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材料

李桂科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1:57:22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感想(李桂科先进事迹)

李桂科,一位伟大的医生

一直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前对这句话的认识很抽象,不知道为什么价值要通过贡献来体现。2014年11月25日~26日,我们到大理州洱源县麻疯村体验学习后,我开始理解这句话了,李桂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麻风病人、贡献给中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贡献给全人类的健康。从李桂科医生身上我看到了自我实现,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位伟大的医务工作者。

新浪网一则报道对李桂科这样描述,“李桂科是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1980年12月,李桂科踏上了从医之路,毅然奔赴与世隔绝的山石屏疗养院,开始长达33年的坚守。他刻苦钻研、悉心治疗,使426名麻风病患者痊愈,100多人走出’麻风村’。他带领康复人员修路架桥、接水通电,种植经济林果、发展种植养殖业,使村民摆脱了穷困的生活。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孤寡老人,想尽办法解决疗养院学龄儿童和青壮年的就学就业问题,他积极向国内外各种慈善公益组织寻求帮助,带领疗养院的康复者到外地观光,增长见识,树立信心,搭建了麻风病康复者了解外界、融入社会的新平台。”在麻疯村学习的两天,使我感动的不仅仅是李桂科医生的这些实实在在工作成绩,还有他可贵的精神:对生命的尊重,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深山大林里,在与世隔绝的麻疯村,李桂科给我们讲起过去艰苦的岁月,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更多的是讲他与麻风病患者共同奋斗的经历,从未对自己的困难抱怨过。 对于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我们,各种条件都很便利,年轻人更不能有抱怨,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向李桂科医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踏实工作,敬业奉献,对未来充满希望。不管是否能够做到自我实现,首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推荐第2篇: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乐秋乡中学许世福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于5月15日举行了向先进典型李桂科同志学习,观看《一个共产党员坚守》,在此片中讲述自己33年来在防疫工作战线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着洱源县山石坪村的那群特殊的人群——麻风病人的事迹,他不仅想方设法去治愈他们的疾病,同时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思想等情况,超越自己的本职工作,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生产、生活、心理、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与当地人民形成密不可分的血肉亲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的防疫工作者如何去践行一个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麻风病患者康复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李桂科同志是党的好医生、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甘于奉献,一心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桂科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2014/5/161

推荐第3篇: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李桂科,出生于1975年,1978年参加工作,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开始从事疾病预防控制至今。现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在他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33年来,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民、尽责、奉献之歌。他一直以来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心系患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是一个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好职工。李桂科同志刚参加工作三个月就安排到山**疗养院,由于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和认识上的误区,人们“谈麻色变”,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和阻扰,他也茫然、不知所措,但当他看到麻风病患者溃烂的伤口和痛苦的表情,他最终还是被自己责任感所战胜,抛开所有顾虑,毅然的走上了艰难、漫长、光荣的麻风病康复工作之路。数十年来他一直奔走在山区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他把麻风患者当成是自己的亲人,把山**疗养院当成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他是一个心系群众,无私为民的好“村长”。在李桂科同志到炼铁乡山**疗养院工作时(当时叫“麻烦村”),山区疗养院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住房破烂不堪,与外界几乎没有来往,经济条件很差生活甚是艰难,哪里的人们遭受社会的歧视与偏见,甚至孩子们上学都成了问题。李桂科到山**疗养院工作后,为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他积极奔走,向各级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给村里修了路、通了桥、建了学校,他还介绍康复者及子女参加就业培训,鼓励村民种植核桃、柿子等经济作物,积极带领村民走出困境。“3.03”地震发生后,山**疗养院的原有房屋受损严重,在省、州各级部门的关心下,觉定新建炼铁乡山**疗养院,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李桂科同志在照顾患者、安置好群众的同时积极参与恢复重建工作,受灾群众乔迁新居,他还组织村民进行民族火把节、中秋节、清明扫墓等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多节日李桂科同志都是和疗养院的患者一起度过,很少同家人一起过节。

他是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好医生。一些麻风病人、周围人群不了解,由于受到歧视,甚至办事情请不到人,但李医生亲手为他们清理溃疡、泡足、剪指甲、擦油、背出背进等,有时候忙得顾不上喝口水。为了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李桂科经常到患者家中做客,同桌吃饭,一起拉家常,亲力亲为来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为让社会了解麻风病,李桂科同志通过编印宣传单、编写《基层医生麻风防治手册》、电视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麻风可防治可治不可怕。另外,李桂科同志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的学历并不高,但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李桂科同志认真钻研业务知识,通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学习,最终成为了**治疗麻风病的骨干,工作成绩显著。他组织开展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2011年“十一五期间麻风防治工作”获云南省卫生厅、民政厅、残联、红十字会先进集体表彰。**,历史上是麻风病流行高发区,患病率高达27.3/万。现在,**县麻风病患病率明显下降,患病率与最高年相比,下降了98.75%,发病率也明显下降,这些都与李桂科同志多年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他是一名勤奋履职,忘我工作的好干部。李桂科同志现在是县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他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工作环境轻松一些,不用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但他忘不了对山**疗养院患者们的牵挂,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说:“只有在疗养院里忙碌,心里才踏实”,一个人、一个干部要做点好事不易,要永远的做好事、做实事就更不易了,永远的为大众着想、为百姓着想、为更高的奋斗目标着想更是难上加难得事。然而李桂科同志做到了,他所做得一切不为名、不为利,都只是让麻风患者、家庭过得更好,他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受到了同事的尊敬。

李桂科同志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33年坚持不懈,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带给人民群众,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作为一名国家的公职人员,就要像他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扎根群众之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推荐第4篇: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月11日在参加了李桂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深入了解了李桂科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通过听讲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也感到很受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认识到关键就在于李桂科同志心里时刻装着病患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学习李桂科精神,关键是要学习好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他30余年行医路 不离不弃地守候,对党的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和热爱本职的思想。李桂科同志1980年到洱源县防疫站(现疾控中心)工作,3个月后被派到山石屏疗养院。那时的山石屏疗养院共有来自大理、剑川、丽江、兰坪、洱源等地的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和认识上的误区,人们谈“麻”色变,只要看见麻风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刚刚接触治疗麻风病工作时,李桂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然而,当他一次次看到麻风病患者那渴求健康的目光时,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爱心又让他无法撒手。就这样,李桂科抛开了所有顾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麻风病患者治疗和康复工作。一到夏季,有些患者的肌肤会出现溃烂,常人避而远之。康复者杨晓元回忆,1981年6月,疗养院里有一位名叫苏晓标的麻风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身体上多处出现溃烂。

1 可患者十分固执,他不相信李医生可以治好麻风病,不仅拒绝接受治疗,发的药也总是悄悄地扔掉。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李桂科反复做苏晓标的思想工作,耐心给他讲解病情病理、药品的药理。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苏晓标与大家一样,病情好转,他逢人便说:“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

在李桂科等疗养院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年多的时间,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逐渐康复。患者康复后,还得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就这样,李桂科选择留了下来,这一干就是32年。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麻风病患者康复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李桂科同志1980年派到山石屏疗养院工作。当年的疗养院共有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而80年代初,还是一个谈“麻”色变的年代,一般人看见麻风病患者就不假思索、躲得远远的。作为一线医疗工作者的李桂科,自然引起了父母的担忧,二老想尽办法、百般阻挠,非让他离开疗养院不可。“百善孝为先”,面对父母的苦苦劝说,年轻的李桂科有些动摇。然而,麻风病患者溃烂的伤口、痛苦不堪的表情,以及他们那渴求健康的目光,让他最终选择

2 留下,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行医路。1981年6月,李桂科行医以来的第一个夏天,因为天气炎热的关系,较为严重的麻风病患者皮肤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溃烂,一般人只要一靠近,就会被难闻的气味熏得捂着鼻子逃开。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年轻医生,李桂科迎难而上,没有退缩。就在他悉心为病人诊断治疗的时候,“钉子户”却出现了——一个名叫苏晓标的患者,身体上已出现多处溃烂,却始终拒绝治疗,还蛊惑病友说麻风病是不治之症,让大家不要相信医学、不要相信李桂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钉子户”,在两年后却变成了李桂科妙手仁心的最佳代言人,“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 苏晓标逢人便夸个不停——两年来,李桂科从未放弃对他的治疗,还花尽心思,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讲解病情病理、药品药理,让他的病得到了有效地治疗。

和“钉子户”苏晓标一样,经过两三年的治疗,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得到有效治疗,逐渐康复了。然而康复后的患者仍需要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放不下他们的李桂科,选择了留守,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一守就是30几年!

李桂科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3 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桂科同志对病患者怀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医者仁心,他心里时刻装着患者,山石屏疗养院当年是为安置麻风病患者而建立起来的,配套设施并不健全,院里别说学校,连个老师都没有。看着院里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李桂科充满了担忧,“娃娃们得读书识字才行呀!”

李桂科开始东奔西跑,筹划孩子读书的事情——没有课本,他就跑到自己曾经当过代课教师的三营镇永胜小学,请老同事们翻箱倒柜,找出几套旧教材;没有老师,他就东奔西走,磨破嘴皮子,把周围认识的人访了个遍……

尽管最后还是没能请来老师,不得已让疗养院里识字的老人充当了临时教师,但孩子们总算有人教了——1990年9月,朗朗书声回荡在疗养院内外!李桂科自己,也当起了“兼职老师”,在空闲时间辅导学生。

“现在从我们院里出去的孩子中,已经出了六个大学生和一个研究生了!都是李医生的功劳!”康复者杨晓云充满自豪和感恩,“他治好了我们的病,还为我们的下一代考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疗养院里老弱病残的康复者越来越多,加上没有经济收入,每个月只能靠政府的补助艰难度日。

穷则思变,唯有授人与渔、带领村民们自力更生,才是解决一穷二白的根本方法!下定决心的李桂科,把康复者们动员了起来,带领他们种地、种树、养猪。

4 可好不容易农副产品出来了,销路却成了问题——疗养院被滔滔黑潓江水阻隔在河的南岸,渡江赶集的交通工具只有一条小小的木船,不仅运载量有限,夏季河水泛滥时还会危及村民的生命安全。

为解决销路,也为解决村民们出行难的问题,李桂科到处筹集资金,还不间断地跑县政府、乡政府反映情况,争取支持。终于,1996年,一座长60多米的铁索桥修成了,不仅解决了出行问题,种出来的农产品也有小老板进来收购了,大伙收入不断增加,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近几年里,得益于疗养院附近良好的生态环境,李桂科又带领大伙搞起了“生态•体验”旅游,目前已接待过来自广州、上海、成都、昆明等地的不少游客。前些年带领大家一起栽种的板栗、核桃已长成了大树,每年都有数万元的收入。

微言录:

麻风病康复者苏晓标说:“李医生真是个神医!” 从疗养院走出去的大学生晓奎说:“李医生是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他,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村民宋文红说:“他带着我们种地、种树、养猪,我们的生活慢慢宽裕起来、收入不断增加!”

村民杨翠莲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发生后,李医生看见我们的房子倒了,很难过,给我们搭起了帐篷,还

5 把走不动的老人一个个背出来,他对我们比对自己的亲人还好!”

……

李桂科说,“我放不下他们,30多年了,我们一起哭过、笑过,他们已经融入到我的整个生命中,是我今生永远的牵挂!”

