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27 18:01:2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新思想,虽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有新,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习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 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主动阅读课外有益书籍,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情简析:

本班有29人,其中男11人、女18人.。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类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班中还有

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三、全册教材简析:

12册教材继续了上一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所选课文经典性与现代性结合。经典性的,如:古诗二首、寓言二则、第二单元的长城赞;有特点的现代文,如野草等。文质兼美,程度合适。思维上,重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儿童情感世界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单元主题的思想内涵。单元主题涉及到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命题,着重在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如冲突、英雄等等。这些单元的选文力求做到不同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借助于单元主题创设的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从小能够对人生、社会一些重大的问题、基本的关系具有一种奠基性的认识。孩子情感世界更丰富起来,再文体上选择了抒情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戏剧、报告文学、古诗、寓言等,教学工作计划《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特点单元选文兼顾学生身心特点、爱好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层次性。全面开放,打通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其它学科、学生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

“综合活动”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注重文本解读和基础积累,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积累的过程。一是每单元每课的提示和练习中都强调了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与文本直接交流;并在“我的视角”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蕴藏;在阅读实践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二是几乎课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句、段进行赏析以及对锦言妙语进行摘抄、积累,意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三是每课后面的“日积月累”,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四、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

1、字词句 重点 积累,从积累到应用。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难点 自己确定并掌握生字词语。

2、阅读 重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书上作批注,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观点。积累优秀古诗文60篇(段)。难点 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了解课文不同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层次。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联想实际生活现象,继而深刻理解文章。

3、习作 重点体会写作乐趣,养成修改的习惯习作要做到真实、有中心、有层次学会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实。与综合性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即习作酝酿过程。难点 中心明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写作表达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到阅读写作中。

4、综合活动 重点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组织好两到三个全班性的综合活动。

5、评价 重点 为单元做个人小结,养成习惯。难点 对小结的评价。

六、教学措施:

1、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最好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边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认真备课就现得尤为重要。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每篇课例只选一篇师生共同确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研讨,重在归纳阅读的方法、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收获。其他作品由学生针对学习重点文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积累应该整体把握、螺旋渐进,而不是线性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语言、古人的活的语言,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5、年级组教师应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注重在教学之余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七、教学进度安排:

1.乐趣 10-14课时

2.遗迹 10-11课时

3.珍惜 8-9课时

4.生命 7-10课时

期中检测 7--10课时

5.冲突 9-10课时

6.英雄 9-11课时

7.科学的精神 8课时

8.告别童年 8-9课时

机动 10课时

单元测试 8课时

作文指导 8--10课时

总计: 120课时

推荐第2篇: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美猴王

美猴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 画人物的方法。

2、让学生汲取人物形象的精神养分,培养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美猴王的动作、语言,了解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卡通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师生同唱,创设情境。

2、请学生说出知道的与《西游记》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引出新课。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它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以此达到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1、教师质疑:石猴靠什么当上猴王的?

2、阅读文章,分组讨论:提示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从石猴的动作、语言描写进行分析。(教师巡视、倾听,参与各组讨论,同时播放石猴进出水帘洞的flash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石猴的性格特征)

3、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

(1)当众猴提出谁能钻入水帘洞平安返回就让它为王时,石猴连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表现出石猴争强好胜的特征。指导学生模仿当时石猴的语气读出“我进去,我进去”

(2)写石猴进入水帘洞时,只用“蹲”“纵”“跳”几个动词就形象地写出了石猴勇敢无畏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个动词所体现出来的石猴的性格特点。

(3)石猴进入水帘洞见到里面美好的景象,他完全可以自己享用,但他立即跳出来告诉大家,表现出他一心为大家的优良品质。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石猴的优良品质。

(4)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石猴要求大家实现当初的许诺,表现出它勇于为王当仁不让的性格特征。指导学生分析石猴的语言描写,进一步认识其性格特征。

4、学习成果展示:发下填空题“

的猴王”,让学生分小组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然后拿上展示台展示,加深对美猴王的印象。 四.体验感悟,拓展想象

1、让学生讲《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实现文本——学生现实生活——课外生活三者的联系。要求:吐字清楚,语言流畅、有感情;适当加些动作。

2、请学生点评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习,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请学生说一说:你从孙悟空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4、我们对能识妖降魔的孙悟空赞叹不已。假如你也有孙悟空的本领,你现在最想为谁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 五.课堂结语

今天,老师从大家的畅谈中知道了同学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都想像孙悟空一样勇敢无畏、一心为大家。我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能够成为生活中的美猴王。 板书设计:

推荐第3篇: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矛与盾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

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必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

(板

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

(一)解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插图及注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

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4、齐读全文。

(三)读懂(解决第二个问题)

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

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板书“坚”

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提示:于,对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板书“利”

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学生尝试说句意。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板书“何如”

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

3、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讲。

(四)明理(解决第三个问题)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这个故事演出来。(提示:根据你们小组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课文的原话,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丰富故事中的情节,表演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选择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3、看了这样一个故事,你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学生通过讨论可得出:这个人不论怎样回答,都会和自己刚刚说过的话相抵触。进而教师乘机揭示成语“自相矛盾”)

4、进一步讨论:你觉得这个人可笑吗?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伸:这个人被这么一问,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长吁短叹,非常懊丧,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来到他家中,了解了情况后,就热心地开导他。就请你扮演他的朋友来开导他,好吗?(教师扮演卖矛与盾的人,请学生在稍作准备后上台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确寓意。)

6、现在,我们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语言和行动不一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基础性作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实践性作业:排练课本剧《矛与盾》

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会认11 个生字和1 个多音字, 会写8 个字。

2.自主积累4 个以上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 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重点:

1.会认11 个生字和1 个多音字, 会写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 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 课件出示《鹊蚌相争》的动画片, 学生观看。)

2.学生思考: 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还想知道些什么?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自由轻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自学生字。

2.出示会认字字卡, 指名认读。组词。

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评价。

三、精读课文。

1.读读课文, 你认为哪些自然段讲了鹊蚌相争这个故事?(3-6 自然段)

2.精读3-6 自然段。

(1) 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认为有意思的地方画上“一”, 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个“?”。

(2) 学生汇报。

(3) 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 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 想想这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这一段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吗?

