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自查报告

不良贷款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8 08:36:17 来源:自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林家寨小学不良贷款自查报告

思南县林家寨小学不良贷款

自查报告

一、我校向以下教师借款:

① 2008年9月8日向明永平老师借贰仟元(2000.00元),2009年3月18日借贰仟元(2000.00元) ,2009年6月8日借款伍仟元(5000.00元),共计结息至2010年6月30日壹仟贰佰贰拾元(1220.00元)。

②2009年7月1日向田维珍借款贰万叁仟元(23000.00元),结息至2010年6月30日贰仟柒佰陆拾元(2760.00元)。

③ 2009年7月4日向冉瑞平老师借款贰万元(20000.00元),结息至2010年6月30日贰仟肆佰元(2400.00元)。

④2009年1月10日向冉瑞林借款肆仟元(4000.00元)(在此处购物),2009年6月8日借壹万元(10000.00元),共计结息至2010年6月30日壹仟玖佰贰拾元(1920.00元)。

⑤20 09年6月4日向何其刚老师借款壹万元(元),2009年7月4日借款壹万伍仟元(元),共计结息至2010年6月30日叁仟元(3000.00元)。

⑥2009年6月4日向邓连平老师借款壹万元(10000.00元),共计结息至2010年6月30日壹仟贰佰元(1200.00元)。

⑦2008年4月10日明永平老师在信用社给学校借款叁万元(30000.00元)(此款是杨明强校长在任期间借的)。

注:总计利息壹万零柒佰元(10700.00元)(只结算,未付),本期已还何其刚老师壹万伍仟元(15000.00元).二、以上借款用途说明:

①2007年100名贫困寄宿生补助,每生250元未退,从以上借款中退去贰万伍仟元(25000.00元)。

②杨明强校长遗交账务清单一张,所欠款总计捌万肆仟多元。

③“两基”迎国检“亮丽”工程启动已借了一部分款,学校共借款拾万零陆仟元(106000.00元)。

思南县林家寨小学

2010年5月24日

推荐第2篇: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坏帐损失准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管理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通过对上市前的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和信贷制度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最后采用和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借鉴和对比的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 不良贷款 贷款五级分类 资本充足率 核销 以物抵贷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因素,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是可想而知。

表1-1 截至2003年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单位:亿元人民币

银行名称 贷款 不良贷款额 不良贷款率

中国工商银行 29578.37 7598.78 21.56%

中国建设银行 17663.88 2679.60 11.90%

中国农业银行 19129.60 6982.03 30.07%

中国银行 18161.89 4085.31 18.07%

合计 84533.74 21345.72 25.26%

推荐第3篇: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txt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要用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别人的给予,否则永远是抱怨。 随着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不断深入,清收盘活难度不断加大,困难不断增多,不良贷款余额占比下降缓慢,制约了信贷资金的高效使用,限制了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和发展。为使信贷资金正常循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认真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找到“症状”所在,针对清收盘活难点,寻找化解良法,除去侵蚀在农村信用社肌体上的不良病源,使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共创诚信文明的和谐社会。

一、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根据对合行某支行近三年不良贷款的分析和比照,究其原因,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大致有内、外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

1、历史遗留因素:一部分是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大部分政策性贷款,如:政府指令性贷款、本由财政负担的资金等由信用社来承担形成的不良贷款;另一部分是农村基金会并入时,吸纳了很大一部分不良贷款;还有一部分是城市信用社并入时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

2、信贷管理因素:一是以前信用社风险意识不强,目前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和金融维权难皆是几年前管理不到位,贷款审批制度和“三查”制度没有落到实处的集中暴露;二是信贷约束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个别信贷人员素质低下,违规放贷形成不良贷款;三是信用社在化解不良贷款时,不注重法律维权,未能与司法部门配合好。四是信贷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深度了解到深度风险,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

(二)外部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一是社会信用制度薄弱造成贷户信用观念谈薄,甚至恶意拖欠贷款、逃废信用社债务;二是体制变革、吊销执照等因素造成企业无法偿贷造成不良贷款的产生。

2、政策性因素:一方面政府部门承担着承办公用事业的责任。由于财政收入少,需要资金时,政府部门没有借款资格,政府部门采取了以干部个人名义借款,政府部门使用的现象,但贷政府部门无力偿还,形成不良贷款;另一方面政府干预贷款,政府为完成即定的任务和目标,如:发展多少家民营企业、经济园区等,干预信用社信贷资金投放,使信用社发放了一些不合规贷款,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

二、不良贷款的清收措施

通过分析,既然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探述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应多措并举,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根除“病源”,促使信用社稳健发展,我认为,盘活不良贷款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对债务人清收债务的力度。不良资产的形成,债务人是直接制造者。如何调动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积极性,是化解不良贷款资产关键。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客观原因是确

实没有能力履行债务。主观原因是有能力,但无履行债务的意愿。信用社应区别对待,多方举策,调动其还款积极性。对第一种原因,分析其现状,如是其产品有市场、有竞争力,因经营周期等原因,暂时陷入困境,可以注入资金帮助其渡对难关,恢复还款能力。如脱困无望,可用其抵(质)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归还贷款。对第二种原因,加大社会诚信教育,消除其逃债心理,达到诚信、互惠的信贷关系,如果还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可利用社会对其施加大压力,让其受道德约束。一是可采取“黑名单”制,让不守信者在“黑名榜”上有名,在电视媒体上有声。二是,实行“关联法”,农村信用不仅对不守信者禁止贷款,还要限制与其有关联的家人及亲戚的信贷支持,让他们因不守信而得不到信贷支持,从而强烈责他。三是,加大法律诉讼力度,用法律武器震慑不守诚信者。主要是收集其经营信息、财产分布情况及相关证据,保证诉讼一笔,胜诉一笔,并且增大可执行的系数。

(二)争取政府及社会力量帮助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形成与社会信用环境恶劣息息相关,良好的诚信环境是化解不良贷款的基础。维护良好诚信环境,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方金融平安是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共同目标和任务。

信用社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社会力量联手,运用市场处罚和政府约束职能,打击逃废债行为,共建诚信社会。一是营造政府讲诚信的氛围,让其成为社会诚信的倡导者。二是信用社联系政府使其引导工商、税务、国土、司法等部门积极配合信用社化解不良贷款,积极落实化解不良贷款各种优惠政策,解决信用社赢官司输钱及执行不力的老问题。三是政府动用行政手段,实行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制裁债务人恶意逃废债。对不守信者实行市场退出处罚,呆销其营业执照,限期归还信用社债务。四是建立社会竞争机制,用公开招标、竞卖的方式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降低清收费用。充分发挥信用社职工清收盘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调动信用社职工化解不良贷款的积极性。信用社职工是化解不良贷款“主角”,调动其积极性,是化解不良贷产的动力。

1、提高业务员工操作技能的积极性。部分不良贷款是因信用社职工操作不当造成,因此应提高其业务操作技能。提高操作技能应分为单位组织培训与建立执行制度相结合。一是单位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内部职工,对新政策、新业务进行培训;及时通报新情况、新经验、新教训。如接收抵债资产时,应让经办人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明确处置难易程度。二是建立执行制度,将执行内容作为考核的一个“软指标”进行量化与细化,完善其操作技能,解决因操作风险造成新不良贷款的问题。主要内容是以政策、制度、法规的执行能力为软指标,进行日常考核。

2、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一是健全严格的约束机制,规避道德风险。合理授权、授信,明确农村信社贷款审查人与审批人的具体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对违规操作、违章放贷造成信贷风险的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社内设置监督岗,明确职责(按一定比例划分贷款责任),让各岗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民主管理。二是健全化解不良资产激励机制,利顺效益与风险、动力与压力间的相互关系。不仅要实行经营效益、资产质量同工资总额挂钩的质量效益工资制,而且要制定专门的不良贷款清收奖励政策,对那些在清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敢于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在待遇上打破常规。

(四)严格把好新增贷款发放关,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一是把好贷款审批关,

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是新增贷款风险管理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民主,发挥贷审会职能,严格审贷分离制度。二是切实落实信贷“三查”制度是信用社防范风险贷款的关键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贷款调查信息是否真实,是否遗漏,对贷款查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误导,审贷是贷款发放的重要关口,审贷人员应根据借款人和信贷人员提供的信息严格坚持信贷政策,适时把握贷款投入时机和调整信贷投向,着眼于贷款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有效结合。贷后检查监督是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的继续。信用社贷后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贷款潜在的风险有直接关系,贷款发放后,信用社应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分别做好跟踪检查和监督工作。如果信贷人员跟踪检查不及时,督促不到,致使问题贷款被及时发现应承担相应责任。

(五)积极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真正反映信用社资产质量状况。采取科学的分类方法,避免以借新还旧方式来调整贷款形态使不良贷款产生。严格统计减少人为因素,使统计趋于客观真实。加强对企业等级评定的监督考核,建立以优化资产质量为核心的信贷文化,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与交流,加强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行的约束。

(六)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预报预警工作,不断创新监督管理机制。清收和化解仅仅是对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提前预防,从源头上杜绝风险才是提高贷款质量的关键,对此,在强化贷审会履行审批、授信管理职能和严格贷款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要积极创新稽核管理和监督体制,将会计辅导员的职能转化为稽核职能,将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将事后稽核为主变为事前与事后稽核并重。首先,加强大额贷款的事前审查。对各信用社发放万元以上的贷款要认真审查贷款对象,条件的合规合法性以及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由县联社发文批复,逐户登记,建立好贷户档案,其次,搞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事后审计,将农户户主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与当地派出所进行逐户核对,并加盖稽核员印章,以确保其真实性,对农户建档内容和贷款限额外负担进行审查,确保内容真实,限额合理,对发放的每一笔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户主核对,防止出现多头贷款、化名贷款和跨辖区贷款,同时与贷款账户核对,防止累大户、超限额放款问题,通过加强信贷管理的稽核监督,搞好金融保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它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稳定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为“三农”服务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质量,“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信,只要信合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好这场盘活攻坚战,使信用社的明天更美好!

兰山农村合作银行

作 者:程伟

更多详情请查看《世界能源金融网》

(责任编辑:马舒君)

推荐第4篇:不良贷款清收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

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性不良贷款清收难。

(二)政府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三)村集体以及政府修路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四)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五)因走死逃亡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六)因过去办理的抵押贷款手续不建全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七)抵债资产变现难、损失大造成不良贷款清收难。

(八)因信贷人员走逃或开除而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不良贷款清收的标准:

(一)以现金、银行存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二)票据兑付或贴现后、有价证券变现后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三)原“744科目以资抵债贷款”资产以租赁、拍卖、变卖等方式获取货币收入,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四)确需自用的原“744科目以资抵债贷款”资产,按农业银行购建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经折价入账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一是信贷资产质量差。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历史性、政策性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已拖欠多年,从实际占用形态看已经形成呆帐,只是商业银行上级行尚无相应的政策规定,无法进入呆帐或进行核销。如农业银行扶贫专项不良贷款、粮食企业附营业务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农业发展银行两次业务划转贷款划转而来。再是部分企业有的已名存实亡、有的处于停产或半停产境地、有的商业企业如基层供销社划小核算单位后已处于自然解体状态。这部分债权落实贷款责任难度大,且手续复杂,收回比例极低。

二是清收手段单一。基层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员工考核时进行绩效挂钩,这种办法对金额小、清收较易的不良贷款效果明显。而对那些清收难度大、金额高的不良贷款,却很难奏效,有些干部职工畏难而退,消极观望,宁肯遭受暂时的经济损失,也不愿坚持原则,去啃硬骨头、打硬仗。

三是贷款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难度加大。前几年,商业银行的授权授信和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信贷管理松散,漏洞较多,各级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抵押担保和物质保障不足等问题。这部分贷款既有信贷审查不严,对资信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贷款,也有对未办理任何抵押、质押、担保手续的扶贫贷款。在最初形成不良时,由于信贷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本息积欠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致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近几年,商业银行虽然通过各种清收手段,进行清理整顿,并对不良贷款责任进行了落实,但由于缺乏有效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而最终造成不良贷款清收无实质性进展。

四是贷款客户信用观念差,致使依法保全信贷资产难。大部分贷款客户受信用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讲信誉,产生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有的恶意破坏和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不图发展,能拖则拖,更有甚的是转移其有效资产,致使银企关系进一步恶化,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在还贷无望的情况下,人为拖欠或拒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同时,在依法保全信贷资产执行过程当中,法律部门执法力度较弱,商业银行在起诉收贷案件时往往是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实际收到的效果确不理想。多数不良贷款仍然在收回的执法过程当中半途而废,造成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作用有限。

五是信贷结构失衡,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萎缩。基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人员仍存有“惜贷”思想,再加上受上级行授权授信责任追究等制度的制约,基层商业银行基本上不发放新的贷款,就是发放贷款,也只是小额质押贷款和个人住房消费额度贷款。对那些仍有前途但暂经营困难的企业,不敢给予支持。多数基层行采取存款全部上存的办法,导致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而本辖区信贷资金需求不能有效满足,形成了当地企业效益越来越差,信贷资金越来越难收回,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

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和措施 实行责任清收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锁定基数,动态监控”的管理原则,对五级分类存量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2004年6月1日之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2004年6月1日(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后形成的不良贷款,责任人要全额包赔,否则下岗、停薪、限期收回,确保不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实行协调清收

对政府机关财政贷款、受政府干涉、村社集体承贷、企事业贷款等多年形成的不良贷款,各社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财政拨补、政府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实行依法清收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实行招标清收

可采取向社会招标的办法清收不良贷款。 实行启动清收

要探索启动清收的办法,把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与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帮困扶贫,激活农户不良贷款。 实行处置清收

对表内外抵债资产,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采取转让、重组和租赁等方式积极、及早处置变现。 再有

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各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有效措施,只要措施依法合规,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信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一)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尽最大限度清收不良贷款。

(二)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

(三)加强内控制度的管理,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四)加大五级分类中关注类的贷款清收力度,并同时对正常类贷中可能形成不良类的正常贷款的进行监测,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五)对新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管理,并做到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以贷收贷,以贷收息,以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清收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负责,成立专门清收小组。针对义堂支行不良贷款当前现状,支行组织信贷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收,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客户经理及信贷人员为成员的不良贷款清收小组,全职进行不良贷款清收,逐一落实,挨家到户,取得了理想的清收效果。八月底合计现金收回不良贷款27元,转贷盘活不良贷款87万元。

(二)先内后外,内外兼收,搞好“门前清”。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分门别类,认真梳理。特别是内部职工贷款或者由内部人介绍形成的不良贷款,要从这部分贷款抓起,实行谁受理,谁负责,限期收回,否则,停岗清收,直至完全清收为止。以内带外,在做好自家清的基础上,再逐笔对外部贷款进行清收,从而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借力生力,巧收不良贷款。对于部分关系贷款,摊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特别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清收人员主动去所在部门交涉,并视借款人态度以及还款承诺等情况向其部门领导反映,借助所在单位领导的压力督促其还清不良贷款。比如临沂市兰山区政府房产科的借款人王某2008年2月18日在我支行借款29万元一笔,于2008年8月18日到期后,多次清收无果,总是应付从事。经清收小组登门催收,很快于2008年8月30日还清了该笔贷款。

(四)灵活清收,通过对担保人施加压力,力促以物抵债或变卖有效资产偿还贷款。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工厂倒闭,屡次催收均无果,经调查,担保人有代偿能力,可通过给担保人施加压力,促使贷款收回。借款人杨某某在我支行2007年6月30贷款4.9万元于2008年6月30到期后,无力偿还,一直欠息。清收人员了解到杨某某有2亩左右厂房一处系对外出租,同时担保人张某的结算帐户上有存款余额3万元左右,清收人员及时把相关信息提供了兰山区执行局并当时给予了查封。担保人感到了压力,主动跟借款人和清收人员联系,最后一致协商担保人张某买下了借款人杨某某的厂房,还清了该笔贷款,很好的盘活了该笔贷款。

(五)通过法院,检察院等权力部门,依法扣划、查封等措施清收不良贷款。在清收过程中,对于多次催收不积极主动配合偿还不良贷款的贷户,可与其说明情况,采取诉讼、执行、逮人等手段强制收回贷款,借款人许某某2006年3月13日在我支行贷款27万元,于2006年9月13日到期,该笔贷款到期后,一直处于欠息收款。经支行研究决定直接将该笔贷款进行了诉讼,通过法庭从担保人吴某帐户上扣划了借款本金及所有欠息,保全了该笔贷款。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协议分期还款是良策。对于有些不良贷款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一次性偿还所有贷款不现实,根据借款人的信誉状况,与其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也不失为不良贷款清收的一个良策。借款人王某某在我支行借款4.7万元一笔,考虑到借款人实际情况,与其签订了分期还款协议,每月还款1500元,到现在借款余额尚欠2.9万元。

(七)“放水养鱼”盘活不良贷款。对于因资金周转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经信贷人员实地考察,考虑到借款人的经营项目有一定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可根据信用评定和资信评级适当给予信贷支持,帮助其发展项目,逐渐偿还贷款。例如,特别是养殖贷款,由于资金周转时间比较长,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但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可考虑经营户的信用状况和养殖项目,适当给予一定的信贷资金扶持,帮助度过难关,从而更好的偿还贷款。

推荐第5篇:不良贷款清收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坏帐损失准备。

逾期贷款

是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不能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呆滞贷款

是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2年(含2年)以上仍不能归还的贷款和贷款虽然未到期或逾期不到2 年但生产经

工行发布一季报 不良贷款率降至3.6% 营已停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帐贷款)。 呆帐贷款

是指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则通》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款不足以补偿抵押、质押贷款的部分;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对表内外抵债资产,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采取转让、重组和租赁等方式积极、及早处置变现。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各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有效措施,只要措施依法合规,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信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对新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管理,并做到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以贷收贷,以贷收息,以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借力生力,巧收不良贷款。对于部分关系贷款,摊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特别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清收人员主动去所在部门交涉,并视借款人态度以及还款承诺等情况向其部门领导反映,借助所在单位领导的压力督促其还清不良贷款。。比如临沂市兰山区政府房产科的借款人王某2008年2月18日在我支行借款29万元一笔,于2008年8月18日到期后,多次清收无果,总是应付从事。经清收小组登门催收,很快于2008年8月30日还清了该笔贷款。

灵活清收,通过对担保人施加压力,力促以物抵债或变卖有效资产偿还贷款。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工厂倒闭,屡次催收均无果,经调查,担保人有代偿能力,可通过给担保人施加压力,促使贷款收回。借款人杨某某在我支行2007年6月30贷款4.9万元于2008年6月30到期后,无力偿还,一直欠息。清收人员了解到杨某某有2亩左右厂房一处系对外出租,同时担保人张某的结算帐户上有存款余额3万元左右,清收人员及时把相关信息提供了兰山区执行局并当时给予了查封。担保人感到了压力,主动跟借款人和清收人员联系,最后一致协商担保人张某买下了借款人杨某某的厂房,还清了该笔贷款,很好的盘活了该笔贷款。

通过法院,检察院等权力部门,依法扣划、查封等措施清收不良贷款。在清收过程中,对于多次催收不积极主动配合偿还不良贷款的贷户,可与其说明情况,采取诉讼、执行、逮人等手段强制收回贷款,借款人许某某2006年3月13日在我支行贷款27万元,于2006年9月13日到期,该笔贷款到期后,一直处于欠息收款。经支行研究决定直接将该笔贷款进行了诉讼,通过法庭从担保人吴某帐户上扣划了借款本金及所有欠息,保全了该笔贷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协议分期还款是良策。对于有些不良贷款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一次性偿还所有贷款不现实,根据借款人的信誉状况,与其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也不失为不良贷款清收的一个良策。借款人王某某在我支行借款4.7万元一笔,考虑到借款人实际情况,与其签订了分期还款协议,每月还款1500元,到现在借款余额尚欠2.9万元。 )

“放水养鱼”盘活不良贷款。对于因资金周转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经信贷人员实地考察,考虑到借款人的经营项目有一定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可根据信用评定和资信评级适当给予信贷支持,帮助其发展项目,逐渐偿还贷款。例如,特别是养殖贷款,由于资金周转时间比较长,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但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可考虑经营户的信用状况和养殖项目,适当给予一定的信贷资金扶持,帮助度过难关,从而更好的偿还贷款。

如何更好地催收不良贷款?

