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11 18:04:3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年级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教案:六只小鸟的

周宗来

在数学《学习6以内的减法》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准备了6只小鸟(其中1只大,5只小,有2只是黄色的,4只是蓝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活动操作中,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 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一:开始部分,教师一出示小鸟,孩子们就被6只美丽的鸟儿吸引了,于是大家畅所欲言的从小鸟的皇冠、羽毛、翅膀夸奖了一翻,还时不时表现出喜爱之情。我给了孩子想说的机会,孩子们兴趣更浓了。

二:说说不一样:说一说6只小鸟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

幼儿1:有1只小鸟戴皇冠,5只小鸟没有。(教师:观察的真仔细,这么,美丽的地方都被你发现了)

幼儿2:有2只黄色的,4只兰色的(教师:小鸟它们自己都没有发现哦,太聪明了)

幼儿3:有3只在树上,有3只在空中。(教师:真不错,被你发现了这个不同,树上的鸟儿为你唱歌,空中的鸟儿要为你跳舞)

教师一边回馈幼儿的回答一边列出6的分成式,复习6的组成。

三:小鸟捉迷藏:学习6的减法 师:美丽的小鸟很喜欢聪明的你们,它想与你们玩捉迷藏.幼儿闭上眼睛,相应小鸟躲藏,幼儿睁眼后说说哪些小鸟藏起来了!

如幼儿:戴皇冠的躲起来了!(教师:6只小鸟中,最美的1只小鸟公主躲起来了,还剩哪些鸟?有几只?)

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运用相应数字列式

孩子们在教师的游戏引导下自然而然中列出了很多不同的减法算式,初步理解了减法的含义。

四:我来当小鸟:巩固6的减法

请幼儿当小鸟玩捉迷藏的游戏,进一步巩固6的减法列式。 孩子们非常积极的参与,不会为列不出算式而烦恼,他们只是在快乐的游戏。

五:小结:

教师:哇,孩子们,看我们的黑板怎么出现了那么多你们编出来的算式呀,实在是太棒了,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成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都是6的减法算式,减数都是6。)

推荐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朱淑玲2009秋 《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指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种含义。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为了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快乐情境教学、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此次教学模式改革主旨是: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新知—运用实践”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现结合几天来的学习,浅谈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教师创设了为汶川地震捐款的情境:出示了学校、私企及社会各界捐款的数目,引导学生按

要求读数或写数,在学习的同时,既关注了社会,又引导学生要关爱他人,有一颗感恩的心。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如五年级科学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教师结合二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助燃)这一特性,根据学生喜欢刘谦的实际,创设了“小小魔术师”的实验情境,整节课围绕这一情境主题展开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在小组合作中了解了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知道了有些魔术和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为此,我们对教材的研究与处理方面做到五个是否:(1) 是否站在整册教材的高度去理解教材;(2) 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理解是否科学、准确、深刻;(3) 是否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与相邻知识点的联系;(4)重点、难点是否抓住,突破是否成功。

(5)教学突破口、切入口选择是否准确。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

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我校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写教学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制、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地方”。 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推荐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数与代数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知识的来源、现实背景和本质,形成数感和符号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案例与评析,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

为了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快乐情境教学、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此次教学模式改革主旨是: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新知—运用实践”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现结合几天来的学习,浅谈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的。

一、联系生活,激发符号意识 ,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符号处处可见。大街、小巷、剧院、会场、家庭、学校、医院„„只要学生生活过的地方,都能随处见到各式各样的符号。招牌上的“m”,表示麦当劳;;某场所有标志“P”,表示可以停车场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符号意识,利用学生生活中潜藏的“符号意识”,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符号意识,感受到生活中的符号所体现出简约的特质。这种符号意识对数学符号感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体验,发展符号意识 解决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境,以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符号的价值。

比如:教学“四年级加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出示教材情景图,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60+54=114(千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60+54和54+60可以用等号连接。

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120+48=48+120

生:26+91=91+26

„„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对!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生1:我这样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我用图形表示△+○=○+△。

生3:我也用图形表示,☆+□=□+☆。

生4:我用字母表示,a+b=b+a。

„„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逐步体会字母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学生先是有了初步的感知、体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再统一成通用的字母符号,不仅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且让学生领略了符号的通用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

