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9 08:37:10 来源: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篇1: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187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96年,现有总人数9人,负责全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负责栽培、土肥、植保、灌溉等所有科研试验、示范工作。2014年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对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加大技术措施的应用力度和管理力度,在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着力引导职工进行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充实农业管理、农技推广,新品种引进、职工技术培训等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并根据各连队情况,将试验、示范项目分解到各连队,各试验项目年度承担的生产、试验任务,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同时还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化学除草、滴灌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团打瓜、甜菜、南瓜、玉米、小麦等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还形成整理了一套新的栽培模式,同时也实现了我团种植业的多元化和效益化。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4年农业完成情况

2013年我团完成总播面积10.3万亩,其中:小麦1.68万亩,玉米0.67万亩,油葵0.53万亩,打瓜0.86万亩,甜菜0.06万亩,青贮玉米0.15万亩,南瓜4.25万亩,苜蓿0.54万亩,花豆1.49万亩,食葵0.02万亩,辣椒0.05万亩,加压滴灌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2014年滴灌首部达295台以上,应用滴灌面积达100%以上。

二、2014年农业技术采取的措施。

1.根据农时季节,下连队进行生产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在开展主题技术培训方面,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组织职工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连队、组职工召开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下连队进行生产技术调查累计23次,开展技术培训累计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累计500余份,向师里上报技术总结、报告累计20余次。

科技下乡包括技术服务。在站长带领下,组织推广站技术人员,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下连队与连队干部建立联系,进行农作物管理及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职工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2.继续推广应用加压滴灌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加压滴灌技术是预防病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去年推广应用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我团加大了宣传力度,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资金补贴,主动联系指定的厂家,为职工提供购买的手续,尽可能使职工享受到最优惠的条件,购买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首部, 今年全团实施加压滴灌面积10.3万亩,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人次。作物灌水阶段,团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滴灌现场,针对小麦、南瓜、花豆等作物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了职工丰产丰收。

三、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1、土肥化验工作

从四月初始直至4月22日,我站主要在进行土肥的化验工作,该工作主要是测量土壤中的有机质、ph值、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今年共采集土样60余枚,都是由推广站成员下连队亲自取回,其中187团土样26个,184团土样8个,183团土样27个。

化验室质量均进行严格把关,从各类试剂配臵、仪器设备的调试、分析项目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测试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到最后结果计算,均采用标准化模式进行。

2、项目计划工作

(1)四大农作物品种品比试验

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品种依据。我站进行试验田玉米、南瓜品种实验,玉米、南瓜各四个品种。 (2)无公害果蔬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首选对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生态基地进行生态境本底状况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试验基地,种植过程完全无公害。采取控制农药、化肥、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病虫害的蔬菜优良品种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中又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待。

(3)试验地工作

我站试验地除了进行四大农作物品种品比试验,还适当 种植了一些黑豆、黄豆、彩椒。相信试验的成功,一定会为职工带来另一条致富的好方法。

四、农技推广站内部管理工作

在农技站内部管理上,我们把全站工作分为业务、配肥、新技术推广三个小组。领导班子合理分工,各负其责,通过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终总结,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根据团特色农业把“种、养、”作为支柱产业的特点,每周二下午组织人员进行政治及业务学习,建立学习签到和考核制度,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通过以上管理使全站职工踏实工作,争创佳绩,顺利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习惯由过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为氮、磷、钾、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变为测土配方施肥,过去靠多施肥求高产转变为计算产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施肥不合理问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趋向平衡,减少了养分流失,初步达到了土壤养分的均衡协调;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残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对土壤的人为破坏,改善了项目区土壤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问题及2015年工作计划

1、存在问题

一是农技推广经费缺乏,农技推广业务活动及公益性调查研究、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难以开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缺位断层现象,在实施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科篇2: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年年工作总结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年工作总结暨 2015年工作计划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增粮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等农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17.09万吨,比去年增长5.6%。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目标

2014年,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17万吨以上,比2013年增5%。其中:夏粮8万亩,产量1万吨;秋粮57万亩,产量16万吨。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科技增粮措施推广,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1、良种推广。共推广“两杂”良种48万公斤,其中:推广杂交玉米良种40.5万公斤,推广面积28万亩;推广水稻良种7.5万公斤,推广面积7万亩。

2、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全县共建设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1片,其中:玉米高产创建5片,建设面积5.55万亩,分布在中和镇、豆沙镇、牛寨乡、普洱镇、兴隆乡各1片。经测产:

部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782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156公斤,增24.9%;省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721.9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95.9公斤,增15.3%。三是市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676.6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50.6公斤,增8.1%。 在**乡、**乡、**乡建设水稻高产创建1片,建设面积

1.11万亩。平均复合单产为532.6公斤,比大面水稻平均单产483公斤,增49.6公斤,增产10.3%。

马铃薯高产创建3片,建设面积3.33万亩,分布在**乡、**镇、**镇各1片。一是省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1102.8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915公斤增187.8公斤,增20.5%。二是市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1081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915公斤增166公斤,增18.1%。 小春作物高产创建2片,其中在庙坝镇建设小麦高产创建1片,完成面积1.11万亩;经测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245.7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99公斤增148%。在**镇建设油菜高产创建1片,完成面积1.11万亩,万亩片平均亩产153.8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129公斤增19.2%。

3、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建设。全县共完成各类粮食作物科技丰产样板46万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完成玉米单株定向移栽23.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建设水稻丰产样板6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建设红薯丰产样板9万亩,完成计划的100%;完成大春马铃薯样板7.5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

4、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全县完成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42.5万亩,是任务的101.2%。其中:完成马铃薯套玉米套红薯、马铃薯套玉米、玉米套红薯、玉米间豆类、玉米套蔬菜等间套种核心样板3个300亩,中心示范片区12万亩,带动面积35万亩。验收结果是: 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平均亩产902.5公斤,按5:1折主粮,折合亩产180.5公斤,平均复合亩产715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685公斤,亩增30公斤,增4.4%。

玉米套种红薯:玉米平均亩产520公斤,验收红薯鲜产5070.5公斤,红薯平均亩产1239.7公斤,按5:1折主粮计算,折合亩产247.9公斤,平均复合亩产768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亩增85.8公斤,增12.5%。

水稻多样性混栽:平均亩产482.5公斤,混栽品种糯稻验收面积4.9亩,验收产量284.5公斤,平均亩产46.3公斤,平均复合亩产528.8公斤;比大面全县水稻平均单产亩增产56.8公斤,增幅12%。

5、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全县推广地膜玉米20万亩,是任务的100%。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23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60.6公斤,增长13.1%;推广地膜马铃薯3万亩,是任务的150%;完成蔬菜地膜覆盖栽培2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

6、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全县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3万亩,其中:杂交玉米2万亩,脱毒马铃薯1万亩。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蔬菜生产:一是蔬菜种植完成16万亩,占全年总计划任务的100%,实现产量24.1万吨、实现产值2.0083亿元,比上年的1.92亿元增加88.3万元。二是建设冬早无公害蔬菜基地1.5万亩,建设温凉型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三是完成2013年中和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的建设工作。建成单体大棚4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5亩、节水灌溉45亩、首部系统安装工程2套,配套完成引水管道安装6490米、取水口2个、蓄水池3口500立方米、机耕道3千米、耕作道2千米、排洪沟及涵管安装500米、废弃叶发酵池10口;完成土地平整及地力培肥300亩;建设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措施300亩、蔬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及生产档案管理设备1套、新技术培训2000人次、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8个。

2、蚕桑生产:督促蚕农开展桑园施肥和田间管理,加强对兴隆乡保宁村蚕桑协会的管理和运作指导,在保宁村新植桑园0.1万亩,全县桑园总面积达2.3万亩,养蚕26500张,蚕茧产量750吨,产值2325万元,比去年1630.6万元增694.4万元,增42.6%。

3、茶叶生产:全县茶园总面积达8.92万亩,采摘面积 8.4万亩,茶叶产量3020吨,农业产值7248万元。全年共加工干毛茶2108吨,产成品茶1504吨,工业产值84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7﹪。

4、油菜生产:全年种植油菜8.5万亩,实现产量10965吨,比上年增335吨,增3.1%,实现产值6579万元,比上年增650.8万元,增1.1%。

5、花生生产:根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工作要求,在落雁乡天星村开展了花生品种耐荫试验、品种筛选试验和大面示范样板建设工作。共计完成8个品种的筛选试验和耐荫试验,建设核心示范区50亩。

6、辣椒核心示范区建设:在盐井镇、牛寨乡完成涮涮椒核心示范样板50亩。

7、魔芋生产:今年全县种植魔芋1万亩。实现产量1.31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实现产值5512万元,比上年增加1352万元。篇3: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在镇农科站、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深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本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与致用;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精读党的十八大会议要点以县、镇农业农村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个人原因,而拉下工作,从没有旷工、迟到等不好现象,在站上同事的帮助下个人主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尽到一个基层工作者的义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现代农业推广氛围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宣传现代农业改革方 针,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现代农业推广工作。

本人精读呼图壁县出台的关于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各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向21世纪市场靠近—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监测、高产玉米种植、洋葱无公害栽培等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深入基层农户,我所指导的示范户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会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上半年主要推广引进了:玉米收割机2台、谷物收获机2台、先进技术作业面积300亩。谷子300亩,花生100亩,红花320亩,苜蓿250亩,间作套种210亩。洋葱350亩,马铃薯500亩等作物的新品种。

四、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14年6月,经县农业局的批准,我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办”,今

年5月配备了检测设备、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工作职责,并及时与农业局进行业务对接。前期着重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通过信息、报纸进行大力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其次每星期对蔬菜基地和蔬菜种植农户大棚进行1—2次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农户提出建议并往镇上有关领导和农业局。目前已首次申请辣子,茄子,番茄等3个品种认证,促进我镇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总之,一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充实,但还需不断改进,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不断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为发展我镇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一个人的贡献。

推荐第2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XX乡畜牧兽医站201X年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

设工作总结

201X年,我乡镇畜牧兽医站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畜牧惠农政策及会议精神,在上级业务部门正确领导下和乡镇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以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强化养殖户技术培训,良种推广为重点,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使我乡镇农民养殖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一、确定养殖科技示范户,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带动全乡畜牧业的改革与建设。今年,我乡站组织各村级防疫员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和疫病防治指导工作,大力宣传提倡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扶持发展中小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水平,提高养殖效益。结合我乡镇养殖特点,在各行政村共确定了X个科技示范户,发放苯扎溴溶液(5L/桶)共X桶,带动周边辐射户共X户,乡站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户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出重点指导内容和指导计划。组织并鼓励科技示范户接受培训指导,增加农户的科学养殖技术知识,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殖技术。

二、积极应对农技推广存在问题,高效制定解决方案。在喜得硕果的同时,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畜禽养殖方式总体落后,农户思想落伍,科学水平偏低。

(二)标准化养殖发展速度缓慢。由于资金短缺问题,缺少科学养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大多数养殖户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我乡镇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三、今后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打算

做好科学技术宣传工作和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学习工作,不断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入户力度,提倡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真诚为养殖户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及场区规划建设意见。以解决畜牧业生产关键环节为导向,强化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是农民真正收益,全心全意为强湾乡畜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XX乡畜牧兽医站 二零一X年X月X日

推荐第3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农业局的总体部署,农推中心立足本职,紧紧围绕县政府2008年冬季农业开发、2009年大春生产安排意见和农业局2009年度岗位目标责任书,坚持贴近群众,贴近部门实际的标准积极开展工作。根据我县农业结构调

整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的合作,全体职工深入生产一线,对乡(镇)、村委会干部及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切实做好各种农作物病虫测报,重大病虫的监测与防控,以及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工作,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今年以来,按照农业局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在进一步完善学习、考勤、工作岗位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强化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素质不高的状况,今年以来强化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站结合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17次,培训农户0.56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明白纸)0.8万份。植保站完成ipm培训学校2个,共培训24期,培训学员67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培训2次,培训农户900人。土肥站结合农业部和昆明市水源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85期,培训1.5万人次。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社举办水稻高产栽培、玉米节水栽培、菜豌豆高产栽培、病虫防治等进行现场培训30期,培训农户近2.1万人。在玉米高产创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项目实施中,11名科技人员驻村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3个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三、重点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