1、调查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收入、支出、资产状况),确定是否有还款能力而没有还款意愿;如果有还款能力,加强追索,书面催收,如其仍不偿还,说明借款人主观上存在恶意拖欠的故意,因此最好的方法不是起诉到法院,而是通过公安局经济侦查部门追索;

2、如果借款人确实存在短期偿还能力不足问题,但是经营情况长期向好,则可以采取债务重组方式,重新确定还款期限,采用修生养息的方式培育第一还款来源,使得借款人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经营成果偿还贷款;

3、如果借款人短、长期偿债能力都不足,而且也看不出其经营上有向好的趋势,要采取断然措施,保全其资产,扣押抵押物或者追索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分类对待,有人喜欢钱,有人喜欢色,有人喜欢玩。还有人就是欠揍。对不同的客户要找到他们的弱点。还有就是在他们面前别像三孙子一样低声下气。这样你就会先矮人一节了!

增强清收工作中的主动性!!!!!!

推荐第6篇:清收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清收

为全面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我县联社结合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现状,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现将具体分析情况及今后四个月重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xx月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xx万元,按五级分类划分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占比为xx%,其中:次级类贷款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万元。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xx万元,占比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xx月底,万元(含)以下不良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xx笔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笔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按形成时间划分xx年以前xx笔xx万元,xx年xx笔xx万元,xx年以后xx笔xx万元;按表现形式划分:个人贷款集体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企业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政府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他人用款xx笔xx万元,企业贷款个人用款xx笔xx万元。

二、清收措施

近年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将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主线,按照“落实责任、创新办法、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借助外力、合理摆布”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双降”工作。

一是结合本县实际,合理下达任务,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逐笔分析和摸底,再根据实际情况梳成辫子,分类施策;

二是认真执行“xx”清收不良贷款办法,抓好新增贷款的源头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形成,杜绝前清后增;

三是采取分类清收与全面催收相结合、户户见面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班子成员包难户与信贷员大包干相结合等办法,有选择、有目标、有重点的予以清收;

四是大力推行“一元”、“十元”、“百元”、“千元”收贷法,做到天天收、月月收、季季收、年年收,清贷不止;

五是完善清收不良贷款的办法和制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清收奖励办法,做到重奖重罚,实行清收一笔,奖励一笔的办法,谁清收、谁受奖,充分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信贷人员的清非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定期汇报当前工作重点及存在问题,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并积极与司法机关协调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和已诉未执结案件的执行力度,对有偿还能力,赖帐不还的不良贷款,进一步摸底排查,对那些不讲诚信,无视法律的贷款户依法强制还款,最大限度保全资产。

三、清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用环境差使“赖债户”不良贷款清收难。信用环境差是“赖债户”存在的“温床”。“赖债户”中不乏公职人员,地方政府部门虽屡次下发文件以行政手段配合农信社清收,但许多涉贷单位对清欠工作大多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走形式的现象,清收效果不明显。而非公职人员的“赖债户”则多存有侥幸心理,通过外出躲债、拒绝签字等方式逃避信用社债务。对于这些“老赖债户”,无论信贷员怎样软磨硬泡也无济于事。

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使农业经济组织不良贷款清收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信社自主经营管理薄弱,各级政府行政干预致使农信社发放了一批低质量的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如一些村办造纸厂、水泥厂等,随着这些经济组织的亏损、解体、倒闭,农信社的这部分贷款也由此沉淀下来。这部分贷款大多年限长、金额大、涉及面广,由于缺乏国家相应政策扶持,而使此类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度相当大。

三是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使小额不良贷款清收难。由于农户尚未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个体抗风险能力小,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债务往往难以偿还。市场经济的复杂化也使城市小个体户常常血本无归,无法按期归还债务。这部分不良贷款具有单笔金额小、户数多、分布广的特点,加上不少贷户外出务工、经商,有的还举家外迁、下落不明。要盘活此类不良贷款,如果单靠信贷员一户一户跑清收,工作量巨大,而且势必影响正常业务发展。

四、清收不良贷款对策

一是建立主责任人制度,严格责任界定。

主责任人制,即第一责任人制,是适应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展需要,在实行审贷分离、明确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针对有权决策人在决策各环节中的作用及行为而承担责任的管理制度。主责任人制的建立,是对信贷决策各环节有权决策人管理责任的进一步明确,有利于规范信贷决策行为,有利于克服多年来信贷业务逐级报批而由一人承担责任或名为集体承担责任而实际无人承担责任的弊端,是信贷管理制度的又一个创新。通过建立主责任人制,进一步强化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确保责任人严格认真履行职责,共同为信贷业务的稳健发燕尾服负责,共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负责,共同为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负责,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

二是强化制度制约,严格责任追究。

冷静分析多年来信贷管理不规范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信贷管理制

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那就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或追究不严,使信贷人员存有侥幸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了一边纠改一边违章或只查违章不认真纠正的不良习惯,信贷业务处于一种放任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为了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尽快改变信贷人员的惰性思维,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调查、审查、审批各决策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规范主责任人的行为。

三是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追究体系。

贷款本金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必须全额收回,到期未能及时回笼应查明原因,依据实际情况确认各自责任,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收回的贷款可进行延期,如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则要进行追究,出现一笔到期未收回贷款,信贷员承担80%的赔偿责任,信用社主管信贷的副主任负10%的赔偿责任,信用社主任负10%的赔偿责任(可从每月工资中扣发,或让信贷员交一定的保证金)。出现两笔到期未收回贷款除承担以上赔偿外,信贷员要停职清收,停职期间内只发生活费,三个月内如收不回,进行下岗清收。出现三笔以上到期未收回贷款,除进行经济赔偿外,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给予记过处分。

四是超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追究体系。

信用社在进行审批超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要经过的岗位有信贷员岗、审查岗、审批岗,如出现贷款未收回(除去不可抗力因素),信贷员负70%收回责任,审查岗负10%收回责任(审查主责任人负5%责任,其余负5%责任),审批岗负20%收回责任(审批主责任人员负10%责任,其余负10%责任),如出现一笔贷款未收回,根据以上责任划分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至贷款收回;如出现两笔贷款未收回,信贷员要停职清收,停职期间内只发生活费,三个月内如收不回,进行下岗清收;出现三笔以上到期未收回贷款,除进行经济赔偿外,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给予记过处分,联社有关人员也要得到处分。

五是建立清收激励机制。

我县联社制定了《关于对不良贷款管理清收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了不良贷款的清收激励机制,明确了清收不良贷款的计酬办法,具体如下:

对收回1978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x计发;对收回1979年—1985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0%计发;对收回1986年—1996年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计发;对收回1997年—2002年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计发;对收回2003—2005年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计发;对收回呆帐贷款、已置换的不良贷款、抵债资产处置后剩余部分的贷款按收回本息的x计发。上述奖励由信用社按月统计上报收回信息单,经县联社稽核部门审查,直接发给清收人。在清收过程中因贷户当时资金不到位,暂无法收回,但能于贷户签发催收通书并制定还款计划的每户奖励信贷员1元。

六是探索建立“黑名单”制裁制度。

“黑名单”制裁制度的建立,对于改善农村信用社的信用环境,增强贷款客户的信用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有不能按期还贷款、不及时结息、擅自改变贷款用途等不良行为的客户要全部用“黑名单”制度进行制裁。建议和专业银行及邮政储蓄强化沟通,建立网络互通、信息共享的信用平台,对有不良记录的客户不但要上农村信用社的“黑名单”,而且还要上到所有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同样,对于一些在其他金融机构有不良记录的,我们农村信用社也对其以“黑名单”制度进行制裁,形成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金融封杀”的强大态势,由此逐步改善金融系统的“信用环境”。

推荐第7篇: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COLOR=blue]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规范不良贷款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确保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市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系指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五级分类)的后三类: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第三条 不良贷款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省联社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二)真实反映原则。要真实、准确、客观地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三)处置减损原则。不良贷款形成以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四)损失补偿原则。基层信用社应根据自身贷款风险的大小,有计划地逐步提高风险拨备水平,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农村信用社所有不良贷款的管理。

第二章 不良贷款管理的组织

第五条 不良贷款管理工作,实行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四级管理,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本级不良贷款的管理、处置、监测和分析工作。

第六条 省联社风险管理部负责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制度的制订,不良贷款的清收、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检查;负责对各市联社、办事处、部分县级联社不良贷款监测、分析和考评工作;负责对辖内各社进行相关政策指导和培训。 第七条 各市联社、办事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辖内不良贷款管理、指导和处置工作,负责对县级联社不良贷款监测、分析和考评工作。

第八条 县级联社风险管理部门是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和处置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内不良贷款管理、指导和处置工作,负责对基层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和考评工作。 第九条 基层信用社负责对本社内的不良贷款的管理、监测、清收与转化工作。

第三章 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 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的不良贷款是指《贷款通则》中所规定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

(一)逾期贷款是指按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二)呆滞贷款是指超过借款合同规定期限(含展期后到期)1年(含)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1年,但借款人被依法撤消、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或虽未被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活动已停止;或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不含呆账贷款)。

(三)呆账贷款是指: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宣告死亡,并取得了医院或公安局出具的死亡证明,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保险公司或有关政府部门出具的重大事故和灾害鉴定证明、保险赔偿金证明的,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

4.贷款人依法处置抵押物、质押物所得价款不足补偿抵押、质押贷款部分,有法院裁决书及抵押(质)物拍卖的《拍卖转让合同书》;

5.贷款本金逾期1年,信用社向法院申请诉讼,经法院裁判后仍不能收回的贷款,或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但经有关部门认定,借款人或担保人事实上已经破产、被撤销、解散在2年以上,进行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

6.借款人依法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处理的财产不足归还所欠贷款,又无另外债务承担者,确认无法收回的贷款;7.其他经国务院批准核销的贷款。

第十一条 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五级分类)的后三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一)次级类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已经出现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

(二)可疑类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付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造成较大损失。

(三)损失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第十二条 不良贷款必须按照分类标准严格认定,以保证不良贷款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不良贷款由信贷管理部门进行认定,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与处置。

第四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十四条 依据不良贷款的认定结果,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的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本社贷款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

第十五条 调查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察、核实资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终结机构等方式进行。

第五章 不良贷款的管理

第十六条 根据不良贷款的回收潜力及损失率的高低,按四级分类对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实行分类管理;按五级分类对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七条 按照不良贷款的形成时间、占用形态,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实行专人管理,并定期与会计报表核对,保证不良贷款数据准确。

第十八条 做好不良资产的档案管理,确保不良资产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做到一户一档,统一管理。不良资产的档案材料应包括:借款借据、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催收通知单、抵质押物清单、同意抵(质)押的书面证明、贷款发放时的申请、审批材料等。以上资料如缺失,追究信用社主任及经办员责任。

第十九条 落实不良贷款责任,对于2000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落实清收责任,实行岗位清收,即现任管片信贷员为清收责任人,按照分期划段、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不良贷款形成时间的长短、清收的难易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收措施。对于2000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实行责任清收即指定责任人负责清收。如因信贷人员发放冒名贷款、虚假抵押、放宽贷款审批条件发放关系贷款,造成贷款主体和要素不合法的,以及违规跨区、越权、逆程序发放贷款等情况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逐笔列出清单,建立台账,落实责任人,进行责任清收,限期收回。对于在期限内未能收回责任贷款的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联社将给予纪律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信贷人员应当在短期贷款到期七日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一个月之前,向借款人发出《贷款催收通知书》,催收通知单由借款人、担保人同时签字盖章,签署回执。信用社按信贷员逐人建立催收通知单台账,由信用社指定专人管理,并负责对应催收的贷款清单及时提供给信贷员。确保诉讼时效和担保时效。

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应当及时筹备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贷款展期手续:

(一) 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借款人主动到信用社签订还款计划的;

(二) 因贷款期限确定不合理,不能满足一个正常的生产经营周期,借款人有物资保证,借款人提出展期申请并主动签订还款计划的;

(三) 因市场、价格、运输等原因,造成产品不能按计划销售,借款人有物资保证但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有困难,借款人提出展期申请并主动到信用社签订还款计划的;

第二十二条

贷款到期后未归还,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转贷手续:

(一)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借款人偿还部分贷款本息,在完善贷款手续后可以办理转贷;

(二) 贷款经清查,重新落实债权债务的,借款人无法归还全部贷款本息的,完善贷款手续后可以办理转贷;

(三) 对补办、充实合法的贷款抵押、担保手续后,可以办理转贷;

(四) 有易变现的合法贷款抵押物后,可以办理转贷手续。

第六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二十三条 依据不良贷款的认定结果,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的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本社贷款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

第二十四条 调查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察、核实资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终结机构等方式进行。

第七章 不良贷款的处置

第二十五条

不良贷款的处置是指在对不良贷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清收、转化和处置,最终实现不良贷款的回收和减损。

第二十六条 不良贷款的处置原则:

1、坚持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

2、坚持灵活处置的原则。

3、坚持清收、重组转化、保全等处置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处置不良贷款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十七条 不良贷款的清收方式:现金收回、重组转化、保全、以资抵债、借新还旧、优质资产置换、风险代理、打包出售。

1、现金清收。现金清收是不良贷款处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不良贷款本息进行追偿、处置并最终收回现金的行为。主要方式有账户扣收、正常催收、协议清收、诉讼清收、破产清算等。

2、重组转化。即对重组价值大于清算价值的不良贷款,以债务人资产重组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分立、合并、股份制等方式,由债权人通过与重组后承债人签定还款承债协议、重新办理贷款手续,实现不良贷款由高风险向低风险或正常贷款的转化。

3、保全。是指在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已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落实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主要方式:原悬空或有法律纠纷的贷款重新落实了合格的承贷主体;原担保手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贷款或原不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重新办理了合法的担保手续;原已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了诉讼时效。

4、以资抵债。即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券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经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形式代为偿还债务,经信用社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信用社债权的行为。实施以资抵债应优先选择易报纸、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置回收入账,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以资抵债的标准按《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抵债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5、借新还旧。为保全资产,在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贷款担保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的前提下,发放新贷款,收回旧贷款方式。

6、优良资产置换。是指运用行政力量化解村级债务、财政借款,对各级政府承贷、担保或干预的贷款,积极寻求用政府的优良资产进行置换的途径。县、乡政府部门、村级组织分别拿出优质资产置换信用社的不良债权,优质资产以土地、房屋、林地以及有公益性设施收费的项目为主,拿出的优良资产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额度。

7、风险代理。指根据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约定,委托人暂不支付代理费用,只支付诉讼费、执行费、保全费用等,待其债权实现或其他委托事项完成后,向受托人支付约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代理费的代理形式。

8、打包出售。对呆滞不良贷款或抵债资产按性质打成大小不同的包,实行招标清收,或拍卖债权,或引进外资集中处置的方式。

第二十八条 新增不良贷款要认真调查其形成原因,如因经办人员违章操作发放贷款形成不良,联社追究经办员、信用社主任责任。如因自然灾害、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贷款形成不良的,制定清收措施,限期收回。

1、实行催收通知单回执制度,信贷员当面向借款人、担保人送达催收通知单,借款人、担保人签字盖章后信用社将回执存档,保证贷款时效。

2、坚持定期以还本、收息,或签定还款协议等方式,督促借款人履行义务,保证贷款时效。

3、催收确实无法收回现金的贷款,根据借款人资产情况、还款能力情况,可采取以资抵债、保全的方法进行清收。

4、提出诉讼或仲裁,保证贷款时效。

第二十九条 不良贷款的回收应严格按照先本金后利息的原则,据实入账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条 不良贷款清收实行奖励清收。

(一)奖励标准及范围:

1、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的1996年底以前形成的呆滞、呆账类贷款本息,呆滞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15%、呆账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20%奖励。

2、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的1997至1999年底年底形成的呆滞、呆账类贷款本息,呆滞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10%、呆账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15%奖励。

3、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的已经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本息,呆滞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20%、呆账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25%奖励。

4、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已核销的呆账类贷款本息,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30%奖励。

(二)奖励对象。奖励对象是指在清收工作中清收成绩突出、全部或超额完成清收任务的清收人员。

(三)对于负有责任清收任务的清收人员不予奖励。

(四)信用社根据清收工作实际完成情况,合理分配奖金, 不得挪用。

(五)信用社以外人员、机构参与清收不良贷款,符合奖励范围的,扣减清收费用后,参照奖励标准给予奖励。第八章 不良贷款的监测与检查

第三十一条 信贷管理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统计、汇总和移送不良贷款分类数据。 第三十二条 风险管理部门对本级不良贷款余额增加和不良贷款率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监测。

第三十三条 不良贷款考核。风险管理部门按照联社经营考核办法,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和处置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重点为整体不良贷款的控制和不良贷款的收回情况。

第三十米条 不良贷款的检查监督。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不良贷款的管理与日常的监督检查;稽核部门负责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的合规性进行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不良贷款形成及处置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或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推荐第8篇: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宁夏珑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公司风险管理的需要,规范不良贷款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确保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系指按本公司《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划分为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

第三条 不良贷款管理是根据不良贷款的内在特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贷款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置,包括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预案管理、方案实施和监测检查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 不良贷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反映原则。要真实、准确、客观的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二)处置减损原则。不良贷款形成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贷款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三)损失补偿原则。要按照损失程度对不良贷款提取风险拔备,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

(四)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司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客户不良贷款。

第二章 不良贷款分类与认定

第六条 风控部要根据贷款风险的变化情况对不良贷款分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并按月统计和汇总。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可疑、损失三大类,进行监测报告;按照贷款十二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级五级,进行细分管理。

