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8 18:03:17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 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舟山渔场 。

3、我国共有 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 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 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 135人 /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 /km2的 3倍多。

6、我国以 黑河—腾冲 为界, 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

7、我国有 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 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 大杂居,小聚居 ”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自西向东:

一、

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 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 水能宝库 ” 和 “黄金水道 ”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 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 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400mm 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 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从时间分配看, 夏季 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 ;从空间分配看,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 兴建水库 可以有 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跨流域调水 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 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 “先行 官”。

24、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 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统称农业。 农业 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基础产业 。农作物包括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 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 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8、工业 是国民经济的 主导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高新技术产业 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 龙头 ”的产业, 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高新技 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销售收入中, 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 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 大分散,小集中 的分布特点。 秦岭—淮河一线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 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推荐第2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总结

八年级地理教学总结

2018年1月23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地理教学,一学期下来,我收获颇丰,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得失,总结如下:

一、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

二、具体工作总结

1、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八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地理第一至四单元。包括“居民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等。我希望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自觉落实教学常规

(1)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上。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课堂学习实效。训练题力求让学生当堂完成,对突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八年级上册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2)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我是第一次担任地理教学,所以对教材的掌握也不是很到位,在教法和学法上还有待于更一步的提高 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今后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推荐第3篇: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维吾尔**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

(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 骨架 )。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 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 南北温差大),夏季( 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50 ℃ )。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20 ℃ )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最热的地方( **的吐鲁番 )。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 )、( 暖温带 )、( 亚热带 )、( 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火烧寮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干旱 )。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 半湿润)、(干旱)、和( 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 湿润 )、( 半湿润 )为主,西北部以( 干旱)、(半干旱 )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和( 季风气候显著 )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 )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地 )气候。

第三节河流

1、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大多数河流自( 西 )向( 东 )流,最后注入( 太平洋 )。

2、在**北部,(额尔齐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河 )。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运河 ),全长( 1800 )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全长( 6300千米 ),是我国长度(最长 )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 最广 )的河流,还是我国( 水量 )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 水能宝库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 黄金水道 )。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 川江 )和“九曲回肠”的( 荆江)。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 ),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 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平原和( 河套 )平原。

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 地上河 )。

14、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 河口 )、( 桃花峪 )。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 )、( 湖口 ) 。

第四节自然灾害

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 地震 )、(滑坡 )、( 泥石流 )等灾害。

5、( 山区 )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6、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复杂多样 ),自然灾害( 种类 )多、(分布 )广。

7、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8、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地区 )。

9、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南方地区 )。

10、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 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 自然资源 )。

2、自然资源分为( 可再生资源 )和( 非可再生资源 )。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 可再生资源 )。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 非可再生资源 )。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 )为主。( 林地 )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 )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 )、(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 )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6、我国的( 节水标志 )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交通运输

1、人们把( 交通运输 )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 )运输、( 铁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 铁路运输 )运输。

4、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 )干线和( 东西 )干线两大组。

5、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京包---包兰线 )、( 陇海----兰新线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6、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7、青藏线东起(西宁),西至( 拉萨 )。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

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牧区)。

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第三节工业

1、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6、我国的四大工业区(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7、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7倍)多。

8、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9、我国的硅谷是(中关村)。光谷是湖北武汉

1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推荐第4篇:高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

3、

4、5月为春季,

6、

7、8为夏季,

9、

10、11为秋季,

12、

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推荐第5篇: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③以赤道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二者差别: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 3.气温及其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

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各主要宗教建筑名称: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聚落发展: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

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 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

10、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④自然资源丰富;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

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 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1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1.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汉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分别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是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的不稳定。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推荐第6篇: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 上册

第一章

1、中国位于亚洲的,太平洋的;东西的半球,南北的半球,所处的温度带以为主,南部一小部分位于,没有带,是一个海陆的国家。

2、我国陆地面积是,仅次于、两国,居第位。

3、陆上疆界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大陆海岸线北起省,南至省区。有个临海的省级行政区。

4、我国东部的海区自北向南依次是、、、我国两大内海是、。位置最南的岛屿是,

在海区,纬度。

5、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最南端是。最西端。最东端在;东西跨经

度度,跨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

6、我国东部海区跨的纬度接近度。我国第一大盐场是,位于海的西岸,第一大渔场是,位于海区内;海区的油气田数量最多、鱼类产量最大。

7、我国有个陆上邻国,东部是,与我国、两省相邻;北部是、两国;西北部是、、三国;西部是、;西南部是、、;南部是、、。其中国土分两段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和。

8、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其中东部是、,距离山东半岛最近的是国家;东南部是,南部有、、。

9、我国领土东西长度,南北长度是。

10、同样是北京时间6点,乌苏里江的景象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的景象是,差异的原因。

11、2月份,黑龙江北部的景象是,海南岛的景象是,差异的原因是。

1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根据三级行政区域,写出你所在地的行政区划。

1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陆上邻国最多的是,跨经度最广的,跨纬度最广的;纬度最高的是,与国家陆上相邻。纬度最低的是;最先见到日出的,位置最偏西的是,大陆海岸线最长的,同时临渤海、黄海的和。四周临海的、;人口最多的,简称,民族种类最多的,简称是。

14、山东的邻省有、、、。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冬至日白昼最长的,最短的是;夏至日白昼最长的,最短的。

15、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个,其中省个,直辖市个,自治区个, 特别行政区有个。其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有、、,岛屿最多的是。

16、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关于人口的国策,实行

计划生育以来,每年人口还增加万,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我国的人口密度是,是世界平均密度的倍多。

17、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具体分界城市、。东部人口占%。我国人口省最多,简称;最少。人口密度省最高,省最低。有两个简称的省有(),(),(),(),()。

18、我国有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占% ,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400万的有9个。集体舞是族的,泼水节是族的,干栏式木楼是族,摔跤是族的,长鼓舞属于族的,三月三歌节属于族的,孔雀舞是族的。

19、我国少数民族有、信伊斯兰教,、信喇嘛教(属于教)。少数民族中马头琴属于族,冬不拉是族。

20、我国汉族的分布特点,少数民族分布在、、地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21、台湾岛的少数民族以族为主,海南岛的少数民族以为主。

第二章

1我国地形特征、、。西部以、、地形为主,东部以、地形为主。

2、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的海拔,地形类型以为主,第二级海拔,主要地形类型是、;第三级海拔,地形类型是。东部海区大陆架分布情况是:、海全部是大陆架,海大部分是,海一部分是。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带来降水;并使河流自向流,在阶梯交界处河流的落差,丰富。

4、我国最大的高原,海拔最高的高原,最平坦的高原,东部是草原,主要牲畜是、。最崎岖的高原,并有独特的地形,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地表形态是,最大的盆地,内有最大的沙漠,纬度最高的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内部没有沙漠的盆地。

5、我国最大的平原,

由、、三部分组成。太行山东侧的平原,又叫平原,地势最低的平原,称号“”、“”。

6、我国东部三大丘陵是、、。

7、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的一列是,中间的一列是,最南的一列是。南北走向的山脉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最西的有, 中间一列有,最东一列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8、大兴安岭的西侧地形区,东侧是;太行山西侧地形区,东侧,巫山西侧的地形区是,东侧是;横断山西侧的地形区是,东侧是,太行山是两省的界山;武夷山是两省的界山,西侧是,东侧是,巫山是两省的界山,西侧是,东侧是;祁连山是两省的界山,位于、两大高原之间。

9、天山北侧地形区,南侧是;昆仑山北侧地形区,南侧地形区。

10、我国各种地形中,比例最大的是。山区包括、、地形,占,山地占。山区的灾害有、、。山区发展、、优势大,但山区地面,,难度大。

11、我国贫困县主要在山区,具体在、、。

12、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影响因素、。一月份的0度等温线经过一线,冬季最冷的是。夏季气温特点,夏季气温最高是,称号;气温最低的是,原因。夏季青藏高原边缘、天山附近等温线比较密集,原因是。 夏季三大火炉是、、。