1、水稻良种推广5.5万亩,其中:合系良种推广4万亩,优质稻推广1.5万亩。

2、水稻旱秧剂推广0.15万亩,移栽大田3万亩。

3、水稻壮秧剂2号推广0.2万亩。

4、玉米高产创建设完成2.2万亩,其中百亩核心区248亩,千亩展示片0.2万亩,万亩示范区2万亩,经省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委托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实地验收: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809千克,千亩展示片达719.2千克,万亩展示范区达671千克,圆满完成高产创建指标任务。

5、粮食作物间套种完成12万亩,其中果园套小麦4万亩,果园套豆类1万亩,果园套玉米2.5万亩,玉米套豆类3.5万亩,其它粮食作物间套种1万亩。经市农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验收,果园套小麦增产粮食40万千克,果园套玉米增产粮食500万千克,果园套豆类增产粮食40万千克,玉米套豆类增产粮食14万千克,总增产粮974万千克,增产幅度达10.1,达到省农业厅粮食作物间套种增产粮食10的目标任务。

6、完成2009年秋冬种农作物播种面积9.5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93万亩,占83.2,其中优质小麦2.5万亩,占粮播面积的31.5,蚕豆3.8万亩,占47.9,大麦播种0.6万亩,薯类0.4万亩,豌豆0.57万亩。油菜播种1.6万亩,占16.8。推广花油3号、花油6号等油菜高产品种1.6万亩,同时进行了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系)展示,秋播种植材料3000份,收获单株材料7000份。夏播育种材料种植2份。目前正在加紧小春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和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抗旱,为实现小春总产13600吨目标打下基础。

7、大、小春病虫测报工作

今年主要对粮食、蔬菜、花卉三大作物进行监测。测报结果每十天一次及时上报市植保植检站和农业局,为领导决策,指导大面积防治当好参谋。

8、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工作

全县对苹果绵蚜、稻水象甲、福寿螺、红火蚁;黄瓜黑腥病、马铃薯癌肿病、梨树枯梢病、免丝子、薇甘菊、扶桑绵粉蚧等10种有害生物进行调查,在我县已有发现的有苹果绵蚜、黄瓜黑腥病、免丝子三种,其余七种均未发现。

9、作好贮备性试验

今年主要作了小麦抗病圃试验、水稻精准栽培试验、除草剂——稻奇在水稻防除试验、豌豆枯萎病的药剂筛选试验三组、玉米灰斑病的药剂筛选试验、玫瑰白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为指导生产提供有力的

依据。

10、水稻飞虱的防控工作

全县稻飞虱发生面积21327亩,偏重发生区域分别是夕阳乡10个村委会,双河乡双河营,其余乡(镇)均属偏轻发生区域。经5月28日~6月27日先后五次的及时统防(1292亩)和指导农户自防(19993亩)。今年由于监测发现早,统防及时,指导农户自防有力,对全县水稻单产没有造成直接危

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

11、完成水稻精准栽培示范项目

全县共完成9800亩,示范核心样板10.2亩,平均单产达717.0㎏,比常规种植641.1㎏亩增75.9㎏,增11.8;叶瘟在两种栽培中表现为零,穗瘟表现较轻,精准栽培病指1.72,常规病指1.21。

12、完成ipm绿色植保示范村建设项目

全年在滇池流域区的上蒜竹园、晋城南山共建了2个ipm示范村,示范面积1200亩,整个项目实施后可减少农药施用量30-40,防虫效果达80以上,降低成本30-100元/亩,农民增加收益56-231元/亩,有效控制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和滇池流域农业面源农药污染,辐射带动昆明市滇池流域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良性发展,获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情况

(1)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截止11月上旬,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37.35万亩,其中粮食完成20万亩、蔬菜完成13.95万亩、花卉完成3.4万亩。经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测产点试验结果统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我县的粮食、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累计总增产1.61853万吨,总减少不合理化学肥料施用量2034.4吨(纯量),测土配方施肥总增产节支达3607.87万元。

(2)昆明市大河、柴河水源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水稻、玉米、荷兰豆作物上,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371亩,占任务数的76.86,预计12月底荷兰豆大量种植时可完成2万亩的任务。

14、农作物专用配方肥推广应用完成情况

今年委托昆明劲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水稻、玉米、荷兰豆专用肥料1100吨,施用面积2.15万亩。发放8.1万份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www.daodoc.com/农作物施肥建议卡,引导农户按施肥建议卡,购买锰肥、锌肥、硼肥微量元素,指导农户施用自配肥4392吨,施用面积6.97万亩。目前共推广农作物专用配方肥5492吨,施用面积9.12万亩。

15、测土配方施肥核心样板、田间试验完成情况

至11月上旬,在粮食、蔬菜、花卉作物上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核心样板0.97万亩。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核心样板的实施,水稻增产7.71,玉米增产9.28,增产效果显著,有效带动了我县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另外从上年5月至今年10月,在粮食、蔬菜、花卉上完成3414肥料完全试验19组。

16、土壤的取样分析,建立土样档案完成情况

今年取试验示范田土样、监测点土样及农户自取土样共360个,化验项目为常规五项,化验项次1800项次。至此全县已完成取土化验1051个,其中核心土样534个,占50.8,辅助土样517个,占49.2,为下一步我县的耕地地力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完成情况

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85期,培训15050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81000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3500张,《昆明市农田平衡施肥技术手册》3000份,开展大河柴河水源区科技术入户指导5459户,喷绘墙体广告20条,网络宣传9次,赶集宣传12次,举办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15次,为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建立完成情况

今年完成建立66个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其中6个为全国土壤监测点,60个为市级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39个为2008年建立,今年新增土壤监测点27个,同时大河、柴河水源区现有土壤监测点31个。圆满完成了今年省市下达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的任务。

19、农作物专用肥配方制定完成情况

为了适应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各乡镇、各地区、各种作物上进行60组以上的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肥料试验,通过筛选、分析,综合制定出了11个蔬菜品种的专用施肥配方,6个粮食作物的专用施肥配方,2个花卉的专用施肥配方,使我县的农作物专用施肥配方达到19个,通过今年的肥效试验,配方都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增产效果明显。

20、土壤化验室建设情况

2008年6月投资20万元,把120m2的会议室改建为土壤化验室,其中改建资金投入7万元、设备及试剂购买投入13万元。培训化验员2名,今年3月化验室已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完成各类土壤化验450多个,化验2250多项次。

21、初步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省土肥站要求,在今年11月底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调查表》及土壤化验数据等的录入及审核工作,为开展我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作好准备。

四、存在的问题

1、鉴于经费、人力、物力等客观原因,一些成功的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在生产上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由于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在抓点和跑面工作上还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3、现有技术干部知识老化,又缺乏一定的培训、学习经费,造成信息不灵,知识不新,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需求。

4、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低,面积逐年减少,项目实施难度正在逐步加大。

5、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真正把技术推广到每一个农户、落实到每一个地块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2010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回顾,稳步前进

一是紧紧围绕岗位目标责任制认真地进行查缺补漏,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年底之前达到要求。

二是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的联系做好明年项目的落实和与省市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拓展单位业务空间,力争项目、多做事,确保有项目、有资金。使单位能够正常运转。

三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和工作进行后续巩固完善,同时进行认真总结,做好接受上级部门检查验收的准备。

(二)依托项目抓重点

一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10年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围绕19个农作物专用施肥配方,印发施肥建议卡,推广配方专用肥和指导农户自配配方肥开展工作。收集整理土壤化验、农户调查、试验示范等各类资料数据,录入建成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专家系统,用现代网络手段指导农户开展施肥;发放施肥建议卡6万份,在县域内落实面积40万亩;计划生产及调进各类作物专用肥0.5万吨,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做好“3414”肥效试验5个,校正试验10个。二是结合冬季农业开发油菜项目,完成杂交油菜选育和新品种展示6亩,种植材料700份。完成花油6号100亩示范样板一个。辐射带动油菜高产栽培1.5万亩。三是积极争取省级玉米高产创建设项目,认真组织实施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和万亩示范区,力争达到省、市高产创建的产量指标。通过高产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四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等一切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力争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1万人次。

(三)立足现实搞示范

一是完成水稻精准栽培18000亩、鲜销蚕豆推广示范10000亩,其中云早7号500亩、完成冬早马铃薯示范推广5000亩。推广高钙细米200亩。二是完成杂交稻试验示范50亩,确立1-2适宜我县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三是完成ipm科技示范村建设2个。(四)因地制宜推技术

一是水稻壮秧剂推广2000亩、二是玉米节水栽培推广5000亩、三是间套种和秋后复种技术,重点推广果园套种小麦,秋后复种早熟马铃薯、玉米套种豆类等技术,力争面积达到5万亩。四是做好稻飞虱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工作、完成重大疫病、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及调查。

推荐第4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农业局的总体部署,农推中心立足本职,紧紧围绕县政府XX年冬季农业开发、XX年大春生产安排意见和农业局XX年度岗位目标责任书,坚持贴近群众,贴近部门实际的标准积极开展工作。根据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的合作,全体职工深入生产一线,对乡(镇)、村委会干部及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切实做好各种农作物病虫测报,重大病虫的监测与防控,以及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工作,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今年以来,按照农业局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xx届四中全会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在进一步完善学习、考勤、工作岗位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强化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素质不高的状况,今年以来强化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站结合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17次,培训农户0.56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明白纸)0.8万份。植保站完成ipm培训学校2个,共培训24期,培训学员67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培训2次,培训农户900人。土肥站结合农业部和昆明市水源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85期,培训1.5万人次。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社举办水稻高产栽培、玉米节水栽培、菜豌豆高产栽培、病虫防治等进行现场培训30期,培训农户近2.1万人。在玉米高产创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项目实施中,11名科技人员驻村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3个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三、重点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

1、水稻良种推广5.5万亩,其中:合系良种推广4万亩,优质稻推广1.5万亩。

2、水稻旱秧剂推广0.15万亩,移栽大田3万亩。

3、水稻壮秧剂2号推广0.2万亩。

4、玉米高产创建设完成2.2万亩,其中百亩核心区248亩,千亩展示片0.2万亩,万亩示范区2万亩,经省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委托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实地验收: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809千克,千亩展示片达719.2千克,万亩展示范区达671千克,圆满完成高产创建指标任务。

5、粮食作物间套种完成12万亩,其中果园套小麦4万亩,果园套豆类1万亩,果园套玉米2.5万亩,玉米套豆类3.5万亩,其它粮食作物间套种1万亩。经市农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验收,果园套小麦增产粮食40万千克,果园套玉米增产粮食500万千克,果园套豆类增产粮食40万千克,玉米套豆类增产粮食14万千克,总增产粮974万千克,增产幅度达10.1,达到省农业厅粮食作物间套种增产粮食10的目标任务。

6、完成XX年秋冬种农作物播种面积9.5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93万亩,占83.2,其中优质小麦2.5万亩,占粮播面积的31.5,蚕豆3.8万亩,占47.9,大麦播种0.6万亩,薯类0.4万亩,豌豆0.57万亩。油菜播种1.6万亩,占16.8。推广花油3号、花油6号等油菜高产品种1.6万亩,同时进行了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系)展示,秋播种植材料3000份,收获单株材料7000份。夏播育种材料种植2份。目前正在加紧小春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和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抗旱,为实现小春总产13600吨目标打下基础。

7、大、小春病虫测报工作

今年主要对粮食、蔬菜、花卉三大作物进行监测。测报结果每十天一次及时上报市植保植检站和农业局,为领导决策,指导大面积防治当好参谋。

(三)立足现实搞示范

一是完成水稻精准栽培18000亩、鲜销蚕豆推广示范10000亩,其中云早7号500亩、完成冬早马铃薯示范推广5000亩。推广高钙细米200亩。二是完成杂交稻试验示范50亩,确立1-2适宜我县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三是完成ipm科技示范村建设2个。(四)因地制宜推技术

一是水稻壮秧剂推广XX亩、二是玉米节水栽培推广5000亩、三是间套种和秋后复种技术,重点推广果园套种小麦,秋后复种早熟马铃薯、玉米套种豆类等技术,力争面积达到5万亩。四是做好稻飞虱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工作、完成重大疫病、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及调查。

推荐第5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根据XX市农业局《关于举行市农业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的预通知》精神,现将我单位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提高认识早抓落实

