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2-31 15:01:4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教师教育感言

中学教师教育感言

篇1:中学教师教育感言 一

教了大半辈子语文,真正留在脑海里的有印象的语文课却很少很少,似乎什么课也没有上过。难道都留在了学生的记忆中?碰到昔日的学生时,他们就会如数家珍般说起我的某一节课某一句话甚至某一动作。是他们才让我想起过去曾经上过的课,说过的话,有过的动作。

也许我的语文教学的一半意义就在这里。

去上语文课,总想将课上得条理清晰、风趣幽默、讲解恰到好处,使学生或如入山林、或如临海洋、或如坐春风、或如沐雨露等等,可这样的课似乎少而又少。一节课下来,回头看看,往往或伤痕累累、或意犹未尽、或残缺不全、或越俎代庖。真正行云流水的课,常在意料之外。这或许也印证了古人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道理。

理想的语文课一定与文化联姻,有人称之为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像小学生朗读课文一样来上语文课显然要遭人唾弃,优秀的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上几句就营造了气氛,就烘托了课堂环境,讲解形散而神不散,而那“神”就是文化。它是课堂的灵魂,主宰了学生的情感和才智。

谁叫我们所说的和所用的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汉语呢?

最差的语文课也许是这样的:

将课文中稍难懂的句子写出知识性的答案,上课前将这些答案全部注在课文的缝隙,上课时就一一将这些答案一字不漏地兜售给学生。没有引申发挥,没有情感渗透,没有呐喊争论,没有心灵沟通。

学生为什么要这个答案?这个答案有什么价值?这个答案是不是答案?这一些,上课者似乎就根本不思考了。

用学生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语文老师优劣的唯一标准是最荒谬可笑的。

聪明的语文老师也许会这样做:将教科书内容整理成条条的知识,再分解成各种题型,然后就将它们炮制给学生反复阅读练习,这样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一定会令人满意。但优秀的语文老师对此一定会不以为然,因为他总是相信,优秀语文老师的功夫全在课堂上,全在学生的心灵的感悟中,全在灵魂的打造里。

有时,语文老师讲解作品人物形象完全是无效的劳动。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始终没有为这一人物所感动,或者说这人物压根儿就没有进入过学生的心灵。因而,不管这人物高尚也好,卑劣也罢,老师或人们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就会是非常遥远。

所以,让学生先学会感动应是语文老师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讲解高考试题最省心也最痛苦。

最省心的是现在的市场经济真是想人之所想,答案做得详细而明确,不需你语文老师再化多少时间和脑筋,就可将答案贩卖给学生。最痛苦的是此时已没有浓浓的气氛,没有了心灵的沟通,像是商品买卖,像是完成任务,像是例行公事。

所以,高三的语文课总给不了人多少快乐。

有时将一节课比喻成爬山,往往妙趣横生,并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上课起始,相当于来到了山脚,于是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爬山吧,看谁爬得快。讲解了一些内容之后,即鼓动道:同学们,我们已爬上了半山腰,此时看到了什么?收获怎样啊?讲完全部内容后,又豪气十足地说:我们到山顶了,大家一览众山小,感觉怎样?当然上课过程还可以结合具体问题插上些许俏皮话:这山不好爬吧,大家感到吃力吧?现在遇到了猛虎,我们怎么办?前面是绝壁,看谁能先上?现在风景这边独好,大家欣赏到了吗?有谁不爱走山路,而想从棘荆中穿过?等等。

再比喻成吃饭、睡觉、写文章、谈恋爱等也当然有同样效果。

浅入浅出与浅入深出有天大的区别。

浅入浅出指的是先有必要的铺垫,或者说,先来个浅入,再不知不觉引诱学生入彀,然后再浅出,这样的浅入浅出才显水平;而浅入深出,关键是这“深”是怎样的深,是单纯的内容,还是引人入胜的使人想入非非的不答不快的问题?如果是后者,也可见教者之了得的教功。w

相比两者,浅入浅出可能更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的优秀总常常在语文课之外被发现。

在街头行走,发现前面有一个俊男或靓女,刚出声惊叹,却随即发现原来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到球场看球,看一个中锋投球无比准,动作又无比机灵,才说“这个人哪个班的”,等他一回头,却发现是自己班级里坐在后排的平时默默无语的忠厚学生;看校艺术节演出,听一个学生将歌唱得字正腔圆,宛若某一歌星,正以为自己是在听某歌星演唱会,就马上有人补充说,刚才台上那个唱歌的是你们班的学生某某。

显然,诸如此类的惊喜之所以很少在语文课上被感知,大概是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缺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在语文课之外又缺了一颗沟通的心。

十一

语文的无限在哪里?

常常因宇宙的无限而想到语文的无限,越想越觉得语文的无限其实不比宇宙的无限要逊色。一节课也许就是一个天体,运行方式虽像是十分有规律,其实却是充满变数,这种变数因学生或老师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变万化,这种变化,有谁能预测?有谁能计算出它的类别和内容?

将语文进行到底?真是痴人说梦啊,我想。

十二

一定要让学生从课堂上得到快乐!每一节课之前,我常这样告诫自己。

一定要让学生记住或懂得快乐的生活就在普通的交谈或交流中!上每一节课时,我常这样对自己说。

但愿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课堂的快乐带向课堂之外!上完每一节课后,我默默地祝福。

十三

语文课最易发挥的似乎是写作指导课!

讲评学生习作,众多学生以不一的眼光看一篇习作,我也可以跳入其中,和他们一起说三道四,那时,哪是老师哪是学生,已没有明显的界线了;围绕某一作文细节,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我也随即想入非非,然后贩卖着自己的“杰作”,此时,谁是这个教室的授课人谁是被授课人,已没有分别了;讲述一个片断,学生分成了几个“派系”,我也成了其中一个“派系”的成员,和其他“派系”争得面红耳赤,这时,谁年老谁年轻,已难以辨认了。

篇2:中学教师教育感言

记忆的沙滩,已布满无数脚印,那一排排深浅镌刻着点滴的碎片,那么梦幻、那么闪光。而周围那些五彩的贝壳,更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为这片沙滩渲染华彩。

初临教坛,似乎总是带着一丝不安,但坚持携着一份期待、揣着一片激情。在三个多月的教学生活中,在深入体会教学的不易与充满挑战时,更多的是与学生相处时的一些感受与体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们纵然有时会任性、不懂事,甚至是无理取闹,但他们有时也会用他们的那份童真、那份活力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而其中貌似微乎其微的几件小事,让我为之动容。

一、温馨的“紫色贝壳”

记得开学初,由于当时感冒盛行,加之刚步入工作,忙碌得有些不适应,几年没有感冒的我咳嗽得很厉害,去医院挂了三天的盐水。课堂上,有时讲着讲着,就忍不住咳嗽起来,当时还在心里有些小埋怨:这帮小猴子,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说过多少次还是一点都没改善。

其实,这些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我茫然不知。不经意间,我发现,孩子们上课变乖了,开始懂得何为“张弛有度”,讨论的时候依旧十分积极,而且入情入理;更重要的是,当我在讲课的时候,孩子们真正成为了认真的倾听者,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因而无形间减轻了我的负担,轻松了很多。

那天早读课后,回到办公室,惊讶地发现,办公桌的侧面贴了一张小便签:“周老师,辛苦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份甜甜的温暖,一直充斥着心头。随后的几天,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慰问语”,甚至还有“友情提醒”——“周老师:多喝水,保嗓子,多喝茶,可提神。祝老师,身体棒棒滴,同学们就会开心滴!”……天真活泼的言语,如同一个个欢快的音符每天跳跃在我的心间,让我在身体不适之时依旧像平日一样充满热情地演绎我的课堂;同时那些美丽的“贝壳”似乎也成为了很好的药剂,不久我就恢复了健康……

二、热情的“红色贝壳”

XX年10月28日,这一天是妈妈的五十大寿(阴历),也是我的阳历生日。本该十分兴奋的我,却因为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排舞训练,无法去为妈妈祈福、为自己庆祝,因而感觉有些遗憾与沉闷,甚至失去了往常那般的快乐。

中午时分,因有点疲劳,趴在办公桌上小憩了一会儿,醒来时发现,桌上多了一支红色水笔和几支笔芯,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朵娇美的紫色郁金香,心里顿时泛起了一阵涟漪。“可能是某位老师送的,知道我今天生日。”我心里暗自嘀咕,但经过询问,似乎是我的猜测失误,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此时,七(5)班的几个孩子正准备回教室,见到我迷惑的表情,似乎“狡猾”地笑了下……我也没多想,继续批作业。

过了没多久,我的语文课代表急匆匆地赶来,“焦急”地对我说:“周老师,你快去看看,班级里好乱,班主任恽老师不在,几个男生很吵!”她是一个很负责的小女生,也很有班级荣誉感,因为这个原因来找我,我丝毫没有怀疑。于是,我立马怒冲冲地朝教室奔去,走到楼梯转弯口就听见了嘈杂声,怒火涌起,准备来场“思想教育”。当我刚“杀”进教室,七(5)班的孩子们霎时全体起立,整齐划一地开始唱《生日快乐》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他们的声音那么响,如冲天的礼炮划过苍穹;他们的笑容那么灿烂,如朵朵玫瑰开放在心田;他们的眼眸那么炽烈,如浓烈的香气弥散……顿时,我惊呆了,愣愣地站在哪里,不知所措。歌唱完后,几个孩子上前送上了他们的鲜花和贺卡,然后静静地站回了原位。而我,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居然此时不知道用怎样地话语去诠释我的心情,很久才回过神来,似乎不流利地说了句:“谢谢同学们,请坐下。”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就如同一位刚受到表扬的孩子般羞赧……望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我竭力用较为平静的却显得颤抖的声音说道:“谢谢同学们,谢谢谢谢,此时此刻,我真的感觉,做一名老师真好!”这是我心里最响亮的声音,同学们听到后,立刻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余音绕梁,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晶莹的“水晶贝壳”

“为什么试卷回家没有签字?”怒气冲冲的我正在与一位学生谈话。因其考试成绩明显退步,甚至作文都没有完成,考试完后我就很不满意。如今这样的学习状态也不肯诚实地让家长知晓,失望与愤怒的复杂心情交织在我的内心。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

“你是个多么有灵性的孩子,期中考试以前,不管是课堂表现还是作业,进步都那么大,老师不止一次表扬你,可如今呢?这还是你吗?作业草草了事,上课吊儿郎当,考试寥寥数笔,判若两人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依旧没有说一句话,但那眼神依旧那么坚定、执着,只是多了晶莹的闪光。

心里似乎有点些小触动。我缓和了下语气,静静地说:“我一直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学习上也很有潜力,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如果真的有什么原因,可以和老师说,和家长谈,我们可以帮助你,千万不可以再这样继续下去……”

听到这里,他眼眶里那晶莹的泪花已噙不住了,直直地落了下来。擦完了眼泪,他依旧用那执着的眼神看着我,只是似乎加了些什么,变得不一样了……

下午第一节语文课,课堂上,我有意观察了下,他变了,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而且还象以前一样,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后,他偷偷地,似乎还带了份害羞,塞给了我一个叠得皱巴巴的纸包——“给老师的一封信”,旁边还用红笔框出了一列字“在最里面的一层”……

我怀揣着一份好奇的心情,回到了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打开——他居然厚厚实实地包了三层!在最里面的那层,在叠得只有一拇指大的纸上,我看到了一颗梦幻般的水晶:“有一次,我犯了一个错,某某老师十分生气,还使出藐视的眼神,我认为老师不理我了,就自甘堕落,作业乱写或不写,觉得无所谓,所以才表现不好。”

看着这简简单单的几行字,突然觉得手里很重,我拿的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个孩子纯真的心,一份珍贵的信任。突然间,我非常庆幸自己今天的这次谈话,因为短短的一次谈话打开了缠绕孩子内心许久的一个结,让他放下了沉重的心里包袱。

突然间,感觉,做一位老师真好!