1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自北向南有、、、、五个带,一个区。

14、华北平原所处的温度带,塔里木盆地的温度带,准噶尔盆地温度带,山东省温度带。

15、中温带作物熟制是,暖温带熟制,亚热带作物熟制,热带作物熟制。暖温带主要水果,亚热带主要水果,热带主要水果。

16、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我国干湿地区

划分是根据、对比。湿润地区降水量是,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是,干旱地区降水量是;植被类型: 湿润地区是,半湿润地区是, 半干旱地区是,干旱地区是。

17、我国气候特征、、。冬季风发源地,性质,风向。夏季风发源地,性质,风向。其中,来自太平洋是风,来自印度洋是风。季风区是指受影响显著的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18、我国东部的降水大多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雨,在几个月集中分布。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在时间,伏旱是时间。你生活地区雨季的时间。

19、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气候差异很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20、我国气候类型有五种。我国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景观,是因为气

候。、、三省有天然大温室的称号。

21、秦岭—淮河一线与那些线重合。(至少6个)

22、我国外流区面积占,水量占,水源来自;内流区面积占,水量占,水源来自。外流河多流入洋,西南部的、流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流入北冰洋。在外流区的湖泊多是水湖,在内流区的湖泊多是湖。我国最大湖泊,就是水湖,最大淡水湖是,在省境内。

23、外流河汛期在夏季是因为,内流河汛期在夏季是因为。

24、西北干旱区的代表植物是。我国最长内流河,河水来源是。

25、我国有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全长,经过六个省区,经过5个水系。目前在、两省内仍是主要运输线。

26、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冬季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逐渐,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

27、黄河发源地,流入,流经的省区有9个,流经地形区、、、;流经地区、称为“”。中上游分界城市,位于省区内;中下游分界城市,在省区内,

28、黄河泥沙多来自中游的,原因。中游的支流有、,上游的支流有。 中游的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抬高,形成河。

29、黄河的忧患有、、、,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因素有。黄河忧患在上游是,中游是,下游是。治理黄河水患的措施,上游是, 中游是,下游是。

30、黄河的凌汛现象发生在、、省境内的有些河段,受影响,多发生在时间。黄河下游经常断流,原因是,解决措施。

31、长江发源地,流入,流经地形区、、,是我国长度、水量、流域面积的河流,称号、。

32、长江中上游分界城市,在省区内;中下游分界城市,在省区内;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 可开发利用的占全国。

33、荆江是指从到,河道特点,治理措施。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内河通航里程的,货运量占。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34、洞庭湖面积在逐渐减少,原因。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 中下游洪水的3个来源。

35、北纬32度纬线经过的地形区、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是、、、、。

北纬36度纬线经过的地形区、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是、、、、。

36、黄土高原南侧的山脉是走向,在省境内。

37、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同属于湿润地区,原因。

第三章

1、自然资源是指在中对人类有的。

2、自然资源的分类有(举例),(举例)。

3、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特别注意的是。

4、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会继续,原因、、。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其中拒绝贺卡是保护资源;每年的4月22日是日。

6、土地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优势、、。不足、。主要是少,多,不足。

7、在我国土地利用中,比重最大,原因。比重最少,原因是。难利用土地包括、、、;其中、分布在青藏高原。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气候区内。

8、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区的干湿地区,地形区;林地分布在区的地形区内;草地分布在干湿地区的。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比较湿润的是,原因。

9、西部的农业生产类型以为主,东部以为主,分界线接近于降水量线。内蒙古的东部土地利用类型,西部土地利用类型是,差异的原因是。

10、北方耕地类型,南方耕地类型,分界线经过一线,与一月份的等温线吻合,接近于降水量线。

11、我国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而少;北方多而少。

12、我国、严重缺水,原因。

13、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土地的国策。

14、我国土地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15、地球上的水是海洋水,淡水占,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占全球淡水的。

16、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居世界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居世界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

我国耕地总量居世界位,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

17、受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从时间

看,降水多;从季节看,季节多,季节少。

18、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地区不均的措施;解决水资源季节差异大的措施。

19、南水北调是把水,调到、。东线起点,走河道,经过、、、四个省,经过地形区、;经过的水系、、、。中线起点;东、中线都是往地区送水;西线是把、、的水调到。

20、南水北调条线路水质最好,那条线路最经济,原因。

21、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所以、是解决我国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22、家庭、工业、农业节水措施各举一例。

23、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24、矿产资源的分布,北方多、、,南方多。

25、长江沿岸自上而下的铁矿有省的,省的,省的。

26、煤炭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一条专门的运煤专线是。

27、节水标志的寓意。我国第一大油田,第二大油田是,位于山东省的有色金属是。

第四章

1、现代运输方式有。方式适合短途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特点。方式受季节影响最小。三大林区中,天然林区,人工林区。

2、方式货运量较大。最快。最慢。价格最低。价格最高。

3、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关系。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

4、“四大米市”。成为米市的原因。

5、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西部。

6、500吨钢材从上海——济南,运输工具。1万吨海盐从天津——上海,运输工具。10万吨大米从武汉——上海,运输工具。

7、既跨长江又跨黄河的南北铁路线。经过山东南北铁路线。东西铁路线。从威海——北京经过的铁路线名称是。

8、在郑州交汇的铁路线。在徐州交汇的铁路线。

9、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 南北铁路干线。经过、(温度带)。

10、在城市的郊区最好种菜,发展肉乳禽蛋,原因是。

11、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东部起点是,在省,临省。

13、农业是国民经济产业。西部地区产业生产类型。

14、农业部门。四大牧区。在降水量线以西。

15、马鞍山和宝山都以工业为主。发展的条件有什么不同?(伴你学102页)

16、我国海洋捕捞、海洋养殖基地主要在,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

17、我国三大棉区。基塘生产主要分布在地区。好处。

18、农业发展方向,东部,中部,西部。

19、粮食作物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糖料作物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20、油料作物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21、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地区应发展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把粮田腾出来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塘鱼,主要是为了。

22、畜牧业分类。西部地区为什么退耕还林还草。

23、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类型。西部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原因。

24、旱地与水田的分界先是—一线,与毫米降水量线吻合。

25、非季风区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农业生产类型以为主。

26、位于第二级阶梯商品粮基地。黄河流域是工业带。

27、位于长江流域商品粮基地。工业是国民经济产业

28、工业分类(举例),(举例)。

29、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沿铁路线分布。

30、长江沿岸4个工业中心城市。

31、东部沿海自北向南4个工业基地。经济特区、、、、。

32、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工业基地内,,基地内的铁路线有、。

33、上海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辽中南基地以业为主,基地内的铁路线主要有、。

34、我国有、核电站,分别在、省内,在、基地内。

35、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呈、的特点。山西省靠近沿海工业基地。

36、高新技术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高新技术

分布比较密集地区、。

37、京沪线连接了、两个沿海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以业为主。、、资源丰富。

38、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中心城市、、。

40、珠江三角洲以工业为主。主要中心城市。临海。

推荐第7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的西北部,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此外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第二节           人口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  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全国的西北、东北、西南。

4、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少数民族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

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世界屋脊”

内蒙古高原:坦荡广阔,东部为碧野千里的大草原,西部为沙漠和戈壁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最严重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

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四川盆地:紫色土,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丰富,号称“聚宝盆”

东北平原:中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号称“北大仓”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水旱风沙盐碱灾害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水乡泽国”

第三节  河流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河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外流湖是淡水湖。

3、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外流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在夏季形成汛期。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河流无结冰期,以北河流有结冰期。

4、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5、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内流河以冰雪融水的补给为主,多为季节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第四节自然灾害

1、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3、灾害特征:种类多、分布广、频繁、危害严重等。

4、防灾减灾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3、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4、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2、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草地所占比例最大)

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旱地(北方)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平原、高原、丘陵

水田(南方)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林地(东北、西南)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高原(山区)

草地(西部内陆)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难以利用土地

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丘陵

4、土地资源遭到的破坏:

现象

破坏土地资源的后果

飞来的山峰

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小草的哀求

放牧的羊越来越多,草场退化严重

水土的怒吼

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土地的心酸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5、“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6、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

第三节  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海洋水占97%。

2、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

特点

解决办法

空间分布

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时间分布

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降水少,年际变化大

兴建水库如:三峡工程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是3月22日至28日。

推荐第8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期中)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部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 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领土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我国领土最南端-南海的曾母暗沙

我国领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我国领土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5、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差不多。