三、综合运用,巩固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除了既有的符号系统外,还有一类符号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个人对符号的创造。学生在体验、分析、理解等教学活动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悟按需要创新出的符号,是学生对概念、定理等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理解后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在综合应用自己的符号时,学生最能体会符号对自己思维的帮助,也最能积累使用符号的经验,形成符号意识。 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找规律”时,课件出示:路边的盆花是按照蓝色、红色、蓝色、红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提问: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盆花的规律表示出来呢?由于盆花是较难画出来的,这就容易引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符号经验,自主思考。结果同学们用了不同的符号表示了盆花的摆放规律:●★●★●★„„;□■□■□■„„;△□△□△□„„;有的学生用数字表示:121212„„;010101„„;有的学生用字母ABABAB„„这些富有个性的符号正是已有的符号意识在起作用,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也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进而在此基础上比较,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能给学生提供机会激发符号意识,不断实践体验,学生的符号意识就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推荐第4篇: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相反数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相反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复制链接]

──《相反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课堂实录: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3,+4,-3分成两组.

生1:我将-

4、-3分在一组,将+

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师:简单地说,就是将符号相同的放在一组.

生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师:你的意思是-4与+4相同,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生2:不是那个意思,我指的是-4与+4中都有4这个数,也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师:什么数相同一定要说明,否则容易引起误会.(板书:符号后面的数)

生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师: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

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生4:相反数.

师:你是怎样想到把它们叫相反数的呢? 生4:看书知道的.(众笑)

师:你先预习了今天的内容,知道了像+4与-4这样一对数是相反数(板书课题),不知是否想过,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生4:没有想过.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

生5: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师:说出了最重要原因.不过照这种说法, -4与+3也是相反数,是吗? 生(众):不是,它们符号后面的数不同.

师:分析的有道理.现在请大家用尽可能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什么样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生6: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 生7: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 师:请你举例说明.

生7: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师:说的都很好,用简洁的语言把数的两个部分的关系都讲清楚了,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这与刚才两个同学的说法一致吗?

生(众):是一致的.“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师:很好,挖掘出了言外之义.关于什么叫相反数,谁还有新的说法? 生8: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

师:反应很快,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关于相反数,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9:为什么说“互为相反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生(众):+3是-3的相反数,-3是+3的相反数. 师:谁还有问题吗?

生10:我的问题是零有没有相反数? 师:你怎么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呢?

生10:前面提到的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我就想到是否遗漏了零.

师:老师真为你高兴,你想到了一个不能遗漏的重要问题.关于零有没有相反数,请大家不要急于看课本,先思考一会,然后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生:(思考,讨论).

师:先请一个认为零没有相反数的同学说明理由.

生11:因为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符号不同,而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没有相反数. 师:有道理.那么认为零有相反数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2:0也可以写成+0和-0.比如说某人做生意不赚也不亏,也可以说赚了0元,或说亏了0元,即可记作+0元和-0元,所以+0=-0=0,+0的相反数-0,0的相反数就是0. 师:也有道理.从表面上看,0与0互为相反数好象不符合符号不同这个要求,但是象生12举的例子中提到+0和-0,并且+0=-0=0,也是可以的,所以,关于特殊的零,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7,-0.5,0,6,+1.5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老师有意隐藏了三角板、圆规,板演学生凭眼估计画出了表示-4的点) 师:请大家判断,表示-4的点位置是否正确? 生(众):好象偏右了一点,应该还在左边一些. 师:正确的点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

生13:-4到原点的距离与+4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师:还补充几个字就好了.

生14: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师:非常准确.不是数到原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谁到黑板上来检验表示-4的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名学生利用三角板测量出了表示-4的点的正确位置,老师用圆规又检验了一次) 练习:把-6,5,0,-2.5和它们的相反数都表示在数轴上.

师:练习中,我们发现:除零外,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为什么除零外表示相反数的点一定会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呢?

生15:因为除零外,两个相反数总是一负一正,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 师:分析得对.谁能用相反数的概念中的某些词语来说明这个问题? 生16:就是“符号不同”.

