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1 09:04:4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梨之说

梨之说

摘要:梨花属蔷薇科,苹果亚科,梨属植物花卉。原产于我国,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雪,香气四溢。梨具有清热止咳,解毒,润肺凉心等功效。自古以来素雅的梨花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对象。有着传奇的故事典故。

关键词:梨花

落叶乔木

止咳

诗词

正文:

梨花属蔷薇科,苹果亚科,梨属植物花卉。梨属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有30多种,其中12种为西洋梨,另16种则属东方梨。如今无论西方梨还是东方梨都衍生出许多品种,有人曾估计全世界的梨树品种,已经超过6000种。梨在我国的产量也非常大,仅次于苹果,位居第二。

梨树常见分类为杜梨组和真梨组。杜梨组,均为野生,果实较小,心室以2-3为主,萼片脱落,果皮多为深褐色,用途多为做砧木,如杜梨、褐梨、豆梨、川梨等。而真梨组,果实较大,多为食用,心室以4-5为主,萼片宿存或脱落,果皮多黄绿色浅褐色。现在栽培的品种多为真梨组,如有白梨、沙梨、秋子梨及西洋梨等。真梨组又分为中国梨和西洋梨两大类。顾名思义,中国梨为中国本土的品种,西洋梨是中国山东等地在十九世纪以后引入的。

根据《诗经》上“山有苞棣”等记载,梨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距今2100年前的梨果以及记载梨的竹简,为梨的栽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从《齐民要术》里,对梨树的繁殖方法“插梨(梨的嫁接)”已有详细记述,也可知道六世纪时,梨树栽培管理经验已相当丰富。

唐代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记述着中国里传入印度的情景。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印度著名的司气特国王伽尼色加很有声望。我国甘肃一带的部族住民经常到印度经商,为他们带去的很多丝绸织品和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国王很高兴,给予优厚的待遇,中国人在那里种上他们带去的蔬菜和果树,其中就有梨。数年之后,隶属在那里繁茂生长,开花结果,硕大味美的梨果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于是国王便把中国人住过的地方称为“至那仆底”,寓

意就是“中国之地”;将梨树命名为“至那罗弗咀逻”意思就是“汉王子”。据说这个古代故事,至今仍在印度东部一带流传着。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梨原产于我国西北部,近些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边缘发掘出的一些梨干遗物又更加证实这种说法。

梨春季开花,大概每年的3,4月份,五瓣花朵,花瓣较圆,一般比桃李杏花大,为伞状。花色洁白如雪,清香淡雅,冰清玉洁。置于一望无际的梨园中,幽深的梨花芳香,沁人心脾,使人如痴如醉,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一般。

梨花别名瀛洲玉雪。至于其中缘由,大家可以尽情猜测,没有统一说法。瀛洲为古时皇帝得道成仙虚幻的仙山。玉雪,说明其圣洁。这更赋予梨花一种传奇色彩,洁白如雪,人间极品。

梨花的粉淡清香,卓然不群,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无论是深宫庭院,还是塞外沙场;无论是暮春时节,还是胡天八月;无论是迟暮美人,还是漂泊游子。梨花随时盛开在人们的世界里,千姿百态,意趣万千,为我们构成了一个充满奇情异彩的世界。下面我们简单摘抄一些有名的诗词

有唐朝白居易的《江岸梨花》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和孔密州五绝·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梨花》 宋 陆游

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梨花》 宋·陆游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梨花》 宋·陆游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元·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村琼葩堆雪。静夜沈沈,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临江仙·梨花》 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游丝萦惹宿烟环。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点绛唇 梨花》 元·刘秉忠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系,脉脉难为语。情何许。向人如诉。寂寞临江渚。

《水龙吟·赋秋日红梨花》 元·王恽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

谁遣司故来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木兰花慢·赋红梨花》 元·王恽

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尽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泪粉兰干。芳姿似嫌雅淡,问谁将、大药驻朱颜。塞上胭脂夜紫,雪边蝴蝶朝寒。风流韵远更清闲。醉眼入惊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热恼,惆怅东兰。细倾玉瓶春酒,待月中、横笛倩云鬟。吹散碧桃千树,尽随流水人间。

梨树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晶莹剔透的梨花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宠物,更是现代情侣浪漫的约会之地。但现栽培大都是以产果为主,以卖果子获得收益。梨树对气候的适应性颇广,土壤尽量选择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地。若栽种在肥力较差的土地上,则结出的果实含水量少,再加上风沙多,那么梨的风味更逊一筹。除选地外,培土施肥,做好水肥管理也尤为重要。梨属喜光性浅根植物,种植不宜过密。若以观赏为主的,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不做修枝整形;若以结果为目的的,应注意每年修剪徒长枝叶,过密枝及染有病虫害的衰老枝等。

梨树盛开的梨花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结的果实也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梨果具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梨的营养价值分析:梨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梨所含的配糖体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对咽喉有养护作用; 梨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梨性凉并能清热镇静,常食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 食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从而防癌抗癌;梨中的果胶含量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大便。

梨的营养价值很高,对于咳嗽痰稠或无痰、咽喉发痒干疼的人,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患者、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患者尤其适合,而对于慢性肠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忌食。梨属性寒凉,一次不要吃得过多,适度。吃梨时喝热水或油腻食品会腹泻。

中国人喜欢吃梨,但却忌讳几个人分吃一个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殊不知,梨俗名团圆果,梨为圆形,“团团圆圆“象征着夫妻团圆和举家团聚。”“正团圆果就,怎说将离?”

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候,永不分离。梨花代表着安慰及最浪漫的爱情。她洁白如雪,冰身玉肤,凝脂欲滴,为其过洁,最易受污。你笑,甜美的梨涡,让人迷醉;你哭,便如带雨梨花,惹人爱怜。

梨的动人故事很多,比如众人皆知的孔融让梨,谦让不争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学习。还有“曾参蒸梨”,他因为夫人为母亲蒸梨没有蒸熟,便休了妻子。这种为亲情牺牲爱情的精神,不同凡俗,也流传至今。

梨还有特殊的含义。梨园一般指戏剧界。据《唐书汉礼志》记载:“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号皇帝梨园弟子。”那是的梨园就在唐明皇的后苑。从此以后梨园就代指戏剧,梨园弟子也就成了戏剧演员的代称。

梨不但在古代深受人们喜爱,在今天仍然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在今年中央八套播出《梨花泪》,是一部以戏曲名旦一生的爱恨情仇为主线的情感大戏。主题曲名为《梨花泪》,其中有几句是“爱上你永远不后悔,除了你知心又有谁,细雨就像梨花泪,点点滴滴都可贵。相聚时满怀甜滋味,分手时美梦难追回,细雨就像梨花泪,盼望那梨花吐新蕊。”由此可看出,梨花代表着永不分离的纯真爱情。

由于梨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现在在我国一些盛产梨的地方依托梨树梨花资源而举办“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旅游兴业”梨花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徽砀山梨花节、河北魏县梨花节,江苏丰县梨花节、山东冠县梨花节、四川仁寿县梨花节和河南商丘梨花节。

安徽砀山拥有70万亩的梨园,每到莺飞草长的三四月,这里就会成为梨花的海洋,被誉为“中国梨都”有着吉尼斯世界之最的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城市。砀山酥梨驰名中外,历史悠久,年产量40万吨左右,鲜果贮藏量15万吨。

河北赵县盛产雪花梨,素有“中国雪花梨之乡”,赵县雪花梨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国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梨”,荣获“中华名果”称号。每到赵县梨花盛开时节,万顷梨园含烟带雨,飞雪蔽日,蜜蜂飞舞。置身于梨园春景,彷如进入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万亩一望

无际的玉树银花,成群的蜂蝶勾画出一道绝美画卷。幽深的梨花芬芳,新鲜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使人如痴如醉。

梨原产于我国,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梨已经不单单是人们食用的水果,人们赋予它丰富的含义,借以表达自己情感。梨花的粉淡清香,卓然不群,别具风韵,自成一家。如今梨文化已成为我国园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梨树四季管理》刘世铎 万国庆

甘肃科技出版社

ISBN:754240691 《梨精细管理十二个月》陈新平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8209 《观赏园艺学》

陈发棣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8049 《梨新品种及栽培新技术》 陈新平中原农民出版社 ISBN:978707394761 《观赏植物学》 童丽丽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 S B N:9787313059369

推荐第2篇:幽默之说

开场白:各位同事,领导早上好。今天很高兴站在这么大的舞台给你们演讲。今天我要演讲什么呢,梦想?但梦想有了,凤姐已经给了大家了。曾经年少无知的我,龌蹉的认为凤姐只会给我们带来娱乐,但我错了,凤姐给我们带来了除了娱乐,还有梦想。我觉得吧,只要青春还在,梦想就有实现的一天。那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没错我的梦想就是一个帅而已,无关车马炮,当然有车就是最好了。但今天我不是要讲梦想,因为年关已三十,青春没了,我的梦想就没了。因为就这样子了。再当然,我也不是给你们讲葵花宝典,辟邪剑谱。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幽默”。我是比较挫的演讲者没有家。大家有什么批评指点的就说吧。但就不要问我刚才讲屈原的那首诗词歌赋骚什么的,其实我也没懂。在网上复制黏贴过来的。**哥,你这么幽默干嘛,帅就好拉。

一、幽默的定义:

幽默:humor诙谐、滑稽。幽默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九章.怀沙》“眴兮沓沓,孔静幽默,眼前一片苍茫,听不出一丝毫声响。这里的幽默是指静的意思。跟我们现在对幽默的理解是完全不搭边。而现在的幽默一词以现在的意思理解是属于外来词。听说由王国维大师1906年出版《屈子文学之精神》里提及到humor翻译过来的,当时译为”殴穆亚“。外国的幽默,可能是将一件事表达出一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感觉,从而发人深思,忍俊不禁。在幽默这词出现在中国之前,我们汉字与幽默意思相近的意思大概应该是诙谐,滑稽,搞笑,讥讽,揶揄等等。

二、林语堂说过:各种风调中幽默,幽默最富于感情。幽默的人,讲的可能是一个笑话,说的可能是一个道理,表达的可能是一种讽刺,也有可能是含蓄表达一种无奈,让人琢磨不定,懂得人会懂,不懂的人就一笑而过。所以我觉得幽默应是无意识戳中了笑点,而不是为搞笑而幽默,为幽默而幽默,笑的背后有另一翻的解读。幽默也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我认为主要是看说话本人想表达什么,而听者能不能听出个所以然。所以【幽默的心理学释义】

幽默是指某事物所具有的荒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而就表现方式上又是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长的特征。

三、你这么幽默干嘛?

1、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让无耐莞尔一笑。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情趣,许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之事,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比如我们在高层楼上上班,有的人抱怨上下班太累了,每天早上挤电梯上班,中午挤电梯下去吃饭,但我们从幽默的角度去化解这个烦恼,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这么高的楼上上班挺好的啊,离上帝比较近,许个愿都容易被听清,那么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是不是比别人大呢?当然我说比较近,只是近仅此而已,不是诅咒大家要见上帝马克思神马的。

2、幽默可以化解当时的窘境,把尴尬化解与谈笑中。比如以前我一个同事,吃完饭,没留意到嘴角边有一颗米饭,我很自然提醒他说,帅哥,这里有颗米饭。大家猜他会怎么答,**应该会很幽默的答出来,而他很淡定的说,噢~这是我留来宵夜的,我怕饿~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洗他的碗,我当时瞬间石化,洗完碗还不忘了再幽一默说,算了,宵夜就不吃饭了,吃兰州拉面吧,就把那颗米饭擦掉。这样一说,就不会让人感觉那人是粗鲁,邋遢,不斯文,反而佩服他的幽默。将他自己当时的尴尬付之一笑。

3、幽默很多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大智大慧,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方法,其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些让人觉得是无关的东西曲折的,含蓄的使人领悟,而不是直接表达原意。比如这张图片是1988年,菲律宾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小平同志幽默而机智的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菲律宾总统这样一说,小平同志这样一答,既不失去作为东道主的风度,在大是大非面前还立场坚定。

4、幽默的沟通也可以更加衔接同事间,上下级间的关系,避免更多的语言冲突。比如,我打个比方哈,领导别生气哈。有一次我跟宇伟哥他们在广州轻工院那边改图纸,当时我自己一个人修改中能整个项目的土建图纸,接手时图纸做得又比较乱,要修改和补充得比较多,我这人可能会比较急躁。但面对领导我还是低调了下来。**哥无意间留意到我对着电脑打个嗝,领导很关心的问我,怎么了。我自己改图又改得很烦喔,大家做设计的都懂的,最讨厌什么ABC版的,然后我回了领导一句话:“没什么事,只是看着这些图突然感觉自己像是有了的感觉,想吐。差点想跟领导说是不是应该请假去看下男科。

四、如何才能做到幽默呢?

