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试点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20 07:42:25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试点工作总结

通过试点工作,我们基本建立了顺风物流的标准体系,明确了制定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体系运行的要求,吸取了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1、标准的制订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2、标准的制订一定要广泛听取一线人员的意见,听取广大客户的意见,听取政府管理部门及质检部门的意见,服从国家相关规范。以保障物流标准化的政策性、法规性、技术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3、标准的制订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从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出发。既不能生搬硬套、又不能标新立异、既不能违反规则、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4、服务标准正常实施,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有利试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的落实,有利于管理和服务的持续改进和长期发展。

5、标准体系一定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注重长期效应、有利长效发展。在今后的实施中,要把它作为物流标准化发展的方针大计,列入整体工作议事日程,制订实施规划,建立监管机制,落实推进措施,加强检查考核。长年坚持、形成规则、持续改进、经久不衰、抓出成效、抓出水平,让客户满意,让社会认可。

下一步我们打算做好二项工作:

1、持续改进、持续发展

通过总结,针对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系统疏理、分析研究、制订持续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实施中,使服务标准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2、接受评估、接受考核

通过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评估考核,虚心听取意见、虚心接受批评,既将省市评估考核作为动力,又将借助省市评估东风,认真总结工作、寻找薄弱环节、正视存在问题、组织有效整改,努力促使服务标准的实施纳入正常轨道,健康推进。

以上总结,如有不妥,请考核小组批评指正。

吉林省顺风物流有限公司

2015年1月1日

推荐第2篇:TnPM试点工作总结

TnPM试点工作总结

一、对TnPM的认识:

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体系)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以全体员工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保养维护体制。

TnPM体系推进首先从设备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开始,深入挖掘和清理6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事故危险源),以6T(可视化管理、目标管理、企业教练法则、企业形象法则、项目管理、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为工具,通过建立规范作业体系,规范三书(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清检保养作业书、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和规范员工行为,在工作中持续进行6 I改善(改善效率、改善质量、改善成本、改善员工疲劳状况、改善安全与环境、改善工作态度),引入追求极限管理的概念,最终达到6Z(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事故、零差错、零浪费)。通过这套体系的贯彻执行,使设备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更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设备管理需要,确保设备的完好有效和安全可靠,

二、推行的实践过程

按照推进委员会要求,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岗位职责、TnPM试点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及推进计划等,为TnPM的全面推行奠定了基础。

1、率先实施6S工作:

6S要求取舍分开,取留舍弃;条理摆放,取用快捷;清扫垃圾,不留污物;清除污染,美化环境;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因此,最初推行起来,个别员工感到压力太大,约束太多,难以按受。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6S管理是TnPM体系推进的前提,我们必须强制推行,否则TnPM管理无从谈起。

为此,按照6S的要求,我们首先从“整理”开始,把要与不要的事物分开,将不要的事物处理掉;再进行“整顿”,把有用的物品、设施进行定置、定位、定责,按照使用频率和目视化准则,合理布置,摆放整齐,标识明确,以便快速取用;然后是清扫和清洁,清扫灰尘、垃圾,去除油污、积垢、卫生死角,清除废水、粉尘、废水等污染,创造明快舒畅的环境;前4个S我们按照工作内容,设立了主题月,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再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逐渐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作风。通过努力,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的死角得到了彻底清除,整体环境变得干净、整齐、秩序井然,工作效流大大提高。

2、稳步清除六源工作:

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在工作组成员和锅炉房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起进行了六源查找及整改工作。全过程中,针对岗位实际情况,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六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例如,我们在查危险源时,发现锅炉房的来气控制总阀在天然气操作间,锅炉房在喇I-1联合站最东端,天然气操作间在最西端,两个岗位距离很远,所以当运行锅炉发生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停气时,岗位员工控制特别不方便,存在这一定的安全隐患。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工作组马上与生产部门协调此事,当天就在锅炉岗总来气管线上安装了一个控制阀门,这样不仅方便生产操作,同时消除了危险源。

3、有序实施定置工作:

在认真组织学习完《TnPM推进实务和案例分析》教材有关定置管理方面内容后,按照定置管理要求,在工作组成员和锅炉房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对锅炉房现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检查,对不合格项目实行了定点拍照,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最后,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确定了物品位置、绘制定置图。共计查找不合格项四项,整改四项;绘制锅炉房总定置图一块,分定置图八块,花费金额一万余元。整改后的锅炉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方便化。

4、扎实推进可视化管理:

全面推行可视化管理是我们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活动结束后,将看板管理和目视管理贯穿到锅炉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作用不可估量。为了完成好这一环节,我矿制作了单台设备巡回检查点项图板(2000元),并在地面铺设巡回检查路线(500元)。使站在设备面前,就能看到应检查内容及提示下一检查方向和地点。同时,我们还在水、气管线加标牌(100元),明确其方向及属性;在炉前每个气阀门挂上开关标牌(200元),明确开关状态并注明操作时间及操作人。以上做法,大大提高了员工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严格实行TnPM奖惩制度:

为了巩固TnPM成果,我们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了详细的TnPM检查考评标准和考核制度。每周、每月定期检查,随时整改,并严格兑现奖惩,切实发挥了奖惩制度的作用。同时,采取看板公示、红牌警告、集体评优等手段,有效促使员工对于TnPM意义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习惯,为后续TnPM的推进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也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三、取得的成效

随着TnPM管理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设备管理正不断地显示出改革后的优势,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1、员工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在TnPM管理活动中,工作组着重加强对岗位的培训工作,使员工的综合技能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制定员工成长计划,每年举办的培训、交流约10次。为了使TnPM活动真正深入人心,我们还制定了全年的培训和学习计划,通过每周的安全活动,组织班组学习TnPM的相关理念,让员工懂得了为什么要实施TnPM,怎样来实施TnPM,让班组成员都去思考我能为TnPM做些什么,使每个人都来参与TnPM活动,职工认识到工作不能得过且过,要有真技术和真本领。班组也对此真抓实干,大力开展职工培训。如:以内培为主,每周开展一次以处理现场故障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主讲培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单点课\"活动,提高班组员工的维护技能和应变能力。在活动中,班组员工自动自发地调高了维护标准,争取多学技能,主动积极地去完成生产任务。\"资料器具摆放好,各项工作效率高\"、\"维护工作做得好,夜间值班少烦恼\"等一系列发自内心的警示语句正是他们在管理活动中的真实感受,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岗位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2、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合理化建议是现场持续改善的推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我们围绕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集思广益,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开展技术攻关过程中,我单位在寻找\"6源\"的同时,对于一些解决难度相对较大、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6源\",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年度技术攻关计划。另外,员工自主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不断加强。通过检查、考核、评比等管理手段,现场面貌有很大改观,\"6源\"能及时发现、登记,安排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更进一步,使设备性能的发挥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使锅炉房日常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四、推行TnPM的体会

1、TnPM的推行,必须是“一把手”挂帅。

2、TnPM的推行,必须逐层成立专(兼)职的推进组织机构。

3、TnPM的推行,每个推进机构必须制订近期和远期规划,制定详细的网络,确保推进工作按 计划实施、评价、改进。

4、TnPM的推行,宣传与培训必须保证与推进工作的总体进程同步。

5、TnPM的推行,6S管理是基础。

6、TnPM的推行,倡导样板先行。

7、TnPM的推行,必须采取合理的激励手段。

8、TnPM的推行,必须制定明确的考评标准、制度。

9、TnPM的推行,必须需要定期总结,及时规范,从而按照PDCA循环模式,逐步提高TnPM管理水平。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推广实践,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TnPM管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岗位面貌大为改观;故障率大为降低;技术攻关成果显著;操作工人主动参与意识增强;现场处理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令我们欣喜和振奋,但同时也意识到,所有的一切只是刚开始,如何继续深入地开展TnPM活动,使其更加形式化、习惯化、品格化,并最终形成气质,仍有待于尝试和探索。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做下去,TnPM管理工作将在采油六厂一矿不断开出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推荐第3篇:信息化试点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

——汤口中心学校2013年上半年信息化试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校根据省、市、区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资源应用的有关指示和精神,认真贯彻,积极实施。根据我校信息化试点校的计划,在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整合等领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地大面广、点多学生少,教师少课程杂的特点,遵循“整合资源、相对集中、服务点校”的原则,注重资源整合和服务聚合,紧密围绕服务“教师”这一主线,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以为中心校资源站为主要渠道,以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统一的网络为纽带,探索形成了“一站二网三平台”的服务模式,为缩小信息化差距,统筹校点发展提供支撑。

(一)强化服务功能,打造一个服务载体

为解决农村小学地广人稀,师资缺乏、课程难开好的问题,我们坚持“方便教师,就近服务”的原则。结合中心校整体网络布局与建设,在村小建设校校通,增容量、提网速,探索了“集约化建设、多样化服务、跨点校合作”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使农村小学没有美术老师能上美术课、没有音乐老师也能听到学生的

1 歌声,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学生也能说标准的英语。这种模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二)完善网络环境,夯实两个网络基础

在加强全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制定我镇小学信息化建设长期和短期的规划,根据规划推进了全镇小学信息化建设。中心校和五所完小完成了光纤入网改造工程。现在学校网速最低的已经达到了20兆。教学点完成了网络建设和宽带入网工作,到今年5月止我镇有学校的地方就有网络,有学生的学校就能享受信息化教育。

(三)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普及信息化知识

着眼于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让教师共享信息化带来的成果,我们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应用技能的培训工作。2013年,外派教师参加省、市、区培训102人次,中心校组织培训160人次。通过一级、二级培训,90%教师学会使用班班通和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建设了一支网络管理队伍,成立了中心校信息中心组,实现了一所学校一名信息技术骨干。

二、工作做法和经验

(一)形成机制,长效服务。

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探索与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为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长效推动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两位中心校校长任正副组长,中学部、各村小等8所点校的责任人为成员的信息

2 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试点工作。二是协调管理机制,明确中心校、完小、教学点三级层面地责任单位和人员,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各项试点任务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制度规范,制定了《汤口中心学校电脑管理办法》、《信息中心管理制度》、《班班通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信息服务站内部管理和服务,使服务站的各项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四是设备管理制度,对不同层面的信息化设施(设备)进行了分级管理,落实各种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主体,发挥信息化设施的最大效益。

(二)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综合考虑了有关教育信息服务工程对网络、设施和人员等资源的配套要求,坚持建设、管理、运维“三统一”的原则,统筹规划信息中心、资源站建设。在网络方面,统一光纤入校入园,既整合了网络资源、避免了多渠道重复投资,又保障了网络安全和传输速率。在服务场地和设施方面,结合村校现有布局,落实各项信息化项目,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方便教师利于学生的目的,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各类需求。在人员和管理方面,建立中心校、村小、教学点上下贯通的管理服务机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信息技术管理员人员和职责,规范了服务程序和内容。

(三)课程中心,多方参与。充分发挥省教学点覆盖信息化工程的资源,整合安徽基础教育网、国家教育信息网资源,建设充实、丰富信息中心资源,规划、探索、建设方便快捷资源应用

3 方式。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

汤口中心学校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学校工作组

2013年10月11日

推荐第4篇:肃州区试点工作总结

肃州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区委书记

用人行为”试点工作总结

2008年5月,肃州区被省、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首批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单位。试点开展以来,在省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大胆创新,扎实组织实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试点工作任务得到了全面完成。现就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通过规范干部选任操作程序,强化干部选任全程监督,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试点工作中,通过加大公选力度、实行竞争上岗、推行差额选拔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干部选任方式,在全区上下形成了“三变四用五看”的正确用人导向。特别是通过加大公选力度,既规范了用人行为,又体现了差额竞争,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由“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的转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向“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公开竞争已经成为了广大干部的共识,不仅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而且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测评的情况来看,81%的全委会成员对采取公开选拔方式最为满意。

二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程序的

1 基础上,相继研究制定了《肃州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行办法》、《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肃州区差额选任领导干部工作暂行办法》等八项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宏观管理、日常监督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进一步细化了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工作,对不够明晰的采取措施加以固化,对不便操作的采取措施加以规范,严明工作程序,完善用人规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体系,建立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选人的工作格局,为规范选人用人行为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是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我们通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切实提高了干部选拔的民主化程度,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有效地扩大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面,通过完善干部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透明度,从而使选拔过程和选拔任用的干部既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较好地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有力地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四是党管干部原则得到了有效落实。在差额选拔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完善区委书记议事会、区委组织部部务会等制度,推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对随意提名、虚假推荐、串通拉票等不良现象及时予以制止,有效防止了民主失真。同时,充分发挥区委全委会成员的主体作用和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全委会成员的推荐提名和组织部门对干部的全面了解,体现党委意图,提高识人用人水平,从而使党管干部原则得到了有效落实,为成功开展差额选拔提供了坚

