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写书信落款知识小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写书信落款知识小小知识

浅文言在书信中的程式和礼仪程式就是法式。

浅文言书信的程式就是写浅文言书信通常应遵循的法式。关于浅文言书信的程式前人缺少系统、完整的总结只在一些尺牍之类的书籍中偶有零星的说明。如有的尺牍书说“凡称谓之下当先叙久不通问之语略致颂扬之词”“若通常之信可将繁文除去而以‘迳启者’为发端亦可”“凡信札于颂词及‘迳启者’之下即为叙事之处”“凡叙事既毕而尚有所陈述者可于纸末用‘再启者’以备述之”。

根据这些说明再参照书信范例浅文言书信的程式可归结为这样几项

一、称呼

二、起语

三、主体

四、结尾语

五、祝安语

六、落款

七、日期

八、附言。不过附言一项不是每封信的必有项目“凡叙事既毕而尚有所陈述者”可用附言如没有需陈述者当然不必画蛇添足了这就要视情况而定。从一些浅文言书信来看也有对程式中的某项的次序是有所变动的。如有的将称呼不写在开头而移到信末与祝安语合而为一。如下面几例

例一炎热如蒸不能握管嘱书之件秋后报命。此复煦斋先生刻安。刘墉顿首但这仅是些例外一般来说应遵循通常的程式。程式不单单是书面形式问题也体现着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历来都被格外看重。张柽寿先生讲了这样一段自身经历的往事抗日战争时因逃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他和母亲疏散到外公家给父亲写了封信。他说“在我想来给父亲写信就像平素说话那样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可是母亲怕我写得不合规矩有失体统便把我的信稿呈请外公、大舅诸位长辈订正。这一下麻烦就接踵而至。首先指出称谓不对我直书父亲的名字叫做犯讳有大逆不道之嫌得改为‘父亲大人只称‘父亲大人’还不礼貌需要加上‘膝下敬禀者’。究竟‘敬禀者’好还是‘跪禀者’更能显出做儿子的孝心外公和一位宿儒坐在茶座前整整推敲了一个下午。接下来还得依照晨昏叩省的古训恭恭敬敬向父亲请安什么‘叩请大人福体康泰公私迪吉儿为祈为祷……’等等。当然长辈的教诲总是出自对我至诚的关心可是冥顽不灵的我却感到麻烦透顶懊悔自己何必自告奋勇地要给父亲写信呢信虽然照抄寄出了但我依然保留着信稿面呈给父亲看。他看后没有责备我只说‘写家信可以随便点亲切自然。’可是给外人写信呢他认为还是得有‘规矩接着就买了《秋水轩尺牍》、《尺牍大观》一类书让我学。”由此可见一封书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写在过去被视为书信的“大节”被视为“规矩”丝毫也不能马虎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因此叶圣陶先生说“程式不是客套。程式之中实在包含着情分和礼貌不注意程式在情分上礼貌上若有欠缺就将使对方不快。”浅文言书信程式中“称呼”的写法上一节我给大家介绍了浅文言在书信中的程式和礼仪现在我就给大家再讲一讲程式各项的一些写法和要求。程式的各项

都有一定的写法和要求先看下面几封例信例一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男自拜别慈颜不觉几载定省久疏罪与时积。近接训谕跪诵之余知得上苍保佑大小均安男心稍慰。近日身体强健生意极旺但身本重大获利甚微。统计秋令官利有余今寄奉纹银××两祈照数检收。诸事稍获如意即作归计。伏乞温清珍重。禀请金安。男××叩禀×月×日

例二季黻君监手毕自杭州来始知北行令仆益寂。协和未识安在闻其消息否嗟乎今年秋故人分散尽矣仆无所至惟杜海生理府校属教天物之学已允其请所入甚微不足自养靡可聘力故庀足于是尔。前校长姓蒋去如脱兔海生检其文件则凡关于教务者竟无片楮即时间表亦复无有。君试思天下有如此学校不仆意此必范霭农所毁以窘来者耳。斯人状如地总能如是也。北京风物何如暇希见告。致文漱信亦希勿忘。他处有可容足者不仆不愿居越中也留以年梢为度。入秋顿凉幸自摄卫。仆树上七月十一日今至杭为起孟寄月费因寄此书。留二三日便回里矣。树又及根据以上例信谈谈程式各项的写法。1称呼。写信首先要有称呼以便唤起下文同时也注明此信是写给谁的。书信大致可分为给长辈的父母、师长等、给平辈的兄弟、朋友等、给晚辈的子侄等三种因辈分不同称呼上也有分别。

从例一看出给父母写信称呼上包括这样三项内容关系词、尊称、敬词。关系词就是“父亲”、“母亲”或是“父母”尊称就是“大人”敬词就是“膝下”。组成“父亲大人膝下”、“母亲大人膝下”、“父母亲大人膝下”。