1、懂~首先你要懂得幽默才能创造出幽默。加大阅读量,全方位涉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广闻博见才能拓宽自己自己思路,思想才能行云流水,天马行空。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更多精彩。

2、多接触幽默的人,当然你能认识本山大叔,宋大姐之流的可能性跟我能认识刘德华的可能性是一样一样的。但能认识凤姐,向营哥,思捷哥也不错啊。多看笑话,至于黄色还是黑色自己看着办。多看搞笑电影。

3、要有自信,大胆说出来。爱是要说不来的,虽然我知道你爱,但你不说你爱,我怎么会知道你真的是爱呢。

4、要先学会自朝,武功当达到最上剩的时候,通常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为什么长得这么矮呢。说出来怕你笑话,因为我怕死~,天塌下来别人顶着啊。所以我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想自己活长久点,就不要怕,就好像现在这样,勇敢得把演讲讲完。

五、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作为博天人,我们是有希望的,凤姐给了我们的梦想,燕巾给了我们健康,小正太给了我们微笑,今天我给大家废话了幽默。大家加油!共勉!谢谢大家!

歇后语也很幽默的体现一些道理或意思,比如神仙放屁,不同凡响,猪八戒照镜子,内外不是人。引申起来,我们自己也可以创造些有意思的所谓歇后语,比如和尚买梳,有毛用咩。

1、正话反说。比如你跟高手高手高高手下象棋比赛,朋友问你战绩如何,如果你输了,碍于面子又想提高自己的逼格,你可以这样幽默回答:第一盘我没赢,第二盘他没输,第三盘我想和,他不愿意。

2、谐音巧用。有一次我同学说起他的兄弟生了对可爱的双胞胎,就是我们所谓的孖生兄弟,我一个女同学说他的那两对孖生侄子好可爱啊,然后她就开始挖坑给我了,问我,东哥东哥,你跟弟弟小时候很像,是不是孖生的。额~我没想到这么善良的女孩子居然坑人的,然后就答了,不是孖生的,小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是孖生的。然后她居然说,不是你妈生,是谁的妈生的。我当场无语。

3、发挥联想。比如

4、自朝式,你为什么长得这么大分量。你可以说,我怕哪天要移民到月球,我得稳住自己啊。你为什么长得矮,天塌下来,别人顶着先啊。你为什么脸大,你可以这样回答,我脾气好呗,脸大翻脸比较困难。你看这边翻到那边,挺不容易的呵。

三、如何才能做到幽默?

那么做到这些,我们需要什么呢。那就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才能做到

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幽默能让人聊天轻松,迅速让陌生人融入聊天环境 李阳,那你英语一定很厉害的吧。

送杯咖啡给心仪女生,如果他要回我要真的,那你就真的给她买杯咖啡呗,下次就送朵玫瑰她,哇,要是你要我送朵真的肿么办了。太紧张了。

一位去拜神的香客问主持,大师,大师,你这么帅为毛出家呢。不可能我作为大师是因为失恋出家要告诉你知道的吧,如果不想告诉你而又要回答你而不显得有礼貌的回答,大家猜大师怎么回答?大师说是一只猫告诉我,出家才是我的出路。不明真相的香客就觉得比较奇怪,你出家与鸡鸭鹅猫何干,大师就解释说了,有一天我迷茫了,我不知所措了,我问了我家的猫,猫咪猫咪,哪里才是我的家,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大家又猜下那只会说人话的猫怎么回答?庙

自嘲式的幽默让人感受到谦逊和阔达,能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使陌生的心灵变得亲近。 调侃式的幽默使平凡的事情变得富有情趣,为呆板的生活添了一道风景。

假如你吃了一鸡蛋,觉得问道不错,你何必非要去认识下那只下蛋的鸡呢。--钱钟书 国与国间,幽默不失大体,1987年,菲律宾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邓小平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幽默的话能抓住听者的心,使对方平心气和,也可以将一些深刻的思想更加生动和形象地表达出来。

幽默大师有,马克.吐温、韩寒、周星驰

这个是谁?对,他姓马,但不是马克思哈。是马克吐温。

没关系哈,马克思长什么样,我们没必要记住啊。在座的都不希望见到他的。 林语堂说:各种风调中,幽默最富于感情。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

推荐第3篇:七个有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的要求:

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

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

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七个有之”,告诫党员干部要守住政治立场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 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 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 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 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

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

推荐第4篇:七个有之

七个有之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从近年来石油系统、“秘书帮”、“山西帮”落马高官背后都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个别高级领导干部利用自身高级干部的职务便利与在官场的“影响力”,通过私下聚会等活动,形成以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老同事、老部下等为链条的利益圈子,圈子里的人互相荫蔽提携、结党营私,罔顾党纪国法寻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这其中尤以“周老虎”最为明显,“石油帮”、“四川帮”,曾经就是他的利益“圈子”。“帮派”“团伙”以利益为核心,以权力为纽带,以谋利为目的,他们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相互勾结扶持,最终导致权力变味,党纪国法失尊,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不仅损害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是诱发各种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腐败温床,为害甚远,人民深痛恶绝。如果任由党内“帮派”“团伙”发展,让私情替代公心,让关系取代原则,那么廉洁操守难以得到认可,党纪国法也就难以得到遵守,必然导致官场风气污浊,政治生态恶化。其实,一些领导干部喜欢搞“帮派”“团伙”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避风港,找一个靠山。老话说:人搭人、鬼搭鬼、苍蝇喜欢搭烂腿。这些人喜欢搞“帮派”“团伙”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网,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私利的氛围,建立一个有利于他们这个小团体的势力圈子。殊不知,进入“帮派”“团伙”,在短期之内可能会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帮派”“团伙”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到头来也难逃法纪的严惩。如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周老虎”案,都是“小圈子”和党内帮派的牺牲品。祛除“帮派”“团伙”滋生,领导干部自身要加强修养,自我约束,在干部选拨任用中,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办事,坚持21字“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原则,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老实人吃亏,坚决铲除 “小圈子病”滋生、蔓延的土壤。 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 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 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 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 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

推荐第5篇:七个有之

七个有之

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

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应知应会知识

1、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五项重大任务:

一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 四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3、“两个持久”:

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持久的风清气正 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持久的强劲态势

4、“三个新”: 走好新征程 探出新路子 创造新业绩

5、“两个转”:

山西政治生态由“乱”转“治” 山西发展由“疲”转“兴”

6、“三个精神”: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

7、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个着力”: 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8、晋商精神:

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

9、“四个有利于”改革: 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改革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 有利于增强人民获得感的改革 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的改革

10、山西承接东西,连接南北: 历史上看,山西是“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世界五百年,“豪商大贾甲天下”,彰显的就是开放的精神。山西要把握大势、善抓机遇、找准定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11、抓“三农”工作三大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四个到位”: 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13、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8条对策”: 合理确定脱贫目标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 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 加大各方帮扶力度 加大内生动力培训力度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加强检查督导

14、整村搬迁,解决好7个问题: 人的问题 钱的问题 地的问题 房的问题 树的问题 村的问题 稳的问题

15、右玉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16、“两个像、两摈弃”: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坚决摈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

坚决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17、“四个自我增强”: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18、“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观”:

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四个意识" 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提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折叠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要求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政治意识表现为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研究制定政策要把握政治方向,谋划推进工作要贯彻政治要求,解决矛盾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发展党员、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对各类组织要加强政治领导、政治引领,对各类人才要加强政治吸纳。

折叠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要求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折叠核心意识

核心意识要求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始终坚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折叠看齐意识

看齐意识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三个看齐”“三个坚决”是政治要求,也是政治纪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高度自觉的看齐意识,经常和党中央要求“对表”,看看有没有“慢半拍”的问题,有没有“时差”的问题,有没有“看不齐”的问题,主动进行调整、纠正、校准。

折叠提出意义

“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个服从

四个服从: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四个服从”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能否自觉践行“四个服从”,是检验每一位共产党员“党性意识”的重要标准。回顾“四个服从”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做到“四个服从”的重大意义,更加紧密地在思想、行动和作风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对标、靠拢。

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指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双述双评

双述双评指的是村干部既向乡镇党委述职又向群众述职,既接受组织评价又接受群众评价。

推荐第6篇:七个有之

场”

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有的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是不对的,必须加以纠正。(摘自《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述的“七个有之”,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习近平的“七个有之”意在告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站稳“政治立场”。

所谓政治立场,是指立足于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派别、反映其利益和要求的政治立足点和出发点。通俗地讲,就是你代表谁说话、办事。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就是承认党的纲领、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保持先进性,就是因为她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奉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无论是讲纪律,还是讲民主,都要站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上,都要以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标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就是因为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不够坚决、不够彻底。比如,有的对党中央的政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与党中央精神相悖的言论。又比如,有的遇事“事不关己、高高

益考虑,甚至不惜牺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丧失了正确的政治立场。凡此种种,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政治立场,也是政治价值观问题。一个政治立场不正确、不坚定的党员干部,难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也不可能有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表现。少数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出现摇摆、动摇,甚至彻底地背道而驰,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说到底,还是党性不强,没有完完全全地将党章党纪、理论理想、民心民生、先辈先进等根植于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于是在遇到危险挑战、矛盾问题的时候,不能斩钉截铁、旗帜鲜明、站稳立场。故此,要想让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必须始终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不能忽视党性锤炼,要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加大政治纪律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树立法治观念,带动全社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执行的保障。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离不开教育引导,更少不了制度约束。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站不稳、站不对“政治立场”,从深层次来说,是缺少对法律规范、制度规章的敬畏,或者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存在自由主义倾向,制度被当成了稻草人做摆设。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制度治党,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党内法规体系的清理和“体检”,对那些不合时宜、缺乏针对性、严肃性、约束性的制度规章,要进行修补完善,努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笼子必须越扎越紧密、越用越给力,为从严管党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须导致绝对的腐败。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腐化堕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没有良好的政治表现,与个别地方、少数单位对监督工作不重视或抓得不严不紧不力有关,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等问题。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监督立党、监督兴党。要坚持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尤其是急重危难工作中的政治立场、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监督,坚持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

确保政治可靠,执行有力,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大执纪监督、公开曝光力度,依靠广大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要强化自身监督,特别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防止“灯下黑”。同时要强化执纪问责,通过严密的监督、严厉的问责,倒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回归正道、站稳立场。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不可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也是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法律法规保持敬畏之心。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的生命线。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是从严治党的中心环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与改革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铁的纪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多方面的、有机统一的。纪律是成文的、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自我约束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既要遵守成文的刚性的纪律,也要遵守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不成文的自我约束的规矩。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就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的重要基础。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要坚持和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必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最核心的,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听从党中央指挥,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允许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这些都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是真正带电的高压线,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遵守。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都不能松。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就会成为乌合之众。当前,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得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纪律意识淡漠,政治纪律松弛,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摇摆不定,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甚至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有的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毫无顾忌,甚至捕风捉影、编造传播政治谣言;有的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跑风漏气,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有的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等等。这些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损害。我们要警钟长鸣,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守纪律、讲规矩既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当前,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确实存在着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没有什么可怕的。相当一部分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干部只要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事实上,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任何人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逾越底线、触碰红线,就要付出代价,就要被严肃追究政治责任。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把党章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从严执纪。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牢政治方向,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加强对党员、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监督检查,敢抓敢管,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维护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言材料 各位同志:根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第二个专题是“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按照相关要求,我主动学习,深入查摆,以反面典型案例警醒自己,对照“五个必须”要求自己,通过学习研讨,我坚定了理想信念,站稳了政治立场,强化了党性修养,下面向各位同志几点学习心得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严以律己出自宋朝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以律己,出而见之事攻;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其意为严格约束自己,放手一搏时就要有所作为;心怀子民,作为都是关于治国之道的。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维护党中央权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装糊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对党的忠诚,就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

领导干部要从五个方面深化认识:一是充分认识本次专题研讨的特殊意义,通过研讨将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二是充分认识反面典型的严重危害和思想根源;三是充分认识领导干部所承担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四是充分认识运用反面典型开展专题教育的方法论意义,联系正反典型,用好两面镜子,深化专题教育;五是充分认识要以“三严三实”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按照“四个全面”要求谋划好各项工作。

孔祥之同志以《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五个必须”的表率》为题目,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深刻感悟。他表示,守纪律、讲规矩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具体体现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切实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是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二是要从严格党内生活做起;三是要从落实“两个责任”开始;四是要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任何人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不能逾越底线、触碰红线,否则就要付出代价,就要被严肃追究政治责任。他要求大家要结合反面典型深刻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

孔院长主旨发言后,纪检书记何华、工会主席李良臣、副院长陈铭、张洪军等先后进行补充发言。大家围绕“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这一主题,结合个人成长进