2 强的组织保证。

五是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新提拔副科级干部45名,提拔正科级干部18名,新提拔干部中,女干部11名,党外干部5名,少数民族干部1名,同时,对7个乡镇、9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通过提拔调整,不仅配齐配强了各级领导班子,而且形成了“任实绩用干部、以德才定取舍”的良好用人导向,从而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狠抓落实、破解难题、干事创业、用心发展的热情。强力推进“四区一中心”建设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共同努力的方向,全区上下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有力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六权五责,为区委书记行使用人权提供依据 科学合理的确定区委书记在用人上的权力与责任,是规范区委书记用人行为的前提。试点工作启动后,我们按照“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的要求,坚持权责统一原则,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明确了书记在用人上的“六权五责”,为书记正确行使用人权提供了依据。

六项权力:一是定向把关权。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性、原则性意见,把好干部选任关,规范干部选任程序和县(市、区)委领导班子的用人行为。二是调整动议权。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干部队伍情况,提出县(市、区)管干部调整动议,也可向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提出对县级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3 的建议。三是推荐提名权。根据领导班子的结构需要和对干部情况的了解掌握,按照规定程序,以个人名义向上级党组织或本级党委提名推荐干部人选。四是人选方案审核权。对组织部门提出的干部选拔调整方案,在提交常委会讨论之前,进行初步审核,把握干部选拔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准确性。五是主持决策权。召集和主持县(市、区)委常委会(全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干部任免决定。六是监督管理权。对县(市、区)委及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正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发现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成有关部门查处。

五项责任:一是把握用人导向和标准的责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把握选拔任用干部标准,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干部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实施正确用人决策的责任。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条例》及省、市委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实行集体决策,避免用人失察失误。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四是带头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责任。自觉执行、带头遵守《条例》规定的各项纪律,自觉克服和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五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责任。及时纠正区委班子成员、组织部门及其它相关人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失误,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二)把握五个环节,科学规范区委书记用人行为 按照试点工作“四个明显提高”的目标,我们从规范动议、提名、推荐、考察、酝酿、决定等干部选拔任用的重点环节入手,对书记用人行为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

1、坚持“五动五不动”,规范动议环节。干部调整动议权是书记的基本职责与权力。为了避免盲目动议、临时动议、强行动议等行为的发生,我们通过研讨认为,书记在以下五种情况下,可提出干部调整动议:一是领导班子职位出现空缺时,二是领导班子成员需要交流、轮岗或回避时,三是根据年度考核或平时考核情况,发现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或领导干部不胜任现职严重影响工作时,四是领导班子配备结构不合理时,五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不适宜担任现职时。同时,出现在机构变动尚未明确、书记到任不满半年或明确即将调动、领导职数已满且班子运行情况良好、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应当事先向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报告而没有报告等五种情况时,书记不能提出干部调整动议。动议时,书记只能提出调整的方向原则、选任标准、选拔范围、选拔方式,不指定具体人选。区委研究决定干部任免,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五次,一月内只能一次,每次新提拔干部不得超过30人。

2、明确五种方式,规范提名环节。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最主要的环节。为了切实规范提名行为,我们制定了《肃州区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暂行办法》,形成了“三个层次、五种方式”的干部提名机制,即分重要岗位、其他拟提拔岗位、平职交流岗位三个层次,采取民主推荐提名、组织推荐提名、领导举荐提名、干部自荐提名、公开竞争提名五

5 种方式进行分类综合提名。对乡镇党政正职、政府组成部门行政正职等重要岗位人选,区委每年召开一次全委会进行民主推荐,作为备用人选,根据需要择优使用;对其他拟提拔岗位人选,由各级党组织、区级领导干部、各乡镇、社区、区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署名推荐,符合条件的干部也可自荐。对平职交流干部,由组织部根据班子建设要求和干部情况直接提名;对空缺岗位数量较多,能够形成竞争的,尽可能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公开竞争提名,较好地保证的初始提名的广泛性。同时规定,书记提名推荐干部时,只能在后备干部中选择,提名时须书面署名推荐,提出的人选民主推荐得票率达不到50%的,不列为考察对象,同时积极支持组织部独立开展干部提名工作。

3、建立三项制度,规范推荐考察环节。推荐考察是正确识人用人的主要依据。针对干部考察中普遍存在的公正性、广泛性、真实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我们在认真落实好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四个必经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项制度,即民意调查制度、走访了解“生活圈社交圈”制度、不良行为单项否决制度。在公选和差额选拔过程中,我们还科学设定考察要素,对民主推荐、民意调查、个别座谈、走访了解、考察组评价以及年度考核、受表彰奖励情况全部按不同权重进行量化赋分,以得分确定考察对象排位。为保证组织部门独立开展考察工作,我们提出,考察对象应由组织部门按照规定程序集体研究确定,书记不直接提出考察对象,并给予组织部门充足的时间,支持组织部门按照考察工作规程开展考察工作。同时,书记要尊重考

6 察组意见,不渗透个人意志,切实提高了组织考察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把握三个层次,规范酝酿环节。广泛酝酿沟通是扩大选人用人民主的基础。我们规定,对组织部门确定的初步任免方案,在常委会讨论之前,首先,对拟任人选全部书面征求纪检、计生、审计等部门及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协助把关。其次,由组织部负责人对拟任人选与区委、政府分管领导、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及有关方面沟通,书记一般不直接沟通。最后,在常委会前召开由书记、副书记、分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常委参加的区委书记议事会,对拟任人选进行充分酝酿。酝酿过程中,书记不临时提出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人选进行酝酿。

5、推行两项表决,规范讨论决定环节。会议决定是选人用人的决策环节。试点开始后,我们首先对区委常委会、全委会议事决策规则进行了修订完善,规定区委研究干部任免,必须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其中,乡镇党政正职和区委工作部门、政府组成部门正职拟任人选,由区委常委会研究提出建议人选,提交区委全委会表决;其他岗位拟任人选,提交区委常委会表决。表决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拟任人选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方可通过。同时,实行书记末位表态制,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书记不提前发言定调,并保证组织部门有足够时间介绍选拔情况及拟任人选的德才表现,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时间充分讨论酝酿,最后由书记集中归纳大家的意见,并发表个人看法,做出是否提交会议表决的决定,表决完毕后,由会

7 议主持人在表决结果汇总表上签字确认,切实提高了干部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三)采取四种方式,积极扩大干部选任民主 规范书记用人行为,主要是扩大民主性,解决“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为此,我们立足“四区一中心”建设和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的需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和做法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拓展选人渠道,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选、差额选任等四种方式,进一步扩大了选任领导干部的民主性。

1、扩大选人视野,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区委把公开选拔作为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项重要措施,明确提出每年公选干部要占到新提拔干部的50%以上,去今两年,先后对区委办副主任等49个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完备的公选操作规程,有效扩大了干部选任的民主程度,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此基础上,还制定出台了《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免管理暂行办法》、《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施细则》等制度,积极推行股级干部公开选拔、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新录用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调整补充人员全部实行公开考试选调的工作措施,有效增强了各级干部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2008年常委会调整干部4批192人,其中公开选拔干部43名,公选面占到新提拔干部的59.7%。从测评的情况来看,81%的全委会成员对采取公开选

8 拔方式最为满意。

2、注重激发活力,大力推行竞争上岗。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公检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试点工作,针对部分专业性较强、岗位设置较多的单位实际,修订完善了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提出40岁以下的干部原则上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走上领导岗位的要求,并对教育系统部分学校16个科级领导岗位进行竞争上岗,目前,正在对公检法系统121个中层领导干部在单位内部开展第四轮竞争上岗工作。公开竞争已经成为了广大干部的共识,不仅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而且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重视群众意愿,大力推行民主推选。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灵活性,我们积极借鉴村级组织公推直选的经验,对单位较大、专业性较强、符合选任条件人员较多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积极推行单位内部无记名投票民主推选制度,对党组织负责人,采取党员公开推荐、群众公开推荐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直接选举的办法进行选拔,让党员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推选“当家人”。试点工作以来,我们先后对市二院党总支书记进行了公推直选,对2名副院长进行了民主推选,充分保障了干部群众的参与权和选择权。

4、采取五步差额,积极推行差额选任。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差额选任领导干部试点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了《肃州区差额选任领导干部工作暂行办法》,并先后在两批干部调整中,对市一中校长、泉湖乡乡长等12个科级岗位,

9 采取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五步差额的办法进行了全程差额选拔,其中对泉湖乡乡长职位还在区委全委会上进行了差额票决。具体工作中,一是拓展提名渠道,提高初始提名广泛性。选拔时,首先公开选拔职位和条件,由区委委员、区级领导以及选拔职位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初始提名。对从系统内部选拔的专业性岗位,召开系统干部大会民主推荐初始提名人选,保证了初始提名的广泛性。二是充分体现竞争,保证选拔环境平等化。在选拔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不三只要”,即不事先划定选拔范围,不事先确定差额额度,不事先圈定拟任人选,只要提名人选符合岗位条件,只要民主推荐得票过半,只要不超过最大额度范围,就尽可能地确定进入下一环节,力求使每个环节都产生差额,形成了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增强了差额选任的公信度。三是完善三会制度,保证决策过程规范化。为了真正把最优秀、适岗性最强的干部选拔出来,我们明确规定,差额选任各环节有关重大事项,均要提交三个层次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即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决定正式提名人选、组织考察人选、差额酝酿人选;区委书记议事会研究决定差额选任方案和差额拟任人选;区委常委会或全委会票决确定正式任职人选。如在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11个科级领导岗位差额选任中,专门召开2次区委常委会议、1次区委书记议事会、3次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对相关事项进行了研究确定。四是积极探索研究,着力破解难点问题。在适用范围上,为避免差额人选难以平等比较的问题,故其适用范围以新提拔干部为主。在干部联动问题上,如出现需要联动配备的情况时,可

10 根据差额人选的现实表现、个人特长,提前确定配备预案,待正式人选确定后,对形成的空缺岗位进行研究配备。在落选人员使用上,积极建立落选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对条件成熟的落选干部直接列入后备干部库进行培养,并优先提拔使用。按照这一机制,近期我们已对4名落选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既解决了人心浮动的问题,又促使形成了良好用人导向。在考察对象量化比较问题上,引入了中组部智能化干部考察信息管理平台,采取填写机读卡的形式,对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情况进行数量线性分析,分岗位形成线型分析图,使考察对象各方面情况做到了直观明了,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四)落实四项制度,加强干部选任全程监督 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把上级监督、群众监督和党内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各环节的全程监督机制,相继研究制定了《肃州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行办法》、《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等八项制度,力争从源头上杜绝和预防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1、积极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为进一步掌握干部群众对全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度,强化干部选任监督,研究制定了《肃州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规定区委书记每年要代表常委会向全委(扩大)会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对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议测评,对被选拔任用干部的胜任度进行评议

11 测评。评议测评结果作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检验和印证,对测评结果较差的,分层次追究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责任主体的责任,并对测评对象进行组织处理。为了切实检验办法的可行性,我们在试行的基础上,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区委全委会上进行了实施。经测评,全委会成员对全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0.5%,没有不满意票;对49名干部的胜任度测评,胜任票得票数最低的为79.5%,最高的为95.2%,胜任和基本胜任最低的为97.4%,64.2%的被测评干部均达到了100%。

2、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对干部选拔过程中提名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决定、任前公示等关键环节的执行情况以及出现的一些重要情况,采取“一岗一表,一事一记”的办法进行全程记实,并由责任人进行签字确认,明确了责任主体,以有效防止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履行程序、简化程序、变通程序等现象的发生,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研究制定了《肃州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对因提名不当、推荐不准、考察不实、决策失察等原因造成用人失误的,将逐环节严肃追究提名人、推荐人、考察人以及决策者等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为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保证。

3、科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建立了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责任书、项目考核“三

12 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引入中组部智能化干部考察管理信息平台量化处理考核数据,将考核结果作为动议调整干部的重要依据。去今两年,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先后对排位居后的22个领导班子、30名科级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7个领导班子、5名乡镇正职、8名副职进行了组织调整,形成了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4、建立干部选任信息公开制度。我们在积极推行干部推荐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三项信息公开制度,即空缺岗位公开制度,定期发布领导岗位空缺情况;拟选任职位公开制度,对确定进行差额选拔的职位,提前发布公告,公开选拔职位及条件资格;推荐考察结果适度公开制度,对推荐考察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向推荐考察对象适当反馈。试点工作以来,先后对清理出的84个空缺领导岗位向全体区委委员、区级领导进行了公开,对确定的55个拟选拔岗位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在选拔过程中,对推荐考察情况适当向考察人选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适当通报,并向考察对象本人进行了适当反馈,有效保障了干部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到了全程阳光操作。

