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自查报告

林业项目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25 07:50:36 来源:自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林业工作自查报告

林业工作自查报告

林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按照县纪委工作部署,对我镇这些年来特别是本人工作进行了认真反思,现报告如下:

一、林业站现状

耽子林业站目前现状是\"三无一少\",即无权、无钱、无执法职能。无权表现为:林业工作由镇、村及群众自己决策,林业站只处于协助配合、服务管理,也没有向群众、集体收取任务费用的权力。无钱表现为全年工作无经费,县下拨林业经费由镇政府统一管理,林业站只是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服务于林业工作,一切费用由镇政府负担。无执法职能表现为所有的林业案件由林业局森林派出所执行,林业站只是在发现后或接到举报后有现场制止和上报的权力。一少是林业站只有一人,全年所有工作只能是单打独斗,其工作量不言而喻。综上所述,林业站在乡镇是最\"无权力\"的职能单位,没有吃拿卡要和以权谋私的权利,更没有滋生腐化堕落的土壤。

二、自查自纠

作为一名38年党龄的老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思想到位,即始终与党员的方针、政策、县、镇工作部署保持一致。二是工作到位,35年来始终把本职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林业站站长,办公室主任、镇诗词楹联分会会长),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都能保证按时、按量、高标准完成。林业工作仅被评为模范个人就达十几次,诗联分会工作在全县独树一帜,办公室工作虽然复杂具体,但从未失误。三是纪律作风到位,多年来始终严格执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作日在岗,外出请假。四是服务到位。在林业工作上,因职能权力的约束,只能靠服务群众、服务领导、服务政府决策,为完成上级任务,只能在村干部、群众中讲政策,说好话,来不得半点漠视与生硬,一句话:\"公事私办\"。

多年来,成绩不大,但自感心中无愧。但深究问题,自感在创新工作和工作力度上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思想上缺乏主动性、前瞻性、不求上进、不求最好、满足自我。工作上,只按上级部署、领导安排办事,缺乏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满足现状。

在今后工作中,要注重力克平庸,常树争优。工作上想在前、干在前,注意给领导当好参谋、当好助手,真正做到思想上要紧跟形势,工作上要创先争优。 林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在新店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新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组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参加县林业局、乡党委、政府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各种学习和会议,全林业部职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遵守工作纪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我部积极开展2014年上半年林业工作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营林生产方面:

1、20xx2年营林生产(1)油茶:任务2000亩,已规划2000亩并进行预整地,种植地点在新店乡小平地王子山脚,该项工程将于2014年12月18日前完成,接受县林业局检查验收。(2)核桃:任务4000亩,目前已种植袋苗2000亩;(3)在小江口和蚌厂村委会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造林3000 亩。(4)在小平地村委会完成陡坡地退耕还林项目造林4700亩;(5)兑现国家和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00671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93777亩,省级公益林6894亩。

2、认真组织完成全乡2002年度、2014年度及2014年度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工作,督促其补植补造。

(二)林政管理: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有针对性地查堵私拉黑运、偷砍盗伐、毁林开荒等扰乱林区治安的违法行为,共侦办各类林业行政案件 5 件,结案率100%。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加大林业病虫害的检测及治理,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三)森林防火:

自20xx年12月1日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我站加大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墙报、彩旗等形式宣传护林防火,及时张贴县森林防火命令及省长命令200余张;书写标语,制作固定标语,出动宣传车;同时层层落实责任,与有关单位和村委会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强化火源管理,搞好三防工作,健全从乡到村、组、户的包村定组联户的逐级的森林防火网络;认真督查统计到各村委会。由于措施得力,全乡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

20xx年上半年的林业工作,经过全站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问题。

1、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给林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障碍;

2、近年来气候反常,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例如:冰冻、干旱,给造林带来了困难,也给林农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3、林区社情林情复杂,火源管理难度增大。林地与农用地分布交错,农民春耕生产残留有炼山种田和造林的陋习,每年春季树木返青之前,农事用火多,加上春节和清明节前后上山拜神、扫墓等迷信用火,给森林防火带来了很大隐患和工作压力。

4、项目涉及村寨零星分散,交通条件相对滞后,认识不到位,目标责任不明确,缺少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5、各种林地林权矛盾纠纷因为时间长、跨度大,调解难度大。从而影响林业生产和林农和谐稳定。

三、20xx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组织群众对新造林地进行补植补造等扫尾工作;

2、加强林政案件查处力度,保一方平安。

3、认真搞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林下计划烧除;

4、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

5、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到早预测、早预报、早防治,积极争取杨树病虫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

6、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秋冬季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巩固绿化成果。

7、积极探索林地后续产业的开发利用途径,搞好林地种植经济作物的试验推广,使林地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8、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资源管理新模式,认真构建,村小组、村委会、林业站三位一体的管理形式,从而确保新店乡森林资源安全。

10、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加强林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保障能力,从健全制度、强化职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队伍素质,为推进新时期林业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林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三:

自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开展以来,合黎乡林业站按照《合黎乡2014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思想认识到位,组织落实到位,认真贯彻执行,精心组织实施开展了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以评风工作促发展。通过三个月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全站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人民群众的肯定。林业站在县林业局和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本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线,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评判标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互相提,自己找\"等方式,全面深入开展行风评议自查自纠工作。现自查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开展自查自纠

1、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行动迅速。乡党委实施方案下发以后,我们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把评议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及时召开了站务会议和护林员会议,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成立了林业站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对站上人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化\"五项\"教育,一是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站上职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进一步增强爱民、为民的观念;三是强化法制教育,组织学习了《行政许可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和法律处分条例;四是强化以\"浅议合黎林业发展\"为主题的行业发展研讨教育,不断增强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五是强化增强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意识和整体意识。大兴学习之风,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挤时间,多深入基层,勤于思考问题,珍惜岗位,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全站上下营造了\"人人代表林业形象\"氛围。达到了\"四度\",即认识上有高度,措施上有力度,行动上有进度,效果上有深度。

2、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展开自查。按照要求,我站紧紧围绕中兴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依法行政方面;为群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抓民主评议工作,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方面我们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坚持\"二查\",一是深入社会调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设立投诉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群众对林业站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深入进行自查,本着\"提高自我,帮助他人,一切为民\"的思想,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地自觉地对照工作从思想、制度、作风、廉政等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找问题,客观真实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征求到得意见建议和自我查找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动真格、见实效、不走过场,对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突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林业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收费标准等向服务对象公开,增强政务的透明度,树立林业行业的诚信形象。坚持\"两个做到\",做到边评、边纠、边建,确保整改到位;做到评议工作与业务工作两不误。确保行评与当前的林业工作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检验行评实效。

二、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

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目的是促进被评议单位和部门的作风建设。为此我们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把政风行风评议整改工作贯穿到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做到部署工作有行风、检查工作有行风、工作落实有行风。对征求到得意见建议和自我查找出的不足认真整改,件件有回音,事事落到实处,用实际效果转变行风赢得民心,取得一定实效。

(一)林业宣传不断深入。针对代表提出的林业宣传不力的问题,在深度上做文章,在广度上下功夫。利用召开护林员会议、落实设施葡萄、2014年三北工程造林面积和设施葡萄技术指导的实际,在农村广发宣传林业新技术和林业法律法规,并编印林业科普、林业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林业宣传工作。

(二)林业执法力度不断加强。针对代表提出的林业执法薄弱的问题。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建立站、片、村三级护林网络,站上专职护林员包片,兼职护林员包村,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地块、人头。加大对森林管护中队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专职护林员的积极性和护林先锋队作用。依法治林,大力护林。深入开展秋冬季林业护林活动,严厉打击林业违法行为,加大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开展木材加工企业安全大检查工作,在乡安监站的大力配合下对全乡9户木材加工户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其按时整改,保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全面清理整顿合黎乡木材加工市场,规范木材市场秩序。

(三)行业行风建设不断提高。针对代表提出的机关作风改进上造林期间技术指导不到位、科技推广跟踪服务还有所欠缺和林木采伐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经过申请局里对我站最近补充了人员,我们对全站人员进行了细化分工,尤其是对设施葡萄的技术服务上,对现存的23座设施葡萄分工到个人名下,跟踪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办证程序,努力做到程序到位,减少麻烦,在三个月来,为五四村、六二村、*村、七坝村9条黑节工程渠道进行了树木免育林费审批采伐,为加快工作节奏,站上人员接到申报当日现场勘验,每木检尺,次日便协调林政稽查大队现场勘验,随后我站人员亲自带全资料到县政务大厅给与办理审批手续,做到了合法、快捷、方便了群众,加快了工程进度。在行风作风建设上,我们从身边小事、优化服务做起,切实认识到\"行风建设无小事\",把行风建设列入工作的重点,看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做到\"六个一\"(一接电话问好,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句好话中听,一套好程序快捷方便)。通过不断改进和要求,站上全体人员观念得到自觉增强,努力当好群众的热心人、贴心人、代言人和维护人,达到了\"以评促建,评建并举\"的目的。

(四)林业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快。针对各村提出的退耕还林荒滩造林补植补造年年造,年年成活率不高,既浪费财力又浪费人力的问题,我们今年加大工程造林的力度,采取开沟造林,保证灌溉,造林后加大对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力度,站上人员和村上护林员深入林地,坚决制止羊只进入林地破坏成活率,今年的912亩荒滩造林补植补造顺利通过了市县林业退耕办的验收,同时完成退耕还林薪炭林造林面子208亩。在三北工程造林上,针对一些造林群众提出的苗木质量不好,生活率地的情况,我站从造林一开始就多次到苗圃看好苗木质量,本人亲自到现场调运苗木,亲自押送到造林农户和村的田间地头,督促其对苗木进行合理假植,确保成活率,今年共完成三北工程造林面积768亩,在设施葡萄产业发展上,我们从加强技术培训入手,今年新栽植温室葡萄26座,并做好了2014年栽植的7座的技术指导,今年,7座2年生的葡萄全部坐果,产量最高的可达2000斤,为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

(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针对部分村提出的林地权属不清,现有的林地和森林资源效益不高的问题。我们将结合正在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出了切合我乡实际的方案,正在进行各村的集体林地、荒滩、荒地的摸底工作,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后,我们将结合各村不通实际情况,指导制定出适合各自的实施方案,达到一村一案,切实做到让群众受益,让林地发挥好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巩固和发扬行风建设成效。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林业站政风行风建设明显加强,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态度更加热情周到,业务知识更加熟练,技术指导更加及时,群众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内部理井然有序,全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如何使行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入每个人的思想深处,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如何高品位、高起点地搞好服务工作。因此行风建设绝不能就此止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们将紧紧围绕全乡林业建设重点工作,牢固确立\"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止点\"的观念,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信号,坚持不懈地抓政风行风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行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认识到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具体体现,明确新形势、新任务对行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把行风建设具体体现在队伍上,体现在服务上;二是进一步落实整改纠建并举。在整改落实中继续坚持\"纠建并举\"的原则,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与建立新的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健全制度促进工作。

总之,我站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在社会各界和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的关怀和指导下,我站站在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业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林业局和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这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契机,努力塑造\"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巩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努力推进我乡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四:

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林业局开展工作评议,是市人大重视、关心、支持林业工作的一种体现,更是让社会了解林业、理解林业、支持林业的一次大好机遇。我局高度重视此次人大评议,牢固树立\"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帮助、监督就是支持\"的理念,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等措施,评议工作正有序进行,目前已完成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两年来的林业工作情况

过去两年,是林业系统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的二年,是林业发展开拓创新、重点突破的二年,是林业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我们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的工作思路,努力克服雨雪冰冻灾害的不利影响,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团结协作,狠抓落实,林业改革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加强,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生态文化建设出现了好势头,现代林业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市先后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竹木强县、浙江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市、浙江省林改示范区等称号。市林业局还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浙江省科技兴林组织奖、杭州市林业工作责任状考核一等奖等荣誉。

(一)坚持依法治林,认真贯彻林业法律法规,林区秩序继续保持稳定。

过去两年,我们围绕打造\"平安和谐林区\"目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格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促进林业建设工作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一是林业行政执法得到加强。两年来,林业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林政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种苗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强化。新建了市森警大楼暨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新设置了法制科和种苗站。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林业执法,每年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00多起、侦破刑事案件10多起;通过开展\"禁种铲毒\"、\"绿剑一号\"、\"绿盾二号\"等不同形式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保护了林业建设成果。市森警大队被公安部授予一级派出所称号,市木检总站被列为全国一级木检站。

二是林业行政行为不断规范。坚持转变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业务五大建设,林业行政行为正朝着制度化和法制化方向稳步推进。完成了\"三轮审改\"回头看和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工作,开展了林业行政执法依据清理工作,将153项林业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的执法主体明确到各执法单位和科室,并签订了部门行政执法责任书。两年来,共审批采伐木材蓄积30万立方米、毛竹370万支;办理征占用林地213起,面积346.7公顷。

三是执法监督机制初步形成。通过依法界定行政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公开执法流程、清理并公布执法依据、考评执法效果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制定了《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明确了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权限、程序等内容,实行了统一的林业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制定了《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建立了有关报告制度、行政处罚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等。

四是林业普法宣传成效明显。紧紧抓住村规模调整和\"植树节\"、\"爱鸟周\"、森林消防关键期等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宣传车、广播电视、标语横幅、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浙江省林地管理办法》等林业法律法规。据统计,两年来全市共出动宣传车200多辆次,张贴标语2000多条,散发宣传资料1万多份、举办培训班60余期。通过广泛宣传,有效地增强了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

(二)坚持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创建,生态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按照建设生态型、惠民型、节约型森林城市的要求,以\"增绿量、上水平、抓管理、出精品\"为着力点,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效果卓著。2014年5月,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森林城市的成功创建,有力地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区位条件、林分质量、保护级别的不同,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了初步分类,补偿标准由每亩12元提高到15元。目前,在建生态公益林119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总价值212.4亿元;每年发放公益林补助资金在1500万元以上,涉及3.5万户农户。

二是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加快。通过\"封育、新造、补植、改造\"等综合措施,推进杭徽高速景观林带建设,共完成杭徽高速景观林带建设8533亩。全市298个村中,拥有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绿化示范村、杭州市园林绿化村等荣誉称号的达58个。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顺利。完成山核桃生态化经营2.5万亩、退化竹林改造2.4万亩,成功申报了昌化、太湖源两个省级森林公园。目前,全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总面积已达到27.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5.8%,位居全省前列。林业生态系统强大的服务功能为全面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坚持兴林富民,全力拓展林农增收渠道,林业产业保持快速发展。

把产业谋发展、农民得实惠作为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不断调优林业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拓展产品潜在市场,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19亿元。我市兴林富民示范村林农的人均收入达到9730元,其中林业收入5767元,占人均收入的59.3%。

一是抓示范园区建设。围绕高效竹林、山核桃、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全市新增高效生态林业示范园区(基地)183个、面积7.3万亩,有效提高了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抓新兴产业培育。编制实施了6亿元香榧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农户转变增收渠道,全市新种香榧26万株,新发展杨桐、柃木设施栽培1350亩,新培育野生动物驯养繁繁殖企业10多家。

三是抓行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竹产业协会和山核桃产业协会信息服务作用,网上动态发布山核桃、竹笋价格行情信息。全市创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2家、各级林业专业合作组织31家;新增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

四是抓产品市场开拓。注册了\"天目笋干\"、\"临安山核桃\"2个证明商标,组织企业参加了无锡、北京竹笋推介会、义乌森林产品博览会和浙江笋竹产品东北行等推介活动,进一步打响临安林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四)坚持文化引领,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森林文化体系不断丰富。 着眼于文化内涵挖掘和生态知识普及,借助森博会和国际示范林网络等有效载体,不断深化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自然和谐的森林文化。

一是打响生态文化新品牌。充分发挥我市森林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举办了首届中国杭州竹笋节、杭州竹笋产业高端论坛、2014中国(临安)山核桃文化节等多项文化节庆活动,有效搭建起生态文化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传承生态道德新理念。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重点,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了2个省级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0余次,参加生态教育10万人次,提高了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三是倡导绿色文明新风尚。组织开展了\"关注森林\"和\"省树省花\"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林木绿地、古树名木的认建认养活动,全市已建义务植树基地32个,累计营造纪念林1万余亩,形成了植树护绿、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省级林改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有力促进了森林从资源管理向资产经营的转变。2014年7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以\"浙江白沙靠山吃山,25年走出现代林业新思路\"为题报道了白沙村林权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是配套改革制度得到健全。成立了临安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临安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与人民银行临安支行等单位共同下发了《关于做好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临安市林权流转管理办法》、《临安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管理办法》和《临安市林木林地流转招标拍卖挂牌办法》等制度。

二是山林经营现状基本摸清。开展了10万亩国有林地的地籍管理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了全市山林经营现状基础调查工作。据统计,全市集体林地的经营现状为:由村统一经营管理的占40%、到户经营的承包山和自留山占50%、其他方式流转和农户自行开发经营的占10%。

三是林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组建林权管理中心,编制林改试点方案,在全市确定了板桥、乐平、岛石等3个乡镇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均股均利和林权信息化管理等林改试点工作。目前,林改试点工作正有序展开。林业\"两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暂缓征收林业\"两金\"政策得到全面执行,每年减收500余万元,实现了山区林农\"零税赋\"。

(六)坚持科技兴林,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林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始终把科技兴林作为林业工作的主旋律来抓,依靠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推广,努力推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林业科创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市校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人才作用,合作创建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建立了山核桃省级科创中心、竹产业省级科创中心等科创平台,申报实施各类林业科研推广项目32项,在生态公益林保育、山核桃园艺化栽培、雷竹退化林地改造、城市森林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推行责任林技员制度,形成以首席专家、林技指导员、责任林技员为核心的新型林技推广体系。组织开展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为主题的林业科技下乡活动,落实科技人员的帮扶责任。累计举办各类林业技术培训班180余期,受训农民2万人次以上。

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可食林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工作,加强林产品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修订完成了《雷竹笋》系列标准,颁布实施了《山核桃产品等级要求》。积极实施农产品绿色行动,推动竹笋、山核桃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的建设。到目前,全市共申报竹笋、山核桃无公害农产品32个,有64万亩森林食品基地和无公害食品基地通过省(市)认证,认证的林产品数量和基地面积均为全省第一。

(七)坚持服务大局,全面落实人大决议决定,人大监督助推林业发展。

过去两年,我们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兴林与富民、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自觉服务工业平台建设。为缓解我市建设用地紧张矛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根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制了全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全市共规划10个重点开发区块,面积达36.4平方公里,基本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低丘缓坡林地的需求。推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现场办公、跟踪报批等服务举措,做好重点工程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服务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林地使用指标,2014年争取到林地使用指标319公顷,位居全省第二位。尽量降低

