧气息令我无法定夺:它是那种虽然足够美却没法挽留我的,还是那种我挑不上眼的。我迷茫地在院子里走走停停。

是夜,我与外公外婆待在门口乘凉,开着昏黄的灯,邻里围坐一圈,吮着老冰棍咬着冰过的瓜,唇齿留凉。一抬头,是满眼的星天。因为乡下干净的空气,所以银河便毫无保留地璀璨着,一弯的夺目,呈着缥缈的神话。黑暗里花树的影子摇摇,夏草深处便传来短促的虫鸣。我心里那片故园的夏夜,只有圆圆的银月。原来还有比它更浪漫的夏夜呢,我想,似乎有什么情感在逐渐萌芽。

夏天的白昼很长。我有时会拉上窗帘,只留一道雪亮的光隙,然后趴在擦干净的地板上,就着朦胧与细细的光,看陈旧的杂志。在那里时我也曾这样,但是陪伴我的只是那一台光芒刺眼的电视,没有现在,窗外一声声悠远的蝉歌和檐下风铃的丁当。原来还有比它更古老的单调之音呢,我想,听见了那种情感生长的声音,它的轮廓一点点明晰。

下午在在那里是一段闷热,昏沉的漫长时光。我吹着电扇,看几张很老的碟片,几乎每日都是相差无几。然而如今我可以坐在中庭的门口,这里是建筑的阴影,时常又有穿堂风一溜地跑过,凉爽至极。况且面对着后院那满棚满架欣欣的绿,浅灵灵的池塘,塘里吐着气泡的红鱼,一口幽深的井,还不足矣玩赏一个下午吗?以前家里也有井,但被封闭在内庭,黑洞洞的颇为可怕;这里的井被笼在一架葱葱的葡萄下,水波在井壁上粼粼闪烁,光影变幻成诗。望着那闪光的井水,我感到一股辣倒灌进鼻中,一滴泪落在井沿上,旋即蒸发。

我的心里,那个桃花源的影子逐渐淡去。它一度使我失去了眼睛,失去了发现美好的能力。我把自己关在记忆里,迷恋着过去不肯直面未来。

再次翻开《桃花源记》,止不住潸然泪下。那个人深知若自己深入桃花源,便再无法割舍,从而失去更美好的生活。他才是聪明的那个。

那些美好,我以为已随岁月流转而离我而去。但,其实它们从不曾消逝。

推荐第6篇:消逝的童年

消逝的童年

哗哗,时间婆婆如流水般一样奔跑着,她毫不客气,毫不怜悯的“夺”走了我的童年。

一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一年又过去了„„97,98,99,01,02,03,04,05,06,07,08,09,10„„我依然幼稚的掰着手指,认真的查着我的年龄,1岁,2岁„„一直到13岁,啊——我13了。

从我小的时候,我就问奶奶,他能活到多少岁,然后我有自问自答的说,奶奶永远都会陪在我身边呵护我的。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想到了自己去世的那一天,我估计着,我能活到80岁,可如今已经过了十分之一了。哎,其实人生也挺短暂的。

9岁那年,我和爸爸妈妈离开了家乡,到了陌生的临沂,一转眼我十三了,5年没回家了,好像他们,可„„

曾经的我盼望着长大,可现在,我觉得长大一点也不好,哎,我想回到童年,可那已经是过去。

我论我怎样怀恋,他都已经过去了„„

梨杭小学六年级:忄

推荐第7篇: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浅析动画片对儿童 “成人化”的影响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儿童逐渐成为“成人化的儿童”。本文以时下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通过对动画片文本中成人化的体现,从传播学、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动画片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童年 动画片 儿童 成人化

引言

1982年,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一书。书中提出了这样两个命题:一是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二是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由此导致了童年的消逝。书中还提到: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他把“成人化的儿童”定义为“一个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是在特征上跟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1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介几乎陪伴着儿童成长,是儿童获取信息、学得知识、提供娱乐的主要渠道。但是,电子革命与图像革命相结合的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利用其形象手段,将成人的世界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儿童面前,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成人化”。动画片,作为儿童世界特有的产物,却也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并悄悄地改变着儿童的世界,导致了儿童的“成人化”。本文将以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分析动画片对儿童的“成人化”影响。

一.动画片中“成人化”的体现

1.语言的成人化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主要媒介,也是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正如斯图尔特•霍尔所言:“语言,是具有特权的媒介,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事物,生产和交流意义。所以语言对于意义与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它总被看作种种文化价值和意义的主要载体。”2在片中,灰太狼和红太狼之间的称呼基本上是“老婆”、“老公”,在《兔年顶呱呱》中还多次出现类似“我爱你,老婆”、“我有一个爱我的老公真是太幸福了”的语言,而且这些语言出现的频率很高。“老婆”、“老公”是已婚配偶之间的称谓,“爱情”显然也是属于成人世界而不是儿童的世界,却频频出现在动画片中,这将导致儿童提前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另外,为了追求新潮和流行,动画片中还充斥着流行于网络的时尚语言。如“很傻很天真”,“升级了就会黑屏,现在外面很流行的”等等出现在动画片的台词中,这些成人们才能懂得的语言,对于儿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在《虎虎生威》中灰太狼说:“我吃的不是饭是寂寞。”《兔年顶呱呱》中,灰太狼在见到喜羊羊一家团聚后说:“喜羊羊一家团聚,我就要妻离子散,我一声就是个茶几摆满了餐具(惨剧)和杯具(悲剧)。”片中还出现了“秒杀”、“浮云”、“见证奇迹的时刻”、“一份蛋炒饭引发的惨案”等。这些网络用语也开始侵蚀纯洁的儿童世界,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

2.行为的成人化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也存在不少成人化的行为。首先来看一下片中设计的人物的形象:涂着紫色的眼影、鲜艳的口红,身着红色毛皮大衣的红太狼,这明显是一副成人摩登女郎的形象,却也搬上了动画片的荧屏。另外,在这部动画片中也出现了一些暴力镜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狼羊大战,这部动画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就是狼要吃羊,羊群在一次次的反抗中获得成功。在狼羊大战中的拳击、枪和其他的暴力行为随处可见。另一类是红太狼对灰太狼的暴力,片中红太狼总是拿平底锅打灰太狼,这正是成人世界的“家庭暴力”的影射。这部动画片与其他不同,特别是在灰太狼和红太狼的角色定位中,红太狼作为女性角色是占强势地位的,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女性集权主义的影子。

3.动画片产生的“成人效应”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些情节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特别是现实成人世界的反应。灰太狼背负着各种生活压力:老 2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页 婆的抱怨、领导的批评、还贷的压力。同时他还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为老婆抓羊吃、给儿子(小灰灰)赚奶粉钱等等。这部动画片不仅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也备受成年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女性的青睐。白领是这部动画片巨大的潜在受众群体,片中 “灰太狼”的角色,深受白领观众尤其是女性白领的喜欢。网络上曾流传着“做人就做懒羊羊,嫁人就嫁灰太狼”的说法,这些人认为灰太狼是新时代好男人的代表,虽然对小肥羊很凶恶,但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却任劳任怨,疼爱备至。动画片中,即使表现儿童的天真,也是装饰成人的社会,表达成人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动画片对儿童的“成人化”影响

动画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的主要表现手段,借助于幻想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电视通过所呈现的内容,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社会现实,它对儿童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仅成为儿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将获得的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语言和行为的重要平台。但是儿童不同与其他的成人观众,正如《童年的消逝》中所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的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3儿童的身体、智力、心理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动画片某些镜头和场景的影响。另外,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对信息的判断、辨别和反馈能力极为有限,而不能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动画片传播的信息。面对成人世界被一览无余地曝光,成人对儿童的权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

