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林业概况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2中国林业概况

1.2.1、中国林业的资源现状 (1)森林资源概况

在当今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林业发展情况,积极推行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林业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全国森林资源状况

根据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全国林业用地面积30378.1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145.54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33.63亿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2%。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 m3。

现将我国除台湾、香港和西藏控制线外的森林资源状况介绍如下:

1.林业用地资源

林业用地面积:25 704.7万hm2,其中:

有林地面积15 363.2万hm2,占林业用地的60%;疏林地719.5万hm2,占3%;无林地5 703.7万hm2,占22%。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12 919.9万hm2,经济林面积2 022.2万hm2,竹林面积421.1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

活立木总蓄积量113.1亿m3。其中森林蓄积量100.9亿m3,占89%;疏林蓄积量1.4亿m3,占1%;散生木蓄积量7.0 亿m3,占6%;四旁树蓄积量3.8亿m3,占4%。

3.天然林、人工林资源

天然林面积10 696.5万hm2,占有林地的70%,其中林分面积10 005.5万hm2,占天然林面积的94%;天然林蓄积量90.7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90%。已成林人工林面积4 666.7万hm2,其中林分面积2 914.4万hm2,经济林面积1 621.5万hm2,竹林面积130.8万hm2;人工林蓄积10.1亿m3,占森林蓄积量的10%。

4.林分资源

全国用材林面积9 939.5万hm2;蓄积量72.1亿m3。其中用材林成过熟林面积1 468.6万hm2;蓄积量27.4亿m3。

全国防护林面积2 138.5万hm2;蓄积量21.9亿m3。

薪炭林、特用林面积分别为445.2万hm

2、396.8万hm2;薪炭林、特用林蓄积量分别为0.9亿m

3、6.0亿m3。

5.森林资源质量

(1)林分平均郁闭度:全国(不含西藏全区)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54,用材林平均郁闭度为0.53。

(2)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全国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8.06 m3/hm2,人工林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34.76 m3/hm2。

(3)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全国(不含西藏全区)林分单位面积年生长量为3.36 m3/hm2。

(4)林分平均胸径:全国(不含西藏全区)林分平均胸径为13.1cm。

(5)龄组结构:全国中幼龄林面积占林分面积的71%,其蓄积占林分蓄积的41%。在人工林林分中,中幼龄林面积占绝对优势,中幼龄林面积占人工林分面积的84%。

(6)在全国用材林中,成过熟林面积占14.8%,蓄积占38.0%。 (二)全国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

二是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增幅明显。天然林面积净增393.0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立方米。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天然林面积净增量比第六次清查多26.37%,天然林蓄积净增量是第六次清查的2.23倍。

三是人工林面积蓄积快速增长,后备森林资源呈增加趋势。人工林面积净增843.11万公顷,人工林蓄积净增4.47亿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46.18万公顷,其中乔木树种面积637.01万公顷,比第六次清查增加30.17%。

四是林木蓄积生长量增幅较大,森林采伐逐步向人工林转移。林木蓄积年净生长量5.72亿立方米,年采伐消耗量3.79亿立方米,林木蓄积生长量继续大于消耗量,长消盈余进一步扩大。天然林采伐量下降,人工林采伐量上升,人工林采伐量占全国森林采伐量的39.44%,上升12.27个百分点。

五是森林质量有所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15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30立方米,混交林比例上升9.17个百分点。有林地中公益林所占比例上升15.64个百分点,达到52.41%。随着森林总量的增加、森林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得到增强。中国林科院依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量4947.66亿立方米,年固土量70.35亿吨,年保肥量3.64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32亿吨,年滞尘量50.01亿吨。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达10.01万亿元。

六是个体经营面积比例明显上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现。有林地中个体经营的面积比例上升11.39个百分点,达到32.08%。个体经营的人工林、未成林造林地分别占全国的59.21%和68.51%。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二、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

1.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从1981年到1997年,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60亿人次,全国共义务植树300亿株。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完成人工造林480万hm2,目前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4 666.7万hm2,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累计飞播造林2 533万hm2,实际成林面积868万hm2;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到3407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12.98%增加到1993年的13.92%,再增加到1998年的16.55%。1991年以来,先后有广东、福建、湖南、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安徽、山东、吉林、江苏、海南共12个省(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荒地,分别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各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成了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基本骨架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到1998年累计造林2 700万hm2。工程区有林地面积达到3 467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8.6%,使“三北”地区1100万hm2农田实现林网化,粮食产量净增加10%~30%;18万km2的黄土高原披上绿装,初步控制30%的水土流失。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89~1998年,累计造林457万hm2。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提高到25%。已有100多个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山区的沙化速度开始下降,很多昔日干枯的小溪恢复了常年流水,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已开始在森林中繁衍生息。