推荐第2篇:林业工作自查报告

林业工作自查报告

201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切实开展xx县城乡绿化三年行动,积极履行部门职能,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卓有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按照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局党委专门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局长罗晓回同志任组长,局纪委书记谭会红同志任副组长,监察室主任肖春云、人事股股长刘跃平、法制股股长谭升岳、办公室副主任刘泽麟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局行政办合署办公,由谭会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肖春云同志任副主任,其他成员任办事员,具体负责林业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层林业工作站和木材检查站也相应成立了站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为了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到促进工作、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树立形象的作用,局党委重点采取了三条措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一是召开了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传达贯彻县政府有关信息公开工作的文件精神,使局机关干部职工明确了关于搞好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二是组织全局各股、室、队和各林业站、检查站通过学习文件,制定本股、室、站、队关于搞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三是每个股、室、站、队都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做出服务承诺事项,从而提高局机关全体干部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使得该项工作在全局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并顺利推进。

二、抓住重点,讲求实效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既是一项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一个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全体干部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的过程。为了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走过场,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公开态度很认真。做到真公开,不搞假公开,尤其是对工作中比较敏感的项目资金使用、人事问题、财务管理等重大问题,都能做到按时公开、及时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人事问题,调整股级及以下干部80人,其中正副股级干部30人,局党委经过考核考察、群众投票测评、党委开会无记名票决,再集体研究,最后在全局张榜公示,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干部比较满意。财务管理按照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手续,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局务会和职工大会进行公布通报,特别是对招待费和车辆加油、维修费等项目开支进行逐项说明,做到一月一总结,一月一公开。项目建设上重点抓好“三大工程”,造林检查验收和苗木使用的公开。各工程造林验收先由各工程项目出专人进行检查验收。再由局党委成员组织验收组对各工程项目进行复检,重点检查各工程造林的亩数、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并将复查结果作为兑现苗木以奖代补的依据。并将苗木使用原则和标准、价格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林木限额采伐继续实施林木采伐指标进村入户工程,入村到户率、公示率、及时率均达100%。凡采伐需林权单位申请,林业站站长和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并盖公章,200亩以下由各林业站设计,200亩以上由局林调队设计,最后由局分管局长审批。并将全年的林木限额采伐指标和指标使用及林业基金征收标准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开。二是公开内容很全面。我们着重公开了各个领导所分管的工作内容,每个股、室、站、队的工作职责以及负责人,执行政策的依据以及上级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各个股、室、站、队对工作做出的承诺,以及违规违纪和工作失职处理办法,责任追究形式,工作纪律等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做到了公开。三是公开形式很多样。我们在局机关办公楼一楼的醒目位置设置了机关各办公室平面示意图、两块大电子信息公示屏、信息公示栏、党委领导班子分工及职责公示栏、各股、室、站、队工作职责公示栏、行政执法职责、执法程序、各种许可证发放、程序公示栏等多张公示板,并由专人负责定期和随时更换公示内容,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便于群众监督,方便群众来局机关办事。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随时征求干部群众对公开工作的意见,使公开工作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

三、坚持公开,效果明显通过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局“五型机关”的建设,提高了全局干部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按规章制度办事,增强了工作中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全体干部都能按照工作程序办事,杜绝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全体干部都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廉政为民,勤政为民,有力地促进了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使局里各项工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局领导班子的各项工作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从而使全体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发扬民主,严格按照局领导班子集体决议办事,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我局没有流于形式。二是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了林业局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现在我局除了制定完善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苗木使用制度等群众关注的规章制度外,还制定了车俩管理制度等20多项规章制度,全体干部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约束和规范了全体干部的行政行为,使局工作出现了制度健全、工作有序的局面,在全局构筑起了一个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务运行体系。三是工作作风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地转变了以前少数干部工作不扎实,作风漂浮的现象。全体干部在完成林业几大工程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都能认真负责,依法办事,杜绝了以前个别虚夸伪报、铺张浪费的行为,树立了新时期务林人的新形象。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全体机关干部都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好转,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增强了政策观念和纪律观念,同时也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虽然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工作当中认真学习其它单位的先进做法,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规范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使公开的内容更加及时、准确、全面,使公开的质量更加符合我局的工作实际,从而推动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推荐第3篇:林业项目管理办法

2017年林业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林业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规范林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及监督管理的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依据国家、省、市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申报和管理的林业项目,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投资以及地方配套资金,投资的林业项目等。

第三条 林业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必须符合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要求,围绕***林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第四条 林业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林业基础性、公益性重点项目和示范引导性项目。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

第五条 林业项目必须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基本建设程序包括:提出项目和编制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或编制实施方案、施工准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和绩效评价等阶段。

第二章 项目初选

第六条 林业项目初选原则和程序

(一)项目初选原则。一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二是生态优先,突出三大效益,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在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有示范带动和规模效益。四是科技优先,产业化经营。五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二)项目初选程序。

1、林业部门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投资动态与信息,并搞好整理与分析,为项目初选提供依据。

3、林业部门要按照项目投资的要求,进行项目初步筛选,对符合要求的林业项目,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并以正式文件上报上级部门。

4、对上报的项目建议书,由***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5、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计划财务处纳入林业项目库,实行统一管理,做到项目建设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确保争取项目工作的连续性。

6、***成立项目评审小组,对项目的评审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召开项目评审会议,形成项目初选方案后,提交***办公会研究确定。

7、***办公会研究确定的上报项目,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与项目建设单位搞好对接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材料,需呈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应及时通知项目单位

2 按要求编制。项目材料齐全后进行行文上报。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材料必须真实、齐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须由相应林业工程资质的勘察设计、工程咨询单位编制。

第八条 林业与相关部门(如建设科、水务科)共同管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联合行文逐级申报。

第四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九条 项目的立项批复及投资计划下达后,***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

第十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主管业务部门应组织和协调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设计或实施方案进行建设,确保项目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一条 需要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实行招投标,并按规定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所有需要招标的项目由各主管业务部门按规定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由计划财务处牵头协调招标与采购工作。

第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计划执行,不得擅自变更。确需调整的,须按照原申报程序报批,不得进行计划外工程。

3 第十三条 项目资金管理要严格执行《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林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规定。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文件和资料,要认真做好归档保管工作。

第五章 项目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要按照职能分工,依法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财务处负责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量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所有林业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建设单位为项目法人,法人代表对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法人代表因故变动的,须进行离任审计。

第六章 项目竣工验收 第十六条 竣工验收程序

(一)项目在竣工验收之前,先由建设单位组织该项目施工、监理、设计和使用等有关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参加初步验收的各方签字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申请竣工验收。

(二)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附有竣工初步验收总结报告、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第十七条 竣工验收的组织

(一)竣工验收由***项目建设分管领导牵头会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在受理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在

4 30日内组织竣工验收。需上级或其它部门验收的,报请上级或其它部门验收。

(二)验收组负责审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并与项目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后,形成竣工验收意见。验收意见须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并通报项目单位和有关项目主管部门。

推荐第4篇:林业项目项目建议书

茶油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

茶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止甘油三脂的升高,对抑制癌细胞也有明显的功效。同时,茶油的分子结构比橄榄油还要细,所以食用时不用担心副作用、油腻。

目前,我国年产茶油为26.7万吨,年人均占有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发达国家橄榄油的消费量一般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华经纵横认为,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将非常旺盛。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 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内中小企业茶油产业扶贫技术

(二)项目发起单位的优势

二、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推动茶油产业扶贫技术的改进

(二)满足国内市场对茶油产业扶贫的需求

(三)……

三、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茶油产业扶贫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三、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四、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

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三、附图

推荐第5篇:林业项目投资

林业项目投资 我国林业概况

我国森林面积29.3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9.3亿亩,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四川位于祖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处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林业资源大省,属全国第二大林区。全省林地面积3.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9%,居全国第3位,其中森林面积2.5亿亩,居全国第4位。现有活立木蓄积17.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34.41%。全省森林面积中,天然林约占2/3,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及川西南山地;人工林约占1/3,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及盆地中部。

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珍贵的\"绿色财富\"。森林为我们提供了木材、粮食、薪柴等生活和工业原料。同时被誉为\"地球之肺\",对地球大气稳定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森林的其他生态价值还体现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 林业政策

为加快林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央决定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3年,福建、江西、辽宁等省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和深化阶段。

为调动经营者投资开发的积极性,中央决定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四川省政府于2007年05月18日发布并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2009年7月28日发布《四川省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 林权流转概况

2003年,随着国家和各省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行,福建、江西、辽宁等省率先进行林权流转。不仅为原本的许多纸浆企业带来了活力,如金光集团扩大了自己在云南的林场范围。许多有实力的大企业也进军林业产业,如上海禾阳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最近3年内进入中西部地区林业领域。

全国已建立林权管理交易服务机构480多个,集体林权流转面积达7270万亩,流转金额达192亿元。全国林权抵押面积达2260万亩,获得贷款132亿元。

2007年随着四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行,四川成立了一大批林业公司流转森林资源,如四川博源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博源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广元、绵阳、遂宁流转林地,已流转林地500余万亩。成都亿尚林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拥有林地20万亩。凉山洪强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凉山州立50万亩原料林基地。上海禾阳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攀枝花一带进行林地流转。宜宾原始林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宜宾、泸州一带建木材加工厂、进行林业开发,已累积上万亩资源。除了上述公司外还有很多其他林业公司在四川各地进行林权流转。

四川林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山高原区,川南地区,川东北地区。川西高山高原区主要是国家大型林场,上海禾阳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宾原始林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川南地区占有林地资源,川东北林地资源大部分流入四川博源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同时,还有很多中介公司和中介人参与到了林地流转中来。公司的典型代表是四川古道林业有限公司,成都红房子林产交易超市。

由于上述众多公司进入林业产业,再加上人们对林地本身的价值的认识,林地价格迅速升高。由2008年以前的每亩不足百元上升到现在的每亩200-400元,有些地区甚至达到600-700元每亩。 林业投资价值

虽然林地价格上升迅速,但是林业产业还是有巨大的投资价值。

一、木材投资

近20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和木材的蓄积实现了持续增长,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木材及其制品的国内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人造板、纸浆及纸张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国内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左右水平,同时我国木材市场40%以上是靠进口。预计到2020年,中国国内的木材消费总量将提高到4.57-4.77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左右。

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林业产业产值已达到1.44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已跃升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另一方面,近20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也实现了持续增长,人工林面积已经达到616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 但是虽然产量巨大,同时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未来随着不断的发展,木材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木材供应形成缺口,木材价格会不断上扬。下表为2011年03月25日原木价格行情。 窗体顶端

2011年03月25日原木价格行情窗体底端 单品 树种 价 格

(元/立方米) 涨跌 原木 水曲柳 2160 -5 原木 柏木 1117 0 原木 桦木 1563 3 原木 樟木 2068 13 原木 松木 1084 -3 原木 杉木 1170 0 原木 杨木 785 8 原木 柚木 10091 0 原木 桉树 851 0 原木 红木 7153 -51 原木 桃木 1450 0 窗体底端 树 种 面 积 (亩) 投入(元) 产

出 (元) 利

润 (元)

苗木成本 劳务成本 林地成本

桉树 1 150 640 250 5531.5 4491.5

速生丰产林建设投资具有巨大的利润。以桉树为例(下表所示),4-5年生桉树每亩蓄积量达到6.5立方米,桉树价格为851元/立方米,以5年为一个轮伐期计算。一个轮伐期产出5531.5元。每亩苗木价格为150元;按每天80元/人计算,每亩人工费用640元;林地成本为250元;所以成本共计1040元。种植桉树每亩利润为4741.5元。

二、碳汇投资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承担着重要的改善全球气候的角色。碳汇交易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收入。例如,浙江浙能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将累计减排的7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作为\"碳汇\"卖给英国一家公司,目前收到款项累计1270万元人民币。

2009年11月26日,四川省西北部的2251.8公顷新造林及其在未来20年产生的\"新鲜空气\"卖给了低碳亚洲公司。这次碳汇贸易协议的正式签订,开创了四川林业的先河,标志着四川省森林碳汇贸易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必将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带来巨大影响。

2009年11月,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正式成立。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是经过国务院批复,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政府合作设立的公司。该交易所未来的业务不仅包括国内林权买卖、木材和林业产品的大宗买卖、林业和相关企业的金融服务,还将开展碳汇交易、国际林业资源交易等。中国林权交易所是目前为止,惟一一个经过国家工商局批准的森林碳汇交易的交易平台。

三、国家项目投资

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商品材,启动六大林业工程(如长江防护林生态体系建设,四川是主要地区)。从2005年到2009年国家持续增加林业投入,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增速加快(见下图)。我国林业产业继续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林业产业总产值持续增长(见图)。

2009年四川省生态投入22.2亿元,落实中省投入林业建设资金8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林业总产值850亿元。

2009年绵阳林业领域到位国家资金和省补助资金超过2.7亿元。2009年绵阳市灾后林业实现总产值49.9亿元。

四、旅游投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满足于城市生活,更加喜欢回归大自然、体验美好的自然风光。2010年四川省旅游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09亿元,同比增长28.1%。森林旅游、观光农业越来越收到人们的欢迎。这为林业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龙泉驿区以农业旅游为主,每年接待游客350多万人,农业旅游收入达1.58亿元。

五、经济林产品

经济林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的林木,属于多年生、成林后可以多年受益的木本植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的加强,经济林产品可望得到更大和更快的发展。

以红阳猕猴桃为例说明经济林产业投资价值:

红阳猕猴桃鲜果横剖面沿果心有紫红色线条呈放射状分布,似太阳光芒四射,色彩鲜美,故称\"红阳猕猴桃\"。该品种果型中大整齐,肉质鲜嫩,香甜清爽,果心小,果味浓,被称为\"维C之王\"。

猕猴桃从建园开始3-4年进入丰产期,进入丰产期每年亩产3000-4000斤。建园成本(前三年)约14000元,后期(第四年后)维护每年4000元。猕猴桃出园价格8.5-10元/斤。按亩产3000斤,出园价格8.5元/斤计算,第四年就可收回成本并获利7500元,以后每年利润为21500元;按亩产4000斤,出园价格10元/斤计算,第四年就可收回成本并获利22000元,以后每年获利36000元。

随着人们对林地价值的认识,林地价格逐渐攀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林地的价值不是现在林地价格所能体现的,依然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

1

推荐第6篇:林业系统财务自查报告

为了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市局《开展林业系统财务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站于2008年6月15日对本单位进行了财务自查。重点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财务收支情况、财务基础工作情况、财务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等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站现有工作人员三人,自林业局直管后,积极理顺财务关系,设立了事业单位帐户,指定蒋文明同志为财务人员。从自查情况看我单位都能严格按照《会计法》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规定会计制度,依法设置帐薄,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时、真实、准确的填制凭证登记会计帐薄,较好地坚持财务“一支笔”的审批制度和复核制度,按照规定保管会计档案,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无设立小金库的现象。凭证装订整齐,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账款、帐实相符。截止目前,收入为33570元,主要为森林防火定向捐资,支出为26689.5元,其中办公费8231.5元,生活费9777元,车费4566元,烟酒副食819元,劳务费330元,电费246元,补植退耕还林苗木款500元,购买医疗保险2220元。

二、自查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主要表现为收入发票不规范,实为白条收费。

二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并在执行中认真遵守。

三、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大对财务人员教育是的力度,组织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并加大对《会计法》等制度法规的宣传力度,强调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到平常的执行中。另一方面打击违反会计行为,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

2、做好财务基础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责任感。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从各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加强各级间的沟通和协调,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3、实行站帐局管。收支票据每月送局财会部门保存,便于财务档案管理。

4、发票问题,要求局能够提供正规收费发票及收费项目,如果林业站无收费权力,应明令禁止,避免基层人员犯错误。

推荐第7篇:乡镇林业工作自查报告

2013年,乡风景林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县林业和园林局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府“三大目标”建设,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狠抓落实,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结合“三大目标”,顺利完成2013年风景林产业建设任务

我乡风景林产业,结合乡“土地整改项目”,大力推进风景林营造。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时节,积极开展对村、社调运的风景林营造苗木进行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栽植技术手册》进行规范化栽植,对栽植地选择适当,栽植时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步骤进行操作,做到了适度集中连线、成带栽植。全年共栽植苗193000株。三年来,通过“土地整改项目”和“风景林营造项目”全乡共栽植苗木254900株,使人均栽植达到53株。同时与各村签订了《2013年富民工程项目目标责任书》。并对前期栽植的2020亩进行了有效的管护。建立了3个“风景林”示范点。强化管护,对苗木进行垒盘、施肥、刷干防病防虫以及灌溉排涝,标准化管护1000亩,使存活率达到了95%以上。建档立卡,建立了种苗发放、栽植台帐,做到栽植户、栽植地块清楚明白。采取会议、发放资料、广播电视等方式培训和宣传“富民工程”,使全乡干部群众人人皆知,户户明白。

二、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切实巩固生态建设成效

1.巩固灾后重建生态植被修复成果,对2009年、2010年生态植被修复人工造林6700亩进行了抚育补植,提高生态修复成效。规划设计了2014年春季营造1000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对全乡2000年至2005年的4284亩退耕还林进行了补植、抚育和管护,面积保存率达到100%,抚育率达到100%,无复耕率达到100%,高生长率达标。

3.在村进行了核桃200亩标准化管护。并进行了垒盘、修枝、施肥、刷干及防病防虫等工作。

4.积极参与城镇周边、水系、公路等的绿化工作,确保绿化成效达标。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全民义务植树意识,保证其尽责率、建卡率达标。

三、强化林政资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府发号文件精神,一是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按照

采伐审批的权限和程序办事,不超限、不越权,坚持依法办证。二是坚持凭证运输,杜绝偷拉盗运。三是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实行封山育林,禁止商品形式的采伐。四是在主要河

流和公路沿线的可视范围内,禁止商品形式的采伐林木。五是加强商品林的经营和管理,严格遵守采伐限额管理。六是经乡党委会研究,停止出售烧柴采伐的审批。七是通过宣传教育和打击,杜绝了商品形式的木炭烧制。八是加强林地的保护,未发生违法征占用林地现象发生。

2.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年初就制定了《乡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建立了“义务打火队”,并同各村签订了《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准备了充足的森林消防物资。

3.强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深入林区认真调查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倡导林区老百姓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杜绝捕食野生动物,清理猎枪猎套以及电击野生动物的设备,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动员村社干部当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员,要求他们发现森林病虫害的现象,及时报告,科学防治。

4.通过林业、农业等部门的精心工作和耐心调解,解决了一些历史林权纠纷问题。全面完成了生态公益林到村、到社、到户、到山头地块的界定,督促指导村与农户

签订了《公益林管护合同书》,及时兑现了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

四、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普及林业科学知识

利用乡村的有线电视和广播,以及乡、村、社各级会议,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林

业法律法规,做到会会必讲,事事必讲。发放“护林防火手册”、护林防火宣传围裙500件、《栽植技术手册》1000余册,普及了森林防火、栽植等方面的科普知识。邀请了核桃栽植的技术专家,在“乡农民技术学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核桃栽植技术讲座,培训了150余名核桃栽植的技术人员,使他们在核桃的栽植、水肥的管理、核桃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有了大大地提高。

五、2014年工作打算

1.在县林业和园林局的领导下,继续实施好“富民工程”的后续管护。

2.切实抓好林政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为生态建设奠定坚实地基础。

3.巩固前期造林成效,确保生态植被得到有效修复。

4.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全面普及林业科学知识。

推荐第8篇:林业产业化项目申请书

林业产业化项目申请书

德令哈市林业局:

根据德令哈市富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合作社拟申报林业项目认真的进行了调查论证,我合作社于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养殖小区以东 1872 亩,望纳入德令哈市林业产业化节水灌溉项目,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增加滴灌面积,加快我市特色林业的步伐,提高林果科技含量,对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合作社实际情况,望上级部门批准为盼!