突然间,我也明白了,他晶莹的泪光、那害羞的眼神、那释然的笑容里到底有什么……

在沙滩上行走,总有磕磕碰碰,甚至会跌倒,还往往伴随着挫败与叹息。但在那一排排深深的脚印旁,总是会留下一些五彩的贝壳,让人留恋、让人回味……

篇3:中学教师教育感言

来到盐城中学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内,虽然不敢说自己兢兢业业,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中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我的一点教学感悟。把以前在大学中学的教育的理论现在搬到时实践中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发现不足只有努力弥补,进一步学习,学习之余便是反思,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在学哲学的时候学习了矛盾的理论,现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论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写出来,不怕贻笑大方。

教学中也有矛盾,教学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教的矛盾,一个是学的矛盾。教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教师的矛盾,学的矛盾也多是学生的矛盾。

教师现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博与专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博就是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如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就是在专业领域内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说是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民俗属于社会学的内容,一个体育教师想要透彻地了解民俗体育就必须对社会学有所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体育教师有相关的地理学的知识。就是有个专业内容,要求博的积累。这是博和专的统一。但是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出色,必然要经历千锤百炼,花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论博和专的知识都是无限的,这样的一个矛盾就出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教师个人勤学苦练,赶在时间的前面。

二、师道尊严和融入学生之间的矛盾。

师道尊严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又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排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要不要提倡师道尊严?当然要,这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当一个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恶劣威信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实现。同是也提倡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才有恶劣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以后才可能会因材施教。师道尊严是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的,但是矛盾就是过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师道尊严。尊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在一定的神秘感上产生的,除非是圣人,但是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代表每个教师也是神圣的,教师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一个度的问题上,如何把握这样的一个度,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渐渐地摸索了。

三、师逸和师勤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各种不一样的风格的教师,有的教师的风格偏向逸型,这里的逸不是懒惰,而是对学生采取一种相对来说是让学生感觉能够比较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教师的控制少了。而令有种教师是师勤型的,这样的教师勤勤恳恳地工作,一丝不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对学生的培养尽心尽力,这样的教师的风格当然也提倡,那么什么样的风格更适合学生,恐怕也要看学生的整体风格了。

四、人格力量和社会陋习的矛盾

往往教师很辛苦地教育学生,尤其是道德教育,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社会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的影响,使学生的概念发生了碰撞,这样学生选择了怎样的一种概念教师却很难有办法控制,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社会的一方面陋习的矛盾。

教的过程中存在矛盾,学过程中也有矛盾。

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主课与非主课的矛盾

主课的学习一直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的组成成分,非主课的内容以调节的身份出现,既然是调节,自然不可以喧宾夺主,也不能完全没有,这样学生学习的选择也成了一种矛盾,非主课,经常因为本来压力比较小,而且相对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而成为学生的兴趣趋向。

二、多和寡的矛盾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这样中的多和寡就是一个矛盾。多,就是学习的内容多了点,多确实是件好事情,但是往往很多时候贪多嚼不烂,这样就有可能要减少学习的量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同样,少也是一种失,太少,思路则窄,不能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决定了多和寡。相对体育教学来说,选择篮球的学生非常多,因为兴趣所在,也是专业的特质决定的,相对来说,选择排球的学生就少了很多,这样既是兴趣决定

了多寡的问题,同时也是易和止的问题,因为排球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一点,对学生来说,不容易掌握,这样才会停滞不前。

三、易与止的矛盾

同样,易和止也是一种矛盾,有人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学习上就不肯用心深入钻研;有的畏惧困难,一遇到疑难就停止不前。这样的两中矛盾要解决就要看学生的对学习的认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在提醒教者注意,让学生来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或者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内容。就是举上面的例子,学生喜欢篮球打得好的却是并不多见,因为学生觉得篮球容易打,只要会把篮球扔到蓝框中就算会打了,这样,容易使学生不会深入钻研,更不会积极主动用物理的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部分问题了。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四、创新和规则的矛盾

规则是一种学生必须遵守的传统的条文,创新很多时候就是要的打破传统,建立新的规则,尽管不是每一样创新和规则都是有剑拔弩张的矛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和规则之间也存在矛盾。这样学生在创新的时候是是否需要遵守规则也是一种矛盾。有的饿规则是可以打破的,有的规则却是不容易打破的,好在这是一个提倡创新的时代。

五、勤劳和方法的矛盾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学生,有的非常勤劳,学习也很刻苦,但是成绩提高不是很快,有的学生表现得不是特别积极,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是很好。这样就要让做教师的人发生感慨,如果将两者完美糅合在一起有多好。而事实的情况存在是两者依然是独立的群体现象。归纳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方法的问题,一部分的学习者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就懈怠下来,反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的方法的学生,仍然埋头苦学。这样就是一个需要为师者来正确引导的课题。

教学中处处都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必须需要的条件,因此,矛盾并不可怕,相反,了解和掌握了矛盾,对于进一步来发展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我想,我在教学中的 任务其实就是推动这些矛盾动态平衡地向前发展。

篇4:中学教师教育感言

“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所有当老师者都有此同感。记得当班主任时,那时的孩子可能“见识少”,班主任一吓唬,家长一边倒(全向着老师),全班就都乖乖的了。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都是开放的,家长与学生的见识也是与时俱进,简单粗暴倒被小瞧了。于是,对于一些难管的学生,老师们变换了思维,要么放任——冷暴力;要么“哄”——应付一节课再说。可是,班主任能这样应付吗?显然不行,既然不行,那么就拿出真心来吧。对此,有几点感悟:

多赞美,少批评

由于性格的原因,也怕学生翘尾巴,我很少“夸张地”表扬学生,更不会不厌其烦地表扬,认为他们都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们应该做的,没表扬的必要。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是,我错了。

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开始表扬一部分同学了,我竖着耳朵听,没有我,但没想到在批评的同学名单中竟然有我,我很难过。”

又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说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认,我也决心改正。那次听写,我只是下意识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结果老师发现了,当堂点名说我。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

这是开学头一个月一个优秀生和一个中等生的周记。虽然我批评的话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据的,但他们显然不能接受。由此,我明白,再怎么着,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只有十四五岁,认可和赞美他们非常在乎和渴望,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

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比如何辉,对学习其实没有一点兴趣,作业要么抄,要么应付,但他的作业总按时上交;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x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推荐第2篇:教育随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0年10月,我们有幸在县师训科科长的带领下去济南参加了第二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我深知这次机会的难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都是全身心投入,丝毫不敢懈怠。争取让自己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先进经验。本次论坛,会议日程安排的紧凑,内容丰富多彩,有专家讲座、名师课堂、还有多种形式的教学论坛。这次学习给我带来了理念上的革新,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我不禁感叹时间过得飞快,想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幸的是每一次的活动都过得很充实:聆听智者的教诲,参与老师们的探究,感觉收获颇多!

一、专家讲座,指引方向

魏书生、程红兵、吴非、王登峰等各位专家都做了精彩报告,每位专家的思想都是那么的深邃,令我受益匪浅!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惑,我走进了研讨课堂,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他们不同的教育风格、不同的教育思想、不同的教育理念相互撞击,形成一个教育智慧场,让我的大脑中不时迸发出一个个火花。

二、课堂示范,引我反思

在会上分别听取了韩军老师、周祥云老师和山大附中的两位老师的课以及他们的教学经验介绍。他们将课堂教学当做一个课题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独辟蹊径的教学让孩子真正喜欢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指引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方向。每一节的课堂展示都

那么的可贵!让人耳目一新,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课堂,只是生硬的提出要求就让孩子思考回答,没有引导孩子深入分析,可想而知效果不太理想。

三、我的学后反思

通过他们的讲座和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学生学习就类似于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的胃口好,那就吃什么都香,饭量也会比较好,消化吸收能力也很好。这就是他们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胃口不好,这就需要适当减少饭量,避免消化不良。同时在烹饪的时候要注意色香味俱全,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努力迎合他们的胃口,争取能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总之,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课堂都是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做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我深知自己与名师的差距还很大,学习的路漫漫但我将不断求索!

