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书心得——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9: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书心得

——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社会的转型,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时代的加速变迁、独生子女、留守子女、单亲子女人数的激增使得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的心理问题,就像阴影一样,遮蔽了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的阳光;也必须投射到工作中,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阴霾,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污染源。而一个有着正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放、充盈、丰富的精神世界,自在、饱满、蓬勃的生命姿态并不断成长的教师,无须更多的说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鲜活的示范了。那么如何带给学生更好的心理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呢?显然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就尤为重要。

我们就很有必要修炼教师心理健康,修炼教师的心理健康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学会与自己相处,修炼内在的和谐

人首先要学会与自己相处,自己悦纳自己,自己珍惜自己,自

己鼓励自己,始终活在成长的历程中。不要觉得是他人扰乱了你的心理,一定是你内心深处早已波涛涌动,而他人的一颗石子,恰巧激起了你的共鸣。所以我们要多了解自己,才能学会与自己相处。俗话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从来就不是别人的事。当我们难过地对自己的亲人或朋友说“你根本不了解我”时,我们有没有问自己,“我了解我自己吗,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难过吗,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吗?”也许,我们太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像是个守在村口的老者,每次都等着路人带来远方的消息,而自己则守在原地或喜或悲,终老一生。

二、学会与他人相处,修炼人际关系的和谐

我们作为教师需要进行人际关系的修炼,帮助我们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轻松愉快的同事关系和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我们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得教师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切磋业务互帮互学的机会增加;教师可以借助教研会、观摩课、师生座谈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谈话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能使得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更加自由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促进,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和集体的巩固;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创造出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格得到完善的发展。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教师感到温暖和体贴,能够满足心理上的归属感、认同感、安

全感,产生愉悦感和积极乐观的向上感。拥有融洽人际关系的教师。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四处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相反人际关系紧张的教师,遇到困难没人来帮,取得成绩又有人嫉妒,在这样环境里的教师很难安心而高效的工作。从古至今。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修炼内外平衡。

曾经的我们信奉“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现在的我们却被这巨大的动力推着身不由己。生活和幸福被我们自己折磨得摇摇欲坠。教师承担着特殊使命的职业。教师心理压力大,面临着责任重大、期望值高、角色冲突、身心透支、职业倦怠等压力。他们从执起教鞭的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比其他职业更高更强的期望与责任,注定了操劳而忙碌的生活。怎样在忙碌与操劳中躲开职业倦怠的陷阱,经常以饱满、丰盈、舒展、鲜活的生命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呢?这些压力毫无疑问只有对自我和生活做出调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适应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四、生活与心理健康并重,修炼身心协调合一。

铁人王进喜有据名言:“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意在说明压力使人奋进,但是科学告诉我们,并不是压力越大工作就越出色。对于当代的教师来说,可能面临着许多不同种类的工作,简单的工作如批改作业可能紧张点效率会更高,但是很多科研、创新和教改等工作就非常复杂,如果我们过于紧张,过于着急尽快完成任务就反而事倍功半,所以我们不仅要习惯紧张还要学会主动放

松。

五、关注主观感受,修炼自我调控的能力,提升生活幸福感。 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修正自己对于工作本身的看法,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喜欢休闲多过于工作,工作是努力和工作的代名词,这种对于工作本身的偏见已经影响到人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实际上人们在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感,但是人们倾向于将这种经验负面化或者忽略掉,从而限制了我们在工作中的潜能的发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文化和教育的结果,我们的文化是将工作、学习与痛苦绑定。如果我们在教育中重视工作的价值,多多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相信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因此教师要更新对工作的观念,重视工作对幸福的贡献度,在工作中享受过程,获得幸福。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方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寻找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之路。例如学生上课时说话、随意插话、不守纪律,课堂教学此秩序不好时会很郁闷,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就会带来行为上积极的改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每个人在课堂上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教师要做到的不是“堵”而是“导”。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可以设计出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也会感觉到专业进步和内心激荡的情怀。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读书心得

读教师心理健康的六项修炼

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

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的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个人读书计划(推荐)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第六章读书笔记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心得体会[版]

读书心得——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
《读书心得——读《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