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五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制度,它强调国家应该承担满足国民基本的教育,健康照顾、经济和社会安全需要。福利国家超越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范围而成为一种国家制度。这种制度看作是国家的最主要特性,强调国家要为国民的福利负责,国家必须具备基本的福利功能并作为其目的发挥作用。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地位:代表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普遍理性化的具体实践,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不仅为英国福利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成为西欧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重要政策依据。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贝弗里奇与《社会保险及其相关服务》

贝弗里奇,生于印度,牛津大学毕业。

三个发展社会保障的指导性原则:

(1) 任何一个针对未来的计划,都必须广泛借鉴过去的经验,但是不要被过去的经验所约束。

(2) 社会保险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武器,而贫困与疾病、愚昧、污秽、懒惰并陈社会五恶,

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3) 提出他对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的总体原则。即社会福利是集体的责任,实现社会保障的目

标有赖于政府与个人的合作。

(二)《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政治基础:

1、贫困成为英国首要社会问题:19世纪70年代,英国国力下降,社会问题逐渐突出,社会贫富不均。

2、社会政治的变化:英国两党轮流执政,保守党的张伯伦主张国家救济失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承担责任想法加强

3、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兴起:亚当斯密自由经济思想受到费边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挑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将国家干预主义进一步理论化。

二: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贝弗里奇认为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提高国家的效率、减少浪费、降低人民的不满情绪、增进个人福利。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1) 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各种福利政策之间缺乏联系,一个政策只处理一种

社会问题,而不考虑社会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是社会保障措施彼此没有衔接。

(2) 社会保障覆盖人口范围太小,社会保障内容不完善,不能对全体国民提供有效的社

会保障服务。

(3) 社会保险标准太低,不一致,并且保障的时间太短,社会保障管理混乱,机构杂乱,

浪费极大。

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和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人们基本需求的匮乏;对那些因失业、疾病、意外变故而使他们收入中断的国民提供生活保障,对因年老而退休的国民,因抚养人的去世而使受抚养人生活失去依靠的国民,以及因生育、死亡和婚姻变故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或增加额外负担的国民,深灰保障制度必须提供基本的保障,以形成一个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领域的社会安全网。

(二)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 改革的三项基本原则:

(1)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不是局部利益的调整,而是一次革命性变革。

(2) 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

成部分。

(3) 社会保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服务是一项全民性社会福利,必须由政府与个人的合作来实

现。

2.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的国民分类:

(1)雇员:指签订合约的受雇者

(2)其他收入者:雇主、训练师、所有独立工作者

(3)家庭主妇

(4)其他处于工作年龄而没有收入的人

(5)低于工作年龄的人

(6)超过工作年龄退休的人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1)改善社会保险的目标,预防赚钱能力的丧失或降低;

提出改革社会保险的三个方向:

A扩大覆盖范围,把那些排斥在社会保险之外的人包括进来;

B扩大社会保险的目标,把那些排斥在社会保险之外的项目包括进来;

C提高社会保险的赔付标准;

(2)调节家庭收入。对儿童给予补贴(有收入时也补贴)

贝弗里奇报告的评价:

(1) 它提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体制的构想,以取代那些零散的,分立的社会保

险项目;

(2) 它提出了一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种风险包括

在社会保险之中;

(3) 提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最低保障线的设想,保证所有社会成员生活在这个水平线之

上;

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一) 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1) 保险给付一律平等的原则;

(2) 缴纳保险费一律平等的原则;

(3) 统一管理的原则;

(4) 保险给付要符合受益人的基本需求的原则;

(5) 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原则;

(6) 社会保险的分类原则;

(二) 国民补助:

国民补助是用来满足所有那些没有被包括在社会保险之中的国民需求,它与申请者是否交纳保险费无关,而是随个人需求情况及政府财政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它用来满足那些略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需求,使它看起来必须低于社会保险赔付。

国民补助的对象:

(1) 不能满足缴纳社会保险保费条件的人。如:残疾人,没有工作的人

(2) 不能满足社会保险赔付条件的人。如:行为不良被解雇的人

(3) 有除了饥饿、照顾及其他需求以外的非正常需求的人;

(4) 那些有不适合社会保险赔付需求的人

在进行国民补助时要进行资产调查。

(三) 自愿保险:

自愿保险是由国家组织的对国民的生存收入提供基本保障基础上,为人们获取较高水平的生

活保障提供的服务。

范围:

(1) 通过增加强制保险的数目,使保险赔付高于贫困线以抵御一般风险;

(2) 人们所面对的风险和需求常常并不包括在强制保险之中,而资源保险则要处理这些

风险和需求。

(四)《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战后在英国掀起实施吧“贝弗里奇报告”的高潮。战后西欧福利国家制度事实上是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图构造起来的。

贝弗里奇报告存在问题:

(1) 设计所需经费过于庞大,造成的福利成本相当可观,而且,从长期发展的情况看,

要充分实现国民领取保险给付的权利,则会使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产生巨大问题。

(2) 他所确定的以过去缴费为基础领取保险给付的原则,与他所主张的以人们需要为基

础的充分给付原则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矛盾。

第二节: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一)蒂特马斯其人:

理查德·M.蒂特马斯,英国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家,他既是英国和欧美国家社会政策体系与福利理论的奠基人,也是经验型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的开山鼻祖,他的思想与理论体系达到了福利哲学的层次。

(二)费边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

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提倡以民主渐进的方式改良社会和精英主义倾向。

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平等、自由、博爱、平等之子的民主参与、平等,博爱后代的人文主义。