1.儿童的主动选择与被动接受

主动选择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型的一个固有的假设。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儿童利用其特定的媒介来满足其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电视是使用主要是指儿童获得信息、自我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选择。满足是指儿童运用信息技术时实现的各种需要。一方面,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儿童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另一方面,动画片一般都包含扬善惩 3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第75页 恶的情感,这一点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然而,儿童对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成人世界中过于复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常会让他们不知所从。

但从另一个角度,儿童是陷于被动的。大多数的儿童研究者认为儿童是媒介的被动接受者。电视视听同书刊阅读相比较,前者是“被动性”的,后者是“主动性”的。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因此看电视使得太多的儿童养成“被动性”的习惯,儿童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几乎是 “皮下注射论”的,认为儿童在电视面前是脆弱不堪、完全被动的,可以完全被媒介所左右,非常容易被电视俘虏。儿童面对动画片中各种成人化的信息,几乎没有选择权利也没有抵御能力,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接受过程。

2.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指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者人们的现实观。”4在现代人的头脑中,电视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混淆。儿童对于动画片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建构的现实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往往混淆节目现实和社会现实两者之间的差异。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儿童心理特征主要有模仿、好奇、常乐、不理解等具体的特点。这也就为电视节目影响少年儿童知识、态度、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动画片中呈现一些带有“成人化”的信息的内容,就会是儿童产生模仿甚至崇拜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会将这些心理、语言甚至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10年1月27日在《北方新报》07版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1月26日,家住包头市昆区美洋小区的张女士无奈地向记者说:“因为迷上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5岁的儿子不但常常感叹‘灰太狼为什么总被红太狼欺负’,还总喊我‘老婆’之类的话,我怕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兰州的宋佳佳表示,“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懂的竟然那么多,才12岁的年龄竟然有了‘老婆’。原来,孩子非常喜欢班上的一个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226页 小女生,平常就以‘她是我老婆’来称呼。”5在2004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主办的媒体与未成年发展论坛上,通过各种统计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青少年的价值观,90%以上的内容是由媒介给予的。”6《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呈现的“家庭暴力”和“女强男弱”的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对家庭观的塑造。在各种成人化的信息中,儿童逐渐被塑造成了“小大人”的形象。

3.对成人权威的挑战

由于电视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成人世界的秘密,它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波兹曼认为,“羞耻感无可估量的价值构成了儿童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中珍贵而微妙的一部分。儿童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感情;他们最终会了解世界,但要通过成人分阶段地教他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为一系列道德规范。”7电子媒介迅速、平等地揭示成人世界的全部内容,导致羞耻心的概念被冲淡了。关于权威和好奇之间的微妙平衡,波兹曼引用了玛格丽特•米德的重要著作《文化与承诺:代购的研究》:“我们正进入一个日新月异、信息公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成人已经不能扮演年轻人的导师的角色,因此导致了一种危机,她称之为‘信仰危机’。”她还提到“现在长辈对年轻人的经历,没能比年轻人有更多的了解。”8成人之所以有权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他们知道儿童所不知道的信息。但是现在,电视也成为儿童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种权威性甚至取代了父母。同时,由于媒介传播的成人化的信息,儿童眼中“成人世界”早已不那么神秘崇敬。媒介已经悄悄地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

三.捍卫童年的策略分析

1.媒体——增强社会责任

由于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优化媒介的信息质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传媒环境。 56 引自:http://news.163.com/ 张衡:《电视儿童节目对现实的建构思考》,《新闻传播》2011第02期 7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3—124页 8 同上,第128页 大众媒介应该成为丰富、充实和扩展童年生活的工具,而非缩短童年的工具。媒介在生产儿童媒介产品时要遵循儿童主体论原则。儿童主体论的基本含义是: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童年生活的经历和思想应该得到成人社会的尊重和高度重视;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儿童媒介应该重视、发现、研究并满度这些需求。9满足儿童需求本身应该是儿童需求本身应该是儿童媒介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不是一种手段。另外,媒体应尝试细分针对未成年人观众群体。针对数量庞大的未成年观众群体,电视传媒需要更进一步细分传播对象,提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趣味、认识水平的系列化和专业化儿童节目。

2.家庭——做好“把关人”

波兹曼认为,我们对时下发生的一切,个人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而家庭是捍卫童年最主要最坚强的力量。2009年初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兰州家长组团状告央视动画片” 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10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建立正确使用传媒的态度。具体的做法有限制儿童暴露在媒介面前的时间、仔细监督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等。家长要帮助他们解读媒介信息,并对他们接受的信息做积极地引导,培养儿童主动及批判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另一方面,家庭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和谐的家庭关系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并满足其孩子归属感,使其不会把电视的虚幻世界当作缓解紧张的“避难所”,不会依赖电视来躲避现实世界的难题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因而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3.儿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给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②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 910参见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杨智勇等:《兰州家长欲组团状告央视 多部动画片打入黑名单》,载《西部商报》,2009年2月11日 信息的奴隶。11媒介包括成人化内容在内的各种不良信息渐渐侵蚀着媒介素养较薄弱的儿童群体,这些信息只是满足了儿童休闲消遣的需要,那仅仅是浅层次的生活需要,在儿童全面发展需要、个性塑造、自我实现需要、自我提升需要等高层次需要方面呼吁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铺天盖地的成人化信息不断涌向儿童的世界,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捍卫童年就成为了一项艰巨而崇高的使命。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这需要媒体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同时家长对儿童观看电视的行为善加引导,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重塑儿童纯洁快乐的童年。

11卜卫:《素质教育文库之媒介系列(电视、新闻、广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推荐第8篇: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经念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介绍,说波兹曼另一本《童年的消逝》写得更好些,于是买来看。看完最重要的收获,是晓得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下班时段放的这种“帮女郎”节目,无区别地播映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便是最浅显,也最有力的证据。大人世界有多少以往不应被儿童知晓的丑陋秘密,现在也不再是秘密,也不丑陋,竟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哪怕是最伟大的人物,都会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成为孩子。这是人类成长历史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情绪。

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原型”,它促使我们不断寻求纯真、无压力、恣意、率真的生活状态,而这正是我们孩童时代的生活缩影。这种孩童时代的缩影不仅属于我们个人,更属于整个人类。它根深蒂固、与生俱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就是说,自从我们一出生,我们就渴求着孩童一样的生活。即使成年,这种对原型的“渴求”也在或明或暗地不停跳跃,使我们梦想回到过去。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孩童”的影子,只不过有人表现突出,有人表现隐晦。我们生长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年代,所处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倾听来自自我的声音,并按照自我的要求去展现和张扬个性,按照个性的要求去生活。但同时,我们又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无法寻找“原型”和现实的契合,我们不可能一直都是孩子,我们只能在梦中或者某些特定的戏剧情景下成为孩子,以求心理上的补偿。而由于成长的经历不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在卧室里撒娇,有些人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嗲,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儿童化易成病态心理“成年人喜欢动画、玩具,这是一种内心‘儿童化’的表现,这一现象的产生通常与现在年轻一代工作或者经济压力过大有关成年人借其回味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躲避现实社会的竞争,在卡通的世界里,成年人不仅能找到童年时代的无限快乐,还能得到简单时尚的精神慰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该想的和该做的事。这种违背常理的成人儿童化现象一旦过度,较容易演变成一种病态心理。儿童化的成人,打破传统的规则,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极不符合的追求儿童特征的思维观念。其心理年龄往往是滞后的,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和逃避,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孤僻、忧郁、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疾患。不利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幼稚”成年人依赖心理强

成年人的幼稚、装嫩心理如果发展到极致,可能会进展成为“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彼得·潘生活

在梦幻里,永远也不想长大。我国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也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依赖综合征”。

这类人不愿意以成人的标准看待自己,感兴趣的大部分是同学聚会、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儿等,对个人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尽管他们都已经三四十岁了,但是他们在外表和内心的一些信念、想法、价值观方面比同龄人要差很多。

