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设项目设计说明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2: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前言、概述

——校园规划中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便捷;环境舒适、空间交融。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相互穿插;建筑形象与广场庭院景观的相互照应,投射出深刻的文化观念,以及校园所固有的精神内涵――开放、交流、协作、责任......

——小学,一段天真烂漫的时光,一段记忆悠长的纯真。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敞的运动空间、充满着奇思妙想的交流平台,才是少年们在这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要得到的和最应该得到的。

1、设计依据

1、xxxxxxxx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要求,及规划红线图。

2、xxxxxx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3、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

2、地理位置

本项目基地位于xxxxxxxxxxx粮丰村

4、

5、10组,西南侧为规划道路,东北、东南侧为绿化代征地,东南侧绿化代征地紧靠主要规划道路,西北侧为未知规划用地。该工程的给排水、供电、信息接口均需设置在规划道路上。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约15210.04平方米。

3、环境分析

场地分析: 该方案用地较为规整,四周为规划道路,用地东北、东南侧规

划有绿化代征地。本设计通过对建筑总平面的合理分区布局,对建筑单体

的体形、体量以及立面的精心设计,对广场道路、环境景观的优化设置,达到良好的减噪效果。场地四周水、电、气、道路等市政设施均有良好的就近接入条件。

4、规划设计理念

设计一座极具吸引力的小学。一方面营造安静、安全、安心的学习环境,强化人文、自然的主题元素,丰富校园内涵;另一方面在延续校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树立活泼开朗、与时俱进的教育以及学习氛围。本设计充分利用长廊、平台、庭院、小品等建筑元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活动的空间,令校园生气勃勃、充满朝气。

5、总平面构思

基于地块现状,通过大量调查分析以及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以明确的功能划分为基础,以几何的构图为框架,构筑整个粮丰小学的总平面布局。应用有机的长廊和平台作为建筑与庭园的骨架,将不同体量的空间串系起来,作为设计构思的起点。单体建筑以简明、活跃的风格为主,与广场、步道、绿地、小品等相互交织,穿插演绎着时间与空间、开敞与封闭、实体与虚空的相互渗透更迭,并以流畅而亲切的构图作为立面造型的设计手法,愉快而又充满活力。

总平面布局分为校前广场区、教学区、生活辅助区、办公区、室内体育活动区、运动区六部分。功能划分细致,动静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交通流线清晰合理,管理方便实用。主入口处设置了校前广场区,疏散人流的同时,利用绿化,长廊等隔离道路噪音。右侧利用运动区和绿化带作为第一道防线缓解来自东南侧主要规划道路的影响,再通过将生活辅助区、主要办公区、室内体育活动区平行于运动区布置,形成第二道防线,既杜绝了交通噪音,又使运动区与教学区互不干扰。在主要办公区架空一层,形成敞廊,保证空间的通透性和连续性 。

6、道路交通、停车规划

道路规划充分考虑了与城市道路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同时使地块内交通安全、便捷。整个道路网络的系统设置,建立在科学实用与经济合理的基础上。

校前广场左侧设机动车专门通道和停车场,既方便集中管理,又使人车在进入广场前就已实现分流。为生活后勤服务的车道设置在左侧建筑边缘用地上,并在食堂处设回车场,与教学区人流完全不交叉,对建筑及中心绿地毫无影响。沿教学楼形成环形消防车道,为消防安全提供充足保障。人流主要通过教学楼的连廊,平台和内部的庭院到达各个功能区。

7、空间与庭院绿化、景观规划

本工程在空间规划设计上强调:统一与协调,对景与呼应。利用完整流动的交通体系对校园内部多个功能区块进行穿插联系。使校园内部各功能区间形成既自成一区又相互渗透的有机体。建筑形体搭配错落有致、疏