6、我国的邻国有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有8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朝鲜、越南。

7、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8、我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

9、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10、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琼州海峡。

11、我国的两大半岛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12、我国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原因在于我国跨经度很广,南北部的气候差异原因在于我国跨纬度很广。

13、我国疆域辽阔,全国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4、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4个省级行政区P7图,要求会识各省简图,知道简称、省会名称)

15、①东北三省是黑龙江、吉林、辽宁。②完全处在热带的省是海南省

③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自治区。④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省。 ⑤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越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⑥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闽)

⑦有两个简称的有四川(川、蜀)、贵州(贵、黔)、云南(云、滇)、

陕西(陕、秦)、甘肃(甘、陇)。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6、人口总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达13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7、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8、为了使人口的增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9、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 20、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人口密度大,一些省区;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人口密度较小。

21、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22、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面积最大的是新疆,最少的是澳门。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23、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人口总数的92%。我国的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8%,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4、民族风情:

汉族- 春节、端午节等;

朝鲜族-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长鼓舞; 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摔跤、马头琴、; 傣族- 云南-泼水节、竹楼;

藏族- 西藏自治区-藏袍、晒佛节、藏药、藏医;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侗族大歌、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呼麦。

25、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27、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得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1、我国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结合P23地形图)

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分界山脉: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平均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分界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形成冲积平原。

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梯,呈阶状分布。

4、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见P25 2.6图,按照走向背诵主要山脉

5、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重重梯田、地面崎岖)

6、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平原);华北平原(我国最开阔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渔米之乡”)

7、四大盆地:

①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

②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面积最大)

③柴达木盆地 (地势最高、第一阶梯) ④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8、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9、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依次是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

丘陵10%。

10、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11、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优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第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第二节 气候

12、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3、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

14、我国冬季最冷地方的是黑龙江省的漠河县,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1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16、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17、暖温带内适合种植苹果、梨;亚热带内适合种植柑橘;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18、寒温带、中温带、青藏高原区一般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亚热带一年两到三熟;热带可以一年三熟。

1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0、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1、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22、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23、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

24、干湿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分别是:湿润-森林,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干旱地区-荒漠。(P36图)

25、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里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7、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8、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9、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和东南部广大地区;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等地区。 30、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雨热同期。

31、我国气候类型,东部地区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见图P38 2.24

39、秦皇岛、北京都位于秦淮-淮河以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第三节 河流

(一)以外流河为主

1、、我国河湖数量众多。不仅有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便利,还提供淡水资源。

2、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黑龙江 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内流河。例如:塔里木河,

外流河所在区域为外流区,内流河所在区域为内流区。外流区约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超过95%。

3、河流分布特征: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4、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我国流量最大的是长江;我国冬季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5、外流河在夏季容易形成汛期,秦岭和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6、西北内陆河流较少,一些地方为无流区。这里河流水源不丰,沿途多沙漠、戈壁,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道。

7、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河道断流的情况更加严重。

8、河流的水文特征概括为水(水量水位)、流(流量流速)、汛(汛期与枯水期)、沙(含沙量)、冰(结冰期)。

9、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二)长江的开发

10、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源头是沱沱河,向东注入东海,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北省的宜昌和江西省的湖口。

1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12、长江有“黄金水道”、“水能宝库”之称。

13、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最为丰富;三峡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

14、长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15、长江流经的省区有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

16、长江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7、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青海、四川。

18、水利枢纽(p45图2.34):Ⅰ葛洲坝、Ⅱ长江三峡 湖泊:A、鄱阳湖,B、洞庭湖

19、建国以来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分洪、裁弯取直,疏浚长江河道,加强港口建设,提高长江的运输能力。

(三)黄河的治理

2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是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桃花峪。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

21、黄河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22、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3、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具有“塞上江南”美称。

24、黄河上中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建设大型水库。如上游的龙羊峡、中游的小浪底等。

25、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和下游的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初春易形成凌汛。

2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黄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到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要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7、黄河的下游形成“地上河”。黄河出桃花峪以后,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所以要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四)自然灾害

28、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9、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30、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推荐第9篇: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推荐)

八年级下

第一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第二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区域全貌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 ⑴优越的地理位置 ⑵灵活的经济政策 ⑶祖国的大力支持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美丽富饶的宝岛

⑴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 ⑵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

⑶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P34中的活动2) ⑸自然环境:

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

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③资源:

④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出口导向型经济

⑴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

⑵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①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②丰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 ⑶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

原因:①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②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④海运便利 ⑷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是台湾省最早的城市;新竹是台湾的“硅谷”。

3、俩岸交往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⑴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边陲,亚欧大陆的中心。⑵居民: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⑶自然环境: ①地形:“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的“疆”字高度浓缩了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②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昼夜气温相差大,有“晨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③河流和植被: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⑷新疆之最:

①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160多万平方千米)。 ②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8个邻国),自北向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 ③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④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⑤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⑸新疆人类活动的分布规律: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北疆一条线(沿天山),南疆半个环(沿塔里木盆地)。 ⑹绿洲的开发与保护:绿洲边缘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所以在开发利用中应注意,防止过度开采水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活动。高山荒漠和绿洲

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⑴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⑵水源:高山冰雪融水,特有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⑶绿洲农业

①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和瓜果 ②特点:产量丰富、质量优良

3、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⑴油气资源的分布:两大盆地中,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预测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

⑵目前国家的能源战略: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 ⑶西气东输:四大跨世纪工程之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 ①起止点:西起塔里木天然气田轮南,目标地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②所经省区: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个省市。

③所经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穿越大河:黄河(郑州)、淮河(淮南)、长江(南京)。

⑤产生效益:西部地区:a、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 b、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c、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地区:a、缓解能源缺短问题b、改善环境 第三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对外开放的前沿

⑴位置: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道众多。 ⑶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区位因素(地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产品大量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②人文因素(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又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政策因素(天时)—— 国家制定了特殊的经济政策。

2、外向型的经济

⑴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管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⑵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分工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⑶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

3、城镇的发展

⑴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⑵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①非农业人口的增长; ②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⑶土地的利用特色: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西双版纳

1、丰富的旅游资源

⑴位置:云南省最南端,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缅甸、老挝接壤。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是回归沙漠上的一片“绿洲”。 ⑶河流:澜沧江自北而南流过。

⑷植被: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①形成多达

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②植物密集丰富,“热带植物王国”; ③动物上千种,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⑸居民:以傣族为主体的13个少数民族。

①建筑:竹楼②美食:菠萝饭、竹筒饭③舞蹈:孔雀舞④节日:泼水节 ⑹旅游资源:

①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②野生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可以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③少数民族聚居,特别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更增添了无穷魅力。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⑵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①带动多个部门的发展;②增加了就业机会;③提高人均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⑴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⑵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原、黄土峁、黄土梁。

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⑷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⑸证据:①“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戈壁——沙漠——黄土)”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④“有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2、严重的水土流失 ⑴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①地形:坡度较陡,地面较长,冲刷侵蚀力强。②植被: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③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裂隙。④气候:降水集中在

7、8月份,多暴雨。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②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⑵影响

①带动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河道整治和防洪困难。

⑶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冀北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地,一般降 水量越大;山区地表坡度较大,地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3、脆弱的生态环境

⑴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⑵自然灾害频繁: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旱、涝灾,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 ⑶环境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之后很难恢复。

4、生态建设

⑴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⑵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修梯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超载放牧。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⑴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º~35 ºN,地处亚热带地区。 ②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东部濒临海洋。 ③相对位置: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⑵范围: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 ⑶自然条件

①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③水文:河湖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④资源:耕地、水能、矿产。

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⑴纽带作用——承东启西

①以长江为轴线将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 ②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优势:

沿海地带——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③作用: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信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⑵辐射作用——沟通南北

①基础——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平在国内位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②动力——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 ③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向北辐射。

④意义——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⑶世界著名的沿河产业带:长江沿江地带、莱茵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

3、沿江地带的城市 (1)四大城市群

⑵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①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 ②工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金融:重要的金融中心 ④文化: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⑤商业:最大的商业中心

⑥经济: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

4、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

②四大工业走廊: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

5、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⑵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分布于华中、西南、华东。

第五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第一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在世界中求发展

