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高新技术领域说明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2 21:09:0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新技术领域目录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2、支撑软件

3、中间件软件

4、嵌入式软件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7、图形和图像软件

8、金融信息化软件

9、地理信息系统

10、电子商务软件

11、电子政务软件

12、企业管理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6、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技术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

3、网络技术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四)通信技术

1、光传输技术

2、小型接入设备技术

3、无线接入技术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五)广播电视技术

1、演播室设备技术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3、信息保护系统

4、数字地面电视技术

5、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6、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7、光发射、接收技术

8、电台、电视台自动化技术

9、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10、IPTV技术

11、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

3、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

4、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安全测评类

2、安全管理类

3、安全应用类

4、安全基础类

5、网络安全类

6、专用安全类

(八)智能交通技术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

4、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2、基因工程药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5、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

6、生物芯片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9、新生物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创新药物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化学药

1、创新药物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3、抗肿瘤药物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

5、老年病治疗药物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7、计划生育药物

8、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11、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四)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1、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固体、液体及复方

2、靶向给药系统

3、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4、制剂新辅料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技术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

3、电生理检测、监护技术

4、医学检验技术

5、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生物催化技术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七)现代农业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3、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5、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7、农业生物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1、民用飞机技术

2、空中管制系统

3、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

4、卫星通信应用系统

5、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新材料技术

(一)金属材料

1、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3、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

5、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技术

6、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

7、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技术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10、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

2、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

3、人工晶体生长技术

4、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5、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

4、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

5、新型纤维材料

6、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骨科内置物

4、口腔材料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五)精细化学品

1、电子化学品

2、新型催化剂技术

3、新型橡塑助剂技术

4、超细功能材料技术

5、功能精细化学品

五、高技术服务业

1、共性技术

2、现代物流

3、集成电路

4、业务流程外包(BPO)

5、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6、公共服务

7、技术咨询服务

8、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9、生物医药技术

10、工业设计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1、太阳能

2、风能

3、生物质能

4、地热能利用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技术

2、氢能技术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1、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2、蓄热式燃烧技术

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4、废弃燃气发电技术

5、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6、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7、高泵热泵技术

8、蓄冷蓄热技术

9、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10、节能监测技术

11、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3、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4、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

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四)环境监测技术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2、应急监测技术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2、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4、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3、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3、基于PC的控制系统

4、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

2、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

3、新型传感器技术

4、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5、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三)先进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2、机器人技术

3、激光加工技术

4、电力电子技术

5、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四)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

2、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4、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3、汽车电子技术

4、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推荐第2篇:国家支持高新技术领域

附件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基础软件

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通用及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发、测试、运行、运维等支撑技术,以及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包/组、软件生成、软件封装、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软件、云服务等支撑技术;中间件软件开发技术等。

2.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生成技术;嵌入式专用资源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技术;嵌入式设备间互联技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支撑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支撑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执行制造系统(MES)技术等。

4.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处理、编码转换与翻译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手写/语音应用技术;多语种应用支撑技术;字体设计与生成技术;字库管理技术;支撑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书法及绘画研究的相关技术;语言、音乐和电声信号的处理技术;支撑文物器物、文物建筑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文物基础资源的信息采集、转换、记录、保存的相关技术等。

5.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多通道用户界面技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视频图像及影视画面的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裸眼3D内容制作技术;3D图像处理技术;3D模型原创性鉴定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技术;复杂公式图表智能识别转换技术;位图矢量化技术和工程文件智能化分层管理技术;实现2D动画和3D动画的自主切换和交互技术等。

6.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GIS软件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GIS软件包技术;基于3D和动态多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技术;面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库构建技术;电子通用地图构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应用技术等。

7.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事务处理、支付服务等支撑与应用技术;行业电子商务、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支撑与协同应用技术等。

8.电子政务软件

电子政务资源、环境、服务体系构建技术;电子政务流程管理技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电子政务决策支持技术等。

9.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企业集群协同的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基于大数据和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资源协同管理技术;跨企业/跨区域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个性化服务应用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

10.物联网应用软件

基于通信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构建技术;基于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等。

1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虚拟化软件;分布式架构和数据管理软件;虚拟计算资源调度与管理软件;云计算环境下的流程管理与控制软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采集、分类、处理、分析、个性化推送软件;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大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软件;人工智能技术等。 12.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Web服务发现软件;Web服务质量软件;Web服务组合与匹配软件;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软件;服务总线软件;异构信息集成软件;工作流软件;业务流程管理与集成软件;集成平台软件等。

(二)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集成电路辅助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专用技术和工艺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新型通用与专用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备技术;高端通用集成电路芯片CPU、DSP等设计技术;面向整机配套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用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新型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小外形封装(SOP)、塑料方块平面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高密度塑封技术;新型封装技术;电荷耦合元件(CCD)/微机电系统(MEMS)特种器件封装工艺技术等。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芯片设计分析与验证测试技术,以及测试自动连接技术等。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MOS工艺技术、CMOS工艺技术、双极工艺技术、BiCMOS工艺技术、HKMG工艺技术、FinFET工艺技术,以及各种与CMOS兼容的SoC工艺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GeSi /SoI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CCD图像传感器工艺技术;MEMS集成器件工艺技术;高压集成器件工艺技术等。

6.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超高速半导体激光器、调制器等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高速PIN和APD模块、阵列探测器、光发射及接收模块、非线性光电器件等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平面波导器件(PLC)液晶器件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的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等。

(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及服务器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2.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存储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基于视频、射频的识别技术等。

3.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无线收发技术;高性能网络核心设备、网络传输和接入设备、TD-LTE设备等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智能家居、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融合型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4.网络应用技术

基于标准协议的信息服务管理和网络管理软件的关键技术;ISP、ICP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的关键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网络增值业务应用技术;网络服务质量与运营管理技术;可信网络管理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技术;TD-LTE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平台/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网络资源调度管理技术等。

(四)通信技术 1.通信网络技术

光传送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微波通信网络、IP承载网络的组网与规划、控制管理、交换、测试、节能等技术;三网融合通信技术;光网络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核心路由器和边缘路由器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软交换技术;SDN技术;IPv6技术等。

2.光传输系统技术

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新型光接入设备和系统技术;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复用传输设备和系统技术;新型关键模块光传输系统仿真计算等专用软件技术;高速光传输技术;超大容量复用技术;可变带宽光传输技术;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低能耗光传输技术;自由空间光传输技术;光传输测试技术;光传输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3.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FTTx光纤接入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及其控制管理技术;三网融合接入技术;新型综合接入技术;宽带有线接入测试技术;有线宽带接入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4.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宽带移动通信基站技术;宽带移动系统交换、控制管理、基站互连、拉远传输、分布式覆盖、测试等技术;宽带移动通信终端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数字集群系统的配套技术;其他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技术等。

5.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宽带无线应用终端技术;低能耗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宽带无线通信测试技术;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6.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卫星通信转发器及其控制管理与电源技术;卫星地面站系统及其控制管理技术;卫星通信天线馈线、发射接收、信道终端、测试、应用等技术;卫星通信应用终端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应用技术;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应用技术;卫星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7.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新型微波通信系统技术;微波通信天线馈线、发射接收、测试、应用等技术;微波应急通信系统技术;微波通信系统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8.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M2M终端、通信模块和网关等设备和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9.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基于固网、宽带移动网及其混合网络的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等。 10.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基于固网、宽带移动网、互联网及其混合网络的增值业务应用平台技术及其中间件技术;电信网络增值新业务应用技术、互联网+的业务应用技术等。

(五)广播影视技术

1.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与数字电视系统相适应的广播电视节目采集、编辑、制作与播出技术;节目制播网设备与软件的关键支撑技术;面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加解密和密钥管理的关键支撑技术;电台、电视台自动化网络化技术、云制作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存储转发及检索交互技术;系统规划与系统集成、音视频质量测试评估技术等。

2.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集成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支撑技术;电子节目指南(EPG)及数据业务相关系统的支撑技术;交互数字电视业务集成和用户认证系统的支撑技术;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集成播控平台技术;内容聚合技术,云平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可用于多终端的自适应编码系统的支撑技术;跨域服务运营支持系统的支撑技术等。

3.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可用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骨干网、城域网的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支持高清、超高清、3D业务的内容分发设备技术;FTTH和EoC等宽带接入设备技术,数字家庭网络设备、智慧城市设备技术,多业务融合终端和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与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庭媒体网关技术;用户收视行为调查与分析技术;可用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运营支撑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优化、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

4.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技术;用于数字声音广播传输系统技术;调频/调幅同步广播系统技术;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智能接收天线和多业务融合终端技术;无线传输与覆盖频率规划、系统集成、发射台站自动化管理、电磁防护和测试评估技术;用于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系统的编码复用加扰系统技术、调制上变频及高功放系统、天馈线系统技术等;卫星直播内容分发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技术;广播电视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技术及测试评估技术等。

5.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声音广播、卫星直播系统等广播电视业务技术、频谱监测设备技术;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互联网音视频等视听新媒体内容监管设备和内容甄别分析软件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技术服务系统及信息安全测评技术;新媒体视听节目的监测、监控、监管技术等。

6.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数字电影专业级拍摄设备及数字成像技术;数字电影虚拟摄影、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CG/CGI)、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AR)制作技术;数字电影前后期制作、存储、传输与放映技术;数字电影网络化分布式协同制作云服务技术;数字电影声音制作与还原技术;电影放映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新一代数字电影版权保护技术等。

7.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新型数字电视系统技术;三维电视系统技术;超高清电视系统技术;移动多媒体电视系统技术;智能电视嵌入式应用技术;数字电视安全系统技术;多种传输方式融合的数字电视终端技术;新型投影技术;数字电视终端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8.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智能化、网络化视频监控平台技术;跨平台、跨领域数字内容服务与应用平台技术;多业务应用平台技术;高清、宽动态、低照度摄像技术;大容量、高压缩监控后端处理技术;面向视频服务的云存储系统技术;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互动与融合技术;视频应用服务内容保护技术等。

9.音响、光盘技术

高保真音响器件与系统技术;高保真音源技术;专业数字音响系统技术;大容量、可刻录、三维播放、高保真的新型光盘技术;音响、光盘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抗静电的外延片生长技术;大功率、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半导体照明用、长寿命、高效率的荧光粉材料;半导体照明用、高可靠、长寿命的驱动电源技术;低衰耗、热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装树脂材料和热沉材料技术;其他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半导体发光技术;与半导体照明相关的智能控制、光通信技术等。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高可靠片式元器件、片式EMI/EMP复合元件和LTCC集成无源元件制造技术;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制造技术;片式NTC、PTC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技术;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制造技术等。

3.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VDMOS垂直栅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技术;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IGBT);用于大型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制造技术;其他新机理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

4.专用特种器件

高可靠微波器件、抗幅照器件制造技术,其他新机理的专用特种器件制造技术。

5.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基于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敏感元器件的传感器与工艺技术;采用半导体、陶瓷、金属、高分子、超导、光纤、纳米等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传感器与工艺技术;多功能复合传感器与工艺技术等。

6.中高档机电组件

超小型、高可靠、高密度的高速连接器制造技术;新型高可靠通信继电器制造技术;小型化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制造技术;高可靠固体光/MOS继电器制造技术;高保真、高灵敏、低功耗电声器件制造技术;刚挠结合板和HDI高密度积层板技术等。

7.平板显示器件

大屏幕液晶显示(TFT-LCD)、等离子显示(PDP)、场致发光显示(FED)、硅基液晶(LCoS)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技术及相关的光学引擎技术;长寿命、高亮度投影技术;裸眼3D膜技术等。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密码技术

加解密技术;密码认证技术;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密码芯片技术;基于密码技术的集成化应用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

2.认证授权技术 电子认证技术;生物认证技术;身份管理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授权件安全技术管理技术;网络信任技术等。

3.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硬件和固件安全技术;工控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技术;可信计算技术;中间件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云计算安全技术;大数据安全技术;密文数据库技术等。

4.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网络与通信攻击检测及防护技术;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技术;恶意代码分析与防护技术;网络监测/监控技术;网络安全审计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预警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协议技术;安全接入技术;网络内容安全管理技术;移动通信安全技术;宽带无线安全技术;卫星通信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RFID安全技术等。

5.安全保密技术

网络信息防失窃泄密技术;安全隔离与交换技术;数据单向导入技术;屏蔽、抑制与干扰防护和检测技术;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技术;存储介质中信息的安全防护技术;数据恢复技术;数据销毁及检测技术;安全保密检查技术;文化、文物及文物衍生产品防伪技术等。

6.安全测评技术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性能测试、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技术;安全产品测评技术;等级保护、分级保护测评技术;安全可控性仿真验证技术;认证、认可管理支撑技术等。

7.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技术;面向网络日志、报警、流量等数据的安全综合分析与管理技术;安全策略和安全控制措施配置、分发及审核的管理技术等。

8.应用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安全技术;公众信息服务应用安全技术;数字取证、分析与证据保全技术;终端安全应用技术等。

* 低水平、应用前景不明的技术除外。

(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1.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具备可扩展性的信号控制技术;可支持多种下端协议的上端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软件和专用硬件技术;网络环境下交通数据综合接入设备技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软件技术等。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交通量遥测技术;设施状况及交通环境感知技术;车辆身份照识别技术;营运车辆安全状态检测技术;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技术;交通专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内河船舶交通量自动检测技术等。

3.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路网运行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综合交通枢纽调度和应急指挥技术;多车道自动收费管理技术;多模式运输组织与管理技术等。

4.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车、船载动态信息导航技术;车、船载安全驾驶辅助技术;车、船载信息管理技术等。

5.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轨道交通列车在途状态检测与预警技术;轨道交通车载传感网技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保障与运维支持一体化技术;轨道交通列车牵引传动、制动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安全防护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等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关键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6.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轨道交通车-地数据传输技术;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广域网、局域网技术;轨道交通安全苛求数据可信传输技术;终端综合检测技术;新型车地一体化综合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技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检测与数据管理技术;列车运行实时控制与指挥技术;轨道交通运行综合调度指挥技术;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故障检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技术等。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减毒活疫苗研发技术;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治疗性疫苗技术;疫苗生产所使用新型细胞基质、培养基以及大规模培养生产的装备开发技术;疫苗生产所使用的新型佐剂、新型表达载体/菌(细胞)株开发技术;疫苗的新型评估技术、稳定和递送技术;针对突发传染病的疫苗快速制备和生产技术;其他基于新机理的新型疫苗技术。

2.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治疗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技术;基因治疗药物的输送系统技术;重组蛋白、靶向药物、人源化及人源性抗体药物制剂研制技术;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集成技术和工艺;新型免疫治疗技术;新型细胞治疗技术;疾病治疗的干细胞技术;小RNA药物开发技术;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的新修饰技术;ADC抗体偶联药物研制及工程细胞株建库技术等。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快速早期检测与诊断技术;新型基因扩增(PCR)诊断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制备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与仪器开发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

4.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蛋白及多肽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细胞因子多肽药物开发技术;核酸及糖类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等。

5.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生物资源与中药资源的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基因工程与生物法生产濒危、名贵、紧缺药用原料技术;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制备、分离提取及纯化技术等。

6.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专用高纯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装置、介质和生物试剂研制技术;新型专用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开发技术;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与在线检测技术等。

(二)中药、天然药物

1.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品系提纯复壮的新方法、新技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物种的种源繁育、规范化种植或养殖及生态保护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或养殖技术;中药材饮片炮制技术等。

2.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新型天然活性单体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新药材、新药用部位、新有效成分的新药研发技术;能显著改善某一疾病临床终点指标的新中药复方研发技术等。

3.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显著改善传统或名优中成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匀性或能显著降低用药剂量、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疾病治疗成本的新工艺技术及新中药制剂技术;突破中药传统功能主治范围的新适应症研发技术等。

4.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中药产品标准新型控制技术;新型有效质控检测方法技术;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等。

(三)化学药研发技术 1.创新药物技术

基于新化学实体、新晶型、新机制、新靶点和新适应症的靶向化学药物及高端制剂的创制技术;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与药品质量的新技术;已有药品新适应症开发技术等。

2.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手性药物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拆分技术;手性试剂和手性辅料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手性药物产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新技术等。

3.晶型药物创制技术

基于化学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晶型物质的发现、制备、检测和评价技术;晶型药物的原料药物或制剂中的晶型物质制备、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等。

4.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

显著提高国家基本药物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环境污染与生产成本的技术等。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市场需求量大并属国家基本药物的活性化学成分、重要中间体的生产技术;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的药物及医药中间体或晶型原料的技术等。

(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 1.创新制剂技术 提高药物临床疗效、减少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的各种给药途径的创新制剂技术等。

2.新型给药制剂技术

主动或被动靶向定位释药制剂技术;缓控释及靶向释药制剂技术;微乳、脂质体及纳米给药技术;透皮和定向释药技术等新型给药技术;蛋白类或多肽类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特定释药载体与口服给药制剂技术;长效注射微球制剂技术;吸入给药制剂技术等。

3.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

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制剂辅料开发及应用技术;难溶性药物增溶的关键技术、新型口腔速溶制剂的技术;新型制剂辅料产业化生产技术等。

4.制药装备技术

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线及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新型药物制剂工业化专用生产装备技术等。

(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临床诊断的新型数字成像技术;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成像与处理技术;专用新型彩色超声诊断技术;人体内窥镜的微型摄像技术;新型病理图像识别与分析技术;新型医学影像立体显示关键技术等。

2.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

肿瘤治疗的新型立体放射治疗技术;影像引导治疗与定位、植入、介入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急救及康复的新型装置与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治疗技术等。

3.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

电生理检测和监护的新型数字化技术;临床、社区、康复的新型无创或微创的检测或诊断、监护和康复技术;远程、移动监护的高灵敏高精度传感技术等。

4.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

生化分析的新型自动化、集成化技术;便携式现场应急生化检验检测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新材料有明确临床诊断价值的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生理、生化、病理检验的专用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与技术;国产化新型色谱制备分析装置技术等。 5.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

电子病历管理、临床医疗信息管理、医院信息管理、专科临床信息管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新型软件系统开发技术;手术规划、放疗规划等新型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技术等。

6.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

CT高分辨探测器、DR数字探测器、X射线机高压电源的装置技术;微焦斑与高功率的高分辨X射线管新型装置技术;医用高性能超声探头技术;放射治疗的射线计量检测技术等。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

高效工业酶制剂的新型制备技术;酶纯化、酶固定化与反应器应用技术;工业酶分子改造技术;重要化学品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催化技术;纺织天然纤维脱胶脱脂、纺织印染低温前处理生物酶技术等。

2.微生物发酵技术

新功能微生物选育与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高发酵率的代谢工程技术;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微生物发酵新工艺和技术;微生物固定化发酵与新型反应器的开发技术等。

3.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工业生物产品的大规模高效分离、分离介质和分离设备开发技术;高效生物反应过程在线检测和过程控制技术;生物反应过程放大技术及新型生物反应器开发技术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分离提取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全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技术;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成份的新技术等。

5.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

功能性食品有效功能的评价技术;新食品原料安全评价技术等。 6.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产品开发技术;食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及食品掺假快速识别检测技术;食品中重金属成分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原料快速溯源技术等。

* 单纯检测技术应用除外。

(七)农业生物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优质、高产、高抗逆性优良新品种选育技术;用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新型肥料、农药、土壤改良材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等。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及快繁技术;珍稀动物、珍稀水产保种与养殖技术;畜禽水产业健康养殖屠宰加工的环境调控、废弃物循环利用、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安全、优质、专用新型饲料、饲料添加剂、兽用药物及制剂、兽用疫苗、天然药物提取物及生物合成制备生产技术;畜牧水产业质量安全监控、评价、检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发掘与筛选新技术等。

3.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重大农林病虫鼠草害、重大旱涝等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与防控减灾技术;主要植物病虫害和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的监测预警、快速诊断、应急处理及抗药性检测技术;高效安全环保农药、兽药的创制、生产与质量监测技术等。

4.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新型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的收获、精选、加工、质量检测技术;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技术;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技术;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与技术;精准农业、遥感与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技术等。

5.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农田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田农药污染防控技术;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替代种植技术;农业有机废弃物消纳利用技术等。

三、航空航天

(一)航空技术 1.飞行器

总体综合设计技术:飞行器外形设计、气动布局、动力装置与飞机的一体化设计、载荷设计、飞行器进排气系统设计等技术。 空气动力技术:气动力设计、气动力试验、计算流体力学、气动噪声设计、水动力设计等技术。

结构/强度技术:结构设计、起落装置设计、强度设计和验证设计、疲劳设计和验证设计、热强度设计和验证设计等技术。

2.飞行器动力技术

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总体性能与结构设计、强度计算、气动热力设计、噪声控制等技术。

部件技术:核心机设计、发动机进排气装置、燃烧室、涡轮等技术。 动力系统技术:控制系统、起动点火系统、空气系统与封严等技术。 3.飞行器系统技术

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飞控总体设计、飞行器管理系统、自动飞行控制、飞控传感器、无人机的遥控等技术。

航电与任务系统技术:航电系统总体综合、射频与光电探测、通信/识别/监视、综合导航、综合任务管理系统等技术。

机电与公共系统技术:机电系统总体综合、电力系统与多电/全电系统、辅助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防/除冰系统、机轮刹车系统等技术。

4.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

制造技术: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加工、精密/超精密和微细加工、塑性成型加工与扩散连接、精密铸造、智能/数字化装配技术;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等技术。

材料技术:新型材料母合金/原材料的制备、新型材料的先进生产及加工、航空材料的相关力学性分析和测试等技术。

5.空中管制技术

通信、导航、监视及航空交通管理系统(CNS/ATM)管制工作站系统技术;CNS/ATM网关系统技术;飞行流量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管制系统等技术;数字化放行(PDC)系统技术;自动终端信息服务(D-ATIS)系统技术;空中交通进离港排序辅助决策系统技术;空管监视数据融合处理系统技术;飞行计划集成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系统技术等。

6.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新型民用航空综合性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安全管理系统、天气观测和预报系统、适航审定系统等技术;新型先进的机场安全检查系统、货物及行李自动运检系统、机场运行保障系统等技术;民用雷达技术,地面飞行训练系统技术等。

(二)航天技术 1.卫星总体技术

卫星总体设计、大型试验设计和实施技术,以及结构、热控、综合电子等技术。

2.运载火箭技术

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设计技术;运载火箭系统冗余、高空风双向补偿减载、飞行振动抑制、火箭起飞滚转定向、一箭多星发射、MEO卫星发射轨道设计、主动章动控制的自旋稳定、全箭振动试验动特性获取、空射火箭动基座对准等技术。

3.卫星平台技术

大型、高姿态稳定度、大轨道机动能力、长寿命和高可靠性卫星平台技术;小型化/微型化卫星、多功能复合结构设计、卫星热控设计、卫星电源和新型推进、卫星综合电子、空间碎片防护、空间环境安全保障等技术。

4.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通信有效载荷技术:大容量转发器、频率复用、毫米波/激光星间链路、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大型可展开天线、星上交换处理、综合抗干扰、卫星自主生存等技术。

导航有效载荷技术:高稳定星载原子钟、星间链路、自主导航、先进的导航信号调制、导航信号自主完好性监测、时空域抗干扰、区域增强天线、高精度测距、上行注入抗干扰、高精度时间同步和传递等技术。

遥感有效载荷技术:甚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高分辨率红外相机,集成大焦面电子学及信息处理、高光谱/超光谱成像、辐射定标与光谱定标、毫米波/亚毫米波辐射计、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测云/降雨雷达等技术。

空间科学有效载荷技术:低功耗、高分辨率探测器技术、小型化及载荷集成、大型光学系统、紫外探测仪、激光测距仪等技术。

5.航天测控技术

地球轨道卫星测控技术;航天信息传输技术等。 6.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空间微电子和空间计算机技术,空间传感器及机电组件技术;先进动力系统材料、轻质化结构材料、热防护材料以及特殊环境服役的新型材料等制造技术等。

7.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火箭发动机总体技术;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及阀门技术;固体主发动机过载下内绝热技术;吸气式组合循环发动机方案与验证技术;电推进及特种发动机关键技术;先进试验技术;先进推进剂技术等。

8.卫星应用技术

遥感全链路成像机理、应用仿真及多源遥感数据的高频次、高精度、高时效辐射定标技术;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陆地生态系统、重力场测量等新型载荷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星地一体化多网接入组网仿真、宽窄带通信业务一体化应用技术;基于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的天地一体化综合应急反应服务技术;卫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融合应用技术等。

四、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1.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减排的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生态型非高炉炼铁技术,二次含铁资源和贫、难选铁矿的高效提取冶金技术,氧化物冶金技术,第三代TMCP技术,高合金钢铸轧一体化技术,薄带连铸产业化通用成套技术;高温合金制备技术;高附加值、特殊性能钢材、合金及制品的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等。

* 不符合能耗及环保标准的中小规模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铸造技术;普通热轧硅钢、工/中频感应炉生产的地条钢、普碳钢制备技术;常规用途的钢材机加工技术除外。

2.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降低能耗和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熔体净化、高效熔炼、先进铸锻、半固态成形、连续近终成形、连续表面防腐/着色处理等高效生产技术和配套技术;高纯、高性能、环保的合金材料与合金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宽幅薄板、精密箔带、高强高导铜合金、环保型合金制造技术,高性能预拉伸铝板带及铝焊丝、大型复杂截面、中空超薄壁型材、大型锻件、高精度管(棒、丝)材等高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

* 不符合能耗和环保标准的冶炼技术;常规铝、铜、镁、钛合金生产与加工技术;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导线和电缆漆包线生产与加工技术;通用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3.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稀有、难熔高纯金属、高比容粉末提纯处理技术;钼、钽、铌材料的烧结及制备,宽幅板带箔材的成形技术;大型钨、钼异型件等静压成形加工技术;锆、铪高效洁净分离及锆合金包壳管精密铸轧加工技术;超细晶/超粗晶高性能硬质合金制品制备技术;降低稀土提纯过程污染和能耗的技术;稀土永磁体制造技术;高技术领域用稀土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 普通玩具、音响、冶金机械等用NdFeB永磁体和初级出口磁体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一般抗磨用途的硬质合金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4.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纳米材料与器件制备技术;超细、高纯、低氧含量、无/少夹杂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粉末预处理、烧结预扩散、预合金化、球形化、包覆复合化先进制备技术;国产化配套关键零部件快速烧结致密化技术;高性能粉末钢热等静压/喷射沉积近终成形技术;新型铝及钛合金零件制备技术;高精密度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新型高温合金、钛合金、微/共MIM及凝胶注模成形技术;增材制造金属新工艺、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高通量、高过滤精度、长寿命金属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 低压水/气自由式雾化粗粉制备技术;常规粉末冶金铁/铜基通用机械零件生产技术;进口喂料常规不锈钢、低合金钢MIM零件生产技术;粗过滤用铜基等多孔元件生产技术除外。

5.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抗疲劳新型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耐磨、抗蚀、改善导电和导热等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表面改性技术等。

* 性能不可控的原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常规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电弧/火焰喷涂、喷焊、镀锌、磷化、电镀等常规表面处理技术除外。

6.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大尺寸硅单晶生长、晶片抛光片、SOI片及SiGe/Si外延片制备加工技术;大型MOCVD关键配套材料、硅衬底外延和OLED照明新材料制备技术;大尺寸砷化镓衬底、抛光及外延片、GaAs/Si材料制备技术;红外锗单晶和宽带隙单晶及外延材料制备技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高纯金属镓、铟、砷、锗、磷、镉半导体蒸馏、区熔提纯大型连续化工艺技术,高纯及超高纯有色金属材料精炼提纯技术及痕量杂质测试技术;低污染硅烷法高纯度电子级多晶硅提纯、后处理、区熔规模化生产技术等。

* 高污染、高能耗、低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用单晶、多晶硅制备加工技术除外。

7.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新型马达定子SMC软磁粉芯、SMD贴装电感软磁粉芯制备技术;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软磁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屏蔽材料技术,集成电路引线及引线框架技术,电子级无铅焊料技术,高导热、低膨胀电子封装与热沉材料技术,CMP抛光液技术,光刻配套超纯净微/纳孔净化分离膜技术,贱金属专用电子浆料技术,异形接触点和大功率无银触头技术,大尺寸高纯、高致密度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新型光、磁信息海量存储材料技术,光电子、光子晶体信息材料技术,智能传感器件用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等。

* 常规铁氧体、FeSiAl材料及制品、贵金属浆料制备技术除外。 8.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高温超导块材、线材、薄膜的制备与产业化应用技术;新型Fe基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高功率、高储能、高效能动力电池、轻质固态燃料电池、高效二次电池用新型隔膜、载体,金属双极板、储氢、吸气等新材料制备技术;超级电容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良好生物相容性医用无镍不锈钢、钴基合金、β型钛合金、钛镍形状记忆合金、镁合金等新材料制备及其临床应用技术等。

* 常规钴/镍/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现代工业用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陶瓷基复合材料和超硬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多功能、多层结构复相陶瓷、碳化硅陶瓷的特种制备技术;超高温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制备技术;耐磨损、耐高温涂层材料制备技术;特种涂料和涂层、特种晶体、特种功能陶瓷、高性能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等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制备技术;超硬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

* 常规工艺成型的传统结构陶瓷制备技术;挤出成型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制备技术;高耗能电熔及熔铸材料制备技术;粘土砖、高铝砖等传统氧化物耐火材料制备技术;炉窑用常规浇注料制备技术除外。

2.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功能陶瓷的粉末制备、成型及烧结工艺控制技术,无铅化制备技术;新型高频高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制备技术;介电陶瓷和铁电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各类敏感功能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光传输、光存储等用途的光功能陶瓷及薄膜制备技术;高机电耦合系数、高稳定性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制备技术;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材料制备技术;超高温导电陶瓷发热材料制备技术等。

* 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陶瓷基板制备技术除外。 3.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光传输或成像等特殊功/性能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技术;光电、压电、激光、耐辐射、闪烁体、电磁及电磁波屏蔽等功能玻璃制备技术;新型高强度玻璃制备技术;生物体和固定酶生物化学功能玻璃制备技术;滤光片、光学纤维面板、光学纤维倒像器、X射线像增强器微通道板新型玻璃制备技术;真空玻璃、在线low-E玻璃制备技术等。

* 用于功能玻璃生产的常规玻璃原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耐高温、抗腐蚀微孔多孔隔热材料制备技术;替代传统材料、显著降低能源消耗的无污染节能材料制造技术;炉窑免烘烤在线修补材料制备技术;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高透光新型透明陶瓷制备技术;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多层膜结构玻璃制备技术;高效保温材料制备技术;其他新机理的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5.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污水处理及烟气深度除尘用耐高温、抗酸碱的陶瓷膜制备技术;高温过滤及净化用低阻力降、高强度支撑体制备技术;具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功能的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微孔与介孔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环保用高比表面积无毒催化剂多孔陶瓷载体制备技术;含铬耐火材料的替代产品制备技术;易降解陶瓷纤维制备技术;其他新机理的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制备技术。

* 强度低于15MPa的碳化硅陶瓷膜支撑体制备技术;挤出成型水处理用氧化铝陶瓷支撑体制备技术除外。

(三)高分子材料

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制备技术;抗微生物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高分子包装新材料制备技术;液晶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相变材料、高分子转光材料、智能化高分子材料等新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导电、抗静电、导热、阻燃、阻隔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具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及以上材料的应用技术等。

2.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高强、耐高温、耐磨、超韧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分子的设计技术和改性技术;改性的工程塑料制备技术;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高附加值热塑性树脂制备技术;关键的聚合物单体制备技术等。

3.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橡胶新品种的制备技术;接枝、共聚技术;卤化技术;特种合成橡胶材料技术;特种氟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氟醚橡胶、聚硫橡胶及制品制备技术;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重大的橡胶基复合新材料技术等。

* 普通橡胶和仅以制品结构为特色的橡胶制备技术除外。 4.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成纤聚合物的接枝、共聚、改性及纺丝技术;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化的聚合物、纤维材料、纤维制品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环境友好、可降解、替代石油资源的新型生物质纤维制备技术,新型生物质纤维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等。

*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制备技术;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生产技术等除外。

5.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制备技术;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及其关键单体制备技术;以节约树脂为目标的低碳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阻燃环保高分子泡沫材料制备技术;废弃橡胶、塑料、织物等材料的高值循环再利用技术等。 * 50%以下填充聚烯烃普通改性材料(含崩解型材料)制备技术;淀粉填充聚烯烃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制备技术除外。

6.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改性和加工技术;采用新型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共混、改性、配方技术;高比强度、大型、外型结构复杂的热塑性塑料制品制备技术;电纺丝等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大型和精密橡塑设备加工设备和模具制造技术;增材制造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 普通塑料和一般改性专用料加工技术;直接流延、吹塑、拉伸法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除外。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