“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教师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教育教学活动才会有底气。”外出学习已告一段落,但我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推荐第3篇:教育随笔

很多人都说,你们好辛苦呀,必须要有耐心才可以,否则孩子们整天吵死了。其实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光有耐心是不够的,我们还有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这颗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颗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的都是一样的爱,只有这样你不但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还可以赢得家长朋友的心。

爱孩子不是说在嘴上,要挂在心里,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于是我和家长成了朋友,利用早上接待了下午离园的时间和家长交谈,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身体状况和当时的情绪,以便我更好的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爱孩子就是关怀孩子,幼儿园因为特殊的原因,孩子们尿裤子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时,我总是不吭声为孩子换下尿湿的裤子,因为这是孩子的小秘密。

爱孩子就是尊重孩子,我们有个孩子鼻子上总是带着鼻涕,我并没有嫌弃他脏而不理他,相反当我看见他的鼻涕流出来是给他送上纸,或亲自为他察干净。

爱孩子就是责任,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才会做的更好。孩子们由于年龄小,自立生活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所以我会教给孩子们如何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推荐第4篇: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给柳树姐姐梳头发

莱阳幼儿园

袁倩

春天来了,脱下厚厚的棉衣,孩子们自由地奔跑在明媚的春光里。小班幼儿对春天带来的变化,已不仅仅局限与于颜色,春天还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故事的季节,风变暖了,树发芽了,自然界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会让孩子们体验到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草、春天的树、春天的花都会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而柳树是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树木,结合幼儿园的特色教学活动,也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绘画兴趣,选择了水粉颜料结合棉签的绘画活动“给柳树姐姐梳头发”。

在老师的讲解示范后,孩子们开始自由进行绘画创作,老师特别强调了水粉颜料绘画的常规卫生要求,还要比比看谁的图画最干净、最漂亮。有的孩子很着急地拿起棉签开始添画树枝,画满了整张画纸;有的很小心地画着,大多数孩子都给柳树画出了长长的树枝。树枝的水粉颜料还没有干透,有的孩子就耐心地等一等,但还是有一部分的孩子,拿起蘸有绿色颜料的棉签直接添画柳叶,柳叶和树枝的颜色混合在一起,画面变脏了。能耐心等候的孩子,发现画纸变干了,便拿起绿色的水粉颜料开始添画柳叶,李昕田很小心地蘸了一点颜料,棉签头在颜料盒的边缘舔了又舔。而一边的范中海则将棉签整个浸泡在颜料里,还重重地在颜料盒里做着划圈的动作。过了一会,两人开始作画,明显的范中海的柳叶颜色比较深,而李昕田的柳叶大多是淡淡的、小小的,有的几乎看不到。在活动的交流展示环节,老师将两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了出来,同时表扬了他们的画,也请大家说说各自的看法,多数的孩子都说范中海的图画颜色好看,有的说李昕田的作品很干净,各说各的喜欢。

“水活动”的课程是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水粉颜料类的美术活动是小班年龄的孩子比较喜欢的亲水学习游戏活动,今天就结合棉签让孩子们用水粉颜料绘画柳树。老师示范用棉签蘸水粉颜料画柳树的树枝和叶子,幼儿都很感兴趣。幼儿在作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能够大胆的作画,大多数幼儿的构图还是比较好的。

活动中在添画柳叶的时候,两个孩子完全表现出不同的动作和绘画效果。李昕田可能很在意老师说的画面要很干净而特别小心,只使用了一点点的颜料。范中海本身是男孩子,动作行为大大咧咧,他无意识地将棉签整个浸泡在颜料里,重重地在颜料盒里划圈的动作,却歪打正着让他绘画出了绿绿、较深的柳叶。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自由绘画柳树,看似简单的要求在两个孩子的行为表现下,突出了重要的水粉颜料绘画的

学习技能,图画的色彩浓淡与颜料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老师可抓住孩子的行为放大,让他们自己说说绘画的过程,谈谈为什么觉得颜色深的图画好看,引导大家发现水粉颜料绘画的技能要求,初步知道颜料的多少与色彩浓淡的关系。

其实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来讲,运用棉签和水粉颜料画柳树的枝条还是有难度的,虽然在活动前提示过幼儿,蘸过颜料的棉签在绘画前一定要在一次性塑料杯的杯口上舔一舔。但有的孩子还是急于绘画,将整张纸画满枝条,局部的颜料浸湿了画纸,他们更多感受的是绘画过程中自由挥洒的快乐,而不去想要在枝条上留有添画柳叶的空间,更不会抱有怎样让画面和谐优美的思想。这一方面就凸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对于这类的活动,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区域游戏、教学活动,给予孩子充份展示、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多次的尝试中帮助孩子学习水粉绘画的经验。同时也可以突出这方面能力较强孩子的显性教育意义,让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示范榜样,以带动更多孩子在这方面的进步和喜欢。

水粉材料的绘画教学,在材料的准备、幼儿绘画常规、绘画的清洁等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幼儿绘画常规、绘画的清洁方面,也是对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前重点强调、交代明确,帮助幼儿养成。老师在活动前更要考虑全面,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幼儿创造成功的绘画作品。

推荐第5篇:教育随笔

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为青少年的成长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抓好以下三点:

转变教育观念。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够按照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动的主体。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要使他们懂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更要使他们能够自觉践行这些基本行为规范。“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有机构成要素,不可偏废。但在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停留在认知层面,注重受教育者掌握了多少德育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功能与作用,未能把“知行合一”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上下功夫。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创新教育方式。荣辱观不是预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成性的,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生成的。以往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大弊病是“空”,即说的都是大道理,却脱离了青少年的生活实际,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贴近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从中寻找德育的素材和契机。应深入开展“希望工程”、“手拉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三下乡”、“18岁成人仪式”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他们在生动的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观念,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坚持实践第一。对广大青少年来说,知荣明耻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落实到为校园添光彩、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之中,使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从而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推荐第6篇:教育随笔

小学教育随笔

为了促进淮阴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淮阴区教育局于本学年——2017年9月开始引进了龚雄飞教授的“学本教学”。龚雄飞教授认为,“学本”立场下的教育坚持“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价值,主张把学习与发展的自由还给学生,以自学、互学、展学为主要路径,致力于追求教育过程的品质化和教育结果的优质化,不断促进学生的主要学习和充分发展。总的来说。“学本教学”的精髓在于三过程——自学,互学,展学。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学本教学模式简练表达为——“先学后教、互助展评”。也就是提出“一个教学模式和三种学习方式”:一个模式指“先学后教、互助展评”,三种学习方式则是“自学”、“互学”、“展学”。

在“学本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我身为四年级语文老师,严格按照龚教授的要求,让学生自学,互学,展学,调整班级的位置,重组语文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推荐第7篇: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开学第一天》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月的假期已让我得到了充足的休息,面对新学期的安排,

我也早已迫不及待。因为今天有新同学加入哦!对于学前班的新生宝宝们来说,是一个严峻

的考验,因为他们有的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独自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对于上过一学

期的宝宝也对新生宝宝充满了好奇!

7点30分是我们的入校时间,看到宝宝们都开开心心的上学、我想是家长朋友在家给宝

宝们做了很长的思想工作、在这我们非常感谢家长朋友们的积极配合!这是开学第一周,可

能这个周的一切就变成了磨合阶段!

新生刚入园,他们对学前班的环境、老师都不太熟悉。早上来校后总会有哭闹的现象。

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我们就应该有一颗耐心、爱心去关怀这些可爱的宝宝们。武义轩小朋友

是个很懂事的小男孩,第一天来园,他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从一进教室门他就哭

闹,看见妈妈走了,他就闹着要回家找妈妈,我想,因为他对老师及幼儿园不熟悉,还不信

任老师,我们要快速得让他适应新环境,学着长大,所以我们就主动去接近他,和他聊天,

说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尽管他不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他还是喜欢你这样注意他,在乎他,很

快他就停止了哭闹!武敬轩、高月玲两个小朋友看我忙的满头大汗对我:“老师、我给你唱

首歌吧”!欢快的“小苹果”的节奏吸引了所有的小朋友,武义轩也参与其中,孩子们仿佛

在用歌声告诉我 “虽然我对幼儿园及老师还不熟悉不过我的行动会很快适应这里的”!宝宝

们得都很棒!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善于想各种方法来贴近孩子,使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开学第一天伴随宝宝们的欢笑、带着老师们深切的祝福、承载着家长朋友的期待、从这

里出发、愿我们的宝宝们在这个大家庭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推荐第8篇: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 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 彻底改变评语中“该 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

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 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明确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能围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第三突破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教” “学”并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 ——新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 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 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

推荐第9篇:教育随笔

最有权威的小班长

延吉市新苗幼儿园赵芬

他们活泼可爱,聪明,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正所谓人们所说他们天使与魔鬼的化身。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班级人数多,班级里总是吵闹,犹如在菜市场里,令我们教师很头疼,并且老师们一上课时,犹如上战场一般。 老师也多次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幼儿,但其效果不大,经老师们的商量后,让班级的班长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在班长的基础之上添加纪律小班长,别小看这纪律小班长,它比班长更有权威,说道权威班长,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的相当。。。。

唯独最有能力的也就是李豪舜小朋友,班级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最佩服的就是他,豪舜小朋友不但长得帅,学习好,而且人缘也好。

例如:有一次,幼儿园消防演练,班级的小朋友都在班级等待做好准备,而在班级当惯了的小霸王王一曾,没有听老师的话,就在站走廊里,这时出于正义豪舜的说了一句:王一真你再不进班级,就不要再进来,消防演练别跟我们一去了,你想上哪就上哪去吧,王一曾顿时大哭一场,这时的我惊叹一句,终于有人能把你降住了,看你以后听不听话。。。。最终,王一曾还是乖乖的进了教室。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纪律小班长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小朋友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纪律小班长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推荐第10篇:教育 随笔

教育 随笔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例如《草原》这篇课文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

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要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新课改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受考试成绩的影响,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很难把心思用在怎样省时高效的指导朗读上来,很多朗读也只是流于形式,更难说教师能真真踏踏实实的范读了。形式单一的读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

所以,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读放在第一位。

第11篇:教育随笔

教学之悟

射田小学 成单单

时光荏苒,回忆昨日犹如自己还在读大学,其实不然。岁月的飞逝根本不容我去细嚼慢咽,去慢慢感受,毕业都快一年半了。毕业,教招考试,笔试,面试,体检,交材料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到至今上岗可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曾经的我并没有非常想继续回到校园里,而是想着毕业以后去外面看看那缤彩纷辰的世界,可不曾想如今却又回到校园中,唯一不同的是身份角色的转变,从坐在讲台下面的学生变成讲台上的老师。

如今的我现于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石镇镇射田小学当一名小学教师,来这已经两个多月了.初来乍到,这里周围的一切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刚开始真有那么些不适应,这里的条件相比以前待过的地方较为艰苦。一来这校长给我安排的是一年级语文,

五、六年级英语,当时听到是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可以教授自己所学的专业,难过的是竟然带这么多个班,而且还带个一年级兼班主任。对于我这个新老师来说可以用五个字形容“任重而道远!”我从未当过班主任,但以前的我在中学教过,深知班主任的任务和影响是有多大。班主任是学生们幼小心田的播种者,良好习惯的塑造者,目标理想的引导者,且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更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能够担此重任,相信也是校长对我的一份信任,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着.