李桂科同志是党的好医生、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甘于奉献,一心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桂科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推荐第5篇: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月17日在参加了李桂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深入了解了李桂科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通过听讲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也感到很受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认识到关键就在于李桂科同志心里时刻装着病患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学习李桂科精神,关键是要学习好以下几点:

一、学习他30余年行医路。不离不弃地守候,对党的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和热爱本职的精神。

李桂科同志1980年到洱源县CDC工作,3个月后被派到山石屏疗养院。那时的山石屏疗养院共有来自大理、剑川、丽江、兰坪、洱源等地的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和认识上的误区,人们谈“麻”色变,只要看见麻风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刚刚接触治疗麻风病工作时,李桂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然而,当他一次次看到麻风病患者那渴求健康的目光时,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爱心又让他无法撒手。就这样,李桂科抛开了所有顾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麻风病患者治疗和康复工作。

在李桂科等疗养院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年多的时间,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逐渐康复。患者康复后,还得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就这样,李桂科选择留了下来,这一干就是32年。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麻风病患者康复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二、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1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年轻医生,李桂科迎难而上,没有退缩。就在他悉心为病人诊断治疗的时候,“钉子户”却出现了一个名叫苏晓标的患者,身体上已出现多处溃烂,却始终拒绝治疗,还蛊惑病友说麻风病是不治之症,让大家不要相信医学、不要相信李桂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钉子户”,在两年后却变成了李桂科妙手仁心的最佳代言人。

李桂科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三、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桂科同志对病患者怀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医者仁心,他心里时刻装着患者,山石屏疗养院当年是为安置麻风病患者而建立起来的,配套设施并不健全,院里别说学校,连个老师都没有。看着院里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李桂科充满了担忧。李桂科开始东奔西跑,筹划孩子读书的事情。尽管最后还是没能请来老师,不得已让疗养院里识字的老人充当了临时教师,但孩子们总算有人教。李桂科自己,也当起了“兼职老师”,在空闲时间辅导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疗养院里老弱病残的康复者越来越多,加上没有经济收入,每个月只能靠政府的补助艰难度日。穷则思变,唯有授人与渔、带领村民们自力更生,才是解决一穷二白的根本方法!下定决心的李桂科,把康复者们动员了起来,带领他们种地、种树、养猪。近几年里,得益于疗养院附近良好的生态环境,李桂科又带领大伙搞起了“生态•体验”旅游,目前已接待过来自广州、上海、成都、昆明等地的不少游客。

李桂科同志是党的好医生、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甘于奉献,一心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桂科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2014年3月18日

推荐第6篇:学习尹锡山、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尹锡山、李桂科同志先进典型

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尹锡山、李桂科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后,感触很深。两位身边的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们用行动实践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清正廉洁的自律精神,是对思想自省,对行动的指导。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深刻感受到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和洗礼。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钻研教育教学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做事情。优秀共产党员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推荐第7篇: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玉湖中学杜俊英

3月24日参加了李桂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深入了解了李桂科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通过听讲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也感到很受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认识到关键就在于李桂科同志心里时刻装着病患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学习他30余年行医路 不离不弃地守候,对党的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和热爱本职的思想。李桂科同志1980年到洱源县防疫站(现疾控中心)工作,3个月后被派到山石屏疗养院。那时的山石屏疗养院共有来自大理、剑川、丽江、兰坪、洱源等地的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和认识上的误区,人们谈“麻”色变,只要看见麻风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刚刚接触治疗麻风病工作时,李桂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然而,当他一次次看到麻风病患者那渴求健康的目光时,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爱心又让他无法撒手。就这样,李桂科抛开了所有顾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麻风病患者治疗和康复工作。一到夏季,有些患者的肌肤会出现溃烂,常人避而远之。康复者杨晓元回忆,1981年6月,疗养院里有一位名叫苏晓标的麻风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身体上多处出现溃烂。可患

1者十分固执,他不相信李医生可以治好麻风病,不仅拒绝接受治疗,发的药也总是悄悄地扔掉。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李桂科反复做苏晓标的思想工作,耐心给他讲解病情病理、药品的药理。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苏晓标与大家一样,病情好转,他逢人便说:“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

在李桂科等疗养院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年多的时间,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逐渐康复。患者康复后,还得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就这样,李桂科选择留了下来,这一干就是32年。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麻风病患者康复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李桂科同志是党的好医生、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甘于奉献,一心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李桂科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2014/3/27

推荐第8篇:李桂兰总结

每天的工作晨会《版本一》

8.30;主持人;晨会开始,各位优秀的伙伴大家早上好!《激情》 全体员工;好!

主持人,很高兴有我为大家主持一天的晨会!今天的心情怎么样?员工;好极了!

主持人;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员工:棒极了!

主持人;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员工;爽极了!

主持人;请大家面对孔子像朗诵弟子规;请大家整理衣冠正心素荣,,以一颗赤诚。感恩的心象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起,在鞠躬,起。三鞠躬;礼毕。弟子规朗诵。完毕。

主持人;请各位优秀的伙伴汇报今天的工作和安排

每位员工汇报一天的工作和计划。

主持人;朗诵我们的誓词《》

主持人;下面以龙的呼唤结束今天的晨会;拍手:一二三四嘿!一二

三四嘿!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嘿!嘿!嘿!

工作晨会版本《二》 晨会结束。

开始同上,吧朗诵弟子规省去,主持人;请各位优秀的伙伴汇报一天的工作和安排;员工;每位员工汇报一天的工作和安排。主持人,朗诵我们的誓词《》

主持人;下面以三句口号结束今天的晨会;

全体人员;三个加油,一个YS,加油!加油!加油!YS!

每天下班的总结

全体员工围坐在一个马蹄形的源泉里;

主持人;请各位优秀的伙伴总结在今天一天的时间里,自己遇到的问

题是什么?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

对方的问题?需要自己提升的是什么?需要团队支持的是

什么?自己做的好的是什么?

员工;每位员工总结一天工作当中面对的问题和自己做的好的是什

么?《全体员工总结完》

主持人;面对员工的问题针对每个人和他清晰,不让他们吧问题带到

明天的工作中。《激励,带动积极性的语言》主持人;下面以三句口号结束今天的总结,三个加油一个YS!

加油!加油!加油!YS!

推荐第9篇:李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男,汉族,1976年11月生,1999年10月入党,法侓大专学历,现任***镇大周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民兵营长等职。

2007年从部队复员后在浙江沿海地区某一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看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生活富裕,想想家乡人民温饱刚刚解决,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打工,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军人特有的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回乡与家乡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自担任村干部后.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行动践行着无声的誓言。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格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农村干部现有水平离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加强学习自觉锻炼。自任职以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平时向优秀的村干部学习,虚心请教

身边的同志。虽然在部队工作十几年但部队工作和农村工作完全不一样,只有不断学习和转变观念才能开展好工作。刚开始,工作没经验遇到问题不知怎么办,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群众素质不一样,采取的方式方法也要不一样。以适应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学习时我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面。大大增强了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认真抓党建、党员是关键。

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难点村“、干部工作散漫,不求是创新,党员作风差,在群众中没有威望,平时很少过组织生活,自从我分管党建组织工作后向党支部建议现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再去抓工作,通过健全组织规范制度干部责任心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全村78名党员找到了目标明确了责任。

三、舍小家、顾大家,守清贫、耐寂寞。

2010年7月份正是创先争优学习阶段作为组织委员对每次活动都要认真准备,召集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当时家属面临分娩,需要有人照顾可我早出晚归。虽然家属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每次回家也能从眼神里看出怨恨,在分娩的当天

我到镇里送创先争优的材料,等我赶到医院孩子已经出生了,父亲说你妻子难产,医生让家属签字时,是我签的,我教了一辈子书,只有这次写字手是颤抖的,听了父亲的话,从不流泪的我在也坚持不住自己,想想愧对家人和孩子,但擦干泪想想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取的成绩心里得到了安慰,在分管组织的同时还兼任村委会会计,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营长等职。管好组织建设,还要负责“三资”管理,村里的财务是群众最关注的,对于各项惠农政策进行宣传,对惠农资正进行认真发放登记,平时认真管好用好村里每一分钱。职务多工作量大,其他村干部可以轮流值班,我每天必须到村里来,群众办事不按时,有时很晚也会找上门,家属带小孩我们帮不上忙,爷爷奶奶生病住院,我也只能挤出点时间到医院匆匆看上一眼,我家三代都是党员,爷爷经常说当村干就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所以家里的人比较理解,通过努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使命。

推荐第10篇:顾明桂先进事迹

老党员凝聚真感情,平凡人闪现真本色

——辖区老党员顾明桂先进事迹

我叫顾明桂,原北林路街道办事处牧专社区书记、现在的人民调解员。去年,我和一群志愿者们成立了“顾妈妈工作室”,主要是依托目前我从事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积极动员辖区广大党员志愿者,为孤独及空巢老人提供结对帮扶、联谊等服务,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暧。

一、助人不厌其烦 老党员尽显高贵品质

事例一:朝阳路15号院的马三,是一名智力上有问题的残疾人,父母双亡,唯一的哥哥也偏瘫,自身生活无法保障,从2006年至今,我作为社区一名党员,主动请缨先后照顾他身患癌症的父亲、瘫痪在床的母亲、患精神病的二哥。06年马先生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由他的二儿子在医院护理照料(马先生的二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这个家庭是不幸的。在短短

五、六年中,患癌症的父亲、瘫痪在床的母亲、患精神病的二哥先后去世。我和社区许多工作人员在帮助他们,主动到各职能部门给马三和他大哥办理了残疾证,如今,大哥被其所在社区安顿,马三也被安顿在养老院,我们每个月都去福康敬老院给马三送生活费,了解他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现在智力不全的马三,把我当作为他的亲人。

事例二: 15号院有一个小姑娘叫小雪,在小雪还不懂事的时候,小雪母亲就因为其丈夫经常酗酒闹事而离异远走,从此小雪就跟着因酗酒而患病的父亲一起生活。我从这孩子6岁开始,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给她准备吃的、穿的、用的。在其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我又跑前跑后给他们办理了低保,为此大家给给我加封了一个“收容站站长”的称号。当小雪进入初中后,父亲的病已经严重到卧床不能动,而小雪学习压力更大,我组织了党员志愿者一起轮流帮扶照顾她父亲,直到2012年12月29日她父亲去世,又带领党员志愿者一手操办了丧葬其父的葬礼。

自父亲去世后,小雪只能一个人生活。如今,小雪16岁,正在接受中学教育,我就把小雪当成自己的亲人,不但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而且在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她,时时刻刻的关爱她,让小雪从心灵深处感觉到人间温暖,感觉到她仍然生活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没有被人遗忘。目前还有一帮年轻可爱的叔叔阿姨为她排忧解难。

在朝阳路各家属区,不少像马

三、小雪这样的帮扶对象,我都把他们当成亲人,像有精神病的孤寡人员贾

三、丧夫独身抚养一双儿女的陈女士、一生无儿无女的独身老人宋女士、离异独身艰难抚养女儿的残疾人段女士……

有群众问我:你对这些事是否烦心时,我总是说:“人活在世上总有需要相互帮助的时候,谁活在世上是一帆风顺的呢?有点难处有人帮一把就会好得多,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有困难不去拉一把啊!”

二、退休不退岗,老党员继续发挥新余热 为了继续履党的诺言,发挥余热,我60岁从社区居委会退下来时,又主动应聘社区专职调解员。主要是我对辖区群众对比较了解和熟悉,只要群众有困难,我都愿意全心的帮助。之后不到一年,成立了“金水区顾明桂调解室”。在现在人们法律意识较强的情况下,调解工作不再是婆婆妈妈的事,更重要的是懂得运用好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受理相对年轻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要靠法律知识和调解业务能力来赢得他们的信任,所以我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的法律知识的同时,牵头成立一支由医生、律师、教师等各行业专业人士组成的党员志愿队,当调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充分发挥志愿者团队的作用。

事例三:近年来,物业管理服务是老旧小区存在的难题,朝阳路2号院的小张家住在5楼,多年来楼上一直往他家漏水,而6楼无奈的说他家是顶楼,漏水是房顶裂缝问题,他也是受害者。苦于小区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房顶漏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我了解情况后,就主要充当了他们的调解员。

朝阳路2号院属于90年代开发的第一批房地产小区,开发商开发后就撤离,后续的物业管理存在空白,小区前期业主自发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自己收费自己管理,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原有业主大部分要么搬走对外出租,要么转卖了房屋,目前该小区业主在此居住的不足三分之一,原来自发成立的业委会成员也基本上搬走,小区仅剩一名老业主在肩负着收费和门卫的职责,小区物业管理费用入不敷出,小区改造设施等费用一直靠办事处投入。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以老党员的身份首先把小区党员集中在一起,把现实情况给大家说了说,特别强调的是这个小区长期以来是靠政府支持帮扶,要解决小区硬件设施维修问题,还得靠所有业主齐心协力,考虑到物业费用一直偏低,还经常收不齐,我又提出了上涨物业费用的建议,并发动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再带动楼栋长和社区热心群众参与,最后大家意见一致,上涨物业费用来支付像这种漏水部位等公共设施的维修,两家业主还主动承担屋内自己的房子的维修工作,一件困扰了两家多年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事例四:19号院的7号楼是1-4楼是商用楼,4楼以上是居住楼所以2-4楼上办公的公司特别多,由于邻近牧专学校,所以有人在该楼上成立了一家动物检疫及培训公司,在开展培训的工作中,常有动物检疫的实际操作,经常有鸡鸭鹅猪等动物出现在电梯里,楼上居民住户为此经常投诉要求该公司搬走。由于该公司签订5年的协议,加上该房本属于商用,开公司在政策法律允许内,不存在违法政策问题。物业公司也多次调解无果,由于退休前就在牧专工作过,我主动请缨,通过各种关系与渠道做该公司负责人工作,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公司仍在此办公,检疫操作室搬到隔壁学校,圆满解决了这起投诉。