全降解冠脉支架、精微加工心血管植介入材料、具有特定治疗功能的外周血管支架及滤器、非血管管腔支架、减少介入损伤或具备治疗功能的介入导管、可降解介入封堵器、含药介入血管栓塞剂制备技术等。

2.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使用改性的新型材料编织的人工血管、生物复合型人工血管、新型覆膜血管制备技术;新型人工心脏瓣膜制备技术;颅骨修复材料和神经修复材料制备技术等。

3.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可注射陶瓷、可降解固定材料、新型低模量钛合金制备技术;医用镁合金等骨修复材料、脊柱修复材料和功能仿生型人工关节、表面生物功能化人工关节及制备技术;骨诱导功能人工骨、功能仿生型人工骨制备技术等。

4.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采用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或结构设计的牙种植体、具备高耐磨防继发龋等性能的复合树脂充填材料、非创伤性牙体修复材料(ART)、良好生物相容性临床修复效果佳的金属烤瓷制品和高精度硅橡胶类印模材料制备技术等。

5.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用可降解材料及仿生组织、器官制备技术;组织工程技术产品和组织诱导性支架材料制备技术等。

6.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具备治疗或防感染功能的新型敷料、人工皮肤和使用方便的新型止血材料制备技术等。

7.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微创外科器械、手术各科专用或精细手术器械及外科手术灌洗液制备技术等。

8.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高档次医用缝合线、新型人工晶体、智能型药物控释眼科植入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生物相容性好、无或低副作用的新型整形用材料、新型手术后防粘连材料、新型计划生育用器材制备技术,其他新机理的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 1.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新型石油加工催化剂、有机合成新型催化剂、聚烯烃用新型高效催化剂、新型生物催化技术及催化剂、环保治理用新型和高效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用新材料及各种新型助催化材料等制备及应用技术。

2.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用化学品、印刷线路板生产和组装用化学品、显示器件用化学品、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印制电路板(PCB)加工用化学品、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先进的封装材料和研磨抛光用化学品等制备及应用技术。

3.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采用最新粉体材料的结构、形态、尺寸控制技术;粒子表面处理和改性技术;高分散均匀复合技术制备具有电子转移特性的有机材料技术等。

* 常规的粉体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新型环保型橡胶助剂、加工型助剂新品种、新型高效及复合橡塑助剂新产品、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它高效水处理材料、新型造纸专用化学品、适用于保护性开采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型油田化学品、新型表面活性剂、新型安全环保颜料和染料、新型纺织染整助剂、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和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皮革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化学品制备技术除外。

(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 1.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文化艺术用可再生环保纸(不含木料纸、新型非涂布纸和轻涂纸、轻质瓦楞纸板)、特种纸、电子纸等新型纸的制备技术;仿古纸的制备技术;光盘及原辅材料的制备技术;仿古墨的生产技术等。

2.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

针对艺术专用品及改进其工艺生产的材料制备技术;针对艺术需要的声学材料的设计、加工、制作、制备等技术。

3.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用于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制景、舞台、影视照明的新型专用灯具器材的新材料、新工艺加工生产技术等。

4.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绿色环保数字直接制版材料,数字印刷用油墨、墨水,环保型油墨,特殊印刷材料等制备技术。

5.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文物提取、清洗、固色、粘结、软化、缓蚀、封护等材料的制备技术;文物存放环境的保护技术;用于古籍书画复制的制版和印刷材料开发技术;3D打印文物复制、修复技术及新材料制造技术等。

五、高技术服务

(一)研发与设计服务 1.研发服务

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的基础性技术、应用开发技术、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支撑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技术等。

2.设计服务

面向行业应用的第三方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和专业设计技术。

工业设计技术:精密复杂模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技术等。 工程设计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创意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编制、测绘、咨询服务的关键技术等。 专业设计技术:基于新创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面向社会和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专业设计技术等。

(二)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

具备相关权威机构资质认定或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化服务技术。

1.检验检测认证技术

采用先进的方法、装备或材料,依据环境、安全、质量等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他强制性要求,开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检验、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服务的关键支撑技术。

2.标准化服务技术

面向企业、产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标准的研发、咨询和第三方服务的关键支撑技术;行业标准数据库的二次开发与数据检索技术等。

(三)信息技术服务

供方为需方提供开发、应用服务的关键技术。 1.云计算服务技术

基于IaaS模式、SaaS模式和PaaS模式等云计算平台的运营服务技术。 2.数据服务技术

面向行业和社会应用的基于大数据、知识库管理产品、商业智能(BI)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决策支持技术等。

3.其他信息服务技术

IT规划设计和信息化建设技术,信息系统研发、测试和运行维护技术,智能化生产系统解决方案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及数据托管服务支撑技术,呼叫中心服务支撑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咨询、评估认证服务支撑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支撑技术,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支撑技术等。

(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

基于先进技术,为第三方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关键技术。包括:为可再生能源、能量转换与储能装置及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设备提供检测、维护及系统管理服务的技术;环境监理、监测与检测、风险与损害评价、应急和预警服务技术;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优化系统技术;卫星遥感服务、导航与位置服务和航空遥感服务的关键支撑技术;新材料检测、表征、评价、在线自动监测等服务的支撑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测试与芯片制造服务的支撑技术;为企业提供的生物医药研发、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品制备及检测、疾病预警预测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关键技术;智能制造和云制造服务的关键技术等。

(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

采用新型服务模式和技术方法,提供知识产权的确权、检索、分析、诉讼、数据采集加工等基础性服务的支撑技术;提供知识产权增值性服务的支撑技术;提供专利数据库的二次开发建设与数据检索等服务的支撑技术;面向产业和企业提供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科技信息等服务的支撑技术。

(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 1.电子商务技术

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网络交易、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价等技术。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集成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建立现代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平台,面向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企业提供的第三方物流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等。

* 只具有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简单研发设计与低水平的重复性服务技术除外。

(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 1.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展城市智能管理、城市感知认知、智慧决策等服务的支撑技术;城市数据支撑平台与智慧城市运营平台技术等。

2.互联网教育

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集成方案设计技术,面向个人、企业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智能设备和网络学习环境等服务的支撑技术;面向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工具、教育平台运营及维护、内容制作及发布服务的支撑技术等。

3.健康管理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康复护理服务、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诊断、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支撑技术等。 4.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

运动营养、运动康复治疗、运动伤病防治、慢病的运动预防与干预技术;体育项目活动风险评估与安全保障技术;运动能力的开发与保障技术;运动与健身指导服务技术;反兴奋剂技术等。

基于互联网及人体动作识别、运动能量消耗评估的健身与监控设备开发技术;基于运动定位追踪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平台开发技术;运动与游戏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等。

* 一般体育产品生产开发和服务技术除外。

(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1.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

舞台美术、灯光、音响、道具、乐器、声学产品等的新技术及集成化舞台设计技术;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声音、数字动漫、数字表演、数字体验等制作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重构等内容制作技术;文化体感支撑技术;网络视听新媒体及衍生产品开发支撑技术;艺术品鉴证技术;网络游戏引擎开发技术;网络游戏人工智能(AI)开发技术;其他支撑体现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文艺创作、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技术。

2.传播与展示技术

新型数字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传输和播放技术、时空再现技术;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智能电视终端技术;出版物实时出版和交互式展示技术等。

* 院线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服务除外。 3.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

文物发现、保护、修复、鉴定、原物识别的支撑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立体文化资源、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等。

4.运营与管理技术

后台服务和运营管理平台支撑技术;数字电视网与动漫制作基地管理支撑技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撑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

* 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并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票务公司利用相关技术提供送票服务的除外。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太阳能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利用技术。

* 简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2.风能

大容量风电机组设计技术;海上风电技术;风电并网技术;风电场配套技术;风电蓄能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风能技术。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风电技术除外。 3.生物质能

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成型及高效燃烧技术;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生物质能技术。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质燃烧技术除外。 4.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高效地热能发电技术;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技术。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

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及关键设备、高性能燃料元件技术、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技术,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快中子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等。

2.氢能

天然气制氢技术,化工、冶金副产煤气制氢技术,低成本电解水制氢技术,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氢加注设备和加氢站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以氢为燃料的发动机与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等。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其它新型高性能绿色电池技术;先进绿色电池材料制造工艺与生产技术等。

2.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动力电池(组)技术;新型高性能炭铅动力电池(组)技术;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技术等。

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去质子膜燃料电池技术;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技术;微型化燃料电池技术;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光催化-燃料电池联用技术;燃料电池管理及工程技术等。

4.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新型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技术,高性价比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等。

(四)高效节能技术 1.工业节能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新型高效通用设备技术;新工艺节能技术等。 2.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低温余热及高温固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等。

* 正常生产环节已回收利用技术和一般性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除外。 3.蓄热式燃烧技术

工业炉窑和电站、民用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等。

4.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新技术,电网优化运行分析、设计、管理软件及硬件新技术等。

5.高温热泵技术

地源、水源、空气源、太阳能复合式等高温热泵技术;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等技术。

6.建筑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制造技术等。 7.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工业、建筑领域的能源管理中心、能量系统优化设计、能源审计、优化控制、优化运行管理软件技术等。

8.节能监测技术

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功能全、测量范围广、适应性强的能源测量、记录和节能检测新技术;工业、建筑领域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M&V)软件技术等。

七、资源与环境

(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城镇生活污水高效低耗处理新技术;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及安全消毒处理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城市景观水体质量改善与维护技术;城镇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技术;医院污水处理新技术等。

2.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有毒有害与放射性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高氨氮、高磷、高色度废水处理技术;高含盐废水与反渗透膜浓水处理技术;船舶压载水处理新技术;新型高效工业废水处理材料制备技术;高效无磷水处理药剂制备技术等。

3.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

农业施肥/施药等造成水体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水产养殖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技术;畜禽养殖场高浓度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农村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技术等。

4.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

流域分散点源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流域目标水体的富营养化控制技术;水面浮油污染治理技术等。

5.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城市节水器具开发与应用技术;新型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作物高效保水材料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雨水高效收集与利用技术;苦咸水、海水淡化利用技术及相关材料装备制造技术;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污技术等。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城镇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技术;城镇供水微污染控制技术;高效除藻及藻毒素处理技术;高级预氧化安全处理技术;高效混凝技术;高效吸附与过滤技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与去除技术;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煤的低污染燃烧技术;高效低耗烟气脱硝、脱硫、除尘及除汞技术;烟气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烟气中的细颗粒物高效分离技术;烟气中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等。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捕集器及再生技术;机动车尾气催化氧化与还原技术;汽油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和车载诊断(OBD)技术;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摩托车尾气净化技术,油气泄漏控制技术等。

3.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

工业炉窑烟气脱硝技术、脱硫技术、除尘技术;工业炉窑烟气细颗粒物分离技术;工业炉窑烟气治理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炉窑烟气中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等。

4.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

有机废气高效吸附与回收技术;有机废气高效低耗催化燃烧技术;恶臭废气收集与控制技术;二噁英产生控制与高效脱除技术;汞的减排与回收控制技术;其他工业有毒有害废气高效低耗净化技术等。

5.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公共设施异味源防治技术;地下建筑空气污染防治技术;汽车隧道空气污染防治技术等。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危险固体废弃物高效焚烧技术;焚烧渣、飞灰、烧结灰和煅烧灰等处置技术;危险固体废弃物运输及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危险废物固化技术;医疗废物收运与处置技术;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等。

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技术等。 3.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生活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分类回收技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大型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热能回收利用及尾气净化技术;填埋场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填埋场高效防渗技术等。

4.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建筑垃圾的分类与再生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技术;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等。

5.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固体废物破碎、分选等预处理技术;餐厨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有机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有机质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等。

6.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废电池、废电器电子设备、废塑料、等社会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1.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新型吸声、隔声、隔振、减振材料制造技术;噪声、振动防治与控制技术等。

2.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

核设施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辐射源、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等。

(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1.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噪声环境质量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大气、水、噪声污染源在线连续自动监测预警技术等。

2.应急环境监测技术

现场污染物快速测定技术;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等。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技术;海洋、农业、草原、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脆弱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转基因生物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技术;敏感指示生物监测技术;生物入侵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技术等。

4.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

水、土壤、大气中非常规污染物分析监测与防治技术等。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技术;河道生态修复、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防治等小流域综合整治技术;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湿地保护、恢复及相关监测技术;矿山环境损害评估、监测与恢复技术;小流域生态监测、功能恢复与重建技术等。

(七)清洁生产技术

1.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型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清洁生产设计关键技术等。

2.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高效短流程、无水(少水)纺织印染技术;清洁造纸技术;可循环钢铁冶炼流程工艺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生产技术;电厂海水循环冷却技术;高效洗煤、选煤技术;煤炭高效开采技术;煤液化、煤气化以及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生产技术;重污染行业有毒有害原材料、溶剂和催化剂等的替代技术;臭氧层损耗物质替代新技术等。

3.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环保基础材料制备技术,环保包装材料制备技术等。

(八)资源勘查、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1.资源勘查开采技术

深地矿产资源立体探测、勘查、评价和开采技术;海洋矿产资源探测技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评价、钻探、开采和实验测试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技术;干热岩资源勘查与高温钻探技术;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等。

2.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深层和复杂矿体规模化开采技术;多金属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综合回收选矿技术;细菌浸出技术;复杂难处理氧化矿中有价金属的高效低耗分离提取技术;新型高效浮选捕收剂、抑制剂和活化剂的合成与制备技术;采矿、选矿装备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和专用化技术;采矿、选矿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信息技术;难处理黑色金属矿综合利用新技术;非金属矿高效分离提纯和深加工新技术等。

3.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伴生贵金属、稀散元素的富集提取分离技术;伴生非金属矿物的回收、提纯、深加工技术等。

4.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低品位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与分离提取技术;尾矿制粒堆浸技术;尾矿中有价元素二次富集综合回收技术;尾矿资源化稀有稀散组分实验测试与综合利用技术;低品位资源预富集新技术等。

*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三废”处理技术;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生产技术;未通过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物种等技术;存在二次污染又缺乏解决途径的技术除外。

5.放射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

铀矿攻深找盲技术;放射性资源分类技术,砂岩铀矿高效地浸采铀技术;铀煤及铀与其他共伴生资源协调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等。

6.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放射性废液处置技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 7.绿色矿山建设技术

绿色矿山设计与施工技术,资源绿色开采技术,资源高效选冶技术,矿区生态高效修复技术等。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符合国际、国内主流技术标准的现场总线技术;符合IEEE802.3国际标准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等。

2.嵌入式系统技术

基于DSP、FPGA、CPLD、ARM等嵌入式芯片的各种高性能控制与传感器系统关键技术;用于流程工业的高性能测控系统、智能型执行器、智能仪表技术等。

3.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

以Compact PCI、PXI、ATCA、PCI Expre、PXI Expre等总线技术为核心,可使用多种操作系统和图形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和“即插即用”功能,可构成安全性高、容错能力强的新一代高可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等。

4.制造执行系统(MES)技术

面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加工、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等。

* 不具有通用性的应用软件除外。 5.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

基于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面向连续生产过程、离散生产过程或混合生产过程的多功能组态软件、仿真技术与软件、具有冗余容错功能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等。

(二)安全生产技术 1.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事故防控技术;非煤矿山事故防控技术;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等。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运安全保障技术;典型石化过程安全保障技术;化工园区事故防控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技术等。

3.其它事故防治及处置技术

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事故防治及应急处置技术;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智能安全监管执法技术等。

(三)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传感器

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技术;新型电子皮肤传感器技术等。

*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提高的传感器除外。 2.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适用于实时在线分析、新型现场控制系统、e网控制系统、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项目在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等。

* 技术含量低和精度低的传统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3.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用于安全监控、产品质量控制的科学分析仪器和检测仪器技术等。 *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4.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精密成形、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亚微米到纳米级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激光加工中的测控仪器仪表、制造中的无损检测仪器仪表以及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系统技术;裸眼3D膜质量检测仪器技术等。

5.微机电系统技术

以微米、纳米加工技术为基础制造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等于一体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等。

(四)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1.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高档数控系统、精密伺服驱动系统等高档数控设备关键功能部件及配套零部件技术;超精密数控机床、超高速数控机床、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高效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超硬材料特种加工机床等高端数控装备技术;高档数控装备关键功能部件和整机性能测试实验技术;大型特殊部件精密加工技术;兵器设计与制造先进技术等。

* 低端数控及应用系统除外。 2.机器人

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高精度减速器与绝对值编码器、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视觉系统等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技术;先进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先进服务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四自由度以下的低端机器人系统除外。 3.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高压、高频、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技术;智能型电力电子模块技术;大功率变频技术与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技术;高效节能传动技术与应用系统技术;用于各类专用装备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 采用通用电机的普通调速系统除外。 4.特种加工技术

激光器、大功率等离子束发生器、超高硬度刀具等特殊加工装备单元技术;激光加工技术;面向精密加工和特殊材料加工的特种加工技术;柔性印刷设备技术等。

5.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技术

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关键装备与制造技术;新型及专用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6.增材制造技术

基于三维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控制、材料快速堆积成形工艺的增材制造技术等。

7.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盾构机/TBM再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关键件再制造技术;其他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五)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

重要主机配套用的精密轴承制造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密封、传动、紧固、液压、气动类产品或元件制造技术;精密、复杂、长寿命、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等。

* 常规通用工艺技术,结构、性能、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除外。

2.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新型高性能流体混合、分离与输送机械制造技术;利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术装备的起重运输、物料搬运等设备制造技术;特大型专用构件成形加工技术;其他新机理、节能环保型机械设备专用部件及动力机械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除外。 3.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微纳机电系统、微纳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和强场制造相关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大型资源勘探开采、深海作业等专用功能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等。

* 工作环境和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产品或装备除外。 4.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与纺织机械及配套部件相关的高精度驱动、智能化控制、高可靠性技术;各类纺织设备的控制/计量/检测/调整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在线检测控制系统、高性能产品检测仪器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等。

* 普通纺织机械及检测系统除外。

(六)电力系统与设备 1.发电与储能技术

发电厂优化控制技术;火电厂自启停控制系统(APS)技术;发电机组新型励磁和调速技术;超导发电与储能技术;数字化量测、控制与保护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技术及其与大规模储能联合运行技术;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实时监测技术;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技术;新型孤岛检测与保护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不同储能系统的高效率智能化双向变流器、新型集中与分散孤岛检测、分散计量测控系统和中央测控系统技术等。

* 小型火力发电厂和小型水电站应用系统除外。 2.输电技术

智能输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技术;低噪声导线、大截面导线、高强度节能型金具、新型避雷器、绝缘子等的制造技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控硅元件及换流器、换流变压器、直流套管、交/直流滤波器、平波电抗器、隔离刀闸与快速接地开关、避雷器等设备的制造技术,控制保护和测量设备技术;基于暂态行波等新型故障信息的继电保护和故障测距技术;大电网互联、远距离输电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等。

* 传统的输电技术、常规的输电设备除外。 3.配电与用电技术

智能配用电技术;开关和开关柜集成技术;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技术;高可靠性电缆、新型真空开关、先进节电装置的制造技术、先进无功功率补偿技术;节能节电控制装置及其综合管理系统技术;区域的在线动态谐波治理技术;电能质量检测、评估、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用电信息新型采集技术;用户侧的智能表计及需求响应技术等。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4.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技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高压组合电器、自能式六氟化硫(SF6)断路器、大容量变压器的制造技术;改进触头系统、传动系统或者具有高效防腐技术的新型高压隔离开关技术;高效节能变电站技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综合状态检测和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开关柜技术;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智能化终端装置技术;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等。

* 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除外。 5.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全过程仿真技术;电力设备在线检测技术;电力系统虚拟仪器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技术;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技术;高速高可靠电力通信技术等。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七)汽车及轨道车辆相关技术 1.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先进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车用发动机的清洁燃烧技术;先进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车用发动机尾气排放净化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清洁代用燃料发动机技术;先进电控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发动机电控单元和匹配标定系统技术、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技术、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系统技术、先进增压器及其控制系统技术、可变进气及其控制系统、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系统技术、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技术等。

* 技术性能一般的车用发动机技术除外。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先进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信息化和车联网技术等。

* 技术性能一般的汽车零部件技术除外。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新型储能及其管理系统、车载及地面充电系统、动力耦合装置及电动辅助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试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4.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

整车和发动机设计及性能分析软件,整车性能试验测试系统、交流电力测功机、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分析系统、瞬时燃油计量和车载扭矩测试系统、发动机燃烧分析系统技术等。

5.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高速列车及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的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轻量化车体设计制造技术,轨道车辆转向架和车体减振降噪技术、牵引传动系统的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高速列车牵引变流技术、牵引控制系统技术、牵引变压系统技术、网络控制系统技术、总体集成技术、制动系统技术;混合动力动车组和机车的整车及转向架设计、集成和制造先进技术;大轴重机车和货车转向架的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万吨重载列车电控制动技术;快捷货车总体集成、车体及转向架技术;公路、铁路联运车辆关键及配套技术等。

(八)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1.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高技术、高附加值环保节能型船舶设计制造与节能减排系统技术。 2.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海上工程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科学考察船、海洋调查船等勘探与开发装置、海洋矿产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海上风电等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设计制造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心配套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等。

(九)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1.乐器制造技术

乐器及其器材加工和调试新技术;MIDI系统生产调试技术等。 2.印刷技术

改造传统印刷的高新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绿色印刷工艺技术;特种印刷工艺技术等。

推荐第3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基础软件 2.嵌入式软件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4.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5.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6.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7.电子商务软件 8.电子政务软件 9.企业管理软件 10.物联网应用软件 1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12.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6.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2.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3.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4.网络应用技术

(四)通信技术 1.通信网络技术

2.光传输系统技术 3.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4.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5.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6.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7.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8.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9.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10.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五)广播影视技术

1.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2.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3.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4.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5.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6.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7.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8.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9.音响、光盘技术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3.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4.专用特种器件 5.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6.中高档机电组件 7.平板显示器件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密码技术 2.认证授权技术 3.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4.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5.安全保密技术 6.安全测评技术 7.安全管理技术 8.应用安全技术

* 低水平、应用前景不明的技术除外。

(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1.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3.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4.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5.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6.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2.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5.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6.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2.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3.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4.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三)化学药研发技术 1.创新药物技术 2.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3.晶型药物创制技术 4.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 1.创新制剂技术 2.新型给药制剂技术 3.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 4.制药装备技术

(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2.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 3.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 4.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 5.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 6.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 2.微生物发酵技术 3.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 6.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单纯检测技术应用除外。

(七)农业生物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3.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5.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三、航空航天

(一)航空技术 1.飞行器

总体综合设计技术:飞行器外形设计、气动布局、动力装置与飞机的一体化设计、载荷设计、飞行器进排气系统设计等技术。

空气动力技术:气动力设计、气动力试验、计算流体力学、气动噪声设计、水动力设计等技术。

结构/强度技术:结构设计、起落装置设计、强度设计和验证设计、疲劳设计和验证设计、热强度设计和验证设计等技术。

2.飞行器动力技术

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总体性能与结构设计、强度计算、气动热力设计、噪声控制等技术。

部件技术:核心机设计、发动机进排气装置、燃烧室、涡轮等技术。 动力系统技术:控制系统、起动点火系统、空气系统与封严等技术。 3.飞行器系统技术

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飞控总体设计、飞行器管理系统、自动飞行控制、飞控传感器、无人机的遥控等技术。

航电与任务系统技术:航电系统总体综合、射频与光电探测、通信/识别/监视、综合导航、综合任务管理系统等技术。

机电与公共系统技术:机电系统总体综合、电力系统与多电/全电系统、辅助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防/除冰系统、机轮刹车系统等技术。

4.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

制造技术: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加工、精密/超精密和微细加工、塑性成型加工与扩散连接、精密铸造、智能/数字化装配技术;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等技术。

材料技术:新型材料母合金/原材料的制备、新型材料的先进生产及加工、航空材料的相关力学性分析和测试等技术。

5.空中管制技术

6.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二)航天技术 1.卫星总体技术 2.运载火箭技术 3.卫星平台技术 4.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通信有效载荷技术:大容量转发器、频率复用、毫米波/激光星间链路、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大型可展开天线、星上交换处理、综合抗干扰、卫星自主生存等技术。

导航有效载荷技术:高稳定星载原子钟、星间链路、自主导航、先进的导航信号调制、导航信号自主完好性监测、时空域抗干扰、区域增强天线、高精度测距、上行注入抗干扰、高精度时间同步和传递等技术。

遥感有效载荷技术:甚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高分辨率红外相机,集成大焦面电子学及信息处理、高光谱/超光谱成像、辐射定标与光谱定标、毫米波/亚毫米波辐射计、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测云/降雨雷达等技术。

空间科学有效载荷技术:低功耗、高分辨率探测器技术、小型化及载荷集成、大型光学系统、紫外探测仪、激光测距仪等技术。

5.航天测控技术

地球轨道卫星测控技术;航天信息传输技术等。 6.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7.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8.卫星应用技术

四、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1.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 不符合能耗及环保标准的中小规模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铸造技术;普通热轧硅钢、工/中频感应炉生产的地条钢、普碳钢制备技术;常规用途的钢材机加工技术除外。

2.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 不符合能耗和环保标准的冶炼技术;常规铝、铜、镁、钛合金生产与加工技术;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导线和电缆漆包线生产与加工技术;通用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3.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 普通玩具、音响、冶金机械等用NdFeB永磁体和初级出口磁体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一般抗磨用途的硬质合金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4.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低压水/气自由式雾化粗粉制备技术;常规粉末冶金铁/铜基通用机械零件生产技术;进口喂料常规不锈钢、低合金钢MIM零件生产技术;粗过滤用铜基等多孔元件生产技术除外。

5.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 性能不可控的原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常规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电弧/火焰喷涂、喷焊、镀锌、磷化、电镀等常规表面处理技术除外。

6.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高污染、高能耗、低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用单晶、多晶硅制备加工技术除外。

7.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常规铁氧体、FeSiAl材料及制品、贵金属浆料制备技术除外。 8.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常规钴/镍/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 常规工艺成型的传统结构陶瓷制备技术;挤出成型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制备技术;高耗能电熔及熔铸材料制备技术;粘土砖、高铝砖等传统氧化物耐火材料制备技术;炉窑用常规浇注料制备技术除外。

2.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 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陶瓷基板制备技术除外。 3.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 用于功能玻璃生产的常规玻璃原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5.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 强度低于15MPa的碳化硅陶瓷膜支撑体制备技术;挤出成型水处理用氧化铝陶瓷支撑体制备技术除外。

(三)高分子材料 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2.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3.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 普通橡胶和仅以制品结构为特色的橡胶制备技术除外。 4.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制备技术;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生产技术等除外。

5.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 50%以下填充聚烯烃普通改性材料(含崩解型材料)制备技术;淀粉填充聚烯烃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制备技术除外。

6.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 普通塑料和一般改性专用料加工技术;直接流延、吹塑、拉伸法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除外。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

2.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3.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4.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5.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6.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7.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8.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 1.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2.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3.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 常规的粉体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化学品制备技术除外。

(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 1.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2.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

3.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4.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5.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

(一)研发与设计服务 1.研发服务 2.设计服务

工业设计技术:精密复杂模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技术等。 工程设计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创意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编制、测绘、咨询服务的关键技术等。

专业设计技术:基于新创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面向社会和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专业设计技术等。

(二)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

具备相关权威机构资质认定或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化服务技术。

1.检验检测认证技术 2.标准化服务技术

(三)信息技术服务

供方为需方提供开发、应用服务的关键技术。 1.云计算服务技术 2.数据服务技术 3.其他信息服务技术

(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

(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

(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 1.电子商务技术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 只具有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简单研发设计与低水平的重复性服务技术除外。

(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 1.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 2.互联网教育 3.健康管理

4.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

* 一般体育产品生产开发和服务技术除外。

(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1.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 2.传播与展示技术

* 院线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服务除外。 3.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 4.运营与管理技术

* 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并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票务公司利用相关技术提供送票服务的除外。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太阳能

* 简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2.风能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风电技术除外。 3.生物质能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质燃烧技术除外。 4.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 2.氢能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 2.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3.燃料电池技术

4.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1.工业节能技术 2.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 正常生产环节已回收利用技术和一般性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除外。 3.蓄热式燃烧技术

4.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5.高温热泵技术 6.建筑节能技术

7.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8.节能监测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

(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3.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

4.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 5.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

4.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 5.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3.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4.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5.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6.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1.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2.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

(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1.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2.应急环境监测技术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4.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七)清洁生产技术

1.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2.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3.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八)资源勘查、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1.资源勘查开采技术

2.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3.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4.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三废”处理技术;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生产技术;未通过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物种等技术;存在二次污染又缺乏解决途径的技术除外。

5.放射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 6.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7.绿色矿山建设技术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2.嵌入式系统技术

3.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 4.制造执行系统(MES)技术 * 不具有通用性的应用软件除外。 5.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

(二)安全生产技术 1.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3.其它事故防治及处置技术

(三)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传感器

*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提高的传感器除外。 2.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 技术含量低和精度低的传统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3.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4.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5.微机电系统技术

(四)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1.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 低端数控及应用系统除外。 2.机器人

* 四自由度以下的低端机器人系统除外。 3.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 采用通用电机的普通调速系统除外。 4.特种加工技术

5.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技术 6.增材制造技术 7.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五)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

* 常规通用工艺技术,结构、性能、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除外。

2.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除外。 3.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 工作环境和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产品或装备除外。 4.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 普通纺织机械及检测系统除外。

(六)电力系统与设备 1.发电与储能技术

* 小型火力发电厂和小型水电站应用系统除外。 2.输电技术

* 传统的输电技术、常规的输电设备除外。 3.配电与用电技术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4.变电技术

* 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除外。 5.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七)汽车及轨道车辆相关技术 1.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车用发动机技术除外。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汽车零部件技术除外。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4.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 5.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八)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1.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2.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九)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1.乐器制造技术 2.印刷技术

推荐第4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新材料技术 高技术服务业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资源与环境技术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2、支撑软件

3、中间件软件

4、嵌入式软件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7、图形和图像软件

8、金融信息化软件

9、地理信息系统

10、电子商务软件

11、电子政务软件

12、企业管理软件

(二) 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6、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技术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

3、网络技术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四)通信技术

1、光传输技术

2、小型接入设备技术

3、无线接入技术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五) 广播电视技术

1、演播室设备技术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3、信息保护系统

4、数字地面电视技术

5、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6、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7、光发射、接收技术

8、电台、电视台自动化技术

9、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10、IPTV技术

11、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

3、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

4、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安全测评类

2、安全管理类

3、安全应用类

4、安全基础类

5、网络安全类

6、专用安全类

(八)智能交通技术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

4、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2、基因工程药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5、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

6、生物芯片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9、新生物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创新药物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化学药

1、创新药物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3、抗肿瘤药物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

5、老年病治疗药物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7、计划生育药物

8、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11、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四)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1、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固体、液体及复方

2、靶向给药系统

3、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4、制剂新辅料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技术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

3、电生理检测、监护技术

4、医学检验技术

5、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生物催化技术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七)现代农业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3、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5、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7、农业生物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一)民用飞机技术

(二)空中管制系统

(三)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

(四)卫星通信应用系统

(五)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新材料技术

(一)金属材料

1、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3、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

5、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技术

6、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

7、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技术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10、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

2、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

3、人工晶体生长技术

4、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5、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

以下普通材料除外:普通塑料的一般改性专用料;普通电线、电缆专用料;流延、吹塑、拉伸法生产的通用薄膜;普通管材、管件异型材;普通橡胶制品;以聚乙烯、聚丙烯为基材的降解材料;普通PS、PU发泡材料;普通塑料板材等。

4、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

5、新型纤维材料

服装面料、衬布、纱线、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及服装;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等除外。

6、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淀粉填充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及制品;单纯填充材料;废旧高分子直接回用、单纯降解塑料制品等除外。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骨科内置物

般性人工关节和骨科内固定材料除外。

4、口腔材料

一般的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种植体、银汞合金、藻酸盐印模材料除外。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五)精细化学品

1、电子化学品

2、新型催化剂技术

3、新型橡塑助剂技术

4、超细功能材料技术 常规的粉体材料除外。

5、功能精细化学品

以下产品除外: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通用溶剂型涂料,通用水性建筑涂料及普通防锈涂料,低档涂料及助剂;普通打印墨水;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精细化学品等。

五、高技术服务业

(一)共性技术

(二)现代物流

(三)集成电路

双列直插(DIP)、金属封装、陶瓷封装技术除外。

(四)业务流程外包(BPO)

(五)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仅仅对国外创意进行简单外包、简单模仿或简单离岸制造,既无知识产权, 也无核心竞争力,产品内容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