粮食生产和安全供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始终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精神宣传贯彻到每一个职工的思想上和行动中,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粮食生产季节性强,为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我们根据上级传达的工作精神和历年工作情况,结合我市粮食生产特殊情况,我们已于去年10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事先下达粮食生产计划,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做到不误农时。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一)水稻高产创建我市水稻生产分早稻、中稻和晚稻。由于种粮经济效益太低,我市早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水稻生产主要在中稻和晚稻上实施,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乡镇坝子和山区。推广技术主要有选用良种、旱育保姆拌种、旱育秧、塑盘育秧、水稻全程机械栽培、测土配方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其中水稻全程机械栽培技术作为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全市机插秧面积7203亩,主要分布在勐旺、景讷、大渡岗三个乡。勐旺乡被列为机插秧整乡推进项目区,今年有三个规模化水稻种植企业开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机插秧面积达2928亩。 水稻高产创建任务3万亩,落实3.47万亩,完成任务的115.7%,共22个村委会、69个村小组、3062户农户参加。

(二)玉米高产创建我市玉米生产可全年进行。冬玉米主要分布在大渡岗和勐旺等乡镇;春玉米主要分布在勐罕、勐龙、勐养、景讷、大渡岗等乡镇;夏玉米主要分布在勐罕、勐龙、勐养、景讷、大渡岗和勐旺等乡镇的山区。推广技术主要有选用良种、地膜覆盖、集中育苗定向移栽、合理密植、机械耕种栽培、测土配方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 玉米高产创建任务2万亩,落实2.07万亩,完成任务的103.5%,共34个村委会、93个村小组、3802户农户参加。

(三)粮食作物间套种10万亩我市粮食作物间套种种植方式以玉米和经济作物套种为主。一般有橡胶、咖啡、茶等幼林园内套种玉米,一般于4月开始备耕,在5月中旬播种。山区夏玉米种植相对粗放,每亩种植两千株左右,推广技术主要有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

粮食作物间套种任务10万亩,落实10.36万亩,完成任务的103.6%,共53个村委会、391个村小组、11594户农户参加。

(四)晚稻及秋粮生产18万亩主要在晚稻和秋玉米生产。任务18万亩,目前落实12.4万亩,完成任务的68.9%,共56个村委会、350个村小组、15072户农户参加。

2014年科技增粮任务完成情况(万亩) 项目水稻高产创建玉米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晚稻及秋粮生产 任务数3.02.01018.0 完成数3.472.0710.3612.4 %115.7103.5103.668.9

三、我市粮食生产情况

截止9月15日全市粮豆种植面积304009亩(小春面积55367亩,大春面积249342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0507.5亩(2013年91591亩,减少12.1%),占26.48%;玉米种植面积206650.6亩(2013年159385亩,增加29.65%),占67.98%;旱稻种植面积13033亩,占4.29%;其他3817.9亩,占1.25%。稻谷面积93540.5亩,占30.77%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安排

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发展以秋玉米为主的秋粮生产,努力完成2014年秋粮生产任务。

五、我市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1、三个积极性不足:一是粮农积极性不足。粮农由于种粮效益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同时还存在自然灾害、病害、虫害、鸟害和鼠害等风险。种一季粮食的收益远不如种经济作物或土地出租的效益,所以粮农种粮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大面积丢荒待出租的现象。同时存在粮农社会地位低,他们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付出,却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二是管理部门积极性不足。抓粮食生产难出政绩,也就没有工作的动力,导致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农技人员积极性不足。粮食生产难出成绩和成果,由于种粮效益低,工作中粮农不十分配合,开展工作难度大,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影响。

2、生产条件差:2012年全市仅香蕉面积达13.49万亩,这里还没有将园林育苗等占用的土地计算在内。其中香蕉下田种植面积达12.66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49.6%。从目前香蕉价格看,香蕉种植面积还在扩大。 水稻生产的优良水田已所剩无几,而且是被分割的、老板不要的、山区箐沟田和高海拔的差田。这些田块水利、交通和土质条件都差。坝区地势平坦,大量良田被占用,加之田块分散、规模小,虫、螺、鼠、鸟为害严重,影响收成,有的甚至还出现绝收。

同时我们还面临另一个严重问题。近年来快速增加的玉米种植面积,绝大多数是套种在幼龄经济林中,随着经济林木的长大,目前已开始大面积退出。我市今后的粮食生产形势将更加严峻。

3、粮食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粮食生产的几大生产要素:种子、化肥、农药、劳力、燃油、机械和土地等成本,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据我们调查,粮农种植一亩水稻要投入1000元以上,种植一亩玉米也要投入500元以上的生产成本。而一亩水稻的产值一般为1260元左右(亩产450千克×2.8元/千克),一亩玉米的产值一般为1125元左右(亩产450千克×2.5元/千克),加上国家每亩百元余的种粮补贴,粮农还是几乎无利可图。因为在当地农户出租土地每年可获数千元的租金利益,所以说农民种粮是在为国家作贡献,理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六、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建议

2013年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明年六大经济工作主要任务首位。12月23-24日召开的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要严防死守”,“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确保粮食安全为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

1、提高认识,责任到位。粮稳天下安。粮食不是简单的商品,它是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再多的钱也没用。“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地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2012年2月16日习近平在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致辞时的讲话)。我们要将粮食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它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对粮食生产实行的是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当地行政首长实施粮食安全供给第一责任人。所以建议成立由行政首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粮食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当地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年度粮食生产计划的方案和扶持政策的制定,把粮食生产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一是要明确目标责任,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年前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下去,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二是明确责任人的责任,粮食生产和粮食供给安全是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年终严格考核,认真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确保来年更好地完成任务;三是农技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认真负责地为广大粮农服务。

2、固定种粮面积,加大投入,促进粮食生产。耕地是种粮的基础,没有耕地何谈种粮?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资金投入是对粮食生产工作重视和支持的具体体现,希望政府每年安排固定的财政预算资金,支持我市粮食发展。

粮食生产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制度,一是政策宣传要到位。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与普及力度,调动生产者积极性、自觉性;二是政策奖励资金要落实到位。加强粮食贴等各项奖励补贴资金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生产者真正得实惠,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调整项目管理方式,调动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将项目执行责任下到乡镇农技推广站,让他们逐步成为项目执行主体,市级农技推广中心负责指导和监督项目执行情况。积极制定激励机制,调动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业务水平和项目执行能力。

4、抓技术培训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经营农业有钱赚,让农民增收致富同步奔向小康,吸引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重点,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让农业实用科技入户、技术到人,实现农业科技与服务农户之间的零距离,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确保我市粮食供给安全。同时做好对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丰富工作,以适应社会和生产需要。

做好粮食作物新品种、生产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作技术贮备,探索粮食生产方式新途经,以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

5、年度工作任务早明确。农业生产季节性强,每年的年度任务数早下达,一般要在头年的10月下达,利于我们早安排、早落实,做到不误农时。

6、认真学习完善制度提高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各项文件精神,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工作制度,用制度管理项目,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理项目资金;精通业务、有效管理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推荐第6篇:双峰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0年双峰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双峰县农技推广中心

2010年,双峰县农技推广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狠抓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使全县农技推广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今年,我县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粮食生产的配套措施,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规格实施,全县粮食生产虽然连续遭遇四月阴雨、五月低温、六七月洪灾、八月干旱、九月寒露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又跨上新的台阶,创造了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7年以上稳定增长的佳绩,再次被推荐参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据统计,今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7万亩,较去年增

1 加1.7万亩,粮食亩产452.8公斤,较去年亩增6.8公斤,总产57.5万吨,较去年增产1.7万吨,增产3.0%。粮食生产呈现出连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水稻播种面积105万亩,较去年增加0.5万亩,增0.5%,水稻亩产466.7公斤,较去年亩增3公斤,水稻总产48.99万吨,较去年增产1.0万吨,增产2.1%。其中早稻播种面积49.44万亩,比去年增加1.06万亩,增长2.3%,平均亩产438公斤,比去年亩增产6公斤;晚稻播种面积53.06万亩,比去年增加0.46万亩,平均亩产491公斤,比去年亩增产2公斤;双季稻种植面积达到96%;实插一季稻2.5万亩,比去年减少0.32万亩,平均亩产513公斤,比去年亩增产15公斤;全县耕地摞荒面积不足500亩。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双季早稻扩面任务,“单改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旱粮播种面积21.5万亩,较去年增加0.4万亩,亩产291公斤,较去年亩增5公斤,总产6.25万吨,较去年增产0.2万吨,增4.1%。春旱粮播种面积4.6万亩,较去年增加0.18万亩,亩产197公斤,较去年亩增4公斤,总产0.9万吨,较去年增产0.05万吨,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2.1万亩,较去年增加0.36万亩,蚕豌豆播种面积1.1万亩,较去年增加0.07万亩,小麦与其它春粮播种面积为1.4万亩,较去年减少0.2万亩。夏秋早粮播种面积16.9万亩,较去年增加0.2万亩,

2 亩产316公斤,较去年增加5公斤,总产5.34万吨,较去年增产0.14万吨。其中杂交玉米播种面积10.2万亩,较去年增加0.4万亩,增5%,亩产350公斤,较去年亩增3公斤,总产3.57万吨,较去年增产0.16万吨。红薯、大豆播种面积分别为2.5、3.5万亩,较去年减少0.

14、0.04万亩。油菜播种面积16.2万亩,较去年增加1.4万亩,增加9%,亩产76公斤,较去年亩增8公斤,总产1.01万吨,较去年增产0.46万吨,增60%;花生播种面积1.8万亩,较去年增加0.11万亩,亩产190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积极搞好农技推广

1、组织农业专家,开展科技攻关,集成推广系列科技抗灾技术。

(1)、研究组装和推广应用了早稻秧苗抗低温、阴雨寡照的系列关键。农艺技术措施:确保了全县秧苗的成秧率达到了70%左右、分蘖壮秧率达到65%以上。确保了全县早稻秧苗的供应,为全县早稻扩插保面工作的圆满完成创造了先决条件。

(2)、研究组装和推广应用了系列农作物抗灾补损农业技术措施。今年面对全县农作物遭受5.6洪灾袭击,在县委政府和农业局的统一指挥下,中心全体人员一面抗洪抢险,一面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县农作物的抗灾补损工作。组织广大

3 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被洪水危害的农作物进行了全面排涝、清淤,并组织农民整修冲垮的田坝行塘,水渠,恢复生产设施,对毁损水田,补种一季稻,或杂交玉米,对水淹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有效的防控,将全县洪水危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2、探索水稻免耕抛秧技术。

针对我县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广大农户长期重视精耕细作、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特点,为节省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开展了双季稻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探索适宜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的水稻轻简栽培技术。

3、积极推广植保技术。

①大力推广四项植保新技术。一是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二是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三是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四是毒饵站灭鼠技术。其中农作物重大病虫绿色防控和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点选择在印塘的白马村和梓门镇的八仙村、洪山的永中、公益村;示范内容为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等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治理技术;示范规模四个村共计4000亩。在项目示范点印发了详细的技术资料,举办了10期计2000余人次的技术培训班。

②积极推广高效低毒对口农药,大力宣传农药安全使用技

4 术。今年共推广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氟虫双酰胺及复配制剂(稻腾)、毒死蜱、吡蚜酮、好力克系列农药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曲病150万亩次,推广甲维盐、阿维菌素、BT、井冈霉素、链霉素等生物农药及复配制剂共160万亩次,杜绝了甲胺磷、对硫磷等高毒农药的使用。在全县农药使用上,注意合理轮换和交替使用,以降低和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

4、重点推广土肥新技术

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等多项土肥新技术,对各种作物专用配方肥进行先试验,后推广。

5、推广先进适用的经作新技术

今年来,围绕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经作新技术推广力度,先后推广了梨树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果实套袋、柑桔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葡萄高产栽培技术、果树高接换种、柑桔保鲜等适用新技术7项。

6、组织成立专业化队伍,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全县组织成立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五个,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全县10万亩水稻。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并示范带动了周边农户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有

5 效地开展了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稻田灭鼠工作,水稻二代螟的防治工作。为大灾之年,夺取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出击项目建设

1、实施粮油高产创建项目

今年,我县以再次被列为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县为契机,加强领导,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倾力打造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开展了水稻、玉米、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全省典范。

根据部、省安排部署,2010年双峰县水稻高产创建的目标是: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其中早稻亩产480公斤、晚稻亩产520公斤;玉米高产创建的目标是亩产6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150公斤以上。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示范效益等因素,经专家反复考察和论证,我县确定了梓门桥镇八仙垅、印塘乡白马垅为本县2010年早稻2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锁石志木垅、井字水湾垅为本县2010年晚稻2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锁石志木垅为高档体质稻高产创建示范片,4个片共涉及51个村、673个村民小组、15529个农户、基地面积42662亩;确定了印塘乡为我县2010年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共涉及16个村,135个村民小组,3520个农户,示范面积11042亩;确定了锁石镇为我县2010—2011

