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唐代边塞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4 21:06: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唐代边塞诗综论

唐代边塞诗综论

【摘要】:唐代的边塞艺术不仅限于诗歌,在美术、音乐领域都掀起了边塞题材的热潮。我国美术反映边塞题材最典型的角度不是战场和塞外生活,而是通过描绘外国(族)使者入朝来贡或和亲来反映的。这反映了华夏民族热爱和平的品性;另外,鞍马题材也间接的与国家的边塞力量相关。历代美术对边塞内容的关注几乎与边塞诗的发展相始终,迄唐为止历代画家多武职的身份也促使他们更多的关注边塞题材。南北方文化对唐边塞诗歌的影响同样深远。六朝的排偶、用典等形式特色在唐边塞诗中被广泛的继承,排偶对于军旅诗有特别的表现力;崔颢诗歌人物形象轻捷俊逸,有鲜明的江左特色;陈子昂、李白受到热烈自由的蜀风影响;岑参的边塞诗中有奇异浪漫的楚地神话影响。北方尚武风习是唐代边塞诗推向高潮的基础。关中的雄伟风格与历史意识造就了王昌龄;西北少数民族乐舞的音乐旋律前轻后重,这影响到岑参在北庭所作歌行对句尾用字的强调;北朝贞刚,燕赵慷慨,英雄气多、儿女情少的特色影响了高适、卢纶、李益的诗作。瀚海一地名多义起于盛唐,起因则与回纥族一度短暂迁徙甘凉间有关。原指贝加尔湖的瀚海,至盛唐后同时具有三种含义:贝加尔湖、天池、沙漠。元代又称杭爱山为瀚海,是当地居民沿用唐瀚海都督府所在地以名山。游侠是边塞诗的重要主题。侠的思想主要源自墨家。唐代游侠诗以游宴享乐、报仇报恩、报国立功为主要内容,在艺术上以北朝乐府的尚武尚力与南朝乐府的华美相交融,特别强化英雄个人形象的力

量,并以其光明磊落的风格有别于各朝的侠客文学。唐代边塞诗作者涵盖各层面,下至平民隐士,上至帝王将相。帝王边塞诗多述凯旋,偏爱五言形式。在朝显宦除多奉制之作外,还有不少奋发昂扬、歌颂祖国统一的佳作,在野或位卑名高的文人如杨炯、李白、杜甫、王昌龄等多述志或忧时之作;有入边幕经历者如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卢纶、李益,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创造出大批角度多样的优秀诗篇。在众多赴边寻求进身的幕僚诗人当中,高适以其胆识魄力脱颖而出,最终实现政治理想而成为诗人之达者。【关键词】:边塞艺术南北方文化瀚海游侠凯旋主题高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7.22 【目录】:摘要6-7Abstract7-9第一章引论9-14第一节边塞诗的定位10-11第二节边塞诗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1-14第二章南北方文化的交响14-33第一节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14-24第二节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24-33第三章唐代边塞艺术33-46第一节欢快奔放的边塞乐舞33-40第二节美术中的边塞题材----职贡图与鞍马画40-46第四章瀚海考46-54第一节西汉至初唐:贝加尔湖46-48第二节盛唐:天池48-50第三节盛唐以后:沙漠、湖泊二义并行50-52第四节元朝:杭爱山新义的来由52-54第五章边塞诗中的游侠主题54-64第一节侠的起源与思想基础54-56第二节边塞诗人的任侠热56-57第三节游侠诗的主题内

容57-60第四节游侠诗的艺术特色60-64第六章帝王边塞诗64-71第一节帝王凯旋诗的由来64-66第二节唐太宗:悲壮与信心的交融66-68第三节唐玄宗:默武表面下的深思68-71第七章文人边塞诗71-87第一节高官重臣的颂世边塞诗71-76第二节中下层文人边塞诗:伤时与述志76-87第八章军中边塞诗87-103第一节文人从军热潮的涌起87-89第二节军中诗作89-97第三节因幕府晚达的高适与李益97-103第九章结语103-104附录:初盛唐诗人边塞诗题录104-133参考文献133-136后记136-13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推荐第2篇: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

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

为蓟门人,或因他年时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希望大家喜欢。

王之涣的边塞诗有

1、《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

》、《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1历史评价

1、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2、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

1 / 5 人”。

2后世纪念

1、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2、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3、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4、据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赵跟喜介绍,志文记载,王之涣家族原籍山西太原,死后最早葬在洛阳的为王之涣的祖父王德表。王德表晚年住在洛阳,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一子名字不详,另外四子分别叫王昱、王洛客、王景和王昌,死后也都葬在洛阳。王之涣为王昱的儿子。千唐志斋博物馆共收藏有王氏家族七方墓志,王洛客的墓志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王之涣的墓志出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藏南京博物院。

2 / 5

3 / 5

4 / 5

5 / 5

推荐第3篇: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泱泱大唐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盛唐时期描写边塞生活,雄浑奔放、慷慨悲壮的边塞诗与描写山水田园,清新自然、明朗恬静的山水田园诗争奇斗妍,并立诗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令后人追慕。这两个诗歌流派并非是当时诗人自觉聚合形成的,都是后人根据它们的不同题材和风格而给以划分并命名的。其中的“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这两个概念至晚也要起于二十年代,如胡云翼在1927年出版的《唐代的战争文学》一书中就说:“在唐代诗人中有‘边塞’一派,他们描写大都以《出塞曲》为主题,他们作品的风格也就形成了一种悲壮的倾向,无论是主战与非战的文学,这些‘边塞派’的诗人,便是战争文学。”在这两个概念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充满了对它的具体内涵的争议,即它的时空、题材、风格都要怎样限定,这关系到对边塞诗的深入认识与研究。要更好地认识边塞诗,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边塞诗”的内涵限定问题,对“边塞诗”内涵历来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具体分析。

一、边塞诗含义

我们如果对前人关于边塞诗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边塞诗的内涵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题材意义的边塞诗、地域意义的边塞诗、史的意义的边塞诗,其中史的意义的边塞诗又可分为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和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

题材意义的边塞诗,即把所有边塞题材的、直接或间接涉及边塞的诗歌都称为边塞诗。不管是反映战争、民族交往,还是描写塞上民情风物,亦或是抒发报国壮志、怀古幽思,只要与边塞生活有关,统统可列入边塞诗之列。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边塞诗概念。

地域意义的边塞诗,这是从诗歌描写地域的角度来规定边塞诗的内涵的,认为所写内容应象某些论者所说的那样,“地理方位应限制在边塞,即沿长城一线,向西北延伸到安西四镇”[1],这样就把边塞诗规定在了狭小的地域范围内,显得凝固而僵化。“边塞”是一个活的随着历史发展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当它不与具体的时代相联系时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应具体化为某一局部的一小部分。

史的意义的边塞诗是在注意到了它们拥有共同的题材之外,注重把边塞诗作为一个独特的事物来考察它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定义又可分为两种,即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和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而历来对边塞诗内涵的争议也主要是围绕这两者而展开的。

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是将边塞诗内涵规定在有唐一代,认为边塞诗这个概念应具有一种史的规定性,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范围限定,“乃是指产生于唐初,极盛于开、天年间,流响于唐晚末的反映边塞的作品。”[2]甚至还有人认为要“只以盛唐为界,中晚不涉及,更不能上溯汉魏,下流宋元。”[3]这种传统观点看到了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特殊而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仍显不够完善。

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是将边塞诗放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进行综合考察,以梳理它的源流及发展脉络。认为它可上溯《诗经》,历经汉魏六朝以至隋、初唐的草创、模拟,至盛唐而蔚为大观,其后则是流响。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成熟和逐步衰落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共同题材的简单聚合。今人多持这一观点。

在综合考察以上几种边塞诗内涵规定的基础上,我认为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概念对边塞诗的研究最为有益,它可以指导人们对历代边塞诗歌进行综合梳理分析,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考察边塞诗的发展,认识边塞诗在唐代兴盛的必然性及其与唐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文正是立足于边塞诗的这种含义来考察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

二、边塞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诗歌,表现边塞生活和边塞战争内容的,在《诗经》时代就已有了,但是却直到唐代才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从《诗经》时代开始,直到隋代,现存的边塞诗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即已有两千余首。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作品中已有相当数量的边塞诗,到了盛唐,更是出现了边塞诗的空前繁荣,大批杰出的边塞诗人及高质量的诗作涌现,形成了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那么为什么边塞诗直到唐代才兴盛起来,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呢?这可以从诗歌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1 自身因素

唐代边塞诗的兴盛是对以前的边塞题材诗歌创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1)题材风格上的继承发展

边塞诗可上溯《诗经》,在《诗经》中,边塞题材就已出现并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广泛地反映了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影响。有反映边塞战争的,如《小雅•出车》;有描写征夫思妇、离情别恨的,如《卫风•伯兮》;有抒发同仇敌忾、保国戍边壮志的,如《秦风•无衣》;也有抒发人们的反战呼声的,如《唐风•鸨羽》。这些主题不断被后世继承,成为后来边塞诗的基本主题。

到屈原的《九歌•国殇》里,那种对战争场面的精彩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沉悲壮的感情气势对后世边塞诗悲壮美学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两汉是一个空前繁荣、武功卓著的时期,特别是对西北匈奴的战争和对西域的开拓经营,产生了许多边塞题材的乐府诗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还保有歌辞,而另外一些如《陇头水》、《出塞》、《入塞》、《关山月》等后来都只剩下了题目而丢失了歌辞,成为后世边塞诗中常用的题目。

建安时崇尚梗概多气、刚健有力的审美风格,诗人们用乐府旧题抒发现实感怀,歌唱建功立业的抱负,对唐代边塞诗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开始了对边塞风物的描写,从而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范围。曹操本人就创作了大量写边塞风物的诗。

两晋时期边塞诗创作渐见消沉,只是学步建安。但由于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诗歌开始注重格律修饰、语言雕琢,多用对偶,离乐府民歌精神渐远。

南朝宋齐上承两晋,豪迈壮志的边塞之作仍显寂寞,只刘宋诗人鲍照成就突出,多用五言乐府,风格俊逸,对后世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都产生过影响。梁陈时边塞之作却又骤然复兴,受当时宫体诗影响,这时的诗多关注征夫思妇的细腻心理,边塞乐府与宫体乐府合流,促成了这个时代哀怨纤巧的风格特色。

北朝乐府民歌则更多淳朴自然,或表现北方边塞风物或表现战争军旅,出现了《敕勒歌》、《木兰诗》等脍炙人口的杰作。

隋代的杨素、薛道衡、虞世基等人的边塞诗作已显刚健豪迈,显露出诗风转变的讯息。

至初唐边塞诗时已表现出主题的继承性和表现的程式化,丰富的题材和主题的积累以及初唐诗人在对宫体诗的反抗中形成的健康的审美风格为唐边塞诗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艺术形式上的探索

近体诗即格律诗与歌行体经过漫长的发展终于在初唐定型,为唐边塞诗提供了适合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在继承并发展前人对艺术形式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资拓展的空间。

格律体是一种章句有“格”,声韵有“律”的诗体,句式上

五、七言定格,修辞上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用韵,它萌芽于汉魏晋古诗,初创于齐梁“永明体”。自六朝开始沈约、庾信等大批诗人就开始自觉地探索诗歌的声韵格律等内部艺术规律,入唐之后,上官仪的声律探索及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的创作实践都为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沈佺期、宋之问,他们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发展,使律诗这种已趋成熟的诗歌形式完全确定下来,清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说“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这里主要指的是五言律诗的形成过程,七律和长律的产生和定型稍晚,到杜甫那里才成熟。而绝句在五言古体逐渐格律化的同时也逐渐由

五、七言四行小诗格律化形成,并于沈、宋以后正式定型。这也就是说初唐诗坛上的格律诗主要是五言律诗和绝句,格律诗的其他形式都还未充分发展起来,而且初唐诗人的格律诗创作还处于摸索定型阶段,其创作水平也未尽如人意,格律诗的表现能力还未被充分发掘出来,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格律诗讲求对仗,适宜于表现气势和创造包孕万千的意境,因此到了盛唐,格律体形式与边塞内容的结合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涌现出大批格律体边塞诗。如王昌龄就把七言绝句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了大量边塞题材的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