3、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 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2.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23.中华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6.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27.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8.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29.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推荐第10篇: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均为东西走向),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海拔)

3、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面积占20﹪,人口占40﹪。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耕地类型:旱地为主。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属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等。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5、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特大型油田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1/2)。山西出产煤炭最多。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是山西榆林。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6、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面积占25﹪.人口占55﹪。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西部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

7.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啡、胡椒、剑麻、油棕。耕地类型:水田。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南方地区 中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原因是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8.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面积约占30﹪,

人口约占4﹪。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自然

环境特征:干旱,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面植被:东部为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部为荒漠。原因是由东

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 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矿产资源: 煤、石油等。鄂尔多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发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农业类型:以

10.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包括 畜 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25﹪,人口仅占1﹪。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 1

盆 木盆地。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是指长江、11.农业类型: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主 黄 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作物高产的原因:12.本区是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主要民族是藏族,信奉藏传 13.主要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主要铁路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西起西宁, 光 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圣地是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经格尔木,西至拉萨)。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盐、石油、天然气,钾盐居世界前14.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5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白山黑水是指长白山、黑龙江。

16.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比中国其他地方明显偏低。长白山东南侧比西北侧降水多原因是东南侧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北林区是中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17.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山区人口较少(黑龙江省北部)。满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18.东北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联系。长春: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汽车工业摇篮)。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连: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的海上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群。

19.东北地区(黑土地)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春小麦、玉米(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大豆。②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东北地区农产品产量高、所占比重大。

20.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不断下降。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利条件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

21.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邻经济特区:深圳)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占1∕6,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填海造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列 列,察尔汗盐湖有中国最大的钾肥厂。

香港缺水严重是因为人口密度大,用水量大。解决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香港是交通运输中心、国际性会展中心、国际性信息中心、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是重要的贸易区和商品转口港。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香港的支柱产业是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香港旅游业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密切,是互补双赢(祖国内地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市场广阔。香港的优势: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22.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经济特区: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澳门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和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地。 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海上花园”之称,澳门的重要标志是大三巴牌坊,澳门是自由港,经济支柱是博彩(主导产业)、旅游、工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旅游景点是“唐城”、妈祖阁。 23.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简称“珠三角”是中国的“南大门”,以广州(广东省)为中心,发展外向型经济。两个经济特区是深圳(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珠海(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地处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毗邻港澳并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便于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24.长江三角洲区域:简称“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以上海(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中心,以江苏南部(中心城市是南京)和浙江北部(中心城市是杭州)为两翼。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六朝古都”。杭州(西湖)是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不利条件: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上海的作用:辐射带动作用。

25.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长沙、株洲、湘潭呈三足鼎立之势。长沙市是湖南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株洲市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和沪昆线),湘潭市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韶山)。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

26.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判定依据:河流流向),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北京是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最多(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全国对外交往中心。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广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中关村。 27.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最高峰是玉山。平原(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台湾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6—10月常受台风袭击。最长河流是浊水溪(自东向西流,原因是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水产资源丰富。台湾岛东部降水多原因是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属地形雨。

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是因为台湾省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 3

需要出口。台湾省最大的机场是台湾桃园机场,旅游业发达(日月潭),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台湾岛铁路、公路线的分布特点: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分布,是因为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台湾省最大城市是台北,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高雄,另外一个海港是基隆。最早兴起的城市是台南市,著名古迹是赤嵌楼。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最大(1/6)、相邻国家最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由于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非常的干旱。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内流河内流湖,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新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石油产地。新疆农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属绿洲农业,农作物有长绒棉、小麦、甜菜、瓜果。沙漠绿洲瓜果特别甜原因是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新疆为中国最大的棉花(长绒棉)生产基地、机场最多、航线最长、边境口岸最多。经济特区:喀什。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湖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采取措施: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29.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是乌江,水资源利用困难,地表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出现石漠化现象,采取措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干旱、冰雹、冰冻。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旅游景观是黄果树瀑布和织金洞。

30.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北起长城、南到秦岭、西到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植被遭到破坏。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采取措施:植树造林、种草。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交通工具:马车、驴车 主食:小麦和杂粮。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第11篇: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第二章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

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

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十、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十

一、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3)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 荧光作用;(验钞)

(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第12篇: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2父母从生活上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从思想品德上教给我们如何做人,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心血。3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青少年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1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2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是什么?

1因成人感增强而产生的逆反心理.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误解.3子女与父母之间代沟 怎样与父母沟通?

1理解父母。2尊重自己的父母。3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主动交流

创造机会

认真倾听

主动道歉

善于体谅

控制情绪

分担责任

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第二课 我们的祖国可爱之处体现在哪?或为什么要热爱祖国?

1山河壮丽,江山如画 2历史悠久,3文化灿烂(文字典籍 艺术创造 科技发明) 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江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热爱祖国民族大家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中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2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3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2 这种民族精神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3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青少年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1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3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课 交往的重要性:1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保持心情愉快。2我们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不断完善自我。3通过交往,朋友会帮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扩大交往的意义: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受到更多的教益

扩大交往途径:1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2参于国际交往,3合理利用互联网。

第四课 为什么要讲文明有礼貌?

1.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是做人的基本品质。3.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怎样与他人交往?

1讲文明,有礼貌,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2掌握交往礼仪的原则,即平等、尊重、宽容。

3学会交往的艺术,即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微笑、拒绝、妥协、批评。

第五课 为什么生活需要合作?

1.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是时代的要求;2.通过合作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合作,可以感受群体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我们形成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4.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竞争的重要性

1.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2.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力向前3.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人们更易找出自己的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进步、发展得更快。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我们应该如何展开正当竞争?

我们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大家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怎样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2.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即实现双赢) 怎么处理合作中的人际关系?

1.平等待人

2.体谅、尊重他人

3.理解和宽容

4.诚信待人

第六课

为什么要讲诚信?

1.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是为人之本。

2.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 3.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怎样诚信做人?

1.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但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2.信守承诺。(①许诺要慎重②许诺应考虑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药求③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但是信守诺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第七课

法律的特征(为什么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本质特征)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法律本质(法律共性: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我国法律本质: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怎样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1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内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4当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按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倡导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

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 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2法律通过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类型

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我国的法律制裁有:违宪制裁(最高政治权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最严厉)和民事制裁(最广泛)

第八课

为什么要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 (为什么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予以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2.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侵害。我国有哪些法律对保护公民健康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等。 怎样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总:我们要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

当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1.要及时、如实向公安机关报案。2.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3.加强自我法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保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公民怎样维护人格尊严?(总:我们要依法维护人格尊严。)

1.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2.提高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3.爱护、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总:我们要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1.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

2.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第九课

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保护私有财产权?

1.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2.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公民怎样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总: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1.与侵害者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应诉讼 3..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包括:1.配偶

子女

父母

2.兄弟姐妹

祖父母

外祖父母 遗产继承方式: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遗产分配原则:

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和睦团结、互谅互让、权利义务相一致。 公民怎样依法维护继承权?(总: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1.公民在自己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要有维权的意识。

2.在行使继承权时,要依法进行,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智力成果的表现:科学技术成就 发明创造 文学艺术作品

智力成果权主要包括: 著作权 专利权

发明权

发现权

其它科技成果权 公民如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总: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产权) 1.加深对保护智力成果的认识,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

2.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1人身财产安全权2知悉真实情况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依法结社权7获得知识权8监督批评权9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 怎样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协调解

(③向行政部门申诉或者提请仲裁机关仲裁;通过媒体曝光)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3篇: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我们客观的评价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能使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生活乐趣。

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使胜者骄败者馁;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使人产生忌妒心理。

2、如何正确看待忌妒心理?

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有时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危害。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3忌妒心理的危害: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情况严重者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进行竞争,做出害人又害己的违法行为。

4、竞争过程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还应遵守(公平的法则)。

5、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

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7、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8、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合作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取得胜利。

9、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竞争离不开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

(3)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是一潭死水,竞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10、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1)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

(2)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1、“在竞争中合作”体现着(双赢)的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12、怎样对待竞争对手?

在竞争中合作要体现“双赢”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3、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1)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2)要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3)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

14、(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15、如何在竞争中合作?

(1)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2)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16、怎样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

17、团队精神的含义及核心?