事例五:中亨都市花园29号楼5单元1-6层住户宋某、某王、李某等人,因楼房漏水及下水道不通与物业公司产生纠纷,造成楼上住户有房住不成,在外租房居住。我知道情况后就去现场查看了情况,找出问题症结所在,通过多次的走访、调查、积极协调并跟踪维修,最终使牵扯数家住户的矛盾纠纷得到圆满的化解,为此29号楼5单元全体业主专门送来了锦旗“情系百姓人民公仆”表示感谢。

我认为我只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情,我还没有老,我仍愿意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朴素热情真真正正用到为人民服务上去,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辈子躬耕不辍,奋斗不止。

第11篇:我叫李桂芝

我叫李桂芝,自97年工作以来,我一直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我凭着踏实肯干,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我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育工作中得到锻炼,在教学工作中得到提高。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等内容,积极探讨、交流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时时刻刻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思想境界;从行动上,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补充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教学技能。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此外,我还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并适当加以改变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辛勤地耕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我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围绕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做文章。通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待留守学生,我建立档案资料,联系簿,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等.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哪位学生生活上有困难了,我都会尽心尽力的帮助.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正是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经我调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思想动向上还是礼仪表现上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体现。所以我本人深得学生、老师、校领导、学生家长的好评。我所任教的班级,从班风到学风都十分良好,每年都被评为学校文明班,先进班。

一路艰辛一路歌,有付出就有收获,我先后荣获“东平县优秀班主任”“东平县学科优秀教师”“东平县优秀教师”“泰安市学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不懈努力,恪守自己的誓言,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最美丽的火花。

第12篇:李桂玲先进事迹材料

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履职

——阿里河帮扶中心干事 李桂玲

我的名字叫李桂玲,现在是工会帮扶中心的一名干事,多年以来我一直是林业局的一名文艺骨干,曾参加过上百场林业局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由于我的文艺特长,自2010年6月起我从生产科地衡调入林业局工会工作,我怀着对工会工作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担负起帮扶中心困难职工集访、接待、诉求和帮扶中心内业档案管理的工作,由于我工作中任劳任怨、尽心尽力、认真履行职责,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一、勤于学习提升服务工作业务能力

做为工会工作岗位上的“新手”,我深知帮扶中心工作人员肩负的责任,必须要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我始终把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会各项政策、法律法规,放在首要的位置,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工会法》、《劳动法》、《中国工会章程》,2012年通过成人自考并取得了计算机大专学历。工作中我虚心向老同事学习,很快熟练掌握了办公室自动化办公流程,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我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才干,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微笑服务做好接待来访诉求工作

帮扶中心工作是工会的窗口,每天都有很多职工及职工家属前来咨询和求助,我深知做好窗口服务是一门艺术,窗口虽小却代表着工

会的形象,只有扮演好服务角色,才能架起工会与困难职工之间的“连心桥”,首先,我每天把办公环境打扫整洁,备好热水和茶杯,让困难职工一进门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接待中,我细心倾听困难户的心声,做好记录,为困难职工送上一个和蔼的微笑,一杯温暖的热水,一副倾听苦衷的耳朵,我觉得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扶同样的重要。

2013年9月12日,局机关退休困难职工王怀珠来帮扶中心领取生活补助,攀谈中老人向我诉说着自己心中的苦闷,他说多年以前自己年轻力壮,孩子们都健康成长,一家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自从小女儿患上严重的类风湿不能自理,家庭生活便陷入了困境,如今39岁的女儿全身只有嘴听自己的使唤,生活中翻身、挪动肢体、吃饭、盖被子、穿衣服、大小便、都要靠年迈的父母照顾,自己和老伴都身患糖尿病、脑梗死,现在每逢去早市买菜,碰见自己原来的老同事,问起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就觉得抬不起头,这样自己就不爱出门,害怕出门碰见邻居和熟人,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老人含着眼泪对我说:“姑娘啊!来到帮扶中心我和你们诉说了我自己心中的苦闷,我心里释放了很多,经过你们的劝慰我心里也不那么憋屈了。”看到老人满脸愁楚而来,手里拿着困难补助金,脸上带着笑意而去,我真是非常的欣慰。

工作中我给自己制定了“五点”原则,即:“微笑露一点、说话轻一点、|嘴巴甜一点、行动快一点、爱心多一点”,把困难职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党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来访职工,

2013年帮扶中心共接待来信来访困难职工297人,解决职工利益诉求18起。

三、深入一线 全面做好低保工作

阿里河林业局现有低保户1215户,2568人,下属20个基层单位和8个主辅分离单位,低保工作十分繁杂和琐碎,每个月都有新申请低保、超标撤销低保、调整类别、分户、迁移社区的各项工作,工作中帮扶中心的电话几乎是响个不停,一件事情没处理完另一件事情又接踵而至,为了不遗漏每个困难职工的一件小事,办工桌上的日历成了我随时记录电话信息和各项工作的日记本,我相信困难职工的每件事情在帮扶中心是众多事情中的一件小事,而对于困难职工家庭,那就是天大的大事,所以我不能遗漏每一件事情。

我经常跟随领导深入基层到新申请低保的困难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时把生活在低保线以下的困难职工纳入到低保范围,尽最大努力为困难职工争取到国家的惠民政策,去年10月,当来到奎源林场分流困难女职工冯松丽家中时,了解到她的爱人没有户口,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失去劳动能力,仅靠妻子拾废品维持生活,林业局工会了解情况以后及时协调民政为冯松丽办理了B类低保,并以最快的速度在民政为她家争取了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林业局工会及奎源林场两级工会也送上救助金,当不善言辞的冯松丽接过工会为她家申请的救助金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2012年5月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系统》由过去的2.0旧系统改版升级到3.0新系统,所有的旧数据都要更新、校对、录入到新系

统,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按期完成系统更新,低保户将不能及时领取到保障金,这一年又赶上我的女儿参加中考,我知道中考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别人家的孩子家长都在忙着怎样给孩子增加营养,怎样做好考前心理疏导工作,而我却忙着加班加点的核实低保户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身份证的数字,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快餐店吃一口就去补习上课去了,这让我很内疚和矛盾,由于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少,为了能让低保户按时领取低保金,我舍“小家”为“大家”,经过近20天废寝忘食的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低保更新工作,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女儿也以全旗第8的好成绩考取了海拉尔二中。

2013年,帮扶中心对全局1215户低保户做了100%全面的入户调查并填表登记,为27户39人及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对129户已经实现再就业、退休、和毕业的学生进行了清理,2013年1-12月份累计发放低保金930余万元,为255名残疾低保人员争取政府补贴金153000元,为900余户低保户申请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低保工作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了“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四、恪尽职守做好入户调查和帮扶系统更新工作

阿里河林业局在《全国工会帮扶中心管理系统》中建立困难职工档案1773份,每逢“金秋助学”和“元旦春节”,帮扶中心工作人员都要对全局特困、重点困难户进行全面的大走访,我都要协助帮扶中心主任细致、详实地做好走访记录,并留心每户困难职工的困难原因、生活状况、子女就学情况,了解困难职工的所想、所求、所需,

以及时地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

2013年9月,在全国总工会的要求下,对《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做了全面的改版升级,重新修订并细化了困难职工认定标准,细化了困难职工的家庭基本信息,由于上级没有办理学习班,一切操作流程需要自己自学完成,这给我的工作的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新系统对困难户的家庭基本信息要求更加详实,每户的家庭信息一年之内必须有变动,还要符合逻辑,否则帮扶资金将不能录入系统,我通过下载学习手册和网络请教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1700户4046人的电子档案更新、上报、管理工作,并把系统中已经脱贫、死亡、和多年人户分离的档案全部注销,实现了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五、求真务实做好档案内业管理工作

工会档案是工运事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工会组织无形的资产,同时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自从来到帮扶中心后,翻阅了大量的生活部留存资料,并吸取、参考、借鉴以往的经验,更新、创新、完善各项档案材料,打开帮扶中心档案卷库,映入眼帘的是:金秋助学、“两节“送温暖、领导干部“一助一” ,“多助一”、全局捐助活动、职工来信来访、残疾人,低保工作、困难职工档案等各项纸质档案排列整齐、账目清晰,一目了然。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林业局救助资金,每一笔金额都附有困难职工的申请书、入户调查表、病历、和财务发放留存小票,救助工作公开透明,通过档案就能了解到困难职工的家庭住址、困难情况、电话号码、和救助金

额。功夫不负有心人,阿里河帮扶中心内业档案,在2013年管局工会年终检查指导工作中受到领导的好评。周部长亲切的说:“你们局帮扶中心的内业档案排在了全林区前列,是我目前走过的所有林业局中,做的最好、最全面最细致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微博之力,为工作辛勤付出汗水,我觉得这是一名工会工作人员应该做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成绩做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心全意投入到工运事业中,以回报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期盼。

第13篇:李桂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包头市九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桂兰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自2002年担任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以来,不负上级领导和居民的信任,为了搞好社区每项工作,按照沙河办事处工作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打造包头市一流社区。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关爱”、“服务”、“教育”、社区居民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和“五老”的作用,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区管理,完善制度,有效的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先进工作者共计15次。现将我履行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近年来,我首先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增强党性,还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和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其次,为了更好贯彻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法律、法规,我认真地参加了各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并做到了学习和工作两不误,第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和工作人员的作用,开展社区工作,使社区工作年年出成绩,2005年受到了市委书记的慰问。2007年市委莫书记再次来社区慰问;第三在工作中能顾大家舍小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求 1

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发扬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有事与“两委”成员和党员共商决策,做到公开、公正、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并认真对待上级下达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了把党交给的每项工作圆满完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作用,使社区部分党员成为了社区的“智囊团”和每项工作的主力军。今年“五老”们受到了市、区的表彰。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党员素质

党委把保持党员先进性,作为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支部的自强建设,发扬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情况,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首先是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教活动。其次,是组织支部委员们上门慰问老弱病残的党员,或者是通过党员的亲人来了解党员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三是以电话服务的形式给流动党员送学,让流动党员在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地区发挥党员作用;四是在发展党员中,严把质量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今年发展了二名党员,壮大了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五是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15人增加到200人。特别是在今年“4.14”玉树地震、“三城联创”中,党员带头捐款,担任起“三城联创”的宣传员,还有社区中老年合唱团、太极拳队、交谊舞队、民乐队踊跃参加共计捐款3000多元,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三)稳定千家乐、和谐百姓安

花园社区紧紧围绕打造“平安九原”、“平安社区”迎“世排”、“ 三城”联创工作大局,积极开展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以“五级防范”为重点,结合社区实际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社区主任亲自抓,片主任

具体抓,实行包片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与治安员签定责任书,定期召开支部治安工作和法制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内社会治安,法制宣传工作;二是加大法律、法规、打造“平安九原”、“平安社区”的宣传工作力度,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三是加强“三组一队”建设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的落实;四是加强对居民区,沿街店铺的检查督促工作力度;五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社区内的流动人口都建档建卡,并且为流动人口解决就业难,入学难的问题,防止流动人口犯罪;六是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搞大型法律宣传活动3次,出版报6次,调解矛盾纠纷28件。给辖区小学生讲法律知识,卫生知识,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共3次,定期每周日下午三点开放爱心图书室,并于学校、家长紧密联系,开展了三结合教育活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提高了社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九原区经济发展、迎“世排”、“三城”联创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的文明社区。