彼得·潘综合症

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就是这个童话人物的现实版。

Peter Pan是著名童话《小飞侠》(改编自英国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剧本)中的主角彼得·潘(系一永不长大的小孩)。Peter Pan一词在英语字典里的解释还有天真而不懂事的成年人,以及(女装或童装的)小圆领。

彼得潘领来源自彼得潘的经典衣着,这种扁平圆领最初只是用在童装设计中,但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种领口的设计开始应用在成年女装之中。在近几季的Chloe、Miu Miu等品牌中更大量使用,简洁大方的PETERPAN圆领是甜美的淑女最爱的领子了,以不同尺寸、大小及搭配方式,为我们表达出了彼得潘圆领的多变特质。

第一件,相处不错的朋友,结婚不久便与老公吵着离婚。这让我想起我另一个好朋友,去年里定下婚期,宴席还未摆,已经离掉了。

这些事情,让我想到波兹曼在书里阐述的“儿童化”的成人,这是伴随“成人化”的儿童而兴起的。儿童的言行举止因为电视媒体无原则的信息泛滥,过早地与成人无差别。而电视这种画面信息读取的形式,使它只能提供“12岁儿童的心智”的节目,并且波兹曼觉得它“不可能设计出其他智力层次的节目”。

我很愿意相信这一点。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成人,在婚姻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始终停留于“过家家”的时代。童年的“过家家”,以对婚姻的模糊概念为基础,临时搭建起游戏的氛围,并且无规则可循,是最松散的,可以随时停止的游戏形式。而现在新闻常常关注年轻人“闪婚”与“闪离”,分明就是这种游戏在成年期的延展。

作为生命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论说起来实在有点冷酷。较温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电影。中国电影总是以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的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杨德昌还是心软的,他觉得还是应该找到办法让婚姻维系下去,也许还可以找到人来“教我们”。如果按照波兹曼的理论,既然成人不能长大,那么就游戏下去,分与合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游戏过程。圆满的大结局以后如果不好过,那么就不过。

于是我觉得,童年的消逝对个人生活的幸福,也有着可怕的影响。

在我看来,由印刷——影像(以及广播)——网络所体现的信息媒介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起到打破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认知界限的作用;在新信息媒介使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的同时,由于信息量的成倍增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获得信息,还对信息的真实性与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新信息媒介对人们将信息去伪存真、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出更大考验,

这一考验对人群的筛选与划分(在印刷时代是能否阅读,在影像时代是能否快速理解信息,在信息时代则是前两者的综合再加上对有效信息的自主搜索能力)将不仅仅局限于年龄(以及年龄背后的经验),而将更多的趋向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敏捷度及联想能力等等——在这一方面,青少年在成人面前并非毫无优势,这也就造成了当代青少年有能力与成人分享相同的经验——而此书作者似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考虑到这是一本写于二十年前的有很大推测性质的书,这倒也并非重大缺陷)。当然,影像与网络媒介对逻辑思维还未完全形成的儿童们来说,其负面作用的确不容小觑;不过它的后果不光是“(社会认知经验上的)童年的消逝”,还会造成“童年的遗留”,即他们的心智与社会实践经验会部分停滞在童年时期——那就很可怕了„„

那么,建立于书本所提供的逻辑思维上的那种“穷尽真理”的新闻理想,能不能新媒体上重生呢?1982写出这本书的波兹曼觉得还有希望,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高估了电脑的文化属性。实际情形是,电脑以及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比电视更加娱乐至死。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

当然,对电脑充满希望的同时,波兹曼也预见到了如今的可怕情形:“让大部分半文盲的百姓用电脑上的视觉游戏来自娱自乐,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如今的网络游戏,Web2.0中的社交游戏,twitter这种以暴露隐私为乐的微博客„„都是IT精英为了赚取点击率,采取的比电视更新奇,更美妙的“利用观众”的方法。至于新闻理想可能生存的各种门户网站,根本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无聊玩意,新闻早在这里变幻了制作的方法——要制造而不是等待发生。点击率至上的原则指导下,真实不重要,标题最重要;新鲜不重要,炒作最重要。网络只剩下一个逻辑:耸人听闻。并且,为了让人们停留在网页的时间久一些,网站将数量庞大而毫无联系的社会、娱乐、政治、体育新闻仿佛天女散花的碎片铺在一个页面上。我们所有的精力全部消耗在点击、阅读、再点击上面,至于读了些什么,随网页的关闭全部消失。新闻理想着所希望带给读者的“思考”与“穷尽真理”

另一件事,今天看见柴静写的纪念央视原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的文章,陈虻不死,柴静在里面诉说了陈虻教给她,以及她自己领悟新闻理想,比如“真实”,比如“穷尽事理”,比如令观众“启蒙”与“觉醒”。这种理想,显然只能是建立在书本时代提供的逻辑思维支柱上,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电视发明以前的产物。

我写博客的时期,他说过一句话,“要服务,不要表达”是说不要以优越感自居,媒体的平台不是用来表达个人见解与思想的,是提供观众事实与信息,让他们来思考的。

我受教于他,一再重复这句话,理解了为什么康德说启蒙只是自我的觉醒,不是传教士式的自上而下的教导。在他身上,我理解传媒这份工作所为何来--------能够为大众提供一个公共空间,让不知者知情,让无声者发言,让异见者表达,让争论者自由。

他尊敬这个职业,忠诚于事物的本质规律,他和这个世界的诸多冲突,并非因为他尖刻或者狭隘,只是因为真与伪是大敌。

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看完波兹曼对电视这种媒体对人由印刷时代继承的逻辑思维的摧残,就会发现在电视时代做一个新闻理想者的可悲与可怜处。

不论一个有理想新闻记者发现了怎样的真相,发现怎样的真理,他企图为观众带去如何的启蒙,当他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淹没在美女主播、以嘴做表演的白岩松们、永远提供美好生活图景电视广告、舒缓心情的的背景音乐、有智力缺陷的电视剧、脑残晚会、白痴娱乐节目等等这些迅速滚动的,处于“12岁儿童的心智”的内容中,这理想者将沮丧地发现真相、真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于是,柴静的《新闻观察》所观察到的那些看似思想锐利的画面,除了和“帮女郎”一样引起观众一阵痛快的神经痉挛,大概也起不了别的作用。也许有人露出思考的意愿,但立即将被节目结束之后的广告、电视剧拉扯而至快乐的天堂。

《童年的消逝》里说电视是契合儿童“即刻满足”心理的娱乐品,是极迅速流转而令人无暇思索前一个画面的内容组接。所以,当观众面对电视,思想便同时被关了禁闭。一同被关禁闭的,自然还有可贵而可怜的新闻理想。

在孩子自身发展和认知发展之间有一个距离,学校教育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距离,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以电子为中心的社会。印刷品会使一切事情的速度减慢下来。印刷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电子则意味着一个加快速度的头脑。这种情况的后果之一,就是电视使我们的文化向“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距离指文字说明所倡导的思想渐慢的过程和视觉娱乐节目所要求的快速反应之间的区别。139

1981年,在艾默生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董事会主席伦纳德 ·戈登森对毕业生说,我们不能再依赖掌握传统的技能。作为传播者、执行者、创造者和公民,电子革命要求我们掌握一种新的识字能力。那就是画面读解能力、掌握电子技术的能力。它相对于我们今天的书面文字文化而言,是一种进步,正如书面文字文化相对于早期人类史上单纯的口语传统是一种进步一样。141

推荐第9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学习难点】

1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2品味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萧瑟(

)

②和煦(

)

③干涸(

)

④吞噬 (

)

⑤裸露(

)

⑥戈壁滩(

)

⑦无垠(

)