步经历、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查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确了努力方向。大家一致认为,做“五个必须”的表率,既是每个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形象标识。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作标杆。我们只有敬畏政治规矩,做守纪律的担当人,才能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才能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工作上尽职尽责;也才能为推进“作风引领、团结实干、争先进位、科学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浩主持会议并带头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市委副书记于海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研讨。会上,首先传达学习了省委组织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采取逐人领读、集体学习的方式,原原本本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全文。随后,王浩围绕“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了主旨发言,发言紧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以中央和我省查处的反面典型为镜,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深入查摆和解决政治意识、规矩意识、角色意识、宗旨意识、担当意识等方面的“不严不实”问题,谈了认识和体会,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王浩指出,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党的生命线。能否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既反映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和政治品格,也检验着对党是否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自觉做到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强化宗旨意识,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真正把“严”和“实”落实到谋事、创业、做人上;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保持清廉的从政操守和高尚的人生追求,注意净化朋友圈、交际圈,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自觉培养良好家风,严格约束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服从和执行组织决定;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和事,敢于制止、敢于亮剑、敢于严惩,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央和省市委权威。

王浩指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纪律要求的核心和基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思想观念和强烈意识。先进典型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榜样力量,要见贤思齐,焦裕禄、孔繁森、朱彦夫、孟祥民等先模人物

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对党忠诚、严守纪律规矩的党性原则。我们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领悟他们的精神境界,感受他们的浩然正气,反复对照、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以及我省的王敏、黄胜等反面典型具有强烈的警示惊醒作用,是使我们明底线、知敬畏,警钟长鸣、严格自律的反面教材。我们要从反面典型汲取教训,深刻认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王浩强调,守纪律讲规矩,关键在行动在落实。要即知即改、率先垂范,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市委常委和市各大班子要带头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党绝对忠诚,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带头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时刻敬畏法纪,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坚决不做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的事;时刻敬畏权力,正确对待手中权力,坚决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把加强党性锻炼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终身课题,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要带头提升能力水平,着力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在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多下功夫,以更大的力度抓好“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等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要带头抓班子、带队伍,自觉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加大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力度,努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上台阶上水平。

温强副校长就“严以律已”作主旨发言,指出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温强副校长从怎样理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的意义、怎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他认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包括明白自我,明白职责,明白用权,明白规矩。政治上“明白”,为官才有坦途,才有政绩,才能体现价值追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敬畏权力、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历史和人民、敬畏良心;有权不可任性,法律红线不能触碰,道德底线不可逾越;要有坚定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原则性,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014年底至2015年初,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陆续召开了省级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其时间节点的标志意义在于,这是两批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的首次省委民主生活会,也是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坐镇指导的省级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虽然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参与指导,但这种“不在场”,事实上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体现出与此前不同的四个特点。

换句话说,这不仅是考验省委是否落实习近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的一次会议,也是观察中国当下政治生态与政治走向的一个绝佳样本。

1直面腐败,突出政治规矩

最直观的突出特点,就是这次各省区市的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查摆问题时,大家都开始直面“身边的腐败”。

在河北,上一次参与民主生活会的省委前组织部长梁滨已经“落马”。省委书记周本顺发言时,以此向班子发问:“梁滨经常埋怨组织对他不公,我们是不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批评意见?过去党内外一些不正确的议论,我们是不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于中央的一些决策部署,我们是不是每一项都坚决贯彻落实了?”

在陕西,省政协前副主席祝作利也已被“双开”。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对照检查时,首先自我批评道:“祝作利是组织上多年关注并列为后备干部培养的,过去从没有听到任何有关线索和反映,2013年初换届,经过多道关口,他的‘两面人’问题始终没有被组织发现,这使我对如何全面有效地了解和考察干部产生了困惑。”

在云南,常委们则开门见山地指出:“白恩培、张田欣、沈培平这些身边的腐败警示我们:当前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须臾不可放松。”

而在发生了“塌方式腐败”的山西,对照检查时,省委书记王儒林直言不讳地说,山西“在执行政治纪律上教训深刻”,“特别是中央对省委班子进行重大调整以前,全省政治生态严重恶化,‘7个有之’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

“感同身受”的还有山东。就在当地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前几天,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

虽然这是王敏的个人问题,但省委常委们剖析认为,“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履行主体责任还不到位,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存在差距和不足,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在自身建设上管理不严和监督缺失,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在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正是因为“身边的腐败”严重而“切肤”,本轮省委民主生活会,中央要求,将主题定调为“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

2主题定调,学习内容精确

为了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各省区市党委也是“蛮拼的”。

按照民主生活会的流程,开会前,首先要做好“学习”工作,给省委常委班子统一思想基础。

学什么?和上一次民主生活会相比,本轮,各省区市的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共同的特点,是在学习中央重大会议精神的同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比如,在河北,省委班子的学习是有“课本”的——“精心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同时“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央关于严格党内生活的有关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规定》等”。

陕西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除了学讲话、学文件之外,还组织省委班子结合*、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并且集体观看展现延安整风时期做法的电影《黄克功案件》,认识到“共产党员必须执行比一般公民更严纪律的必要性、必然性”。

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省委,则尤其突出学习了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河南和江苏还根据本地情况,分别学习了习近平对于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提倡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论断。

“净化政治生态任务艰巨”的山西,省委班子还学习了习近平就“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而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在这样的会议主题之下,河北、云南、山西、陕西、吉林、四川等地的省委民主生活会上,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概念——对照学习“7个有之”。

所谓“7个有之”,是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是对党内“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形的定义:“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

总体来看,这些学习,中心词都是“政治规矩”——当下中国最热的“政治关键词”。

3面对面提意见,批评力度不减

民主生活会,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常委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一次,让全国人民印象最深的,或许就是习近平参加指导的河北省委民主生活会的场景——面对媒体的镜头,河北省委的常委们将自我批评全盘托出,并且指出其他常委的缺点和不足。

只有经过这样的程序,才能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

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虽然没有出席各省党委的民主生活会,但是中央督导组全程参与会议。在江苏、广东等地,还有中央纪委、中组部的人员参会。

对此,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坦承:“今年的民主生活会,压力一点也不比去年低。总书记不在场,我们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更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更要有真刀真枪的较真精神,这样才有利于今后形成常态,营造严肃认真、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

比如,河北省委常委们就批评“班长”周本顺说:“石家庄过去就是‘庄’的基础,本顺同志总让我们跟大省省会比,要求过高、过急”、“把优化政治生态作为重要的任期目标,可硬招、实招出得还不多”。

他们还批评省长张庆伟:“政府部门服务效能、服务态度明显改善,但‘小鬼挡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问题还时有发生”。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吉林——省委常委批评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过去长时间在发达地区工作,在指导工作的时候有些思路和想法,同吉林的基层实际‘水土不服’”;批评省长蒋超良,“来吉林虽然时间不长,已经跑了一圈,但是真正吃透一个地方还需要下一点功夫”。

在云南,列席会议的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则建言省委书记李纪恒:“省委书记一定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如果转方式转不好,云南出现雾霾,我们会愧对子孙后代。”

而诸如“‘一把手’与‘一言堂’有时如影随形,需要时刻警惕”、“劲头不如以前,抓落实的狠劲不足,党性修养还没有锤炼到位”、“对下级表扬多,批评少,存在好人主义现象”、“进一步肃清有些分管领域腐败问题”、“认真解决‘为官不为’和县乡村干部‘走读’等突出问题”之类的批评,也在许多省区市的民主生活会上成为常委间互相批评和鼓励的话语。

批评不是为了“结梁子”,更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出缺点、做好未来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信奉“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

4一岗双责,摆脱“显绩焦虑”

常委班子,是带领一省一地发展的领导集体,是“操盘手”,也是“火车头”。因此,在今年的省级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一岗双责”也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河北、广西、江西、北京、四川、广东等省区市的民主生活会上多次出现。

何谓“一岗双责”?就是说,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既要对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这种“双重负责制”,也是新形势下对“主体责任”的承担和落实。

对一个词汇的强调,背后反映出的是现实工作中的重视不足。有的省委常委就指出,以往总是对分管业务工作抓得多、对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足,认为那是省委书记或者是纪委的主要职责,自己只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和业务发展上就可以了。

归根结底,背后反映出的是“政绩观”的偏差。

比如,在被批评“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不唯GDP的思想”之前,周本顺就自我批评,对“中央当前先解决‘不敢腐’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拥护的,但一到具体实践上,就怕惩治力度大了,震动太大,特别是在动一些重要干部时,总怕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稳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则自我反省道,在抓“四风”、清退领导干部违规多占住房等廉政问题上,“一度存在畏难情绪”,并且是因为政绩观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思想深处没有摆脱‘速度情结’和‘排位纠结’,担心惯性下滑、发展掉队。”

对于错误政绩观,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的一个表述颇具代表性——“显绩的焦虑”。

在这种焦虑下,新到河北不久的省纪委书记陈超英说,存在“想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干出成绩,让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迫切愿望”,“过于关注重点工作,对打基础利长远工作落实不够”。

在这种焦虑下,田向利本人也坦承,“面对考核指标有一种‘好面子’的冲动”、“面对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有一种政绩的矛盾”。

说到底,对“一岗双责”的强调,更是要让省委常委们认识到,如习近平所言,“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在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今后,省委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他们还制定了一项制度:常委同志每年至少为分管部门或联系点单位讲一次党课,每年至少带队对党的建设情况督导一次,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我认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和保证,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只有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1守纪律、讲规矩的前提是要熟知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所谓规矩,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个人修养、道德情操、礼信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规范人们行为、促进社会和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无规矩则废,家无规矩则殆,党无规矩则乱。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强化规矩意识,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文和程序规定,准确把握规矩执行的各种要求、标准和尺度,切实让规矩了然于胸,使自己成为真正“懂规矩”的人。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做到政治上讲忠

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开展经常性的纪律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线。

2守纪律、讲规矩的根本是要遵章守纪

遵章守纪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石。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公民交往行为的一般和普遍规矩,是社会的运行底线,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要求。简言之,法律就是大家要遵守的规矩,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前提。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开始发生扭曲,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意识淡化,不能践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群众观,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形式主义、奢靡之风肆意蔓延,最终走上了贪污腐化的不归路。这些都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恶果。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是党员干部成长路上的“安全带”。在遵章守纪上做到循规蹈矩,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依章而行,不闯“红灯”。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越雷池一步。

3守纪律、讲规矩的核心是要对党忠诚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党员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遵守党章,用党的纪律、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决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决不能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决不可自由散漫、目无组织。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立场坚定,集中表现在听党话、跟党走,党提倡什么、就拥护什么,党反对什么、就抵制什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必须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对党中央的决策指示,坚决贯彻执行,决不能打折扣、讲价钱、叫困难。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理论上成熟,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与党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的明白人”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

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不能守纪律、讲规矩,是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只有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践行,才会不走岔路、少走弯路。也只有每名党员、干部都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的践行者,才能永葆党员干部队伍的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名地税机关党员干部,我的体会是:要从三个方面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践行者。首先,要在政治上守纪律讲规矩,当明白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员的基本义务。毛泽东曾指出: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讲政治是对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今天,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大背景下,同样需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此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担负政治责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为地税机关一名党员干部,讲政治纪律,守政治规矩。一要与市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三大纪律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市局党组就是全市地税系统的领导核心,就是主事之人。作为千口之一,要自觉做到听党组招呼、讲政治规矩、守规章制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决不能歪曲和变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要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工作中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该请示请示,该汇报汇报,该沟通沟通,不随心所欲,乱了章法。百年修得同船渡,大家在一起共事,何止是百年能够修来的一种缘分,要倍加珍惜共事之缘,尊重领导和同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不做小动作,不搞小自由,不当面一

推荐第7篇:自古男儿当自强

自古男儿当自强

自强就是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周易》从效法自然的立场出发,提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诗经》上也说:“自求多福”。孔子赞赏“刚毅”的性格,他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孟子则从反面强调“自弃者,不可有与为也。”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自强才能自立。唐人李咸用《送人》诗说的好:“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深深熔凝在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得以千载延绵,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孟子·告子下》说的也很,十分,相当,特别,如此,及其非常,超,巨爆,棒,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个要担起时代付与的使命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磨难,挫折才能拥有坚强的意志,增长才干成以大业。司马迁因为替小李辩护而遭受宫刑,被认为是奇耻大辱。他曾想过自杀,但凝熔在精神中的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的品质支撑着他,凭着这个信念他完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巨着记传体史书《史记》。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及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子囚秦着《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成就概因发奋之缘。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天体运行周而复始,永一为继无止息。因而以天道为榜样激励人们自强不息。正如出自《周易》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来已久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仁人君子,同心同德共御外辱为苍生百姓而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终生。做为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如今的我们也该向前人一般自强不息为国为民作出一番努力,也不枉在这人世间走一遭。

李咸用《送人》说的好:“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欸!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坎坷,挫折,失败只有遇强愈强才是真男儿当之无愧的炎黄子孙。

推荐第8篇:君子

君子

人皆因生而有眼、有耳、有口,故可善看、善听、善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借于此三物矣。

观近望远,听贤避奸,直言慎言。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雨果启人以善于观察,而事实上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美丑共生,一双慧眼,既要能看见生活的花季,又要洞察良莠之别,更要“吾日三省吾身”近窥自我。近观是了解生活之微,那远望便是察前路之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春秋孔子远望“大同社会”,教化天下。陈涉自比鸿鹄,居高鸟瞰。李大钊遥见红色社会大旗,一呼而应千万中华儿女。于当代,变的是技术,是环境,人类瞳仁一丝没变,我们如何能修得一双慧眼,看天下细与宏,远与近?唯有如古君子一般,既察身边微妙,又登高而望,目极千里。