(四)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社区按照上三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实行包片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入户调查,防止漏登、漏报、瞒报、不报和超生等现象的出现。目前,社区已婚育龄妇女930人,采取新生婴儿38人,为30位育龄妇女发放准生证,为38个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费,为14名已婚现孕妇女办理了“一杯奶”。今年计划生育搞大型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800份,使本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无计划外生育。在检查工作中受到了九原区计生局和沙河办事处计生办的好评。

(五)卫生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卫生工作是社区居民最直接、最敏感的事。今年我们为了迎“世排”、“三城”联创,巩固绿色社区成果,加强对社区内卫生检查和督促,认真落实“门前三包”与卫生保洁员签定了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卫生员工作制度,实行全天保洁、日产日清。同时,我们为了提高居民的爱城区、爱社区的卫生和环保意识,在6月4日请环保协会丁会长给大家讲了环保知识讲座,并发放了绿色环保袋121个,发放环保资料121份,请社区全科医师付子信给居民讲卫生知识讲座4次,受教育人达到了210人次,出版报6次,坚持每月25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低保户清扫环境卫生,给老弱病残的居民清扫楼道,铲广告纸20次,灭鼠灭蟑2次,消灭卫生死角10处。特别是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圆满成功而努力工作,使“创建卫生城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内蒙、市、区多次的检查和验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

(六)低保工作

花园社区党支部、居委会,认真学习了《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了做好社区低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了低保领导小组和低保监督领导小组,并实行包片管理分季负责的办法,定期召开低保工作会议。每月组织低保户参加社区义务劳动。使低保工作实现了六个做到:

1、准确吃透低保政策;

2、经常进行入户调查;

3、逐项落实申报程序;

4、大力宣传低保政策;

5、坚持公开公正的办法;

6、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现有68户低保家庭, 134人,为30户无房低保户办理廉租住房。

(七)搞好基础建设,满足居民需求

社区活动室,是开展活动的首要条件。社区党支部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多方筹集资金,给社区活动室内配备了电视机、VCD、电

子琴、音响设备、照像机、书画设备、图书室、报刊、乒乓球案、棋类桌椅、健身器,为开展好党员和居民的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一是每周1—2次集中学习、排练;早晨、上午、下午都各有常规活动项目;二是一年365天,360天天天开放;三是发挥文化、体育人才优势,由党员郝玉芬老师等把分散的退休人员群众活动组建成不同类型的“团队活动”,团体队伍5个,而且文化活动紧密配合形势,突出主题,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开展。文化活动过去只求红火热闹,现在这5个队伍成为我们花园社区的志愿者,成为了花园社区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比如庆祝“建党八十九周年暨五五普法进社区”主题文艺汇演,在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弘扬了党的丰功伟绩,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八)社会工作

花园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非常重视社会各项工作,如文艺、体育、宣传、教育、统战、消防、科普、就业、残疾人工作、环保工作、退管、红十字、普法、廉政建设、关工委、团委、减灾、志愿者、妇女工作、安全、养老、医疗保险、信访等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做到了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并顺利的通过了市、区、办事处的检查和验收并且受到了各部门的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

1、社区承担的区属各部门工作任务和社会工作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经费无保障,给社区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2、社区干部对社区各项工作政策、法律法规、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社区工作分工没有真正责任到人,对人员要求不够严。

4、党员的学习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2011年工作打算。

1、为了培养后备干部加强“两委”会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2、片主任要做好本片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解决片内的各种矛盾纠纷。

3、关心群众为居民办实事、好事。

4、热爱集体,以大局为重,树立甘于奉献、勤奋工作的作风。

5、认真落实好党的各项优惠政策,让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6、加强社区管理,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质传统,坚持公开公证的原则。

7、财务制度要健全,每季度召开一次“两委”会财务工作会议,公布收支情况。

8、低保工作2011年严把质量关,定期召开每季度工作会议。

9、加强社会治安,为广大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几年来,虽然在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麻烦,承受过许多委屈,但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驻社区单位、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在社区党员和“五老”的积极配合下,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社区的一项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人身的价值,没有辜负党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但是与各级领导和居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2011年工作做的更好,让领导和居民更加满意。

花园社区居委会

2011年1月10日

第14篇:李桂婷个人事迹

李桂婷个人事迹

——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会计电算化专业4班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10级会计电算化四班的团支书,我叫李桂婷,首先我对自己能参加爱心服务标兵的评选感到十分的荣幸。

2010年9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下车的那一刻起,来自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学哥学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这个来自异地的学子感到了家的温暖,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够有机会服务于广大同学。当我成功当选为班级团支书便开始了我的学生干部工作生涯,并于2011年5月当选为阳光助学协会学习部部长。在院系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在学长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成长,在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保质保量完成院系的各项工作。在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努力工作的同时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努力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担任班级团支书的一年多时间,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带领学生会全体成员服务于广大师生,做为班级团支书在工作中我以身作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此外在思想上积极进取,递交入党申请书努力的向党组织靠拢,于2010年11月参加团校培训并顺利结业。自觉的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用科学的发展武装自己,让自己首先从思想上作到与时具进。

二、学习上刻苦认真,用知识武装自己。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深知协调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努力学好各门功课,随着思想的成熟,知识和阅历的增长,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祖国的发展,国力的强盛,需要我们这代青年人有更多的知识,要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努力,虚心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请教,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兼顾工作的同时,拼搏进取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在班级排名第四并荣获学院二等奖学金。

三、工作上尽职尽责,在工作中锤炼自己。

大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作为团支部书记,工作重点是组织好支部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要组织好在工作中,我严格执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认真加强团支部建设,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团日活动,及时总结同学们最近的思想动态,向大家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强调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使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通过团日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团支部经常了解各团员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每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中,我严格执行学校重要会议精神“说在嘴上,记在本上,贴在墙上,最终落实在行动上”为此特制定每周班会记录签名上墙制度,以此督促同学严格将听、记、从于一心。

由于阳光助学协会是刚刚成立的新团体,作为学习部部长,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此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细致、认真,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部内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

四、班级生活——生活源自于心

在大学生活中,我积极参加学院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新学期伊始我参加系趣味运动会,在巨人脚步这一活动中我荣获二等奖;宿舍友谊赛中,积极配合班委冲当裁判这一角色;在援疆——图书角活动中我作为班级代表为他们捐款;此外,为迎接建党90周年,我积极参加了党史知识竞赛。

五、青年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务实、升华人生

在大学生活中,除了品学兼优,我还注重自己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之一:走进北京、放飞梦想 2011年5月22日由我班班委发起倡议进行全班北京追梦社会实践活动,“跟随梦想,背起行囊,我们出发…”其中邀请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韩国留学交换生张衍滨老师全程与我们面对面倾心交流,在此我得到了有益的指导;于此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及团队诚信等活动,以此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及诚信观念意识,并在此次北京之行中增强我的环保意识,培养我的集体荣誉感,攀爬每一座城楼,并发扬我们的环保精神,做到“除了笑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对环境的爱,什么也不带走”。

社会实践活动之二: “光辉的信仰”社会暑期实践活动——“李大钊故居红色革命学习”、“洋口子小学的义务支教”

在学习倡导“建党90周年”的精神引导下,2011年7月暑假期间我们全体班委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与数理学院共同组建一支以“光辉的信仰”为主题的前往河北为期五天的社会暑期实践活动,主要在洋口子小学进行支教,为小学生设计板报,讲解党徽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去了老龙头炮台,李大钊纪念馆等著名青少年教育基地,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还增强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此外,我还参加了各种志愿者服务工作,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展现青春风采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超越现实利益之外的行为,扩展着我们的心灵体验,扩展着我们对人和社会的理解。

2011年4月,我很荣幸代表学院参加海河教育园区宣誓大会并在返校后清理校园垃圾;2011年5月我织并领导全班同学清理校园垃圾和小广告;2011年6月由我院承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光伏发电应用与调试”项目中,我积极响应学院团委发布的征集大赛期间学生志愿服务者的号召,经过层层选拔我荣幸参与其中在接待组工作;2011年9月我在2011级新生报到期间前往火车站进行为期3天,早5:00出发,晚19:30回校的志愿服务工作。

已经大二的我,还有两年的时间就要离开这个校园了,我思绪万千。回顾这一年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我觉得自己没有浪费光阴,更没有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有个伟人说过,你要时常想想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又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用在小处,便是我,我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奉献,这就足够了。我会以谦虚的态度学习深造,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完成我的工作,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我的生活!

第15篇:老师工作计划李桂兰

2013―――2014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英林学校 李桂兰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兼任四年三个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具体计划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指导思想方面:

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改革新领域,进一步让教学成为实施素质的教育的重要阵地。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二、积极投身课改,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

本学期侧重学习学案的制作。 “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学习。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的问题。学案的设计应经历由粗到精,由师到生,由表及里的过程,以个人设计为前提,以学为主考虑设计,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分层把关确保质量的操作流程。并通过轮流设计、交流研讨、课后反思、不断改进等措施,达到学生学有所得,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确保教学设计的落实和学习问题的解决,体现教和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工作方面:

我将积极引导我校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木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听、写、读等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出勤方面: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第16篇:李桂婷个人事迹

李桂婷个人事迹

——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会计电算化专业4班

我是经济管理学院10级会计电算化四班的团支书,我叫李桂婷,首先我对自己能参加爱心服务标兵的评选感到十分的荣幸。

2010年9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下车的那一刻起,来自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学哥学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这个来自异地的学子感到了家的温暖,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够有机会服务于广大同学。当我成功当选为班级团支书便开始了我的学生干部工作生涯,并于2011年5月当选为阳光助学协会学习部部长。在院系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在学长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成长,在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保质保量完成院系的各项工作。在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努力工作的同时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努力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担任班级团支书的一年多时间,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带领学生会全体成员服务于广大师生,做为班级团支书在工作中我以身作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此外在思想上积极进取,递交入党申请书努力的向党组织靠拢,于2010年11月参加团校培训并顺利结业。自觉的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用科学的发展武装自己,让自己首先从思想上作到与时具进。

二、学习上刻苦认真,用知识武装自己。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深知协调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努力学好各门功课,随着思想的成熟,知识和阅历的增长,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祖国的发展,国力的强盛,需要我们这代青年人有更多的知识,要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努力,虚心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请教,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兼顾工作的同时,拼搏进取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在班级排名第四并荣获学院二等奖学金。

三、工作上尽职尽责,在工作中锤炼自己。

大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作为团支部书记,工作重点是组织好支部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要组织好在工作中,我严格执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认真加强团支部建设,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团日活动,及时总结同学们最近的思想动态,向大家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强调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使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通过团日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团支部经常了解各团员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在每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中,我严格执行学校重要会议精神“说在嘴上,记在本上,贴在墙上,最终落实在行动上”为此特制定每周班会记录签名上墙制度,以此督促同学严格将听、记、从于一心。

由于阳光助学协会是刚刚成立的新团体,作为学习部部长,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因此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细致、认真,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部内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

四、班级生活——生活源自于心

在大学生活中,我积极参加学院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新学期伊始我参加系趣味运动会,在巨人脚步这一活动中我荣获二等奖;宿舍友谊赛中,积极配合班委冲当裁判这一角色;在援疆——图书角活动中我作为班级代表为他们捐款;此外,为迎接建党90周年,我积极参加了党史知识竞赛。

五、青年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务实、升华人生

在大学生活中,除了品学兼优,我还注重自己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之一:走进北京、放飞梦想 2011年5月22日由我班班委发起倡议进行全班北京追梦社会实践活动,“跟随梦想,背起行囊,我们出发…”其中邀请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韩国留学交换生张衍滨老师全程与我们面对面倾心交流,在此我得到了有益的指导;于此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及团队诚信等活动,以此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及诚信观念意识,并在此次北京之行中增强我的环保意识,培养我的集体荣誉感,攀爬每一座城楼,并发扬我们的环保精神,做到“除了笑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对环境的爱,什么也不带走”。

社会实践活动之二: “光辉的信仰”社会暑期实践活动——“李大钊故居红色革命学习”、“洋口子小学的义务支教”

在学习倡导“建党90周年”的精神引导下,2011年7月暑假期间我们全体班委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与数理学院共同组建一支以“光辉的信仰”为主题的前往河北为期五天的社会暑期实践活动,主要在洋口子小学进行支教,为小学生设计板报,讲解党徽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去了老龙头炮台,李大钊纪念馆等著名青少年教育基地,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还增强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此外,我还参加了各种志愿者服务工作,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展现青春风采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超越现实利益之外的行为,扩展着我们的心灵体验,扩展着我们对人和社会的理解。

2011年4月,我很荣幸代表学院参加海河教育园区宣誓大会并在返校后清理校园垃圾;2011年5月我织并领导全班同学清理校园垃圾和小广告;2011年6月由我院承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光伏发电应用与调试”项目中,我积极响应学院团委发布的征集大赛期间学生志愿服务者的号召,经过层层选拔我荣幸参与其中在接待组工作;2011年9月我在2011级新生报到期间前往火车站进行为期3天,早5:00出发,晚19:30回校的志愿服务工作。

已经大二的我,还有两年的时间就要离开这个校园了,我思绪万千。回顾这一年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我觉得自己没有浪费光阴,更没有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有个伟人说过,你要时常想想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又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用在小处,便是我,我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奉献,这就足够了。我会以谦虚的态度学习深造,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完成我的工作,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我的生活!