三、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书记及时参加了省上组织的考察活动,先后召开三次区委常委会传达学习省市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研究部署试点工作,统一了常委会一班人和广大干部的思想,提高了认识。及时召开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安排

13 部署,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开辟专栏、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及《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性文件精神,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增强了参与试点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先后在《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酒泉日报》、酒泉电视台等媒体上稿30多篇(条),为试点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

2、加强领导,注重调研。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上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试点工作,明确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以及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区委书记负总责、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各司其职、共同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为试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为保证试点工作有的放矢,区委抽调熟悉组织工作的同志组成调研组,深入有关乡镇、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区干部工作现状,掌握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意见建议,找准了目前我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开展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

3、科学定位,理清思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照试点工作目标,深入研究,明确了试点工作的定位,形成了以“围绕两条主线、抓住三个着力点、突出四个重点、实现五个目标”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总体思路(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14 围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两条主线,抓住公开、民主、规范三个着力点,突出明确用人权责、扩大选任民主、规范选任程序、完善监督机制四个重点,努力实现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明显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对选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书记自身修养和思想素质明显提高的目标),并从我区实际出发,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明确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和方法步骤,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操作依据。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如干部选拔责任追究制度还难以操作,在建立干部监督长效机制方面还有欠缺。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认真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省、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探索研究,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拓宽干部选任渠道,促进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区改革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一是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对现已形成的制度机制,强化实践检验,对操作性不强的及时加以修订完善,对尚存在制度盲区的及时研究制定,努力形成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进一步强化探索创新。根据新形势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公信度,努力选拔培养一批能够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队伍。三是进一步落实好监督制度。加强领导

15 干部日常管理和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干部监督措施,大力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环境,促进干部工作由“选得准”向“用得好”转变。

推荐第5篇:基层试点工作总结

人文学院关于实施基层团组织建设

和基层试点工作的总结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落实团中央十六届二中全会的部署,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组织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方式方法和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新途径。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团省委《关于做好我省实施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校团委《关于做好青海师范大学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试点院系,根据校团委的具体要求,以及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我院特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团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建立了完整的组织以后,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也要随之产生。所以,院团总支也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人文学院团支部管理条例》,并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贯彻执行。

一、完善我院团组织的基本建设

重新统一我院团员的基本信息,完善我院29个团支部,890名团员的基本信息情况,并建立电子档案。各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切实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真正做到认真、负责。每一个团支部建立自己的QQ群,在群中相册、论坛中各位团员可以共同分享照片和进行交流。团总支可在各个群中发布通知、公布消息,使得团员的管理工作更加及时、到位。

另外,针对我院学生社团校对的实际情况,在院团总支的组织下,我院的十个社团也建立了各自的团支部。即“天风”文学社团支部、风采演讲社团支

部、“采薇”书画社团支部、“轮滑爱好者”协会团支部、“我们”戏剧社团支部、“社会工作者”协会团支部、秘书学社团支部、新闻学社团支部、“鹿鸣”诗社团支部以及“黑白”围棋学社团支部。因为社团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人员的招募,这样各个院系之间的人员就有交叉,通过社团和院系之间的交叉和重叠管理,这样既加强了管理的力度,也使得管理的范围更为广泛。

二、试点工作开展之前必要的准备活动

要切实地做好基础团组织建设的试点工作,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我院团员目前的基本现状,以便对症下药。为此,我院团总支,特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调查问卷活动。

通过全院师生的调查问卷情况,我们发现目前团员是现状不容乐观。具体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团员队伍渐渐“萎缩”,团员意识流失现象严重。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青团员,不清楚自己身上的职责。

2、青年思想状态低迷,主动靠近团组织的积极性不高。思想颓废低迷,可以说是整个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年的思想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价值观念、利益观念都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金钱替代了追求理想,追求享受替代了追求文明,致使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凝聚青年的团组织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一部分青年不再把加入团组织当做人生的至高荣誉。

3、团组织自身缺乏活力,无力吸引青年、凝聚青年。虽然如今的团学工作和学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真正走进学生生活的活动还是少之又少,有很多活动虽然开展了,但是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参与其中。而作为团员的大部分却被置之其外。

4、团干部的素质亟待提高。团干部是由班级自主选举出来的,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所以团干部素质不高也对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5、团组织的内部结构建设薄弱。既然是一个组织,就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之中。

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试点工作可按部就班地开展。

三、我院试点工作中的特色活动

(一)配合主题团日活动,开张一系列的团日建设活动。其中包括:

(1)主题班会活动: 08级社会工作六班、08级商务文秘二班、09级播音与主持三班等,都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歌颂祖国、歌颂梦想”主题演讲比赛,“品读经典 重温传统”集体诵读活动以及“阅兵式之我见”等主题班会活动。

(2)各团支部联谊活动:在“双节”之际,各团支部自发组织支部之间的联谊,如09级行政文秘二班和09级社工七班进行联谊晚会,院学生科贾国仓老师、团总支书记李积萍老师以及辅导员保静老师也参与其中,联谊晚会中气氛融洽,对于增进各团支部之间的交流与情感沟通有很大的作用。

(3)团干部培训:由于团干部选举的自发性,所以其素质问题也对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针对此问题,我院团总支特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团干部培训班。培训班在每周课余时间进行,主要邀请院领导,辅导员老师以及在团工作中有出色表现的学生代表进行授课。课程安排主要包括:团干部的思想结构建立、团干部的人际沟通、团干部的主要公文写作以及团干部如何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等,此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4)团干部交流座谈会:此次座谈会于2009年11月1日在文科教学楼600会议室召开。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每位团干部在工作中的经验心得进行交流,团干部也根据自己的切身工作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当今团工作

所面临的问题。此次座谈会对于我院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颂祖国六十华诞、建师大和谐校园”主题寝室建设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针对全院的团员。并发挥各位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本次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之久,主要针对各寝室的卫生状况,活动重点在于以“建国”为主题的手工艺品制作和床铺设计。利用“寝室”这一特殊的地域,将各位团员纳入到活动之中,力求改变个别活动覆盖面小、只有部分人员参与其中的局面。

(三)“壁报”活动和读报活动:以各团支部为单位,在班级的后墙壁开辟出一个壁报专栏,各支部团员进行自行设计,宣传主题以实事政治、大学生就业等团员感兴趣的内容为主。并在每周日的主题班会上,由各支部书记组织读报活动,力求摆脱传统读报活动中内容枯燥、主题性过强的弊端,而是由团支部成员自行选择,例如团员所注的时事政治、国内外敏感话题、新闻热点、甚至是一些娱乐方面的新闻,在大家所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每一次的讨论都十分激烈,各团员思想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并将一些沉迷于网络的青年拉回到课堂之中、也纳入到了班会的激烈讨论之列。

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有是有关于青年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在一点一点地探索,胆子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难题:

1、思想引导工作较乏味,活动开展有一定的限度,影响力有限。

2、团建工作与团员的专业结合程度不是很理想。

3、经过长期的沉寂,个别团支部建设的内动力不足,需要长时间地进行改善。

4、团建工作与大学生目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相脱离,也造成部门团员的积

极性减弱,如大学生就业问题等。

5、院系团建工作与学校团建甚至是团省委的团建工作有一定的脱节,配合程度不足。

成绩与问题并存,信心与难题同在。一个学期的团建工作,我们探索出新的思路与方法,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人文学院团总支

2010年1月

推荐第6篇:惠农试点工作总结

宕昌县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和永靖现场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县惠农政策落实工作,集中纠正和解决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惠农政策落实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惠农政策落实成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由我办牵头,从2010年12月开始在全县25个乡镇114个村开展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经过6个月的努力,全县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以现金发放的惠农政策39项,其中纳入“一折统”管理的17项,2010年全县有14228.942万元惠农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相当于全县每个农民直接增收496元。现将我们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政策宣传,在惠农政策宣传上有新的突破。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是群众对惠农政策有意见的主要原因,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注重创新宣传载体,突出宣传实效,采取以入户宣传为主,媒体、阵地宣传为辅的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开展一系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对惠农政策知晓率低的问题,做到了惠农政策宣传“政策不漏一项,宣讲不漏一户”,达到了农户“四知晓”的目标(即知晓惠农政策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知晓惠农政策具体项目,知晓自己家庭享受的惠农政策及标准,知晓惠农政策受益对象的确定原则和审批标准),全县农户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一是突出干部培训。针对干部对惠农政策知晓率低的问

1

题,我们把干部培训作为惠农政策宣传的前提,在县委党校村干部培训班上,共举办惠农政策知识讲座4次,参加440人次,试点乡村集中开展村社干部培训156次,让各级干部首先成为惠农政策的“明白人”。

二是突出入户宣传。坚持经常性入户宣传与集中入户宣传相结合,全县抽调千名干部,包社入户宣讲惠农政策,印制《宕昌县惠农政策宣传手册》、《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惠农政策资料袋各21000册(张),进行了入户宣传和发放,入户宣传率达到100%。南河乡、甘江头乡、兴化乡也同时印制了财政、民政、计生、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宣传资料,发放到村到户,进行了宣传,使群众对各项惠农政策的申请、审批、发放等流程一看便知,增强了工作透明度。

三是突出媒体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设了“惠农政策宣传专栏”,播放31次,在《宕昌新闻》节目开始前两分钟解读惠农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在南河乡、新城子乡、甘江头乡制作了专题片进行宣传。

四是突出阵地宣传。在每个村群众方便看到的地方设置了一面固定宣传栏,每个社设置一面固定黑板,分期分批宣传惠农政策,公开政策受益对象。各乡镇在公路沿线、集镇街道、社区等人员比较集中、人流量大的场所,刷写和张贴惠农政策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建成一批惠农政策宣传长廊和公示栏,使群众时时能看到惠农政策,处处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全面摸清底数,在建立完善基础档案资料上有新的突破。

我们感到如何把握群众的贫困程度,合理确定收益对

2

象,是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的难点所在,以往仅凭村干部的平时了解确定收益对象,依据不充分,对象确定不够准确,群众有意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学习永靖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农户收入情况,建立了《农户家庭基础档案》,有效地解决了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中不规范的问题。

一是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组织县、乡、村干部深入全县20628户农户,深入细致地开展生活状况调查和评估,从家庭人员构成、经济收入、生活支出、住房情况等方面情况,建立《农户家庭基础档案》,各村民主评议小组对全村农户经济情况进行评议公示,用具体的经济指标量化农户经济状况,识别出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目前,村、乡、民政局三级同步建立了《农户家庭基础档案》,一年一核查,一年一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为确定低保对象和落实扶贫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是统一标准,规范档案。针对乡、村两级档案资料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实际,县上统一制作了卡册表、电子档案和惠农各项制度,明确规定了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建档时间,并抽调业务骨干分片包干,指导各乡镇建立完善《民主评议会议记录》、《农户家庭基础档案》等九大类基础档案,各村建立完善了《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等七大类基础档案,便于工作落实和群众监督,各试点乡村集中对“一册明”、“一折统”运转情况进行了一次“回头看”,进一步规范《惠农财政补贴明白册》填写工作,每半年运转一次“一册明”,对惠农资金收益对象分类分村,对农户家庭基础档案、各项惠农政策收益对象花名册及有关评议公示记录等进行建档管理,进一步促进了

3

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信息同步,资源共享。全县25个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立了惠农政策电子档案,主要涉及惠农政策项目名称、工作流程、指标分配、享受户数和人数、标准、金额等内容,进一步方便了管理和查询,实现了惠农政策资源的互通共享和县直部门、乡镇、信用社网点、农户之间的有效对接,强化了惠农政策落实工作的管理,增强了业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三、突出公开透明,使农村低保对象确定工作有新的突破。

我们力求惠农政策落实的每个环节公开透明,让群众广泛参与,积极监督,避免“暗箱操作”、优亲厚友。因此,我们针对农村低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懒汉保”难核销、对象确定不准确等实际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积极探索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的新途径、新路子,有效地解决了惠农资金发放公平公正问题。

一是制定“四优先”、“四不准”政策,解决“人情保”的问题。根据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农村低保“四优先”、“四不准”政策(即四优先:优先考虑困难群众,优先考虑困难烈属和残困户,优先考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优先考虑在读和未就业大中专特困家庭;四不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不准享受低保,村干部及其家属不准享受低保,违法乱纪、不履行义务的不准享受低保,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准享受低保),各试点乡村认真开展了农村低保对象集中核查清理工作,对自查出低保对象落实不公等5个问题集中进行了整改完善,做到农村低保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4

共查出和纠正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485户1612人,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农村低保工作中积淀的突出问题。