含义: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第14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P5图

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蜗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

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代表动物: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1、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2、消化管结构简单,以人小肠里的半消化食物为食。P8-9图

3、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无专门的运动器官,仅能缓慢蠕动。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蚯蚓)还有沙蚕、水蛭等

1、体形:呈长圆筒形;前部有一段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不同,称为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2、身体有许多相似环形体节构成,分节使运动灵活。

3、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刚毛),触摸有粗糙感觉。

4、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有助于呼吸),所以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5、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7、蚯蚓对人类的益处:①疏松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②富含蛋白质;③处理垃圾等有机废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软体动物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扇贝、文蛤、缢蛏等)

1、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P12图

3、双壳类动物用足缓缓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件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与危害

二、节肢动物

代表动物:蝗虫,还有蝉、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虾、蟹、蚊、蝇等。

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分类

2、蝗虫身体分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后足、两对翅)、腹部(气门)三部分。P15图

3、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5、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第四节 鱼

1、前三节认识的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本节鱼以后的动物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我国有淡水鱼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我国的海洋鱼有2000种。

3、鱼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①前进动力:躯干部、尾鳍;②前进方向:尾鳍;③保持平衡:腹鳍;④感觉器官:侧线。P20-22图 适合水中生活的特征有:

(1)流线型,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有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作用。 (3)鱼的脊柱支撑身体,两侧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重要作用。 (4)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作用: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鳃丝中密布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以“养殖为主”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还有:蟾蜍、大鲵、蝾螈

1、蝌蚪形态和内部结构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在水里生活。蝌蚪发育成青蛙后,尾和鳍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2、青蛙的外形特点: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鼻孔,呼吸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所以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青蛙皮肤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P25图

3、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4、两栖动物的益处:减少农作物虫害,以减少施用农药的污染。

二、爬行动物

代表动物:蜥蜴,还有:龟、鳖、蛇、鳄、恐龙等

1、蜥蜴的外形特点:头部有颈,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肺比青蛙发达,气体交换能力更强,只靠肺呼吸。

3、青蛙在水中产卵并受精,而蜥蜴在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在陆地发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4、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第六节 鸟

1、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2、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3、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哪些呢?P33图

(1)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羽毛

(3)骨骼轻、薄、坚固,减少体重;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4)视觉发达,有的能在飞行中捕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体外,减轻重量。

(5)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4、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5、鸟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6、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第七节 哺乳动物

代表动物:鲸(不是鱼)、猴、蝙蝠、马、象、兔、狼等

1、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取食物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P38图

(4)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2)野生动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重要作用;(3)导盲犬、警犬、军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4)哺乳动物对人类的困扰:鼠类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还会传播疾病。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关节的组成: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滑夜减少摩擦、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囊(牢固)

3、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P44图

4、骨的运动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实例: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动作(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6、哺乳动物主要靠四肢支撑身体,骨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从而完成各种动作,有很强的运动能力,这样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7、动物的运动方式千差万别:水螅固着在水草上,很少移动身体;蜗牛靠肉质足缓慢爬行;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只能缓慢蠕动;蝗虫有肌肉和外骨骼,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能跳跃和飞行;家鸽与飞行的肌肉发达,有轻而坚固的骨骼,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远。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行为的多种多样: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分成:

(1)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3、探究: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两种方法的结合。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营群体生活动物:蚂蚁、蜜蜂、猴、狒狒、象、鹿等,它们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2、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领头羊”“首领 雄狒狒”

3、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作、声音、气味;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业害虫。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某种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蚜虫害。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高温灭菌;(3)冷却;(4)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5)培养,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或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

3、观察菌落:细菌菌落比较小,多数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白或黄色;

真菌菌落比细菌大几倍或几十倍,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色。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土壤中、水里、空气中及至人体及动物和某些极端环境,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或有的要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如泡菜制作)。

第二节 细菌

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3、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独立生活。

4、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的外面还有鞭毛和荚膜。

与植物不同之处: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像细菌这样的生物被称为原核生物);虽有细胞壁,却没有叶绿体(异养)。

5、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数细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6、细菌的生殖:靠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分裂一次。

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个体小,繁殖快和形成芽孢的特性。(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随风飘散,再萌发成细菌)

第三节 真菌 1、常见的真菌:香菇、木耳、银耳;青霉(多细胞个体)、酵母菌(单细胞个体) 2、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真菌细胞内也没有叶绿体(异养),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青霉的菌体由菌丝(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和孢子构成;蘑菇的菌体由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和子实体(菌柄和菌盖)组成。

3、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3)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1)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3)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 (4)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如: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酵母菌; 酸奶、泡菜——乳酸菌; 制醋——醋酸菌;制酱——霉菌

2、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冷藏冷冻法、射线法、防腐剂等

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胰岛素是对大肠杆菌转基因形成治糖尿病的药物。

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六单元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5、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6、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我国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杉、珙桐(鸽子树)

第二节 从种到界

1、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2、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4、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5、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6、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如来自国外的水葫芦)

2、建立自然保护区:含义: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功能: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目的:(1)保护生态系统(如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2)保护珍稀动植物(如保护斑头鸟、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青海湖鸟岛保护区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2)迁地保护——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种子、精子库)(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 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生物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有差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

(1)人人都来植树造林;(2)开展爱鸟周活动; (3)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

(4)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木等

6、植物的分类:

无茎叶(无根):藻类植物(如:水绵、海带)

无种子无根的(假根):苔藓植物(如:葫芦藓)

有茎叶有根的:蕨类植物(如:肾蕨) 种子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如:松树、杉树)

有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

(1)单子叶植物:平行脉,一片子叶(如玉米)(2)双子叶植物:网状脉,两片子叶(如大豆)

7、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8、生物学家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①分类单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②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9、桃隶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梅属、桃(种)。

马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

10、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可省略)

1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①种类的多样性: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动物种数也位居世界前列。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②基因的多样性:包括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等。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15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角角角)和SSA(边边角)(特例:直角三角形为HL,属于SSA),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位置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7.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8.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9.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

其实百科上很详细的,学好全等只需牢记所有判定情况,避免边边角(SSA)和角角角(AAA)

的情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话边边角可以用,能证明】

多练习,学会总结就好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01.htm

第16篇: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常见的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名称及与人类的关系

(1)环节动物:身体有很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 蚯蚓与人类 第二,能提高土壤肥力

的关系 第三,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第四,处理有机废物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和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

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4、昆虫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胸部着生3对足和2对翅 (2)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2)代表动物名称: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二、鱼类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5)用鳃呼吸 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6)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淡水鱼类(中华鲟、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魟)等。(成对的鳍有胸鳍和腹鳍)

三、两栖类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四、鸟类

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2)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3)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3)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5)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2、家鸽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1)体内受精,卵生,主要是体外发育。 (2)卵细胞:包括胚盘(含细胞核)、卵黄,卵黄膜三部分。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和卵壳都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给胚胎提供水分和养料。

4、恒温动物的概念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恒温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五、哺乳类

1、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有体毛--保温作用

(2)体腔内有膈,这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3)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腔,两条完善的循环路线

(4)消化:牙齿有分化,门齿、臼齿。消化管很长,盲肠特别发达,这与植食性有关。

(5)胎生、哺乳

(6)神经系统发达,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哺乳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腔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2)、主要哺乳动物名称:牛、狗、狼、猫、鸭嘴兽、袋鼠等。

兔(草食动物)的牙齿 狼(肉食动物)的牙齿

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滥杀动物)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某些动物对植物有害:如蝗虫会危害禾本科植物,蚜虫会吮吸植物的汁液。

5、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七、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如幼袋鼠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等

(2)学习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如:蚯蚓走“T”字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取香蕉等。

2、社群行为及实例

(1)群体的组织:群体内的成员有的不同职能。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

(2)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通讯。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表示距离和方向;蚂蚁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鸟类的鸣声起着传递信息。

3、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骨一一杠杆作用。 关节一一支点作用。

骨骼肌一一连结和动力作用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十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意义是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4、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

十二、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2、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第17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期中考试)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结构简单,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内胚层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

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

②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3)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

①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②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④处理有机废物。 沙蚕是鱼、虾、蟹的饵料。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镒蛏、石鳖、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