第17篇:姚桂芬先进事迹感悟

姚桂芬先进事迹感悟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xxxxxx。 今天十分荣幸参加了这次道德讲堂活动,也非常开心能够再一次聆听姚桂芬同志的先进事迹,此次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把信访群众当做女儿一样温柔以待时让我备受感动,思想受到了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

通过此次道德讲堂的学习领悟及姚桂芬同志感人至深的演讲,我体会很多,认为应当向她学习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习她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修养觉悟。姚桂芬同志面对大家公认最难做的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敢于坚持原则,对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诉求有担当、敢担当、能担当,面对矛盾能够迎难而上,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是要学习她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说:“再大的困难也比不了一颗为民之心”。姚桂芬同志为了做好信访工作,每天尽量做到提前上班,坚守岗位,最晚下班,做到工作不棚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她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而是推己及人,用更多的耐心来关心和帮助信访群众。

三是要学习她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就是要像她那样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一心想着群众。在姚桂芬眼里,前来上访的群众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刁民”,而是前来求助、表达诉求的父老乡亲;就是要像她那样在行动上深入群众,一心服务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她把群众当自家人,把他们的困难当自家事,何愁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

四是要学习她爱岗敬业、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虽然姚桂芬是个50多岁的老同志,但她锐意进取,勇担重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是领导们对她的评价。面对网络信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姚桂芬同志顶住压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学习信息录入方式、学习网上办理流程操作、调阅资料依据等,多少个夜晚,她都是坐在电脑前度过,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只有真正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姚桂芬同志正是这样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她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真挚的为民情怀,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知疲倦的忘我工作,是我们所有人都应学习的榜样!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感悟,谢谢大家。

第18篇:桂贤娣同志先进事迹

在暑期教师培训会上的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受中心初中的委托,今天让我在这儿作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桂贤娣老师事迹的辅导报告,我深感荣幸。说实话,刚接到这一任务时,心中着实抱怨过,因为以前对桂老师的事迹没有丝毫了解,更谈不上有何感受和体会,要作这个辅导报告谈何容易。但自从我在网络中了解了桂老师的优秀事迹,前两天有幸到孝感市教育局亲身聆听了桂老师的报告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一位痴迷教育事业的教师而感动;为一位一生为教育不懈奋斗的教师而感动。下面,我把搜集到的桂老师的部分事迹和我听了桂老师报告后的几点感受提出来,同大家共享。如有不妥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桂贤娣老师简介

桂贤娣,女,1961年11月出生,现任教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奖”、“教育系统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湖北名师”、“湖北省第八届党代表”、“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教育届十大名师”。市区教育局和钟家村小学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为桂老师出版了专著《以情感激活童心》和《丹桂》,2007年9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敬业爱生的模范班主任”,并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向桂贤娣老师学习。

她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她妈是不生男孩决不罢休的。一连生

了五个女儿,名字都是什么“弟”,直到第六个终于生了个真弟弟。她排行老四,是1961年11月出生的,她刚出生,妈妈看又是个丫头,差点用被子把她捂死,是她的爸爸救了她的命。她从小过着清贫的日子,而且还不能公平的享受到妈妈的爱,但和父亲感情很深。那时不像现在有什么电视、电脑、学习机等高科技产品,唯一的乐趣是村口的有线高音喇叭。爸爸喜欢喝酒,每天下午都要坐在高音喇叭的下面边喝酒边听广播。而那时的她就做在他的腿上,每到听完一段广播剧时,父亲便会朝她的屁股打一下,把她从腿上放下来,然后说:“丫头,表演给老子看。”而她总能表演的声情并茂、惟妙惟肖,成为父亲的下酒菜。她说,正是听广播既训练了她的语感和肢体语言,更丰富了她的知识面。像《海的女儿》,《格林童话》,《背影》。。。。。。都是在那时听的。这为她以后学好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桂贤娣老师的教书经历

中师毕业后正好从他们那一届开始实行“从哪来到哪去”的原则。于是她和其他的2位同学一同被校长用拖拉机接回了学校。虽然没能留在城市,但也并没有太多失落,反而感到被校长亲自用车接回来是很光荣的。在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笑眯眯的对比她漂亮、她的女同学说:“你当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兼四年级的语文教师。”然后又给那位男同学安排好了工作,接着便不说话了。她愣了半天才站起来问:“校长,我带哪个班啊?”可是校长却冷冷的告诉她——你不是咱学校的,你在何刘小学!她回忆说,当时她并没有哭,也没有抱怨任何人,因为她相信: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于是她很坚定的告诉

校长:“谢谢你,校长,我到何刘小学报到了。”第二天父亲挑着她的行李,她跟在父亲的后面,在众乡亲的送别下,他们走了30余里地来到了何刘小学。面对乡亲们羡慕的眼神,看着父亲挺直腰杆挑行李的身影,想着父亲自豪的笑脸,她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把书教好——为了父亲,为了所有的孩子。

写到这,我最大的感慨是——正是她特殊的出生条件和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敢于挑战的品格。她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一个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十佳”中青年劳模、旅美学者。。。。。。从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到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学专家去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去全国各地讲学。。。。。。这些都是她有个性、敢于挑战的诠释,这些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小学教学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丰硕成果。

桂贤娣老师的成就

桂老师在小学班主任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她潜心探索,敢于创新,创立并形成了“情感育人”法:形成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总结出“因生给爱十法”和“学生进步,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省、市即全国的教育教学专家、同仁、学生、家长的肯定和称赞。为此《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日报》、《现代教育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湖北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分别以《用“情感”激活童心》、《情感育人》、《创造情感教学的桂贤娣》等为题,对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报道了60余次;

她撰写的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近30篇公开发表在《全国小学语文论坛》、《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研究》、《湖北教育》等刊物上。因此,她被誉为“湖北教育专家”“教坛常青树”。

桂贤娣老师的“情感育人”法

1、“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即师生双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情感交流而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升华。这是情感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升华的过程,也是教师情感价值的引导和学生情感自我构建的过程。

2、“因生给爱十法”

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

3、家访激励法:

“学生进步,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

桂贤娣老师的“七个最”

1、最特别 : 第一课,教孩子笑

本学期开学,桂贤娣接手了自己的第19届学生。和往届不同,这次桂贤娣是26年来首次教一年级。 周二上午,一脸微笑的桂贤娣走进了钟家村小学一(6)班教室。和学生相互问候后,桂贤娣并未

急着讲课。她拉着一名学生的手轻声问道:“你来告诉桂老师,你喜欢桂老师笑吗?”接连问了几名学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桂贤娣接着告诉学生,笑能保持快乐。因此学习时要笑容满面,鼓励别人时要笑容满面„„一时间,在桂贤娣的带领下,整个教室充满了学生欢快的笑声。“孩子上学不笑,说明孩子不快乐,这样的教育并不成功。”桂贤娣说,自己的第一课,首先就是让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快乐学习。因为有了快乐的心情,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最博大:给孩子“十种爱”

在桂贤娣的教案本上,记者看到了她自创的因生给爱十法: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正是这“因生给爱十法”,让钟家村小学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1999年,桂贤娣的学生小吕不幸身患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不愿自己的模样被同学老师看到,爱美的小吕死活不愿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老师买了一顶小红帽悄悄地送给小吕妈妈。

第二天一早,“小红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而紧张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她惊呆了,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与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女生流出了快乐的泪花。从此以后,每天班上都会有5~6个同学和小吕一样戴着小红

帽上学,直到小吕重新长出黑色的秀发。

3、最温馨 : 不让学生出丑

范伟是桂贤娣在快活岭任教时的学生。在小学时他有个习惯:只要和桂贤娣站在一起,范伟总会紧贴着桂贤娣的身子,同时用手拉住她的衣角。

范伟爱粘桂贤娣是在一件事之后。一天桂贤娣上语文课,刚走进教室,发现班上有两个组的学生都站在门口,用书本捂住鼻子一脸厌恶,教室里隐约有股臭味。在这两组中,范伟则愁眉苦脸地趴在桌上。“范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得想办法不让他出丑。”见此情景,桂贤娣慢慢地走到讲台边。突然,她一下坐在地上,大喊肚子疼。她的行为一下吸引了全班学生,同学们纷纷上来询问。只有范伟只是刚准备站起来,又立刻坐回了位子。“范伟,你妈妈不是医生吗?快去帮桂老师打个电话。”见到范伟难堪地犹豫不决,桂贤娣捂着肚子走到范伟身边,抓住他的手,让他扶着自己走出教室。在厕所帮范伟清理干净,桂贤娣帮他换上了干净裤子。

回到教室,为了打消同学的疑惑,桂贤娣当着全班的面对范伟一阵猛夸:“你们看,在范伟的帮助下,范伟妈妈已经遥控治好了老师的病,范伟真厉害。”

4、最难得 用童心看学生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朱永军曾在快活岭小学和钟家村小学与桂贤娣共事16年。在他眼里,桂贤娣的教育激情从未退却。

朱永军说,桂贤娣十分敬业。26年工作她写了60余万字的

读书笔记,举办了200余场公开课及学术报告,发表了10余万字的论文。

虽然工作累,但每次处理学生问题时,桂贤娣总是费尽思量。一次冬天的下午,学校突然停电,教室内黑得连书本也看不清,500多寄宿学生炸开了锅。因久不来电,有老师提议提前放学,但提前放学学生没人接送,不安全。桂贤娣提了个巧点子:今天停电,正好我们为学生开个烛光故事会。就这样,每班点起了10根蜡烛。

7点钟放学时,许多家长来接孩子,却意外地发现孩子不愿回家。因为他们被故事迷住了,不知道结局不愿离开。

对同事的褒奖,桂贤娣颇不好意思。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观察学生更细心。桂贤娣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快乐。只要细心观察孩子,用童心看学生,这点并不难做到。

5、最庆幸 有个军师丈夫

“我的成就,有我老公一半的功劳。”谈到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桂贤娣说家庭的支持功不可没。

桂贤娣介绍,自己和老公谈恋爱时总是在周末见面。一见面,桂贤娣就喜欢说自己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烦恼事。每次听到这些,老公总会让她写下来。经过几次提醒后,桂贤娣真的开始照做。至今,她已写了数十万字的教学笔记。“这让我把对的继续做,错的及时改。”

桂贤娣总坚持用家访和家长进行当面沟通,至今她已家访800多次。每次家访,桂贤娣总会到深夜。此时,身为校长的老公无论多累,都会亲自接送。每次大型公开课、做报告,桂贤娣也习惯让老公

审稿。“除非他满意,不然我就不安心。”

6、最后悔 一次体罚,悔恨至今

“我并不是高大全的教师。”谈到自己26年从教生涯,桂贤娣坦言自己也做过错事。其中唯一一次体罚学生让她至今悔恨不已。

在钟家村小学任教时,她有一年接手三年级一个班。开学不久后,她发现班上总有学生反映不见东西。经过细心观察,她发现原来班上的学生贾丽(化名)有偷拿东西的恶习。经过交流,贾丽似乎改掉了这个恶习,班上也没再发生不见东西的情况。