二是突出民主评议,解决低保对象确定不准的问题。我们将民主评议作为确定农村低保对象的关键环节,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将范围扩大到村“两委”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包括妇女代表、贫困户代表、富裕户代表、计生户代表)等人员组成,每年调整一次,人数不少于30人,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确定低保对象时,严格按照村“两委”提议、村民评议小组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程序规范操作,评议结果报村委会在村、社同步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上报县民政局审批,并将审批后的低保对象在乡镇、村、社再次进行公示,做到“三级公示,三级定案”。村“两委”提议较好地起到了基层组织的组织引导作用,民主评议使低保对象由村干部确定转变为群众确定,扩大了民主,提高了准确率。通过建立档案、评议公示,使群众“争、跑、要”农村低保的现象少了,今年农村低保上访比去年同期下降30%。同时乡镇、村确定低保对象的难度和压力减少了,干部得以清白,群众得以明白,减少了基层矛盾,改善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是实行四类施保,解决以往施保均等化的问题。在全县开展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农村低保标准按照省、市要求,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平均补助水平由月均65元提高到72元,提标后的农村低保四类人员补助水平为:一类100元/人/月;二类73元/人/月;三类58元/人/月;四

5

类45元/人/月。共有农村低保户27392户68480人,其中一类11080人,二类11153人,三类21138人,四类25107人,通过四类施保,提高了标准,拉开了档次,杜绝了以往低保发放均等化的弊端,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四、完善工作机制,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方面有新的突破。

我们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整章建制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促使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地解决了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中责任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县上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宕昌县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委常委和其他县级干部联系乡镇抓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制度,县、乡镇、村层层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使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形成了上下有组织、纵横有联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格局。针对原来基层落实惠农政策的机构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和集中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缺乏衔接、效率不高,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在全县各乡镇设立了统一规范的惠农办公室,内设财政、民政、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咨询接访等5个窗口,具体由乡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财政、民政、合管办、计生等站所人员中整合,并配套完善了《惠民办公室工作职责》、《首问责任制度》、《接访登记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六种工作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

6

率。同时,在县农办设立了惠民办公室,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永明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惠农政策落实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二是资金落实机制。针对以往惠农资金发放不及时、程序不规范等实际问题,我们在全县推行惠农资金“一周到位”工作制,明确了各业务部门在资金落实每个环节的职责和办理时限要求,建立了财政和业务部门、乡镇惠民办、信用社紧密衔接、协调运转的资金落实工作机制,在资金到位前提前做好资金发放的基础性工作,从县财政收到上级资金拨入农户“一折统”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无拖延、无挤占、无挪用,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三是督促检查机制。为全面完成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有效防止惠农政策资金管理使用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县上成立了3个督查组,集中对25乡镇114个试点村的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两次督查指导,并分片召开了现场会,编发了4期通报,严格实行举报监督制,接到举报电话83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上门给予调查答复,通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召开评议大会,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涉及惠农政策的重大举报和投诉及时进行纠治,全面准确地衡量和评价惠农政策落实的成效。今年,共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20000余张,群众满意度达到96%。

四是责任追究机制。为确保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县上研究制定了《惠民资金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包社、谁负责,谁核

7

查、谁负责,谁督查、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明确规定对业务部门工作不到位、执行政策不力、惠农资金管理不严,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追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执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主管部门及帮扶单位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规定在试点工作结束后,仍有涉及惠农政策落实方面问题的,将严肃追究主管部门、乡镇和试点帮扶单位的责任。对试点工作突出的乡村、成效显著的部门,将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进行表彰奖励。督查组督查工作不到位,造成一定影响的,向县委、县政府说明情况。

五是考核测评机制。今年,县上将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列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的一项主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年初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终严格考核,层层兑现奖罚,并将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年度评定“好班子”和个人评定“优秀”的重要依据。

总结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1、领导重视是关键。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涉及各乡镇和多个部门,需要全县上下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惠农政策落实的好不好,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重视,常抓常议,层层靠实责任,强化工作力量,才能保证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

2、宣传到位是前提。宣传不到位、知晓率低是干部和群众对惠农政策了解不全面、工作有意见的主要原因。只有对干部进行有效的培训,首先让干部熟知政策、理解政策,才能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发放标准、审批程序等内容通过

8

干部原原本本地讲解给广大农民群众,得到群众的积极参与、理解、支持和监督,才有利于促进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规范化,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3、摸清底数是基础。通过认真细致地调查核算,全面摸清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收入情况,建立完善各类基础档案资料,便于管理、查询和监督检查,同时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群众的贫困程度,使原来主观衡量转变为具体量化,确定受益对象更加科学、合理、准确。

4、公开透明是核心。只有把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的决定权充分交到群众手中,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增强政策透明度,充分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抓好评议和公示两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才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5、基层组织是保证。基础组织在惠农政策落实中发挥着宣传引导、对象确定、组织落实的重要作用,受益对象、评议小组成员都由村“两委”酝酿提名,村“两委”成员是否怀有公心,公道办事,直接关系着惠农政策落实的公正公平。因此,在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中,要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强“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完善议事制度、扩大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6、长效机制是保障。惠农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最紧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长效机制作保障,以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程序促进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7、群众满意是目的。落实惠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

是让广大群众受益,我们在落实惠农政策中,把群众的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千方百计做到让群众满意,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总之,通过扎实有效的试点工作,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落实惠农政策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惠农政策落实中过去不公开、不公正的现在公开公正了,群众不满意的现在满意了,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强化了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民本意识,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乡镇职能和干部作风的转变,规范了基层各项工作,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试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政策落实有偏差,影响受益效果。我县有部分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土地撂荒的、土地承包权转让的、承包者没有耕种的仍然在享受种粮直补政策;在实施新农合医疗政策上,部分乡镇卫生院管理较差,医生素质较低,服务意识淡薄,重收费现象较突出,导致农民主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低保对象界定难,引发新的矛盾。少数群众收入情况很难完全界定。虽然我县出台了“四优先、四不准”的低保评定依据,并且低保户的确定经群众评议、公示等程序,总体上保证了低保落实的公平和准确。但实际操作中,农村低保户对象仍很难界定,因为在农村,家庭收入特别好的农户和特别差的特困户都是极少数,量大

10

面宽的是彼此相差不大的中间户,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户实际收入很难搞清楚,低保对象评给谁大家都感到不公,低保名额可能与少数村的实际贫困人数不一致。三是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和主体过多。我县属于国家贫困县,目前农民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要办的事很多,尽管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尤其在农田水利、农村交通、电力设施、人畜饮水、人居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为突出。此外,支农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分配涉及发改、财政、扶贫、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民政等多个部门,存在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渠道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四是部分项目要求多,基层工作难度大。部分惠农项目要求较多,资金安排不足,实施难度较大。如:粮食直补种粮面积难以核实,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引发矛盾;“能繁母猪”数量和界定核实困难;农村低保对象界定缺乏适用性强的评定标准等。五是操作程序繁杂,运行成本过高。由于惠农政策项目较多,资金到位时间又不统一,兑付期限又紧,补贴资金发放都要经过入户调查、测算面积、估算产量、村级张榜公示、乡复查汇总、乡镇张榜公示、上报分配方案、填底卡、银行制折、填明白册、数据录入、资料运转、资金发放等十多个程序。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来专门实施,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诸如设备购置费、培训费等费用。而这部分经费均完全由乡政府自行承担,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全县实际,在六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逐步建设涉农惠农信息服务平台。帮助乡村建立覆盖全县先进适用的惠农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营

11

造经济适用、管理规范、高效运行的农村信息化环境,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主要靠村支两委干部去落实。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都将影响惠农政策落实的效果,影响社会和谐。应制定预防村干部职务违法违纪的办法和印发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教育读本。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升村组干部的理论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宣传。落实惠农政策,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基础是要把各项惠农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把主要精神实质和操作程序向群众讲透彻,向村组干部讲清楚,做到家喻户晓,群众明白。要针对当前农村接受政策能力强的人群外出的现实,认真研究政策宣传的方式、方法,采取更加灵活,更加方便、快速的宣传形式,提高政策入户率。四是农村低保名额分配要科学化、评定规范化。目前,实行农村低保名额分配制度,上级分配多少名额,下一级政府将按照分配下来的名额再分配给各行政村。有些地区低保名额不平衡。因此,一部分贫困线以上的农户也获得了低保资金,有些群众也因此产生攀比心理,争抢低保名额,导致群众内部矛盾发生。建议低保资金发放工作,应从下而上,先由乡村按照本地区实际评选出本地区的低保人员,再由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发放低保资金。另外,建议低保人员评定程序更加完善,保障金额进一步提高。五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县监察、财政、审计、物价和惠农政策牵头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加大对惠农资金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要整合部门力量,深入乡镇明查暗防,有效预防和查处惠农政策实施中的挪用、套取、私分等违规违纪行为,提高

12

监督实效。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六是简化工作程序,改变补贴方式。充分利用乡镇惠民服务大厅,在不改变主管部门政策解释权、补贴对象认定权、补贴资金确定权、补贴程序审核权的前提下,将各类强农惠农补贴项目、标准、金额、领取时间、地点和方式,予以公示,做到家喻户晓,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以 “一折统”发放到户。在合作医疗报销方面,由于广大群众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要进一步简化报销手续、报销程序,缩短费用报销时间,切实缓解群众合作医疗报销难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薄弱环节,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水平。在下半年全面开展的17个乡镇222个村的惠农政策落实改革试点工作中,近一步规范惠农政策落实程序,坚持公开原则,全面实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各项惠农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工作机制,培育和抓好示范典型,积极创建惠农政策落实示范县,力争使一半以上的乡镇要达到永靖的水平。积极筹措资金,建设乡镇惠民大厅,提供便捷服务。

县委农工办 2011年8月1日

推荐第7篇:6S试点工作总结

6S管理工作总结

我们拆装炉岗位根据分厂安排,积极响应公司管理,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全体成员着手实施,并结合本岗位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工具和手段,以改善车间、办公区环境为突破口,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完善6S管理工作。在6S管理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厂部领导以各种形式对两车间实施6S管理推行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提出要求,明确目标。

由于分厂对6S管理工作做了详细的计划,加之前期动员与培训等工作做的及时而到位,职责范围划分的很明确,使得6S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一、整理、整顿

1、明确区分了物品要与不要的标准,清除了车间、仓库中的废品和废料,并对工具柜,仓库中的备品备件、零部件进行了归类整理,基本做到了分类摆放,标识清楚,取用方便的效果。

2、对操作室的格局重新进行了划分,使得部门中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

3、对现有文件进一步整理,规范了文件柜及文件盒上的标识、标签。

4、对车间现场进行了合理的布局,规划出消防通道、人行道、暂存区、长存区等,并划出区域界线,做出了明确标识。

二、清扫、清洁

集中清扫和自觉清扫,并加以制度保障。

1、集中清扫:对车间、仓库和办公区的墙壁、地面的灰尘、油污做了彻底清扫。车间内、办公室的玻璃擦拭光洁明亮。对车间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自觉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督促每位员工做到“工作间 1

隙勤清扫、上班之前小清扫、下班结束大清扫”,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坚持分工负责,每日进行检查、反馈,使生产现场和办公区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3、制度保障:为使车间环境能保持常态,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车间卫生执行标准,划分了详细的卫生责任区域,责任到人。班组内制定了《班组管理制度》,从环境卫生到设备保养全部责任到人,谁的责任区出了问题谁负责。另外更衣室的环境卫生也实行了轮流值日的制度,做到谁值日,谁管理,谁负责。

三、素养、安全

1、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展现员工的风采,我们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规范了员工的衣着、行为等规范,大大提升了车间员工的精神风貌。

2、为了确保办公室、车间的环境卫生,以提高素养,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我们制定出《6S管理实施细则》、《工具摆放规范》、《办公室物品摆放标准》等制度,做到用制度作保障、作约束,使6S管理工作长期执行下去。

3、进一步规范了线路的敷设,检查了设备的线路、接零接地、漏电保护及照明设施。

4、对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清洁,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5、明确标识了安全警示,安全标语,防火区域等等。

四、其他

为了宣传6S管理工作,车间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利用班前会及班后会积极宣讲6S的知识,使员工在思想上认识6S管理工作的内涵及意义。

经过几个月的前期试点工作,还原车间在6S管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车间、仓库是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取用方便。办公区域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文件资料取用方便,提高

了工作效率。员工思想稳定,出勤正常,行为规范。产品质量与效率大幅提高,安全态势良好。车间的环境更是焕然一新,崭新的指示牌,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在这几个月中,厂部领导亲历亲为,出谋划策,带头进行。员工们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加班延点按照6S工作计划稳步工作。还原车间人员就是在这样团结协作、理解支持、互融共进的团队精神,克服不利因素,群策群力,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感觉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车间的环境卫生还存在死角,有灰尘,有油污。手头的工具摆放错乱,不规范。车间的6S文化氛围还有待加强,员工的文化素质及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同时我们还意识到:

1、“6S”管理是一种要全体员工养成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工作的形式。所以其实是更重要的是在内心认识上的实施和认同,而不是行为上的服从和履行。因此,应做好知识普及和思想认识的宣传工作,不应流于形式。使“6S”最终变成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

2、“6S”管理应该由企业内的专人或专门的团队来负责领导实施。责、权、目标明确。更需要得到中层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得到有力的贯彻执行。

3、“6S”管理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应同自己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6S”是不断的改进、完善,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后就停止不前。应不断地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4、“6S”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有计划的分步骤推进实施。不易一股脑的全面铺开。应该在一些部门、班组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

5、“6S”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可能需要一两年,也可能需要三五年。所以不能急于求成,要求马上见到想要的效果。人的行为是逐渐养成的,不是一纸制度就可以改变的。

并且“6S”是连贯推行的,不是现在工作不忙就推行,等工作忙起来就把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应该按照推行实施计划,按部就班的连贯实施,不易中断。如果随意中断,就等于告诉大家我们搞得还是一种形式。

推荐第8篇:乡镇团委试点工作总结

开拓思路 不断创新探索城乡一体化团建新模式

随着梨园南部新城战略的实施,我镇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镇有20个村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旧村改造,77%的村民已经搬迁上楼,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基层团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近年来,梨园镇团委在团区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服务、创新、发展”为工作理念,以服务梨园南部新城建设为工作主线,结合地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和地区特色,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激发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凝聚城乡青年力量,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科学组团,整合基层团组织资源

根据我镇地区面积小、各基层团支部区位相近、团支部类型多(既有村级团支部,也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区团支部)团内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镇团委依据地域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推出了“基层团组织组团式运作”工作模式。把全镇32个团支部分为6组,六个委员各带一组,成为组团负责人,每一名团委委员主管组团内五到六名团干部,团委委员在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了科学组团、权责明晰,整合了基层团组织资源。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二、三项服务,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

镇团委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推动志愿服务日常化、制度化。一是服务公共事务。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结合“迎国庆、保平安”这一重点工作,组织安保志愿者深入到村队、社区义务巡逻;开展“平安迎国庆、绿色进新城”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并开展义务劳动,营造了迎国庆的良好氛围。二是服务弱势群体。对镇域内的孤、老、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青年志愿者与社区老干部结对子等活动。三是服务应急突发事件。组织各村队、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在辖区内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放《防控H1N1流感》专题片,集中宣传防控知识。

三、双措并举,实现团组织有效覆盖

2、针对我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社区居委会组建力度不断加大,社区青年在全镇青年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的实际,镇团委积极争取社区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建立社区青年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将团的工作有效延伸到各社区,做好社区青年的服务工作。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社区成立社区团支部,并直选社区团支部书记和社区青年联席会主席。

四、搭建平台,积极引导青年就业创业

2、建立“应届毕业生就业档案信息库”,及时掌握镇域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在各村、各社区发放调查表,采集2009年通州籍应届毕业生信息,通知他们及时登陆就业网站了解就业信息,并积极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力争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就业服务。

五、创新形式,组织开展特色活动

1、组织团干部参观考察镇主题公园、韩美林博物馆和镇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团干部对家乡的热爱,激发他们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2、举办梨园镇首届“颂科学发展、展青春风采”主题才艺展示大赛暨迎新年大学生村官联欢会活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团队精神的活动平台,同时挖掘才艺潜能,逐步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多才艺、深内涵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选拔出的文艺骨干和其他才艺能手,充实到镇团委的志愿者队伍中,并为带动我镇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农民技能致富发挥作用。

3、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日活动,组织各村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在机关报告厅观看电影《铁人》,并组织开展以“爱国爱家、岗位奉献”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

4、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推荐多才多艺的青年人参与到“五月鲜花”活动中,为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增添活力;推荐青年“和谐通州社区乒乓球赛”和镇羽毛球代表队,鼓励青年积极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推荐第9篇:乡镇团委试点工作总结

乡镇团委试点工作总结

开拓思路 不断创新探索城乡一体化团建新模式

随着梨园南部新城战略的实施,我镇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镇有20个村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旧村改造,77%的村民已经搬迁上楼,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基层团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近年来,梨园镇团委在团区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服务、创新、发展”为工作理念,以服务梨园南部新城建设为工作主线,结合地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和地区特色,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激发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凝聚城乡青年力量,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科学组团,整合基层团组织资源

根据我镇地区面积小、各基层团支部区位相近、团支部类型多(既有村级团支部,也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区团支部)团内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镇团委依据地域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推出了“基层团组织组团式运作”工作模式。把全镇32个团支部分为6组,六个委员各带一组,成为组团负责人,每一名团委委员主管组团内五到六名团干部,团委委员在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了科学组团、权责明晰,整合了基层团组织资源。

二、三项服务,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

镇团委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推动志愿服务日常化、制度化。一是服务公共事务。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结合“迎国庆、保平安”这一重点工

作,组织安保志愿者深入到村队、社区义务巡逻;开展“平安迎国庆、绿色进新城”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并开展义务劳动,营造了迎国庆的良好氛围。二是服务弱势群体。对镇域内的孤、老、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青年志愿者与社区老干部结对子等活动。三是服务应急突发事件。组织各村队、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在辖区内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放《防控H1N1流感》专题片,集中宣传防控知识。

三、双措并举,实现团组织有效覆盖

2、针对我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社区居委会组建力度不断加大,社区青年在全镇青年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的实际,镇团委积极争取社区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建立社区青年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将团的工作有效延伸到各社区,做好社区青年的服务工作。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社区成立社区

团支部,并直选社区团支部书记和社区青年联席会主席。

四、搭建平台,积极引导青年就业创业

2、建立“应届毕业生就业档案信息库”,及时掌握镇域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在各村、各社区发放调查表,采集2009年通州籍应届毕业生信息,通知他们及时登陆就业网站了解就业信息,并积极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力争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就业服务。

五、创新形式,组织开展特色活动

1、组织团干部参观考察镇主题公园、韩美林博物馆和镇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团干部对家乡的热爱,激发他们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2、举办梨园镇首届“颂科学发展、展青春风采”主题才艺展示大赛暨迎新年大学生村官联欢会活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团队精神的活

动平台,同时挖掘才艺潜能,逐步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多才艺、深内涵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选拔出的文艺骨干和其他才艺能手,充实到镇团委的志愿者队伍中,并为带动我镇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农民技能致富发挥作用。

3、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日活动,组织各村团支部书记、副书记在机关报告厅观看电影《铁人》,并组织开展以“爱国爱家、岗位奉献”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

4、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推荐多才多艺的青年人参与到“五月鲜花”活动中,为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增添活力;推荐青年“和谐通州社区乒乓球赛”和镇羽毛球代表队,鼓励青年积极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推荐第10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2007-12-08 10:41:2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2)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乡镇富余人员,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深入贯彻省第四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市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根据

税费改革工作方案的任务分解,编办作为税改工作的成员单位,主要承担撤并乡镇的协办任务和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主办任务,至2006年3月,各项工作已结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涉及编办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乡镇撤并任务情况:

根据《

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

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

复〔2005〕

号)及《

委、

人民政府关于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2005〕

号)文件精神,在2005年区划调整中,全区共撤销4个乡镇(

镇、

乡、

乡、

乡),其中

镇撤销后,新设立

2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全区共有

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精简10。涉及撤销的4个乡镇的所有机构全部撤销,所有人员按区划调整分流。第1文秘版权所有!

(二)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中共

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

机构改革的批复》( 复〔2002〕

号)文

件精神,结合

乡镇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构改革于2002年12月底结束,事业机构改革于2003年8月底结束。改革后,乡镇行政编制由

名减为

名,精简10,实有人员由

人减为

人,精简7;事业编制由

名减为

名,精简20,实有人数由

减为

名,精简16。上划整合后,乡镇事业机构由17个减为4个,精简76;乡镇行政机构由8-10个减为1-2个,精简80以上。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和规范机构设置,基本实现政企分开,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

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 发〔2004〕 =号)文件精神,结合

乡镇实际,在2005年10月,就2005年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了调研,就涉及改革方面的有关问题与各乡镇党政领导、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关于深化乡镇机

构改革实施方案”、“ 区乡镇、区级政府机构改革中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初稿,并征求了区直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区委常委会讨论审批通过并予实施。在实施中严格审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三定方案”,严格按照明确定位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综合设置的要求,合理设置党政机构,精简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改革至2006年3月已全部结束,改革后,乡镇党政机构由

年的12个减为3个,精简75,事业站所由

年的17个整合为7个,精简59;乡镇行政机构由

年的10个减为3个,精简70。

(三)乡镇行政事业站所整合情况:

2002年机构改革前,乡镇事业机构设置:党校、农经站、农科站、水管站、水产站、文化站、广播站、畜牧兽医站、成人技术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教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村规办、农机站、土地管理所、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共21

个。公安派出所、工商、法庭、税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

2002年机构改革,按照理顺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管理,精简压缩事业机构和人员的要求,设置综合性服务机构。乡镇事业机构除管理体制改革职能上划外,设置“三个中心两个所”,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国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服务性的事业单位,承担原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水管站的职能及企业办的部分职能;国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担原土地管理所、村规办的职能及企业办的部分职能;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承担原文化站、广播站、成人技校的职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承担原计生办的职能,仍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保留党校,其机构归并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保留林业站、司法所、卫生院、

中小学校,其机构上划区直主管部门管理。乡镇行政机构设置1-2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财经社会办公室。对原有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人大办公室、农业综合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教育办公室)和分设的小部门(民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老龄办公室等)全部撤销,并按职能划入相应办公室管理。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实行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第11篇: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总结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总结两篇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总结一

为认真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这项民生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八公山区积极稳妥推进这一利国利民惠及千家万户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局前一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20xx年8月7日,完成小麦参保面积10782.62亩、水稻保险参保面积1873.51亩,并于到8月3日前,将八公山区受灾小麦理赔资金340668.71元已通过“一折通”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能繁母猪保险正在宣传发动。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工作做法

1、政府积极引导,广泛宣传,提高农民风险意识。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为了发展好农业保险,关键要在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统筹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民的利益,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随着政策性农业政策的出台,财政补贴等手段的推行,农民可以实现低投保、高保障,切实保证惠农利民。然而,农民思想守旧、风险意识淡薄,使得国家的惠民政策在实施环节上困难重重。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在宣传动员上狠下功夫,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村通过组织宣讲会、动员会等措施,进一步引导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让更多的群众自愿、积极参保,进一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惠农政策,增强抗灾害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经济收入。

2、加强领导协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实施好农业保险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力保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组,建立系统完整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由分管领导抓政策、联村干部抓实施、村委干部抓落实”的层层责任制。区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确保任务的完成。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在看到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保险经办机构基层网络建设、队伍建设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业务办理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履行职责缺位与越位并存。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经办主体,基层力量不足、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客观原因面积少、保户多,宣传不到位。三是具体业务办理不规范。保险公司由于受条件限制在理赔方面查勘、定损、理赔不够严谨。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业保险工作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细化任务分配准则,制定更具执行力的保险任务;加强政企交流与合作,密切联系与监督保险机构出险、理赔等中间环节,全心合意为农民谋实惠。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总结二

xx年是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该项工作在xx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地促进我市农业生产和发展,特别是对震后灾区人民恢复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xx年我市承保了水稻、油菜、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四个农险品种,共有18个镇乡21万农户参保,收取保险费(含财政补贴)841.66万元,其中农户缴费188.68万元,占总保费的22%;中、省、市三级财政补贴652.98万元,占总保费的78%;全年赔款支出700.88万元,赔付率达到83%。与以往年度比较,20xx年,收取保费900万元,其中农户缴费239万元,各级财政补贴661万元;20xx年收取保费1270万元,其中农户缴费 142万元,各级财政补助1127万元,后来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灾区受灾农户缴纳的保险费由各级财政分别负担,农户得到极大的实惠。根据三年数据对比分析,保险数量两头均衡,中间起伏较大,说明农户尝到了农业保险的甜头,但又由于地震的因素,影响了下一年度的投保能力。现就我市20xx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了完整而且强有力的工作机构。

我市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挂帅,成立了以农办﹑财政局﹑农业局﹑畜牧局﹑人保财险公司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为保证农业保险顺利实施,全市21个镇乡还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保险推广站,组建了农险代办队伍,聘请了乡镇农业中心种殖业技术骨干和畜牧站养殖业技术骨干为乡级推广员,村组干部分工协助,进行农业保险的业务拓展和现场查勘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农险专项惠民政策进村入户。