费边社会主义者认为自由与平等是两个相互依赖的观念。

费边社会主义的自由概念与个人主义自由概念在三个方面有所不同:

(1) 自有意味着关注平等,自由取决于降低不平等的状况;

(2) 自由观念与工作状况密切相关,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相辅相成;

(3) 自由是政府行动的结果,而不是政府不行动或无为而治的结果。

二:个人呢需求与社会需求:

(一)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需求”可以被看成是“社会性的”和“个人性的”。这二者相辅相成,并成为决定个人与整体持续存在的要素。在概念上把二者分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其中一个对另一个的影响贯穿于所有社会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二) 寻求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当个人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时,社会就会尽可能的满足其需求。

满足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机制包括:社会服务、财政福利、职业福利

(三) 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批评:

自由放任主义者将个人和社会简化了,人仅仅被看成是“经济人”,社会则被简化成单纯的经济活动,然而,事实上社会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

(四) 看重国家福利的作用:

国家福利体系是对市场机制所产生的对人们的福利的破坏和纠正,是把市场所削弱了的对人的社会责任和人们对社会的义务感重新恢复起来。有助于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利己主义。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1.公共福利:指对处于依赖状态的人们的集体干预。(依赖状态:天然的依赖:儿童、高

龄老人、儿童抚养者和身心残障人士;人为制造的:工伤、疾病、先天性障碍、失业、强制性退休等。)

2.财政福利:在分别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直接支付现金以满足应该由集体负责的特

殊需求。

3.职业福利:指以职业为基础的货币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提供。

(二)社会福利制度所承担的责任:

(1)社会服务具有分配与再分配的作用

(2)社会服务体系的第二个作用是促进社会整合和协调

(3)蒂特马斯强调在经济与社会变迁时代,社会服务更应该承担起对那下在变迁中“去福利”问题进行补偿。

(4)社会福利最主要的目标还在于增进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5)蒂特马斯强调社会服务支出是一种投资,而非单纯的消费

(6)蒂特马斯所设计的社会福利最后一个功能是社会福利体系能够弘扬利他主义精神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1)以社会行政为主题的广泛观点,对社会政策的学科化起了重大作用

(2)对社会科学中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中的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揭示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利他主义行为的意义

(3)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为社会福利研究的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4)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费边社的价值观念和立场,阐释了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社会福利研究中的核心价值,将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思想体系统化和理论化。

特别指出的是,蒂特马斯在承认政治、经济和制度性因素对社会福利发展的重要影响之外,蒂特马斯的重要贡献是提醒人们注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巨大影响与作用。

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简介

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生于伦敦,《英国社会学杂志》主要创刊人,代表作:《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一) 公民权利的构成:

1、民事权利(市民权):个人作为独立个体自由支配自己所必须拥有的权利。

2、政治权利:指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权利,作为带有政治权威的团体的一员,或者是这

样一个团体成员的选举者。政治权利的作用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拥有了选举权。

3、社会权利:指从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案例,到完全分享社会的遗产,并且根据社会

中流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的所有范围。社会权利是实现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前提。

(二) 公民权利的历史演变:

(1)古代:身份决定权利,公民权利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扩大

(2)18世纪:公民的权利的三个部分才开始,分成民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整的公民权利只能在自由民主的福利国家中实现,因为在自由民主社会里,人民才是平等的

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

(1)含义:(1)福利不止为穷人,为了社会福利

(2)社会保险是国家公民权利责任关系的一部分

(3)福利领受不止是一种象征,而是行使公民权利的主要步骤

(2)作用:

1、推动了全民福利制度的建立,为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直接道德根据

2、公民应享有福利权利,不必付出尊严——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有义务建

立过去恩赐,现在的权利。

第四节: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

福利国家功能:

对内维护秩序:指的是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之不受 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并制止由于私人纠纷导致的公民间的暴力冲突;同时,还要镇压社会成员对国家意志表现出的超过允许限度的反抗。

对外保障国家安全:防御敌对国家的攻击以及为了国家利益而组织的对外战争。 国家功能实现的关键要素:

(1) 强力:保障国家安全的军事力量;

(2) 权力:对内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统治力量;

(3) 权威:国家行使这些力量的合法因素,或政治责任;

建构国家要面对五种危机:认同性、合法性、渗透性、参与性、分配性

二:福利国家与社会需求:

福利国家的核心概念是人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在公民权利理念之下,由国家为公民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就可以使公民拥有“去商品化”的地位以及对抗市场的力量。 福利国家类型:

(1) 自由福利国家:以资产调查式的救助、有限的普遍性转移或有限的社会保险规划为

主。主要针对市场竞争中失败或没有能力竞争的人。在保障的同时鼓励从私人部门通过契约获取福利,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市场威胁。

(2) 组合福利国家:实行强制保险,并且实施严格的资产审查。

(3) 社会民主体制:追求最大程度的福利国家,提高给付水平,甚至到中产阶级水平。

福利考虑的不是需求或工作表现,而是公民的资格或是否拥有该国长期居住权。实行均一给付原则。

福利国家的三个指标:

(1) 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

(2) 社会开支的增长;

(3) 公民权利的扩大;

三:福利国家危机:

(1) 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

(2) 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

(3) 失业危机;前两个危机导致失业危机,失业危机加强前两个危机;

(4) 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危机;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绪论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修改版)

12600067z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教学大纲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期末论文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福利思想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福利思想简答

社会福利思想重点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五章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五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