师:很好,因为“符号不同”,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当我们用眼观察图形,看出了相反数的一个特点后,一定要进一步开动大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而往往从概念中就能找到原因.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板书).为什么表示相反数的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生17: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师:很好,很快就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师: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总是将特殊的的零排除在外.请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师: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中,有哪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

生18:前面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师:说的好,希望大家以后能向今天一样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请看练习. 练习及解答(略)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概念及概念应用课.教科书以现两个思考形式呈现本节的内容.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先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变化,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课堂上.带有激励性的语言,使数学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之中,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对相反数概念的提炼及应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师生有目的的对话,使学生对相反数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数学知识进行了检验,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兴趣高.通过对0有没有相反思的讨论,我又设计了一个开放问题,让学生自己解释有没有的原因,它具有思维的跨度,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从发现、推理、验证到判断这一重要数学探究过程,同时这一问题也是相反数概念的外延,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积极思考,不够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说错了会让老师和同学们笑自己. 通过本节课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一)导入新课要结合实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二)加深理解新知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要在生活实践应用中.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今后我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统计》

宋门学区军王小学

2013-4-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 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师:为了能够使每种节目的数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板书节目种类。) 师: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票,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

1、

2、3„„糟了,合唱的票数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师: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的票最多?„„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板书设计 统计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种节目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出什么节目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推荐第6篇:数学10班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分析

陈大志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它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纸片,剪刀,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引出课题。

1.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将画好的两张图片(小东的果园、小明的菜园)分别用橡皮泥粘贴在黑板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同时教师说明: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地点。比如小东住在小明菜园→(平行四边形)的周围(黑板左边),小明住在小东果园→(长方形)的周围(黑板右边)。两家父母种地经常来来往往跑着干活。同学们思考:他们这样干活累不累?怎样减轻他们的负担?

生1:这样很累,我建议他们交换土地。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节约劳动成本。

生2:我觉得他们应该好好商量一下,算出各自土地的面积,然后进行交换。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对,这两家家长也是这么想的。今天我们就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生:好!

生问:老师:我们只学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没学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怎么办?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我们先回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生1:边长×边长 生2:(长+宽)×2 生3:长×宽

师:他们谁说得对?正确的是什么? 生答: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2.回忆预习内容,完成p80页相关空表格。

师:昨天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能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生1:图中画了很多景物,还有各种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等。

师:对,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p79页彩图:你观察后,认为有哪些图形你见过?

生1:长方形、正方形。

生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确实有这么多的图形。你们还预习了哪些内容?

生3:我还知道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足一格按半格来计算。

师:对!我们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0页,都来数数方格里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几个小方格?

(学生独立数,教师巡视。同时强调:不足一格按半格计算) 师:那些同学数好了?谁来说说?

生4:我数了平行四边形,满一格的一共有20个小方格,不满一格的有8个小方格。如果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平行四边形一共有24个小方格。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那么长方形一共有几个小方格? 生5:一共有24个小方格;长是6个,宽是4个;长乘宽就是24个。

师:对。那么你们是怎么完成表格的呢?从数方格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6:我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而且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师:确实如此。这位同学不仅观察仔细,而且思维灵活,一下子就看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是大家想想:生活中我们要是都用数方格的方法去数平行四边形,可以吗?

生:不太方便,也不科学。

师:想不想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齐说:想!

师:那好,今天老师就来引导你们学习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1.师:现在请同学们将你们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拿出来。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师:好,大家都很积极,做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老师这里。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工具。(教师将事先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小明的菜园,沿着高用剪刀剪开,在平移到右边,就拼成了长方形)。同时要求全体同学认真观察,并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什么没变?

生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高和宽相等,他们的面积也相等。

师:说的非常对!谁能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就是面积相等,且底和长相等,高和宽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同学们说说,这位同学解释的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你们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那么用字母怎么表示呢?(让学生自己看书,教师板书,然后学生齐读。)

三、进行验证

自学课本P81页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生1:我知道了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我还学会了用拼移、组合的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师:很好!希望你们能够学以致用。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五的

2、

3、4题。

教学反思:

一、问题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思维。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和价值,从而喜欢数学。而本节课的情境创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在教学中,充分关注、激发、帮助、鼓励学生,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真实的表现自己,让学生的潜能和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大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述,善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三、让学生亲历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测,学生肯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猜想的结果怎样,这就又激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学生会自觉的投入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去,主动验证猜测的过程,从而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应用自己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行为,学生会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让学生去表达、倾听,在与他人交流中展示自己的原始策略,了解同伴的学习策略,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五、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想象空间,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与实践中来,将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学习方式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在动手中去“做”数学,在观察中“比”数学,在动脑中“思”数学,在交流中“悟”数学,多种感官并用,不断积累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推荐第7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