但过了几天,贾丽的原班主任却向桂贤娣反映说:贾丽跑到自己带的班上,将所有学生骗开教室,席卷了班上所有的文具。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贤娣十分生气,也第一次体罚了学生---用扫帚棍打了贾丽右手三下,还让她回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自己的父母。从此以后,贾丽再没有偷东西。“一个老师打学生真的是无能的表现。”桂贤娣说,这件事后,贾丽没有再偷拿东西。但直到毕业,她都很少对自己笑过。虽然贾丽改正了错误,但自己的教育却给了她痛苦的回忆。

7、最希望 当一辈子“孩子王”

“我只想让孩子更快乐。”说起自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桂贤娣说自己的动机源于父母的一句话。

桂贤娣介绍,刚毕业准备走上讲台时,都是农民出身的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老师千万要记住,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正因这句话,她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让孩子们更快乐。

桂贤娣第一所任教学校是洪山区九峰乡何刘小学。在这所没有围墙,只有几间旧瓦房的学校里,学生很难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此,课间时,她弹奏风琴和学生们一起唱《我爱你,塞北的雪》、京剧《智取威虎山》。晚上,她又在卧室熬夜制作了27个形状各异的风筝,送给班上的孩子们。

十几年后,桂贤娣的工作从城郊来到中心城区,自己也从菜鸟教师变得荣誉满筐,但她一直不愿离开讲台。1998年,因工作出色,她被提拔到汉阳区教育局工作,她婉言谢绝。学校数次让她担任行政职务,她也全部推托。“孩子需要教师给予快乐,当教师也让我很快乐。当一名教师离开了讲台,他的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我不想失去快乐,更不愿我的学生失去快乐。”桂贤娣说。

桂老师对工作与家庭的地位的看法。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要教育我的孩子不要撒谎,为人要坦诚。”桂老师说,“从我进入这个班的第一句开始,以后我对大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绝不向大家撒谎。”结果一个女孩问:“桂老师,你爱我们吗?” “当然爱了”

又一个男孩问:“您说您绝不撒谎,那么你爱你自己的孩子和我们,哪个更多呢?”“我坦诚的告诉学生,”桂老师说:“我要说的话可能会令你们非常失望,对不起了,孩子们,我更爱我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是我身上的一团肉啊!”经常会看到报纸、杂志上刊登某某老师带病上课,结果病倒在讲台上;某某老师的孩子发高烧,可身带毕业

班的某某老师却没有抽出半天的时间去带孩子看病,仍然上课,结果等到学生高考结束了,自己的孩子却烧成了脑炎。。。。。。“这不是在赞美咱们老师,这是在把我们老师往死里整啊。”桂老师如是说。教师不是神,教师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啊!试想如果一个不爱惜自己,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照顾好的人,还有什么精力,还拿什么爱去教育学生呢?所以她说,家庭、工作都重要,都排在第二位。当哪一样更紧急时,就把哪一样暂时推到第一位。

桂贤娣老师的真爱故事

用真爱,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阶梯

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老师都要包容、都要接受。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桂老师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总结出“因生给爱”的教育方法,即“因生给爱十法”。这就是“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特殊生爱在鞭策”。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法行之有效,且效果良好。

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全校学生和老师站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等领导讲话的时候,桂老师悄悄地握一下班上那几个体弱学生的手。

喔,暖烘烘的小手有两三只,冰冷冷的小手有五六只!桂老师心里有数了,等升旗仪式一结束,桂老师就带着他们在操场上或围圈跑步,或男女穿花运动,或跳绳比赛等,约十分钟左右,再上楼上课。平时,桂老师总是将好几种牌子的卫生巾放到左边抽屉里,悄悄跟部分女生说好;将一些零钱硬币放到右边抽屉里,跟班上体质差、爱挑食的几个小家伙说一声,如果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或下雨天没有人送饭,在桂老师的抽屉里去拿钱。钱虽然不多,但一定够有特殊情况的少数学生使用。多年来,桂老师的学生拿了卫生巾和钱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如数悄悄地还了进来!

对待学生的过失,桂老师往往给予足够的宽容和信任,鼓励他们主动改正误。有一次课间操后,学生刘浩发现自己的20元钱不翼而飞。他急哭了!桂老师说了一声:“有哪位同学如果拾到了刘浩的二十元钱请还给他,桂老师和刘浩将不胜感激。”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响没有反应。我没有继续问下去。下午放学之前,我将准备好的64个小红包发给64位同学,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刘浩丢了20元钱,桂老师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件事处理好!同学们都知道,桂老师从不骗你们,这64张红包没有做任何记号,请同学们今天回家,把自己觉得该装进去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交到讲台里面。”

第二天,64张红包如数收回,那张新版的20元钱在里面!她一直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一个!这并不重要,但这个同学一定铭记了这件事,也永远地铭记了桂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用真诚,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巴望孩子健康成长,为此,他们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作好家访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多年来,她累计家访了800余人次,近600个的家庭。可以说,家访已经成为她工作中拉近师与生、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的重要途径。

“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变报忧为报喜,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老师家访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荣耀,这样的家访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打破了以往“老师家访,学生遭殃”的被动局面。由她总结出的具有良性循环作用的“生进步师家访,生再进师再访”激励性家访策略,在全省教育界大力推广。 学困生张欣自从她家访后,进步更大了,她再次家访,张欣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张欣担心桂老师家访不便,特意送给她一个手电筒。大年三十的晚上,桂老师接到了张欣妈妈从北京老家打来的长途拜年电话:“桂老师,是您与众不同的家访,使我的孩子抬起了头。您是好人,祝好人一生平安!

对待后进生和后进生的家长一定要宽容、有耐心,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要以鼓励为主。学生张苗苗缺点居多,没有一个老师不烦他!期末她给学生写了鼓励加期盼的评语:苗苗同学,很高兴与你相处了半学期。可惜的是你还不知道老师和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样的小苗苗呢!他们呀,最喜欢上课不拉邻座女生的头发,下课不打架,不挎同

学的裤子,不塞厕所,回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家访不故意把门牌号码说错的苗苗!你能做这样的好苗苗,一定能!”当苗苗和家长收到这份苗苗鉴定后,主动打电话邀请桂老师登门做客,苗苗还要求亲口告诉桂老师他家正确的门牌号码。

用真情,升华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为了上好课,桂老师处处做有心人。早在1991年,在当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桂老师花400元钱买了一个袖珍录音机,不管到哪里听课,她都录下,回家将课堂实录一句句地记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到如今,桂老师的家里还保存着贺诚、张春和等老师的录音磁带,虽然早已不能听了,但她舍不得丢弃,因为它凝聚着一个普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一分心血和一种情愫。 为了上好课,她强调情感教学。规定自己没有被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深打动的,绝不跟学生上。桂老师的很多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感动得备不下去是常有的事,为此上课时的真情流露令许多老师折服。桂老师坦诚地传授年青教师:桂老师和课文中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文章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角色,桂老师没办法不为他们感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桂老师的情感育人之路迈出第二个十年的时候,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特色。全国小语会理事杨再隋教授评价桂老师的课:“桂老师教学已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她的独具感染力的声情并茂的导语和朗读,使学生和教材的内容产生共鸣,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终身难忘。这就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由于桂老师对家长对孩子对教学工作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因而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真诚的回报和感激。学生何瑞的妈妈在何瑞的日记本扉页上写到:“桂老师,您好!我的女儿成为您的学生,这是她的幸福,也是我们的造化,因为古人云:人一辈子从一良师不易。作为与您同一战线的我,您的感人事迹,您的骄人业绩使我对您丝毫不感陌生。女儿何瑞更将弹起您、我、她之间相知、相识的“情弦”,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你将成为我们全家的挚友。

桂老师,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班主任,为什么家长孩子们对她如此关心,如此敬仰!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这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理想追求!

我的几点感受

我有幸听取了桂贤娣老师的报告,桂老师的报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绝于耳;桂老师的情真令人震撼,让我们自叹不如;桂老师的智慧令人羡慕,让我们激动之余,受益匪浅。

桂老师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难以忘怀,她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可敬可爱的思想境界和优秀的品质,来源于她对学生的十分爱心、强烈的责任心;彰显着她人生绚丽的人格魅力。她告诉我们人生这样的一个哲理:每个人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态度。我们在繁琐、劳累

的工作中,不仅要有着健康的身体,而且更要有着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精神情绪。通过桂老师讲座,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

说句心里话,教师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否则就不做。当遇到烦恼时,不妨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坦然面对,把怨气变成锐气,变为一种行动力,坚信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教诲下,没有过不了的“坎”。坚信“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勤学苦钻,就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不做怨气的奴隶。

2、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

老师若生气、经常发脾气,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瞧不起“自己”有损教师的形象,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多看到学生积极闪光的一面,用爱心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教育,用适当的时机争取,多种方法努力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切忌生硬粗暴,学会制怒,控制情绪,以冷静、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因为学校是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的园地。

3、少一点匠气,多一点才气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老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老师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卒先出范“,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多读书,多善于总结,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摆脱“匠气”,增加自我综合能力的“才气”,体现老师人格魅力。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

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已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

4、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作为老师对此要深信不疑。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表扬和鼓励,再多倔强的孩子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需要积极的呵护。人人都爱面子,在众人面前维护学生的自尊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5、要做一个善于表现的老师。那天的桂老师,真象一位表演小品的大师;所有的故事不用看讲稿,配以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于是,所有的老师便被引进了一座座神奇的殿堂,沉醉痴迷。讲座如此,可见,桂老师上课更是如此。

6、做一个用心的老师。唯有用心才是老师成名的秘诀。你看--- 桂老师关于孩子的五句话总结便是她送给所有老师的金玉良言, 桂老师说:什么是孩子?----孩子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孩子就是七八九嫌S狗;童言无忌是孩子;想像力丰富是孩子;扯谎都不晓得变一下,这就是孩子。

7、做个聪明睿智的老师。在“打架闹剧”里,两个男孩打了架, 桂老师没有让他们检讨,也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别开生面的让他们写打架作文,围观者点评„„从学生的角度,换一种学生肯接受的方式,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只有大智慧的老师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才能赢的学生的尊重。然而 桂老师所提到和没有提到的案例,我们所有的老师几乎都碰到

过,我们是否象桂老师那样处理得体?

当班里发生盗窃事件的时候, 桂老师买了68个红包,分给68给孩子,让他们带回家,装进该装进的东西,清晨自主放到指定的地方;当学生化疗掉了头发时, 桂老师给每个学生一顶帽子„„在密密的情网编织中, 桂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俘获了学生的童心。

我不奢望能有桂老师这样的成就,这样的智慧。但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以桂老师这样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去享受工作、享受人生。

以上是我一点浅显的认识,不当之处,请谅解。谢谢大家!