第七条 按照风险报告制度的要求,对不良贷款提取贷款损失准 备,真实反映贷款质量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对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要估算损失,按季足额计提专项准备,并及时消化。

第八条 不良贷款由风控部认定,并由风控部进行管理与处置。 对正常贷款转入不良贷款的,要实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

第九条 要完善贷款移交手续与管理程序。经认定后的不良贷款,信贷管理部应在一个月内移交到风控部管理。在交接贷款时,信贷管理部要提交不良贷款移交清单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处置建议报告。风控部要对照清单对不良贷款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抵(质)押时效、执行时效等进行审查,对有瑕疵的,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要对不良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和抵(质)押品以及保全的资产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查,在交接完毕后一个月内,风控部要撰写《贷款客户交接情况报告》总结报告交接、客户经营、资产负债、贷款发放以及催收,抵(质)押品等情况以及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移交后不良贷款的分类认定与调整由不良贷款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审定。

第三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十条 依据不良贷款认定结果,风控部应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 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我公司贷款情况,贷款保证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揭示不良贷款的清收潜力。

第十一条

全面调查原则上每半年一次,对新转入不良贷款应于移交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对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情况的客户应随时调查更新。调查可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查,核定生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中介机构等形式进行。

第十二条 在调查基础上对不良贷款进行估值,即依据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期限、形态和担保情况,综合考虑不良贷款客户属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市场环境、级差地租等因素,采用模型测算、估值调整和审批要求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科学、公证评估(具体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按照有关估值办法,逐户测算不良贷款预计收回金额和受偿比率,在此基础上,测算不良贷款整体回收额和受偿率;结合本公司不良贷款历史处置情况和回收率,预测未来处置趋势,为制定不良贷款处置策略和计划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不良贷款估值结果应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资产负债的增减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同时,不良贷款评估价是实施处置的重要参

考,处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调查信息和估值结果经审查核实后,要将有关数据资料及时登录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有关规定,做好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维护工作。

第十六条 不良贷款调查数据及估值信息是本公司商业秘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第四章 不良贷款细分管理

第十七条 根据不良贷款回收潜力及损失率高低,对次级类(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类(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类(损失级)贷款实行细分管理。

第十八条 对次级类贷款要重点监控企业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关注客户重大经营情况变化,防范关联企业风险,积极对借款第二还款来源进行清偿与保全,加强贷款抵(质)押管理和对贷款保证人的监控,确保抵押担保的足值与有效,次级类客户是处置的重点目标客户群。

第十九条 对可疑类贷款要密切关注客户、保证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资产的查证和保全,积极运用各种手续开展清收处置。

第二十条 对损失类贷款要边清收边完善核销手续,损失核销后要按规定进行账销案存管理,对确实难以回收,且符合核销条件的损失类贷款,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流程组织申报呆账核销;对不符合核销条件的应尽量清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对已核销贷款,要严格账销案存进出管理系统,加强已核销贷款的追索、考核和核算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立不良贷款项目经理制度,依据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对不良贷款按户进行名册管理,细化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实行量化考核。

第五章 不良贷款处置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不良贷款处置是指在对不良贷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清收、转化和处置,最终实现不良贷款减损和回收,要全面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管理,采取各种保全措施,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速度,防止不良贷款的价值贬损。

第二十三条 要按照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根据预计损失率大小,处置时效性高低,处置难易程度,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争取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第二十四条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包括现金清收、以物抵债、重组转化和呆账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 现金清收。现金清收是不良贷款处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不良贷款本息进行追偿、处置并最终收回现金的行为,主要方式有:以账户扣取、正常催收、协议清收、诉讼清收、破产清算等。

第二十六条 以物抵债,即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情况,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我公司与债务人、担保人、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

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我公司债权的行为。实施以物抵债应优先选择易保值、易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置回收入账,并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第二十七条 重组转化。即对重组价值大于结算价值的不良贷款,以债务人资产重组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分立、合并、股份制等形式,由债权人通过与债务人签定还款免息协议,调整贷款条件等手段,对不良贷款实施重组,以控制、转化或降低债权风险。

第二十八条 呆账核销。即对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均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按照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利用呆账准备金予以冲销。呆账核销必须逐户,逐级审核和审批。报批时应确定不良贷款符合核销认定条件,并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核销后要对外保密,并坚持账销案存,继续追索。

第二十九条 不良贷款处置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处置进度,降低处置损失,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可采取多种创新方式开展不良贷款处置。

第三十条 不良贷款处置实行预案管理制度。即根据不良贷款调查估值和细分结果,按照不同区域、行业、形态等,对不良贷款进行分配组合、制定全面处置策略和分户处置预案。

第三十一条 处置策略设计。在对不良贷款所处的区域、市场与信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全盘的清收处置规划,根据不良贷款的分布、归属、性质等特征,制定分类、分区、分属的清收处置策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有步骤、有重点的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计划。

第三十二条 处置预案制定。依照调查和资产估值信息,因户施策,制定不良贷款重组转化或清收处置预案,按照对风险趋势预测,确定处置的缓急程度和先后次序,根据不良贷款细分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清收处置措施。

第三十三条 处置预案审批。按照处置损失金额大小和损失率的高低,对处置预案实行授权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查条件、程序和权限,对处置预案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重点审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合规性。

第三十四条 处置预案调整。建立处置预案管理责任制,对处置预案进行动态管理,保证预案管理的连续性。要根据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率、处置方式、处置时间延期等情况,及时调整处置预案并重新报批。

第三十五条 处理方案实施。要严格按照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和处置时限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要形成领导挂帅,层层督导、责任落实的预案执行工作机制,处置完毕后要对处置结果和进度进行评价。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的款项应严格按照先本金后利息顺序,据实入账并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六条 案例分析。在清收处置过程中要注意采集不良贷款重要信息,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分析,并根据处置金额、回收率、处置方式等的不同,及时对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处置的经验,全面分析损失原因,揭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十七条 风险防范。各项处置业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落实呆账核销,以物抵债的处置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禁一切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完

善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处置、防范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六章 不良贷款监测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 不良贷款统计监测

(一)信贷管理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统计和拔送不良贷款分类数据。

(二)风控部对公司不良贷款增减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监测,全方位监测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对不良贷款诉讼时效、客户动态变化以及预案处置与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不良贷款客户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不良贷款处置的可能机会以及潜在风险。要对不良贷款实行逐笔、实时监控,对重点机构和客户进行直接监测。

第三十九条 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风控部负责按月组织不良贷款分析报告,信贷管理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提交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不良贷款基本情况,地区和客户结构情况,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情况,新发放贷款质量情况,新发生不良贷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及典型案例,对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的预测,贷款损失及风险拔备的变动情况,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意见等。分析报告应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原因分析全面深入、趋势分析合理、科学、措施及时、有效。

第四十条 不良贷款考核

按照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工作进行考评。考核

重点为整体不良贷款水平的控制和不良贷款的回收情况,即以不良贷款率指标考核总体资产质量,以不良贷款清收率指标考核不良贷款回收水平,以不良贷款迁徙率指标(包括正常、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和可疑贷款迁徙率三项指标)考核风险结构状况,以贷款拔备覆盖率指标考核风险抵补能力等。

根据以上指标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工作进行专业考核并实施奖惩。 第四十一条 不良贷款档案管理,要及时将不良贷款管理档案进行归档,做到一户一档,统一管理。不良贷款管理档案除全部原始档案外,还包括不良贷款交接、调查、评估、处置、损失核销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及责任人认定与处理材料。不良贷款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权证类和要件类档案,要根据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档案资料,保证不良贷款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第四十二条 检查监督

风控部负责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的日常监督检查,风控部负责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进行合理化审计,总经理负责对不良贷款形成及处置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对票据融资业务的不良资产管理,可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0一0年九月十五日

推荐第9篇:不良贷款管理制度

宁夏品元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公司风险管理的需要,规范不良贷款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确保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系指按本公司《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划分为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

第三条 不良贷款管理是根据不良贷款的内在特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贷款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置,包括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预案管理、方案实施和监测检查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 不良贷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反映原则。要真实、准确、客观地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二)处置减损原则。不良贷款形成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三)损失补偿原则。要按照损失程度对不良贷款提取风险拨备,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

(四)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政策及总行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客户不良贷款。 第二章 不良贷款分类与认定

第六条 风控部要根据贷款风险的变化情况对不良贷款分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并按月统计和汇总。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可疑、损失3大类,进行监测报告。按照贷款12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级5级,进行细分管理。

第七条 按照风险拨备制度的要求,对不良贷款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真实反映贷款质量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对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要估算损失,按季足额计提专项准备,并及时消化。

第八条 不良贷款由风控部进行认定,并由风控部进行管理与处置。对正常贷款转入不良贷款的,要实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

第九条 要完善贷款移交手续与管理程序。经认定后的不良贷款,经营部应在1个月内移交到风控部管理。在交接贷款时,经营部要提交不良贷款移交清单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处置建议报告。风控部要对照清单对不良贷款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抵(质)押时效、执行时效等进行审查,对有瑕疵的,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要对不良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和抵(质)押品以及保全的资产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查。在交接完毕后1个月内,风控部要撰写《贷款客户交接情况报告》,总结报告交接、客户经营、资产负债、贷款发放以及催收、抵(质)押品等情况以及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移交后不良贷款的分类认定与调整由不良贷款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审定。

第三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十条 依据不良贷款认定结果,风控部应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我行贷款情况、贷款保证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揭示不良贷款的清收潜力。

第十一条 全面调查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对新转入的不良贷款,应于移交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对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情况的客户应随时调查更新。

调查可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查、核实资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中介机构等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 在调查基础上对不良贷款进行估值。即依据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期限、形态和担保情况,综合考虑不良贷款客户属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市场环境、级差地租等因素,采用模型测算、估值调整和上级行审批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良贷款价值进行科学、公正评估(具体估值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按照有关估值办法,逐户测算不良贷款预计回收金额和受偿比率;在此基础上,测算不良贷款整体回收额和受偿率;结合本行不良贷款历史处置情况和回收率,预测未来处置趋势,为制定不良贷款处置策略和计划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不良贷款估值结果应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资产负债的增减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同时,不良贷款评估价是实施处置的重要参考,处置时可

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调查信息和估值结果经审查核实后,要将有关数据资料及时登录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有关规定,做好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维护工作。 第十六条 不良贷款调查数据及估值信息是本行商业秘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第四章 不良贷款细分管理

第十七条 根据不良贷款回收潜力及损失率高低,对次级类(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类(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类(损失级)贷款实行细分管理。

第十八条 对次级类贷款要重点监控企业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关注客户重大经营情况变化,防范关联企业风险,积极对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进行清偿与保全,加强贷款抵质押管理和对贷款保证人的监控,确保抵押担保的足值与有效。次级类客户是处置的重点目标客户群。

第十九条 对可疑类贷款要密切关注客户、保证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资产的查证和保全,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开展清收处置。

第二十条 对损失类贷款要边清收边完善核销手续,损失核销后要按规定进行账销案存管理。对确实难以收回且符合核销条件的损失类贷款,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流程组织申报呆账核销;对不符合核销条件的应尽量清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对已核销贷款,要严格账销案存进出管理手续,加强已核销贷款的追索、考核和核算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立不良贷款项目经理制度。依托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对不良贷款按户进行名册管理,细化工作指标,落实管理责任,实行量化考核。

第五章 不良贷款处置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不良贷款处置是指在对不良贷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清收、转化和处置,最终实现不良贷款减损和回收。各行要全面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管理,采取各种保全措施,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

第二十三条 要按照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根 据预计损失率大小、处置时效性高低、处置难易程度,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争取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第二十四条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包括现金清收、以物抵债、重组转化和呆账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 现金清收。现金清收是不良贷款处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不良贷款本息进行追偿、处置并最终收回现金的行为。主要方式有以账户扣收、正常催收、协议清收、诉讼清收、破产清算等。

第二十六条 以物抵债。即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我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我行债权的行为。实施以物抵债应优先选择易保值、易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置回收入账,并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第二十七条 重组转化。即对重组价值大于清算价值的不良贷款,以债务人资产重组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分立、合并、股份制等方式,由债权人通过与债务人签定还款免息协议、调整贷款条件等手段,对不良贷款实施重组,以控制、转化或降低债权风险。

第二十八条 呆账核销。即对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均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按照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利用呆账准备金予以冲销。呆账核销必须逐户、逐级审核和审批,报批时应确定不良贷款符合核销认定条件,并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核销后,要对外保密,并坚持账销案存、继续追索。

第二十九条 不良贷款处置可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加快处置进度,降低处置损失;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可采取多种创新方式开展不良贷款处置。

第三十条 不良贷款处置实行预案管理制度。即根据不良贷款调查、估值和细分结果,按照不同区域、行业、形态等,对不良贷款进行分配组合,制定全盘处置策略和分户处置预案。

第三十一条 处置策略设计。在对不良贷款所处的区域、市场与信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全盘的清收处置规划;根据不良贷款的分布、归属、

性质等特征,制定分类、分区、分属的清收处置策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计划。

第三十二条 处置预案制定。依照调查和资产估值信息,因户施策,制定不良贷款重组转化或清收处置预案;按照对风险的趋势预测,确定处置的缓急程度和先后次序;根据不良贷款细分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清收处置措施。

第三十三条 处置预案审批。按照处置损失金额大小和损失率的高低,对处置预案实行授权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查要件、程序和权限,对处置预案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重点审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时效性及合规性。 第三十四条 处置预案调整。建立处置预案管理责任制,对处置预案进行动态管理,保证预案管理的连续性。要根据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率、处置方式、处置时间延期等情况,及时调整处置预案并重新报批。

第三十五条 处置方案实施。要严格按照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和处置时限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要形成领导挂帅、层层督导、责任落实的预案执行工作机制;处置完毕后要对处置效果和进度进行评价。

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的款项应严格按照先本金后利息的顺序,据实入账并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六条 案例分析。在清收处置过程中要注意采集不良贷款重要信息,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分析,并根据处置金额、回收率、处置方式等的不同,及时对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处置的经验,全面分析损失原因,揭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十七条 风险防范。各项处置业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 落实呆账核销、以物抵债的处置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禁一切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完善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处置,防范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六章 不良贷款监测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 不良贷款统计监测

(一)经营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统计和报送不良贷款分类数据。

推荐第10篇:不良贷款 文档

:改革的历史包袱、政府的不当干预、农信社内部管理混乱、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等因素使得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制约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等因素使得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建立清收约束激励机制、以行政手段清收涉党政部门贷款、运用集体资产清收村集体不良贷款等措施来化解已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不良贷款监测机制、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等措施来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现状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一直是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重大难题。2003年起,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其支持“三农”的能力,中央银行采用专项票据和再贷款的形式向积重难返的农村信用社注入巨额资金,用以置换其不良贷款,以期达到“花钱买机制”的效果。截至2008年年末,专项票据兑付进度已达到90%以上,累计兑付票据1530亿元。中央银行的注资,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根据中央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自2003年启动注资改革以来,按照四级分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逐年下降,2003年至2008年,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059亿元、4525亿元、3256亿元、3033亿元、2883亿元、2965亿元。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从29.4%下降到7.9%。

2009年8月5日,中央银行又发布了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披露,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6万亿元、4.5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1.9%,与2002年末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6月末,全国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2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和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5%和96%,与2002年末相比,分别提高了5个和l5个百分点。按贷款四级分类ISl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203亿元和7.2%,与2002年末相比,分别下降1994亿元和30个百分点。尽管纵向来看,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显著下降。然而,横向比较的结果却表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然相当高。2009年7月17日,银监会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181.3亿元,不良贷款率1.7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63.5亿元,不良贷款率1.99%。因此,农村信用社仍需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改善资产质量。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

1、改革的历史包袱

“北京大学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课题组”成员2005年8月对山西尧都农村信用联社的调研结果表明,在改革初期,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明显提高。1996年9月份的不良贷款率比1996年末低近10个百分点,尧都信用社承担了“行社脱钩”后农行的大量不良贷款。1999年前后,信用社不断对城市信用社和农金会进行吸收改造,这时期的不良贷款率也大幅上升。这些数据验证了历史包袱对农信社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表明了农信社在一定程度上支付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成本,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成本。

2、政府的不当干预

一方面,地方政府用行政干预指令贷款支持乡镇企业,盲目上项目,而这些仓促上马的项目一旦亏损或破产,农村信用社就不得不承担相应的成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及乡村委员会的集体贷款积欠利息,到期不偿还本金,从而形成不良贷款。一项对安徽省来安县9个乡镇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进行的调查表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为6934万元,占信用社贷款总额29113万元的23.8%,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良贷款2596万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37.4%。人民银行万州中心支行组织对辖内9个区县的农村信用联社村集体贷款管理情况的专题调查表明,9个区县的3300个行政村中,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行政村达780个,占24%,而9家农村信用社村集体不良贷款占比则高达80%以上。

3、农信社内部管理混乱

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贷款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导致信贷资产持续恶化,旧的不良贷款无法收回,新的成倍增长。据调查,一些农村信用社机构主任与员工、临柜人员与信贷人员、信贷人员与信贷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流于形式,事实上形成农户小额信贷发放“一手清”。同时,农村信用社缺乏核查农户信用信息及身份信息的有效手段,贷款担保方式单一。被调查的l9家农信社,采用保证方式担保的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7.5%。其中,个人对个人保证的贷款额占保证贷款总额的比例为76.6%。而个人对个人提供贷款担保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少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有相互保证的情况;单笔1O万元以上的自然人大额贷款占个人对个人保证贷款总额的50%以上。由于保证实际失效或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使得保证贷款存在较高的风险隐患。

4、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农村信用社部分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根本不了解贷款合同到期后保证合同只在半年内有效的法律常识,大多并未要求保证人补签保证合同,使得原有保证贷款演变为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邵阳县、新邵县和武冈市6家农村信用社共有1076笔共计2564万元的保证贷款属于此类情况,占保证贷款总额的28.5%。同时,一些信贷人员分不清连带责任保证(可向保证人或被保证人任意一方追索)与一般责任保证(在被保证人无力清偿情况下再追索保证人)的区别,虽然签订的是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但都只当一般责任保证来对待。由于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使得很多本可收回的贷款演变为不良贷款。

三、解决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对策

(一)化解已形成的不良贷款

1、建立清收约束激励机制

建立清收不良贷款的约束激励机制,将清收不良贷款与农村信用联社、基层信用社主任的业绩考核和工资分配挂钩,定期兑现奖惩,加大清收力度。通过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作为竞聘上岗、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将信贷人员工资收入与清收不良贷款联系起来,允许农村信用社适当提高清收不良贷款本息的手续费提成标准等手段,提高信贷人员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有效激励农村信用社人员清收贷款。

