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4: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盛唐时期异彩纷呈的诗歌

一、李白系列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李白《古风 (其三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 (其三十九)》阅读答案。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42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後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3古风(四十六) 1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

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②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宋)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 余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 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 【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 ②“大儿中令”, “坐忘人”, 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1 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 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 风神” 与“ 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 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B.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 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①请分别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酒”的诗句。(4 分) ②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豪气、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或你的阅读积 累,对李白的“剑气”加以阐释。(5 分)

2

二、山水田园诗人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②这首诗

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三、边塞诗人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 C.“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 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 ②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2】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

【3】

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 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3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①,②”,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③,④”,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江月晃重山

“⑤,⑥”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 2005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还赶得上。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

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②“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4分)

盛唐边塞诗派

第四讲 盛唐边塞诗

建安诗歌和盛唐诗歌

盛唐边塞诗《燕歌行》赏析

盛唐诗歌鉴赏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与魅力

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赏析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

盛唐边塞诗的成就和西北开发

论诗歌盛唐气象

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