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较多,覆盖面广,受益范围宽,政策性强,让广大农民朋友及时了解、认识、接受这项富民惠民的政策,必须切实做好宣传工作。今年我们积极与广播电视台联系,制作农险专题节目,考虑到农民朋友收看习惯,在合适的电视频道和时段滚动播出;同时结合抽样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到农村千家万户,摸清农村基层情况,从险种宣传,动员投保,到现场赔付,深入细致地宣传与报道政策性农业保险知识,使全市农民真正体会到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稳定农民收入、分担农业风险的惠农政策。

(三)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保证保费收缴和赔付方便及时。

我们按照被保险农作物的栽种面积和生猪存栏量,确定当年承保面,结合各个镇乡实际情况,落实保险品种的承保目标,承保签单方式实行“相对集中”原则,即以整乡、村为单位整体集中投保和承保,禁止接受成数投保、比例投保。细化保单签订程序和手续,在保费的收取上,财保绵竹支公司到各镇乡现场核实清单收取保费。在查勘理赔方面,由于农业保险的灾害事故涉及面广,发生频繁,如何及时查勘﹑准确理赔是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键。我们制定了全市的灾害理赔具体实施细则。在灾害理赔上,赔付与保费收取﹑与保险时段﹑与实地查勘的损失情况挂钩,做到灾害事件真实,灾害损失准确,查勘理赔及时。市、县二级公司都建立了赔案复查制度,进行抽查和自查。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同时对于所有的赔付案件进行公示和举报制度。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总结两篇]

第12篇:三学三强试点工作总结

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三学三强”试点工作总

根据省、市、县委组织部有关工作要求,我镇开展了“学党章党史,强党性;学政策理论,强素质;学实用技术,强技能”(简称“三学三强”)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加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提升党员形象和素质。自活动开展以来,仓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积极创新,切实完善培训制度,“三学三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一、“三学三强”试点工作总结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我镇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三学三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各村也成立了以村支书为中心,村干部与各村大学生村官共同组织的远程教育活动工作组。明确专门的经办人员,确保“三学三强”活动的顺利开展。

2、宣传引导,注重结合。我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试点工作。首先,我镇在明确了“三学三强”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动员大会,使我镇基层党员意识“三学三强”培训试点工作对他们思想与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并尽自己的所能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并适时召开“三学三强”活动交流会,不断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浓厚氛围。最

后是注重把该项试点活动和与远程教育有关的并期开展的一些活动相结合,如“双创双争”、“五个一”培训活动和“省市县示范站点”建设工作项结合。

3、系统学习,内容丰富。我镇以村为单位,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作用,通过播放新党章电视教材和党史教育专题片,并辅以村党支部书记领学,填写党章知识问答试卷、远程教育信息手机短信群发、记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帮助党员逐字逐句领会党章内涵。其次,积极完善学习制度,规定村党组织班子必须全部参加,每人每月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一篇;其他党员每月参与学习必须达到90%以上。一些青年党员在学习后也提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党的问题的讨论。在各村保证党员干部每月观看至少两次远程教育视频和至少一次的《共产党人》。我镇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学习实用技术和就业前培训,帮助广大党员广泛了解市场信息,理清发展思路,明晰致富门路,掌握实用技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不足

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知识的不同学习需求,他们各自都从远程教育培训中取得一些收获,但是,由于电脑网络是相对比较现代的东西,对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老党员干部来说还不是很熟。部分党员干部都不会使用,所以达不到“想学就学”的自主式学习。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1、在培训内容方面,可根据广大农村党员个性化需求设臵培训内容,

增强培训活动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培训实效,特别要加强电脑知识的培训。

2、注重突出学用结合,提供有效的实用信息和技术辅导,着力破解农村发展信息、技术缺乏的难题,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利用手机信息平台、远程教育、网络媒体、电视等信息化手段的优势,不断推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上互联网。

第13篇: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总结

兴宾区直党组织选举“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总结

自今年8年份以来,我委在区直教育总支的一幼、二幼,国税总支的国税分局、国税稽查局,农机总支的农机监理站、农机校,交通总支的航务所等七个事业单位党支部中试行了支部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工作,至今试点工作已经顺利结束,现将试点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区直工委从今年8月份开始筹备“公推直选”工作,制定工作试行方案,拟定试点单位对象,分成两个指导进行指导,要求总支配合做好指导工作。各试点单位领导重视,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动员布置、成立本单位公推直选工作领导小组,到制定工作方案、推荐办法、选举办法以及制作推荐票、选票等,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作了详尽的布置和安排,顺利地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为今后区直企事业党支部推行“公推直选”提供了经验借鉴。

二、“公推直选”的优点和不足

从试点的情况看,“公推直选”较之原来的选举程序,有优点,也有不足。

其优点是:

1、使党内选举更民主。特别是在提名推荐候选人过程中,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的方式,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推荐,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在候选人提名上的群众参与面,改变了已往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只由上届几个支委提名或上级党组织提名推荐的办法,让党员和群众参与推荐,使基层党组织班子人选的群众基础更牢固。

2、使党员的责任意识更强。党员直接参与推荐候选人,使党员的选举权利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推荐和选举过程中更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

3、使党支部的服务意识更强。由于是经党

1 员和群众代表推荐、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所以新的党支部班子明白只有更加努力地为广大党员、广大职工服务,才能得到广大党员和职工的信赖和认可,党支部的群众基础才能得以不断的巩固。

其缺点是:整个选举工作程序较之原来的选举程序更复杂,如多了一次会议,多了一个报告和批复的手续;行政开支负担更大,这在企业体现最为明显,因为现在企业中很多党员都是下岗自谋生路的,企业每召集党员回来开一次会,至少要付给党员一天或半天的伙食费,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三、意见建议

经综合利弊,我们认为在企事业党支部中推行“公推直选”还是可行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支部书记享有一定的待遇,人人都争着当,而“公推直选”使党内选举更民主,更能体现民意,当选的支部书记为了要坐稳这个位子,必会更加努力工作,多为职工办事,促进企业稳定与发展。

从试点工作看,我们认为在区直机关单位党支部中推行“公推直选”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暂时不考虑在机关支部中推行,这主要基于以下顾虑:机关中的党支部书记按组织工作要求,原则上应由现任单位的党员行政主要领导担任,而事实上很多单位主要领导都把支部书记这个职务当作是一种负担,都想推让,如果采取公推直选,难免会有些领导借此推脱这个“负担”,不利于今后支部工作的开展。

兴宾区直工委“公推直选”工作指导组

2008年12月10日

第14篇:莆田市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莆田市2011年度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1‟83号)安排,我市共承担有8个方面27个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涉及4个县区、1所高校、15个学校(单位),一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抓好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今年5月11日,我市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杨根生书记和梁建勇市长都在会上提出要注重教育改革创新,强调要以薄弱环节和重要领域建设为重点,提出了我市八大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和九大类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部重点领域。市领导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研究制定方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扎实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要以项目为载体,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落实举措、加快推进,力争5年初见成效、10年面貌根本改变;对改革试点项目,要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大胆探索;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调研,找准目标,系统推进;要加强分类指导,动态调控、推广典型,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积累经验。

二、建立工作机制。我市成立了莆田市教育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张丽冰副市长担任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柯金国副秘书长以及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台办、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外经贸局、市公务员局、市数字办、团市委、市科协、市法制办等十几个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局长姚志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各科室(办)负责人组成,并确定了市教改办联络员。

三、明确职责分工。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我局制定了《莆田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及局内相关科室职责分工的通知》(莆教[2011]改2号),根据市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九大类改革试点任务,成立九个试点工作小组,由牵头科室和配合科室相关人员组成,同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明确了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九个试点工作小组以及专家咨询指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各试点单位均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当任组长,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

四、认真组织实施。我市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省—市—县(区)—校”分级

推进、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试点单位领导担任,并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目前,各项目单位已全部完成《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制定了各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科学规划,落实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各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印发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案。各学校积极开展普查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讨,组成一个个工作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规划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各试点单位利用暑假时间,加大对参与试点工作的教师培训,并对前一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试点方案,在新学期初组织实施。

五、取得一定成效。我市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部分试点项目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取得较好的成效。各试点项目的有关人员对试点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大部分试点项目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如莆田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案(试行)形成初稿;莆田第一中学教师已初步掌握各科的“导学自主”教学模式,并实践于课堂;南门学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仙游县加大职业教育惠民政策的宣传与实施,极大调动了农民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提高职业教育覆盖面;莆田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引企入校”,创建“工厂式”校内实训基地,并将“6S” 管理理念引进实训管理;在全市组织进行中考中招全等级模拟实验,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初中学校学生评价体系及高中招生方案;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已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流程;荔城区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自愿参加交流的教师逐渐增多,同时大力推进硬件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普惠性,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全区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六、存在问题及困难。经过努力,我市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试点项目工作进展不均衡,个别项目进展情况不理想,教育改革试点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参与改革试点的有关人员在思想上、知识上准备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2年,我局将进一步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为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完善教育改革试点信息报送制度,加强试点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管理,着重跟踪检查,做好阶段总结,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督促各试点单位实施改革工作。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15篇:(丁)人口普查试点工作总结

科尔沁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自治区级

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科尔沁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为积累人口普查组织实施工作经验,扎实推进全自治区人口普查工作,探索符合自治区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普查组织实施办法和质量控制措施,2010年7-8月,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组织开展了自治区级综合试点工作。在市、区、镇街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试点工作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点区域基本情况

科尔沁区是通辽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辖区面积2821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10个镇苏木,6个国营农牧林场,74个社区、296个行政村、38个嘎查、31个分场,11个系统管理单位,拥有近80万人口的县级区。此次自治区级试点以科尔沁区永清街道办事处水岸春城社区,红星街道办事处前双井子社区、后双井子村和钱家店镇张家窝堡村作为试点单位,对人口普查的全过程进行了一次演练。水岸春城社区是典型城区居委会,经济相对活跃,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前双井子社区位于市区东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后双井子村属近郊农村,张家窝堡村是典型远郊农村。试点单位的选择综合考虑到这四个社区(村)兼有酒店、高档住宅小区、单位宿舍、村民住宅和出

1 租屋,居住有较多的外来人口、外籍人士,试点的代表性强,同时又可以为正式普查提供借鉴。四个普查区共划分为43个普查小区,其中,水岸春城社区划分25个普查小区,前双井子社区划分8个普查小区,后双井子村划分4个普查小区,张家窝堡村划分6个普查小区。试点对象包括2010年7月23日晚居住在试点区域内的人口;户口在本社区,2010年7月23日晚未居住在试点区域内的人口。试点的标准时点为2010年7月24日零时。

二、试点过程及基本情况

(一)及时组建机构,加强组织领导。7月初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统计局,负责试点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同时永清街道办事处、红星街道办事处和钱家店镇政府也成立了试点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各项事宜,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宣传形式多样,营造良好氛围。市、区两级高度重视普查试点宣传工作,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撰写社区板报、搭建彩虹门、发放致普查对象一封公开信以及利用社区村委会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在通辽电视台“聚焦科尔沁”节目中,于每晚七点半以打字幕形式对人口普查进行宣传。水岸春城社区通过广播向社区居民宣传人口普查条例。四个普查区共制作宣传板报10块,悬挂横幅标语120余条,发放致普查户一封信5000份,租彩虹门5次进行宣传。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增强了市民的参与和配合意识,为

2 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严格“两员”选调,夯实普查基础。此次试点划分43个普查小区,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借调、招聘和培训工作细则》要求,需抽调普查员43名,指导员12名,共计55名。为了能集中一批高素质的普查员队伍,我们严把两员选调关,主要聘用暑期放假的教师、大学生村官及社区民生工作者为“两员”主力,7月10日前“两员”全部到位。7月16-17日在我区成功召开综合试点培训会议,抽调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市区普查办工作人员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自治区人口普查办五位领导利用两天时间对普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开展户口整顿,提供户籍资料。此次试点的户口整顿工作由公安系统垂直部署。7月8-13日,区公安局组织警力1500余人次,对四个试点区域进行了户口整顿,入户登记4220户,登记实有人口9077人,其中常口待定人员21人,应销未销人口48人,境外人员4人,暂住人口1326人,人户分离人数1546人,常住人口户口变更项目1619项。公安部门为这次试点整理加工了试点区域“户籍人口、外来人口以及港澳台和外籍人口信息”资料,并于7月15日上报至科尔沁区人普办。

(五)划分普查小区,做好清查摸底。在利用遥感影像绘制普查区图的基础上,对普查区图进行了普查小区的划分,按照80户左右住房单元为一个普查小区的原则,不对建筑物或独立院落进行拆分。7月18-22日进行了人口普