特此申请

德令哈市富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6年12月15日

推荐第9篇:林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林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林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林业项目概述

林业产业是常青产业。林业产业的基础是利用日光能转化为生物物质和生物能源的绿色产业,这项产业必然是常青的,前途无量。林产品丰富多彩,从森林果品蔬菜、饮料到工业原料生物能源和药材,是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多种需求的必需产品,这方面的进展方兴未艾。木材作为四大主要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和塑料)之一,具有自然性、可再生性、低能耗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优势。虽然木材的一些应用方向可以被其它材料所取代,但木材及基于木材的各种加工产品(包括木材复合材料)又不断开拓新的用途。据联合国FAO统计,1999年的世界人均消费木材约0.6立方米,虽比1961年(0.67立方米)略降低,但全世界对木材的需求总量还要上升。为此,林产业还要沿着增产、优质、高效的方向继续发展。 第二章、资源概况

林业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第五次森林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林业用地39.5亿亩,森林面积23.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为8.6%,增加近8个百分点。 总的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5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0%和12%(见表2)。现有森林中,人工林的比重较大,且相当一部分郁闭度在0.4以下,生态服务功能低下,亩均蓄积量为5.2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8%。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和西南多、其它地区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五省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1.3%和52.4%,而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很少,尤其是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其中青海省只有0.43%。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森林法》的规定,我国林种分为五类:一是用材林,现有面积15.5亿亩(含竹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6%;二是防护林,现有面积3.2亿亩,约占14%;三是经济林,现有面积3.0亿亩,约占13%;四是薪炭林,现有面积0.7亿亩,约占3%;五是特种用途林,现有面积0.6亿亩,约占3%。 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1551个,总面积19.4亿亩(含海洋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3.5%,其中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156个,总面积17.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1%。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总面积8.7亿亩,其中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122个,面积7.2亿亩。 在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类型458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544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29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125个。目前,我国共有2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 第三章、市场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对各个行业和部门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林业经济作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后我国的木材和纸浆的进口关税从原来的15%下降至5%。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而木材生产国受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影响,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首要的任务,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的面积锐减,是造成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全世界的木材今后将逐年降低产量,这就形成了木材的供需矛盾,逐渐要形成木材的卖方市场,木材的价格经过阶段小幅升高后,将要逐年大幅度上涨。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现在植树造林,到成材出售之时,必然要赶上木材价格坚挺之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必将增加对人工林的需求。

一、林业发展总体成绩显著,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我国林业经过近60多年来的发展, 总体成绩相当显著。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36%,森林面积1.95亿hm2,同时森林面积还在逐年增加,现在每年大约以200万hm2的速度递增[1]。因此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林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的需求的背景下,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二、新兴林业产业迅速崛起, 成为林业发展的亮点

近几以年,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新兴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竹产业、森林食品与药材、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利用、苗圃花卉以及森林公园旅游等。通过围绕林业的一种资源进行产品开发, 然后发展成大产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目前杨树、银杏和桉树等的发展已日渐成熟,经济林产品也是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三、城市林业发展备受关注,成绩显著

城市林业属于林业的单独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城市潜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主要目标是城市树木绿化的种植以及管理,主要任务是设计城市栽培的树木。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着城市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当前其发展也逐步被人们关注。同时,像一些高新技术在城市林业的建设应用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运用“3S”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城市林业规划设计[2]。

四、林业发展的社会贡献日渐显著

林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目前林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农民的就业增收, 充分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约有近1.7亿hm2的集体林地, 如果每户经营3.3 hm2,那么可以为农民提供2.5亿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林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缓解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第四章、前景分析

基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总纲,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以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为手段,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努力推进中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跨越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显而易见。既然战略已经确定,就要长期坚持,毫不动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十六字方针要全面贯彻,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骨干的林业建设方案要充分落实。有中央的高度重视,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努力,在一套正确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坚持不懈地工作,中国的林业前景是大有希望的。

第五章、林业政策分析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 并把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特别近几年,洪涝、干旱、沙尘瀑等自然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林业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重要指示。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同时,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许多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 总的原则是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允许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造林, 可以将荒山荒地进行拍卖, 承包股份制造林,林权可以抵押、转让、继承,对个人营造的商品用材林可优先办理采伐许可证。因此,从林业政策层面上,是允许鼓励全社会参加植树造林,切实保护广大林农和育苗专业户的利益不受侵害,让从事造林绿化的单位和个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从面达到调动更多的人投入到造林绿化的大潮中来。 我们只有更新观念,加快林业经济转型,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林业茶叶快速发展。 第六章、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将推动快速发展

我国当前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逐渐增长的社会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林业发展。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大力建设,林业产品的市场将会呈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木材消费量的大量增加。在这个重大时期,生活水准的提高将促使人们的消费重点由以前的吃与穿转向住与行上来,对住房面积需求的加大、对装修标准与家具标准的提高等都必将极大地提高对木材消费量。第二,绿色林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林业市场中那些源于自然、无污染的绿色林产品会不断增加,主要包括森林食品、苗圃花卉、经济林产品以及竹产品等。关于林业的健康食品的需求会随着保健观念的提高进一步加强。第三,森林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精神生活的提高,促使更多的人想回归自然, 感受自然的美,因此森林旅游绝对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二、加强林业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在21世纪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化,我们的世界开始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目前信息化已作为了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大标志。我国林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再到现代化的三大阶段,因此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是我国林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实现信息化的林业管理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把握林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发展趋势,定位于信息化服务的重点对象与目标;第二,开展基层林业主体的公共信息服务,促进其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或完善;第三,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动林业的现代流通体系建立。

三、进行科技创新,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的多样性、良好的环境以及林业产品的持续生产等方面,体现了现代林业发展的价值观,而且对我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的改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往往有冲突。所以,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林业的科技创新,要加大对林业科研经费投入,要建立长久研究的机制。企业每年可以从盈利中按一定的比例作为研究资金,提高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单位需要大力合作,注意在合作育种以及新品种引进上强强联手,实现科技创新。

林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不得不对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做深入的探讨,想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运行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国内林业项目市场渠道分析

第一节 销售渠道形式

第二节 渠道市场结构

第三节 销售渠道要素对比(主要通过渠道形式、渠道战略、渠道结构、渠道成员、渠道控制力等指标进行监测与对比)

第四节 对竞争对手渠道的策略研究(例举重点企业的渠道策略进行剖析)

第五节 各区域市场主要代理商情况 第八章、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第一节 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销售毛利率分析

第三节 销售利润率分析

第四节 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第五节 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第六节 产值利税率分析 第九章、国内林业生产企业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资产负债分析

三、企业收入及利润分析 第十章、影响林业市场发展因素

第一节 有利因素

第二节 不利因素 第十一章、林业项目实施进度

一、林业项目建设工期

二、林业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林业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 第十二章 林业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三、消防设施 1.火灾隐患分析 2.防火等级 3.消防设施

第十三章 林业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林业项目组织机构 1.林业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林业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和体系图 3.林业项目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林业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3.职工工资福利 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6.员工培训计划 第十四章 林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国际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节 我国林业市场资源配置的前景

第三节 市场空间分析

第四节 市场中长期预测

一、经济增长与该产品需求预测

二、该产品总产量预测

第五节林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价格变化趋势

三、渠道发展趋势

四、用户需求趋势

五、服务发展趋势 第十五章 林业项目投资估算

一、林业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林业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林业项目建筑工程费 2.林业项目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3.林业项目安装工程费 4.林业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林业项目基本预备费 6.林业项目涨价预备费 7.林业项目建设期利息

三、林业项目流动资金估算

四、林业项目投资估算表

1.林业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林业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3.林业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 4.林业项目流动资金估算表 第十六章 林业项目财务评价

一、林业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财务价格 2.计算期与生产负荷 3.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 4.其他计算参数

二、林业项目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三、林业项目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四、林业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1.林业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2.林业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3.林业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林业项目借款偿还计划表

五、林业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1.林业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2)资本金收益率

(3)投资各方收益率

(4)财务净现值 (5)投资回收期

(6)投资利润率

2.林业项目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六、林业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林业项目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2.林业项目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七、林业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 林业项目风险分析

一、林业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林业项目风险程度分析

三、林业项目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十八章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林业项目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二、林业项目推荐方案的优缺点描述 1.优点 2.存在问题

3.主要争论与分歧意见

三、林业项目主要对比方案 1.方案描述 2.未被采纳的理由

四、结论与建议

推荐第10篇: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罗田县板栗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 容 提 要

一、项目名称:湖北省罗田县板栗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性质:新建板栗基地10万亩。

三、项目投资总额:550万元。其中:营造林投资5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

四、项目资金来源:申请国家扶持专项资金2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

五、项目建设期限:1年(2005年度)

六、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年实现经济收入4500万元。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扩大我县板栗生产面积,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巩固我县作为“板栗之乡”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地位。有利于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县财政收入增长。对于我县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背景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东经115°06\'—115°46\'、北纬30°35\'—31°16\'之间。全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5近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1万人。是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库区县。

罗田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进入21世纪后,农业和农村经济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尤为紧迫和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使农业种植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本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十年来,罗田县立足板栗特色资源优势,确立了优先发展板栗第一支柱产业的目标,板栗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在罗田建设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中,担负着率先发展的重任,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途径。目前,罗田板栗产业建设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雏形,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新格局,产业建设范围涉及到全县12个乡镇6个国有林(茶)场,产业开发领域延伸到基地建设、良种选育、科技研究与应用、加工产品开发与利用等各个方面。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开展板栗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我县拟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板栗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国家林业局农发办《关于编报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计划的通知》。

2、罗田县板栗产业建设有关技术标准、经济指标、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

3、国家、省市有关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设的政策。

4、林业行业国家技术标准、地方标准等。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按照全国经济林建设规划,结合我县经济林发展实际,重点发展具有县域特点和优势的板栗经济林基地。

2、坚持“效益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品效益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特优新品种,把项目的经济效益作为立项的重要原则。主要发展罗田板栗品种中“桂花香”、“六月暴”、“中迟栗”、“羊毛栗”、“八月红”、“红光油栗”、“乌壳栗”等7个国家、省级优

1 良品种。

3、坚持“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大板栗支柱产业建设力度,扩大生产以板栗鲜果和板栗加工产品为主导产品,重点扶持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板栗经济林基地建设,并向良种繁育、储藏保鲜、初加工等方向扩展,逐步延伸产业链条。

4、坚持“科技与体制创新”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注重发展板栗新品种的研究,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新技术,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经济林建设机制创新。

5、坚持“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的原则。鼓励并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个体大户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板栗经济林基地。

二、罗田县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罗田是一个山区、库区县,全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耸立在县境东北部。北部层峰叠障、群山环抱,有千米以上高山11座;中部地势开阔,多在海拔200米至500米之间;南部呈波状浑圆浅丘。境内有罗田河、天堂河、胜利河、泗泊河、白莲河5大河流,共网络502条支流。本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冬干(冷)夏湿(热),春暖秋凉。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047.1小时,年均温度16.4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320毫米,年均无霜期223.5天。

罗田县土壤种类较多,质地较好。全县耕地中,轻壤、中壤面积占63.28%,砂壤面积占36.54%,重壤面积占0.18%,林地土壤质地基本上与旱地相近似。全县土壤肥力从整体来讲是中等偏上,比较肥沃。全县土壤大都是酸性和微酸性反应,PH值在在5——6.5之间,一般适宜于多种作物和林木种植。

(二)社会经济现状

全县12个乡镇6个国有林场。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2 31.04亿元,财政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338元。

(三)基础设施概况

经过解放后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本项目奠定了建设基础。

我县公路交通比较发达,现已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公路网主框架,全县乡镇通车率100%,90%以上的村修通了公路。其中“318”国道横穿县境东西,省道“松宜”线纵贯县境南北。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我县开通了数字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信号能覆盖县域的95%。消除了电话空白村,电话普及率达5.7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19.6部/百人,农话普及率4.5部/百人。

全县现有220KV电力线路一条;110KV变电站1座,110KV开关站1座,110KV线路3条;35KV变电站15座,35KV骨干线路15条。全县建有水电站26座。10KV配电线路覆盖了县域范围。全县411个村均已通电,98%的农户用上了电,人均用电超过150千瓦时。

三、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现状

(一)品种资源现状

罗田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且名甲天下。全县板栗品种资源达18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鉴定优良品种有7个(六月暴、浅刺大板栗、桂花香、中迟栗、红光油栗、八月红、乌壳栗)。罗田板栗分布广,海拔800米以下都有大面积分布,且乡镇村村、农家户户均有板栗。板栗栽培条件要求不高,平地、丘陵、山地均可发展,技术容易掌握,群众具有栽种、采收、储藏经验,能够大面积推广。

罗田板栗7大优良品种优势特点分述如下:

1、中迟栗:广泛分布于我县各板栗产区,占我县板栗的70%以

3 上,以凤山镇、大河岸镇分布最集中。该品种树势强健,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树冠多为半园形,较开张,寿命长,一般30年生栗树,主干粗30厘米,树高6-7米,树冠直径5-8米。5月下旬为初花期,六月上旬为盛花期和末花期约20天。每果枝有球果2-3个,平均单果重15.62克,最大单果重33克,果肉黄白色,略硬粗、甜味中等,爽脆可口,含淀粉18.64%,糖14.68%。九月上旬成熟,丰产稳产,商品价值高,是我县的主栽品种。

2、六月暴(俗称六月半):主要分布于凤山镇、大河岸镇。树势强健直立、树姿丰满、树冠园头形、适应性强,每果枝着1-3个球果,球果较大、壳薄刺短而稀,果皮棕褐色,果肉黄色,味较淡,平均单果重20.5克,能稳产、丰产。抗旱、抗虫害能力强,但不耐贮藏。幼树能早期挂果,八月底成熟,是我国较好的早熟品种之一,因而群众喜欢栽培。

3、羊毛栗:主要分布于胜利镇、凤山镇、大河岸镇等乡镇,树势强健、树冠直立,适应性强。分枝性好、老树有自然更新特点。果较大,肩部宽而肥厚、基部较小,果全身有白色茸毛(似羊毛,故称羊毛栗)且以顶部茸毛最多,果皮棕褐色、略厚,果肉乳黄色、肉质脆嫩香甜、风味极好、耐贮藏。抗旱性强、病虫害较少。能丰产稳产,树嫁接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果柄坚强、采果时易伤枝,九月下旬成熟,为质、量兼优品种。

4、桂花香:主产于凤山镇鲶鱼丘村,树势中等,树冠开张,平均母枝抽果枝2个,每果枝着生球果2个,单果重11.9克,出籽率40.2%,病虫害少、果肉黄色、具桂花香味,故名桂花香。其营养成份为蛋白质9.1%,淀粉42.67%,糖15.395(蔗糖14.45%,还原糖0.94%)。该品种耐贮藏、能丰产稳产、品质上等,是目前国内品质最好的品种之一,因而商品价值高,是我县大力发展的品种。

5、红光油栗:主要分布于胜利、凤山镇、大崎乡、平湖乡等乡镇。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姿直立,适应性强,枝梢半开张,微下垂。每果枝着果2-3个,果皮棕褐色,有光泽,果肩部瘦削、基部略宽、底座较大、顶部微尖、果肉黄色、脆嫩香甜、品质尚好,可作炒栗。

4 单果重9.25克、果较小,抗旱、抗病虫能力强。该品种分枝性强、容易进行异树更新,树冠内外均能着果、故丰产性好。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成熟,可作高海拔地区发展品种。

6、乌壳栗(包括大乌壳栗和小乌壳栗):主要分布于凤山镇、平湖乡、胜利镇等乡镇。树势中等,树冠园头形、树姿开张。适应性强,大乌壳栗果较大,单果重16.9克,小乌壳栗果稍小,单果重13.3克。果肉黄色、微甜、脆嫩、品质良好,耐贮藏,丰产稳产,九月下旬成熟,适合我县多数产区发展。

7、八月红:主要分布于凤山镇、大河岸镇、骆驼坳镇等乡镇。树势中等,树冠园头形,果枝短而粗,单果重12.82克。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成熟,果皮红褐色、有光泽,果味香甜、风味极好、耐贮藏,病虫害少,果枝剪后仍能丰产稳产,可大量发展。

(二)品质特征

罗田县板栗品种多、品质优良。罗田板栗在1992年中国妇女儿童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在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罗田板栗品种按果型分有大果型、中果型、小果型三种类型,最大单果重达55克,最小的不足10克;按成熟季节分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早熟板栗“六月暴”,8月中旬可成熟,晚熟板栗“红光油栗”,10月底成熟,成熟期长达2个多月。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的板栗专家曾20多次来罗田考察,对罗田板栗种群数量和品质惊叹不已。美国澳本大学洛顿教授在罗田考察后称赞“罗田是一个板栗基因库,一个天然的板栗王国”。国内板栗专家称赞罗田板栗是“南无敌手,北有优势”。

罗田板栗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其果实的维生素丙(Vc)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普通大米和面粉的30余倍,故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美称。新鲜板栗含水量50%、蛋白质4.0-4.5%、脂肪0.7-0.8%、碳水化合物40-42%,纤维素1.6-1.8%。此外不富含维生素和Ca、P、Fe、K等矿物质。其营养全面丰富,对脾胃有保健功能,板栗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粉质细腻、香糯可口,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被称为“干果之王”、“营养之冠”。

5 按药食同源之说,板栗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记载:“栗,肾之果也,肾疾宜食之。”明朝李时珍在其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对板栗的药用价值也有详细的论述:“咸湿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民间有许多将栗果、栗楔、栗扶、栗壳、栗花等用于治疗疾病的验方,其效果非常不错。

(三)栽培历史与现状

罗田县处于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之间,独特的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板栗生长。据县志记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人工栽培板栗的历史,到明朝已有大面积人工栽培板栗林。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罗田县抓住一系列大好机遇,把板栗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引导板栗产业朝区域化、规模化、系列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县板栗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到目前,全县板栗栽培面积发展到6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0万亩,年产量达到5000万斤,位居全国之冠。罗田县也因此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等荣誉称号。

(四)科技支撑现状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不动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业效益。一是组织板栗科技攻关。全县已累计投入板栗科研经费500多万元,联合国内外知名的板栗专家和科研院所,先后成功地完成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增产技术”、“板栗增雌减雄技术”、“低产栗园改造技术”和“矮密早丰栽培技术”等17项板栗攻关课题,并获得巨大成功,共取得11项科研成果,其中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是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我们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方针,建立健全了三级板栗科技服务体系。县里专门组建了板栗生产办公室,乡镇成立了以林业站为依托的12个技术推广站,指定专职技术人员,村级配备有专职林业村长负责,户户有一个懂板栗生产管理技术的“明白人”,目前全县板栗专业科技人员达到18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9人,中级职称62人。与此同时,还利用社会团体等形式,成立了板栗专业协会,吸纳会员近