6 年度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共涉及18个村,168个村民小组,6515个农户,示范面积13500亩。以上基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是建设高产创建基地的理想场所。

在高产创建活动中,我县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推进统一技术方案、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订单生产的“五统一”服务。确定了“优良品种、软盘抛秧、间歇好气灌溉、适时早播、一播全苗、苗床育苗、翻耕移栽、一穴双株、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耕机收”等为高产创建主推技术;确定了株两优0

2、陆两优996分别为4个水稻示范基地的早稻主栽品种,丰源优29

9、湘晚籼13号为晚稻主栽品种;临奥1号和中科10号为玉米高产创建基地的主栽品种;湘杂油7号为油菜基地的主栽品种。通过统一供种方式,确保万亩示范片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确保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通过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配套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00%。

在水稻高产创建中,经省委派的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双季早稻有效穗达18.1万/亩,穗平总粒169.3粒,结实率74.7%,

7 理论亩产高达634.5公斤,实际亩产达539公斤;双季晚稻平均有效穗达18.5万/亩,穗平总粒144.5粒,结实率71.9%,理论亩产高达621公斤,实际亩产527.7公斤,超额完成国家农业部下达的高产创建目标任务。示范区内90%以上的面积生长平衡,比非示范区亩增产100公斤左右,亩节本增收200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双季稻20万余亩,亩增产5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玉米高产创建中,经省委派的溆浦县农业局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万亩示范区内11000余亩面积生长平衡,平均密度2800株/亩,亩平有效穗3000穗,穗行数16行,行粒数40粒,穗粒数640粒,千粒重380克,平均单穗重40克,出籽率70%,亩产鲜籽850公斤,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比项目区上年玉米平均亩产增产100公斤,比邻近非示范区亩增产150公斤,比全县平均产量亩增产200公斤,增产显著。亩节本增收200元左右。

在油菜高产创建中,基地主推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技术,通过“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效益优先、面向市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栽培,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受益。目前,由于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油菜移栽如火如荼,来势良好

2、继续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

8 今年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续建第四年,按照项目工作进度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圆满完成了项目合同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其中早稻推广面积40万亩、中稻2.8万亩、晚稻40万亩、玉米8.2万亩、西瓜2.0万亩、油菜4.0万亩、蔬菜2.0万亩、柑桔1.0万亩,推广配方肥1.675万吨,配方肥施用面积50.05万亩;

3、实施有机质及耕地地力提升项目

今年我县实施了全国有机质及耕地地力提升项目和全省耕地地力提升行动项目,把恢复发展绿肥生产作为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和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县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节本增收、保障人均占有优质农产品和粮食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冬绿肥高产栽培示范样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冬绿肥种植推广行动,我县以梓门桥镇、杏子铺镇为核心示范乡镇,在两个乡镇建立连片5000亩核心示范基地,梓门桥、沙塘、永丰、井字、走马街、印塘、锁石、青树坪、花门、杏子铺、荷叶、洪山、甘棠等13个乡镇,涉及59个村、13471农户,46905人口,面积2.5万亩示范区,示范区采取统一提供优质绿肥种子、统一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专人驻点指导、示范区绿肥连片种植并建立标识牌的办法,提高冬绿肥高产栽培示展示效果。

4、承担了超级稻示范推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和一季超级稻加再生稻亩产过吨高产公关项目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与本县土地、自然、劳动力和耕作基础,在全县建立3000亩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的双超高产示范片3个,示范面积9000亩。分别设在梓门桥镇的八仙、铜铃等村;印塘乡的白马、梅子坳等村;井字镇的水湾等村;在沙塘乡的沙坪村、石星村,梓门桥镇的光明村连片示范种植1000亩超级杂交早稻加再生稻并开展亩产过吨粮的高产技术攻关。其余每个乡镇各办1个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200亩,各示范点实行“一片一种”。同时抓好320国道沿线的梓门、永丰、印塘、青树和娄衡线的花门、锁石、走马、洪山、蛇形等8个乡镇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今年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区由市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刘事青亲自挂帅,省杂优中心彭既明教授、县农业局局长戴治平研究员为行政负责人,负责示范基地工作协调,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曹庆华、高级农艺师宋仁德为技术专家,负责基地各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经省、市专家实地测产验收:早稻千亩示范片陆两优996示范总计面积1200亩,其中一类田亩产548.3公斤,二类田亩产541公斤,三类田亩产528公斤,按分类型验收产量结果折算,总产646.8吨,平均亩产539公斤。晚稻千亩示范片T

10 优272总计面积1100亩,按验收产量结果折算,总产652.3吨,平均亩产593公斤。中稻超级稻准两优1102面积500亩,其中一类150亩,亩产750.3公斤,二类250亩,亩产709.67公斤,三类100亩,亩产686.67公斤,按分类型验收产量结果折算,总产358.63吨,平均亩产715.56公斤。再生稻面积500亩,其中一类103亩,亩产331公斤,二类75亩,亩产287公斤,三类33亩,亩产256.2公斤,按分类型验收产量结果折算,总产61.2吨,平均亩产291.4公斤

5、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今年我县严格按照国家六部委和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仍然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在继续落实好阳光工程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国家、省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010年,湖南省安排我县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3500人,其中,农民创业50人,农机使用和维修200人,沼气工

11 5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00人,机防手500人,乡村旅游服务员250人,村镇建筑工匠2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00人,畜禽繁育员300人,农村经纪人50人,农产品加工员300人,其它(地方特色职业农民)1400人。于8月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并实行“动态管理”。 2010年共计培训阳光工程学员3500人,减免学费138万元,累计在各培训基地上课达50余堂次,发放免费培训读本4200余册,宣传资料1万余份,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6、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试点项目

我县今年被列为全省第二批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试点之一,作为该项目建设任务的承担单位,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和省农业厅、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突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行农业标准化等具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将农产品监管有效延伸到了乡镇、村、组三级,为三个项目乡镇配备了检测车与检测设备,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检测人员。

7、实施植保项目

①、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全年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10万亩。重点协助县植保技术服务中心和双峰县科技合作社办

12 好了印塘白马村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基地和梓门八仙村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基地。并对全县的其他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了指导和支持。

②、稻水象甲监测项目:根据技术要求从3月下旬到8月上旬对稻水象甲危害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及时作好总结汇报。

③、水稻稻曲病综合治理技术项目实施。重点在洪山镇永中等村办好了万亩核心示范区,并在印塘、梓门二个乡镇的农业局统一供种区进行了技术示范。

四、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我中心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了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绿色食品认证、植物检疫等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年共抽取蔬菜样品2500个、水果样品1158个,进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出蔬菜农残超标样品2个;检测出水果农残超标样品1个,所有超标产品,强制立即停止销售,均作无害化处理,保证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菜。同时及时公布了抽检结果,将结果汇编成《双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简报》报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和县直有关单位,全年编印简报21期,每期60多份,共计1200多份既为领导决策工作当好参谋,也使广大农产品消费都充分享有知情权,有效排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我们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基地、产品,积极组织企业申

13 报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成功认证了绿色水稻、蔬菜基地3个,全县已建设绿色水稻基地近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三是严格抓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今年主要对水稻制种基地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要求进行了8次抽样检查,确保了制种基地生产的种子合格。全年调运检疫15批次,签发调运检疫证15份,签发检疫要求书12份。

五、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今年农技推广中心以双峰县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年为楔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要形式,狠抓了干部作风建设。要求中心每个人员严格遵守县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每个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技能、从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公开承诺,并由中心党支部对承诺内容进行公开点评。从而了提高干部自身素质,优化中心整体形象,提高服务三农意识,密切干群关系,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推进全县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如下:

1、工作作风明显改观

中心广大农技人员,自觉遵守县委政府“八项规定”基本做到了上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每个人都服从领导安排,默默无闻地做事,诚诚实实地做人。使中心出现了政通人和、和谐发展的好局面。

2、工作责任明显加强

中心全体人员都以有当家作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溶入到了中心整体的一员和农业局整体的一员,绝大多数人都树立了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把农业局的工作和中心的工作都当成了自己的份内工作。因此,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乐意接受工作和千方百计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工作责任感。例如中心的卫生工作,通过责任到人后,现已变为了全体人员每天的日常工作,为中心工作创造了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

3、工作效率大有提高。

今年中心在狠抓机关作风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科学发展的深入学习实践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先创优活动。中心曾先后集中组织了五次学习培训和十余次技术研讨会学习探讨。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中心全体人员,加强了自身素质,提高了办事效率。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挥的结果,是中心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2011年,我中心将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争取创造更好的成绩。

二0一一年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

15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决不放松粮食生产,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种粮效益,为经济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工作目标: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7万亩,总产57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05万亩,总产50万吨,旱粮播种面积22万亩,总产7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万亩,总产2万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推广各项实用新技术10项,新品种10个以上,推广应用面积200万亩次;农作物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每亩为农民新增产值50—80元,转移培训农民3000—4000人。

3、工作重点:一是以粮食生产为重点,推广普及各种实用技术,构建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新的技术推广平台,进一步狠抓全县双季稻扩面和耕地抛荒整治;进一步争取各级领导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增加投入,强化公益服务职能,为全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全力实施好现有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优质稻产业化开发、超级稻示范推广等重点项目,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农业

16 项目,争取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明年在我县实施;三是切实履行服务职责,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粮经结构,抓好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和以杂交玉米为主的旱粮产业化开发;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巩固农技推广网络,大力引导、培育、发展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民科技协会等新型综合农技推广体系,实现农业推广体系的大繁荣。

2010年11月

推荐第7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街道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5年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紧紧围绕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农业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目标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扎实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紧紧围绕“科技兴农”为主题的中央农村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农民就业,增加科技进步,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指导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农民的技术培训。全年共办培训班6期,共培训3680人次。如早稻栽培技术培训、油菜免耕直播开沟覆土栽培技术培训、蔬菜生产技术培训、西瓜草霉栽培技术培训等等。

一年来,利用网格员下村,发放科技宣传资料5000余份,由学校在校学生带回科普资料2000余份,由各村村干部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利用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发放科普资料3000余份,教本400套,光碟100本。充分调动了农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充分接受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知识。

二、大抓秋冬季农业生产

为遏制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上级有关做好秋冬种工作精神,在工委、办事处的安排下,农技站全体干部职工从9月10日至11月20日苦战100天,组织引导广大农民扩大冬种面积,发展秋冬季农业生产,召开了冬种动员大会,出动宣传车5天,发放冬种技术资料5000余份。今年全街道完成冬种油菜14000亩、绿肥(紫云英)1200亩、蔬菜13500亩,覆盖率94.3%,圆满完成了上级的指标任务。

三、认真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结合农事季节,及时进行田间地头的检查和预测预报,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年印发《农技》14期,共印发技术资料52300余份,并出动宣传车4次8天,由于防治及时得力,全年无由病虫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发生。同时还搞好了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全年共悬挂专业防治宣传横幅十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依托种粮大户肖共日同志在杨家弄村建立了一个1000亩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基地。

四、搞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结合土地土壤成份,则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施肥的技术性革命,是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此我们非常重视,全年共出动宣传车二次二天,悬挂横幅10余条,并在嗣同村设立了一个测土施肥千亩示范点,对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搞好农业保险工作

全年对我处8000余户16730亩余水稻和9000亩油菜进行了农业保险的投保,参保率达到85%以上,对受灾的农户及时进行实地勘察,并及时报案,最大地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受灾的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六、狠抓早稻生产,大力培育种粮大户

为切实抓好街道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及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扩双、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以遏制耕地抛荒,发展双季稻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增加为主攻目标,突出种粮大户培育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今年共发展早稻面积1050亩,在培育原有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新培育了6户双季稻面积在100亩以上种粮大户,的种粮大户已达9户,并在资金和技术上向种粮大户倾斜,对种粮大户在业务技术上进行多次指导和培训,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也实现了无耕地抛荒,为来年的土地流转做好了前提工作。

七、培育科技示范户

今年以来,为了配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巩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全处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0户,科技指导员由市局农艺师万一佳和我站干部张自成两位担任,每月定期下户指导3次,使科技示范户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生活真本领,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确保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充分发挥。