③学生汇报。

④老师指导朗读。

(5) 学生自主学习4-6 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找出写鹊和蚌争论的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 并评一评同桌读得怎么样? 练一练争取让自己读得更好。

②自己读读第4-6 自然段, 想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同桌讨论讨论, 还是弄不懂就作个记号,待会儿提出来, 大家解决。( 理解: 摆脱、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费力等。)

(6) 学生汇报。

(7) 齐读第3-6 自然段。

(8) 试试看, 自己能绘声绘色地把《鹊蚌相争》讲给大家昕吗?

3.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快找一找吧!(1、2、7、8 自然段)

4.请想读的同学自由地读读第1、2、7、8 自然段, 想想故事里都讲了什么? 比比谁说得最棒!

5.你知道苏代为什么要对赵王讲这个故事吗?

四、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1.自由读读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 你知道了些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鹊蚌相争的事情吗? 课后反思:

小抄写员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文章主人公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学习了解叙利奥的内心变化,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叙利奥内心的痛苦原因。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推荐第4篇: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

-座 -答-- -句 -- 文不-- -级:----年名----六姓- 内期-- --第- -- 11 0 -封 -2------:---校---学--- - --

句子

一、、按照要求写句子。

1、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缩写句子)

2、我站在铁索桥上,心潮何等的汹涌激荡啊!

改为陈述句: 改为反问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 改为设问句:

3、你迷失在城市里。(扩句)

4、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印记,和不可被置换的标识。(缩句)

5、妈妈对我说:“爸爸出差回来了,给你买了你喜欢的东西。”(改为转述句)

6、我们还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他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7、明明骄傲地对亮亮说:“我爸爸经常陪我去书城看书。”(改为转述句)

8、学校的功课要学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句子改为两种不同的句式。)

9、齐白石对毛主席说:“如果您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改为转述句

10、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把句子写得最简练)

11、我看着这一幕。(把句子写具体)

12、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改为反问句)

13、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很难受。为了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叙利奥继续日日夜夜工作。(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14、老班长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15、爸爸可生气了。(改成夸张句)

16、他不是将军,却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诗文。(仿写)

17、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缩句: (2)改为反问句:

18、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用本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19、老一辈 继承 一定 我们 发扬 和 传统 要 革命家 光荣 (排词成句)

20、红得透亮的柿子, (补充句子,成为比喻句)

21、红得透亮的柿子, (补充句子,成为拟人句)

22、红得透亮的柿子, (补充句子,成为排比句)

23、你能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三个意思不同的句子吗? 客人 文明 很 成都 的 来

(1) (2) (3)

24、我家在市图书馆附近。(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5、你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地擂着各样的地面。(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二、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1、美丽的校园中长着串红、月季、塔柏、马尾松等各种树木。

2、对于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我终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3、这是一盆完全开放的盛开的杜鹃花,美丽极了。

4、这是一天愉快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她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

2、张老师说:“小华,你要严肃要求自己,争取进步。

3、经常阅读课外书,能够丰富和提高阅读能力。

8、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9、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被誉为“当代神农氏”。

10、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1、《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是方志敏写的。

12、我上完5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修辞

1、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

2、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尤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 )

4、老成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

4、我静静地看着那光滑、鱼嘴般的石头。( )

5、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们。在树立的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坡的搞起来。( ) 杂、百感交集的心情。( )

2、《送元二使安西》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之情。( )

3、“更”字显示出劝酒时的殷勤,在频频劝酒中,也透露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的心情。“无故人”写出了远行者今后生活的孤单和寂寞。( )

6、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

7、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不,决不会的。( )

8、欢歌代替了悲哀,笑脸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

9、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

10、一粒种子所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

11、这不是伟大的力量吗?(

12、明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更加曲折,我要退缩吗?不!我们会义无反顾,永往直前。( )

1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17、红得透亮的柿子,像灯笼,像绣球,像姑娘的脸。( )

18、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母岂不心碎?

19、小蜜蜂长得十分苗条,她哼着歌,灵巧地穿梭在花丛里。( )

判断题练习

方法:

1、仔细读懂要求;

2、仔细读懂每个句子,弄懂意思;

3、按要求判断。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它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田园秋景图。( )

2、“渭城朝雨浥轻尘”中的“朝”读“cháo”,意思是“朝上”。( )

3、送别诗一般都是先写景,再抒情。( )

4、我们要牢记“日积月累”栏目里出现的词、句、段、篇,没有罗列出来的可以不管。( )

5、“单元小结”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整理所学,查缺补漏。( )

6、六年级教材里新增加了“我的视角”栏目,它主要是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 )

7、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理解为: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8、“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

9、“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

10、“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是疑问句。( )

11、“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

12、“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不,绝不会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

13、《别董大》反映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也表现了诗人开朗、达观的情怀。( )