⑧边缘(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萧瑟

②和煦

③干涸

④裸露

⑤戈壁

⑥沧海桑田

⑦无垠

⑧边缘

二、课堂学习★导入新课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1)、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通过多媒体对比罗布泊今昔的变化,思考以下问题: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近日的罗布泊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 合作探究

探讨罗布泊消逝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学生齐读

12、13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12、13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 文章主旨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 品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要求学生找出体现报告文学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句子。(提示: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性和新闻性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要求艺术加工,兼有形象性、抒情性。)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如:《汉书 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知识拓展

1.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2.我们从罗布泊仙湖的消逝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当堂训练

1.解释“沧海桑田”并造句。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 (2)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

(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 (4)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三、课后练习

课文最后提了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例子?请写下来作为下一周随笔的内容。

推荐第10篇:永不消逝的回声

永不消逝的回声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女孩伸了个懒腰。拉开窗帘,朝阳透过玻璃窗,径直射入房间,屋子里一下明亮起来了,女孩感到无比的幸福。

女孩仍旧穿了一身白色的运动服出去锻炼。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公园里百花齐放,争得正热闹呢!一股清香宜人的芳香沁入心脾,女孩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她漫步街上,惊奇地发现街道上格外干净,连一丝杂质都很难找到。

正当女孩打算再享受芳香时,突然,传来“咣当”一声脆响,搅乱了女孩的兴致,女孩不禁蹙起了柳眉,她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男士没有将易拉罐扔进垃圾箱里,就急匆匆地走开了。正当女孩打算叫中年男士把垃圾扔好了再走时,又一阵声音传来。“先生,请您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再离开,好吗?三月是雷锋月,我们更应该学习雷锋,讲文明,讲礼貌,做当代的雷锋,不是吗?”一个高大白净、帅气的男孩出现,并温和地说道。只见那位中年男士并未领会,一溜烟的功夫跑得更快了,都快破世界纪录了。无奈,男孩只好耸了耸肩,摇了摇头。

这时,女孩似乎注意到了男孩,她礼貌地对男孩微笑了一下,走到垃圾箱前,想把易拉罐捡起来再扔进垃圾箱里去。突然,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将易拉罐捡起,它便在垃圾箱里安安稳稳地睡大觉了。女孩紧蹙的柳眉顿时松开,男孩十分具有绅士风范地说道:“这种好事,还是男生来吧。”女孩只是微笑,不语。

第二天清晨,阳光和煦,男孩在街旁的公园再一次遇见了女孩,此时她正在跑步,出于礼貌,男孩跑过去和女孩打了个招呼,女孩竟调侃男孩道:“你昨天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什么时候也教教我这文化水平低的人呢!”男孩不禁有点不好意思了,白净的脸开始微微泛红。

就这样,男孩和女孩日渐熟悉,他们每天早晨都在公园里锻炼,然后坐在长椅上思索人生,畅谈理想,憧憬未来。他们还一起参加了文明美德公益志愿者活动。每个星期六下午他们都会在街上发宣传单。

那天明媚的阳光突然暗淡下来,黑云占据了整个天空,太阳闯不过一丝气息,渐渐被乌云掩盖了,男孩和女孩正在街上发宣传单,突然,一辆汽车横冲直撞地驶了过来,犹如一头发疯的野马,疯狂地扭动着身体,直冲女孩过来,,她吓得惊呆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男孩见情况危急,在千钧一发之际,飞奔着冲向女孩,在最后几秒把女孩远远地推开了。当男孩确定女孩安全之后,他如释重负,慢慢地倒下去了……

呆女孩回过神来,地上的鲜血如同决堤的黄河,鲜红又刺眼,犹如一枚细针,刺得女孩心里无比的痛。女孩冲到男孩身边,一把抱起倒在血泊的男孩,泪如泉涌。男孩用尽全身的力气,努力地扬起他尽是鲜血的手,擦拭女孩满是泪水的脸,并发出一丝微弱的声音:“微笑的你是最美的,答应我,永远不要哭泣,你要用微笑把雷锋精神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把我的那份也一起做了,好吗?”女孩艰难

并微笑的点了点头,尽管脸上泪水还未擦干。此时,男孩的双眼的也永远的合上了。

醉驾司机被判刑了,女孩带着男孩的心愿微笑的面对生活,每天清晨,她仍旧一袭白色的运动服去公园锻炼,虽然长椅上已不再有男孩的身影。每个星期六下午,女孩总是号召社会公众参加公益活动,当初的那位青年男士也加入了这个日渐壮大的队伍当中。夜晚,女孩总是会仰望星空,内心对着那颗最亮的星星大喊:“我们正在努力,你看见了吗?”那声音久久回荡在星空中,永不消逝……

第11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江西省信丰县第三中学 谢树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

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教学设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从“生态自然”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文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朗读生字词。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戈(gē)壁 裸(luǒ)露

2.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听说过罗布泊吗?那里是浩瀚的沙海,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现在是一个充满恐惧又充满神秘的戈壁,但是,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水鸟成群,碧波荡漾。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播放沙漠中绿草如茵、胡杨林立、花团锦簇的景象画面,学生探讨:“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感受?”问题,因势利导:是啊,人们都愿意生活在花红柳绿式的“世外桃源”之中。可是,我们却不愿更好的去呵护它,建设它,于是,有些桃源竟变成了魔域。在我国青海湖附近就曾有过这么一个被人们喻为“世外桃源”的地方,那就是罗布泊。可今天,她已经千疮百孔,惨不目睹。就让我们一起感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件出示问题)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3.具体把握课文内容,做内容提要。

(1)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2)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3)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4)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三、问题研究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要求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罗布泊消失了。”),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1)阅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a.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b.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引用数据的句子,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3.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再看拟人,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排比手法,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直接抒情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探究活动

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本题沿着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让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问题是一个大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实地考察,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我的成长史见证了进百年罗布泊的坎坷史。

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我要回报罗布泊。)

设计说明:本题则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是描述的训练,又是口语的训练,又是想像的训练。

五、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六、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从而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第12篇:永不消逝的提示音

永不消逝的提示音

《 环球人物 》(2013年第13期)驻英国特约记者杨扬

“堤坝”站是伦敦地铁上普通的一站,但许多人经过时会驻足片刻,听一听地铁提示音“Mind the Gap(小心空隙)”,品味其中爱的故事。这句话是英国演员奥斯瓦德在上世纪50年代为伦敦地铁录制的,然而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站采用电子提示音,取代了奥斯瓦德的录音。2007年,奥斯瓦德去世后,伦敦只有“堤坝”站还在播放他的录音,于是,他的妻子玛格丽特便经常坐在“堤坝”站里,一遍一遍听丈夫的声音。2012年11月,玛格丽特发现,丈夫的声音被电子提示音代替了。伤心的她给车站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这句录音的磁带。车站得知原委后,决定重新播放奥斯瓦德的录音。

此事感动了许多英国人。他们认为,这段录音是对爱的最好诠释,当现代科技让我们陷入“同桌吃饭、各玩手机”的沟通冷漠时,我们需要重新寻找科技与爱的平衡。

第13篇: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浅谈童年体验与教育责任——读《童年的消逝》有感

摘要:童年本应是人生成长阶段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本应是尽情玩耍、尽情诚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时光,然而这美妙图景却逐渐离我们远去,儿童“成人化”倾向愈演愈烈,这给予教育以警示。它促使我们全面思考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复杂关系,将儿童尽快地社会化,把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责任;让儿童像儿童那样地生活,享受他们这段生命历程所特有的快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同样也是教育的责任。 关键词:童年体验