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

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推荐第8篇:数学广角推理教学案例(优秀)

教学案例

课题: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

厦门市思明区东浦学校

授课教师:高艳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上有一个糖果,猜猜看是在左手呢,还是在右手? 生1:左手。 生2:右手。

师:同学们猜什么的都有,到底是放在左手呢,还是放在右手?如果我说糖果放在左手,你们都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那如果我说糖果放在右手,你们都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难统一。好,老师再说一句话,大家认真听,糖果不在左手。

生:在右手!

1 师:为什么现在同学们可以很快的猜出来,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老师说糖果不在左手,所以糖果只能在右手。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刚开始猜的时候,同学们都是漫无目的的猜,当老师给出一个关键条件后,同学们就能很快判断出来,像这样的过程就叫做推理。(板书:数学广角——推理)

(二)探索新知 出示多媒体

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柯南。

师:柯南什么最厉害? 生:破案。

师:破案需要什么思维? 生:逻辑思维和推理。

师:好,这节课老师就要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成为小柯南的潜质。想成为柯南可没有那么容易,要闯4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第一关的通关密语说出来。 生:小试牛刀(边说同学们边出拳)。 第一关:小试牛刀——小猫钓鱼、帮帮老奶奶

师:看来第一关都难不倒同学,我们接着第二关,说出第二关的通关密语。 生:勇往直前(边说同学们边出拳)。

第二关:勇往直前——课本例题讲解、猜红花、猜图形

课本例题讲解,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得出结论,给出第一个法宝——找出关键条件(能判断的先判断)逐步推出 结论(教师板书)。 猜红花和猜图形不断巩固法宝一的应用。

师:同学们真厉害!都用上的法宝一,接下来我们一起挑战第三关,说出第三关的通关密语。

生:火眼金睛(边说同学们边出拳)。 第三关:火眼金睛——找爷爷

师:刚才同学们顺利地帮老奶奶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现在有一个小女孩在公园和爷爷走丢了,她急的哭了起来,你能帮她找爷爷吗?

2 (学生交流讨论,根据性别可以先把老奶奶排除,根据年龄可以把年轻男性排除,最后根据给出的关键条件找到了爷爷) 由此总结出法宝二——排除法。(教师板书)

(三)应用提升

师:同学们真热心,小女孩见到爷爷开心的笑了,谢谢同学们!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三关,究竟能不能成为小柯南呢,看看第四关有什么难题在等着大家,一起说出第四关的通关密语。

生:神探出击(边说同学们边出拳)。

第四关:神探出击——谁搬走了钢琴、我的玩具是怎么放的

师生交流讨论,根据法宝一和法宝二的方法,得出结论,强化两个法宝的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成为小柯南的潜质!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两个法宝——找出关键条件(能判断的先判断)逐步推出 结论和排除法。

师:非常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有趣的推理,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只要你们用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其实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略

推荐第9篇: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集锦

《平均数》教学案例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儿主意。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凯旋队”)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

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凯旋队”: 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凯旋队”。“胜利队”服

不服气?

“胜利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凯旋队”的总数

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凯旋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

队”,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师;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平时喜欢的体育活动为例子, 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案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争论起来就更有兴趣。

二、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比如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

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在上课时创设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不能比出两个队的排球水平呢”让学生去去发现,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平均数》教学案例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王营小学 陈晓丽

推荐第10篇: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为了改善张、王、李三村吃水难的问题,市政府决定新建一个水电站,向三个村庄供水,要求水电站到三个村庄所辅设的管道长相等,你能帮助他们找出建水电站的位置吗?如果将三个村庄抽象成三个点A、B、C,如何求作一点P使PA=PB=PC?这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结合他们的讨论提出问题:这个点在哪儿?这个点怎么找?也就是说如何满足同一平面内一点到其他三点的距离都相等?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构造以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PAB、△PAC、△PBC,而如何构造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设计思想主要感觉: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实例导入,有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第11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关注“差生”的情感