14、《别董大》是高适晚年做的一首送别诗,他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

15、《别董大》一开始就描绘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寒冬景象,点出了送别的气氛,也暗示出董大所处环境的恶劣。( )

16、《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名作,又称《渭城曲》《阳光三叠》。诗中描绘了翠绿清新的清晨美景和饯行劝酒的动人画面,突出了“酒深情更深”的主旨。( )

二、选择错误判断,画“×”,并改正。

1、《送元二使安西》

一、二句中的春雨和柳是对春天生机盎然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当时的错综复

4、“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祖国。”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

5、丁丁说:“他怎么——”刚开口,老师就来了,破折号的作用是话没说完。( )

6、“一棵棵挺立的小白杨,英姿勃发,精神抖擞地守卫着营房。”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

7、“要挟”应该为“yào xié”。( )

8、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在他的领导下修建京沪铁路。( )

9、袁隆平失败的时候多,成功的时候少。科学家的研究都是这样。( )

10、科学家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有大批7000年前的谷壳、谷粒,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谷的国家。( )

11、“小资料”给我们介绍了和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

12、“我的视角”里丁丁和冬冬对课文内容地理解,我们都应该赞同。( )

13、“我的视角”里丁丁和冬冬的观点,我可以抒不同意见。( )

14、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舒,满族,北京人。老舍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

15、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大部分反映农村生活。( )

16、冰心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谢婉莹,她的作品有《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 )

三、选择正确的理解,画“√”。

1、曾被称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人。( )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家》《春》《秋》《寒夜》《随想录》等。( )

3、“综合实践活动”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

4、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中“朋友”指方志敏自己的好友。( )

5、高适是唐代边塞诗人。( )

6、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边塞诗人。( )

7、“标识”的“识”读音是“shí”。( )

8、《吾腰千钱》的作者是唐朝柳宗元。( )

9、夏衍是文学艺术家、文艺评论家,《野草》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

10、“琥珀”是一种化石。( )

11、“朗费罗”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

12、《孟子语录》记录的是孟子的言行,孟子是儒家思想。( )

13、《韩非子》收录的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 )

14、《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史书,记录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共计33篇。( )

15、亚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说是《爱的教育》。( )

16、《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中“一滴水”比喻雷锋平凡又伟大的精神。( )

推荐第5篇:北师大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北师大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总目标:让每一发展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考试,让孩子们学有所获,学有所疑,以考促学,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1.课标及教材要求清晰明了:

整体把握小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

2.学生情况了然于胸:

梳理问题菜单,把握教学的起点。

3.确定复习要点,系统地归类复习。

重点训练,循环上升。

二、复习要点(分类和综合相结合)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复习这部分具体要求有: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正确书写;能具体区分声母、韵母;

2、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运用音序排列,学会音序查字法;

(二)识字、写字

具体要求有:

1.巩固已认识的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做到

会读会写,并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特别是十二册的生字词要熟练掌握;

2.了解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等汉字知识。特别是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等。

3.能比较熟练的用音序、部首两种方法查字典,了解数笔画查字法;

4.能借助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字义、词义;

5.能用钢笔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学过的汉字,行款整齐;

6.复习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多义字等;(形近字、同音字、多义字是一个难点,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

(三)词语(可以积累分散在早读课中)

词语的复习要做到:

1.理解、掌握学过的词语,具有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对学过的词语大部分会用;

2.近义词,反义词指导学生会做“用字组词,并填空”的题目;

3.补充成语、成语归类;并能按要求写寓言成语、或者其他四字词语等。

4.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大体意思;

5.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6.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7.指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注意词语的搭配,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规范的语言;

(四)句子

1.初步认识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并列、选择等简单

复句,会使用关联词语;

2.能修改常见类型的病句,能够准确使用修改符号

3.根据表达的需要,会变换句型,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第一人称陈述和第三人称转述的互换,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

4.认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等修辞方法,并能模仿运用;

5. 能按要求仿写句子,力求表达完整。

(五)阅读

具体要求是: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回答问题,特别是回答问题句子要完整;

2.引导学生作答“谈体会”一类的题目;

3.复习叙述的方法和写作的顺序,引导学生如何排列句序;

4.能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体会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并能就某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读懂一段话,一篇文章,能理清写作顺序,理解重点

词、句的意思含义。

6.课内要求背诵的段落必须熟练掌握,重点段落要会默写,能按课文要求填空。

7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的好处;

8.阅读说明性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特别是说明方法的掌握;

9.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情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10.认真阅读,了解著名作者的名篇佳作,了解作者的代表作及简介等情况。

11.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不同用法,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注意书名号的使用方法;特别强调“提示语”中标点的使用;

12.能够读懂古文内容,并能够正确选择相应的句子翻译。

(六)古诗词、名言警句等

厚积才能薄发。在小学阶段,积累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古诗词,更是重要的一个内容。

1.《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古诗必须熟练掌握,能正确背诵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及作者简介,并能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其中名句要会默写,会运用;

3.掌握常见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并能适当运用;

4.掌握不同方面的名人名言,特别是关于读书的、惜时的、友情的等。

(七)习作(复习结合练笔)

1.以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作为复习的重点;

2.引导学生处理好文章结构,学会布局谋篇的方法。要引导学生用笔来说自己想说的话,要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习作,并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复习时应侧重于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

三、复习方法

1.主要采用集中与个别相结合、集体与自主复习相结合本校与外校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让学生自主复习,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学生复习得轻松,效率又高。

