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1: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学、文化常识背诵材料

一、文学常识

(一)先秦文学 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刘安:《淮南子》) ②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课文《祸兮福兮》。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课文《论修身》。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论民本》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神游物外》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课文《氓》《伐檀》《无衣》《鹿鸣》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A.两汉文学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作者是宋朝的司马光,宋神宗为其命名的含义是“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司马迁的《史记》则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共130篇,鲁迅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这三部史书的作者分别是班固、范晔、陈涛。司马迁,西汉朝人,字子长,自称太史公。 ③.《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B.乐府民歌和赋。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 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南北朝梁人刘勰(xie)的《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四).唐代文学 1.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②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③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

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⑤“小李杜”。李商隐《锦瑟》,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2.唐代散文。

①韩愈。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代表作《师说》《祭十二郎文》.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五)宋代文学 1.宋词和宋诗

①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柳永《八声甘州》, 李清照《声声慢》。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伶仃洋》。

2.宋代散文

①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 《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3.宋人话本。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六).元代文学 1.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代表作品分别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王实甫,元曲杂剧作家,代表作是《西厢记》,男女主人公是张生(瑞君)和崔莺莺,为男女主人公传递信息的是红娘。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

2.十大悲剧占其六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 ⑤洪晟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还有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王实甫字德信.《西厢记》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七).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①.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叫兰陵笑笑生,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

②.此外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曾朴的《孽海花》被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③明传奇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元杂剧的某些优点发展起来的,最杰出的作家是汤显祖,《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剧本写了柳梦梅和杜丽娘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在晚明思想革新运动浪潮的冲击下,青年一代灵魂的觉醒。清传奇最著名的作家是洪昇和孔尚任,时有“南洪北孔”之称,代表作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④.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

2、明清诗文

①.明代。刘基字伯温,著有《诚意伯集》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张溥,字天如,著有《七录斋集》

②.清代。顾炎武,著有《日知录》。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③.清代有一个颇有影响的古文流派,叫桐城派,方苞是该派的创始人,姚鼐是该派的集大成者。 ④.清代中叶以后的龚自珍,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作家,他的诗歌《己亥杂诗》明确地表达了要冲破封建束缚、解放人才的思想,相关诗句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⑤.王国维,近代著名学者,著有《人间词话》,书中说到学问的三种境界是: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二、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耄耋之年:指

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五岳】

〖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寿经》、《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书》、《南史》、《北史》、《唐书》、《新唐书》、《五代史》《隋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六十甲子】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于推)。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1.清明乾隆年间编修一部丛书《四库全书》,有按经、史、子、集分类,故称“四库。”

2.(1)临安,即今天的杭州。锦城,是今天的成都。(2)南京,历史上曾称建康金陵、建业、江宁、白下,简称“宁。”(3)“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镇江。(4)“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这个地名,就是今天的苏州。(5)“维扬”是中国古代扬州的别称。 3.我国古代把农历的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尾最后一天叫“晦。” 4.一年分四季,一季分三个月,常用孟、仲、季的顺序来称呼。

5.古代科考制度,主要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中考中的人称“举人”,殿试中考中的人称“进士。” 6.生、旦、净、丑是我国传统戏曲的四种角色的名称。

7、人的称谓:

(一)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二)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三)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四)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五)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六)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8、科举考试知识: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9.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文学文化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名著导读》教学案

文学常识专项学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

文化文学常识总结

文学文化常识(中国)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学案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