古体诗在唐代的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产生了七言歌行,初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帝京篇》可视为初创期的试作,在谋篇布局、开合转换,以及声韵节奏方面均为七言歌行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堪称初唐七古双璧,标志着六朝后期以来酝酿发展的歌行体至此已完全成熟,从而为盛唐歌行体的盛行开了先路。七言歌行常被归入七古之内,其实它是唐代出现的一个七古新品类。它的句式虽以七言为主,但却又既可整齐划一,也可兼用杂言句或散文句式,比七古自由得多,篇幅可长可短,伸缩铺排,不受拘限,既可整饬合律,亦可自由挥洒,气势纵横自如,适宜于表现自由奔放、傲岸不羁的激情。盛唐边塞诗人那建功边塞的昂扬激情及奇特的边塞风物对诗人的情感冲击都适合用这种歌行体来尽情挥洒。盛唐边塞诗中除七绝外,大多是歌行体,如高适的《燕歌行》,而岑参著作尤以七言歌行为盛,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都是七言歌行体。七言歌行体是初唐诗人借用近体格律并揉入铺张扬厉的赋体文学的特点对六朝七古进行改造的结果,体制宏阔、音韵谐美而又气脉流动,正与大唐汪洋恣肆的时代风貌相适应。这种诗歌形式历经初唐的草创,在盛唐时期尤其是边塞诗中达到全盛。

2 特定的社会条件

边塞诗在唐代的兴盛也必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与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息息相关。

首先边塞诗的兴盛与唐王朝边境战争的状况紧密相联,唐自建国起就一直边患不断,高祖时甚至一度陷入对东突厥称臣的境地,但自唐太宗开始,国力开始增强,对突厥、奚、吐蕃、吐谷浑等的侵犯也都予以坚决反击并取得胜利,此后,高宗、武后时期边患一直不停,玄宗即位后,重视武功,迅速夺回对三边的优势。总体看来,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唐对外族侵略的抵抗日益有力,这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由于国势的逐渐强盛,四方依附,内地与边疆联系加强,各地人民交往广泛。回俊才在其《边塞诗的形成及其评价问题》中认为盛唐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国力空前强大和统一,以长安为中心各民族(还有外国)商业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加强,这是边塞诗形成的根本原因。”可见民族交流的加强对边塞诗的巨大意义。这种民族之间交流不断又战争频繁的现实就是边塞诗形成的社会基础。

其次,唐代的知识分子身心都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产生了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大多热衷功名。整个社会都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和尚武的时代精神。同时唐朝的用人制度除科举制之外,还有军功制,诗人在应科举之外,还可以“入幕”以博取功名,这都刺激了诗人出塞,而诗人们边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为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直接促进了边塞诗的兴盛。

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种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学样式被选择而极度兴盛起来,最能显出唐代文学成就的就是唐诗,而作为唐诗坛的一朵奇葩的边塞诗又最能显出盛唐气象。对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唐代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对我们深入认识并正确评价边塞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193 [2]张天健.唐诗答客难.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510 [3]转引自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192 [4]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13 [5]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8

推荐第4篇:《唐代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推荐第5篇: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唐代边塞诗介绍及鉴赏精选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

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

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

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

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

,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从军行(其八) 【唐】王昌龄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

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

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

推荐第6篇: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

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

中文0931班29号吴桂泽

摘要: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诗体类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边塞诗则是边塞诗中颇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分。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而本文从边塞诗概念的研究入手,以唐代边塞诗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就其征战主题、乡恋、苦寒及民族冲突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唐代 边塞诗 征战主题与民族冲突 乡恋 苦寒

一、唐代边塞诗的界定

边塞诗是按题材内容研究诗歌而产生的诗体概念。作为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诗体类型,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与其他诗体种类相比,边塞诗表现的是人的社会政治生活内容,是国与国之间、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相互争夺生存空间的政治行为在诗歌创作中的反映。戍边守土的政治军事行为,以青春热血为代价,经受血与火、生与死、灵与肉的痛苦考验。因此征戍生活远比一般日常的聚散离合、穷达祸福、伤春悲秋等生活内容更牵动人心,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荣辱存亡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能否正常运作的根本问题,因而反映戍边守土内容的边塞诗也就比其他一般诗歌更感人,更具震撼力。[1] 从文学反映生活范围角度说,边塞诗也是其他诗歌不可替代的诗体类型。边塞诗以边塞为表现对象,“边塞诗本身就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无论是写边塞风光,还是写风俗民情;不论表现边地的生产生活,还是反映征战戍守的军事生活。不论咏史怀古,亦或咏物寄情,都突出鲜明的边塞地域性特征。因此边塞诗是反映异域生活的主导诗歌体式,它是对文学主体反映内地〔包括中原和南方)生活的一大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二、下面就其征战主题及民族冲突、乡恋,苦寒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边塞诗的征战主题与民族冲突

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看,每一个王朝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并维护这种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相比于和平,征战毕竟是暂时的。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游牧民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或物质财富而大举入侵,当中原王朝为了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需要而主动经营边塞之时,武力征战的方式就成为解决民族矛盾的主要手段。

唐代战争的恒久与惨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在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极大的震撼。因此描写边塞战争的惨烈以及由此而生的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就成为边塞诗征战主题表现的重心之一。唐代边塞诗有许许多多对残酷边战的描写:“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这种惨烈的征战,时间上具有恒久性:“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空间上有广泛性:“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往往造成巨大的牺牲与伤亡,这类描写几乎成了诗化的战争“诗史”,与史籍相辉映。如此大规模的民族征战,双方死伤都异常惨重,不难想像这些边塞征战的残酷与惨烈程度,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笔下写了那么多的流血牺牲:“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誓心清塞色,斗血杂沙光。”“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错。”“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这些触目惊心惨不忍闻的视听意象犹如诗文中不断出现的着重号,时时提醒人们对战争灾难与惨痛代价的关注。[2]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民族冲突与征战,强烈地震撼着唐代有良知的士人,使他们在歌咏功业理想、礼赞大唐帝国赫赫武功的同时,转入了对无休止边战的深刻冷峻的反思,凝成了唐代边塞诗中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

从边塞诗史看,唐代以前,由于文人对边塞征战之事的疏离与模拟虚构风气的盛行,加上人的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决定了边塞诗中难有悲剧精神的显现。唐代尤其是盛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鼎盛之时,也是对外战争最频繁激烈的时期。唐代统治者崇文尚武,奖励军功,努力经营边塞,他们倚靠雄厚的物质基

2 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北却突厥,南服蛮撩,东臣契丹,西拒吐蕃.边塞征战取得重大胜利,高扬了唐王朝的国威,使人们在“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的胜利歌唱中增强了自信自豪之感,但另一方面,这些边塞战争也带来了巨大灾难:连年征战,轻率用兵,不仅牺牲惨重,而且造成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局面,加上军费开支庞大,使唐朝综合国力急剧下降。另外,重赏边功,又使边将坐大,成为唐王朝严重的政治隐患。[3]

而进入中晚唐之世,由于平覆安史内乱,边兵内调,边防空虚,陇右河涅之地痛失吐蕃之手,人们从“勒石燕然,威加海外”的空前自豪一下坠入到国土沦丧的深深隐痛之中,盛唐征战的负面影响与中晚唐失地难收的境况,促使众多志士仁人一方面密切关注防边政策和防卫状况的变化,心系对外征战的胜负得失,支持正义的卫边战争,反对默武的扩边战争。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思边塞防卫问题,从历史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审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探寻战争的本质,这些思考反映到诗歌创作领域,使边塞诗中具有了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

长期以来,由于受单一的社会学批评观念的左右,人们评价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总是局限于用政治和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诗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分析诗人支持或反对战争的具体表现,如支持正义的卫边战争,歌颂戍边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反对非正义的扩边战争,揭露穷兵默武、好大喜功给戍边将士造成的巨大痛苦和牺牲等等,以政治或道德标准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而摆脱上述思维定势重新审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我们发现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战争的思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中充溢着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而这种悲剧精神是唐人反思边塞征戍问题时的空前绝后的创造。这种具有超前意识的悲剧精神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意义,它既是唐代边塞诗臻于巅峰的重要标志,也是古代边塞诗表现征战主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地位重要,价值极高。

(二) 唐代边塞诗的乡恋特色

纵观边塞诗史,乡恋主题与古代诗歌相伴而生。

3 整个唐代边塞诗乡恋主题尽管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战士乡恋和军幕文士乡恋两类,但其情感内涵却都是具有“士意识”的“士人乡恋”的反映。这表明,边塞诗乡恋主题中隐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作为“士”阶层的诗人文士的深层价值取向。一方面,“士”人心灵深处具有先天秉赋的农耕生活铸就而成的乡土意识和恋乡情感;另一方面又具有“君子怀德”“志在四方”的事功追求。正是这相反的两种价值取向引发了诗人文士心灵深处激烈的情志波澜。[4]

唐代边塞诗创作虽已打破乐府旧题形式。开始因事命题,自由抒写,但乐府之作中乡恋主题仍显得比较集中,且以战士乡恋为主。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征战被围之时,战士思乡怀念妻子之情.“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也是战士与妻子间爱恋相思之情.这些诗作,虽然形式上或为长篇,或为律绝,已与南朝的乐府边塞诗有异,但其抒情的基本模式仍一脉相承,是诗人站在战士的角度替战士抒写的乡恋之情,既没有征夫乡恋的农耕文化特点,也没有军幕文士乡恋内涵丰富复杂的特点,而是士人复杂乡恋情感的简化与省略。

我们知道,雄奇悲壮是古代边塞诗特有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就美的展现来说主要包括外在的自然美和内在的精神美两方面。其自然美的展现较之一般的写景诗都具有荒凉、苦寒、奇险的特点,构成壮美或崇高的境界。

而悲壮崇高的精神美则是人之精神的体现.具有深厚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它包含着悲和壮两种相关又相反的两极悄感内涵,是由戍边守土的社会政治行为与个体情志的矛盾冲突造成的边塞征戍活动,既是社会政治的播要,也是个体的责任、义务与使命。[5] 因此乡恋就是个体思归欲求受压抑激起的情感波澜,它加重了边塞诗的悲慨气调,使之更加感人。

(三)苦寒的艺术特色

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主因是边疆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作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部,也是中部高原向东部丘陵平原转换的结

4 合部,中国的边疆自然地理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高山大川、险关要隘成为边塞防卫的天然屏障。万里长城借助边地的奇险地势蜿蜒横亘于雄峰高岭之上。

二是环境恶劣,不是瀚海沙漠,就是冰天雪地。人烟稀少,偏远荒僻为其基本特征,其荒寒酷庚的自然环境与内地的中原或南方的自然景观形成强烈对比,造成巨大的反差。这两点构成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赖以存在的自然地理基础。

当然,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形成,也是诗人艺术追求的结果。突出苦寒特色是边塞诗写作的抒情需要,既易于作者感动也容易感发读者,具有极强的情感震撼力.所以边地苦寒特色的突出,不仅是边地开发迟滞的问题,更是诗人有意选择有意强化的结果,是边塞诗的抒情需要。

静态地分析,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深层蕴涵包括四个方面:征行劳作之苦、有家难归的乡恋之苦、有志难酬有功不赏的苦闷、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的抉择之苦。

三、结语

唐代边塞诗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诗作多方面展现了戍边守土的艰难苦寒及悲壮人生体验,诗化地记录了周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由对抗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两种异质的文明冲突导致的惨烈状况与生存竞争带来的民族征战的残酷现实,既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也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歌唱,表现出勇于献身的尚武精神和报国情怀。特别是唐人对边塞战争的理性思考与诗化表现,不仅写出了民族冲突的战争悲剧、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更从历史的高度、人性的高度表现了农耕民族代代防边的生存缺憾,使边塞诗充满了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极大地提高了边塞诗的思想内涵和表现生活的力度与深度。[6] 那些表现征夫思妇思家念亲的诗篇,凝成了故土难离的乡恋情结,表现了以农耕为主的中华文化留恋故乡安土重迁的文化特征:而边塞风俗诗,则从边塞风光、风物特产、民情风尚角度。多方面展现了与中原内地风格迥异的边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成为充满异域情调的风俗画卷.在慷慨悲壮的战争题材之外,又为边塞诗增添了神奇异趣的诗情画意,成为边塞诗地域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因此,从题材内容上看,唐代边塞诗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性边塞诗的爱国精神既是人类共有的归属感与角色意识自觉的产物,更是富有家国意识的华