2.讲练结合、考练结合、评比结合。

3.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四、复习进度安排

6.2复习汉语拼音6.19——6.21复习字、词

6.24——6.25复习句子、标点符号的用法6.26——6.27复习阅读、古诗词。

6.28总复习7.1以后模拟考试每天听写词

语,隔天进行习作练习。

推荐第6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反思

第一单元乐趣

《养花》

教学反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因此,教者要注重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文采的质疑,大到联系全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更不可越俎代疱,应让学生去讨论,适时加以点拨,使学生获得“质疑,而后答疑”的快感。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导作用”,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诗二首》

教案反思:

这篇课文是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学习的第一课古诗,该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特殊性,在第一首古诗的教学上,重点放在教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诗,如何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己学习古诗,并最终理解古诗。在第二首古诗的教学上,就适当放手让学生利用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

《山中杂记》

教学反思:

冰心这种博爱思想是因为接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和印度的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受的家庭教育、个人教养的必然结果,也是她早期作品中所表现的最高理想和一贯的主题。

本文重点写的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的象征,然后写鸟的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的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的情景。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的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味,从中获取养料。

这篇小文的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的语言特点。

《爸爸带我去爬树》

教学反思:

1.学生理解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2.学生了解对比手法的特点。

3.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美猴王》

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我设计一个具有浓厚现实色彩的虚拟情境,使用自由辩论的方式来分析美猴王形象,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所以我使用网络知识请同学们做网站,设计网页,立意是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又兼容并包,一举多得。虽然存在一定问题,如:有近一半学生对网络一无所知,但这种缺憾会给他们以强烈的震憾,引导他们去探究未知的领域。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所以我都采用小组合作式、集体讨论式完成问题 一

探究过程。

《长城赞》

教学反思:

让学生领悟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了解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索桥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重点让学生进行理解。

《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学反思:

“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白鹤梁的沉浮》

教学反思:

学生对四个方案已经了解,特别是第四个方案。很好地理解课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反思:

学生学完课文后,对这个历史古迹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自豪感。

《可爱的中国》

教学反思:

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当时70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江山破碎、国弊家穷的现实后,再让学生精读感悟方志敏对中国未来景象的展望和自信的语句。在下一节课的第二课时中再让学生品读交流„„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品味深受方志敏烈士爱国情感的感染,抓住“蹂躏”“生吞活剥”“刻不容缓”“锁链”等词语读出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卖国贼的痛恨,对方志敏的崇敬„„

但是由于文章所写年代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较远,孩子们对当时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行为体会不深,所以,对方志敏用“可爱“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祖国感悟不深,体会不到位。

《古诗二首》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城市的标识》

教学反思:

本课思路较为清晰,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做适当的引导。连续2次质疑,(读题质疑、根据关键词质疑),既使教学得以层层推进,又使学生能够在质疑——探究——理解——领悟的过程中完成语文学习活动,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并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课后的仿写拓展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是对课文的再次回顾,让孩子们从身边的树再次体会到作者的独特视角。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

《吾腰千钱》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文言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尽管以前接触过,但在独自阅读理解上还会有些难度。经过上述步骤的学习,相信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会有所帮助。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将比较轻松;而深化拓展的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理解程度不作硬性要求。

《爷爷的毡靴》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之前可以个学生规定阅读时间,明确要求,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针对这篇课文,应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我”对也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这问题贯穿课文。始终,是一条主线。另一个重点是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文中多次出现,作者各有不同,要激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野草》

教学反思:

采用读——品——悟——议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

《琥珀》

教学反思:

《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课的任务和讲读课的任务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说,讲读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知本课语文基本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显然,这两类课文的任务是有差异的。因此,其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人生礼赞》

教学反思:

“礼赞”就是“怀着敬意的赞扬”的意思。这个词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全诗的抒情基调。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充满激情昂扬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中”,“壮丽的舞台上”要振作、要奋斗,有追求、有所为,要“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

《生命奏鸣曲》

教学反思:

从内容到说明方法作简要概括,结合本文总分总的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定内容、主题进行仿写。

《孟子语录》

教学反思: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寓言二则》

教学反思:

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时间被做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笔记占用的所剩 三

无几。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虽也有着对于考试成绩的压力与无奈,但我更想寻找一种“鱼”和“熊掌”兼得的途径——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不仅力求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导入课堂就以学生们感兴趣的古代兵器入手,畅所欲言自己对古代兵器的了解,使得上课一开始教室里的气氛就比较轻松。学生们说出了矛和盾的形状、质地,连它们进攻和防御的典型特点也答了出来。整堂课充实紧凑又不失轻松愉悦,教学任务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教学重难点也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下不攻自破。这让我更深地体会到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巨大影响,一名老师的教学艺术是何等的重要: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关键在于教师是如何引导启发。备课时多一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上课时老师就会多几分轻松顺利。投其所好设计教学过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让每堂语文课充满快乐!