从例二看出给朋友写信称呼也包括三项内容但这三项是字号、尊称、敬词组成“××仁兄阁下足下”。在浅文言书信中称呼同事、朋友时不可直呼名字这样是对同事、朋友的不敬要称字或号在过去文化人一般除名字之外都有字或号。如例三鲁迅给许寿裳的信。许寿裳是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的同学字季黻所以鲁迅给他写信时称“季黻”而不称“寿裳”。另外。称呼同事、朋友时无论对方的年龄长于或小于己都一律称“兄”、“仁兄”、“兄台”、“君”等以示尊敬。

从例四看出父母给子女写信就不必客套了直接写“父字示某儿”或“示某儿”。如清代张裕钊给儿子张沆写信就写“示沆儿”。如果给侄子写信称呼要稍客气一些如秋瑾给侄子秋壬林的信“壬林贤侄入青”。侄字前加以“贤”字也不写“示”字。从形式上说称呼的写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就像例

一、例二字号关系词尊称敬词。另外一类就像例三字号尊称监鉴、览。监、鉴、览都是看、阅的意思为表示尊敬还常常在前加“惠”、“赐”、“大”等词写成“惠鉴”、“赐鉴”、“大鉴”等。称呼时或写成“××仁兄阁下”或写成“××仁兄惠鉴”但不要写成“××仁兄阁下惠鉴”。这样把两种形式混合不合法式。称呼中的敬词因收信人的地位、职业、性别等不同使用起来也有分别而且词汇也比较丰富下面分门别类地列出一些常见的以供写信时选用。

1用于父母的膝下、膝前。原指子女幼年。《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之严。”

《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来专用作对父母的敬称。

2用于其他尊亲的尊前、安鉴、安禀、福鉴、尊鉴。

3用于亲友长辈的尊前、尊右、慈鉴、钧鉴、赐鉴、座前。

4用于兄弟姐妹的手足、入览、收览、如晤、如见。

5用于亲友平辈的阁下、足下、执事、尊座、座右、钧右、左右、台前、台下、台右、鉴、览、台鉴、大鉴、英鉴、惠鉴、赐鉴、惠览、赐览。

6用于年幼平辈、晚辈的收鉴、入览、入青、入见、知悉、阅悉、收悉、收读。

7用于长辈妇女的懿鉴、妆前、侍右。

8用于平辈、晚辈妇女的妆次、芳鉴、芳览、雅鉴、雅览。

9用于师长的吾师、函丈、讲席、座前、座右、左右。

10用于政界的台座、钧座、钧鉴、勋鉴。

11用于军界的麾下、勋座。

12用于宗教界的莲座、法鉴、道鉴、清鉴、仙览。

13用于学者的史席、著席。浅文言书信程式中“起语”的写法起语就是书信开头的话。 前举尺牍书说“凡称谓之下当先叙久不通问之语略致颂扬之词”“如通常之信可将繁文除去而以‘迳启者’为发端亦可”。这就是说起语有两类一就是以寒暄之语起头二就是直接以“迳启者”之语起头。一般说比较客气的朋友或久不通信时宜用第一类关系较密切或常有书信往还者可用第二类。用寒暄之语便于创造气氛进入角色。有人说这好比接待久别的亲友在谈主题之前往往要延坐敬茶叙阔道安寒暄客气一番。这就相当于信文的开头了。寒喧语要注意见机行事地来借用相应的话题引出主题这好似诗歌创作中的比起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如问起居安福身体康泰表示思念颂扬赞佩等等。

如果是复信常常要写“来札敬悉俱聆一切”“恪诵大教惠我良多”“刻接手毕无任欢欣”“迭展华函如亲旧雨”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寒暄时要真诚、热情、自然不可给对方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如有的信写道“××大人侍右久疏音问驰慕何极优维台候起居万福至切私祷。”既然有那么急切的思念之情为什么“久疏音问”不能自圆其说纯属虚套。起语还要抓住对方至为关切的大事表示慰问或祝贺不可不问不闻。如对方的升迁、乔迁、生子之喜要在起语中提及祝贺使对方得到满足。怀想、问候类的起语一般要写得稍有文采这样会使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之有味。如有的信写“不见颜色遂及六载虽数寄禀函而瞻望山中自云驰念何极”另外还要写得简练点到为止不可枝枝蔓蔓。以上几点都是写作起语应当注意的。第二类写法比较直接开门见山。但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启语如给父母尊亲的一般用