石堰河小学:曹德超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差生”的情感更应加倍关注。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教学过中,经常会运用谈话教学,在谈话中会提出一些问题,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总是会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脱口而出,这样一些差生就会滥竽充数,不懂装懂,所以我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应举手,然而我尽量关注那些差生,当我发现有的“差生”干脆不理你坐在下面做起小动作时,我要么当场说表扬哪位同学,批评哪位同学,这时学生们顿时热情高涨,个个坐得工工整整,声音洪洪亮亮的,都想争取到我的表扬,要么走到他的跟前看着他以制止他的小动作。或者就点名做小动作的同学回答问题,当他不会回答时,请优秀生回答听完别人的回答后,再请他回答,如果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每次课后我都留几个成绩差上课反映慢的学生,让他们对着黑板上的题目一个个读下来,遇到读错的我会让他们思考一下,再讲解方法,尽量让他们有所懂。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我从来不骂他们或者打他们,而是耐心的教导。而几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神情令我记忆犹新。于是我要求他们要更努力更认真,以勤补拙。如果他的表现还好,我则表扬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师要备课,要备学生,更要备“差生”。

教师备课要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施教”,使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发展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且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后,学生抑或是“差生”能不能接受你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做到的备学生,贴近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使“差生”喜欢上数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二: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差生”的情感,乃至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差生”的情感。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差生”一个班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反思三: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

在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时,“差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的那种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什么让他们眼中一直闪悦那种激动的神情呢?久而久之,让我发现这不是别的,正是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为什么我们不是给“差生”更多的表扬、更多的鼓励、更多的阳光呢?这样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鼓舞,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差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差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差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反思四:对“差生”要满怀期待之心。

期待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差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课堂里,教师要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并期待他们举手,给“差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希望在以后注意“差生”的情感的问题上,我们数学老师都能继续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让关注“差生”的情感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

第12篇: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前段时间三年级上到“分米的认识”的时候,对这节课感触很深。“分米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厘米、毫米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实际测量、动手操作引出,向学生渗透分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直观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在练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练习,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厘米的表象,进而发展空间感。通过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案例描述】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厘米,毫米。

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本练习册厚约5(毫米)

一根跳绳长约2(米)

一块橡皮的长约3(厘米)

一张课桌面的长约6( )

质疑:一张课桌面的长约6(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6米太长,6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师: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生:米和厘米之间是分米。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铅笔,粉笔…

3、认识几分米。

师: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同桌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

2分米=(

)厘米

250厘米=(

)分米

50分米=(

)米

100厘米=(

)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的高度约6(

黑板的长约4(

榜样专栏的长约12(

小明的身高是140(

4、完成“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分析】

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和毫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如何体现“新观念,牢基础,活思维”,我觉得我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都还有一定距离,通过这节课我有以下感触:

1、有一定开放度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要有一定的开放度,本节课我用到的方法是“点拔-探究”法。“点拔-探究”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思维的作用就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拔引导、客观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学到新知识,使学生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事,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在动手操作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厘米的表象,进而发展空间感。通过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送性、创造性。

3、将生活融入数学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在复习导师的时候,都是身边常见的事物,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事又是新奇的、有挑战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在布置作业情节,我把数学问题又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在时间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1)

课桌的长度应该是7分米,结果学生写了厘米,主要是没有真正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

房子的高度,边的图片,他是用尺子在图上量出的长度(实际长度1厘米),右边的图片,没有具体考虑到3分米到底是有多长,也是没有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概念。 (3)

这道题目很明显,就是这节课的重点,1分米=10厘米,板书上我用红色笔标记过的,可是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总有这样的矛盾,等号左边的一般都要比等号右边的少一个零,于是就有了左边这张图片,而右边的这个图片,我也是捉摸不透。 (4)

这道题目也是,学生心理只有1米=100厘米,不会去想分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题目拿来想也不想,进率就是10,上面这两位同学都是这样的错误。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有效促进学生的生活时间或探究活动,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第13篇: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学案例

情景说明: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例1下面的“做一做”属于组合,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通过猜测、操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我用学生熟悉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来贯彻始终,通过小羊拜访村长、参加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目的。

教学片断:

片断一:感知“排列”

师:三只小羊高高兴兴的来到了村长家。可是村长家的门却锁着,仔细一看,这是一把密码锁,上面还有一张字条呢!(课件出示闪动的密码锁。)

师:密码锁的提示是:用

1、

2、3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这下可难住了它们,怎么办呢?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生: 愿意!