《小抄写员》

教学反思:《小抄写员》是一篇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改变了备课中已设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大胆质疑。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就连平时极少举手的同学也是一脸的兴奋,手也举得高高的。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我发现学生读书兴致很高,而且找到答案时会自觉地标上记号。时间不长,近20个问题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中全部解决。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围绕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了重点讲解,学生回答得非常到位,真切地感受着叙利奥一次次的心理活动,从而明白了叙利奥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孝顺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当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时,学生又一次表现出了空前的活跃,说出自己帮父母做了哪些事,尽管许多事情是举手之劳,如送垃圾、洗碗、扫地等,但起码让学生知道了应关心体贴父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我想到: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味妙药,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撒手,只要教师合理调控,正确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大自然的秘密》

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由辩论。联系上下文,谈谈对向导的看法。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次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上一番唇枪舌战,难分高下。

《我看见了大海》

教学反思

课标中获知: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课中,本人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充的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逐步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注重学生的体验,随着体验的深入,学生能感受到继父那无私、高尚、伟大的爱。

整堂课,本人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着老师充的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通,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读书,有着老师充满激情的优美语言的渲染在课堂上的闪光,使学生的心灵阳台多了一缕明媚的阳光。

《甘罗十二为使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放飞梦想。在教学中,教师“下台”,学生“上台”,是把学生真正地推到了“主角”的位置上,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丰富体验,使他们的眼前呈现出一片绚丽的世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能完善他们的人格塑造。

《你,浪花的一滴水》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作者以饱满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下的不朽功勋。所以在赏析这首诗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哲理。

《金色的鱼钩》

教学反思:

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教学,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朗读,并谈谈为什么要这样读,是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

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我说:“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我有感情地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教室里格外沉静,这时,我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学生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切,”我问:“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很快的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喊声能唤回老班长,只有这样读,才能表达对老班长无限感激与敬佩之情。”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读好,加深感悟,教学效果已经一目了然。

《白衣天使》

这样,我总感觉学生对课文掌握得还是不到位,总不像逐段学习理解那么深刻。于是,我又让学生动笔写,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写出南丁格尔的事迹,而且要求不准看教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八名学生都写出了南丁格尔的事迹,而且,很多同学还加进了自己的感想。这时我才相信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

《苏武牧羊》

教学反思:

一、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三、交流信息,延伸课外阅读

《南沙卫士》

教学反思: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再现了英雄的本色,为了祖国人民的饿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战士们用自己的口号诠释了英雄的真谛,那就是“吃苦不是标准,主动作为、艰苦奋斗、创造一流成绩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战士们的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南沙的军魂,他们不愧是祖国的饿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当代神农氏》

教学反思:

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成功的背后,袁隆平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努力和时间,他常常是把一分钟当两分钟来用,是呀我们只知成功却不知在成功背后那些发明人员是多么辛苦呀!

我太佩服袁隆平了,在炎热的夏天,在烈日下辛勤地工作着,寒冷的冬天在凛冽的寒风里寻找着.即使在十年*中几乎失去了信心也没有放弃!

但是命运是会冲着努力者来的,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对自己说行,那你就行,说不行,那是你没自信心

《一个这样的老师》

教学反思:

其一,授课过程中,老设计的问题过多,让人听得有些“晕”的感觉。

其二,对课文的内容面面俱到,能挖的东西都提出来,但没有深度,留下的却还是空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读书并批注,但没有留下师生互动的痕迹,让课堂缺乏真实、活泼的生命的内涵。

其三,板书是课文的灵魂。整个板书多而杂,关键性的词却没有板书出来。

最后,借助教材,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个拓展题,你对你的老师有什么希望?拓展学生的思维,与学生真正平等的交流。

语文教学凭借文本,删繁就简一束花。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詹天佑》

教学反思:

为了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的创新才能,书上举了“开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最“经典”的例子,如果借助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总感觉学生学得很被动,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冠以“工程师”头衔的“诱惑”下,同学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了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

这是种“寓学于乐”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思想。课堂上把阅读训练与儿童喜爱的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凿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学生不易理解,就让他们细读课文后画施工示意图,以图示意,交流心得,订正错误。设计“人”字形铁路,课文配有插图,让学生画示意图并不难,而对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了‘人’字形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这段话学生不易理解。为此,设计了画图和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而这些,都紧扣“领会詹天佑杰出的才干”进行。其次,游戏活动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融阅读、思维、表达于一体。画了即说,演示后即解说,加深了对詹天佑创造才能的理解。

《床头上的标签》

教学反思:

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

《炸药工业之父》

教学反思:

贝尔独自创办和与人合办的大工厂共有15家,专门从事炸药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柄双刃剑,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用于采矿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为制造杀伤力更大的炮弹提供了条件。1888年,他的哥哥去世。由于新闻记者的疏忽,诺贝尔读到的竟然是他本人的讣告。讣告中称他是“甘油炸药大王”,是靠制造毁灭性武器发大财的大实业家。诺贝尔看了心情更加沉重。把科学发明用于战争,这不是他的初衷,于是他立下了遗嘱,把自己财产中的920万美元作为基金,用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项奖金,从他死后的第五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奖给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科学事业和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金的设立向世人表明:诺贝尔研制炸药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人类造福。

《我们上路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学步》

教学反思:

教学中首先是语言的亲和力是一般老师不可比的,其次思路清楚,更重要的是老师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教学反思: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一文中,作者从教师的角度回忆了自己教书生涯的最后一天———和小学毕业班学生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的感人情景。文中作者通过回忆,再现了他那群上课不爱听讲,爱搬弄是非, 六

爱打瞌睡,爱刻字,爱搞恶作剧的学生。这不由使我思考,中外儿童在天性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们和我的学生一样既调皮又可爱。

为了引导学生跟文中的孩子们的表现做一下对比,反思自己言行。我让学生先给文孩子分类,然后看看自己是归哪一类的,大家个个积极主动。有好几孩子主动承认爱往桌面刻字;还有两个学生问我自己最近总是上课不专心该怎么办?最让我吃惊的是范志民竟然自动“揭发自己是爱搬弄是非的人。他可是个向来不愿接受批评的人呀!我想他既然敢于承认错误,那么在他心中会深深反思,引以为鉴吧!