6 2000人。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的建立,己成为推广板栗科技的主要力量和技术传播的重要载体。三是广泛开展板栗科技推广。我们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乡镇成人学校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先后举办了板栗生产经营培训班480多期,培训栗农近13万人次;组织编印《板栗科技》、《板栗栽培技术》,《农村致富技术手册》以及《罗田科技》等科普书刊、资料20多种,印发25万册,免费发送到基层干部和栗农手中,围绕重点推广的“板栗喷硼施磷”、“高接换种”等十项先进适用板栗增产技术,开办广播电视专题讲座80期,拍摄板栗科教片9集,长期在农村巡回放映。通过科技辐射,现在,“秋施肥、冬修剪、春嫁接、夏喷硼,一年四季防病虫”已成为全县栗农的自觉行动,95%以上的栗农都掌握了从育苗、栽培、嫁接到储藏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科技对板栗产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四是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曾多次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板栗产业发展情况,而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外板栗专家也曾20多次到我县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五)加工业现状 罗田板栗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罗甜”牌板栗已经国家工商局注册,我县已拥有自己的板栗品牌。在板栗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系列产品开发也得以迅速发展,初具规模。全县先后建成板栗食品加工企业183家,年加工贮藏能力达10000吨,实现加工产值8500万元,加工增值2500万元。今年又组建了“罗田县栗之都有限公司”和招商引资企业罗田绿润食品有限公司(今年投资3000万元,加工5000吨,二期工程加工量增加到10000吨)等龙头企业,进行板栗资源优势与企业优势对接,实行强强联合,资源配臵重组,进一步加快板栗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县板栗系列产品在清水和糖水板栗罐头两个主导产品的基础上,还开发出了板栗酱、栗羊羹、甘露煮、板栗粉等食品、饮料系列产品,新近研究开发出了以栗蘑、栗菇为主的食用菌系列产品和栗壳栲胶等化工系列产品。目前,全县共开发了板栗食品、饮料、食用菌、化工四大系列十多种板栗加工产品。

(六)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7 目前,全县建有13个板栗专业交易市场,其中城关3个,年交易量达2000多万斤;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南京、武汉等大都市广泛设立了板栗营销业务处,作为窗口市场;板栗营销队伍近万人;全县整体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营销网络。板栗及其制品广销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南等国内20多个省市和地区,出口到日本、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板栗产业化的大力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流通环节可实现营业收入1亿多元。生产、加工、流通三个环节每年可提供税收2800多万元,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板栗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建设是罗田板栗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罗田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在市场的引导下,按照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了板栗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步伐,产业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板栗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第一支柱产业。

2、本项目建设是罗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罗田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同全国各地一样,农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从县域资源条件出发,板栗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县委、县政府已作出“调整传统农业结构,建设三大板栗经济带”的发展目标。本项目建设,可以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3、本项目建设是落实“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建设板栗基地,发展板栗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度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

4、本项目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我县退耕还林及造林绿化工作,进

8 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加快我县“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在地理环境上,罗田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全县山场面积广,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发展板栗生产自然条件适宜。

2、品种资源丰富。罗田县是全国板栗主要的原产地、南方板栗的中心产区,板栗、甜柿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类型以果大质优享誉海内外。

3、群众具备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罗田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的产业化建设促使板栗生产超常规发展,基地遍布全县12个乡镇411个村,覆盖13万农户,在大力推广科技兴栗的生产活动中,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和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为进一步发展板栗产业准备了条件。

4、全县上下对板栗基地建设空前重视。根据我县板栗产业建设规划,全县已经规划了板栗下一阶段的发展仍将以巩固基地规模,夯实产业基础为突破口,确定了以县南板栗新区为重点的发展方案。另一方面,在连年受益的推动下,全县广大农户对板栗基地建设活动热情高涨,投工投劳积极,本项目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与群众基础。

4、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可以促进板栗产业建设。2002年我县成功地实施了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我县科学地利用了罗田的乡土树种,树种设计主要是以罗田板栗为主,有力地推动了板栗产业建设前进的步伐。

5、优质的板栗种苗资源为板栗产业发展奠定了建设基础。2003年我县完成板栗育苗面积达1000多亩,可出圃板栗苗木近1000万株,确保了项目建设苗木的需要量。

6、不断发展壮大的板栗加工业能进一步推动板栗产业建设进程。

五、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9 罗田板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板栗是罗田的优势特产资源,以果大质优享誉海内外,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年来销售一直走俏,市场覆盖国内近30多个省市,出口东南亚、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近十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罗田板栗”精品名牌战略的逐步实施,生产基础越来越雄厚,板栗加工业日益发展壮大,市场体系也日趋完善,罗田板栗在海内外所占市场份额正在日益扩大,市场前景广阔。全县建成了13个板栗专业市场,其中,凤山镇城西板栗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2万吨,现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板栗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并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设立了窗口市场,为罗田板栗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资源开发,良种开发为基础,以产品开发、品牌开发为方向,走高起点、高效益的路子,加快发展步伐,提高产业效益,进一步把以板栗为主导产品的经济林产业发展成为强县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

(二)项目建设目标

按照我县板栗基地总体规划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再增加板栗面积35万亩,使全县板栗基地面积从目前的65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100万亩。在总体框架内,本项目规划2004年,新发展一个面积为6万亩的良种板栗基地,良种率达100%,科技应用率达100%,进入盛产期后,基地板栗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年产板栗900万公斤,按5元/公斤销售价格,实现经济收入4500万元。同时,使新发展的6万亩板栗基地内,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齐全,并实现板栗鲜果贮藏保鲜能力;使全县板栗总面积从2003年的65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71万亩。

七、项目建设内容

10

(一)基地营造林:2005年全县已完成新建板栗基地面积10万亩。

(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1、规划新修道路20公里。

2、规划新建灌溉设施60台套。

3、其它设备购臵20台套。

八、项目总投资概算及其构成、投资来源

(一)项目总投资概算及其构成

项目总投资概算为550万元,其构成包括基地营造林种苗投资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两个方面。

1、基地营造林投资500万元,其中:

(1)种苗费:新建板栗基地面积10万亩,按每亩种苗投资50元计算,共需苗木投资500万元;

(2)投工折资作为县级自筹,不计入投资总成本;

2、基地基础设施概算投资50万元。(1)新修道路概算投资20万元; (2)新建灌溉设施概算投资10万元; (3)其它设备购臵概算投资20万

(二)项目投资来源

1、申请国家、省立项扶持资金500万元;

2、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

九、项目建设年限与实施进度

(一)项目建设年限:1年(2005年)。今年造林任务已完成。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2004年秋冬板栗出圃苗木的统计和预留安排已完成。

2、2004年秋冬基地建设规划设计及评审工作已完成。

3、2005年春秋整地、造林工作已完成。

4、2005年春夏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已完成。

5、计划2005年12月左右完成秋冬检查验收造林保存率。

十、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建设管理

1、组织领导:成立“罗田县农业综合开发板栗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林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展计划局、林业局、财政局、农行、土地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办公,负责项目建设日常工作。各乡镇设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各乡镇项目建设工作。罗田县农业综合开发板栗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能:贯彻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相关政策;制定项目建设规划;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监督运行情况;处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其它事务。

2、技术保证:由县林业局及相关乡镇林业站承担项目建设技术工作,组成技术服务网络。

3、奖惩责任:由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行政领导责任书,明确建设任务、责任人和奖惩责任,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兑现。由县林业局与各乡镇林业站签订技术承包责任书,确定专人责任。

4、制度建设:制订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和奖惩责任制度。项目建设实行定专人专责负责管理,各级实施单位建立项目工程档案。严格把握工程项目实施质量关,按工程建设作业程序进行检查验收,上一阶段建设内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将工程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严格实行奖惩制度。

(二)项目运行管理

12 项目建成后,将由罗田县人民政府成立罗田县农业综合开发板栗基地建设项目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能为领导、组织、协调全县板栗基地建设项目运行,发展板栗生产,提高板栗市场竞争能力。

本项目建成后,将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坚持“以板栗科学种植为基础,以产品系列开发为主导”的方针,实行生产与加工并举,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系列开发。

十一、综合效益分析

(一)农业增效:项目建成5年后可以全面投产,按现有板栗基地平均产出效益年产板栗150公斤/亩,价格5元/公斤,板栗每亩年可获经济收入750元,10万亩基地年板栗总产量1500万公斤,年收入可达9000万元,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农民增收:按平均扣除20%成本和10%费税,农民年增纯收入为6300万元,全县农民人平年增加纯收入123.29元。

(三)财政税收贡献:按50%进行加工增值,增值幅度为30%,可实现加工增值1350万元。总收入可达10350万元;年可为国家创税费(国税、工商费、林业费)3105万元。

(四)出口创汇:按30%的产量出口创汇,板栗可出口量为500万公斤,按出口价格板栗20元/公斤,年可出口创汇约1149.43万美元。

二、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扩大了板栗生产面积,提高了产量、质量将进一步巩固我县作为“板栗之乡”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地位。有利于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县财政收入增长。对于我县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本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的,切实可行的。

罗田县板栗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类别:基地建设

(二)项目名称:罗田县板栗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三)项目负责人:陈晓阳(罗田县林业局局长)

黄柳林(罗田县林业局副局长)

(四)项目建设地点:罗田县河铺镇 (五)项目承建单位:罗田县林业局

(六)项目技术指导单位:湖北省林业局 黄冈市林业局 (七)项目建设规模:10000亩

(八)项目建设期限:1年(2005年)

(九)项目建设投资总额:55万元,其中:申请上级扶持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

(十)项目建设效益:经济效益每年收入100万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辐射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高产栗园建设模式,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二、项目背景

我县是一个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到目前全县现有板栗总面积72万亩,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板栗。尽管罗田板栗基地面较大,但是板栗平均单位产量偏低,科技应用与推广工作任务大,农民普遍需求板栗生产管理实用技术。为此,办好板栗科技示范园,可以起到辐射促进作用,引导农民开展科技种栗活动,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实现板栗优质、增产、增收。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河铺镇位于我县中部,是罗田板栗主产区之一。全镇总人口近6万人,辖40个行政村,2万多户。现有板栗面积6.5万亩,板栗常年产量达500万斤以上。板栗产业成为河铺镇的支柱产业。项目区位于

14 罗胜百里板栗带中部,属河铺镇管辖,涉及八里畈、石河湾、林家咀、肖家湾4个行政村。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建立板栗科技示范园区,有利于向周边乡村推广优良品种和林业先进技术。

3、提高板栗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可行性

1、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群众十分拥护和迫切需要,建设环境氛围良好。

2、全县现有林业工程师以上职称人数62人,林业技术力量雄厚。

3、项目区群众对板栗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4、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5、项目区集中连片,规模较大。

6、周围村组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五、市场前景分析

1、罗田板栗品牌效应高,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达1000万斤以上,目前,我县年产量只有4500万斤,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大。

2、板栗良种资源可向周边乡镇、县市及全省、全国推广,销售十分走俏。

六、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规划连片10000亩现有板栗林为县板栗科技示范园。

2、建设内容:主要为板栗生产管理实用技术推广与应用、科技培训、宣传推介等。其次为基础设施建设:林道10公里,灌溉水渠20公里,标示牌6座,防火及病虫害防治500件(套),灌溉设备2套,其他工具设备100件套。

七、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1年(2005年)。

八、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1、品种改良(高接换种):20万元

1、林道:10万元;

2、灌溉水渠:5万元;

3、标示牌:1万元;

4、防火及病虫害防治:10万元;

5、灌溉设备:3万元;

6、其它工具设备:1万元

7、技术推广、培训、宣传等费用:5万元 共计投资总额55万元。

(二)资金筹措:项目投资总额为55万元,申请上级立项扶持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

九、效益评估

1、经济效益:按板栗产量可提高25公斤/亩、价格8元/公斤计算,项目建成后,年产量可提高25万公斤,年销售收入增加200万元。

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辐射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高产栗园建设模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十、实施措施

1、组织领导措施:县林业局、乡镇政府联合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工作。

2、技术保证措施: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并指定专人负责。

3、资金管理措施:建立专项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4、奖惩措施:制订行政、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建设任务、质量标准、责任人和奖惩措施。

大河岸高效板栗科技示范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大河岸高效板栗科技示范基地

(二)项目负责人:何俊华(罗田县大河岸镇镇长)

(三)项目建设地点:罗田县大河岸镇月山庙

(四)项目承建单位:罗田县大河岸镇人民政府

(五)项目技术指导单位:罗田县农业局

(六)项目建设规模:1000亩

(七)项目建设期限:1年

(八)项目建设投资总额:37.3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3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7.3万元。

(九)项目建设效益:经济效益每年收入30万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二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是为当地农村人员和林业部门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四是辐射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二、项目背景

我县是一个贫困山区县,农业财源主要来自以板栗为主的多种经

17 营生产。今后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依然是绿色产业,必须盘大盘强板栗产业,通过创办高效板栗示范基地,带动千家万户提高板栗的科技含量,扩大规模种植、优化种植,促进板栗产业稳步发展,成为罗田财政的当家财源。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大河岸镇位于我县中部,是罗田板栗主产区之一。全镇总人口3.4万人,辖25个行政村,0.93万户,土地总面积22.8亩,其中林业用地14.9万亩,占65.4%。农村人均纯收入2268元。现有板栗面积5万亩,板栗常年产量达500万斤。板栗产业成为大河岸镇的支柱产业。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罗田发展板栗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种植有习惯,规模化程度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板栗产品品质,提高单位产量,以实现优质高效。

2、建立板栗高效示范基地,有利于向周边乡村推广优良品种和林业先进技术。

3、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当地村级经济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二)可行性

1、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群众十分拥护和迫切需要,基地建设环境氛围良好。

2、林业技术力量雄厚。县林业局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技术力量雄

18 厚。

3、项目区群众栽培板栗技术经验丰富。

4、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项目区水、光、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平均海拔200米,属低山丘陵缓坡地,坡向西北,坡度10度,县城都已整成梯地,发展板栗高效经济林立地条件具备。基地道路通讯、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齐全、畅通。且土地资源丰富。

5、罗田板栗品种资源丰富,板栗优良品种达8个。

6、周围村组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五、市场前景分析

1、罗田板栗品牌效应高,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达到1000万斤以上,目前,我县年产量只有4500万斤,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大。

2、板栗良种资源可向周边乡镇、县市及全省、全国推广,销售十分走俏。

六、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1000亩。

2、建设内容:主要为板栗人工造林,包括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作业项目。

七、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1年。

八、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1、苗木费:按74株/亩、价格0.3元/株,需苗木费2.3万元。

2、人工造林投资:用概算工投资30万元,农药化肥投资概算5万元。两项合计35万元。

共计投资总额37.3万元。

(二)资金筹措:项目投资总额为37.3万元,申请上级立项扶持资金30万元,县级自筹7.3万元。

九、效益评估

1、经济效益:按板栗产量75公斤/亩、价格4元/公斤计算,项目建成后,产量可达7.5万公斤,销售收入30万元。

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二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是为当地农村人员和林业部门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四是辐射推广先进这林业科学技术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十、实施措施

1、组织领导措施:镇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工作。

2、技术保证措施: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并指定专人负责。

3、资金管理措施:建立专项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4、奖惩措施:制订行政、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建设任务、质量标准、责任人和奖惩措施。

罗田县林业局道姑桥板栗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罗田林业局道姑桥板栗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负责人:陈晓阳(罗田县林业局局长) 黄柳林(罗田县林业局副局长) (三)项目建设地点:罗田县骆驼坳镇 (四)项目承建单位:罗田林业局

(五)项目技术指导单位:湖北省林业局 黄冈市林业局 (六)项目建设规模:200亩 (七)项目建设期限:1年(2005年)

(八)项目建设投资总额:24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14万元,县级自筹10万元。

(九)项目建设效益:每年实现收入9万元以上。

二、项目背景

板栗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到2002年,全县板栗生产总面积已经发展到56万亩,实现了人平一亩栗;板栗年总产量达到4500万斤,居全国之冠。板栗已真正成为全县经济最活跃的增长点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我局与市局计划财务部门联办板栗丰产示范基地,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和市场优势,因为,我局通过十余年的板栗产业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地建设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完备的板栗生产实用技术,同时锻炼出了一支强有力的林业科技干部队伍,为示范基地建设及相应的科技推广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建设目的与意义

市局、县局联办经济实体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我市、我县林业计划财务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增强市、县两级计划财务部门自身经济实力,解决市、县计划财务部门当前各自发展的实际困难。

21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是该基地面积适中,土壤条件适宜,交通便利;二是市县两级林业部门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三是我县已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部门及个人投入办基地,人大、公安、财政等部门办基地已初见成效,其经验可供借鉴。

五、项目建设地点、规模与建设期

该基地地点位于骆驼坳镇涂家垸村与赵家垸村交界处,原为镇办集体林场,租期25年,建设规模200亩,其中:水田12亩,鱼塘0.5亩。

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经概算,项目总投资24万元。其中:建园开支按350元计算,共需7万元;前4年培育管理费,按年平均每亩50元计算,共需4万元;管护房屋建设费用8万元,前4年地租2万元,水电路三通费用2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万元。

(二)资金筹措:建设资金由市、县两级计划财务部门自筹10万元,申请省局计财处立项护持资金14万元。

七、项目建设措施

(一)组织措施:该基地项目由市、县两级计划财务部门组织3-4人的业务专班,具体负责基地的造林、整地、栽植、培土、施肥、防虫、修剪等管理工作,项目实施单位(即:市、县林业计划财务部门)与基地专班制定有详细的经济目标管理方案。

(二)技术措施:由项目实施单位聘请市、县林业局具有相当资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在不同的管理环节作技术指导,严格按造林培育管理技术规程操作。

八、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设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示范园进入经经营期后,按平均每亩年产板栗200公斤计算,基地年产量为40吨,按近年市价0.6万元/吨,年产值24万元,除去当年生产投资及管理人员工资、地租等生产成本,纯收入9万元以上。按此推算,基地在开始建设后第7年(进入经营期的第3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22

罗田县林业局两河口板栗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 项目类别:基地建设;

(二) 项目名称:罗田县林业局两河口板栗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三) 项目承建单位:罗田县林业局;

(四) 项目负责人:陈晓阳(罗田县林业局局长);

(五)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新建500亩高效经济林示范基地;

(六) 项目建设期: 1年(2005年);

(七) 项目建设投资总额:35万元。

(八) 项目建设效益情况:作为我县经济林生产的科研基地和经济林建设的示范样板,将对我县的经济林生产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投产后可年创收经济收入150万元,能有效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能够促进我县退耕还林工作,提高国土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项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罗田县基本情况

罗田县位于鄂东大别山主峰南麓,是一个集老区、库区、贫困山区于一体的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县辖5乡、7镇、6个国营林茶场,总人口59.6万人,版图总面积320.6万亩,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

(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罗田经济林发展建设的需要。罗田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全国经济林示范县”、“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和“中国甜柿之乡”。我县决定,在“十五”期间,进一步扩大经济林产业规模,充分发挥产业的规模效应,同时,通过新基地高标准建设,结合低产老基地改造,全面提高经济林生产的效益水平。