【设计了破解密码锁的情境,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猜一猜这个密码会是什么呢? 生1:12 生2:33 生3:23……

(学生猜测的答案较多,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

师:有这么多答案,那么谁能想个好办法一个不漏的写下来?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一写,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桌上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用两个一位数来摆成一个两位数的经验,所用的方法一般都是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使它组成一个新的数。现在用

1、

2、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增加了难度,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中可能会经历无序思考的过程,看到数字只要能把它组成一个两位数就行了,没有考虑到可不可以同时拿出相同的数字来组成一个新的数以及如何才能不遗漏,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写一写、用卡片摆一摆的方法慢慢尝试。】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组,合作交流一下:你们各自摆了几个两位数,分别是怎么摆的,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 (小组交流摆法) 汇报摆法:

师:你摆出了哪几个数?

生1:

12、

23、

21、13(这个学生汇报到这里停住了,其他成员要求补充)

【在小组合作交流摆法这一过程中,虽然老师提出了合作的要求,但并不是每个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落实,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也许只能摆出4个两位数,在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把各自组成的数汇报一遍)他知道自己少了两个数,但对于“为什么会少?怎么才能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这些问题,就思考得不是太深入了。所以当课堂上学生汇报完后,就算汇报的结果臻于完美,教师还是要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讲解清晰,引导到位。】

师:仔细想想还有其他可能吗?(其他学生补充) 师:那你们有比他好的办法吗?谁来说一说。 生2:

12、

21、

23、

32、

31、13。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2:我是先挑出1和2,摆成12,然后交换位置变成21,再挑出2和3,摆成23,再交换位置变成32,最后挑出1和3,摆成13,交换位置变成3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懂他的方法了吗?看一看这种方法有漏掉吗?

生异口同声:没有!

师:下面老师就拿活动的数字(三块磁铁上面分别贴着

1、

2、3)在黑板上演示。我们可以先选1和2这两个数字,组成12,交换这两个数字位置后就组成了21;接着可以选1和3……;最后选2和3……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一个都没有漏掉呢?

生:因为它是有规律的 ,交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又变成了一个新的数。

师:我们在考虑选哪两个数时,也要注意有序地选择。

师:你能为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交换法。

师:你取得名字真不错!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交换法”。

还有其他的好办法也能做到一个不漏吗? 生3:

12、

13、

21、

23、

31、32 师:你是怎么摆的?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3:左边选1,那右边就可以选2和3,可以组成

12、13;左边选2,那右边就可以选1和3,可以组成21,23;最后左边选3,那右边就可以选1和2,摆出的数有31,32。

师:你这种方法真棒!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确定十位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十位、个位”,拿活动的数字(三块磁铁上面分别贴着

1、

2、3)在黑板上演示。

师:首先我们在十位上可以摆1,那个位上可以摆2,组成12。十位上的1不变,个位上还可以摆3,组成13。

接下来十位上可以摆什么数字? 个位上呢?

最后还可以怎么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移动数字,写出新组成的数)

师:除了用以上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 生:能!(学生积极性可高了,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说。学生们在“确定十位法”的启发下想出了先确定个位上的数的方法。)

师:那就请你写一写。

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选1,能摆出21,31;个位上选2,能摆出12,32;个位上选3,能摆出13,23。

师: 你能为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生:确定个位法。

师:你们真了不起!我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叫“确定个位法”。 师:这几种摆法好吗?它好在哪儿? 生:不重复不遗漏。

师:那这几种摆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按照了一定的顺序。

师小结:像刚才先选两个数再交换位置或者先定个位、定十位这几种摆数的方法都能按顺序有序地思考问题,那排列出的数就不会重复或漏掉,看来按一定顺序、一定规律进行思考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

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说一说为什么?同桌讨论。(讨论气氛激烈,几种方法难分优劣。)

师:用

4、

5、6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你会吗?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在草稿本上一个不漏的写一写。

【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比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中提炼出如何做到有序思考。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有什么规律、有序思考有什么好处等,最后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既体现了课标提倡的“方法多样化”,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教师的适时讲解、演示、练习,照顾到了学困生,使他们也能跟其他学生一样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本片断循序渐进地突出了本课重点。此外给这种方法取名字,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片断二:感知“组合”。

师:小羊们成功地来到了村长家,村长邀请它们参加即将开始的乒乓球比赛。准备就绪,选手上场了,分别是①美羊羊、②喜羊羊、③懒羊羊,瞧,他们还在互相握手问好呢!