5 夏民族特有的情感形式。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带来的尚武精神,不仅强化了唐代边塞诗的爱国情感,表现出勇于献身的报国热情,使唐代边塞诗充满爱国的歌唱;而且也为传统的任侠风尚提供了精神动力,侠义传统与尚武精神的结合造就了中华民族刚健勇武的文化性格,使早期中华文化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边塞诗所表现的爱国情感、尚武精神和侠义的民族性格,具有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如此,唐代边塞诗在诗歌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整个中国诗歌史来看,口头传唱的传播方式以及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娱乐功用,使得唐代诗歌艺术的历史格局以乐府诗为主体,配乐伴舞的歌唱方式对提高诗歌作品的抒情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题材的特殊性带来的抒情优势仍是边塞诗歌创作与传播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整个唐代诗歌的艺术格局看,边塞诗的抒情性是极其突出的,在这一时期诗歌诸题材中是前卫的、重要的、引领时代潮流的。

此外,唐代边塞诗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史的前期阶段,不仅是边塞诗创作由定型走向成熟进而臻于辉煌鼎盛的时期,其创作在诗史上也具有艺术范型意义。乐府边塞诗创作中,《从军行》、《陇头水》、《苦寒行》、《白马篇》、《少年行》、《出塞》、《入塞》、《塞上》、《塞下》、《塞上曲》、《塞下曲》、《关山月》、《度关山》、《梅花落》等系列诗作在抒发征戍苦寒、尚武报国、豪侠任气、思乡怀归等思想情感时,都已凝定成一系列的可以把握和操作的艺术范式,许多边塞诗篇成为后世诗歌创作学习借鉴的样板与范本,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总著《唐诗史》〔全二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I版。

[2] 李炳海、于雪棠著《唐代边塞诗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吴湘洲著《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I版。

[4] 王军、李哗选著《边塞诗派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 余忽诚著《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房日晰著《唐诗比较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推荐第7篇: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班级:

姓名:

任课老师:

目录

一、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边塞诗的定义及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初唐边塞诗 ................................................................3

(三)盛唐边塞诗 ................................................................4

三、结论 ......................................................................................9

四、参考书目 ..............................................................................9

一、摘要: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呈现 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唐代的边塞诗则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它所描写出的异域风情和旖旎风光,藉着边疆大漠的悲壮苍凉、雄阔磅礴的壮志豪情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用多元化的审美视角,反映着时代特征,对拓展唐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促成唐诗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林庚先生说得好,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的是一种悲壮的精神,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

二、内容提要

本文以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为分析对象,深入研究了边塞的绮丽风光、军人的征旅生活、军人赤胆忠心的报国之情等内容。正是由于大唐国力强盛,人民的自信心极高,在唐初都自愿投入军队,渴望建功立业,崇尚武力。但由于长年征战,唐中期国力逐渐衰退,人民的厌战情绪较高,军人和闺中妇人都表现出深深的思念和幽怨之情。从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可以窥见唐代军队的由盛而衰。

三、正文

(一)边塞诗的定义及界定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边塞诗有题材的规定,它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内容的诗歌,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边塞战争;(2)反映边塞生活;(3)描写边塞风光。大凡具有其中一个方面,或涉及这几个方面内容的诗歌,即可称为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二)初唐边塞诗

初唐时期,天下刚刚统一,政局不稳,大唐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不断。因此,从贞观元年到开元年间,拓疆战争一直是唐王朝重大的外事活动。拓疆战争对初唐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诗的取材方面来看,它直接导致了大批边塞诗、军旅诗、游侠诗的产生。

初唐边塞诗歌在题材上有以下两个个特色: (1)广泛描写边塞山川风物以及行旅征战生活。

“文章四友”和陈子昂等初唐诗人都有边塞生活的体验,因此他们笔下的边塞风光显得广阔而真实。他们对边塞风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审美观。他们把边塞风光中那些最具特点的

部分通过自己的画笔,使它们构成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如杜审言的《经行岚州》。这首诗抓住了北方边城“春光晚”、“气候寒”的物候特征,写“花”是“往来花不发”,写“雪”是“新旧雪仍残”。但这一切在诗人眼里毫无凄寒之感而是那样明丽亲切。“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描写了北方边城的早春自然是无溪水的,只不过有一些残雪的溶流而己,但是怜怜清响在诗人听来如悠扬的琴声一样悦耳;这里的早春自然是无花的,但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下,巍巍的山峰新雪映着旧雪,犹如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使人感到春意融融、顿生向往爱慕之情。陈子昂的《至分水戍》中“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写出了行旅道路的艰险,将士们随时有坠入急流的危险;“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早上霜露未退去,北方刺骨的寒风冲进驻守的楼上,说明征战生活十分艰苦。

(2)歌颂祖国的强盛统一,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骆宾王《从军行》)首联大意是平生感谢君主知遇之恩,整个军队士气高昂。颔联描写了拉满的弓弦犹如满月,驱马直入敌阵杀敌,表现了战士的勇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尾联写诗人视死如归,有拳拳报国报君之心,希望祖国早日一统江山。杜审言的《送崔融》、《赠苏味道》,《送和西番使》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那些送朝臣出使,大将赴边和友人从军的篇什,常在歌颂国威、勉励友人的同时,表现出了作者的志向抱负,感受到他们热爱国家、关心边防、拥护统一的理想。

(三)盛唐边塞诗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盛行,内涵丰富,风格也不尽相同,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军队军人的精神面貌在边塞诗中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特征:

(1)第

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在这幅苍茫雄奇的边地风光图中,我们看到盛唐文人那种对战争的必胜信念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隐约可见诗人和将士们的壮烈情怀。诗的后两句既写出了战争的频繁、艰辛、激烈,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边疆将士誓死报国,驱除外辱的决心,令人读后为之热血沸腾,这就把隐现于景物中的情怀明白地表达了出来。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高适“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都是何等壮阔、何等豪迈!这是盛唐文人对边塞战争必胜的信心、热情的讴歌、由衷的向往和盛唐时代昂扬奋发的精神。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敌人数量虽多,但大唐将士充满信心,势如破竹,战场上布满了敌人的尸骨,军心大振,为自己作为大唐军人而感到自豪。

又见王维《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 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 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 汉家将赐霍嫖姚。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

(2)第

二、尚武精神

重武而轻文、重王霸而轻儒礼的思想就成了盛唐边塞诗的又一种文化底蕴。盛唐时代的战争争其性质乃是为了保卫边防、保证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杜甫《前出塞》“苟能制侵陵,凯在多余伤”等句便是最好的明证。因此,那种认为边塞诗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勇敢的观点,当是不确切、至少是失之偏颇的——要知道:“战争崇拜亦是有事件的”,人们只在和平年代或者说当和平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激起在战争中“大显英雄本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相反,如果是饱受战争灾苦,人们还会有“战争崇拜”么?盛世边塞诗所表现出的尚武任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保卫和平、立功边塞的战争崇拜。我们还是从诗句中求得实证:营州少年厌(此为满足之意——引者注)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这是高适的《营州歌》,直写北方边地游侠少年的尚武精神。

另一方面,边塞诗之所以在唐代空前繁荣、达到巅峰,与整个朝代连绵不断的边塞战争有很大关系。高适在科举屡试不中的情况下,逐步把建功立业的希望寄托在弃文从武、走向边塞、入幕佐帅上。《别冯判官》中“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送董判官》中“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等,反映的就是这种强烈愿望。作为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以诗人为戎帅”第一人,并最终出将拜侯,崇军尚武是高适边塞诗大力歌唱的旋律之一。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

这首诗作于哥舒翰幕府期间。入哥将军幕府,是高适人生的重大转折,自此他才真正走上了“万里云霄”路。因此,他以极度兴奋的心情,对从军的自豪、搏杀的壮烈、凯旋受赏的荣耀,都给予了热情的赞唱。威严的军队,乘着骏马,挟天子之威,倚将军之雄,翩然而行,进军的战鼓如雷声震地,千万面军旗如火焰飘动。“天子怒”“将军雄”“雷殷地”“火生风”,渲染了唐军不可战胜的如虹气势。太阳照耀着雪亮的战戈,月亮映射着高悬的良弓,无论在青海、还是在黑山,都英勇无畏、士气冲天。有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旄头空”就是必然的战争结果。蓄势至此,豪情更加迸发,万里赴死,终于一朝成功,诗人对登麒麟阁、入明光宫充满着强烈的期待。笑文士、轻一经、讽古人、叹老翁,虽有几分得意和轻狂,却充满着对走向边塞、手执雕弓、激战太白的无比自豪,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对崇军尚武精神的赞美。直接投入到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使高适对将士、战场、胜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诗歌中的阵云氛围、英武之气更加浓厚。或是这首: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

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

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

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哥舒翰收复九曲,是当时唐朝与吐蕃之间进行的一场决战。取胜后,高适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写诗予以歌颂。由于当时正在前线,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惨烈,诗人采用“赋”的手法,对战斗场面进行了具体细致地刻画。唐军气势摧山,军旗翻动,将军指挥若定,士兵机智转移捕捉战机,弩弓发出的箭一排排飞向敌阵绝断其归路。从“泉喷”“风驱”“鬼哭”“天愁”中,似乎能闻到战场的血腥、看到敌方失败的惨状,浑化无迹地承接了唐军的威武气势,隐喻地歌颂了将士英勇善战、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石城”以下十二句对主帅哥舒翰的赞誉,是对前面士兵歌颂的升华,揭示了取胜的原因。能让“老将”失色、儒生结舌的,正是哥军“慑沙漠、感乾坤”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长策善决”的智慧,这也正是高适作诗赞扬这场大战的立场所在。

(3)富有离怨意味。 顺应时代大潮, 边塞诗蔚然成一大观。它除了弘扬英雄精神、民族气节等爱国内容外, 还将笔触伸进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 表现他们的离合悲欢之情。这种题材的边塞诗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将士的思乡之情,二是闺中妇人对远在边疆征战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唐朝的边塞绵延万里, 需要大批将士驻守。常年驻守边塞, 将士们有家难回。虽然可以慷慨赴敌, 但思乡的哀怨也是“剪不断, 理还乱”。李白写道: “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 《太原早秋》) 以水喻怨愁, 以水流悠悠写思乡之愁无日不在, 虽然不如李后主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著名, 却有开创之功和感人之情。再如他的《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 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 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 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 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 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 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 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 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 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 三军鬓成斑。”将士们抛妻别子, 奔赴边塞, 不惜战斗死, 不云惮艰险, 但是征战无期, 回家无望,也难免满腹哀怨。

大多数边塞诗中的妇女仍然没有摆脱封建时代的窠臼, 抱守的婚姻观依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 杜甫《佳人》) ,是生是死, 都紧紧依附于丈夫。丈夫戍边从戎, 闺妇们遭受致命的打击情属必然。她们精神崩溃, 六神无主。。情思之浓烈悲苦迫切需要传递给对方。然而盛唐边镇远处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及岭南五府经略, 距离内地十分遥远。且当时交通工具落后, 要进行书信交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 闺妇满腔的苦闷和抑郁, 只能憋闷在心中, 时间一长, 便累积成怨。从苦思到长恨, 这是一个极端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闺妇的情思发生了质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闺妇的所思所恨没有明确的界限, 常表现为因思见恨, 恨中有思, 二者互相渗透。如王涯的《秋思赠远二首》: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乡月吐娥眉。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边人不见, 拂云堆畔战初酣。 诗的开头活托出的就是一个魂牵梦绕、孤寂落寞的闺妇。鸿雁不传书, 她只好与孤月相伴, 而见恨杨柳。当然她并非真的恨杨柳, 而是恨丈夫为了追求事功, 远赴边疆, “酣战”不休, 留她独守空闺, 又不寄给她任何的音信。总之, 闺妇们的怨恨集中在两个方面: 怨恨丈夫为追求事功而宁愿舍弃结发妻子, 舍弃两情厮守的甜蜜生活; 怨恨他们只知在大漠边疆浴血奋战,“力尽功名”, 啸傲沙场, 却不曾理会自己的相思之苦。当然, 她们的所怨所恨绝非是一般小儿女肤浅的打情骂俏, 而是其苦涩的思恋之情的呕心沥血的表达方式, 是其饱蘸了生命殷血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可悲的是, 这丝毫不能减轻她们内心的痛楚, 相反, 与时俱增, 经久愈烈, 孤掌难鸣的闺妇在情爱之路上给我们留下了带血的印记。