2、本项目建设是罗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从县域资

23 源条件出发,经济林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县委县政府已作出调整传统农业结构,建设板栗、甜柿、银杏三大经济带。本项目建设,可以在产业结构调整起示范带头作用,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3、本项目建设对于加快罗田山区经济强县建设步伐,促进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度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

4、本项目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我县退耕还林及造林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加快我县生态农业建设步伐。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适宜。在地理环境上,罗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四季分明;全县山场面积广,土壤肥力状况中等,发展经济林生产自然条件适宜。

(二)品种资源丰富。罗田县是全国板栗主要的原产地、南方板栗的中心产区,板栗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类型以果大质优享誉海内外;罗田县又是中国甜柿的原产地,国内唯一不经脱涩的罗田甜柿品质优良。其中有6个板栗品种、2个甜柿品种是省评优良品种,具有极大的推广发展价值。

(三)群众具备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罗田板栗、甜柿、银杏等经济林木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的产业化建设促使板栗、甜柿生产超常规发展,基地遍布全县12个乡镇412村,覆盖13万农户,在大力推广科技兴林的生产活动中,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和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为进一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四)全县上下对经济林基地建设空前重视。根据我县经济林建设规划,全县经济林下一阶段的发展仍将以巩固基地规模,夯实产业基础为突破口,规划到2005年,全县板栗基地由目前的8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新建基地20万亩。为此,已制订了相关的规划与措施,确定了发展方案。另一方面,在连年受益的推动下,全县广大农户对经济核算基地建设活动热情高涨,投工投劳积极,本项目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与群众基础。

四、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建设两河口林场高标准的经济林示范基地500亩。

24

五、项目建设年限及投资概算

(一)项目建设年限:2002年。

(二)投资概算:高标准基地每亩需建设投工30个,投劳折资15万元,苗木投资10万元,农药肥料10万元。

项目概算投资35万元。

(三)资金筹措:(1)项目单位自筹15万元;(2)市县自筹配套10万元;(3)申请省扶持资金10万元。

六、效益预测

(一)作为我县经济林生产的科研基地和经济林建设的示范样板,将对我县的经济林生产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投产后可年创收经济收入150万元,使该全面群众全面脱贫致富。同时可以促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三)同时能够促进我县退耕还林工作,提高国土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七、项目实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林业局、乡政府、村委会三方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工作。

(二)技术保证:由县林业局牵头,联合县板栗生产办公室、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种苗站、森防站及乡林业站,组成技术服务网络,具体承担项目建设技术工作。

(三)奖惩责任:由县林业局与乡政府、村委会签订行政领导责任书,明确建设任务、责任人和奖惩责任,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兑现。

(四)制度建设:制订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和奖惩责任制度。

25

罗田县河铺镇林业站板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罗田县河铺镇林业站板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负责人:陈晓阳(罗田县林业局局长) 黄柳林(罗田县林业局副局长) (三)项目经济负责人:唐支国(河铺镇林业站站长) (四)项目建设地点:罗田县河铺镇槐树店村 (五)项目承建单位:罗田县河铺镇林业站 (六)项目技术指导单位:罗田县林业局 (七)项目建设规模:250亩

(八)项目建设期限:3年(2004-2006年)

(九)项目建设投资总额:27.62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2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7.62万元。

(十)项目建设效益:经济效益每年收入22万元,纯收入达8.8万元,第4年(2006年)全部收回投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二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是为当地农村人员和林业部门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四是辐射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二、项目背景

现阶段,林业部门普遍存在人员多、经费少、压力大和固定收入来源渠道不多等情况,同时又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有关精神要求,各级林业部门不但要全面开展社会林业等重点工程建设,而且还要大力开展林业自身建设。为了加快林业自身发展,缓解收支矛盾,林业必须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和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积极实行人员分流,奋力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广辟财源,充实自身经济。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河铺镇位于我县中部腹地,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大乡镇,属罗田板栗、

26 甜柿主产区之一。全镇总人口5.6万人,辖40个行政村,1.4万户,土地总面积32.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9.1万亩,占58.8%。农村人均纯收入1996元。

河铺镇林业站始建于60年代,属县林业局二级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大专文化以上4人,中专文化以上6人。具有工程师职称1人,助理工程师职称4人。年需工资费用20多万元。2002年新建一幢三层半、五大间办公大楼,总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项目建设地点在河铺镇槐树店村,距河铺镇镇区5公里,离大别山腹地公路1公里,水、电、路、通讯畅通,条件极其优越。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林业部门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分流人员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省市发展林业自身经济建设的根本要求。

2、林业部门收入来源渠道不多,资金紧缺,需要大力发展自身经济建设,广辟财源渠道。

3、建立高效经济林示范基地,有利于向周边乡村推广优良品种和林业先进技术。

4、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当地村级经济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二)可行性

1、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村组极力申请,群众十分拥护和迫切需要,基地建设环境氛围良好。

2、林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4人。

3、工程项目建设经验丰富。曾开展了长防林工程、世行工程、板栗基地、甜柿基地、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经验丰富。

4、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项目区水、光、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平均海拔200米,属低山丘陵缓坡地,坡向西北,坡度10度,且都已整成梯地,发展板栗、甜柿等高效经济林立地条件具备。基地道路通讯、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齐全、畅通。

5、罗田板栗、甜柿品种资源丰富。板栗优良品种达8个,甜柿优良品

27 种达4个。

6、周围村组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五、市场前景分析

1、罗田板栗。甜柿品牌效应高,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2、板栗、甜柿良种资源可向周边乡镇、县市及全省、全国推广,销售十分走俏。良种苗木可用于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3、间作药材、茶叶等附属品种市场适销对路。

4、可与罗田新开发的旅游资源(天堂河龙潭洞穴漂流项目、板栗和甜柿旅游公园)接轨,开发前景广阔。

六、项目建设内容

1、新建基地总规模250亩,其中:新造板栗高效经济林200亩,套种间作青茶100亩;新建板栗、甜柿苗圃50亩(板栗30亩、甜柿20亩)。

2、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基地道路1公里,改扩建土木结构房屋6大间共350平方米,新增灌溉设备1台套、农用运输车1辆。

七、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为3年(2004-2006年),基地整个租赁经营期为25年(2003-2028年),一次性买断经营权。

八、投资预算

1、人工造林投资:完成200亩板栗基地人工造林,按投工20个/亩、20元/个工计算,需投工0.4万个,投工投资8万元。按板栗、甜柿初植密度74株/亩、苗木价格0.35元/株计算,苗木需要量为1.48万株,苗木费0.52万元。间作青茶1200株/亩,苗价0.02元/株,需青茶苗木费0.24万元。三项合计8.76万元。

2、苗圃投资:建设50亩(板栗30亩、甜柿20亩)苗圃,种子需要量按板栗200斤/亩、价格3.5元/斤和甜柿20斤/亩、价格20元/斤计算,需种量为6400斤,投资2.9万元。投工按12个工/亩、价格20元/个工计算,需投资0.96万元。两项合计3.86万元。

3、基础设施投资:新建基地道路需投资1万元,改扩建房屋需投资1万元,购臵灌溉设备1台套、农用运输1车辆需投资1万元。合计投资5万元。

28

4、25的年租金10万元。1-4项共计投资总额27.62万元。

九、效益评估

1、经济效益:按板栗产量75公斤/亩、价格4元/公斤计算,项目建成后,产量可达1.5万公斤,销售收入6万元。苗圃可出圃苗木按0.5万株/亩、价格0.2元/株计算,产苗量达20万株,收入4万元。每年产青茶4000斤,收入12万元。每年三项合计收入22万元。按扣除收入60%作当年成本费用,每年纯收入达8.8万元,第4年(2006年)全部收回投资。

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二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是为当地农村人员和林业部门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四是辐射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十、实施措施

1、组织领导措施:县林业局、乡镇政府联合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工作,林业站派正式干部2人建场,林业局、林业站与建场干部职工签订承包合同。由林业站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工作。

2、技术保证措施: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林业站具体承担项目建设技术工作。

3、资金管理措施:建立专项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4、奖惩措施:由县林业局与河铺镇林业站签订行政、技术责任,明确建设任务、质量标准、责任人和奖惩措施。

29

罗田县优质丰产甜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类别:基地建设

(二)项目名称:罗田县优质丰产甜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三)项目责任人:陈晓阳(罗田县林业局局长)

黄柳林(罗田县林业局副局长)

(四)项目地点及规模:县南部乡镇,新建甜柿基地1万亩。

(五)项目承办单位:罗田县林业局

(六)技术指导单位:湖北省林业局 黄冈市林业局

(七)项目建设期限:1年(2005年)

(八)项目投资总额:60万元,其中国家、省立项投资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

(九)项目建设效益:年收入500万元,年增税83.3万元。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自然条件和经济现状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主峰南麓,版图面积320.69万亩。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县山地占总面积的14.15%,丘陵占总面积的43.9%,河谷、平畈占总面积的41.95%。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四季分明,平均日照时数为2047.1小时,年平均气温 11.7—16.7℃,无霜期214—229天。稳定通过10℃持续天数为175—22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30—16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69.6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全县林业土壤为棕壤、山地黄棕壤、黄棕壤和潮土。

全县现有12个乡镇、6个国营林(茶)场,计411个村,近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1万人。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04亿元,财政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338元。

30

(二)甜柿生产现状

罗田县是中国甜柿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发展基础雄厚,具有十分突出的良种资源优势。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全县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甜柿资源优势日益表现出巨大的开发发展潜力,推进甜柿产业化、发展甜柿支柱产业成为罗田特色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全县对甜柿生产的投入逐年增加,甜柿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1、甜柿栽培历史

据清朝康熙年间编篡的《罗田县志》记载,罗田县栽培甜柿已有900余年历史,较日本古老的甜柿品种“禅寺丸”(1214年发现)还早180余年。说明罗田甜柿栽培历史悠久。

2、甜柿分布情况 近几年的基地建设,罗田全县己建成三个面积过万亩连片甜柿带,两条沿干线公路长达60公里的甜柿长廊;全县基本形成了12个乡镇村村有甜柿。甜柿主要分布在罗田县的西部和北部,巴水上游的胜利河、新昌河沿岸的河铺、平湖、胜利、大崎、三里畈,其次是白庙河、大河岸等7个乡镇。从垂直分布来看,罗田甜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700M之间,以300-500M最多,而且生长好。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只要土壤厚度达到50CM以上,罗田甜柿均生长良好。罗田的山地土壤绝大多数为片麻岩和花岗岩分化的麻骨土和砂栎土,透水性好。

3、产量与效益情况

罗田甜柿树寿命长,产量高,丰产年限长。全县年均产甜柿250-350万公斤,收入1000-1200万元。到目前,全县甜柿栽培总面积发展到3.6万亩,其中基地面积1.2万亩,四旁树折合面积2.4万亩,挂果面积达3.4万亩;1999年甜柿总产量达380万公斤,2000年甜柿总产量达到300万公斤,收入达1060万元,2004年全县甜柿栽培面积已达到12.5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系列产值达到3500万元居湖北省第一位。

4、甜柿加工及开发

我县甜柿品质尤其优良,是全国唯一不经脱涩即食用的品种。果实橙黄色,果面富有光泽,清香诱人,营养丰富,柿果具有降血压、

31 治胃病、止血、解酒毒、生津润肺、止滞之功能,柿蒂可理气,柿霜可治口疮、咽干、喉痛等,柿叶含有丰富的卢丁及维生素C、胆碱等物质,可制作柿叶茶,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早就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随着甜柿生产规模化发展,也带动了罗田甜柿加工业的发展。十余年来,罗田甜柿加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产品由少到多的起步发展阶段。全县现有加工企业18家,其中,国有企业2家,乡镇、个体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合计为500吨;加工产品在晒柿和柿片两个主导产品的基础上,新近研究开发出了食品、饮料、化工三大系列近10个品种,先后试制生产了柿醋、柿子罐头、冻柿、柿漆、柿汁、果胶、柿叶茶、甜柿蜜饯等多种新产品。1995年,由县科委牵头引进柿叶茶加工技术,利用甜柿树叶生产柿叶降压茶,已取得成功,年加工产品达25吨,市场前景广阔。1999年,全县加工鲜甜柿650吨,实现加工产值260万元。

5、甜柿市场

全县建成2个甜柿专业市场,并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武汉等南方大都市广泛设立窗口市场,引导农民参与经营,形成了百名果农挺进武汉农产品市场的农民经营队伍。在软件建设上,一是制订优惠政策,培育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管理力度,整顿市场秩序,优化部门服务,建设文明市场;三是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精品名牌闯市场。罗田的“秋焰”甜柿、“宝盖”甜柿1995年在全省良种鉴定会上被评为优良品种,鲜食甜柿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广销国内5个省市,十几个大中城市。

6、甜柿优良品种

罗田甜柿以果大质优、风味独特、爽脆可口而享誉海内外,全县境内广泛分布甜柿多个品种,据调查,全县有“秋焰”甜柿、“宝盖”甜柿两种大果型甜柿,还有四方甜柿、小果甜柿、野生甜柿等三个小果型甜柿种,其中“秋焰”甜柿、“宝盖”甜柿两个品种通过省级优良品种鉴定。

7、甜柿科技

32 自1989年以来,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科研院所的大力配合下,罗田县在甜柿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降低甜柿落花落果研究成果,较好地解决了罗田甜柿长期以来有花无果或结果大小年严重的问题。甜柿施肥增雌增产技术的研究,为甜柿的增产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有甜柿矮密早丰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甜柿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等大批成果,都为罗田的甜柿生产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全县共取得4项甜柿科研成果,其中有2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励。

8、甜柿技术推广

全县各乡镇林业站和各国有林场均配备了专职营林干部和甜柿生产辅导员,负责协助林业科研和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县林业局成立了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林业科研所,全县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42人,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和技术培训工作得到了迅速加强。同时,注重科技队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为提高林业科技应用水平和普及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罗田甜柿产业存在的问题 在甜柿产业化建设过程中,虽然罗田县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基地优质丰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和甜柿产业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地面积小,单位产量低。二是落花落果严重。三是品种比较混杂,大小不一,影响商品质量。四是科技兴柿难以形成气候,产量增长缓慢。五是甜柿加工业严重滞后,企业规模不大,加工增值低,且加工的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六是内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高和增加甜柿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依靠先进的科技,在全国甜柿生产中占领更大的市场,保持资源优势地位,已成为罗田甜柿生产中的重要任务。综合罗田甜柿产业所存在的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甜柿数量和质量上的问题。

罗田甜柿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早在1989

33 年就开展了全县甜柿选优工作,确定发展“秋焰”甜柿、“宝盖”甜柿等品种,并在全县选择了十个品质优良的单株,作为各乡镇的主要栽培品种,逐步实现甜柿品种区域化。由于甜柿基地建设,以群众自发性为主,缺乏统一指导和管理,加之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这一甜柿品种区域化发展计划不得不搁浅。

甜柿矮干低冠丰产栽培技术1995年在我县已获得试验成功,该技术简单易行,便于果农掌握,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全县甜柿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林科所1993年新建一处2亩的试验园,1994年嫁接的甜柿树,通过应用该技术,1996年最高单产达每亩520公斤。虽然该项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并且科技部门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广该项技术,但传统的甜柿栽培方式在广大果农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到目前,全县仅有10%的甜柿面积应用了这项技术。

罗田土壤系花岗岩发育而成的沙壤土,土壤通透性好,但是土壤不保水、不保肥,不仅甜柿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钾较为缺乏,需要人为补充,而且硼、锌、锰、铁、铜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都分别低于0.5、0.

5、

15、

10、0.2PPM这一临界值,从而对于甜柿的营养生长以及甜柿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影响。为此,罗田县与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根据罗田的土壤特点和甜柿的生理需要,配制了甜柿专用微肥,经过连续2年的试用,果农普遍反映效果较好,增产幅度平均达22%。甜柿花期“三喷”技术,即在甜柿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施0.3%的尿素、0.3%-0.5%的氯化钾、1-3%的磷酸二氢钾,作为简单可行的增产技术已被绝大多数果农所接受,全县仅此一项技术,年均增产60万公斤。但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率只有18%。

因此在罗田县大力实施“优质丰产甜柿基地”项目建设,通过开发本地资源,加快甜柿良种化进程,推广甜柿矮干低冠丰产技术和科学施肥技术,达到改良品种、增产增收、基地建设优质丰产标准化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强罗田甜柿产业化实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市场前景

34

(一)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优质丰产甜柿基地”项目建设,正是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拓宽视野、面向市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优质丰产标准化管理,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已成为振兴山区经济的主旋律。

(二)有坚实的内部基础。一是土地面积大,土壤条件好。二是气候条件优越。三是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经验。四是品种资源丰富。五是劳力资源充足。六是贮藏加工初具规模。七是副产品开发已见成效。八是市场体系正逐步完善。九是有群众基础;近年来,全县结合造林绿化,大搞林果特基地建设,开展山区综合开发,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十是有领导基础。从县到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建设优质丰产甜柿基地工程的优惠政策,并制订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十一是有技术基础;科技兴林示范县建设的开展,为罗田县准备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先进实用的林业技术,充分发挥这些科技优势,必将有效推动“优质丰产甜柿基地”项目建设步伐。十二是有充裕的苗木准备;2000年全县共育有各类甜柿苗82亩,当年可出圃甜柿嫁接砧木苗76万株,各品种甜柿嫁接苗21万株,完成可以满足项目工程建设需要。

综上所述,罗田县实施“优质丰产甜柿基地”项目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划布局

(一)建设内容:县南部乡镇新建优质丰产甜柿基地1万亩

(二)建设三个优良品种类型: (1)“秋焰”甜柿品种类型。 (2)“宝盖”甜柿品种类型。 (3)唐家山甜柿品种类型。

(三)技术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宣传资料。由项目区所在乡镇林业站选派1-2名营林技术干部,全县集中到县林

35 业局进行项目建设施工各项技术的培训学习。

五、项目建设年限及投资概算

(一)投资概算:

1、种苗费:按每亩补助50元种苗费计算,共需种苗费50万元。

2、群众投工:作为建设单位自筹,不计入投资成本。

3、技术培训与设计费用:概算10万元。三项合计需投资60万元。

(二)资金筹措:上级立项扶持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建设年限:1年(2005年)。

六、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基地建成后,第8年即可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按市场价格1元/公斤计算,每亩优质丰产甜柿经济收入500元,1万亩优质丰产基地年总收入达500万元,是总投资8.33倍,年增税85万元。

(二)社会效益

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我县甜柿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三)生态效益

基地建成后,在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显著的效益。

七、项目实施措施

(一)建立项目建设领导机构,负责项目计划实施

县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由计委、农委、科委、财政、广播电视、质量技术监督、林业等部门为组成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组织实施。

36

(二) 广泛宣传动员,增强优质丰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意识 项目工程量大,任务艰巨,建设期短,只有树立起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才能顺利完成。要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报刊、资料、标语、举办学习班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甜柿优质丰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以调动干部群众参加项目建设的自觉性;深入宣传甜柿优质丰产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增强广大果农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危机感。