八、做好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

我市已纳入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区域,根据《XX市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2015年实施方案》和省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站于9月至10月对10个村进行了抽样,分别抽取了366份谷样和366份土样进行检测,为明年的土壤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打下了坚强的基础。

九、切实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全年出动宣传车二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并组织菜农进行蔬菜安全生产培训和考试,合格率达95%。

2、与菜农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与农资经营户签订了农药安全销售承诺书。

3、加强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标准化种植区和浏河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区的蔬菜检测,并且对学校和酒店所购蔬菜进行抽样。对巴山坳市场每月不定期进行10次取样送检,市场40%菜来自城东批发市场,60%来自农民的自产自销,所以安全隐患大。通过检测,对超标的菜及时进行了处理,全年共收缴豆角62公斤、扁豆51公斤,藤蕹58公斤,全部销毁,并在市场作了检测结果公示,同时对超标的菜农进行了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抽检样品4200份,合格率达99.6%。由于工作加强,措施得力,今年无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无工业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破坏农业生产环境和影响农产品质量事故,无销售国家禁用农药行为发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十、加强了农业产业布局调整

1、蔬菜种植。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街道又是城乡结合部,历有蔬菜种植习惯,以浏河村、东环村为主,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浏河村的白玉丝瓜、莴笋、黄秋葵、豆角种植面积大,在长株潭地区小有名气,在创造品牌,提高品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种植产业并逐步向东环村扩展,力争两年内申报“绿色”蔬菜基地。园社区的四季葱、茼蒿在全市小有名气,由于近年来征地开发,种植面积减少,但逐步向西环村转移种植发展,西环村近年来莲藕发展也比较快,形成了规模效应。

2、小水果种植。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大型农庄农场(如紫云山庄)种植小水果上千亩,其他家庭农场也开始初具规模,力争小水果基地发展到5000亩,以西环、浏河、胡坪三村为主。

3、其他经济作物。杨家弄的西瓜、草霉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了500亩以上,打造了“休闲+采摘”的特色农业,帮助农户走合作发展道路。

十一、搞好禁烧秸秆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我街道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遏制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成立了以书记吴世平同志为组长,副主任李盘思同志为副组长,其他农技干部、联村干部、网格员为组员的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在农作物收割期,全体成员下村组及时宣传和阻止秸秆焚烧现象,出动宣传车5天,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加强农业环保,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禁止秸秆焚烧。推广切草还田收割、旋耕埋草耕田技术和机械,创建稻草还田示范片,扶持秸秆利用企业,进行秸秆综合加工利用。

十二、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数据采集及补贴资金发放

根据《湖南省“三项补贴”改革试点方案》,从2015年起统一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我站及时张贴宣传资料,宣传上级文件精神,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准确、真实上报了采集数据,为补贴资金的发放打下了基础。 十

三、积极办好示范点片

1、浏河村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1200亩。

2、嗣同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000亩。

3、106国道两厢1200亩绿肥(紫云英)示范带。

4、荷文公路1950亩的观光油菜示范带。

5、胡坪村1000亩油菜示范片。

6、嗣同村蒋湾、龙背、新龙片区550亩高产油菜示范点。

7、聂桥村团仓片220亩高产油菜示范点。

8、聂桥村云桥组、大屋组片200亩高产油菜示范点。

四、认真完成好办事处交办的其他中心工作和任务。

一年来,我站虽然认真扎实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如何推进农业生产发展探索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学习,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把的农业工作做得更好。

推荐第8篇:某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打算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7年12月26日

今年以来,在农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和区委十二次党代会及市委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细化各项工作目标,强化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并践行“两学一做”,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理论学习、作风建设、争先创优、业务开展等方面,大力加强内部管理,全面夯实支部各项基础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积极投身到为农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周二例会学习制度,学习党章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廉政典型案例等内容,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和农委有关文件精神,以开展“双百三送”和“找短板、补短板、强短板”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修养,把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率先垂范,班子的团结统一,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公务接待、经费、公车管理,全面排查腐败风险点,办事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全体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大局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升,党组织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及要求,执行《宿迁市辖区2016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和《***区中央财政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项目》,并按照要求扎实有效做好实施工作。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户数83254户,享受补贴面积47.04万亩,按每亩110元标准计算,总金额为5174.04 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5148.72 万元,区财政配套25.32 万元,已通过“一折通”系统发放到户;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130万元在省公布的中标供货企业名录中结合市站推荐,选择信誉好、质量硬的供货企业并签订合同。共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补助物资48.71854吨,已于4月20日前(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前)全部发放到位,并于5月5日前全部应用到田。

(三)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加强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细化岗位职责,强化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农技推广能力建设。同时,完善技术推广手段,建立了“农技人员+示范户+农户”、“农技人员+基地+农户”和“农技人员+家庭农场(或大户)”的推广方式,实行每个农技人员结对指导1个基地、10个示范户、带动15户;同时确保土地流转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积极推广水稻毯苗机插、旱育手载种植等栽培管理技术,促进全区粮食生产水平提高、使我区今年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技术指导承包,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乡镇农技人员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了全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落实各项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在曹集乡建立试验基地对小麦新品种试验,水稻新品种产量水平、品质状况、安全性进行田间生产对比试验,进

2 行推广新品种8个。根据农时,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及时发放技术明白纸18期40万份,出动200车次近500人次技术人员,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近1200户;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有机、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增产增效技术,积极探索秸秆还田、缓控释肥等提高耕地质量和培肥地力的技术途径,建设优质稻米基地。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明显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我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监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完成小麦病虫草、灰飞虱、水稻“两迁”害虫、水稻病虫害、检疫性病虫和其他病虫草害如蝗虫、鼠害的系统监测1200余次,大田普查120次,根据病虫草发生情况,及时发布病虫防治植保信息19期。全区2016年病虫中等偏重至重发生,发生程度与略轻于去年,与常年相当;粮食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共212.38万亩次,防治面积741.25万亩次;共挽回粮食损失39396吨,实际粮食损失3451.4吨。新增合作社88家,专业化统防统治率7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占比76.2%,粮食生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另外,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完成产地检疫3次共1800亩次调查,在全区普查发现3个乡镇9个村、一个小区,东外环路加拿大一枝黄折实面积10亩,已进行人工拔除,并喷施草甘磷进行防除。

(五)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升耕地质量

全年发放稻麦施肥建议卡22万余份,发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见5期,完成田间施肥情况调查800份,做好肥情、肥力监测240次;采集土壤样品400个,测定土壤基本地力数据2000个;

3 完成水稻、小麦肥料氮磷钾利用率试验各2个、玉米“2+X”田间肥效试验1个,水稻锌肥试验各1个,水稻小麦主体配方肥校正试验各2个,试验小区共88个,信息上墙12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15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85万亩,化肥用量为2.73万吨(折纯),其中配方肥用量1.2495万吨(折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实现农民麦田平均亩净增纯收益46.36元,稻田平均亩净增纯收益76.13元。

(六)积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尽职尽责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大力开展小麦高产增效创建项目和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完成2015-2016年小麦高产增效创建项目2个万亩片,仰化镇和大兴镇小麦单产分别为497.0公斤和538.3公斤,2个万亩片于6月份通过市农委测产验收。分别在大兴镇、关庙镇和新庄镇创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片3个,在大兴镇和曹集乡创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片2个,通过集成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专业化服务,实现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技术与专业化服务全覆盖。面对水稻拔节孕穗期高温酷暑及秋收秋播期涝灾,小麦单产390.4公斤,水稻单产预计达578公斤,总产45万吨。

(七)积极争取项目,严格项目管理

通过积极协调,落实好建设条件,积极向上争取优质稻米基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中央财政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项目资金1099.5万元。为确保项目如期高效完成,专门成立了项目办,专人负责管理项目。项目申报时,集思广益对项目方案可行性研究审批,确保项目能够按时进行,项目物资采购全程严格按照区政府规定通过招投标统一采购,确保项目物资质优价

4 美,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使用项目物资,在农委与项目办共同监督下,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工程质量,保证资金使用公开透明,严把物资发放流程关,采购物资全程多人监管。这些项目全部按序时进度实施,专款专用,档案清册台账详实。

(八)认真开展技术培训

全年在全区11个乡镇及推广中心举办《小麦(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小稻(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植物检疫知识》和《农药科学安全合理》相关知识技术培训30多期次,培训人员达5000余人。其中为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行动方案》,分别对乡镇农技负责人、种田大户以及部分植保、农机合作社500人次培训了新型肥料、植保技术。共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180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300人次,培训肥料经销商100人次,种田大户1000人次。

(九)认真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 2016年,栽培站联合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在曹集乡建立自己的试验基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试验站承担省级新型肥料试验8个、锌肥试验7个,自拟节氮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不同施肥方式节肥试验、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等4个试验,合计小区近90个。承接省种子站水稻品种安全性测试品种7个,展示新品种39个;承担省植保站试验示范1个,承担市植保站试验示范2个。通过试验示范,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效推广,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合农艺生产技术及秸秆还田等培肥耕地质量技术,有效减少我区化肥的使用量,实现我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计划目标,为我区农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区耕地地力的提高做好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从而助力我区农业的快速、健康、绿色发展。

二、工作亮点

1、承接省市大型现场会

2016年10月9日全省秋播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来自全国的院士、领导、技术专家、大型设备企业和种植大户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不仅展示了目前先进的播种技术、也展示了农业战线的工作能力。此次规模之宏大、涉及领域之广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十年以来从未承办过的大型现场会。

2、建立试验站

2016年,栽培站联合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在曹集乡建立自己的试验基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试验站的建立,取得了明显的影响力。8月14日,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殷广德科长、市土肥站祁石刚站长的带领种植大户,对试验基地进行了参观,并对试验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区的试验化肥减量化模式推广为化肥减量增效省级示范县。**院士、***教授,省土肥站首席专家等领导专家多次莅临指导。同时,接待全市农业技术一线专家及种植大户200余人观摩,周边企业和种植户近300人自发组织到基地观摩交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省、市植保站分别于8月31日、10月10日到绿色防控试验田进行观摩。推广中心于9月13日组织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农技负责人,100亩以上种田大户代表,推广中心部分技术人员等150余人召开水稻绿色高产创建、水稻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植物检疫宣传及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并到试验站观摩交流。

3、深入践行“两学一做”

今年以来,中心加强理论学习、作风建设、争先创优、业务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大局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升,党组织

6 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支部先后有4位党员被农委党委评为季度之星,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了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建、***发布等媒体上报道3篇(次),其中《践行“两学一做” 田间办学堂》在***发布上报道,受到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和一致好评。

4、***区农技中心荣获全国《植保导刊》通联先进单位。

三、存在问题

一年来,推广中心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农技人员工作主动性、服务基层的自学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技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二是农技推广技术指导还与群众的技术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18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各项农村农业方针政策,积极做好各项农业政策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和新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为农服务水平。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以抓党风廉政建设更好地促进业务工作的扎实开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以人为本,引导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增强为农服务意识。

2、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水平,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按照规模化区域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符合市场需求品种,积极发展有机稻米、专用小麦生产,大力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转变,以优质特色品种、显著的效益、创新的利益联

7 结机制、优势品牌彰显优质粮食产业特色。

3、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包装,积极组织编制和申报各类农业项目,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增加有效投入,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与技术推广条件。

推荐第9篇: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在镇农科站、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2014年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本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与致用;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精读党的十八大会议要点以县、镇农业农村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个人原因,而拉下工作,从没有旷工、迟到等不好现象,在站上同事的帮助下个人主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尽到一个基层工作者的义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现代农业推广氛围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宣传现代农业改革方针,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现代农业推广工作。

本人精读呼图壁县出台的关于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各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向21世纪市场靠近—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监测、高产玉米种植、洋葱无公害栽培等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深入基层农户,我所指导的示范户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会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上半年主要推广引进了:玉米收割机2台、谷物收获机2台、先进技术作业面积300亩。谷子300亩,花生100亩,红花320亩,苜蓿250亩,间作套种210亩。洋葱350亩,马铃薯500亩等作物的新品种。

四、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14年6月,经县农业局的批准,我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办”,今年5月配备了检测设备、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工作职责,并及时与农业局进行业务对接。前期着重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通过信息、报纸进行大力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其次每星期对蔬菜基地和蔬菜种植农户大棚进行1—2次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农户提出建议并往镇上有关领导和农业局。目前已首次申请辣子,茄子,番茄等3个品种认证,促进我镇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总之,一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充实,但还需不断改进,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不断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为发展我镇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一个人的贡献。