密相间, 空间形象变化丰富。作为主要的聚集交流平台和休息活动空间,内院是整个校园的景观和交通中心,通过内院联系交流平台,文化长廊,进而沟通集散广场和体育活动场地。从静怡的学习空间,到半开放的交流空间,再到开放的活动空间,通过内院的联系既变化丰富又一气呵成。另外建筑中不论是敞廊还是挑台,即可利用小品丰富美化空间,又使交流渗透出立体的多样性。

8、单体设计

与总平面规划相呼应,综合楼主要以长廊相联系,为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相结合的综合体。由教学区(专业教室,普通教室)、生活辅助区(教室教学辅助用房)、主要办公区、室内体育活动区这四部分组成,即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外廊是主要的交通、交流的载体。在教学区普通教室的外廊均朝外,既可保证教室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又使学生可在外廊上感受自然的气息和享受开阔的视野。在生活辅助区,教师教学辅助用房也是通过外廊与办公区及教学区相连,方便了教师工作生活的同时,又充分考虑到小学校自身的特点及需求。

单体建筑采用水平条窗、外廊、构架、小品等建筑元素,建构亲切近人的尺度,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诠释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及手法,着力表达空间的变化、虚实的对比、材质的表现、色彩的搭配(以白色为主题色彩,配以绿色作为竖向分割),将光影引入到建筑的每个角落,光与影的交织,明与暗的渐变,刻画出饱满的建筑形象,烘托出厚实的文化氛围,营造出多姿多彩、朝气蓬勃、意趣盎然的校园。

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总用地面积:15210.04平方米 二.总建筑面积:11446.91平方米 1.地上计入容积率面积:11047.67平方米 其中:A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9513.07平方米

B 食堂建筑面积:801.97平方米

C辅助用房及门卫建筑面积:45.75平方米 D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686.88平方米 2.地上不计入容积率面积:399.24平方米(架空层) 三.容积率:0.73 四.建筑基地面积:3418平方米 五.建筑密度: 22.47% 六.总绿地面积:4693平方米 七.绿地率: 30.85% 八.地上机动车位: 32辆 九.地上非机动车位: 90辆

十.主色调号:C0M0Y0K0

14-2-7 十一.200米标准跑道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本工程设计所依据的规范、规程、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1.2、自然条件

本项目基地位于xxxxxxxxxxx粮丰村

4、

5、10组,西南侧为规划道路,东北、东南侧为绿化代征地,西北侧未知规划用地。 气候温和,无冻土层,基本雪压ω0=0.5kN/M2;基本风压值ω0=0.3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2、结构设计

2.1、本工程各子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类别丙类。

2.2、教学综合楼为4层框架结构,

教学辅助用房拟采用3层异形柱框架结构; 体育馆为2层框架结构,19.2M跨球场上空采用钢结构网架屋盖; 食堂为2层框架结构。

2.3、基础形式需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方可确定。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业主提供外部资料。建筑专业提供总平面图。

2、设计范围

红线界区内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

3、给水设计方案 3.1、用水量标准为 教学楼:30L/d·人 教学辅助用房:150L/d·人 食堂:25 L/人·次

最高日用水量约为240m3/d,最大时用水量约为35m3/h。 3.2、生活给水系统

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从周边道路上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并在区域内形成给水环状管网供生活及消防用水。

3.3、消防给水系统

项目设室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1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 ,消防水池储水量288m3 ,屋顶消防水箱储水量9m3 。

4、排水设计方案

4.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4.