2、以行政手段清收涉党政部门贷款

农村信用社要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之机,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把清收党政职能部门和公务员自贷、担保、介绍贷款作为政府形象建设的内容,借助行政力量,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纪、政纪为手段,推进涉党政部门贷款的清收。对公务员自借、介绍、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责成在期限内偿还贷款本息。对政府职能部门自借、担保和行政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分清、落实责任进行清收。

3、运用集体资产清收村集体不良贷款

充分运用村集体资产清收村集体不良贷款,减少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一是通过代管出租收贷。积极与政府部门、村委会协商,以代管出租村集体有房屋、池塘、林地、果园等资产方式,将租金收入归还贷款本息。二是通过拍卖经营权收贷。深入摸清村集体现有资产状况,争取将“机动地”、“三荒地”、水利设施等经营权交由农村信用社公开拍卖,以拍卖收入偿还贷款本息。

(二)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1、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一是要完善以审贷分离为核心的风险约束体系。贷款审查委员会要按照贷款“三查”原则,严格审查新增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落实担保和有效抵押。审查委员会对贷款决策要进行集体审批,减少决策失误,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使风险在贷款前得到控制。

二是要落实责任追究制。每一笔贷款必须事前签订贷款第一责任人责任书,落实风险责任,贷款形成不良后,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第一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要加强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联社业务管理部门要根据信用社的经营规模、经营实力和经济效益,实施不同程度的授权。对高风险业务上收审批,低风险业务下放管理。授权、授信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定期调整和期间调整。制定合理可行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建立不良贷款监测机制

农村信用社对贷款余额要进行全方位监测,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一是为各项贷款建立监测台账,为每一个客户建立经济档案,掌握好企业客户法人代表的经济状况和企业主管部门的资产情况,掌握个人客户的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收人情况等,以便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达到及时还贷目的。二是做好不良贷款的月末、季末预测工作,提前对当月、季末不良贷款余额、结构、清收情况进行预测,针对变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把握清收进度。三是对不可抗拒因素形成的新的不良贷款,经核查认定后,允许信用社在每年计提的呆帐准备的范国内当年消化,双呆贷款科目年内不留余额。四是对因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新增不良资产。除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外,经核查认定后,属无法追回的可纳入当年呆帐核销计划,仍可追偿的可暂时上划联社集中管理,进行继续追偿。

3、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首先,农村信用社要想方设法引进一批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善于开拓农村市场和经营管理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其次,农村信用社要着力培养一批善于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农村金融形势分析、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农村金融高新技术运用等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最后,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以脱产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等相互补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干部员工业务素质。总之,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优秀金融人才,多方面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来提高经营管理和防范控制风险的能力,减少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第11篇:不良贷款汇报

不良贷款考核情况汇报

一、考核方法

我行当前不良贷款主要分两块考核,第一块为往年不良贷款考核,根据每年形成的不良贷款减去每年的容忍度金额进行相应比例扣款或其他处罚(超过容忍度20万为领取生活保障,容忍度一般为贷款日均余额的千分之五)。第二块为当年新增不良贷款考核,考核方法与往年类似,但本年当年新增不良贷款暂未考核(当年不良贷款容忍度暂未算出)。两项考核只要不良贷款金额全部压降至容忍度内,所扣款项基本可以返还。

二、3月考核情况

3月份往年不良贷款考核中,共有68位员工超过容忍度而被处罚(除去已调离客户经理岗位、已停岗或实际已不在岗的客户经理如周旭、唐军、蔡猛、吕良余、张文、刘宏亚、李伟、童耀辉、张云、涂宏娟、高金龙、凌军,倪成军,实际被处罚的有55位在岗客户经理)。其中领取保障工资员工为37位(在岗客户经理为26位),扣款1000元以上的为14位,扣款1000元以下的为17位。

三、扣款分析

往年不良贷款考核中涉及到2014年形成不良处罚的占大多数,2014年以前形成不良处罚只有四十几位在岗客户经理,且大多数扣款金额较小,对平时生活并不造成太大负担。

四、考核原因

总行考核往年不良贷款主要为了加大往年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如果减少扣款或不扣款会造成客户经理放手不管,只有资产经营中心单独清收的局面出现。

第12篇:不良贷款抬头

不良贷款抬头

统计数据显示,从已经发布2013年度业绩报告的12家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这12家银行2013年新增不良贷款总额达到了763.18亿元,较2012年新增的303亿元增加460.1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51.87%,不良贷款的新增规模和增长压力加大。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是不良贷款“重灾区”

从12家银行年报披露来看,2013年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重灾区”依旧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两大行业领域。

工商银行数据显示,该行2013年制造业不良贷款达到270.54亿元,新增不良贷款46.12亿元,不良率为1.82%,较上一年上升0.21个百分点;而批发和零售行业不良率更高达3.4%,较上一年增加1.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额为267.39亿元,新增125.53亿元。“批发和零售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部分批发领域企业资金紧张,零售企业收入和利润下滑。”工行相关人士分析称,制造业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受国内投资和出口增速趋缓、产能过剩压力增加、市场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纺织等行业运行压力大。

招商银行的年报显示,该行不良贷款增量77.43%也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两个行业。

标准普尔银行业分析师廖强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可能会存在三波:一是出口部门产业整合产生的坏账,2014年预计有明显的改观;二是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是未来2~3年不良贷款出现的重要领域;三是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良贷款集中发生可能更晚出现。

长三角是不良贷款高发地

银行高管们对于长三角的情感想必非常复杂。一方面,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仍然是各家银行需要重点经营区域;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该地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已传递到银行业。

以建行为例,年报显示,建行在长三角的五家一级分行的贷款及垫款余额在全行占比为20.74%,而不良贷款却占了全行的48%,而在2012年,该比重也只有44.15%。也就是说,建行在长三角的贷款只占全行五分之一,但不良贷款余额却占了全行近一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建行在长三角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08.44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29%。可以说,建行的长三角地区资产质量在建行压力最重。

同样的问题工行未能幸免。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工行在长三角的四家一级分行不良贷款出现“三升”:不良贷款余额为225.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9%、占全行不良贷款比重为 24.09%,而在上年这三个数据分别为:154.65亿元、0.80%、20.74%。

传统大行的情况不妙,经营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在长三角地区所受的“伤”也不轻。

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中,长三角区域在全行中占比就高达52.93%,不良率为2.22%,而2012年占比只有43.04%,不良率为1.24%。2013年招行的不良贷款增量中,有73%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海西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贷款不良率从1.05%增至1.81%。截至2013年末,民生银行134.0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中,就有53.33亿元来自于华东地区,占比达39.79%。尽管平安银行2013年对长三角地区资产质量予以了重点关注,并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但该行当年新增逾期贷款还是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该行有关人士称,这主要受该地区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降和上海钢贸行业贷款风险集中暴露等影响导致。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行2013年不良贷款仍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

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

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压力大增,促使银行大手笔处置不良贷款。2013年末,12家银行中,仅兴业银行一家不良核销同比减少2.34亿元至8.97亿元,其他11家银行则大幅加大不良核销的力度。其中,不良核销上百亿的有3家银行,包括工行核销165亿元,规模较2012年提高近90亿元。此外,建行和交行的不良核销分别达到118.68亿元和118.1亿元。

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银行不良贷款压力增加,银行肯定是希望能够多核销不良贷款。银行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为了控制不良率的过快上升,也可以让银行财务报表更好看;其次是银行不良贷款新增压力加大,存量不良贷款的核销也是为未来几年新增不良核销减压;第三则是不良贷款核销可以释放出一部分拨备回归利润。

廖强分析称,银行不良核销力度增大的原因很简单,不良贷款快速增长,为了避免不良率增长过快,银行有意愿去核销,从而控制不良贷款。银行也有能力去核销不良贷款,其拨备还是很高的。而且把一部分历史坏账核销掉,是银行一直想做的事情。

2013年,财政部制定出《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版)》,放宽了金融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的标准。该办法已经于今年年初下发,业内认为,这将促进银行在今年加大不良贷款核销的力度。

难控的不良贷款

上市银行陆续公布的2013年报显示,不少商业银行在2013年加速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同时从2013年开始,不良贷款余额以及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不良贷款规模处于上涨趋势。2014年情况并没好转,仅前两个月,新增不良贷款已达到600多亿元,预计第二季度将涌现更多不良贷款。

监管层也看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趋势,在年初监管工作会议中,也要求着重防范风险。同时,银监会也要求地方银监局在抓好共性的风险防控之外,还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研究一些本地区有突出表现的区域性、行业性以及单体性风险的防控,如光伏、钢贸、煤业等。

有专业人士针对提前收贷问题表示,如果稍微有些风险,银行都争先收回贷款,那么企业必死无疑。如果在出现问题时,稍微支持一下,企业可能就撑过去了。这些也只能看各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以及预判能力。

针对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问题,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到,要防止“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同时,在指导意见中也特别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平台、房地产和钢贸等重点领域、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地区以及集团客户和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排查与防控,加强对表内外业务和系统内外业务风险传递的监控。要严格贷款质量分类标准,充分揭示信贷风险。不要通过移至表外等方式掩盖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的控制难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美国华尔街的金融精英足够优秀,但银行的优质客户毕竟有限,加之在美联储放水的背景下,银行为了把钱放出去,就降低贷款标准。中国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就必须管住源头,让错误配置的产能该淘汰就淘汰,以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银行不能再放水了。

第13篇: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办法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力度, 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指四级分类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及其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

第三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遵循因地制宜、规范管理、有效运作,严格考核、绩效挂钩的原则。

第二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标准

第四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

第五条 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以货币资金净收回。清收的标准为:

(一)以现金、银行存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二)票据兑付或贴现后、有价证券变现后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三)抵债资产以租赁、拍卖、变卖等方式获取货币收入,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四)确需自用的抵债资产,按信用社购建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经折价入账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第六条 不良贷款盘活是指通过债务重组、注入资金等方式;增强债务主体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盘活的标准为(必须同时符合):

(一)债务主体合格,借贷关系因此正常。

(二)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有净利润或较以前亏损大幅下降。

(三)借款人按时支付当期利息,落实贷款本金及原欠利息还款计划并按期偿付。如有新增贷款,必须按期还本付息。

(四)有足值有效的抵押、保证担保。

(五)贷款形态由不良转为正常。

第七条 不良贷款保全是指在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已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落实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保全的标准为:

(一)原悬空或有法律纠纷的贷款重新落实了合格的承贷主体。

(二)原担保手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贷款或原不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重新办理了合法有效的担保手续。

(三)已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了诉讼时效。

第八条 不良贷款以资抵债是指在依法收贷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产,用于抵偿贷款本金和利息。

第三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组织实施

第九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采取责任清收、岗位清收和集中清收相结合,以岗位清收为主的方式进行。责任清收是指能够确定具体责任人,并负有终身清收责任的贷款;岗位清收是指信贷人员对包片辖区内负有岗位清收责任的贷款;集中清收是指信用社以分社为单位或将清收管理人员划分若干小组对负有清收责任的贷款。

第十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人员主要是指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或造成不良贷款的主观责任人。 第十一条 清收管理权限:

(一)依法起诉权限由公司按照法律事务授权范围执行。

(二)盘活不良贷款,按照信贷授权和信贷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在不良贷款清收管理过程中,对有弄虚作假、违规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流失等行为的工作人员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以资产损失量最小化为目标,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力求实效。

第十四条 依法催收和保全信贷资产。依法收贷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明晰、诉讼时效有效、借款人确有可执行财产的不良贷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催收:

(一)无担保人的借款,贷款人应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二)有担保人的主债权,贷款人应向人民法院起诉借款人、保证人。

(三)贷款人可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抵销权和不安抗辩权。

(四)贷款人可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借款人破产。

(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贷款人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申请生效的法律文书(如:支付令、判决书、调解书等)。对无效担保贷款,补办有关手续,重新确定担保方式和签订担保合同。对已失去诉讼时效或超过保证期限的贷款,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重新恢复诉讼时效或延续保证期限。

第十五条 借助社会力量清收。

(一)对逃废悬空信用社债权严重,诚信极差的企(事)业单位,可通过人民银行、新 闻媒体,采取联合制裁、发布黑名单、公告、公开曝光等方式清收。

(二)对从事社会公共事业、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企业不良贷款,以及因逃废悬空信用社债权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可借助行政力量清收。

(三)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户、城镇居民的不良贷款,可委托其他机构、人员 代理清收。

第十六条 资产重组。可推进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使困难企业恢复偿还信用社贷款的能力。

(一)参与企业兼并与收购,帮助企业寻找兼并与收购对象。

(二)发挥公司的信贷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向兼并企业发放“过桥”贷款和并购后的 流动资金补充贷款。

(三)开展创新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的提供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业务。资产重组时,债权人要与债务人协商一致,就原债务合同签订变更合同;同时,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签订新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要变更抵押、质押登记的应当变更登记,以落实担保责任。

第十七条 以资抵债。对现有抵债资产,采用租赁、拍卖和变卖等方式, 加快处置步伐。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现有财产又暂时难以变现的,可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或经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裁决,形成生效法律文书,以企业有效资产办理以资抵债手续。

第十八条 呆账核销。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呆账贷款,履行规定的申报审批手续后核销。

第14篇:公职人员不良贷款通知

尖农信联【2011】210号

关于报送辖区公职人员拖欠贷款

相关情况的通知

各信用社、营业部:

为全面掌握本辖区公职人员拖欠本社贷款情况,分析公职人员贷款形成不良的主要原因,研究和制定有力措施清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并创建辖区良好的信用环境,根据州政府领导的安排及人行《关于报送辖区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相关情况的通知》(黄银货字【2011】第17号)要求,在全辖开展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相关情况的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社、部要高度重视本次调查工作,须全面准确上报本社公职人员拖欠贷款的详细情况,为下一步清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各社于2011年10月11日12:00前上报如下材料:

1、文字材料

内容包含:1)基本情况,要求对本辖区内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含置换)的户数、金额情况,并公职人员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做简单说明;2)形成拖欠贷款的主要原因;3)当前清收及维权情况;4)意见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详细清单(附表

1、2)

1)以2011年9月30日数据为准,将公职人员本人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详细清单附后,并保留电子版备用。

2)以2011年9月30日数据为准,将公职人员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详细清单统计附后,并保留电子版备用。

附表1:尖扎县农村信用社公职人员贷款形成不良贷款情况统计表

附表2:尖扎县农村信用社公职人员担保形成不良贷款情况统计表

二O一一年十月十日

主题词:公职人员贷款调查通知内部发送:理事长、主任、监事长、副主任、档尖扎县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2011年10月10日

第15篇:不良贷款腾挪术

不良贷款腾挪术

来源于 《财新周刊》2015年第46期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30日

财新记者 霍侃 吴红毓然

不良贷款继续增加。

自2011年四季度出现反弹至今,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升”态势已经持续整整四年。

财新记者独家获悉,截至10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9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不良率为2.07%,比年初增加0.43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率1.76%;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2.8万亿元,占比高达3.91%。

接近监管的人士对财新记者指出,监管层目前的判断是:推动不良贷款上升的因素不易消减,信用风险暴露仍将持续一定时期;不良贷款反映还不够充分,部分机构贷款质量真实性需进一步夯实。

11月24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称,接受调查的62名来自风险管理和不良处置部门的商业银行受访者中,有93.55%认为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与其所面临的实际信贷风险相比存在“低估”,其中,59.68%认为“小幅低估”,33.87%认为“大幅低估”。

监管亦有警觉。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指出,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达103%,这一指标超过100%,反映不良贷款认定可能低估。

“能不暴露就不暴露。”谈及不得不面对的不良贷款,多位银行人士如是说。

账面和真实之间,是银行想各种办法腾挪,或者让问题贷款先不入账,不体现在不良贷款的统计中;或者用创新方式处置已经成为“不良”的贷款。

前者表现为关注类贷款上升,借新还旧、贷款合同调整、资产置换等的增加;后者则体现为信托、基金子公司、上市公司甚至资产管理公司(AMC)都做起了不良贷款生意,帮银行将不良贷款倒出表外。

监管层也指出,确有机构存在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问题。受内部绩效考核等因素,有些机构未严格执行贷款五级分类要求,贷款分类存在误差;有的机构利用在不同企业间“平移”贷款,将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向其他机构先转让再回购等方式,隐匿不良贷款,客观上导致不良贷款反映不充分。

据财新记者了解,银监会严格防范信贷风险,对于五级分类不严、藏匿不良贷款等行为,银监会坚持“零容忍”,并着手建立更全面的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除不良贷款外,关注类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都纳入监管工具箱,以全面评估银行业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之所以隐匿不良贷款,主要出于业绩考核和同业竞争的压力。“如果一家银行的不良率在当地同业中最高,就会导致股东不信任、存款人也不信任,必须想办法处理。”一位江苏银行业人士说。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说,曾看到浙江某地级市的银行业月度不良贷款数据,会看到“不良率在季末下降、中间两个月反弹、季末又下去”,季末“冲时点”保不良率的迹象明显。

令人担忧的是,实体经济下行未止,不良贷款上升难遏,这样的游戏还将继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高层认为,这轮不良贷款周期会拖得更长,可能会持续5年-10年。

“10月、11月的宏观数据很不好看,明年还要继续深度调整,银行业的不良还会持续上行。”一位大行部门总经理对财新记者表示,由于中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很高,现在银行业不良率即使达到3%都可以接受,但如果经济形势未转变,持续性很难解决。

一位国有大行江苏地级市分行负责人认为,拨备覆盖率看来很高,但是由于好多不良贷款还没反映出来,拨备远远没有覆盖真实的不良风险。

一位资深监管人士指出,应构建银行业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良好外部环境。除了协调不良核销处置的政策支持,还可以督促商业银行降低分红,打击各类逃废债行为,加强对银行的债权保护等。

不良暴露仍在继续

多位银行管理层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目前不良贷款分布仍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中,产能过剩行业风险暴露明显,船舶制造不良率逾4.5%,电解铝行业不良率3.4%左右。“企业经营困难严重,还本付息能力减弱,贷款借新还旧的情况也增多了。”一位监管层人士总结称,许多企业通过连环担保获取银行贷款,随着经济下行,“抱团取暖”变为“抱团违约”。

这一轮不良贷款反弹,自2011年末始于浙江,由点到面波浪式推进,逐步蔓延至整个东部沿海、进而到中西部。“陕西的不良贷款今年才开始冒头,区域性明显,比如榆林地区。”一位某银行西安分行风控部人士说。

目前不良贷款呈各地爆发之势。来自多个地方监管局的信息显示,山西银行业不良率在3月末已经反弹至4.5%;截至6月末,黑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率3.6%;云南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到2%;9月末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逾1700亿元,不良贷款率2.35%。但更多的地方银监局并未披露最新数据。

企业规模方面,不良贷款沿着产业链从小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财新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小微企业新增不良贷款占全部企业新增不良贷款的五成以上,但大中型企业违约增多,一些担保圈企业出现集体逃废债倾向。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新增不良贷款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加250%;不良贷款率2.55%。大型企业新增不良贷款650亿元,同比增加300%多。

