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情感激荡思品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7: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情感激荡思品课堂

陈静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情感教育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情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能在课堂中愉悦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育实践体验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既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情感教育已成为新课改的焦点,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更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情感教育的激励功能,重视内心体验,以情动情,以情导行。如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活动和实践体验,充分发挥师生在情感方面的协调作用,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架起情感的彩虹,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依托生活实际“生”情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品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 。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学习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才能真正内化,因为再深刻、再科学的理论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如我在教授《礼仪展风采》一课时,课前我邀请了学校的升旗手,准备好出旗、升旗仪式,(学生一看到这情景,就在窃窃私语,表现出极大的兴奋和期盼)。一上课在VCD的背景音乐中,学校的升旗手手捧国旗,踏者正步神采奕奕走来,那神情、那姿态,不亚于我们的国旗班战士(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的升旗手熟练地扬起手中的国旗,此时我设问:“在升旗手护旗、升旗所展示出的举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而揭示课题,那么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怎么产生的呢?师生共同得出礼仪的含义,明确礼仪是在人的交往中产生的。结合生活实践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对礼仪产生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引发;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与深化,二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二、采用教学手段 “悟”情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情感人,起到动情明理的作用,就应该采用形象生动的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产生兴趣,充满情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激发,从而在特定的教学环境里引起思维和联想。如在活动课“让爱架起沟通的桥”的教学时,开始活动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母爱、亲情,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在歌声中老师自然地承转:一首深情的《烛光里的妈妈》,唱出了一个女儿对妈妈无限的眷恋和关怀。是啊,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父母把无私、博大、永恒的爱洒向我们生命的整个旅程,父母的殷切叮咛和期盼伴我们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1

然而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地衰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多媒体展示图片“爱的碰撞”,从而让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及开始反思积极化解与父母对立的不良情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顺理成章地参与到下面的环节中。

又如教学《磨砺意志,学会坚强》这一内容时,利用电教媒体出示杨利伟照片或者播放“神舟”五号发射或返回的录象,安排问题情境:是什么使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人”?坚强意志对一个人走向成功有什么意义?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顽强拼搏的事迹,比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桑兰、邓亚萍等的故事,是不是只有身体残疾的人才需要培养坚强的意志?是不是只有在赛场上,才需要坚强的意志,才能培养、锻炼意志?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要等到有困难、需要的时候再磨练坚强意志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树立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的决心,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入课题。另外安排小品导入新课,也可使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学生既可展示自己,又能初步明理,提升自己的情操。

三、开展游戏活动 “促”情

游戏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乐于参与。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特点,辅之于各类形式的活动,使台上台下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融于直接体验。如在教学《情绪万花筒》一课时,课前我先呈现了课题,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心中有数。播放乐曲《欢乐颂》,以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并把学生分为四小组,分发画笔、画纸和双面胶,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这时我问学生:面对这么多听课老师,大家是不是有些紧张?学生露出了微笑,我告诉他们,其实我也有些紧张,那我们来做个游戏缓解一下我们的紧张情绪吧。

我宣布了游戏规则:请8位同学上台用表情和动作演绎纸片上的词语,台下学生根据他们的表演猜一猜纸片上的词语。学生们特别兴奋,踊跃举手,要求上台表演。上台的八位同学自己挑选纸片,略作准备后依次表演,台下学生积极举手回答,8位同学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然后我请8位上台表演的同学在台上找一找与自己表演的情绪相类似的同伴,并站在一起。8位上台表演的同学认真地比较后分类站成了四小组。我又提出问题:大家讲讲他们站在一起的原因。学生马上答出:因为它们分别反映了高兴、愤怒、伤心、害怕的情绪。我进一步追问:能不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反映的共同情绪?学生异口同声答到:喜、怒、哀、惧。这正是人的四种最基本的情绪。 我继续利用刚刚的八个词语比较:喜有的是眉开眼笑,有的是手舞足蹈,悲有的是忧郁,有的是悲痛欲绝。从这你可以看出什么?马上就有学生归纳出:同样的情绪有程度上的区别。