童年消逝

教育责任

童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萧伯纳所说:“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1]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上帝的种子”,生而具有和谐发展的根基和无限的潜能,故教育应按照学生的年龄坚持采用正当的方法来实施,使智性不被强迫去做天性所不倾向的事情。[2]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进一步强调“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3]从上述的种种话语不难得出童年的价值,但现代社会往往却忽视了这种价值。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叫《童年的消逝》的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论点: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外表上,越来越难分辨了”。[4]尼尔·波兹曼关于童年正在消逝的观点,促使我们反思中国儿童的生活境遇。“童年”的身影悄悄的走向远方,只能从追忆中去体味。

一、追忆童年

童年应当无忧无虑,时间过得缓慢,是一个游戏的时光:在这条路上,时间慢慢地、悄悄地流逝,甚至没有人注意到它的逝去。他沉着地走着,带着好奇的目光,左顾又盼。在人生的路上,确实没有必要着急,身后没有人催促,也没有人等待,你的同伴也一样无忧无虑地走着,经常停下来游戏。[5]童年,最值得怀念的就是无忧无虑地玩耍,在这一时期,玩并不是非要别人来教或者被别人认可,而是一种自发行为,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活动。正如荷兰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所总结出“玩”的以下特点和规律:自愿,超出了普通生活范畴,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不很严肃而是消遣,有规则束缚,是提升文化价值观念和促进儿童学习领悟这些观念的重要途径。

(一) 追忆童年文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景象:几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可以自然地玩耍起来,也可以安静地端详对方几分钟之久;几个小女孩将玩具藏在小椅子下面,再拿出来,又藏下去,乐此不疲;小男孩和小女孩不断地往返于衣帽间和洗漱室,我们不禁会问他们在展开一个什么故事?是在捉迷藏吗?儿童之间的交往,令成人不可思议,儿童世界似乎存在着

一种天生的、独有的“秘密话语”,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感受、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话语、共同的行为方式„„儿童的天性促使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是儿童自己在与同伴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儿童之间相互认可的文化,由儿童自己决定其标准和价值。

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自己建构的文化,是儿童这个群体特定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于儿童的交往、生活与游戏之中。当我们逐渐长大时,会不自觉的回忆起小时候玩耍的时光,或是看到现在小孩子玩耍的相似图景时也会不禁发出感慨„„童年话语、童年游戏就这样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二) 追忆童年的“十万个为什么”

儿童天生有着想说时说想哭时哭想笑时笑的真性情,有着最简单、最直接的思维表露。儿童生来犹如一张白纸,具有纯洁而天真的心灵,但在快餐式的生活节奏与便捷教育的共同努力下,三岁的孩子“出口成章”,五岁的孩子即是“小大人”,满口的成人语调。童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离我们远去。在儿童的眼中,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发生与改变都有其目的,儿童常常喜欢询问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某些事物的起源,并期望能得到成人的解释。但是,儿童的许多发问常常令知识丰富的成人甚至学者都哑口无言,然而,正当成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儿童自己却给了自己一个完美而合理的解释。

二、童年体验消逝的表征

(一) 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

游戏是儿童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为自己建构出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可以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他想要的东西,从而使自我得到满足。但现在过去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传统儿童游戏正在消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游戏文化曾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从幼童时期的过家家、丢手绢、拔萝卜、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到少年时期的跳房子、跳绳、踢毽子、弹球、抽陀螺、放风筝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各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闲暇时光。

可现在谁还看见九岁以上的孩子在玩丢沙包、玩抛接石子、跳房子等这些曾经给我们童年带来欢乐的传统游戏,大部分孩子把闲暇时间“贡献”给了培训班或直接面对网络游戏。在童年时光无法玩着那些接近自然的原生态游戏(即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所说:大自然给我们的是游戏,是有激情、有欢笑、有愉悦的游戏)是孩子的悲哀,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因为传统游戏的消失而消逝。游戏可以唤起孩子的好奇之心、探索之心,在游戏中你会听见孩子爽朗的笑声,争执的吵闹声与哭声,在游戏中孩子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这一切现在的孩子已经逐渐无法体验到了。

(二) 儿童话语逐渐萎缩

儿童有着区别于成人的话语体系,但现在我们儿童的说话语气、方式、内容已然成为了一个“小大人”,失却了儿童所应有的童真、童趣的话语。为什么童年的话语逐渐萎缩呢?这与父母的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息息相关的,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家庭教育对于童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总是告诫孩子:不要随便说话,防止闹出笑话;不要发表与

长辈相左的意见,只管听着就行;不要说太多的话,沉默是金„„这些告诫的话语已然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正试图将天真无邪的孩子引向一个个封闭的“胡同”。正如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的一段话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童年和成人的分界线正迅速模糊,这个观察对于关注它的人平淡无奇;对于不关注它的人,也不置可否。

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忽视了儿童的话语,他们常常以经验丰富自居,在儿童面前高谈阔论,却很少去倾听儿童内心的话。儿童的话也许有些幼稚,有些可笑,有些无厘头,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无视他们的话,教育应该还予儿童话语权,让他们表达内心的想法,哪怕语句不通,漏洞百出,也要鼓励他们继续说,因为这就是儿童,充满着童趣与童真,他的话语必然有着区别于成人的异处。

三、童年体验消逝的原因

(一) 儿童的自主时间被剥夺

看看我们的儿童,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折腾下,他们是多么的繁忙,多么的劳累。不知道有多少知识点等待着他们去记忆,有多少培优班等待他们去学习,他们不停地奔向远方,疲惫不堪,几乎连喝口水、喘会儿气的时间也没有,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奔向何处,知道的只是向前,向前。儿童被强行裹入变成一名匆匆向前的“过客”,正如那首校园民谣:“上学做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困最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也本应该有大把的时间来经历这样的过程,可现在这一切都是奢侈。

我们可以回忆起原始人简朴和平静的生活,在那里儿童可以找到一个自然的避护所。在这样的原始社会里,儿童跟以平静安宁的方式从事简单工作的成人相接触。儿童的周围就是家畜和他可以随意触摸的其他东西。他可以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必害怕遭到反对,当他感到疲倦时,他就躺在树荫下睡着了„„这样随性舒服的画面令人向往。[6]

(二) 应试学习占据了儿童全部的生活

卢梭曾批评以文字为主导的教育压抑了儿童的生长,使之变成畸形的成人,这一批评多么切合今天中国教育的现状,其极端表现就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今天绝大多数儿童不得不成为考试的工具,为了取得一个好的分数,上一所好的学校,找到一个好工作,课余时间全部被家长安排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才艺班。过度的学习全面占据了儿童的身心,使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嬉戏,失去了儿童特有的天真活泼。正如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开篇所述: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儿童时光应当是一个以游戏为主,功利性的劳动为辅的时期,但在中国,强制性的学习

挤占了儿童几乎所有的时间。至此,儿童生活原有的五彩缤纷变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白两色,使得他们的快乐一点点消逝殆尽。“快乐童年”变成了“黑色童年”,所以,我们依稀还听见他们在唱着那首不变的歌:“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盼望着游戏的童年„„”

(三)儿童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儿童文化处在被边缘化的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儿童的居住环境、电视媒体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等都是密切相关的。这边主要讲两点,一是儿童的居住环境,现在基本都是公寓式的住宅,孩子们像被囚禁在笼中的小鸟,与自然隔绝着,也彼此隔绝着,再加上现代家庭普遍为独生子女,儿童彼此间的交往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了儿童的集合交往,儿童就没有机会在不受成人的干扰下,自主地开展交往与活动。儿童独有的文化断裂了,传统的儿童游戏失传了,儿童特有的天真与顽皮消失了。二是电视作为视听大众文化,一方面给儿童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另一方面却剥夺了儿童游戏和交往的时间,剥夺了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的机会。儿童是与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喜怒哀乐的同伴打交道,同时也自然地与生长着的自然万物交流。可在电视面前,他们再也无法在草地上打滚,也无法到林中和小鸟在一起歌唱。他们可以在电视上了解到小麦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却闻不到小麦成熟时的清香,更体验不到小麦抽穗时给人的喜悦。儿童文化中整体和直观的观照方式慢慢地被忽略,虽然他们获得了知识,却远离了真实的体验,最终导致“童年体验的消逝”。[7]