众所周知,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有着差异的,而且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面对的对象是复杂多样的,所以此时此刻班主任工作来了,我总结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了解研究学生并关爱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只有在了解他们之后老师们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可开学的前面那会我并不知道如何去教他们,以为他们读了幼儿园就会写名字就会考试,声母韵母都认得只不过是忘记了,我还编了声母歌教给他们,可他们还不会,于是我就敲他们,可后面发现一点都不管用,我边教边寻思着,一边向我身边优秀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通过他们的指点我才开始真正着手做班主任工作,每天和他们一起在教室待着,无论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我都会去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活动与爱好,更重要的是怕有学生受伤,经常以姐姐的身份和他们进行聊天,甚至让学生抄来家长号码与他们家长电话或微信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方法也不太一样.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性格内向且为留守儿童的学生更多地是用耐心,爱心,恒心去辅导他们并从感情上去关心鼓励引导她们,让其成为活泼可爱开朗大方的人。在这点上有个别学生是真的拥有明显的变化,从以前的胆小,不爱讲话,不自信变成了一个课后愿意与他人讲话,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且越来越自信的人,而且读书声说话声越来越大.对于喜欢搞怪打架且喜欢生气的学生我更多地是给予鼓励,鼓励他说出实话,说出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哄他或给予表现好的机会让他获得将功补过的机会并告诉他下次不可以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方式并不适用所有人,这一切都是根据他的性格.作为老师看到努力后显现出这样的结果那是多么的开心啊!即使有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不陪伴在她们左右,但我会尽可能地去及时发现那些需要被关爱的小朋友特别是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并给予她们最真挚的关怀,将她们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唯有用这样的心态来工作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我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工作之前去了解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啊。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于低年级小朋友而言几乎是没有什么集体主义观,

教学之悟

射田小学 成单单

以前发现每次课堂上组队游戏比赛时孩子们都是各自读各自的,以为自己会读就好了,居于这点每次课堂上我都是在慢慢地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习惯.现在的她们也懂得帮助她人,通过分工来合作去共同获得奖励,同时也知道她们都是一年级的,是一个大家庭,也没有出现打架的事情了。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前建立班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让学生从小就具有集体意识,形成一种勤学,守纪,崇美,文明的良好班风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立规矩,讲制度也是十分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一个习惯性的方式,每天都是如此,比如教室的日常卫生保持习惯,无论哪个地方哪个时间都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此外在班级管理当中,我还实行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平行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精神,感受到自己就是班级的小主人。

三,良好习惯的养成。亚里士多德曾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拥有好习惯的人并不多,而且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久的时间。就拿睡觉前看书一事来说,睡前看书本是件好事,但这件好事我们能坚持下来并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吗?记得自己当初来上饶时故意放了本课外书在行李箱也就上班第一周是捧着书入梦乡,后来呢都是捧着手机,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答案是:没人监督和提醒.如今我能做到成为一个文明的市民这一切都要归咎于我初一的班主任,是他给予了我们良好的教育,是他天天贪早起黑不辞劳苦地照顾我们,教育我们读书和如何做人的道理.从我自身的例子也得出班主任的影响是有多么的巨大.所以,如今的我依然在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要求着自己的学生做到,希望未来的他们能有个良好的习惯,有个美好的未来.可能在生活中随地扔个垃圾好像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但有时候我们的失误就是因为那毫不起眼的小行为引起的.莎士比亚曾有云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的.前面那一个月的我是感觉特别的辛苦什么都要教,而且我需要时时刻刻去提醒监督那些小朋友,如今的我轻松多了,就拿环境卫生这块来说基本不需要操太多的心,地都会扫了,座位,走廊也没什么垃圾长期观察以来也没发现乱在操场扔垃圾的,这一点做的甚至比二三年级还好,这一点我感到非常高兴.四,做个有时间观念的人.为什么要说守时这个观点呢?可能很多人在纳闷,在疑惑,没错,就是时间.大家都知道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最喜欢用大概,差不多等这些词,比如平时约人见面总是不够准时,总觉得迟到一两分钟有什么大不了,对于这件事仔细斟酌起来确实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换件事可能就不那么觉得了,比如急救,当你身边有人生命垂危时你会说慢点没事吗?肯定不会,甚至恨不得那急救车能在空中飞,飞到抢救室呢?可能对于后面这个例子我们并不天天见,所以才会养成不守时的习惯.无论您是哪个工作岗位的,不管在哪上班,所有人都得准时归到自己的岗位.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必须得以身作则,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去渗入这一点,让学生做个守时的人,说归说,前提还是得老师自己做到严以律己,并坚持着让其成为习惯,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迟到现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除此之外,让学生他们从小去意识到一寸光阴一存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让他们从小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个人觉得作为老师,只要学生在学校就得通过平时去渗透实践让他们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让他们养成一种视时如金的生活习惯,比如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那段期间有两个小

教学之悟

射田小学 成单单

时,这两个时间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起来,让学生们有午休这个概念,教他们把那段时间利用起来,不管你是睡觉还是写作业,总比在教室外面大吵大闹好吧.能养成一个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是个不错的生活行为方式.总而言之,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其他的角色就必须得做到严以律己,这样才能会给自己后面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班主任以后让我觉得它不单单是是一份工作任务,它更像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难以用好坏去评价的,也是一门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学问.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那些都值得我们去向他们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一生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非常肯定地说对他的学习生涯,生活习惯甚至是未来乃至一生都是具有重大影响.当班主任老师虽然辛苦,即使受委屈甚至累得掉眼泪,但都是值得的,开心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善事.所以让我们一起做个可靠,值得信赖,值得尊重的班主任老师,为社会做出点贡献吧!

第12篇:教育随笔

批评是一门艺术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时期,由于学生在每个年级的环境和学习任务不同,在小学阶段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也不同。 一年级学生经常出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情邋遢、好奇心强、好动等问题行为。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水平低,有的行为看起来好像是不道德的,但是仔细分析分析,这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例如:我校有的老师的自行车比较新颖或带有报警器。一天早晨,我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对着一辆新车踢了一脚,报警器骤然响起。在调查中知道是二年级二班的张春涛,因为他是从齐齐哈尔转入我校的学生,对新环境、新事物感到好奇,但又害怕别人说他是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没主动承认。面对此情景,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巧妙地采取了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有问题行为学生的策略。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对他说:“你对这个东西很好奇,这没有错,但是处理的方法不正确。如果换了它是你,别人都对你很好奇,都过来踢你一脚,你有什么感受呢?„„”这位学生终于向我主动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不做类似的事情。

严厉的批评,会导致小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变得自卑、离群甚至受到了同学的歧视,变得孤独起来。批评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面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不是突如其来的,它常常有一个由潜伏到显现征兆期,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善于抓住这些征象,配之以适当的批评教育,就能起到防微杜渐、事半功倍的效果。

触动

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无比的轻松快乐,这才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那就是孩子的满足,孩子的笑脸„ 你的笑容会让孩子们露出天使般的笑脸,天使的感染会让你变成一个孩子。

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刻内心的感受,我想是感动吧,更多的是思考,原来这就是教育„轻松,愉快,有效,井然有序„孩子们,你们是幸福的,真心的羡慕,如果我有孩子,一定送到您的班里,感谢„

同时,最后快下课全体起立的时候,我看到一位大个子同学感觉自己挡住了后面同学的视线,微微地曲腿,我知道他那样很难受,但为了后面同学能够看到屏幕上的字,他还是那样做了„

如果可以恳请分享《不乱起外号》上课录像,很想回味!

学生之间闹矛盾,家长该不该参与?

近日,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学生甲某和他的同位乙某因说话时意见分歧而起争执,两人相互指责,谁也不肯相让,直至老师来上课,两人才闭口不语。

时至中午,乙某回家向爸爸、妈妈哭诉此事,爸爸心疼孩子,怕自家孩子吃亏,当时就拨通班主任的电话,要求老师给孩子调位与甲某分开。下午,学生到校后,班主任找到甲某与乙某,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并对其两人进行了说服教育,两人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相互道歉。

本以为,两个孩子表现不错,此事应该顺利解决了。可是事与愿违,乙某的妈妈当日下午放学接孩子时,把甲某叫住,当着其他学生的面狠狠的训斥了一顿。甲某当时没敢说话,但却满肚子委屈,回家后又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妈妈。甲某妈妈非常生气,就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要个说法。班主任也觉得乙某的妈妈确实有些过分,不应插手此事。于是就好言相劝甲某的妈妈,表示一定和乙某妈妈好好谈谈。做通了这边的思想工作,又拨通了那边的电话,给乙某的妈妈讲明了道理,双方家长总算握手言和了。 事情虽小却发人深思,试想,如果乙某的妈妈训了甲某,甲某的妈妈第二天再训斥乙某,反反复复,结果会怎么样呢?很显然,双方家长必然针锋相对。这样,家长成了仇人,孩子也成了冤家,何苦呢?何况,有学校,有老师,家长插手,会给学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发生一些小纠纷在所难免,而家长盲目介入,同学之间的情谊荡然无存。家长这种盲目解决问题的方式,势必会给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再说,当家长还在为孩子的事情舌剑唇枪的时候,两个孩子也许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呢。

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了现在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又过分的依赖父母亲,受不得半点委屈,一点小问题就好象是天大的事情,动不动就告知家长。家长呢?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常常是一气之下,头脑发热,不管三七二十一,出了气再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子女,难道眼里还能揉得进一粒沙子吗?心里还能装得下别的人吗?久而久之,为所欲为,自私霸道成了孩子的个性。于是,一桩桩家长参与学生纠纷的事情就发生了。 人不可能活在真空里,学会与人相处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程,明智的家长应该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之间有些小摩擦,家长不要随便介入,还是让孩子自己学会相处吧。

多一些宽容,多一份鼓励

最近,我班有几名同学特别怕写作业。按照惯例,我总是把这些特别怕写作业的学生先找来“训”一通,讲上些道理,最后让他们把作业补上。然而,这种方法所引起的效应往往只能维持几天。不长时间,他们的“老毛病”又犯了。为此,我伤透脑筋,特向老教师请教,他们说也只能如此,别无高招。 听了我校组织的名师汇报会后,我受益匪浅,我改变了以往“训”的做法。那是个星期五的早上,和往常一样,我找小组长及时了解作业情况,因为星期五是学生作业不全的“高峰期”。到了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从今天起我们家庭作业的检查采取先自评、后小组长记录情况、再教师批改、最后记‘☆’的方法。最后我们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得的‘☆’多。”当然我这种想法的产生,只是偶然因素,估计学生积极性也不见得有多高。然而,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当我第二天走到教室找小组长了解作业情况时,小组长说每个同学都做的不错,但小组长告诉我他们的作业是利用课余时间将作业补好的。本想来重重的批评一下,以便于班级好管理,但我转念一想,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我大声讲:“昨天的作业情况是‘良好的开端’”,并尤其表扬了那些办公室里的“常客”。课后,这几个同学中有人主动跑来找我,说:“老师,你今天的表扬太令我感动了,从来还没有人这样真诚的鼓励过我,以后我的作业一定认真做。”当然,以后怕作业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反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这说明什么呢?当学生犯一小错误时,教师不必毫无情面的指出,应尊重其人格,不断激励,使其利用自身的力量来克服,让其树立“我能行”的自信。课堂上,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动作,都会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个充满爱心的笑容远比任何丰富的学识更有助于感染学生,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达到师生和谐的境地。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师生间不仿多一些宽容,多一份鼓励。

像欣赏自己的孩子那样欣赏每个学生

刚读完一篇教育案例,说一位优秀班主任,无论多么难弄的班级交给她都会被带得井井有条,学生们都亲热地称呼她“妈妈”,老师们纷纷让她介绍她的经验,她总结的一条经验让我回味了很久:“像欣赏自己的孩子那样欣赏每个学生。”她说:“我自己的孩子因为难产造成智力障碍,做母亲的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还是能够从他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值得我欣慰的闪光点,我的任何一个学生的智力都比我的孩子要好,所以我能以一颗母亲的平和之心去欣赏每个孩子,给他们以鼓励。”

其实老师张口表扬一个孩子并不是件难事,可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吝啬呢,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既然能使孩子们变好,又不麻烦,我们为什么不多试试呢? 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感到成功——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在个性的发展上,在生命意义的发现上,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上!

