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珍珠泉》略读课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2:0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顺学而导,让高效课堂走向生本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顺学而导,让高效课堂走向生本。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 一 )组的第( 4)篇课文《珍珠泉》。我将从教材解读和目标预设,教学思路和过程展开,设计理念和板书设计三大方面对本课教学做具体阐述。

第一板块:首先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材解读和目标预设

本课所在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为主题来整合课文,《珍珠泉》是这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神奇的冒不完的水泡,赞美了大自然景观,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情感。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四周的美景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适宜朗读和背诵,是一篇学习语言、陶冶性情的好文章。

略读课文,教学时讲究“简”、“略”,但同样有理解内容及学习语言的任务。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前面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学习独立地进行阅读。 教学目标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

根据课标要求、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学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其中,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二板块: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呢,接下来我来说说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题,略读只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指导。

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探究感悟,品读课文

五、应用拓展,积累运用

接下来我将按各环节顺序做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是这样导入的:教师在黑板上写“泉”,然后问学生:谁能给它组个词?

2、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珍珠。随机提问:你们谁见过珍珠?能说一说吗?我想学生会把珍珠形容的很漂亮,师趁势而导:啊!珍珠这么美丽,那珍珠泉会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课文以“珍珠泉”为题,既交代了描摹的对象,又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泉的样貌特点,使人产生美好的想象。所以在揭题读题时,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二、阅读提示,明确任务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想想提了哪些问题?

2、读后回答提示中的三个问题: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珍珠泉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有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提示”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任务、要达到的阅读结果和使用的方法。本环节,让学生领悟“阅读提示”,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明了,避免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感知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通句子。这里相机正音,尤其是几个难读的词语,如:镶嵌 青苔 蕨草 青褐色 缘故 嘟噜 绽开 扑哧 筛 干涸等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待学生独立默读后讨论完成。 第三步:三读课文,切入主题

请同学们再次捧起书,轻轻地读课文,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珍珠泉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它有哪些特点呢?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给课题《珍珠泉》加一个修饰词——( 的)珍珠泉。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预计学生会想到:美丽的珍珠泉 彩色的珍珠泉 又清又绿的珍珠泉 调皮的珍珠泉„„当一个个词语被写到黑板上之后,都要引导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从而初步感受珍珠泉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朗读永远是语文课上的主旋律。但枯燥的朗读训练不但毫无效果可言,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本环节,我设计了3个阶梯式的朗读训练——读正确、读通顺;读出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读出珍珠泉的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每一次亲近文本都有所收获。而自由读,指名读,默读,轻声读,快速浏览等不同形式的读书,恰恰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穿梭于文本之间。同时,这3次读书,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教材的方法,这在他们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是非常实用的。】

四、探究感悟,品读课文(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

这一环节紧紧围绕“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

第一步:

1、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又清又绿的珍珠泉(出示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画出描写珍珠泉“深绿、清澈”的句子,可以试着在句子旁边写些自己的体会、感受。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重点抓住以下句子:水是那样绿,绿得(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 )。

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引导学生各种比赛朗读的形式美美地读,读出泉水的又清又绿。 (3)师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朗读、思考、批注、交流。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略读课上,逐渐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中悟学法,为下面的学习铺路。】

第二步:

2、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

3、

4、5自然段,了解珍珠泉冒泡的特点。 同样,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重点抓相关词句品读。

第三步:

3、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这种感情呢?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可以让学生通过齐读、赛读课文第四段,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让学生从读中感受,从读中品味、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珍珠泉绿、清、冒泡的特点,感受美,感悟情。有导有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探究品读课文后,师引导:珍珠泉这么美丽、迷人,就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一次朗读全文吧!(配乐读文)

【美妙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材,进入情境,在感受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理念。】

五、应用拓展,积累运用

这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先积累词句:

家乡山林中那一眼清泉真是美丽,作者写的也很美。课外同学们把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并积累下来。

2、再感悟写法:

作者为什么把家乡的珍珠泉描写的这么美丽?哪位细心的同学在读课文时发现了第

2、3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讨论后师小结:第

2、3自然段分别抓住珍珠泉的特点展开描写。而且第一句是总说泉的特点,后面几句是具体展开描写。

3、最后根据泡泡语提示进行写话练习。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美好的景物,大家仔细回忆,选家乡的一处景物,像作者一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用一段话写出其中的一个特点。

学生练写,师巡视,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评点学生练写的小片段。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无非个例子”,读是为了写,也就是必须让学生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运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感悟写法,安排学生练笔,充分诠释了这一理念。而且,仿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习作教学手段。尤其是第二学段的学生,恰当地运用仿写,写一个片段,为高段写整篇文章做好铺垫。】

如果时间够用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如果时间仓促,可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去回忆,去观察,为口语交际课做准备。 第三板块: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和设计理念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 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

而整个教学程序的设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课前就关注学生要学什么。教学过程中又关注了学生怎样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整课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学于生,顺学而导,让高效课堂走向生本!

以上是本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设计,请各位评委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板书:

珍珠泉

位置 环境

泉水 绿,深,清 水泡 有趣,可爱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论文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课文珍珠泉教学设计

略读课文怎么1

略读课文名师教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珍珠泉》略读课文
《《珍珠泉》略读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文珍珠泉 课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