推荐第10篇:农业技术推广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

第11篇:农业技术推广

摘要:分析了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为下一步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技推广;主要问题;建议

近年来,虽着人事制度的频繁改革,用人机制的不断优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反映了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新形势下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技人员观念落陈旧,推广队伍力量较为薄弱

一是部分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沟通较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与需要;二是农技推广技术装备差,技术服务手段落后,加之乡镇合并,农技推广战线过长,推广队伍人员不足,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1.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除了人员工资以及有限的人头经费外,县、乡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中,农业科技项目投入渠道主要依靠省、州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投入。由于农业推广经费紧张,加之农技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福利待遇,所以,农技推广工作出现了 “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的尴尬境地。

1.3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农技推广工作步履艰难

有的自然村地处大山区,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户居住分散,与外界沟通接触少,对农业科技知识接受能力差,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加之,乡镇农技中心没有配备专业的工作用车,仅靠限有的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农技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从而,致使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推广。

1.4服务条件滞后,服务与需求脱节

现有的服务条件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缺乏常规设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手段基本还是靠“一张嘴、两条腿,开开培训会,管你会不会”的方式方法,凭着多年的老经验、老办法指导农民生产。对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研究较少;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缺少对农产品储藏、深加工等环节问题的研究,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效。

1.5缺乏激励机制,“大锅饭”思想、“平均主义”表现较为突出

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运行机制,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部分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想在作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做天和尚撞天钟”等消极思想严重存在,导致农技推广人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1.6知识更新慢,推广工作节奏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大部分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外出考察学习机会较少,与外界沟通不多,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成果知之甚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现有的知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1.7借(拉)用农技中心的人员现象较为突出,科技推广队伍不稳定

由于乡镇合并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乡镇借(拉)用农技中心的人员较为突出,抽调从事其它工作的人员较为频繁,部份人员感到所学专业得不到有效

发挥和运用,从而,给原本就薄弱的农技推广队伍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1.8年龄、人才结构不合理,老中青年脱节现象严重

虽着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加之,近年来,很少有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农技推广队伍的行列,农技推广队伍出现了年龄偏大、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造成老中青年交接班上的严重脱节。

针对以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推广工作中各种不利因素和问题的存在,顺利开展乡镇农技推广的各项工作,我认为,在农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农业推广工作一是不能简单地把农技推广单纯推向市场,二是又不能以强调稳定而维持现状,应从解决服务“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体裁依,不因循守旧,不默守陈规,大胆探索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模式,新经验,按照“农技推广目标现代化、队伍多元化、行为社会化、形式多样化、人员配置合理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2、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农技推广目标现代化

按照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要服务好三农工作,必须实现二个转变:一是从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从服务农业生产型向加工综合型转变。从而,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农技推广目标多元化

根据自然条件和具体实际,一是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原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产前、产中、产后及技物配套服务模式从公益性职能中分离出来,搞活经营性服务,转变理念,逐步形成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二是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将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等参加的各种专业协会、产业服务中心组织起来,进一步推进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三是加强乡镇农技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农经办一次性划入政府管理。四是面对人员结构、人才比例不合理及老中青年脱节现象,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聘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人员不足部分逐年从大、中专以上毕业生中考试择优录用,以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以此改善和优化农技推广队伍。

2.3农技推广行为社会化

一是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推广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工作实际,推行专业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称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不断提高专业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理念;三是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大胆放手、放心,积级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承包其它经济实体。

2.4农技推广形式多样化

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树立为产业发展服务的新理念,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做好一方服务。一是认真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利用现代多媒体为平台,坚持现场指导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农技推广要加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努力实现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服务格局。

2.5重视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力度,加快培养高素

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努力优化人员结构比例配置。

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和力量,乡镇应根据农技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所学专业、个人特长等合理搭配和组装,制定中长期的培训再教育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轮流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或鼓励参加成人考试学习等形式,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改善和优化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12篇: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

有关阳信鸭梨农技推广的探究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进步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鸭梨在阳信县的成功大面积推广是其合理农技推广的体现。生产、管理、产品深加工一条龙,是阳信鸭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概述了阳信县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方法。

[Summary]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is indispensable to promote the progre of agriculture.Yangxin pears’ succe of the extension is a reasonable spread of the inputs.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duction, proceing of a deep yangxin pears have achieved great economic results.This paper summarizes yangxin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main forms and main method.【关键词】阳信鸭梨农技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品牌

我的家乡阳信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总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5万。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600毫米。境内沟盘河、白杨河、幸福河等河流纵横交错,似玉带缠绕片片沃野。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8.8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89万亩,耕地面积70.6万亩。境内土壤分为潮土和盐土两大类。境内耕地4.67万公顷,全部由潮土类土壤所构成。其中潮土有3.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缓岗及微坡平地,保水保肥性能好,适种小麦、玉米、果树等。褐土化潮土有3033公顷,分散于缓岗之间,其性能好于潮土,适种棉花、粮食等作物。

鸭梨是我县的特产,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鸭梨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阳信县栽培鸭梨历史悠久,唐、明时即有大面积栽培,现有梨园20万亩,被誉为“鸭梨之乡”。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屡盖压群芳,蝉联桂冠。并且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

今天鸭梨之所以能在我县大面积种植,与我县的成功的农技推广是分不开的!

1.标准化生产——锁定鸭梨质量安全

阳信鸭梨素有“人间仙果”、“天生甘露”之美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鸭梨发展中小生产与大市场、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安全、优质、健康”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阳信围绕鸭梨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建立鸭梨标准化生产工作体系。县政府成立了鸭梨产业领导小组、鸭梨研究所、鸭梨开发公司和鸭梨技术学校,县、乡、村建立了三级技术推广网络,乡镇建有鸭梨技术服务队,专业村配备了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全县拥有农民鸭梨技术员8000多人。

推广鸭梨标准化生产规程。制定了《阳信鸭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阳信鸭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把《阳信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料》印成小册子,发放到各村各户,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梨农3万人次,使梨农的技术水平和果品生产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创办基地,带动标准化生产。在阳信,无论那种所有制形式,谁能带动引领梨农实施标准化生产,就对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目前,已建立了2万亩鸭梨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鸭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鸭梨出口商检注册果园。随着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优质果率大幅提高,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阳信获得了“中国优质鸭梨基地重点县”称号,使这个小有名气的“鸭梨之乡”变成了“名梨之乡”。

2.有机化管理——冲破鸭梨绿色壁垒

林果管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农药灭虫、施肥助长,既省力又高产。而我县却另辟蹊径,严格按照鸭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剪枝、除草、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科学杀菌杀虫,实施有机肥和农药分放。鸭梨在小手指大的时候,梨农就给鸭梨套上了双层纸袋,避免农药污染,使整个生长期不沾药、不蒙尘,打开纸袋可以直接食用。梨农管这种果实套袋技术叫给鸭梨“穿衣”。不仅如此,我县还根据不同季节的生产需要,聘请专家教授对梨农进行有机化管理技术培训,与高等院校共同研究推广了人工授粉、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合理整形修剪等十几项先进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水晶梨、长把梨、早熟鸭梨等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梨农的科技素质和有机化管理水平。

在我县,鸭梨专业村也是畜牧专业村,以畜牧养殖提供鸭梨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肥料,发展循环经济。为了鼓励梨农发展养殖业,农村信用社出新招,押林权证可贷款。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使原本质量上乘的阳信鸭梨品质更优,成为无公害、无污染、无残毒的果中精品,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目前, 阳信鸭梨种植面积达20万亩,总产量2亿公斤,梨农总收 入2.8亿元,鸭梨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3.产品深加工

为了使鸭梨在收获季节不会滞销,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鸭梨深加工产业紧随而上,开发出了鸭梨汁、鸭梨醋等系列产品,鸭梨还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据统计,全县鸭梨深加工产品产值达8000万元,比单纯卖梨多收入1000多万元。

4.品牌化经营—— 提升鸭梨美誉盛名

由于历史的原因,阳信鸭梨虽然久负盛名,却是无商标、无产地、无质量标准认证的“三无”产品,进不了大商场,出不了中国门。为进一步提升阳信鸭梨品牌形象,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我县在抓好提高产品质量和开拓市场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鸭梨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先后完成了“阳信鸭梨”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出口商检注册认证、绿色食品A级认证等品牌建设。1990年阳信鸭梨被指定为北京亚运会专用水果;1992年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首届中国林业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评为名牌产品;2007年被评为“中华名果”;2008年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水果„„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保证食品安全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生产基地、产品保鲜和加工包装车间进行商检注册认证。阳信鑫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势而上,继完成出口泰国和香港地区的商检注册认证后,正在积极办理出口欧盟、东南亚、俄罗斯商检注册和EUREPGAP(欧洲农业良好规范)认证及ISO9000认证。

几经雕琢,阳信鸭梨终于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阳信鸭梨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而且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营品牌,标志着阳信鸭梨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5.功能化发展——再造鸭梨特色品质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营养型水果成为新的消费需求。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要,我县加大了对功能梨的开发研发力度。我县按照多品种开发、系列化发展、早中晚熟比例搭配的发展原则,加大了优良品种引进、改良和开发力度。创造了新栽幼树“三年结果、六年丰产、八年亩产超万斤”的纪录,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结果的金科玉律,全县梨品种开发达56个。2006年我县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富硒”梨,2007年成功开发出SOD梨。经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检测,每百克SOD阳信鸭梨中含4080个酶活单位,达到SOD鸭梨标准(国际标准为每百克鸭梨中含2000个酶活单位)。硒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的微元

素,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之功效。继富硒鸭梨、SOD鸭梨开发成功后,今年富硒黄冠、香蜜宝、早酥等早熟梨相继培育成功。

功能鸭梨的有效开发,是阳信鸭梨品质的又一突破,不仅提升了阳信鸭梨安全、绿色、健康的品质特征,而且大幅度增加了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果农增收。据市场资料显示,普通鸭梨销售价格每公斤1.4元,“富硒”梨为每公斤4元,SOD鸭梨销售价格为每公斤6元。

6.举办梨花会

为了提高鸭梨的知名度,同时招商引资,自1990年开始举办首届梨花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九届,吸引了来自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观光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梨花沟所在的阳信镇的农民增收致富。每年梨花会,游客达数十万,日高峰游客达到8万人次。旅游业的兴旺直接带动了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景区内“农家乐”从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景区1万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远远高于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

总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某一个品种,某一项技术,某一个产品等的推广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第13篇:农业技术推广

市场机制下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

摘要 分析了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提出市场机制下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方法,并探索建立多种新型服务模式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以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市场机制;体系构建;有效方法

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成果,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解决我国由于农产品短缺而带来的温饱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科学的新型服务模式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市场化,大大地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要实现由生产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的转化,通过增加技术及资本投入来发展各项先进的农业技术,然后通过构建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化与现代化。

1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

1.1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

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度还不够,在推广经费上的拨款十分有限,很多农业技术推广站由于缺少经费都是名存实亡,致使很多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都很难得到开展。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必须要有国家出资,这样才能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学习。但是,我国的很多乡镇不仅是自收自支,还要求农民必须上缴自己的创收任务,该种强迫式的推广方法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学习热情。

1.2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在我国的基层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资待遇也较低,甚至无法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再加上在晋升与录用方面缺少优惠政策,致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相关负责人也没有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必要的进修与培训,工作人员没有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很多一线工作人员不得不转行或者跳槽,致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员结构不够稳定。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非农人员,学历也较低,不了解农业技术,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影响[1]。

1.3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及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我国的农业推广工作一般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在该种管理及运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往往会比较被动,再加上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数量以及态度都不受约束,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热情,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

2市场机制下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增加经费供给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和劳动保障部门、人事局以及财政局密切合作,增加农业推广经费的供给,切实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障,通过缴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式提高公益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对农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通过开展农情监控、动植物疫情监控、生产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和非政府投资领域应各有侧重。政府部门投资主要集中在企业和私人等难以参与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上;非政府部门投资则主要集中在物化程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竞争性项目上。对于非政府部门能够参与且能有效开展工作的领域,政府要逐步退出,并通过政策激励和杠杆调节作用,积极引进外资,合理利用民间资本,争取商业银行信贷支持,鼓励涉农企业等多元化推广主体参与投资,积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2.2引进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集体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通过开展知识更新、政治教育以及业务技能教育等工作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用现代化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来武装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帮助他们逐渐走出传统的技术指导与推广模式,及时掌握各种农业新技术,建立起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威信。除此之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还要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及时完善晋升以及录用制度,不但要大力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同时还要留住人才,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