行业上,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的不良贷款规模较为集中、增长较快。值得注意的是,贸易融资行业已由低风险业务上升到了高风险业务,近年来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有的企业挪用资金到矿产、房地产等领域,违约明显。

上述西安分行风控部人士介绍,陕西榆林某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达到30%-40%,主要原因是煤矿企业疯狂扩张,不仅从银行贷款,还从多个渠道民间借贷、相互担保,一旦后续管理跟不上,涉及的关联企业上百家。

此外,监管部门指出,部分领域潜在风险有所加大。部分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发贷款和经营性物业贷款违约增多,房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等房地产相关行业贷款不良率上升较快。内蒙古、北京、江苏等地也出现个人按揭贷款违约。2015年5月,银监会表示要加强防范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和现金回流情况,在确保贷款风险分类科学准确的前提下,允许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适当展期。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方面,上市银行公告披露的平台贷款的不良率极低,平均在0.2%左右,但银监会多次都将防范平台坏账作为遏制不良贷款的首要领域。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15.4万亿元的地方债规模被低估,还有相当大体积的存量债务未被纳入政府债务。有地方监管人士指出,虽然以土地作为还款来源的占抵押贷款比重很高,但土地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下滑,导致第一还款来源持续恶化。“现在分行的真实不良率就在2%-3%左右,但如果把政府平台贷款算进来,不良率10%都不止。”前述风控部人士说。

一位国有大行江苏分行高层告诉财新记者,面对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双升”态势,各家银行做了很多工作。第一是充实了不良贷款管理的人员,原来不良贷款总额比较小,有些银行没有专门人员处理;第二是增加不良贷款处置费用。

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前述江苏分行人士说,由于大家都希望展示很低的不良率,短时间内采用各种方式清收不良贷款,但是不良贷款的溢出比清收更快、速度更猛,行业内叫“前清后溢”,表现为不良贷款余额上升。

“这是令各家银行很烦心、但也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前述人士指出,不良贷款持续增加,而核销和批量转让等传统处置方式又面临各自的困境。

监管部门指出,目前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去产能化趋势仍将持续,同时股市、汇市及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部分企业及居民财富缩水,偿债意愿下降,传导到银行体系的风险压力上升。 核销不易

面对已经暴露的存量不良贷款,银监会多次要求银行加快核销。上述国有大行江苏分行人士说,过去十年银行的回报丰厚,为防范预期风险,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提高拨备覆盖率,以丰补歉。

今年1月-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核销不良贷款2404亿元,同比多核销853亿元。不良贷款核销直接消耗银行的拨备,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从2014年初的273.66%逐季度降至190.79%。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银行业利润下滑,拨备覆盖率的下行空间缩窄。

一位工行分行领导指出,今年的核销规模很大。对于银行来说,如果真有利润空间去核销不良贷款,是较好状况。问题在于:第一,银行没有这么多的利润可以消化,如果不能核销不良贷款就会往上冒;第二,不良贷款核销是有几个基本条件的,并不容易满足。

近年来,财政部、国税总局等相关部门已经对不良贷款核销政策做了大量简化,给了银行更多自主权,但银行在实际执行中仍感到条件严格、程序复杂、耗时较长。

根据现行政策,大部分贷款在核销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司法追索程序。企业逃废债行为增多,法院案件积压,相关人手太少,银行只能干着急。

“核销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要穷尽手段。”上述国有大行江苏分行人士说,也就是保全、诉讼、追偿、执行全部终结以后才能核销。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法院都把处置资产挂在淘宝网或者地方金交所,结果无人问津,全部流拍,就不符合核销的基本条件。

一位上市城商行计财部人士也说,有很多以前的历史贷款,要求提供企业没法还钱的证明才能核销,但是如果企业跑了,很多证明证件拿不到,就比较难办。

此外,目前对于很多民营企业的贷款,银行会要求企业老板个人承担责任。这在发放贷款时是额外的保障措施,但到处置时就反而带来麻烦。上述国有大行江苏分行人士说,这就意味着要“把担保者个人搞得倾家荡产才能核销”。

他提出,是否应该考虑把不良贷款核销的自主权还给银行,让银行在一定内部流程下有权自主决定不诉讼、先核销。

国际金融危机后,很多主要银行都是先把不良贷款核销掉,但是继续追溯,账销案存,以后有机会尽量收回本息,这样的处置成本和速度会更符合商业银行的诉求。

银监会多次指出,进一步放宽不良贷款核销条件,合理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和减免的自主权,并尽可能同步调整呆坏账核销的财税政策。但目前尚未见到明显进展。

对于银行来说,核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并非所有呆账都能在税前核销,这意味着即使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条件核销,如果无法在税前列支,银行将多承担25%的所得税。

上述城商行计财部人士说,按照国税总局的规定,税前核销的标准更严格,有的银行就是采取税后核销。 AMC批量承接有限

将不良资产打包批量卖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银行的另一个传统处置方法。

财政部和银监会2012年联合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对金融企业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作出规范,规定金融企业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指10户/项以上)只能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

为促使地方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监管部门从2013年开始陆续批准地方政府设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为每省(市)设立一家,已经成立15家省级资产管理公司。这些省市有“4+1”家AMC(四大AMC和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接受批量转让的银行不良资产。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显示,未来一年银行出售不良资产的意愿将有所提高,其中有54%认为将“小幅提高”,有30%认为将“大幅提高”;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意愿整体也有所提高,但仍保持审慎,52%的受访者认为资产公司的收购态度将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认为“非常积极”的不到5%。

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人士都认为,目前的四大AMC和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尚不能满足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需求。一位国有大行投行人士说,资产管理公司根本收不过来,就选择性收包,“流包”现象很严重。

上述国有大行江苏分行人士说,目前各大资产管理公司现在第一是收包意愿不强,第二是没有那么多资金再耗上去。不良资产包积压很严重。

作为不良资产包的购买方,AMC也面临处置难。前述人士说,整个市场下行压力非常大,即便是有钱的大企业,投资和兼并重组的意愿也不强,因为即使兼并重组最后形成产能也销售不畅,这就导致大量便宜的资产卖不出去,AMC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消化和处置存量资产包,就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买新的不良。”

变现难叠加融资成本不低,进一步降低AMC的接包意愿。前述银行业人士说,不良资产的折现价值非常高。所谓折现价值,就是把不良资产压在手上,其变现能力和AMC所出资金的现金价值的差价,“我们算的可能每年折现价值要超过10%,如果在手上压三年、五年,那就不得了”。所以,虽然明知资产包便宜,但在不好处置的情况下,AMC也不愿意接。

这恰恰反映了AMC当前的心态。一位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经营部人士说,以前是资产捂得时间越长越值钱。现在融资成本和资产价格预期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抵押物是工业地产和厂房,评估价值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所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没有特别鼓励办事处去收不良资产包,认为经济没见底、资产价格未见底。

由于上述供求两方面原因,不良资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逆转。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报告》称,华东、华中地区由于近两年不良贷款集中爆发,不良资产质量不高且价格持续下降,投资者选择余地大,不良资产供需已经转向“买方市场”。

前述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经营部人士说,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银行推包加快,浙江、江苏和广东相对更活跃一些。由于银行去年有很多“流标”,今年期望值会有所下降,推包的速度有所加快,对买方更有利。

从银行的角度看,不良资产卖给AMC是“迫不得已”,最大的分歧是价格。

“现在卖打包资产都是贱卖。”一位工行人士指出,即便是100%的抵押物的资产,打包出售只能打两三折,银行亏得厉害,因为若干年后,银行也许可以全额收回甚至还能超过本息。但是,现在一旦打包出售就得全部核销,将来即使资产升值,跟银行都没关系了。

一位AMC浙江业务部门经理对财新记者透露,2014年收的银行不良资产包价格平均是4.3折,今年平均是3.2折。

“AMC垄断市场,价格压得太狠了。”上述上市城商行计财部人士说,银行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卖,想着等经济周期好转逐步收回来。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不良资产供求双方的价格分歧较大,作为主要供给方的商业银行,希望以较高的价格和给予较短的尽调时限完成不良贷款包的出售,而作为主要需求方的资产管理公司,一度为了争抢市场份额,附和商业银行的交易条件,所购资产包盈利压力大,进而对收购不良贷款变得相对谨慎。价格分歧的持续,不可避免地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积压。

在“4+1”之外,金改试验区温州尝试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参与10户/笔以下的不良资产处置。但是,这种模式在其他多数地方并不适用。前述国有银行投行人士说,国有银行出售不良资产,涉及国有资产处置,只能卖给国有的AMC。

前述工行相关人士则指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包括农商行都不允许,必须是卖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至少是有国有出资的资产管理公司。在惩治腐败的大背景下,处置不良中很容易产生腐败和利益输送,所以谁也不敢去碰。“尽管也有民营资产管理公司说想买,但一般不会卖给他们。”

他建议,既然“4+1”的AMC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资产包太多来不及处理、处置时间长、支付的利息成本高,政策层面能否再做一些研究,按照负面清单的思路,把资产管理公司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下来,更多利用社会资源来处置。 借通道出表

传统处置方式面临困境,对于已经出现的不良贷款,为降低不良率,银行有很强的动机“创新”,把不良资产转出表外,各种通道应运而生。

“银行有很多处理方式,通过保险、券商、信托出到表外,卖断或者回购,看不清楚真实不良率。”有成都银行业人士说,一般是银行做个资产包,找资金来对接,双方私下签“抽屉协议”,银行承诺远期回购,一般回购时间是5年-10年,银行需要承受资金成本。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资金对接方可能是信托、基金子公司、央企、上市公司等,有些操作中,银行甚至直接低价拆借资金给对方来对接。这样或可以实现不良暂时出表,但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并没有变化。

上述成都银行业人士说,银行不良贷款出表的途径很多,比如房产就让内部员工认购;单一的、几千万、几百万的民企不良贷款,就挂地方金交所,再大量的找央企或者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来接。

“现在很多人做央企的资金掮客,撮合央企买断银行的不良贷款。”他指出,例如,央企买了很多不良资产,收益率在10%左右,以此做大项目规模,制造出相对华丽的财务报表以应对审计压力,银行则实现了不良出表需求,双方一拍即合。

一位东部城商行计财部人士说,更隐蔽的做法是,还有一些银行通过给对手提供利益安排,用其他资产业务低对价方式补偿对方。

例如,温州一些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为了帮助银行美化报表,会故意将收购价做高,银行则会给该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或其股东信贷支持及利率优惠。

也有不少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是真的看好不良处置市场,用自己的钱买不良资产。“看好一块资产,必须同时买另一块资产,比如买了矿产,还要买钢贸,不存在打折问题,有的甚至还要溢价。”上述成都银行业人士说,尤其是矿产、水电资源,很多人抢着买,尤其是一些港股上市公司,特别愿意买来装资产,通过定增方式来购买,这对股价有提升作用。

此外,AMC自身也将通道业务作为创新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之一。

综合多位AMC和银行人士的信息,AMC通道业务的操作模式是,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卖给AMC,AMC马上倒手卖给银行自己或与资产管理公司一起成立的基金。在这个过程中,不良资产包出售不会打很低折扣,AMC只赚千分之几的通道费。如果是共同处置基金,AMC在基金中直接出资作为优先级,银行自己的资管计划或理财资金做劣后级,资产清收还是银行来做。

今年6月,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在推进不良资产项目时,就提到组建基金共同处置等创新交易模式: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将不良资产债权/收益权转让给基金后,投资者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各认购一定的LP份额,GP实际控制人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或双方均可,GP收取基金管理费。

“如果基金的另一方是银行自身,就是结构化交易出表。基金慢慢收不良资产,抵押物一般都足值,慢慢收能赚回来。”上述四大AMC江西分公司人士说。

对于这类业务的规模,目前未见到完整统计数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报告》对资产管理公司各地办事处和分公司的50份调查问卷显示,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途径中,“与银行开展结构交易”占8%。

一位四大AMC江西分公司人士的感受是,今年该省的业务中,真实打包转让和作为通道的“假打包”基本对半,“据说明年会有更多是通道业务”。

不少银行也更愿意借AMC的通道“假打包”。上述国有大行江苏地级市分行负责人说,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不愿意接包,银行为了降低不良率有很强的动机这样做,就承诺“不让AMC承担任何风险、不用你处置、也不用你垫付大量资金,只需要给银行一个通道,把不良资产从表内移到表外”。

也有银行人士担心,这种模式如果不能取得监管部门的认可,还是有风险的。会计师审计时也可能会让再转回表内。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四川分公司人士说,证券部门在帮忙做银行不良代持,就是通道类业务,每年通道费千分之五。目前这个应该是小众业务,跟总部沟通了两个月,还不是很成熟。

上述国有大行江苏分行人士说,不是万不得已,银行不愿意这样做,实在没辙了,老的不良降不下去,新的不良还在增加。从全国来看,可能明年这个问题会更严重,因为经济一点企稳的迹象都没有。

他认为,做通道业务也是一种办法,是银行用变相的方式维护自己资产的权益,因为真打包的折扣太低。问题的本质是由于核销和批量转让的管制,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没有落实到位。

一位东部城商行计财部人士表示认同这种做法,说这是银行“无奈中的选择”,因为不良资产中真正损失类的很少,很多可以慢慢收回来。 贷款“转化”术

银行往往通过转化、贷款重组、借新还旧等技术操作,让本来预计不良的贷款不出现在不良类中。

一位上市城商行人士指出,所谓“转化”,就是指暂时还不上的贷款,通过别的方式倒一下,再还上。比如,有的企业发公司债目的就是为了还银行贷款,最后买公司债的还是银行。“相当于是说好了,企业发债,银行来买,最后拿钱还贷款,这样在债券期限内有一定缓冲。”

“也有调整利率、还款方式、还款主体的。更多文章是在调整担保条款。”上述城商行人士说,例如给另一个企业利益、如提供贷款,再由这家企业对原企业提供担保。一般来说,这两家企业存在业务合作、实际控制权等关联。

贷款重组近年来被银行广泛使用,但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借新还旧的“续命”企业的方式,真正做成的重组项目较少。一位银行西安分行人士指出,大的民营煤矿企业,银行本来想抽贷,但根本抽不动,企业负债规模100亿元,利息都是四五亿元,还涉及互保,“所有银行就维系着不让它倒,维持微妙的平衡。”这样的企业,也被列入重组名单。

一位民生银行风控部人士指出,进行贷款重组的企业,需要担保条件强化一些,并需要报总行审批。比如说此前有资产没有抵押,重组时就要找抵押物;或者政府愿意帮助,比如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来担保。

“地方政府从前两年的保护银行转变为保护企业。”一位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江浙地区的经理指出,有些企业一方面破产,另一方面重新开张。这种企业就会很愿意参与相关不良资产的竞拍,相当于用更便宜的价格拿回了原来的资产。

银监会多次表示,鼓励通过贷款重组、重签合同、收回再贷等方式,积极盘活潜在不良资产。一位国有大行江苏地级市分行负责人说,此前当地银监局下发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要求银行对一些优质的、短期出现困难的企业给予支持,打造“银企命运共同体”。这些企业本身有一定实力,产品有技术含量,资产大于负债,而且还有销售端回款等,因为短贷长用、扩张项目等出现了临时性的资金链断裂。这样的企业,银行可以进行收回再贷等支持方式。

但有的银行利用此精神,对一些不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也进行了相应操作,以此隐匿风险资产。前述负责人表示,这个文件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大了。“银行通过用这个文件要求去隐匿风险。有的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了还用,比比皆是。”

一般而言,涉及地方行业龙头的大型企业,往往采取债务重组方式来盘活,但这取决于政府的资金实力。成都民企怡和地产的40亿元债务,就被四川省政府指定盘活,要打造“四川第一单企业重组盘活方案”。如果方案可行,未来四川其他大型企业的盘活可能都要参照怡和案例。一位成都银行业人士指出,怡和地产有很良好的资产,这是基础。截至2014年8月,怡和集团总负债逾40亿元,其中银行的风险敞口25亿元。2014年10月,怡和地产进入债务重组阶段,但由于牵涉16亿元民间高利贷,一直未有明确进展。

一位四川银监局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川威集团所在地内江市政府出资设立了一个资金池,用以支持川威集团还息。银行人士则指出,已经一年多了,川威集团并没有有效的债务重组方案,只是无限推后计划。由于当地政府要求一定要救,银行对川威集团只能挂账罚息,收不到钱也没办法,银行也不能打官司诉求资产保全。

这类“想救不能救”,只能采取“拖”字诀的现象并非四川所独有。据财新记者了解,此前一直要进行债务重组的造船民企龙头熔盛重工,现在也没有等到任何接盘方。负债千亿元的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也没有影子。

前述江苏分行人士指出,结合经济下行的形势,处置不良贷款的未来方向,重点还是要把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组合起来,让银行参与到企业投资并购、重组,把原本无效的社会资源通过重组整合提升其社会效益。“这比贷款重组还要更高一层级,就是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使银行损失降到最少,这是双赢的做法。” 警惕“关注类”贷款

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标准,逾期90天的贷款将被计入“关注类”,逾期91天-180天的贷款将被计入“次级类”。虽然监管没有明确对不良类贷款的指标红线,但银行都默认基本线在2%以内。

在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中,近94%的受访者认为账面风险与真实风险偏差,最大的主要集中在“关注类”和“次级类”。商业银行如果想挪腾贷款评级的话,最大动力是将不良贷款弄成正常贷款,这样就能降低不良贷款率。因此,极大可能是将本应归于次级、可疑、损失等类的贷款,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成为关注类贷款,由此关注类贷款中水分最多。

作为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关注类贷款占比已持续走高,值得警惕。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这一比例达到3.77%,较2014年底大幅提高66个基点,高于不良贷款率增速。

同时,关注类贷款快速增加,向下迁徙加速。截至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关注类贷款高达8000亿,同比增长200%;关注类贷款向下迁移的比率为20%多,同比上升9.25个百分点。

“银行对不良资产有承受限额,所以大量问题贷款在关注类贷款中。”一位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高层坦言。

出于流动性、腾挪规模、调贷款结构的需求,银行也把关注类贷款卖给资管公司。华融从银行买过来的关注类贷款,比原来的银行贷款利率还高,比如原来贷款利率是9%,华融的利率就是9.2%,华融还要承受一些风险。“这块业务放在重组类业务中,但本质上和传统类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是一样的。”

此前有分析师指出,平安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较为宽松。一般而言,除有抵质押物的贷款可以不被减值,逾期超过90天的其他贷款应被确认为不良贷款,但平安银行将一些信用类和保证类的逾期90天以上贷款也确认为“未减值”。

11月23日,平安银行副行长赵继臣在投资者开放日上表示,平安银行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比例是2:1。

