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情》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9: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经济管理学院

商务3101郑红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国情备忘录》,用了一个多小时,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念片,可谓受益匪浅,感慨万分。它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展现。作为我们在看过此片后不禁为伟大的祖国的可喜变化而感到骄傲,更是从深层次感受到了身上的重任,因为我们在看到祖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尚未解决,可以说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国情的复杂性,它不再离我们遥远,而是让我们有了新的视角,理解一些政策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的经济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带来种种后遗症,而对基本国情的重新发现和审视,将成为中国经济这艘大船额指路灯。

有一期讲的主要是民生问题。从社会保障体制、医疗保障体制、就业保障体制和住房体制方面讲述中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这应该是立国之本,是政府的第一要务。从整体上来说,我们英爱看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进步。特别是在近阶段国家有许多相关的政策。当然,从某些具体的点上看,民生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谓任重道远。这就是我们的国情,我们应该有我们的国情备忘录。客观的说,中国长期所积累下来额民生问题快速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面对快速经济发展和全球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前提下。至少我们应该看到,各种体制都在进步,但是同时在就业、住房等问题上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同时随着毕业的高峰期,就业和大学生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就更加凸显。对于中国人来说,安居才能乐业,而对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安居乐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求。但我相信,如果细心观察总会发现这些问题正在被慢慢的解决。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用“地大物博”来形容中国的富饶。的确,如果单纯从数量和种类上来看,我国的各种资源如煤炭储量,石油储量,天然气探明储量,金属储量等等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然而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资源,地区性分布不均,资源的品位较低。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一个更加特殊的现状,那就是,再大的资源储量,用13亿做基数来除,都将是一个很小的结果。况且,中国在多种资源方面都是很大的进口国。如果不执行强有力措施的话,那么有可能就会浪费已经严重短缺的资源。2005年,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思建议:应该尽快把“我国地大物博”这种描述退出中小学课本,强调人均的不足,提倡节约意识。确实, 如果把地大物博和我们中国迅速推进的工业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再来看我们的资源,就会发现,地大物博这个概念,它发生了变化。而如今,我国已经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像这样一个正行走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大国,对能源资源的高需求不可避免。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资源的缺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又必须发展经济,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13亿人口现在占了世界人口总量的20%,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这些发达国家消耗掉了60%。所以,大量地依赖进口资源来支撑我们中国完成工业化,这

条路我们是走不通的。 2005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读后感(推荐)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2

关于针对《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精品参考《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创新元素读后感

《国情》读后感
《《国情》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情课感想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