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8: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

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述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怎样发展农业经济的主流观点。 关键词:体制改革市场化科技兴农工农业互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显得相对滞后。在现代化建设初有成果之际,解决怎样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建设新农村,富裕农民的三农问题依旧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政府和诸多研究机构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过诸多探索。

一. 宏观层面:继续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消除束缚农业生产里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 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

1.政府主导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1) 改革城乡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责任制。把土地、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包给农民经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还未根本改革。1990 年到2007年近20年的时间中,我国城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农村的体制改革却止步不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实行的结果是城乡分化不断加剧,农村经济、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

因此,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来认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必须从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乡体制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城乡体制的差距是根本的,是目前最大的差距,许多城乡差距之间的问题也由此产生。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第二次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创新体制,调整结构。

(2)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虽然不改变耕地的集体所有制, 但它却改变了耕地的占有方式, 因而导致了一个新的矛盾, 即耕地的集体所有制与经营活动的分散性和劳动产品的大部分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土地的所有权与土地的占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不统一使得农民的土地、房屋不能出出让、租赁、抵押、变卖。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这两项财产都没有所有权、处置权就失去了重要的财产性收入。

现行的土地制度,农民不能获得财产性的收入,没有参加市场经济竞争的立足之地。自然法人连个抵押物都没有,土地随时有被征的危险,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必须要改革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明晰农村财产关系,使农民有可以自主支配处置的固定资产,可以获得财产性的收入,可以作为参加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初始资本。

(3) 改革财政、金融制度 扶持农业经济

农业是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国家通过财政倾斜、金融制度从农业中分离出巨额资金作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的资金积累。而农业建设却因此而饱受资金匮乏之痛,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就必须改革这一厚此薄彼的财政金融制度。

第一,国家的财政体制要改革,财政预算要真正向农村、农民、农业倾斜。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国家有财力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以完善农业各项基础设施。第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民要搞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要创办乡镇企业,没有银行信贷支持不行。中西部农村不发达,不仅因为缺乏人才,而且金融体制体制也不配套,创业艰难,没有创业资金。农户生产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收益低、风险大的薄弱领域,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普遍向大城市、非农项目倾斜。建设现代农业存在巨大的金融需求,必须要建立能有效普及农村以满足农业的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

2.市场主导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1)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是我国农业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小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难点,也是有关农业问题的理论政策研究中一直无法绕开和挥之不去的困惑。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创新,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努力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集聚,这个流动和集聚过程也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结成生产利益共同体,为满足加工的需要,基地必须集中连片,形成一定规模,并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形成高度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方式。

农业产业化是适合我国国情、集加工增值和社会化服务于一身的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

(2)农业的价格机制改革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价格机制应由市场主导在市场经济中,注重发展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培养农民的期货参与意识,促进农业经济走向市场。当前农产品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进出口等措施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

价格机制尽管在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如果市场体系、市场制度不健全,或者政府干预过度,价格机制的作用将得不到充分发挥,会使价格发生扭曲,对经济发展起“逆调节”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还必须受到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农业价格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一价格机制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农业的全球化战略

经济国际化与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经贸自由化后, “ 小农” 势必面对“ 大农” 的竞争。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全球化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特别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把视角转向全球化大流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以自己的优势产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进口国外优质廉价产品,促进国际间要素流转,利用包括土地、技术在内的国际优势资源来弥补本国资源之不足,争得尽量多的比较利益。推进农业全球化经营,能够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起来,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这是当前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发展开放型农业,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领域,选择一批有市场、有前景、有效益的较大型农业招商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出口区,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二.微观层面: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积极采用现高科技、高效益、新政策提高农业生产力

1.高科技、高效益农业

第一,全面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规模化与科技进步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通过科技进步推动规模化进程,通过规模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从而达到现代农业要求的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是把农业建筑在现代科学的墓础上,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管理农业, 做到农业的“规模经营+科技进步”。

第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科学的、生态的、循环的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是运用可

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提高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循环生态农业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

2.工农业互动

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两大子系统,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离不开各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工农业协同发展是指工农业发展速度协调、方式得当、结构合理,实现农业支撑非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互动。工农业协同发展有利于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能够支撑起国家快速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农业释放并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后备产业工人,满足快速工业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有利于工农业节能减排和环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 农业曾一直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即税收方式、“ 剪刀差”方式、储蓄方式,为我国的工业化成长做出了巨大货献。但农业也因此长期缺乏资金支持,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在资金、技术上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

三.简单评述及问题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改进,政府、市场、农民三者均应当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微观方面,涉及具体的农业发展措施时,注重高新科技的应用和科学农业生产观的树立。同时,学术界在探索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经济体制改革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2.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科学化中应扮演的角色;

3.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科学化之间的关系;

4.乡镇企业怎样与我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赵文生.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J].经济问题,199

4[2] 陆学艺.统筹城乡发展,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J].经济学家,2008,(2)

[3] 陈锡文.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2,(5)

[4] 刘志澄.“三农”仍是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J].农业经济问题,2008,(5)

[5] 王玉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再认识[J].农业经济,1999,(12)

[6] 张新光.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8,(4)

[7] 薛亮.从农业规模经营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8,(6)

[8] 王峰.论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J].农村经济,2003(1)

[9] 冯海发.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3,(8)

[10] 冯海发.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经济学家,1991,(6)

[11] 钟 钰 蓝海涛.我国工农业互动现状、协同问题及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

(9)

[12] 邹立新.发展农业经济要重科技讲效益[J].农金纵横,1993,(2)

[13] 陈希煌.全球克争下农业政策的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14] 吴海峰 李沛沛.新农村经济视角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55)

[15] 王三堂.完善价格管理 发展市场农业[J].市县长论苑,1999

辽宁省鞍山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嘉峪关市农业综述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四川经济发展形势综述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秦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特色经济发展工作计划

农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
《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