四、教育应如何才能还予儿童本真

(一)家庭教育——成人需重新审视自己,尊重儿童的思考

如何阻止童年体验的消逝,或者说,如何让儿童保留童年的本真,还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教育的责任。教育与教育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对此,张文质和林少敏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我们觉得现在的教育机构、现在的教育者已经没有资格、没有权利还处在那样一片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认为真理统一于我、万物皆备于我的一种坦然的、先天性的、权威的状态。这个状态必须全面地加以反思,反过来对儿童世界,对儿童的心理、对儿童的存在状态必须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加以重新理解,重新了解,重新认知。对儿童的世界来说,我们在《保卫童年》中提过,儿童世界相对于成人世界来讲,现在已经相当地被曲解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总是觉得成人世界天然握有真理,成人世界是一个值得效仿、值得跟进,值得复制的世界。[8]

其实未必如此。成人时常会遇到儿童许多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儿童的眼中,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发生与改变都有其目的,儿童常常喜欢询问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某些事物的起源,并期望能得到成人的解释。但是,儿童的许多发问常常令知识丰富的成人甚至学者都哑口无言,然而,正当成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儿童自己却给了自己一个完美而合理的解释。《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贾德说过“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的哲学家”,因为儿童的各种表现最为逼近真理的本质,儿童是比成人缺少经验和知识,但是他们并不缺少思考和讨论事物的能力,有时候他们只需要很少的经验,就能讨论一些深刻的问题,例如,什么是真?什

么是善?什么是美?对于儿童来说,深刻的哲学问题起源于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困惑与好奇。因此,成人不能小视儿童对于问题的解剖能力。

(二)学校教育——反思与行动

回到教育本身,保留儿童的本真(童心、童真、童趣),在反思的基础上要进行行动。通常认为,学校教育有两项职能:一是培养人;一是让儿童幸福地生活。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教育应当关怀生命,回归生活,使整个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等,都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将学校时间分为教学时间与自主活动时间。在教学时间内,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安排教学。在自主活动时间,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儿童可以自主交往,自由游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教学目标与作业,没有成人的权威,儿童在这段时间尽可能展示与发展儿童的天真、率直、不计功利,自由自在的一面。这段时间的学校,是少年宫与俱乐部,是自由气息浓厚的家庭,是儿童生活和玩乐的地方。学生可以看电影,在图书馆自主阅读,在学校微机室上网,在体育场做运动,在兴趣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段时间内,玩得高兴本身就是目的,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等成为次要目的。这段时间是“给儿童的生活留足‘空白’,留足成长的‘自由地’,应当还儿童一个本来属于他的美好的天赐的世界”。在学校如此,在家更应是如此,父母应交予他们自主时间,让儿童尽去感受那份童真与童趣,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9]

卢梭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惟有如此,儿童才能成为拥有童心、童真、童趣的独立完整的个体,才能自主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绿原.人生的睿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8.[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90.[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7.[4]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 让·皮埃尔·内罗杜.古罗马的儿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熊华生.童年消逝与教育责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7]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8]林少敏,张文质.站在儿童这边:对教育更多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4).[9]伍香平.童年体验的追忆与童年的本质及其消逝[J].学前教育研究,2011,(8).

第14篇:消逝的童年 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产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问题,通过教育,阅读能力,家庭,羞耻心,媒介等方面来阐述童年的消逝。本书中波兹曼认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导致童年的消逝。

在希腊流传下来的塑像中,没有一尊是儿童的,在希腊浩瀚的文学作提及 儿童的部分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希腊人对儿童这个名词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就连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杀害婴儿的行为都没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是,尽管这样,他们对教育的热心使得儿童这个角色具有了一点特殊色彩。 总的来说,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 而罗马人借用了希腊的教育思想,但他们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他们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概念联系起来。它提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但在中世纪,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导致了中世纪童年不存在。当然,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就让当时的很多成人不能对儿童投入过多的感情,所以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印刷时代,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宣传出去,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有读写 能力,因此,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正如书中所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童年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童年是以学习阅读开始的,确实,孩子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那些不能阅读的成人,包括智力上被认为孩子气的成人。

然而电视等媒介出现后,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的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才是最关键的意思。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人们是在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大会去听电视。

随着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以后,现代家庭的形式也渐渐开始成形。家 长的期望和责任变得越来越重大,而且含义也越累越丰富,因为父母演变成监护人、看管者、保护者、养育者、惩罚者、品德和品位的仲裁者。

儿童之所以会对自己的家长言听必从(或许有时会小小叛逆一下),是因为他们对成年人有一种好奇和崇拜。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会被崇拜,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电视等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电子媒体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经对成人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早在罗马时代,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昆体良就写过一篇出色的探讨教育的文 章,他谴责同辈们在罗马贵族儿童面前所表现的无耻行为。同时,他还说,羞耻的概念部分在于相信有秘密存在。所以当时,就有人提出了童年的部分定义,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纪,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玩弄儿童的生殖器官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但是,在今天,这种传统可以让你做30年牢。

在人类文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羞耻心。但是,印刷强化了人们对头脑和身体的二元论的看法,从而助长了对身体的蔑视。印刷赋予了我们的是脱离躯壳的头脑,但是却留下了一个我们该如何控制身体的其余部分的问题。羞耻心正是这种控制得以实现的途径。但是,印刷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只是,家长和学校仍可以通过控制儿童所读的内容来保持这种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直到现在,儿童与成年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还是成人拥有据信是儿童不易知道的信息。然后在儿童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我们分阶段向他们揭示成人的秘密(如性秘密),至“性启蒙”为结束。

但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电视,它使家长没法监督和控制孩子来获取信息。因为电视是不区分“成人”和“儿童”的;因为电视不能像书本一样,被藏在柜子里或者放在架子上束之高阁,让儿童够不着。电视的符号形式在认知方面是毫无神秘可言的。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五、媒介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本得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当然语言也可以 。这一媒介的出现,使得读书能力成为成年的必备条件,也成为了儿童与成年的区别之一。

后来,电报出现了。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有了电报之后,没有具体的个人需要对新闻承担责任。如同报纸一样,电报面向的是全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人。但是不同于报纸,它的信息没有可以辨认的来源。因此,电报开始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慢慢地,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电报开始改变儿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体验信息的环境。

再后来,电视出现了。以前,由于儿童还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态度”,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不同年级的儿童阅读不同等级的书。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在儿童和成年之间,甚至在年幼的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也竖起了屏障。然而,电视的到来,使这个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崩溃了。6岁的儿童和60岁的成年人具备同等资格来感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电视开始侵蚀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当阅读完《童年的消逝》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的这几句话,“中世纪没有童年,因为让成人单独知道某些信息的手段并不存在。在古登堡的时代,这种手段开发出来了。在电视时代,它又消失了。”从开始看着这本书的时候,书的开头就是在“讲童年是什么”“童年是怎么产生的”。儿童在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形下无法生存下来,父母都会生很多孩子,因为最后存活下来的很少,他们甚至给出生的婴儿都取一样的名字,更甚至他们不会同情自己亲生的孩子的死亡和病痛,一开始觉得他们很冷血,后来发觉他们是不敢,不敢投入过多的感情。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是如此之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姓名,甚至很多孩子的姓名是爸爸妈妈想了几天几夜,查了无数资料才起出来的名字;另外孩子的教育也是家长的注视点,他们为了自己孩子前途甚至可以不吃不喝为他们省下这笔钱。。。。。。。太多太多了,可是为什么在儿童这么受重视,经济如此之发达的时代,