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乐曲寻知音之事千古传颂,知音难得,可人耳仅用于听知己知琴音吗?并非如此,君子既要能听“善我”,又要海纳“非我”之句,只要是正确的话语,都应不避亲疏,从谏如流。秦王一合天下,权归一体,却心胸狭隘,把贤人善语拒之千里而取奸人祸言,其结果天下皆晓:楚人一炬,一片焦土。与此相比,唐太宗同是“权倾天下”,但善听贤臣,广纳雅言,魏臣直言,太宗善听,才成就盛世王朝。此中真言,千古皆如是。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化延伸了我们的耳朵,接受的信息与过去当然不可等量而语,因为耳听八面,辩证取舍,便成了当代用耳之道。

孔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其道可正焉。”说话,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发出的信息行为,区别于目与耳接受信息。话语既然是从内而外的行为,其必体现一个人的思想与气质,所以应慎言。韩愈、陶潜、卢梭、康德等皆是慎言之士,以老子的话而言便是“道可道,非常道。”众人皆言的道理便不再是真道,君子不随众而语,特立独行,一字千金。沉默虽是金,但面对重大事件君子还是要脱口而出。司马迁为李陵求情;李誓批判颓丧古俗,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鲁迅的一针见血„„观望现代,可见三鹿奶粉事件、金融危机的内部缺陷、山西行政问责风暴,皆是由君子之口牵出。确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君子慎言,小人多言,君子直言,小人为己而言的区别所在。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口言之而成语,古今君子皆如此,看听说皆要有道。

推荐第9篇:银行之说以正视听

楼主2012年从某985院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四大国有银行西部某省级分行中台核心部门非核心岗位工作,待遇一年到手10万(不加公积金)。虽然只工作一年,但身处一级行这个平台,承上启下,了解到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论坛里每每都有比offer的,问银行到底好不好的,我当年一样有这些困惑,现在就我所了解的给大家说一下。

1、银行是干什么的?有哪些岗位?

银行主要是靠给客户融资(贷款、贸易融资等),提供汇兑、吸收存款等业务来赚取利差和手续费。对应的岗位主要就是柜员(大家去银行网点看到的)、客户经理(早期也叫信贷员)、中台业务支持岗位、后台保障岗位四种吧。柜员属操作型岗位,负责存取款、汇兑等操作,看似很光鲜,实则是最低端、最没价值的岗位,但先做柜员后转客户经理是很正常的渠道。客户经理这个岗位,主要负责向客户营销各种业务,包括拉存款、贷款、维护银企关系、准备信贷流程的各环节材料,是银行主要业务的一线员工,也是最有发展前景、压力最大的岗位。中台业务支持岗位主要有风险管理(负责贷款项目审查)、财务管理(银行很大一部分数据核算包括收入、利润、存款、各种口径统计职责都在财务部)、运营(管理现金、凭证等)、资金交易(这类岗位一般只在总行,我了解不多)。后台保障岗位则和其他单位类似。

2、应届生毕业进银行主要是啥岗位?

大都是从柜员做起,柜员分对私(咱民众接触最多的)、对公、现金、非现金、大堂经理;做到一定时间(少则

3、5月、多则

1、2年甚至更长)根据情况竟聘客户经理(也有入职直接从客户经理做起),包括对私、对公等等。因此,银行招聘大多是以上两类岗位,至于上面说的中后台岗位,一则需要一定工作经验,二则人员数量稳定而且不缺人,所以进入这类岗位的较少。

3、怎么看待柜员岗位? 大多数人进银行之前对银行了解不够,以为最常见到的柜员就是银行的全部工作或主要工作,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为啥派遣制员工大多是柜员?就是因为这一岗位毫无专业可言,仅需要技术熟练工,每天各种电脑操作,核对凭证,基本不算是脑力劳动,和厨师、修车一样,待遇当然也低。但是,柜员作为一个起点,在对银行业务有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再做客户经理,也是很合理的。因此,大家要客观认识柜员岗位,既不能把眼界局限于此,也不能过于鄙视。

4、怎么看待客户经理岗位? 提到客户经理,很多人想到拉存款、推销信用卡,卖保险,因此对客户经理这个词天生就没有好感。因为客户经理属于营销岗位,要与客户打交道,推介业务,这是银行利润最主要来源,也就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岗位,因此集挑战和机遇于一身,做好了往上就是主任、行长,做不好收入也少。 因此,选择银行之前,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别指望做着看似光鲜亮丽的柜员岗位,不愿意营销,同事又想着高收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内心不愿意做营销工作,又比较有追求不甘心低收入的同学,慎重选择银行。

5、银行招聘怎么看待专业? 客户经理岗位往深发展,营销沟通能力是一方面,还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懂产品、懂政策、懂行业、懂财务,你才能给客户推介业务,才能完成贷款项目初评报告、贷前审查、贷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因此,做客户经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银行在招聘时候有一定的倾向性;但是,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仅能学到一部分,更多是靠经验积累、后期培训、个人领悟,所以说,银行不会对专业要求很严格,并不是说学计算机的到银行就只能做科技岗。不同银行在专业限定方面有些许差异,但总体来看,不会卡死。

6、银行招聘看中哪些方面? 大家第一想到的可能就是家庭背景。没错,银行做业务需要资源,尤其股份制银行,凭借家庭背景更有可能拉来业务,所以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绝对是优势。

第二,营销和客户打交道,形象当然很重要,因此美女帅哥在招聘时当然有优势,能有些特长如音乐体育,更能加分。

第三,营销需要沟通能力,因此细心踏实、开朗大方、积极主动、勤勉奋进的人肯定更受欢迎。 第四,做业务需要懂很多东西,所以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三观很重要。

第五,一些牛逼行牛逼地区有时看中复合背景、专业知识。这是因为银行在做一些大项目,比如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的时候,如果你学的是相关专业,会更了解这些企业核心产品,更加有利于银行授信决策。

因此,应聘银行的同学在简历、面试时可以突出展现自己以上几方面的能力。

7、在银行的发展潜力怎么样? 当客户经理做到一定水平以后,一方面可以往管理层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往中台的项目审查岗位发展。管理层当然也有任务,需要营销,但有了管理职能,更多是调动员工,合理分配利用资源; 而中台项目审查一般就没有任务了,而是靠专业经验的积累来完成工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收入不会低。另外,想跳槽也是比较容易了。

8、银行待遇怎么样? 社会上都说银行待遇好,到底怎么样?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不同岗位之间差异相当之大,少的一年也就

3、4万,多的起步20万也很正常,所以大家别听信一面之词,一定要具体分析,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所在地区整体收入水平成正比

第二,相对来说,柜员收入肯定低,客户经理在基本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相对要高 第三,所在分支行的收入分配政策,这个一来和该银行整体政策有关,而来和领导想法有关,所造成的差异很大

第四,不同银行在不同城市的竞争力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是建行待遇好,还是工行待遇好 第五,如果某行在某地区竞争力强,业务份额占比大,做起业务比较轻松,待遇相应就好了

还有一些关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差异;银行工作强度;银行和人行、银监各自的优劣势;银行跳槽率;哪些人不适合去银行;总行、分行、支行各自的优劣势;等问题,我后续会继续写。其他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我会尽力给出一个客观答案。因为我看到坛子里关于银行的帖子(应聘技巧除外)半数以上观点有失偏颇,要么就是以点盖面,要么就是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推荐第10篇:“走程序”之说

“走程序”之说

姚一鸣

大凡或年末岁初、或争先创优、或检查考评时,不少组织机构、政府部门都要让干部群众层层参加班子测评、干部考核、群众互评之类的打勾“游戏”。从而,班子是好的、干部是强的、先进是大家评出来的等结果一个个名正言顺的出炉了。你说有意见吗,我是走了规定程序的;你不服气吗,你那1张反对票只是百分零点几,其他的无可奉告。

项目审批需要经过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竣工验收等程序;行政执法应当有亮证、告知、处罚、申诉等程序;干部选拔时下有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察、公示等程序;政府采购也要经过价格比较、质量PK、招投标等程序。就连老百姓办一些相关民生之事,也详细告知要带什么材料、需要什么证明证件、要盖多少个章之类的程序。那些个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张贴得最醒目的也往往是这些办事程序、须知。似乎我们已进入一个有规、有矩、有序的时代。

然有事、有时、有人往往让老百姓看了、听了、感受到心凉,似乎这些个“程序”只对普通事、平常人起作用。而对某些事、某些人、某些场合,这程序只是做做样子、装装门面、糊弄上面、唬唬百姓的。由此,也就有了相对于按程序办的“走程序”一说,那些个原本行之有效的程序成了走过、路过而错过的摆设。

殊不见,经过道道审批的优质工程转眼成了“豆腐渣 ”;经过层层选拔考察的干部上任不久就东窗事发;统一采购的东西反而大大超过市场价等等见怪不怪之怪象。而正是因为“走过”了程序,所以,审批者无责、举荐者无过;利益到手、以利再战。

从法理角度来说,程序合法是结果合法的前提。如果我们都能真正按程序办事、选人、执法、上项目,那豆腐渣、躲猫猫、选错人、群体上访等现象抑或会少些、再少些。如果说真要简化些程序的话,那在老百姓办事上多提供些方便才是正道。

第11篇:茶具起源之说

茶具的起源之说

茶具,在我国的古文献中称其为茗器或者茶器。通常来说,它是指代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器具。随着茶从一种药物到满足口腹之欲最终演变成一种文化像征,茶具亦是从刚开始的承托作用进而有了观赏性语艺术性。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发生而发生,伴随着饮茶的发展而发展,并从中衍生出兴味逸永的趣味。

相传,中国茶早在神农氏时代就被发现和利用了,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断时期,人们把茶作为一种药物利用的。在那种情况下,一般认为茶具是与药用器具,饮食器具共用的,而茶时有茶叶夹煮他物而成的一种混合型药料或实料,或饮料。在《茶经》中陆羽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民间也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这说明茶之为用,最早是从嚼茶树鲜叶开始的。从这种罪原始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便是羹食炊饮。茶具的产生肯定是在人民开始吃茶以后。茶具的起源问题,与药用器具,饮食器具的起源一样,经过一个漫长的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制,从共用到专用的过程。他的文化源远流长,深藏在历史的尘埃中。

而根据史料当中的记载于分析,在汉代的时候茶具就已经问世,但是它还基本停留在与食具药具酒器混用的阶段,而自成体系的专用茶具还没有诞生,这一时期为茶具的萌芽阶段。

中国茶具的发展之道,是有粗糙,由大到小,由繁到简,从古朴富丽再到淡雅的过程,从茶具就可以品出时代的茗韵。

其实一部茶具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缩小了的茶叶发展史,亦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反应。

作者:钦坭斋陶艺有限公司

第12篇:七个有之学习心得

七个有之学习心得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所谓的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我认为,我们党员要深刻认识到“七个有之”问题的本质特征及现实危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述的“七个有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习近平的“七个有之”意在告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说白了,也就是要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党纪条规、宪法法律所规定和强调的,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和落实。必须摒弃一切个人好恶,始终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七个有之”,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培养。

强化教育。政治定力,不是凭空就能够有的,一些干部之所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会犯糊涂,对于社会上、官场上存在的一些“惯例”、“潜规则”等缺乏自觉抵制的免疫力,甚至随波逐流,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制造谣言、拉票贿选、封官许愿、阳奉阴违、妄议中央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关于党纪国法的教育引导抓的不到位,没有能够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扎根。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不能放松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纪国法等方面的教育,要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特别要加大政治纪律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树立法治观念,帮助其筑牢思想堤坝,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坚定遵纪守法的信念,增强抗侵蚀的能力,并带动全社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修补制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执行的保障。党员干部始终要有“政治定力”,离不开教育引导,更少不了制度约束。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制度治党,不断修补和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党内法规体系的清理和“体检”,对那些不合时宜、缺乏针对性、严肃性、约束性的制度规章,要进行修补完善,努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笼子必须越扎越紧密、越用越给力,为从严管党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也为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提供行为规范的准则和底线。

规范监督。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腐化堕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失去“政治定力”,没有良好的政治表现,与个别地方、少数单位对监督工作不重视或抓得不严不紧不力有关。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监督立党、监督兴党。要坚持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尤其是急重危难工作中的政治立场、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监督,坚持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政治可靠,执行有力,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干部监督上,既要监督干部是否有腐败问题,更要监督干部是否有政治问题。要防止习惯性地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政治定力”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可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发生腐败问题,也是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不能动摇“政治定力”,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13篇:七个有之心得体会

学习七个有之心得体会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 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 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 ,即“无视党的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所谓 的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 帮结派的有之;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 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下面我汇报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七个有之”问题的本质特征及现实危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 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 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 述的“七个有之”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上升到党纪 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 重的腐败问题。深刻认识到从严治党是一项永续工程、紧迫任务,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强化党性修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多尽责、常履职,深入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努力建真言、献良策。