三、结论

边塞诗发展到中晚唐时期,也就进入了战火连连的动荡时期。中唐时期,军人的思想感情逐渐由建功献身的热切转向厌战思归的伤感和妻离子散、思乡怀亲的痛苦。及至晚唐,国势日渐衰微,各种社会危机日趋严重,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边患频仍,统治者忙于自救,已完全失去了盛唐、中唐时期开疆拓土、成就帝王大业的气魄。文人士子也因时运艰难,失去了往日立功边塞、从军幕府的豪情,边塞诗的创作主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既没有了像岑参、高适那种长期投身军幕、对边塞充满神奇向往并热情讴歌边塞生活的大诗人,也没有中唐像李益那样几度出塞、对边塞战争有深切体会、倾心创作边塞诗的名家。晚唐边塞诗非常分散。几乎整个晚唐诗中都有边塞诗的影子,却又缺少集中创作边塞诗的一流大家和遗响千古的名篇。

从边塞诗所体现的军队与军人中,我们透析了整个大唐帝国国力由强转弱,直至无力回天地走向终结的历史过程。边塞诗对历史的承载,使其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参考书目: (1)宋毅,《那时英雄—隋唐战史》第六章。 (2)宋毅, 《现代兵器》 2009年10期

(3)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

(4)瞿蜕园, 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5)阎福玲, 《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张磊 《从边塞诗看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情感走向》,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18 卷第2 期 2002 年6 月

(7)王守芝,严寅春《李白边塞诗中的将士形象浅谈》,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4 期

(8)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 译1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1.(9)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10)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11)高适,岑参,《高适 岑参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9 (12) 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第七章

新华出版社 2004 (13)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傅德岷,卢晋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 (15)傅三星,《大同边塞诗注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16)葛晓音,《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房日晰, 《唐诗比较研究——唐诗研究系列》 安徽大学出版社 (18)佘正松, 《高适诗文注评》

中华书局

(19)岑参 《岑参集》

阮堂明解评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岑参 撰 廖立笺 注《岑嘉州诗笺注》

中华书局 (21)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李白 著;瞿蜕園,朱金城 校注 《李白集校注(全四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3)毕士奎,《王昌龄诗歌与诗学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24)陈小英,《论王维边塞诗的尚武精神》----《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8期 (25)《盛唐边塞诗文化特性》----《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26)《浅谈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2008.11 (27)王合伦,庞晓虹,《军旅真情铸诗魂》——论岑参边塞诗的军人情怀----《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4 (28)黄小姝,《中唐边塞诗主题的新变》---《安徽文学论文集(第二集)》2004 (29)吴庚舜,《谈边塞诗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81.6 (30)郝金红,《从边塞诗看唐代军人》---《石家庄新闻网》2010.7 (31)《博大的军人情怀》——古代边塞诗赏析 (32)刘建国,《悲壮苍凉的边塞诗歌与唐代军人魂》----《统战政协》2010.7.29

推荐第8篇: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累。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边塞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边塞诗的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初唐时期诗人写作的边塞诗,约略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作品为代表,是\"洗濯浮夸,兴寄独远\"之作,以雄放的境界,奠基了盛唐之音。二是由于贬谪而写作的边塞诗作,可以骆宾王为代表,因为是贬谪生活,同时,也因为初唐时代尚未形成盛唐的胸襟气势,所以,其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三是并没有到达过边塞,而写作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边塞诗,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是骆宾王,后者代表是陈子昂。他们参加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会和深刻感触。唐初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诗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的关注。他们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初唐边塞诗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以来,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创新。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有音乐美,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耀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逐渐丧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诗人们开始对朝廷进行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为主要写作内容。此时,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时期,这一阶段的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呈现出低沉黯淡的氛围,其主导风格是萧飒。晚唐,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塞诗从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方面展现了晚唐边塞的真实图景。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唐代边塞诗是对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精彩描绘,反映了诗人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诗人们对国家民生的关心,远大的抱负,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推荐第9篇: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

【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

杨晓霭·胡大浚

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枝独秀的奇卉异葩。它的繁荣及高度的艺术成就,既基于唐代国家强盛、边功卓著、民族和同、中西文化交流活跃等社会条件的激发,也基于前代军戎诗歌在题材领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经验积累;既是中华民族历经两汉大一统、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分裂,至隋唐再度统一而造就的民族心理历程的艺术映现,也是唐代文人士大夫尚武毅、重事功、追求千秋伟业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精神所酿就。由于它在盛唐空前绝后的成功,而被文学史家视为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标志。

边塞诗是以题材划分的诗歌类别,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的艺术成就,与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不可分割。即使许多诗人未曾亲涉边地,但只要他系心边塞,吟咏塞上风物人事,总要以特定边塞区域为立足点。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其中尤以西北为甚。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大西北有关。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诗中反复歌唱的又多是这样一些地方:阳关、玉门、敦煌、酒泉、凉州、临洮、金城、秦州、祁连、河湟、皋兰、陇坂……它们犹如一串耀眼的明珠,连接起了自陇山到玉门、阳关东西长达1700公里的陇右山川。

唐分全国为十道。西北为陇右道,辖地极广。唐史所谓「自(长安)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指的大抵都是陇右道之地;然其军政重心则在今甘肃省区域内。《新唐书·地理志》载:「陇右道……汉天水、武都、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为州十九,都护府二,县六十。」其中除北庭、安西二都护府在今新疆东境,陇右节度驻地的鄯州位今甘青毗邻的乐都外,余下的著名州郡都分布在今甘肃境内。今人因此多以陇右或河陇泛指今甘肃省。这里,地域上与京都所在的关中接壤,唇齿相依,实为辅卫首都的肘腋。陈寅恪曾指出:「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本在西北一隅」,故从太宗立国至盛唐玄宗之世,均以「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陇右实为唐王朝维护版图统

一、稳定政局的要害之地。陇右的安危,对唐王朝的盛衰兴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唐代有作为的帝王莫不关注陇右。史载天宝元年十镇(统率全国边兵)兵员486900人,军马8万匹。陇右、河西两镇兵员14.8万,军马3万,均约占全国总数的1/3;若加上北庭、安西两镇,则为数尤多。这些数字明白显示出陇右在唐代边防军事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唐王朝以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营陇右,为文士远赴河陇提供了机会,也使更多的文人心驰神往于这方热土而竞相咏歌。据不完全统计,8世纪中叶河陇沦陷前,亲涉陇右有诗传世的知名者即达数十人,初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如骆宾王、陈子昂、王昌龄、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以至杜甫、李益、戎昱等等均在其中;不知名者,仅从诗人赠答送别之作考察,更难以数计。大批文士的远赴陇右,不但使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数量大增,而且诗人们亲临其境的创作,较之仅凭热情和想象,借边塞题材寄寓某种理想、心态的「泛咏」之作(魏晋南北朝的「边塞」诗作绝大多数如此),尤其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这里面所隐藏着的真情」是依靠「人类的想象力永远也不能达到的」!这更应是唐代边塞诗之所以能一举跃上边塞文学艺术之颠的「秘密」所在。比如骆宾王,那「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的报国壮歌,固然激动人心,而更加摄人心魂的还是他沿陇右、河西行军远赴西域的一系列记实之作:「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汉月明关陇,胡云聚塞垣。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温。戍古秋尘合,沙塞宿雾繁……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将报国思乡之情融进西塞疆场写生式的图画里,读来更觉深挚真切,成为开盛唐边塞诗风气之先的作品。又如王维,以他过人的艺术才华,不仅在诸多乐府诗里歌唱过「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豪侠少年;「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弃置」老将;抒发自己「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的壮志;歌颂唐军威镇西塞无可比拟的声势:「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燕支行》)而一旦踏上陇右边塞,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直寻」之作,创造了诗歌艺术的辉煌。其他如王之焕「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玉门关听吹笛》),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从军行》七首其五)等等传诵千古的名篇,也都产生于西塞生活真实体验的基础上。正因如此,有较长西北军幕生活经历的岑参、高适,其作品达到边塞诗歌的最高水平也就是必然的了。

将唐代边塞诗作总体考察,我们可以看到,陇右边塞的局势,大抵规定着四唐边塞诗的主旋律。初盛唐西北国土的开拓与边战的胜利,使边塞诗高扬着理想的光芒;安史之乱后,陇右失陷,使志士扼腕,万姓怨愤,收复失地成为全民的呼声,也当然成了中唐边塞诗的第一主题。不仅陇籍诗人们魂牵梦绕,「只将诗思入凉州」,众多从未亲临西塞者,也莫不把自己的目光投向这片神圣的国土,或神往于「人烟扑地桑拓稠」(元稹《西凉伎》)、「无数铃声遥过碛」(张籍《凉州词》)的昔日繁荣;或感伤于「河陇侵将七千里」(白居易《西凉伎》)、「万里人家皆已没」(王建《凉州词》)的惨痛现实;或怒斥「连城边将但高会,无人解道取凉州」(张籍《凉州词》)、「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杜牧《河湟》)的颓靡世风。使边塞诗的题材进一步开拓,思想内容也得以深化。大中时,河湟收复,河西归唐,举国欢腾,诗人们激情洋溢的颂歌,在晚唐衰微的诗风中不啻为鼓舞人心的强音。这些又清楚地显示了陇右地区及其文化在唐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陇右地域辽阔,但大部分为高原山地、沙漠戈壁、沼泽冰川,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干旱严寒,气候恶劣。关内人士初涉陇右,首先面对的是「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许棠《过分水岭》)的千岭万壑;进入河西,历经的更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无边瀚海,几乎无一不经受着心灵与肉体的巨大震撼。见惯江南秀色的岑参为之情绪亢奋,诗作生面顿开;陶醉于旖旎山水的王维,为之诗情激荡,绘出雄浑壮景;一心追逐功名的高适,为其感发,往往「登陟以寄傲」(《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序);就连那「穷年忧黎元」的杜甫,一踏上陇土,西塞山川胜迹即成为他歌咏的主要题材。面对使侏儒也能变成巨人的「这样的天地」,诗人们放情高歌,骋足风流,从「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四)的秦州,至「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的走廊西端,举凡「丝绸之路」今日甘肃境内这「黄金路段」的主要城镇军戍和通道,高山大河,茫茫戈壁,苍凉的古战场,以至镌刻着数千年中华古史的众多文化胜迹,都无一例外地融入边塞诗的画廊。仅以岑参而言,他从「平明发咸阳」而「暮到陇山头」,「经陇头分水」而「西过渭州见渭水」;宿临洮,达金城,至凉州;「过燕支山」、祁连城,「夜宿祁连戍」,「朝过酒泉郡」;经瓜州晋昌郡而达西塞门户敦煌城;不但西出阳关到达安西都护府,又曾出入玉门关,往返奔走于丝路北道至北庭都护之地,所历所感,均一一记在诗中。呜咽的陇头水,引发的是「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壮志;大漠风沙,激起的是「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的深情;边城军幕的壮景,更酿出「一生大笑能几回」、「醉争酒盏相喧呼」(《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玉门关盖将军歌》)的豪气!在西塞严峻的地理气候背景下,众多诗人敏锐地发掘着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形之歌咏,便在苍凉的底色中,透出极瑰奇的光彩与跃动的生命力。从「悬崖置屋牢」(杜甫《山寺》)的麦积山石窟,到「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佚名《莫高窟咏》)的敦煌千佛洞;由「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鸣」(佚名《白龙堆咏》)的鸣沙月泉奇景,到「万顷平田四畔沙」、「水沙依旧种桑麻」(佚名《敦煌》)的绿洲形胜,以至传说神异的鸟鼠山、崆峒山、回中、禹穴(今炳灵寺)、积石、三危、渥洼天马……这许许多多第一次出现在古典诗歌中的「陌生」画面,揭开了古代诗歌史上崭新的一页。这些诗与岑参等描写「西域」的诗作一道,成为唐代边塞诗以至唐诗中最富奇情异彩的一部分,在「胡风」浸染的唐代社会里,广受欢迎,传诵吟唱,直至后代而不衰。林庚先生以为,如果「没有生活中无往不在的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唐诗综论》);反过来说,没有浩瀚大漠的感发,雄奇艰险山川的砥砺,时代所赋予的蓬勃朝气,同样不会表现得那样令人振奋。「边塞粗犷豪放的生活情调、壮丽新奇的异域风光更适宜于诗人的想象,并常常把他们的心灵提高到超越现实痛苦的纷纭扰攘之上」(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唐代边塞诗的成就,无疑得力于陇右「江山之助」。而其助力尤深者,还在于陇右多民族杂居所形成的人文精神。