第19篇:闫桂珍同志先进事迹

闫桂珍同志先进事迹

闫桂珍,女,满族,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级教师,1962年3月出生,1992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

闫桂珍同志从教29年来,全身心投入党的教育事业,创新教学理念,潜心教学研究,热心教学改革,探索出点拨导学、激情感染、自主发问、创新思维的语文教学法和快速作文训练法,主持编写了《古代诗歌选读》等教材,撰写的20多篇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她连续14年带高三毕业班,培养出全省高考文科状元3名、第二名3个、前十名7个,所带班级高考升学率平均在90%以上,其中200

2、200

3、2004年连续三届达到100%。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她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10余名青年教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为教学骨干,多次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

闫桂珍同志2001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荣获全国十杰青年教师金奖、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

闫桂珍同志先进事迹

母校是一个所有上过学的人都难以忘怀的圣地,它的含义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是孩子们的母亲。学校不只是传播知识的园地,还应该是传播爱的殿堂。闫桂珍老师把爱给了学生,学生就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大地上。

3月2日,清晨7时整,闫桂珍像往日一样骑着相伴了她多年的那辆旧自行车,踏上了去学校的“征程”。初春的嘉峪关,仍旧天寒地冻。可闫桂珍的心却是火热的,她的表情、她骑车的风度俨然一个“骑士”。 因为,这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路,是她走向课堂的前奏。

课堂

百家争鸣

7时20分,闫桂珍准时走进了高一

(一)班的教室。7时30分,早读开始了。闫桂珍热情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外篇,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亮篇。”

“同学们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推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给大家共同分享这首诗每句话的含义和通篇的中心思想。”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闫桂珍面带鼓励的笑容,举起右手用沙哑而铿锵有力的声音道:“手举得多高勇气就有多大,讲错了不要紧,还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伴随着闫老师的声音,很多同学举起了手。即使学生的点评和理解不够准确,闫桂珍也从不当面批评。之后,在闫老师画龙点睛的“贯篇”中,学生心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在闫桂珍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个别不喜欢学习语文和“烦吃课外餐”的学生,也最终成为闫桂珍的“粉丝”.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乐于接受,闫桂珍从未停止过。

爱心 来自真诚

每天上课,与同学们一起温习和巩固昨天所学内容,是闫桂珍每天的必修课。3月2日,闫桂珍点名让雒媛背诵前一天所学的古诗词。雒媛一张口,发出了嘶哑的声音。“怎么,嗓子不舒服,感冒了吗?” 闫老师关切的询问。雒媛默默点点头。闫老师立即让雒媛停止背诵,让她坐下。接着,她又发现项楠精神萎靡不振。下课后,闫老师回到办公室,从抽屉中拿出一个鼓鼓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药盒和药瓶。她拿出头孢拉定、感冒胶囊走向教室,把药放在雒媛、项楠手中,倒上水,亲自看着他们把药喝下去。

和闫桂珍同一个办公室的黄思蜜老师说,闫桂珍的抽屉里总是准备了各种常用药,并且她对这些药的服用方法了如指掌,同事们都称她为“闫大夫”。

不管是不是自己班的学生,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学生有需要,闫桂珍都积极帮助。记者在采访时得知,前几天,学校升国旗,不知是哪个班的一个男生突然晕倒了,闫老师背起那个男生就往校门外的诊所跑,并垫付了医药费,还一直陪他治疗。

几十年,闫老师像这样给予学生的爱和温暖,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沟通 无处不在

在高一二班马燕的周记本上写道:“闫老师,像这样的座位调整,我真的不能接受。让我和肖文迪坐邻座,我有差生的自卑感,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是马燕在一次班级调整座位后在自己的周记上写给闫老师的话。

“老师没有把任何一个学生当成差生。你自己要这么去想:每个学生成绩不理想,作为老师不能听之任之,不能冷漠对待,想办法帮助他(她)进步,是老师的主要责任。你要珍惜现在的环境,更主要是你自己要觉悟、主动、勤奋,相信下次考试一定会进步” 。 闫老师在马燕的周记后面写下了以上批语。

同样,在马炳琦等100多名学生的周记本上,闫老师无一例外地都写了鼓励、表扬、激励奋进的话语。

这是闫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闫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除了这样沟通,除了在课堂上的沟通,每天在操场上,每周在文体活动中,每月在个人的谈话中,严老师总能敏锐、细心地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

辅导 不分年级

3月2日晚,7时40分,闫老师像往日一样,准时走进自己所带的高一二班的教室。8时30分,在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结束后,闫老师给高一

(二)班先后辅导了两套高考作文题。此时,时间已是10时15分,其他班9点30分就下自习了。这时,早已在楼外等候闫老师的丈夫王林,打来电话,要接闫老师回家。闫老师让王林先回。因为,她要给高三的几个学生辅导作文。虽然这几个学生并不是她带的学生,但她仍然做了充分的准备,辅导系统而扎实。

时间很快指向了11时,王林再次打来电话,闫老师非常抱歉地说:“你先休息吧,我还得一会儿。” 当晚,闫老师走出校门时,已是11时50分,大街上已经显得空空荡荡,她又骑着她那旧自行车回家了。

26年来,闫老师就是这样一天天重复着她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可26年过去了,闫桂珍面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热情不减,爱心不变,她用她那执著和责任感,忘我地工作。

“我们的良师益友”——同事眼中的闫桂珍

作为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获得者的闫桂珍,在同事眼中没有任何模范人物的架子。在同事的眼中,闫桂珍做事认真周到、平易近人,对同事热心帮助,是大家的良师益友。

当记者与酒钢三中副校长尚玉虎聊起闫桂珍老师时,他对闫老师充满钦佩之情。他说,他和闫老师共事已经25年了。闫老师不仅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对同事也是平易近人。她的业务能力非常强,但却从不以学术权威自居。同事在教学中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尽力去帮助。

有一次,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紧张学习,高三年级的一个班级的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班级原来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所降低,这让班主任老师非常着急。这位班主任老师向闫桂珍求助。闫老师来到这个班上,给同学们做了一次关于人生拼搏精神的演讲。闫桂珍给同学们说,拼搏精神就是在一定的理想、信念驱使下,人的拼命争取、全力搏斗的意志品质。她说,拼搏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精神;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拼搏就是在压力之下不逃脱;拼搏需要用坚韧的毅力来维持。她鼓励同学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不低头。闫老师的演讲充满激情,给同学们以很大的鼓舞,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信心。经过这次动员,这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在当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闫桂珍对年轻教师尽力提供帮助。张淑娟老师是2007年大学毕业后到酒钢三中当老师的。当时,她和闫桂珍分在同一个年级组。张淑娟说,闫老师对她的帮助非常大。闫桂珍经常抽空参加年轻老师的汇报课,并从备课、讲课等各方面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刚走上教师岗位时,张淑娟在备课时只偏重教材知识的准备,而闫桂珍提出,作为语文老师,不但要对课文相关知识做系统扎实的准备,还要对学生和课堂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为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闫桂珍经常带领新教师听别的优秀老师讲课,并结合各个新老师在讲课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语文老师王永吉对记者说,闫桂珍是酒钢三中的一面旗帜,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同时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也给同事做出了表率。王永吉说,闫桂珍经常给学生垫付学习费用。在她的心目中,这些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她就是这些学生的母亲,所以在她看来,母亲给孩子提供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哪个学生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了;哪个学生生活中有困难了,甚至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没有学费,她都热心帮助。而她的学生中,不少学生称闫老师为“闫妈妈”。

2005年7月,闫桂珍的一名学生白金平被苏州大学医学院录取,但是,7000元的学费让白金平和他的母亲犯了难。白金平的父亲因病去世后,白金平母子一直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对于他们来讲,7000元的学费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快到开学报到的日子了,白金平母子俩愁容满面。得知这个情况后,闫老师把白金平的母亲请到学校。她取出刚刚领取的2000元工资,塞到白妈妈手里,说:“这点钱还不够学费,但大家会想办法帮你的。”在闫老师及社会的资助下,白金平顺利完成了学业。

有一年,闫桂珍的班上有一个名叫王宏的学生三番五次迟到,当闫桂珍了解到,王宏上学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学路上,经常发生车胎瘪了、链条断了的情况。一天放学时,闫桂珍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推到了王宏的面前。原来,她自己掏了300多元钱给这位学生买了一辆新自行车。而当年,闫桂珍每月的工资还不到1000元。自从有了新自行车后,王宏再也没有迟到过。

和闫桂珍同一个年级组的黄思蜜老师说,作为老师,闫桂珍不但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日常生活中,闫桂珍强调学生要讲礼貌,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闫桂珍注重培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三中的学术权威,闫桂珍谦虚谨慎,她总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在从外地交流教学经验回来后,闫桂珍从不谈自己如何受到同行的肯定,她总是给同事谈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同事共享。作为一个老师,闫桂珍热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闫桂珍就是同事的老大姐。她对同事尤其年轻教师在生活上关心、照顾。黄思蜜说,闫桂珍就是大家的良师益友。

“我们的闫妈妈”——学生眼中的闫桂珍

闫桂珍对学生的严是出了名的。但是,作为她的学生,除了感觉到学习的艰辛外,更多的感受是闫老师那慈母般的爱。

闫桂珍在教学中不要求学生单纯提高学习成绩,而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此,她总结出,“点拨导学”、“激情感染”、“自主发问”、“创新思维”的“十六字”语文教学法,和“互动探究法”、“我来讲”的小讲师授课法。每篇课文,她都要去学生在预习时大量查阅资料,自己总结学习要点和相关知识,在正式上课时她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给大家讲课。学生代表讲完后,大家互相补充,有争议的地方互相辩论,闫桂珍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因此,闫桂珍带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非常强。记者在采访中听了几节闫老师的语文课。这几节课,无一例外,主角都是学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

闫桂珍不希望学生读死书。她注重培养学生演讲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每天语文课前,他都会安排学生上讲台演讲。演讲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定。说起演讲,体会最深的是马斌琦。有一次,马斌琦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点到由他上台演讲。马斌琦临时有感而发,以《珍惜时间》为题展开演讲,也许是他对这个问题体会比较深,演讲一发而不可收,时间大大超出了规定3分钟的限制,他整整讲了一节课。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也很有感染力,同学们都被他打动了,而闫桂珍不但没有打断他,事后还安排时间让他给别的班同学演讲。这次演讲,让马斌琦对自己有了自信。

闫桂珍在讲课中,注重学生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她专门在晚自习上安排时间让学生读书读报,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她引导学生在演讲、作文、周记中就社会环境问题、就业问题、土地问题、资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些学生都成了社会问题的小专家。

闫桂珍带出来的学生都有一个深切的体会,无论是在大学期间,还是走上社会,这些学生的社交能力都非常强,这都与闫桂珍平时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一些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为此深深感谢闫老师,是她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闫桂珍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她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

罗觅源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她说,她对闫桂珍老师最熟悉的味道就是膏药味。由于长期劳累,闫桂珍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关节、肌肉疼痛。但她从不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学生的课程。为了止痛,她经常浑身贴满了膏药。她的学生都已经熟悉了她那膏药味。

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老师耐心的沟通、交流和教育。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闫老师经常牺牲自己中午休息时间和学生谈心。学生如果因此来不及回家,她还要自己给学生买好饭,安排好中午休息的地方。而她经常因此中午回不了家。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每到节日里就给学生发粽子、月饼、元宵等。学生有病了,她就买营养品去看望并给学生交医药费。酒钢三中有不少家在外地的学生。他们在节假日期间回不了家。对于外地住校的学生,怕学生想家,闫桂珍就常把他们叫到家中或领到饭店里改善伙食,对于寒暑假不能回家的学生,就带到家里吃住,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让家长放心。所以同事们都说,“闫老师家就像个旅馆。”对路远不能回家过春节的学生,闫老师就把学生带到家里过春节,并给他们发压岁钱,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欢乐。学生都亲切地称她“闫妈妈”。

对于一些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闫桂珍尊重他们的爱好。

肖文迪自称自己有“叛逆心理”。他对目前的应试教育非常反感,他热衷于写武侠小说。寒假时,闫老师布置了十多篇作文,他一篇也没有写,而是写了一万多字的小说。开学后,他原以为闫老师会像父母和其他老师一样,对自己进行“打压”。但他没想到,闫老师却肯定了他的个性,并将他的小说给其他同学传看。在充分肯定了肖文迪的特长后,闫桂珍才很认真地和肖文迪就特长和学习的关系谈了一次心。她说,作为学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好的成绩,将来有好的出路,只有这样,自己才有更好的发挥特长的机会。通过这次谈心,肖文迪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了。

闫桂珍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身体力行。她走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垃圾就捡起来扔在垃圾箱里。上学期,学校开运动会。当天比赛结束后,操场上有不少遗留的垃圾。闫桂珍带领同学们将操场上遗留的垃圾打扫干净。做完后,看到干干净净的操场,大家很有成就感。

亲人眼中的闫桂珍

闫桂珍,一个用博大无私的爱,感动了万千学子、万千家长、万千家庭的陇原骄子,在她家人的心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她是一个纯朴、执著、善于纳谏的人。只要是为了孩子,她都可以去做。

在闫老师丈夫王林的眼里,妻子闫桂珍很单纯,几十岁的人了,还像孩子一样单纯。只要是为了孩子,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的学生还是家长,只要有求于她,她都想办法给予帮助,并尝试着“冒险”,从不管别人异样的看法、说法。

前几天,有一位单亲母亲在看到感动陇人骄子颁奖晚会上闫桂珍的事迹后,为了孩子,不远千里,从张掖来到嘉峪关,向闫老师求助。在她们谈话时,那位母亲接到了儿子向她要钱的电话,听到电话里狠狠的威胁声,闫桂珍立即接过电话,说:“来让我试试”。当时,闫桂珍根本没想到那个孩子对她的态度会怎样?闫老师的真诚和“懂得”,最终使那个男孩打开心扉。闫老师得知,他是高二的学生,考试没考好,很烦也很焦虑,不想回家,想用上网、喝酒消除烦恼。善于捕捉孩子心理的闫桂珍,用爱疏导、鼓励孩子放下思想包袱,她说:“你能意识到自己考得不好,说明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只要老师帮助你把学习上的问题解决了,你一定会进步,会实现理想。”不一会,那个男孩的情绪平稳了许多,语气缓和了很多。后来还有了改变。