在课堂上,我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引导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一次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我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认错,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远比书本中知识与技能更有价值。

《万岁,母校》

教学反思:

下课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都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着„„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懂了许多:不舍、感激、希望、祝愿„„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孩子们早已熟知,而现在流露出的是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教育教学的结果不就是如此吗?盘点这堂课,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的“机智”,没有错失这样的精彩。但更多的是反思,为什么备课时没有考虑全面呢?可能是我过多地预设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而有些忽略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简单,草草了事,没有深入挖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而我恰恰就做得不够好!

《童年的朋友》

教学反思:

教学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朋友的怀念与珍惜之情,还感受到要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推荐第7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商丘市第二回民小学 李叙玲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53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期末检测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检查习惯和作业是否及时完成等)还有待培养。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学习新的知识“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又要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所有的知识,可见学习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学困生,存在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学困生的帮扶上都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特订本期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

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

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推荐第8篇: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等四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1)(2)”、“图形的运动”、“想欣赏与设计”等三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等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绘制学校平面图”、“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可爱的小猫” 等三个课题。

(六)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初步认识比例,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掌握应用比例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相关内容,会对图形进行放大和缩小。

(3)理解并掌握旋转的相关知识,应用七巧板来掌握平移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欣赏与设计的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美感。

(4)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以及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计划、合作操作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6)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7)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8)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9)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10)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1)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12)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从总体上看,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反应比较慢的有5个,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你给他讲一遍不会,再讲一遍还是不会,继续讲一遍仍然不会。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5课时

(二)比列:5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5课时

(五)数学好玩3课时

(六)整理与复习:三课时

(七)总复习:30课时

其中:数与代数20课时

空间与图形8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

推荐第9篇: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并对他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2.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难点:运用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边揭题边审题。

“俑”指什么? (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马俑又指什么? (古代瓷制成的兵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马俑”你们是怎样理解? (秦始皇安葬时所陪兵马殉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音,理解义。

2.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①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②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③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什么? (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及其它情况;兵马俑的出土在我国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几段,说说每段段意。

三、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四、巩固。

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壮观阵容神态

五、课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为壮观,课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闪闪发亮镏金大字宽敞明亮足足两个足球场半圆形没有柱子) 1.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壮观。门楣上镌刻着大字。 ①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大厅很大。

②里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上足球场那么大。 2.有表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3.这段的观察顺序是一从外到内。

4.总结学法:划出重点词体会理解义有表情朗读理观察顺序 (二)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下面的自然段。

1.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课文从哪些句子和词语表达出来? 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结合看图理解。(精锐的前锋,从队列数量、穿着、动作、佩戴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步兵、骑兵、战士,也从穿着,队列、数量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侧翼和后卫的作用,队列、朝向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这一段构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观察兵马俑又是按什么顺序的?(构段:整体一部分一整体) (观察顺序:从前往后再两侧和最后。) (三)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比较老战士、新战士的区别。 (四)读最后一段话,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1.“沉睡两千多年”一说明兵马俑从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发掘,讲明埋藏的时间长。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重大发现”已经说明这个发现的意义,所在,前面再加上“最为”说明这个发现对考察古代历史的价值之大。 六.总结课文。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2.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推荐第10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24名,学生基础较好,但仍然有三名同学跟不上,学习成绩不及格,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五、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总复习

40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统计与概率

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具体事件安排:

第1--2周 2.13--2.24 圆柱和圆锥 第3--5周 2.27--3.17 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6--9周 3.20--4.14 复习数与代数 第10周 4.17--4.21 机动 第11--14周 4.21--5.19 空间与图形 第15--16周 5.22--6.2 统计与概率 第17周 6.5---6.9 解决问题 第18周 6.12--6.16 考试

第11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金台区南坡小学

吴利强

本学期是六年级学生最关键的一学期,既要在有限的时期内完成本册的教学任务,又要腾出充分的总复习时间,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量大,教学时间紧,我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 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2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情简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类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班中还有

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三、全册教材简析:

12册教材继续了上一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所选课文经典性与现代性结

合。经典性的,如:古诗二首、寓言二则、第二单元的长城赞;有特点的现代文,如野草等。文质兼美,程度合适。思维上,重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儿童情感世界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单元主题的思想内涵。单元主题涉及到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命题,着重在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如冲突、英雄等等。这些单元的选文力求做到不同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借助于单元主题创设的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从小能够对人生、社会一些重大的问题、基本的关系具有一种奠基性的认识。孩子情感世界更丰富起来,再文体上选择了抒情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戏剧、报告文学、古诗、寓言等。

六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特点单元选文兼顾学生身心特点、爱好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层次性。全面开放,打通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其它学科、学生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

“综合活动”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注重文本解读和基础积累,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积累的过程。一是每单元每课的提示和练习中都强调了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与文本直接交流;并在“我的视角”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蕴藏;在阅读实践中习得方法,

培养能力。二是几乎课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句、段进行赏析以及对锦言妙语进行摘抄、积累,意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三是每课后面的“日积月累”,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四、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

1、字词句 。重点 :积累,从积累到应用。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难点: 自己确定并掌握生字词语。

2、阅读。重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书上作批注,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观点。积累优秀古诗文60篇(段)。难点 :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了解课文不同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层次。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联想实际生活现象,继而深刻理解文章。