(六)公共服务

(七)技术咨询服务

(八)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九)生物医药技术

(十)工业设计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1、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简单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2、风能

(1)1.5MW以上风力发电技术 (2)风电场配套技术

3、生物质能

(1)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 (2)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 (3)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 (4)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 (5)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6)大中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4、地热能利用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技术

2、氢能技术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1、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2、蓄热式燃烧技术

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4、废弃燃气发电技术

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及产品除外。

5、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6、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7、高泵热泵技术

8、蓄冷蓄热技术

9、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10、节能监测技术

11、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3、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4、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

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四)环境监测技术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2、应急监测技术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2、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4、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3、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一些常规的污染控制技术除外:

1、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水处理技术;

2、城市混合垃圾和畜禽粪便制肥技术;

3、20吨以下的锅炉脱硫除尘技术;

4、油烟净化技术(吸附、静电、喷淋);

5、技术含量低的用工业废物制造建材项目;

6、一次性餐具及相关材料技术;

7、未经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技术;

8、室内空气净化空气清新剂及常规消毒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3、基于PC的控制系统

4、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

一般传统的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2、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

3、新型传感器技术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显著提高的传感器 (包括:热电偶、热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差动变压器、电涡流、应变、压电、磁电等原理的传感器) 除外。

4、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5、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三)先进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低附加值的和低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加工技术除外。

2、机器人技术

性能和结构一般的没有知识产权的普通机器人除外。

3、激光加工技术

4、电力电子技术

性能一般的电源变换产品除外。

5、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性能一般的普通纺织机械、性能一般的包装机械及柔性版印刷机、卷筒进料多色凹版印刷机、不干胶商标印刷机除外。

(四)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

常规通用工艺技术,性能、结构、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除外。

2、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泵和阀门除外。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4、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除外。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3、汽车电子技术

4、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推荐第5篇:新版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申报工作是一项利国利企的系统工程,申报内容和要求复杂,申报工作涉及到管理、技术、财务、行政、人事等各部门。需要企业熟悉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要求与规范,为成功获得认定后的项目管理与运维做好准备。根据2016年,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颁发实施的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32号文的内容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领域要求如下: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基础软件

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通用及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发、测试、运行、运维等支撑技术,以及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包/组、软件生成、软件封装、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软件、云服务等支撑技术;中间件软件开发技术等。

2.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生成技术;嵌入式专用资源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技术;嵌入式设备间互联技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支撑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支撑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执行制造系统(MES)技术等。

4.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处理、编码转换与翻译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手写/语音应用技术;多语种应用支撑技术;字体设计与生成技术;字库管理技术;支撑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书法及绘画研究的相关技术;语言、音乐和电声信号的处理技术;支撑文物器物、文物建筑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文物基础资源的信息采集、转换、记录、保存的相关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5.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多通道用户界面技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视频图像及影视画面的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裸眼3D内容制作技术;3D图像处理技术;3D模型原创性鉴定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技术;复杂公式图表智能识别转换技术;位图矢量化技术和工程文件智能化分层管理技术;实现2D动画和3D动画的自主切换和交互技术等。

6.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GIS软件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GIS软件包技术;基于3D和动态多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技术;面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库构建技术;电子通用地图构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行业应用技术等。

7.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事务处理、支付服务等支撑与应用技术;行业电子商务、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支撑与协同应用技术等。

8.电子政务软件

电子政务资源、环境、服务体系构建技术;电子政务流程管理技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电子政务决策支持技术等。

9.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企业集群协同的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基于大数据和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资源协同管理技术;跨企业/跨区域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个性化服务应用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

10.物联网应用软件

基于通信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构建技术;基于先进条码自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动识别、射频标签、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等。

1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虚拟化软件;分布式架构和数据管理软件;虚拟计算资源调度与管理软件;云计算环境下的流程管理与控制软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采集、分类、处理、分析、个性化推送软件;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大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软件;人工智能技术等。

12.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Web服务发现软件;Web服务质量软件;Web服务组合与匹配软件;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软件;服务总线软件;异构信息集成软件;工作流软件;业务流程管理与集成软件;集成平台软件等。

(二)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集成电路辅助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专用技术和工艺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新型通用与专用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备技术;高端通用集成电路芯片CPU、DSP等设计技术;面向整机配套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用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新型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小外形封装(SOP)、塑料方块平面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高密度塑封技术;新型封装技术;电荷耦合元件(CCD)/微机电系统(MEMS)特种器件封装工艺技术等。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芯片设计分析与验证测试技术,以及测试自动连接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MOS工艺技术、CMOS工艺技术、双极工艺技术、BiCMOS工艺技术、HKMG工艺技术、FinFET工艺技术,以及各种与CMOS兼容的SoC工艺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GeSi /SoI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CCD图像传感器工艺技术;MEMS集成器件工艺技术;高压集成器件工艺技术等。

6.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超高速半导体激光器、调制器等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高速PIN和APD模块、阵列探测器、光发射及接收模块、非线性光电器件等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平面波导器件(PLC)液晶器件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的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等。

(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及服务器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2.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存储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基于视频、射频的识别技术等。

3.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无线收发技术;高性能网络核心设备、网络传输和接入设备、TD-LTE设备等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智能家居、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融合型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4.网络应用技术

基于标准协议的信息服务管理和网络管理软件的关键技术;ISP、ICP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的关键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网络增值业务应用技术;网络服务质量与运营管理技术;可信网络管理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技术;TD-LTE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平台/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网络资源调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度管理技术等。

(四)通信技术 1.通信网络技术

光传送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微波通信网络、IP承载网络的组网与规划、控制管理、交换、测试、节能等技术;三网融合通信技术;光网络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核心路由器和边缘路由器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软交换技术;SDN技术;IPv6技术等。

2.光传输系统技术

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新型光接入设备和系统技术;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复用传输设备和系统技术;新型关键模块光传输系统仿真计算等专用软件技术;高速光传输技术;超大容量复用技术;可变带宽光传输技术;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低能耗光传输技术;自由空间光传输技术;光传输测试技术;光传输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3.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FTTx光纤接入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及其控制管理技术;三网融合接入技术;新型综合接入技术;宽带有线接入测试技术;有线宽带接入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4.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宽带移动通信基站技术;宽带移动系统交换、控制管理、基站互连、拉远传输、分布式覆盖、测试等技术;宽带移动通信终端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数字集群系统的配套技术;其他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技术等。

5.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宽带无线应用终端技术;低能耗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宽带无线通信测试技术;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无线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6.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卫星通信转发器及其控制管理与电源技术;卫星地面站系统及其控制管理技术;卫星通信天线馈线、发射接收、信道终端、测试、应用等技术;卫星通信应用终端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应用技术;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应用技术;卫星通信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7.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新型微波通信系统技术;微波通信天线馈线、发射接收、测试、应用等技术;微波应急通信系统技术;微波通信系统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8.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M2M终端、通信模块和网关等设备和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9.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基于固网、宽带移动网及其混合网络的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等。 10.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基于固网、宽带移动网、互联网及其混合网络的增值业务应用平台技术及其中间件技术;电信网络增值新业务应用技术、互联网+的业务应用技术等。

(五)广播影视技术

1.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与数字电视系统相适应的广播电视节目采集、编辑、制作与播出技术;节目制播网设备与软件的关键支撑技术;面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加解密和密钥管理的关键支撑技术;电台、电视台自动化网络化技术、云制作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存储转发及检索交互技术;系统规划与系统集成、音视频质量测试评估技术等。

2.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集成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支撑技术;电子节目指南(EPG)及数据业务相关系统的支撑技术;交互数字电视业务集成和用户认证系统的支撑技术;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集成播控平台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技术;内容聚合技术,云平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可用于多终端的自适应编码系统的支撑技术;跨域服务运营支持系统的支撑技术等。

3.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可用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骨干网、城域网的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支持高清、超高清、3D业务的内容分发设备技术;FTTH和EoC等宽带接入设备技术,数字家庭网络设备、智慧城市设备技术,多业务融合终端和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与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庭媒体网关技术;用户收视行为调查与分析技术;可用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运营支撑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优化、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

4.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技术;用于数字声音广播传输系统技术;调频/调幅同步广播系统技术;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智能接收天线和多业务融合终端技术;无线传输与覆盖频率规划、系统集成、发射台站自动化管理、电磁防护和测试评估技术;用于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系统的编码复用加扰系统技术、调制上变频及高功放系统、天馈线系统技术等;卫星直播内容分发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技术;广播电视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技术及测试评估技术等。

5.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声音广播、卫星直播系统等广播电视业务技术、频谱监测设备技术;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互联网音视频等视听新媒体内容监管设备和内容甄别分析软件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技术服务系统及信息安全测评技术;新媒体视听节目的监测、监控、监管技术等。

6.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数字电影专业级拍摄设备及数字成像技术;数字电影虚拟摄影、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CG/CGI)、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AR)制作技术;数字电影前后期制作、存储、传输与放映技术;数字电影网络化分布式协同制作云服务技术;数字电影声音制作与还原技术;电影放映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新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一代数字电影版权保护技术等。

7.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新型数字电视系统技术;三维电视系统技术;超高清电视系统技术;移动多媒体电视系统技术;智能电视嵌入式应用技术;数字电视安全系统技术;多种传输方式融合的数字电视终端技术;新型投影技术;数字电视终端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8.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智能化、网络化视频监控平台技术;跨平台、跨领域数字内容服务与应用平台技术;多业务应用平台技术;高清、宽动态、低照度摄像技术;大容量、高压缩监控后端处理技术;面向视频服务的云存储系统技术;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互动与融合技术;视频应用服务内容保护技术等。

9.音响、光盘技术

高保真音响器件与系统技术;高保真音源技术;专业数字音响系统技术;大容量、可刻录、三维播放、高保真的新型光盘技术;音响、光盘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抗静电的外延片生长技术;大功率、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半导体照明用、长寿命、高效率的荧光粉材料;半导体照明用、高可靠、长寿命的驱动电源技术;低衰耗、热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装树脂材料和热沉材料技术;其他高效率、高亮度、低衰耗半导体发光技术;与半导体照明相关的智能控制、光通信技术等。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高可靠片式元器件、片式EMI/EMP复合元件和LTCC集成无源元件制造技术;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制造技术;片式NTC、PTC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技术;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制造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3.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VDMOS垂直栅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技术;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IGBT);用于大型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制造技术;其他新机理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

4.专用特种器件

高可靠微波器件、抗幅照器件制造技术,其他新机理的专用特种器件制造技术。

5.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基于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敏感元器件的传感器与工艺技术;采用半导体、陶瓷、金属、高分子、超导、光纤、纳米等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传感器与工艺技术;多功能复合传感器与工艺技术等。

6.中高档机电组件

超小型、高可靠、高密度的高速连接器制造技术;新型高可靠通信继电器制造技术;小型化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制造技术;高可靠固体光/MOS继电器制造技术;高保真、高灵敏、低功耗电声器件制造技术;刚挠结合板和HDI高密度积层板技术等。

7.平板显示器件

大屏幕液晶显示(TFT-LCD)、等离子显示(PDP)、场致发光显示(FED)、硅基液晶(LCoS)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技术及相关的光学引擎技术;长寿命、高亮度投影技术;裸眼3D膜技术等。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密码技术

加解密技术;密码认证技术;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密码芯片技术;基于密码技术的集成化应用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

2.认证授权技术

电子认证技术;生物认证技术;身份管理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授权件安全技术管理技术;网络信任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3.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硬件和固件安全技术;工控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技术;可信计算技术;中间件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云计算安全技术;大数据安全技术;密文数据库技术等。

4.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网络与通信攻击检测及防护技术;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技术;恶意代码分析与防护技术;网络监测/监控技术;网络安全审计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预警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协议技术;安全接入技术;网络内容安全管理技术;移动通信安全技术;宽带无线安全技术;卫星通信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RFID安全技术等。

5.安全保密技术

网络信息防失窃泄密技术;安全隔离与交换技术;数据单向导入技术;屏蔽、抑制与干扰防护和检测技术;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技术;存储介质中信息的安全防护技术;数据恢复技术;数据销毁及检测技术;安全保密检查技术;文化、文物及文物衍生产品防伪技术等。

6.安全测评技术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性能测试、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技术;安全产品测评技术;等级保护、分级保护测评技术;安全可控性仿真验证技术;认证、认可管理支撑技术等。

7.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技术;面向网络日志、报警、流量等数据的安全综合分析与管理技术;安全策略和安全控制措施配置、分发及审核的管理技术等。

8.应用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安全技术;公众信息服务应用安全技术;数字取证、分析与证据保全技术;终端安全应用技术等。

* 低水平、应用前景不明的技术除外。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1.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具备可扩展性的信号控制技术;可支持多种下端协议的上端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软件和专用硬件技术;网络环境下交通数据综合接入设备技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软件技术等。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交通量遥测技术;设施状况及交通环境感知技术;车辆身份照识别技术;营运车辆安全状态检测技术;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技术;交通专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内河船舶交通量自动检测技术等。

3.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路网运行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综合交通枢纽调度和应急指挥技术;多车道自动收费管理技术;多模式运输组织与管理技术等。

4.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车、船载动态信息导航技术;车、船载安全驾驶辅助技术;车、船载信息管理技术等。

5.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轨道交通列车在途状态检测与预警技术;轨道交通车载传感网技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保障与运维支持一体化技术;轨道交通列车牵引传动、制动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安全防护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列车自动运行等技术;轨道交通列车关键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6.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轨道交通车-地数据传输技术;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广域网、局域网技术;轨道交通安全苛求数据可信传输技术;终端综合检测技术;新型车地一体化综合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技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检测与数据管理技术;列车运行实时控制与指挥技术;轨道交通运行综合调度指挥技术;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故障检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减毒活疫苗研发技术;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治疗性疫苗技术;疫苗生产所使用新型细胞基质、培养基以及大规模培养生产的装备开发技术;疫苗生产所使用的新型佐剂、新型表达载体/菌(细胞)株开发技术;疫苗的新型评估技术、稳定和递送技术;针对突发传染病的疫苗快速制备和生产技术;其他基于新机理的新型疫苗技术。

2.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治疗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技术;基因治疗药物的输送系统技术;重组蛋白、靶向药物、人源化及人源性抗体药物制剂研制技术;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集成技术和工艺;新型免疫治疗技术;新型细胞治疗技术;疾病治疗的干细胞技术;小RNA药物开发技术;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的新修饰技术;ADC抗体偶联药物研制及工程细胞株建库技术等。

3.快速生物检测技术

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快速早期检测与诊断技术;新型基因扩增(PCR)诊断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制备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与仪器开发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

4.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蛋白及多肽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细胞因子多肽药物开发技术;核酸及糖类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等。

5.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生物资源与中药资源的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基因工程与生物法生产濒危、名贵、紧缺药用原料技术;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制备、分离提取及纯化技术等。

6.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专用高纯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装置、介质和生物试剂研制技术;新型专用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新型发酵技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术与装置开发技术;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与在线检测技术等。

(二)中药、天然药物

1.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品系提纯复壮的新方法、新技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物种的种源繁育、规范化种植或养殖及生态保护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或养殖技术;中药材饮片炮制技术等。

2.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新型天然活性单体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新药材、新药用部位、新有效成分的新药研发技术;能显著改善某一疾病临床终点指标的新中药复方研发技术等。

3.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显著改善传统或名优中成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匀性或能显著降低用药剂量、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疾病治疗成本的新工艺技术及新中药制剂技术;突破中药传统功能主治范围的新适应症研发技术等。

4.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中药产品标准新型控制技术;新型有效质控检测方法技术;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等。

(三)化学药研发技术 1.创新药物技术

基于新化学实体、新晶型、新机制、新靶点和新适应症的靶向化学药物及高端制剂的创制技术;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与药品质量的新技术;已有药品新适应症开发技术等。

2.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手性药物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拆分技术;手性试剂和手性辅料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手性药物产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新技术等。

3.晶型药物创制技术

基于化学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晶型物质的发现、制备、检测和评价技术;晶型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药物的原料药物或制剂中的晶型物质制备、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等。

4.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

显著提高国家基本药物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环境污染与生产成本的技术等。

5.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和重要中间体的技术

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市场需求量大并属国家基本药物的活性化学成分、重要中间体的生产技术;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的药物及医药中间体或晶型原料的技术等。

(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 1.创新制剂技术

提高药物临床疗效、减少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的各种给药途径的创新制剂技术等。

2.新型给药制剂技术

主动或被动靶向定位释药制剂技术;缓控释及靶向释药制剂技术;微乳、脂质体及纳米给药技术;透皮和定向释药技术等新型给药技术;蛋白类或多肽类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特定释药载体与口服给药制剂技术;长效注射微球制剂技术;吸入给药制剂技术等。

3.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

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制剂辅料开发及应用技术;难溶性药物增溶的关键技术、新型口腔速溶制剂的技术;新型制剂辅料产业化生产技术等。

4.制药装备技术

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线及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新型药物制剂工业化专用生产装备技术等。

(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临床诊断的新型数字成像技术;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成像与处理技术;专用新型彩色超声诊断技术;人体内窥镜的微型摄像技术;新型病理图像识别与分析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技术;新型医学影像立体显示关键技术等。

2.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

肿瘤治疗的新型立体放射治疗技术;影像引导治疗与定位、植入、介入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急救及康复的新型装置与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治疗技术等。

3.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

电生理检测和监护的新型数字化技术;临床、社区、康复的新型无创或微创的检测或诊断、监护和康复技术;远程、移动监护的高灵敏高精度传感技术等。

4.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

生化分析的新型自动化、集成化技术;便携式现场应急生化检验检测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新材料有明确临床诊断价值的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生理、生化、病理检验的专用多功能快速检测装置与技术;国产化新型色谱制备分析装置技术等。

5.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

电子病历管理、临床医疗信息管理、医院信息管理、专科临床信息管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新型软件系统开发技术;手术规划、放疗规划等新型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技术等。

6.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

CT高分辨探测器、DR数字探测器、X射线机高压电源的装置技术;微焦斑与高功率的高分辨X射线管新型装置技术;医用高性能超声探头技术;放射治疗的射线计量检测技术等。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

高效工业酶制剂的新型制备技术;酶纯化、酶固定化与反应器应用技术;工业酶分子改造技术;重要化学品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催化技术;纺织天然纤维脱胶脱脂、纺织印染低温前处理生物酶技术等。

2.微生物发酵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新功能微生物选育与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高发酵率的代谢工程技术;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微生物发酵新工艺和技术;微生物固定化发酵与新型反应器的开发技术等。

3.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工业生物产品的大规模高效分离、分离介质和分离设备开发技术;高效生物反应过程在线检测和过程控制技术;生物反应过程放大技术及新型生物反应器开发技术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分离提取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全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技术;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成份的新技术等。

5.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

功能性食品有效功能的评价技术;新食品原料安全评价技术等。 6.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产品开发技术;食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及食品掺假快速识别检测技术;食品中重金属成分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原料快速溯源技术等。

* 单纯检测技术应用除外。

(七)农业生物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优质、高产、高抗逆性优良新品种选育技术;用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新型肥料、农药、土壤改良材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等。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及快繁技术;珍稀动物、珍稀水产保种与养殖技术;畜禽水产业健康养殖屠宰加工的环境调控、废弃物循环利用、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安全、优质、专用新型饲料、饲料添加剂、兽用药物及制剂、兽用疫苗、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天然药物提取物及生物合成制备生产技术;畜牧水产业质量安全监控、评价、检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发掘与筛选新技术等。

3.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重大农林病虫鼠草害、重大旱涝等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与防控减灾技术;主要植物病虫害和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的监测预警、快速诊断、应急处理及抗药性检测技术;高效安全环保农药、兽药的创制、生产与质量监测技术等。

4.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新型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的收获、精选、加工、质量检测技术;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技术;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技术;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与技术;精准农业、遥感与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技术等。

5.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农田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田农药污染防控技术;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替代种植技术;农业有机废弃物消纳利用技术等。

三、航空航天

(一)航空技术 1.飞行器

总体综合设计技术:飞行器外形设计、气动布局、动力装置与飞机的一体化设计、载荷设计、飞行器进排气系统设计等技术。

空气动力技术:气动力设计、气动力试验、计算流体力学、气动噪声设计、水动力设计等技术。

结构/强度技术:结构设计、起落装置设计、强度设计和验证设计、疲劳设计和验证设计、热强度设计和验证设计等技术。

2.飞行器动力技术

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总体性能与结构设计、强度计算、气动热力设计、噪声控制等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部件技术:核心机设计、发动机进排气装置、燃烧室、涡轮等技术。 动力系统技术:控制系统、起动点火系统、空气系统与封严等技术。 3.飞行器系统技术

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飞控总体设计、飞行器管理系统、自动飞行控制、飞控传感器、无人机的遥控等技术。

航电与任务系统技术:航电系统总体综合、射频与光电探测、通信/识别/监视、综合导航、综合任务管理系统等技术。

机电与公共系统技术:机电系统总体综合、电力系统与多电/全电系统、辅助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防/除冰系统、机轮刹车系统等技术。

4.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

制造技术: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加工、精密/超精密和微细加工、塑性成型加工与扩散连接、精密铸造、智能/数字化装配技术;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等技术。

材料技术:新型材料母合金/原材料的制备、新型材料的先进生产及加工、航空材料的相关力学性分析和测试等技术。

5.空中管制技术

通信、导航、监视及航空交通管理系统(CNS/ATM)管制工作站系统技术;CNS/ATM网关系统技术;飞行流量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管制系统等技术;数字化放行(PDC)系统技术;自动终端信息服务(D-ATIS)系统技术;空中交通进离港排序辅助决策系统技术;空管监视数据融合处理系统技术;飞行计划集成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系统技术等。

6.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新型民用航空综合性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安全管理系统、天气观测和预报系统、适航审定系统等技术;新型先进的机场安全检查系统、货物及行李自动运检系统、机场运行保障系统等技术;民用雷达技术,地面飞行训练系统技术等。

(二)航天技术 1.卫星总体技术

卫星总体设计、大型试验设计和实施技术,以及结构、热控、综合电子等技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术。

2.运载火箭技术

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设计技术;运载火箭系统冗余、高空风双向补偿减载、飞行振动抑制、火箭起飞滚转定向、一箭多星发射、MEO卫星发射轨道设计、主动章动控制的自旋稳定、全箭振动试验动特性获取、空射火箭动基座对准等技术。

3.卫星平台技术

大型、高姿态稳定度、大轨道机动能力、长寿命和高可靠性卫星平台技术;小型化/微型化卫星、多功能复合结构设计、卫星热控设计、卫星电源和新型推进、卫星综合电子、空间碎片防护、空间环境安全保障等技术。

4.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通信有效载荷技术:大容量转发器、频率复用、毫米波/激光星间链路、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大型可展开天线、星上交换处理、综合抗干扰、卫星自主生存等技术。

导航有效载荷技术:高稳定星载原子钟、星间链路、自主导航、先进的导航信号调制、导航信号自主完好性监测、时空域抗干扰、区域增强天线、高精度测距、上行注入抗干扰、高精度时间同步和传递等技术。

遥感有效载荷技术:甚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高分辨率红外相机,集成大焦面电子学及信息处理、高光谱/超光谱成像、辐射定标与光谱定标、毫米波/亚毫米波辐射计、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测云/降雨雷达等技术。

空间科学有效载荷技术:低功耗、高分辨率探测器技术、小型化及载荷集成、大型光学系统、紫外探测仪、激光测距仪等技术。

5.航天测控技术

地球轨道卫星测控技术;航天信息传输技术等。 6.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空间微电子和空间计算机技术,空间传感器及机电组件技术;先进动力系统材料、轻质化结构材料、热防护材料以及特殊环境服役的新型材料等制造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7.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火箭发动机总体技术;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及阀门技术;固体主发动机过载下内绝热技术;吸气式组合循环发动机方案与验证技术;电推进及特种发动机关键技术;先进试验技术;先进推进剂技术等。

8.卫星应用技术

遥感全链路成像机理、应用仿真及多源遥感数据的高频次、高精度、高时效辐射定标技术;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陆地生态系统、重力场测量等新型载荷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星地一体化多网接入组网仿真、宽窄带通信业务一体化应用技术;基于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的天地一体化综合应急反应服务技术;卫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融合应用技术等。

四、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1.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减排的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生态型非高炉炼铁技术,二次含铁资源和贫、难选铁矿的高效提取冶金技术,氧化物冶金技术,第三代TMCP技术,高合金钢铸轧一体化技术,薄带连铸产业化通用成套技术;高温合金制备技术;高附加值、特殊性能钢材、合金及制品的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等。

* 不符合能耗及环保标准的中小规模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铸造技术;普通热轧硅钢、工/中频感应炉生产的地条钢、普碳钢制备技术;常规用途的钢材机加工技术除外。

2.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降低能耗和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熔体净化、高效熔炼、先进铸锻、半固态成形、连续近终成形、连续表面防腐/着色处理等高效生产技术和配套技术;高纯、高性能、环保的合金材料与合金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宽幅薄板、精密箔带、高强高导铜合金、环保型合金制造技术,高性能预拉伸铝板带及铝焊丝、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大型复杂截面、中空超薄壁型材、大型锻件、高精度管(棒、丝)材等高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

* 不符合能耗和环保标准的冶炼技术;常规铝、铜、镁、钛合金生产与加工技术;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导线和电缆漆包线生产与加工技术;通用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3.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稀有、难熔高纯金属、高比容粉末提纯处理技术;钼、钽、铌材料的烧结及制备,宽幅板带箔材的成形技术;大型钨、钼异型件等静压成形加工技术;锆、铪高效洁净分离及锆合金包壳管精密铸轧加工技术;超细晶/超粗晶高性能硬质合金制品制备技术;降低稀土提纯过程污染和能耗的技术;稀土永磁体制造技术;高技术领域用稀土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 普通玩具、音响、冶金机械等用NdFeB永磁体和初级出口磁体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一般抗磨用途的硬质合金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4.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纳米材料与器件制备技术;超细、高纯、低氧含量、无/少夹杂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粉末预处理、烧结预扩散、预合金化、球形化、包覆复合化先进制备技术;国产化配套关键零部件快速烧结致密化技术;高性能粉末钢热等静压/喷射沉积近终成形技术;新型铝及钛合金零件制备技术;高精密度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新型高温合金、钛合金、微/共MIM及凝胶注模成形技术;增材制造金属新工艺、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高通量、高过滤精度、长寿命金属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 低压水/气自由式雾化粗粉制备技术;常规粉末冶金铁/铜基通用机械零件生产技术;进口喂料常规不锈钢、低合金钢MIM零件生产技术;粗过滤用铜基等多孔元件生产技术除外。

5.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抗疲劳新型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耐磨、抗蚀、改善导电和导热等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表面改性技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术等。

* 性能不可控的原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常规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电弧/火焰喷涂、喷焊、镀锌、磷化、电镀等常规表面处理技术除外。

6.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大尺寸硅单晶生长、晶片抛光片、SOI片及SiGe/Si外延片制备加工技术;大型MOCVD关键配套材料、硅衬底外延和OLED照明新材料制备技术;大尺寸砷化镓衬底、抛光及外延片、GaAs/Si材料制备技术;红外锗单晶和宽带隙单晶及外延材料制备技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高纯金属镓、铟、砷、锗、磷、镉半导体蒸馏、区熔提纯大型连续化工艺技术,高纯及超高纯有色金属材料精炼提纯技术及痕量杂质测试技术;低污染硅烷法高纯度电子级多晶硅提纯、后处理、区熔规模化生产技术等。

* 高污染、高能耗、低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用单晶、多晶硅制备加工技术除外。

7.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新型马达定子SMC软磁粉芯、SMD贴装电感软磁粉芯制备技术;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软磁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屏蔽材料技术,集成电路引线及引线框架技术,电子级无铅焊料技术,高导热、低膨胀电子封装与热沉材料技术,CMP抛光液技术,光刻配套超纯净微/纳孔净化分离膜技术,贱金属专用电子浆料技术,异形接触点和大功率无银触头技术,大尺寸高纯、高致密度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新型光、磁信息海量存储材料技术,光电子、光子晶体信息材料技术,智能传感器件用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等。

* 常规铁氧体、FeSiAl材料及制品、贵金属浆料制备技术除外。 8.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高温超导块材、线材、薄膜的制备与产业化应用技术;新型Fe基高温超导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高功率、高储能、高效能动力电池、轻质固态燃料电池、高效二次电池用新型隔膜、载体,金属双极板、储氢、吸气等新材料制备技术;超级电容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良好生物相容性医用无镍不锈钢、钴基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合金、β型钛合金、钛镍形状记忆合金、镁合金等新材料制备及其临床应用技术等。

* 常规钴/镍/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现代工业用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特殊用途的高性能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陶瓷基复合材料和超硬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陶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多功能、多层结构复相陶瓷、碳化硅陶瓷的特种制备技术;超高温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制备技术;耐磨损、耐高温涂层材料制备技术;特种涂料和涂层、特种晶体、特种功能陶瓷、高性能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等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制备技术;超硬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

* 常规工艺成型的传统结构陶瓷制备技术;挤出成型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制备技术;高耗能电熔及熔铸材料制备技术;粘土砖、高铝砖等传统氧化物耐火材料制备技术;炉窑用常规浇注料制备技术除外。

2.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功能陶瓷的粉末制备、成型及烧结工艺控制技术,无铅化制备技术;新型高频高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制备技术;介电陶瓷和铁电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各类敏感功能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光传输、光存储等用途的光功能陶瓷及薄膜制备技术;高机电耦合系数、高稳定性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制备技术;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材料制备技术;超高温导电陶瓷发热材料制备技术等。

* 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陶瓷基板制备技术除外。 3.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光传输或成像等特殊功/性能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技术;光电、压电、激光、耐辐射、闪烁体、电磁及电磁波屏蔽等功能玻璃制备技术;新型高强度玻璃制备技术;生物体和固定酶生物化学功能玻璃制备技术;滤光片、光学纤维面板、光学纤维倒像器、X射线像增强器微通道板新型玻璃制备技术;真空玻璃、在线low-E玻璃制备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 用于功能玻璃生产的常规玻璃原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耐高温、抗腐蚀微孔多孔隔热材料制备技术;替代传统材料、显著降低能源消耗的无污染节能材料制造技术;炉窑免烘烤在线修补材料制备技术;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高透光新型透明陶瓷制备技术;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多层膜结构玻璃制备技术;高效保温材料制备技术;其他新机理的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5.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污水处理及烟气深度除尘用耐高温、抗酸碱的陶瓷膜制备技术;高温过滤及净化用低阻力降、高强度支撑体制备技术;具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功能的陶瓷材料制备技术;微孔与介孔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环保用高比表面积无毒催化剂多孔陶瓷载体制备技术;含铬耐火材料的替代产品制备技术;易降解陶瓷纤维制备技术;其他新机理的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制备技术。

* 强度低于15MPa的碳化硅陶瓷膜支撑体制备技术;挤出成型水处理用氧化铝陶瓷支撑体制备技术除外。

(三)高分子材料

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制备技术;抗微生物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高分子包装新材料制备技术;液晶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相变材料、高分子转光材料、智能化高分子材料等新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导电、抗静电、导热、阻燃、阻隔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具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及以上材料的应用技术等。

2.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高强、耐高温、耐磨、超韧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分子的设计技术和改性技术;改性的工程塑料制备技术;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高附加值热塑性树脂制备技术;关键的聚合物单体制备技术等。

3.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橡胶新品种的制备技术;接枝、共聚技术;卤化技术;特种合成橡胶材料技术;特种氟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氟醚橡胶、聚硫橡胶及制品制备技术;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重大的橡胶基复合新材料技术等。

* 普通橡胶和仅以制品结构为特色的橡胶制备技术除外。 4.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成纤聚合物的接枝、共聚、改性及纺丝技术;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化的聚合物、纤维材料、纤维制品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环境友好、可降解、替代石油资源的新型生物质纤维制备技术,新型生物质纤维制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等。

*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制备技术;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生产技术等除外。

5.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制备技术;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及其关键单体制备技术;以节约树脂为目标的低碳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阻燃环保高分子泡沫材料制备技术;废弃橡胶、塑料、织物等材料的高值循环再利用技术等。

* 50%以下填充聚烯烃普通改性材料(含崩解型材料)制备技术;淀粉填充聚烯烃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制备技术除外。

6.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改性和加工技术;采用新型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共混、改性、配方技术;高比强度、大型、外型结构复杂的热塑性塑料制品制备技术;电纺丝等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大型和精密橡塑设备加工设备和模具制造技术;增材制造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 普通塑料和一般改性专用料加工技术;直接流延、吹塑、拉伸法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除外。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