河蚌内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异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 珍珠与贝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3)与人类的关系: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壳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有益:食用(牡蛎、扇贝、鲍,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药)

工艺品(螺壳、珍珠壳)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如钉螺与血吸虫的传播有关)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节肢动物分为四类:

①昆虫类(蜜蜂、蜻蜓、蚊子、苍蝇、蝴蝶、蝉、蟋蟀、七星瓢虫)

②甲壳类(虾、蟹)

③多足类(蜈蚣、蚰蜒、马陆) ④蛛形类(蜘蛛、蝎子)

昆虫(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①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 胸部生着3对足(善于跳跃)和2对翅 (适于飞行)

呼吸器官:气门(长在腹部)、3个单眼1个复眼、口器:摄食

外骨骼的作用:

1、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

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②代表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虾、蟹食用②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③蝎子、蜈蚣、蝉蜕等入药④果蝇是实验材料⑤蚊、蝇、螨叮咬人传播疾病。

第五节鱼

1、鱼能够在水中生活的原因: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2、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敌害发现(保护色)。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用鳍游泳,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胸、腹、臀、尾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的前进方向。

(5)用鳃呼吸 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6)雌雄异体,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发育。

3、鱼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淡水鱼类(中华鲟(“长江鱼王”活化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和海洋鱼类(鲨、带鱼、银鲳、魟)等。 “四大家鱼”:鲢鱼、鱅鱼、草鱼、青鱼。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

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4、鱼不能离不开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鱼与人类的关系: 食物 观赏动物 药用价值 经济效益 危险鱼类 拓展知识

鱼类生存面临的威胁(水污染、过渡捕捞)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3)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农田害虫的天敌;禁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代表动物:乌龟、鳖、蛇、鳄、蜥蜴(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3)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用、药用、捕食害虫、曾称霸地球

但大都灭绝了。

第六节

(地球上大约有9000多种)

(1)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2、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3、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4、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5、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6、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3)家鸽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1、体内受精,卵生,主要是体外发育。

2、卵细胞:包括胚盘(含细胞核)、卵黄,卵黄膜三部分。卵黄是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和卵壳都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给胚胎提供水分和养料。 (4)代表动物:鸵鸟、企鹅、鸡、鸭、鹅、(5)与人类关系:猫头鹰捕食鼠类;大

家鸽等

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捕食农林害虫;鸡鸭鹅食用;丹顶鹤、孔雀等观赏。

第七节

哺乳动物

(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

代表动物:鲸(不是鱼)、猴、蝙蝠、马、象、兔、狼牛、狗、狼、猫、鸭嘴兽、袋鼠等

1、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取食物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P38图

兔(草食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 狼(肉食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

(4)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2)野生动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重要作用;(3)导盲犬、警犬、军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4)哺乳动物对人类的困扰:鼠类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还会传播疾病。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行为是指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 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3) 人有206块骨 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4)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包绕关节)、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其中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2)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3)即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4)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5)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

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二、运动强度应适当;

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7)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8)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9)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10)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2)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做巢、小鸟喂鱼、吃梅分泌唾液。

②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大山雀偷饮牛奶、黑猩猩取食香蕉、蚯蚓走迷宫、谈梅止渴、望梅止渴。

第18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两边的差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等底同高)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n3条对角线,n边形共有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0

n(n3)条对角线 2n边形外角和等于3600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SS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SAS)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ASA)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AAS)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HL)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nanbn(n为正整数)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第19篇: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

Unit1:1.学习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复习一般过去时态。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或某个时间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

例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I went to New York. . 2

学习掌握不定代词的用法:anyone something anything everything nothing no one 等等 .

..

unit2: 1.讨论经常你经常做的事情,用how often 进行提问 . 例如: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I exercise every day . .

2.学习掌握频度副词:always almost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seldom never .

..

unit3: 1.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规则,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用法:表示两者(人和事物)的比较。 ..

规则变化:1.一般在此为加er .

2.以字母e结尾的词,在词尾加r . 3.重度闭音节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r .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改I 再加er .

5.多音节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 .

不规则变化另外记忆。 .

..

Unit4: 1.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规则,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

形容词和副词的最级用法: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人和事物)的比较,其中有一个在某一方面超过其他几个,后面用of /in 短语来说明比较的范围。 . 规则变化:1.一般在此为加est .

2.以字母e结尾的词,在词尾加st .

3.重度闭音节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st

.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改I 再加est .

5.多音节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st .

不规则变化另外记忆 .

..

Unit5:1.谈论个人喜好,学会做计划。 . 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 .

I can’t stand it .

2.学习和掌握关于电视节目的单词: talk show sitcomNews soap opera game show sports show talent show .

..

。Unit 6 1.谈论将来的打算,学会用be going to 结构的用法 .

Be going to 是一种固定结构,它后面接动词原形,用来表示按计划或安排要发生的动作,有时也可以表示推测将要发生或肯定会发生的动作,有“准备,打算”的意思。 . 例如I am going to study math really hard. .

2掌握词组:have to do with make promise have …in common write downFor this reason take up .

..

Unit 7 1学习一般将来时态。 .

一般将来时由“助动词+动词原形”构成,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将来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 tomorrow, next week ,next year ,in the future等。 .

例如: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 .

..

Unit8: 1.学会描述步骤和方法,掌握关联词:first then next finally

.

2.学会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多少进行提问How much 对不可数名词的多少进行提问How many 对可数名词的多少进行提问 .

..

Unit9 1.学会邀请人参加活动和委婉拒绝别人的邀请和建议..

例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

Sure ,I ‘d love to .

Sorry ,I must study for a math test ..

2.学会些邀请信和拒绝函。.

..

Unit10: 1学习简单的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If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在某条件下,某事很可能发生,条件是可能存在的,主句中某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是很高的。 .

例如:if you ask him, he will help you ..

注意: .

If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简称“主将从现”。

.

.

第20篇: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有无脊柱可分为: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体形:梭形

体表:鳞片;分泌黏液 体色:腹白背暗(保护色) 身体分布:头、躯干、尾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

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⑫蚯蚓:

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动:1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环带上的肌肉(收缩),

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⑬兔子

体表被毛(保温),用肺呼吸,心脏4腔;血液循环路线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快,产生的能量多,体温恒定, 食性:植物

消化:牙齿有门齿、臼齿

盲肠发达:可以贮藏大量的纤维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大脑发达、神经布满全身)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水份、充足的食物、隐藏地。 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⑪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 (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

(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3):胸肌发达

(4)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5)角质喙,无牙,直肠短,直接排出粪便

(6)肺,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

(7)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8)小脑和神经系发达

(9)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各种动物的特征(还有些见最后)

(1)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2)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3)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

(5)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6)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⑪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骨和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运动的产生过程:受刺激收缩,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关节的结构图:如上图

关节软骨作用:有弹性,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面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 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⑭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⑮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有取食、繁殖、迁徒、防御等行为

1、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遗传基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第三节 社会行为

⑪特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⑫信息传递:声音、动作、接触、气味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通讯。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是普遍存在的。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⑪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⑫动物促进物质循环 ⑬动物能帮助传粉或传种子 第二节动物与人生活关系 ⑪与人的关系

食用、观赏、药材、衣服等 ⑫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好处。(要求掌握)要会举例会区分: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细菌很小,要观察细菌形态的话一定要借助于高倍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大小 形状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或黄

真菌菌落 大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 红,褐,绿,黑,黄

3、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

4、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 第二节细菌

⑪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

⑫法国的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的产生。 ⑬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⑭形状:呈球、杆、螺旋状

[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细菌生殖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分裂生殖、20-30分钟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⑯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内容 动物 植物 细菌 细胞壁 无 有 有 细胞膜 有 有 有 细胞质 有 有 有

细胞核 有 有 无,只有未形成细胞核 叶绿体 无 有 无 鞭毛 无 无 有 荚膜 无 无 有

⑰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 [8]作用

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第三节 真菌(酵母菌、蘑菇、霉菌)

一、酵母菌

⑪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⑫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⑬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

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⑭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二、霉菌(青霉、曲霉) ⑪形态:(多细胞)

⑫结构: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 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 ⑬生殖:孢子生殖

⑭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如 :如下图

三、蘑菇 ⑪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 ⑫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⑬生殖:孢子生殖

