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7: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姓名:冯瑶

班级:09历史学2班

学号:0915012026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傅斯年在《夷夏东南说》一书中,论证出了秦族与商为同一祖先——伯益。在商代,秦族作为商的属国在东方游牧生活。到周初,由于参加武庚叛乱被周人赶到今黄土高原地区,后又迁徙到今甘肃一带,居于“犬丘”,一直到秦立国以前,秦都还是一只游牧部落。秦立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秦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点。《石鼓文》中所描绘的秦襄公时代,大规模狩猎的场面,正是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反映。 另一方面,秦立国的歧地,原是周人故居,是古代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周余民”中,许多人富有农事耕作的经验。秦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利用渭河流域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逐渐从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大约到秦文公四年,秦国的势力发展壮大,农业经济才取代游牧经济,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并得到迅速发展。到秦穆公时代,秦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东方诸国。这些成就与秦国在百多年间一向重视农业发展、力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秦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产量两个方面论述: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生产的发展首先就表现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同时农业的繁荣也会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农业生产力水平主要由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水利灌溉事业等方面表现。

1.农业生产工具——牛耕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与铁农具在战国时期才广泛推行起来,秦国是使用牛耕和铁农具的先进国家之一,这和西周时就在这个地区使用马耕或牛耕的历史不无关系。秦简《厩苑律》云:“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说明秦国对于耕牛很是重视,在法律中规定有评比耕牛饲养的条文。通过评比鉴定,对饲养好的尚夫(管理耕牛饲养的负责人)和饲养人员要给予奖励,对于饲养不好,耕牛减瘦的,要对啬夫和饲养员惩罚。如此的重视耕牛,农业生产自然会不断发展。

至于铁农具的使用,在秦国也是极为普遍的。这由近年来不断发现战国时期秦国的铁农具,可见其一斑。本来秦国就盛产铁矿,例如《山海经》所记载的产铁之山中,其中现在确知其地的仅有十五处,而秦国境内竟占有六处。又秦取得巴蜀后,巴蜀的铁山更是有名的。铁器往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在秦都咸阳一号宫殿建筑遗址中,考古发现许多铁器,且官府还可以借出铁器使用,见据《厩苑律》亦可知道。秦政

府设置有“左采铁”、“右采铁”等专管铁器生产和使用的官吏,足见对于铁器的重视。战国时期冶铁炼钢最著名的地方是楚国的苑(今河南南阳),这个地区并入秦国后,对于秦国冶铁炼钢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秦在战国末年,统一中国之初,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不是偶然的。

2.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提高。秦国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农业生产经验技术也在不断积累与提高。比如,畦种栽培法,即是其中之一。又如公元前239年编成的《吕氏春秋》里,有《上农》、《任地》、《辨土》与《审时》四篇论著,这是专门总结当时农业生产技术与经验的最早的农业科学论著。我们从这四篇论著中,亦可看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是有一定的水平和高度。它所总结的农业生产经验虽然不限于秦国一地,也包括东方各国情况在内,但秦国农业在当时是较为发达和先进的地区,所以也是最能反映其农业生产技术情况的。《上农》是讲国家的农业政策和重农、农本等思想,其他三篇则是讲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与经验。自然,对于畜牧业如饲养大牲畜为动力,饲养猪与家禽等为农家副业,也已谈及,但主要是总结关中平原渭水流域及黄河中下游一带干旱地区种植业的生产经验及技术。对于土地利用、排水洗碱、防早培墒、改良土壤、农具使用、农事季节、防治虫害、施用肥料、耕种除草以及其他等等技术措施与经验,书中都有所论述,从此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农业生产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在《审时》中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说明种地虽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但是作物生命是离不开土地肥力和日照、气候、两露等的培养滋润,所以必须处理好人事、地利与天时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这个基本原理出发,在农业生产上就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

由此可知,农业生产技术与经验在当时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注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很好地处理时、地、事、人的关系,使农业生产知识走上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于此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同时,以种植业为中心、对提供肉、乳、蛋等产品的畜牧业则只居副次地位的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结构在秦时已经确立下来。这样的农业生产经济结构,对我国后世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3.水利灌溉事业——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秦国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在秦昭王时代,就由李冰负责修建了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可灌溉成都平原300

多万亩土地。从此,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到秦始皇元年,秦还在水利工程师郑国的领导下,在关中的渭河流域兴建了一条长达300多里的郑国渠,渠成,“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约合今200多斤)”(见《史记?河渠书》)。

二、农业生产产量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业生产产量的增加。秦时的农业产量,无沦就单位面积产量或总产量说,都是比战国时期其他国家高的。秦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以满足其迅速增长的人口食用,而且还大量用来酿酒。《史记?秦本纪》、《吕氏春秋?爰土》中就有从国君到奴隶皆能饮酒的记载。据秦简《秦律》所载,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秣仓库,栎阳粮仓,“二万石一积”,咸阳粮仓,竟达到“十万石一积”(见《仓律》)。这些粮仓,都分门别类(见《仓律》)。因此,秦在诸侯国中被视为最富有者,战国后期一些游说之士也常称秦国“栗如丘山”和“积粟如丘山”。 秦国的粮食不仅供给本国人们食用,而且还大量外运。公元前647年(秦穆公十三年),晋国发生饥荒,晋君向秦借粮。当时秦向晋输粮的场面是:在秦都雍至晋都绛的水路上,载粮食的船只绵延不断,其规模之大,好像一场战争。因此,历史上将这次输粮称之为“泛舟之役”(见《左转?僖公十三年》)。

由以上论述不难发现秦国的农业经济是相当发展和繁荣的,特别是在秦统一中国的初期。而正因为秦以谷物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颇为发达,才使得秦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与东方诸国抗衡、争霸,并最终统一天下。到秦灭亡以后,汉也不得不承认“秦富十倍于天下”。

秦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措施

江北区经济发展状况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常州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宾川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威海市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