3、习作。重点体会写作乐趣,养成修改的习惯习作要做到真实、有中心、有层次学会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实。与综合性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即习作酝酿过程。难点 中心明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写作表达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到阅读写作中。

4、综合活动 。 重点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组织好两到三个全班性的综合活动。

5、评价。重点:为单元做个人小结,养成习惯。难点:对小结的评价。

六、教学措施:

1、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最好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边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认真备课就现得尤为重要。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每篇课例只选一篇师生共同确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研讨,重在归纳阅读的方法、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收获。其他作品由学生针对学习重点文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积累应该整体把握、螺旋渐进,而不是线性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语言、古人的活的语言,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5、年级组教师应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注重在教学之余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七、教学进度安排: 1.乐趣 8-12课时 2.遗迹 8-10课时 3.珍惜 7-8课时 4.生命 6-8课时 5.冲突 7-8课时 6.英雄 7-9课时 7.科学的精神 7课时 8.告别童年 8课时 总复习: 18课时 总计: 92课时

计划人:吴利强

2013.3.7

第12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xuēbīnguǎnxīnjiāngwú tong shù

()()()() jiào chēcíxiángxié shǒuwēnyì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日新月()()()不息()拥而来

千()百态各()风韵小心()()

三、理解古诗并填空。

《别董大》是代诗人写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 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写一写

四、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3、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觉得蛮可爱蛮可爱的。()

第13篇:新课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单元教学内容:

面的旋转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本单元主要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教材还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并呈现了两种操作的方法:一种是把圆柱形纸盒剪开,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另一种是用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柱形。再如本单元的最后专门安排了一个“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的实践活动,先让学生用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形,另一张竖着卷成一个圆柱形,研究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然后组织学生将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裁开,把变化形状后的纸再卷成圆柱形,研究圆柱体积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深化对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认识,并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时常用的方法。教材重视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圆柱的体积”教学时,教材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由此可以产生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高”。在形成猜想后,教材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另外,教材还注意转化、化曲为直等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验证说明“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时,引导学生把圆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进行研究,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教材在编排练习时,选择了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鼓励学生计算薯片盒的包装纸的大小、通风管需要的铁皮的面积、压路机压路的面积等,由于实际情形变化比较多,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后,教材鼓励学生计算水桶的容积、圆木的体积、圆锥形小麦堆的体积、铅锤的质量等。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使学生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内容: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 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 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课件显示: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活动二

观察课本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课件显示)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活动三

观察课本主题图,(课件显示):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活动

四、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活动

五、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活动

六、认一认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知识拓展

练习提高

练一练

1. 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再和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的。

2. 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地面的直径和高。 3. 想一想,连一连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 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用具:

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活动一

研究侧面积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活动二

研究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1、解决书上的例题

2、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

3、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4、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四、板书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S侧=ch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 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圆柱体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要求说出解题思路。

2.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出:把一个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3.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探索新知

1. 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2.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3.公式推导。(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行) (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 (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

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样切、拼转化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与拼成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演示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数量一般为16个),然后把圆柱切开,照下图拼起来,(图见教材)就近似于一个长方体。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4)讨论并得出结果。

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相等,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相等。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 (5)小结。

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4.教学算一算

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最后结果用体积单位) 教学“试一试”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积?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练习册里的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指出:这节课,我们通过转化,把圆柱体切拼转化成长方体,(在课题下板书:圆柱些长方体)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二)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说说解题方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1、买邮票的枚数与应付的钱数成正比例吗?填写表格。先填写表格,再说明理由

应付的钱数随购买的枚数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比值不便。所以应付的钱数与买邮票的枚数成正比例。

2、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

3、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说理由。

第14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4课时

总复习31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8课时

统计与概率 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课时

第15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有28人,女生有25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期末检测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检查习惯和作业是否及时完成等)还有待培养。

在学习态度方面,两个班大约有20%的学生学习被动,大约有8%的学生作业存在欠交或迟交的现象,作业有错不自觉订正的情况更为普遍。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学习新的知识“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又要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所有的知识,可见学习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学困生,存在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学困生的帮扶上都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特订本期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

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八、教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21/2.25

1、教学准备;

2、面的旋转

2 2.28/3.4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体积

3 3.7/3.11

1、圆柱的体积;

2、实践与活动;

3、练习一

4 3.14/3.18

1、变化的量;

2、正比例

5 3.21/3.25

1、画一画;

2、反比例

6 3.28/4.1

1、观察与探究;

2、图形的放缩;

3、比例尺

7 4.4/4.8 18 4.11/4.15 19 4.18/4.22 110 4.25/4.29 111 5.10/5.16 112 5.2/5.6 113 5.9/5.13 114 5.16/5.20 115 5.23/5.27 116 5.30/6.3 17 6.6/6.10 18 6.13/6.17 19 6.20/6.24 20 6.27/7.1、练习二;

2、整理与复习

、数的认识:整数;

2、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常见的量;

2、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

、估算;

2、计算与应用;

3、运算律;期中检测

、运算律;

2、用字母表示数;

3、方程

、正比例、反比例;

2、探索规律;

、图形的认识:线与角;

2、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图形与测量;

2、图形与变换;

3、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

2、可能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

全面复习

全面复习做好检测准备 期末检测工作

第16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关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六(4) 张凤琴

一、班级学生学情分析

六(4)班本学期有学生33人,男生18人,女生15人。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班上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数学,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基础性的知识能较好的掌握。但由于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部分家庭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致使班上有一少部分头脑灵活的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学习态度,学习上偷工减料,作业潦草应付。相当一部分思维迟缓、接受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疲于应付学习,学习既被动又没有科学的方法:学过的内容不能及时的理解和巩固,反复讲解也不知所以然,长期以来的作业就依赖于“抄”。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全班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是本学期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材剖析: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大部分。