学会倾听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课堂上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分辩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因此,课堂上当学生困惑时、当学生烦躁时、当学生欲言不发时教师都应及时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加以帮助。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教师学会了倾听,就是其教育观念一种转变,就等于告诉学生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生活点滴

记得在小学时候,自己就特别喜欢写作文,偶尔还能在全班的面前“一展风采”,那也就更加深了对写的爱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对写越来越陌生了,可能是往日的自信不见了吧!直到上了师范,自己曾一度的在尝试着拿起笔去写,但都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没有什么大的进步。虽然同窗好友还会简单的夸奖几句,但除了遗憾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的东西。 直到接触了新学校,接触了教育随笔,才使自己曾经的遗憾在一次的拣回来了。刚开始接触随笔,确实也使自己兴奋了好久,那感觉就像和多年发老朋友在次相遇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名师的对话、和精神食粮的交谈 通过和老师的交流、和学生的接触,使自己深刻的认识到随笔是自己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记载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着自己和学生的点滴、更反映自己课堂的多姿多彩。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每天生活在学生中间,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我们常常会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每一颗心灵都是一副绚丽的画,班级里每一个小小的**,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甚至他们犯了错误之后破涕为笑的乖巧可爱„„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随笔。有人还这样说过:教师的劳动是艺术的劳动,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甚至于一喜一怒都需要艺术的手笔,精雕细刻。的确,只要我们有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异彩纷呈的教学实践最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成为教育随笔的写作源泉。所以,当我们在教学中产生了切身的感受,在教育过程中有了太多的感慨,应该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记录下来,对成长中的教师来好说,这是一种鞭策、一种促进:促进我们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促进我们勤于动笔,抒发一个当代教育者的情怀。当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只要有了精彩的发现,还会没有精彩的随笔吗? 文章如果是一杯水,那么思想的调味品能使这水变得有滋有味,留有余香;如果文章是一张纸,那么思想的色彩会使它顿时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是我的奋斗目标,在前进的路上,我不会停息!虽然我的文章都是零碎的,不成体统的,肤浅的,没有理性提升的,但都是岁月中的回忆,更是自己工作中一些财富。从一篇篇的碎片中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我通过写随笔时刻反思自己昨天的教育,畅想着教育的美好明天。 和教育随笔一切走过的这些日子,我体验过其中的苦 ,品尝过其中的累,但还是执着地陶醉于耕耘的快乐,我会一如既往地用我心中的语言,表达生活中那最微妙,最精彩,最美丽,最动人的情感,我想,这是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老师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去谱写你眼中的学生,去抒写你的快乐和烦恼„„让教育随笔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 捡拾自己的珍珠,编织美丽的项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述着教育的丰富和幸福;一行行真诚的文字,抒写着明天的憧憬和传奇。让我们一起反思着,快乐着!工作着!幸福着!

生活中的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准确把握教材,放飞学生思维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才能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如何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怎样才能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要做好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家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

总之,教师读活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是我们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有了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楚,讲清楚,才能给学生设计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奠定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了解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机地渗透给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全面完成小学数学教育任务。

品味教育细节

我们看到:在大多数的时候,教育的过程很少会有惊天动地、荡人心魄的事件,而呈现出来的常常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悄然而至,挥手即去,好像说不清楚其魅力何在,更难以支撑起教育的完整过程。尽管有许多的成长经历会牵动出许多动人的故事,让人们豁然发现: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育奇迹的发生竟然总是源于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甚或是师生之间一次简短而平和的会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短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而经由这些细节,真正的教育才开始进入孩子的心灵,并持续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品味教育过程,确实,有时很难用一段准确的言语加以描述。这不是人类语言词汇的贫乏,而实在是教育的丰富性、个别性、创造性等使然。在这个时空环境里产生巨大教育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方案,换了一个时空环境却变得毫无效应;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作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却起了反作用,或许,这正是教育的困惑和挑战,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教育的过程丰富多姿,教育中的细节奇彩斑斓,细细品味,却总能找到一种东西——如一位学者所说: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最短的时候。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丰富创造常常在于用真情获取心与心的碰撞、交流与对接。在这一过程中,细节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她闪现出教育者睿智、灵感、真情和思维的品质!

如此而言,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细节的品尝与回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无疑也是教育的财富之一。

品味教育细节可以让我们了悟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是能够震撼、触摸、牵引人的灵魂的教育,这种教育一定饱含着教师和社会对孩子成长倾注的爱与真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诫人们:“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可以去仔细品味那些给孩子以深刻教育的细节,从中来咀嚼今天的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什么,我们应该带给孩子怎样的爱与真诚。记得几年前读到爱因斯坦所说的“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时,觉得很奥妙,今天细细品味才“嚼”出各个中滋味。原来,爱因斯坦是在告诉我们,教育的永恒是那已站立的灵魂!

品味细节教育可以引领我们从实践中寻求转变观念、建树新理念的基点。教育不能总是制造学业的失败者,教育要指给孩子迈向成功和追求终身幸福的阶梯;教育也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俨然一付拯救者的姿态,教育必须切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经验系统。既然我们已经普遍地认识到传统灌输教育的害处,我们就必须付出情感,以真诚的教育行为感动学生,为学生自主而可持续发展搭建舞台,提供广阔空间。教育的过程不是细节的简单堆积,而是将系统的教育引导通过细节展现出来。

品味教育细节可以让我们感受教育的力量。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常常是由一个又一个或许并不起眼的的关节点连接而成的。在大多数转折点出现的时候,人们所作的选择,往往同他的个性、持有的世界观、适应与应变能力、不同层次的需要等有密切关系。问题在于:人一旦作出选择,生命的轨迹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已经形成的轨迹是无法重新再来一遍的,这就是生命的严肃与严峻。对处于懵懂状态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对生命理应承担的责任感悟不深,应对挫折、选择生活的能力常常令人担忧。学校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在体验生活与合作交流中学会选择,学会调适,学会生存与发展,关注细节,就是善于捕捉孩子成长的细微变化,抓住最有利的教育时机,创造最有效的教育艺术和情景,以产生最具震撼力的教育力量。这其中,教师应当首先确立人人平等、独立的基本价值理念,并以此作为尊重与信任的基础,只有这样,教育才可能在真与美的细节中生发出令人欣慰的力量和光辉!

我期望:在教育的过程真实描述的追寻中,有更多更可贵的教育细节涌现出来,汇集成素质教育的洪流,促成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也期待有更多的老师来挖掘自身的矿藏,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引导孩子成长,并在此期间感受自身成长的幸福!

第13篇:教育随笔

教 学 中 问 题 的 设 置 随 笔

数学组

邹书成

教学过程中, 根据课堂状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突出经过精心设计的目的明确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对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

如 何 更 好 的 促 进 学习随 笔

数学组 邹书成

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思考及阅读得到的解释是我们的教学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

有 风 格 的 教 学 随 笔

数学组 邹书成

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上课的风格总想有所改变,希望自己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师生均得到满足。

对 新 课 程 的 看 法 随 笔

数学组 邹书成

回顾两年新课程的教学,新课程带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教材编排有创意、学习方式有创新、能力目标有层次,学法教法要求高。

新 教 材 的 特 点 随 笔

数学组 邹书成

新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过程感受,注重活动体验;新教材内容增多,课时减少,学习负担加重;

新教材与初中教材的衔接性差 。

第14篇:教育随笔

适当冷落个别的孩子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性格特殊的孩子。

开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有的特殊孩子还是时不时闹上一曲。巴俊华就是其中之一,早晨入园的时候,有时还哭上一阵,吃饭午睡更是这样,一会尿尿,一会喝水,就是闹着不想睡觉,还吵的别的孩子也睡不好。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始终不明显。

一天, 我自己值班,睡觉的时候,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先哄他,对他的要求装着没听见也不理他,而是先去帮别的孩子脱衣服、盖被子,拍着他们入睡。他见我不理睬他,就自己爬上床,等我照顾好其他幼儿时,发现他竟然自己睡着了。

我想,像这样性格个别的孩子,适当采用“不理睬”的方法对他进行冷处理,也会得到好的效果。

“不一样的小红花”

“小红花”、“五角星”、“聪明豆”是我们鼓励幼儿园孩子最常用的办法。为了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日常表现,我们时常用此类的物品,作为奖励分发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孩子。得到奖励的孩子当然是高兴、兴奋,把得到的奖励展示给同伴和家长,一脸的自豪。得不到奖励的孩子表情却是复杂的。

今天上午第二节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照样分发小红花,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孩子。刚刚还听不进老师劝告的豪杰这会儿安静下来,眼巴巴的看身边的几个同伴得到小红花,目光里满是羡慕,嘴里却说:“我不要,我家里有小红花,我妈妈早就给我买了!”从豪杰这“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话,我听出他对小红花的渴望。我笑着说:“豪杰,妈妈买的小红花和老师的不一样,如果午休时你安静的睡觉,老师会奖给你一朵小红花。”豪杰用力的点点头。

午休时,豪杰破天荒的没有打闹,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豪杰柔柔惺忪的双眼:“老师,我好好睡觉了!”豪杰接过小红花,高兴的贴在胸前:“老师,这小红花和妈妈买的不一样,老师的好!”