2、污水排水

室内粪便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再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教学楼中实验室的排水需经过中和调节池后再排入化粪池;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化粪池。 4.3、雨水排水 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

q= 2806(1+0.803logP) / (t+12.8p0.231)0.768

L/s.has

重现期P=2年,降雨历时t=10分钟,综合径流系数为Ψ=0.69。

雨水系统:雨水经室外雨水明沟收集,汇入室外雨水管道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第四章

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相关的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 1.2 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设计范围

2.1 强电包括校园10/0.4kV变配电、电力、照明、及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等系统设计。

2.2 弱电包括校园有线电视、电信、综合布线、广播等系统设计。

3、强电设计

3.1 电源:根据目前地块的供电情况,本项目电源由城市10kV电网引来1路10kV电源供电。 3.2 负荷等级

本期工程由教学综合楼、教师教学辅助用房、体育馆、食堂、辅助用房等组成,其用电设备为三级负荷,应急照明等用电为二级负荷。 3.3 负荷计算

采用单位指标法及照度功率密度确定用电负荷。 经计算,本期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容量共计525KW,有功计算负荷325kW,视在计算负荷335kVA。3.4 配电所设置

在校园内设置一个户外箱式变配所,变压器容量为1x400kVA,在变电所低压侧设置低压电容补偿装置,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0。 3.5 设备选型

在满足使用功能及要求的前提下,各系统及设备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的原则,确定系统及设备选型,同时考虑能满足将来系统进一步发展和扩充,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采用的可能性。 3.6 低压配电

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低压配电系统。

从户外箱式变配所采用电缆放射式向住宅楼配电,配电干线采用电缆在室外沿电缆排管敷设。

3.7 照明

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高效切能电光源及照明灯具,照度标准按《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的标准执行。 为了减少动力设备用电对照明线路的电压波动影响,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采用分别供电,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供电,其连续供电时间为不小于30min。应急及疏散指示照明灯具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3.8 室内电气设计

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户内电气设计。 3.9 防雷与接地

本项目按照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屋顶女儿墙四周采用镀锌圆钢暗敷作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利用结构砼柱内钢筋和基础内钢筋。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制接地型式。

各种不同系统(包括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以及各弱电系统接地)共享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并于变电所内和各单体低压进线处进

行总等电位联结。另外,在教师教学辅助用房每户卫生间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

3.10 导线、电缆选择及电缆敷设

(1)10kV电源高压电缆采用YJV-8.7/15KV型电力电缆沿电缆沟引入户外箱式变配所。

(2)各楼层配电箱出线在吊顶内沿桥架(线槽)敷设、穿钢管沿墙板梁暗敷或在吊顶内明敷。一般配电线路选用YJV-、BV-型线缆,消防配电线路选用ZR-YJV-、ZR-BV-型阻燃线缆。

4、弱电系统 4.1 有线电视系统

本项目有线电视信号从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引来,电视前端设备设置在教学综合楼弱电机房间内。信号经过调解器、调制器、放大器放大及混合再经分配器分支器,送至楼栋的电视分配箱,电视插座则采用暗敷电线管方式敷设。

网络传输采用862MHz邻频传输,系统为双向传输,以满足电视信号、数据双向传递。 4.2 电信系统

电话电缆直接由市话网引入小区内的电话交接箱,由电话交接箱引出通信电缆至各单元的电话分线箱,经分线箱引至各电话用户点。

室外电话电缆选用HYA型全塑通信电缆,穿排管埋地敷设;室内干线电话电缆选用HYA型全塑通信电缆,户线选用HBV-2x1.0 mm2 型通信线,

线路沿桥架或穿管敷设。 4.3 综合布线系统

校园网络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进线采用6芯单模光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总配线架(CD)设在教学综合楼的弱电机房间内,楼层配线架(FD)设在各层电气竖井内。网络设备按超5类配置,具体选型由建设单位与网络公司协商确定。

从CD至FD的干缆选用光缆,线路沿桥架或穿管敷设;从FD至信息点的数据线选用1061004UTP 型非屏蔽4对双绞线,线路沿桥架或穿管敷设。 4.4 广播系统

在教学楼2层设一个广播室,广播系统采用定压输出,输出电压采用100V。各教室、实验室等场所选用3W扬声器,室外操场选用户外型音箱。 广播线选用ZR-RV-2×1.5mm2型阻燃铜芯软线,线路沿桥架或穿钢管敷设。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设计说明0512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建设项目设计说明
《建设项目设计说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