二、严守政治规矩,切身实际杜绝“七个有之” 一是在政治上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明“方向”。讲政治是对党员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组织保持一致,做到听招呼、讲规矩、守制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决不能歪曲和变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顾全大局,克服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进行斗争。

二是在工作上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促“有为”。俗话说,万物有理,四时有序。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干部的口碑,不在于职位,而在于作为。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该沟通的沟通,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能随心所欲,乱了章法。时刻保持工作上的主动性,践行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该自己干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去干好,不等不拖;该自己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地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要有一种干就干好、事争一流的工作标准,对上级交办的任务高标准完成,决不敷衍应付。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各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把事情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守纪律、讲规矩最重要的是将人民满意作为首要标准,推动民生警务,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

三是在生活上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树“形象”。“一针不缝,十针难补;小洞不补,大洞受苦”。自我注重修养,明荣知耻,讲操守,重品行,始终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牢记“两个务必”,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注意生活小节,无论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不做亏心之事,不动害人之心,不受无功之禄,不贪无功之赏,不失举止之态、不失人格之于言、不失行为之信。对党员干部来说,小节不小,小节之中有政治、有形象、有人格。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还要在生活小节上严格自律,警惕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住小节、守住底线。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 定、不能严守政治规矩的党员干部,不可能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发生腐败问题,也是 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 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 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 ,始终不能动摇“政治定 力” ,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从而 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14篇:君子慎独

君子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风的最高境界。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一种精神,它不同于外在的伪装,既然是独处,便没有外界的制约,这时候一个人是何去何从往往取决于它的内心,或者说是其品质高低。《大学》原文中,有这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慎独的人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只有像慎独的人一样“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失去慎独,都是伪君子。慎独,是一种操守,一种淡定。慎独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认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多事,我们偷偷做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净知。刘向《说苑·敬慎》云: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慎独,在自觉的状态下,体会着生命本真的乐趣。心灵有序,天人合一。慎独可谓境界清明,大概也唯有情操高尚、坚守慎独才能有如此。生活坦然,心灵和谐,从容豁达,宽容大度。慎始敬终,默默无闻,无为而无不为。慎独的人纯洁而善良,真诚而守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世界物欲泛滥,永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他们人性的最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智慧。慎独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见不得人的事。

《淮南子·说山训》曰: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君子慎独,如兰生幽谷,舟行江海,无人也始终如一。只有独处,才见自己赤裸裸,没有虚伪的伪装,没有曲意的迎合。我们在此时,可以看见最真实的自我。当我们率意真诚,表里如一,也就做到超凡入圣的慎独。

慎独,这幽兰,即使地处深谷无人看见,也难以掩盖他的芳香。柳下惠坐怀不乱,许衡不吃无主之梨,杨震不收黑夜之金,许由清溪洗耳,屈原被流放仍然“沐后弹冠,浴后更衣”无不凝聚人性的光辉。

在静夜里关照内心,是否还有贪欲,是否还有淫念,是否还自私自利,有违道德。慎独穿透内心,让自己赤裸裸,全身心通透,成为一个水晶玻璃人。此时才是正真的你,而非彼时别人面前的那个他。

君子慎独,贵在严格自律,情操高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时刻不脱离道。君子慎独,贵在做人做事有持续性,守节不变,内心强大,坚定不移,始终如一,要能受得住诱惑,能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淡于富贵超然,有做事无愧于心的泰然,有得失任评说的淡然。

君子慎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时俱进,天人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15篇:君子慎独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故需慎独,故需自强。而,慎独者始能自强。

以前并不太明白,古人修身为何必须要强调“慎独 慎微”。慎微是容易理解的,林黛玉进贾府般的“事事留心 时时在意”是慎微,“伴君如伴虎”亦是慎微。那么慎独呢?独,为独自一人处于一处。此时是否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是否真的是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了呢?近日组织学习贪官警示录,郑少东之流无一不是人前为圣人,称“少帅”,人后呢?很容易就忘乎所以了。孔老夫子言“吾日三省吾身”,后人也有言“静坐常思己过”,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又有几人做到了还会犯人生的大错误?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读罢此句,方知儒家学说体系中的慎独,在于做一名诚意的君子。熊十力先生叹“为学不易,为人殊难”,也即指慎独诚意之难也。一个真正的君子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之难不在人前,而在人后,人前人后皆为一人,是为真君子也。

在儒家的理念之中,人的修养与国家的治理是渐进而为一体的,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诚意上承格物致知,下启正心,修身。当世之人都叹世风日下,又有几人把自己也当成世人的一份子,把自己的修身、正心、诚意也当成世风的一组成呢?又有几人能够时时能有一种道德之自律宛若明镜高悬?又有几人能慎独自省,敢于直面自己内心之阴晦?卢梭的《忏悔录》之所以震撼人心,便在于他的坦诚与省醒。

慎独者,可以诚意。可以有一颗安静的心灵,来格物,而致知;可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来修习生命的每一份高贵,来感化教育家人,和衷共济相濡以沫;可以有一颗宽广的心灵,有一颗富于责任感的心灵来担当,来引导周围的人,用他的道德来感召和团结他的人民,为他的组织、集体、社会、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一颗博爱的心灵来对待世间的一切生命和事物,为着世界的美好和太平而竭心尽力。这样的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无比强大的人,一个君子、仁者,也往往被后人尊为圣人。虽然,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只是认为他不过是世人中的一份子,是个匹夫有责的匹夫而已。

君子慎独

语最早出自《礼记·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体意思是:

“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此语见于儒家经典《中庸》和《大学》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独”,指个人独处;“慎”指小人谨慎。大意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就克制了。要求人应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在《大学》中又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提出儒家道德修养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统一八个步骤。在解释“诚意”一词含义时,用了上述的那段引文。大意是说:君子应内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对于坏的东西要像厌恶腐臭那样,将其除掉,对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欢美丽的颜色那样,力求得到。而小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干。一旦见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边,马上遮掩,伪装良善。这样表里不一,毫无益处。人应该意诚在内心,显像在外表,所以君子务必在任何时候都谨慎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觉的高尚的品质。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自觉地按照礼义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庸》中强调“慎独”,用自我道德修养方法对不正当的行为意念加以节制。而在《大学》中,则将“慎独”道德规范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不仅仅是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能克制住不良的思想与行动,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提纯到全无邪念,自觉自愿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使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了。

从《中庸》到《大学》对“慎独”的认识,正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思想与实践辩证的历程。

儒家的道德修养规范,一直是二千多年间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奉行的道德法典,而说之者极多,真正实践者甚少。其中有二人的事迹比较突出: 其一,东汉人杨震。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县人。少好学,博览经籍。五十岁以后才仕进,后来官居过司徒、太尉之要职。因遭小人诬陷,免官自杀。在他从荆州刺史迁为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遣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他一生“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也不为治“产业”,他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这种遗产,最丰“厚”。“四知”和杨震却金,成为千古佳话。他儿子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都官居太尉,被曹操杀的杨修,是他玄孙。 其二,元初许衡。据明宋濂等撰《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字仲平,河南沁阳县人,任过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领太史院事,为中央最高级的学官。他是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他早年“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 菜茹,处之泰然”。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后来,他“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杨震与许衡,一为千年前的古人,一为六百年前的古人,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操守,自觉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近几年来,我从各种报纸上见到被揭发出来的大大小小贪官墨吏,怵目惊心。其中还有不少属于“社鼠”,仗势作恶的人,危害极大,根除极难,此种现象很值得深思。近年来社会中忽然起了儒学热,似乎孔老夫子的话又句句是真理了,我这有些太过,过犹不及,都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过,儒家的有些言行,迄今仍有教育意义,仍可发扬光大。如许衡心中有“主”,杨震愿“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的高洁言行,还是值得继承发扬的,尤其应成为做官者的座右铭,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仍能“君子慎其独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原文,还是不甚理解,我们来看看朱熹是怎么说的吧。

现在的《中庸》包括两个部分:

从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为准,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为一个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则立”以下为另一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谈论中庸,后一部分主要谈论诚明,它们被编纂一起乃是后来的事情。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道”,不应是第二章以下的内容,而应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谈论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诚而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它与《大学》的“诚其意”实际是一个意思。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一点了吧?这里所讲的“慎其独”,就是要保持内心的诚。可是,又该诚于谁呢?

暂放一边,我们来看看弗洛伊德对于“我”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这句话很有意思。超我是规范,本我是目的,自我是行动,而“慎其独”所讲的也无非就是君子言行必在规范下行动逐其目的,特别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所以,日行事必切记心须诚于己,诚于人,诚于境,方可为人也。

后记:最近看书,提到了“君子慎独”,于是翻看了许多资料,想弄明白它的意思。可是,看了很多之后,发觉心里更乱了。这四个字,道可说,佛可释,官可解,民可评,且各有其因。我就明白了一点点,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为人的心须诚才行。好像简帛版《五行》里面又是另外一种说法,建华研究一下吧^_^

君子慎独,且说慎独,我觉得说其意指言行没有错,但生活中理解来说,更有另一层意思,慎独 把独理解为自己一个人,也就是说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慎,思想上莫有邪念,精神上不要松懈。21世纪生活动很多诱惑,而这些诱惑大部分在自己“独”的时候更有魔力。试想一下自己是否有时候很希望自己一个人,是否是为了某些邪念的方便才希望是一个人?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说君子慎独,告诫我们,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切勿肆无忌惮的泄欲或邪念横生。记着这四个字:君子慎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默念。尤其癖好很多的人。

君子慎独

刘荫柏

人民日报 《大地》杂志 ( 2007-08-01 第15期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此语见于儒家经典《中庸》和《大学》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独”,指个人独处;“慎”指小人谨慎。大意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就克制了。要求人应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在《大学》中又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提出儒家道德修养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统一八个步骤。在解释“诚意”一词含义时,用了上述的那段引文。大意是说:君子应内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对于坏的东西要像厌恶腐臭那样,将其除掉,对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欢美丽的颜色那样,力求得到。而小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什么坏事都敢干。一旦见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边,马上遮掩,伪装良善。这样表里不一,毫无益处。人应该意诚在内心,显像在外表,所以君子务必在任何时候都谨慎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觉的高尚的品质。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自觉地按照礼义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庸》中强调“慎独”,用自我道德修养方法对不正当的行为意念加以节制。而在《大学》中,则将“慎独”道德规范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不仅仅是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能克制住不良的思想与行动,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提纯到全无邪念,自觉自愿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使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了。从《中庸》到《大学》对“慎独”的认识,正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思想与实践辩证的历程。

儒家的道德修养规范,一直是二千多年间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奉行的道德法典,而说之者极多,真正实践者甚少。其中有二人的事迹比较突出:

其一,东汉人杨震。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阴县人。少好学,博览经籍。五十岁以后才仕进,后来官居过司徒、太尉之要职。因遭小人诬陷,免官自杀。在他从荆州刺史迁为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遣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他一生“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也不为治“产业”,他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这种遗产,最丰“厚”。“四知”和杨震却金,成为千古佳话。他儿子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都官居太尉,被曹操杀的杨修,是他玄孙。

其二,元初许衡。据明宋濂等撰《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字仲平,河南沁阳县人,任过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领太史院事,为中央最高级的学官。他是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他早年“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 菜茹,处之泰然”。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后来,他“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杨震与许衡,一为千年前的古人,一为六百年前的古人,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操守,自觉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近几年来,我从各种报纸上见到被揭发出来的大大小小贪官墨吏,怵目惊心。其中还有不少属于“社鼠”,仗势作恶的人,危害极大,根除极难,此种现象很值得深思。

近年来社会中忽然起了儒学热,似乎孔老夫子的话又句句是真理了,我这有些太过,过犹不及,都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过,儒家的有些言行,迄今仍有教育意义,仍可发扬光大。如许衡心中有“主”,杨震愿“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的高洁言行,还是值得继承发扬的,尤其应成为做官者的座右铭,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仍能“君子慎其独也”。

人民日报 ( 2007-08-01 第15期 ) 《大地》杂志

第16篇:君子之道

于丹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话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过多的 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话外音: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在后来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难道我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话外音: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 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呢?于丹教授认为光做一个善良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君子还要有第二个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标准呢?