全降解冠脉支架、精微加工心血管植介入材料、具有特定治疗功能的外周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血管支架及滤器、非血管管腔支架、减少介入损伤或具备治疗功能的介入导管、可降解介入封堵器、含药介入血管栓塞剂制备技术等。

2.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使用改性的新型材料编织的人工血管、生物复合型人工血管、新型覆膜血管制备技术;新型人工心脏瓣膜制备技术;颅骨修复材料和神经修复材料制备技术等。

3.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可注射陶瓷、可降解固定材料、新型低模量钛合金制备技术;医用镁合金等骨修复材料、脊柱修复材料和功能仿生型人工关节、表面生物功能化人工关节及制备技术;骨诱导功能人工骨、功能仿生型人工骨制备技术等。

4.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采用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或结构设计的牙种植体、具备高耐磨防继发龋等性能的复合树脂充填材料、非创伤性牙体修复材料(ART)、良好生物相容性临床修复效果佳的金属烤瓷制品和高精度硅橡胶类印模材料制备技术等。

5.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用可降解材料及仿生组织、器官制备技术;组织工程技术产品和组织诱导性支架材料制备技术等。

6.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具备治疗或防感染功能的新型敷料、人工皮肤和使用方便的新型止血材料制备技术等。

7.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微创外科器械、手术各科专用或精细手术器械及外科手术灌洗液制备技术等。

8.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高档次医用缝合线、新型人工晶体、智能型药物控释眼科植入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生物相容性好、无或低副作用的新型整形用材料、新型手术后防粘连材料、新型计划生育用器材制备技术,其他新机理的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术。

(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 1.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新型石油加工催化剂、有机合成新型催化剂、聚烯烃用新型高效催化剂、新型生物催化技术及催化剂、环保治理用新型和高效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用新材料及各种新型助催化材料等制备及应用技术。

2.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用化学品、印刷线路板生产和组装用化学品、显示器件用化学品、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印制电路板(PCB)加工用化学品、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先进的封装材料和研磨抛光用化学品等制备及应用技术。

3.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采用最新粉体材料的结构、形态、尺寸控制技术;粒子表面处理和改性技术;高分散均匀复合技术制备具有电子转移特性的有机材料技术等。

* 常规的粉体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新型环保型橡胶助剂、加工型助剂新品种、新型高效及复合橡塑助剂新产品、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它高效水处理材料、新型造纸专用化学品、适用于保护性开采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型油田化学品、新型表面活性剂、新型安全环保颜料和染料、新型纺织染整助剂、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和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皮革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等。

*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化学品制备技术除外。

(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 1.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文化艺术用可再生环保纸(不含木料纸、新型非涂布纸和轻涂纸、轻质瓦楞纸板)、特种纸、电子纸等新型纸的制备技术;仿古纸的制备技术;光盘及原辅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材料的制备技术;仿古墨的生产技术等。

2.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

针对艺术专用品及改进其工艺生产的材料制备技术;针对艺术需要的声学材料的设计、加工、制作、制备等技术。

3.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用于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制景、舞台、影视照明的新型专用灯具器材的新材料、新工艺加工生产技术等。

4.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绿色环保数字直接制版材料,数字印刷用油墨、墨水,环保型油墨,特殊印刷材料等制备技术。

5.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文物提取、清洗、固色、粘结、软化、缓蚀、封护等材料的制备技术;文物存放环境的保护技术;用于古籍书画复制的制版和印刷材料开发技术;3D打印文物复制、修复技术及新材料制造技术等。

五、高技术服务

(一)研发与设计服务 1.研发服务

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的基础性技术、应用开发技术、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支撑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技术等。

2.设计服务

面向行业应用的第三方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和专业设计技术。

工业设计技术:精密复杂模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技术等。 工程设计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创意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编制、测绘、咨询服务的关键技术等。

专业设计技术:基于新创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面向社会和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专业设计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二)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

具备相关权威机构资质认定或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化服务技术。

1.检验检测认证技术

采用先进的方法、装备或材料,依据环境、安全、质量等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他强制性要求,开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检验、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服务的关键支撑技术。

2.标准化服务技术

面向企业、产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标准的研发、咨询和第三方服务的关键支撑技术;行业标准数据库的二次开发与数据检索技术等。

(三)信息技术服务

供方为需方提供开发、应用服务的关键技术。 1.云计算服务技术

基于IaaS模式、SaaS模式和PaaS模式等云计算平台的运营服务技术。 2.数据服务技术

面向行业和社会应用的基于大数据、知识库管理产品、商业智能(BI)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决策支持技术等。

3.其他信息服务技术

IT规划设计和信息化建设技术,信息系统研发、测试和运行维护技术,智能化生产系统解决方案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及数据托管服务支撑技术,呼叫中心服务支撑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咨询、评估认证服务支撑技术,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支撑技术,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支撑技术等。

(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

基于先进技术,为第三方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关键技术。包括:为可再生能源、能量转换与储能装置及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设备提供检测、维护及系统管理服务的技术;环境监理、监测与检测、风险与损害评价、应急和预警服务技术;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优化系统技术;卫星遥感服务、导航与位置服务和航空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遥感服务的关键支撑技术;新材料检测、表征、评价、在线自动监测等服务的支撑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测试与芯片制造服务的支撑技术;为企业提供的生物医药研发、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品制备及检测、疾病预警预测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关键技术;智能制造和云制造服务的关键技术等。

(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

采用新型服务模式和技术方法,提供知识产权的确权、检索、分析、诉讼、数据采集加工等基础性服务的支撑技术;提供知识产权增值性服务的支撑技术;提供专利数据库的二次开发建设与数据检索等服务的支撑技术;面向产业和企业提供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科技信息等服务的支撑技术。

(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 1.电子商务技术

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网络交易、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价等技术。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集成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建立现代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平台,面向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企业提供的第三方物流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等。

* 只具有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简单研发设计与低水平的重复性服务技术除外。

(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 1.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展城市智能管理、城市感知认知、智慧决策等服务的支撑技术;城市数据支撑平台与智慧城市运营平台技术等。

2.互联网教育

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和集成方案设计技术,面向个人、企业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智能设备和网络学习环境等服务的支撑技术;面向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工具、教育平台运营及维护、内容制作及发布服务的支撑技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术等。

3.健康管理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康复护理服务、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诊断、智能化养老服务的支撑技术等。

4.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

运动营养、运动康复治疗、运动伤病防治、慢病的运动预防与干预技术;体育项目活动风险评估与安全保障技术;运动能力的开发与保障技术;运动与健身指导服务技术;反兴奋剂技术等。

基于互联网及人体动作识别、运动能量消耗评估的健身与监控设备开发技术;基于运动定位追踪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平台开发技术;运动与游戏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等。

* 一般体育产品生产开发和服务技术除外。

(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1.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

舞台美术、灯光、音响、道具、乐器、声学产品等的新技术及集成化舞台设计技术;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声音、数字动漫、数字表演、数字体验等制作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重构等内容制作技术;文化体感支撑技术;网络视听新媒体及衍生产品开发支撑技术;艺术品鉴证技术;网络游戏引擎开发技术;网络游戏人工智能(AI)开发技术;其他支撑体现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文艺创作、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技术。

2.传播与展示技术

新型数字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传输和播放技术、时空再现技术;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智能电视终端技术;出版物实时出版和交互式展示技术等。

* 院线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服务除外。 3.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

文物发现、保护、修复、鉴定、原物识别的支撑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可移动立体文化资源、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等。

4.运营与管理技术

后台服务和运营管理平台支撑技术;数字电视网与动漫制作基地管理支撑技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撑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

* 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并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票务公司利用相关技术提供送票服务的除外。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太阳能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利用技术。

* 简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2.风能

大容量风电机组设计技术;海上风电技术;风电并网技术;风电场配套技术;风电蓄能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风能技术。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风电技术除外。 3.生物质能

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成型及高效燃烧技术;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生物质能技术。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质燃烧技术除外。 4.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高效地热能发电技术;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其他新机理、高转化效率的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技术。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及关键设备、高性能燃料元件技术、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技术,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快中子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等。

2.氢能

天然气制氢技术,化工、冶金副产煤气制氢技术,低成本电解水制氢技术,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氢加注设备和加氢站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以氢为燃料的发动机与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等。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其它新型高性能绿色电池技术;先进绿色电池材料制造工艺与生产技术等。

2.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动力电池(组)技术;新型高性能炭铅动力电池(组)技术;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技术等。

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去质子膜燃料电池技术;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技术;微型化燃料电池技术;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光催化-燃料电池联用技术;燃料电池管理及工程技术等。

4.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新型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技术,高性价比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等。

(四)高效节能技术 1.工业节能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新型高效通用设备技术;新工艺节能技术等。 2.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低温余热及高温固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等。

* 正常生产环节已回收利用技术和一般性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除外。 3.蓄热式燃烧技术

工业炉窑和电站、民用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等。

4.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新技术,电网优化运行分析、设计、管理软件及硬件新技术等。

5.高温热泵技术

地源、水源、空气源、太阳能复合式等高温热泵技术;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等技术。

6.建筑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制造技术等。

7.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工业、建筑领域的能源管理中心、能量系统优化设计、能源审计、优化控制、优化运行管理软件技术等。

8.节能监测技术

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功能全、测量范围广、适应性强的能源测量、记录和节能检测新技术;工业、建筑领域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M&V)软件技术等。

七、资源与环境

(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城镇生活污水高效低耗处理新技术;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及安全消毒处理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城市景观水体质量改善与维护技术;城镇垃圾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渗滤液高效处理技术;医院污水处理新技术等。

2.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有毒有害与放射性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高氨氮、高磷、高色度废水处理技术;高含盐废水与反渗透膜浓水处理技术;船舶压载水处理新技术;新型高效工业废水处理材料制备技术;高效无磷水处理药剂制备技术等。

3.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

农业施肥/施药等造成水体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水产养殖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技术;畜禽养殖场高浓度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农村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技术等。

4.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

流域分散点源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流域目标水体的富营养化控制技术;水面浮油污染治理技术等。

5.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城市节水器具开发与应用技术;新型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作物高效保水材料技术;水环境修复技术;雨水高效收集与利用技术;苦咸水、海水淡化利用技术及相关材料装备制造技术;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污技术等。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城镇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技术;城镇供水微污染控制技术;高效除藻及藻毒素处理技术;高级预氧化安全处理技术;高效混凝技术;高效吸附与过滤技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检测与去除技术;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煤的低污染燃烧技术;高效低耗烟气脱硝、脱硫、除尘及除汞技术;烟气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烟气中的细颗粒物高效分离技术;烟气中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等。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捕集器及再生技术;机动车尾气催化氧化与还原技术;汽油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和车载诊断(OBD)技术;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摩托车尾气净化技术,油气泄漏控制技术等。

3.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

工业炉窑烟气脱硝技术、脱硫技术、除尘技术;工业炉窑烟气细颗粒物分离技术;工业炉窑烟气治理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炉窑烟气中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等。

4.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

有机废气高效吸附与回收技术;有机废气高效低耗催化燃烧技术;恶臭废气收集与控制技术;二噁英产生控制与高效脱除技术;汞的减排与回收控制技术;其他工业有毒有害废气高效低耗净化技术等。

5.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公共设施异味源防治技术;地下建筑空气污染防治技术;汽车隧道空气污染防治技术等。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危险固体废弃物高效焚烧技术;焚烧渣、飞灰、烧结灰和煅烧灰等处置技术;危险固体废弃物运输及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危险废物固化技术;医疗废物收运与处置技术;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等。

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技术等。 3.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生活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分类回收技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大型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热能回收利用及尾气净化技术;填埋场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填埋场高效防渗技术等。

4.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建筑垃圾的分类与再生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技术;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等。

5.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固体废物破碎、分选等预处理技术;餐厨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有机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有机质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等。

6.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废电池、废电器电子设备、废塑料、等社会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1.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新型吸声、隔声、隔振、减振材料制造技术;噪声、振动防治与控制技术等。

2.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

核设施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辐射源、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等。

(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1.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噪声环境质量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大气、水、噪声污染源在线连续自动监测预警技术等。

2.应急环境监测技术

现场污染物快速测定技术;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等。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技术;海洋、农业、草原、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脆弱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转基因生物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技术;敏感指示生物监测技术;生物入侵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4.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

水、土壤、大气中非常规污染物分析监测与防治技术等。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技术;河道生态修复、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防治等小流域综合整治技术;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湿地保护、恢复及相关监测技术;矿山环境损害评估、监测与恢复技术;小流域生态监测、功能恢复与重建技术等。

(七)清洁生产技术

1.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型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清洁生产设计关键技术等。

2.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高效短流程、无水(少水)纺织印染技术;清洁造纸技术;可循环钢铁冶炼流程工艺技术;清洁能源汽车生产技术;电厂海水循环冷却技术;高效洗煤、选煤技术;煤炭高效开采技术;煤液化、煤气化以及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生产技术;重污染行业有毒有害原材料、溶剂和催化剂等的替代技术;臭氧层损耗物质替代新技术等。

3.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环保基础材料制备技术,环保包装材料制备技术等。

(八)资源勘查、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1.资源勘查开采技术

深地矿产资源立体探测、勘查、评价和开采技术;海洋矿产资源探测技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评价、钻探、开采和实验测试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技术;干热岩资源勘查与高温钻探技术;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等。

2.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深层和复杂矿体规模化开采技术;多金属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综合回收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矿技术;细菌浸出技术;复杂难处理氧化矿中有价金属的高效低耗分离提取技术;新型高效浮选捕收剂、抑制剂和活化剂的合成与制备技术;采矿、选矿装备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和专用化技术;采矿、选矿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信息技术;难处理黑色金属矿综合利用新技术;非金属矿高效分离提纯和深加工新技术等。

3.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伴生贵金属、稀散元素的富集提取分离技术;伴生非金属矿物的回收、提纯、深加工技术等。

4.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低品位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与分离提取技术;尾矿制粒堆浸技术;尾矿中有价元素二次富集综合回收技术;尾矿资源化稀有稀散组分实验测试与综合利用技术;低品位资源预富集新技术等。

*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三废”处理技术;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生产技术;未通过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物种等技术;存在二次污染又缺乏解决途径的技术除外。

5.放射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

铀矿攻深找盲技术;放射性资源分类技术,砂岩铀矿高效地浸采铀技术;铀煤及铀与其他共伴生资源协调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等。

6.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放射性废液处置技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 7.绿色矿山建设技术

绿色矿山设计与施工技术,资源绿色开采技术,资源高效选冶技术,矿区生态高效修复技术等。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符合国际、国内主流技术标准的现场总线技术;符合IEEE802.3国际标准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等。

2.嵌入式系统技术

基于DSP、FPGA、CPLD、ARM等嵌入式芯片的各种高性能控制与传感器系统关键技术;用于流程工业的高性能测控系统、智能型执行器、智能仪表技术等。

3.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

以Compact PCI、PXI、ATCA、PCI Expre、PXI Expre等总线技术为核心,可使用多种操作系统和图形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和“即插即用”功能,可构成安全性高、容错能力强的新一代高可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关键技术等。

4.制造执行系统(MES)技术

面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加工、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等。

* 不具有通用性的应用软件除外。 5.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

基于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面向连续生产过程、离散生产过程或混合生产过程的多功能组态软件、仿真技术与软件、具有冗余容错功能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等。

(二)安全生产技术 1.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煤矿事故防控技术;非煤矿山事故防控技术;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等。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运安全保障技术;典型石化过程安全保障技术;化工园区事故防控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技术等。

3.其它事故防治及处置技术

冶金等工贸企业领域事故防治及应急处置技术;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智能安全监管执法技术等。

(三)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传感器

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技术;新型电子皮肤传感器技术等。

*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提高的传感器除外。 2.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适用于实时在线分析、新型现场控制系统、e网控制系统、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项目在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等。

* 技术含量低和精度低的传统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3.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用于安全监控、产品质量控制的科学分析仪器和检测仪器技术等。 *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4.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精密成形、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亚微米到纳米级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激光加工中的测控仪器仪表、制造中的无损检测仪器仪表以及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系统技术;裸眼3D膜质量检测仪器技术等。

5.微机电系统技术

以微米、纳米加工技术为基础制造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等于一体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等。

(四)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1.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高档数控系统、精密伺服驱动系统等高档数控设备关键功能部件及配套零部件技术;超精密数控机床、超高速数控机床、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高效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超硬材料特种加工机床等高端数控装备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技术;高档数控装备关键功能部件和整机性能测试实验技术;大型特殊部件精密加工技术;兵器设计与制造先进技术等。

* 低端数控及应用系统除外。 2.机器人

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高精度减速器与绝对值编码器、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视觉系统等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技术;先进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先进服务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 四自由度以下的低端机器人系统除外。 3.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高压、高频、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技术;智能型电力电子模块技术;大功率变频技术与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技术;高效节能传动技术与应用系统技术;用于各类专用装备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 采用通用电机的普通调速系统除外。 4.特种加工技术

激光器、大功率等离子束发生器、超高硬度刀具等特殊加工装备单元技术;激光加工技术;面向精密加工和特殊材料加工的特种加工技术;柔性印刷设备技术等。

5.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技术

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关键装备与制造技术;新型及专用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6.增材制造技术

基于三维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控制、材料快速堆积成形工艺的增材制造技术等。

7.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盾构机/TBM再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关键件再制造技术;其他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五)新型机械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1.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

重要主机配套用的精密轴承制造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密封、传动、紧固、液压、气动类产品或元件制造技术;精密、复杂、长寿命、快速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等。

* 常规通用工艺技术,结构、性能、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除外。

2.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新型高性能流体混合、分离与输送机械制造技术;利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术装备的起重运输、物料搬运等设备制造技术;特大型专用构件成形加工技术;其他新机理、节能环保型机械设备专用部件及动力机械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除外。 3.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微纳机电系统、微纳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和强场制造相关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大型资源勘探开采、深海作业等专用功能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等。

* 工作环境和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产品或装备除外。 4.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与纺织机械及配套部件相关的高精度驱动、智能化控制、高可靠性技术;各类纺织设备的控制/计量/检测/调整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在线检测控制系统、高性能产品检测仪器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等。

* 普通纺织机械及检测系统除外。

(六)电力系统与设备 1.发电与储能技术

发电厂优化控制技术;火电厂自启停控制系统(APS)技术;发电机组新型励磁和调速技术;超导发电与储能技术;数字化量测、控制与保护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技术及其与大规模储能联合运行技术;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实时监测技术;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技术;新型孤岛检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测与保护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不同储能系统的高效率智能化双向变流器、新型集中与分散孤岛检测、分散计量测控系统和中央测控系统技术等。

* 小型火力发电厂和小型水电站应用系统除外。 2.输电技术

智能输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技术;低噪声导线、大截面导线、高强度节能型金具、新型避雷器、绝缘子等的制造技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控硅元件及换流器、换流变压器、直流套管、交/直流滤波器、平波电抗器、隔离刀闸与快速接地开关、避雷器等设备的制造技术,控制保护和测量设备技术;基于暂态行波等新型故障信息的继电保护和故障测距技术;大电网互联、远距离输电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等。

* 传统的输电技术、常规的输电设备除外。 3.配电与用电技术

智能配用电技术;开关和开关柜集成技术;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技术;高可靠性电缆、新型真空开关、先进节电装置的制造技术、先进无功功率补偿技术;节能节电控制装置及其综合管理系统技术;区域的在线动态谐波治理技术;电能质量检测、评估、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用电信息新型采集技术;用户侧的智能表计及需求响应技术等。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4.变电技术

智能变电技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高压组合电器、自能式六氟化硫(SF6)断路器、大容量变压器的制造技术;改进触头系统、传动系统或者具有高效防腐技术的新型高压隔离开关技术;高效节能变电站技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综合状态检测和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开关柜技术;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智能化终端装置技术;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等。

* 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除外。 5.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全过程仿真技术;电力设备在线检测技术;电力系统虚拟仪器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技术;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技术;高速高可靠电力通信技术等。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七)汽车及轨道车辆相关技术 1.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先进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车用发动机的清洁燃烧技术;先进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车用发动机尾气排放净化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清洁代用燃料发动机技术;先进电控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发动机电控单元和匹配标定系统技术、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技术、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系统技术、先进增压器及其控制系统技术、可变进气及其控制系统、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系统技术、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技术等。

* 技术性能一般的车用发动机技术除外。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先进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信息化和车联网技术等。

* 技术性能一般的汽车零部件技术除外。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新型储能及其管理系统、车载及地面充电系统、动力耦合装置及电动辅助系统技术;新能源汽车试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4.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

整车和发动机设计及性能分析软件,整车性能试验测试系统、交流电力测功机、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分析系统、瞬时燃油计量和车载扭矩测试系统、发动机燃烧分析系统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5.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高速列车及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的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轻量化车体设计制造技术,轨道车辆转向架和车体减振降噪技术、牵引传动系统的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高速列车牵引变流技术、牵引控制系统技术、牵引变压系统技术、网络控制系统技术、总体集成技术、制动系统技术;混合动力动车组和机车的整车及转向架设计、集成和制造先进技术;大轴重机车和货车转向架的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万吨重载列车电控制动技术;快捷货车总体集成、车体及转向架技术;公路、铁路联运车辆关键及配套技术等。

(八)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1.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高技术、高附加值环保节能型船舶设计制造与节能减排系统技术。 2.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海上工程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科学考察船、海洋调查船等勘探与开发装置、海洋矿产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海上风电等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设计制造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心配套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等。

(九)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1.乐器制造技术

乐器及其器材加工和调试新技术;MIDI系统生产调试技术等。 2.印刷技术

改造传统印刷的高新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绿色印刷工艺技术;特种印刷工艺技术等。

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商

www.daodoc.com

苏州佳晖倍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秉承“信任源于诚信,品质缔造永久”的经营宗旨,以科技顾问商业运营模式,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科技顾问服务,科技顾问全流程服务包括:立项调研、挖掘与布局、获权代理、企业运营各种环节知识产权保护、预警与应急、侵权与救济;数据管理、期限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流程管理、文本管理、产业化实施、许可经营或转让、资本化运作、IP战略联盟、技术与标准结合,政府科技项目规划辅导:企业科技资质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帮助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合理规划申报各类科技项目,获得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推荐第6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简要版)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又名:嵌入式软件、管理软件、其它软件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

(二) 微电子

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产品设计、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芯片制造

(三)计算机及网络

计算机及终端、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网络、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四)通信

光传输、小型接入设备、无线接入、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软交换和VoIP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五) 广播电视

演播室设备、交互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保护系统、数字地面电视、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光发射、接收、电台、电视台自动化、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IPTV、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发光、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片式半导体器件、中高档机电组件

(七)信息安全

安全测评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应用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

(八)智能交通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一)医药生物

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生物芯片、生物加工天然药物、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新生物

(二)中药、天然药物

创新药物、中药新品种的开发、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化学药

创新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老年病治疗药物、精神神经系统药物、计划生育药物、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四)新剂型及制剂

缓、控、速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靶向给药系统、给药新及药物新剂型、制剂新辅料

(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医学影像、治疗、急救及康复、电生理检测、监护、医学检验、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

生物催化、微生物发酵新、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生物反应及分离、功能性食品及生物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七)现代农业

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农业生物

三、航空航天

民用飞机、空中管制系统、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半导体材料生产、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人工晶体生长、功能玻璃制造、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

(三)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新型橡胶的合成及橡胶新材料、新型纤维材料、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高分子材 料的循环再利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

(四)生物医用材料: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骨科内置物、口腔材料、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五)、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新型催化剂、新型橡塑助剂、超细功能材料、功能精细化学品

五、高服务业

共性、现代物流、集成电路、业务流程外包(BPO)、文化创意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咨询服务、精密复杂模具设计、生物医药、工业设计

六、新能源及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太阳能: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

2、风能:1.5MW以上风力发电、风电场配套

3、生物质能:生物质发电关键及发电原料预处理、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生物质气化和液化、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大中型生物质能利用

4、地热能利用

(二)核能及氢能:核能、氢能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

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燃料电池、热电转换

(四)高效节能

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蓄热式燃烧、低温余热发电、废弃燃气发电、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输配电系统优化、高泵热泵、蓄冷蓄热、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节能监测、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

七、资源与环境

(一)水污染控制

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面源水污染的控制、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饮用水安全保障

(二)大气污染控制

煤燃烧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

(四)环境监测: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应急监测、生态环境监测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关键、绿色制造关键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八、高新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于PC的控制系统、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新型自动化仪表、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新型传感器、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

(三)先进制造: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机器人、激光加工、电力电子、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

(四)新型机械:机械基础件及模具、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六)汽车行业相关: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前端

推荐第7篇: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2014年度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发挥科技对“三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高新技术若干重点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工业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一、申报计划范围

(一)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1.科技援疆专项计划

2.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专项计划

(二)基本科技计划

1.科技攻关计划

2.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计划

二、申报内容

(一)重点支持方向

1.电子信息

基于云计算模式下的软件和基于物联网的软件应用开发;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制造执行系统(MES)和管控一体化系统;智能交通产品开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线设计、改造技术;无人机在公共安全与灾害防控

— 1 —

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等。

2.新材料

新型碳材料、石油化工新制剂、纺织新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绿色建筑新材料、风电配套新材料等研发;铝及铝合金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专用树脂开发与产业化技术;有机硅改性材料开发与产业化技术等。

3.光机一体化

光机一体化新型机械产品与装备的研究开发;电力系统关键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技术;基于数字医疗设备的二次开发与利用技术;先进制造信息化示范工程等。

4.生物医药

新疆特色资源中间体的提取和利用技术及产品;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植物与化学创新药物、制剂新技术及产品等研制与开发。

5.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

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硅芯拉制关键技术和高纯多晶硅低成本制造技术、大尺寸高纯碳化硅晶体材料制备技术、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工业生产高效节能装置及工艺和建筑节能技术等研制与应用。

6.资源与环境

工业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新技术及装备;大型电厂烟气脱硫新技术;煤化工尾气低水高效利用技术与产品;高耗能和高排放企业负压除尘技术开发与关键装备研制;城市道路— 2 —

高效融雪除冰技术及装备;城市垃圾、污泥、矿产废弃物、工业废渣等安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制。

7.现代服务业

科技文化创新技术与产品、中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技术;服务外包设计、会展、网游及动漫等软件开发;团场城镇建筑节能、清洁能源、废弃物整治、生物医药等综合性服务体系开发;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与产品等研制。

8.农机与节水装备

各种新型农林牧生产机械装备研制、大型农机装备引进消化与创新、新型节水器材与生产装备研制、农机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装备研制与应用等。

9.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特色林果干燥加工技术及装备;特色林果和蔬菜的贮藏、保鲜、冷链物流技术;特色资源功能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及新产品研发;特色资源加工与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乳制品加工新技术与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检验技术与设备等研制等。

10.农用投入品

畜禽渔用有机饲料、生物饲料、免疫增强剂、生物抗菌制品、中草药制品;重大人畜共患疾病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重大疫病防治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及生产技术;大田作物安全、高效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新产品及生产技术;专用高效肥新产品及生产技术;适宜随水滴施促生抗菌微生物

— 3 —

制品研制及生产工艺技术研究等。

11.科技创新平台

不同行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建设;指导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二)申报说明

1.科技援疆计划

兵团企事业单位联合疆外具有科技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共同申报。内容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为主,着力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突出作用的关键技术。

2.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专项计划

(1)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依托行业中科技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研究机构和院校建设,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计划。以行业大型企业为主体,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组织机构为基础,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合体。

(3)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计划。面向社会从事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科技企业孵化以及知识产权代理等专业化的公共服务机构。

(4)重点新产品后补助计划。采用新技术,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和改进的传统产品,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 4 —

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5)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计划。从内地引进达产三年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申报对象,申报要具有明确产品目标导向和产业化前景,并已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3.基本科技计划

(1)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解决兵团“三化”建设中具有共性的关键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2)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计划

①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培育具有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能参与疆内外竞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支持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② 科技人员服务南疆专项计划:围绕南疆经济结构调整,用创新手段支撑产业发展,解决急需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③ 兴边富民科技专项项目:边境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④ 火炬计划与贴息计划项目: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主要以贷款为主,贴息为辅,部分项目给予一定的引导资金支持。

— 5 —

(三)申报要求

1.科技援疆、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专项、科技攻关、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火炬、重点新产品后补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计划项目,

二、

六、八师、石河子大学、农垦科学院等总数限报15项,其他各师及院校总数限报10项。请各师、院校注意保持各计划间项目申报数量相对平衡,勿集中申报某几类计划;

2.科技人员服务南疆专项仅限

一、

二、

三、十四师申报;兴边富民科技专项仅限

四、

五、

九、

十、十三师申报,每个师限报2项;

3.火炬贴息计划仅支持2013年所立火炬计划项目;

4.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师限报3个;

5.申报项目实施年限一般为1-3年;

三、联系方式

兵团科技局联系人:蒋新月吴大勇张玉和

联系电话:0991-2896170

科技处联系人:曾明军

联系电话:0993-2058190

— 6 —

推荐第8篇: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三级目录)08

附: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四、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电子信息技术 .......................................................11

(一)软件 .......................................................11

1、系统软件 ..................................................11

— 1 —

2、支撑软件 ..................................................11

3、中间件软件 ................................................11

4、嵌入式软件 ................................................11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11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11

7、图形和图像软件 ............................................12

8、金融信息化软件 ............................................12

9、地理信息系统 ..............................................12

10、电子商务软件 .............................................12

11、电子政务软件 .............................................12

12、企业管理软件 .............................................12

(二) 微电子技术 ................................................12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12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13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13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13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13

6、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13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13

1、计算机及终端技术 ..........................................13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 ....................................13

3、网络技术 ..................................................14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14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14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14

(四)通信技术 ...................................................14

1、光传输技术 ................................................14

2、小型接入设备技术 ..........................................14

3、无线接入技术 ..............................................15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 ....................................15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15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15 — 2 —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15

(五) 广播电视技术 ..............................................15

1、演播室设备技术 ............................................15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16

3、信息保护系统 ..............................................16

4、数字地面电视技术 ..........................................16

5、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16

6、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16

7、光发射、接收技术 ..........................................16

8、电台、电视台自动化技术 ....................................16

9、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16

10、IPTV技术 ................................................16

11、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17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7

1、半导体发光技术 ............................................17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 ....................................17

3、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 ........................................17

4、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17

(七)信息安全技术 ...............................................17

1、安全测评类 ................................................17

2、安全管理类 ................................................17

3、安全应用类 ................................................18

4、安全基础类 ................................................18

5、网络安全类 ................................................18

6、专用安全类 ................................................18

(八)智能交通技术 ...............................................18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 ..................................18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 ..................18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 ..........................18

4、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19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19

(一)医药生物技术 ...............................................19

— 3 —

1、新型疫苗 ..................................................19

2、基因工程药物 ..............................................19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19

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19

5、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 ....................................19

6、生物芯片 ..................................................20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20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20

9、新生物技术 ................................................20

(二)中药、天然药物 .............................................20

1、创新药物 ..................................................20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20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20

(三)化学药 .....................................................21

1、创新药物 ..................................................21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21

3、抗肿瘤药物 ................................................21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21

5、老年病治疗药物 ............................................21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21

7、计划生育药物 ..............................................21

8、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 ........................................21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21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22

11、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22

(四)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22

1、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固体、液体及复方 ..................22

2、靶向给药系统 ..............................................22

3、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22

4、制剂新辅料 ................................................22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23

1、医学影像技术 ..............................................23 — 4 —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 ......................................23

3、电生理检测、监护技术 ......................................23

4、医学检验技术 ..............................................23

5、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23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23

1、生物催化技术 ..............................................23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 ..........................................23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24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24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24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24

(七)现代农业技术 ...............................................24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4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24

3、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24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5

5、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25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25

7、农业生物技术 ..............................................25

三、航空航天技术 .......................................................25

1、民用飞机技术 ..............................................25

2、空中管制系统 ..............................................25

3、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 ................................26

4、卫星通信应用系统 ..........................................26

5、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26

四、新材料技术 ..........................................................26

(一)金属材料 ...................................................26

1、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 ............................26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27

3、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 ....................27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 ....................27

6、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 ........................................28

— 5 —

7、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技术 ..................................28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 ............................28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28

10、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 .................28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29

1、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 ................................29

2、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 ....................................29

3、人工晶体生长技术 ..........................................29

4、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29

5、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29

(三)高分子材料 .................................................30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30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30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 ..........................30

4、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 ............................30

5、新型纤维材料 ..............................................30

6、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30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31

(四)生物医用材料 ...............................................31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31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1

3、骨科内置物 ................................................31

4、口腔材料 ..................................................31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31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31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31