1、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实践活动”5个课题。

2、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3、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重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1

三、教学措施:

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让全体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总复习时更要重视沟通小学阶段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整理。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能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4.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和独立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和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7.对潜能生的辅导:让班上的学优生和潜能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上课时对潜能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大部分做到面批面改;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四、单元课时安排

(一)圆柱和圆锥 11--12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4--15课时

- 3

二0一二年二月九日

第17篇: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比例尺

————梧埭外来工子弟小学 苏清山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

思 考、讨 论 我家的房屋平面图

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图上距离

2、比例尺=-------------- 实际距离

3、独立完成P30页第

2、3题。

4、P30页第4题,怎样求窗户的图上距离?注意比成相成的单位后再计算。

5、指导完成P30页第5题。

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二、巩固练习:

P32页第2题,注意测量图上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P32页第3题,自己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三、小结:

1、比例尺的意义。

2、求比例尺应注意什么问题?(

1、单位要一致:

2、对应的线段比)

四、布置作业:

1、课本P34-35,第5题,第7题。

2、课本P39,第13题。

第18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2名女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两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以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特订本期计划如下: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

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

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辅导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八、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本学期数学教学将结合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及学生成绩,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查缺补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力争通过我的教学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数学成绩上升一个台阶。

九、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科任教师:郝美秀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七日

第19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来临,面对新的教学任务,为了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了上一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六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特点单元选文兼顾学生身心特点、爱好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层次性。全面开放,打通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其它学科、学生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

“综合活动”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注重文本解读和基础积累,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积累的过程。一是每单元每课的提示和练习中都强调了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与文本直接交流;并在“我的视角”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蕴藏;在阅读实践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二是几乎课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句、段进行赏析以及对锦言妙语进行摘抄、积累,意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三是每课后面的“日积月累”,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二、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字词句 重点 积累,从积累到应用。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难点 自己确定并掌握生字词语。

2、阅读 重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书上作批注,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观点。积累优秀古诗文60篇(段)。难点 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了解课文不同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层次。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联想实际生活现象,继而深刻理解文章。

3、习作 重点体会写作乐趣,养成修改的习惯习作要做到真实、有中心、有层次学会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实。与综合性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即习作酝酿过程。难点 中心明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写作表达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到阅读写作中。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最好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边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认真备课就现得尤为重要。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每篇课例只选一篇师生共同确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研讨,重在归纳阅读的方法、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收获。其他作品由学生针对学习重点文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积累应该整体把握、螺旋渐进,而不是线性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语言、古人的活的语言,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5、年级组教师应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注重在教学之余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单元:乐趣 10-14课时

2.第二单元:遗迹 10-11课时

3.第三单元:珍惜 8-9课时

4.第四单元:生命 7-10课时

期中检测 7--10课时

5.第五单元:冲突 9-10课时

6.第六单元:英雄 9-11课时

7.第七单元:科学的精神 8课时

8.第八元:告别童年 8-9课时

机动 10课时

单元测试 8课时

作文指导 8--10课时

第20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习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 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情简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分辨文章的详略。会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记一件事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能抓住特点写景物,能运用过渡句。会写板报稿。能围绕中心说一段话。能向全班同学说一则新闻,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类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培养勇敢诚实、勤奋好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班中还有

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三、全册教材简析:

12册教材继续了上一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所选课文经典性与现代性结合。经典性的,如:古诗二首、寓言二则、第二单元的长城赞;有特点的现代文,如野草等。文质兼美,程度合适。思维上,重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儿童情感世界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单元主题的思想内涵。单元主题涉及到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命题,着重在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如冲突、英雄等等。这些单元的选文力求做到不同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借助于单元主题创设的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从小能够对人生、社会一些重大的问题、基本的关系具有一种奠基性的认识。孩子情感世界更丰富起来,再文体上选择了抒情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戏剧、报告文学、古诗、寓言等。

六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特点单元选文兼顾学生身心特点、爱好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层次性。全面开放,打通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其它学科、学生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

“综合活动”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注重文本解读和基础积累,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积累的过程。一是每单元每课的提示和练习中都强调了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与文本直接交流;并在“我的视角”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蕴藏;在阅读实践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二是几乎课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句、段进行赏析以及对锦言妙语进行摘抄、积累,意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三是每课后面的“日积月累”,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四、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

1、字词句 重点 积累,从积累到应用。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难点 自己确定并掌握生字词语。

2、阅读 重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书上作批注,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观点。积累优秀古诗文60篇(段)。难点 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了解课文不同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层次。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联想实际生活现象,继而深刻理解文章。

3、习作 重点体会写作乐趣,养成修改的习惯习作要做到真实、有中心、有层次学会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实。与综合性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即习作酝酿过程。难点 中心明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写作表达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到阅读写作中。

4、综合活动 重点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组织好两到三个全班性的综合活动。

5、评价 重点 为单元做个人小结,养成习惯。难点 对小结的评价。

六、教学措施:

1、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最好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边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认真备课就现得尤为重要。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每篇课例只选一篇师生共同确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研讨,重在归纳阅读的方法、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收获。其他作品由学生针对学习重点文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积累应该整体把握、螺旋渐进,而不是线性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语言、古人的活的语言,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5、年级组教师应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注重在教学之余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2014年2月18日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范文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