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0: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命题导向

全县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从考试内容看,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都有考察,且题型灵活,以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主,兼顾课内与课外,基础与提高。从试卷结构看,结构上与中考试卷板块一致,分值上与中考试卷基本相同,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从总体看,本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本为本”,力求指导教学,以便语文学科呈现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下面,结合九年级语文教学,就本试卷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义上的利弊略作分析。

二、试卷特色

(一)试卷结构:课标引领,参照中考,演练中考

试卷秉承“课标引领,参照中考,稳中有变”的基本思路。试卷共分四大板块,即“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另加3分的卷面书写。共25小题,分值120分。板块上与中考一致,分值上基本相同。“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设6小题,23分,占19.2%,“现代文阅读”有两大题,均选自课外,共9小题,24分,占20%,“古诗文阅读”共三大题,9小题,20分,占16.7%,\"作文\",50分,占41.7%。

(二)试题命制:立足课内,延伸课外,自主原创

试卷的编制以九年级上册教材为重要命题范围,同时延伸至与课内程度相当的课外材料。明显来自教材的试题材料有20分,约占作文、卷面书写除外分值的29.9%。如第

1、

2、

4、20、21及

18、19中的部分习题均源自九上语文教材,能让初三学生意识到文本的重要性。现代文阅读的两篇文章,都为课外材料。两篇文章篇幅字数适量,文字难易程度适中,重在考察学生知识点的落实及语言表达能力。古诗文阅读共三篇(首),其中古诗阅读材料邵亨贞的《贞溪初夏》,通俗易懂,浅显清新;文言文一阅读为《出师表》和《诸葛亮,言家事》的阅读,《出师表》是课内的,而《诸葛亮,言家事》虽属外,但是同步练习《精讲精练》上的短文,因此这一部分学生掌握较熟练;文言文二是选自《聊斋志异》中的《和尚敬茶》有较强的故事情节,且短小易懂。同时考查的题目都是从课堂内延伸出去的,即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本卷试题命制在坚持原创的前提下,试题材料力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感和语文味。如第6题综合性学习题就是考察学生对2010网络流行语的分析。这些命题特点,为今后我县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立足课堂、用好教材、注重迁移、联系生活、探究创新、追求语文味的教学导向;有利于矫正日常教学追求进度、复习阶段押宝猜题的不良教学行为。

(三)试卷内涵:重视基础,注重积累,突出素养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高度关注语文积累。汉字、词语、句子等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展现语文能力的载体,命题时对此给予了较大关注。另外,对答卷的书写设置一定的分数,以考查学生常态下的书写能力。本试卷在名著阅读上不仅分值较高而且难度加深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读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不能以练习或资料代替阅读。再者,本试卷在古诗文名句的默写上分值提高了(8分),且重在理解性的记忆。现代文阅读注重知识点、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语言品味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古诗文阅读避免考查艰深的词法、句法,强调常见实词和虚词积累以及

对文意的整体理解。

三、试卷答题分析

试卷满分值120分,全县均分为74.6,难度为0.64 。根据阅卷情况,现将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卷面、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根据抽样调查(共205分试卷),对试题卷卷面和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两部分分析如下:卷面分3分,平均分为2.52分;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3分,平均分为16.04分。

具体分析(基础部分):

1.第一题为根据拼音写汉字,答案分别为娆、骛、鸿。其中错误最多的为“骛”字,多数把“马”写成了“鸟”或其错误,错误率近70%左右。

2.第二题只有个别考生错误(因为考场勘误,题目本身也不难)。

3.第三题病句修改大多数考生都能改出,只是回答问题不规范,有直接写出准确句子的,有写出修改方法的,也有用符号在句子修改等情况;错别字错误较多,主要是“魅”字中“鬼”不完整。

4.古诗文名句填空主要错误是错字,如晖、脉、苔、簌、陟、宜、胸、浊等,有些诗句空白或写错情况也很多。

5.名著阅读失分很多,6分大多数考生只能拿2-3分。错误主要是对作品不熟。

6.综合性学习多数能得分,少部分不理解“打酱油”的含义,部分考生表述不够到位。

教学建议:

1.初三教师要注意重点字词的教学,特别是每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要落实到位。

2.规范病句的修改。

3.加强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掌握。

4.对于名著,在教学及复习过程中要有适当补充内容。

5.综合性学习内容要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贴近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有9个小题,共24分,分为两个语段,即小说的阅读分析和议论文的阅读分。从抽样的7刀样卷共205份试卷来看,小说的平均得分 10.86,得分率77.6%;议论文的试卷的平均得分只有6.4 ,得分率64%。

小说分析:

1、第七小题考察了两个知识点,首先是概括主要内容,其次是插叙的作用。失分的原因是很多学生没能掌握答题技巧,像概括主要内容,很多学生语言不够简练;第二问不能判断是插叙,即使少数同学判断正确了也不能表述正确插叙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根本没有强调知识点的学习。

2、第八小题是对词语含义的揣摩,学生基本能结合上下文分析,答题情况总体不错,大也有少数学生词不达意,这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第九小题是在考察学生对一句话的理解,失分的原因是学生答题不够全面(对一句话的理解,一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句子表面所表达的内容和结合文意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而一部分学生则打了一方面,导致了失分。所以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

4、第十小题是在考察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但由于提问的方式较为灵活——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很多学生的答案偏离文意很远,如:喜欢陶丽,因为她很可爱。所以答题中,像这种提问方式,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必须结合文意来分析人物,这样才能做到答题不失分。

5、第十一小题失分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审题不清,只对文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谈感受,没能从文章的主旨的角度去分析。

议论文答题分析:

1、第十二小题是在考察议论文中开头事例的作用(一般有三点,即:引出论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而很多学生只能写出一或两点,极少学生得满分,文体意识不清。

2、第十三小题是在考察学生找论点的能力,得分较好,少量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将论点与主要内容区分不开,这就反映了学生对何为论点不清楚,教学中要从形式、性质、方法上去指导学生判断论点。

3、第十四小题是在考察论证方法极其作用,失分较多,原因在于一是将论证方法写成举例子,二是分析作用时要么不能结合文意谈,要么举例论证的作用术语缺乏。

4、第十五小题是主观表述题,总体得分较好。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议论文文体意识

2、利用阅读课堂,加强语文知识点的传授与学法的指导

3、议论文的训练要加大学法指导力度。

(三)古诗文阅读

本大题共有9个小题,共20分,分为三个部分:课外古诗文鉴赏、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从抽样的200份试卷来看,平均得分只有11分左右,失分比较多的还是课外部分。

古诗文鉴赏的第一题(四字短语),半数学生都写了“楝花风起”,是因为受后面的“野渡舟横”的影响,根本没有动脑筋去理解诗意。第二题要求考生理解诗人“以动写静的艺术技巧”, 但是许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是并没有围绕题干,所答氛围根本体现不了“以动写静”。由此看来,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看懂文意,所答问题令人哭笑不得。看来,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许多学生做得还不够,还得加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课内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学生做得也并不好。“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是千古名句。但是许多学生在翻译上并没有注意句子的倒装,而是直译,因此失分率也较高。

总之,本大题还是有一定的灵活度的,如果平时的语文素养不高,积累不多,是很难拿到15分以上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可能就在这一大题上与别人拉开了差距。

(四)写作分析

抽查8刀试卷,240份,空白卷不计入平均分,平均得分36.9分,得分率为73.8%。

低于基准分的作文失分的主要情况:

1、天马行空型:有少量学生完全不顾作文题目,自己另外拟题、选材,虽然写得很完整,但与命题毫无瓜葛。

2、偷换概念型:有少部分学生将“读书”按照安吉方言理解为“在校学习”,

写的是学习生活、学习各门功课及学习成绩,导致离题。

3、东拉西扯型:知道要写读书的感悟、见解,但主题不集中,既有自己读书的经历记叙,又有读书方法的介绍、书籍的选择、读后感等,一段一个内容,想到什么写什么,写满600字为止。

教学建议:

1、从作文中可以看出,课外书看得多的学生自然文笔流畅、底蕴深厚,写起来得心应手;而大部分学生阅读面还比较狭窄,不爱看课外书。所以有必要鼓励、引领学生多阅读。除了读课后名著导读中提到的这几本书,还要推荐学生乐读的优秀课外书籍,营造爱读书的氛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2、写作技巧还有必要进一步指导,如读题审题、中心明确、详略安排等。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试卷分析九年级思品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