⑭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食用菌的结构图: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⑪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⑫使植物人类生病

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⑬地衣

共生:细菌和真菌与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与植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天麻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 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一、⑪食品制作 ⑫保存食品 “巴斯德“消毒法 罐藏法 脱水法 腌制法 真空包装法 晒制烟熏法 渗透法 冷藏冷冻法

⑬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⑭保护环境 甲烷细菌 沼气

二、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 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三、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无机盐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第六单元

一、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作为依据。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二、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在等级法进行分类的时候,分类的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 林奈双名法的内容包括:

1、属名

2、种加词

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样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运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4、自然保护区----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5、我国面临濒危的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红珊瑚

鹦鹉螺; 鱼类:中华鲟

白鲟 陆生无脊椎动物:金斑缘凤蝶 爬行类:鳄晰

扬子颚

哺乳类:大熊猫

金丝猴

白鳍豚

藏羚羊

麋鹿

亚洲象

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我国面临濒危的植物:人参

珙桐

水杉

银杉

桫椤、、、等。

*各种动物的特征:

(1)昆虫: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

(2)哺乳动物门: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3)鸟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5)节肢动物门: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6)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7)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9)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10)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

B.降雨量的显著增加

C.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D.植物的进化和种类的增加

2、下列人体器官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一组是 A.卵巢和睾丸

B.输卵管和输精管

C.子宫和附睾

D.子宫和精囊腺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是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明显加强

C.失眠多梦,不愿与他人交流

D.从初期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

4、我市几乎没有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这是因为饮食中含有较多的

A.铁

B.碘

C.磷

D.钙

5、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 A.米饭馒头

B.新鲜蔬菜、桔子

C.鱼、肉、奶、蛋

D.奶油、巧克力

6、在消化道中,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7、营养学专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鱼、肉、奶、蛋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

A.人体容易吸收的有机物

B.人体主要供能物质

C.人体容易消化的有机物

D.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8、小芳为自己设计了四份早餐,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A.牛奶、鸡蛋、馒头

B.饼干、饮料、方便面

C.肉丝面、水果、蔬菜

D.稀饭、鸡腿、油饼

9、人体呼吸道不具备的功能是

A.湿润空气

B.清洁空气

C.温暖空气

D.进行气体交换

10、甲、乙、丙三同学身材相似,但胸围差却不相同。甲为9厘米、乙为7.5厘米、丙为8厘米。谁的呼吸能力最强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定

11、右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状态的呼吸频率小于乙状态的呼吸频率

B.甲状态的呼吸深度小于乙状态的呼吸深度

C.甲状态可能是剧烈运动,乙状态可能是散步 D.相同时间内,乙状态的耗氧量大于甲状态的耗氧量

12、某兴趣小组要探究教室内空气的尘埃粒子含量,在采用五点取样法计数时,应选择

13、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最终来源于 A.肺泡

B.毛细血管

C.细胞

D.静脉

14、右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1,2,3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2﹥3﹥1

B.2﹥3=1

C.1﹥2﹥3

D.2=3﹥1

1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没能看到血小板,原因是

A.血小板没有颜色

B.血小板数量少

C.血小板形状不规则

D.血小板个体最小

16、下列有关静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输液时针刺血管为静脉

B.流静脉血的血管是静脉

C.四肢静脉内表面通常有静脉瓣

D.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

17、医院妇产科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是AB型,她应输入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18、人喝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的水不经过的结构是

A.肺动脉

B.肾静脉

C.左心房

D.肾动脉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尿意义的是

A.排除废物

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调节糖代谢

D.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20、下列有关人粪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粪尿中的有机物可转化为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人粪尿来源广,养分全,可直接施于麦田、蔬菜园中

C.人粪尿属于农家肥,具有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等优点 D.可通过高温堆肥、建沼气池和生态厕所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填空与简答

1、_________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随后他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然后就移到_______中继续发育,一般过40周的时间,就可以期待新个体的诞生了。

2、假设有A、B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而且每对夫妇只生一个;B及他们的子孙也都是25岁生孩子,每对夫妇生两个孩子。A和B都从自己出生开始计算,100年后A和B的后代各有多少人?答: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

加入材料

水温(℃)

恒温时间(分钟) 加碘液后的现象

1馒头碎屑+唾液2ml

37 10

A

2馒头碎屑+清水2ml

37

B (1)在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A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B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在此探究实验中,2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或者精致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分析:

(1)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

(2)两层交界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两种血细胞组成,其中对细菌有吞噬作用的是________.(3)下层主要是_______。如果将血液上层及中间很薄的白色物质去掉,将试管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血液血液表层呈鲜红色,内部呈暗红色。试从这种血细胞的结构成分及功能特点解释这种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提供的试验装置(甲乙两瓶内装的都是澄清的石灰水,气体均从弯管进出),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1)设计方案: (2)预期结果

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能见度低,减少太阳的辐射(据资料表明,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要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而导致城市佝偻病的发病率的增加。

资料二:根据市空气环境监测站的日报信息显示,2006年我市空气质量良好357天,良好率达97.8%。与前年相比,2006年空气质量有相对稳定并逐步好转的趋势。去年有48天为优,而2005年只有28天。

(1)有资料一分析,大气污染导致佝偻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

7、人体的排汗过程属于_______(填“排泄”或“排遗”),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相似,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

8、右图为消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_____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及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所示器官中,其分泌的消化液对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物质均有消化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再外出郊游时,饿了就到附近摊点买了几个面包,虽然觉得有点意味,但还是吃了,回家后不久,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等症状,这说明病原微生物易损伤到小肠绒毛内的__________。为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我们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关注那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项内容)。

9、右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名称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2)从右图可看出,[B]_________比[D]________的心壁厚,是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人患肺炎,若从上肢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到达患处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序号或文字表示)。

10、下图一为模拟膈肌运动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二为呼吸系统部分结构和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用手向下拉D时,B的变化是__________,这时表示的呼吸运动过程是______(填“吸气”或“呼气”),在这一呼吸运动过程中,肋骨间的肌肉处于________状态,肺内气体压力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外界气体压力。

(2)外界空气进入3后,在[ ]_______和5内的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二者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从I流到II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痰的形成与[

]______的结构有关。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右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每个肾单位由[1]________、[3]_________和[4]_________等部分组成。

(2)3中的液体和1中的血液成分上的区别是:3中的液体不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________,在此处全部被重新吸收并被送回血液的成分是_________。 (4)血液从2流到5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

物试题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1~4页,答题卷5~8页。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试卷。共有两道大题,40道小题。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全部交回。

一、选择题(30小题,共40分。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垂柳、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下D A.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

B.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 C.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 2.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C

①稻田放养蜘蛛 ②剧毒农药治虫

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捕杀毒蛇

⑤大面积单一种植 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 A.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 4.今年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之一。

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C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能使人体发病 5.某火力(燃煤)发电厂建厂几年后,原来电厂附近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其主要原因是B A.被人移走了

B.被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毒死了

C.被某些动物吃掉了

D.电厂使周围气温升高,苔藓植物不能生存

6.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B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

B.帮助桃花传粉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

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7.进入青春期后, 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 A.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

B.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

C.“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8.下列有关人的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 B.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

C.胎儿通过脐带和乳腺从母体获得营养 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

9.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10.农民将人尿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请问:正常尿液的成分中不含下列何种物质D A.尿素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11.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下列哪项正确地表示了体循环的途径A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立志成为最洁净的一届奥运会,将严肃查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激素类兴奋剂会直接造成人体下列什么功能紊乱A A.内分泌功能

B.吸收功能 C.呼吸功能

D.消化功能

13.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多的是A A.小鸡、小鸭

B.大鸡、大鸭 C.小猫、小狗

D.大猫、大狗

14.右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D 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转基因牛

B.它的这一特异性状能够遗传 C.它具有乳房生物反应器

D.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

15.观察下列图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 A.有种子

B.种子有果皮包被 C.种子无果皮包被

D.叶形为针形叶 16.2007年8月《东方早报》报道:人称“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数量在近20年的时间里减少得非常严重。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A ①水运业的高速发展 ②航空业的高速发展 ③渔业作业范围的扩大

④向长江排放污水

⑤成立白鳍豚研究所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7.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B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8.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A A.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能形成无机物