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调皮的孩子更是如此。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不妨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以包容,给调皮的孩子改善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急于求成。

不要让孩子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

手工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制作“七彩花”,孩子们拿起剪刀仔细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徐金超拿着剪下来的几个图形走过来:“王老师,我剪好了,可我不会贴。”说着往我前面的桌上一放,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玲玲、浩浩等几个孩子听见了,也急忙走过来:“老师,我也不会。”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我,期待着我的帮忙。看着桌上一堆手工材料,我寻思着:“这次我帮他们都做好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下一次不还是要我帮忙了吗,对,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学会这个本领。”于是,我没有急于帮忙,而是把我的范例拆掉,重新给他们示范了一次,并告诉他们:“今天老师一个也不帮,你们要想得到漂亮的七彩花,就必须自己动手做一做。你们都是能干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做好的,对吗?”听了我的话,他们只得拿好自己的东西回座位上自己做了起来。我一步一步教他们如何做,不一会儿,欣宇拿着做好的七彩花过来给我看,我连忙表扬他:“欣宇真棒,做的七彩花真漂亮!”,同时又给他贴上了一朵小红花,欣宇开心地笑了。同时,我把每个孩子做的七彩花观察了一下,对几个没有对齐线就粘贴的孩子,我要求他们重新对齐了再粘贴,这样,每个人都拥有了一朵漂亮的七彩花。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并和孩子们一起用美丽的七彩花装饰了我们的活动室。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代替包办,而让孩子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养成学习上的懒惰思想。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去进行尝试和思考,从而习得经验,提高技能,树立自信心!

更多的为孩子保守秘密

昊昊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自尊心很强,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这一周我们开展了《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心愿卡,制作好的心愿卡要送给妈妈,并请妈妈写上收到心愿卡后的感受和心语。第二天,昊昊把写好妈妈心语的心愿卡交给我说:“这是我昨天去大润发买的,重新做的。”“啊!这个操作卡大润发也有买吗?”我有些惊讶,反复了好几遍。“是的。我们找了很久,这是最后一张,没有了。”“真的吗?哦!”我还是将信将疑,也许吧,最后我还是相信他了。

“李老师,这张心愿卡是我做的。”萱萱指着挂在心愿墙上刚才昊昊做的心愿卡对我说。“这是你的?”“嗯。”我悄悄找来了昊昊,昊昊倒也诚实,很快就承认了这张心愿卡不是自己的,因为他的坏了,但是他又想给妈妈送一张漂亮的卡片,这张是他捡到的。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没有责怪昊昊,我悄悄叫来了昊昊,说:“李老师为你保守这个秘密,但是以后不能这么做了,好吗?”“好的。”昊昊笑了,“我以后不会这样了。”

直到现在,我们的心愿墙上依然挂着那张心愿卡,那个秘密也成为了我与昊昊之间的秘密。我会为更多的孩子保守秘密,成为他们值得信任和喜欢的老师。

要亲亲才睡的淋淋

我再组织孩子们睡午觉时,别的小朋友都睡着了,淋淋躺了好半天,眼睛还没闭上,我悄悄说:“你怎么还不睡?”淋淋小声说:“老师,你忘了亲我了。”我轻轻地亲了她一下,淋淋很快闭上眼睛,甜甜地睡着了„„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你们觉得喔总这样做对么?为什么?喔应该怎样做更适宜?

艺术活动《树叶变变变》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树叶粘贴画范例。(见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

3.《小树叶》音乐、设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树叶飞舞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

(教师活动前把树叶放到吊扇的翅翼上,随《小树叶》音乐,并打开风扇开关)

“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新颖的导入让孩子们欣喜不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2.说说我的树叶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请幼儿回答,教师给与肯定和鼓励。

二、展示树叶粘贴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出示范画(金鱼戏水)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

(有小朋友说像扇子,像小姑娘的花裙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四小天鹅舞》中的四个小姑娘。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幼儿操作,制作树叶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请幼儿互相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教师对孩子活动中独特的创意和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中利用身边随处可见而孩子们又非常感兴趣的树叶作为材料,进行树叶粘贴画制作,先观察树叶,想象叶子像什么,然后进行拼摆调整,最后粘贴。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自然顺畅的完成了制作。本活动在收集叶子、玩玩做做中让孩子们掌握了叶子的特性,包括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通过拼摆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满足了孩子科学探索的欲望。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同伴间互相合作帮助,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本活动突出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充分发挥想象,活动过渡自然,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投影仪、沙包、枕头、南飞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放映幻灯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讲述)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等,分别解释。

二、幼儿操作。

(放映幻灯片)“这里有几个动物,我们来认识一下(蚂蚁、松鼠、天鹅、燕子、熊、乌龟),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动物分别是怎样过冬的?想好以后把这些小动物贴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选择的理由。”

三、讲评。

1、“请你拿好你的操作卡,来讲一讲你的选择”(投影仪中展示)“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动物是这样过冬的?”(幼儿讲述)

2、总结:(放映幻灯片)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四、拓展知识。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吧!”(播放课件)

五、游戏的方式巩固知识。

介绍玩法:三种东西(枕头、沙包、南标记)分别是三种过冬方式,幼儿随意挑选一张动物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过冬方式,选择正确有奖品。

六、结束活动延伸:

1、在操作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

2、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

活动反思:

冬天到了,人们有哪些变化,小朋友都能观察到,可小动物有哪些变化呢?小朋友们很难表面看到,小朋友字自然角观察小乌龟时发现了问题。于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知识面,我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为了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物过冬的知识,活动前先让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资料,让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图片以故事的形式以及启发性提问,通过游戏等情景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地了解和喜欢探索动物过冬的方式。

在本活动中,我还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幼儿的趣味性。当我问道:“黄鼠狼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时,周旭小朋友笑着说:“它是放臭屁把动物臭的不行,然后它就跑了。”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活动中给幼儿自由讨论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在说中学,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从幼儿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看,幼儿确实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在活动中,我出示一些其它的小动物,请孩子们分组,为它们找好朋友,并把图片放到和刚才过冬方式的小动物一起,并请他们讲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幼儿敢想敢说,不受拘束,尽情展示自我,品味成功。

通过上《动物怎样过冬》这一科学活动,让我深深感到科学活动真是一个结合孩子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孩子学得快乐,增长知识培养兴趣的科目。本次活动也存在了很多不足,教师对动物过冬的知识面不够丰富,本活动如果采取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幼儿,让幼儿通过动画来接受知识,获得知识,幼儿会掌握得更扎实、更好。

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布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引导

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

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刚刚入园一个月的小班孩子,情绪才基本稳定,他们还只是刚刚熟悉幼儿园紧张有序地一日生活环节。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毫无基础,如果要他们拿笔独立画出一幅美丽的画来,恐怕不太可能。那么,怎样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怎样让孩子从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呢?用印章印画出的作品,一般色彩鲜艳,装饰性强,容易让孩子体会到成功感。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的孩子从一个个家庭走入幼儿园,他不再是家庭中大家围着转的中心,而变成了群体中与别人一样的一份子,应该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与人合作。那么,在活动中我们就给孩子多提供了一些让孩子“友好相处”的机会,所以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小组合作画的形式。

印画是小班手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印章进行印画”。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

1、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各种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小组自主操作,让幼儿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这是印画中的常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对于初次印画的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突破此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有:

1、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

2、运用适当的指导,如: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布展览会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

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几种颜色,但还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或材料,不加选择地进行作画,也不知道换颜色或材料,有的一种材料或颜色一直用到结束。所以,老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小班美术活动——蝴蝶和花 活动目标:

1、能表现花的基本特征,运用多种色彩作画。

2、在拼贴过程中,感受蝴蝶翅膀的对称。

3、初步感知构图,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蝴蝶,欣赏过各种美丽的花。

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在瓷砖墙上画出各种颜色、形状的花,颜料(稍稀释),排笔、棉棒,塑料图形片(用水沾湿),蝴蝶头饰,抹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蝴蝶宝宝和妈妈一起出去飞一飞、玩一玩吧! 放音乐,教师与戴蝴蝶头饰的幼儿共同舞蹈。

二、谈话活动,引发幼儿观察。

师:宝宝们,我们到花园里采花蜜吧!你看到花园里有什么样的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观察,并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花儿有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瓣,有的开放了,有的没开放,是包在一起的。

师:可是这个花园只有这么几朵花,不够我们来采花蜜,怎么办?

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你想种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花瓣的花?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我们把花种在花园的什么地方?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花园里种出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

2、用塑料片片拼一拼,找出更多的蝴蝶朋友和我们一起玩。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提醒幼儿注意拼贴蝴蝶翅膀是对称的,注意画面中的蝴蝶和花的位置。

四、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师幼共同欣赏集体作品。 在音乐声中,师幼共同采花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花儿与蝴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美”字,不容置疑,但美中亦有不足,在这许多“美”的画面之后,却残留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美”的场景:

制作完成后,是孩子们的表演,然后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离开了活动室。室内一下子静下来。桌上有零乱的物品,地上到处是纸屑、残头等,一片狼籍。

看到这个场面,你能说这是美吗?只是一个小小的忽视,却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却轻易放过了一个美的教育的良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应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艺术教育也应与其它各科教学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不时体验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与反思:《花与蝴蝶》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我们都知道,艺术活动须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花儿与蝴蝶》中教师按新《纲要》要求,为让每个孩子都有动脑、动手和表演的机会,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

材料类:白纸、彩纸、亮纸、旧挂历纸、旧报纸、硬纸板、皱纹纸、旧纱巾、丝巾、围巾;各种颜色的线等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每个孩子都很开心地投入活动中。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孩子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孩子在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欢乐。

由此看来,美工活动确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意义重大,对于发展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手的灵活性以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但它必须依靠物质材料,与材料的接触过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感觉经验,通过改变材料表达美的情感。有心的教师往往不忽视这一教育契机,不辞辛苦为孩子准备种类众多,数量够多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玩玩做做中,学到知识,开发智力。让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力,表现的机会。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昭然于众。教师爱孩子,那就关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好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反思: 《花儿与蝴蝶》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一个“美”字,不容置疑,但美中亦有不足,在这许多“美”的画面之后,却残留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美”的场景:

制作完成后,是孩子们的表演,然后整个活动结束,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离开了活动室。室内一下子静下来。桌上有零乱的物品,地上到处是纸屑、残头等,一片狼籍。

看到这个场面,你能说这是美吗?只是一个小小的忽视,却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丝阴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却轻易放过了一个美的教育的良机。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内容应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艺术教育也应与其它各科教学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不时体验教育的价值。

如《花儿与蝴蝶》,当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孩子收拾整理好用过的物品,清理地上的垃圾,让活动室重归整洁。这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育契机:

1、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爱整洁的习惯。

2、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本身就是美。

3、增强了爱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感受环境的美感。从这里我们看到,幼儿园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依相辅,紧密结合。对孩子美的教育也不能局限在艺术活动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美的人事物无处不存在,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让孩子充分去感受去区别,让他们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意识到并弥补不美的事物,让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伴随着他们和谐健康地成长。