平安银行的逾期贷款行业,分布主要在钢贸、煤贸、油贸等大宗商品产业链。在钢铁煤炭原油等大宗价格下行后,客户出现资金链紧张问题产生逾期,供应链金融业务受影响。第二块逾期分布是中小型企业,集中于低端加工制造,处于整个大的产业链中的低端产品组合的客户。经济上升期这些客户会盲目扩张矿山、房地产等领域,而又不够专业,所以出现资金链紧张,主要发生于浙江福建等过去经济发展过热区域。

赵继臣指出,逾期贷款转换为不良贷款主要根据签约时间而定,有专业人员采取关注的处置策略,40%左右会进入转换调整为正常贷款,但还是有约50%的部分形成了不良贷款。但最差的不良贷款打包卖掉,也可以收回20%。

多位分析师均注意到了平安银行逾期贷款的问题。评级机构穆迪指出,平安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数量上升,占总贷款比例也从2014年底的2.85%升至2015年6月底的3.58%。“这种状况可能意味着该行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上升,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并且其不良贷款可能也会进一步增加。”

当然,这并非平安银行一家的问题。一位东部城商行人士指出,有的贷款逾期180天了,可能还在关注类贷款中。

据前述民生银行风控部人士透露,基本上企业都是借新还旧,找关联企业贷款把利息还上。以往还有一些过桥手段,从其他地方,比如民间借贷拆借一笔资金还银行钱;现在企业把问题直接摊开了,“自己都不掏钱了,完全拿银行的钱‘以贷还贷’,彻底的破罐子破摔。” 隐匿的后患

通过把已经暴露的不良贷款假借通道转出,或者把实质上已经出问题的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或可以继续保持缓慢上升,但由此埋下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隐匿不良贷款,实际上是金融系统一个大忌。”前述国有大行江苏分行人士说,这种做法的后续矛盾和后遗症挺大的,只是把风险隐藏起来、往后推移了,所有的不良贷款将来还需要用银行自己的利润去消化。“过去日本金融系统出大问题,就是到最后隐匿的风险全部集中爆出来了。”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商业银行账面风险低估真实风险是连年如此的事情,不同的是低估幅度和低估面存在差异。2015年低估的幅度和低估面比2014年更为扩大,在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的同时,被掩盖的真实风险更为严重。“我国银行业真实不良率要比账面不良率高很多,大体会接近翻倍。”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地方政府对出问题贷款持“能救的一定救、不能救的就拖着”的态度,尚可理解。值得关注的是,监管部门也面临防风险和稳增长之间的微妙权衡。多位银行业人士称,很多时候地方监管部门是在联手地方政府尽量让不良贷款不要冒出来,尽量让企业活下去。

上述江苏银行业人士说,一旦某家企业的贷款要被调成“不良”,地方银监局和政府马上就要召集会议,要求“不允许调不良、不允许收贷款、不允许打官司”。一位某东部城商行人士也说,当地银监局开会要求辖内不良“双降”。

但是,温州银行副行长唐岫立2014年6月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被美化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直接造成拨备提取不足。

从2013年开始,银监会要求系统性重要银行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在150%以上,贷款拨备率在2.5%以上,以二者孰高为主;要求其他金融机构从2016年开始执行这个制度。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90.79%,贷款拨备率3.04%。

唐岫立还认为,被提前美化的银行报表,掩盖了不良资产真实情况,干扰管理部门分析研究经济金融波动问题的准确性;也掩盖了不同银行之间管理资产的水平差异,使得风险暴露后移,可能导致监管政策及时性与针对性不足。

由于多种原因,拨备覆盖率在反映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方面已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上述东部城商行计财部人士认为,应该考虑放松甚至取消这个指标,因为它像“存贷比”一样引起了各种手法下的季末“冲不良”;而且仅能覆盖已经纳入统计的不良贷款,没有动态考虑正常贷款也可能迁徙至“不良”,难以做到未雨绸缪;加之,这个指标仅针对贷款,而当前很多银行可以通过做“非标”绕开拨贷比与拨备覆盖率的监管。

对此,11月4日,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廖媛媛在“中国银行业盘点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的会上回应称,目前整个银行业的拨备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高的状态,银行的利润增速仍然为正数,所以,统一调整拨贷比这样的政策,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考量。

“对于个别银行的要求,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动态调整,或者有针对性地去调整监管的一些政策。需要监管部门来逐一地详细分析,看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银行,既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同时也能够体现有比较足够的拨备。”廖媛媛说。 证券化期待

银行批量处置不良资产的需求迫切。多位银行人士建议尽快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并认为当前市场环境较为成熟,中介机构的能力和投资者认可度等条件逐渐具备。

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励雅敏认为,银行作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方应存在较强动力。相比四大AMC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目前平均2折-3折左右的定价,部分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可能比现行的回收率高;同时相比直接卖断“不良”,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还享受资产回收带来的后端利润分成。

目前最大的障碍在于监管政策。中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3月。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方面,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建设银行发行共四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009年初,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于安全和稳健的考虑,银监会暂时停止审批不良资产证券化。

2014年重启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但都是优质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尚未有新突破。今年以来,央行和银监会官员都公开称,将积极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工作。

励雅敏预计,不良资产证券化将适当缓解但无法根本解决银行“不良”问题。即便政策放开,试点意味会比较浓,短期内的规模不会很大,预计未来两年的规模不会超过1000亿元。

在目前业内人士的讨论中,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几个难点,包括选择哪种基础资产证券化、次级档如何处理以实现不良贷款的出表,以及打折率定多高等。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杨荣指出,以2014年末银监会披露的数据看不良资产的结构,不良贷款中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超过半壁江山,合计占比达68.15%。此类不良资产与现阶段的国家产业政策的契合度还有待考量,能够参与证券化的有效不良资产的规模可能低于预期。

中诚信国际金融业务部总经理闫文涛说,从国际经验看,入池的资产多属于不良资产中的优质贷款,有回收的可能性,美国近年来还出现了不良资产与优质资产组合打包以提高增信的模式。

结合中国实际,闫文涛认为可以探讨几种模式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纯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优质资产证券化,以及不良资产收益权证券化模式。其中,不良资产收益权证券化局限是无法实现破产隔离,没有出表。

多位银行人士称,银行想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出表,这涉及次级档由谁持有,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还是银行之间互持。励雅敏认为,合意的投资者匮乏,短期内可能次级部分的购买者仍是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专业处置方。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和证券审计合伙人陶坚建议,如果以出表为目的,且是发起人主导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可以做正常类、关注类和不良类贷款的组合证券化;如果以出表为目的,并由第三方主导清收处置,可以把绝大部分不良和少部分正常类的组合证券化,以正常类贷款作为流动性支持和超额抵押的替代。

不过,也有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持保留态度。温州银行副行长唐岫立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风险不能消失只能转移和分散,把不良资产和优质资产放在一起,其目的就是把不良资产搭售出去,等于把风险转嫁到社会和老百姓。中国的法律法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等都有待完善和规范,老百姓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还很弱,输不起。

唐岫立认为,不良资产集中处置要区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引起的可以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非经济因素导致的则需要涉事者负起责任,不应草率打包出售。

上述东部城商行计财部人士则认为,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后,一般通过理财资金对接次级档,由于刚性兑付的存在,实际风险还留在银行。

当前不良贷款暴露主要源于经济上升期银行投放的巨量贷款。在地方政府保护下,部分企业多头授信、迅速扩大债务规模,经营不善时企业逃废债的惩罚力度也不强,负面效应明显。

监管层人士指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标准不严格,风险管理不到位。一位参与现场检查的监管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在经济上升时期,银行为了抢占客户资源,往往放松了授信标准,授信调查仅仅流于形式,甚至盲目增加企业授信额度,不强调担保合规性和担保能力,这些都给日后不良贷款埋下了隐患。

银监会人士也强调,新的经济形势下,银行的放贷行为更为谨慎。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为168%,可用于抵补未来贷款损失准备3万多亿元,远高于目前暴露近2万亿元资产。“从压力测试看,即使考虑不良贷款迁徙、类信贷业务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银行业仍有比较高的风险抵补能力,总体风险可控。”■

财新记者杨巧伶、康淑,实习记者张莉对此文亦有贡献

版面编辑:邵超(ZN027)

第16篇:清收不良贷款三十招

清收不良贷款三十招

一、主动出击法

主动出击法是指责任信贷员主动深入到借款人经营场所了解情况,催收贷款的方法。信贷员应经常深入到自己管辖的客户中研究实际问题。将客户群体分类排队,在“好、中、差”的类别中突出重点开展工作,本着先易后难,先好后差,先小额后大额,先近程后远程,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寻找切入点。坚定信心,反复多次的开展工作,并在所到之处一定要签发催收通知书和办理相关合法手续,以达到管理贷款、提高质量、收回不良贷款的目的。

二、感情投入法

对于出现不良贷款的客户,不要一概责备或训斥,不要使用强硬语言,激化矛盾,以“依法起诉”相威胁。而首先应以一份同情心,倾听对方诉说苦衷与艰辛,困难与挫折。站在借款方的观点,换位思考,分析问题,查找根源,寻找出路。使自己的观点与客户相融合,以获得其同情,被对方所接受,在工作交往中融入感情,建立友谊。在此基础上,引导对方适应自己的工作观点,即清收不良贷款的观点,入情入理的细说不良贷款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会使诚信遭到破坏,形象受到损坏,朋友之路越走越窄,经营困难越来越多。如能及时归还贷款,既能表现实力,又能申请再借,既是遵守合同,又是信守承诺,使信用度得到提高。信用度的提高,就是自己的无形资产。通过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使之产生同情与理解,以达到自己工作之目的。

三、参与核算法

贷款管理人员与客户的工作关系,应当是合作的,友好的,知心的。应当经常深入到客户中去,掌握客户的经营状况,帮助客户客观分析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使客户能欣然接受,进而参与到经营核算中去。通过真实的会计账目作出进一步研究,提出增收节支的具体措施,提高客户盈利水平,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并关心客户的措施落实情况,力争取得成效,促进不良贷款的收回。

四、帮助讨债法

客户在经营中大多存在应收帐款不能按时收回而且数额越累越大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信贷员应当准确掌握应收帐款的笔数、金额、拖欠时间及对方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仔细研究,将应收帐款按易难程度,先后顺序分类排队,按先易后难的基本思路,亲自参与客户去清理应收帐款。清收成果应以归还不良贷款为先,或部分归还贷款,部分用于经营,而后对客户应继续提供帮助,不能放手不管。

五、出谋划策法

贷款管理人员,其岗位是重要的,其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均应高于一般人员。面对不良贷款,管理人员不能就事论事,要由表层深入里层,由浅入深,寻找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帮客户出谋划策。要多支招,支实招,帮助客户弥补管理上的漏洞与不足,纠正市场营运过程中的偏差,调整经营方向上的偏离,找到畅通的市场信息渠道,多懂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防止上当受骗的技巧等。通过为客户出谋划策,力求扭转其经营中的困难局面,使不良贷款尽早收回。

六、资金启动法

对不良贷款要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和认真仔细的分析,从中找出症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认定借款人,人品好,肯吃苦,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只因某种原因,如:狂风、雷电、暴雨雪、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生产设施损毁,病虫害、瘟疫快速传播使种养业损失严重。出现上述及其他非常规因素,影响了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催要贷款,还应立即采取资金启动法,向受灾受损严重户提供一定数额的新的贷款支持。使其精神上受到鼓舞,经营上得到帮助。尽快恢复生产,恢复经营,走出困境,进入常规营运轨道。以利于取得较好收益,待时机成熟时,逐步收回不良贷款,使其贷款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数额上。

七、借助关系法

对借款人的配偶、儿女、亲属、朋友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选择出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与其进行接触、交谈、交往,达到融合程度,适时谈其用意,使之理解进而愿意帮助,由有影响力的人单独与借款人谈还款问题和利弊分析,劝其归还贷款,也可以共同与借款人讨论贷款问题,寻找出还款的最佳途径。

八、调解法

在拒绝归还贷款和即将依法起诉的矛盾相持中,不急于采取依法起诉方法,而应当拓展新的思路,寻找新的方法。村干部、乡镇政府干部、政法民政干部及公安干警等都是应考虑到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充当第三者,以中间立场出现,帮助分析利弊,拉近双方距离,化解矛盾,进行有效调解,使借款人在依法诉讼前归还贷款。

九、多方参与法

相对于借款人的客观实际,要深入研究他的薄弱环节。如借款人很好脸面,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生怕自己欠款的事外露,影响形象。在多次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应考虑动员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乡村干部、上级领导多人一同参与其工作,你一言我一语,发起攻势,促使贷款归还。

十、群体进攻法

信贷员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但应尽职尽责。面对难点,应当考虑多名信贷员共同参与工作,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寻找突破口,选择出最佳时机,发起群体进攻,一气呵成,不可间断,直至取得成果。

十一、人员交换法

总是一副面孔,一个套路,难免工作略显一般。你我了解,彼此适应甚至存在其它问题,致使个别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影响了贷款质量,使不良贷款增多,如果如此应考虑人员交换或针对某一问题,选择得力人员专题加以解决或提供帮助。降低不良贷款占用,提高贷款质量。

十二、领导出面法

具体工作都由领导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也不正确,工作各有分工,职责也不一样。但在现实工作中,确有很多工作出现困难,不好推进时,领导一出面就真的解决了。这就不能不提醒作领导者的要力所能及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中研究出新的工作方法来,再指导于实践中。清收不良贷款也是如此。

十三、组织干预法

有些借款人不仅是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头衔,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农民企业家,这个典型、那个模范的等等很多。无论多少个头衔,不管怎么得来的,只要形成不良贷款,理应受到追究。对借款人的上级组织,为其命名的各类上级部门均应发出信函。告之不良贷款事由和归还贷款要求,请求组织干预,必要时应派人员前往商谈,以求问题的解决。 十

四、信息捕捉法

信息对各行各业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相对借款人来讲也是如此。尤其是借款人的经济往来信息,产品销售信息,应收帐款信息,资产处臵信息等。这些信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发现有利因素,立即采取措施。特别是多头开户的各家银行帐户,务必搞清查实,一旦发现进帐款项,立即展开工作或依法冻结帐户。创造出收回不良贷款的必要条件。

十五、刚柔相济法

面对不同脾气秉性的借款人,应当采取各自不同的方法。有吃软不吃硬的,有吃硬不吃软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体会摸索。避其强,攻其弱,采用刚柔相济法,或先柔后刚或先刚后柔。论情、论理、论法层层深入,使借款人先从观念上转变,愿意归还贷款。然后再进一步开展工作。

十六、黑白脸法

黑白脸是甲乙信贷员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开展清收不良贷款配合工作的表现形式。黑脸以强硬姿态出现,清查帐目、盘点资产,当借款人公开阐明观点,拟将主要资产设备采取拆卸、封存、扣押、拍卖、冻结等手段进行处臵。而白脸则应在黑脸与借款人之间巧妙周旋,时而以温和姿态劝说借款人归还贷款避免事态严重,时而与黑脸协商给借款人宽限几天时间。最后与借款人商定出还款时间和还款金额,继而进一步配合清收。

十七、分解法

父母早年借款,因体弱多病,劳动能力降低,无力归还贷款,或借款人意外伤害致残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而且贷款额均不是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应细心研究其儿女亲属分担贷款问题。首先调查其家庭经济状况,从事工作,收入多少,品德如何,详细分析后择优开展工作。工作要有耐心,要从父母培养儿女的艰辛,对伤残亲属的同情心,儿女要有爱心,亲属要有善心,这几方面为切入点。融入感情反复交谈,谈到对方动情、动心,经多次努力,或平均分担或不平均分担,达到意见一致,愿意分担贷款并代为归还贷款。

十八、转让法

经营项目已经上马,设备已安装调试或进入生产状态,但因某种事先未预测到的因素,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或生产产品越多亏损越多,或主要经营者因病、意外事故、涉嫌犯罪,使经营项目不能继续进行。在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确认后,应当立即采取断然措施,不要拖延时间,选择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的最佳方案。首先应考虑项目整体转让,寻找经营管理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同行业商谈全面接收问题,包括接收不良贷款问题,力争取得好的结果。

十九、债权抵顶法

经营时间越多,往往形成债权的数额越大,追讨难度也相对加大,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对于这种因素信贷员要认真仔细研究,准确评估对方债务人的还债能力后,应考虑以债权抵顶不良贷款问题,如果可行,应与借款方、借款方债务人三方以书面协议形式加以认可,确保开展工作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但在贷款还清前不可免除借款人的还款义务。

十、化整为零法

不良贷款往往是本金归还不了,利息也越欠越多,困难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单一考虑贷款本息一次归还问题,应当化整为零。视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还一部分贷款本息,利随本清。签定归还贷款协议书,分步进行。既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又能逐步归还贷款,直至贷款本息还清。

二十一、先本后息法

借款人品质不错,能力略差,也能配合信用社工作,就因利息越累越多,陷入困境,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调查认定后,应当对此采取先收本金后收利息的方法。签定协议,分解归还。先收本金使之不再产生利息,从而减轻了借款人的负担。这样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是个鼓励,对其还款能力是个帮助。给点时间与方法是能够还清不良贷款的。

二十二、保险受益清偿法

凡与信用社有信贷关系的客户,均应动员其参加人身意外伤害或其他品种的保险。谁都不愿意发生意外伤害,但又谁都无法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等。一旦事故发生,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包括贷款不能按期归还而形成不良。如参加保险,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而这种补偿在提前约定的情况下,应优先归还贷款。

二十三、担保责任追究法

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其本质意义在于借款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归还贷款时,担保人承担归还贷款本息的义务,以保证借款合同的全面履行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然而在现实工作中,重视借款人而轻视担保人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是一个误区。贷款一旦形成不良,一定要借款人与担保人一并追究。当借款人不足以归还贷款时,不能忽略对担保人担保责任的追究,直至贷款本息全部还清。

二十四、抵质押品处臵法

抵押物品和质押物品,主要以房屋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有价单证、机器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物品,作为贷款的保证物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内容会不断地增加和变化。但要把握这些内容的核心是评估和变卖处臵现值一定要大于贷款本息,评估和变卖处臵现值大于贷款本息的差数越大,贷款的安全性越高。当贷款不能按期归还时,一定要及时按合法程序处臵抵押质押物品,确保贷款安全。

二十五、以物抵贷法

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已走向下坡,无力以货币资金归还贷款。经深入调查确认后,要果断地采取措施,不可拖延时间,一旦拖延可能错过有效时机。应立即协商以借款人物品抵顶贷款本息问题。首先应考虑价值大的物品,如土地、使用权、房屋、设备的所有权、出租权或使用权,大宗的产品、商品、材料的所有权或处臵权,办公设备、汽车等的所有权和处臵权,协商评估作价或由中介机构评估作价后抵顶贷款本息。