(三) 广辟资金来源,加大投入促提高

项目建设作为以推广甜柿栽培技术标准化为主的工程项目,初期投入高,必须广辟资金渠道,采用向上争取扶持,向下依靠群众投劳,向内安排财政提留,向外招商引资的办法,广泛筹集建设资金。

(四) 制订优惠政策,实行优惠扶持

政府要多渠道筹集配套资金,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联营、租赁、拍卖等多种经营方式,争取社会广泛投资;县政府将对按优质丰产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基地头三年减免农林特产税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果农踊跃投入到优质丰产甜柿基地建设中,加快全县优质丰产甜柿基地建设进程,力争在短时期内将甜柿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到所有果农手中。

(五) 搞好技术培训,科学管理上台阶

1、加强甜柿优质丰产技术队伍的培训。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体系,培训示范户,提升技术含量。

2、科学管理上台阶,提高单产是罗田县甜柿增产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补充技术力量;二是重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改造扩大现有甜柿母本园与采穗圃的工作上着手,为彻底解决甜柿生产品种良莠不齐、杂乱无章的问题打好基础;三是继续围绕生产抓科研,尽快解决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病虫防治;四是要把握好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重点,突出抓好良种应用和病虫防治两个重点,切实做好推广服务工作。

(六) 加强组织管理工作,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甜柿是罗田财政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而优质丰产甜柿基地建设

37 能否顺利推进,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政领导的认识。要组织、人事部门要把优质丰产甜柿基地建设的进度和好坏作为考核主要领导政绩的依据。对整个工程建设,从总体规划到基地建设、幅射推广,都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实行承包,签订合同,层层兑现。

(七) 挖潜开发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上规模

加强甜柿系列食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的攻关,特别是前处理技术,如甜柿保鲜技术、精加工技术的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延长供应及加工周期。在精深加工上,要树立上规模、上档次、敢为人先的精神,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地加工开发甜柿等农副产品,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效益优势。

(八) 加强流通管理,开拓营销活市场 县内产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外贸渠道,逐年增加甜柿及高档甜柿食品的外销量,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活动。

38

胜利镇金家铺中药材示范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胜利镇金家铺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负责人:王小虎(罗田县胜利镇镇长)

(三)项目建设地点:罗田县胜利镇

(四)项目承建单位:罗田县胜利镇人民政府

(五)项目技术指导单位:罗田县林业局

(六)项目建设规模:1000亩

(七)项目建设期限:1年

(八)项目建设投资总额:53.4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4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3.4万元。

(九)项目建设效益:经济效益每年收入28万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二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是为当地农村人员和林业部门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四是辐射推广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二、项目背景

我县是一个贫困山区县,山林面积大,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农 39 民有良好的种植习惯。近几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中药材生产发展很快,出现了不少的种植大户。但是,还存在粗放型种植,种植效益低,急需进行科技种植推广,因此,必须建设中药材优质种植示范基地,以引导农民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胜利镇位于我县东北部,是罗田森林资源较多的乡镇。全镇总人口3.7万人,辖34个行政村,0.98万户,土地总面积21.1亩,其中林业用地14.5万亩,占68.7%。农村人均纯收入1975元。林业成为胜利镇的支柱产业。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罗田是一个山区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山,致富在林。而中药材是一种高效经济林,但因科技含量低,需要进行优质化种植,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以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高效经济林基地,有利于向周边乡村推广优良品种和林业先进技术。

3、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当地村级经济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二)可行性

1、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群众十分拥护和迫切需要,基地建设环境氛围良好。

2、林业技术力量雄厚。县林业局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技术力量雄

40 厚。

3、项目区群众栽培板栗技术经验丰富。

4、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项目区水、光、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发展高效经济林立地条件具备。基地道路通讯、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齐全、畅通。且土地资源丰富。

5、周围村组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五、市场前景分析

杜仲、苍树药用价值高,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六、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1000亩(杜仲为主要树种、苍树为间作树种)。

2、建设内容:主要为杜仲、苍树间作林的人工造林,包括整地、栽植、管理等作业项目。

七、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1年。

八、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1、苗木费:按74株/亩、价格0.2元/株,苍树10000株,价格0.01元/株计算,需苗木费11.4万元。

2、人工造林投资:用概算工投资36万元,农药化肥投资概算6万元。两项合计42万元。

共计投资总额53.4万元。

41

(二)资金筹措:项目投资总额为53.4万元,申请上级立项扶持资金40万元,县级自筹13.4万元。

九、效益评估

1、经济效益:投产后按杜仲产药用材料22.2公斤/亩、价格10元/公斤计算,项目建成后,产量可达2.2万公斤,销售收入22万元。苍树年产药用材料价值6万元。合计效益28万元。

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林地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二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是为当地农村人员和林业部门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四是辐射推广先进这林业科学技术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十、实施措施

1、组织领导措施:镇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工作。

2、技术保证措施: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并指定专人负责。

3、资金管理措施:建立专项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4、奖惩措施:制订行政、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建设任务、质量标准、责任人和奖惩措施。

42

罗田县天堂寨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罗田县天堂寨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罗田县天堂寨林场,法人代表张新良,林场为国有林场。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点为天堂寨林场降风殿、龙飞寺、大石板、老寺庙、大竹园、蔡家山等六个工区,规模1000亩,建设期限为2004年度,建设内容包括(1)金银花种植800亩,(2)茯苓种植100亩,(3)苍术种植100亩,(4)配套基础设施。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为罗田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沈孝德。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计划总投资450万元,由财政资金、自筹资金二个部分组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1万元,流动资金89万元。

7、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2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66万元,有偿资金15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1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33万元,有偿资金77万元(罗田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县级配套由省级负担);林场自筹资金12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达产后,年产金银花8万公斤、茯苓40万公斤、苍术2万公斤,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年新增中药材产量50万公斤,年平均销售收入296万元,总成本181.4万元,利润89.8万元;共可向国家缴纳税费248.64万元,年均24.9万元。年平均投资利润率为20.0%。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7%,财务净现值为196.3万元(i=8%),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4%,财务净现值为174.7万元(i=8%),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6年。

43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本项目建成后,受益职工、农户350户1200人,年获利润可达41.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43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项目区农民种植其它农作物经济效益的3-5倍,增加就业人数300人。项目的辐射区域涉及天堂寨林场的7个工区,2个行政村,农户500户1500人,辐射规模0.3万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20元,增收总额48万元,增加就业人数320人。带动农户数量320户,带动规模0.2万亩。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我国“十五”与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3.国家八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4.“农业经营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其规定”;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6.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关于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7.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生物技术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8.《湖北省林业“十五”发展规划》(湖北省林业局,2000年); 9.《湖北省高效经济林发展规划》(湖北省林业局,2001年); 10.《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141-99);

11.经济林建设的有关标准、经济指标和规程; 12.湖北省相关定额经济指标; 13.罗田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规划; 14.其它相关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罗田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也是全国茯苓之乡、黄冈市野生金银花、苍术生产大县,先后建立了3个中药材加工企业,年产各类制品2550吨;由于粗放经营、野生资源分

44 散,品种混杂,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了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国有林场二次创业的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金银花、茯苓、苍术规模种植,引进优良品种,并按照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县特色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步伐的调整决策。因此,扩大金银花、茯苓、苍术种植面积,实现集约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项目是全县金银花、茯苓、苍术生产示范基地,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项目可行。

(3)技术先进性:按中药材标准规模种植,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项因子,规范了金银花、茯苓、苍术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生产出的中药材“真实、优质、稳定”。所有的结论、数据、规程、标准具备真实和可操作性,科技含量高。

(4)经济合理性:发展金银花、茯苓、苍术种植,能够充分利用林场的土地、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生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利润大,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5)环境评价:项目建设注重生态环境,我县生态环境良好,大气质量、土壤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灌溉用水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

2、论证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加群众收入,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技术可行,论证资料齐全,分析数据真实合理,项目可行。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天堂寨林场地处我县北部山区,经济十分困难,发展中药材种植投入不足,需要项目支撑。

2、在特色中药材集约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上,需要加大科技应用和培训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3、林场采伐迹地和新造幼林地面积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利用空地和林间隙地种植金银花、茯苓、苍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69%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本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的紧迫性,果断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从而为加快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使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罗田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为主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十年来,罗田县立足板栗特色资源优势,确立了优先发展板栗第一支柱产业的目标,板栗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县农村脱贫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借鉴板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加工优势,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和加工的战略部署,并把它作为国有林场开展二次创业、加快林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途径。目前,全县医药产业建设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雏形,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新格局,产业建设范围涉及全县8个乡镇、5个国有林场,产业开发领域延伸到基地建设、良种选育、科技研究与应用、加工产品开发与利用等各个方面;2004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今后5年,将“医药化工系列产值过10亿元”作为全县五个“10亿元工程”之一,培育发展“医药化工”产业,集中精力,抓紧实施,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农业和农村经济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尤为紧迫和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46 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罗田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依靠科技进步,使农业种植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罗田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臵和自然条件极其适合金银花、茯苓、苍术等特色中药材的生长。

(一)金银花经营发展现状:

据罗田县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历史,到清朝已有一定面积的人工栽培。全县金银花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达5个,即金花忍冬、金银忍冬、忍冬、淡红忍冬、无毛淡红忍冬,其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忍冬和无毛淡红忍冬。罗田县分布广泛的两大金银花特点如下:

(1)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又名金银花,半常绿缠绕木质籐本,多分枝。枝中空,幼枝暗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直糙毛和腺毛,下部常无毛。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总花梗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苞片大,叶状、卵形;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有时茎部稍带微红色,有香气。该品种适应性强,花多,花期长(6月至8月中旬),主要分布于大崎、三里畈、凤山、匡河等四个乡镇。

(2) 无毛淡红忍冬(Lonicera acuminate Wall.var.deplilata Hsu.et H.J.Wang):该品种为忍冬变种,主要特征:植株全体无毛或仅叶柄有少数糙毛,叶下面常带粉绿色,花期6-7月,果期7-11月。主要生长在林缘、沟涧半阴处。该品种适应性强,易于栽培,花多,花期较长,适合我县高海拔地区发展。主要分布于胜利、白庙河、河铺、大河岸等四个乡镇和北部四个国有林场。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地产特色中药材的潜在利用

47 价值,出台了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发展人工种植金银花的相关政策,使全县野生金银花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抓住一系列大好机遇,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朝区域化、规模化、系列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县中药材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根据调查资料,全县金银花野生面积达1.8万亩,数量达120万株;栽培面积0.5万亩,数量180万株;干花年产量达到350吨。

罗田县“金银花露”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我县中成药制剂玉竹牌金银花露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已拥有了自己的金银花产品品牌。在金银花种植规模逐步发展的同时,金银花系列产品开发也得以迅速发展,且已初具规模。现有金银花产品主要企业为玉竹药业有限公司。其主要产品为“金银花露”,年生产量为240万瓶。该公司目前具备200吨金银花干花的年加工能力,因受原材料短缺的制约,年加工干花仅80吨,生产的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加快我县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私营业主发展金银花加工业,举全县之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由多家私营业主联合兴办了“食为天”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金银花系列饮料,年产量达200万瓶,年需求量达到20吨;引进武汉客商建设的“湖北惠涛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金银花制品为其主要产品之一,年加工需求量达300吨。同时,罗田县正计划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同仁堂药业”合作,以加强金银花资源优势与企业优势对接,进行强强联合,实现资源优化配臵和重组,进一步加快金银花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茯苓经营发展现状:

茯苓具有安心养神、利尿去湿、解燥调虚等功效,历来被中医视为“上品仙药”。罗田生产茯苓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茯苓之乡”,1930年产量达到150多万公斤,1956年达到210万公斤,位居全国第一。罗田茯苓以九资河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其产品均冠以“九资河茯苓”,九资河茯苓明代即改野生为人工种植,所产茯苓个大均匀、质地坚实、洁白光亮,药用性能强。“九资河茯苓”

48 正式挂牌销往国外是清朝乾隆三年(1783)到民国16年(1927),由于质量过硬,颇受外商信赖。凡罗田九资河茯苓货到即收,不开封检验,远销日、朝韩及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口免检产品。罗田茯苓以个苓坚实皮细闻名,药用性能好,曾有48公斤重的“茯苓王”,在广州博览会上展出,许多外商惊叹不已。建国以来,罗田还先后4次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茯苓出口基地。1975年,罗田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九资河茯苓”商标。

改革开放以来,罗田茯苓生产迅速发展,2001年,九资河镇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茯苓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2002年3月,“九资河牌茯苓精片”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名优经济林产品”;2002年11月,北京同仁堂药业与九资河镇茯苓集团及其苓农签订了多项合同和协议,开展强强联手,建设茯苓GAP示范基地,振“九资河茯苓”品牌雄风。全县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积极引导茯苓生产朝区域化、规模化、系列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面对入世,抢占国际市场,多创外汇,也增加苓农的收入。2003年全县有2.1万家农户从事茯苓种植,年产潮苓350万公斤,产值3500万元。并先后开发生产了茯苓精片、神块,茯苓糕、茯苓酒等多种加工产品。茯苓产品畅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年创汇50万元。

(三)苍术经营发展现状:

苍术是罗田著名的特产之一,素有“英桔罗苍”之说。罗田苍术具有香味浓郁,横断面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的特征,俗称“珠砂点”。罗田苍术,多产于县北山区一带,大部分为野生,亦有少量人工种植。

由于苍术习性喜温暖、通气、凉爽较干燥的气温,耐寒、怕高温高湿,在海拔500-1000米的砂壤土生长最佳。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根茎切块栽培,人工种植两年后即可采挖。我县的天堂寨林场、青台关林场、薄刀峰林场和黄狮寨林场等四个国有林场的立地和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苍术生长繁殖。因此,从1992年起,就开始在采伐迹地和新造幼林地试种苍术药材,通过近几年的推广和发展,几个国有林场苍术种植的规模由小面积试种发展到成片集约经营,措施由林场集中种发展到林场、职工、农户共同种,经营方式由提供鲜货发展到提供

49

第11篇:林业投资项目总结

津南区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

投资项目工作总结

按照国家、市林业局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林业项目有关要求,津南区申报实施了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现就我区在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作业设计上报、批复情况

2008年11月19日区农经委以南农经字[2008]29号文件“关于上报《天津市津南区三北防护林2008年工程项目作业设计》的请示”上报市林业局,2008年12月24日市林业局津林营[2008]260号文件“关于对津南区三北防护林工程2008年新增投资项目作业设计的批复”,对津南区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作业设计给予批复。

二、市发改委、市林业局下达我区新增林业项目投资计划、任务下达情况及中央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到位时间及数额情况

市发改委、市林业局下达津南区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计划100万元,下达造林绿化任务10000亩。2008年1

21 月31日新增林业投资项目中央资金100万元,落到区农经委设立的专门账户上,津南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于2009年12月也下拨到农经委账户上。

三、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为做好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彻底改变津南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落后状况,突出造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增林业投资项目建设中,我区以重点工程造林为中心,狠抓造林质量,由此带动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这些重点绿化工程包括:①津南新城海河故道公园绿化工程,造林1503亩,植树35.2万株,动土方408万m³。②东花园片林绿化工程,造林3000亩,植树16.5万株,动土方20万m³。③津沽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全长10.3公里,造林800亩,造林6.2万株,动土方30万m³。这些重点绿化工程建设规模大,质量要求高,具有津南地方特色,工程的建设为津南生态环境建设史上写下浓重一笔,使津南区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津南区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总计完成造林面积10000亩,植树82.2万株,动土方470万m³。项目建设资金到位额3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项目建设下拨资金300万元,其中:拨付津南新城海河故道公园绿化工程35万元;东花园片林绿化工程235万

2 元;津沽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30万元。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我委严格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门账户、专户核算,所有资金开支使用全部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按照“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管理使用项目建设资金。

四、项目管理情况

1、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津南区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李学义副区长任组长,农经委、农林局、各镇及相关单位主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工作。

2、科学造林,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严把质量关,对重点造林工程全部采取专业设计部门规划设计,专业队伍造林管护,根据津南区的立地条件,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科学管护,从而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

3、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制度

为做好津南区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区政府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办法,同各镇和建设单位订立造林绿化责任制,责任到人,强化工程建设监督检查机制,对造林成活率高的镇、建

3 设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对造林成活率低的给予批评和经济处罚。

4、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工作

建立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专项账户,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资金的使用范围及补助标准,保证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不被挪作他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

1、津南区立地条件差,造林绿化经济效益不高。虽然国家、市、区三级财政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和我区工程建设要求资金对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市、区财政应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补助标准。

2、去冬今春,津南区干旱严重,同时全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给我区项目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增加了造林成本和管护难度。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对项目建设中新植幼树、绿地的管护、管理工作。

2、做好对项目建设的检查验收工作。

3、全面、系统、客观做好2008年四季度扩大内需林业投资项目归纳、整理、总结工作。

4

5

第12篇: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第1章 总 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格式:×××省×××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品种)基地示范(或加工)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所有制形式,发展历程,主营业务,人员结构等。 1.1.4项目建设地点

具体到乡镇一级 1.1.5建设性质

新建或改扩建

1.1.6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主要为示范基地面积

产品规模:示范基地生产品种及产量;如有加工项目,还需增加加工产品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土建工程、道路建设、灌溉工程等。如有加工项目,还包括所需相应设备与土建工程。 1.1.7建设期限 1年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1.1.9 项目效益 1.1.10科技支撑单位 1.1.11编制单位(可选) 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3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内容多可另成章节) 1.3.1 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所有制形式,发展历程(沿革),主营业务,人员结构等 1.3.2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1.3.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3.4 单位或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等方面评价),风险评估,带动作用,问题及解决方案,结论与建议等。

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阐述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如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及理由(如区域经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存在问题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3章 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 3.1.2自然资源状况 (1)气候 (2)水文 (3)土壤 (4)大气环境 (5)地形地貌 3.1.3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2)交通运输 (3)供电及通讯

3.1.4 林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1.5本项目产业及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3.2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3.3.1有利条件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3.3.2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第4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市场调查 4.1.2市场预测 4.2市场营销 4.2.1营销策略 4.2.2营销方案 4.3市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5章 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

5.1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1.1指导思想 5.1.2建设原则 5.1.3建设目标

5.2 项目建设规模与布局 5.2.1 示范基地建设规模 5.2.2 建设布局

5.3 生产技术方案或生产工艺流程

有产品加工的项目,还需简述产品加工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示范项目,生产技术方案各不相同,以下内容仅作参考。 5.3.1园地选择 5.3.2栽植区划分 5.3.3品种选择 5.3.4种苗 5.3.5栽植密度 5.3.6整地及栽植 5.3.7土肥水管理 5.3.8整形修枝 5.3.9病虫害防治 5.4 建设内容及规模 5.4.1 示范基地建设

包括品种或品种引进,整地,土壤改良等。 5.4.2生产设施建设 5.4.3基础设施建设

有产品加工的项目,增加相应的建设内容 5.5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分月安排进度,绘制项目建设进度表

第6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 环境现状 6.2环境影响分析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6.3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如,废弃物处里、污水处理,产品质量安全方案等。 6.4 环境影响评价