“敬禀者”、“叩禀者”、“跪禀者”、“敬启者”、“跪启者”等其他尊长用“谨启者”、“拜启者”、“谨肃者”、“兹肃者”、“敬复者”、“谨复者”等于晚辈就用“兹者”、“启者”、“兹启者”、“迳启者”、“兹复者”等。浅文言书信程式中“结束语”的写法结尾语是信末的收束之言。浅文言书信在主事叙完之后常常用“肃此”、“专此”、“草此”、“匆此”等为收束语。“肃此”意思是说恭敬地写了上面的话常用于对长辈的书信。“专此”就是说专门写了上面的话可用于对长辈平辈的书信。“草此”、“匆此”就是说草草匆匆地写了上面的话一般用于给晚辈的书信。也有在“肃此”、“专此”后再加有关缀语的如“肃此布陈”、“专此布复”等。还有的为表达感情用“临书布意”、“临池布意”、“言不尽意”或“余容再陈”的。浅文言书信程式中“祝安语”的写法祝安语就是在书信收束语之后向对方的祝愿之语。书信是用文字的形式在交谈“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见面时致以问候分手时互道珍重这是人际交往的应有礼节。所以说祝安语是书信不可缺少的程式。祝安语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前部分为祝语后部分为安语。如“敬请大安”、“敬颂钧安”等。“敬请”、“敬颂”为祝语“大安”、“钧安”为安语。常用的祝词有祝、颂、请、贺、望、问、候、叩、询等。在这些祝词前往往还要加恭、敬、谨、肃、叩、顺等词组成敬祝、敬颂、敬贺、敬问、敬候、恭祝、恭请、恭问、恭候等等。安语常用安、祺、祉、绥等安、绥即平安的意思祉、祺即吉祥、福气的意思。由这四个字派生出大安、台安、金安、钧安、台祺、时祺、近祉、时祉、福绥、春绥等等之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时令使用不同的祝安语。使用起来很有分别不可乱用。如请收信人代向他人问安在祝安语之后可写“并请x×先生某安”“××先生前请安”或写“××均候”“××均此”。如鲁迅的《致许寿裳》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九日“此颂曼福仆树人顿首十二月九日。铭伯先生前乞致意问候不别具。”徐志摩《致蒋慰堂》“即颂文安、利民兄均候。”陈独秀《致杨朋升》一九三九年五月五日“此祝大安夫人均此。”如果是给兄妹写的家书须代向父母请安就写“顺问近好并代为堂上叱名请安。”或“双亲前乞为叱名请安”。叱名即叫着名字浅言文言书信程式中“落款”的写法落款就是写信人自署名字告知对方此信是谁写的。落款处因不同的书信有不同的写法。社交类书信落款包括三项内容自我谦称、姓名、敬词。如“弟×××顿首”、“仆×××谨启”等等。谦称时给师长的一般自称门生、学生等给朋友的一般自称弟、愚弟、仆等。署名时写姓名或名字但不可写字号以免有不敬之嫌。敬词一般有上、启、拜、白、顿首或敬启、敬上、拜启、谨启、谨白等。家书类的落款分别给长辈、平辈和晚辈的而定。给长辈的要署“孙××叩禀”、“男x×叩禀”给父母的、“侄××谨禀”之类的字样。给平辈的署“兄××手启”、“弟××谨启”之类的字样。给晚辈的如父母给儿子的要写“父字”、“母字”、“父示”、“母示”或“父手泐”、“母手泐”之类的字样。有些书信因所谈之事不愿署名或因其他缘故不愿署名常常写“名心具”、“名心肃”受信人见笔迹即

知其为谁心照不宣。也有写“名单具”、“名笺肃”、“名另肃”、“名正肃”、“名另泐”的则系于此信之外另名附帖即名片或另有署名之正函。也有的信件在落款处署“两隐”、“两浑”的即上下款都略去的意思。还有注“阅后付丙”的是希望看完焚去免为人见。在天干中“丙”属火故以“丙”为火的代称此类信件一般都是密信。浅文言书信程式中“日期和附言”的写法日期即写信时的年、月、日。这也是书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一节胡适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见解。他在为陶贞白编辑的《明清名贤百家书札真迹》一书的序中说“信札是传记的原料传记是历史的来源。故保存古人的书札的墨迹即为史记保存最可靠的史料。可惜中国文人学者写信往往不标年月日或但记日不记年月或但记月日而不记年。”他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做法他佩服张叔末每封信都标年月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赞许为值得效法的“风范”。前人写的浅文言书信大多只标月日而不标年。如果我们今天用浅文言写信要把年月日标全。另外为适应浅文言书信的特点年月日都应用小写汉字来写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如写“一九九四年五月十日”不写“1994年5月10日”。附言就是“叙事既毕而尚有所陈述’’的话语。附言的内容很广可以是对书信内容的拾遗补缺可以是告知对方通联的地址、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有关内容。附言常用“又”、“又及”、“又启”、“再启”、“再启者”、“敬附禀者”等领起。如例三鲁迅《致许寿裳》“今至杭为起孟寄月费因寄此书。留二三旧便回里矣。树又及”。书法怎样落款与落款用词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

一、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叁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三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

者官衔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书法常用落款用词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语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传统书信知识

书信的相关知识

小小一班育儿知识

日语书信的有关知识

写书信

《小小竹排画中游》知识拓展

小小笔记本知识大舞台

演讲稿落款怎么写

应用文落款怎么写

应用文落款怎么写

写书信落款知识小小知识
《写书信落款知识小小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