二十六、折扣法

当借款人面临多家债权人迅速以各种不同方式发起进攻时,已经出现其资产相继被抵顶债务。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将面临一无所有。使贷款受到的是全部损失,即使是法律手段也可能不及时。在这种背景下,应被迫考虑折扣法。以借款人尽可能多的物品,尽可能低的协商评估价格,先抵顶贷款本金,后抵顶贷款利息,能抵顶多少算多少。借款人提出的标准可能会高些或是抵顶贷款本息全部,僵持无果时,适当的退让,可能是明智的,最终的结果可能好些。

二十七、黑名单公示法

人是有尊严的,单位是有形象的,借款方也是如此,我们应尊重他们的尊严与形象。同时也必须强调尊严与形象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失去诚信必然失去尊严与形象。借款方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且在多种努力无果的前提下,应当采取黑名单公示法。可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多方位周期性公示,施加社会影响,促其归还贷款。贷款本息还清时撤销公示。

二十八、限制法

贷款已超过合同规定的归还期限,多种方法、多种努力已经做到,只是结果不尽人意,这就应当考虑限制法。首先,在本系统停止各种方式的新增贷款。其次,函告本地区其他金融单位,请求对不讲诚信且贷款已经逾期的当事人不予贷款支持。然后函告本地区相关的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特别是党政机关、各种协会及相关组织引起关注并请求提供法律范围内的限制方法。至少应取消各种荣誉称号、获奖资格等,促使贷款归还。

二十九、公证转执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这就减少了一些环节和费用,因此,工作实践中一些单位采取了办理公证以取得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方法。凡经办理公证的贷款出现不良,经信贷员或公证员催收无效后,可以直接转入执行程序,申请法院执行庭依法强行收回贷款。

十、依法起诉法

能够在依法起诉前,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是最好的选择,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约开支,还不伤害感情。但在以下情况下,应重点考虑依法起诉的方法:

1、依法保护债权的时间即将超过诉讼时效期。

2、以土地、使用权、房屋、机器设备所有权进行抵押并登记的贷款逾期时间较长。

3、借款人死亡或失踪。

4、反复协商达不成一致。

5、需冻结、查封、扣押债务人资产及相关物品时。

6、恶意逃废债务。依法起诉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应当是最后的方法,选择此方法要权衡利弊,把握时机,务求诉必胜、胜必有成果。

总之,事物是变化的,清收不良贷款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多样并举注重实践,遵守法律崇尚科学,不搞教条勇于创新,让更多的好方法服务于金融领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第17篇: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认真贯彻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积极发放农户贷款,特别推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黄金品牌”,以其利率优惠、手续简便、随用随贷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密切了社群、银政关系,深受广大农户和地方党政欢迎。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大量潜在的不良贷款不断暴露、垒生,不良贷款绝对额净下降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和为“三农”的金融服务。

为切实找准农户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进一步采取对应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户不良贷款风险,提高农户贷款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信用联社采取统计调查、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德阳、资阳、乐山、自贡、广元、攀枝花等6个市11个县的11个村(组),走访了93户农户,基本探明了农户不良贷款形成的基本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防范农户不良贷款的措施。

一、农户不良贷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截止去年10月末,所调查的6个市的11个县联社各项贷款余额1,038,318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52,009万元,占比14.64%。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28,980万元,农户不良贷款余额68,338万元,占比1

2.92%。11个基层信用社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农户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是3469万元、3565万元、3691万元,占比分别是15.3%、13.9%、13.3%。近三年农户不良贷款绝对额逐年上升,占比尽管因农贷投放量增大下降也不很明显。

通过对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等11个村(组)进行典型调查, 11个村(组)总农户数4504户,贷款农户数1095户,占总农户的24.3%,其中不良贷款户数308户,占贷款农户的28.1%;各项贷款余额1891万元,其中不良贷款320万元,占比16.9%。农户贷款余额1795万元,不良贷款余额283万元,占比15.8。通过几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违约农户占比高、农户不良贷款额高、农户不良贷款占比高”的“三高”现象,农户贷款质量呈恶化趋势,农户贷款管理亟待加强。形成农户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农户信用缺失,赖账不还

农户不讲信用是造成农户贷款不良的首要原因。前些年大量的乡镇企业倒闭,逃、废、赖账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农户不讲诚信,加之失信惩戒机制缺失,赖账行为普遍存在。据调查,信用缺失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117.4万元,占比42.1%;农户数62户,占比20.1%。这部分不良贷款占了近一半的比例。如广汉市和兴镇治安村鳌天中于2004年借款0.3万元,用于养猪,当年发生生猪链球菌温疫,亏了本。但是,该户仍有经济来源和还款能力,就是有钱不还贷款,而农村信用社对农户信用缺失行为却没有强硬的措施办法。

(二)违规发放贷款,形成不良

农村信用社早期制度体系缺失,信贷管理粗放,风险管理滞后,农户贷款业务操作流程混乱,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责任认定模糊,奖惩力度不够,农户贷款业务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据对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调查,该村360户农户,有贷款的户数131户,贷款余额128万元,形成不良贷款的农户44户,金额39.7万元,不良占比31%。其中:有5户是2000年以前通过信用站发放贷款0.9万元,代办员审核贷款流于形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11户顶名贷款金额12.4万元,是由于贷前调查走过场、审查把关不严格、操作程序不规范所致。

(三)农户外出务工,逃废债务

由于个别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差,还款来源缺乏,因而外出务工,导致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期归还。个别农户举家外出,目的就是逃废债务,农村信用社对管理和催收这部分不良贷款显得束手无策。据调查,外出务工的不良贷款金额60.1万元,占比21.2%;农户数105户,占比34.1%。在不良贷款中,就农户数而言,占了三分之一。所调查村组有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业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加大了贷款管理难度,导致不良贷款产生。如苍溪县元坝镇信用社所辖服务区内,外出务工长年不回家的农户逐年增多,信用社为保全诉讼时效起诉35户农户,贷款金额78.9万元,法院难以执行,贷款无法按期收回。

(四)农户冒名贷款,无人偿还

农村私贷公用、恶意冒名、故意帮贷、化整为零贷款想象比较普遍,这类贷款违背了“谁借谁用”的贷款原则。据调查,冒名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40.6万元,占比14.4%;农户数45户,占比14.6%。被调查单位的冒名贷款中,私贷公用类冒名贷款比例较大,主要是机关、学校职工以自己名义贷款用于本单位;企业负责人及员工以自己的名义贷款用于本企业;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以个人名义贷款用于村委事务开支、有线电视建设、上缴农税提留、发展村办企业等等。如苍溪县元坝镇全辖行政公职人员和村组干部私贷公用贷款分别是25户、136户,贷款金额分别是26万元、92万元,已全部形成呆滞;苍溪县元坝镇天井村李杰户自贷8.2万元,用于建村办企业,以后又找15户农户顶贷8.8万元,该公司现已倒闭,贷款无法收回。据调查,如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的万义富、万义贵分别为万兴根其顶名贷款4万元和3万元。

(五)农户家庭困难,无力偿还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一贫如洗的借款农户家庭。一是借款人残废、劳改、死亡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无力偿还贷款;二是借款人因缺乏经济头脑,经营管理不善,生活困难重重,没有还款来源,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据调查,家庭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18.9万元,占比12.9%;农户数33户,占比13.9%。如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廖水茂于1994年向信用社借款2万元,用于购车,由于出车祸事故造成血本无归,至今无力偿还。

(六)遭受自然灾害,无法偿还

由于近年来疫情、洪涝和旱灾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因而农业、畜牧业等行业风险直接转化为信贷风险。据调查,自然灾害造成的不良贷款金额8.8万元,占比3.1%;农户数22 户,占比7.1%。特别是无技术支撑的种养大户的贷款风险相当大,这部分农户无技术、无资金,凭胆子、靠运气上项目、上规模,遭受自然灾害后,自然风险随即转嫁给农村信用社。如广汉市和兴镇治安村刘希成于2001年向信用社借款0.6万元,用于养猪,规模60头,2004年发生猪链球菌温疫,导致该户贷款难以收回。

二、提高农户贷款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农户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不断优化农户贷款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贷款管理,努力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当前,四川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体系已基本完善,要抓好落实,关键在执行,全面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防止新增农户不良贷款。一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增强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将规章制度内化为每个员工内心自觉的行为规范, 达到内控严密的目的。二是增强合规经营性,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依法合规经营,规避人为操作风险。三是严格按照农户贷款操作流程规范运作。要加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强化贷款证管理,对信用缺失、冒名贷款的农户,要及时取消授信,收回贷款证,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四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促进贷款有效使用。当前,农村资金需求由过去传统农业生产型向多种经营型转移,贷款期限由短期型向中长期型转移。因此,要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贷款跨年度使用。五是加强对信贷人员学习、培训。引导信贷人员学制度、学业务、学政策、学法律,提高信贷人员的政策观念、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信贷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加强农户信息管理,为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打好基础。信贷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走村串户,广泛调查了解,全面、真实、完整地记录农户从事经营活动状况、收入情况、负债情况、家庭实有资产状况、历史还款记录,按人民银行《农户信用档案参考指标》和《农户信贷评分参考标准》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二是实行信息员制度,建立农户信息沟通机制,实现网络化发展,网络化服务。具体作法是:每个行政村聘请一个作风正、讲信用、威望高的村干部为协贷员和信息员,充分发挥其介绍员、信息员和联络员的沟通作用,及时掌握贷款农户的信息,尤其是外出务工农户信息,促进农户贷款的安全发放与及时收回。协贷员和信息员是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宣传员、金融政策讲解员、业务开展联系员,不办理具体业务,与农村信用社之间仅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农

村信用社根据业务发展情况,付给一定信息费。三是实行“三包一挂”制度,即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绩效工资与农户贷款质量、数量挂钩。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贷款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完善农户贷款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农户贷款绩效评估机制,实现权、责、利相结合,确保农户贷款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

(三)坚持“三农”定位,大力拓展农村信贷市场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基础在“三农”,经营特色在“三农”,竞争优势也在“三农”。因此,要确立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三农”上,要增强竞争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放宽贷款权限,找准服务“三农”的客户、区域和产品定位,主动上门营销贷款,千方百计拓展农村信贷市场。要加强资金运营,放宽准入限制,扩大市场份额,稀释不良贷款含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引进农业担保、保险机制,增加信贷投入,有效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广开农民的还款来源,有效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不断提高农户贷款质量。

(四)加大清收力度,全力盘活存量不良贷款

针对农户不良贷款现状,要研究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寻找工作突破口,重点做好“六个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清收盘活与债权保全相结合,坚持清收处置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坚持自身清收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坚持正面引导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清收工作与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一是针对违规发放的农户贷款,将清收任务分解到岗、到人,明确清收责任人,督促责任人员采取有效方式积极清收,确保清收工作取得实效。二是针对诚信缺失农户贷款,积极开展“农户不良贷款笔笔收”活动,逐户上门,逐个见面,逐笔清收。对有钱不还的“钉子户”、“赖账户”,要协调当地公、检、法等部门,依法强制清收。三是针对外出务工农户贷款,要充分发挥协贷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强化贷款管理。要创造条件开通汇路,为外出务工农户偿还贷款提供便利条件。四是针对农户冒名贷款,要采取必要措施,全力保全资产,提高收回率。五是针对遭受自然灾害贷款和家庭困难农户贷款,要准确定性,区别对待。对有可能收回的,要采取多种手段尽量收回;对暂时无法收回的,要减轻加罚息惩戒力度,延续期限。

(五)优化信用环境,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是农村信用社创新支农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农村经济建设的前提,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和整治农村金融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农村信用社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一是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街区”、“信用乡(镇)”评定活动,积极倡导“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二是严格执行“三优一高”信贷政策。实行贷款优先,及时满足评定对象在生产、生活、消费、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实行利率优惠,结合评定对象的信用状况和经营项目,在国家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不浮、少浮或下浮;实行服务优质,农户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身份证》,由本人签字直接办理信用贷款。对信用村(镇)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核定额度适当高于一般村(镇)的农户,充分体现“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示范工程”的惠民政策。三是增强经营和服务意识,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18篇:不良贷款清收汇报

马头桥镇不良贷款清收

工 作 汇 报

为全面做好我镇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不良贷款清收任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和我镇工作实际,积极搜索创新措施,及早落实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镇共有不良贷款936笔,量大、面广,共计金额32178017.41元。涉及全镇52个行政村和全县9个乡镇。

一、组织到位、重点突出、各个击破,取得实效

(一)摸清底子,搞好宣传,形成氛围,打造环境。

1、县会议召开后,镇党委政府积极研究,对全镇不良贷款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查摸底工作,摸清了清收对象的家庭、联系方式、住址等情况,制定了清收方案。

2、召开好“四个会议”,即班子成员会议、干部职工会议、村干部会议、各村党员组长会议,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3、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悬挂横幅、书写红纸宣传标语,张贴通知,出动宣传车,让更多群众知晓,对清收对象形成震慑力。

(二)领导牵头,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我镇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成立了强有力的清收小组,全镇共分三个清收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党政领导、两名政府干部和两名信用社工作人员组成。明确各小组“清收”目标,并落实清收责任,将清收任务分解到三个片(马头桥、洞头、白云),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各村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将清收任务纳入2014年至2015年度文明绩效考核范围,以确保清收目标的顺利完成,将此次清收完成情况在年终文明绩效考核中单列10分,在2014年完成60%的记满分。

通过清收工作小组的不懈努力,截至11月11日,我镇共收回不良贷款本金349114.14元,利息220063.47元,本息合计569177.61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目标锁定,重点突出;因人施策,多法清收

采取分类清收与全面催收相结合、户户见面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班子成员包难户与信贷员大包干相结合等办法,有选择、有目标、有重点的予以清收。

1.对村干部的不良贷款的清理。

对于村干部,实行不评先。要求村组干部带头归还不良贷款,对于未按计划清偿的,按照相关程序予以惩处。

2.对外出打工贷款户的清收。

通过前一阶段清收的了解,目前到期未收回的贷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出务工人员贷款。因外出务工人员分散,难以有效监控,很多甚至无法与之取得联系,清收工作受阻。因此,我们工作组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手机联系方式,发动亲人朋友做工作,形成共同合力,发动强大攻势。

二、多措并举、攻坚克难

我镇不良贷款清收量大、面广,主要有三个难点:一是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二是困难户比较多。例如,大井村一组的肖汉之,2004年借款一万元,2010年突发中风,并进行了头部手术,经济比较困难,归还贷款难度较大;三是社会不良影响大。清收小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措并举,针对不同的贷户制定不同的清收方案。

一是以“情”攻关。清收工作小组对清收对象逐一入户,上门讲政策、讲感情,一次没有看到人,二次、三次继续上门,白天碰不着,就晚上上门。

二是以“理”收贷。以理服人,辅之以法律宣传,政策攻心,阐明“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贷政策,培育、唤醒群众诚实守信的良知,感化难缠户,软化钉子户。

三是以“责”收贷。对不讲信用、有意拖欠的借款户,清收小组“先礼后兵”,讲明拖欠的后果及厉害关系,并争取部门的配合,大力打击逃废债务的行为,让他们感到强大的清收攻势,达到震慑效果。

四是“一户一计”收贷。对公职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困难户,制定不同的还贷计划,签订催收通知书和还款计划。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

(一)加大力度、改进方法。继续加大清收力度,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督促各村负责人亲自带头参加清收工作,对各村贷款户要多次多方做思想工作。对国家工作人员、村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与其工作单位进行联系。

(二)敢于碰硬,依法打击。清收人员需根据欠贷户的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清收,对有钱不还、有物可处置的贷款户,要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措施,子以重点打击。通过典型上报,以点带面,促进清收工作顺利开展。

第19篇:日兴不良贷款三十招

清收不良贷款三十招

一、主动出击法。主动出击法是指责任信贷员主动深入到借款人经营场所了解情况,催收贷款的方法。信贷员应经常深入到自己管辖的客户中研究实际问题。将客户群体分类排队,在“好、中、差”的类别中突 出重点开展工作,本着先易后难,先好后差,先小额后大额,先近程后远程,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寻找切入点。坚定信心,反复多次的开展工作,并在所到之处一定要签发催收通知书和办理相关合法手续,以达到管理贷款、提高质量、收回不良贷款的目的。

二、感情投入法。对于出现不良贷款的客户,不要一概责备或训斥,不要使用强硬语言,激化矛盾,以“依法起诉”相威胁。而首先应以一份同情心,倾听对方诉说苦衷与艰辛,困难与挫折。站在借款方的观点, 换位思考,分析问题,查找根源,寻找出路。使自己的观点与客户相融合,以获得其同情,被对方所接受,在工作交往中融入感情,建立友谊。在此基础上,引导对方适应自己的工作观点,即清收不良贷款的观点,入情入理的细说不良贷款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些影响会使诚信遭到破坏,形象受到损坏,朋友之路越走越窄,经营困难越来越多。如能及时归还贷款,既能表现实力,又能申请再借,既是遵守合同,又是信守承诺,使信用度得到提高。信用度的提高,就是自己的无形资产。通过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使 之产生同情与理解,以达到自己工作之目的。

三、参与核算法。贷款管理人员与客户的工作关系,应当是合作的,友好的,知心的。应当经常深入到客户中去,掌握客户的经营状况,帮助客户客观分析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使客户能欣然接受,进而参与到经营核算中去。通过真实的会计账目作出进一步 研究,提出增收节支的具体措施,提高客户盈利水平,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并关心客户的措施落实情况,力争取得成效,促进不良贷款的收回。

四、帮助讨债法。客户在经营中大多存在应收帐款不能按时收回而且数额越累越大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实, 信贷员应当准确掌握应收帐款的笔数金额、拖欠时间及对方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仔细研究,将应收帐款按易难程度,先后顺序分类排队,按先易后难的基本思路,亲自参与客户去清理应收帐款。清收成果应以归还不良贷款为先,或部分归还贷款,部分用于经营,而后对客户应继续提供帮助,不能放手不管。

五、出谋划策法。贷款管理人员,其岗位是重要的,其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均应高于一般人员。面对不良贷款,管理人员不能就事论事,要由表层 深入里层,由浅入深,寻找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帮客户出谋划策。 要多支招,支实招,帮助客户弥补管理上的漏洞与不足,纠正市场 营运过程中的偏差,调整经营方向上的偏离,找到畅通的市场信息 渠道,多懂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防止上当受骗的技巧 等。通过为客户出谋划策,力求扭转其经营中的困难局面,使不良 贷款尽早收回。

六、资金启动法。对不良贷款要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和认真仔细的分析,从中找 出症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当认定借款人,人品好,肯吃苦, 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只因某种原因,如:狂风、雷电、暴雨雪、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生产设施损毁,病虫 害、瘟疫快速传播使种养业损失严重。 出现上述及其他非常规因素, 影响了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能催要贷款,还 应立即采取资金启动法,向受灾受损严重户提供一定数额的新的贷 款支持。使其精神上受到鼓舞,经营上得到帮助。尽快恢复生产, 恢复经营,走出困境,进入常规营运轨道。以利于取得较好收益, 待时机成熟时,逐步收回不良贷款,使其贷款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数 额上。