3 查的清查摸底工作,明确普查小区的地域范围及本小区内的建筑物。对每个建筑物内的住房单元进行绘制,标出建筑物编号和房屋编号。入户摸清房屋内的人口居住状况,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由于导出的普查小区图像不是很清晰,只能做为普查小区示意图,因此我们在清查摸底的同时手工绘制了普查小区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居民家中平时无人,所以普查员只能起早贪晚入户,编制出户主姓名底册、绘制普查小区图,通过清查摸底了解到本小区的现住人口数据及户籍人口状况。

(六)全面入户登记,抓住关键环节。正式入户调查是普查工作最关键的环节,此次试点从7月24开始,普查员利用户主姓名底册和手工绘制的普查小区图进行入户调查,到7月28日结束。入户过程中,充分利用物业公司、派出所的力量,确保了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入户登记环节,针对调查对象见面难的情况,普查员采取错时登记法,利用调查户早、晚的短暂空余时间进行登记,对于多次上门都找不到人、或者不让入户的情况,及时请派出所片警与调查户联系和沟通,协助入户登记。登记期间采取日报制,每天工作结束后,填报工作日志,小结当天工作进展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采取的措施等。第二天入户前,上交区普查办包点人员统一解答,区普查办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改进或调整工作安排,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展。四个普查区共登记各类住户4123户,12333人,其中普查时点居住人数为10503人,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数为1830人,出生70人,死亡28人。

(七)按时快速汇总,完成编码工作。7月29-30日,通过各普查小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自查、互查及议查后,再由区普查办人员对长表及短表进行了全面审查,对表中的错误及时更正。7月31日-8月1日进行了快速过录汇总。8月2-3日开展了编码员的培训和编码工作。为顺利完成普查表的编码工作,减少编码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问题,区人普办专门组织了4个普查区所有普查指导员进行编码业务培训,统一编码时间和要求,集中进行非专项编码。对编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大家讨论后再做出统一规定。最后由区普查办人员进行行业和职业的专项编码。

(八)开展质量验收,确保数据质量。按照人口普查方案要求,8月6日前完成了摸底、登记、复查、快速汇总、编码等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对摸底阶段的普查小区进行验收,特别检查小区内的建筑物是否遗漏,对户主姓名底册进行核对。对登记、复查阶段,我们对四个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抽两个小区,每个小区抽4张短表和1张长表,对居住人口,户在人不在的人口,出生、死亡人口进行了核实,检查长表抽样的正确性,对地址项是否完整进行了核实,对普查小区的户主姓名底册与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进行了对比。从总体上看,试点工作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

1、检验了我区人口普查方案的可行性,找到了普查实施方案及各项工作细则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达到了发现问题的预期目的;2.总结了一套符合我区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了积累经验的预期目的;3.通过试点,达到了锻炼队伍、培训骨干的预期目的,提高了各级人口普查

5 机构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搞好全自治区人口普查工作的信心。

三、普查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一)组织实施中的问题

1、“两员”选调人员多、难度大。本次试点所选聘的两员集中了所在居委会、村委会的绝大部分人力。张家窝堡村普查员招聘的是暑期放假教师及村委会人员。红星街道的两个普查区有一部分居(村)委会人员,有一部分是大学生村官。由于居委会人员少、任务重,水岸春城社区“两员”选调难度较大,此次试点主要抽调居委会人员、民生工作者、及就业局社保人员做为“两员”主力。正式普查的“两员”如何抽调,是一个将来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仅科尔沁区就要抽调4000名普查员和1000名普查指导员,一下抽调这么多人员,也是我们此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难点。我们认为可考虑聘用一些新毕业大学生或在当地退休教师、干部等纳入普查员队伍。同时普查指导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也决定普查质量,他指导普查员如何工作,怎样工作,帮助解决问题,所以选调普查指导员也是我们此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2、试点培训时间短,内容多。这次试点由于时间紧,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培训内容多,且培训后立即组织上门摸底和入户调查,试点人员没有时间消化所学内容,加上培训人数较多,听课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摸底和入户登记过程中,试点工作人员对一些普查指标的理解、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把握不够准

6 确。正式普查时,抽选的普查员人员多,素质不齐,学习理解能力不一致是必然的。要想使众多的普查员能够较好掌握人口普查登记的相关知识,培训的质量是必要条件。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正式培训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改进培训教材。尽量将理论和实例结合起来,增加对容易出错的指标的解释,说明对敏感性指标如何提问、特殊情况如何处理等内容。二是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分别培训。对普查指导员的培训重在讲清普查的组织和质量控制,对普查员的培训重在入户技巧和普查表准确填写。三是保证培训时间。授课后要留出讨论、提问时间,有条件的可增加摸拟练习或互访环节,增强培训效果;同时要控制培训人数,每场培训以不超过150人为宜,以免影响培训效果。

3、户口整顿工作是普查前期的重要工作。户口整顿工作是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通过户口整顿取得资料对普查的划区、绘图、摸底等工作均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但在实际普查期间,我们发现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资料中,姓名、地址等项目和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如果普查员不熟悉本社区人员变动情况,会加大普查的难度。此外,公安部门登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口径与人口普查登记的口径不统一,也造成了普查员在户籍资料整理比对时,耗费了很多人力和时间。这些都导致户口整顿资料应用到摸底和登记上的作用不明显。正式普查工作中,建议应重视户口整顿,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联系,配合做好户口整顿工作,减轻户口信息不完整、户口资料不准确给人口普查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人口普查登记提供参考资料。

4、宣传动员力度有待加强。普查试点中由于受时间和范围等条件限制,宣传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人口普查的社会氛围并没有完全形成,部分群众对人口普查还存在误解,个别还存在不予配合的情况。人口普查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加强宣传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度是做好普查登记的必要基础。建议今后人口宣传工作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使各级领导能充分认识到开展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确保地方各级政府真正履行好组织实施普查的职责。二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广泛宣传普查政策、要求和意义,打消普查对象的思想顾虑,引导广大群众依法配合普查,如实申报普查项目。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逐步升温人口普查的宣传攻势,做好面上的宣传。三是加强对各有关部门的宣传,着重讲明人口普查对各部门工作的促进作用,强调协作精神,强化配合意识,做好“线”上的宣传。四是充分发挥街(镇)、居(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和物业管理部门的作用,通过他们做好各单位、各部门、各社区、各住宅小区“点”上的宣传动员工作,让人口普查家喻户晓,形成人人知道普查、家家配合普查的良好氛围。

(二)普查业务技术问题

1、反复上门,部分住户产生抵触情绪。由于在入户摸底之前,进行一次户口整顿,正式登记再入户,存在短期内一次普查重复入户3次现象,且试点的摸底和入户登记时间只相隔两天,居民对普查员短时间内重复上门表现不耐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配合普查的主动性下降。正式

8 普查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讲清人口普查上门的次数、时间,需要群众配合或提供的资料,普查员在上门摸底时也要做好普查正式登记的时间预约。二是充分动员社区民警、出租屋协管员、治安联防员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处有关人员陪同普查员入户,增强居民信任感。三是对户在人在且短期内无搬迁意向的本普查小区户籍户在摸底的同时即进行预登记,既可减少因反复上门导致居民户的抵触和不配合,也可减轻正式普查时入户登记的工作量,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好对流动人员和特殊人群的登记工作,确保普查登记质量。

2、清查摸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清查摸底是人口普查最重要的工作,决定了正式登记的质量。如果摸底工作做好,正式登记也相对容易些。在清查阶段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是户主姓名底册上有建筑物编号一栏,要给小区内所有建筑物编号,农村的建筑物编号是一个单独院落给一个建筑物编号,只要是一个房屋编号就是1,存在建筑物编号过多,而每个建筑物下面的房屋编号大多数是1情况,希望在今后培训和摸底时引起注意。二是农村中死亡人口未注销,由于各种原因未上户口的现象普遍存在,户口整顿之后这些问题便能得以解决。三是人户分离现象特别严重,情况也比较复杂。这也给我们此次普查增加了难度。四是一户多房现象也很多。存在一户住楼上楼下、对门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给房屋编号后要有一些技术处理。一个可做空房,给一个户编号。五是还有许多买房不常住的现象。想要在这里登记到这些人比较困难。我们只能将

9 这种情况有做空房处理。六是由于此次试点所选的红星是近郊,为了以后占地的问题,一家一人一个户口的现象较多,而普查员摸底时也按户口登,造成了本来是一户的家庭而登成了多户的现象。

3、登记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普查员入户询问不知如何说,没有技巧。由于此次试点抽调人员大多数了解本小区的情况,询问时有时带有诱导性、主动性。因为广大普查员不是专业人员,如何问,能把问题问清楚,应有一本普查员入户询问技巧的资料,以便于普查员入户。同时行业和职业比较难问,有的根本不知怎么填,有的填上了也不准确,如何填好此项,必须对行业、职业分类进行培训,也是培训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此次人口普查短表按户填报的指标有7项,按人填报的指标有12项,长表按户填报的指标有18项,按人填报的指标甚至达到28项,完成一户3口之家的短表登记,大约需要10分钟,如果完成一户3口之家的长表登记,所需时间至少30分钟。有部分居民对住房、收入、工作单位、生育状况等敏感性指标的回答存在戒备心理,不愿如实申报;长表调查内容过多,导致少数居民表现不耐烦,拒绝配合长表登记。正式普查过程中建议:一是加强对普查员询问技巧的培训;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三是对普查指标的解释要详细、准确。

4、自查、复查阶段发现的填报问题。通过对普查表的复查,几乎所有的普查员对随迁家属的概念不理解,只要是拆迁搬家,其余的成员都理解成随迁家属,这是此次填表时错误最多的。普查表中R

6、R7项中其他县市区的地址,

10 普查员有的问的不详细,对于直辖市不知如何填写的现象,既使填上了,也不正确。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有的填成来到本地的时间。有的还把五年前常住地写成籍贯的现象。对于长表中户在人不在的人,登记其工作时间、具体工作及后面内容很难写清。另外有些普查员不按流程进行,有提前落码的现象,写的一些数字码不规范,所以在正式登记一定要强调按工作流程进行。

5、普查员的合理分配。平均划分普查小区难度较大,而且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个普查员的方式,很难完成任务。建议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负责2-3个普查小区的工作方式,这样内部就可以更好的合理安排,既可以相互合作,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普查员中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普查员互相配合,可以互相商量普查表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达到互审的目的,同时也为了普查员的安全起见。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日

第16篇:乡镇换届试点工作总结

乡镇换届试点工作总结

全省乡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庆阳市按照\"突出科学发展一个主题,抓好形成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两件大事,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举措,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基层组织、激发队伍活力四项目标\"的工作思路,严格政策,规范操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乡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乡镇换届试点工作总结。目前,已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任务。主要做法是:

一、超前谋划,精心安排部署。从今年3月份开始,把乡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考虑乡镇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分布、班子现状等因素,从全市116个乡镇中,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14个乡镇作为试点单位。研究制订《全市乡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大学生\"村官\"、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的选配,明确要求全市

一、二类乡镇原则上要有大学生村官进党委委员,每个县区至少有2名以上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每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应配备1名30岁以下的干部和1名女干部,在一个县(区)范围内,乡镇党政正职中至少应各配备1名女干部,为年轻干部和女干部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基矗

二、广泛宣传,夯实工作基矗坚持把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贯穿乡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始终,围绕开展\"八个一\" 活动(开展一次专题学习、开办一个专栏、举办一次业务培训会、印制一份致全体党员干部的公开信、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开展一次公开承诺活动、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组织一次答题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工作总结《乡镇换届试点工作总结》。5月中旬,\"中央媒体庆阳行\"记者对我市市县乡换届工作进行了集中采访。市委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和老干部工作情况通报会,向相关媒体、离退休老干部通报了换届工作进展情况。同时,编印发放相关宣传资料5000多份,扩大了宣传面,增强了换届工作透明度。

三、深入调研,加强统筹协调。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百名组织部长进千乡\"活动,组建试点工作指导组14个,重点对大学生村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三方面\"干部和需要交流干部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统筹人事安排奠定了基矗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采取主动约谈、登门访谈、集中座谈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同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市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投入专项经费240万元,保障乡镇换届工作顺利开展。统筹推进人大换届试点工作,举办了全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暨乡镇人大换届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业务培训。