(3)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88~1998年,累计造林117万hm2,营造海岸基干林带7 063km,森林覆盖率由21.7%提高到29.1%。减灾效益明显,其减灾能力达30%~40%。

(4)太行山绿化工程。1984~1998年,累计造林286万hm2。工程对改善华北及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太行山区经济,实现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5)平原绿化工程。截至1998年底,全国920个平原、半平原、部分平原县(原918个)有850个已达到部颁平原绿化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已林网化的农田面积达3 500万hm2。

(6)全国防沙治沙工程。1992~1998年,累计造林104万hm2。有近1 330多万hm2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约有12%的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初步治理了30%的水土流失面积。

(7)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1998年,累计造林26.0万hm2。

(8)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1998年,累计造林8.4万hm2。

(9)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1998年,累计造林10.0万hm2。

(10)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1998年,累计造林14.2万hm2。

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新格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森工企业转向营林管护”的精神,1998年,启动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之后,2000年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17个省(区、市)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

4.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1)自然保护区。截至1998年底,全国林业系统共建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633处,总面积达6 15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6.4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4处,面积达1 618.4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68%,其中长白山、卧龙、梵净山、神农架、武夷山、博格达峰、锡林郭勒、鼎湖山、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丰林、九寨沟和南麂列岛等15处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洞庭湖、鄱阳湖、青海鸟岛、海南东寨港、香港米埔等7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野生动植物保护。到1996年底,全国已初步建立了230多处野生动物繁殖场,14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18处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事处和大熊猫、东北虎、麋鹿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以及400余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繁殖基地和优良种质基因库,60 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80%被迁地保存。

(3)湿地保护。到目前为止,建立各种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152处,面积1 278万hm2,并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普查。

(4)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截至1997年底,全国各级森林公园总数达到870处,遍布31个省(市、区),面积748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78%,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92处,经营面积530万hm2。

5.林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了一定基础,向着高起点、网络化方向发展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共有35个总体,设臵固定样地22万余个,调查面积57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61.2%,建立了初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25个。

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8个,初步形成网络系统。在“三北”、长江、沿海、太行山等林业生态工程内建有114个试验监测点,“九五”期间从中筛选和确定了10个一级站和10个二级站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监测站,主要监测防护林体系的功能和生态环境效益。建立荒漠生态监测站35个,并初步建立了跨行业及部门的“荒漠生态监测网络”。

先后成立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专家小组和森林资源监测网络,并先后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湿地与野生动物监测中心、荒漠监测中心。在森林生态研究及监测理论、网络建设、信息管理、监测技术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林业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林业产业已发展成包括营林造林、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机械制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育及合理利用、森林旅游、多种经营等综合性的产业,并有了长足进步。

1.木材及主要林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森林资源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森林工业发展迅速,产量迅猛增加,品种不断丰富。1999年生产木材5 237万m

3、竹材53 921万根、锯材1 586万m

3、木地板块3 204万m

2、人造板1 503万m

3、木制纸浆302万t、松香43万t,均比1978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78~1999年,全国累计生产木材13.04亿m

3、竹材57.27亿根、锯材3.5亿m

3、胶合板4 556万m

3、纤维板5 547万m

3、刨花板2 420万m

3、松香861万t,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商品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5个项目,总贷款金额近8.4亿美元,增加森林面积370万hm2,其中人工商品林270万hm2。全国经济林面积已达2 022万hm2。水果产量由1978年的657万t增加到1997年的5 089万t,增长了6.75倍,其中苹果、梨、柑橘的产量分别增长了6.57倍、3.23倍和25.38倍。11种主要经济林产品(包括干果、工业原料和食用油料)的产量由1978年的152万t增加到1997年的297万t,增长了95.39%。

2.林业经济发展概况

1999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 1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 135亿元,第二产业931亿元,第三产业122亿元。林业产业总产值中,营林产值由1978年的44.4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 002亿元,增长了21.57倍。特别是在山区,林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三)基本经验

中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是对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林业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1)坚持以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突出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这个主体地位的确立是社会经济发展、主导需求变化的结果。面对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提高对林业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前提下,明确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尽量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的中心任务,确立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走出了以生态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建设道路。