师:喜羊羊正在思考什么:我们三位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得握几次手?

师:小组合作,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一人数握手次数。 反馈交流: 生1:握6次。 生

2、生3:握3次。

师:到底应该握几次?我们请A、B、C三位小朋友上台表演握握一握。

师:A和B握或B和A握,能算两次吗? 生:不能。

师:那老师就用图示来表示一下他们握手的场景。(两种都可以)

师:现在我们知道应该握几次了呢? 生:3次。

师:现在老师产生了一个疑惑:排数时用了3 个数,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握手时是3人,却只能握3次,这是为什么呢?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不能交换位置。

教师总结:排数时,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时即使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握手组合,只能算作一次,它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

【从三只小羊参加乒乓球比赛前运动员握手问好的简单生活事例中,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到有序、全面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来源于生活。同时把排列和组合进行对比:感知排列与组合的不同之处。排数时,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而握手时即使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握手组合,只能算作一次,它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案例反思: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增设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那么如何使小学生能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他们有序思考的能力呢?

有序思考既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孩子有序思考的能力,可以优化解题策略,增强孩子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但这种思维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随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

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水平也会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每个学生都能一下子体会到我要怎样做到有序思考。在《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先经历无序思考带来的后果:遗漏或重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使学生逐步学生认识到思考问题要有条理、有序;最后通过练习体验有序思考的价值,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师的引导要适当,可以不断地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节课中,我问学生“你能想到比他更好的方法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结合课件演示、图示说明等方法慢慢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我该怎么下手。我用连线的方法来演示三个小动物要握几次手,表达清晰明确,学生一看就理解了。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在这样螺旋式上升的思考方式中,使学生慢慢学会了有序地思考问题,感受到了数学的逻辑美、简洁美。

专家点评: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这节课是我送教下乡讲的一节课,得到了郧西县观音镇小学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能做到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第14篇: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曲堤小学 赵晋军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梁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以事实为依据,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三、巩固知识,归纳要点

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四、教学需改进之处:

教师进一步做好“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能力,掌控好学生上课时的气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十”字型人才。

第15篇: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六年级计算复习课》教学案例(2)

“我们又上当了!”

【精彩回放】“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开始交流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老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老师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费劲。”“是啊,题目的确很长!”老师启发大家:“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地跑。”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老师顺水推舟。“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老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位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见大家不明所以,他继续补充道:“题目上说‘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问题是‘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理解为求一只小狗跑的路程,也可以理解为求两只小狗跑的路程。”这样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很显然,老师并未预设到这种“生成”,他激动地询问了这位学生的名字,然后大声承认:“我原以为刘梁丰同学错了,所以才让他交流,事实上他是完全正确的,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且听且思】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眉头紧锁的女孩,是她的迟疑使得课堂在那一刻峰回路转;也许还应感谢那位瘦瘦的男孩,是他的坚定使得课堂在那一刻精彩纷呈......学生们的思考让教学有了生成的空间。但再深入仔细地想想,仅仅有了生成就足够了吗?如果华应龙老师缺少智慧独到的眼光,缺乏“让差错显露出可贵”的思想,那么即便是面对再多的生成也会熟视无睹!试想,若不是华老师的关注细节---发现了女孩的迟疑;若不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给了男孩表达的机会,也许上述这些有价值的生成都将被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我们的声音中,一种以“权威者”的身份妄加评判的声音。

“这题没有答案!”

【精彩回放】第7题的交流非常热烈。第一位学生说:“用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错了,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否定声。老师连忙摆手:“别说‘错了’,说不定有对的道理呢?应该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位学生回答道:“粉刷墙壁时要把窗户的面积去掉,所以应该用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他的分析有条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正当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要求南墙的粉刷面积必须知道长和高,而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高是多少,所以这道题目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大家满脸震惊,而后再次恍然。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一是佩服他发现了这个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二是佩服他能在大家的声音特别高、特别一致时,有勇气站起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船上装了75头牛、45头羊,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多大?”学生哄堂大笑。

【且听且思】“这题没有答案!”初闻此言,满心震惊!平心而论,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已习惯于出有答案的题目,学生也已习惯于解有答案的题目。正是因为习惯于这种定式,所以当学生绕了一大圈发现题目本无答案时,才会在震惊中领会出题者的深意。

一颗数学思维的种子,不管我们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它就会以别人难以感知的方式存活、生长起来,而且,它的果实会成倍地膨胀。透过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是否该再次认真思考--何为“数学思想”?何为“有用的数学”?我想这位老师的这堂课已作了绝妙的诠释。让我们为这简约而精彩的复习课叫好!