也就是说第一个标准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估计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样的一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我们想一想,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立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两个流派,它其实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于一个不堪境地的时候还要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的完善,磨砺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发达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后,经过唐宋,我们能看到诸多名士,他们都是在自己极其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做到胸怀天下,这点其实你想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说自己的家里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一片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尽欢颜,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让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说范仲淹,范仲淹说一个人他即使是处江湖之远的时候,他不可能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这样一些情怀都是什么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实一个人有如此的一个志向,有如此一种宏阔的眼界,这在论语中是一直得到鼓励的。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说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啊,我怎么样能够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还可以再多得一点啊,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质生活这些人。这被孔子或者说被整个儒家学派称为是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他就很危险了。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下一句,所谓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所以君子怀刑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过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你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但是小人是干吗呢?怀惠。这个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这里面潜藏的危机肯定要吃大亏。一看说红灯跟绿灯中间闪着黄灯,可以跑过去,就赶紧跑过去吧,一看说车赶紧刹车了等着我过去了,觉得这件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恒心二字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有了多元选择,所以我们是兴奋的,我们是欢喜的,我们是激情的,我们是在众多选择中跳来跳去寻找众多价值的,在今天我们都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在浮华选择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恒心与定力,这就让我们接近了君子的标准,其实每一个人,当他走向这个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图伟业,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很快这个幻影会象肥皂泡一样一一破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恒心的那个光环没有足矣支撑我们做下去,所以做一个君子我们不见得都能够做到无恒产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那么离君子已经不远了,这是第二个标准。

孔子还有第三个标准。

话外音: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并不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其实永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的朋友,而君子第三个标准恰恰能使我们在同事之中、在朋友圈里辨别出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这第三个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一个真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这个人最终在团队的合作中有所作为,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君子啊群而不争,矜而不党。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从来是不争的,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什么是党,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做党同而伐异,就是结党营私,君子从来不结党营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这是什么标准呢,和而不同,这么多人在一起,我们的观点肯定不一样,当我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真君子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然后他能够理解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叫和而不同。孔子有一个表述,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第二)。什么概念呢?周就是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个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象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但是他不张扬自己,他让所有的人都受到照应;但是小人是什么,是比,我们看比这个像形字是两个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小人聚小圈子,他不会照顾大家的情绪。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蔬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那些道德标准稍微低点的人呢,他就会来了以后找他最意气相投的人,然后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他会觉得说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过他人的感受。所以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这种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比啊,会出现结党营私啊,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懈与此,坦荡荡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欢欣的快乐的,这就是一个坦然的人。其实中国一直所倡导的古典美是一种和谐为美,而和谐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溶注。其实这就是一个君子之道,君子从来都是好处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经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他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论语子路)。一个君子他容易处事,但是你难以取悦他。大家能够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这中间他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说轻易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打开后门,说之不与道,不说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给他一点贿赂,你给他一点个人私利,他是不会高兴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这个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把你量身订做安排在一个位子上。我们之道每个人能力都术有专攻,一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有他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从不勉强别人,而是审时度势,根据这个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个功能,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不刁难你。这种人就是很容易处事,但是你很难取悦他的人,这就叫君子。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论语的这种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换一个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么叫小人了。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别容易高兴,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难处事的人。我们想想,就难事而易说这五个字勾勒出来的多生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吧,比如说你给他施一个小恩小惠,你帮他一个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请他喝一顿酒,或者说请他去桑拿,去按摩,这个人很快他就高兴了,一个真正这么容易被收买的人就能够好合作吗,这个人是不容易共事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取悦他的这种方式是不合乎道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说之虽不以道,说也。你取悦他的虽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兴,那么你取得了一时的欢心,你以为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的一路给你开绿灯吗,等到真用人的时候,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备是完备的备,什么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责备,你这个时候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接上了关系,终于有一天他来为你办事了,你决定他会为你铺开一条坦途了吧,这个时候他该求全责备了,他开始觉得你这儿不够格了,那儿不达标了,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你还可以更好一点吗,当提出所有这些要求的时候,会被对方觉得很尴尬,很为难,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话外音: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于丹教授认为君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也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一个君子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呢?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现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话先说出来,是你想说什么吗,先去做,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后从之,淡淡地再说出来,我无非是想做一件什么事,现在就做完了。对孔子来将,那些夸夸其谈,能够描述的天花乱坠的人被他说成“巧言令色鲜以仁”。一个人说得如此光鲜,那么他内心真正仁义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什么人是仁义的,什么人是君子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内心是坚定的,刚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言谈,这就是所谓的君子要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一个君子行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语言上宁可慎重。大家知道,在西方圣经里面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世界上最追不会来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其实说出去的这些话有的时候就像覆水难收,你是收不回来的,所以一共真君子宁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这就是孔子的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留在今天是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话是君子之耻。所以做一个君子,一定是与他人和谐的、好处事的、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实在融会贯通之后还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就是君子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一个小角色被摆在那里的,他们是变通的,他是与时俱进的,是在这个社会整个的大变革里面随时调整。由于他不断进步而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地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个容器。其实,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的,中规矩的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也就是说,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境界是理想主义。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的所为背后的动机。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的动物,也就是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体相同,但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解释各有不同。我曾经看到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学家他写的一本书,在这里面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儿汗流浃背地在那儿搬砖。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去了以后就问第一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回答他,说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呢;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第二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里的砖先给码齐,看了看跟他说,我砌这堵墙;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骄傲的跟这个人说,他说你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其实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把他称为悲观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认为这是生活给你的一份苦役,对吧,我们总要付出吗,你当然可以看到当下的辛苦他是确实存在的;第二种人的态度,我把他成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你知道砌一堵墙,他是一个局部的成品,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个职务和职称,你知道你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所以呢你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你没有更高的追求。这个境界是什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个层次,我把他成为理想主义者的境界。也就是说,你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终会有一个梦想。你是为了梦想在走着从脚下到达梦想的历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你的这种付出一定会有最终的成全。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其实,君子不器,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深刻的内涵就在于我们前面几个层次的君子要求之后,当我们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时候,不要满足于眼前所作的当下的事情,而要看到这个事情背后的诠释,他相关于我们的生命,相关于我们的梦想,相关于我自己在整个这个社会坐标中,能不能够建筑起来一座教堂。可能由于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这个教堂,而也因为有一个教堂梦想的笼罩而成全了一个个体。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谓日三省乎己之说,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么呢,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晋中职守做到了他的岗位了;第二一个是与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为一个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间的相处,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诚的,守然诺的;曾子的第三个标准很可爱,叫做传不习乎。你所学的这些个知识,你又温习了吗。这是一个学习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进步了一层,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个新的心灵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这其实就是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种标准。由此可见,君子在论语中是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眼,那么在这个字眼的背后,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他不存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他其实就存在我们当下,我们眼前的选择中,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第17篇:君子自强不息

【目标导航】

1.通过搜集各种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让学生认识到“自强不息”的内涵。

2.学会制作计划书,学会分配资料搜集任务。

3.学习撰写演讲稿 提纲,学会通过典型事例使演讲稿更有说服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阅读小说作品,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一个民族若是没有自强的魂,那么这个民族注定要走向毁灭。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自强的魂应该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烙在人们的骨髓里。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孙中山,他奋斗一生就是为了让中国发展,繁荣富强。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战斗中的人们都是自强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固有的自强的魂,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头脑里、思想里。战胜困难,自强向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如果一个国家放弃了自强,他的人民放弃了自强,这个国家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一个国家不自强,一个民族不自强,一个人不自强,结果都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不努力向上,不奋斗,不拼搏,如何强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重点解读】

一、“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资料,了解古人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二、“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人“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

三、“自强不息”的身边典范

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典范。通过电话访问,实地采访,采访其邻居、单位同事、领导,搜 集其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视频、图片等内容,丰富搜集的资料。搜集资料后撰写该人物的传记,并在全班交流。

四、“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

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1)确定演讲主题;(2)撰写演讲稿;(3)参加组内演讲,选拔选手参加全班演讲;(4)班内演讲,注意演讲的语气、内容、主题等。

【研讨练习】

题一:学校准备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这项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2.假如以演讲比赛形式开展,你认为可以从 哪三个方面来确 定话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一:烦恼全抛去,快乐心中留;示例二:阳光拨开阴霾,微笑驱散烦恼;示例三:把痛苦抛到脑后,让微笑与我们同行。2.①“笑对失败”;②“善待他人”; ③“竞争与合作”。

题二: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举办“面对困难, 我 们该怎么办”的讨论会。假如也邀请你参加。你一定能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

2.请你为活动安排合理的步骤。

3.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面对困难呢?请提一条建议。

参考答案:1.示例:①困难让我们变得坚强,微笑伴我们快乐成长。 ②困难与我同行,微笑伴我成长。

2.示例:①主持人宣布活动主题及内容。②请同学们讲述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③学生代表谈感受表决心。

3.示例:在人的一生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这样就会把困难、失败变成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题三:读名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回答问题。

1.“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试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1.观点如“人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要学会在困境中不灰心丧气。”2.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些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分 四步进行:一是组织学习搜集“自强不息”的相关名言警句;二是组织学生搜集“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三是组织学生讲述身边“自强不息”的典范;四是组织全班进行有关“自强不息”的演讲比赛。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兴趣盎然,计划周密,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在课下进行准备活动时,学生更是积极参与,广泛搜集了相关的素材,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协调组织的社交能力。

第18篇: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后德载物。这句话是对我心中的君子的诠释。

我觉得君子的品质应该具备如下品质。

一、必须要有责任心,要敢担当,做事顶天立地,要做到这些,那必须要自强不息。

二、必须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能包容那些反对你,鄙视你,诽谤你的一切。

三、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只有一切以德出发才可以让自己能立足于社会。也是君子必不可少走的。

四、以诚信为根本,不说自己做不到的话,永远以行动兑现承诺。努力以信誉驻天下。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别人的品行怎样,都应该以君子之道的原则来要求自己,让自己无愧于自己,为愧于天地。

第19篇:君子怀德

君子怀德

人心重德,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论语》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说的是,君子有敬畏之心。怀德怀刑,都是敬畏之心的表现。但孔子将“怀德”放在“怀刑”的前面,可见他对“怀德”的重视。一般而言,“刑”是强迫性服从,“德”是主动提升。“怀刑”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怀德”则是一种自觉追求,因为缺乏强力逼迫,所以更显得难能可贵。

《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句子,“德”是灵魂开花,如春兰秋菊,馨香淡远,却能沁人心脾。古人讲“三不朽”,首重“立德”。我们谈教育也离不开“立德树人”。《论语》又言:“德不孤,必有邻。”说的是“乐群”。儒家讲“群”,也就是人际和谐。有德则乐群,其乐融融;无德则乱群,鸡飞狗跳。故德之沛者,若时雨既降,草木葱茏;德之寡者,若大旱流金,赤地千里。

中国人重德,孔子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格理想,德是理想在现实中的落实。道无妨高远,德则须踏实,实实在在,不玩虛的。实在到什么程度?孔子说,接见盲人乐师,一定要随时指点,这是台阶,这是席子,坐定后,再一一介绍,这是某某,那是某某,盲人虽然看不见,但你必须告诉他,这就是德,润物细无声。如果德被认为是高大上的东西,被抽象为一条条规则,则是对德的亵渎。古人讲“儒者,濡也。”儒家就是讲浸润的,浸润人心,让人心回复到本初的善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种本初的善良。靠什么浸润,靠德。故有“富润屋,德润身”之说。

德若是一只新鲜红润的苹果,仁就是这苹果的果核,礼就是这苹果的果皮,中间那部分滋润甜美的果肉,则为“群”,“五伦”均其乐融融是儒家理想的人生状态。

“君子怀德”,说到底是将心比心,知道自己重要,也知道他人和自己一样重要。明于此,我们就会爱人如己,真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最低限度,也能做到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编辑/张金余)

第20篇:“君子人格”

论述题(50分)

仔细阅读与理解下列孔子关于\"君子\"的文字: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第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第十二》)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同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同上)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同上)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同上)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同上)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同上)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第十六》)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第十七》)

然后论述:

1.如何理解孔子及儒家的\"君子人格\"?

2.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人们以\"为了活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为托词,总是在为自己的私欲私利算计着,那么,是否\"君子人格\"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甚至只是一个空谈,请说说你的看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论说如何培养我们自身的\"君子人格\"?

以下是期末考试试卷中,应试学生的优秀答案,请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份:

答:

1、孔子以及儒家的\"君子人格\"也就是养成\"成人\"。而君子人格最重要的就是四点:仁、义、礼、智。孔子主张仁,主张君子之仁是其关键,作为君子人格的关键在于要有仁之心。仁是礼智的基础、前提。君子之仁在以下几方面突出表现: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仁也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前提。

儒家提倡的三纲:明明徳,新民,止于至善,是\"仁、义、礼、智\"最好的证明。\"明明徳\"在于君子之仁,说明之德也是发自内心的仁;\"新民\"中有\"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乐,有耻且格\",可见君子之礼对普通民众的重要性,上行下效。\"止于至善\"是君子的最高境界,\"至善\"即时\"笃行之\"坚定不移践行它,大道之行,立于天地之中,即成君子人格。

2、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空想。首先我要说的是君子人格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甚至是必需的。的确,我们社会中每个人都以生存为借口、为托词来拒绝成为\"君子人格\"。但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君子,只有小人当道,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禽兽的社会,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即便是科技再发达,经济再怎么高速发展,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为自己活着而努力了。我们作为人,活着的前提是做一个道德的集合者,如果没有了君子,那就不应该称之为社会了。

其次,\"君子人格\"是可以实现的。\"君子人格\"不是所谓的象牙之塔,他只需我们以\"仁、义、礼、智\"为核心,按照自己的本性作为、行事。每天的日常行为、生活、学习皆是如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我们从点滴努力践行自己的\"君子人格\",我们终将养成作为\"仁、义、礼、智\"的君子。

最后,\"君子人格\"终将实现。西方传过来的一套法律制度、科学系统,我们照单全收,这只是国人由于一时的贫困而花了眼,等到国人清醒的那一天,我们将看到到处都是君子的身影。

3、要想培养我们的君子人格,我想要从一下几点做起:

第一、从自己做起,\"欲求诸人,反求诸己\"。只有自己在社会中成为君子,作为榜样,整个社会才会养成君子之气。从自己做起,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每时每刻的行为履行君子人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应该帮助周围的亲人、朋友,以君子作为自己的标准,立于世上。

第二、教育为先。在古代,人们从不同的私塾一直在学习儒家经典--四书。所以古代的君子多于现代。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引到,养成君子人格。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因为君子人格为内在精神气质,相反的,先进的技术会为我们传播君子人格带来许多方便。我们应该充分发扬君子人格,弘扬儒家经典。

第三、养成\"君子\"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制造一种容易养成君子人格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当我们真正养成这样的环境后,我们便可对西方文化像唐朝对佛教一样吸收其精华,融为中华文化,完全为我所用了。

第二份:

答:

一、如何理解孔子乃儒家的\"君子人格\"?