童年这个词就将要消失了?如果童年这个词就这样消失了,那么成年这个词不久的将来也会消失,一个没有童年的成年怎么会存在呢! 另外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现象——儿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儿童化。举 个例子,“在过去的10年里,童装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毫不含糊地被认作是‘儿童的’服装,现在已经基本上杳无踪影。12岁的男孩现在穿三件套的套装去参加生日聚会,而60岁的男人则穿牛仔服去参加生日聚会。11岁的女孩穿高跟鞋。„„人们在纽约和旧金山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成人妇女穿着的小白袜子和仿儿童式的放口系带鞋。自16世纪来通过一招的方式来辨别儿童的方法已行不通了。随着儿童概念的减弱,童年的象征性标记也必然随之减弱。”这令我想起了陪寝室好友网购时的一个发现:淘宝上的童装的样式与成人的样式没什么大的区别,但令人惊讶的是童装中竟然有170的大号,这不禁让人怀疑现在儿童的定义是什么,一个真正儿童的身高到底是多少,真的有170的吗?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小号没卖完,反而大号一上架就售空,可怕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比如像我们寝室的人有时就喜欢买童装。那这到底是成人的儿童化,还是儿童的成年化;是童年的消逝,还是成年的消逝。

第15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泾县桃花潭镇厚岸学校 王婷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由昔日非常美丽的湖泊变为今日的荒漠。由罗布泊的今昔对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人类家园。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语;

2、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比较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本文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

4、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比较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体会本文语言的精妙

3、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解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从课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发言„„)

是啊,这个曾经美丽的仙湖现在却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找寻答案。

二、知识积累:

1、认识作者;

2、了解报告文学;

3、积累生字词语

三、整体感知文本:

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2、自读前三段,感知现在的罗布泊,哪些情景令你震撼?

如:“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

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准确的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结束后,齐读这一部分)

3、自读4-9自然段,感知昔日罗布泊的美。

如:“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史料为证) (PPT播放罗布泊今昔照片)

4、自读10-25自然段,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 直接原因“改道”、“四盲”

 深层原因:“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人们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

四、树立忧患意识

罗布泊已经消逝,人类酿造的悲剧只有罗布泊吗?(齐读26-28自然段)

说说“青海湖”、“月牙泉”

学生谈谈身边的相关“悲剧”引发共鸣,树立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语言探究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写法上: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

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引导学生赏析语句,体味情感)

六、小结:

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也许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罗布泊,如梦如幻的仙境已消逝了;青海湖,像一朵正在凋零的花;月牙泉,似一颗将要陨落的明珠。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我相信,此刻,同学们心中已有答案。

七、作业设计

1、积累生字词语;

2、写一写

假如你是罗布泊上最后一株草、一朵小花、一棵树、一滴水、一条小溪,你 想代表你逝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

八、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今日罗布泊: 神秘、荒漠

昔日罗布泊:绿洲、仙湖 对比、拟人、排比 消逝的原因:“改道”、“四盲” 直接抒情

人类的环境意识淡薄

(爱护生态,守护家园)

第16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是哪一首歌?你听说过楼兰古国吗?下面请大家了解一下楼兰的情况。放图片。)

三千年前,在丝绸之路上,曾经富庶、繁华、胜极一时的楼兰古国被狂风和沙漠无情的吞噬了。楼兰的消逝成为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永远的遗憾。然而,类似的悲剧并没有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就此停止。“罗布泊”这个美丽的仙湖,也曾经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如今,却是“大漠沙若浪,寂寞无人家”。大家可曾想,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故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书)

请问: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罗布泊,原来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却消逝了,变成了荒漠。)

二、整体感知:(好,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课文)

1、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仙湖?现在的罗布泊是怎样的?

那里曾经:广阔、美丽,充满生机,它的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斯文赫定称它为“仙湖”。(美丽、绿洲、仙湖)

现在的罗布泊是一片死寂沙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探险者神秘失踪,令人恐怖。(沙漠、神秘、恐怖)

2、它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怎么消失的?消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它消失于20世纪70年代。消失的直接原因有两个:(1)、20世纪20 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2)、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改道、四盲、干涸)

造成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是:“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从中得到哪些教训?对当今的西部打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教训: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维护生态平衡)

忠告:西部大开发要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类似楼兰、罗布泊这样的悲剧停止了吗?还有哪些?

这样的悲剧不仅没有停止,而是变本加厉的上演着: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大有干涸之势。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4—28节):

文中语句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品读一下,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例句如下)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2、“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3、“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

4、“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6、“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7、昔日:“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 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对比手法的运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文势了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 (过渡:正是因为悲剧在不断上演,生态环境不停地遭到破坏,我国的扬沙天气才越来越多。)

(1)4月9日晚7时许,从乌鲁木齐发往北京的T70次特快列车运行到新疆小草湖至红层之间时,遭到风力达14级以上的特大沙尘暴狂袭,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车体一侧的双层钢化玻璃窗户被击碎。紧急时刻,本次列车快速启动防风预案,乘务人员组织旅客进行自救。事后,不少旅客谈及遭遇沙尘暴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一位前往北京的旅客告诉记者,他经常出差在外,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惊险的遭遇,沙尘暴刮来之际,窗户玻璃被狂风卷起的沙石砸碎,车上乘客纷纷躲避,在乘务员和全体旅客的努力下,大家将卧铺上的棉被和床单拿下来遮挡损坏的车窗。列车在哈密停车6小时,使用大量三合板、棉被、毛毯等物品封闭车窗后才得以安全抵京,造成列车晚点32个小时。另外还有1趟列车停运9趟列车晚点。

2、由于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2000至2010十年间多次出现沙尘和沙尘暴天气。北京市继2000年3月27日出现较强沙尘暴以来,于2010年3月19日又一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加之近年来北京市车辆的快速增长和建筑工地的迅速增加等原因,使北京的空气污染由煤烟型向复合型转变。

同学们: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是国际大都市,现在的环境污染都这么严重,那么,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后,她也会被狂沙吞噬成为又一个楼兰、又一个现代文明的遗憾吗?如果真会那样的话,那将是所有炎黄子孙的耻辱啊!

联系现实思考:

小结:至此,这节课的内容基本讲完了,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今日: 沙漠 神秘 恐怖

昔日: 美丽

绿洲 仙湖 变化原因: 改道 盲目 干涸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深层原因: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忧患意识…?…!

吸取教训: 维护生态平衡

悲剧仍在: 青海湖 月牙泉……

强烈呼吁: 救救、救救、救救……

(“消逝”能改为“消失”吗,为什么?)(“消失”表示某种事物短期或者长期的不见了,但是还有出现的可能,还有失而复得的可能。而“消逝”是指长期的消失,也就是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六、结束语: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须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版,它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难以找到一块净土:珠穆朗玛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淀,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

敬天,人类才可自救。那些破坏过、破坏着和正准备破坏环保的人们,让理性回归吧!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七、布置作业:

1、设计两条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可以绘画,可以拟广告词。

2、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第17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教材。

第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所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是一篇报告文学,主要通过写罗布泊过去的物种繁盛、现在的荒漠无垠,从而警示人们要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虽然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它在整个单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生学习说明性的文章具有示范性。学习本篇课文,能够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预习和自主阅读,掌握并积累文中“干涸、吞噬”等重要的词语,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中相关重要语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结合资料和课文注释,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我坚持依据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坚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说教学目标)

说完了教学目标,下面我来说一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我确定为让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教学难点我设置为理解文中相关重要语句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是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的。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想让人们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因此,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当中的一些句子变得不容易理解。除此之外,我还依据学生的学情来设置教学重难点。我们知道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初中学习,但是他们的行为习惯还不够彻底,生活中尚且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我将以上两点确定为本篇课文的重难点。(说教学重难点)