四、深化改革,探索实践经验。一是开展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党委委员或进入领导班子试点。立足于巩固庆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基础,着眼于培养各级党政后备干部,8个试点乡镇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其中4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开竞争性选拔的方式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二是开展扩大党内民-主试点。严格代表资格条件,优化代表结构组成,9个符合召开党代会要求的乡镇分别采取\"两推一选\" \"三推一选\"等方式产生党代表。三是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普遍推行了换届领导班子考察全额定向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选举。4个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在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竞职演讲;4个乡镇以公开选拔方式选拔领导班子成员;3个乡镇对党政正职提名人选进行\"双推差选一票决\",创新了干部选拔方式,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五、严肃纪律,确保风清气正。坚持把严肃纪律、加强监督作为搞好换届工作的有力保障,邀请正在庆阳市巡视的省委第三巡视组把换届工作作为巡视重点。实行12380举报电话专人值守、查核专办和限时办结制度,构建起信访、举报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监督平台。充分发挥市委组织部部风监督员、市纪委纪检监察员的作用,邀请参与换届纪律监督。开展了县(区)、乡镇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执行严肃换届纪律承诺制度,共签订承诺书270多份。向社会公开了市、县(区)委组织部长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17篇: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总结

****区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省委关于做好2006年乡镇换届工作的通知》和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委研究决定在****镇先行进行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试点,为全区其他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提供经验。经过各方共同努力,2006年4月26日,

中共****镇第十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并成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镇党委和纪委班子,圆满完成了我区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现将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不仅关系到****镇党委、纪委班子的平稳过度,为****今后五年发展奠定基础,还关系到为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积累新经验,推进全区第三季度开展的整个面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为此,区委对换届选举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俞流传,区委副书记顾汤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蓝跃军等区委领导都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到关键环节,区委领导亲自到****指导工作,解决困难。区委组织部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上级组织部门、相关部门单位和****镇党委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方案。

2、健全机构。为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区委成立了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指导组,由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能同志任组长,抽调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同志为指导组成员,着重抓好党代表的产生、候选人的产生以及组织好大会三个关键环节,严把程序关、结构关、素质关、职数关、计生和综合治理关等“五关”。****镇党委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也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同志任副组长,全体党委委员为成员,并成立了办事机构,负责换届选举的日常工作。各党支部也专门成立了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各个程序都有人负责。

3、规范程序。****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从2006年4月10日开始,共分为组织准备、代表选举、召开党代会和总结等四个阶段进行,区委组织部在试点工作方案中对各个阶段的时间、程序和任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始终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定选拔使用干部,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选好党代表、开好党代会,确保换届选举的各道程序和每个环节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4、完善制度。加强党委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镇党员代表大会代表活动制度的决定》,通过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代表视察制度、重大决策征询代表意见制度、重大情况通报制度等四项规章制度,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党代表活动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发挥党代表作用。党委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党委议事规则,明确了镇党委议事的原则要求、议事内容、议事程序和议事纪律等,为贯彻“集体领导、个人分工”原则,保证镇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镇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党委自身规范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5、严肃纪律。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及时转发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组[2006]11号),重申了换届选举工作中的“十个不准”的纪律要求。相关干部能够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中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二、几个创新

此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在党代表选举、党委委员候选人产生、党代会召开形式等三个重点环节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创新党代表的选举产生环节。选举好出席党代会的代表,是开好党代会、保证换届选举试点工作成功的重要基础。在此次试点工作中,首次采取了“两推两评一选”选举方式产生党代表,即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推荐,党员大会民主测评和支委会全面考评,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党代表。根据名额确定原则和名额分配办法,****镇23个党支部,431名正式党员通过“两推两评一选”选举方式产生的49名党代表,不仅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而且结构优化、合理,其中女代表14名,占28.6,镇村企事业单位干部代表25名,占51.02,占48.98,45周岁以下代表28名,占57.14,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代表22名,占44.9,符合省委提出的“乡镇、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党员干

第18篇:镇依法行政试点工作总结

zhen政„2009‟210号

镇2009年度依法行政试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依法行政试点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学用结合普法并举,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严格执法为核心,依法办事为目的,深入开展“法治临溪”建设活动,狠抓依法行政执法行为。努力做到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执法部门公正执法,基层民主自治,公民知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现将我镇2009年度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摆上位置

我镇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着力在领导上强化,在机制上优化,在力度上硬化: 一是坚持强化领导,完善领导抓依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情况,研究落实依法行政具体工作。

二是有机协调,优化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商讨对策措施,明确相关部门任务,并注重工作的统筹、协调与配合,力求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同动作、形成合力。

三是把握关键,硬化依法行政的推进机制。把推进全过程督查、工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对涉及依法行政的重大事项,按照项目化管理、序时化推进、合法化实施的要求,开展全过程跟踪督查,确保工作推进到位。机制的完善、领导的强化、合力的形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突出,全力推进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树立亲民政府、诚信政府、守法政府的新形象。

一是着力推进决策的科学民主化。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重大事项,坚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政府制定的文件,事先都履行必要的审核、签发、备案程序,必要时请法制部门审查把关,并适时提交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充分酝酿研究。同时对不规范的文件进行清理和废止。 二是着力推进行政行为规范化。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断推进行政行为规范化。第一,规范执行主体。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制度,坚持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办事,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第二,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亮证执法、全面落实执法事项告知制度,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申辩权、控申权,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行政执法的相关事项。第三,务求文明执法。把法律条文的钢性与执法过程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执法过程人性化要求,既注重严格执法,又注重认真释法,使法律精神让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遵循,从而避免执法过程中新矛盾的发生。

三是着力推进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化。不断完善公共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强化政府信息公开。首先,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实施上下联通、横向互通。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人民群众。其次,全方位拓展政务公开广度,对政务信息、科技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土地需求、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做到及时公开发布。

三、夯实基础,提升素质

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依法行政队伍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开展学法普法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坚持做到“三个着力”: 一是着力提升政府领导班子法治水平。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载体,定期组织学习,通过强化领导学法,提升了政府团队的法治水平。

二是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使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三是着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依法行政的优良环境,结合开展“法律六进”和科技、法律、文化“三下乡”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开展法制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和以案释法,使广大群众置身于浓厚的法治氛围之中,提高了全民法治意识,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2009年,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执法人员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的观念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不断开创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19篇:经济普查试点工作总结

统一认识 精心部署

高质量地完成经济综合试点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历时一个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在市、县两级经普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广大普查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攻坚克难,辛勤劳动,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

在此我谨代表**县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体普查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选定我县**镇**社区开展普查试点,这既使我县倍感荣幸,又觉任务艰巨。**县**镇**社区位于县城西部,与**市区相连,总面积3.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流动人口1.6万。辖区内经济类型比较齐全,特点突出,作为全市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单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试点调查,共登记辖区内个体经营户5018户(其中房屋出租户2306户),法人单位257个,产业活动单位共100个,省内法人单位附属产业活动单位20个。下面我就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两点:

一、做到两个到位,确保经济普查的顺利进行

第一,确保宣传到位。由于我们是进行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氛围,因此宣传发动工作至关重要。我县经普办充分利用试点动员大会大力宣传造势,在**社区繁华地段悬挂横幅100条、彩色汽球60个和拱门2个,配合**晚报、**电视台新闻频道、公共频道、**人民广播电台**之声进行了新闻采集和拍摄,使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普查员在上户进行单位清查时,携带市有关经济普查的文件和《致经济普查被调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公开信》,逐户进行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经济普查的理解,打消了普查对象的顾虑,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确保人员到位。普查员是采集数据的直接承担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普查数据的质量。对此,我县经普办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因事选人”的原则选拔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依据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熟悉情况、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统计基础知识的标准,从县统计局选出10名干部进行分组跟班督查和答疑;从**镇选调5名普查指导员,从社区干部、企业统计员中选出20名普查员,分成10个小组对全社区进行“地毯式”的清查。二是狠抓业务培训。8月18号,县经普查办就召集参加试点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开了碰头会,统一思想,对口分组,明确了经济普查试点的工作任务;8月19日,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孙铁如同志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试点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掌握了入户调查技巧和填表方法,基本上达到了普查试点工作的要求。

二、把握三个环节,落实经济普查试点的要求

在试点中,我县经普办对试点工作全程跟踪指导,切实把握好清查、填表、审核三个关键环节,每天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集中审表、集中处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推动了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把好清查关。为了做到单位清查不重不漏,一是按照《**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方案》的要求,根据社区的行政区划图,绘制了《普查区示意图》。二是在清查摸底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以《普查区示意图》为依据,按照“在地原则”横向到边、竖向到顶,采取“地毯式”清查办法,逐一进行登记。三是整理好单位名录底册,县经普办积极做好工商、税务、质监、编制、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其提供基本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名录,并核对清查结果,进行查遗补漏。

第二,把好填表关。在全面清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入户登记的办法,组织人力集中进行了普查表的登记。普查员根据清查摸底产生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户名册,挨门挨户逐一入户进行登记。在入户登记的过程中,面对个别被普查对象的不配合、不理解,我们普查员始终坚持依法普查、文明普查,注重沟通交流,耐心劝导和宣传,尽最大努力取得被普查对象的信任与支持。

第三,把好审核关。普查表登记后,普查表的审核就成了保证普查质量的关键一环,普查办在这一环节,对普查表式、填写情况、基本逻辑关系采取了层层审核的办法,即首先由小组指导员对本小组的普查表缺漏项进行审核,对于出现描述不清或代码不对等情况的清查表,由普查指导员电话咨询或上门核查,然后县经普办和**镇经普办相关负责人组织集中审核,再由市经普综合试点办公室审核把关,最后由县经普办人员运用省统计局开发的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汇总工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三、形成三点体会,推动经济普查的展开

在这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三点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重视,是经济普查试点取得成功的首要前提。经济普查是政府行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非常多,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经济普查难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市统计局局长和我县常务副县长亲临试点动员大会进行动员;试点期间,省、市经普办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对试点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县、乡镇经普办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等等。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给全体试点人员以极大的鼓舞,为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各级部门协调解决了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问题,为工作的

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普查人员无私奉献,是经济普查试点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次经济普查试点工作中,市、县经普办以及**镇、**社区工作人员和20多位普查员冒酷暑、战高温,晚上加班加点、双休日照常上班,使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普查各环节工作,压缩到20多天,先后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正是这些普查人员的付出,才得以使我们的试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

第三,严抓质量,是经济普查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控制关。从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清查摸底、发表登记、数据审核等阶段,都确定了责任人,确保人人都有责,关关有人把。一是严格执行《**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方案》。在试点中我们严格按试点方案进行,坚持规范操作,一步一个脚印。二是坚持试点的高标准。狠抓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具体实施,并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及时解决问题。紧紧围绕普查试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分析,积极探讨解决并及时小结,力争为全市下一步完善普查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四是质量监控贯穿全过程,努力把关键环节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今天以后,县经普办仍将坚持组织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深入调研分析,更好地衔接日常专业报表制度。

总之 ,通过这次试点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掌握了新的技能,为我县正式普查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锻炼了普查队伍,培养了一批普查业务骨干。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正式普查工作中,我县将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第20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农村税费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乡镇富余人员,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深入贯彻省第四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市xx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税费改革工作方案的任务分解,编办作为税改工作的成员单位,主要承担撤并乡镇的协办任务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主办任务,至xx年3月,各项工作已结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涉及编办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乡镇撤并任务情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复〔xx〕++号)及《++委、++人民政府关于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发〔xx〕++号)文件精神,在xx年区划调整中,全区共撤销4个乡镇(++镇、++乡、++乡、++乡),其中++镇撤销后,新设立++、++2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全区共有++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精简10%。涉及撤销的4个乡镇的所有机构全部撤销,所有人员按区划调整分流。

(二)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xx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发〔xx〕+=号)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在xx年10月,就xx年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了调研,就涉及改革方面的有关问题与各乡镇党政领导、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区乡镇、区级政府机构改革中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初稿,并征求了区直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区委常委会讨论审批通过并予实施。在实施中严格审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三定方案”,严格按照明确定位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综合设置的要求,合理设置党政机构,精简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改革至xx年3月已全部结束,改革后,乡镇党政机构由++年的12个减为3个,精简75%,事业站所由++年的17个整合为7个,精简59%;乡镇行政机构由++年的10个减为3个,精简70%。

(三)乡镇行政事业站所整合情况:

xx年机构改革前,乡镇事业机构设置:党校、农经站、农科站、水管站、水产站、文化站、广播站、畜牧兽医站、成人技术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教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村规办、农机站、土地管理所、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共21个。公安派出所、工商、法庭、税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

xx年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整合乡镇事业站所。事业机构设置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村镇(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党工委)党校,简称“一校一站四中心”,在++、++两个乡设海事所,++、++两个办事处设计划财政管理所。“一校一站四中心”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海事所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农业服务中心包括原(xx年前)农经站、农科站、水产站、水管站、农机站职能,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文化服务中心包括原文化站、广播站职能,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包括原村规办、路政管理职能。乡镇行政机构设置3个综合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科学技术办公室)。

试点工作总结
《试点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