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更成了华夏文明与西域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西方把古代敦煌视为「通向中国的大门」,古代中原人士则把越陇坂至陇右看作离乡去国步入边塞的开始,一旦出了玉门关便完全置身「异域」了。这完全不能从政治学的意义上作解释,却恰恰可以窥见这个地区在文化地理上作为中原汉文化与西域文化过渡地带的鲜明特色。美国学者谢弗曾对唐代陇右「首府」凉州作过这样的描绘:「凉州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熔炉,正如夏威夷对于二十世纪的美国一样,对于内地的唐人,凉州本身就是外来奇异事物的亲切象征。凉州音乐既融合了胡乐的因素,又保持了中原音乐的本色,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这样就使它听起来既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又不乏亲切熟识的中原风格。」(《唐代的外来文明》)作为一个「典型」,我们正好借用它来概括说明多民族混融的陇右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开放特质。而这些,又正好在边塞诗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陇山东麓的泾、原诸州(今甘肃泾川、平凉一带)为关中通河陇的交通要道,王昌龄等至此,所见「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王昌龄《山行入泾州》)、「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朱庆余《自萧关望临洮》),便感慨于「居人只尚武」(喻凫《晚次临泾》)、「所嗟异风俗」(王昌龄《山行入泾州》)。杜甫安史乱中寓居秦州,目睹「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羌女轻烽燧,胡儿掣骆驼」、「马骄朱汗落,胡舞白题斜」(杜甫《秦州杂诗》)的民风民情,不禁为西塞的安危而深忧。秦、原以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文化形态也发生着从农耕为主向农牧兼重的过渡,社会结构中少数民族居民比重愈大,「胡风」「胡俗」亦越见浓郁。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观凉州赛神》,对「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和「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热烈场面的描摹,让我们对此地农牧骑射民情有更直观的了解。元稹《西凉伎》里那「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歌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缭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的画面,尤能传达出胡汉文化融汇的斑斓氛围。「胡腾本是凉州儿」,西域乐舞的扎根凉州并进而风靡天下,与陇右边塞诗歌的成就、影响,恰恰是同一文化底蕴的产物。生性好奇的岑参,对此最敏于感受,作了最生动、多侧面的记述:

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

(《武威送刘单判官》)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巨罗。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

(《玉门关盖将军歌》)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敦煌太守后庭歌》)

室内瑰异的装饰,美人秾丽的服饰,热烈奔放的舞蹈,少数民族组成的歌队,宴席上异奇的器皿,内地所无的种种美味山珍──交河的葡萄佳酿未饮已醉人,西北高原的牦牛整个儿烤得香喷喷,大戈壁里的野骆驼烹成别具风味的驼酥驼羹……这一切融汇成浓烈、粗犷的塞上情调,真切生动地展现着陇右西疆的社会面貌和生活风尚。它在中华文化的图卷上增添了别具异彩的画幅,足以使一切史传的记载相形失色!这又何尝不是陇右多民族色彩的地域文化在边塞诗中构建的独特审美境界!

推荐第10篇:唐代边塞诗中所体现的民族融合现象详解

唐代边塞诗中所体现的民族融合现象

边塞诗产生于唐代民族融合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中,以其独特的写作题材、艺术风格以及真实流露的思想情感在唐代诗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受到唐代多民族融合的影响,边塞诗在不同的创作题材中,都与唐代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使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边塞。少数民族地区广阔雄壮的自然风光令诗人感慨万千;民族争战的残酷画面冲击诗人敏锐的脑神经;投笔从戎的英雄情结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关心天下苍生、祈求国家安定的人文情怀诉诸笔端;民族友好往来、边塞中原和亲的喜悦……这些错综复杂、分分合合、激荡人心的民族关系与社会现实透过边塞诗这面明镜清楚地映照出唐代民族文化前进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边塞诗中的地域文化

所谓“边塞”,无疑是就中心地带而言被边缘化以及关塞等区域。由于被边缘化而理所应当地不被过度幵发和利用,边塞也因此占有广阔的区域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曾这样描述唐代疆域之辽阔:[1]古今疆域,始大于汉,最阔于唐。……唐全有汉地,分天下为十道、十五采访使,南北万里,东西万七千里,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一百五十一,又有通四夷羁縻路,一曰营州,入安东;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勸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鹤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故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共府州八百五十六。在辽阔的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是那神奇的地理环境之中孕育了大自然赐予的大好河山,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无限退思。唐代边塞诗中的自然风光具有独特的异域民族风情。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日升日落,月盈月缺,大漠孤烟,每一处微小的景物都可以成为边塞诗人们进行写作和行情的对象。而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中也常融入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具有了灵性。尤其是在唐代民族争战频繁,社会局势不稳定的情形之下,借景行情则成为边塞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

(一)西北边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组成了我国西北309.3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边疆地区。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装点着中华民族西北边疆的地域文化,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回族、蒙古族、、塔吉克族、达幹尔族、满族、宪族等众多少数民族都在广阔的西北边疆地区生活过,古代如塞、氏、宪、乌孙、匈奴、肃慎、契丹、回鹘、突厥、党项、吐蕃、鞍鞋等众多少数民族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他们在与自然共处的岁月里,探索人类文明,创造民族文字、文学、艺术等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式,与汉族人民在和谐的主旋律中,民族文化逐渐多元化,为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文化宝库增添了风格各异、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瑰宝。这其中,独属于西北边疆地区的地域文化让后世人记住了中国西北偏远地区不同于中原文明的鲜明特色。在国力强盛的唐代,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文化透过民族融合逐渐影响了唐代的民族文化,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文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唐代西北边疆地区形成了独具研究价值的民族地域文化,它的魅力吸引着唐代诸多文人的关注,促进了文学领域内丰硕成果的诞生。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学体裁便是边塞诗。

唐王朝与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往来较为密切,无论是战争冲突还是友好往来。西北边疆的地域文化作为唐代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在边塞诗中。

诗人陶翰在其作品《出萧关怀古》中写道:“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激海,落日照祁连。” [2]诗人的物是人非之感在古今对比中表露无遗。回首曾经的历史岁月,诗人感慨时光飞逝,昔日繁华热闹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熟悉的一景一物,亲切的面孔都已不知去向,人生之中只剩下了悲苦与凄凉,塞外的风光有一种凄冷的不同于以往的美,然而身处塞外,诗人却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诗人张摈在《过萧关》时也不禁感慨:“出得萧关北,儒衣不称身。陇狐来试客,沙鹤下欺人。小戍残烽火,晴原起猎尘。”[3]战争之后的萧关一片萧条,让人哀婉叹息。战争在人类文明史发展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在苦难中

学会了坚强、忍受,不同的势力范围相互侵犯,有胜利也有失败,在这样长期的摩擦中,黎民百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用鲜血和泪水换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这不禁让后世人深切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于是每当我们吟咏古人饱含真情、反映现实的诗句,总会生发出无限感慨,这感慨之中充满着复杂的情绪,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明白。

而不同于前二者的悲观,诗人朱庆余在路过萧关之时,被眼前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不禁起了兴致写道《望萧关》:“儿童能探火,妇女能缝旗。川绝衔鱼鸾,林多带箭麋。” [4]原来边塞人民是如此乐观向上地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寻找

属于自己的小幸福,这着实令人感动。诗人应该算是个充满情趣、乐观向上的豁达之人吧,在战火纷飞的乱世,挣眼看到的除了血腥和残暴,剩下的仅仅是荒凉的景象,这难免让人感到伤感与惆怅。或许战争的润灭人性早已让诗人那根脆弱的神经变得麻木不堪,也或许是诗人感到无能为力,过多的悲苦和无奈只能显示自己作为文人的无能为力,也可能是眼前儿童妇女面对困境依然坚强地面对,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令世人为之动容,于是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看似平实的诗句,而诗句背后的深意只有留给万千读者自己去领悟和体会了。

(二)西域地区

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聚集,民族冲突频繁,少数民族文化大量传入中原,对大唐王朝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边塞诗人将这里的民族融合写进了诗中。

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玉门关作为当时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在残酷的民族战争之中呈现一片萧条,这让为有人送行的诗人感慨不已。自古多情伤离别,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送别

的经历,那种恋恋不舍的滋味在当时是道不明也说不清的。而这首诗中的离别场景又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中,诗人复杂伤感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诗人岑参在《玉门关寄长安李主簿》一诗中写道:“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须一行书。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6]在动荡时期,渴望在新年来临之际收到故人的书信都是一种奢望,诗人伤心欲绝。在社会动荡的特殊时期,亲人相互之间的问候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倘若能够收到心中恼念之人寄来的一封信,那该是多么抚慰人心啊!诗人在玉门关苦苦守候,希望能够收到故人安好的消息,可是现实往往令人绝望。当诗人踏在西域的疆土之上,被这不同于中原大地的美景所震撼:“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7]塞外广阔的疆土之上,满地的白草被呼陳的北风刮起,还未到冬季,边塞已经下起了大雪。荒凉空矿的边疆,因为战争的关系没有了人烟,也没有了生物,剩下的只有一片萧条与冷漠,像是与世隔绝一般的死寂,让人惶恐。银白色的大雪覆盖草地,这样恢宏大气的景象在中原是看不到的,然而悲哀的是美景犹在,观景的人却早已消失不见。

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杜甫向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被战争洗劫过的边塞,他创作了《前出塞九首》和《后出塞五首》,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影响之大,不愧是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边塞诗中的民族交往与融合

民族融合多发生于征战连年的社会动荡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冲突中碰撞出火花,在唐代残酷的边境战争中,民族文化也在发生着神奇的化学反应。边塞诗人当然不会错过这绝好的创作时机,他们时刻关注边塞战事,甚至不惜投身沙场,用一首首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边塞诗行写唐代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与进步。当时与唐王朝邻近且来往密切的几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吐蕃、契丹、奚、突厥等。这几个少数民族都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它们在自身的努力下逐渐强大,在政治、经济、文化很多方面表现出突出的竞争力。野心勃勃的首领带领人民锐意幵拓新的势力范围,民族的综合实力也伴随着民族争战与往来而得到明显提升。这也为其日后在与唐王朝相互争夺领地和资源的矛盾冲突中时常占据有利位置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民族交往过程中,唐军虽凭借雄厚的国力多次吓退敌军,但少数民族的自信勇武、晓勇善战也确实让唐军多次感受到强大的压力。

(一)唐与吐蕃的交往

距今约2000年前,居于西北地区的部分西差人南迁至青藏高原,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吐蕃。从隋朝开始,吐蕃逐渐强大,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广阔高地,与隋朝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后政权出现危机,遭遇贵族叛变,直至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松赞干布平定叛乱,领导吐蕃人民实现了西藏的统一,并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建吐蕃王朝,实力不断扩大。

吐蕃王朝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青藏高原上的王者,而统治者的开明勇武又使得吐蕃在日益强大的同时,注重文化实力的提高。松赞干布与唐王朝的交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举世闻名的事件莫过于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的联姻了。唐蕃和亲固然是彼此间文化交流、资源互通的有利途径。文成公主入藏为吐蕃带去大唐王朝丰厚的财富:贵重的金银器皿,做工精美的丝销,先进的生产工具及实用的医药、历法、营造工技方面的书籍。吐蕃对大唐王朝先

进的文化所吸引,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8]“公主恶其人赫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租裘,袭执绮,渐慕风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汉藏联姻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唐蕃交往史上最辉煌的一座丰碑。

事实上,唐与吐蕃在联姻之前的一段时期中,也曾发生过不愉快的战争冲突。松赞干布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向唐求亲,唐未应却反许婚于当时西北地区名为吐谷浑的少数民族首领。于是引发了之后吐蕃、吐谷浑与唐军三者间的战

争。吐蕃经过再三征战与求婚,终于换来文成公主入藏的好消息。

唐蕃联姻之后友好往来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唐王朝爆发安史之乱,吐蕃军队发起对西北边陲的大肆进攻与掠夺。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吐蕃传》记载“安史之乱前后边塞的变迁:武德初,薛仁杲奋有院上之地,至于河虏;李轨尽有凉州之城,通于蹟外。贞观中,李靖破吐谷浑,侯君集平高昌,阿史那社尔开西域,置四镇。前王之所未伏,尽为臣妾,秦汉之封域,得议其土境耶!于是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粮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院右鄯州为节度,河西凉州为节度, 安西、北庭亦置节度,关内则于灵州置期方节度,又有受降城、单于都护庭为之藩卫。及凌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尽征河呢、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谓之行营。曩时军营边州无备预矣。乾元之后,吐蕃称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房掠伤杀,或转死沟奎。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郊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湮没者数十州。[9] 在战争中惨遭牵连、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沉痛灾难,诗人们无不痛心疾首,在其诗歌中纷纷表达停止战乱、恢复生产的强烈愿望。