七、借助关系法。对借款人的配偶、儿女、亲属、朋友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 选择出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与其进行接触、交谈、交往,达到融 合程度,适时谈其用意,使之理解进而愿意帮助,由有影响力的人 单独与借款人谈还款问题和利弊分析,劝其归还贷款,也可以共同 与借款人讨论贷款问题,寻找出还款的最佳途径。

八、调解法。在拒绝归还贷款和即将依法起诉的矛盾相持中,不急于采取依法起诉方法,而应当拓展新的思路,寻找新的方法。村干部、乡镇 政府干部、政法民政干部及公安干警等都是应考虑到的因素。利用 这些因素充当第三者,以中间立场出现,帮助分析利弊,拉近双方 距离,化解矛盾,进行有效调解,使借款人在依法诉讼前归还贷款。

九、多方参与法。相对于借款人的客观实际,要深入研究他的薄弱环节。如借款 人很好脸面,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生怕自己欠款的事外露,影响形 象。在多次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应考虑动员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乡村干部、上级领导多人一同参与其工作,你一言我一语,发起攻 势,促使贷款归还。

十、群体进攻法。信贷员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但应尽职尽责。面对难 点,应当考虑多名信贷员共同参与工作,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寻找 突破口,选择出最佳时机,发起群体进攻,一气呵成,不可间断, 直至取得成果。

十一、人员交换法。人总是一副面孔,一个套路,难免工作略显一般。你我了解,彼 此适应甚至存在其它问题, 致使个别借款人, 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 影响了贷款质量,使不良贷款增多,如果如此应考虑人员交换或针 对某一问题,选择得力人员专题加以解决或提供帮助。降低不良贷 款占用,提高贷款质量。

二、领导出面法。具体工作都由领导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也不正确,工作各有分工,职责也不一样。但在现实工作中,确有很多工作出现困难, 不好推进时,领导一出面就真的解决了。这就不能不提醒作领导者的要力所能及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中研究出新的工作方法来,再指导于实践中。清收不良贷款也是如此。

十三、组织干预法。有些借款人不仅是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头衔,政协委员、人大 代表、农民企业家,这个典型、那个模范的等等很多。无论多少个 头衔,不管怎么得来的,只要形成不良贷款,理应受到追究。对借 款人的上级组织,为其命名的各类上级部门均应发出信函。告之不 良贷款事由和归还贷款要求,请求组织干预,必要时应派人员前往 商谈,以求问题的解决。

十四、信息捕捉法。信息对各行各业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相对借款人来讲也 是如此。尤其是借款人的经济往来信息,产品销售信息,应收帐款 信息,资产处置信息等。这些信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发现有利因素,立即采取措施。特别是多头开户的各家银行帐户, 务必搞清查实, 一旦发现进帐款项, 立即展开工作或依法冻结帐户。 创造出收回不良贷款的必要条件。

十五、刚柔相济法。面对不同脾气秉性的借款人,应当采取各自不同的方法。有吃 软不吃硬的,有吃硬不吃软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体会摸索。避其 强,攻其弱,采用刚柔相济法,或先柔后刚或先刚后柔。论情、论 理、论法层层深入,使借款人先从观念上转变,愿意归还贷款。然 后再进一步开展工作。 十

六、黑白脸法。黑白脸是甲乙信贷员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开展清收不良贷款配 合工作的表现形式。黑脸以强硬姿态出现,清查帐目、盘点资产, 当借款人公开阐明观点,拟将主要资产设备采取拆卸、封存、扣押、拍卖、冻结等手段进行处置。而白脸则应在黑脸与借款人之间巧妙周旋,时而以温和姿态劝说借款人归还贷款避免事态严重,时而与黑脸协商给借款人宽限几天时间。最后与借款人商定出还款时间和 还款金额,继而进一步配合清收。

十七、分解法。父母早年借款,因体弱多病,劳动能力降低,无力归还贷款, 或借款人意外伤害致残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而且贷款额均不是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应细心研究其儿女亲属分担贷款问题。首先调查其家庭经济状况,从事工作,收入多少,品德如何,详细分析后 择优开展工作。工作要有耐心,要从父母培养儿女的艰辛,对伤残 亲属的同情心,儿女要有爱心,亲属要有善心,这几方面为切入点。 融入感情反复交谈,谈到对方动情、动心,经多次努力,或平均分 担或不平均分担,达到意见一致,愿意分担贷款并代为归还贷款。

八、转让法。经营项目已经上马,设备已安装调试或进入生产状态,但因某 种事先未预测到的因素,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或生产产品越多亏 损越多,或主要经营者因病、意外事故、涉嫌犯罪,使经营项目不能继续进行。在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确认后,应当立即采取断然 措施,不要拖延时间,选择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的最佳方案。首先应 考虑项目整体转让,寻找经营管理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同行业 商谈全面接收问题,包括接收不良贷款问题,力争取得好的结果。

十九、债权抵顶法。经营时间越多,往往形成债权的数额越大,追讨难度也相对加 大,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对于这种因素信贷员要认真仔 细研究,准确评估对方债务人的还债能力后,应考虑以债权抵顶不 良贷款问题,如果可行,应与借款方、借款方债务人三方以书面协 议形式加以认可,确保开展工作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但在贷款还 清前不可免除借款人的还款义务。

十、化整为零法。不良贷款往往是本金归还不了,利息也越欠越多,困难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单一考虑贷款本息一次归还问题,应当化整为零。视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还一部分贷款本息,利随本清。签定归还贷款协议书,分步进行。既能维持家 庭基本生活,又能逐步归还贷款,直至贷款本息还清。

二十

一、先本后息法。借款人品质不错,能力略差,也能配合信用社工作,就因利息 越累越多,陷入困境,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调查认定后,应当对 此采取先收本金后收利息的方法。签定协议,分解归还。先收本金 使之不再产生利息,从而减轻了借款人的负担。这样对借款人的还 款意愿是个鼓励,对其还款能力是个帮助。给点时间与方法是能够 还清不良贷款的。 二十

二、保险受益清偿法。凡与信用社有信贷关系的客户,均应动员其参加人身意外伤害 或其他品种的保险。谁都不愿意发生意外伤害,但又谁都无法避免 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等。一旦事故发生,将 会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包括贷款不能按期归还而形成不良。如参 加保险,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而这种补偿在提前约定的情况下, 应优先归还贷款。

二十

三、担保责任追究法。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其本质意义在于借款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归 还贷款时,担保人承担归还贷款本息的义务,以保证借款合同的全面履行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然而在现实工作中,重视借款人而轻 视担保人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是一个误区。贷款一旦形成不良,一 定要借款人与担保人一并追究。当借款人不足以归还贷款时,不能 忽略对担保人担保责任的追究,直至贷款本息全部还清。

二十四、抵质押品处置法。抵押物品和质押物品,主要以房屋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有价 单证、机器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物品,作为贷款的保证物品。随着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内容会不断地增加和变化。但要把 握这些内容的核心是评估和变卖处置现值一定要大于贷款本息,评 估和变卖处置现值大于贷款本息的差数越大,贷款的安全性越高。 当贷款不能按期归还时,一定要及时按合法程序处置抵押质押物 品,确保贷款安全。

二十五、以物抵贷法。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已走向下坡,无力以货币资金归还贷款。经深入调查确认后,要果断地采取措施,不可拖延时间,一旦拖延可能错过有效时机。应立即协商以借款人物品抵顶贷款本息问题。首先应考虑价值大的物品,如土地、使用权、房屋、设备的所有权、出租权或使用权,大宗的产品、商品、材料的所有权或处置权, 公设备、汽车等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协商评估作价或由中介机构评 估作价后抵顶贷款本息。

二十六、折扣法。当借款人面临多家债权人迅速以各种不同方式发起进攻时,已 经出现其资产相继被抵顶债务。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将面临一无所 有。使贷款受到的是全部损失,即使是法律手段也可能不及时。在 这种背景下,应被迫考虑折扣法。以借款人尽可能多的物品,尽可 能低的协商评估价格,先抵顶贷款本金,后抵顶贷款利息,能抵顶 多少算多少。借款人提出的标准可能会高些或是抵顶贷款本息全部, 僵持无果时,适当的退让,可能是明智的,最终的结果可能好些。

二十

七、黑名单公示法。人是有尊严的,单位是有形象的,借款方也是如此,我们应尊重他们的尊严与形象。同时也必须强调尊严与形象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失去诚信必然失去尊严与形象。借款方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且在多种努力无果的前提下,应当采取黑名单公示法。可在报 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多方位周期性公示,施加社会影响,促其归还贷款。贷款本息还清时撤销公示。

二十

八、限制法。贷款已超过合同规定的归还期限,多种方法、多种努力已经做到,只是结果不尽人意,这就应当考虑限制法。首先,在本系统停止各种方式的新增贷款。其次,函告本地区其他金融单位,请求对不讲诚信且贷款已经逾期的当事人不予贷款支持。然后函告本地区 相关的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特别是党政机关、各种协会及相 关组织引起关注并请求提供法律范围内的限制方法。至少应取消各 种荣誉称号、获奖资格等,促使贷款归还。

二十九、公证转执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公证机关依 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这就减少了一些环节和费用,因此,工作实践中一些单位采 取了办理公证以取得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方法。凡经办 理公证的贷款出现不良,经信贷员或公证员催收无效后,可以直接 转入执行程序,申请法院执行庭依法强行收回贷款。

十、依法起诉法。能够在依法起诉前,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是最好的选择,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约开支,还不伤害感情。但在以下情况下,应重点考虑依法起诉的方法:

1、依法保护债权的时间即将超过诉讼时效期。

2、以土地、使用权、房屋、机器设备所有权进行抵押并登记的贷款逾期时间较长。

3、借款人死亡或失踪。

4、反复协商达不成 一致。

5、需冻结、查封、扣押债务人资产及相关物品时。

6、恶意 逃废债务。依法起诉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应当是最后的方法,选择此方法要权衡利弊,把握时机,务求诉必胜、胜必有成果。 总之,事物是变化的,清收不良贷款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多样并举注重实践,遵守法律崇尚科学,不搞教条勇于创新,让更多的好方法服务于金融领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第20篇:不良贷款专题会议记录

报了第一阶段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情况及清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后段清欠工作中需解决的一

些实际困难、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提请研究。

会议认为,清收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是市、区两级政府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成功组建娄底农村商业银行的关键保障。区委、政府动员大会后,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清收机构及行动小组;法院专门成立了专项法庭,巡回办案。层层发动,落实措施,上门催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全区共收回不良贷款1700多万元。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罗琳指出,不良贷款清收虽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离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时间已相当紧迫,任务还相当艰巨。至6月30日止,要集中所有人力、物力,采取过硬措施,上下联动,各部门全力配合,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各种手段,多管齐下,开展一场50天清欠大会战,全面完成清国家工作人员所欠不良贷款必须在期限内全部归还。立即启动问责程序,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社会保障等组成工作组,全面分层次实施诫勉谈话,启动“三停”“五不”,严格实施,并要求对这次动用组织措施收回不良贷款的人员一律进入黑名单,对发放此类贷款的信用社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三、信用社工作人员自借贷款,亲属贷款及违规违纪贷款必须在5月20日前全部归还到位。否则,严厉追究责任,实施停岗、待岗直至解除劳动合同,涉嫌违法的,一律送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欠任务。

引荐贷款三步走,三个阶段:目前,我县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已进入主动还款阶段,到11月15日清收工作将进入强制清收阶段。

各督查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职责所在,协调好本职工作和清收工作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措施,把“铁手腕、铁心肠、铁面孔”的三铁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确保清收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同志们:

4月26日下午,我市组织召开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务会议。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各镇、各街道办事处行政正职和主管金融工作副职及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副市长***对巩义市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副书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下发了市委文件。这次会议决定了我们召开今天的会议,并拉开了我镇清收盘活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序幕。

刚才,***同志传达了市委关于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文件精神,传达这个文件的目的,以及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支书、村长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河南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认识到信用社改革和“清收盘活”的重大意义,进而让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树立大局意识,长远观念,坚决地完成我们各村、各辖区分配的清收盘活任务,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具体到我镇实际问题,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四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对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是我国金融全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奔小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加快农村体制改革,还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都显示了她的重要职能作用,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是农民实现小康的重要资金来源,近期国家决定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深化改革这是件千载难逢的大喜事,是信用社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也是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金融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农村信用社是典型的地方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镇来讲,多少年来农民生活的改善、个体工商户的兴起,乡镇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用社的大力支持,止2004年底,存款达 万元,我镇发放的贷款余额达 万元,充分说明信用社所起的重大作用。

第二个认识是信用社和当地农民的关系的认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就是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她的资金来源是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资金全部归地方三农使用,这是其它专业银行所不能和信用社相比的,也是其它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如果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还可行到国家更多的扶持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来加大对地方三农的支持力度。因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信用社同广大群众的血缘关系,信用社的改革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更离不开信用社支持,这是相辅相成的,今后,发展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子女上学,生活消费等都可能由信用社来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深化改革,其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强度,前所未有,所以,我们应该看到信用社的美好明天。

第三个认识是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认识。前期党中央、国务院已成功对江苏等8个省市进行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目前,我们河南省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要移交省级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成立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并统一法人,改革的工作是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农民的增产增收的一件大事,其前期工作清产核资,增扩股金,已顺利完成,目前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是改革工作的关系所在,此项工作完成后,国家将无偿援助巩义市农村信用社7.8亿的资金,加之保值利息贴补和各种政策的到位,我们巩义市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将增加13亿,所以此次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意义之大。 第四个认识是服务大局的认识。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信用社改革是全省一盘棋,改革不能在巩义受阻,更不能在河洛镇拖后腿,改革就是因为我们以前的信用社不规范,就是因为以前的信用社有问题,如何改正这些问题,补救这些损失,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任务,不是我们推卸责任的时候,要说理由,我们都有,全巩义的信用社的资金不是巩义市委贷出去的,但现在的市委、市政府不是无怨无悔地组织清收了吗?河洛镇党委、政府没有发放贷款,现在不也是把任务接下来了吗?这是什么?这就是大局意识,也可以说是长远意识,盘活的信用社,并让信用社在活过来的基础上规范地发展壮大,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村、为农民服好务,所以,我们在座各位也不要说这与我无关,决不能“新官不理旧帐”,弄到哪里算哪里,我们要积极的督促,共同行动起来,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事来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二、具体措施

措施一:下发文件,成立组织,镇党委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清收盘活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成立了组织,我镇领导组成员是: 组 长:*** 镇 长 副组长 *** 党委副书记 *** 党委副书记 *** 副镇长

成 员:*** 党委委员 *** 工会主席 *** 工办主任 **** 财政所长 **** 法庭庭长 **** 派出所所长 *** 信用社主任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各村村委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成员:*** *** *** 措施二:各村支书、村长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明确工作目标,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耐心细致地做好贷款户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从认识上教化他们,行动上感化他们,行政上制约他们,后果上迫使他们,先礼后兵,情理和法律并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渠道达到完成任务这一目的。

措施三:摸清底子,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2005年,我镇共分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任务2100万元,其中:清收任务1200万元,盘活任务900万元(具体任务已发给大家)。为加快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进度,各村委、镇直、镇办及有关单位,要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按照《***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务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照底子,分类排队,划清责任,狠抓落实,迅速开展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各村、各部门一把手是辖区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的行政第一责任人。 措施四:分类处置,抓好落实

1、镇直、镇办、各单位要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归还农村信用社贷款,确有困难的应积极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并纳入财政预算或支出计划。

2、对镇办企业贷款,有行政清收组督导企业主管部门,责成贷款企业主动归还欠款,或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改制重组,处置资产等方式,进行清收,对已改制的企业,要重新落实债务,清息换存,盘活贷款。

3、对各村及村办企业贷款,要以清收为主,实行分类处置,正常生产的企业,要落实债务,完善贷款手续,清息盘活;承包租赁的企业,要通过整体拍卖,清偿贷款,确有困难的,承包租赁费应先归还信用社贷款;停产多年,恢复生产无望的企业,要整体出售或变卖资产偿还贷款。村委及生产队贷款,村委在落实债务的同时,要根据自身收入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逐步偿还贷款。

4、对民营、股份制、个体企业及农户贷款,镇清收组和各村委要分类排队,落实还款计划,对拒不配合,又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交依法清收组强制清收,涉嫌贷款诈骗、金融犯罪的要按程序移交司法部门,依法立案清收。

三、总体要求

1、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时效性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村、镇直镇办各单位要因地制宜,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清收盘活办法,分解任务,列出时间表,严格纪律和要求,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强化督导检查,镇领导小组要不定期对各村、各单位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信用社要与镇紧密配合,做好清收盘活工作。

3、镇清收盘活领导小组要对各单位实行旬排榜、旬通报,对行动迟缓、工作无进度、措施不力、效果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完成任务好、进度快的,单位进行表扬和奖励。 同志们,清收盘活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抓好这项工作,特别是那些平常没法治,长年贷款不还的钉子户,这就是机会,对他们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多方综合措施予以打击,要积极配合好政府、打好清收盘活攻艰战,为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河洛镇经济的腾飞,我们大家要一齐动手,共同奋斗,早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巴中召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座谈会

【 2012-05-30 11:24:03】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综合】【字体:大 中 小】 【颜色:红 绿 蓝 黑】

近日,巴中银监分局组织召开全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座谈会,通报各县(区)联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进度,交流良好做法,查找差距和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为下一步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指明方向、树立信心、增添措施。

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座谈会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联社对不良贷款和偏离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并分别选取一个不良贷款占比和偏离度较高和较低的机构作为典型事例,深刻剖析不良贷款和偏离度高或低的原因,以及今年的“双降”计划、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

真梳理,摸清家底,查找差距。同时,对不良贷款以及偏离度控制较好的经验、措施,进行了交流。会后,分局与巴中办事处汇总形成了8条具有较强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清收处置措施,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各联社,要求各联社根据实际情况采纳、借鉴。

2012年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情况,要求各联社按照“一户一策、一笔一案、分类施策”的工作要求,统一认识,明确重点,严明纪律,严格考核,持续不懈地把清收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同时,督导各联社建立不良贷款保证金制度和损失类贷款赔偿金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及时通报,严格问责,坚决遏制前清后溢。

确保信贷资产动态反映;强化科学审慎准确分类,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真实反映;强化授信管理,防止不良贷款反弹;强化清收处置,化解不良贷款风险;强化问责力度,强化监督考核。督促巴中办事处及各联社对违规责任人员要按照相关制度严肃问责,对弄虚作假的机构高管人员在实行严格问责的同时,还要追缴当年考核奖金,对违法放贷责任人员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各联社不良贷款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按照“高风险、高频率”的原则,加大对风险突出机构的现场检查频率,对严重违反审慎监管规则的,坚决按照监管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维护监管法规的严肃性。

不良贷款自查报告
《不良贷款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