我再一次抛出问题:恐惧加内疚就是焦虑,愤怒加厌恶是敌意。大家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这次气氛沉闷了,我正暗自着急,角落里有一位男生举手了,他大声回答:悲喜交加、又惊又喜。我接着问:从这些例子看出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四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作认知准备的同时,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为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情知开端和背景,从而增强教学的真实感,促进情感体验。

四、创设情境“抒”情

触景生情,以情明理,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

活动中去真情体验,从情中感知,情中创造,情中升华,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1、创设实践情境,强化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马卡连柯曾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是的,实践之后才有真实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唯其真,唯其深,才能使道德认识逐步转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才能“动”中育情,以情促行。

在思想品德课内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促进情感发展的道德行为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我爱我家》时,开展“爱的告白“的活动,活动内容:让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写几句话并交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情。设计这一活动,在于让学生与父母心灵碰撞,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决心。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气,如用诗歌、散文等形式来写,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把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即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这是一个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课后将学生的感受反馈给家长,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也给学生写寄言,在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也可以设计一份以母亲节、父亲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或亲手制作一份送给父母的礼物。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在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所得到的,真切地体验到思想品德的科学性、正确性及说服力。所谓“我参与的,我试验过的,我相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实践是体验的最好途径。

2、创设辨析情境,巩固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上《难报三春晖》一课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麻烦事?让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有的学生说:“我想洗碗,可妈妈却不同意。”我就让学生扮演“妈妈”的角色,说说妈妈会怎样说?有的说:“只要你读好书,什么事也别做。”有的说:“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别操心。”„„你认为怎样?我进一步深入讨沦:“这时,你认为怎样?你现在怎样去说服妈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此时课上“红杏枝头春意闹”,气氛十分活跃,从而将学生引入更高的境界,将道德认识与实际相结合,转化为道德行为。又如在“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教学中,从小事事依赖父母的郝丁面对《父子协议》时,到底是签还是不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因为生活在幸福年代,成长在温室里的初中学生要真正懂得和接受依赖性强的危害和自立有助于成功的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谈何容易,而通过辩论赛形式,不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依赖性强的种种危害,而且还能使学生真

正理解不再依赖的科学涵义。同时,学生在赛前利用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赛中充分交流、讨论、辩论,得到了一次“完全自主而非依赖性”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机会。

可见,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甚至是辩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自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进而深化了观点,巩固了情感。

3、创设比赛情境,升华情感

加里宁说:“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因此,要做到知情意行统一,就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其情感的升华。如教《爱在屋檐下》一课时,我采用“家庭小能手”运动会的形式,让学生比赛削土豆,看谁削得又快又好。也可开展“争当妈妈的小帮手”、“比巧手”等竞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情绪受到强烈感染,进而深刻体验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今后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又如在《礼仪展风采》中争当“礼仪之星”。在学生讨论本节课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后,教师提议:同学们,你们谁愿意当“礼仪之星”呢?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看着同学们激动而又渴望的眼神,我知道经过学习,对礼仪可以展示风采的意识已经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我又问:礼仪之星可以从哪些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语言、行为、举止、交往等方面结合特定要求评选班级的礼仪之星。(从身边入手,推选身边活生生的典范,反省自己,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提升。)最后,老师加以引导:我们如何才能人人都是礼仪之星呢?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接着把自己的不文明言行投进垃圾箱,争做文明学生(引导学生将对礼仪的追求升华为对美好生活的行动),可见,在这些激烈的竞赛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情感之于思品课,犹如情感之于艺术。正如皮亚杰所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而情感的真正内化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和实践,教师只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学生的情感脉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促使学生在爱学、乐学中接受教育,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道德体验论》刘惊铎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3、《学生品德形成新探》章志光编著

4、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

5、刘次林.知情统一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6、《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让思品课堂与生活“零距离”

高效思品课堂

思品课堂论文

让思品课堂活起来的教学方法探析

让情感流溢课堂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思品高效课堂总结

让思品课动起来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爱上了思品课堂

让情感激荡思品课堂
《让情感激荡思品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