(2)坚持“三个效益”统一,建设林业“两大体系”。

林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大特点是,同时兼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决定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中的特殊地位。森林的三大效益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必须以三大效益兼顾并重为根本。提出了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战略思路。一是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即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严重不适应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现状,加速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系统化、完善化。也就是要抓重点生态工程,构筑林业生态体系的骨架;抓面上的造林绿化,丰富林业生态体系的内容;抓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特别是抓好天然林保护,巩固生态体系建设的成果。二是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就是要兴办林业大产业,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林业是大资源、小产业、低产值、微效益的状况,把林业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数量和质量并重,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并重,与市场紧密联结,对内、对外高度开放,产业结构和产业的组织结构合理有效,以林产工业为龙头,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前提,能够持续发展并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3)坚持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土绿化进程。

我国林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最急迫问题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一是水土流失严重,二是沙漠化土地扩大,三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这些问题都与森林资源少以及森林遭到破坏密切相关。为此,在林业发展战略布局上,提出了“生态优先”原则,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和急需出发,突出抓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构建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平原防护林为主要骨架的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基本框架,把它作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以此来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的进程,在整个国土上形成带网片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森林植被体系。

(4)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建立各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林业建设的经验一再证明,中国的林业发展,必须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走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搞好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这是从我国国情、林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林业建设道路的最主要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林业,尤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方面的经验,一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984年在《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的“要把植树种草、绿化祖国的责任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所有单位领导干部的肩上。……这要作为一项制度,成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来,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亲自动员部署和带头实干,层层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办绿化点,以点带面,以干带群,有力地推动了群众造林绿化运动的开展,并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下去。二是要对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加以扩大,丰富新内容,拓展新领域,增加新形式,以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各地在工作中着重抓了“五个结合”,即把全民义务植树、面上造林、部门造林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各方面造林绿化一起抓;把农村造林与城镇绿化结合起来,城乡一起抓;把林业部门抓林业与各部门办林业结合起来,全社会各行各业一起抓;把造林绿化与林草植被保护管理结合起来,造管育并重,发展与巩固一起抓;把造林绿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并把造林绿化、发展林业同当地经济发展、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引起各级领导重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重要的动力机制。

(5)坚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有利于林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林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林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特别需要保护和扶持的行业。因此,为加快林业建设步伐,就必须下决心调整有关林业经济政策,按照既符合林业经营特点,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增强林业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一是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各级政府财政每年对林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不得低于年度财政增长幅度来控制。将造林育林纳入财政预算,并努力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执法等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也纳入国家经常性预算,保障森林培育真正做到三分造七分管。二是对林业建设实行政策性投资,给予长期低息、贴息的优惠和扶持。三是大幅度减免林业生产者承担的农业特产税、增值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等,体现国家对林业保护的低税制或免税制政策。四是不断完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制度,保证育林基金专款专用,不被挪用。五是坚持和完善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和农民投义务工、积累工发展林业的政策。六是努力建立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制度,以法定形式明确森林生态效益受益的社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缴纳森林生态价值补偿费,解决生态林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资金由全社会承担的问题。七是逐步完善权属管理政策,依法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延长山林承包使用期限,保障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八是促进林业要素市场的发展,依法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保障转让、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资金、劳力、土地等要素市场发育;大力推广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形式造林、育林,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发展林业。九是鼓励木材综合利用,发展农村薪炭林,改用节柴炉灶,不断提高木材利用率。十是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合作,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林业建设的支持和帮助。

(6)坚持分类经营、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林业。

总结建国50多年来林业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林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适应“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遵循林业自身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对林业主导需求的实际,对林业实行分类经营改革。以生态利用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并组织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广泛吸收社会各界资金,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由政府通过财政统筹安排的原则建设,保障发展。而以经济利用为主的林业建设,则按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搞活林业各种要素市场,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劳力、技术等要素投入,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促进发展。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制等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应用承包、租赁、兼并、收购、出售等多种经营方式,搞活林业经营机制,广泛运用社会资本,发展商品林业。