当然,能让像“四大金刚”之类的问题学生有转变,那更是闫老师敢于“冒险”和真诚付出的结果。

闫桂珍深知,时代在进步,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把富于时代的知识和理念运用于教学,才能与时代、与学生产生“共鸣”,才能“事半功倍”。曾经,她身怀六甲去西北师大深造,后来她参加了“兰州大学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还自学了英语和电脑知识,每天的新闻更是她必看的内容,关心国家大事,学习时事政治。在她的教案上、课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参考信息”。最后,都成为学生的收获。

王林经常提醒妻子,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学方法很多孩子根本不接受。而且,“现代孩子”都比较“追星”,一个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哪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代课老师的喜欢程度,老师的“魅力”是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他有心帮助妻子提高在学生中的“魅力”。

只要遇到妻子回家絮叨学生的问题,王林总是耐心细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妻子共同分析现代孩子的心理,让妻子试着把企业好的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并最大限度地与学生“做朋友”,用好的品格、人格魅力和爱解决问题。

在闫桂珍的家里,看不到女性特有的脂粉,她根本想不到那些,她的心思全部让学生占领了。闫桂珍有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是所有人去学校找她的“标志”;在陇人骄子颁奖台上的行头,还是学校派专人“物色的”,妆也是“专门化妆师”化的。她没有时间接触社会,除了学校和学生,她的人生轨迹和人际关系很简单。

她是一个热爱亲情的人,始终用自己艰苦的付出和努力及人格,影响家人、带动家人,让家人感受亲情。

走进闫老师的家里,1999年的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住到现在,所有装修都是前房东的,只是墙壁自己粉刷了一下。对面墙上挂着一幅同事写的对联:“夜深正宜看明月,风静恰好听飞泉。”客厅里摆放着一套木制沙发和一个茶几,都是结婚时用仪器包装箱改做的。老式顶灯、老式地板砖、一面大镜子和一幅壁画,都是原来的房主留下来的。

家里简单的陈设,并没有冲淡家庭融融的气氛。她的婆婆告诉记者,闫桂珍是个特别没有私心、非常孝顺的好儿媳。闫桂珍的家在东北农村,兄弟姊妹共六个,家境十分困难。丈夫王林家住陕西农村,王林排行老大,兄弟姊妹共四个。9岁时,王林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人带着兄弟姊妹四人生活,家境也非常困难。当初,王林与闫桂珍成家时,两个人的日子并不宽裕。可是,遇到王林的弟弟或妹妹结婚买房子、家里买农具,闫桂珍从不吝啬,先后连凑带借给王林家里寄去近7万多元钱。并将婆婆、孩子的姑姑从农村接到家里来住,怕老人闷得慌,她还抽时间陪老人出去散步,帮助孩子的姑姑、叔叔创业找工作。婆婆感动地说:“遇到这样的好儿媳,是今生的福分。”

闫桂珍和爱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为双方家庭创造幸福。1988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把远在辽宁农村的弟弟、妹妹接过来,供他们上完了初中、高中、大学;1996年,她把侄子、侄女接过来,侄子、侄女在嘉峪关上完初中、高中后,都考入了重点大学,她与丈夫一起培养了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儿子五个大学生。在两个家族人的心中,她是两个家族“希望工程”的设计者、实施者。

在那段每天要上七八节课的峥嵘岁月里,丈夫王林做肾摘除手术,她以坚韧的毅力在学校和医院之间穿梭。祸不单行,不久,闫老师时年32岁的弟弟又突然病倒,双下肢截瘫,生活不能自理,闫桂珍又把弟弟接到家中照顾至今。

在家人的心目中,闫老师是一个特别知道感恩的人,看到的总是美好的东西,在她心里记住的都是帮助过她的好心人。她不会忘记,小学的王淑芳老师经常抱着她让她在黑板上写字;她不会忘记,由于家里穷,常年难得吃一顿香香的白米饭,高中老师于海东就经常领她到家里吃米饭;她不会忘记,在艰难岁月中左邻右舍对她的帮助。面对丈夫,她更觉得感激不尽„„

因为心中始终装着对家人和对学生的爱,再苦再累的日子,没有压垮闫桂珍这位父母亲心中的好女儿,丈夫心中的好妻子,婆婆、姑姑、弟妹心中的好儿媳、好嫂子、好姐姐„„

有一种师魂叫崇高

纵然苍天会老,大地会变,但总有一种不变的精神,会永远令千千万万的学子和家长敬仰。这就是用爱、执著、无私和忠诚铸成的师魂。

捧读闫桂珍这位陇原骄子、这位把爱和激情融入党的教育事业的平凡教师,她爱生如子的一幕幕让人感动。

闫桂珍常说:“一个教师爱的最高境界是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把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正是因为心中装着这样的爱,闫桂珍将学校著名的“四大金刚”——四个迟到旷课、上课睡觉、打架斗殴、甚至偷窃同学自行车而出名的“问题学生”,全部送进了大学的校门。她用爱温暖了“问题学生”的心灵,唤回了他们求知的欲望,点亮了他们的人生前程。

正是因为心中装着这样的爱,在“非典”肆虐的非常时期,闫桂珍将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每天在去医院的路上穿梭,给因高烧而被隔离的学生董海波,送饭、送书、送复习资料,激励他、鼓舞他树立信心,使董海波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国人民大学高等学府的校门。

正是因为心中装着这样的爱,前几天,一个学生在升国旗时晕倒,闫桂珍背起他就往诊所跑„„

在闫桂珍的心灵深处,最让她“纠结”的不是“问题学生”,而是因贫穷使学生辍学或上不起学。她常对学生说:“有困难找老师,千万不能因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

正是因为心中有这样的“纠结”,来自低保家庭的白金平,在闫桂珍2000元工资的资助和闫桂珍“大家都会想办法帮你”的关爱下,走进了江苏大学;在闫桂珍3000多元的资助下,蓝海霞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业;在东北大学上学的王新的生活费得到了解决;王宏上学的交通困难得到解决。前几天,高一二班的杨欣郁和其他同学一样拥有了“买不起”的唐宋诗词套本。正是因为心中有这样的“纠结”,多年来,闫桂珍所带班级的所有贫困生上学的经济困难,在闫老师十几年十几万元“特殊贡献奖”的帮助下,不同程度得到了解决。

在闫桂珍的心里,学生的冷暖始终是她的不舍。

于哲父亲手术费用紧张,她给了3000元;刘震兴同学住院,她捐助900元。班上学生多,天热时,她给学生买西瓜、买电风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住校生回不了家,她和学生们一起包粽子、吃月饼、煮元宵,还给有的学生压岁钱;怕外地住校生想家,她的家成了住校生改善伙食的“家”。

在闫桂珍的人生天平上,职责是永远的信念。 在闫桂珍的心底:不抛弃、不遗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自己这里学到丰富的知识,有健康的人格、正直的品性,对国家、社会、集体有责任感,是她永远不变的信念。

正是这样的信念,闫桂珍身怀六甲时前往西北师大深造;为了这个信念,学校办公桌是儿子成长的“摇篮”;为了这个信念,两岁的儿子嘴里经常咂着毛巾懵懂地“解渴”,幼儿园的阿姨不相信她就是孩子的母亲;为了这个信念,在学生们高考的关键时刻,她说服丈夫推迟肾肿瘤摘除手术;为了这个信念,家里的钱都被她“折腾光了”。

正是这样的信念,在“神六”发射和申奥成功、刘翔夺冠时,闫桂珍与学生们一起为祖国加油助威;四川地震、我国遭受雪灾,闫桂珍所教三个班的学生自发为灾区捐款5900多元,她本人捐款2600元;2010年玉树地震,她所教三个班的学生为玉树灾区捐款3400多元,她本人捐款1500元。

正是这样的信念,闫桂珍“不谙世故”,成为将学校到校时间提前20分钟的“罪魁祸首”;成为一个随手“捡垃圾”的环保人,成为“不分国界”成全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多管闲事的人”,成为学生眼中灌输超出课本知识的被“恨”的人,成为给学生人手一把铁锹让学生热爱劳动的“狠老师”,成为谢绝一只鸡、一份厚礼回敬的“不懂理的人”„„

26年的教学相长,15届高三毕业班里,有多名学生被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录取;学生焦红丽考入复旦大学后,因一次性能全文背诵《长恨歌》《春江花月夜》,且学习很努力,被选为交流生交流到香港中文大学学习;199

6、200

1、200

2、2010培养出甘肃省文科状元;她所带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每届都超过全省平均分15分以上;所带班级高考录取率保持在90%以上,有三届达到100%。

26年的忠诚,让闫桂珍丝丝黑发早早凝成白发,岁月的沧桑过早地刻在她的脸上,身姿也不再挺拔。但她沙哑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无疆的大爱,高尚的品格,奋发向上的精神,积极进取的意志,成为万千学子永远的铭刻,并薪火相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朽的力量!

这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第20篇:刘桂田同志先进事迹

刘桂田同志先进事迹

刘桂田,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本应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正像有的人劝他说:“工作革命一辈子,也该歇歇了。”可他心里始终想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于是他整日在长淮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忙碌着,他以自己真挚的情怀和真诚的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社区里,刘老是一个“有心人”。记得有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冬天的早上,雪后结冰路上很滑,一个淮河路小学的小女孩在上学路上不慎滑倒,鼻子和手上鲜血直流,刘老发现后,立刻把她带到自己家里,用热水为她清洗,贴上创口贴药膏,又亲自送她到学校这才放心。象这样的事不只是一次,他先后还帮助过3个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妈妈,回到了家。可每当孩子的家人表示感谢他时,他总是婉言谢绝。

社区里,刘老也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虽然他已是80多岁的高龄,但一时也闲不住,主动要求参加了社区“夕阳红”老年义务治安巡逻队。在一个大雨的早上,刘老无意间发现路边停放着一辆较新的摩托车,旁边又没有其他人,一种责任感促使他走上前去,发现摩托车车头被撬坏,他立即向110报警,经过派出所调查,这辆车原来是枞阳的,已经被盗好几天了,在刘老的帮助下,终于被追了回来。还有一次是在夜里,他帮邻居从小偷手里夺回被偷的自行车,事后车主送来一条高级香烟以表谢意,也被他谢绝。

刘老是一个“带头人”。由于一些原因,居民村下水道有时堵塞,污水满溢,有时几栋房子一楼被水淹,气味难闻,影响居民生活。每当此时,他总是会出现在现场,不论晴天雨天,不顾刺鼻恶臭,和社区居委会同志一道掏挖、清理、运污,忙前忙后。在他的带动下,居民们也都主动加入经常开展一些清扫卫生等义务劳动,不仅清洁了居住环境,也增进了邻居们的相互了解,加深了邻里感情,不仅刘老一家被评为“五好家庭”,他所住的楼院也被评为“文明栋”。

不仅在社区,在社会上,刘老“离休不离岗”,还为构建和谐铜都挑起一肩责任。离休后,刘老就申请参加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刘老曾经是个军人,在部队期间,曾有幸和毛泽东主席在一起过。多年来,他时刻不忘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青少年中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几年来,在市、县大中小学校等单位做报告20多场次,受教育达2万多人次。刘老还被一些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刘老在《铜陵日报》发表十多篇文章,其中《跟随毛主席航行》还曾被评为征文一等奖。更为可敬的是刘老时刻还关心着家乡建设,将所得稿费全部捐赠给铜陵长江大桥的建设。

2003年是刘老和老伴结婚六十周年纪念,儿子媳妇本想为老人好好庆贺一番,可刘老却把儿子媳妇送来的三百元钱送到市妇联,救助了一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庆贺。

刘桂田同志退休后在社区里他找到了新的舞台,做一些平凡而又平凡的事,然而,就是这点点滴滴中,为身边的人带来了温暖,为社区营造了和谐之风。

李桂科先进事迹
《李桂科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