(二)唐与契丹、奚的交往

契丹、奚族是位于唐王朝东北边境的少数民族。唐初,契丹、奚曾臣服于突厥,贞观初附唐,后又背叛。武后时深入河北,杀掠吏民。宣宗即位前后,两度出兵,均失败。21年,可突干引突厥兵入寇营州,唐大败,至22年河北节度使张守挂大破契丹。《资治通鉴》卷二一三载: 开元二十一年闰三月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契丹战于都山(营州西南),败死。时节度薛楚玉遣英杰将精骑一万及降奚击契丹,屯于榆关之外。可突干引突厥之众来合战。奚持两端,散走保险,唐兵不利,英杰战死。余众六千余人犹为战不已。虚以英杰首示之,竞不降,尽为虚所杀。[10] 对于唐与契丹、奚之间伤亡惨重的激烈交战,史书上的记载看似平淡,读来却会让人陷入深深的伤感、悲痛与无奈,甚至会产生一种民族屈辱感。唐军将领郭英杰带领军队勇往直前,最终不敌契丹、突厥的合力攻击,加之第三方奚族的夹击,最终尽为虏所杀。这里虽没有《西凉伎》中可恶的贪生怕死之徒,但往往真英雄以如此悲壮的方式向世人告别,就此永远地离幵,这样的悲剧才更加具有一种让人撕心裂肺、不可言状的痛。

(三)唐与突厥的交往

贞观时唐开始大力经营西域。天山南北诸国原先多附西突厥,唐初西突厥衰落,小国附唐。唐乘机以武力统一南北天山,设安西、北庭都护府统治之,目的是阻止吐蕃扩张,遏制突厥、大食。《乐府诗集》卷二十《唐凯歌》解题云:“岑参序曰‘天宝中,匈奴回绝寇边,逾花门,略金山,烟尘相连,侵轶海滨。天子于是受钺常清,出师征之。及破播仙,奏捷献凯,参乃作云。’”唐代与突厥的战争也在唐诗中得到生动的体现。

在激烈的民族战争过程中,大唐王朝凭借其雄厚的国力不断征服周边少数民族,对其俯首称臣的少数民族将领也越来越多,推行幵放民族政策的唐统治者大度地任用少数民族将领管理民族事务,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冰释前嫌,礼尚往来,在长期的交往中,异域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激发了边塞诗人强烈进行文学创作的欲望和才能,由此产生了众多表现民族友好交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边塞诗歌。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八十岁能骑马。”[11]长年生活在辽阔边疆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激情满怀,享受酩釘大醉后的肆无忌惮,痛饮后的载歌载舞,尽情娱乐。八十岁的胡人千钟酒下肚后,仍能自如地骑马扬鞭,飞驰于广阔无堆的塞外,颇具英雄气概。崔颢《雁门胡人歌》:“高山代郡东接燕”,率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宗时封公兼鸿妒卿》;反映少数民族与汉族将领娱乐《胡:歌》、《赴将军歌》;王昌龄《整篌引》写少数民族首领被冤柩谪的事件。

边塞诗在记叙民族交往的同时也反映出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唐代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又被历史和时代的耕种者播撒了大量生动活拨、亟待成长的文化种子,它们在大唐王朝幵放大气的自然环境中生根发芽,笛壮成长, 为唐代民族文化的繁荣增添勃勃生机。汉族文化也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感染,文化融合的影响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生活的不断进步中。

向达指出:唐代长安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炉然成为异域文化大汇集和相互交流的国际大都市。在唐统治者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下,少数民族的服饰迅速盛行于长安,饮食受到汉人的欢迎,乐舞活动成为唐长安自上而下的一种主要娱乐方式,绘画艺术也被唐人吸收和借鉴。越来越多的异族人留住于长安,胡风风靡一时。大唐王朝的民族文化在原有基础之上与时俱进,成果丰硕,可谓异彩纷呈。

唐王朝最终通过战争、和亲等交往方式稳住了局势,掌握了主动权。这也再次证明了民族融合在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必然性,揭示了希望和平共处的民族共通心理。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互帮互爱的主流思想文化,反映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历史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即使在民族争战频繁,民族矛盾冲突不断、民族交往复杂的大唐王朝。我们应该看到在血腥与痛苦背后历史车轮在转动中伴随有片刻歇息的缓慢前行。

总之,边塞诗中的民族交往是个漫长而复杂、曲折前进的历史发展过程。唐代的文人们用各自不同的眼光、感知和态度对民族融合中的民族文化这一宏大的历史主题各行己见,畅所欲言。这些或华丽或质朴的文学符号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反映了唐代社会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差异性与统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唐代边塞诗中的民族融合是真实可靠和影响深远的。民族融合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这对后世人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明晰我国唐代民族文化从诞生、发展到兴盛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页。 [2][6][7]《全唐诗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03 页、第489页、第360页。

[3][4][11]《校编全唐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50页、第2686页、第570页。

[5]《王维诗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88页。 [8][9](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196 [10](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601页。

[12]葛晓音:《论唐前期文明华化的主导倾向——从各族文化的交流对初盛唐诗的影响谈起》,《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 [13]王廷珍、袁家浚:《唐诗与音乐》,《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

[14]江云岷金丹元:《论唐代外来文化激活感性思维》,《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

[15]赵克尧:《盛唐气象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11篇:边塞诗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绛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怀古诗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元.张可久.《人月圆·吴门怀古》)

5、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6、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唐.贾岛.《易水怀古》)

7、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唐.马戴.《楚江怀古》)

8、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唐.马戴.《楚江怀古》其二)

9、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10、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1、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唐.杜牧.《江西怀古》)

12、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杜牧.《汴河怀古》)

1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唐.杜牧.《西塞山怀古》) 韦庄《台城》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

第12篇:边塞诗

《出塞》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使至塞上》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逢入京使》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龙斗雌雄势巳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余里,寃气苍茫成黒云。

因嫁单于怨在邉,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月夜忆舍弟》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燕歌行》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雁门太守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从军行七首》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燕歌行》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第13篇:边塞诗

边塞诗

一、什么是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苍凉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王褒《关山月》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卢思道《从军行》)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王维《陇头吟》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

表达诗人渴望征战沙场渴望象李广一样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主题:表现战士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 使至塞上( 王维 )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表现边塞大漠的奇异风光。

二、边塞诗的常见主题思想: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三、意境特点:苍凉壮阔、雄浑奇丽、豪迈辽阔。

四、边塞诗歌的常见意象:

大漠、烽烟、黄沙、关山、明月、孤城、雪山、金甲、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五、课堂训练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

一、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问题

二、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景物特点:黄沙蔽日,落日黄云,西风断雁,大雪飘飞。凄寒苍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 情感特点: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塞下曲·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①。

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⑧。

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空”、“寒”都是为了写出边塞的什么特点? 边塞环境的艰苦。

2.“皆出生入死、献身于保卫祖国的征战生活。赞扬他们的慷慨豪迈精神。

共尘沙老”描写怎样的生活?作者对“幽并客”表现什么态度?

3.“矜”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作者用此词包含怎样的感情色彩? 自夸贬抑

4.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两种人,并说说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幽并客”和“游侠儿”。 赞扬戍边战士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批评那些骄矜恣纵、自夸勇武的人,他们徒有从武的外表,却只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的豪侠实质。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片描写了边塞景物,溶进作者的感情。用60字左右的短文把诗人在这种景物中的感情描绘出来,可以有适当的想像。

2.“浊酒一杯家万里”,句中“一杯”、“万里”分别包含着什么言外之意? 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第14篇:边塞诗

“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的意象应用

“玉门关”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重要边塞。始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设置河西四郡时。元鼎或元封中修至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通过翻检唐代边塞诗, 对这些独特的意象进行初步的统计, 在唐代边塞诗中写及“ 玉门关”的 有56 首。边塞诗的创作有着割不断的传统, 唐人经常借古言今,借汉言唐, 采用历史上的一些相关事件、人物和一些边地物事, 在历史与现实的撞击中表现唐人内心的感受, 赋予诗作深刻的意蕴。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心理、情感诸因素的不断积淀,就使这些事件、人物和边地物事升华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唐代边塞诗中,诗人借玉门关这个意象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下面以“ 玉门关” 这个意象为例, 分析玉门关这个意象对于深化边塞诗的情感价值。

一、汉唐玉门关关址考证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

对于玉门关的关址,历来说法不尽一。《通鉴》胡注认为玉门关在敦煌郡西北,《新唐书·地理志》认为在敦煌郡寿昌县西北,《括地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更具体记为在唐寿昌县(治今甘肃敦煌市南湖破城[1])西北118里。《沙洲图经》又曰在寿昌县东(西)北160里,本世纪以来,依据敦煌西北80公里许的小方盘城所出“玉门都尉”等汉简,学界一度倾向于此城即汉玉门关。

唐代玉门关是古代我国西北疆域内的著名重镇,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要塞。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军与北匈奴曾多次在“玉门关”大战,唐代诗人王昌龄也在《从军行》中特别描写过“玉门关”。而《西游记》中的玄奘法师也是路过“玉门关”西行取经去的。因此,唐代“玉门关”一直是我国史学界和考古界的研究热点。

根据多年从事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研究的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专家李并成的研究成果,判断出判定唐代玉门关地理位置的多项具体条件: [2]位于于今疏勒河南岸;应置于遍设烽燧的山间;西北处应有沿线烽燧;应在汉长城“昆仑塞”址上;唐玉门关应为伊吾路的起点;唐玉门关应距隋唐晋昌城不远;唐玉门关应在敦煌以东三四天行程处;

并据此确认,唐代“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就在甘肃省安西县双塔堡附近。此外,李并成还指出:此玉门关早自东汉即已设立,一直延续到唐末,历时约830多年。目前,考古工作者还没有找到唐“玉门关”遗址,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千余年来的风雨侵蚀,唐玉门关可能早已被毁;二是清代在这里修筑双塔堡时可能利用了唐玉门关的残址。

在唐代边塞诗中,诗人借“玉门关”意象来表达一种情感,而玉门关与唐代边塞诗有着紧密地联系,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意义丰富,歌颂了诗人对西北边塞—玉门关的热爱和向往。唐代边塞诗中就有许多歌颂玉门关的优秀诗篇,至今被我们歌颂。

二、“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的意象应用

在唐代,玉门关已成为文人的“边塞情结”的象征,引发着无数文人对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关城的向往。[3]庚先生说得好,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的是一种悲壮的豪情,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边塞诗之盛极一时,乃是一种时代精神,一个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的生动表现。[4]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被赋予不同的意象

在唐代边塞诗中,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有的是实指意象,用典故表达了一种文化传承,这在唐代边塞诗中频频出现,例如王之涣、岑参。他们把“玉门关”纳入自己的审美意象。下面就以王之涣的凉州词来分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前两句以黄沙飞扬于天地之间,古城坐落于万仞高山之中,极力渲染西北边地、大戈壁上辽阔荒凉、萧索空阔的景色。满地黄山,直上白云,只此一句就将边地风光的典型特征概括出来,上天下地,囊括包举,比例雄浑;万里黄山,千岩叠障中,一座古城,上下连接,写出了凉州荒凉萧索的气象。

在这首诗中,黄河、高山、孤城组成一幅边塞风光图, 渲染出一种旷远苍凉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那一曲如泣如诉的“折杨柳更触动了人们的心弦,仿佛听到了征人那春风难到边塞的怨诉”, 更易让人产生“君门远于万里,恩泽不及边塞”的联想,[5]让人们在审美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将边塞景象转为一个悲壮苍凉的情感境界。在这首诗想,这里玉门关”成为西北边塞的代名词,成为情感抒发的媒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凉州词》等。

“凉州”一为地名,今甘肃敦煌、酒泉一带,州治在武威;又是乐曲名。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在游历甘肃时写下了一首名作《凉州词》,《凉州词》多记边疆生活,由此可见,玉门关在这首诗中是实指。