(7)坚持依法治林和科教兴林,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提高林业科技含量,确保林业健康、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具有生长周期长、易遭自然的、人为的破坏,且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措施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了从制度上解决森林资源保护问题,197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森林法(试行)》,1984年正式颁布实施,1986年又颁发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我国林业建设开始走上了法制轨道。《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来,对于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相互配套的保障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法制体系。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林业。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推进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社会历史前进的脚步。一是逐步明确了科技服务于林业建设为根本宗旨,抓好林业科技工作。二是开展了林业科技创新,争取在发展科技产业上取得大的突破。三是加速培养跨世纪的科技人材,全面提高林业劳动者素质。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林业自身特点,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实现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臵与合理布局,建立新的林业科技体制。

(8)坚持加强林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林业行业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林业职工队伍。

我国从总体上讲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富裕,要办的事情很多,国家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林业建设。我国又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很多计划经济条件下林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都已失去,而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又使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会给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相应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林业建设,不仅要客观物质条件,更要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爱国家、爱家园、爱环境的品德教育,突出了 “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林业建设精神力量。

三、我国林业发展水平与国际比较

从人均占有森林资源的数量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汇编的《世界森林资源状况1997》的最新世界森林资源数据,我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扎伊尔、印度尼西亚之后,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16.55%,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8 hm2,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 hm2的21.3%,人均森林蓄积9.048 m3,只有世界人均蓄积72 m3的1/8。

从资源消耗结构看,我国的资源消耗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据调查,在总消耗量3.28亿m3中,工业用材消耗约占39.3%,薪材消耗占32.5%,农民自用材消耗占21.5%,其他消耗占6.7%。发达国家工业用材大约占50%以上。从加工用材结构看,锯材和机械加工用材占92%、造纸材占5%、人造板用材占3%,而发达国家的相应比重则分别为40%、30%和30%。

从人工林生产水平看,意大利战后营造的杨树速生丰产林,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5%,而每年生产的木材却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50%;南非的130万hm2辐射松速生丰产林基地,占国土面积的1%,年产木材1 140万m3,相当于全国木材总产量的95%。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4~1998年),全国已成林人工林面积4 666.7万hm2,占森林面积的30%,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1位,但是,人工林蓄积(10.1亿m3)仅占森林蓄积量的10%。人工林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34.76 m3/hm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林地和林木利用情况看,我国的森林面积仅占林地面积的50.49%,而瑞典为98%,日本为96%,美国为95%。我国的林木利用率仅占全树的25%,而世界林业发达国家则高达80%以上,有的国家已经实现了全树利用。

从经济总产出中林木消耗水平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林木蓄积量消耗量之间大体上有一种逆向变化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就小,反之亦然(表271)。我国与德国比较,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我国的31.7倍,而我国单位总值消耗林木资源是西德的20.9倍。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拼资源阶段。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影响因素,一是利用结构,以大量薪材消耗为主要标志的初级利用在我国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这将最终体现在林业产业结构上);二是利用效率,同量林木资源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或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低于发达国家。这种趋势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

表271 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木材消耗量

-----

日本

德国

美国

加拿大 菲律宾 中国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9 762 10 610 15 052 11 734 272 335 木材消耗量(m3/万美元) 0.92 0.47 1.15 4.50 8.67 9.85 -----

从企业规模看,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平均规模与1980~1985年的国际平均规模的差距较大。木浆造纸、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结构刨花板的平均规模分别仅为世界水平的2.29%、12.98%、35%和10%;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从绝对集中度和集中系数分析来看,我国林业工业企业的集中度较低。前4家最大企业的集中度,木片加工最高,也仅为57.4%。森林采运业最低,为5.7%。计算前10家的集中度,也未达到国际上80%的水平,可见林业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欠佳。从集中系数来看,分行业的集中系数不稳定,且偏低,说明我国林业工业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偏小。

从加工产品产量与原木消耗量的比值看,德国同我国相比,锯材高4.1倍,胶合板高3.3倍,刨花板高147.9倍,纸浆高105.3倍。与日本、美国等国相比,结论也大体类似。因此,木材利用率偏低也会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木材消耗量。此外在不同的体制组合下,资源培育业的经济地位也有差别。仅以价格为例,林价占原木价格的比例差别,美国南方松木造纸材30.4%,北美黄杉锯材84.7%,日本柳杉原木60.3%(1983年),新西兰辐射松原木46.7%。在我国,1990年东北国有林区实行“三段式”的试点,林价也仅占原木价格的28.2%,显然大大低于上述国家。这种差异对资源培育业的发展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科技进步水平看,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分别只有21%和34%,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在林业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方面,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20年左右。

中国林业基本情况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

中国林业主要政策制度

中国林业出版社述职报告

中国林业概况
《中国林业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林业概述 概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