要明确各主体职能定位,合理分工。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剥离行政执法与经营创收职能。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事权与财权,把那些与产业和市场结合紧密、效益明显的非公共物品与服务,通过市场配置选择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组织或社会团体等来做;把跨区域的外部效应和规模效益大的地方性公共物品尽可能下放给地方[9- 11]。

2.3积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探索建立新型服务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乡镇农民的意愿,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推广模式来体现农民利益至上的推广原则。首先要用双向交流式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农民的不同需求,通过技术指导来实现与农民的沟通。同时,还要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比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电话等来向农民传达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对于农民不理解的一些科技手段,可以通过举办科技示范场的办法带领农民观看与学习。另外,还要建立基层服务网络,在农民遇到一些生产技术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农业专业的技术交流。还要在农村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数据库或者资料库,以方便农民查找。然后再辅以传统的培训或者讲座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真正使农民意识到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起科学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远程服务模式。综合运用电脑、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建立了集技术咨询、信息查询、科技展览、图书阅览、科技培训、检测化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大厅,建立了远程服务模式,搭建了农民与农技人员交流的平台,解决了与专家见面难的问题。

2) 一线式服务模式。组织科技人员走向一线开展服务,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体现,经验在一线总结”,较好地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例如,每个区域站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每个技术人员联系3~5 个示范户。

3)大众传播服务模式。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包括乡村干部、快易通进村服务站、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在内的手机号码,利用政府专网的短信发送功能,及时将科技、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发送给他们,提高了服务时效性,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服务入户难的问题。

4)多元化协作推广模式。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信息优势,扶持发展了鑫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民土地托管合作社、谷家香椿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新型生产模式,解决了综合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

3结语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技术在近几年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只有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把各项先进的农业技术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2-5]。国家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通过增加拨款、人员培训等方式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构建,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开展[6]。

参考文献

[1]特步斗.对农业技术推广有效路径的几点认识[J].科技与管理,2003,5

(4):22-24.

[9]高启杰.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

(5):127- 130

[10] 李维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10

(3):109- 113

[11]张颖熙 ,夏杰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0(8):12- 17

[2]姚恺丰,周雪军,胡妍.海盐县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浙江水利科技,2007(1):69-70,72

[3]姚平,高静萍.浅农村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70

[4]唐传义,张曼志,张明君,等.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突破[J].中国水利,2008(1):44-46

[5]于淑宏,王东江.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J].内蒙古水利,2008(2):59-60

6]罗莹.“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求实,2006(1):86-88

第14篇: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问答

1.对于国家颁布的一些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在我们这里是否能够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

A.可以B..大部分可以C.很少可以D.基本上没有

2.你是否听说过国家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A.知道B.知道一点C.不知道

3.在咱们村是否成立了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A有B将有C没有

4.如果成立过,那么你对它的日常工作是否清楚?

A清楚B 不是很清楚C一点也不知道

问答

5.农业技术推广站都做过那些事情?

6.你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有哪些期许?

7.咱们的这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哪些方面?

8..你觉得建立这个农业技术推广站有何意义?

9..村干部是否对这个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很重视?

10..你觉得这个农业技术推广站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第15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2009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局目标责任为主线,突出服务“粮、果、菜”三大产业,以科技入户为重点,以测土配方为切入点,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现将2009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培

训学习、强化练兵,努力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为了全面增强农技干部服务“三农”的意识,不断提高农技干部的业务技能。我们坚持每周

一、三,五政治学习,重点学习“十七”大精神、反邪教文件及中、省、市有关文件,利用支部活动、共青团活动、工会活动、妇代会活动全面加强职工政治学习、结合“三项”活动,道德年建设、平安长武创建、“创佳选优评差”竞赛活动,每个职工记政治学习笔记3万字以上、写心得体会8篇以上,并由分管领导检查签字,办学习园地12期,黑板报28期。每周

二、四为业务学习时间、重点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定期召开培训会、研讨会、现场会、采取技术比武、现场练兵、开展高职带低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培训、演讲,并通过业务、政治、考试评比促进学习,巩固成果,提高素质。

采取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入户及“科技之春”活动,利用科技赶集、培训、讲座、咨询等形式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次,举办电视广播讲座26讲,办现场会9期(次)、印发《三情动态》、《农业科技》12期(次),发放科技资料1.8万份,接待上门咨询近1万人(次)。

二、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麦田管理和秋播秋管工作

面对去年小麦播量偏大,施肥充足,冬季温度偏高,造成部分麦田旺长,杂草危害等问题,单位迅速成立业务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在洪家、丁家、相公选点采取镇压、化控、割秧等措施,结合冬前化除召开现场会,技术指导群众全面开展麦田管理工作,为麦苗安全越冬打下基础。针对麦田旺长造成的脱肥田块,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追施化肥和叶面喷肥,通过不懈努力,在严重干旱和冻害影响下,今年小麦仍取得亩产198.7公斤、油菜78.4公斤的好收成。

总结去年秋播及气候变化的特点,今年秋播前我们召开各种研讨会、分析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秋播方案,并会同其它部门,在天气不利的情况下,宣传、培训、搞讲座、咨询,并实行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镇)、包重点示范村,确保技术投入准确到位,品种布局合理,播种质量规范,使全县11万亩小麦、1万亩油菜播种规范、无旺长和其它不利影响,为明年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三、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高示范乡(镇)、重点示范户的科学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陕西省农业厅的总体部署,县农业局的安排,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方案,并实行技术人员包乡镇,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定期检查考评,并对重点示范村丁家、山兴、下柳、七里、下孟五个村实行重点入户,送科技到乡、到村、到户、到田块,同时我们落实了西关村、姜曹村、孔头村、十里铺村、直古村、代岭村、东峪村、西坡村、庵里村、宜山村、武家村、西河村、安家河村、强村、西王村、新加坡村、回朝村等十五个县级科技示范村,制定了目标责任书,积极进村入户,指导、调查、培训,广泛开展服务,努力提高粮、果、菜的生产水平,带动示范全县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益。在抓好王东村、关路村、长灵村三个省级果园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的同时,抓了五里铺、北关、东街等县级果园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根据我县特点及作物布局,分南、北、中三个习惯性生产区,结合坡、塬、滩地形特征,制定了我县大秋、苹果、蔬菜、烤烟测土配方施肥通知书,根据不同作物生产环节于关键时期派技术人员指导并发放通知书,共印发技术资料4.5万份。

四、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开展配方施肥工作

积极和西农大等院校科研单位联系,学习技术,并多方筹集资金,购买仪器和药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结合我县地形特征及作物布局情况,在抓好15个县级科技示范村和3个省级示范果园测土配方的同时,完成政府提出的果业局提供的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村果园23个,农业局提供的新农村建设专业村,“一村一品”专业村18个,春季共采集土样172个,化验860项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通知书》500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书》2800余份,秋季采集土样198个,发放《配方施肥通知书860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书》1.5万份。全年共采集土样384个,代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daodoc.com表面积26万亩,共发放《配方施肥通知书》5类4.8万份,发放技术手册1000份。

五、重点实施小麦良种繁育和科技转化工作,

第16篇:伊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伊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局的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农业局的总体部署,农推中心立足本职,紧紧围绕县政府2009年冬季农业开发、2010年大春生产安排意见和农业局2010年度岗位目标责任书,坚持贴近群众,贴近部门实际的标准积极开展工作。根据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与自治区地区业务部门的合作,全体职工深入生产一线,对乡(镇)、村委会干部及农民进行培训和指导,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始终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为契机,以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方向,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工作重点,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支撑,以高产创建为载体,在巩固技术推广成果的基础上,集成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同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切实做好各种农作物病虫测报,重大病虫的监测与防控,以及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工作,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今年以来,按照农业局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在进一步完善学习、考勤、工作岗位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

其责,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强化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素质不高的状况,今年以来强化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中心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20次,培训农户0.15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0.55万份。植保站完成全县病虫害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工作,受益农民0.3万人。土肥站结合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20期,培训0.15万人次,培训技术骨干100人,农户入户调查600户,发放宣传资料0.55万份。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社进行现场技术培训20期,培训农户近0.15万人。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中,11名科技人员驻乡镇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6个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三、重点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

1、完成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47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16万亩,占39.7,其中优质小麦7318亩,占粮播面积的17.6%,大麦播种27800亩,占粮播面积的66.8%,玉米7042亩,占粮播面积的16.9%。油菜播种2600亩,占播种面积的2.48%,哈密瓜播种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7.7%。推广哈密瓜850

1、金花密25等油菜高产品种1.6万亩。目前正在加紧小春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和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抗旱,为实现小春总产13600吨目标打下基础。

2、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工作

对春尺蠖、红蜘蛛、地老虎、瓜列当等有害生物进行调查,及时做好预报、统防统治工作,避免造成农业生产损失,同事也为明年预警站建设及普及行动打下基础。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情况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截止11月上旬,已完成哈密瓜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4万亩。经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测产点试验结果统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我县哈密瓜累计总增产5250吨,总减少不合理化学肥料施用量110吨(纯量),测土配方施肥总增产节支达205万元。

4、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间试验完成情况

至11月上旬,在哈密瓜上举办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村3个。完成哈密瓜“3414”田间肥效试验和校正试验各15个。

5、土壤的取样分析,建立土样档案完成情况

890个,化验项目为常规五项和10%微今年上半年分析化验土样

量元素共计化验项次4500项次。取试验示范田土样、监测点土样共360个,为下一步我县的耕地地力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完成情况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20期,培训4000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600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门帘1500张,《伊吾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用手册》2000份,开展淖毛湖镇技术入户指导600户,喷绘横幅广告20条,赶集宣传2次,举办测土配方施肥

现场会10次,为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建立完成情况

今年完成建立30个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其中5个为全国土壤监测点,25个为县级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圆满完成了今年自治区下达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的任务。

8、土壤化验室建设情况

2010年5月投资建成240m2的土壤化验室,仪器设备购买投入14.28万元。培训化验员6名,计划明年2月化验室已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9、初步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前期准备工作

11月底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根据省土肥站要求,在今年

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调查表》及土壤化验数据等的录入及审核工作,收集相关材料为开展我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作好准备。

10、顺利完成项目自验以及地区级验收

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对09年项目的自验,并及时申请上级验收。地区级专家组于2010年9月26日对我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并顺利通过。总结专家组提出的项目不足之处,并列入明年的计划当中,保证全面完成相关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鉴于经费、人力、物力等客观原因,一些成功的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在生产上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由于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在抓点和跑面工作上还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3、虽然今年新招技术人员2名,但是远远不能填补土肥专业技术人员的空缺。现有技术干部知识老化,新思想、新知识接受太慢,造成信息不灵,任务完成不全面,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需求。

4、由于今年在新建推广中心综合楼,实验室至目前还没有建好,土样植株样等没法自己测试,给项目的一些工作带来困难。我们力争在明年化验室建好之后抓紧时间测试完前面未测完的相关数据。

5、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真正把技术推广到每一个农户、落实到每一个地块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2011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回顾,稳步前进

一是紧紧围绕岗位目标责任制认真地进行查缺补漏,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年底之前达到要求。二是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做好明年项目的落实和与上级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拓展单位业务空间,力争项目、多做事,确保有项目、有资金,使单位能够正常运转。

三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和工作进行后续巩固完善,同时进行认真总结,接受专家组的宝贵意见,做好明年自治区检查验收的准备。

(二)依托项目抓重点

一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11年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围绕1个农作物专用施肥配方,印发施肥建议卡,推广配方专用肥和指导农户自配配方肥开展工作。收集整理土壤化验、农户调查、试验示范等各类资料数据,录入建成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专家系统,用现代网络手段指导农户开展施肥;发放施肥建议卡500份,在县域内落实面积4万亩;计划生产及调进各类作物专用肥0.1万吨,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50元以上,做好“3414”肥效试验15个,校正试验15个。

二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等一切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力争较多的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

第17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县农业和科技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总体目标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的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品种组合,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效益。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增粮项目实施活动,切实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确保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现将我单位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冬季农业开发项目