第7章 项目管理及组织运行

7.1机构设置与职责 7.1.1机构设置 7.1.2机构职责 7.1.3劳动定员 7.2经营管理模式 7.3经营管理措施

项目建设阶段和项目竣工后的管理措施,如工程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 7.4技术培训

根据生产技术要求,对项目单位员工及基地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的方法、措施和拟开展的主要工作。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8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依据 8.2投资估算 8.2.1总投资

(1)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流动资金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3)其它

需说明具体投资渠道 8.3资金来源 8.3.1中央财政资金 8.3.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8.3.3自筹资金及来源 8.3.4银行贷款及其它 8.4资金使用和管理 8.4.1财政资金

使用范围、报帐管理等。 8.4.2自筹资金 8.4.3银行贷款及其它

第9章 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结论

9.1经济效益分析 9.1.1 基础数据

项目计算期、相关的取费标准、财务制度规定、税收政策、银行贷款利率等。 9.1.2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1) 销售(营业)收入 (2)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 9.1.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9.1.4 财务效益分析 (1) 盈利能力分析

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税后、静态),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和财务净现值(税后)等。

(2) 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有贷款项目) 9.1.5 不确定性分析 (1) 盈亏平衡分析 (2) 敏感性分析 图、表表示及文字说明。 9.1.6 财务评价结论 9.2社会效益分析

辐射带动能力分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与林农增收致富分析等。

9.3生态效益分析 9.4 综合评价结论 9.4.1 结论 9.4.2 建议

附表

1、项目投资估算表

2、流动资金估算表

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表

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6-

1、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7、现金流量表

8、银行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有贷款项目)

9、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置

2、基地现状图

3、项目布局图或平面布置图

4、其它附图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

2、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合同

3、项目单位近年财务审计报告

4、项目单位龙头企业认定材料

5、其它证明项目实施能力、认证新技术等材料

第13篇:林业转型发展项目

按照市《关于做好推进林业发展融资工作有关情况的通知》文件要求,五营区林业转型发展方面有 11个项目:

1、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蓝莓酒庄开发建设项目(有可研报告)。项目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800万元,流动资金17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万元。建设地点为五营区森林街,鑫野公司原厂址,厂区占地面积16523平方米,建筑面积3544.55平方米。新建4000平方米欧式四层酒庄。建设规模为年产蓝莓冰酒800吨,蓝莓白兰地50吨,野生蓝莓低温浓缩果饮系列产品2000吨。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两年半,建设酒庄主体,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二期工程一年半,酒庄室内装修,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2020年1月正式投产。

2、伊春市五营晨松黑木耳种植观光采摘风情小镇暨树莓采摘乐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地址,五营杨树河经营所。项目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1800万元, 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菌包生产流水线一条,灭菌仓一个,无菌接种流水线两条,养菌实验室一间,制菌车间1300平,温控养菌室1900平,温室5栋,木耳吊带大棚16栋,锅炉房1栋,排水渠1300米,道路维修200米,养菌室净化系统1套,晾晒架16个,项目投产后,年可生产菌包500万包,可新增木耳种植户约240户,销售收入2200万元。二期投资1700万元,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新建菌包生产流水线一条,温控养菌室3000平,养菌室净化系统1套,连廊200平,温室10栋,木耳吊带大棚60栋,排水渠2700米,20吨冷库1间,包装车间200平方、晾晒架30个。

配套设施:接待中心、垂钓池、停车场、畜舍等。

3、五营区森林浆果加工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森林浆果加工产业集聚区60万平方米。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森林浆果基地资源,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举措。资金来源为申请中省财政资金3.8亿元,企业自筹2000万元。该项目实施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润3500万元,税金9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该项目对森林浆果加工产业集聚区进行拆迁(包括居民区、永盛建材厂、敬老院、殡仪馆)、道路延伸(与204省道对接)、土地平整;新建集聚区服务中心办公楼、现代化标准厂房及配套电力通讯、供水、排水、有线等基础设施;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出租车公司等服务中心。

4、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年产2亿袋(瓶)黑木耳即食食品项目(有可研报告)。项目计划总投资10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3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土建工程4900万元,设备购置3000万元,其他费用1400万元。新建加工生产车间、挑选车间、储备车间,建筑面积4770平方米。新建库房1596平方米、冷库468平方米、办公室1464平方米、锅炉房420平方米;道路及场地4086平方米。配套基础设施新建供水管道500米、供热管道880米、低压线路490米、排水管道2000米。新上国内先进黑木耳食品加工生产线及冷冻设备、检验设备及蒸汽锅炉等设备。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2017年计划53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土建施工阶段,预计2016年10月底,土建工程能完工。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600万元,利润5100万元,税金768万元。

5、伊春市蓝瞳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亿罐野生蓝莓果汁加工建设项目(有可研报告)。项目计划总投资163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33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土建工程6236万元,设备购置5450万元,其他费用1644万元。新建蓝莓果汁易拉罐加工生产车间、榨汁浓缩车间、调和车间,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新建库房4800平方米、冷库2400平方米、办公室2400平方米、锅炉房500平方米;道路及场地9500平方米、停车场600平方米。配套基础设施新建供水管道1800米、供热管道2500米、低压线路1000米、排水管道5000米、排污站一处。新上国内先进四条蓝莓果汁易拉罐生产线、榨汁浓缩机组、调和设备、冷冻设备、检验设备及蒸汽锅炉等设备。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70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000万元。该项目项目前期的土地、规划、建设、施工等手续园区正在办理,预计到2016年7-8月项目开工。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600万元,利润8500万元,税金3648万元。

6、五营区北药种植与加工项目。计划投资5500万元,新建加工基地面积6公顷,种植人参、黄芪、五味子等药材2000亩,购置加工设备3台(套)。

7、五营森林猪等特色养殖基地与加工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新建育肥圈50栋,打配机电井10眼,铺设输水管道1.5万米,野猪养殖量达到5000头,年加工野猪肉2万公斤,实现产值5300万元。

8、五营区山野菜深加工建设项目。计划安排投资0.5亿元,新建生产车间、成品库0.2万平方米,购置生产线设备2条,蒸汽锅炉1台,年加工山野菜3000吨,实现产值0.55亿元;

9、红松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建设项目。红松果系列产品开发,对红松塔皮、果衣、果壳进行综合加工利用,计划安排投资3.5亿元,新建厂房1.5万平方米,库房2万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3条,生产加工松仁系列、饮品系列、化妆系列、保健系列,松子壳香精色素,松炭枕、旅游纪念品等系列产品,可实现产值3亿元。

10、伊春市中艺商贸公司圣诞装饰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投资3000万元,企业自筹1000万元,融资1500万元,政府政策扶持资金500万元。建设期为2016年6月开工,2018年12月竣工。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700万元,2016年6月—2016年12月,新建生产技术车间600㎡,成品库1000㎡,材料库1000㎡,凉嗮场500㎡,水泥道路100延长米,烘干车间200㎡,喷漆车间100㎡。二期计划投资1000万元,2017年6月—2017年12月,新建原材料库房2000㎡;水泥道100延长米;蒸煮车间500㎡;办公区1000㎡;晾晒场1500㎡;产品展示厅500㎡;烘干车间200㎡;生产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三期计划投资1300万元,2018年6月--2018年12月,原材料库2000㎡;生产加工车间1000㎡;锅炉房300㎡;水泥道路100延长米;围墙800延长米;厂区绿化20000㎡。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能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实现销售税金600万元,基地建成后可解决500人的劳动就业,根据订单的大小,还可辐射各区局,家庭作业户几百家,不仅提高了我市的出口创汇额度,还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11、五营平原有机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采摘园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880万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880万元,贷款1000万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2015年投资880万元,项目主要内容为土地开垦投资260万元;厂房、厂区、库房建设投资110万元;建设大棚52栋,其中30栋用于种植蓝莓,现有成熟蓝莓苗17000棵,22栋大棚用于种植蓝靛果,现有成熟蓝靛果苗11000棵;安装大棚自动化喷灌设备及附属设施投资400万元;购买农机具50万元;购买民房鱼塘60万元。

二期2016年计划投资600万元,形成农业采摘、餐饮住宿、旅游度假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农艺园区;花卉种植园区;建设餐饮住宿20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三期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计划投资400万元,新建成农艺园区、花卉种植园区,建设餐饮住宿200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00万元,纯利润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60人的劳动就业,提高地方经济。

第14篇:巧家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巧家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云南省发改委等七个部门联发的《关于认真做好迎接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情况联合督查的通知》要求,巧家县林业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建设项目自检自查,总结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现就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巩固成果部际联席会议暨现场会议精神贯彻情况

今年7月11-12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全国巩固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现场会;为认真贯彻落实整个会议精神,我县组织退耕办全体职工,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整个会议精神,并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乡镇进行传达和宣传;二是组织对全县已实施的5.1万亩退耕地还林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针对我县冰凌雪灾和干旱极为严峻的前提下,及时组织对受灾地块进行补植补造,通过林业局调苗和林农自发购苗两种方式,共开展补植补造1.2万余亩,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的保存率,确保了整个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和成效;三是加强退耕还林地的经营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制订的《退耕还林工程经营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退耕还林地征占用管理的意见》,紧紧抓住实施巩固成果专项规划的契机,及时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抚育和管理,特别是对因树种选择不当的地块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采取改接换优等措施对核桃花椒进行嫁接改良;加大对未成林地的抚育间伐,大力开展林下种植,鼓励林农在林下大力发展中草药、优质牧草和蘑芋等,使退耕还林地的生态、经济、社会及碳汇和生态文化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四是积极开展后续产业建设,及时将国家下达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落实到山头地块,集中打造核桃花椒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巩固成果造林9.68万亩;其中核桃8.05万亩,花椒1.21万亩,云杉、华山松等其它用材林0.42万亩;开展农村技能培训3000多人次,使退耕还林工程在短时期内产生效益,有效促进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开展;五是努力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截至目前,共实施巩固成果沼气池建设358口,农村节柴灶1096眼,有效减缓了农民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建设情况。

为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的生计问题, 2008-2011年,上级下达巧家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新造特色经济林11.18万亩(其中2008年2.34万亩,2009年2.34万亩,2010年5.0万亩,2011年1.5万亩),新建沼气池358口(其中2008年78口,2009年80口,2010年200口),太阳能400个(2011年400个),节柴灶1096眼(其中2008年298眼,2009年298眼,2010年500眼),开展技能培训2100人次(2008-2010年各500人次,2011年600人次)。任务下达后,县林业局立即组织相关股室进行研究,及时把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并按政策要求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文本编制和上报审核审批工作。通过分解落实,将任务安排在白鹤滩、大寨、茂租、东坪、红山、炉房、包谷垴,老店,药山,金塘,中寨,崇溪,新店,小河共14个乡镇实施,共涉及91个村委会,708个小班,8217户退耕农户。

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2008-2011年,上级下达巧家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新造特色经济林11.18万亩,新建沼气池358口,太阳能400个,节柴灶1096眼,开展技能培训2100人次。任务下达后,县林业局及时从乡镇林业站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外业调查设计工作,组织工程队按要求择时进行施工。目前,已完成新造林特色经济林面积9.68万亩,(其中:核桃面积8.05万亩,花椒1.21万亩,云杉、华山松等用材林面积0.4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6.58%;完成沼气池建设358口,占任务总量的100%;完成节柴灶建设1096眼,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农村技能培训3000人,占计划任务的143%。尚有2011年度种植业1.5万亩,太阳能400个,施工作业设计已通过市级评审,正紧锣密鼓开展种苗调运、打塘整地和工程招投标工作,预计在2012年2月前完成1.35万亩核桃种植和400个太阳能的安装,7月前完成0.15万亩花椒种植任务。

四、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一)资金管理情况。退耕还林资金属国家专项资金,巧家县历届县委政府非常重视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为规范退耕还林项目资金的管理,巧家县严格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行财政统一管理、统一支付。到目前为止,200

8、200

9、2010三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共计1492.26万元(其中:2008年为305.48万元,2009年309.78万元,2010年645万元,2011年232万元)已全部到位,并已划拨到财政局退耕还林专户上,实行统一支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二)资金使用情况。截至目前,已到位资金1492.26万元(其中:2008年为305.48万元,2009年309.78万元,2010年645万元,2011年232万元),占计划资金的100%;共支付使用1155.78万元(其中:2008年为305.48万元,2009年309.78万元,2010年540.52万元),占计划资金的77.45%。在资金使用中,我局严格按照《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云财农[2008]190号)文件要求执行;按照现行造林单价投资概算,将专项资金进行分解落实。对农村技能培训资金的使用采取集中培训统一开支的办法进行,确保金费使用规范高效。

五、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为确保退耕成果得到巩固,林产业得到发展,退耕农户得到实惠,巧家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优先考虑在生态较为脆弱,群众基础好,有退耕还林项目且林农对林产业发展积极性高的村组实施。在项目管理中各级各部门相互配合,互相协调共同管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宏观调控、项目经营发展方向的决策、项目资金的筹措、投资审定等工作。退耕办负责协调、处理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制定工程实施计划、年度施工作业设计和农村技能培训方案,对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实施项目的监督、管理并进行跟踪服务;林业局负责组织造林技术培训、造林技术指导和造林质量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组具体组织退耕农户进行实地操作,林业站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其它相关站所相互协调配合;财政、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负责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监督;县人民政府与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切实落实责任。

六、项目建设检查验收情况。

为保证工程建设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结束,林业局就组织检查验收组,按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和承包合同的要求,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采用项目区农户参与验收的方法对工程造林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其中2008年计划任务为种植业面积2.34万亩,沼气池建设78口,节柴灶298眼,2009年种植业面积2.34万亩,沼气池80口,节柴灶298眼,2010年种植业面积5.0万亩,沼气池200口,节柴灶500眼,已全面通过检查验收,工程质量和造林成活率按当时验收时的情况已全部合格,由于2009年至2010年云南遭受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200

8、2009两年新造林4.68全部报废,后虽然再次组织农户进行补造,但由于受今年6月夏伏旱高温的影响,已完成造林的200

8、200

9、2010年三年巩固成果造林面积共9.68万亩已报废9.28万亩,受灾0.4万亩。受灾情况已形成专题材料上报市林业局。

七、建设项目投产后的效益情况。

工程建设结束,将在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是通过项目实施,将大幅度增加我县绿色植被,使全县森林面积大速度增加,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等方面产生效益,使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可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就巧家而言,该项目的实施,能减少全县10万余亩陡坡耕地耕作,使大量劳动力转变经营方向,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

三是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工程实施结束,全县新增核桃面积9.4万亩,花椒1.36亩;项目投产后,按平均每亩增加2000元计算,每年可为当老百姓增加2亿多元的经济收入,而且林地内可种植牧草、中药材等,能促进畜牧业、养殖业等多种行业发展,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四是该项目的实施,需派大量专业技术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能给偏僻的山区带来科技信息,使当地群众早日脱贫。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造林投资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工程的健康发展。就现在的造林成本,要实行标准化作业,我们通过测算,规范种植一亩核桃需投资350元左右,仅120元一亩的造林单价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建议增加造林投入,提高造林投资标准,以达到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的目的。

二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对灾后重建投入不足,补植补造量大。2010年,我县遭受10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2011年又受夏伏旱高温的影响,造成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损失严重。据调查统计,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造特色经济林面积9.68万亩,枯死报废面积高达9.28万亩,成灾0.4万亩;严重影响的造林保存率,给当地农户带来了较大损失。为提高造林成效,保证农户种植经济林果的积极性不受影响,建议国家加大灾后重建资金投入和补植补造经费投入,从而提高退耕还林造林成果。

三是巩固成果工程配套经费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项目的管护和项目年度检查验收等,缺乏一定的基础设施费用、管护经费和工作经费,工程管理千差万别,管护难度大,效果差,一旦遇到近两年的干旱,抗旱保苗束手无策。为提高造林质量,建议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经费,如抗旱沟渠、抗旱塘、造林地管护、病虫害防治、补植补造和年度检查验收工作等费用,才能提高造林质量,巩固造林成果。

四是建议针对巧家县干热河谷区战线长,自然干旱连年不断的实际,对历年巩固成果造林项目受损报废面积及时给予批准报废,并采用新一轮项目进行灾后重建,确保巩固成果项目建设健康发展。

巧家县林业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四日

第15篇:项目自查报告

公兴卫管委灾后重建项目自查报告根据县卫生局关于灾后重建项目督办会议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辖区内的各重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本辖区内所有工程的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认真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村站建设

我辖区内共计17个黑龙江援建村卫生站项目,由广元市金益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该项目自2009年3月31日开工以来至今已150余天,目前村站主体完工8个(大梁、玉溪、井坝、井峰、双柏、涂山、迎新、群英),主体在建的有5个(文林、曙光、金像、太河、太吉),未开工的村站有4个(桥楼、西河、向前、苏维),该项目存在严重的工程进度缓慢问题。经现场走访,前期确实因接连下雨,道路泥泞,导致材料不能进场而耽误了一段工期,而后期因施工方未知原因部分村站迟迟未动工,我院也数次与之协商交涉未果,同时也向项目办多次汇报情况,部分村站得到了实际解决,动了起来,但是仍有4个村站至今未开工。

二、乡镇卫生院建设辖区内新建项目工程8个, 维修加固项目工程4个,为确保项目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我院与各所辖卫生院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同时制定了奖惩办法。目前已开工项目9个,其中主体完工项目3个(香沉新建门诊综合楼及住院楼、涂山新建住院综合楼),未开工项目2个(长岭、金仙)维修加固工程,目前

正在积极筹备之中。我院灾后重建项目3个,均已开工建设,并倒排工期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加快进度。辖区内所有重建项目我院都多次现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极少部分施工现场存在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以及安全通道、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象,经整改过后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也明显的提高。同时我院对辖区内所有重建项目的建设单位及施工、监理单位不定期开项目工作会议,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预防。目前为止我辖区内灾后重建项目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三、存在问题

1、村站建设工程进度缓慢。

2、由于辖区内龙江援建村站较为分散,监管不够到位。

3、部分乡镇卫生院开工前期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四、今后工作计划

1、加强监督,严把质量、安全关。

2、强化措施、认真做好督促和协调工作。

3、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援建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工。

4、及时上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二〇〇九年九月九日

第16篇:项目自查报告

附件1

项目名称

自查报告

建设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自查报告完成日期:

(建设单位盖章)

承诺书

我单位承诺对所提供的《XXX项目自查报告》中所有内容与本项目实际情况相符,若有不符或隐瞒,我单位承担相应责任。特此承诺!