“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写出了西北边塞“玉门关”的遥远、荒凉,由于边塞坏境的恶劣,连春风都到达不了这个地方。这是玉门关本身的用法。例如这样的诗还有岑参《玉门盖将军歌》、唐人来济《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门。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来济《出玉关》

这首诗写于作者贬官庭州,西出玉门关时所作,写出了诗人望归的悲凉。“敛辔”即收住缰绳,任马信步慢走,表达了作者对玉门关内故地的无限眷恋。“龙汉”应指汉敦煌郡龙勒县,玉门关在该县内,“流沙”写出了边塞的荒漠、荒寒,作者通过度玉门关来抒发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的心境融入了空旷寂寥的边关荒野中,淋漓尽致的写出了作者追昔抚今,百感交集的心里,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叹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感喟。

“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流露出了由于玉门关的遥远、荒凉,是一种实指意象的运用。我所说的实指意象意思是诗歌中的某个意象具有文化的传承性,在诗歌当中往往体现为具体的历史典故,玉门关被唐代边塞诗所关注,有其自身的文化传承性,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惯性思维。这我们可以从汉代的两个典故来理解:

“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兵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十一二;使使上书言‘曰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人少,不足以伐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者。皆斩’。”(汉书《李广利转》123卷)另一个是在西域守护30年的班超,上疏请还,说:“远处绝域,小臣能依风首丘之死思哉„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47卷) 玉门关这个决定人“生与死”的重要关卡,守住它成了人们不变的信,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人们也毫不畏惧。班超、李广利的故事就给玉门关深深地打上了“国门”的象征。李广利、班超虽然战功赫赫,最终没得到重用。

《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暗用了汉代的两个典故,在大唐王朝,由于边塞的遥远和荒凉,皇帝的恩泽到不了边塞,将士难免会产生厌战、盼归的心情,长期的作战造成了将士与家人的分离,那家中的妻子盼夫早归的心情是那么的强烈,由于玉门关如此重要,即使他在偏远、荒寒,许多文人也把立功边塞、积极报国作为追求功名的新出路。

诗人除实写玉门关,有的诗人可能没去过玉门关,但他们通过虚写来抒发自己的一种对边塞的情感,他们把玉门关当作自己情感抒发的媒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李白 (701—762年),唐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从李白的生平来看,李白没去去玉门关。

尽管李白没到过玉门关,但是因为玉门关在边塞诗中的历史传承性,李白在抒发自己的客思忧愁的时候,习惯地借玉门关来做诗歌的意象,一方面增强了诗歌苍凉的韵味,丰富了诗歌内涵,同时使得整个诗歌具有有边塞的意味,这里的意象和边塞诗发端于玉门关的边塞诗,因受玉门关的历史传承性的影响,后世之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把玉门关放置在各种边塞诗之外的诗体中,比如:翁绶《关山月》中的“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从而使玉门关成为诗歌意象选择的惯例,使玉门关的审美内涵包括更为丰富的内容。

因此唐人笔下的玉门关,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边塞了,使人更多的是诗人借玉门关来抒发一种情感,下面就玉门关在唐代边塞诗中的实指意象和虚指意象归纳如下:

(一) 诗人通过实写玉门关来抒发一种历史的文化传承

1.诗人借“玉门关”意象来写边塞坏境的恶劣、暗示将士作战的艰辛

玉门关处于偏远的西北内陆,气候条件恶劣,在大多数证人眼中边塞诗那么的荒凉苦寒,山谷积雪,春夏寒冬,随时消泮,寻复结冰。路途险阻,寒风惨烈,看到的是大漠、风霜、严寒、瀚海、戍楼、飞雪、枯蓬、热海、火山等遍地现象,诗人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荒凉的氛围,表现征人作战的艰苦。

岑参的《玉门盖将军歌》中的“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的凄凉;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遥远; 王昌龄的《塞上曲》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惆怅;李白的《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情。诗人通过写边塞坏境的恶劣,来衬托将士作战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同情。

2.诗人“玉门关”意象还表达一种将士久戍盼归的心情

在唐代,大量的征人远离故土,奔赴边塞,路途愈远,人们心中的乡愁愈发浓重,不可排遣。唐代边塞诗在边塞诗在表现征人乡愁的时候,较少浪漫气息而更加关注现实,较少豪情壮志而更多悲壮苍凉,将功名的无望、边地的苦寒、战场的孤魂、征战的艰辛与对家人的怀想与眷恋融为一体,将思乡之情与慷慨从军报国的豪情杂糅在边塞诗中,通过乡愁的抒发来消解征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忧愁怨恨,白哦先证人思想上的矛盾和精神上的痛苦,在伤感中给人以崇高的震撼,就像任文京先生指出的“通过证人的凄苦,表现了边塞立功与思想的矛盾以及浓郁不懈的思乡之情,给人带来的精神伤痛”在这荒凉的边塞中,累年的征战磨穿了征人的铁甲,他们仍归还无期: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

这首诗写了西北边塞的风光、歌颂了远征将士奋战疆场、英勇打击敌人的顽强斗志,也反映了将士们因战争频繁、归乡无期的怨恨及生入内地的渴望。诗开头从景物写起,抓住边塞典型的景物,用浩渺的青海湖,浓密的长云,茫茫的雪山,荒寂的孤城,极力渲染西北边疆的空旷凄凉、条件艰苦、坏境险劣,衬托出远征将士艰难困苦的精神。用黄沙百战,金甲穿破,点出征战时间之长久,暗示战争的激烈、频繁、残酷;用不破楼兰、誓死不归,写出了将士们以身许国的决心,而“不破”、“终不”也写出了不破楼兰,终无归还之日的悲愤之情。诗人借写坏境的艰苦、战争的激烈,征人归家无期,抒发了对广大将士的同情,也歌颂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爱国热情。沈德潜曾指出这首诗:“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家无日倍有异味。” [6]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李颀 《古从军行》)的羁留塞外的征人,他们心向故国,渴望返转内地,“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 望断玉门关( 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已》),“敛辔遵龙汉,衔凄度玉关。今日流沙外, 垂涕念生还 ( 来济《出玉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自来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胡曾《玉门关》“ 玉关”意象已把征人生入中土的强烈愿望传达出来。

3.诗人借“ 玉关 ”意象传达一种献身边疆,报效祖国的愤激情怀

为了祖国,他们把一切置之度外,如“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为了胜利,他们敢于藐视死亡,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些诗不渲染恶劣坏境中行役转战的苦难,也不渲染他们在厮杀格斗中的悲哀,而是致力于歌颂他们坚韧不拔的昂扬气质、豪迈乐观的献身精神和为国卷曲的爱国主义。“在出将为相”的功名诱惑下,征人们怀着“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国君”(骆宾王《从军行》)有一些沙场老将士,他们长期在边塞,有些老得不得归,例如: “ 归去朝中如有问,玉门关外老班超。 (武元衡《送张六谏议朝》)“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常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其二)“ 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百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 令狐楚《从军词五首》)

丹纳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风貌。[7]”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文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从美学品性来说,唐代边塞诗的主导特征是壮美,阴刚之美。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健壮的生命力,体现了当时高昂的民族精神。例如: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下曲》

这首诗反用了汉代的两个典故,写出了诗人不贪生怕死,积极报国的心情。

(二) 诗人通过虚写“玉门关”来抒发一种心灵化的感悟 1.诗人借“玉门关“这一意象来表达一种征人之妇的叹怨

独守空房,永夜无归,泪湿孤枕,容华徙逝。于是她们怀远私思人,非怨战争,盼望于征夫早日团圆,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这类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成为唐代边塞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般称之为“征妇怨”诗。“因为有怨,所以便有与怨相对的希望。‘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 争无情地制造了多少怨女、嫠妇。那留在闺中的年轻妻子, 怎能不眷怀着战场上的丈夫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诗人运用白描的笔法,表达了思妇对远方证人揪心的思挂之情,哀婉缠绵,寄托了人们冀求尽快平定西陲,停止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良好愿望。静谧的秋夜皓月当空,长安洒上一片银辉;伴着冷清的月色,千家万户都在忙着捣练,为远方的征人敢制衣被;杵声阵阵,忧心惴惴;萧瑟的秋风刮吹,树叶飘飘,凉气袭人,还没有穿上塞衣的征人远在玉门边陲,这怎能不使人愁肠百结,牵心揪肺;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虏”,体兵罢战,心上的“良人”得以还回?长安的明月与遥远的玉门关连结成画,四起的捣衣声与万户的情思融汇成诗,在这首诗中,“玉关情” 就暗示出思妇对远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她们的心目中,玉关是那么地浩瀚辽远, 她们西望玉门关, 痛断思肠:“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 ( 戎昱《苦哉行》 其三)“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望万里道,金刀不剪双泪泉。” ( 王建《秋夜曲 》“江南日暖鸿始来,柳条初碧叶半开。玉关遥遥戍未回, 金闺日夕生绿苔。 ( 崔液《代春闺》)她们心向边塞,相思却不得相见,伤感倍增, 泪水长流,只有在梦中她们的思绪才飞越万里关山到达辽远的边城,“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戴叔伦《闺怨》 ) 。

还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以证实唐代的玉门关确实有实写、虚拟的区别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 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晖。 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

—吴融《新雁》

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 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翁绶《关山月》

以“ 玉门关 ”为代表的这个意象, 在边塞诗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趣味, 并借助于特定的情感境界, 将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国人”的心理情感都积淀在边塞诗中, 从而超越了其自身的涵义, 成为表现特定情境中诗人主体悲壮情感的媒介。这些独特的意象为我们探求边塞诗的美学内蕴提供了情感的切入点, 通过征人崇高的行为和激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波澜壮阔的边塞生活, 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 折射出不同时期唐人的情感世界; 同时又通过唐人对于异域风情的无畏、新喜、惊奇, 将唐人撼人肺腑的泪水和悲歌都融进了战地生活和边塞环境的描绘中。理解这些意象的内涵, 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把握边塞诗。

参考文献

[1]纪忠元 纪实元 .玉门关阳关杂考[M] .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4.[2]李并成.新玉门关 [M] 甘肃:甘肃出版社,2006: 45.[3]周建成.同写“玉门关”笔趣各相异—三首唐人边塞诗比较[J].1996 (6):24 [4]林庚.唐诗综纶[M].上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60—61.[5]杨慎.升庵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9.[6]沈德潜.唐诗别裁[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2003:47.[7]邵文实.敦煌边塞文学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52.[8]法丹纳著 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3.

第15篇:边塞诗

关于边塞风光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9.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0.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12.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1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1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6.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17.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2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2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4.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2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7.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2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第16篇:边塞诗

浅谈边塞诗

语文教育1334班 郑海凰 学号2013016438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到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时代意义。

一、各时期的边塞诗有着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因而创作的内容及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汉魏南北朝的边塞诗主要反映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有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的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语言素朴,构思独特。 隋代的边塞诗,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虽然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卢思道的《从军行》、薛道衡的《出塞》等。

唐代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参与的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是昂扬奋发的基调,艺术感极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当时写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丰富,且思想内涵深厚,格调高亢。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又如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二、边塞诗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题材的丰富性、主题的复杂性、情感的矛盾性、浓郁的汉代情结、鲜明的边地风貌。

(一)题材的丰富性。边塞诗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当代社会作了广泛的透视。既有从军出塞、保国戍边、塞上风情的描写,也有报国壮志、反战呼声的抒发。既描写了重大的边塞战争,也表现了夫妻别后相思之苦,母子分别之悲。总之,与边塞生活密切相关。

(二)主题的复杂性。对于同一首诗,。例如《小雅.六月》 ,叙写的尹吉甫奉周宣王之命北伐猃狁的事迹。看内容它是战争诗,看民族关系却又是一首边塞诗。同一首边塞诗,其主题也不是单一的。例如《唐风.鸨羽》,抒发戍边士卒有家难归、父母无人赡养的同时自然流露出对边塞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统治者的怨恨。 《诗经》中的边塞诗,既有热情的歌唱,又有愤怒的呼声;既有对边塞战争的赞美,也有对这种战争的反抗。这便是其主题复杂性在总体的表现。

(三)情感的矛盾性。对边塞诗作总体的关照与考察,不难发现它所表现的情感在总体上是矛盾的。它既表现了保家卫国、共同对敌的高昂的斗争壮志,如《秦风.无衣》等,也有反战呼声的抒发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如《小雅.渐渐之石》等。情感的矛盾性特征决定于战争本身的复杂性。从性质上看,边塞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即使是同一场战争,也有利与弊之多少的问题,哪怕是正义的战争,它也有消极的一面。