说完了教材,我将说一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首先就是提问法,教师针对本文的内容预设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我还将采用点拨创新教学法,点要害,拨疑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另外,我还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的使用能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转移到课堂上来,这是符合心理学的注意规律的。初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课文的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感知教材,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首先是预习法。在上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背景知识,预习生字词,预习熟读课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的。同时,我还将让学生采用讨论法来学习。我们知道,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针对疑难问题,教师不能满堂灌,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实施发现学习,在学生的思维中激荡起头脑风暴,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教法和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步,导入新课。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好的导语就像一记重锤敲打在学生的心上,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因此,我将导语设计如下:“同学们,大家在大屏幕上所看到的图片其实是同一个地方,这里过去时物种繁盛,水草丰茂的,而今天却是一望无垠的荒漠,这个地方就是罗布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来探究其中的原因。”这样的一个导语设计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下转移到课堂上来,用直观的图片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之后的第二步,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培养语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大意。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朗读和整体感知。具体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自由地放声散读,划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再请学生谈读后的整体感受;然后请学生进行表演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最后全班齐声朗读。(整体感知)

新课程理念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因此,在朗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研讨。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让学生进行质疑,教师相机点拨和引导。同时,为了落实课堂教学,防止重点内容滑过,我还预设了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生成的问题的一种辅助。因此,我预设了这样的几个问题①“‘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我会请一些平时语文学习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真正做到关注全体学生。②“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一句话中“肋骨”和“肌肤筋骨”分别指什么?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让学生合作讨论,同时,教师也不应当闲着,而是走进学生中间,相机辅导,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重点研讨)

落实了重点以后,接下来我将说一说难点探究。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究,我们知道,罗布泊消逝的直接原因是“四盲的破坏”,而根本原因是环保意识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赛式的讨论,归纳总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作出评价。这样便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这样也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难点探究)

最后,教师对整堂课进行课堂小结。为了锻炼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这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点评、补充和反馈,鼓励学生良好的表现,希望学生继续保持。因为我们知道,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及时反馈和适时表扬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之后,布置作业就非常必要了。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我将让学生针对现在的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解决的策略,写成500字的小短文,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是符合教育学的巩固性原则的。(布置作业)

俗话说,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的教学设计,本着简明扼要、清晰直观的原则,我对板书作了如此设计。

好,以上便是我的全部说课,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18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难点:

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难点: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注音并解释:

(1)萧瑟(

): (2)和煦(

):

(3)干涸(

): (4)吞噬(

):

(5)裸露( ):

(6)沧海桑田(

):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示:

按照以下思路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开始写的是( )的罗布泊,接着过渡到写( )的罗布泊,接着就写( )。最后又举出两个例子-----( )和( ),作为进一步的证据。

二、课上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课文,自主探究,合作释疑

1、说说罗布泊变化的过程。

罗布泊过去怎样?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请用“罗布泊过去……现在……”的句式进行概括表述。

2、探探变化的原因。

① 绿洲是在什么时候变成荒漠的?仙湖是在什么时候消逝的?

②“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逝。”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消逝的?)

3、思考变化的教训。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请以罗布泊的消逝为例,分组讨论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四)课堂小结

(五) 达标测试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裸露( )

戈壁( ) 栖息( ) 无垠( ) 罗布泊( )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

(2)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

(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

(4)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②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

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③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④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⑤罗布泊消失了。

(1).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多次引用数据,起到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4).第四段中加点的“盲目”能否去掉?为什么?

(5).从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六)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

(1).一是塔里木河曾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生态环境彻底破坏。(2).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的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3).排比。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4).不能。因为“盲目”的意思是指没有计划的,毫无组织地进行,这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果去掉,就表现不出来了。(5).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19篇:在记忆深处消逝

在记忆深处消逝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不容易„„

一杯蜂蜜,饱含着香甜

漫长的暑假,给予我的是蜂蜜般的香甜。畅快的放假心情,有迷人的小人书,精彩的武打片,动人的音乐,任我挑,任我选,真是“泄出于两峰之间着,酿蜜也。”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送给我,祝愿我将喝下这杯蜂蜜,留着,珍着,品着。

一杯牛奶,充满着温馨„„

温馨的港湾流放着家的感觉,慧心,不约而同,相坐在饭桌前,聚集在家的感觉中,相遇在电视机前,聚集在爱的关怀中„„透过窗子,看到的是:温馨传播出绘声的笑意,温暖的关怀,很美、很柔,如一股细长的清泉,慢慢地融入我心中。

一杯清茶,幽香弥漫„„

淡淡的清茶,幽香弥漫,与外界相比,天堂、地狱终于有了界限。捧起心爱的作文书:心灵导航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谱写出一章动人的歌曲。迷航渡,铺设畅通古今的桥梁,让我真实的认识了“古”、“今”;导游亭,洞悉丰富内涵的窗口,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奥秘”;通幽径,探览幽胜景的捷径,让我体会到了“广”;静心斋,倾听心海细浪的和弦,让我学会了安静„„书心的交融,不时飘出清茶的味道„„

一杯咖啡,苦涩中略带甘甜„„

时间的推移,擦肩的那一刹那,我终于看到了生活那黯淡无光的一面。来到田间,绿油油的麦香,舒缓了我紧张的心情。“干吧!”与小草的紧密接触,让我体验到了汗流浃背的感觉,让我明白了度秒如年的真正含义。那种狂热中夹着难受的滋味,让我读懂了“苦”字。我可真像个“小农民”。此后的心情却没有任何怨恨,做一个能为父母分忧的好孩子,如果可以,我愿意。心情懈了,那种感觉,正如一杯咖啡,苦涩中略带甘甜。

亿往昔,人生也不过如此,暑假也不过如此。那段美好而愉快的时光已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蓦然回首,那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也许,它将会在记忆深处消逝。

第20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读、说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

1、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教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塞而闻名于世。罗布泊曾被称作仙湖,碧绿的湖水,茂密的胡杨林,是生命的绿洲。那现在呢,依然是仙湖还是变了另一副面孔?这一节我们就将走进报告文学家吴的岗《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出示课题。

二、解题: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明确: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

三、整体感知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指名朗读该部分文字,再齐读)

出示“仙湖”课件。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教师过渡: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水乡,那里水平如镜,花草繁茂,是各种鸟儿栖息的天堂,牧民们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养活了成群的牛羊。我们仿佛听到林边牧民在放歌,就连那牛羊仿佛也在歌唱,我们记忆中的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可现实中的罗布泊呢?

学生明确:沙漠。

出示“沙漠”课件(找出文中相关句子,朗读)

提出问题,思考: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河流改道、人口激增、盲目取水。

四、合作探究

过渡:仙湖消逝了。

追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理解“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

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因此,悲剧的制造者是谁呢?(人类)

五、品味语言

1、过渡:“仙湖”消逝了,那号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呀,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胡杨的诉说。

出示课件:胡杨。如果你是胡杨,你想说些什么?

2、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六、拓展迁移

听了胡杨的诉说,我们痛惜,我们难过。然而同样的悲剧还在继续,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到了青海湖、月牙泉 P95 青海湖解说(略),点击出示:青海湖图片。 P95月牙泉解说(略),点击出示:月牙泉图片。

教师讲解:看着这些画面,听到这些数字,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在这广袤的地球上,又何止青海湖、月牙泉面临如此的遭遇?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悲剧也在不断上演,你们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从中吸取的教训: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七、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八、布置作业

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最后我们在一曲《月牙泉》中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仙湖————罗布泊————荒漠

(昔)

(因)

(今)

牛马成群

改道 四盲

飞鸟绝迹

绿树环绕

人口激增

无树无草

水如明镜

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

死气沉沉

(同样 命运)

青海湖

月牙泉

对比:

强 烈 的 忧 患 意 识

传统文化的消逝范文
《传统文化的消逝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