(五)、精细化学品 ...............................................32

1、电子化学品 ................................................32

2、新型催化剂技术 ............................................32

3、新型橡塑助剂技术 ..........................................32

4、超细功能材料技术 ..........................................32

5、功能精细化学品 ............................................32 — 6 —

五、高技术服务业 .......................................................32

1、共性技术 ..................................................32

2、现代物流 ..................................................33

3、集成电路 ..................................................33

4、业务流程外包(BPO) .......................................33

5、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33

6、公共服务 ..................................................33

7、技术咨询服务 ..............................................33

8、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33

9、生物医药技术 ..............................................33

10、工业设计 .................................................34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34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34

1、太阳能 ....................................................34

2、风能 ......................................................34

3、生物质能 ..................................................35

4、地热能利用 ................................................36

(二)核能及氢能 .................................................36

1、核能技术 ..................................................36

2、氢能技术 ..................................................36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36

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36

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36

(四)高效节能技术 ...............................................36

1、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36

2、蓄热式燃烧技术 ............................................37

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37

4、废弃燃气发电技术 ..........................................37

5、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37

6、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37

7、高泵热泵技术 ..............................................37

8、蓄冷蓄热技术 ..............................................37

— 7 —

9、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37

10、节能监测技术 .............................................37

11、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37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37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38

1、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38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38

3、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 ............................38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38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38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38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38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38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9

3、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39

4、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 ........................39

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39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39

1、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39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9

3、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39

(四)环境监测技术 ...............................................39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39

2、应急监测技术 ..............................................40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40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40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40

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40

2、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40

3、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40

4、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41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41

— 8 —

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41

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41

3、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41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41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42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42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42

3、基于PC的控制系统 .........................................42

4、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42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42

1、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 ........................................42

2、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 ......................................42

3、新型传感器技术 ............................................42

4、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43

5、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43

(三)先进制造技术 ...............................................43

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43

2、机器人技术 ................................................43

3、激光加工技术 ..............................................43

4、电力电子技术 ..............................................43

5、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44

(四)新型机械 ...................................................44

1、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 ......................................44

2、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44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44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44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45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45

4、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45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45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 ......................................45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45

— 9 —

3、汽车电子技术 ..............................................46

4、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46 — 10 —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小型专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基于EFI的通用或专用BIOS系统技术等。

2、支撑软件

测试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软件管理工具套件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技术;虚拟现实(包括游戏类)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技术;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绑定等的工具软件技术;面向行业应用及基于相关封装技术的软件构件库技术等。

3、中间件软件

中间件软件包括: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和面向Web服务及SOA架构的应用服务器;面向业务流程再造;支持异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控制等。

4、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Java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研发及生成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支撑平台(包括: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信息家电软件平台、汽车电子软件平台等)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等。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包括: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技术;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技术;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技术等。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是指针对中国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开发的识别、编辑、翻译、印刷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包括:基于智能技术的中、外文字识别软件技术;字处理类(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技术;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技术;语音识别软件和语音合成软件技术;集成中文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合成、机器翻译等多项智能中文处理技术的应用软件技术;具有多语种交叉的软件应用开发环境和平台构建技术等。

— 11 —

7、图形和图像软件

支持多通道输入/输出的用户界面软件技术;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技术;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技术;具有交互功能与可量测计算能力的3D软件技术;具有真实感的3D模型与3D景观生成软件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技术等。

8、金融信息化软件

金融信息化软件是指面向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等金融领域服务业务创新的软件。包括:支持网上财、税、库、行、海关等联网业务运作的软件技术;基于金融领域管理主题的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及其应用等技术;金融行业领域的财务评估、评级软件技术;金融领域新型服务模式的软件技术等。

9、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GIS软件平台构建技术;基于3D/4D(即带有时间标识)技术的GIS开发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GIS软件包技术等。

10、电子商务软件

基于Web服务(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环境及其生成工具软件或套件的技术;面向电子交易或事务处理服务的各类支持平台、软件工具或套件的技术;支持电子商务协同应用的软件环境、平台、或工具套件的技术;面向桌面和移动终端设备应用的信息搜索与服务软件或工具的技术;面向行业的电子商务评估软件或工具的技术;支持新的交易模式的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技术等。

11、电子政务软件

用于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或平台的软件构件及工具套件技术;跨系统的电子政务协同应用软件环境、平台、工具等技术;应急事件联动系统的应用软件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现场及移动监管稽核软件和工具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跨业务系统工作流软件技术;异构系统下政务信息交换及共享软件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决策支持软件和工具技术等。

12、企业管理软件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技术;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技术;企业集群协同的供应链管理(SCM)软件技术;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技术等。

(二) 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自主品牌ICCAD工具版本优化和技术提升,包括设计环境管理器、原理图编辑、版图编辑、自动版图生成、版图验证以及参数提取与反标等工具;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专用 — 12 — 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音视频电路、电源电路等量大面广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通用芯片CPU、DSP等的开发与产业化;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点整机配套的集成电路产品,3G移动终端电路、数字电视电路、无线局域网电路等。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小外型有引线扁平封装(SOP)、四边有引线塑料扁平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高密度塑封的大生产技术研究,成品率达到99%以上;新型的封装形式,包括采用薄型载带封装、塑料针栅阵列(PGA)、球栅阵列(PBGA)、多芯片组装(MCM)、芯片倒装焊(FlipChip)、WLP(Wafer Level Package),CSMP(Chip Size Module Package),3D(3 Dimension)等封装工艺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品种的测试软件,包括圆片(Wafer)测试及成品测试。芯片设计分析验证测试软件;提高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使用效率的软/硬件工具、设计测试自动连接工具等。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CMOS工艺技术、CMOS加工技术、BiCMOS技术、以及各种与CMOS兼容工艺的SoC产品的工业化技术;双极型工艺技术,CMOS加工技术与BiCMOS加工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电力电子集成器件工艺技术。

6、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高速PIN-FET模块;阵列探测器;10Gbit/s-40Gbit/s光发射及接收模块;用于高传输速率多模光纤技术的光发射与接收器件;非线性光电器件;平面波导器件(PLC)(包括CWDM复用/解复用、OADM分插复用、光开关、可调光衰减器等)。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技术

手持和移动计算机(HPC、PPC、PDA);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包括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包括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等;基于电信网络或/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终端等。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复印机等;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关键部件,

— 13 — 包括打印机硒鼓、墨盒、色带等;计算机使用的安全存储设备,存储、移动存储设备等;基于USB技术、蓝牙技术、闪联技术标准的各类外部设备及器材;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基于视频、射频等识别技术。

3、网络技术

基于标准协议的(如SNMP和ITSM等)的应用于企业网和行业专网的信息服务管理和网络管理软件,包括监控软件、IP业务管理软件等; ISP、ICP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等;用于企业和家庭的中、低端无线网络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关、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以及符合蓝牙、UWB标准的近距离(几米到十几米)无线收发技术等;向IPv4向IPv6过渡的中、低端网络设备和终端。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包括低空遥感系统、基于导航定位的精密测量与检测系统、与PDA及移动通信部件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设备等;导航定位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包括基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主动/被动的导航、定位设备及公众服务系统;基于位置服务(LBS)技术的应用系统平台;时空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技术等。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融合多种通信手段的企业信息通信集成技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工作流、多媒体;基于SOA架构建立的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面向特定行业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或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和模块、嵌入式软件平台及协议软件等;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网络接口产品模块、软件等。

* 采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产项目除外。

(四)通信技术

1、光传输技术

可用于城域网和接入网的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包括:中/低端新型多业务光传输设备和系统;新型光接入设备和系统;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复用传输设备和系统;光传输设备中新型关键模块光传输系统仿真计算等专用软件。

2、小型接入设备技术

适合国内的网络状况和用户特殊应用需求的小型接入设备技术,包括:各类综合接入设备,各种互联网接入设备(IAD);利用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CATV 接入等的行业专用接入设备(包括远程监控等);其它新型中小型综合接入设备。

— 14 —

3、无线接入技术

调制方式多样、能适应复杂使用环境的移动通信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设备及其关键部件,包括: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如包括基站、终端、网关等;基于IEEE802.11等协议的基站与无线局域网终端设备;基于IEEE802.16等协议的宽带无线城域网终端设备、系统和技术;各类高效率天线终端设备和特种天线技术和设备等;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各种无线城域网设备和系统,包括增强型WLAN基站和终端等。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

适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等的系列配套技术,包括:3G系统的直放站(含天线)配套设备;用于各种基站间互联的各种传输设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优化软件与工具;基站与天线的RF信号光纤拉远传输设备;移动通信的网络测试、监视和分析仪表等;数字集群系统的配套技术;其它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技术。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基于分组交换原理的下一代网络系统和设备技术,包括:中小型IP电话系统及设备;面向特定行业和企业应用、集成VoIP功能的呼叫中心系统及设备; VoIP系统的监测和监控技术等。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网络和资源管理系统;结算和计费系统;业务管理和性能分析系统;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各类通信设备的测试系统;适用于上述系统的组件产品,包括各类中间件等。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固定网、2.5G/3G移动、互联网等网络的增值业务应用软件技术,包括:各类增值业务的综合开发平台;流媒体、手机可视电话、手机QQ、IPTV等的应用系统;基于电信网、互联网等的增值业务和应用系统;基于P2P技术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即时通信系统等;基于现有网络技术的增值业务平台;支持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增值业务应用平台及系统。

(五) 广播电视技术

1、演播室设备技术

与数字电视系统相适应的各类数字化电子设备技术,包括:演播室数字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切换控制台、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服务器;节目的电子交换、节目制播系统软件、面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加解密和密钥管理、数字版权保护等系统;适合我国地面电视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设备;地面—有线合一的数字电视传输设备;符合我国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发射与转发设备;卫星数字电视调制器、有线数字电视调制器、地面数字电视调制器;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及设备;用于IP网络、移动接收服务网络的数据网关,数据协议转发服务器;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以电子节目指南、综合信息发布、数据广播、以及交互电视等构成的业务应用系统。

— 15 —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能够实现交互式控制的服务端系统技术。

3、信息保护系统

能够实现各种信息媒体整体版权保护的系统技术。

4、数字地面电视技术

可提高收发机性能的技术,与单频组网、覆盖补点、专用测试等应用相关的技术,包括: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广播信号覆盖补点器;GB20600-2006广播信号发生器;GB20600-2006广播信号分析仪等。

5、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符合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设备技术,包括:数字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广播电视复用器;数字广播电视信道编码调制器;无线地面数字广播技术。

6、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公共交通、公共场所等各类专业级网络化的音视频处理系统技术。

7、光发射、接收技术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发射和光接收设备的技术,包括:激光器模块;光电转换模块;调幅返送光发射机;室外型宽带光接收机等。

8、电台、电视台自动化技术

适合电台、电视台开展音频及视像节目编、采、播业务的技术,包括:具备发射机单机模拟量、开关量的选择与采集,控制信号接口选择功能的设备;能对发射机工作状态实现控制、监测、记录、分析、诊断、显示、报警等功能的设备;能对全系统实现数据处理的计算机设备;能对发射机房多机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的设备等。

9、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卫星、有线、无线电视传输的、能实现分级网络运营管理、能实现全网传输设备的维护、设置及业务管理一体化的软件系统的技术,包括: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的管理系统;有线电视分配网网络管理系统等。

10、IPTV技术

电信、计算机和广电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融合的技术,包括:IPTV路由器和交换器; IPTV终端设备; IPTV监管系统和设备; IPTV前端设备等。

— 16 —

11、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移动办公软件技术,包括:个人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便携式个人信息综合处理终端等。 * 采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产项目除外。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外延片制造技术,生长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外延片技术,包括:采用GaN基外延片/Si基外延片/蓝宝石衬底外延片技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制作技术;大功率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技术;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技术;半导体照明用长寿命高效荧光粉、热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装树脂材料和热沉材料技术等。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

片式复合网络、片式EMI/EMP复合元件和LTCC集成无源元件;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片式NTC、PTC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等。

3、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

小型、超小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采用低弧度键合、超薄封装的相关产品;功率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等。

4、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符合工业标准的超小型高密度高传输速度的连接器;新一代通信继电器,小体积、大电流、组合式继电器和固体光MOS继电器;高保真、高灵敏度、低功耗电声器件;刚挠结合板和HDI高密度积层板等。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安全测评类

网络与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技术;对安全产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能满足行业或用户对安全产品自测评需求的技术等。

2、安全管理类

具备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技术;具备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统一配置、分发和审核功能的安全管理类技术等。

— 17 —

3、安全应用类

具有电子政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技术;具有电子商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技术;具有公众信息服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技术等。

4、安全基础类

操作系统安全的相关支撑技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相关支撑技术;安全路由和交换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安全中间件技术;可信计算和标识认证相关支撑技术等。

5、网络安全类

网络攻击防护技术;网络异常监控技术;无线与移动安全接入技术;恶意代码防护技术;网络内容安全管理技术等。

6、专用安全类

密码及其应用技术;安全隔离与交换等边界防护技术;屏蔽、抑制及干扰类电磁泄漏发射防护和检测技术;存储设备和介质中信息的防护、销毁及存储介质的使用管理技术;高速安全芯片技术;安全事件取证和证据保全技术等。

* 市场前景不明朗、低水平重复,以及简单的技术引进类信息安全软件及其相关产品除外。

(八)智能交通技术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

具备可扩展性的适于中小城市信号设备和控制技术;可支持多种下端协议的上端控制系统的软件技术研发;交通应急指挥管理相关设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网络环境下的外场交通数据综合接入设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的软件技术研发等。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

采用微波、主被动红外、激光、超声波技术(不含视频)设备,可用于采集交通量、速度、车型、占有率、车头时距等交通流参数;车辆、站场枢纽客流统计检测设备生产及分析技术; 用于公众服务的动态交通信息融合、处理软件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设备的软件研发和生产技术;内河船舶交通量自动检测设备技术研发等。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

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含车、路边设备)技术研发;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研发,要能够支持现金、信用卡、预付费卡等多种支付方式;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相关设备和系统的技术研发等。

— 18 —

4、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具有实时接收数据能力,并可进行本地路径动态规划功能的车载导航设备的研发及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技术研发;车载安全驾驶辅助产品生产技术等。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未曾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预防重大疾病的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预防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肝炎、出血热、大流行感冒、疟疾、狂犬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人类疾病和肿瘤的新型疫苗、联合疫苗等,疫苗生产用合格实验动物,培养细胞及菌种等。

2、基因工程药物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单基因遗传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药物、靶向药物,重组人血白蛋白制品等。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用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及其关键技术和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疾病基因治疗类产品,包括: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基因治疗产品;基因治疗药物输送系统等。

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用于肝炎、艾滋病、血吸虫病、人禽流感、性病等传染性疾病和肿瘤、出生缺陷及吸毒等早期检测、诊断的单克隆抗体试剂,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重大动植物疫病、转基因生物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所需的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抗肿瘤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关键技术和系统;先进的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集成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新型基因扩增(PCR)诊断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和人源化/性基因工程抗体。

5、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

面向重大疾病——抗肿瘤蛋白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心脑血管系统蛋白药物(如纤溶酶原,重组溶血栓),神经系统蛋白药物尤其是抑郁药物,老年痴呆药物,肌肉关节疾病的蛋白质治疗药物,以及抗病毒等严重传染病蛋白药物的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各类细胞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促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药物的开发技术;抗病毒、抗肿瘤及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核酸类药物及相关中间体的研究及产业化技术等。

— 19 —

6、生物芯片

重大疾病、传染病、遗传病、地方病等诊断用芯片,生物安全检测用芯片,研究用芯片,进出口检验检疫芯片、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设备及软件等。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采用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转化技术开发生物资源和中药资源,包括: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发酵法生产濒危、名贵、紧缺药用原料和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及新药等。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天然药物的生产、药物活性成份等分离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以及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等,包括: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层析介质及装置;生物、医药用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生物、医药研究、生产及其检测用试剂、试剂盒等。

9、新生物技术

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新生物技术,包括:治疗疾病的干细胞技术及用于基因治疗、新药开发和生物医学的RNAi技术;用于生物医药研究的纳米技术;能提高多肽药物的稳定性和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修饰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创新药物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现代新药开发技术要求的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包括: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以及新发现的中药材和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制剂等。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新的复方制剂,对名优中成药及民族药的二次开发,以及新型中药给药系统品种,包括:透皮制剂、缓控速释制剂、靶向制剂、定位制剂等;作为中药质量控制所必需的中药标准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珍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植(养殖)、良种选育技术;珍贵和濒危野生药材代用品及人工制品;符合种植规范和管理要求的中药材;中药材去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等。

— 20 —

(三)化学药

1、创新药物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包括:通过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天然物质中提取或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用拆分或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新的复方制剂;已有药物新的适应症等。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抗冠心病药物;抗心衰药物;抗血栓药物;治疗脑卒中新药等。

3、抗肿瘤药物

抗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药物;放化疗增敏药物;肿瘤化学预防及用于癌前病变治疗的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新药;其他新型抗肿瘤药物;肿瘤辅助治疗(包括镇痛、止吐、增强免疫功能、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等)药物等。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抗生素;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四环素类抗菌药;手性硝基咪唑类抗原虫、抗厌氧菌药物;多肽类抗生素等。

5、老年病治疗药物

防治骨质疏松新药;老年痴呆治疗新药;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新药;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治疗药物;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便秘治疗药物等。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抗郁抑药;抗焦虑药;精神病治疗药;偏头痛治疗药;儿童注意力缺乏综合症治疗药;癫痫治疗药等。

7、计划生育药物

女用避孕药;男用避孕药;事后避孕药;抗早孕药等。

8、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

艾滋病治疗药物;传染性肝炎治疗药物;结核病防治药物;血吸虫病防治药物;流感、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药物等。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血脂调节药;脂肪肝治疗药物;肥胖症治疗药物等。

— 21 —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罕见病用药;解毒药;诊断用药等(包括X-射线、超声、CT、NMR对比增强剂等)。

11、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手性药物技术(包括:外消旋药物的拆分,无效对映体的转化及生物转化合成技术;包结拆分和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手性药物的生物催化合成技术;新型手性体的设计与合成技术;工业化不对称催化技术;由糖合成手性纯天然化合物和其类似物的开发技术;拆分试剂,手性辅助剂,手性分析用试剂,手性源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等);能大幅度降低现有药物生产成本的重大工艺创新;节能降耗明显的重大工艺改进;能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重大工艺改进;市场急需的、有较大出口创汇潜力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改进药物晶型的重大工艺改进等。

* 简单的改变制备工艺的品种除外。

(四)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1、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固体、液体及复方

具有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包括:透皮吸收制剂技术;注射缓、控释制剂(长效储库型注射剂)技术;口服(含舌下)缓、控、速释制剂技术;缓释微丸胶囊(直径为5~250μm)制剂技术;粘膜、腔道、眼用等其它缓、控释制剂技术等。

2、靶向给药系统

采用脂类、类脂蛋白质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成分作为载体,将药物包封或嵌构而成的各种类型的新型靶向给药系统,包括:结肠靶向给药(口服)系统及技术;心脑靶向给药(口服、注射)系统及技术;淋巴靶向给药(注射)系统及技术;能实现2级靶向,3级靶向药物制剂的系统及技术等。

3、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新型药物,药物控释纳米材料,新型给药技术和装备,缓释、控释、透皮吸收制剂技术,蛋白或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技术。包括: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微囊释放新技术等。

4、制剂新辅料

β-环糊精衍生物、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等固体制剂用辅料,具有掩盖药物的不良口感、提高光敏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使药物在指定部位释放等作用的包衣材料,包括:纤维素衍生物和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等;注射用辅料,包括:注射用β-环糊精衍生物、注射用卵磷脂和注射用豆磷脂等。控、缓释口服制剂,粘膜给药和靶向给药制剂,眼用药物,皮肤给药等特殊药用辅料。

* 简单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技术除外。

— 22 —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技术

X射线摄影成像技术(高频,中频)、新型高性能超声诊断技术(彩色B超)、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成像技术、新型图像识别和分析系统以及其它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包括:电阻抗成像技术,光CT技术等。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

新型微创外科手术器具及其配套装置;植入式电子刺激装置;新型急救装置;各类介入式治疗技术与设备;以治疗计划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以及医用激光设备等。

3、电生理检测、监护技术

数字化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设备技术;适用于基层医院、社区医疗、生殖健康服务机构,以及能面向家庭的各类新型无创和微创检测诊断技术、监护设备和康复设备;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新型医用传感器及其模块组件等。

4、医学检验技术

体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应急生化检验装置、常规生化分析仪器、常规临床检验仪器以及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的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新材料的其他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等。

5、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医用标准化语言编译及电子病历(EMR)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重大疾病专科临床信息系统;社区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以及实用三维数字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等。

* 机理不清、治疗效果不确定的产品除外。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生物催化技术

具有重要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催化技术,包括: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等。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

高效菌种的选育和新型发酵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包括: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 23 —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对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污有显著效果的绿色化学处理工艺及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包括:有机合成用酶制剂;纺织工业用酶、洗涤剂用酶、食品用酶、制药工业用酶、饲料用酶、环保用酶等酶制剂,酶制剂质量评价技术及标准;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分离提取技术,包括: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全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取有效成份的新技术等。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表达系统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设备,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功能食品;抗氧化功能食品;减肥功能食品;辅助改善老年记忆功能食品;功能化传统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有效成份检测技术和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技术;食品安全的生物检测技术等。

(七)现代农业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优质、高效、高产优良新品种技术;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型新品种技术;抗病虫、抗寒、抗旱、耐盐碱等抗逆新品种技术;新型、环保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高效安全施用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及快繁技术;珍稀动物、珍稀水产养殖技术;畜牧业、水产业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畜牧水产业环境调控和修复技术与模式;安全、优质、专用、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高效利用技术;畜牧水产业质量安全监控、评价、检测技术;优质奶牛新品种及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与管理技术。

3、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重大农林植物病虫鼠草害、重大旱涝等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新技术;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环保型农药创制、高效安全施用与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烈性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及技术质量监测 — 24 — 等技术。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农业产业链综合开发和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管理技术;农业产业链标准化管理技术;大宗粮油绿色储运、鲜活农产品保鲜及物流配送、农林产品及特种资源增值加工、农林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快速检测、全程质量控制等技术。

5、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新型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收获、清选、加工设备;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与高效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新型农产品产地处理技术装备;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与技术;精准农业技术、遥感技术与估产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技术。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水源保护、水环境修复、节水灌溉、非常规水源灌溉利用、旱作节水和农作物高效保水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

7、农业生物技术

新型畜禽生物兽药和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生物饲料等。

三、航空航天技术

1、民用飞机技术

民用飞机综合航空电子、飞行控制技术;安全及救生技术;民用航空发动机及重要部件;小型、超小型飞机(含无人驾驶飞机)专用发动机及重要部件。

* 无动力运动滑翔机、教练机等除外。

2、空中管制系统

民用航空卫星通信、导航、监视及航空交通管理系统(CNS/ATM)管制工作站系统、CNS/ATM网关系统、飞行流量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管制系统等;先进的空中管制空域设计与评估系统,数字化放行(PDC)系统,自动终端信息服务(D-ATIS)系统,空中交通进离港排序辅助决策系统,空管监视数据融合处理系统,飞行计划集成系统,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系统,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和多点相关定位系统等。

— 25 —

3、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

新型民用航空综合性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安全管理系统、天气观测和预报系统、适航审定系统;新型先进的机场安全检查系统、货物及行李自动运检系统、机场运行保障系统。

* 通用独立的机场运行保障信息显示、控制设备及仪器除外。

4、卫星通信应用系统

通信卫星地面用户终端、便携式多媒体终端、卫星地面上行系统、卫星地面差放站以及采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协议)的高性价比地面通信系统,宽带/高频/激光卫星通信系统等;与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电视卫星直播业务(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和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相关的四大业务地面终端设备及关键配套部件;高精度地面终端综合检测仪器与系统。

* 3位半以下便携式通用测试仪表等除外。

5、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含连续观测网络、实时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基于位置信息的综合服务系统及其应用服务终端(与无线通信网络结合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具有导航、通信、视听等多种功能的车载、船载等移动信息系统;个人导航信息终端;兼容型卫星导航接收机;卫星导航专用芯片、SOC系统、小型嵌入系统;嵌入式软件。

四、新材料技术

(一)金属材料

1、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

环保、节能新工艺新技术生产高纯金属镁、高洁净镁合金和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材料,及其在航空、汽车、信息、高速列车等行业的应用技术;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镁、铝、钛合金的线、板、带、薄板(箔)、铸件、锻件、异型材等系列化产品的加工与焊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精密压铸技术生产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材及铸件;钛及钛合金低成本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技术,钛及钛合金焊接管生产技术。

* 高污染高能耗皮江法生产金属镁及镁合金、常规铝合金、仿不锈钢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除外。

— 26 —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先进高温合金材料及其民用制品生产技术;超细晶粒的高强度、高韧性、强耐蚀钢铁材料生产技术;为提高钢铁材料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度等影响材料性能,提高冶金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促进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配套相关材料、部件制造技术;高强度、高韧性、高导性、耐腐蚀、高抗磨、耐高(低)温等特殊钢材料、高温合金材料、工模具材料制造技术;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轧制工艺、先进微合金化、高均质连铸坯、高洁净钢的冶炼工艺,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铸锻工艺和焊接技术,高性能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超高强度钢、高牌号冷轧硅钢生产工艺;高性能铜合金材(高强、高导、无铅黄铜等)生产技术、采用金属横向强迫塑性变形和冷轧一次成型工艺生产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高翅片管技术;通过连铸、拉拔制成合金管线材技术。

* 高能耗、高污染的“地条钢”和一般建筑用钢、常规铸造、常规机加工项目除外。

3、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

高纯超细粉、纳米粉体和多功能金属复合粉生产技术,包括铜、镍、钴、铝、镁、钛等有色金属和特殊铁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粉体成型和烧结致密化技术;采用粉末预处理、烧结扩散制成高性能铜等有色金属预合金粉制造技术;高性能、特殊用途钨、钼深加工材料及应用技术,超细晶粒(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及高端硬质合金刀具等制造技术。

* 超细钨粉及碳化钨粉和传统工艺生产常规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除外。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

耐高压、耐磨损、抗腐蚀、改善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金属与多种材料复合的新材料及结构件制、热交换器用铜铝复合管材新工艺;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疲劳的颗粒增强、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产业化的成型加工技术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的增强剂生产技术。

* 铝塑复合管材、钢(铝)塑门窗等一般民用产品除外。

5、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技术

制取电容器用高压、超高比容钽粉的金属热还原、球团化造粒、热处理、脱氧等技术;制成超细径电容器用钽丝的粉末冶金方法成型烧结技术;特种导电和焊接用集成电路引线及引线框架材料、电子级无铅焊料、焊球、焊粉、焊膏、贱金属专用电子浆料制造技术;异形接触点材料和大功率无银触头材料制造技术;高磁能积、高内禀矫顽力高性能铁氧体永磁材料和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的软磁体材料(高于OP8F、CL11F、PW40牌号性能)制造技术,片式电感器用高磁导率、低温烧结铁氧体(NiCuZn)、高性能屏蔽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载体、覆铜板用的高均匀性超薄铜薄制造技术;电真空用无夹杂、无气孔不锈钢及无氧铜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

* 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电线、电缆及漆包线材料,贵金属浆料及阴极、阳极铝箔等除外。

— 27 —

6、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

经拉晶、切割、研磨、抛光、清洗加工制成的直径大于8英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及抛光片和外延片加工技术;太阳能电池用大直径(8英寸)硅单晶片拉晶技术;低成本、低能耗多晶硅材料及产品产业化技术;大直径红外光学锗单晶材料及大面积宽带隙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等)单晶和外延材料制造技术。高纯铜、高纯镍、高纯钴、高纯银、高纯铑、高纯铋、高纯锑、高纯铟、高纯镓等高纯及超纯有色金属材料精炼提纯技术等。

7、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技术

实用化超导线材、块材、薄膜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

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铜合金材及制品;高阻尼铜合金材;高电位、高电容量镁牺牲阳极;高性能新型释汞、吸汞、吸气材料等。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单质分离、提取的无污染、生产过程废弃物综合回收的新工艺技术;生产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和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及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新工艺技术;新型高性能稀土发光显示材料,LCD显示器用稀土荧光粉、PDP显示器用低压(电压几百伏)荧光粉和绿色节能电光源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高亮度、长余辉红色稀土贮光荧光粉制备和应用技术;大尺寸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技术;稀土激光晶体和玻璃稀土精密陶瓷材料,稀土磁光存储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和巨磁阻材料,稀土生物功能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应用于燃气、石化和环保领域的新型高效稀土催化剂和满足欧Ⅳ标准的稀土汽车尾气催化剂制造技术;高性能稀土镁、铝、铜等有色金属材料熔铸加工技术;用于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光学玻璃的高纯、超细稀土抛光材料制备技术。

* 性能为N45以下和磁能积加内禀矫顽力之和小于60的常规烧结NdFeB永磁体,灯用三基色荧光粉、绿黄色长余辉稀土发光粉和普通CRT荧光粉除外。

10、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

用来制造高性能、多功能的高精、超宽、薄壁、特细、超长的新型材料及先进加工和成形技术;超细和纳米晶粒组织的快速凝固制造技术及超大形变加工技术;高速、高精、超宽、薄壁连铸连轧和高度自动化生产板、带、箔技术;金属半固态成型和近终成型技术;短流程生产工艺技术;超细、高纯、低氧含量、无(少)夹杂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以及实现致密化、组织均匀化、结构功能一体化或梯度化的粉末冶金成型与烧结技术(包括机械合金化粉末,快速凝固非晶纳米晶粉末,高压水及限制式惰性气体气雾化粉末;温压成型、注射成型、喷射成型、热等静压成型、高速压制等成型;压力烧结、微波、激光、放电、等离子等快速致密化烧结技术及低温烧结);摩擦焊接技术;物理和化学表面改性技术。

* 常规铸造、常规机加工项目,电弧喷涂、镀锌磷化、电镀硬铬(铜)、火焰喷涂、喷焊、渗氮渗碳等中低档表面工程技术用以修复部件的项目除外。

— 28 —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

制造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耐冲刷、抗氧化、耐烧蚀等优越性能结构陶瓷的超细粉末制备技术、控制烧结工艺和晶界工程及强化、增韧技术;现代工业用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可替代进口和特殊用途的高性能陶瓷结构件制备技术;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和超硬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陶瓷-金属复合材料,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连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细晶氧化铝产品,低温复相陶瓷产品、碳化硅陶瓷产品等制备技术。

2、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

通过成份优化调节,生产高性能功能陶瓷的粉末制备、成型及烧结工艺控制技术,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贴片专用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制造技术;微电子和真空电子用新型高频高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制造技术;新型微波器件及电容器用介电陶瓷和铁电陶瓷材料制造技术;传感器和执行器用各类敏感功能陶瓷材料制造技术;激光元件(激光调制、激光窗口等)用功能陶瓷材料制造技术;光传输、光转换、光放大、红外透过、光开关、光存储、光电耦合等用途的光功能陶瓷、薄膜制造技术等。

3、人工晶体生长技术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高机电耦合系数、高稳定性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制备技术;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材料制备技术;低成本高性能的类金刚石膜和金刚石膜制品制备技术;衰减时间短、能量分辨率高、光产额高的新型闪烁晶体材料制备技术等。

* 钽酸锂、铌酸锂、钒酸钇、六面顶金刚石、蓝宝石和石英晶体除外。

4、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的制造技术。包括光传输或成像用玻璃制造技术;光电、压电、激光、电磁、耐辐射、闪烁体等功能玻璃制造技术;屏蔽电磁波玻璃制造技术;新型高强度玻璃制造技术;生物体和固定酶生物化学功能玻璃制造技术;新型玻璃滤光片、光学纤维面板、光学纤维倒像器、X射线像增强器用微通道板制造技术等。

5、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替代传统材料,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的无污染节能材料制造技术;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高透光新型透明陶瓷制造技术;环保用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制造技术;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多层膜结构玻璃及高强单片铯钾防火玻璃制造技术等。

— 29 —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高强、耐高温、耐磨、超韧的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聚合物合成技术,分子设计技术,先进的改性技术等,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具有特殊功能、特殊用途的高附加值热塑性树脂制备技术;关键的聚合物单体制备技术等,如:有机硅、有机氟等聚合物的单体制造技术。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新化合物的合成、物理及化学改性等先进的加工成型技术,膜组件;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相变材料,高分子转光材料;具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及以上材料的应用技术。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

高分子化合物或新的复合材料的改性技术、共混技术等;高刚性、高韧性、高电性、高耐热的聚合物合金或改性材料技术;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具有特殊用途、高附加值的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技术。

* 以下普通材料除外:普通塑料的一般改性专用料;普通电线、电缆专用料;流延、吹塑、拉伸法生产的通用薄膜;普通管材、管件异型材;普通橡胶制品;以聚乙烯、聚丙烯为基材的降解材料;普通PS、PU发泡材料;普通塑料板材等。