(四)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五)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三、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了独特的边塞闺怨诗。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妻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的戍边的亲人还健在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以杜甫的《兵车行》为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背井离乡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四、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陈琳、李颀、卢纶、王维、鲍照等,现在主要分析一下高适。

(1)生平:高适(702-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3)《燕歌行》赏析: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①诗题及创作背景:《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本是乐府的体裁,魏文帝曹丕最早以这个题目写诗。此后这个题目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本诗对旧有的题材进行了开拓。对于诗歌的创作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平定了契丹叛乱的几次战争为事由,歌颂守边战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另一说是揭露张守珪战败还妄请战功的问题,谴责将领骄傲轻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大极大痛苦和牺牲。到底是歌颂还是讽刺?依据《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观点,并考虑到诗的前序,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张守珪的事有一定关系,但诗中所写并非完全是这次战役,而是融合他在蓟门的见闻,以更高的艺术概括,表现了他对战士们的深刻同情。

②以下讲习诗歌的内容:诗序说明了创作的事由,“开元二十六年,一位跟随元帅出征的朋友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诗给我看。我深感当今征战戍守的事情,于是和了一首。”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在和叛变的奚族人作战中打了一次败仗,“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见《旧唐书·张守珪传》) 。前八句诗概括了将士们出征的过程。诗的发端“汉家烟尘在东北”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诗中的“汉家烟尘”和“汉将辞家”指当朝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是横行敌境,一往无前的意思。“摐军伐鼓下榆关”两句写出征的军容。“校蔚羽书飞翰海”中一个“飞”字传神地说明军情紧急,战局危险。气氛由此逐渐推进,趋于紧张。次八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这个开阔而无险可平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猛剽悍,如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暗地,不辨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隐约地道出了失利的必然结果。紧接着写战争失利,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这些边塞特有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紧接下来的八句写战争带给士兵的痛苦,这正是被围困在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写征战在外的将士,“玉箸应啼别离后”写战士想象当中的独守在家的妇人。妇人日夜悲愁,但“边庭飘飖哪可度”?战士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久久萦绕,笼罩在战士的周围,夜巡的刁斗声声声紧急,敲碎了他思乡的心。这原本是《燕歌行》这个诗题旧有的内容。但本诗的渲染较前人更甚。士兵复杂的内心活动,无疑深化了主题。是谁让他们身陷绝境? 最后四句收束全篇,感慨无穷,淋漓悲壮。“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又岂是为了讨得个人的功勋。这句饱含着诗人的礼赞。由此讽刺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末二句诗人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的形象,和如今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计其数,但像李广那样即爱护士卒又能镇守边疆的将帅真是难求啊。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③评价: A、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的同题诗作,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本诗打破了这一题材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概和悲壮的情绪。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战斗中的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

B、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段落来看,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怙宠贪功形成对比。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形成对比。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诗歌用韵四句一转,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

第17篇:边塞诗

边塞诗

代表:岑参,杨炯

著名诗人:辛弃疾,陆游,王昌龄,卢纶,范仲淹,纳兰性德,高适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高适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塞下曲》卢纶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7、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空,叹息未应闭。《关山月》李白

8、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塞下曲》李白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1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

11、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关山正飞雪,风戍断无烟。《陇西行》王维

1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塞下曲》杜甫

1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岑参

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出塞》王昌龄

15、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陈陶

1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

17、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高适

18、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塞》王之涣 20、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王昌龄

21、平均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曹松

22、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李颀

23、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四首月中看。《从军北征》李益

24、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王昌龄

25、大漠风尘月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从军行》王昌龄

26、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杨炯

28、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2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陆游 30、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秋波媚》陆游

3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辛弃疾

32、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赵将军歌》岑参

33、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第18篇:边塞诗

边塞诗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营 州 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第19篇:边塞诗

高考诗歌鉴赏 : 边塞诗

一、边塞诗”是以反映边界战争和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1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3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二、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及人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单于;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三、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 甫

四、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五、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象,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其他常用的表现手法:直抒胸臆、比喻、夸张、渲染、烘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记李将军。(烘托)

六、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七、经典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西部边塞(地点)寒冬(时间)大雪纷飞、荒凉凄寒(特征)的恶劣环境。(概述)

2)边塞寒冷阴郁、野兽出没、偏远荒凉、戍卒军容不振、情绪压抑。(结合诗句分析) 3)这首诗表达出戍边战士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情感) 4)“别路”一语双关,既指戍卒远离家乡前去戍边的路,也指回望家乡错综难辨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1)天气严寒阴沉,战旗的色彩显得暗淡,鼙鼓的声音也特别低沉——而这些又正是戍卒孤苦凄迷心境的写照。这样写把自然环境、军旅环境(社会环境)和戍边战士的心境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内容)

2)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往辽远艰苦的边塞之地,迷茫无助、思乡难归的伤感以及对战争的厌恶的感情。(情感)

3)照应标题及前文中的“雨雪”,并与下文“漫漫愁云”及“别路迷”构成呼应。(结构) 4)以眼前景写眼前情,触觉、视觉、听觉都直入心底,真切动人。(语言修辞效果)

八、诗歌演练 1.(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岁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试题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①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1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1分)\"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1分)\"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1分)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1分) 2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1分)衬托(1分)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1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①联系全诗,说说

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②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意韵丰富,请简析。

1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的氛围衬托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2“上”字,明写红旗“飘上”,实写将士“登上”,(字义)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描述)展示了戍边将士高昂的斗志、如火的豪情。(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1、答: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2、答:这句诗内涵十分丰厚。(1)、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2)、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3)、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4)、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第20篇:边塞诗

第一节兴盛原因与特点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第三章盛唐边塞诗

1.边境纠葛:民族关系

东北(奚、契丹),北方(突厥、回鹘),西北(吐谷浑),西南(吐蕃),地缘冲突频繁;唐廷分设安东、安北、安西三大都护府,唐诗所见边城多在三边。

2.政治体制

a) 节度使入朝天子制 b)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c) 科举选士与军谋将才

如:《别董大》高适、《塞下曲》李白 《塞下曲》高适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银碛山西馆》岑参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岑参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3.诗歌渊源:

《诗经》《史记》、汉乐府、鲍照边塞诗,但缺少英雄气概和理想精神。盛唐既继承建安梗慨多气,又吸取六朝善写离愁别恨,形成悲壮高昂的基调和雄浑开阔的意境。

二.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题材:戍边生活、边地景物、民族风情。 地域:东到辽阳、幽州、榆关;北到阴山、燕然;西到玉门关、天山等。 形式:多五绝七绝、乐府歌行。 意象:边城古堡、西风烈马、黄云狂沙、雁阵风雪、长河大漠、枯蓬白草。 风格:豪迈刚健、雄浑激昂。

高适豪壮悲凉,岑参奔放奇丽,王昌龄慷慨含蓄。 手法:想象丰富,笔风浪漫。

第二节高適

盛唐最年轻的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一.生平与性格: 字达夫,天宝八载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十二年入陇右哥舒翰幕。肃宗时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西川节度使等,代宗时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64岁卒,赠礼部尚书,谥忠。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旧唐书》:“少落魄,不治生事”、“家贫,客梁宋,以求丐自济”,“隐迹博徒”、“混迹渔樵”;功名心极强。 《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 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公门, 屈指取公卿。

二.高适边塞诗的特色:

《河岳英灵集》:“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唐才子传》:“以气质自高,多雄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多传播吟玩。”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塞上听吹笛》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小结

高诗以写实为主,雄浑质朴刚健,杜甫评:“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第三节岑参

盛唐边塞诗人群中最有个性的诗人,创作中国最早的西部边塞诗。 一.生平与理想:

江陵人,天宝三年进士,兵曹参军,八年赴安西高仙芝幕,十三年再赴北庭封常清幕。肃宗时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大历二年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53岁卒于成都客舍。

岑参故去30年,杜甫编《岑嘉州集》10卷。今所见为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二.岑参边塞诗的特质:

杜甫:“岑参兄弟皆好奇。” 殷璠:“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沈德潜:“岑诗能作奇语。”

《唐才子传》:“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 “鼎足三杰作”:《走马川》《轮台歌》《白雪歌》。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旁注1:

天宝十三年(754),封常清任安西北庭都护、西伊节度、瀚海军使,又摄御史大夫,故称“封大夫”,驻轮台(轮台县),岑参为节度判官。西征播仙(左末城),距播仙城500里有且末河(左末河,即车尔成河),即走马川,是征播仙必经之地。行,古诗一种体裁。 旁注2:

雪海:泛指西北苦寒之地。《新书•西域传下》:“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 ②轮台:唐属北庭都护府之庭州,置有静塞军。③金山:阿尔泰山。突厥语呼金为阿尔泰。此泛指塞外山脉。烟尘飞:战争已发生。④五花、连钱:斑驳毛色。一说五花连钱指名贵马。开天间最讲究马之装饰,常将马鬣剪成花瓣形,剪三瓣者称三花马,五瓣者称五花马。又《唐朝名画录》:“开元后,四海清平,外国名马重译累至。……自后内厩有飞黄、照夜、浮云、五花之乘。”连钱为“连钱骢”简称。郭璞注《尔雅》:“色有深浅,斑驳隐粼,今之连钱骢。”旋:立即。⑤虏骑:敌军。慑:恐惧。⑥车师:安西都护府治所,今吐鲁番县。

你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旁注3:

紧扣边地景物写环境艰险,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不多见。 《首丘轮台》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禅。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寒。 《逢入京使》(131)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四.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

艺术个性鲜明:

语:“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住:“暖屋秀帘红地炉” 食:“深炙梨牛烹野驼”

乐:“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舞:莲花舞、胡旋舞等。

郑振铎评:岑参是开天时代最富有异国情调的诗人„„以秀挺的笔调,介绍整个西陲、热海给我们,唐人咏边塞诗颇多,类皆捕风捉影,他却句句从体验中来,从阅历里出。

2.增强边塞诗的抒情性:

多侧面描述使其诗富有民俗韵味,那诚挚友谊、豪侠气质、狂热情绪,使抒情更为浓郁强烈。

高、岑边塞诗的异同:

都反映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严羽:“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胡应麟:“高岑以悲壮为宗。” 不同:

高诗悠扬婉转,抒情奔放激昂;岑诗急速高亢,笔法奇丽多彩。

高诗以写实为主,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岑诗想象奇妙,富有浪漫气息。 高诗以现实深度见长,岑诗以题材广阔略胜。

第四节盛唐其他边塞诗人

一群具有阳刚气质的豪侠型诗人,多为进士出身的寒俊文士,热衷功名富贵,动辄自许公侯卿相,非常自信自负;诗歌具有豪爽俊丽、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清刚劲健之美。

一.王之涣:

字季凌,晋阳人,后徙山西新绛。少有侠气,“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开元中与高适、王昌龄交往唱和,存诗6首。 《登鹳雀楼》《凉州词》

二.王翰:

字子羽,晋阳人。景云元年进士,直言极谏科,昌乐尉、秘书省正字、驾部员外郎,出汝州长史,仙州别驾,因生活放荡,贬道州司马。 凉州词其一(39)

三.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世称王江宁、王龙标。《王昌龄集》《诗格》二卷。 1.王氏边塞诗的新变:

王昌龄善以绝句表现边塞生活和征人内心世界,更长于刻画征戍者的复杂心理。 《从军行其四》(50) 《送魏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醉别江楼桔柚香, 孤城遥望玉门关。 江风引雨入船凉。 黄沙百战穿金甲, 忆君遥在潇湘上, 不破楼兰终不还。 愁听清猿梦里长。 从军行其五(50)

《采莲曲二首》其二

《出塞》(52)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芙蓉楼送辛渐

奉帚平明金殿开,

寒雨连江夜入吴,

暂将团扇共徘徊。平明送客楚山孤。

玉颜不及寒鸦色, 洛阳亲友如相问,

犹带昭阳日影来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李颀:

郡望赵郡,家住颖阳。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新乡县尉。久不得调,漫游南北,到过幽燕、河陇,后隐居学佛道。

《古从军行》(47)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48)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思考题 举例说明高岑边塞诗的异同。 简述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色。 边塞诗音乐描写有何艺术作用?

唐代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