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2: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探讨

摘要:采编业务外包作为一种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所采用,文章介绍了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由来,分析和研究了采编业务的不足之处,指出了适合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 采编 业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f2011)01-0074-01

1、图书馆采访、编目业务外包的由来

业务外包源于20世纪80年代,工业企业将企业内非重要的部件的生产、加工环节包给其他公司,这种方式不仅仅节省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加大了企业内部重要业务的开发力度。采用业务外包方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时效性,并且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随后,业务外包的方法被国内外图书馆界所引进,并逐渐盛行。由于各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纸等资料的逐年增长,原有图书馆员已不能胜任图书资料迅猛增长量,不能完成当年的图书资料的采访、编目、加工的工作量,导致大量积压,严重影响了图书资料的上架和读者利用,延迟了读者利用的时效性,因此,利用外援促进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很值得提倡。

2、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不足之处

在目前状况下,由于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大多由供货书商承担,是以采购合同为前提的免费服务,在编目业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待提高。我们经过对一些提供外包服务的书商考察,大多数书商在原始编目方面的技术力量远远不及图书馆编目部。另外,对于编目业务外包的图书馆,容易放松对书目数据质量的控制。相对而言,书商经营图书的目的在于经济效益,不会花大力气去理会图书编目数据的质量问题,加上属下的采编人员往往只经过简单培训后就从事编目工作,他们的管理都是量化管理,属下的编目人员的薪金是跟他们每天所编图书的数量直接挂钩的,难免不出现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问题。这些编目加工人员往往对馆藏文献建设缺乏基础知识,掌握编目数据标准化规则也比较机械,有些人只能照搬在版图书提供的数据,对有些图书的分类特别是有些边缘学科图书的分类,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3、完善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对策

3.1更新观念,完善采编业务流程

高校图书馆管理层应该率先更新观念,认识到采编业务外包是图书馆解决目前存在的采购量大、人员短缺、读者需求不能及时满足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用外包商的企业化经营机制所带来的高效率社会资源服务于高校图书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一种“共赢”的运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管理层可集中精力实现对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的整合,加强更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核心业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进一步转变采编工作的重心,完善采编业务流程。外包前采编工作中繁重、琐碎、重复的事务性劳动通过外包给外包服务商来做,使得采编工作的流程大大简化。采编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也随即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外包服务商编目数据的审校、对图书加工质量的验收,成为采编人员的中心工作,管理职能大大增强。要让全馆明确采编业务外包并不是图书馆要放弃这块阵地,相反,还要加强管理和控制的理念,要鼓励馆员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采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责任心强、信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对到馆图书采取以核对书目资料实体信息的审校方式控制外包质量,主要控制项目有:编目格式与规范控制、复本书控制、索书号控制、丛书多卷书控制及图书外加工控制等等。将一批图书中每一错误出现的频率及时归类记录,反馈给外包书商,指导他们加以改进。

3.2全面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管理

在图书馆业务外包活动过程中,必然在众多方面存在许多潜在质量监控管理问题。为了使图书馆业务外包的预期目标减少损失,获取最大效益,图书馆应对业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这就要求图书馆认真地预测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和出现方式、时间、地点及影响等;还必须认真评价和记录图书馆自身变化、外包业务的实施情况、外包企业的运作状况,以及对外包活动有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和尽可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使图书馆有效掌控质量。

3.3严把数据与图书质量验收关

采编业务外包后,图书馆在接收图书时,除了进行实物与清单的验收之外,还要进行书目数据的审核验收。这里的数据是指供应商根据图书馆所采购的新书进行套录或著录而得到的MARC数据。书商通过网络方式(如QQ、邮箱、MSN等)发给图书馆的采编人员。数据到馆后将其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之后进行图书和数据的比对验收工作。这个数据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馆藏数据质量、文献外部特征及内容揭示水平,关系到图书的检准率和使用率。因此,图书馆要求供应商的技术加工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图书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熟悉各馆的分类法则,强调分类的连续性、归类的合理性,编目数据应符合本馆馆藏体系。图书馆采编人员在验收时要认真细致,从图书拆包验收、分类编目、条码与书标粘贴、财产号与馆藏章等都要校对,保证入库图书的准确性。对于出现错误的图书及其数据的处理,直接退回书商,待其重新加工后再次验收,或者图书馆的采编人员自己对有错误的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删除,严把数据质量关。

4、结束语

编目业务外包在美国已取得初步成功,在国内图书馆实行采编业务外包,既需要图书馆界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和善于变革的思想,也需要图书馆员的观念更新和立足于服务的踏实心态。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采编业务外包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转移,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图书馆改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各个图书馆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馆情来制定采编业务外包的范围、方针、政策,要尽可能避免由于业务外包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图书馆的采编业务朝着高质量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润芬,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探讨,图书馆论坛,2006,26(5).

[2]臧凤梅,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探析,科技与经济,2006(12).

[3]程焕文,图书馆业务外包:一种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图书情报工作,2006(1).

[4]邓珊妮,谈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外包,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5).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重心转移与加工业务外包(论文格式)

图书馆采编1

图书馆业务外包策略研究论文

采编业务流程图

图书馆采编员岗位职责

业务外包合同

业务外包合同书

业务外包制度

外包业务管理制度

业务外包合同

关于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探讨
《关于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采编业务外包 外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