4、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

橡胶新品种的分子设计技术;接枝、共聚技术;卤化技术;充油、充碳黑技术等;特种合成橡胶材料;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品;重大的橡胶基复合新材料技术。

5、新型纤维材料

成纤聚合物的接枝、共聚、改性及纺丝新技术;成纤聚合物制备的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化纤维;高性能纤维产品;环境友好及可降解型纤维。

* 服装面料、衬布、纱线、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及服装;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等除外。

6、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技术;全降解塑料制备技术;子午线轮胎翻新工艺;废弃橡胶循环再利用技术。

* 淀粉填充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及制品;单纯填充材料;废旧高分子直接回用、单纯降解塑料制品等除外。

— 30 —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采用现代橡胶加工设备和现代加工工艺的共混、改性、配方技术;高比强度、大型、外型结构复杂的热塑性塑料制备技术;大型先进的橡塑加工设备、高精密的橡塑设备技术;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等。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减少血栓形成或再狭窄的表面涂层或改性的血管内支架;具有特殊功能的非血管管腔支架;介入导管,包括PTCA导管(导丝)等;介入栓塞式封堵器械及基栓塞剂等。

* 一般性能的支架和导管(包括导丝)除外。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材料编织的人工血管;生物复合型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或瓣膜成形环等。

* 性能一般的单叶、双叶金属人工心脏瓣膜及传统生化改性技术处理的生物瓣膜或其它产品除外。

3、骨科内置物

可降解固定材料;可降解人工骨移植材料;可生物降解的骨、神经修复生物活性材料等。 * 一般性人工关节和骨科内固定材料除外。

4、口腔材料

牙种植体;高耐磨复合树脂充填材料;非创伤性牙体修复材料(ART);金属烤瓷制品;硅橡胶类印模材料等。

* 一般的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种植体、银汞合金、藻酸盐印模材料除外。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用可降解材料;组织工程技术产品,包括组织工程骨、皮肤等;组织诱导性支架材料等。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生物活性物质载体材料;药物控释系统用材料等。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微创外科器械;手术各科的专用或精细手术器械;外科手术灌洗液等。

— 31 —

(五)、精细化学品

1、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用化学品;印刷线路板生产和组装用化学品;显示器件用化学品。包括高分辨率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印制电路板(PCB)加工用化学品;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先进的封装材料;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研磨抛光用化学品等。

2、新型催化剂技术

重要精细化学品合成催化剂;新型石油加工催化剂;新型生物催化技术及催化剂;环保用新型、高效催化剂;有机合成新型催化剂;聚烯烃用新型高效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用新材料及各种新型助催化材料等。

3、新型橡塑助剂技术

新型环保型橡胶助剂;加工型助剂新品种;新型、高效、复合橡塑助剂新产品。

4、超细功能材料技术

采用最新粉体材料的结构、形态、尺寸控制技术、粒子表面处理和改性技术、高分散均匀复合技术等。

* 常规的粉体材料除外。

5、功能精细化学品

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它高效水处理材料;新型造纸专用化学品;适用于保护性开采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型油田化学品;新型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水性化功能涂料及助剂;新型纺织染整助剂;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新型安全环保颜料和染料;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皮革化学品。 * 以下产品除外: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通用溶剂型涂料,通用水性建筑涂料及普通防锈涂料,低档涂料及助剂;普通打印墨水;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精细化学品等。

五、高技术服务业

1、共性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行业特定需求的共性技术,包括: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与推广业务,专利分析等。

— 32 —

2、现代物流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等。

3、集成电路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专有设计技术(含掩模版制作专有技术),包括:芯片设计软件、IP核、布图等,提供专业化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与掩模版制作服务;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测试软、硬件技术,为客户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对园片和半成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测试;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加工及封装技术与生产设备,为客户提供园片加工和封装加工。

* 双列直插(DIP)、金属封装、陶瓷封装技术除外。

4、业务流程外包(BPO)

依托行业,利用其自有技术,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有一定规模的、高度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面向行业、产业以及政府的特定业务,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度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业务整体解决方案等。

5、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包括:终端播放技术、后台服务和运营管理平台支撑技术、内容制作技术(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移动通信服务技术等。

* 仅仅对国外创意进行简单外包、简单模仿或简单离岸制造,既无知识产权,也无核心竞争力,产品内容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

6、公共服务

有明显行业特色和广泛用户群基础的信息化共性服务,包括:客户信息化规划咨询、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等。

7、技术咨询服务

信息化系统咨询服务、方案设计、集成性规划等。

8、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数字化高端技术条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先进精密复杂模具制造技术、设计服务(包括汽车等相关产品高精密模具设计等)。

9、生物医药技术

为生物、医药的研究提供符合国家新药研究规范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

— 33 — 包括:毒理、药理、药代、毒代、药物筛选与评价,以及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杂质对照品的制备及标化;为研究药物缓、控释等新型制剂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中试放大的技术服务等。

10、工业设计

能够创造和发展产品或系统的概念和规格,使其功能、价值和外观达到最优化,同时满足用户与生产商的要求。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1、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包括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及热水器建筑模块技术;太阳能采暖和制冷技术;太阳能中高温(80-200℃)利用技术等。

* 简单重复生产的产品除外。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包括高效、低成本晶体硅太阳光伏电池技术(包括厚度250微米以下的薄片电池和效率16% 的高效电池)。新型高效、低成本新型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化合物薄膜电池,纳米染料电池,异质结太阳电池,有机太阳电池,低倍和高倍聚光太阳电池,第三代新型太阳电池等。并网光伏技术,包括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BIPV)技术,大型(MW级以上)荒漠光伏电站技术,光伏建筑专用模块,并网逆变器,专用控制、监测系统,自动向日跟踪系统等。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照明产品(包括LED产品),太阳能制氢,太阳能水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动力车、船,太阳能工业和通信电源、太阳能光伏村落和户用成套电源等。

* 简单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高温(300-1500℃)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品和工程开发,包括塔式热发电,槽式热发电,碟式热发电和菲涅尔透镜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等。

2、风能

(1)1.5MW以上风力发电技术

适应中国气候、复杂地形条件的1.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

(2)风电场配套技术

— 34 — 风资源评估分析、风电场设计和优化、风电场监视与控制、风电接入系统设计及电网稳定性分析、短期发电量预测及调度匹配、风电场平稳过渡及控制等技术。

3、生物质能

(1)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

包括直燃(混燃)发电系统耦合技术,蒸汽余热回收技术,热效率≥85%、燃烧过程不结渣、不产生新污染,具有广泛原料适应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装置;能保证生物质在燃烧设备中充分燃烧的原料装卸、输送技术,能有效分离生物质中的Cl等腐蚀性物质的预处理技术等。

(2)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

吨成型燃料的加工过程能耗低于80Kwh/t,成型燃料密度1~1.4g/cm3,水分小于12%,加工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物质致密加工成型技术。包括木质纤维碾切搭接技术,成型模板设计技术,一体化、可移动颗粒燃料生产设备的系统耦合技术等。

(3)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

热效率≥85%、不结渣、废气符合排放标准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与装置等。 (4)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

高转化率热解气化、热解过程工艺条件的系统优化耦合及控制、可凝性有机物(焦油)高效净化处理、生物质气化过程液体、固体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与装置,生物质气化效率≥70%;燃气热值≥5.0MJ/Nm3;燃气中可凝性有机物≤10mg/Nm3。高效厌氧发酵、有机肥生产、无废水排放技术与装置,有机废弃物产气率≥200L/Kg。

以流化床为基础的生物质热裂解、催化裂解提升液化产品热值技术与装置;生物质直接催化热裂解生产生物柴油技术与装置等。

(5)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包括非粮(糖)的甜高粱、薯类原料生产的乙醇,以及用非食用油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

甜高粱生产乙醇技术包括原料保存技术,高效产乙醇菌种的筛选与构建技术,快速固体发酵技术与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装置;低能耗的高粱秆榨汁、保存与发酵技术;发酵时间≤48小时,糖转化率≥92%,乙醇收率≥90%(相对于理论值),吨燃料乙醇能耗≤500Kg,水耗≤5吨,无废水排放。

薯类淀粉原料生产乙醇技术包括无蒸煮糖化技术、浓醪发酵技术、纤维素利用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发酵时间≤60小时,糖转化率≥95%,乙醇收率≥92%(相对于理论值),吨燃料乙醇能耗≤500Kg,水耗≤8吨,废水COD≤100ppm。

非食用油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技术包括超临界、亚临界、共溶剂、固体碱(酸)催化、酶催化技术与装置;生物柴油收率≥99.6%(相对于理论转化率),甘油纯度≥99%,吨生物柴油水耗≤0.35吨,能耗≤20Kg标煤。

— 35 — (6)大中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设备能力≥500Kg/h,沼气装置日生产能力≥1000M3,甜高粱燃料乙醇厂生产能力≥5万吨/年,薯类燃料乙醇厂生产能力≥10万吨/年,生物柴油厂生产能力≥3万吨/年。

4、地热能利用

高温地热能发电和地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地热采暖,地热工业加工,地热供热水,地热养殖、种植,地热洗浴、医疗等;以及利用地源热泵实现采暖、空调的技术。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技术

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铀浓缩技术及关键设备、高性能燃料零件技术、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技术,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快中子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

2、氢能技术

天然气制氢技术,化工、冶金副产煤气制氢技术,低成本电解水制氢技术,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氢加注设备和加氢站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以氢为燃料的发动机与发电系统。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已有研究工作基础、并可实现中试或产业化生产的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和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包括:镍氢电池(组)与相关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与相关产品;新型高容量、高功率电池与相关产品;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等。

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小型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及相关产品;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实现热电转换技术的关键部件及其相关产品等。

(四)高效节能技术

1、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钢铁企业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包括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透平发电技术(TRT)、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等。

— 36 —

2、蓄热式燃烧技术

工业炉窑和电站、民用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等。

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水泥、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低温余热蒸汽发电关键技术。

4、废弃燃气发电技术

沼气、煤层气、高炉煤气、焦炉尾气等工业废弃燃气发电关键技术。 * 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及产品除外。

5、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冷凝水、低参数蒸汽等回收利用新技术。

6、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包括在先动态谐波治理、先进无功功率补偿等)新技术,电网优化运行分析、设计、管理(包括企业电网优化配置、用电设备功率合理分配等)软件及硬件新技术。

7、高泵热泵技术

地源、水源、空气源、太阳能复合式等高温热泵技术;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等技术。

8、蓄冷蓄热技术

用于剩余能量储存(包括与之相关转化、移送、利用)新技术。

9、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工业、建筑领域的能量系统优化设计、能源审计、优化控制、优化运行管理软件技术,特别是能量系统节能综合优化技术。

10、节能监测技术

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功能全、测量范围广、适应性强的能源测量、记录和节能检测新技术。

11、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工业、建筑领域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M&V)软件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 37 —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及生物与化学联合处理技术;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低能耗处理技术;村镇生活污水;村镇小型源分离处理技术,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有毒有害化工和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重金属废水集成化处理和回收技术与成套装置,煤化工等行业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与装置,固定化微生物高效脱氮技术;采油废水处理及回注,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负载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组件,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制,新型复合型絮凝剂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印染废水技术。

3、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

生产过程工业冷却水重复利用药剂、技术,管网水质在线检测和防漏技术;各类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集成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的集成技术;工业、城市废水处理中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规模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生态处理技术;水产养殖水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畜禽养殖场废水厌氧处理沼气高效利用技术。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与装置,苦咸水淡化技术;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规模化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卤水直接利用及综合利用技术。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灵敏、快速水质在线检测技术;饮用水有机物的高级催化氧化技术,高效膜过滤技术,安全消毒技术,高效控藻、除藻和藻毒素去除技术;饮用水有机物高效吸附剂、高效混凝剂及强化混凝技术;农村饮用水除氟、除砷技术与装置,边远地区和农村饮用水安全消毒小型设备和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高效低耗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烟气脱硫关键技术,烟气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煤、煤化工转化过程中的废气污染防治技术;高效长寿命除尘技术。

— 38 —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机动车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满足欧Ⅲ、Ⅳ标准汽车净化技术;满足欧Ⅲ、Ⅳ标准的柴油车净化技术:颗粒物捕集器及再生技术; 催化氧化与还原技术;满足欧Ⅱ、Ⅲ标准摩托车净化技术。

3、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高效长寿命的吸附材料和吸附回收装置;高效低耗催化材料与燃烧装置;低浓度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催化技术及联合燃烧装置;恶臭废气的捕集与防治技术;油气回收分离技术:针对油库、加油站油气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控制技术。

4、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

城市公共设施空气环境的消毒杀菌、除尘、净化和提高空气氧含量技术。

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高性能除尘滤料和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特殊行业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二噁英、恶臭气体的控制技术;工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高效焚烧技术,焚烧渣、飞灰熔融技术;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危险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处理技术;有害化学品处理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整备技术与装备;电子废物处置、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电厂粉煤灰及煤矿矸石、冶金废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3、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板材及其他建材制品的技术;有机垃圾破碎、分选等预处理技术;填埋物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填埋场高效防渗技术;小城镇垃圾处理适用技术。

(四)环境监测技术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粉尘、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沉降、沙尘天气、

— 39 — 机动车排气等);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化学需氧量、余氯、BOD水质、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微量有机污染物、总氮、总磷等等);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傅立叶红外测量烟气污染物、烟气含湿量;砷、总铅、总锌;氰化物、氟化物等);大气中超细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

2、应急监测技术

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技术,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危险废物特性鉴别、环境监控及灾害预警技术;移动式应急环境监测技术(便携式快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及测试组件;便携式水质监测仪与测试组件;便携式工业危险物、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快速监测专用仪器及系统);应急安全供水技术;应急处理火灾、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脆弱生态资源环境监控及灾害预警技术;多物种生物在线检测技术,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林草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及其监测技术,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替代技术;国家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系统生态功能区恢复与重建技术。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电镀、皮革、酿造、化工、冶金、造纸、钢铁、电子等行业污染减排关键技术;上述行业工艺过程中废气、废水、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

2、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安全消毒和高值利用技术;城市景观水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技术;矿产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工业无机、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3、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煤洁净燃烧、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破坏臭氧层物质替代技术。

— 40 —

4、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绿色基础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及装备,机电产品表面修复和再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在产品开发、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复杂难采矿床规模化开采及开发利用产业化技术;复杂多金属矿高效分离技术;难处理氧化矿高效分离与提取技术;多金属硫化矿电化学控制浮选技术;就地浸矿及生物提取技术;采选过程智能控制及信息化技术。

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综合回收共伴生矿物的联合选矿技术;共伴生非金属矿物的回收深加工技术;伴生稀贵金属元素富集提取分离技术。

3、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极低品位、难选冶金属矿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大用量、低成本、高附加值尾矿微晶玻璃技术;尾矿中有价元素综合回收技术。

* 一些常规的污染控制技术除外:

1、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水处理技术;

2、城市混合垃圾和畜禽粪便制肥技术;

3、20吨以下的锅炉脱硫除尘技术;

4、油烟净化技术(吸附、静电、喷淋);

5、技术含量低的用工业废物制造建材项目;

6、一次性餐具及相关材料技术;

7、未经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技术;

8、室内空气净化空气清新剂及常规消毒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41 —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符合国际、国内自动化行业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标准(包括:IEC611

58、PROFIBUS、FF、DeviceNet、PROFINET、EtherNet/IP、EPA、MODBUS/TCP等)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包括符合IEC61131标准、可靠性高、具有新技术特点的PLC技术;集成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数模混合等新技术成果的PLC技术等。

* 以OEM方式集成的PLC产品除外。

3、基于PC的控制系统

以“工业PC机+软逻辑(SoftPLC)”、可编程序先进控制器(PAC)、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为网络、连接远程I/O及其它现场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4、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面向图形的操怍系统和应用要求,能够解决处理器和显示设备瓶颈问题,采用地址、数据多路复用的高性能32位和64位总线技术,具有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即插即用”功能的高可用系统和容错系统。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

适用于实时在线分析、新型现场控制系统、e 网控制系统、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和特种测控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项目在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

* 一般传统的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2、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

面向行业和重大工程配套,采用新工艺、新结构,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专用传感器技术。

3、新型传感器技术

包括阵列传感器、多维传感器、复合型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量或频率量的新型敏感器以及采用新传感转换原理的新型传感器等。

*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显著提高的传感器 (包括:热电偶、热电阻、电位器、电容、— 42 — 电感、差动变压器、电涡流、应变、压电、磁电等原理的传感器) 除外。

4、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等离子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微型专用色谱仪;特定领域的专用仪器,包括:农业技术品质和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农药及残留量检测、土壤速测等农业和食品专用仪器;海洋仪器;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监测和预警等核心专用仪器,各种灾害监测仪器;生命科学用分离分析仪器等。

*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5、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包括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系统;精密成形制造及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亚微米到纳米级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仪器仪表;激光加工中的测控仪器仪表等。

(三)先进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单元设备、制造系统、生产线等,包括:复合加工、组合加工、绿色制造、快速制造、微米/纳米制造等相关装备和系统;CAD/CAPP/CAM/PDM技术在内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应用软件、平台及工具,生产计划与实时优化调度系统/ERP管理软件,虚拟制造(VM)技术,网络制造系统;智能型开放式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装备、数控编程软件和应用软件、数控加工、数控工艺在内的先进数控技术;中高档数控设备和关键功能部件及关键配套零部件技术等。

*低附加值的和低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加工技术除外。

2、机器人技术

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水切割机器人;激光切割机器人;AGV以及制造工厂的仓储物流设备;机器人周边设备;特种机器人;开放式机器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机器人伺服驱动技术;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加工成套技术;信息机器人技术等。

* 性能和结构一般的没有知识产权的普通机器人除外。

3、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切割加工技术;激光焊接加工技术;材料激光表面改性处理技术;激光雕刻技术和激光三维制造技术以及激光发生器制造和控制系统技术等。

4、电力电子技术

包括具有节能、高效、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特种传动技术的应用系统;大容量化、高频化、智

— 43 — 能化、小功率器件芯片方片化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多功能化、智能控制化、绿色环保化的模块;面向工业设备、物流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信息与自动化系统等的高性能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和驱动技术等。

* 性能一般的电源变换产品除外。

5、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包括采用高精度驱动、智能化控制、高可靠性技术等开发的纺织机械专用配套部件;建立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基础上的在线检测控制系统和高性能的产品检测仪器;以控制、计量、检测、调整为一体的、带有闭环控制的环保型包装机械,袋成型、充填、封口设备,无菌包装设备;具有辅助操作自动化和联机自动化的柔性版印刷、防伪印刷、条形码印刷设备、数字直接制版机;精密型注塑机、精密挤出成型及复合挤出成型装备等。

* 性能一般的普通纺织机械、性能一般的包装机械及柔性版印刷机、卷筒进料多色凹版印刷机、不干胶商标印刷机除外。

(四)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

包括数控机床等重点主机配套用精密轴承;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液压、气动控制元件;精密、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及冲压模具;快速原型和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新技术等。 * 常规通用工艺技术,性能、结构、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除外。

2、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包括采用新原理,在功能、结构上有重大创新的新型阀门技术和新型泵技术;有核心专利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利用新传动原理、新机械结构和新加工工艺的新型机械技术等。

* 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泵和阀门除外。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包括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用于电力生产、输送和供用电各环节的自动化装置;可明显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系统安全和供电质量的技术。包括:发电机组新型励磁装置和调速装置,新型安全监控装置和采用新技术的电网监测、控制装置等。

— 44 —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采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高精度和高可靠的新型装置,包括: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综合状态检测功能的智能化开关柜;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终端装置;电力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与监控装置;电能质量检测、控制与综合治理装置;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的电力系统用仪器设备;用于新型电能(包括核能发电)系统的连续、高效、安全、可靠的发、输、配电设备中的新技术和新装置等。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领域有关的控制、调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高级应用软件,以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保障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效率及管理水平,包括:电力系统优化控制软件;新型输配电在线安全监控及决策软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软件;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软件,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节能运行管理专家系统软件;用电管理软件以及电能质量在线评估、仿真分析软件等。

4、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采用新原理、新技术和新型元器件,能够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改善电能质量的新型节电装置,包括:用于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用于企业的节能、节电控制装置及其综合管理系统,用于输配电系统的先进无功功率控制装置以及区域的在线动态谐波治理装置等。

* 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除外。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

用于乘用车汽油机、乘用车柴油机、商用车柴油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包括: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稀薄燃烧技术、可变进气技术、增压技术、排气净化技术;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技术、增压中冷技术、排气净化技术,新型代用燃料发动机技术等;新型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新型电动驱动系统技术;氢发动机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新型动力电池组合技术等。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车身附件、汽车电器、进排气系统、新型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新型纯电动传动系统、轮毂电机、新型代用燃料发动机转换器、新型动力电池等。

— 45 —

3、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包括:车身稳定系统、悬架控制系统、驱动力分配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自动避障系统、自动停车系统、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车身总线系统、智能雨刷、智能防盗系统等。

新型混合动力驱动管理系统、车用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新型电动车用传感器、电动车用大功率电子器件、电动车用新型集成芯片、电动车电器系统用安全保护部件等。

4、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配套零部件技术,包括: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氢发动机技术;合成燃料技术等。

— 46 —

推荐第9篇: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课件资料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 1.基础软件 2.嵌入式软件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4.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5.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6.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7.电子商务软件 8.电子政务软件 9.企业管理软件

1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 12.Web服务与集成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6.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

(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 2.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3.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4.网络应用技术

(四)通信技术 1.通信网络技术 2.光传输系统技术 3.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

4.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5.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 6.卫星通信系统技术

7.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8.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 9.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

10.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

(五)广播影视技术

1.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 2.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 3.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4.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

5.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 6.数字电影系统技术 7.数字电视终端技术 8.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9.音响、光盘技术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 3.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4.专用特种器件 5.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6.中高档机电组件 7.平板显示器件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密码技术 2.认证授权技术 3.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 4.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5.安全保密技术 6.安全测评技术 7.安全管理技术 8.应用安全技术

* 低水平、应用前景不明的技术除外。

(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 1.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3.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 4.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 5.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 6.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2.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3.快速生物检测技术 4.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5.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6.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2.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3.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4.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三)化学药研发技术 1.创新药物技术 2.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3.晶型药物创制技术 4.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

5.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和重要中间体的技术

(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 1.创新制剂技术 2.新型给药制剂技术 3.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 4.制药装备技术

(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2.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 3.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 4.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 5.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 6.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 2.微生物发酵技术 3.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 6.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单纯检测技术应用除外。

(七)农业生物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3.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4.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5.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三、航空航天

(一)航空技术

1.飞行器

(1)总体综合设计技术 (2)空气动力技术 (3)结构/强度技术 2.飞行器动力技术 (1)总体综合设计技术 (2)部件技术 (3)动力系统技术 3.飞行器系统技术 (1)飞行控制系统技术 (2)航电与任务系统技术 (3)机电与公共系统技术

4.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 (1)制造技术 (2)材料技术 5.空中管制技术

6.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二)航天技术 1.卫星总体技术 2.运载火箭技术 3.卫星平台技术 4.卫星有效载荷技术 (1)通信有效载荷技术 (2)导航有效载荷技术 (3)遥感有效载荷技术 (4)空间科学有效载荷技术 5.航天测控技术

6.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7.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8.卫星应用技术

四、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1.精品钢材制备技术

* 不符合能耗及环保标准的中小规模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铸造技术;普通热轧硅钢、工/中频感应炉生产的地条钢、普碳钢制备技术;常规用途的钢材机加工技术除外。

2.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 不符合能耗和环保标准的冶炼技术;常规铝、铜、镁、钛合金生产与加工技术;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导线和电缆漆包线生产与加工技术;通用铝建材和一般民用铝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3.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

* 普通玩具、音响、冶金机械等用NdFeB永磁体和初级出口磁体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一般抗磨用途的硬质合金制品生产与加工技术除外。

4.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低压水/气自由式雾化粗粉制备技术;常规粉末冶金铁/铜基通用机械零件生产技术;进口喂料常规不锈钢、低合金钢MIM零件生产技术;粗过滤用铜基等多孔元件生产技术除外。

5.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 性能不可控的原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常规颗粒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电弧/火焰喷涂、喷焊、镀锌、磷化、电镀等常规表面处理技术除外。

6.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高污染、高能耗、低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用单晶、多晶硅制备加工技术除外。

7.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常规铁氧体、FeSiAl材料及制品、贵金属浆料制备技术除外。 8.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 常规钴/镍/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

* 常规工艺成型的传统结构陶瓷制备技术;挤出成型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制备技术;高耗能电熔及熔铸材料制备技术;粘土砖、高铝砖等传统氧化物耐火材料制备技术;炉窑用常规浇注料制备技术除外。

2.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 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铍陶瓷基板制备技术除外。 3.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 用于功能玻璃生产的常规玻璃原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5.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

* 强度低于15MPa的碳化硅陶瓷膜支撑体制备技术;挤出成型水处理用氧化铝陶瓷支撑体制备技术除外。

(三)高分子材料

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2.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

3.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

* 普通橡胶和仅以制品结构为特色的橡胶制备技术除外。 4.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制备技术;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压层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产品生产技术等除外。

5.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 50%以下填充聚烯烃普通改性材料(含崩解型材料)制备技术;淀粉填充聚烯烃的不完全降解塑料制备技术除外。

6.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 普通塑料和一般改性专用料加工技术;直接流延、吹塑、拉伸法塑料制品生产技术除外。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

2.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 3.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 4.口腔材料制备技术 5.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

6.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 7.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 8.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 1.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2.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3.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 * 常规的粉体材料制备技术除外。 4.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生物降解功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化学品制备技术除外。

(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 1.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 2.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

3.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 4.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 5.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

(一)研发与设计服务 1.研发服务 2.设计服务 (1)工业设计技术 (2)工程设计技术 (3)专业设计技术

(二)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 1.检验检测认证技术 2.标准化服务技术

(三)信息技术服务 1.云计算服务技术 2.数据服务技术 3.其他信息服务技术

(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

(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

(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 1.电子商务技术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

* 只具有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简单研发设计与低水平的重复性服务技术除外。

(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 1.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 2.互联网教育 3.健康管理

4.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

* 一般体育产品生产开发和服务技术除外。

(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1.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 2.传播与展示技术

* 院线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服务除外。 3.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 4.运营与管理技术

* 涉及色情、暴力、意识形态并造成文化侵蚀、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票务公司利用相关技术提供送票服务的除外。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 1.太阳能

* 简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和低水平的重复性生产除外。 2.风能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风电技术除外。 3.生物质能

* 不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质燃烧技术除外。 4.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能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 2.氢能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 2.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3.燃料电池技术

4.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1.工业节能技术 2.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 正常生产环节已回收利用技术和一般性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除外。 3.蓄热式燃烧技术 4.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5.高温热泵技术 6.建筑节能技术

7.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8.节能监测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

(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3.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

4.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 5.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 4.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 5.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3.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4.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5.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6.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 1.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 2.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

(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1.环境监测预警技术 2.应急环境监测技术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4.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七)清洁生产技术

1.重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2.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3.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八)资源勘查、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 1.资源勘查开采技术 2.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3.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4.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三废”处理技术;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生产技术;未通过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物种等技术;存在二次污染又缺乏解决途径的技术除外。

5.放射性资源勘查开发技术 6.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7.绿色矿山建设技术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 2.嵌入式系统技术

3.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 4.制造执行系统(MES)技术 * 不具有通用性的应用软件除外。 5.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

(二)安全生产技术 1.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3.其它事故防治及处置技术

(三)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传感器

*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提高的传感器除外。 2.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 技术含量低和精度低的传统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3.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4.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5.微机电系统技术

(四)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1.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 * 低端数控及应用系统除外。 2.机器人

* 四自由度以下的低端机器人系统除外。 3.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 采用通用电机的普通调速系统除外。 4.特种加工技术

5.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相关技术 6.增材制造技术 7.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

(五)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制造技术

* 常规通用工艺技术,结构、性能、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普通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除外。

2.通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除外。 3.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 工作环境和技术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机械产品或装备除外。 4.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 普通纺织机械及检测系统除外。

(六)电力系统与设备 1.发电与储能技术

* 小型火力发电厂和小型水电站应用系统除外。 2.输电技术

* 传统的输电技术、常规的输电设备除外。 3.配电与用电技术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4.变电技术 * 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除外。 5.系统仿真与自动化技术

* 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与产品除外。

(七)汽车及轨道车辆相关技术 1.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车用发动机技术除外。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 技术性能一般的汽车零部件技术除外。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4.机动车及发动机先进设计、制造和测试平台技术 5.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技术

(八)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1.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技术 2.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九)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技术 1.乐器制造技术 2.印刷技术

推荐第10篇: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指南

www.daodoc.com 上海市201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指南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规划,推进上海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方向

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推进IGBT产学研用联合,组织产业链面向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应用的协同攻关,实现国产IGBT在光伏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

适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等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高频高功率、低导通损耗IGBT器件结构设计、晶圆制造工艺和模块封装技术、IGBT模块在光伏逆变器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开展光伏IGBT测试评估技术、失效模式分析和失效机理研究,实现国产IGBT光伏逆变器的验证与应用。

执行期限: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www.daodoc.com

申报主体要求:

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方向

2、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突破大数据存储技术瓶颈,解决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的共性支撑技术,构建试验环境,推动跨部门、行业的多源大数据应用示范,支撑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研究内容:

(1)数据访问控制、数据质量及价值评价、电子交易风险分析与控制、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形成相关数据工具集。

(2)超分辨率光存储关键技术及原型系统;磁光电混合存储产品及应用。 (3)科普数据资源整合、挖掘分析关键技术,构建科普知识库系统,开展应用示范。

(4)基于多源、异构、跨界数据资源开展面向电子政务、交通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示范。

(5)面向医疗健康、新媒体等领域基于海量数据的“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支撑技术及应用。

www.daodoc.com 执行期限: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研究内容(1)、(2)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在数据交易中应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方向

3、北斗导航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围绕产业链创新需求,完善发展支撑环境,突破北斗导航产业技术发展瓶颈,促进应用示范,支撑北斗导航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研究内容:

(1)现实场景高精度导航性能测试技术与虚拟测试系统。 (2)场景自适应高精度定位方法与模型算法及应用。 (3)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关键技术。

(4)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用定位导航芯片与应用技术。 (5)北斗位置综合数据分析关键技术与行业应用。

执行期限:

www.daodoc.com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研究内容(1)、(2)、(3)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方向

4、集成电路设计及装备零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持续引导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创新和重大先进制造工艺应用研究,促进发展集成电路装备的零部件配套能力,支撑国家战略任务实施,提升本地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竞争力。

研究内容:

(1)14nm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金属栅功函数调制及应变沟道机理,鱼鳍结构自对准硅化物,以及原子层淀积Co创新工艺,开展FinFET器件和IP快速测试技术的原理研究。

(2)汽车防撞系统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及其系统。 (3)内存控制模块等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及应用。

(4)高容量密度晶圆验收测试(WAT)分析技术及测试芯片设计技术。 (5)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整机产品应用的超精密机械加工、执行器、陶瓷零部件及应用,以及传感器、光学加工关键技术。

www.daodoc.com

执行期限: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研究内容(1)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方向

5、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

围绕网络通信、文化、信息安全、高端软件、物联网、高端芯片、新型显示、激光显示等产业的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系统的研发,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形成国产化系统、解决方案、设备并实现应用。

研究内容:

(1)100G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板间光互联、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NGB-W)等网络通信技术与应用。

(2)大型音乐场馆直播云平台、科普场馆数字体验式学习的平台。 (3)自主可控的可信工业控制器及测试技术。

(4)实时、多参数、高精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可穿戴产品与应用。

www.daodoc.com (5)互联互通的基于移动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

(6)面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与共性关键技术。 (7)有机发光显示薄膜封装工艺技术开发和产品验证。 (8)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平台、显示终端与应用。 (9)高流明激光光源工程投影机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执行期限: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研究内容(1)、(2)、(3)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专题

二、智能制造及机器人

方向

1、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面向新建智能生产线和现有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能力,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促进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和服务机器人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www.daodoc.com 研究内容: (1)面向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物流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的融合应用,形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示范。

(2)形成基于机器视觉、智能传感等技术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并在3C等领域开展示范。

(3)研制面向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并实现应用。

执行期限: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专题

三、先进材料

方向

1、先进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围绕能源、信息、制造等产业的需求,开展先进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功能材料的技术创新水平,推进实现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

(1)超导带材无阻接头技术。

www.daodoc.com (2)超导带材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和整体在线监测技术。 (3)超导带材载流量提升技术。