1、\"君子人格\"与\"仁\":君子怀仁,行事由内心的仁出发,所为之事皆适时也。心中怀仁,便能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求诸已,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2、\"君子人格\"与\"义\":君子喻于义,可也。义者,君子有所谓有所不为,达其所为也。君子居仁由义,其周而不比,泰而不骄,为人坦荡荡,和而不同,凡事以道说人。

3、\"君子人格\"与\"徳\":君子心中怀仁,行事由义,自然怀徳、怀刑。中和为事,所为之事都是道德范围内的事。

4、\"君子人格\"与\"爱\":君子学道则爱人,仁之体为道,仁之用为爱。君子之爱无差等,内心中已无我和别人的想法。君子之爱,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亦君子之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5、\"君子人格\"与\"穷\":为仁不富,君子固穷,但其乐也;君子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何有穷富之念?

6、\"君子人格\"与\"礼\":礼是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君子行则有礼,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身边人的非\"礼\"的行为。君子是礼的诚意者和引导、推广者。

7、\"君子人格\"与\"智\":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心诚且敬,故能为人器之。故能为人周、泰、和。

8、\"君子人格\"与\"信\":君子言而有信,言皆有道,故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诚于内,形于外,言而有信,行而有义,心而有仁。

\"君子人格\"是活灵活现的,我们应当用心去仔细\"玩\"味它,并求诸己,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具备\"君子人格\"的人。

二、\"君子人格\"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也不只是一个空谈。具备\"君子人格\"的人,其居仁由义,居诚居敬,它是不受时间限制和支配的,它是永恒的。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人们以\"为了活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为托词,总是在为自己的私欲私利算计着,这样的人如小人一样长戚戚。我本人身有体会,例如,一起吃自助餐时,自己多付了几元钱,心中感到很郁闷--为什么要我多付,他们为什么不呢?

具备\"君子人格\"的,其在仁和义的大前提前来讨论利;近代,由于受西方\"人的行为总是自己的\"、\"战争是万物之父\"、\"万字利为首\"等的思想影响,\"君子人格\"正在一步一步的远离我们。

但是,理智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应该会选择祖先给我们开创的\"君子人格\"康庄大道。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应该至始至终坚持\"君子人格\"的美好理想,把其作为一种本心,把\"为了活在这个现实社会中\"的托词作为一种习心,我们去习心,存本心,长时间怀之,即使不能得之,但也受益无穷。因此,\"君子人格\"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也不只是一个空谈。

三、结合生活实际,论说如何培养我们自身的\"君子人格\"?

答:\"君子人格\"可望乎?可望,\"君子人格\"可及乎?可及,及则成君子也。借《中庸》中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即可以培养我们自身的\"君子人格\"。我结合个人例子谈论一下。

两个月前,我认识了一位女生,我喜欢上了她。和她几次见面谈话后,我决定要改变自己。(如今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由于大一添错英语答题卡,导致英语挂科,我从此以后天天放纵自己,一直到前两个月前。)

以前的我很自私,思考问题总是利己主义思维;以前的我很讨厌英语,上课回答问题都是中文;以前的我很\"乐观\",认为一名普通的川大本科学生前途光明;......

但以前的我也很孝敬父母,疼爱弟妹,乐于助人。

认识她以后,为了追到她,我决定改变自己。我开始强迫自己爱上英语,用利人主义思维思考问题。经济危机的到来,我认识到就业的严峻形势,我认为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可能找不到工作,但做一个优秀的人才能找到工作。我现在每天都有计划,有天计划,月计划,年计划,周计划单独考虑。我发现,我的改变自己的动力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由内心而发。

比如说,冬天难以早起,我就会说,我没有因为夏天而早起,也就不会为冬天而晚起。

我们要对\"君子人格\"博学(了解自己),审问(认识自己),慎思(评价自己),明辨(评估自己),笃行(改变自己),最终取得自己和别人所好,弃自己和他人身上所恶,来培养自己的\"君子人格\"。

第三份:

答:

一、

1、孔子及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人格\",是以仁为核心,兼括义、礼、智、信的一种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心的坦荡荡的品格。

2、真正的君子,能时时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仁\"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正因此,君子可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而他对周围的人与事,又是宽容的、温和的、真正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3、君子,有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此天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弗能夺也,此谓之大人也。\"--即君子是秉有自己原则的人。

4、君子,有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如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都体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意识,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社会责任--这又是君子的另一种表现。

5、君子,更会有王船山所述的\"全而生之,全而归之\"的坦荡与安然。存者,不为物欲所述,而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守之,以与大和絪縕本体之相合无间、则生以尽人道而无歉,死而返大虚而无累此斯圣人之至徳矣。

6、真正的君子,不是只把道德挂在嘴也、或束之高阁,而是把道德与仁义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仁义\"的含义,诚其心,正其意,修其身,最终达到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

1、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2、当今社会虽然纷繁复杂,但却仍是只有具有君子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地取信于人,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

3、当今社会,不是君子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凭借小伎俩而身居高位或一夜爆发,这都让人们认为\"君子的时代已经过时\",这其实是一种假象。正如孟子所说的,善良战胜邪恶,就如水灭火一样,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如今只有一杯的水,却要灭一车柴所燃起的火,这当然也就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就认为善良战胜不了邪恶。借用到我们当今社会,由于不遵守君子品格的人不在少数,不是君子的人正好利用此为自己谋利益,而是君子的人却被排挤在一边。正如杯水不能救车薪。

4、但我们应该看到,人性本善。现实中人人都期望一个充满仁义礼智的社会,一个充满爱的社会。而也只有那些具有君子品格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从长远来看,那些以损人之利来获己之益的人,必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

5、面对当今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情况,我们更应该大力提倡\"道德文明新风尚\"。如现在举办的\"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与\"十佳道德模范\",就是让人们感受榜样的力量。而在下一代的教育中,也应该着力向他们讲述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儒家的君子人格。这样,从各方面着力,使社会风气得以改善,届时\"君子品格\"绝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而是安身立命的行事准则。

三、

1、《论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在论仁时,提到亲亲为大,\"尧舜之道,孝弟之道。\"即无父母就无此身。父母即天地,吾与父母固连而不解之心也,曰长敬兄者,此也;忠君者,此也;勇战者,此也;仁义爱民者,此也。故论\"仁\"虽为难事,但只要真切地体会\"孝弟\"之意,则仁亦默会矣。此则我一直深有体会,只有尊敬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父母兄长,才能把这种爱推及及人,才能对外人也如对自己的父母一样,温和宽容敬爱。此即谦谦君子的品格。

2、带着敬意去生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只有带着一颗敬爱的心去生活,你才能远离浮躁、谦虚地观察身边的人与物,并且能深入地思考,发现常人未发现的东西,从而获得独有的心灵体会与安宁。

3、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即平时多阅读一些道德模范的事例,并以此激励自己;同时多阅读我们中华文化的古典书籍。体会其\"君子人格\"的伟大魅力,使自己得到熏陶。

4、\"反躬以践其实\",除了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该做,这样养成了习惯,则真正地向成为君子迈出了一大步。

第四份:

答:

一、所谓\"君子人格\"在于孔子及儒家对于君子的定义,我概括之,略如以下几点:

1、君子以义为利,重义而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是以义为标准把君子和小人作了明确的区分。君子必定要轻薄利益钱权而追求人格和道德上的修养和提升。

2、君子正气其胸,正义行事,坦荡泰然,谦和谨慎。孔子说:\"君子注重和顾及的是徳之修养,遵守服从于国家法度刑令\"又说,\"和而不同\"\"坦荡荡\"\"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皆是指出君子注重正义,有自己行事为人的原则,固守道德,因而坦荡泰然。

3、君子严于律己,注重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表明君子注重的是以仁义礼智之道来修养自身。孔子还说:君子在乎的不是\"人不知己\"而是自己徳之不修,学之不成,这也体现出严于律己的一面。

4、君子怀仁。仁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自然又存在与\"君子人格\"之中,且甚为重要。\"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怀徳\"。君子必是怀仁在心的,外在言行表现出来,才有了所谓的\"恕\",\"爱人\"等等。

5、君子不器,有大用可\"大爱\"。孔子强调君子当博学博闻,不拘囿于一些专攻,固又\"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是说君子有大用之才。

6、君子安于穷困,更超于穷困。孔子高足颜回之可谓亚圣,无不在乎其\"居于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后有周敦颐提出\"孔颜之乐\",如此皆可道出超于客观贵贱贫富的至高境界。

7、君子亦是善于处事为人,却又遵守原则的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都说明这点。

8、君子无信不立,如是等等,不及列举。

二、答:我不认为\"君子人格\"仅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或者\"空谈\"。从孔夫子于其言传身教中提出\"君子人格\"至今,浩浩千年,\"做君子\"一直是中国士人之人格想象与道德追求。时至今日,虽然客观环境之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自请西学东渐。到如今增个社会之人都严重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左右乃止\"侵略\",但是,君子作为中华士人之楷模与追求,实不可易。

所谓诸如\"为了活在现实社会中\"之托词皆同出于当代人掩饰其私欲私利之目的。特别是受到西方影响,我们愈发追求所谓\"自由\"\"解放\"\"自我\"\"享受生活\",在这样不加审辨的接受中,我的轻易的抛开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而走上所谓自由之现今之路。这种情形尚不可轻易品评之,但实为一种危险的方向。

在我看来,\"君子人格\"中即包含儒家之思想,之道德理念,弃\"君子人格\"\"君子之道\"乃是弃中华文化之中心。不仅不可,甚是不能!

三、答:\"君子人格\"存在于当今亦会有其时代性的外在表现状态。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培养自身\"君子人格\"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空谈与不切实际的大目标,而应从当下做起。作为学生,以学为重要务,为学则可遵《中庸》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道,又兼要牢记\"君子不器\"而注重博学。我们不仅要学习,在大学就已然步入半个社会,在与人交往、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中都要注意对自己严格要救。待人要宽厚,宽恕别人的错误。要诚信,具体而言,考试不作弊既是一点。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善待同学朋友,在家孝敬父母。

对于自己保持严格的要求。仁、义、礼、智皆在从小处做起。不要小处放松自己,才能成大徳。克制自己过多的私欲。有高远的关怀和追求。

另外,对于西方流入之文化思想潮流,意识形态价值不可盲目全盘接受;对于传统之千年文化不可不因此疏远而弃之不顾。对于中华文化抱有温情与敬意,作传承之后人。如此以来,自然沐浴君子之道而成自身之徳。

第五份:

一、在《论语》中的君子指三种人,第一种其最多的意思为道德高尚有德行的人,第二种指士人、官 之人,第三种,则特指孔子。

我们谈到儒家的\"君子人格\"主要是指第一种人的品行及基本素质。君子,《论语》中指到\"刚、毅、木、讷\"这四个字,以及\"恭\"\"和\"\"信\"\"取\"\"惠\"五个字,这是孔子告诉他的弟子怎么样成为君子。我君子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或条件:

①善良。\"仁\"即\"爱人\",首先君子要具备\"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只有君子有了一颗仁爱之心,以仁为内涵,才能去用善意对待他人,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有正义,仁之道,才能爱人,从而达到爱兄弟姐妹,爱朋友,孝父母,再而推及到其他人,按一定的次序爱的范围和深度也有所不同。有了泛爱众人,为他人着想,他才会做到《论语》里所说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或是说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只有这样用自己内心的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别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敬\"恭而受敬\",这是君子首先应做到的第一个方面。

②具高尚的道德。具有高尚的道德要看他是否以人的善心为出发点,以人间正义的大道为立身前提,\"志于道\"是否\"从其大体也\"。他除了修身之外,使自己做到高尚之外,还应做到自己那种应有的社会责任、使命感。

君子是以义为前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道德高尚,做事以义为前提,凡事从正义、善意出发,而小人则为了利失去道义。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小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尽一切手段,可能不乏卑鄙的、下流的。还要\"君子怀德,小人怀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等都是可以看出君子的道义之道,以义为前提,见利思义,而小人则是以利为前提,见义思利的人。