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日期:

项目自查报告模板

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建设单位总体情况介绍。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实际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建设进展情况(含建设进度、已完成投资额及百分比等)、当前生产运行状况等。

三、项目建设方案的落实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中建设方案;

(二)项目实际建设方案;

(三)项目实际建设方案与《资金申请报告》对比,二者差别情况及原因说明。

四、项目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中总投资、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情况;

(二)项目实际投资情况、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情况;

(三)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包括投资补助资金的专户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等,附相应证明材料或文件)。

五、项目建成后预期效果达成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中关于项目建成后预期效果情况;

(二)项目建成后实际效果达成情况;

(三)项目建成后实际效果与《资金申请报告》中预期效果的对比,二者差别情况及原因说明。

第17篇:项目自查报告

花溪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年建设项目自查报告根据区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迎接中央检查组对工程治理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检查有关准备工作 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的各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我局负责所有工程的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认真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村卫生室建设

我局2010牵头新建的青岩镇谷通村等十三个村卫生室:每个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60平方米其中青岩镇谷通村,贵筑办事云上村、尖山村,溪北办事处上水村、养牛村,黔陶乡赵司村,高坡乡硐口村新安村生室均已竣工并组织验收合格;久安乡打通村卫生室已完工,待验收;高坡乡云顶村主体已完工,正在装修;石板镇石板一村,孟关乡改毛村、上板村卫生室正在施工;

二、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我局获准新建清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青岩镇卫生院、石板镇卫生院、黔陶乡卫生院、高坡乡卫生院、党武乡卫生院、马铃乡卫生院、湖潮乡卫生院、麦坪乡卫生院、久安乡卫生院等12家污水处理系统每个投资10万元,共计120万元。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待污水蓄满后验收。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1、贵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475万元,建筑规模1900

平方米,正按区政府统一部署重新选址。

2、清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290万元,建筑规模1400平方米,选址位于棉花关社区原电杆厂,已开标,待中标通知书下达后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开始施工。

四、存在问题

1、石板一村卫生室建设由于地处偏远,运输困难;孟关乡改毛、上板村由于近年来建设力度较大,选址较为困难,致使工程进度缓慢。

2、由于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变化较大,故部分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五、今后工作计划

1、加强监督,严把质量、安全关。

2、强化措施、认真做好督促和协调工作,完善建设项目建设手续。

3、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工。

4、及时上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第18篇:项目自查报告)

篇1:项目自检报告

项目自检报告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检查人员:日 期:

表一:设备情况检查表

注:在审核情况表中符合项打“√”,不符合项打“x”并注明原因。

表二:施工工艺情况检查表

表三:功能测试报告

表四:项目自检结果

篇2:项目自查报告(格式) 附件3:

项目自查报告(格式)

一、项目执行情况。对照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总体要求检查是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是否按项目进行管理;检查项目的实施是否严格遵守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有无擅自更改项目实施内容、实施标准、实施地点等问题;检查项目完成进度情况,是否按照计划时间完成项目。

二、资金使用情况。对照相关农业项目资金配套的管理办法,重点检查项目单位是否按照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农业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的管理是否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和专人管理,有无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以拨代支、虚报项目完成额、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计划外项目支出或基本支出挤占项目资金问题;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有无依据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或虚假原始凭证列支项目支出问题,以及以虚假业务事项虚报项目完成额问题。

三、项目管理情况。检查项目单位是否建立了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是否具体、明确;检查项目单位资金使用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会计法》关于“会计监督”的有关规定;检查项目单位是否对每

个项目分别进行管理,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是否明确。

四、项目成效情况。检查项目单位对已完成项目是否按规定组织验收;项目单位是否按照项目建议书提出的目标、预期效益对已完成项目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项目单位的效益评价意见是否实事求是,有无科学依据;项目是否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项目目标。

五、问题与建议。既包括具体项目的问题和建议,也包括重大项目资金投向及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篇3:专项资金自查报告

项目经费自查报告

项目名称:**************************介质

立项代码:********************* 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起止日期:2013-1——2014-12 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 财发[2013]125号文件精神,我公司对2013年财政拨付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3年至2014年专项资金的收支基本情况

2013年度共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 20 万元,其中: 20 万元列入递延资产科目,分项细化支出,购置设备支出 3.9 万元,用于项目研发购原料16.1万元。

通过自查的情况来看,单位领导负总责,能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并用好管好规划专项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的投入对企业的挖潜改造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逐步规范,规划项目得到实施,资金效益日益体现。

二、项目经费自查内容及情况如下

1、对专项资金我公司认真执行财经法规及各项科技资金管理制度,针对我公司的财务制度及流程制定了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

2、按照财经法规和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相应制度对研发经费的使用进行了专项的会计核算,专项资金单独核算,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内容确保了其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对于用于专项研发的资金我公司实行先审批后付款,完善的审批程度能保证资金了手续的完备性,相关档案资料定期存档专人保管。

3、我们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时的预算和支出范围,实行以项目负责人审批专款,项目负责人不审批不付款的制度。没有出现超值、超范围、挪用、占用、自行分解和擅自转拨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

4、购入的用于研发项目的设备单独核算单独登记,如出现生产研发其他科技项目共享的情况单独核算摊销设备折旧。

5、我公司由会计人员和项目研发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按项目预算进度实行季度审计,对不符合该项目的研发费用作出调整,没有出现拖延财务结账、长期挂账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公司将继续严格管控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公司

篇4: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2:

(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

自查报告

项 目 名 称: 计 划 类 别: 项 目 编 号: 承 担 单 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联 系 电 话: 所 属 地:(市州、县市区) 项目管理处室: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3年制

— 1 —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自查信息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

— 2 —

二、项目合同指标指标完成情况

— 3 —

三、项目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

注:

1、除1-8项外,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带★的仅限农业类、社发类项目。

2、此表仅限于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特色产业类项目,其他专项按计划任务书中原定科目列示。

— 4 —

四、意见与建议

五、承诺书

— 5 —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编写提纲)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总投资和计划项目财政经费、所属技术领域或行业、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二、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任务目标完成及执行情况;实现的阶段性成果;指标未如期完成或在执行过程中有重大调整事项,说明其原因;项目管理措施。

三、法人责任落实情况

是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认真行使科研经费管理、审核和监督权;是否按照项目任务书的约定条件,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四、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是否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经费支出是否严格按预算执行,有无预算调整事项;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是否合规、合法;现金管理、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行为是否规范。

五、自查报告所附的佐证材料

1、经费使用证明材料。包括:项目会计报表、专项账簿和会计凭证;拨款证明、与配套经费有关的会计证明;材料、设备购置和测试化验加工的相关合同、专家咨询费名册、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等。

2、技术、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相关证明。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13年8月5日印发

— 6 —

— 1 —

篇5: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

资溪县200

9、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

自查报告

接到市扶贫和移民局、市财政局关于对全市200

9、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交叉检查通知后,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2009年、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认真、仔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9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09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588.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1万元(整村推进配套9万元,移民扶贫配套12万元)。我县财政安排了补助进城购商品房实行无土安置移民扶持资金334.755万元(按购房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944.655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4万元,县级配套9万元,合计93万元,用于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个)建设。

2、面上项目扶贫资金44万元,用于非重点项目建设14个,已完工项目13个,拨付使用资金41万元。有1个项目3万元未拨款,即江西梧怡庄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白茶种植项目3万元。

3、扶贫贷款贴息资金7万元用于德顺公司、香檀山茶叶公司、步阳竹木制品公司三个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补助。

4、移民搬迁扶贫资金438万元,县级配套12万元,合计450万元,完成移民搬迁1200人,其中农村安置103户429人,已拨付资金150.15万元,进县城购房已办理请款的移民户185户771人,拨付移民专项资金269.85万元,县扶持资金334.755万元;移民搬迁省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雨露”计划培训资金10.02万元。

6、5.7万元用于扶贫统计监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

二、2010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10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839.74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7.6万元(整村推进配套9万元,移民扶贫配套18.6万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867.34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85万元,整村推进典型示范村奖励资金2万元,县级配套9万元,合计96万元,用于8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个)建设。

2、面上项目扶贫资金91万元,其中:①、科技扶贫项目1 个,项目资金25万元;②、

灾后恢复生产项目9个,项目资金50万元;③、非重点村项目5个,项目资金16万元,已拨付资金13万元,有1个项目3万元,即石峡村际上水库水毁维修项目未完工,故未拨款。

3、扶贫贷款贴息资金7万元用于资溪青云地板有限公司、江西正大竹木有限公司二个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补助。

4、2010年省市下达我县“三区”移民搬迁任务953人、灾后重建搬迁移民831人,合计1784人,移民扶贫资金624.4万元(含县配套资金17.84万元),移民搬迁专项资金(省级示范点资金)32.8万元(含县配套资金0.76万元),共计移民扶贫资金657.2万元,已经全部安排落实到位。现已拨付使用177.5万元,余下479.7万元。

5、“雨露”计划培训资金10.04万元,已经拨付6.42万元,余下3.62万元未拨,其中3.2万元用于“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需待9月份开学后拨付使用,0.42万元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

6、6.1万元用于扶贫统计监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

三、滞留资金主要原因

滞留资金主要是2010年移民搬迁扶贫资金,主要原因是:

1、受2010年6.19洪灾影响,移民新村基础设施要沉实、坚固点,施工项目质量才能更好些。

2、受洪灾影响,灾后重建房的人很多,建房材料难购买,建房进度慢。

3、进城农民购房户要凭房产证办理拨款手续。

四、改进措施和办法

1、目前2010年移民搬迁建房已全部结束,加快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项目质量,加快资金拨付速度。

2、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购房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加快农民进城购房房产证的办理速度,尽快的拨付移民补助资金。

篇6: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自查报告格式及内容

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自查报告格式及内容

封面: x×项目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建设单位(盖章) 内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概况

基本情况主要介绍建设单位的总体情况;项目概况主要包括: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环评情况(何时委托何单位编制了环评报告、何时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复等)、项目何时开工、何时竣工、何时经市环保局同意进行试生产、总投资和环保投资等

二、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主要是建设单位落实环评及其批复的情况。

1、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2、各类环保设施或措施(水、气、声、渣等)建设及落实情况,试生产或试运行以来运行状况;

3、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是否申请变更或重新报批环评文件;

4、环保机构、规章制度、监测化验机构设立情况;

5、环评及其批复其他要求的落实情况。

第19篇:林业有害生物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湟源县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一、成灾率的基本情况

1、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

2011年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22.72万亩,其中病害发生面积为0.45万亩,虫害为8.75万亩,鼠害为13.53万亩。鼠害成灾面积1.3万亩,虫害成灾面积1200亩,成灾总面积14200亩,成灾率13.2‰。

按照,成灾率各项得分20分。

二、无公害防治率

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工作开展情况

全县2011年共完成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面积13.005万亩,虫害防治面积为1.67万亩,防鼠面积为11.035万亩,防病0.3万亩,全部采用的是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率达100%。

按照,无公害防治率各项得分20分。

三、测报准确率

1、测报准确率达到了年度下达指标

2、调查样方设置有代表性,数据来源科学、清楚,原始记录图不太完整(扣0.5分)。

3、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有完整监测计划。

4、监测覆盖率、测报准确率达标情况。

全年林业有害监测面积为93.3万亩,其中鼠害监测面积76.6万亩,杨树害虫监测面积6.7万亩,天然林食叶害虫监测面积2万亩,沙棘林监测面积12万亩,监测覆盖率达92%,测报准确率达91%,完成了目标管理指标。

5、发布的简报、虫情动态、预报警报等情况。

全年共发布林业有害防治信息13期,虫情动态8期。每期各印发30分,共印630分。

6、固定监测点设置数量、地点及监测对象

今年设置固定监测点15个,其中天然林食叶害虫监测点设置在和平乡拉雾台、寺寨乡阳坡湾、东峡乡灰条沟;杨树食叶害虫和庭园丽金龟,设置地点分别是东峡乡石崖庄、城关镇北极山、大华镇池汉大沟、锈斑楔天牛的观测点设在波航乡波航村。东峡乡新民村各观测点分别由各点的护林员或专职测报员担任观测任务,每个点根据林分类型选择2个不同样地进行观测,根据防治技术方案每年4月份和10月份进行踏查,对越冬代的虫口密度进行详查,以确定下年度的发生量,鼠害在全县设立观测点5个,分别是日月乡兔尔干村、和平乡小高岭村、刘家台村、波航乡浪湾村、大华乡巴汉村、申中乡大山根村、巴燕乡巴燕峡村。

按照,准确测报率率各项得分19.5分。

四、种苗产地检疫率

1、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年度下达指标

2011年全县完成产地检疫面积2182亩,产地检疫各类种苗1024.92万株。产地检疫率100%。

2、产地检疫调查记录和汇总资料完整。

3、按规定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或除害处理通知书 4、有种地、苗木繁殖基地分布资料

5、检疫员依法检疫,无检疫责任事故

按照,种苗产地检疫率各项得分15分。

五、保障措施

1、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指标纳入了政府责任状

2、政府部门和林业局主管局长每年对森防工作亲自部署、在防治过程中、防治结束时亲自检查。

3、每年的林业会议上,科学分解有害生物目标管理任务,并层层签订林业有害生物目标责任状。

4、实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完成了网络森林医院建设内容。

5、县财政部门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

6、目标管理实行了自查、抽查、通报、并与林业其他任务一起实行奖惩制度。

7、完成国家林业局及森防总站安排的工作。

8、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完

成后并启请审计部门审计。

按照,保障措施各项得分15分。

六、站务建设与管理

1、森防站有编制并配置专职人员。

2、档案齐全,装订成册,专人管理。

3、各类业务报表或上级要求上报的材料,上报及时,数据准确、不太规范。(扣0.5分)。

4、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5、年内开展防治、检疫和测报培训2次。

6、实现了信息传输网络化,数据处理、证书签发等微机化管理。

7、标本室整洁。标本及时得到更新,完成年度下达的标本制作。

按照,站务建设与管理各项得分9.5分。

综上我县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目标管理考核自查得分99分。

第20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自查报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自查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自查报告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林业局和省森防站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大局,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以椰心叶甲、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测报、检疫执法和防治减灾等工作,我市椰心叶甲疫情已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无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较好地完成省林业局下达我市的目标管理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现将全年目标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四率”指标完成情况

2009年,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完成情况为:成灾率控制在4.8‰以下;无公害防治率94.5%;测报准确率 94.5 %;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均达到了省林业局下达的目标管理的要求,即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5%以上;测报准确率 85 %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85%以上。

成灾率

今年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6826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11838亩,中度发生面积16120万亩,重度发生面积8868万亩。病害5434亩,虫害30608亩。成灾面积8868亩,现有林地面积185.36万亩,成灾率为4.78‰。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面积为:

1、椰心叶甲:全市已有22个镇、国营农场均有发生,全市染虫株数9.4万株,累计发生面积7189亩,全年均发生生,但危害较轻。

2、桉树枝瘿姬小蜂:全市各镇均有分布,其中重度发生分布区域主要在海头、排浦、马井、东成等镇。经对上述几个重点发生镇的调查,发生危害面积约为1.8万亩,其中重度发生面积为5500亩,中度发生面积4000亩,轻度发生面积8500亩。

3、桉树焦枯病:发生面积15957,其中重度发生面积为2148亩。主要发生于那大、南丰、兰洋、东成、龙山、排浦、和庆等镇和农场,发生时间主要在8-10月份。

4、木麻黄象甲:发生面积900亩,其中重度发生面积为250亩。主要发生排浦等镇,是今年在木麻黄幼苗新发生的害虫,主要发生在10月份。

5、螺旋粉虱:发生面积1560亩,主要发生在那大、两院一带,是今年新发生的外来有害生物,9-12月份发生严重。

6、荔枝蝽象:发生面积1500亩,主要发生兰洋、南丰、和庆镇,全年均

有发生。

无公害防治率

今年该市仍采取多种方法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防治,降低化学防治面积,防治面积23100亩,其中病害3987亩,虫害19113

亩。化学防治1261亩,人工防治3360亩,生物防治9389亩,仿生制剂2911亩,其它6179亩,全年无公害防治21839亩,无公害防治率94.5%。具体防治情况为:椰心叶甲防治面积7189亩,以释放寄生蜂及挂椰甲清药包等生物防治为主,全年释放姬小蜂1337.735万头,啮小蜂763.598万头,挂药包防治2万株;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治面积11120亩,主要采取改种抗虫品种及人工修枝为主;桉树焦枯病防治面积15957亩,主要以加强抚育管理及喷无公害农药防治为主;木麻黄象甲防治面积900亩,主要以人工防治为主;螺旋粉虱防治面积1560亩,主要采取化学防治;荔枝蝽象防治面积1500亩,主要采取人工捕捉为。

测报准确率

2009年初,我们通过本市2008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调查,结合2009的气候特点,预计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亩,截止2009年12月份实际发生面积为36826亩,测报准确率达到91.8%。

种苗产地检疫率

全市共有8个苗圃场,育苗面积850亩,育苗468.4万株,实施产地检疫面积850亩,苗木产地检疫率100%,在全面检疫中发现有本省补充检疫对象桉树枝瘿姬小蜂疫情的有4个,发生面积25亩,已下达通知责令要求全部清除销毁处理。

二、主要工作做法及措施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指标纳入森林资源保护责任状,作为政府对各镇及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市农委也十

分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也将此项工作纳入森林资源保护责任状,与基层林业站签订责任状,将指标层层分解和落实。为切实完成目标管理任务,农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把目标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年初有部署,会上有传达,过程有指导、监督,并要求市森林植物检疫站及木材检查站等下属单位加强领导,切实抓防治、检疫、全普查监测及疫情报告等具体工作。市检疫站充分发挥和行使职能作用,认真抓好目标管理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部署得力,层层抓落实,确保了目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落实经费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2009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一是市政府给予防治经费5万元;二是省林业局给予了大力支持,投入了

对道路、景观等公共场所的挂药包防治所需的经费

、寄生蜂生产、检疫检验实验室及东成检疫检查站等基础建设经费;三是市农委也从公益林保护资金中投入部分监测经费,市检疫站从每年检疫收费中全部用于防治、检疫、监测等工作;四是我市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积极引导经营管理者投入经费进行防治。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从而确保防治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扎实做好防治技术服务,遏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和蔓延

为保护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减少经济损失。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一是制定预案,科学防控。为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科学防治,2009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松材线虫病防控预案》,为全市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做出了科学的防控部署。为保护椰林景观,防止椰心叶甲疫情扩散和严重危害,更好地迎接2009年11月海南欢乐节主

会场在**的举办,我市根据椰心叶甲疫情发生现状,制定了《**市2009年椰心叶甲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目标、任务及措施;二是推进依法防治,进一步落实《限期除治通知书》制度。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除治工作的管理,对一些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单位或个人,实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提出防治方法,要求限期除治,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三是深入林区,开展防治技术服务,向群众传授防治技术,提高群众防治意识。一年来,市检疫站领导、技术员下基层搞防治服务136天次,接受群众电话或来访咨询防治技术达216次,并编印桉树焦枯病、桉树枝瘿姬小蜂等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1300余份向林农发放,并无偿提供虫线清等农药11箱;四是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成效。为确保椰心叶甲防治效果,我市在那大城区、西线高速公路、洋浦公路、兰洋公路等道路景观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挂药包防治

工作;五是科技支撑,实施生物防治为主。我市充分利用自身能生产天敌寄生蜂的优势,对发生椰心叶甲疫情的农村及基地等全面采取以释放寄生蜂为主的生物防治措施,确保了椰心叶甲疫情的持续控制。

认真抓好监测预报、普查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

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预报、监测是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基础性工作。一年来,我市加大主要有害生物及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力度,认真开展病虫情调查监测,努力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加强信息质量管理,严格落实联系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林业有害生物报表,认真总结监测预报经验,不断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及生产性预报准确率。

林业项目自查报告
《林业项目自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