(4)铌酸锂单晶薄膜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执行期限: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专题

四、交叉融合

方向

1、智慧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面向低速特种车辆智能化需要,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开展低速特种车辆的试制并形成技术规范。

研究内容:

低速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及底盘线控关键技术、面向工程应用的可靠性技术、技术规范及测试验证方法,开展不少于30辆车的示范运行。

执行期限:

www.daodoc.com 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

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二、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实施项目的相应能力。

2、已作为项目责任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责任人进行申报。

3、项目责任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不含涉密内容;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4、要求申报单位在申报的研究内容相关领域有较强的团队和技术基础。鼓励功能型平台、联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联合申报;鼓励企业申报已在单位内部立项的项目。

5、配套要求: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2:1。

www.daodoc.com

三、申报者权利

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建议书等书面材料的同时,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并说明理由。每个项目申请回避的专家人数不超过3人。对于理由不充分或逾期提出申请的,不予采纳。

四、申报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可以通过“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库申报系统”网上填报项目建议书(见附件),并在线打印书面申报材料(非由申报系统在线打印的书面申报材料,或书面申报材料上填报材料不一致的,不予受理)。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16年3月17日9:00,截止时间为2016年 4月6日16:30。市科委办事大厅集中接收书面材料时间为2016年 3月31 4月7日,每个工作日9:00~16:30。逾期送达的,不予受理。

所有书面材料采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一份,须签字盖章齐全。使用普通材料作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送达地址:上海市科委办事大厅(徐汇区钦州路100号1号楼) 办事大厅不接收以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面申报材料。

3、网上填报流程:

www.daodoc.com

(1)登陆“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库申报系统”

(2)点击指南所对应的〔申报入口〕,进入“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机构、责任人、密码等信息);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机构名称、责任人、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五、其它说明

本指南经评审立项的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验收时一并提交《科技报告》和《科技报告收录证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6年3月9日

第11篇: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指南

上海市201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领域项目

指南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规划,推进上海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方向

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推进IGBT产学研用联合,组织产业链面向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应用的协同攻关,实现国产IGBT在光伏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适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等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高频高功率、低导通损耗IGBT器件结构设计、晶圆制造工艺和模块封装技术、IGBT模块在光伏逆变器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开展光伏IGBT测试评估技术、失效模式分析和失效机理研究,实现国产IGBT光伏逆变器的验证与应用。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

方向

2、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突破大数据存储技术瓶颈,解决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的共性支撑技术,构建试验环境,推动跨部门、行业的多源大数据应用示范,支撑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研究内容:(1)数据访问控制、数据质量及价值评价、电子交易风险分析与控制、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形成相关数据工具集。(2)超分辨率光存储关键技术及原型系统;磁光电混合存储产品及应用。(3)科普数据资源整合、挖掘分析关键技术,构建科普知识库系统,开展应用示范。(4)基于多源、异构、跨界数据资源开展面向电子政务、交通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示范。(5)面向医疗健康、新媒体等领域基于海量数据的“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支撑技术及应用。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研究内容(1)、(2)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优先支持在数据交易中应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方向

3、北斗导航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围绕产业链创新需求,完善发展支撑环境,突破北斗导航产业技术发展瓶颈,促进应用示范,支撑北斗导航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研究内容:(1)现实场景高精度导航性能测试技术与虚拟测试系统。(2)场景自适应高精度定位方法与模型算法及应用。(3)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关键技术。(4)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可用定位导航芯片与应用技术。(5)北斗位置综合数据分析关键技术与行业应用。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研究内容(1)、(2)、(3)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

方向

4、集成电路设计及装备零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 持续引导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创新和重大先进制造工艺应用研究,促进发展集成电路装备的零部件配套能力,支撑国家战略任务实施,提升本地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竞争力。

研究内容:(1)14nm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金属栅功函数调制及应变沟道机理,鱼鳍结构自对准硅化物,以及原子层淀积Co创新工艺,开展FinFET器件和IP快速测试技术的原理研究。(2)汽车防撞系统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及其系统。(3)内存控制模块等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及应用。(4)高容量密度晶圆验收测试(WAT)分析技术及测试芯片设计技术。(5)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整机产品应用的超精密机械加工、执行器、陶瓷零部件及应用,以及传感器、光学加工关键技术。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研究内容(1)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

方向

5、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围绕网络通信、文化、信息安全、高端软件、物联网、高端芯片、新型显示、激光显示等产业的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系统的研发,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形成国产化系统、解决方案、设备并实现应用。

研究内容:(1)100G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板间光互联、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NGB-W)等网络通信技术与应用。(2)大型音乐场馆直播云平台、科普场馆数字体验式学习的平台。(3)自主可控的可信工业控制器及测试技术。(4)实时、多参数、高精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可穿戴产品与应用。(5)互联互通的基于移动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6)面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与共性关键技术。(7)有机发光显示薄膜封装工艺技术开发和产品验证。(8)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平台、显示终端与应用。(9)高流明激光光源工程投影机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研究内容(1)、(2)、(3)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其他研究内容的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

专题

二、智能制造及机器人

方向

1、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面向新建智能生产线和现有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能力,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促进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和服务机器人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1)面向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物流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的融合应用,形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示范。(2)形成基于机器视觉、智能传感等技术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并在3C等领域开展示范。(3)研制面向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并实现应用。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

专题

三、先进材料

方向

1、先进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围绕能源、信息、制造等产业的需求,开展先进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功能材料的技术创新水平,推进实现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1)超导带材无阻接头技术。(2)超导带材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和整体在线监测技术。(3)超导带材载流量提升技术。(4)铌酸锂单晶薄膜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申报主体是本市企业,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扶持的项目。

专题

四、交叉融合

方向

1、智慧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面向低速特种车辆智能化需要,组织产业链协同攻关,开展低速特种车辆的试制并形成技术规范。

研究内容:低速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及底盘线控关键技术、面向工程应用的可靠性技术、技术规范及测试验证方法,开展不少于30辆车的示范运行。

执行期限: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

申报主体要求:本市企事业单位。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先支持区县财政1:1配套的项目。

二、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实施项目的相应能力。

2、已作为项目责任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责任人进行申报。

3、项目责任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不含涉密内容;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4、要求申报单位在申报的研究内容相关领域有较强的团队和技术基础。鼓励功能型平台、联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联合申报;鼓励企业申报已在单位内部立项的项目。

5、配套要求:企业牵头申报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与申请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2:1。

三、申报者权利

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建议书等书面材料的同时,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并说明理由。每个项目申请回避的专家人数不超过3人。对于理由不充分或逾期提出申请的,不予采纳。

四、申报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可以通过 “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库申报系统”(http://project.shanghai.gov.cn)网上填报项目建议书(见附件),并在线打印书面申报材料(非由申报系统在线打印的书面申报材料,或书面申报材料与网上填报材料不一致的,不予受理)。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16年3月17日9:00,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6日16:30。市科委集中接收书面申报材料时间为2016年3月31日至4月7日,每个工作日9:00~下午16:30。逾期送达的,不予受理。

所有书面申报材料需采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一份,须签字盖章齐全),使用普通纸质材料作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送达地址:上海市科委办事大厅(徐汇区钦州路100号1号楼)

办事大厅不接收以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面申报材料。

3、网上填报流程:

(1)登陆“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库申报系统”(http://project.shanghai.gov.cn);

(2)点击指南所对应的〔申报入口〕,进入“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机构、责任人、密码等信息);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机构名称、责任人、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五、其它说明

本指南经评审立项的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验收时一并提交《科技报告》和《科技报告收录证书》。

六、申报咨询与投诉电话

申报咨询与投诉电话:8008205114。

附件: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议书

第12篇:高新填表说明参考

高新技术企业申(填)报问题说明

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表填写说明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填写工具上有提示的按照提示进行填写。没有提示的建议按照以下要求填写。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主营产品(服务)所属领域:

1、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如果主营产品所属领域判断不清晰,根据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技术(经营)活动来判断,同时结合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所属的领域。

*近3 年内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

1、申报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认定当年申报材料提交之前获得的可计算在内。

2、专利以获得授权证书为准,须在中国境内注册。

3、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围内独占许可权利(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期应在五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期内),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

*人力资源情况

1、主要统计企业的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来鉴别。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填写2008年度数据。

2、“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数“指在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和其他技术活动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具有大专学历有人员。包括:直接科技人员及科技辅助人员。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数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才符合认定条件。

3、“从事研究开发人员数”主要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三类。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才符合认定条件。

*近3 年每年销售收入、近3 年每年总资产:

1、第1 年:指2007年;第2 年:指2008年;第3 年:指2009年。

2、填写时必须与审计报告中的数据一致。用于计算成长性指标,各占指标中的10分。

*近1 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指企业2009年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2、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承包收入、技术服务收入、接受委托科研收入。

3、此项数据需提供专项审计报告,填写时必须与审计报告中的数据一致;

4、必须达到企业2009年总收入的60%才符合认定条件。

*近3 年研究开发费用总额:

1、此项数据需提供专项审计报告,填写是应和审计报告中数据一致。

2、根据2009年的销售收入来确定近3 年的研发项目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达到3%、4%或6%。

3、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的。

4、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才符合认定条件。*管理与研究开发人员情况(限400字):指管理人员与研发人员情况。

1、人员总体情况:总数,按学历来分,各类人员的比例,大专以上学历科技人员数量,占职工总数的

比例,各类研究与试验开发人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按技术职称来分,各类职称的人数。

2、管理团队情况包括人员结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管理水平,工作业绩等;研发团队情况包括结构、能力、技术特长、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等。

*科技成果转化及研究开发管理情况(限400字):

1、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行综合概述,主要侧重介绍企业有多少成果转化了?转化成什么了?产生了什么效益?在国内或者行业中达到了什么水平,取得哪些突出成就等等。

2、研究开发管理情况:侧重介绍企业对研发和管理情况,要体现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可补充体现企业创新管理的情况等。

(二)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近3年执行的项目,按单一项目填报)

1、研究开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究开发活动”。

2、项目编号为RD0

1、RD0

2、RD03„„,尽量将级别高的项目列在前面。

3、项目起止时间只要含有2007年至2009年即可,可以是2007年之前开始的,也可以是在2009年之后结束的。

4、项目的技术领域尽量符合符合《重点领域》;

5、“立项目的及组织实施方式”:

立项目的:即为什么要立项,该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等方面叙述。

组织实施方式:该项目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如独立研究、合作研究、部分委托研究、产学研结合等,研发组织架构、人员、资金、设施等。以上均要求文字简练、突出要点,并分段分点叙述。

6、“核心技术及创新点”:

要求在该栏目中说明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中所属的具体技术领域,如“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核心技术:说明该项目采用了哪些核心技术,着重从工艺、方法、过程等技术方面叙述。

创新点:着重描述该项目有哪些创新之处,不能写得太多,需要准确、突出。

7、“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逐项列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转化成新产品(服务)、样品、样机;成果鉴定、标准、获奖情况、论文等。

(三)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按单一产品(服务)填报)

1、只填写2009年度的;

2、产品必须合《重点领域》,编号为PS0

1、PS0

2、PS03„„

3、“技术来源”是指:企业自有技术、其他企业技术、中央属科研院所、地方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引进技术本企业消化创新、国外技术。

4、“关键技术及主要技术指标”:

要求在该栏目中说明产品在《重点领域》中所属的具体技术领域,如“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关键技术:类似核心技术,着重从技术方面描写;

主要技术指标:应尽量量化,应突出能充分体现技术先进性的指标。

5、“与同类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具有的技术优势、技术性能指标的先进性、成本、价格优势等;

6、“产品(服务)获得知识产权情况”:逐项列示获得的产权情况,包括:获得知识产权的时间、通

过何种方式获得、拥有何种自主知识产权、授权号等。(只要是与该产品有关的产权情况均可填写,不限于三年之内)

(四)近3 年内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汇总表

1、“知识产权类别”是指:已授权的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0

7、0

8、0

9、10年获得的可计算在内。

2、“知识产权获得方式”是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或拥有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

3、“所属项目编号”:即对应时申请表中“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的项目编号(RD0

1、RD0

2、RD03„„),或者“

三、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的编号(PS0

1、PS02、PS03„„)。

(五)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按近3 年每年分别填报):略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说明要逐项列出成果名称,成果来源,成果转化结果(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成果转化时间,成果转化结果的证明材料等。成果可以不在近三年,但转化一定要在近三年,一项新产品可能是多项科技成果的转化结果,可逐一填写。成果转化包含的范围较广,可以包含形成样品、样机或产品、服务的研发项目,也可以是购买技术直接转化而得,或者企业通过技术诀窍而形成的产品和工艺的较大改进。技术诀窍无法提供第三方证明,因此其内容以及与产品和工艺的改进的相关要进行简要说明。

成果形成的产品可考虑提供的材料:如新产品证书、新产品检测报告、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新产品查新报告、新产品销售证明、生产登记批准书等。成果形成服务可考虑提供的材料:如销售合同、发票、用户意见、收入证明等。成果形成样品、样机可考虑提供的材料:如检测报告、实物照片等。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资料要提供企业关于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关于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开展产学研活动材料证明如产学研合作协议、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中心、联合承担国家、省、市项目的立项文件等合作文件;研究开发机构可以用各级政府关于建立研究机构的批文,或企业建立相关部门的文件等,设施可以包含中试车间、研发设备等,列出清单;研究开发人员考核奖励制度包括研发部门绩效考评制度、企业内部科技激励制度、科研奖励发放文件等。

第13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3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经委、能源局),有关能源企业,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行业协会:

为促进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对能源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列》有关规定,结合能源领域实际情况,特制定《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

二○○九年十二月七日

附件: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对能源领域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有关规定,结合能源领域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工作的方针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能源领域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鼓励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促进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世界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人才,加速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 国家能源局设立能源科技进步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其它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国家能源局设立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能源科技进步奖的领导工作。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煤炭与煤层气、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装备等专业评审组。评审组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负责本专业范围内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初评,并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初评结果。评审组的初评结果经评审委员会复审确定后,报国家能源局批准。

第六条 国家能源局对获奖项目在能源领域优先推广应用,在资金、政策、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获奖项目可以作为获奖人的科技成果在职称评定中作为参考依据。

第七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每年评选一次。

第八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是对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促进能源领域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表彰,获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功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 奖励设置与授奖条件

第九条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设立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两类奖项,授予在如下方面对能源领域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技术发明项目

在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中,完成对能源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原创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

(二)科技进步项目

1、技术开发项目:在能源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新技术、工艺、材料和设计;

2、新技术集成项目:在采用新技术及其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活动中,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型设计以及相应实用化系统集成;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4、社会公益项目:在能源领域科学理论研究、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管理、软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节约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重大工程项目:在完成能源领域重大基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其他重大综合工程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第十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设立

一、

二、三等奖。经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审核推荐,并报国家能源局批准,对于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一等奖项目,可同时授予“国家能源科学技术大奖”荣誉称号。

第十一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由国家能源局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人员所在单位酌情颁发奖金。 第十二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中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10%,二等奖占30%,其余为三等奖。

第十三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或候选人所申报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发明项目

1、获得技术发明奖的前提是已获得国家专利审批机关发出的发明专利证书。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经实施应用一年以上,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科技进步项目

1、具有科技创新性:项目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创新,有相当的技术难度,解决了能源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2、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项目经过一年以上相应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实现了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为能源领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推动科技进步:项目具有相应的成熟程度和科技示范、带动、扩散能力,可提高能源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对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第十四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或候选人所申报项目的授奖等级根据如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一)技术发明项目

属国内外首创,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对能源科技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技术思路较新颖,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能源科技进步有较大推动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或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技术思路有特点,技术上有明显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能源科技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或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科技进步项目

1、技术开发项目

关键技术有重大创新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关键技术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关键技术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2、新技术集成项目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较高,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满足实用化要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较大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占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的比例高,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占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的比例较高,取得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就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而言有一定的已推广应用面,取得较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4、社会公益项目

科技创新程度很高或技术难度很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或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高或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或具有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科技创新程度较高或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较高或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或具有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有一定的科技创新程度或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满足实用化要求或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或具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5、重大工程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工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创新,有一定工程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 推荐

第十五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由下列单位申报(或代为申报):

(一)中央直属能源企业、具有能源领域学科的综合类大学和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可直接申报;

(二)其他单位及个人可通过能源领域全国性行业协(学)会,或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能源主管部门代为申报。

第十六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完成人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项目来源、行政区划选择适宜的推荐单位逐级推荐。

第十七条 推荐单位推荐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应当征得候选人和候选单位的同意,并按照有关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必要的证明、评价材料等附件。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能源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其填写说明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定,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后执行。

第十八条 符合本奖励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推荐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评审。

第十九条 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推荐单位或候选人、候选单位如需退出评审, 应由推荐单位以书面形式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退出的相关科技项目须隔一年以上才能再次参加评审。

第二十条 推荐单位认为有关专家参加评审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可以要求其回避,并在推荐时提出书面意见,说明理由。每项推荐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不得超过3人。

第二十一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

第二十二条 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推荐擦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不同奖励类别的评审。

推荐重大工程项目奖励类别评审的,不影响其子项成果按照有关要求另行推荐其他奖励类别的评审。

第二十三条 已推荐过或曾获过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的项目,原则上不再予以推荐。

第二十四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二十五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技术发明奖

主要完成人必须是该项技术发明的全部或部分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

(二)科技进步奖

主要完成人应在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作出重要贡献;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作出重大技术创新;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主要完成人的创造性贡献应当具体、属实、相对独立,并与项目创新点对应。 第二十六条 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推荐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的排序原则上应与项目技术资料或技术评价证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评审证书、项目验收报告等)所记载的排序一致。如有变动应说明原因,并出具相应情况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七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受奖单位数和受奖人数实行限额。原则上技术发明单项受奖一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10个,受奖人数不超过15人;二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7个,受奖人数不超过10人;三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5个,受奖人数不超过7人。如确属联合攻关、多方协作的科技成果,可以申请适用受奖单位数或受奖人数的特殊限额,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评审委员会批准。

第四章 评审和授奖

第二十八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有关评审规则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制定,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

第二十九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实行评审组初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两级评审制。

第三十条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组评审会议,将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组进行评审。

评审组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三十一条 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负责审定评审组提交的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有权否决评审组的评审结果,有权裁定对获奖项目的异议。

第三十二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一)评审委员会或其下设评审组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评审委员会委员或评审组专家参加,会议表决结果有效。

(二)一等奖的推荐或评定应当由到会委员或专家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通过;

二、三等奖的评定或审核应当由到会委员或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不含二分之一)通过。

第三十三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不得作为委员或专家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与被推荐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委员或专家应当回避。

第三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及其评审组的委员或专家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密。

第三十五条 拟授奖项目应当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开。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提出异议。 第三十六条 评审委员会在项目异议处理后作出的获奖项目及其奖励等级的决议为最终结论,报国家能源局批准颁布。

第三十七条 国家能源局向各推荐单位或直接向获奖项目完成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第五章 异议处理

第三十八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能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拟授奖项目的相关信息在国家能源局网站等媒体上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授奖项目及其候选单位、候选人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署名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逾期且无正当理由或匿名异议的,不予受理。异议者相关资料需要保密的,应在异议材料中注明。

第三十九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推荐单位及项目的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获奖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四十条 实质性异议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由有关推荐单位协助。必要时,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涉及跨单位的异议处理,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推荐单位协助。

第四十一条 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3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本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下一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后处理完毕的,可以重新推荐。

第四十二条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提请评审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意见通知涉及异议的各方。

第六章 违规责任

第四十三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由评审委员会报国家能源局批准后撤消其奖励。

第四十四条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由评审委员会报能源局批准后,通报批评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四十五条 参与评定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泄露秘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14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

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国科发火〔2008〕172号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局)、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其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科 技 部 财 政 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OO八年四月十四日

编辑本段具体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见附件)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第三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应遵循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依据本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称《税收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称《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条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指导、管理和监督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第二章 组织与实施

第六条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组成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为:

(一)确定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方向,审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二)协调、解决认定及相关政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

(三)裁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事项中的重大争议,监督、检查各地区认定工作;

(四)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地区,提出整改意见。

第七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其主要职责为:

(一)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二)组织实施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检查;

(三)负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专家资格的备案管理;

(四)建立并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

(五)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税务部门组成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根据本办法开展下列工作: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二)接受企业提出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

(三)负责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有关举报;

(四)选择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专家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九条 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应依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税、免税手续。

享受减税、免税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同时,主管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发现企业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复核期间,可暂停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

第三章 条件与程序

第十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业自我评价及申请

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对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三)合规性审查

认定机构应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库;依据企业的申请材料,抽取专家库内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查,提出认定意见。

(四)认定、公示与备案

认定机构对企业进行认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没有异议的,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认定结果,并向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第十二条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第十三条 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须提交近三年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

复审时应重点审查第十条

(四)款,对符合条件的,按照第十一条

(四)款进行公示与备案。

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企业再次提出认定申请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业务、生产技术活动等发生重大变化(如并购、重组、转业等)的,应在十五日内向认定管理机构报告;变化后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应自当年起终止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需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按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高新技术企业更名的,由认定机构确认并经公示、备案后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五条 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

(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二)有偷、骗税等行为的;

(三)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四)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认定机构在5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 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各类机构和人员对所承担认定工作负有诚信以及合规义务,并对申报认定企业的有关资料信息负有保密义务。违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相关要求和纪律的,给予相应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火字[1996]018号)、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火字[2000]324号),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停止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另行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编辑本段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附: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四、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编辑本段高新技术领域详细说明

一、电子信息技术[1]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小型专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基于EFI的通用或专用BIOS系统技术等。

2、支撑软件

测试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软件管理工具套件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技术;虚拟现实(包括游戏类)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技术;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绑定等的工具软件技术;面向行业应用及基于相关封装技术的软件构件库技术等。

3、中间件软件

中间件软件包括: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和面向Web服务及SOA架构的应用服务器;面向业务流程再造;支持异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控制等。

4、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Java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研发及生成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支撑平台(包括: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信息家电软件平台、汽车电子软件平台等)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等。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包括: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技术;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技术;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技术等。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是指针对中国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开发的识别、编辑、翻译、印刷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包括:基于智能技术的中、外文字识别软件技术;字处理类(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技术;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技术;语音识别软件和语音合成软件技术;集成中文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合成、机器翻译等多项智能中文处理技术的应用软件技术;具有多语种交叉的软件应用开发环境和平台构建技术等。

7、图形和图像软件

支持多通道输入/输出的用户界面软件技术;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技术;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技术;具有交互功能与可量测计算能力的3D软件技术;具有真实感的3D模型与3D景观生成软件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技术等。

8、金融信息化软件

金融信息化软件是指面向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等金融领域服务业务创新的软件。包括:支持网上财、税、库、行、海关等联网业务运作的软件技术;基于金融领域管理主题的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及其应用等技术;金融行业领域的财务评估、评级软件技术;金融领域新型服务模式的软件技术等。

9、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环境下多系统运行的GIS软件平台构建技术;基于3D/4D(即带有时间标识)技术的GIS开发平台构建技术;组件式和可移动应用的GIS软件包技术等。

10、电子商务软件

基于Web服务(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环境及其生成工具软件或套件的技术;面向电子交易或事务处理服务的各类支持平台、软件工具或套件的技术;支持电子商务协同应用的软件环境、平台、或工具套件的技术;面向桌面和移动终端设备应用的信息搜索与服务软件或工具的技术;面向行业的电子商务评估软件或工具的技术;支持新的交易模式的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技术等。

11、电子政务软件

用于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或平台的软件构件及工具套件技术;跨系统的电子政务协同应用软件环境、平台、工具等技术;应急事件联动系统的应用软件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现场及移动监管稽核软件和工具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跨业务系统工作流软件技术;异构系统下政务信息交换及共享软件技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决策支持软件和工具技术等。

12、企业管理软件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技术;基于RFID和GPS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技术;企业集群协同的供应链管理(SCM)软件技术;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技术等。

(二) 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自主品牌ICCAD工具版本优化和技术提升,包括设计环境管理器、原理图编辑、版图编辑、自动版图生成、版图验证以及参数提取与反标等工具;器件模型、参数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专用技术。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

音视频电路、电源电路等量大面广的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通用芯片CPU、DSP等的开发与产业化;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点整机配套的集成电路产品,3G移动终端电路、数字电视电路、无线局域网电路等。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小外型有引线扁平封装(SOP)、四边有引线塑料扁平封装(PQFP)、有引线塑封芯片载体(PLCC)等高密度塑封的大生产技术研究,成品率达到99%以上;新型的封装形式,包括采用薄型载带封装、塑料针栅阵列(PGA)、球栅阵列(PBGA)、多芯片组装(MCM)、芯片倒装焊(FlipChip)、WLP(Wafer Level Package),CSMP(Chip Size Module Package),3D(3 Dimension)等封装工艺技术。

4、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集成电路品种的测试软件,包括圆片(Wafer)测试及成品测试。芯片设计分析验证测试软件;提高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使用效率的软/硬件工具、设计测试自动连接工具等。

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

CMOS工艺技术、CMOS加工技术、BiCMOS技术、以及各种与CMOS兼容工艺的SoC产品的工业化技术;双极型工艺技术,CMOS加工技术与BiCMOS加工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基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电力电子集成器件工艺技术。

6、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高速PIN-FET模块;阵列探测器;10Gbit/s-40Gbit/s光发射及接收模块;用于高传输速率多模光纤技术的光发射与接收器件;非线性光电器件;平面波导器件(PLC)(包括CWDM复用/解复用、OADM分插复用、光开关、可调光衰减器等)。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1、计算机及终端技术

手持和移动计算机(HPC、PPC、PDA);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包括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包括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等;基于电信网络或/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终端等。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复印机等;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关键部件,包括打印机硒鼓、墨盒、色带等;计算机使用的安全存储设备,存储、移动存储设备等;基于USB技术、蓝牙技术、闪联技术标准的各类外部设备及器材;基于标识管理和强认证技术;基于视频、射频等识别技术。

3、网络技术

基于标准协议的(如SNMP和ITSM等)的应用于企业网和行业专网的信息服务管理和网络管理软件,包括监控软件、IP业务管理软件等; ISP、ICP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等;用于企业和家庭的中、低端无线网络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关、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以及符合蓝牙、UWB标准的近距离(几米到十几米)无线收发技术等;向IPv4向IPv6过渡的中、低端网络设备和终端。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包括低空遥感系统、基于导航定位的精密测量与检测系统、与PDA及移动通信部件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设备等;导航定位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包括基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主动/被动的导航、定位设备及公众服务系统;基于位置服务(LBS)技术的应用系统平台;时空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技术等。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融合多种通信手段的企业信息通信集成技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工作流、多媒体;基于SOA架构建立的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面向特定行业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或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平台和模块、嵌入式软件平台及协议软件等;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网络接口产品模块、软件等。

* 采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产项目除外。

(四)通信技术

1、光传输技术

可用于城域网和接入网的新型光传输设备技术,包括:中/低端新型多业务光传输设备和系统;新型光接入设备和系统;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复用传输设备和系统;光传输设备中新型关键模块光传输系统仿真计算等专用软件。

2、小型接入设备技术

适合国内的网络状况和用户特殊应用需求的小型接入设备技术,包括:各类综合接入设备,各种互联网接入设备(IAD);利用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CATV接入等的行业专用接入设备(包括远程监控等);其它新型中小型综合接入设备。

3、无线接入技术 调制方式多样、能适应复杂使用环境的移动通信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设备及其关键部件,包括: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如包括基站、终端、网关等;基于IEEE802.11等协议的基站与无线局域网终端设备;基于IEEE802.16等协议的宽带无线城域网终端设备、系统和技术;各类高效率天线终端设备和特种天线技术和设备等;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各种无线城域网设备和系统,包括增强型WLAN基站和终端等。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 适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等的系列配套技术,包括:3G系统的直放站(含天线)配套设备;用于各种基站间互联的各种传输设备;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优化软件与工具;基站与天线的RF信号光纤拉远传输设备;移动通信的网络测试、监视和分析仪表等;数字集群系统的配套技术;其它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技术。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基于分组交换原理的下一代网络系统和设备技术,包括:中小型IP电话系统及设备;面向特定行业和企业应用、集成VoIP功能的呼叫中心系统及设备; VoIP系统的监测和监控技术等。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网络和资源管理系统;结算和计费系统;业务管理和性能分析系统;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各类通信设备的测试系统;适用于上述系统的组件产品,包括各类中间件等。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固定网、2.5G/3G移动、互联网等网络的增值业务应用软件技术,包括:各类增值业务的综合开发平台;流媒体、手机可视电话、手机QQ、IPTV等的应用系统;基于电信网、互联网等的增值业务和应用系统;基于P2P技术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即时通信系统等;基于现有网络技术的增值业务平台;支持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增值业务应用平台及系统。

(五) 广播电视技术

1、演播室设备技术

与数字电视系统相适应的各类数字化电子设备技术,包括:演播室数字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切换控制台、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服务器;节目的电子交换、节目制播系统软件、面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加解密和密钥管理、数字版权保护等系统;适合我国地面电视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设备;地面—有线合一的数字电视传输设备;符合我国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发射与转发设备;卫星数字电视调制器、有线数字电视调制器、地面数字电视调制器;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及设备;用于IP网络、移动接收服务网络的数据网关,数据协议转发服务器;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以电子节目指南、综合信息发布、数据广播、以及交互电视等构成的业务应用系统。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能够实现交互式控制的服务端系统技术。

3、信息保护系统

能够实现各种信息媒体整体版权保护的系统技术。

4、数字地面电视技术

可提高收发机性能的技术,与单频组网、覆盖补点、专用测试等应用相关的技术,包括: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广播信号覆盖补点器;GB20600-2006广播信号发生器;GB20600-2006广播信号分析仪等。

5、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符合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设备技术,包括:数字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广播电视复用器;数字广播电视信道编码调制器;无线地面数字广播技术。

6、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公共交通、公共场所等各类专业级网络化的音视频处理系统技术。

7、光发射、接收技术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发射和光接收设备的技术,包括:激光器模块;光电转换模块;调幅返送光发射机;室外型宽带光接收机等。

8、电台、电视台自动化技术

适合电台、电视台开展音频及视像节目编、采、播业务的技术,包括:具备发射机单机模拟量、开关量的选择与采集,控制信号接口选择功能的设备;能对发射机工作状态实现控制、监测、记录、分析、诊断、显示、报警等功能的设备;能对全系统实现数据处理的计算机设备;能对发射机房多机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的设备等。

9、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基于卫星、有线、无线电视传输的、能实现分级网络运营管理、能实现全网传输设备的维护、设置及业务管理一体化的软件系统的技术,包括: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的管理系统;有线电视分配网网络管理系统等。

10、IPTV技术

电信、计算机和广电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融合的技术,包括:IPTV路由器和交换器; IPTV终端设备; IPTV监管系统和设备; IPTV前端设备等。

11、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移动办公软件技术,包括:个人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便携式个人信息综合处理终端等。

* 采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产项目除外。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技术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外延片制造技术,生长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外延片技术,包括:采用GaN基外延片/Si基外延片/蓝宝石衬底外延片技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制作技术;大功率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技术;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技术;半导体照明用长寿命高效荧光粉、热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装树脂材料和热沉材料技术等。

2、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

片式复合网络、片式EMI/EMP复合元件和LTCC集成无源元件;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片式NTC、PTC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等。

3、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 小型、超小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采用低弧度键合、超薄封装的相关产品;功率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等。

4、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符合工业标准的超小型高密度高传输速度的连接器;新一代通信继电器,小体积、大电流、组合式继电器和固体光MOS继电器;高保真、高灵敏度、低功耗电声器件;刚挠结合板和HDI高密度积层板等。

(七)信息安全技术

1、安全测评类

网络与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技术;对安全产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能满足行业或用户对安全产品自测评需求的技术等。

2、安全管理类

具备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技术;具备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统一配置、分发和审核功能的安全管理类技术等。

3、安全应用类

具有电子政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技术;具有电子商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技术;具有公众信息服务相关应用安全软件及相关技术等。

4、安全基础类

操作系统安全的相关支撑技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相关支撑技术;安全路由和交换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安全中间件技术;可信计算和标识认证相关支撑技术等。

5、网络安全类

网络攻击防护技术;网络异常监控技术;无线与移动安全接入技术;恶意代码防护技术;网络内容安全管理技术等。

6、专用安全类

密码及其应用技术;安全隔离与交换等边界防护技术;屏蔽、抑制及干扰类电磁泄漏发射防护和检测技术;存储设备和介质中信息的防护、销毁及存储介质的使用管理技术;高速安全芯片技术;安全事件取证和证据保全技术等。