君子所追求的目标都要比小人高远,\"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上穷天理,为了生民立命,那宏大的宽广的胸怀,也只有这种旷达的胸襟光明磊落,才能达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精神,以及心灵的自由、安宁。所以,君子才会做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即使他过着贫贱的生活,他也不会做到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的事情。不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注视自己的修养的不断提升。\"君子食无求饱\"就是他们的共同需全球,但其却过着那种安宁、内心很平和的日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最能体现君子的那种对自己的信念,而超然脱俗的心灵境界。

③君子好相处、诚信

君子既然用一颗诚挚的心去关爱他人、关爱苍生,道德又那么的高尚,自然易与人相处,不钩心斗角。君子注重大局,却保持着自己的主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表面似乎有时都是严肃的,你很难取悦于他们,但是他们做事却非常的容易达到。此即\"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这里将君子和小人的为人处事的差异表达得很清楚,君子不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而小人却能使不符合道义的话或事而感到高兴 ,当你求他们做事时,他们就会责备你这不是那不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君子答应别人做事是要以道义为前提之下才会\"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是与仁、义、礼、智并列的修身之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恰恰与小人相反,君子是\"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时刻注意自身的修养的提高,对自己提出要求,使自己完善,而小人则将错误和得失都施于他人身上。同时,当君子达时,则能泰然自若,谦逊做人,此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的那种谦逊温和的气质让人向往。

此外,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君子能敬畏天命、天理,从而\"从其大体为大人\",最后成就一番事业。\"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们以天下之苍生为己任,关心国家大事。虽然由于君子可能\"讷\"或\"木\"不善言辞,谨于言,不会利用小聪明,恰如《论语》里说的\"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他们在做大的事情上,却非常的得心应手,有大用。再者\"君子不器\",他们学识很大很渊博,且能融汇贯通,不拘一种技能,海纳百川,提高自己的大智慧,为天下苍生做事、为万世开太平,这都是君子的人格。

二、答: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其他西方文化的入侵。导致人们为了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施以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这些都是违背了道德的行为。\"君子的人格\"在人们的心理我想还是存在的,但是要去实现它,可能在如今之社会是难上加难。当今的人,从小没有像古代圣贤甚至普通人那样诵读《四书》、《五经》。没有经过传统文化彻底的洗礼。而且近来,西方文化的介入,使人们只知道全盘地接受西方的、认为他们的都是好的,而忽视了自身的文化,甚至鄙视自身的祖宗。但随着这些年,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开始寻找自己文化的根,成为\"君子\"所必须的\"君子人格\"等。也渐渐会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发扬光大。我想,在现在,可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我们为将来的人铺下道路,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么\"君子人格\"则会成为人们的一门必修课,人人心向往之。

三、答: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知识分子更应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那么我们要力求向\"君子\"学习,做到君子的地方。

培养我们自身的\"君子人格\",我想,首先我们应对中华古典文化现有一个系统而认真地认识;对本国历史也应极为透彻,对历史应报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我们从古圣贤那里摄取到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身的骨髓,自身的脊梁,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研读经典时,我们要用辨证的方法去看待他们的见解,既不能全盘吸纳,也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要对他们报以温情与敬意。毕竟,时代变迁,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们乃至有天大神通也不可能洞知21世纪的发展情况,无法为我们设计一条合理地、切实可用的路线或方法使我们能具有\"君子人格\"。我们只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加以转化与利用,成为符合自身的成人之道。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汲取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正确思想与理论,作为切实依据。例如,大学中我们应怎么学习,成才的,是由格物,敏知,诚意,正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以及《中庸》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及过程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认真体会其中的道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在学习专业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人都做不好,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学问及造诣,即使你有了大的成功,那也是对社会无一点之利,甚至是害。在做人过程中,道理我们已经懂得了很多,但是最难的是\"笃行\"。凡事要躬行,从小事做起,真心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不作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我们从小学耳熟能详的事理,我们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我们同时也要像现在时代的杰出人才学习,不能看不到希望。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陈晓兰作为一名普通的上海某地段医院的医生,却能不怕万人指责,千人阻拦,毅然揭露出她的医疗事业的行业潜规则,揭露假的医疗设备。那是她的良心本身所趋,更是她的\"君子人格\"所动。

08年的\"三鹿事件\",让人似乎看透了那些企业家没有一点道德,没有丝毫的社会责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牺牲亿万人的幸福,那是多么的可耻。

由此可见,我们借着上天的灵气,古圣贤的教导,以及现代之君子作为楷模,同时又有不良人和事来警戒我们要身体力行自己的职责。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药品乃是特殊的商品,做药即是做良心。我将努力学习,学习圣人之道,学习\"君子人格\",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中国药品的管理与安全作一份自己应有的贡献,把爱心更多的献给世界的弱势群体。把我们的爱传播出去,世界将会一片光明。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风雨无阻,挺而向前!

第六份:

一、君子,象征着古人对于完满人格的追求。对于君子,古人从不吝惜赞美之辞,也以\"君子\"这个词,表达人们对于一个成大道者的最高赞誉。君子此词,涵义甚丰。经典释义却是源于儒家。首先,君子是一个道德上的楷模;君子重义轻利,恪己受礼,诚实守信,重仁恶杀。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德也,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其次,君子又代表着一种高洁的气质;温文尔雅,淡泊名利。儒家所倡\"修身\",不仅在于修德,也在于养气。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乎君子,温润如水,嫉恶如仇,儒于外而忍于内,是修德、修身的结果;其三,君子更代表一种人生目标的追求。圣人\"与天地合其徳,日月合其明......\",修身养性,格物致知,其目的正式对天地之理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儒家对于人生意义的最高理解也在与此,他们认为\"君子人格\"者,当以兴国安邦,平治天下为己任,用自己所学为天下尽一份责任,以自身的人格修养感化他人。

是故儒家之君子,正身立于天地,直面苦难,勇往直前。人人皆往而习之,是为楷模也。

二、惜乎当今之世,动荡不已。虽无大乱,而人心渐微,故有\"心\"之大乱先兆也。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然后谓之:\"生存第一,道德第二。\"皆乎君子之不存也久矣,然后否认君子存乎!古来有\"季扎挂剑\"之信人,有\"张良礼贤黄石公\"之尊者,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盛景,诚如是,岂无君子之像乎?岂能以现世之不存,而否定其过去不存在,将来也不存在?

人之异于禽兽者,其礼,其徳也。以德立身,方成人事。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真正的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恪守道德底线。因为他知道,徳才是为人的根本,是存活在这个世界的依凭。失去了徳,纵然金钱在手,其与禽兽何异?又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顺乎天理,以德为本,亦可愁财富不来?由是,只要人人怀着修身成君子的意识,这个社会才会逐渐变得清晰,人皆有所得,而不必以坏徳而求生存。此类因果,亦从天理,岂可本末倒置,陷君子于空幻,以利为利,坏徳辱先乎!

三、是故君子犹存,然尚需人人共勉耳!

尝欲修身以成君子,其路漫漫而修远,然乐在其中矣。

欲成君子,必以诚意正心。直面自我与万事万物,敞开胸怀,以\"诚其意\",然后树立远大目标,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三省吾身。时常内省,及时发现做错的事以便纠正,思考自身尚需完善之处与将来的目标。

阅经典,立楷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之中,凝聚人类的智慧与道德的典范,时而阅之,可以宁心内省明理;而生活之中,身边之人亦不乏君子,可以类比,以之为楷模,加以学习。

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格物致知。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我们存真去伪,思辨至理。

仁以待人,正气立心。儒家真髓在于\"仁\",以仁待人,而获之以善。父慈子孝,朋友有信,长幼有尊,这些都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行为。而对于\"恶\"的现象,即使万人相从,亦不同流合污。

《大学》八纲,是君子成人之道也。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君子之修成亦非一日之功。然而君子的修成又是快乐的,他会使我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君子之求,必成大势所趋,吾与诸君共勉之!

第七份:

答:

一、所谓\"君子人格\",与小人区别,君子应是与周围人和睦相处,不攀比,而小人却是与和谐的环境格格不入;君子应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小人道德品格低下,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自律严格,而小人看重小恩小惠,轻学放任;君子看重仁义,小人看重利益;君子做人做事皆光明磊落,而小人做事遮遮掩掩,心怀不正;君子成人之美,不会破坏他人的美好之事,不陷害他人,而小人则成人之恶,嫉妒别人的所有所得,对于他人常常落井下石;君子居徳优秀,为人风度、大气、光明磊落,不畏畏缩缩,而小人为人小气,没有宽广的胸怀,小人与君子相比,如同草和风,风必压过草;君子和善、友好,小人势利,不易相处;君子做事勤奋、踏实,而不属于自吹自擂,小人做事偷奸耍滑,却号称自己精明能干,做事多;君子出污泥而不染,泰然自立而不骄傲,小人自满,轻视他人;君子注重仁义,鲜少有不仁不义之人,而小人当中少有仁义之人;君子上进,追求更高的目标,有恒心、魄力,小人不求上进,甚至自满,日益倒退;君子本来穷却洁身自爱,有高尚的气节,不屈于利益、名利,小人穷却随波逐流,贪婪腐化,自甘堕落;君子有遇到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有自信,有胆量,而小人一遇到困难就投靠他人,求他人帮助;君子不玩小聪明,真正有大本事,是仁义之士,博学多才之士,而小人爱靠小点子、小本事向别人自吹自擂,自己却无法真正作出大事业,是无用之徒;君子对天命,徳高望重之人,长辈以及圣贤之人都心存敬畏,学习他们的长处,而小人不懂得天理道义,所以不会心存敬畏,不尊重长辈,甚至蔑视圣人之博学和思想。君子学习知识而益于他人,小人有了本事就容易使坏。

二、

1、显然,\"君子人格\"是每个人都应该去毕生追求的崇高人格,而绝不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从古到今,被后人所赞美、崇敬的人都是拥有君子人格之人,他们严于律己,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为人原则,他们从不同流合污,决不向利益与势力低头,他们出污泥而不染,正气廉洁,即使他们过着清平的生活,心中却有高洁,美好的品质,这些都是被周围的人以及后世之人所极力推崇的。而从古至今,最受唾弃的恰恰是那些为了一己私利,图一时之快而摒弃天理,做了有违道德规范和有失礼节之事的小人,他们得到了一时的享乐,内心却铁定无底空虚,一个失去了善良,违背了天命的人不能称之为人,他们在茫茫的大海中漂泊,却找不奥内心的依靠,找不到精神的寄托,而他们也必将被所有的人乃至千秋万代所鄙视、唾弃。

2、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从出生的时候心灵都是纯净的,向善的,都有可能修炼成高尚的君子人格,然而在当今现实社会中,总是有人以为了\"活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为借口,摒弃\"君子人格\",为了私欲私利,做了伤天害理、有违天理之事,他们被邪恶之心所侵蚀,他们丢弃了原本所崇尚的高洁的品质,在盲目和无知中贪图享乐,获取私利,而忘记了心灵的纯净,高雅才是最能填补内心空虚的良药。我想反问他们一句,难道像孔子、孟子等等的古代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就一定是纯洁,没有利益冲突的吗?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遵天命,顺天理,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乃至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那些为自己私利算计,而摒弃\"君子人格\"的人只是把\"为了活在这个现实社会\"当作借口,以慰藉自己的良心的不安,看来他们还是自己感受到违背天理所必须要承受的良心上的谴责。

3、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培养\"君子人格\",追求天人合一,净化社会风气,用高洁的品质影响周围的人,尽管社会中存在不良的风气影响着我们,但我们一定要严格律己,决不让人欲战胜天理,而摒弃了对人格的追求。

三、\"以理言,刚正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易。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若甚难。\"以事言刚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难。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却甚易。\"人心本来是向善的,追求天理的,但在现实环境的压力下,就容易失去自我,摒弃原本对\"君子人格\"的追求,天理被人欲所战胜。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君子人格,就必须严格律己,清楚深刻地明白我们所追求的仁义道德。仁与义,立人之本也,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难免会被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然而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就难以被人欲战胜,而摒弃天理,摒弃\"君子人格\":

1、多读书,多思考,帮助我们建立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尤其是古代渊博的思想,会教会我们如何抵抗人欲的诱惑,从而做一个高洁正直的人,教会我们如何在污浊的环境里保持自身的节气。

2、亲君子远小人。多从君子身上吸取高尚的道德修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是时常与道德低下的小人呆在一起,难免成为或多或少会受他影响,从而迷失了原本的正气。

3、诚信做人,严格律己,即使他人对我们不诚信,即使他人行为放任,我们也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受他们影响。

4、多了解学习历史上有高尚情操的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精华,他们能流传至今并被广受推崇,一定是对我们培养高尚情操有利的,我国古代文化绚丽,思想更是博采众家之长,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文明古国的后代,在光辉的思想与文化的熏陶和佑护下,我们必须培养高尚的\"君子人格\",才不枉为人,不枉为五千年文化的后代! 1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范文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