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9: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苏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

为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探索面向城市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工 作新途径,有效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震和自救 互救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关于 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 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 面积极因素, 以建设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为载体, 实行 “政府主导、部门支持、街道实施、全员参与”的具体工作思路,不断提高防 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构建和谐、安全的城市社区。

二、工作目标

广泛宣传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理念,营造全民关注、全员参与 的地震安全社区创建氛围,组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 动,坚持防灾减灾并重、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应对地震灾害 综合防御能力。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灾害风 险的监控、处置和灾害救助等措施。建立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 力,完善社区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各省辖市一般选定 2个以上社区先行试点, 2010年底前, 至 少要建成 1个符合标准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争取用 3— 5年时 间,全省 60%以上社区达到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标准。

三、工作标准

(一)建立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组建由社区领导任组长、驻社区有关单位、物业管理等人员参加的地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制定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和实施方案。 社区要确定防震减灾助理员, 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 (二)制定地震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地震灾害救助应急 预案,每年组织 1— 2次演练,使社区居民基本掌握紧急疏散、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

(三)配置基本应急设施。购置必要的紧急救护设备和简易 工具。

(四)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和其它空 地、以及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学校、体育场馆等室内场、馆、所 划定应急避难场地。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和地段,划定紧急疏散通 道。要按照规范设置明显标志牌和疏散避险路线指示牌。要保持 避难场地和紧急疏散通道完好,不得侵占作它用。 (五)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社区要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 墙报栏、阅览室或活动中心等固定场所,配有必要的设备和科普 资料,通过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播放影视资料等,使居民了解地 震基本知识,掌握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常识,能辨别地震谣言。

(六)组建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社区要组建防震减灾志愿 者队伍,并开展演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应急医疗救 援站。

(七)家庭防灾准备。配备家庭地震应急包(如干粮、矿泉 水、雨衣、手电、哨子、火柴、收音机、药品等) ,储备必要的 逃生工具。

(八)保护弱势群体。应有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对儿童、老 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方案,明确责任人,保证弱势群 体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

(九)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社区房屋建筑总体上应 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社区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抗震设防要求,居民了解房屋抗震的基本知识,装修房屋不损坏 房屋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结构。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工作制度。

1、工作制度主要包括防震减灾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规划和 年度计划、日常宣传方案、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 案、震后自救互救方案、震后生活安置方案等。

2、建立联络卡制度。 坚持在宣传中服务, 在服务中宣传。 开展 “手牵手、邻帮邻、共建地震安全社区”活动,建立居民联络卡(居民联络卡以单元

为单位,将本单元所有家庭的人数、年龄、职业、联系电话印在 卡片上,每家一卡) 。 (二)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1、建立一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

依托社区老年文艺队等,组建社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队,坚 持开展面向社区广大居民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2、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

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 对社区内学校的中小学生进 行地震科普知识教育。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达到宣传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目的。

3、建立固定活动站(点)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墙报栏要定期更新宣传内容。 要定期组织 有关专家深入社区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讲座。 (三)社区应急体系建设。

1、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制定社区、家庭地震应急预案,预案管理要规范,建立社区 联络卡。每年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将社区医疗服务站设置为 应急医疗救护点。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根据社区实际,逐步增加公园绿地、空地的应急避难功能, 绘制《社区应急疏散通道分布图》 ,设置应急疏散通道指引标志, 在社区广场、绿地等设置应急避险标志,配备必要的应急避险设施。

3、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组织社区居民、保安、医疗站工作人员、社区基层组织等人 员成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要达到社区每栋 楼、每个单元都有志愿者队员。 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提高志愿者的应急救援能力。 (四)建立工作台帐。

建立一整套创建工作台帐,台帐包括创建计划、文件、项目 开展情况、培训、演练情况、检查评估情况、活动备案等。

五、申报与认定

(一)申报资格。凡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社 区,具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条件的,均具有申报省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资格。

(二)申报条件。按照本实施意见开展创建活动,并已达到 工作标准的,均可申报。 (三)申报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报告(内容要包括社区的基本情况、创建工作计划、创建活动中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等) ;

2、江苏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申报表(见附件) ;

3、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有关材料(含文件、图片等材料) 。 (四)申报程序。省辖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受理本行政 区域内江苏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申报,核实申报材料内容,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填写推荐意见后报省地震局。 (五)认定与命名。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负责对申报材料进 行审查,并根据需要对申报社区进行实地检查,提出认定的初步 意见。省地震局组成江苏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认定工作组,听取 审查情况汇报,研究确定认定意见。

省地震局发文对通过认定的社区进行命名,并颁发“江苏省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牌匾。

市、县、区地震部门会同街道办事处组织授牌仪式,对获得 认定的社区进行授牌。

六、时间安排

(一) 方案制定阶段。 各市接到本通知后, 要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创建本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于 2010年 7月 15日 前报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

(二) 组织实施阶段。 2010年 11月 10日前, 各地按实施方 案组织实施。

(三)考核认定阶段。 2010年 11月底前,由各市地震局向 省地震局报送试点社区材料,省地震局组织考核、认定。 (四) 总结阶段。 2010年 12月 31日前, 全省地震安全示范 社区创建设工作总结报中国地震局。

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意见

安全社区创建实施意见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社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计划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材料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创建地震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新福路社区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方案

辽宁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

创建党建示范学校实施意见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推荐]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