* 市场前景不明朗、低水平重复,以及简单的技术引进类信息安全软件及其相关产品除外。

(八)智能交通技术

1、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

具备可扩展性的适于中小城市信号设备和控制技术;可支持多种下端协议的上端控制系统的软件技术研发;交通应急指挥管理相关设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网络环境下的外场交通数据综合接入设备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的软件技术研发等。

2、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

采用微波、主被动红外、激光、超声波技术(不含视频)设备,可用于采集交通量、速度、车型、占有率、车头时距等交通流参数;车辆、站场枢纽客流统计检测设备生产及分析技术; 用于公众服务的动态交通信息融合、处理软件技术研发;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设备的软件研发和生产技术;内河船舶交通量自动检测设备技术研发等。

3、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

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含车、路边设备)技术研发;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研发,要能够支持现金、信用卡、预付费卡等多种支付方式;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相关设备和系统的技术研发等。

4、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具有实时接收数据能力,并可进行本地路径动态规划功能的车载导航设备的研发及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技术研发;车载安全驾驶辅助产品生产技术等。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未曾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预防重大疾病的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预防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肝炎、出血热、大流行感冒、疟疾、狂犬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人类疾病和肿瘤的新型疫苗、联合疫苗等,疫苗生产用合格实验动物,培养细胞及菌种等。

2、基因工程药物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单基因遗传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药物、靶向药物,重组人血白蛋白制品等。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用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及其关键技术和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疾病基因治疗类产品,包括: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基因治疗产品;基因治疗药物输送系统等。

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

用于肝炎、艾滋病、血吸虫病、人禽流感、性病等传染性疾病和肿瘤、出生缺陷及吸毒等早期检测、诊断的单克隆抗体试剂,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残留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重大动植物疫病、转基因生物检测用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所需的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抗肿瘤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关键技术和系统;先进的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集成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新型基因扩增(PCR)诊断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和人源化/性基因工程抗体。

5、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

面向重大疾病——抗肿瘤蛋白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心脑血管系统蛋白药物(如纤溶酶原,重组溶血栓),神经系统蛋白药物尤其是抑郁药物,老年痴呆药物,肌肉关节疾病的蛋白质治疗药物,以及抗病毒等严重传染病蛋白药物的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各类细胞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促人血小板生长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等多肽药物的开发技术;抗病毒、抗肿瘤及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核酸类药物及相关中间体的研究及产业化技术等。

6、生物芯片

重大疾病、传染病、遗传病、地方病等诊断用芯片,生物安全检测用芯片,研究用芯片,进出口检验检疫芯片、生物芯片数据获取、处理和分析设备及软件等。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采用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转化技术开发生物资源和中药资源,包括: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发酵法生产濒危、名贵、紧缺药用原料和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及新药等。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天然药物的生产、药物活性成份等分离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以及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等,包括: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层析介质及装置;生物、医药用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生物、医药研究、生产及其检测用试剂、试剂盒等。

9、新生物技术

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新生物技术,包括:治疗疾病的干细胞技术及用于基因治疗、新药开发和生物医学的RNAi技术;用于生物医药研究的纳米技术;能提高多肽药物的稳定性和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修饰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1、创新药物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现代新药开发技术要求的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包括: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有效部位,以及新发现的中药材和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制剂等。

2、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新的复方制剂,对名优中成药及民族药的二次开发,以及新型中药给药系统品种,包括:透皮制剂、缓控速释制剂、靶向制剂、定位制剂等;作为中药质量控制所必需的中药标准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珍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植(养殖)、良种选育技术;珍贵和濒危野生药材代用品及人工制品;符合种植规范和管理要求的中药材;中药材去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等。

(三)化学药

1、创新药物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包括:通过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天然物质中提取或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用拆分或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新的复方制剂;已有药物新的适应症等。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抗冠心病药物;抗心衰药物;抗血栓药物;治疗脑卒中新药等。

3、抗肿瘤药物

抗恶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药物;放化疗增敏药物;肿瘤化学预防及用于癌前病变治疗的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新药;其他新型抗肿瘤药物;肿瘤辅助治疗(包括镇痛、止吐、增强免疫功能、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等)药物等。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抗生素;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四环素类抗菌药;手性硝基咪唑类抗原虫、抗厌氧菌药物;多肽类抗生素等。

5、老年病治疗药物

防治骨质疏松新药;老年痴呆治疗新药;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新药;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治疗药物;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便秘治疗药物等。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抗郁抑药;抗焦虑药;精神病治疗药;偏头痛治疗药;儿童注意力缺乏综合症治疗药;癫痫治疗药等。

7、计划生育药物

女用避孕药;男用避孕药;事后避孕药;抗早孕药等。

8、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

艾滋病治疗药物;传染性肝炎治疗药物;结核病防治药物;血吸虫病防治药物;流感、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药物等。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血脂调节药;脂肪肝治疗药物;肥胖症治疗药物等。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罕见病用药;解毒药;诊断用药等(包括X-射线、超声、CT、NMR对比增强剂等)。

11、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手性药物技术(包括:外消旋药物的拆分,无效对映体的转化及生物转化合成技术;包结拆分和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手性药物的生物催化合成技术;新型手性体的设计与合成技术;工业化不对称催化技术;由糖合成手性纯天然化合物和其类似物的开发技术;拆分试剂,手性辅助剂,手性分析用试剂,手性源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等);能大幅度降低现有药物生产成本的重大工艺创新;节能降耗明显的重大工艺改进;能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重大工艺改进;市场急需的、有较大出口创汇潜力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改进药物晶型的重大工艺改进等。

* 简单的改变制备工艺的品种除外。

(四)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1、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固体、液体及复方

具有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包括:透皮吸收制剂技术;注射缓、控释制剂(长效储库型注射剂)技术;口服(含舌下)缓、控、速释制剂技术;缓释微丸胶囊(直径为5~250μm)制剂技术;粘膜、腔道、眼用等其它缓、控释制剂技术等。

2、靶向给药系统

采用脂类、类脂蛋白质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成分作为载体,将药物包封或嵌构而成的各种类型的新型靶向给药系统,包括:结肠靶向给药(口服)系统及技术;心脑靶向给药(口服、注射)系统及技术;淋巴靶向给药(注射)系统及技术;能实现2级靶向,3级靶向药物制剂的系统及技术等。

3、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

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新型药物,药物控释纳米材料,新型给药技术和装备,缓释、控释、透皮吸收制剂技术,蛋白或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技术。包括: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微囊释放新技术等。

4、制剂新辅料

β-环糊精衍生物、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等固体制剂用辅料,具有掩盖药物的不良口感、提高光敏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使药物在指定部位释放等作用的包衣材料,包括:纤维素衍生物和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等;注射用辅料,包括:注射用β-环糊精衍生物、注射用卵磷脂和注射用豆磷脂等。控、缓释口服制剂,粘膜给药和靶向给药制剂,眼用药物,皮肤给药等特殊药用辅料。

* 简单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技术除外。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技术

X射线摄影成像技术(高频,中频)、新型高性能超声诊断技术(彩色B超)、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成像技术、新型图像识别和分析系统以及其它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包括:电阻抗成像技术,光CT技术等。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

新型微创外科手术器具及其配套装置;植入式电子刺激装置;新型急救装置;各类介入式治疗技术与设备;以治疗计划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以及医用激光设备等。

3、电生理检测、监护技术

数字化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设备技术;适用于基层医院、社区医疗、生殖健康服务机构,以及能面向家庭的各类新型无创和微创检测诊断技术、监护设备和康复设备;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新型医用传感器及其模块组件等。

4、医学检验技术

体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应急生化检验装置、常规生化分析仪器、常规临床检验仪器以及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的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新材料的其他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等。

5、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医用标准化语言编译及电子病历(EMR)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重大疾病专科临床信息系统;社区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以及实用三维数字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等。

* 机理不清、治疗效果不确定的产品除外。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1、生物催化技术

具有重要市场前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催化技术,包括: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等。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

高效菌种的选育和新型发酵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包括: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新工艺等;重大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对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污有显著效果的绿色化学处理工艺及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包括:有机合成用酶制剂;纺织工业用酶、洗涤剂用酶、食品用酶、制药工业用酶、饲料用酶、环保用酶等酶制剂,酶制剂质量评价技术及标准;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等。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分离提取技术,包括: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全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取有效成份的新技术等。

5、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

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表达系统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设备,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

6、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功能食品;抗氧化功能食品;减肥功能食品;辅助改善老年记忆功能食品;功能化传统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有效成份检测技术和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技术;食品安全的生物检测技术等。

(七)现代农业技术

1、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优质、高效、高产优良新品种技术;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型新品种技术;抗病虫、抗寒、抗旱、耐盐碱等抗逆新品种技术;新型、环保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高效安全施用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及快繁技术;珍稀动物、珍稀水产养殖技术;畜牧业、水产业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畜牧水产业环境调控和修复技术与模式;安全、优质、专用、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和高效利用技术;畜牧水产业质量安全监控、评价、检测技术;优质奶牛新品种及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与管理技术。

3、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重大农林植物病虫鼠草害、重大旱涝等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新技术;主要植物病虫害及抗药性检测、诊断技术;环保型农药创制、高效安全施用与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烈性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高效特异性疫苗生产技术;高效安全新型兽药及技术质量监测等技术。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农业产业链综合开发和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管理技术;农业产业链标准化管理技术;大宗粮油绿色储运、鲜活农产品保鲜及物流配送、农林产品及特种资源增值加工、农林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快速检测、全程质量控制等技术。

5、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

新型农作物、牧草、林木种子收获、清选、加工设备;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与高效施肥、施药机械和设备;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新型农产品产地处理技术装备;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与技术;精准农业技术、遥感技术与估产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与技术。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

水源保护、水环境修复、节水灌溉、非常规水源灌溉利用、旱作节水和农作物高效保水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

7、农业生物技术

新型畜禽生物兽药和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生物饲料等。

三、航空航天技术

1、民用飞机技术

2、空中管制系统

3、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

4、卫星通信应用系统

5、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新材料技术

(一)金属材料

1、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3、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

4、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

5、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技术

6、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

7、低成本超导材料实用化技术

实用化超导线材、块材、薄膜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

8、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

9、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10、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

2、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

3、人工晶体生长技术

4、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5、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三)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

4、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

橡胶新品种的分子设计技术;接枝、共聚技术;卤化技术;充油、充碳黑技术等;特种合成橡胶材料;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品;重大的橡胶基复合新材料技术。

5、新型纤维材料

6、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

7、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四)生物医用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减少血栓形成或再狭窄的表面涂层或改性的血管内支架;具有特殊功能的非血管管腔支架;介入导管,包括PTCA导管(导丝)等;介入栓塞式封堵器械及基栓塞剂等。

* 一般性能的支架和导管(包括导丝)除外。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材料编织的人工血管;生物复合型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或瓣膜成形环等。

* 性能一般的单叶、双叶金属人工心脏瓣膜及传统生化改性技术处理的生物瓣膜或其它产品除外。

3、骨科内置物 可降解固定材料;可降解人工骨移植材料;可生物降解的骨、神经修复生物活性材料等。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用可降解材料;组织工程技术产品,包括组织工程骨、皮肤等;组织诱导性支架材料等。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五)、精细化学品

1、电子化学品

2、新型催化剂技术

4、超细功能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1、共性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行业特定需求的共性技术,包括: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与推广业务,专利分析等。

2、现代物流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等。

3、集成电路

4、业务流程外包(BPO)

5、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6、公共服务

7、技术咨询服务

信息化系统咨询服务、方案设计、集成性规划等。

8、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数字化高端技术条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先进精密复杂模具制造技术、设计服务(包括汽车等相关产品高精密模具设计等)。

9、生物医药技术

10、工业设计

能够创造和发展产品或系统的概念和规格,使其功能、价值和外观达到最优化,同时满足用户与生产商的要求。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1、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2、风能

(1)1.5MW以上风力发电技术

适应中国气候、复杂地形条件的1.5MW以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

(2)风电场配套技术

风资源评估分析、风电场设计和优化、风电场监视与控制、风电接入系统设计及电网稳定性分析、短期发电量预测及调度匹配、风电场平稳过渡及控制等技术。

3、生物质能

(1)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

包括直燃(混燃)发电系统耦合技术,蒸汽余热回收技术,热效率≥85%、燃烧过程不结渣、不产生新污染,具有广泛原料适应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装置;能保证生物质在燃烧设备中充分燃烧的原料装卸、输送技术,能有效分离生物质中的Cl等腐蚀性物质的预处理技术等。

(2)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

(3)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

热效率≥85%、不结渣、废气符合排放标准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与装置等。

(4)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

(5)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6)大中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4、地热能利用

(二)核能及氢能

1、核能技术

2、氢能技术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

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1、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

钢铁企业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包括高炉煤气余压能量回收透平发电技术(TRT)、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等。

2、蓄热式燃烧技术

工业炉窑和电站、民用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等。

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水泥、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低温余热蒸汽发电关键技术。

4、废弃燃气发电技术

沼气、煤层气、高炉煤气、焦炉尾气等工业废弃燃气发电关键技术。

* 高热值燃气发电技术及产品除外。

5、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

冷凝水、低参数蒸汽等回收利用新技术。

6、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包括在先动态谐波治理、先进无功功率补偿等)新技术,电网优化运行分析、设计、管理(包括企业电网优化配置、用电设备功率合理分配等)软件及硬件新技术。

7、高泵热泵技术

地源、水源、空气源、太阳能复合式等高温热泵技术;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等技术。

8、蓄冷蓄热技术

用于剩余能量储存(包括与之相关转化、移送、利用)新技术。

9、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

工业、建筑领域的能量系统优化设计、能源审计、优化控制、优化运行管理软件技术,特别是能量系统节能综合优化技术。

10、节能监测技术

11、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3、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

4、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5、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6、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2、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3、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4、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

5、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1、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四)环境监测技术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

2、应急监测技术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2、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4、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1、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2、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3、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3、基于PC的控制系统

4、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

2、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

3、新型传感器技术

4、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5、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三)先进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2、机器人技术

3、激光加工技术

4、电力电子技术

5、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四)新型机械

1、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

2、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4、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

2、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3、汽车电子技术

4、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第15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哪些领域和行业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有哪些呢,具体内容如下: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主要包括: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广播电视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 )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主要包括:医药生物技术,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等创新药物以及中药新品种的开发,新剂型及制剂技术,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生物医药科研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主要包括:民用飞机技术,空中管制系统,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德国、那个航空航天科技)

四、新材料技术 (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深加工等创新型技术以及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精细化学品的新材料技术 )

五、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

1、共性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行业特定需求的共性技术,包括: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与推广业务,专利分析等。

2、现代物流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平台技术等。

3、集成电路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专有设计技术,业务流程外包(BPO),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及氢能,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先进制造技术,新型机械,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第16篇:关于兵团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2013年度兵团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Corps/news/K_Meage/2012/620/Bst12_6_20_FJCKF_DG8J0FEI11CJJE6.htm

关于2013年度兵团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 作者:

[ 发表日期:12-06-20 11:13:41|点击次数: 376 次 ]

各师科技局、院(校)科研(技)处及兵直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发挥科技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工业科技若干重点领域,加强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传统工业改造提升,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显著提高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根据兵团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经研究拟组织2013年度兵团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部分类别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范围

(一)兵团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专项计划;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平台计划;

(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计划;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五)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计划;

(六)南疆科技专项计划;

(七)重点新产品补助计划;

(八)兴边富民科技专项计划;

(九)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

(十)火炬与火炬贴息计划。

二、项目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计划

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与格式组织上报材料。

(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火炬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补助计划

按照国家2012年相关申报要求和格式进行申报。

(三)其他类别计划申报要求

其它类别计划按照兵团科技局2011年10月31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兵团高新领域科技计划2012年度预备项目征集指南的通知”中的要求,组织申报2013年相关项目。

三、项目申报须知

(一)南疆科技专项计划仅限农

一、

二、

三、十四师申报;兴边富民科技专项计划仅限农

四、

五、

九、

十、十三师申报,每个师申报限项2项。

(二)火炬贴息计划仅支持2012年所立火炬计划项目。

(三)各师、院校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兵团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项目的审查、推荐和上报工作。相关申报指南及格式从兵团科技信息网()下载。

(四)各申报单位应认真按要求提交相应的申报材料及证明材料。我局将组织专家对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进行评审。

(五)本领域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按照各计划类别的申报格式和具体要求,登录兵团科技信息网()填报相关申报材料,同时报送一份纸质材料到兵团科技局高新处。

四、项目申报截止时间

各计划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12年8月20日。

五、申报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兵团科技局高新处:吴大勇 蒋新月

联系电话:0991-2896170

网络技术支持:兵团常设技术市场办

联系人:赵亮 赵新林

电话:0991-7798102

附件:

1、兵团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专项、南疆科技专项计划、兴边富民科技专项计划(格式用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格式);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报书格式;

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报书格式;

4、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计划申报书格式;

5、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平台申报书格式;

6、重点新产品补助计划申报书格式;

7、火炬与火炬贴息计划申报书格式;

8、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申报书格式;

9、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申报书格式;

附件 下载

兵团科技局

二○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第17篇:主要产品所属技术领域

主要产品所属技术领域

一、电子与信息

1、软件产品 系统软件 支撑软件 中间件软件 嵌入式软件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图形、图像软件 金融信息化软件 地理信息软件 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政务软件 企业管理软件 其他软件

2、微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测试

3、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网络产品

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其他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4、通信产品

光传输产品

小型接入设备

无线接入产品

移动同喜系统的配套产品

转交换和VoIP系统

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宽带移动通信产业

其他通信产品

5、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演播室设备

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数字地面电视

地面无线数值广播电视

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

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IPTV设备

高端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6、新型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

片式半导体器件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中高档机电组件

7、信息安全产品

安全测评类产品

安全管理类产品

安全应用类产品

安全基础类产品

网络安全类产品

专用安全类产品

其他信息安全产品

8、智能交通产品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汽车应用电子设备和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

其他智能交通产品

二、生物与医药

1、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

新型疫苗

基因工程药物

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核酸类药物

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肝细胞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纳米技术、多肽修饰技术、RNA技术及其产品

其他医药生物技术

2、中药与天然药 重要创新药物 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药制药装备及其集成

3、化学药 化学创新药物

恶性肿瘤疾病治疗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神经精神类治疗药物 代谢类疾病治疗药物 抗感染类治疗药物 老年疾病类治疗药物 计划生育药物等

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药物 手性药物与晶型药物 特殊药物或辅助诊断药物

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其他化学药

4、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缓释与控释制剂 靶向给药系统 新制剂技术 其他新制剂 制剂新辅料

其他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5、轻化工生物技术 生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

三、新材料

1、金属材料

交通工具轻量化用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制品及深加工产品

应用于轻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特殊性能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

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特种钢铁材料

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制品

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

半导体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形

其他金属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性能结构陶瓷

高性能功能陶瓷

人工晶体

功能玻璃 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3、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新型橡胶材料

新型纤维材料

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其他高分子材料

4、生物医用材料

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骨科内植物

口腔材料

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新型敷料及止血材料

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其他生物医用材料

5、精细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

新型催化剂

新橡塑助剂

精铣及功能化学品

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

其他精细化学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 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基于PC的控制系统 专用控制装置

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新型控制技术和产品的前端研究 其他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新型自动化仪表

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 新型传感器 微系统产品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生物技术分析仪器与设备 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 其他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3、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系统

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 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 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 纺织行业专用设备 轻工行业专用设备 其他先进制造技术

4、新型机械产品 机械基础件 通用机械 专用机械 特色农林装备 其他机械产品

5、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治疗、救急及康复技术产品 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 医学检验技术设备与试剂

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挼你按产品(软件类) 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6、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 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计算机软件类) 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其他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7、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 汽车电子化产品 车辆检测技术及装备

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机车关键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主要零部件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

其他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五、资源与环境

1、水污染防治技术

典型重金属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处理 城市环保设施潜在二次污染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中小城镇污染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 农畜面源水污染的控制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设备 其他水污染防治技术

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

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安全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 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社会源有害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技术 其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4、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 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应急与常规监测仪器设备 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

5、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 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水回用工艺技术和设备 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6、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开采技术与设备 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1、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其他新型能源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 燃料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及相关产品 其他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建筑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 其他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七、高技术服务业

1、信息技术服务业 现代物流服务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2、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服务 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技术服务 其他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3、新材料技术服务业 新材料产品研发技术服务

拓展新材料产品产业链技术服务 新材料产品技术的集成创新服务 其他新材料技术服务业

4、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 精密复杂模具设计服务

多层、密集、微型、复杂电路设计服务 数字化健康诊断技术服务 其他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

5、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 工业污染治理专业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市场化环境监测(包括室内空气)服务

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处理设施的专业化运营服务 其他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

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可再生能源与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的检测及系统管理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技术服务

其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八、农业与农村

1、生物育种

2、农村信息化

3、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4、饲料及添加剂

5、新型农药及肥料

6、生物及材料及生物能源

7、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

8、农业生态及乡村环保

9、先进种植养殖及防灾减害

10、海洋农业

九、航空与航天

1、飞机及其他航空器

2、航空机械设备及地面装置

3、航天器

4、运载火箭

5、应用卫星

6、探测火箭及器发射装置

7、其他航空港天产品

十、地球、空间、海洋工程

1、能源、矿产自愿的勘探

2、固体地球观测设备

3、大气海洋观测实验仪器

4、空间环境要索探测设备

5、大型工程、海底设施基础稳定性勘探检测设备

6、其他地球空间海洋工程

一、核应用技术

1、核辐射产品

2、同位素及应用产品

3、核材料

4、核物理、核化学实验仪器及设备

5、核电子产品

6、核反应堆及其配套产品

7、核能及配套产品

8、其他核应用技术

二、其他技术领域

第18篇: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附件7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2012年度预备项目征集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总体精神,促进科技支撑传统制造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地组织实施“十二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做好2012年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预备项目库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指南内容

(一)基础研究

1、绿色制造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 (1) 绿色制造基础理论

(2) 产品寿命预测与安全服役基础理论

2、智能制造

(3) 智能装备产品创新设计理论 (4)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3、服务机器人

(5) 仿生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 (6) 高功率密度能源动力理论

(7) 脑生肌电认知与智能假肢控制理论

(二)前沿技术研究

1、绿色制造

(1) 绿色制造基础数据库与标准

(2)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设计工具应用 (3) 绿色生产工艺关键技术与装备 (4) 制造过程碳效优化技术

(5) 产品寿命预测与安全服役关键技术 (6) 低碳烯烃及衍生物关键工艺、技术及装备

2、智能制造

(7) 微纳制造技术与应用

(8) 基于系统与装备功能安全的新型控制系统 (9) 箱体类精密工作母机 (10) 新型太阳能产品制造成套装备 (11) 半导体照明产品制造成套装备 (12) 智能化工程机械成套装备 (13) 高端传感器、仪器仪表

3、服务机器人 (14) 仿人机器人

(15) 机器人模块化、网络化技术、平台、标准与测试规范

4、面向制造业的核心软件产品开发 (16) 产品设计平台技术与系统 (17) 制造过程平台技术与系统 (18) 经营管理平台技术与系统

(19) 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与服务支持系统

(三)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

1、绿色制造

(1) 行业、区域绿色制造产业应用示范

2、智能制造

(2) 高端制造装备重点行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3) 支撑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

3、服务机器人

(4) 公共安全与救援机器人 (5) 医疗机器人

4、制造业信息化

(6) 集团企业数字化应用示范 (7) 中小企业服务支撑平台开发与应用 (8) RFID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应用 (9) 制造过程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10) 支撑行业、地方支柱产业的制造业信息化综合应用示范

5、机械产品数控化

(11) 数控机械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及应用

(12) 机械设备专用数控系统与驱动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13) 机床、纺织、建材、印刷、包装、木工机械行业设备数控化应用示范(包括服务平台、培训平台和标准体系)

1 (14) 数控机械设备产业集群区域应用示范

二、具体要求

(一)指南发布

预备项目推荐工作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开始,指南可从科技部网站(http://www.daodoc.com)上下载。

(二)预备项目推荐书填报要求

1、预备项目国拨经费额度:每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

2、预备项目实施年限:根据项目类别有所区别。(1)基础研究类为5年; (2)前沿技术研究类为3-5年; (3)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类为3年。

(三)咨询联系方式: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处:杨建坤 尉迟坚 刘艳 010-58881529, 58881532 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先进制造处:陈智立 盛延林 010-88374398,68338942 传真:010-68338037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上申报技术咨询 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邮箱:program@most.cn

第19篇:HR技术领域八种发展趋势

2014年HR技术领域八种发展趋势

全球化、社交平台革命、移动技术 和大数据的发展改变了2013年HR技术 的格局。如果说2013年充满了变化,那么2014年就是决定掌控权的一年。专家预测了HR技术领域在2014年的八个发展趋势 。

第一,继续融合。供应商们期望提供一整套能够满足每一位HR需求的软件,从招聘和新员工培训,到绩效管理以及薪资和考评,一应俱全。现在他们正面对比较棘手的情况:如何将所有功能无缝整合到一个单独的产品中。

第二,有特点的创业公司是新的收购目标。购买而非创建,这一趋势在2014年依然不会停止。主流供应商更倾向于关注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小型创业公司,帮助开拓公司的招聘、人才管理和其他HR产品。

第三,企业内的HR系统最终会升级。最近有研究表明,超过五成企业都有意向升级或更换HR系统。然而,由于一些系统太过陈旧和定制化,更新过程并不会进行得很顺利。

第四,企业明白了如何进行具体的劳动力分析。企业在2014年将重点关注能够获取哪些员工相关的数据资源,通过这些资源能够分析出哪些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寻找和保留人才。

第五,移动技术将被优先考虑。HR技术的开发者将以移动应用为首要前提,然后再考虑更为传统的PC平台。

第六,员工评估不断增加。劳动力分析之所以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立足点,是因为量化员工的技能比起分析财务结果或IT指标要难得多。在HR的测量指标当中有很多变量,但在2014年,量化软技能的评估工具将会有所进步,使员工评估更加精准。

第七,社交媒体变得全公司适用。近年来,许多人才管理套件在开发时会加上自己的社交协作层,来满足业务上对社交媒体的需求,但是现在这显得过于封闭。最好的工具应该是把HR部门的活动并流到整个公司更大的范围里。

第八,客户关系管理(CRM)有助于社会招聘。2013年很多企业都喜欢在Facebook、Twitter 和YouTube的页面上吸引人才,但其实这只能做个广告,很难跟踪和管理。招聘客户关系管理工具是一款人才搜索引擎,许多平台已经开始利用这一工具满足招聘需求。

第20篇: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姓名:吴雄峰

学号:119084061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光电子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他不仅由多科学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而且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随着光电子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其他科技领域的渗透,又形成了许多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毋庸置疑,光电子技术对推动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光电子技术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历史、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现状、以及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展望来讲述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一、光电子技术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光电子技术指利用光子激发电子或电子跃迁产生光子的物理现象所能提供的手段 和方法,它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光电和电光转换。作为具有比电子更高频率和速度的信息载体,以其不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的优点,光电子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应用无可替代。

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信息的容量日益聚增,随着高容量和高速度的信息发展,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遇到其局限性,而光作为更高频率和速度的信息载体,会使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突破,信息的探测,传输,存储,显示,运算和处理将由光子和电子共同参与来完成,所以,光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在信息领域。光电子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的关键“硬件设备”之一,提供把全世界计算机联系起来的可能,甚至可以和卫星或外星球组成网络,目前成为组成覆盖范围巨大的因特网的支柱技术。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也在速率、容量和空间相容性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采用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响应速度可达到飞秒量级、比电子快三个数量级以上,加之光子的高度并行处理能力,不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等缺点,使其具有超出电子的信息容量与处理速度的潜力。充分地综合利用电子和光子两大微观信息载体各自的优点,必将大大改善电子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性能。

光电子技术的研究范围为光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及能量转换的关系以及相关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光源激光化、传输波导化、手段电子化、电子学理论模式以及处理方法光学化。

光电子技术研究的先后内容为首先是辐射光源(激光光源),接着是光辐射探测器(激光探测器,PN结探测器),然后是光成像系统(CCD),最后发展为现在的信息显示技术。

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历史

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是由光学技术和电子学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1962年半导体激光器的诞是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一个重大事件。经历十多年的初期探索,从70年代后期起随 1

着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硅基光导纤维两大基础元件在原理和制造工艺上的突破,光子技术与电子技术开始结合并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信息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可以说光电子学技术是电子学技术在光频波段的延伸与扩展。

其中,光电子技术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如下。我国光电子技术和发展,从“六五”起步,开始发展以激光技术为主的光电子技术。1987年科技部把信息光电子列入“863”计划,给予支持,激光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国家的很大重视,在国防建设和社会应用上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原始基础是军事光学,军用光电子学和红外技术。自60年代以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神龙”高功率激光装置,激光分离同位素装置,军用靶场激光经纬仪,激光卫星测距仪,高速摄影机,红外扫描仪等重要的军用光电子设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实力雄厚的10多个光电子技术研究基地。70年代末,光纤通信的研究和开发也在我国兴起。80年代中期光盘技术和光电平面显示技术也得到发展。我国在\"八五\"计划期间对一些光电器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已在\"九五\"计划中产生了效益。例如,12英寸彩色液晶显示屏已经在1996年投产。国家重大成套通信设备2.5Gbps同步数字系列(SDH)光通信系统,于1997年研制开发成功,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通信骨干网的建设。

信息光电子技术是光电子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也在速率、容量和空间相容性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采用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响应速度可达到飞秒量级、比电子快三个数量级以上,加之光子的高度并行处理能力,不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等缺点,使其具有超出电子的信息容量与处理速度的潜力。充分地综合利用电子和光子两大微观信息载体各自的优点,必将大大改善电子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性能。光通信技术是光电子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分无线光通信和光纤通信。无线光通信技术应用于空-空,地-空,地-地光通信以及星际光通信网,主要为军用和专业用。光纤通信技术在长距离和主干线应用上已趋完善,今后光纤通信主要应用于局域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通信进入家庭。

三、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现状

国外光电子元器件和系统业已形成产业。最近几年来,光纤通信发展最为迅速。激光作为一种崭新的独特的科学研究的测量手段已成为当前研究超快现象的唯一方法和研究超精细结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手段,激光作为一种加工工具和医疗机械已被广泛采用,促进了传统机械和医疗机械的革新。

目前,我国的光电子行业在激光、红外线、夜视、光纤、光电检测、分析测试仪器、激光加工、遥感等技术及光电子元器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我国已经研制、生产多种光电子器件及大型高精度光电子设备和系统。其中,有些一接近国际水平。这些光电子产品以成功的用于机械、冶金、能源、交通、通讯、电子、医疗、军事等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展望

1、固态化、小型化、集成化和廉价化

目前,在各类光电子器件中固态化最差的是激光器。军事上用量最大的固态激光器还使用效率较低、寿命较短的抽运灯,有时还要带一个冷却冰箱,很累赘。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可以代替抽运灯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固态化将成为激光器的主流。

平板显示器素有“巨型微电子器件”之称。以平板显示器取代阴极射线管作为仪器设备的显示器,可以显著减小整机的体积、质量和功耗,避免电磁辐射的影响。

2、工作波段范围扩大和响应速度加快

激光器是光波段的相干辐射源,然而迄今为止,只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固定波长器件和覆盖了较宽范围而功率不大的可调谐器件,不能适应不同应用对波长的需求。为了满足形形色色的使用要求,人们正在利用各种途径研制特定波长的激光器,包括探索新的激光工作介质和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新波段或新的可调谐波段。

光电探测器覆盖的波段已很宽,但是许多探测器响应速度还较慢,或在快响应时灵敏度变差。为此,人们正在研究快速响应单元、多元和面阵光电探测器,首先将攻克若干特定波长的快响应高灵敏度探测器以及高速CCD。

3、更加适应恶劣环境

光电子器件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现场,包括工业环境、战场环境乃至太空环境,必须经受严酷的环境考验。为此,有很多工作要做。为适应高、低温环境,采用保温、恒温、散热和制冷技术;为了抗核辐射和宇宙射线辐射,采用抗辐射加固技术。此外,一些基于新的工作原理、具有更好环境适应性的光电子器件不久将会问世。

五、小结

光电子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愈发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至今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涉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信息的探测,传输,存储,显示,运算和处理已由光子和电子共同参与来完成。21世纪是光电子发挥作用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发达的、信息共享的社会中,光电子技术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光电子技术,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是寸步难行的,我们也不会有美好的生活。在以后的社会中,光电子技术必将越来越得到普及、得到应用,必将会把我们带进一个更加神奇的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

2.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光电子相关概念;

4.光电子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及应用论文;

5.光电子学论文;

6.现代光电子的发展现状_特征和趋势;

7.光电子技术现状与应用前景。

高新技术领域说明范文
《高新技术领域说明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