“大拇指”带给我的思索

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种能让孩子们接受,又能让老师舒服的教育方式。中班的孩子潜意识里自尊心已经相当的强,特别是对“大拇指”非常敏感,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心态,大家对“大拇指”就尤为的重视。其实,这只是激励孩子们的一种措施而已,每一次,看着孩子们对“大拇指”渴望的眼神,常常在思索,如何才能既保护了孩子幼小地心灵,又能起到激励教育和提升的作用。

班上几位性格内向地孩子,平时不善于和老师交流,上课也很少发言,不是他(她)们不懂,而是出于害羞,为了激励他(她)们主动交流的积极性和逐步改掉害羞心理。于是,到了每周五发“大拇指”的仪式上,我和孩子们讨论后,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想要“大拇指”的幼儿,必须走上来告诉同伴们,你哪里棒了或者哪里进步了,所以可以得到一朵“大拇指”,那怕只有点滴,都及时给以肯定。刚开始,活跃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来讲述自己的光辉史,内向孩子们的那种欲言又止地神态令我不安。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还在沉默着、较量着、坚持着,但我也绝不轻易心软送上“大拇指”,否者就会功亏一篑,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

这天,又到了争取“大拇指”的日子,终于迎来了“拨开云雾的这一天”。看着同伴们额头上闪亮的“大拇指”,乐有点心动了,在同伴的鼓励声中,教师眼神的注视中,乐终于站了起来,虽然腼腆,但步伐却坚定地向我靠拢,手指拨弄着衣角,轻轻地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将热气球画地很好,还展示在美工区”。乐终于贴上了“大拇指”,紧紧咬着嘴唇转身地刹那间,我读懂了她内心的那份灿烂。

“大拇指”行动还在班中继续,这种激励,这种措施,使得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肯定能力得到了一定得提升,自信心、赏识能力也得以发展,学会寻找闪光点。虽然我不敢说这种逼出来的方法,将来对孩子们有多大的影响,但至少现在我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成就感,体验到努力争取的意义,这就够了。

第15篇:教育随笔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随笔

(一)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最好的方法及途径。兴趣没有了,学生学得也就没劲。我觉得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环境,应该把题目放在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我在教学除法的过程中,“买东西”老师做顾客,请学生做小小售货员,东西当然由顾客决定,需要的钱数就需要小售货员作答。答对的要给以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们会抢着回答,那就请坐的最认真,上课听课最认真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请同桌之间相互做顾客和售货员,看那两个小伙伴合作的最好,要适时的进行表扬,并加以物质奖励“小五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进步,从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再就是对学生的问题一概不拒。虽然有些孩子提出一些我们回答不了或听不懂的问题或与知识关系不大的问题,我让他们放入问题银行等到以后自己就能解释,并不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老师来回答,只要认真学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样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进师生关系。

还有在平时上课应该让学生自己找出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入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随笔

(三)

在新课改正在热烈进行的当前,好多教师每上一课都追求出新、出奇,摆了一些花架子,让我们每位听课教师真正领会到了他下的功夫之深,花的时间之多。但每每这个时候也让我们有种“空”的感觉,学生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没有落到实处,一节课之后,需要用几节课去补习。新课改提倡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某些能力确实得到了 提高,但我认为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系统知识的形成,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必需以具有丰富的知识为前提。“花架子”应为学生获取知识服务的,没有知识作为基础,“花架子”也只能是空架子。

如在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之前,我就想:这部分的知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比较抽象,如果我直接告诉学生1/2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学生们理解起来肯定有困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学生也许理解了,但缺少了语言的训练,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是不利的。为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我就让学生用击掌的方法来表示每个学生分得几瓶矿泉水,分得几个苹果,分得几块蛋糕,当每个学生不能分到一块蛋糕,也就不能击一次掌,学生们正在困惑不解时,我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数――分数。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找一张纸的1/2,找一根线的1/2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感悟1/2的含义,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含义,而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各种形式的练习,也使学生感悟到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含义,正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总之,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既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头脑中充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方法与过程、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随笔

(四)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曾经教过王元林,他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教育随笔——小学数学课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辛店中心小学 隋红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740 更新时间:2010-4-19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数学课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先通过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三角形拼组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再讲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独立拼组,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推导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把合作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后,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换成“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做真正的主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有不同的观点、想法,我就请小组中的成员上台陈述,然后组与组之间展开交流、辩论,学生的害羞、胆怯,渐渐地被大方、响亮所替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学生对几种平面图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腰梯形)是否能够密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这时我先请几个小组说了他们的想法,然后再利用准备好的图形,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验证,结论在事实面前达到了验证,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参与到了课堂中,每一个学生也都成为了数学课上的主人。

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灵活恰当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合理地进行小组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乐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近两周的观察,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虽然这也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但是整节课都不能认真听课,就应该找一下原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最好的方法及途径。兴趣没有了,学生学得也就没劲。我觉得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环境,应该把题目放在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我在教学除法的过程中,“买东西”老师做顾客,请学生做小小售货员,东西当然由顾客决定,需要的钱数就需要小售货员作答。答对的要给以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们会抢着回答,那就请坐的最认真,上课听课最认真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请同桌之间相互做顾客和售货员,看那两个小伙伴合作的最好,要适时的进行表扬,并加以物质奖励“小五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进步,从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再就是对学生的问题一概不拒。虽然有些孩子提出一些我们回答不了或听不懂的问题或与知识关系不大的问题,我让他们放入问题银行等到以后自己就能解释,并不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老师来回答,只要认真学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样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进师生关系。

还有在平时上课应该让学生自己找出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入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6篇:教育随笔

吃饭喽

“吃饭咯、、、、、”,如今,每当生活老师开始摆桌子,我就能听到有孩子在那高兴的叫喊,看到其他的小孩子端着小凳子积极的走向桌边。它让我感到吃饭对他们来说不在是一件难事,此时的他们是高兴的愉跃的。

回想开学初孩子们吃饭的情景,一看到摆桌子,就能听到有孩子叹息:“哎呀,又要吃饭”,而个别幼儿更是无动与中,坐在那儿等老师去催。是什么让他们有了如此的改变,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主要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餐前的宣传工作。如可以向幼儿介绍今天的菜名,吃了它有什么好处,如果挑食不吃又会带来哪些危害等。

二、及时鼓励,随时对进餐中的幼儿进行表扬。如某某小朋友吃饭不讲话,碗中的饭都快吃完了,真棒!某某小朋友不仅饭吃的快,而且桌上一粒饭也没掉,真不简单!

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进餐时有的幼儿表现出不想吃饭等,此时,老师需问明原因后,根据情况指导幼儿正确就餐或者端着小碗喂孩子几口在让孩子自己吃。而不能因为孩子没闹,就不闻不问。

四、充分利用幼儿想当“官”的心里,激励、诱惑幼儿努力做到最好。每餐饭前,我都要从班里挑选出两名吃饭不挑食、而且吃的快的幼儿当小班长(一男一女),如让他们给小朋友发擦嘴的毛巾、给其他小朋友端饭等。别看他是一种“苦力”,可孩子们却很乐意,都争着抢着想当这个小班长。因此,吃饭的速度、质量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伎俩”,可孩子们的行为却在这些“小伎俩”的影响下、熏陶下而慢慢改变着。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只要不断努力,针对问题多想一些“小伎俩”,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又何愁改变不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卖衣服喽!

又到孩子们离园的时间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班老师最忙的时候。一边嘱咐孩子们注意路上的安全,一边忙着给孩子们分衣服,还要不停地问孩子有没有落下的东西。真是忙的团团转。

一天送走孩子后,一位家长问:“老师,孩子的红色外套呢”?我赶紧帮她找,可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小朋友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 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

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能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孩子们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来就满身是汗,我们就把他们的衣服脱下一些放在一起。这样活动室里的衣服常常堆的象“小山”一样,离园前,再让孩子认领衣服,帮他们穿上或装入书包,免得家长接孩子时手忙脚乱。但每每这时,孩子们都不爱理睬,只顾着玩,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也认不清自己的衣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有一天,自由活动时,看到孩子们在玩“卖菜”的 游戏,顿时灵机一动,为何不将“分衣服”变成“卖衣服”呢?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放学前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卖衣服‟的游戏,看谁最能干,将自己的衣服„买‟对了!”结果,孩子们都争着来“买”自己的衣服,一会儿我手中的衣服就被“买”光了。就这样,我们一次次变换着方式让幼儿玩“卖衣服”“送衣服”的游戏,还开展了“比比谁穿得快”的比赛活动,教会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练习叠衣服,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与奖励,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还同家长联系,请家长在孩子的衣服上做上记号,以便幼儿识别,也使我们心中有数。总之,家园结合,从生活小事入手,给孩子更多的锻炼自立的机会,同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和孩子共成长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 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一幅“美丽”的画

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雨桐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

老师我不会做

今天,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们课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折一折。可王洁莹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做。”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从小培养好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显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第17篇: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所有当老师的都有同感。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的见识也是与时俱进,简单粗暴是不符合现在教育发展的。于是,对于一些难管的学生,老师们变换了思维,要么放任——冷暴力;要么“哄”——应付一节课再说。可是,班主任能这样应付吗?显然不行,那么就拿出真心来吧。对此,有几点感悟:多赞美,少批评。

由于性格的原因,也怕学生翘尾巴,我很少“夸张地”表扬学生,认为他们都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们应该做的,没表扬的必要。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是,我错了。

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开始表扬一部分同学了,我竖着耳朵听,没有我,但没想到在批评的同学名单中竟然有我,我很难过。”又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说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认,我也决心改正。那次听写,我只是下意识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结果老师发现了,当堂点名说我。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一个优秀生和一个中等生的周记。虽然我批评的话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据的,但他们显然不能接受。由此,我明白,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只有十四五岁,认可和赞美是他们非常在乎和渴望的,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

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跑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第18篇:教育随笔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现在的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创造思维。

首先,孩子要敢想,就是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多种方法,在幼儿园主要是游戏和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作品,对待问题,我们尽可能的去启发孩子,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问题的答案,没有对与错,只要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那就是最棒的。对于孩子的画画作品,我们老师只提供一个可供孩子作画的平台,比如,我给你一个主题“圆”,请小朋友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创造,把她变成你想要的东西,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这个教学中,孩子的大脑中要有自己想画的东西,就是想象力,通过想象,把物体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孩子要敢想,让孩子想,不要打断或者否定孩子的想法,让孩子释放自己,教师要抓住契机,在旁边引导孩子而不是指导,是旁观者,引导者,不要做孩子的主导者。

孩子的想象力决定了孩子的创造力,有了想象力,去实施,去实践,去创造,才能让孩子有好的发展,我们不要把还当做温室的花朵,我们要让孩子在阳光下茁壮的成长,不要用我们所谓对孩子的爱给孩子筑起铁笼,我们要还给孩子天空,还给他们阳光,这才是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对他们真正的爱!