第16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5年多,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变化中有着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这五年多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次参加省、全国级新课程研讨活动,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产生如下一些反思:

一: 新课程可喜变化 1.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2.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 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可喜的是不少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 6.评价的多样化与呈现形式与中考指向“短路”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可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数学学习评价多样化,评价形式要求通过评分+评语形式呈现,而现实的升学压力和功利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成为课堂主旋律,更关注中考命题走向、题型分值,而对全新的中考命题新框架、新思路、新亮点,部分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泛细致深入的专业化研究。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深入开展对新课程的研讨交流,让课堂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的同时,不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要从主体认识上找根源,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实践,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走进初中数学新课程,为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而努力。

第17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 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 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 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第18篇: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闫大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

1、例2。教材简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常识引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并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种很多树,那种的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我们现在种8棵树,这中间有几个间隔呢?同学们画画,算算。

接着,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理解题意。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5=20(棵)

方法二:100÷5=20(棵) 20 +2=22(棵) 方法三:100÷5=20(棵) 20 +1=2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2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2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怎样种?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先种10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2段 3棵)

b.跟上面一样,再种1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3段 4棵)

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5段 8棵;7段8棵。)

d.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其实段数也就是间隔数,那么植树棵数=间隔数+1)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小黑板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 200+1=2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本环节通过为学生设计困难,让学生想出有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设计,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探讨“两端不种”的规律,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用同样的方法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获得“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数=段数-1,学生尝试运用新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练习的设计从多个方面进行应用,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问题,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模型,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第19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桌上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一袋红枣和一袋木耳。它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看谁想的办法多。

学生分四人小组活动,得到两个解决办法:掂一掂、称一称(教师板书)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红枣比较重,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生:红枣究竟有多重?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秤来称一称。 问题:观察秤面,你看到了什么?

2、认识秤面,认识千克

生:我看到指针指着数字1,还有英文kg.提问:昨晚我们已经预习过了,kg表示什么呢? 生:kg是千克的符号,千克又叫公斤。 师:那现在显示的重量是多少呢? 生:1千克。

师:如果我在加上一包,指针由会指着数字几呢,表示几千克呢?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推算出指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千克。

3、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1)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1千克鸡蛋。

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感受一千克有多沉,数一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师:想一想,同样是1千克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道个数略有差别? (2)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

谈话: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你能称出2千克鸡蛋吗?

三、应用拓展,完善体

1、依托“想想做做”第一题教学“净含量” 出示教学挂图:一袋盐水鸭和一袋大米。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米袋上标明5千克。

师:如果把这一袋大米放到秤上称一称,应该是5千克还是比5千克多?为什么?由此理解“净含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理解1000千克有多重。

3、认识形形色色的秤。

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上广泛的,用来称物品重量的秤也是各种各样的。出示教学挂图,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4、做“想想做做”第3题:说说秤面上各种物品的重量。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星期天到超市去看一看,记一记,那些物品重1千克,那些物品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拟写人:杨志军

第20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力:在已有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发现问题

1、你会做的练习有哪些?

2、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惑?(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解决的策略)

3、你学会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并出示投影片。

同学们,你见过或玩过套圈的游戏吗?

2、交流条形统计图中信息。

分别交流男生、女生各套中的个数。

3、出示问题并交流。

问: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

4、教师引导。

如果我们选取一个数据表示男生或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那么,就容易判断谁套得准了。这个数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出的个数。 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5、设疑,展开交流。

提问: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准的个数?

⑴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的方法有两种)

①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每个男同学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板书:移多补少

②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和之后除以4)

板书: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⑵让学生自主探索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6、解疑,探索结果。

问: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吗?为什么?

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练习,使之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五、预习布置

练习九1——3题,自己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