充分利用冬闲田优势,引导农民发展冬季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冬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为全面提升我县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今冬明春冬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种植2013]63号文件)要求和统一安排,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我们分别在勐遮、勐混、勐满、勐阿四个镇实施完成2013/2014年冬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省、州下达计划任务2000亩,产量指标为亩产鲜薯3000千克或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实际完成面积2307.7亩,完成计划面积的115.35%,其中:勐遮827.5亩,勐混738.1亩,勐满510亩,勐阿232.1亩,此项目共涉及四个乡镇的10个村委会,24个村民小组568个农户。 收获期经项目小组及专家组实地测产结果为平均单产2252.4千克,总产量达5197.86吨,按现行市场价2500元/吨计算,总产值为1299.46万元,平均亩产值达5631元。所有种植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均未签订销售协议,价格随行就市,自行销售,采取边收获边销售方式,马铃薯全部销售完毕。

通过项目实施和总结,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存在的问题。经验是:委托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共同完成冬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由于今年市场行情较好,产品供不应求,由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自行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马铃薯收获未实现全程机械化,劳动力投入多,成本高,目前正在做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

二、科技增粮项目

根据《关于印发全省2014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种植2014]9号文件的要求,以及《关于下达2014年省级科技增粮项目资金和计划的通知》云财农2014]50号和附件13(部级高产创建分作物安排情况)的部署安排。XX县2014年科技增粮项目主要是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共计20万亩,其中:水稻高产创建五个片,面积50000亩;玉米高产创建二个片,面积20000亩;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13万亩(核心示范30000亩,水稻标准化育秧2000亩,移栽大田60000亩)。 (一)水稻高产创建

1、勐遮镇整建制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四个片,面积40000亩,其中:早稻上安排三个示范片,面积30000亩,晚稻上安排一个示范片,面积10000亩。目前,早稻实际落实完成面积30805亩,项目区共涉及13个村委会、153个村民小组、4292户农户,受益人口20632人。第一片区面积10001亩,涉及勐遮、景真、曼弄、曼恩4个村委会、58个村小组、1101户农户、5651人;第二片区面积10002亩,涉及曼根、曼勐养、曼央龙、曼令、南楞5个村委会、55个村小组、1583户农户、8222人;第三片区面积10802亩,涉及曼洪、曼燕、曼扫、曼伦4个村委会、40个村小组、1686户农户、21061人。

2、勐混镇省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一片,面积10000亩,项目区涉及7个村委会、34个村小组、3305户农户、受益人口16525人。(二)玉米高产创建

实施玉米高产创建二个片,面积20000亩,实际落实完成面积21300亩,其中:核心区为1300亩,分别为勐遮、勐满、西定、勐阿四个乡镇各5100亩,格朗和、打洛二个乡镇各200亩,其余五个乡镇各100亩。项目区共涉及24个村委会、57个村小组、1876户农户。 (三)粮食作物间套种

目前,已在全县11个乡镇落实完成3万亩核心示范片,带动大面积10万亩。项目区共涉及85个村委会、466个村小组、29883户农户。 (四)水稻标准化育秧

目前,已在勐遮、勐混两个镇实施完成水稻标准化育秧2200亩、大田移栽66000亩。 (五)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和“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从2013年12月中旬开始,我们就深入到全县11个乡镇,走村入户认真开展科技增粮项目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及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截止6月10日,共开展政策宣传动员工作15次;举办现场技术培训24期,培训人员1477人次;现场技术指导90次;进行了6次电视台新闻及报刊报道,发布了省、州、县农业信息50余篇。

科技增粮项目主要以建立千亩高产示范片及百亩攻关工程为主,结合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效整合项目资源,加大项目区投入,建立各项目示范区、示范样板,全面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目前,科技增粮项目种植面积已全面落实,各种配套补助物资都相继到位,各项目正组织实施之中。

三、土肥工作

(一)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

在勐遮镇曼根村委会实施“滇屯502”优质稻150亩测土配方示范;在勐混镇城子村委会实施“滇陇201”优质稻200亩测土配方示范,同时,还与五户种粮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合作实施960亩测土配方示范样板。 (二)田间试验

完成水稻配方肥同田对比试验五组;完成多元素施钾试验二组;完成四种不同配方的缓释肥在玉米的试验一组。 (三)取土化验

完成土样185个,化验次数达925项次。 (四)开展宣传培训

配方肥整村进村宣传5次,培训人员271人次,发放测土配方宣传册1200份。

四、曼真基地试验项目

1、冬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品种为“合作88”,面积6亩,2013年11月20日播种,2014年4月9日收获。该项目由于在试验过程中遭水淹没,没进行测产。

2、工业用大麻种植试验。种植密度分为三种,分别为:20㎝、30㎝、40㎝,试验品种为“云麻1号”,面积3.4亩,该试验正在进行中。

3、夏季玉米不同方式种植试验。试验品种为“正大615”,面积1.7亩,采用四种不同种植方式,分别为:单行单株、单行双株、双行单株、双行双株。每种方式密度为5555株/亩,目前,长势较好。

4、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品种为“德优12号”,面积5亩,育秧时间:2014年5月8日,采取旱育稀植方式栽培,目前,正在生长过程中。

第18篇: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汇报

**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汇报

我们**镇共有15个行政村,4303户。15133口人,耕地面积26620亩,总产6825公斤。经济总收入3100万元,人均纯收入1444元。为使我镇农业和农技推广工作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促使农业由弱势、低效产业变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强势产业,站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结合**镇实际

,按照“常富于民、藏富于民”的新三农理念,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型农业。充分发挥**镇的地理优势,突出抓好农业技术推广,使全镇的农技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方面有了新突破

二00九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余亩,总产量要达到6825公斤。

1、优种面积达到万余亩,新品种利用率达到100%。

2、地膜覆盖6400亩。

3、亩施化肥150公斤,其中碳胺100斤,二胺25斤、西洋复合肥25斤,有机农家肥800—1000斤。

4、化学除草6000余亩。

5、病虫害综合防治9000亩。

6、土壤改良亩,总投资万元。

二、结构调整有了新步伐

围绕粮、果、菜、药四大主导产业的优势,我们加快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步伐。通过稳粮扩经,狠抓了调产项目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从“要我调”变为“我要调”的新局面。

1、小杂粮面积3000亩,其中谷子1500亩,豆类1000亩,莜、荞麦500亩。

2、立体种植1500亩,主要种植模

式玉米间大豆。

3、蔬菜种植2600亩,其中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200亩,农户种植100亩,建成日常温室25栋,钢架大棚60栋。

此外延秋茴子白600余亩,主要种植在大南庄、小南庄、下庄。今年延秋茴子白市场售出很好,农民又好卖,平均每斤在元左右,每亩按5000斤计算,亩收入1500元,500亩延秋茴子白可收入75万元。

4、中药材种植20亩。2007年春,**镇党委、政府为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筹集资金十万元,占用**镇村土地20亩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现在种植药材品种:黄芪、防风、藿香、牡丹、白芍、板兰根、金银花等品种。

三、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新的进展

全镇万余亩粮田全部推广应用了优质高产新品种,谷子主要推广了晋谷

21、晋谷

29、晋谷

36、化控间苗谷等5个品种。玉米:大丰2号、大丰5号、大丰16号、晋玉8

11、农大36

4、长城79

9、奥和3号、晋单

42、屯玉28

8、东单60、长城288等10个品种。

新技术主要应用了地膜覆盖、化学除草、平衡施肥、间作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通过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亩增收35元。

四、科技培训广泛普及

为使农民都有一套新技术,我们在镇党委、政府和农业局技术员的支持和帮助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与地头实地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使授训人达到1800余人次,其中集中培训5次,分散、分片培训20次。

五、农业科技户示范工程扎实有效

为了探索农技推广新模式,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在县农业局的组织下,在2006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基础上,今年1月又开始进行

2007年度科技入户工作,该工程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主导品种,主推广技术和主体培训为手段,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成果转化机制。为此,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考试招聘为农业科技入户技术员7名:张真云、李俊田、乔秀萍、张林云、代连云、魏守恩、胡秀田。涉及村6个:西黄漳、小南庄、下庄、漳漕、五里铺、**,实行了每个技术员指导20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全镇今年发展示范户140户,辐射带动2800余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9000余亩。

具体做法是:

1、合理选择农业科技示范户,选择具有一些文化程度,种植规模高,思想进步、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2、重点扶持示范户,采取政策倾斜,直接补贴,科技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实现良种、良法、技术、信息“四

到位”。

3、增强农业科技示范户的能力,着力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到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村,形成了“小村开大花、一户带百家”。由于示范户的传、帮、带、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滚动发展。目前,**镇已培育示范户140户,辐射带动2800户,科技入户以形成12全文查看

第19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农服务年,半年来,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局年初制定的“四个重点”和“六项为民服务工程”为指针,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明确目标,为着力打造大都市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强市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现就上半年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八大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

(一)粮食工作不断升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恢复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万亩,总产量吨,平均亩产达公斤,同比增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万亩增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万亩,比上年万亩增加万亩。

(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亩(其中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亩);发展良种茶园亩,计划全年种植亩(任务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亩,全市总面积已达亩;发展各类水果亩。

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名茶吨,同比减,但实现产值万元,比去年的万,增。全市饲养春蚕万张,比上年同期的张增加张,增,蚕茧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万元,增加万元,增,万户蚕农实现户均增收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万元增,销售产值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亩(含马铃薯亩),比上年净增,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月水果总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分别增和。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养猪产值万元,同比增加,占牧业总产值的。

(三)组织化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个,(正在组建的有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批次,合格率送杭州市定量检测批次,合格率。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会

第20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农服务年,半年来,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局年初制定的“四个重点”和“六项为民服务工程”为指针,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第一要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确目标,为着力打造大都市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强市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现就上半年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文书文秘网版权所有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八大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

(一)粮食工作不断升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恢复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万亩,总产量吨,平均亩产达公斤,同比增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万亩增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万亩,比上年万亩增加万亩。

(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亩(其中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亩);发展良种茶园亩,计划全年种植亩(任务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亩,全市总面积已达亩;发展各类水果亩。

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名茶吨,同比减,但实现产值万元,比去年的万,增。全市饲养春蚕万张,比上年同期的张增加张,增,蚕茧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万元,增加万元,增,万户蚕农实现户均增收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万元增,销售产值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亩(含马铃薯亩),比上年净增,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月水果总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分别增和。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其中养猪产值万元,同比增加,占牧业总产值的。

(三)组织化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个,(正在组建的有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批次,合格率送杭州市定量检测批次,合格率。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会等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组织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个,面积达万亩,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个。天目青顶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优质瓜果等系列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了长三角的知名品牌。

二、主要工作措施

半年来,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总体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

⒈深化蹲点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实行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服务,是农技服务在新时期的一种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农技中心安排蹲点人员名,其中基层蹲点人,项目蹲点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名同志担任村级指导员。在工作中,蹲点人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蹲点服务,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

在对蹲点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中心积极倡导“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党带群”,强化以个体思想能力的提高来带动整体推进的意识,努力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蹲点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发挥职能,在确立为民之心、落实富民之举、探索兴业之策、开拓强市之路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树立了专心致志、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奉献“三农”的精神,为推进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赞赏。

⒉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成效

项目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是拉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上半年共计申报各类项目项,已立项项。其中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项,杭州市农发基金扶持项目个(立项项),杭州市丰收项目项(立项项),科技创新项目项(立项项),临安市科技项目项(立项项),申报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个(立项个),市级示范村个(立项个)。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制定了实施计划,正按验收标准全面实施。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叶、蔬菜、优质肉羊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蚕桑列入在内。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经各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小组审核,报局审定后,共个项目被立项,其中茶叶个、蚕桑个、蔬菜个、优质肉羊个。

⒊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文书文秘网版权所有

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项目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中心各业务站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以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期,受训人次;开展科技下乡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余份,接受各种技术咨询余人次。积极组织实施“百村示范、万户联动”工程,在全市确定个村建立科技示范点,由农技人员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个农户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方格簇营茧技术、波尔山羊改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⒋以效能建设为抓手自身建设呈现新面貌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我市农技推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心从“方便群众办事、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入手”,结合“三个想一想”大讨论活动,及时制定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对开展效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广泛的争取意见和建议,在组织中心各单位开展“三个想一想”大讨论的基础上,还印发了临安市农技推广中心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面向上级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基地户、百村示范点、种养大户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心党总支提出了“一抓根本二建立五提高”、“八破除八倡导当好八大员”的整改提高措施。通过前阶段的实施,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坚定了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使中心各有关部门和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满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