第19篇:教育随笔

今天是5月11日,五月份的第一个周日,虽然我对于洋节不是很感冒,但是对于这个节日,我还是从内心当中感到相当的感激的,毕竟它给了我们这帮羞于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中国人的一个借口,一个向自己妈妈说出“我爱您”的机会!

昨天,我们

三、四班召开了本学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家长会,虽然天公不作美,会议期间,大雨下个不停,但是我相信与会的各位家长都有很深的感触——太累了(累心),时间太长了(从12点半一直到了2:点半)!

面对家长会,我们两个半一共113个孩子,只有4个孩子的家长没有到场,只有一个家长没有和我沟通,不到场的原因,这一点让我非常高兴,就凭着这一点,我相信,我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家长对他的那份殷切的期望。

这个家长会,可能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类型的家长会,我准备的内容很多,仅我的发言稿,错略一看,竟然超过了万字,ppT就超过了100页,家长会之前,有很多领导和同事,问我准备这么多,能讲完吗?我说,好不容易一次家长会,怎么着也得让家长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怎么着也得带着点收获回家啊!

在准备家长会材料的期间,不客气的讲,真的是煞费苦心,整个准备的时间跨度就到了接近1个月的时间,材料的准备也是完全针对现在的孩子和家长所欠缺的东西,我大体统计了一下,本次家长会我准备了给家长的三封信(孩子写给家长的信、进入一中历次考试成绩、家长和学生互动的一封信)、给期中考试优秀学生颁发的各种奖励、各个家庭的影集视频的制作、孩子入学以来很多很多的图片资料,还有一年来我的一种工作的回顾,通过这次家长会,我认为不仅对家长、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我来讲也是一种提高。

再次把话题转回到家长会上,可能很多家长对于家长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成绩,是嘛,高中不讲成绩讲什么,不说成绩孩子怎么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我从内心里面一直喊,成绩就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的都牺牲了您和孩子之间的那种亲情的交流了,难道现在和孩子之间都只剩下学习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您的孩子将来大学毕业以后,您又拿什么来和您孩子沟通呢?再看看,家长会上家长和孩子填写的那份互动问答吧,有多少人是100%的应对率呢?估计很少,当我看着孩子连家长的生日都写不出来的时候,您知道我内心的感受吗?

想一想,我们中国的家长真的很悲哀,为孩子的付出,世界第一流,为孩子攒钱,为孩子攒房子、为孩子买名牌,我曾经见过一个家长,自己用着最古老的诺基亚手机,却给孩子用上最新潮的苹果手机,但是还落不了孩子的好,中国的家长真的很可怜,我们付出那么多,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竟然还比不了一位电影明星,您不觉得自己可怜吗?

可能有的家长说,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和上一辈的父母学来的,也有可能,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上学的时候,父母只是为了我们吃饱、穿暖而着想,现在,如果您还这样为您的孩子考虑的话,是不是有点过时了,现在还有谁让自己的孩子饿肚子的,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了,物质完善了,就应该再考虑一下精神方面的需求了。

但,再回头一想,我们中国的家长又是那么可恨,为了孩子的学习,竟然牺牲了孩子很多很多本该是孩子自身成长的机会,上着上万的辅导班、回家以后还得检查作业、听写、背诵,还有,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一边不停的玩手机、看电视、打扑克、打麻将,一边要求孩子做一个社会上有用的人,一边插队抢座、随地吐痰、闯红灯,一边要求孩子孝敬父母,一边却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可恨吗?

所以说,我们家长朋友们需要反思的事情有很多啊!

家长会,只是一个形式,我不奢望家长朋友们能从中改变多少,但,至少我希望您能从中或多或少的感悟到点什么,也让您的孩子能够跟您学到点什么,这就足够了!

我非常愿意看到我们两个班的孩子都能变成最优秀的孩子,更希望看到我们两个班的家长,变成最优秀的家长,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为之奋斗三年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家长朋友们!

最后,祝愿

三、四班的所有孩子的母亲节日快乐,祝愿天下的母亲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第20篇:教育随笔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现在看来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了。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一点愧疚

在指导学生看长城和运河图片写话时,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词语供他们选择,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等学生写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话较多,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映像,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最后抒发感叹。本来我想:为了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可是我现在意识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细致的指导,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这个火只有在今天下午找时间补了。

《习作1》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然而,小学生不论从哪方面都从小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例如“看图作文”我认为是语文最重要的一环,它也是想、说、写的综合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了解图画的内容,并把图意说清楚,然后有条理地把图意说出来,最后把说的过程写下来。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说话、写话的能力。因此,教学时,教师该如何指导看懂图意,发挥合理的想象,把图意表达清楚呢?

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指导学生的看图作文,先出示挂图或(幻灯片),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等顺序观察。再整体了解图意,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顺序提问;如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几个人?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指导有条理地回答,并启发学生从人物中想象图中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当时发生的事情,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从认真观察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边看边想:培养想象力。

教学上,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动脑筋,都能得到思维的训练,我根据图画的内容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并把好的问题用小黑板出示,让学生一过看图, 一边讨论,如教本次的看图作文,我首先根据图意设计以下问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

2、根据图意联想,去哪儿?

3、他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他们还在想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连起来思考构思成一段话。

三、充分引导,加强说的能力。

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清楚,并准确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运用“看谁说得好。”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一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分别上台说说,说时要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旁启发,学生说完图意是与否、好与差,老师给予肯定、纠正或补充。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互说互听,这时老师要注意巡回了解,并参加到中下生这里去活动,以便具体指导。三是指引让优生把整幅图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这个环节是重点环节,老师还须向学生提示,图画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一件事?这件事的起因怎样?经过怎样?结果怎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讲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佳。

四、教师下水文引路,提高写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现今,各种与教材同步的作文书籍泛滥,很多老师视范文为珍品,动员学生买优秀作文书,多看多读对写作很有帮助。确实,多看书,不会写也会偷,但大多学生未经老师指导,偷回来的词句往往不合适,会变成笑话连篇。所以我认为老师在习作教学时应减小范文的篇数,而应该提倡教师自己写下水文。特别是中低年级,识字率低、词句贫乏,要他们看优秀作文有些会不例解,选别人的佳词佳句可能不会运用。我觉得中低年级初入作文最好用填空形式出现、指导正确使用合适的词句,这样,收的效果会更好。能使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通过以上看、想、说、写,这四环节的指导,至使本次大部分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能看图有条理地说写一篇通顺的小文章。

《雪儿》教学反思

《雪儿》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让它飞上蓝天的故事,表现了“我”爱鸟的美好心灵,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心情。

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三个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自主探究学习:雪儿是只怎样的鸽子?“我”对雪儿有着怎样的感情?引导学生抓住“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飞越千山万水”“蓝天信使”等词语体会雪儿内在的美;“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又飞回来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等词语,感悟雪儿是只向往蓝天又极通人性的鸽子。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抓住“给它洗了澡”、“在它伤口上敷了药”、“和雪儿一起„„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等到词语,读懂“我”对雪儿的关切、怜爱之情,特别是通过“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我把雪儿轻轻捧起”等词语,悟出“我”对雪儿的喜爱以及为它重返蓝天而快乐的心情。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达到融为一体的境地。并在本课的教学中突出信鸽的特点,让学生不仅只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学中用,用中学。文中小作者也是非常可爱的,对鸟类是非常爱护的,并让学生开始理解当雪儿再次飞回来看作者,作者会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它,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并让学生试写后再交流。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教这篇课文,不但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把课文读好,弄清课文讲的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明白课文要揭示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自学交流为主,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样?讨论第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鱼的大,体会汤姆的舍不得。第二个问题是重点,我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辩论的方法,让“父亲”和“汤姆”各自找出理由来说服对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辩论中明白:鱼必须放掉,因为公园的规定必须遵守。第三个问题:结果怎么样?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汤姆的行为中受到影响,并以此为榜样。

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我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做到时间充足有保证,形式新颖有变化,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辩论中明理。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16课《水上飞机》,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教学开始,我借助生动的画面,将飞机、轮船和水上飞机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比较、去发现。在他们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归纳出水上飞机的外形特点。

教学中,我又紧紧抓住句末省略号带来的空白,启发学生畅想水上飞机其它的用途,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将自己设计的水上飞机的名字、用途写成一段话。

学生围绕目标先自主学习,有了想法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集体交流时,学生们争先恐后,述说自己未来想创造的飞机,一个比一个精彩,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我叫海上清洁机,能清除海面上的垃圾。”有的说:“我叫海上多功能机,既能在海面上巡逻,还能清除垃圾,还能救援遇难的船只。”有的说:“我叫海上巡逻机,能在海面上巡逻,一发现敌情就立即报警,不让敌人来侵略我国的领域。”还有的说:“我叫海上方向机,能给迷路的船只指明方向。”

学生通过畅想水上飞机其他的用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不少学生入境悟情,读出了小海鸥吃了一惊的语气,表现出水上飞机骄傲自豪的神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语文有着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多解性,而想象是创新的只旁,最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海底世界》课后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另一个是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第一个是重点,第二个是难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很多的体会和想法,下面就从几方面谈一谈。

1、这节课的难点是“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教学第二小节的时候,我采取的是以读代讲,通过师生对读,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一段是围绕着“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句话写具体的。第三小节也是总分关系的结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第一句话写具体的”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画批(读一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体会动物活动方式的特点并作批注)。最后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总分关系的句式,我又设计了仿写一个环节,4,5自然段的学习我采用了略处理,让学生自由表述。

2、这节课为了突破难点,我做了精心的设计,有师生的对读,有画批,有写话。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呢?在教学每个小节的时候,学生还是能够围绕着这个问题来体会的,通过回读让学生体会“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时候,时间有些拖沓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教学过程中,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那么首先还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就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来说,应该引导学生围绕着“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3、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在学习第三小节的时候,我安排的是让学生画批,根据重点词,想一想各种动物的特点,并把自己的体会做简单的批注。画重点词语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难在抓特点作批注。在教学中通过巡视,我发现学生存在着问题,不知道批注什么特点。当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立刻教学生停止了批注,并带领学生一起批注学习了海参的活动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知道了怎样批注,在下面的学习中就简单多了。这个小小的环节,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中既节省了时间,又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批注并没有停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

4、学生的朗读没有情趣,语言的表达不够清楚。

教学中虽然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学生读的还是不够,尤其是没有读出奇异的情趣来。我想这里不光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引导得不够,首先教师应该有情趣,学生才能够被感染。学生课上发言比以前还是有进步的,但是语言表达的还是不够清楚,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还是学生缺少语言的积累,词汇不够丰富。由此,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要求学生多看书,积累词语。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和学生都深深的爱上了海底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对海底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范文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