D.能形成生命 19.高兴同学一家人准备到北京观看奥运会,由于他的奶奶有心脏病、妈妈晕车、爸爸有胃病,为了能够照顾好家人,他的旅行小药箱里备用的常用药必须要有D A.晕海宁、珍视明、咽喉片

B.止痛素、止泻灵、感康 C.乘晕宁、胃安、白加黑

D.硝酸甘油、乘晕宁、胃长宁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下列选项中全是毒品的是A

A.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

B.海洛因、鸦片、冰毒、尼古丁

C.焦油、海洛因、吗啡、冰毒

D.冰毒、尼古丁、焦油、海洛因

21.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B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22.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C

选项 1 2 3 4 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B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包核 C 植物体 植物器官 植物组织 细胞 D 人体系统 器官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23.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24.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身体健康,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C ①经常在居室中喷杀虫剂,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②在居室周围多栽花草树木

③对新装修的房子经常打开窗户通气

④晚间在居室摆放花卉

⑤焚烧秸杆

⑥教室经常保持空气流通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25.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C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26.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C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C A.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 C.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移入裸子植物园 28.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D A.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牛奶与琼脂混合 C.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29.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能够确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杂交组合是A A.高茎×矮茎→全部为高茎

B.高茎×高茎→全部为高茎

C.矮茎×高茎→高茎和矮茎各一半

D.矮茎×矮茎→全部为矮茎

30.人类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为隐性。某年轻夫妇均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后来母亲去美容院通过外科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该夫妇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A A.0

B.25%

C.50%

D.100%

二、非选择题(10小题,共60分)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

食物组织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大鱼 小鱼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小鱼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3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6分)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2分)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2分)

(3)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2.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6分)

(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 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 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

。 (3)右图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

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

因为装片中有

,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 正常的

片时

33.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6分)

(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①种子的呼吸作用

(填加强或减弱);②幼苗的光合作用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

34.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6分)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

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1)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错误,

请你指出并纠正。(3分)

(2)该同学描述的实验现象是否与他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相符?

如果不符,请你重新描述实验现象

(3)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

3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灾情十分严重,大批伤者需要输血抢救,当地血库存血供不应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族人民勇跃献血,确保了灾区伤员的供血。下面请就有关献血程序、注意事项以及输血原则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献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2)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其原因是

(3)采血前要洗净双臂的目的是

(4)输血前为什么要进行血型鉴定

现有A、B、C、D四人准备献血,医生把这四人的血分别用A型、B型标准血清来检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判断A、B、C、D

5)面对地震灾难,看到人们勇跃献血,你有何感想?

36.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 。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2分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

(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

37.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3分)

,可保温。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

,产能多。

(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3分)

38.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6分)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代号加箭头表示)(2分)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分)

39.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7分) (

1)

量是

。 (2)

设是

(3)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

。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

。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2分)

4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人民日报》于5月18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见下图。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5分)

(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

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图C告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

区要采取强制

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

一、选择题(共40分,1-20小题每题1分,21-30小题每题2分)

二、非选择题(31-40题,共60分) 31.(6分)(1)(2分)

(2)(2分)C→E→D→A (3)(2分)小鱼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比大鱼少

32.(6分)(1)④和①

(2)将装片向左平行移动 (3)B 气泡

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

33.(6分)(1)①加强

②加强

种子呼吸作用加强后提供幼苗较多的二氧化碳

(2)减弱

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给幼苗的二氧化碳减少

(3)①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如风能、太阳能) 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③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任答一点,合理即可) 34.(6分)(1)(3分)①无对照实验 ②碘液不应在第③步加,应在最后加碘液

③37℃水浴应保持10分钟而不是1分钟

(2)不符

第③步加碘液后试管内的溶液变蓝,第五步水浴1分钟后,蓝色略有褪色(只答试管内溶液为蓝色也可)

(3)不可靠

35.(6分)(1)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

(2)饮水影响了所献血液的质量 (3)减少采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

(4)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O型、A型、B型、AB型

(5)大灾凝聚人心,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多大的困难 都能克服(合理即可)

36.(6分)(1)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合理即可)

(2)(2分)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

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 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杆等) 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任答两点,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3)不好

会造成大气污染

(4)人工拣拾,集中无害化处理

37.(6分)(1)(3分)①被覆羽毛

②体内有气囊

③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或心脏有四腔、非混血循环

(2)(3分)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

②建立临时避寒站(所)

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对冻伤候鸟及时救治 38.(6分)(1)(2分)④→⑥→③→①→②→⑤

(2)酵母菌

(3)二氧化碳

(4)(2分)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

②器皿消毒不严

③器皿没盖严

④酒曲含杂菌等(任答一点,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39.(7分)(1)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

(2)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或水平)的更容易成活

(3)水平切口(斜向切口)

斜向切口(水平切口)

相同且适宜

(4)(2分)①如果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②如果水平切口组先于斜向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水平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③如果水平切口组和斜向切口组同时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的切口不管是水平的还是斜向的均不影响扦插的成活。(答对一点1分,答对2点以上给2分) 40.(5分)(1)深埋

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受威胁区

免疫(或接种)

满分:100分 (选择题40分,填充题57分,卷面分3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最高的一种疾病,那么近视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A

)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2.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

D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大脑的视觉中枢

3.眼球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成像的原理非常相似,下面各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

A )

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

4.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因为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

C.是由于骨骼肌不自主活动引起的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

5、人的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 C

)

A.脑和脊髓 B.脑神经和脊神经

C.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细胞

6.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A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7.骑自行车时,人不会倒。其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

( C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8.分布在内脏的神经是( C

) A.脑神经

B.脊神经

C.既有脑神经也有脊神经

D.既不是脑神经也不是脊神经

9.小明在一次车祸中受到严重损伤,经过医生全力抢救,最终成了“植物人”,除心跳、呼吸、血压正常外没有其他活动,这是由于哪一部分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B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A.反射

B.反射弧

C.简单反射

D.复杂反射

11、反射与反射弧的正确关系的表述是

B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弧是在发生反射活动的条件下存在的

D、在人体有的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的反射弧来完成

12.属

D

A.喝酸梅汤分泌唾液

B.闻肉香分泌唾液

C.望梅止渴

D.说到酸梅时分泌唾液

13.下列现象中,可称为反射的是( D

)

A.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

B.人一碰含羞草,叶片马上合拢

C.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D.手偶然碰到火马上缩回来

1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错误的是(

C )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能把大脑所发出的“指令”传导给所支配的器官

C.小狗能计算简单数字属于简单反射

D.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

15.下列现象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B )

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

C.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

16.小芳为同学过生日,手不小心碰到点燃的蜡烛。她手的反应和感觉是

( C )

A.缩手和形成痛觉同时发生

B.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C.先缩手,后形成痛觉

D.通常没有一定顺序

17.在测定人的反应速度实验中,我们读数的标准应该是以(

A )为准。 A.以拇指上缘为准

B.以拇指中间为准

C.以拇指下缘为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体检时,医生常用小槌敲打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小腿前伸,被检查的这种行为受哪部分控制( B )

A.脑干

B.脊髓

C.小脑

D.大脑

19.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的腺体是

A.唾液腺

B.肝脏

C.胰腺

D.胃腺

20.下列哪一组疾病都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C

A.甲亢和坏血病

B.佝偻病和呆小症

C.糖尿病和巨人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夜盲症

21、下列各组腺体中,都是内分泌腺的是( C

A.肝脏、汗腺和甲状腺

B.肠腺、胰腺和胰岛

C.垂体、胸腺和甲状腺

D.唾液腺、肾上腺和卵巢

22、2008年奥运会期间严肃查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激素类兴奋剂会直接造成人体下列什么功能紊乱(

A )

A.内分泌功能

B.吸收功能

C.呼吸功能

D.消化功能

23.碧波荡漾的洞庭湖,近十年来,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采取何种措施有助于改变现状

( C )

①禁止捕鱼

②污水净化后排放

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④防洪排涝

⑤禁止开设水上餐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4、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各是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下列哪种物质所致( C

A.汞和银

B.汞和铅

C.汞和镉

D.银和镉

25、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

C

A.大气污染

B.温室效应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26、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7、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D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